拓展训练论文十篇

时间:2023-03-21 16:05:40

拓展训练论文

拓展训练论文篇1

[关键词]素质拓展训练管理者管理学人力资源管理

企业如何才能在当今激烈的市场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怎样才能在竞争中取得胜利?归根结底依靠的是人,因为只有人才能创造价值财富。然而企业要想获得适合自身发展的人才就必须通过各式各样的培训来实现,企业的培训将给员工提供可以胜任他们职位的信息和技能。但是,对于企业中的管理者来说,除了具备胜任职位的基本技能和能力以外,企业更注重培训他们的团队意识、沟通能力、协作能力等管理能力。素质拓展训练就是以“磨练意志、陶冶情操、完善人格、熔炼团队”为目的,在体验式培训中实现这一目的。

一、什么是素质拓展训练

素质拓展训练起源于西方英文outward-bound,意为一艘小船离开安全的港湾,驶向波涛汹涌的大海,去迎接挑战。二战时期,大西洋上有很多船只由于受到攻击而沉没,大批船员落水,由于海水冰冷,又远离陆地,绝大多数人不幸牺牲了,但极少数人在历经了长时间的折磨后得以生还。后来,发现得以生还的人并不是那些身体强壮的人,而是那些拥有强烈求生欲望的人。二战结束后,在英国出现了这种模仿真实管理情景,对管理者和企业家进行心理和管理两个方面培训的outward-bound管理培训。由于它新颖的培训形式和良好的培训效果,被世界各地不同的企业所采用。

二、素质拓展训练给企业带来的作用

素质拓展训练究竟可以给企业带来怎样的作用呢?它究竟怎样对员工进行培训呢?下面将运用素质拓展训练的几个项目通过管理学的理论和方法总结出了几点素质拓展训练给企业带来的作用。

1.素质拓展训练将为企业的管理人员提供运用管理学知识的平台。许多管理者认为管理学所学的知识都是经验之谈,并没有可以实际运用的价值。素质拓展训练将彻底消除管理者的这种错误想法。根据管理学知识,我们可以将管理的过程分为四个部分:计划、组织、领导和控制。我们将以素质拓展训练中“扫雷”这个项目,来看一下管理过程中的四个部分是如何工作的。

“扫雷”游戏是用一张分成若干方格并标上数字的地毯来模拟雷区,每一个方格的结果是有雷或是无雷,在“雷区”中间位置的两侧是分别有两个峡谷。而这个游戏的规则是每一名队员只有两次机会去“扫雷”,如果选择的方格没有雷,那么可以安全的选择前后左右的任意一格继续“探雷”;但如果是选择的方格是有雷的话,就必须按原路返回,换另一名队员继续“扫雷”。这个任务获胜的依据就是在规定的时间内所有的队员都可以安全的通过“雷区”。那么,在这个游戏中将如何去应用管理学知识来实现胜利呢?我们知道,计划是每一件事情成功的第一步,在我们这个游戏中也不例外。作为一个团队,首先应当确定团队的目标,那就是成功走出“雷区”。在制定了这样一个目标之后,应该做的就是制定实现这个目标的计划。这个计划应当包括选取项目的项目经理,采取怎样的方式来进行“扫雷”,时间应当如何分配等等问题,只有解决好了这些问题团队里的人才能明确自己的目标是什么,不至于在项目实施的过程中出现“南辕北辙”的现象。当计划完成之后在组织环节中,项目经理应当明确所有人的分工,团队成员的分组等事宜,以便所有的成员可以各司其职,避免在项目实施的过程出现工作的漏洞或者人力资源的浪费。建立起一支高效的团队,在任何一个项目中都是领导环节的重要任务。在“扫雷”的项目中更是如此,因为要在极为有限的时间里完成这项任务,是一件非常具有挑战的事情,所以要在极短的时间内打造一支高效的团队是非常考验一位管理者的领导才能和沟通能力。在这个项目中,其实还有一点是管理者可以实践的,那就是如何去建立一支信任的团队。“扫雷”项目在完成了一半的时候会有意的设置一道障碍,那就是在两个“峡谷”之间的“雷区”全部都是有雷的,也就是要通过正常的途径是不可能通过“雷区”的。在团队成员即将取得胜利的前夕,我们的团队将面临极为严重的信任危机,所有的人都会怀疑是不是记录路线的人记录出了问题,这样的争吵将使我们的团队耽误相当多的时间。如果这样的情况发生了,对于我们的管理者来说就要通过自己与大家的沟通,使团队建立起相互的信任,共同克服困难,度过团队面临的这一信任危机。管理过程的最后一个阶段就是控制,其实从实施这个项目的第一步起就开始了控制。当队员探雷失败的时候,其实就是表明这一步与团队的目标是不一致的,作为项目的管理者就应该及时纠正错误,派遣另一名队员寻找一条新的道路,从而达到控制的目的;在团队面临信任危机时,管理者也是通过不同的方式消除大家心中的疑虑,重新建立起团队的信任,使之与团队的目标一致。

通过上面对“扫雷”项目的分析,可以看出管理学的知识是可以运用到生活的方方面面的,就连一个小小的游戏要想取得成功都需要管理学上知识的运用。素质拓展训练就是通过这些看似简单实际却是障碍重重的小游戏,在娱乐与轻松中教会管理者如何运用管理学的知识来解决实际工作和生活中的一些琐事,彻底打消管理者认为管理学知识只是书本上的理论而没有实际运用价值的错误想法。使管理者在今后的企业管理中充分地信赖以及运用管理学知识,给企业带来收益。

2.素质拓展训练将增进企业管理者的团队合作意识。加里·德斯勒在《人力资源管理》一书中这样说到:“大多数企业发现团队合作并不是凑巧发生的;相反,员工必须通过培训而成为一名好的团队成员。比如,丰田公司回用许多时间来训练新员工互相倾听和合作。”作为管理者往往都是能力出众的人,而企业的项目不可能由某一个部门或是某一个人就可以完成的,往往需要多个部门的通力合作;那么,在这种情况下,一个项目团队将很有可能出现两个甚至几个职位相同、能力接近的管理者参与项目的实施。出现意见不一,自视清高不愿听取对方意见的情况时有发生,如果这些管理者没有良好的团队合作意识,这个项目很有可能陷入僵局甚至就此搁浅。素质拓展训练所要达到的一个目的就是历练参训者的团队合作意识,所以素质拓展训练都是以团队作为训练开展的基础。

拓展训练论文篇2

1.1拓展训练的起源

拓展训练最早起源于英国,当时主要是为了训练二战期间的军人,提高军人的意志品质。随着战争的结束,这种训练方式也逐渐被应用到其他的国家和地区,拓展训练也不断被进行改革和创新,最终在教育领域也被引用。在教育领域引用拓展训练主要是进行体能的训练、管理训练、人格训练和心理训练。主要的方法是根据被训练人员的特点和具体的情况设计出符合其自身的训练项目,在进行训练的过程中不断激发被训练人员的潜能,从而增强被训练人员坚忍不拔的意志品质,陶冶情操,提高被训练人员的团队精神。这种全新的训练方式和教育理念完全是在社会发展和时代进步之下产生的。

1.2拓展训练的特点

拓展训练通过和体育教学进行融合,从而提升学生的心理素养,有助于强化学生进行体能训练的积极性。拓展训练一般是通过多种体育手段,根据学生的身体素养设计的有针对性的游戏,有助于学生身体的成长和发育,可以从根本上强化体育教育体制,并且增强学生的素养,发展适合学生的实用技能,挖掘有娱乐性质的活动技巧,提高学生的表现技能,达到培养学生的自信心和出苦耐劳的精神。拓展训练和魔鬼训练有本质的区别。拓展训练是对体质和体能进行合理的训练,一般进行体能训练的时间较短,因为这样教师可以更好地控制课堂秩序,有助于对学生进行监督。例如,在进行电网、孤岛求生等运动项目时,虽然这些运动项目非常简单,但是可以起到挑战学生心理素质的能力,这些运动项目主要涵盖了陌生性、挑战性和新鲜性,与传统的体育教学是完全不一样的。当学生第一次面对这样的挑战面前,会感到前所未有的心理压力和危机感,经过一系列的心理体验,会使学生的心理保护意识增强,从而有助于学生的积极成长。拓展训练采取的训练模式主要是以游戏为主,融合了体育游戏和文字游戏。从深层次的角度来讲,拓展训练是一种超越游戏的全新的游戏形式,其更重视的是对游戏的反思和总结归纳,最终研究出其中的规律,有助于指导学生进行更加深入的研究,从而达到更好的表现形式。拓展训练注重强调团队学习的重要性,并且其具有非常强大的参与性。由于一般的拓展训练都是在户外展开的,学生通过小组的形式进行学习。团队模式的顺利展开要求学生具有比较高的团队合作意识,教师通过制订一定的规则,从根本上可以强化学生的团结性和整体性,增强学生的团队意识,并增加学生的责任心。因此,在户外进行拓展训练,可以放松学生紧张的心情,降低学习的压力,增加学习的趣味性。

2在体育教学过程中进行拓展训练的必要性和可行性

近些年来,学生对体育课感到厌倦、乏味的现象非常普遍,究其根本的原因就是学生阶段是人生的青春期阶段,这一阶段学生的心理素质和身体素质发育还不成熟,活泼好动、对体育运动充满了极大的好奇心。但是实际的体育教育过分的强调教学的重要性,一味地追求运动技能的重要性,很少考虑学生真正感兴趣的是什么,从而很难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最终导致学生对体育运动很难产生兴趣,甚至出现厌恶的心理。拓展训练在教学内容和教学手段方面都比传统的体育教学丰富性强,从而使彻底改变了传统体育教学内容单一、形式枯燥的现状,使得体育教学变得更加富有活力和朝气。

2.1拓展训练丰富了体育教育的内容

在进行拓展训练之前,首先要考虑学生的安全是否得到了保障,提前做好学生的安全性保障,从而消除安全隐患,控制不良的安全因素,杜绝危险事故的发展,消除学生的思想负担,从而达到进行拓展训练的目的。在进行拓展训练相关的项目设计过程中,一定要突出拓展训练的趣味性和知识性。拓展训练虽然从表面上看是一种具有规范性的体育运动项目,但是拓展训练注重的是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和学习兴趣,从而全面锻炼学生的身体素养、心理素养,从而使得学生在简单的拓展训练中体味到学习的快乐,感悟成功的喜悦。

2.2拓展训练适应现代化以学生为本的教育理念

体能训练的主要教育模式是训练学生的体能,通过设计一些具有挑战性、趣味性和思想性的教学课堂,让学生在典型的场景中经历不同的体验,从而使得学生在面对困难时可以克服内心的恐惧心理,强化自身的团队合作精神和积极进取的意志品质,从而促进学生的健康成长。从另外一个角度上来说,拓展训练体现了教师单向性的教学模式,通过对学生进行相关知识教育的启发,激发学生的学习动力和学习兴趣,从而挖掘出学生潜在的能力,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2.3拓展训练顺应当前教育改革的趋势

在我国进行教育改革的前提下,进行体育教学不仅要提高学生的体能素养,更重要的是对学生进行精神训练,重视学生的心理教育、生理教育,从而提高学生适应社会的能力,促进学生全面发展。拓展训练主要是通过个人的竞技比赛来发挥拓展训练的核心精神,并且要对拓展训练进行不断地更新和改革,从而使得拓展训练不断地适应素质教育的要求,并更好地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从整体上强化学生的感知能力。

2.4拓展训练符合学生发展的价值观和个性方面的需求

随着社会的发展和进步,学生的价值观、人生观也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学生对于体育的认识也从根本性的认识转向了现代化的认识。当今的学生更愿意追求一些时尚、富有激情的运动,在不断丰富自身运动素养的同时提高学生的社会能力和竞争意识,从而为以后进入社会打下坚实的基础。拓展训练不仅是内容方面的丰富化,并且其更加地贴近于学生的实际生活,在形式上也是变化多样的,把趣味性元素和人文教育的资源合理地融合到拓展训练当中,使得学生在面对挑战时可以轻松自如,并且可以更好地适应社会发展的需要。

3拓展训练引入体育教学需要注意的问题

将拓展训练引入到体育教学中是社会发展的必然结果,但是在实际的过程中还应该注意拓展训练和体育教育中存在的区别,也就是说拓展训练并不能完全取代体育教育,而应该根据实际的情况将两者进行有机的整合,从而将体育教学向着更加完善的方向转变。主要表现为以下两个方面。

3.1拓展训练项目的制订要与训练的内容和课程教学的设计相融合

把拓展训练引进到体育教学的过程中,并不是把所有拓展训练的做法全都生搬硬套使

用到体育教学中,而是应该把两者进行有效地融合。拓展训练的项目内容非常丰富,所以体育教师在进行项目的制订时,要合理地选择对学生有益处的项目。例如,攀岩这一运动项目虽然可以锻炼学生的运动素养,但是这样的体育项目实施起来存在一定的难度,并且也不完全适用于所有的学生,所以像这样的拓展项目就不应该被引入。同时还应该注意拓展项目的选取也应该符合教学要求,不仅要考虑学生的身心特点和兴趣,还应该考虑到项目实施的场地和时间,以便将引进的拓展项目完全发挥其功能和作用。

3.2拓展项目的制订要考虑到课程实施的安全性和进行拓展训练的局限性

将拓展训练引进到体育教学的首要原则就是安全性,体育教师必须要在确保学生安全的情况之下开展拓展活动。在进行体育教学的过程中,教师要充分考虑项目进行的每一个环节、场地和器材等因素。并且要及时纠正学生的错误操作行为,降低危险因素。当然,拓展训练也存在一定的局限性,通常场地、器材和人数等因素都可能对拓展项目的顺利开展产生一定的影响,导致有的拓展项目不能被引用到体育教学中来。还有就是有的拓展项目并不能达到体育教学要求的运动量,也就是达不到增强学生体质的要求,这样也不适合被引用到体育教学中来。

4结语

拓展训练论文篇3

关键词:高职院校;拓展训练;课程研究

中图分类号:G712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4)43-0166-03

一、前言

提高学生社会适应能力,培养学生的思想品德,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是高校体育的一个重要目标。然而传统高校体育课对实现这些目标的帮助却并不大,而拓展训练课程不仅能增强学生体质,还可以对学生进行品德教育,最重要的是能提高学生心理素质,培养其团队意识。本文通过对国内率先开展拓展课程的京沪地区部分高校和广州周边部分拓展训练公司进行研究,旨在对高职院校开展拓展课程提供理论依据及实践指导。

二、研究对象、内容及方法

1.研究对象。广东轻工职业技术学院、京沪地区8所高校及广州周边6家拓展训练公司。京沪高校:北京体育大学、北京科技大学、北京林业大学、北京信息工程学院、上海体育学院、上海理工大学、上海电力学院、上海水产大学。拓展公司:广州翔峰拓展萝岗区九龙镇基地、广州兰格拓展南海南国桃园基地、广州人上人拓展长洲岛基地、指北针拓展广州黄埔基地、精迅拓展花都芙蓉基地。

2.研究内容。拓展训练课程理论研究;课程教学设置及模式等教学状况、软硬件设施。

3.研究方法。(1)文献资料法:主要查阅国内外有关Outward Bound及“高校拓展训练”专著5本、文献资料80余篇。(2)实地考察法:通过对广州翔峰、兰格、人上人、指北针等6所拓展基地的实地考察调查。(3)专家访谈法:对京沪地区8所高校的体育教学专家(每校2名,共16名)进行电话访谈。(4)其他方法:如比较分析法、逻辑推理法等。对拓展训练课程项目、培训方式、教学结构模式及课程设置等方面进行对比分析,总结,得出结论。

三、研究结果与分析

1.拓展训练课程概念及发展。拓展训练课程是指在设定的情景或特定的环境条件下,以提高参与者的能力和素质为主要目的,以心理挑战为主要手段,以团队学习为组织形式,以游戏为主要活动形式和载体,积极促进参与者身心健康,进而使参与者不断丰富知识、熟练技能、完善人格的一门以体验式学习思想为主导的新型体育课程。拓展训练,英文名为Outward Bound,原意为一艘小船驶离港湾,投向未知的旅程去迎接一次次挑战。拓展训练源于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落水船员的绝处逢生后,开办的第一所拓展训练户外学校。时至今日,国际上成立了不少拓展训练相关组织,同时国外对拓展训练的研究已非常细化,且著作已颇丰。1970年香港外展学校的成立是中国第一个加入国际组织的专业培训机构。国内拓展训练课程的开展当属1998年中国地质大学率先在全国高校中开设的“野外生存体验”公选课,此后拓展训练在国内高校如火如荼的开展起来。

2.拓展训练课程的意义。(1)理论意义:拓展训练是涉及心理学、行为学、管理学、领导学、教育学等多门现代学科理论的课程,同时能够达到教育部文件所要求的“运动参与、运动技能、身体健康、心理健康、社会适应”。且在培养人的冒险精神、创新能力、挑战极限等方面有着其他课程无法比拟的优势,所以将体育课程中融入拓展训练这一新的元素,对实现培养社会所需要的人才具有划时代的意义。(2)实践意义。本课题的实践意义有:通过本研究为在高职院校开设拓展训练课程提供理论依据及指导;改革现有高职院校体育教学方法,丰富现有体育教学项目,使学生在锻炼身体的同时情商得到发展,具备良好的意志品质;为建设我校今后面向社会的拓展训练基地丰富经验,夯实基础。

3.拓展训练课程的设置。(1)课程设置。拓展训练是一门全新的体育课程,课程设置时不能照搬传统体育课程的模式,要根据该项目特点结合各自高校情况进行设置。在调查京沪地区8所开展拓展训练课程的高校发现:不同高校有着不同而相似的体育课程设置,主要有公共基础课、专项选修课(专业选修课)和体育协会(俱乐部)这三种。拓展训练课程多采用为期一年的“复合式”课程模式,即在专项选修课中开设拓展训练课程(一学期),同时通过体育协会(俱乐部)进一步开展户外拓展训练(一学期)。学时的选择一般是一学期16~18节课,每节课90分钟,每周一次课。(2)教学模式。拓展训练课程在整个教学过程中,通过教与学的双边活动最终才能达到最初的课程目的。通过认真的场地、人员准备后,教师讲解项目的规则、要求和注意事项后,让学生在参与活动中感受课程带来的各种心理、情绪的体验。课后归纳出该项活动的教学要点,用设计的活动有关问题引导学生回味活动感受,进行情感激发与理性启发,同时教师用大量实例引证所学的观点、道理,导出超越自我、管理、团队协作等理论和原理,评价具体行为或现象,使他们得到心智上的提升。(3)课程内容。调查显示:对于拓展训练内容分类,被调查高校及拓展训练公司都基本上将其分为室内项目、场地项目、水上项目和户外项目四类,北京地区4所高校的拓展课程基本涵盖了这些分类的项目,而上海的4所高校拓展训练课程内容中以定向越野和攀岩为主,开展的项目较少。(4)课程评价。从高校拓展课程教师的访谈结果来看,京沪8所高校在成绩考核的内容和评分都可分为理论部分和实践部分。理论知识的考核比重占20%~30%左右,实践部分的比重可占到70%~80%,其中个人实践和团队实践可各占30%~35%,学习态度考核的比重为10%。①理论部分:理论部分为笔试,考核的内容主要为安全知识,涉及到场地项目的器材、保护器械的使用及户外活动的常识和基本技能等。②实践部分:分为个人实践和团队实践。个人实践:主要为安全器械的使用和操作规范。团队实践:主要是集体项目的表现,采用教师评价和学生互评。

4.场地器材。(1)场地:建设拓展训练基地需要三个要素:场地、器材和保护器械。场地方面,各个高校在开展拓展课程时采取以下五种形式,详见表1:

(2)器材与保护器械:据研究调查发现,市场上的拓展训练器材与保护器械都价格不菲,例如:一张“电网”的报价能达到500元,但自行制作的材料成本也不超过100元。因此,有经验丰富的教师可自行制作,能大大节省资金。保护器械部分品牌和种类的价格比普通器械要高很多。在保证教学需要与安全的情况下,高校就可以考虑购置普通保护器械,且鼓励自制部分器材。

5.拓展训练课程的师资要求。拓展训练教师的能力、素质高低直接决定着培训效果的好坏。目前国内拓展市场上拓展教练的培训并不规范,据京沪地区高校经验,每个学校拓展教师多为1~2个,他们是有体育类教育背景加上多年的拓展培训实践经历,例如,北科大的窦海波,北体大的牛志培、张小青等。具备较高的文化素质,且具有丰富拓展培训经验,高校在引入后可以在较短时间内就具备开课能力,而且实践证明,这些培训教师在上岗后都取得了非常不错的教学效果。

6.本校开设课程分析。广东轻工职业技术学院是广东省名列前茅的高职高专,也是全国百所示范性高职院校之一。学校分广州、南海两个校区,南海校区近1300亩,坐落于依山傍水的佛山软件科技园区内,各类体育场馆面积共141355平方米,生均运动场地为10.24平方米,校体育部及学生运动队在体育工作及体育竞赛方面屡获殊荣。

学校现行的体育课为大一学生的一年制选项课模式,且体育课均在体育设施完备的南海校区进行,各项目平均每学期体育课程36学时,每节课35人左右。在保证学校现有课程不做大幅度变动的情况下,开展拓展训练课程,可利用南海校区得天独厚的自然环境资源,可选取校内1~2名教师经过校外培训开设课程,从选取部分室内、室外项目(购置或自制教学设备),对器材的特殊要求不高,且相对安全的项目进行作为试点,后逐步推广。可选择课程内容可参看下表2:

课程可参照现行的学年学时数(34学时),每次课80分钟(2个学时),班级人数最好控制在30人以下,便于组织教学且课程效果佳。考虑到高空项目和野外项目所需器材及场地的限制,应加强与拓展训练公司的产学研合作,引入市场机制,逐步拓宽拓展项目的开设,同时加强校内拓展训练基地的建设,为市场化做好充分准备,依托高校的优势,使靠学校教学经费补贴建设的拓展基地变为自负盈亏的市场化培训基地。

四、结论与建议

1.结论。(1)拓展训练课程符合教育部文件的要求,并在学生心理健康、意志品质和社会适应能力方面的培养具有优势开展拓展训练课程可以弥补传统体育教学的不足,拓宽体育教学的范围,是高校素质教育的又一有效途径。(2)通过理论研究及对京沪地区8所开展拓展课程的高校及广州地区6所拓展训练公司的访谈与调查,发现相关拓展训练课程理论研究及教学实践日臻完善,对高职院校开设该课程具有指导和借鉴意义。(3)以广东轻工职业技术学院为例,实际情况具体分析与调研,从课程设置、教学组织、场地器材、师资培养等方面提出具体的方案与措施,为开设拓展训练课程提供参考依据。

2.建议。(1)京沪部分高校的拓展课程与拓展公司的课程内容、教学模式和安全规范体系等为高职院校引入拓展训练课程提供了有力支持,应通过学习或培训增加体育教师对拓展训练课程的认识,推动拓展训练课程在高职院校的发展,使体育教学在高校素质教育中的作用更加凸显。(2)建议高职院校加强与校外企业的联系,整合高校社会资源,逐步完善校内拓展训练课程的场地与器材建设,为拓展课程教学提供必要的基本保障。同时,通过采用“送出去,引进来”的方式建立拓展教师的培养机制,保证课程的规范开展。(3)高职院校开设应根据各自院校的实际情况,充分利用校内资源与自然环境的优势,从简单易行的室内、低空项目开始开设课程,后逐步推广,同时,做好课程的安全措施保障,才能使拓展训练课程起到应有的效果。

参考文献:

[1]教育部.关于进一步加强高等学校体育工作的意见[Z].教体艺[2005]4号.

[2]翁惠根.体育教育改革与探索[M].浙江:浙江大学出版社,2005.

[3]陶宇平,彭福栋.学校拓展训练[M].北京:人民体育出版社,2008.

[4]钱永健.拓展训练[M].北京:企业管理出版社,2007.

[5]杜少辉,等,高职高专体育健康理论与实践[M].北京:北京体育出版社,2013.

[6]裘静芳.拓展训练融人学校体育课程的可行性探讨[J].体育与科学,2008,(5):91-96.

[7]闫闯.我国高等院校拓展训练课程教学理论的研究[D].北京:北京体育大学博士学位论文,2013.

[8]张中印.北京高校开设拓展训练课程所涉及的要素分析[D].北京:北京体育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9.

拓展训练论文篇4

【关键词】秦皇岛市;高校拓展训练;影响因素

本研究是在参考大量文献的基础上,以秦皇岛市高校中拓展训练开展情况为调查主体,以在校学生、社会从业拓展教师和各高校专家为调查对象,采用了文献资料法、问卷调查法、专家访谈法、数理统计法和逻辑归纳等研究方法,总结当前拓展训练在秦皇岛市高校开展的现状及存在问题,目前秦皇岛市高校拓展训练实施中主要是硬件设施不健全,指导思想不明确,素质培养不全面,管理机构不健全等问题。最后提出改进对策,力求拓展训练能更好的服务我市高等教育,在推进素质教育与高校体育课程改革的大潮中发挥积极作用。

1、研究对象与方法

1.1 研究对象

以河北科技师范学院、燕山大学两所高校为研究对象。

1.2 研究方法

1.2.1 文献资料法

从期刊网、国内外体育官方网站和报刊杂志收集本研究相关的文献资料,进行分析与总结,为本研究奠定理论基础。

1.2.2 问卷调查法

本文对秦皇岛市高校大学生开展拓展训练的情况,拟发放问卷200份,以了解秦皇岛市大学生拓展训练的开展现状,为秦皇岛市高校大学生开展拓展课提高一定的理论依据。

1.2.3 数理统计法

运用excel进行数理统计,为论文的写作提供数据支持。

2、秦皇岛市高效拓展训练开展现状

素质教育是建立在马克思主义关于人的全面发展学说基础之上的,其核心在于强调作为主体的人的基本综合素质的养成和发展。因此,高校素质教育的全面实施,除需要对课堂教学进行合理调整外,更需要通过大学生素质拓展工作的开展,不断提高大学生综合素质,引导和帮助广大青年学生全面发展、健康成才。根据本课题的研究需要该调查主要从秦皇岛市高校拓展训练场地设施现状调查;秦皇岛市高校拓展教师师资情况调查;目前秦皇岛市高校开展拓展训练的现状调查三个方面来研究分析。

2.1 秦皇岛市高校拓展训练场地设施现状调查

图1 河北科技师范学院和燕山大学拓展训练实施场地的基本情况(个)

燕山大学现有高等教育在校学生39000人,河北科技示范学院现有高等教育在校学生24000人。就这两所高校目前所拥有的拓展训练实施场地我们可以清楚的看出远远满足不了学生参加活动的需求。再一个就是有些场地的缺乏导致学生参加拓展活动的方式方法受到很大的限制。

2.2 秦皇岛市高校拓展教师师资情况调查

根据这两所院校的实际情况在校学生的数目比较多,但是主管学生拓展训练的机构还是很不完善。多数以指导员,班长这样就造成了拓展训练的不稳定性。

3、拓展训练在秦皇岛市开展的阻力

在西方国家将拓展训练又称外展训练就如同一艘小船驶离平静的港湾,义无反顾地投向未知的旅程,去迎接一次次新挑战,去战胜一个个困难。拓培养学生积极乐观的人生态度,坚忍不拔的意志品质等。但是在这一活动的实施过程中遇到了形形的阻力,笔者通过对这一问题的深入研究发现安全因素、管理问题、活动特点、经费制约、观念问题等因素成为高校拓展训练实施过程中主要的阻力。这些因素严重影响到拓展训练活动该有的质量。

3.1 拓展训练场地的安全因素分析。拓展训练场地的分类主要有自然环境的野外拓展训练基地,自然环境与人造环境相结合的户外拓展基地,人工建造的拓展训练场地。人工建造的拓展训练场地。对于人工建造的拓展场地,其危险度在认知上不如野外来得直接,所以容易麻痹大意,场地拓展训练反而成为最需注意的地方。

3.2 管理问题对拓展训练在秦皇岛市高校开展带来的阻力。对于大学生素质拓展工作,多数高校实行校、院、班三级运行机制。虽然校、院两级工作组的成立促使素质拓展工作的开展更加规范,但是未能引起学校足够重视,素质拓展工作始终没有真正纳入高校素质教育体系,素质拓展工作长期、稳定、有效的开展得不到保障。

3.3 经费不足制约拓展训练在秦皇岛市高校中的普及。高校拓展训练的投资可多可少,主要根据训练的项目内容和器材的选定以及学校现有条件而定.秦皇岛这两所高校在对拓展训练投资的经费上是比较少的,经过调查发现主要原因学校所进行的拓展训练项目内容比较单一化,这种现象就导致学校从思想上没有引起重视忽略学校在资金上的投入。

3.4 对拓展训练认识不足制约拓展训练在秦皇岛市高校中的开展。自2002年团中央制定的"大学生素质拓展计划"为载体实施本校大学生素质拓展工作以来。虽然经过几年的积极尝试,但大学生素质拓展工作依然存在指导思想不明确的问题,从秦皇岛市高校拓展训练的现状调查中发现学校不清楚将大学生素质拓展工作放在学生教育工作的何种位置,没有有效途径使得大学生真正意识到参与素质拓展活动的重要意义。

4、结论与建议

4.1 结论。(1)秦皇岛高校拓展训练在指导思想上还存在着不明确性。(2)秦皇岛高校拓展训练在资金投入方面还有待加强。(3)秦皇岛高校拓展训练在各大院校中需要建立一个完善的管理体系。(4)秦皇岛高校拓展训练受学校资源的影响,组织的拓展活动形式比较单一。

4.2 建议。根据秦皇岛高校在实施拓展训练这一活动中所存在的不足,笔者主要从五个方面来提出建议;明确指导思想,完善组织机构,规范工作流程,健全硬件设施,创造多种形式,提高学生素质。

【参考文献】

[1]教育部.全国普通高等学校体育课程教学指导纲要[Z].2002:1-3.

拓展训练论文篇5

[关键词]高职院校;体育教学;拓展训练

心理健康、社会适应能力健康、身体健康与道德健康一起构成了人类健康的共同要素。在目前全国全面实施“体育与健康”课程的情况下,高职院校也在围绕如何更好地对学生“心理健康和社会适应能力”教育进行认真细致的研究和讨论。本研究通过分析论证,试图将目前成功应用于企事业社会培训的拓展训练引入高职院校,作为高职体育课教学内容的延伸、补充,并通过高职体育课程整合和融合,探索高职院校对“准职业”大学生进行生理、心理健康教育和社会适应能力培养的新途径。

一、高职院校体育教学中引入拓展训练内容的理论分析

拓展训练实质是一种以身体活动为手段的教育模式,它是根据对象的不同有计划、有目的、有组织地安排拓展项目和拓展课程,这与体育教学的实质没有什么区别,也可以说拓展训练其实就是体育社会功能的一种体现和延伸。因此,拓展训练回归体育教学也是教育面向社会、全面提高学生健康素质的一种时代需要和趋势。

1.拓展训练的目的和体育教育目的相一致。拓展训练的目的是为了提高学员们的综合素质,实现“超越自我,熔炼团队、提升个人或组织的生存和发展能力”的目的。体育教学的目的是促进学生身心健康和提高社会适应能力。因此,拓展训练在提升学生的心理素质和学生社会适应能力这个目标上与体育教学是一致的,而且拓展训练中所需要具备的综合素质也是体育教学所追求的,所以两者从根本目的上来说是一致的。

2.拓展训练的培训手段和方法与体育教学相同。拓展训练将培训内容渗透到参与者的体验中,从学员在面临挑战时的本能和最现实的思维方式与行为方式的表现人手,通过针对性的培训指导,完成最深刻的观念转变和形成更好的行动方案。通过体验式学习形成新的行为品质;同样,体育教学也是通过反复练习,完成技能的学习和体育相关意志品质的培养。

3.拓展训练运用的原理和途径也与体育教学相似。调查表明:阅读的信息,我们能记住10%;听到的信息,我们能记住20%;所经历过的事,我们却能记住80%。拓展训练和体育教学都是利用这一原理,拓展训练设计特定的情景让学员在愉快、积极的参与中学到知识、领悟道理,通过亲身体验来加深对自己的了解,加强与他人的沟通,从而培养在社会中健康生活所需要的心理素质。这与体育教学中的教学比赛雷同。

二、高职院校体育教学中注入拓展训练的实践研究

1.研究对象。2006年9月~12月,以浙江金融职业学院“银行柜员职业实用性体育”授课对象2005级金融专业租国际金融专业171名学生为实验和研究对象,各进行为期四轮的以团体合作为主题的素质拓展训练,每轮次一个授课班,教学时数8学时。对实验前后研究对象在人际关系、团队意识、竞争环境的适应和意志品质的养成等“非智力因素”的自我感知、自我期望等指标进行了跟踪调查,以了解在体育课程教学中注入拓展训练对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和社会适应能力培养的教育效应。

2.研究方法。(1)文献资料法:通过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查阅2002~2006年以“拓展训练”为主题的论文共759篇,查阅拓展训练与高校体育教育结合的文章约50篇。(2)实地考察法:实地考察浙江杭州3家经营性拓展训练咨询公司,并亲身参与培训。(3)问卷调查法:通过对实验对象授课前、授课后的问卷调查,取得了学生对课程的学习期望、学习认知、学习感悟和学习建议等实验的第一手材料,对分析研究心理拓展训练课开设的意义、教学质量和学生满意度具有十分积极的作用。(4)数理统计法:所有数据的处理、统计与分析均借助于SPSS12.0统计软件包进行。

3.基本结果。专家、教师和参与教学实验的学生主体对这项活动的体验感受和认识上趋于一致。在进行的健康跑、盲人方阵、众志成城、生死电网、木人梯、信任背摔等团体合作类项目实验中,师生对此类活动价值的认识均集中在培养团体合作精神、与同伴沟通、人际关系与配合、责任感等几个方面,且在位置排列上也趋于一致。

经过四轮四个班级的拓展训练教学后,问卷跟踪调查结果表明:92.9%的学生认为体育课中注入拓展训练内容有较强的实用性;96.5%的学生对课程有较大的学习兴趣;96.5%的学生赞成开设拓展训练课;93.6%的学生认为自己在拓展项目活动时总体表现出色,自己在团队中表现非常努力,92.9%的学生认为自己在团队中具有价值。这反映出绝大部分学生具有很强的自信心和满足感。82.5%的学生认为通过拓展训练,自己团队的凝聚力提升较快,96.5%的学生对团队感觉很好。学生通过拓展训练教学后,对团队合作精神、创新能力、学习积极性、感悟成功与失败能力以及提升能力等方面认为有很大的收获。

4.讨论与分析。随着现代三维体育教育理念的建立和素质教育的进一步推进,高职体育教育要积极按照社会对人才的现实需要来设置课程,在培养目标、课程设置、课程内容等方面更加体现体育的实用性功能,充实和完善学生对职业活动有益的体育教育知识储备、体能储备和运动技能储备,强化发展对职业重要的身体能力及其相关能力培养的意识,为“准职业人”适应社会和职业岗位工作提供积极的“身体素质一心理素质一社会适应能力”准备,从而为提升将来的职业工作能力服务。

高职院校体育拓展训练课可采取小班化教学,将体育班分成以14~16人为一组的小队,每次教学课可安排团队构建、团队竞争和小队活动等项目。活动过程中统一着迷彩服、戴迷彩。课程结构一般由气氛营造、布置项目任务、设计计划、完成任务、反思、教师引导与总结等几个阶段。

三、拓展训练与体育教学课程模式的整合

1.将拓展训练与传统的体育教学相结合。传统的体育课程教学模式一般采用集体教学与个别指导相结合,这种模式在实施过程中,体育与技能的传递都是单向的,学生、教师的主次地位颠倒,不符合现代教育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的理念。而拓展训练以活动为途径、以学员为中心,为学员创造难忘的学习体验;通过对体验的反思,使体验者超越体验本身;同时使学员全身心地参与到学习之中,在激励中加速所学知识的有效转换;并能联系生活与工作实际;以学习为目的,提供挑战和高峰体验;拓展训练课程始终遵循“理论一应用一活动一反思一迁移一提升一理论”的体验式学习圈理论,寓教于乐,融挑战性、教育性、职业实用性为一体。

因此,我们在设计体育课程教学时,需从原来的竞技体育项目理念圈子里跳出来。拓展训练项目可以提供给我们很好的借鉴,我们也可以将拓展训练与传统的体育教学相结合,设计出适应新世纪需求的课程来满足不断发展的高职学生的需要。

2.引进在体育课上易于开展的拓展训练项目。目前,高职院校体育教学绝大部分仍沿用准备部分、基本部分、结束部分即“三段论”模式,这种划分的理论依据是人体生理机能的变化规律。而拓展训练注重调动学员的积极性,增进学员问的了解和鼓励学员间的相互沟通与交流。这种观点更符合目前学生身心发展与社会适应能力提升的规律。因此,我们可以引进在体育课上易于开展的拓展训练项目,把拓展训练中的游戏、攀岩、信任背摔、盲人方阵等项目移植到体育课教学中,改变体育教学只注重生理效应的单一局面,按照人体生理、心理和社会适应诸方面的规律来重新安排体育教学模式,让体育教学内容、方式和形式多元化,使高职体育教学更生动、活泼,为“准职业”大学生提供服务。

3.采用目标式管理。传统的体育教学模式强调的是“教师发令,学生响应”的指令式管理,而拓展训练用个人与团队的目标来指导训练的进行,它不仅有利于提高教学效果,而且更注重学生学习效果的迁移、提升。因此,我们在高职院校中采用拓展训练这种目标式管理,它有利于加速学生的社会化进程。

4.注重学习效果,确保每一位学生的参与。传统的体育教学把理论与实践学习割裂开来。教师只是把自己的知识灌输给学生。这造成不同的学生知识、技能掌握的效果大不相同。而拓展训练强调的是把知识信息融人拓展项目中,“在体验中学”带给学生的是亲身的感受,激发的是实实在在的学习行动,追求的是实实在在的学习效果。在这个过程中,教师应该是“导演”,学生才是“演员”。教师只用20%的“导”为学生提供条件、创造环境、指明方向,让每一位学生积极参加80%的“演”——思考、计划、体验、分享回顾、迁移、提升,确保每一位学生的参与。

四、拓展训练注入体育教学存在的问题与建议

拓展训练作为先进的培训理念,进人体育教学也不是完美无缺的,它也存在一定的局限性:(1)拓展训练教学应采用小班化教学,每次培训学生人数以14~16人为宜,才能保证较好的培训效果。因此,在高职院校中开展拓展训练课程,体育教师的数量不可能满足开课的需要。(2)拓展训练需要相对较长的授课时间(一般为l~2天),这样才能保证连续不断的项目刺激学生,让学生有充足的时间去“悟”,这样才能形成相对稳定的心理特征。而现行高校体育课时间一般为90分钟,导致培训特别是反思阶段匆匆流逝,影响反思提升的效果。(3)拓展训练项目虽对改善学员心理素质和提高社会适应能力有很大帮助,但对三维健康内容之首的身体素质提高没有太大的帮助,只是让学生感受到身体锻炼的重要性,获得参加体育锻炼的急迫感和欲望。建议在高职院校中将拓展课程与现有的体育课程交叉渗透进行推广,以达到体育带给人类健康的完整性。(4)拓展训练要求教师具有较丰富的教育学、心理学、社会学和体育运动学知识,有较强的组织管理、协调应变、引导和预见能力。有强烈的责任感和丰富的教学经验。因此,开展课程教学的老师需要参加拓展课程的进修、提高,切勿盲目开设。(5)安全问题是拓展训练进入高职院校面临的首要问题。拓展训练内容的高空项目对参训的高职大学生在心理上有较高的挑战性,同时带有一定的危险性。要提高挑战性、降低危险性,必须有一套科学的、安全的、能够达到万无一失的安全保障系统,为整个拓展训练提供安全保障。(6)拓展训练对高职院校学生来说是一项新生事物,许多事情还在摸索阶段,需要尽快调查、研究,真正做到科研与实践同步。

拓展训练论文篇6

关键词:高校体育;拓展训练;课程;理论研究

中图分类号:G80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8-2808(2012)04-0085-04

2010年7月《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正式全文。这是中国进入21世纪之后的第一个教育规划,是今后一个时期指导全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的纲领性文件,纲要中指出:“提高人才培养质量。牢固确立人才培养在高校工作中的中心地位,着力培养信念执著、品德优良、知识丰富、本领过硬的高素质专门人才和拔尖创新人才。本文旨在通过对拓展训练进行较全面分析,使拓展训练的项目和理念更好的运用到教学中去,以待更好的提高当代大学生的生理机能和心理素质,从而顺应国家教育部对素质教育的要求。

1拓展训练的起源、发展与意义

1.1拓展训练的起源、发展

德国人库尔特,汉思首先提出了拓展训练(Outward Bound)理念,并于1941年在威尔士的阿伯德威创办了第一所“海上生存训练学校”,这就是拓展训练课程模式和拓展训练组织的开端。现今拓展训练的源头已经在五大洲有近50所分校。1974年,拓展训练计划被评为全美的优秀教育大纲。新的课程大纲的制定和教学实践是以体育课为中心来进行的,成为美国中学生的必修课程。现在已经成为美国学校教育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在欧洲,拓展训练是否列入教学大纲,每个国家情况不一,但都比较注重理论和实践的结合,并把拓展训练扩展到企业和其他部门。在日本,拓展训练被称为“集体心理疗法”,1970年,中国香港成立了香港外展训练学校,是中国第一个加入OB(OutwardBound)国际组织的专业培训机构,1995年以“拓展训练”命名的体验教育模式整合改造后进入中国,当时的“北京拓展训练学校”是最早开始在国内开展课程的培训机构。1999年清华大学率先将这种体验式培训引入到MBA、EMBA的教学体系中,随后浙江大学、暨南大学等高校的MBA/EMBA教育中也纷纷把拓展训练作为指定课程内容。2002年北京大学正式建设拓展场地并在全校学生中开展拓展训练课程,开拓了拓展训练在高校的新局面。2002年在教育部体育卫生司倡导下,我国7所高校进行了野外生存训练课程的尝试,首次在高校体育课程中引进了拓展训练的内容,此次大学生野外生存生活训练引起了社会的广泛关注,《中央电视台》、《人民日报》等国内多家大型新闻媒体对此项活动进行了全程跟踪报道,这是我国素质教育的尝试,反过来也必将促进拓展训练正规化、正常化的开展。如今,拓展训练已发展成为全球规模最大和历史最悠久的户外体验式教学模式。

1.2拓展训练的意义

拓展训练,可让高校大学生通过体验的活动项目再一起讨论、分享、反思,从而把总结出的经验教训运用到工作中去。认识自身潜能,增强自信心;克服心理惰性,磨练战胜困难的毅力;调解心理状态,达观面对学习与生活的挑战:认识群体的作用,增进对集体的参与意识和责任心;启发想象力和创造力,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改善同学之间人际关系,学习关心和更融洽地与他人合作;学习欣赏、关注、爱护大自然。拓展训练并非体育加娱乐,而是对正统教育的一次全面提炼和综合补充。

拓展训练的价值在于激发高校大学生个人潜能,培养积极主动的人生态度、改善人际关系,提高个人社会适应能力,有利于形成团队精神,有利于培养大学生积极向上的生活态度、培养大学生创造性的思维和实践动手能力、培养大学生团队协作精神以及相互关爱、相互信任等优良品格、培养大学生果断、自信、敢为的优良品质和克服心理恐惧的能力、培养大学生沟通能力、发掘大学生的潜能、培养大学生的自信。对当今的高校教育改革具有重要的意义和价值,部分拓展项目及作用见表1。

2拓展训练的开展形式与内容

拓展训练在高校中开展的形式主要分为公共选修课和必修课、学校俱乐部与社团等形式,拓展训练在高校课程的开展主要应以选修课为主,我国把拓展训练引入课程,至今只有十余年光景,对与其他体育科目来说,拓展训练仍然是一种新兴的教学模式,但因为其内容新颖、形式灵活,在开展中备受学生青睐,拓展训练课程应具有专业的教师指导、更好的安全保障、妥善的教学计划、充足的场地,并且也具有一定的自主选择性,所以公共选修课将是拓展训练在高校开展的主要形式,辅之以学校俱乐部与社团。待到各方面条件成熟时,可在部分专业中开设拓展训练必修课程。

拓展训练主要由场地拓展训练、水上拓展训练和野外拓展训练三类课程组成。拓展训练的每类项目都会有其自身的特点和作用,教师可以根据学生的需要以及学校的实际条件,选择适合学生身心特点发展的项目进行教学。拓展训练通常利用崇山峻岭、翰海大川等自然环境,通过精心设计的活动达到“磨练意志、陶冶情操、完善人格、熔炼团队”的培训目的,部分拓展训练内容见表2。

3拓展训练的特点

拓展训练是一种体验式学习方式,拓展训练是一种有别于传统教育模式的“体验式”学习方式,它是以身体活动为手段载体,以游戏活动为活动形式,以挖掘潜能、熔炼团队为目标,进而完善人格的一种教育模。拓展训练的特点如下:(1)综合性。拓展训练的所有项目都以体能活动为引导,引发出学生认知活动、情感活动、意志活动和交往活动,有明确的操作过程,要求学生全身心的投入;2)挑战极限。拓展训练的项目都具有一定的难度,表现在心理考验上,高校学生可以身临其境地经历平常所不能经历的高空、紧急、危险等具有挑战性的状况。在这种情景下,每位参与者都会全力以赴,克服自己的心理障碍、战胜恐惧、挑战自我、跨越极限;(3)高峰体验。在克服困难,顺利完成课程要求以后,学生能够体会到发自内心的胜利感和自豪感,获得人生难得的高峰体验;(4)自我教育。教员只是在课前把课程的内容、目的、要求以及必要的安全注意事项向学生讲清楚,活动中一般不进行讲述,也不参与讨论,充分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和主观能动性。即使在课后的回顾总结中,教师也只是点到为止,以学生的积极讨论为主,从而达到了自我教育的目的;(5)广泛适应性。拓展训练是在一种模拟或自然环境下,在设定的情景条件下,设计出各种各样的项目,不但时间上可以灵活运用,而且在场地、设施上也非常灵活,许多项目都不需要复杂的器材,只需要一块场地和一些简单的器材即可;(6)知识趣味性。拓展训练的许多项目能在短时间内吸引学生,激发学生参与的热情,让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到活动中来,使学生在游戏中享受快乐,在快乐中得到感悟,在感悟中学到知识。

4高校体育开设拓展训练课程的理论分析

4.1开设拓展训练课程是对传统体育教学的有益补充

2002年,教育部颁布了新的《全国普通高等学校体育课程教学指导纲要》,将我国高等普通高校的体育改革定位在培养学生身心健康和终身体育思想的长远目标上。我国高校体育课程的内容大多数是传统的竞争性项目,如篮、足、排、田径等,这些课程有较大的局限性,主要是向学生传授体育技能,提高运动成绩,并没有有意识地延伸到学生精神的层面,忽视了学生心理、社会适应能力等素质的协调发展。传统的体育课都是在固定的场所,不是在田径场就是篮球场、排球场这些针对项目选择场地进行授课,难以充分利用学校的有效资源,进行更多课程开发。将拓展训练引入高校体育课教学,正是体现新纲要的精神,不但有利于增强学生的身体素质,而且促进了学生心理素质的发展和完善,提高了学生的心理健康水平,使学生以积极主动的心态参与到体育教学中来,充分体会到运动所带来的快乐。体育课根据拓展训练的要求与内容,把一些拓展课程与体育课程交叉渗透的地方以及在体育课上易于开展的拓展课程形式进行开展推广,像拓展训练中游戏、跳水、攀岩、背摔、障碍跑、跳跃等项目移植到体育课教学中。但是更重要的还是把拓展训练的培训方式移植到体育教学中去,把传统的体育项目挖掘出新的文化科学内涵。拓展训练将体育课堂教学从以往狭窄的空间释放出来,它与自然、社会紧密联系,充分利用自然资源,并汲取了其他多门学科的理论,将其融入每个项目和各个环节,在内容设置和培训形式上独树一帜,弥补了传统的学校教育和思想教育的缺陷与不足,突破了体育课程长期以来形成的一种封闭式格局,丰富和完善了我国高校体育教学体系。

4.2开设拓展训练课程是高校体育教学改革的实际需要

拓展运动以全新的姿态出现在学生面前,结合众项目的技能,丰富教学内容,不易让人感到枯燥。此外,拓展运动在课堂上设置若干种类的障碍,或者将学生带到远离城市喧嚣的郊区,这样更激起学生的好奇心和浓厚的兴趣。完全可以达到预期教学任务,甚至可以超出课前的设想。拓展训练新颖独特,内容丰富,融趣味性与知识性于一体,能激发学生的参与热情、培养学习兴趣、挖掘学习潜能,在教学方式方面,力求改变单一的灌输式教学方法,改变过去仅强调讲解、示范的教学形式,创造有利于学生主动参与、乐于探究、勇于实践的良好教学氛围。符合当前教育改革的指导思想,对推动传统教育模式的改革具有重要意义。拓展训练丰富和完善了学校体育教学课程体系,是学校体育教学课程的拓展,是一个将多学科与体育结合进行教育的新尝试,符合素质教育的内涵和学生发展的要求。拓展训练与当今高校体育课程改革的理念相一致,体现了现代体育课程的价值取向——健康教育,是贯彻新《纲要》的重要途径。

4.3开设拓展训练课程符合当代大学生的个性特点与学习需求

大学生的抽象思维能力较强,有很强的辩证逻辑思维,个性上也比较趋向自主,不过分依赖教师。他们在体育活动中不只满足掌握一般和简单的体育知识和技能,他们能较自觉地学习和进行自我评价,并且具有一定的创造性,是个性发展的最佳时期。而拓展训练可以通过剖析体育运动原理和相关的社会现象、问题等培养学生分析问题的能力,从而让这项运动为大学生正确的价值观和个性的形成做出贡献,而拓展训练在高校体育教学中的实施可以更好地实现学校体育目标。

在拓展训练的过程中,大学生可以不断体验到战胜困难的喜悦,感受提高自身各方面能力的成功,产生前所未有的成就感,建立积极的心理定势,重新认识自我,从而实现自我超越。当代大学生在个性上已经趋向自主和独立,不过分依赖教师,主观愿望、抽象思维能力比以前有较大提高,在体育活动中不仅仅满足于掌握教师传授的一般和简单的体育知识和技能。他们对新鲜事物好奇,富于挑战自我;思维活跃,富于创造陸。拓展训练课程的融入,符合当代大学生的个性特点,为开发学生创造性思维,提供了很好的空间。

4.4开设拓展训练课程符合社会发展与现代教育理念

现今我国社会在经济体制变革中,独生子女已经成为年轻一代的新主体,这使得他们的价值取向也在内在条件和外在条件的双重挤压下急剧发生变化,呈现出各种各样的问题。拓展训练在培养人的团队合作意识和战胜恐惧、挑战自我方面有显著的效果,而体育课程在培养人的想象力、沟通能力、勇于拼搏的精神等方面有其他课程所无法比拟的优势,所以把拓展训练引入高校体育课程,将对社会培养高素质的人才具有划时代的意义。

长期以来,我们的高校体育教学形式以课堂教学的方式为主,虽然这种教学形式在传授知识上起着很大的作用,也是今后很长时间不可能以其他形式所完全取代的。但是,它所暴露的弊端也逐渐被大家所重视,再加上我国长期以来的应试教育的思想的影响,尤其是重智力轻能力的教育观,导致我们培养出来的人才往往有很大的缺陷。因此,在高校开设拓展训练课程就是让体育回归自然,服务生活,打破传统的体育教学,让学生通过各种训练项目感受体验式学习。拓展训练课程的内容丰富、形式灵活、方法多样,能够培养学生的想象力和创新力、增强团队合作意识、磨练克服困难的毅力,培养健康的心理素质和积极进取的人生态度,这也正是现代教育理念的体现。

5结语

拓展训练是一种现代人和现代组织全新的学习方法和训练方式。学校教育必须与时俱进,采用多元化的教育方法,以培养出符合时代要求的高素质人才。把拓展训练方法应用于学校体育教育中,并紧密联系了学生在未来社会生存的关键因素进行再设计,有针对性地对这些能力素质进行有效培养,完成学生价值再造过程并使之获得能力素质的全面提升,为未来生活做好准备,具有切实可行的价值。

参考文献:

[1]教育部,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Z],2010-07,

[2]陶宇平,户外运动与拓展训练教程[M],成都:电子科技大学出版社,2006:292-293.

[3]毛振明,王长权,学校拓展训练[M],北京:北京体育大学出版社,2005.

[4]钱永健,拓展训练——挑战自我熔炼团队[M],北京:企业管理出版社,2007.

[5]教育部,全国普通高等学校体育课程教学指导纲要[Z],2002-08.

[6]王晨宇,拓展训练融入到大学体育教学中的可行性初探[J],哈尔滨体育学院学报,2006(4):72-74.

拓展训练论文篇7

摘 要 将拓展训练课程引入高校体育健康教育的课程体系中,是大学体育追求学生“软实力”积极的探索与创新。试图通过大学体育拓展训练课程的理论体系,和实验研究两个方面探讨其对大学生“软实力”的影响,以期为大学体育拓展训练课程的建立和完善,以及其他课程中拓展训练内容的引入提供参考。

关键词 拓展训练课程 软实力 大学生

随着社会的发展,大学生“软实力”的提高受到越来越广泛的重视。知识经济时代,作为二十一世纪的大学生不仅需要具备智商,还必须具备情商和创新能力,他不仅能承受各种压力,还需要团结和组织一个团队去完成既定的目标。目前,高校作为中国人才培养的重要基地,其培养模式与社会的人才需求存在着一定的距离,一些毕业生走入社会,不能适应工作的需求,加上自身心理素质的薄弱,不能正确地认识自己,成为落伍者。目前高校的课程设置侧重于专业知识,从而忽视了学生“软实力”的教育。而拓展训练教学模式是一种创新的教学方法,对大学生“软实力”的提高,具有促进作用,在高校体育健康教育课程中应用拓展训练教学模式,会有效提高高校体育健康教育课程的教学质量和教学效果。所以,当代大学生要想成为符合时代要求的人才,不仅需要专业的知识和技能,而且需要团队精神、创新能力这些无形的意志和精神。拓展训练的诞生有利的解决了这一问题,拓展训练对培养学生的团队精神、创新能力,提高心理素质等非智力因素具有重要的意义,是现代人和现代组织全新的体验式学习方法和训练方式。

一、研究对象与方法

(一)研究对象

研究对象选取江西科技师范大学2012级各2个选项班,其中拓展训练2个选项班为实验班;随机选择另外2个选项班为对照班,每班均为30人。

(二)研究方法

1.文献资料法

通过文献资料查阅国内外有关拓展训练,心理健康和“软实力”相关文献70余篇,积累了大量资料。

2.访谈法

走访了9位教育训练、心理学等方面的专家和资深素质拓展训练教师,借鉴专家老师们对于此次研究的主要内容方面发表的意见与建议,进行了研究。

3.实验法

(1)实验方法。教学实验,其中2个实验班进行拓展训练相关内容的教学,共60人,教学时间为16周,每周2学时。2个对照班共60人,以各自选项内容教学,教学时数相同。

(2)问卷调查法。“学生拓展训练课程需求问卷”均采用《大学生“软实力”调查问卷》它是根据研究目的需要,而编成的自编问卷,信度检验采用了重测法,随机选取实验组30名学生为重测者,用同样的问卷进行第2次测试,测试间隔时间为1个月,以两次测得的结果求得相关系数为r=0.86。说明两次测验无显著性差异,具有较高的可信度。

4.逻辑分析法

根据调查数据的统计结果,采用类比、归纳等方法进行逻辑分析,结合各方面的实际情况,通过演绎推理,得出结论。

二、研究结果与分析

(一)大学生拓展训练课程需求状况

大学生对拓展训练课程的认知情况调查中,有 38.3%的学生了解拓展训练和相关知识。47.1%的学生听说过拓展训练,但并不十分了解相关知识。其中,对拓展训练的需求中,提高心理素质、体验刺激和兴趣爱好排在前三位。

(二)拓展训练对大学生“软实力”各因素的培养与分析

从实验组与对照组前测中的数据显示(图1),各区间人数所占的比例没有存在很大的差异性,由此说明实验组与对照组符合实验的要求,从表1的数据显示,通过三个半月的教学实验,选修拓展训练的学生在“软实力”的后测中优秀率提高了31.67%,P

1.拓展训练对大学生自信心的培养与分析

引从拓展训练对实验组学生自信心培养的分析中得出:实验组自信心良好以上的学生达到44人,占实验组总人数的73.3%(图2),在良好以上的大学生所占的比例比实验前提高了21.67%(表2)。由此可见,拓展训练对大学生自信心有很大程度的改善和提高。

2.拓展训练对大学生人际沟通能力的培养与分析

从拓展训练对实验组学生人际沟通能力培养的分析中得出:实验组人际沟通能力良好以上的学生达到54人,占实验组总人数的90%(图2),在良好以上的大学生所占的比例比实验前增加了41.67%(表2)。大学生人际沟通能力在经过一学期的教学实验,得到了显著的提高。

3.拓展训练对大学生适应能力的培养与分析

从拓展训练对实验组学生适应能力培养的分析中得出:实验组适应能力良好以上的学生达到53人,占实验组总人数的88.3%(图2),在良好以上的大学生所占的比例比实验前增加了28.3%。由此说明,拓展训练对大学生适应能力的培养有积极的影响。

4.拓展训练对大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与分析

从拓展训练对实验组学生创新通能力培养的分析中得出:实验组创新能力良好以上的学生达到52人占实验组总人数的86.67(图2),在良好以上的大学生所占的比例比实验前增加了26.67%。由此说明,拓展训练对大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具有积极的影响。

5.拓展训练对大学生责任感的培养与分析

从拓展训练对实验组学生责任感培养的分析中得出:实验责任感良好以上的学生达到59人占实验组总人数的98.3%(图2),在良好以上的大学生所占的比例比实验前增加了31.7%。由此说明,拓展训练对大学生责任感的培养有很好的效果。

6.拓展训练对大学生团队协作能力的培养与分析

从拓展训练对实验组学生团队协作能力培养的分析中得出:团队协作能力良好以上的学生达到56人占实验组总人数的93%(图2),在良好以上的大学生所占的比例比实验前增加了33.3%。由此说明,拓展训练对大学生团队协作能力的培养有很好的效果。

三、结论

通过调查分析目前大学生在“软实力”六大因素中,部分学生具有良好的适应能力、团队协作能力、责任感,但仍然有不同比例的学生存在能力不足的问题。而大学生在自信心、人际沟通能力、创新能力3个因素则存在严重不足的问题。

通过教学实验研究证明,拓展训练对高校大学生“软实力”的提高具有良性作用。大学生“软实力”前后测的数据表明,大学生的人际沟通能力的提高最为显著;其次是自信心、责任感、团队协作能力、适应能力、创新能力都有不同程度的提高和改善。

参考文献:

[1] 钱俊伟.拓展训练引入高校体育课的理论分析与实证研究[D].北京体育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6.

[2] 梁凤保.学校拓展训练课程的制约因素和对策分析[J].运动.2010.

拓展训练论文篇8

拓展训练高校体育现状前景随着中国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化,体育课程改革的理念也由“增强体质”转变为“身心全面发展”。然而,体育课程在实施过程中还存在很多不足,极大影响了学生的综合素质的提高。拓展训练是一种全新的教育模式,以体验式的教学使学生增强团队协作能力、社会适应能力等,有利于学生的全面发展,符合当前教育改革的方向,目前越来越多的高校体育课中引入了拓展训练。本研究主要对普通高校拓展训练的现状以及前景进行调查研究,为高校的拓展训练健康与可持续发展提供一定参考依据。

1 研究对象与方法

1.1 研究对象

本文以普通高校的拓展训练现状为研究对象。

1.2 研究方法

1.2.1 文献资料法

通过中国期刊网,收集和检索有关国内外拓展训练、课程教学等方面的文献资料几十篇,进行整理分析,为本文提供了理论依据。

1.2.2 专家访谈法

访谈部分高校以及拓展公司的老师、资深培训师,探讨拓展训练在高校的现状以及前景等问题。

1.2.3 问卷调查法

根据本文的研究目的,利用问卷调查了北京大学、人民大学、中国地质大学(北京)、北京科技大学、北京联合大学、北京化工大学、北京物资学院、北京服装学院等8所高校的学生和拓展训练课教师,其中教师问卷发放21份,回收有效问卷21份,有效率为100%;学生问卷发放240份,回收有效问卷221份,有效率为92.1%。

1.2.4 数理统计法

将学生问卷、教师问卷进行了常规的统计、归纳和整理分析。

2 研究结果

2.1 拓展训练引入普通高校的意义

2.1.1 改革传统教学模式,丰富体育教学内容

传统的体育教学比较重视技术动作的学习和传授,比较侧重于学生身体素质方面的锻炼,而对于心理素质以及社会适应能力的培养比较欠缺,不利于学生的身心全面发展。拓展训练项目的设计以挑战自我、熔炼团队为出发点,以体验式的教学模式锻炼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提高心理素质等,很好地弥补了传统体育教学的不足,丰富了体育课程资源,拓宽了体育教学的功能和价值。

2.1.2 有利于大学生综合素质的培养

当代大学生思维活跃、个性突出,但是不太擅长沟通与协作,社会适应能力、心理承受能力较弱,这与社会对大学生的需求有一定差距。而拓展训练可以很好地提高这些素质,有助于学生由院校人到社会人的转变,有利于大学生综合素质的培养。例如,拓展训练中的很多项目都是以团队的形式来参与的,在完成挑战的过程中能够培养学生的科学决策、合理分工、沟通协调、团队协作等方面的能力;本着心理挑战最大的原则所设计的个人项目则可以很好的锻炼学生的心理素质与坚强的意志力。由此可见,拓展训练引入高校体育能极大的促进大学生综合素质的提高。

2.2 拓展训练的教学模式

无论拓展训练的项目有多少,在培训过程中的教学模式都是一样的,即体验项目、分享感受,反思问题、总结经验、实践应用等五个部分,整个活动是以体验为基础,回顾分享为核心,总结应用为目的。教师引导学生在体验后发表感受,大家相互交流,然后教师进行分析并形成理论,学生再将学到的理论运用到下一个项目中或者以后的生活中,进一步指导日后的学习及生活。

2.3 拓展训练引入普通高校体育的现状

拓展训练自从2002年进入高校以来,就受到了学生的认可与欢迎,近几年来越来越多的高校将拓展训练引入体育课程中,到目前为止全国已有北京大学、中国地质大学等三百多个高校先后开设了拓展训练课程,而且还有不少高校正打算开设该课程。

2.3.1 场地器材

拓展训练场地设施是进行拓展训练课程教学所不可或缺的因素,场地设施的好坏直接决定着拓展训练课程的效果。调查发现,本校的场地设施能完全满足教学要求的只有9.5%,有三分之一的教师认为本校器材不能或者完全不能满足教学需求,影响了很多项目的开展。针对这种情况,笔者进行了实地调查,发现只有北大、地质大学等很少的高校拥有自己的全套地面、高空拓展设施;很多高校只是安装了一些比较简单的器材,像背摔台、求生墙等,没有高空项目的装备和设施;大部分高校只是利用足球场等开展了一些地面的拓展训练项目,没有专门的场地设施。因此,场地、器材的匮乏已经严重制约了拓展训练在高校的开展。

2.3.2 师资情况

师资水平直接决定了拓展训练课程开展的效果,通过调查可以看出,大部分教师都是31~40岁的具有硕士学历的年轻教师,从业时间普遍较短,从业经验有所欠缺,而且大部分教师都没有经过资格认证。大多数高校以1~2名拓展教师加几个学生助教的形式开展教学。由此可见,拓展训练进入高校时间比较短,拓展师资比较紧缺,师资水平比较薄弱有待于进一步加强培训与引进。

2.3.3 教学情况

通过调查发现,多数高校将拓展训练课程以选修课的形式开设,部分高校以选修课和专项课两者相结合的形式开展,几乎所有高校都是开课16周,每周2学时,共计32学时。大部分高校以每个班级分为两到三个学习小组,每小组12~18人,每堂课以1个大的拓展训练项目为主要内容。大部分高校以地面项目为主,以高空项目为辅。在评价方式上也是更加灵活多样,以教师评定为主,结合学生互评。

拓展训练论文篇9

随着社会和经济的发展以及体育课课程改革的要求,体育课在教学中所扮演的角色越来越重要。[1]现如今体育课堂的教学模式,已经不能满足学生的需要,体育课程的效果不断下降。为了做到体育课堂与时俱进,本文结合拓展训练作为课程在国内外开展的现状,并通过分析拓展训练的特点与功能,指出了拓展训练是能够改善目前体育课程存在的问题,并且可以更好的促进学生综合素质的发展,对于增强学生身心健康、开发智力、增强团队凝聚力都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本文也为拓展训练在中学体育教学中实施的路径提出了几点建议,为以后的开展提供依据,也为今后的研究提供一定的理论基础。

关键词:

拓展训练;中学体育;可行性

拓展训练又称为户外拓展训练,是借助社会学、教育学、心理学等相关科研成果。拓展训练的本质是以身体活动的模式为载体,通常利用较为恶劣的自然环境,通过一系列精心设计的活动帮助人们达到“磨练意志、培养情操、融合团队”的目的。这种教育模式与学校体育教学极其相似,因而,有些学者提出拓展训练其实就是体育社会功能的一种体现和延伸。为了促进中学生的全面发展,丰富校园体育文化,所以将拓展训练这一体验式教学引入到课堂中,激发了学生对于体育活动的热爱,改善体育教学模式,提高体育教学质量,对于校园体育课程的发展有着积极的作用。[2]

一、拓展训练在国内外教学中的应用情况

拓展训练进入校园是经过长期的不懈努力,首次将拓展训练引入到学校教育中的是美国一高校的校长皮赫,这一新概念的提出使得拓展训练与学校教育机制有机的结合起来,将一种全新的教学模式和理念带给学生。不久这种新颖的教学方式在教学中得到了实施和采用,并取得了成功。美国教育界也逐渐支持这种教学模式,并把这种计划列入了课程大纲并在学校进行教学实践。[3]拓展训练实践大纲的首次出台是在1974年,出台后迅速引起了全球教育领域的关注,并且此大纲被评为“全美教育普及网络”优秀教育大纲。在美国的高校教学课程大纲中,一直沿用该计划的学校达到全美高中总数的90%。可见,拓展训练在国内外教学中的应用效果较好。20世纪90年代中期,拓展训练进入中国内地,1999年,拓展训练和学校教育在培训活动中第一次相遇。北京大学、清华大学的EMBA学员也把拓展训练纳入课程体系当中,让学生通过拓展公司设计的一系列活动参与到其中。通过查阅文献资料以及网络可以看出,拓展训练在学校中的开展已经具有一定的基础。最为突出的为武汉,武汉作为全国的重要文化中心城市,已有二十余所高校开设了拓展训练课程。其中包括武汉大学、湖北大学、中国地质大学、华中科技大学等重点大学。[1]

二、拓展训练在中学体育教学中开展的特点与作用

1、拓展训练开展的特点

(1)心理挑战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所设定的环境、教学流程需要学生在规定的时间内了解和掌握,并能够在有限的时间内完成。这样的教学会给学生带来一定的心理挑战,通过拓展训练课程让学生感受到课堂的与众不同,这是心理上的一种更高的体验。

(2)高峰体验

教师在教学中会不断的鼓励学生,使学生不断的超越自我,突破自我。在游戏中来提升自我的自豪感和获得成功后的自信心。

2、拓展训练开展的作用

(1)满足学生愿望

由于大多数学校的体育课程都在学校内部进行,因而导致很多学生缺乏兴趣,出现逆反心理,甚至不想上体育课。拓展训练的价值在于能够通过体验式的培训项目激发学生的潜能,从而实现学生的自我突破和超越。把拓展训练引入到体育课堂中,可以激发学生对于体育课的主观能动性,能够满足学生的体育兴趣和爱好。[4]

(2)促进学生健康,调节心理

每个学生的体质各不相同,因而在参与拓展活动期间,会表现出不一样的精神面貌。学生只有身体健康才能承受一定的体能负荷,并在活动过程中遵循要求和规范完成项目,达到引发出认知活动、情感活动、意志活动和交往活动等心理活动的目的。此外,拓展活动营造出来的环境和氛围,会帮助学生通过自身努力克服心理障碍,磨练毅力,形成良好的心理健康状态,有效地提学生的心理健康水平。[5]

(3)丰富体育课堂内容

拓展训练作为体育教学的重要补充,通过各种情景使学生积极的运动和参与,对于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有重要的作用。另外,拓展训练不受教学环境、设施、设备的限制,能够极大的丰富中学体育教学内容。拓展训练的目的在于实现自我的突破和超越,体育运动也是如此。因而,学生在参于拓展活动的过程中,会提高学生对体育运动的热爱,也会培养学生养成终身体育意识的作用。

三、拓展训练在中学体育教学中实施的路径

1、加强对拓展训练的再认识

通过开展拓展训练专题讲座、体育沙龙等活动向学生传递拓展训练的意义,传授拓展活动相关知识,拓宽学生视野,鼓励、引导学生参加丰富多彩的校园生活,从而激发学生主动参与体育活动的意识,并把接受体育教育视为自我发展的内在需要,促使学生形成一种积极向上的体育生活方式,进而带动学校体育的发展。

2、加强体育场馆设施的开发、利用和管理

加强师资培养、器材场地建设,完善拓展训练教学资源保障体系。拓展训练资源主要包括人力资源、场地器材资源和教学资源等三个主要类型。

(1)人力资源:学校应组织相关人员进行拓展训练的培训,以完全掌握拓展活动流程;另外,可以通过引进该专业人才加强师资队伍的建设。[6]

(2)场地器材:学校应加强场地器材的建设,诸如:“信任背摔、毕业墙、高台演讲”等项目可以在普通场馆进行,使用的器材也相对简单,但拓展训练大多数是专业性极强的项目,因而专业的场地和设备资源是非常必要的。

(3)教学资源:目前,我国大部分中学对于拓展训练课程的开展基本空白,没有形成完整的拓展训练体系。教学大纲和教材质量直接决定着教学效果,学校应该积极开展拓展训练教学研究,积累经验,逐步完善教学大纲,并组织相关教师针对不同教学目标编写系列拓展训练教材。

3、抓好拓展训练设计

由于拓展训练在学校教学中起步较晚,因而没有固定的模式和规律可循。教师在开展拓展训练的过程中,必须要科学、合理的设计拓展训练的目标、内容、方法和流程。以比较丰富的拓展训练内容,充分发挥拓展训练的作用。

四、小结

通过对拓展训练与学校体育关系的讨论,可以看出拓展训练对中学体育课程发展的作用是毋庸置疑的。拓展训练的开展,会使学生喜欢拓展训练,认同拓展训练,这就为拓展训练在中学体育教学中的开展铺平道路。另外加强对拓展训练的再认识、加强体育场馆设施的开发、利用和管理、抓好拓展训练设计会进一步促进拓展训练在中学体育教学中的开展。

作者:郭恩次 单位:内江师范学院体育学院

参考文献

[1]王明.拓展训练引入高中体育课堂的可行性研究[D].[硕士学位论文].湖北:湖北大学,2012.05

[2]张凡涛,宋金美.将拓展训练引入普通高校体育课的初步研究[J].辽宁体育科技,2004,26(3):63-64.

[3]何灿斌.拓展训练教学模式在高校武术普修课教学中的应用研究[D].[硕士学位论文].湖南:湖南师范大学,2012.06

[4]田海涛.中学开展拓展训练的可行性及其必要性[M].长春,文体用品与科技,2014.05:216

拓展训练论文篇10

关键词:拓展训练 垦区体育 课程可行性

现有文献研究表明,拓展训练走进学校致力于学生的素质教育,全面提高大学生的综合素质成为其发展的必然趋势,将拓展训练引入垦区体育教学有充分的理论依据,学生参加拓展训练具有十分重要的价值。垦区具有丰富的体育资源和高层次的培训教师;得天独厚的场地条件;即将走向社会的学生。研究旨在从多角度、多层次剖析这一项目走进垦区体育课堂,与体育教学相结合的可行性,促进体育教学改革的深入,为进一步为学校体育课程教学指导提供科学保证。

拓展训练是在突出团队精神的前提下,要求参加者勇敢地迎接对智力、毅力、耐力、体力等综合素质的挑战,充分展示个人魅力的一项新兴体育运动。训练目标包括体能训练、心理训练、人格训练、管理训练、人际交往、沟通训练等,开发个人和集体潜能,使学员达到“磨练意志、陶冶情操、完善人格、熔炼团体”的培训目的。目前拓展训练在我国大中城市非常流行,对国内体育市场形成了新的冲击波。

一、拓展训练的起源和发展

拓展培训,起源于二战期间的英国。当时在大西洋上有很多船只由于受到攻击而沉没,海水非常冰冷,又远离大陆,许多年轻海员都葬身海底。但人们从生还者身上发现一个令人惊奇的现象,就是这些存活的人并不一定都是装备齐全、体能最好的人,但却都是求生欲望和信念最强的人。当时有个德国人汉恩提议,利用一些自然条件和人工设施,让那些年轻的海员做一些具有心理挑战的项目,以培训他们的心理素质。后来他与好友劳伦斯在1941年成立了一所阿德伯威海上培训学校,以年轻海员为培训对象,这就是拓展培训最早的一个雏形。二战以后,拓展训练的独特创意和训练方式逐渐被推广开来。我国在1995年由北京人众人拓展训练有限公司董事长刘力先生引入中国市场,从此开始了拓展训练在中国的发展历史。

二、垦区体育教学引入拓展训练的可行性探讨

如何在体育教学中开展拓展训练,需要从理论和实践两个方面加以探讨。

1.垦区体育教学引入拓展训练的理论依据

拓展训练其实质也是一种以身体活动为手段的教育模式,它是根据培训对象的不同有计划、有目的、有组织地安排培训项目和培训课程,这与体育教学的实质没有什么区别,也可以说拓展训练其实就是体育社会功能的一种延伸。因此,拓展训练回归体育教学也是教育面向社会、全面提高学生素质的一种时代需要和趋势。下面从理论上对两者的目的、手段和方法作进一步的阐述,为我们更好地在体育教学中应用拓展训练找到理论根据和借鉴。

1、拓展训练的培训手段和方法与体育教学相同。拓展训练将培训内容渗透到参与者的行为体验中,从学员在面临挑战时的本能和最现实的思维方式与行为方式人手,通过具有针对性的培训指导,完成最深刻的观念转变和形成更好的行动方案。通过体验式学习的过程来形成新的品质。同样,体育教学也是通过学生不断重复练习的行为,完成动作技能的学习和体育相关愈志品质的培养。

2、拓展训练的目的和体育教育的目的相一致。拓展训练的目的是为了提高学员们的综合素质,实现“超越自我,熔炼团队”的目的。体育教学的目的是提高学生身心健康和适应社会的能力。因此,拓展训练对于实现学生适应社会的能力这个目标与体育教学是一致的,而且拓展训练中所需要的综合素质也是体育教学所追求的,两者的目的是一致的。

2.垦区体育教学引入拓展训练在实践中的可行性分析

(1)国外的体育教学就开设了探险教育。在美国的体育教学中的信任背摔、身体语言、攀岩等项目就是拓展训练常见的培训项目。由此可见,体育教学和拓展训练的内容和方式是基本相同的。所以,在垦区体育中引入拓展训练并不是全新的课题。

(2)拓展训练所需要的场地、器材和设施要求不高。目前,国内拓展训练主要采用场地、水上和野外三种培训方式。我们很多垦区、公园和广场都可以作为培训的场地,而水上项目除了一些学校有天然的河流外,大学的游泳池也可以作为很好的培训场地。另外,有些垦区离山不远,教师也可以利用周末安排学生参加野外培训。至于具体项目的设施建设和维护费用也是相当低的。比如,断桥和空中单杠两个项目,就只需在两个大树上用木头做个平台即可,至于像背摔、电网、雷阵等项目就更简单了,只孺要一些绳子和废旧报纸,而信任背摔,完全可以借助一个看台或课桌来代替课桌架。对于少数所需器材昂贵的拓展项目我们也可以用模仿的方式降低成本。例如:野外定向专业使用的沙盘、指北针、打卡器等器材相当昂贵,我们可以让相关专业的学生用计算机设计简易的地图模仿沙盘,打卡器我们也可以用签到打卡机来代替。

3.拓展训练项目有完善的安全保障设施

拓展训练是把安全作为培训的第一项重要责任,以专业的手段保证每一个细节的绝对安全。各项户外活动的保护装备均使用一流的专业器材,并由经验丰富的专业教师严格地依照安全程序指导监控活动的全过程。因此,将拓展训练引入垦区体育课堂时,安全问题就有周密的安排。真正的安全也绝不能通过遵循固定的法则来实现,只要采取随机应变,依据变动的因素制定安全的预案,按要求操作,及时消除不安全隐患,一定能使项目顺利开展。

三、结语

总之,拓展训练的教育模式是一种新的、动态的教育模式。它既是教学理念的更,也是教育手段的更新。拓展训练符合现社会需要高素质人才的要求,是垦区体教学发展的新方向。只要我们体育工作不断地开阔视野,更新观念,以科学的发观去审视体育教育,垦区的体育教学才与时俱进,最终使体育教学真正地实现育育人和社会育人的两大功能,成为高教育不可缺少的重要组成部分。(作者单位:黑龙江八一农垦大学)

省级课题名称: 黑龙江垦区学校体育融合拓展训练的研究。基金项目:黑龙江省垦区科研项目(HNK11ZD-14-11)

参考文献:

[1] 李忠俊.成都高校“拓展训练”的现状与发展对策研究[D].成都:四川师范大学图书馆,2008.

[2] 吴长青.学校体育引入拓展训练的意义与可行性分析[J].山东体育科技,2006,(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