统计管理体制十篇

时间:2023-03-16 18:46:05

统计管理体制

统计管理体制篇1

关键词:县乡(镇)统计管理体制制度变迁垂直管理

随着客观经济环境的变化,尤其是市场经济的不断深化、政府机构改革的深入、以及WTO和GDDS的加入,我国政府统计管理体制明显滞后,特别是县乡镇政府统计管理体制的滞后已严重制约着政府统计的整体水平,也使乡镇统计面临前所未遇的困难。为此,近年来理论工作者和实践工作者为此提出了一系列改革对策,其中大量对策侧重于乡镇统计本身,如乡镇统计人员如何提高素质、如何通过提高自身的服务水平赢得党政领导的重视、改善乡镇统计人员的待遇、配备先进的统计手段等,这些对策的提出本身没有问题,但欲通过上述对策改变乡镇统计所面临的问题只能是局部的,也是暂时的。因为,体制问题是乡镇统计陷入困境的根源,换句话说,乡镇统计面临的一切问题皆来源于县乡统计管理体制。为此,改革现行僵化的县乡统计管理体制是解决乡镇统计困境的根本出路。然而县乡(镇)统计管理体制是政府统计管理体制的重要组成部分,脱离政府统计管理体制大系统谈县乡(镇)统计管理体制改革本身意义不大,只有从现行政府统计管理体制运行特征的分析中,才能很好解释县乡(镇)统计管理体制改革的突破口以及改革路径。另一方面,理论解释只有与客观现实状况相对接,才能使理论化作行动的指南。

管理体制从本质上讲属于制度的一种,即正式制度。管理体制的改革问题属于制度变迁问题,而制度变迁可分为诱致性制度变迁和强制性制度变迁。透视我国政府统计管理体制演进过程可以看出,诱致性变迁占主导性,具体表现为我国政府统计管理体制呈现出随客观环境变化而自然演进的痕迹,如政府统计管理体制随经济管理体制的变迁而变迁,最终形成“统一领导,分级负责”的统计管理体制。当然在特殊时期,也曾出现过强制性变迁的现象,如期间,强行取消各级政府独立的统计组织机构,从而形成政府统计依附计划部门而存在的管理体制。

一、县乡(镇)统计管理体制模式选择的理论分析

1、从制度循环阶段看,现行政府统计管理体制处于非均衡状态,其特征表现为利益分配在乡镇统计部门与县以上统计部门之间失衡

诺思认为,制度变迁具有周期性,是从不均衡—均衡—不均衡—均衡这样循环往复的过程。但有一点可以肯定,制度变迁都是从效率较低的阶段起步的。因此,制度变迁的周期性,并不是制度简单的轮回,而是由低效率制度向更高效率制度改进的过程。制度变迁的周期性说明了任何一种制度只能适应特定的时代,不可能一成不变。正如哈耶克所言,相对于复杂的社会演进,个人的理性是非常有限的。与此同时,制度周期理论说明制度变迁是有规律可循的,当一种制度处于僵滞阶段时,必须对该制度创新,使制度达到均衡状态,进而使该制度满足各方的利益(既能够满足极少数利益集团,也能满足大多数利益集团),制度的效率达到新的最大化(相对于原有制度来讲)。

从制度循环的阶段看,现行“统一领导,分级负责”的政府统计管理体制处于僵滞阶段,即低效率状态,体现为受益最大者是少数集团,即国家统计部门,其次是省、直辖市、区统计部门,最后是市县统计部门,而处于基层的最大利益集团乡镇统计部门几乎没有利益可言。在该体制下,利益从上往下依次递减,而承担的任务从上往下依次递增,整个系统投入与产出明显错位。其次,该体制伴随着较大的道德风险,体现为系统内部虚报以及瞒报现象时有发生。再次,该体制产生了逆向选择,体现为无需承担较大成本而获取较大利益的虚报以及瞒报行为,使合法行为的统计主体向其靠近,从而使虚报浮夸现象不断蔓延。正如奥尔森所言,一个不好的制度是由于利益不能均衡,不能为整个社会所分享,处于极少数利益集团剥夺大部分人利益的状态。一句话,现行政府统计管理体制处在低效率状态。依制度变迁周期理论而言,当制度处于僵滞阶段时,必须对其进行创新,才能焕发新的生机。

上述理论分析,对现行的政府统计管理体制所处的阶段进行了定位,即处于僵滞阶段。具体表现为该制度未能体现利益分配的公平性,系统内投入与产出错位,效率低下。从而为我国县乡政府统计管理体制改革突破口的选择提供了理论线索,即为变目前非均衡型利益分配管理体制为均衡型利益分配管理体制。

2、为什么非均衡的政府统计管理体制能够继续存在

为什么一种低效率的制度能够继续存在,按路径依赖理论、公共性解释以及封闭系统解说原因有四方面:一是个人或利益集团对制度的初始选择具有依赖性,即人们一旦选择了一种制度形式,制度的发展就会有自身运行的惯性,从而可能强化一种不好的制度;二是制度本身是一种公共产品,制度收益的分享相对而言是不排他的,因而大多数人没有积极性去改变不合理的制度。另一方面,虽然某一制度不合理,但分摊到个人身上的损害相对较小,于是人们愿意忍受这个不合理的制度,而不去创新一项从整体上讲效益更大的制度;三是尽管人们选择的制度不好,但由让个体去耗费成本,收集信息设计新的制度可能得不偿失;四是在一个封闭的环境中,制度停滞极易存在。因为与外界的隔绝使制度的优劣缺乏比较,从而使一种不好的制度也能够存在下来。

尽管现行“统一领导,分级负责”的政府统计管理体制能够持续存在的原因,上述解释并不全面,但如果撇开该体制受制于我国“条块结合”的行政管理体制这一因素之外,上述解释基本符合该体制继续存在的原因。我国长期实行的计划经济的一大特征就是所有的制度(包括政府统计管理体制)均来自政府,无论个人,还是利益集团寄希望自身利益的改善于政府所制订的各项制度,期盼好的制度成为各级、各类利益集团(包括政府统计管理体制)的共同愿望,从而强化了对制度选择的依赖性。与此同时,受计划经济体制一大二公思想的影响,包括政府统计体制在内的各项制度具有很强的公共产品属性,制度收益的分享不具有排他性,包括乡镇统计部门在内的各级、各类利益集团对制度创新缺乏积极性和主动性。另外,由于我国社会经济的运行长期处于封闭状态,对外交流领域狭窄,缺乏包括政府统计管理体制在内的各项制度比较的平台和机会。最后,制度创新需要巨大的成本投入,包括乡镇统计部门在内的小利益集团显然无能为力。尽管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实施了对外开放,对内搞活的政策,但在制度的安排上仍具有很深的计划经济的烙印,从而延缓了制度创新的进程。

上述理论分析,对现行的政府统计管理体制能够长期存在的作了合理解释:即依赖性、公共性以及封闭性。从而为政府统计管理体制改革找到了具体的路径:加大市场机制在政府统计管理体制的介入,建立各级政府统计部门产权的边界,广泛吸收国外政府统计管理体制的先进经验。

3、对乡镇统计部门实施垂直管理是县乡(镇)政府统计管理体制的理性选择,也是实现整个政府统计管理体制均衡的逻辑起点

制度从非均衡向均衡的演进过程是各利益集团博弈的过程,博弈有零和博弈与非零和博弈两种。显然县以上政府统计部门与乡镇统计部门之间的博弈是非零和博弈,即利益分配均衡制度的安排不利于县以上政府统计部门(非均衡阶段较大受益者),而有利于乡镇统计部门(非均衡阶段最少利益获得者)。但需要强调的是拥有较大行政权力的政府统计部门在博弈中处于有利地位。同理,市以上政府统计部门在与县统计部门博弈中处于有利地位。依次类推,处于政府统计最高层的国家统计部门在博弈中处于最有利的地位,因为其行政权力最大。由此可见,要使现行非均衡的政府统计管理体制向均衡性政府统计管理体制全面转型将受到权力结构的严重制约,也就是说乡镇统计部门根本无法在与县以上政府统计部门博弈中获得均衡利益,除非采取集体行动,但这种可能性几乎没有。因此,乡镇统计部门只有被包容到行政权力相对较大的利益集团即县统计部门(县统计部门对乡镇统计部门的垂直管理)才能获得相对利益的提高。但企图将各级政府统计部门均包容到拥有最大行政权力、最大利益集团的国家统计部门,实施垂直管理,使政府统计管理体制完全均衡并不现实,因为制度变迁是有成本的。基于此,笔者认为,走逐级均衡的道路比较现实,即首先实现县统计部门对乡镇统计部门垂直管理,其次,实现市对县统计部门的垂直管理,再次实现省统计部门对市统计部门的垂直管理,最后实现国家统计部门对省统计部门的垂直管理。由此可以得出结论,即县对乡镇统计部门实施垂直管理是县乡(镇)政府统计管理体制的理性选择,也是实现整个政府统计管理体制均衡的逻辑起点。

二、县乡(镇)统计管理体制改革模式选择的现实分析

现行财权和事权相分离的政府统计管理体制,导致系统内部缺少了财权和事权的相互制衡机制,从而为各级政府统计部门职能的越位和缺位创造了天然的温床,也为拥有行政权力的县以上统计部门成本外溢打开了方便之门,于是属于县以上政府统计部门以及其他职能统计的调查任务大批转嫁于乡镇统计组织。目前,乡镇统计部门不仅承担来自县以上政府统计部门的各类调查任务,而且要承担来自县以上其他部门的调查任务,还要承担乡镇政府的调查任务。尽管按照基层统计现有资源存量不可能完成过量的统计任务,但迫于行政压力,只能以牺牲质量为代价强迫完成。与此同时,由于县以上的任何一个职能部门均对乡镇政府拥有一定的行政管理权,因而乡镇统计部门成为政府统计系统最大的事权承担者。由此可见,乡镇统计部门承受多方压力(见图一)。

图一乡镇统计压力来源

显然,在上述客观现实面前,欲理顺县乡(镇)统计管理体制,实现乡镇统计部门财权与事权的统一是不可能的。具体而言,无论乡镇统计办设在乡镇何处,乡镇统计的压力是乡镇政府无力消除的。因为,乡镇政府本身就受到多方的压力,而乡镇统计又是各种体制综合压力的承担者。而通过统计事务所来解决乡镇统计困境的方法必须以连续性、高成本的《统计法》检查为代价。从长远角度看,仅仅依靠为隶属乡镇企业帮助提供统计数据筹集的经费并不能满足统计事务所所需的经费,而且对乡镇企业较少的中西部地区来讲显然不适应。为此,笔者认为,乡镇统计摆脱困境的根本出路为:县统计部门对其实施垂直管理。其相关理由如下:

1、我国乡镇政府机构改革总体趋势,要求乡镇统计活动由县(区)统计部门完成

长期以来,由于乡镇政府运行成本过高,导致农民负担不断加重,为此,理论界有大批学者主张取消乡镇政府,设立乡镇公所。尽管乡镇政府未取消,但是全国范围撤并乡镇的力度不断加大。据统计,截止目前,全国已有25个省份基本完成乡镇撤并,乡镇总数由撤并前的46400多个减少到39000多个,五年共撤并7400多个乡镇,平均每天撤并4个乡镇,而且乡镇政府内设机构普遍减少。乡镇统计组织属于乡镇政府组织的组成部分,乡镇政府改革自然会左右乡镇统计将后的发展。显然,从我国乡镇政府改革的总体趋势看,企图加强乡镇统计组织建设,充实乡镇统计队伍会越来越困难,因为,减少层级行政组织是改革的总体趋势,取消乡镇政府是历史必然。尽管乡镇统计任务不断增多与乡镇统计资源短缺的矛盾决定了必须加强乡镇统计组织建设,但客观环境无法实现加强乡镇统计组织建设的目标。而解决矛盾的理性的方法就是尽早实现乡镇统计活动由县(区)统计部门接管,接管越早,既有利于基层统计活动尽快摆脱困境,更有利于解决基层统计的被动局面。

2、政府统计活动的规范化、标准化,要求基层统计定位于县(区)一级

受条块分割管理体制的影响,乡镇统计资源分布在计生办、农委办、乡企办、乡镇统计办等部门。这不仅导致数出多门、重复统计、口径不一,而且导致统计力量分散化,不利于形成合力。由于乡镇统计活动分散化,导致乡镇统计标准不一;由于乡镇统计活动分散化,导致乡镇统计办无法调度全部乡镇统计资源,也无力统一协调全乡镇统计活动,其结果是“数出多门,门门不同”。一句话,乡镇统计活动的分散化不利于集中统一管理。而要实现政府统计标准的统一化以及要消除乡镇统计活动的分散化,有效的途径就是对调查活动实施集中统一管理,其前提是对乡镇统计资源实施集中统一管理。显然,在条块分割的经济管理体制下,欲在乡镇一级对乡镇统计资源实施统一集中管理,进而实施统计调查活动的归一化管理不现实。而可行的做法是在县一级实施统计资源的统一管理,即基层统计定位于县一级。

与此同时,县统计部门对乡镇统计活动垂直管理之后,可以打破乡镇行政区划界限,实现乡镇统计资源乡镇之间自由调配,而且能够集中统一培训,优化统计人员的知识结构,形成合力,充分发挥现有统计资源的作用;可以减轻基层统计的负担,县统计部门出于自身利益最大化的考虑,会积极优化调查内容,减少重复调查;可以在经费、人员方面确保抽样调查的组织实施,而抽样调查的全面实施可以节省大量的人力、物力和财力。

参考文献:

[1]程虹.制度变迁的周期[M].人民出版.2001,(1).

[5]黄生栋.从基层统计突出问题看深化统计体制改革[J].中国信息报,2004.7,(20).

统计管理体制篇2

关键词:县乡(镇)统计管理体制制度变迁垂直管理

随着客观经济环境的变化,尤其是市场经济的不断深化、政府机构改革的深入、以及WTO和GDDS的加入,我国政府统计管理体制明显滞后,特别是县乡镇政府统计管理体制的滞后已严重制约着政府统计的整体水平,也使乡镇统计面临前所未遇的困难。为此,近年来理论工作者和实践工作者为此提出了一系列改革对策,其中大量对策侧重于乡镇统计本身,如乡镇统计人员如何提高素质、如何通过提高自身的服务水平赢得党政领导的重视、改善乡镇统计人员的待遇、配备先进的统计手段等,这些对策的提出本身没有问题,但欲通过上述对策改变乡镇统计所面临的问题只能是局部的,也是暂时的。因为,体制问题是乡镇统计陷入困境的根源,换句话说,乡镇统计面临的一切问题皆来源于县乡统计管理体制。为此,改革现行僵化的县乡统计管理体制是解决乡镇统计困境的根本出路。然而县乡(镇)统计管理体制是政府统计管理体制的重要组成部分,脱离政府统计管理体制大系统谈县乡(镇)统计管理体制改革本身意义不大,只有从现行政府统计管理体制运行特征的分析中,才能很好解释县乡(镇)统计管理体制改革的突破口以及改革路径。另一方面,理论解释只有与客观现实状况相对接,才能使理论化作行动的指南。

管理体制从本质上讲属于制度的一种,即正式制度。管理体制的改革问题属于制度变迁问题,而制度变迁可分为诱致性制度变迁和强制性制度变迁。透视我国政府统计管理体制演进过程可以看出,诱致性变迁占主导性,具体表现为我国政府统计管理体制呈现出随客观环境变化而自然演进的痕迹,如政府统计管理体制随经济管理体制的变迁而变迁,最终形成“统一领导,分级负责”的统计管理体制。当然在特殊时期,也曾出现过强制性变迁的现象,如期间,强行取消各级政府独立的统计组织机构,从而形成政府统计依附计划部门而存在的管理体制。

一、县乡(镇)统计管理体制模式选择的理论分析

1、从制度循环阶段看,现行政府统计管理体制处于非均衡状态,其特征表现为利益分配在乡镇统计部门与县以上统计部门之间失衡

诺思认为,制度变迁具有周期性,是从不均衡—均衡—不均衡—均衡这样循环往复的过程。但有一点可以肯定,制度变迁都是从效率较低的阶段起步的。因此,制度变迁的周期性,并不是制度简单的轮回,而是由低效率制度向更高效率制度改进的过程。制度变迁的周期性说明了任何一种制度只能适应特定的时代,不可能一成不变。正如哈耶克所言,相对于复杂的社会演进,个人的理性是非常有限的。与此同时,制度周期理论说明制度变迁是有规律可循的,当一种制度处于僵滞阶段时,必须对该制度创新,使制度达到均衡状态,进而使该制度满足各方的利益(既能够满足极少数利益集团,也能满足大多数利益集团),制度的效率达到新的最大化(相对于原有制度来讲)。

从制度循环的阶段看,现行“统一领导,分级负责”的政府统计管理体制处于僵滞阶段,即低效率状态,体现为受益最大者是少数集团,即国家统计部门,其次是省、直辖市、区统计部门,最后是市县统计部门,而处于基层的最大利益集团乡镇统计部门几乎没有利益可言。在该体制下,利益从上往下依次递减,而承担的任务从上往下依次递增,整个系统投入与产出明显错位。其次,该体制伴随着较大的道德风险,体现为系统内部虚报以及瞒报现象时有发生。再次,该体制产生了逆向选择,体现为无需承担较大成本而获取较大利益的虚报以及瞒报行为,使合法行为的统计主体向其靠近,从而使虚报浮夸现象不断蔓延。正如奥尔森所言,一个不好的制度是由于利益不能均衡,不能为整个社会所分享,处于极少数利益集团剥夺大部分人利益的状态。一句话,现行政府统计管理体制处在低效率状态。依制度变迁周期理论而言,当制度处于僵滞阶段时,必须对其进行创新,才能焕发新的生机。

上述理论分析,对现行的政府统计管理体制所处的阶段进行了定位,即处于僵滞阶段。具体表现为该制度未能体现利益分配的公平性,系统内投入与产出错位,效率低下。从而为我国县乡政府统计管理体制改革突破口的选择提供了理论线索,即为变目前非均衡型利益分配管理体制为均衡型利益分配管理体制。

2、为什么非均衡的政府统计管理体制能够继续存在

为什么一种低效率的制度能够继续存在,按路径依赖理论、公共性解释以及封闭系统解说原因有四方面:一是个人或利益集团对制度的初始选择具有依赖性,即人们一旦选择了一种制度形式,制度的发展就会有自身运行的惯性,从而可能强化一种不好的制度;二是制度本身是一种公共产品,制度收益的分享相对而言是不排他的,因而大多数人没有积极性去改变不合理的制度。另一方面,虽然某一制度不合理,但分摊到个人身上的损害相对较小,于是人们愿意忍受这个不合理的制度,而不去创新一项从整体上讲效益更大的制度;三是尽管人们选择的制度不好,但由让个体去耗费成本,收集信息设计新的制度可能得不偿失;四是在一个封闭的环境中,制度停滞极易存在。因为与外界的隔绝使制度的优劣缺乏比较,从而使一种不好的制度也能够存在下来。

尽管现行“统一领导,分级负责”的政府统计管理体制能够持续存在的原因,上述解释并不全面,但如果撇开该体制受制于我国“条块结合”的行政管理体制这一因素之外,上述解释基本符合该体制继续存在的原因。我国长期实行的计划经济的一大特征就是所有的制度(包括政府统计管理体制)均来自政府,无论个人,还是利益集团寄希望自身利益的改善于政府所制订的各项制度,期盼好的制度成为各级、各类利益集团(包括政府统计管理体制)的共同愿望,从而强化了对制度选择的依赖性。与此同时,受计划经济体制一大二公思想的影响,包括政府统计体制在内的各项制度具有很强的公共产品属性,制度收益的分享不具有排他性,包括乡镇统计部门在内的各级、各类利益集团对制度创新缺乏积极性和主动性。另外,由于我国社会经济的运行长期处于封闭状态,对外交流领域狭窄,缺乏包括政府统计管理体制在内的各项制度比较的平台和机会。最后,制度创新需要巨大的成本投入,包括乡镇统计部门在内的小利益集团显然无能为力。尽管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实施了对外开放,对内搞活的政策,但在制度的安排上仍具有很深的计划经济的烙印,从而延缓了制度创新的进程。

上述理论分析,对现行的政府统计管理体制能够长期存在的作了合理解释:即依赖性、公共性以及封闭性。从而为政府统计管理体制改革找到了具体的路径:加大市场机制在政府统计管理体制的介入,建立各级政府统计部门产权的边界,广泛吸收国外政府统计管理体制的先进经验

3、对乡镇统计部门实施垂直管理是县乡(镇)政府统计管理体制的理性选择,也是实现整个政府统计管理体制均衡的逻辑起点

制度从非均衡向均衡的演进过程是各利益集团博弈的过程,博弈有零和博弈与非零和博弈两种。显然县以上政府统计部门与乡镇统计部门之间的博弈是非零和博弈,即利益分配均衡制度的安排不利于县以上政府统计部门(非均衡阶段较大受益者),而有利于乡镇统计部门(非均衡阶段最少利益获得者)。但需要强调的是拥有较大行政权力的政府统计部门在博弈中处于有利地位。同理,市以上政府统计部门在与县统计部门博弈中处于有利地位。依次类推,处于政府统计最高层的国家统计部门在博弈中处于最有利的地位,因为其行政权力最大。由此可见,要使现行非均衡的政府统计管理体制向均衡性政府统计管理体制全面转型将受到权力结构的严重制约,也就是说乡镇统计部门根本无法在与县以上政府统计部门博弈中获得均衡利益,除非采取集体行动,但这种可能性几乎没有。因此,乡镇统计部门只有被包容到行政权力相对较大的利益集团即县统计部门(县统计部门对乡镇统计部门的垂直管理)才能获得相对利益的提高。但企图将各级政府统计部门均包容到拥有最大行政权力、最大利益集团的国家统计部门,实施垂直管理,使政府统计管理体制完全均衡并不现实,因为制度变迁是有成本的。基于此,笔者认为,走逐级均衡的道路比较现实,即首先实现县统计部门对乡镇统计部门垂直管理,其次,实现市对县统计部门的垂直管理,再次实现省统计部门对市统计部门的垂直管理,最后实现国家统计部门对省统计部门的垂直管理。由此可以得出结论,即县对乡镇统计部门实施垂直管理是县乡(镇)政府统计管理体制的理性选择,也是实现整个政府统计管理体制均衡的逻辑起点。

二、县乡(镇)统计管理体制改革模式选择的现实分析

现行财权和事权相分离的政府统计管理体制,导致系统内部缺少了财权和事权的相互制衡机制,从而为各级政府统计部门职能的越位和缺位创造了天然的温床,也为拥有行政权力的县以上统计部门成本外溢打开了方便之门,于是属于县以上政府统计部门以及其他职能统计的调查任务大批转嫁于乡镇统计组织。目前,乡镇统计部门不仅承担来自县以上政府统计部门的各类调查任务,而且要承担来自县以上其他部门的调查任务,还要承担乡镇政府的调查任务。尽管按照基层统计现有资源存量不可能完成过量的统计任务,但迫于行政压力,只能以牺牲质量为代价强迫完成。与此同时,由于县以上的任何一个职能部门均对乡镇政府拥有一定的行政管理权,因而乡镇统计部门成为政府统计系统最大的事权承担者。由此可见,乡镇统计部门承受多方压力(见图一)。

图一乡镇统计压力来源

显然,在上述客观现实面前,欲理顺县乡(镇)统计管理体制,实现乡镇统计部门财权与事权的统一是不可能的。具体而言,无论乡镇统计办设在乡镇何处,乡镇统计的压力是乡镇政府无力消除的。因为,乡镇政府本身就受到多方的压力,而乡镇统计又是各种体制综合压力的承担者。而通过统计事务所来解决乡镇统计困境的方法必须以连续性、高成本的《统计法》检查为代价。从长远角度看,仅仅依靠为隶属乡镇企业帮助提供统计数据筹集的经费并不能满足统计事务所所需的经费,而且对乡镇企业较少的中西部地区来讲显然不适应。为此,笔者认为,乡镇统计摆脱困境的根本出路为:县统计部门对其实施垂直管理。其相关理由如下:

1、我国乡镇政府机构改革总体趋势,要求乡镇统计活动由县(区)统计部门完成

长期以来,由于乡镇政府运行成本过高,导致农民负担不断加重,为此,理论界有大批学者主张取消乡镇政府,设立乡镇公所。尽管乡镇政府未取消,但是全国范围撤并乡镇的力度不断加大。据统计,截止目前,全国已有25个省份基本完成乡镇撤并,乡镇总数由撤并前的46400多个减少到39000多个,五年共撤并7400多个乡镇,平均每天撤并4个乡镇,而且乡镇政府内设机构普遍减少。乡镇统计组织属于乡镇政府组织的组成部分,乡镇政府改革自然会左右乡镇统计将后的发展。显然,从我国乡镇政府改革的总体趋势看,企图加强乡镇统计组织建设,充实乡镇统计队伍会越来越困难,因为,减少层级行政组织是改革的总体趋势,取消乡镇政府是历史必然。尽管乡镇统计任务不断增多与乡镇统计资源短缺的矛盾决定了必须加强乡镇统计组织建设,但客观环境无法实现加强乡镇统计组织建设的目标。而解决矛盾的理性的方法就是尽早实现乡镇统计活动由县(区)统计部门接管,接管越早,既有利于基层统计活动尽快摆脱困境,更有利于解决基层统计的被动局面。

2、政府统计活动的规范化、标准化,要求基层统计定位于县(区)一级

受条块分割管理体制的影响,乡镇统计资源分布在计生办、农委办、乡企办、乡镇统计办等部门。这不仅导致数出多门、重复统计、口径不一,而且导致统计力量分散化,不利于形成合力。由于乡镇统计活动分散化,导致乡镇统计标准不一;由于乡镇统计活动分散化,导致乡镇统计办无法调度全部乡镇统计资源,也无力统一协调全乡镇统计活动,其结果是“数出多门,门门不同”。一句话,乡镇统计活动的分散化不利于集中统一管理。而要实现政府统计标准的统一化以及要消除乡镇统计活动的分散化,有效的途径就是对调查活动实施集中统一管理,其前提是对乡镇统计资源实施集中统一管理。显然,在条块分割的经济管理体制下,欲在乡镇一级对乡镇统计资源实施统一集中管理,进而实施统计调查活动的归一化管理不现实。而可行的做法是在县一级实施统计资源的统一管理,即基层统计定位于县一级。

与此同时,县统计部门对乡镇统计活动垂直管理之后,可以打破乡镇行政区划界限,实现乡镇统计资源乡镇之间自由调配,而且能够集中统一培训,优化统计人员的知识结构,形成合力,充分发挥现有统计资源的作用;可以减轻基层统计的负担,县统计部门出于自身利益最大化的考虑,会积极优化调查内容,减少重复调查;可以在经费、人员方面确保抽样调查的组织实施,而抽样调查的全面实施可以节省大量的人力、物力和财力。

参考文献:

[1]程虹.制度变迁的周期[M].人民出版.2001,(1).

[5]黄生栋.从基层统计突出问题看深化统计体制改革[J].中国信息报,2004.7,(20).

统计管理体制篇3

关键词:统计;管理体制;信息管理

一、政府统计部门的信息管理职能

政府统计工作承担准确反映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状况、为宏观决策提供信息依据的重要职责,从而具备信息服务、监督和管理等职能。所谓信息管理职能,就是统计部门通过信息收集、整理和论证等工作,在为各级政府、企业、科研单位等主体提供数据信息、决策参考、预警等服务的基础上,主动参与经济和社会管理工作,发挥调研、监测、控制、考核、协调等功能。

在信息化社会,统计部门是社会信息集散中心。强化统计管理职能,对推进经济和社会科学管理意义重大。一是参与决策之需要。科学决策离不开信息统计,必须把统计参与决策提升到战略高度。二是推进经济体制改革的客观要求。切实履行统计的信息管理职能对建立健全科学的决策、监督体系及有效的激励、制衡机制尤为重要。三是依法规范社会主体意识和行为的内在需求。随着市场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入,需要各级统计部门加强对市场非规范行为的监督、考评和管理力度。

统计的信息管理职能体现在六个方面。一是决策与信息。统计信息不仅作用于决策的全部环节,而且要主导计划实施过程的监控和评价等工作。二是控制,即通过信息统计对经济运行进行衡量与评价,以既定目标为标准进行偏差纠正。三是组织。在计划实施过程中,统计部门通过机构建设、资源整合和人员素质提升,承担起各种信息的组织责任,有效确保国家信息安全。四是考核。统计部门以某些统计指标为标准,实施对经济现象和经济效果的定量分析和综合考核。五是咨询,是指统计部门充分发挥专业和资源优势,就经济和社会发展、企业运营等提供信息、论证和政策建议等服务。六是协调,即把计划、组织、指挥、控制等职能联结成一个完整、统一的体系,表现在整个统计流程和所有环节上,如统计指标体系的调整,数据信息的收集、分析和管理,以及统计信息的对外传播和社会应用等。

二、政府统计部门信息管理的制度缺陷及其表现

(一)信息管理的制度缺陷

1. 政府统计部门信息管理制度不健全

统计信息管理的制度设计关乎整个统计工作流程实施的顺畅度和效率高低。中美统计管理体制相似但工作效率相差较大,首先就在于我国统计制度设计得不够科学和健全,主要体现在两方面。一是制度系统设计。统计报表方面,普遍存在多头设计、重复设计等现象,导致报表体系缺乏整体性、统一性和协同性;统计指标设计上,缺乏统一的国家技术标准,易造成统计信息的交叉、重叠、疏漏和不配套等问题。此外,统计指标体系的不稳定,不利于实现纵向(时间序列)分析、研究和信息价值的深度挖掘。二是信息系统设计。由于缺乏顶层设计,各级统计机构在信息统计流程规范和技术标准上难以统一,数据库类型不一,数据结构不一致,进而影响国家统计局对数据的集中处理和深度挖掘。

2. 信息管理绩效评估滞后

当前,我国缺乏统计信息管理绩效评价体系与科学合理的评价方法,无法顺利实施对统计绩效的整体考评,如统计部门信息化建设目标的实现程度,统计部门资源状况及其配置、使用情况,统计规划的执行状况及统计信息服务的效果、质量等。由于国家统计局对地方机构缺乏实质性的监控能力,而地方政府基于政绩考量对绩效评价缺乏动力,两方面原因造成了统计信息管理评价的真空地带。此外,独立、中立的监督机构十分缺乏,这也是造成统计信息管理评价形同虚设的原因之一。总之,地方介入和国家局监管缺失在很大程度上造成统计信息的真实性降低,进而影响了统计的公信力。

3. 信息管理协调弱化

美国设有专门的统计协调委员会,负责统计机构间的协调工作,能够在很大程度上避免信息统计机构职能重复、信息的重复统计等技术问题。但是,我国尚未建立起类似的协调机构和机制,地方上同时存在的两个调查机构(统计局、调查总队)因统计标准、口径等问题经常产生冲突和矛盾,许多地方统计局不得不另设一套数据调查和统计系统,无疑增加了大量行政成本。此外,由于约束力不够,上下、平行统计机构间往往缺乏信息沟通,缺位和越位现象频繁出现,而责任又无法准确认定,导致统计工作存在无序状态。

(二)政府统计部门信息管理存在的突出问题

1. 政府统计管理的信息重叠

根据以上分析,政府统计部门信息管理的制度缺陷必然造成信息重叠问题。一方面,因综合统计和部门统计之间、统计部门内部之间均存在职能交叉和重叠,导致信息重复统计,既降低了数据信息的质量,也增加了执行成本和交易成本。另一方面,由于缺乏统一的数据采集、存储和分析平台,无法实现统计信息处理的标准化,故而无法通过计算机系统完成对重复信息的识别和剔除。

2. 政府统计管理的信息失真

政府统计部门信息管理绩效评估滞后是造成统计信息失真的主要原因。信息统计绩效管理准则不健全极易造成部门管理松懈及执行力下降,加之地方统计机构在调查中需要地方政府的资金支持,难以阻止地方政府对统计数据的经常性干扰。同时,由于缺乏强有力的执行监督机制,违法成本较低,各级统计机构和地方政府很容易达成某种默契,造成统计信息失真,给国家层面的信息统计和处理造成了极大困难。

3. 政府统计管理的信息孤立

政府统计部门信息管理协调不力造成了统计信息孤立问题,集中体现在综合统计与部门统计之间的诉求和行为差异上。一方面,两者执行的调查方案不一,如目标、方式、渠道与执行标准等,必然造成统计数据标准化程度低、衔接性差、利用效率低。另一方面,两者之间的信息共享平台和机制尚未建立,缺乏沟通和协调,重复调查难以避免,客观上造成了信息孤立、割裂,既不利于统计部门和社会信息化水平的提升,也会影响经济和社会发展。此外,由于统计信息的重叠、失真和孤立,实际利用价值无法保障,无法真正满足社会主体的需求。

三、信息管理视角下政府统计管理体制创新的目标

根据以上分析,结合社会对统计信息的需求状况,我国统计管理体制改革应以提高统计部门信息管理能力为核心,通过制度创新,建立适应经济和社会发展的信息统计管理模式,增强和发挥统计部门的整体功能,提高信息统计工作的质量、效率和服务层次,保障统计部门综合服务目标的实现。

具体而言,就是要打破传统管理体制的束缚,建立适应市场经济体制发展的统计信息管理体系,以信息服务为基础,加大统计信息开发利用的广度和深度。一是要积极、逐步地推进统计管理体制改革,讲求效率和效益原则,建立与国际接轨的统计指标体系,实行与多元需求相适应的调查方法体系,为社会公众特别是企业和个人等微小用户提供多层次、高品质、时效性强的统计数据。二是提高统计部门信息化水平,加强标准化建设,提高统计数据一致性,消除信息孤岛现象,向社会公众提供统计信息的全方位、一站式服务。三是在统计信息服务的基础上,提高统计部门的责任意识和主导意识,通过调查研究、行业发展监测和考核、数据控制及机构协调等工作,真正履行统计部门的信息管理职能。

四、信息管理视角下政府统计管理体制创新的模式构建

在当前深化市场体制改革、建立服务型政府的背景下,统计部门要主动适应“小政府、大社会”的制度环境,顺应全球化、信息化、网络化趋势,从观念、机制、渠道、手段等方面加大创新力度,形成符合国情又能够与国际接轨的“政府主导、市场引导、民众参与”新型管理模式,努力提升统计信息管理能力,以服务于全面现代化的目标。

(一)政府主导模式

这是一种基于政府权威的统计管理模式,有利于增强信息统计的公信力和可信度,由综合统计和部门统计两个部分构成。

政府综合统计主要履行综合、协调和管理等业务职能,负责国家层面和范畴的信息统计,同时依法管理和协调部门统计、民间统计的一般业务。在制度安排上,要尽快建立和完善纵横交叉的综合管理模式。横向上,应按照既定的工作流程和程序,形成统计管理、国民经济核算、数据处理、信息分析和研究、业务协调等职能部门,提升自身业务能力和下级业务指导力度。纵向上,实行“统一领导、分级垂直管理”的模式,即国家统计局负责对国家、省、市三级统计工作的垂直管理,统一实行人、财、物及信息标准化管理;地方则负责对县、乡(镇、街道)两级统计工作的具体管理,并积极推进乡镇一级统计部门的“实体型”转化,最大限度地避免地方政府对统计数据的干扰。

相应的,部门统计负责本部门(行业)的信息统计业务,强化其部门和行业专业性,发挥其内部范围小、统计对象属性相对单一、专业性强的优势。鉴于部门统计是综合统计的重要组成部分,在管理模式上应与综合统计的管理体制相一致,既能够保证统计数据的质量和一致性,也可以排除各级部门对统计工作的人为干扰。

(二)市场引导模式

在社会需求旺盛、多元化的背景下,统计工作要寻求突破,必须以市场为导向,除了坚持做好为政府决策服务的基本职能,还要拓展业务范围,为社会公众提供全方位、多元化、一站式的调查咨询服务。由于我国统计部门目前依然存在管理模式单一、业务经费紧张、机构独立性差等一系列弊端,应将统计工作思路转移到为多元主体服务上来,增强市场意识和竞争意识,通过观念转变、体制和机制创新、服务方式变革等途径,向市场要空间,向市场要效益。对与市场关系密切的部分信息统计机构,可以考虑先行实施企业化改制,成立政府控股的信息统计与服务公司,将其推向市场,通过市场竞争反向提高政府统计部门的服务意识和业务水平。

(三)民间参与模式

在政府主导模式与市场引导模式之外,还应加快统计的“社会化”进程,即将民间信息统计机构纳入国家信息统计体系中来,一方面使之成为政府统计必要、有益的补充,形成信息统计的全新格局;另一方面能够对政府统计部门形成业务竞争压力,有利于活跃信息统计服务市场氛围。首先,民间统计机构贴近市场,对市场需求变化敏感度高,生存意识和防御市场风险能力要明显高于政府统计部门,提供的产品、服务质量也更高。其次,民间统计机构能够及时填补政府统计部门的市场真空,有利于满足基层对微观信息的多样化需求,这种合理分工可以让政府统计部门集中精力,专注于宏观层面的信息统计和分析业务。最后,通过发展民间统计机构的力量,营造不同所有制经营主体的竞争氛围,并依托相互间的交流和合作,提高统计数据的真实性和准确性。

参考文献:

[1]谢伏瞻.中国统计改革的进展、挑战和对策[J].中国统计,2007(11).

[2]杨美沂,林勇.政府统计管理模式创新研究――基于信息管理视角[J].生产力研究,2014(02).

[3]施威,熊佳敏.媒介技术演进的社会动因与选择机制[J].新闻传播,2013(11).

[4]邱东,宋旭光.中国统计能力研究[M].北京:中国统计出版社,2008.

[5]施威.媒介技术演进与社会构建:内在逻辑与实践机制[J].湖南社会科学,2014(01).

[6]罗建章.我国统计管理体制改革的初步构想[J].经济问题探索,2009(09).

统计管理体制篇4

【关键词】多媒体教室管理;校园一卡通;身份认证;排课系统

【中图分类号】G434【文献标识码】B 【论文编号】1009―8097(2010)07―0037―03

前言

以非接触射频卡为信息载体来构建适用于校园管理和消费的校园“一卡通”系统,在学校得到了普遍应用。用校园“一卡通”(校园IC卡)取代学校目前使用的学生证、借书证、票卡、医疗证件、计算机房机时卡等,消除了师生携带各种证件的烦恼。与银行联网的校园IC卡可以在校内银行网点指定圈存、消费,真正做到在校园内一卡通用。

北京理工大学从2006年起,在研究生教学楼和新校区的多媒体教学环境建设中,充分利用校园网为教学服务,将校园IC卡应用到多媒体教室的使用与管理,方便了教师的使用,同时为加强学校教学过程的管理,提供了有效的技术支持和管理手段。本文就多媒体教学集控环境下,多媒体教室刷卡控制系统的设计与实现进行介绍。

一 多媒体教室刷卡控制系统的研究

1刷卡控制系统架构

非接触射频卡将射频识别技术和IC卡技术结合起来,将具有微处理器及存储器的集成电路IC芯片和感应天线封装于标准PVC卡之中,射频卡具多个分区、每个扇区的密码和存取控制都是独立的,软件可以模块化设计,适合一卡多用的特性,在各种一卡通系统中得到广泛应用。IC卡的物理卡号具有唯一性,在读写时处于非接触操作状态。读卡器工作时,与IC卡片内的LC串联谐振电路产生共振,从而为IC卡提供了工作电压,将卡内数据发射出去或接收读卡器发出的数据并保存。

校园“一卡通”具有身份认证功能即门禁系统,门禁系统是一个依托网络的信息传输功能,就特定人员在限定的环境和时间段完成相关工作并自动记录运行信息的管理系统。开发多媒体教室刷卡控制系统是通过教学课表信息与教师身份认证识别,实现教师持校园IC卡方便地使用多媒体教室。

网络多媒体教室刷卡控制系统的结构图如图1所示。系统是以太网TCP/IP校园网总线方式,每个教室多媒体控制台都安装一个读卡器,读卡器内有时钟及读卡记录存储器。通过对读卡器的网络连接和设置,服务器下发排课信息和有效卡号,IC卡的身份信息经系统数据库的对比识别,实现对多媒体控制台的开锁控制。

系统按应用可分为实时联网和脱机联网两类。实时联网需要系统服务器在读卡时与数据库对比识别,并发出控制命令。脱机联网是当读卡器存储排课信息后,可以脱离网络独立工作,进行信息识别、发出开锁控制指令并读卡记录。

图1中多媒体教室控制台1读卡器采用的是TCP/IP技术接口类型。控制台2和3是通过多媒体教室中央控制器完成服务器与读卡器的通讯,读卡器可采用RS232等技术接口。控制台2的读卡器开锁指令是通过中央控制器的继电器端口连接电控锁完成;控制台3读卡器自身具有继电器控制模块,具有12V电源,可以直接驱动电控锁。

2 功能设计

多媒体教室刷卡控制系统采用校园IC卡,实现教室与课表对应的使用管理。

(1) 教师利用校园IC卡自主使用多媒体教室

任课教师只需在教室控制台读卡器前刷卡,经读卡器内身份信息和教务排课数据识别,通过认证后则允许自动打开控制台的电控锁,并完成多媒体教学设备的启动。

(2) 开发教务排课系统和“一卡通”管理系统接口

为了学校教务管理系统和“一卡通”管理系统的安全,设定访问权限,开发教务排课数据和“一卡通”教师信息接口,获取课表信息和IC卡教师身份信息。

(3) 按学期集中授权、教室端身份验证

刷卡控制系统按照每学期的排课数据通过网络集中对教室端读卡器授权,教室端IC卡读卡器能存放一学期的排课数据和刷卡记录,教室端进行本地身份认证。

(4) 读卡器的脱机联网运行方式

读卡器可脱机或联网使用,当遇到网络故障时,IC卡的使用权限认证可以脱离服务器数据库和网络运行环境,读卡器处于独立工作状态。

(5) 权限信息更新

当排课数据或一卡通信息发生变化时,刷卡控制系统即时对系统数据库进行数据的更新管理,同时对相应教室端读卡器的数据自动刷新。

(6) 使用权限设定

教室的使用可以按课表、按教室、按同时段同教室多教师、按管理通卡多种权限设定。

(7) 教室使用报表

教务部门随时可以查询教室使用情况(如正常、迟到、未用、应急调课处理)。可以生成教室使用报表。

3 接口设计

刷卡控制系统管理服务器的数据要求来源于两个方面,一个为课程表数据库,另一个为学校一卡通数据库。课程表数据库则为教务课表信息,学校一卡通数据库保存有每个教师的工号和持有的IC卡序列号,两者之间需要有准确的对应关系。在上述两个数据库的基础上,形成刷卡控制数据库。根据系统的管理要求,刷卡控制数据库的结构设计应包含所有必要信息以方便检索。由学校教务系统和一卡通系统提供接口,以数据库(SQLServer、MySQL 或Oracle)表或者视图方式,进行刷卡控制系统软件的开发设计,自动进行数据同步,所需的接口数据见表1、表2所示。

管理服务器刷卡控制数据库是通过教师工号(具有唯一性)的对应,确定了任课教师所持的校园IC卡(序列号)与课表的认证。

4 系统数据处理流程

图2展示了数据处理流程,系统管理服务程序根据设定

好的逻辑规则把教师上课信息更新到网管数据以便教师卡下发。分布在各个教室的读卡器存储该教室的使用认证信息,形成统一的数据信息应用网络。

5 教室端控制处理方式

多媒体教室网络中央控制器基于TCP/IP协议,支持对标准串行设备的控制,支持IC卡读卡器接口和控制信息转发。

网络畅通时读卡器数据上传至中心数据库,网络故障时,教师读卡器脱离服务器独立工作,完成认证和操作记录,实现读卡器脱机联网方式。图2中使用的读卡器具有继电器接口可以直接驱动电控锁,目的是保证数据的安全,运行管理可靠。

二 多媒体教室刷卡控制系统应用

基于高校按学期排课的特点,新学期前对教室读卡器集中授权,课表信息变化时数据进行刷新。系统的IC卡管理、排课数据维护见图3、图4。

如果采用每天定时导入教务系统一周的排课数据,程序自动给读卡器下发当天能开锁的教师卡号和时间的方法,这样将会增加工作难度和影响数据的可靠性。IC卡管理对于卡号权限的设定,任课教师以普通卡类型对应上课教室,管理员可以按照管理范围纳入白名单信息管理并给与权限。对于未分配权限的卡号,根据实际需要可以添加使用权限。读卡器更新设置以当前系统时间更新到读卡器,下发电控锁的吸合时间。

持有校园IC卡的教师,按照课表在上课前20分钟随时可以刷卡,直接打开控制台上课。对于临时调课和IC卡丢失未更新的情况,总控室可以远程开锁,或通过工作人员配置的通卡给与服务。对于学校各类广播教学活动,总控软件对教室预设分组,根据课表信息自动开启多媒体教室设备,实现无人值守管理。

北京理工大学教师持校园“一卡通”IC卡使用多媒体教室的管理模式已运行了三年,效果得到了学校和教师的认可。

结束语

多媒体教室刷卡控制系统是基于校园IC卡,结合多媒体教学系统的功能和特点的设计开发,不仅可以方便教师使用,提升多媒体教学系统的技术管理水平,也有利于学校教学过程的科学化管理和信息化的建设。

参考文献

[1] 刘天华,杜梅,孙阳.智能射频卡在校园一卡通系统中的应用[J].微计算机信息,2006,(35):167-169.

[2] 邢建平,张明辉,王洪君,陈岗,孙建军,边栋.一种基于IP网络的研究型实验室智能管理平台[J].现代教育技术,2008,(4) :

统计管理体制篇5

论文摘要:以浙江经济职业技术学院多媒体教学设备的实际情况为出发点,利用现有的校园网资源,建立新型的多媒体教学设备信息管理系统。该系统可充分发挥多媒体教学设备在教学实践中的应用。

高等职业教育是培养高素质技能型人才的园地,充分利用多媒体教学设备来创造生产性仿真教学环境是一大趋势。近年来,各高校投人大量的资金用于多媒体教室的建设,其数量在快速地增长。据不完全统计,浙江省属本科高等院校平均有多媒体教室约300个,高职高专院校约有200个。面对众多分布在不同校区和楼宇内的多媒体教室,多媒体教学设备的使用管理与维护问题已经突显出来。许多高校缺乏对多媒体教学设备的现代化管理,从而影响到设备的利用率、完好率与使用效果。

当前绝大多数高校已完成校园网的基础建设,对多媒体教学设备进行数字化、网络化的管理势在必行。本文探讨了多媒体教学设备的信息化管理模式,并设计了一款基于局域网的多媒体设备网络化管理与智能维护的网络管理系统,系统地提出高校多媒体教学设备信息管理平台。

1传统多媒体教室使用和管理中存在的问题

1. 1管理方式落后,教室资源紧张

目前许多高校的多媒体教室管理模式仍然落后,需要教师借用钥匙来开关多媒体设备,借用过程非常繁琐。另外,随着多媒体教室的建设,贵重设备也在不断地增加。为了防止人为破坏和加强防盗措施,多媒体教室采取封闭式管理,使得教室资源得不到充分的利用。

1. 2配置参差不齐,难以统一管理

大部分学校由于资金、教学需求等原因,多媒体教室的建设都不会一次完成,而要经过多次配置才得以完成,因而多媒体设备的品牌、型号都有很大的不同。同时,在手工管理方式下,设备使用和维修没有详尽的跟踪记录,相关职能部门无法对设备进行统一管理和调配,从而导致设备的利用率较低,也无法为领导的决策提供准确可靠的数据。

1. 3多媒体设备使用繁琐

多媒体教学系统的设备通常包括投影机、计算机、视频展台、影碟机、音响等,整个系统的开、关必须分别操作,使用过程十分繁琐。经过多人多次使用后,设备原有的设置难免会被改动,给后期的维护和管理带来很多麻烦。

1. 4因报修不及时而影响教学

多媒体设备在使用过程中,难免出现不可预料的故障。如果在教学过程中出现故障,教师就需要到管理员办公室找人排除,浪费了宝贵的上课时间,影响教学的正常进行。然而在使用设备中出现的设备故障,一般是因使用不当造成的,只需技术人员口头指导即可解决。

2基于网络的多媒体教学设备中央控制系统解决方案

基于网络的多媒体中央控制系统是由网络中央控制器、中控软件、中控主机等组成。

网络中央控器集成了视频/音频切换矩阵、IR/单向RS232控制接口、VGA信号切换、MIC输人/输出电子音控、投影机开关检测等功能模块,对计算机开/关、投影机开/关、电动幕升/降、讲台电控锁开/关、设备切换、话筒音量调节等进行集中控制。通过内置TCP/IP网络模块,可直接连到校园网。

联网的中控主机可对多媒体设备进行远程操控、监测、设置参数等,满足远程网络管理的需求。系统内置语音网络模块,可以使教师通过网络IP电话与管理员实时通话解决问题;系统加人了防盗探触点,当投影机被盗时,控制系统会自动向总控室报警。

网络中央控制系统将多媒体教学设备集成为一个整体,进行统一维护、监控和管理。网络中央控制器联接示意图如图1所示。

3多媒体教学设备管理信息系统的设计

网络中央控制系统的应用有效解决了教室分散、管理困难的问题,但仍然无法实现多媒体设备的信息化管理,例如无法统计设备使用情况、跟踪设备的维修记录、统计投影机灯泡使用时间等。在应用该系统的基础上,笔者根据浙江经济技术学院的实际情况提出了基于B/S<浏览器/服务器)模式的多媒体教学设备信息管理系统,通过校园局域网对校园内大量多媒体设备实现远程集中控制和自动化管理。

3. 1系统功能结构设计

多媒体教学设备管理系统主要由日常巡检系统等6大模块组成,如图2所示。

(1)日常巡检模块。采用教室IP绑定,负责巡检的学生根据系统管理员设置的巡检项目逐一检查教室并录人相关检查结果。通过模糊查询功能,管理员可以实时查看巡检记录;

(2)设备管理系统。由管理人员将多媒体教室中的设备名称、型号、建成时间、改建时间等输人到数据库中,对设备信息进行备案。如某设备出现故障需报修,管理人员可登录维修登记界面,输人故障情况。检修结束后管理人员调用报修单输人相应的检修日期、检修情况、检修人等相关信息即可。相关部门可以通过登录维修管理界面,实时跟踪设备的使用更换情况和维修情况;

(3)中控管理系统。与网络中央控制系统进行有效结合,对多媒体教室实施远程管理,包括监控管理和语音对讲。管理员通过登录监控管理系统可实时查看每个教室多媒体设备的使用状态,并可以远程控制教室的多媒体设备,实现如投影机开关、幕布升降、音量调节、视频设备切换等所有操作功能,如图3所示。教师在使用过程中遇到问题,可按网络呼叫按钮,管理员使用对讲设备即可与教师通话指导解决设备问题;

(4)查询统计系统。管理人员可以按日期段对教室使用情况进行查询、统计、汇总,并以报表的形式打印,如教室利用率、设备维修信息、故障解决情况、投影机灯泡使用时间统计等;

(5)排课系统。系统可以根据实际排课情况对教室进行自动控制。如:根据课表,某教室有课,管理系统可以自动在上课前5 min打开该教室的中控,使教室设备处于预备状态,若下一节没有课,管理系统可以在下一节上课5 min后关闭中控和多媒体设备;

(6)系统管理。该模块作为系统后台,系统各模块都与其都有密切的联系,只有系统管理员才具有访问权限,包括用户权限设置、用户账号管理、多媒体教室信息管理、巡检项目管理、故障现象管理、数据备份等。

3. 2数据库逻辑结构

根据系统功能设计了名称为DMT的数据库,数据库由多个表格组成,每个表格表示数据库中的一张表。部分数据库表信息如下:

(1)教室信息表:教室编码、所属楼宇、计算机IP地址、计算机名、中控IP地址、还原保护卡型号;

(2)多媒体设备信息表:设备编码、教室编码、设备名称、型号规格、购人时间;

(3)设备更换信息表:ID地址、教室编码、原设备编码、现设备编码、具体描述、更换日期、负责人;

(4)设备维修信息表:ID地址、设备编码、维修内容、维修时间、维修人员。

3. 3系统平台的构建

目前的信息平台,主要有C/S(客户/服务器)和B/5这两种结构模式。B/S模式把传统C/S模式中的服务器部分分解为1个数据库服务器和1个或多个应用服务器(Web服务器),从而构成了一个3层结构的客户服务器体系。多媒体教学设备信息管理系统主要用于各个教室和管理员办公室,设计数量较多,故采用B/S模式作为软件开发模式,用ASP脚本语言编程。数据库采用Microsoft Access,虽然Access不适合作为大型网站的数据库,但是对于该设计中的信息量,已经完全满足要求。客户端无须任何配置工作,通过IE浏览器即能以页面的形式访问Web服务器。系统平台如图4所示。

3. 4系统权限设置

浙江经济职业技术学院多媒体教学设备管理信息系统主要的使用人员是校内专职管理工作人员及负责检查的勤工俭学学生,因此设计为具有访问权限的人员才能进行系统访问。初始状态下由“系统管理员”在系统管理模块中进行权限分配和设置。根据系统实际使用情况,目前设置4类访问权限:

(1)系统管理员:具有系统全部访问权限;

(2)部门领导:具有系统全部查询权限;

(3)管理员:具有日常巡检系统、设备管理系统、中控系统及数据查询系统4个模块的访问权限;

(4)巡检学生:只具有日常巡检系统中“巡检登记”权限。

4使用情况和效果

浙江经济职业技术学院目前共有119个多媒体教室投人教学使用,均采用网络监控和远程集中管理的方式,实现“开门即用,关门即走”。中控室根据课表安排,远程启动多媒体教室,电控门锁自动打开,教师进人教室后不需要逐个开启设备,只需推开讲台柜门即可使用已在预备状态的多媒体设备。使用完毕后也不需要逐一关闭设备,直接关闭讲台,所有设备将会自动关闭。教室实行开放式管理,所有教室在不授课时间,向学生全面开放。

当设备发生故障或进行维修,要求管理人员通过网络登录多媒体教学设备管理信息系统,及时填写设备维修记录单,录人故障情况和检修情况等。如有设备更换,应根据变化结果修改这些设备的数据信息。不同教学楼或不同的管理员只能录人和修改自己管理权限的设备,不能越权录人。管理人员可以实时查看到各个多媒体教室设备的使用率和维护记录,及时掌握各设备使用状态,特别是投影机灯泡的使用时间,使管理员能及时更换已到使用期限的灯泡,保证正常的教学秩序。

通过对本学院100位教师的问卷调查,对多媒体教室使用情况和管理模式的满意率高达95%

统计管理体制篇6

关键词:会计内控管理系统;设计;应用

会计内控管理系统作为国内企业加强内部管理与控制的必要工具,在金融行业快速发展的当今社会,其承载着自身制度变革的重要责任。而有效的会计内控管理系统需要包含若干固定模块,如事前控制模块、过程控制模块、过程监督模块、事后监督模块、事后评价模块、问题纠正修改模块等。上述主要模块共同作用产生的会计内控控制管理体系才能对金融组织的正常运行起到控制会计风险的效果。

一、会计内控管理系统设计与实现的研究意义

会计内控管理系统在我国金融类相关组织企业中的应用效果日益完善,结合近年来已有应用经验效果的资料整合结果,可以发现,会计内控管理系统在实践方面呈现出良性发展的正面态势。但这并不意味着对会计内控管理系统设计与实现的研究可以停止,相反,随着全球经济化背景下的我国市场环境的持续进步,对于此领域的研究力度需要进一步加强,针对不同类别金融组织企业的不同特色,需要根据实践经验以及理论支撑对会计内控管理系统的具体技术架构以及功能架构进行调整。

1.会计内控管理系统的实践成果

观察近年来我国企业中会计内控管理系统的应用现状可以发现,会计内控管理系统的核心控制体制由初期的事后补救逐渐转向事前防范,而这一转变需要依托更加完善、更加科学的内控机制的支持,同时,国家相关政策法规的建立也十分必要。为保障会计内控管理系统的稳定性以及有效性,需要对所应用的会计内控管理制度进行明确评价、修改以及制定,并在体系程序上针对上述指标进行明确。同时,需要针对会计内控管理体系中各个业务环节的责任人予以划分,通过业务流程、环节的设计令互斥职务保持分离关系,通过岗位牵制保障金融组织运营的安全性。换言之,在会计内控管理体系的完善方面,需要以相关立法权限约束体系参与部门或个人的业务操作权限,并明确其责任。

2.研究会计内控管理系统设计与实现的必要性

对于现代金融组织而言,会计内控能力是评价企业管理的重要指标,其不仅反映了会计方法及手段的应用效果,并能起到降低企业在经营业务过程中的风险指数的效果。对于金融企业而言,会计内控管理系统是其必须依赖的管理活动。特别是在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发展的时代环境中,会计内控管理系统在企业内部管理体系中的重要性越来越凸显。

从会计内控管理系统的发展历程分析其在当今社会的应用意义:现代社会的会计控制方法种类较多,类型不同的金融业务需要根据自身特点对适当的会计控制管理方法进行合理选择。但无论哪一种会计内控管理系统,其应用的核心价值在于帮助相关金融企业实现既定的企业管理目标,这也是会计内控系统的应用价值。而会计内控管理系统的应用关键不仅在于其技术支持,更在于其功能模块的设计。我国在上世纪末期美国提出的《内部控制统一框架》的基础上,结合自身国情及市场环境,经过多年的探索与实践,于2001年以《内部会计控制规范――基本规范》明确了企业内部会计控制管理的概念以及在管理过程中需要遵循的原则。《规范》中表明,会计内部控制的目标在于提高企业会计信息的质量、保障企业在运营过程中资金的安全性与完整性、落实国家相关政策法规在企业中的落实与执行。《规范》将传统企业内部控制现状中缺乏统一管理的局面予以扭转,令业内人士明确会计业务风险管理与控制对于企业内控的重要意义,并逐渐培养起相关人士对于会计内控管理系统组成的认知,即合理、科学的会计内控管理体系需要由事前防范、事中控制以及事后监管三个模块之间的持续动态过程组成。

从我国市场环境角度分析会计内控管理体系完善建设的意义,也可以清晰看出会计内控管理系统的设计与实现对企业内部控制的重大影响:我国现阶段正处于金融会计改革时期,需要对企业内部风险控制体系以及企业治理与管理机制进行完善。值得注意的是,具有复杂性、多样性以及现代性特征的现代企业内部会计管理控制体系的完善之路需要明确目标,即强化企业会计风险防范意识、强化风险防范的有效对策与措施、保障我国金融事业的改革与发展。

从会计内控管理系统的阶段性问题分析其发展改革的必要性:现阶段在企业内应用的会计内控管理系统存在共同的局限性,即现阶段的应用效果无法对未来的应用预期进行准确预测。当今金融组织内各项业务的不断拓展与创新性发展催促着功能性有所突破的会计内控管理系统的出现,以助于相关金融组织机构在市场经济体制环境中的长远发展。结合实践经验看,已有会计内控管理系统在过去具有一定成效的应用功能在未来的可操作性并不确定,是否会对未来的企业管理模式存在约束效应也无法有效预测。因此,从宏观战略角度考虑会计内控管理系统的建设可以看出其存在紧迫性。而未来对于会计内控管理系统的完善目标则包括对其兼顾工作效益与企业经济效益的要求、对其系统设计经济性的考虑、对其系统执行效益性的权衡、对其有效性原则的明确。

统计管理体制篇7

关键词:交通运输管理;计算机信息网络系统;开发;应用

在交通运输管理体系中,要积极践行更加有效的管理机制,确保管控措施符合标准,并且深度管理和落实相应的处理机制,建立健全更科学化的计算机信息网络系统,为项目升级提供动力,保证项目运行体系的完整程度。交通运输管理项目是交通部门常规化工作中的重点,要对信息技术管理体系进行集中管控,积极利用信息化和数字化控制项目,为交通运输管理中信息网络系统的综合性升级奠定坚实基础。

1案例分析

2016年8月29日下午,广东省交通运输厅、深圳市腾讯计算机系统有限公司在广东交通大厦2015会议室召开协同推进“互联网+交通运输”融合发展座谈会,借助数据分析,有效整合人群的迁徙方式和趋势,进而提供更优质的交通规划及出行服务,也分享了利用微信提升高速公路通行效率。共同推进“互联网+”运输服务战略合作的务实交流,双方拟将在2017年春运期间,对出行预测和迁徙规律进行分析挖掘,并且,针对全省“两客一危”营运车辆数据进行适度合作,除此之外,2016中国(小谷围)“互联网+交通运输”创新创业大赛的深度参与,实现交通运输大数据、智能交通技术及应用产品、创业导师、投资孵化等资源池的建设,推进“互联网+”运输服务行动计划。

2交通运输管理计算机信息网络系统开发概述

在交通运输管理工作中建立计算机信息网络系统,要结合管理实际需求和管控模型,建立健全有效的处理机制,确保系统运行效率的有效性,为管理项目的综合性升级奠定坚实基础[1]。

2.1交通运输管理计算机信息网络系统开发工具

在交通运输管理计算机信息网络系统开发项目运行过程中,要积极建立更加有效的处理机制,确保管理框架和控制措施的有效性。其中,主要研发和应用语言编程工具、数据库工具以及程序生成工具。第一,语言编程工具。一般而言,在网络系统开发项目中,主要应用的是BASIC语言、C语言、C++语言等,最近几年PL/I语言以及PROLOG语言的使用几率也在增加。由于这些编程语言的针对性较强,在实际应用过程中,能对相关信息和处理机制进行综合性分析,并且保证整体处理效果符合预期。且这几种编程语言的适用范围较为广泛,在系统功能模块建立后,能发挥其应用价值和综合能力。第二,数据库工具,在数据库处理机制建立过程中,主要是针对计算机信息网络系统的开发工具,能对整个系统中的数据交换项目进行统筹分析和综合性处理,确保管理模型和数据传输效果符合预期。另外,数据库工具也能成为数据交换和传输的枢纽,在数据管理信息整合以及系统开发过程中,要结合数据库中的信息进行统筹处理。第三,程序生成工具,要和对应编程结构进行整合,包括smalltalk、C++等程序处理机制,具有较强的针对性价值,也能在使用中提高配合程度,确保管理效果符合标准[2]。

2.2交通运输管理计算机信息网络系统开发原则

(1)交通运输管理计算机信息网络系统开发遵循实用性原则。在计算机信息网络系统设计机制建立过程中,要遵循实用性原则,在系统稳定后提高评价系统的整体效果,要本着务实的态度,积极建构更加系统化的管理模型,顺利计算机信息网络系统的运行效果。(2)交通运输管理计算机信息网络系统开发遵循科学性原则。运行科学化原则是计算机信息网络系统开发项目中的关键要求,相关项目管理人员也要针对实际问题建构切实有效的管理措施,对系统中的研究对象进行全面分析和数据整合,保证调查结构和管理需求得以有效落实,积极建构更加系统化的处理机制和管控措施,真正提高作业组织项目和作业制度的整体质量,建立动态化的调整机制,升级管理效果[3]。(3)交通运输管理计算机信息网络系统开发遵循可靠性原则。只有保证计算机信息网络系统的可靠性,才能有效升级整体管理效果和项目的运行水平,积极建立更加系统化的管理措施。(4)交通运输管理计算机信息网络系统开发遵循可扩充性原则。在计算机信息网络系统设计和开发项目建立过程中,也要对信息和数据进行集中整合,建立健全更加完整的处理机制。值得一提的是,在计算机信息网络系统软件设计方面,为计算机信息网络系统综合质量优化提供动力[4]。

3交通运输管理计算机信息网络系统的具体应用模型

在交通运输管理项目中应用计算机信息网络系统,要结合实际情况和具体需求,建立健全动态化管理机制,确保管理模型和管理维度符合相关参数,积极建构更加系统化的处理价值和应用模型,为系统整合以及质量优化提供保障。

3.1四阶段交通需求预测模型

第一阶段,交通信息量生成预测。灰色预测模型,借助累加机制,生成拟合微分方程控制机制。整体管理模型中GM(h,1)是灰色系统预测模型中最常见的模型状态,GM(h,1)模型仅有一个变量。h越大计算量越大,整体计算过程较为复杂,计算精度决定于3阶。数据处理中,若是X0是某一区域对于时间t的交通信息量指标数列,建立GM(h,1)预测模型。BP神经网络是人工神经网络的重要分支,已成为神经网络领域应用。第二阶段,交通信息量分布预测,qij是网络传输断面i起点,网络传输断面j是整体技术结构应用在终点交通信息量结构中,Oi为传输断面信息发生量,Dj为网络传输断面的信息吸引量。第三阶段,交通信息量分担预测,对预测区域模型,传输终端模型,OD对模型等,针对全体对象变量进行集中审定和管理,保证控制机制和区域划分效果的综合性升级。第四阶段,交通信息量分配预测,利用最短路径分配、容量限制分配,借助容量限制和迭代平衡分配法等。

3.2车辆户籍管理应用交通运输管理计算机信息网络系统

对于交通运输管理项目来说,车辆的户籍管理模块十分重要,因此,要将管理体系和计算机信息网络系统有效地融合在一起。在户籍管理体系中,要对客运业户、货运业户以及汽车维修业户进行统筹管理,确保资料管理体系有序推进,也能维护整体管理效果。具体的系统录入内容包括:户籍名称、常用通讯地址、业主常用联系方式等,保证信息完整性和准确性,才能真正发挥计算机信息网络系统的实际价值。也要对基本信息进行台账录入,在统一管理的基础上,对相关材料进行系统处理,确保控制系统的有效性升级[5]。车辆户籍管理机制要符合实际需求,借助计算机信息网络系统进行动态化信息整合和数据分析,确保效果的有效性升级,也为整个系统的综合性优化奠定坚实基础。

3.3稽查管理应用交通运输管理计算机信息网络系统

伴随着交通行业的高速发展,在交通管理体系中,建立健全稽查管理模型十分重要,人工稽查管理的能力和应用范围毕竟有限,需要相关部门结合管理要求建立健全计算机信息网络系统,不仅仅能够将违规信息随时的记录入库,也能一定程度上提升管理项目的实际效率,确保管控体系的完整度,为交通运输管理体系的综合性升级提供动力。并且,在应用计算机信息网络系统的过程中,也要结合交通运输稽查管理项目的实际需求,结合地区特征建立针对性的数据稽查管理机制[6]。值得一提的是,计算机信息网络系统在对相关内容进行登记和录入后,计系统就会对相关数据和信息进行快速的整理和分类,保证管理控制机制和管理效果符合标准,从而有效建立健全系统化的处理机制和控制措施。在稽查管理项目中应用计算机信息网络系统,能有效提升结案率,进一步维护交通管理项目的实效性,升级管理效果,也为市场秩序的维护提供动力,真正落实更加有效的管理目标。

3.4税费改革管理应用交通运输管理计算机信息网络系统

在税费改革管理体系建立过程中,也要对相关信息处理机制进行统筹分析,确保管理效果和管理模型符合实际。对于交通运输管理项目来说,税费改革项目具有非常关键的作用,其中,动态记录税费征收项目具有实效性价值,不仅仅包括应缴纳税费,也包括应罚税费,要提高两者的登记效率,才能提升整体管理效果的实效性。另外,在交通运输管理项目中,税费系统也包括滞纳金收取、费用顺延情况、票据打印项目以及IC卡减免等费用,要想提升整体管理效果,就要积极建构更加系统化的管理措施,保证记录的完整性,也能实时监控缴纳情况等。因此,在交通运输税费改革管理项目中应用计算机信息网络系统能有效提高工作效率,保证工作质量得以全面优化,为项目升级奠定坚实基础[7]。

3.5日常报表管理应用交通运输管理计算机信息网络系统

在常规化交通运输管理项目中,常规化报表较多,人工操作效率不高,因此,利用计算机信息网络系统能从根本上提高整体处理效果,并且保证应用价值的有效性升级,为运输管理系统的全面优化奠定坚实基础。在交通运输管理体系中,不仅要及时填写报表,也要对交通运输项目进行及时处理,利用月报表和年终报表对相关信息进行集中处理,确保信息处理机制符合标准,也为管理体系的综合性升级提供基本保障[8]。

4结语

总而言之,在交通运输管理结构中,要积极建立更加有效的处理机制,确保计算机信息网络系统能发挥其实际优势和管理效果,提高保障机制和管理措施的综合性升级,也为工作效率优化提供保障。在科学技术不断发展的背景下,要保证交通运输管理系统向着信息化和智能化方向发展,提高交通运输管理的现代化发展进程,真正落实有效的应用体系,确保管理效果的最优化,也为交通运输管理项目的可持续发展奠定坚实基础。

参考文献:

[1]胡会仓.浅谈计算机技术在现代交通运输系统的运用[J].科学大众(科学教育),2014(6).

[2]支润红.交通运输管理统计工作中的计算机技术分析[J].科技创新与应用,2014(36).

[3]耿健,李杨,耿帅等.“互联网+”时代交通运输行业职业技能鉴定技能考核无纸化实践[J].科技创新与应用,2016(1).

[4]王凯,倪少权.列车运行图计算机编制系统研究与应用综述[J].交通运输工程与信息学报,2016(3).

[5]吴益民,余列强,李志军等.基于Petri网的地下洞室通运输系统模拟方法研究[J].水利水电技术,2015(7).

[6]杨兆升,刘红红.地理信息系统在交通运输规划与管理中的应用研究[J].公路交通科技,2016(2).

[7]毛伟武.计算机技术在交通运输管理统计工作中的应用分析[J].神州(中旬刊),2016(4).

统计管理体制篇8

摘 要 统计工作是当前医院管理的重要环节,是为医院相关决策者提供正确决策信息的重要活动过程。当前医院信息统计工作中,由于各种客观因素影响,很多医院信息统计出现严重失真现象,导致相关决策偏失,影响了医院管理的科学性以及正常的发展秩序。探究其应对策略是医院信息管理科学化的重要保障。

关键词 医院信息 统计工作 失真现象 应对策略

信息统计是一种信息服务的活动过程。高质量的信息统计是决策者制定目标决策和规划的基本前提。医院信息统计工作为医院高层制订和完善医院规划、目标考核提供可靠的科学依据,近年来,随着医疗体制改革的深入推进和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医院信息统计面临着相对复杂的现状,导致统计活动提供的信息有失准确性和可靠性,影响了医院管理的科学性。新时期下,为规范医院统计行为,保障统计信息质量,本文针对医院信息统计失真的应对策略进行了初步探究。

一、医院信息统计失真的内涵特征

医院信息是医院统计的重要基础,统计信息失真,通常是指医院统计活动中依据相关信息编制的信息报告所反映的情况与原始凭证不相符,统计信息的形成与提供违背了客观真实性原则,不能正确反映医院主体真实的管理状况。统计信息失真通常会严重干扰和影响医院相关管理制度决策的正确制定,扰乱医院正常管理秩序,影响医院整体效益的,制约了医院管理的科学化运行。

二、当前医院信息统计管理现状分析

(一)医院统计专业人才素质弱化

统计人员精湛的专业素质和相关信息统计管理技术的高效性,是医院统计信息质量的前提和保障。当前很多医院存在统计人员结构配置不均衡,整体人员素质低。信息统计中,统计人员凭借专业知识结构和工作经验对相关医疗卫生服务活动信息进行采集整理,由于专业素质的迥异性,往往会导致医院信息管理出现偏差,影响医院统计信息的真实性和可靠性。

(二)医院信息的统计行为不规范

目前环境下,很多主管部门往往采用绩效指标考核医院管理状况。某些医疗机构的领导由于管理观念上的偏失,往往对于医院统计工作的重要意义不能充分认识,医院信息的统计管理过于疏散,统计组织内部管理不严格,造成医院统计人员责任意识不强,职业道德弱化,统计行为不规范,导致信息统计失真。

(三)医院信息统计技术体系滞后

信息科技形势下,医院统计应该具备完善的信息管理系统,但很多医院仍然存在统计报表模式单一与化统计指标体系不完善现象,信息统计程序大都停留在单机运行和手工操作阶段,无法实现信息资源共享,影响了医院全方位、立体化统计数据的显示,误导医院高层决策。

(四)医院统计工作缺乏有效监督

医院相关信息的统计,是医院管理的重要构成部分,医院管理的有效监督制约着统计信息的质量。面对当前管理理念的多元化改革与实践,有些医院管理出现科学性偏失现象,对于相关医疗服务活动信息不能及时的协调和沟通,有些科室为缩短平均住院日,降低出院病人人均费用,人为增加医院出院病人数量。统计管理活动缺乏基础保障,导致了统计信息的可信度降低。

三、加强医院信息统计的有效策略

针对医院信息管理不科学,信息统计失真的问题,必须坚持与时俱进,创新实践的基础上,完善统计技术管理措施,提高医院统计工作效率,充分发挥统计在医院管理中的职能。

(一)整合医院统计人员素质、强化统计人员责任意识

人才是促进社会发展的重要因素。统计人员的专业技能和整体素质,决定着医院信息统计的可靠性,影响着医院决策。新形势下,医院必须立足于实际需求,积极拓展各种资源渠道,加大继续教育投资,开发统计管理人才资源,培训相关统计管理人员提高其专业技术素质,健全医院统计机构,严格贯彻《统计法》,加强医院统计人员的职业道德建设,强化统计人员的诚信意识和责任意识,防止统计过程中的无意性信息失真发生,为医院管理服务。

(二)加强信息统计设备建设,完善信息统计服务职能

随着信息技术的不断开发与应用,计算机网络通讯设备,是实现信息统计科学化的重要基础。面对当前知识经济发展形势,医院要加大统计信息管理的基础性硬件及软件设施的投资力度,改善统计工作的环境条件,运用现代技术手段,构建医院统计信息技术的高效化运作系统,严格医院统计工作准入制度,优化统计信息资源渠道,完善医院统计服务职能管理机制,充分发挥统计信息、咨询、监督的整体功能,以更好地为医院管理决策提供可靠依据。

(三)完善医院统计管理体制、创新统计管理技术形式

加强医院统计信息管理,必须转变医院信息业务分析模式,构建和完善与医院管理、服务、经济运行相适应的统计指标体系,增强信息的准确时效性,形成统计数据分析成果。统计行为的规范性是医院管理的前提。坚持实践创新原则,优化资源配置,开放统计独立职能,推行动态控制、加强统计人员职业行为的规范控制,杜绝违法乱纪行为发生,注重统计信息管理的技术创新与应用,提高统计核算的效率,提高医院信息统计质量。

(四)科学医院管理考评措施,加强医院内部统计监管

统计工作关键在于保障数据信息的准确性,合理的考评激励措施以及科学的内控管理监督机制,有利于医院统计工作的高效运行。面对复杂的市场环境,医院要完善统计数据核查体系,加强内部统计管理,健全各种原始登记报表制度、规范统计工作监督体系、提高统计分类标准化、数据处理现代化水平。要加大监督体制建设,严肃行业自律性,保障统计信息的精确性。

结束语:总之,当前医疗体制改革的新形势下,作为医院管理的重要环节,医院统计工作必须保障统计信息的真实可靠性。坚持实践创新,加强统计信息管理,规范统计服务职能和行为,实现统计信息规范化、标准化和资源共享,防止统计信息失真,是推动医院管理科学运行的有效措施。

统计管理体制篇9

一、对会计人员统管统聘的可行性

1.先例阐述。会计委派制或统管统聘制并不是什么新事物,在我国地区早就实行了。而法国管理国有的一个重要特点便是设立财政总监制度,资本超过30万法郎的有限责任公司,必须设置会计监察员。美国政府中,人事管理总局在财务管理方面也行使相关职能。

2.实行会计统管统聘有其依据。会计管理体制是一个国家会计模式的主要。不同的环境造就了不同的会计管理体制。我国实行的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公有制占主导地位,政府在资源配置中起主导作用,证券市场不发达,社会主义体系正在之中,人们崇尚集体主义,权距较大,对不明朗因素反应较强。在这样的社会环境特征之下,我国的会计管理体制应采取集中与立法型,而非自我管理型。

3.实行会计统管统聘有其积极意义。会计人员造假,一是迫于他人的压力,二是单位利益驱使。实行统管统聘制,可以从根本上解决这两方面的作弊因素。首先,实行统管统聘,有利于真正发挥会计的监督作用,强化制约机制。古今中外大量事实证明,不独立于被监督者,则监督人不可能执行有效的监督。其次,实行会计统管统聘,有助于保障会计人员的合法权益。会计人员的权益主要靠《会计法》保护,但保护力度远远不够。实行统管统聘后,会计人员的关系留在派出机构,人事、经济、晋升、职称等由派出机构统管,这便给会计人员大胆开展工作解除了后顾之忧,其合法权益有强大的后盾保护。

二、对完善会计人员统管统聘的几点设想

(一)制度法规方面

会计委派制的实行,可以约束内部人的腐化行为,促使其致力于企业的经营,有利于资源的合理配置和充分利用,从而有利于发展社会主义生产力。所以应该修订相关法律中的不协调之处,为会计委派制的实行奠定良好的法律基础。首先,要修改《会计法》,以法律形式明确允许各级财政部门采取灵活多样的会计管理模式;其次,要修订与之相关的《公司法》、《企业法》等法规,对相关的职责、权限进行明确的界定和划分;最后要在财经法规中突出会计工作的重要地位,明确会计管理机关与各行政企事业单位之间的关系。

(二)会计统管统聘的目标、主体及人员职责设计

1.会计统管统聘的目标。即在维护国家利益(所有者利益)的基础上,尽可能追求企业价值最大化。

2.会计统管统聘的主体是政府,具体由财政部门和国家有关经济部门负责,凭借的职能是政府社会经济管理权和国有资产所有权。因此,对集体企业、乡镇企业、私营企业及其他混合所有制企业不宜采用此制度。

3.统管(包括财务总监、会计主管)的职责设想。统管会计的职权:①审核公司的重要财务会计报表和报告,并与经理共同确认后上报;②参与指定公司的财务会计管理制度,监督检查各级财务运作和资金收支情况;③与经理联签批准规定限额范围内的经营性、融资性、投资性固定资产资金支用、贷款担保等事项;④参与拟订公司利润分配方案;⑤参与拟订公司增加或减少注册资本的方案;⑥参与制定财会机构的设置和主要财会管理人员的聘任和解聘。

统管会计的责任:①对外报告公司重要财务会计报表和报告的真实性,与经理共负责任;②对国有资产的保值、增值、流失承担相应责任;③对公司重大投资项目决策失误承担相应责任;④对公司严重违反纪律行为承担相应责任;⑤因统管会计把关不严或徇私舞弊造成损失的,还应承担相应的行政、经济甚至刑事责任。

(三)委派会计人员的工资福利等设计

委派会计的工资、奖金应实行统一管理、统一发放,并与业绩挂钩,由财政部门按派入人数每月向用人单位收缴,按月发放工资。奖金在年底考核后,按工作业绩发放,其标准由财政、劳动、人事部门共同来决定。另外,委派人员在行政、党、团关系上接受派入单位的领导,其住房、子女就业、统筹、保险等,则由原单位来负责。

(四)统管会计的任免、交流和考核

统管会计的任职资格除必备的条件和身体素质外,必须有相应工作经历,有财会专业本科以上学历,有会计师以上职称,在此基础上严格考核后获得任职资格。对统管会计的任免可由单位领导提名,主管部门考核,同级财务部门审批,同时要加强考核和交流,将考核等级意见载入档案,作为续聘、解聘或奖惩的重要依据。同时为避免统管会计在一个企业长期工作产生利益关系,应对其实行定期轮换。统管会计与企业领导有亲缘关系的,应实行回避制度。

统计管理体制篇10

关键词:农村;三资管理;内部控制

中图分类号:F320.3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3-291X(2012)31-0027-03

《内部会计控制规范》要求,“电子信息技术控制要求运用电子信息技术手段建立内部会计控制系统,减少和消除人为操纵因素,确保内部会计控制的有效实施。”农村三资管理的内部控制则是内部会计控制的特殊形式。随着计算机技术发展和应用,农村电算化会计信息系统进一步向深层次发展,这些变革无疑给农村集体经济组织资产管理带来了巨大的变化,但同时也给内部控制带来了新的问题和挑战。东海县农村三资管理起步于2009年底,2011年底22个乡镇346个村全部实行了三资管理。为规范农村三资管理工作,东海县委农村工作办公室下发了《东海县农村三资管理内部管理制度》(东委农[2010] 6号)在岗位设置、操作管理、计算机硬软件和数据管理、档案管理等方面作了具体明确的规定,对提高村账乡(镇)管质量起到了积极有效的作用,收到良好效果。

一、充分认识加强内部控制在农村三资管理中的作用

农村会计系统的有效运行离不开一个健全、有效的内部控制机制。内部控制是农村为提高会计信息质量,保证农村集体资产的安全和完整,确保有关法律法规和规章制度的贯彻执行而制定和实施的一系列控制方法、措施和程序。内部控制制度在农村三资管理环境下,更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只有建立健全农村三资管理环境下的内部控制,才能提高会计的分析决策能力,为管理者提供所需的经济信息,更好地实现其管理和决策的职能;才能防止浪费和舞弊行为,保护农村集体财产物资的安全性和完整性;才能建立科学的岗位责任制,强化管理,提高管理水平及管理人员素质;才能利于审计及其他部门开展工作,推动现代审计的发展;才能提高农村会计工作质量,增强各种信息输出和财务报告的可信度、可靠性;才能使诸如《中华人民共和国会计法》、《会计基础工作规范》、《村集体经济组织会计制度》、《东海县农村三资管理内部管理制度》等得以贯彻执行;也才能确保三资管理环境下农村集体经济活动能够正常、安全、有效地进行。所以健全和完善内部控制制度是发展集体经济的内在要求,也是农村集体资产保值增值的重要途径。

二、实行农村三资管理后内部控制存在的风险

实行农村三资管理后,农村会计人员的工作任务、会计工作的职能划分、责权关系、稽核关系及会计文档的管理形式等会计业务关系发生了一系列深刻的变化,其中对农村集体经济组织内部控制制度影响最为明显。从传统的手工环境下的会计系统到三资管理环境下的会计系统,系统内部控制的基本要求和目标并没有变,会计核算的复式记账和借贷平衡的基本原理和方法也没有变,发生了大变化的是系统控制的范围与对象,其系统风险问题也主要由此产生。

内部控制范围发生改变。在手工会计核算环境下,农村集体经济组织内部控制制度建立的基本原则是职权、不相容职务相分离的原则。农村实行资金交乡镇农经站代管制度,村只设一名现金会计,总账由乡镇农经站代记。在手工会计核算业务处理程序的各个关键环节,设立了相应的稽核制度和审查制度,如必须账账相符、账证相符、账表相符、账实相符以及必须由各级主管审查、签字、盖章等制度和措施,其主要针对的是农村会计核算业务处理过程。

在农村三资管理环境下,会计核算业务每月5—6日集中处理,依会计程序制定计算机内部控制措施,如凭证借贷平衡校验,余额发生额平衡检查等。随着农村三资管理的实施,会计业务处理范围变大使实时处理成为可能,原来应由几个人按预定步骤完成的业务事项可集中由一个人完成。由于在农村三资管理环境下会计系统建立和运行的复杂性,为了保证农村三资管理环境下会计系统对农村集体经济组织经济活动反映的正确性和可靠性,以达到农村集体经济组织内部控制的目标,农村集体经济组织会计内部控制范围也相应扩大。除在手工环境下会计系统控制的范围外,还包括如系统安全的控制、系统权限控制、修改程序的控制等。

内部控制对象发生改变。在手工会计环境下,人是所有会计业务组织和执行的主要因素,所以人是控制实施的主体。在农村会计业务处理过程中,不仅农村集体经济组织的经济业务发生均记录于纸张之上,而且按会计数据处理的不同过程分为原始凭证、记账凭证、会计账簿和会计报表,这些纸质原件的数据若被修改,很容易辨别痕迹。而且每个环节都必须经过某些具有相应权限的人员的签章,层层复核、道道把关。

在农村三资管理环境下,会计人员面对的是三资管理系统,在这种环境下,对于一项经济业务的每个环节大部分是由计算机完成,其成败和效率不仅取决于“人”的因素,还取决于“机”的因素。另外,在农村三资管理环境下原来纸质的会计原始凭证数据是以电磁信号的形式存储在磁性介质中,肉眼是不可见的,很容易被删除或篡改而不留下痕迹。原来在会计业务核算过程中进行的各种必要核对、审核等工作将大部分由计算机完成。因此,在农村三资管理环境下内部控制的对象重点由对人的控制为主转变为对人、计算机的控制。

1.权限设置带来的风险。由于在手工会计环境下,对于一项经济业务处理的每个环节必须经过某些具有相应权限人员的签章。而在三资管理环境下,由于目前研制人员所考虑的问题不十分周密,很容易产生风险。农村会计人员可能利用特殊的授权文件或口令,获得某种权利或运行特定程序进行业务处理,例如农村会计人员被人收买,非法取得他人口令,利用他人权限,虚构、修改、删除业务数据,通过在经济数据录入前或加入期间对数据做手脚来达到个人目的等等案例数不胜数。对不合理的业务缺乏识别能力。尽管计算机运行速度快、精度高,但以其代替人的手工操作的同时也使系统丧失了人类所具有的对不合逻辑,不合理的及例外事项的判断和处理能力,因此要求在数据处理过程中增加多种检查控制。

2.数据集中化存储带来的风险。在手工会计环境下,会计的多项业务资料,如“凭证、日记账、明细账、总账”等均由不同的责任人分别记录并保管,未经授权,任何人都难以浏览到全部的会计资料。手工系统中数据的处理和存储均分散于各个人员,而计算机系统的突出特点就是其处理和存储的集中化,使得其处理结果一旦发生错误,就往往在短时间内迅速蔓延,由此对数据安全带来一定的威胁。而在农村三资管理环境下,是全部责任高度集中于同一电脑系统,高度集中于同一电算化软件系统。这种特点使系统数据和信息处理资料面临被不留痕迹非法浏览、修改、拷贝乃至毁灭的巨大系统问题风险。因而数据与责任高度统一所带来风险问题控制是农村三资管理环境下面临的一系列重要的内部控制问题。另外,数据大量集中存储于磁、光介质中,一旦发生火灾、水灾、被盗之类的事件,就可能使全部数据丢失或者毁损,从而增加了数据的脆弱性。

3.错误的延续性带来的风险。在农村会计电算化环境下内部控制具有制度控制与程序控制相结合的特点。农村三资管理系统许多应用程序中包含了内部控制功能,这些程序化的内部控制的有效性取决于应用程序,如果程序发生差错或不起作用,由于人们依赖性以及程序运行的重复性,使得失效控制长期未被发现,从而使系统在特定方面发生错误或违规行为的风险较大。例如,由于所有数据都源于凭证库,当凭证输入后,系统将自动进行多项业务处理。一旦输入操作不当,将会引发日记账、明细账、总账,乃至会计报表等一系列的错误。因而错误的延续重复将是三资管理环境下所面临的关键的控制问题。

4.数据的完整性带来的风险。计算机的使用提高了控制舞弊、犯罪的难度。在手工会计环境下,农村集体经济组织的经济业务发生均记录于纸张之上,纸张上书面数据形成会计人员所熟悉的会计证据原件,这些纸质原件的数据若被修改,则容易辨别出修改的线索和痕迹。而三资管理环境下,原来的纸质的会计原始凭证的数据通过电子信息直接记录在磁盘或光盘上,磁性存储介质的主要特点是阅读分析直观性差,数据修改不留痕迹、忌受潮、忌磁化、忌受热和不能弯曲等,这些特点和要求对会计资料保存的完整性产生新的风险。数据库技术的提高使数据高度集中,未经授权的人员有可能通过计算机浏览全部数据文件,复制、伪造、销毁农村集体经济组织重要的数据。由于储存在计算机磁性媒介上的数据容易被篡改,有时甚至能不留痕迹地篡改,提高了控制舞弊、犯罪的难度。农村三资管理操作人员对操作密码要严格管理,定期更换密码,杜绝未经授权人员操作电算化软件。每月业务终了及时存储三资管理生成的资料,同时要打印输出书面形式的会计凭证、账簿和报表。乡镇农村经营管理部门要配备刻录机,帮助乡村刻录农村三资管理生成的资料。严禁采用软盘存储会计档案。

三、实行农村三资管理后内部控制风险的防范

建立一整套农村三资管理环境下的规章制度,形成良好的内控环境,应遵循以下原则:A权限分离原则。即对电算化权限严格控制,系统操作员以外的操作人员只享有操作权限。B相互制约原则。加强对电算化系统数据输人、处理、输出的控制。明确系统管理员、操作人员、维护人员的职责范围。C安全、保密原则。安全主要是对软硬件,文档的安全检查保障控制。保密主要是对各种权限进行控制,设置多级保密措施。D内部防范原则。主要是针对个别人容易出现的个人垄断现象以及对系统管理人员的监管控制问题进行防范。所有这些都是在实际工作中制定三资管理规章制度必须加以考虑的问题。

1.加强对系统环境的常规控制。对农村三资管理中组织、制度、安全等系统环境方面进行的控制。它包括组织与操作控制、维护控制、硬件与应用软件控制、系统安全控制。三资管理环境下,内部人员的恶意行为,工作人员的无意行为都可能造成会计信息的不安全。因此,建立必要的内部控制措施是必要的。内部控制制度随着三资管理替代手工会计核算方式的转变而具有了新的内容。控制方式从单纯手工控制转化为手工控制和程序控制相结合的全面内部控制,控制的要求也更为严格、规范。因此要求必须建立和健全电算化环境下的内部控制制度,做到有章可循,有法可依。具体应实行用户权限分级授权管理。根据农村三资管理系统的业务要求,设立各个电脑操作岗位,如系统管理员、软件操作员、系统维护员、会计档案管理员等,明确岗位职责和操作权限,使每个操作人员只能在自己的操作权限范围内进行工作,保证农村三资管理系统能够正常顺利的工作,确保会计数据的安全、准确、可靠。实行农村三资管理后,用于三资管理工作的电子计算机设备,一般都是由乡镇农经站管理,应单独设立计算机房。因此乡镇农经站要根据农村三资管理系统的特点,制定硬件和软件的有关操作、管理和维护制度。

2.加强应用控制建设。应用控制是为适应三资管理这一应用系统的特殊控制要求,保证数据处理完整、准确而建立的内部控制。应用控制可划分为输入控制、处理控制和输出控制。输入控制是应用控制的重点,输入控制除了要不断加强操作人员的责任心和提高技术水平外,常用的控制方法包括:建立科目名称与代码对照文件程序,以防止会计科目输入错误等。处理控制是指为保证数据处理正确设置的控制。处理控制的重点在于处理过程的现场控制、数据有效性检测、预留审计线索控制、错误纠正控制等。输出控制是为保证合法、正确的输出各种会计信息而进行的控制。输出控制的重点在于数据审核控制、授权输出控制和打印程序控制等。

3.建立数据的备份制度。备份就是对计算机系统内的相关数据进行备用拷贝,一旦系统出现故障,可随时用备份恢复系统,一般情况下不予使用,因此良好的备份制度是充分保证会计信息安全性的有效保障。但也有一些不确定的客观因素如自然灾害、失窃等可能会造成备份的丢失,这时已难以利用备份来恢复系统,因此对特别敏感、重要的数据应采取双备份或多备份的制度,且将每一备份存放在不同的位置,设置不同的密码,从而确保会计数据的安全可靠。现在青岛太阳软件的数据生成的数据文件很大,为此,我们要求乡镇农经站配置了刻录机,把备份数据刻录到光盘上,这比软盘容量更大也更容易保存。

4.建立预防病毒的安全保障措施。农村三资管理系统中的会计数据是会计工作中的宝贵财富,一旦遭到破坏,将会造成不可估量的损失。因此,为了防止病毒的侵袭,要坚持使用正版软件,不能使用盗版或来路不明的软件,对外来的软盘要先进行病毒检测,方可在计算机中使用;在计算机中装入防病毒软件,这样在开机时进行时实控制,对硬盘进行病毒检测,及时发现并杀死病毒;定期备份数据和文件;不打开和阅读来历不明的电子邮件等。杀毒软件有很强的预防和杀毒功能,稍做些简单的设置就可以实时监控计算机,甚至再打开有毒文件之前就可以提示病毒的存在,使得农村三资管理系统处于安全状态。

5.加强安全教育。系统使用人员特别是系统操作人员树立安全意识,要加强计算机知识的学习,提高业务素质,还要树立良好的职业道德,自觉遵守各种操作规章制度和操作规程,防止工作中出现不必要的失误。农村会计人员还应当取得县级以上农村经营管理部门颁发的农村三资管理证书。建立健全三资管理系统的信息安全制度,是确保会计核算操作安全,及时、准确提供会计信息的根本保证,是实现农村三资管理的前提。以此为基础,同时建立与之相应的人工控制,如设备管理制度,档案管理制度等,才能真正做到人机结合的多方位控制,从而使农村三资管理的内部控制逐步走向完善。

总之,农村三资管理是农村会计工作现代化的发展趋势,健全和完善农村三资管理环境下的内部控制制度,才能确保农村集体经济组织的三资管理工作在合法、健康、高效的轨道上运行。

参考文献:

[1] 黄正瑞.计算机会计系统内部控制的研究[J].会计研究,1996,(11).

[2] 黄韶华.论会计电算化环境下的内部会计控制[J].上海会计,2002,(9):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