造福工程论文十篇

时间:2023-03-27 11:46:02

造福工程论文

造福工程论文篇1

关键词:制造业员工 工作幸福感 工作幸福量表 生活满意度

中图分类号:F272.9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4914(2015)08-283-03

前程无忧《2015离职与调薪调研报告》显示,2014年制造业平均离职率为20.4%,居于各行业离职率之首,制造业过高的流失率背后折射出制造业员工工作幸福感的缺失。哈佛大学的一项研究表明,企业员工的职业幸福感每增加5%,客户满意度会相应增加11.9%,企业组织效益也会随之提升2.5%。所以,开展对制造业员工幸福感的研究很有必要,基于此,本次通过匿名的方式对某大型制造业员工进行工作幸福感问卷调查,旨在了解制造业员工的工作幸福感及其影响因素,为企业进行人力资源管理提供理论依据,保证企业持续健康发展。

一、调查对象和方法

(一)调查对象

随机抽取某大型制造企业产线员工1125名作为调研对象。

(二)调查方法

1.本次调查时间为2014年12月6日―2014年12月20日,调查方法为分层比例抽样法,按某大型制造企业各生产部门人数比例进行随机抽样;

2.问卷设计采用工作幸福量表,在段建华修订的国内总体幸福量表的基础上,结合制造业实际情况设计工作幸福量表(前期试调查100份表明该量表具有较好的效度),在专业调查员的统一指导下开展调查,由被调查者独立完成问卷;

3.本次调查共发放问卷1125份,收回有效问卷1104份,回收率98.1%。所有数据采用SPSS17.0软件统计分析完成,通过相关性分析,结果统计意义以P<0.05为显著性差异,P<0.01为非常显著性差异。

二、结果

(一)人口基本信息包含性别、年龄、户籍类型、学历、岗位类型等(表1为被调查的员工个人信息统计表)

(二)员工工作幸福感差异性分析

对工作幸福感因子与员工基本信息和工作主观感受进行相关性分析,结果如表2和表3所示:

由表2可知,家人关系、对主管满意度和性别对工作幸福感因子存在至少三个维度的显著性影响且差异性较大;员工基本信息中年龄、学历、单亲家庭、工资收入和期望工资对于工作幸福感因子存在显著性影响维度少差异性较小。

1.工作幸福感某些因子与家人关系呈现出明显相关性,其中积极情绪(r=0.121,p<0.05),精力(r=0.161,p<0.01),生活满意度(r=0.228,p<0.01)和自我支持(r=0.204,p<0.01) 与家庭关系均有显著的正相关,即与家人关系越和谐,积极情绪生活满意度就越高,精力也越充沛,进而员工工作幸福感也越高。

2.员工工作幸福感与对主管满意度呈现明显的差异性,其中积极情绪(r=-0.142,p<0.01),社会支持(r=0.234,p<0.01)和自我支持(r=0.15,p<0.01)因子与对主管满意度均呈现正相关,即对主管满意度越高,员工工作幸福感越高。

3.工作幸福感因子中的积极情绪、生活满意度和家庭认知与性别因子(男=1,女=2)存在显著相关性,其中积极情绪(r=0.109,p<0.05),生活满意度(r=0.175,p<0.01),且女性员工的积极情绪和生活满意度感受高于男性员工;家庭认知(r=-0.105,p<0.05),且男性员工对于工作的重视度高于女性。

4.在主观工作感受与员工工作幸福感的相关性分析方面,据表3可知,制造业工作压力大(r=-0.152、-0.11、-0.113、-0.162、-0.103)、人际关系冷淡(r=-0.125、-0.130、-0.12、-0.163、-0.105)、管理严格(r=-0.15、-0.144、-0.116、-0.131)和薪资低收入不稳定(r=-0.109、-0.145、-0.155、-0.135)是影响员工工作幸福感的显著因素且均呈现负相关性,即这四个维度程度越高,员工的工作幸福感越低。

综上可知,员工的家人关系、对主管的满意程度以及在工作中的人际关系冷淡、工作压力、管理严格和薪资低收入不稳定等是影响员工工作幸福感的最主要因素。

三、讨论

1.根据以上分析结果可知,不同员工的工作幸福感存在明显差异,其中性别、家庭关系及对主管满意度对员工的工作幸福感影响显著。

男性员工受社会地位,家庭责任等方面影响往往比女性员工承担更多的压力。他们担负着提高家庭生活水平的责任,社会及家庭赋予男性无形的压力,这些现象正符合本文研究,即男性员工在积极情绪和生活满意度上都明显低于女性员工,工作幸福感更低些。

家人关系对员工工作幸福感的影响非常显著,工作幸福感因子中积极情绪、精力、生活满意度、自我支持与家人关系均存在显著的相关性。积极的家人关系能提高员工工作幸福感,家人关系紧张对员工情绪和生活状态都有较强的负面影响。

对主管的满意程度直接影响员工工作幸福感,对主管满意度越高,在积极情绪、社会支持和自我支持上得分越高,员工工作幸福感越强烈。提高员工对主管的满意度有利于提高员工的工作幸福感。

2.通过工作幸福感与员工的工作主观感受相关性分析,结果显示工作压力大、人际关系冷淡、管理严格、薪资收入不稳定是影响员工工作幸福感的显著因素。

员工长期处在流水线加工作业,专业化分工使员工长期从事某一简单工作,工作枯燥且员工之间缺少沟通交流,人际关系相对冷漠,群体下的集体孤独感对于员工的工作生活都产生了较大的负面影响,直接影响员工的工作幸福感。

基层管理简单粗暴、缺乏弹性及缺乏人性关怀,这些会给员工带来强烈的负面情绪,不仅不利于提高工作效率,还会对员工造成一定的心理问题,将直接降低员工工作幸福感。

四、结论及建议

(一)结论

本文采用工作幸福量表对不同类型员工工作幸福感进行调查,利用相关性分析研究个人家庭背景、性别以及工作感受等因素对某制造业员工工作幸福感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1)在个人基本信息中性别、家庭关系及对主管满意度对员工的工作幸福感影响比较显著。(2)通过员工工作感受与工作幸福感的相关性分析,结果显示工作压力、人际关系冷淡对员工工作幸福感影响最显著。

(二)建议

1.建立系统的任职资格管理体系。规范人才的培养和选拔,特别是基层管理者的任用与选拔,设定任职资格标准,达到能岗匹配,提高员工对主管的满意度,进而提高员工的工作幸福感。

2.建立大数据中心。通过大数据分析,依据员工不同类型开展不同的员工关爱活动,化解工作和生活中遇到的困难,使员工时时感受到组织的关怀,从心理上提升员工工作幸福感。

3.建立畅通的人才选拔机制。完善员工培养―员工培训―员工选拔―职务或级别的晋升体系。通过轮岗或挂职锻炼,不仅可以避免员工长期从事某一岗位的枯燥感,还可以让员工在岗位轮换中找到自己的职业兴趣,提高其工作幸福感。

参考文献:

[1] 杨露.员工工作幸福感研究综述[J].现代商贸工业,2014(3)

[2] 王佳艺,胡安安.主观工作幸福感研究述评[J].外国经济管理,2006(8)

[3] 苗元江,朱晓红,陈浩彬.从理论到测量─幸福感心理结构研究发展[J].徐州师范大学学报,2009(2)

[4] 陶陶,田芊.制造业三资企业员工总体幸福感及其影响因素[J].中国青年研究,2011(6)

造福工程论文篇2

一、行为管理

行为管理理论始于20世纪20年代。行为管理重视研究人的心理、行为对高效率地实现组织目标的影响作用。它主要是从人的需要、欲望、动机、目的等因素研究人的行为规律,特别是研究人与人之间的关系、个人与集体之间的关系,并借助于这种规律性的认识来预测和控制人的行为,以提高工作效率,实现组织要求的目标。该理论的具体内容有以下三个方面:

1.梅奥及其领导的霍桑实验。该实验认为,员工是社会人而非经济人,企业中存在着非正式组织,生产率的提高主要取决于员工的工作态度以及他和周围人的关系。

2.人性理论。麦格雷戈的X-Y理论专门研究企业中人的特性问题的理论,X理论是对经济人假设的概括,而Y理论是根据社会人、自我实现人的假设。他把员工看成是社会人,有社会心理需要;企业中存在非正式组织,而其产生是符合人与人之间社会、人际交往需要的;通过激发士气,也能提高生产率。而阿吉里斯提出了不成熟—成熟理论,对消除个性与组织之间的不协调有着积极的作用。

3.需要理论。需要理论的主要内容有:(1)马斯洛的需要层次理论。该理论认为,人的需求分为生理需要、安全需要、社交的需要、自尊与受人尊重的需要以及自我实现的需要等五个层次。(2)赫茨伯格的双因素理论。他把影响员工行为绩效的因素分为保健因素与激励因素,前者指得到后没有不满,得不到则产生不满的因素,如企业政策、工资水平、工作环境等;后者指得到后感到满意,得不到则没有不满的因素,如工作成就感、对未来发展的期望、责任感等。管理人员必须抓住能促使员工满意的因素。(3)麦克莱兰的成就需要理论。他指出,人们有三类需要,即成就需要、关系需要和权力需要。任何一个组织都代表了实现某种目标而集合在一起的工作群体,不同层次的人具有不同的需要,因此,管理人员要根据不同人的不同需要来激励,尤其应设法提高人们的成就需要。(4)弗鲁姆的期望理论。该理论认为,人们在预期他们的行动将会有助于达到某个目标的情况下,才会被激励起来去做某些事情以达到这个目标,即激励实质上是选择过程,促使人们去做某些事的心理将依赖于评价和期望值两个因素。(5)波特—劳勒模式。该模式认为,激励不是一种简单的因素关系,人们努力的程度取决于报酬的价值、自认为所需要的能力及实际得到报酬的可能性,管理者应当仔细评价其报酬结构,把努力—成绩—报酬—满足这一连锁关系运用到管理系统中去。

二、人本管理

人本管理是20世纪60年代兴起的一种现代管理思潮和管理模式。人本管理是以人为中心的管理,它把人视作管理的主要对象和企业最重要的资源,新生个人价值,全面开发人力资源,通过企业文化建设,培养全体员工共同的价值观,运用各种激励手段,充分调动人的积极性和创造性,引导全体员工去实现企业的经营目标,依靠全体员工的共同努力促进企业的不断发展。它最核心的任务之一,就是充分调动员工的积极性和创造性,以实现个人的自我价值和企业的经营目标。人本管理的主要内容有以下五个方面:

1.依靠人。随着生产实践的发展,人们认识到,决定一个企业的发展能力主要并不在于机器设备,而在于人们拥有的知识、智慧、才能和技巧。人是一切资源中最重要的资源,是企业的的活力和竞争力的源泉。因而必须树立依靠人的经营理念,通过全体员工共同努力创造组织绩效。

2.开发人的潜能。管理的任务在于如何最大限度地调动人们的积极性,释放其潜藏的能量,让人们以极大的热情和创造力投身于事业之中。

3.尊重每一个人。无论是管理者还是普通员工,都是具有独立人格的人,都有做人的尊严和做人的应有权利。作为企业,不仅要尊重每一名员工,更要尊重每一位消费者、每一个用户。

4.塑造高素质的员工队伍。一支训练有素的员工队伍,对企业是至关重要的。每个企业都应把培育人、不断提高员工的整体素质作为经常性的任务。尤其是在急剧变化的现代,技术生命周期不断缩短,知识更新速度不断加快,每个人、每个组织都必须不断学习,以适应环境的变化并重新塑造自己。

5.凝聚人的合力。管理不仅要研究每一成员的积极性、创造力和素质,还要研究整个组织的凝聚力与向心力,形成整体的强大合力。

三、能本管理

能本管理是一种以能力为本位的管理,是人本管理发展的新阶段。它是通过采取有效的方法,最大限度地发挥人的能力,从而实现能力价值的最大化,把能力这种最重要的人力资源作为组织发展的推动力量,并实现组织发展的目标以及组织创新。能本管理的内涵有以下四个方面:

1.把个人具有的组织发展所需要的能力作为首要管理对象,而不是笼统地把抽象的人作为管理对象,使管理对象更加具体。

2.把以能力为本位作为管理理念。即把人的能力作为管理的根本出发点,把人的能力看作是管理中起决定性作用的因素。

3.把提高人的能力作为管理的首要目标。把提高和发挥人的能力作为管理的第一追求目标,把人的能力的提高和发挥程度作为评价组织绩效的首要标准。

4.把提高和发挥能力作为主要激励手段。改变传统管理的激励方式,主要依靠以人的能力的提高和发挥来创造良好环境作为激励手段。

从能本管理的内在机制看,主要有四方面机制:第一,能力发现机制。根据组织发展需要和个人能力现状,管理者确定组织认可的能力范围。在此基础上,管理者采用一定的方式方法,科学地测定每个组织成员能力总量和结构状况,根据其组织使命和不同岗位特点,确定组织认可的能力范围。第二,能力使用机制。在对组织成员的个人能力进行科学测定的基础上,对具有不同能力的组织成员给予不同的待遇。按照组织长远发展和组织成员提高个人能力的需要,将具有不同能力的组织成员配置到不同的岗位上,实现组织成员能力的优化组合,达到能力与职责相匹配。第三,能力激能机制。转变管理中的评价与考核观念,建立并完善符合能本管理原则的激能机制。组织管理者可以通过德鲁克的目标管理激发员工在实现组织目标的活动中实现个人目标,从而显示个人的价值和在组织中的地位作用,充分激发员工的进取精神、奉献精神,并在目标体系运行中不断提出新的目标进行测评,鼓励员工向更高的目标去努力。第四,能力开发机制。按照组织长远发展需要,采取各种有效措施促使组织成员潜在能力转化为现实能力,促使组织成员不断提高已有能力的系统活动。把能力开发作为组织成员福利待遇的重要组成部分和促使组织成员努力工作的激励手段,对组织成员进行有计划、有重点的能力开发;定期对组织成员自我能力开发状况进行考核,促进组织成员自我能力开发。

四、文化管理

文化管理指把企业管理的软要素作为企业管理的中心环节的一种现代企业管理方式。它从人的心理和行为特点入手,培养企业组织的共同价值和企业员工的共同情感以形成组织自身的文化,从组织整体的存在和发展角度去研究和吸收各种管理方法,形成统一的管理风格并通过公司文化的培育、管理文化模式的推进,激发员工的自觉行为和内在积极性。文化管理在企业文化建设的基础上,依托人性特征,建立人性化的管理理念,通过企业全体成员共同认可的企业精神、价值标准、经营宗旨和各种规章制度来指导和规范企业具体的经营活动和全体成员的日常行为,实现企业经营战略与目标的一致性。文化管理的涵义有以下三个方面:

1.文化管理是以人为本的软管理。管理从本质上说是人的管理和对人的管理,管理的最主要投入是人,其产出根本上也是为了人。企业文化理论把具有丰富创造性的人作为管理理论的中心,以人为本,强调企业赖以生存和发展的精神环境和外部环境,尤其注重人在现代企业中的积极因素,通过对人的文化引导,使企业的共同价值观渗透到物质和制度里面,从而提高企业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2.文化管理是艺术化和科学化相结合的管理方式。企业管理有硬件和软件,其中硬件指经营战略、企业结构和制度;软件指企业领导、技能、作风和共同的价值观念等。过去的管理体制思想强调的是硬管理,而文化管理则把企业当作一个有机的整体,它强调文化层面,通过文化教育引导的手段,使企业的共同价值观念渗透到物质层面和制度层面,达到企业管理硬件与软件的有机结合。这种结合是通过科学化和艺术化相结合的方式来实现的。就是说,在经营战略、企业结构和企业制度层面讲究科学化和现代化,也要讲究人文化和艺术化。

3.文化管理是宏观的战略管理和微观的自我管理相结合的管理方式。企业文化作为企业整体管理理论,在采用文化引导手段的同时,依靠客观的战略管理和微观的职工自我管理、自我控制来实现企业的宗旨、信念、战略目标,把理性管理和非理性管理结合起来。这是一种以尊重个人感情为基础的无形的非正式控制。淡化了管理者和被管理者的概念,强化了文化力的作用和影响,促使企业职工实现自觉的自我控制、自我管理。这是一种柔软而又强有力的行为控制方式。

五、和谐管理

和谐管理是指企业的管理者通过用民主的、友好的办法来组织和协调员工,使企业形成和谐、友爱、团结的人际关系,最大限度地调动和发挥员工的积极性、自觉性、创造性,较好地实现企业、管理者、员工的目标的一种管理方法。和谐管理是以促进人的和谐发展从而造就其和谐个性为目的的管理,它的核心是尊重、信任、关心、宽容员工,它以激励员工高层次的需要为目标。对组织来说,和谐管理就是促进组织朝既定目标和谐地运行,实现最小的投入、最多的产出。人的和谐发展就是在个人的自觉组织下其内在规定和外在关系上的和谐发展。和谐管理的基本内涵有以下四个方面:

1.和谐管理是一种因素管理。即和谐管理强调要素之间相互关联的和谐问题,要素之间相互激励、减少内耗、实现组织目标。和谐理念关注要素的协调问题,充分考虑组织各要素的整合与优化重组,追求人与人的融合及组织之间的动态平衡,在和谐运行中共享资源,最大程度地实现价值。

2.和谐管理体现人性管理。和谐理念把对人的研究放在很特殊的位置,要求在尊重人、理解人的基础上,营造人和气氛,充分调动组织成员的主观积极性,并最优化达成组织目标和满足人的需要。人性化管理必须确立弘扬人的主体性原则,以人为中心,突出以人为本,充分发挥其创造性与献身精神。因此,人性化管理要充分尊重员工的个体合理需要,尊重他们的自主管理,使之成为活动的主人。

3.和谐管理突出柔性管理。管理应实现刚性管理向柔性管理的转变,促使管理者注意非权力影响力的运用。在传统的刚性管理中,主要运用权威、指令、法规对员工进行控制与惩罚。以法定职务角色去进行管理,对客体缺少信任和感情交往,而使其工作积极性、主动性受到压抑。渗透了和谐思想的柔性管理,要求对员工采用激励为主的管理方式,运用品格、能力、情感等因素进行平等交往和感情沟通。让被管理者出自内心的信赖与认可,和谐原理还要求充分考虑其政治经济需要,重视他们的参与,为员工素质发展铺平道路。它注重对其价值观的引导,满足其心理精神需求,采用协调沟通的方式,让被管理者出自内心接纳,形成团体和谐状态。

4.和谐管理注重管理中的非理性成分。彼得斯分析了过去管理过分拘泥于理性主义的缺陷,指出那是一种见物不见人的管理,管理应当以人为核心,开发一种带感彩的管理。规范、程序、量化的理性管理过于依赖于制度,而非理性管理则更重于感情投资,注重人的非理性因素,诸如兴趣、情感等,真正做到让其发挥主动性。要实现理性与非理性的融合、向着线性和非线性相结合的方向转变,就要求管理者深入实际,根据实际情况权宜应变地作出决策,注重个体差异的具体情况,不断创新和完善管理方式。还要求关注诸如人的兴趣、情感、倾向等非理性因素,只有把这些因素调整到最佳状态,才能利于管理目标的实现。

六、幸福管理

幸福管理指充分发挥和利用每个人的智慧和优势来协调组织的资源以增进组织利益相关者幸福最大化的机制运行过程。幸福管理既是一种价值观,也是一种方法论,其精髓在于激励人、自我实现人、文化人、幸福人的理念,其实质是改变人的生活,使人获得幸福与快乐。幸福管理能顺应人性规律和尊重人的主体性,把组织成员既视为组织管理的第一客体又视为组织管理的主体,注意提升人的地位,发掘人的潜能,发现人的价值,发展人的素质,发挥人的力量,充分发挥组织成员的主动性、积极性、创造性以使组织成员获得了物质性的、社会性的以及价值性的幸福,从而达到管理的终极之善。幸福管理的主要内涵有以下五个方面:

1.幸福管理以幸福指数为管理指标体系。幸福指数使得人们生活质量和工作绩效从外在客观维度转移到内在的心理层面,从宏观社会层面深入到人的微观心理。幸福指数作为一种主观指标,是客观指标的补充与深入,是了解人们主观感受的最佳途径。在企业管理中运用幸福指数可达到以下效果:全面评估员工生活质量和工作满意度;衡量企业人力管理政策效果;帮助员工规划创造幸福生活;了解员工心理健康状况;充分给予员工人格尊严等。这样,有利于提高员工的忠诚度,提高企业的凝聚力,并有效提高用户满意度,从而为企业创造更大的价值。

2.企业管理以幸福最大化为目标。早在约公元前430年,Xenophon就首先提出了管理水平优劣的判别标准问题,他认为,检验管理水平高低的标准是财富是否得到增加,并认为管理的中心任务是得到更多的财富,即管理最优境界就是财富最大化。古典经济学认为财富的增长一定能够带来人们快乐的增长,所以,只要研究财富的原因并以经济增长为中心,社会的幸福与快乐就自然不成问题。因而,财富的多寡被视作间接度量福利水平高低的一个主要指标。然而,Easterlin(1974)提出了著名的“伊斯特林悖论”,即财富增加时,人们的平均幸福水平并未随之提高。伊斯特林悖论意味着经济增长不等同于社会福利的提高,收入或经济增长以外的因素,会显著地影响个人幸福水平。人本主义心理学家也认为,决定人们快乐程度的一个重要因素是人们对幸福和快乐的渴望,这种渴望随着收入的增加而增加,当人们的基本生活需要得到满足后,相对的而不是绝对的收入水平开始影响人们的幸福水平。因此,幸福应当成为政策制订者的主要关注目标。人本经济学正是从这一视角建构自己的理论体系的,其认为经济学是人的生命成本最小化、幸福满足最大化的学说,幸福是人类唯一有理性的终极目的,而人本经济学就是解决有限生命成本约束条件下的幸福满足最大化的问题。因此,企业组织存在的使命是通过组织结构的信息成本最小化和组织人员的生命成本最小化及其两者的互动耦合最小化来最大化组织利益相关者的幸福。

3.潜能的最大发挥以增加自我效能感。幸福管理把实现人的全面幸福作为终极目标,关注人的需要、人的动机、人的素质、人的价值、人的幸福,最大限度地激发人的积极性、能动性。幸福管理坚持为了人的终极之善而管理,不仅把管理看作是一种规制行为,而且还把它看作是人文关怀活动,不仅关注工作效率和贡献,而且重视人的知识和创造力的发挥。此时,管理不只是组织和社会发展的需要,更是使人获得幸福与快乐的需要,也是使人获得全面幸福的需要。幸福管理实质上就是管理者认识人性、理解人性以及不断地影响和塑造人性的过程。因此,幸福管理的核心思想就是实现组织成员潜能的最大发挥使人获得幸福与快乐及其人性得以真正体现。这样,企业组织通过组织成员的最大潜能的发挥,最大限度地使个体人格特质、能力与工作相匹配,并使个体的需要与发展得到满足,使个体对工作的满意度得到提高,使个体的价值在为集体做贡献的过程中建立起强大的自我效能,从而提高了幸福感。

4.培养可移动的职业财产,维护员工幸福感。随着企业组织发展的不可预见性及职业渠道失去稳定性,连结组织与员工的忠诚正渐渐削弱,越来越多的管理者放弃了那些有魅力的工作,而青睐那些他们能把握自己的行动及方向的工作,以获得职业生涯的发展。在这种情况下,帮助管理者相信其工作的重要性非常关键,尤其是当其他形式的稳定与保障不复存在时更是如此,好的管理者能激起人们对目标的憧憬,并使管理者有种归属感及工作的自豪感。其次,在知识经济时代,组织很难为管理者设立明确的工作标准及很容易掌握的程式化的规定,在这种情况下,管理者须关注组织和个人的愿景。德鲁克认为,组织需要的管理原则是:能让个人充分发挥特长,凝聚共同的愿景和一致的努力方向,建立团队合作,调和个人目标和共同福祉的原则。使命给了管理者一个前进的方向,在获得组织使命绩效的同时,自身的职业生涯也获得了发展。因此,在组织发展的不可预见性以及知识工作的特性很难为管理者设立明确标准的情况下,管理者在实现组织使命绩效同时,应该以个人使命绩效为原则,即应该为自己职业生涯的发展负责,忠于自己的职业生涯。为此,组织成员应该依靠其可移动的职业财产,即到处都适用的技能及信誉来规划自身的职业生涯。

5.关爱员工生活,促进工作—家庭平衡。从积极心理学的角度来看,工作—家庭平衡是促使人们在努力工作的同时,过上更快乐更幸福的家庭生活。但随着社会的变迁,生活节奏的加快,工作与家庭的角色冲突给员工带上了沉重而又必须承担的“枷锁”。工作—家庭冲突一旦产生,对个人的工作和家庭都会产生影响,不但影响个人在工作和家庭生活中的行为,也会直接或间接地影响行为绩效,进而影响到组织的绩效和家庭的幸福。为平衡工作—家庭冲突,组织必须了解员工在职业生涯各阶段的特点以及家庭生命周期各阶段的需要、工作对家庭生活的影响,然后给予员工适当的帮助,制定有针对性的平衡措施,诸如员工帮助计划、家庭支持计划、弹性工作制等。这对于改善个体的生活,提高组织自身的竞争力,形成幸福的工作环境具有重要的作用。

七、总结

行为管理主要从外部控制和监督规制员工,人本管理强调管理者在管理中把人提升为管理的第一要素,围绕以人为中心来组织和管理。能本管理强调以人的能力为中心来组织和管理。文化管理关注树立共同的核心价值观在企业组织管理中的重要性。和谐管理关注企业组织中人的和谐共生来促进组织发展。幸福管理强调企业组织中人的终极之善来促进幸福最大化为目标。从行为管理到幸福管理这一主线可以看出,通过人性化的管理思想来促进组织发展已成为企业管理的核心,也成为企业竞争优势的源泉,这也是企业保持基业长青的法宝。人性化管理最终通过价值和贡献使组织生命体保持内在平衡,这样使组织内员工获得终极幸福感。为此,企业组织应该建立一种以幸福为中心的价值观系统,而这种具有终极性的价值观系统正是组织管理系统的核心所在,它的存在对个人行动和组织的行为产生的韧性约束,推动了组织成功地迈向卓越,使人的本性得以真正体现。

参考文献:

[1]罗宾斯.组织行为学[M].孙健敏,李原译.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4.

[2]芮明杰,杜锦根.人本管理[M].杭州:浙江人民出版社,1997.

[3]魏杰.论构建企业员工心理福利体系[J].山西财经大学学报,2009,(4).

[4]蒲德祥.基于人本经济学与信息经济学的组织管理分析[J].统计与决策,2009,(4).

造福工程论文篇3

我们的主要做法是:

顶层设计,让实践更卓越

公司组建了“员工幸福工程”建设领导小组,做好“员工幸福工程”的顶层设计,形成“党委决策、行政实施、纪委监督、工会协调、员工评价”的运行责任体系,明确责任、合理分工、定期研究、着力推动。公司领导小组系统制定了《“员工幸福工程”实施规划(2016―2018)》,明确了年度工作,即2016年实现幸福建模,2017年实现幸福转化,2018年实现幸福领先。公司以统一为基础,卓越为目标,形成主题化建设、一体化组织、系统化管理、项目化推进、互动化平台、精品化集成的“六化创标”推进模式,通过有序规划和分步实施,确保工程能够系统化地稳步推进。

公司全面提出开展“幸福365”主题实践活动,通过构建基于“员工―客户―公司”的三维共同体,实践基于优模式、强氛围、找幸福、树示范、创标杆、评实效6项幸福行动的闭环管理模式,实现从卓越到幸福的5卓越共享价值。

强化管理,让发展更科学

公司领导明确责任,不断把“员工幸福工程”推向深入。明确了各党支部、班组及党员、广大员工在工程建设中的责任,建立目标分解制度,将目标任务分解到季,细化到月,落实到人,做到目标明确、任务清楚、责任落实,确保推进工作的有序、有力。

党支部认真履行好工程建设“牵头抓总”的责任,把“员工幸福工程”和支部建设、日常业务工作结合起来,抓好本单位、本部门年度“员工幸福工程”建设项目的征集立项、督促落实、成果总结推广,协调和整合各方力量,推进项目建设任务的如期实现。

班组认真履行好工程建设基础项目“组织实施者”的责任,把幸福理念的落地、和谐团队的构建、幸福小环境的打造、岗位职责的践行作为幸福工程实施的主要任务,使幸福价值体系进班组、到岗位,入脑、入心,努力提高工作效率和服务水平,营造和谐友爱的工作氛围。

党员立足岗位,恪尽职守,努力成为“幸福城南”建设的先锋。在各支部明确了年度幸福行动计划后,每个党员按照先锋表率的要求制订自己的个人幸福行动计划,把幸福变成工作、学习、生活的一把标尺。

员工认真履行好幸福“创造者”的责任,认真理解幸福、感悟幸福、品味幸福,强化与企业共命运、同发展的主人翁意识,树立“我奉献、我幸福”的幸福观,认真履行创造幸福的责任,充分享受创造幸福的过程,在为公司发展努力作出贡献中体味幸福,在企业不断发展中分享幸福。公司先后涌现出天津市“五一”劳动奖章获得者周志强、刘荣浩、周亚楠,中央企业劳动模范张华等优秀员工,他们也成为公司广大员工身边的“幸福大使”。

细化传播,让认知更统一

“员工幸福工程”以强化认知认同为第一阶段的主要目标,开展了多元立体的传播活动。一是思维传感“幸福”。公司领导干部就公司发展方向开展幸福城南的中长期规划讨论,公司中层骨干就如何承接好幸福价值体系开展全面梳理,公司基层员工则围绕如何提升幸福力开展相互学习,公司上下畅谈“幸福”对于工作、生活和人生的意义,凝聚和激发党员干部的智慧和力量,梳理出建设幸福城南的实践路径。二是空间传播“幸福”。公司大力建设职工书屋及员工电子阅读平台,通过文献阅读、主题读书会、专题沙龙等活动,启发头脑风暴;由劳模工作室、技能工作室、众创空间组成的“三位一体”工作室让员工更有凝聚力,劳模更有影响力,职工更有创造力。三是平台交流“幸福”。特别策划编印《幸福心语》《幸福故事汇》等丛书;通过公司“悦城南”微信公众平台,开展幸福形象大使、幸福365主题形象、幸福文化长廊名称等征集活动,让广大员工都参与到工程的建设中。四是实践体现“幸福”。创新开展文化节,“文化熏陶、文化学习、文化实践、文化引领”系列活动,展现了“幸福城南”的企业形象。围绕“员工幸福工程”定位,采用系统化的品牌建构方法,设计推出幸福形象大使小南、幸福365LOGO等品牌主题形象,深受广大员工的喜爱。

深化落地,让执行更有方

公司在“幸福十谈”的基础上,结合岗位业务实际,总结提炼城南公司“幸福十观”,按照“推进行为规范建设的管理”要求,推出了《幸福365・卓越行动手册》,引导员工认真贯彻《国网公司员工守则》、基本礼仪和“三个十条”等规章制度;并通过提炼形成八项幸福通用行为指引和十二项专业幸福行动指引,形成一套具有城南公司特色的幸福行为准则,使员工的行为活动自觉符合幸福的价值取向,由此来支撑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和国网公司企业文化落地。实现“幸福如一、知行合一”。

发动各层次员工,采集日常工作和管理实践中有关减缓压力、释放情绪、修养身心、激活能量、融通人际、提升质效、落实任务、养成习惯等易学易用的好经验、好做法、好案例,精心优选、萃取标化、策划推出《幸福小锦囊》口袋书,寻求“幸福之道”。

示范创标,让引领更突出

一是选择“幸福”项目研究。组织开展“员工幸福工程”示范项目建设,聚焦工作难点、破解执行难题,着力推出一批有理论高度、有实践支撑、有典型经验、有推广价值的论文、案例和项目成果,选编出16个幸福好项目,出版了《幸福管理精品成果集》。

二是选建“幸福”示范空间。遵循“突出重点、择优培育、注重实效、提档升级”的原则,开展“幸福环境”专项活动,使文化展厅、文化长廊、楼宇景观建设等更规范;开展“幸福好体验”品牌活动,面向社会和用电客户,提升服务品质,扩大国网品牌的社会影响力;开展“幸福微行动”智享活动,发挥微党课、微讲堂、微信群、微竞赛等新型传播渠道的作用,强化互动效应、促进深入人心。

三是选树“幸福”先进人物。发掘一批自觉践行国网核心价值观、关键领域做出突出贡献、赢得社会广泛赞誉的“幸福”典型,充分发挥示范人物的带动、辐射作用,激励广大员工立足岗位做奉献,全心全力干事业。公司先后涌现出天津好人、天津市电力公司劳模等一批先进人物。

员工幸福工程建设的初步成效

建设“员工幸福工程”的提出,将社会、客户、企业和员工的关系较好地融合在一起,使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进一步内化为城南公司的管理理念,有效地将企业党组织的政治优势转化成为企业的核心竞争力,促进企业的发展。

引起了公司干部员工的极大共鸣。公司通过“员工幸福工程”建设,贯通了一条卓越运营主线,形成了一套幸福管理方法,营造出一种幸福文化氛围,培植出一批幸福先进典型,塑造了一个城南的幸福365工作品牌。

实现了企业文化管理格局的新突破。通过实施价值观管理模式以及全过程的“员工幸福工程”规划与实践,在企业内部形成了“风正气顺,人和业兴”的良好发展氛围,开创了“知行合一、提升绩效、突显价值”的新局面。

实现了员工队伍创新创效的新突破。“员工幸福工程”强化了广大员工在生产经营和管理各领域“创新创效”的意识,公司价值和员工价值实现有机的统一,取得了“零事故”“零差错”和“零投诉”的优异成绩,熔铸具有鲜明特色的“众志成城、勇担责任、追求卓越”的城南保供电品质。

造福工程论文篇4

摘要:法兰克福学派的理论表现出强烈的社会批判意识。其批判的基本特征是人本主义视域下的工具理性批判、社会异化的批判、新型整体学科群研究的批判,最终体现一种新的批判视角,即文化批判的意义。法兰克福学派社会批判理论确定了三个批判层次并逐步深入:对当代资本主义文明的批判;透过对全部文化的批判找到制造出“人被压抑的历史”的根源;揭示造成文化异化的根源,即人性的异化。法兰克福学派对改革开放后的中国产生深远影响。追求文明和人性解放,是法兰克福学派社会批判理论对“压抑性文明”批判的有力武器,它为中国知识分子省思自己的生活状态提供了一种反思的话语。

一、作为发达资本主义的哲学文化的法兰克福学派社会批判理论主要是通过两种图式进人中国的。

第一,把它当作西方马克思主义的当代形态之一,即作为对马克思主义哲学的补充、修正、发展的西方社会思潮来认识的。也许正是被列人西方马克思主义的行列,因而在中国学术界有了话语的优势。第二,把它当作现代西方哲学的重要流派加以研究。透过法兰克福学派的批判认识西方发达资本主义社会,了解西方哲学思潮的是与非,实现中西文化的学术交流。

研究高潮过后进行反思,我们看到法兰克福学派社会批判理论在当代中国的影响是深远的。一方面,作为一种思想形态,它同马克思主义有着某种联系,人们从中强烈地感到了马克思哲学的批判本质;另一方面,作为批判理论,它直面当代西方社会实践,揭露社会弊端,审视社会问题,为人们正确地认识西方社会提供有价值的思想资料和理论想象。

在中国,改革开放的30年就是我们面向现代化、融人全球化,从一个传统的农业大国走向现代工业强国的过程。作为现代化的后发型国家,我们实施改革开放的政策,建立市场经济体制,走工业强国之路;发挥科学技术对社会发展的主导作用,走科技兴国之路;关注和发展GDP,提高社会综合国力等等。一切都表明在现代化的视域中,我们的发展与先发型国家的发展有着许多相似之处:那就是通过各种现代化的手段和途径实现现代文明。因此,当我们享受现代文明成果时,也会像西方那样,品尝到现代文明带给我们的代价:市场经济和科学技术作为推动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手段,会在不同的国家里以同样的双重性效应“回报”社会。中国遭遇西方现代文明是一个无法回避的事实。因此,审视西方发展实践,学习先发国家的经验和吸取其教训就显得同等重要。

法兰克福学派绝不仅仅是一种书斋理论,其社会批判理论经历了从书斋研究到走出书斋对社会实际问题产生浓厚兴趣的转向,从反思启蒙精神的两重性到对文化的批判,从分析社会危机和揭示人性扭曲、欲望被压抑的事实当中展开对日常生活的全面批判,一切都表明法兰克福学派以面向和关注社会为使命,以“社会批判”为目的展开理论研究。这一特点,使法兰克福社会批判理论成为了上个世纪60年代末西方学生运动的思想基础,在全世界产生了重大的反响。当前,中国正在走向现代化,现代文明进程中伴随产生的人的精神和主体性的颓废和堕落的种种现象需要我们认真反思。来自西方现代化进程中的各种有价值的社会批判思想也自然成为我们所借鉴的资料和参照系。其中,法兰克福学派的社会批判理论具有独特的意义和价值,他们发出的声音日益为中国的知识分子所关注,并成为反思自己生活状态的主要话语。

二、法兰克福学派的批判对象是现代社会。

从霍克海默和阿多诺合写的《启蒙辩证法》开始,法兰克福学派的理论研究就表现出一种强烈的批判意识。在法兰克福学派看来,启蒙理性的崛起使人的主体性得到充分彰显并使人成为世界的主宰,人的本质和价值被数字符号以及无数的工具所取代,成为量化的世界,由此造成整个社会被由科学启蒙所创造的巨大的物质世界所统治,代表着人的意志并发挥到极致的物最终成为统治人的力量。从根本上说,现代社会中工具理性的横行,是以价值理性的丧失为代价的。

在法兰克福学派看来,从早期经济运行中的劳动异化到社会日常生活的全面异化,这是一个从对劳动过程异化的关注视角大范围扩展到人的全部生活异化的转变,这一切均说明,马尔库塞所处的现代文明社会与马克思的生活阶段相比,人的异化已经达到了空前的程度,远超出生产的过程而进人到人们日常生活的每个角落。而造成人的全面异化的原因正是现代文明的推进,社会文明的进程同时也是异化成为社会常态的过程。

法兰克福学派的社会批判理论具有明显的西方哲学传统,始于西方古典哲学的批判意识。康德指出的批判意味着理性的批判,即批判“意味着关注理性与知识的条件及局限”的看法;黑格尔哲学批判转向关注特定的历史形式,即资本主义和交换过程的观点,奠定了法兰克福社会批判理论的理论基础;马克思对资本主义劳动异化批判的学说和对社会分析的唯物主义立场,成为法兰克福学派诊断当前社会病态现象和展开批判的起点;西方马克思主义创始人卢卡奇的物化及阶级意识理论,成为法兰克福社会批判理论形成的直接理论来源。发展到后期,弗洛伊德精神分析学以及存在主义的个体非理性思想对其也不无影响。与前人不同的是,法兰克福学派的批判理论无论在内容的拓展还是批判的程度上,由于所面对的社会变得更加复杂且涉及面广;理论的整合性强,综合的话语使其表现出既源于前人又具有超越前人批判思想的鲜明特点。

法兰克福学派的社会批判理论的基本特点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人本主义视域下的工具理性批判。伴随科学技术迅速发展以及对社会产生影响的作用日益加深和扩大,充分体现人的主体性及为人的解放提供可能和现实的知识体系却成为了否定和制约社会进步的力量,成为了奴役人和束缚人性的工具。科学技术使人们只是习惯于更加精确地对符号作出反应,人们只会运用数字化、符号式的表征来体现人的生存和价值;在生产力的发展中,科学技术以前所未有的能力取代了人的地位成为生产力的统治力量,不仅成为了控制自然的力量,更成为统治人的工具,扮演着意识形态统治人性的角色。法兰克福学派从解放人性的根本目标出发,提出了对工具理性批判的任务,提出必须尊重人的价值理性,尊重个人的存在的意义。个性的真正解放需要回归一种人本的价值关怀,只有解放由技术理性对自然的压抑导致人在压抑状态下的人的心灵,才能使人摆脱作为意识形态的科学技术的统治,真正达到为人的价值目标。

2.异化批判是法兰克福学派社会批判理论的永恒主题。不同于马克思的社会批判思想,法兰克福学派认为,在资本主义发展的现代阶段,商品拜物教盛行,异化早已超越经济领域吞噬着人的全部生活,包括人们的日常生活及人们的消费领域。在充裕的物质生活后面,是人的精神的极大痛苦和不安。法兰克福学派社会批判理论正是通过指向人们的全面生活,揭露由于市场经济造成的人对商品的迷恋和无限追求使人们成为受物驱动的现象,批判商品拜金主义、消费主义、享乐主义,指出了异化造成人的单一、片面的发展以致造成单向度社会的巨大危害。

3.法兰克福学派社会批判理论的语境也从以往采用一种单一的语言转向运用多种语言,即新型的整体学科研究展开理论的批判。哈贝马斯把这种设想称为“跨学科的唯物主义”。这使所有的人文社会科学家联手运用科学的方法来解决哲学问题,最终打破传统理论和具体科学只是描述和维护社会现状的局限,以一种社会批评的目光重新认识社会的图景,得出对社会总体和全面的判断。

法兰克福学派社会批判理论的基本特征最终体现了一种新的批判视角,即文化批判的意义。法兰克福社会批判理论从开展对技术理性批判到强调人性价值的极致,对人们日常生活全面异化的批判,以及采取全面、综合的学科语境来重新解读社会现象所包含的批判性话语的转换的三大特点,表现了法兰克福学派的社会批判理论的文化价值。文化批判的价值既表现在它对社会上的各种违反人性、导致人性丧失的现象所进行的充分的描述和揭露,更证实了它从文化的深层意蕴对异化否定性的本质所做的深刻揭露。其社会批判理论的文化价值使它区别并超越以往的各种批判理论,更贴进社会现实,更准确地反映社会的本质,标志着一种更有效地揭示社会和人的发展特征的理论方法和批判精神的形成。

三、从整体来看,作为对现代文化的批判,法兰克福学派社会批判理论是全方位和逐步深人的,它明确了三个批判层次。

1.明确了社会批判并非是对资本主义社会经济制度和政治制度的批判,而主要的是对当代资本主义文化的批判。通过对社会文明发展的全部领域的商品化、工具化、技术主义的批判,揭示文化作为人类共同的存在方式由人来创造,但又日益反过来成为奴役和压制人的生存的统治力量。

2.批判旨在透过对全部文化的批判找到制造出“人被压抑的历史”的根源。“文化不仅压制了人的社会生存,还压制了人的生物生存;不仅压制了人的一般方面,还压制了人的本能结构。”文化对人的压抑最终表现为人的生存的异化,人的本能的压抑。“文化的单一”和“人的思维程式化”现象使人无法忍受,人的主体力量造就了人类文化与文明的辉煌,但也同时把人置于一个被动和无为的场所,失去了人的存在的真实意义。

3.开展现代文化的批判旨在从人的心灵层次揭示异化的无所不在,指出造成现代文化异化的人性异化的本原,文化批判最后落到了对人的欲望的批判上。法兰克福学派看到现代文明社会表现出许多不文明的现象,概括起来,就是不尊重、不顾及人的本质特征,把在现代文明的商品化、市场化、丰富性、大众化的文明现象制造为对物质享受的追求的人性的本真状态。把人的作为人的本质来把握,把对的压抑的批判当作对现代文明社会批判的重要组成部分,是马尔库塞的社会批判理论的主要贡献,真实反映了法兰克福学派对现代文明批判的特色所在。

马尔库塞在《与文明》中,通过改造弗洛伊德的心理结构理论,对人的本质做了独特的分析。他把视做人的本质,指出正是因为人的欲望和心灵受到压抑,人的本质与关系发生分离,异化才得以产生。因此,克服异化就是解放,异化的批判就是的批判,把对现代文化的批判集中在对压抑的批判上,把所倡导的“革命”作为文化批判的根本。在马尔库塞看来,在文化全面异化的背景下,人的心灵和欲望变得毫无自由而言,整个社会把商品的全部强加于人,消费主义、世俗化使人的生命本能变得低级、庸俗、丑陋,使原本属于心灵和人性统一、自由和人性统一的人的本质远离了人本身。这是文化冲破了社会和人的防线进人人的生命本能,在给人的生命本能涂上一层文明光环的同时,又失去了人性的本真,使人从一种自由的意志物变成了不自由的文化商品。

笔者以为,马尔库塞对与文明分析的初衷,就是把弗洛伊德的“本能”同马克思的劳动生产理论联系起来,结合当代资本主义文明对人的压抑,辩证地分析与文明关系的两重性,提出了“解放”和“文明进步”的社会发展思想。他坚持从现实历史的背景以及社会发展的事实出发,对人的本能的变化进行了现实的、全面的分析。马尔库塞首先指出文明的压抑包括“基本压抑”和“额外压抑’,两个部分。“基本压抑”是指由于经济上的贫困与克服这种贫困所需的劳动势必造成文化对生命本能的一定程度的限制、压制和延迟,这种压抑在社会发展中不可避免地出现,表现了文化对人的本质控制的某种合理性。相反,“额外压抑”却是文明制度所致。资本主义文明使人的身心都成为异化劳动的工具,“表征社会统治把附加控制强加于人”,使现有制度与利益成为人的支配力量,压抑人的个性的充分发展,形成了人们不希望出现的“压抑性文明”。“压抑性文明”是不可取的,无论对社会还是对人的发展都是有害的。

马尔库塞认为(人的生命本能包括,但却远远超越弗洛伊德的概念)是指包含在内的人的整个生命体的冲动,即人的望、食物欲望以及一切的生物欲望。和的区别还在于,的解放给人们带来的仅仅是局部的快乐,而的解放则是给人们带来持久的全身心的快乐,是一种高层次的要求的满足和实现。显然,作为现代文化及其批判的内涵,所体现的意义要全面和深刻得多。

四、在当代,“法兰克福的社会批判理论被看作是时时须进行自我反省的人类不得不聆听的清醒之音。”法兰克福社会批判理论对社会的关注正好对应了人们对中国现代性的困境与疑惑。

用法兰克福社会批判理论审视当代中国文化,其目的就是在现代性批判的视域中对文化进行反思。展开文化的反思和批判所牵涉的面很广,但必须承认,文化批判的根本是为了通过揭露现代性对人性的扭曲,找到克服人性扭曲的路径,达致人性张扬,实现人的解放。在当前,作为追求人性解放的最现实的内容之一,就是如何在实现现代文明的进程中关注性别平等的问题。

在改革开放进程中不断展开对现代性的反思和批判,是推进文明发展、揭露社会丑恶的必然。当前我国作为现代化国家已初具雏形,我们在享受现代文明成果的同时,也遭遇着西方文明进程中的问题,重复产生着在西方文明发展中遇到的许多困境和疑惑。因此,重新认识文明与发展的关系,反省文化对社会的双重价值,认识人性与文明的冲突,成为了我们批判和反思现代文明与文化所造成的负面效应并展开批判的重要内容。从对我们日常生活批判的层面看,马克思对劳动异化及商品拜物教的批判,仍然是我们进行现代性批判的主要武器。但法兰克福学派的社会批判理论,尤其是马尔库塞的文明批判与解放的思想,对我们认识文明的本质和文化的双重价值,实现个人自由和全面发展会带来许多有益的思考。

实现文明达致人性解放,是思考当前文明发展对我们产生深刻影响的切人点。经过文明的洗礼,在倡导男女两性主体平等的价值观引导下,中国的性别文化首先实现了对男权文化传统的本体论否定。但这种否定不是男女轮回式的反叛,而是在追求男女主体平等下,以一种男女平等的新的文化形式给予女性类特性的压抑的转换。男女主体平等成为性别平等的本体内涵。它既是现代文化进步的历史需求,也是一种不可绕过的压抑的现代性。当代中国的性别平等文化虽然对封建的性别等级文化给予了暴风骤雨式的批判,但传统社会中的男性中心文化并未伴随着现代文明的出现而销声匿迹,男权文化以一种现代性别文化的方式改头换面,在“女性更有自由、更有个性”的性别平等的氛围中,使女性感到更多的困惑,感受到一种文化的压抑。中国父权社会的定势和男性话语强势与现代文化的结合,生长出了当代社会对性别压迫的支配力量。

1.在传媒的话语中,今天的中国女性比以往任何一个时期的女性更具有成为附属品的可能性。通过传媒制造的许多女性形象,如贤妻良母、现代花瓶等对以往陈规定型的复制;眼花缭乱下的大众文化产品塑造的仍然是男性的强大、女性的弱小形象;商品文化制造出来的各种美女形象定格了女性的被观赏价值,成为了被动的客体和对象物。

2.在现代道德的话语中,成功的女性在于她有美德,意指具有温柔、顺从、忘我、自我牺牲、默默奉献的品质。按这种美德塑造的女性就是圣女,就是现代女性的榜样,是最完美的女性形象。用美德规范女性,定格了女性的心灵和形态,压抑了女性追求个性和自我的权利,有益于稳定男权文化的延续。

造福工程论文篇5



〔摘要〕 中国社会福利时代与构建福利型和谐社会的伟大事业为社会工作专业发展与实务模式建构营造适宜环境,社工专业发展、社工实务模式与社工实务理论创新等议题应运而生。社会工作实务理论概念框架主要包括实务哲学、实务理论、实务模式、实务智慧、实务经验、亲身感受和社会生活实践七个类型,代表社工实务不同的层次结构。社会工作实务理论源于生活实践,指导专业社会服务,确立社会服务基本原则,划分社会服务范围内容与优先领域,界定社会服务对象,规定社会服务过程与程序,选择适当的助人方法技巧,确定专业服务标准,指明专业服务发展方向,在社会服务过程中发挥多种重要作用。社会工作实务理论最突出的特征是融微观化、指导性、操作性、实践性、过程化、方法论、生活化和个性化于一体,将专业价值观、专业知识、专业助人方法和专业服务有机整合起来。中外历史经验证明:影响和制约社会工作实务理论发展与理论创新的社会结构性因素众多,尤其文化与福利文化等结构性因素都深刻影响社工实务理论。社会工作实务理论发展状况反映社会主流价值观念、社会生活模式和制度安排的结构功能。社会工作实务理论的精髓是如何看待、回应和解决社会问题,改善生活质量,提高社会福祉,实质是反映社会工作专业服务与理论创新能力,反映福利国家与福利社会现代化建设程度。

〔关键词〕 福利时代; 社工实务; 实务理论; 实务模式; 实务类型; 实务理论功能; 专业发展

〔中图分类号〕C916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0-4769(2012)04-0078-11

〔基金项目〕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 “中国特色医务社会工作实务模式研究” (10BSH060)

〔作者简介〕刘继同,北京大学公共卫生学院副教授,博士,北京 100191。

一、社会工作实务模式与社会工作实务理论议题

2010年是中国社会福利元年,标志中国社会福利时代来临,国家中长期人才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中,国家中、高级专业社会工作人才培养首次成为国家中长期人才发展规划战略重点之一,社工专业发展、社工实务模式与社工实务理论发展等议题应运而生。〔1〕改革开放30多年来,社会工作与社会学等专业学科恢复重建的状况明显不同,专业学科之间差距和发展不平衡的问题突出,社工专业学科发展缓慢,曲折坎坷,不尽如人意,重要原因是缺乏适宜宏观社会环境与动力源泉,社会工作长期停留在“学科”,而非“专业”状态。〔2〕社工学科转变为专业的关键环节是社会工作实务,尤其是实务模式与实务理论的发展、完善。众所周知,社会工作实务、实务经验、实务智慧、实务模式与实务理论发展、完善、成熟的制度化前提与社会环境是社会福利制度。社工是社会福利制度中福利服务的专业提供者。〔3〕令人鼓舞的是,2000年尤其是2006年中共十六届六中全会首次明确提出“建设宏大的社会工作人才队伍”以来,社工实务、社工专业发展和社会工作制度建设迈入崭新的历史时代。〔4〕更为重要的是,2007年中共十七大报告首次清晰描绘“中国版福利国家与福利社会”的美好发展蓝图:“努力使全体人民学有所教、劳有所得、病有所医、老有所养、住有所居、推动建设和谐社会”,奠定社工实务、社工专业发展与社工实务模式发展的社会福利制度基础。〔5〕如何高瞻远瞩、统筹规划,科学设计中国特色社会工作制度框架与服务体系,大力培养社会工作者,努力发展社会工作实务、实务模式与实务理论,全面推动社会工作学科转变为专业,具有特别重要的社会现实、理论政策和专业学科意义,成为国家发展政策议程的优先议题。中国社会工作实务、实务经验、实务智慧、实务模式与实务理论发展的主客观条件已经具备。简言之,社工实务、社工实务模式与社工实务理论是衡量社工专业发展与专业能力的主要标志。

二、社会工作实务理论概念框架范围与层次结构

社会工作实务理论概念框架范围广泛,内容繁多,主要包括实务哲学、实务理论、实务模式、实务智慧、实务经验、亲身感受和社会生活实践七个类型,代表社工实务不同的层次。长期以来,中国学术界与实务界对社会工作实务、实务模式与实务理论等核心概念界定不多,相关的基础理论政策研究极端匮乏,凸显社工实务与社会工作专业发展严重滞后的状况。〔6〕笔者认为,社会工作实务泛指所有的社会工作专业服务活动,无论是直接,还是间接的服务。社会工作实务理论泛指对社会工作实务活动的理性思考、理论说明与理论解释活动的总称。按照社会工作实务与实务理论的性质、宗旨、目标、适用范围、行为主体、范围内容、主题、地位作用等划分标准,社工实务与实务理论可区分为不同的类型,反映不同层次结构。需强调的是,社会工作实务理论的类型划分是“理想类型”视角的,是笔者个人的观点。实际上,每种类型之间的社会边界并不是一清二楚、毫无疑义的,这种划分是为了分析方便。

造福工程论文篇6

关键词:大学生;幸福观;教育;问题;对策 

 

追求幸福是人类永恒不变的主题之一和社会发展的强大动力,随着人们对自身生活质量要求的不断提高,幸福越来越成为人们关注的重要话题。大学生作为正在成长的青少年中的优秀群体,自尊心强且情感丰富,对知识的渴望以及对幸福生活的追求尤为强烈和执着。当前大学生幸福观的主流是积极的,适应和符合社会发展的潮流。但是,由于受经济全球化过程中各种价值观念的影响,大学生对幸福有不同的认识和感受,对追求幸福的途径也有不同的设想。没有正确的幸福观,就不懂得什么是真正的幸福以及如何获得幸福,当然也难以获得幸福。 

人人都向往幸福,但是并非人人都能获得幸福。幸福的感知和获得是一种需要磨砺和培养的能力,因此,对于即将走出校园、走进社会的大学生来说,开展幸福观教育,使大学生能够感知和认识真正的幸福、能够正确地追求幸福和创造幸福,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一、大学生幸福观教育的意义 

幸福是指人们在物质生活和精神生活中,由于实现了自己的理想和目标而引起的精神愉悦和精神满足。幸福观是人们对幸福的观念、追求幸福的途径的看法、标准,它产生于一定的文化中,以一种主观的形态起作用,它是一个人的人生观和世界观在对待幸福问题上的表现,是产生并形成幸福感的关键。幸福观与价值观、人生观有着密切的联系,是比较稳定、深层次的、系统化的价值选择体系,是幸福评价标准和评价思想的综合观念形态,对幸福感具有导向与动力作用。

对幸福的感受、理解、追求和创造的能力并不是天生就有的,它需要教育者有意识地对受教育者进行教育和引导,同时也需要受教育者的虚心学习和修炼。大学生作为影响社会发展的青年群体,其对幸福的不同感受和不同领悟,以及对幸福获得所采取的不同方式与途径,在一定程度上影响着社会的进步、国家的发展、社会主义事业的兴旺。大学生只有具有科学合理的幸福观,才能以健全的人格感知和创造幸福;教育者只有在教育过程中也体验到幸福,才能真正热爱教师职业,才能传递和创造幸福,实现其人生价值。可见,无论对于教育者还是受教育者,幸福观教育都举足轻重,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1.有利于大学生形成科学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 

幸福观与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密切联系,幸福观具体体现并影响着一个人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一个人的幸福观是正确的,其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也一定是积极向上的,反之则是有所偏颇的。因此,进行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教育,必须包括幸福观教育,以幸福观教育促进大学生科学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的确立、形成和提升。 

2.有利于大学生形成健康的人格 

幸福观是健康人格形成的基础与前提,一个人如果不懂得什么是真正的幸福以及如何获得幸福,其必定存在着孤独、忧虑、烦躁、苦闷等心理障碍与疾病,也不可能以良好的情绪、愉悦的心态面对生活中的苦与乐。因此,幸福观关系着大学生健康人格的形成和发展,把幸福观教育与心理健康教育结合起来是必须也是必要的。 

3.有利于大学生形成高尚的道德观 

幸福观与道德观是紧密联系在一起的。由于受到经济全球化以及西方价值观念的负面影响,不少大学生对幸福的感知与追求存在着误区,混淆了幸福与以“不道德”所获取的收益之间的关系,在一些大学生中存在着道德滑坡的现象。由此可见,对大学生进行幸福观教育,有利于大学生形成高尚的道德观,并能够正确处理德性与幸福之间的关系,从而促进社会的发展进步。 

二、大学生幸福观教育存在的问题 

大学生幸福观教育有利于大学生形成科学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有利于形成健康的人格和高尚的道德观,对于社会的进步、国家的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但是,在具体实施过程中,由于各方面因素的影响,大学生幸福观教育中仍然存在着一些问题,制约着大学生正确幸福观的培养。 

1.幸福观教育重视度不足 

目前,一些高校对大学生的教育偏重于智育而忽视德育,认为分数就是一切,仅把幸福观教育依托在德育中。但在思想道德教育方面,对幸福观教育的认识也不充分

。学校只在心理健康讲座上稍微涉及幸福观教育,仍缺乏对大学生开展系统的幸福观教育的研究工作。 

2.幸福观教育内容不全面 

幸福观教育是一项系统工程,涉及多方面的内容,目前一些高校的幸福观教育仅局限于心理学领域,而没有与大学生的生活质量、素质教育等时代主题联系起来。幸福观教育是一个涉及面极广的跨学科课题,与社会学、伦理学、教育学等密切联系,因此,必须丰富大学生幸福观教育的内容。 

3.幸福观教育形式单一 

从目前高校的幸福观教育现实来看,在教育方式上主要偏重知识的灌输,脱离了大学生正当的人性基础,过分强调幸福观教育的理性与未来性,脱离了时代色彩而忽视了大学生当下生活的幸福意义。 

4.幸福观教育与现实生活相分离 

长期以来,高校都只重视有意安排的对大学生的显性幸福观教育,而忽视了现实生活中对大学生产生潜移默化的隐性幸福观教育。幸福观教育本来就是生活世界不可缺少的一部分,与大学生的学习、工作和生活息息相关,因此,幸福观教育应与现实生活紧密联系起来,应对当下及未来的生活都发挥积极作用,给学生个体及社会都带来幸福。 

三、完善大学生幸福观教育的对策 

正确的幸福观是人们获得幸福的重要源泉,对大学生进行幸福观教育,使社会主义事业未来的接班人能够正确感受和认识幸福、合理追求和创造幸福,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因此,必须全方位完善幸福观教育,形成多层次的大学生幸福观教育体系。 

(一)形成各部门高度重视的运行保障机制 

幸福观教育与大学生的健康成长、社会的进步、国家的发展息息相关,无论是学校领导、各工作部门、教师,还是学生本人,都应高度重视大学生幸福观教育。学校相关部门可成立课题组,齐抓共管,使各部门统筹规划、组织实施、管理反馈等工作都能各司其职,落实到位。另外,各部门应定期进行交流,举行评比表彰活动,完善经费投入、人员培训等运行保障机制,促进幸福观教育切实、有效地进行,从而不断提高大学生幸福观教育的科学性、有效性和创新性。 

(二)构建科学合理的幸福观教育内容体系 

大学生幸福观教育是一项潜移默化的、复杂的、多层次的系统工程,新时期大学生差异性较大、主体意识增强,幸福观教育这一长期的实践过程具有明显的阶段性特征,所以,应根据不同年级的学生幸福观意识的不同特点,持续地、针对性地、及时地开展幸福观教育,把幸福观教育贯穿大学学习的全过程。 

1.大一阶段开展幸福观感受教育 

新生入学时一般感到比较迷惘,对其所学专业需要进行适应,在此阶段,应在帮助学生全面、深入了解所学专业、进行职业定向教育的基础上,提高大学生感受和认识幸福的能力,及时指导学生了解大学生活,正确认识学习的意义,使大学生学会在求知和生活中感受到自己的幸福。因此,在此阶段应教育大学生正确处理好两方面的关系。 

一方面,应教育大学生处理好个人幸福与社会幸福的关系。社会主义幸福观教育是培养大学生形成正确幸福观的基础,它要求大学生把个人幸福与他人幸福、集体幸福、社会幸福联系起来。新时期大学生的思想观念代表着新一代青年群体的主流和方向,同时也关系着社会和祖国的未来,因此需要教育大学生把个人幸福与社会幸福统一起来。 

另一方面,应教育大学生处理好物质幸福和精神幸福的关系。物质幸福与精神幸福是统一的:物质幸福为精神幸福提供了物质保证,精神幸福是人们更高层次的追求。因此,应教育学生幸福不仅意味着物质上的满足,更意味着社会的幸福和国家的繁荣进步,从而使大学生意识到自觉投身社会主义建设事业的社会责任感和历史使命感。 

2.大二阶段开展幸福观能力教育 

大二阶段学生对所学专业已有了一定的了解,也逐渐适应了大学生活,而在此阶段,学生也会遇到学习、生活、情感、工作等方面的问题。针对此阶段学生的特点,应从以下三方面进行幸福观教育。

第一,构建追求幸福的知识基础。知识是获得幸福的源泉和实现人生目标的重要保证。因此,作为社会精英的大学生,要获得和享受幸福,必须掌握一套良好的知识结构。这一知识结构主要包括本体性知识和背景性知识。本体性知识是指大学生所学的专业知识。背景性知识通常是指大学生所拥有的综合性的文化涵养。 

第二,提高感知幸福和创造幸福的能力。人的幸福能力由感知幸福和创造幸福两方面构成。要提高大学生感知幸福的能力,首先应提升大一阶段所学习的幸福感受能力,并教育学生从各种各样合理丰富的需要出发感

受幸福的存在,感知和谐的幸福状态。要提高大学生创造幸福的能力,就要引导学生正确认识学习和生活的意义,并确立正确的人生目标,使大学生懂得创造和奋斗的过程同时也是感知幸福的过程。 

第三,加强德福一致观教育。德性与幸福是辩证统一的,二者密切联系。德性是获得幸福不可缺少的条件,因此大学生幸福观教育必须重视培养大学生的善念、善行,塑造一种“善”的人文情怀,从而不断提升大学生的德性水平。提高德性水平使得大学生能够善待自己、善待他人、善待社会、善待自然,从而提升人的幸福水平。 

3.大三阶段开展幸福观实践教育 

大三学生开始回到现实、关注生活,各种各样的生活为幸福观教育提供了丰富多彩的教育原材料,幸福观教育要回归生活,关注学生的现实生活,帮助学生寻找生活的意义与价值,使学生能够熟悉自己的生存状态,享受生命的意义。 

另外,幸福观教育回归生活尤其需要增强大学生对幸福的实践体验。幸福观教育就是要提升大学生感知幸福和创造幸福的能力,通过大一及大二阶段的理论知识传授,在大三阶段应把理论与实际、教育与实践结合起来,使大学生在接受幸福观教育的过程中更好地实现理论和知识的内化,并正确地外化为实际行动。 

4.大四阶段开展幸福观挫折教育 

大四学生面临着考研、实习、就业等各方面的压力,同时随着年龄的增长也不可避免地开始遇到人生的一些挫折与失败,因此,此阶段对于即将走向社会的大学生进行挫折教育尤其重要。此阶段要引导学生正确认识到只有经历过不幸的磨练,才能真正感受到真正的幸福,从而使学生能够正确对待挫折,勇于面对困难与不幸,提高大学生对挫折的应变力、承受力和克服力,培养大学生完善的人格与健康的心理素质。因此,及时且有效的心理素质教育能够不断调控和优化学生的情绪,帮助学生激发对生命的热爱,发现人生的幸福,并以积极向上的态度追求幸福。 

(三)开辟多种多样的幸福观教育实现途径 

幸福观教育与现实生活息息相关,实现途径也应该是多种多样的,各种行之有效的载体都应用以进行幸福观教育。具体来说,可从以下几方面开辟幸福观教育的实现途径。 

第一,通过专题讲座讲授系统的幸福观教育知识。幸福观教育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包含多层次、多方面的知识,因此,系统的专题讲座传授理论知识是必不可少的。高校可定期安排不同专题的幸福观教育讲座,通过生动、有趣的讲授,使学生能够掌握什么是真正的幸福、如何感知和创造幸福等知识。 

第二,通过专业课渗透幸福观教育。专业课教育与幸福观教育息息相关,在专业课的讲授过程中,渗透幸福观教育,不仅能够使专业课体现出专业特色,更能赋予幸福观教育新的内涵。 

第三,通过实践活动实现理论联系实际。幸福观教育必须与现实生活紧密联系起来,使学生所学到的关于幸福观的理论知识能够运用于实际生活之中,真正提升学生感知和创造幸福的能力。具体来说,可在暑假期间举行三下乡活动,让学生到贫困地区感受另一种生活,懂得幸福生活的来之不易;也可在寒假期间鼓励学生参加列车乘务员志愿活动,引导学生通过春运感受形形色色的真实生活,从而对幸福有新的认识;还可在日常学习、生活中组织学生参加志愿者活动,带领学生走进社区、服务社区,帮助更多有需要的人,引导学生在帮助别人的过程中体验幸福。 

第四,通过校园文化营造幸福观教育氛围。每个人对幸福的认识与感受都是不同的,校园文化对学生的幸福观教育起着潜移默化的作用。高校通过校园广播、电影等定期播放与幸福观教育有关的节目,在校园宣传栏中通过各式海报营造幸福观教育氛围等等,都能够使学生从身边的一草一木、一人一事中感受到幸福的存在。 

第五,通过演讲比赛等活动强化幸福观教育。高校社团组织在大学生幸福观教育中发挥着非常重要的作用,例如,社团组织学生开展的以幸福观教育为主题的演讲比赛,能够提升大学生的审美素养和审美境界,使大学生能够以艺术的眼光发现自然美、社会美以及人生美;社团组织学生举办的感动校园人物评选活动,能让大学生感受到生活的美好与时代的进步,同时发现生活中的真、善、美,并学会把自身的幸福传播出去,让更多的人体验到幸福。 

除了通过以上途径拓展大学生幸福观教育的渠道,还必须把学校的主阵地作用与家庭的基础作用以及社会的保障作用紧密结合起来,有效整合各方面的资源,形成学校、家庭、社会三位一体的系统教育机制,为大学生幸福观教育创设良好的环境氛围。 

四、结语 

新时期大学生思想引领着社会思想,是未来社会发展的潮流,因此大

造福工程论文篇7

1.社会控制论的研究视角。正如诗人苏轼所感:“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研究视角在某种意义上会决定研究者解读研究对象的水平——岭与峰、近与远、低与高。作者在书中借鉴社会控制论和心理学主观幸福感的理论,把学生视为一个自组织的个体心理系统,强调他(她)是一个积极主动的、反思的、在场的人,这为实现教育过程中学生的现实的幸福确立了一个新的逻辑起点。

2.实证研究的方法选择。古人曰:“事必有法,然后可成。师舍是则无以教,弟子舍是则无以学。”研究亦然。田若飞博士的研究通过编制量表和实验性高中的现场调查,通过对学生幸福现状的分析、学校间差异的分析、性别差异的分析,为我们展示了学生现实的幸福的实然状态——主观幸福感偏低、依赖型、校际间差异、性别差异……这为实现教育过程中学生的现实的幸福,不管是理论研究还是实践探索,均提供了一个清晰的、准确的着眼点。

3.课程作为关涉学生幸福的核心输入载体。学生的学校生活纷繁多样,课程习得是核心输入载体。朱熹曾有“宽着期限,紧着课程”、“小立课程,大作功夫”的主张,他把课程的价值分析得非常精到。作者在新著中没有泛泛地提及教育的、学校的诸多要素,如目标、过程、方法等……而是直接把课程设置、课程习得、课程评价等作为学校关涉学生现实幸福的核心输入载体,这一下就让理论工作者、管理者、实践者把握住了实现教育过程中学生的现实的幸福的关键点。

作者认为,课程是实现教育目标的文化载体,在学校日常的课程与教学活动中,学生能否获得丰富的情感和认知体验,整合和协调个体的内在心理系统与外部的系统环境,正确认识、评价并在情感上接受自我,是影响学生现实幸福、实现学生未来幸福的关键。这意味着学校教育必须走出知识灌输与技能训练的思维惯势,将学生视为一个积极的存在,发现并引导他(她)的心灵成长,使学生自我意识的成长与完善真正成为课程文化的价值核心。

4.教育关涉学生现实的幸福的综合策略。这也恰恰是本书的主要研究结论——学校教育在实现学生的现实的幸福方面存在局限性,思考教育与幸福必须秉承学校教育、社会教育、家庭教育三位一体的“大教育”观。作者强调,教育无法从生活中割裂出来,学校没有资格以“专业”自居,家庭和社会也不应该以“非专业”为由推卸责任,三者在人的教育问题上是互为补充、无法替代的。幸福是个体情感系统的相对平衡,要帮助学生达到这种平衡,只有三方面的教育力量同心、同向、同力,携手为孩子们创造具有一定频度、广度和深度的情感体验,并科学地加以引导,学生才会实现主观幸福感强、主观体验愉悦的现实的幸福,并为日后的社会、家庭、工作生活奠定一个个体幸福与社会幸福合璧的观念基础和阅历基础。

造福工程论文篇8

幸福 幸福教育 内涵

幸福是一个多维度、多层次的复杂概念。就连康德也十分丧气地说:“幸福的概念是如此模糊,以至虽然人人都想得到它,但是,却谁也不能对自己所决意追求或选择的东西,说得清楚、明白、条理一贯。”

一、幸福的涵义

1.西方文化中的幸福

古希腊罗马奴隶制时期,先哲们对幸福的理解各不相同。希腊第一个对幸福做出理论思考的是梭伦,他认为幸福与否并不取决于拥有财富的多少,幸福在于“善始善终”。柏拉图认为,“人由灵魂与肉体组成,人的使命是使自己从肉体的中解脱出来,用理性支配自己,追求善的理念,追求神性的幸福。”亚里士多德认为“幸福是灵魂的一种合于德性的现实活动。”

中世纪封建社会宗教统治时期,在神学家们看来,生命的唯一价值在于忍受眼前、身边和生活中的各种痛苦,以期死后灵魂进入天堂,在天堂沐浴“幸福”。顺从、禁欲是通往幸福的必经之路。

近代资本主义社会时期,人们宣扬裸的欲望,追求感官刺激,夸大了物质生活的幸福作用。注重生命的存在和维护生命存在的物质生活利益。霍尔巴赫说:“利益就是人行动的唯一动力。”费尔巴哈说:“所有一切属于生活的东西都属于幸福。”

马克思主义幸福观认为,幸福是人类在改造世界的活动中,在创造物质生活和精神生活的实践中,感受理解并意识体会到实践活动的目标和理想实现,从而得到的精神上的满足感,幸福是满足物质生活和精神生活的统一。

2.中国传统文化中的幸福

儒家经典著作之一的《尚书・洪范》中说:“五福:一曰寿,二曰富,三曰康宁,四曰攸好德,五曰考终命。”儒家认为身体的健康长寿、生活的富裕、心灵的安宁无纷扰、道德的高尚这些都属于幸福的范畴。周敦颐说:“心泰则无不足,无不足则富贵贫贱处之一也。”孔子云:“君子坦荡荡,小人常戚戚。”儒家强调幸福在于“心灵的泰然”。

道家的《庄子・让王》中有一段话是这样描述的:“日出而作,日入而息,逍遥于天地之间,而心意自得。”道家主张清静无为,顺其自然,返璞归真,认为生命的意义在于其平和自然、与世无争的状态中,要求世人摆脱世俗的束缚、放弃对名利的争夺。道家强调幸福在于“心灵的自然”。

佛家认为人生本无幸福可言,有的只是生老病死各种各样的痛苦。要摆脱痛苦的“生死轮回”,达到幸福的彼岸“涅”境界,只有灭除贪望,修行念佛。对禅宗来说,人生即苦,而且苦海无边,唯一的途径就是“悟”,而且是“顿悟”,即不需要静坐修持,只需将禅渗透到日常生活之中。所谓“青青翠竹尽是法力,郁郁黄花莫非般若”“砍柴担水,无非妙道”讲的就是这个道理。佛家强调幸福在于“心灵的超然”。

3.当代人们眼中的幸福

刘次林认为,幸福是人性得到肯定时的主观感受。

王帅指出,幸福不是等待一个现成的结果,而在于不断创造的过程。创造过程中的高级精神享受,正是创造者莫大的幸福。

汤力维认为,幸福感是实现人生意义时的积极的心理感受,是人们对自己与现实生活情境相协调以及达到完满统一的自我认同及自我欣赏的感觉。它是一个统一的有机整体,是身与心、知与意、主观与客观、快乐与功能、发展与享受、个人与社会的统一。

美国前总统罗斯福认为,幸福并不仅仅取决于拥有多少钱财,而在于成功的喜悦和创造活动所带来的心灵震颤。

4.对幸福的界定

幸福是个体物质生活与精神生活达到某种程度的完美与和谐统一的一种生存与发展状态。物质生活的充足丰盈是幸福实现的最根本基础。精神方面的追求,即实践与劳动、发展与创造、超越与进取是幸福保持永久生命活力的关键因素。幸福属于有价值的人生。幸福是个体的正当需要或人生重大目标、理想实现后的一种满足愉悦的主观感受。这种感受因人而异,因不同个体的不同需要和既定目标而异。

二、幸福教育的理论基础

幸福教育的研究起源于西方的积极心理学对幸福感的关注。西方哲学中有关幸福的概念与理论有两种不同的学说:快乐论与实现论。快乐论认为幸福是“欲望得到满足的一种快乐的情感体验”,而实现论认为幸福就是“充分发挥自身潜能,自身价值得到实现的积极心理状态”。基于这两种不同的哲学传承,现代积极心理学对幸福感的研究也存在两个分支,其一是“主观幸福感”,其二为“心理幸福感”。

主观幸福感被认为是人们对积极情绪与消极情绪平衡的一个结果,当积极情绪多于消极情绪时,个体就会产生主观幸福感。幸福被理解为快乐、愉悦。心理幸福感研究者认为,幸福不能等同于快乐,幸福应该从人的发展、自我实现与人生意义的角度进行理解,幸福是自我实现的状态。人通过技能的发展来达到潜能的实现,通过这种潜能的实现,个体可以体验到自我实现,即“通过发挥潜能努力达到完美的体验”。

三、幸福教育的内涵

刘次林指出,幸福教育就是要将教育的目的回归到人自身的情感上,使教育造福于人。所谓幸福教育,就是以人的幸福情感为目的的教育,它要培养能够创造幸福、享用幸福的人。

张忠仁认为,幸福教育就是要引导人们形成乐观的生活态度,适当地调节自己的期望水平,树立正确的财富观,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从而提高人们感受幸福与创造幸福的能力,提高人们精神生活的质量。

樊亚奎说,幸福教育的内涵就在于“培养一个幸福的人,这个人通过教育能够活出自己生命的意义,能够感受自己生活的价值,能够不断丰富自己的精神和灵魂。这个人能够在教育的引导下以一种严肃的态度对待人生中的每一段时光,以一种积极的精神去创造生命存在的意义与价值,使自己活得更加充实”。

一方面,幸福教育的目的是为了培养出具有深厚幸福情感的人。教师要渗透并帮助学生了解、领悟、树立正确科学的幸福观。通过教育活动提升学生的幸福意识、幸福层次,提高学生感受幸福、创造幸福、享用幸福的能力。

另一方面,幸福教育的过程是幸福的。教师在教育过程中以及学生在受教育的过程中都能深刻体会到幸福感。具体说来,教师在教育教学的创造性活动中,体会到作为“人类灵魂工程师”的自豪感,职业价值幸福感。学生在受教育过程中,始终沐浴在温暖和谐的氛围中,体会到学习的快乐、任务完成后的成就感、自我价值实现时的满足感、克服困难挫折后的自我超越感等一系列积极的心理感受。在幸福教育的课堂上,师生相互作用,达到精神价值的共同丰富。

参考文献:

[1]欧美燕.论学生的幸福之维[D].2007.

造福工程论文篇9

一、什么是幸福教育?

世界著名的教育家乌申斯基说:“教育的主要目的在于使学生获得幸福。”什么是“幸福教育”?“幸福教育就是在教育中创造、生成丰富的幸福资源。”它是以人的幸福情感为目的的教育,目标是培养人体验幸福、创造幸福、给予幸福的能力。

二、实施幸福教育的途径

1.构建幸福校园。幸福的校园,应该有精美雅致的校园环境、温馨和谐的校园文化和促学净思的校园氛围。学校布局应落落大方、科学合理;学校建筑应庄重神圣,错落有致。要把外在的高雅华美与内在的精神内涵统一起来,努力营造温馨儒雅的优美环境、和谐向上的精神氛围;因情置景,因爱生美,激发广大师生热爱学校、热爱工作、热爱学习的情感,从而形成积极健康向上的精神风貌。在具体的建设上,应该着眼于以下三方面。

(1)全员参与。集思广益,系统规划。当师生置身于校园时,他们会感觉这里有自己的思想、自己的主张、自己的创造,这种主人翁的意识和自豪感本身就是一种幸福。

(2)外部环境。注重发挥显性文化的教育作用,让每一片叶子都能抒情,让每一面墙壁都会说话,以个性化的语言去展现师生风采,将学校的办学理念和特色以多种方式呈现,对内引领师生的教育行为,对外彰显学校的教育品质。

(3)内部环境。创设“文化长廊”,班级环境的布置兼顾共性与个性,实验室的布置突出功能,办公室的布置则突出规范和温馨,以唤起师生的愉悦和思考,使师生工作着、学习着、并健康快乐幸福着。

2.成就幸福教师。领悟幸福内涵,教师先行。只有事业型教师才能享受到职业带来的幸福感,为此,提出“幸福教师”的标准:①人格能得到充分的尊重。②有较好的经济待遇。③有良好的工作环境和合作团队。④有健康的身体和良好的心理素质。⑤有共同的核心价值观和共同的追求目标。⑥有良好的专业成长平台。⑦每个人都有施展自己才能的平台。⑧有过硬的业务素质。⑨有高尚的情操和良好的职业道德。⑩有较高的社会地位。

怎样才能成就幸福教师呢?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来构建学校的教师管理策略和思想。

(1)建章立制,有规可依。一所学校没有规章或规章制度不健全,将给管理带来混乱,无章可行,长期争论,做事无准则,衡量无标准。因此,学校必须用制度管人、用制度管事。不管对什么人,在制度面前一视同仁,执行制度公开公正,这样才能使各项工作有章可循,使师生的行为得到规范,使学校工作能沿健康轨道前进。

(2)宽松环境,强化民主管理。实行校务公开,凡学校重大决策、重大事情、重要文件、各项考核一律实行校务公开,尤其关系到学校与家庭、社会的重大事情及教职工的切身利益问题等都一律实行校务公开,增加透明度,便于学校民主管理;建立校长信箱,广纳群众意见,使广大教职工都能参与到学校管理工作上来,人人出力,人人有责。

(3)形成学校的核心价值观,利用各种场合解读学校的幸福教育办学理念,让所有教师将其变成自己的自觉行为,在工作中能创造性的理解并执行学校的核心办学理念,形成学校精神和共同的价值取向。

(4)构建师德师风考核评价系统,让教师职业成为干净的、高尚的职业,校园成为精神特区,教师的行为区别于其他职业者,思想言行不能有一点污渍,否则就会污染学生,影响教师的人格修养。师德师风建设的目标就是让教师远离庸俗、远离铜臭、远离低级趣味,让教师心中永远有追求。具体的措施和办法就是构建一套具有可操作性的师德师风考核体系,定期开展系列讲座,并结合上级教育管理部门的有关规定,纳入教师考核评价体系。

(5)塑造一支有力的领导班子。一个好的学校领导班子的标准是:有事业追求和很强的责任意识:有坚定的教育理想;有高尚的情操(勤政和廉政);有思想(能做课题、能写论文,能开讲座);有实干精神(深入基层);有过硬的业务能力(能上好一门课,管好一个部门);有奉献精神;有大局观;有合作意识;有创新精神。按照这10项要求,构建一套干部考核评价体系。

(6)搭建良好的教师专业成长平台。要让教师幸福,就要让教师有自我价值实现的平台,因此构建一套教师专业成长的平台尤为关键,我的具体设想是:

①构建“书香校园”。修建教师书吧,组织读书沙龙,撰写读书心得。同时,将教师业务学习纳入绩效考核。

②建立教师专业成长档案。开展有效的职业生涯规划,让每位教师都有自己的专业化成长短期规划和中长期规划,让每位教师有追求、有目标。学校要重视教师的内涵发展,多渠道、多方位地为教师提供发展的时空,组织赛课、论坛、观摩、学习、参观、讲座等各种活动,鼓励教师建立自己的教育思想,支持教师进行教改实验,形成自己的教学特色。让老师们在新鲜中去工作、在工作中去创造、在创造中去感受成功、体验幸福,

③实施“青蓝工程”和“名师工程”。“青蓝工程”的目的在于加快青年教师的专业成长。鼓励教师进行学历进修,开展校本教研,开展课题研究,让青年教师始终处在不断钻研、不断探索的状态之中,真正体验在实践中研究、在研究中学习、在学习中提升、在提升中体验快乐;促进和带动青年教师专业成长,开展校内业务竞赛,通过教案设计、课堂教学竞赛和观摩,评选教学业务能手等,全方位为教师特别是青年教师搭建业务提升的平台。实施“名师工程”的目的是满足教师发展需求,鼓励和引导教师走专业化成长之路,发挥教科研的引领作用,让教师们在专业化成长中体验幸福感。“名师工程”主要是推介名师、树立标杆、扩大影响、形成职业激励;同时,加强考核,落到实处,制定教职工奖励制度,改变工资分配体系,将教师和班主任分为见习、合格、骨干、首席四个序列,每个序列制定相应的申报、考核、评聘、奖励标准。

④建立完善教学考核制度。改变备课模式,充分发挥现代教育技术的作用,建立完备的教学资源库,同时按照幸福课堂的要求,将教师的教学常规要求和目标要求纳入考核制度。

(7)实施“阳光工程”加强学校民主管理。阳光工程,既是学校民主管理的举措,更是满足教师“尊重需求”的最大化体现。学校自觉规范、实行校务公开制度,尊重教师参与民主管理的权利,健全学校教代会制度,尊重教职工在学校管理中的主人翁地位:加强工会组织建设,推行民主治校;关注教师生活幸福,改变教师校园生活方式,努力为教师创设丰富多彩的校园生活,举办教师艺术节、健身节、组织教师外出考察学习等活动,让学校成为教师的心灵家园。

(8)提升办学效益、改善教职工福利待遇。如果说学生的幸福是教师创造的,那么教师的幸福就是学校创造的。让老师拥有一种物质、精神和心灵的幸福生活,教育才能成为一种让人幸福、令人羡慕的职业,幸福教育才能得到更好的张扬。

(9)实施“形象工程”增强教师归属感,提高教师的团队意识,构建学校和教师发展共同体,学校的生存与发展和教师个体的发展休戚与共,让“校兴我荣,校衰我耻”真正成为教师的自觉行动。

3.培养幸福学生

苏霍姆林斯基指出:“为了使孩子成为有教养的人,第一要有欢乐、幸福及对世界的乐观感受。”幸福教育的责任,就是为学生奠基幸福的人生。

(1)学校应从学生的生活世界出发,把幸福、教育与生活统一起来,通过有意识的教育活动,培养学生自尊自信、自觉自制、积极乐观、随和通达的品性,教育学生树立正确的幸福观。要引导学生关注社会进步、发展的一面,关注社会中美好的东西,关注人性中善的一面;使学生摆脱“占有式”的幸福,正确处理物质享受与精神享受的关系,培养学生树立合理的金钱观、消费观、享乐观;帮助学生适应环境,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保持身心健康;引导学生学会体验幸福,学会表达幸福感受,学会分享他人的幸福,学会创造幸福。

(2)培养学生的反思批判能力,鼓励学生大胆质疑、勇于探索,使学生在自由自主的教育中真正体验到理智思考的愉悦与学习的乐趣,增进自身的幸福感。

(3)打造“因材施教、教学相长、民主合作、其乐融融”的幸福课堂和减负提质的自主课堂。“幸福教育”就是要求教师在平凡的工作中体现出创造性劳动,学生能在有限的时间内提高学习质量。自主学习要具备两个要件:一是意识强烈的学习动机;二是明确的学习思考路径。实施幸福教育,就要让学生在课堂学习中做最重要的事,即提出问题、解决问题、运用规律学习。要坚持四个“强调”:一是强调课堂上让学生探究自主思考的问题:二是强调创设学生自主探索的空间;三是强调学生获得自主发现的体验;四是强调学生自主梳理解决问题的思路。

造福工程论文篇10

关键词:国民幸福感;影响因素;途径

中图分类号:C93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9-0118(2012)12-0201-02

国民幸福感是指生活在一个国家的国民对自身的生活环境和生存状态由衷产生的一种持续、稳定的幸福感觉。国民幸福感具有主观性和多样性,主观性是因为幸福感与个体的自我体验息息相关,而多样性则源于幸福感需要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态等多维度的支撑。

国民幸福最早是不丹国王旺楚克提出来的,该理论一提出就受到了国际社会的高度关注。现在国民幸福感已经由一种抽象的个体心理感受化身为社会发展的重要衡量指标,成为“十二五”时期我国政府施政的根本出发点和落脚点。

一、国民幸福感的影响因素

作为社会心理体系一个部分的国民幸福感,受到许多复杂因素的影响,主要可以从客观和主观两个方面来阐述其影响因素:

(一)客观因素

1、经济因素。微观层面研究经济因素对国民幸福感的理论很多,有收入决定理论、社会参照理论、欲望理论、收入适应理论等等。综合而言,收入与幸福感呈倒U字型曲线的关系。当人们的基本需要没有得到满足时,收入与幸福感呈较强的正相关,高收入者的幸福感高于低收入者。其原因在于较高的收入会带来更多的物质享受、更高的权利和地位,伴有更高的自尊心和自信心,更强的安全感,因而幸福感较高。当人们的基本生活需求得到满足后,按照“幸福方程式”,即幸福=效用/欲望。当效用给定时,欲望越大,幸福感越小。也就是期望值对人们的幸福程度起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因为知足者能合理地控制自己的欲望,相对而言通常有较强的幸福感。当收入发生变化时,可能引起幸福感暂时的升高或降低,尤其当收入不能满足个人的基本生活需要时,幸福感会降低,但从整个时间维度来看,可逐渐适应新的收入等级,从而削弱收入变化对幸福感的影响。通常具有更好适应能力的个体尽更幸福。

宏观层面上一个国家的经济发展水平直接影响着国内居民的生活需要满足程度,国家的财富与国民的平均幸福水平有一定的正向关系。一方面,国家富有强大,对家庭而言,相对收入水平则高,国民幸福感相对比较高;在国际社会,这个国家乃至国民就会受到尊重,国民的民族自豪感、幸福感会增强。因此,政府不可忽略提高GDP,仍要努力改善国民的家庭收入。只有在衣食无忧的情况下,国民幸福感才更少的被经济因素所左右。另一方面,国民收入分配制度也直接影响到不同社会全体的幸福感受。

2、社会因素。社会因素包括人际关系、工作状况、生态环境、食品安全、治安状况等等。

心理学家通过广泛的调查和研究发现,家庭成员间的互相信任、沟通和包容,积极乐观的心态和良好的人际关系,尤其是亲子、夫妻、亲密朋友等关键的人际关系的融洽,是人生幸福最重要的影响因素。良好的社会关系可以增加人们的幸福感,而劣性的社会关系则会降低幸福感。现代化进程伴随而来的是人们生活工作节奏日益加快,给人们的身心带来巨大的压力,并威胁着人们的身心健康。相比较而言,工作状况稳定,压力较小,更能体现自我价值,有固定的、持续的收入来源的人会感到更幸福。另外,生态环境、食品安全、治安状况作为人们开展经济社会活动的支持系统,对国民体验幸福感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

3、文化因素。文化是以思想观念、、风俗习惯、道德伦理、学术成果、文学艺术、科学技术等为载体,体现了人们理解自然、认识社会、思考自我的精神框架和方法准则。不同文化背景下,人们的价值观念往往有着很大的迥异。受教育程度的高低、智慧水平的高低、传统风俗习惯以及生活方式等等在某种程度上体现了人们的价值观念,会影响到国民社会价值观的形成以及国民生活方式的形成和改变,使得国民对国民幸福感有不同的理解和诠释,对快乐和幸福的追求会有所不同,从而成为影响国民幸福感的因素。

4、政治因素。政治因素包括宗教、信仰、社会公平程度、民利、参与机会等等。政治权益的获取和维护本身就是国民多元化需求的组成部分,同时政治因素会通过影响经济基础而影响国民幸福。近些年来我国部分城市居民幸福感呈现下降趋势,这是与当前我国正处在转型社会密切相关的。社会转型过程中存在的某些混乱与无序、不公平现象成为影响幸福感的重要因素。此外国民的幸福体验还取决于社会保障能力和社会参与能力的提升。

(二)主观因素

主观因素主要是心理因素。心理因素主要包括个人健康状况、人格特质、自尊程度、生活事件、民族性格、成就动机、个体的自我评价、个体的生活、学习和工作状况、生活态度等等。最近10年,社会结构转型加速,各个领域的体制改革日益全面触及深层利益,社会分化程度加大,尤其是贫富差距凸显;在社会心理方面,随着生活条件逐渐改善,人们需求层次日益提升,且呈现出多样化态势,因此,需求能被满足的标准相对提高了,而由于资源相对短缺和竞争加剧以及现代生活节奏加快,人们的各种压力感大大增加,这一切都强有力地影响了人们的幸福感。

二、提升国民幸福感的途径和措施

(一)坚持“以人为本”为核心的执政理念,加强和完善全民社会保障制度,切实解决民生问题

民生问题是人类社会生存发展的基本问题。民生幸福工程是一个内涵丰富、政策性强、关联度高的系统工程。它是政府坚持以人为本,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切实保障公民基本权利,提高生活水平,采取的一系列积极政策举措;是政府为民办实事、办好事的“民心工程”和“德政工程”;是立党为公、执政为民的具体体现。总书记在“7·23”重要讲话中,强调要“多谋民生之利,多解民生之忧,解决好人民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在学有所教、劳有所得、病有所医、老有所养、住有所居上持续取得新进展,使改革发展成果更多更公平惠及全体人民,保证人民过上更好生活。”这一重要论断,既是对改善民生问题既准确又科学的把握,也是对各级领导干部民生工作明确而又具体的指导。

大力推进民生幸福工程,必须按照“当前可承受、未来可持续”的要求,有计划、分步骤推进。既要积极作为,又要量力而行,既要统筹兼顾,又要突出重点,真正做到因地制宜、有序推进。必须坚持以人为本,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坚持以实现共同富裕、共享改革发展成果为鲜明导向,加强和完善全民社会保障制度,重点关注弱势群体的社会保障,继续推进城乡社会保障体系建设。在逐步完善基本养老保险制度、基本医疗保险制度、失业保险、工伤保险、生育保险制度和城乡社会救助制度的基础上,进一步扩大社会保障覆盖范围,重点扩大农民工、非公有制经济就业人员、城镇灵活就业人员和自由职业者参加社会保险并研究制定城市无工作老年居民养老保障办法,适度扩大社会救助范围。同时以完善终身教育、就业服务、社会保障、基本医疗卫生、住房保障、养老服务体系为重点,统筹推进各项民生事业协调发展,大力增加居民收入特别是中低收入者收入,大力提高基本公共服务能力和水平,大力提升国民幸福感,努力建设人民安居乐业、社会和谐稳定的幸福国家。

只有不断提高国民社会保障待遇和生活水平,解决了民生问题,才能暖民心,才能为深化改革和加快经济结构调整创造良好的外部环境,才能真正提升国民幸福感。能不能把人民群众的利益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能不能把人民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解决好,是对我们党执政能力的重要检验,它考验着党的政治智慧和政治魄力。

(二)提高国家的综合国力,增强民族自豪感和国民幸福感

在当代国际竞争中,国家的强弱,不仅决定于军事力量、经济力量或某一单方面的力量,更主要的取决于综合国力。综合国力是在系统与外部的交流和系统本身的运动过程中形成的,是一种系统的和动态的综合力量。国家的综合实力强大,那么生活在这个国家的国民民族自豪感就会增强,国民幸福感就会提高。

作为国家综合国力一部分的国民收入是指一个国家或地区一定时期内新创造的价值总和,能够比较准确地反映这个国家或地区新增加的物质财富,而人均国民收入则是直接反映这个国家或地区社会生产力发展水平和人民生活水平的综合指标。提高国民收入可以使该国的购买力增强,同时相应地提升了该国的综合国力,为提升国民幸福感打下了坚实的物质基础。

(三)提高社会公平程度,提高政府效率

不同文化背景下,人们的价值观念往往有所不同,在特定的时期及实际利益面前,有相当比例的人情愿舍弃幸福和快乐。政府应该做的是创造公平、平等的机会,让人们根据自己对幸福的理解,自由追求。效率与公平是矛盾的统一体。其矛盾表现在追求效率的同时在一定程度上会影响公平的实现,追求公平又在一定程度上妨碍了效率的提高;其统一表现在效率是最终实现事实上公平的基础和主要途径,公平是效率的保证。一般而言,公众对于因效率导致的不均大都能够理解和容忍。当前中国公众的不满情绪主要集中在由于程序不公和不透明导致的结果不公平上,不在一个起跑线上的比赛注定会导致公众的不满和愤怒。由于程序不公通常伴随着特权和腐败,因此,公众的不满还与这些腐蚀社会公正的现象有关。依照主流政治哲学的观点,政府存在的理由就是要维持社会正义,政府的良治至少应该体现在矫正程序不公,同时通过一些调节工具如税收来抑制效率导致的收入不均,从而改善公众的主观感知上。这也是减少社会紧张情绪,改进公民生活满意度的根本之策。在社会主义初级级阶段,政府有可能为追求经济的发展而“效率优先,兼顾公平”,但是现在我国已经发展到十字路口,政府的工作重心应转移到突破制约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瓶颈,在社会公平的前提下,加强和完善分配制度改革,同时提高政府的执政效率,为国民提供一个公平、公正、高效的社会环境,这样才能使人民的幸福感真正得到提升。

(四)改善生存环境,营造一个和谐、平等、人与人真诚相待的社会氛围

国家能够为国民提供的生存与发展条件与该国国民的幸福体验息息相关。而国民所具有的生存和发展条件恰恰是政策可以关注并能够发挥作用的。政府要认真看待经济、社会、生态环境的关系,把三者的关系真正摆到可持续发展战略的地位来超前谋划,为子孙后代留下可持续发展空间。通过建立健全绿色法律法规及评估体系和有效的经济激励制度,为绿色开发创造一个良好的外部环境,使绿色开发沿着良性循环的轨道稳步、健康、持续发展。在食品安全方面,政府要加强监督,这种监督必须是持续的、有效的监督机制。治安状况更是要常抓不懈,要以道德约束人,以法律规范人。在各项政策制定的过程中,政府要把为民众谋幸福、为民众提供尽可能优越的生存与发展条件作为社会发展所遵循的价值标准。

同时,人与人之间的真诚、平等有助于释放和调动人们的积极能动性,扩展沟通与交流,使其免于焦虑、怀疑和警戒,提高行动的自由度和开放度;有助于丰富人际联结的网络,扩大互动范围,减少监督与惩罚的成本,提高合作机会,营造和谐、愉快的人际氛围,创造改善生活质量的条件。并且有利于政府对人们的价值观进行合理的引导,培养良好的社会心态,为人们提升幸福感营造一个和谐、平等、人与人真诚相待的社会氛围。

参考文献:

[1]邓小平.邓小平文选(三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3,(10).

[2].文选(三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6,(8).

[3]解读“十二五”党员干部学习辅导[M].北京:人民日报出版社,2010,(10).

[4]邢占军.用幸福指数量度和谐社会[N].人民日报,2006-10-09.

[5]邢占军.幸福指数的政策意义[J].红旗文稿,2006,(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