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数学教案设计十篇

时间:2023-04-09 14:50:15

小学数学教案设计

小学数学教案设计篇1

【关键词】小学数学;课堂教学;导学案;设计;应用

所谓的“导学案”,主要是指在上课之前教师根据学生的实际学习情况以及课程内容,对一定的情境与问题加以创设和计划,由此来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根据学案设计对学生的学习活动有预期地进行组织,使学生能够有目的性有计划性地接受新的知识。小学生毕竟思维能力还未成形,对数学这种逻辑思维能力要求较强的学科进行学习时,教师必须要适当进行引导,所以,小学数学课堂最应该进行学案导学。学案导学初的也是最主要的部分是导学案的设计,只有先设计好导学案,才能使其在小学数学课堂的应用具有更好的效果。

一、小学数学课堂教学导学案设计要点

1.在设计新课内容导入时,问题设计要能激发学生兴趣

小学阶段学生的求知欲虽然很旺盛,但更多的时候学生仍然童心未泯。再加上数学这门课程本身的严肃和严谨性,普通的教学和导学只会使学生越来越没有学习数学的兴趣。对小学数学课堂来说,课堂提问就成为了一种调动学生动脑、动口、动手去探索的重要学习手段。所以,教师在设计导学案时,设计的问题一定要能够激发学生的兴趣,只有问题设计得好,才能调动他们去思考,促使学生思维处在兴奋的状态,这样才能使“导学案”真正起到“导”的作用。也能够学生提供更多表现自己的机会,培养他们自己理解和掌握问题的能力与意识。

2.导学案设计要抓住教学的重点

课堂教学必须要有重点,导学案的设计自然也不例外,尤其是小学数学的导学案,抓准设计重点是小学数学导学案设计最关键的点之一。教师在小学数学的导学案时,不能仅仅对课堂形式的热闹与否以及课件画面的漂亮与否加以关注,更重要的是通过对教材的分析和研究,抓准小学数学教学应有的重点。在设计导学案的过程中,要尽可能对对该重点进行突出。小学数学课堂一节课的只是断可能会有很多,但真正的教学重点却不多,有时候甚至只有一个,但只要学生能了解和掌握这一个重点,教学就是成功的。小学数学课堂重点的确定必须要在教学内容与目标的基础上,通过导学案时间和过程的设计加以突出。只有抓住教学重点对其突出,才能更加优化教学设计,有效提高课堂效率。

3.导学案在问题设计上要逐步地引申,具有一定的层次性

导学案的导,很多时候是通过课堂问题进行的,通过问题不仅能调动学生的兴趣,而且能培养他们自己思考问题的能力。所以,导学案的设计中问题设计是很重要的。但导学案问题设计除了能吸引小学生兴趣外,还必须要注意问题设计的逐步引申。小学生们思考问题的能力还比较低,对问题的认识也不如成人深刻,太深奥的问题只会打击他们学习数学的自信心。所以,教师在导学案的问题设计上必须要具有一定的层次性,设计的问题一定要能够启迪学生的思维并且对其价值与效果进行考虑。只有这样,才能才能在导学案问题的带领下一步步理解和掌握课堂所学,才能记得深刻,学得顺利。

二、小学数学教学中“学案导学”教学模式的应用

1.按照导学案,明确课堂教学的学习目标

小学数学的导学案在在按照“一课时一学案”的标准设计之后,教师应该在桑科之前先安排学生对本课时的教学内容、重难点等问题进行预习,对学生的思维进行引导,让学生能够对每节课的学习方向和目标有明确的了解,给学生之后的学习奠定相应的基础,让学生在每节课的学习中更具有目的性。以正比例与反比例为例来说,对正比例与反比例的教学必须要建立在学生对比和比例已经有了一定的学习基础后才能进行教学的。之后应该先教授正比例的知识,然后再引导学生认识反比例,这样学生的基础才会打得更劳,对知识的识记也会越深刻。

2.对导学案和课堂教学进行总结,完善学生知识建构

虽然“学案导学”的教学模式要求教师必须放开手让学生能够自主学习,培养其探究泵库。但这些,并不妨碍教师在小学数学教学中主导地位。小学生的自控能力并不强,而且对知识还处在学习的阶段,必须依靠教师的主导才能真正学好应该学习的知识。所以,小学数学教师在对学生的探究和讨论过程进行指导之外,同时应该对导学中学生的争议或问题加以分析和讲解。并对每一堂教学内容引导性地进行总结和归纳以及修正,使学生对知识点有更清晰的轮廓和印象,这样才能更好得构建和完善学生的知识结构。

3.设置有梯度的课后练习题,巩固课堂所学

根据小学阶段学生的理解能力与学习消化程度,教师不仅应该在导学案中设计有层次性的问题,还应该在学案导学的过程中或者课后给予学生巩固知识的相应策略。对学生的学习进行巩固,自然就要牵涉到习题。数学这门学科,练习本来就是他的特性,学生只有多做题,才能更好地理解和巩固所学知识。教师应该在学案导学的过程中,针对学生的不同接受能力和特点准备好有梯度的课后练习题,注意因材施教,把教学共同的要求与学生的个性发展结合起来。保证班级内所有层次的学生都能完成习题,并能够自纠自查。

导学案与教案有本质的不同,导学案不仅包括教师的“导学”,而且包括学生“探究”,是两者共同形成的。学案导学是学生进行探究性学习的一种思维过程,在学案的载体之上,教师通过导学与学生自身探究性的学习相互配合,能更好的完成教学任务,对学生自我能力的发展与自我价值的培养有重要作用。

参考文献:

[1]陈占奎.小学数学教学中要注意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J].新课程学习(上),2011,7(14):145-146

[2]黄建生.“自主探究”课堂教学模式运用初探[J].课程教材教学研究:小教学研究,2010,5(15):78-79

[3]韩义珍.提高数学课堂教学的有效模式――学案导学[J].教育实践与研究(B),2011,8(25):102-103

[4]史淑霞;徐宝贵.学案导学法的课堂运用[J].当代教育科学,2009,9(18):115-116

小学数学教案设计篇2

一、建立典型教学案例,树立教育典范

小学数学课堂教学设计的案例需要满足五个基本条件,才能够让小学数学顺利开展,完成授课目标。第一,小学数学案例的选取内容必须要包含所学的基础知识要点;第二,案例的选取要充分满足学生的内心需求,能够吸引到学生的注意力;第三,案例的选择必须要具有典型性,日后学生在解题的过程中,能够依靠这一个典型案例,进行举一反三;第四,数学教学设计的案例必须要对学生数学思维的发展起到引导和帮助的作用;第五,案例要有代表性和层次性。

比如在学习平均数这一章节的内容时,小学数学教师就可以设计“谁的投篮准确度比较高?”这一个案例习题。“蓝队两名队员,他们分别是花花和飞飞,在体育课的投篮比赛中,花花投了10次,进球9次,飞飞投篮10次,进球一次;另一对为红队队员,他们分别是小王和小李,在体育课的篮球比赛中,小王投篮10次,进球5次,小李投篮10次,进球7次。请问,红蓝两队的投篮比赛中,哪一个队伍的准确度更高?”教师可以让学生们展开自由讨论,最后抽取两个有代表性的学生来进行回答。一个学生代表认为红队的准确度高,因为他们投篮的总数比蓝队的要高;而另一个学生代表则有不同的发表意见,他认为蓝队的准确度更高,因为蓝队中的花花在投篮十次的条件下,投中了九个球,他的准确度很高。教师在两方代表的意见发表完之后,可以进行总结:“同学们说的都非常好,但是我们在讨论红蓝两队投篮的准确度的时候,是不是还有一个重要因素没有考虑到?”学生们窃窃私语,回答出:“每个队伍都有两个人,我们在比较准确度的时候,应该每一个人都考虑在内。”教师点头,并引导学生:“那么,如何同时将两个人的投篮成绩都结合在一起,进行队伍之间的比较呢?”学生们陷入了思考中。这个时候教师就可以提出平均数这一概念和具体的运用方法,学生们瞬间恍然大悟,原来平均数运算就可以轻松解决这一难题。

二、正确引导优势发挥,教育由浅入深

教师在进行案例教学时,要充分把握学生的实际情况和心理需求,从学生的角度出发,由浅入深提出案例、分析案例、解决案例,提高学生的课堂兴趣,让学生更积极地投入小学数学的学习中来。

比如说在学习“长方形的周长公式”这一内容的时候,教师可以在课堂上用粉笔盒和一根丝带,给学生们展示长方形的周长的概念。首先,教师用粉笔盒向学生们提问:“同学们,请问这个粉笔盒上,有没有长方形?”学生们回答,有。教师可以让一个学生上台,指出粉笔盒上存在的长方形。之后继续提问:“那么,我用我手上的这一根丝带,围绕着这个粉笔盒其中的一面长方形转一周,那么这个丝带的长度代表着什么?”学生们陷入思考,教师就可以公布正确答案:“这根丝带围绕这个长方形的一周的长度,就是长方形的周长。”然后,再让学生们看书中对于长方形周长的定义。学生们经过教师刚才的示范,已经对长方形的周长有了深刻的印象,有了一个基本的认知之后,教师再由浅入深地讲解相关的题型,有利于学生在脑海里建立一整套有规律的解题思路。

三、合理创设课堂情境,提高学生兴趣

在数学课堂上,结合教学实际合理地创设情境,对于学生理解题目、解决题目,有着意想不到的帮助。

比如,在学习乘法的时候,教师可以提出接近于学生生活的题型,让学生更快地进入解题的情境中。“小花有一个书柜,书柜一共有五层,每一层的书架上都有十本书,请问小花的书柜里面一共有多少书?”在学习乘法之前,学生们只接触了加减法,教师出了这个题目之后,大部分同学都会按照以前学习的加法来运算,耗费时间。教师可以等学生解出正确题目之后,说:“同学们,我有一个更简单的方法,让大家能够马上算出小花书柜里书的数量,请大家翻到书的xx页,我们今天来一起走进乘法的世界。”由一个简单的小题目,让学生们迅速地投入思考中,然后引出接下来的学习内容。这种创设情境的方法,对于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有着重要作用。

小学数学教案设计篇3

小手比一比

教学名称:数学

教学内容:小手比一比

教学目的:1、教幼儿认识1——3的数字形。2、让幼儿能用手指头表示数字1——3。

教学准备:1、卡通数字1——3。2、1——3的大数字卡以及相应图片。3、魔术口袋以及小水果。

4、小数字卡片1——3幼儿人手一套。

教学过程:

一、开始部分:

用歌曲引出课题

:教师唱自创歌曲:“一象铅笔细又长,二象小鸭水中游,三象耳朵听声音,我们请他们来做客。”请出数字宝宝1、2、3。那么数字宝宝是不是象歌曲里唱的那样象铅笔、小鸭和耳朵呢,让我们一起来看看吧。

二、基本部分:

1、请出数字宝宝,用数字和图片相对应,让幼儿看看数字是否象歌曲中唱的一样,加深幼儿对数字的理解和记忆。

2、游戏:我出几你念几。教师随意出示大数字卡,让幼儿念出卡片上相应的数字。

3、用手指表示数字:教师:现在请小朋友伸出你灵巧的小手,告诉我你的小手都有那些本领?(幼儿自由回答)那么你会用小手表示1、2、3吗?教师带领幼儿用手指表示1、2、3,同时纠正幼儿的错误手势。

4、游戏:我来说,你来比。教师说出数字,幼儿用手指来表示。同时也可以选择幼儿担任小老师。

5、游戏:看实物出手指。教师从魔术口袋中拿出相应数量的实物,让幼儿说出数字同时用手指头来表示其数量是几。

小学数学教案设计篇4

关键词 361全覆盖 山区数学 导学案设计

中图分类号:G622.4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7661(2017)06-0032-02

所谓“361全覆盖”教学模式,也被称为三生、六环、一目标教学模式。三生,指的是在教学过程中应该以学生为本、教学内容要生动有趣、重视教学成果的生成。六环则指的是教学中的六个具体环节,依次为激发兴趣、引导探究、效果展示、教师点拨、成果训练和新课预习。剩余的一目标则是实现高效教学,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保障学生的学习权利。体现到山区小学数学的导学案设计中,则要求山区小学数学教师结合上述教学模式进行导学案设计。

一、“361全覆盖”课堂教学模式的流程

在山区小学数学教学中,实施“361”全覆盖课堂教学模式的第一步是结合山区小学环境和小学生的实际情况创造积极的学习氛围,塑造情境调动小学生学习的积极性。这方面需要山区小学在设计导学案的时候,充分运用山区小学中现有的各种教学资源,积极融入多媒体等先进的教学课件,为小学生创设情境提供帮助。在这一环节中,山区小学数学教师需要将导学案中的观点、结论融入到具体的案例中,用提问的方式引导小学生思考,更加牢固的掌握数学知识。“361全覆盖”课堂教学模式的第二个实施环节是将小学生进行小组划分,并针对每个小组的具体情况进行任务布置。所以山区小学数学教师在设计导学案的时候,应该重视为小学生设计合理的讨论,交流时间。让他们通过思考、探讨掌握数学知识的同时,学会自我表达与倾听,懂得尊重不同观点。

实施“361全覆盖”教学模式的第三个环节是展示学习成果,为学生学习中出现的问题进行引导。这需要山区小学教师在设计数学导学案的时候,有步骤的对小学生进行引导,要设计出足够的r间让小学生阐述自己对数学问题的看法,同时留出时间让抱有其他观点的小学生发表下自己的疑惑。在这样的情景小,小学生会感受到平等和民主,从而更加积极的参与其中。第四个环节是对山区小学数学课堂进行总结和归纳,并对小学生的观点加以引导升华。此阶段山区小学数学教师需要在导学案中设计出具体的方式步骤,全面考虑小学生学习成果中存在的疑惑,针对性的设计出引导方案。第五个环节是通过当场对小学生进行训练,当场反馈的方式,加深小学生对知识的掌握程度。这方面山区小学数学教师需要在导学案设计过程中结合课堂的教学目标以及学生的具体情况设计出合理的练习题,对学生进行针对性的训练。最后一个环节是在小学生掌握数学知识的基础上加以拓展,对下一堂数学课进行预习。该阶段山区小学数学教师需要在导学案中设计出拓展训练题,引导小学生积极探索。

二、山区小学数学导学案设计中运用“361全覆盖”教学模式的注意事项

(一)导学案的设计应关注学生的思维

由于不同地区教学水平和教学方式不同,所以当前人教版的小学数学教材并不适用于所有的小学。例如在山区小学数学的人教版教材中,存在问题难度偏高的现象。如果让学生课下独立预习,很容易出现学生不能完全理解而预习受阻的问题,起不到预习应有的作用。所以山区小学数学教师在设计导学案的时候,应该结合山区小学的实际情况,将问题的难易程度适当调整,或者将难度较大的问题进行分解,通过问题串的方式逐步引导学生获得答案。

(二)导学案的设计应注重对学生学习方法的指导

“361全覆盖”教学模式下,山区小学生从最初的被动接受者转变为知识的发现者,在他们发现知识的过程中,如不加以引导,很有可能走入误区。所以山区小学数学教师可以在导学案中设置一些类似于“答疑解惑”“友情提示”等项目,用来提示学生一些思考方向和学习方法,提高小学数学教学的趣味性,让小学生朝着正确的方向思考,获得应有的学习效果。

(三)导学案的设计应注重预习问题的提出与解决

山区小学生再利用导学案进行数学预习的时候,往往容易出现很多自身难以解决的问题,此时山区小学数学教师应该积极的给予引导,鼓励他们思考问题。然而在山区小学数学教学中,往往小学生的预习不会发生在课堂中,所以山区小学数学教师应该在导学案中设计“疑惑部落”,让小学生将自己在预习过程中出现的难以理解或者存在疑问的问题记录下来。小学生在对自身疑惑进行记录的过程中,也会对问题进行二次思考,有利于提高小学生的思考能力。不仅如此,山区小学数学教师可以将小学生的疑问进行收集归纳,设计成为课堂中的小组讨论主题,为“361全覆盖”教学的探究学习过程提供资料素材。

参考文献:

小学数学教案设计篇5

关键词:课程标准;任务驱动法;任务案例;教学模式

0 引言

为了改变教师讲学生听的传统教学模式,在图形图像处理课程的教学中我们采用了任务驱动的教学模式。任务驱动法强调学生要在真实的情景任务驱动下,在探索任务和完成任务的过程中,以自主学习和小组协作的方式进行学习。实践证明,利用任务驱动法进行教学可以把枯燥的理论知识和技能融化在各种真实情境中,在轻松的氛围中以师生互动的方式来激活学生的思维,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不但有利于教学效率的提高,而且可以有效地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提高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这是一种把学生从书本中解放出来,从而获得知识、提高能力、发展智力的一种行之有效的教学模式。

1 任务案例设计原则

利用任务驱动法教学,任务案例设计是至关重要的,任务案例质量会直接影响到教学效果,所以教师在课前要认真分析课程标准和教材,明确课程的培养目标,在课程标准的指导下,把总体学习目标分解成一个个小目标,并围绕着这些小目标来设计相关的任务案例。通过这些小的“任务”来实现课程总的教学目标。在设计任务案例时要依据教学内容、能力培养目标来进行设计,既要结合书本知识又要结合行业实际案例,让学生在任务案例中能运用知识和技能去解决实际问题。

1.1任务的趣味性和合理性

在设计任务案例时,要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感兴趣的方向进行设计,通过任务的趣味性把学生吸引到教学中来,让学生在乐中学、玩中学,在确保完成学习任务的同时也要顾全任务的合理性,要符合客观实际和教学目标。

1.2任务的系统性

在设计任务案例时,要了解学生情况,学生所具备的专业知识、认知能力等,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和知识的系统性进行设计,要注意知识点的连贯性,循序渐进,使学生通过一个一个任务的完成,逐步提高能力,从而形成一个完整的知识体系。

1.3任务的真实性

在设计任务案例时,应以培养职业能力为重点选取训练内容,以符合社会岗位对人才在知识、技能、素质等方面的要求。所以,任务案例可以选择来自社会、企业的真实项目案例进行训练。

2 本课程任务案例设计

本课程的教学对象是一年级新生,在设计第一个情境任务案例时就要针对学生的现有水平去考虑任务案例的大小和难易程度,为了使课程的知识点和技术能由浅入深地进行,第一个任务案例的难度不能太大,选择的任务案例要容易引起学生的学习兴趣,在这个阶段教学重点是让学生对本课程产生兴趣,使学生积极参与到教学过程中去。

经过第一个任务案例的训练,学生已经初步掌握了软件的使用方法,但对一些知识和技能还不能灵活运用,还不能去创作平面设计作品。这样就要考虑后面的任务案例中要包含强化训练的内容,通过选择一些经典的作品让学生模仿练习、学习。通过模仿训练进一步消化基本知识和技能,并开始进入学习平面设计作品的制作流程。所以后面的任务案例可以通过效果图的模仿制作,让学生理解各个工具和命令所能制作的各种效果,使学生进一步掌握完成这些作品的制作所需要使用的工具和命令,这样学生经过一些任务案例的训练就能基本驾驭软件的使用,所以下一步就可以进人项目教学阶段。在设计项目时可以提出更高的要求,使学生进入到独立创作阶段。

根据以上分析,本课程所选择的任务案例将从培养学生对课程的兴趣入手到能制作较大型的作品,共设计了“影楼数码照片后期处理”、“网页页面制作”、“插画作品制作”、“广告公司平面作品制作”等多个情境任务案例,任务设计在知识上是循序渐进,在能力上是逐步提高标准。其中来自生活的像片处理案例可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可以活跃思维。“影楼数码照片后期处理”任务案例针对的是照片处理应用领域,涉及到的类型有:“婚纱照”、“风景照修饰”、“生活照修饰”、“艺术照修饰”等技术,通过在“玩中学”来训练学生掌握photoshop的基本操作和一些常用功能,以及在照片处理方面的技术。这个设计来自生活中的情境任务案例,可以使学生从一开始学习这门课时就能产生很大的兴趣,为后面的学习奠定好的基础;“网页页面制作”任务案例通过经典网页页面制作,训练学生利用软件制作网页页面方面的能力,在制作各种网页的过程中将大量重复使用photoshop软件的各种知识和技能。其中包括各种工具、菜单命令、图层、通道、路径、滤镜等的应用。通过这样的强化训练,学生将能够灵活地运用这些知识和技能。学生不仅可以掌握制作网页页面的技术,也会触类旁通地学会制作其他平面设计作品;例如“插画作品制作”任务案例可以练习钢笔工具、绘图工具的运用,使学生掌握矢量图形的绘制,并重点强调图形、色彩技术的运用,使学生进一步理解photoshop软件在制作插画中的应用;“广告公司平面作品制作”任务案例要求学生完成平面广告、海报等平面作品的制作。这样通过几个任务案例的训练可以使学生达到课程教学目标的要求。下面将针对一个具体的任务案例给出教学方案设计分析。

3 影楼照片后期处理任务案例教学方案设计

选择数码照片处理作为本课程的第一个任务案例,主要是在入门阶段就对学生进行兴趣培养,这对于后面的教学有很大的好处;另外网页设计、平面广告设计等也需要用到经过后期处理的数码照片。这样的设计符合循序渐进的原则。

3.1任务情境描述

某影楼数码照像设计公司是专门制作影楼婚纱照,个人写真,宝宝照等各类数码相册的设计公司。顾客只需提供拍好的数码文件,该公司就可以提供从修版、美术加工到制作为成品的服务。本任务就是针对客户数码照片所进行的后期处理和艺术加工,完成修复、润饰、调色、单片设计、相册设计等制作工作。

3.2任务教学目标设计

要完成好一个任务首先要有明确的目标,所以任务教学目标是任务案例教学方案设计的重要部分。本设计方案的设计目的有以下4个。

(1)学体目标

熟悉数码照片的处理流程,掌握数码照片处理的基本知识和技能;能综合运用各种基本工具以及图层、路径、通道等技能对数码照片进行后期加工与处理

(2)能力培养目标

能正确地采集、分析数据,掌握图像的输入、输出技术;

能通过各种途径获取创作所需要的图文素材;

能综合运用各种基本工具对数码照片进行加工与处理;

平面设计制作能力。

(3)知识培养目标

掌握课程的基础知识、图像的输入、输出知识、颜色的基本原理、选区制作方法、图层、路径、通道的使用;

掌握绘图、修图工具的使用;

掌握调色、修片、抠图的专业技法。

(4)态度、素质培养目标

培养学生工作细致认真的态度、分析问题的能力、创新能力、良好的团队协作精神和沟通能力。

3.3学习任务设计

(1)任务1:影楼数码照片需求分析

在本阶段,学生可以充当影楼数码设计师的角色对收集的数码照片素材进行分析,找出存在的问题,并了解数码照片的基本常识,由此掌握图像的尺寸、大小、格式、像素、色彩等相关知识。教师可以帮助学生从构图、色彩、色调、曝光等方面进行分析,从而引导学生学会判断一幅照片的优劣。学生可以分小组对用户需求进行分析,通过讨论、分析、对比,找出照片的存在问题,了解用户的要求。让学生参与到教学过程中来可以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增强他们探索知识的欲望,为以后的学习开一个好头。

(2)任务2:学习照片处理技术

在这一教学阶段。主要处理上一阶段分析出来的有问题的照片,即对数码照片进行调色和修片等处理,比如处理曝光不足的数码照片,调整照片色调,抠像,人物照片修饰等,并通过学习数码照片的艺术特效制作一些简单艺术照。这些教学内容和学生的实际生活有联系,学生会表现出极大的学习兴趣和热情,会积极地完成学习任务,这样既可以学习软件的一些基本知识,又能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是一个一举两得的好方法。

这一阶段,学生主要学习软件的基本操作,包括选区制作、照片的基本处理方法、调色与修片、抠图、绘图等知识和技术。边学边练,为下一阶段完成更复杂的任务打下一定的基础。

(3)任务3:数码照片的后期设计与制作

通过前期的学习,学生已经基本掌握了课程中的一些基本知识和技能,已经可以独立地制作一些简单作品了,所以在这一阶段要求学生把处理好的照片制作成相册。本任务的教学内容涵盖了图层、通道、路径、滤镜的应用。本阶段的学习目标是培养学生初步的平面设计能力。

3.4教学方案设计

(1)任务1:基本技能学习及影楼数码照片需求分析(6学时),教学方案如表1所示。

(2)任务2:学习照片处理技术(6学时),教学方案如表2所示。

(3)任务3:数码照片的后期设计与制作(8学时),教学方案如表3所示。

这个情境任务教学过程的组织是通过小组合作学习的方式完成的。在任务实施过程中,小组成员互相讨论,基础好的学生辅导基础较差的学生,在合作中共同提高,使每个学生都能体验到了参与的快乐,培养了合作精神。通过该任务学生可以掌握影楼数码照片后期制作的流程和基本的设计方法以及课程的基本知识和技能。

4 结束语

通过实践,证明了利用任务案例教学法,可以取得很好的教学效果。任务驱动法确实是一种很好的教学模式。在完成任务的过程中,学生经常自己提出问题,并经过思考和讨论去解决问题,使得学生不仅学到了知识、提高了技能,也培养了探索创新的精神。在组织教学的过程中,教师如何引导学生去探究完成任务的途径是很重要的,这也对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教师要提前做好各种学习资料的准备和自身知识、技能的储备,要不断提高自己的执教能力,才能真正在教学过程中起到教师的主导作用。

参考文献:

[1]赵志群.职业教育工学结合一体化课程开发指南[M].清华文学出版社,2009.

[2]甘肃省临泽职业技术教育中心教导处.任务驱动教学法.省略,2007.10.

[3]周丽宏,任务驱动教学法在《服装结构设计》教学中的应用[J],职业教育研究,2010.3:86-88.

小学数学教案设计篇6

【关键词】小学数学;学案;数学思考;新课标

中图分类号:G623.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0568(2016)01-0118-02

提起“学案”,许多人都耳熟能详,并将自主学习与提前预习相联系,学案不只是简单的知识罗列,答案详解,而是要起到引领学生思考的目的。那么,如何在教学前引导学生挖掘教材,从而带着思考进入课堂,使学生的思考更加主动深入,实现新教材与新课堂的最佳整合,让“小学案”发挥其真正的“大作用”。笔者就教学实践谈以下几点看法。

一、学案,是师生数学思考的载体

学案是思考的载体,是教师针对本班学生情况对教学设计的一种个性思考,更是为学生“量身定做”的学习方案。对学生而言,学案又是不同个体对同一知识进行思考的平台。它能够起到“导读,导听,导思,导做”的作用,是独一无二的,是教师智慧的体现。学案的核心是“阅读,理解,思考”。

二、学案,引领不同形式的数学思考

数学教学的主要目的是借助数学知识引导学生学会思考,形成能力,并逐步构建完整的数学知识体系。因此,学案有三种形式:一是单元学案,二是新课学案,三是习题学案。

1. 单元学案――引领学生对单元数学知识结构的整体数学思考

单元学案用于一个单元的起始设计,可运用图表填空的方式,引导学生阅读教材中的小标题、例题、习题,试着概括单元知识点,了解单元知识之间关系,从而对整个单元教学任务有个整体初步认识。例如,《分数乘法》这一单元学案设计,要求学生阅读例题,分别将例题与课题相连线。教师在课上可利用几分钟时间请学生请学生交流对本单元知识的体系认识,对重点的把握,使学生加深对年学知识的掌握,并在单元结束时进行知识间联系的梳理,纳入已有知识体系,从而使学生站在一定高度对所学知识有个新的认识,为下一步的学习奠定基础。

2. 新课学案――引领学生主动学习的个性化思考

新课学案往往用于新授课前,主要作用是帮助学生阅读教材,并对某一知识点形成自己的认识和理解,从而找出思考中的疑点,以便在课堂上重点解决。因此,学案的设计要抓住重点,便于引导学生阅读教材,对难点进行数学思考。

概念教学,以概念的理解为主,设计解释词语,圈画重点,判断改错,设计问题等方式引导学生思考概念的核心和外延,并针对学生阅读教材粗枝大叶,不能够边读边思考总结,从而忽略细节的问题,学案设计中,要引导学生研读语言,关注细节。例如《倒数》学案,“倒数”(乘积是1的两个数互为倒数)概念要突出哪三个重点?即积是1、两个数、互为。一个字一个词的理解,可使学生的思维更深入。

计算教学学案的设计要抓住计算中的新知识点,提出来让学生依照提示进行思考,同时,教师也要对读书方法进行提示和指导,如“红色字带表什么?”“小精灵的问题你能回答出来吗?”促使学生对教材内容进行思考,对知识内涵进行思考。例如《一个数除以小数》学案设计中,12.6÷0.28书写竖式计算过程必须能体现移动小数点的过程。因此,学案设计为“请你细致观察竖式中被除数和除数的小数点是怎样移动的?”“为什么会有这样的移动?”“观察书中竖式小数点是怎样划去的?”“教材中为什么有的字用红色标记?”经过这一系列的问题,学生就把握了本节的重难点,并学会了细致阅读数学书的内容。

再如,解决问题的学案设计要找出新知的难点,通过教师的叙述去引导学生理解,并设计补充题目,让学生在完善中理解关键知识。例如《用方程解决问题》学案设计:

(1)解决生活中的问题我们一直用的是算术的方法,比如:小明跳远成绩是4.21米,超过原纪录0.06米,原纪录是多少米?解决方法:4.21-0.06=4.15(米)。

(2)现在,我们认识了方程,还可以用列方程的方法解决问题。

(3)我们所列的方程要包含这两个条件:含有未知数、等式。

(4)所求的问题:原纪录是多少,就是不知道的数,也就是未知数,我们把这个量用字母表示,当用一个字母表示时一般用X。

(5)所以,要把这个意思用一句话告诉人们,就这么说:解:设原纪录是x米。这是解题第一步:确定未知数。

(6)解题第二步:确定等量关系:小明成绩、原纪录、超出的0.06米。这三个量有三个关系式:你来填前两个等量关系式的运算符号,和写出最后一个关系式

① 小明成绩 原纪录=超出的0.06米

② 原纪录 超出的0.06米=小明成绩

③( )-( )=( )

(7)根据三个等量关系式一一对应列出三个方程:

① 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 _____________________

③ _____________________

(8)这三个方程两个是成立的,一个是算术解法,用对号和叉在上面表示出来。

(9)第三步就是解方程和检验并写答了。

小学数学教案设计篇7

关键词:案例教学法;VFP程序设计;教学改革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2)04-0153-02

VFP是为我校文科生开设的一门计算机程序设计基础课,作为第一门语言课,学生学习起来比较困难,同时对文科生而言,由于缺少理性的逻辑思维方法,再加上VFP这门课程实践性很强,这样造成了教学效果并不理想,学生普遍感觉学习有压力,理论和实际联系不上。因此,我们提出了在VFP教学中采用案例教学的方法,结合实际引入学生比较感兴趣的案例,将学生学习由被动变主动,全面提高学生计算机动手能力。

一、案例教学的定义

案例教学法(case methods of teaching)是根据学生培养目标和教学目的要求,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以案例为出发点,把学生带入特定的事件场景中进行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培养学生运用理论知识并形成技能技巧的一种教学方法。案例教学因其具有直观、形象、生动的知识表现,以及深刻、具体、丰富的实践背景,对学生掌握知识,吸收理论知识有着非常积极的作用。实践证明,案例教学法在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开发学习潜能、提高其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等方面很有成效[1-2]。

二、VFP教学案例的选择

我们结合学生的实际情况,根据教学的要求,我们选取了如下几个典型的案例作为教学使用[3]。实例1:由于VFP既是面向对象的程序设计又是面向过程的程序设计,在面向过程的结构化程序设计中我们介绍3种基本结构:顺序结构、选择结构和循环结构。在讲解过程中我们主要以编程实现如何求分段函数、求最大值和最小值、求阶乘、打印图形、判断素数、数组排序等常用算法为例进行教学的。在面向对象的程序设计中,我们在介绍常用控件的使用方法的同时,引入一些典型的案例。实例2:设计一个简易常用数学表的表单,如图1所示。该表单介绍了标签控件、列表框控件的使用,同时,又使学生对常用的数学表产生了兴趣。

实例3:设计如图2所示表单,求2到100之间的所有素数,要求当单击开始按钮的时候在编辑框中显示素数的结果,退出按钮有退出表单的功能。该实例讲解了标签、编辑框和命令按钮的使用方法,同时将面向对象的程序设计方法和面向过程的设计方法结合起来,使学生把复杂的编程过程与我们看得见的界面结合起来,既生动又形象。实例4:设计如图3所示的单窗体的十进制计算器。该实例基于一个窗体,这个程序可以实现计算器的加、减、乘、除等简单计算功能。这也是面向过程、面向对象与可视化程序设计的综合案例。实例5:设计一个学生成绩管理系统如图4所示,要求包括数据的录入、统计(如求成绩平均值、最大值、最小值等)、查询等功能。该案例是将我们学到的VFP中的表、表单、面向过程的程序设计与面向对象的程序设计的综合应用案例。

三、VFP教学案例的运用

在有了好的教学案例的基础上,对教学案例的运用也是比较关键,在案例教学中我们是教师讲解、学生分组实验和大案例相综合的方法进行的[4]。

1.教师讲解。教师应该把每个案例给学生讲解明白,该案例的作用、功能及实现的基本任务。让学生对案例有所了解,进入案例情境。教师在讲解案例的同时,要教会学生如何分析问题、如何解决问题,找到解决问题的关键所在,同时把案例的效果演示给学生,使学生感觉到VFP课程的讲授更加直观、形象。

2.学生分组实践。在教师讲解与演示案例后,学生根据实际情况自行分组,对所学的案例进行亲自动手实验,开发出案例的效果。在完成案例开发的同时,各小组要进行分组讨论、交流学习体会,总结案例的优缺点,如何改进。通过该方法可以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兴趣。

3.设计大案例。在经过教师讲解,学生分组实践后,我们可以设计一个大型的案例,通过该案例把学生领悟到的案例教学法的特点都应用在该案例中,总结经验,写出学习报告,将理论与实际相结合。

在《VisualFoxPro程序设计》教学中运用案例法教学,使学生能够从实际应用系统开发的角度来掌握知识,不仅提高了学生学习的热情与积极性,同时提高了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创新能力,取得了较好的教学效果。

参考文献:

[1]王新,陈同俊.案例教学法在VFP教学中的应用[J].福建电脑2007,(12)8:27-28.

[2]杨爱鑫.高等院校VFP教学中案例教学法的应用[J].科技信息,2009,(11).

[3]刘英魁,许爱中.浅析案例教学法在VFP课程中的应用[J].河北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06,12(11):76-77.

小学数学教案设计篇8

[关键词]任务驱动型;案例教学模式;C语言程序设计;教学;应用

doi:10.3969/j.issn.1673 - 0194.2016.20.148

[中图分类号]TP312.1-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0194(2016)20-0-02

0 引 言

“C语言程序设计”是学生学习计算机程序设计的入门课程,目前大多数高校计算机专业学生都开设了该门课程,该课程的教学目标是使学生掌握C语言的基本语句结构、算法以及程序设计的方法和技巧,该课程是后续课程(如数据结构等)的前导课程,更是其他计算机专业课程的理论和实践基础课程,因此掌握好该门课程对学生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那么如何在“C语言程序设计”课程教学中采用行之有效的教学方法来取得最佳的教学效果,是很多任课教师都在探索的课题。任务驱动型案例教学模式建立在建构主义教学理论基础之上,充分体现了“双主模式”的教学思想,是行之有效的全新教学方法,近些年已经在教学中被广泛应用,并积累了丰富的教学经验,本文将就任务驱动型案例教学模式在“C语言程序设计”课程教学中的应用进行详细探讨。

1 “C语言程序设计”课程传统教学法存在的问题

首先,目前大多数高校的“C语言程序设计”课程仍然采用传统的“填鸭式”教学模式,即课堂以教师讲授为主导,教师一言堂,学生被动地接受所学知识。由于该课程的特点是概念比较复杂,各种语句规则严格,每节课上教师把主要精力都集中在讲解各章节中涉及的语句、语法、程序等的基本格式功能以及使用方法上,与学生之间的互动非常少,不注重调动学生思考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学生不能参与到教学中来,使学生觉得此门课程难度大、内容枯燥乏味,因此对学习失去兴趣,上课注意力不集中、溜号现象严重。其次,教师过于重视理论内容,学生实验学时的安排也相对减少,上机操作时间不够充分,并且学生上实验时操作的主要内容只是将理论课上教师讲过的知识进行模仿测试一下结果,学生对所学知识并没有达到真正理解,只知其然不知其所以然,在课后学生自己很难独立写出良好风格的程序,没有真正实现对学生程序设计能力的培养。另外,当前的教学模式由于学生并没有参与过完整的系统开发,也使学生对所学课程缺乏整体认识,认为各章内容联系不大、互相脱节,使学生搞不清楚所学知识在实践中的具体应用,在以后的学习及工作中如果遇到相关问题,学生仍然不知所措,找不到解决问题的方法。总之,以上存在的教学问题使教学效果较差,既不能充分发挥学生学习的主动性,也不利于培养学生独立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2 任务驱动型案例教学模式在“C语言程序设计”课程教学中的应用

2.1 任务驱动型案例教学模式介绍

传统的案例教学模式是把教学内容划分成一个个独立的典型案例程序,在教学过程中通过完成特定案例的事件情景来引导学生掌握相关的知识点,这种模式侧重于对案例程序本身的分析讲解,而对知识的延伸比较少,学生所掌握的知识点是零碎不系统的,不利于培养学生综合分析问题的能力。而任务驱动型教学模式是以完成一个或多个任务为主线来展开教学,把各章节的知识点融入到完成任务的各个环节中去,在推进任务的完成过程中,不断拓宽知识的深度和广度,直到将任务全部设计完成,使学生既学到了知识又培养了能力,但这种教学模式可能会遗漏一些重要的知识点,使学生对某些重要的知识点掌握不牢固。

任务驱动型案例教学模式汲取了案例教学模式和任务驱动教学模式各自的优点,首先在课前教师要设计一个与学生所学专业相近或日常比较熟悉的大项目作为教学任务向学生,然后在教学过程中再把这个大的项目任务划分成多个具体小案例,每个小案例都与这个大“任务”有着密切联系,教师在每节课的具体教学时再把各个知识点结合这些小案例进行分析讲解,使整个教学过程都以完成这个“任务”作为驱动,一步步推进任务,直至将整个大任务完成,这种教学模式将教师由知识的传授者变成了教学的引导者,使学生真正参与到教学中来,每节课学生都要带着任务去学习,在完成任务的过程中逐渐掌握所学知识,既能够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学习的积极主动性,同时也培养了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2.2 “C语言程序设计”课程教学内容介绍

第一章:C语言概述,主要包括C语言的发展历史、C语言的特点、C语言程序设计初步、C程序上机调试步骤等内容。

第二章:基本数据类型与常用库函数,主要包括字符集与标识符、基本数据类型、常量、变量、数据的输入与输出函数、常用库函数等内容。

第三章:运算符和表达式,主要包括算术运算符和算术表达式、自增自减运算、位运算、赋值运算、关系表达式与逻辑表达式、条件表达式与逗号表达式等内容。

第四章:算法与C语言程序设计基础,主要包括算法的概念、算法的常用表示方法、结构化程序设计方法、顺序结构程序设计、选择结构程序设计、循环结构程序等内容。

第五章:数组,主要包括一维数组、二维数组、字符数组等内容。

第六章:函数,主要包括函数的定义、函数的调用、函数的嵌套调用与递归调用、局部变量和全局变量、变量的存储类别、内部函数和外部函数等内容。

第七章:编译预处理,主要包括宏定义、文件包含、条件编译等内容。

第八章:指针,主要包括指针的基本概念、指针与一维数组、指针与二维数组、指针与字符串、指针与函数、指针数组与多级指针等内容。

第九章:结构体与共同体,主要包括结构体类型的定义、结构体类型变量、结构体数组、结构体和指针、结构体和函数、链表、共同体、枚举、用typedef定义类型等内容。

第十章:文件,主要包括文件的基本概念、文件的打开和关闭、文件的读写、文件的随机读写、文件状态检查函数。

第十一章:C++与面向对象技术,主要包括C++语言简介、C++程序简介、C++对C的扩充、类和对象、构造函数、析构函数、继承与派生类等内容。

2.3 任务驱动型案例教学模式在“C语言程序设计”课程教学中的具体应用

“C语言程序设计”课程具有很强的实用性,既可以用来编写系统软件,又可以用于编写各种应用软件,非常适合任务驱动型案例教学模式。为了集中学生注意力、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教师在教学的第一次课上可以向学生展示使用C语言软件开发的应用软件例子,比如:学生成绩管理系统、财务管理系统等,以此作为贯穿整个一学期学习程序设计的大任务,然后再详细向学生介绍系统的总体架构以及包括的各项功能模块,以学生成绩管理系统为例,该系统主要包括成绩的录入、显示、添加、删除、修改、查找、排序、计算总分与平均分、保存数据和退出系统等功能,然后将实现该系统所用到的“C语言程序设计”课程中的各章相关知识点向学生简单作介绍,使学生对该门课程有个整体的了解,并体会到学习该课程的实际意义,接下来以开发完成该系统这个大任务作为整个教学过程的驱动,再将该系统各项功能模块的实现作为具体的小案例来展开教学,使教学的全部内容与该系统完全融合在一起。下面对实现该系统所设计的小案例以及涉及的知识点进行简单介绍。

小案例一:进入系统界面的实现,应用到顺序结构程序设计及输出函数等相关知识点。

小案例二:成绩录入的实现,应用到循环结构、一维数组、二维数组、字符数组等内容。

小案例三:成绩查询的实现,应用到表达式、数组、选择、循环结构程序设计、函数、结构体数组、指针等内容,其中可以实现按用户输入的条件等进行成绩的查询。

小案例四:成绩排序的实现,应用到各种排序方法、结构体数组、指针等内容。

3 结 语

通过几年的教学实践证明,在“C语言程序设计”课程中引入任务驱动型案例教学模式,与传统的教学方法相比,不但使学生的学习兴趣更加浓厚,而且大大提高了学生学习的积极主动性,同时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也明显增强,取得了非常好的教学效果,对“C语言程序设计”课程教学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

主要参考文献

小学数学教案设计篇9

【关键词】积极心理学数学预学期待乐学幸福

一、 预学、积极心理学的界定

预学是指学生在教师讲课前自学教师要教授的新课的习惯。叶圣陶先生曾深刻指出:“什么是教育,简单一句话,就是要养成良好的习惯。”尤其是小学生,更应该重视学习习惯的培养,为学生的发展打好基础,如预先学习的习惯。由于每一个学生的学习基础、学习能力参差不齐,必然会有一些学习“暂时落后”的学生,而帮助这些学生迅速赶上去的最佳途径就是预学。通过预学,不但可以缩短他们在学习上的差距,还能使他们在课堂上显得更自信,更有勇气,而且还可以让他们自己摸索出一套自学的好方法,从而可以提高课堂效率,享受成功的幸福感。如果我们的预学案设计能从多了解儿童、关注儿童的视角给予多一些鼓励和期待,这样就能使儿童去愉快预学,那一定会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积极心理学是心理学领域的一场革命,也是人类社会发展史中的一个新里程碑,是一门从积极角度来研究传统心理学研究内容的新兴科学。积极心理学作为一个研究领域,它采用科学的原则和方法来研究幸福,倡导心理学的积极取向,以研究人类的积极心理品质、关注人类的健康幸福与和谐发展。数学预学活动中运用积极心理学,从儿童的视角来设计预学内容,让儿童愿意学数学,把数学当作是一种好玩的、有挑战性的游戏,从而体会学习带来的乐趣,体验成功的幸福感。

二、 预学的小改变带来了大幸福

(一) 激励型预学案的设计

数学是一门逻辑性、系统性很强的学科,旧知识的学习往往是新知识的基础,新旧知识的联系是非常紧密的。教材本身的编排也十分重视沟通知识之间的内在联系,以使学生在已有知识的基础上进行知识之间迁移,掌握新的知识。我们只有把握知识之间的联系,用儿童的视角精心设计激励型预学案,才能让学生以积极的心态乐学。

在“圆的面积”这课的预学案设计中,我注重了迁移―运用―拓展的设计理念,做了如下设计。

1. 自学例7――我能行。通过例7的学习,你知道圆的面积与它的半径有什么关系吗?

2. 回忆。我们在推导平行四边形、三角形、梯形面积公式时都运用了()的方法。圆的面积公式推导能不能也用这个方法?你打算怎么办?

用准备好的圆片剪一剪、拼一拼,做一个能干的我、聪明的我,试试吧!

3. 我的研究报告。

(1) 我们把圆转化成一个近似的()。(我来露一手:贴图展示)

(2) 转化后的图形与原来的圆比较:

圆的面积=,S=。

4. 最棒的我――我的新发现:。

学生在学习圆的知识之前,已经有了学习平行四边形、三角形和梯形面积的经验,已经渗透了转化的思想。通过预学案的提示,自己开动脑筋,动手操作、实践,再加上教师的鼓励语,学生都会在不同程度上进行了预学,为新课的学习打下了基础。课堂上教师就可以根据学生的预学情况来调整自己的教学流程,紧扣学生不明白问题来讲解。这样的课堂针对性更强,更高效,教师还有时间进行知识的拓展。教师教得轻松,学生学得愉快,都体会到了课堂带来的幸福感。

(二) 反思型预学案的设计

数学练习课是学生对新知巩固、总结与反思的最好契机,除了新授课要给学生预学案外,复习课更要充分了解学情;从儿童的视角,把握他们的学习起点,合理安排、设计预学案,让学生不觉得复习课枯燥乏味,在自己积极地归纳整理中,更好地发挥练习课的作用,使自己对知识的理解和运用更上一个台阶。

在进行“分数乘除法复习”时,我设计了这样预学案:

同学们,我们刚刚学习了“分数乘法和分数除法”,现在我们就使出“洪荒之力”,闪出智慧的火花,将这两个单元进行一个总结和复习,相信你会做得非常棒的。

1. 理一理、做一做。

2. 画一画、编一编。

45×23表示:,

画一画:

编一编:中山东路进行道路改造,一个工程队每天修路45

千米,?

3. (我是小老师)想一想,找一找。

推荐三道自己平时特别容易错的分数乘除法题,让同学们做一做吧!

4. 总结反思。(争做“数学小达人”)

通过这个预学案的学习,你有哪些收获?跟大家分享一下吧!

这样的预学案,学生能积极面对,个个争做“数学小达人”,激发了他们复习整理的热情。通过自己的独立思考和整理知识点,找易错题,学生自身的学习能力得到提升;又通过课堂的交流、与同学的整理进行碰撞,取长补短,共同进步,每个学生都会在不同程度上得到发展,找到学习的乐趣,享受学习带来的幸福。

(三) 实践型预学案的设计

数学离不开生活,生活也离不开数学。学有用的数学,这是新课标里所提出的。在教学中除了数学概念课、计算课,大都离不开生活实际。预学案的设计中关注实践性,设计更贴近生活的内容,学生有兴趣并能积极地完成。在教师的鼓励、家长的期待和自己的努力下,动手实践,发现和解决问题,愉快地体验学习带来的幸福感。

在教学“可能性”一课时,我设计了这样的预学案。

同学们,你们经常玩一些如“剪刀、石头、布”“掷骰子”“翻扑克牌”等决定输赢的游戏吧?你仔细研究过在商场、超市看到的抽奖转盘吗?这些游戏公平吗?怎样才能使游戏公平呢?

1. 掷骰子,点数大于3的算优优赢;点数小于3的算秀秀赢,这种方法公平吗?为什么?

2. 抛硬币的方法公平吗?为什么?

3. 自己想一想,再试一试,把不公平的游戏规则修改一下,使它变得公平。

4. 你还能自己设计出一些公平的游戏规则吗?

5. 我的收获:;我的困惑:。

这样的预学案,让学生们充分的动手实践,去体会、去研究、去理解,问题的设计层层深入,最后的收获是给学生一种自我满足感和一种积极向上追求完美的体验,数学课堂的幸福才能真正拥有。

三、 预学的幸福感

预学是一份内容丰富的学习“自助餐”,从儿童的视角设计预学案是对教材的调适,是为了更好地实现教材意图。儿童在预学中发挥主观能动性,以积极的状态投入学习,乐此不疲,是提高课堂学习效率的有效方法。

小学数学教案设计篇10

关键词:物流系统;仿真教学;实验教学

【中图分类号】G642物流管理专业是一个多学科交叉、理论与实践并重的专业,传统的课堂教学很难满足物流管理专业人才培养的需要。而实践教学作为课堂理论教学的延续、补充和深化,在物流管理专业的教学中具有重要的意义。

一、物流系统规划设计课程设计

目前物流管理专业的实践教学安排仍需逐步完善,很多实践教学停留在验证、认知阶段,实践教学的开放性和综合性没有得到充分的体现,不能满足物流管理专业人才培养的需求。而《物流系统规划课程设计》作为《物流系统规划与设计》课程理论学习之后的实践教学环节,要求学生融会贯通、独立思考,是学生综合运用所学物流领域的基本知识的机会。

《物流系统规划课程设计》可以利用综合实训的模拟系统,利用先进的仿真模拟软件,使学生在综合实训的模拟系统内进行互动式实战性操作,从而让学生掌握专业的基本技能、增强综合实践能力、培养创新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二、常见的物流仿真系统

目前,ProModel、Flexsim、Witness等都是市场上常常看到的模拟仿真软件。在实际应用和国内外本科和研究生教学中采用的物流仿真系统普遍需要具有以下基本功能和特点:强大的建模规划功能、先进可靠的优化仿真、直观便捷的可视化的功能要求,以及能够产生运行数据分析报告。这里简单介绍ProModel和Flexsim,RaLC三种仿真分析软件。

(一)ProModel系统

ProModel是由美国ProModel公司开发的离散事件仿真软件,可以构造多种生产、物流和服务系统模型。它采用图形化用户界面,并向用户提供人性化的操作环境,提供二维和3D建模及动态仿真环境场景。用户根据需求,利用键盘或鼠标选择所需的建模元素,就可以建立仿真模型。ProModel仿真软件,主要针对生产制造业的系统仿真,对制造和物流系统的人员、机器、物料、夹具、机器手、输送带等动态建模元素,可以设定元素的速度、加速度、容量、运作顺序、方向等属性。

(二)Flexsim系统

Flexsim是工程师、管理者和决策人对提出的“关于操作、流程、动态系统的方案”进行试验、评估、视觉化的工具,能使决策者轻易地通过计算机建构及监控任何工业及企业的分布式流程,可以从Excel读取资料和输出资料(或任何ODBC数据库),可以从生产线上读取现时资料以作分析功能,Flexsim也允许用户建立自己的模拟对象。Flexsim采用部件(Object)来建模,通过部件的参数设置,可以对几乎所有的物理现象进行模型化。

(三)RaLC物流系统仿真软件

RaLC系列物流系统仿真软件是一款三维动画物流系统仿真快速建模与分析工具软件系统。RaLC系列软件以3D动画为载体,对智能作业人员、搬运设备、货物、控制系统、数据信息等多个物流系统元素进行仿真抽象和设置,快速构建三维动画计算机系统仿真验证模型,采用视窗操作、功能模块直接拖放使用,操作简单、模型建立快速便捷。

本文将以RaLC软件为例,探讨《物流系统规划与设计课程设计》教学。

三、课程设计教学

(一)RaLC软件功能

1.软件功能组成:RaLC仿真软件中包含了仓库、配送中心的所有的设备。不仅有普通仓库用到的:货架、叉车、手推车等常用设备;也有先进的自动智能设备:自动码垛机、AGV无人搬运车、自动轨道车、升降机、自动立体仓库、移动货架、旋转货架等百余种与现实物流环境相对应的物流设备模块,只需点击按钮就可以添加设备。使用时只需按要求对其属性做相应调整即可,无需进行复杂编程。

2.建模方式:RaLC仿真软件采用视窗操作方式,物流设备及功能模块可直接点击按钮添加使用。各个设备之间的逻辑关系可根据在设备上的货品流向方便地通过双击鼠标即可建立连接,在建模过程中可随时根据需要,调整和修改人员动作、物流设备功能与参数、仿真数据驱动。

3.数据分析:RaLC仿真软件包带有仿真数据分析工具,通过解析模型日志,可以得到设备的能力图、作业时间分布图、作业内容分布图等数据图表。以此反映物流配送中心的总体运行情况,为改善决策提供有力参考依据。

(二)课程设计案例的提出

课程设计的案例问题最好是企业的实际问题,但这就存在企业信息或数据资料的获取问题。企业资料的获取是课程设计的首要环节,但如果让学生通过实地调研获取数据,往往存在不能找到合适企业、或企业不愿意提供相关数据的问题。教育部高等学校物流类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部分省市及大型物流公司都有举办各类物流设计大赛,这一类大赛往往提供了非常详细的企业数据与案例资料,同时兼具问题导向。建议可将该类大赛的案例资料提供给学生,作为规划、设计与仿真的企业案例资料。

(三)课程设计教学步骤

1.给出企业案例信息与数据资料,由学生选择感兴趣的案例进行课程设计。

2.组建学生课程设计小组,并选出项目组长,通常小组为3-5人。

3.分小组查找资料及讨论课程设计的总体方案、任务分解方案,及各小组的任务分工情况,将方案上报教师,教师可以加以指导;

4.课程设计环节,建议由学生独立进行,期间遇到的问题由各小组自行探讨解决,以此训练学生的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及独立思考能力;

5.课程设计初始方案研讨。各小组将独立完成课程设计在此次研讨会上提交,包括在课程设计中遇到的问题和解决方法。同时,也将至今尚未解决的问题提出,在教师的指导下,让各组畅所欲言、相互交,寻找解决的问题的方法。

6.各小组进行课程设计方案的修改,解决问题、优化模型。

7.课程设计总结交流会,提交最终的课程设计方案,由每组组长介绍总体设计思路和方案,以及收获体会等。再由指导教师进行点评讲解,并对本次课程设计进行评述与总结。

四、结束语

在完成课程设计的建模、运行以及优化方案后,需要学生根据仿真的结果提交课程设计报告,报告应包括整个课程设计各个环节中遇到的问题、解决方法,最后设计方案与初始方案之间的区别,课程设计优化的过程等重点环节。根据模型运行结果对系统参数进行调整,比较调整前后的运行结果有何不同,并写出学习仿真软件和建模的心得体会和建议。

参考文献:

[1]沈丽、孙卫华.物流开放性实验教学研究[J].物流技术,2009,28(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