造福范文10篇

时间:2023-03-20 14:37:28

造福范文篇1

一、加强领导,认真核实搬迁对象

我县把“造福工程”作为新农村建设的重要内容,为加强我县造福工程建设工作的组织领导,根据《福建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印发福建加快实施造福工程的若干意见的通知》(闽政办〔2008〕55号)文件精神,成立了由县委常委、分管副县长任组长,县发改局、财政局、林业局、国土局、建设局、计生局、老区扶贫办为成员的顺昌县造福工程工作领导小组,负责指导协调全县造福工程工作。同时要求有搬迁任务的乡镇要总负责,明确安排落实一名副职领导具体抓搬迁工作,搬迁村的第一责任人由村主干和包村干部组成。县扶贫办作为此项工作的具体实施单位,经常深入一线,摸排搬迁人员具体情况,并积极指导各乡镇、村按照计划任务要求,对规划中的搬迁人口、搬迁原址、搬迁地址、补贴发放等内容实行登造册,认真落实搬迁对象,及时协调解决项目实施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做到底数清、情况明。

二、落实政策,加大政策扶持力度

我县认真贯彻落实省、市有关“造福工程”优惠政策,积极推动“造福工程”的实施。一是在资金扶持上,市政府按每个人口150元的标准专项安排“造福工程”配套项目资金,待市里检查落实到位后,我县及时拨付到各搬迁户,同时,在县财政十分困难情况下,按每人100元的标准给予配套,共配套9.8万元。二是在措施扶持上,我办充分发挥牵头协调的作用,加强与县林业局、建设局、国土资源局、财政局、发展计划局、计生局等部门协调,落实搬迁优惠政策。县直有关部门以扶贫为己任,密切配合,通力协作,有效地促进了工作的开展。县国土局对列入“造福工程”的搬迁户,其建房用地的征地管理费、耕地地占用费、基础设施配套费、墙体材料专项基金、散装水泥专项资金等费用一律免予征收。对“造福工程”搬迁点急需用地需要办理农转用与土地征收审批手续的,给予优先安排用地指标,并做好用地服务,及时办理搬迁点建设的审批手续。林业局为搬迁户及时办理林地审核手续,并在所在编限单位“十一五”非商品材采伐限额内优先安排用于“造福工程”搬迁建设的自用木材指标。建设局做好新村规划,优化农村住宅设计的协调服务工作,免费提供经济安全适用、富有乡村特色、节地节能节材抗震的住宅设计图集,帮助放样和建设指导工作。

三、严格把关,确保工程建设质量

在确定搬迁人口和地址后,抓紧“造福工程”的实施。县领导及“造福工程”领导小组各部门经常到搬迁点,督促检查工程进度,帮助解决工程进展中的实际问题。在工程实施过程中,我们严格做到“三到位”和“五把关”即领导责任到位、扶持政策到位、补助资金到位;把好搬迁对象审核关、建房用地审批关、新村规划设计关、优惠政策落实关、搬迁进度督促关,认真做到专款专用,使项目实施进展快,质量好,效果显著。我办还积极协调水、电、交通、广电等部门,争取他们支持“造福工程”新村的基础设施建设。同时,认真按照福建省造福工程验收办法和标准,及时组织发改、财政、建设、民政等部门对已建成的造福工程安置点进行验收,确保工程质量。在各级各部门努力下,今年我县“造福工程”搬迁任务已全部落实完成。到10月底214户980人已动工并完成地基建设,其中182户829一层封顶,还有91户374人搬迁新居。到年底春节前力争214户980人全部搬迁户搬迁新居。

四、把握关键,增强实效

县政府对“造福工程”搬迁高度重视,将此项目与新农村建设有机地结合起来,实施造福工程着重巩固温饱、增加收入,减缓灾害损失,搬迁对象就近相对集中安置到公路沿线、中心村周边。通过合理布局和科学的规划,彻底改变了过去农村中的人畜混居,脏、乱、差的现象,改善了村容村貌,使新村面貌焕然一新。满足群众的基本生活、基本教育、基本就医和精神文化生活的需要,解决他们的生活出路问题,为推进城镇人口聚集和工业园区建设创造条件。通过“造福工程”搬迁,农民收入增加了,生活富裕了,思想觉悟和文明程度也提高了,同时,做大了集镇,扩大了消费市场,吸引大批资金和产业,农村市场经济建设进一步得到加强,加快了新农村建设步伐。目前“造福工程”安置点郑坊乡田后新村被定为省级50个造福工程示范村之一,农户搬迁到该区,带动了郑坊乡二、三产业发展,如:天和木业、新宏鑫机电、源昌竹业等产业就在新区附近,搬迁户劳力就地在园区就业,增加了农户的收入,同时也解决了企业劳动力不足的问题,相互补偿、相得益彰。推动了当地竹木加工企业的发展,推动了郑坊乡区域的经济发展,在全县具有很强的示范和带动作用。

通过实施“造福工程”改变居住在生产生活条件恶劣、解决“五通”问题难度大的偏僻落后的自然村农民生活环境,改变了搬迁户原来交通和信息闭塞的状况,拓宽了农户的致富渠道,提高了经济收入,改善了他们的生活质量,进一步加快了我县新农村中心村建设步伐。

五、存在的问题

一是群众需求搬迁的矛盾增大。由于我县地处闽北山区,人员居住分散,气候环境恶劣,生产资料匮乏,经济发展相对滞后,加上自然灾害濒发。相对贫困人数较多。一方面是群众要求搬迁的愿望强烈,而每年搬迁的数量有限,难以满足需求;另一方面是搬迁补助标准低,困难户搬迁压力大。各搬迁点村集体经济薄弱,无法拿出经费投入”造福工程”搬迁补助,而投入新村基础设施建设的经费也是有限,

二是土地调整征用困难。目前村集体所有土地有限,大部分农地都分到了各家各户,“造福工程”新村规划搬迁点受到了限制,统一征用土地难度增大,而且能适合建房的地块大部分都属于基本农田保护区,置换困难,使搬迁选址土地面积受到局限,调整使用难度较大,受当地的丘陵地貌的限制,整片开发的土地难以寻找,制约了整片集中开发的力度。

三是整村搬迁难度大。由于长期居住在边远的山区、分散小自然村落,群众舍不得一亩三分地,念旧故土思想极端严重,观念非常滞后,不愿离开边远山区,加上农户的贫富不均,造成整村搬迁困难增大。

造福范文篇2

由专业人员设计、专业公司生产的“正规农机”,真正用在地头时,为什么不如一个个体木匠的私家打造?

进入2009年,××县农民××,已经是草坡村农机合作社的带头人,在一个小范围内“小有名气”了。“××牌”农机在田野里得到大面积使用;在农民眼里,他俨然是造福乡间的大能人。

为了省气力木匠造出“种玉米机”

从根子上讲,××并没有那么神圣。他研制成的玉米播种机和玉米铲茬机,当初就是为了他自己省劲。

××今年45岁,是××县*镇草坡村一个典型的农民:小时候调皮捣蛋,学习不好,念完7年级辍学回家务农,18岁跟舅舅学木匠手艺,一年多出师,他成了一个木匠。种地挣不了多少钱,做木匠则能挣不少钱。怎么能少花时间去种地,腾出空来做木匠给两个儿子多挣点钱呢?××就想了:做一种机器,能自动播种,不就省出时间来了?

*镇位于××县东端,离邢台不远,只是比邢台地势高,这里最常种的大秋作物是玉米;××就想自己弄个种玉米机。

1996年,××开始自己琢磨、制造播种机,当年做出来一台,试了试,不能用。没做成功的××接下来怎么办呢?他采取了一个比较韬晦而从容的做法:把不能用的机器藏进家,不向别人声张,白天忙该忙的事,晚上空闲时自己一个人做改进。他不着急,但也不放弃,就这样磨。到1999年,“改进版”的播种机终于做出来了。“99版××牌种玉茭机”放进地里试了试:能用。从此,××家就用他的这个机器种玉茭了,当然,其间也根据使用情况在逐渐改进,以使其效率更高,而且,他的机器还能自动铺塑料薄膜。

造福众乡邻5年卖出约1600台

××家年年用这么个东西种玉米,种得快,一边种,还一边自动苫薄膜,这终于引起了同村和邻村人的欣羡。2004年,草坡村村民贾占斌和新庄村民李纪民非要××给他们也做一台!

不过××对此反应并不积极——他没想过靠卖机器赚钱,他只想自己省点力气来着。

但本乡本土的人,人家还这么认可你的“发明”,××又不可能不替他们做。××想出一个既保险又不得罪人的办法:××没钱,也没工夫专门做机器。谁要买,谁就先出250块钱用来买料,然后××替他做。做成了,能用,算买家的,500块钱卖给他。如果不能用,算××的,250块退给人。

××告诉记者,前两三年许多人来买机器,他都是这么做的,但没有一次做出来不能用。“好了算你的,不好算我的”的制造承诺让他的信誉度大增;到2007年,来买的人越来越多,他已经不可能再走他坚守的“业余”制造的路了。他只有雇上七八个人,成批量地购进材料,集中某段时间大量地做,才能完成“订单”。这时的“赵木匠”,再做专业农民兼木匠已经很难。自然而然的发明,自然而然的劳动分工,让他必须成为一个为更多农民造福的机械工人。

自2004年至今5年时间,××已卖出约1600台玉米播种机,购买者遍及晋中东六县,尤以××、昔阳为最。每卖一台,××都在小本本上记下买主名字和应付款项,付清钱后,在名字中间画一个道道。记者看到,在××卧室的五六个本本上,全是密密麻麻的名字和道道!

今年春天,××地区进入玉米播种期后,该县的播种机市场呈现出显著的单极化格局:传统的专业卖农机的“公家摊子”县农机局所占份额极小:其所售××某公司“农哈哈”玉米播种机仅售出8台;而草坡村木匠××做的玉米播种机,市场占有趋向极大化:已卖出100多台。从××县城向东,特别是松烟镇以东的农田里,大量正在作业的播种机都出自××之手。看着路边白花花的覆膜玉米地,××告诉记者,这些地中,除过那极少数的地膜露出部分显得较窄的外,凡是那较宽的,都是他的机器种出来的!他还能数出每个村子现在共有几台他做的机器。

在新寸村,王婵锁夫妇正在使用××做的机器种玉米。王婵锁说,用××做的这个机器种玉米,垄距宽窄、铧犁深浅好操控,下籽匀,出苗齐。尤其便利的是铺膜功能。用他这个简单装置,一边播种一边就把膜盖上了,人工再压上几锹土即可。而以前人工铺地膜,种下玉米后还得好几人再折腾好几天。

平均来说,使用这种播种机种玉米,比起原来人工撒种、人工覆膜,效率提高四五倍。原来一个地方的玉米播种期要持续十几二十天,现在几天工夫就都种完了。大量的时间和人工被节省出来。

专业厂家的农机为何卖不过“木匠造”

××的播种机随处可见,而来自一些专业厂家的“正规农机”,记者在七八十公里的道路旁边田地里却只见到两三台。

买“正规农机”有国家补贴,买××的东西没补贴。为什么农民还都买赵式机器?厂家出的播种机哪点儿比不上××的?

农民们说,正规厂家的玉米播种机,一个是贵,即使补贴了也仍然贵,比××的机器贵三四倍;第二个,最主要的是这种看上去很漂亮的机器,基本上不适用,不实用。

××非常得意地告诉记者,由于他做的机器是完全依照当地农村实际需要来做的,“从公家买的机器”在适应性上根本就无法和他的机器相比!他举了几个实例:

现在厂家出的播种机,基本都是要用四轮拖拉机带的,这就是个大缺陷:××区土地形状不规整,净是“圪劳劳”、“仄愣坡”或马鞍型、凸字型的地形,四轮车挂上播种机,通长就达4米,在这些地形上,它要么跑不到,要么就是被架起来,都会导致种不上,种不上就得人工补,很麻烦。四轮车的重量重,比手扶拖拉机重得多。它把土都轧死了,很难出苗。××做机器时早就考虑了这一点,他只选择两个轮子的手扶拖拉机作动力,重量轻,跑得灵,沟沟坎坎都能到,还因价格低补贴高而用户广泛,哪一点都占了优势。

现在市场上的正规播种机,动起来速度都比较快,好像效益提高了,其实正好相反。农家出身的××很清楚老农们讲的一个道理:稳种稳种才能出齐苗。××要求手扶拖拉机以慢三挡、慢二挡的速度来带动玉米播种机,每小时仅播种1.5亩左右,但这种速度下籽匀,不会漏播,出苗率极高,效果反而比跑得快的机器好。

此外,××还观察到一个简单的道理:在农村,机器不怕简陋,真正操作起来,是越简单、越直观越好。因为这样,出了故障农民才能看到是哪里的问题。越是把机器密封起来,坏了越麻烦。××的播种机,装种子的轴和轴上做的孔,下种子的“咽喉”部位等都是暴露着的,用的人能看见玉米籽一颗一颗地种下去,心里充满了踏实感。

××还很细心地把他的机器主要部件基本都做成易拆分、易替换的。他给记者讲了这样一个例子:他见过某厂家产的一款农机,在钢轴上弄个槽,把轴承镶死在里面,一盘小轴承坏了,整个机子都报废。他认为农民受不起这样的损失,他要尽量延长哪怕是一个简易农机的使用寿命。让他高兴的是,就是2004年最早卖给本村的那台种玉米机,到现在也还在用着,没有坏!而他专门为颗粒大小不同的玉米种子、不同播种株距而设计制作的不同的下籽空心轴,则被有各种需求的人陆续买去,和原机器上的空心轴随意调换。××又增加了不少收入。

××的玉米播种机卖860元每台,而今年××农机局进的一款玉米播种机,刨除国家补贴30%,还要卖到2400元。农民们会怎么选择就很明显了。

农民认可不行需要证书来检验真理?

现在的政策好,农民购买农机国家都有补贴。但××造的农机尽管很受欢迎,却享受不到任何补贴。他到县里的科技和农机管理部门都打问了,人家告诉他,要补贴,得有专家认证的“证书”。而请专家来出“证书”,需要钱。

××的农机在晋中东部县份卖得“哗哗”的,在成千上万亩农田里使用了四五年了,××为此颇感自豪;但自从他去年冬天打听到证书和补贴的关系后,他才有点明白:在这里,实践不是检验真理的惟一标准,证书才是。农民说怎么怎么好都不管用。

造福范文篇3

“当干部就要多做造福人民的事”,这句简明朴实的话,充分表达出郑培民对党的宗旨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深刻理解,也是郑培民为官从政的基本准则和不懈追求。他无论是担任市、州委书记,还是在省级领导岗位上,始终牢记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把造福人民为自己从政的第一职责,一切都从维护人民利益出发,一切都为了人民。各级领导干部作为党的事业的骨干,就必须以郑培民为榜样,把为民造福作为自己的最大职责和最高使命,作为我们各项工和的出发点和落脚点,不断为人民谋取更多的利益,创造更大的福祉。

要造福人民,必须真心诚意,爱民待民。认识是行动的先导,如果没有爱民之心,是难以为民造福的。要有爱民之心,必须摆正同人民群众的位置。各级领导干部虽然都身居领导岗位,手中握有大大小小的权力,但是绝不同于封建官吏或资产阶级政客。我们手中的权力是人民赋予的,只能用于为人民办事。郑培民始终坚持领导就是服务的原则,信奉“老百姓比天还大”,把人民当作自己的父母。他身为高级干部,却始终保持与普通群众的平等关系,被老百姓称为“好朋友”、“好兄长”。这与一些干部高高在上,脱离群众,以“老板”、“父母官”自居,甚至在群众面前摆架子、耍威风的所作所为,形成了鲜明的对比。出现这种差别的原因是多方面的,但根子在于是不是真正树立起马克思主义群众观,是不是摆正了同人民群众的位置。各级领导干部一定要将坚持尊重社会发展规律与尊重人民历史主体地位相统一,坚持党的领导与坚持人民主人地位相统一,坚持对上级负责与对人民负责相统一,永远把自己放在人民公仆的位置上,甘心情愿、老老实实地履行人民公仆的职责。要有爱民之心,必须增进与人民群众的感情。对待人民群众的态度问题,说到底是感情问题。情通则理达,感情问题解决了,才能端正对群众的态度,才能始终站在人民群众的立场上,真心诚意为人民谋利益。郑培民在多年的领导工作中,尽管岗位多次变动,职务越来越高,但他心贴群众越来越紧。不论走到哪里,都要深入到群众中去体察民情,了解民意,与群众真心交朋友,建立起深厚的感情。在他身边,有生活贫困的朋友,有身体残疾的朋友,有孤寡老人朋友。朋友有难,他食不甘味,寝不安席,总是千方百计把党的温暖送到千家万户,因而得到了广大群众的衷心拥戴。现在,有些领导干部与群众的关系越来越疏远,根本原因是对群众的感情越来越淡薄。个别干部对老百姓的疾苦麻木不仁,对困难群众避之唯恐不及。这种对群众没有感情的领导干部,决不是好干部。领导干部要不断增进同人民群众的感情,就必须像郑培民那样,俯下身子,经常深入到基层群众特别是生产生活上存在这样那样困难的群众中去,关心他们的生活,体察他们的疾苦,倾听他们的呼声;就要想群众所想,急群众所急,办群众所需,时刻把人民群众的安危冷暖放在心上,始终把群众的呼声当作第一信号,把群众的需要当作第一选择,把群众的满意当作第一标准。坚持从人民的利益出发,办符合人民群众要求的事,而不能从制造个人政绩出发,围绕个人升迁去办事。

要造福人民,必须加强学习,提高本领。郑培民爱学习,讲政治,顾大局,具有共产主义远大理想和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坚定信念。在他的办公室和家里的书架上,摆满了各种政治理论书籍,一本本写得密密麻麻的读书笔记和心得体会。平时出差在外,一有空闲就坐下来读书学习。政治上的坚定和理论上的清醒,使他在任何时候、任何情况下,都能对党忠诚,顾全大局,开拓进取,坚定不移地把中央的路线、方针、政策与本地的实际结合起来,不断探索适合本地发展的新思路、新办法,带领人民群众团结奋斗奔小康,取得了为民造福的显著成绩。郑培民的事迹表明,对于领导干部来说,光有为民造福的愿望和热情是不够的,还必须不断提高为民造福的素质和能力,要会办事、办成事、办好事。因此,各级领导干部必须重视学习、勤于学习,努力掌握做好工作所必须的一切知识,不断拓宽知识领域,不断提高思想文化素质。首先要学习马克思列宁主义、思想和邓小平理论,学习“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学习马克思主义理论,关键是要掌握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领会马克思主义的精髓和本质,学会运用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方法来分析和解决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中的实际问题。同时,要学习经济、政治、文化、法律、科技、管理、历史等方面的知识,并把这方面的学习同加深领会和灵活运用马克思主义理论紧密结合起来。领导干部加强学习,必须坚持理论联系实际的优良学风,一定要紧密联系党和国家事业的发展要求来进行,一定要紧密联系认识和解决发展中出现的新情况新问题来进行,一定要紧密联系自身世界观和人生观的改造来进行,一定要紧密联系更好地为最广大人民谋利益来进行。同时,要努力在实践中掌握新知识,积累新经验,增长新本领,从而不断提高科学判断形势的能力、驾驶市场经济的能力、应对复杂局面的能力、依法行政的能力和总揽全局的能力,不断创造为民造福的新业绩。

要造福人民,必须改进作风,真抓实干。实干兴邦,空谈误国。无论在哪儿工作,郑培民都夙兴夜寐,忘我工作,咬紧牙关,苦练内功,脚踏实地不飘浮,埋头苦干不张扬,横下一条心坚持不搞面子工程、政绩工程,而多做打基础的工作、对长远有利的工作。我们学习郑培民,实实在在地为民造福,就必须坚持重实际,说实话,办实事,求实效。一是要恪守为民之责,干实事求实效。在郑培民领导过的地方和曾分管的每一领域,留给世人的虽然不是眼见耳闻的大“工程”,但都是为群众谋实事、求发展、铺路子的实实在在的政绩。发展是执政兴国第一要务,也是人民群众根本利益所在。在推进改革发展、为人民谋利益的问题上,各级领导干部一定要有一种时不我待的紧迫感,始终保持与时俱进、奋发有为的精神状态,勇于实践,勇于创新,求真务实,真抓实干,真正做到当一任领导,兴一方经济,富一方群众,建一方文明,保一方平安,上不愧党,下不愧民。二是要不畏艰难,艰苦奋斗。作为一名党的干部,在艰苦的工作和生活环境中,能否保持旺盛的斗志,这是一种考验。当经济发达了,物质条件改善了,特别是地位变了、职位高了,能否继续保持和发扬艰苦奋斗的优良作风,这更是一种严竣的考验。郑培民从不贪图安逸,不论在什么岗位上,他都带头与群众同甘共苦,艰苦创业。各级领导干部都要像他那样,大力弘扬克难求进、艰苦奋斗的精神,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聚精会神抓建设,一心一意谋发展,任何时候都不能自满,都不能懈怠。要抢抓机遇,开拓创新,坚持用发展的办法解决前进中的问题,努力做到奋发有为,大有作为。只有这样,才能真正造福人民。三是要一身正气、两袖清风。“大浪淘沙,警钟长鸣,不忘宗旨,永葆本色”,这十六个字,是郑培民的座佑铭,也应当是所有领导干部经常审视自己、鞭策自己、提高自己的宝贵箴言。各级领导干部要以之为鉴,公正处事,在制定政策、选拔干部、调度资金以及解决具体纠纷时,时刻坚持出以公心,公道办事;廉洁自律,在群众中树立良好的廉洁自律形象,赢得群众的尊重;真诚待人,团结同志,坚持大事讲原则,小事讲风格,集中为民造福的力量。

造福范文篇4

各级领导们给予了这次国家计划培训班极大的关注,每位领导都给了我们这些乡村教师一个好听的名字:种子教师。

同时,他们希望我们学习后发挥种子作用,把自己学到的知识带回学校,带回县区,回去后影响一片,带动一方,为当地的教育做出贡献。我们听了,心里暖暖的:我们会这样做的!

学员代表发表了讲话,她道出了我们所有学员的心声:

感谢国家及我们的各级领导给我们的难得的机会,我们将在各资深专家及教授的带领下,好好学习先进的教学理念,掌握高效课堂的教学方法,回去将发挥引领、辐射的作用,为农村孩子美好的明天尽自己的绵薄之力!

造福范文篇5

今年1月25日,在瑞士达沃斯世界经济论坛年会上,有一场讨论会,其题目是:“中国想要一个什么样的世界?”在长期的外交生涯中,我曾参加过众多的国际研讨会,这样题目的研讨会,还是第一次看到。在鸦片战争后的100多年里,没有人问过中国人想要一个什么样的世界。因为当时的世界,是几个大国的世界,当时的中国,是被大国宰割的对象,建立什么样的世界,不需要征求中国的意见。而今天则不然,世界变了,中国变了,世界想要知道中国的意见,也需要知道中国的意见。

2005年9月15日,主席在联合国成立60周年首脑会议上,郑重地向国际社会提出“建设持久和平、共同繁荣的和谐世界”的理念。在中共十七大报告中,对这一理念作了进一步的阐述。这是中国外交理论上的创新,也是对“中国想要一个什么样的世界”的回答。

和谐世界理念的提出,首先是因为时代的变化。在战争与革命的时代,谈不上和谐世界。只有在今天,和平与发展成为时代的主题,和平、发展与合作成为时代潮流的情况下,才有建设和谐世界的可能。

和谐世界理念的提出,也是中国在国内构建和谐社会的必然延伸。今天的中国,举国上下正在全力以赴为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目标而努力。中国是世界的一部分,我们在国内构建和谐社会,是希望中国好;我们在国际上提出构建和谐世界,是希望世界好。和谐世界的理念,正在国际上得到越来越多的理解和响应。

和谐世界,既是我们的奋斗目标,也是指导中国外交的方针。几年来,在这一方针的指导下,中国外交的成就是显著的。

在和平与发展成为主题的时代,用战争来解决国际争端已经不合时宜了,伊拉克战争就是一个最突出的例子。战争爆发前,不少国家曾经私下劝美国人不要打:“发动战争容易,结束战争难。”这不幸被言中。伊拉克战争解决了什么问题?这场战争没有解决任何问题!相反,这场战争给美国制造了一大堆难题,这些难题将长期困扰美国。

9月27日,第六轮六方会谈第二阶段会议在北京钓鱼台国宾馆开幕。新华社记者王建华摄

造福范文篇6

一、加强领导,认真核实搬迁对象

我县把“造福工程”作为新农村建设的重要内容,为加强我县造福工程建设工作的组织领导,根据《福建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印发福建加快实施造福工程的若干意见的通知》(闽政办〔2009〕55号)文件精神,成立了由县委常委、分管副县长任组长,县发改局、财政局、林业局、国土局、建设局、计生局、老区扶贫办为成员的顺昌县造福工程工作领导小组,负责指导协调全县造福工程工作。同时要求有搬迁任务的乡镇要总负责,明确安排落实一名副职领导具体抓搬迁工作,搬迁村的第一责任人由村主干和包村干部组成。县扶贫办作为此项工作的具体实施单位,经常深入一线,摸排搬迁人员具体情况,并积极指导各乡镇、村按照计划任务要求,对规划中的搬迁人口、搬迁原址、搬迁地址、补贴发放等内容实行登造册,认真落实搬迁对象,及时协调解决项目实施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做到底数清、情况明。

二、落实政策,加大政策扶持力度

我县认真贯彻落实省、市有关“造福工程”优惠政策,积极推动“造福工程”的实施。一是在资金扶持上,市政府按每个人口150元的标准专项安排“造福工程”配套项目资金,待市里检查落实到位后,我县及时拨付到各搬迁户,同时,在县财政十分困难情况下,按每人100元的标准给予配套,共配套9.8万元。二是在措施扶持上,我办充分发挥牵头协调的作用,加强与县林业局、建设局、国土资源局、财政局、发展计划局、计生局等部门协调,落实搬迁优惠政策。县直有关部门以扶贫为己任,密切配合,通力协作,有效地促进了工作的开展。县国土局对列入“造福工程”的搬迁户,其建房用地的征地管理费、耕地地占用费、基础设施配套费、墙体材料专项基金、散装水泥专项资金等费用一律免予征收。对“造福工程”搬迁点急需用地需要办理农转用与土地征收审批手续的,给予优先安排用地指标,并做好用地服务,及时办理搬迁点建设的审批手续。林业局为搬迁户及时办理林地审核手续,并在所在编限单位“十一五”非商品材采伐限额内优先安排用于“造福工程”搬迁建设的自用木材指标。建设局做好新村规划,优化农村住宅设计的协调服务工作,免费提供经济安全适用、富有乡村特色、节地节能节材抗震的住宅设计图集,帮助放样和建设指导工作。

三、严格把关,确保工程建设质量

在确定搬迁人口和地址后,抓紧“造福工程”的实施。县领导及“造福工程”领导小组各部门经常到搬迁点,督促检查工程进度,帮助解决工程进展中的实际问题。在工程实施过程中,我们严格做到“三到位”和“五把关”即领导责任到位、扶持政策到位、补助资金到位;把好搬迁对象审核关、建房用地审批关、新村规划设计关、优惠政策落实关、搬迁进度督促关,认真做到专款专用,使项目实施进展快,质量好,效果显著。我办还积极协调水、电、交通、广电等部门,争取他们支持“造福工程”新村的基础设施建设。同时,认真按照福建省造福工程验收办法和标准,及时组织发改、财政、建设、民政等部门对已建成的造福工程安置点进行验收,确保工程质量。在各级各部门努力下,今年我县“造福工程”搬迁任务已全部落实完成。到10月底214户980人已动工并完成地基建设,其中182户829一层封顶,还有91户374人搬迁新居。到年底春节前力争214户980人全部搬迁户搬迁新居。

四、把握关键,增强实效

县政府对“造福工程”搬迁高度重视,将此项目与新农村建设有机地结合起来,实施造福工程着重巩固温饱、增加收入,减缓灾害损失,搬迁对象就近相对集中安置到公路沿线、中心村周边。通过合理布局和科学的规划,彻底改变了过去农村中的人畜混居,脏、乱、差的现象,改善了村容村貌,使新村面貌焕然一新。满足群众的基本生活、基本教育、基本就医和精神文化生活的需要,解决他们的生活出路问题,为推进城镇人口聚集和工业园区建设创造条件。通过“造福工程”搬迁,农民收入增加了,生活富裕了,思想觉悟和文明程度也提高了,同时,做大了集镇,扩大了消费市场,吸引大批资金和产业,农村市场经济建设进一步得到加强,加快了新农村建设步伐。目前“造福工程”安置点郑坊乡田后新村被定为省级50个造福工程示范村之一,农户搬迁到该区,带动了郑坊乡二、三产业发展,如:天和木业、新宏鑫机电、源昌竹业等产业就在新区附近,搬迁户劳力就地在园区就业,增加了农户的收入,同时也解决了企业劳动力不足的问题,相互补偿、相得益彰。推动了当地竹木加工企业的发展,推动了郑坊乡区域的经济发展,在全县具有很强的示范和带动作用。

通过实施“造福工程”改变居住在生产生活条件恶劣、解决“五通”问题难度大的偏僻落后的自然村农民生活环境,改变了搬迁户原来交通和信息闭塞的状况,拓宽了农户的致富渠道,提高了经济收入,改善了他们的生活质量,进一步加快了我县新农村中心村建设步伐。

五、存在的问题

一是群众需求搬迁的矛盾增大。由于我县地处闽北山区,人员居住分散,气候环境恶劣,生产资料匮乏,经济发展相对滞后,加上自然灾害濒发。相对贫困人数较多。一方面是群众要求搬迁的愿望强烈,而每年搬迁的数量有限,难以满足需求;另一方面是搬迁补助标准低,困难户搬迁压力大。各搬迁点村集体经济薄弱,无法拿出经费投入”造福工程”搬迁补助,而投入新村基础设施建设的经费也是有限,

二是土地调整征用困难。目前村集体所有土地有限,大部分农地都分到了各家各户,“造福工程”新村规划搬迁点受到了限制,统一征用土地难度增大,而且能适合建房的地块大部分都属于基本农田保护区,置换困难,使搬迁选址土地面积受到局限,调整使用难度较大,受当地的丘陵地貌的限制,整片开发的土地难以寻找,制约了整片集中开发的力度。

三是整村搬迁难度大。由于长期居住在边远的山区、分散小自然村落,群众舍不得一亩三分地,念旧故土思想极端严重,观念非常滞后,不愿离开边远山区,加上农户的贫富不均,造成整村搬迁困难增大。

造福范文篇7

10月14日是世界标准日。国际标准化组织(ISO)、国际电工委员会(IEC)和国际电信联盟(ITU)为今年世界标准日联合发出了祝词,主题是“标准造福人与社会(StandardsandtheCitizen:ContributingtoSociety)”。国家标准委正积极部署在全国开展2007年世界标准日的纪念宣传活动。

据悉,确定“标准造福人与社会”这一主题,目的是更好地发挥国际标准在维护人身健康安全,保障公共安全,保护环境,促进社会和谐发展等方面的重要作用。三大国际标准化组织的祝词说,地球村的居民们享受着广泛的权利,同时承担着相应的义务。这些权利包括人身安全、公共安全、健康以及自由地获取信息。义务则包含保护环境以及尊重他人的人身安全、财产权利和隐私权。标准有助于公众享受权利并履行义务。没有标准,世界的运行将戛然而止:运输与贸易将中断,互联网也会停止工作,成千上万依靠信息和通信技术运行的系统将变得缓慢甚至终止。机械安全标准为我们的工作和娱乐提供保护,标准使家用电器能连接到国家电力网络,并确保冰箱、空调符合环保要求,防止全球变暖……IEC、ISO和ITU制定国际标准的工作保证了市场开放,也实现着环境保护、人身安全、公共安全、健康和自由获取信息及知识。国际标准化越来越有助于打破贫穷和富裕国家间的壁垒、有助于促进供应商之间的公平竞争、有助于提高产品质量和降低成本、有助于消费者在购买设备或服务时获得更多的信息。

国家标准委要求,各地方、各部门在开展今年世界标准日的宣传活动中,要认真贯彻落实全国质量工作会议精神,大力宣传标准在保障人民生命健康安全,保护环境,促进社会进步与和谐发展等方面的重要作用,扩大标准化工作的社会影响。

造福范文篇8

我县把“造福工程”作为新农村建设的重要内容,为加强我县造福工程建设工作的组织领导,根据《福建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印发福建加快实施造福工程的若干意见的通知》(闽政办〔2009〕55号)文件精神,成立了由县委常委、分管副县长任组长,县发改局、财政局、林业局、国土局、建设局、计生局、老区扶贫办为成员的顺昌县造福工程工作领导小组,负责指导协调全县造福工程工作。同时要求有搬迁任务的乡镇要总负责,明确安排落实一名副职领导具体抓搬迁工作,搬迁村的第一责任人由村主干和包村干部组成。县扶贫办作为此项工作的具体实施单位,经常深入一线,摸排搬迁人员具体情况,并积极指导各乡镇、村按照计划任务要求,对规划中的搬迁人口、搬迁原址、搬迁地址、补贴发放等内容实行登造册,认真落实搬迁对象,及时协调解决项目实施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做到底数清、情况明。

二、落实政策,加大政策扶持力度

我县认真贯彻落实省、市有关“造福工程”优惠政策,积极推动“造福工程”的实施。一是在资金扶持上,市政府按每个人口150元的标准专项安排“造福工程”配套项目资金,待市里检查落实到位后,我县及时拨付到各搬迁户,同时,在县财政十分困难情况下,按每人100元的标准给予配套,共配套9.8万元。二是在措施扶持上,我办充分发挥牵头协调的作用,加强与县林业局、建设局、国土资源局、财政局、发展计划局、计生局等部门协调,落实搬迁优惠政策。县直有关部门以扶贫为己任,密切配合,通力协作,有效地促进了工作的开展。县国土局对列入“造福工程”的搬迁户,其建房用地的征地管理费、耕地地占用费、基础设施配套费、墙体材料专项基金、散装水泥专项资金等费用一律免予征收。对“造福工程”搬迁点急需用地需要办理农转用与土地征收审批手续的,给予优先安排用地指标,并做好用地服务,及时办理搬迁点建设的审批手续。林业局为搬迁户及时办理林地审核手续,并在所在编限单位“十一五”非商品材采伐限额内优先安排用于“造福工程”搬迁建设的自用木材指标。建设局做好新村规划,优化农村住宅设计的协调服务工作,免费提供经济安全适用、富有乡村特色、节地节能节材抗震的住宅设计图集,帮助放样和建设指导工作。

三、严格把关,确保工程建设质量

在确定搬迁人口和地址后,抓紧“造福工程”的实施。县领导及“造福工程”领导小组各部门经常到搬迁点,督促检查工程进度,帮助解决工程进展中的实际问题。在工程实施过程中,我们严格做到“三到位”和“五把关”即领导责任到位、扶持政策到位、补助资金到位;把好搬迁对象审核关、建房用地审批关、新村规划设计关、优惠政策落实关、搬迁进度督促关,认真做到专款专用,使项目实施进展快,质量好,效果显著。我办还积极协调水、电、交通、广电等部门,争取他们支持“造福工程”新村的基础设施建设。同时,认真按照福建省造福工程验收办法和标准,及时组织发改、财政、建设、民政等部门对已建成的造福工程安置点进行验收,确保工程质量。在各级各部门努力下,今年我县“造福工程”搬迁任务已全部落实完成。到10月底214户980人已动工并完成地基建设,其中182户829一层封顶,还有91户374人搬迁新居。到年底春节前力争214户980人全部搬迁户搬迁新居。

四、把握关键,增强实效

县政府对“造福工程”搬迁高度重视,将此项目与新农村建设有机地结合起来,实施造福工程着重巩固温饱、增加收入,减缓灾害损失,搬迁对象就近相对集中安置到公路沿线、中心村周边。通过合理布局和科学的规划,彻底改变了过去农村中的人畜混居,脏、乱、差的现象,改善了村容村貌,使新村面貌焕然一新。满足群众的基本生活、基本教育、基本就医和精神文化生活的需要,解决他们的生活出路问题,为推进城镇人口聚集和工业园区建设创造条件。通过“造福工程”搬迁,农民收入增加了,生活富裕了,思想觉悟和文明程度也提高了,同时,做大了集镇,扩大了消费市场,吸引大批资金和产业,农村市场经济建设进一步得到加强,加快了新农村建设步伐。目前“造福工程”安置点郑坊乡田后新村被定为省级50个造福工程示范村之一,农户搬迁到该区,带动了郑坊乡二、三产业发展,如:天和木业、新宏鑫机电、源昌竹业等产业就在新区附近,搬迁户劳力就地在园区就业,增加了农户的收入,同时也解决了企业劳动力不足的问题,相互补偿、相得益彰。推动了当地竹木加工企业的发展,推动了郑坊乡区域的经济发展,在全县具有很强的示范和带动作用。

通过实施“造福工程”改变居住在生产生活条件恶劣、解决“五通”问题难度大的偏僻落后的自然村农民生活环境,改变了搬迁户原来交通和信息闭塞的状况,拓宽了农户的致富渠道,提高了经济收入,改善了他们的生活质量,进一步加快了我县新农村中心村建设步伐。

五、存在的问题

一是群众需求搬迁的矛盾增大。由于我县地处闽北山区,人员居住分散,气候环境恶劣,生产资料匮乏,经济发展相对滞后,加上自然灾害濒发。相对贫困人数较多。一方面是群众要求搬迁的愿望强烈,而每年搬迁的数量有限,难以满足需求;另一方面是搬迁补助标准低,困难户搬迁压力大。各搬迁点村集体经济薄弱,无法拿出经费投入”造福工程”搬迁补助,而投入新村基础设施建设的经费也是有限,

二是土地调整征用困难。目前村集体所有土地有限,大部分农地都分到了各家各户,“造福工程”新村规划搬迁点受到了限制,统一征用土地难度增大,而且能适合建房的地块大部分都属于基本农田保护区,置换困难,使搬迁选址土地面积受到局限,调整使用难度较大,受当地的丘陵地貌的限制,整片开发的土地难以寻找,制约了整片集中开发的力度。

三是整村搬迁难度大。由于长期居住在边远的山区、分散小自然村落,群众舍不得一亩三分地,念旧故土思想极端严重,观念非常滞后,不愿离开边远山区,加上农户的贫富不均,造成整村搬迁困难增大。

造福范文篇9

党委班子上任后,必须牢记职责、干事创业,以实际行动造福一方群众。

一要始终牢记责任,奋发努力工作。要坚定不移地讲政治,把中央精神与当地实际紧密结合起来。要勤于学习、善于思考,不断提高执政能力和领导水平。要大兴真抓实干、狠抓落实之风,不为困难所屈服,不为挫折所动摇。

二要恪守执政为民,倾心造福百姓。要加强修养,把工作岗位看作为群众谋利益的舞台。要牢固确立科学发展观、正确政绩观,发展既注重速度,更强调质量;衡量富民程度,既看“平均数”、更看“大多数”。要多办群众最急需的事,多办使大多数群众受益的事,让越来越多的群众享受改革发展成果。

三要精心维护团结,营造和谐氛围。人和才能业兴,团结才有战斗力。要坚决贯彻民主集中制原则,自觉维护集体权威。要适应领导班子配备改革带来的新变化,建立和落实常委分工负责制。要倍加珍视团结、倍加珍惜大局,使上下同心、目标同向、干群同力。要积极开展批评与自我批评,形成和谐的党内关系,以党内和谐促进社会和谐。

四要加强道德修养,保持清正廉洁。要珍惜自己的岗位,珍惜自己的品格,防微杜渐,谨慎从事。要正确把握用权方向,为民用权、为公用权、依法用权、依职用权。要模范执行廉洁自律的规定,经济上清楚,生活上清白。

造福范文篇10

每一个特殊的日子,都会唤起我们对一些值得纪念的人物的回忆。在纪念中国共产党建党85周年之际,孔繁森、郑培民、任长霞、牛玉儒、祁爱群等优秀党员干部的光辉形象再次闪现在我们的脑海里。他们像一面面闪闪发光的镜子,让全体党员干部对照打量自己,看看自己是否同他们一样经受住了各种考验,是否保持了共产党人的公仆本色。

孔繁森、郑培民、任长霞、牛玉儒、祁爱群这样说:“一个人爱的最高境界是爱别人,一个共产党员爱的最高境界是爱人民”“当干部就要多做造福人民的事”、“警察,警察,前面为什么加‘人民’二字?就是让我们时刻牢记自己是人民的警察”“我手中的权力属于人民,不属于我自己”“在感情的天平上,应该始终把砝码放在人民群众的一边”……

他们也是这样做的。为了藏族人民,孔繁森献出了鲜血、健康乃至生命;两年多时间,郑培民走遍了湘西全州218个乡镇;在第一个局长接待日,任长霞接谈了124位来访者,脸颊都说麻了;牛玉儒经常在大街小巷、居民社区等地方“随意走走”,为老百姓排忧解难;当草原牧民遭受自然灾害时,祁爱群就会掏出她一颗滚烫滚烫的爱心……

现在经济发达了,物质条件改善了,每一个党员干部是否还能时刻把人民群众的安危冷暖放在心上,把人民拥护不拥护、赞成不赞成、高兴不高兴、答应不答应,作为办事情、干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这是一个十分现实的考验。有的人高举理想和信念的旗帜,恪守那份与人民患难与共的清贫,经受住了考验;有的人却置人民利益于不顾,当官做老爷,欺压百姓,玷污了党旗,败坏了党风,最终落得身败名裂的下场。

回顾孔繁森、郑培民、任长霞、牛玉儒、祁爱群等一大批优秀党员干部的光辉业绩不难发现,他们之所以优秀,源于他们对党和人民的无限忠诚,源于他们加强世界观改造和党性锻炼的高度自觉性。新时期新阶段,我们党面临的任务十分繁重,需要更多孔繁森、郑培民、任长霞、牛玉儒、祁爱群式的优秀党员干部,把造福人民作为自己的最高使命,把永葆公仆本色作为人生的最高境界。这样,党的事业才能永远兴旺发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