均衡发展汇报材料十篇

时间:2023-04-07 20:44:08

均衡发展汇报材料

均衡发展汇报材料篇1

首先,我代表宝丰县西城门小学全体师生,对各位领导莅临我校检查、指导工作表示热烈的欢迎和衷心的感谢。下面我就本校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工作情况向各位领导汇报如下:

一、基本情况:

西城门小学位于宝丰县西大街,坐北向南,交通便利。学校占地面积7300平方米,建筑面积5049平方米。学校建有微机室、实验室、师生阅览室、图书室、多媒体教室、体育器材室、音乐教室、美术教室、心理咨询辅导室等等,学校各类教学仪器齐全,学生体育活动场地充足,满足了师生大课间活动,建设有羽毛球场、篮球场地、乒乓球场地等。目前,学校现有28个教学班,在校学生2448人,在职教师76人,教师平均年龄40岁,小学高级教师71人。

近年来,学校的各项工作在教育局、镇党委、镇政府的正确领导下,以“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全面贯彻落实《义务教育法》,积极推进素质教育,以“依法治校,质量立校,办人民满意的教育”为办学理念,在各级领导、社会各界的亲切关怀和全体师生的共同努力下,教学设施不断更新,校园环境逐年改变,教学质量稳步提高,学校管理日趋科学,学校面貌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学校的各项工作蒸蒸日上,取得了显著成绩。

二、义务教育均衡发展达标情况:

(一)普及程度:学区共有4个居委会,学龄儿童入学率达100%。

(二)师资水平:

(1)学校班子齐全,现有校长、副校长、教导主任、总务主任、工会主席、政教主任、少先队总辅导员,业务能力均优良。

(2)学校现有专任教师76人,小学高级教师71人。其中本科学历10人,专科学历55人,中师学历10人,教师学历合格率达100%。

(3)学校有校委会、教研组、少先队等组织机构,下设有安全、卫生、后勤、图书等专项管理机构,层层落实管理责任,学校领导班子团结向上,开拓创新。

(三)办学条件:

(1)学校占地面积7300平方米,生均3.2平方米,建筑面积5049平方米,生均2.3平方米。

(2)学校图书室中共有20000册,图书资料丰富,分类齐全。

(3)学校拥有电脑教室、音乐教室、实验室、仪器室、图书室、师生阅览室、体育器材室、美术教室。校园环境优美整洁,布局合理有序,教学设施齐全。

三、开展的主要工作

(一)积极稳妥地推进依法治教工作

1、贯彻落实《义务教育法》,保障适龄儿童少年接受九年义务教育,是各级政府的神圣职责,更是学校责无旁贷的义务,我们把依法办学、科学管理同推进素质教育紧密结合起来,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全面提高教育质量,为培养县域经济发展的后备人才打下坚实的基础。

2、在工作中,我们严格按照《义务教育法》的要求,依法保障适龄儿童按时接受义务教育,我们在县教育局的领导下,学区适龄儿童、少年都能按时入学,无学生辍学。保证小学生入学率、巩固率达到100%,辍学率为0。

(二)把安全稳定当做第一要务,办让家长放心的教育。

1、加强组织领导,健全安全管理组织机构。成立了曹河小学学校安全工作领导小组,确定由政教主任张永锋为安全工作分管领导,形成了安全工作校长亲自抓部署,分管领导具体抓落实的良好局面。学校学年初对一年级新生进行了防疫接种证查验。

2、层层落实安全责任。每学年都要修订完善《学校安全事故应急处理预案》,进一步明确安全工作的责任和工作的具体要求。学校坚持安全工作责任到人,按照“谁主管,谁负责”的原则,学校把教师奖惩同安全工作进行了有机结合。学校同教师签订了《安全工作责任书》,班主任同学生、家长签订了《安全管理责任书》,给学生下发了《学生安全公约》。学校安全工作真正做到了学校、班级、学生、家长职责明确,齐抓共管。

3、强化安全教育。始终把安全工作放在学校工作的首位,安全教育做到了时时讲,天天讲,常抓不懈。利用教师例会、升国旗、学校集会等时间及时将安全工作会议精神、安全工作文件精神传达到全体师生心中,学校按规定开设了健康安全教育课。充分利用专题讲座、校园广播、黑板报、宣传专栏、图片等媒体资源,给师生重温了防震、防火、防汛、防病、防食物中毒、防交通事故等安全常识和逃生技能。

4、重视安全防范,把安全隐患消除在萌芽状态。一是每月对学校的围墙、校舍、电路等部位进行一次拉网式安全排查,及时整改安全隐患。二是及时消除学生中的安全隐患,及时收缴学生玩具手枪、刀片等危险玩具,对于其他诸如危险游戏等行为实行首遇责任制和值周教师巡查制,确保及时消除安全隐患。三是为全校学生办理了校园责任险,进一步加大了学校安全工作保险系数。五是多次组织了火灾逃生演练、防止楼梯间踩踏事故演练活动。

5、坚持家长联系制度,向家长宣传安全工作的重要性,取得家长的支持和配合。每年组织全校性家长会两次,每学期放假前,在《素质报告单》中提醒家长注意学生的安全,确保学生度过安全、有意义的假期。  

由于我校安全责任落得实在,安全制度比较健全,安全教育频繁开展,预防措施比较妥当,全体师生安全意识明显增强,所以近年来没出现过任何重大不安全事故。

(三)把教学质量视为第一责任,办人民满意的教育

教育质量是学校的生命线,教育质量的优劣直接影响到学校与教师在社会上的声誉和形象。近年来我校坚持深化新课程改革,狠抓教学管理,开展了一系列颇有实效的工作:

1、抓好教师队伍建设,提高整体素质

(1)、加强政治和业务学习,以师德师风教育和“八荣八耻”学习活动为中心,继续抓好全体教师政治理论学习,努力创建“师德高尚,爱岗敬业”的教师队伍。利用教师培训时间,组织教师学习了新《义务教育法》、《未成年人保护法》、《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规范》、全国最美教师先进事迹等有关内容。除集体学习之外教师个人能积极利用课余时间加强学习,并且人人做到学有笔记、学有体会、学以致用。通过系列学习活动,教师们提高了思想认识,明白了肩负的重担,在教学工作中投入了更大的热情。

    (2)、紧密围绕新课程改革,大力提倡新课程理论学习。新课程已大面积实施,为了使全体教师更深入的理解和贯彻新课程改革,在教学的同时继续组织全体教师认真学习了《课程标准》、《城关中心校教育教学工作常规暂行规定》等,从中学习好经验,新教法,不断更新教师的教学观、质量观,丰富了教学知识,提高了教学能力,以全新的素质继续深化课程改革。

(3)、重视教师外出学习和交流,努力提高全体教师的业务技能。经常开展“听课、评课”活动,采用“走出去、请进来”的方式,不断学习新的教育理论,先进的教育方法。多次选派教师参加业务培训,同时我们还注重同兄弟学校的业务学习和交流,学校要求参会和培训教师回来后都要及时传达、汇报先进的理念和方法,真正体现一人学习、全校受益。

(4)、严格考勤管理,按规定执行教师请假制度,详实记载教师的考勤情况。教师出勤情况与绩效量化考核挂钩。

2、加强教学管理,切实提高教学质量。

(1)、加强教学管理,提高教学质量,牢固树立“教学是中心,质量是核心”的理念。严格执行《城关中心校教学工作暂行规定》,层层落实全县中小学教学质量目标,建立健全奖罚制度,最大限度的调动教师的积极性。

(2)、强化教学过程管理,在备、教、改、辅、考等各个教学环节上,狠抓规范,落到实处。教导处进一步完善了教学常规管理制度,进一步抓实了教学流程管理,加强对教育教学工作的督查指导。要求教师认真按课表上课外,早读语文教师到教室督促学生晨读,午课前自习数学教师到教室督促学生完成作业。

(3)、做好教学质量检测。实行月考制度,定期进行教学质量检查并对检测的结果进行总结,及时分析教学中存在的优缺点,提出今后改进的措施。

(4)坚持以活动促教研,以活动提质量。教导处主抓,教研组主办,全体教师参与,定期研讨交流并小结,开展了一系列颇有实效的教研活动。领导能深入到课堂听课,指导教师教学工作。

3、五育并举,全面实施素质教育

(1)、全面执行国家《课程方案》,开齐课程,开足课时,认真开展实验教学,。坚持认真组织了三操一舞(早操、眼保健操、午间操、校园集体舞)活动,号召全校师生每天锻炼不少于一小时,大力开展阳光体育全民健身活动。

(2)、强化教书育人,紧抓课堂教学这块主阵地,对学生进行德育教育。我们的做法是:一是上好“四课”,即思想品德、安全健康教育、校本课、班会。二是学科渗透,要求教师结合教材特点和学科特点适时渗透德育思想。三是深入开展了向好儿童、好少年和“雷锋式好少年”学习的活动。

(3)、重视法制教育,积极落实法律进校园活动,坚持在校园内张贴普法知识宣传挂图、办板报,多次邀请法制副校长来校进行《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法》和《未成年人保护法》、反邪教、“珍爱生命、远离毒品”等专题讲座,使广大师生知法、学法、懂法、用法,自觉守法。

(4)、广泛开展第二课堂活动,通过书法、制作、绘画等兴趣小组活动,培养学生动手实践能力和开拓创新能力,在实践中发展个性、促进学生综合素质全面提高。

(5)、重视环境建设,狠抓卫生工作。全体动员,广泛参与, 认真开展爱国卫生活动。我校卫生工作做到了责任区划分明确、宣传教育频繁开展、清洁区天天打扫、卫生情况周周评比、卫生设施基本齐全、绿化美化有序进行。

四、取得的主要成绩

1、办学条件明显改善

体育器材室、少队部、卫生保健室、仪器室、实验室、图书室、阅览室、音乐教室、美术教室、劳技科技教室、电脑教室等部室齐全。拥有图书20000余册,教学仪器品种齐全,体育器材准备到位。素质教育、办学条件等各类档案内容齐全,装档规范。特别是创建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工作开展以来,学校积极推进以“学雷锋”为主题的校园文化建设,校训醒目凝练,文化长廊及楼道宣传版画图文并茂,熔知识性、趣味性、教育性为一体,教学楼前后实现了全覆盖性硬化,绿化带精心布置。学校的教学环境逐步改变,教学设施不断完善,学校精神文明建设得到有效增强,文明班级创建有序推进,教风、学风日益浓厚,教学管理更加规范,现代化教学模式逐步形成,学校质量呈现稳中有升的良好趋势。

2、教学教研成绩突出。

近年来,我校向中学输送了一大批优秀学员,两年来,我校学生参加了多次征文、数学竞赛、讲故事比赛等竞赛活动,累计获奖二十余次。多名教师被评为优秀教师、优秀班主任、优秀教育工作者。

五、存在问题

英语、体育、音乐、美术等专业课教师缺乏,不利于学生的全面发展。

六、以后努力方向

1、进一步搞好义务教育的巩固提高和延伸工作。加大《义务教育法》的宣传和贯彻力度,依法确保家长送子女接受九年义务教育,严防适龄儿童少年辍学。关注残疾儿童、贫困儿童、留守儿童上学问题,因地制宜地建立和完善一套督促、济困、监督、处罚等相关的义务教育保障机制,努力做好学前教育。

2、学校要坚持推进素质教育和新课程改革不动摇,狠抓教学常规管理,充分调动教师工作的的积极性、主动性,建成一支热爱集体、安贫乐教、甘于奉献、对学生负责的教师队伍,做到教风严、学风浓、校风正。

3、不断增设现代化的教学设备,进一步改善办学条件。

均衡发展汇报材料篇2

1.认识不到位。大多学校、从学校领导到普通老师均认为生物是“副科”,教师也就顺理成章地以此为由,不求上进。

2.各学校的生物教师队伍,人员复杂。调查显示:我市从事生物教学人员88人。生物专业、非生物专业人员之比为36/88=0.4。

3.教研室教研条件有限。非专业教师培训机会很少,08年以前,教研工作方式比较单一,大多以大型教研会的形式,进行集中培训、研讨。4.各校生物教师变动较大,致使教研室的培训工作,总是在做无用功。

由于各校生物教师水平参差不齐,生物成绩悬殊也就不足为奇了。城乡之间、学校之间、不同任课教师间生物学科教学质量差异巨大,严重失衡,这是我国义务教育发展不均衡在生物学科上的具体表现。这种现状与为每一个受教育者提供均衡的教育和发展机会形成了矛盾。为了促进初中生物教学质量均衡发展,我尝试实施了以下教研策略。

一、整合资源 集体攻关的策略

从2002年起,选拔骨干教师成立了生物学科联合教研组,鉴于教师、教材及当年中考的实际情况,进行集体攻关,为全市教师作好专业引领。

(一)选择教材中专业性强、与高中生物结合紧密、老师们难以把握的内容,采用“四统一”策略,即把相关内容由课题组编写成统一的教材分析、教案、课件、随堂练习及章节练习等做成资料包,提供给教师使用。

(二)召开非专业教研会,就相关内容,请相关人员做说明、指导、演示及示范。

(三)就相关内容由课题组成员上示范课并刻成光盘,供教师们研究、学习。

二、“四统一”构筑教学质量的保障平台策略

骨干教师,责任到人,把相关内容编写成统一的教材分析、统一的教案、统一的课件、统一的随堂练习及章节练习,并采用刻录成光盘免、网上公布、邮箱传送等方式,及时提供给教师选用。保证了县域内生物学科的教学基本处于同一起点。

三、构建畅通的信息交流平台策略

为了便于交流,我们申请了初中生物教师公用邮箱,开辟了新的交流平台。联合教研组成员将自己的编写的资料发到邮箱共享,同时也号召一线教师将手中的优质资源上传至邮箱,实行资源共享。据统计,交流资料两百余份,有力的指导了全市初中生物教学。为了让一线教师尽快得到信息,使用公用邮箱提供的资料,目前,已经建立了江油初中生物教师飞信群和江油生物教师QQ群,方便了大家在线交流。

四、“传.帮、带”,促进教师共同发展策略

调研中我们仍发现,有的教师由于种种原因,不能及时接收新信息,按我们建议开展教学工作。根据这种情况,我们提出了“传、帮、带”策略。

方法一:信息、资料帮扶,定点联系人及时为帮扶对象提供各种教学信息、教学资料。

方法二;教法、学法帮扶,我们采用走进去,请出来的方法,为帮扶人员提供示范课,指导课,帮助他们改进教学方法,提高教学效果。

五、教研工作点、面结合,集中与分散结合策略

(一)每期开好一次大型教研会,集中解决带共性的问题。

(二)尝试开展区域教学研究活动,提高教研活动针对性。

(三)根据调研结果,开展分类教研培训会,如非专业教研会,以培训重、难点知识的突破为主;教法研讨会,以观摩课例为主,探讨教法指导学法为主。

(四)不定期的开展到校调研、送教到校活动,了解教师的个别需要,加强工作的针对性。

(五)努力改变教研工作的单向性,由以前的约请骨干发言、上课、讲评,改为请普通老师走上讲台,参与、互动。共同进步。

六、做好宣传动员,努力争取各方支持策略

(一)做好工作汇报寻求教研室的支持,去年11月,我向教研室主任汇报了近年来初中生物联合教研组所做的工作及申报课题的设想,得到黄主任的大力支持,并欣然同意担任本课题的领导小组组长。教研室于2010年12月向江油市科技局申报了课题《促进县域内初中生物教学质量均衡发展的教研策略研究》。7月被批准为江油市2010年度重点科技项目

(二)召开课题研讨会,邀请相关学校教导主任及教师参加,共同讨论有关课题的过程管理细则及要求。让学校了解我们的工作思路,并在常规教学管理中落实我们的建议。得到参与学校在管理上的支持。

(三)加强情感沟通,被帮扶教师大多是非专业教师,专业功底差,对自己要求不高,学校对他们的要求也不高。帮扶教师要从思想、专业多方面入手,建立良好的对口教研关系。得到参与教师发自内心的支持。

近年来,我们坚持践行了初中生物教学质量均衡发展的教研策略。我们向江油市科技申报的课题《促进县域内初中生物教学质量均衡发展的教研策略研究》已经被科技局列为本年度的重点科研课题,希望把工作的范围扩大到全市的大部分学校,使更多的老师参与进来,共同学习、成长。为我市初中生物教学质量均衡发展做出贡献。

均衡发展汇报材料篇3

以货币数量论为基础的中长期汇率理论,或者称为名义汇率理论,主要是购买力平价理论,绝对购买力平价理论认为汇率取决于两种货币购买力的比值。10年来,使用PPP方法,美元对人民币的比率稳定在1:4左右,绝对购买力平价水平与人民币名义汇率相差一倍。可见,人民币有长期升值的趋势。相对购买力平价理论认为,汇率变动由两国通货膨胀率之比决定,中国数年的通货紧缩与人民币升值相匹配。短期汇率理论是利率平价理论,着眼于短期资本流动对汇率的影响,汇率走势决定于两国之间的利率差和远期汇率预期。由于人民币不能自由兑换,利率没有市场化,因此,解释力不强,但基本趋势是不错的。转载于中国

以外汇数量为基础的国际收支理论,可解释短期和中期汇率走势。1994年以后,中国连续出现贸易与资本项目双顺差,国际收支顺差越来越大,外汇市场供大于求,自然产生升值压力。引起外资长期流人的因素是中国市场开放的巨大吸引力,可获得长期高回报。证券和房地产市场发展,则刺激国际投机资本流入。几方面理论和政策实践都指向人民币升值。

不仅如此,人民币升值的真正压力还可以从真实经济中找到根据。当我们在长期经济分析中根据“货币中性理论”,抛开货币因素,名义汇率就变成实际汇率。实际汇率定义为:名义汇率扣除通货膨胀率,或是名义汇率除以两国通货膨胀率之比。其深层次含义是:在中长期排除货币因素后,研究技术进步、经济结构、生产率和工资变动等非货币经济因素对汇率的影响。最新的汇率理论,把“实际汇率”定义为可贸易品价格与非贸易品价格之比。

实际汇率:可贸易品价格(%)/非贸易品价格(%)

国际经济学上的“可贸易品价格”,是指可直接参加国际贸易的进出口商品价格。在通货膨胀时期,出口成本上升导致可贸易品价格提高是汇率贬值的主要根源。首先,取决于工资和地价水平,但在中国并不明显。我国工资在出口产品成本中只占10%,即使因通货膨胀而提高,也不会对汇率有明显影响。其次,是设备折旧和原材料,分为进口和国产两部分。进口价格由国际价格、汇率和关税决定,国内价格以工业品出厂价格近似表示,而不以消费品价格表示。国内通货膨胀率提高,主要是消费品价格上升,滞后于设备和原材料价格的上升大约一年。因此,在通货膨胀非常高的时候,比如1994年达到20%,但并不产生人民币贬值压力,因为在1994年1月1日,人民币借并轨的机会一次性贬值了50%,这是一种提前超额贬值。

20世纪80年代,人民币连续贬值400%以上,主要原因是价格改革,与此同时却在积累着升值的压力。在20世纪90年代以后特别是2000年,人民币贬值的所有压力,如国内价格改革、通货膨胀、亚洲金融危机等都已释放完毕,升值压力就马上显露出来。

人民币升值压力主要来自中长期非货币因素的影响,表现为国内可贸易品价格和非贸易品价格的“双重运动”,其含义有三:第一,国内可贸易品价格相对于非贸易品价格不断下降。这是由于出口部门生产率的提高快于非贸易部门生产率的提高,也快于本部门工资的提高,因此,出口产品的价格相对下降或者绝对下降。非贸易部门工资比照出口部门提高,超过本部门生产率提高,因此,非贸易品价格绝对上升或者相对上升。第二,发展中国家出口产品价格相对于发达国家不断下降,特别是在工业化大量引进技术阶段。中国出口部门生产率的提高不仅快于国内非贸易部门,也快于发达国家出口部门,其工资水平的相对提高不仅慢于国内非贸易部门,也慢于发达国家贸易部门。按照“工资生产率弹性”,即工资水平提高与生产率提高之比,中国的出口部门应该是最低的。人们可以理解中国出口部门工资水平提高比美国慢,却不能理解中国出口部门生产率提高速度比美国快。如果认真思考就会明白,这是技术“后发优势”造成的。中国的原创技术少,但在一定时期集中引进技术设备和原材料,则可以迅速提高生产率并降低成本。当本国可贸易品生产率提高快于发达国家而工资水平提高相对慢于发达国家时,出口和贸易顺差就会增加,从而产生汇率升值压力。第三,中国和美国如果有相同的通货膨胀率,人民币将有升值压力,因为两国可贸易品与非贸易品的相对变化不会相同。发展中国家是二元结构,缺乏统一均衡的市场,历史所遗留的价格体系,服务教育医疗和房地产等价格很低,必然连续大幅度上升,而不像发达国家的价格体系已经比较均衡。因此,中国非贸易部门价格的上升一定比美国更快,而可贸易品价格上升则相对比较慢。如果两国通货膨胀率相同,一定是中国可贸易品降价,而非贸易品涨价。而直接决定汇率的,恰恰是可贸易品的价格变化,可贸易品价格下降就意味着对汇率产生升值压力。上述三个特点的核心是:发展中国家国内贸易品部门生产率上升快于工资水平上升,使出口价格相对或者绝对下降,从而产生汇率的升值压力。在大量引进技术和外资时期,可贸易品价格在发展中国家相对或绝对下降。如果以非贸易品价格为1,贸易品价格指数相对于非贸易品下降,这就是“实际汇率”的升值。

二、人民币升值预期下的国际资本流入

名义汇率如果不能随实际汇率变动,就称为“汇率错位”,在固定汇率下往往如此。由于长期保持“汇率错位”,在2000年以后,人民币明显被低估,表现在一系列指标上,一旦被国际资本评估机构发现,他们的投资报告就必然会影响许多大的国际投资机构,并引起各国政府如日本和美国的关注,在国际资本市场上出现了人民币升值的预期,从而引起投机资本进入。仔细观察国际收支平衡表可以看出,反映投机资本流动的“误差与遗漏”项目,在20世纪90年代以前一直为负数,每年100多亿美元,这表明了投机资本和腐败资本外流;但是,在2000---2002年间却突然逆转,变成正数,大约每年100多亿美元,这说明在2000年左右,国际投机资本对于人民币升值已经达成共识,并开始大举进入中国。

均衡发展汇报材料篇4

深入贯彻党的十和十八届二中、三中全会精神,坚持教育优先发展战略,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以素质教育为主题,以改革创新为动力,以促进公平为重点,以提高质量为核心,以立德树人为使命,强化政府责任,保障教育投入,统筹规划,分类指导,因地制宜,分步实施,整体提高全县义务教育普及水平和教育质量,全面普及学前教育和高中阶段教育,不断增强省级教育强县活力,努力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为全面建设教育名县、建设“两富两美”新奠定坚实的基础。

二、工作目标

高水平、高质量普及九年义务教育,实现县域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大力发展学前教育,全面提高学前教育普及水平和保教质量;加快发展高中阶段教育、特别是职业教育,促进办学条件和教育质量再上新水平,不断满足经济社会发展对高素质劳动者和技能型人才的需求,2014年全面实现“双高双普”目标。

三、重点任务

依据《省“双高双普”评估验收标准》和市“双高双普”工作规划,我县2014年要顺利实现“双高双普”工作目标,必须重点做好下列八个方面的工作:

(一)切实完善教育管理体制。

进一步完善县域各类教育管理体制,建立决策、执行、监督相互协调的现代教育管理机制;制定推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和“双高双普”的实施规划与保障措施;落实高水平、高质量推进九年义务教育、普及学前教育和高中阶段教育的目标责任,形成推进教育优先发展、科学发展的合力。

(二)建立健全经费保障机制。

认真落实“三个增长”等各项教育经费投入政策,财政资金优先保障教育投入,并向农村和边远地区倾斜。健全完善义务教育经费保障机制,中省市补助资金拨付到位,县级配套资金得到落实。保障城市教育费附加、地方教育费附加和部分土地出让金用于教育发展。教师平均工资水平不低于当地公务员平均工资水平。健全教育经费管理制度,规范各项教育专项资金的管理和使用。

(三)科学实施学校布局调整。

统筹县域城乡一体化教育改革发展,适应城镇化快速发展需要,科学制定学校、幼儿园布局调整规划和基本建设规划,加快高中资源整合。根据县、镇实际,推进九年一贯制学校试点工作。优先保证新建住宅区、城镇改造和开发建设中学校增容用地,优先规划和建设中小学校。

(四)着力推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

进一步建立健全义务教育均衡发展保障机制,均衡配置教师、设备、图书、校舍等主要资源。建立义务教育校际合作、城乡合作、区域合作机制,完善优质学校与薄弱学校结对帮扶和交流制度,推动优质教育资源共享,促进薄弱学校建设。严格执行国家课程标准、教师专业标准,加强师德师风建设和教师业务培训,深化课程改革和教学方法改革。全面提高普及水平,全面提高教育质量,巩固义务教育普及成果。确保进城务工人员随迁子女平等接受义务教育,建立健全农村留守儿童和孤儿、残疾少年儿童关爱服务体系与动态监测机制。保证适龄少年儿童不因家庭经济困难、学习困难、就学困难等原因失学,消除辍学现象。

(五)全面普及学前教育。

把学前教育纳入城镇和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总体规划,纳入基本公共服务体系。稳步实施第二轮学前三年教育行动计划,不断改善现有幼儿园办园条件。加强管理,督促民办幼儿园加大投入,规范办园。

(六)加快发展优质高中教育。

加快实施高中质量提升和特色建设工程,充分发挥普集高中省级示范高中引领作用,引导各普通高中明确办学定位,制定学校发展规划。进一步加大投入,加强体育活动场所、体育活动室(馆)、理化生实验室和探究室、通用技术教室、计算机教室、艺术教室等部室建设。加强高中紧缺学科教师配备,加强校长和教师培训。

(七)大力发展职业教育。

进一步加强全县职业教育统筹规划和综合协调,把职业教育纳入县域经济社会发展和产业发展规划。充分发挥县职教中心省级示范性职教中心示范带动优势,进一步巩固和完善校企合作机制,使学生有更大的就业与发展市场。加强实训基地、骨干专业体系和“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完善学校、行业、企业共同培养,在岗研修与企业实践并重的职业教师培养培训体系,不断提高专业技术人才和高技能人才担任兼职教师的比例。

(八)积极发展继续教育。

充分发挥县教育培训中心作用,将继续教育纳入县域、行业总体发展规划。建成覆盖县、镇、村的继续教育系统,基本构建终身教育体系,形成全民学习、终身学习的学习型社会。

四、实施步骤

全县“双高双普”工作分四个阶段实施,具体为:

(一)启动阶段(2014年1月)

1.认真学习省市“双高双普”文件精神,召开全县“双高双普”动员大会,统一思想,达成共识,大力宣传、全面安排部署“双高双普”创建工作。

2.调查摸底,制定实施方案,成立以县委、县政府主要领导为组长,有关职能部门领导为成员的领导小组和工作机构,制定实施方案。

3.组织考察学习活动。

(二)实施阶段(2014年2-8月)

2014年2月:自查摸底

1.邀请省市教育督导部门对各镇(三农发展服务中心)、部门、中小学校有关人员进行专题培训,熟悉、掌握评估与验收标准。

2.各镇(三农发展服务中心)、部门按照《省“双高双普”评估验收标准》,认真自查,形成自查报告。

3.各镇(三农发展服务中心)、部门依据自查情况,逐步落实具体建设工作。

4.根据“双高双普”标准要求、工作目标和包抓校(园)任务,各部门按照职能,分工协作,共同推进“双高双普”工作的全面实施。

5.各学区、校(园)要对照评估标准,加强软、硬件建设现状登记和上报工作,确保各项数据真实准确。

2014年3-6月:基础建设

1.县教育局指导各校(园)结合自查摸底情况,积极完善资料,不断规范管理。

2.县财政局全面落实各项教育资金投放政策,确保资金按时足额到位,为如期完成基础建设任务做好保障。

3.县级各部门积极援建包抓校(园),加快硬件建设进度,按照省颁标准建齐部室,完善内部设施设备,确保包抓校(园)校舍条件达到规定标准。

4.县联合督查室和县政府教育督导室加强督导检查。

2014年7-8月:查漏补缺

1.各镇(三农发展服务中心)、部门、中小学幼儿园按照验收标准查漏补缺,继续完善相关工作。

2.各镇(三农发展服务中心)、部门协助包抓的中小学幼儿园开展自查自纠。

3.各镇(三农发展服务中心)、部门对校(园)外部环境进行整治,营造县域内“双高双普”创建氛围。

4.县“双高双普”领导小组逐单位进行达标检查。

5.各镇(三农发展服务中心)、部门协助包抓的中小学幼儿园依据县“双高双普”领导小组督导检查指出的问题进行整改。

(三)提高阶段(2014年9-10月)

2014年9月:整改提高

1.各镇(三农发展服务中心)、部门、中小学幼儿园按县“双高双普”领导小组的要求,积极做好整改提升工作。

2.各学区、校(园)向县“双高双普”领导小组办公室报告准备结果。

2014年10月:模拟验收

1.县“双高双普”领导小组对重点单位工作落实情况进行抽查指导。

2.县“双高双普”工作领导小组进行全面模拟验收。

(四)迎验阶段(2014年11-12月)

1.做好省市评估验收的汇报材料及各种资料准备工作。

2.营造验收氛围,全程全方位做好迎验的各项配合工作。

3.向省市上报各种资料。

4.部署迎验环节,全力迎接省政府评估验收,确保顺利通过省上验收。

五、领导机构及职责

为了加强对全县“双高双普”工作的领导,县委、县政府成立县“双高双普”工作领导小组(名单附后),统筹协调全县“双高双普”创建工作,并督促落实县级领导、部门包抓镇(三农发展服务中心)、校(园)“双高双普”工作制度。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办公室设在县教育局,教育局局长任办公室主任。成立校建规划组、部室建设组、师资建设组、督查指导组、宣传报道组、成职民教组、资金保障组、校园文化组共八个工作组。各镇、校(园)也要成立相应组织机构,制定本镇、校(园)“双高双普”实施方案,负责组织实施本镇(三农发展服务中心)和校(园)的“双高双普”工作。具体职责分工如下:

(一)领导小组工作职责

全面负责全县“双高双普”工作的组织领导,统筹协调相关部门履行职责,研究解决我县“双高双普”工作中的有关问题。

(二)领导小组办公室工作职责

一是负责领导小组的日常工作。

二是负责全县“双高双普”工作的组织实施,统筹安排实施“双高双普”过程中的具体工作,督促、指导各有关部门工作。

三是筹备县“双高双普”工作动员会、促进会、汇报会和总结会,形成自查报告和工作汇报,整理档案材料,审定各有关部门的工作汇报,检查指导各镇和有关部门、学校做好相关工作,及时向县“双高双普”工作领导小组汇报工作进展情况。

四是切实做好与省政府教育督导团、市政府教育督导室沟通协调,做好评估验收筹备工作。

(三)各工作组职责

1.校建规划组:由县教育局负责,县住建局协助,主要负责制定学校总体发展规划,实施学校建设、维修项目工程。

2.部室建设组:由县政府采购中心负责按要求配备中小学教学仪器、器材、图书、报刊、实验台、柜、架、桌凳、语音设备、计算机等设施;县政府教育督导室负责规范部室建设,指导做好部室的管理与应用。

3.师资建设组:由县教育局负责,县人社局、编办协助,主要负责校长、教师的选拔任用、培训交流、师德教育和考核,按标准做好教师的编制配备。

4.督查指导组:由县政府教育督导室负责,县联合督查室协助,主要负责填写、汇编各种材料表册,指导各镇(三农发展服务中心)、部门、校(园)完成档案资料建设。

5.宣传报道组:由县委宣传部、教育局负责,信息办、电视台协助,主要负责影像、图片、文字信息资料采集工作,印发宣传资料,制作专题展板,编发简报,指导镇(三农发展服务中心)、校(园)的“双高双普”宣传工作。

6.成职民教组:由镇(三农发展服务中心)负责,县教育局协助,主要负责全县的成职幼教工作,加强各镇(三农发展服务中心)农村文化技术学校建设,做好档案、资料汇编,加强职业、民办教育工作。

7.资金保障组:由县财政局负责,县教育局协助,主要负责依法保证教育经费的“三个增长”,保障“教育费附加”用于教育发展,确保“生均公用经费”达到省定标准,保障义务教育均衡发展所需经费,积极筹措资金,为校舍维修及内部设施配备提供有力的资金保障,填写“双高双普”有关经费投入表册。

8.校园文化组:由县教育局负责,主要任务是深入各学校调研并检查指导各校校园文化建设,提升校园文化建设内涵和质量。

(四)相关部门职责

县委办、县政府办:负责各部门之间的协调,推动“双高双普”工作有序开展,安排重大会议及各项活动。

县联合督查室:对实施“双高双普”的镇(三农发展服务中心)及“双高双普”包抓部门工作进度进行检查、督促,定期汇总通报。

县教育局:负责全县“双高双普”具体指导和实施,指导各镇(三农发展服务中心)和校(园)规范办学行为,推进素质教育,提高教育教学质量和办学水平;按照“双高双普”督导评估指标体系,认真做好自评工作;组织好相关资料的收集、整理工作。

县发改局:负责把“双高双普”纳入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总体规划,指导相关部门编制规划,做好教育建设项目有关审批工作。

县财政局:负责落实教育投入政策,安排好“双高双普”专项资金,保证教育经费拨付到位,切实加强对“双高双普”工作的资金保障和监督管理,提高资金使用效益;对涉及教育的财政经费管理以及2011-2014年县财政对教育投入情况的数据、资料进行整理总结。

县监察局:负责对违反教育法律法规和政策造成严重后果的人和行为,依法依纪追究相关人员的行政责任。

县人社局、县编办:负责按照省定标准要求,从全县教育发展的需要出发,科学设置教职工编制;加大宣传和整治力度,禁止非法使用童工。

县公安局:要认真编制全县0-18周岁本地、外地居民户口花名册。

县公安局、县工商局:负责保障师生安全和校(园)周边环境治理,营造和谐稳定的教育环境;依法加大对非法雇佣童工的企业、个体工商户的打击处罚。

县国土局、住建局:做好学校基本建设和布局调整土地征用、规划工作,保证教育用地项目的正常审批,减免教育项目用地费用;将中小学和幼儿园建设纳入新建居住区公共服务设施,同步规划建设。

县国税局、地税局:负责加强城市教育费附加和地方教育费附加的征收工作,确保足额入库。

县文广局:负责做好“双高双普”的宣传报道工作,做好学校周边营业性网吧等文化娱乐场所的监管。

县统计局:负责做好县域内教育工作数据统计,及时提供相关数据资料。

县审计局:加强对城市教育费附加和学校经费等各项教育经费的审计,保证教育经费的合理使用。

县司法局:负责指导相关部门和中小学校做好法制教育工作。

县卫生局:要加强对校(园)卫生防疫工作的监督指导,负责开展健康教育和健康检查,负责传染病防治和常见病治疗,负责做好“三残”少儿的筛查、鉴定。

县民政局:做好低保家庭儿童、残疾儿童、贫困学生补助工作,完善资料及相关数据。

县食药局:要加强对校(园)周边商店、摊点和校(园)内食品卫生的监督管理,严防食品中毒现象在校(园)发生。

镇(三农发展服务中心):对本辖区内中小学“双高双普”创建工作负总责,配合解决创建工作中的征地等问题;把优先发展教育列入经济和社会发展总体规划,建立教育工作目标责任制度和考核机构;积极协调包抓部门,多渠道筹措资金,不断改善办学条件,营造尊师重教社会氛围;积极治理校(园)及周边环境;做好本辖区0-18周岁人口文化程度登记造册工作;做好适龄人口“控辍保学”工作;整理“双高双普”档案资料。

县政府教育督导室:负责做好“双高双普”的督导工作。

六、考核奖惩措施

(一)县委、县政府把“双高双普”作为全县2014年重点工作,与各镇(三农发展服务中心)签订“双高双普”工作目标责任书,纳入本年度对各镇(三农发展服务中心)及其主要负责人和分管教育工作领导干部考核的重要内容。

(二)“双高双普”的县级自评工作由县“双高双普”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组织实施,以镇(三农发展服务中心)为单位,逐一进行。经自评达到“双高双普”指标要求后,邀请市政府教育督导室进行初验,初验合格后,提请省政府进行督导评估验收。

均衡发展汇报材料篇5

这已是李先念第四次到衡水来了。

衡水地处黑龙港流域。这里土质盐碱,十年九灾,历史上就是一个多灾多难的贫困地区。新中国成立后,衡水虽然发生了很大变化,但由于种种原因,生产条件落后,经济发展和群众生活改善不快的局面长期未能得到根本性转变。对于这个河北省有名的穷地方,长期担任党和国家重要领导职务的李先念,始终有着太多的牵挂。

从20世纪60年代起到改革开放前夕的十几年间,李先念已先后3次亲临这里视察指导工作,帮助解决群众生产生活中存在的困难和问题。第一次是在衡水刚刚遭受1963年夏季百年不遇特大洪涝灾害后的1964年1月。当时的衡水大地,满目疮痍、百业待兴,衡水人民正处在抗灾自救的艰苦斗争中。时任国务院副总理的李先念,顶着凛冽的寒风,踏着近膝的积雪,深入到灾区,走村入户、调查访问,仔细了解灾后群众的生产生活情况。当看到一些群众因缺粮吃不饱而浮肿时,李先念心情十分沉重。他鼓励干部群众坚定信心、闯渡难关,努力搞好生产自救,并在回京之后不久,给灾区调拨来数百万公斤救灾粮,给了困难和苦斗中的衡水人民以极大鼓舞。第二次是在中的1970年7月。盛夏中的衡水大地像蒸笼一样溽热难耐,刚刚结束下放劳动回到工作岗位不久的李先念,不顾酷暑蒸烤,一连几天奔走在衡水(今衡水市)、阜城、冀县(今冀州市)、武邑等县农村的田间地头,查看农作物生长情况,了解农田基本建设进展,还深入到钻井井台与干部群众一起研究地下水的开发问题。他鼓励人们多打井多植树,大力推广平整土地、小畦灌溉、节约用水的经验,努力实现水利化,极大地推动了衡水全区大搞以打井为中心的农田基本建设和为改善生产条件而拼搏的群众运动。第三次是在结束不久的1978年5月中旬。此时的李先念已经身为中共中央副主席,他带领中央有关部门和单位的同志,先后深入到深县(今深州市)后屯大队、衡水县桥头大队等考察了解低洼盐碱地改造和小麦生长情况。看到盐碱地改造前后的对比变化,望着眼前绿油油的麦田和交织成网的渠道、林带,李先念十分高兴。他对这些地方实行水、渠、田、林、路综合治理的经验给予充分肯定,号召海河流域的人民都要照他们的样子干,争取搞一片成一片,高质量、早受益,再一次给衡水人民以极大的鼓舞和促进。

时光到了1988年5月,此时,年事已高的李先念已经当选为全国政协主席,不再担任党中央、国务院的领导职务,但他仍然无时无刻不在牵挂着衡水,牵挂着那里的发展变化,牵挂着那里群众温饱问题的解决。恰在此时,他收到了由全国政协副主席王任重转来的衡水地委、行署写给他的一封信。信中汇报了近年来衡水改革、发展的情况,说以低洼盐碱和贫穷而著名的衡水地区,这些年来已经发生了很大变化,基本解决了人民的温饱问题,并邀请李先念抽时间再度光临衡水,检查指导工作。听到衡水传来的好消息,李先念十分激动,很快请王任重捎信给衡水地委、行署,说有机会一定再到衡水看看。之后将近一年时间里,李先念始终记挂着这件事。终于,在先后参加完全国政协七届二次会议和全国人大七届二次会议后的第二天,李先念就偕夫人林佳楣再次来到了衡水。

其实,李先念在会议结束后的第一天(1989年4月5日)下午,就已经在参加全国人大会议的河北省人大主任郭志陪同下,乘专列来到河北省省会石家庄了。那天,我和省委办公厅的几名工作人员,随同省委副书记、省政协主席李文珊,省委常委、省委秘书长陈玉杰,省委常委、石家庄市委书记李海峰到车站去迎接,见到已是80岁高龄的李先念主席,脚穿布鞋,身着中山装,虽满头白发、行动见缓,却面色红润,精神矍铄,腰板挺直,步履稳健,心里都感到十分激动和欣慰。从车站到驻地(河北宾馆)的十几分钟里,李先念和省市几位领导同志一路亲切交谈,一点都没有刚刚连续十几天参加完两个重要会议的疲劳感。由于正处在一个社会稳定的特殊时期,李先念特别关心河北的社会稳定,从高校学生的思想动向到加强对学生的思想教育,从宗教的管理到认真贯彻党的民族宗教政策,又到加强整个思想政治工作,李先念不停地问这问那,并不时发表自己的意见,说到激动处,一向沉稳平和的他还不由地提高了嗓音。看得出,李先念此次来河北,虽然心情是愉快的,但整个国家的稳定大局仍时刻在他的关注和牵挂之中。

由于李先念这次来河北只安排到衡水一地,而且时间只有一天,之后还要到南方视察,因此,整个行程,包括从专列的出发和回程,在衡水的休息、用餐及每一项活动,从一开始都安排得十分紧凑。为了到衡水后有尽可能多的时间多看一看,李先念把省、地有关情况的汇报安排在了从石家庄到衡水的火车上。为此,衡水地委副书记、行署专员张士英(地委书记正在中央党校学习)头天下午就提前赶到了石家庄,以便和李文珊、郭志、陈玉杰等省领导一起陪同李先念并在专列上汇报工作。专列于上午9时半从石家庄出发,车开不久,李先念就把省、地几位领导同志邀进他乘坐的车厢里交谈起来。李先念主要听取了张士英的工作汇报。他让张士英坐在他旁边的沙发上。张士英汇报时,他始终凝神静气、侧耳聆听,神情十分专注。张士英从李先念第一次、第二次、第三次视察衡水说起,详细汇报了这些年来衡水经济发展、粮食增长和群众生活改善等方面的情况。李先念边听边不住地点头,并时而插话询问一些情况。当听说衡水人均水浇地已达1.4亩,占总耕地的53%;人均生产粮食450公斤、皮棉35公斤,人均纯收入476元,基本上解决了温饱问题时,李先念高兴地连声说:好,好!并说:衡水能人均生产450公斤粮食,这是个了不起的成绩!李先念还嘱咐省、地的领导同志:要坚持勤俭办一切事业,过紧日子;坚持量入为出,保持收支大体平衡,不要搞赤字预算,不然,一出问题不得了。

专列到达衡水时是10时45分,李先念到宾馆(衡水地区招待处)下榻后,稍事休息,便利用午饭前的时间,兴致勃勃地参观了设在宾馆二楼大厅的王习三内画鼻烟壶展览。衡水内画鼻烟壶和衡水毛笔、衡水金鱼并称“衡水三绝”。内画鼻烟壶,始于明盛于清,是一种用特制的微小勾形画笔在透明的壶内绘画出各种丰富多彩图案的传统工艺制品。王习三在继承传统工艺的基础上,博采众长,创造出了具有独特风格的“冀派”艺术,其作品构思新奇、意境高雅、设色古香、勾勒清晰、气韵生动,受到国际上的高度赞誉,有些作品多次被国家作为高尚礼品赠送给来访的外国元首。李先念一边听着王习三的介绍,一边一件一件仔细地观看着。那造型小巧玲珑、材质丰富多彩、工艺精美绝伦、装潢独具匠心的每一件展品,都使平时不苟言笑的李先念面露赞许之色。特别是在《中国历代名君》12个系列烟壶展品前,李先念更是驻足良久、赞叹不已,一连声地说:“不错,不错。”称赞王习三不愧为伟大的艺术家。李先念还触景生情,饶有兴致地讲述了古典小说《石头记》中的一段故事:晴雯喝了药,虽然稍退些烧,仍是头痛。宝玉便命麝月取鼻烟来,给她闻些,痛打几个喷嚏,就通了关窍。麝月又去取来一个金镶双扣金星玻璃扁盒来,盒里边盛着些真正上等洋烟。晴雯忙用指甲挑了些嗅入鼻中,忽觉鼻中一股酸辣,透入囟门,接连打了五六个喷嚏,眼泪鼻涕等一齐流……李先念边说边打手势,幽默风趣,引起在场人们的一阵欢笑。大家惊讶地发现,这位年过八旬的老人,记忆竟如此清楚,讲的和书上写的几乎只字不差。

午饭时,李先念不要任何人陪(在石家庄也是如此),就和夫人林佳楣等一起吃,而且吃的就是本地的家常饭。下午从2时半开始,先是在宾馆礼堂门前分别和衡水地区党政领导干部、宾馆服务员、公安保卫人员合影留念,然后乘坐面包车开始了他此行的一系列视察考察活动。

第一站是中华公园。这是建于1983年的衡水城区第一座供群众休闲娱乐的综合性公园,园里的花草树木还不是很多。公园负责人请李先念为公园栽种一棵龙柏树,李先念欣然同意。他顺手接过工作人员递过来的一把铁锹,便往早已挖好的树坑里填起土来,一锨,两锨,三锨……一连填了8锨;接着又接过水桶,亲手为龙柏树浇了水。栽完树后,接着参观饲养在公园里的衡水金鱼。金鱼由衡水园林管理处徐立才精心管理。徐立才是北京宫廷金鱼饲养世家第十代传人。新中国成立后,徐家经过几代人的摸索奋斗、精心培育,手艺越来越精,繁殖的种类越来越多,终于成为独树一帜的“金鱼徐”。徐家曾为苏联、日本、捷克斯洛伐克等国的驻华大使做过鱼把式,并先后几次进入中南海为、送养过金鱼。上世纪50年代初,中印建交后不久,印度政府赠送我国大象以示友好。1955年印度总理尼赫鲁60大寿,代表我国政府以象征和平、友好的金鱼回礼。当时年仅20多岁的徐立才护送百尾金鱼到印度,当飞机到达新德里时,尼赫鲁亲临接礼,一时传为佳话。在一个个特制的鱼缸前,李先念一边观赏着五彩缤纷、活泼优美、娇姿艳体、千姿百态的金鱼,一边听徐立才介绍金鱼的产生、发展及品种、养育等情况。当徐立才介绍到金鱼在中国主要分为杭州金鱼和北京金鱼两大派别,杭州是金鱼的发源地,北京金鱼对品种有进一步的发展和育新,衡水金鱼即为北京金鱼时,李先念问:现在北京的北海金鱼和衡水金鱼哪个品种多?徐立才回答:衡水比北海多,北海只有47个品种,衡水有64个。李先念又问:最名贵的有哪些?徐立才一连说出十多种,并一一指给李先念看:这是鹤顶红,这是王字虎头,这是朱砂眼水泡……徐立才还向李先念汇报说,这几年,他又先后培育出红头望天、水泡眼、白玉冠等多个新品种和绝代品种,他饲养的金鱼已先后销往印度尼西亚、新加坡、美国及香港等国家和地区,深受各国友人和金鱼爱好者的青睐。李先念听后赞赏道:你为衡水争了光。

第二站是衡水县吴杜村。路上,李先念看到车窗外绿油油的麦田,转脸问张士英:今年的麦子还是不错的吧?张士英回答:还可以,旱地麦差一些。李先念又问:还有多少旱地麦?张士英说:全区大约还有100万亩。李先念又问:为什么不把旱地改成水浇啊?张士英说:有这个计划,准备扩大到200万亩。李先念听后指示说:还可以再扩大嘛!说话间,车子驶进了吴杜村。1970年李先念到衡水视察时曾到过这个村,当时李先念看到几眼机井旁的庄稼都比没井的地方生长得茂盛,曾意味深长地说:要想庄稼长得好,还得多打井啊!这次,李先念又来到当年视察过的机井旁,当他一眼看到这眼机井仍在喷着哗哗的水流时,高兴地连声说:好啊,好啊!接着,李先念走进机井泵房,和村支书吴进义、村委会主任吴宝田等亲切交谈起来。他问村干部这眼井出水量有多大,能浇多少亩地;村干部一一作了回答,并简要汇报了这些年吴杜村的变化情况:当年这个村只有3眼机井,粮食亩产只有144公斤;现在已经拥有13眼机井、7个扬水站,粮食亩产已达348公斤,人均占有粮食413.5公斤。李先念听后非常高兴。在这里,李先念还同过去视察过的深县后屯村党支部书记姚福恒、冀县韩庄村委会副主任韩进喜、武邑县审坡机井台台长张振山等进行了亲切交谈,关切地询问了他们各自的情况,并和他们及吴杜村的村干部、群众一起合影留念。

第三站是衡水湖。汽车刚刚驶出吴杜村,李先念又接着刚才路上的话题谈到了小麦生产,他问张士英:麦子有缺苗的不?张士英答:基本没有。李先念又问:光种麦子够吃吗?张士英答:加上玉米吃不完。李先念听后高兴地说:哎呀,这下衡水人可吃饱饭了!李先念还嘱咐说:红薯是个好作物,可不能丢掉了。在衡水湖岸边,李先念望着浩渺无边、波光粼粼的湖水,十分感慨,他说:从电视上看到有个衡水湖,觉得奇怪得很,衡水缺水哪来的湖呀!接着转身对地区的同志说:湖里可以放点鱼苗嘛。看到湖周围光秃秃的缺少树木,又说:可以多种点树嘛,种榆树也行啊,那个榆钱儿我就挺爱吃。行署副专员刘西峰向李先念汇报说,为了利用好衡水湖的水资源,不仅在湖里放了鱼苗,还办了养鸭场,养鱼、养鸭的效益比种地强多了。李先念听后指出:衡水湖是个好资源,你们要充分挖掘利用,潜力不小啊!转而又说:不过,老百姓光吃肉也不行啊,还得注意发展粮食生产。

最后一站是侯店毛笔厂。侯店是衡水毛笔的主产地,有“衡水毛笔之乡”之称。衡水毛笔古称象笔,始于明永乐年间,距今已有500多年历史,清朝时被奉为御用,衡水因此被称为“毛笔圣地”、“北国笔乡”。这里生产的毛笔品种多达270多种,因其用料讲究、技艺精湛、样式新颖、造型美观且质量稳定可靠,深受国内外书法爱好者的喜爱和赞赏。坐在厂会议室里,李先念边休息边听厂长张俊生的汇报,并不时插话,对原材料来源、产品销路、当前生产能力、未来发展前景等情况一一进行询问。当听说厂里生产的毛笔每年出口300多万支、创汇60多万美元时,李先念关心地问:主要卖哪?张答:主要是日本、东南亚等一些国家。李先念又问:还可以扩大吗?销路、原材料有困难吗?张答:可以扩大,销路和原材料都没有困难。李先念听后很高兴,指示说:那就扩大嘛。我们就是要扩大出口,多挣外汇。接着又说:这样的乡镇企业我是赞成的,因为它的产品有销路,原材料也没问题。听完汇报后参观书画展室,展室里陈列着一些党和国家领导人及书画名家为毛笔厂题写的书画,李先念一幅一幅地驻足观看。这时,张俊生提出请李先念也为厂子题个字,并说:李主席,我看过您写的字,很不错。历来不喜奉承而又性格宽容的李先念,此时一听立即嗔道:你胡说,我写得不好!说完,转身走到早已备好的书案前,略加思忖,挥笔写下了“笔乡”两个大字。题完字,李先念又来到各个生产车间,兴致盎然地一个工序一个工序地参观了解毛笔生产情况。在参观完最后一道工序,准备登车离开时,李先念又向陪在身边的侯店村干部问起了村里的农业生产情况,听说该村农业生产搞的也不错,人均年纯收入已达700多元时,李先念满意地点了点头,并叮嘱道:要注意增加农业投入,搞好科学管理,多施农家肥,争取农业有个更好收成。

均衡发展汇报材料篇6

关键词:纸和纸制品 出口贸易 影响因素

随着国民经济的快速发展,中国纸和纸制品的出口贸易发展态势良好。2011年,中国纸和纸制品出口总数约600万吨,出口额100多亿美元。然而近两年纸和纸制品的出口增速有所减缓,表明出口贸易仍然有很大的发展空间。因此找到扩大出口的因子,从而使出口贸易保持良好的发展势头十分必要。

一、中国纸和纸制品出口现状概述

(一)出口总量及比较

目前,中国的纸和纸制品出口量呈逐年增长的趋势(如图1),贸易逆差进一步扩大。出口起步阶段增长缓慢,在2006年首次突破100万吨,虽然在2008年受到金融危机影响出口量有所下跌,但在2009年有了飞跃式的增长,然而到了2010年后增长势头又有所下降。

(二)出口市场分布与结构

中国纸和纸制品的出口国家和地区主要集中于北美洲、亚洲和欧洲,以经济发达的国家和地区为主。2011年,出口份额前五位的贸易伙伴是美国、中国香港、日本、英国和澳大利亚,与2010年相比,前5位出口贸易伙伴的总份额下降了5.16个百分点。整体波动不大,但是呈萎缩的趋势,同时也显示还有很广阔的出口市场有待开发。而纸和纸制品产品结构由两部分组成,即纸及纸板、纸制品。2011年纸及纸板的总出口量为509万吨,纸制品出口量为243万吨。

二、中国纸和纸制品出口量的影响因素分析与理论假设

(一)因素分析

结合中国纸和纸制品出口贸易现状,国内一些学者对纸和纸制品或是林产品贸易出口影响因素给出了个人的观点。田明华,程宝栋(2008)按木质林产品出口金额排序,2006年中国前3位出口贸易伙伴依次为:美国,日本,中国香港。并认为国内木材资源供给不足是主要木质林产品贸易逆差较高的原因。刘艺卓(2008)认为美国的GDP上升时,对纸和纸板的贸易水平有正向影响。侯方淼,宋维明,臧奇(2009)认为纸和纸制品的价格贸易条件指数总体呈现下降的趋势主要是纸和纸制品进出口价格的变化,人民币的升值对中国主要林产品的出口影响很大。在综合以上国内学者的文献资料后,结合经济学中的相关理论,该文认为应该从劳动力成本,出口平均价格,汇率,主要伙伴国经济发展状况,原材料供应这五个方面的因素衡量对纸和纸制品出口量的影响。

(二)变量的理论假设

有关指标选择的理论假设如下:中国林业人员平均工资。长期以来,中国纸和纸制品的出口都主要依赖于低廉的劳动力成本优势。理论上,当劳动力成本提高时,中国纸和纸制品的出口将会减少。纸和纸制品出口平均价格。当出口平均价格上升时,其在国际贸易中竞争力下降,进口国会减少对中国纸和纸制品的进口。汇率。当人民币升值时,将导致纸和纸制品出口价格升高,削弱其国际竞争力。主要伙伴国经济发展状况。美国是中国纸和纸制品主要出口对象,其次是香港、日本等。人均GDP是衡量经济发展状况的重要指标。凯恩斯认为,随着收入的增加,消费也会增加。由此,美国、香港、日本人均GDP的增加,将增大中国纸和纸制品的出口量。原材料供应。木片是提炼木材纤维制浆造纸的原料之一,木浆亦是造纸的原材料,进口木片、木浆弥补了造纸原料的不足,使纸和纸制品的产量增加,对出口有积极的影响。因此,选取木片进口量,木片出口量、木浆进口量这三个指标。

三、中国纸制品出口量影响因素的计量分析

(一)数据来源

该文采用1993年至2011年的共19组数据,数据主要来自历年《中国林业发展报告》及《中国林业统计年鉴》、国家统计局网站和国际货币基金组织,部分是通过计算得到的,纸和纸制品出口平均价格=纸和纸制品出口总金额/出口总量。

(二)模型的建立与检验

通过上述因素分析以及重要文献的回顾,中国纸和纸制品的出口量可能受到中国林业人员平均工资X1、纸和纸制品出口平均价格X2,汇率X3,美国人均GDPX4,香港人均GDP X5,日本人均GDPX6,国内木材产量X7,木片进口量X8,木片出口量X9,木浆进口量X10的影响。由于涉及到多个变量,采用多元回归法进行研究。根据数据特征,建立如下模型:

用Eviews进行回归得到如表1的结果。

该模型的R2=0.988002,调整后的R2=0.973005,F=65.87967明显显著,但是多个变量等变量在0.05显著水平下的t参数均不显著,且lnX1,lnX3,lnX4,lnX7多个变量与预期符号相反,故模型的解释变量之间存在严重的多重共线。采用较为保留的剔除变量法进行筛选,回归结果如下表2。

首先,进行经济意义上的检验。纸和纸制品出口平均价格X2的系数为负,含义为出口价格越高,会引起其出口量下降;汇率X3的系数为负,与预期符号相反,但考虑到汇率形势及其对出口影响的有限性,将其做特殊处理,予以保留;香港和日本人均GDP X4,X5系数为正,即该国家或地区经济发展状况越好,进口量就趋于增多;木片进口量X8和木浆进口量X10的系数为正,木片、木浆进口量越多,会引起纸和纸制品出口量上升。总的来说,变量变化方向基本与预期假设一致。

其次,进行统计意义上的检验。该模型调整后的R2=0.978500,模型的拟合度较高;在样本容量为19,参数个数为7,α=0.05的显著水平下,t0.025(12)=2.179,各解释变量的t统计值均大于2.179,且F=137.5353>F0.05(6,12)=3.00,通过F检验。因此,模型具有解释力。

最后,进行计量经济学检验。通过White检验方法,得到nR2=14.34972

所以,模型估计的最终结果为:

(三)结论

纸和纸质制品出口平均价格与其出口量呈现负相关的关系。究其原因,出口平均价格升高,将削弱其国际竞争力。从长期来看,中国纸和纸制品出口价格呈上扬趋势,这意味着由于价格因素而带来的负面影响可能进一步扩大。

汇率与中国纸和纸制品的出口量呈负相关关系。这说明:一方面,价格优势明显,短期一定范围内人民币的升值不足以影响其国际竞争力;另一方面,纸和纸制品需求呈现出一定程度的刚性,这也限制了人民币升值对其出口贸易的抑制作用。

日本、香港人均GDP对中国纸和纸制品的出口量影响较为显著。由于纸和纸制品具有可降解和再利用的特点,符合循环经济的要求,用途日益多样化,国际市场消费量日益扩大。日本和香港对进口纸和纸制品的依存度较高,随着人均GDP不断增长,拉动了其对纸和纸制品的需求。

木片和木浆进口量增加对纸和纸制品出口贸易具有拉动作用。中国森林资源匮乏,木材供给不足。基于这一现状,中国通过进口原材料来弥补缺口,实行“两头在外”的战略。

四、推动中国纸和纸制品出口贸易的对策建议

(一)优化产业链,实现规模化经营

中国造纸业在纤维原料上高的对外依存度,正在侵蚀行业的国际竞争力,加上附加值低,运输半径受限,出口竞争力一直不强。因此,企业应该改变产业链条被动局面,加快技术创新,减少对国际高价原材料的依存度,控制生产成本,增加价格优势。除此之外,中国造纸企业众多规模小,大多属于资本密集型,规模化经营水平低是造成成本高,企业发展缓慢的重要原因。为摆脱成本对价格的束缚,企业应当引进先进的技术,优化产业链,利用产业间的协同作用,走上规模化经营之路。

(二)降低市场集中度,开发新兴市场

国内造纸业的飞速发展促进了纸和纸制品出口贸易的不断增长,但是出口市场集中度高是目前存在的主要问题。早前,已经有学者认为,出口市场的集中度过高,很可能导致贸易的不稳定,更容易引起进口国采取反倾销、基数壁垒以及其他非关税壁垒手段,这将很大程度上影响一国的出口贸易。香港地区和日本人均GDP对于中国纸和纸制品的出口影响较为显著,这正是对于主要出口国产生依赖的一种重要表现。因此,国内纸和纸制品的出口应在保持现有的出口市场的基础上,积极发掘新市场。

(三)培育纸浆原料林,实现林浆纸一体化经营

由于中国的木材资源稀缺,造纸原材料供应不足,如果过度依靠进口会失去价格上的话语权,因此,提升原材料自主供给能力,走上自给自足科学经营的道路尤为必要。寻找可替代高价原材料的新材料的是发展良策,而长久的立足点在于从根本上转变造纸业的发展方式。林浆纸一体化经营不仅是发达国家造纸业的经验,还是世界各国造纸业公认的一条统筹资源集约、生态文明和循环经济的道路。目前,中国还处于林浆纸一体化经营的起步阶段,要想真正地打开出口市场,走上可持续发展之路,中国应大力发展造纸人工速生林,推进林浆纸一体化进程。

参考文献:

[1]国家林业局.2011年中国林业发展报告[M].北京:中国林业出版社,2011

[2]中国造纸协会.中国造纸工业2011年报告[J].华东纸业,2012

[3]田明华,程宝栋,蔡琳珊等.我国木质林产品国际贸易的特点分析[J].中国人造板,2008

[4]刘艺卓,田志宏.世界纸和纸板产业内贸易及其影响因素分析[J].国际商务,2008

[5]侯方淼,宋维明,臧奇.中国木质林产品对外贸易条件的分析与思考―兼论金融危机影响下的木质林产品贸易条件[J].北京林业大学学报,2009

均衡发展汇报材料篇7

关键词 “金砖五国” GTAP模型 人民币升值 多区域可计算一般均衡模型

引 言

从美国次贷危机到欧盟债务危机,世界经济面临失衡和复苏乏力,人民币升值则被迫承受空前的国际压力,有些国家要求人民币升值已经超出了经济的范畴。

2011年4月14日金砖国家领导人发表的“三亚宣言”,不论在政治性议题还是经济性议题,都涉及到了金砖国家及其他新兴国家的切身利益。金砖五国资源互补性比较强、合作空间比较大,如俄罗斯、巴西、南非的丰富原材料(石油、天然气、大豆、铁矿石)可为中国和印度提供所需的基础资源。尽管如此,金砖成员国之间的缺陷也是多方面的,最主要的是成员国间的战略互信还有待于进一步加强、成员国之间需要解决在关键领域政策的根本分歧。例如,中俄在国际社会中的政治地位和经济实力,传统地缘政治中的同一地缘政治空间的利益排他性, 使得如何协调和解决同处一个地缘政治空间中两大力量的矛盾成为关键(王维,刘强,周睿)[注:王维,刘强,周睿.上海合作组织:安全合作优先与经济合作并行.南京政治学院学报,2009(6)];中印关系由于历史原因存在边界争端;虽然上述问题没有阻止金砖国家联盟的形成,但是这些问题的存在表明,成员国的双边关系的有限信任将会阻碍金砖国家的合作的深度开展(吕有志,张新樟;2011)[注:吕有志,张新樟.国际秩序转型中的金砖四国.国际学术动态,2011(2):4-7]。尤其是当前巴西、印度指责我国人为压低人民币汇率,造成了巨额的贸易逆差,世界经济不均衡。今后类似的分歧还将有可能使得金砖国家之间贸易保护主义抬头,甚至有可能在新兴国家之间相互竞争、争夺能源时矛盾加剧,为当前全球能源潜在冲突增加了复杂性。因此,研究人民币升值对金砖国家之间贸易的影响具有明显的现实意义。

引 言

“金砖四国”区域性合作组织出现的历史并不长,Neil在2001年提出“金砖四国(BRICs)”概念。随着全球化进程不断加快,“金砖四国”的经济发展日益引起学者们的关注。其中具有代表性是Neil(2001)[注:O’Neil, JIM. Building Better Global Economic Brics . Global Economics Paper, no 662001]以GDP、贸易加权指数、通货膨胀为指标,该研究发现中国、印度、巴西、俄罗斯对全球经济具有不可忽视的作用。Wilson和Purushotaman(2003)[注:Wilson D,Purushothaman R.Dreaming With BRICs:The Path to 2050.Global Economics Paper,2003(99)]认为“金砖四国”在2050年实际汇率将是2003年的3倍,假若中国保持8%的经济增长率,并实行浮动汇率制度,那么人民币汇率将在10年后翻一番;并且一些学者预期,到2050年,“金砖四国”的GDP将占全球的50%;2008年全球金融危机爆发后,“金砖四国”成功引导全球经济走出金融危机(Oppenheimer et al,2009[注:Oppenheimer P, Neil J, O’, Moe T, Matsui K, Kostin D J, Moster, Gerald, Ling A, Forrest S, Howard A. The BRICs Nifty 50:The EM&DM winners .The Goldman Sachs Group, Inc., 2009];Yamakawa et al,2009[注:Yamakawa T, Ahmed S, Kelston A L. BRICs Lead the Global Recovery .BRICs Monthly, 2009(05)])。这些研究主要是预测“金砖四国”的发展趋势。

而国内一些学者,王进和巫雪芬(2011)[注:王进,巫雪芬.“金砖四国”产业内贸易的经济效应分析.改革与战略,2011(6)]利用加权产业内贸易指标、产业内贸易与贸易额和GDP之间的相关关系来研究“金砖四国”产业内贸易的经济效应;林跃勤(2010)[注:林跃勤.金砖四国:经济转型与持续增长.经济学动态,2010(10)]认为“金砖四国”发展战略虽然各有特色,但增长方式均存在不足和缺陷,粗放式增长特征突出,同时产业结构不平衡、服务业相对滞后。冯跃(2009)[注:冯跃.金砖四国服务贸易现状及竞争力评析.经济问题探索,2009(10)]的研究结果也发现,尽管“金砖四国”的整体服务贸易总量不断增长且在国民经济中的地位不断加强,但服务贸易竞争力普遍低于世界平均水平,尤其是现代服务贸易更是滞后于四国经济的发展。更为关注的是,中国经济的持续、高速增长以及贸易规模的迅速扩大,导致中国在“金砖四国”贸易关系中处于重要位置,中国所处的这一位置在为其带来经济合作利益的同时,也为其带来了贸易摩擦(黄玲,2011)[注:黄玲.论“金砖四国”的贸易关系构建.财经科学,2011(4)]。何菊香(2010)[注:何菊香.金砖四国FDI与贸易关系的实证比较分析.北京邮电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4):61-70]的研究结果表明“金砖四国”FDI与贸易之间存在明显的互补而非替代关系,巴西、中国和印度的FDI具有显著的进出口贸易创造效应,而俄罗斯、巴西和印度三国的贸易发展能进一步促进FDI流入,这一研究结果从理论上支持“金砖四国”未来应该坚持更加自由开放的投资和贸易政策。

此外,汇率与贸易平衡问题也一直是国际经济学研究的热点。传统国际经济学认为,当符合马歇尔-勒纳条件时,一国汇率变动能够影响贸易收支平衡。也就是说,我国进出口汇率弹性绝对值之和大于1,即汇率能调节贸易收支平衡。但从实证研究结论来看,一些观点认为汇率对贸易平衡并不存在显著的影响(欧元明和王少平,2005[注:欧元明,王少平.汇率与中国对外出口关系的实证研究.国际贸易问题, 2005(9)];郝雁,2007[注:郝雁.中国对美贸易顺差与汇率之间关系的实证分析.广东社会科学,2007(5)])。而另观点则认为汇率波动对进出口贸易影响十分显著(卢向前和戴国强,2005[注:卢向前,戴国强.人民币实际汇率波动对我国进出口的影响:1994―2003.经济研究,2005(5)];苏振东和逯宇铎,2008[注:苏振东,逯宇铎.中国的对外贸易、外商直接投资和人民币实际汇率.财贸经济,2008(7)];Cheung et.al.,2009[注:Christopher J G, Sylvain L, Nathan S. The Adjustment of Global External Balances: Does Partial Exchange Rate Pass through to Trade Prices Matter. Journal of International Economics, 2009(8)])。于友伟(2011)[注:于友伟.汇率变化与贸易平衡:基于中国与亚太主要贸易体的研究.国际贸易问题,2011(7)]指出贸易伙伴国贸易收支的恶化,主要还是由于其经济总量扩张导致对“中国制造”需求增长所致,汇率对于贸易平衡的影响非常有限。试图通过逼迫人民币升值来改善其贸易平衡状况的想法忽略了问题的本质所在。由此可见, 一方面,从传统理论来看,汇率变化究竟在多大度上影响贸易收支以及其影响的最终结果如何,将主要取决于商品的进出口需求汇率弹性;另一方面, 从我国实践来看,人民币升值对贸易收支的影响与我国的经济特征或贸易结构有着十分重要的联系(封思贤和吴玮,2008)[注:封思贤,吴玮.汇率变化对不同类商品进出口的影响.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2008(7)]。

综上观点不难发现,现有的相关研究主要关注的是“金砖四国”的贸易规模、贸易竞争力和FDI的比较分析以及研究汇率与贸易平衡等,也得到很多有价值的研究结论,但大多采用描述性统计和时间序列分析方法,且仅是从宏观经济的某一个局部出发来进行研究。 然而“三亚宣言”正式宣布南非加入金砖国家合作组织表明“金砖五国”的合作不完全是由于地缘相近结成的区域性合作机制,也不是由于经济联系特别紧密结成的合作机制,而是以共享某些发展阶段和规模特征为纽带形成的特殊多边合作关系,合作前景将取决多方面复杂因素(卢锋,李远芳,杨业伟,2011)[注:卢锋,李远芳,杨业伟.“金砖五国”的合作背景和前景.国际政治研究,2011(2)]。由此可见,宏观经济是一个具有多个相互作用的经济主体和市场,采用局部模型分析多方面复杂因素明显力所不及,因此本文将采用多区域可计算一般均衡模型(Multi-CGE)对宏观经济进行数值模拟,突破CGE小国的假设,分析人民币升值对“金砖五国”经济的影响。

研究方法和模拟分析

GTAP模型是多区域、多部门的CGE模型,其理论前提是新古典经济理论。本文使用2004年113个国家(地区)和57个部门的数据,数据来源于GTAP 7.0数据库。

1. 模型分组和部门合并

将原来113个国家(地区)重新分成8个国家组,分别是中国、印度、俄罗斯、南非、巴西、美国、欧盟和ROW地区。本文重点研究区域为是“金砖五国”,即中国、印度、俄罗斯、南非、巴西。

考虑到金砖成员国贸易商品结构和资源互补性,本文将原有57个部门重新分成10个部门组,分别是农林渔业、煤、石油、天然气、能源相关产品、原材料、纺织服装业、电子机械设备、其他制造业和服务业。具体部门组包含的部门如下:

2.汇率分析框架

GTAP模型不包括金融部门,但是由于汇率与关税或者出口补贴的变化所产生的效果是等同的(Keyenes,1931[注:Keynes J M. Addendum I to: Great Britain. Committee on Finance and Industry. Report Macmillan Report. London, His Majesty’s Stationery office, 1931];Feenstra,1989[注:Feenstra R C. Symmetric Pass-through of Tariffs and Exchange Rates under Imperfect Competition: An Empirical Test. Journal of International Economics, 1989(27)]),根据GTAP模型理论框架是新古典经济学理论,新古典模型阐述的是经济运行长期的稳态。工资和产品价格充分弹性,根据CGE模型中的稳态要求市场均衡,在短期来讲,尽管政府虚拟关税改变后将影响政府的消费行为,但长期来讲,政府预算均衡仍然满足一个基本的均衡。因此可通过关税或出口补贴的变化来反映汇率的变化(Chipman,2007[注:Chipman J S. Protection and Exchange Rates in a Small Open Economy. Review of Development Economics, 2007,11(2)];李众敏,吴凌燕,2008[注:李众敏,吴凌燕.人民币升值对中国经济的影响研究:基于全球贸易分析模型的初步评估.世界经济,2008(11)])。Chipman(2007)和Staiger and Sykes(2008)[注:Staiger R W, Sykes A O. Currency Manipulation and World Trade. NBER Working Paper, 2008(14600)]也对此给予了证明,本文参考上述文献对关税或出口补贴与汇率变化之间的推导,通过出口方程引入汇率外生变量的冲击,来分析人民币升值对进出口产品的影响。具体假设中国向美国出口产品,中国出口产品的离岸价(以人民币计价)为:

Pfob,china=Pd,china(1-txchina)(1)

其中Pd,china、txchina分别表示中国国内的市场价、中国的出口补贴。假设人民币升值β,则相当于出口补贴变为tx*china,则

(1-tx*china)=(1-txchina)(1+β)=1-(txchina+βtxchina-β)(2)

推导出tx*china=(txchina+βtxchina-β)(3)

GTAP使用的表达方式是“补贴或税收强度”,即补贴或税收之前的价格与之后的价格之比,也就是说GTAP中的补贴或出口关税强度TX=[11-txchina,且GTAP系统接受的冲击是补贴强度TX的变动率。这样的话,CGE的冲击为:

lnTX=[Tx′-TXTX(4)

把TX=[11-txchina和方程(3)式代入方程(4)式中得出:

lnTX=[TX′-TXTX=[SX(C][11-tx′china-[11-txchina[11-txchina=[tx′china-txchina1-tx′china

=[(txchina+βtxchina-β)-txchina1-(txchina+βtxchina-β)=[β(1-txchina)-(1+β)(1-txchina)

=[β-(1+β)(5)

也就说,所有部门的补贴强度TX变动率均等于[β-(1+β),而与原来该部门是否有出口补贴无关。当人民币升值10%,所有部门的出口补贴强度变动为-9.09%。因此通过方程(5)式就可以计算人民币升值对经济产生的影响。

3.本文模拟结果分析如下:

(1)人民币升值对“金砖五国”贸易的分析。表2结果表明,随着人民币升值幅度加大,中国进出口额亦随之下降。从经济学理论的解释,升值对国际贸易的影响主要有两个方面,一是价格效应,二是数量效应。进口额下降,主要是价格效应导致以人民币计价的进口额下降;出口额下降是由于价格效应并不能增加出口额,同时数量效应减少了出口量。可见,中国进出口额下降,更多是由于价格效应导致进口额的下降,同时价格效应并不能增加出口额。

俄罗斯、南非、巴西进出口额都将随人民币升值而增加。人民币升值造成印度出口额下降的比例高于进口额上涨的比例,即随着人民币升值幅度加大,反而会加大印度的贸易逆差。随着人民币的升值,巴西的出口额呈上升幅度也低于进口额呈上升幅度。

由此可见,人民币升值并不能改善印度对华巨额逆差及中国与巴西贸易不均衡现状。模拟结果表明,中国政府人为压低人民币汇率从而造成巨额逆差及经济体之间不平衡的说法是不成立的。因为汇率的本质是市场交换工具,汇率是由劳动生产率决定的,而不是政策工具,人为操纵汇率的空间非常有限,而且会带来严重后果,用压低汇率的办法促进经济增长也是一厢情愿(田伯平,2010)[注:田伯平.汇率与国际化竞争力:非政治化的探讨.世界经济与政治论坛,2010(6)]。孙华妤和潘红宇(2010)[注:孙华妤,潘红宇.操纵人民币汇率的可能与现实.世界经济,2010(10)]也认为中国无法依靠“操纵人民币汇率”令人民币低估以扩大净出口。因为双边贸易差额除了汇率这个因素外,还取决于两国收入、需求偏好、出口产品的本币价格、竞争性产品的销售地价格等因素,这种复杂关系造成汇率变动对贸易差额影响的不确定性(Staiger and Sykes, 2008[注:Staiger R W, Sykes A O. Currency Manipulation and World Trade. NBER Working Paper, 2008(14600)])。

(2)人民币升值对“金砖五国”生产格局的影响。从产业结构来看,结果显示(见图1和表5),随着人民币升值幅度提高,我国主要会增加石油、石油、原材料、农林渔业和能源相关产品的生产,纺织服装业、电子机械设备、服务产业生产却有所下降,也就是说,随着人民币升值,中国第一产业、第二产业总体上保持增长趋势。印度在煤炭、石油、天然气、原材料、能源有关产品、农林渔业等产业生产有所下降,而纺织服装业、电子机械设备、其他制造业、服务业都有所增长。可见,印度与中国存在一定的贸易竞争,随着人民币升值,印度第二产业、第三产业保持良好增长态势。而俄罗斯在煤炭、天然气、矿产品、能源相关产业等优势产业保持良好的增长态势,说明俄罗斯作为资源大国当前靠资源出口拉动经济的增长方式并未改变。南非、巴西在其他制造业、服务产业保持增长趋势。

总体上看,随着人民币升值,金砖国家间的制造业保持一个良好的发展趋势,此外,随着人民币升值,除了中国纺织服装产业生产有所下降以外,其他金砖成员国都有所增长。从图1能直观看出,“金砖五国”的整个生产格局在人民币升值过程中基本保持不变。也就是说,尽管成员国之间存在一定的贸易竞争,但人民币升值并不会改变中国与这些制造业大国或原料、燃料、大宗农产品供应国之间互补性经贸关系的优势,更不会影响到金砖成员国之间贸易往来的繁荣态势。

图1 人民币升值对金砖成员国的生产格局影响

(3)人民币升值对国内宏观经济的影响。在人民币升值过程中,无论是在政府还是企业,最为关注的就是升值对我国出口的影响。表3结果显示,随着人民币升值幅度的提高,我国各产业出口受到负的影响呈现出加剧趋势。就出口而言,1992年以后,一般贸易出口占我国出口总额的比重就已经降到50%以下,基本上在40%左右;加工贸易出口占比已经超过50%,接近60%,加工贸易整体上对我国贸易顺差的贡献非常巨大,具体到产品类别,主要是资本、技术密集型的产品(蒲华林,2011)[注:蒲华林.产品内国际分工与贸易对我国贸易平衡的影响分析. 国际贸易问题,2011(4)]。按照《国际贸易标准》,更多是工业制成品是加工贸易产品,而机械及运输设备出口占比约为40%(曹伟,2011)[注:曹伟.人民币汇率变动与中国的贸易收支:基于汇率传递视角的实证研究. 商业经济与管理,2011(6)]。因此,本文也以此来分类加工贸易和一般贸易。从表1产业分类,加工贸易具体涉及到的产业包括电子机械设备(电子产品、机械、设备)、其他制造业(汽车及零部件、其他交通工具、化工、橡胶、塑料等其他制造业),表3结果显示:电子机械设备和其他制造业受人民币升值影响较大,除了石油、天然气产品原料类在我国储备量不充分外,相比其他一般贸易出口,加工贸易出口的影响更大,如电子机械设备产业在人民币升值10%时,下降了18.49%之多;而一般贸易出口,如农林渔业产业,下降仅为约1.47%。由此可见,加工贸易与一般贸易受到汇率的影响存在显著差别。且在面临人民币升值的压力下,靠出口拉动经济增长发展模式已不可持续。

近年来的相关研究表明,汇率对国内价格的传递效应基本都支持汇率传递不完全且存在时滞的观点(Choudhri et al.,2005[注:Choudhri E U, Faruqee H, Hakura D S. Explaining the Exchange Rate Pass-through in Different Prices. Journal of International Economics, 2005,65(2)];Faruqee,2006[注:Faruqee H. Exchange Rate Pass-Through in the Euro Area.IMF Staff Papers. International Monetary Fund, 2006,53(1)];陈六傅和刘厚俊,2007[注:陈六傅,刘厚俊.人民币汇率的价格传递效应:基于VAR模型的实证分析.金融研究,2007(4)];倪克勤和曹伟,2009[注:倪克勤和曹伟.人民币汇率变动的不完全传递研究:理论及实证.金融研究,2009(6)])。因而,需要说明的是模型得出的对国内价格层面的影响与现实经济存在一定的偏差,但价格变化趋势却与现实经济较吻合。从表4可以看出,随着人民币升值幅度的不断加大,我国各要素价格和产品价格均呈普遍下降趋势,对抑制通货膨胀显现一定的作用。可见,人民币升值,有利于缓解通货膨胀的压力,同时,人民币升值幅度加大将使得我国经济增长减速(见图2),这将有利于防止经济过热,保持经济社会的稳定(田伯平,2010)[注:田伯平.汇率与国际化竞争力:非政治化的探讨.世界经济与政治论坛,2010(6)]。王曦和冯文光(2009)[注:王曦,冯文光.人民币升值的宏观经济影响.统计研究,2009(6)]也认为人民币升值有助于预防经济过热,因而在2006和2007年采用汇率升值政策是值得肯定的。此外,在人民币升值过程中,土地、资本的资产要素价格也将下降(见图2,表4),继续维持粗放型出口导向的增长模式已难以为继,因而土地、资本等资产生产要素价格的下降,一定程度上有利于减轻企业的经营成本,加快其战略转换的具体实现。然而,人民币升值也伴随着一定的负面作用,使得非熟练劳动力、熟练劳动力的价格下降(见表4),即人民币升值幅度过大将造成经济增长减速,从而给就业带来一定压力。

图2 人民币升值对中国GDP和土地价格的影响基 本 结 论

本文使用全球贸易分析模型(GTAP),运用多区域可计算一般均衡模型分析人民币升值对“金砖五国”经济的影响,并着重研究其对中国宏观经济的影响,从分析的结果可以看出:

第一,人民币升值,并不能改善印度、巴西对华的贸易逆差和经济不均衡现状,因而指责我国人为压低人民币汇率是造成贸易逆差罪魁祸首的论断是没有根据的。

第二,在人民币升值过程中,我国经济增长有所放缓,对防止经济过热产生积极的作用。但人民币升值并不会改变金砖成员国之间的生产格局,对维持当前“金砖五国”贸易繁荣的态势影响不大。

均衡发展汇报材料篇8

在我国传统的汇率制度越来越不适应经济发展的新形势下,人民币汇率制度改革成为舆论关注的焦点。而“完善人民币汇率形成机制,保持人民币汇率在合理、均衡水平上的基本稳定;在有效防范风险的前提下,有选择、分步骤放宽对跨境资本交易的限制,逐步实现人民币资本项目可兑换” 正是人民币汇率制度改革的既定目标。对于我国前一阶段人民币升值的举措究竟影响是积极的还是消极的,可谓是见仁见智。有些学者认为人民币升值对中国经济发展十分不利,一是不利于克服通货紧缩,二是不利于吸收外资,三是容易诱发金融风险。一旦人民币升值而钳制中国经济的高速发展,不仅不会缓解东亚地区通货紧缩的压力,反而会使东亚地区经济变得不稳定 。当然也有很多学者认为人民币升值是有很大好处的。比如可以更好地运用货币政策,增强宏观调控能力;有利于开放资本账户,实现人民币自由兑换,进一步完善我国的金融体系;可以缓解目前国内经济过热的局面,保持我国经济平稳增长等等 。

本文认同人民币升值利大于弊的观点,本文的结构是:首先叙述了盯住型的人民币汇率形成机制越来越不适应我国经济与改革的发展要求以及表现出来的缺陷;接下来从产业结构,出口贸易结构,企业转变经营机制,缓解贸易矛盾和货币政策的有效性五个方面探讨了人民币升值对我国经济的积极影响;最后针对人民币升值提出了几项相应的后续措施,以此来扩大升值的积极影响,稳定与优化经济环境。

2.人民币升值的积极影响及后续措施

在世界经济进入结构调整阶段、而中国经济持续快速发展的背景下,随着经济快速发展和规模扩大,特别是加入世界贸易组织后,我国经济与国际经济的联系与互动明显加强。国内外对人民币汇率政策都比较关注,国外要求人民币升值的呼声也一直没有平息过。近期,中国政府终于做出决断:对人民币汇率做了小幅度升值调整。面对国内各界对这一举措的褒贬不一的论断,通过对我国经济各个层面的分析,得出结论:人民币升值从长期来看是利大于弊的,并且可以通过一些升值政策后采取的相应后续对策来进一步扩大这种好处和促进作用。

1994 年以来我国一直沿用的是“以市场供求为基础的单一的、有管理的浮动汇率制度”,迄今已有11年了。11年来,国际经贸格局发生了巨大变化,盯住型的人民币汇率形成机制已越来越不适应我国经济与改革的发展要求。它表现出来的缺陷有:

首先,固定的名义汇率已丧失其真正的经济意义,现行的人民币汇率形成机制难以形成市场出清的均衡汇率。实际中,结售汇和资本管理制度在压抑外汇需求的同时创造了很大一部分外汇供给,而央行的持续干预以及事实上的最大市商的地位,抹平了一切真实的供求差异。央行确定的基准汇率并非市场真实供求均衡的结果,也无法反映市场的变化。

其次,固定盯住美元汇率制度与货币政策的独立性存在根本冲突,削弱了货币政策效果,不适应经济发展需要。货币政策自主权对于中国的宏观经济稳定至关重要,货币政策的独立性大大要优先于汇率的稳定性。但人民币对美元无弹性的汇率将我国经济与美国紧密联系,这使我国宏观经济政策,尤其是货币政策的制定受到很大的限制。

再次,名义汇率固定激励着资本投机,增加了金融体系的脆弱性。在一个自由浮动的汇率制度框架下,市场的动态均衡是由国际套利资金自发维持的。而在政府维持的固定汇率制度下,尽管汇率能在长时间内保持稳定,但其潜在的炒作火力空间却在不断扩大。一旦因客观情况的改变使这一制度难以维持,大量国际市场上投机性基金等游资的攻击,将以一种极具破坏性的方式释放这一获利空间,从而给一国货币制度带来灾难性后果。

正因为我国已有的汇率制度存在的这些致命性的缺陷,因此,对人民币汇率制度进行改革和重新选择已是势在必行了。2005年7月21日,中国人民银行公告,宣布从即日起,“实行以市场供求为基础,参考一篮子货币进行调节,有管理的浮动汇率制度,人民币汇率不再盯住单一美元,形成更富弹性的人民币汇率机制”。同时,“人民币对美元升值2%,美元对人民币交易价格调整为1:8.11,美元对人民币交易价格每天的浮动范围为上下千分之三”。这次人民币作出的小幅度升值调整就是我国汇率制度进行改革和重新选择的契机。一项新的举措的好与坏往往众说不一,虽然人民币升值在短期内对我国的出口贸易会有影响,但从长远来看,以人民币升值为代表的汇率制度改革是利大于弊,最终也会提高整个中国的经济水平。

我认为人民币升值对我国经济发展是有利的,影响是积极的。主要体现在以下几方面:

(一)可以迫使我国进行产业结构的调整,使劳动密集型部门的资金流向资本密集型部门,向高科技高附加值的产业方向努力。

人民币的升值,将导致流向出口部门也就是劳动密集型部门的资金就会流向资本密集型部门,使我国的产业结构向有利的方向调整,最终资本会转向投资国内市场,当货币升值后,资本就会寻找高科技高附加值的产业进行投资,使这些产业有更多的资金进行技术创新改革,增加其国际市场竞争力,以高科技高附加值的产品进军国际市场,这是伴随着汇率下降产生的。在对很多产业有巨大的冲击的同时,对整个中国经济的总体走势来说还是有益处的。

如今进行汇率稳步的调整,正是一个带来最小冲击的时候 ,因为由于中国加入WTO,关税的下降已经成为必然,而外国对中国产品的关税也在同时下降,在这个时候对汇率进行下调,对企业的出口产品在国外的价格可以不造成或少造成影响,以顺利的使人民币逐步升值,而由于进口商品的价格降低使得进口商品的供求出现新的平衡点,使一部分出口产业投资流向进口产业,以增加资本品的购入。在汇率调整阶段,由于流向发生变化,中国三大产业的比例调整也可以同步进行,由于贸易品出口受阻,非贸易品的投资与生产必然加大,第三产业得到发展,使中国产业结构趋于合理,达到国际水平。

(二)优化我国出口贸易结构、扩大内需,进而有助于我国形成稳定的经济增长趋势。

中国主要以“价廉物美”打进世界市场。人民币汇率的上升,对我国大量劳动密集型出口产品的国际市场价格竞争力造成一定的伤害,最终导致出口的减少。但同时,从长远看,从中国经济发展的宏观层面分析,升值的确有利于改善我们的出口贸易结构,改善我们的贸易条件,从而对出口企业也会有正面推动作用。

从贸易结构上来说,我国本应该是一个以内需为主的经济大国,外需比重不宜过大,没有必要一味地扩大出口规模,调整粗放式外贸发展战略、促进外贸出口由规模导向型向效益导向型转变已是势在必行。此次人民币小幅升值有助于提升我国目前出口贸易结构,同时增加消费者对进口商品的购买力,促进外需与内需协调发展,加快启动国内需求,形成内外贸结合的发展态势,从而起到缓解对外贸易不平衡、扩大内需,稳固中国经济增长的有利作用。

(三)促使企业转变经营机制,增强自主创新能力,提高国际竞争力和抗风险能力。

在人民币升值的压力下,国内企业要想在国际市场上立于不败之地,不失去以往的市场份额,就要尽可能地压缩生产经营成本,因为为了保住国际市场,不得不降低采购生产资料的价格或提高管理方式来压缩生产成本。而压缩生产成本的空间并不大,因此,企业必须从自身管理经营入手,加强管理方法的改进,提高生产效率来争取利润空间。

同时,人民币汇率形成体制的改革要求出口企业不断地开发出高技术含量、高附加值的产品,也包括进行外汇远期买卖,在国内融资时借贷美元等运用金融手段的风险规避。这有助于企业养成随时关注国际动态,及时防范汇率所带来的风险,从而为企业进一步提升自身国际竞争力奠定良好基础。

(四)可以平衡与缓解各国的贸易矛盾,减少与主要国际贸易伙伴的贸易纠纷和摩擦,为以后进行深层次的贸易往来打下坚实而良好的基础。

随着此次对人民币汇率体制的改革调整,我国的出口产品在生产成本和国际价格上必然被迫提升,但也会间接起到缓解与美国、日本等主要贸易伙伴国在低价反倾销上的贸易摩擦,在中国目前逐步进入贸易摩擦高发期的现实背景下,对于如何处理在国际市场的贸易摩擦这一现实和长远的问题,为我国相关部门争取到了一定的宝贵时间。

美国官员赞扬中国决定人民币不再只盯住美元“结束持续10 年之久,被许多贸易伙伴认为是不公平的汇率政策”。 美联储主席格林斯潘把中国的这项举措称为“良好的开端,在维持长达10 年之久的固定汇率之后!这是人们希望采取的步骤,我认为他们是谨慎的,非常令人钦佩”。

法国经济部长布勒东当天已表示为中国的决定感到高兴,他说:“这一改革方向无论对中国经济还是对欧元区经济都是积极的。”

德国财长埃舍尔也表示,人民币汇率改革将有助于中国经济的平衡增长,符合七大工业国财长及各大央行的诉求。

均衡发展汇报材料篇9

[关键词]汇率制度;人民币汇率;人民币升值

2005年7月21日19时,中国人民银行公告:经国务院批准,我国开始实行以市场供求为基础、参考一篮子货币进行调节、有管理的浮动汇率制度。这次人民币汇率形成机制改革的标志是从单一汇率制度到有管理的浮动汇率制度,根据对汇率合理均衡水平的测算,人民币对美元即日升值2%,即1美元兑8.11元人民币。

一、汇率与人民币汇率形成机制的改革

汇率,汇率又称汇价,是一个国家的货币折算成另一个国家货币的比率。即在两国货币之间,用一国货币所表示的另一国货币的比率。作为开放经济中影响广泛的宏观经济信号汇率,其变动将对国家整个国民经济产生牵一发而动全身的影响,因而成为世界各国政府以及金融市场共同关注的焦点。

自1949年新中国成立以来到今,我国的汇率制度主要经历了以下几个阶段:

1.1949年-1952年建国初期的汇率制度。其特点是实行外汇集中管理制度,通过扶植出口、沟通侨汇、以收定支等方式积聚外汇,支持国家经济恢复和发展。

2.1953-1978年计划经济体制的外汇管理体制。其特点是对外贸易由国营对外贸易公司专管,外汇业务由中国银行统一经营,逐步形成了高度集中、计划控制的外汇管理体制。

3.1979年-1993年经济转型时期外汇管理体制。其主要特点是由买卖双方根据外汇供求状况议定,中国人民银行适度进行市场干预。

4.1994年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以来的外汇管理体制。其特点是人民币官方汇率与市场汇率并轨,实行以市场供求为基础的、单一的、有管理的浮动汇率制。

然而,长期以来我国虽然名义上是管理浮动汇率制度,但其实质上却近似固定汇率制度。由于汇率形成机制、金融体制改革与市场等方面存在的种种不足,目前的汇率水映的是一种扭曲的外汇供求关系,外汇资源得不到有效合理的配置,无法形成均衡、合理的汇率水平。

从一般经济理论来理解,衡量货币汇率是否合理主要有两个角度:一是国内是否存在通货膨胀;二是外汇储备。我国当前没有发生通胀,货币政策上不存在汇率升值的条件;但另一方面,在近几年来,我国经常项目和资本项目双顺差持续扩大,加剧了国际收支失衡。至2005年6月末,我国外汇储备达到创记录的7l1O亿美元.比年初增加1011亿美元,且仍有增长的可能,预测到2005年末国家外汇储备将可能超过日本,成为世界第一储备国,这势必将被推到国际经济金融错综复杂矛盾的第一线,各种贸易摩擦将进一步加剧。持续增高的外汇储备,给当前金融调控带来了很大的难度。外汇巨额占款压力越来越大。这是客观事实。不得不慎重思考与研究。货币理论认为,外汇储备并非越多越好。这是因为:(1)外汇储备增加,要相应扩大货币供给量。如果外汇储备量过大,则会增加对货币流通和市场的压力。(2)外汇储备表现为持有一种以外币表示的金融债权,相应资金存在国外,并未投入国内生产使用。外汇储备过大,等于相应的资金“溢出”,对于资金短缺的我国来说是不利的。(3)外汇储备还可能由于外币汇率贬低而在一夜之间蒙受巨大损失。

正是鉴于上述内在因素,中国提出了汇率形成机制的改革,这对于缓解对外贸易不平衡、扩大内需以及提升企业国际竞争力,提高对外开放水平是非常有必要的。

这次人民币汇率形成机制改革的内容是,人民币汇率不再盯住单一美元。而是按照我国对外经济发展的实际情况。选择若干种主要货币,赋予相应的权重。组成一个货币篮子。同时,根据国内外经济金融形势,以市场供求为基础。参考一篮子货币计算人民币多边汇率指数的变化,对人民币汇率进行管理和调节,维护人民币汇率在合理均衡水平上的基本稳定。参考一篮子表明外币之间的汇率变化会影响人民币汇率。但参考一篮子不等于盯住一篮子货币。它还需要将市场供求关系作为另一重要依据,据此形成有管理的浮动汇率。

二、汇率形成机制的改革与人民币升值

根据对汇率合理均衡水平的测算,此次人民币汇率改革体现为人民币汇率被主动重估为1美元兑8.11元人民币,即人民币体现为升值2%。这一调整幅度主要是根据我国贸易顺差程度和结构调整的需要来确定的,同时也考虑到了国内企业进行结构调整的适应能力。在总体上,确保了人民币汇率不会因改革而出现大幅波动,否则,对我国经济金融稳定会造成较大的冲击,不符合我国的根本利益。

但是,我们应该清楚地认识到,今后人民币汇率水平的变化,将取决于实体经济的变化,取决于国内外经济的发展水平,而不是理论模型的高估或低估。这也预示着今后的人民币汇率水平可能会有向上或向下的浮动,并非人民币仅是升值。

目前阶段,新的汇率机制必然导致人民币一定程度的升值,其主要原因在于高贸易顺差以及外资对国内投资的增加带来的大量资金涌入。由于人民币与美元汇率挂钩,使得人民币相对于世界主要货币实际上也间接地贬值,虽然这样增强了中国商品在国际市场的价格优势,但也加剧了与主要贸易国家间的贸易摩擦,引发了人民币升值的压力。

但是,目前人民币升值幅度不宜过大,其主要原因在于:(1)国有银行体制改革尚未全部完成。中国银行和中国建设银行境外上市工作正在进行,中国工商银行股份制改革已进入全面实施阶段。如果这时允许人民币升值过大,将对银行境外上市产生不利影响,且上述银行均持有较大规模美元资产净头寸,如果人民币升值将使银行现较大的汇兑亏损,影响银行的利润和所有者权益。(2)引发“热钱”大规模进出会影响我国金融的稳定。2002年以来,人民币升值的投机活动一直非常活跃。东南亚金融危机的经验表明,境外投机性资金大规模注入和集中流出一国,会对经济和金融稳定造成大冲击。(3)不利于我国引进境外直接投资,加大国内就业压力。如果人民币升值幅度过大,对即将前来我同投资的外商产生不利影响,因为这会使他们投资成本上升。人民币升值对劳动密集型产品出口企业和境外投资的影响降低了经济增长率,最终体现在同内就业问题上,加大国内就业的压力。(4)巨额外汇储备面临缩水的威胁。目前我同外汇储备已高达7000多亿美元,且60%以美元资产形式存在。如果人民币大幅升值,我国外汇储备会大幅度缩水,这也要求有一定时间采用一篮子货币储备形式。

三、人民币升值的影响

一些专家认为,本次人民币小幅升值,在短期内会对经济增长和就业产生一定的影响,但总体上利大于弊。

1、人民币升值的积极影响

(1)人民币小幅升值,在一定程度上会平衡国内物价,方便百姓生活,购买进口商品可能也会便宜。尤其是对出国旅游人员,购买起物品来可能显得更为低廉,更加方便,显现出其国际购买力,也有利于人才出国学习和培训。

(2)人民币小幅升值,可以减少外汇占款,外债还本付息压力减轻,有利于偿还外债。同时,随着我国GDP国际地位提高,国内企业对外投资能力增强;资产出卖更合算,人民币可以直接交易面扩大,包括用人民币购买境外股票,变相的举债功能等,这相当于人民币将成为国际上不付利息的债券,增强了本国经济抵御风险的能力。

(3)人民币小幅升值,有利于进口贸易,尤其对原材料进口依赖型厂商成本下降,对工业化所需的石油、矿石、钢材等关键性原材料进口起到平衡作用.减轻价格压力。这也是应对资源涨价的重要手段。

(4)人民币小幅升值,能有效解决国家对外经济政策的压力。近几年来,我国进出口贸易总额一直处于顺差状态。长期的贸易顺差不利于经济的发展,也不利于改变中国对外经济、对外均衡的问题。所以,人民币小幅升值,不仅可以改变对外均衡的问题,而且还能降低贸易纠纷、高额成本、征税等方面的成本,更加注重国外对我国产品附加值的提高,改变以低廉价格水平参与竞争的局面,不独立地脱离世界,而是更好地融入全球一体化。

2.人民币升值的负面影响

(1)人民币小幅升值,会抑制出口,增加进口。因为人民币升值后,我国出口企业成本相应提高,会削弱出口产品的国际竞争力,不利于出口的持续扩大,从而降低国内大量劳动密集型出口产品的国际市场价格竞争力,这对我国的外贸出口将造成伤害。由于人民币的升值直接抑制或打击出口.则会导致不可贸易品(诸如土地、劳动等生产要素价格的上升),从而减弱国内需求,进而对就业市场带来严重的负面影响。另一方面,人民币的升值,也会导致进口增加.从而可能出现贸易逆差,影响国内企业竞争力。

(2)人民币小幅升值,不利于引进外资,并加速资本外流。人民币汇率升值将导致对外资吸引力的下降,减少外商对中国的直接投资,加速资本外流。

(3)人民币小幅升值,会影响货币政策的有效性和金融市场的稳定。每一个国家的外汇汇率在通常情况下是基本稳定的,但一旦遇到升值压力,就迫使央行在外汇市场上大量买进外汇,从而使以外汇占款形式投放的基础货币相应增加,造成资金使用效率低下,影响货币政策的有效性财政赤字将由于人民币汇率的升值而增加。同时影响货币政策的稳定。另外,人民币的升值,会影响金融市场的稳定,尤其是对金融市场发展相对滞后的国家,大量短期资本通过各种渠道流人资本市场的逐利行为。容易引发货币和金融危机,会给经济持续健康发展造成不利影响,这对于依赖外国资本而繁荣的中国来说,其可能造成的打击不该忽视。

(4)人民币小幅升值,对股市的影响。从理论上讲,外汇汇率的变动与股票价格有着密切的联系。一般来说,如果一国的货币是实行升值的基本方针.股价便会上涨,一旦其货币贬值,股价随之下跌。所以,汇率的变动会给股市带来影响。

综上所述,在未来的几年内,人民币升值的压力会越来越大,人民币继续升值是一个必然趋势。此次2%的升值幅度更多的是一个信号和姿态,是人民币升值预期的开始。中国政府应该坚定不移地保持汇率基本稳定,并采取一些积极的措施来调节人民币的供求,释放升值压力,同时要加快推进汇率制度的改革,并且制定和实施具有可操作性的应对措施。

参考文献

1.罗永昌.浅论人民币升值问题.资料通讯,2005,(10):25

2.陈钥,任超.人民币汇率变动趋势及影响分析.重庆三峡学院学报,21(5):77-79

3.陈宁,李旭辉,孙兴全.人民币汇率形成机制改革:特色、利弊、前景.财政监督,2005,9:39-41

均衡发展汇报材料篇10

关键词:林业生态效益;林业经济效益;林业社会效益

中图分类号:F326.2 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673-291X(2010)08-0082-02

坚持森林生态效益、经济效益、社会效益相统一和生态效益优先,是落实科学发展观和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必要条件,是新时期我国林业发展的基本方针。但现实林情是“中国的森林为了生态保护的目的,一棵树不砍也不够;为了用材的目的,一棵树不留也维持不了多少年”(周生贤,2005)。因此,如何实现林业生态效益与经济效益的协调发展,始终是我国经济和社会科学发展进程中的永恒主题之一。

一、林业生态效益与经济效益的关系

森林是陆地生态系统的主体,是自然生态系统的主要调节器,其生态效益远远大于直接的经济效益(周生贤,2002)。日本、前苏联、芬兰等国的研究和我国对云南省的调查测算都表明,森林的生态效益经济评价值占森林总效益的90%以上,而木材产值不足10%。鉴于目前我国的生态环境状况和森林在水土保持、水源涵养、防风固沙、空气净化、护路护岸、农田防护、顶级群落和生物种质资源保护、自然风光维护和生态旅游等方面的独特作用,我国对林业的生态需求已经上升为第一需求。

林业是国民经济体系中的基础产业,木材和林产品在轻工、化工、军工、农业、食品、医药等诸多领域都发挥着重要作用,是这些领域的生产条件或重要原材料。同时,森林还是人类重要的食品来源、山区农民的生产资料和生活资料,并为数百万人提供了就业机会。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林业累计为国家提供木材80多亿立方米,竹材近100亿根,以及大量的茶油、桐油、核桃板栗、中药材等林副产品,并在造纸、人造板、花卉、森林食品、森林旅游等木材深加工产业和相关产业方面获得了长足发展。所以,发挥森林的经济效益,满足经济和社会发展日益增长的木材及其他林产品的需求,也是林业义不容辞的责任。

生态效益与经济效益的关系是对立统一的。一方面,生态系统遵循物质循环和能量流动的动态平衡规律,追求物质要素及其能量转换相对关系趋向最大的稳定态;而经济系统则以趋利为核心,需要持续获取自然资源,加大系统的投入、产出,并不断排放物质能量,追求经济效益的稳定增长。生态功能是森林的一种自然属性,生态效益的发挥必须以森林实体的存在为前提。森林一旦被砍,生态效益的发挥随之终止。因此,在稀缺森林资源既定的条件下,两个效益的发挥在一定程度上均是以牺牲或放弃对方为代价的。另一方面,生态系统为经济系统提供了必要的生态环境介质和有效的物质资源载体,是获取经济效益的前提和基础;而经济系统从永续利用的角度出发进行生态投入和建设,维护生态平衡,促进资源再生并改善资源利用状况,也是持续获取生态效益的必要条件。在林业领域,这两者统一于森林资源同一物质载体之中,构成森林资源的一体两面。有人形象地指出,林业产业

体系和生态体系是林业的一鸟两翼,缺了哪一个,都是残缺不全的,都飞不高、飞不远。

二、林业两大效益不相协调的状况

我国既是人口大国,又是少林国家,对林业的生态需求和经济需求都很旺盛。受林木生产周期长、更新速率慢,林业建设在相当长的时期内只投入、不产出,以及历史上对资源过度开发、无节制利用等因素的制约,森林资源存量少,质量低,增长缓慢,供需反差大,林业生产力落后。以有限的森林资源应对几乎无限的需求,既未持续获得良好的经济效益,又损失了大量的生态效用,导致林业两大效益之间的对立十分尖锐。

据第六次全国森林资源清查结果显示,我国森林覆盖率比世界平均水平的29.6%低了11.39个百分点,仅为世界平均水平的61.5%,居世界第130位;人均森林面积0.132 公顷,不到世界平均水平的1/4,居世界第134位;人均森林蓄积9.421立方米,不到世界平均水平的1/6,居世界第122位;占国土面积32.19%的西北五省(区)森林覆盖率只有5.86%;全国林木平均每年净生长率为4.31%,每公顷林分平均年生长量3.55 立方米,仅为林业发达国家的50%;每公顷林分蓄积量84.73 立方米,比世界平均水平110 立方米低约25.27 立方米。我们用占世界不足5%的森林资源,既要满足占世界22%人口的生产、生活和国家经济建设的需要,又要保障占世界7%的耕地生态安全(雷加富,2006)。协调两大效益矛盾的基础平台过低,回旋余地过小,统筹兼顾困难。

与此同时,我国林业长期在以木材生产为中心的经营思想指导下,过度消耗了森林资源,加重了对生态环境的破坏。目前,我国生态环境“局部治理、整体恶化”趋势尚未得到根本扭转,生态环境问题越来越严重。表现为水土流失仍在持续,水土流失面积已占国土面积的38%,每年新增水土流失面积达1万平方千米;沙漠化面积有增无减,每年新增荒漠化面积达3 436平方千米,导致耕地、草场的退化,全国有1.7亿人口生活在受荒漠化影响的地区;湖泊和湿地面积持续减少,天然湖泊已由历史上的2 800个减少到1 800个,总面积减了36%,三江平原湿地面积1975年占48%,现在只占22%;野生动植物受威胁程度依然很高,全国有15%-20%的动植物物种濒临灭绝,高于世界10%-15%的平均水平(李美锋,申宪武,2007);极端气候现象和旱灾、涝灾进入频发期,危害日益严重。日趋严峻的生态环境问题,威胁着中华民族的生存与发展,制约着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已经成为当今中国面临的最紧迫和最重要的问题之一。

三、协调林业两大效益的措施

1.森林生态效益补偿

森林生态效益补偿,实质是政府对森林生态效用这种公共产品的购买活动。其意义在于弥补林业活动的生态效益外溢,降低森林营造和管护的边际成本,提高林业资源经营的平均利润水平,从而扩大森林资源配置,并在其他利益参数的配合下,共同形成林木立地比采伐更有利可图的利益导向,进而实现生态公益林营造和管护由政府全部背负到全社会共同参与的转变,可以从根本上协调林业两大效益,并倒逼以木材节约和代用为主要内容的“第二森林资源”开发。补偿对象应是发挥生态效用森林的经营、管护主体,补偿依据为实际发挥生态效用(包括商品林立地条件下产出的生态效用)的森林,补偿方法是在效用测定和计量的基础上,政府分年购买。

2.税费调节资源配置行为

林业税费通过税种(或收费项目)的设置、税率(或费率)的调整、税款(费额)的增减或退税等方式,助长或致弱特定的林业资源配置或生产经营行为。在其他条件不变的前提下,微观主体税费实际负担与其经营收益之间存在数额相等、方向相反的关系,对资源配置产生重要影响,故可成为广泛使用的重要利益参数之一。如通过降低林业整体税费负担水平,可以提高行业平均利润,刺激林业资源配置规模的扩大;同时,通过对林木砍伐和一般木材加工业保持一定税负,并对森林营造、管护、三剩物和次小薪材综合利用、木材保护和节约代用、资源产权流转和活立木交易行为免税或轻税,可以减少采伐量,增加蓄积量,并吸引社会主体投资林业,进一步增加森林资源,从而协调两大效益,实现生态效益优先目标。

3.林权激励

林权作为一种稀有资源产权,不仅是林业活动的基础性生产要素和经营获利的基本依据,而且是步入林业改革和发展广阔空间的“门槛”及多元社会主体进入林业的“钥匙”。因此,林权激励既是林业利益机制构建和运行的主要内容,又是其建立和运行的前提条件。林权激励的重点有两个,一是产权明晰,二是流转顺畅。世界各国林业产权制度安排的经验表明,产权明晰是调动林业生产经营主体积极性的基本前提,而林业生产要素的合理、规范流转才能真正盘活森林资源资产,切实解决林业生产经营周期长与经营主体所追求的经济循环周期短的矛盾,实现由森林资源资产经营向资本经营的转化,为社会资本注入林业建设创造条件(缪光平等,2005),从而达到政府的资源配置目标。林权流转在此定义为林权改革确权颁证基础上的再流转,包括林地经营权流转和立地林木及其他生物资源的所有权与经营权流转两个层次,以及权属转让、承包、租赁、抵押、担保、折资入股和合资合作等具体形式。

4.增加林区公共产品供给

林区公共产品供给应以森林生态效益与经济效益相统一和生态效益优先为目标,以林区三次产业协调发展、经济与社会协调发展和经济、资源、人口、生态四个再生产的综合平衡为基本着眼点,适应林区特点,科学规划,突出重点,努力归还历史欠账,尽快达到公共产品存量的社会平均水平,不断改善林区发展的环境和条件,降低林业交易成本。当前,林区公共产品供给的首要任务应是在公共预算中建立固定渠道和来源稳定的林业基金,主要用于购买林业生态效用或提供造林补助,加快改善生态环境质量。

5.疏通生态效益的市场和第三方力量供给渠道

市场途径提供生态效益的主要存在方式包括:(1)河流上下游之间的水文服务交易,如河流下游的矿泉水和水电企业对水质改善有着强烈的需求,如果这种改善的成本低于设备改造或产能损失,则可协商上游种树,下游付费。(2)碳汇贸易,在国际公约或国内法律强制控制温室气体排放、规定减排任务的条件下,由于森林能将CO2气体经过固碳以后转化为O2,排放国或排放厂商要么减排,要么营造一定数量的森林后继续排放,要么付费由其他国家或国内组织实施“碳汇”造林项目,相当于购买排放权,然后继续排放。生态效益的第三方力量供给是指除了政府和市场以外的力量对生态建设和保护的无偿投资、投劳行为,如慈善捐赠、非政府组织义举和社会公民自愿奉献的植树造林、植被保护、生物多样性保护,等等。

对于市场和第三方力量供给,政府不仅应积极倡导,还应提供交易规则或操作规范、技术标准、效用评估、效果反馈等制度供给。同时,把关注点更多地放在国际碳汇机制上来,在自身有效减排和利用森林吸收抵消的前提下,通过参与规则制定和国际谈判,与减排国家合作开展森林碳汇项目,以弥补我国生态建设的资金缺口。在此基础上,参照国际规则,逐步启动国内清洁发展和碳汇贸易机制,建立国内碳汇市场,以增加排放企业的环境成本,为适时承担减排义务创造条件,并借以推进生态建设。

参考文献:

[1] 刘德权,黄清. 协调林业生态效益与经济效益的理论考察与创新[J].财政研究,2007,(11):25-27.

[2] 李万古.论生态经济生态价值和生态经济效益[J].山东师范大学报,1998,(3):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