调查工作报告十篇

时间:2023-03-26 17:56:00

调查工作报告

调查工作报告篇1

第二次全国土地调查是国务院部署组织的一项国土系统工程,也是重大的国情省情和市情调查,目的是全面查清全国全省全市土地利用状况,掌握真实的土地基础数据,建立和完善土地调查、统计和登记制度,推进城乡地籍工作,实现土地资源的信息化管理与社会化服务,满足经济特区建设、社会发展和国土资源管理的需要。

搞好全市第二次全国土地调查,是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促进经济社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客观要求;是贯彻落实国务院关于深化改革严格土地管理的决定,提高依法行政能力和国土资源管理水平的迫切需要;是推进城乡规划,促进城乡统筹发展、社会稳定,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等工作的重要保障;是编制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加强经济宏观调控,实施科学决策的重要依据;是科学规划、合理利用、有效保护国土资源和实施最严格耕地保护制度的根本手段;是贯彻落实《物权法》,保障用益物权人合法权利的基础;是推进海峡西岸经济区中心城市建设,促进**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的一项重大举措。

二、目标和主要任务

(一)目标

按照国家和省制定的统一技术标准,采用先进技术方法,全面查清全市范围内的土地利用状况,掌握准确的各类现势性土地数据;全面查清全市国有土地使用权和集体土地所有权状况,进一步完善农村集体土地所有权登记发证成果;建立和完善我市土地调查、土地统计和土地登记制度;建设市、区二级土地利用数据库及管理系统,对全市土地利用状况和变化情况实行信息化管理与共享服务;满足编制规划、实施土地宏观调控、科学决策以及落实各项土地严管措施的需要。

(二)主要任务和基本要求

根据国土部和省国土厅要求,我市第二次全国土地调查的主要内容包括:逐地块实地调查土地的地类和面积,掌握全市耕地、园地、林地、工业用地、基础设施用地、金融商业服务、开发园区、房地产以及未利用土地等各类用地的分布和利用状况;逐地块调查全市城乡各类土地的所有权和使用权状况,掌握国有土地使用权和农村集体土地所有权状况;调查全市基本农田的数量、分布和保护状况,对每一块基本农田上图、登记、造册;建立互联共享的覆盖市、区二级辖域的集影像、图形、地类、面积和权属为一体的土地调查数据库;建立土地资源变化信息的调查统计、及时监测与快速更新机制。

1、农村土地利用现状调查

我市土地利用现状数据具有良好的基础,一是完成了土地利用更新调查工作,形成了覆盖全市范围的1:5000土地利用现状数据库成果,该成果于20*年10月通过了国土资源部的验收,并已衔接纳入我市20*年、20*年变更调查成果中;二是具备了与民政勘界成果一致的区级及区级以上行政界线数据成果,市民政部门提供的乡镇界线数据成果,以及刚刚完成的集体土地所有权登记发证的界线数据成果,另外还具备了国有河流、国有水库、国有道路的权属调查成果。

根据全国二调农村土地利用现状调查工作要求,我市将以20*年土地利用现状变更调查成果为基础,利用新的1:5000卫星遥感影像图,对城镇及村庄以外的可调整耕地、"批而未用"土地、原独立工矿用地、滩涂、苇地、海岸线、耕地坡度和新增建设用地等开展补充调查。按照二调新的土地分类体系做好地类衔接工作,同时采用西安80坐标系重新计算和统计图斑面积。

按照图件、数据和实地三者相一致的原则,通过对20*年变更调查成果进行补充调查和数据衔接,获取全市各类土地利用信息及其空间分布状况,汇总形成全市各级土地利用现状数据。

2、基本农田状况调查

按照国家和省的要求,依据我市的土地利用总体规划,按照基本农田保护区(块)划定资料,在本次调查形成的土地利用现状调查成果基础上,逐片将基本农田保护地块(区块)落实到土地利用现状图上,统计汇总出各级行政区域内基本农田的分布、面积、权属等状况。

3、农村土地权属调查

国家和省对我市的任务要求是:查清农村集体土地所有权和公路、铁路、河流以及农、林、牧、渔场(含部队、劳改农场及使用的土地)等国有土地的使用权状况,加快推进土地登记发证,完成农村集体土地所有权登记发证工作。

对我市来说,近年来早已先行全面开展并基本完成了农村集体土地所有权的调查工作,并制作完成了无争议的土地所有权证书。因此,我市农村土地权属调查工作的主要任务是:

(1)对此前农村集体土地所有权调查工作中遗留的425宗争议地进行调处;

(2)对公路、铁路、河流以及农、林、牧、渔场(含部队、劳改农场及使用的土地)等国有土地的使用权状况进行调查;

(3)根据这几年土地征用情况,国有土地使用权调查登记情况,以及对宗地权属、面积、界址等发生的变化情况,对集体土地所有权进行变更。

(4)充分利用上述成果,加快推进登记发证工作。

4、城镇、村庄地籍调查

国家和省对我市的任务要求是:按照地籍调查技术规程,充分利用已有地籍调查成果,对城市、建制镇、农村居民点内部的建设用地逐宗进行权属调查和地籍测量,查清每宗地的位置、范围、面积、用途等状况;统计汇总各级行政区的城镇、村庄各类土地面积数据,包括工业用地、基础设施用地、金融商业服务用地、住宅用地、开发园区、房地产用地以及村庄内部农村宅基地等土地利用数据。

我市在这些方面已有相当的基础,一是自20*年以来,我市相继完成了本岛大部、同安、集美、海沧等部分城区约180平方公里的1:500比例尺地籍精度数字地形图的测绘工作;二是在本岛老城区、集美区、海沧区和同安区的地籍调查均有较广泛的数据基础;三是近三年来开展的农村土地房屋登记发证工作成果显著,具有相当的数据积累。

经过调查摸底后,扣除原已做的可利用的成果,我市城镇、村庄地籍调查还需要做的工作有:

(1)农村土地权属调查部分。需要对6.1万宗土地房屋进行测绘和调查,对已完成测绘未调查的约5万宗土地房屋进行调查;

(2)1:500大比例尺基础图测制部分。一是对**~20*年期间测绘的海沧、杏林城区约30多平方公里现势性约可以达到70%的大比例尺图进行局部更新测绘;二是对本岛东北部地区、岛外部分城区、绝大部分建制镇和独立工矿等无1:500比例尺基础图近120平方公里的区域进行成片大比例尺数字地形图测绘。

(3)对原有或新完成大比例图测绘的建成区和建制镇的区域进行成片地籍调查或补充调查和变更调查。一是对本岛老城区、东部地区,集美区、海沧区和同安区翔安区开展成片地籍调查,预计城区需调查的面积为135.7平方公里,38695宗;二对本岛西北部进行变更核实,面积为52平方公里;三是对全市建制镇进行地籍调查,约有357个街坊,34979幢房屋,39.23平方公里。

5、土地调查数据库和信息系统建设

在利用现有网络系统,进一步升级和完善基础软硬件设施,加固安全系统等基础上,按照国家和本省有关数据库建设标准和规范,遵循集中统一管理、资源和信息共享的基本原则,结合我市管理模式,由市国土房产局统一建立土地调查各基础信息数据库和专题信息数据库,建立相应的管理信息系统和社会化服务信息系统,满足市、区两级对数据库的管理、更新、利用和社会化服务等工作需要。

(1)建立土地调查相关基础数据库

按照国家标准和规范,对土地利用现状调查工作中应用的卫星影像图数据进行加工处理,建立全市“1:5000卫星正摄影像图数据库”;对城镇村土地房屋权属调查中测绘的地形图进行加工整理,建立“1:500数字地形图数据库”。并按照一数一源、一数多用、杜绝重复的原则,数据库建成后直接并入我市空间地理基础信息数据库,丰富其基础数据内容,并通过**城市地理信息共享平台实现与其他数据库的互连互通和共享,满足各方面需要。

(2)建立土地调查各专题数据库

按照国家、省土地调查有关数据库建设标准和规范,在市级统一建立“市、区两级土地利用现状数据库”、“基本农田数据库”、“城、镇、村一体化土地房屋权籍数据库”三大土地调查专题数据库;结合本次土地调查、日常动态更新和日常管理工作中的各种成果图、成果表、以及调查簿、册、卡等数据和资料信息,建立“成果数据库”。

(3)升级完善现有土地利用信息系统

对我市已经部署的电子政务基础平台和在平台上建立的土地利用计划规划管理子系统、耕地保护管理子系统、用地预审子系统、农用地报批管理子系统、建设用地供地管理子系统等5个应用子系统进行进一步升级完善,实现对空间地理基础数据和土地调查各专题数据库的查询检索、实时调用、综合统计、分析输出等功能,满足市、区两级的管理需要。

(4)建立城镇村一体化土地房屋权籍管理信息系统

按照地籍信息系统建设有关技术标准和要求,结合我市市区垂直、城乡一体、房地合一的管理模式,建立城镇村一体化土地房屋权籍管理信息系统,实现对空间地理基础数据的查询检索和实施调用功能,实现对城镇村土地房屋权籍数据库的查询检索、统计输出、实时调用和综合分析等功能,满足权籍管理需要,实现编辑录入、制图输出、登记发证、信息变更以及办公流程等管理功能,满足日常业务需求。

(5)建立土地调查数据资源数据汇总与辅助分析系统

土地调查数据既包括大量空间图形数据,又包括关联复杂种类繁多的属性数据,汇总统计时点要求严格,因此数据的汇总必须采用基于标准数据库的专门应用系统来完成,以确保数据的准确性、可靠性和标准化。此外,土地调查数据是国家重要基础资源数据,对该数据从多角度、多方位进行专题分析以及综合分析,并形成相应的分析成果,是充分利用和发掘数据价值,准确掌握市情,为制定市国民经济发展战略及相关管理政策措施的重要依据的必然要求。辅助分析系统就是要构建科学的数据分析模型,利用计算机软件技术实现数据的全面深入分析,获取丰富的分析成果,满足计划、规划和管理政策制定的需要。

(6)建立数据库运行维护管理系统

实现对建立的各信息系统和集中存储的各数据库的权限管理、日志管理、目录体系管理、数据库结构管理、图形符号管理、备份管理、数据转换与导入导出等功能,满足系统和数据库安全正常运行维护管理需要。

(7)建立数据交换系统和土地资源信息的社会化服务系统

利用已经建成的网络系统,建立我市与国土资源部、省国土资源厅的数据交换系统,实现数据资源的上传、接收、日常业务的网上申报审批等功能;建立我市国土房产局内外网的安全数据交换系统,实现内外网间的数据交换。建立基于市政务网的共享和社会化服务系统,为政府各部门提供土地资源信息共享服务;建立基于互联网的公众服务系统,为市民和社会公众提供必要的土地信息服务。

6、成果汇总

土地调查获取的各类成果要按规范要求进行整理汇总。首先进行区级调查成果的整理、汇总,再通过对本辖区各区级调查成果进行接边、整合,形成市级调查成果。

(1)数据汇总

借助数据库技术,按照要求对区级土地调查数据进行汇总;在区级数据汇总基础上,通过接边、整合,形成市级和省级相关数据成果。

(2)图件编制

在区级标准分幅图件的基础上,利用数据库管理和计算机辅助制图等技术,采用缩编等手段对土地调查图件成果进行逐级整理,编制不同比例尺、不同要素内容的系列图件成果,主要包括市、区、镇三级不同比例尺土地利用现状图件和各种专题图件等。

(3)成果分析

根据土地调查结果,开展土地利用状况分析。一是对耕地和基本农田等各类土地的数量、分布及其变化状况进行综合分析,提出合理利用土地的建议;二是对土地利用结构、集约程度进行分析,预测土地变化趋势;三是分析城镇、村庄建设用地数量、结构和分布情况,为城镇、村庄土地的开发利用与潜力挖掘,节约集约利用土地资源提出建议。

(4)报告编制

根据土地调查结果,编制市、区二级第二次全国土地调查综合报告(工作报告、技术报告、自检报告、成果分析报告)以及专题报告(基本农田状况分析报告、城镇、村庄土地利用状况分析报告)。

7、建立调查统计、及时监测与快速更新机制

在我市开展第二次全国土地调查工作的同时,要建立和完善土地调查统计、及时监测与快速更新机制。在全市第二次全国土地调查工作完成后,制定成果管理使用办法,加强土地调查成果应用,充分发挥土地调查成果在国土资源管理和经济宏观调控中的作用;建立地籍管理和国土资源其他业务管理之间的协调、联动机制,明确各成果应用部门对地籍成果使用和更新的责任和义务;建立科学的土地调查成果更新制度,继续采用3S(遥感﹝RS﹞、全球卫星定位系统﹝GPS﹞、地理信息系统﹝GIS﹞)等先进的调查技术手段开展土地利用动态监测和成果变更工作,保证成果准确、客观、现势;充分发挥市、区土地利用现状数据库管理系统在快速更新中的作用;加大地籍工作的经费投入,加强地籍管理人才的培养,健全地籍管理队伍,为快速更新机制的建立和完善提供基本保障。

三、技术依据与方法

(一)技术依据

1、《第二次全国土地调查总体方案》(国土资源部20*年)。

2、《第二次全国土地调查实施方案》(国土调查办发〔20*〕7号)。

3、《第二次全国土地调查技术规程》(国土资源部20*年)。

4、《第二次全国土地调查数据库建设规范》(国土资源部20*年)。

5、《福建省第二次全国土地调查实施方案》(闽国土调查办〔20*〕004号)。

6、《福建省第二次全国土地调查补充技术规定》。

7、《福建省城镇、村庄地籍调查工作方案》。

8、《确定土地所有权和使用权的若干规定》(国家土地管理局**年)。

9、《土地权属争议处理办法》(国土资源部20*年)。

10、《城镇地籍调查规程》(国家土地管理局**年)。

11、《城镇变更地籍调查实施细则(试行)》(国家土地管理局1998年)。

12、《土地分类(试行)》(国土资源部2001年)。

13、《全国土地分类(过渡期间适用)》(国土资源部20*年)。

14、《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区划代码》(GB/T2260-**)。

15、《福建省县级土地利用更新调查技术规定》(福建省国土资源厅20*年6月)。

16、《福建省县级土地利用更新调查数据库规范(试行)》(福建省国土资源厅20*年7月)。

17、《土地登记规则》。

18、国土资发〔2001〕359号文。

19、《**市集体土地所有权登记发证工作技术方案(试行)》。

20、《**市人民政府关于开展全市集体土地所有权登记发证工作的通知》(厦府〔20*〕67号)。

21、有关测绘技术和空间地理基础数据的国家或行业标准、规范和图式。

22、**市大比例尺数字地形图测绘技术要求。

23、其他有关土地调查、更新调查、变更调查、土地登记的文件、规定等。

(二)技术方法

1、坐标系统

(1)高程系

采用1985国家高程基准。

(2)平面坐标系

A、城市一级导线及其以上各等级测量控制网测量中观测值改化和平差计算应分别在92**坐标系和西安80坐标系中完成,分别获得各控制点在两个坐标系中的坐标成果。这就要求在各等级测量控制网加密过程中,应尽可能选择同时具有92**坐标系和西安80坐标系坐标的控制点作为起算,且符合此条件的控制点数量和分布应符合控制测量的规范要求。

B、大比例尺地形图、地籍宗地图均采用92**坐标系。

C、1:5000土地利用现状图均采用54北京坐标系,通过坐标系转换获取一套“西安80坐标系”1:5000土地利用现状成果图和1:5000卫星正射影像图,所有的数据计算和汇总统计成果均要求为“西安80坐标系”。

2、城乡土地利用现状调查

采用具有良好现势性分辨率0.6米的"快鸟"卫星遥感影像图制作1:5000正射影像图(DOM),作为本次土地调查的基本工作底图;采用内外业一体化的作业方法,将内业判读与外业调绘相结合,内业数字化与外业全站仪和GPS坐标测量相结合,将全面调查与局部更新相结合;在城区、建制镇和独立工矿、农村居民点内外区域调查数据的结合上,界线位置和坐标要遵循小比例尺服从大比例尺,判读服从实测,低精度服从高精度的基本技术原则;内业数据处理上,采用ArcGIS地理信息系统软件进行图形及其属性数据的编辑、处理和统计计算,并且要尽可能多采用软件批处理的方式,将手工处理的事务减少到最低,以提高数据处理的效率和可靠性;在新旧地类体系的衔接上,地类分割、地类范围线变更必须在外业实地调绘的基础上进行,或者在有经批准的用地红线、权属宗地界线的基础上进行;必须做好现状数据的时点控制,记录和保持清晰的数据流向。

城区、建制镇、农村居民点、独立工矿内部的土地现状调查,充分利用大比例尺地形图信息丰富、直观、精度高的特性,结合地籍调查成果,对宗地地块直接利用,对宗地以外的区域,遵循外业调查为主,内业判读为辅的原则,按照土地调查地类对图上的地类要素信息进行提取,形成图斑线,并建立地类拓扑关系和属性信息。

3、城镇、村庄地籍调查

地籍调查必须全部在具有良好现势性的1:500数字图的基础上展开,缺少现势性1:500数字地形图的地区必须首先测绘1:500地籍精度的数字地形图,且在利用1:500图进行地籍调查过程中,必须对已经发生变化的房屋、道路、围墙或其他具有界线或标志特征的地物进行修补测,且地籍宗地的界址点、界址线必须采用解析法准确确定坐标。

数字地形图测绘中,各级控制网的布网、观测和平差计算必须符合国家相关规范要求;一二级地物要素测量必须采用全站仪解析测图法,位于道路或开阔地带的次要地物可以采用GPS的RTK实时测量技术进行测量;地物要素的精度必须符合《城镇地籍调查规程》的要求;内业地形成图必须采用“城市数字测绘与管理系统(UDSMS)”软件,地籍宗地图的成图和属性数据录入编辑必须采用“**市地籍宗地管理系统”;地籍调查过程中形成的图、表、册、卡等与登记发证有关的重要资料应进行整理并扫描,形成可以建库的数字化资料成果。

4、数据库与信息系统

在市国土房产局数据中心现有设施资源基础上,按照"统筹利用、资源共享"的基本原则,配备和优化升级相应配套的软硬件;系统采用双数据库服务器群集,海量光纤存储,多应用服务器硬件负载均衡的基本架构;以ArcGIS9.2地理信息系统软件为图形平台,以Oracle10g大型数据库管理软件为后台管理数据库,存储各类土地调查成果数据,实现对土地利用的图形、属性、栅格影像空间数据及其它非空间数据的一体化集中管理;采用J2EE的系统架构和电子政务基础平台的技术路线,在市国土资源与房产电子政务系统1期开发建设的基础上,开发土地调查应用信息系统;各业务信息系统采用以B/S结构为主,C/S结构为辅的基本技术模式;应用系统必须实现对空间和非空间数据的关联综合查询、浏览、调用、更新、统计分析、成果图表打印输出、多时序历史数据回溯等功能,实现组织机构管理、统一身份管理、流程管理等功能,满足数据管理与更新维护,业务申请审批办理等需要。

5、信息共享和社会化服务

充分利用现有的“国土资源信息网”、“数字福建金宏网”、“**市政务网”,结合市信息产业局牵头开展的“**市城市地理数据库共享服务平台”和市国土房产局开展的“空间地理基础信息数据库系统”、“国土资源与房产电子政务系统”等项目建设,建立先进、高速、大容量的信息管理网络体系,按照纵向“国家—省—市—区”四级、横向各部门多节点的结构模式,实现各级各部门互联互通和数据资源的及时交换和传输,为四级国土资源日常管理,为我市各政府部门公共服务管理提供信息支撑,为社会公众提供基础地理信息、土地基础信息和房屋基础信息的应用服务。

四、第二次土地调查成果

通过开展**市第二次全国土地调查工作,全面获取覆盖全市的土地利用现状信息,形成一系列土地调查成果,主要包括:数据成果、图件成果、文字成果和数据库成果等。

(一)数据成果

1、市、区、镇、村四级农用地、建设用地、未利用土地等各类土地面积数据;

2、市、区、镇、村四级基本农田面积数据;

3、市、区、镇、村四级不同坡度等级的耕地面积数据;

4、市、区、镇、村四级飞入地面积汇总数据;

5、市、区、镇、村四级海岛土地利用现状分类面积汇总数据;

6、市、区、镇、三级城镇、村庄地籍调查汇总数据;

7、市、区二级工业用地、基础设施用地、金融商业服务、开发园区、房地产等用地情况汇总数据。

(二)图件成果

1、市、区外业调绘原图及外业成果图;

2、市、区标准分幅土地利用现状图件;

3、市、区、镇三级土地利用现状图件;

4、市、区、镇三级基本农田分布图件;

5、城镇、村庄地籍调查成果图件;

6、土地权属界线调查底图及成果图件;

7、全市第二次土地调查图集。

(三)文字成果

1、相关记录簿册

(1)外业调查记录手簿;

(2)土地权属界线协议书、争议原由书及相关文字记录;

(3)相关修改情况记录。

2、综合报告

(1)市、区两级第二次土地调查工作报告;

(2)市、区两级第二次土地调查技术报告;

(3)市、区两级第二次土地调查自检报告;

(4)市、区两级第二次土地调查成果分析报告。

3、专题报告

(1)市、区两级基本农田状况分析报告;

(2)市、区两级城镇、村庄土地利用状况分析报告。

(四)数据库及管理系统成果

1、市、区两级土地利用现状数据库;

2、市、区两级多源、多分辨率遥感影像数据库;

3、市、区两级基本农田数据库;

4、城镇、村庄地籍调查数据库及管理系统;

5、市、区两级土地利用现状数据库管理系统。

五、工作进度安排

根据《通知》和国土资源部、省国土资源厅对时间进度的要求,**市应于2008年上半年基本完成调查工作任务(不含城镇、村庄地籍调查),至2009年底基本完成全市城镇、村庄地籍调查工作任务。具体安排如下:

(一)准备阶段20*年7月~10月

1、工作准备阶段:20*年7月~8月

(1)开展第二次全国土地调查准备工作,学习领会《福建省第二次全国土地调查实施方案》等方案和规范材料。建立市、区第二次全国土地调查领导组织体系;搜集资料、编制工作方案和经费预算。

(2)开展业务培训与舆论宣传;

(3)分析准备已有的成果资料,数据资料,配套基础设施等。

2、技术准备阶段:20*年9~10月

(1)完成技术调研工作;

(2)完成农村土地利用现状调查,城镇农村居民点土地利用现状调查,大比例尺数字图测绘,城镇地籍调查的技术要求、规程或细则。

(3)确定各阶段大比例尺数字图测绘和城镇地籍调查开展的具体区域,招标方案,编写招标文件。

(二)土地利用现状调查的实施进度

1、20*年11月~2008年4月

(1)20*年12月,完成全市0.6米快鸟卫星遥感影像图的采购和1:5000卫星正摄影像图的处理制作。

(2)20*年12月,完成农村土地利用现状调查的招标采购工作。

(3)20*年12月~2008年1月,完成工作底图制作、打印和西安坐标系的转换工作。

(4)2008年1月~2008年3月,完成地类调查的地块内业判读、外业调绘、新增地物实地补测、海岛调查。

(5)2008年3月~2008年4月,完成调绘底图标绘、地类归并转换和手簿填写,权属界线套合。

(6)2008年4月,区级自检、市级预检、省级图件核准。

(7)2008年4月,完成建库数据的预处理形成入库的标准数据。

2、20*年11月~2008年4月

基本农田调查上图,处理成入库的标准数据;检查验收,面积计算、成果汇总。

3、2008年5月~6月

成果上报确认、资料成果存档、经验总结。

4、2008年10月31日

2008年变更调查。

5、2009年10月31日

以2009年10月符合标准的DOM,套合2008年10月以来到2009年10月批准的用地红线,以2008年年度变更调查成果为基础,进行2009年年度变更调查。

(三)城镇和村庄地籍调查的实施进度

1、20*年9月~11月

开展城镇地籍测量和地籍权属调查招标工作等。

2、20*年9月~2008年9月

开展全市剩余村庄土地房屋成片测绘工作,并根据测绘工作进度开展村庄地籍权属调查工作。

3、20*年11月

开展已有测绘成果的城区、建制镇(大同街道、马巷镇、灌口镇)试点工作。

4、20*年11月~2009年6月

变更和查清农村部分的集体土地所有权和大宗国有土地使用权状况,确权达到可发证的90%以上。

5、2008年3月-2009年6月

全面开展城镇土地调查,完成建成区、建制镇的城镇土地调查。

6、2009年6月-2009年底

汇总统计调查,查清工业、基础设施、金融商业服务、开发园区和房地产等用地的分布和利用状况。

7、2009年6月-2010年6月

整理建档。

(四)数据库和信息系统建设

1、20*年10-12月

完成数据库及系统建设的配套软硬件的采购和安装部署工作。

完成数据库及信息系统的需求调研和招标文件的编写工作。

完成数据库及信息系统主要技术人员的技术培训工作。

2、2008年1月

完成数据库及信息系统的整体招标采购工作。

3、2008年2月

完成数据库及信息系统的详细设计工作。

4、2008年3月-7月

完成农村土地利用现状调查数据库建库。

完成基本农田数据库建库。

5、2008年3月~2009年7月

完成全部数据库及信息系统的开发建设工作。

结合其它土地利用调查,城镇和农村地籍调查进度将各种数据入库。

结合系统运行应用,实现各种数据的动态更新。

完成数据交换系统和社会化服务系统的开发建设工作。

完成数据汇总统计和分析工作

6、2009年7~12月

系统试运行,并整体检查验收。

六、组织实施

(一)组织保障

1、领导机构

为保证我市第二次全国土地调查工作的顺利开展,市政府已成立**市第二次全国土地调查领导小组,分管副市长任组长,市政府副秘书长和市国土房产局局长任副组长、市发改委、财政局、建设与管理局、规划局、农业局、民政局、环保局、统计局、海洋与渔业局和市国土房产局各一名领导为领导小组成员。领导小组办公室设在市国土房产局,办公室主任由市国土房产局副局长担任。财政局、民政局、农业局、统计局各一名处长为联络员。各区人民政府成立相应的领导小组及其办公室。领导小组负责本辖区第二次土地调查工作的组织协调,研究审定实施方案、经费安排和重大土地权属争议的调处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具体组织实施本辖区第二次土地调查工作。

各级政府对本辖区第二次全国土地调查成果负总责。各有关部门应当高度重视、积极配合、各负其责,确保**市第二次全国土地调查工作顺利开展。

全市第二次全国土地调查工作由市国土房产局具体组织实施,相关成员单位应积极配合市国土房产局开展工作,及时提供有关保障和相关适用资料。

2、职责分工

市人民政府负责全市第二次全国土地调查工作的组织领导和协调工作,包括:

(1)负责**市第二次全国土地调查工作的宣传、培训;

(2)制定第二次全国土地调查**市的工作方案、按专题和项目分别制定**市第二次全国土地调查有关技术设计或技术要求、**市第二次全国土地调查有关检查验收细则等文件规范;

(3)审查各区各阶段第二次全国土地调查实施计划及各部分第二次全国土地调查技术设计文件;

(4)负责调查工作的检查监督与技术指导;

(5)负责区第二次全国土地调查成果的检查验收;

(6)开发市级土地利用数据库及信息系统;

(7)检查督促所辖各区第二次全国土地调查工作;

(8)对所辖各区第二次全国土地调查工作进行预检,督促有关单位按照省级检查、验收意见和市级预检意见整改到位;

(9)对辖区内第二次全国土地调查成果进行统计、汇总、分析和上报。

各区人民政府负责本辖区第二次全国土地调查工作,包括:

(1)按照市统一制定的计划和技术设计组织开展第二次土地调查,对在本区区域实施土地测绘、调查等作业单位的工作情况进行跟踪、督促、检查和协调配合;

(2)制定区各阶段工作实施计划;

(3)协调并处理本辖区土地调查涉及的指界和权属纠纷调处等问题;

(4)对本区第二次土地调查成果进行自检,上报市预检、省验收,按照省、市级检查意见完成整改工作;

(5)全区第二次全国土地调查成果的统计、汇总、分析和上报;

(6)组织区第二次全国土地调查的宣传动员工作。

(二)确定作业单位

本次调查采取招标方式确定作业单位,以合同方式规范调查行为。以《任务书》方式下达调查任务并督促执行与检验。市调查办和负责各部分实施的专题工作组应加强对承担调查任务的作业单位资质审查和调查人员的培训,取得相应资质并通过省、市国土部门专门培训和考核后的专业队伍方可承担调查任务。

(三)宣传培训

要通过报刊、电视和互联网等媒体,大力宣传第二次全国土地调查的重要意义,报道调查内容及工作进度,宣传典型经验及做法,提高全社会对调查工作重要性的认识。

第二次全国土地调查专业性强、技术要求高,要组织作业单位参加省、市国土部门组织的培训工作,通过培训、以会代训等形式对市、区有关单位部门、国土资源部门和专业队伍的技术骨干开展土地调查任务、规程规范、新技术应用等方面的培训,明确要求、统一方法,确保我市第二次全国土地调查工作的顺利开展。

(四)技术保障

1、明确技术要求

在国家和省统一制定的实施方案和土地调查相关规范、标准基础上,按专题和项目分别制定《**市第二次全国土地调查技术细则》等标准,明确我市开展第二次全国土地调查工作的技术要求。

2、建立质量监督检查和技术咨询制度

市第二次全国土地调查领导小组办公室下设的各工作组,由市、区国土资源部门业务与技术骨干组成,负责监督检查第二次全国土地调查工作,针对问题向市、区提出整改意见。为解决调查中遇到的重大技术问题,由调查经验丰富的管理人员和技术人员和聘请的有关专家组成专家组,具体负责全市第二次全国土地调查工作技术问题的研究、咨询。

3、建立检查验收制度

严格按照《福建省第二次全国土地调查检查验收办法》,《**市第二次全国土地调查检查验收办法》等,做好检查验收工作。

(1)加强基础资料的质量检查监督。委托测绘产品质量监督检验部门对航空摄影的成果、正射影像图、大比例尺地形图等基础测绘产品和相关资料进行检查验收。测绘产品质量监督检验部门应严格按照国家相关的规定和要求,加强对作业过程的跟踪,及时发现和解决问题,确保能够按时提供合格的航摄成果、正射影像图和大比例尺地形图等基础测绘产品。

(2)实行调查成果分阶段检查制度。我市第二次全国土地调查检查验收分三个阶段进行,即试点验收、外业验收、内业验收暨总验收。各区外业调查工作必须采用先试点后铺开的方式,试点外业成果验收合格后,方可全面开展外业工作;外业成果验收合格并对验收存在的问题全面整改到位后,方可转入内业工作;内业工作完成检查合格后方可进行调查成果总验收。

(3)实行严格的分级验收制度。根据国务院第二次全国土地调查领导小组办公室和省土地调查办对市级汇总成果进行验收的要求,我市采取省、市、区分级负责检查验收的办法,区级土地调查成果由区级自检,市级预检,省级组织验收。

(4)实行一票否决制。在对第二次全国土地调查成果进行检查验收时,实行"一票否决制",即在检查验收时,发现人为篡改土地调查成果的,检查验收不通过,调查的所有成果必须按步骤重新进行核实、修改;若连续三次发现同类性质问题的,该成果不予验收,同时要追究主要当事人的责任。

(五)经费保障

根据我市实际情况,第二次全国土地调查经费由财政部门予以保障。要积极配套工作资金,确保土地调查任务按时保质完成。

调查工作报告篇2

局党组:

为进一步理清思路、解决问题,客观认识小车队在交通工作中的作用,分析小车队设立的意义及前景,现将小车队的工作情况及2005年工作方案汇报如下:

一、前期工作情况

(一)小车队成立的背景

为进一步加强行政执法工作力度,加快交通新型企业发展,树立交通形象,2001年,交通局购买普桑7部,长安之星2部、普桑1部(稽查站),县换给普桑1部(皖S30553)。由于是分配给各站队,统一管理及调控机制缺乏,加之站队自律意识不强,致使2002年交通车辆各类事宜陆续出现,一是管理差,车辆丢失2部;二是车辆使用差,私人用车严重交通责任事故2次;三是车辆保养差,车辆人为损毁现象普遍;四是车辆监督差,随意使用、乱停乱放、以私代公,交通形象严重受损。为解决上述问题,提高车辆使用效率,实现国有资产的保值增值,改善和树立交通新形象,2003年初,局成立了交通局小车队,股级单位、企业性质,具体负责县城中队、稽查站、新型客运企业的车辆管理工作,由局办公室负责协调,分管办公室的同志分管。

(二)主要成绩

车队成立以来做到了“两下降、三保障、四提高”,即非工作用车次数及里程显著下降、车损率显著下降;保障了规费征收用车、保障了新型客运企业用车、保障了局及相关协调单位用车;提高了车辆使用与保管的安全系数、提高了服务质量、提高了工作效率、提高了社会形象。

2004年,截至12月中旬,小车队已安全行车28万公里,全面完成运管所制定的里程计划,无重大责任交通事故,无出现人为的机械事故,车辆按时入库,驾驶人员服从调动,主动配合工作。

(三)具体做法

1、严格监管:交通局与车队签订目标考核责任书,对车队按照管用分离的原则,就人车的管理、所需费用的划拨、车辆使用的程序、安全责任的认定等作了具体规定。车队每月就车辆的使用情况、各单位用车情况、驾驶员考核情况、车辆维修及用油情况等文字及报表向分管负责人汇报、向相关负责人通报。

2、规范程序:用车由各单位申报,运管所长审批申报单,小车队调度车辆,对码表数进行确认,归库时由单位负责人对行驶里程进行签字确认,车队对每月根据派车单进行台帐登记并进行总结。同时车队坚持24小时值班制,对到归库时间仍未归库的车辆,由值班人员进行电话询问和催促。

3、车辆供油:由小车队派专职人员陪同驾驶员共同定点加油,实行满油箱制,统一加油,统一结算,确保了油料的供应,同时对驾驶员确定百公里耗油数,基本上杜绝了公油私用现象。

4、保养维修。由车队所属维修站定期对车队所有车辆进行保养,督促驾驶员时刻保持车辆良好的技术状况,保证可随时出车。车辆维修时,由驾驶员填写申报单,车队分管负责人核实签字后方可维修。

5、安全管理:由车队与各驾驶人员签定了《目标考核责任书》,制定了“十个禁止”规定,在阴雨、雾、雪等恶劣天气下,无特殊情况,车队原则上不出车。车辆晚间必须入库,归库后车门及车库门一律落锁。

二、存在问题及分析

(一)存在问题

由于以下因素导致出现了个别不协调现象。一是车队负责人综合素质、车辆管理水平有待提高;二是站队负责人想控制车辆,随意用车;三是运管所油料标准核定低,里程不够;四是由于原先采取了“人定车,车不定队”的管理模式,致使车辆、驾驶员更换频繁(后经研究决定采用“保持稳定,局部微调”的管理模式,取得了较好效果);五是交通局因应付各类检查和上级领导用车,时常从车队抽调车辆。

为此,下步需加大协调力度,运管所与车队定期举行协调会议,分析和解决工作中的实际问题,以促进工作顺利开展。

(二)车队存在的必要性

由各站队管理车辆,各自为政,管理分散,无法统一管理,必然会引发以下问题:

1、“公车私用”现象严重,甚至会使公车变成各站队负责人的私家车,这在现在某些单位已成为事实。

2、由于车辆无固定停车地点,缺乏必要的管理措施,可能会导致车辆的丢失。

3、车辆的定期保养、检修不能及时跟上,车辆技术状况难以得到保障,车损率较高,隐患极大,同时部分人员没有强烈的安全意识,“雨、雪、雾、冻”等恶劣天气出车,可能造成交通事故频发。

4、交通稽征车辆满街跑,乱停、乱放,影响交通形象。

5、车辆使用里程数无法控制,油耗损失难以估计,浪费极大。

三、2007年工作方案

为进一步加强车队管理,提高车辆使用效率,保证运政、新型企业及其它临时性用车,保障交通事业的快速发展,结合上述实际,特制定2005年小车队工作方案如下:

(一)管理

1、进一步加强车队班子建设,提高领导水平;加强车辆驾驶员考勤,保障驾驶人员在工作时出勤出力;严格落实值班制度,保证信息畅通,确保各用车单位随时有车可用。

2、设立意见簿。为加强车队、各用车单位的交流沟通,解决派车与用车之间的矛盾,促进各项工作的顺利开展。由小车队印制意见簿,发至运管所、稽管大队、四站(城东、城西、闸北、稽查站)、运政执法1-5中队和新型企业的负责人,对车辆技术状况、驾驶员、车辆维修保养填写意见和建议,每星期由小车队收集汇总一次,对所提出的问题认真加以研究和整改。

3、每星期出一期车队动态,将各单位的用车情况及时通报给各用车单位;建立车队与运管所、各站队、新型企业的协调会制度,更好地协调好车辆使用行为。

4、由小车队每月进行一次车辆使用情况统计,并形成报表,分别报运管所、稽管大队、企管股、局分管领导、办公室、计财股,同时抄送给各站队、新型企业。

5、小车队在加强县城各单位的用车管理的同时,进一步强化对乡镇交管站车辆的技术服务。

(二)核算

1、运政。截止2004年11月30日,县城中队及稽查站经费及里程之比,折合每公里征费58.7元;按每百公里耗油11.5公升计算,每公升油征费510.4元。

依此测算,完成1480万元征费任务,需25.2万公里,2.9万公升油。

县城各站依据任务,按上述标准逐一测算并下达计划;运政执法中队考虑执法特殊性,收入每1万元另增加25公里(如每月完成20万元,增加500公里,每天折合增加16.7公里)。

2、新型企业。根据企业目前情况,仍按1.85元/公里计算,原则上不限定数额。

(三)调度

1、车辆:企业车辆原则上保障两部车,一部普桑(主要用于外出协调业务)、一部长安之星;运政单位从原所有普桑中调出皖S30553车,增一部长安之星。

2、运政:日常工作由各站(队)填写派车单,小车队调度车辆,出车时由车队、用车单位负责人对码表数共同在派车单上签字认定,归库时,对码表数和使用里程数最后在派车单上签字确认,如无用车单位签字确认,小车队拒收派车单,其间发生的一切费用及责任事故由用车单位承担。特殊情况或突击性任务时,四站(城东、城西、闸北、稽查站)、五队用车由运管所长或稽查大队长批准。

3、新型企业:由用车单位负责人填写派车单,局三产办审批。派车、归库程序同运政。

4、重大问题,特殊任务由分管小车队领导批准。

以上车辆、驾驶员与站队的关系的总原则是“人定车、车定站”。

(四)考核

每月的工资单,按驾驶员档案工资的70%进行打卡,工资单上必须要有用车单位和车队负责人合签后才能发放(各用车单位要签明驾驶员工资的具体发放比例),另30%随各站队工资模式,年底由小车队统一兑现。

如果驾驶员连续两个月工资达不到70%,由小车队另行制定处罚意见。

(五)经费

按照“谁使用,谁付费”的原则,以1.85元/公里的标准,由局计财股根据运管所、稽管大队、各站(队)、新型企业认可后的报表统一划拨给小车队。

调查工作报告篇3

一、基本情况

为扎实推进三城联创工作,在县政府统一部署下,县城管执法局认真谋划县城区卫生保洁工作。xxxx0年7月份,即在范岗乡境内征地240多亩,规划建设了xxxx县生活垃圾处理场,并于xxxx2年12月底全部完成建设,总投入7150万元,其中争取中央预算内投资2800万元。城区内生活垃圾于xxxx2年1月10日进场处理,实行分层摊铺、压实,分单元逐级填埋及覆土,每天喷药除臭灭蝇,循环进行。垃圾渗滤液处理站于xxxx2年8月1日设备试运行,目前日处理量约110吨,处理过的水通过市环境监测站检测,各项指标完全符合设计要求达标排放,并可直接用于周边农田灌溉和水产养殖,城区及周边乡镇的生活垃圾得到了及时有效地处理。自xxxx4年1月起,又根据县城建成区面积和建设状况,将城区44条主次干道,51条背街后巷,3个广场约245万平方米的道路清扫保洁和12个公厕、10个中转站运行管理及城区垃圾收集、中转、运输工作,以鲁肃大道为界,分设老城区和新城区两个标段,通过公开招标,以1166万元的总价格交由两家有实力的公司承包经营。运营以来,城区卫生保洁工作质量明显提升,得到政府和广大市民一致好评。

二、主要做法

(一)合理测算作业经费,严格招标条件,选好一支专业队伍。在科学合理划分标段的基础上,在招标前调查了解了周边县(市、区)环卫作业运行及经费投入情况,结合我县财政实力和环卫作业现状,合理测算作业经费,并采取市场化运作,从投标公司的资质、业绩、设备等方面严格设置招标条件,确保了有实力企业中标运营,为提升保洁质量打下了基础。

(二)始终强化质量意识,严格规范作业,确保一流作业质量。

日常工作中,中标公司始终把保洁质量放在首位,通过人机结合规范作业,主次干道实现了由扫到洗的转变,作业道路路面基本见本色,慢道、人行道及时保洁,基本看不见飘浮物和有色垃圾。

一是不定期开展城区环境整治提升行动。两中标公司分别组建清障专业队伍,对城东新区路网,老城区主次干道,背街后巷道路两边建筑垃圾、残砖断石、树枝树根、污泥粪便,行道树、线杆周围余土等杂物长年循环清理,全方位整治,清除路障,方便机械和工人作业。

二是长期坚持冲洗路面、降尘,完善保洁设施,提升保洁质量。两家中标公司每天用多功能高压清洗车冲洗作业路面,降低灰尘。老城区由于路窄,行人、车辆较多,利用夜间作业,最大限度减少矛盾。同时加大投入。xxxx4年共投放900只240升垃圾桶,放置主次干道两边,方便居民垃圾投放。

三是机械清扫,垃圾收集桶装车载,减轻环卫工人劳动强度。主次干道的快车道以机械清扫为主,人工保洁为辅。每天出动4辆3吨后装压缩车,将主次干道两边垃圾桶的垃圾直接收到车内压缩,人机结合作业,既提高了工作效率,也减少了二次污染。

(三)加强日常工作监管,严格考评考核,建立一套良性机制

一是制定《道路质量考评办法》,用制度管事。加强对中标公司清扫保洁质量的监督,制定了质量考评办法,每天环卫所安排工作人员分2组,每组2人对作业范围内道路、街巷进行全面巡查督促,确保及时发现问题及时就地解决问题,做到一日一督查一结论,一周一通报,一月一兑现。

二是实行网格化管理。环卫质量管理列入网格化管理内容之一,实行五位一体监督(局领导、监察室、环卫所、执法中队、市民),局领导、监察室的督查信息,第一时间反馈到中标公司并限期整改。

三是充分发挥市民监督作用。背街后巷的环境卫生质量是环卫工作的短板。今年城管部门在51条背街后巷制作了102块环卫公示牌,将清扫保洁人员、监督管理人员等相关信息公示,主动接受市民监督。同时,积极利用电视、广播、网站等媒体宣传城市管理先进典型和反面案例,先后印制了致定城广大居民的一封信和城管进校园文明宣传册等宣传品,不断加强城管执法宣传,统一思想共识,营造良好的执法环境。

四是严格兑现考核结果。xxxx4年度两家中标公司,在主动接受巡查指导补救纠错的同时,城管局环卫所严格按照招标文件、合同和相关考评办法,进行考评考核。去年底,扣除两家公司19.098万元作业经费,兑现了合同,体现了合同的严肃性。

三、存在问题

(一)宣传不够深入,少数居民公共卫生意识不强,公共卫生设施损坏、丢失较多,随意乱丢、乱扔垃圾现象普遍,不能定点、定时倾倒垃圾,工作反复性较大。

(二)老城区道路窄,停车场地缺位等市政工程不完善等,环卫作业设备发挥不了应有的作用,多功能高压清洗车不能正常冲洗,中型扫路机不能清扫,特别是背街后巷居民残砖断石等杂物清理难度大,环卫质量提升不明显。

(三)建筑施工单位道路硬化不到位,建筑材料、施工土石方进出,车轮污染路面,清扫难度大,施工单位抢进度与路面污染矛盾难以解决。

(四)资金不足,环卫人员待遇低,年龄老化,工作能力不足,影响了保洁工作开展。

四、工作建议

(一)继续加大宣传。采取有效形式,在坚持日常管理与宣传相结合,开展城管进校园等活动基础上,进一步采取城管进社区、进机关等形式,加大宣传力度,让更多的人切实明白环境卫生事关每个人的健康,切实提高环卫保洁意识,营造齐抓共管的良好氛围。

(二)重视源头管理。加强垃圾源头监管,强力推行垃圾分类收集、处理,重点监控城建渣土、餐饮垃圾、商品房装修、洗车修车等行业,督促规范作业,减少垃圾量,确保集中定向运送,减少污染。

(三)创新工作方式。进一步健全网格化管理模式,牢固树立以人为本、执法为民的思想,坚持宣传教育为先导,做到执法与宣传、引导、规劝、服务相结合,并不断加大巡查督促力度,努力提升卫生质量。

(四)注重协作配合。注重与规划、环保、住建等部门的协调配合,超前谋划部署环卫基础设施建设,依靠所在地乡镇、社区的参与支持,合力推进城区环卫工作。

调查工作报告篇4

我市现有流动儿童12570人。其中站前区有流动儿童 902,西市区有流动儿童935人,盖州有流动儿童238人,开发区有流动儿童10000人,老边区有流动儿童495人。

由于党和政府的关注和重视,市妇联等有关部门共同实施快乐成长计划——“共享蓝天”关爱农村留守流动儿童大行动。教育行政部门特别是学校做了大量工作,使这些孩子们学习、生活基本上得到了保障,让他们感受到了学校这一大家庭的温暖,和城里孩子一样健康成长。在学习上得到优先辅导。很多老师无私奉献,利用早晨、午休时间为孩子们补习功课,学生采取互助的方式帮扶;在生活上得到特殊关怀。一些学校为其减免学杂费。并通过师生间、学生间建立帮扶对子为其捐衣物、学习用品,扶助流动儿童。老师还通过电话联系、每周家访,经常与家长沟通情况;在管理上得到特殊照顾。

从__x8年开始,市妇联针对流动儿童放学后家里没人,也没有亲属在身边的特殊情况,充分利用学校的现有资源,在市委、市政府和省妇联的大力支持下,协调相关部门进行投入,在流动儿童较集中23所小学建立流动儿童课后活动中心,并为每所“流动儿童课后活动中心”投入电脑、电视、录音机、书籍、桌椅、书柜、各种球类等学习、体育用品价值百万元。各学校为“流动儿童课后活动中心”提供一个宽敞明亮的教室,并针对流动儿童的特殊情况,在“活动中心”设立自学作业区、生活关爱区、文体活动区,学校安排老师专门看护。一方面保证流动儿童有学习场所,按时完成作业,有利于提升学习成绩;另一方面保证必要的文体活动,解决放学后流动儿童失控不安全问题。这一举措使流动儿童在学习、生活、身心健康上得到更多的照顾和关爱,和其它小朋友一样共享蓝天,健康快乐成长。

二、存在的问题

调查中发现,尽管各方面都做了大量工作,但由于流动儿童的特殊性,以及对流动儿童关爱工作不平衡,受经济条件制约,流动儿童群体工作仍普遍存在如下问题:

一是学习成绩滑坡。在学习上,由于两地教材不同、教学进度不同,造成流动儿童学习成绩较差,而且父母外出打工早出晚归,在孩子学习上管理不到位,多数孩子不能按时完成作业,学习缺乏自觉性、积极性。

二是生活相对困难。由于父母多数从事刮大白、拾废品等力工低收入工作,生活比较困难。而且还存在“两不管”现象,由于没有城市户口,又不能享受城市特困家庭的低保待遇。仅靠学校、师生的救济帮助只是杯水车薪。

三是心理问题突出。孩子的心理健康和人格培养问题令人担忧,由于孩子的父母一年到头忙于生计,没有时间和精力关心孩子,对孩子内心的困难、需求、兴趣及道德养成无法关注,造成了流动儿童道德教育和心理教育上的缺失。主要表现为两种倾向:一是内向、孤僻、不自信、不合群,不善与人交流;二是逆反心理强,情绪不稳定,自律能力差。

四是安全隐患多。由于放学后家中无人,又没有亲属在身边,多数流动儿童没人看护。由于经济条件所限,许多流动儿童不能到当地学生小餐桌那里写作业,教育部门在减负规定中严格控制学生在校时间,学校也怕承担安全责任等,所以流动儿童放学后存在失控现象,在管理上出现的空白地带,致使流动儿童安全得不到保证。

解决好流动儿童问题,是从根本上减少农村留守儿童问题的有效途径,也是稳定农民工的生产生活,解决农民工的后顾之忧。对此,各级政府部门要站在全局的高度,切实增强责任感,把这项工作摆上位置,各司其职,通力合作,出实招、办实事、求实效,真正让流动儿童和其它小朋友一样共享蓝天,健康快乐成长。

1、强化政府行为,解决源头问题。制定政策,加强宏观指导,为流动儿童平等发展提供有力的政策支持和保障。建立教育、保护、救助等长效机制,特别是在资金、设备、师资等方面对接纳流动儿童较多的学校给予支持。

2、发挥传媒优势,营造良好氛围。宣传党和政府保护儿童合法权益的政策及法律法规,宣传关爱流动儿童的好经验、好做法,宣传科学的家庭教育知识和方法。努力营造流动儿童健康成长的良好氛围。

3、纳入教育规划,发挥主导作用。教育行政部门,特别是学校要加强对流动儿童课后活动中心的管理,充分发挥其作用,真正解决放学后流动儿童失控不安全问题,有效利用这一阵地丰富流动儿童的文体生活,提升学习成绩,让这些孩子健康快乐成长

调查工作报告篇5

调解是我国民事诉讼中最具特色的处理民事纠纷的传统方式。如何创造性地开展诉讼调解,充分发挥其价值功能和优势,以实现调解制度之公正、效率的终极目标,值得深思。前不久,中国法官协会就调解情况分别到河南省、陕西省、吉林省几个基层法院进行了调研,所形成的调研报告为我们的思考提供了一个全新的视角。

一、当前基层法院调解工作的基本情况与主要做法

(一)基本情况

近年来,基层法院在审判实践中,在自愿、合法的基础上,以调解方式解决了大量的民事纠纷案件,为及时解决纠纷、化解矛盾发挥了积极的作用。

从几个基层法院的统计数字来看,以调解方式结案的比例多在60%至70%左右。有的是逐步下降;有的是稳步上升;还有的是先下降后又上升。下降的原因有以下几个:一是调解需要一定的时间,在不断加强审判流程管理、强化审限管理的同时,调解的力度被削弱;二是案件数量的不断增加使法官应接不暇,没有时间过多的调解,客观上造成调解不能;三是调解需要当事人对法官的信任,而目前法院的司法权威和法官的社会公信力在下降;四是对司法政策的理解不够全面,认为最高人民法院重判决轻调解,或认为调解过多有损法院形象;五是其他社会力量的不当干预,影响了当事人自由处分权的行使。

(二)主要做法

二、当前基层法院调解工作的体会

对调解的功能,各地基层法院有着清楚的认识:一是可以减少诉讼程序的对抗性,有利于在解决民事纠纷时维护双方当事人的长远利益和友好关系;二是可以最大限度地优化纠纷解决程序的效益,快速、简便、经济地解决纠纷,缓解当事人的讼累,降低诉讼成本,达到办案法律效果与社会效果的有机统一;三是有利于当事人充分行使处分权,发挥民事诉讼中当事人的程序主体性作用,实现当事人主义的私法功能;四是调解协议以合意为基础,更易为当事人实际履行,可避免执行中的困难,实现调解与执行的有机统一;五是在实体法律规范不健全的情况下,当事人可以通过调解中的协商和妥协,以探索双赢的审理结果。

针对前一时期随着民事审判方式改革的逐步深化而在理论界和实务界提出的调解“否定与替代论”,各地法院普遍持反对态度,认为调解不但已深深扎根于解决民事纠纷的诉讼制度之中,在很大程度上促进了办案法律效果和社会效果的有机统一,而且是在保证公正与效率前提下减少诉讼成本、使诉讼效益最大化的最佳途径。因此,我国调解制度的发展方向应当是逐步改进和完善,而决不是淡化、排斥和取消。目前应以学习贯彻最高人民法院肖扬院长2002年9月27日在人民调解工作会议上就加强法院调解工作的讲话精神为契机,进一步完善调解制度,建立独立的调解程序及规则,从程序上保障调解合法、有序进行。

调解能否适用与案件类型有着一定联系。有具体给付内容的民事案件适合以调解方式结案,原因在于此类案件调解的目的性很明确,就是为了促使双方能够对给付内容进行有效的协商,以便自愿、合法地达成协议。若是没有具体的给付内容,如选民资格案件、宣告失踪或宣告死亡案件、认定财产无主案件、破产案件等,则会因诉讼标的的特殊性而无法进行调解。

适用调解与审判资源有效利用的关系可从两方面审视:一是对于审判机制整体运作而言,适用调解可以减少诉讼环节,加快结案时间,特别是无须经过上诉程序,能够节约诉讼成本和审判资源;二是在民事案件一审过程中,适用调解不一定能够直接起到提高审判效率的作用。实践证明,结案总数与调解的比例普遍是成反比的,相对于判决而言,调解的有效适用对法官的综合素质要求较高,法官投入的精力也相对更多,而基层法院普遍案多人少,过分强调调解会使有限的审判资源难以有效利用。

三、当前基层法院调解工作存在的问题与建议

(一)存在的问题

1.法律规定调解必须在查明事实、分清责任的基础上进行弊多利少。根据民事诉讼法的规定,法院应根据当事人自愿的原则,在事实清楚的基础上,分清是非,进行调解。查明事实、分清责任是判决的前提条件,而调解的含义本身就包括对某些界限不清的事实、责任含糊不究,互谅互让,以达到既解决纠纷又不伤和气的目的。当事人选择调解的目的之一就是要提高效率,如果所有案件都要求在查明事实、分清责任的前提下进行调解,调解的优势就会丧失,还不如判决更简便、快捷。可见,一味要求查明事实、分清责任,既不尊重当事人的自主处分权,耗时、费力,又浪费法院的审判资源。

2.法律及司法解释的规定过于简单,审判实践中难以操作。民事诉讼法、最高人民法院《关于适用民事诉讼法若干问题的意见》设专章规定了调解,但内容简单,过于原则,缺乏法官和当事人必须遵守的程序和规范。这一方面造成法官在实施过程中随意性很大,何时调解、如何调解,均由法官决定,没有程序性的约束;另一方面,造成法官在实施过程中不敢大胆适用。同时,对调解中自愿、合法的规定也过于原则,审判实践中认识不一。

3.“调审合一”影响司法公正。民事诉讼法对调解的程序未作独立、专门的规定,实行的是“调审合一”的调解模式。这种模式对降低诉讼成本、避免严格程序带来的对抗性,具有一定的合理性和现实意义。但是,随着司法改革的进一步深化,它在审判实践中所暴露出来的弊端日益突出,如在案件审理过程中,法官常常身兼调解者和审判者双重身份,势必造成法官在身份上的冲突,一旦调解不成,容易使当事人对法院的公正和判决的正义产生怀疑,有损司法权威。

4.调解中的职权主义色彩过重。民事审判方式改革虽然起步较早,但传统审判方式的影响依然根深蒂固,反映在调解上就是法官的职权主义特别突出。首先,法官对运用调解方式还是判决方式结案,拥有较大的选择权,有些能调解结案的案件,法官却将调解走了过场;有些案件应当及时判决,法官却在开庭后反复调解,久调不决。其次,调解中法官多是扮演“主宰者”角色,忽视当事人尤其是债权人的诉讼权利和实体权益,甚至强迫或变相强迫当事人接受调解。

5.赋予当事人反悔权的规定有待完善。根据民事诉讼法的规定,调解书送达前任何一方当事人都可以反悔,而无需任何理由。因此,当事人在诉讼中达成的调解协议对当事人并无任何约束力。这对调解制度的发展产生了不利影响,损害了法院的权威和遵守调解协议一方当事人的利益,导致了审判资源的浪费,助长了当事人在调解中随意言行、不负责任的倾向。

6.片面强调调解结案率的做法欠妥。调解在民事审判活动中只是一种结案方式,虽然能够产生良好的法律效果和社会效果,但它并不是一个终极目标。审判活动的终极目标是实现公正和效率,不能为了完成调解结案的指标而久调不决,拖延时间;也不能违法调解,压制当事人,给当事人留下“和稀泥”的印象,让当事人心有不甘。

7.审限对调解的影响应引起重视。根据民事诉讼法的规定,适用简易程序审理的案件,应当在立案之日起3个月内审结。对于适用简易程序审理的案件来讲,因法官在同一时间段内审理的案件数量太多,导致实际分配到每一个案件上的绝对时间是不到3个月的,并且有些案件在调解过程中需要进行“冷处理”,因法律及司法解释未明确规定适用简易程序审理案件的期限是否可以延长,导致有些本来可以采用调解方式解决的纠纷最后却采用了判决方式解决。

8.检察机关等部门的不当监督对调解的影响不容忽视。在现行诉讼机制下,法官在调解中多是扮演“主宰者”角色,调解时法官难免要提出调解方案或就当事人的责任大小发表意见,且为了调解法官又不得不与当事人庭下接触。在当事人达不成调解协议的情况下,有时检察机关等部门会以行为不当为由质询法官,并对案件审理过程进行监督,这必然会给法官造成心理压力,使法官不敢和不愿做调解工作。

9.“送达”已成为制约法院审判效率的重要原因。送达是指法院依法定方式将诉讼文书或法律文书递交当事人或其他诉讼参与人签收的一项重要法律制度。由于人口的流动性在不断加大,而公民的法律协助意识又比较淡薄,使法院很难将诉讼文书或法律文书递交给当事人或其他诉讼参与人签收,造成案件审理期间的延长和当事人诉讼成本的增加,特别是调解书是在送达后才能生效,不能及时送达将有损当事人的权益。

(二)建议

1.确立当事人意思自治为主、国家干预为辅的调解制度。首先,充分尊重当事人的自主处分权。在没有查明事实、分清责任的情况下,当事人依法达成的调解协议,是当事人对自己实体权利和诉讼权利自主处分的结果,法院应当认可。其次,全面落实调解的自愿原则。在法律、法规中明确规定,是否调解的选择权在当事人,是否再次调解的选择权也在当事人,法院不得在事先未告知当事人进行调解的情况下通知其到庭进行调解,调解方案应当由当事人首先提出等。再次,调解必须坚持合法性原则。调解协议的内容不得违反法律、法规的禁止性规定,不得损害国家利益、社会公共利益和他人的合法权益。

2.建议最高法院尽快修改和通过有关调解的司法解释,对调解的适用范围、调解的程序和调解的方式等予以明确规定。首先,规定调解的适用范围。司法解释应当明确规定哪类案件可以适用调解前置程序,哪类案件由当事人决定是否进行调解,哪类案件不能进行调解等。其次,规范调解的程序。从送达受理或应诉案件通知书、举证通知书、证据交换、询问调解意愿、调解次数、调解时限、调解不成的后续程序等方面作出具体规定。再次,规范调解的方式。司法解释应当明确规定调解应当公开进行,即从调解开始到达成调解协议都必须是双方当事人或人共同在场的情况下方为有效。

3.重新架构调解与判决的关系,有条件的法院可以实行调解前置、推行调审分离。将调解放在庭前准备阶段,使其成为一个相对独立的诉讼阶段。这一方面可以及时解决部分民事纠纷,减少进入审判程序案件的数量,化解法官的工作压力;另一方面,当事人在庭前准备阶段较为宽松的氛围下,通过对自己各种权益的衡量,更易于接受调解这一和平解决纠纷的方式,这也符合我国的国情和历史传统。推行调审分离,将法院内部的法官进行重新定位和分工,一部分法官专司调解,可以有效地防止法官以拖压调、以判压调等违反当事人自愿原则现象的发生,同时也可以避免现行诉讼机制下法官为了调解不得不与当事人庭下接触的尴尬。

4.建议取消当事人的反悔权。最高人民法院《关于适用简易程序受理民事案件的若干规定》规定,调解达成协议并经法官审核后,双方当事人同意该调解协议经双方签名或者捺印生效的,该调解协议自双方签名或者捺印之日起发生法律效力。而民事诉讼法规定调解书送达前一方反悔的,法院应当及时判决。对于调解书效力的问题不能实行双重标准,应当将这一规定扩大适用于普通程序。有条件的法院还可以采用当场制作并送达的方式解决调解书的效力问题。

5.建议简化调解书的制作。法律及司法解释对调解结案的案件法律文书如何简化没有明确规定。尽管最高人民法院《关于适用简易程序审理民事案件的若干规定》涉及了该问题(即在当事人达成调解协议并需要制作民事调解书的情形下,制作法律文书时对认定事实或者裁判理由部分可以适当简化),但也有其局限性。因为对调解书的简化作列举式规定不合理,应作原则性规定,使法官面对具体情况时可以灵活掌握。有条件的法院可以采用格式调解书,当场制作并送达。另外,在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印发民事简易程序诉讼文书样式(试行)的通知》中,分不同情形规定了三种样式的民事调解书,但因其之间差异不是很大,没有必要。

调查工作报告篇6

调解是我国民事诉讼中最具特色的处理民事纠纷的传统方式。如何创造性地开展诉讼调解,充分发挥其价值功能和优势,以实现调解制度之公正、效率的终极目标,值得深思。前不久,中国法官协会就调解情况分别到河南省、陕西省、吉林省几个基层法院进行了调研,所形成的调研报告为我们的思考提供了一个全新的视角。

一、当前基层法院调解工作的基本情况与主要做法

(一)基本情况

近年来,基层法院在审判实践中,在自愿、合法的基础上,以调解方式解决了大量的民事纠纷案件,为及时解决纠纷、化解矛盾发挥了积极的作用。

从几个基层法院的统计数字来看,以调解方式结案的比例多在60%至70%左右。有的是逐步下降;有的是稳步上升;还有的是先下降后又上升。下降的原因有以下几个:一是调解需要一定的时间,在不断加强审判流程管理、强化审限管理的同时,调解的力度被削弱;二是案件数量的不断增加使法官应接不暇,没有时间过多的调解,客观上造成调解不能;三是调解需要当事人对法官的信任,而目前法院的司法权威和法官的社会公信力在下降;四是对司法政策的理解不够全面,认为最高人民法院重判决轻调解,或认为调解过多有损法院形象;五是其他社会力量的不当干预,影响了当事人自由处分权的行使。

(二)主要做法

各地法院将调解贯穿于审判全过程和各个不同的诉讼阶段:1.送达起诉状副本和应诉通知书时的“送达调”。对事实清楚、证据确凿、双方争议不大的案件,收案后用简易程序进行审理,即以打电话、就地审理等简便灵活的方法通知当事人到庭或到当事人住所,在双方当事人同意且被告自愿放弃答辩期的前提下进行调解。2.询问被告答辩时的“答辩调”。即在被告向法院送达答辩状时,根据原告的起诉事实及被告的答辩意见,给被告做调解工作;如被告同意,便及时通知原告立即到庭进行调解。3.双方当事人同时到庭的“即时调”。4.庭前准备阶段在交换证据时的“听证调”。5.庭审阶段的“庭审调”。6.发挥双方委托律师的作用,促使当事人庭外和解的“庭外调”。7.定期宣判送达前,当事人行使请求调解权的“庭后调”。

基层法院在长期的审判实践中探索了一套调解的方法,积累了一些有益的调解经验。如西安市碑林区法院建立了法官主导下的“适度社会化诉讼调解模式”,扩大调解参与人的范围,试行专家参与调解,聘请人民调解员为法院助理调解员,在人大代表、政协委员、党代会代表中聘请调解员并邀请他们参与案件的调解等。该院还制定了《纠纷调解劝导手册》,即在征得当事人同意的情况下,将部分案件的调解由法院提示引导到人民调解组织先行调解,使法院调解和人民调解形成双联互动的关系。针对农村民事纠纷案件的特点,咸阳市渭城区法院创建了特邀协调员制度,即由法院聘请当地村、镇干部担任特邀协调员,邀请他们协助法院参与调解工作,并通过他们直接调解本村、镇发生的民间纠纷。关于调解工作的经验,各地法院普遍认为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1.要牢固树立司法为民的理念;2.强化调解工作的观念不能动摇;3.要坚持合情、合理、合法相结合的调解原则;4.要创造性的开展调解工作;5.要因地制宜,不断创新调解工作的方式、方法;6.要努力提高法官的综合素质。

二、当前基层法院调解工作的体会

对调解的功能,各地基层法院有着清楚的认识:一是可以减少诉讼程序的对抗性,有利于在解决民事纠纷时维护双方当事人的长远利益和友好关系;二是可以最大限度地优化纠纷解决程序的效益,快速、简便、经济地解决纠纷,缓解当事人的讼累,降低诉讼成本,达到办案法律效果与社会效果的有机统一;三是有利于当事人充分行使处分权,发挥民事诉讼中当事人的程序主体性作用,实现当事人主义的私法功能;四是调解协议以合意为基础,更易为当事人实际履行,可避免执行中的困难,实现调解与执行的有机统一;五是在实体法律规范不健全的情况下,当事人可以通过调解中的协商和妥协,以探索双赢的审理结果。

针对前一时期随着民事审判方式改革的逐步深化而在理论界和实务界提出的调解“否定与替代论”,各地法院普遍持反对态度,认为调解不但已深深扎根于解决民事纠纷的诉讼制度之中,在很大程度上促进了办案法律效果和社会效果的有机统一,而且是在保证公正与效率前提下减少诉讼成本、使诉讼效益最大化的最佳途径。因此,我国调解制度的发展方向应当是逐步改进和完善,而决不是淡化、排斥和取消。目前应以学习贯彻最高人民法院肖扬院长2002年9月27日在人民调解工作会议上就加强法院调解工作的讲话精神为契机,进一步完善调解制度,建立独立的调解程序及规则,从程序上保障调解合法、有序进行。

调解能否适用与案件类型有着一定联系。有具体给付内容的民事案件适合以调解方式结案,原因在于此类案件调解的目的性很明确,就是为了促使双方能够对给付内容进行有效的协商,以便自愿、合法地达成协议。若是没有具体的给付内容,如选民资格案件、宣告失踪或宣告死亡案件、认定财产无主案件、破产案件等,则会因诉讼标的的特殊性而无法进行调解。

适用调解与审判资源有效利用的关系可从两方面审视:一是对于审判机制整体运作而言,适用调解可以减少诉讼环节,加快结案时间,特别是无须经过上诉程序,能够节约诉讼成本和审判资源;二是在民事案件一审过程中,适用调解不一定能够直接起到提高审判效率的作用。实践证明,结案总数与调解的比例普遍是成反比的,相对于判决而言,调解的有效适用对法官的综合素质要求较高,法官投入的精力也相对更多,而基层法院普遍案多人少,过分强调调解会使有限的审判资源难以有效利用。

三、当前基层法院调解工作存在的问题与建议

(一)存在的问题

1.法律规定调解必须在查明事实、分清责任的基础上进行弊多利少。根据民事诉讼法的规定,法院应根据当事人自愿的原则,在事实清楚的基础上,分清是非,进行调解。查明事实、分清责任是判决的前提条件,而调解的含义本身就包括对某些界限不清的事实、责任含糊不究,互谅互让,以达到既解决纠纷又不伤和气的目的。当事人选择调解的目的之一就是要提高效率,如果所有案件都要求在查明事实、分清责任的前提下进行调解,调解的优势就会丧失,还不如判决更简便、快捷。可见,一味要求查明事实、分清责任,既不尊重当事人的自主处分权,耗时、费力,又浪费法院的审判资源。

2.法律及司法解释的规定过于简单,审判实践中难以操作。民事诉讼法、最高人民法院《关于适用民事诉讼法若干问题的意见》设专章规定了调解,但内容简单,过于原则,缺乏法官和当事人必须遵守的程序和规范。这一方面造成法官在实施过程中随意性很大,何时调解、如何调解,均由法官决定,没有程序性的约束;另一方面,造成法官在实施过程中不敢大胆适用。同时,对调解中自愿、合法的规定也过于原则,审判实践中认识不一。

3.“调审合一”影响司法公正。民事诉讼法对调解的程序未作独立、专门的规定,实行的是“调审合一”的调解模式。这种模式对降低诉讼成本、避免严格程序带来的对抗性,具有一定的合理性和现实意义。但是,随着司法改革的进一步深化,它在审判实践中所暴露出来的弊端日益突出,如在案件审理过程中,法官常常身兼调解者和审判者双重身份,势必造成法官在身份上的冲突,一旦调解不成,容易使当事人对法院的公正和判决的正义产生怀疑,有损司法权威。

4.调解中的职权主义色彩过重。民事审判方式改革虽然起步较早,但传统审判方式的影响依然根深蒂固,反映在调解上就是法官的职权主义特别突出。首先,法官对运用调解方式还是判决方式结案,拥有较大的选择权,有些能调解结案的案件,法官却将调解走了过场;有些案件应当及时判决,法官却在开庭后反复调解,久调不决。其次,调解中法官多是扮演“主宰者”角色,忽视当事人尤其是债权人的诉讼权利和实体权益,甚至强迫或变相强迫当事人接受调解。

5.赋予当事人反悔权的规定有待完善。根据民事诉讼法的规定,调解书送达前任何一方当事人都可以反悔,而无需任何理由。因此,当事人在诉讼中达成的调解协议对当事人并无任何约束力。这对调解制度的发展产生了不利影响,损害了法院的权威和遵守调解协议一方当事人的利益,导致了审判资源的浪费,助长了当事人在调解中随意言行、不负责任的倾向。

6.片面强调调解结案率的做法欠妥。调解在民事审判活动中只是一种结案方式,虽然能够产生良好的法律效果和社会效果,但它并不是一个终极目标。审判活动的终极目标是实现公正和效率,不能为了完成调解结案的指标而久调不决,拖延时间;也不能违法调解,压制当事人,给当事人留下“和稀泥”的印象,让当事人心有不甘。

7.审限对调解的影响应引起重视。根据民事诉讼法的规定,适用简易程序审理的案件,应当在立案之日起3个月内审结。对于适用简易程序审理的案件来讲,因法官在同一时间段内审理的案件数量太多,导致实际分配到每一个案件上的绝对时间是不到3个月的,并且有些案件在调解过程中需要进行“冷处理”,因法律及司法解释未明确规定适用简易程序审理案件的期限是否可以延长,导致有些本来可以采用调解方式解决的纠纷最后却采用了判决方式解决。

8.检察机关等部门的不当监督对调解的影响不容忽视。在现行诉讼机制下,法官在调解中多是扮演“主宰者”角色,调解时法官难免要提出调解方案或就当事人的责任大小发表意见,且为了调解法官又不得不与当事人庭下接触。在当事人达不成调解协议的情况下,有时检察机关等部门会以行为不当为由质询法官,并对案件审理过程进行监督,这必然会给法官造成心理压力,使法官不敢和不愿做调解工作。

9.“送达”已成为制约法院审判效率的重要原因。送达是指法院依法定方式将诉讼文书或法律文书递交当事人或其他诉讼参与人签收的一项重要法律制度。由于人口的流动性在不断加大,而公民的法律协助意识又比较淡薄,使法院很难将诉讼文书或法律文书递交给当事人或其他诉讼参与人签收,造成案件审理期间的延长和当事人诉讼成本的增加,特别是调解书是在送达后才能生效,不能及时送达将有损当事人的权益。

(二)建议

1.确立当事人意思自治为主、国家干预为辅的调解制度。首先,充分尊重当事人的自主处分权。在没有查明事实、分清责任的情况下,当事人依法达成的调解协议,是当事人对自己实体权利和诉讼权利自主处分的结果,法院应当认可。其次,全面落实调解的自愿原则。在法律、法规中明确规定,是否调解的选择权在当事人,是否再次调解的选择权也在当事人,法院不得在事先未告知当事人进行调解的情况下通知其到庭进行调解,调解方案应当由当事人首先提出等。再次,调解必须坚持合法性原则。调解协议的内容不得违反法律、法规的禁止性规定,不得损害国家利益、社会公共利益和他人的合法权益。

2.建议最高法院尽快修改和通过有关调解的司法解释,对调解的适用范围、调解的程序和调解的方式等予以明确规定。首先,规定调解的适用范围。司法解释应当明确规定哪类案件可以适用调解前置程序,哪类案件由当事人决定是否进行调解,哪类案件不能进行调解等。其次,规范调解的程序。从送达受理或应诉案件通知书、举证通知书、证据交换、询问调解意愿、调解次数、调解时限、调解不成的后续程序等方面作出具体规定。再次,规范调解的方式。司法解释应当明确规定调解应当公开进行,即从调解开始到达成调解协议都必须是双方当事人或人共同在场的情况下方为有效。

3.重新架构调解与判决的关系,有条件的法院可以实行调解前置、推行调审分离。将调解放在庭前准备阶段,使其成为一个相对独立的诉讼阶段。这一方面可以及时解决部分民事纠纷,减少进入审判程序案件的数量,化解法官的工作压力;另一方面,当事人在庭前准备阶段较为宽松的氛围下,通过对自己各种权益的衡量,更易于接受调解这一和平解决纠纷的方式,这也符合我国的国情和历史传统。推行调审分离,将法院内部的法官进行重新定位和分工,一部分法官专司调解,可以有效地防止法官以拖压调、以判压调等违反当事人自愿原则现象的发生,同时也可以避免现行诉讼机制下法官为了调解不得不与当事人庭下接触的尴尬。

4.建议取消当事人的反悔权。最高人民法院《关于适用简易程序受理民事案件的若干规定》规定,调解达成协议并经法官审核后,双方当事人同意该调解协议经双方签名或者捺印生效的,该调解协议自双方签名或者捺印之日起发生法律效力。而民事诉讼法规定调解书送达前一方反悔的,法院应当及时判决。对于调解书效力的问题不能实行双重标准,应当将这一规定扩大适用于普通程序。有条件的法院还可以采用当场制作并送达的方式解决调解书的效力问题。

5.建议简化调解书的制作。法律及司法解释对调解结案的案件法律文书如何简化没有明确规定。尽管最高人民法院《关于适用简易程序审理民事案件的若干规定》涉及了该问题(即在当事人达成调解协议并需要制作民事调解书的情形下,制作法律文书时对认定事实或者裁判理由部分可以适当简化),但也有其局限性。因为对调解书的简化作列举式规定不合理,应作原则性规定,使法官面对具体情况时可以灵活掌握。有条件的法院可以采用格式调解书,当场制作并送达。另外,在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印发民事简易程序诉讼文书样式(试行)的通知》中,分不同情形规定了三种样式的民事调解书,但因其之间差异不是很大,没有必要。

调查工作报告篇7

一、新形势下农业调查工作的重要性

(一)政府和社会对农业

调查工作寄予厚望。对于农业调查,国家和社会都寄予厚望,希望通过调查,全面认识农业,提供有关农业、农村和农民的发展变化情况,有关农业生产、农田水利和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农村劳动力转移等方面的基础信息,为各级政府研究确定发展规划,制定政策提供依据。同时,搞好农业调查,有利于进一步摸清农业资源状况,优化农业产业结构,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实现农业可持续发展。

(二)做好农业调查工作,是推动全面小康社会和现代化建设的现实需要。十七大报告指出:解决好农业、农村、农民问题,事关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大局,必须始终作为全党工作的重中之重,表明把三农工作作为全党工作的重中之重不是权宜之计,不是短期政策,而是一个战略性命题,是伴随我国现代化建设全过程的大政策。而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推进现代化的进程中,党中央、国务院以及各级党委和政府研究相关问题、制订发展规划,很多情况下都需要利用农业调查数据作为参考依据。这就要求农业调查工作者,认真做好三农调查尤其是有关农产量的调查工作,提供各种各样的信息服务。

(三)加强农业调查工作,是保持社会和谐稳定的现实要求。农业是一种母体性产业,是国民经济的基础,是粮食安全的依托,是富余劳动力的最大蓄水池,而且从一定意义上讲,也是实现社会和谐稳定的保障性产业。搞好农业调查,提供及时、准确、全面的三农调查信息,是指导三农工作,推动现代农业发展,确保国家粮食安全,保证国民经济持续快速健康发展的重要基础性工作。

(四)搞准农业调查信息,是有效实施新农村建设的需要。目前全党全国各级部门都在高度重视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问题,积极开展调查研究、制定规划、付诸行动。这一历史性的重大决定和战略部署,以及由此展开的波澜壮阔的新农村建设实践,对我国的农业信息服务已经产生并将继续产生着深远的影响。这对农业调查工作提出了新的要求和挑战,现在开始主要是解决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建设问题。即不仅要解决农业的发展问题,还要同时解决农民的素质问题即培养新型农民,解决农村的建设即和谐发展问题。所以,它在经历了若干个发展阶段之后,今天顺理成章地迈入了一个新阶段:新农村建设信息服务。今天,我围绕这个主题和大家交流,以期达成共识、形成合力、明确任务、找准定位,发挥我们各级信息中心的主力军作用,发挥社会各界力量的重要作用。

二、新形势下农业调查工作存在的困难和问题

(一)调查对象对调查工作的配合程度有所降低。随着我国取消农业税等农村政策的改变,使政府对农村从事生产活动的制约作用减弱,调查对象对农业调查工作的配合程度有所降低。同时,当前农村工作中,基层干部大范围的挨家挨户入户的工作机会很少,唯独调查工作,调查员受政府委托,开展入户调查工作。而个别村民就利用这难逢的机会,将村里和自己家庭、个人的各种问题提出,要求政府或村干部给予解决。农民把农业调查等国情国力调查当作自己反映问题的渠道,虽然这些问题绝大多是与调查无关,但却直接影响着调查工作的正常秩序,大大增加了调查员的工作量。

(二)农村的城镇化和流动人口的高比例加大了调查难度。随着农村城镇化步伐的推进,出现了众多的城包村、村围城的现象,加上近年来民营经济异常活跃,外出经商务工人员越来越多。这些复杂的村居地理环境和数量庞大的流动人口增大了基层调查工作量和工作难度,给农业调查工作带来了很大的困难。

(三)种种社会矛盾影响农业调查有序进行。在当今农村社会经济全面发展的同时,种种社会矛盾也随之而来,如土地征用问题、二轮承包权问题、女儿户利益享受问题等敏感问题。由于这些历史遗留问题没有得到及时解决,农民就利用调查机会,向政府和干部提出要求给予解决,甚至要挟农业调查。少数村民不分青红皂白,联合其他村民或者有类似矛盾的外村村民,直接向省和国家举报该村农业调查工作,以引起上级对他们的关注,故意给基层政府和干部难堪,严重影响农业调查正常的工作秩序。

(四)各级政府对于经费分担不明确。由于乡镇财政没有农业调查专项经费,一般都是在办公经费中支取,这就意味着农业调查经费开支越多,乡镇干部福利就越少。而最为关键的调查员工资经费,市级以上财政基本没有承担,完全由县级以下来承担。基层认为农业调查数据的最终使用者为上级政府,经费大部分应该由上级财政来承担,而不该由各级基层财政承担。

三、新形势下搞好农业调查工作的对策建议

(一)加强组织领导。农业调查是一项庞大的系统工程,单靠各级农普办根本无法完成,要想干好调查工作,必须要发挥好组织领导作用。为此,要求各级政府和有关部门切实加强对农业调查工作的组织领导,加大督促和检查力度,经常研究和及时解决农业调查工作中遇到的困难和问题。

调查工作报告篇8

**县城镇地籍更新调查工作报告

我县初始城镇地籍调查工作起于1994年7月,1994年12月完成,在此基础上,建立了城镇地籍信息系统。这些成果在土地登记发证、权属管理、保护土地权利人的合法权益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近年来,随着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特别是城市建设日新月异,城镇土地利用现状发生了很大变化。为了满足当前我县经济宏观调控和严格土地管理的需要,根据河南省国土资源厅《关于全面开展城镇地籍更新调查的通知》要求,我局于20xx年4月开展了县城区约9.2平方公里的城镇地籍更新调查工作。在省厅大力支持下,在四十多名工作人员的辛勤努力下,于今年4月20日完成了阶段性重要工作,并已向省厅申请进行验收。回顾这项工作的开展情况,我们的主要做法和体会是:

一、做好“六项”工作,夯实城镇地籍更新调查的基础。

接到省厅《通知》后,我局主要领导就主持召开了相关科室部门参加的会议,听取了地籍股对开展此项工作的基本思路,并就如何开展此项工作组织相关科室进行了讨论、研究。按照《通知》和相关领导的指示精神,我们迅速行动,认真做好以下六项工作,保证“六到位”,夯实工作基础。

(一)成立组织和机构,保证组织领导到位。

为保证我县城镇地籍更新调查工作的顺利开展,我局成立了由一把手任组长,主管局长任副组长,有关科室负责人为成员的**县城镇地籍更新调查工作领导小组,全面负责组织协调、工作部署、经费落实等工作。并在地籍股设立了办公室,具体负责该项工作,并做好了各项物资、资料的准备工作。

(二)组织人员培训,保证工作队伍到位。

为保证我县城镇地籍更新调查成果质量,我局抽调各科室业务骨干成立了城镇地籍更新调查技术组,具体负责技术方案制定、技术培训、工作实施、技术问题的研讨等。对工作人员提出“人人能干事、人人会干事、人人干成事、人人不出事”的基本素质要求,一方面组织5名同志参加了省厅的技术培训和业务学习,另一方面还对所有参与更新调查的人员进行《河南省城镇地籍更新调查技术规程》和《土地登记规则》再培训,使工作人员掌握了城镇地籍更新调查的基本知识、基本法规及具体操作方法和工作程序,熟悉了相关表格的填写,使全体工作人员对此次城镇地籍更新调查有了初步的认识和了解。另外,办公室还不定期的组织工作研讨,对工作中可能发生的权属争议提出了一些有效的解决办法。

(三)做好宣传发动,保证思想,认识到位。

城镇地籍更新调查工作涉及到千家万户,情况复杂,且政策性、技术性强,任务艰巨。为此,我们通过公告、报纸及电视等形式对此次工作的重要性及必要性在全县范围内开展了细致的宣传发动工作,提高了群众对城镇地籍更新调查工作的认识。为顺利开展此项工作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四)制定工作计划,保证工作部署到位。

为确保该项工作正常运转,我局在省厅《河南省城镇地籍更新调查实施方案》和《河南省城镇地籍更新调查技术规程》的基础上制定了《**县城镇地籍更新调查实施方案》、《**县城镇地籍更新调查技术设计方案》、《日程安排》等,对每个阶段工作做了周密细致的安排,使每个工作人员明确各个阶段的任务,做到心中有数、目标明确、责任到人。使整个工作做到有条不紊地展开。

(五)积极协调相关部门,保证工作经费到位。

经费是此项工作的基础和保证,关系到此项工作能否开展。在争取政府的财政资金时,我们遇到了很大困难。由于县领导对这项工作不了解,一直认为费用太多,县财政经费紧张。为了保证经费的及时落实到位,我局一把手和主管局长都多次到县政府向县领导汇报,阐述此项工作的重要性和必要性,在先征得县领导同意后,又多次与财政局领导进行协调,才使此项经费全部落实到位,为顺利开展该项工作奠定了经济基础。

(六)公开招标技术服务合作队伍,确保技术服务到位。

按照省厅要求,我局对《**县地籍测量项目》(不含权属调查和建库)进行国内公开招标。招标公告在新闻媒体上了。20xx年5月,我局和河南省地质测绘总院签定合同,由他们来完成外业技术工作.

二、按照《通知》要求,结合**实际,科学开展工作。

**县地处河南省西部,是豫西边陲贫困县。地理座标为东径111°01′──111°05′,北纬34°01′──34°05′。成带状,南北长约4公里,东西宽2公里,海拔高度在570米左右。其中老城区属于居民、商业密集区,面积约3.5平方米。老城区街巷狭窄、弯曲。全县共有19个乡镇,5个街道办事处,353个行政村,37万口人。1994年开展第一次城镇地籍调查工作,面积约5平方公里,随着经济的发展,建成区面积也剧增,原有地籍数据资料也发生巨大变化,根据上级要求结合我县的这一 实际情况,20xx年开展本次更新调查工作,为保证做好此次工作的顺利进行,我们做了如下科学安排:

(一)科学划定更新调查的范围。

本次地籍更新调查的工作范围为**县城区,具体范围是:东至东明镇石龙头村,西至东明镇张麻村,南至洛河南岸覆盖文峪乡南窑村王村部分地区,北至北坡根,面积约9.2平方公里。

(二)科学划定工作区域。

为了便于工作,我县县城划分为四个工作区:东城区、西城区、南城区和北城区。我们把抽调的40余名工作人员分成四个调查工作队,每个工作队负责一区,每个工作队又分若干调查组,分区包片,定人定责,限时完成。技术工作组成员每人具体负责一个区的工作,监督检查各工作队和工作组的日常工作。

(三)科学确定权属调查、核查方法

在权属调查核查中,我们首先从内业工作开始。从地籍档案库中提取并打印原有94年的地籍图,作为本次更新调查的工作底图,按街道分发给各工作队。各工作队和作业小组再根据自己承担的调查区域和街道范围,从原有的地籍档案中查阅每一宗地籍档案,逐宗复印土地权属资料,逐宗抄录土地利用现状资料,逐宗填写“城镇地籍调查表”。然后,各作业小组把复印、抄录、填写的宗地权属位置、权属界址与工作底图相对照,逐一核实、逐一校对、逐一标注。最后到现场实地标注界址点。

在现场标注界址点时,我们遇到了两种情况:

1、实地与档案一致。界址点在明显的地物上(房屋角、围墙角、栅栏角),我们就用喷涂的办法把界址点标注出来;界址点在实地不明显的,我们依据原地籍库中的权属界线及坐标进行回放,在实地打钢钉,标注出界址点。

2、实地与档案不一致时。我们根据情况通知权属单位及四邻到现场说明情况,有正当理由的,重新指界,补地籍调查表,按现状进行调查,标注界址点;无正当理由,仍按照原来的界址进行调查,多占用的土地,按违法用地处理,移交土地监察大队进行处理,决不能使违法用地通过更新调查合法化。

(四)科学选择成图方法。

根据省厅要求及我县的实际情况我们采用先进的全野外数字测图技术进行数字综合地籍图测绘。我县区1:500解析地籍图,其它建制镇所在地选择解析法测制地籍图。无论采用何种方法,我们均按照《城镇地籍更新调查技术规程》要求进行测绘。测量协作单位河南省地质测绘总院外业工作队到现场对界址点实地测绘,解算出界址点坐标,利用全解析法,将每一个界址点的坐标展绘到已完成的线划平面图上,绘出权属界址线,形成地籍图。

经过一年的努力,我们共完成一、二级导线加密控制点154个,图根控制点746个,完成点之记154个,测量界址点13366个,完成1:500地籍分幅图190幅,实测宗地5301宗,街坊地籍图33幅。

三、按照要求,切实做好城镇存量建设用地调查

本次城镇地籍更新调查范围为县城区内的全部土地,通过一年来城镇地籍调查工作的开展,摸清了城区范围内的存量建设用地情况。

**县在多年来的建设中,土地利用方式经历了由粗放到集约的转变。一是控制增量盘活存量,加大旧城改造力度把一些低效使用的土地通过市场配置提高其土地利用率;二是通过对土地供地方式的转变提高土地的利用率,对经营性用地严格依照部11号令有关规定,实施招拍挂。对非经营性用地协议出让时,严格依照控制指标要求实施供地。在今后工作中我们将继续把好土地“闸门”,按照“区别对待,有保有压”的原则供应土地。

四、精心设计,制定技术方案

根据我县的实际情况,我们组织专家并结合省厅下发的河南省城镇地籍更新调查技术规程,制定了符合我县实际的城镇地籍更新调查技术方案。主要任务是全面进行**县城区约9.2平方公里范围内权属调查或核查任务,为完善土地利用情况提供详实的测绘成果资料。权属调查、核查主要以现状为准,结合我局目前使用的权属数据库资料进行全面排查,不留不漏,做到实地与图件一致;地籍测量内容包括:测定界址点、测绘地籍图,为建立地籍调查数据库,实现地籍基础数据的自动化、信息化管理提供数据准备;主要技术路线是采用先进的全野外数字化测图技术,施测界址点和其它地籍要素,为建立**县地籍调查基础数据库提供基础数据。

五、几点体会

(一)领导重视、精心组织,是做好调查工作的前提。

各级领导对开展城镇更新调查工作是否重视是我们开展此项工作的基础,主管领导特别是一把手的重视是我们开展工作的保证。在省厅及市局布置安排此项工作后,我局领导自始至终都关注着此项工作。首先成立了由局一把手任组长的领导小组,负责我县城镇地籍更新调查工作的全面工作。领导小组的成立,对我县顺利开展此项工作起到了关键的作用。主要表现以下几点上:

一是经费筹措。

由于我县地处豫西边陲,是部级贫困县,经费极其紧张,但局领导多次向县政府领导汇报,阐述此项工作的重要性和必要性,最终得到了县领导的支持。之后,又多次与财政局领导进行协调,才使此项经费全部落实到位,为顺利开展该项工作奠定了经济基础。

二是局本身投入。

我局领导在工作经费非常紧张的情况下,压缩其它开支,对我局抽调人员的交通费用、补助及复印的档案资料和制作各种表格及购买必要的仪器设备等费用及时开支。确保了权属调查的专项费用。

(二)职责分明、信息畅通是工作取得一定成绩的关键。

我县整个城镇地籍更新调查工作主要的组织机构有领导小组、技术组、工作组(工作队)及协作单位工作队。各组(队)均在领导小组的统一领导下,分工明确。技术组具体负责技术方案制定、技术培训、工作实施、技术问题的研讨等技术工作,工作组主要负责宗地的权属调查,及土地利用情况的核查等工作;协作单位主要负责地籍控制的测量、数字地籍图的制作、数据库建设等。各单位通力协作,各司其职,各尽其责,及时发现问题并反映到领导小组,领导小组及时研究回复。这样,既减少可能出现的返工,同时又从根本上保证了工作的质量。

(三)措施得力,奖罚分明是顺利开展此项工作的重要基础。

一是制定了严密的工作计划,量化管理,责任到组、到人,每月进行总结考核,充分调动了每名工作人员的主观能动性;二是建立每周例会制度,及时通报工作进展情况,对于发现的问题,组织讨论进行调整,对异议较大的问题及时上报领导小组,统一口径,加快进度,保证工作质量;三是高度重视质量检查验收,专门抽出一名业务精通的统计员,统一标准,统一口径;四是严格执行“三查”制度,保证工作质量。做到调查工作自查率100%、组内互查率100%、技术组抽查率30%;五是对各项工作组实行定补和奖励制度,定补为每人每天10元。不能按规定保质保量完成的要通报批评。由于实行了奖罚制度,各区工作队都按时保质保量完成了权属调查任务。

(四)及时发现问题、解决问题,是顺利完成该项工作的关键

由于近年来土地利用中出现的新情况、新问题很多,给调查工作带来很大难度。为此,办公室专门邀请长期从事土地管理工作的同志成立了技术顾问组,对工作中存在的重点、难点问题及时进行讨论、研究,迅速解决落实,保证了该项工作的顺利实施。

六、存在主要问题及建议

由于我县初始地籍调查开展工作较早,县城区发展较快,用地单位也不积极申请变更登记,造成实地与档案差异较大,主要存在以下四个问题:

(1)、实地已经发生很大变化的宗地,如因规划道路把原宗地分开的、因原来征地时的地物现在已经无法找到,宗地图又与现状差别很大,对此我们均以现状为准重新调查,书面通知权属单位重新进行土地变更登记。

(2)、实地建筑物变化较大,新建筑物又压盖原界址线,形成实地与现状不一致,但又没完善变更手续,我们一般视为违法建筑,仍以档案登记为依据,不进行变更登记。

(3)、成片的、大面积拆迁的宗地,因部分还未办理变更用地手续,此次我们在地籍图上保留原权属单位。

(4)、调查中发现了较多无主房屋、无主地块、闲置的土地,我们也逐个调查,并进行实地测量,绘制宗地草图,按后备土地资源暂时储存。

通过此次城镇更新调查,摸清了我县城区国有土地的现状,为我县的土地管理工作进一步完善提供了依据。根据我们在实际工作中遇到的问题,我们深切体会到了城镇地籍更新调查的必要性和重要性,同时我们也感到要想搞好此项工作,确实存在着一定困难,根据我们实际工作体会,提出如下建议:

1、在规程中应明确以最新的测绘图件为工作底图进行街道、街坊的具体划分,权属调查与地籍测量应同步进行等。可减少不必要的麻烦。

2、在项目经费上,建议上级主管部门应高度重视,积极协调,采取有效措施,督促政府及时拨付经费,确保此项工作及将要开始的第二轮农村土地利用现状调查工作中顺利开展工作。

通过一年多的工作,经过40余名同志的不懈努力,我们终于较圆满完成了任务。在今后的工作中,我们要注重发挥城镇地籍更新调查成果的作用,促进土地管理工作的规范化、科学化、现代化。

调查工作报告篇9

一、价格监督检查工作存在的问题

(一)行政执法手段滞后。一直以来,价格监督检查仍停留在翻翻账本、查查凭证、看看报表的老方法上,过分依赖人的自然智力,而对于医疗卫生、电力、电信等实行了智能化办公、财务电算化行业和部门的价格监督检查有时还不得不求助于第三方,这样一来,调查取证难以深入细致,容易被表象所迷惑,在一些案子的关键环节上难以取得重大的突破。另一方面,当前价格监督检查工作还存在执法水平不高的问题。价格监督检查工作还停留于表面,没有深入细致地进行调查研究,少数执法队员只满足于检查处罚了事,不注重经常性的价格监督,平时对被管理对象的价格行为很少过问,导致有些本可避免的价格违法行为没有得到及时制止和纠正。

(二)职能交叉,相关执法部门互相扯皮。由于现行的部门法律法规间不协调甚至互相矛盾,造成了部门之间存在职能交叉、责任不清的问题。如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价格法》的规定,各级人民政府的价格主管部门有依法行使价格监督检查和处理价格违法行为的职权,但一些部门由于涉及自身利益不予配合甚至经常干扰办理价格违法案件工作。

(三)三难现象制约检查。

1、检查难。一是价格违法和乱收费行为的手段更加隐蔽。一些单位通过高科技手段和复杂的收费系统,采用各种手段侵害消费者权益和逃避检查。比如一些超市等都有较为完备的收费系统软件,财务处理也采取了电算化,其交易记录、收费记录有的甚至可以更改,这样一来,价格监督检查取证和检查带来了很大的困难。二是价格违法行为日趋隐蔽。随着价格监督检查工作的逐步深入和检查力度的不断加大,一些不法经营者千方百计出招来对付检查,设置种种障碍,加大了检查的难度。

2、处罚难。一是抵制、拖延检查。虽然有些价格违法单位勉强接受了检查,但对检查出来的材料不予签字认定,或者采取拖延的办法来抗拒处罚,有的甚至通过寻找关系网给检查部门予以施压,以逃避处罚。二是干预价格处罚。目前价格执法的行政管理模式是块块管理,如果被检查单位是同级政府的其他部门、或是有价格行为的与当地经济发展关系密切的企事业单位,涉及单位常常从自身利益出发,违法设立各种收费项目来增收,给检查工作造成很大的困难,往往从本单位利益考虑,对价格部门的处罚进行干预,造成价格执法不能依法行政,处罚困难。

3、收缴难。一是很多被检查单位虽然承认了价格违法的错误事实,但在执行处罚收缴违法所得的时候,这些单位或以其经营亏损无力缴纳,或以单位经费困难等理由拖欠罚没款,以求最终能不了了之。收缴问题亦普遍困难。二是按照现行的价格法律,价格执法缺乏强硬手段,只能申请法院强制执行。由于法院执行周期长,还要支付执行费用,使得价格执法成本明显增大。

二、新形势下做好基层价格监督检查工作的建议

(一)完善价格法律法规和配套措施。建议要加大立法力度,进一步完善、规范市场价格行为的法律法规,理顺现行法律法规之间的矛盾冲突,增强法律法规的可操作性。要加快制定和完善与《价格法》相配套的各项地方性法规和规章或具体的实施意见,增加价格行政执法行之有效的行政措施,在立法上赋予价格主管部门在执法上采取强制措施的权力,从根本上解决价格行政执法三难的问题。

(二)打造一支高素质的执法队伍。一是要吸收具有专业知识,学历高,富有年轻活力的复合型人才充实到基层价格监督检查队伍。二是要经常性地组织执法人员学习培训和调研,让他们开阔视野,创新思想,开拓价格监督检查工作思路。三是加强对价格监督检查人员的法纪和廉政教育,坚持机制保廉,保持价格执法队伍的廉洁形象,打造一支能经得起考验,抵得住诱惑的高素质执法队伍。

调查工作报告篇10

关于加强精神病防治工作的调查报告

我市现有各类残疾人29.6万人,其中精神病人28560人,占全市总人口的5.1‰。2004年2月,我们对**、**、**县这三个率先进行精防工作试点的区、县进行了抽样调查,调查情况如下:

一、基本情况

**、**两区精神病防治工作是从1996开始的,2001年下半年**县精防工作全面铺开。截止2004年底,我市精防工作试点覆盖总人口约216万人,其中精神病患者10964人,占总人口的5.1%,监护精神病人数为9958人,监护率90%;显好精神病人数7518人,显好率79%;肇事人次数67人次,肇事率为0.005%;建立工病站105个,参加工疗人数742人;建立家庭病床1605张,精神病中现有用药人数3789人,在院治疗病人2139人,平均每年投入精神病防治经费约27.5万元,救济贫困精神病人每年投入约20万元。

二、主要作法

1、建立健全组织。三个试点区、县均成立了以政府牵头,残联、民政、卫生、公安、财政为成员单位的精防康复工作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地点设残联,为精防工作的顺利开展提供了组织保证。

2、完善技术指导网络。**区成立了以精神病医院为主的技术指导中心,负责本地区精防康复工作中的疾病鉴定、康复治疗、技术人员培训、医疗网点建设、技术指导等方面的工作。在全区各街道(乡镇)建立了精防康复站,每个康复站培训了一名专(兼)职精防医生,为辖区内精神病人提供咨询、治疗和随访服务。在居委会成立监护小组230个,在区、街道(乡镇)、居委会建立工疗站53个,参加工疗的精神病人232人。技术指导网络的建立完善,为精防工作的开展提供了技术保证。

3、建立精神病人工疗站。精神病患者最大的弱点是性格内向、孤僻、敏感、多疑,心理承受能力差。精防工疗站针对这一特点,给患者创造了一个宽松的环境,形成治疗精神病人——解决治疗经费困难——回归社会参加劳动——促进家庭和睦——脱贫致富的良性循环之路。**区现有精神病人5336人占全区总人口的6.7‰。针对精神病人给家庭、给社会带来的不良影响,**区残联大胆探索,走出了一条治疗和管理精神病人的新路子,即把轻度和恢复期内的精神病人就近安排在社区内现有的小厂里,融入正常人一起工疗,疗效显著。以2001年为例,该区把220名轻度精神病人安排在草坪纸盒厂进行工疗,现已有132人基本痊愈,治愈率高达60%。工疗期间精神病人可以从事简单的工艺劳动,这样既创造了财富,又减轻了家庭负担。

三、存在的问题和建议

1、精神病发病率凸现上升趋势。有数据显示,我国的精神病发生率上世纪70年代为5.4‰,80年代为10.5‰,90年代上升到10.67‰。根据湖南省“95”精神病防治康复工作试点摸底情况统计,我省的精神病患者达40多万人,占全省总人口的6.6%之多。有人预测,21世纪,精神病发生率显著增高,精神病将成为严重威胁人类健康和社会稳定的疾病之一,必须引起各级政府的足够重视。为此,我们建议各级人民政府将精神病防治工作纳入社会发展规划之中,作为政府的一项重要工作,齐抓共管。

2、工作经费捉襟见肘。虽然目前经费筹集机制已经形成,但财政投入是比较低的,且相关筹款不能落实到位。如人平0.15元的精防经费从上到下都不能及时兑现,工作经费不能到位等问题也都存在。建议省、市政府认真制定经费政策,并把乡村的重度精神病人纳入农村大病统筹范围。

3、防治队伍人才不足。精防工作的专业人员长期与精神病患者打交道,他们辛勤工作得不到社会的理解,加上经济效益不高,福利待遇低,新的人才不愿来,老的工作不安心,导致现有工作队伍力量薄弱,业务骨干青黄不接。建议各级政府重视对专业人员的培训,既提倡岗位成才,又有选择地进行离岗深造。要大力引进高学历、高层次人才,改善现有专业队伍结构,加强精防工作网络建设,特别是要搞好对农村第一线精防人员的培训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