均衡督导工作计划十篇

时间:2023-03-22 05:51:54

均衡督导工作计划

均衡督导工作计划篇1

一、目标任务

全区现有小学37所,中学8所,小学在校生12274人,初中在校生5085人;小学专任教师829人,初中专任教师535人。要通过加大投入、科学规划、合理布局,促进公共教育资源高效配置,不断缩小城乡办学差距,扎实推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在2014年底前实现以下目标:

落实义务教育经费保障职责,健全完善城乡一体化的义务教育发展机制,全面完成区域内义务教育学校标准化建设;加快推进义务教育基本均衡发展的步伐,校长、教师定期交流全面落实,城区“小片区”管理模式实施到位,小学、初中教育资源均衡配置8项指标的差异系数分别控制在0.65和0.55以下;适龄儿童少年平等接受义务教育权利得到有效保障,2015年九年义务教育巩固率达到98%及以上,中小学办学行为全面规范,开齐开足省颁课程,教育教学质量整体提高;加大宣传区域义务教育基本均衡发展力度,让广大群众和学生家长理解、支持均衡办学,营造良好的社会氛围,切实提高社会公众满意度。确保2012年10月顺利通过省区域义务教育发展基本均衡督导评估,为创建“教育强区”打下坚实基础。

二、职责分工

区政府将成立区义务教育均衡发展自评工作领导小组,加强对自评工作领导。各乡镇(街道)、各有关部门要进一步明确职责,加强沟通配合,确保创建区域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工作顺利完成。

区政府办、教育局:负责收集、整理~2012年区政府关于支持、重视教育工作的相关文件、会议纪要、记录、区领导讲话等相关材料;协调有关部门做好验收资料的收集、整理工作,审核义务教育基本均衡发展督导评估的申报材料。

区教育局:全面总结-2012年全区教育事业发展情况,全面完成区域内义务教育学校标准化建设,积极推进均衡办学,努力缩小小学、初中校际间的差异系数;拟订《区申报义务教育基本均衡发展督导评估自评报告》并分项目进行自评,做好区级备查材料的汇总、整理和迎检的各项准备工作;营造良好宣传氛围,利用电话彩铃、短信、宣传标语等方式,提高社会公众对创建区域义务教育发展基本均衡工作的知晓率和满意度。

区财政局:对-2012年区财政投入教育及涉及教育的财政经费管理(包括教师工资福利、“三个增长”、生均公用经费、教育费附加和土地出让金)等情况进行汇总,并形成本部门每年支持、参与教育工作的总结,提供有关资料。

区公务员局:完善义务教育学校教师“以县为主”的管理体制,加强紧缺学科教师配备,缓解教师队伍的结构性矛盾,做好-2012年支持教育部门做好教师队伍建设的资料收集整理,形成每年支持参与教育工作的总结,提供有关资料。

区公安分局:提供-2012学年6-14周岁全区适龄人口名册,整治校园及周边环境,加强法制教育、降低青少年犯罪率,并形成每年支持参与教育工作的总结,提供有关资料。

区发改局:对教育发展计划、改善教育设施、教育固定资产投资计划的立项审批等工作情况及-2012年涉及教育有关国民经济发展数据资料进行整理,形成本部门每年支持参与教育工作的总结,提供相关资料。

区司法局:以普法工作为重点,以提高青少年学生法制意识和法律素质为目标,做好-2012年每年支持参与教育工作的总结,提供有关资料。

区文体旅游新闻出版局:营造良好的文化氛围,加强文化市场的管理,为青少年提供健康向上的精神文化产品,并形成每年支持参与教育工作的总结,提供有关资料。

区民政局:做好-2012年涉及教育资料的收集整理,重点突出扶助特困家庭子女入学等问题,形成每年支持参与教育工作的总结,提供有关资料。

区国土资源分局、规划分局、审计局、卫生局、人口和计划生育局、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安监局、地税局、交警大队、消防大队、残联、关工委等有关部门:结合部门职能及工作实际,提供-2012年有关教育法律法规实施情况的资料。

各乡镇(街道):要做好控辍保学工作及本地学生外出就读、外来生回原籍入学的取证工作,收集整理-2012年涉及教育的资料,完成义务教育发展基本均衡自评工作汇报材料,接受区政府的教育工作督导评估。做好《基础数据统计表》的填写并送交区政府教育督导室汇总、审核,做好相关材料的整理及各项迎检工作。

各中小学:要配合乡镇(街道)做好控辍保学工作及本地学生外出就读、外来生回原籍入学的取证工作;要加强教育教学管理,规范办学行为,开齐开足课程,维护校园安全稳定,提高义务教育普及水平和教育教学质量,拟定汇报材料,做好相关材料的整理及各项迎检工作。

建立推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的激励机制和问责制度,将推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作为考核区直有关部门、乡镇(街道)、学校主要负责人的重要内容,对工作不力、未按要求完成任务的给予通报批评并问责,对工作完成较好的给予表扬,切实把推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的责任落到实处。

三、工作步骤

第一阶段:动员部署(2012年月)

1、完善创建义务教育发展基本均衡工作机构,加强对全区创建义务教育发展基本均衡工作的组织领导。

2、制订创建义务教育发展基本均衡工作方案,将任务分解下达到区直各有关部门和乡镇(街道)、学校,进一步明确任务,落实责任。

3、5月份召开全区创建义务教育发展基本均衡动员大会,对创建义务教育发展基本均衡工作进行动员和部署。

4、各级各相关部门明确工作任务,并将责任分解到人,形成创建义务教育发展基本均衡的工作网络。

5、加大宣传力度。及时宣传各级各有关部门创建义务教育发展基本均衡过程中的典型经验及做法。通过网络、宣传栏、宣传材料、标语等多种形式,加大宣传力度,形成良好的宣传氛围。

第二阶段:自查整改(2012年月-8月)

各乡镇(街道)、各中小学要于6月20日前完成自评自查工作,形成自评报告,接受区政府的督导评估。7月份,市政府教育督导室对我区创建工作进行初检,初检后,各级各相关部门要及时整改存在问题。7月25日前,各级各相关部门要将汇报材料、《基础数据统计表》送交区教育督导室汇总、审核。各项目组要根据《省县域义务教育发展基本均衡督导评估细则》和《关于印发省县域义务教育均衡发展评估标准的说明的通知》要求,做好档案材料收集、整理。8月20日前完成自评报告及分项目自评情况的撰写,确定自评分数,汇总《基础数据统计表》、评估表,编写资料目录,做好各类材料分类入盒。

第三阶段:申报验收(2012年8月-10月)

1、向市政府教育督导室提交申请报告及相关材料(《自评报告》、《评估表》一式五份,同时报送电子稿,自评过程中形成的《基础数据统计表》应留底备查)。

均衡督导工作计划篇2

P键词:信息化;教育督导;创新意识

中图分类号:G434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3-8454(2017)01-0004-03

为适应教育快速发展的需要,充分发挥教育督导作用,大连市确立了“建立教育督导综合应用平台,推进督导工作方式改革创新”的工作思路,逐步向大数据和技术支持的数据化督导过渡,以信息化带动教育督导现代化,不断创新督导与评价方式,完善监测与分析模型,建设现代化的督政、督学、质量监测三位一体的服务体系。2010年开始研究设计具有大连本地应用特色的“大连教育督导平台”。平台的建设理念:一是依据“发展性督导评价”理论,针对督导评价目的的建设性、内容的个别性、主体的多元性、过程与结果的开放性等特点研发;二是依据ISO9000质量管理体系的管理理念,对必要的督导工作实行过程化督导管理,包括计划、执行、检查、总结等各个环节;三是互联网思维,全样本、相关联、混合数据的个性化反馈、适应性分析、趋势统计等。平台的建设特点是模块化、可插拔、云服务。平台由全市统一的数据库和若干个应用子系统构成,满足教育督导部门及学校开展督政、督学、质量监测的应用需求。

一、教育督导评估应用系统

教育督导评估应用系统是大连教育督导平台的一个子系统。

1.结构与功能

教育督导评估应用系统由档案查询展示功能模块和督导评估功能模块组成。档案展示模块包括:永久有序的单位档案云端存储、查询展示督导评估档案、自定义展示其他档案、独立的个性化单位门户首页等功能。督导评估模块包括:市对区、校进行督导评估、区自评及对学校督导评估、学校自评、社会人员参与辅助评估等功能。系统可根据不同的督导评估内容和要求,选择和组合督导评估类型、定义与督导评价体系;搜集和分析督导评估资料,对评估对象进行查审和量化考核督导,科学统计和分析督导评估结果;为教育行政部门决策提供科学依据,实现督导评估效益最大化。

2.优势与价值

该系统创新了教育督导评估的技术与方法,提高了督导效率与质量,实现了:

(1)网络化档案管理。档案的生成与积累规范、系统、适时,可根据工作需要,快速地对档案进行整理、上传、管理和展示,实现无纸化办公。

(2)多元化督导评估主体。不但发挥了被督导评估单位的主体作用,而且还保证了督导评估主体的权威性,特别是将社会组织、个人的评价纳入评估活动中,为家长、学生、社会参与教育工作的管理与评价提供了有效的渠道,实现了督导评估中多边互动等多主体评价,使评价结果更客观、更准确、更有说服力。

(3)即时化督导评估实施。督导评估更具时效性、可追溯性,不受时空和时间限制,可即时发现过程中的问题、监督工作进展状况,及时进行改进和调整,提高督导评估效能效率。

(4)智能化统计分析。各评价职能部门和个人独立登录打分,可设定多种取分方式,系统自动计算,避免繁重的统计工作及人为的计算错误。运用数学模型对评估结果进行科学的统计、分析,对比分析各项区域发展综合指标,并可以自动生成详细的统计图、表,结果一目了然。

3.适用范围

教育督导评估应用系统可满足基础教育各学段、职业教育及成人教育等各级各类综合督导与专项督导的需求。只需将每项督导的评估指标体系或标准嵌入到系统,系统就可以按照评估标准进行统计分析。并且每项评估在系统中独立运行、互不干扰。

4.应用案例:个性化的综合督导

督导过程分四个阶段:

第一阶段:确定年度责任目标。年初确定责任目标,市政府与县区政府签订责任状。市政府督导室根据不同地区实际情况,有针对性制定个性化的评估方案及评估细则,应用《教育督导评估应用系统》督导评估指标体系,为县区提供具体的、个性化的标准。

第二阶段:全年推动责任目标落实。坚持“监督与指导并重,评估与服务并重”,确定相关职能部门和责任督学的相关人员担任评估人员,利用信息化手段,搜集过程资料,责任督学参与实施全程跟踪,并根据需要对重点项目进行专项督导。

第三阶段:年末完成考核评估。注重评估主体的多元性,在县区自评的基础上,组织评估组现场考核评估,利用《教育督导评估应用系统》收集的过程资料和数据进行网上打分。

第四阶段:督导评估结果应用。通过建立不同的数学模型,科学统计和分析督导评估结果,使督导报告既有定性分析又有定量结果,以市政府教育督导室文件形式,并在每年全市教育工作会议上向社会和媒体通报评估结果,依据督导评估结果发放奖励资金。

二、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监测系统

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监测系统是大连教育督导平台的另一个子系统。

1.结构与功能

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监测系统包括数据上报统计、均衡发展状况分析、均衡发展监测和教育决策支持四个模块。系统支持自主、任意定义与监测体系;对各项基础数据自动进行拆分与统计、计算与分析,对于没有达标的指标项系统自动报警;以多数据、全样本、相关联的形式,及时地对跟踪与监测到的数据进行分析与拓展,并实时、个性化地将义务教育均衡与发展状况、趋势和可能发生的概率及规律揭示出来。

2.优势与价值

(1)网络化数据采集。所有指标均在系统中编辑与,基层单位可及时获知指标内容,可确保原始数据的真实与规范,同时又能快速通过网络将数据上传至上级管理部门,便捷高效。

(2)智能化数据处理。基层单位仅需按照相关要求填写最基础的数据和信息即可,所有数据的分类、拆分、汇总、计算,系统自动完成,并能根据需要,生成各种报表。

(3)常态化跟踪监测。系统对不达标项目设有自动预警功能,可及时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教育督导部门也可根据需要,长期跟踪和监测基层单位及有关部门的工作进度与工作成效,常态化地掌握各地指标的达成状况。

(4)科学化决策支持。依据监测到的详实数据,进行科学的分析,科学计算出差异贡献、差异基准。并通过对异常差异贡献、差异调整空间的提取,最终给出改进这项工作的具体量化标准,为教育决策提供科学、详实的数据依据。

3.适用范围

系统满足省、市、区三级督导部门及学校对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监测的需要;为教育决策、管理、评价提供高效的工作方式、科学的管理办法和可靠的信息依据。

4.应用案例: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的监测与分析

在教育部《县域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督导评估暂行办法》中,对义务教育校际间均衡状况的评估,重点评估县(市)级政府均衡配置教育资源情况。尤其是“差异系数”的引入,将传统的定性评价发展为定量评价,使评估更科学、更公正、更有说服力。大连市正是在国家的基础上自主研发与应用了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监测系统。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监测,覆盖了全市义务教育阶段的公办学校,为全样本监测。

使用“差异系数”和“达标率”,分析评价区域义务教育八项指标的均衡水平,“差异系数”和“达标率”是国家教育部门考核义务教育均衡发展是否达到标准的两个重要指标,“差异系数”反映了各义务教育学校某项指标的数值与该项指标区域内所有学校平均值的离散度;使用“发展指数”和“发展程度基尼系数”分析评价区域义务教育八项指标的发展水平,“发展程度指数”反映区域教育八项指标超出省义务教育办学标准的程度;使用“倾斜指数”和“效率指数”分析评价县级政府对县域义务教育投入的倾斜程度和投入的使用效益,“倾斜指数”反映了对义务教育投入的增长与地方财政经常性收入增长的相比的倾斜程度。通过上述几个方面的监测与分析,为区域义务教育的均衡发展、有效投入、科学决策等提供数据依据。

三、责任督学管理系统

责任督学管理系统是大连教育督导平台的另一个子系统。

1.结构与功能

系统由市数据管理与应用模块、县应用模块和第三方接口(省、国家)构成,系统的核心功能包括工作成果的展示与共享、责任区和责任督学治理、责任督学和责任区日常工作、全样本数据分析和处理、个性化内容即时推送和反馈等功能。具体为:

(1)督导任务(计划)。月、学期、年度责任督学工作计划和任务。

(2)资源包。将工作计划、交流反馈、总结报告、整改报告、督导报告按事件的时间轴捆绑成资源包。

(3)责任督学注册与责任区划分。包括责任督学的基本信息、背景信息和扩展信息,设置统计条件与结果输出。可在网上直接划分、调整责任区。

(4)责任督学工作考核与统计。统计工作任务的数量、完成百分率和优质率等。统计责任督学下校次数、回应投诉次数和满意率等。

2.优势与价值

(1)任务布置多元化。

督导任务由常规任务、规定任务和自主任务构成。任务时,可根据区域整体计划部署任务,也可以结合责任督学自身业务优势和学校个性化发展需要,在个性定制前提下设计、布置、上传,实现了督导任务一键式传递,一对一,实现督导信息直通。

(2)结果反馈公开化。

责任督学督导报告经由责任督学,在公开权限下以全样本方式整体公示、反馈督导结果。系统用户通过对督导报告的阅读、评论,既可互相学习,也可及时发现工作的问题并改进。

(3)监督整改社会化。

整改情况由系统、门户网站多窗口同时,接受教育内外全域监督,并通过对反馈情况的混杂数据收集,进行综合分析处理,发现热点、重点、难点问题,有针对性地制定解决方案,完善整改工作。

(4)投诉处理便捷化。

管理系统与移动终端功能整合,用户可通过留言方式直接对话责任督学,开通了家长、社会与责任督学便捷的联系通道。责任督学也可以使用手机,即时完成信息传递、情况反馈、投诉受理等工作。

3.适用范围

系统既可满足省、市、县三级教育督导部门对责任督学管理的需求;也可满足责任督学日常工作的需求;还可在委托责任督学参与综合督导、专项督导中应用。

4.应用案例:大连市金普新区责任督学管理系统应用情况

大连市从2014年开始自主开发建设了责任督学挂牌督导信息系统,大连市金普新区应用该系统辅助责任督学挂牌督导工作。他们按国家督导办的要求,设了5个责任区,配备5名专职责任督学和20名兼责任督学。不仅如此,他们还在每个学校设置了1名督学助理,赋予督学助理专门对口联络本校责任督学的职责,落实责任督学的工作,对校长直接负责,受学校和区督学室双重领导。

金普新区责任督学挂牌督导工作,通过责任区督学管理系统将全区责任督学联系在一起,形成一支跨区域、专家型的责任督学队伍。专职督学与兼职督学及督学助理之间密切配合相得益彰,使责任督学的经常性督导与团队定期督导相结合的工作模式常态化成为了可能。以“保障”与“实性”为基础,以“体系”与“创新”建设为抓手,创建了金普新区教育督导GPSI的1234模式。一是保障(Guarantee):人财物保障;二是实性(Pracpical):实践性、实效性;三是体系(System):构建完整的工作体系、完善有力的保障体系、创建可持续的发展体系;四是创新(Innovate):无缝覆盖的范围创新、三方联动的队伍创新、项目跟进的任务创新、技术支撑的手段创新。创新了教育督导工作机制,强化了督导职能,延伸了教育督导的触角,让责任督学成为学生教师家长及全社会都参与责任督学工作、反映问题、监督学校和各级政府教育治理工作的“汇聚点”。密切了政府、教育治理者与人民群众的关系,畅通了人民群众反映问题的渠道,将党的群众路线教育成果落到了实处。

通过对大连教育督导平台的应用与实践,我们已经初步尝试了信息技术支持的督导评价方式方法的创新,特别是大数据和互联网思维给我们教育督导工作带来的好处,我们将坚定信心,不断创新与实践,向大数据和技术支持的数据化督导过渡,以信息化带动教育督导现代化。

均衡督导工作计划篇3

一、工作情况

(一)建立督导评估机制

2012年教育部印发了《县域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督导评估暂行办法》(以下简称《办法》),2013年依据《办法》制定具体实施方案和督导规程,要求各地结合实际,制定具体实施办法和评估标准。这一机制的主要特点:一是明确门槛,即县域内所辖义务教育学校全部达到省定基本办学标准,对发生重大安全责任事故和违纪违规行为的县实行一票否决。二是限定差异系数,以生均教学及辅助用房面积、生均体育运动场馆面积、生均教学仪器设备值、每百名学生拥有计算机台数、生均图书册数、师生比、生均高于规定学历教师数、生均中级及以上专业技术职务教师数等8项指标,分别计算小学、初中综合差异系数,小学不高于0.65,初中不高于0.55。三是允许提高标准,各地在制定实施办法时,可在入学机会、保障机制、教师队伍、质量与管理4个方面17项指标的基础上适当增加指标。四是引入公众参与,通过问卷等方式调查当地人大代表和政协委员、校长、教师、家长、学生等不同群体对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的满意度,将其作为是否达标的重要参考,使得评估结果得到群众的认可。五是建立“县级自评、地市复核、省级评估、国家认定”的四级联动督导工作体系,强调了地方政府的职责,体现了“以评促建”的原则。六是督导评估结果在网上公开。

(二)逐级开展督导评估

按照《办法》,各省(区、市)普遍加大工作力度,逐级开展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督导评估,各县(市、区)积极争创义务教育发展基本均衡县(市、区)。在县级申报、省级督导评估的基础上,国务院教育督导委员会办公室组织国家认定,2013年5月在江苏省张家港市召开全国县域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督导评估认定现场会,全面启动督导评估认定工作。组织由国家督学、专家组成的审核组,对各申报县(市、区)的材料进行认真审核。依据审核结果,约谈有关省份,通报情况,要求对薄弱环节进行整改。同时,组织国家督导检查组,对各申报县(市、区)进行实地检查,对学校进行随机抽查,通过座谈、问卷等方式广泛征求民意。督查中,围绕各项指标和标准,重点核查各申报县(市、区)存在的薄弱环节,对主要指标不达标,或存在重大安全责任事故和重大违纪违规行为的申报县(市、区)实施一票否决。

一年来,国务院教育督导委员会办公室共对22个省份申报的325个县(市、区)进行了材料审核,对293个通过材料审核的申报县(市、区)进行实地检查。安排国家督学和专家387人次,检查学校2139所,召开座谈会1147个,发放问卷14.2万份,回收率99.86%。在整个材料审核和实地督导检查过程中,各位督学、专家及工作人员认真遵守中央八项规定和廉洁自律规定,将督导工作与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相结合,扎实工作,力求节俭,廉洁督导。根据检查结果,各督导组撰写了23份对受检省政府的反馈意见,并在教育部网站公布。要求对检查中发现的问题及时整改,上报整改方案。根据要求,22个省份报送了293个县(市、区)的整改方案和整改情况报告。

二、主要成效

督导评估机制的建立,有效调动了地方政府积极性,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工作快速推进。各地普遍反映,教育督导是推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的重要机制,给政府及教育部门推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一个明确的方向,给学校、师生和人民群众直接带来了实惠,方法科学,成效明显,扎实推动了义务教育均衡发展,有力促进了教育公平,得到了社会各界的广泛好评。

(一)通过督导评估,强化了政府责任,系统设计了督导评估制度,完善经费保障机制。各地均将义务教育均衡发展指标纳入经济社会发展规划和政府目标考核,将其作为政府和教育部门评优评先的重要依据。省、市、县层层签订目标责任书,形成了“内外联动、齐抓共管”的格局,协同推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各地还积极完善义务教育经费保障制度,全面纳入公共财政体系,安排专项资金用于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加快缩小教育差距。通过督导评估,近两年共督促地方追补义务教育经费438亿元,其中追回“三个增长”欠拨经费113亿元,追回挤占挪用经费9亿元,增拨经费316亿元。江苏省2013年共追回“三个增长”欠拨经费30亿元。山东省为达到评估指标,对未实现教育经费“三个增长”的12个县一个月内补拨9.8亿元。

(二)通过督导评估,督促各地将标准化建设作为推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的基础性工程,学校办学条件得到很大改善。各地根据国家基本标准并结合实际制定义务教育学校建设标准,整合国家和地方一系列义务教育学校建设工程,坚持“缩小差距、抬高底部”的原则,将新增教育资源重点向农村地区、贫困地区、民族地区倾斜,向薄弱学校倾斜。为了达到评估认定标准,近两年全国投入义务教育学校校舍、仪器设备、图书经费共计3261亿元,比2010、2011两年增加1024亿元,增幅46%,共计新增校舍14029万平方米,学位934万个,仪器设备5848万台/套,图书7亿册。福建省近两年投入200亿元用于学校建设和条件改善,其中投入6亿元用于23个扶贫开发重点县、原中央苏区县和财政特别困难老区县,推进农村中小学标准化建设。

(三)通过督导评估,督促各地积极创新机制,合理配置教师资源,整体提升素质。各地通过建立省级统筹的农村中小学教师补充新机制,有效缓解农村教师整体超编、音体美等学科教师短缺等难题。通过实行校长和教师的定期流动制度,建立支教和对口支援制度,促进区域教师资源的均衡配置。通过实行国家和地方的培训计划和专项补贴等制度,探索培训新模式,创新教师激励机制,让优秀教师能“下得去,留得住”。为达到师资均衡的评估标准,近两年全国共投入经费294.12亿元用于教师的补充、培训和交流,新进教师51万人,93.2万名教师参与流动,培训教师1869万人次。江苏、湖北、福建等省每年参与流动教师比例超过10%。辽宁省实行城乡大学区计划,推进校长教师在大学区内进行交流。湖南省启动农村义务教育教师岗位补贴,所需资金由省级财政和县级财政分别承担60%和40%。

(四)通过督导评估,督促各地完善特殊群体平等接受义务教育保障制度和关爱体系。各地通过建立进城务工人员随迁子女义务教育全纳制度,保障农民工随迁子女平等就学权。通过建立结对帮扶,监护联系联络等制度,完善留守儿童关爱服务网络。通过落实残疾学生免费义务和扶残助学相关政策,保障残疾学生的受教育权利。为了达到评估认定标准,近两年全国投入经费286.55亿元,为进城务工人员随迁子女提供了337.12万个学位。投入349.04亿元建立义务教育阶段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帮扶资助体系,惠及学生4479.26万人次。新建、改建特殊教育学校532所,覆盖1695个县。河北省每县均设立特教学校,特殊教育学校生均公用经费按当地普通学校标准的10倍以上拨付。四川省双流县建成66个县级“留守儿童活动中心”。

(五)通过督导评估,督促各地将内涵发展纳入均衡发展的重要内容,规范办学行为,形成办学特色,提高教育质量。各地通过均衡编班,实行公办学校“零收费、零择校”等措施,着力解决补课、择校、收费等方面的热点、难点问题。通过严格控制作息时间,培育成熟的、独特的学校文化精神,探索将初中学业考试和基础性发展目标评价结果作为普通高中录取依据,努力实现“轻负高质”,满足学生创新意识和个性特长发展要求。为了达到评估认定标准,重庆市将禁止乱收费,不得收取择校费作为“红线”,从源头严控择校,义务教育学校实现“零收费、零择校”。湖北省武汉市武昌区积极构建科学监控与评价体系,小学低年级基本实现了书面家庭作业“零负担”。

(六)通过督导评估,督促各地探索多种形式的办学体制和管理模式改革,缩小县域内差距,校际间均衡程度不断提高。各地积极探索实施学区化管理、集团化办学、城乡学校捆绑、学校委托管理等多种形式的办学体制和管理模式改革,明确了“大小搭配、强弱联盟、管理同步、捆绑考核、资源共享、共同发展”的总体思路,扩大优质资源覆盖面,带动薄弱学校办学实力的整体提升,努力缩小区域内办学水平和教育质量的差距。293个达标县的结果显示,2012年小学、初中综合差异系数从2011年的0.529、0.475下降到0.413、0.356,降幅分别为22%、25%。浙江省实施优质学校与多个学校联盟的名校集团,杭州市西湖区名校集团化覆盖率达80%以上。福建省在全省推进“小片区”管理,以优质校为龙头捆绑周边一般校。

均衡督导工作计划篇4

为贯彻落实《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和《省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大力推进我省县域义务教育均衡发展,促进教育公平,提高义务教育质量,现提出如下意见:

一、指导思想

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落实科学发展观,按照省市统筹、以县为主、改造薄弱、均衡发展的要求,以均衡配置公共教育资源为重点,以义务教育学校标准化建设为载体,以国家义务教育试点项目为牵动,着力缩小校际、城乡和区域间的差距,全面实施素质教育,提高义务教育质量,努力办好每一所学校,切实保障适龄少年儿童平等接受义务教育的权利,大力推进县域义务教育均衡发展,促进教育公平和社会和谐。

二、基本原则

(一)坚持省市统筹、以县为主的原则。省、市政府(包括省农垦总局、森工总局,下同)负责县域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的统筹协调;县(市、区)政府(包括农垦和森工系统,下同)是县域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工作的主体,负责县域义务教育均衡发展规划的制定和组织实施工作。

(二)坚持科学规划、分步实施的原则。统筹县域义务教育与地方经济社会协调发展,有计划、分阶段落实县域义务教育均衡发展规划目标。

(三)坚持突出重点、改造薄弱的原则。以改造农村学校和薄弱学校为重点,加大对边远贫困地区和弱势群体的扶持力度,加快推进县域公共教育资源均衡配置,促进校际、城乡、区域之间教育均衡发展。

(四)坚持促进公平、确保质量的原则。把保障教育机会、教育过程公平和提高教育质量作为根本任务,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深入实施素质教育,提高教育质量。

(五)坚持试点先行、全面建设的原则。各地要因地制宜,城乡一体,全面建设,先行先试,推广成功经验和做法,按时完成规划目标任务。

三、工作目标和任务

(一)工作目标。县域义务教育初步均衡发展目标是:到2012年年底,40%的县(市、区)实现义务教育初步均衡发展;到2015年年底,所有县(市、区)全部实现义务教育初步均衡发展。县域义务教育基本均衡发展目标是:到2012年年底,13%的县(市、区)率先实现义务教育基本均衡发展;到2015年年底,45%的县(市、区)实现义务教育基本均衡发展;到2020年年底,所有县(市、区)全部实现义务教育基本均衡发展。届时,我省义务教育学校全部实现标准化,学校布局更加合理,学校和城乡办学条件、教学设施、教师素质、管理水平和教育质量基本均衡。

(二)主要任务。

1.均衡配置教育资源。统筹兼顾城镇化发展、新农村建设、城乡学龄人口变化等因素,科学制定县域义务教育均衡发展规划,合理调整布局,大力改造农村薄弱学校,加快推进城乡一体办学条件基本均衡。

2.完善教育投入机制。将义务教育经费纳入政府财政保障范围,落实生均公用经费标准,逐步提高保障水平。统筹管理使用各项建设资金,向民族地区、边远贫困地区和农村学校、薄弱学校倾斜。完善贫困学生和弱势群体资助救助体系。

3.实行校长教师交流制度。建立和完善县级教育行政部门统一管理教师队伍制度,实行县域内城乡教师编制和工资待遇同一标准,均衡配置教师资源,全面推行以优秀校长和骨干教师为主体的交流制度。

4.深化管理制度改革。全面加强学校安全工作,确保师生安全。建立和完善城乡学校统一评估考核制度,采取优质学校与薄弱学校整合、重组、对口支援等方式,促进优质教育资源共享,提升县域内学校总体办学水平。建立现代学校制度,提高学校管理水平。

5.全面推进素质教育。深化教育教学改革,落实国家课程政策,全面提高教育质量。完善学生综合素质评价和初中升优质高中定校配额制度。大力推进减负工作,进一步规范办学行为。

6.完善督导评估制度。建立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监测制度和评估认定制度,加强过程性督导,实行问责公示制度,确保各项责任和任务落到实处。

四、保障措施

(一)全面统筹县域教育规划布局。各地要结合新农村建设、城镇化发展、学龄人口变化等实际情况,因地制宜,科学制定县域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和标准化学校建设总体规划。建立优质教育资源向农村地区、边远地区、民族地区和薄弱学校、特殊教育学校倾斜机制。积极推广联盟式、学区式、托管式等学校管理模式,促进校际共建和资源共享,切实解决学生就学困难、学校班额过大、寄宿、安全、交通等问题。保障村小学和教学点的基本教学条件,不断提高师资配备水平。制定和完善促进民办学校健康发展的政策措施,满足人民群众多样性的教育需求。

(二)完善经费保障机制。各级政府要按照《省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规定的财政性教育经费支出2012年达到占GDP4%的要求,将义务教育作为财政支出重点领域予以优先保障,保证“三个增长”;统筹农村义务教育薄弱学校改造工程、“校舍安全”工程等专项经费,重点改善农村薄弱学校办学条件,均衡配置教学仪器设备和图书,完善寄宿制学校生活配套设施,更新远程教育软硬件条件;保证城市教育费附加和地方教育附加主要用于义务教育学校改善办学条件。新增教育投入重点向农村寄宿制学校、办学点、民族学校、特殊教育学校倾斜。逐步提高农村义务教育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等弱势群体学生补助标准。

(三)统一配置和管理县域教师资源。建立由县(市、区)政府主导、教育行政部门统一管理的教师、校长交流制度,逐步推行校长竞聘选拔制和职员制度。以县(市、区)为单位,建立教师资源库,实行“无校籍管理”,促进校际、城乡、区域间教师资源均衡配置。各地要从实际出发,研究、选择教师交流模式,统筹规划,积极试点,整体推进。按照国家和省有关要求,切实做好教师岗位设置、资格认定、公开招聘、职务聘任、培养培训、校际交流和考核奖惩等工作,确保城乡中小学教师学历、职务比例和素质能力大体相当。完善教职工编制动态管理机制,实施“特岗计划”、支教和农村教育硕士计划,保障农村地区、边远地区学校开展教育教学的基本需求。推进、完善绩效工资制度,切实保障和改善教师待遇。

(四)建立健全义务教育均衡发展推进制度和机制。县(市、区)教育行政部门要严格实施义务教育公办学校免试就近入学制度,合理划分学区,解决初中、小学“择校”和“大班额”问题;加大中考改革力度,继续降低中考难度,缓解学生升学压力,完善学生综合素质评价制度,强化综合素质评价结果在高中招生录取中的作用,有条件的县(市)要率先取消中考;逐步扩大初中升优质高中定校配额比例,重点向农村学校和薄弱学校倾斜。积极探索建立义务教育阶段学业质量监测制度、教师专业发展支持服务体系和城乡统一的学校评价标准,建立健全教育部门领导联系薄弱学校机制,提高薄弱学校教育质量和办学水平。完善初中、小学校长负责、党组织发挥政治核心作用、教职工代表大会、家长委员会和社区参与学校管理等监督机制,不断提高学校管理水平。完善进城务工人员随迁子女、留守儿童、矿工子女、少数民族、残疾儿童、边境军人子女等群体的关爱服务体系。

(五)全面实施素质教育。坚持育人为本、德育为先、能力为重、全面发展。加强校外活动场所建设和管理,积极开发学校、社区、家庭教育资源,完善学校、家庭、社会“三位一体”育人机制,为学生健康成长提供优良环境。以建设平安、健康、文明、和谐校园为重点,加强“三防”建设、生命教育和安全演练,提高学生安全意识和防范能力。严格落实和开全开足国家课程方案规定的各类课程,推进实施“体育艺术2+1项目”,保证学生每天锻炼时间不少于1小时。深化课程和教学改革,探索教育规律和人才成长规律,推行小班教学,着力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实践能力和社会责任感。加强县(市、区)教师进修学校基础能力建设,促进资源整合,形成区域性教师学习和资源中心。依托农村现代远程教育信息平台,建立省、市、县、校四级联动、功能互补、由点到面、覆盖城乡的教研服务制度,完善以学习型组织建设为核心的以校为本、基于网络、联校联片、区域互动、资源共享和开放的教研模式,不断提高教育教学质量服务。建立和完善学生过重课业负担监测、公告和责任追究制度,切实减轻过重课业负担,依法严处加重学生课业负担的违规行为和相关责任人。确保县(市、区)内无“重点校”、“重点班”、乱补课、乱收费、以升学率对学校进行排名以及跨地区招生等违规行为。

均衡督导工作计划篇5

坚持以科学发展观统领全市教育督导工作,认真贯彻落实各级教育工作会议精神,紧紧围绕全市教育工作大局,以保障教育改革和发展为中心,以推进全市义务教育均衡发展为工作主线,以现代化学校创建为工作抓手,坚持督政与督学并重,切实履行教育督导的各项工作职能,促进我市教育又好又快发展。

二、主要工作

1、全力推进我市义务教育均衡发展试点工作。一是督查乡镇人民政府履行教育责任和落实情况,看是否将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工作纳入年度工作计划和日常工作议程,并对落实情况定期开展督查,其结果纳入乡镇教育目标考核的重要内容。二是根据文件安排和要求,对五个工作专班工作进程及落实情况开展督查,看是否认真落实方案的相关内容和要求。三是督查各学校对教育局安排工作的落实情况以及资料信息库建设情况。四是加大力度筹建基层学校、乡镇中心和教育督导室三级信息库,每学期进行一次汇总,了解全市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的状况,为市政府、教育局为学校投入、师资调配、下达招生计划等提供第一手资料,通过督查,为全市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初步、基本标准的实现和稳步推进取到积极的保障作用。

2、继续巩固提高“普九”成果。深入贯彻落实《省义务教育条例》,高水平、高质量普及九年义务教育。修建完善“普九”年检和复查工作制度,严格“普九”工作复查程序,突出“普及程度”这一工作重点,规范“普九”档案资料。上半年,重点抽查相关学校文化户口册更新和异动手续是否完备、真实。下半年,在各学校自查基础上,重点抽查3-5个乡镇,检查结果在全市进行通报,并上报市人民政府教育督导室,接受上级对我市“普九”工作的抽查。

3、加大学校现代化创建力度。一是制定下发现代化学校创建工作方案和基本标准。二是组织督学开展调研,摸清第一批创建学校目前现状、现有条件与标准的差距,形成调研报告,报送教育局主要领导和分管领导。三是帮助指导学校学习现代化学校创建方案,研究标准、组织实施。四是按照现代化学校项目建设规划安排,组织督学进行评估验收。

4、进一步坚持和完善乡镇教育工作责任目标考核制度。一是在市委、政府两办的领导下,对各乡镇进行全面考核,并将考核结果报送两办和效能考核办公室。二是抓好上级部门对我市教育工作目标考核的筹备工作,确保进入市各县市区前列,达到优秀等奖。

5、加强随访性督导和专项督查。围绕全市教育工作中心,积极开展热点、难点问题的督导,重点开展初中学校落实课程计划及执行情况,学校办实验班、重点班的情况,学生营养工程实施及寄宿制学生生活设施改造等,及时发现问题,及时下达整改意见书,督促学校进一步落实课程计划,规范办学行为,全面实施素质教育,全面提升育人质量。

6、进一步加强督导队伍的自身建设,提升督导工作的质量和水平,定期组织相关业务学习和培训,定期组织督学参与相关督政督学活动,进一步完善督导责任区制度。

三、主要措施

(一)进一步加强业务学习。采用请进来、走出去,集中学习和分解学习相结合的方式,引导专兼职督学加强业务理论及政策法规学习,不断提高督导水准和执法能力。

(二)进一步规范执政行为。完善和落实督导工作规程,坚持硬件从实、软件从严原则,使督导评估公开、公平、公正,提高教育督导工作的权威性。

均衡督导工作计划篇6

一、要学法、懂法、依法,提高督导工作政策水平 

督学的职责是代表国家对政府的办学行为进行督政,对学校的办学行为进行督学,并通过对政府及学校办学行为的督查、评估、督导、督办,进一步落实国家的教育方针与政策,这是实行教育督导制度的根本目的。督学要想胜任这项工作,就必须掌握国家的教育政策、教育制度、教育法律,吃透国家政策的精神、法律、制度的思想,掌握法律在一些重大方面的具体要求,这就决定了督学首先必须学习,然后才会掌握,这是做好督导工作的前提。 

作为督学应当认识:义务教育均衡发展是基于实现并保障《宪法》所规定的“公民享受公平教育的基本权利”:又在于实现国家“全面实施素质教育的战略主题”及“基本实现教育现代化,进入人力资源强国的战略目标”的一种策略。作为督学就要掌握:为达到“义务教育的均衡发展”国家配套实施的义务教育经费保障制度、义务教育办学条件达标制度、薄弱学校改造计划、国培计划、特岗教师计划、基础教育课程计划等系列制度与计划。更要明白:开足开齐各门课程是在课程实施上保障对学生的素质教育:强化各功能室的建设与使用是从教学手段上保证对学生素质教育的实施。有了对国家政策与法律的正确理解,就能很好地把握督导工作中的重点和难点。 

二、要摆正位置,处理好关系,和谐开展督导工作 

责任督学通常都由中心学校在职分管教育、教学的副校长兼任。这就决定了责任督学既是基层学校教育教学的管理者与国家教育政策的执行者。又是责任区学校教育管理督导者的双重身份。在对自身学区的管理与责任学区督导两方面的工作中,首先要做好自身学区所主管及分管的主体工作,甚至要做得很模范,要积累丰富的管理经验,才有资格也有实力去指导别人的工作。作为中心学校的分管校长,去兄弟学校开展督导工作时,要有虚心学习他人成功办学经验的雅量。作为代表县级教育督导机关去开展工作的责任督学,也要成为责任区学校办学成功做法的发掘者与推介者,成为办学症结的诊断者与工作改进的指导者,更要成为不规范办学行为的监督者与执行国家法律、政策易出错方面的保健者,而绝非是他们工作中麻烦的制造者;在相同办学条件下,督学还是共同办学问题的研究者与探索者。我们的共同任务,都是贯彻国家的办学方针,落实国家的办学政策;双方的共同目标,就是将地方的教育办实、办好。自己的位置摆正了,关系就好处了,工作也就能和谐地开展了。 

三、要深入责任区。将督导工作与学区工作结合起来 

监督责任学区贯彻国家的教育方针,落实国家的教育政策,遵守国家的教育法律,就必须深入学区充分了解学区的办学情况。《中小学校责任督学挂牌督导规程》明确了一个月至少要深入责任学区开展一次工作的任务,这样就势必影响责任学区的正常工作。如果把督导工作同责任学区学校的常规管理工作结合起来,便可避免工作上对学校及教师重复性的检查,节约了责任学区学校接待性开支。比如每个中心学校都有开学、中期的工作督查及期末的综合考评,中心学校集中组织的就有教学研讨、教代会等教师活动,以及艺术节、运动会等学生综合素质的展示活动等等。参与他们的活动,指导并考察他们的活动,在活动中去落实,更在活动中去提高,督导效果一定很好。 

四、要坚守原则,把握重点,保障国家教育政策的落实 

责任督学对责任区需要督导的内容包括办学条件、安全管理、办学行为、养成教育、教学管理、后勤管理、教师队伍建设等等,头绪很多。“改善办学条件,提高教师待遇”是督政工作的重点,当“义务教育均衡发展”通过国家验收后,这项工作已不再是督导工作的重点。坚持“以提高教育教学质量为中心”始终是督导工作的核心。要将巩固“均衡发展”、强化各功能室的使用,落实到提高教育与教学质量的中心上来;要将义保经费的开支、课程计划的执行、特岗计划与国培计划的实施、校园文化建设等各类办学行为的规范化,归结到实施国家“全面实施素质教育”的战略主题上来。义务学校管理中“育人为本全面发展”的基本理念,要求我们对养成教育、艺体及地方课程的实施要有所侧重:“安全和谐充满活力”的管理理念,要求我们对学生的安全管理、教师的纪律管理、后勤与财务管理也不可松懈。在督导过程中遵守法律、法规,遵循教育规律,实事求是、客观公正,坚守原则、把握重点,教育督导工作就能化繁为简,驾轻就熟,国家的教育政策也就能得到保障落实。 

五、要善于发现责任区学校办学特色,提炼并进行推广 

每个校长都有自己的办学思想,并通过管理去形成自己的办学特色;每一个教师也都有自己的个性特点,在长期的教育管理及课堂教学中形成有效的管理模式与教学风格。无论是学校成功的办学经验,还是教师的教育教学风格,都是形成基础教育管理的巨大财富。作为督学应该去发掘、总结、提炼并给予大力的推介。督导主管部门应该建立自己的网站或刊物,为推介各学校及教师的成功经验搭建平台。推介责任区学校的成功经验,可以从正面引导学校的办学行为。引领学校的发展。在为责任区学校做宣传的同时,也提高了责任区学校接受督导的主动性与积极性。两年来,笔者写过诸如《霍山县:校本课程百花齐放呈异彩》《霍山县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巩固工作督察报告》等督导新闻、案例及论文。这些新闻及案例对于推介并引导学校加强校本课程建设、强化学生的养成教育起到推动作用。 

六、要深入调研教育问题,撰写有价值的调研报告 

对于责任区学校办学中的成功经验,可以通过《督导报告》向责任区以至全县进行推广,可以在媒体上介绍推介,以便帮助其他学校在解决相同或类似问题时找到正确的方法。对于大家在办学过程中遇到的共同困难或由制度带来的无法解决的共同问题,作为督学应该深入调研、认真思考,寻找解决的计策,撰写调研报告,将其发表在相应的教育网站或期刊上,为学校提供解决办法,为国家提供政策性的参考。这些年来,针对山区义务教育阶段存在的一些现实性问题,笔者写了《山区义务教育阶段所存在问题的调查与思考》《乡村陪读大军为何如此壮大》等文章为指导责任区工作提供了参考与借鉴。   [本文由WWw.dYlW.nEt提供,第 一专业,欢迎光临dYLW.neT]

均衡督导工作计划篇7

山东省临朐县财政局自2010年创新管理模式,建立了财政预算资金“均衡拨付”机制,经过两年的实践和探索,如今已颇显成效。

传统拨付弊端

均衡拨付机制的特点在于,将财政“权力”内化为财政责任,用制度规范提升财政资金的运行效率。这一机制所界定的预算资金包括工资性支出、基本支出和部分项目支出;同时,镇街的正常调度款也实行“均衡拨付”。

众所周知,对部门预算资金支出拨付,传统做法是预算单位根据资金使用情况提前向财政部门对应的业务科室提出资金拨付申请,业务科室经过内部规定程序审批后,由国库集中支付中心支付。这种管理模式在实际运行中存在着一些弊端,主要表现在:

一是不分资金性质,拨付程序“一刀切”。不管是基本支出,还是项目支出,都是一个程序,资金管理方法单一,缺乏针对性、灵活性,随意性强、科学性差。

二是资金拨付的额度和时效没有“硬杠杠”。特别是保障单位正常运转的基本支出资金,预算单位申请后,资金批不批?批多少?什么时候拨付?没有一个科学规范的要求,受财政部门内部以及预算单位等外界因素影响较大,在客观上形成了较大的资金拨付自由“裁量权”和权力寻租空间,影响了财政部门和财政干部的形象。

三是简单的工作复杂化,财政服务效能难提高。特别是保持运转的正常经费,在资金拨付中,每个单位都要为正常的办公经费申请,每年到财政部门若干次,有时会影响预算单位的资金使用。同时,在财政部门内部,也要拿出一部分时间和精力办理这些资金申请报告,使这些基本资金管理过程繁琐,占用了大量的行政管理资源,降低了财政部门的服务效能。

均衡拨付实践

临朐县依照“建设责任财政、服务科学发展”的理念,从内部管理入手,把破解部门预算资金拨付效率低的“瓶颈”束缚作为突破口,建立了财政预算“均衡拨付”机制。

年初资金一次审批。年初,在预算确定后,由财政局综合全年财力情况和各部门、镇街的资金需求情况,对部门预算中基本支出和各镇街保正常运转的调度款制定全年拨款计划,作为各部门和镇街的“均衡拨付”资金,并提出按月均衡拨款的计划。第一年,该县纳入均衡拨付的资金占到部门预算资金的75%,占镇街调度款的80%。目前,县直预算单位的均衡拨付资金已占到部门预算的90%,镇街均衡拨付资金已经占到镇街调度款的88%。

按月均衡拨付。均衡拨款计划经分管局长、局长签字批准后,由国库集中支付中心执行,按月按时等额直接拨付,并抄送各预算管理科室和监督检查部门。规定县直部门的均衡拨付资金于每月的8日前必须拨出,镇街调度款的均衡拨付资金于每月的10日前必须拨出。均衡资金的拨付情况纳入机关责任制考核,不按时按要求拨付的,要按照岗位责任制管理规定,扣减国库集中支付中心相应责任人的分数,并追究责任。

全程监督检查。国库支付中心负责每月报告一次“均衡拨付”机制的落实情况,各预算单位管理科室、监督处、局督察小组每月一次对国库集中支付中心进行督导,每季度一次对各预算单位、各镇街资金使用情况进行一次检查,督查情况在局内公开栏以“督查情况”公布,接受监督,保障制度执行到位。

均衡拨付的“临朐效率”

如今,临朐县预算资金均衡拨付机制逐步健全完善,有力推动了该县“责任财政体系”建设。

细化了预算编制。均衡拨付要求部门预算编制细化到一个财务会计单位下的不同内设单位,除人员和公用经费外,将项目经费和专项资金全部落实到具体支出项目,有效地提高了财政资金的科学化精细化管理水平。

减少了审批环节。纳入均衡拨付的资金占到预算资金的75%以上,实行均衡拨付机制后,减少了预算单位申请和等待审批环节,优化了拨付程序,节约了人力物力和财力,把财政部门、各预算单位财务人员从日常的重复性的资金审核工作中“解放”出来,大大提高了审批效率和审批效果。

提升了服务效能。实施“均衡拨付”机制后,财政支出进度明显加快,服务意识明显增强,每月支出额度更加均衡,国库集中支付水平不断提高,服务效能不断改善。国库支付中心每月都要提前调度资金,按计划进行拨付,提高了理财的科学性。

提高了运筹资金的能力。实行均衡拨付机制后,各部门、镇街每月固定资金需求量可以提前预知,减少了资金需求数不确定性因素,可以调剂更多财政资金去保民生保发展。

均衡督导工作计划篇8

[关键词]非煤矿山 安全生产 组织协调 调度管理

中图分类号:TL37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914X(2015)34-0157-01

1.引言

非煤矿山安全生产是技术与管理相结合的专业工作,通过采、选工艺完成产品,本企业属于露天采矿工程,24小时不间断生产,每天按时下达生产任务;平均工作面在海拔1550米,冬季最低温度-18℃,夏季最高温度39℃,生产条件恶劣,因此调度工作不但要指挥安全生产,同时还要为下一步安全生产创造条件,指挥各生产系统正常运行,组织和协调生产准备工作;在整个安全生产中起到调整、调节、调配、均衡,调遣,协调、指挥、监督作用;把企业各部门、生产环节、生产任务组织起来,协调综合生产,及时反映和克服生产矛盾及薄弱环节,协助企业领导进行管理均衡,集中统一指挥生产和组织管理,使生产过程均衡、稳定,持续提升。

2.非煤矿山生产调度在安全生产中的作用

2.1 生产管理

2.1.1 非煤矿山调度分为现场调度和办公室调度,日常生产严格检查,监督各个环节,每个生产岗位人员认真执行“安全第一,预防为主,及时治理”方针,掌握当班现场安全生产情况,采掘台阶,配矿位置和剥岩施工位置,掌握每天配矿调度生产指令,合理分配车辆,避免车辆拥堵,确保生产安全稳定运行。

2.1.2 对生产中的主要环节进行重点监测监控,运用已有的信息化手段对供矿、碎矿、浮选、尾矿库堆坝系统进行实时监测监控,出现问题及时协调解决处理。

2.1.3 掌握生产作业计划完成情况,并对班、日完成情况进行统计分析,检查督促班、日计划的完成,对重点工程重点调度,对当班、日未完成计划的单位分析原因,拿出次班、日补量指标和方案,并予以兑现。

2.1.4 根据全年生产作业计划,抓好月、季、半年的生产组织,确保年度计划圆满完成。

2.2 安全管理

2.2.1 安全调度任务是认真贯彻落实党和国家有关安全方面的方针政策;落实上级有关安全工作指示精神;按时汇报安全动态及重大隐患的处理情况;协助有关部门制定安全防范措施,力争安全生产目标的实现。

2.2.2 掌握安全生产动态,分析和提出安全生产中的合理化建议;认真做好上情下达,下情上报工作,对领导指示、上级主管部门的通知、通报、指示、指令、决议及时下达,并严格检查贯彻执行情况;对各单位反映的安全生产情况、以及出现的重大问题,如实迅速地的逐级上报,现场处理,组织救援,控制险情。

2.2.3 贯彻“安全第一”的生产方针,严禁违章指挥,同时监督重点安全隐患的整改,接收和上报各类安全事故,按照领导的指示做好应急处置。

2.2.4 调度工作要严格监督各单位职工对《安全规程》、《作业规程》、《操作规程》的执行情况,必须按照先安全后生产,不安全不生产的原则,处理好安全与生产之间的矛盾。对有争议的问题,必须采取应急措施,并立即向值班领导汇报,按批示严格执行。对安全状况不好或不符合规程规定、安全措施不力的作业行为有权命令停止作业。

2.3 抢险救灾

2.3.1 熟悉掌握各类应急预案,调度室充分发挥指挥部和参谋部作用,做到汇报及时,反应迅速,按照领导指示果断快速处理事故,把损失降到最低限度。

2.3.2 在组织、处理、抢救重大事故时,调度员有权按照领导指示,调动所需人力、物力,分秒必争进行抢救工作。在重大事故发生后,要按事故汇报应急程序立即通知值班领导、主管领导和有关部门,并汇报上级调度。

2.3.3 事故发生启动应急预案后,调度室每班增加一名值班人员,负责汇报事故抢险进度,协调事故抢险工作,做好事故专题记录,且必须用电话录音。根据总指挥部决定,及时应急行动命令,负责做好事故处置的全过程通讯记录,确保各项记录齐全完整,并严格管理应急资料。

2.4 工作作风

2.4.1 调度工作要从严从细,坚持“严、细、实、灵、准、快”的作风。做到情况明、心中清、调度灵。遇到问题要认真设法对待,处理问题要多谋善断,选择较好的解决方法,解决问题要迅速果断;真正做到“事事有落实、件件有回音、项项有记录”。

2.4.2 调度工作要做到坚持原则,实事求是,有令必行,有禁必止,下级必须服从上级,根据生产需要和领导指示,有权调动人力、物力以及车辆。

3 非煤矿山调度职责

3.1 掌握作业计划完成情况,并对班、日完成情况进行统计分析,检查督促班、日计划的完成,对重点工程重点调度,按时汇总完成生产调度日报表。

3.2 掌握安全、生产、内外销售、处理量、原尾矿品位、堆坝情况、排渣场、生产服务等情况,按周、月、季、年编制完成生产报表、调度分析。

3.3 掌握生产中重大安全隐患区域,组织协调完成隐患治理与预防工作。

3.4 负责安全生产调度工作,接到事故汇报,按公司《调度汇报制度》的规定逐级上报并通知相关单位、部门,同时调动一切力量,积极组织抢救工作。

3.5 负责做好调度会记录,并落实和督办会议所定相关事宜。

3.6 负责调度通讯、工业视频监控、生产在线监控日常使用管理工作。

3.7 负责完成调度室各类材料的起草、打印、发放或上报工作;完成各类材料、文件的处理归档工作;负责调度室设备和网络维护工作;及调度室日常事务工作。

3.8 负责夏季、冬季“三防”预案编制及演练落实。

3.9 负责建立健全调度安全标准化要求的各类原始资料,完成调度统计工作,健全调度统计资料。

3.10 负责组织调度会议和各类协调平衡会议,对影响安全生产、矿石供应的问题要及时进行协调解决。

3.11 认真做好上级的通知、指示、指令的接收和下达工作,做好完整原始记录,并跟踪落实。

3.12 根据工作需要,督促和检查计划、生产、安全措施和领导指示的落实情况,对各单位有业务指导的义务和定期监督检查的职责。

均衡督导工作计划篇9

马山县委县政府始终坚持教育优先发展战略,高度重视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工作,持续加大教育投入,科学调整学校布局,完善学校基础设施,加强师资队伍建设,规范学校常规管理,不断缩小城乡教育差距,目前取得了阶段性成绩。总结马山县近年来推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的各项工作,我认为做到“三个到位”是确保目标任务完成的关键。

一、组织领导到位,统筹推进各项工作

义务教育均衡发展是一项系统工程,涉及部门多,涵盖范围广,不是教育部门单独行动就能做好的,必须上下联动,通力合作,有序推进各项工作。为此,马山县把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纳入县委县政府重要议事日程,2015年成立了迎接义务教育发展基本均衡县督导评估工作领导小组(以下简称领导小组),由县人民政府主要领导任组长,县四家班子分管和联系领导任副组长,成员由27个单位部门及11个乡镇政府有关负责人组成。领导小组下设马山县义务教育均衡发展推进工作办公室,由县人大分管领导兼任主任,县教育局局长兼任副主任,及时充实办公室工作人员,具体负责协调、指导全县义务教育均衡发展推进工作。在领导小组的指导下,马山县制定了推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实施方案,建立了义务教育均衡发展责任、监督和问责机制,确保各项工作按时按量保质完成。

马山县强化统筹意识,充分发挥各级各部门领导班子的组织决策能力。一是建立“一把手”工作机制。县人民政府及各相关部门、乡镇政府、受评学校“一把手”负总责,具体抓本级均衡发展推进工作。二是坚持优先议教、定期议教。2012年以来,县委常委会、县政府常务会审议教育工作议题达30次,位居各行业前列。三是建立健全领导干部挂点联系学校制度。县四家班子、县直相关单位、各乡镇政府领导经常深入挂点学校了解办学情况,研究解决办学难题。四是开展专题调研。2012年以来,县四家班子领导不定期深入学校调研、视察;县人大、县政协组织人大代表、政协委员对教育工作进行专题调研。五是强化部门协调配合。我县将27个职能部门列入领导小组成员单位,定期召开工作领导小组会议,明确教育工作职责,建立部门工作协调机制,形成强大合力,确保各项目标任务落到实处。

推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马山县突出整体规划意识,做到全县教育一盘棋,制定出台了《关于加快创新全面推进教育现代化的实施意见》《关于加强教师队伍建设实施意见》《马山县义务教育学校布局调整规划(2011-2015)》等系列文件,启动实施马山县教育发展“七大工程”(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工程是其中之一),为全县推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建章立制,确保全县教育事业科学稳步发展。

二、经费投入到位,夯实均衡发展根基

指出:“到2020年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基本实现教育现代化,薄弱环节和短板在乡村,在中西部老少边穷岛等边远贫困地区。发展乡村教育,让每个乡村孩子都能接受公平、有质量的教育,阻止贫困现象代际传递,是功在当代、利在千秋的大事。”马山县属于国家扶贫开发工作重点县,经济发展滞后,自身财力十分有限,但是,我们严格按照上级领导部门推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的部署,用足用好各项政策项目,不断加大经费投入,举全县之力办人民满意的教育,真正让每个乡村孩子都能接受公平、有质量的教育。

《国务院关于深入推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的意见》提出,要为农村中小学配齐图书、教学实验仪器设备、音体美等器材,着力改善农村义务教育学校学生宿舍、食堂等生活设施。马山县全面落实义务教育经费保障机制,加大县级财政投入,足额征收教育费附加,加强专项经费管理,多渠道筹措资金,为推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提供坚实的资金保障。2013―2015年,马山县共计投入资金2.11亿元,用于实施校舍改扩建及新建校舍项目;投入资金3 500多万元,用于校舍墙面“黑改白”、门窗修缮、校园绿化美化等基础设施建设;投入资金8 260多万元,为学校配齐教学实验仪器、多媒体教学设备、图书和课桌椅;投入资金710多万元,用于添置学校食堂设备。

2016年,马山县共计投入资金7 300多万元,继续大力实施学校基础设施建设和添置图书、教学仪器等设备,进一步夯实均衡发展的根基,尤其是投入资金250万元,为全县所有义务教育学校安装了视频监控设备,并接入县教育局和县公安局的视频监控网络,率先在全区范围内建成了“学校―教育局―公安局”三级视频监控平台,有力地保障了校园和师生安全。

在教师队伍建设方面,马山县不断加大资金投入:一是县财政每年投入100多万元,用于增设校长奖励性绩效工资;二是县财政每年投入100多万元,用于提高乡村义务教育学校教师生活补助标准;三是2013年以来,全县投入资金8 740多万元,大力实施教师保障性安居工程、周转宿舍建设,逐渐解决教师的后顾之忧;三是2013年以来,全县投入培训资金870多万元,用于完善培训基地建设和教师培训,完成各级各类教师培训26 000多人次,参训率达99.99%。

充足的资金投入,极大地改善了马山县各中小学的办学条件,提升了教师队伍的整体素质,为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三、督导行动到位,确保目标任务完成

自治区人民政府《关于深入推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的实施意见》(以下简称《意见》)指出,要建立健全教育督导机构,加强督导检查,推行义务教育督学责任区制度。马山县严格按照《意见》要求,充分发挥教育督导的作用,科学设置调整督学责任区,按照“依法监督、正确指导、及时反馈、深入调研、合理建议”的工作方针,对本责任区义务教育学校的办学行为和教育教学工作进行随机督导,确保各项目标任务如期完成。

马山县教育局督导室积极发挥督导作用,针对均衡发展各项评估标准,深入学校进行督导检查,对检查中存在的问题及时指出并要求限期整改。同时,县教育局督导室适时把握好各级核查申报的时间节点,组织县级自评工作,及时提交申报材料,确保如期通过义务教育发展基本均衡县的评估认定。

在督导工作中,马山县要求督导部门建立一校一档,每个月深入哪些学校、督导哪些内容、存在哪些问题等,都进行详实的记录,同时开展“督导回头看”,监督跟进学校的整改情况。

为了深化教育督学责任区建设,加大督导力度,马山县教育局于2014年12月对全县教育督学责任区进行了调整,将以前的7个大片区调整为3个大片区,并挑选了6名在教育管理、教育督导方面经验较为丰富的同志分别担任3个片区的正副组长,组员由各相关学区兼职督学组成。各责任区督学定期或不定期进校开展督导工作,并在每月第一天集中至县教育局督导室汇报前一个月督导情况并研究当月督导事项,做到有的放矢,督导到位。

马山县实行教育局领导班子牵头督导制度,由教育局在职领导分别牵头组成督导小组,分片包干深入全县各中小学开展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督导工作,进一步提高督导工作的权威性和针对性。该项制度自实施以来,共开展较有针对性的督导66次,有力地促进了各项工作的开展。

均衡督导工作计划篇10

我国九年义务教育2011年底全面普及之后,均衡发展成为义务教育的战略性任务。党中央、国务院高度重视义务教育均衡发展。2006年修订的《义务教育法》规定,促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是各级政府的法定责任。2010年颁布实施的教育规划纲要,明确了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的战略地位和目标。2012年,国务院印发《关于深入推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的意见》。党的十报告把“均衡发展九年义务教育”,作为努力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基本实现教育现代化的重要任务。今年全国两会《政府工作报告》把“着力推动义务教育均衡发展”,作为教育年度工作特别提到的两项重点之一。

按照中央的决策部署,教育部坚持把推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作为重中之重的工作来抓。2011年以来,分别与31个省(区、市)和新疆生产建设兵团签署了备忘录,按照“一省一案”原则,确定了各地推进均衡发展的时间表和路线图。2012年,研究制定了《县域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督导评估暂行办法》,为推进均衡发展提供了可操作的工作标准和工作方式。

近年来,各地认真贯彻落实中央决策部署和教育部工作安排,结合本地实际,统筹规划,分步实施,在政策制度、经费投入等方面提供保障,着力推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取得了明显成效。根据国务院要求,到2015年,全国义务教育巩固率达到93%,实现基本均衡的县(市、区)比例达到65%;到2020年,全国义务教育巩固率达到95%,实现基本均衡的县(市、区)比例达到95%。为确保如期实现这一目标,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我们要进一步加大工作力度,主要抓好五个方面的工作,深入推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

一是加强领导,落实责任,进一步提高义务教育均衡发展保障水平。推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保障是第一位的。各地党委和政府要切实提高认识,把义务教育均衡发展作为本地经济社会和教育发展的重要内容,在宏观规划、政策指导和资源配置上优先安排,建立义务教育均衡发展保障机制。要完善公共财政支持体系,明确划分省、市、县三级政府在义务教育均衡发展中的投入责任,落实好“三个增长”要求,不断增加义务教育投入。省级政府要加大统筹力度,调整财政支出结构,不断提高义务教育优先发展保障水平。有关部门要各负其责,密切配合,形成合力,及时帮助解决义务教育发展中不均衡的突出问题。

二是均衡配置,合理布局,进一步加快义务教育学校标准化建设。均衡的第一个目标是发展,发展的具体表现是标准化建设,这是均衡的基础,标准没有达到,均衡就谈不上。各省要按照学校建设规定抓紧制订和完善本省义务教育学校基本办学标准,加大对农村、边远、贫困和民族地区的支持力度,保证所有义务教育学校教学、生活条件资源配置基本均衡,实现区域内城乡教育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要以信息化推动均衡发展,建设好中小学现代远程教育平台,促进优质教育资源共享。要发挥名校作用,通过组建教育集团、托管、培训和结对子等形式,支持带动薄弱学校发展。要根据新农村建设和城镇化发展,合理调整和科学规划学校布局,遵循就近入学原则,使学校布局与流入地、流出地人口结构的变化相适应,办好必要的教学点。要按照中央关于厉行勤俭节约、反对铺张浪费的要求,大力推进节约型校园建设。

三是完善措施,加强交流,进一步合理配置义务教育教师资源。教师是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的根本要素。要通过改善待遇、培养培训,加强农村和薄弱学校教师队伍建设,提高教师队伍的整体水平。要加强教师资源的统筹管理和合理配置,健全城乡校长、教师定期交流的制度,加大城镇学校校长、教师对口支援农村学校、优质学校对口支援薄弱学校的力度。要创新教师补充机制,多策并举,吸引更多大学毕业生到农村中小学任教、长期从教,真正让优秀人才下得去、留得住、用得上,从根本上消除农村义务教育薄弱学校,深入推动义务教育均衡发展。

四是注重内涵,提高质量,进一步解决义务教育热点问题。检验义务教育均衡发展水平如何,关键看人民群众关心的热点问题是否解决,人民群众满意不满意。这次义务教育均衡发展评估认定工作,加大了通过访谈和问卷征求师生、家长和社会意见的力度,就是要体现这个根本原则。均衡不均衡最终要看人民群众是否满意。要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全面实施素质教育,把立德树人作为根本任务,深化课程体系、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改革,完善评价学校素质教育的指标体系,完善衡量学生综合素质的标准,禁止单纯以升学率对地区和学校排名,禁止单纯以课业分数对教师和学生排名,切实减轻义务教育阶段学生特别是小学生过重课业负担,让所有孩子能够健康成长、全面发展。要深入推进评估评价制度改革、考试招生制度改革,加强顶层设计,树立均衡导向,努力解决人民群众关心、社会关注的热点问题和均衡发展的难点问题。要探索有效途径,解决好进城务工人员子女、农村留守儿童和家庭经济困难孩子上学问题。要高度重视特殊教育学校建设和教师培养,提高残疾儿童少年义务教育普及程度,创造条件接受更高水平的教育。要充分认识到教育均衡化决不是去特色化,更不能搞同质化,积极鼓励不同区域、不同学校根据各自实际情况,创造性地探索特色发展之路。

五是强化督导,科学认定,进一步形成推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长效机制。督导评估认定是推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的重要抓手。做好督导评估认定,关键要坚持标准、公开公正、群众认可。既要经得起省的督导评估、国家评估认定,更要经得起人民群众和历史的检验。国家教育督导部门要按照国务院要求,根据各省(区、市)开展督导评估情况,科学、严格、有序开展国家评估认定工作,并在评估认定过程中,根据均衡发展情况的变化,不断分析、研究、探索建立义务教育质量常规监测制度、省级义务教育均衡发展考核制度和地方政府履行教育职责评价制度,逐步形成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督导评估长效机制。各地要建立健全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督导机制及配套措施,加强督导评估工作。少数还没有制定县域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督导评估具体实施办法和评估标准的省份,要加快制定实施。已经实施的,要结合发展情况不断完善、持续跟进,率先实现县域内均衡,积极稳妥地逐步扩大到地市级、省级区域内均衡。要加强对已通过评估认定县的监测,发现问题,及时整改,不断提高督导评估认定的权威和实效。要注重发掘典型、总结经验,广为宣传推广,有效引导社会舆论,营造促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的良好氛围。要更多地发掘推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的感人事迹和成功做法,大力宣传各级党委政府对教育的高度重视,大力宣传各级各类学校干部、教师的辛勤奉献,大力宣传学生勤奋好学、积极向上的精神风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