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技术教学法论文十篇

时间:2023-04-06 09:34:50

信息技术教学法论文

信息技术教学法论文篇1

角色扮演法是教学活动中互动效果较好的一种教学模式,许多教师运用这一模式组织学生开展学习活动,课堂生动效果明显提高,突破了传统课堂沉闷的状况,让学生的学习活动更具趣味性。在初中信息技术教学中,笔者结合教学设计开展了这一方面的研究,给予学生角色扮演的机会,让学生在这样的平台上进行学习研究活动,有助于学生学习兴趣的提高,加深了理解效果。笔者在信息技术教学中运用角色扮演法,鼓励一部分学生走上前面讲台操作主机,代替教师进行教学活动。在这样的教学环节中,学生成为了“小老师”,为了能够胜任这一项工作,学生需要在课前进行提前学习,深入研究并把握其要点,这样才能够在课堂教学中运用自如。例如在文字排版与设置等内容的教学中,笔者安排了学生进行教学,从页面设置、字体字号以及行间距、字间距的设计,由学生进行讲解与操作,小老师带领学生一起开展学习研究活动,学生学习的热情明显提高,整个教学活动洋溢着浓厚的氛围,大家一起探究,较好地掌握了操作要点。在角色扮演教学法运用中,笔者一方面在课前精心设计,安排人员,另一方面鼓励学生踊跃争当小老师,以竞争模式选择人员,让学生充满竞争的欲望和浓厚的情感,对学习的参与效果更为明显,同时也增强了对学习内容的理解与掌握效果。

二、组织开展合作学习,以情境增强教学互动效果

新一轮的课程改革明确提出了要以学生为主体,我们作为教师在教学活动中更应该为学生设置载体和提供操作平台,把课堂变为学生自主合作与探究学习的大舞台,尤其是对于信息技术这样的学科而言,更要体现出学生自主合作学习模式。笔者在信息技术教学中,创设积极的情境组织学生进行合作学习。学生在这样的学习模式中,具有了自主思维与合作研究的平台,依靠自己的努力和同学的合作来加深理解,可以牢固掌握学习要点。例如在电子邮箱内容的教学中,笔者布置学生进行了预习,然后在小组内针对电子邮箱申请的步骤、使用的方法等内容进行自主合作学习活动,这一章节的内容依靠学生的学习研究,基本可以掌握其要点。最后安排学生交流具体的申请与使用步骤,并进行操作演示,大家一起讨论和巩固,进行学结活动,圆满完成了学习任务。在这样的教学过程中,教师原则上不进行讲解,只是对学生的学习过程进行点拨,主要是依靠学生的自主学习来实现学习难点的掌握与重点的巩固。实践证明,将自主合作学习模式运用于信息技术教学工作,能够让学生在学习活动中具有充分的参与机会,大分小组研究实际操作的程序与注意点,讨论解决学习过程中遇到的一些问题,调动了学生的学习主动性,也增强了教学理解的效果,从而提升了学生信息技术综合素养。自主合作的浓厚情境为信息技术教学增强了吸引力,是促进互动深入以及增强教学有效性的重要基础,广大教师应当充分发挥其作用。

三、结束语

信息技术教学法论文篇2

WebQuest是美国圣地亚哥州立大学的伯尼·道奇(BernieDodge)等人于1995年开发的一种课程计划。WebQuest是“Web”直译为“网络”,“Quest”是“寻求”、“探索”、“调查”的意思,组合在一起的“WebQuest”现在并没有一个给予它的汉语名词,直译为“网络探索”。WebQuest这种“网络探索”不是网上冲浪,它是一种“专题调查”活动,在这类活动中,部分或所有与学习者互相作用的信息均来自互联网上的资源。根据这一意思我们可以把它译为“网络专题调查”。例如,我们设计出一个关于“黑客”主题的WebQuest课程,让学生调查由于计算机黑客造成的破坏和损失以及各国针对黑客犯罪而制定的相关法律,对我国的信息安全问题提出建设性意见。这样学生不但知道了什么叫“黑客”,消除了青少年中经常存在的对黑客的盲目崇拜心理,还认识到了信息安全的重要性。这种基于网络的探索式学习,可以有效地激发学生的兴趣,并能够使学生在学习中的主导地位更加突出。

2WebQuest教学法分析

WebQuest的任务相对统一,在网络环境下,学习方式要以主题为中心,由教师引导以任务来驱动学生进行自主探究学习。活动过程是开放性的;教师依据一定的框架建立了自己的WebOuest课程网页,将那些学生感到无从下手的大问题分成一个个小的任务,并将它们根据一定的规律“搭建”起来,引导学生循着一定的思路探究下去,逐渐形成一套自己的思维模式。

WebQuest是一种任务驱动式的学习方式。在完成任务的过程中,要求学生分析利用各种网络资源,通过独立或者协作方式找出解决任务的方法(该方法是课本所没有的),并付诸实施。在这期间,学生对问题的认识逐渐从感性上升到理性。WebQuest能激发学生和老师的兴趣。在资源丰富的网络中,针对需要解决的任务,学生可以充分发挥想象力,提出各种解决方案,而不必受课本或课堂的约束。教师在设计WebQuest时,可以采用与课本完全不同的资料,使学生通过新的方法建构知识,达到与课堂教学相同的目标,并获得好的教学效果。

WebQuest是虚拟与现实的结合。它以Internet的虚拟空间为资源基础,却以现实世界的问题为任务。要求学生超越对现实世界的认识,在虚拟世界中分析和评价各种资源,寻找解决问题的方法(由于任务来自现实世界,故其解决方案必须是现实而可行的)。

3教学程序

一个WebQuest必须包括绪言(Introduction)、任务(Task)、过程(Process)、资源(Resources)、评估(Evaluation)、结论(Conclusion)等6个部分(关键属性)。除此之外还可以有诸如小组活动、学习者角色扮演、跨学科等非关键属性。下面以excel教学中制作图表一课为例来设计案例:

3.1绪言(Introduction)。“绪言”部分的目的主要有两个方面:给学习者指定方向;通过各种手段提升学习者的兴趣。随着人类活动的加剧使得二氧化碳等有害气体大量排放,造成全球变暖等气候环境变化,已是万夫所指,二氧化碳浓度逐年升高,地球的平均温度变得越来越高,更强的温室效应会导致海洋升温,致使部分冰川和冰融化,使海平面升高。二氧化碳作为最主要的温室气体之一,有资料显示,全球大气二氧化碳浓度已从工业革命前的280ppmv升高到现在的370ppmv,且仍然以每年0.5%的速度递增。预计到2050年前后,将达到450~550ppmv之间。我们开始担忧大自然会对人类的所作所为进行报复,然而现在更多的是要呼吁全社会保护人类的生存环境。

3.2任务(Task)。可参考以下网站:/zjtg/societyDiscussion/200711/t20071128_172287.htm。/20070308/n248587436.shtml。找出美国、日本、南非、德国、中国各国的二氧化碳排放量:首先在EXCEL统计出各国二氧化碳数据,然后对数据进行分析选择图表样式,制作出图表;并用各国国旗标出其排放量;要降低二氧化碳排放量,保护人类的生存环境,各国都采取了那些措施;作为一名学生我们应该做些什么来保护我们的环境。

3.3过程(Process)。①课堂小组分工,六个人为一组。②内容分为三个版块:一是通过网络探索找出以上各国二氧化碳的排放量;二是各个国都采取了哪些措施;三是我们怎样从自身做起保护环境。(此版块可作为讨论题)。③在Excel中设计表格,列出数据。④对表格数据中进行分析,确定图表类型。⑤通过分析各国措施,归纳出主要内容。⑥同学们要采取什么行动保护生存环境。

3.4资源(Resources)。教师给出的参考网站事先已查找过,能帮助学习者完成任务。资源经过了预选,以便学习者能在主题上集中注意力,而不是漫无目的地网上冲浪。需要说明的是给学生的资源并不限定在网上,也可以包括非网上的资源。没有道理说一个WebQuest的资源中不可以包括教科书、录音带、与他人面对面的交流。

3.5评估(Evaluation)。显然,如果我们要证明用网络来学习的花费是值得的,我们需要能够测评学习结果。各组长展示本组作品,教师给出评价指标。作业评估分为三个大的方面:①在完成任务过程中表现出来的能力(20%);②研究成果的质量(60%);③团结合作精神(20%)。

3.6结论(Conclusion)。通过对大家作业的评估,我们知道了各国的二氧化碳排放量的数据,并且对数据进行了分析,从数据来看,是在逐年下降,并且各国也给出了环境保护的各项措施,大家想一想,作为一名学生,我们在日常生活中应该怎么做,才能为保护我们的地球环境尽一份力?

信息技术教学法论文篇3

上课时,首先给学生演示“成品”,如一期小报,一张统计表,一幅图画等,然后边演示边讲授做“成品”的步骤,过程中涉及了需要学生掌握的知识点。在一节课的45分钟里,仅用10分钟讲授和演示,剩下的时间统统给学生上机练习,我来辅导答疑。每一节课都要求学生学会几个技巧,完成一个阶段内容,也就是一个“成品”或“半成品”。学生在操作中遇到问题,教师答疑并提醒全体注意,这样,每节课的教学目标明确,任务清楚,循序渐进,学生操作及时,学有所得。

1、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

动机是“为了什么”,目的是“达到什么”,没有动机的活动是不存在的,我在教学过程中以任务促使学生形成动机,进而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例如,上课演示“奥运五环旗”,让学生一模仿二发挥。这节课设置的任务符合学生的实际,多数学生都关心奥运会,非常熟悉五环旗,一看就有兴趣;另外,应用的技巧难易适当,即复制和粘贴,多数学生很快能学会,只要教师在讲授步骤中特别注重知识点的把握,学生在自己画时就能抓住重要步骤,发挥出学习的主动性。

2、满足学生的求知欲望

作为教师演示的课件,一定要在课前精心设计制作,才能达到“任务驱动”的目的。这时,教师演示讲授操作步骤,尽管“全体广播”使学生只能用视觉、听觉,不能操纵计算机,但是教室里鸦雀无声,竟没有一个人不是全神贯注盯着显示器的屏幕,这时的学生求知欲望最强,他们迫切地想知道、想学会这引人入胜的动画是怎么做出来的,也就是说,“任务驱动”创设着一种适当的情境,引起了学生的认知的冲突,使学生产生了一种悬而未决的求知欲,从而激发了学生的求知热情。

3、给予学生成就感

教学目标的实现,不仅包括教学思路、教学过程,还有教学效果。计算机学科必须动手的特点,使教师的教法不可以纸上谈兵,也使计算机的考试不适于死记硬背。“任务驱动”让学生在每一堂课上为着“任务”、为着制作一件“成品”或“半成品”去动手操作,去克服遇到的各种困难,比如,想让五环互相环套,却涂抹了圆的一部分弧;想嵌入几个漂亮的汉字,却一个字都输不上去等等,逼你提问题,去寻找解决问题的技巧。当大功告成,一种收获的喜悦、一种成就感油然而生,立刻又在考虑:“我不能白做,得留下,留在我的软盘上!”接下来就学存盘——一节课没停手,既没感觉累也不感觉枯燥,不知不觉就下课了,要不是底下还有课,手怎么也不愿离开那小鼠标,这似乎不象考试,可再想想,难道这不说明你掌握了这节课的知识?完成了“任务”,不是考试合格了吗?

4、开拓学生的创造力

信息技术教学法论文篇4

关键词:信息技术;深度融合;综述

中图分类号:G434 文献标识码:A 论文编号:1674-2117(2015)19-0098-04

随着新课程改革的深入,虽然教育信息化日益受到学校、教师、研究者的关注,但目前有关信息技术与教育深度融合的研究,视野比较狭隘,范围有限,且研究成果不多。而实现信息技术与教育的深度融合,有助于推动高等教育信息化深入发展,提高高校人才的培养质量,因此,本文选择了有关信息技术与教育深度融合的核心论文进行综述,以期为今后的研究提供重要的指导与帮助。

文献概况

笔者在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优秀硕士学位论文数据库中,分别以“信息技术与教育深度融合”为主题检索大类,以“深度融合+信息技术”为关键词、摘要等从2011_2014年逐年进行精确检索。检索到博硕士研究论文20篇、期刊论文179篇,通过对论文数量的研究分析得出,2011_2014年国内对“信息技术与教育深度融合”的研究呈现出逐年快速增长的趋势,2015年也必将有更大、更新的突破。由此可见,加快推进信息技术与教育的深度融合,以教育信息化推动教育现代化已经势在必行了。

研究进展

从检索文献的研究内容来看,国内关于信息技术与教育深度融合的研究主要集中在以下三个方面。

1.信息技术与教育深度融合内涵的研究

思想是行动的先导,认识是前进的动力,有正确的思想才有正确的行动。对于任何一种研究,我们都需要清楚地界定其概念,深刻地认识其内涵,这是开展研究工作的基础。关于信息技术与教育深度融合概念与内涵的研究,早已引起学术界的高度重视,只有先明白何谓“整合”,才能在二者对比中更好地理解“融合”。

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是把信息技术当成教学的一种辅助手段,直接用音频、视频、图表等替代部分语言文字的表达,达到更加直观的教学效果,从而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融合则是将信息技术融入到整个教学环节,包括备课、上课、课堂检测、课后反思以及师生交流等。[1]虽然融合与整合的区别是研究者们都公认的,但对信息技术与教育深度融合概念的研究迄今为止还没有一个能够得到普遍认同的定义。主要有以下几种观点:

(1)融合>整合

为实现教育信息化,我们传统的做法是实施“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但成效却不明显,大部分研究者认为二者在深度、意义上都有很大的区别。何克抗教授认为:融合是在运用技术改善“教与学环境”和“教与学方式”的基础上,进一步实现教育系统的结构性变革;而整合只是停留在运用技术去改善“教与学环境”或“教与学方式”的较低层面上,从来不敢去触动(或根本没有想到要去触动)更深层次的“教育系统结构性变革”问题。[2]张文渊(2014)在浅析信息技术与教育深度融合的理论与方法中也指出:“‘深度融合’是有效的整合、深层次的整合、全方位的整合。”[3]由此可见,信息技术与教育的深度融合其深度、本质意义都已远远超越了“整合”。

(2)融合=应用

部分研究者认为,“深度融合”是更高层面的“应用”,是在经历信息技术教学应用实践的基础上实现的,抛开“应用”谈“融合”是不切实际、不科学的。杨超(2014)在关于信息技术与课堂教学深度融合的研究中指出:“‘融合’是通过将信息技术有效地融合于各学科的教学过程,以一种理想化的教学环境,来实现一种可以充分体现学生主体地位的新型学习方式。”[4]他们的观点说明:我们既要使信息技术作为工具来为教育系统服务,又要有效地促进二者的相互融合,使“融合”在应用中得以体现。

(3)融合=状态

更有一部分研究者认为:信息技术与教育深度融合不但有别于信息技术与教育整合,更存在着三种不同的“融合状态”。李敏娇等人(2013)在走入“深度融合”注重课堂教学有效性中提出“融合状态”分别有假象融合、异化融合和有效融合,并对三种状态分别做了界定,融合状态观说明了到底何谓“融合”。[5]

虽然国内学者们对信息技术与教育深度融合的定义表述各不相同,但却有着相通之处,即都是为了达到改变传统的教学结构,进而创新课堂,加快教育信息化发展,培养创新型人才的最终目的。

2.信息技术与教育深度融合方法的研究

信息技术与教育深度融合方法的研究是以信息技术与教育深度融合概念与内涵的研究为基础的,因为研究者对信息技术与教育深度融合概念的认识存在着分歧,且大部分研究者还都坚信“融合”的本质是要改变传统课堂教学结构和构建新型课堂教学结构,所以存在多种途径促进信息技术与教育的深度融合。在现有的研究中,针对区域建设、网络学习和课堂教学,信息技术与教育深度融合方法途径的研究主要有以下三种:

(1)区域建设:三通两平台的搭建

三通两平台,是2012年9月5日刘延东副总理(时任国务委员)在全国教育信息化工作电视电话会议上第一次提出的,三通即宽带网络校校通、优质资源班班通、网络学习空间人人通;两平台指建设教育资源公共服务平台、建设教育管理公共服务平台。自提出后,“三通两平台”就成了教育信息化领域的一个热门词汇,全国各地掀起了建设高潮。杨宗凯教授指出:“‘三通两平台’是我国教育信息化近期发展的重点,也是促进信息技术与教育深度融合的重要支撑。”[6]通过查看文献可知,当前大部分研究者都将研究工作聚焦于此,并针对不同的地区,提出了实施“三通两平台”的有效途径,为信息技术与教育的深度融合提供了依靠。

(2)网络学习:MOOC

MOOC即大规模开放式网络课程,是一种具有交互功能、开放式的在线学习方式,其特点是开放性、免费性、学习者自由选择性等,它对教育的变革起到了巨大的助推作用。中国教育发展战略学会常务副会长李仁和指出:“当前,信息技术对教育的影响已经进入大规模开放式网络教育时代,达到了深度融合,使信息技术的作用贯穿于整个过程,包括课程设置、课堂教学、交流互动、考核测试、学习成果认证等。”[7]瞿振元研究员也指出:“MOOC是信息技术与高等教育深度融合的突出代表。”[8]由此可见,MOOC平台的建设也是信息技术与教育深度融合的有效途径之一。

(3)课堂教学:翻转课堂

翻转课堂是一种新兴的教学模式,它改变了传统的以教师讲授为主的教学模式,注重先学后教,翻转了教学方式;注重以学定教,翻转了教学内容;注重课程创生,翻转了师生角色;注重情境探究,翻转了学习本质;注重自主管理,翻转了教学管理。从大量的文献资料来看,有大部分研究者认为,翻转课堂是促进信息技术与教育深度融合的有效途径。福建省电化教育馆的中学高级教师陈凤燕,通过将运用翻转课堂进行教学与自己多年来采用的传统教学方法对比后,得出了重要结论:翻转课堂是促进信息技术与教育深度融合的有效途径。[9]

从当前这些探索出的融合的途径来看,三通两平台的建设、MOOC、翻转课堂都对传统的教学模式有着很大的冲击,但我们不能将目标停留在建设、翻转上,而应将更多的注意力转移到其效果研究上,从效果的角度探讨它们是否是信息技术与教育深度融合最有效的途径。

3.信息技术与教育深度融合过程中遇到的阻碍

要实现深度融合,并不是畅通无阻的,从当前的现状来看,距离实现总目标还存在一定的差距。针对这种差距,国内研究者开始重视对信息技术与教育深度融合阻碍的调查研究,试图为教育信息化的发展提供指导。从综合文献来看,在基础设施建设完备的情况下,当前中小学课堂中“融合”速度缓慢的原因主要有以下三点:

(1)认识上的不足

大部分研究者研究发现导致信息技术与教育深度融合效果不乐观的主要原因是教师对“融合”认识得不深入,所以在行动落实上缺乏力度。邱婷(2013)在其论文《信息技术与教学深度融合的校本推进策略研究与实践》中指出:“我们要从更整体、更宏观的角度深刻认识信息技术应用所构成的教学系统中各要素的全新关系。”[10]当前在一些课堂中,教师虽然能有意识地将多媒体设施应用于课堂教学中,但缺乏对教学系统的各要素进行科学性的融合,最多就是播放多媒体课件,那这种融合的教学效果可想而知。

(2)教师信息技术应用能力不足

李玉顺等教授提出:学科教师是信息技术与教学有效融合的关键。[11]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对教师的信息技术应用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而教师的信息技术应用能力对推进信息技术与教育的深度融合有着重要影响。因此,教育部于2014年5月研究制定并颁布了《中小学教师信息技术应用能力标准(试行)》,分别从信息技术应用能力的技术素养、计划与准备、组织与管理、评估与诊断、学习与发展等五个维度进行了要求,为相关部门对教师信息技术能力的检测提供了指导。

(3)信息技术环境下教学设计的不足

在信息化教学环境中,要实现有效教学,教师必须重视信息化环境下的教学设计,必须提高融合技术的教学设计能力。[12]教学设计主要是对教学目标、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教学策略、教学评价等环节具体计划,为促进学习者的学习而创设教与学的系统“过程”或“程序”。在信息化环境下,发生的教学目标动态化、教学情境多样化、学习评价多元化等一系列变化,对教师提出了更大的挑战,因此,教学设计应多体现信息技术运用优势及与传统教学设计的不同。

思考与建议

1.内涵方面

信息技术与教育深度融合的概念,虽然尚未有一个明确的定义,但总结下来可以包含以下三点:

第一,信息技术与教育深度融合中,信息技术不单是工具,还是改变者,运用信息技术逐步改善原有的教学过程和模式。

第二,信息技术与教育深度融合中,教育目的要从以知识传授为主向以能力素质培养为主转变。

第三,信息技术与教育深度融合中,要选择最优质的教学资源,构建智能化的平台,从而进一步提升教学的效率与质量。

在研究信息技术与教育深度融合内涵的同时,我们更应努力研究信息技术与教育深度融合中“深”的程度和“深”的标准,因为有了标准,实践者才能更深入地理解其内涵,进而更好地指导二者的融合。

2.方法方面

虽然国家和各省市地区都在推进三通两平台的建设,但其存在着区域发展不平衡等问题,特别是对偏远地区三通两平台的建设,提出的研究应用方案还比较少,所以当前的研究应更多地将对象从城市转移到乡村,努力推动各地区的信息技术与教育深度融合。

教育技术新探索出的MOOC、翻转课堂等开始进入到我们的生活中,这些新教法的产生,虽然可以让学生更便捷、免费地“学”,但却无法让学生有兴趣、高效地“学”。结合这些新的方法,当前“融合”的研究只关注了教学内容、教学环境、教学时间等问题,而忽略了对学习影响更深的学习动机、学习方法、学习过程和学习结果的研究。所以,对于学习动机,我们应更多地研究游戏与学习的融合;对于学习方法,应更注重正式和非正式的混合学习;对于学习结果,应运用学习分析技术,将大数据更广泛地应用于学生个性化学习的评价和支持中,我们要从教学的各个层面将信息技术与教学融合,逐步深入。

3.阻碍方面

第一,正确认识融合观。科技迅速发展,知识就在指尖的时代已经来临,当今教师不再是知识的灌输者,而是课堂教学的组织者、促进者、帮助者,因此必须要重塑角色,全面认识融合,追求深度学习,要能利用信息技术手段促进教学、学习和教学管理,充分利用网络资源和校园网资源,找准信息技术与教学融合最有效的切入点,实现信息化环境下的自主、探究、合作学习。

第二,加强教师的信息技术应用能力培训。信息技术与教育融合不当将会直接影响课堂教学的整体发展。由于当前教师对信息技术滥用、误用等现象随处可见,所以我们应引起高度重视,要大力加强对教师信息技术应用能力的培养,将其作为教师职业考核的主要标准。

第三,创新型教学设计。在“深度融合”的教学中,教师需要更加重视教学设计,要多利用网络进行学习,尽量多地学习不同的教学设计理论,经过实践后,还要不断地反思、总结。例如,教师可以在教育部和百度文库联合举办的“信息技术与教育深度融合典型案例研究”交流学习平台中,吸取优质的典型案例中教学设计的精华,有选择性地丰富课堂教学,从而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总结

信息技术与教育深度融合是当前研究的热点和重点,自提出后,教育界对其各方面的研究和实践取得了很多成绩,也得到了许多宝贵的经验,但不可否定的是,当前面临的问题也非常严重,这在一定程度上阻碍和限制了信息技术与教育深度融合的发展与推广,我们要针对这些问题采取相应的策略,并结合实践做深入的思考。只有这样,才能让信息技术与教育达到真正的深度融合。

参考文献:

[1]叶文良.如何推进信息技术与教育教学的深度融合[J].当代教育实践与教学研究(电子刊),2014(11).

[2]何克抗.学习“教育信息化十年发展规划”――对“信息技术与教育深度融合”的解读[J].中国电化教育,2012(12).

[3]张文渊.浅析信息技术与教育深度融合的理论与方法[J].华夏地理,2014(7).

[4]杨超.关于信息技术与课堂教学深度融合的研究[J].中国新通信,2014(14).

[5]李敏娇,汪颖.走入“深度融合”注重课堂教学有效性[J].中国教育信息化,2013(06).

[6]杨宗凯,杨浩,吴砥.论信息技术与当代教育的深度融合[J].教育研究,2014(03).

[7]李仁和.促进融合,实现变革[J].中国教育信息化,2013(18).

[8]瞿振元.以MOOC发展为契机促进细腻技术与高等教育深度融合[J].中国高教研究,2014(06).

[9]陈凤燕.“翻转课堂”:信息技术与教育的深度融合[J].教育评论,2014(06).

[10]邱婷.信息技术与教育深度融合的小本推进策略研究与实践[J].中国教育信息化,2013(20):39-41.

信息技术教学法论文篇5

关键词:信息技术 军事理论 跨越式发展

【中图分类号】G434;E0-4

一、信息技术与教育信息化的概念

信息技术是指在计算机和通信技术支持下用以获取、加工、存储、变换、显示和传输文字、数值、图像以及声音信息,包括提供设备和提供信息服务两大方面的方法与设备的总称。

教育信息化,是教育领域信息化的简称。关于这一概念,有的学者认为其本质是要创设“一种充满信息,而且方便教育者和学习者获取信息的环境。”也有人说:教育信息化的主要特点是在教学过程中,比较全面地运用以计算机和网络通讯为基础的现代化信息技术,促进教学过程的全面革新,使学校能够适应信息化对教育的新要求。我认为,教育信息化应包括以下四方面内容:

一是教育思想“信息化”。教师的思想不能停留在工业化时代,而要与时俱进,充分利用信息技术和网络技术实现教学内容的实时更新和教学方法的创新。

二是教材的“信息化”。要紧跟时代脉搏,实现教材的内容与时代同步,不断更新教材内容。

三是教学手段的“信息化”。计算机和软件技术的广泛使用,使教学变得更简单、更生动、更有活力。

四是教学模式的“信息化”。传统的填鸭式教学模式已不适应时代要求,信息技术使探讨式、案例式教学更加简便,学生参与和互动更加积极,课程氛围更加轻松愉快。

二、利用信息技术推进高校军事理论教学跨越式发展的措施

信息技术已经快步走进我们的生活,而且深刻改变着我们生活的方方面面。作为高校的教育工作者,必须清醒地认识到这一变化。如何利用信息技术提高我们的教学水平和教学效果,是当前摆在所有高校教师面前的一道难题。军事理论课是高校的公共必修课,也是学生接受国防教育的重要平台。笔者认为,要利用信息技术实现军事理论课教学跨越式发展应从以下几方面着手:

首先,军事理论教师要转变教育思想

高校教师要充分认识到信息技术对教学的革命性影响,并不断地调整和改变教学思想、教学方法和教学模式,否则就会被时代所淘汰。有部分教师错误地认为信息化教学就是运用投影、幻灯、录音、录像、广播、电视、计算机等教育技术的教学,这是非常肤浅的认识。信息技术和网络技术的发展使学生获取信息和知识更加便捷,教师授课如果还停留在填鸭式的灌输模式,显然不合时代要求了,因为学生已经通过网络获取了自己所需知识,因此,军事理论教师必须转变教学思路,从过去填鸭式向启发式引导转变。

其次,加大对军事理论教师的技能培训

由于教学和科研任务重,很多教师即使认识到信息技术的重要作用,也没有时间去认真系统地学习利用信息技术教学。所以,学校相关部门应主动为教师参加相关培训提供各方面的便利条件,如适当减少教学和科研量,分批次进行系统轮训。技能培训应包括新设备新软件使用,PPT制作,学生如何利用设备进行主动式与互动式学习等。

再次,加大信息技术基础设施的投入力度

信息技术的使用和推广需要大量的财力支持,因此政府相关部门要加大对信息技术的基础设施投入力度,包括软件和硬件投入。信息化速度在不断加快,对硬件件的升级改造也是迫在眉睫,这就需要大量的资金投入。政府应在信息技术基础设施投入方面扮演主要角色,积极增加专项财经预算。

最后,加大地方院校与军事院校的信息化平台建设,实现教学资源共享

军事院校在军事理论教学方面具有地方院校无法比拟的先天优势,主要表现在教学的专业性、针对性和权威性,而地方院校的军事理论教师大部分没有军事专业背景,且人员流动性大,这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教学的质量和效果。为了加强学生的国防教育,应建设地方院校与军事院校信息技术平台,实现教学资源共享,不仅可以弥补地方院校军事理论教学的短板,而且大大增强了教学效果。

三、军事理论教学信息化的重大意义

信息技术的使用将对军事理论教学带来颠覆性的影响,促使军事理论教学水平实现跨越式发展。

首先,信息技术将带来军事理论教学手段和方法的变革

教师可以利用信息网络和信息平台不断更新教学内容,改进教学方法和手段。由于信息平台上的军事理论课件实现了同步实时共享,所有老师都可以在平台上查到和获取优秀的教案,同时可以查看最新的军事研究报告和相关新闻。教师获取优质教学资源的效率大大提高了,也进一步提高了教师的信心和教学水平。同时,教师还可以不局限于自己讲课,利用信息平台采取视频授课,将最权威、最专业、最新的优秀视频课件供学生学习。

其次,信息技术将进一步提高学生学习军事理论的热情和兴趣

学生可使用移动电脑和手机连接信息平台,随时查看自己感兴趣的军事热点和话题,促进学生自主学习军事理论并提高其对军事的兴趣,这种全新的学习方式为部分军事迷向军事理论家和科学家转变提供了条件。

最后,信息技术将在军事理论教学中产生意想不到的教学效果

目前的军事理论教学无论是授课水平、方式方法还是教学思想跟学生的期盼还有相当大差距,信息技术的使用将会迅速弥补这一差距。学生可自主的学习一切自己感兴趣的军事理论和热点,教师也可自由便捷地获取教学资源,信息的互动共享使上课变得更加轻松自由,也更有活力,同时还可为超级军事迷的学生提供分享和发表观点的平台。

综上所述,信息技术的到来将会从方方面面影响军事理论教学,并贯穿于军事理论教学的始终。可以肯定的是,信息技术的充分使用,将会促进军事理论教学跨越式发展。

参考文献:

[1]庾建设.推进军事课教学改革提升大学生综合素质[J].中国高教研究,2007,(4).

[2] 邵青,李向东.加强任职教育军事理论课教学[J].军队政工理论研究,2010,(5).

基金项目:本文系湖南省教育科学“十二五”规划2011年度一般资助课题“普通高校军

信息技术教学法论文篇6

信息技术的迅猛发展正在轰轰烈烈地改变着世界。现代教育技术环境下的外语教学也随之发生了巨变。自《大学英语课程教学要求》颁布实施以来,“计算机信息化外语教学”这一理念已渗透到大学外语教学改革与创新的理论与实践之中,成为大学外语教学领域被广泛接受的模型、式样或共同的纲领。这种共同纲领正是美国著名科学哲学家托马斯·库恩(Thomas S.Kuhn)在《科学革命的结构》(The Structure of Scientific Revolutions)中所言的范式,就是共同的“信念、价值观和方法论体系”,它包括共有的世界观、基本理论、范例、方法、手段、标准等。

库恩认为,“范式的转变,实际上是一种全新的看问题的方法的改变,是现实科技、思想等环境的重大变化而催生的一种全新的理解与解决现实问题的途径。当一个社会发生生产力或者重大科技革命时,人们就需要重新调整对社会现象的认识,这就是范式的转换。”信息技术的发展为外语教学提供了新的手段和方法,使旧的外语教学体系被打破,新的外语教学观孕育而生。传统的“黑板、课本、粉笔”的教学方式逐渐向信息化、网络化的教学范式转变,一种基于网络信息技术手段的“高速度、高效率、高性能、高体验”的外语教学方式已被越来越广泛地运用于教学实践。“通过技术学习语言”(Learning Languages through Technology)已成为外语教学广泛的共识与行动,标志着外语教学新范式的确立。

新的范式不仅改变传统的学习观和教学观,而且也改变着外语教学过程中技术与人、技术与语言、技术与教学的关系与作用。在新的外语教学范式中,教师的地位和作用便成为值重新审视的问题。外语教师应如何面对新的教学范式以顺应“通过技术学习语言”的变化?这就必然触及外语教师信息素养这一核心问题。

二、外语教学新范式的依托——教师信息素养

信息时代的电子化、网络化技术是一种非常有效的教学手段,外语教学新范式最显著的特征就是学习者越来越多地通过技术来学习语言。传统的单人单个传声筒似的教师可以变为基于海量知识储备的“教师”,教师已不仅仅是人,机器也完全可以充当“教师”的角色;现代教育技术条件下的学生,从被动接受教师信息的受众变成了可以随时、随地、随意、主动学习的知识筛选者与知识构建者;原有的单调、枯燥、固定、封闭的教科书变成了多媒体、多模态、多情境、多资源渠道、综合、立体、开放式的学习系统。然而,“通过技术学习语言”的决定因素还在于掌握这项技术的人。基于多媒体及网络技术的电化教学无疑要以教师的信息技术素养为依托。何克抗先生明确指出,信息素养就是教师“具有运用教育技术的意识、能力与道德。其中,运用教育技术的能力是指对有合适技术支持的教学过程与教学资源进行设计、开发、利用、管理与评价的能力,也就是在有合适技术支持的教学环境下进行教学设计并有效地组织与实施教学活动的能力”。因此,信息素养已成为当代外语教师的必备素质。

信息技术和外语教师专业化的发展,要求教师必须迅速提高自身的信息素养。因此,我们有理由相信外语教师的信息素养直接作用于外语教学的成效。信息素养的提升能够提高外语教师教学和科研能力,从而促进教师专业发展;专业化发展又能推动信息素养的提升和教学、科研能力的不断提高。这是一个良性互动、循环提高的过程。

然而,目前我国外语教师的信息技术水平却不容乐观。发达国家在信息素养理论和课程的研究、信息素养评价体系和信息素养指标体系的研究相对比较成熟,而我国在这方面起步较晚,还没有对信息素养制定明确的国家层面的指标体系。有调查显示,还有许多外语教师缺乏应有的信息素养,不懂外语教育技术理论。他们不善于整合信息技术与外语教学的各个环节;不善于运用教育技术手段去开发利用信息时代海量的教育资源;即便拥有了一定的教育资源,也不能进行有效的课程设计等。甚至有些外语教师信息运用的技能还停留在计算机的基本操作阶段,信息技术水平非常薄弱。时代的发展对人的素质提出了新的要求,承担外语人才培养重任的高校外语教师更应走在时展的前列。当今在贯彻实施《关于全面提高高等教育质量的若干意见》和《2011计划》的过程中,外语教师信息素养的提高就显得更为迫切。信息技术已不再仅仅是教学环节的一环,而是渗透在各个教学环节必不可少的重要因素。因此,教师的信息素养已成为影响外语教学质量高低的重要因素之一,它甚至比课程、教学方法甚至教学内容更能决定外语教育计划的成败。

三、外语教师信息素养的构成要素

信息技术与外语教学的整合催生了外语教学“教”与“学”的新范式。这是一种“既能发挥教师主导作用又能体现学生主体地位的以‘自主、探究、合作’为特征的教与学的方式。学生的主动性、积极性、创造性可以从中较充分地发挥出来,使传统的‘以教师为中心’的课堂教学结构发生根本性的变革——由以教师为中心的教学结构转变为‘主导与主体相结合’的教学结构。”那么,外语教师怎样才能在新的范式中发挥主导作用呢?或者说外语教师需要具备怎样的信息素养才能够胜任工作呢?我们认为,外语教师需要具备的信息素养包括以下几个要素。

1.理论素养

作为一门综合性的学科,外语教育技术的理论素养有广泛深厚的理论基础,与哲学、教育学、心理学、传播学、语言学、方法论、教学论、学习论、跨文化交际理论、美学理论等都有紧密的联系。因此外语教师信息理论素养的培养应从诸多相关的学科中汲取营养。从狭义的角度讲,语言习得的基本规律和特征是外语教师信息素养的基石。一位外语教师的信息素养在很大程度上体现在如何理解语言习得理论在外语教学中的应用,如何找到技术与外语教学的最佳结合点。

2.技术素养

技术素养是外语教师应具有的信息能力,主要体现在教师能利用计算机、网络、多媒体等技术从海量的信息中选择、获取、加工与教学相关的图文音像资源,从而有效地进行教学系统设计、教学策略设计。具体而言,外语教师的技术素养首先表现在能够对课程体系进行设计。宏观上统筹设计专业技能——听、说、读、写、译的训练;专业知识——语法、词汇、文学、社会、文化等人文知识的掌握。其次要对教学策略进行设计。针对某一门课或某一堂课的教学内容和媒体等因素设计出具体的教学程序和方法,全方位地考虑如何在某一堂课上体现多媒体呈现原则、时空同步原则、注意分配原则、个体差异原则和紧凑性原则等,从而最大程度地优化教学效果。

3.意识素养

意识素养是人对信息的反应和态度,表现为对信息的价值取向,这是一种自觉的心理反应,属于情感范畴。对外语教师而言,对教育技术既不能固步自封,报以排斥或抵触的心理,也不能只停留在对其感兴趣或爱好。应该对教育技术做出积极的情感反应,随时随地发现和积累语言、文化、跨文化、非语言交际等信息的意义和价值,形成一种需要信息、积累信息、加工、利用信息的自我需求。因此,我们说教育技术意识素养是一种对信息的敏感性和洞察力并能够将此反应在自己的情感领域,加以价值化,产生自身信息需求的自我意识。

4.审美素养

教育技术是具有审美价值的,因为“教育技术是形象直观的教育,它从内容到形式都强调通过科学美、教学美来传递教学信息,增加知识美的艺术魅力。”所谓科学美体现在“真”上,即真实而准确地表达教学内容的科学性,揭示事物本质的客观规律。教学美是在教学过程中能够创造美的意境,把抽象深奥的教学内容形象化、艺术化,通过生动形象的表现手法增强知识传递的感染力。教育技术与外语教育的整合也是科学美、教学美的完美融合。美可以融入语言教学声像材料和多媒体教材之中。优美简洁的画面构图、五彩缤纷的色彩搭配、悦耳动听的音乐节奏、形象生动的语言表达都可以让学生融入语言美、自然美、社会美、思维美的境界之中,从而使学生陶冶心灵,激发学习兴趣,轻松愉悦地掌握更多的知识。因此,教育技术中的美是科技与人文、技术与教育、教与学的和谐与统一。在运用现代教育技术手段的过程中外语教师应具备这种感受、把握、表现、创造教育技术美的思维和品质。

5.信息道德素养

信息技术犹如一把双刃剑,它在造福人类的同时,也对人类产生了各种危害。如今,不良信息的泛滥、计算机病毒的肆虐、电脑黑客、网络安全、网络信息的共享与版权等问题都涉及到人的道德素养、文明程度。作为现代教育技术中的外语教师,不但要身体力行,提高道德修养,还需教育学生担负信息社会责任,遵守信息的伦理道德和法规,规范自身的各种信息行为,净化信息环境,主动参与理想信息社会的创立。因此,信息道德素养是现代教育技术环境中师生共有的责任心、社会责任感和自我管理的道德品质。

四、结语

信息技术条件下的外语教学范式的转换对外语教师的信息素养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构成信息素养的诸要素是相互联系、相互依存、相互渗透、相互交叉的,最终都体现在外语教师教学设计水平的全面提升。面对21世纪开放式、多元化、虚拟性、交互性、协作性的多媒体教学框架,面对“主导与主体相结合”的外语教学新范式,教学设计比以往任何时期都显得重要,已经成为外语教育技术能力的核心内容。因此外语教师必须提升自身的信息素养,方能掌握新范式中的现代外语教学技术,提升外语教师的专业化水平。

参考文献:

[1]托马斯·库恩.科学革命的结构[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3.

[2]李艳,胡加圣.外语教学的范式转换与外语教育技术的学科理据分析[J].现代教育技术,2011,(12):65.

[3]何克抗.信息技术与课程深层次整合理论[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8.

信息技术教学法论文篇7

关键词:学习金字塔理论;信息技术;教学

随着教育信息技术的发展,学校对信息技术教学质量和成果越来越重视,信息技术教学如何适应信息时代的要求,探索新的教与学的方法设计是当前的一个重大课题。信息技术作为一门实践性课程,目的是培养学生的综合素养,提高学生运用现代信息技术的能力。因此,加强信息技术教学的有效性就显得更为迫切和必要。

一、学习金字塔理论的基本认识

美国学者埃德加•戴尔在1946年提出了学习金字塔理论,也被人们称之为“经验之塔”,该学习理论采用数字的形式对不同学习方式所达到的学习效率进行研究。在金字塔的顶层为知识灌输的方式,学生的学习效率只有5%;运用阅读的方式,学生的学习效率仅有10%;用声音或者图片方式学生的学习效率为20%;用示范或者演示学习效率为30%;用小组讨论的方式,学生的学习效率可以达到50%;用演练或者做中学的方式教学,学习效率达到75%以上;而在金字塔的最低层,用应用实践或者教会别人的方式,学习效率可以达到90%以上。由此可以看出,不同的学习方法达到的学习效果不同。学习金字塔理论详细地描述了照本宣科、单向灌输的学习方式转变为体验式的学习方式所产生的学习效果的差异,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不但掌握了知识,还有助于培养能力,实现知识与能力之间的相互转化。

二、基于学习金字塔理论的信息技术教学策略

1.发挥技术优势,激发学生兴趣

现代信息技术以其直观的形象和声音效果,能够将教学中抽象化的理论知识变得更加的生动、直观,拉近师生之间的距离,提高信息的输出量。同时其多样性、集成性、交互性等特征,在信息技术教学中运用可以有效提高学生学习的兴趣,发挥学生在学习中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如,在教学《信息与信息技术》内容时,可以在上课之前为学生准备有关本节课的多媒体课件,上课时播放几组图片,如,“全球夜晚灯光图、肯德基的优惠券、盲人摸象”等,让学生通过图片观看,总结信息的丰富性、时效性以及不完全性等特征,让学生通过掌握信息以及信息技术的特征学会正确获取信息、高效处理信息、灵活应用信息技术。

2.创设学习情境,加深学生理解

信息技术作为一门综合性应用型课程,不仅需要理论知识的充实,更需要加深学生对理论知识的理解。因此,在教学中教师可以根据相关的教学内容,加深与实践之间的联系,利用相似的案例或者故事引导学生加深对理论知识的理解和记忆,从而让学生从这些故事或者案例中深刻领悟和感受信息技术的强大功能。如,在讲解“Photoshop图像合成”时,首先教学的过程中引导学生在本节课中学会如何复制粘贴图像、如何使用图层等。教学中可以利用一个主题活动作为本节课技术掌握的开端,问题情境设置为怎样制作精美的图片。在学生动手制作之前,先将事前准备好的精美的图片展示给学生,让学生在范例的基础上,发挥自己的创造能力,运用Photoshop图像合成的技术制作出一幅精美的图片。在制作方法上,教师要先对学生进行技术的演示,强调制作的技巧,避免学生在制作的过程中出现差错。

3.任务驱动教学,重视学生演练

任务驱动型教学方法,教师在课堂中作为引导,教学内容隐藏在课堂教学中的任务中,通过引导学生完成学习任务而提高能力。因此,在教学过程中要结合教学的内容,以任务驱动的形式教学,让学生通过做任务,将理论知识应用到实践当中,加深学生对信息技术的掌握程度。如,在“设计具有交互功能的网页”中,教学内容主要是培养学生应用FrontPage制作网页的能力,具有很强的动手操作能力和实践应用能力。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先将任务的主题定为完成“制作环保专题网页”。将本节课的内容划分为多个不同的任务:首先让学生使用表格定位,其次网页中图片和文字相结合,再次网页有超链接,网页上有班级的名称、组员名称和口号等重要信息,最后将网页命名为index.htm。按照教师布置的任务来完成。提前完成的小组可以将自己的成果上传,对自己的成果进行自我评价。信息技术课程作为一门理论性和实践性都很强的课程,学习金字塔理论要求信息技术教师要在教学中不断地实践和探索,充分认识不同学习方式对学生学习效果的影响,灵活运用教学方法,提高学生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从而提高信息技术教学的时效性。

作者:曾国安 单位:浙江省青田县石门中学

参考文献:

信息技术教学法论文篇8

关键词:中小学 信息技术 课程 边缘化 成因 对策

自2000年10月全国中小学信息技术工作会议提出加快在中小学普及信息技术教育以来,全国各地教育管理部门以及各级学校都非常重视信息技术教育,投入了大量的资金,学校信息化建设取得较大进展。特别是农村中小学现代远程教育“第三期”工程建设的完成,全国所有的中学(高级中学和初级中学)和大部分城镇小学都具备开设信息技术课程的基本条件。但是,当学校信息技术教育硬件设施建设基本达标后,却作为学生信息素养培养的主要渠道──信息技术课程却越显边缘化,是一个值得重点研究的课题。

一、边缘化现状

(一)课程开设不规范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明确规定综合实践活动(包括信息技术)是中小学生在校期间的一门必修课程,其意义不言而喻。早期,由于大部分农村学校和西部部分省(市)的城镇中小学不具备开设信息技术课的基本条件,因此,信息技术课程的开设也就无法实现。有条件的学校,在没有统一管理的情况下,开设信息技术课程也就非常随意,开设与否?怎么开设?随意性较大。当现在大部分学校已经具备了开设信息技术课程的硬件与师资时,不仅没有加强信息技术课程的开设,反而显得十分随意,加快了信息技术课程边缘化。

(二)教学内容不系统

信息技术作为一门课程,应该有较为完备的、统一的课程内容。而信息技术课程的教材(除进入课改实验区高级中学外)一般都是以一定区域(省或单列市)的教研部门进行编辑出版。根据不同版本的教材内容与编排形式来看,五花八门、良莠不齐,更谈不上教材内容的大致统一。在这种情况下,许多学校在无法选取理想教材的同时,就要求信息技术教师自己编写教材,执教教师想上什么内容就上什么内容,随意性就更大,其课程教学质量就不言而喻了。

(三)课堂教学很随意

由于课程开设不规范,教学内容不系统,从而信息技术课堂教学中,教师不知道到底教什么,如何教,信息技术课堂就成学生聊天、游戏的课堂。从而造成学校、家庭和社会对信息技术课程产生了顾忌,对信息技术课程的开设产生了抵触情绪。信息技术课程无用论便在人们心中逐渐萌芽,造成一部分学校,特别是高、初中学校取消信息技术课程的开设。

(四)教师地位较低下

信息技术课程不是中考、高考科目,信息技术也就成为副科,加上信息技术教师是学校信息技术“高手”,只要与“信息技术”有关的事,比如网络、广播、电视、计算机有关的,甚至打字文印之类的杂事都是信息技术教师承担。信息技术教师授课时间难于保证,就更谈不上信息技术教师钻研教材,研究教法、学法。这样,信息技术教师专业得到不良性发展,学科得不到重视,其地位在整个教师队伍中也显得比较低。

二、边缘化成因

(一)课程定位模糊

信息技术作为一门课程,也才短短的几年时间,其理论与实践研究都非常浅薄。虽然高中已经颁布了《高中信息技术课程标准》,义务教育阶段也有《中小学信息技术课程指导纲要(试行)》,其培养目标也明确的规定了下来。但是,许多学校还是完全按照原来计算机课程进行开设的,特别是在社会、学校大多数人的心目中,信息技术完全是一门技术性的课程。加上,现在计算机技术越来越“傻瓜化”,技术难度不高。人们对计算机技术的掌握难度大大降低,培训的需求也相应降低,学校按照纯技术类培训课程的思路去开设信息技术课程,就显得没有必要,造成信息技术课程无用论,促进其边缘化的原因之一。

在课程定位模糊的情况下,义务教育阶段新课程改革的过程中,信息技术作为一门工具性的内容划归到综合实践活动课程中,成为综合实践活动课程中的一个模块。经过几年的实践,没有课程标准、没有教材、没有固定教师的综合实践活动只是成为一门设计理想,却严重脱离我国义务教育阶段教学实际,无法实施的课程,使原本稚嫩的信息技术课程进向即将消亡的边缘。

(二)课程认同度低

信息技术课程虽然将目标定位以培养学生信息素养为中心,但是从《中小学信息技术课程指导纲要(纲要)》和《高中信息技术课程标准》来看,其目标的描述更多的还是停留在技术操作层面上。学生的信息素养具体是什么?怎样培养、提高学生的信息素养?缺乏可操作性。提高学生信息素养是否是信息技术一门课程能够且唯一的功能?其他学科可否替代?都缺少必要的论证。

现在许多课程专家、学者将信息技术归类为工具性的实践课程,那么试问:学生运用计算机绘制一幅图画,在绘制的过程中,是绘制的技术(工具)特性的掌握重要还是运用工具创作作品本身创意设计、实现过程更重要?看似再简单不过的问题,许多学科教师、行政领导、学生及其家长却以为前者更重要。在多数人认为前者更重要时,就如同教会学生握笔写字的方法没有两样,那么,信息技术课程的开设与否,对学生的学习没有直接的影响。因此,信息技术课程的开设认同度降低,甚至引发人们对该课程的存在的意义持怀疑态度,信息技术课程边缘化就在情理之中。

(三)教材质量低下

由于信息技术课程是一门新兴的课程,而且是从原来计算机课程发展过来的,人们对信息技术课程性质缺乏必要研究的情况下,匆匆忙忙,凭借一腔热情,在没有明确的理论指导下便拼凑出了以“任务驱动”、“主题活动”等说明书式的、活动式的教材。我们不能说是“任务驱动”或“主题活动”阻碍了信息技术的发展,而是我们没有透彻的理解“任务驱动”、“主题活动”到底是什么?在一时间里造成许多教材将“单击鼠标”确定为“任务”,“打一个字”也确定为“任务”,一节课下来多则几十个“任务”,少则也有上十个“任务”的现象。当“主题活动”在被少数专家推荐使用时,大部分教材也马上将教材翻版全是“主题活动”式。每当尝试一种新的教育理论或方法时,大部分教师在没有亲自实践并取得成功的经验时,却大部分信息技术课程实践者认定该理论和方法是信息技术学科的“救命稻草”,不切实际的夸大该理论或方法的作用。在这种浮燥的心态下,信息技术课程实施的主要蓝本──信息技术教材的编写质量不仅没有提高,而且把一线的信息技术课程实践者折腾得“找不着北”,信息技术课程的实施情况就不言而喻。

另外,许多信息技术教材内容选择、知识点的确定等方面没有按照学生的年龄特征及知识水平方面把握好难度系数,小学、初中内容不仅重复,甚至有小学教材比较初中教材的难度还大得多。致使在有限的课时内无法完成教材内容,打消了学生学习信息技术课程的欲望与热情。

(四)教师职业定位不清

学校信息技术教师大多有计算机或相关专业背景,他们关注技术发展比研究课程教学的方式、方法及其学科发展方向更感兴趣。信息技术教师关注技术本身发展是其职业发展、课程变化所必须的。但是,信息技术课程理论及教学方式、方法的研究对于中小学信息技术教师来说显得更加重要。因为,信息技术课程不是把中小学培养成为网络管理、计算机维修或相关行业的专门人才。

中小学信息技术课程的培养目标是提高学生的信息素养,让学生在信息技术课程活动过程中,实现知识与能力、方法与过程、情况态度与价值观三维一体的教学目标。知识与能力固然重要,方法与过程、情感态度价值观方面的落实也缺一不可,否则,信息技术课将会还原成为原来的计算机课程。

从另一个角度来看,信息技术教师在学校范围内是信息技术方面的“技术高手”,当其领导或其他教师遇到信息技术方面的难题后,自然会请教于信息技术教师。作为同事的信息技术教师,有能力帮助其他教师时,在短时间内容会获得被帮助者的羡慕或赞许,同时,信息技术教师也会有一定的成就感而高兴。当学校将“帮助”变为信息技术教师的“工作”后,信息技术教师即从学科教师的身份变成服务员。成为服务员的信息技术教师当然就会花更多精力要去服务,服务即成主业,信息技术学科教学成为副业。久而久之,信息技术教师的学科教学水平不仅得不到提高,而且还会被他人(包括学校领导)遗忘其真正的身份,信息技术学科当然也会被他人淡忘。

(五)评价体系不健全

众所周知,新课程改革以来,课程虽然发生了一定的变化,评价内容、方式、方法等方面也提出了一些新的要求,但是,各地仍然是围绕中考、高考这根“指挥棒”转,考什么就教什么、学什么,不考的科目不学、少学或者应付检查而排上课程表。

信息技术虽然是中小学生必修课程,由于没有进入升学考试科目,自然成为学校冷落的课程之一。当然,信息技术课程的发展不仅受制评价体系不健全,而且就学科自身的发展来看,也还要进行深入研究。如何评价某位学生信息素养高低,用什么方式,采取什么方法都是信息技术学科发展值得研究课题。

三、扭转边缘化对策

(一)重新定位课程

一门成熟的课程必须有坚实的学科理论基础。中小学信息技术课程的性质、培养目标以及课程内容到底是什么?虽然通过多位学科专家、学者的多年用心研究,已经概括出了初步轮廓。笔者认为,作为一门需要广大中小学教师实践的课程,目前的信息技术课程理论研究还要继续深入,让课程理论指导性更明确,操作性更强。主要从以下三方面着手:

一是建立完备、科学的信息技术学科发展理论体系。根据中小学课程体系的发展关系,明确定位信息技术课程的定位、性质、培养目标和课程内容,建立明晰的信息技术课程框架体系,准确划分各学段课程培养目标和课程内容,让每一位课程管理者、实施者心中有数。

二是建立适合本学科教学的方法体系。根据学科性质和特点,创建适合本学科教学的方法体系是迅速推广、落实本学科的有效方法。目前,我国中小学信息技术学科课程教学处于尝试、探索阶段,没有建立起适合大多数地区教师实施教学的基本方法体系。因此,建立信息技术课程教学的基本方法体系是落实信息技术课程的重要任务之一。

三是拓展学科发展的空间。通过学科发展理论体系与教学基本方法体系的建立,加大学科课程管理者与实施者的理论培训。通过课程实践,不仅让每一位课程管理者、实施者均具备一定课程理论素养,而且让所有学校、家庭和社会高度认同信息技术学科在所有学科发展中的重要地位。

(二)规范课程实施

规范课程开设是课程良好实施的重要控制环节。目前,中小学信息技术课程边缘化与课程实施不规范有直接的关系。如何规范课程实施,主要从以三个方面着手:

一是规范信息技术课程的开设。课程管理者必须高度重视中小学开齐课程、开足课时。“开齐”与“开足”不是体现在课表上的,而真正落实到每一节课堂教学之中。当然,作为信息技术学科实施者──信息技术教师也有义务和责任上好每一节课,为本学科发展做出应有的贡献。

二是课程文件与课程实施同步。课程的实施者是处在不同地域、不同教育教学观念的教师。他们对课程文件的理解程度,对课程、教材的理解水平各异,导致静止的课程文件与变化的课程实施就会产生矛盾,导致课程实施的过程中也就会千差万别。因此,提高教师的专业素养也是规范课程开设的重要工作。

三是确立课程实施者的地位。无论从宏观的管理政策、规章制度,还是微观的课程实施,只要是学校必须开设的课程,课程实施者都应该享有平等实施条件和相关待遇。在许多地方,一些管理者为了激发部分“考试”学科教师的积极性,将学校课程分出“三流九等”,不同等级课程实施者享有不同的待遇。这样,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考试”学科教师的积极性,同时,也阻碍了其他学科正常的发展。不仅不利学科课程的发展,而且不利于学生全面发展。

(三)把握教材质量关

教材是一门课程发展必要基础。如何开发高质量的信息技术教材?笔者认为严格教材审定制度和扩大教材选用权是开发高质量教材有效法宝。

信息技术课程虽然是必修课程,也属于国家、地方和学校三级相结合的课程。由于他的特殊性,义务教育阶段的信息技术教材一般都由省级教材审定委员审定通过,就会形成既是教材编写者也是教材审定者的双重身份,出现教材质量无人有效监管的局面,不利于信息技术课程的发展。因此,要开发出高质量教材必须规范、严格教材审定制度。

新课程实施以来,教材的选用权虽然下放到市(地)一级教育管理部门,但是,往往出于地方保护主义或为了区域教材统一,一些适合本地区教学、学科教师认可的教材进不来,一些质量不高的教材却强加给课程实施者,不利课程良好的实施。因此,进一步扩大教材选用权的改革是开发高质量教材的有效法宝。

(四)建立科学的教育评价体系

建立科学的教育评价体系是培养合格公民重要前提。教育评价体系直接影响每一门课程的建设与发展。目前,以考试为主要手段的评价体系,造成了考试科目畸形发展,不考试科目难以发展的局面,阻碍了学生的全面发展。要使所学科健康发展,全面实施素质教育,培养合格的中国公民,必须改革现有的教育评价体系。建立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评价体系,评价不仅要关注学生的学业成绩,而且要发现和发展学生多方面的潜能,了解学生发展中的需求,帮助学生认识自我,建立自信,充分发挥评价育人的功能,促进学科课程的全面发展。

在改革现有的教育评价体系的同时,信息技术学科也要深入研究,探索出适合本学科特点,易操作,效果好,促进学科发展的学科教育评价体系。

四、结束语

总之,中小学信息技术课程边缘化问题必须得到各级教育管理、科研部门、学校及教师的高度重视,否则,中小学信息技术课程不仅会停止不前,而且会影响中小学生全面发展。因此,促进中小学信息技术课程健康、良好的发展,需要我们共同研究与探索。

参考文献

[1]教育部.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指导纲要(试行)[DB/OL].www.edu.cn/20010926/3002911.shtml

信息技术教学法论文篇9

信息技术课程是一项具有较强知识性和操作性的基础课程,不仅要求学生掌握必要的信息技术知识,还要求学生具有良好的信息技术实践操作能力。任务驱动教学法是以任务为载体,教师引导学生完成教学任务、获取知识、提升操作能力的教学方法。在实施任务驱动教学法的过程中,教师应当对教学的目标和计划做出合理安排,引导学生主动完成教学的任务,并根据学生的完成情况进行评价和完善,培养学生对信息技术的兴趣,提高学生的信息技术知识水平和实践能力。

关键词:

信息技术;教学方法;任务驱动;应用

信息技术课程具有较强的技能性和知识性,中学阶段的信息技术教学的重点目标是让学生充分了解信息技术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概念,掌握并熟练运用多种信息技术软件。任务驱动教学法的注重训练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实际操作能力,锻炼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在中学信息技术教学中,采用任务驱动的教学方式有助于提高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有助于提高学生的主动性和积极性。

1确定明确的教学目标

采用任务驱动教学法明确教学各个阶段、各个课程的教学目标,提高教学的针对性。同时,向学生提出明确的学习目标,激发学生的学习欲望和学习的热情,培养学生主动学习的能力,促进学生对教学知识点的掌握。同时,通过任务驱动教学法明确教学的重点和难点内容,针对重难点问题进行教学训练,锻炼并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利用任务驱动教学法,明确教与学的目标,有助于提高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对于提高教师教学的效率也具有积极的作用。

2设置教学任务,锻炼学生的操作能力

让学生学会自己操作信息技术是教学的一项重要任务,教师可以引导学生相互讨论和点评教师教学的过程,提高中学生学习信息技术的兴趣。同时,不断深化学生对信息技术知识的记忆,提高教学的质量。在信息技术教学过程中,设计教学任务属于其中的关键内容,为了达到教学的目的和效果,教学任务的设计不能过于简单,造成教学的质量和效果较差;但也不能太过复杂,导致学生难以完成,也就无法完成教学的目标。而采用任务驱动教学法,也需要教师完善对教学任务的设计,全方位综合考虑教学任务设置的合理性,促进学生对知识的掌握。比如,在常见的打字教学过程中,教师设计好打字的教学任务以后,需要落实到学生的行动中,由学生独立完成相应的任务。期间,如果学生无法完成相应的教学任务,教师可以对学生提供指导和帮助,指导学生解决遇到的问题,提高学生操作信息技术的能力。

3引导学生完成任务,培养兴趣

采用任务驱动的教学方式,对于提高学生对信息技术的兴趣也具有一定的作用。兴趣是学生最好的老师,学生对信息技术产生兴趣以后,就会积极主动地探索知识,其思维能力也会得到有效的锻炼。任务驱动教学法的任务设置完成以后,教师引导学生积极进行探索和实践,完成教师设置的教学任务,学习信息技术知识。随后,根据学生完成教学任务的情况,发现其优缺点,对学生进行评价和指导教学。例如,在进行Word相关软件的教学阶段,教师可以采用课堂提问、小组讨论等形式,让学生思考Word软件的相关知识,通过现场提问可以掌握学生对Word软件的相关知识的掌握情况,发现问题和不足之处。而小组讨论能加深学生对Word软件相关知识的理解。在学生进行分组讨论的过程当中,教师可以给予一定的指导,并对各个小组讨论的结果进行点评,指出各个小组的优缺点。通过小组讨论学习,不仅有助于加深学生对信息技术知识的理解和应用,还有助于营造出积极、开放、活跃的课堂学习氛围。同时,有助于培养学生积极思考和讨论的良好学习习惯。

4创设情境,提高教学的效率

首先采用任务驱动教学法使传统信息技术教学模式得到转变,教师在任务驱动教学方法中处于引导者的地位,组织教学活动,并引导学生对信息技术知识进行自主学习和探究。其次,以任务驱动教学法促进学生亲自动手、动脑体验和操作,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在任务驱动教学法当中,教师需要为学生创设具体的教学情境,引导学生深入到情境中,通过收集资料、学习信息技术知识、查找知识点等环节,最终完成教师设计的教学任务。在此过程中,学生自身的实践能力得到锻炼和提高,有助于学生掌握知识的重点与精髓,培养学生对信息技术的兴趣,提高中学信息技术教学的效率。

5结语

综上所述,人物教学法负荷素质教育改革的新要求,符合中学信息技术教学的需要。该教学方法的实施,能够帮助学生掌握更多的信息技术基础知识,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学生按照教师的课程设计深入研究和探索知识,主动思考和参与实践操作,进而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

作者:戈东岩 单位:吉林省白城市教育学院

参考文献

[1]王振霞.探讨任务驱动教学法在初中信息技术教学中的应用[J].中国校外教育,2016(S2):326.

[2]王琪.浅谈任务驱动教学法在中专信息技术教学中的应用[J].学周刊,2017(3):21-22.

[3]王莉.小学信息技术教学中任务驱动法的应用浅谈[J].信息化建设,2015(11):145-146.

[4]徐新中.“任务”洋溢智慧“驱动”彰显活力——谈在新纲要背景下信息技术“任务驱动”教学法的运用[J].江苏第二师范学院学报,2015(9):97-99.

[5]曹锦梅,田军.基于“任务驱动”的《计算机与信息技术》教学模式的研究[J].电脑与信息技术,2016(1):72-74.

[6]刘朋飞,黄勋.任务驱动教学法在电子技术教学中的应用策略[J].当代教育实践与教学研究,2016(3):186.

[7]吴丽华.“问题引领,任务驱动”教学模式在信息技术教学论教学中的应用[J].科技展望,2016(16):183.

[8]姚玉开,孟卫华,张立娣,等.任务驱动教学法在高职信息技术教学中的运用研究[J].科技创新导报,2015(35):239,241.

[9]栾文甫.“任务驱动型”教学模式在信息技术教学中的应用分析[J].中国培训,2016(8):194.

[10]朱婷婷,汪培芬.任务驱动教学法在《ACCESS2010数据库应用技术》教学中应用[J].黑龙江科技信息,2016(22):171.

[11]代明美.任务驱动法在高中信息技术教学中的应用[J].信息与电脑:理论版,2016(10):208-209.

[12]孙士杰.浅谈信息技术教学中的主题任务驱动式学习[J].中国培训,2016(14):185.

[13]刘毅.基于任务驱动模式的高校信息技术教学研究[J].安徽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6(2):8-10.

[14]陈晶.任务驱动法在中小学信息技术教学中的应用探讨[J].科技资讯,2015(31):152,154.

[15]张永红.“任务驱动”教学法在信息技术教学中的应用初探[J].科学咨询(教育科研),2015(1):88.

[16]丁言常.利用“任务驱动”教学法提高信息技术的教学效果[J].读与写(教育教学刊),2015(10):145.

信息技术教学法论文篇10

一、信息技术课程开展现状

当今时代,信息化发展已成为人类物质文明建设的重要形式,在初中阶段开设信息技术课程、培养青少年的信息素养是义务教育的重要任务之一。江苏省已于2013年颁布了《江苏省义务教育信息技术课程指导纲要》,足见对信息技术课程的重视。目前,“校校通”的顺利实施,中学信息技术教师多层次培训任务的落实,以及各组织与部门信息资源建设项目的推行,为初中信息技术课程的高标准实施提供了较为充分的条件。

然而,依然会有一些亟待解决的矛盾与问题展现在我们面前:一是强调技能的学习,而忽略信息素养的全面培养;二是因初中阶段信息技术课没有升学要求,一些学校不能保证正常上课,或学生上课就是“玩电脑”;三是信息技术教学方法的“繁荣发展”并不能改变学生真正的信息课诉求。据笔者所在中学进行的调查问卷显示,约2/3的学生对信息课的兴趣动力来自于对新技术的好奇,而非具体掌握某项技术,对于课堂,他们希望更加轻松而不被各种任务所驱使。面对这些问题,笔者试图从“技术哲学教育”的角度展开思考和解答。

二、渗透“技术哲学教育”的意义和价值

1.“技术哲学教育”是全面提升信息素养的有效措施。教育技术专家李艺在其专著中对信息素养作了解析,他认为信息素养应当由知识、技术、人际互动、问题解决、评价调控、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六个部分组成。②不难看出,这其中至少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部分是与技术哲学相关的。而当前初中信息技术课堂出现的重技术学习、轻情感教育的问题存在已久,我们将“技术哲学教育”渗透进课堂将会是改善这一现状的有效措施。

2. “技术哲学教育”是增强课堂趣味性、充实课堂丰富性的有效手段。当前的信息技术课堂,往往出现这样的景象:教师在讲解演示任务的操作,学生模仿练习,教师再布置几个任务给学生。这样的课堂会出现下列问题:学生到底能不能跟上课程的节奏。如此课堂往往十分压抑,学生在压力之下应对学习任务,即便最终完成,很多时候也是知其然而不知其所以然,丧失了对信息课的兴趣。我曾以讲故事的形式向学生教授知识,惊喜地发现学生的注意力一下就上来了,课堂的气氛也活跃了不少。

3. “技术哲学教育”是促进信息技术教师内化发展的推动剂。“技术哲学教育”对学生有益,反过来又促进了教师的发展。在教育中,我们亦当重视技术观而不单纯是技术。技术是一种工具,关键是我们怎么用这个工具。作为教师,我们不能成为技术的奴隶,我们首先要理性看待技术,做技术哲学的中立派。这就要求我们要不断反思自己的专业和教学,提升内涵,教会学生对世界保持一种健康的怀疑态度。

三、“技术哲学教育”相关策略

1. 时机策略。“技术哲学教育”应选好时机,不能滥用或完全不用。要在充分考虑到内容趣味性、操作可行性的基础上运用它。比如,在介绍图像处理方法时,我们关注的是技术操作,应以夯实基本功,提升技能为主要目的,不适宜介绍技术哲学方面的内容。

2. 方法策略。“技术哲学教育”的教学方法不拘一格,前文提及的讲故事,就是其中之一。辩论研讨也是不错的选择。笔者在介绍Word软件时,便提出一个辩题供学生讨论,即电子阅读是否将取代传统阅读。学生对这一辩题非常感兴趣,花了一节课的时间上网搜索资料,整理观点,展开辩论,最终由教师引导得出结论:目前,电子阅读虽然有其独特优势,但也有缺乏内容严肃性和阅读舒适性的不足,电子阅读和传统阅读将会在未来很长时期内并行不悖。此外,一道问题、一次作品评价、一个项目设计都可蕴含“技术哲学教育”的内容,正所谓渗透其中。

3. 评价策略。此处的评价并非对教师教学的评价,而是对学生“技术哲学”领悟效果的评价,属于评价学生信息素养水平的部分。课堂教学评价方式分为以质性考核为主的发展性评价和以量化考核为主的总结性评价。初中阶段的信息技术课教学评价应充分关注学生的学习状态、幸福程度,从而促进学生积极乐观地投入学习,自由平等地发展个性,进而实现自身最大限度的全面发展。发展性评价是当今十分提倡的教学评价方式。它关注的是学生整个学习过程(涉及学习态度、思考习惯、是否得到提升发展等),是人本主义、科学主义、建构主义等深厚思想基础之精华练就而成。

四、努力方向

1. 挖掘教材。教材是课程实施的重要参考,是课标实现的主要载体。“技术哲学教育”的内容素材是经过对教材深思熟虑的基础上由教师整理而得的,也许不会有现成的白纸黑字在教材中显现,但一定可以通过挖掘教材找出信息技术的哲学思考。

2. 钻研教法。信息技术课程的教学方法有10余种,没有哪一种教学方法是完美无瑕的,都有其优劣之处。我们要做的就是夯实自身的教学水平,能够依据学习内容和学生特征采用行之有效的教学方法。“技术哲学”是信息技术课程的子内容,适用于信息技术课堂的教学方法均可作为借鉴,如前文举例说明的讲授法(一个故事)、讨论法(辩论)、Big6教学法(自主合作探究完成小论文)等。

3. 拓展知识面、扩大专业视野。技术哲学向来可以从两个角度来理解:一个是作为部门哲学、哲学的分支学科、哲学关注的特殊领域,另一个是作为一种新的哲学传统、哲学视角、哲学眼光。显然,我们所探讨的“技术哲学教育”是教育学生如何以哲学视角、哲学眼光去看待信息技术,属于后者角度。然而,前者的视角更加倾向于专业本身,是对技术哲学从宏观到微观的全面阐述。如果我们能够多了解些技术哲学的专业知识,当然也是有利于开展“技术哲学教育”的。因此,信息技术教师读一点技术哲学类的书籍就显得非常必要了。在此推荐一些读物供广大教师参考:比尔・盖茨的《未来之路》、尼古拉斯・尼葛洛庞帝的《数字化生存》、安德鲁・芬伯格的《技术批判理论》、我国著名技术哲学家吴国盛编纂的《技术哲学经典读本》。笔者最近在读的《大数据时代》也是一本具有极其深刻洞见的技术哲学书籍,强烈推荐!

需要说明的是,本文对于“技术哲学教育”在信息技术课堂中应用的思考,显然仅仅是一种新视角下的新尝试。笔者抛砖引玉,旨在为新时期信息技术课程的有效实施提供可供参考的方向。

注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