拓展训练的意义十篇

时间:2023-04-07 12:25:52

拓展训练的意义

拓展训练的意义篇1

关键词:体育教学 拓展训练 高校体育

【中图分类号】G63【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4-1079(2008)10-0038-02

在竞争激烈、变化迅速的现代社会中,对人才的综合能力要求越来越高,创新能力、探险精神、人格、品质、诚信、工作态度以及承担风险、面对挑战的信心与理念是未来人才成功的最重要因素。大学教育必须与时俱进,采用多元化的教育方法,以培养出符合时代要求的高素质人才。拓展训练是一种体验式学习方式,通过专门设计具有针对性和挑战性的课程,利用种种典型的场景和活动方式,让团队和个人经历一系列的考验,磨练克服困难的毅力、培养健康的心理素质和积极进取的人生态度,增强团队合作的团队意识。由于拓展训练适应了完善人格、提高素质和回归自然的需要,因此成为素质教育的新时尚。拓展训练在培养人的团队精神和战胜自我方面有独特的优势,而在体育教学中融入拓展训练内容,既丰富了教学的内容又达到拓展训练的目的,是素质培养行之有效的方法。因此,在高校体育教学中实施拓展训练已成为一个值得体育工作者认真思考的问题。

1、高校体育教学实施拓展训练的意义

1.1丰富传统的体育教学模式,完善素质教育

素质教育着眼于受教育者和社会长远发展的要求,面向全体学生,全面提高学生基本素质为根本目的,造就适应社会主义建设的综合性高素质人才。拓展训练与传统体育教育最大的区别在于拓展训练完全以学生为中心,以学生的“学”为主。在拓展训练里,“学”是为导致某些预期结果而特别为学生设计的一些活动。而“教”是旨在通过信息、练习、游戏等方式为学生创造学习的外部条件和环境,教师只是给予及时的启发和诱导。拓展训练让学生体会到自己是学习的主人,是教学过程的主体,并在充分的参与过程中体会到学习是一种莫大的乐趣。

拓展训练的体验将会使老师和学生形成“共同立场”,由于教师与学生处在同一环境,教师可以成为小组的一员,来面对共同的问题和不足,与学生分享共同的体验。这样,有助于构建课堂良好的师生关系,改变传统的老师教、学生练的呆板的教学模式。因此拓展训练以其特有的“先行后知”的教育方式,灵活多变的教学内容,将对推进素质教育,培养高素质的复合型人才产生积极的影响。

1.2培养大学生的团队协作意识和适应能力

现在的高校学生大部分是独生子,从小受到家长的娇惯、纵容,孩子养成任性、孤立、自私、没有爱心等不良习惯。而在社会中每个人都面临着与“异文化”相接触、相理解、相学习的客观要求,靠一个人打天下的时代早已过去,成功需要合作,需要团队中每一个成员积极默契的相互配合。为了与身边的社会、身边的团队、身边的同伴共同愉快地生活和开展有效率的学习,学生们必须学会适应,必须不断增强自己的社会适应能力,必须去理解、体察和原谅。拓展训练中有很多需要团队协作才能完成的项目,以它“团队合作学习”的方式打破了传统教育中的以“独善”为主的教育模式,让学生在集体中、在合作中、在矛盾中、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提高适应社会的知识、领悟做人的道理,通过亲身体验来培养自己的集体精神。

1.3培养大学生良好的心理素质

心理健康教育的目的在于提高学生的心理素质,培养学生坚韧不拔的意志品质,增强青少年适应社会的能力。心理素质是人才素质的基础,它的提高将有利于人才素质的全面提高。拓展训练强调的是“不是你不能,只是你不敢,不是你的能力问题,而是你的心理问题,积极的心态将是你获得成功的原动力”。在拓展训练的特定环境中要面临各种各样的困难,挑战极度的心理恐惧,能否及时调整心态,控制自己的情绪,果断、勇敢地跨出一步,将是能否成功的关键。

1.4挖掘大学生的潜能并培养创新精神

人的潜能是不可预估的,如果没有经历一些事情,人们可能永远不知道他们有这方面的能力。拓展训练有目的地为学生设置一些困难,让他们在经历后发现自己还有这方面的潜能,从而增强自己的信心。让他们知道任何看似不能完成的事情在没有亲自尝试的前提下不要轻易放弃,自己的潜能就是在不断大胆的尝试中被发掘出来的。创新是知识经济的灵魂,创造力是衡量科技人才的重要标准。而培养创造力、创新精神和激发想象潜能是拓展训练的重中之重。在拓展训练中很多项目都是为了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而设计,没有人教你怎么做,在书本上也没有学到过这些知识。在这种特定的环境中,要完成这些任务只能靠学生自己的思维和实践动手能力,从而激发学生的思维创造性、想象力,给学生提供创造性思维的空间和实践动手能力的场所。

2、高校体育教学实施拓展训练面临的问题

2.1教师观念的转变

拓展训练不是简单的游戏加娱乐,高质量的训练课要求教师具备多种户外专业技能和专业知识,而且还要具有管理学、心理学等多方面的知识和一定的管理经验,这些都是高校体育教师本身知识结构中不完全具备的。因此,实施这一课程首先需要体育教师自身的适应性学习,针对训练课程设计内容做好充分的知识准备。

2.2拓展训练的局限性

拓展训练作为一种先进的培训理念,也不是完美无缺的,它作为一种教育手段也存在一定的局限性。拓展训练中要求人数不能太多,一般每个团队最好在8~15人之间才能保证良好的训练效果,我国现在高校的条件都很难达到这个标准。其次,拓展训练需要相对较长的训练时间,这样才能通过不间断的游戏项目来刺激学生,让学生去“悟”,然后在项目中自我纠正,才能形成相对稳定的心理特征,而平时的体教学时数不能提供足够的时间。虽然拓展训练可以让学生们感受到身体的重要性,获得一种参加体育锻炼的急迫感和欲望,但在提高身体素质上也有一定的不足。

2.3拓展训练在高校体育教学中实施的教学策略有待完善教学策略是指一系列引导教师和学生通过拓展训练教学去实现教学目标的行为方式,由于拓展训练在生活方式我国特别是在学校中还没有真正推行,因此其有关教学策略和方法还存在很多的不足,需要去摸索、引进和提高,去建立适合高校实施的模式。

3、结论与建议

3.1拓展训练在高校体育教学中的实施是对传统体育课的改革和创新,有利于丰富体育课的内容,增强体育课的实用性、趣味性,拓宽体育课的功能。拓展训练这种新的教育模式也是符合当前教育改革和素质教育指导思想的,对推动传统教育模式的改革和青少年整体素质的提高也有着重要的意义。

3.2拓展训练在高校体育教学中的实施是完全有必要进行的,但拓展训练在高校体育教学中的实施要健全管理体制,加大经费的投入,完善场地器材的配备,加强对体育教师的培训学习,改进教学策略和方法,制定合理的评价标准。

3.3借鉴拓展训练先进的项目来设计适合高校体育教学的训练项目,以丰富体育课堂教学,充分发挥课外活动的功能来延续拓展训练的实施,改变体育教学模式过分单一的局面。既要达到增强学生体质的基本目的,也要运用拓展训练来实现心理和社会适应两个方面的教育目标,最终使体育教学真正地实现体育育人和服务社会的两大功能。

参考文献

[1] 毛振明,等.学校心理拓展训练[M].北京:北京体育大学出版社,2004.

拓展训练的意义篇2

关键词:心理拓展;高校;体育教学

21世纪是知识经济世纪,每个人都面临着知识的不断更新。为了适应社会,跟上时展的步伐,我们必须开发更有效的学习手段来增强自己的学习能力。拓展训练以它“先行后知”的体验式学习方式打破了传统的以“教”为主的教育模式,让学生在愉快、积极的参与中学到知识、领悟道理,通过亲身体验来挖掘自己的潜能,培养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促进果敢、顽强、自信、团结等优良品格的形成。心理拓展训练这种新的教育方式符合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动素质教育的指导思想,对推动传统教育模式的改革和青少年整体素质的提高具有重要意义。学校仅仅依靠思想工作和简单的心理咨询方法,很难彻底释放和排解大学生的心理能源。而心理拓展训练却在这方面具有明显的优势。

一、心理拓展训练含义

利用自然环境或人工设置的各种复杂环境,以心理挑战为重点,为达到“激发潜能、熔炼团队、砥砺心智”的培训目的而精心设计的具有开放性、挑战性的实践活动。心理拓展训练(Outward Bound)理论是由德国的哈恩博士创建于二战前,最初限于海上训练,训练海员的生存能力和生存技巧。心理拓展训练计划由美国人皮赫(J.Pich)创立于1971年,是“心理拓展训练的学校版”,正如《Outward Bound USA》书中叙述的:“从心理拓展训练活动派生出来的、具有划时代意义的教育大纲有好几个,但是没有一例能比心理拓展训练计划更能在学校的学生指导中取得良好的效果”,随后在美国得到迅速发展。拓展训练包括室内情景训练、户外场地、野外和水上等项目。水上项目包括游泳、潜水、跳水、扎筏、划艇、龙舟等;野外项目包括远足露营、登山攀岩、长途跋涉、野外定向、伞冀滑翔、野外生存等;场地项目包括信任棒、高空单扛、高空漫步、高空速降、天梯、断桥、沼泽、绳网以及各种个人和团体组合项目等;室内情景训练包括组织能力、人际处理能力、协调能力、判断能力、领导能力等管理素质培养的专题训练项目。[1]

二、高校体育改革与心理拓展训练

1.现行体育课程的弊端

高校体育课程是高校体育教育目标得以实现的保证。体育课程指导思想制约与一定的社会、经济文化以及政治背景,传统的体育课程在其课程目标、教学方法与手段、教学内容、组织形式和评价方法等方面铭刻着当时时代的特征,以发展的观点来看,许多方面已不符合现时代社会发展的要求。主要表现在:第一,过分强调学科体系的系统和完整;第二,过分追求竞技运动的内容和方法;第三,忽视内容、手段、方法在促进学生健康方面的重要作用;第四,学生不知道采用什么手段和方法增进健康;第五,课程与教材内容过时、滞后现象严重。时展给体育教育提出了新的精神、理念和时代使命。首先,要树立“健康第一”的指导思想,倡导身体、心理、社会适应三维合一的健康观;其次,贯彻实施以培养学生创新精神与实践能力为核心的素质教育和养成兴趣为关键的终身体育意识;再次,以在运动参与、运动技能、身体健康、心理健康、社会适应五大领域促成学生全面发展和提高为新的课程目标。培养学生主体意识、自主地进行生动、活泼、主动的学习。

2.心理拓展训练的内容

心理拓展训练是为解决参训者的心理问题而设定的各种练习项目。主要包括个人及双人项目,沟通项目、破冰项目、团队协作项目。通过这些项目的练习,达到相互沟通、共同面对问题、寻找解决问题的方法,体验成功的喜悦,认同团队精神的重要性,联系生活中遇到的问题,从而产生迁移,达到提升心理健康水平和适应社会生活和竞争的能力。

3.心理拓展训练的基本方法

心理拓展训练是从活动中进行体验和感悟,这是为了突出行为的要素,而信赖关系、挑战或共同感受等则是体验感情的方法;目标设定或解决问题是认识的方法。心理拓展训练就是要让参训者在各种活动中,遇到困难和问题。在面对困难和问题时,体验和感悟自己的心理状态,学会解决问题的方法,增强克服困难的信心和勇气。

三、体育教学加入心理拓展训练内容的意义

教育需要转向体验世界,体验可以开启我们的理解力,恢复一种具体化的认知感。学校心理拓展训练(即体验式培训或拓展训练)的实质是在教师的启发、诱导下,通过一系列为学生特别设计的活动,在充分亲近自然的情景下,让学生个体、小组、团队亲自动手、计划、合作来解决问题,活动的方式灵活多样,活动的内容丰富刺激,学生在压力下挑战,在合作中解决问题,在活动的实践体验中培养学生自信心、想象力、交往能力、适应能力、团队协作能力等,讲究的是“先行后知”。[2]

高校体育教学中开设的拓展训练课与专门拓展训练机构有所不同,在设计训练方案时,应该主要借鉴拓展训练先进的培训理念和一些好的培训项目,但不能简单地模仿、照搬拓展机构的常规课程模式。依据学校的实际教学条件及校园地理特色,根据心理拓展训练的要求与内容,把一些心理拓展课程与体育课程交叉渗透以及在体育课上易于开展的拓展课程形式进行推广,如将拓展训练中的游戏、跳水、攀岩、高架绳网、障碍跑、跳跃等项目移植到体育课教学中,既可完善高校体育课程体系,丰富体育课程内容,也符合现代课程改革的发展趋势,增强了体育课的实效性和趣味性.

东京大学柴田义松教授说:“学校不是知识的配给所。学校的首要课题是学生的发展。学生的知识、技能不是赐予的,而是学生自己掌握的。促进发展的教学不是教授现成的真理的教学,而是探究真理的教学”。学生通过个体的参与,努力练习,发现自己有许多的潜能可以挖掘,发现自己也能帮助别人、关心别人的同时也能得到别人的呵护;通过项目的计划创新和组织创新,不仅提高了与他人的互动交际能力,也提高了管理、策划等社会适应能力。由此可见,心理拓展训练促进学生自我全面发展的教育价值是显然的。

拓展训练创造了一种非常态的情景,让你从这样的情景中发现自身平时意识不到的欠缺、盲点和潜力,使人强烈地体验到个人奋斗的成就感和集体作战的愉,这对以后的工作和学习将起着正迁移的作用,使人在今后的人生道路上将会以更加积极的心态去面对未来的生活。尽管体育教育也有培养拚搏上进团结协作的功能,但与拓展训练比较,对人的心理影响强度较弱。用拓展训练的模式,补充和延伸体育教育的内容和功能,必将受到重视,其发展空间也非常大,也符合当前健康目标的要求,即身体、心理与适应能力全面地发展。

四、结束语

高校体育开展心理拓展训练是对传统体育课的改革与创新,对我国高校体育改革有着深远的影响。不仅丰富了体育课的内容,拓展了体育课的时间和空间,增强了体育课的实用性、趣味性,拓宽了体育课的功能,结合高校体育教育、教学特点进行拓展训练活动,有利于贯彻“健康第一”的指导思想,对全面实施素质教育,培养学生符合时代需要的创新精神和社会适应能力,具有很好的教育价值。

作者单位: 江西师范大学体育学院

参考文献:

[1]毛振明等.学校心理拓展训练[M].北京:北京体育大学出版社,2004.78-80.

拓展训练的意义篇3

以发展学生个性,增强学生创新、创业能力和可持续发展能力为目标,不断完善素质拓展教育内容体系、保障体系、评价体系,帮助学生完善智能结构,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和个性发展,是当前中职教学过程中的重要目标。体育教学对于培养中职学生基本身体素质,提升学生综合能力方面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和作用。推进中职体育教学工作顺利开展,凭借传统教学手段,很难发挥积极作用,坚持拓展训练,给学生提供丰富多样的训练形式,促进学生更好强化自身身心素质。

二、拓展训练的应用意义

中职教学,重点培养学生的专业技能和综合素养,同时还需要有效推进体能训练活动的顺利开展,强化学生的职业体能,促进学生在未来走上职业岗位之后,能拥有良好的体能素质,应对各种较为辛苦的工作。

首先,拓展训练,是现阶段中职体育教学过程中常用的方式,其原本是一种极限运动,当前运用过程中,将体能训练作为重要基础,不断磨练学生的意志力,培养学生团队意识和协作精神,健全学生人格,通过开展大量训练,采用丰富、新颖的方式,促进学生的潜力不断提升。

其次,将拓展训练积极应用在中职体育教学过程中,能够针对具体教学内容进行合理设计和优化控制,丰富课堂内容,减少生搬硬套教学方式的出现,创新教学策略。教师能从学生的实际性格特征、身体素质以及学习能力等方面入手,适当性的增加体育项目,推进教学活动顺利开展,促进体育教学的深度和广度得到良好提升。

再者,在拓展训练过程中,学生能够寻找到自身较为喜欢的方式,并主动参与到其中,在主观能动性得到充分发挥的前提下,学生将能够通过相应的训练项目,不断突破自身的潜能,展现个性特征,为今后发展过程中良好处理各项事情提供重要的条理性。

三、应用方式

推进中职体育教学活动的顺利开展,强化其总体的作用,需要顺应时展潮流,采用科学合理的方式和手段,提升教学水平。实际开展相应体育教学活动,通过拓展训练,针对具体的活动内容进行有效控制,选择合理性的教学策略,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引导学生全身心的投入到体育训练活动过程中。

(一)加大师资力量队伍建设

雄厚的师资力量,对于体育教学活动的顺利开展具有重要意义。现阶段,很多中职院校体育教学活动进行过程中,所存在着的普遍性问题在于其缺乏着大量的优秀教师,无法为开展相应的教学活动,提供可靠的基础。中职院校需要不断加大师资力量的改革工作,为拓展训练工作的顺利开展提供保障。中职体育课程教学活动进行过程中,想要实现良好的课程目?耍?提升总体的授课效果,需要发挥教师自身的优势和作用,全方位的把控课程内容,科学合理的设计具体的训练内容和环节,给学生展现出更为多样的内容,吸引学生的注意力,促进学生积极主动的投入到相应的活动中,强化总体的学习效果。当前中职院校体育教师多是由体育院校毕业的,他们在基本的体育教学内容、教学方式方面掌握程度较高,但是对于拓展训练这类方式开展教学活动方面,认识还不够十分的明确,需要积极采用科学合理的策略,强化自身的拓展训练能力和教学水平,融入较多的挑战性和创新性,强化训练活动的科学性,促进学生能够针对拓展训练过程中的各项环节进熟悉和掌握。切实加大师资力量队伍的建设工作力度,中职院校在引进教师队伍的时候,需要注重针对教学队伍进行系统性的、全面性的培训,提升教师在教学环节的总体掌握程度。同时,中职体育教师需要积极参与到相应的培训和进修活动中,不断强化拓展训练方面学习,用最新的知识武装自己,为后续开展相应的教学活动提供前提支撑。

(二)做好基础设施的准备工作

训练场地和训练器材会直接影响到中职体育拓展训练的效果,为了提升总体的训练水平,首先需要不断强化基础设施方面的建设和准备工作,给拓展训练活动的开展提供重要前提条件。教师引导学生参与到体育拓展训练活动中,通过采用足球场、篮球场等训练场地,都能够开展拓展训练活动,但是这类场地并不能够满足所有活动的需求,需要学校投入一定的训练经费,加大场地基础设施的建设工作。其次,学校需要积极设置相应的训练项目,这就需要从学生的实际发展情况出发,结合教师自身的训练能力和教学经验,在满足学生训练需求的同时,具有较高的创新性和合理性,充分发挥拓展训练的作用和优势,推进训练活动保持着良好的发展态势。再者,中职体育拓展训练活动进行过程中,想要提升整体的训练效果,需要明确具体的侧重点,选择科学有效的方式和手段,强化总体的教学效果。切实强化学生的身心素质,设置一些团体性较强的体育活动项目,促进学生的团队精神得到良好的培养。教师可以采用一些两人三足、趣味运动会的形式,给学生提供较多类型的训练模式,同时也可以采用分组对抗的形式,以球类小组赛形式为重要的依据,开展相应的训练活动,促进学生在这种类型活动中,不断强化自身的身体素质,形成良好的创新精神和团队精神。教师需要注重锻炼学生的综合能力,在明确训练重心的时候,需要保持良好的合理性,减少重心的偏移情况,因而需要积极参考相关专家学者的意见和建议,保证训练拓展活动开展过程中能够具备较好的效果。

(三)实现传统教学的突破

中职院校体育教学活动进行过程中,积极采用拓展训练的方式和手段,能够起到良好的教学效果,推进学生掌握更多的知识和技能,形成健全的人格。突破传统教学模式,充分采用科学化的教学方式和手段,强化总体的教学效果,提升拓展训练的创新性。首先,更新和转变教学观念。教师需要充分重视到拓展训练在实际体育教学活动中的积极性,更新教学理念,以先进科学的教学观念指导教学工作。理论依据,能够良好指导实际的教学工作。教师自身的专业理论知识,将会直接影响到自身的教学策略和方式,从而给后续的体育教学活动产生重要影响。教师需要注重将学生放置在教学活动的主体地位,为了一切学生,为了学生一切,一切为了学生,针对训练时间和内容进行合理性的安排,提升教学成果。其次,需要突破教学模式。教师注重拓展训练,需要注意到拓展训练模式的优势和不足,将其和传统体育教学活动进行充分有效的融合,强化整体的教学效果。从学生学习现状出发,充分把握学生的身体素质和心理特征,通过设置生动形象的教学情境,列举一些实际教学案例,组织学生观看一些大型体育赛事,激发学生体育运动的参与兴趣。教师可以组织不同班级之间的比赛活动,设置合理的训练项目,以班级为单位进行评选,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促进学生在团体活动的过程中,更好的认识到同伴的重要性,培养学生团结协作的精神,增强学生的竞争意识,实现学生的共同成长。

拓展训练的意义篇4

10月22日又是一个充满活力的星期一,下午李老师告诉我们一个特大好消息,学校要组织我们全班同学参加户外拓展训练。当我们听到这个好消息时,大家兴奋的犹如吃饱虫子的小鸟一样,顿时叽叽喳喳,手舞足蹈。虽然已经进入深秋,但大家的热乎劲丝毫不比夏天差。

我们在李老师的带领下乘坐公交车来到体育场,刚下车就看到几位威武、英俊的教官端正的站在广场前面。我们心里更加兴奋了,今天到底参加什么活动呢!

不一会儿,每个班前面都站了一名教官,我们在教官的指导下,像模像样的学习军人那样立正、稍息、齐步走、下蹲等队列动作。教官很严格,我们一点也不敢马虎,认真的跟随教官模仿练习。大家基本学会之后,教官带领我们进入少年训练场进行拓展训练。进去后迎面看见的是一座独木桥,还有很多不知道名字的设备。我们先体验了绳索滑行,开始前感觉有点害怕,在教官的鼓励下,坐上去之后反而不害怕了,滑行过程非常刺激,可好玩了。接着大家要通过独木桥,我们几个女生手拉手,相互帮助才顺利通过独木桥,我们还相互协作地走过了木板桥、爬上了“木头山”……时间不知不觉中就过去了,我们集合完之后,教官在临走前带领我们观了孔雀和小羊等动物,还告诉我们要爱护小动物,因为他们是人类的朋友。最后我们与敬爱的教官告别之后,恋恋不舍的离开了拓展地,乘坐公交返回了学校。

在回来的路上,我的心情特别好,发现天空也放晴了。在这次训练中我知道了做任何事情都要严格认真,遇到困难时一定要有克服它的勇气和信心,坚信只要我们努力,就一定能战胜困难。我还知道了团结协作的重要性,平时要团结同学,相互帮助。这次户外拓展训练让我成长了不少,懂得了更多,感谢学校给我们这次训练机会。

拓展训练的意义篇5

其一,顺应初中体育教学的发展需求。我国教育部门对体育教学提出了明确的目标及要求,初中体育教学主要以学生为主体,以学生健康为指导思想,提高学生的身体素质,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以及促进学生形成良好的情感、态度和行为。拓展训练在体育教学改革中处于重要地位,它能够满足学生的心理需求,有利于调动学生参与体育活动的积极性,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拓展训练丰富了初中体育课程内容,有利于养成学生的团结精神,符合教育改革的发展理念,有利于促进体育教育观念的转变。

其二,顺应社会发展的需求。随着社会与经济的发展,社会越来越需要综合素质型人才,不仅要具备专业技能,还要有团队合作能力以及较好地与人交流的能力、严谨的工作态度、极强的意志力和自信心等综合素质。拓展训练十分有利于养成学生的这些优秀品质,所以,拓展训练融入初中体育教学中,不可避免的是素质教育的发展方向,符合社会发展的需求。

二、分析研究在初中体育教学中运用拓展训练的可行性

1.初中体育教学符合拓展训练的硬件设施条件

由于拓展训练具有多种多样的训练项目,其训练项目中所用到的训练设备以及器材根据项目要求的不同而产生变化。学校的体育设施与器材能够符合拓展训练项目硬件设施条件。例如:简单的有轨电车、信任背摔等项目,其需要的设施与器材非常简单,仅需要几根长棍就可。拓展训练项目中要运用到较高难度的设备器材时,可以用其他类型的设施来代替。例如:野外拉练等项目,主要是培养学生的身体素质以及意志力,教师可以通过在操场上进行长跑来实现。

2.初中体育教学的时间可以符合拓展训练的要求

根据新课标改革,初中体育课程每周不得少于三个课时,这完全符合拓展训练的时间要求。根据拓展训练项目的不同,其所需的时间也不相同,例如:无敌风火轮项目只需要三十分钟;信任背摔要用到四十分钟;野外探险等项目需要几个小时等,教师针对项目时间的长短,可以结合体育课时进行合理的安排。体育教师可以将各种项目交换进行,避免重复,提高学生的积极性。

三、在初中体育教学中引入拓展训练需要注意的问题

1.注意课程设计以及内容选取

拓展训练的项目种类繁多,项目内容具有趣味性和教育性,在初中体育教学的过程中,教师要选取教育意义大、趣味丰富的拓展训练项目。例如:难度较大的攀岩以及野外生存等拓展训练项目,就不需要运用于初中体育教学中。教师可以选取一些操作简单、训练教育意义大的项目。在项目内容的选取上,尤其要注意不能照搬照抄,要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以及教学目标,有针对性地进行拓展训练。例如:根据学生的年龄、男女比例、身体素质等进行创新。另外,选择的项目内容以及课程设计要具有可行性。在选取以及设计课程方面要充分考虑到场地、学生身体状况、时间以及教师等方面,要严格按照教学目标实施。有的家长认为拓展训练能够锻炼学生的心理以及意志力等方面,但容易忽视学生身体素质的锻炼,学生体质达不到标准要求。所以,教师在选择拓展训练项目内容以及设计课程的时候,要综合考虑各方面的因素,完善体育课程。

2.注意拓展训练的安全问题与其缺陷

拓展训练必须将安全放在第一位,在体育拓展训练教学别要注意做好课前准备。对训练设备要进行检查,确保拓展训练设备安全可靠,要充分考虑到每一个发生安全问题的细节,尽量将隐患消除,确保教学在安全的前提下进行。另外,拓展训练也有其局限性。在进行拓展训练教学时,会有训练项目的时间安排、场地条件、训练设备以及学生等因素的局限性,教师在设计课程时,要充分考虑拓展训练的不利因素,转变教学观念,将体育教学与拓展训练科学合理的结合在一起。

3.注重其组织形式以及评价体系

在初中体育教学中融入拓展训练,要确保训练项目能够有利于学生各方面的提高以及能够更好地实现教学目标,就要具备良好的管理能力以及合理的评价体系。在管理方面要注重对学生综合素质的管理,针对学生训练效果进行全面合理的评价。根据学生训练的实际情况,进行完善训练。例如:某学生在锻炼团队精神方面不够理想时,教师应根据学生训练的实际情况,有针对性地进行团队精神的培养。在进行有轨电车的项目时,学生应相互之间进行合作,共同完成这个项目,从而体会并形成良好的团队合作精神。

拓展训练的意义篇6

关键词: 拓展训练;高校体育教学;实施策略

中图分类号:G80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4311(2012)18-0238-02

0 引言

在当今迅速变化的社会中,对人才素质的要求越来越高,大学体育教育必须与时俱进,采取多元化的教学方式,贯彻实施以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核心的素质教育,随着新纲要的颁布和高校学校体育改革的大潮,拓展训练作为一项对促进素质教育和新大纲“健康第一”理念贯彻有积极意义的运动形式,理应步入高校体育课堂。

1 拓展训练的起源及其在我国的发展现状

1.1 拓展训练的起源 拓展训练也称为外展训练(Outward Bound),原意为一艘小船驶离平静的港湾,义无反顾地投向未知的旅程,去迎接一次次的挑战,战胜一个个的困难。它起源于二战时期的英国,当时盟军的舰艇和商运船只经常遭受德国潜艇得袭击。许多缺乏临战经验的年轻海员在炮火中丧生,但是在灾难中总有少数人能顽强地自救而获得新生。人们逐渐发现:那些幸存下来的海员并非因为他们身体强壮,而是因为他们心理素质良好,善于与人相处。针对这种情况,德国教育家库尔特· 汉恩(Kurt Hahn)等人提出了“拓展训练”的理念,并于l941年在英国创办了“阿伯德威海上学校”,专门训练年轻海员在海上的生存能力和船触礁后的生存技巧,使他们的身体和意志都得到锻炼,把人的身心能力中最出色的部分升华到可能达到的巅峰。

1.2 拓展训练在我国的发展现状 风靡全球半个世纪的拓展训练在1995年由原北京拓展训练学校(现北京人众人拓展训练有限公司)董事长刘力先生引入中国市场,中国第一批受训人员新华社全体员工。经过短短几年的发展,拓展训练行业不断发展,逐渐被列入国家机关、外企和其他现代化企业的培训课程。拓展训练进入西北地区也有七八年之久,目前陕西也有多家比较大的正规拓展培训机构(如西安蓝天企业管理咨询有限公司,西安金舟咨询公司,西安彼岸拓展企业管理咨询有限公司,西安力为管理资讯有限责任公司等)。2001年底,团中央、教育部、全国学联等中央有关部委联合推行了“大学生素质拓展计划”,之后许多高校也相继成立了各种素质拓展训练营。

如今,拓展训练已经成为世界上最通行、最科学、最有效的体验式培训方式。它是素质教育在职业素养教育方面的一个分支。它以利用大自然和人工创建的特殊环境,通过精心设计的系列项目来激发、调整、升华、强化受训者的心理、身体、潜能,帮助企业增强团队活动力、凝聚力和创造性,达到提升团队生产力,提高团队绩效,帮助员工达到心态稳定开放,敢于挑战,富于创新精神,促进团队形成的综合目的。

2 高校开展拓展训练的时代背景及意义

2.1 高校开展拓展训练的时代背景 当今社会,独生子女已成为当代大学生的主体,部分学生从小受到家长的娇惯、纵容,在倍受呵护的教育背景下长大。多数学生在面对困难,迎接挑战时,缺乏自信,克服困难的勇气不足,在合作关系中更是团队意识淡漠,集体协作能力差。随着社会竞争和学习压力的日趋增加,大学生心理障碍的比例逐年上升。要想成为符合时代要求的人才,当代大学生不仅需要掌握专业知识和技能,还要有良好的心理素质,优秀的团队精神和健康的体魄。而拓展训练在提升人格,磨练意志,增强责任感和团队精神的方面有着特殊功效。如果在高校体育课堂中适时开展拓展训练,不仅符合素质教育的需要,增强体育课的实用性和趣味性,而且有利于大学生身心健康发展和社会适应能力的需要,因此当代大学生很有必要进行拓展训练。

2.2 高校开展拓展训练的意义

2.2.1 拓展训练是高校体育课程的有益补充 拓展训练是一种全新的体育课内容,把原有的仅限于大学体育课堂的竞技性很强的跑、跳、投、攀爬、跨越等基本内容,扩展到社会和大自然中,将体育活动与社会、自然、环境融合在一起,可以说拓展训练是高校体育课程的拓展,是体育教学活动的有益补充,是进行大学生素质教育的一种新的探索,也符合新的《全国普通高等学校体育课程教学指导纲要》的精神。

2.2.2 拓展训练有利于挖掘大学生的潜能和创造力 对当代大学生来说,生活和学习都比较顺利,缺乏困难的考验,意志力相对薄弱,一旦受挫,会极大地打击他们,以至于意志消沉,一蹶不振。而在高校所设置的拓展训练中,可以使每一个参与者在挑战自我,战胜自我的信念驱使下,充分发挥自身的潜能,增强他们的自信心,磨练他们的意志,从而迸发出积极进取、顽强拼搏的强大力量。

2.2.3 拓展训练有益于培养大学生的团队精神 当代大学生大部分都是独生子女,很多大学生或多或少养成了一些任性、孤立、自私等不良习惯。在拓展训练中,一些团队协作项目(例如信任背摔,穿越电网等),不仅有语言上的交流,身体上的接触,还有心灵上的沟通,通过参与拓展训练能让大学生在参与中体会到相互信任,团队协作的魅力。

3 高校开展拓展训练的实施对策

3.1 高校开展拓展训练的项目设计 高校体育教学中开设的拓展训练课与专门拓展训练机构有所不同,在设计训练方案时,应该主要借鉴拓展训练的先进培训理念和一些好的培训项目,但不能简单地照搬拓展培训机构的常规课程模式。高校的拓展培训项目内容可以分为基本素质训练和综合素质训练。基本素质以户外场地训练项目为主,有条件的高校还可以设置水上项目和野外项目。综合素质训练主要结合室内和野外环境,运用模拟情景和体验性模式进行。许多简单便于操作的拓展游戏(如雷阵、盲人摸号、信任背摔),可直接安排到日常的体育课堂教学中去,体育教师还可以在教学中巧妙地设置一些情景,使体育教学与拓展训练有机结合,用拓展训练的内容、手段改进当前体育教学枯燥的组织形式,使体育课更加生动,活跃体育课堂气氛,推进高校体育课堂教学改革。

3.2 高校拓展训练的具体项目 高空项目包括巨人梯、高空断桥、高空漫步、空中抓杆、泸定桥、天使之手、空中相依、高空绳网、软梯、合力制胜、绝壁逢生、高空天平、高空独木、缅甸桥、极限攀岩等;场地项目包括穿越沼泽、穿越弯桥、巧过网阵、人生棋盘、信任背摔、模拟电网、有轨电车、移花接木、罐头鞋、金字塔、梅花桩、孤岛求生、盲目障碍、礼让通行、齐心协力、奇宝奇兵等。如果条件允许,高校还可以开设水上项目和野外项目。水上项目包括游泳、潜水、跳水、划艇、赛龙舟等;野外项目包括远足露营、登山攀岩、长城跋涉、野外定向、滑翔、野外生存等。高校可以把拓展训练课作为选修课,利用周末在高年级展开拓展训练,合理安排课时与内容。

3.3 高校拓展训练的场地和器材设备 拓展训练项目所需要的场地比较简单,它不需要标准的田径场,只要有一片空地就能开展拓展训练。只有像高空项目需要专门的场地,但它的建设成本也不高,只需建12米的钢架,在其8米处设置具体的设施即可。在拓展游戏中需要的许多器材并不需要购买,都可以自制,有些项目基本上不用器材,比如信任背摔项目。与其他体育器械相比,拓展训练所用的器材简洁紧凑,功能强大,节省空间,适用性强,便于快捷安装,同时,科学的组合也节省了器械使用,节约了体育器材的开支。

3.4 高校拓展训练的师资队伍建设 拓展培训师是拓展训练课目标得以实现的保证。在高校开展拓展训练课,高校体育教师完全可以胜任这一角色,但是目前高校的体育教师没有拓展训练的经历,因此在开拓展培训课之前必须对师资进行培训。体育教师应该通过学习有关资料,了解拓展训练的主要目的和内涵,掌握拓展训练的基本理论知识,然后到正规的拓展训练营进行实地考察和学习,了解拓展训练的项目内容,训练过程和组织方法;在初步了解之后,有针对性地根据自己院校的实际情况,将社会上拓展训练的方法与体育课教学有机地结合起来,科学地安排教学内容。

3.5 高校拓展训练的组织形式 一般来说,高校拓展训练课课程模式主要包括:前期分析——课程设计——场景布置——挑战体验——分享回顾——提升心智——改变行为。拓展训练作为课堂的教学内容,可以作为选修课,也可以作为必修课。根据学校的具体情况,可以先考虑将素质拓展作为选修课进行试点教学,等时机成熟之后再进行全校推广,作为一门必修课让每一位同学都能在这种体验式的教学中受益。

3.6 高校拓展训练的经费来源 高校可以向政府有关教育管理部门申请专项资金,用于高校拓展课场地建设及师资的培训。高校自身也可以出一部分资金作为拓展训练课的启动资金。另外,在不影响正常教学的情况下,高校的拓展训练场地,也可以对外开放,利用寒暑假对社会人士做培训或把场地对外出租,以尽快回收资金。

4 高校开设拓展训练应注意的事项

4.1 高校拓展训应具有较高的安全性 拓展项目都带有一定的危险性,拓展训练中必须对安全问题引起重视,时刻保持警觉。在训练期间,所有活动均要经过精心的设计与实验,必要的安全保护器材不能缺少,项目设计时要充分考虑其危险因素,并由经验丰富的体育教师严格地依照安全程序指导和监控活动的全过程。

4.2 高校应健全风险保障制度 一方面,高校应在拓展训练课上设置医疗应急机制,处理一些擦伤、撞伤、扭伤等意外伤害。另一方面,各高校应积极组织学生参加校内外人身意外险或各种意外伤害风险,万一发生意外状况,也可得到赔偿。

5 结束语

传统的体育课程在其课程目标、教学方法与手段、教学内容、组织形式和评价方法等诸多方面已不符合现代社会发展的要求。拓展训练课作为培养大学生综合能力和素质的一种新模式,是对传统体育课程的改革和创新,它不仅顺应了当今社会发展的需要,更是当代大学生自身的迫切愿望。因此,在高校进行拓展训练已势在必行。

参考文献:

[1]洪峰,李世昌.试论野外生存训练对大学生的影响[J].安徽体育科,2003,(1).

[2]毛振明.探索成功的体育教学[M].北京:北京体育大学出版社,2001.133.

[3]潘胜.普通高校实施拓展训练课的必要性研究[J].牡丹江大学学报,2008,(11).

[4]庞元宁.体育课程新论[M].北京:人民体育出版社,2004.

拓展训练的意义篇7

关键词:合作;服务;高职;拓展训练

1.问题的提出

拓展训练是一种有别于传统教学的学习方法和训练方式,又称为体验式培训。由于其独特的形式和良好的效果,己经被越来越多的单位所接受和认同,被广泛地运用到企事业单位活动、学生素质教育等方面。在我国的高等教育中,已有相当数量的院校开展了形形的拓展训练活动。高职学院的学生特点、校企合作以及与社区广泛的联系是开展拓展训练的独特优势。当前,高职拓展训练的研究与实践大多还停留在参考或引用普通高校已有的经验,缺少高职自身特点。如何把高职学院的自身特点与拓展训练的项目特点结合,实现高职服务社会、培养合格的应用型人才的目标是拓展训练在高职学院可持续发展的重要课题。

2.研究方法

2.1文献资料法

广泛阅读拓展训练有关的文章,通过中国期刊网近10年体育类学术期刊高校拓展训练的文章进行归类分析,了解高校拓展训练研究的现状、发展动态,并结合高职院校体育改革,寻求高职院校开展拓展训练的理论依据和开展的最佳途径。

2.2逻辑分析法

通过对高职拓展训练相关资料进行分析、归纳、概括,揭示高职体育开展拓展训练不足;运用概念、演绎推理、综合分析等逻辑方法对“合作与服务”这一高职拓展训练新思维进行综合论证。

3.拓展训练在高校的基本现状与不足

我国拓展训练专业培训机构最先在香港注册。1995年左右拓展训练被引进大陆培训领域后,迅速得到市场的认可并蓬勃发展,成为许多国内大企业员工培训的基本课程。1999年,清华大学率先将拓展训练引入到MBA、 EMBA的教学体系中,促进了拓展训练在高校落地。2002年,由于拓展训练独特的魅力和有效的培训效果,引起了国家教育部和国家体育总局的关注,决定在学校公共体育课加入拓展训练课程,在教育部体育卫生司倡导下,高校体育课程中开始引进拓展训练的内容。

拓展训练进入我国高校课程体系的十余年里,取得了一定的理论研究成果。根据所查阅文献资料表明,有关我国高校的拓展训练研究主要以拓展训练与高校体育课程相结合为主,主要内容涵盖了拓展训练引入高校体育课的指导思想、背景及目标、教学内容的构建和教学步骤的实施、师资队伍建设等方面以及对高校体育教学引入拓展训练的实际意义、拓展训练对改善大学生体育锻炼情绪、提高大学生的团结协作意识等方面进行了论证与分析。我国政府对高等职业教育的重视主要在进入新世纪后,这也影响了拓展训练在高职学院的研究,根据已有的研究资料,有关高校拓展训练的相关研究中,涉及高职的相对很少。高职拓展训练的研究大多还停留在参考引用普通高校的已有的经验,缺少高职自身特点。

4.高职学院开展拓展训练的意义

拓展训练不是简单的体育加娱乐,而是对传统教育的一次全面提炼和综合补充。较本科院校学生而言,高职学院的学生在自信心、心理承受能力、个人奋斗目标、意志毅力、团队精神等方面存在更多的问题。拓展训练是促进个人全面发展的有效平台。通过拓展训练能促进学生认识自身潜能、增强自信心,更好地融入群体,提高个人的综合竞争力。这对在高考这种智力测试平台选拔的高职学生意义尤其明显;通过拓展训练,可以培养学生坚强的意志品质,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促进学生间的相互协作,培养学生健康的心理素质和积极进取的人生态度、增强团结合作的团队意识、热爱自然和服务社会的精神等。

对学生来说,拓展训练所培养的能力,是一种适应社会、促进个人发展必需的能力,也是一种职业能力,它不仅有利于学生就业,对学生个人就业后可持续发展也将有积极作用;对课程建设来说,拓展训练不仅是一项可以开设的新课程资源,同时也是能提升体育、管理、心理教育等课程更好实现教学效果的一种教学内容和教学手段;对高职学院来说,拓展训练所倡导和培养的人生态度、进取精神、协作和团队精神无论对学生、教师以及师生关系的融洽都非常有益,对和谐校园的构建也有积极意义。

5.高职开展拓展训练需要新思维

与普通高校相比,高等职业学院的学生虽然具有在自信心、意志品质、集体观念等方面的弱点,但同时具备了动手能力强、思想活跃的特点;高职教师最大的特点是有许多具有丰富社会实践经验的人才;来源比较广泛,在课程体系上,高职紧贴岗位的实训课程,促使学院要积极参与企业合作、社区合作。正因为如此,高职拓展训练不能局限于普通高校已有的经验里,而应根据自身的特点,开辟新的思路。合作与服务,正是基于高职特点的开展拓展训练的新思维。

5.1合作理念

5.1.1校内合作

拓展训练作为一种新的育人课程,要想全面发挥其育人功能,体育部门应以合作为思想,密切联系学生工作部门、专业系部开展针对学生的专项拓展训练,这样有利于把拓展训练从课堂教学中解放出来,进入学生的课余生活。学生工作部门与专业系部的参与,有利于扩大师生拓展训练的认知,引导学生关注并自觉参与拓展,提高自己的综合素质。除了对学生拓展训练,体育部门还应考虑在教师中开展拓展训练。高职教职工大都承担较重的工作任务,压力较大,通过拓展训练,释放情绪,缓解工作压力,调节同事间的关系,有利于提高工作效率,促进同事间和谐共进。对教师开展拓展训练,体育部门应加强与教师主管部门的合作,开展形式多样的拓展活动,如通过人事部门合作,可以对教师继续教育方面进行培训;通过与工会的合作,可以把拓展训练与教师的业余活动联系起来;而通过与各二级单位的处(室、部、系)合作,可以把拓展训练理念全面地在学院各方面体现出来,有利于全员育人理念的实现。

拓展训练的意义篇8

关键词:拓展训练;高校体育;实施策略

拓展运动训练课是一门区别于传统体育教学的新型体育课程,它改变了目前高校体育教学中以竞技项目训练为主的课程模式,增加了体育课程的实用性、挑战性和趣味性,对全面提高大学生的综合素质,促进大学生身心健康全面发展,增强大学生社会适应能力等诸多方面效果显著。如何把拓展训练列入到高校体育教学中,并完成学生价值再造过程,获得能力素质的全面提升,应是未来体育教学改革的方向。

1 拓展训练的含义、发展概况、特点及环节

1.1拓展训练的含义

拓展训练英文为Outward Bound,中文译为“拓展”或“外展”,意为一艘小船驶离平静的港湾,义无反顾地投向未知的旅程,去迎接暴风雨的经验。拓展训练是一种全新的学习方法和训练方式,是一种体验式学习方式,是把受训者带到大自然中,通过专门设计具有针对性和挑战性的课程,利用种种典型的场景和活动方式,让团队和个人经历一系列的考验,磨炼克服困难的毅力、培养健康的心理素质和积极进取的人生态度、增强合作的团队意识。[1]

1.2 拓展训练的发展概况

拓展训练起源于第二次世界大战,当时英国的舰艇和商运船队经常遭到德国潜艇的袭击,袭击发生后只有极少数人得以生还,救生专家经过研究发现:海难中的生还者不一定都是年

轻力壮的水手,而是具备坚强的意志、良好的团队精神、丰富的海上求生技能等素质的人。[2]从中得到启发,人们创立了生存训练学校,以训练海员身处逆境时的求生本领和顽强拼搏精神。二战结束后,这种训练方式被保存下来,训练对象也由海员扩大到军人、学生、工商业人员等群体,并扩展到管理学、心理学及成功学等诸多领域。[3]由于社会经济发展的需求,这种训练被一些企业用来训练员工和管理人员,迄今为止,很多世界知名企业的员工都参加过培训。在一些经济发达的国家,专门有拓展训练学校为企业培养现代企业人,如日本的鼓气学校和魔鬼训练营、美国的魔鬼训练营和德国的创意训练中心等。[4]20世纪六七十年代拓展训练传入香港,到80年代被引入到中国大陆,目前在我国一些大城市相继成立了拓展训练机构,拓展训练在我国的发展已初露端倪,不久将会成为一种新的时尚。

1.3拓展训练的特点[5]

综合活动性 拓展运动的所有项目都以体育活动为引导,引发出认识活动、情感活动、意志活动和交往活动,有明确的操作过程,要求学员全身心的投入。

挑战极限性 拓展训练的项目都具有一定的难度,表现在心理考验上,需要学员向自己的能力极限挑战,跨越极限。

集体中的个性 拓展训练实行分组活动,强调集体合作,力图使每一名学员竭尽全力为集体争取荣誉,同时从集体中吸取巨大的力量和信心。

高峰体验性 克服困难,顺利完成课程以后,学员能够体会到发自内心的胜利感和自豪感,获得人生难得的高峰体验。

自我教育性 教员只是在课前把课程的内容、目的、要求以及必要的安全注意事项向学员讲清楚,活动中一般不进行讲述,也不参与讨论,充分尊重学员的主体地位和主观能动性,增强自信心,改善自我形象,克服心理惰性, 磨练战胜困难的毅力,达到自我教育的目的。

1.4拓展训练的环节

团队热身 在训练开始时,团队热身活动将有助于加深学员之间的相互了解,消除紧张,建立团队,以便轻松愉悦地投入到各项训练活动中去。

个人项目 本着心理挑战最大、体能冒险最小的原则设计,每项活动对受训者的心理承受力都是一次极大的考验(如跨越断桥、高空抓杠等)。

团队项目 以改善受训者的合作意识和受训集体的团队精神为目标,通过复杂而艰巨的活动项目,促进学员之间的相互信任、理解、默契和配合(如毕业墙、信任背摔等)。

回顾总结 回顾将帮助学员消化、整理、提升训练中的体验,以便达到活动的具体目的。通过总结,使学员能将训练的收获迁移到工作中去,以实现整体训练目标。

2高校引入拓展训练的意义

2.1有利于加快以教为主的传统教育模式的转变

由于过于重视知识的传授而轻视能力的培养,传统的体育教育已经无法满足素质教育发展的要求,无法满足培养社会需要的新型人才的要求。拓展训练这种体验式的培训方式与传

统体育教育最大的区别在于它完全以学生为中心,以学生为主,学生是学习的主人,学生在愉快、积极地参与中学到知识,领悟道理,通过亲身体验来挖掘自己的潜能,培养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在拓展训练里“学”是为了导致某些预期结果而特别为学生设计一些活动,而“教”是旨在通过信息、练习、游戏等方式为学生创造学习的外部条件和环境,教师只是给于及时的启发和诱导。拓展训练这种教育方式符合当前教育改革的指导思想,对推动传统教育模式的改革具有重要的意义,将对推进素质教育,培养高素质的复合型人才产生积极的影响。[6]

2.2 有利于全面推进素质教育,深化教育改革

素质教育从本质上说就是着眼于受教育者和社会长远发展的要求,面向全体学生,全面提高学生基本素质为根本目的,造就适应社会主义建设需要的高素质人才。拓展训练以其特有的“先行后知”的教育方式,灵活多变的教学内容,将对培养高素质的复合型人才产生积极的影响。

2.3 有助于培养学生创造性的思维和实践动手能力

当今社会,创新是知识经济的灵魂,创造力是衡量科技人才质量的重要标准"而培养学生创造力和创新精神又是素质教育中的重点。激发想象潜能,培养学生的创造力是拓展训练的重中之重。拓展训练给了学生一个激发自己创造性思维的空间,一个培养学生实践动手能力的场所。

2.4 有利于培养学生团队协作精神

当代学生大部分是独生子女,从小家长的娇惯和纵容使孩子养成了任性、孤立、自私、没有爱心等不良习惯。通过参加拓展训练能让学生在参与中体会到团队协作的意义、怎样与别人合作,同伴间相互关爱和信任,对培养学生的优良品格具有重要意义。看似不可能完成的任务,经过大家共同努力就能获得成功。拓展训练能让团队中每一个队员在共同的目标下一起体验成功与失败,享受快乐的同时体会辛酸,这种特有的氛围使得每个学生都愿意敞开自己的心扉,建立起彼此间的相互信任、理解、关爱,懂得在帮助别人的同时也就是在帮助自己。

2.5 对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起到积极的促进作用

拓展训练不仅可以增强学生的体质,而且在开发学生智力、提高学生心理素质、陶冶情操、发展学生个性等方面显示出特有的价值。它就像一个安全的、充满真诚并富有挑战性的心理实验场,在特定的环境和气氛中,学生要不断克服自己的恐惧心理,提高自我调控能力,勇于挑战自己,战胜自己,从中塑造冷静、果断、坚忍不拔的良好意志品质。[7]如“断桥”这个项目要求学生在7米高处从一块木板跳到另一木板上,若学生能及时调整心态,排除身处高空这一干扰因素,就能轻松完成这个项目,提高心理抗干扰能力。从而塑造冷静、果断、坚韧不拔的良好意志品质。因此,开展拓展训练是对传统教育忽视心理素质培养的一个重要补充,能有效提高学生的心理健康水平。

3 高校开设体育拓展训练课的实施对策

3.1 拓展训练课的师资建设

专业化的师资是拓展训练课能真正达到目的的保证。体育教师必须具备拓展训练课设计的能力和具体实施教学的能力,且做到身体力行。目前高等院校的体育教师没有拓展训练的经历,对拓展训练可能还一无所知,因此在开始拓展训练课之前必须对师资进行培训。体育教师首先应该掌握拓展训练的基本理论知识,主要通过有关资料的学习,了解拓展训练的主要目的和内涵。然后到社会上的拓展训练俱乐部进行实地学习和考察,了解拓展训练的项目内容、训练过程和组织方法。在初步了解拓展训练后,应有针对性地分析高校学生的特点,将社会拓展训练俱乐部的训练方法与高校体育教学有机地结合起来。[8]一方面提高教师对拓展训练的理解,另一方面也为科学设计拓展训练的内容奠定基础。

3.2 拓展训练课的项目内容设计

过去,高等院校没有专门设置拓展训练课程,因此无论在硬件设施上还是在软件设施上都没有经验可循,所以在开设该课程之前,应充分考虑必要的拓展训练课程的教学机构、师资配备、课程内容的设计、硬件配置和基本的管理模式,才能保证开设后不至于被动。要学会全面充分地利用校内外已有资源为开展拓展训练服务。校区较小的学校,完全可以利用学校周边的资源,如公园、广场等地。而水上项目除了一些学校有天然的河流外,大学的游泳池也可以作为很好的培训场地。训练器材除了必须购买的以外,很多都可以发掘校内自然资源进行优化组合,达到训练的目的。高校体育开设拓展训练课,项目内容可以分为基本素质训练和综合素质训练。基本素质训练主要提高学生的自我挑战能力,挑战自身极限,增强团队精神。它以户外场地训练项目为主,有条件的高校还可以增设野外和水上项目。综合素质训练主要增强学生的团队意识,培养学生的沟通能力以及掌握人际间的协调能力,培养学生的管理和组织能力。综合素质训练主要结合室内和野外环境,运用模拟情景和体验性模式进行。通过设计一些模仿管理、领导、协调、沟通的实战题目,分组在室内群体讨论,然后野外实施,达到培养学生的管理和组织能力的目的。拓展训练课的项目设计要具有针对性,因为高校学生与己在社会上工作多年的人不同,他们还不能一下适应拓展训练的精神强度,所以应该分析高校学生的心理特点,有针对性地将社会拓展训练俱乐部的部分训练内容移植来进行。拓展训练课的项目设计还要具有共同性,应达到全体受训学生都能积极参与、勇于尝试、自立互助、分享体验。不同学科的学生因专业性质的差异,无形中形成他们素质的差异。所以项目设计中还应对不同学科专业的学生进行专业环境分析,力求通过拓展训练,达到对社会科学和自然科学专业学生能力的补充及加深。

3.3 拓展训练课的组织管理

3.3.1 管理机构

拓展训练是一个以体能作为基础,综合性很强、特殊的教育课程。课程内容涉及到高校的体育教学、心理教学、学生管理等方面的教育范畴,而现行高校体育管理机构都过于单一,无法胜任拓展训练的管理和教学领导工作。因此,可以根据该课程特点在体育教学部门下设置专门的拓展训练管理机构,采用一级管理体制,两者具有相互独立和相互制约的关系。

3.3.2 经费投入

拓展训练的投资不是很多,高等院校完全可以投入必要的启动资金。经费投入的多少以及器材的选定应根据拓展训练的项目内容确定。一般是先户外场地项目,有条件再扩展到野外和水上项目。所以先根据户外训练项目购置必需的户外训练器材,在不影响学校拓展训练教学情况下,拓展训练基地可以对社会开放,这样既可服务于社会,又可以“以物养物”回收投入资金,为以后的扩展提供经费。[9]

3.3.3 安全管理

拓展项目都带有一定的危险性,拓展训练中必须对安全问题引起重视。首先必要的安全保护器材不能缺少;其次项目设计时要考虑其危险因素。如对野外项目,应该预先踩点,选择最佳的地点和训练内容;再次每个项目训练前讲清实施的方法以及安全注意事项,进行必要的安全检查;训练中还要严格监督和管理。

3.3.4 评价管理

拓展训练的主要结果不是体能,而是精神。开设拓展训练课只是以体能活动为导引培养大学生素质的一种模式,不像其他课程一样有一个明确的评分标准。它强调学生通过训练发生素质变化,而不是通过具体的成绩衡定优劣。拓展训练课对学生的评判方式可采用证书方式,而不用成绩单。证书主要记载学生的经历和客观表现,一般不作主观评价。

4 结论与建议

4.1 结论

将拓展训练引入高校体育课是对传统体育课的改革和创新,对传统体育教学的一个必要的补充,是一个将多学科与体育结合进行教育的尝试,对我国普通高校体育改革有着深远的影响。它不仅丰富了体育课的内容,拓展了体育课的时间和空间,增强了体育课的实用性、趣味性,拓宽了体育课的功能;而且对大学生增强体能、培养健康的心理、塑造顽强的意志、培养合作意识和团队精神、增强社会适应能力都具有重要意义。[10]但是,现阶段对高校体育课开展拓展训练的研究不足,为此,本文提出了高校体育课开展拓展训练的相关对策,以促进拓展训练在高校体育课的开展和完善,对于推动素质教育和深化体育课程改革具有重要意义。

4.2 建议

拓展训练不是简单的游戏加娱乐,高质量的训练课要求教师具备多种户外专业技能,了解诸如登山、野外求生、山野救护等专业知识,而且还要具有管理学、心理学等多方面的知识背景和一定的管理经验,这些都是高校体育教师本身知识结构中不完全具备的。因此,开设这一课程首先需要体育教师自身的学习提高针对训练课程设计内容做好充分的知识准备。高校体育教学中开设的拓展训练课应与专门拓展训练机构有所区别,在设计训练方案时,应主要借鉴拓展训练先进的培训理念和培训项目,充分利用高校现有的教学资源,不能简单地照搬拓展机构的常规课程模式。应符合高校人才培养的目标,结合大学生心理生理特点,适应高校教学标准的要求,考虑场地设施的状况,设计出个性化的解决方案,使学生在完成教学任务的前提下,利用体育课的准备阶段或结束阶段进行简易有趣的拓展训练。

参考文献:

[1]张凡涛,宋金美.将拓展训练引入普通高校体育课的初步研究[J].辽宁体育科技,2004,26(3):63-64.

[2]王捷二.拓展训练在高校学生素质培养中的应用[J].教育理论与实践,2004,24(1):34-37.

[3]毛振明,王长权.学校心理拓展训练[M].北京:北京体育大学出版社,2004,1-5.

[4]毛振明.探索成功的体育教学[M].北京:北京体育大学出版社,2001,133.

[5]钱永键1拓展训练[M].北京:企业管理出版社,2003.

[6] 苏云志,巩庆波. 人文视角下拓展运动对高校体育教学的意义探讨[J]时代教育, 2008,(01) .

[7]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研究制组.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解读[M].武汉:湖北教育出版社,2002,35-36.

[8]王龙飞刘沛首都体育学院学报,浅析拓展运动在高校体育中的开展[J].2005(6)

[9] 史松涛. 论在新课程标准下的体育课程教学内容的改革[J]安徽体育科技, 2007,(06) .

[10]王长权高林沈阳体育学院学报,论大学生参加拓展训练的价值[J].2005(3)

1陈军军(1986-),男,河南焦作人,山西师范大学,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体育教育训练学。

1贾淇涛(1985-),男,河南新乡人,山西师范大学,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体育教育训练学。

拓展训练的意义篇9

关键词:高职院校;体育;素质拓展训练

国家教育部颁发的《关于全面提高高等职业教育教学质量的若干意见》指出:“要高度重视学生的职业道德教育和法制教育,重视培养学生的诚信品质、敬业精神和责任意识、遵纪守法意识,培养出一批高素质的技能型人才”;“要针对高等职业院校学生的特点,培养学生的社会适应性,教育学生树立终身学习理念,提高学习能力,学会交流沟通和团队协作,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创造能力、就业能力和创业能力”;“根据技术领域和职业岗位(群)的任职要求,参照相关的职业资格标准,改革课程体系和教学内容”。

共青团中央、教育部、全国学联联合发出的《关于实施“大学生素质拓展计划”的意见》明确指出“大学生素质拓展计划”的实施工作主要围绕职业设计指导、素质拓展训练、建立评价体系、强化社会认同四个环节,通过教学、课堂、讲座、活动等丰富多彩的方式展开。

根据以上文件精神,我院在体育教学中进行了积极探索和大胆改革,经过长期实践,在体育教育素质拓展训练中走出了独具特色的育人之路,特别是在训练模式上进行了有益的尝试,取得了丰硕的成果。

素质拓展训练的内涵与意义

素质拓展训练的内涵以高职院校专业人才培养目标为方向,应对高职院校专业人才培养以及未来职业岗位对身心发展的需求,有的放矢地在体育教学中根据不同的人才培养方向,拓展体育的内容与手段,特色化与专业化地发展学生的身心素质和行为规范,为培养适应生产、建设、管理、服务第一线需要的,德、智、体、美等方面全面发展的高素质技能型专门人才服务。

在学生中开展素质拓展训练的意义即将面临未来职场严酷竞争的大专生不仅在知识、技能等方面还存在着这样或那样的不足,在心智方面也是欠缺较多,主要表现为心理意志薄弱、缺乏团队意识、缺少自我挑战的精神。考虑到职场竞争的激烈性以及当代学生多为独生子女的现状,考虑到专科生相对于本科生的竞争劣势,我院在体育教学中进行素质拓展训练,希望能为学生在走上职场前提供一些关于意志品质、团队意识、沟通能力、规划协调等方面的训练,为他们直面职场竞争压力做好心智储备。

素质拓展训练课程项目的设计原则

要有针对性在校学生与已经在社会上工作多年的人不同,他们还不能一下子适应拓展训练的强度,所以应分析当代学生的心理及生理特点,有针对性地将社会拓展训练俱乐部的训练内容移植进来。拓展训练要根据学生训练的特点,包括他们的性格、社会活动经验、个人能力,编排不同的个人挑战课程和团队协作课程。

要有共同性素质拓展训练设置的课程项目应达到全体受训学生都能积极参与、勇于尝试、自立互助、分享体验的目标。

个人项目与团队项目相结合素质拓展训练的培训项目应是对每个人团队精神和个人意志的考验,项目设计中必须考虑这两个方面内容的有机融合,不可偏重某一方面。

专业的互补性与结合性不同学科的学生因专业性质差异无形中形成了他们的素质差异。素质拓展训练中的基本项目都适合于不同专业的学生,但综合能力训练项目的针对性较强,主要培养领导、协调、组织等管理能力,而有些专业的学生特别缺乏这方面的锻炼。因此,项目设计中应对不同专业的学生进行专业环境分析,力求通过拓展训练达到提高学生能力的目的。

素质拓展训练项目的设置

常规素质拓展训练项目素质拓展训练项目大致分为四类:一是高空项目,包括攀岩、巨人梯、山顶速降、滑翔、航模、求生墙、小泰山、绳网、空中飞人等;二是平地项目,包括蜘蛛网、电网、核弹头、创新呼啦圈、有氧健身操、团队舞等;三是水上项目,主要包括游泳、跳水、扎筏、划艇、漂流等;四是野外项目,包括天然攀岩、速降、野外生存、露营、城区活动、自行车拉力赛等。

我院体育教育素质拓展训练的项目设置我院人才培养的指导思想是:按照“高素质、应用型、强能力、多模式”和“基本要求+特色”的原则,整合课程资源,突出技能培养特色,不断改进传统的教学方法,努力提高教育教学质量。我们根据体育运动项目对专业技能的影响,同时根据学生的兴趣爱好、专业特点和对学生未来工作技能的要求以及学院的基本条件,选择设计了如表1所示的一些素质拓展训练项目。

素质拓展训练的教学法素质拓展训练模式的教学法有别于传统的体育模式教学法,但又吸取了传统教学方法在知识和技能学习方面的经验。拓展训练模式教学法以人本主义理念为价值取向,强调学生的个性与人格、集体与合作、适应与创新、潜能与价值等综合素质的全面发展,以体验学习、探究学习与合作学习等学习方法为理论依据,结合学校体育教学的特点和规律,突出学生的主体性和教师的主导性。在教学中始终贯穿体验、分享、交流、整合、应用等环节。

进行素质拓展训练要注意的问题(1)要事先做好宣传。让学生了解拓展训练,了解拓展训练能给自己带来的帮助。学生的理解和配合将使素质拓展训练的效果更容易体现。(2)要合理安排训练科目。在训练科目的选择上,要注意与其他训练人员的区别,结合在校专科学生的特点,科目主要以训练学生的团队意识和坚强的意志品质为主,增强他们的自信心,注意结合能力拓展以及组织、指挥、沟通、协调、计划等方面能力的培养。一些简单易行的项目对硬件环境要求不高,却有良好的训练效果。(3)要将素质拓展训练尽可能与课堂教学结合起来。在训练过程中,应注重对学生的启发,帮助学生将训练感悟与所学专业知识有机结合,因此,需要有经验的教官和教师进行恰当引导。(4)要注意训练时间的长短。较长的训练时间可能给学生带来生理和心理两方面的过度疲劳,而较短的时间则不利于学生在头脑中建立足够的记忆。可以在学生即将开始实习前的三年级第一学期,用3~5周的时间安排训练为宜。

合理地安排高职学生参加体验式素质拓展训练,是帮助学生增强素质、获得技能、完善自我的一个非常好的方法。通过素质拓展训练,学生在以下方面有显著的提高:(1)掌握了更加专业化、实用性的技能;(2)认识了自身潜能,增强了自信心,改善了自身形象;(3)克服了心理惰性,磨炼了战胜困难的毅力;(4)激发了想象力与创造力,提高了解决问题的能力;(5)认识了群体的作用,增进和加强了团队的参与意识与责任心;(6)改善了人际关系,更为融洽地与群体合作;(7)提高了社会职场的竞争能力;(8)学会了欣赏、关注和爱护自然。

参考文献

[1]陈芒.大学体育教学中素质拓展课程的探讨[J].四川体育科学,2005,(9).

拓展训练的意义篇10

【关键词】拓展训练;风险管理

一、拓展训练风险管理的相关概念

风险管理是指通过一定的手段管理风险,将风险减到最低。拓展训练中的风险是指拓展训练项目中发生危险的可能性。在拓展活动中的风险系数等于项目的伤害的程度和项目发生的可能性的乘积。拓展训练风险管理即拓展培训师在对拓展训练中所面临风险等因素进行考察、预测、收集分析的基础上制定的一整套系统而科学的管理方法。

二、拓展训练风险管理计划的制定

风险管理计划包含风险分析、风险辨别、拟定风险缓解策略,确定风险管理的任务,保证拓展训练的顺利开展。

(一)拓展训练的风险识别。一般分为认知风险、真正风险和绝对风险。绝对风险主要是自然天气等外因导致的。真正风险是指由拓展训练教练、程序、安全器材、设备等因素所致的危险。认知风险是指学员对训练项目的一种心理上不安全的感觉。

(二)拓展训练的风险分析。首先对拓展训练中易受伤的项目进行统计,尽量不做风险系数高的拓展训练。其次层层分析风险形成的原因。其一人为因素,学员对拓展项目的认识不足或者不小心,以及培训员对学员安全意识的轻视,这些都很容易引起危险。其二是环境因素,雷雨天气或者山体滑坡等环境因素,就会制约拓展训练的顺利开展。其三是器械因素,重视拓展场地和器材的建设、更新与维护,如果器材老化很容易引起安全事故。其四是项目管理因素,一个拓展训练的基础和核心价值就是拓展训练中的项目。但是在许多项目的操作和保护工作都做的不够规范,由此增添了的拓展训练的危害。

(三)拓展训练的风险减缓策略。大致有三类:风险回避、风险转移、风险保留和降低风险。风险回避是取消引起风险的行为和条件,从而使伤害发生的可能性变为零,风险转移即使用转移风险的技术,将意外发生频率低,伤害严重性大的风险,转移到其他承包伤害的主体商,例如转移给保险业;风险保留即采用保守的训练方法;风险降低则是对于比较多发生率但却不严重的少许小伤害,建议采纳降低风险的策略,风险降低有两种方式:一是降低风险产生的几率;二是一旦风险事件产生尽可能降低其亏损。

(四)确定拓展训练风险管理的职责

拓展培训部分应建立健全风险管理制度,明细拓展从业人员的要务。以订定合同的方式,确定培训方与保险公司所面临的潜在风险,以及危害事件产生以后,各方所承当的义务和具体赔偿的事项。

三、实施拓展训练风险管理计划

(一)拓展训练实施过程中的风险控制

第一部分,前期的准备主要是为顺利进行拓展训练和达到拓展训练的效果,从全过程进行一定的谋划,是降低拓展训练风险的重要手段。其中主要包含拟定应急预案、检查拓展用具、项目装备资源以及与培训方关于一些详细事项的有效沟通。??

第二部分,过程控制是在项目挑战的过程中的进行风险控制,也是风险控制最重要的环节。培训教练在风险控制的过程当中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是活动的组织者,规则的决定者,流程的规范者,调节气氛的人,监管安全者,化解矛盾者。因此,在项目运作过程中,为学员提供帮助和保障,也是培训教练员的重要职责。

第三部分,培训师对学员完成动作时的协助和保护,是风险控制的有效方法。培训师相比学员对拓展训练的认识会更专业,对项目内涵及其风险点的了解更透彻。所以在项目操作过程中,给学员予以协助和保护,也是培训师的重要职责。

(二)拓展训练风险管理计划的落实

拓展培训机构的全体工作人员都要参与到风险管理中来。拓展培训机构应该把风险计划的内容加入到员工培训当中来,让每一位员工规范项目操作的同时,时刻警惕着安全意识,以及风险管理技术,提高风险管理水平。公司管理者应该演练制定的拓展训练的风险管理计划,以求在实地拓展训练项目中可以准确、顺利地实施计划。另外,在演练过程中可以暴露现有计划中存在的不足和问题,为进一步改进、完善风险管理计划提供依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