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程设置十篇

时间:2023-03-27 09:10:39

课程设置

课程设置篇1

1.1全国高校设施专业课程设置及存在问题对全国所有正在开设或曾经开设设施农业科学与工程专业的33所高等院校进行了调查(包括中国农业大学、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华中农业大学、南京农业大学、山东农业大学、沈阳农业大学、东北农业大学、四川农业大学、河北农业大学、福建农林大学等),结果如表1所示。调查发现,首先,设施专业课程基本都包括工程类、栽培类、园区类等几类,由于设置设施农业科学与工程的高校有农业院校,也有工科院校,以农业院校为主,不同性质的高校对课程设置各有侧重,有的高校栽培类课程较多,有些高校工程类课程占很大比重。其次,课程命名随意,名称混乱,缺乏统一标准,导致大量同课异名现象,比如,33所高校中内容基本为“设施园艺植物栽培”的课程名称竟达到25个,命名十分混乱。最后,对“设施农业”的理解过于概念化,使课程设置范围过于广泛,比如“设施养殖”、“草坪学”等课程,就其内容而言,笔者认为似乎更适合在其他专业中设置。因此,对课程设置进行整理,对课程名称进行规范势在必行。

1.2全国高校设施专业主要专业课程的开设率对全国开设设施专业的33所高校进行调查,由于各高校课程名称差异很大,课程之间还有涵盖、交叉、重复关系,因此,只能根据课程主要内容,对专业课程进行归类(开设高校少于所调查高校总数10%的课程不计),研究各所高校主要专业课程的开设比率(图1)。结果表明,首先,尽管以园艺设施学、设施工程学等不同的名称出现,但所有高校都开设了以设施工程为内容的课程,说明这一教学内容对本专业来说,其重要性是公认的,而且,有近一半的高校,在此基础上,又开设了温室设计与建造课程作为补充。其次,从开设院校的多少看,设施工程之后,依次是设施环境、设施园艺、植物保护、植物生理、工程制图、植物学、无土栽培、植物育种、生物化学、建造设计、设施蔬菜等课程。再次,设施环境调控、植物保护这类与实际生产联系紧密的课程,也得到了广泛的重视。另外,这一排序也暴露出一些问题,在设施农业领域栽培面积最大、效益最高的设施蔬菜类课程,并没有得到足够的重视,很多高校仅在设施园艺类课程中有所涉及;一些与设施专业密切相关的现代农业技术、休闲农业类等课程较少;对于养殖类课程,笔者认为,不宜由设施专业开设,即使设置也应占很小比重。

2行业专家对设施专业课程重要性的评价

根据设施专业毕业生就业领域,分别调查了山东潍坊万通食品有限公司蔬菜种植基地、新疆吐鲁番市鑫农种苗有限责任公司、山东青岛瑞克斯旺(中国)种子有限公司、天津丽都农业科技有限公司、河北秦皇岛丰禾农业开发有限公司、北京天安农业发展有限公司等21家农业企业,通过问卷和座谈的形式调查这些企业的共130名行业专家。行业专家根据企业对人才的专业要求和现代农业的发展需求,从预设的当前全国设施专业开设的28门主要专业课程中,挑选出8门并进行重要性排序。笔者对每位专家选出的8门课程按顺序依次赋值,排在第1位的课程赋值为8,第2位赋值为7,依此类推,未入选课程赋值为0,然后统计计算每门课程的权重(图2)。结果显示,行业专家认为,对农业企业最有价值的前10门课程依次是设施蔬菜栽培、农业园区规划与管理、现代农业技术、设施果树栽培、设施设计与建造、作物病虫害防控、设施花卉栽培、园艺植物育种、设施环境与调控、工厂化育苗,其后依次为无土栽培、设施自动化控制、设施土壤与肥料、食用菌栽培、设施农业经营等。其中,设施蔬菜栽培的重要性,远远高于其他课程。

3对设施专业课程设置的建议

根据前述对我国各高校设施专业开设课程情况分析,当前农业企业对人才和知识的需求调查,以及对设施专业毕业生就业范围的前瞻性预测,笔者认为设施专业的课程设置可以遵循“以设施工程为基础,以环境调控为手段,以植物栽培为核心,以园区建设为形式”的原则,在此基础上,笔者对设施专业课程设置提出如下建议:

3.1规范课程名称建议除理论性很强的课程可以命名为“某某学”、“某某法”外,实践性较强的课程最好按照职业教育的理念,采用“名词+动词”的命名方式,如“设施蔬菜栽培”、“园艺设施设计与建造”。各高校应根据传统和认知程度,对课程内容进行界定,然后选用已经为大家基本接受的通用名称,避免随意对课程进行组合和命名,减少名称混乱现象。

3.2设置专业核心课程群设施专业具有独特的专业特征,是与园艺、农学、园林不同的综合性新专业。因此,笔者认为,从我国设施农业对人才的需求看,至少应该设置工程、农艺、园区、经营4个专业核心课程群。其中工程群课程的内容包括建筑基本原理,设施设计与建造,光、温、水、气的观测与调控等;农艺群课程的内容包括生物、土壤、肥料,蔬菜、花卉和果树等作物的栽培等;园区群课程内容为园区规划、设计、管理,园区内植物栽培管理等;经营群课程内容包括农业企业管理及农资销售等。

3.3设置核心专业课程在每个课程群内设置多门核心专业课程(表2)。核心专业课程是设施专业特征的体现,是各个高校设施专业都应该设置的课程。在培养方案中,应该以专业基础课程、专业课程(必修课程或方向限选课程)的形式体现,以此夯实学生的专业基础,使之具备扎实的基础理论和操作技能。笔者建议,设施养殖类课程不应作为核心课程,这是因为,虽然广义地讲,设施农业是利用农业工程措施,实习部分人工控制环境的种植业和养殖业,但狭义的设施农业仅指设施种植业,及植物设施栽培,通常所说的设施农业一般指狭义设施农业。同时,养殖类课程在界定上,更接近动物科学类专业范畴。

课程设置篇2

【关键词】高职院校;课程设置;抽样;现状分析

早在2000年教育部就明文规定高职院校的培养目标是培养生产、建设、管理、服务第一线需要的高等技术应用型专门人才。然而,目前人才市场仍有这样一种怪现象,一方面大量的高职毕业生求职难,另一方面又有很多企业很难找到相应的高级技师和高技能人才。这种人才供需不均衡的现象迫使我们这些从事高等职业技术教育的人不得不进行深思。如何培养合格的高等技术应用型专门人才,与高职院校的教学计划尤其是教学计划中的课程设置关系十分密切。各高职院校应根据人才市场的需求情况,从本校的实际情况出发,自主制订教学计划,科学合理地进行课程设置,积极探索多样化的人才培养模式,努力办出特色。即使在同一学校的同一专业,也可根据生源情况的不同,制订不同的教学计划,或在执行同一教学计划中,给学生以更大的选择性。[1]因此,各高职院校在制订各专业教学计划时有很大的主动权,从而也导致了各高职院校同一专业课程设置存在一定的差异。现就一所高职院校的课程设置现状进行统计分析,以期对该院高职课程设置的改革有直接的指导意义,同时对其他高职院校课程设置的改革有所启迪。

一、一所高职院校课程设置的现状分析

(一)课程设置的重要性

课程设置(curriculumprovision)即学校开设的教学科目。中国中小学的教学科目主要由国家教育行政部门统一规定;而高等学校包括高职院校,其课程设置主要由各院自主决定。但课程设置应能实现培养目标,结合社会需要,又能适合学生身心发展的特点,促进其品德、智力和体质等方面的发展。[2]

课程设置是否科学和恰当,会直接影响到受教育者的知识结构和能力培养,影响学校的专业培养目标能否顺利地实现,也影响到受教育者今后社会活动的参与能力和适应能力。因此,高职专业教学计划的课程设置除了要突出高职的人才培养特点外,还要结合本地区的经济特点及学校师资、办学条件等资源来优化整合,以学生为本,以就业为导向,只有这样才能培养出高素质的高等技术应用型专门人才。

(二)研究对象和研究方法

以一所具有三十多年专科办学历史的高职院校的十个教学计划为研究对象。该院校现有十个系共34个三年制高职专业,从每个系随机抽取一个专业教学计划进行分类统计分析。运用Microsoftexcel软件进行数据处理,比较分析每个项目的数据,研究该高职院校各专业在课程设置方面的特点及存在的问题。

(三)十个高职专业教学环节学时分配统计

将十个专业的教学环节学时分配表进行统计分析,统计分析项目包括教学总学时、理论教学总学时、公共课学时、基础理论课学时、专业基础课学时、专业课学时、选修课学时、实践教学总学时、实验学时、上机学时、实践(训)学时、课程设计学时、技能鉴定学时、其他(入学教育、军训、公益劳动、毕业鉴定等)学时及各项目学时占教学总学时的百分比等。统计结果见表1。

二、该高职院校课程设置存在的问题

(一)课程结构分类不统一

有的专业理论教学课程分普通课(包括公共课、基础理论课)、专门课(包括专业课、技术基础课),有的专业理论教学课程分普通课、专业课(包括专业基础课、专业技术课),有的专业理论教学课程分公共课、专门课(包括基础专业课、专业技术课),等等情况不一一列举;各专业的实践教学环节比较相似,大致分为实验、上机、实践(训)、课程设计、技能鉴定、其他(包括入学教育、军训、公益劳动、毕业鉴定等)等项目。

(二)教学总学时量偏大且差异大

除了体育教育、电脑艺术设计两个专业外,其他八个专业的教学总学时均超过了3000学时。同时,教学总学时最高的达3822学时,比最低的2364学时多1458学时。同一学校,不同专业的教学总学时差异太大,导致不同专业的学生学习任务差异太大。

(三)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学时偏多

根据教育部颁发的《关于制定高职高专教育专业教学计划的原则意见》[1],三年制专业的课内总学时一般以1600~1800学时为宜,三年制专业的实践教学一般不低于教学活动总学时的40%;而十个专业中就有五个专业的理论教学总学时超过了1800学时,要是再加上分散实践教学学时,超过教育部对课内教学总学时规定的专业就更多了。但是实践教学总学时占教学总学时的百分比除了体育教育、法律事务两个专业外都是符合上述意见的,这说明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学时都偏多是导致教学总学时量偏大的直接原因。

(四)设置有选修课的专业太少

十个专业中仅有城市绿化与管理、体育教育两个专业设置有选修课,其他八个专业没有设置选修课,没有为学生提供更多可选择的学习空间,这样不利于学生的个性发展。

(五)实践教学学时分配不合理

其他(包括入学教育、军训、公益劳动、毕业鉴定等)项目学时差别太大,按理说该项目的学时数在同一学校中差别不会太大,而在此十个专业中数控技术及应用竟高达630学时,而电脑艺术设计专业在教学计划中显示为零。电脑艺术设计专业的学生同样要进行实践教学环节的教育教学活动,这说明在教学计划的制订中还存在一些漏洞,有待进一步修订。

三、该高职院校课程设置改革的建议

(一)高职课程设置改革的基本原则

主动适应经济社会发展的需要,坚持德、智、体、美等方面全面发展;突出应用性和针对性;加强实践能力的培养;从校情出发创新可行;以人为本进行课程设置。

(二)高职课程设置改革的步骤、资源和评价

1.课程设置改革的步骤:设计课程方案;确定课程目标(通过课程设置,使学生在课程结束时能够掌握哪些技能等);课程内容与学时安排;课程资料状况;完善课程设置改革的评价。

2.课程设置改革的资源。(1)教师:教师是最重要的课程资源,要对教师进行多种形式的培训、实践,调动其主观能动性,使教师转变传统教育观念,树立以服务为宗旨、以就业为导向的教育观念,同时尊重每个学生的个性发展,促使每个学生健康成长。(2)场所:充分利用校内现有实验室、计算机机房及校外的实践(训)教学基地、校企合作企业等场所。(3)学生:评估学生的需求,分析当今学生的特点,避免盲目改革。

3.课程设置改革的评价。(1)对学生和集体的评价:评价学生是否适应新的教学内容和方式,学生的积极性能否得到提高,学生学习的兴趣如何,对课程内容的掌握程度。(2)对教师集体和个人的评价:教师在课程结束时能否在教育观念上有根本性的转变,原有的知识结构是否更新,教学能力是否提高,教学手段有无创新,对新的教学内容、方法能否适应,能否通过反馈提出不完善的方面并加以改进。(3)对教育过程的评价:教育目标是否实现,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是否提高。

(三)进行学分制改革

实行学分制改革,学生除了取得一定的必修课学分外,可以根据自己的兴趣爱好选修一定的选修课学分,学分修满即可毕业。

(四)统一各专业教学计划中的课程设置结构和格式

教学计划格式和课程设置结构均应统一,由学校教务处统一制作模板发到各系,再由各系修订教学计划。各教学环节的课程设置项目见表2。

(五)高职课程设置改革的有关规定

1.关于学时学分总量控制。总学分为135~140分,教学总学时应控制在2600~2800学时,其中课内总学时(包括理论教学和课内分散的实践教学学时)一般为1600~1800学时,周学时平均控制在22~26学时,一般不应超过26学时,16~20学时折算为1个学分,必修课总学分控制在100~110之间。

2.关于学时学分比例关系。教学分为理论教学和实践教学,理论教学包括课程讲授、课堂讨论、习题课等教学环节;实践教学包括实验、实习(包括生产实习、毕业实习等)、实训、课程设计、毕业设计(论文)、职业技能鉴定、其他(包括入学教育、军训、公益劳动、毕业鉴定等)等教学环节。公共必修课的学时约占教学总学时的20%~25%,占课内总学时的30%~35%,专业基础必修课学时数占课内总学时比例的30%~35%;专业必修课学时数占课内总学时比例的30%~35%;选修课(含专业选修课和综合素质选修课)应占5%以上;实践教学一般不低于教学活动总学时的40%(实践教学按每周30学时折算)。其他学分包括第二课堂学分、考证学分、奖励学分、科研学分、社会实践学分等的总和不得超过总学分的10%。

3.关于考核。凡30学时以上的课程和独立设置的实践教学环节应作为一门课程单独考核。每学期考试课程一般为3~4门,不得超过5门,其它课程为考查。

4.关于实践教学环节的规定。入学教育为1周,军训为2周,公益劳动为2周,毕业鉴定为1周,毕业论文(毕业设计)为6~8周,毕业实习为8~10周。实践教学环节总周数一般不少于38周。

(六)公共必修课的设置

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48学时,2.5学分);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概论(64学时,3.5学分);大学英语(156学时,8学分);计算机基础(78学时,其中理论52学时、上机26学时,4学分);办公自动化(60学时,其中理论30学时、上机30学时,3学分);普通话(20学时,1学分);体育(90学时,4.5学分);数学类(50~100学时,2.5~5学分)专业指定课程;大学语文(50学时,2.5学分)文科类开设。总计约566学时2分。

(七)选修课程的设置

选修课为拓宽专业方向、提高学生综合能力所设的课程,分专业选修课(由各系确定)和综合素质选修课(由学校统一确定)。学校及各系根据学生和社会的需要,及时增减一些选修课,提高学生适应社会的能力。

然而,高职课程设置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下转第22页)(上接第42页)还涉及其他的方方面面。如课程设置是动态的,应随着社会发展适时的调整;根据学生不同的层次提供不同的教学内容;学生使用的教材是否适合;学校是否具备足够的师资等等都是以后值得研究的课题。

参考文献

[1]中华人民共国教育部.关于制订高职高专教育专业教学计划的原则意见[EB]./edoas/website18/

课程设置篇3

从目前来看,大多数的酒店管理专业的高职院校在专业课程的设置上依然延用原有的本科教育模式压缩转型而成的高等专科教育的结构模式[1]:

第一,传统的线型课程教育模式延伸出的传统的价值导向,不能对培养学生的创新素质提出明确的目标,这就容易造成忽视课程自身所能够创造的新价值;

第二,课程教育体系结构不合理,出现课程内容深、学习起来非常吃力的情况,编制的课程划分过细,学科课程单一且学科种类繁琐、众多,课程时间长;

第三,模糊了专业公共课、专业课、文化基础课三者的界限,同时没有理解清楚本校课程、地方课程与国家课程三者之间的关系,没有分清和明确不同地区的不同院校发展的不平衡性和教育特色,忽视了应该在进行教育时,注意不同学生的特色,从而进行特色辅导,培养学生各自在不同专业中发挥特长优势,并了解其应有的权利、义务,发挥创造性;

第四,传统的教育内容严重脱离学生的现实生活,没有重视教师在课程开发方面应该发挥的核心地位与主体作用,更没有重视学生的主要地位和开发并调动学生在学习课程课程时主动性、积极性与创造性。

高职院校酒店管理专业传统的课程设置的弊端显而易见,首先,这种传统教育模式没有从根本上对课程的设置进行充分的改革,导致传统的酒店管理课程没能够对其专业的结构布局进行全面的分析、梳理和整合,这就严重阻碍了酒店管理在专业教育方面突出特色。总而言之,目前高职院校的课程在设置上存在着严重弊端和不足,高职院校在课程设置的改革方面应注重按照酒店行业对各种技能人才的实际需要来安排学生学习相关的文化基础课和专业课程,以避免毫无目标地加大学习文化基础课程的比例,从而减弱了培养职业技能方面的训练。

二、高职院校酒店管理专业课程设置的革新与重组

为了使本专业毕业生能够为三星级以上酒店的大堂、餐饮、客房,娱乐场所、财务部门、人事部门、公关部门等职位提供管理与服务工作。高职院校的酒店管理专业在设置课程时,要采取学校与酒店企业合作、学生学习和工作相结合的的方式,这就要求高职院校在设置课程方面重点培养的学生实践能力,增大学生学习专业技能等方面的课程的比例,在指导学生实践和培训指导学生取得技能凭证,证书等方面多下功夫。以下是改革和重组课程设置时须要重视的几个重点内容[2]。

第一,在传统的教育课程中往往设置过多的诸

如管理原理和管理概论之类的课程,而没有将实践方面的课程摆在突出的位置。为了顺应如今市场的变化和需求,现在的高职院校必须改革这样的教育课程安排,必须将与学生未来就业紧密相关的酒店实践课程设置成为重要的单独教授的课程,并保障这样的课程能够教授足够多的酒店管理经验以供学生更好地掌握。关于独立的实践课程的教授这里提供几点建议。

①结合专业课程的内容,例如对《酒店前厅客房服务与管理》《餐饮服务与管理》等学习资料有了充分的认识后,通过学校的课程安排,在老师的带领和指导下,学生可以进入星级酒店,通过实际操作、演习得到锻炼,从而使学生尽快熟悉他们将来所从事的工作和他们所要承担的岗位责任。

②关于客房以及餐厅服务和管理方面的课程,学校应该为学生们安排实际的操作课程,目的是在操作课上通过老师指引使同学们掌握餐饮和客房服务与管理所需要的具体的专业技能和业务程序。

③积极开展生动活泼的“第二课堂”,即在以教授专业课程为主的前提下开展有关旅游知识的比赛、学校礼仪风采小姐和礼仪风采先生大赛、酒店专业技能比赛,以充分调动和鼓励学生学习专业知识和实践课程的热情,激发他们的创造思维能力。

④在学生毕业参加实际的酒店服务和管理的工作后要特别关注他们的实习情况,比如要加强对他们的毕业工作后指导,关心他们在实际的实习和工作中遇到的各种问题和出现的各种状况,使毕业生在从事工作中真正感受到学有所用、学以致用。这些课程的安排经过实践的检验,不但可使同学们的实际操作能力有所进步而且可激发同学们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

第二,高职院校要积极推进取得专业课程证书的课程。这就要求高职院校将教授学生取得国家标准的专

业技能课程设置到教学中,突破原有的教学模式。根据目前国家已经出台的酒店管理和服务的一系列考试大纲的要求,学校应设置有关这些考试所要求的课程,为同学们提供参考和指导。第三,坚持学习和就业相结合,即学校和相关的企业要保持合作关系,这种工学结合的教育模式是改革传统的课程安排的重要方式。高职院校要坚持以培养应用性专业技术人才为核心,以提高学生的实际能力为手段,以实现学生就业为最终目的,使这种工学相结合的的教育模式成为我国高职教育院校革新与发展的的关键模式和重要方向。

第四,为了使高职院校酒店管理专业进一步适应毕业生就业的需求,高职院校的专业课程安排要有针对性地实行改革。首先,根据教育的层次定位,避免与本科的教育层次相似,应取消一些理论性、知识性较强的课程。其次,要根据实习酒店的需要——尤其是酒店管理的特色,在设置专业课程上增加与酒店相关的培训教育课程,使同学们理论与实践充分结合,以提高同学们的综合素质与能力。以此同时,由于如今的社会发展需要各种类型的人才,所以为了顺应当今社会的发展要求,高职院校酒店管理专业的课程安排应该适当地增加一些诸如公关与社交礼仪课程、提高演讲能力与增强心理素质的培训课程、形体培训课程、食品营养学课程等选修课程,以培养学生的为人处事能力、社会适应能力、压力承受能力和公关能力等为侧重点,以提高学生们的综合能力。总之,高职院校通过对本专业的课程设置进行了一系列的有效的改革,学校的课程安排日趋合理化、学校的教学工作也日趋规范化。由于这样的课程安排,使同学们对自己的就业前景更加明确,所以学生的学习兴趣更加浓厚。

三、结束语

课程设置篇4

[关键词]学前教育;课程设置;研究

一、当前学前教育课程设置的现状

江苏大学附属幼儿园是一所镇江市比较好的公办幼儿园,师资水平,教师素质,教学水平,校园设施都比较完善。在与教师和小朋友的交流接触过程中,笔者感受到了和谐的校园环境,轻松欢快的学习氛围,学习内容丰富有趣,师生之间相处融洽。在与园长的交流中,询问了几个关于本园课程设置的问题,发现该园作为一所重点优质幼儿园,仍存在一些问题,课程设置内容过多,过分注重知识教学,有“小学化”趋势,幼儿游戏时间较少,对活动教学不够重视,同时没有对课程进行评价的措施。这种种现状也反映出了当前学前教育课程设置方面的情况。

(一)幼儿园课程资源配置水平低

课程资源包含的范围非常广泛,包括隐性资源,显性资源,物质资源,非物质资源,教材资源,非教材资源等。偏重显性资源,忽视教师生活经验,师生关系等非性课程资源。教师在配置课程资源时,往往认为选择恰当的课程资源就是对课程资源进行了合理配置,不会考虑教材资源是否适合本园实际情况,也不会对教材进行合理的编排和创造性使用,只能从教材到教材,照本宣科。

(二)幼儿园课程设置呈“小学化”倾向

由于优质的小学教育资源有限,重点小学设置了招生门槛,为了不让孩子输在起跑线上,在应试教育的大环境下,幼儿园为了满足家长急功近利的需要,提前对幼儿进行小学教育,包括提前教幼儿学习算数、汉语拼音认字写字等,把小学一年级的课程纳入幼儿园教学内容之中,以“上课”的方式进行教学,教学内容以故事、儿歌为主,幼儿园“小学化”剥夺了幼儿大量游戏活动和休息时间,幼儿的智力和体力无法接受这种密集“填鸭式”的教育,严重违背幼儿身心发展规律,加重了幼儿学习压力,影响幼儿身心健康发展。

(三)活动课程安排不当

1、课堂教学仍然是幼儿园教学的主要形式,活动教学只占一小部分,课堂讲授是主要的教学方式,游戏等其它活动所占比例不多。幼儿园教师关注的重点是课堂讲授教学,关注幼儿是否获得了知识、掌握了技能,忽略生活经验的重要性。幼儿缺乏情感体验和主动的探索认知,不能让幼儿在游戏活动的过程中学习知识。

2、幼儿园的活动课程多强调娱乐性,教育价值不大。活动安排随意性较大,活动创设的情境比较简单,不能很好的体现活动教学的教育意义。同时教师在材料准备,活动过程组织等方面做的不到位。

(四)忽视课程的整体效益

幼儿在幼儿园里的一日活动包括学习活动、生活活动、游戏活动、户外活动等。幼儿园课程实施渗透在幼儿园一日活动之中,一日活动是否科学、合理地得到安排和组织,是评价课程设置是否科学合理的重要依据。

但部分教师不认为幼儿园的一日活动就是课程,不能将教育活动,游戏活动与一日生活的各个环节有机联系,各类游戏几乎从不开展。一日活动不被认为是幼儿园的课程,课程的整体效益得不到重视。

二、学前教育课程设置存在的问题分析

(一)教师专业素质偏低

如今幼儿园以私立为主,公办幼儿园只占一小部分。调查显示,公办幼儿园里的教师都经过正规的幼师教育,并持有幼儿教师资格证,但大多数私立幼园低薪聘请代课教师,这些代课教师学历偏低,很多没有幼师资格证,专业素养偏低,教学能力欠缺,缺乏对课程的基本认识,不懂得课程的预设和生成,缺乏对课程的基本认识,不懂得课程的预设和生成,从不研究教材,不能很好地理解教材的重难点,更别提开发课程的能力。

同时由于幼儿园以私立为主,教师工资待遇偏低,影响了幼儿教师工作的积极性。

(二)课程理念落后

1、部分教师认为幼儿园的课程主要是学科教学,并不把幼儿园里的一日活动归属于课程,过分注重知识的学习,忽视生活经验的重要性,课程理念陈旧,忽视“生活性”。科学的课程理念是要把幼儿教育的内容渗透在生活的点点滴滴中,利用一日生活中的各个环节对幼儿进行教育。

2、在整个课程系统中,教师占绝对的统治地位,教师在课程创设、生成、实施、评价的过程中,往往以自我为中心,忽视幼儿的主体地位,不能充分尊重儿童身心发展规律,没有从儿童兴趣出发,无法充分满足幼儿生理和心理需要。

3、课程理念缺乏人为关怀。在幼儿园“小学化”趋势愈演愈烈的情况下,知识教学在幼儿园课程设置中占重要地位,课程内容缺乏人为关怀,幼儿在机械地学习中没有自己的情感体验,不能通过自我发现、自由探索地解决问题。

(三)教育目标缺乏可操作性

幼儿园传统的教育目标主要针对具体的、可定性定量的、明确的知识点。可,具有很好的操作性,便于实践落实。而新的幼儿园教育目标,是以动态性的、过程性的新知识观为基础的,教育目标较宽泛,重点在于促进幼儿知识、技能、情感、态度、价值观等方面的协调发展,不能进行明确量化,缺乏操作性,长期习惯以具体的知识技能为教学目标,按照新课程理念所确定的宽泛目标,往往不知如何下手。

(四)学前教育课程评价体系缺乏科学性

课程评价是课程生成与发展的重要环节,课程评价在整个课程系统中占重地位,然而幼儿园课程改革开展得红红火火,课程评价却遭忽视,停滞不前。当前幼儿园课程评价重视结果,忽视过程,课程评价与幼儿生活脱离,过多强调知识评价,忽视幼儿个性、性格、能力、品质的评价。在幼儿园课程评价过程中往往制定统一的评价标准,忽视人的发展具有差异性特点。传统教育中得到“三好学生”才是最出色的学生,学习成绩是最重要的标准,但是每个学生的发展是具有差异性的,智能发展具有多元性,除了成绩,不同学生在个性、品质、能力、技能等方面各有所长。在幼儿园课程评价的过程中,往往认为教师是课程评价的主体,幼儿是课程评价的客体,这是一种错误的评价理念,教师和幼儿不仅是课程评价的主体,同时也应成为课程评价的主体。传统的课程评价比较单一,以教师评价为主,全面的课程评价应包括教师评价,学生自评,学生互评和家长评价。

三、改革幼儿园课程设置的对策及建议

由目前形势来看,加上对幼儿园课程设置的分析和研究,当前幼儿园课程需要进行一场变革,其目的是使幼儿园课程往科学化、规范化、体系化、特色化方面发展,为幼儿营造出良好课程教学的氛围,同时也为学前教育的发展提供良好的平台和更为丰富的教育资源。

当前课程改革的基本要求包括课程目标、课程结构、课程内容、课程方式、课程评价五个方面,这五个方面也是课程设置的基本顺序和要求。如若缺少其中某个方面,则课程改革的最终结果还是失败的。针对这五个方面,幼儿园课程改革应遵循循序渐进的原则,从学生、教师、学校、社会四大主体出发,用新思维、新理念打开学前教育另一扇大门。

(一)课程目标:三位一体

课程目标所遵循的原则是三个:体验性、过程性、结果性。既要关注知识与技能,也要关注过程与方法,更要关注情感与态度。现代教育普遍的通病是,教学过程注重知识的灌输和传授,而相对忽略了学生的情感价值观的引导。这不仅没有完善教学所布置的任务,也没有从幼儿本身出发,寻找可行的教学方法。幼儿处于皮亚杰认知发展的前运算阶段,这一时期的幼儿只能以表象进行思维,他们的思维是表面的、原始的和混乱的。因而在这个阶段幼儿接受知识与技巧的训练只能通过比较简单的教育来进行,而传统上对幼儿进行算术、语言等训练不符合幼儿身心发展的规律,反而会使幼儿各方面能力得不到均衡的发展。而这个时候,教师却可以通过游戏活动等形式帮助幼儿获得情感与态度体验,从中让幼儿区分各种情感,对不同的事物表现出不同的态度。

(二)课程结构:综合选择

课程结构的合理布置是课程设置中必不可少的一环,幼儿园课程结构主要体现为强调课程的均衡性、综合性与选择性。均衡性是指教师的计划性与儿童的主体性各占一半。而综合性是根据《纲要》要求,创造性地使用地方教材,开发利用各种教育资源。选择性体现了课程的动态性,要选择适合幼儿发展的教材,也就是没有最佳的教材,只有最适合的教材。这里面涉及到的最关键的是教材与教学的关系,教材为教学提供了指导,而教学又为教材提供了实践基础。孔子提出要因材施教,针对每个人不同的特点制定不同的教学方法,教材的选择亦如此。尤其在幼儿阶段,性格多样化渐渐表露出来,幼儿对不同的事物会表现出不同的态度和反应。教师应注重平时的观察,记录下每个幼儿的生长情况和性格特点,从而选择不同的教材,同时要注意资源共享,借鉴其他人的教学材料,做到取其精华。

(三)课程内容:游戏本位

后现代主义课程专家多尔指出:“适应复杂多变的21世纪的需要,应建构一种具有开放性、整合性、变革性的新课程体系。课程不再只是特定知识体系的载体,而应成为一种师生共同探索新知的发展过程;课程发展的过程具有开放性和灵活性,不再是完全预定的、不可更改的。”著名儿童教育学家陶行知先生曾提出“生活即教育”教育理念,认为从生活中学,从生活中思考是另一种良好的教育方式,而幼儿园课程内容在此种思想指导下便体现为幼儿课程应注重生活游戏化。福禄贝尔和裴斯塔洛齐也在他们的著作中提到,游戏是幼儿主要的学习方式。幼儿获得情感体验,获得相应的知识和技能,并非从教师的说教中接受,而是从游戏给予他们的欢愉中体验到学习的快乐,以及与人相处之道。同时,游戏应从生活中来,教师引导学生观察生活中细微的现象,通过游戏的形式使幼儿获得感知,在脑中形成知识,又运用到生活中去,于是也就形成了“生活——游戏——生活”的循环支链,使得游戏和幼儿生活紧密联系起来,做到“从做中学”、“从学中做”的二维教育模式。但两个生活所指的主体不同,前者是指老师从生活中挖掘自然现象,而后者指幼儿把所学到的知识运用到生活中去。

(四)课程方式:学生本位、探究合作

1、学生本位

教师在整个教学过程中起着引导作用,但不起决定作用。评价一门课程好坏的标准是学生掌握了多少,而不是教师教了多少。同样的,在幼儿接受相关知识的过程中,教师起到了桥梁的作用,而课程中最主要的应是幼儿本身。杜威在《儿童与课程》中说到,课程与儿童相互冲突的根本原因在于造成冲突的课程的主要价值是“为了教师”。可见,课程设置应以学生为主,考虑的是学生从中学到了什么。改变传统教学中以“课堂”为中心的教学模式,转变成以“学生”为中心的模式,从思想上树立学生为本的观念。

2、探究合作

幼儿园中“教师牵着孩子走”的现象依然严重,突出表现为孩子的自由活动缺乏自主性、合作探究和思考,存在着表面化、形式化的倾向,只是在验证教师直接或间接提出的知识点,而不是真正意义上的自主探究学习。这样的活动没有孩子高智力的投入,孩子在活动中缺乏自主的、有创意的、个性化的探究,是极其不利的。在教学过程中要锻炼幼儿合作能力与解决困难的能力,协调幼儿间的关系,通过游戏引导幼儿对生活的认知,培养幼儿的动手能力和动脑能力,开发思维,增进人际交往关系。

(五)课程评价:多元智力评价

课程设置篇5

现将《**省教育厅关于印发<**省普通高中课程设置方案(试行)>的通知》(豫教基〔**8〕138号)转发给你们,并提出以下要求,请一并贯彻执行:

一、统一思想,提高认识。推进普通高中课程改革,更新办学理念,改革课程结构、内容和实施方式,构建符合素质教育要求的课程体系和考试评价制度,对持续发展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培养创新型人才,提高我国人口素质和综合竞争能力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也是建设人力资源强国和创新型国家的一项基础性工程。根据教育部和省教育厅要求,今年秋季,我市所有普通高中起始年级将全部启动实施新课程。各级教育行政部门和各普通高中要将课程改革作为我市基础教育的一项重中之重的工作抓紧抓好抓出成效,确保普通高中课程改革平稳顺利实施。

二、迅速行动,系统学习。普通高中课程设置方案是决定普通高中课程改革成败的基础性工程,各单位接通知后,要迅速组织广大教育行政干部、教育科研机构教育科研人员、全体普通高中教师,全面深入系统地学习《**省普通高中课程设置方案(试行)》,理解内涵,把握精髓,确保我市普通高中新课程改革管理与教育教学人员人人能够准确了解并熟练掌握我省普通高中课程设置基本原则、课程结构、课程安排与学分学时分配办法,为我市普通高中新课程改革的平稳顺利推进提供强大的人力保障。

三、结合实际,制订方案。普通高中课程改革是我国基础教育发展中的一次重大改革,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将导致普通高中教育在教学理念、课程内容、课程结构、课程评价和课程展现等方面都会发生根本性的变化。根据省厅要求,各县区要抓紧研究制定完善的配套政策与措施,结合本县区实际,创造一切必要条件,努力使所有普通高中都达到实施新课程所需要的基本条件与要求,并严格审批所属普通高中课程实施方案。各普通高中要在严格落实省定课程设置框架的基础上,紧密结合本单位和本校学生实际,迅速制订有利于本校学生全面发展、有利于提高教育教学质量、有利于我市普通高中教育持续健康发展的课程实施方案。同时,各普通高中还要全面把握国家课程标准要求,加强课程管理,扎实做好课程计划、自主开发课程、指导学生选课、组织教学实施、认定学生学分、综合素质评定等各项具体工作。

全市所有普通高中的课程实施方案均须于**8年8月15日前上报市教育局备案。

课程设置篇6

关键词:音乐剧;课程设置

中图分类号:J643.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2095-4115(2014)03-249-1音乐剧演员的专业能力是集演唱、舞蹈、表演于一身的,要求非常全面,我国中央戏剧学院对音乐剧演员的定位是“具有良好的音乐素质和演唱素质,扎实的舞蹈基本功素质,过硬的艺术语言功力和熟练掌握塑造舞台形象能力,能够胜任音乐剧、话剧、影视剧等不同艺术创作的全能型表演人才”①①刘红梅:《中央戏剧学院表演系音乐剧教学的探索与实践》,中国音乐剧研究会教学专业委员会编,《音乐剧教育在中国》,北京:文化艺术出版社,2007,第41页。。中央戏剧学院培养音乐剧演员的目标是全能型人才,国内多位音乐剧专业的专家也分别提出了音乐剧演员是全能型人才的观点,如南京艺术学院的居其宏先生曾提出:“音乐剧对其表演艺术的基本要求就是能歌善舞、唱演俱佳,我将具备了这种全面表演素质和技能的演员称之为‘全能型演员’”②②居其宏:《音乐剧,我为你疯狂》,上海教育出版社,2001,第320页。。

音乐剧专业的整体课程设置,以中央戏剧学院为例,基本分为专业必修课和选修课,必修课包括:表演、台词、形体、声乐、艺术概论、化妆、中国话剧史、中国戏曲史、外国戏剧史、舞台技能、芭蕾、爵士舞、踢踏舞、外国代表性舞蹈与礼仪、中国代表性舞蹈与礼仪。选修课有:朗诵、话筒语言表现技巧、中国民间舞戏曲身段、独唱、国际标准舞、导演基础、曲艺、音乐欣赏、音乐剧欣赏、名剧欣赏③③刘思思:《高校音乐剧专业培养模式探索》,大舞台,2001年02期,第208-209页;。这样的课程也是根据音乐剧独有的特点,如很强的综合性、艺术元素的多元性、时代化等特点来设置的,目的在于培养出个性鲜明、基本功扎实、能力全面、思维活跃的音乐剧创作人才④④刘思思:《高校音乐剧专业培养模式探索》,大舞台,2001年02期,第208-209页。。

中央戏剧学院的音乐剧专业课程设置,是在长期的教学实施过程中不断优化得来的,只有不断探索和调整,才能达到最科学、兼顾最全面、与时俱进的一种设置方式。国内其他高校因为地域环境、教学资源、招生规模、考生专业素质等方面的差异,在音乐剧专业课程的设置上也各有不同特点。

该系一年级学生每周的课程设置为:信息检索2节、思想道德和法律基础4节、舞蹈基本功训练6节、大学英语4节、视唱练耳4节、表演技巧4节、体育2节、戏剧语言4节、计算机基础4节、钢琴课2节、伴奏课0.5节、声乐0.5节(2人共上一节),一共是37节课,其中公共文化课程16节,占43%,专业课程21节,占57%,而相当重要的声乐课只有0.5节,占0.013%。一周五天,平均每天7、8节课,学生能否将所学的知识加以复习再创新?他们能否消化掉这一周接近四十节课的内容?有很多学生每次上声乐课时都是疲惫不堪的状态,面对一周0.5节的声乐课,虽然倍感珍惜,但却心有余而力不足。

大学一年级是打好专业理论基础的重要学习阶段,然而一些与专业密切相关的课程,如《音乐剧概论》就是一门对于音乐剧的学生来讲十分重要的理论基础,曾经在不同的年级开设过,后来却被取消。《意大利语音》课程开设后,声乐教师在给学生上小课时,尤其是演唱意大利语发音的歌曲时,在认识歌词上节约了很多时间,然而也被取消。学生应当在公共课堂上掌握的这些歌唱语言、理论基础等,却放在时间原本就很有限的声乐课堂里,由声乐老师在小课上完成这部分教学是十分不妥的。笔者认为,除了基本的素质教育所要求设置的课程之外,不必要的课程课时量太多,应该酌情减少或者适当调整。

该系二年级的课程设置为:舞蹈基本功训练4节、戏剧语言4节、大学英语4节、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4节、乐理与视唱练耳4节、体育2节、表演技巧4节、声乐0.5节。三年级为:现代舞4节、戏剧小品创编与表演4节、剧目排练6节、声乐0.5节。四年级为:现代舞4节、剧目排练12节、声乐课上学期每人0.5节,下学期没有设置声乐课。虽然声乐课从二年级开始采取了培优的方式,即每学期期末考试中排名在前10%的学生,将他们的声乐课增加至每周每人一节,但从以上的课程设置比例中可以看出,声乐课的课时量仍然十分少。二年级占总课时的0.019%,三年级占0.034%,四年级上学期占0.03%,四年级下学期没有声乐课,在如此繁重的教学任务下要想培养出优秀的声乐人才是很困难的。

从各门课程间的相互关系来看,我们必须提出“整合式教学”的方式,根据以上的课程设置特点,各门专业课几乎是分别独立完成的,没有形成交叉,而对于音乐剧这门艺术综合性很强的专业来讲,实际是要求学生将学到的所有本领集于一身再表演出来,因此必须提出“整合式教学”的教学方式,将相互间联系紧密的多门专业课程进行整合。比如《戏剧语言》这门课,除了学习一些经典的剧词以外,还可以增加很多音乐剧选段里重唱、合唱等部分歌词的教学。演唱部分交由声乐教师来排练,剧目课教师与声乐教师一同进课堂,甚至可以与舞蹈教师一同,从不同的专业角度共同指导学生边演、边唱、边跳,打破传统的剧目排练只有一位教师上课的方式。根据排练的需要,安排舞蹈教师、声乐教师也进入《剧目排练》的课堂中来是非常有必要的。因此,为了实现高效率的课堂教学,完全可以根据专业特点的需要,将相互间联系紧密的多门专业课程进行整合式教学这是非常可行的,同时也充分体现了音乐剧专业综合性的艺术特征。

课程设置篇7

1.按大类招生中的专业课程设置

以某高校经济类为例,其按大类招生含经济学、财政学、金融学、国际经济与贸易等四个专业。按类招生的学生第一至第四学期进行基础课学习,第四学期内学生申请选择专业,第五、六学期进入专业学习阶段,第七和第八学期为论文和实习阶段。

1.1第一学年

公共课程:数学(含微积分、线性代数、概率论)、大学外语、政治(含思想道德修养、马克思主义哲学、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

基础课程:政治经济学、西方经济学(含微观经济学和宏观经济学)。

1.2第二学年

公共课程:数学(含微积分、线性代数、概率论)、大学外语、政治(含思想道德修养、马克思主义哲学、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

大院选修课:因科目太多,故在此省略。

基础课程:国际经济学、货币银行学、财政学、统计学、会计学。

1.3第三学年

公共课程:法律基础

经济学专业:资本论、计量经济学、国际经济学、货币银行学、财政学、经济学说史、发展经济学、贸易经济学、企业管理、市场营销、国际金融、国际贸易等。

财政学专业:会计学、计量经济学、经济法概论、中国税制、比较财政制度、国际税收、税收管理、预算会计、社会保障、国际金融实务、计算机基础。

金融学专业:国际金融、金融工程、证券投资学、期货交易、金融市场、中央银行学、商业银行经营管理、保险学、公司财务等。

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计量经济学、世界经济概论、国际贸易、国际贸易实务、世界贸易组织、国际金融、国际结算等。

2.课程设置的改进方案

2.1方案一。在选择专业前的一到两个学期,开设几门专业性较强的选修课,并允许将所选学分带入大学三年级。这样一方面能够使有兴趣的学生能够进一步了解各专业的学习内容,防止选择专业中存在的盲目与跟风现象;也能够让学生尽早学习基础性的专业知识,从而为更好的学习更深入的专业知识打下基础。例如,经济学院的学生在第四学期末可以选择经济学、金融学、财政学、国际经济与贸易四个专业,由于四个专业所学专业课相差较大,学生一旦选择,更改的可能性很小。可以在第三和第四学年初设置一些涉及这四个专业的选修课程,如股票交易概论、经济思想史、财政史、世界贸易组织概论等知识性课程。这些课程不能与三四年级开设的专业课相互替代,也就是说,选修上述课程的学生只能学习一些知识性的内容,并不能取代未来专业性知识的学习,即股票交易概论的学习虽然与三年级金融学专业的证券投资学有一定的联系,但无法取代证券投资学,而世界贸易组织概论的学习也无法取代WTO规则等方面课程的学习。但是由于其学分计入选修课学分,因此也能在一定程度上减少学生课业负担。

2.2方案二。该校经济类招生的方向有四个:经济学专业、财政学专业、金融学专业和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在这里我们可以看到,金融学专业和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均属应用性较强的专业,毕业的学生大多数都会直接到社会上去工作。而两年的基础课学习和一年的专业课学习显然太过于紧张,国贸专业在大三一个学年要上十二门课程。而金融学的专业可也都压在大三一年,这就在无形中少了很多实践操作的时间。并且,这两个专业的学生在找工作之前,还要考取报关证、证券从业资格证、期货证等多个证书,很多学生要到三年级才知道什么是基金,怎样填写报关单,这就使他们必须在掌握专业知识之后和找工作之前考取资格证书,在理论上只有一次考试的机会,这就人为地为学生获得证书制造了难度。而学习经济学和财政学专业的学生大多利用大三一年忙于考研或考取公务员,这会导致他们在这一年中并不能把主要的注意力都集中在专业课的学习上,并且经常会出现旷课的现象,这也是非常值得注意的。

为了解决这些问题,该校实施了弹性学制,就是可以允许学生缩短或延长学习的时间,学生可以申请三年毕业或者五年毕业,但是这在实施起来还是有一定的难度,并且申请的过程比较复杂,对学生的要求也比较高。笔者建议对于不同专业区别对待,对于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和金融学专业,把两年的专业课缩短为一年或一年半,并允许刚入学的学生旁听高年级同学的专业课,以便提前学习到考取各种资格证书的相关知识。对于经济学专业,为了满足大家考研的要求,可以把基础打得更牢固一些,可以把两年(即大一和大三的经济学基础课)的基础课合并到一起。把应该大二所上的金融学、财政学和国际经济学这些通识课程移到大三去上,并且其要求应该以了解为主,这样能够使学生在拥有了深厚的基础后,在大三有更多时间复习考研的内容。

2.3方案三。按大类招生既不能全部实行通识教育,大班授课,这会降低教学的质量,影响学生就业;也不能只顾为了配合专业和学生就业,而朝令夕改,取消按大类招生。我们的大类招生应该有通有专,通专兼备。

课程设置篇8

关键词:学校课程;浅析

中图分类号:G632.47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2-7661(2013)34-140-02

学校课程,我们也叫校本课程,它是学校在确保国家课程和地方课程有效实施的前提下,针对学生的兴趣与需要,结合学校的传统和优势以及办学理念,充分利用学校和社区的课程资源,自主开发或选用的课程,是基础教育课程体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在具体实施国家课程和地方课程的前提下,通过对本校学生的需求进行科学评估,充分利用当地社区和学校的课程资源而开发的多样性的、可供学生选择的课程。其目的在于尽可能满足各社区、学校、学生之间客观存在的差异性,因而具有一定的适应性和参与性,通常以选修课或特色课的形式出现,学校课程的开发可分为新编、改变、选择和单项活动设计等。学校课程的主导价值在于通过课程展示学校的办学宗旨和特色。

地方与学校课程在课程设置中占10%一12%的课时,具体量化后是3个课时。目前在我们这个地区,学校课程还在起步和探索阶段,好多学校把班会课、少先队活动等都安排在学校课程中,没有形成自己学校的课程,也不知道从什么地方入手,开发和组织学校课程内容,常把剩余的学校课程课时,安排到语文、数学学科中,不符合新课程标准的要求。

近年来,学校这块清静园地,常常被一些部门用来完成某些政绩任务的场所,安排许多活动,如:教育部门的一年必须完成6次德育主题文化活动、心理健康教育、雷锋精神教育,团委、少工委的主题征文比赛、主题知识竞赛、主题演讲比赛、主题文艺汇演、主题社会实践活动、主题书法绘画比赛、主题书信大赛、感恩励志教育活动,安全部门的安全演练4次、安全讲座4次,武装部门的国防教育,人口与计生部门的人口教育,人防部门的防空知识课,公安部门的禁毒教育、预防教育,卫生部门的爱牙日教育等等,有些活动,上级还要求有计划,有安排,有教案、讲稿、照片、记载、总结等等。这些活动,在学校主管部门来说是非常头疼的事,临时安排给那一个教师,都觉得不合适,一方面,学期初,每个教师在课程设置中都安排了具体的课程和课时,临时加课,教师难以接受,或者以各种理由推脱不接受。另一方面,过多过于频繁的活动,感觉占了教学的主导,不利于国家课程教学质量的提高。第三,即便临时把活动任务安排下去了,活动的成效如何,将大打折扣,应付一下过去就行了,起不到应有的作用。近年来,上面安排的各类活动也确实太多,名目繁杂,学校基本没有自主安排活动的空间。

经过多年的探索与实践,认为将学校课程与这些活动相结合,巧妙的把这些活动安排到学校课程中,可以实现一举两得的效果。

一、梳理主题活动,制定实施方案

学校业务主管部门,或者是学校教育处、教导处等部门,都可以在每学期的开校初,认真研究上级部门的工作安排、目标管理责任书等文件,结合学校的自然条件和人文环境,梳理一年来要开展的各项活动,将这些活动根据不同的时间节点,纳到学校课程中来,制定详细的实施方案。如安全教育活动可以分别安排在节日放假前,溺水事故多发时节、交通事故多发时间段、火灾事故多发季节等,安全演练活动可以每月,或者两月安排一次。德育主题实践活动可以结合传统节日实施,禁毒教育可以安排在世界禁毒日进行,消防教育在“11.9”消防日进行等等,其他的活动可以穿行等。实施方案尽可能做到每项活动都具有操作性,做到时间、责任人、资料收集“三落实”。这样既丰富了学校的各项活动,又能完成上级的各项活动任务。

二、分层分解任务,制定课时计划

有些活动内容可以不分年级进行,比如安全演练等,但是大多数活动是要按照学生的年龄特征和学生的认知水平,分年级设计课程内容。学校将一学期要开展的所有活动,按照不同年级,提出不同的任务目标,安排在不同年级的学校课程中,在学期初就拿出方案,将学校课程安排在课表中,落实到具体的人头上。

根据我们实施的情况来看,将这部分任务分解到班主任的教学任务中,便于在班级中开展教学活动,对于平行班级比较多的学校,可以按年级组单设学校课程教学人员,也可以兼任学校课程任务,具体情况因学校具体情况而定,这样便于专业研究和实施学校课程,落实学校课程内容。有些学校课程内容,还可以聘请校外的专业人员,以专题报告的形式来完成,有的学校还充分挖掘学生家长的潜在资源,在学生家长中寻找具有专业知识的人来给学生上一些特殊内容的学校课程,比如消防知识、禁毒知识、防空知识、国防教育等,充分丰富学校课程的内涵,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为此,拿到落实学校课程任务的教师,要通盘计划本年度的学校课程,搜集相关的素材和人文资源,设计学校课程内容,制定详实的课程计划和课时计划,保证学校课程落到实处。

三、分段设计学案,落实课程内容

作为学校课程的具体实施者,要针对教学对象的年龄特征,精心搜集素材,按要求设计教学案例,按进度计划逐步落实课程内容,聘请专业人士进行的讲座等,课任教师要注意收集素材,不断丰富学校课程内容。学校按照常规管理要求,将学校课程的落实纳入到教学常规检查中,纳入到教师的考核中,学校要建立与其他课程一致的考核评价体系,督促教师按时完成学校课程教学任务。

四、制定评价方案,检测学习成效

学校课程是整体推进素质教育的重要环节,为保证校本课程的实施质量,学校要根据课程内容制定相应的评价方案。评价方案应把握五个原则:科学性原则、可操作性原则、素质培养的原则、参与性原则和全面性原则。从评价内容上着重两个方面:课程实施评价和学生学习情况的评价。

课程实施评价主要是对教师教学过程的评定。教务处、教科室通过听课、查阅资料、调查访问等形式,对教师进行考核,并记入业务档案。主要是四看:一看学生实际接受的效果,二看领导与教师听课后的反映,三看学生问卷调查的结果,四看教师的教学案例、教案等。评价要有利于教师自身专业的发展,有利于进一步落实学校课程。

学生学业成绩评价主要是对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知识技能、情感、态度、价值观、学习方法等方面取得的成绩作出评价。 校本课程不采用书面方式的考试或考查,对学生评价主要是发展性评价:一看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表现,如情感态度价值观、积极性、参与状况等。二看学生学习的成果,学生成果可通过实践操作、作品鉴定、竞赛、评比、汇报演出等形式展示。

五、形成课程素材,丰富素质教育内涵

学校课程是一个复杂的工程,它的形成需要长期的积累,不断地修改完善,才能形成系统的东西。其中最重要的是素材的收集,把每个教师的完成学校课程的素材进行收集,教导处或者教研组负责,对教师实施过的教案、案例或者是其他文本素材、图片、音响视频素材进行收集,根据授课教师在授课过程中的反思加以修改,分类整理。如“学校课程―安全教育册”、“学校课程―心理健康教育集”等等,将文本配上相应的图片等,就可以形成一个学校课程教材。第一年收集素材,第二年、第三年……可以在原有的学校课程素材的基础上逐步补充完善使用。可以每学期收集整理出册,也可以每年整理出册,剔除过时的,补充适时,长期坚持,就会慢慢丰富学校素质教育的内涵,提升学校的办学特色和品位。

课程设置篇9

随着我国法制化进程的加快,法律在社会中的作用也越来越突出,因而,我国法学教育的质量也受到了多方面的关注。其中法理学在法学课程设置中的位置就是其中争议声音比较大的一部分,之前大多数人关心的都是开设法理学课程对学生法学知识学习的意义上了,很少有人关注法理学在课程设置中的位置,但是,本文主要是对位置方面内容的研究。

一、从法理学的研究对象上看法理学位置

我们要从分析法理学的研究对象来看法理学是否适合放在大一的法学课程中。“法理学的研究对象是整个法律现象的共同规律和共同性问题”,但是,目前对其中的“共同规律”“共同性”的解释还是众说纷纭的,这就导致了法理学外延不清晰,也出现了法理学定位不准确的现象。那么,到底什么是法理学呢?这就要追溯到它的前身法哲学,在西方的法学著作中层提到过法哲学的研究对象主要有三个方面,其一是定义与分析问题,其二是法律推论问题,其三是法律批判问题。要想学好法理学知识就必须要进行这三方论文联盟收集整理面的研究,但是,这些知识对于法学基础非常薄弱的大一新生来说无疑会存在理解上的难度,无论是法律推论问题还是法律批判问题,都要求其实施者要具有一定的法律思维和法律知识,但是,这种思维和知识是需要长时间积累的。对于法学初学者来说,要他们掌握法律中的基本概念都是需要时间去消化理解的,更别说要学生具有法律思维和法律知识了。正因为分析所需要的前提条件不存在或者匮乏,就导致学生在学习法理学知识时多是死记硬背,而且学到的知识比较单一,都是一家之言,学生自身理解力上的收获比较少,因此,从这方面来看将法理学的学习放在大一是不太合适的。

二、从学习法理学的目的上分析法理学位置

目前,“在大一设置法理学课程的主要目的就是让学生在理论上掌握一些法理学的基本知识,为学习部门法做一个良好的铺垫。”是很多人眼里学习法理学的目的,正因如此,目前很多的高效在进行法学课程设置时都将法理学放在了大一,但是我们并不能完全的肯定这种观点。首先我们要明确什么是理论,理论就是“通过对特定事物的大量观察、经验和陈述进行系统地收集和整理,并在此基础上形成一般性的命题,人们就把它称之为理论。”但是,由于观察对象的流动性和复杂性以及观察主体的主观性,这也导致了理论的不周延性和主观性,法学理论也是如此,这也导致了法理学这个概念本身就是要经过思维、观察以及验证的一个主观认识。

任何一种法律制度都是以法学理论为基础的,在我国,法理学对法律制度最大的作用就是反思功能。首先,在法治社会建设中法学理论的反思功能。我国法律制度的复杂性是随着法治进程而变化的,因为,法律是要对社会中重要的利益冲突和生活现象进行调整的,如果社会基础复杂,那么就需要一种复杂的法律制度来调整。随着我国法治社会发展程度的加深,对法律制度的要求也越来越高,但是,精密的法律制度并不是一朝完成的,它需要一个不断自我改正的过程,因此,就需要法理学对旧解决方案的存在基础进行不断地反思。其次,在社会转型中法学理论的反思功能。在社会发展过程中必然会伴随着社会结构转型,而社会结构转型也必然会带来社会领域中各种新生的利益冲突,这是就需要法律对这些冲突进行调整,但是由于社会结构不断的变动,法律调整也是需要不断进行改变的,但是到底该如何的改变就是需要法理学进行反思了。最后,在价值观念改变中法理学的反思功能。生活关系是随着社会发展而不断变化的,而生活关系的变化又会给人们尊崇了上千年的价值观念受到严重挑战,而且这种价值观念会逐渐的被新生的价值观念所代替,正如前人总结出来的“法律共同体中的价值观的内容和活力则比有关法律提高问的变化更加迅速”,因此,也就导致了现有的法律规范与公民普遍的价值观念之间总是出现脱节的现象,那么,此时就会产生很多的问题,比如,是否需要调整国家法律制度来适应公民价值观念的变化、怎样调整才能够适应公民价值观念的变化、什么时候调整、调整的频率等都是需要法理学理性反思来辅助意识形态领域的斗争的。

通过对以上内容的论述,我们不难总结出,法理学的重要性主要还是取决于学习者的主观态度,法理学知识学习的主要目的也并非是为了学习部门法做准备。其实,为学习部门法知识做准备并不是光靠学习法理学知识就能够实现的,因为,法理学是一门独立的学科,其内容已经不再涵盖部门法知识的介绍了。而我们现代人学习法理学知识的真正意义是培养法学知识学习者的反思思维以及反思意识,这是需要相关部门法作为基础的,所以说把法理学课程安排在大一第一学期还是存在着一定的不合理之处的,应该在了解了部门法之后再进行法理学知识的深入学习。

三、结束语

课程设置篇10

论文关键词:会计电算化专业,课程设置,会计工作过程,思考

 

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国外企业和国际资本已大量涌入,金融业、保险业、咨询业、会计审计业等服务业迅猛发展,国内企业和民间资本大量崛起,加上每年在岗会计人员的自然更新和结构更新,客观上需要一大批高素质的会计人才。此外,由于计算机技术日新月异的发展与会计专业软件的日益完善,各单位对掌握电脑技术的比较高级的会计人员的需求增加很大,因此熟练掌握计算机技术,熟悉国家财经法律法规的应用型会计专业人才,是未来社会最受欢迎的人才群体之一,这也是各高职院校及其他院校开设会计电算化的最主要因素。

就高职院校而言课程设置,该专业主要是面向生产、建设、服务、管理第一线,培养在各类金融机构、会计师事务所、财政、审计、税务等政府机关、及其他各类企事业单位从事会计业务、财务管理、财务分析、资产运营、统计、审计等工作的,德、智、体、美全面发展,具有职业生涯发展基础的应用型高技能专门人才。然而在开设会计电算化专业之后,在会计电算化专业课程设置方面,不少的院校仍有许多不尽如意的地方。与传统意义上的会计专业,并没有显示太多的区别。这是不符合电算化及职业教育发展规律的。

一、高职会计电算化专业课程的特征

尽管高职课程与中职课程、普通教育课程在性质功能以及总体框架上没有本质的区别,但由于教育性质、教育对象、培养目标存在差异,高职会计电算化专业课程具有本身的一些特征。

(一)课程目标的高职定向性

课程目标最集中和具体地反映了教育目的与培养目标的要求。高职会计电算化专业是以就业为导向的教育,其培养目标是与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要求相适应的德、智、体、美等方面全面发展,具有会计综合职业能力,在服务和管理第一线工作的会计电算化高等技术应用型人才。根据培养目标的要求,高职会计电算化专业课程要体现其“高、职”的特性,培养动手能力较强、素质较高、就业手段较多会计应用型人才,课程设置必须体现“高、职”方向,使人才培养方案适应会计电算化职业岗位群的具体要求。

(二)课程内容的适应性

高职会计电算化专业的根本任务是为社会培养会计方面的技能型、实用型高等技术应用型人才。因此,高职会计电算化专业的课程内容既要适应经济发展的需要,还要适应学生个体的需求。当今世界,新的业务层出不穷,会计的职能、内容也在不断发展之中,高职会计电算化专业课程必须从学生职业生涯发展的高度来开发课程,不断吸收会计发展的最新成果,以适应社会发展的需要。

(三)课程设计的实践性

高职高专不同于普通教育课程设置,也不同于中职教育。它所培养的学生必须具有较强的职业实践技能,能够有效地完成工作任务论文的格式。而工作中所依赖的知识大部分是实践知识,理论知识只有转化为实践知识后,才能转变为生产力,因而把会计工作的实践过程设计成学习过程,成为高职会计电算化专业的内在要求。高职会计电算化专业课程要以实践知识为主,实践性是高职会计电算化专业的显著特征。

(四)课程实施的个性化

高职院校的学生质量参差不齐,不能按一个标准来设置课程。因此在课程实施中,应充分考虑学生个性,因材施教,通过选修课程,开展分层次教学,让每位学生的个性得到充分发挥。

二、会计电算化专业设置原则

1、以会计职业岗位要求为目标,以就业为导向,确立职业技能与职业态度双线培养的课程体系和考核标准。

新型课程体系设置要求按照会计法规的要求,兼顾学生的职业生涯规划设计和发展远景,参照会计从业资格证、助理会计师、会计师等相关职业资格和我国注册会计师执业资格考试的内容,要适时修订会计专业课程的理论教学和实践教学课程标准,更新课程教学目标和教学内容等,以满足社会的发展变化对会计专业人才知识结构变化的要求。

2、专业理论教学以够用、适度为宜 。

高职教育的课程设置与教学内容大体分为理论教学体系与实践教学体系两部分。

由于高职会计专业的培养目标是应用型财会人员,因而不可能像普通高等教育的会计专业那样,去追求理论的系统性和完整性。与实际应用联系密切的理论必须讲够、讲透,而渊源性原理以及纯理论研究性的内容可适当删减。这样使理论教学更富有针对性,同时在教学时数上也有了回旋的余地。但如何掌握“必须、够用”的尺度课程设置,则需要根据职业岗位要求,进行具体、细致的分析。

3、重视实践教学,加大实践教学课时比例 。

由于高职教育的培养目标是一线操作型、技能型人才,因此要加大实践教学的课时比例,增加动手实训的教学内容,以利于学生毕业后能迅速适应环境。构建实践教学体系,一是要使实训课程密切联系岗位需要,加强针对性;二是要注意与理论教学同步,做到边教学边实践,教学做一体化。具体到高职会计电算化专业,实践教学应包括基础会计技能训练,财务会计能力训练,成本会计能力训练以及会计模拟综合实训,会计电算化综合训练等。实践教学时数应占到总课时的50%以上。

4、重视并加强与电算化相关课程的教学,保证学生熟练掌握电算操作技能。

现在不少的学校,开设会计电算化专业只是在以前会计专业的基础上,加上一二门会计电算化课程就变成了会计电算化专业,这显然是很肤浅的。应强化学生对计算机基础知识,网络及数据库知识的掌握。

三、会计电算化专业课程设置具体内容

1、公共必修课

毛泽东思想概论、邓小平理论与三个代表;形势与政策;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体育;大学生健康教育;高职英语;计算机基础;经济数学;写作与口才;就业指导;国防教育等。

2、公共选修课

办公自动化等。

3、专业课程包括由核心模块,支撑模块,技能模块和拓展模块构成。

其任务是向学生传授从业所必需的专业基础知识和专业知识,强化职业技能训练,培养爱岗敬业的职业品质、熟练的职业技能和适应职业变化的能力。专业课程应按照相应的职业岗位(群) 的知识、能力要求设置,突出其综合性和实践性。

核心模块:基础会计;中级财务会计;初级会计电算化;成本会计;财务管理;审计学;财经法规与会计职业道德。

支撑模块:统计;税法;经济法;计算机网络应用;数据库基础等。

技能模块:会计基本技能;EXCEL在会计中的应用;财务软件应用,出纳实务;会计手工技能;税务实务。

拓展模块:行政事业单位会计;银行会计;房地产企业会计等。

4、专业选修课:内部控制学;投资理财学;资产评估;商品流通企业会计;会计制度设计;税务筹

划等。

融合模块:毕业实习课程设置,毕业论文或设计或汇演论文的格式。

四、会计电算化课程设置的具体构想

1、重视职业证书的获取,强化学生会计职业道德的培养。

会计电算化专业实行“双证书”制度,要求学生在校三年内除了领到学历证书以外,还必须通过会计从业资格证考试,领到会计从业资格证书,并争取部分优秀学生在毕业之前通过全国会计初级职称考试,取得初级会计职称。因此在一年级第一学期就应强化学生的计算机基础知识的掌握,强化学生对基础会计的理解和运用。在第二学期开设初级会计电算化及财经法规与会计职业道德,并适当增加课时,以突出对核心课程的教学,保证第一次会计从业资格证书的通过率在80%以上。

2、强化训练,增加核心课程的课时数。

对基础会计,财务会计及成本会计等专业主干课程的教学,要突破学科知识体系,按岗位划分和能力要求分单元组织教学。从会计基础核算层出发,将财务会计和会计电算化等课程按岗位分工设置模块,对各模块的教学应注意体现理论与实践教学的互相穿插,每完成一个岗位模块,即实施相应的能力考核,各个模块层层递进,滚动发展。显然,建立健全实践所需教学资料是顺利进行实践教学的基础。

3、强化学生对电算技能的掌握。

在强化学生计算机基础学习的基础上,加强学生对初级会计电算化课程设置,财务软件应用的教学,然后辅之以计算机网络及数据库教学,以提高学生对计算机的维护能力。

4、强化综合实训。

会计实训包括手工会计实训和电算化会计实训。

手工会计实训是在基础会计、财务会计、成本会计,财务管理课程之后进行的会计专业综合实训,从填制原始凭证开始,经过编制记账凭证,登记日记账、明细账和总账,最后编制会计报表。在手工实训之后,再结合相关会计软件进行教学和训练。

电算化会计实训从建立账套开始,经过账务初始、日常账务处理、期末处理,最后编制会计报表。该实训应安排在初级会计电算化课程学完之后。复杂业务综合实训,是在财务会计课程学完之后,模仿企业的会计环境设立各会计岗位,针对财务会计课程的复杂业务对学生进行实训,定时轮岗。

【参考文献】

[1]教育部高教司.教高[2006]16号.关于全面提高高等职业教育教学质量的若干意见[Z].北京:教育部,2006

[2]程萍.高职会计电算化课程教学改革探讨[J].职业时空,2006,(15):66.

[3]孙林英.如何加强会计电算化教学[J].河北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5,(01):16-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