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村建设十篇

时间:2023-04-11 00:47:16

三村建设

三村建设篇1

在第三批先进性教育活动中,**县紧贴重点村实际,因地制宜,分类指导,以“机关党支部联系农村党支部,机关党员干部联系农村党员”为抓手,通过深入开展“三联三促“活动,形成了“争学先进技术,当加快农村发展的能手;争学先进典型,当维护农村稳定的帮手;争学先进文化,当倡导文明乡风的里手”的良好氛围,较好地解决了全县八类84个重点村的党员如何体现先进性的问题,各村工作稳步走向了先进行列。

一是以“联”促“学”,党群携手同强本领。在活动中,广大机关党员干部积极转变作风,深入基层,把帮助重点村党员开展学习教育,进而引导、培育新型农民作为首要工作来落实,使广大农村党员真正成为发展富民的主力军。一是结对帮扶学。重点村党支部结合“双培双带”先锋工程和结对帮扶活动,实施了“两带一”活动,即由一名党员村干部或党小组长加一名致富带头人帮助带动一户贫困户脱贫致富,共结成帮带对子460对。二是实地参观学。全县共组织重点村党员900余人,到全县党员科技示范基地进行实地参观,学习主要做法和经验,增加致富门路。三是及时补课学。各重点村党组织利用春节期间外出务工经商的农民大量返乡的有利时机,开展了登一次门、谈一次心、上一堂课、补一次学、开一次会的“五个一”活动,搞好了外出党员的学习。共有80名外出务工经商的返乡农民党员及时参加了村党支部组织的先进性教育“补课”,参加各类型座谈交流会46个,提出各类建议、意见320条,重点村党员素质得到了整体提高。

二是以“联”促“建”,党群携手同谋发展。围绕重点村集体经济薄弱、村民增收困难的问题,机关党组织和党员干部积极出谋划策,农村党员率先垂范,以构建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模式为载体,优化产业结构,促进农民增收。一是协会拉动式。各重点村党支部结合农村生产实际,将农民分散性经营变有组织性生产,带动农民成立烤烟、牲猪、林木等各类型农民协会组织60余家,有力推动了重点村农业生产,维护了农民利益。余田乡吉利片烟农协会按照“支部+协会+基地”模式成功扭转了8个村的烤烟生产落后局面,得到了省市重点推介。二是大户经营式。重点村广大党员带头探索土地流转的有效形式,积极发展大户经营,出现了太和镇神下村、飞仙镇塔水村、和平镇石城村等10个千亩以上和40个百亩以上的大户经营典型,提高了农业生产效益。三是高效农业式。重点村广大党组织带头发展高效农业、生态农业,形成了城郊乡西水村等具有一定规模的示范点24个,为广大群众增收致富开辟了新门路。

三是以“联”促“改”,党群携手同促和谐。面对重点村改革不断深入、深层次矛盾不断显现的新情况,广大党员干部坚持以人为本,注意倾听群众呼声,及时协调各方面力量,认真解决事关民生的热点难点问题。一是开展“六个一”活动。即送一本书(包括党的知识、农村实用致富技术)、改造一座厕所、改造一座烤烟房、修建一条水沟、修建一条公路、修建一口水井为主要内容的“六个一”活动。目前,新建改建村级厕所160所,烤烟房690栋,水井26口,新修公路60公里。二是开展“送温暖、解难题”活动。春节期间,重点村切实解决困难党员生产生活的实际困难和问题,落实慰问经费3万余元,对160名困难党员走访慰问,走访慰问困难群众240户,走访慰问资金13.5万元,慰问农村五保户、特困户、退伍军人,在乡低保户230人,慰问特困劳模12人,学生120人,广大重点村党员群众切实体会到了先进性教育活动的实惠。三是开展基层组织建设集中整治活动。为加强重点村村级领导班子建设和党员队伍建设这个重点,确保“不让一个支部落伍,不让一名党员掉队”这个目标的实现,该县根据市委、市政府的统一部署,派出工作组对太和、清和、正和3个边界乡镇的农村基层组织建设进行了集中整治,着力健全组织,着力提高党员干部的法制意识和调处矛盾纠纷的能力。充实调整村支两委干部18人,妇女干部100余人,投入10万元完善了村党团活动室和远教设施。印发公开信5300份,举办各类型法制培训班和法制讲座6期,采取党员干部结对帮扶的措施,对60名重点帮扶对象实行一对一帮教。累计帮扶困难党员,群众40余人,帮扶资金1万元,为群众办实事,解决实际问题60条个(件)。

三村建设篇2

在新农村建设过程中,**县坚持以党的十六大精神为指针,全面贯彻“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抓好基层组织建设,大力发展社会生产力,弘扬先进文化,让广大人民群众得到更多的实惠。重点是抓好了“三个一”工作。即紧抓一个根本、紧扣一个中心、突出一项内容。

一是紧抓党支部建设这个根本。村党支部是村级各种组织和各项工作的领导核心。实践证明,落实扶贫开发的措施,完成扶贫开发的任务,关键要有一个坚强有力的党支部。现在,一些相对贫困落后的地方的基层组织状况是:有些村级组织有人,但不够强,管不住事;有些村级经济有点钱,但不多,难办成事;有些村级管理有章,但不能守,理不好事.针对这种状况,必须坚持用”三个代表”重用思想为理论武器,整顿好后进的软班子,选举群众信任的新班子,建设民主管理的好班子。对于那些难管村,工作队要与所在的乡(镇)党委一道,认真分析原因,研究对策,采取强有力措施予以整顿。

加强农村党支部建设,关键在于选好人,用好人,特别是要把村党支部书记选准配好。要从提高、调整、培养三个方面去努力。所谓提高,就是对于那些长期从事支部领导工作,有一定实践经验,但文化较低,缺乏带领群众致富本领的同志,采取办班培训和对口帮带等办法,帮助他们开阔视野,理清经济发展的路子,不断提高对发展村级经济的领导能力。所谓调整,就是对确实不能胜任工作的支部班子,按程序进行改选。所谓培养,就是把比较优秀的青年作为主要干部的后备人选,有目的地加强教育和培训。同时,要加大基层干部选拔任用制度改革的力度,大胆引入竞争机制,扩大党内民主,形成有利于优秀人才脱颖而出的工作机制。

二是要紧扣农村经济建设这个中心。在新的形势下,看农村基层组织是否有战斗力,不光是看“”等制度是否健全,关键是看干部能否引导群众调整经济结构,发展集体经济,增加农民收入,带领群众致富奔小康。大力发展社会生产力,帮助村民脱贫致富奔小康,是农村建整扶贫工作的中心。要以市场为导向,以科技为动力,帮助农民积极调整产业结构,大力发展农村经济,夯实农村基层党组织凝聚农民群众的物质基础。

三是要突出村级民主法制建设这一重要内容。整顿难管村,最重要的是要加强民主法制建设,依法制村。要按照国家《村民委员会组织法》,建立健全村民会议和村民代表会议制度,保证农民参与村务管理、村务监督的权利,最大限度地维护最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要培养和教育党员、干部学会说服教育、示范引导、提供服务和依法办事的方法,解决农民问题,促进和保证农村的稳定。要增强农民群众的法制意识,加强农村思想政治工作和精神文明建设,努力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

三村建设篇3

关键词:襄阳;三三制;模式;农村;基层党组织

2010年1月22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中央书记处书记、国家副主席在襄阳视察期间对襄阳推行基层组织建设“三三制”模式给予了高度评价,1月30日又作出重要批示:“湖北襄阳市推行‘三三制’新模式,走出了具有本地特色的农村基层组织建设新路子。日前我赴鄂调研时专门听取了有关汇报,认为应继续积极探索。请学习实践领导小组办公室及湖北省委组织部进一步了解总结有关经验,视其成熟后加以推广借鉴。”①

襄阳市独创的“三三制”模式自实施两年多,从它所取得的成绩来看的确值得更多地区在新农村建设中学习。所谓“三三制”就是指村级党组织、村民自治组织、村级经济组织的主要负责人由党支部书记一肩挑,其他成员也相互交叉任职,组织架构上实行“三位一体”。 “三三制”模式的提出是在2008年底,襄阳市委结合即将开展的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组织开展了农村基层党建工作专题调研,经过对谷城的堰河村、樊城的施营社区、保康的尧治河村、襄阳的四新村等深入调查研究,襄阳市委发现了一个规律性的现象:凡是村级集体经济发展较快的地方都有一个共同特点,这就是充分发挥了党组织的战斗堡垒作用,实行这种党务、行政、经济“三位一体”的模式在新农村建设中具有明显的农村特色。2009年7月,襄阳市委正式下发了《关于推行农村基层组织建设“三三制”模式,促进农村科学发展的意见》,这是襄樊市委关于推行“三三制”模式的一项重要决策部署。“三三制”模式是襄阳市的首创,是完善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农村基层组织体制机制建设的有益尝试,为新农村建设、城乡一体化建设和全面实现小康社会提供了宝贵经验②。

一、三三制模式特色:

1.实现“三位一体”,选对领头人是关键

过去,人们常说:“村看村,户看户,群众看干部。”群众看干部什么?看的是村干部、特别是村支书的一言一行,是否心系百姓,引领老群众脱贫奔小康,过上好日子。选好一个当家人,配强领导班子,着力培养高素质的“领头雁”,是当今新农村建设的重头戏。襄阳推行的“三三制”新模式,首先是突出了领头人的核心地位。他们在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中的作用,既有别于较大规模投资形成的龙头企业,也有别于政府的行政推动,他们植根于农村,创业于农业,成功于农业。他们对农民的示范作用大,带动效果好。他们充满了生机,充满了活力,对现代农业和农村经济的发展影响是巨大而深远的。

襄阳区四新村邻近河南,地处偏僻、交便闭塞,既无资源、又无资本,村里一度负债180万,连村委会办公室都抵押了出去,是典型的“三无空壳村”。镇委将有经营头脑的党员刘大忠从外面动员回村参选村委会主任,并同时推选他担任村党支部书记,兼任种养协会会长,实现了村级党、政、经三者的一体化。刘大忠放下自己赚钱的生意回到四新村,开始了强村富民工程。他带领村两委班子成员,在一无地理优势、二无资源优势的情况下,大力发展养殖业,先后引进了四海富民牧业,30万只肉鸡养殖厂和万只蛋鸭养殖基地,这不仅推动了集体经济发展,也带动了农民增收致富。在他的辛勤经营下,“三无空壳村”不但还清了债务,而且还有了100多万元的积累,成了湖北省新农村建设示范村。

2008年底,谷城县堰河村村级组织换届时,闵洪彦担任了村支部书记、村主任、公司总经理“一肩挑”这个“三位一体”的村官,成立茶业集团,办起生态农业旅游公司,村里很快有了2000多万元的资产积累,农民年人均纯收入达6000多元,迅速改变了“村里无钱办事、无力办事、无人办事”的空壳村现象。目前,在襄樊市像闵洪彦这样村干部职位“一肩挑”的村已达到216个。

“三三制”模式给农村基层党组织注入了新的活力,不但有利于突出党组织的核心领导地位,而且降低了运行成本,提高了基层组织的工作效率。

2.实施“三会治事”,尊重群众权利是基础

为了充分体现民主意志,基层组织在处理村里行政或经济事务时先由党支部会议研究后提出建议,然后把提议交由村民大会或社区居民大会讨论表决,最后由村委会或居委会落实执行。即在运行机制上推行村务会办事、事务会理事、村民监事会评议监督的“三会治事”,实现坚持党的领导、依法办事和村民自治的有机统一。

具体实践中,要保障“三会治事”有章可循,有据可依,有序运作,有力推进,一要科学界定议事范围,强化党组织领导核心地位;二是科学制定办事规则,规范村民自治行为;三是科学设定理事模式,提高参政议政水平。

如保康县堰垭村 “三会治事”流程是:村里事情——党支部提出——村民代表大会决定——村委会落实。在堰垭村,大到电站选扯、公路线走向、小到更换一台办公设备,每一件村务都有专门的会议纪录,每一个村民代表的意见都得到了充分表达。一本本事无巨细的会议纪录簿上,纪录的不是琐细的村务,而是中国农村民主进程的足迹。每一个签名都是村民意志的象征,每一个决策的执行过程和结果,都是对农村党、政、经“三位一体”和“三会治事”新模式的最好验证。“三会治事”,充分尊重农村党员、群众的主体地位,维护党员、群众参与决策、监督的合法权益,从而拓宽了村党组织与党员、干部与群众沟通的渠道,及时化解了农村工作中的一些矛盾和问题。#p#分页标题#e#

“三会治事” 坚持以扩大基层民主为核心,科学规范工作程序,是建设新农村的稳定器。眼下在农村,有村级党组织、村民自治组织和集体经济组织。如何让这三个组织协调发展? 襄阳市推出三会治事、三位一体、三联共建的“三三制”模式,强化民主管理,许多棘手问题迎刃而解。

3.实行“三联共建”,统筹城乡协调发展是根本

为了加快推进步伐,调动各种资源来促进农村社会发展,襄阳市委创新思路,将城乡统筹协调发展的思路具体化、措施化。在市委统一安排下,各级党政机关纷纷派出城乡互联共建工作队下基层,共同参与包村帮扶,项目、资金、技术通过各种方式向农村输送,初步形成了“干群联动、城乡联创、工农联建”的共振效应,这就是“三联共建”。

2009年7月以来,襄阳区科技局围绕“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的总体要求,积极开展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帮扶工作:帮助示范村理清发展思路,区科技局多次深系点朱集镇四新村、峪山镇蒋岗村调查研究,帮助联系点组织制定了2009年新农村建设工作计划;制定了帮扶工作方案,在深入广泛调查研究的基础上,根据目标任务要求,制定了区科技局“一片七点”新农村建设试点帮扶计划,并按职责和任务分工抓好落实;开展了科技培训工作,先后聘请了抗震设防、农业科技等方面专家,培训5次;帮助峪山镇蒋岗村(村务公开民主管理“难点村”)建立农村科技信息服务点,并配送微机一台。为朱集四新村文明农户创建拨付资金3000元。

山高路远的大坪村是保康县黄堡镇有名的贫困村。村党支部认识到要想壮大集体经济,发展项目才是关键。他们抓住市委号召城乡联创、工农联建的好机会,创办了兴村计划示范基地、党内帮扶示范基地和回归创业示范基地。在市委组织部帮助下与襄樊广汇食品有限公司开展合作,联手引进了樱桃谷鸭养殖加工项目,注册了“湖北保康绿源食品有限公司”,建起了鸭肉加工和冷藏工厂。全村养殖规模达到180万只,村民每年从养鸭项目上直接收入150万元。

“三联共建”工作格局,必须坚持以实现互动共赢为目标,不断提升整体水平。开展干群联动、工农联建、城乡联创、共建社会主义新农村的“三联共建”,重点在联,关键在建,根本在于实现互动共赢。特别是事关群众切身利益的行路难、饮水难、上学难、看病难等民生问题,以实实在在的帮扶成效取信于民,植根于村。“输血”与“造血”相结合,让党群部门联弱村、政法部门联乱村、经济部门联穷村、科技文化卫生等部门联系强村和新农村建设示范村,广泛开展科技、信息、文化、卫生、法律下乡活动,切实增强了互联共建的针对性和长效性。

实行干群联动、工农联建、城乡联创,共建社会主义新农村,既符合中央提出的“以城带乡、以工促农”的战略部署,又符合省委关于“城乡互联,结对共建”的基本要求,也是襄阳市统筹城乡发展的具体实践。

二、“三三制”模式成功的启示

1. 一切从农民利益出发,充分调动农民的积极性

30年农村改革发展的实践证明,农民的权益得到了保障,农民积极性才会高;群众增收致富步伐加快了,才会受到广大人民群众的支持。只有把实现广大农民根本利益作为农村一切工作的出发点、落脚点,坚持以发展集体经济为重点,才能推进农村改革发展。

农民的积极性是做好农村一切工作的重要前提和基础。实践证明,只有把农民的积极性充分调动起来,把农民的活力充分发挥出来,把农民的潜能充分激发出来,农村一切工作就具有了坚实基础,就能顺利开展并获得成功。如果农民缺乏积极性,或者积极性受到挫伤,农村工作绝对不可能做好。调动农民积极性靠什么?从根本上讲,要靠对农民利益的维护。只有在经济上充分维护农民的物质利益,在政治上切实保障农民的民利,才能充分调动、保护和发挥农民的积极性,才能充分激发农民的潜能和活力。因此,必须始终把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广大农民根本利益作为农村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这是做好农村一切工作的根本要求。把这一要求落实在具体工作中,就是要在推进农村改革发展过程中,全面贯彻落实党在农村的各项政策,始终充分维护农民的政治、经济、文化、社会权益,优先解决好农民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建立健全维护农民利益的长效机制,经常深入农村、深入农民群众,满腔热情地对待农民群众、对待农民群众提出和反映的问题,坚决查处和纠正损害农民利益的突出问题,时刻关心农民群众的疾苦、倾听农民群众的呼声、集中农民群众的智慧,时刻把广大农民群众的冷暖放在心上,多为农民群众办实事、办好事、解难事。

襄州区伙牌镇新农村建设得到省、市、区高度重视。省工作组、市委书记唐良智都先后对伙牌进行了考察调研,区委书记郭忠、区长王军等主要领导更是对伙牌高密度进行调研,现场办公帮助解决了许多实际问题,尤其是由区直77个部办委局对伙牌实施分村、分段、分户包保,建立了对口包保联系工作制度,在伙牌形成了上下联动,科学协调,齐抓共建的工作机制。试点村伙牌村按照新农村建设方案,投资52万元硬化通户水泥路面8千米,投资36.4万元铺设下水管道4千米,投资3.4万元修过路桥涵2座,投资13万元回填废弃堰塘两口,拉土方17万方。结对共建单位区市政公司筹资38.6万元积极支持伙牌村新农村建设,取得粉刷文化墙700米,加固堰塘150多米等显著成绩;区电力公司投资200多万元为村镇架设路灯270盏;此外,25万元的清洁家园工程款也已到位。

抓好太山、耿坡、姚店、罗湾、刘坡等村的通村公路建设和黄集、薛刘、胡岗6个村的饮水工程建设;对陶家、毛岗、程营、温岗、长王、太山等村进行了详细的村庄规划,积极做好新型合作医疗政策宣传,目前已有90%以上的群众参加了合作医疗。成立沼气工作专班,积极做好沼气建设的宣传和引导,目前已申报毛岗、太山、耿寨、程营、胡岗等9个村共2000多户,发展沼气项目。向上争取项目,黄石路已修建完工、岗马路已投入修建,已落实陶家、耿寨万亩优质水稻基地,胡岗、温岗、王庄等村的5000亩高产棉基地建设,力争做大板快经济。#p#分页标题#e#

2.一切从实际出发,充分发挥基层党组织的能动性

农村基层党组织是目前我国政权组织中的最基本单元,党的路线、方针、政策需要广大村级干部的具体落实,这一级组织的工作成效直接体现一个地方的经济发展和社会稳定。长期以来,农村基层党组织为当地的发展作了大量的、艰苦的工作,但是随着社会的不断向前发展,这一级组织中存在着一些问题,能否很好地解决这些问题,对一个地方的持续发展至关重要。比如少数乡村党组织的战斗力每况愈下,一些基层干部的工作积极性日益消退,一部分农民党员的先进性又难以体现,弱化了党在农村的政治优势,这些都值得人们重新思考一个问题:在新的历史时期农村基层党组织该如何全面完成时代赋予的历史使命?

比如从1988年起,保康县尧河村党委以孙开林为首的一班人带领全村群众向恶劣的生存环境挑战,凭着愚公移山的毅力,发扬“自力更生、团结奋斗、和谐创业、科学发展”的尧治河精神,劈山修路、炸石开矿、筑坝办电、改田建园、兴工办厂。到2009年,全村农民人均纯收入达到6700元,村级固定资产8亿元,全村整体上实现了从贫困落后到逐渐富裕、从原始荒蛮到现代文明、从封闭愚昧到开放开发、从单一经济到多元化发展的四大转变,成为中国山区新农村建设的典范。尧治河的实践证明,“三三制”模式是党的基层组织建设的必然产物,是推动党建和经济社会发展的强大“助力器”。像孙开林这样的干部在襄阳市基层不在少数,他们是党在农村、在农民心目中的政治支撑,他们的事业看得见、摸得着。要对这样的干部大力宣传,扩大影响,不能好事不出门,以此提高党在农民群众中的威信。

作为党领导农村工作的核心堡垒,多数乡村党组织在带领群众加快发展奔小康中充分发挥了领导核心作用,从襄阳农村建设成功的范例我们可以看到:这些农民党员具备较强的致富能力,在农村经济发展和社会生活中发挥了先锋模范作用,作为实践代表先进生产力的发展重要代表,成为党领导农村工作的重要力量,这也是“三三制”模式诞生的基础:基层党组织能带领农村集体经济完成“努力快发展、全面建小康”的历史任务。他们是一支战斗力极强的队伍。清华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副院长蔡乐苏表示,“襄阳创新模式”能克服党的领导在农村基层严重弱化、农民的生产经营过于个体化和城乡分隔等现象,使农业与工业、商业、科技有机结合起来,开创了一条通向社会主义新农村的路③。

“三三制”推行以来,襄阳全市实行“三位一体”的建制村已有620个;农民合作经济组织如雨后春笋般破土而出,全市农村经济组织达到2491个;集体经济纯收入超过5万的村已经从91个增加到570个,村集体经济纯收入总量达到6.8亿元。城乡互联共建中结对子的单位已有2406个;兴办项目1902个;向帮扶对象注入资金8268.4万元;“城乡互联共建”引导了城市机关、企业各种资源向农村倾斜汇集,资本、技术、项目通过各种方式注入农村经济组织,犹如不尽的源头活水,成为助推农村经济发展的有生力量。周溯源认为,“三三制”模式有利于加强党的基层组织建设,更好地发挥党的领导作用和党员干部先锋模范作用;有利于发展和壮大农村集体经济,从根本上解决农村各类社会问题;有利于帮助农民当家作主,推进农村民主政治建设;有利于实现人民共同富裕,缩小城乡差距,促进社会和谐④。

“三三制”模式取得明显成效:农村基层组织构架精简高效,行政效率进一步提高;农村集体经济不断发展壮大,基层党组织的凝聚力战斗力进一步增强;密切了党群干群关系,农村社会和谐稳定进一步巩固;推进了农村改革发展,群众增收致富步伐进一步加快,使襄樊农村大地呈出一片盎然的生机⑤。襄阳农村基层党建“三三制”模式的推广,会让绿色田野充满希望,使我们的新农村更加美丽。

参考文献:

【1】刘仲初《农村改革发展的“隆中对”——农村基层组织建设“三三制”高层论坛在襄樊举行 》[N].中国社会科学报,2010 10 12.

【2】刘仲初《襄樊市农村基层组织“三三制”模式的探索》[N].中国社会科学报,2009 10 28

【3】邢敦杰《“三三制”模式是襄樊市的首创》[N].襄樊日报. 2010 92 5.

三村建设篇4

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的建议》(以下简称《建议》)强调要“坚决把解决好‘三农’问题作为全党工作的重中之重,实行工业反哺农业、城市支持农村,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促进城县化健康发展”,并且从“积极推进城乡统筹发展、推进现代农业建设、全面深化农村改革、大力发展农村公共事业、千方百计增加农民收入”等五个方面深刻论述了“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问题。

国内外观察家评论说,“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战略的提出,将成为破解“三农”难题的历史拐点。“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则概括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内涵,勾勒出一幅令人向往的现代农村的美丽图景。

如何更加深刻地理解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战略?本刊(《支部生活》杂志)记者专访了专门从事“三农”问题研究的河北省委党校孟志中教授。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实质在于破解“三农”问题

记者:“社会主义新农村”是时代就有的提法,在改革开放后的中央文件中也多次出现。我们现在把“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提到“我国现代化进程中的重大历史任务”的高度,有专家说这是与我国发展战略重大转变相一致的深化改革的新提法,但也有人说是对过去的重复,您怎么看?

孟志中: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我国自1956年农村社会主义改造完成以后,一直使用的日常语言。只是到了上个世纪九十年代中期,随着“三农”问题的日益凸显和突出,人们才更多的使用了“三农”问题的术语。但是,这次《建议》提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重大战略,绝不是要简单重复过去的、尤其是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前的许多错误做法,而是要“旧瓶装新酒”,在坚持社会主义制度的前提下,吸收了近些年党中央对于“三农”问题的思考探索和努力解决的实践尝试,融入了更多的时代新内容。

记者:也就是说,新农村建设概念并不是新的,却有一个新的大背景?

孟志中:是这样的,总书记在党的十六届四中全会上作出了“两个趋向”的科学判断,即纵观一些工业化国家发展的历程,在工业化初始阶段,农业支持工业、为工业提供积累是带有普遍性的趋向;但在工业化达到相当程度以后,工业反哺农业、城市支持农村,实现工业与农业、城市与农村协调发展,也是带有普遍性的趋向。我国的工农关系已经到了一个改变的关键点上,这就是新的大背景。

记者:十六大上,中央提出解决“三农”问题要统筹城乡经济社会发展;十六届三中全会将统筹城乡发展放在了“五个统筹”最前面;十六届四中全会上提出“两个趋向”的论断,指出中国已进入以工补农、以城带乡的阶段;十六届五中全会正式提出要“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从这样一个历史发展的清晰的脉络中,我们是不是可以这样认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实质就在于破解“三农”问题,构建和谐社会?

孟志中:没错。“三农”问题是不同历史发展阶段的矛盾,即在不同的历史过程——商品化、市场化、城县化、工业化、现代化——的矛盾在当今时代的融合。沉重的千年历史包袱压在破旧不堪的传统农村经济这辆旧车上,必然使中国农村的现代化进程步履蹒跚,而加入wto又增加了这些矛盾的尖锐性和复杂性。同时,“三农”问题又是我国正处于传统向现代变革的转型时期所不可避免的“阵痛”。为了实现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的转变,就要实现农民价值取向从自给自足型向市场开放型转变,农村产业结构从分割孤立型向联合互动型转变,农业经营方式从粗放型向集约型转变,农业生产者技能从生产型向经营型转变,政府职能由管理型向服务型转变,政府在完善基础设施、推进体制创新、加强支持保护、构建服务体系、注重引导示范等方面发挥作用。这种转变是脱胎换骨式的转化,转型时期的痛苦和艰难正是我国“三农”问题的重要体现,提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就是要破解“三农”难题,构建和谐社会。

记者:按照您刚才的理解,可以说,提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口号,标志着党中央在探索解决“三农”问题的思路上进入了一个崭新的阶段。那么,现在的思路和过去的思路有什么主要区别?

孟志中:过去,人们对于“三农”问题的探讨,常常是就“三农”问题谈“三农”问题。通过近几年的实践和探索,党中央国务院在破解“三农”问题上逐渐形成了一条明晰的思路。这条思路就是:要按照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的要求,坚持从各地实际出发,尊重农民意愿,扎实稳步推进新农村建设。在这条思路中,生产发展、生活宽裕是当前我们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物质文明基础;乡风文明、村容整洁体现了社会主义新农村精神文明建设的客观要求;管理民主是新农村政治文明建设的核心内容;坚持从各地实际出发,则强调了我国农村幅员辽阔,东西南北差异极大,新农村建设只能从各地实际出发而不能搞绝对同一的模式;尊重农民意愿,就是说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根本依靠力量是广大农民自己。这就从过去单纯地应付困难问题转为主动出击,在建设中克服问题,化消极为积极,化被动为主动。同时,这也意味着从孤立的破解转为全面的建设,破立结合,从而更全面、更具体地把握了我国的“三农”问题。

“三农”问题是一个完整的时代新范畴

记者:简单地说,“三农”问题是指农业问题、农村问题、农民问题。具体包括哪些内容呢?

孟志中:单纯的农业问题是个经济学范畴。作为单纯经济问题的农业问题,其范围包括土壤耕作、作物生长和收获、家畜饲养以及农产品加工等问题。进入现代农业发展阶段,农业问题还包括科教兴农问题、农业工业协调发展问题、农业生态环境保护问题、农业投入问题、农业信贷问题、农业工程学问题等等。

单纯的农村问题是一个社会学范畴。在我国当代,单纯的农村问题也就是农村的种种社会问题,如,农村家庭关系问题;农村道德转型问题;农民移风易俗问题;农村民族宗教政策问题;农村文化建设问题;农村人口问题;农村医疗卫生建设问题等等。农村的这些社会问题具有关联性,我们应当从整体上加以把握,通过揭示农村社会发展的客观规律,最终找到解决农村问题的方法。

农民是农村和农业的主体,因此农民问题具有综合性。单纯的农民问题是一个政治学范畴。我国自秦朝以来,每一个政权的兴衰存亡都与农民问题相关。近代以来的中国历史伟人无不同农民问题联系在一起。洪秀全是农民乌托邦政治的代表者和实践者,孙中山领导的民主革命是要压在农民头上的千年封建帝制,新民主主义革命理论阐明革命的基本问题是农民问题,邓小平开创的改革开放事业始于、也成于农民问题的解决。历史一再表明,只有正确地把握中国的农民问题,才能着手解决中国的其他现实问题。谁能富有成效地解决一个时代的农民问题,谁就能大大推进中国社会的进步,他也就能成为中国的历史伟人。

记者:表面上看来,“三农”问题应该就是中国在实现农业、农村、农民现代化进程中出现的农业问题、农村问题、农民问题,能不能说“三农”问题是这三者的简单统称?

孟志中:在现代化进程中单方面的研究、单方面的措施很难解决单方面的问题,“三农”问题作为一个整体成为研究对象才顺理成章地提上日程。任何一个“三农”具体问题都可能具有农业、农村、农民的三个方面,它们牵一发而动全身,都会影响到整个“三农”问题的解决和社会全局的发展,并且在解决的思路和操作上也必须从“三农”总体上着眼着手才能奏效,因而具有整体性和内在一致性的特征。

解决“三农”问题就是农业经济要可持续发展,农民生活要富裕幸福,农村社会要繁荣稳定。而农村稳定离不开民主、法制和精神文明建设;发展农业要靠政策、靠改革、靠科技,要城乡统筹协调,走可持续发展之路;农民富裕在于转移农村剩余劳动力,走农业产业化经营之路。可以说,农业问题、农村问题、农民问题三位一体,是同一个问题的三个侧面,是立足于国家大局和宏观长远发展而言的时代新范畴。实质是一个问题,即农村政治经济文化的全面发展问题。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工程

记者:既然农业、农村、农民问题具有内在的一致性,那么,解决“三农”问题是不是也相应地需要采取综合的措施?

孟志中:是这样的。中国的“三农”问题不单是一个经济问题,而是一种经济、政治与文化等多方面问题并发并且交错纠缠的“综合症”。正如有人所说,农村问题是个永恒的问题,与之相关联的因素太多,需要我们在实践中不断学习、摸索。解决“三农”问题,靠单纯的经济手段、政治建设或文化发展难以奏效,就是多种手段一起使用而不能协调一致,恐怕也会收效甚微。

记者:也就是说,“三农”问题的复杂性,决定了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工程。这一系统工程包含哪些主要内容?

孟志中:其一,关于完善农村政策和深化农村改革:要坚持“多予、少取、放活”,加大对农业和农村投入的力度,建立以工促农、以城带乡的长效机制;要搞好乡村建设规划,节约和集约使用土地;继续完善现有农业补贴政策,逐步建立农业支持保护制度;稳定并完善以家庭承包经营为基础、统分结合的双层经营体制,有条件的地方可根据自愿、有偿的原则依法流转土地承包经营权,发展多种形式的适度规模经营;巩固农村税费改革成果,全面推进农村综合改革,基本完成乡县机构、农村义务教育和县乡财政管理体制等改革任务;深化农村金融体制改革;加快征地制度改革;深化农村流通体制改革,逐步建立城乡统一的劳动力市场和公平竞争的就业制度,依法保障进城务工人员的权益;增强村级集体经济组织的服务功能,鼓励发展各类专业合作经济组织,提高农业的组织化程度;加强农村党组织和基层政权建设,健全村民自治机制。

其二,关于发展农村教育文化卫生事业以及农村公共事业:要培养有文化、懂技术、会经营的新型农民,提高农民的整体素质;加快发展农村文化教育事业,重点普及和巩固农村九年义务教育,对农村学生免收杂费,对贫困家庭学生提供免费课本和寄宿生活费补助;加强农村公共卫生和基本医疗服务体系建设,基本建立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实施农村计划生育家庭奖励扶助制度和“少生快富”扶贫工程;发展远程教育和广播电视“村村通”;加强农村劳动力技能培训,引导富余劳动力向非农产业和城县有序转移;加大农村基础设施建设投入,加快乡村道路建设,发展农村通信,继续完善农村电网,逐步解决农村饮水的困难和安全问题。

三村建设篇5

发挥“三大作用”,培育新农村建设“领头雁”

建强班子队伍,是推进新农村建设的第一关键。为此,大竹县主要采取了三大措施:一是“五岗模式”设岗定责。分类设岗,明确各类岗位的职责要求;自主选岗,采取“党员自选+组织助选”的办法,以“一选一”或“一选N”形式使两万余名农村党员上岗;公示亮岗,向群众公开党员所选岗位,接受监督;承诺践岗,党员立足岗位积极承诺践诺;群众评岗,年底召开民主评岗大会,进行党员践岗测评。二是推行群众办事制。明确村干部为群众办事员和群众员,向群众公开的原则、程序及联系方式;对群众需要办理的事项,由员无偿代为办理;对群众申请的事项,由员如实向有关部门反映,及时将答复意见和处理结果向申请人反馈。目前,大竹县1705名员,已受理群众代办、代访事项1.1万余件,其办结率达100%。三是设置“三同”党小组。打破农村党小组设置的传统方式,创新建立了同岗位党小组、同产业党小组、同地域党小组的“三同”党小组,从体制上充分激发了农村党支部的活力。

搭建“三个载体”,装上新农村建设“加速器”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重视人才科技是第一动力。一是积极创办“农村实用人才教学点”,把学校办在农家门。利用国家资助贫困中职生政策,创办“农村实用人才教学点”15个,真正把学校搬到村上、课堂摆在田间。目前,全县已招收农民学员1000余名,开展各类短期培训23.5万人次。二是扎实开展“农村人才开发示范行动”,为产业发展提供支撑。出台了《大竹县农村实用人才选拔办法》,对纳入县人才信息库的农村实用人才从生产经营规模、数量、效益上进行量化确定,为此先后建立农村人才示范村20个、示范岗40个,带动培养乡土人才13.5万人。三是大力实施“农村实用技术普及工程”,让户户都有科技“明白人”。整合县农委等16个部门的力量,制订实施农村实用技术普及规划,建立科技知识推广联席制度。2007年以来,全县创建农村实用技术培训基地25个,举办各类技术培训班1672期,培育科技致富示范户2835户,使20万农民成为科技“明白人”。

建立“三项机制”,推进新农村建设“制度化”

三村建设篇6

一、注重实效,合力推进三带百村工程建设

以加强现代农业科技示范体系和新农村建设为切入点,精心组织,科学规划,强化三方面工作,合力推进三带百村工程建设。

一是强化组织领导。为贯彻落实好黑河市委决策部署,五大连池市相继召开了市委常委会、市长办公会等会议,专题研究“三带百村”工程建设。成立了以市政府主要领导为组长,市委、市政府分管领导为副组长,相关部门为成员的专题领导小组,明确目标责任,为扎实开展工作奠定了坚实基础。同时,结合市情,制定了《五大连池市三带百村工程建设方案》,细化分解工作任务,明确责任单位和工作时限,形成了层层抓落实,事事有人管的良好工作推进机制。

二是强化宣传引导。开展三带百村工程建设以来,五大连池市开展了全方位、多角度、多形式的宣传活动。以近几年涌现出的龙镇发展村、新发乡德安村等发展现代农业和新农村建设先进事例为典型,用身边人、身边事来教育群众、引导群众,努力为推进三带百村工程创造良好的舆论氛围。借助五大连池市开展的“心连心、促和谐”千名干部下基层活动,深入农村进行宣讲、座谈,让农村广大群众进一步了解感受到发展现代农业是当前促进农业增产、农民增收的关键环节,加快新农村建设是解决农村民生问题的基本平台,使他们真正接受并投入到三带百村工程建设中来。

三是强化物质保障。在全市三带百村工程所涉及的10个村屯中,除龙镇发展村外,各方面条件均比较薄弱。因此,五大连池市在物质保障方面加大投入力度,同等条件下优先于三带百村工程。第一是农业优惠政策落实优先。落实粮食高产创建、农机购置补贴、节水增粮、规模经营、结构调整、深松整地补贴等农业优惠政策优先实施,同时通过政策引导,规模经营地块全部参加了农业保险,以通过参保来科学规避自然风险,将灾害导致的损失降到最低。截至7月末,五大连池市共整合资金1850万元用于发展现代农业。第二是基础设施建设优先。加大本级财政投入力度,同时对于农村泥草房改造、饮水安全、道路硬化、村屯绿化及文化建设等方面的公共基础设施和社会事业建设项目,同等条件下优先实施。截至7月末,村屯建设投入资金已达1120万元。第三是技术服务优先。邀请市、乡两级农技人员到村进行技术指导和服务时,优先得到服务,先后深入到这些村屯开展了24次专题培训讲座。并加大对这些村本土农技人员的培训力度,先后培训340人次,并确定其中10名优秀技术人员为本村专职技术负责人。

二、关注民生,着力解决新农村建设难点问题

为将三带百村工程建设成为民心工程、实事工程,五大连池市从解决群众反映强烈的住房、道路等问题入手,将村屯建设细化为三个民生工程,今年打基础,力争三年大变样。

一是实施安居工程。五大连池市三带百村工程涉及到5个村共10个屯,其中4个村9个屯为贫困村屯,各方面建设均落后,农民住房砖瓦化率仅为51.5%,泥草房、危房达893户。今年通过向上争取泥草房改造项目,为农民改造泥草房233户;当地财政出资改造泥草房130户,拆除危房或无人居住房屋20座,新建节能保温房13座,统一粉刷砖房577座。今年计划改造泥草房共383座,目前已改造完成130座。墙体统一粉刷工作已完工,新建节能保温房工作已近尾声。

二是实施畅通工程。高速公路沿线村屯虽然距离高速公路很近,但是五大连池市这10个村屯中有8个屯存在行路难现象,村内街道为土路的达到45公里,而且两侧边沟杂草丛生,垃圾随意堆放,柴草垛参差不齐,村容村貌较差。为此,五大连池市实施以道路整修为主的畅通工程,并配合开展清理边沟、垃圾、柴草垛和绿化工作。截至7月末,硬化村内路3.4公里,砂石铺装村内路21公里,清理边沟45公里、柴草垛240座,安放垃圾箱56个,栽种各种绿化树木1.2万株,村容村貌焕然一新。

三是实施文化工程。目前五大连池市现有的村级室内外综合活动场所、文化大院、图书室等均建在中心屯,向其它自然屯辐射能力不足,导致各村屯文化建设发展不平衡。五大连池市以“心连心、促和谐”千名干部下基层活动为载体,动员社会各方面力量积极投身农村文化建设。计划三年内为每个村屯配齐室内外综合活动场所、健身器材、读书室、村村通无线扩音设备,文化阵地建设相对完善。在关注农村留守儿童问题上,市、乡、村三级分别成立了“关爱留守儿童工作委员会”,从物质上为留守儿童提供了基本保障,并组织30名留守儿童赴大连金州新区看望他们常年在外打工的父母,给远在他乡打工的农民工们和孩子一次团聚的机会。

三、提升功能,全面打造现代农业科技示范体系

为鼓励引导并发展壮大现代农业示范规模,加快现代农业发展步伐,五大连池市重点提升了农业科技示范带三项功能。

一是提升引带功能。按照“三化五统一”的模式打造现代农业示范带,示范带内共建有7个示范园区,总面积7.25万亩,其中:玉米1.5万亩、马铃薯9000亩、小麦1万亩、大豆大垄密植3.85万亩。在前嫩高速入口处建设400亩农业观光园1处,引领示范效果明显。示范带内重点示范优质大豆、优质小麦、脱毒马铃薯种薯等优势作物种植栽培技术,让农民有摸得着、看得见的切身感受,从而引导其自觉地加入到现代农业发展道路上来。

三村建设篇7

关键词:抗震设防;三峡;库区民居

基金项目:重庆房地产职业学院科学研究项目

中图分类号:TU 文献标识码:A

原标题:三峡重庆库区村镇民居抗震设防现状及对策研究

收录日期:2013年9月4日

前言

三峡库区人口众多,地理条件、地质构造复杂,三峡工程建成后,形成了长600多公里,宽1~2公里,面积1,084km2的狭长河道型水库,涉及湖北省和重庆市两个省(直辖市)的26个区、县(市)。三峡蓄水后,形成的大幅度水位荷载易形成地震、地质灾害,从而诱发库岸及周边出现失稳破坏,危及库区村、镇建筑房屋安全。因此,重视和开展农村民居抗震设防现状调查和防震减灾对策研究工作势在必行。

一、三峡库区地震地质灾害背景

(一)区域地貌与断裂构造。三峡重庆库区东西横贯两大自然地貌单元,大致以重庆市云阳县为边界,库区东段深嵌于奉节、巫山山脉中的三峡峡谷,西段位于四川盆地东部低山丘陵区。三峡峡谷两岸的巫山-奉节山脉属于以侵蚀为主兼有溶蚀作用的中高山地貌景观。其东部山脉呈北南向,长江深切上述山脉,相对高差达800~1,500m,江面宽约为200~400m,最狭窄处仅90m,地形起伏较大。三峡库区重庆段主要断裂为基底断裂带,如七曜山-金佛山基底断裂带、方斗山基底断裂带等。其最后活动时代多为早、中更新世,只有部分断裂带的部分地表断层在晚更新世早期有过活动。

(二)区域历史地震活动。长江三峡库区位于华南地震区的长江中游地震带,是中等强度的地震活动区,存在多个6级地震的潜在震源和几处可能诱发水库地震的危险段。三峡库区的重庆市及其附近发育有华蓥山断裂、大茅田-建始断裂、巫山-金佛山断裂、恩施-印江断裂、黔江断裂和郁山断裂等。在这些断裂及其附近地区,地震活动比较活跃,曾发生1856年黔江61/4级,1854年彭水53/4级地震,1989年统景5.2、5.4级地震等,对重庆地区城镇设施造成了不同程度的危害。

三峡库区重庆段岩溶发育,库岸存在走滑或正断型的断层地段,以及许多沿库岸分布的采矿点均存在因蓄水诱发地震的可能性。2003年6月三峡水库135米蓄水以来,库区重庆段微震、小震明显增多,频度与强度较蓄水前逐渐增强,期间多次发生ML≥3.0级显著有感地震,部分地区有感地震和小震群事件十分突出。根据中国地震区划图和长江三峡水利枢纽工程初步设计报告研究结果表明,库区部分库段具有发生中等强度构造地震和水库诱发地震的可能性。

(三)区域地质灾害。三峡库区是我国地质灾害最严重的地区之一。由于人为因素和自然环境的影响,崩塌、滑坡频发,类型多、规模大、危害严重。三峡蓄水后,长江中上游将增加水量达632平方公里,库容量近400亿平方千米,水深达百余米。三峡工程蓄水后巨大的水体荷载造成新的不稳定因素,新的加载量必然造成库区渗流、承重与孔隙压力的剧升,导致局部构造应力场的显著变化,两岸岩体将进行新的动态平衡调整,部分库岸稳定性将会变得更差,除加剧老的滑坡、崩塌、泥石流危险区活动外,还会产生新的滑坡、崩塌、泥石流危险,进一步增加地质灾害的潜在危险性。近年来,库区几乎每年都有较严重的地质灾害险情出现。据不完全统计,三峡库区有崩塌、滑坡、地面沉陷、地裂缝、岩溶塌陷、泥石流等地质灾害共计2万余处,散布在库区两岸,致使库岸处于不稳定状态,随时可能出现灾情。

二、三峡重庆库区村镇民居抗震设防能力现状调查

近年来,随着重庆市三峡库区社会经济的发展,城乡居民的住房条件,特别是城市居民的住房条件有了明显改善,但广大村镇仍有大量农村居民居住在旧房或者经改造后的房屋中,这些村镇民居仍是防震减灾工作的薄弱环节。

(一)村镇民居结构现状调查。农村民居在日常施工建设中虽然采取了一定的抗震设防措施,但是调查的各类结构的房屋发现,在建造过程中主要是对房屋的地基采取了一定基础的夯实措施。其中,具有较好抗震效果的砖混结构类型的农村民居,采取打地圈梁措施的比例较高,但有构造柱、顶圈梁、楼顶现浇等方式的比例都很低。说明群众已有了一定的抗震设防意识,但抗震设防意识不强。

从乡、镇、村农村民居住宅的调查来看,目前村镇民居主要分为土墙承重木顶架房、木构架承重房、砖(石)柱承重木顶架房、砖(石)墙木架承重房、砖混结构民居、框架结构民居等几种方式。村镇房屋的现状从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当地社会经济生活水平,在个别经济发达地区的居民房屋建造情况相对好些,有些偏僻山区的情况相对差些。

(二)村镇民居建设情况调查。随着人民群众物质文化生活水平的提高,村镇建筑建设的快速增长,居民的房屋结构也由传统的土坯或土木结构逐渐改为砌体结构、框架结构。但由于缺乏有效的技术指导,多数建筑在没有规范型设计、施工的情况下开始建设,留下不少安全隐患。

目前,三峡库区村镇建筑大多由当地村民出资,在自有土地产权范围内建设,建设房屋一般不纳入政府职能部门的基本建设管理范围中。因此,一是房主为了满足自身需求,依照施工方拟定的功能、开间尺寸、层高等进行建盖,大多无正规设计标准;二是施工方大多属无资质的农民施工队,建盖过程中仅凭经验建盖房屋;三是建筑费用使用不合理,为追求住房的高大、明亮,在外表装饰上投入过多,结构上过分省钱;四是选址不合理,地基挖掘处理方式非常简单,深度不够,大多数仅在地面下50公分左右填埋碎石或片石,很少打地圈梁,基本没有加钢筋;五是承重墙厚度达不到要求,有的砖混结构承重墙仅是l2墙;六是建筑质量差,忽视抗震设防标准,达不到抗震设防要求。

(三)村镇民居抗震设防能力综合分析。从重庆库区乡镇民居的调查统计分析情况看,乡镇民居现状大致分为三种类型。第一种类型:随着个别乡镇经济发展较快,农民生活逐渐富裕,房屋建筑情况也相对好些。如近年来建设的农居和村镇经济适用房,结构以混合和混预结构为主,采用了圈梁,结构上具有一定的抗震能力,约占调查总数的25%;第二种类型:主要是自主建设的楼房,以砖混合预制结构为主。这些房屋外观较为美观,但是未考虑抗震设防因素,且部分房屋的选址不科学,地基不稳定,不完全符合抗震设防要求。尽管这类房屋具有一定的抗震性能,但较为脆弱,约占调查总数的55%;第三种类型:主要是在交通不便和偏僻的山区,由于经济原因主要以土木结构或土坯房为主,少部分为砖木结构,房屋基本不具备抗震能力,约占总数的20%。综上来看,重庆库区农村民居抗震能力十分脆弱,推广和加强农村民居地震安全工程的工作十分必要。

三、三峡重庆库区民居抗震设防对策与建议

一般而言,地方民房建设类型主要取决于当地群众的生活习惯、地貌、气候等自然条件,同时很大程度上还受到经济条件、施工技术、常用建筑材料等限制条件,因此我们应该因地制宜,强化抗震减灾意识,逐渐改变库区地农村民居抗震现状。

(一)制定相关规定,纳入设计规划。房屋的抗震设计是新建工程抗震设防的一个重要环节,也是关键一环。国内外多次地震灾害实例证明,经过抗震设计的建设工程,都能够有效地抵御地震的袭击。所以,把好建设工程的抗震设计关是减轻地震灾害的重要措施之一。

目前,位于重庆库区的多数乡镇尚处于规划编制收集资料的基础阶段,规划的规范作用受到了限制。规划设计一般比较粗略,或者在规划编制中常常缺少抗震防灾具体内容,更谈不上考虑抗震防灾。再者,规划设计滞后,存在“先乱建,后补规划”的现象。在村镇房屋建造设计的过程中,建设主管部门和地震主管部门应切实做好农村民房的建造指导和管理工作,对农村的抗震减灾工作提供技术支撑,指导建造符合抗震设防要求和抗震设计规范的房屋,并根据不同的新、改、扩建建筑的不同功能,制定出行之有效的管理办法。

(二)科学选址,加强工程抗震。首先,建筑工程的抗震设防包括选址、设计、施工以及对现有工程的抗震加固4个环节,4个环节缺一不可。在工程抗震过程中应当充分考虑到本地区容易发生地面沉降、塌陷、砂土液化等地震地质灾害的特征。选择有利地段,尽量避开对建筑抗震不利的地段,重视液化土层及喷砂冒水土层的不利影响,选择抗震有利地段,避开发震断层和易造成滑坡、塌陷、液化地段,另外应当充分考虑房屋间距、避震疏散、道路设置、救灾等因素,可以大大降低灾害损失。

(三)加强农村建设市场管理力度。地方政府部门应当加强村镇建材市场的管理力度,做到不合格的材料不进市场,特别应针对不合格的水泥和钢材,同时指导农民如何挑选优质建筑材料,把住建材质量关,确保农村民房的质量;其次,纠正农村建房的无序现象,适当控制农村民房的建筑密度,以避免倒塌的高层楼房砸坏矮房的现象,阻碍人员疏散和灾害救援;第三,加强施工建设人员的培训,提高他们的技术水平,保障本地区建筑工程的质量和安全,提高农村民房的抗震防震能力。

(四)经济补贴加固老旧建筑。通过各级政府对农村住房的投入,加强抗震能力一般或者比较差的民房的管理,对村镇存在的老、旧建筑进行抗震性能鉴定,拆除危房。对未进行抗震设防或者达不到设防标准的建筑物进行基础加固或其他抗震措施,避免人员伤亡与财产损失。考虑到大多危房户的经济状况差,可以由政府部门资助一定资金予以扶持进行重建。对确实非常危险的民房,应列入更新改造计划之内,逐步进行翻建、改造和加固,提高其抗震能力。按照“农民自愿、适当补助”的原则,政府拿出一部分补贴,组织实施“地震安全民居工程”,引导广大农民建造具有抗震能力的房屋,并以点带面,使农村住宅抗震设防程度能得到较大的提高。

(五)强化农民群众的抗震设防意识。加强防震减灾知识的宣传和普及工作,采用科学、及时、灵活、有效的宣传方式,通过宣传媒体,将农村住宅建设防震抗震知识普及到乡(镇)、村庄和农户,使广大农民把建设安全农居变为维护自身生命财产安全的自觉行动。

四、结语

长江三峡蓄水以来,库区每年都会发生多起崩塌、滑坡等地质灾害和微小地震活动,因此村镇民居的抗震减灾工作对减轻三峡库区的地震地质灾害尤为重要。三峡重庆库区民居抗震设防工作涉及面广,受经济水平和社会重视程度的限制,防震减灾工作进展仍不明显。随着我国城镇建设步伐的加快,村镇民居建筑也越来越多。只有切实重视和加强三峡重庆库区农村自建民宅的抗震设防建设工作,积极开展宣传,把好建设选址关和规划关,才能确保抗震设防工作落到实处,最大限度地减轻三峡重庆库区地震地质灾害造成的影响,构建社会主义和谐新农村。

主要参考文献:

[1]丁仁杰,朱丽霞,李克昌等.三峡重庆库区地震、地质灾害监测与防治技术研究[M].北京:中国科学技术出版社,2004.

三村建设篇8

一、思路目标

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以增加贫困人口收入并实现脱贫致富为目标,突出统筹城乡发展主线,抢抓新一轮西部大开发和关天经济区发展机遇,大力推进“五百扶贫行动”,实施整村推进扶贫工程、贫困户安居工程、十万贫困户增收工程、贫困户能力建设工程、外资扶贫工程、社会扶贫工程六大扶贫工程,全面建立农村最低生活保障和扶贫开发政策有效衔接制度,深入持续突破西山,带动南部秦岭山区、西部关山山区、北部乔山地区三大区域、十三个重点板块扶贫开发,加快解决集中连片贫困问题,努力提高全市贫困地区农业现代化水平、农民生活水平、农村环境水平。

在认真搞好集中连片移民扶贫新村建设的同时,以人为本,关注民生,着力解决农村“三无户”安全住房问题。“十二五”期间,力争基本解决5950户25500人“三无户”安全住房问题,年重点解决全市三大区域十三个板块1000户“三无户”安全住房问题。

二、原则方法

按照“政府主导、整合资源、先行试点、有序推进”的工作原则,以镇村为单位,采取集中与分散相结合,在原址改造和集中安置相结合,科学选址、安全实用、统一规划、分户建设,户均建房面积50平方米左右。

三、重点任务

今年首先解决十三个重点板块的“三无户”安全住房问题,具体是太白县西部秦岭高寒山区,凤县秦岭深山区,渭滨区后山地区、金台区六川河地区、麟游县西部丘陵山区、陇县关山山区、千阳县北部深山区、区西部山区、凤翔县北部沿山旱腰带、岐山县北山旱腰带、扶风县北部乔山旱塬区、眉县秦岭沿山区、高新区秦岭台塬区。

四、建设户型

根据“三无户”家庭实际情况,以经济、安全、实用、美观为原则,控制规模,区别情况,分类实施。房屋设计要做到防震、避灾、避险,节能环保,水到锅头,土炕改吊炕,结构、色泽体现当地风俗和生活习惯。“三无户”住房建设要适当集中,每个县区要建设适量的10户以上的集中居住点,便于基础设施配套。户型分为三类:

1.属单人单户不符合进入敬老院的“三无户”,每户建一间半,设计面积30平方米左右。

2.2—3人的“三无户”,每户建两间半,设计面积50平方米左右。

3.4人以上能落实亲友帮扶资金的“三无户”,每户可建三间半,设计面积60平方米左右。(三种类型建房参照图纸附后)

五、资金来源

按照城乡统筹和保障性住房建设要求,“三无户”建房面积平均每户控制在50平方米,每平方米按700元造价,单户总投资3.5万元左右。工程项目实施由县区政府负责,按照渠道不乱、用途不变、各负其责、各计其功,进行资源整合,统一组织实施。

1.市财政每年安排1000万元专项财政扶贫资金,每户补助1万元。

2.列入扶贫部门千村移民搬迁工程项目的农村“三无户”优先安排补助,按照建房每人补助3800元、每户补助1000元宅基地整理费,特困户每户再补助1万元。

3.规划、建设部门农村危房改造项目要向农村“三无户”集中,每年安排农村危房改造工程项目与全市“三无户”建房同步实施,中省户均补助7900元。

4.建房“三无户”中属于残疾人的,残联部门每户补助5000元。

5.属于异地扶贫搬迁和退耕还林地区的生态移民搬迁范围的农村“三无户”,纳入发改部门计划,给予政策补助。

6.农村“三无户”遭受自然灾害的,民政部门按规定给予补助。

7.各县区政府、高新区管委会要安排每户不少于2000元的配套资金。

8.组织动员社会帮扶、亲邻帮助等给予资助。

通过以上项目资金整合,保障农村“三无户”安全建房所需资金。

六、工作职责

1.市扶贫办:负责制定、下达全市农村“三无户”的实施方案、年度计划,对工程进行组织实施,监督检查,协调资金落实,做好联席会议制度的日常工作。

2.市规划局:将年度“三无户”建房计划纳入危房改造工程,积极组织实施,对工程进行监督、检查。

3.市残联:对农村“三无户”中属于残疾人的,落实建房补助政策,做好检查指导工作。

4.市发改委:对属于异地扶贫搬迁和退耕还林地区的生态移民搬迁范围的农村“三无户”,优先纳入计划,给予建房补助,做好检查指导工作。

5.市民政局:对遭受自然灾害的农村“三无户”,按规定优先给予建房补助。

6.市财政局:及时落实市级专项资金,列入年度预算,加强项目资金使用的管理监督。

7.市国土局:对农村“三无户”安全住房建设宅基地选址进行地质灾害评估和指导,并按规定程序审批宅基地,免收宅基地使用费。

七、工作要求

1.加强领导。市政府建立联席会议制度,市发改委、财政局、扶贫办、规划局、民政局、残联、国土局等部门负责人为成员,定期召开会议,协调解决问题,推动工作开展。农村贫困地区“三无户”安全住房工程建设由市政府统一组织,各县区政府、高新区管委会负责实施,市、县扶贫办牵头,有关部门密切配合,共同做好各项工作。

2.严格程序。坚持“公开、公平、公正、透明”的原则,调查摸底确定的“三无户”向村委会提出书面申请,由村组评议推荐,村委会审查,村民代表会议评定,对初步确定的“三无户”进行公示,村委会上报乡镇政府审定后报县上审批。

3.明确方法。宅基地由乡村统一划定,统一规划。按照户建为主、评估公示、基层帮助、亲邻相助、政策扶持、政府补助,尽快启动、尽早入住的办法和要求做组织实施工作。

4.整合资源。整合各类资金项目,直接补助到户,发挥最大效益。搬迁建房工程动工后,先由扶贫部门一次性拨付1万元专项补助资金,其它部门按规定及时拨付项目补助资金。工程竣工后,按各自项目管理规定进行检查验收。

三村建设篇9

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提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解决“三农”问题的重大战略部署,是构建和谐社会、促进全面小康的重大举措。党的十七大继续号召,要统筹城乡发展,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党的十七届三中全会作出了《关于推进农村改革发展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明确了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目标。而贫困山区新农村建设是我国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全局中的重点和难点,新农村建设的资金投入难保证,人才难解决,环境难保护,陈规陋习难根除。因此,调查研究并设法解决贫困山区新农村建设的困难和问题意义重大。

20xx年2月,根据县委的统一安排,我被选派到忙怀乡**村党支部担任第一书记,机会难得,到任后,我与村两委班子成员就**在今后推进新农村建设中存在的困难和对策进行了调研。

一、**新农村建设存在的困难和问题

(一)基础环境和条件恶劣。一是地理劣势。山区群众常说“看到屋,走得哭”,真实地反映了山区沟渠纵横、山高坡陡的地理特征,这一特征使农业生产生活异常困难。二是土壤贫瘠。土壤肥力差、保水能力弱,不少地方仍沿袭刀耕火种,产出效益低。三是自然灾害频繁。山洪、干旱、风雹、地质滑坡等自然灾害年年发生,仅丫口组目前就有15户农户居住在滑坡危险地带,而农民抗御灾害能力较差。四是人居分散。山区大部分人口多为散居,密集度不高。据实地调查,**村的人口密度仅为168人∕平方公里,很显然,**村新农村建设的聚集动力非常弱。

(二)社会服务体系不到位。一是基础建设落后。由于多年来投入不足,导致贫困山区基础设施十分落后,特别是农业基础设施年久失修问题比较严重,普遍存在吃水难、上学难、行路难等问题。二是社会保障不完善。村卫生室形同虚设。山区群众无钱治病,大多数农民生了病也是硬撑,小病酿成大病,因病致贫、因病返贫的现象突出。据实地调查,**村农村妇女只有15%的人生了大病才去医院就医。同时,由于社会保障体系的缺失,养儿防老仍然是**村最主要的养老模式,家庭成为重要支撑。三是文化生活匮乏。由于缺书少电,农民看书难、看戏难、看电影难、收听收看广播电视难的情况较为普遍。“早上听鸡叫,白天听鸟叫,晚上听狗叫”是**村现状的真实写照。由于文化生活的匮乏,使封建迷信、等乘虚而入,败坏了社会风气,也影响了山区的经济建设和社会稳定。四是城乡人民权利不平等。由于在计划经济时期,国家为了阻止农民进城找工作,实行了城乡隔离的户籍制度,使农村人特别是贫困山区农民在教育、就业、卫生、社会保障等多方面受到与城市人不平等的待遇。这个问题在改革开放30年后的今天并没有真正解决,现在农民进城打工还是受到同工不同酬的歧视,甚至还存在拖欠农民工工资的现象,直接影响了农民的收入,同时又造成了和谐社会的不稳定因素。

(三)农民整体素质偏低。农民是建设新农村的主体,但由于历史原因,**村的大多数农民文化水平低,综合素质不高。据实地调查,**村全村共2019人,大专文化程度的只有3人,中专的只有7人,高中文化程度的只有12人,初中文化程度的有306人,小学文化程度1390人,文盲102人,未读书的儿童199人。贫困山区劳动力文化水平偏低。部分有文化、有技能的农村青壮年劳动力都在外务工,留守人员多为老人或儿童,难以承担起建设新农村的重担。同时,农民培训机制在贫困山区难以建立,有培训点也是流于形式,使农民的发展技能、思想水平与新农村还存在较大差距。山区农民普遍认为新农村建设是政府和党员干部的事,争取政府下拨资金踊跃,自己出资出力参与新农村建设积极性不高。

(四)农民收入增长缓慢。近年来,乡党委、政府加大对**村的扶持力度,采取了多种措施增加农民收入。但由于**村自然经济成份较重、农户经营规模小、农民组织化程度低、农村信贷困难、农资价格高质量低的市场调控不力等原因,农民增收仍然十分缓慢。**村地处大山深处,全村有513户2019人,可耕地面积3749亩,其中:水田只有522亩,多数为旱地(山坡地)。由于自然、地理、历史和人口素质低等诸多因素的制约,山上农田水利设施难以配套,交通状况极差,雨天山体滑坡时有发生,村民缺乏教育,整体素质偏低,群众生产生活困难,虽然农民人均收入20xx年达到2300元,但发展不平衡,农民人均纯收入在1067元以下的达1373人,占68%,这一现状是制约**新农村建设最为突出的矛盾。

二、**村新农村建设的对策

(一)抓组织,发挥党员干部作用。贫困山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关键要建设一个富有战斗力的村级班子,一支发挥先锋模范作用的党员干部队伍。一是要建好村支部。建设战斗力强的村支部,带领贫困山区农民艰苦创业,建设新农村。二是加强干部队伍建设,通过“三培养”,把优秀村民培养成党员,把党员培养成致富能手和村级后备干部,解决接班 人问题。二是完善干部激励机制。健全村干部工资保障机制和增长机制,完善村干部正常离职后一次补发补贴机制,积极探索村干部“职业化”及养老保险制度的新途径,使村干部在政治上有盼头,工资上有保障,正常离职后有依靠,积极投身新农村建设。

(二)抓规划,引导科学有序发展。贫困山区的现状决定了新农村建设将是一个长期的过程,不可一蹴而就。因此,必须从当地实际出发,从制定规划着手,区分轻重缓急,突出建设重点,立足当前,着眼长远,统筹安排,循序渐进。一是科学制定区域规划。对地理特征基本相同,经济发展基本一致的贫困山区制定统一的区域发展规划,对发展定位、村庄布局、基础设施、主导产业和公共服务设施进行战略研究,突破自然村界限,科学编制村庄建设总体规划、产业发展规划、社会公共事业发展规划。二是统筹制定村域建设规划。突出山区特色,找准每个村的优势和劣势,合理确定村庄规模,统筹规划产业方向,村庄布局、服务设施和住宅布点,做到规划一步到位,建设分步实施。三是妥善把握规划制定和实施中的几个问题。要突出农民的主导地位,认真听取农民建议;要体现和谐性和包容性,因地制宜,不搞一刀切,顺从山地势,做到基本不推山、不填塘、不砍树,追求人与自然和谐;要严格控制占用耕地,要合理确立示范点,并实行动态管理;要选好切入点和突破口,量力而行,首先从农民最关心、最容易见成效的事情抓起,如实施安全民居建设、人畜分居和安全饮水建设等;要整合资源和项目,将资金集中起来办大事、办好事。

(三)抓教育,提高农民整体素质。树立“没有新型农民就没有社会主义新农村”的理念,大力实施农民“素质教育工程”。一是加强思想道德教育。建立健全农民教育责任制,改进教育方式,结合社会主义荣辱观教育、文明村(户)评比等,开展农民思想道德、法制文明教育;要大力宣传新农村建设的重大意义、主要内容和政策措施,营造新农村建设氛围,引导农民破除“等、靠、要”思想,激励农民群众发挥好主观能力作用。二是加强农民的技能培训。进一步完善农民培训机制。要以村小学为依托,运用农民技校等形式,对农民进行种养加工业生产操作技术培训,使年满16周岁的山区劳动力基本掌握1—2门农业实用技术和非农领域就业技能,培养大批有文化、懂技术、会经营的新型农民。对“守护型”农民中的种养大户、个体经营者、产业化带头人、返乡创业等进行重点教育,着力培育新农村建设的骨干力量。三是加快发展农村教育文化事业。从现状来看,贫困山区新农村建设在很大程度上要依靠下一代,因此必须大力发展山区教育特别是义务教育事业,使贫困山区的孩子上得起学,都能受到最基本的文化教育。

三村建设篇10

[关键词]羊毛工镇 财务制度 农村三资 管理问题 解决对策

[中图分类号]F3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3―1650(2016)03―0031―01

羊毛工镇辖区共有13个行政村,自2000年开始实行“村账乡”管理方式,镇设3名会计,每村各有1名报账员(报账员由村集体推荐,镇财政所考察后任用)。全镇每年村级组织运转经费共计241万,全部分配到各村用于村里生产、环境卫生、办公经费等方面的支出。最近几年,随着对农村三资管理重视程度不断增加,农村三资管理方面存在的问题逐渐暴露出来,需要我们及时采取措施将其解决。

1羊毛工镇三资管理存在的问题分析

首先,在管理过程中发现许多帐外资产以及村集体资产产权界定不清,比如上级各部门在各村投资的项目(例如:村办公室建设)在建设前未明确建成后的产权归属,建设完成后也无相关移交手续;其次,通过对农村三资进行审核使我们更加清楚的掌握了各村的资产、资源的实际情况,但是,由于资源管理方面制度建设不完善,难以有效利用资源壮大村集体经济;再次,基层缺乏有效的监督力量。从客观角度分析,家庭生产经营方式导致了农民群众只关心自己到底能够获取多少经济效益,民主观念在农民群众心中还没有是形成,农民群众集体参与观念、民主管理意识不足,村集体虽然建立了村民监督小组,但是由于没有完善、具体的村民理财制度及经费保障造成村民监督小组成员理财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不高,在理财的过程中存在敷衍了事的情况,致使村干部使用资金的合理性和效益性得不到有效监督,民主监督和民主管理流于形式;最后,合同管理不规范,有些土地发包合同的内容要素不齐全,条款不明晰,对合同双方权利和义务的规定和限制不明晰,村干部存在违法发包,暗箱操作,发包不按照民主监督流程进行,少数人说了算,合同随意变更,口头合同现象十分严重。

2完善财务制度建设,强化农村三资管理

2.1强化农村集体三资清查、登记和保管制度建设

首先,羊毛工镇应该成立镇“三资”办,定期组织本辖区的农村集体经济组织按照“三资”清查、界定产权、核实价值、公开公示、建立台账等步骤对所有村集体资金、资产、资源进行全面盘点,逐项清查,逐一核实,造册登记,全面摸清农村集体“三资”的存量、种类和分布,同时还要不定期的进行实地抽查核实;其次,上级部门在投资立项时就要明确该项目完成后的产权归属,在界定产权时,按照“公正、合理”的原则划清镇与村集体之间的所有权归属关系;最后建立农村集体资产资源日常保管登记、定期盘查制度,推行农村集体“三资”网络监管,进行动态化管理。

2.2完善村务监督制度,切实发挥村务监督委员会的监督职能

村务监督委员会理财时间为每半年一次,村务监督委员会人员应该本着客观、公正的原则,无偏见的对村全部财务收支的真实性、合规性、合理性、效益性进行审计,并在结算凭证右上方加盖村级审计专用章。此外,村务监督委员会还要客观公正地开展监督活动,不得借监督之名故意刁难和干扰村两委正常工作开展,对故意阻挠村两委工作或拒不执行正常的村务监督工作,对因不作为而严重失职的村务监督委员会成员,要责令辞职或依法予以罢免.按照要求和程序选举补充新的成员,确保村务监督委员会正常发挥作用。

2.3完善村务监督经费保障机制,提高村务监督小组理财的积极性

将村务监督委员会的工作经费纳入转移支付拨款的范围,以保障村务监督工作能够正常、有序的进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