预科教育论文十篇

时间:2023-03-26 06:42:15

预科教育论文

预科教育论文篇1

【关键词】预科教育;语文教学;生命意识

Abstract: Now on the national minority preparatory course students’ life consciousness education research and practice still have a large gap. This article tries from the sense of life meaning, according to the students’ learning psychology and external performance characteristics, discussion on the implementation of life consciousness education approach and method in preparatory Chinese teaching in, in order to make the students to form the self consciousness of life, teach students to love life, cherish life, understanding the meaning and value of life, so as to form a correct outlook on life and value.

Keywords: Preparatory course education; Chinese Teaching; Life consciousness

少数民族预科教育是根据少数民族学生的特点,采取的特殊教育措施。少数民族预科学生在高校中是一个特殊的群体,是享受民族政策降分录取的准大学生,进入预科接受的教育却是过渡性的,仍是知识为本,分数至上的应试教育模式。预科学生学习起点低,学习基础较差,又面临进入象牙塔后的美好憧憬和升科考试压力的双重冲击,再加上预科教育在高校教育中的特殊性,他们承受着巨大的心理压力。笔者从多年来对预科学生的接触和分析中看到,不少学生因此表现出烦躁、焦虑、彷徨、消极等负面情绪,当这些压力不知如何缓解时,当他们看不到生命的意义而徘徊苦恼时,开始变得游戏人生,外在表现为对自己生命的浪费或否定,对他人生命的漠视,甚至伤害自己、伤害他人,这无疑反映了其生命意识的严重缺失。所谓生命意识指人对生命的存在、生命的价值及生命意义的理解和认识,针对预科学生展开生命意识的培养是极其必要和紧迫的。相较于其他学科而言,语文学科的人文性是生命意识的重要载体,语文教材中蕴含的大量生命意识教育的资源,是其他学科无法比拟的。作为一名预科的语文教师,应充分利用语文教学的人文性渗透,借助教材的具有生命意识的经典篇章,引导学生关注、珍爱、善待生命,探寻生命意识和人生价值,培育健全人格。下面以笔者使用的普通高等学校少数民族预科教材(试用)《大学语文》(下文简称教材)为例,谈谈在预科语文教学中如何实现生命意识教育的构想。

一、探讨生死——反观生命存在的美好

孔子曾说:“不知死,焉知生?”海德格尔也认为“向死而生”。死亡是每一个生命必须面对的生存事实,对死亡的理解不同,对生命和生活意义的理解就不同,人们的生存状态也不同。死亡意味着人存在的有限,正是因为人生的有限,人们才倍加珍惜生命的存在和价值。在语文教学中利用文本渗透死亡意识,并不会加剧学生对死亡的焦虑和不安,相反,通过对生死的探讨,能帮助学生合理认知死亡,正确理解生命的有限,从而珍惜生命的存在,探索生命的真谛。

教材选编的《海子诗》(二首),是讨论生死话题的可用资源。海子的诗执着追求生命存在的意义,充满田园情怀和浪漫精神。教材所选这两首诗有一个共同的意象——麦子,这是诗人对生命和死亡的双重思考,“麦子”作为粮食,暗示着生存,同时“代表着乡土、故乡,是对‘归去’的意愿的影射”。诗人本身也在用短暂的生命历程追寻生存的价值和美好,他一方面“从明天起,做一个幸福的人”,表达对在尘世生存的追求;另一方面,他又看到生命注定要遭受的阻力,于是他表现着生命的痛苦。在现实与理想,物质与精神的对抗中,学生能体会到一种超越自我的生命关怀,学会去积极地面对生命痛过后新生的美。

映照死亡的是生命,是对生命的留恋和不舍。“《古诗十九首》由强烈的‘死亡意识’而导致的对个体生命的诊视,对‘友谊’、‘ 爱情’、‘亲情’等一切体现生命美好的因素的珍爱,在讲究自我克制,视个人生命如草芥的中国传统社会显得更加可贵。”教材选择了《古诗十九首》中的《行行重行行》,从生命意识的角度观照这篇诗文,会看到其中流露出的对在世生存的思考,对生命存在的肯定。诗歌中有这样的句子,“思君令人老,岁月忽已晚。弃捐勿复道,努力加餐饭”。思妇美好的年华在等待中消失殆尽,细细品味会发现,作者在借用诗句感叹生命的孤独寂寥,时间流逝的无奈,在对命运虚幻、不可把握的认识中,流露出来的恰恰是对生命的挚爱和珍惜。这是一种对生命有限性的自觉,也是一种积极生活态度的呈现。在教学这段文字时,教师以哀婉无奈又充满希望的情绪进行朗读,带领学生走进思妇的内心世界,感悟那份对人生、对生命的责任与尊重。

预科教育论文篇2

1.主要问题

1.1 对毕业论文重要性认识不够

近年来,随着就业压力曰益增大,本科学生对毕业论文的重要性认识明显不足,很多人认为毕业论文只是毕业前的例行程序和环节,写的好与坏都无关紧要,不会影响正常毕业。此外,由于预防医学专业撰写毕业论文和论文答辩安排在最后一学期,大部分学生面临实习、就业和备考研究生等多重任务和压力,分散了精力和时间,撰写毕业论文时不能全身心投入,论文选题草率、立意不新、内容平淡等现象逐渐增多。甚至出现抄袭的现象,整体论文质量令人担忧。

1.2 学生自身知识储备不足

国内有关学者曾进行专门调查,预防医学专业学生在毕业论文过程中表现出的知识能力不足主要表现在文献检索技巧、专业外语应用、统计图表应用、统计指标选择、论文撰写中的讨论、外文摘要、结论部分规范书写等方面。笔者在指导学生毕业论文中还发现,除上述问题外,很多预防医学专业学生不了解国家当前的主要卫生政策,不掌握从事公共卫生管理的基本常识,对预防医学和公共卫生在促进社会发展和公众健康中的重要作用认识模糊,影响了论文的针对性、时效性和应用价值。

1.3 毕业论文过程管理不够规范和严格

各高等院校虽然在本科毕业论文管理上制定有具体的操作规程与管理措施。但各院系在布置工作任务时往往外紧内松,指导教师也普遍存在重视课堂教学,轻视毕业论文指导的倾向。在论文设计、开题、中期管理、答辩等过程环节很少进行专门检查,也没有具体的管理措施。特别是缺乏监督教师认真指导、师生定期交流、论文相互审阅的工作机制,致使毕业论文过程管理不规范,监督措施流于形式,最终使毕业论文难逃“走过场”的结局。

2.对策

综合分析上述问题,其中既有客观矛盾和管理体制上的原因,又有学生自身和指导教师的个人原因。妥善解决上述问题,采取有针对性的改进措施,不仅能有效促进毕业论文质量的提高,而且对完善人才培养模式,培养复合型公共卫生人才具有重要意义。

2.1 提高毕业生对撰写毕业论文的重视程度

公共卫生院系要给毕业生创造比较宽松的条件,完善毕业论文管理各项规章制度。从选题、答辩、成绩评定等方面制定出严格、规范并符合实际的毕业论文考核制度或管理细则,并不断健全和完善,为提高毕业论文质量提供制度保证。团总支、辅导员、教研室协同配合,通过开展多种形式的宣传活动加强对学生的思想教育,形成良好的学习氛围,让学生充分认识到毕业论文不仅能够帮助自己顺利完成学业,还能有效锻炼和培养个人综合素质,对于曰后走上工作岗位具有重要作用和意义。

2.2 加强指导教师对毕业论文的指导

加强指导教师对毕业论文的指导,主要从以下几方面着手。

一是重视毕业论文的选题。指导教师要结合学生所学知识和当前国家公共卫生的热点问题,既结合科研、实验室的研究工作,又考虑技术条件、时间、经费的可行性。也可以要求学生阅读指定方向的文献,让学生自己寻找有待解决的问题,提出研究的思路和目的。满足学生自主选择题目的要求,最大限度地发挥和调动学生开展毕业论文工作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培养学生独立工作能力和创新精神。

二是为学生开设论文写作方法和技巧讲座。科技论文的写作有固定的方法与格式,要使学生在毕业论文的写作过程中得到训练,必须通过讲座帮助学生掌握科技论文写作的基本方法,如文章结构、语言陈述、实验数据的整理加工、图表的制作与表示方法、对问题的分析与讨论等。每一届预防医学专业学生在进行专业实习并准备论文设计前,都应安排专业教师给学生讲解流行病学调查技巧和方法、统计学方法应用以及具有预防医学专业特点的论文写作讲座,使学生了解基本要求,掌握基本方法,具备撰写科技论文的初步技巧和能力。

三是实行论文开题、中期、答辩全过程管理。建立和完善指导教师负责制,鼓励教师对学生进行个性化指导,全程指导和参与论文开题、中期报告、答辩的全过程。指导教师应每2~3周组织一次阶段总结,邀请其他学生参与讨论和交流,及时发现问题,调整完善研究方法,保证论文质量和进度。

2.3 加强和改进毕业论文管理工作

在院校毕业论文有关管理规定基础上,公共卫生院系应针对预防医学专业特点和培养方向,制定预防医学专业毕业论文管理条例或细则,使有关管理规定更具有可操作性。严格指导教师的毕业论文责任制度,通过检查和考核,将毕业论文带教质量与指导老师资格聘用、年度考核结合起来,促使指导教师投入更多时间和精力指导本科生毕业论文。同时严格要求学生,通过阶段性检查工作任务完成情况,将检查结果与毕业论文成绩挂钩,严格考勤制度,对违反学籍管理规定的,给予相应纪律处分或停止其毕业论文答辩。

2.4 建立毕业论文全程质量监控体系

院系要对论文写作过程的各个环节认真验收,严格把关,建立全方位、系统的监督和控制体系。一是由学院负责总体监控和把关。制定制度、标准、任务和目标,制定质量监控和评估方案;二是由教务办公室部署和安排质量监控工作,并负责监督实施。督促各教研室按时制定论文指导计划,按时提交开题、中期检查等阶段性报告,有计划地进行各种检查或抽查;三是要制定科学完善的管理程序,如指导教师应在每次辅导后填写指导记录、学生在记录上签字、开题记录、中期报告后论文整改情况以及按月填写论文进度情况等。既能够督促指导教师认真辅导,又能有效保证学生论文质量和进度。

预科教育论文篇3

[论文关键词]预科教育:语文课程改革;新理念;新体系

大学预科是高等教育的一个特殊层次,是高中教育与大学教育之间的一个过渡阶段:反思当前预科教育的现状及存在的问题,大学预科教育理应顺应教育改革的趋势.着手进行课程改革,为今后预科教育的发展壮大做好理论准备。

一、大学预科语文课程教育现状

(一)预科语文课程的基本理念不明晰

预科语文课程没有对其教学理念做过具体的表述,我们可以从教学大纲中归纳为:培养学生初步的文学鉴赏能力和借助工具书阅读浅近文言文的能力,使学生能够生动活泼地发展智力,打好从事各学科学习的基础。同时注意把政治思想教育渗透于语文教学之中,培养学生高尚的思想情操、健康的审美情趣和为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事业的献身精神:简言之.即注重培养学生的读写能力,强调语文的育人功能。注重培养学生的读写能力符合预科语文课程性质,但从教材编写和实际教学来看,却只突出了阅读能力而弱化了写作能力的培养如记叙文第一单元立意与选材有9篇文章,其中精讲4篇,一节写作知识,从阅读、写作两者昕占的篇幅及比例上看,明显倾向于阅读。

《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实验)》(以下简称《新课标》)也强调读写能力的培养.其必修课程分为“阅读与鉴赏”和“表达与交流”(写作)课程.写作与阅读有着同等的地位和同量的学时。

预科语文课程与《新课标》都强调语文教育的育人功能。但预科语文课程只侧重学生精神、人格中的共性即爱国主义、民族精神的培养,而忽视了学生个性化的发展。《新课标》提出了要“注重语文应用、审美与探究能力的培养,促进学生均衡而有个性的发展”,既强调要“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又强调应“激发学生的兴趣和潜能,增强课程的选择性,为每一个学生创设更好的学习条件和更广阔的成长空间,促进学生特长和个性的发展”。

从实际教学来看.预科语文课程重视的是学生语文基础知识和基本能力的培养、提高,定位点是“补”,补学生高中阶段较为薄弱的基础知识和能力。这一理念强调了预科教育与高中教育的衔接,但却忽视了预科教育作为向大学教育过渡的重要特点。而这一特点在笔者看来,才是预科语文课程最重要的理念之一。

(二)预科语文教材缺少时代性、针对性和开放性

1.教材编写思路、体例过于陈旧

目前,大学预科语文课程使用全国高校民族预科教材《阅读与写作》(天津教育出版社,1993年)。该教材按文体分类编排,全书分为记叙文、说明文、议论文、应用文和古诗词等5个部分。从教材体例来看,沿袭的是20世纪80年代语文课程的编排体例。而新的基础教育语文教材,已发生了实质性的改变。如人教版《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语文》“阅读鉴赏”分为如下4个单元:中国新诗和外国诗歌、古代山水游记类散文、现当人记事散文和中外新闻报告文学。“表达交流”(写作)部分分为:心音共鸣——写触动心灵的人和事;亲近自然——写景要抓住特征;人性光辉——写人要凸显个性;黄河九曲——写事要有点波澜4个单元。普通高中新教材打破了文体的界限,按文章的类型、写作思维特点,以专题的形式来编排,这更利于学生掌握文章特点和写作规律,开展探究性学习活动,培养学生的语言运用能力。

2.选文内容陈旧,范围狭窄,不利于学生开展探究性的学习活动从文学性较强的记叙文来看,预科教材所选文章大部分发表于20世纪80年代之前,活跃于现时文坛的作家作品很少入选。从文章思想内容来看,如杨朔、刘白羽等创作的歌颂祖国、人民的文章占了多数,贴近现代青年生活、思想感情的文章极少。

3.选文缺少新诗

新诗是青少年十分喜爱的一种文学类型,但教材没有选,这不能不说是一大缺憾。

(三)预科语文教学方式传统,难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动力

课程理念的不清晰和教材体类的陈旧,必然带来教学方式的传统化和陈旧化。预科语文教师在传统的教学理念影响下,大多采用“灌输”式的教学方式。在这种以教师为主讲的教学过程中,很难激发起学生学习的兴趣,学生读写能力、语言应用能力和创新能力难以得到实质性的锻炼和提高。

通过以上分析我们发现,当前预科语文教育存在着许多与社会需求、时展、语文课程改革、教学新理念等不相适应甚至落后于教育改革大方向的问题。改革预科语文教育课程、真正发挥预科教育作为高中与大学阶段的过渡衔接作用,已是一件十分紧迫而重要的事情。

二、重视预科教育的正确定位

1992年原国家教委颁发了高等学校少数民族预科《教育计划》,明确提出高校民族预科教育属于高等教育范畴,是高等教育的一个特殊层次。

从预科教育实际来看,预科教育与大学本专科教育具有更多的亲缘性。首先,预科一般属于大学中的一个二级学院(系、部),如云南民族大学预科教育学院、西南民族大学大学预科部。预科采用的是大学的教学管理方式,按高等教育的规律和特点施教。其次,共享大学丰富的资源。预科教师一般来自大学,学历较高,受大学教学观念、方法影响明显;预科学生与本专科学生有同等地位,可以参加学校举办的各种学术、文体活动,与专、本科学生一样,能平等地享用大学丰富的学术、图书等资源。第三,预科学生的身份、角色意识已发生转变,认识到自己是一名大学生,并已开始亲历大学学习生活,感受着大学的学习、思维方式。

只有认清预科教育的性质、特点,在施教时,才能找准教育的核心点,培养学生应对今后大学专业学习的基本能力和素质,真正为高校选拔和输送合格人才。

三、重建大学预科语文课程新理念

预科学制只有一年,在短短的一年里要扎实地打好学生的语文基础是不太现实的。要想充分利用好一年的学习时间,预科语文教育不能按常态教育方法施教,必须抓住语文教育的核心,采取超常规的措施、方法,才能让学生取得长足进步。

现代教学论认为,学力大致由三个同心圆组成:语文学科的外层知识面包含字、词、句、篇、逻辑、修辞等知识要素;中间层是听、说、读、写等基本能力和智力;核心层包含学习动机、兴趣、方法和习惯。现代语文教学理论注重唤醒学生的主体学习意识、培养学习兴趣和习惯、养成良好的学习方法等能力的培养。

目前,初、高中基础教育已经十分重视学习能力的教育培养,《新课标》把能力教育作为语文课程的一个基本理念来加以贯彻落实。对于大学专业课程教学来说,也十分注重培养学生的学习方法和习惯,养成学生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和主动探索未知领域的意识。

因此,预科语文课程也应注重激发学生的语文学习兴趣,重点培养学生的语文应用能力,让学生学会学习,促进学生探究能力的发展,养成良好的语文学习方法及习惯,形成终身学习必备的语文素养。这一理念也直成为预科语文课程的核心理念,在编选教材、制定教学目标、实施教学时都应围绕这个中心来展开。

四、构建开放有序的预科课程新体系

教育的目的都是为了促进学生的健康发展,因此,教育内容的选择和组织应该更好地适应学生的个性发展和能力培养,并为他们未来的学习方向做好引导工作。目前,高中语文教育已注意到社会对人才的多样化需求和学生对语文教育的不同期待,语文课程设计为必修课和选修课两部分。必修课程包含“阅读与鉴赏”和“表达与交流”两部分;选修课程设计了5个系列:“诗歌与散文”、“小说与戏剧”、“新闻与传记”、“语言文字应用”、“文化论著研读”在高中语文课程建设中,已比较重视课程内容与学生生活经验和实际需要的联系,注重设计并开展应用性较强的语文实践活动。

在高校里,早已采取了必修课加选修课的课程结构(学分制)。作为高中与大学之问的衔接,预科语文课程更应采取这样的课程结构,这不仅是教育发展的需要,也是预科教育特点和实际状况的需要。

首先,预科学生通过一年的学习后,要基本适应大学专业课程的教学及学习方式,为今后的学习奠定良好的基础。

其次,要改变预科教师以往只教基础课程,而难以教专业课程、学术科研能力较弱的状况。采取新的课程结构,表面上看好像增加了教学工作量,实际上,可以针对部分学生基础知识薄弱而开设相关的选修课,让其他教师从基础知识的教学中脱身出来,为不同需求的学生开设相应的选修课这样既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又能促进教师在学科知识、教学方法诸多方面的学习研究.提高教师的学术科研能力;既能拓宽学生的知识面,又能解决部分教师教学工作量的不足。

第三,预科的课程、学习任务、压力比起高中来说轻松了不少,学生觉得学习太轻闲,有时还感到无聊如果改变课程结构后,学生有了更多的选择空问,他们就可以根据自己的兴趣、能力选修相关的课程,学习积极性也容易调动起来。同时,可以结合大学专业开设相关的选修课或讲座,让学生了解大学的学科及专业设置情况,使学生明确今后的学习发展方向。

五、改革课程评价体系,促进学生语文素养的全面提高

预科教育论文篇4

关键词:少数民族预科语文课程;民族团结;共融性

各民族的团结进步,是国家和平稳定的根本,而少数民族预科的存在更为各民族的团结进步起着重要的影响。作为少数民族预科教育基地语文课程的老师,以少数民族预科教育基地为研究背景,我们充分认识到仅仅是单纯的汉语文教学是不能满足少数民族预科的教育要求的。文学作品欣赏、语言表达方式、德育、爱国主义教育成了新时期少数民族语文课程中的关键词。

目前,预科教育已经得到越来越多的同行重视,而语文课程在预科教育中的地位更是举足轻重,这门课程架起了少数民族与汉族之间沟通的桥梁,宣传了各民族团结进步的优秀事迹,发扬了爱国主义精神,将各民族凝聚在一起。预科教育协会召开了数届研究会及讨论会,每届研究会就预科教育教学、思政管理、办学模式等问题进行了广泛讨论。教育部也组织多次会议,就预科的教育和教学工作进行了认真的总结研究。

但是单一的汉语文教学已经不再适合现阶段少数民族预科教育的发展。在少数民族预科开设的语文课程,教导少数民族学生学习汉语言,尤其是双语预科学生,即拥有少数民族文字,并一直以使用本民族语言文字为主,汉语言文字为第二语言的少数民族预科生,使他们在预科学习期间打下坚实的汉语基础。语言,作为最重要的交流工具,语文课程的重要性不言而喻。学好汉语不仅能使少数民族预科学生拥有与更多人交流的途径,也在学习的过程中

了解了汉民族悠久的文化和历史。在汉语教学中注入德育因素,一方面教授汉语知识,另一方面把促进民族团结进步的内容适时、适量、适度地注入汉语教学中,既可以提高少数民族预科学生识记、辨析汉字的能力,从另一方面来说,也可以让学生在学习汉语的过程中了解汉文化的历史,增进民族之间的文化交流。这样,更能促进多元文化间的交流和相互认可。

该研究的难点与重点分为以下几个方面:

一、在少数民族预科层次中,汉语文教育现有的教材不能完全满足少数民族学生的汉语学习

目前的汉语教材,主要针对生词、语法、阅读等方面进行编撰,内容上比较单一。汉语,作为世界上最难学习的语种,仅通过死记硬背很难领会汉语的精髓。

在现有汉语文教材的基础上,加入文化、历史、风俗的元素,更能够丰富学生的知识面,也能够使汉语的学习更具有语言背景。该部分研究主要从现有教材入手,分析总结汉语文教材的新内涵,以及汉语言文化教育能够从其文字、文学、文化常识等诸多方面的深入渗透使少数民族学生更深切地认识中华文化,培养其深厚的爱国主义情操,是促进民族地区现代化建设的需要,是落实党的民族政策、实践“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具体举措,这关系到民族地区社会经济文化发展事业进程;关系到民族地区的稳定与发展;关系到国家统一、民族团结之大业。

二、汉语文教育的内涵十分丰富,而少数民族预科学生又不同于外国留学生

该部分研究一方面总结分析少数民族预科教学的特殊经验,另一方面结合少数民族预科学生的实际重点研究,构建科学的少数民族预科汉语文教学内容体系。一方面指出现有语文课程教学上的优势与缺陷。现有语文课程从教材上来讲考虑到了古今中外文学作品的涵括,但是其作品的思想性、艺术性还有待提升。而优势在于选取了不少关于爱国主义教育、德育的优秀篇章。然而,由于教学时间较短,而教材内容过多,只能有选择性地选取部分篇章进行教学,这就需要教师队伍个人素养的提升。另一方面则是思考怎样更好地利用现有的教材将少数民族预科语文课程与民族团结进步相结合。

三、汉语文教育中包含了对中华优秀文化的弘扬,能够对少数民族预科学生起到德育和美育的作用

该部分研究主要是思考少数民族预科的汉语文教育如何与民族团结进步相融合。

该研究的意义在于挖掘少数民族预科语文课程的内涵,而不

是要抛弃其本身语文教学的主体。语文课程本身所具有的教导语言的功能,与多元民族文化的相互认可、民族团结进步的宣传、爱国主义精神教育相互融合。而在实际操作中,还应该注意到目前少数民族预科学生主要分为民考民与民考汉两种类型,因此在教学

模式的设计中需要因材施教。将语文课程与民族团结进步相结合,更需要教师个人素质的提高,把握好量与度的平衡也是难点之一。在该研究中,运用了理论联系实际、调查分析、综合归纳、演绎推理等方法。具体采用问卷调查法和田野考察调查法对学生学习汉语的兴趣、难点、疑问等情况进行调查访问,以便收集能反映课题研究对象的实际资料。同时,在研究过程中采用了民族教育学、心理学、汉语言文学、民族学等学科交叉的综合研究方法。

参考文献:

[1]宋太成.民族预科教育论丛.中央民族大学出版社,2007.

[2]邓晓琳.少数民族预科教育发展与创新研究.四川民族出版社,2008-10.

[3]文雯.少数民族预科二年制新疆班语文教学之我见.西南民族大学学报:社科版,2009.

预科教育论文篇5

关键词:教育科学 量化研究 文献研究 思辨研究 质化研究

教育学科理论和体系的建构,依然是今天教育研究者的一项重要使命。教育学学科界限的模糊性,决定了其研究方法的多样性和复杂性,研究方法的科学性则是教育科学理论建构的根本有效路径。

一、教育科学研究方法的多样性及其分类

如果将教育学科归为社会科学范畴的话,那么,社会科学研究中最基本的研究方法即量化研究、质化研究和文献研究方法,理应成为教育学科研究中的重要研究方法和手段。而思辨研究依然会是教育学科研究中一种不可或缺的研究方法,因为教育研究者面对的是一个有意义的、价值关涉的教育世界,教育学科所蕴含着的人文精神和人性特质,使它与人文科学有着天然的联系。

因此,教育科学研究方可归纳为四大基本类别:量化研究方法(实验法、定量调查法、数理分析和测验等)、质化研究(人类学方法、定性调查法、个案研究法)、文献研究方法(历史研究法、比较研究法)和思辨方法(注重纯粹的逻辑推理的一种哲学思辨)。Www.133229.CoM虽然,量化研究与文献研究、定性调查法等一样,都具有一定的科学属性,具有可积累性、可修正性等特征;都强调对资料数据的科学收集和有效占有,通过严密可靠的数据资料为寻求事物间的规律性联系和科学性结论提供必要的事实和依据(当然,量化研究通过观察、调查和测量所得出的相关数据属于第一手资料,历史研究和比较研究中的数据则主要来自于文本,属于第二手资料),但由于研究技术、手段、方法的差异性,决定了它们属于不同的研究方法类型。

二、量化研究的广泛使用是教育科学研究日趋成熟精细的标志

广义上的实证研究包含量化研究和质化研究。学者张红霞认为,实证研究可以是定量的,也可以是定性的。比如,个案研究如果能把每一步操作都详细地记录下来,就可以认为具有一定程度的可重复性。而我们这里所指的量化研究属于狭义上的实证性研究,即主要以实验、调查、测验和数理分析等自然科学研究方法进行的实证性研究。实证性研究作为社会科学的一种研究范式,倡导将自然科学实证的精神贯彻于社会现象研究之中,主张从经验人手,采用程序化、操作化和定量分析的手段,使社会现象的研究达到精细化和准确化的水平。

20世纪初,德国学者梅依曼和拉伊力倡把教育研究从哲学思辨传统中脱离出来,走科学化、实验化的路径,要求通过科学的验证来发现和陈述事实,提出只有通过实验与观察,在有意识地简化要素条件下研究教育现象中各种复杂的因果关系,教育学才能成为一门科学。

一个多世纪以来,社会科学的各种理论、方法与技术蓬勃发展,研究方法日趋精细,并陆续引入教育研究领域,促使教育研究呈现出不同的取向和形态。从西方教育科学的发展历程看,教育科学对实证研究方法的借鉴、吸收是其发展和成熟的重要标志。教育研究者通过对教育实践中各种数据的调查、分析,通过对文献研究、质化研究、思辨研究等多种研究方法的综合运用,对教育实践中的众多实然问题给予问答,并进行了理论上的有益探索。

以教育管理学的发展为例,自20世纪50年代以来,伴随着教育管理理论的兴起,教育管理科学论成为美国教育管理研究的一个主流性理论学派。“教育管理科学论将自身奠基在逻辑实证主义的基础上,强调教育管理研究立场的价值无涉,强调教育科学理论的描述、解释和预测功能,强调教育科学理论的可应用性、可操作性,强调量化研究,重视测量、数据统计,强调观察、实验的重要性,偏爱用图标和模型说明问题”。尽管教育管理科学论在20世纪70年代后遭到了教育管理主观论和价值论的挑战,然而,纵观今天美国和欧洲的教育研究,量化研究方法依然占据着研究方法的重要地位。

马尔科姆·泰勒在分析了欧洲2000年出版的最具代表性和影响性的17种英文高等教育专业期刊上发表的文章后得出结论:在高等教育研究中,占主导的只有三类研究方法,分别是:文献分析(37%)、多变量分析(26%)以及访谈(17%),这三种研究方法占到文章数的80%之多,即文献研究方法、量化研究方法、质化研究分别占据了发表文章的37%、26

%和17%。马尔科姆还认为,这种现象并不奇怪,因为在所有的社会科学研究中,像文献评论、问卷调查和访谈这些方法都非常普遍。

从我国教育研究的现状看,国内主要教育类期刊上发表的文章所采用的研究方法,大多是马尔科姆所指的诸如概念分析、批判和现象学等思辨类型的研究方法,而关于量化研究方面的文章内容比较单一,比如,调查问卷类文章主题主要集中在学生经验方面,诸如大学生就业、创业、学习等。有学者在分析《教育研究》所发表的文章后指出,它共登载的165篇研究论文中,主要以思辨、历史文献分析、比较研究等方法完成的论文为主,占86.7%,其中思辨类论文达115篇,又占有绝对优势(70%)。采用“定量方法”或自然科学方法完成的调查报告、实验报告和数理分析研究论文共计22篇,仅占13.3%。

三、量化研究的运用与效用范围

在教育领域中,量化研究要求研究者事先建立假设并确立各种关系变量,通过概率抽样的方式选择样本,使用经过检测的标准化工具和程序采集数据,同时将事物在某一时刻凝固起来,对数据进行分析、验证,建立不同变量之间的相关关系,必要时使用实验干预手段对控制组和实验组进行对比,进而检验某种关于事物客观规律的理论假设。在研究过程中极力排除研究者本人对研究的影响,尽量做到价值中立。由于量化研究所具有的客观性,以及具有明确、具体的操作程序、可验证性和可重复性等特征,它在宏观研究、因果分析、规律性和趋势性问题的分析、描述、预测及验证方面,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

从马尔科姆对高等教育文章研究方法特点的总结看,采用量化研究的文章主要集中在系统政策、课程设计、高等教育评估和评价、学生经验等研究层面和主题方面,关于教学质量、院校管理等研究则较多采取了混合研究方法。由此可见,教育科学中的量化研究适用于下述研究。(1)适合于宏观研究。即比较适合于教育政策、教育规划和教育预测方面的研究,适合在宏观层面上对事物进行大规模的调查和趋势性的特征预测,通过教育现象的平均情况和抽样总体的代表性,以求发现问题或提出解决问题的新视角。(2)适合于对教育现象进行数量化的因果分析和相关分析,发现趋势性的因果规律和相关规律。例如,研究高等教育经费投入与gdp之间的数量关系、专业结构与经济结构的相关性分析等。(3)适合于课程改革、教育评估和评价、学生发展等方面的评价、描述和预测性研究。通过观察、实验、测量,将数据加以分析和归纳,发现和推断具有代表性的、可推广的特征和模型。(4)能够证实或证伪已形成的理论假设,并不断地修改或完善已有的理论假设。比如,学习心理领域的许多理论就是通过验证或证伪方法发展起来的。

信度和效度是关系到量化研究结论准确和普遍意义的关键性要素,而无论是观察、实验、测量、数据统计,还是用图标和模型说明问题,其设计和研究难度都比较大,对研究者有很高的技术要求。因此,研究者除了需要具有严谨规范的求实精神、较强的演绎归纳分析能力外,还需要对研究问题能够给予合理假设,需要具有一套完备的操作技术,包括抽样方法、资料收集方法(如问卷法、实验法)、数字统计方法(如描述性统计、推断性统计)等。研究者不仅要找到一个合适的样本或者选题值得进行大样本调查,同时在问卷设计、样本选择、信度和效度检验、分析工具、分析深度、合作沟通等诸多方面都应具备科学的态度和较高的专业水准。

四、基化研究的优缺点辨析

实际上,教育科学中的量化研究虽然强调事物的“量化”,即通过对观察、实验和调查,获取客观材料,从而归纳出事物的本质属性和发展规律的一种研究方法,但其根本意义依然在于寻求一种规律性认识对事物本质的认识。只是量化研究更追求和强调科学的程序、手段和步骤,依靠对事物可以量化的部分和相关关系进行调查、测量、计算和分析,以达到对事物“本质”的一定把握。一般来讲,在研究阶段上、对问题的认识程度上,定性是定量的基础,定量是定性的更高阶段。从这个意义上看,量化研究方法有以下优点。(1)量化研究方法符合教育研究的根本目的。“教育研究可以定义为对数据(用于分析和研究的各种数字、文字、图象或其他形式的资源)的系统收集和分析,其目的是对教育的方方面面进行有效的概括、预测、干预和说明。”(2)量化研究有利于数据资料的有效积累,有利于对研究问题的深度解决,有利于克服教育研究中的主观性和各种偏见。如果我们想对大学的教学改革评头论足,必须比较全面深入地了解研究型大学和普通大学的教学现状,否则难以令人信服,而这很难通过思辨或文献等方法来完成目的。大学教学的实际状况和学生对教学质量的真实想法,只有通过

问卷调查等量化研究方法才能够真实地得以反映。以张红霞、曲铭峰的《研究型大学与普通高校本科教学的差异及启示——基于全国72所高校的问卷调查》为例,该文章通过对研究型大学与普通高校本科教学的差异性的问卷调查,通过大量调查数据的整理分析,客观真实地为我们揭示了不同类型高校的大学生对教学的满意度情况和影响满意度的相关因素。其得出的结论有些出乎我们的意料:研究型大学(北大、清华除外)的教学质量问题普遍严重;教学经费不足是质量问题的首要原因。由于研究者客观中立的研究立场和科学求实的科学态度,由于问卷内容的严谨规范和数据资料的真实可靠,尽管结论令人意外,但却很难否认该结论的真实性。(3)量化研究能够通过清晰易懂的图表、数字或简短的文字说明事实、实质和趋势。比如,马丁·特罗通过相关数字对高等教育精英阶段、大众化阶段(毛入学率15%以上)和普及化阶段(50%)作出了科学论段,形象说明了高等教育不同发展阶段的数字特征。

量化研究的局限性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量化研究除了对研究者的技术性有较高要求外,还需要研究者秉持一种客观中立的立场,尽量坚持价值与事实的适度分离。但是,当研究者因某些原因想用自己的研究支持某种观点时,就有可能产生偏见,这势必会影响结论的真实性。虽然研究者应坚持价值无涉这一原则,但真正将价值与事实分离却很难做到。(2)作为量化研究中的一种重要研究手段——问卷调查法,其抽样误差总会客观存在,在一定程度上使研究的总体效度受到影响。问卷调查和结果往往会受到经费和人为因素的干扰,而且,大多数问卷往往比较浅显,不能深入到引出应答者真实意见和情感,也就不能揭示事物的内在规律。以《大学生自主创业现状调查与对策研究》一文为例,研究的主题是关于大学生自主创业现状的调查,但调查的人群却只有在校大学生,调查内容主要反映在校大学生的创业意向、创业意向与家庭背景关系、大学生赞成创业或不赞成创业原因、大学生创业知识等问题方面,而有些结论与问题内容不构成必然关系。比如,结论对策中的“政府应优化大学生创业的社会环境”与问卷内容无法呼应。(3)基于访谈法的量化研究结果的效度在很大程度上要取决于访谈者的观察能力、反应能力和人际交往能力。(4)发现趋势性的因果规律和相关规律具有相当大的难度。研究者在对复杂教育现象进行数量化的因果分析和相关分析时,不同变量的选择会对结论产生极大的影响,而且,如政策等变量因素在实证研究和数据预测中很难得以体现。预测与实际的不符使人们在很大程度上对宏观预测的科学性提出质疑。比如,关于高等教育发展规模的预测方面,20世纪90年代相关实证性预测文章对我国2010年的高等教育在校生规模的最大胆的预测也没有超出1000万人,而2008年我国各类高等教育总规模已经超过2 700万人。在对教育现象的相关分析中,有些相关分析显得比较牵强,令人难以认同。有时从一项相关研究的结果中获得有关原因和结果的推论是困难的。当变量a和b相关时,研究者不能明确地推断出是a引起b,还是a和b是由第三个变量c引起的。

预科教育论文篇6

为贯彻党中央、国务院“依法治国”的方针,适应我国加入世贸组织的新形势,近年来,,全国公务员公同的天地我市在预算管理改革方面取得了很大的进展,市级行政事业单位全面推行和完善部门预算、国库集中收付、政府采购等制度,这对于缓解财政收支矛盾,优化资源配置,提高资金使用效益,增强财政宏观调控能力具有重大的意义。

一、×市教科文部门支出预算改革的进展情况

按照财政支出预算改革的总体思路,结合教科文部门的行业特点,×市财政部门在教科文部门支出预算改革方面进行了一些有益的探索和尝试,主要措施是:

(一)积极实施部门预算,提高预算管理水平

各部门按照市财政局的统一规定和标准报表、编制反映部门所有收支情况的预算,个人部分按实际,公用部分按定额,专项经费经科学论证后进入财政项目库,编制滚动预算,由财政部门视财力按轻重缓急排序安排。

实践证明,实行部门预算,硬化了预算的约束力,强化了部门和单位和预算观念,提高了使用财政经费的责任心,促使部门提高管理水平,集中精力抓好本部门的主要工作,自下而上编报、汇总使产生的部门预算更符合基层实际。突出表现为以下特点:

首先,制定和完善了分部门、分行业的支出预算定额,科学和文体广播部门采用定员定额方法,高等院校和中专技校实行生均综合定额,按照各院校学科设置特点、发展规模和水平,实行七大类十四种定额标准。

二是加强项目科学论证,明确资金投入方向。市财政、市教委共同成立了由财政、教育等有关专家参与的“教育财政咨询委员会”,就×市教育财政性资金投入的重点方向和具体项目提出指导性意见,为编制部门预算提供参考依据。结合专家和市教委高教处、科研处、基教处等业务处的意见,就××××年教育专项资金预算再次进行修订,加大对重点前沿学科的扶持力度,提高我市高校重点学科的知名度,加强学校基础办学条件建设,落实扩招政策。

三是进一步提高年初预算到位率,使部门能够集中精力抓好本部门的大事。市科委将科学事业费与科技三项费用统筹使用,年初全部按领域安排到项目,并按照部门预算的改革思路,转变政府职能,由以往科技经费预算划块式管理转变为领域式管理,由过去的单纯抓科研项目,转变为抓项目的同时抓好平台的环境设施建设,理财思路更另清晰,资源配置更加合理。

(二)加强财政专项资金管理,规范支出行为,提高资金使用效益

一是加强专项经费论证工作。鉴于×市财政局教科文处事业发展专项资金比重较大的特点,选出旅游咨询服务中心、锅炉改造等大额的修缮类资金,送财政投资评审中心审定,由评审中心按照“科学、客观、公正、高效”的原则进行审核,待评审结果出来后下达预算,从而提高了资金使用效益,节约资金左右。

二是为用好大额文物专项资金。与市文物局共同研究,制定了《市级以上文物保护单位文物建筑抢险修缮专项补助经费使用管理办法》,由市财政局与市审计局、市文物局的领导和职能部门共同成立专项资金管理小组,对文物抢险经费的管理形成了一个完事的工作程序。专项经费的审计工作由市审计局负责,对文物专项经费实事前、事中、事后的审计检查。同时,还建立了上报制度,使市政府能够及时了解文物抢修工程的进展和资金使用情况。

三是加强科技专项资金管理,建立科技专项经费管理制度体系。年,市财政会同市科委制定了《×市科技课题预算编制规定》,年又在充分调研的基础上草拟了《×市科技经费财务管理办法》,使科技经费从预算、执行、会计核算到监督各个环节都有章可循,有制可依。目前,我市已经出台了《×市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目经费管理办法》、《×市科普活动专项经费管理办法》、《×市科技新星计划经费管理办法》和《×市创新创业资金管理办法》等一系列专业性经费管理制度,建立了一套科学、规范的科技预算经费管理制度。

二、管理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尽管我们在教科文部门支出预算管理方面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与国外先进水平相比,还有很大的差距,需认真加以研究。

一是支出预算定额需要进一步细化。尽管学校实行了文史类、理工类、农林师范类、医类、综合类、艺术类、高职类七大类十四种定额标准,但即便对农林、师范这样的学校,内部也要算细帐,剥离非师、非农林专业,不搞大而同的拨款。

二是专项资金管理需进一步规范。首先是资金使用不规范,有些专项资金,特别是基金预算、项目预算比较相,且习惯于“先确定资金,后论证项目”,影响使用效益;再者是一些管理办法还是前几年制定的,有些条款已不适应部门预算的要求,如:目前教育费附加管理执行的政策是年修订的《国务院征收教育费附加的暂行规定》。

三是事业支出结构不合理,使用效益不高。人员经费所占比例过大,教育中的人员经费约占学校事业费总支出的,并且这种状况还在是上升趋势,特别是一些财力比较薄弱的区县人员开支已达左右,事业发展的经费了了无几。这种状况如不改变,财政再怎么增加投入也很难保证教科文事业的发展。

三、进一步深化教科文部门支出预算改革的几点设想

为了推进×市教科文部门支出预算改革的发展,今后一段时期要着重做好以下几方面的工作:

(一)加强基础工作,进一步完善教科部门支出预算定额,提高部门预算的科学性

这是一项政策性强,涉及面广,技术要求程度高的工作,在制定过程中必须兼顾需要与可能,预算内外资金相结合,节俭高效,简便易行的原则。

完善教育综合定额要与落实国家支持各类教育发展的有关政策一致。由于教育综合定额是从财政生均拨款逐渐演化而来的,本身存在着较明显的基数概念,而且一经确定多年不变,与各类教育今后的合理发展及中央各类教育发展的不同政策存在一定差异。依据国家各类教育发展定位,以高等教育综合定额为重点,进一步研究如何发挥财政资金导向作用,调整各类教育综合定额,促进各类教育协调发展。

(二)强制度创新,规范支出行为,提高财政资金使用效益

教科文部门预算中除保证正常经费外,还有一部分是用于事业发展的专项资金,专项资金的管理是教科文部预算管理的重中之重,是提高财政资金使用效益的关键。

一是要做好专项资金论证工作,引入科学的决策机制进行科学的评估、评审、建立科学高效的财务管理机制和预算管理制度。科技经费要继续完善专家咨询和政府决策相结合的立项审批制度,保证科技项目选择的科学性和民主性,并体现两个统一,即:专家管理与政府决策相结合,自由探索与国家目标相结合。教育经费要充分发挥教育咨询委员会作用,由教育咨询委员会议确立各类教育的发展方向及资金安排的比重意向,然后联合市教委高教处、科研处、基教处及财务处具体组织各类教育项目的专家论证工作,并逐步引入招标方式将项目落实到具体使用单位,市教委部门预算的科学编制做好基础工作。

二是对核实资金后下达预算的专项经费,签订专项经费合同书,以合同管理的模式,规范支出行为,牢固地树立起依法行政、依法理财的观念。

选择高中优质资源扩招等专项资金实行项目合同管理试点,在下达专项的同进与区县签订合同书,明确项目的具体目标、责任、进度、区县配套资金落实情况及项目效益考评等。三是加强制度建设,规范资金的分配与管理。随着国家对教科文事业投入力度的加大,各项规章制度必须及时跟上,否则,投入再大,也难以发挥应有的效益。特别是专项资金,要做到有专款就要有制度。建议首先制定出教育费附加具体实施办法、市级教育专项资金管理办法、区县教育专项资金管理办法、旅游发展专项资金管理办法和科研课题核算制管理办法,提高我市教科文部门的专项资金管理水平。

四是加强财政监督管理,建立起财政资金的追踪问效和反馈机制,对专项资金从论证、资金拨付使用到效益评估实行全过程的监督。运用定量分析的方法,制定出×市的“财政专项资金项目绩效考评办法”,先选择一些条件比较成熟的部门和单位试行,在是结经验的基础上逐步推开。

(三)紧紧围绕教科文事业改革,优化支出结构

一是按照“共建、调整、合作、合并”等多种方式,加快教育体制改革步伐,对现有的高校、中专、技校进行优化重组,通过提高高职生财政补助标准、解决中职与高中在收费方面的倒挂问题等财政政策,大力发展职业教育,培养较高层次的专门人才。

二是落实×市基础教育工作会任务,优化基础教育经费支出结构,合理配置教育资源。要向关心教育投入一样,重视提高教育经费的使用效益,通过调整中小学市局达到合理配置教育资源提高教育质量和办学效益的目的。

优化教育资源配置,盘活教育资源,避免重复建设和资产和低效运转。结合基础教育规划合理调整中小学布局,通过资产置换、学校撤并及城市改造等多种形式,逐步形成规模适度、办学规范的良性资源配置。

研究探索我市中小学教职工编制标准,对教师队伍要合理定编,减少冗员,建立合理的师生比和员工比。安排专款重点解决超编教师分流转岗和再就业前的培训,并对这项工作完成得比较好的区县给予奖励。

三是支持和促进科研院所管理体制改革。社会公益型院所的改革已全面启动,要认真研究有关配套政策,配合有关部门做好各项工作,对应该推向市场的坚决向企业化转制,与财政拨款脱钩,对确需政府支持的按非营利机构管理和运行的,加大财政支持力度,要进行资源优化配置,并会同有关部门严格核定编制,建立新的运行机制,提高财政资金的使用效益。

预科教育论文篇7

    一

    制度化的大学预科,是近代意义上的大学产生后才出现的。1902年1月10日,清政府谕令张百熙为管学大臣,负责主持京师大学堂复校之事。张百熙经过一个多月的考察、构思,于2月13日上《奏办京师大学堂疏》,详细阐述了其关于复办京师大学堂的构想。他指出西国学制多按照由蒙学—小学堂—中学堂—高等学堂—大学堂的进阶顺序,以中国实际情况而言,小学堂即县学堂,中学堂即府学堂,高等学堂即省学堂。虽然清政府谕令各省府州县遍设学堂已逾几年,但至20世纪初年确实开办的学堂“尚无几处”。京师大学堂作为当时全国最高学府,在复校之际面临的最大问题就是“无应入肄业之学生”。考虑到开办中小学堂,再培养出合格毕业生尚需多年,而京师大学堂又复校在即,张百熙遂提出一条权宜之计:“惟有暂且不设专门,先立一高等学校,功课略仿日本之意,以此项学校造就学生,为大学之预备科。”①由张百熙的奏疏可见:第一,大学预(备)科的设立是为了解决京师大学堂生源问题而采用的通融办法;第二,大学预(备)科的设置源自对日本学制的模仿。归根到底,中国近代大学预科得以产生的主要原因,就是中学无法为大学提供合格的、充足的生源,中等教育与高等教育未能形成有效衔接。

    伴随着近代三级学校制度的形成与发展,中等教育与高等教育的沟通问题日益受到关注。西方各资本主义国家自18世纪始,就重视普及初等教育,建立中等教育,逐步发展高等教育,致力于形成前后接续、循序递升的三级学校制度。中国直至19世纪中叶,才被迫打开国门,中国传统教育在中西文化的撞击下缓慢地由传统走向现代,其中,学习西方,建立三级学校制度是近代中国教育迈向现代的重要一步。在“中体西用”思想的指导下,洋务派于19世纪60年代开始发展专门学校,包括语言学堂、军事技术学堂、实业学堂等,“此期设学之宗旨,专注重实用。盖其动机源于对外,故外国语及海陆军得此期教育之主要,无学制系统之足言。”②这一时期的学校制度尚无前后接续的体系可言,可称其为“一段制”。1895年,时任津海关道的盛宣怀创设天津中西学堂,据该学堂章程所载,学堂分设头等、二等学堂,二等学堂即外国所谓小学堂,头等学堂即外国所谓大学堂,均四年毕业。规定二等学堂“招收十三岁至十五岁的学生,按其年岁,考其读过《四书》,并通一二经,文理通顺者,酌量收录。”③从其招生要求看,二等学堂并不是外国所谓小学堂,而相当于外国所谓中学堂,成文的二级学制形成。发展至三级学制,经历的时间较短,1896年6月12日,刑部左侍郎李端棻上奏请推广学校,主张分设府州县学、省学、京师大学,各以三年为期。总理衙门奉上谕议奏,赞同推广学校以励人才,要求各省通行遵办。1897年,盛宣怀创办南洋公学于上海,此学分为师范、外、中、上四院,外院即日本师范学校附属小学院,中院即二等学堂,上院即头等学堂,各以四年为期,成文的三级学制遂以确定。1898年7月,光绪帝上谕:“开办京师大学堂,入堂肄业者由中学小学以次而升……将各省府厅州县现有之大小书院,一律改为兼习中学西学之学校,至于学校等级,自应以省会之大书院为高等学,郡城之书院为中等学,州县之书院为小学。”④由小学至中学再至高等学的三级学校制度基本明确。

    19世纪末,相互衔接的“三级学制”已见于治令,但从全国情况看,各级学校尚处于蹒跚学步的初级发展阶段,未及考虑各级学校教育的有效沟通。1902年8月15日,《钦定学堂章程》颁布,确立了小学、中学、大学前后接续的三阶段学校系统,其中,“中学堂之设,使诸生于高等小学卒业后而加深其程度,增设其科目,俾肆力于普通学之高深者,为高等专门之始基。……修业四年。”⑤大学堂分三段,为大学院、大学专门分科、大学预备科。设于省会的大学预备科则称高等学堂,“高等学堂之设,使学生于中学卒业后欲入大学分科者,先于高等学堂修业三年,再行送入大学肄业。”⑥“壬寅学制”,因本身的不足,再加上清廷内部的权力竞逐,未能付诸实行,一年后,“癸卯学制”正式颁行,此学制基本延续了前者对中学堂、高等学堂、大学堂的设置,在具体规定上更为完备、严谨,“设普通中学堂,令高等小学毕业者入焉,以施较深之普通教育,俾毕业后不仕者从事于各项实业、进取者升入高等专门学堂均有根柢为宗旨,以实业日多,国立增多,即不习专门者亦不至暗陋偏谬为成效。……学习年数以五年为限。”⑦“设高等学堂,令普通中学堂毕业愿求深造者入焉;以教大学预备科为宗旨,以各学皆有专长为成效。三年毕业。”⑧“设大学堂,令高等学堂毕业者入焉;并于此学堂内设通儒院(外国名大学院,即设在大学堂内)令大学堂毕业者入焉。……大学堂内设分科大学堂,为教授各科学理法,俾将来可施诸实用之所。”⑨清末学制明确了制度化的三级学制体系,确立了大学预(备)科为下联中学堂、上继大学堂的桥梁,全国各级教育遂以此为据,发展起来。

    1909年,全国中学堂数增至460所,中学生数40468名。不同省份发展差异较大,发展相对较好的省份有四川、湖南、直隶、浙江、广东、江西、安徽等,中学堂数均超过20所,其中,四川省为最,共设立中学堂51所,学生数5828名,偏远及内陆省份如黑龙江、吉林、贵州、新疆等发展迟缓,如黑龙江、新疆两省,全省只设立一所中学堂,学生数不过百人。⑩同一时期,全国大学预科(时称高等学 堂)亦开始起步,至1909年,全国18个省设立了24所高等学堂,学生数4127名,其中京师、江苏、陕西、河南四省不只设立了一所。(11)学制颁行后,全国范围内中学堂、高等学堂数量均有增长,然而,“学堂名目,虽有等级之可分,学生程度,几无高下之可别。”(12)

    首先,“已有渐入专门之意”的高等学堂在课程设置上与中学堂并无明显差异。现将《奏定高等学堂章程》、《奏定中学堂章程》课目列表如下:

    

    通过对比高等学堂与中学堂的科目表,我们可以发现,二者科目设置基本相同,作为大学预科的高等学堂,并没有突出“预”的科目设置,即大学专业教育,而是更侧重于中学普通基础科目的学习,在对应不同大学科别的科目选择上略有调整。

    其次,高等学堂实际办学程度并未达到高等教育的水准。前文提到,高等学堂的开设原为一时权宜之计,可因当时教育实在不敷其用,为此,高等学堂内仍有变通考选之法,如因中学堂数有限,合格中学毕业生更是少之又少,只得招考未经中学堂毕业之学生;因生源不合格,已为大学预科的高等学堂只得再设预科,当时不少高等学堂设立正斋、备斋或正班、备班等,就是在高等学堂内再分设预科、正科。此一做法虽可暂缓高等学堂生源不足、教育程度不合格的困境,但毕竟不是长久之计,若放任此法,“下级学堂永无毕业之人,越级躐升高等课程更多迁就之初,英敏子弟无由深造,普通教育无由振兴,贻误后生,妨碍学务。”(13)不仅不利于中学堂、高等学堂的各自发展,而且促使各级学校形成前后接续、逐级递升的联系的动力也不复存在。1907年,学部在对直隶高等学堂的调查报告中指出:“其教科程度太浅,且授课迟缓,大约一年可授毕之课,往往有延至备期而未已。……推原成绩不佳之故,一由于教员未尽合程度,一缘学生无普通学之素养,而管理员又履经易人,致有此现象。”(14)并据此建议将四年本科学生改为预科毕业生,自第二年再入本科,并重定教科目,加深程度。此种情况并非一例,1908年5月9日,新疆巡抚联魁上奏,称新疆省城高等学堂教科程度低,人数亦少,“类于中学堂,应即改为中学堂。”(15)1908年8月16日,学部奏议四川高等学堂学生奖励案,认为其甲、乙两班毕业学生“悉与中学毕业程度相符”。(16)为救此弊,学部于1908年奏准《各项学堂招考限制章程》,杜绝先前变通招考之例,规定“高等学堂、大学预科,应考选中学堂毕业学生及与中学堂程度相等之学堂毕业学生升入肄业。自戊申年六月为始,不准招考未经各中等学堂毕业之学生,并不得于高等学堂再设预科及正斋、备斋、正班、备班各项名目。”(17)直至1910年9月5日,学部仍致电各省提学司,要求“高等学堂必中学毕业方准考入……各省必应遵守,遇有京外高等各学堂招生时,不准令中学堂未经毕业学生变通投考,致多妨碍。”(18)⑩由此可见,民国之前,高等学堂一直存在着办学程度不高、未能与中学堂形成层级递升关系的问题。

    二

    民国初立,清末学制被提上改革日程。在临时学校令以维持学务之后,教育界展开了对民初学制的讨论。最初争论的是以何国学制为蓝本,教育部中留学英、美、法、德、俄、日者都有,在译出各国学制条文后,发现除日本学制外,多与我国实情不相容,为此,仍选定日本学制为借鉴基础。接着是确立学校系统。教育部召开临时委员会讨论学校系统,经三稿得以成型:第一稿提出三种学制案,一为四级制,由初等小学(四年)升入高等小学(四年)升入中学(五年)升入大学(六年,含预科三年);二为五级制,由初等小学(四年)升入高等小学(四年)升入中学(四年)升入高等学校(三年)升入大学(三年);三为三级制,由小学(五年)升入中学(七年)升入大学(六年,含预科三年)。第二稿的四级制综合了前一稿的内容,由初等小学(四年)升入高等小学(四年)升入中学(四年)升入大学(五年,含预科二年)。第三稿在前者的基础上调整了修业年限,由初等小学(四年)升入高等小学(三年)升入中学(四年)升入大学(六年,含预科三年)。对大学预科的讨论主要集中在以下几个方面:第一,大学预科是否设立,设于何处。清末设立的高等学堂仿自日本,经历了近十年的发展后弊端日显,其一在于“名”,实为大学预科却名高等学堂,使一些并无入大学志愿者贸然入学,致其毕业不入大学,实不符高等学堂的办学初衷;其二在于“实”,各省均设立高等学堂,但程度差异较大,毕业后同入大学,学力参差不齐,不利于大学教育实施。此外,受不同省份财力所限,分设于各地的高等学堂不能完全开设大学应备之预科科目,致使学生志有余而科目不足。有鉴于此,废止分设各省高等学堂的声音渐喧于学界。但是,当时全国中学程度实在不甚理想,无法与大学前后相贯,因此,大学预科仍需设立,并将高等学堂之名废除,正名大学预科且附设于大学。第二,大学预科修业年限。第二稿建议将三年改为二年,认为加之中学四年,已足为大学准备。第三稿讨论仍定为三年,认为中等以上教育,立足专精,志在大成,不妨稍稍放宽修业年限,而以“稍求智识”为目标的普通教育,修业年限可适当缩短。尤其是侧重外国语教学的大学预科,在中等教育尚未普及之际,二年要求修毕一、二国文字,且与大学专门课程相衔接,则必困苦难成。为此,高等小学缩减修业期一年,大学预科增多一年,更为合宜。会议讨论确定之学校系统与此后二年陆续颁布之各种学校令,综合形成一系统,称为“壬子癸丑学制”。此学制规定取消各省设立之高等学堂,改称大学预科并附设于大学,不得独立,修业年限为三年,并规定预科分三部:第一部为志愿入文科、法科、商科者设立,第二部为志愿入理科、工科、农科并医科之药学门者设立,第三部为志愿入医科之医学门者设立。

    

    与清末学制相比,“壬子癸丑学制”在大学预科课程设置上摒弃了人伦道德、经学大义等传统经学教育内容,以西方近代自然科学、社会科学内容为重,其中外国语、国文、数学为三部通习课程。此外,针对不同科别具体学门,课程略有调整、添加。总体而言,此阶段的预科课程仍以普通基础课程为主,大学专注的专业教育则较少涉及, 大学预备教育性质不及中学补习性质突出。

    “壬子癸丑学制”的颁行并没有终止教育界对大学预科的诸多质疑,关于大学预科的存废及年限问题的争论很快揭开了第二轮序幕。周春岳和蔡元培是进入这场辩论的第一组选手。1917年,周春岳发表《大学改制之商榷》,申明废止预科的观点。首先,批评了学制系统改革限于局部的做法。他认为大学教育以中学教育为根柢,而四年的中学教育太过薄弱,当局明知其弊却不思修正全体学校系统,改良中学,反而以大学设预科为补救之法实为缘木求鱼。其次,对大学而言,“别设预科,多一番设备,即增一重负担。……以一大学专注心力于大学专门教育,犹虞不及,今复委以预备学科,以分其力,不亦大违分功之原则乎?而此外经费之增加,与夫学生多数收容之种种实际上困难问题,犹其次也。”(19)为此,他提出废止大学预科、加长中学年限的主张,“中学年限至少应当六年。俾普通学科,根柢深厚,可以进受大学教育。……大学尽可不设预科,而竭全力以从事于高等专门学术之发达。”(20)中学年限的延长又可采取二种途径:第一,现有四年制中学维持不变,此外设一六年制中学,前者实施普通中学教育,后者则提高程度与大学连接;第二,维持四年制中学,增设两年补习科,以便有志于入大学的学生学习。蔡元培随即撰写《读周春岳君“大学改制之商榷”》,首先就周春岳关于欧洲各国无大学预科、中学年限长的言论加以说明,指出欧洲各国中学含高等普通学与高等专门教育的预备两种作用,故年限较长,我国及日本制,中学偏重高等普通学,故年限较短,且须于大学特设预科,二者各有所长。其次,他认为针对时下中学教育的状况,于大学内附设预科是必要的,原因在于:第一,一国内中学数量多于大学,入中学学习者不一定都入大学,将大学预科课程编入中学,对于不入大学的中学生是不必要的;第二,我国各地中学教育程度差异较大,即使编入大学预科课程,毕业后也不能保证直入大学,这样一来反不如设一预科更为合适;第三,比较大学附设预科和中学延长年限所需经费,于大学附设预科更为可行。(21)蔡虽申明了大学附设预科的必要,但基于其对北大预科的改革,他认为三年的修业期限过长。北京大学预科于蔡元培就任时分为两部,一部同时为文、法、商三科预备,一部同时为理、工、医三科预备,学生不得不同时为三科的专业课做准备,而各科重要的课程学习反受障碍;同时,北大预科因历年校长的放任与预科学长的误会,已呈独立状态,教学偏重英语、体育,其他学科比较落后,进入本科后弊病突显,此外,为了与本科竞争,特取本科第一年课程在预科第三年教授,造成课程衔接上的交错,使得学生进入本科后失去对于学问的兴趣。有鉴于此,蔡元培对预科进行了改革,具体做法是预科由三年减为二年,且分别隶属于各科,不再设预科学长,直接受本科学长管理,主要课程均由本科教员兼任。(22)蔡元培对北大预科的改革得到了广泛的认可,胡适就曾说过“蔡校长改预科为两年,是极好的办法,其中只有教授得人得法,两年尽够了。”(23)1917年9月教育部公布《修正大学令》,规定大学预科附设于大学,修业年限由三年调整为二年,可见对蔡元培改革北大预科的肯定。

    三

    《修正大学令》的颁布看似是关于大学预科论争的尘埃落定,但伴随着全国教育联合会掀起的改革学制运动对大学预科存在价值及其与中等、高等教育衔接问题的深入探讨,废止大学预科的呼声又甚嚣尘上。1920年全国教育联合会第六次会议将革新学制作为提案方针之一,至第七次大会开幕前,共收到各省区关于学制改革提案11件,现将其中关于大学预科提案列表如下:

    

    由上表可见,只有黑龙江、奉天、云南三省提案建议设立大学预科,广东省则明确提出不设预科,其余省份虽未提及大学预科的设立与否,但从所有提案均建议延长中学年限至六年来看,将大学预备教育的责任转付中学,进而废止大学预科已是大势所趋了。粤省的提案更是在分析了德、英、美、法、日五国学制优缺点基础上得出了“提高中学程度,不设大学预科”等各国教育大趋势,虽仍有如陈独秀者主张大学附设预科而非中学,但改革整体学制,废止大学预科已势在必行了。

    1922年“新学制”最终废除了大学预科,中学分为初、高二级,各三年,升学预备功能由高级中学承担。但教育界人士仍对大学预科的处置议论纷纷。有绝对支持者如舒新城、胡适等,他们认为中学校兼顾职业教育与升学预备,务须设大学预科,“新学制主张废止预科,使各省的高级中学都可以做大学预科和高专预科的课程,这等于添设无数的大学、高专的预科了,这是极好的意思。”(24)也有如经亨颐者对中学教育能否承担此重任表示不安与怀疑,“新学制以初级中学、高级中学合办为原则,旧学制大学预科必须附在大学”,“新学制中等dylw.net 教育段负担实在太重,将来事实上一定高级中学独立,差不多恢复前清高等学校办法一样。”(25)李石岑则在《新学制草案评议》一文中提出由于缺乏师资,中等教育能否承担起大学预科之责令人担忧,“以现在的人才去办四年制的中学尚且失败,若居然办与高专大学预科同程度的高级中学,能够胜任吗?”“现在大学预科,大家觉得办不好,但无论如何,学生总还算能和几位大学教授接近,将来各省区的城市都设立高级中学,人才上恐怕绝对不够分配。”他认为大学预科还有存在的必要,但必须切实加以改革,若有人以为混乱新制,那么废预科之名,允许大学附设高级中学也是一种权宜办法。(26)

    取消大学预科,将升学预备功能交由高级中学负责,反映了社会、文化、教育等诸多因素的发展及影响。第一,清末高等学堂改为民初预科附设大学给地方文化教育带来了消极影响。陶行知认为,预科附设于大学“使各省忽然失掉一个文化中心,未免可惜”。(27)胡适更是将此称为“民国开国的一件大不幸的事。因为(1)各省设立大学的一点小基础,从此都扫去了;(2)各省从此没有一个最高学府了,本省的高等人才就不能在本省做学术上的事业了;(3)大学太少了,预科又必须附在大学,故各省中学毕业生,为求一个大学预科的教育,必须走几千里路去 投考那不可必得的机会,岂不是太不近情理吗?……两年的预科教育,值得这么大的牺牲吗?”(28)伴随着中等教育的发展,中学校数及中学生数的增多,将大学预备教育的职能交付各地高级中学无疑对地方教育发展更有助益。第二,新学制的制订已不再囿于日本学制,而是广泛参考了当时欧美各国学制,其中提高中学程度,不设大学预科已是各国教育的大趋势。第三,经过了清末以来近二十年的发展,各地办学意识和办学条件已获得明显改善,全国大部分省份已具备了发展高级中学的能力。

    虽然“新学制”废止了大学预科,但其“名亡实存”的状况仍持续了多年。此一现象的出现,一方面是因为大学的“强势”,另一方面则由于中学的“积弱”。“新学制”颁行后,许多大学并未响应学制要求废止预科,而是改换门庭,将预科改办称附属中学,在当时中学特别是高级中学尚不普及的情况下,各大学附中在办学历史、办学质量上优势明显,吸引了不少优质生源。有的大学则以缺乏旧制高中毕业生为由,同时开设预科、高中部,毕业后均可入大学学习。同时,设于各地的高级中学开办之初困难重重,陈兼善在《新学制高级中学的两个难题》一文中指出,新学制把中学分作两截,前半截授以切近于日常应用的学科,后半截授以研究专门学问的基础学科,把高级中学看做大学预科,致使高中功课太深;同时中学新制与大学旧制之间的脱节使得高中升学较为困难,这些都易使新学制在实施之初产生混乱。(29)“新学制”规定废止的大学预科在实践中存在了很长时间,而中学教育完全施行“新学制”的进程也因此受阻。此外,中学本身虽侧重升学,但事实上不能升学者反居多。统计数据显示,若以小学人数与专科以上学校(44000人)比较,学生能由初小以至大学者207人中仅有一人,为此一人而使小学成为中学之预备学校,中学成为大学之预备学校,未免失当。(30)不能升学的多数学生,毕业后反因无职业上预备而至失业,或学非所用,与个人生计、社会事业均有损失。1930年3月7日,国民政府教育部通令各大学,“自本年度起,一律不得再招预科生。原有预科,办至在校预科学生修业期满为止。如事实上确有困难,暂准另办附属高级中学。”(31)同年6月3日,教育部重申废止大学预科前令。此后各大学逐步撤销预科,大学预科遂真正退出学制系统。1931年,国联教育考察团来华考察,在其报告书《中国教育之改进》中就大学预科与中学的现况发表评论:“近来,各大学对于中等学校四年毕业之学生,若考入大学,当令其人预科二年,而预科之课程,大半与高级中学相同。此种办法,殊不利于优良高级中学之发展。”(32)由此可见,至30年代,高级中学、大学预科、大学三者之间仍存在彼此衔接方面的缺陷。

    中日战争爆发后,大学预科曾以一种特殊的形式——大学先修班短暂出现过。抗战期间,中小学教育受到极大破坏,为适应抗战期间的特殊要求,补救未及参加统考或参加统考而未被录取的学生,国民政府教育部于1939年9月颁发了《大学先修班办法要点》。《要点》规定了大学先修班的设置,除由教育部特设立三所(即设在四川江津白沙的大学先修班、设在安徽屯溪的苏浙皖区大学先修班、设在江西兴国的赣县大学先修班)外,还指定国立兰田师范学院、西北大学、西北师范学院、交通大学、暨南大学、西南联合大学、浙江大学、云南大学、广西大学等校开设先修班,予以大学预备训练。开办之初,由教育部1939年度国立各学院统一招生录取,然后分发到指定的先修班。还规定,先修班每班至少50人,如分发不足额时,得由学校呈请教育部核准后,招收未能升入公立或已立案之私立高级中学毕业生(不收同等学力学生),经入学试验及格后,入班肄业。修业期限一年,课程有必修和选修两类。必修课目为公民(每周一小时),体育军训(每周二小时),国文、英文、数学(各每周六至八时);选修课目为历史、地理、生物、化学、物理。学满一年,不发证书,但体格健全、学业成绩最优的50%,可免试分发各公、私立大学一年级肄业。(33)此后战区不断扩大,退至后方的学生日众,对于未考入专科以上的学生,均予以登记,先发至先修班肄业。

    抗战胜利后,教育部特设的各先修班即结束。1946年4月24日,国民政府教育部公布《国立大学及独立学院附设先修班办法》11条,规定:大学附设先修班是为了提高大学程度,大学低年级不致重修高中课程。自本学年度起,酌准国立各大学及独立学院附设先修班,招收投考未被录取的中学毕业生,修业一年,修业期满后,经严格考dylw.net 试,各科均及格者,免试升入该院校一年级。6月26日,教育部公布《国立大学及独立学院附设先修班科目表》,规定设国文、外国语、数学、物理、化学、生物、中国通史、西洋通史、中外地理等9科,国文、外国语、数学为共同必修科,其余科目分文理两组,由学生选习。(34)新中国成立后,先修班即宣告结束。

    先修班是国民党政府在战时采取的一种教育应变措施,一方面是为了那些沦陷区流亡到大后方的知识青年,使部分可资造就的人才有升入高等学校学习的机会。另一方面也为了防止沦陷区知识青年奔赴抗日革命根据地,走上革命道路,这也解释了为什么教育部特设的三所大学先修班都设在通往抗日革命根据地的交通要地。

    四

    整体而言,近代大学预科的归属问题一直影响着其发展。清末大学预科仿自日本高等学校,但二者有着较大差异。1886年,日本文部大臣森有礼颁布一系列教育法令,总称“学校令”,其中《中学校令》规定中学承担双重任务,一是实施实业教育,一是为升人高等学校实施预备教育。据此,中学校分为寻常中学校和高等中学校两级,前者每府县设一所,修业年限为五年,后者则分设于全国七个学区,修业期限为二年。森有礼设计了一条从寻常中学经高级中学最后到帝国大学的升学道路,形成一个培养“英才”的学校系统,其最终目的是为了将帝国大学建成与西方列国大学并驾齐驱的高等学府。清末大学预科虽直接照搬了日本高等学校的名称、部别、课程,但与日将高等学校归于中等教育段不同,清末大学预科被纳入高等教育段,以现在的眼光看,似乎明确了大学预科作为一个教育层级,既是 中等教育的延伸,又是进入大学正科前的准备的特殊性,但在发展过程中大学预科与中学的界限却一直混沌不明,在制度上撤销大学预科后,仍有人将清末高等学堂、民初大学预科、高级中学视为同一级学校。高级中学承担了大学预科的职能后,也承继了大学预科的高要求,致使高级中学教学内容偏多、偏难、偏深,程度偏高,究其原因,大学预科的定位与归属问题是一重要因素。

    此外,近代大学预科的发展过程存在着制度改变与实践推进的明显脱节。1902年的《钦定大学堂章程》就已规定先设预备科,但京师大学堂至1907年才实现了第一次预科招生。进入民国后,因学界对大学预科讨论的热烈与反复,制度确立与实践发展间的落差更是突出。这是由多方面原因造成的。第一,西方学制与中国教育实际状况的不适切。民国后,借鉴欧美学制成为学界选择,源自中世纪的欧美大学预科经过几百年的发展,早已与学制中的其他层级融合沟通了,或更改名称,或更改形式,于学制中不显,因欧美学制中无大学预科而主张取消者不在少数,但也有不少学者基于中国教育发展的实情认识到大学预科在中国设立的必要性与重要性。第二,高等教育发展的迅速与中等教育发展的相对滞后。伴随着高等教育的发展,建设实施专业教育的大学成为趋势,为了使大学集中精力于专业教育与研究上,兼具中学补习与大学准备的预科自然面临着脱离大学的局面,而承担预备教育的重责自然落在了中等教育肩上。近代中等教育起步较晚,发展过程中又历经政局动荡、战争频仍,先天不足加之后天发展受阻,中等教育的规模与程度有限,对完全、合格地担起大学预备教育的职责力不从心。

    注释:

    ①朱有瓛主编:《中国近代学制史料(第二辑上册)》,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1987年,第832页。

    ②陈学恂主编:《中国近代教育史教学参考资料(上册)》,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87年,第227页。

③朱有瓛主编:《中国近代学制史料(第一辑下册)》,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1987年,第497页。

    ④舒新城编:《中国近代教育史资料(上册)》,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61年,第82页。

    ⑤朱有瓛主编:《中国近代学制史料(第二辑上册)》,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1987年,第374页。

    ⑥朱有瓛主编:《中国近代学制史料(第二辑上册)》,第559页。

    ⑦朱有瓛主编:《中国近代学制史料(第二辑上册)》,第382-383页。

    ⑧朱有瓛主编:《中国近代学制史料(第二辑上册)》,第570页。

    ⑨朱有瓛主编:《中国近代学制史料(第二辑上册)》,第374页。

    ⑩陈翊林:《最近三十年中国教育史》,上海:太平洋书店,1930年,第 112-114页。

    (11)中华民国教育部编:《第一次中国教育年鉴》,上海:开明书局,1934年,第12-13页。

    (12)朱有瓛主编:《中国近代学制史料(第二辑上册)》,第581页。

    (13)潘懋元,刘海峰编:《中国近代教育史资料汇编·高等教育》,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2007年,第322页。

    (14)潘懋元、刘海峰编:《中国近代教育史资料汇编·高等教育》,第102页。

    (15)潘懋元、刘海峰编:《中国近代教育史资料汇编·高等教育》,第103页。

    (16)潘懋元、刘海峰编:《中国近代教育史资料汇编·高等教育》,第104页。

    (17)潘懋元、刘海峰编:《中国近代教育史资料汇编·高等教育》,第323页。

    (18)李桂林、戚名琇、钱曼倩编:《中国近代教育史资料汇编·普通教育》,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2007年,第298页。

    (19)(20)周春岳:《大学改制之商榷》,《太平洋》1917年第9期。

    (21)蔡元培:《读周春岳君“大学改制之商榷”》,《太平洋》1917年第10期。

预科教育论文篇8

关键词:思想政治教育;思想政治教育预测;价值;思想政治工作者

中图分类号:F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23198(2013)23003603

1预测和思想政治教育预测的含义

1.1预测

预测在汉语里的本意是“预先推测或测定”,同时它也是一个管理学术语,“预测是通过对客观事实历史和现状进行科学的调查和分析,由过去和现在去推测未来,由已知去推测未知,从而揭示客观事实未来发展的趋势和规律。”张智光教授在《管理学原理》一书中认为:“预测指的是根据客观事物的过去和现在的发展规律,借助科学的方法和手段,对其未来的发展趋势和状况进行描述和分析,从而形成科学的假设和判断。”袁认为,“预测是根据事物过去和现在的发展和状态,寻求事物发展所遵循的规律性,并借此预先推测事物未来发展和状态的一种科学认识活动。”

综合上述定义,笔者认为,预测指的是在客观认识事物过去和现在发展状态和规律的基础上,依靠一定的科学手段和方法,对该事物未来发展状态和规律进行判断,以做出正确决策的一种认识活动。可见,预测的基础是客观认识事物过去和现在的状态和规律,途径是一定的科学手段和方法,结果是对该事物未来发展状态和规律进行判断,目的则是为了做出正确决策。

1.2思想政治教育预测

人们一般所讲的思想政治教育预测主要是指思想预测,笔者在此不做特别地区分。关于思想政治教育预测的含义,秦在东教授从管理学的角度给出了解释,他在其著作《思想政治教育管理论》中指出:“思想政治教育是依据思想政治教育管理的特殊规律,从历史和现状出发,通过定性的经验分析和定量的科学计算,推断思想政治教育未来的状况和发展趋势。”唐军和李晓娟认为,“思想政治教育预测是运用预测学和心理学的基本原理,根据人的思想发展的变化的一般规律和生活方式等即发生的变化,对人的思想在未来的发展状态、动向以及对社会的影响进行推测。”

笔者认为,思想政治教育预测是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运用思想政治教育方法对受教育者过去和现在的思想状态进行科学分析,对其未来可能产生的思想状态进行合理推断的一种思想政治教育认识过程。思想政治教育预测从本质上讲只是一种手段,相比较预测本身,更为重要的是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通过运用这种手段对未来的事情进行科学、合理地统筹与安排,以应对即将发生的问题,将其中的不利因素消除在萌芽阶段。

2思想政治教育预测的时代价值

思想政治教育预测在当今社会具有鲜明的时代价值,无论是其现实作用或社会功能,还是就理论完善而言,思想政治教育预测的价值都非常珍贵。

2.1现实作用

从思想政治教育预测的含义可以看到,思想政治教育主体(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对思想政治教育客体(受教育者)未来的思想状态进行预测。要想对思想政治教育预测的现实作用有深刻的了解,首先必须准确把握思想政治教育客体的含义。一般来讲,思想政治教育的客体应包涵党员干部、教师、青少年等。

(1)党员干部。

党员干部作为国家权力的拥有者和执行者,在政治、经济、文化、教育等社会生活诸多方面扮演着十分重要的角色,其思想状态直接决定着政治行为,间接影响着国家的兴衰和社会的稳定。一个克己奉公、为民服务的党员干部可以为国家和社会创造大量财富。同样,一个损公肥私、贪赃枉法的党员干部则只会给国家和人民的利益带来损害。因此,将党员干部列为思想政治教育预测的首要对象,具有充分的现实必要性。

通过思想政治教育预测,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可以详细掌握党员干部过去和现在的思想状态,并对其进行科学的分析和论证,推断出他(她)下一阶段可能产生的思想状态。如果推断出来的思想状态积极向上,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可以引导其朝更有利的方向发展,充分发挥思想对行为的能动作用;如果推断出来的思想状态较消极,那么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可以及时采取有效措施,将该状态化解、消除在萌芽阶段,避免其可能带来的某些不利影响。比如,某官员假借出国考察之名离境,到期之后未见回国,经侦查,该官员涉嫌贪污、挪用国家公款数千万元,曾擅用职权为自身谋取私利,而其亲属均早已移民海外。办案人员了解到,该官员案发前一个月开始情绪很不稳定,神情慌张,与以往沉着、冷静的工作作风相去甚远。可想而知,该官员就是利用了这一个月为自己安排“后路”。如果当时相关人员注意到该官员思想状态上的波动,密切观察并仔细分析,可以推测出其不久之后的思想状态,进而判断可能产生的行为,完全可以使国家财产免遭损失。

所以,思想政治教育预测可以甄别党员干部队伍中的思想不纯分子,净化党员干部队伍,提高党员干部整体素质,为政务的推行提供强有力的人才支撑。

(2)教师。

教师是人类灵魂的工程师,肩负着教书育人的重要使命。教师的一言一行都有可能对学生产生深刻的影响,学生的思想、行为会在潜移默化中趋同于他们的老师。一个师德高尚、责任感强的教师,他(她)的学生往往会吸取他(她)的优点并将其发扬光大。同样,一个师德低下、素养不高的教师则只会给学生留下伤害。

通过思想政治教育预测,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可以了解教师过去和现在的思想状态,并依据一定的科学手段对该教师未来一段时间的思想状态进行推断。若推断出来的结果显示该教师思想状态不稳定,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要及时发现问题并深入剖析教师产生该思想状态的原因,力争将该思想状态可能带来的消极影响降到最低,避免给学生带来不可弥补的伤害。如震惊全国的浙江幼师虐童案,涉案教师品行败坏、师德无存,为图所谓的“一时欢乐”,对幼童进行身体上的残酷侵害,给其心理造成了极大的创伤,影响极其恶劣。事情发生之后,社会各界一致谴责涉案教师道德沦丧。笔者认为这样的悲剧也是可以避免的。试想,如果幼儿园管理者或者第三方监管者注意到该教师平常在其他方面的非正常表现,通过简单地分析就可以预想到该教师可能对幼儿造成的伤害,从而采取有效措施即时制止这类事情的发生。这个悲剧的发生,除了有涉案教师品德、素质低下的原因,更有思想政治教育预测缺失的因素。

所以,思想政治教育预测可以促进教师道德水平的提高和职业素养的加强,为建立一支有责任、有道德、素养高的教师队伍提供保障。

(3)青少年。

青少年是国家的未来和民族的希望,理应受到社会各界的关注与呵护。中国近代史上著名的政治家、思想家、教育家梁启超在《少年中国说》一文中慷慨激昂,歌颂了少年的朝气蓬勃,寄托了他对少年中国的热爱和期望。这里说的少年对应着当代的青少年。他写道,“少年智则国智,少年富则国富,少年强则国强,少年独立则国独立,少年自由则国自由,少年进步则国进步,少年胜于欧洲,则国胜于欧洲,少年雄于地球,则国雄于地球。”可见,对青少年的教育意义重大而深远。当今各种青少年问题不断凸显的现实也迫切要求加强对青少年的思想政治教育,在实际工作中思想政治教育预测可以起到较为显著的作用。

通过思想政治教育预测,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这里主要指教师和家长)可以详细掌握青少年过去和现在各个阶段的思想状态并探索其内在规律,从而准确预测出青少年未来一段时间内的思想状态变化,根据预测的结果采取有针对性的应对措施以趋利避害。比如,少年违法犯罪案件时有发生,不少案件手段残忍、情节严重、影响恶劣,让人触目惊心。人们不禁反思,到底是怎样的教育让孩子们走向违法犯罪的深渊。笔者认为,教师和家长应对此负大部分责任。孩子由于年少不懂事,缺乏必要的社会经验,对社会不良诱惑抵制力差,很容易冲动,从而做出不理性的事情。教师应切实担负起育人成才的责任,家长应认真履行好家庭熏陶的义务,学校和家庭之间应建立良性、高效的联动、沟通机制,及时掌握孩子思想动态并反馈信息,使孩子处在一个科学、合理的监控体系中。应建立学生思想动态数据库,实时更新并通过技术手段预测孩子将要产生的思想状态。教师和家长一旦发现孩子思想、行为异常,应立即采取措施避免事情恶化。再如,对当代青年大学生的教育也是思想政治教育的重点和难点问题。由于其特殊的社会角色和独特的自我特征,大学生群体的发展受到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当前,在各种价值观念和道德观念激烈碰撞、互相融合的时代背景下,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压力和难度很大。而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长期以来预警意识不强,对可能出现的苗头性和倾向性问题认识不深刻,往往是在问题发生了之后进行事后补救,充当消防员的角色,未能使思想政治教育的预测功能得到充分发挥。在青年大学生违法犯罪案件层出不穷的背景下,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要善于发挥思想政治教育预测的作用,做好大学生的思想预测工作,详细掌握大学生的思想状态变化,及时对大学生未来一阶段的思想状态进行准确预测并采取有效措施应对,保证大学生健康、科学发展。

所以,思想政治教育预测可以监控青少年思想状态变化过程,引导青少年树立、形成积极、向上的思想状态,保障青少年健康发展。

2.2社会功能

除了现实作用,思想政治教育预测还具备一定的社会功能。

(1)推动社会发展。

思想政治教育预测可以使社会各行各业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详细了解员工思想状态并对其进行科学分析,推断其将来可能产生的思想状态。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可以对员工未来思想状态中可能会导致工作效率降低和工作业绩减少的部分进行有针对性的处理,从而提高员工的工作积极性和绩效水平,最终推动行业发展和社会发展。比如某公司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注意到一个员工连日来业绩下滑非常严重,情绪十分不稳定,甚至还有悲观厌世的态度倾向。经过仔细分析和调查,工作人员了解到该员工可能是因为接受不了和恋人分手的事实才有如此表现。了解了这个情况之后,本着以人为本、体恤员工的精神,工作人员对其进行了细心、深入的开导,引导其树立正确的交友观,鼓励其在公司大舞台充分发挥自己的才干,不断提升自身素质。半年之后,该员工业绩跃居公司第一,为公司创造了相当多的财富。通过思想政治教育预测,公司不仅避免了员工思想失常可能导致的工作损失,还发掘、培养了一个优秀的人才,为自身创造了巨大的经济效益。

(2)维护社会稳定。

此外,思想政治教育预测还具有维护社会稳定的功能。通过预测,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可以推断某一个体或某一群体可能即将产生的思想状态,从而消除其中的不稳定因素。比如,某乡镇政府了解到当地某村部分村民因为征地补偿问题与开发商之间矛盾尖锐,联想到该村村民为此问题曾扬言进京上访,考虑到事情的严肃性和严重性,政府派专门工作人员主动出面调解。经过耐心沟通与劝导,双方就具体纠纷达成了一致意见,从而成功规避了的发生,维护了社会的稳定。这正是思想政治教育预测发挥作用的结果。

2.3理论完善

思想政治教育预测的发展有一定的条件。综合以往学者们的研究,笔者认为,马克思主义哲学是思想政治教育预测产生的理论基础,而控制论科学和预测科学的发展则为思想政治教育预测的发展提供了现实的理论支撑。以往的思想政治教育实践往往着重于事后疏导与反思,比较科学的思想政治教育实践也只是在事后疏导与反思的基础上加入了事中跟踪,而事前预测则经常被忽视,这在新时期显得非常不合时宜。

思想政治教育的实践要求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高度重视思想政治教育预测的作用。如果置思想政治教育预测于不顾,过分强调思想政治教育事后的补救功能,这就违背了思想政治教育的主动性和过程性原则,不利于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有效开展。科学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机制应该遵循“以事前的预测为基础,以事中的跟踪为支撑,以事后的疏导为补充”的原则,尽量将问题消除在预测阶段,问题的苗头一经发现立即解决,不让其有进一步发展。因此,加强思想政治教育预测工作,促使思想政治教育实现由“消防员”到“预报员”的角色转变,有利于丰富和完善思想政治教育理论,使之更好地指导思想政治教育者开展工作。

参考文献

[1]张智光.管理学原理[M].南京:东南大学出版社,2002.

[2]秦在东.思想政治教育管理论[M].武汉:湖北人民出版社,2003,5.

[3]张胜芳.论思想预测在思想政治教育中的运用[J].理论与改革,2003,(05):9799.

[4]袁.论思想政治教育中思想预测的理论、原则与方法[J].求实,2004,(01):8384.

[5]袁.论思想预测的理论基础[J].求实,2005,(02):8082.

[6]唐军.论思想政治教育中思想预测的运用[J].南方论刊,2006,(10):4748.

预科教育论文篇9

[关键词]少数民族 预科生 政治认同教育

[作者简介]张文洲(1965- ),男,河北黄骅人,河北师范大学民族学院,副教授,硕士,研究方向为思想政治教育;刘海英(1978- ),女,河北石家庄人,河北师范大学民族学院,讲师,研究方向为民族教育。(河北 石家庄 050091)

[基金项目]本文系2012年度河北省社会科学基金项目“河北省少数民族大学生政治认同教育研究”(项目编号:HB12JY075)的阶段性成果和河北师范大学基金项目“少数民族预科生政治认同教育探索”(项目编号:W2009Q33)的研究成果之一。

[中图分类号]G64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3985(2012)35-0049-02

少数民族生作为我国民族地区重要的人才资源,肩负着建设祖国和民族地区经济社会发展的重任。他们的政治认同,不仅事关人心向背,而且事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未来发展与前途命运。因此要特别重视他们的思想政治教育和政治认同教育。

一、问题提出及意义

马振清先生提出:“政治认同,是指人们在社会政治生活中产生的一种情感和意识上的归属感,它与人们的心理活动有着密切的联系。在政治社会化过程中,人们依据一定的政治态度、政治目标确定自己的身份,把自己看做是某一政党的成员、某一政治过程的参与者或某一政治信念的追求者等,并自觉以组织及过程的要求来规范自己的政治行为,与这个政治组织保持一致,支持这个组织的路线、方针、政策,这就是政治认同。”①“大学生政治认同,是指大学生在社会政治生活中对现实政治体系及其运作所产生的感情和意识上的归属感以及与政治体系保持一致的价值取向和相应的行为活动。”②

少数民族预科生刚刚结束高中生活,正处于政治价值观、政治意识和政治心理尚未成熟时期。他们具有年龄较小、民族成分复杂、敏感问题多、管理周期短、生活节奏快等特点,受知识水平和社会经验不足的影响,容易产生政治认同模糊现象。少数民族预科生作为我国民族地区重要的人才资源,是少数民族地区的精英阶层,肩负着建设祖国、维护稳定团结和民族地区经济社会发展的重任。他们对党的理想信念、方针政策、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及对国家、政党、政体的认同,不仅在当下事关人心向背,政治稳定,而且事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未来发展与前途命运。

二、研究方法及调研对象

本次调查采取匿名问卷的形式进行,对河北省10所高校2011级少数民族预科生进行了问卷调查。预科学生是来自河北省内的少数民族,以满族、回族、蒙古族为最多,有近10个民族,多为散居,与大部分汉族学生一样接受较高质量的学校教育,且以汉语教育为主。预科学生都参与统一高考,有部分学生高考分数高于省重点线,为了选择更理想的学校和专业多读一年预科。河北省2011级少数民族预科生共有591名,发放调查问卷119份,收回119份,有效问卷117份,有效问卷占河北省少数民族预科生总数的近20%。其中,满族学生90人,回族学生20人,蒙古族学生7人;党员8人(包括预备党员6人),团员108人,群众1人;文科学生43人,理科学生74人。

三、调查结果与分析

调查表明,少数民族预科生普遍积极、健康、向上。他们拥护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关心祖国的前途命运,高度认同党和国家的方针、政策,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发展前景充满信心,对国家未来发展趋势表现非常乐观。

(一)少数民族预科生政治认同的主流积极向上

1.拥护中国共产党领导,愿意加入党的组织。在调查中,受访学生普遍拥护中国共产党领导,认同党执政的合理性、执政地位的合法性、人民选择的必然性。坚信只有坚持共产党的领导和执政,中国才能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中华民族才能实现伟大复兴。在问到“你对中国共产党的态度”时,76.4%的同学表示“热爱并积极争取加入”。在问到“你对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的认同程度”时,78.6%的同学表示非常认同,15.4%的同学表示比较认同。在进一步问到“对马克思主义在当代中国的看法”时,82.9%的同学认为这是科学的理论,需要与中国实际更加紧密的结合。

2.对党和国家的方针、政策的认同程度非常高。改革开放以来,党在总结历史经验和新的实践的基础上,逐步形成了党的基本理论、基本路线、基本纲领和基本经验,形成了一整套方针政策。调查显示,少数民族预科生对党和国家方针、政策,具有很高的支持率和认同度。在问到“你对以下党和国家的方针、政策的认同程度”时,84.5%的同学表示非常认同和比较认同“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 83%的同学表示非常认同和比较认同“坚持以人为本走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道路”; 76.1%的同学表示非常认同和比较认同“人民代表选举制度”。

3.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发展前景充满信心。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就是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立足基本国情,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坚持改革开放,解放和发展社会生产力,巩固和完善社会主义制度,建设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调查显示,学生对党和国家发展方向、发展道路、发展政策具有很高的支持率和认同度。当问到“你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发展前景所持的态度”时,83%的同学表示充满信心。

4.热爱祖国,愿为国家和社会作贡献。国家繁荣、民族进步、社会和谐是大学生成就事业、实现自身价值的前提,调查中,少数民族预科生能够把个人的前途命运与国家、民族的前途命运紧密相连,愿为国家为社会多作贡献。当问到“作为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你感到”,有82.5%的同学回答非常自豪。问到“你如何看待我国是各族人民共同缔造的统一的多民族国家,各民族的前途命运与祖国的前途命运始终紧密的联系在一起”时,58.9%的同学表示非常认同,35.1%的同学表示基本认同。当进一步问到“如果国家突然遇到危险或困难,你会”,77%的同学明确表示“可以献出一切”或“尽最大力量”。

5.关注时政,对国家未来发展趋势表现得非常乐观。调查中,发现少数民族预科生十分关心时政 、社会和经济等。他们对国际、国内的重大问题和国计民生等高度关注。当问到“你最关注那些新闻”时,回答前三位的分别是:关注时政的同学占38.9%;关注经济的占13.9%;关注社会的占13.6%。进一步问到“请你对我国未来发展趋势做出判断”时,达88.9%的学生认同“经济持续、快速、健康发展”, 79.5%的学生对“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充满信心。

(二)少数民族预科生政治认同存在的某些问题

1.求学深造的内动力有些缺失和被动。少数民族预科生也曾在高考指挥棒的作用下,在父母的期盼中,一切为了高考,死读书,求高分。他们求学的动力难免产生偏差,学习处于被动状态。踏入预科阶段,对于为什么学、为谁学,思想上认识还不深刻。当问到“你求学深造的最大动力是”,除有21.4%和22.2%的同学回答“更好地为国家和社会进步作贡献”“成才的愿望”外,还有26.6%和11.9%同学回答“父母的期望”“就业的压力”,另有17.9%的同学回答“其他”。

2.对我国现行民族政策、宗教政策和本民族发展了解程度有待深入。一些同学对我国的民族政策和宗教政策了解较少。在问到“你了解我国的基本民族政策和宗教政策吗?”有15.5%的同学回答不太了解。对“您会经常花时间去了解本民族的历史、传统文化和风俗吗?”竟有21.3%的同学回答“不会”。 因此,学校应该加强课堂主渠道教育作用的发挥,配合思想政治理论课等形式,宣传民族宗教政策。

3.部分同学的现象应引起重视。当代大学生信仰已呈多元化。调查中,部分同学存在浅显和迷茫的,主要是佛教、伊斯兰教和天主教。但他们对宗教的认识、了解程度不深不透,人数较少,实际上并不具有完全意义上的宗教信徒的信仰特征,而是通过,得到心灵慰藉和精神解脱。应通过广泛宣传马克思主义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基本原理、基本观点,发挥校园文化的育人功能,帮助和引导学生增强识别和抵制唯心主义、封建迷信及各种伪科学的能力。

4.少数同学政治素质有待提高。通过调查,发现极少数同学存在政治冷漠、政治价值观缺失等现象。有些同学理想信念淡化,对中国共产党和马克思主义信心不足,对改革开放表示怀疑。如问卷中,有5.9%的同学认为党内存在腐败,不想加入党组织;有5.9%的同学认为马克思主义理论不适合中国国情;有8.7%的同学对改革开放是否有必要表示怀疑。说明这部分同学视界狭窄,政治价值观有所缺失。不仅要大力提高他们的科学文化素质,更要大力提高他们的思想政治素质。

四、思考与对策

根据少数民族预科生年龄特点、心理特点、民族特点和政治思想状况,对少数民族预科生采用多种手段加强思想教育和政治认同教育。

(一)以思想政治理论课为重点,加强学生政治认同教育

少数民族预科生处在中学与大学的过渡中,中学的思想政治理论课或多或少存在“满堂灌”“填鸭式”的教学方法以及倾向高考的教学。问卷中,在问到“影响你人生观、价值观、世界观形成的最大因素”时,45.4%的同学回答社会现实的影响,37.6%的同学回答家庭教育,只有5.2%的同学回答学校思想政治教育。因此,以思想政治理论课为重点,加强少数民族预科生思想教育和政治认同教育十分必要。

“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是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主渠道,一方面提高大学生的政治素质;另一方面培养大学生的政治认同,对促进大学生提高政治鉴别力、增强政治敏锐性、树立正确的政治价值观具有特殊作用。”③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在培养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和接班人的工作中具有重要地位和作用。教育的重心应该引导学生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下,凝聚他们建设国家、奉献社会的热情、智慧、力量,激励他们的社会责任感和历史使命感。党的十七届六中全会进一步提出要深化文化体制改革,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精髓……要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引领社会思潮……以提高思想政治素养为根本,推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进教材、进课堂、进头脑。”④教学中,要增强课程的针对性、实效性和吸引力、感染力,努力把道理讲清、讲深、讲透,讲到大学生心坎里去,让大学生信服,帮助大学生正确认识我国社会现实问题,从而正确理解党和国家的路线方针政策。

(二)以理想信念教育为核心,增强学生政治认同

理想、信念,是一个民族、一个国家的精神支柱。一个政党、一个国家、一个民族,只有确立了共同的理想信念,才会有强大的凝聚力和向心力。要引导学生“深刻认识中国共产党领导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历史必然性和优越性……自觉把个人理想融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之中”⑤。当前,预科生正处于理想信念成型期,思想活跃,自尊意识突出,成才愿望强烈。虽然他们理想信念方面主流是健康向上的,但是,伴随着经济全球化进程的日益发展,潮水般涌入的各种文化思潮和价值观念冲击着他们的思想,某些腐朽落后的生活方式侵蚀着他们的心灵。为此,强化预科生理想信念教育是当务之急。

加强少数民族预科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核心是理想信念教育, 重点是爱国主义教育。“爱国主义是人们忠诚、热爱、报效祖国的一种集情感、思想、意志于一体的社会意识形态,是在人类社会历史进程中形成、发展、巩固起来的一种团结凝聚国家和民族、推动历史发展的强大的精神力量,也是调节个人与国家民族关系的基本政治、道德和人生价值规范。”⑥爱国主义是中华民族最深厚的思想传统,最能感召中华儿女团结奋斗,要广泛开展民族精神教育,大力弘扬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社会主义思想,增强民族自尊心、自信心、自豪感。要进一步加强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建设,使之成为弘扬培育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的重要课堂。

(三)以少数民族预科生为本,注重教育的针对性和实效性

少数民族预科生由于生长、生活环境的不同,形成了特有的民族性格、生活习俗、思维方式、语言文化和传统等。对他们进行思想政治教育一定要注意民族性,即尊重他们的情感意识、风俗习惯等。在学生工作上重视少数民族预科生的实际困难,在政策上给予倾斜性对待。“如在分配国家助学金、勤工助学岗位时给他们保留一定比例的名额,以解决少数民族大学生的经济困难。保证学生会、党团组织里有一定的少数民族预科生干部,使他们能够实现自身价值。”⑦另外,利用爱国主义教育活动,“学雷锋为民服务周活动”“青年志愿者行动”以及举行日常的升降国旗和奏国歌仪式等,都能卓有成效地强化公民意识和国家意识在少数民族预科生心中的印象。

(四)以媒体技术为手段,创新政治认同教育的方法与途径

充分认识新媒体对学生的影响,积极探索把握利用好互联网和新兴媒体,加强网上舆论监督,唱响网上思想文化主旋律,占领网络信息制高点。积极利用个人博客、BBS、QQ、MSN、微博等新媒体技术为思想政治教育服务。在传播形式上,充分运用互联网和新兴媒体等先进手段进行政治认同教育,采取“网上”“网下”相结合,使思想教育方式更贴近学生的需求。

[注释]

①马振清.中国公民政治社会化问题研究[M].黑龙江:黑龙江人民出版社,2001:25-26.

②③商存慧,樊荣.加强思想政治理论课对大学生政治认同的引导[N].人民日报,2011-3-29.

④⑤中共中央关于深化文化体制改革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Z],2011-10-18.

预科教育论文篇10

关键词:教育科学 量化研究 文献研究 思辨研究 质化研究 

 

教育学科理论和体系的建构,依然是今天教育研究者的一项重要使命。教育学学科界限的模糊性,决定了其研究方法的多样性和复杂性,研究方法的科学性则是教育科学理论建构的根本有效路径。 

 

一、教育科学研究方法的多样性及其分类 

 

如果将教育学科归为社会科学范畴的话,那么,社会科学研究中最基本的研究方法即量化研究、质化研究和文献研究方法,理应成为教育学科研究中的重要研究方法和手段。而思辨研究依然会是教育学科研究中一种不可或缺的研究方法,因为教育研究者面对的是一个有意义的、价值关涉的教育世界,教育学科所蕴含着的人文精神和人性特质,使它与人文科学有着天然的联系。 

因此,教育科学研究方可归纳为四大基本类别:量化研究方法(实验法、定量调查法、数理分析和测验等)、质化研究(人类学方法、定性调查法、个案研究法)、文献研究方法(历史研究法、比较研究法)和思辨方法(注重纯粹的逻辑推理的一种哲学思辨)。虽然,量化研究与文献研究、定性调查法等一样,都具有一定的科学属性,具有可积累性、可修正性等特征;都强调对资料数据的科学收集和有效占有,通过严密可靠的数据资料为寻求事物间的规律性联系和科学性结论提供必要的事实和依据(当然,量化研究通过观察、调查和测量所得出的相关数据属于第一手资料,历史研究和比较研究中的数据则主要来自于文本,属于第二手资料),但由于研究技术、手段、方法的差异性,决定了它们属于不同的研究方法类型。 

 

二、量化研究的广泛使用是教育科学研究日趋成熟精细的标志 

 

广义上的实证研究包含量化研究和质化研究。学者张红霞认为,实证研究可以是定量的,也可以是定性的。比如,个案研究如果能把每一步操作都详细地记录下来,就可以认为具有一定程度的可重复性。而我们这里所指的量化研究属于狭义上的实证性研究,即主要以实验、调查、测验和数理分析等自然科学研究方法进行的实证性研究。实证性研究作为社会科学的一种研究范式,倡导将自然科学实证的精神贯彻于社会现象研究之中,主张从经验人手,采用程序化、操作化和定量分析的手段,使社会现象的研究达到精细化和准确化的水平。 

20世纪初,德国学者梅依曼和拉伊力倡把教育研究从哲学思辨传统中脱离出来,走科学化、实验化的路径,要求通过科学的验证来发现和陈述事实,提出只有通过实验与观察,在有意识地简化要素条件下研究教育现象中各种复杂的因果关系,教育学才能成为一门科学。 

一个多世纪以来,社会科学的各种理论、方法与技术蓬勃发展,研究方法日趋精细,并陆续引入教育研究领域,促使教育研究呈现出不同的取向和形态。从西方教育科学的发展历程看,教育科学对实证研究方法的借鉴、吸收是其发展和成熟的重要标志。教育研究者通过对教育实践中各种数据的调查、分析,通过对文献研究、质化研究、思辨研究等多种研究方法的综合运用,对教育实践中的众多实然问题给予问答,并进行了理论上的有益探索。 

以教育管理学的发展为例,自20世纪50年代以来,伴随着教育管理理论的兴起,教育管理科学论成为美国教育管理研究的一个主流性理论学派。“教育管理科学论将自身奠基在逻辑实证主义的基础上,强调教育管理研究立场的价值无涉,强调教育科学理论的描述、解释和预测功能,强调教育科学理论的可应用性、可操作性,强调量化研究,重视测量、数据统计,强调观察、实验的重要性,偏爱用图标和模型说明问题”。尽管教育管理科学论在20世纪70年代后遭到了教育管理主观论和价值论的挑战,然而,纵观今天美国和欧洲的教育研究,量化研究方法依然占据着研究方法的重要地位。 

马尔科姆·泰勒在分析了欧洲2000年出版的最具代表性和影响性的17种英文高等教育专业期刊上发表的文章后得出结论:在高等教育研究中,占主导的只有三类研究方法,分别是:文献分析(37%)、多变量分析(26%)以及访谈(17%),这三种研究方法占到文章数的80%之多,即文献研究方法、量化研究方法、质化研究分别占据了发表文章的37%、26

[1] [2] [3] 

%和%。马尔科姆还认为,这种现象并不奇怪,因为在所有的社会科学研究中,像文献评论、问卷调查和访谈这些方法都非常普遍。 

从我国教育研究的现状看,国内主要教育类期刊上发表的文章所采用的研究方法,大多是马尔科姆所指的诸如概念分析、批判和现象学等思辨类型的研究方法,而关于量化研究方面的文章内容比较单一,比如,调查问卷类文章主题主要集中在学生经验方面,诸如大学生就业、创业、学习等。有学者在分析《教育研究》所发表的文章后指出,它共登载的篇研究论文中,主要以思辨、历史文献分析、比较研究等方法完成的论文为主,占.%,其中思辨类论文达篇,又占有绝对优势(%)。采用“定量方法”或自然科学方法完成的调查报告、实验报告和数理分析研究论文共计篇,仅占.%。 

 

三、量化研究的运用与效用范围 

 

在教育领域中,量化研究要求研究者事先建立假设并确立各种关系变量,通过概率抽样的方式选择样本,使用经过检测的标准化工具和程序采集数据,同时将事物在某一时刻凝固起来,对数据进行分析、验证,建立不同变量之间的相关关系,必要时使用实验干预手段对控制组和实验组进行对比,进而检验某种关于事物客观规律的理论假设。在研究过程中极力排除研究者本人对研究的影响,尽量做到价值中立。由于量化研究所具有的客观性,以及具有明确、具体的操作程序、可验证性和可重复性等特征,它在宏观研究、因果分析、规律性和趋势性问题的分析、描述、预测及验证方面,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 

从马尔科姆对高等教育文章研究方法特点的总结看,采用量化研究的文章主要集中在系统政策、课程设计、高等教育评估和评价、学生经验等研究层面和主题方面,关于教学质量、院校管理等研究则较多采取了混合研究方法。由此可见,教育科学中的量化研究适用于下述研究。()适合于宏观研究。即比较适合于教育政策、教育规划和教育预测方面的研究,适合在宏观层面上对事物进行大规模的调查和趋势性的特征预测,通过教育现象的平均情况和抽样总体的代表性,以求发现问题或提出解决问题的新视角。()适合于对教育现象进行数量化的因果分析和相关分析,发现趋势性的因果规律和相关规律。例如,研究高等教育经费投入与GDP之间的数量关系、专业结构与经济结构的相关性分析等。()适合于课程改革、教育评估和评价、学生发展等方面的评价、描述和预测性研究。通过观察、实验、测量,将数据加以分析和归纳,发现和推断具有代表性的、可推广的特征和模型。()能够证实或证伪已形成的理论假设,并不断地修改或完善已有的理论假设。比如,学习心理领域的许多理论就是通过验证或证伪方法发展起来的。

信度和效度是关系到量化研究结论准确和普遍意义的关键性要素,而无论是观察、实验、测量、数据统计,还是用图标和模型说明问题,其设计和研究难度都比较大,对研究者有很高的技术要求。因此,研究者除了需要具有严谨规范的求实精神、较强的演绎归纳分析能力外,还需要对研究问题能够给予合理假设,需要具有一套完备的操作技术,包括抽样方法、资料收集方法(如问卷法、实验法)、数字统计方法(如描述性统计、推断性统计)等。研究者不仅要找到一个合适的样本或者选题值得进行大样本调查,同时在问卷设计、样本选择、信度和效度检验、分析工具、分析深度、合作沟通等诸多方面都应具备科学的态度和较高的专业水准。 

 

四、基化研究的优缺点辨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