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年级语文十篇

时间:2023-04-06 17:06:44

高年级语文

高年级语文篇1

一、研究沟通的艺术,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

小学高年级学生正处于由儿童期向青春期过渡的关键时刻,处于心理发展的骤变期。教师必须了解高年级孩子的特点,拥有一颗童心。苏霍姆林斯基说:“要想进入童年这个神秘之宫的门,老师就必须在某种程度上变成孩子。”第一次走进孩子们中间时,也许他们会用畏惧的心态看着你。此时,我们应捧出一颗童心,放下老师的架子,融入到孩子的世界里。平时也要多与孩子交谈,了解孩子的家庭情况、兴趣、爱好等,多与孩子接触,以朋友的身份与孩子学在一起,玩在一起……久而久之,将会缩短与孩子之间的距离。把握沟通时机,当孩子需要爱护、理解、引导时,也正是师生情感沟通的最佳时机。所谓“亲其师,信其道”,教师应研究和学生沟通的艺术,激发学生热情地投入课堂。

二、借助语言的艺术,点燃学生的情感

语言作为思想的外衣,它的物质外壳与思想内容应当是浑然一体的。语言不可能不表达一定的思想,而思想总带有一定的情感。

特级教师薛法根老师的课堂幽默风趣,教师与学生平等对话。薛老师站在学生面前,似一位娓娓道来的大哥哥。薛教师总是适时示弱,把学生推到前台,让学生成为课堂的主角。和谐的师生关系、精彩的引导语言、幽默风趣的交流、接连不断的笑声,构成了课堂的和谐乐章。

《桃花心木》是人教版高年级教材,薛老师这样轻松实在地导入——

师:请同学们拿出一张纸、一支笔。每个人都看着我的脸。我看到每一个同学的眼睛都很有神,很有精神。你们长着两只耳朵,要学会听。老师给大家带来一段话,这段话的含义非常深刻。这样的句子文质兼美,我们要把它记下来。

(请三个学生到黑板上听写)

师:在不确定中,我们会锻炼出一颗独立自主的心,不会依赖;在不确定中,我们会深化对环境的感受与情感的感知;在不确定中,我们会把很少的养分转化为巨大的能量,努力生长。

(教师提醒学生,听写之前要听完整,记住了要写的话,然后再写。)

(教师提醒学生检查:“这叫做会检查,能主动检查的同学是很了不起的!”)

(教师要求学生自己检查)

师:我们来看黑板上三位同学的默写。请你读一读,发现问题了吗?

生1:第一个的默写少了个“出”字。

师:少了一个字意思就会大不一样了。

生2:第二个的默写把“感受”写成了“感知”。

师:默写后一读就发现了问题。默写好,我们还要读好。

薛老师于轻松之中,将学习目标清晰明白地表述清楚,学生在学习之中不折不扣地达到预设的目标。薛老师无论到什么地方借班上课,总是和学生的心理距离很近。学生犹如见到一位亲切的大哥哥,非常喜欢他宽松的课堂氛围。和谐的师生关系、平等对话中的首席,薛老师于轻松诙谐之中达到这样的境界。

三、借助媒体的教学艺术,调动学生激情

高年级语文篇2

一、探病求因

要回答五六年级的孩子难管难教这一问题,让我先来引用被讨论的沸沸扬扬的虎妈猫爸之争,上海猫爸常智韬的一席话:教育孩子时,要在遵循游戏规则的前提下,多给他们一些自由权。孩子1 0岁以后,已经有了比较明显的自主意识,教育者要多给孩子一些自由空间,让他们自己多做决定,并为自己所作的决定负责。这里请注意 孩子1 0 岁以后有了较明显的自主意识,教育改革按照双基达标规定,6周岁为小学入学年龄,五、六年级的学生恰值10岁、11岁,而按心理学划分,10~13周岁阶段被称为人的心理青春期初期。这一时期也被称为心理转型期:孩子在心理上从幼稚天真的儿童逐渐走向具有青春期特征凸显的少年时期。青春期表现出的 自我意识高涨反抗心理人际交际新特征朋友关系在生活中日益重要;意识到了性别差异;与父母之间的关系发生微妙的变化,处于心理断乳期。这些青春期的特征恰恰是从10岁以后的孩子身上显现出来,因此,就出现了五、六年级的孩子难管、难教的问题。

二、开方施救

知道了为什么小学高年级学生难管、难教的结症,接下来教育者就必须拿出具体可行的良方因材施教对症下药了。

(一)药理

高效率的班级管理支撑成功的教学,那么如何使班级管理高效?必须坚持一个原则:班内人人有事做,事事有人做。针对青春期孩子叛逆、反抗心理的特征,我们的管理方式应由过去的虎妈式强硬转变为以人为本以法制班。

(二)下药

1.管理分层次,班级企业化管理。对小学高年级学生的班级管理实施分层次的企业化管理,让班级披上带有企业的色彩,有企业的管理制度和管理方式。首先,教师根据学生各方面的综合素质,把全班分成若干个小组(部门),每个组有六至七个成员,然后在每个组中选出一个总经理,其他人员都隶属于这个部门,再在若干个成员中选出两名副经理,管理其余成员,而班主任就成了董事长。最后,教师在班级墙壁上贴好一张模拟公司的部门分布图,由学生把每个部门的学生成员和口号都写上去。这样可以使学生清晰地看到自己所处的位置,感受到自己身负的重任,培养了他们的使命感、责任心,从而激励他们更加努力。

班主任在每学期开学分好个部门和民主选举出合适的主管人员之后,就要制定好班级法律,班级法律由全员参与制定,明确各自的职责权限和违反了班级法律之后负的责任。班级法律涉及的范围要广,应涵盖思想教育、学习检查、纪律监督、体育锻炼、卫生保健、班级财务各个方面, 配合班级法律的有效施行制定积分制度。班主任在学期初给每个部门主管人员一份设计合理的积分表,记录每个组员的积分,在每周班会上像发工资一样,根据每个人的表现,将积分分别贴在前面提到的企业部门分布图上,并且根据每周的个人积分情况对各部门主管进行循环代谢。

2.教学多样式,多引导,少填鸭。班级管理上的开放式,也必然促进教学方式多样化,比如,在制定班级法律的同时锻炼了学生的写作能力、表达能力,在制定过程中活跃了学生的思维。在教学中我们采取低起点,高要求,重过程,轻结果的理念,让叛逆期的孩子感到自由并能感受到自我价值。

(三)注意

1.善始善终,持之以恒。班级法律积分制度一旦制定必须坚持执行,形成惯例,让班内成员行为自动化,目标明确化,使班内事务有章可循,运转有序。

2.分工细化,添补及时。首先班级管理工作分工要明确细化,不能出现班务分工笼统的现象。其次,不能只是一个萝卜一个坑,还应该选好各项事务的替补人选。

三、检验药方

(一)适应性

小学高年级学生对学校各项活动安排已很熟络,受现代通讯、媒体的影响,10岁以上的孩子的思维有时比大人超前,所以对小学五,六年级的学生,班级管理采用企业化分层管理,制定班级法律进行监督,运用积分制进行激励,这些看似成人化的理念、模式他们完全能够理解。

(二)理疗性

让班内 人人有事做, 事事有人做,孩子们可以在班集体内得到很好的锻炼。每个人都在为班级做自己力所能及的事,每个人都展示着自己存在的价值,并且权力制衡,可以发掘班内每个学生的潜能和积极主动性,而且他们的语文素养也有展示的空间,语文教师教学也更轻松。

高年级语文篇3

【关键词】语文小学预习

1、引导学生树立预习意识,形成良好的预习习惯

对于语文课程来说,预习是学生对文章自我学习的重要过程,在该过程中,学生能够以文章的中的知识点为基础,通过阅读和发散思考,掌握文章的思想主题和主要内容,并形成自己的一些感悟,同时对于阅读过程中遇到的问题有一个明确的理解,以便于在课堂听讲的过程中有针对性的学习,预习对于各个学科的知识的有效掌握具有重要意义,特别是语文学科的学习,在小学阶段,正是确立科学正确的语文预习方法的最关键的时期,这对于学生在以后的语文学习影响很深,所以我们有必要对学生的预习进行有效的干预。首先需要教育工作者鼓励和引导学生来主动的树立预习意识,建立正确的预习意识才能让学生积极主动的去预习课文,提高学生的主观能动性,把预习语文学习当作一件正常和自然的事情去进行。而如果再上课之前没有经过仔细认真的预习,学生很难培养自我学习的能力和自主思考的意思,也没有办法做到有针对的、高效的学习。在教学课程的编写的时候,相关专家已经充分考虑了学生的生活阅历和理解能力,保证其能够通过自己的学习对于文章形成良好的理解和掌握。例如在学习到“天苍苍,野茫茫,风吹草低见牛羊”的诗句时,对于很多学生都是可以自己想到这一画面的,但可能还对于一些画面的细节的掌握有所欠缺,在预习的过程中,发现这些欠缺,到课程上听老师讲解后,补全自己的画面,这种学习方式相比于被动的接受老师讲解相关的知识更有趣,并且更有效果。

2、预习的方法

很多同学都非常重视预习,也花了很多时间在预习上,但效果并没有达到预期的水平,这种现象的主要原因就在于没有掌握良好的预习方法。一般来说,一个比较好的预习方法应该包括如下几个方面:

2.1 标段落。在文章预习阅读的过程中,首先要在每个段落之前标出其序号。通过这种方式,学生可以对整个文章形成一个总体的印象,同时掌握文章的整体结构和组织形式。其次,可以提高课堂教学过程中的效率,便于教师和学生之间的沟通,例如教师要开始讲解某一段文章,可以直接告诉学生跳到第几段。

2.2 标生字词。学生在预习的时候,对于不认识或者不熟悉的字词,要用自己习惯的符号方式标注出来,以便于在课堂上有针对性的去听解。这些符号应该尽可能的简单明了,否则最后搞不清自己标注符号的涵义,就与使用符号本来的目的南辕北辙了。对于小学高年级的学生,已经掌握了较多的生字词,那么就要着重去标注字词的涵义和引申意义,进一步加深对于这些字词的理解。

2.3朗读课文。在预习的过程中,将文章朗读出来,可以发现很多新的问题,对于阅读起来理解困难的地方也有可能形成新的理解和感悟。教师可以在课堂教学中对第一次接触的课文让全班学生进行课文的朗读,让学生在老师的带领下一起预习学习,达到提前预习的效果,一般来说,小学高年级的文章在选择时通常会充分考虑朗读时的难度。

2.4找疑难处。通过朗读,学生一般会对文章形成较好的理解,但必然还会存在一些难以理解的地方。对于这些地方,就要用自己的符号标注出来,通过课上听讲和提问弄明白这些问题。长期积累下来,可以逐渐提高预习的针对性。

2.5查资料。学生要培养自己解决问题的能力,解决的主要工具就是一些参考书和工具书。例如遇到生字可以自己先去查一下字典。通过这种方式,提高学生的成就感和自信心,知识掌握起来更加深刻。

2.6注重积累。语文是一门注重积累的课程,教师要引导学生在日常的生活和学习中积极的记录自己所看到的优秀字词和语句,对于自己喜欢的词句可以记录下来,学习其中的手法和语言等等,长期积累下来可以提高自己的文学底蕴,这种习惯的养成有利于学生在语文学习过程中产生浓厚的兴趣。

3、丰富预习的形式

在预习过程中,学生很容易感到枯燥,难以坚持,对于这种情况,就要积极创新预习的形式,例如通过开展以小组为单位的竞赛,角色扮演、辩论赛等等。通过这些形式的活动,调动学生预习课文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同时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精神、语言表达能力等等,在预习的过程中相互帮助,取长补短。丰富的预习形式可以保证预习效果,提高学生综合素质,最终实现一举多得的效果。

4、尽可能的让家长参与预习的过程

我们知道,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家庭的教育也是学生教育过程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家长在学生语文学习预习过程也能起到积极有效的作用。预习的过程主要是在家里完成,如果家长能够参与到孩子的预习当中,引导学生自己去解决问题,并让学生能够自主的学习语文预习的步骤方法,在预习的过程中发挥督促和检查的作用,可以有效的提高学生的预习效率。教育工作者要借助家长会、家访等活动及时的同家长进行沟通,有效的培训家长对于语文学习预习的意识,让家长也能够引导学生在语文科目的学习中进行预习,使家长也能够成为语文预习教学中中重要的组成部分,积极的参与到学生语文学习中来。同时,家长参与进来可以及时发现学生在预习中的不好习惯或者错误,及时纠正,使得学生养成正确、合理的学习习惯。对于做的好的方面,积极赞扬,培养学生的自信心和积极性,培养学生在语文学习中的预习能力。

参考文献:

[1]徐土琴. 浅谈小学语文的课前预习[J]. 教育教学论坛,2012,29:181-182.

高年级语文篇4

关键词:小学高年级    语文教学    语文素养    培养

中图分类号:G633.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3-9082(2015)01-0233-01

在小学教学过程中,教师应该以学生为中心,全方位的培养学生的语文素养,并将其作为学生培养的根本目标,不断培养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语文素养的培养归根到底是全面释放学生的潜能,将其培养成为一个健康的主体,为此,就需要小学高年级的语文教师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和实际需求以及学生未来的发展加强对学生语文素养的培养,不断提高学生综合语文素质。

一、目前小学高年级语文教学中的误区

1.升学压力导致小学语文高年级教学仍以应试为导向

在很多地区的小学中依然面临着研究的升学压力,这种现象的存在就导致了小学语文教学的效果的评价方式依然采用学生的考试成绩,这个成绩的结果又与教师的年终考核相联系,因此,不断从客观方面还是主观方面看,这些因素的存在都在一定程度上阻碍了小学高年级学生语文素养的培养,体现在教学方面主要是语文教师在教学过程中,重点突出语文知识的讲解和传授,而忽视了语文本身的人文性的特点。

2.小学高年级语文课程的设计限制了学生语文素养培养的开展

上文中也提出了,现今的小学语文教育受到了主观和客观方面的因素限制,导致了小学语文教学难以正常的开展语文素养教育。同时,传统的课程设有从一个方面限制了学生语文素养的培养。一般说来,小学高年级语文教材的内容在相当长一段时间内是不会发生改变的,这就导致了教师在常年的教学过程中教学模式呆板,一成不变。这种固定化的教学模式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语文正常教学内容的开展,这就导致了小学高年级学生语文素养的培养工作无法正常开展。

二、小学高年级学生语文素养培养体系构建

1.培养学生的主动性

俗话说的好兴趣是最好的老师,这句话在小学高年级学生语文教学中同样适用。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教学的内容应该引入学生会感兴趣的信息,这些信息内容应该与语文教学有关。在课堂教学过程中,在有限的时间内教师通过问题导向教学模式不断培养学生在语文课堂的学习主动性和积极性。

2.改变教师的讲授模式

目前,在很多地区的高年级语文教学中,语文教授的内容过于的突出语文知识点的讲解,当然我们不能忽视这些知识点在小学高年级语文教学中的重要性,但是过度的强调语文知识的重要性,会导致语文教学模式缺少亮点,不能引起学生的注意力,因此,在小学语文教学过程中应该本着快乐教学快乐学习的理念,在教学中教师应该尊重学生的诉求,注重学生的道德和思想情感的培养。

3.构建师生互动关系

小学高年级语文教学过程中构建师生互动关系体现了现代教育的思想,具体到实际的小学高年级语文教学实践中主要体现在,在教学过程中,利用有限的时间,在课堂上形成一种师生双向互动沟通交流的关系,以启发学生学习语文主动性为根本宗旨,充分激发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学习兴趣和求知的欲望。

三、小学高年级学生语文素养培养的具体途径

1.正确把握语文教育的特点

小学高年级的语文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学科,在教学过程中应该重点培养学生的语文实践能力,而培养学生的这种能力的主要途径就是语文实践。在教学过程中不要刻意的追求语文知识的系统性和完整性。语文是母语教学的课程,学习资源和实践的机会随时都有,因此,在教学过程中应该让学生更多的去接触其他的语文材料,不要仅限于教材,学生通过在大量的语文实践中掌握和运用语文知识。同时我们还应该清楚的考虑到语文课程汉语言文字特点对学生字词、阅读理解、写作以及口语交际等方面的影响,在语文教学中尤其需要重点培养学生的语文语感和对语文知识整体的把握性。

2.积极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

学生是学习和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语文课程的设置必须根据小学生的身心发展和语文教学的特点合理的设置,同时在教学过程中还需要关注学生个体之间的差异性和学生不同的学习需求,关爱每一位学生,满足每一位学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充分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在课堂教学中倡导自主、合作式的教学模式。在教学过程中,教学内容、教学方法以及对学生的评价方法的确定都应有利于这种教学方式的开展。语文自主、合作和探究式的教学模式有利于学生在轻松的教学氛围中提高自身的语文素养,其是培养学生团结、合作、创新的主要途径之一,应该在小学高年级语文教学中广泛的应用。

3.努力建设开放的语文课程

语文课程的设置应该立足于现实,面向世界和未来,应该积极的拓宽语文学习和运用的新领域,注重现代科学技术的应用,使学生在不同的教学内容和方法中相互交叉,相互学习,开阔自己的视野,提高自身的学习效率,获得现代社会多需要的基本语文实践能力。语文课程在设置中应该本着开放的原则进行,应该尽可能的满足不同地区、不同学校和不同学生的需求,并根据社会的需求不断的对课程做出调整,积极的推动语文课程的变革和发展。

结语

在小学高年级语文教学中,对学生进行语文素养的培养具有重要意义,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要采用科学的途径,要注重细节,这样就会使小学生的素养得到提升,那么学生在小学高年级阶段就会拥有良好的语文素养。

参考文献

[1]卢彦红.小学语文教学中学生语文语感及语文素养的培养[J]. 科技创新导报. 2012(33)

[2]孙钦国.浅谈如何在小学高年级语文教学中培养学生的语文素养[J]. 现代阅读(教育版). 2012(18)

[3]国秀玲.  浅谈小学高年级语文教学中语文素养的培养[J]. 中国科教创新导刊. 2012(12)

[4]余高松.语文教学的一个突破口——语感教学[J]. 长沙铁道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6(03)

高年级语文篇5

关键词:小学教学;高年级语文;教学要点

一、前言

在小学教育中,语文是主要学科之一,语文教学质量的高低关系到整个小学教育的有效性。基于这一认识,在小学阶段,应对语文教学引起足够的重视。在现阶段的小学语文教学中,考虑到学生年龄特点和接受能力不同,我们应将小学语文教学按照学生的年龄分成低年级、中年级和高年级三个阶段,并在每个阶段制定有针对性的教学方案,满足教学要求,达到提升教学成绩的目的。基于这种认识,我们应对小学高年级语文教学要点进行深入分析,结合小学语文教学特点,努力做好小学高年级语文教学工作。

二、小学高年级语文教学与中低年级的差异分析

从小学高年级语文教学的实际开展来看,小学高年级语文教学与中低年级的差异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小学高年级语文教学在能力培养上与中低年级存在差异

在小学高年级语文教学中,着重对学生能力的培养,这与中低年级存在一定的不同。中低年级由于考虑学生的年龄因素,主要是在老师的带领下学习,对学生能力的关注不够,对学生能力的培养也没有作为主要的教学内容。所以,能力的培养使小学高年级语文教学与中低年级的主要差异。

2、小学高年级语文教学在整体目标上与中低年级存在差异

在小学教学阶段,由于需要考虑与初中进行衔接,因此在教学目标上与中低年级存在一定的差异。小学高年级语文教学主要将目标设定在如何提高学生的语文能力及适应能力上,以此来满足教学衔接需要。而中低年级的教学目标主要是语文基础的教学,在这一点上二者是存在明显不同的。

3、小学高年级语文教学在课堂教学开展上与中低年级存在差异

从小学高年级语文教学来看,在课堂教学中学生随着年龄的增长,已经具备了独立的意识,其思考能力也相对成熟,对问题的理解程度也比较深刻。这些都是中低年级学生所无法做到的。所以,我们应正确理解小学高年级语文教学的特点以及与中低年级的差异,认真做好小学高年级语文教学工作。

小学低年级孩子的思维特点是以具体形象思维为主,为了使孩子在愉快轻松的气氛中主动地识字,教师要根据儿童年龄特点,有意识地把抽象的符号具体形象化,激发孩子的识字兴趣,培养识字能力。比如,我在教学识字一《十二生肖》中,运用了简笔,把十二生肖中要求认读的动物汉字形象化。这样,孩子就很快记住了十二生肖的字形。

此外,低年级和高年级在阅读教学上也存在差异。例如,在教学《三兄弟》时,我先让孩子自由朗读,然后让他们说出这篇文章主要讲了什么故事,以检测他们是否读懂了课文,然后再让他们说说三兄弟间的分工与合作,最后让他们探讨,如果没有了荧光屏、扬声器、接收器,电视会怎样,以帮助孩子进一步理解课文,提高他们的阅读理解能力。

三、小学高年级语文教学要点分析

从阅读角度看,篇的训练以概括中心思想为标志,体现了小学阶段阅读教学最高的要求。练习概括课文的中心思想是既相对于段的训练的高一级阅读能力的训练,也是抽象、概括、综合能力的训练,因此有一定难度。为了减缓训练的坡度,在此项能力训练之前,教材安排了从内容中体会思想的训练,这一训练是在学生已具备概括课文主要内容基础上进行的。从内容中体会思想尚不要求概括全文的中心思想,只要求从文章的某一景物、某一事物、某一人物或某些段落中体会所表达的思想。这一训练是从抓主要内容到概括中心思想训练的过渡。

从作文训练的角度看,篇的训练以“写文章要有中心”为标志,并紧紧围绕这一训练,陆续安排了详写和略写、练习编写作文提纲、按照一定顺序等训练,目的是培养布局谋篇的能力。

关于篇的训练,有的直接体现了读写能力的训练内容,还有一部分则体现了情感、思维、方法等方面的训练内容,如注意事物之间的联系、分辨事物和联想、展开合理的想象、分清事情的前因后果、体会课文蕴含的思想感情、了解人物的内心活动等等。

例如,可以用手势语教汉语拼音,及一些具有直观形象的事物,如《鹅》;又如《数星星的孩子》一文可以师生共同设计创作一幅活动的星空图,化抽象为直观,也可以用一些小实验突破教学中的难点,如《回声》中“回声”原理的解释和《詹天佑》一文中的人字形路线。通过科研,可以校正自己头脑中的一些陈旧的教育观念,可以形成对小学语文教学活动的自觉意识,逐步养成对自己教学活动的反省。

另外,学生在低、中年级段所学到的语文基础知识,应在高年级得到巩固和提高,难度也应该有所加大。所以,小学高年级语文教学应将培养学生的语文能力作为重点,积极开展篇的阅读训练,满足实际教学要求,全面提高小学语文教学的实效性。

四、小学高年级语文教学的注意事项

为了做好小学高年级语文教学工作,我们除了要清楚教学要点之外,还要在教学开展过程中,注意与教学实际结合,努力提高教学实效性,满足教学要求。从目前小学高年级语文教学来看,应注意以下几个方面:

1、小学高年级语文教学应设定明确的教学目标

从小学高年级语文教学来看,要想提高整体教学效果,就要设定明确的教学目标,并在该目标的指导下,合理选择教学内容,并对教学模式和教学方法进行优化,提高整体教学效果,促进小学高年级语文教学取得积极效果,全面提升小学高年级语文教学效果,满足教学需要。

2、小学高年级语文教学应将课堂教学作为重点

在小学教育阶段,课堂是主要的教学阵地,课堂教学是主要的教学方式,为了提高教学效果,应对课堂教学引起足够的重视,并将课堂教学作为重点,使课堂教学效果得到进一步提升,从根本上促进小学高年级语文教学发展。基于这一认识,在小学高年级语文教学中,应重点做好课堂教学工作。

3、小学高年级语文教学应努力提高教学实效性

从小学高年级语文教学的实际开展来看,应努力提高教学实效性,并将教学实效性作为衡量教学效果的重要指标之一,以此为契机全面提高教学效果。为此,在小学高年级语文教学中,应注重教学实效性,应采取多种手段,提高语文教学的实效性,使小学高年级语文教学取得积极效果。

五、结论

通过本文的分析可知,在小学高年级阶段,要想提高语文教学效果,就要从阅读角度、作文训练角度、篇章的训练入手,全面提升教学实效性,满足小学语文教学的实际需要,做好小学高年级语文与初中教学的衔接工作,提高小学高年级语文教学的整体质量。

参考文献:

[1]刘新秀;;语文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学习的兴趣[J];新课程(教研版);2009年03期

[2]齐红梅;;语文教学中学生的“说”“写”能力的培养[J];读与写(教育教学刊);2011年02期

[3]林长海;曾娟娟;;浅谈语文教学中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J];小学教学参考;2009年03期

[4]肖庆;;如何让语文教学焕发生命活力[J];新课程(教研);2010年03期

高年级语文篇6

【关键词】小学语文;教学;语文素养;培养;措施

【中图分类号】G623 【文献标识码】A

我们要想在小学高年级语文教学中培养学生的语文素养,必须要先知道一个概念,那就是“语文素养到底是什么?”顾名思义,语文素养就是在语文方面的修养,包含对语言的积累、对语感的培养、对良好审美观形成的促进、对口语交际能力的提高等。总而言之,语文素养涵盖语文的听、说、读、写、用五个方面,目的是释放学生的智慧潜力,增强学生的求知欲。作为老师,要想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培养小学生的语文素养,就要了解语文素养培养的重要

性。

一、在小学高年级语文教学中培养学生语文素养的重要意义

新课改要求老师要培养学生的语文素养,这样的规定是因为语文素养在学生的一生中有着重要的意义,它会影响学生的一生。语文素养的意义主要有以下几点:

首先,语文素养的培养有利于学生学好数学等其他学科。语文素养的培养中一部分就是培养学生的理解能力,试想一下,学生如果连题目都读不懂,他将如何做题?

第二,语文素养的培养有利于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小学语文教育所针对的对象是少年儿童,他们处于一种懵懂状态,拥有着强烈的求知欲望和天马行空的想象力。在此时培养他们的语文素养使得他们的求知欲得到满足,也使得学生可以放飞他们的想象,从而全面提高学生的综合能力。

第三,摆脱应试教育对小学语文教育的消极影响。我们知道,在中国的教育中,应试教育有着很大的影响,应试教育是拿到较高的分数,单纯为应付升学考试、追求更高的升学率的一种教育模式。这种模式在初期的确可以培养社会所需要的学生,但是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这种应试教育已经过时了,因为它只注重学生的应试能力,忽略其他的能力,这已经阻碍了学生能力的全面发展。以唐诗为例,小学生背诵唐诗是为了什么?不是为了了解唐诗中的意境,也不是为了了解诗人所处的时代,仅仅是为了通过考试,这就是应试教育的消极影响。而新课改中,注重培养学生的语文素养,鼓励学生去了解诗人,了解社会,摆脱了读死书、死读书的恶性循

环。

二、小学高年级语文教学中语文素养的培养现状

尽管我们都知道语文素养的重要性,但是由于种种原因,教师依然还停留在传统教育层面,小学高年级语文教学中语文素养的培养现状不容乐观。

第一,学校依然以“升学率”论英雄。教师工资与升学率直接相关,这就导致了我国部分地区小学语文教学仍以应试教育为主。就应试教育而言,无论从主观还是客观看,它都是培养语文素养的障碍,它会导致教师在语文教学中只注重考点的讲述而忽视了语文的人文之美。

第二,固定的教材阻碍了教师对学生进行语文素养的培养。语文本来就来源于生活,它描述的是生活的方方面面,有美好也有黑暗面,总之语文是反映现实生活的,但是由于语文课本的存在,大部分老师无法跳出语文教材的范围进入生活中,这就导致老师无法对小学生进行语文素养的培养。

第三,学生自己无法注意到语文素养对自身的重要性。由于小学生处于“对生活无知”的状态,他们没有办法去了解。此外,家长的“分数观”也促使小学生为了得到更好的成绩向应试教育倾斜,从而忽视语文素养的培养。

三、小学高年级语文教学中语文素养的培养措施

在小学高年级语文教学中培养学生的语文素养是最好的,也是最有效的。首先老师在培养学生的语文素养方面有着重要的影响。其次是学校。因为老师要受学校管,学校注重语文素养的培养,那么老师也将注重。最后是家长。本来是学生自己的,但是由于小学生是未成年人,他们对事物的判断都会受到父母的影响,对自己语文素养的培养也不例外。下面就这三个方面进行探讨,并提出相应的措施。

(一)老师在小学高年级语文教学中语文素养的培养措施

第一,做好教学设计。一节课只有40分钟,如何提高小学生的语文素养,这就需要语文老师在上课前,反复研究教材,读透教材,然后让学生自己提炼文章的中心思想、主旨大意等,最后作点评。在这个过程中不仅可以激发学生的求知欲,还可以锻炼他们的阅读能力。

第二,引入有利于学习的游戏,激发学生对于学习语文的兴趣,在现实生活中培养学生的语文素养。如为了使学生理解《孔融让梨》的现实意义,语文教师可以让学生们扮成孔融、孔融的弟弟等角色,让他们表演情景剧,这样就可以让学生们知道“谦让”的含义,并将其应用到他们自己的生活中。将枯燥的文章融入到有趣的情景剧中,老师教的快乐,学生也学得快乐。此外,小学生童心未泯,喜欢卡通人物如黑猫警长、喜羊羊与灰太狼、哆啦A梦等。那么,教师就可以在学生回答对问题后,在其桌上贴这些卡通人物,这样做可以激发学生勤于思考的欲望。

第三,倡导合作交流,强化参与意识。师生之间相互合作、相互交流是新课程中强调的新的教育教学方法,使学生和老师、学生和学生之间得到更好的交流方法,它能使学生之间的沟通更容易,让学生们在学习中学会合作,学会交流。在师生合作交流时,教师要充分展现出组织者、合作者、参与者的角色,帮助学生在自己探索研究和相互合作交流中对知识和技能得到真正的理解和掌握。让学生们在这样的合作交流下学习,学生们既动了手又动了脑,自己探索、研究,全身心地投入到学习知识中去。不仅能让学生学得积极主动,过程轻松愉快,也能使对知识的掌握更加深刻,同时还可以锻炼人与人沟通的能力。

第四,利用多媒体等新设备培养学生的主动性。以《圆明园的毁灭》为例,老师在教授该课文前,可以先放一段未被毁灭前圆明园的美景,然后带着学生读完后再看一段成为一片废墟的圆明园,将学生带入当时的时代背景,认真体会作者写这篇文章的心情,并就这些来诠释老师在课前提出的问题,激发学生的兴趣,培养学生对文章的理解能力。

(二)学校在小学高年级语文教学中语文素养的培养措施

第一,学校对于教材的选用要依实际而定,不能跟风。此外,学校还要要求老师树立“终身学习”的思想,不断进行创新,促使教师自身语文素养的提升,从而来培养学生们的语文素养。

第二,加强对教师专业化的培养。即通过培养老师的专业化来使学校摆脱语文应试教育的现象,与时俱进。学校还可以举行语文教学专题讲座和研讨会,给各个老师提供一个交流的平台,毕竟“众人拾柴火焰高”。

第三,加强对语文老师的培训。学校可以邀请优秀教师、著名学者来校举行讲座,向语文老师们讲述有效培养学生们语文素养的方法,

(三)家长在小学高年级语文教学中语文素养的培养措施

学校提供了良好的学习氛围,优秀的教师,但是学生不认真学习,这也无法培养学生的语文素养。学生自己应该着重培养学习语文的兴趣和动力。毕竟“兴趣是最好的老师”,要想学好语文,必须对语文有兴趣。加强对自己自主学习的能力的培养,提前做好预习,在语文教学课堂上才可以有针对性的听课,自觉培养学生的语文素养。由于小学生难以明白语文素养的重要性,故这一切都需要家长来告诉孩子,也需要家长的监督。

四、总结

总之,对于语文素养而言,要想使学生拥有较好的语文素养,只有三管齐下方可达到目的,只有学校、老师、学生共同努力才可以培养好学生的语文素养。

参考文献

[1]刘娇梅.小学高年级语文教学中语文素养的培养策略分析[J].吉林教育,2010.

高年级语文篇7

素质教育在我国正进行得如火如荼,教学模式发生了根本性的改变,为了响应素质教育模式的号召,各级小学校都根据各自的条件进行创新教育体制改革,以培养出高素质的小学生,满足新时期对教育事业所提出的新要求。小学语文教学是基础教学,又是素质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必须予以高度重视。新课改理念下,传统的小学高年级语文教学模式已经无法满足学生的学习要求,不利于学生语文学习成绩的提高。为此,作为小学高年级语文教师,一定要转变陈旧的教学思想,顺应现代教育事业发展的趋势,采用全新的教学手段来开展有效的课堂教学,以提高学生的语文学习效率,突出学生在教学过程中的主体地位,培养学生的自主探究能力,从而推动小学语文教学的可持续发展。现结合多年的教学经验,就小学语文高年级有效的教学方法总结以下几点:

一、运用情境教学法,吸引学生的注意力

1、创建课堂提问情境,激发学生求知欲望

小学高年级的学生思维已处于发展时期,对于教师提出的问题往往会去质疑、讨论与研究,因此语文教师应注重为学生营建一个问题情境,在课堂上根据教学内容多进行提问,想方设法地创设问题情境,以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让学生能够积极配合教师的教学活动,培养学生的自主探究能力。在小学高年级语文教学中实施创设问题情境教学,能够突出学生在教学中的主体地位,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例如,教师在讲解小学六年级上册第一单元的《山中访友》一课时,让学生自主阅读课文并根据教材内容提出相应的问题,让学生间进行讨论。文中有这样一句话:“我也加入了这短暂而别有深意的仪式。”教师可顺势提出以下问题:这个“仪式”是什么仪式?为什么说是短暂的?又为什么说这仪式是别有深意的?引导学生带着问题进行学习,从而领悟课文内容。

2、创设课堂表演情境,增强学生的情感体验

小学生天生好动,即使到了高年级仍对课堂表演充满热情。因此,语文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应为学生创建表演情境,使学生能够积极主动地投入到教学活动中,培养学生的动手实践能力。创设表演情境,有利于促使学生对语文学习产生浓厚的学习热情,提高学生的思维能力,增强学生的情感体验。教师可以充分利用多媒体教学技术,通过视频、动画、音乐、图画等形式来刺激学生的感官,以加深学生对课文的理解,感受作者所表现出的情感。例如,在教学小学六年级上册《穷人》一课时,通过多媒体播放渔夫妻子桑娜在炉火旁等待出海打渔的丈夫的情景,学生通过多媒体能够近距离地接触文本内容,对渔夫一家人的生活环境有了真实的了解,从而使其能够更好地理解课文中的内容和情感。同时可指导学生进行分组分角色表演,学生个个身临其境,表演得栩栩如生,通过表演加深了对课文的理解。

二、注重课内外结合,拓宽学生的学习视野

1、开发教学资源,增强教学趣味性

在小学高年级语文教学过程中,教师不仅要重视对教材内容的讲解,还应适当地延伸教学内容,拓展学生的视野。因此,教师可以引进课外语文教学资源,以增强教学的趣味性。教师可以有效地开发社区语文教学资源,走进学生的生活,选择与学生生活相关的语文教学资源,以提高学生的语文应用能力。教师可以多开展一些社会实践活动,使学生能够将所学到的语文知识充分应用到实际生活中,解决实际问题,从而提高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2、开发现代教育技术资源,创建良好的学习环境

传统的教学方式为教师在台上枯燥地讲,一块黑板、一支粉笔为仅有的教学资源,这种单一的教学方式已不能满足小学高年级语文教学的要求,因而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当充分开发现代教育技术资源,有效利用现代教育技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活跃课堂教学气氛。在小学高年级语文教学过程中,教师应当充分利用多媒体教学技术,可以制作合适的PPT教学课件,为学生创造良好的学习环境。

三、采取分层教学法,实现有针对性的语文教学

高年级语文篇8

关键词:小学高年级;语文教学;语文素养;培养

一、目前小学高年级语文教学中的误区

需要明确一点,只有在认识了目前小学高年级语文教学中的误区之后,才能有的放矢地进行相应语文素养培养的构建。

1.升学压力促使小学语文教学仍以应试为导向

小学仍面临着局部区域内的升学压力,这就使得对小学语文教学效果的评价,主要取决于学生的测试成绩;测试成绩的效果,又直接与教师的工作绩效挂钩。因此,无论从客观还是主观因素上来看,这些都阻碍了小学语文素养培养的展开。所外化的表现形态便是:在语文教学过程中,教师非常突出知识点的讲授,而忽视了语文本身的人文性特征。

2.传统课程的设计限制了小学语文素养培养的开展

正如上文所述,受主客观因素的制约,小学语文教学难以实现素质教育的要求。然而,传统课程设计的固化又进一步限制了上述实践的开展。通常情况下,小学语文课本的版本在较长期不会发生变更。这在方便教师教学的同时,又导致了教师在教学模式上的固化。固化的模式限制了教学内容与形式的创新,当然,语文素养的培养工作也就无从开展。

二、小学高年级语文素养的培养体系构建

小学高年级语文素养的培养体系构建,不可能完全脱离现有的制约因素而展开。由此,只有在承认目前现状的前提下,去寻找最易实现该培养体系的切入口。

1.学生主动性的培养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根据这句话所折射出的道理,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就应该引入学生感兴趣的信息。当然,该信息应与教学有关。在有限的语文教学时段中,教师可以采取问题导向的教学模式进行教学。

2.教师讲授模式的改善

目前小学语文过于突出知识点的传授。不可否认,这些知识是小学语文课程知识体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然而,过多地去强调这些知识的传授,会使语文教学程式化而缺少吸引力。本着快乐学习的理念,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教师应注重学生思想与情操的培养。

3.师生互动关系的最终构建

小学语文教学过程中师生互动关系的构建体现了“主体性”教育的现代教育思想。具体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实践就体现为:在有限的课时内形成一种师生双向互动的关系,以启发学生学习的主动性为目标,充分激发他们在学习中的兴趣与求知欲。

三、实施小学生语文素养培养的具体途径

诚然,实现小学语文教学的途径还有还需要诸如历史、政治等其他学科知识的辅助。

1.培养学生主动性的实施途径

以人教版5年级《圆明园的毁灭》一课为例,由教师在导课过程中提炼出来几个小问题,在整堂课的教学中,带领学生就作者当时的心境、文章的内涵,以及文章的风格等方面来对教师提出的问题进行诠释。这样就能通过预设问题引起学生的兴趣,使他们的精力集中,同时也可利用他们在日常生活中的见闻,来体会该文章的内涵意境。这就在短时间内,形成了一个较为完整的教学环节,激发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增进了他们的语文素养中的人文素质。

2.改善教师讲授模式的实施途径

对于学生语文基础知识的建立,应本着了解、实用为标准。如对于《圆明园的毁灭》这篇文章,教师可以从历史的角度,挖掘出圆明园的一些背景资料,以及该文章所要表达的思想感情。这样的教学就显得生动、具体,易于学生的理解。同时,对教师讲授模式及内容进行创新,进而满足语文素养的培养要求。

参考文献:

[1]唐建华.论新课标下小学语文教学内容的拓展[J].科学咨询(教育科研),2010(2).

高年级语文篇9

【关键词】小学语文高年级;教学方法;学习效率

语文是学好其他课程的基础,也是与我们的日常生活紧密相关的重要学科。然而,目前仍有一些学生学不好语文,甚至不爱学语文。学生们不爱学语文,不外乎有两种原因:一是学生本身对于学习语文没有兴趣;二是学生没有端正态度,学习欲望无法战胜自己的惰性。因此,笔者认为,要让学生们学好语文,最主要的还是端正学生的学习态度;另外,教师们也要积极创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小学高年级语文教学效率。

一、端正学生学习态度,提高教学效率

小学阶段,六年级对于所有小学生和小学教师来说都是最为关键的一年,是决定学生在小升初考试中能否取得优秀成绩的一年,也是决定学生能否上一个好初中的一年。所以,这一年的课程,教师应该引导学生端正学习态度,培养学习的自主能动性。正所谓“态度决定成败”,教师应该告诉学生们“小升初”考试对他们以后人生道路和学习生涯的重要性,时刻教导他们“天上不会掉馅饼”“一分耕耘一分收获”,使得学生认识到语文学习的重要性以及端正学习态度对于语文学习的促进作用。

二、激发学生学习兴趣,促进学生发展

人类历史上最伟大的科学家爱因斯坦曾说过“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学生能否在某一科目上取得卓越成绩,很大程度上取决于该学生对这个科目是否有兴趣。因此,在具体的教学中,教师要充分利用现有的教学资源,最大程度地激发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例如:教师可以充分利用多媒体引导学生学习,在小学六年级上学期的语文教学中,给学生展现的都是祖国大好山河的自然之美:《山中访友》讲述了主人公在与世隔绝的大山里与青山畅谈、与绿水交友的情景;《山雨》则描述了在空灵的山谷,细雨如丝,像精灵般点缀山涧的飘渺;还有《草虫的村落》和《索溪峪的“野”》,分别讲述了大地之上细小的昆虫在自然之母的呵护下惬意生长和张家界索溪峪动人心魄、自然天成的美。然而,以小学生的心智和能力,他们很难认真欣赏这些由文字雕琢出来的如诗美景。那么,教师可以采取不同的方式进行外化。为此,语文教师要在课前充分做好备课工作,可以找一些有关山涧、流水、山雨、森林的图片和视频资料,做成教学视频或 PPT,然后让学生们在学习课文前先浏览这些图片及视频信息,让他们先对大自然的美有一个总体的感受,激发他们学习的兴趣,引导他们对这些自然景观产生憧憬和向往,从而为后期的学习奠定基础。另外,为了确保每一个学生都认真地学习了这些课文,我们可以以作业的形式对学生的学习成果进行检查。当学完这些课文之后,教师可以请每位同学用自己的画笔描绘出这四篇文章中自己最喜欢的一副景色,并可以发挥自己的想象,增加一些更新奇的东西。这样一来,不仅让很多喜爱绘画的学生有了大显身手的机会,更能够让蕴藏在学生脑海中的对美的理性认识上升到艺术的高度,开发了学生的动手能力。

三、改革教学方法,帮助学生积累

语文的学习是一个积累的过程,爱迪生曾说“天才是百分之一的灵感加上百分之九十九的勤奋”,用这句话来形容语文学习再适合不过了。很多学生都害怕语文阅读和语文写作,但是,一旦你读多了,写多了,就会有一定的知识积累,语文阅读和写作问题也会迎刃而解。为此,语文教师应该改革教学方法,来帮助学生们进行积累。语文教师可以要求学生们在每堂语文课开始之前为大家讲一个小故事。这个故事可以是自己生活中发生的奇闻异事,也可以是自己阅读得来的小故事。但每次讲故事的时候,学生们都必须交给教师一个故事的大概简介。这个活动中的每一个环节都有重要意义,让学生讲故事,可以促使学生在课后多阅读,还可以锻炼学生的胆量,提升学生的自信心和语言表达能力;而让学生写故事的简介,一是为了让学生能够认真地读;二是可以在一定程度上锻炼学生的写作能力与语言运用能力。在学习的道路上,教师承担的是一个引路人的角色,所以更多的、更具体的学习行为还是在于学生自己,还需要学生们能够积极发展自己的自主学习能力,汲取更多的语文知识。

总而言之,对于小学高年级阶段的语文学习,必须要从端正学习态度、激发学习兴趣和改革教学方法等方面入手,从而有效提升语文教学水平。

参考文献:

[1] 周明红.阅读教学教师应把握雪中送炭的艺术[J].科学大众(科学教育),2015(11):73.

高年级语文篇10

在小学高年级语文教学中,阅读教学是重要的内容。科学的语文教学工作离不开阅读教学的辅助,在阅读教学中,教师应该自觉摒弃落后的教学方式,积极更新教学理念,不断优化教学方式,综合性提升语文阅读教学的整体水平。对于小学高年级的学生而言,他们的语文阅读能力有了明显提升,语文知识储备也得到了有效扩展。因此,在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教师应尊重他们的主体性地位,鼓励和培养他们的探究能力和主动探究的意识,在自主探究的过程中,学会感悟、分析、思考[1]。

一、小学高年级语文阅读教学中的探究理念

在小学高年级语文阅读教学中,教师在开展探究性阅读教学中应该精准把握探究理念,全面提升探究能力,综合性提升学生的整体探究水平。首先,教师应该引导学生利用已知来探究未知。在探究性阅读中,教师应该结合学生现阶段的语文素养和知识储备,合理安排一些符合高年级学生认知能力的探究内容,以便学生更好地投身于探究实践中,同时,教师还应该培养学生的质疑能力,鼓励和引导学生自主提出问题、自主开展探究;其次,融入实际内容培养学生探究兴趣。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学生只有在兴趣的驱动下,才能自主地投身到阅读探究中。因此,教师应该以学生喜闻乐见的、感兴趣的生活案例融入阅读教学中,以学校生活、家庭环境、社会环境作为阅读探究的契合点,更好地诱导学生深入开展阅读探究。

二、小学高年级语文教学绝不可忽视课外阅读

在新课程理念下,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教师决不能忽视课外阅读的重要性。科学的课外阅读,不仅能够有效扩展学生的视野,同时能够培养学生的阅读探究能力。但在阅读教学中,教师往往忽视了课外阅读的重要性,盲目以为课外阅读是学生的负担,在课外阅读中浅尝辄止,效率不高,学生执行情况也不到位[2]。因此,在小学高年级语文阅读教学中,教师应该注重指导学生开展科学的课外阅读,并保证学生课外阅读的整体质量。一方面,在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教师应该给予学生充分的指导。在课外读物的选择上,教师要帮助学生进行有效筛选,学生的辨别能力不够强,在课外读物的选择上很容易出现问题。因此,教师可以引导学生选择符合语文教学、思想健康、内容积极的优质阅读材料。同时,在阅读形式和方法上,教师也应该给予学生相应的指导。比如通过阅读分享课来引导学生互相交流阅读心得体会,互相分享阅读方法,交流阅读见解。教师还可以通过检查学生的阅读笔记来了解学生的阅读情况;另一方面,在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课外阅读的主体是学生。教师应该充分突出他们的主体地位,激发他们自主开展课外阅读,并给予学生阅读方法的指导,让学生自主开展阅读,教师告知学生阅读的重要价值,学生自主进行阅读[3]。

三、小学高年级语文阅读指导探索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