危化品调研报告十篇

时间:2023-04-10 10:35:29

危化品调研报告

危化品调研报告篇1

[关键词]危险化学品;进出口;检验监管;包装检验

[中图分类号]F741.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2095-3283(2013)10-0041-03

[作者简介]董新蕾(1982-),男,汉族,河南南阳人,研究方向:进出口商品检验监管。一、前言

危险化学品,是指具有毒害、腐蚀、爆炸、燃烧、助燃等性质,对人体、设施及环境具有危害的剧毒化学品和其他化学品。

2011年12月1日起正式实施的《危险化学品安全管理条例》(国务院第591号令)规定,出入境检验检疫机构对进出口危险化学品及其包装实施检验。为履行《危险化学品安全管理条例》赋予的新职能,切实加强进出口危险化学品及其包装的检验监管,国家质检总局于2011年12月30日将《危险化学品名录》中的部分商品调入法检目录,要求各检验检疫机构于2012年2月1日起按照有关规定实施检验监管。2012年1月20日国家质检总局又《关于进出口危险化学品及其包装检验监管有关问题的公告》(国家质检总局2012年第30号公告),进一步明确了危险化学品及其包装出入境报检及检验有关新要求,对进出口危险化学品开始正式实行检验。

二、进出口危险化学品检验监管内容

(一)受理范围

受理报检的进出口危险化学品应是我国《危险化学品目录》(2002版)中的品种。

(二)报检审核资料

报检审核的单据除《出入境检验检疫报检规定》要求的单据外,还包括下列材料:

1.进口报检

(1)进口危险化学品经营企业符合性声明(固定格式);(2)中文安全数据单(MSDS)、危险公示标签的样本;(3)对需要添加抑制剂或稳定剂的产品,应提供实际添加抑制剂或稳定剂的名称、数量等情况说明。

2.出口报检

(1)出口危险化学品生产企业符合性声明(固定格式);(2)《出境危险货物包装容器性能检验结果单》(散装货物除外);(3)危险特性分类鉴别报告;(4)安全数据单、危险公示标签样本(如是外文样本,应当提供对应的中文翻译件);(5)对需要添加抑制剂或稳定剂的产品,应提供实际添加抑制剂或稳定剂的名称、数量等情况说明。

(三)检验内容

1.对进口危险化学品,按照以下规定实施检验

(1)检验报检货物的主要成分/组分信息、物理及化学特性、危险类别、包装类别等是否符合相关规定,与报检时提供的安全数据单、危险公示标签是否相一致。(2)检验报检货物中是否随附中文安全数据单、包装上是否有中文危险公示标签;安全数据单、危险公示标签的内容是否符合相关规定。(3)对进口危险化学品所用包装,按照以下规定实施检验:检验货物的包装型式、包装类别、包装规格、单件质量、包装标记等是否符合相关规定,并与报检货物的性质和用途相适应;检验货物的包装方式、包装使用状况是否符合相关规定。

2.对出口危险化学品,按照以下规定实施检验

(1)检验货物的主要成分/组分信息、物理及化学特性、危险类别、包装类别等是否符合相关规定,与报检时提供的危险特性分类鉴别报告、安全数据单、危险公示标签是否相一致。(2)检验货物中是否随附安全数据单、包装上是否有危险公示标签;安全数据单、危险公示标签的内容是否符合相关规定。(3)对出口危险化学品包装,按照海运、空运、汽车和铁路运输出口危险货物包装检验管理规定、标准实施性能检验、使用鉴定,分别出具《出境危险货物包装性能检验结果单》《出境危险货物包装使用鉴定结果单》。

3.检验依据

进出口危险化学品及其包装按照以下要求实施检验监管:(1)我国国家技术规范的强制性要求(进口产品适用);(2)国际公约、国际规则、条约、协议、议定书、备忘录等;(3)输入国家或者地区技术法规、标准(出口产品适用);(4)国家质检总局指定的技术规范、标准;(5)贸易合同或信用证注明的高于以上规定的技术要求。

三、新规实施以来进出口危险化学品检验监管工作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法检目录与《危险化学品名录》中的危险化学品范围不一致

按照文件要求,出入境检验检疫机构对列入国家《危险化学品名录》的进出口危险化学品实施检验监管,但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进出口商品检验法》的规定,出入境检验检疫机构实施法定检验的商品范围依据是《出入境检验检疫机构实施检验检疫的进出境商品目录》(以下简称法检目录),2012年最新法检目录调整最大的变化是将160个涉及危险化学品的HS编码列入法检,对涉及危险化学品的62个HS编码检验检疫类别进行调整。现行有效的法检目录内包含的危险化学品种类远小于《危险化学品名录》,对属于法检目录同时也在《危险化学品名录》内的进出口危险化学品实施检验监管无可厚非,但《危险化学品名录》内、法检目录外的进口危险化学品实际上并不需要出入境检验检疫机构的检验,出口危险化学品也只需实施包装的性能检验和使用鉴定,无须进行产品检验。这就导致各直属检验检疫机构对危险化学品的检验范围不一致。

(二)出口危险化学品检验与包装使用鉴定分两次进行

按照规定,出口危险化学品除了需要进行安全、卫生、健康、环境保护、防止欺诈等要求以及相关的品质、数量、重量等项目检验外,其包装还应按照海运、空运、汽车、铁路运输出口危险货物包装检验管理规定、标准实施性能检验、使用鉴定,分别出具《出境货物运输包装性能检验结果单》和《出境危险货物运输包装使用鉴定结果单》,但在很多出入境检验检疫机构,对危险化学品实施产品检验和包装鉴定的并不是一个部门,导致企业出口一批危险化学品时需要向两个部门申请检验鉴定,延长通关时间的同时也增加了企业的商检成本,如果两个部门的要求不一致,企业便会无所适从。

(三)不同实验室出具的危险特性分类鉴别报告不一致

目前,出入境检验检疫机构在审核出口企业提供的危险特性分类鉴别报告时大多采信以上实验室出具的报告,但不同实验室出具的分类鉴别报告还存在以下问题:一是不同实验室出具的分类鉴别报告内容不一致。大多数实验室出具的报告对危险货物的分类依据《关于危险货物运输的建议书》(TDG)进行,侧重于货物包装运输;仅有极少数实验室出具的报告同时包含GHS分类,从危险化学品生命全周期考虑其危险特性。二是同一种危险化学品在不同实验室出具的分类鉴别报告结果不一致。以活性碳(HS编码:3802109000)为例,在《危险化学品名录》内,其危险货物编号42521,UN编号1362,应为4.2类自热物质,但有国家重点实验室出具的报告显示该物质为非危险品,企业据此申报为普通货物,造成逃漏检验。其他诸如油墨、硅铁和乳酸亚铁等化学品在不同实验室出具的报告结果也不一致。

(四)危险公示标签与安全数据单编制质量不高

新要求很大的一个变化是要求企业报检时提供危险公示标签与安全数据单样本,目前企业制作危险公示标签与安全数据单主要有以下几种途径:一是企业自行组织人员编制;二是企业在检验检疫部门的指导下编制;三是企业付费委托有资质的实验室编制。第一种途径由于企业大多缺乏了解GHS及相关文件要求的人员,编制过程随意,大多草草应付了事;第二种途径受检验检疫工作人员业务水平的局限,掌握的尺度不一致,各地制作的样版也不尽相同;只有第三种途径编制的危险公示标签与安全数据单质量比较有保证,但由于费用偏高,中小企业普遍不愿采用这种方法,这就导致企业实际使用的危险公示标签与安全数据单可信度较低,篡改、缺项现象时有发生,不能真实表达危险品的危险公示信息。

(五)出口逐批检验模式不适应企业快速通关的需要

目前检验检疫机构对列入《法检目录》的出口工业产品生产企业实施分类管理办法,即根据企业类别和产品的风险分级确定检验监管方式。但《出口工业产品企业分类管理办法》又规定:列入国家标准公布的《危险货物品名表》《剧毒化学品目录》等的商品及其包装按照严密监管方式进行检验监管,《法检目录》内的危险化学品大多在此列,应采用严密监管方式,这就要求检验检疫机构对此类企业实施严格监督检查的同时,对其出口的危险化学品实施逐批检验,随着危险化学品出口量的不断增加,逐批检验的模式显然不能适应出口企业快速通关的需要。

(六)危险化学品的瞒报、误报、漏报时有发生

危险化学品作为普通货物出运既有监管机构自身检验能力不足的原因,也有危险品托运人和货代公司瞒报、误报的原因。检验检疫工作人员由于专业知识不足可能未考虑到某些物质可能带有的危险性凭经验把危险货物误判为普通货物,如钢屑,本身是普通货物,但因在加工过程中可能添加切屑油,而使钢屑上沾有油类物质,从而成为易自燃固体而变成危险品。

四、加强进出口危险化学品检验监管的工作建议

(一)创新检验监管模式,提高监管有效性

一是尽快制定进出口危险化学品及其包装检验监管工作规范,把国务院591号令和国家质检总局30号公告落实到每个关键点,明确监管范围、检验内容、检验依据、不合格处置和处罚等工作重点,统一检验依据,统一原始记录,统一证稿格式,进一步规范进出口危险化学品的检验监管工作,保证检验监管工作的有效性。二是研究创新监管模式,探究分类管理、风险分析、电子监管和诚信管理等业务创新成果在危险化学品检验监管中的应用,构建既能确保安全又能便利企业的适应危险化学品外贸状况的监管模式。三是加强业务创新,将危险品分类鉴定、安全数据单和危险公示标签的预审查环节放在企业出口之前进行,对企业出口的同一批次货物中包装使用鉴定和法定检验同步进行,做到一次报检、一次抽样、一次检验检疫、一次计收费、一次签证放行,缩短检验流程,减少通关费用。

(二)加强实验室能力建设,提高检测技术水平

一是加大化学品分类鉴别与评估重点实验室能力建设投入,使其能够分别按照TDG和GHS对危险品进行分类定级检测,同时可进行必须的危险化学品理化项目的检测;二是深入研究检测方法,组织技术骨干进行技术攻关和检测方法开发,力争尽早覆盖我国主要大宗进出口危险化学品的检验鉴定。三是探索快速检测手段,在确保检测质量准确的前提下,用最短的时间完成检测,保证进出口危险化学品快速通关。四是强化技术指导,确保企业检测实验室发挥保障质量安全的有效作用。五是加强国际间的交流与合作,通过国际认证,进一步与国际接轨,打破GHS全球实施后引发的技术壁垒。

(三)加强业务知识培训学习,提高专业技能

进出口危险化学品检验专业性强,产品风险高,安全技术要求高且检验监管责任大,只有检验人员自身业务能力提高,才能更好地规避检验环节的风险,要加强对《危险化学品安全管理条例》《关于实施2012年〈出入境检验检疫机构实施检验检疫的进出境商品目录〉有关问题的通知》《关于进出口危险化学品及其包装检验监管有关问题的公告》等文件、GHS制度及国外危险化学品技术贸易措施的研究,定期组织召开危险化学品检验监管业务学习和业务讨论,以过硬的业务素质武装自己,切实提升检验监管能力。同时还要对出口危险化学品生产经营企业和报检公司进行培训和重点政策讲解,明确生产企业和经营单位的职责,统一做法,理顺危险化学品相关业务流程,引导企业诚信自律。

(四)加强沟通协调配合,增强责任意识

新修订的《危险化学品安全管理条例》以行政法规的形式将对进出口危险化学品实施检验的职责赋予了检验检疫机构,各进出口危险化学品生产经营企业应高度重视、积极适应,严格执行新要求。一是加强学习,增强遵纪守法的自觉性。各相关企业要认真学习《危险化学品安全管理条例》和国家质检总局相关配套文件精神,结合企业自身进出口产品情况,把各项要求落到实处,不断增强法律法规意识和质量安全意识;二是统一思想,提高认识。要充分认识进出口危险品检验监管工作的重要性,严格遵守《危险化学品安全管理条例》和国家质检总局有关规定,确保危险化学品的安全顺利进出口;三是加强沟通配合。要积极配合检验检疫的施检和管理,加强与外方、货代及危险化学品包装生产企业的沟通交流,促进各项工作有效展开;四是不断强化企业诚信建设和质量第一责任人意识。要认真贯彻落实《质量发展纲要》,充分发挥质量主体作用,牢固树立质量第一责任人的理念,加强企业的自检自控能力,力保诚信,严抓质量。建议企业加强与国外供应商的联系沟通,要求供应商严格按照我国最新法律法规的要求,在输出产品中随附安全数据单和粘贴危险公示标签。

(五)完善标准法规体系,促进产业健康发展

新的《危险化学品安全管理条例》出台后,质检、环保、安监、公安、交通等监管部门也制定了一系列法规、标准,但目前这些法规、标准还不能做到产业链各环节间全覆盖,存在着互相不协调甚至相互矛盾等问题,既给不法企业有空可钻、有机可乘,也给守法企业造成执行上的困难,需要根据新情况及时进行修改和完善,以促进产业健康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王晓兵.推进GHS在中国的贯彻执行[J].中国标准化,2011(7):87-90.

危化品调研报告篇2

可持续发展战略是伊顿业务发展的核心

伊顿中国不久前正式了首份可持续发展报告,报告展示了伊顿为实现在中国市场可持续发展所提供的广泛的创新环保技术,以及合作和投资项目。

在当天的研讨会上,伊顿中国区总裁周涛介绍了伊顿中国可持续发展理念与实践及报告编制的相关情况。他表示:“我们始终坚持把可持续发展战略作为我们业务发展的核心。作为一家植根于中国多年的跨国企业,我们运用伊顿全球领先的工业技术,支持中国的基础设施建设,并积极承担保护环境的责任,热心支持公益事业,同时,我们开发了多项节能环保产品和技术,致力于满足中国和全球市场不断增长的节能减排需求。”

金融危机下,企业履行社会责任意义更重大

本次研讨会上,中国外商投资企业协会副会长刘治本、《WTO经济导刊》杂志社副社长殷格非、社科院经济学部企业社会责任研究中心主任钟宏武等围绕“从伊顿中国可持续发展报告看在华跨国公司社会责任”和“跨国公司环境责任与气候变化”两大主题展开讨论。与会专家特别强调,在当前金融危机的背景下,企业探讨和履行社会责任的意义更加重大。周涛则透露,即便是在金融危机的影响下,伊顿中国公司2008年的业绩仍然保持着20%的增长率。

作为一家多元化的工业产品制造商,伊顿公司所有的业务集团都在开发能够控制能源使用的环保产品,提供可持续的产品与服务。使用伊顿高压液压系统可以为空客A380减少超过1吨的重量;配备伊顿公司柴油电动混合动力系统的公交车,一台车一年节省9万元燃油成本。

“可持续发展是伊顿公司获得成功的核心因素之一。在金融危机面前,伊顿将加大力度推行可持续发展,因为我们认识到,在危机二字中,除了‘危’,还有一个‘机’字。”周涛表示,近日中国宣布了4万亿投资的构成情况,其中生态环境投资达3500亿;无独有偶,美国国会与白宫达成协议,决定向汽车三巨头提供140亿美元紧急贷款援助,其中很大一部分会用于混合动力系统的研发。这些对伊顿来说都是机遇。

危化品调研报告篇3

市场调查报告,就是根据市场调查、收集、记录、整理和分析市场对商品的需求状况以及于此有关的资料的文书。换句话说就是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规律去分析,进行深入细致的调查研究,透过市场现状,揭示市场运行的规律、本质。 主要包括以下几种:

一、市场需求调查报告

主要内容包括产品销售对象的数量与构成,消费者家庭收入水平,实际购买力,潜在需求量及其购买意向,如消费者收入增加额度、需求层次变化情况,消费者对商品需求程度的变化、消费心理等。

二、市场供给调查报告

主要内容包括商品资源总量及构成,商品生产厂家有关情况,产品更新换代情况,不同商品市场生命周期的阶段,商品供给前景等。

三、商品销售渠道调查报告

主要内容包括渠道种类与各渠道销售商品的数量、潜力,商品流转环节、路线、仓储情况等。

四、商品价格调查报告

主要内容包括商品成本、税金、市场价格变动情况,消费者对价格变动情况的反映等。

五、市场竞争情况调查报告

主要内容包括竞争对手情况,竞争手段,竞争产品质量、性能、价格等。

·如何写调查报告 ·市场调查报告的格式 ·农村调查报告 ·中学生手机消费调查报告

·高中生调查报告 ·暑假调查报告 ·新农村建设调查报告 ·大学生调查报告参考题目

写法和要求

1。标题。一般来说,市场调查报告的标题没有严格的格式。它要求与文章的内容溶为一体.是文章内容的高度概括,用精练简洁的文字去表现文章的中心思想。市场调查的标题有:在标题里直接写明市场调查的地区、调查的项目和“市场调查”这一文种;在标题里直接提出某一种商品在市场上的问题,点明文章的中心,如《×牌冰箱被冷落》;用主标题点明文章的中心,再用副标题说明市场调查的项目、地区和文种;用大标题点明市场调查的项目、范围、内容和情况,用小标题说明全文的主要内容。

2。前言。前言部分用简明扼要的文字写出调查报告撰写的依据,报告的研究目的或主旨,调查的范围、时间、地点及所采用的调查方法、方式。

3。主体。市场调查报告主要包括概要部分、正文部分、结尾部分。这三点组成报告的主体。

4。结尾。这是全文的结束部分。一般有前言的市场调查报告,要有结尾,以与前言互相照应,综述全文重申观点或是加深认识。

社会调查报告范文:塑料袋的危害

一、问题的提出 现在城市污染越来越严重了,在空气中含有大量的有毒气体,这些看不见的气体也恰好是引发疾病的主要因素。可这些污染环境的杀手正是我们天天都在用的塑料包装袋,为此我对“塑料包装袋到底有什么危害?”展开了一次调查。

二、调查方法 1.上网浏览,再网上查一些有关菜市场使用塑料包装袋的数据。

2.查找书籍、报刊,了解。

3.实地调查访问,去菜市场访问买主一天要使用多少塑料包装袋,市民大多数在使用什么。

三.调查情况和资料整理信息渠道具体内容上网浏览。

1.使用塑料袋的数据:石家庄菜市场每天使用塑料袋约469万个,每年用去约40万吨。

2.查找书籍、报刊寻找( 塑料包装袋到底有什么危害?):进入生活垃圾中的废塑料制品很难回收利用,如果将其填埋,22019年的时间不降解,会导致大片土地被长期占用,加剧了土地资源的压力。不仅我们这代要被垃圾包围、也会使子孙后代失去生存的空间; 影响了垃圾的综合利用。混有塑料的生活垃圾不适用于堆肥,要从垃圾中分拣出来废塑料,这样又增加了堆肥成本。污染了的废塑料因无法保证质量,其利用价值也很低。

3.实地调查访问(去菜市场访问买主一天要使用多少塑料包装袋,市民大多数在使用什么?):菜铺一天大约要用掉250个塑料袋,市民大多数在使用塑料袋。

四、结论

危化品调研报告篇4

第二条本市行政区域内林业植物及其产品的检疫活动,应当遵守本办法。

第三条市园林绿化行政主管部门(以下简称市园林绿化部门)负责全市林业植物检疫工作;各区(县)林业行政部门负责本行政区域内的林业植物检疫工作。市和区(县)林业植物检疫机构(以下简称林检机构),负责执行林业植物检疫任务。

本市农业、工商行政管理、交通运输、邮政等有关部门和出入境检验检疫机构根据职责分工,做好林业植物检疫的相关工作。

第四条市和区(县)林检机构应当配备林业植物检疫员(以下简称检疫员),根据需要建立检疫检验实验室,配备相应的检疫工作设备和除害处理设施。

市园林绿化部门和区(县)林业行政部门可以依法聘请兼职检疫员协助林检机构开展林业植物检疫工作。

第五条检疫员执行检疫任务时,可以进入林业植物及其产品的生产、经营、存放等场所进行现场检查、调查和检疫工作,可以采集相关样品,查阅、复制和拍摄与检疫有关的资料,收集与检疫有关的证据,调查了解相关情况。

检疫员在执行检疫任务时,应当穿着检疫制服,佩带检疫标志,出示执法证件。有关单位和个人应当予以配合,不得阻碍检疫员开展检疫工作。

第六条检疫机构应当对下列林业植物及其产品和可能被检疫性、危险性林业有害生物污染的运载工具、存放场所实施检疫:

(一)乔木、灌木、竹类、花卉等林业植物,及其种子、苗木和其他繁殖材料;

(二)木材、竹材、藤条、中药材、果品、盆景和标本等木质成品或者半成品;

(三)用于承载、包装、铺垫、支撑、加固货物的木质材料;

(四)国家和本市确定的其他应施检疫的林业植物及其产品。

检疫机构应当加强对调入本市的林业植物及其产品的复检工作。

第七条林检机构应当依据国务院有关部门公布的检疫性、危险性林业有害生物名单和市园林绿化部门公布的补充检疫性、危险性林业有害生物名单开展林业植物检疫工作,检查林业植物及其产品是否带有林业有害生物。

第八条单位和个人发现林业有害生物的,应当立即向所在地林检机构报告。接到报告的林检机构应当迅速组织专业技术人员进行检验鉴定,确定是否属于疫情。

属于本市新发现的检疫性、危险性林业有害生物的,林检机构应当按规定向市园林绿化部门报告,并采取封锁、扑灭或者控制措施。

第九条本市局部地区发生林业检疫性有害生物的,应当按规定划定疫区和保护区。疫区、保护区的划定、变更和撤销,由市园林绿化部门提出,报市人民政府批准,并报国务院林业主管部门备案。

市园林绿化部门和区(县)林业行政部门应当制定并落实突发林业有害生物应急预案。

第十条市园林绿化部门应当加强林业有害生物调查工作,每年组织开展重点林业有害生物调查,按照国家规定组织开展普查。

市和区(县)林检机构应当建立林业植物检疫档案,编制检疫性、危险性林业有害生物分布资料和封锁、除治方案,并报上一级林检机构备案。

第十一条林业植物种苗繁育基地、母树林、花圃、果园的生产经营者,应当在生产期间或者调运之前向当地林检机构申请产地检疫。林检机构应当加强对下列场所的植物检疫工作:

(一)木材加工、贮存或者转运场所;

(二)果品贮存、转运场所;

(三)苗木、花卉集散地。对检疫合格的,由检疫员签发《产地检疫合格证》;对检疫不合格的,签发《检疫处理通知单》。

第十二条调运林业植物种子、苗木和其他繁殖材料或者从发生疫情的地区调运应施检疫的林业植物及其产品的,调运人应当按照下列规定办理检疫手续:

(一)拟调入本市的,应当事先向市林检机构或者其委托的区(县)林检机构提出申请,由其向调出地林检机构开具《森林植物检疫要求书》;调运人取得调出地林检机构签发的《植物检疫证书(出省)》后,方准调入。

(二)拟调出本市的,应当持调入地林检机构出具的《森林植物检疫要求书》向市林检机构或者其委托的区(县)林检机构报检;经检疫合格,取得《植物检疫证书(出省)》后,方准调出。在本市跨区(县)调运林业植物种子、苗木和其他繁殖材料的,应当凭《产地检疫合格证》调运。

第十三条运输、邮寄应施检疫的林业植物及其产品时,应当凭《植物检疫证书》办理托运手续;其中,在本市跨区(县)运输、邮寄林业植物种子、苗木和其他繁殖材料的,应当凭《产地检疫合格证》办理托运手续。

托运物品有下列情形之一的,承运人不得办理托运;发现相关物品的,应当及时通知当地林检机构,不得擅自承运:

(一)未按规定取得《植物检疫证书》或者《产地检疫合格证》的,或者所持证书超过有效期的;

(二)相关林业植物及其产品的种类、名称或者数量与证书记载内容不符的。

第十四条使用单位应当对用于承载、包装、铺垫、支撑、加固货物的木质材料进行妥善保管,发现可能带有林业有害生物的,应当及时向当地林检机构报告,并采取控制措施,防止其扩散蔓延。

第十五条经批准从境外引进林业植物种子、苗木和其他繁殖材料在本市种植的,引进单位或者个人应当取得出入境检验检疫机构发放的准予入境证明,并按照市林检机构的要求在指定时间、地点进行隔离试种。

引进单位或者个人应当自引进的林业植物种子、苗木和其他繁殖材料进入本市之日起7日内,告知市林检机构。

市林检机构应当与出入境检验检疫机构加强联系,及时互相通报经批准从境外引进林业植物种子、苗木和其他繁殖材料在本市种植的情况和林业植物检疫工作动态情况,共同做好引种后的监督管理。

第十六条禁止在非疫情发生区使用或者饲养活体检疫性、危险性林业有害生物。因教学、科研确需使用或者饲养活体检疫性、危险性林业有害生物的单位,应当在使用或者饲养前,报市园林绿化部门,由其进行审批或者按照规定报国务院林业主管部门审批;经批准后,方可开展教学、科研活动。

在非疫情发生区使用或者饲养活体检疫性、危险性林业有害生物的,相关教学、科研单位应当制定并落实防治预案,防止检疫性、危险性林业有害生物逃逸、扩散蔓延,并严格按照批准的试验时间、试验场所、试验种类和数量开展教学、科研活动。

第十七条林检机构检查过程中发现林业植物或其产品、相关运载工具以及存放场所被检疫性、危险性林业有害生物污染的,应当签发《检疫处理通知单》,责令并监督当事人进行处理。

当事人应当按照《检疫处理通知单》的要求在指定时间、指定地点进行除害处理;难以除害处理的,应当按照规定停止调运、改变用途或者就地销毁。

第十八条本市实施林业植物检疫行政许可不收费。开展林业植物检疫方面的行政许可、检疫执法、疫情监测调查、林业有害生物普查和疫情紧急除治等活动所需费用,纳入同级财政预算。

第十九条市园林绿化部门应当将本市林业植物检疫行政许可的申请条件和办理情况、国家公布的林业植物检疫疫情以及疫区划定等情况及时向社会公开,便于公众查询和知晓。

第二十条市园林绿化部门和区(县)林业行政部门及其林检机构应当加强林业植物检疫的宣传工作,普及检疫知识,提高全社会的生态环境保护意识。

第二十一条市园林绿化部门和区(县)林业行政部门应当开展法律知识和专业技术培训,提高检疫人员的执法能力和专业技术水平。

第二十二条违反本办法第十一条第一款、第十二条、第十三条第一款规定,调运人有下列行为之一的,由林检机构责令改正,可以并处500元以上*0元以下罚款:

(一)应施检疫的林业植物及其产品未办理《产地检疫合格证》或者《植物检疫证书》的;

(二)在报检过程中不如实报检,谎报或者瞒报林业植物及其产品种类、名称、数量的;

(三)擅自开拆检讫的林业植物及其产品封识、包装,调换植物或其产品,或者擅自改变植物或其产品规定用途的;

(四)伪造、变造、买卖、转让、骗取林业植物检疫单证、印章、标志、封识的。

承运人违反本办法第十三条第二款规定,擅自承运不具有《植物检疫证书》或者《产地检疫合格证》的应施检疫林业植物及其产品的、所持证件与承运货物不相符或者所持证件超过有效期的,由林检机构责令补检,可以对相关承运人并处*元以上500元以下罚款。

第二十三条违反本办法第十五条第一款规定,擅自从境外引种或者未按照检疫要求隔离试种的,由市林检机构责令改正,并处*0元罚款。

违反本办法第十五条第二款规定,引进林业植物种子、苗木和其他繁殖材料后未及时告知的,由市林检机构给予警告,可以并处1000元罚款。

第二十四条违反本办法第十六条第一款规定,擅自在非疫情发生区进行活体检疫性、危险性林业有害生物教学、科研的,由市林检机构责令改正,并处1万元罚款。

违反本办法第十六条第二款规定,开展教学、科研活动时,未制定防治预案或者未按照批准的试验时间、试验场所、试验种类和数量开展教学、科研活动的,由市林检机构责令改正,可以并处5000元以上3万元以下罚款;造成检疫性、危险性林业有害生物逃逸、扩散蔓延的,处3万元以上5万元以下罚款。

第二十五条违反本办法第十七条第二款规定,当事人未按照《检疫处理通知单》的要求对受污染的林业植物或其产品、相关运载工具或者存放场所进行处理的,由林检机构责令改正,可以并处500元以上5000元以下罚款。

危化品调研报告篇5

每当岁末,业界都会进行回顾和展望,但今年不同以往,对2009年的展望在奥运会之前讨论“后奥运”趋势时就已经开始,而奥运刚刚结束即爆发的金融海啸带来的全球性经济危机,更加重了人们对未来的关注。现在已经没有人会怀疑2009年我们将面临的严峻形势,“冬天”成为展望2009年的关键词。但是,“冬天”究竟有多冷?“冬天”给报业广告经营带来什么变化?我们如何过冬?相信报业经营者都会关注这些问题。

2008年的报业广告市场回顾

对于报业来说,几年前就已经提出了“冬天”的问题,那时是因为新媒体的迅速发展带来的冲击。根据CTR(央视市场研究股份有限公司)媒介智讯的广告监测数据,2006年报业广告刊登额增长率仅为3.9%,2007年则是-1.6%,而2008年前三个季度却恢复到19.8%。这是否意味着报业广告经营在2008年的回暖呢?

进一步解析2008年的数据,我们可以看到,2008年的报业广告确实有所回暖,但19.8%的增长包含着一定程度的水分。2007年下半年以后,报业广告的广告占版量和刊登额之间出现了明显的差距。刊登额(价值指数)逐渐高于占版量(产能指数),这表明了刊登额的增长中存在刊例价格上涨拉动的因素,这就是“水分”。从数据看,这种水分还有扩大的趋势。排除这种水分在技术上相当困难,但如果排除了水分,报业广告的增长率就要打较大的折扣。

即使排除了水分,中国报业广告在2008年达到两位数的增长仍然是可以肯定的。这一方面是由于北京奥运对中国广告市场的推动;另一方面是由于报业广告资源环境的变化。受到全国以至全球高度关注的奥运会,无疑是企业推广和塑造品牌的难得机遇,奥运对广告市场的拉动作用非常明显。报纸虽然没有转播功能,但它丰富和独特的报道依然吸引着巨大的读者群体,因此,依赖于报纸的广告商在奥运前普遍加大了投放力度,这使报纸广告在前 8个月之前的增长率达到了23.6%。但是,大幅的增长态势只维持到7月,8月以后报纸广告的增长就开始明显减速。

2008年报纸广告主要行业的增长反映了报纸广告资源的变化趋势。报纸广告的资源主要来自房地产、商业、汽车、通讯、金融、食品等行业,前三个行业的集中度高达63~65%,而前六个行业的集中度则达到了80%。因此,这些行业广告的变化主导着报业广告的趋势。

值得注意的是,进入第四季度后,报业广告增长显的下行,其结果将使全年的增长率低于前三季度的增长率。可以说,奥运的拉动已经结束,国民经济下行的影响已经开始显现出来。

这一次的“冬天”究竟有多冷

“冬天”既然来了,我们就得准备过冬,为了挺过“冬天”,就必须认识“冬天”。

与几年前谈论的报业“冬天”不同,这次“冬天”不是源于传媒行业,而是从金融业扩展到经济实体,从美国扩展到全球,影响到中国。因此,这一次的“冬天”覆盖到了全部媒体,无论传统媒体还是新媒体,都将接受“冬天”的考验。我们常说,广告是国民经济的晴雨表,当国民经济整体都面临着危机的时候,广告业一定会有所体现。虽然现在还不能清楚地判断这次经济危机发展到什么程度,也不清楚广告业会受到多大影响,但是,从广告业与经济发展的关系,还是可以进行一些分析。

首先,世界经济正面临着二战以后最严重的经济危机。受此影响,中国经济进入下行区已经是不争的事实,经济增长减速,经济实体面临困难,全球金融危机的影响正在国内蔓延,中国经济正在经历改革开放30年来最严峻的挑战。面对当前国际国内的严峻形势,保持经济平稳较快发展,防止出现大的起落,是我们的首要任务。国务院及时出台了扩大内需、促进经济增长的10项措施,确定4万亿投资计划,使我们看到了中国抵御经济危机的能力。有这一系列举措的保障,中国经济将不会出现其他国家那样的大萧条。但是,中国经济不再是封闭的经济,我国已经发展成为外向型经济,全球性的萧条必然给我国经济带来深刻的影响,而且这一次的影响至少要持续二年以上。因此,国民经济下滑不可避免,对传媒广告业的影响也要持续数年。

其次,传媒业与广告业具有高度的相互依赖性,传媒是广告的载体,广告又是传媒的主要收入来源。传媒与广告的发展依赖于相关行业的景气与否。认识传媒广告的趋势,必须要认识这些行业的兴衰趋势。对于传媒业整体来讲,化妆品/浴室用品、商业、食品、药品、饮料、房地产、娱乐休闲、汽车、通讯等产业是重要的广告资源。前4个行业的广告集中度达到50%,而这9个行业的集中度则高达80%。因此,这些行业的景气与否对传媒广告的影响更大、更直接。对于报业来讲,最大的影响来自房地产、商业、汽车、通讯、金融、食品等。对这些行业的分析可以使我们更清晰地认识报业广告面临的客户资源环境。

房地产业是广告高依赖度的行业,而且主要依赖报纸广告,因为报纸的房地产广告效果是最好的。但是,最近房地产业不景气是众所周知的事情,2009年房地产业也会延续这样一种趋势。但另一方面,很多报纸广告经营者都感觉到,房子特别好卖的时候,广告反而有所下降,而房子不怎么好卖的时候,广告却明显增长,这就是房地产业对广告的依赖。虽然房地产下滑带来的资金困难会影响广告预算的增长,但如果房地产不出现崩盘式的状态,房地产业还不会成为拉动报纸广告大幅度下滑的主要因素。

商业广告主要指零售业和卖场广告,对报纸来讲,零售业和卖场广告是报纸的重要广告资源,但恶性竞争使这类广告大大降低了含金量。经济下滑带来的收入增长缓慢和失业,不能不影响消费者的购买能力,从而带来商业的下行。因此,商业广告的增长有可能也处于下行趋势。

目前汽车行业处于相当严峻的局面,汽车越来越难卖,销售利润大幅度下降,广告预算很难增长,汽车广告也将处在下行区。

通讯行业5个集团整合成3个集团的结果是竞争淡化,无论是运营商还是制造商,都没有新的产品升级换代所带来的广告投放动力,因此,通讯广告将持续低迷的状态。

近两年,金融业广告的快速增长使其成为报纸广告增长的重要推动力。但奥运之后,金融业的广告投放势头有所下降,而金融危机影响最大的莫过于金融业,虽然金融业对广告的依赖越来越强,但金融业广告已不可能再保持前几年那样的高速增长。

2009年食品行业将是报纸广告的一个增长机会。这个机会来自于危机,“三鹿奶粉事件”已经延伸到整个食品业,消费者对食品安全的信心受到严重打击。企业通过事件营销和危机营销去重塑自身品牌形象,重新凝聚消费者,是需要投放广告的,没有广告,部分食品企业就有可能垮掉,所以,广告投放一向稳定的食品行业,可能由于危机事件对报业广告产生一定的拉动作用。

通过以上分析,我们可以看到主要行业的广告几乎都没有明显的上行动力,因此,2009年的报业广告不容乐观,报业也将面临“冬天”的严峻考验。

“冬天”给报业带来什么变化

经济周期是经济发展过程中的客观存在,一年四季总是有“冬天”,也有春天。当然,这次的“冬天”也许格外寒冷。寒冷的“冬天”会给报业带来什么呢?

1.“冬天”会带来市场格局的变化

每当经济危机的时候,我们都会看到一批企业生存下来,而且积累了迎接春天的能量,也会看到一批企业倒下去,成为经济危机的牺牲者,市场格局由此而发生变化。经济危机总是通过结构调整、产业重组而渡过去。强者愈强、弱者愈弱的“马太效应”在经济危机或者产业景气波动时表现得尤为明显。

传媒业、报业广告市场的格局变化,首先来自于广告商投放策略的变化。为了应对“冬天”,广告主一定会调整投放策略。这一调整一方面是投放量的调整,另一方面是媒体策略的调整。从投放量来看,会有一些广告主增加预算,但这类广告主可能数量很少,预算增加也有限。大部分广告主一般不会增加预算,甚至有相当数量的广告主可能要减少预算。而那些在“冬天”消失的广告主将不再是媒体的广告资源。在预算有限的情况下,广告主一定会精打细算。如果说“一半广告费被浪费”在过去还能勉强容忍,现在就难以接受了,因为在这样的“冬天”,接受一半广告费的浪费也许就选择了死亡。找回被浪费的广告费,最重要的就是进行媒体策略的变化。媒体策略变化的核心就是不再“天女散花”式地投放,放弃那些效果不佳的媒体,选择最有效的媒体集中投放。

最有效的媒体即是强势媒体。这些媒体的品牌力、影响力、传播力和渗透力是广告效果的保证,一个强势媒体的广告传播效果往往超过几个弱势媒体的组合。因此,效果不佳的弱势媒体将被广告商放弃。最近,我们在与一些广告商和4A广告公司的接触中了解到,他们在选择区域性报纸时,已经改变了策略,一般只选择前两位的报纸。在这种情况下,弱势媒体的处境将会越来越困难。因此,广告投放的集中趋势必然带来强者愈强、弱者愈弱的结果,市场格局将由此而改变。

2.“冬天”不仅有风险,更有机会

经营环境的变化使我们面临着巨大的压力,但危机中危险和机会是并存的,广告增长的下滑是危险,广告主投放策略的变化则可能是机会。媒体要得到广告商的青睐,关键永远是广告效果。在经济高涨的时期,企业广告投入普遍增长,报纸几乎都可以借力增长,但在经济下滑的时期,广告市场规模难以扩张,报纸之间的生存和发展能力差距就会显露出来。从表面上看,这种差距是广告效果的差别,而从根本上看,差距是由媒体品牌力的积累所决定的。

笔者在两年前曾经提出,中国媒体已经进入品牌时代,品牌力是媒体的核心竞争力。“冬天”正是考验媒体品牌力的季节。在前几年的报业“冬天”中,并非所有报纸都随广告市场的下滑而陷入困境,即使是报业广告整体出现负增长时,仍然有一些报纸保持着较高的增长。例如,广州日报、辽沈晚报、现代快报等一批报纸都实现了逆市高速增长。这说明“冬天”也有温暖,机会就在自己手里。

3.“冬天”是冬训的好季节

创造好成绩的运动员都把“冬天”作为冬训的季节,通过冬训提高体能和综合素质来迎接春天的到来。中国报业经过了二十多年的高速增长和前几年的困难,当前又面临着更严酷的“寒冬”,现在是到了冬训的时候了。从逆市成长的报纸案例中可以看出,报业冬训的关键是解决以下几个问题:

首先,解决体制和机制问题。虽然中国报业随整个传媒业走上了市场化的轨道,但不同报社市场化的程度相差很大。虽然中国报纸面临的管理体制是相同的,报社自身无法改变大体制环境,但成功的报纸之所以能保持持续发展,无不是在宏观体制的基础上做足了报社微观体制的改革。应该说,党和国家从来就没有停止过传媒体制的改革,也倡导着媒体的改制,改革是媒体发展的根本动力,只有主动改革体制才能解决持续发展的问题。

然而,相当多报社的体制依然很僵化,一些报社主要领导只是把报社作为“官场”,“官本位”体制造成的“不求有功但求无过”的思想依然非常普遍。这种情况不解决,报纸过冬将非常困难。由于我国报业还没有真正的市场化退出机制,这些报社也许可以借此过冬,但失去的市场地位将不再回来。

其次,转换经营理念。市场化的媒体离不开广告,广告也离不开媒体,媒体是广告的载体,过去很多媒体基本是在这样的理念下进行媒体广告经营。而现在这种经营理念已经越来越不灵了。企业的传播已经到了整合营销传播时代,对企业来说,媒体已经不单纯是广告投放的载体,而成为企业整合营销传播的平台。这表明简单地以刊登广告经营媒体的时代已经过去,媒体必须适时转变经营理念。

过去我们依据4P的营销理论建立的是媒体传播(向受众销售)和广告传播(向广告商销售)的交易式营销模式,而在媒体过剩和同质化日益突出的时代,仅仅靠销售已不能得到稳定的市场。客户关系和价值回报已经成为新的营销模式的核心,而媒体的品牌力和品牌价值的实现则是通过受众和广告客户价值的体验和回报来实现的。媒体与受众和客户之间需要建立的是关系式营销模式。

从受众来看,我们过去也进行受众需求研究,但并没有从根本上改变向受众传播的模式。从本质上看,受众心目中的媒体品牌是他们选择媒体的基本导向,因此,建立稳定的媒体与受众关系,核心是与受众价值趋向的一致性。或者说,媒体价值趋向与受众价值趋向的一致性才是媒体对受众的真正回报。

从广告主来看,过去媒体是通过收视率、阅读率去体现广告传播广度,媒体只是广告的载体。现在看,传播广度已远远不能够满足企业的传播要求,媒体必须与客户建立更深层的伙伴关系,成为企业整合营销的战略合作伙伴。

已经有一些领先的媒体进入了通过价值回报实现媒体价值增值的营销模式,而更多的媒体仍然处在销售扩张的模式。营销模式的转变都是在市场发生困难的时期实现的,这次的“冬天”也许正是中国媒体实现营销模式转变的时机。

危化品调研报告篇6

【关键词】公共危机 媒介责任 三鹿奶粉

2008年 “三鹿奶粉事件”是一个典型的公共危机事件。透过这则事件,观察新闻媒体在此事件报道方面的表现,可以探讨我国的媒介责任担当问题。

一、“三鹿奶粉事件”:严重的公共危机事件

斯格认为“危机”是一种能够带来高度不确定性和高度威胁的、特殊的、不可预测、非常规的事件或一系列事件。①2008年7月爆发的“三鹿奶粉事件”,对整个社会和人民生命安全来说具有高度的威胁性,对于一家享有很高声誉的牛奶品牌来说,甚至对于中国整个奶业来说,无疑都带来重大影响。因此,可以说“三鹿奶粉事件”是一起非常严重的社会公共危机事件。

在2008年3月,河北三鹿集团就已经开始陆续接到一些患泌尿系统结石病的投诉,集团也开展了有关调查并在确认奶粉质量出现问题以后,召回部分市场的产品、封存还没有出库的产品。7月中旬,甘肃省卫生厅接到医院婴儿泌尿结石病例报告后,随即展开调查,并报告卫生部。9月8日,甘肃《兰州晨报》等媒体首先以“某奶粉品牌”为名,爆料毒奶粉事件。在同一天,河北省政府接到石家庄市政府报告,随即开始对此问题进行调查。第二天国家质检总局介入调查。9月11日,7名患儿父母甘肃卫生厅要求彻查病因。而三鹿集团通过人民网回应说三鹿奶粉合格,目前没有证据显示婴儿是吃了三鹿奶粉而致病。中国卫生部消息:经调查,高度怀疑三鹿牌婴幼儿配方奶粉受到三聚氰胺污染,三聚氰胺可导致人体泌尿系统产生结石。

9月12日,卫生部会同中华医学会组织专家制定《与食用受污染三鹿牌婴幼儿配方奶粉相关的婴幼儿泌尿系统结石诊疗方案》供临床参考使用。三鹿集团称由于目前对三聚氰胺的监测没有标准,因此三鹿集团也没有监测。晚间卫生部表示受污染奶粉致婴幼儿泌尿系统结石事实初步认定。13日,国务院对此做重要部署,河北省政府也切实安排工作。15日,三鹿集团向患儿家属道歉。16日,三鹿集团董事长田文华被免职,国家质监局专项检查显示,三鹿、伊利、蒙牛、雅士利等22家奶粉中检出三聚氰胺,其中三鹿奶粉含量最高。截至17日8时,“三鹿奶粉”安全事故已导致全国6244名婴幼儿患病,158名发生肾衰竭,3名死亡;经过抽检,国内22家企业69批次产品检出三聚氰胺。石家庄市长免职。18日,18位犯罪嫌疑人被捕。21日质检总局公告撤消蒙牛、伊利、光明三家企业液态奶产品“中国名牌产品称号”。22日河北省政府出资3.16亿补贴奶农,石家庄市委书记免职。此后各地都对该地奶粉检测并对患儿紧急救治。②

接下来的时间里就是对三鹿之后命运的处置以及相关审判。

二、“三鹿奶粉事件”中的媒介责任担当

危机中的大众传媒往往成为公众可依赖、靠得住的信息获取工具,并据此做出判断和采取行动。

下面,笔者将以“三鹿奶粉事件”作为切入点和分析对象,试从“发挥信息传递职能,及时对环境监测和预警;发挥舆论导向功能,引导受众正确处理危机;发挥社会协调功能,配合政府稳步消除危机;发挥舆论监督功能,催促政府企业履行责任”等四个方面详细探讨我国媒介面对公共危机事件时的责任担当问题。

(一)发挥信息传递职能,及时对环境监测和预警。拉斯维尔曾经总结出媒介的三项重要功能:环境监测、社会协调、文化传递。③在危机事件报道中,新闻媒体至少表现出两种重要功能,就是环境监测、社会协调的功能。而环境监测对于正处于社会转型的中国来说显得尤为重要。改革开放30年来,中国处于持续的社会转型期。这个转型的过程是一个包含着极为复杂和独特内容的大规模的社会变迁过程,社会踏上“改革”路程后,结果就必将是整个社会的全面转型。④转型过程伴随着一系列不可预测的社会危机事件的发生,新闻媒体更应该做出及时监测和预警。

在“三鹿奶粉事件”中,媒体基本上做到了这一点,及时传递了事态发展变化的充足信息,尤其是在发现食用了三鹿婴幼儿奶粉患肾结石病的患儿后,媒体迅速通报了事情的严重性,紧急告知公众事实真相,发出媒介预警。

在“三鹿奶粉事件”案发之初,当甘肃省《兰州晨报》等媒体的记者们确认甘肃多名婴幼儿患肾结石病的最大原因是食用了含三聚氰胺严重超标的奶粉造成的,随即便准备把这一消息公布于世。但是他们面对的是一个超级企业集团,一旦三鹿集团奶粉事件东窗事发,很可能是对中国奶业的一个史无前例的重创。面对复杂形势,《兰州晨报》等媒体面临巨大压力,但是新闻媒体的责任和公众的知情权以及无数百姓生命安危等等,让他们勇敢站起来报道这一消息。在2008年9月8日,首先以“某奶粉品牌”为名爆料毒奶粉事件的新闻报道就与公众见面了,并且引起社会公众的强烈反响。

(二)发挥舆论导向功能,引导受众正确面对危机。发挥舆论导向功能是媒体不可推卸的责任。

“三鹿奶粉事件”直接造成全国6000多人致病,3人死亡。使全国谈“奶粉”色变。这不仅影响了我国奶业的发展,对民众的正常生活也造成了非常大的影响。那么这就尤其需要有相关方面给予特别关注和舆论引导。

在“三鹿奶粉事件”期间,媒体发挥了舆论导向功能。如新华社北京9月28日(记者周婷玉)报道,国家处理三鹿牌婴幼儿奶粉事件领导小组组长、卫生部部长陈竺28日向社会宣布“自9月11日以来,没有发生因食用含三聚氰胺奶粉引发婴幼儿死亡病例。新增的确诊和入院人数出现明显下降,大批婴幼儿得到了医疗检查和健康咨询,目前医疗秩序较好。”⑤这则新闻就向公众说明了当时的事态形势已经得到完全控制。这就对民众心理给予了一定的安抚作用,使得民众摆脱伴随危机产生的心理阴影。

(三)发挥社会协调功能,配合政府稳步消除危机。新闻媒体无论在何种体制和机制下,都必须要处理的三方面的基本关系,就是媒体和政府以及公众三者之间的关系。⑥

在“三鹿奶粉事件”中,新闻媒体很重要的一个功能就是社会协调功能,尤其是配合政府稳定民心、消除危机方面,新闻媒体发挥了独特的作用和价值。2008年9月16日,党中央和国务院启动国家重大食品安全事故I级响应机制以后,我国各大媒体纷纷给予充分报道,比如《新华每日电讯》在“新闻焦点”了《三鹿奶粉事件:“I级响应”发出之后》的深度报道,向公众告知党和政府对此事件启动国家重大食品安全事故I级响应机制所采取的实际行动和有效措施,让公众明白我们有足够力量消除危机。三鹿奶粉事发地河北省政府更是对三鹿事件高度关注并进行紧急处理,媒体也根据事实最新动态纷纷给予跟进报道,及时向公众告知政府所采取的行动和措施。如《中国食品质量报》在9月18日的深度报道《河北就三鹿奶粉事件展开“问责风暴”――石家庄市市长冀纯堂 副市长张发旺被免去职务》详细报道了河北省委罢免政府主要责任领导的重大决议,并且报道了三鹿事件犯罪嫌疑人相继被捕的事实。

10月23日,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三次审议《食品安全法》修订草案,多处修改意见直接针对三鹿事件暴露出来的问题和漏洞。对于这样一个重要事实,媒体也没有错过报道机会,从消息到通讯,从评论到深度解析,都给予了充分报道。

(四)发挥舆论监督功能,催促政府企业履行责任。媒体必须承担一项重要的职责是在必要的时候对政府有关部门和责任企业的监督。“三鹿奶粉事件”中媒体履行了这一重要职能。

当“三鹿奶粉事件”事态逐步恶化的时候,三鹿奶粉严重的质量问题引发了全社会的关注和奶制品行业的整顿,而“三鹿奶粉事件”事态的进一步明朗化和明确化,有赖于首先将奶粉事件公开点出“三鹿品牌奶粉”这一名称。在国内,率先报出三鹿企业名称的是上海《东方早报》的记者简光洲。对于报出企业名称的作为,简光洲说:记者曾被誉为时代的望者,但如果望者面对重大事件都缄默不语,这个时代的大船会开向何方?⑦

三鹿奶粉事件不仅揭开了三鹿自身的黑幕,也掀翻了整个乳制品行业的黑锅底。面对此种大面积的严重问题,有必要对此进行舆论批评,《金融时报》在9月20日的报道《三鹿奶粉事件:产生的根源必须深挖》中就对此进行了深入的分析和舆论批评。这引发了我国的各奶业大牌集团甚至其他企业对自身进行深刻的反思。另一个使公众诧异的相关事件就是随着三鹿奶粉事件的不断进展,作为互联网新媒体代表的百度却爆出“300万公关案”,这也备受媒体关注,不仅是涉及企业责任的问题,更是对媒体是否能够作为社会“良心”的考验。其中,《科学时报》的报道《300万“封口费”是真是假人心自辨互联网潜规则由此露出冰山一角:三鹿奶粉危机波及百度》对此事进行了深入批评解析,甚至直接关涉到新闻学的一个关键问题:新闻的公正性能否被公关?无疑,这则报道是新闻媒体发挥舆论监督功能的卓越表现。

三、结语

对于公共危机事件中的媒介责任担当问题,本文仅从媒介职能或功能的角度做了探讨,还可以从其他角度进行分析,如公共危机事件中的媒介与政府的关系、公共危机事件中的信息公开制度、政府的危机公关等等。由于篇幅有限,其他方面的分析有待继续开展后续研究。■

注释

①提莫斯・库姆:《危机传播与沟通》,林文益、郑安凤译,台湾风火云论坛出版社,2003年版,第144页。

②参见《三鹿奶粉事件的前前后后》,《北方牧业》特别报道,2008年9月30日。

③郭庆光:《传播学教程》,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2年版,第124页。

④孙立平:《社会转型:发展社会学的新议题》,《社会学研究》,2005年第1期。

⑤周婷玉:《卫生部――三鹿奶粉事件新增患儿明显减少》,新华社北京9月28日电。

⑥童兵、展江、郭青春:《新闻传播学原理》,中央广播电视大学出版社,1999年版。

⑦洪玉华:《三鹿奶粉曝光记》,《中国新闻出版报》,2008年9月25日第3版。

参考文献

1、郭庆光:《传播学教程》,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2年版。

2、孙立平:《社会转型:发展社会学的新议题》,《社会学研究》,2005年第1期。

3、周婷玉:《卫生部――三鹿奶粉事件新增患儿明显减少》,新华社北京9月28日电。

4、《三鹿奶粉事件的前前后后》,《北方牧业》特别报道,2008年9月30日。

5、童兵、展江、郭青春:《新闻传播学原理》,中央广播电视大学出版社,1999年版。

6、洪玉华:《三鹿奶粉曝光记》,《中国新闻出版报》,2008年9月25日第3版。

7、郑保卫、邹晶:《论公共危机事件中的新闻传播及其策略》,《新闻爱好者》,2008年第1期。

8、李浩崴:《危机事件中的大众传媒》,优秀硕士学位论文,2007年4月。

9、史安斌:《危机传播与新闻》,南方日报出版社,2004年版。

危化品调研报告篇7

报业:走过“严冬”迎“春天”

从大洋彼岸席卷而来的金融危机让中国报业感受到了瑟瑟寒意。一些专家分析认为,今年恐怕是中国报业真正的“寒冬”,报业究竟该如何应对?是否能找到更好的发展机会顺利“过冬”呢?

成本控制。“报纸的成本是所有媒体中最高的,本身利润就很低,去年又遇到一系列不利因素的影响,使得报业的利润大幅下降。”中国广告协会报刊委员会主任梁勤俭表示,新劳动合同法的实施使报业人力成本攀升,四川地震又使企业将更多的广告营销费用以捐款的形式投放出去,再加上奥运给大多数报纸广告带来的影响以及新闻纸价飙升造成的利润消耗,已经迫使报业不得不面对严峻的经营形势,而金融危机的到来使经营形势进一步恶化。

中国政法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院长宋建武也表示,尽管不断攀升的新闻纸价受金融危机的冲击有所回落,国家的增值税退税政策也能够惠及报业尤其是其印刷环节,但这些能够降低报业成本的利好还不足以抵消广告市场上带来的利空,报业利润下滑依然非常严重。

目前,出于减轻成本压力、维护自身利益等目的,一些报社已经采取了减版面、减刊期、减发行量、减少赠阅以及控制无效发行等措施减少用纸量,一些报社还通过精简队伍、降低薪酬来缩减人员成本。

梁勤俭认为,尽管这些办法有利于降低成本,但也会在一定程度上减弱报纸对受众的吸引力,影响广告的投放效果,进而可能降低对广告的吸附能力,导致广告定价的下降。“目前,报业的管理水平还比较粗放,也很少讲究成本,金融危机迫使报业必须提高自身的管理水平。我认为,必要的减版面、减刊期、减发行量等措施则当然可以用。但更有必要采取提高管理水平、有效控制无效发行、压缩各项开支、增加创收渠道、提高资源利用率等措施来降低成本费用。”

调整广告结构。梁勤俭认为,金融危机的到来,逼着报业必须调整对今年经济增长和广告主要支柱产业的预期。“期望值必须下降,如果我们没有做好这种心理上、思想上的准备,就不会有项目上、智慧上、资源上的各种准备,那么,你也适应不了变化了的市场,只能眼睁睁地看着广告收入一天天减少,而束手无策。”

浙江日报报业集团总经理王一义也坦言,当前国内外宏观环境发生了重大变化,经济增长放缓,使得中国报业的经营环境更加趋紧,因此,报业必须做好过紧日子甚至是苦日子的思想准备。

实施转型升级。当下的金融危机给中国报业带来一定的冲击和影响,也加速淘汰那些生命力较弱的媒体。对此,不少业内人士认为,报业必须进行结构调整,积极在“严冬”中寻找机会。

金融危机迫使报业不得不寻找更多的增长点,减少对单一经营模式的依赖。梁勤俭也表示,必须尽快改变报业产品结构和经营结构单一的现状。“如果一家报社既有平面媒体,又有户外媒体,还有网络媒体和手机媒体,而且每个都赚钱,即使有一两个赚得少一点,总体上还是赚钱的。可如果产品和经营结构单一,一旦市场出现什么问题,遇到一些风吹草动,马上就会受到严重打击。”

王一义从报业集团的角度分析说,在目前的多重压力下,集团的转型升级犹如箭在弦上,不得不发。“首先,要努力实现做大、做强、做深、做精主业经营的新跨越。做‘大’报业集团,即向多媒体融合的大型传媒集团发展,构建以报纸为主,杂志、网站、出版社、电台、电视台协同发展的多媒体产品结构,真正形成立体化经营的跨传媒集团;做‘强’,即进一步优化媒体产品的布局和结构,既要打造几个覆盖面广、市场占有率高的热门大众媒体,也要在有关细分市场中培育有成长性的分众媒体,既要形成有特色的拳头产品,又要进行多样化产品的组合、开发和储备,作为培育未来业务的基础;做‘精’,不仅要研究对手,也要研究市场和客户,深化竞争力分析工具的运用,掌握推进主业发展的科学方法和先进手段,提高报业集团的研发能力和防范风险的能力;做‘深’,即在主业经营的纵深度上下功夫,利用数字技术平台实现传统报业内容的分众化传播,发挥整合优势,延伸平面媒体经营范畴,真正将主业产品做‘深’。”

其次,王一义认为,要努力实现多元业务向更高水平发展的新跨越。“要抓住文化产业和现代服务业发展的有利机遇,加快和完善集团产业布局;要以资产的眼光发现存量资源的价值,除了出版、发行、销售等环节的内部产业链运作之外,进一步链接包括品牌、资金、人才、管理、机制和实体在内的外部资源,向有影响、高回报的领域进军;以股权投资为特色的资本运作要向更高层次发展,通过资本运营推进主业建设,将目光聚焦文化产业领域,真正实践‘资本壮大传媒’的理念。”

“此外,要努力实现集约化科学管理的新跨越。”王一义认为,体制机制的先行,已经使浙报集团在上一轮发展中取得了先机。在新一轮转型升级过程中,必须深化和完善体制机制。同时,探索科学有效的激励机制。“我们专门聘请全球知名咨询公司罗兰・贝格等三家咨询公司,为集团发展特别是传媒主业发展‘搭脉开药方’。既有战略发展、集团管控组织架构、薪酬体系设计等集团层面的,也有媒体差异化定位、版面内容监测、党报广告价值评估等微观层面的。希望通过这种对主业发展的‘软投入’,推动集团又好又快地发展。”

修复内容短板。《扬子晚报》总编辑刘守华分析认为,对报业而言,不管经济形势如何变化,最重要、最关键的还是要把报纸办好。“报纸具有竞争力,无论在广告淡季还是旺季都能吸引广告主,在经济困难的情况下,广告主会更加重视选择有竞争力、有影响力的媒体。”

对此,梁勤俭也表示,要渡过眼前的难关,关键还是要做好内容,这一点在任何时候都不能忽略。“中国报业仍然处在爬坡阶段,还没有到达山顶,还有发展的空间。但现在的主要问题在于,我们报纸的品质和内容还远远不能满足读者的需求,我们的表达方式还不能够真正贴近时代。”

长江日报报业集团总经理潘堂林表示,同质化是目前业界讨论最多的问题,一座城市同类型定位的综合性日报有三五家甚至七八家,几份报纸百分之六七十的内容重复,这种状态是世界少见的。由于报业历来的模式是靠比较高价位的广告收入来支撑低价位的发行,过剩危机和同质问题也被高价位的广告所掩盖。“中国报纸的发展实际上是一个边界不断突破的过程。随着新闻空间的不断扩展,中国报业逐渐发展起来,但空间拓展毕竟是有限的。新闻边界的拓展如果有了质的变化就能够带来报业的繁荣。目前,世界金融危机正波及和深入到我们生活的各个领域,对报业的格局也会带来冲击,现在可能是我们反思综合性日报过剩危机的最好时机。”

广电业:现实或潜在的影响不容忽视

就目前而言,金融危机对我国广电行业的负面影响似乎并未充分显现,广播电视产业链各相关环节的表现还算稳定,但金融危机作为当前经济大环境给广电行业带来的影响不容忽视。

节目制作。金融危机作为影响全球经济的一件大事,必然成为所有媒体的兴奋点,可能使我国电台、电视台处理重大新闻事件的能力得到加强,引导舆论的水平得到提高。金融危机还可能拓展创作者思维空间,加大艺人之间的竞争,促进制作班底采用优良设备,进而使影视剧的整体质量得到提升。就节目交易环节而言,由于金融危机对内地冲击相对较小,节目播出机构的广告收入暂未受到大的影响,因而无需变更节目购买计划,节目供应市场因此得以安生。但节目交易市场的繁荣能持续到几时仍然有待观望。网络与电视合作模式的进一步推广,则可能逐步改变整个中国电视剧产业以往的运行方式。

广告招标。尽管在2008年11月举行的中央电视台2009年黄金资源广告招标会上,央视取得了92.56亿的好成绩,创造了15年来的新记录,但由于央视本身的特殊性和新媒体对广告市场的分割,各大电台、电视台不应当盲目乐观。CTR市场研究整合营销中心总经理姚林认为,央视招标并不表明广告业走出了低谷,相反“今年央视招标的大幅度增长恰恰反映了强者愈强弱者愈弱的规律”。这意味着,广告商在预算紧张的情况下会将广告集中投放到诸如央视、SMG等被认为是最有效媒体的平台,弱势媒体将面临更加困难的境地。去年12月10日,调研机构尼尔森的针对公交移动电视收视率的统计数据显示,中国主要城市公交移动电视总体收视到达率等关键数据堪比甚至超过传统电视。从广告投放的成本来看,公交移动电视成本也相对较低。业内人士认为,在金融危机的大环境下,广告主将更倾向于维持央视和重点全国卫视、媒体的投放,压缩部分地方媒体的投放,同时增加网络和交通类媒体的投放,这对地方电台、电视台极为不利。出于对金融危机的担忧,在新一轮的广告招标会上,许多电视台已经开始减少广告商的中间介入环节来降低成本。据CTR市场研究最新的广告监测报告显示,2008年前三季度中国内地广告市场投放总额达到2604亿人民币,较去年同期增长13%,但明显低于08年首季度17%的增幅,呈放缓趋势。在各媒体投放方面,去年前9个月电视媒体情况还算稳定,总投放达2063亿人民币,占市场总额的79%,较2007年同期增长14%;电台媒体则表现欠佳,广告投放仅增长3%。考虑到金融危机可能对现有形势造成进一步冲击,CTR预测2008年全年的广告增长仅为11%-12%,对于2009年,则需持审慎乐观态度。

对于以广告收入为主要盈利来源的中国广播电视业来说,企业广告投放对节目播出机构的发展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一方面,随着金融危机影响的逐级扩散,实体经济业受到冲击,广告主将更加看重现金的作用,广告支出成为他们首要的削减对象,加之奥运会期间广告的爆炸式增长和三聚氰胺事件给乳制品业带来的负面影响,将导致媒体获得的广告投放相应减少,势必影响到电台、电视台的发展计划;但另一方面,金融危机导致国人对地产的消费力度下降,这种消费不旺可能反过来刺激开发商加大宣传投入,大力助推待售楼盘,加快资金回笼,规避资金链断裂的风险。这对于房地产广告集中投放的广播媒体而言无疑是个利好消息,各大电视台也可借此机会发展与地产相关的节目,从中受益。另外,就广告形式而言,植入广告的优势将会越来越明显,也会引起更多的广告主的重视,所占的市场份额应该会越来越大。

针对这些现实和潜在的影响,一些应对措施或能帮助广播电视业度过这个经济的“寒冬”。

追踪金融危机,争取话语权。金融危机爆发以来,人们对于财经信息和商业新闻的关注随之高涨,众多外国传媒受累金融危机自顾不暇,这为我国媒体赢得话语权创造了机会。电台、电视台应当迅速反应,推出金融危机专题节目,采集第一手资料,对当前形势进行合理的分析;与政府部门建立固定的信息通道,及时公布各级政府应对金融危机的新举措;以此为契机发展节目联播网,形成统一的供稿平台,实现资源共享,增强行业的整体实力,扩大我国广播电视业在国际范围内的影响力。

提升节目制作水平,繁荣电视剧创作。金融危机下,浪漫的爱情故事与现实差距太大,难以引起共鸣。因而,各节目制作机构应当重视现实题材的电视剧;在影视剧中注入中国传统文化符号,摆脱长期模仿外来文化的尴尬局面,重塑我国影视剧的核心竞争力;提出明确的行业标准,规范制作班底对电视技术的利用;加强对演艺人员的管理,通过竞争促使艺人演技得以提升,打造品牌国产剧。

警惕恶性竞争,稳定广告收益。金融危机可能导致媒体在广告市场的混战。中央电视台及上星电视台应发挥覆盖面广、到达率高的优势,吸引急于改善企业形象或计划进军欠发达地区的商家,实现广告收益的稳步提升;省市级地面电视要把握好本地市场,为广告主提供详细的节目收视情况,协助商家在本地的推广宣传活动,建立良好的合作关系。各广播电台则应当充分利用栏目设置灵活的特点,抓住地产、汽车、奢侈品行业急于回笼资金的心理,推出相关栏目,吸引广告主;满足消费者缩减开支,追求实惠的愿望,提供有关低层次休闲娱乐方式、场所的讯息,提高收听率,为二次销售积蓄力量。

拓展节目融资渠道,应对资金问题。将目光转向实业资本,以优秀的项目方案和良好的行业前景重塑投资者信心;通过行业协会等相关组织与银行业进行沟通,行业协会可为银行提供客观的项目评估报告,为优秀的项目争取贷款;大胆尝试与播出平合拍摄的节目制作方式,降低项目成本;积极推进跨媒体合作,出售网络版权,进行正版分成合作。

重视人才引进工作,增强行业活力。受金融危机影响,部分国家已经出现了进一步的经济衰退,国外大量优秀人才可能流向我国。各电台、电视台应当建立高效的用人机制,为外来人才提供优厚的薪金待遇和广阔的发展空间,激发人才的归属感;出台相关的人才引进办法,解决外来人才的后顾之忧,增强企业的凝聚力;加强对新理念、新技术的吸收、利用,增强我国广播电视业的活力。

新媒体:如何应对金融冬天

发力2009。统计数据显示,中国手机用户达6.01亿户、互联网用户达2.53亿户、网络视频用户达1.5亿户、博客用户1亿户。分析人士称,互联网用户迅速增多,为中国网络媒体和广告的发展提供了一个强大的平台。历次的金融危机,对互联网而言都有硬币的另一面,在这个情况下,互联网用户会增加,网民的上网时间也会有所增长,对网络媒体而言,与盈利同样重要的是,做好产品,做好服务,增加用户数量以及黏度是不容忽视的。

“没有冬天就不会有春天。”在资本寒冬期间,广告主往往因为预算有限,要找一个性价比高的媒体做广告投放,而视频网站广告在技术、版权、人气等各方面条件都成熟之后,会呈现出较高的性价比。所以就像上一场经济危机后的第一年,门户网站收入突飞猛进一样,视频网站在2009年的收入也会有明显突破。这个时候比拼的就是实力与耐力,用一个形象的比喻来网络媒体必备的“过冬要素”:自身要有用户规模、产品品牌做“好身体”;要有充足丰厚的资本储备做“厚衣服”;此外还要探索业务发展之路,寻找营销收入模式,“常跑步”。

新媒体并购。据世通华纳总经理孔国和世通华纳传媒研究院论证,在金融危机下由于媒体上市公司和风投资本等多重影响,中国新媒体在金融危机影响下表现出来的态势呈以下几个趋势:

其一,风险投资金进入蛰伏期,资本压力迫使中国新媒体之间产生并购。在金融危机影响下,风投本身资金的流动性和回报率降低,投资进入相对的蛰伏期,而资本对收益的预期远远高于市场的反应,资本在它自身的压力下,会迫使媒体之间相互整合和并购。

其二,户外新媒体行业整体会继续发展,但市场份额会向少数几家公司集中,行业发展会更加苦乐不均。过去户外新媒体市场的发展是一个资源垄断型的发展,企业借助资本不断跑马圈地。而行业的快速发展和媒体的资源整合,促进各企业回到了市场基本面的竞争,包括最基本的品牌竞争、销售能力竞争、广告主与消费者培养上的竞争,在这种情况下,现在市场基础比较扎实的公司会越做越好,而与此相反的公司估计则会江河日下。

其三,二三级城市对一级城市的这些新媒体的模仿和克隆将会进一步加剧。现在,二三级城市的公交车移动电视、电梯移动电视等新媒体形式都逐渐涌现出来了,但是整个市场还不是特别的大。纯粹就媒体而言,二三级市场覆盖面将会非常的广泛,而预计在二三级市场上这些新媒体的成长周期将会比较漫长。

危化品调研报告篇8

短期二氧化硫吸入对小鼠免疫器官的损伤作用 白剑英,孟紫强

甲基叔丁基醚对小鼠肝细胞周期及DNA含量的影响 杨红,赵进顺,李红艳,高锦伍

砷化氢中毒患者肾肝脾脏B超的动态观察 吴立文,富博,沈旭光,邹天娇,谷妍

电离辐射对作业人群外周血淋巴细胞DNA的损伤 班永宏,陈敏,姜秋霞

高压氧治疗急性磷化氢中毒18例分析 汤建,冉秀荣

学龄前儿童血铅水平对T淋巴细胞亚群的影响 孙鹂,赵正言,李荣,陈汉云

常规胸片、CT和HRCT对养鸽者肺诊断价值的探讨 史东惠,张庆安,许天培

太安染毒大鼠病理学观察 刘黎阳,刘亚杰,陈亚妮,贾治峰,王彤,岳红,刘晓峰

颁布实施《职业病防治法》给职防工作带来机遇 谢德兴

60Co源致手部急性放射性皮肤损伤甲襞微循环变化的观察 赵风玲,曹建霞,程晓军

中西医结合治疗钢铁工人Ⅱ度烧伤258例分析 裴砚涛

血液灌流治疗急性有机磷农药中毒的疗效观察 孙晓莉,霍鹏飞,辛光大,苏洁平

制鞋工接触苯致再生障碍性贫血一例 伏代刚,宋宇,程崇泉

亚急性汞中毒致肝肾功能损害的观察及护理 郭焕美,姚承香,谢洪霞

高压氧治疗急性一氧化碳中毒迟发性脑病疗效观察 靳波,岳长华,刘秀链,张海东,李凯,史丽华

急性肺损伤的中性粒细胞作用机制研究进展 王和枚,丁日高,阮金秀

某私营手袋厂苯治理效果观察 顾玉芳,李陆明,郑步云,朱顺元

职业接触丙烯腈对健康影响的流行病学研究 金复生,孙忠欢,陆荣柱,周元陵,王卫群,陈自强

镍对小鼠外周血红细胞膜ATPase活性的影响 孙应彪,朱玉真

低浓度苯对大鼠T细胞亚群的影响 李华,刘欧,于文杰,李雪欣,苏树祥

1998~2001年泉州市蓄电池行业铅危害调查 潘宝忠,相葵,郭庆奋

CS2对作业人员眼底和血脂的影响 高源,徐忠玉,陈敏,夏刚,赵建

接触木尘工人胸片和肺功能改变的探讨 邱美华

火电厂作业工人眼鼻咽喉疾患分析 张莉莉,陈丽琼,张丽清

丙烯腈作业工人健康现况调查 柴秀芳,关键,王洪艳,王雪艳,张玉燕

煤矿职工死因调查 周卓轸,黄天明

三明市职防院15年住院病人概况 戴延生,陈东辉,周锦英,段志,黄奇松

粉尘作业工人免疫球蛋白与脂质过氧化的调查 王玲,王蓉,丁继红,阿依努尔,吴世晖,赵利娟

某陶瓷纤维制品生产企业的粉尘危害调查 杜春玲,孙志杰,赵修海,刘岳文

不同经济类型企业职业卫生状况比较 喻金勇,金莉

建设项目职业病危害预评价程序探讨 张坤海,张莘,于信波

甲胺生产工程竣工验收卫生预评价报告 李承柱,王先松,安静

急性化学中毒性肺损伤治疗的几个技术问题 王莹

职业中毒中常见元素检验的分析与评价 代建云,刘淑波,朱敏,邝佩琴

一起焦油沥青致光毒性皮炎事故的调查 姜先龙,毛立臣,张丹萍

工作场所空气中1,2-二氯乙烷的热解吸气相色谱测定方法 许佳章,陈卫,陈湘莹

工业企业建设项目设计阶段的预防性职业卫生监督 董华,王迎春

25例职业性铅绞痛临床分析 李晓凤

急性砷中毒9例报告 李刚森

急性氮氧化物中毒4例报告 苏丹颖,宋莉,伏宜赞

血浆置换成功救治急性重度毒鼠强中毒12例 任长龙,牟壮博,张丙杰,曲玉珍,王同成,迟青,菅向东

潜水作业致耳气压伤1例报道 张铭强,蔡祥平,廖俊强,徐健

血液透析成功抢救急性重度氯化高汞中毒1例 韩萍,张蕾,苏丹颖,彭艳彬

血液灌流抢救重度氟乙酰胺中毒 孙晓莉,魏仲航,马丕勇

呼吸机治疗矽肺合并急性心肺功能衰竭1例分析 阎波,邸晓莹,孙金凯,马林,孙玉洁

苯中毒致视神经萎缩并周围神经炎1例报道 许淼,苏蔚,谷晓新,吴红卫

职业接触木尘致过敏性哮喘13例临床分析 孟凡静,陈学文,周汉升,菅向东

外来化合物诱发膀胱癌机制的研究进展 巢健茜,顾兵,王心如

血红素氧合酶抗损伤作用研究进展 刘和亮,赵金垣

石河子市尘肺发病现状及发展趋势 刘成风,韦建国,王付宏,王新华

氟对大鼠脾脏抗氧化酶活性的影响 刘建东,陈容安

1,2,4-三氯苯对小鼠抗氧化能力的影响 范来富,梁英杰,李革新,李建明,王慧敏

外照射慢性放射病诊断中个人剂量的分析 赵士义,郭平

淄博市主要工业噪声作业人员听力损失情况的调查 王龙义,满瑛,夏猛

黄麻纺织工人肺功能损害的分析 王喜庆

矽肺合并肺性脑病的初步分析 蔡洁,潘杰

某独资鞋厂职业危害的初步调查 王蕾,宋爱莉,韩发祥

接触苯酚混合物料猝死1例调查报告 刘军,潘学军,陈彬,王可心,朴永德

2,4-二硝基苯酚中毒死亡1例报告 朱美芳

氟作业工人血清氟含量分析 蒙仕江,梁峰

铝作业工人血糖水平的观测 郭湘云,余霞,魏周邦

职业健康与建立现代企业制度 高星,罗会英

急性偏二甲基肼中毒10例报告 胡丹丹,姚洪礼,黄莉纯

广州市劳动卫生监督统计报告工作的经验 伍郁静,何健民,徐尚斌,刘薇薇

一起急性职业中毒行政处罚案的分析 张坤海,刘金荣,王诚华

粉尘监测合格率预测方法的探讨 夏猛,何漪,郭平

药物穴位按摩联合治疗失眠症 曹殿凤,马洪娟

一起罕见的三甲胺中毒事故 周素梅,郑河新,杜立华

一起矿井急性二氧化碳中毒死亡事故调查 覃义荣,黎有萍,莫静飞

一起发生在废品收购站的氯气中毒事故 彭延洁

分子生物标志物及其应用 叶细标,倪为民,傅华

急性CO中毒引起ST-T改变1例报告 高兵,吴海川

二硫化碳对雄性生殖功能的影响 宣登峰,唐国慧,李劲松

铸造粉尘职业危害调查 徐旭东,周永田,柳美兰,王瑞,郁东

4103名退伍坑道兵晚发性矽肺调查 杨恩芹,王洪涛,菅向东

某金矿离尘人员现状调查 张建华

877例尘肺死亡病例分析 赖纯米,江华丰,高云,苟路秀

某制盐企业职业危害的调查 田国彬

农用机动三轮车噪声对听力损伤的调查 杨跃,魏玉文

二硫化碳对作业工人的眼部损害 曹雪枫,薛晓波,常美莲,高翊

三硝基甲苯白内障患者脱离接触后晶状体混浊的变化 张天尧,肖方威,陆代凤,王建平

电焊工肺通气功能的测定与分析 曹煜红,王改仙

无烟煤尘肺通气功能测定分析 肖方威,葛毅榕,陈建超

氢氧化钠气溶胶对工人肺通气功能的影响 周伟民,赵培青,刘玉红,白平,石春燕

焦炉作业工人外周血淋巴细胞微核率检测结果分析 张红明

某钢铁企业尘肺防治现状与对策 郝佐红,贾珂君,刘亚静,纪玉良

私有企业职业卫生基本情况调查 李宗政,张新娟,徐建敏

Ⅲ期矽肺合并慢性阻塞性肺疾病长期氧疗康复护理体会 董欣,冯光敏,宋德新,马玉鹏

关于职业危害预评价报告书撰写格式的探讨 李树新,郎胜喜,刘毅

重症亚硝酸盐中毒65例急救体会 杨洪涛

某乡镇皮件厂“三苯”治理效果观察 戴兴康,孟兴寿

正己烷中毒16例临床分析 潘旭初,冯永仁,潘侃达

急性CO中毒17例并迟发脑病1例临床分析 周凯辉,高雁,程才育,马晓玲,周亚畅,王维先

煤工尘肺医院内肺部白色念珠菌感染71例分析 李玉明

应用纯中药治疗矽肺的临床探讨 杨洋,邵丽黎

上海市正常人群血清丁酰胆碱酯酶基因多态性研究 郑捷,周志俊

天然植物配方驱铅效果动物实验研究 葛宪民,黄曙海,陈晓琴,潘瑞辉,陈婷婷,李羡筠,韦国铭,苏旭

一起急性二氧化碳中毒事故的调查 曹婉娟,孙雅萍,陈剑华

镉对细胞钙稳态与相关酶活性影响的研究进展 徐斌,徐兆发

细胞色素P450 2E1活性的测定方法 王爱红,夏昭林

口腔科医生汞中毒4例报告 付京秋,胡英华,杨惠敏

毒物危害相关的网络信息资源概述 孙承业

职业接触二甲基甲酰胺流行病学调查 顾玉芳,王明龙,孙晓楼,郑步云,朱顺元,李陆明

棉纺织业噪声危害状况的调查 王龙义,董恒兰,张伟

沥青烟对肺通气功能的影响 钟莹,李小红,潘举升,林萍,魏泽荣

铅作业工人铅暴露与血铅的剂量-反应关系 许辉强

十年43起急性职业中毒事故分析 杜晨阳

固相萃取/气相色谱法测定尿中毒鼠强含量 李晓华,葛晓伟,关蕾,郭君,吴宜群

车间空气中噻嗪酮含量的测定 陈景衡,杨俊,谈立峰,赵人琤

三明市不同经济类型厂矿职业健康监护情况分析 戴延生,官湘建,陈建超

预评价指数在职业卫生学评价中的应用与体会 刘勇,王迎春,高进,白岩

某铅冶炼厂作业环境改造效果评价 杜成,杜芳莉

高纤维蛋白原血症致冠脉Cypher支架内反复血栓形成1例报告 李彤

职业性健康监护存在的问题及解决办法 黄昭维,唐玉樵,刘江风

粉尘危害程度分级作为发放岗位津贴依据的探讨 齐新周,黄跃兴,吴自全

一起炊事员铅中毒事故的调查 潘宝忠,相葵

挤压伤引起多器官功能障碍综合征的实验研究 王立金,王慧,方玉荣

自身免疫性肝炎1例临床分析 管继如

婴儿铅中毒死亡1例报告 翟明芬

职业性慢性苯中毒10例临床分析 菅向东,阚宝甜

急性重度氯乙烯中毒1例分析 张芃,韩伟,于书云,王适兴

急性多元混配农药中毒2例报告 万伟国,徐麦玲

次氯酸钠致接触性皮炎1例报告 林秋红,刘薇薇

羊膜移植治疗眼部中度化学性灼伤 陶军,魏云鹏

亚急性铅暴露对小鼠体内抗氧化酶活性的影响 李革新,金亚平,赵铭,刘轩军,陈爱莉,徐兆发

镍致小鼠中枢神经毒性机制的研究 孙应彪,朱玉真

硫酸镍对雌性大鼠卵巢的毒性作用及其机制 王学习

稳恒磁场强度对小鼠骨髓细胞和精母细胞的遗传效应研究靠 端礼荣,唐艳玲,刘丽群,吴全义,刘芳平

急性有机磷中毒所致非神经系统损害 朱秋鸿,黄金祥

极低频电磁场的生物效应 董华,张学林,谢怀江

一起急性丙二腈中毒事故的调查 王福平,张迅,蔡青

四氯乙烯干洗的环境影响与清洁生产 陈军,余文静,郑利,周克萍

氨基甲酸酯杀虫剂对生产工人免疫水平的影响 阚秀荣,王致峰,陈连生,范观澜

铸造工业砂芯烘干微波辐射危害与预防措施的调查 丁宇,纪生武,刘长胜,胡明

低浓度氯气对工人通气功能的影响 黄江

临海市21家企业职业病危害因素控制效果评价 朱美芳,朱崇法,尹月英

某市辐射性白内障患病情况调查 靳波,赵津,刘宪斌,杨雯,李威,刘秀链

包头市蔬菜温室作业人员健康状况分析 王素华,程子英,吴骏,王黎圆,马淑一

误服过氧乙酸3例报告 杜军,赵文静

浅谈化学品毒性鉴定的规范化 曲波,李雪飞,安刚

尘肺患者劳动能力技术鉴定工作的体会 邓长荣,肖方威,林潮,饶子龙,周才英

尘肺病的功能评定和劳动能力鉴定 史志澄

危化品调研报告篇9

摘 要 国际经济形势风云变幻,无论是国际全球跨国集团,或者是国内民营小型企业都会遭遇各类危机事件,而我国企业在近几年市场经济的大背景下,也经历了风风雨雨,本文从众多企业发生危机案例以及应对方案来探讨关于企业的危机管理及对策。

关键词 企业危机原因 处理原则 解决方案

何谓企业危机?英文释义――Business Crisis,是指企业危机是在企业经营的过程中,由于宏观大环境的突然变化(如国家标准、行业问题的暴露)以及企业在经营的过程中没有按照规范进行生产运营,而因此引发的一系列影响企业经营活动的发生。

既然企业危机四处“潜伏”,一旦危机确认,就要找出制造“麻烦”的源头,找准症结,对准危机的切入点和着重点,“对症下药”则是需要认真剖析。针对不同危机做出不同反应。就成为我们所说的危机处理原则。切记解决危机不能胡子眉毛一把抓,企业管理层在制定有效的制订企业危机处理方案时最好征询公司中各层人士的看法,并与自己的看法相互印证。以下我们在这里分析的企业危机主要是指企业内部因违规经营活动或对外媒体舆论曝光时发生的几个实例来论述企业危机的处理原则:

一、快速反应处理原则

第一个是“快”。很多企业的曝光危机事件都是突如其来发生的,企业一下子被推到了风尖浪口上,快速反应成为面对危机的第一“法宝”。

事例: 2011年3月11日的日本大地震,在震惊世界的同时,也在中国引发了一场“抢盐”风波。3月16日,社会上迅即出现了海水被污染、食盐要涨价、盐能防辐射等一系列传言。全国出现了抢购食盐的现象。3月16日下午,中盐集团总经理茆庆国立即赶赴杭州进行调查。在掌握第一手资料并得知“日本核泄漏将影响今后食盐安全”的谣言已迅速扩散后,中盐集团立即启动应急预案,成立以总经理茆庆国为组长、副总经理董永胜为副组长的应急工作领导小组,第一时间向上级主管部门报送信息,制定宣传方案,筹备召开新闻会,加强正面宣传,应对不实传言。中盐集团主动与各大媒体联系,接受媒体采访。同时公司电话全面开放,不间断地接受媒体和消费者咨询。当天下午,中盐集团召开新闻会,副总经理接受中央电视台、新华社、东方卫视等媒体联合采访,呼吁消费者理性购盐,不要信谣传谣。

中盐集团凭借高效的应对能力和及时有力的补给,更创新性地运用微博进行舆论引导,仅用4天时间就平息了风波,成功化解了一次全国性的危机事件。

常说“好事不出门,坏事行千里”。在危机出现的最初12-24小时内,消息会象病毒一样,以裂变方式高速传播。正确的方法就是企业应在获悉危机发生后的24小时内启动危机管理机制,并做好准备工作。做好各方言论的搜集、基本立场的确认、“官方”声明的拟定等,相关资源亦应协调到位。由于危机的产生具有突变性和紧迫性,任何防范措施也无法做到万无一失,因此应针对具体问题,随时修正和充实危机处理对策。常常危机发生后公司的一举一动将是外界评判公司如何处理这次危机的主要根据。媒体、公众及政府都密切注视公司发出的第一份声明。所以对于公司在处理危机方面的快速反应,往往都会立刻见于传媒报道。也就是常说的“兵贵胜,不贵久”,速战速决是最好的办法。

二、公众最高利益原则

一个企业要想取得长远利益,必须讲究诚信。“诚信经营”是很多企业的经营理念。经营如此,解决危机更应如此。企业从危机爆发到危机化解应更多地关注消费者的利益而不仅仅是企业的短期利益,通常危机发生后,公众最关心的是利益的问题,公众和企业最直接的矛盾也是涉及到公众的利益问题。企业解决危机必须拿出实际行动表明公司解决危机的诚意。公众首先从情感上理解了,才能逐步缓和矛盾。因此企业应该站在受害者的立场上表示同情和安慰,并通过新闻媒介向公众致歉,解决深层次的心理、情感关系问题,从而赢得公众的理解和信任。其次利益是公众关注的焦点,因此无论谁是谁非,企业应该承担责任。即使受害者在事故发生中有一定责任,企业也不应首先追究其责任,否则会各执已见,加深矛盾,引起公众的反感,不利于问题的解决。众所周知的“三聚氰胺”事件中,当有媒体曝光三鹿集团添加三聚氰胺时,三鹿集团先是保持沉默,然后是推卸责任,再则拖延时间而不是正确的予以道歉,主动承担企业应负担的责任,董事长田文华甚至说“这次的事情,是原料奶的收购过程中有人在谋取非法利益,我们检测非常严格。”正是由于三鹿集团始终采取负面的态度,不把公众的利益放在首位,没有做到诚信经营,坦诚面对质疑。才让后面的“奶粉事件”愈演愈烈,最终“三聚氰胺”打下了三鹿,更打倒了中国许多在成长中的奶制品企业。

三、公开透明信息渠道原则

涉及到企业的质量、诚信危机时。安抚好公众情绪后,企业应尽快调查事情原因,弄清真相,尽可能地把完整情况告诉公众,避免社会上各种无端猜疑,进一步加深矛盾和误会。发生危机后,企业是公众和媒介的焦点。你的一举一动都将接受质疑。危机出现时,如果企业不愿意向公众作出更多解释,众多媒体仍然会连篇累牍地加以大量报道,而这些报道有的具有猜测性和质疑性。如此一来,企业实际上却失去了对媒体的控制主动权,使公司处于一个更加不利的地位。而企业主动与相关媒体联系,尽快与公众沟通,说明事实真相,促使双方互相理解,则会消除疑虑与不安,重新树立企业形象。

事例一:2011年央视3.15特别节目《“健美猪”真相》的报道,将我国最大肉制品加工企业双汇集团卷入“瘦肉精”漩涡之中。报道声称,双汇集团下属的济源双汇采用违禁动物用药“瘦肉精”饲养的有毒猪,肉制品行业受到消费者的质疑,同时也激增了中国居民消费者对食品行业食品安全的更加不信任。双汇产品在一些城市大规模撤柜,并开展一系列补救措施,然而品牌信誉度却难以挽回,双汇产品在全国遭遇销量前所未有的“滑铁卢”。

尽管双汇已经进行了一系列的危机公关,但在事件发生后多次表现出的更多是对企业本身的关照和重视,强调事件对双汇造成了多么严重的损失,对于消费者的健康和利益却很少提及,只是用“困扰”来解释事件的影响,这一态度伤害了消费者的利益和情感。

危机事件后,双汇需要做的绝不仅是向公众开诚布公事件真相,更重要的是履行企业本身所承担的社会责任,重塑企业一个负责任、关注消费者权益和健康的正面形象,以负责的实际行动去重新获得消费者的支持和信任。而不是遮遮掩掩,一味态度强硬。因为当企业知名度及影响力很大时,任何一点失误都可能成为受攻击或广泛报道的根源,企业不仅必须严格遵守行业法则,减少危机漏洞还需要宣传张弛有度,避免过分夸大授人话柄。只有以诚意应对危机,只有以尊重进行公关,受损的品牌才可能得到修复。

四、权威科学信息原则

解决危机时,企业不仅要建立了良好的沟通渠道,还要利用权威机构的检测结果,特别是在处理企业产品质量及产品安全危机时,最好邀请公正机构和权威人士辅助调查,用确凿的数据和科学依据来说话,来赢取公众信任。

事例一: 2009年底发生“统一”、“农夫山泉”的饮料砒霜门事件:11月24日,海南省海口市工商局质量监督消费警示:包括农夫山泉30%混合果蔬、农夫山泉水溶C100西柚汁饮料、统一蜜桃等品牌饮料在内的9种食品总砷或二氧化硫超标,不能食用。消息很快在报纸、网络等媒体曝光。报道称,砷俗称“砒霜”,为有致癌作用的有毒元素。昔日的中国软饮料大王瞬间变成“有毒饮料”。两家企业一时在经济上和品牌效应上蒙受了巨大阴影。

“砒霜门”事件发生后,在11月26日和11月28日两家企业马上做出反应,联系有关权威食品质量检测部门化验相关产品,出具了河源市质量计量检测所出具的检验报告和国家加工食品质量监督检验中心出具的检验报告,两报告均显示:总砷含量合格。同时,农夫山泉还出示了近三年来具备资质的检测机构出具的有关农夫山泉和水溶C100总计142份检测报告,所有检测报告均显示总砷含量合格。就在12月1日,农夫山泉召开新闻会出具了国家食品质量监督检验中心的检测报告,该报告也显示产品总砷含量合格。 在短短10天之内,农夫山泉出具如此多的权威质检报告,企业用事实向人们证实了其产品质量的可靠性。最终2010年海口市工商局做出初检有误公开道歉,圆满平息事件。

无论在大环境下,还是内部自身小环境下,企业危机发生在所难免,总结经验是危机管理的一个重要环节,它对制定新一轮的危机预防措施有着重要的参考价值。所以,应对危机管理进行认真而系统全面的总结。企业都应该经过认真调查分析,对于整个危机的起源、爆发的原因、加剧的过程,对危机的预防和处理措施的执行情况系统的调查分析。调查过后要对整个危机的管理过程评价工作。包括对预警系统的组织和工作程序、危机处理计划、危机决策等各方面的评价,要详尽地列出危机管理工作中存在的各种问题。对以后的企业组织管理、人员管理、生产管理等可能出现的预警点、侧重点、疏忽点等全面而详尽的分析列表,为以后的管理工作做出可控和动态管理过程。在其管理的过程中要及时进行修正,对危机涉及的各种问题综合归类,分别提出修正措施,改进企业的经营管理工作,并责成有关部门逐项落实,完善危机管理内容,并以此教育员工,警示同行。企业应将危机产生的沉重压力转化为强大的动力,驱使自己不断谋求技术、市场、管理和组织制度等系列创新,最终实现企业的腾飞与发展。

参考文献:

[1]林景新.中国式企业危机管理.广东省出版集团广东经济出版社.

[2]周永生.现代企业危机管理.复旦大学出版社.

[3]汪传雷.基于生命周期的企业危机信息管理.安徽大学出版社.

[4]赵东华.企业危机系统管理.华南理工大学出版社.

[5]贺正楚,文先明.信息沟通与企业危机管理研究.湖南人民出版社.

危化品调研报告篇10

日前,瑞典一项最新的研究结果显示。甲壳类节肢动物扁虱体内一种过去被公认为对人体无害的微生物可引发脑膜炎。

据瑞典《乌普萨拉新报》报道,瑞典研究人员在对一名患有脑膜炎的中年妇女进行病因分析时发现,扁虱体内的一种立克次体引发了她的疾病。在染病最初的几个星期里,这名妇女自诉感到疼痛和不舒服,但医务人员并未在她体内发现任何常见的脑膜炎感染源。

参与研究的瑞典乌普萨拉大学遗传病理学教授尼尔松说:“过去,医学界一般认为这种微生物对人体无害,这是在世界上首次证实这种无处不在的微生物也能引起脑膜炎。”

美国因食品污染每年损失超千亿美元

日前,美国公布的一项调查报告显示,食品污染每年给美国造成的经济损失高达1520亿美元。报告呼吁美国国会通过更严格的食品安全法律,以保证民众吃到安全放心的食品。

负责此次调查的美国乔治敦大学研究人员在报告中说,这些经济损失包括医疗费以及人们因染病而导致的工资损失和生产力损失等。

报告指出,这一数字要大大高出美国农业部此前的估计。当时,美国农业部的调查只涉及一小部分由食品污染引起的疾病.没有考虑人们染病后受到的长期危害,如生活质量降低等。

报告说,近年来美国食品污染事件层出不穷,被污染的食品涉及花生、墨西哥胡椒、菠菜、牛肉等。食品专家指出,日益严重的食品污染现象暴露了美国食品安全系统出现的漏洞。

英国开发出鼻子形状的身份识别系统

英国研究人员日前称,他们开发出一种基于鼻子形状的身份识别系统,可以方便快捷地确认目标对象的身份。

英国巴斯大学公告说.该校研究人员利用西英格兰大学等机构研发的脸部三维成像技术开发了这一系统。在获得目标对象的鼻子图像后,系统会分析鼻梁长度、鼻根宽度和鼻尖宽度之间的比例关系,并据此建立数据库,在需要时通过对比识别目标对象的身份。目前对36人进行的测试显示,这套系统具有良好的识别能力。

参与研究的巴斯大学博士阿德里安・埃文斯说,鼻子是人脸部最突出的器官,但在身份识别上对它的利用还很少。与眼睛虹膜识别等技术相比.鼻子图像更容易获得。因此这套技术可用于对那些不愿合作的对象秘密进行身份识别。由于不用分析整张脸的特征,鼻子识别也更为快捷。

阿德里安・埃文斯说。这套技术显示出良好的应用潜力和前景。研究人员计划将建立更大的数据库,进行更加贴近应用的测试,同时进一步改进系统的分析能力,确保准确识别目标身份,包括区分相貌极为相近的亲属。

日本刷新有机超导材料临界温度世界纪录

日本冈山大学教授久保园芳博率领的研究小组近日发现了新的有机超导材料。这种新材料刷新了有机化合物超导l晦界温度的世界纪录。

据日本共同社报道,新材料是由芳香族分子与碱金属原子相互作用形成的。这种有机材料在零下253摄氏度时进入超导状态。

据介绍,当环境温度降到一定程度时,一些材料的电阻会突然消失,这种现象被称为超导。如果输电线路能够在超导状态下工作,输送电力时的损耗问题就可以得到解决。目前困扰超导技术的关键是超导材料临界温度过低。如果能够提高超导材料的临界温度,使其接近常温,这种材料投入使用的可能性就会提高。

保加利亚贫困人口日趋“女性化”

保加利亚独立工会联合会近日发表的一份题为《经济危机下的保加利亚女性》分析报告指出,保加利亚贫困人口中女性数量日益增多,贫困人口日趋“女性化”。

报告指出,保加利亚女性的平均工资比男性低,失业人口中女性也占大多数。在政治和经济生活中.处于领导岗位的女性人数明显少于男性:而在家庭暴力、贩卖人口等事件的受害者中,女性所占的比例远远高于男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