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年级范文10篇

时间:2023-04-01 05:13:52

高年级

高年级范文篇1

沂南二小的邹晓琳老师针对中年级的精读课文教学做了精彩的报告。此次学习中我感到受益匪浅,假期中在双语学校行的教学策略研讨会上。对以后的教学有很大的指导作用。简单谈谈自己的收获:

一、精读课文与略读课文的区别。

课标中也从第二学段出现了对略读课文提出的要求,略读课文是相对于精读课文而言的略读课文从三年级上册出现。就是粗知文章大意.略读课文不像精读课文,需要逐字逐句地理解、分析,特点很明显,贴近生活,条理清楚,内容浅显易懂,故事性强,适合学生们阅读.本册的略读课文中课后练习少之又少,很多都是让学生们自己说一说感受和启发,教师基本上不用讲解,可以将文前及文后的提示作为读文章的一个指导,提示学生运用在学习精读课文中获得的种种知识和能力举一反三,发现文章所要表达的情感及内在意义并表达出来,粗知文章大意.有不懂的地方可在读文时记下来,同学之间通过讨论及教师指导进行解决,略读课文可以说是让学生学会自己学习,自己阅读,自己感悟的良好途径.

二、明确了精读课文的地位

也称其为重点课文,精读课文相当于老教材当中的讲读课文。阅读教学的主体。从严格意义上说精读课文就是教学生学习方法、教规律的课文。相当于数学教材教材中的例题”

三、知道了精读课文整体呈现方式。

应要求学生出现一次注一次音。课文中出现的词语,精读课文一般由课文、作者、生字、练习四部分组成。其中课文中不认识的生字。只要学生理解即可,不必让学生作详细的准确的解释。精读课文后横线上的字为生字,只要学生会读即可,无需会写。但后面的田字格中的字,必须会认、会写、会运用。精读课文后面一般有四个练习,对课文的重点和难点进行合理的梳理和检测。

四、再一次明确了精读课文的出发点和终极目标。

就是使学生具有独立阅读的能力”学会运用多种阅读方法”这些能力和方法主要靠从教精读课文的学习中获得,精读课文的出发点和终极目标。要提高精读课文的实效,其核心环节就是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

五、解了精读课文的教学活动方式。

课堂教学中,精读课文的活动以“读”为主。应该始终贯穿“读”为主,一读导学,并在读中渗透学法,让学生在读中理解,理解中读,通过读教学生学习的方法,让学生在读中感悟、认知,培养能力。

高年级范文篇2

关键词:绘本阅读;小学高年级;英语写作

英语绘本不仅包含英语文本和英语知识,还包括非常精美和有趣的插图,学生在阅读绘本的过程中会被图片所吸引,自觉主动地进行学习英语绘本中的词汇、句子。绘本阅读可以提高学生的词汇量、阅读能力和写作能力。学生通过阅读英语绘本,能够积累英语的表达方式和写作技巧,有效解决在英语写作中遇到的困难和存在的问题。

一、绘本阅读在小学英语教学中的重要作用

绘本中的图片鲜艳直观,英文表达简洁,绘本故事生动有趣,符合学生的学习习惯和阅读习惯。将英语绘本应用于小学高年级英语教学,能够对教学起到重要的促进作用。结合英语绘本展开英语写作教学,能够激发学生对写作的兴趣,提高英语写作水平。英语绘本在常规的阅读写作练习和英语课堂教学中起到了辅助、补充的作用,词汇和表达方式简单,学生阅读绘本,可以掌握最基础的词汇和句式,让思维能力、创新能力、想象能力得到全面的发展。[1]

二、小学高年级学生英语写作中的困难

小学高年级学生对英语写作缺少足够的信心,每当有写作作业和写作练习的时候,就会产生害怕和逃避的心理;在写英语作文的时候,会缺少灵感和想法。学生对生活缺少观察和思考、对现象和问题缺少分析和总结、对经验和知识缺少积累和研究。英语写作缺少对文章整体的构思和布局,文章前后缺少逻辑,不够连贯,是高年级学生英语写作的通病。小学高年级学生英语写作中还存在语言表达不够准确、词汇量较少、内容不够丰富的问题;在常规教学模式下,很难真正理解英语单词的含义和使用方法。

三、利用绘本阅读提高小学高年级学生英语写作能力的策略

1.根据绘本阅读进行仿写练习小学高年级的英语写作大都是看图写作,或者根据提供的对话写作,这要求学生了解图片内容和对话描述的基本场景,只有把握住故事的主要内容和主题思想,才能保证文章在整体方向上不会出错。学生可以在阅读绘本的过程中根据绘本内容进行仿写,锻炼对图片和文本的理解能力。英语写作,应当会用掌握的词汇和句式描述清楚故事。但由于学生对英语表达非常陌生,以汉语思维很难准确地用英语表达方式将故事描写清楚,而仿写练习能够有效解决学生英语写作无从下笔的问题。学生通过大量的绘本仿写练习,可以积累英语词汇和标准的英语表达方式,以英语思维习惯写作。英语绘本不仅有大量精美、生动的图片,还有非常精准和简单的英语词汇和表达方式,学生在绘本阅读的基础上仿写,可以逐渐培养英语的思维方式,在仿写中掌握英语的句型结构和语言韵律。例如,绘本“FantasticMrFox”讲述了三个狠心的饲养场主和聪明的狐狸之间的故事。绘本对三个饲养场主是这样描述的:“Allthreeofthemwereaboutasnastyandmeanasanymenyoucouldmeet.”学生可以根据词句进行仿写,重点掌握句式中的“allof...”和“as...as...”的用法,有的学生在仿写中对该句式进行了灵活运用,如:“Allfiveofthemstudyashardasyoudo.”。学生在绘本文本的仿写练习中能够灵活运用英语的常用句式,将仿写中的句式和句子结构用于英语写作。2.阅读绘本进行扩写练习英语绘本往往使用短小精悍的句子来描述图片故事,这一特点为高年级学生提供了充足的想象空间。小学英语教师在引导学生阅读英文绘本时,应当利用好英语绘本的留白部分,鼓励学生根据画面的内容进行想象,深入思考画面所要表达的更深层次的意思,丰富绘本的文字描写,通过扩写,补充绘本的故事内容。高年级学生根据老师提供的图片和文字写作,实质上就是对图片和文字进行扩写,用英语将故事清楚地表达出来,这与绘本阅读的扩写练习,有相似之处。对绘本进行扩写,能够培养学生的想象力和对故事的整体控制能力,通过扩写练习将绘本英语文本中没有讲到的故事情节和细节细致地描写出来,学生在扩写中会锻炼英语表达技巧,使英语写作内容更加丰富,解决内容单一和字数不足等问题。[2]例如,人教版PEP小学英语五年级下册的“Unit1Myday”中,当询问对方经常在周末做什么事情时,教材中有一句回答是这样写的:“Ioftengoshoppingwithmymum.”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对此句进行扩写,将购物之外还会做的事情添加到句子中,学生可以根据这句话进行扩写,如:“IoftenwatchTVinthemorning,goshoppingwithmymumintheafternoonanddomyhomeworkintheevening.”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对文本进行扩写,在扩写和丰富文本的过程中培养逻辑思维能力、想象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3.阅读绘本进行续写练习英语绘本存在着篇幅较短、情节简单、语言精练的特点,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在阅读绘本的过程中利用自己的想象力对绘本的故事进行续写,在续写中要把握绘本作者的写作思路和主题思想,在总体的方向上要贴合绘本原文的内容。学生在小学阶段具有非常强的想象力和创造力,在阅读绘本的基础上进行续写练习,可以让学生对绘本内容丰富、创新,为绘本故事提供更加丰富和精彩的内容。[3]绘本内容的续写可以根据绘本内容在中间进行,也可以在绘本的结尾进行。例如,绘本Averyhungrycaterpillar描述了一个毛毛虫在不断吃东西的过程中逐渐蜕变成蝴蝶的故事,绘本的后半段对毛毛虫吃了各种食物之后长大的描写非常简短,“Look,thecaterpillarputsonweightnow.Ifyoueatalotlikethecaterpillar,youwillgainweighttoo.”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对这段话进行续写,根据毛毛虫吃东西长大变成蝴蝶的故事,讨论人们在吃各种东西、汲取营养的过程中不断成长和强大的情况,在续写中对故事进行延展和升华。学生可以这样续写:“Eatingvegetablesandfruitswillmakeyouhealthier.Whenyoueatalotoffoodtosupplementnutrition,youwillbecomestrongerandstrongerlikethecaterpillar.”学生可以在结尾对饮食和成长进行探讨,通过续写的练习让英语绘本中的故事更具有现实意义。又如,人教版PEP小学英语六年级上册的Unit6Howdoyoufeel,故事的结尾描述了女儿生病和妈妈建议看医生的场景。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生活经验和掌握的英语知识续写,可以对女儿感到不舒服的具体部位和具体感受进行描写,以此来呼应单元的主题。4.阅读绘本进行创写练习小学高年级学生的英语写作能力需要从语言的创作上进行培养。学生在具体的情境中会更有写作热情,能逐渐克服害怕英语写作的心理,解决在英语写作中不自信的问题。绘本中的图片内容能够引起学生的兴趣,使其主动阅读绘本,并研究绘本中英文文本的内容,在兴趣的作用下自发阅读大量的英文绘本,产生创作绘本的想法。英语教师可以根据学生的想法和思维特点,鼓励学生进行绘本创作,通过绘本的创写,培养英语写作的兴趣。教师在引导学生创写时,要让学生注意学习英语绘本中的图画形式和英语表达方式,在掌握绘本文本特点的基础上创写,用自己的语言将创作的故事清晰地讲述出来。学生的绘本创写可以结合仿写和续写、根据故事相同类型绘本的表达方式来进行,结合自己的生活实际和绘本的特点进行创作,保证绘本创写故事的逻辑性和语言的通顺、准确。创写会提高学生的英语写作构思能力和布局能力,使英语文章更有层次性和逻辑性。学生在创写的时候应当保证内容的创新性和生动性,避免完全模仿绘本的表达方式和故事节奏,要有自己的思路和所要表达的思想价值观念,将自己的想法和感受融合到创写的内容中,在创写练习中逐渐掌握英语的书面语言和的表达方式。[4]5.通过绘本阅读积累表达方式和写作技巧英语写作属于英语的书面表达形式,英语的书面表达方式和写作技巧各种各样,高年级学生如果掌握足够多的句式和结构,就会使英语写作更加规范、丰富和精彩。英语绘本结合了各个年龄段学生的英语基础和学习目标,教师应根据年级选择恰当的英语绘本,尽量选择与教材难度相符合的绘本;太简单的绘本无法为高年级学生的英语写作提供帮助,难度太大的绘本又会使学生更加抗拒英语写作学习,难度适中的英语绘本会让学生顺利完成阅读,学到新的句型结构和表达方法,学习积累表达方式和写作技巧,并应用到日常的写作练习中。教师带领学生阅读英文绘本,应当根据写作的要求展开绘本教学,让学生对绘本的内容进行梳理、概括,分析绘本故事表达的中心思想,重点研究绘本的写作思路和英语写作的方式技巧。[5]例如,在绘本“Rabbit'sSurpriseBirthday”的开篇部分,教师可以让学生带着问题阅读,关注绘本中的时间、地点、角色和事件,如绘本的第一句就写了“RabbitandOwllivedinabig,oldoaktree”,开篇简洁明了地交代了故事发生的地点和角色,在介绍地点后还写了时间“everynight”。学生在进行英语写作的时候可以根据绘本中学到的写作方式和技巧,在文章开篇直接表明时间、地点和角色等文章的基础性内容。阅读绘本和分析绘本可以提高学生的英语写作水平。6.阅读绘本提高词汇量、丰富写作内容与英语教材相比,英语绘本对学生有更大的吸引力,家长和教师应当根据学生的英语学习能力和教学内容选择难度中等的英语绘本。绘本中的关键单词和句式往往会重复出现,学生在阅读过程中对反复出现的单词和句式会形成记忆,这种记忆不同于传统英语学习模式中的死记硬背,学生在轻松和愉悦的状态下会对英语绘本中经常出现的内容产生了深刻的印象,记忆效果更好。学生自主阅读、反复阅读英语绘本,会积累大量的英语词汇和英语句式,逐渐理解英语的思维方式和表达方式。单词量的增加使学生的英语书面表达更流畅,作文也会因为单词的合理运用而提高质量。此外,英语绘本还会让学生了解更多生动有趣的故事,积累丰富的故事素材和相应的英语表达方法,使学生的英语作文内容更丰富、思想更深刻、表达更生动。

四、结语

阅读英语绘本是提高小学高年级学生写作能力的重要方法。学生通过绘本阅读,可以学习、掌握更多的单词、短语、句型和语法,了解写作的思路和写作的框架,为英语写作积累丰富的素材;还会激发学生的想象力,让学生的英语写作更有创新性。将绘本阅读和英语写作结合起来,可以全面提高学生英语写作能力和英语核心素养。

参考文献:

[1]金洁晨.绘本在小学英语写作教学中的应用[J].新智慧,2020(26):114+116.

[2]严蕾.绘本阅读运用于小学英语写作教学中策略浅谈[J].校园英语,2020(18):196.

[3]姚春霞.小学英语写作教学中绘本阅读的应用分析[J].中学生英语,2020(8):25.

[4]赵宏燕.绘本在小学英语核心素养教学中的作用探究[J].英语广场,2020(4):115-116.

高年级范文篇3

关键词:思维导图;小学高年级;英语作文能力;提升分析

作为小学高年级英语教学中的主要内容之一,作文是一种培养学生英语思维的重要方式,很多小学生在初步接受英语学习过后,无法转换中文和英语的思维模式,很多学生还是喜欢用汉语思维来开展英语学习,这样会出现许多的局限性,其中,学生无法写出一篇好文章便是一个很大的问题。由于小学生还没有很深入地接触语法,他们的词汇量也不大,因此在写作上显得比较吃力,再加上写作本身也是很有难度的,导致许多学生都不愿意写作,甚至是惧怕写作,因此,现阶段的小学高年级英语作文教学的开展现状是不太乐观的。

一、思维导图在小学高年级英语作文提升的积极意义

很多教师喜欢采用传统教学模式,即遵循着提出作文题目,制定相关要求,就让学生自己开始写作了。这样单调的教学模式实在提不起学生的写作兴趣,在很大程度上会让学生对写作任务敷衍了事,发挥不出写作对于学生的真正教学意义。另外,为了解放学生的创造性思维,这种传统模式也不利于学生的发展和提升。因此,教师急需要一种新型教学模式来打破这一束缚学生的境况。而在最近几年以来,很多学校的英语教师都开始引入了思维导图教学方法,这种方法可以将我们的思维过程可视化,且可以通过简洁的文字和标记来简化许多问题,通过一种一目了然的树状图形式来展现复杂难懂的思维过程。无疑,思维导图具有很多的优势,而其更大的优势是可以消除学生在中文和英语的思维模式上的差异,利用思维导图,学生可以轻易地转换自己的认知系统,不再局限于从中文的角度去看待英语学习中了。因此,思维导图在小学高年级英语作文提升上具有很大的积极意义,这种新型教学方法也经过许多的教学实践,已经产生了很可观的成效,当然,再好的方法也需要正确地应用,下面将为小学高年级英语作文教学课堂提供几种科学地应用思维导图的方法,希望可以帮助英语教师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和兴趣,帮助学生培养自己的英语思维。

二、思维导图下的小学高年级英语作文能力提升分析

第一点,采用思维导图来进行写作教学之后,很明显可以看到小学生对待写作的态度有很大的变化了,因为他们可以利用思维导图来整理自己凌乱的思绪,并将抽象的思维过程转化为文字或是图片标记,而在这种可视化的过程中又一次激活了学生的大脑思维,帮助学生查缺补漏,进一步完善思维系统。很多学生在用完思维导图之后,可以惊奇地发现,自己的写作速度比起之前有了很大的提升,并且写作的内容更有深度,质量也提高了许多档次。深受鼓舞的学生会对写作产生更强的信心,从而渐渐发现写作的魅力,产生对写作的兴趣,而写作能力也在不知不觉中锻炼出来了。第二点,学生之前一直面对着单调乏味的传统课堂,而掌握思维导图这一方法可以帮助学生成为课堂的主人,学生不再是只能被动地接受教师传授的知识点,自己也可以利用这种高效的学习工具来捕获知识点,并整理到自己的知识储备区中。而我们都知道,一个人的知识储备量在很大程度上会影响他的写作水平,这又从另一个角度提高了学生的写作能力,学生的认知系统更完善,其可以去写的东西也更多,不会再出现那种拿起笔不知如何下手的局面了。并且,长期适用思维导图有助于学生逻辑能力的提升,而逻辑能力不仅是在写作上,还是对于学生的思维模式的影响上,都有很积极的意义。第三点,利用思维导图可以让学生培养一个更良好的学习习惯,很多学生在拿到作业题目之后往往什么都不想就开始写,等到出现阻碍之后再去重新看题目,才发现自己的思路错了,进而浪费了许多的时间。而利用思维导图,学生需要全面理解题目的含义,并迅速整理清楚自己的思路,这对于减少作业中的错误是非常有帮助的,另外也可以帮助学生的思想更加有深度。

综上所述,思维导图可以在小学高年级英语作文教学中发挥出巨大的作用,而这种学习方法带来的好处不仅仅是英语作文的提升,更对于学生在其他科目上的学习,甚至是学生的思维模式也有很大的影响。学生掌握这种简洁高效的方法,将受用终身,因此,教师需要积极地将思维导图引入到小学英语写作教学当中。

参考文献:

[1]张岩.为英语作文教学提质——关于小学生作文能力的培养探析[J]课程教育研究,2018(47):93

[2]寇大波.基于思维导图的小学英语简约课堂教学研究文献综述[J]英语教师,2018,18(21):10-15+19

高年级范文篇4

1利用读写来强化教学效果

想要充分发挥阅读教学的效果,就需要利用好阅读和写作,并加强两者的结合。这主要是因为小学生本身的理解能力就比较有限,并且也很难在阅读中集中自己的思想[1]。如果让学生自行阅读,阅读质量就很难得到保证。但如果让学生在阅读的过程中进行写作,学生就不得不集中注意力来阅读课文,能够有效提高学生的阅读效果。但这种方法只适合高年级阅读教学刚开始的几篇课文教学。在后续的阅读教学中,写作的内容就应该适当地进行调整,不再是单纯的抄写课文,而是让学生根据阅读本文作者的写作风格,并顺应这种风格进行仿写,抓住阅读文本的创作精髓。在学习《少年闰土》时,让学生先找出鲁迅描写闰土外貌的句子,并让每一个学生谈一谈鲁迅是如何描写闰土外貌特征的。在讨论活动结束以后,引导学生来模仿鲁迅描写闰土的文笔,鼓励他们描写班上一个学生的外貌,并让其他学生猜一猜描绘的对象是谁。通过这个活动,学生就能够更好地理解阅读本文的内涵。

2通过多个途径来提高学生阅读兴趣

学生的阅读兴趣是阅读教学过程中必须要参考的一种重要指标,如果忽视了学生的阅读兴趣,那么阅读教学就变成了填鸭式教学,很难达到相应的效果。小学生的身心发展程度本身就不算很高,在阅读兴趣上还没有彻底成型。因此教师可以在阅读教学中通过各种有效的方式来激发学生阅读兴趣,具体可以采用的方法有情景教学法、角色扮演法等。在学习《两小儿辩日》一文中,让几名学生进行角色扮演,共同完成课堂教学内容。在这个教学过程中,直接参与角色扮演的学生就能够获得显著的角色体验,提高他们的语言表达能力。而其他学生则脱离了枯燥的课本教学,使得阅读内容直观地展现在他们眼前,大大提高了阅读教学的有效性。

3积极使用互联网来丰富阅读教学

随着我国互联网技术的快速发展和深入应用,小学语文教育也发生了很多变化。对于当前的小学生来说,互联网已经成为了他们生活的一部分。在小学语文课外阅读中,教师要利用互联网的优势,引导学生正确使用互联网工具来检索相关信息,并从中得到丰富的体验,达到阅读教学的真正目的。在学习《蛇与庄稼》一文中,让学生通过互联网来查阅相关知识,收集蛇与庄稼之间存在的生物链,并能够利用自己收集到的信息来画出不同生物之间的关系。在课堂教学的时候,让学生来表达自己收集到的信息,并引导学生进行相互之间的交流,实现阅读教学资源的共享,丰富学生的阅读情感体验。

4灵活采用课外阅读指导方法

在小学高年级语文阅读教学中,课外阅读能够有效拓展学生的视野,已经成为了小学语文教学的重要部分之一。根据课程标准可以知道,每一个小学生的课外阅读量应该高于一百万字。但是小学生身心发展程度非常有限,无法主动选择适合自己的阅读本文,同时也缺乏必要的自制力,即使是高年级也很难完成课外阅读任务。因此教师应该对学生的课外阅读进行必要的指导。指导时,教师可以将课外阅读跟教学内容联系在一起,让学生在课外时间里阅读一些跟课本教学有较强的相关性的内容。在学习《草船借箭》内容时,教师要求学生在课余时间里阅读《三国演义》[2]。为了降低学生参与课外阅读的心理抵触性,教师在推荐阅读《三国演义》的时候,应该选择那些具有配图并且语言风趣的版本,提高学生阅读的兴趣,让学生真正喜欢《三国演义》中描述的内容,然后积极主动地参与到课外阅读活动中。

5鼓励学生进行个性化阅读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语文课程教学应该重视学生的品性修养,让他们形成个性化的健康人格,促进学生身心全面发展。新课程标准要求小学语文阅读教学要重视学生的个性化,并且真正以学生个体为教学中心,促进学生的个性化发展。具体体现在阅读教学中就是要鼓励学生进行个性化阅读,并关注学生对于各类语文阅读文本的主观感受和体验,能够在阅读的过程中逐步累积语文语言素养。在个性化阅读教学中,教师应该摒弃以往的主体地位,并且还要在教学过程中不断弱化自己对于学生的影响,引导学生与语文阅读文本之间进行交流和互动,充分发挥学生在阅读上的主观能动性。一千个读者就有一千个哈姆雷特。每一个小学生的情感经历和生活体验都不同,他们在阅读过程中获得的体验也会出现显著差异。充分发挥学生的个性化就能够让学生根据自己的爱好与兴趣来主动选择阅读文本,给学生提供一个表达自己的途径。但由于很多小学生自身的语文素养都非常有限,很难根据自身情况选择针对性的阅读文本。因此在阅读教学中,教师要考虑在教学过程中如何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完成个性化教学目标。在进行《金色的鱼钩》教学中,让学生进行自主阅读,并且不要在学生阅读过程中发出过多干扰信息,从而让学生自己说出阅读以后的感受与体会。这样,所有学生的理解就会加入平时的生活经验和自己的主观感受,最终产生不一样的结果。有些学生会感受到以前生活的艰辛,而有的学生则会关注文中战友之间的情谊,还有些学生会关注文中不同人物的神态描述等。在阅读完《金色的鱼钩》以后,还可以让学生之间进行相互交流,交换不同学生对于阅读本文的理解,提高学生的个性化阅读能力。

6引发学生在阅读过程中的思考

阅读教学并不仅仅是让学生获取知识,同时还需要引发学生在阅读过程中的思考,促进学生语文思维的发展与成熟[3]。这也需要教师在给学生提供自读空间的同时,也能够让学生提出疑问,并让他们充分思考这些问题。因此,教师在阅读教学中不应该限制学生的思维,面对各类千奇百怪的问题也应该保持耐心,让学生真正学会思考。不仅如此,教师还应该在引导学生阅读的时候,让学生主动探究阅读文本的内涵和自身阅读行为的目的等,还要学会自主梳理阅读过程中产生的各类疑问,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在教《地震中的父与子》一文中,教师可以预先设计一些问题让学生带着这些问题来进行阅读,预设的问题可以是“文中的那些语句会让你感到震撼,请在文中标注出来”等。这样学生在阅读的时候就会伴随着问题进行,提高学生阅读活动的参与度,同时也能够更好地理解阅读文本内容。这里教师也可以让学生自主提出问题,并在让全班学生充分讨论以后进行总结,引发学生与文中人物的情感共鸣,完成阅读教学的任务。

7结语

综合来说,阅读教学是小学高年级语文教学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它直接关系着学生写作能力、口语表达能力等各项素质的培养。特别是在素质教育的背景下,阅读教育对于高年级语文教学来说将变得更加重要。教师应该在阅读教学过程中针对不同学生的个性、兴趣、认知、态度等特征,通过不同的方式来对学生进行引导,让他们处于一种开放性和多元化的阅读教学模式中,完成教学的任务和目标,有效提高所有学生的语文素养。

参考文献

[1]韩坤.浅谈如何在小学高年级语文教学中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J].中国培训,2017(4):200.

[2]何忠庭.小学高年级语文阅读教学中需注意的问题[J].中国校外教育,2014(11):62.

高年级范文篇5

关键词:核心素养;小学高年级;班主任;管理策略

在核心素养背景下的小学高年级教学中,班主任作为教学管理中的主要负责人,对学生今后的学习和成长都有着极大的影响。因此需要加强对学生的有效管理,根据学生核心素养的发展,开展对学生的教学指导,注重学生的自主管理教育,培养学生的自主管理能力,引入各种道德元素,对学生进行思想道德方面的教育,形成一套行之有效的管理模式,促进学生的健康成长。

一、核心素养背景下小学高年级班主任管理的现状问题

(一)高年级教学中班主任不重视学生的自主管理。在小学高年级的阶段,小学生们已经有了一定程度的自主意识,对于班级制度和管理方式也形成了一定的观念,教师要实现对学生的教育管理,就需要加强对学生的教育引导,给学生一定的自主空间,让学生发挥自身的主体作用。但是在实际教学中部分班主任不重视学生的自主管理,总是习惯以班主任的权威进行对学生的教育,安排学生完成各种教学任务,对学生进行全方位地管理,尤其是在农村地区的教师更是不关心学生的自主情况,只负责教导学生文化课程的知识,对于学生其他方面的成长就不是非常在意,使得学生在班级中没有足够的自主性,影响学生素质能力的培养,再加上没有学生的积极配合,也不利于班级管理活动的顺利进行。(二)高年级教学中班主任没有有效德育管理模式。在小学班级管理中对学生的德育教学是一项非常重要的教学目标,班主任开展对学生的教育管理,就是要在教导学生知识的基础上,让学生形成良好的道德素质,从而实现对学生综合素质的培养。但是在实际教学中不少班主任依然没有形成有效的德育教学模式,一些农村学校依然存在着学生打架、骂人的情况,部分教师对学生道德素质的培养仅仅是依靠口头教学进行,或者进行体罚,让学生被动接受各种道德观念,这种教学方式过于枯燥单一,也不利于学生的深入体会,影响了班级管理的有效进行。

二、核心素养背景下小学高年级班主任管理的具体策略

(一)明确班级管理目标,加强班主任的重视。在教学改革不断发展的今天,核心素养已经成为教师开展班级教学管理的重要理念,很多教师都在根据学生核心素养的发展,实施有效的教学管理策略,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因此班主任作为班级管理的主要执行者,需要加强对学生教育管理的重视,在高年级管理中坚持以人为本的教育观念,尊重学生、关爱学生,重视对学生自主管理能力的培养,积极开展对学生的教育指导,拉近师生间的距离,在班级工作中注重学生的身心健康发展,促使学生养成良好的自主习惯,促进班级教育的高效进行。(二)制定民主管理模式,提高学生自主管理能力。在核心素养下进行对高年级学生的管理,就不能仅仅要求学生服从班主任的安排,还需要尊重学生的班级主体地位,重视对学生民主管理模式的建设,可以根据学生的具体情况,制定合理有效的班级制度,保证班级管理工作的有效进行。在制定相关制度时教师可以邀请学生一起参与,结合学生在学习和生活中的经历提出各种意见,并进行投票定稿,从而形成规范化的教学制度,这样不仅可以激发学生的管理差与意识,还可以引导学生积极维护自己的劳动成果,提高学生的自主管理能力,减少教师对学生的管理难度。同时教师也需要加强鼓励学生进行自主的管理,选择合适的班干部,大量学生参与到班级管理中,从而发挥学生的班级管理主动性,提高班级管理工作的效率,让学生在自主管理中实现对自身能力的提高,促进学生核心素养的培养。(三)组织各种班级德育活动,提高学生道德修养。在小学高年级教学中班主任可以实施对学生的德育管理,通过组织各种实践行动,对学生进行道德素质的熏陶,提高学生的品德素养。例如,班主任可以在班会阶段,给学生设置德育的主题讨论,让学生围绕着德育内容搜集资料,还可以利用多媒体技术进行对实际案例的展示,让学生可以切实体会思想道德在学生成长中的重要作用,还可以带领学生参与一些实践活动,如安排学生帮助清洁工人打扫卫生,让学生感受平凡工作人员的辛苦和不易,从而形成对学生的教育培养[1-3]。

三、结束语

综上所述,核心素养背景下的小学高年级班主任管理中,教师需要明确班级管理的目标,加强对核心素养的重视,制定有效的民主管理制度,引导学生积极参与班级的管理,从管理中渗透德育思想,并积极进行监督引导,让学生养成良好的自主管理习惯。

参考文献:

[1]单惠玲.用心倾听,用爱交流——也谈小学班主任管理艺术[J].课程教育研究,2019(29).

[2]刘秀华.小学班主任管理工作与语文教学的有效结合探讨[J].中国校外教育,2018(25).

高年级范文篇6

【关键词】学生互评;德育课程;策略

小学阶段是一个人品德发展和个性塑造的重要时期,不但需要家庭、学校和社会的共同教育,更离不开朝夕相处的同学的互相影响。随着年龄的增长,小学高年级学生的独立能力和控制能力逐步加强,自我意识逐渐深刻,他们开始关注别人对自己的看法,在乎他人对自己的评价。同时,他们能够以具体的社会道德行为规范为依据,对周围的人和事进行道德判断,对自己和他人能有较客观的评价。笔者在所任教学校的六年级学生中进行了一次问卷调查,结果发现:86%的学生很在乎别人对自己的评价;73%的学生认为别人给自己的评价能帮助自我提升;57%的学生喜欢同学之间互相评价;92%的学生认为同学之间互相评价是比较准确的。评价形式的受欢迎度依次是文字评价、口头评价、打分评价,学生最希望得到的评价是优点和缺点兼有。为此,笔者在高年级德育课堂中进行了学生互评的探索,有几点收获和感悟。

一、开展学生互评给课堂注入了活力

首先,学生互评提高了学生的学习自主性,促进彼此了解,取长补短。在互评过程中,学生们发现了很多平时未曾注意到的细节,看到了同学的闪光点和自己的不足,通过比较找到了差距,从而由被动接受变成了积极主动地参与。在互评过程中,互相交流和合作机会较从前大大提高,不但增进了彼此了解和同窗感情,对提升沟通能力、锻炼合作精神也起到了很大作用,使班集体形成了互相学习、良性竞争的氛围。第二,学生互评促使教师在教学中更注重因材施教、科学施教。为了有效开展学生互评,教师在教学中必须兼顾每个学生的个性特点、学业状况、人际关系等因素,要不断采用各种有效策略解决在学生互评过程中产生的新问题。比如:互评能力的差异问题、学生互评的积极性问题、学生互评的公正性问题,等等。这就促使教师要不断反思教学方式,不断尝试新的教学策略,更科学地实施教学,促进了教师自身的发展。第三,学生互评提高了德育课程的有效性。因为课内课外,同学之间的交流是最广泛的,课堂中的知识传授能否真正落实到行动上,落实到实际生活中,学生看得最清楚,这就为德育课程促进学生社会性发展起到了很好的监督作用,为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提供了一条途径。

二、开展学生互评要注意的几点策略

1.选择合适的内容进行学生互评。德育课程的教学内容涵盖生活的方方面面,从学校、家庭到社会,从个体素养到群体形象,从古今中外到天南地北,可谓包罗万象,但并不是每一个教学内容都适合开展学生互评,教师应该有所甄选。例如:对五年级学生适合开展学生互评的内容为《我为母校添光彩》《诚信最可贵》《宽容与理解》《安全伴我行》等,六年级学生适合开展互评的内容为《拒绝不良生活习惯》《劳动成果要爱惜》《我们只有一个地球》《责任与担当》。这些内容非常适合通过同学之间常态化的相处进行观察和积累,并通过学生互评来完成整体评价,这类评价不是一次性的,而是需要在一个阶段中不断观察、反复评价的。每学期初,教师公布本学期的互评内容,让学生有清楚的目标,并带着任务去观察同学,同时也能时刻审视自我的日常行为。2.设计合理的环节便于学生互评。学生互评是对德育课程进行科学、全面评价的一种尝试,学生的年龄特点决定了他们在评价过程中的专注度和持久性会有欠缺,所以教师在指导学生进行互评的过程中还要通过精心设计合理的环节来增加趣味性,从而提高学生完成评价任务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例如:在学习《诚信最可贵》一课前,教师向学生有奖征集诚信和失信的班内实例,不能署真名。被录用的实例,将写进教师的课堂教学设计,作为辨析题供大家讨论。这个活动参与率很高,被教师录用的实例比教科书上更贴近生活现状,为课堂教学增色不少。因为实例来源于自己的班级,大家在讨论中更热烈,在学习过程中潜移默化地进行了同学互评,对学生的教育指导作用也就更强了。又如:在《安全伴我行》的学习中,教师设计了“做客”活动,请同学之间互相约定时间,到对方家里去做客,不但考察对方待人接物的礼节,还要观察记录家庭中的用电安全情况,最终得出一个专题评价。这个活动,不但得到了学生的喜爱、家长的支持,还增强了德育课程的实效性。3.提供充裕的时间开展学生互评。在调查中,学生普遍反映喜欢互评形式,而且喜欢书面或口头评价优缺点,那么教师就应该给予充裕的时间开展学生互评。在实践中,笔者一般在每节课中留5~10分钟的时间用来同学互评,对课外延伸类的活动评价,则给予半节课甚至更多的时间进行交流和互评。互评时间充裕了,评价结果就更显公正、全面、客观。只有在时间上有了保障,互评才可以真正实现人人参与。教师可以根据不同的内容,选择一对一、一对几、几对一、小组对小组等多种方式,也可以根据不同学生的个体能力交替使用书面评价、口头评价、打分评价等不同的形式。另外,一定要指导学生在评价中从辩证的角度去组织评价语言,对同学的表现既评缺点,又夸优点。教师同时应关注被评价对象的情绪,避免出现评价的负面心态。4.注重全程的指导促进学生互评。学生互评可以帮助教师全面了解学生,还能形成互帮互学的氛围,但在整个互评过程中,教师的指导依然起着重要作用,更是学生互评能否真正促进学生品德发展的关键所在。比如:一些个性内向或学习成绩比较差的同学,如果同学评价过于直接,会打击其自尊心和自信心,或者出现一些难堪的局面,带来负面效果。这时,教师就应该在安排互评对象时提前考虑,精心设置名单,使评价者和被评价者之间的表现差异不能太悬殊,双方的评价能力必须相当,个性上如果能达到互补则更佳。同时,教师也应该在学生互评的过程中经常进行提示性教育,如在互评中讲求客观公正的意义和要求,让学生充分意识到评价别人既是对别人负责,也是自身责任心强的一种表现。

当然,学生互评的结果对教师最终形成学期综合评价仅起到参考作用,并不是绝对的,进行学生互评的目的是为了发挥群体教育的力量,使学生更快地认同德育目标,实现自我提升。总之,学生互评在小学高年级德育课程中的探索,使品德评价多了一种受学生欢迎且有说服力的评价方式,虽然它对教师和课堂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但是对学生的发展是极为有利的,值得大家共同探索,使之更易操作和更有效果。

【参考文献】

[1]檀传宝,品德评价的否定之否定[J].教育测量与评价(理论版),2009(2).

高年级范文篇7

关键词:小学语文;阅读教学

一、教学问题

1.教学方法。语文是兼具人文性与工具性的一个学科,小学中高年级时期的语文教学,对学生的听说读写能力的培养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而小学中高年级学生因其年龄特点,对事物充满好奇,其对阅读教学的兴趣多来源于生活与课外,对于课堂中进行的语文阅读教学明显缺乏兴趣。追根究底,是教师在阅读教学手段与方法上的不科学,从而出现了学生拥有阅读兴趣却不喜欢上阅读课的奇怪现象。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对学生好奇心的保护固然重要,但也不能忽略教师自身在课堂教学中的重要性。在现行的教学过程中,一些教师单纯的以教材为主体,而忽视了进行阅读教学的目标,一课时阅读一篇文章不能在当中得到太大的进步。当代的小学中高年级学生学习负担较重,课内阅读教学时间十分宝贵,如果不能科学的进行阅读教学,吸引学生阅读兴趣,仅以教材为基础,以对课本的赏析、解读为教学内容,阅读教学效果难以提升。2.课前准备、预习不足。与相对随意的日常阅读相比较,阅读教学需要语文教师在教学前进行充分的课前准备,同样也需要学生拥有课前预习的意识,以使语文阅读教学效率得以实现。就当前我国小学中高年级语文阅读教学而言,在这一方面仍有所欠缺。语文学习的内容非常丰富,在阅读教学中通过对一篇文章的阅读可以学到生字、了解文章作者的写作背景、写作思想、历史文化,以及生活常识等多方面的内容。教师在课前没有精心的课程规划,将使教学过程单调、所教授的内容单一、教学环境枯燥乏味等。学生在没有对课堂内容进行预习的情况下,对文章的内容、作者的思想感情与文章创作的背景,以及历史意义难以准确把握。与此同时,在阅读教学中还会将大量的时间耗费在生字、课文的熟读与理解上,使阅读教学中拓展阅读和读写训练的时间被压缩。因此,要更好地深入学习课文,就需要教师在课堂前有充分的教学准备,学生在课前自主进行预习,从而为语文阅读教学做好充足的准备。3.主体地位。在我国小学中高年级语文阅读教学中,普遍存在学生主体地位缺乏、参与意识不强的现状。当前,在小学中高年级语文阅读教学中,仍以教师为课堂主导,学生被动的参与课堂提问与回答,对教师所授知识被动的接受。部分教师虽然意识到了这一问题的存在,但在实践过程中不能兼顾到所有学生,致使学生参与阅读教学的兴趣不高,参与效果不强。小学生到了中高年级,相对于低年级阶段学生的活泼好动,思想上开始有自己独立的想法。在语文阅读教学中,教师对不同层次学生没有设置符合学生实际的教学过程,可能使学生在阅读教学中出现不爱发言,不愿主动参与课堂互动,缺乏课堂参与意识的现象出现。在问题的设置上,过于困难或者过于浅显都可能使学生产生挫败心理,进而使学生学习兴趣下降。4.阅读习惯。不少小学中高年级学生在阅读时需要用手指或者用笔进行指读,在文章的朗读上也不能做到情感的带入,极大多数在朗读与略读能力的培养上仍然存在不足。语言的学习是经历不断的读与写进行练习的过程,学生阅读习惯的养成是阅读能力得以提高的保障。实际上,许多小学中高年级学生的阅读兴趣都不高,很少有学生养成了写读书笔记、读后感的习惯。学习阅读行为的养成需要教师的监督与指导,家庭的关注与培养也是非常有帮助的。因此,在小学中高年级语文阅读教学中,还要关注家长在学生阅读习惯培养过程中的重要作用。

二、小学中高年级阅读教学改进策略

1.创新教学方法,调动阅读兴趣。(1)通过多种课内活动使学生阅读兴趣得到提升。课内活动作为教育教学活动的主阵地,教师应看到课内活动对于提高学生阅读兴趣的重要意义,通过多种教学活动的开展,指导学生学会阅读,热爱阅读。例如在人教版五年级《圆明园的毁灭》一文教学过程中,当代的小学生对于文章所讲述的历史故事通常都没有直观的概念,在教学前,教师通过布置预习任务,指导学生收集关于鸦片战争前后的相关历史资料,从而对这一课文的历史背景有大致的了解。在实践教学中,在课堂的前十分钟,鼓励学生将收集的历史资料进行整理与讨论,将零散的资料加工成为具体的背景资料。经过了这些准备开始进行教学,学生眼中文章中的字符不再是简单的文字,而是带有自己情感与体验的表达。教师还可以在网上收集与课文相关的图片,使学生对圆明园烧毁前的景象,而后化为一片废墟有更真切的感受,学生不再是简单地进行文本学习,而是在生动的感悟中增加了语文学习的兴趣。(2)创新教学内容。小学生中高年级语文阅读教学的方法可以是多种多样的,通过对教学内容的不断创新,将得到意想不到的教学效果。例如在《草船借箭》一课教学过程中,教师要求学生对《三国演义》在课前去了解,在课堂教学中组织对喜爱的三国人物形象地行讨论。例如刘备、关羽、诸葛亮、周瑜等,以新颖的教学方式提升学生的学习兴趣。(3)创设教学情境。在阅读教学中,情境的创设可以引领学生在较短的时间内快速地融入文章内容之中,对于文章的思想与感情有真切的理解。而通过教学情景的创设,通过多媒体设备的运用,教学环境的布置,则能带领学生更快地融入文章之中。2.培养预习习惯。作为小学中高年级语文教师,应对学生预习习惯的培养和课前预习内容的安排应重点关注。不同的文章对于学生的预习要求不同,例如一些生字、难以理解的句子,通过指导学生使用工具书在课前进行预习准备,扫清阅读的障碍,将使阅读教学过程更顺利。其次,要有意识地培养学生归纳文章、勾画文章中难于理解字词句的习惯,对于作者的背景通过多种方法搜集信息,对文章写作背景进行资料整理等,都可以使阅读教学更和谐顺畅。再次,教师在教学前要做到充分备课,对课堂进行合理的设计与安排,使小学中高年级语文阅读教学效果得到显现。3.发挥学生主人翁地位。首先,可以利用多种教学方法,使学生自觉主动参与到课堂教学中,突显其主体地位。例如组织小组合作学习培养学生自主讨论、乐于表达学习观点与思路的学习态度。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还可以借助飞速发展的信息技术将语文阅读教学搬进计算机房进行多媒体教学。其次,针对不同学生学习能力进行相关的阅读设定,使学生课堂参与的积极性高涨。层次高低存在差异的学生在阅读教学中学习能力与问题解答能力各有不同,在教学设计时应尽量考虑到学生的层次区别:阅读能力较弱的学生以浅显的问题为主,而能力较强的学生则相应增加难度。通过问题解决的过程与能力的提升,使学生的学习主动性得到提高。再次,丰富的课外资源对阅读教学同样具有相当大的促进作用。阅读教学的教学资源不仅仅局限于教材之中,还可通过教材延伸到课外资源,鼓励学生广泛涉猎,从而使学生对教学内容有更深的理解。4.阅读习惯培养。小学生朗读与默读方法与技巧的学习与学生的阅读能力培养息息相关。作为语文教师,要为学生阅读能力的培养做好铺垫。语文阅读教学中要关注学生阅读习惯的培养,最基础的为培养学生独立查阅工具书、自主阅读的能力。并且在阅读教学中帮助学生设定阅读效率的提高,语文知识的积累,生字的认识与掌握等阅读目标再进行阅读,可使学生目标更明确,阅读效率更高。再次,要有意识地锻炼学生写读后感的习惯,以增加对文章的了解,教师也能直观地验收到学生的阅读成果。我国语文教学中对如何进行阅读能力的培养,阅读能力的检测已经有了科学的理论与实践基础。当前,在小学中高年级语文阅读教学仍然存在一些问题,本文粗略进行了分析与归纳,希望为提高小学中高年级语文阅读教学的有效性提供参考。

参考文献:

[1]宋福菊.浅议多媒体在小学语文中的运用[J].软件(教育现代化),2014.

[2]李永青.关于改进小学高年级语文阅读教学的思考[J].读与算(教育教学研究),2013,(21).

高年级范文篇8

【关键词】小学高年级;德育工作;问题;有效策略

随着素质教育的深入,学生评价标准逐渐多样化,针对学生的评价并不局限于分数这一标准。当前对学生的评价主要以道德教育问题为核心,就整体而言要求德育教育具有着合理化以及科学化的特点。在小学道德观念逐渐多样化这样的趋势下,针对小学德育工作提出了一定的要求,不仅将德育理论不断深化,还应立足于德育实践。本文将针对小学高年级德育工作的有效策略进行针对性的分析。

一、积极加强小学德育教育的重要意义

要想保证社会安定发展,人是最为主要的因素,但同时还应具备着良好的道德。相对而言对于大多数小学生而言在心理以及生理上都较为不成熟,因此比较容易接受正能量的引导,同时也容易被一些不良的社会风气影响。因此,在当前形势下将小学德育工作放在首要位置,积极做好德育工作,不仅能够让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念,而且还能培养学生的良好习惯。当前我国青少年犯罪的事件层出不穷,同时这些犯罪人的主要特征呈现出暴力化以及低龄化的特征。针对这样的情况在感到痛心的基础上,还应进行全面性的反思。在学校实际教学中由于德育教学存在着不足,进而导致学生的价值观念形成一定的偏差,受社会一些不良因素的影响,最终走上犯罪的道路。因此,在小学教学中应加强德育教育工作的力度,进而能够有效减少青少年犯罪的几率。就整体而言积极加强小学高年级德育工作,同时针对德育工作中面临的问题进行全面的反思。不仅能够在根本上提高德育教学水平,还能提高学生的思想道德素质,进而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二、当前小学高年级德育工作面临的问题

1.缺乏对德育教育工作的重视。当前一些家长以及教育者受传统应试教育的影响较大。以成绩对学生进行综合性的判断这样的情况依然存在。学生的课业量仍然在急剧增加,学校中的领导以及相关的教师等将学生的成绩作为衡量的唯一标准,进而导致德育工作没有受到较多的重视。另外,德育工作者不具备专业素养以及学校评价体系较为不健全等问题也层出不穷。2.德育内容与实际认知存在着较大的差距。当前小学高年级德育内容与学生自身的认知存在着较大的差距,还停留在传统的方式方法中,对学生进行灌水式教育。另外,与学生的现实生活相脱离,没有一定的实践体验。最终导致学生对思想道德教育产生一定的抵触心理,或者是与相关的思想意识存在着不符合的情况。3.具有单一的教学手段。在实际开展德育教育工作中,具有较为单一的教学手段。一些家长普遍存在着共同的认知观念,认为学生被送入学校后,其教育工作主要由老师进行全面的负责,家庭不需要注入较多的精力。另一方面学校有时不能及时的将学生情况反应给家长,进而导致学校教育以及家庭教育相背离,这样的情况对教育工作的开展具有一定的阻碍作用。

三、小学高年级德育工作的有效策略

1.尊重德育工作的主体地位。对于小学高年级德育工作来讲在体育以及美育中具有重要的影响,同时又相互促进,在很大程度上能够促进学生综合能力的提升,进而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因此,要想在真正意义上提高学生的德育素养,就应从学校以及家长和社会这三方面着手。主要以学校为主,家庭为辅助,社会为主要依托,进而能够形成完整性的教育体系,最终达成共识,促进学生的综合性发展。2.促进教师德育素养的有效提升。作为教育者应更新自身的德育教育理念,进而提高自身的综合性德育素养。在课堂实际教学过程中,教育者应将德育教育内容融入在学科教学内容中来。进而能够保证学生在无形中接受教育,不仅能让学生对自身的行为进行规范约束,还能促进学生全面发展。3.将德育教育契机进行充分性的挖掘。在小学高年级教育中,应积极推进德育教育工作的开展,将小学课本中的知识进行充分性的利用,进而推进德育工作的开展。将课堂教学以及德育教育结合开来,真正促进学生德育素养的提升。在课堂实际教学过程中,作为教育者应及时发现并利用机会,进而对学生开展德育教育。4.运用正确的方式进行教学。在小学高年级教学中,如果还是沿用着传统的灌输式教育,最终只会得到适得其反的效果。在当前形势下,在课堂教学中,作为教育着应该运用正确的方式进行教学,进而才能调动学生的学习热情,使其积极主动的参与到课堂中来,才能在真正意义上提高德育教育的工作质量。在语文教学中经常会遇到一些比较抽象的词句等,具有一定的难度性。如果老师让学生针对资料进行翻阅,学生遇到的难题就会迎刃而解。因此,老师在实际教学中应该利用合理的教学方法,进而让学生在愉快的氛围中学习,最终才能增强德育教育效果,才能促进学生综合能力的提升。

四、结束语

总而言之,对于小学高年级德育工作来讲是一项长期的工作,需要学校以及老师和社会三方的共同努力。不仅注重对学生德育理论知识的教育,还应与德育教育中相关的实践活动结合开来,运用正确的方式进行教学。进而才能增强德育教育自身的感染力,才能让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念,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作者:卢雪媚 单位:广东省广州市黄埔区贤江小学

高年级范文篇9

1小学高年级语文德育渗透中存在的不足和问题

小学教育中,除了学会科学文化知识,德育教育的开展也是至关重要的,是提高学生思想品德的关键“一课”。但是德育教育的现状,仍然存在诸多问题。导致在开展德育教学的过程中,没有真正落实到位,没有方向,没有目标。阻碍了它的发展,进而阻碍了学生们思想道德和文化素养的提高。深度分析德育教学过程,得出以下几个存在的问题。

1.1学校不重视德育教学的开展

虽然国家提出要健全学生德智体美劳的发展,但是一些学校没有实事求是的去落实这件事,而是一贯的认为读书就应该以学习为重。只要学习成绩好,一切就都是好的,有的学校甚至就不开展关于德育教育的课程。有句话说:“火车跑的快,全靠车头带。”所以学校对开展德育教育重视程度的高低,往往也就决定了学生们思想道德水平的优劣。因此,开展德育教育,学校是基础,是源头,只有学校把基础建起来,把源头处理好,这样才能够让教师和学生开展德育教育提供前提。

1.2教师没有把德育教育落实到位

既然学校提供给我们基础和源头,教师才是教育学生的主要负责人,才是和学生接触最多的主要角色,才是真正能够落实德育教育的关键,然而有些教师仍然认为成绩高于一切,忽略了德育教育的发展,这样学生就会成为"科学文化上的巨人,道德文化素养上的矮子。”因而学生在班级生活的过程中,也并没有重视自己的德育培养。所以,开展德育教育,教师起到了中间环节和引导的作用,在德育教育中占据了很大的比重,是整个德育教育过程中最重要的组成部分。

1.3德育教育的活动没有特色,学生缺乏积极性

在小学阶段,学生们对未知的世界有着满满的好奇心。但是,教师还是把德育教学像语文数学那样讲,枯燥无味,缺乏亮点,而且处于小学阶段的学生理解能力相对较差,就很难让学生真正理解到其中的德育观点。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处于被动状态,因而他们并不能够充分地感受学习的乐趣,也不能够发挥自己的主观能动性,让自己在学习的过程中提高自己的思想道德水平。在德育教学的过程中,教师应该抓住学生的好奇心,多结合一些中国优秀的传统文化,把传统文化中的内在美融入其中,如此,学生便可以有效地激发自己学习的好奇心,在学习知识点的过程中,充分地了解中国优秀传统文化,这样就可以达到事倍功半的作用。教师应该多开展一些实践活动,让学生们能够通过小事,看到大道理。同时,学生也可以在践行的过程中,增强自身对于德育教育的理解,这对于提高学生的学习效果有着重要的帮助。但是现在,很多教学方式,依旧以“灌输式”为主,以考试的重点要点为主。没有真真切切的开展具有特色的德育主题活动,因而学生并不能够全面地了解德育教育方面的内容,也就不能够有效地提高自己的思想道德水平,这也就限制了学生们的思想道德发展,学生们无法真正领悟到德育的真谛。

2将传统文化融入到小学高年级语文德育中的重要性和优势

由于小学生的理解和辨识能力相对比较低,如果教师再把德育教学讲的很抽象的话,那就是纸上谈兵,毫无意义可言。同时,由于学生的生活经验不足,当他们理解这些抽象的德育知识时,常常会出现无所适从的现象,这不仅没能够将德育教学落实到位,而且会无形中增加学生们的负担,让学生逐渐失去对于学习优秀传统文化的信心。中国,是一个拥有五千年历史的文明古国,创造了很多绚丽璀璨的传统文化,可以说是博大精深,这是我们所有中华儿女的财富。很多传统文化可以用来做德育的"教科书”,对于提高德育教育将有“质”的飞跃,它的优势主要有以下两点。

2.1通过传统文化的渗透,让学生知道德育的重要性

论语说:“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也”。教师在开展德育教育时要向古人学习,把古人留下的优秀传统文化渗透到德育的教学过程中,让学生们在学习德育的过程中有一个典范。因而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常常可以通过理解名人名言,来加强在加深自身的思想道德建设,这能够达到潜移默化的效果。学习德育,以史为鉴,可以让学生知道德育的重要性。并且小学阶段是一个人形成学习习惯和生活习惯的关键时刻,让教师们以更多古人的优秀传统文化为载体,进行德育教育。能够让小学生真正了解到传统文化所表达出来的思想道德。进而加强学生思想道德和文化素养的水平。为了增强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教师还可以举行相关的比赛,让学生能够在竞赛的氛围中,充分地记忆名人名言,也能够有效地加强自身的思想道德建设。如,教师可以先对学生进行分组,确保每一个小组的综合实力相当。然后,教师可以鼓励他们以小组为单位,积极地开展名人名言的记忆活动,并且鼓励他们在遇到无法解决的问题时,同小组内的其他成员进行积极地讨论,并且在理解的基础上对其进行记忆,这将有效地降低学生的记忆难度,方便学生理解其中的内涵。接着,教师可以在课堂上,以“珍惜时间”作为主题,让每一个小组轮流给出相应的名人名言,并且确保每一个小组发表的内容不能够重复。在这个过程中,每一位学生都有机会参与到竞赛的过程中,并且在表达的过程中加强记忆,帮助学生进一步地理解名人名言的内涵。同时,他们还可以通过聆听的方式,对其他学生讲述的内容进行理解,这将帮助学生拓展自己的认知,并且扩大自己的知识储备,因而他们能够更为全面地了解中华民族的传统文化,也能够在比赛的过程中增强自己对于“珍惜时间”的认识。最后,教师可以对先对在本次比赛过程中,表现优异的学生进行表扬,让他们能够坚定自己的信心,因而他们能够在记忆的过程中,做到更为积极地投入。并且,其他学生也可以以这一位学生作为学习的榜样,在之后的学习过程中更为努力,争取在下一次的竞赛中取得优异的成绩。

2.2德育教育有利于树立正确的学生形象

在学校除了进行科学文化的学习,也要加强自身德美劳的修养。开展德育教育有利于学生树立正确的“三观”。在进入社会之后学生们将能够明确自己的目标,并且为之奋斗。但如果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仅仅是学习科学文化知识,而未重视自己的德育教育,当他们步入社会后,常常会因为社会情况复杂,而不能够做到明辨是非,这对于提高学生的综合素养是不利的。因此,在学生受教育的过程中,学生们不仅要学会一些科学文化知识,更重要的是要学会做人,这就跟德育有着不可分割的关系。德育教育能够提高学生们的情商,让学生懂得为人处世,能够让学生们更快的融入社会,树立自己独特的形象,提高学生个人的境界。在德育教学过程中,能够帮助学生找准自己的定位,提高学习道德文化的自觉性。对学习其他课程也或多或少存在帮助。

3以传统文化为载体的小学高年级语文德育渗透的建议

虽然国家已经出台了相关德育教育的政策和指导,但是开展德育教育过程中,仍然存在很多的不足,没有真正落实到位,没有将中国优秀的传统文化融入到德育教育中。很多方面还需要改进和创新。接下来笔者就谈谈对于开展以传统文化为载体的小学高年级语文德育渗透的建议。

3.1家长对德育教育应该有足够的重视

家长是学生的第一任教师,也是和学生接触最多的人。不能够把所有的德育教育重担都扔给教师,做家长的也应该对孩子们进行适当的德育教育。所以开展德育教育,家长也起到了重要的作用。家长应该以身作则,把自己作为一本“教科书”,这样才能达到言传身教的效果。家长在以文化传统为载体进行德育教育时,可以每天给孩子讲一个关于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小故事。并且把这个传统文化故事中的道理深度分析给孩子们,让他们以小见大。从表浅的传统文化故事中学习到更高境界的思想道德文化。当然,父母还可以鼓励学生发表自己在听完故事的观点,并且同其进行积极地讨论,让学生能够在同父母进行交流的过程中,加强对于传统文化的理解,这将帮助学生有效地加强自己的思想道德建设。比如,父母可以讲述小学六年级语文课本中的《狼牙山五壮士》,它主要讲述在抗日战争时期八路军的五位英雄,在面对日军和伪满洲国军时,他们临危不惧,英勇阻击,子弹打光后,用石头反击,面对敌人,他们宁死不屈,最后义无反顾的跳下悬崖。这篇文章主要表达中华民族宁死不屈的精神,用生命和鲜血捍卫了自己的爱国情怀,同时也写出了中华民族坚贞不屈的民族气节。家长通过这种讲故事的方式,让自己的孩子知道中华民族坚贞不屈的传统文化,同时也让孩子们深刻反思过去抗日战争的历史。然后,教师可以鼓励学生积极地发表自己的观点,他们可以从学习到了哪些精神、在生活中应该怎样做等方面出发,并且同家长进行讨论,这将帮助学生加强对于文本内容的理解,也将帮助学生有效地提高自己的思想道德水平,这对于提高学生的学习质量有着不言而喻的重要性。通过这种家长们言传身教的工作,也就能让学生们学的更快,关于德育教育了解的也更多。所以开展德育教育不仅仅是学校和教师这一层面所要抓紧的东西,家长也应该言传身教。

3.2写作和背诵中体会传统文化,加强德育教育

德育教育源于古人智慧的结晶,就比如四书五经和古诗,它们是古人留给我们教育后代的巨大财富,它们都承载着中国优秀的传统文化,将它们融入到德育教育中则将会让德育教育变得更加简单。对于四书五经和古诗,教师应该积极倡导学生们去背诵,并且在写作中将四书五经的德育教育展示出来,这样能够提高学生们对传统文化知识的认知。比如:《论语》当中的“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它展现了中华民族善于虚心学习别人的优点,看到别人的缺点,自我反省有没有同样的缺点,有的话加以改正。它需要学生们去背诵,并且在写作中引用,这样才能让学生们体会到其中的真谛,并时刻提醒自己要以德树人,学会做人处事,进而能提高学生们的道德思想水平。

3.3开展实践教学活动,结合传统文化进行德育教育

学生们在小学阶段学习基础学科本来就略显单调,如果教师在语文课程中开展德育教育也像其他基础学科一样单调的话,这就很难去调动学生们的积极性,背会四书五经,只是德育教育的一部分,并不等于就能让学生们都懂得其中的仁义礼智信,语文中的德育教育不能只在课堂上讲一些枯燥乏味的理论知识,要带领学生们走出教室,走出课堂,生活才是最好的"课堂”。不能只靠应试教育去批判学生们学习的好坏,而是要把它结合到生活实践中。在丰富的实践中,去了解和认识传统文化,从而体会和感悟其中的德育教育。就比如小学六年级课程中的《京剧趣谈》,戏曲和戏剧也是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一种,是中国的国粹。学生们可以通过这些戏曲了解其中的道理。在进行德育教育时,教师可以带领学生看一些戏曲或者戏剧类的电影,然后让学生们分别扮演其中的角色进行演绎。这样教师不仅开展了德育教育,也能够培养学生们社会实践的能力。所以将实践和优秀传统文化结合起来会让教师收到意想不到的结果。

4结束语

高年级范文篇10

在学生身心发展方面,学生在儿童时期对社会上各种复杂的不良现象缺乏足够的判断力和抵抗力,部分学生自制力较差,容易产生暴力倾向,再加上没有人正确的引导,学校、家庭之间衔接不好,缺乏安全意识,留守儿童伤人或者被伤的情况普遍存在。青春期是人格形成的关键时期,特别需要长辈尤其是父母的关爱与引导。农村留守儿童缺少父母的关爱,缺少正确的引导,他们心理发展会出现很大的扭曲,形成古怪的性格。在教育方面,农村的教育环境差,经济较为落后,教学资源缺乏,再加上家庭原因,导致农村留守儿童收不到良好的教育。一方面,很多农村父母对自己孩子没有很高的期望值,并且打算只让他们完成九年义务教育,之后便出门打工。另一方面,农村留守儿童的监护人大多是老人,不但在学习上无法给留守儿童实在有效的帮助和辅导,而且由于年龄相差较大,监护人与留守儿童存在思想代沟,他们常常给留守儿童做出错误指导,导致留守儿童形成错误的学习观念。农村留守儿童的父母常年在外,他们的成长过程中缺少父母的陪伴和关心,缺少好的家庭教育,而想要学生受到良好的教育,必须家庭与学校相结合,共同教育,面对农村留守儿童的这种情况,独有学校教育难以撑起让留守儿童受到良好教育的这片天。

二、班主任如何用爱浇灌农村留守儿童

1.坚持因材施教的管理方式。学生的身心发展具有个别差异性,班主任在面对不同个性的学生时,不能用统一标准来评判他们,更不能以成绩的优劣来区别对待他们。针对不同性格的学生要运用不同的管理方式,用平等的爱对待他们,不放弃、歧视任何一位学生,这样才能让学生感受到教师的爱,并且自己学会爱。对于成绩较差、性格内向的学生,要多鼓励他们,让他们建立起学习的信心。当然,班主任对学生的关注不能仅仅停留在学习上,要对学生全面关注,对学生生活方面的关心也必不可少,只有这样,才会让学生体会到来自班主任全方位的关怀,从而促进学生的健康成长。2.坚持以身作则。在农村高年级担任班主任工作的那段时间,让我深刻地体会到了班主任自身的形象和体现出来的一种精神会对学生带来巨大而直接的影响。因而班主任必须以身作则,给学生做榜样。班主任对班级的管理、对待学生的态度,以及班主任自身的各种行为给学生带来的影响都是潜移默化的。所以班主任要发挥自己的人格魅力,处处严格要求自己,爱岗敬业,坚持终身学习,积极管理班级。班主任可建立学生电子档案,多与学生家长沟通,在笔者担任农村高年级班主任工作时,经过走访调查,了解了本班留守儿童的基本情形,并为每个留守儿童建立电子档案搜集了每位留守儿童的家庭住址、基本情况、父母和监护人的联系方式,并把自己的联系方式告诉学生及其监护人,以便随时联系,并且要随时更新档案相关内容。建立学生档案有利于让家长与教师之间建立沟通渠道,形成以学生为中心的关爱体系。对以后的班级管理、学生的性格塑造都起到推动作用。3.创造良好的学习环境。环境是影响人身心发展的外部因素。学生学习和活动的主要场所是学校和班级,所以想要学生能够健康快乐地成长,就要创造一个友爱和谐的学习环境。对于-个班主任来说,能否经过努力引导学生共同创造一个积极向上的学习环境,关系到能否为学生成长创造-个健康友好的学习环境。良好的学习氛围之所以对学生的成长有如此大的影响作用,是因为在和谐良好的情景的陶冶下,可以使学生具有明确的是非标准,培养明辨是非的能力;同时,这种良好的学习环境中有健康而公正的集体舆论,这种舆论对每个学生具有某种威慑作用,可以使学生的行为得到正确规范,使错误的行为受到谴责、抑制甚至消除。因此,班主任要营造健康良好的班级环境,让学生在环境中潜移默化地健康成长。

总之,对于农村留守儿童的成长问题,班主任要运用正确的班级管理方式,利用自身的人格魅力,集合各科教师的力量,为学生营造一个良好的学习氛围,让学生在充满爱心的学习环境中健康成长。当然,农村留守儿童的成长问题不是班主任能完全解决的,还需要父母的关爱、社会的关注、国家的帮助,这样才能更加全面地促进农村留守儿童的全面发展,为留守儿童撑起一片天。

参考文献:

[1]陈燕.农村留守儿童问题调研报告[N].人民日报,2004(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