假日生活作文十篇

时间:2023-03-27 14:48:24

假日生活作文

假日生活作文篇1

初中生暑假英语作文暑假生活日记 I often go to see my grandma and grandpa during my summer vacation.They are both seventy years old and live in the country happily. Summer view of the countryside is very beautiful. I can do many interesting things there. I am used to getting up early in the morning breathing the fresh airlistening to the birds singing and enjoying the green trees red flowers and the river. I like fishing with my friends.

When night comes I sit under the tree with my grandma listening to her telling me many funny stories. And I tell her some new things happening in the city. When I have to go backI am always reluctant to go. I really feel happy living in the country.

假日生活作文篇2

隔壁班级有打牌的男生三五成群,被班主任没收了牌。他们去办公室认错并要回牌时,我就在那里站着,手里拿着老师刚刚给我的喜糖。这糖是因为期末考试好,年级给买的。我心里一阵感动,老班主任就是好啊,虽然都不教我了,却还是什么好事都想着我,连糖都不例外。此生遇到这样的好老师,我是何其幸运。

七班只有英子一个人在上晚自习。偌大的教室里,空荡荡的,她一个人在看书,忙碌地做着摘记。

她是我的好朋友,我们班里十好几个同学打闹成一片,嘻嘻哈哈很是欢乐。于是我拿了课外书和摘抄本屁颠屁颠地跑到七班去陪英子了。虽然只有两个人,可是都在学习,氛围也是可以感染的。我们班里那么多人,都不学习,同样氛围也可以感染。

我喜欢静,讨厌人多的地方。

静下来的时候,就可以恢复正常状态,找回失去的理智。

假日生活作文篇3

二、寒假工作领导小组组长:夏文辉、童灵窕 常务副组长:施伟凤

组员:陈春艳、叶小韵、施惠红、杨杰、陈轶炜、唐如梅、唐福焜

三、放假前的几项准备工作1)召开寒假工作领导小组会议,与校关工委小组共同制定计划,落实措施,分工负责,以确保寒假各项计划顺利完成。

2)召开年级组长、班主任会议,布置寒假工作。学期结束前各年级进行一次家长接待,颁发“告家长书”,向每位家长进行寒假生活的宣传和指导,要求家长积极配合学校,督促子女按时按质完成假期作业。按时返校,认真填写反馈表。

3)对全校同学进行寒假生活的指导,对学生进行法制、安全、卫生等方面的教育,特别是远离“黄”、“赌”、“毒”以及使用煤气安全的教育;提高学生自我保护能力,明确要求学生不进入网吧;开展民俗风情教育,学习文明礼仪;开展孝敬长辈的活动,指导学生在假期里为长辈服务;进行勤俭节约教育,合理使用压岁钱。

4)1月31日上午10:30分别召开困难学生座谈会。地点:二楼会议室。

5)青保老师、年级组长、班主任、党员教师、校关工委成员关心帮困结对的学生及时做好预控对象的预案,以防后患。并对特殊学生进行家访。

四、寒假工作具体要求1、寒假对年级组长、班主任的要求1)要对本班孤儿、特殊学生、经济特困学生进行家访。做好家访记录。家访比率为30%

2)组织学生参加寒假学校组织的各项活动并落实到位。寒假返校活动各班出席率不得低于90%。(填写寒假返校情况表)

3)寒假中如有突发事件要妥善处理并及时上报。

4)寒假结束时交一份班级寒假工作小结。

2、寒假中对学生的要求1)每个学生寒假一开始都要到所在地居委会去报到,积极参加社区组织的健身、娱乐等活动。活动情况认真填写在社区服务表上。并请所在居委会盖章。开学后学校将要进行评比。

2)进行一次民俗考察活动。以小队为单位进行实地考察或网上观看上海或家乡春节文物景观、民俗风情、民间文艺等活动,在活动中感受民族文化的博大精深。要求:电脑小报或水彩画(规格a4纸),以图文并茂形式展示。(八年级)

3)参观一个科普基地。围绕七年级《动漫画》探究主题,以自主小队的形式完成一幅科技人物形象动漫画,并介绍其人物特征。(七年级)

4)参观一个博物馆。围绕六年级《摄影》探究主题,以家庭亲子个别化的形式与父母共同拍摄照片。假期结束,每人挑选2张照片参加学校组织的摄影比赛。(六年级)

5)看一本好书活动。要求每位学生利用寒假,静心阅读一本好书,并写出500——800个字的读后感。假期结束,学校进行交流、评选读书积极分子。

6)开展每天锻炼一小时活动。要求每位学生按照“每天锻炼一小时、健康工作五十年、幸福生活一辈子”的成长理念,要求与小伙伴一起参加小型体锻健身活动(打乒乓、跳短绳、踢毽子、打篮球等),增强天天锻炼意识,养成运动好习惯。

7)开展“在孝、敬、爱中见真情”活动。在活动过程中,传承尊敬长辈、体谅父母、关爱他人的传统美德。提倡每天家务劳动不少于半小时。发扬勤俭朴素的传统,学会合理安排压岁钱,帮助身边有困难的同龄人。记一件感悟最深刻的小故事。

8)部分同学参加第三届“亮我青春、炫你风采 ”动漫风暴系列活动——“你行,我也行,动漫迎奥运”主题活动(初一、初二年级部分学生)

9)增强法制观念,加强自我保护意识。假期期间严格遵守中学生行为规范,遵守社会公德,尊敬长辈,讲究文明礼貌。不搞迷信、不、不酗酒、不抽烟、不看不健康书刊,dvd等。不进入电脑网吧及游戏机房。不做违法乱纪的事。为维护学校荣誉尽自己一份责任。

10)每天记录一条好新闻。每天坚持读报,听广播,看时事新闻

11)按时完成寒假作业,准时参加返校活动。

五、寒假有关日程安排1、放假日期:xx年2月3日~2月25日

在假期中,学校决定2月6日、8日、13日、15日上午8:00——11:00开放图书馆、操场。提供学生阅读书籍、体育活动的场所。

2、返校时间(1)第一次:2月12日 观看法国电影《亚瑟和迷你王国》

时间:下午1:00 六、七、八、九年级 地点:衡山电影院

(2)第二次:2月25日(星期日)上午8:00

内容:检查寒假作业,交假期各项活动材料,交费,发新书,大扫除,出新学期第一次黑板报等。

六、开学日期:2月26日(星期一)

假日生活作文篇4

光阴似箭,一年一度的“十一”旅游黄金周又到了眼前,据权威部门的消息,各地相关部门已做好一切准备,迎接这个“盆满钵盈”的黄金时段。但是,事实并不像人们想象的那样美好,因为在经历了去年“五一”的狂热,“十一”的冷静以及今年“五一”的成熟心态后,广大消费者将会以一个更加平静的心态去度过这个“黄金周”。所以,这就要求我们的旅游管理部门、旅游相关部门在全面落实国家“关于进一步加快旅游业发展的通知”精神的时候,以更加务实的作风真正站在消费者的立场上制定相应适用的政策,切实使假日经济成为国民经济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假日经济是伴随着我国第一个“黄金周”而出现的。1999年9月,随着我国国民经济的发展,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国家在经过一段时间的双休日的试行后,决定增加广大劳动者的休闲时间,将春节、“五一”、“十一”3个中国人民生活中最重要节日的休息时间延长为7天,于是“黄金周”的概念应运而生,在旅游管理部门的心中,这是一个难得的赚钱机会;在广大老百姓心中,这是一个难得的旅游休闲的假期。所以在第一个“五一”黄金周到来之际,没有做好任何物质准备的旅游管理部门和没有做好任何心理准备的广大消费者“一拥而上”,造成了公园、景点、名胜古迹“人满为患”,名山、秀水、风景名胜“怨声载道”,交通、住宿、旅行社“异常爆满”……美好的时光却没有美好的享受,第一个“黄金周”就在这样一个状态下度过了。到了“十一”,各管理部门接受教训,早早做好了一切准备,然而广大消费者也接受教训,“十一”前两天人们出奇地冷静,直到第三天人们才开始大批的出游。今年“五一”,成熟的广大消费者采取了既要玩好又要休息好的方式,有意识地安排好了时间,因此整个“黄金周”无论各相关部门还是广大消费者均过得有条不紊,皆大欢喜。经过对以上过程的分析我们可以看出:在经历了第一个黄金周的“狂热”、第二个黄金周的“冷静”以及第三个黄金周的“成熟”之后,即将到来的第四个黄金周将是平静祥和、丰富多彩的一个长假。人们将采取更加多样化的方式、方法,更加合理性的时间支配度过这段美好的时光。

拉动假日经济只靠两个黄金周吗?

“黄金周”假日旅游推动了我国旅游业以及铁道、交通、民航、城市出租车和餐饮、商业等相关行业的发展,有力地拉动了内需,增加了财政收入,满足了人民群众的旅游需求,丰富了节日生活,对提高人们物质文化生活水平起到了积极作用,受到了社会各方面的普遍欢迎,繁荣了地方经济,促进了资源优势向产业化优势的转化以及一些地区特色经济的形成。这是国办(2000)46号文件对“黄金周”功能与作用的定位。沿着我国假日经济的发展过程,我们可以看出,“五一”、“十一”两个黄金周已成为我国“假日旅游经济”的支柱,从某种意义上讲,它们已成为“假日经济”的代名词,一提假日经济,必然是“五一”、“十一”、“黄金周”这些字眼以及这些日子所带来的收入统计。然而,事实并非如此,让我们来看一看什么是“假日经济”。

假日经济是因为人们节假工余时间集中的、多样的、综合性消费而引起的一系列经济活动现象,假日经济的实质是社会经济结构转轨变型期必然出现的一种拉动消费的经济形态。假日经济的特征表现在6个方面:一是发生的时间特征明显,均是在休假期较长的节假日、双休日;二是来到的突发性与阶段性,现象是井喷式洪流;三是消费群体的广泛性,几乎凡是有闲暇的人们都有现实的和潜在的消费需求;四是指消费指向相对集中,就是说大多数消费者会一改往日的生活习惯,倾向于以旅游为主的外出流动消费;五是消费档次的多层次性,不同收入水平有不同的消费需求标准;六是消费目的的多样性,即以不同精神或物质取向为目的的消费构成各种不同的消费形式。

以上的概念告诉我们,假日经济是一个、适当的消费;也就是说,这个系统存在于人们生活的每一个假日之中,并不仅仅存在于几个长假、几个“黄金周”中,只不过在这些时段中表现得比较集中、比较明显罢了。

去年“五一”,全国居民外出旅游达4600万人次,旅游花费181亿人民币,仅从铁路出行的旅客就达到2600多万人;而“十一”外出人数就比预计的减少了许多,铁路运量下降了8.9%;到了今年“五一”,出游者大增,达到7376.6万人次,旅游收入288亿元。这其中有一个现象,就是在全部出游者当中,过夜旅游者为2368万人,一日游旅客则为5008万人,后者超出前者一倍多。由此可见,在7天的长假中,人们并不是把全部的时间都用在玩上,更多的人们选择的是一日游、两日游、三日游,所以仅靠两个“黄金周”就想赚个“盆满钵盈”是不现实也是不可能的;而做好所有假日,特别是做好每周一个双休日的假日旅游的大文章,继而做大假日经济才是旅游经济发展的有效途径。

做大假日经济的前提是做好每个假日的旅游经济

在我国,一年365天中节假日有110天,除去“五一”、“十一”、春节3个长假,还有80多天的假期,占到假日总数的三分之二以上。同时,广大消费者由于年龄、文化、地域、价值观念的不同,因而对休闲时间的支配也不尽相同,分为若干个层次。离退休的老人,闲暇时间多,只要天气不错,身体允许,在有组织、有计划的基础上,出游时间是非常灵活的;中年人平时工作繁忙,双休日主要用来处理家事、调节身心,偶尔心情好也可以出游;青年人,特别是大中专学生,热情活泼,是双休日和节假日旅游的生力军。在这几个层次中,我们可以看出,至少两个层次的人群是可以在占总数三分之二的日常假期中出游的群体。

假日旅游的消费主要包括精神文化消费和商品物质消费。这两种消费在个人的实际消费中都不同程度存在着,所占比重同消费者实际需求有着密切关系。随着假日经济的发展,物质消费所占的比重将会越来越小,而精神文化消费将会越来越大,这是因为在物质生活水平不断提高并达到一定程度后,人们提高生活质量的愿望就表现在对精神文化产品的需求上。就目前假日经济在我国的表现来看,以外出旅游为主的精神文化消费已占据了主导地位。所以,做好每个假日中精神文化消费将是今后相当一段时间内做好假日经济的核心。

假日旅游是假日经济的主体,它包括假日旅游资源开发,假日旅游产品开发两个主要方面,假日旅游资源开发有长途旅游和短途出游两个方面,随着旅游事业的发展和人们假日旅游心理的成熟,利用普通假日进行短途旅游将成为众多消费者的首选,因而开发日常假日的短途旅游会有更大的市场空间;同时,假日旅游产品必须有它的突出主题,它是旅游产品的灵魂,要以旅游者最大的满意度为服务的最高质量目标,因而必须采用多种活动组合来丰富旅游的内容,并从多个不同的活动中调动、调节,满足不同层次游客的不同需求,使旅游者得到最大的享受。旅游产品组合可以采取下面几种方式:项目组合是多个旅游方式的有机结合,它能不断激发旅游者的兴趣,满足旅游者观赏风光、愉悦身心、增长知识、增进友谊、锻炼身体等综合需求;时间组合是根据旅游者年龄、身体、情绪的不同而采取的方式,它像演奏一首乐曲,轻重缓急、高低起伏,各种活动衔接紧凑而不紧张,刺激性与休闲性相得益彰;空间组合是适合主题突出的旅游方式,如“五岳名山”游、“古代民居游”等各景点距离较远但主题突出的游览项目;游客组合针对的是不同消费者群体,适合单位团、家庭团、同学团、朋友团、散客团等群体的旅游;功能组合是针对一个景区在吃、住、行、游、购、娱几个方面综合服务能力方面而言的,它直接体现一个或若干个景点的综合能力。这几个方式可以单独使用,也可以综合使用,关键是要求我们的管理、服务部门多下工夫,多想办法,利用一切可以利用的时间,抓住一切可以抓住的机会,不断增添、变换、创新服务内容和服务形式,让我们的假日旅游经济,特别是日常假日的旅游经济发展起来,继而推动我国假日经济的迅猛发展。

建立完善、协调、成熟、有序的假日旅游市场体系版权所有

假日旅游是假日经济的主角,研究假日经济必须研究假日旅游。我国旅游资源相当丰富,如何发展现有旅游资源,开发更多的新型旅游资源是全社会应该共同关心的问题。旅游是一个综合产业,与社会生活的各个层面密切相关,涉及社会生活的每一个领域。但是,由于我国长期的计划经济体制的约束,至今我国政府还没有一个旅游管理的权利部门,国家旅游局及各下属旅游局作为行业主管部门,职权范围只局限在旅游组织的范围内,而与之相关联的交通、景点、风景名胜全都分属于交通、铁道、民航、园林局、文物局的管辖范围之内,这就很难做到统一管理、统一步伐;资源得不到合理配置,市场得不到有效调节,严重阻碍了我国假日旅游市场的形成,制约了假日经济的良好发展。为了彻底改变这一状况,去年下半年,由国家旅游局牵头,国家计委、公安部、交通部、铁道部等14个部委局组成了“全国假日旅游协调部级会议办公室”,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及200个重点旅游城市也分别组建了假日旅游专门机构,形成了条块结合、上下联动的工作网络。从组织上保障了假日旅游市场的健康有序发展。

今年1月初,国务院专门召开了“全国旅游发展工作会议”,朱基总理、钱其琛副总理参会并做了重要讲话,这是10几年来中国第一次召开的高规格、高层次、大范围的旅游工作会议;今年4月11日,国务院又专门下发了《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快旅游业发展的通知》(国发9号文件),提出了在2020年将我国建设成为世界旅游强国的目标,并要求全国各行各业立即行动起来,为尽早实现这一目标而共同努力。在一系列优惠政策出台的前提下,各省市也纷纷行动起来,出台各种政策,优化区域环境,许多地方还将旅游业发展与经济结构调整有机地结合在一起,以旅游促经济,以经济促发展,使我国的旅游事业得到了迅猛的发展。今年上半年,我国入境旅游人数累计达到502624万人次,同比增长585%;旅游外汇收入高达100亿美元,同比增长999%。

假日生活作文篇5

当前,旅游进入了大众化旅游阶段,“假日旅游”成为旅游工作中最大的看点和亮点。每逢节假日特别是黄金周,全国各地的景区就人满为患。

一、从经济基础来看,“假日旅游”是一种经济现象,是社会物质财富进步的标志

近年来,“假日旅游”这个概念变得耳熟能详,很多人都可以信手拈来。可以说,这是一种社会物质生产进步后产生的一种新的经济现象,是老百姓生活水平提高的具体表现。

“假日旅游”作为一种经济现象,带来了一系列反应:一是产生了一个新的需求热点。这种需求热点原来是潜在的,由于假日结构调整,现在变成现实的。人们生活水平提高了,过去是没有时间出去玩,现在有了时间,当然就成了一种新的需求热点;二是形成了一个供给热点,社会各个领域的资源资本统统往假日旅游地集中,因为那儿的人多,有人的地方就会产生许多现实的需求;三是形成了一个投资热点,这应了一句老话:“钱往热处走”。

二、从上层建筑来看,“假日旅游”是一种文化现象,是社会精神财富进步的表现

日旅游是一种文化现象,有着丰富的文化内涵:一是体现了广大人民群众生活质量的提高,没有生活质量的相应提高,不可能有假日旅游现象;二是反映了文化追求的个性化。人们有了时间有了钱,不去打麻将,不去喝酒,去旅游,这是一种健康文明生活方式的体现,体现的是对人性化、个性化的追求,对健康生活方式的追求。

为此,要在旅游工作中逐步提高旅游文化品位,打造文化旅游精品,提高文化素养。

三、从历史渊源上来看,“假日旅游”并非一种“新现象”

“假日旅游”最突出特点就是集中性和冲击性,但这中集中和冲击并不是近几年才有的现象。颐和园最高峰一天接待31万人,八达岭长城到极限的时候,一平方米4个人,这些都是过去的记录。这几年随着旅游业的发展产生了大量新的景点,节假日旅游的高峰早就开始分流了,八十年代的景点比现在挤得多,所以这集中性冲击性的现象严格的说不是新现象,“假日旅游”严格的说也不是新现象。

四、从社会实践来看,四面山的主流是“假日旅游”

“假日旅游”的特点,就是集中性和冲击性。时间集中、地点集中,人流集中、物流集中。集中体现在交通的集中、住宿的集中和景区的集中上。

四面山作为部级的风景名胜区和自然保护区,是“丰富多彩、风情万种之山”,“千瀑千姿、赤壁丹峡、先巴文化、原始森林”是“人无我有”的资源特点。四面山虽然是江津市旅游景区的“龙头老大”,却有着“先天的不足”:其旅游旺季相对短暂,仅仅局限于五一节和国庆节之间,以及春节期间约半年时间内。从一年来看,四面山的旅游旺季“季节性”太强。从一周来看,四面山的旅游“周末性”太强。从这个角度来看,四面山当前旅游的主流是“假日旅游”,四面山的旅游经济是一种“假日经济”。

五、从发展前景来看,四面山“假日旅游”大有可为

“假日旅游”作为一种经济现象,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就要追求利润最大化。发展“假日旅游”是提高经济效益的必然要求。

一是四面山景区形象的提升,对外影响的不断扩大,当前私家车的流行,四通八达的公路网络的构建,交通“绿色通道”的实施,以及将来带薪休假制度的实现,是四面山“假日旅游”火爆的前提和基础。

“假日旅游”是一种大众化的旅游,大众化的旅游需要商业化的运作,也要求有现代化的设施。这就要求四面山景区内的设施建设要逐步达到民族化的形式与现代化的内容的有机结合的高度,加大力度对“四面丹霞,百卷银帘”的打造和包装。尽快实施东部景区民俗新村建设,打造成为“中低档”旅游景点。高标准高起点规划实施西部景区“极品”景点,打造成为高档次的“独一无二”的景观。抓好每年的五一黄金周、国庆黄金周、学生寒暑假,每周内的黄金周末,从而有效地延长旅游黄金时间。

二是四面山自然景观与人文景观的和谐是“假日旅游”进一步发展的保障。

假日生活作文篇6

一、指导思想:

深入开展培育与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引导学生积极参加各类时间体验活动,提高社会责任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度过一个安全、温馨、健康、快乐的寒期。

二、加强领导,落实措施:

由校长任交大附小寒假工作领导小组组长,副校长担任副组长。德育教导、大队辅导员、年级组长,后勤主任,工会主席,教工团支部书记担任组员。制定计划,分工负责,确保寒假工作顺利完成。

三、重视假期校园安全稳定工作,确保师生的人身、财产安全:

1、做好安全教育工作。

2、高度重视寒假期间的安全保卫和值班工作。

3、严格门卫制度,保证通讯的畅通,加强节日期间信息报送工作。

四、丰富载体,强化实践体验,关注快乐、有益,立足于文明素养、社会责任感、优秀传统文化教育、增强学生实践能力,培养中小学生的公民意识,提高公民技能,为学生提供系统的假期教育指导:

1.开展"品学优,身体健,争当美德小源源"活动,我校重点开展六个一活动:

1、"感恩行动"每天为长辈做一件事,争做孝敬长辈星。

2、学会一项体育技能,争做体锻健身星。

3、"为社区做好事"参加一次社区活动,争做服务公益星。

4、"读一本好书"争做阅读达人星。

5、开展一次参观考察活动,争做实践创新星。

6、认真完成寒假作业,争做勤奋学习星。

2.积极参加区中小学生寒假征文活动

积极组织参加徐汇区中小学生"老师我爱你" 主题寒假征文活动。坚持"人人参与、抓好普及、重点修改、多出精品"的原则,做好寒假征文的组织发动、专题指导、修改收交工作,确保征文的数量和质量。

3.开展"我们的节日—春节、元宵节"主题教育活动。

春节是中华民族最隆重的节日,是开展中华优秀文化传统教育,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的良好契机。要积极组织学生广泛开展传统节日—"春节、元宵节"主题教育活动,通过阅读、网上查阅、研究性学习等形式,使"我们的节日"深入人心,让学生了解传统节日的内涵,深刻感受中华文化的博大精深,让学生在活动中感受中国传统节日浓厚的氛围和独特的魅力。

五、做好学生的健康教育指导:

1.因地制宜开展体育锻炼:

培养学生热爱体育、崇尚运动的健康观念和良好习惯,不断提高学生身体素质和意志品质。每天坚持锻炼一小时。

2.增长自我防范知识预防疾病:

增强师生的自我防护意识,教育学生在假期减少或避免前往人群拥挤场所,合理安排作息时间,加强体育锻炼,防止疾病发生。

六、中小学假期时间安排:

教师上班时间:2月16日

假日生活作文篇7

新中国成立60年,中国社会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经济发展、政治文明、民主高扬、法治进步,人民生活在健康幸福、愉悦自由、平等文明、安定和谐的社会中。60年来共和国前进的每一个脚步,都凝结着人民劳动创造的汗水,同时也给人民带来了富足安康的生活。60年来国家“法定节日”的变化是新中国60年社会发展进步的缩影,折射着新中国60年的社会变迁。

早在1949年12月23日新中国成立之初,政务院(即现在的国务院)就了《全国年节及纪念日放假办法》(以下简称《放假办法》),该《放假办法》历经50年,于1999年9月18日作了第一次修订,2007年12月14日又作了第二次修订。《放假办法》从1949年的制定到1999年和2007年的两次修订,我们对“节日”的理解走出了“政治的节日”一“经济的节日”一“文化的节日”的轨迹。

“政治的节日”。1949年的《放假办法》规定了很多具有政治意义和意识形态色彩的节日,如妇女节(三八国际劳动妇女节)、劳动节(五一国际劳动节)、儿童节(六一国际儿童节)、青年节(五四青年节)和国庆纪念日(即后来的国庆节)等。其中很多节日都是在国际共产主义运动中诞生,并为社会主义国家所普遍推崇和实施的,此为“政治的节日”。

“经济的节日”。1999年我国政府主动对《放假办法》作了第一次修订。修订要点是将劳动节由放假一天调整为三天,国庆节由放假两天调整为三天。由于从1995年5月1日开始施行《国务院关于职工工作时间的规定》,此时我国已经实行了每周五天工作日,周六周日休息的“双休日”制度,劳动节和国庆节各三天的假期,再加上前后两个“双休日”,就形成了连续七天的长假,即通常所说的“黄金周”(虽然春节也是放假七天形成“黄金周”,但春节有自己的文化内涵,它是合家团圆的传统节日,而没有像劳动节和国庆节那样形成所谓的“旅游黄金周”、“假日经济”等。所以我们通常所说的“黄金周”,主要是指“五一黄金周”和“十一黄金周”)。“黄金周”有力地带动了民航、铁路、交通、商业、文化、体育、餐饮、保险、通讯等产业的发展,特别是带动了旅游业的发展,不仅扩大了内需,刺激了消费,同时也带来了经济发展观念的一次新变革。此为“经济的节日”。

“文化的节日”。2007年对《放假办法》所作的第二次修订是在民间力量的推动下进行的。民间自下而上、强烈要求尊重和继承中华民族文化传统,增加诸如除夕、元宵节、清明节、端午节、中秋节、重阳节等中华民族的传统节日为法定假日。政府顺应民意,增加了清明节、端午节和中秋节三个节日为法定假日,并将农历正月初三放假调整为农历除夕放假,将劳动节的三天放假恢复到了1949年《放假办法》的放假一天。此为“文化的节日”。

假日生活作文篇8

一、中国“假日经济”的由来及含义

“假日经济”是中国调整节假日政策以后出现的一个新概念。1999年,为庆祝建国五十周年,国务院通过上移下借的方法调整假日时间,使得当年的国庆假期变成“长假”,增至7天。在这7天里,全国共有4000万人次出游,旅游总花费达140亿元人民币,7天中的旅游消费相当于1998年全年旅游总收入的5.9%。在当时国内需求普遍不足的情况下,这种“假日经济”刚一出现即赢得了各方赞誉。2000年,随着新的《全国年节及纪念日放假办法》在正式实施,中国百姓开始每年拥有春节、“五一”、国庆等三个“长假”,如果算上双休日,那么,我国公民可享有的假日每年共达114天,约占全年的1/3时间。“假日经济”受到了政府、百姓、媒体、专家学者们的广泛关注。

顾名思义,“假日经济”是指假日里特有的一种经济现象,它的实质是假日消费经济。具体地讲,“假日经济”主要是指由于假日延长对经济生活各方面造成的影响,主要突出放假期间所发生的一系列经济活动及产生的相关经济效应。

二、“假日经济”的特征

(一)关联性。假日经济是由假日派生出的一系列经济现象,在实践中形成假日市场产业链,表现出显著的关联性。由于度假的需要,引发出了零售、餐饮、旅游、交通等相关服务行业的连锁效应,为这些行业带来了一连贯的商机,推动了相关产业的全面发展。同时,假日经济是由相关产业共同发展结出的经济果实,它就要求必然有关产业配套发展。

(二)消费性。假日经济实质上属于消费经济,包含在消费经济内。假日经济产业链中相关产业基本无实物形态产品产出,且产品均用于最终消费,产品的生产过程即消费过程,生产与消费连成一体。消费是假日经济的表现形式,通过消费的系列经济活动取得综合经济效益。

(三)服务性。假日经济具有强大的服务功能,其产业链中的餐饮、娱乐、交通、旅游均是准服务性行业。假日经济活动由各种准服务经济活动组成,通过服务满足人们假日里品尝美食、欣赏歌舞、健身美容、游山玩水等生活享受层面的需要,和人们实现自我价值、感受满足感和成功感等精神层面的需要。假日经济是通过服务实现自我、完善自我,同时取得经济效益,获得发展的。服务的质量是假日经济发展的重要基石。

三、促进“假日经济”健康持续发展的对策

(一)提高人民收入水平。要发展假日经济,必须进一步提高我国城乡居民的人均可支配收入。只有收入的增长水平跟上假日的延长程度,假日经济的作用才能得到最大程度的发挥。同时,国内居民收入分配应进一步合理化、公正化,尽量缩小贫富差距,降低恩格尔系数,从而达到共同富裕,共享假日。

(二)创新假日制度。假日经济的软件建设可从制度创新着手。专家建议可实施假日制度创新的理念。比如学校可以采取学分制,受教育年限可适当缩短或延长;教育方式可以更多地利用远程网上教学或集中短期培训等,既有利于激发人们学习和工作的热忱,又可以及时提高国民素质,且极大地促进了文化产业的升级;工作单位可以采取带薪休假制、半天工作制等,由工作人员自选工作时间、工作地点、工作方式,充分发挥他们的主观能动性,调动他们的工作积极性,既有利于家庭与社会的充分融合,又有利于提高工作效率及生活质量。当然为了加大假日经济的长期增长效应,还要尽快建立和完善社会保障制度及消费信贷制度等。将城乡养老保障制度、城乡失业保险制度、医疗保险制度、银行卡发放及使用制度、旅游和汽车等消费贷款制度推向到更广泛的范围,并确保其成为人们安居乐业的保障。同时,在产业调整上加快步伐,逐步有序地放开市场,有计划、有选择地允许各类资金投资于假日经济项目上,形成一种长期的良性循环。

(三)完善基础设施建设。假日经济的硬件建设应按步骤、分层次、有重点地进行。首先可将旅游景点、大中城市与旅游、休闲相关的设施如道路、安全设施、娱乐设施、市民广场等进行整体规划,提高档次,集中管理。其次可在住宅小区密集处增建休闲项目及文化设施,如小型花园、露天舞场、图书室、阅览室、健身房、文体活动室、市民学校等,丰富人们业余生活,促进人们的良流。同时还不能忽略农村的广大天地。可利用农村的特有氛围修建如度假别墅、田园小居、钓鱼池、自理菜园、果园等集娱乐、劳动、教育、生活情调等为一体的休闲设施。

假日生活作文篇9

几年来,我们在这方面进行深入的探索,紧紧抓住“雏鹰假日小队”这个载体,积累了点滴经验。

一、我们的设想

“雏鹰假日小队”的活动内容十分广泛,涉及校园内外,社会家庭、学习生活、维护公共秩序、建设精神文明等方方面面。在活动的启动之前,我们认真调查了校园的周边环境、学生素质情况,并结合本地实际和学区、学校少先工作现状,考虑安全问题等诸多因素后,精心地安排活动内容,做到既有针对性,又顾实效性。

1、宣传教育类。这类活动主要通过与城建、工商、交警等有关部门联系、配合,利用文艺演出,红领巾踩街活动,传发“文明公约”等形式,大力宣传新风新事,提倡文明创卫,推进我县争创“文明县城”步伐。如在我县争创省级卫生文明县城活动中,我们成立“红领巾文明督导队”“弯弯腰行动队”;开展“保护母亲河”

“争创文明金漳浦”活动。99年7月,我县举行首届“福建漳浦剪纸节”,我们的“巧手小队”也活跃在校园内外,开展宣传推广活动。99年开始,我县先后举办了两届“花博会“,我学区也举行了两届“花城小主人在行动”活动。2000年我县举行了隆重的征兵宣传活动,我们也成立了“红领巾征兵宣传小分队”,开展了“歌儿献给解放军”等丰富多彩的活动。

2、阵地建设类。“雏鹰假日小队”要有一定的活动阵地和规章制度,以使小队活动经常化。其中最基本的应有小队名称、小队活动日记、小队活动基地及聘请小队辅导员等。这类阵地对于强化队员的组织观念,培养民主意识,增强他们的荣誉感和主人翁责任心有重要作用。这类活动可结合“五自”实践教育,互相推动。如我们建立了“红领巾画廊”,定期展览小队队员的优秀作品,成立“雏鹰小队之家”、组织小队队员“到老区学校过节”、“与老区小伙伴手拉手”等。

3、兴趣特长类。“潍鹰假日小队”活动要想搞得生动活泼,一定要注意发挥队员的举趣特长,使活动在队员心中具有新颖性和吸引力。比如开展“光辉五十年”演讲、改革开放颂歌、“从糖纸中寻美”、“歇后语接龙”、雏鹰游戏会、少儿诗歌朗诵会、“小号手竞技会”等活动。此外,还可根据社区资源及家长优势,成立各种特长小队,如“dou、re、mi小队”、“布贴小队”、“金话街小队”等.

4、劳动实践类。“雏鹰假日小队”要面向社会、面向他人、面向家庭,寻找服务的项目与岗位,参加社会公益劳动、社会实场活动,培养队员的劳动观点、学习劳动技能,树立为集体、为家乡、为社会服务的思想。如“红领巾文明督导队、尊老敬贤的“童心小队”、负则自行车排放的“男子汉别动队”等,以及他们开展的“学当一天家”、“我们也有一双手”、“争当自理小能手”、“管好自己的小天地”、“红领巾敬老”等活动.

5、综合教育类.“雏鹰假日小队”活动包括自学、自护、法制教育、少年警校、考察访问、娱乐游戏等众多内容.无论哪一类行动,我们都希望以小一点、近一点、巧一点、话一点、实一点为根本出发点,让队员在每个活动中均有所收获.在这方面可开展的活动有:“为艺术之家换新装”、“寻找学习差的原因”、“科学家故事会”、“做时间的主人”、“倒计时”的启示、“学习卡片作用大”、“工具书使用大比武”、“少年警校”、“红领巾发明创造俱乐部”、“迷信不能治病”、“红领巾执法体验营”等.

二、活动的启动

1、典型开路。有了计划只是第一步.如何使队员积极行动起来呢?我们首先要求各校树立活动先导.如中心校以四、五年段为试行点,组建了六支小队,在相关内容中挑选了适合自已的活动范围,开展小队活动,并向全校展示活动经过与收获。有了一定的经验与教训,全校的“雏鹰假日小队”便可全面铺开了。(其中三年段以下以“雏鹰小队”为主,立足校园、家庭开展小队活动)

2、全面启动。为了全面发动“雏鹰假日小队”活动,各校分别开展了“雏鹰假日小队”行动誓师大会,中心校还组织各小队在雷锋像下宣誓、签名。动员会上,大队部介绍了活动的意义,邀请示范中队的“雏鹰假日小队”特邀辅导员介绍指导队员开展活动的体会。此外,由大队辅导员向队员通报全国“雏鹰假日小队”的部分活动成果及评选“文明雏鹰假日小队”的标准,队员的积极性都被调动起来了。

3、家长宣传。动员会后,各校又专门联系召开了家长代表会,宣传活动意义,达成共识,鼓励有条件的家长参与这一活动。会前,我们特地张红榜公布已成立的“雏鹰假日小队”机构表,营造良好的气氛。

三、活动的管理

1、申报登记。各中队组建“雏鹰假日小队”后,立即向大队部领取登记表,申报登记、填写队员卡,同时设置小队日志本。登记表中对队员组成、小队机构、小队名称、活动性质、活动口号、辅导员等各方面做了细致分类。这个阶段的工作重点是为小队取个响亮的名称,叫响活动的口号。任务一下达,队干部充分发挥了带头作用,组织队员商讨并制定小队名称。如维持公共卫生的“弯弯腰小队”;与绥东老人协会挂钩的“朝夕乐乐队”;监督校园文明仪表、言行的。红领巾礼仪队”;由小男生组成、管理自行车的“男子汉别动队”等。这些名称取得各具特色,增添了队员的自豪感、责任感。除此以外,各小队分别针对本队的活动性质,提出活动宗旨。如“红领巾礼仪队”提出“文明与我们的队伍同在”,并且偏了首顺口溜:“红领巾、胸前飘,拖鞋脏脏不进校,见了老师问声好,不吃零食不打闹.”这首儿歌把该小队的活动要求(“认真佩戴红领巾,不穿拖鞋”等仪容仪表细节,“主动向师长问好,团结同学不打人不骂人”等礼貌细节,“遵守校规校纪,不吃零食”等行为规范)做出了细致规定。此外,“新月行动小队”的口号是“小小九雏鹰,周日保环境”(小队共有成员九名);“一弯新月当空照,虽是微光总是明”。“弯弯腰行动队”的口号是:“伸伸手、弯弯腰、净化校园靠大家”。“小红星行动队”提出:“我们是小主人,请让我来帮助您!”等等。

2、干部培训。为了使活动开展得顺利、有序.大队部每周召开一次常任小队长培训工作会,让小队长做到“六个会”:①会组织并主持小队例会,讨论小队活动方案。②会制订小队活动计划。③会做小队活动的小结或简评。④会填写小队日志。⑤会维护小队权益,及时向老师反映有关情况,⑤会一项或几项基本活动技能。小队干部工作上轨后,还必须密切关注小队活动动态,注重信息反馈,及时准确地把握小队的活动方向。。

3、信息反馈。各小队除了须及时简小队辅导员反映活动情况外,还必须在每周的小队长例会中,向大队委递交小队日志(日志中须完整记载活动的过程、方式、效果及队员的心理体验等),汇报活动中的闪光点与具体困难。大队辅导员每周均对此做出点评,提出希望,使队员不断受到激励。

4、组织交流。大队部除了利用例会组织小队长进行活动交流外,又通过红领巾广播站进行宣传,营造人人参与的气氛。同时,各校召开中队辅导会,学区召开总辅导员会进行交流、研讨,推广先进的经验,促进共同提高。

5、激励表场。随着活动的深入开展,不断涌现出先进小队和个人。如1999年10月,中心校“东方雏鹰小队”陈杰等同学在参加周末小队活动时,捡到两本存折(折合人民币两万多元)后及时送交学校。在校领导帮助下,找到了失主(县党工委程银珠女士)。失主感激万分,送来感谢信与锦旗致谢。学校为此专门举行一次升国旗仪式,表扬了这些同学并颁发了奖品。此外,每学期学区均举行“十佳文明雏鹰假日小队”评选活动,召开隆重的颁奖大会,宣传其先进事迹。

四、活动的成效

1、“雏鹰假日小队”,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增光添彩。三年来,绥安学区少先队的“雏鹰假日小队”以其积极、健康、向上的小主人姿态,以为创建文明县城和争当“文明卫士”为基本内容,要求每个“雏鹰假日小队”的成员从自已做起,从身边做起,以自己的文明行动带动家庭,感召他人,影响社会。

2、“雏鹰假日小队”让少年儿童从小学会用自己的双手为社会造福,为人民服务。找准服务岗位、开拓服务项目,在“雏鹰假日小队”建设中十分关键。通过参加社会上力所能及的公益活动和义务劳动,让队员学会生活、学会做事、学会做人,把自己的行动与整个社会联系起来,用自已的双手为社会造福、为人民服务。

假日生活作文篇10

关键词:假日制度特点问题创新

我国假日制度的产生

随着我国固定假日的增加,人们的休闲时间大大增多,而工作节奏也大大加快,即工作时间更忙,休息时间更多。人们在已经解决了基本的吃穿住,有了向更高消费水平迈进的经济实力;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和对外开放,特别是发达国家和发达地区的示范效应,改变了人们的生活方式和消费观念;家庭结构的简单和社会保障的健全,使人们不必用过多的积蓄保障未来;紧张的都市生活使得人们崇尚大自然,渴望享受放松一下的愉快。假日是供人们休闲的,当“休闲”具有积极主动的意味时,旅游远足、亲朋聚会、娱乐健身等等也就占住了休闲的极大比重,使得假日与“经济”相连结,从实质上具有了扩大需求来拉动经济的意味。因此,人们的消费不仅向节日集中,也向假日和休息时间集中。

我国现行的休假方式

我国现行假日制度自从实行周五工作制,每周都有双休日,再加上“大春节”、“大五一节”、“大国庆节”三个“黄金周”,目前一年当中,假日已达114天。这就是说,我们有1/3的时间都在休假。除去政策性的假日,节日就更多,清明节、端午节、妇女节、青年节、儿童节、建军节、中秋节、重阳节、元宵节等等不一而足,几乎月月有节。节假日诱发了旅游、休闲、购物、娱乐的消费高潮,并带动了诸如交通、通信、银行等相关行业的消费。因此说,假日市场推动了整体经济的发展。

我国假日制度催生假日经济

假日经济在国外有成熟的经验。它是指政府、企业和居民通过对公众假期的利用、协调、引导、服务与消费等,影响或推动经济增长的一系列活动,其对社会经济的积极作用是显而易见的。在我国,假日经济还需要一个认知、适当调控到充分利用的过程。2004年的多次降息、开征利息税和增发工资等措施,都表明了政府有意识的推动假日经济。

假日市场实际上包括了法定的休假日和不休假的各式各样的节日共同引起的消费。“假日经济”是社会经济发展和生活提高到一定程度的必然产物,其内涵和表现形式是丰富多样的。以广东为例。经历20多年的改革开放和经济发展之后,老百姓的生活水平和消费能力大大提高。2005年,全省人均GDP达到23616元,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4769.9元;珠江三角洲地区和其他地区的多数城镇居民已经从小康步入富裕小康的水平,不仅解决了温饱问题,而且家庭耐用消费品的拥有率也已经很高,这使部分人的消费结构开始转型升级,从吃、穿、用类转向基于此上的更高如休闲娱乐、旅游以及文化教育等消费上。

有资料表明,在国外,节假日商品和服务的日均消费额是平时的3-5倍。欧美国家每年有多达100多个节假日,除了传统的“五一”、元旦外,还有很多宗教性节假日,如复活节、圣诞节等。他们真正休假的时间不一定就比我们多,但每个休假时间安排更灵活。更为重要的是,几乎每个节假日的营销策划都很到位,浓厚的节日气氛很好地剌激了消费。如德国的啤酒节是久负盛名的传统节假日,在每年九、十月间为期两周的节日里,从世界各地慕名而来的无数啤酒爱好者给当地市场带来了丰厚的收入。我国的假日不少,节日也不少,但操作节日市场的技术还较差,这个市场还远未做大。

人的需求表现为一个从低层次到高层次的过程。低层次的需求解决以后,人们肯定要追求更高层次的需求。当人们货币收入增加到一定程度后,必然追求闲暇、自由等精神享受。这是一个趋势,世界各国都如此。我国现在正经历的“假日经济”现象,西方发达国家已经经历过了。上述趋势在一个国家何时出现,取决于这个国家经济发展的程度及与之相关的观念变革。我国经济发展到今天,已经为上述趋势准备了必要的条件。

我国假日制度的特点

集中消费

假日消费使淡旺季更加分明。在假日旺销的同时,非节假日的清淡已露端倪。商场普遍反映,节假日生意确实好,但节假日一过,平时的生意比以往更为清淡,平均下来与没有长假生意差不了多少。集中消费并非理想,假日集中消费破坏了市场的均衡,使得市场暴冷暴热,尤其是交通、旅游、娱乐、饭店的容纳量不像商品那样可以储存,没有“蓄水池”可以调节,难以适应集中消费的状况。

淡旺季分明

“五一”、“十一”的七天长假放出很多新气象。“假日经济”焕发出的生命力和刺激消费产生的经济效益令人瞩目,但是存在许多不足。“五一”节前夕,许多旅行团由于定不上车票和旅馆不得不办退团手续;包括北京在内的旅游城市交通拥挤,车辆堵塞,人潮如海,扫了不少游人的兴致;由于游人太多,北京的颐和园公园为了保护文物不得不关闭了一些景点。看起来,“假日经济”人气不旺不行,太旺也麻烦。

其实,用经济学的一些基本原理来反思一下“假日经济”,许多问题就一目了然了。

经济学的第一重要原理是供求均衡原理,即对经济中的任何商品的供给和需求要大致平衡,经济才能健康发展。如果供大于求,商品就会卖不出去,结果是商品降价,经济萧条;如果供小于求,需要商品的人会买不到商品,结果是商品价格上涨,通货膨胀。当然,在市场经济中,价格会起到自动调节的作用,供求最终会恢复均衡。供大于求之后,价格下降,人们会减少生产那些卖不出去的商品,导致供求均衡;供小于求之后,价格上升,人们会多生产那些被需求的商品,供求也会最终恢复均衡。但是,这需要时间,在没有调整过来的时候,不少消费者和生产者要受损害。供求均衡原理对任何商品都不例外,解释假日经济也很有力。因为放长假,我国骤然间了产生对交通、道路、旅馆、旅游景点、垃圾处理能力、甚至厕所等设备的大量需求,而这些产品又不是短时间内一下可以生产出来的,自然就会出现种种不尽人意之处。

从“五一”、“十一”长假暴露的一系列问题看,交通拥挤、餐饮脏乱、住宿不配套、价格不合理、服务质量差,政府对公众如何度假和“假日经济”阶段到来的政策准备不足,信息指导迟滞,部门之间欠缺协调;商家心理准备也不充分,与节假日相关的商品和服务与需求脱节,硬软件之间、地区之间和行业之间均不能密切衔接,错失不少商机;消费者则从众的消费行为明显,集中在旅游、购物、餐饮与娱乐等活动,形成需求的高度集中,为“卖方市场”创造条件而令消费者自己处于被动地位。

我国假日制度存在的问题

在现阶段我国要发展“休闲产业”,应该促进消费,拉动内需,解决失业,盘活经济,繁荣市场。从过去几年“假日经济”的火爆中,可以看出我国消费者传统的休闲观念正在发生变化,外出度假的热情也蓬勃高涨。另一方面,暴露出的问题,也反映了相关部门与产业缺乏足够的思想和物质准备,更缺乏发展战略的思考。

有关部门缺乏足够的思想和物质准备

思想观念陈旧,对时代特点有模糊认识。休闲观念庸俗化,以为休闲只是看电视、串亲访友、吃喝玩乐、购物,很难将休闲同人的生活质量和生存方式联系起来,更看不到高雅的休闲可以促进精神文明建设和人的素养的提高。因此,不论是生产,还是服务,都没有新思路和新创造。反映在政府部门,则是缺乏正确的舆论导向,缺乏政策的扶植,缺乏战略思考和长远规划。学术界对此问题反应迟钝,国外的休闲学已有一百余年的研究历史,而在我国却极少有人问津,理论落后于时代。缺乏思想认识,必然物质准备不足。大多数人以为休闲只能去旅游,特别是几亿人都安排在假日出游,不仅使人无法达到欣赏和体验的目的,而且会使刚刚激发出的旅游热情消沉下去,不利于休闲产业的形成。应该认识到休闲产业是一个相互配套的系统工程,涉及众多部门,诸如:饭店、餐饮、接待、公安、医疗、交通、商业、旅游、通信、文化艺术等,各部门必须同步发展,削弱了任何一方,休闲经济都难快步疾行。

社会条件支持系统尚未形成

基础设施、服务设施的不配套就是制约假日经济的一个瓶颈。仅就旅游来讲,节假日庞大的出游人数使一些原本就很薄弱的基础更加不堪重负。各大火车站虽不同程度地加开了临时旅客列车,但仍出现了旅客滞留的现象。许多旅行社因无法保证旅客车票,只得散团,让旅客“乘兴而来,败兴而归”。交通问题在节假日更加突出。许多公路大堵车,游客用比平时多一倍的时间才到达目的地;有些地区的出租车司机更是漫天要价;旅游景点的住宿问题更为严重。基础设施的不完善,严重制约着假日经济的发展。假日经济若想持久的“火”下去,必须突破这些瓶颈,而这又非一日之功,同时加大服务设施建设又面临旅游淡季闲置的危险,“旺季太旺、淡季太淡”,不利于资源的合理配置,甚至会浪费原本就十分稀缺的资源。

服务质量不高是假日经济难以摆脱的困境。服务质量除了服务态度以外,还包括服务本身给消费者带来的方便程度、满意程度、舒适程度、安全感、信任感以及通过服务使消费者获得知识。在目前现有的条件下,假日经济很难保证服务质量。各大商场人头攒动,出去旅游吃、住、行的问题得不到解决,更谈不上方便、舒适了。假日经济的一大特点就是休闲,若让人们感到是在花钱买罪受,花钱冤枉,假日经济就难以为继,更谈不上发展了。就旅游来讲,最根本的关联因素是文化,发展旅游业的思路是使文化产业与旅游业浑然一体,相辅相成。但目前,我国的旅游业仅仅停留在数量的扩张上,停留在简单的粗放式经营上,不注重提高旅游产品的文化品位,不重视旅游本身所蕴含的文化内涵,这是不利于旅游业的可持续发展的。

此外,从以往“五一”、“十一”假日消费情况看,还有几个值得反思的问题:一是媒体对假日经济的宣传有很强的炒作性,缺乏理性的分析和引导,过于强调假日经济消费的一面;二是不能把旅游业的发展寄托在每年的三次长假上。

我国假日制度创新思路

政府部门的改进

政府要是想充分发挥“假日效应”,应做好部门之间的协调,交通、金融、治安、边境口岸等通力配合,并相应放宽居民的出境旅游审批限制。政府出面组织的活动可尽量安排在公众假日,如政策咨询、文化教育、体育比赛等,并以财政资助的方式,免费开放公园和文化场馆,以疏导分流人潮。

企业针对游客需求的创新

从单一性的旅游经济产品扩展出去。假日经济不等于旅游经济,但在实际运作中,许多人则笃信两者相等而不假思索地采取行为对策。旅游城市与非旅游城市,旅游景点与非旅游地域,在假日中的经济活动安排是大不相同的。实际上,假日由于它具有的休闲时间总量增长,对于休闲空间的要求大为增强,任何可以促进休闲活动的供给都将产生相应的市场。

从旅游经济单一的地域魅力扩展到综合魅力。时下旅游经济的产品魅力是一种地域型魅力,即旅游景点的唯一垄断性魅力。福建的武夷山只有一座,北京的八达岭长城只有一处,人们到那里旅游,常常是由于“没有去过”而去,“去过了”的人则大多不再有多么大的兴致,这预示着我国的长假日制度执行时间越久,如此旅游的供给越没有消费者。这虽然只是一种旅游经济的危机推理,却是真实可靠的。

如何将单一的地域魅力转化为综合魅力,如增加或开掘更多的人文、历史、民俗等等的供给,处处留人,事事留人,以深度化旅游的内涵吸引“来过了”的人再来。没有“回头客”的旅游经济是不持久的,而只有具备综合魅力的旅游才能吸引更多的游人。

追求现代生活与回归传统结合。现代生活是以个体休闲为主要特点的,而传统文化内容对假日要求则更多地强调亲朋好友“团聚”性的安排选择;个体休闲要求更大空间的个性化假日经济产品供给,“团聚”传统则有着对于空间移动方面从速度到安全舒适的大量需求,以及对于“团聚类”产品市场社会化的购买热情。应当说,从个体休闲到团聚类产品的供应,我国已经有了相当大的进步。但仍然有非常大的空间供我们扩展,特别是对于团聚性的产品供应,社会供应还是很不足够的。

从现有的几个长假看,假期中不是含有传统的节日,就是含有可以传统经办的一些事项(如婚礼等),它们会造就大量团聚性的活动安排。目前我们许多传统性的假日团聚,还是在“户内”进行的,并没有从市场购买,或者说,并不容易从市场购买得到,或虽可购得却非常地不合算。这既不能带来社会经济价值的统计量增加,还由于户内“自给自足”方式的非专业化处理,成本较高而不能够造就社会价值特别是效益的真实增加,并且会降低假日休闲的水平,因为人们大量时间耗费在户内“生产”上了。充分地考虑现代生活方式与传统文化的力量来安排假日经济的各种供给,赢得的就将是更加广阔的假日经济的发展前景。

从长假向长短假结合考虑扩展。长假是热点,以周末为主的短假则关注不够,目前假日经济大多没有周末假日的含义。这当然是一种短视。既然是休闲,假日不论其长短,都会有休闲性的需求,也就都有经济价值的意义。毫无疑问,由于长短期假日提供的时间长短差别很大,长短假日是不可按照同等原则进行经济性安排的。对于短期假日而言,重要的是需要考虑假日经济产品供应方成本的细致核算来取得经济效益。

笔者曾撰文“周末商店关门如何”,从欧洲商店周末并不足日营业得到启示,提供了周末假日经济的一种思路,意在周末时商家可以集中于周五晚上延长营业时间或周六上午营业,形成消费者集中购物时间,集中购买量,达到商家节约成本,取得更多效益;同时,也促进消费者有更多周末休闲时间,实现他类休闲活动的开展,进而促进整个周末假日经济的繁荣。一般而言,周末假日经济所实现的价值量,如果安排得当,一年之内将大大超过几个长假所实现的价值量。

公休假日的调整思路

尊重传统:公休假时间安排与我国传统节日和人们的传统出行习惯相结合。

顺应规律:顺应我国扩大内需的客观需求,顺应人们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求,顺应生产工作和教育的内在规律。

满足需求:假期的设定基本满足人们外出旅游、探亲访友、业余学习和兼职等各种不同需求。

兼顾各业:建立全国各行各业基本统一适用的公休日和休假制度,保证公民基本平等的休息权利,增强执法的严肃性。

大不变,小调整:对现行每年114天的公休日和休假时间不做大的增减,只对公休日和休假的频次及节奏做必要的调整。

月集中,年均衡:将每周2天的公休日拿出1天,集中到每月的传统节日和旅游旺季的月初,形成每周小节奏、每月大节奏、全年基本均衡的格局。

对于放假期间骤然增加的旅游消费的需求,有关部门和企业的供给准备充分了吗?如果不充分,应该从哪些方面改进?对个人来说,假日期间一定要一窝蜂地向少数几个名胜景点跑吗?能不能去一些不那么拥挤的地方?能不能创造一些更多样化的更休闲性的度假方式?

除了上文所述的相关问题外,与旅游业相关的产业也应跟上旅游业发展的脚步,快速发展。只有很好地解决这些问题,我国“假日经济”才能真正健康发展起来。

参考文献:

1.菲利普•科特勒著,梅汝和等译.营销管理——分析、计划和控制[M],2004

2.杨瑞霞.休假制度对我国旅游业的影响[J],郑州大学学报.2004(2)

3.张健.假日经济不等于旅游经济.《人民日报》[经济版],2000.10.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