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发展论文十篇

时间:2023-03-20 09:46:20

农村发展论文

农村发展论文篇1

“三农”问题是当前社会关注的焦点,解决“三农”问题关系到我国推进现代化建设、构建和谐社会等目标的实现。当前“三农”问题出现的根本原因在于发展不够,特别是农村发展不够。而发展需要增加资金投入。从农村资金的供求情况看,在农村产业结构调整、产业化经营过程中资金供求缺口很大,矛盾十分突出,必须采取措施尽快加以解决。近年来,在金融领域一直强调要加大对“三农”的信贷支持力度,也出台了一些信贷支农政策,信贷支农取得了一定成效,但是,仍然没有完全解决“三农”资金欠缺的问题。针对这些问题和情况,国内理论界和银行部门对信贷支持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进行了许多研究,并取得了许多成果,但对当前我国的信贷支农的困难和挑战并未出作全面、系统的分析与研究,提出的对策和建议存在一定的局限性。

本文运用农村金融等理论,充分吸收已有的研究成果,采取规范研究和实证研究相结合、定性分析和定量分析相结合、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方法,借鉴、汲取国内外农业和农村信贷体制发展的经验和教训,通过对我国改革开放以来,农村信贷对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支持的实证研究,分析我国农业和农村的信贷供求、信贷风险、信贷市场的问题和成因,提出了构建完善的支持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的信贷体系的见解,并相应地提出了具体的对策措施和政策建议。全文共分八个部分。

第一章,导论。包括提出问题、研究的内容和方法、论文的基本框架。

第二章,农村金融基础理论及其借鉴作用。主要是为研究我国信贷支持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找到理论上的依据。重点梳理了有关农村金融方面的理论的发展脉络,了解农村金融理论及其发展历程,对农村金融基础理论进行了比较。并结合我国实际,提出了一些可以运用到我国农村信贷发展和改革中的个人判断,如实行“金融约束”政策、供给主导模式和需求追随模式相结合、借鉴不完全竞争市场论的政策建议、政府适当介入等等,企望借鉴这些理论中的合理内核和适用部分,以起到指引我国农村信贷体系建设的作用。

第三章,国外农村信贷的经验与启示。对国外农业和农村信贷的实践活动进行了探讨和分析。随着农村经济的发展,多数国家都相继形成各具特色、与本国实际相联系的农村金融体系。在西方发达国家,大都有较为完善的农村或农业信贷组织体系,部分发展中国家也有许多值得借鉴的做法。对国外农业和农村金融机构运作的经验,我们不应该完全照搬,也不能全部否定。本章通过对国外农村信贷的比较,得到了要加强并完善农业和农村金融立法、农村金融改革不能单纯追求商业化、要加大对农业和农村金融的扶持力度、要合理引导农村民间借贷行为等经验与启示。

第四章,中国农村信贷的绩效与问题。回顾了我国农村信贷的发展历程,总结了支农绩效,分析了信贷市场存在的问题及其原因。我国从建国以来,农村信贷体系一直处于发展和改革中,取得了许多有益的经验和教训。农村信贷体系在自身曲折发展过程中,促进和支持了农业和农村经济的发展,起到了非常重要和积极的作用。本章的实证分析表明,加快农村信贷体系改革,改善农村信贷机构发展状况,增加农业和农村信贷,对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极为重要。本章分析认为我国农村信贷市场存在许多突出问题,供求缺口大,农村信贷存在垄断行为,资金外流严重,贷款风险大等等。导致农村信贷市场存在许多突出问题的原因是多方面的,主要包括农村信贷制度设计存在缺陷,缺乏贷款风险分散机制,缺乏风险转移机制等。因此,对农村信贷市场存在的问题,不能一味指责信贷机构本身,必须实事求是,从实际出发,统筹安排,对症下药。

第五章,中国农村信贷供求分析。重点考察不同需求主体的信贷需求,分析供求缺口,为构建支持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的信贷体系奠定基础。我国信贷需求的多样性与供给的单一性的矛盾越来越突出,既有结构上的矛盾,也有数量上的缺口。本章着重分析需求主体各自的信贷需求,由于我国当前传统和现代生产方式同时存在,信贷需求的多样性显得尤为明显。在我国农村中,既有农户和中小型企业的信贷需求,又有大型龙头企业的信贷需求;既有商业性信贷需求,又有政策性信贷需求;既有生产性信贷需求,又有非生产性信贷需求;既有短期信贷需求,又有中长期信贷需求。但是,当前我国农村对信贷的需求有相当部分是无效的,这与农村信贷需求的特点密切相关。经过20多年的发展,我国农村信贷组织体系不断完善,逐渐形成了以政策性信贷、商业信贷和合作信贷为主体的农村信贷服务体系。本章在对信贷需求和供给进行分析的基础上,重点分析了信贷供求的缺口,并指出农村信贷市场上存在“劣户驱逐良户”的现象,分析认为引入担保和引入利率补贴等措施可以减小或消除供求缺口。

第六章,中国农村信贷风险分析。本章将农村信贷风险分析的基础建立在深入分析农业和农村经济的风险上,即建立在对农业和农村客户进行风险分析的基础上。不论是政策性银行、商业银行,还是农村信用社,他们都是企业,不是慈善机构,经营的是特殊商品——信贷资金,而贷款的本质是要求还本付息的,因此,信贷机构具有“嫌贫爱富”的特性,一般又是风险厌恶者。农村信贷机构的信贷供给对象主要是“三农”客户,农户和农村企业的风险状况直接决定着农村信贷风险的大小。农业具有弱质性,农村企业发展起点低,竞争力弱,风险大,与农业密切相关,处于竞争的劣势。这就决定着农村信贷风险既有一般金融机构存在的风险,也有自己的特殊风险。农村信贷机构面临较高的系统风险、信用风险、操作风险、流动性风险。

第七章,构建完善的中国农村信贷体系。根据前六章的分析和结论,提出了支持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的完善的农村信贷体系的构想,还提出了一些具体的措施和建议。提出了构建农村信贷体系的总体思路、目标、原则和框架,指出构建我国支持农村经济发展的农村信贷体系,要建立健全农村信贷法律法规体系。大力推行农村政策性信贷业务,鼓励发展农村商业信贷业务,规范合作信贷业务,建立风险分散和转移制度,建立农村资金回流机制,规范和完善农村金融监管体系。对当前的农村信贷体系要进行大胆的改革,建立政策性信贷、商业信贷、合作信贷和正常民间借贷相结合的农村信贷体系。不断强化政策性信贷职能,鼓励商业信贷,规范合作信贷,引导农村民间借贷健康发展,使农村信贷机构的整体服务功能与“三农”的需求相适应。必须对政策性信贷、商业信贷、合作信贷的功能进行重新定位和调整,大力发展农村政策性信贷业务,建立财政政策补偿信贷,信贷扶植农村经济的机制。进一步深化农村信用社体制改革,引导农村民间金融健康发展。从而,使农村信贷机构的整体服务功能得到强化,真正担当起为“三农”提供信贷支持的重任,加大对“三农”的信贷支持力度,缓解“三农”贷款难的压力,促进农业和农村经济的健康、快速发展。

第八章,相关问题研究。构建一个完善的支持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的农村信贷体系,需要解决一些相关的问题。首先,社会其他组织,特别是政府及其职能部门,必须努力创造和改善信用社及其它涉农信贷组织的经营环境,给处于弱势地位的农村信贷组织提供更有利的发展空间。其次,要建立农村信贷风险转移机制,大力发展农业保险业务,为信贷支持“三农”发展提供保障,减轻信贷机构的风险压力,培育好的经营环境,形成保险、信贷、农村经济的良性循环。第三,加快农村经济发展的速度,提高农村经济发展的质量,特别是提高农业产业化发展的水平,以增强农业和农村对抗风险和承受风险的能力,从而为信贷支农提供合适的、强壮的载体,增加农村信贷机构提供信贷支持的动力。

本文的主要创新之处:

1.提出“两个循环”的见解。一是农业资金使用成本高,而农业的比较效益低,经营风险高,容易形成“高风险-高收益-高利率-高成本-高风险”的恶性循环。二是农业保险和农业信贷形成良性循环:通过农业保险改善农业经营主体的信用地位,使农村信贷组织增加信贷投入,减小信贷供求缺口,促进农业生产扩大规模、提高集约化生产水平和降低农业资金融通成本,从而形成农业保险作保障、信贷支持作动力的格局,形成“保险转移风险-信贷加大投入-农业不断发展-风险承受能力增强-保险增加收入”的良性循环,不断推动农业和农村经济快速、健康发展。

2.提出“劣户驱逐良户”的见解。农村信贷客户大多数分散、规模小,存在较严重的信息不对称,农村信贷机构很难辨别“良户”和“劣户”,有可能出现“劣户”充斥农村信贷市场,“良户”因贷款利率高而不容易得到贷款的现象。

3.农村信贷资金数据统计更全面。在分析农村信贷资金时,将农业银行、农业发展银行、农村商业银行、农村合作银行、农村信用合作社的有关农业和农村的一切贷款都统计在内,克服了以往只考察农业贷款或乡镇企业贷款数据的局限性和片面性。

4.提出多样化需求需要多样化信贷服务的观点。我国经济发展不仅在时间上有差异性,在空间上也呈现较强的差异性,经济发展的区域特征十分明显。我国是一个农业大国,农村经济发展很不平衡,东西南北差异较大,不同区域的资源禀赋和经济社会发展水平的差异导致不同农户间差异很大,不同企业间差异很大,对信贷资金也表现出多层次、多元化的不同需求,需要多样化的信贷服务。

5.提出构建我国农村信贷体系的目标和原则。构建目标是将我国农村信贷体系构建成功能完善、分工合理、竞争适度、发展持续、产权明晰和监管有效的农村信贷体系;构建我国农村信贷体系要坚持有效性、渐进性、多元化、政策扶持和进退有序五项原则。

农村发展论文篇2

论文摘要:中国和印度都是人口、农业大国,在农村金融发展方面有很强的可比性。本文通过对中印两国农村金融机构、农业保险和农村金融法律现状等方面的比较,认为中国在今后农村金融改革中,应注重培养多元化的农村金融机构,加大对农业保险的扶持力度,制定和完善农村金融的相关法律制度。

我国是世界上最大的发展中国家。有13亿人口,其中6O%以上生活在农村地区,农民、农业和农村问题是我国历届政府最为关心和最希望解决的问题。而建立健全农村金融服务体系,对于推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缩小城乡贫富差距,构建和谐社会具有重大意义。改革开放以来,随着金融体制改革的深化,我国农村金融得到了较快发展目前初步形成了商业性金融、政策性金融、合作性金融和其他金融组织分工协作的金融服务体系。但当前农村金融发展仍面临着农民贷款难、资金大量外流、金融市场竞争缺失以及价格扭曲等诸多难题。中央政府从2004年至2009年连续颁布的6个“一号文件”,都提出要鼓励农村金融改革,可见农村金融问题的严重性和紧迫性。

印度也是一个人口、农业大国。截至2007年底,80%的人口以从事农业为主,农业GDP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重为17.8%。始于二十世纪60年代的“绿色革命”,对印度农村经济发展起到了较大促进作用:加之印度政府对农村金融支持力度较大,仅1970到1992年问.在农村地区就有50000家新成立的金融机构②。目前已形成了政策性金融、商业性金融、合作性金融和农村金融保险为一体的,比较完善的农村金融体系.较好地满足了印度农业和农村发展不同层次的金融需求。由于中国和印度两国都是人口、农业大国,在农村金融发展方面有很强的可比性,既有很多相似处,又存在较大差异。已有的研究着重把重点放在对印度农村金融的发展和评价上(白广玉,2005;冉杰,2006;文富德,2006;等),对深入认识中印农村金融状况具有积极的作用。

一、农村金融机构的比较

(一)农村政策性金融

印度农村政策性金融体系十分庞杂,其业务几乎涵盖了与农业和农民相关的所有领域主要包括国家农业和农村开发银行(NABARD)、区域农村银行(RRBs)、印度工业信贷和投资公司等。在这些机构中,处于核心地位的是印度国家农业和农村发展银行。由于这二三类政策性金融机构服务对象不同,有不同的业务特点,在农村金融领域起着不同的作用。

(1)印度国家农业和农村发展银行。于1982年6月成立,是印度当前最高一级的农村金融机构。它既负责农业和印度农村地区经济活动的信贷领域的政策、计划和经营等所有重大问题,又是一个最高再融资机构,为信用合作机构、区域农村银行以及从事农村信贷工作的商业银行提供再融资服务。截止到2007年8月,共提供9046千万卢比的再融资额,按当时汇率换算③,大约为23亿美元。(2)区域农村银行。其营业机构主要建立在农村信贷机构薄弱的地区,贷款对象主要是小农、无地农民和农村小手工业者等贫穷农民,还分期给农民提供维持生活的消费贷款,贷款利率不高于当地农业信用合作机构。1975年刚开始经营时只有6家区域农村银行.到2007年3月31日,印度区域农村银行通过组合,现共有96家,在全国534个县设14520家分支机构,其分支机构数占所有商业银行总网络分支机构数的37%。(3)印度工业信贷和投资公司。印度工业信贷和投资公司的业务主要是为固定资产投资提供中长期贷款、投资和租赁;此外,还为中小企业提供金融服务(40%的贷款用于扶持小企业,包括农村工业),其资本金中有80%为政府所有。

中国农业发展银行是我国唯一的农业政策性银行,于1994年成立,服从并服务于国家粮食调控政策和农业产业政策。其成立之初专门从事粮棉收购,目前已经形成以粮棉油收购贷款业务为主体,以农业产业化经营和农业农村中长期贷款业务为两翼的发展格局。截至2008年末,中国农业发展银行共有机构2152个,涉农贷款余额1.2万亿元,占金融机构涉农贷款总额的17.6%。但从其贷款结构来看,以2006年为例,其主要贷款仍集中在储备粮、棉、油及收购贷款上,而对于农业化龙头企业贷款、农业小企业贷款的力度较小,同时不涉及对农业科技、渔业、生态环境等方面的贷款。

(二)农村合作性金融

在印度的农村信贷体系中,合作性(Co-opera-tive)金融机构占有独特的地位,现在印度90%以上的农村地区建立了信用合作社,50%以上的农业人口加人了信用社。二、农业保险的比较度的农业保险可追溯到二十世纪40年代,它实行自愿保险与有条件的强制保险相结合的方式,即进行生产性贷款的那些农户必须参加相关农业保险,其他的保险如牲畜保险.实行自愿的原则,由农户根据自己的条件选择是否参加(焦瑾璞,2007)。1985年,印度政府推出“农作物全风险综合保险计划”,覆盖大部分农作物。1999年,印度中央政府推出“国家农业保险计划”,并以此取代“农作物全风险综合保险计划”,该计划由印度农业部负责实施,由印度保险总公司执行,承保面扩大到所有农户,并且政府给予了大量的政策支持,但支持年限一般不超过5年。印度政府的国家农业保险计划受到农民的普遍欢迎,参保农户每年约2000万户,占全国总农户的1/4,成为世界上最大的农业保险项目。到2006年7月,国家农业保险计划共覆盖农户9.71千万户,受保作物面积50000万公顷,保费收入达到985.5亿卢比。另外,印度农业保险公司已开办经济作物的保险,主要针对茶叶、橡胶、棉花和甘蔗种植等。近年来开始实施的天气保险计划,12个邦的保费收入在2007年已达到50千万卢比。

农业保险作为农村金融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保护农业生产、保障农民利益、加快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具有重要作用。早在1982年,中国人民保险公司就对农业保险进行了“低保额、低保费”的商业化经营试点,由于农业保险缺乏明确的业务定位和足够的政策支持,其业务迅速萎缩,甚至停办。近几年来,保险业在服务“三农”方面进行了积极探索,农业保险得到较快发展。除了作为订单农业支撑的农业气候性、病虫害等农业生产性保险外,符合农村和农民需求的健康、人寿、财产等各险种也在商业可持续基础上加快发展。2007年中央财政首次对农业保险给予补贴,选择6省(区)的5种主要农作物开展试点,对农业保险的发展产生了重要的推动作用。截至2008年末,农业保险已覆盖全国所有省(自治区、直辖市),共承保各类农作物5.32亿亩,参保农户9000万户次,为农民提供了2397.4亿元风险保障,分别比2007年增加了130%、80.7%和ll3%。

三、农村金融法律的比较

印度农村金融法律比较健全、完善。为确保农村金融服务的覆盖面,印度在《印度储备银行法案》、《农村信用合作社法》、《地区农村银行法》、《国家农业和农村发展银行法》等有关法律中,都对金融机构在农村地区设立机构网点提出了一定要求。如《银行国有化法案》明确规定,商业银行必须在农村地区设立一定数量的分支机构,将其放款的一定比例用于支持农业和农村发展。《地区农村银行法案》规定,农村银行营业机构要设立在农村信贷服务薄弱的地区。印度储备银行规定,商业银行在城市开设一家分支机构,必须同时在边远地区开设2-3家分支机构。

我国农村金融缺乏法律的保护,在一定程度上导致交易成本的上升。农村金融法律缺失主要表现在:(1)在农村信用社方面,目前还没有一部法律对其性质、内部法理结构、日常运营机制等进行明确界定,因此应尽早制定一部《农村合作金融法》,以填补这个立法缺口。(2)我国农业政策性金融也没有相应的立法,结果是商业银行和合作金融机构往往承担了大量的政策性业务.导致商业银行和合作金融机构出现大量的不良贷款。(3)对各种民间金融机构没有明确的立法。我国民间金融机构复杂多样,这些金融机构对农村发展起到了一定促进作用。但由于缺乏法律保障,其法律地位很不明确和稳定;同时由于在法律上没有保障,并经常会因此出现一些短期行为,甚至不规范的经营行为.进而累积了大量风险,随时可能影响到社区的稳定。(4)对于一些民间的小额信贷组织,目前也缺少一部法律来规范。人民银行进行的五个省区的小额信贷试点,目前也处于一种无法可依的境况,这使得人民银行和银监会都没有一个明确的法律依据来对其进行有效监管。(5)农业保险法律处于空白状态。我国的《保险法》是一部有关商业性保险的法律,规定:“国家支持发展为农业生产服务的保险事业,农业保险由法律、行政法规另行规定”,《农业法》中并没有对政策性农业保险公司、商业性保险公司相关法律的规定。

四、主要结论与启示

以上分别从农村金融机构、农村金融保险和农村金融法律3个方面对中国和印度农村金融发展进行了简要分析与比较。研究表明,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农村金融发展虽然经历了一个较快发展的过程,但同印度农村金融相比,仍有很大差距,并据此得到如下三点基本启示:

第一,从农村金融机构来看,印度农村金融体系最大的特点是具有鲜明的多层次性,各金融机构之间既分工明确,又相互合作。截至2005年3月末,印度银行业在农村的机构网点达到15.3万个,平均每万名农村人口服务网点数2个:而到2007年末,中国农村平均每万人农村人口服务机构网点数为1.5个,全国还有2868个乡镇没有金融机构网点.约占全国乡镇总数的7%。金融是现代经济的核心,健全的农村金融体系和良好的信贷供给机制是农村经济发展的重要支撑。因此,应推动、扩大政策性金融支农服务范围,将农业农村基础设施建设纳入政策性金融服务范围建议国家开发银行等政策性银行向县域和农村延伸机构和业务,支持农业大型项目的开发。积极推动和支持农村信用社坚持服务“三农”的经营宗旨,逐步发展成为农民合作金融组织:进一步放宽农村金融市场准人条件,重点发展适合农村特点的农民合作金融组织。中国农业银行、邮政储蓄银行要稳定农村地区机构和网点,继续发挥支持农业和农村经济的重要作用。

第二,从农业保险来看,印度的农业保险充分发挥了分散农业经营风险的重要作用。目前我国农业保险属于初级阶段,农业保险覆盖率低,且农业保险的规模与其需求不相称。2007年,农业保险保费收入仅51.8亿元,承保农作物2.3l亿亩,仅能够为农业生产提供l126亿元的风险保障,而同期全国农业总产值是27680亿元。农业保险发展滞后,不仅会导致“三农”经济收入平稳增长缺乏保障,而且也会导致农村金融市场信贷风险较高。因此,应进一步完善农村和农业保险体系,尽快建立健全农村保险组织,加快发展多种形式多种渠道的农村商业性保险、政策性保险、互保险等。

第三,我国应继续完善农村金融法规,对农村金融机构的属性、功能、组织形式和活动方式等加以规定。确定其法人资格、法律地位和其实施各项优惠政策。应大力发展新型农村机构,放开民间金融,并给予相应的政策优惠、财政支持。印度农村合作性质的信贷机构分为两类:(1)提供短、中期贷款的合作机构,主要是信贷合作社。信贷合作社是向农民提供廉价信贷的来源,又可分为三个层次,即初级农业信用社(PACS)、中心合作银行(DCCBs)和邦合作银行(SCBs)。截止到2006年3月31日。PACS共贷出4.61亿卢比,占全部农村金融贷款的37%,中心合作银行和邦合作银行贷款比重分别为23%和30%。目前,农村信用合作社已经遍及印度90%的农村地区,50%以上的农业人口加入了农村信用社(冉杰,2006)。(2)提供长期信贷的合作机构.主要是邦农业和农村合作发展银行(SCARDBs)、初级农业和农村合作发展银行(PCARDBs)。其资金来源于中央银行和发展债券,以土地抵押的方式为农民提供5-10年或更长期限的长期贷款,以购买价值高的农业设备、改良土壤、偿还旧贷款及赎回地主扣押的土地等。截至2007年3月.SCARDBs和PCARDBs机构总数分别为20和697个,贷款额分别为l316.7亿卢比和1275.1亿卢比。

我国的农村信用合作制度形成和普及于二十世纪50年代,在经历了几轮改革之后,至今依然存在并充当着当前农村金融主力军的角色。目前我国农村合作性金融机构主要有农村信用社、农村商业银行和农村合作银行。截至2008年末,农村合作金融机构共有法人机构5100多家,7.8万个营业网点,资产总额7.1万亿元,其中涉农贷款2.45万亿元,占全国涉农贷款的35.5%;农户贷款1.3万亿元.占全国农户贷款的86%。以农村信用社为例,目前已成为中国农村地区最庞大和最完备的正规金融组织体系,至2007年底,其农业贷款余额为1.43万亿元,服务“三农”的功能不断增强③。但由于农村信用社资金来源主要是吸收存款和向人民银行申请支农再贷款,单一的资金来源和过高的融资成本,减弱了其放贷能力,同时其服务功能和产品的单一,进一步限制了其信贷业务的发展。

(三)农村商业性金融

农村发展论文篇3

1我国手机银行业务模式及特点

1.1我国手机银行业务模式分类

按照国际惯例,手机银行可分为银行主导型与非银行主导型。前者适合在商业银行网点比较多的地区推广,客户需要把手机号和银行卡号联系在一起,是银行柜台业务的延伸,主要办理汇款、查询、转账等业务,在整个银行业务的办理过程中需要银行账号;后者是以电信运营商搭建手机银行支付平台,银行账号在这里不是必须的,适合于商业银行网点比较少的农村地区。

1.2手机银行的特点

1.2.1涵盖了多种银行柜台的功能。手机银行是电子银行的一种,虽然小巧,但是它的功能完全可以和网上银行媲美,在银行柜台处办理的金融业务,完全可以通过手机银行办理,而且手机还具有操作简单,便于随身携带的特点,在日常交易中非常方便。1.2.2贴身性强。现代人的生活总是离不开智能手机,所以手机银行是人们真正的“贴身金融管家”,我国目前无线网络可以说是无处不在,手机银行真正实现了商业银行“4A”(Anytime、Anywhere、Anyhow、Anyone)的服务理念,让普通人都能够随时掌握自己的账户信息。1.2.3能够更好地保护用户的隐私。现代社会中人们对自己信息的保密性更加重视,手机银行能够很好地保护用户的隐私,只要保管好自己的手机,个人交易信息就不会泄漏。另外,随着信息加密技术的发展,手机银行可以做到在操作过程中全程加密,解密的过程在银行的主机内部进行,电信运营商等机构都无法获得,从而保障了手机银行交易的隐私安全。1.2.4能够提供更加贴近顾客的服务。手机银行可以让用户感觉到银行给其提供的具有针对性的服务,银行与客户之间的关系非常密切,用户可以随时查询自己所需要的信息,改变了传统银行服务的单向性,更加能够获得客户的满意评价。1.2.5实现模式多样化。现阶段我国已有的手机银行技术涵盖了STK、USSD、BREW、WAP、Java(HTML)以及手机客户端等多种模式,客户在具体使用手机银行的时候,可以根据自己的使用偏好、手机操作平台以及实际使用时所处的支付环境等,选取合适的手机银行使用方式。而且一部手机还可以在不同的环境下选取不同的操作方式,各种手机银行的实现方式也不冲突,一部手机可以涵盖各种金融操作功能。

2我国农村手机银行业务发展SWOT分析

2.1优势(Strength)分析

2.1.1手机银行交易成本低。手机银行与传统柜台交易相比,具有交易成本低的显着特点。统计资料显示:传统的柜台交易,国外每笔业务的交易成本约为6.63元,我国约为4元,而手机银行的交易成本国外约0.96元,我国约0.6元。手机银行在方便用户的同时也减少了银行的成本。2.1.2手机上网在农村地区的认知度高。随着3G技术的全面推广,农村地区个人拥有手机的比例远高于拥有计算机的比例,更多的农村用户选择手机上网。我国运营商第三方支付牌照的获得,为移动运营商推广手机银行提供了一定的政策保障,至少可以先推广手机支付业务,通过手机支付业务来实现手机转账汇款等功能。我国农村地区的劳务人员大多在城市打工,对汇款有强烈的需求,手机转账汇款有着的广阔空间。2.1.3符合目前农村发展水平的特点。在我国农村,广大居民的收入层次和教育程度在很大程度上制约着手机银行的发展,截至2014年12月,我国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已经达到10489元,农民收入的提高必然会加大对金融服务的需求。随着我国九年义务教育的普及,农村居民文化程度不断提高,初中与高中文化程度比率在2014年底达到73.2%,也就是说农村大多数群体已具备中学文化程度,这为在农村推广手机银行提供了前提条件。

2.2劣势(Weakness)分析

2.2.1农村金融机构对手机银行的营销力度不够。目前我国农村金融机构的营销人员,往往认为手机银行是次要的银行业务,没有对其着力推广和营销。银行方面对营销人员从也没有开展针对性的培训,导致营销人员不能对农民用户进行有效的讲解和宣传。2.2.2缺乏高端客户群。农村手机银行基于其自身的特点,目前还只是银行柜面业务的替换,向理财、信息服务等方面延伸不足,以至于大部分客户群主要集中在中低端,缺乏向高端客户群转移的动力。

2.3机会(Opportunity)分析

2.3.1农村金融机构营业网数量少,满足不了农村金融服务的需要。我国农村金融服务,特别是基本金融服务的需求量大,但农村金融发展的现状是网点少,为农民服务的金融产品匮乏,日益增长的农村金融需求与农村金融产品匮乏之间的矛盾日益突出。2.3.2方便农民的支付结算工具种类较少。目前,央行的现代化支付系统正在建设中,我国广大农村地区还没有完全覆盖,再加上农村商业银行网点比较少,导致可供广大农民群众使用的支付结算工具种类少,农民日常支付仍然以现金支付为主,给渴望现代化生活的农村居民带来很多不便。2.3.3农民有着非常强烈的非现金支付需求。随着农村经济的发展,农民的日常交易活动日益增多,在交易过程中由于现金支付存在一定的弊端,农民有着非常强烈的非现金支付需求。例如在农村日常的集贸市场交易中,商户和消费者都很担心假币的出现,但如果采用银行转账的形式,就要到较远的城镇商业银行办理,非常麻烦。特别是随着新农村建设的稳步推进,新时期青年农民的生活方式和消费观念正悄然发生着变化,方便快捷的支付方式及个人理财等互联网金融服务将来会逐渐走进他们的生活。

2.4威胁(Threats)分析

2.4.1安全问题得不到保障。安全问题是决定手机银行发展的关键,安全问题不能解决,手机银行在农村就无法得到发展。我国部分农村地区信息闭塞,农民文化程度低,接受新技术的能力比较弱,不能最大程度地安全使用手机银行。2.4.2农村金融服务不到位。主要是宣传力度不够,没有像城市一样采取广播、电视、报纸等多媒体相结合方法大力宣传,对售后服务没有落到实处,不能使农村用户真正体会到手机银行的方便与快捷。''''

3基于SWOT分析的农村手机银行发展战略研究

3.1国家应加大投入,注重手机银行建设

目前我国农村手机银行的发展处于初级阶段,需要政府加快制定相关法律和规章制度,规范其运行,引导相关方面投入手机银行建设。同时,由于农村地区金融基础设施薄弱,更加需要加大支付清算系统建设、信用制度建设以及移动通信网络建设等。

3.2因地制宜,选择适合不同地区的发展路径

我国地域广阔,虽然同为农村,但各个地区的经济、文化发展却不尽相同,在发展手机银行的过程中要针对不同地域、不同类型的农民推出多样化的手机银行产品。例如:针对手机型号不一致的农民用户,发展客户端手机银行或者网页式手机银行,针对年龄较大,上网不便的农村用户开发短信手机银行服务;在手机银行的功能设计上,要充分考虑农民的消费习惯和生活方式及接受能力,设计出集实用性、可操作性为一体的符合农民需求的产品;由于农村地区信息获取途径不多,手机银行也要起到传播信息服务的作用,要把各种农村急需的产销信息、农业防病防虫信息、国家新型惠农政策等增加到手机银行的增值业务服务上,使农民在使用手机银行的过程中,不仅能够得到方便的金融服务,还能够对其生产、生活起到指导作用。

3.3选择先试点,成功之后再推广的策略

在手机银行业务的推广上,可以先选择手机小额支付服务,如,代交水电费、话费充值等,当农民群众都认识到其优越性的时候,再适时推广存款、贷款等其他业务。无论是手机银行小额支付、小额存款、小额贷款,都将为微金融的发展打开新思路,是微金融在我国农村发展的有益尝试。

3.4加大农村手机银行拓展功能

农村发展论文篇4

村是农村行政的基层单位。政府的政策意图和农民的意愿要求都需要通过村一级去转达、去实行。因此村的公共管理状况是农村是否稳定的关键因素。同时,村公共管理状况又关系到农民的社会福利水平。在分户经营后,如何通过村的公共管理,使农民的利益协调,使众人的力量集中,已成为农村经济社会发展的一个至关重要的问题。本文根据课题组的调查,通过历史回顾与现状分析,对改进农村公共管理的迫切性和途径提出我们的看法。

一、农民希望有人来管什么事?

村庄是农民生息繁衍的聚居地。村庄的公共管理,就是为农民提供各种公共物品(包括物质形态的公共设施和非物质形态的公共服务)。

我国村一级公共开支的规模相当大。根据农业部农村固定观察点办公室对分布于全国29个省、市、自治区的239个村的连续调查数据分析,1995年,样本村的平均村财务收入为48.6万元。〖引自农村固定观察点办公室《观察报告》1996年第4号。〗全国现有大约74万个行政村,如果以每个村40万元财务收入计算,村级财务收入总规模已达到了2960亿元,大约相当于当年国家财政收入总额的一半。

但是,各地农村财务收入水平相差悬殊,而各地公共管理的水平更是相去甚远。当前80%以上的村庄公共物品的供给不能满足农民需要,更有少部分村庄处于“无人管事”的状态。以致农民批评村干部是“春抓结扎流产,秋抓催粮催款,平时啥事不管”。

虽然各个历史时期农村公共管理的性质和方式不同,但是它一般包括以下八项内容:

1.公有财产管理。历史上,不少村庄就有公田等共有财产,其收入用于祭祀等公共活动。合作化运动中,农村土地归集体所有,农村改革以来,集体仍负责土地的分配与调整,农户房基地的分配,果园、池塘、机动地等不适宜平均分配的集体土地的发包和管理,以及集体企业的经营管理。

2.促进经济发展。农户势小力单,所面对的资本市场和产品市场又都不完善。解放前,农民在借贷、土地买卖合约等方面需要农村的公共管理者(乡绅或保长等)提供协助;公社时期,农民的生产和生活都依赖集体;改革以来,农民虽分户经营,但他们仍需要村集体在信贷、就业等很多方面提供帮助。

3.基础设施建设。解放以前,一些地方的乡绅组织过架桥修路、修建灌溉设施的工作。解放后,水利灌溉等农田基本建设取得了很大成绩,但一般而言,农村的道路、供电、供水、通讯、电视接收等许多基础设施目前仍很落后,其建设需要村统一规划组织,并发动农民完成。

4.发展公益事业。解放前,一些地方由乡绅牵头,兴办了教育等一些公益事业。但是,只有在时期,我国农村的公益事业才取得了长足的进步。目前,农村的基础教育、病残孤老的照顾和贫困户的扶助等都需要由村集体组织落实。

5.维护社会治安。防范和处理刑事犯罪及各种扰乱社会治安问题,对外维护社区安全,历来是村公共管理的一项基本内容。

6.民事纠纷调解。农民家庭、邻里、村人间在生活上总会产生一些矛盾、纠纷,农民希望村里能有权威出面,主持公道,加以调解,他们不愿意也不习惯诉诸法律,更不愿意矛盾激化,导致恶性事件发生。解放前这项公共管理的功能由乡绅、族老承担。解放后,则是村干部的一项重要工作。

7.维护道德规范。农民生于村庄,长于村庄,比起法律约束,道德观念的约束对于规范人们行为更为重要。解放前村里的道德规范靠权威、靠宗族祭祀、族规家法来维护。解放后,农村的封建道德已经批判,但社区传统道德规范中的敬老爱幼、相互帮助等美德仍需要村集体来维护、发扬,作为人们相互关系的准则。村里的文化娱乐生活也需要村集体适当组织。

8.完成上级交办的任务。政府的各项任务历来都需要通过村庄管理层下达到农民,并督促完成。目前的农村干部也必须完成如计划生育、征收税费、交售粮食和棉花及完成其它中心任务。

上述八个方面都是村公共事务,但可以分为内部事务和国家任务两类。前七项属于村内部事务,其处理的好坏,关系每位村民的直接利益,是他们可以亲身感受到的。而第八项是国家要求农民完成的任务,虽然国家所代表的社会整体利益最终也将使农民受益,但对某些任务农民直接体会到的是管制,是付出。政府首先要求村干部完成各项交办任务,而农民则希望干部能管好村的各项公共事务。因此,虽然上级政府和农民都希望村里有人管事,但是农民侧重点显然与上级政府不同。

二、农村现代化进程与公共管理

自清末以来,面对帝国主义国家的侵略和掠夺,满清、北洋、民国政府都曾试图使国家现代化,其中的一项重要努力就是通过建立区、乡的政权机构将国家的控制向农村延伸。在这种国家现代化的努力中,村组织被赋予了双重职能,一方面要负责维持新学,修筑道路,并从事各种公共事业,另一方面则要完成上级政府从农村提取税费的任务。〖见杜赞奇:《文化、权利与国家》第56页江苏人民出版社1993〗

但是,或者是为了筹钱赔款,或者是为了征集军费,政府向农村延伸的区、乡政权机构和村庄的保甲长们完全成了榨取农民收入的工具,而农村自身的公共事务则根本无钱无力去进行。解放前夕,已经到了完全依赖保丁、民团的武力去征税拉夫的地步,农村社会矛盾的急剧激化,是导致溃败的重要原因。

解放后,经过,农民的社会地位发生了根本变化。随着的建立,国家政权向农村延伸的过程彻底完成了,中国农民结束了一盘散沙的状态。生产大队作为村的组织形式为农民提供了教育、医疗、五保户的赡养等公共服务。但是,生产大队不仅将劳动组织和收入分配纳入了公共管理范畴,在一个时期内甚至将农民的一日三餐也用食堂管了起来。同时,为了取得工业化所需积累,国家通过价格剪刀差从农村拿走了几乎全部剩余产品,这就使大队干部对公共建设和农民福利即使不是无暇顾及也是有心无力。农村的贫困状况使得村公共物品的提供和农村建设一直难于开展。

改为乡镇体制以后,农村的公共管理一度曾比较混乱。一方面,农民分户经营和急速变化的外部环境使过去行之有效的许多工作方法失灵,村干部难以适应;另一方面,80年代政府的计划生育政策作为国策在农村大力贯彻执行,这一政策规定与农民的传统观念相冲突,村干部完成国家任务的难度急剧上升。因此许多地方村干部只是作为国家政策和各项上级交办任务的执行工具,而村本身的公共事务则很少主动去做。

回顾本世纪以来国家政权与农村社区关系变化的历史,我们可以看到,国家政权向农村的延伸和国家对农村的控制已经取得了极大成功。目前的乡镇一级已拥有派出所、法庭、财政所等一套完整的政府机构,国家的意志在农村中一般能得到贯彻执行。但是这种成功却掩饰不了我们在村公共管理方面的缺陷。比起完成上级任务,村内部事务管理始终是一条短腿,这种不平衡的村公共管理只能在现代化的道路上跛行。

三、改进农村公共管理的迫切性

目前,农村内部事务的管理不尽如人意,与此同时农民对公共物品的需求却日益强烈起来,这是因为:

首先,农村实行土地集体所有、分户经营的产权制度。1949年以前农村土地除少数公田外,都是私有的;时期,土地公有,且集体经营。而目前的双层经营体制与前两种情况不同,一方面,土地管理权集中,大到承包地调整,小到宅基地分配,都是公共管理的内容;另一方面,农户利益独立化,每一项土地管理决定都与它们的利益息息相关。

其次,农村经济商品化迅速发展。随着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的转轨,我国农产品市场和要素市场不断发展。而公共资源,包括土地、水源、房产、果园、鱼塘的市场价值也大幅度提高,就连从前没有商业价值的荒山、荒滩,如今也成为农民致富的重要手段。当农地转为非农地时,其一次性收益更是以万元计。公有财产的市场价值越高,防止滥权贪占和保护普通村民利益的难度就越大。

第三,农村人口大幅度增加。1996年,我国农村人口比1978年增加了15%,户数增加了35%。这就增大了社区内人口密度,加剧了资源的紧张状态,同时也增大了公共管理的需求。人口越增多,维持有限资源的公平分配和稳定社会秩序就越重要。

第四,农村经济发展和农民生活水平的提高,使农民对公共设施和公共服务的需求也更强烈了。按不变价计算,1996年我国农民人均纯收入比1978年增加了2.3倍。农民不满足于落后的生活方式,要求改善生活质量,这在很大程度上不依赖于个人的收入而要看村的集体行动,如修路、供电、修建自来水设施等。同时,农民对维持农村社会秩序,提供更多就业和发展的经济机会的要求也更迫切。

因此,改善公共管理是农村发展的客观需要,也是农民的迫切要求。然而,目前一方面是农民对公共物品的需求强烈,另一方面却是有效供给不足。这里不是指那些坏干部把持、侵吞集体财产,以致农民上告上访不断的村庄;也不是指那些村干部软弱,村里恶势力横行、欺压百姓,农民敢怒不敢言的村庄。这两类村庄在我国74万个自治村中还只占少数。但公共物品供给不足,不能满足农民需要却是相当多数村庄存在的现象。

农村的公共设施远不能满足农民需要。许多地方农民住房翻新了,但门前的道路还是一下雨就满地泥泞。许多地方农民的收入已经可以购买洗衣机和电冰箱,但村里没有自来水,电压不稳定,所以农民有钱也不能购买。1995年在中部的皖、赣、湘三省,农户洗衣机拥有量不到5%,而西北、西南大部分省区,农户洗衣机的拥有量也不足10%,远低于沿海发达省分和城市郊区。

比起物质形态的公共设施,公共服务方面需求的满足程度可能更差。农民对公共服务的最低要求是公平和安全。有的地方老农一夜要起来几次,查看圈里的牛是不是被人偷走了。这种事例反映出生活改善了的农民仍缺乏安全感。而农村公有财产分配和公共事务处理不公更是农民上访告状的主要原因。农民对公共服务的更高要求则是用好集体财产,带领他们致富。而能做到这一点的村子据估计不超过20%。

由此可见,公共管理的状况关系到农村的社会稳定和农民的福利水平。改善农村公共管理,将是新时期我党联系群众的重要体现。

四、农村公共管理落后的原因和对策

农村公共管理落后的内部原因是村干部对市场经济环境中村庄的公共管理还不熟悉。从理论上讲,公共品的供给成本不随消费者的数量增加而变化。比如多几个人或少几个人在村内道路上行走,并不会改变修筑道路的成本。因此,总会有人希望免费享用其它人出资提供的公共品。由于这种“搭便车”问题的存在,如果纯粹依照市场交易,公共品的供给往往满足不了需要。这就需要政府介入,通过收税来提供公共品。在农村,村干部则扮演这种权威角色。除非村的集体经济收入很高,否则村干部必须向农民收钱以支付必要的公共开支。但是村民收入毕竟还不高,而且很多地方农民对集体项目投资失败仍记忆犹新,因此农民认为他们有限的资源用于公共项目投资风险很高。

农村中本来亲友、宗族关系就比较复杂,过去的政治运动又增加了村民之间的一些矛盾。另外,除了调整土地和道德压力外,村干部并不具有政府一级的强制性行政手段。因此,要采取集体行动的难度就更大了。

农村管理落后的外部原因是政府给村干部下达了太多的强制性任务,如计划生育、收定购粮、收缴提留款、集资,以及其它中心工作。如果说80年代矛盾集中于计划生育和收定购粮等计划任务上,那么90年代主要矛盾已转变为地方政府乱集资、乱收费等加重农民负担的问题。

根据全国农村固定观察点资料,1995年235个样本村的集体财务收入比1986年增长了2.6倍,与同期农民纯收入的增长大体相符,但同期村上交上级有关部门的支出增长了10倍。虽然村干部的补贴只增加了1.3倍,但行政管理支出(相当大一部分是招待费)竟增长了18倍!

村干部的收入虽然来自农民上交,但是其收入水平和奖励却是由乡镇政府根据任务完成情况折成百分制确定的,因此村干部在完成任务过程中往往和农民处于对立地位。而少数坏干部利用完成上级强制性任务的机会为自己谋利,更是激起农民的不满和反对。

村干部完成上级的强制性任务越多,与农民越对立,村自身的公共事务越难开展;而农民的需要没有得到满足,完成上级任务的难度也就越大。从而使农村公共管理进入了一个恶性循环。

改善农村的公共管理关系到农村经济发展、农民生活和社会稳定。农民是中国人口的绝大多数,他们的始终如一的信任与支持,是政府在经济高速增长、社会利益逐步分化的环境中保持稳定的社会基础。因此,改善农村公共管理,就是改善党和农民的关系。

要改善农村公共管理,需要从以下几方面入手:

首先要明确任务,统一行动。党和政府对农村、农民和农业工作高度重视,但是在政策执行中却往往力量分散,或者往往只侧重某一方面。如农业产业化和小康村建设是当前农村工作的两个热点,但前者只侧重于农业生产,后者则只侧重于村的硬件建设。又如农村中党的组织部门负责抓好党支部建设和选好带头人,民政部门负责抓村委会选举,而农业部门则负责抓农业生产和集体经济发展。这种横向的和纵向的分割,使我们不能全面解决农村公共管理出现的问题。

其次,村干部必须获得农民的充分信任,这是采取集体行动的前提。农村基层选举为村干部开展工作提供了群众基础。而各种关于村庄公共管理的经验交流、培训以及上级部门的指导对于提高干部水平都会起到重要作用。

陕西省咸阳市东南坊村是全国固定观察点之一,我们在今年10月曾到那里作专题调查。1984年以后东南坊村一度比较混乱,有的村民小组财务不清,村里打架闹事不断,甚至发生了两村民争斗、一人致死的恶性事件。1991年在镇工作小组的帮助下,东南坊村进行了民主选举。新当选的党支部和村委会上任后,迅速采取行动,充分利用群众支持完成了修路、改农用电为工用电等工程。随后村干部又进一步完善组织、建立制度,如设立了治安办公室,维持治安,调解纠纷。同时村里还大力开展精神文明建设。1995年东南坊村用于公益事业和农业生产服务支出总额达到了42万元,比起1990年的4万元增加了9.5倍。虽然公共开支增加,但由于满足了农民的需求,村干部的工作得到了农民的理解和支持。村庄的面貌发生了很大变化。

农村发展论文篇5

[论文摘要]随着我国人均收入的不断提高和双休日的实行,越来越多的人利用节假日外出旅游,特别是近年出现的乡村旅游让许多人度过了轻松而有趣的周末。乡村旅游的出现为城里人提供了方便,同时也带动了农村旅游经济的发展。不过也出现了诸多不如人意的问题,如卫生条件较差、基础设施不完善、缺乏整体规划、产品形式单一雷同等。要想发展农村旅游经济就必须采取措施,解决乡村旅游出现的问题。如制定科学的高水平的区域发展旅游规划,实施“政府主导型”旅游发展战略,多渠道筹集旅游发展资金,加强宣传等。

现代旅游最重要的特征是普及性和大众性。所谓的普及性和大众性,实际上就是最大程度按照大多数人的收入水平和闲暇时间来开展旅游活动,旅游业也采取各种措施吸引尽可能多的人消费自己的产品,使企业占有最大的市场份额。自上世纪六十年代大众旅游兴起以来,经常性的休闲度假已渐渐取代一年一次或几年一次的观光型旅游而成为旅游的主要形式,西欧发达国家每人每年外出旅游3至4次,在英国已占到全国人口的55%,瑞典更高达75%,休闲度假已成为发达国家人们生活中必不可少的组成部分。

在我国现阶段,虽然人们生活水平有所提高,但大多数人的收入仍然十分低下,衣食之外稍有节余却不足以很风光地远行逍遥。而社会时尚的召唤、追求生活质量的意识,促使现今中国平民十分渴望休闲度假。但是,国内旅游业却在一定程度上因盲目、浮躁和急功近利而忽视他们的需求。在我国,因为人均收入水平较低,旅游者占总人口的比例依然很小,而且主要集中在城市。对大多数人来说,旅游还是奢侈品,只有少数市民节衣缩食一年或几年才能外出旅游一次。这种“打牙祭”式的消费远远不能满足广大市民返璞归真、回归自然的渴望和高涨的旅游需求。一些主要面对国内游客的旅游热点,因季节性强、旅游交通拥挤、旺季人满为患和价格上涨、质量不佳而使游客往而却步或扫兴而归。旅游热点的门中门、票套票和部分旅游业的不规范操作行为,也使某些旅游企业声名狼藉,为人诟病。一边是豪华宾馆的冷若闲置、国家财力的耗费,一边是广大工薪阶层因阮囊羞涩而无力消费、望洋兴叹;一边是旅游热点的季节性人口过密,一边是大众化旅游产品的缺少。高涨的旅游需求与旅游产品不如人意之间的尖锐矛盾,使国内旅游市场上形成一个巨大的空白和广阔的真空地带。在普遍的返璞归真、回归大自然的休闲度假需求得不到满足的时候,几个人自发去郊游,在农家短暂歇脚休息却产生了国内旅游业一个影响深远的新生事物——“乡村旅游”,即以农业文化景观、农业生态环境、农事生产活动以及传统的民俗为资源,融观察、考察、学习、娱乐、购物、度假于一体的旅游活动。

一、乡村旅游的兴起无疑带动了农村旅游经济文化的发展。

1.吸纳农村多余劳动力,增加农村收入。乡村旅游以“离土不离乡”的形式为农民提供了新的就业门路。广东河源市的苏家围景区,自2000年开展乡村旅游以来,当地农民的人均年收入从当年的1000多元上升到3000多元。乡村旅游,使祖祖辈辈靠老天吃饭的农民,也享受了经济社会的成果,走上了致富之路。

2.促进农村文化发展。乡村旅游在城乡之间架起了文化传播的桥梁,城市居民在乡村旅游活动中感受到了农村生活的风貌,同时传播了城市文明。农民群众在旅游服务实践中开阔了视野,学习了先进的经营理念和生活方式。

3.带动相关产业发展。旅游活动包括吃、住、行、游、购、娱六大主要要素,这使得以农业为主的农村经济结构得到优化和补充,带动了相关产业的发展。

二、乡村旅游出现的诸多问题抑制了农村旅游经济的发展。

1.各区域“各自为政”,难成规模效益。乡村旅游一般以户为单位,没有统一规划,盲目开发资源,不做切实可行的旅游发展规划,导致农村旅游业不能健康持续发展。

2.缺乏宣传,没有品牌效应。一些乡村旅游经营者市场促销意识不强,缺乏主动宣传和参加集体促销的积极性。

3.乡村旅游开发资金严重不足。旅游资源的开发需要强大的资本做后盾,农村旅游资源的开发更需要大量资金做支撑。农村一直以农业经济为基础,其经济实力还很薄弱,由于乡政府不可能对其旅游发展做大规模投入,加之农民收入有限,因而资金短缺就成为制约农村旅游经济发展的另一个重要因素。

4.基础设施建设仍需不断加强。由于资金投入不足,一些乡村旅游点在交通、食宿、卫生等方面存在较大的差距,制约着进一步发展。

5.乡村旅游总体水平不高,资源开发力度小、层次低,特色不够明显,内涵不够丰富,缺乏上规模、上档次的名牌拳头产品。尤其是在乡村文化方面的发掘和运用不够。一些乡村旅游点在开发建设上存在追求城市化的趋向,削弱了原汁原味的农家本色。

三、如何解决这些问题,推动乡村旅游经济发展。

1.制定科学的高水平的区域发展旅游规划。资源要转化为现实的产品必须实施科学的规划。在发展旅游经济的大好形势下,乡村旅游必须适应形势,站在全局的高度,重新制定一个科学的、高层次的、高水平的旅游发展规划。在区域旅游发展中突出重点,形成特色,这样才能保障乡村旅游业健康有序的发展。

2.加强宣传,树立企业良好形象。积极向相关媒体提供新闻线索,想办法通过电视台、日报、周刊、广播电台、旅游网等媒体的报道(转载),把一块荒废的沙滩从零开始摇身一变成了可以让农民增加收入的“宝地”,逐步扩大了知名度和影响力,做到了“花最小的钱、做较大的宣传”。

3.多渠道筹集旅游发展资金。制约乡村旅游发展的另一个重要因素是缺乏旅游开发资金,因此如何筹集资金发展农村旅游成为乡村旅游开发中的一个难题。乡村旅游经济发展,在融资方面要全方位突出,多渠道引资。一是充分利用国家发展农村经济的大好时机,抓住政策大力发展农村旅游经济。二是利用各种优惠条件,丰富的旅游资源吸引各种投资,包括外商投资、企业投资和利用民间资本等多种形式的投资。

农村发展论文篇6

通过计算后可以发现,虽然人均实际农业GDP与金融规模、金融结构和金融效率在时展过程中都有着其不平稳性,但是其彼此之间却存在着一定的平衡关系。其四者之间的变动模式受对方影响,形成了当今农村金融业的现实影响结构。也就是说农村人均GDP是否增长,与金融规模、金融结构和金融效率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然而,在Granger因果检验的过程中,其分析结果显示,包括了农村金融规模、结构其是均与农村经济增长没有直接明显的关系。然而农村金融效率却对农村经济增长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由此,本文可以得出以下结论:其一,虽然农村经济增长并不能有效的促进农村金融规模与结构有所变化,但是不得不关注的是,农村经济增长对农村金融效率的积极促进影响。其二,与农村经济增长推动农村金融效率有异,农村经济规模等对农村经济增长并无明显推动作用。由此可见,我国目前农村金融发展存在着一定的滞后性,从而影响了我国农村金融推动农业经济增长的脚步,对我国农村整体发展,甚至是整个中国经济发展都带来了极其不利的影响。

二、目前金融发展滞后的影响因素

(一)农村金融体系不完善

滞后农村金融发展的首要原因在于,农村金融体系的建设的不完善。目前,商业性的农村金融组织在其职能上存在缺失,从而导致了金融体系扶持农村经济建设的稳定性严重缺失。举例来说,中国农行原本是政府特定的支持与扶持农村建设的商业银行,然而,由于农业当前在经济发展中存在落后性与弱质性,从而导致了农业银行自身运营的机制产生问题,迫使其不得战略调整,最终减小了对农村经济建设的扶持力度。当然,与商业性金融机构相比,政策性的农村金融机构则偏向了边缘化。这种边缘化表现突出的是农村发展银行其建设初衷并未与现行状态达成一致,只进行农副产品放贷服务的发展银行,已经大大滞后了农村金融发展。当然,金融工具的缺失与服务手法的单调也大大影响了农村金融体系建设的完善性,从而造成了金融发展的滞后现象。

(二)农村金融结构与经济结构不契合

与农村金融体系不完善相对比的,农村金融结构与经济结构无法契合,则是目前农村金融发展滞后的另一诟病。农村金融结构与经济结构无法契合的主要缘由有两点:其一时农村金融机构在整体的布局上无法达到合理化。当前农村金融机构,东部发达地区分布较为密集,相对的,中西部比较落后地区的密度反而较小,这样与经济结构需求完全不符合的金融机构密度,大大降低了金融机构协助农业经济发展的进程。其二农村贷款的发放结构不合理也造成了农村金融结构与经济结构之间契合度不够的现象产生。在普遍经济学上来说,经济发展水平将决定金融发展的水平,而对于农村经济这种封闭式的经济形势而言,其所建设的农村经济在一定程度上也存在着封闭性。而正是这种封闭性,导致了农村金融机构在发放贷款上不得不考虑农业经济的滞后性现象与弱质性特征,而将贷款形势发放到一些乡镇企业中,从而造成了农村经济发展受阻现象的产生。

(三)农村金融机构效率不高

农村金融机构效益不高,也是滞后农村金融发展的主要因素之一,就目前农村金融运营环境而言,其环境的特殊性导致了其在运营过程中的效率普遍不高。目前,越是落后贫困地区,贷款需求主体的居住环境就越为扩散,这种扩散性在中国地大物博的广大农村而言,为金融机构的工作效率带来了非常巨大的挑战,从而使农村金融机构贷款发放与监管上存在着一定难度,影响了金融机构的运行效率。与地域性广带来的麻烦相比,管理体制的落后是金融机构自身内部的缺憾,正是这种管理体制的落后,造成了部分农村信贷业务技能的失灵,从而使农村金融机构的存在价值大打折扣,机构的工作效率也无法提升。当然,农村机构从业人员的素质水平过差,是影响其工作效率的又一大隐私。由于从业人员水平不高,从而使很多相关政策无法有效落实与开展,从而造成金融机构的低工作效率。

(四)政府干预方法不科学

政府干预方法的不科学,是农村金融发展滞后的政策因素。传统意义上来将,政府的有效促进与引导对于经济发展、金融机构建设将拥有有益作用。然而目前我国政府在农村金融市场的利率管控上尚属于国家严格管控范围内。者不但失去了利率自身调节的杠杆作用,同时也是农村金融资本变得调动不灵活,使整个金融资源形如死水,不利于其与社会资本合流,共同促进农村经济增长。另外,政府对农村内部非正规性的金融资本管控的严格,也是造成了农村金融发展滞后的又一干预不科学政策。目前,政府之所以排斥非正规性金融资本,其主要原因在于该资本存在一定风险,而另一原因则是非正规性金融资本干扰了政府对农村金融的管控工作。然而就目前看来,非正规性资本的顽强生命力已经使其资源走入了“灰色”的误区,从而变成了更加危险,滞后农村金融发展的重要因素之一。

三、金融发展滞后影响因素疏导办法

(一)构建现代化金融体系

面对农村金融发展滞后的现象,合理有效的疏导办法将可行之有效的改善当前农村金融发展现状,并且推动整个农村金融促进农业经济的快速增长。而在改善农村金融滞后的众多因素之中,构建现代化金融体系应为重中之重。之所以如此强调金融体系的重要性,因为其是整个农村金融的建设基础,只有农村金融体系得以完善,整个农村金融环境才可以得到改观。所以,在构架金融体系之时,首先要完善农村金融机制,有效应用政策、商业金融机构,规划发展非正规金融机构,从而形成国有资本与民有资本互相扶持,共同促进,从而达到金融机制的合理化与现代化,保证了其推动农业经济增长的作用。其次,创建全新形式的农村金融产品,丰富化农村金融工具,将信贷、信息等与网络系统结合,并退出小额贷款的多种新形势的农村金融产品,从而达到构建现代化金融体系的结果。

(二)合理化金融结构与经济结构关系

确保了构建现代化金融体系的基础上,调节当前金融机构现状,使其与经济结构达到合理化契合,是目前调节金融机构组成的重要出发点。因此在农村金融机构建设过程中,应该大力扶持与推动中西部地区金融机构的合理建设与运营操作,从而使其可以推动我国中西部经济结构整体转型,确保经济发展脚步。另外要重视非正规农村金融机构的影响力与生命力,肯定与理解其发展的必然性与推进性,通过正视与积极引导,最终达到其与国有金融资源主体的共同作用,保证其安全性、稳定性与规范性,从而促进其金融结构合理,并与经济结构构建成良好关系,推动整个金融机构与经济结构彼此促进的结果。

(三)提升农村金融机构效率

在提升农村金融机构效率的过程中,首先要重视地域性广这一物理性难题,如何有效的架设合理的监管、扶持网络,从而确保农村金融机构的信贷、扶持政策有效落实到农业经济之上,是提升农村金融机构效率的首要问题。合理应用网络化建设,走访调查各地区形式,建立统一的农村金融信息网络,将可以高效的了解到目前农业经济实际状况与农业需求,从而更快速高效的反应,提升金融机构效率。与此同时金融机构内部的管理加强也是确保机构效率提升到重要手段。充实当前农村从业人员素质,提升其内部管理与金融管理手法技巧,对于整个金融机构效率的提升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四)构建科学化干预政策

农村发展论文篇7

[关键词]科学发展观;新农村建设;指导意义;基本原则

科学发展观,是我们党立足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国情,总结我国发展实践,借鉴国外发展经验,适应新的发展要求提出的重大战略思想。统筹城乡发展,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是我们党从促进国民经济又好又快发展和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大局出发作出的重大战略决策,是新世纪新阶段解决“三农”问题的重大战略部署。以科学发展观指导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既是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要求,也是当前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顺利进行的迫切需要。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必须搞清楚为什么建设新农村、建设什么样的新农村、怎样建设新农村等重大问题。科学发展观,是对党的三代中央领导集体关于发展的重要思想的继承和发展,是马克思主义关于发展的世界观和方法论的集中体现,是同马克思列宁主义、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既一脉相承又与时俱进的科学理论,是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指导方针,是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必须坚持和贯彻的重大战略思想,对解决新农村建设中的重大问题有着重要的指导意义。

(一)科学发展观为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指明了总的目标。党的十七大指出:“必须坚持把发展作为党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发展,对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加快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具有决定性意义。要牢牢扭住经济建设这个中心,坚持聚精会神搞建设、一心一意谋发展,不断解放和发展生产力。”“解决好农业、农村、农民问题,事关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大局,必须始终作为全党工作的重中之重。”可见,根据科学发展观的精神实质,新农村建设的总目标就是实现农业、农村和农民的发展,从而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而不是简单地改变村容村貌或村风的形象工程。因此,建设新农村是一项长期而艰巨的历史任务,必须以此为总目标来确定不同地方、不同时期的具体目标,在实践中应避免盲目性、形式化、短期性的做法。

(二)科学发展观为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提供了科学的价值判断标准。价值判断标准问题事关新农村建设这项事业是否符合社会主义性质和中国共产党的根本宗旨的问题,也是事关新农村建设的成败问题。党的十七大指出:“必须坚持以人为本。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是党的根本宗旨,党的一切奋斗和工作都是为了造福人民。要始终把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作为党和国家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尊重人民主体地位,发挥人民首创精神,保障人民各项权益,走共同富裕道路,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做到发展为了人民、发展依靠人民、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这就给新农村建设提供了基本的价值判断标准。根据科学发展观的内涵,新农村建设一切工作得失成败的价值判断或者说检验标准,就是能否坚持发展为了广大农民,发展依靠广大农民,发展成果惠及广大农民;就是广大农民满意不满意、拥护不拥护、赞成不赞成。只有始终坚持这个标准,新农村建设才有不竭的动力。

(三)科学发展观为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明确了基本要求。科学发展观的基本要求是全面协调可持续,具体来说就是“要按照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总体布局,全面推进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促进现代化建设各个环节、各个方面相协调,促进生产关系与生产力、上层建筑与经济基础相协调。坚持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道路,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实现速度和结构质量效益相统一、经济发展与人口资源环境相协调,使人民在良好生态环境中生产生活,实现经济社会永续发展”。根据科学发展观的基本要求,新农村建设既要按照生产发展、生活富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的总要求,全面推进农村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和社会建设,又要注重节约资源、保护生态;既要注意统筹安排,又要主次有别,轻重分明,缓急有序,保证农村经济社会全面协调而永续发展。

(四)科学发展观为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提供了科学的方法论指导。只有科学的方法论指导,新农村建设才能实现其正确的目标。科学发展观的根本方法是统筹兼顾,也就是“要正确认识和妥善处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中的重大关系,统筹城乡发展、区域发展、经济社会发展、人与自然和谐发展、国内发展和对外开放,统筹中央和地方关系,统筹个人利益和集体利益、局部利益和整体利益、当前利益和长远利益,充分调动各方面积极性”。“既要总揽全局、统筹规划,又要抓住牵动全局的主要工作、事关群众利益的突出问题,着力推进、重点突破。”这就给新农村建设提供了科学的方法论指导。以科学发展观指导新农村建设,根本方法就是既要统筹城乡发展,正确处理好城乡关系、工农关系,真正建立以工促农、以城带乡长效机制,形成城乡经济社会发展一体化新格局,又要总揽新农村建设的全局,避免片面发展,还要善于在纷繁复杂的矛盾中抓住主要矛盾,在千头万绪的工作中抓好主要工作,在错综复杂的问题中破解突出难题,解决关键问题。

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实质就是要实现农村的发展,实现农民的根本利益。根据科学发展观的要求,在实践中,新农村建设必须坚持以下四个基本原则。

(一)必须坚持以发展农业生产。促进农业现代化为根本任务。新农村建设必须坚持以发展农业生产,促进农业现代化为根本任务,这是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国情所决定的。进入新世纪新阶段,我国“经济实力显著增强,同时生产力水平总体上还不高……;人民生活总体上达到小康水平,同时收入分配差距拉大趋势还未根本扭转,城乡贫困人口和低收入人口还有相当数量,统筹兼顾各方面利益难度加大;协调发展取得显著成绩,同时农业基础薄弱、农村发展滞后的局面尚未改变,缩小城乡差距、区域发展差距和促进经济社会协调发展任务艰巨”。在这种基本国情下建设新农村,过于依赖国家投入和城市支持都是不现实的,因此,发展农业生产就成为新农村建设的中心环节。十六届五中全会提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重大历史任务以来,党中央十分重视农业生产的发展。《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若干意见》中提出:“推进新农村建设是一项长期而繁重的历史任务,必须坚持以发展农村经济为中心,进一步解放和发展农村生产力,促进粮食稳定发展、农民持续增收。”党的十七大也明确提出:“要坚持把发展现代农业、繁荣农村经济作为首要任务,加强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健全农村市场和农业服务体系。加大支农惠农政策力度,严格保护耕地,增加农业投入,促进农业科技进步,增强农业综合生产能力。”因此,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必须始终以发展生产,促进农业现代化为根本任务。(二)必须坚持以尊重农民主体地位,提高农民素质为核心。科学发展观的核心是以人为本。以科学发展观指导新农村建设,必须坚持以人为本。强调以人为本,一是要求新农村建设的一切工作从广大农民的愿望和实际出发,切实把广大农民作为新农村建设的主体,尊重农民、依靠农民、激发农民的创业激情和首创精神,切实做到相信农民群众,依靠农民群众;二是要把增加农民收入作为一项战略任务来抓,建立农民增收的长效机制,保障农民生活富裕,切实做到发展为了农民,发展成果由农民共享;三是要让广大农民当家作主,充分行使自己的民利,依法办理自己的事情,实行自我管理、自我教育、自我服务、自我监督。在实践中,政府要积极引导扶持,而不能包办代替,要民主商议,而不能强迫命令;四是要采取一切有效措施,发展农村教育,千方百计提高农民素质,实现农民的全面发展,提高广大农民行使主体权力,履行主体义务的主观能动性,为新农村建设提供高素质的人力资源和源源不断的动力源泉。总之,以人为本,就要从维护广大农民的根本利益上来谋发展、促发展,不断满足广大农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生活的需要,切实保障农民群众不断获得经济、政治、文化和社会权益。

(三)必须坚持以农村的全面协调和永续发展为基本要求。一是必须坚持农村的全面进步。农村的全面发展,首先要实现农村经济的发展,改变农村落后的经济面貌。我国农村地区经济发展普遍滞后,只有经济发展了,农民的生活不断改善,才能谈得上农民和农村的全面发展。正如恩格斯所指出的那样:“人们首先必需吃、喝、住、穿,然后才能从事政治、科学、艺术、宗教等等。”其次要实现在民主法治、精神文明和社会管理等方面有明显的进步。推进新农村建设既需要雄厚的物质基础,也需要可靠的政治保障、稳定的社会环境、正确的思想意识、良好的文化条件等。因此,在大力发展农村经济的同时,必须加强农村民主政治建设,特别是要加强农村基层组织建设,切实维护农民的民利,加强农村精神文明建设,倡导健康、文明、和谐新风尚,推动建立覆盖整个农村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保证广大农民共享文化发展的成果,还要促进农村社会事业发展,在教育、医疗、养老、保险等方面为农民提供优质服务。

二是必须坚持农村的协调发展。根据科学发展观的要求,在全面推进农村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和党的建设的同时,还要促进新农村建设的各个环节、各个方面相协调,促进生产关系与生产力、上层建筑与经济基础相协调。在推进新农村建设实践中重点是协调好以下几对关系:首先,要协调好农业发展、农村发展和农民发展的关系。农业发展是农村和农民发展的物质基础,农村和农民发展是农业发展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又为农业发展提供环境条件、思想保证和动力源泉。因此,在发展农业的同时,也要着力建设农村和教育农民,使农业、农村、农民协调发展。其次,要协调好新农村建设与和谐社会构建的关系。在新农村建设过程中,要努力营造和谐社会的氛围,大力促进农村社会的和谐稳定。再次,要协调好新农村建设和资源节约、环境保护的关系。在实践中,不管发展经济,还是建设农民新村,或是发展农村文化,都要科学规划,合理利用各种资源,并确保环境得到有效保护。最后,要协调好农民与政府、社会的关系。农民是新农村建设的主体。政府在新农村建设中则应起到主导的作用,主要体现在宣传发动、政策扶持、规划制定和投入支持上。社会参与新农村建设则主要体现在引导社会力量回报农村,整合社会资源,形成社会各方共同建设新农村的氛围。总之,要形成“政府主导、农民主体、社会参与”的协调工作机制。

农村发展论文篇8

关键词:新农村;消费市场;问题

一问题提出

我国是一个农村人口占绝大多数的国家,农村市场在国内市场结构中处于举足轻重的地位。因此,要改变目前国民经济市场需求不旺、启动难度大的不利局面,至关重要的一条,就是要高度重视农村消费市场,充分拓展农村消费市场,最大程度地释放农村的潜在需求。只有这样,才能较好地促进我国国民经济持续、快速、健康发展。当前我国中部六省农村社会消费品零售额及分别所占比重有着较大的开发潜力(见表1)。

在农村家庭耐用消费品的普及方面,普通家用消费品和高档家用消费品的普及率还存在相当大的差距,通过对农村部分家用消费品普及率比较,可看出,像电风扇、彩色电视、电话、自行车这些普通家用消费品,其普及率都超过了50%,像自行车这样的产品由于交通工具的发展,已经有了退出市场的趋势;而像电冰箱、洗衣机(见表3)这些发展势头比较强劲的家用消费品,普及率正在迅速提升,且已经成了近年来农村消费市场的热点;相比之下,像电脑、空调、微波炉这些在农村尚属于高档型的家用消费品,其普及率则十分低,但是随着农村市场的不断发育和进步,中部农村居民生活消费支出构成(见表4)将逐渐多元化,这也是今后农村消费的新方向。

二制约中部农村消费市场发展的因素

当前,制约农村消费市场的因素有很多,通过对以上数据分析,不难发现制约中部农村消费市场和农民消费水平发展的主要因素有以下几个方面。

农民收入水平低,购买力不强。根据微观经济学的消费决定理论,在供给充分的情况下,主要由需求决定消费额。而需求的决定因素主要是消费者收入水平及消费品价格。收入是制约消费水平的首要因素。农民的收入主要来源于农产品的出售和劳务输出,渠道比较单一。改革开放以来,农产品的收入有所增加。但近几年,农产品市场受到极大的冲击,农民收入增长速度逐渐放慢。原本农民的农业收入就承担着两大风险:一是自然风险,如洪灾、旱灾、虫灾等。如在2003年非典期间,农产品销售不畅,农民工大量返乡,国家统计局对全国31个省6.8万个农户的抽样调查显示:农民第二季度的平均现金收入约421元,减少了0.33%,而城镇收入影响明显要小些。二是市场风险。由于我国农民大多是小户经营,这样他们难以对市场变化做出正确的判断,忽视价格信号。加上WTO对我国农产品的冲击,使得农民单纯的依靠农产品输出的收入养家糊口很难。此外,农民的劳务输出也是一大难题。国民经济由粗放型向集约型增长,国际化趋势不断加快,对生产要素的要求提高,而进城务工的农民素质普遍不高。城市就业压力大,农民更是受到诸多因素的限制,难度更大。近几年来,农村居民消费指数一直高于城市居民消费价格指数,2005年农村居民消费价格指数为102.2,而城市居民消费价格指数仅为101.6。

农村消费环境差,消费结构不合理。任何事物都是在一定的外部环境下发展变化并受环境影响的。农村消费市场的发展和农民消费水平的提高,也都是在包括政策、制度、交通、通讯等特定的软件和硬件环境下进行的。农村消费市场环境较差,是导致农村消费市场发展缓慢、农民消费水平低下的重要因素,直接制约着农村居民消费水平的提高及消费结构的优化。长期以来城乡建设投入的巨大差异使农村市场建设投入严重不足,导致商业网点布局不够合理,大型商场过于集中在城市中心,而农村流通网络建设长期处于停滞不前的状态,表现为市场规模小,销售网点少,超市、连锁分店等现代流通方式在农村发展刚刚起步。

农村市场投资主体十分有限,个体私营企业一统天下,适合农村居民消费的产品少,售后服务差;运输、维修等服务环节尚不健全,在客观上严重制约了农民消费水平的提高和农村市场的进一步发展,造成一些消费品无法在普通农户中迅速普及。水、电等资源的短缺和通讯、交通等基础设施的不完善,制约了农村消费需求的扩大,延缓了农村消费市场的发展进程。虽然农民在吃住方面的支出比重逐年下降,医疗保健、交通通讯、文教娱乐的支出比重增加,消费结构呈现多样化趋势,但农村居民生活仍未摆脱以必需品为主的生存型消费模式,消费结构水平仍较低,消费结构不合理。

当前农村居民消费结构仍偏重于物质,生存资料的支出比重大大高于享受资料和发展资料的支出比重。2005年在农民生活消费支出中,除食品、居住高于城镇居民外,其它各类消费支出都低于城镇居民。农民消费增长缓慢严重制约了我国经济的快速增长。

旧体制的影响。我国长期以来根深蒂固的城乡二元经济体制,也是导致农村消费市场发展滞后的重要因素,表现在由于不均衡的市场发育程度,农民的部分消费不可避免地流向城镇,使城乡市场消费水平差距进一步扩大,阻碍了农村消费市场的发展和城乡之间的协调均衡发展。随着收入的增加和生活水平的提高,以及商品种类的层出不穷、经营业态的推陈出新,农民已经摆脱了计划经济体制下“完全供给性”的消费习惯,逐渐接受了市场经济赋予消费者的“主动选择”的消费理念。

对不同性质和不同类别的商品,农民会选择不同的场所进行消费,他们习惯于光顾村子里的“便民性个体商店”,购买农药和化肥等农资产品时,他们更愿意选择乡镇“正规化农资站”,购买价格教高的家用电器和消费品时,农村居民表现出谨慎的消费心态,他们通常会到信誉较好的县城或市中心的“大型家电专卖店”以及“权威性药房和药店”去购买,从而导致这部分消费流向城镇实现,直接影响了农村消费市场的进一步扩大。

农民消费观念保守。农村居民由于受传统观念的影响以及自身缺乏相应的商品和消费知识,科学文化水平较低,在消费行为上显得比城市居民谨慎。消费观念对农村消费市场发展的制约,因主体不同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

一是由于部分地方政府和企业对开拓农村消费市场的重要性认识不足,存在畏难情绪,缺乏信心,或者由于目光短浅,不能看到长远以来发展农村消费市场能给农村和全社会带来的巨大效益,导致农村消费市场有效供给不足,产品结构和农村市场需求不相适应。

二是由于长期的计划经济体制束缚和短缺经济制约形成的某些根深蒂固的消费定式和传统观念,主要表现为重生产、轻消费,先储蓄、后消费,拒绝和排斥信贷(信用)消费的观念等,都对市场经济新形势下农村消费市场的发展和农民消费行为的改变产生了阻碍。

三中部农村消费市场发展的对策

综合以上对制约中部农村消费市场发展和农民消费水平提升的主要因素的总结可以看出,发展农村消费市场,必须针对当前存在的现实问题,从收入、环境、制度、观念等一系列方面入手,系统地为农村消费市场的发展和农民消费水平的提高创造有利条件。

(一)增加农民收入,减轻农民负担以提高农民购买力

综合以上对制约中部农村消费市场发展和农民消费水平提升的主要因素的总结可以看出,发展农村消费市场,必须针对当前存在的现实问题,从收入、环境、制度、观念等一系列方面入手,系统地为农村消费市场的发展和农民消费水平的提高创造有利条件。

第一,调整和优化农业结构。首先调整农、林、牧、渔业结构,提高其在整个农业中的比重,其发展必然会在人们消费结构升级的过程中,增加农民非粮产业收益的比重;其次调整好种植业的内部结构,加快农产品品种技术更新,大力发展名、优、特、新农产品的生产,以提高农产品的市场竞争力,使农业从数量型转变为质量和效益型,增加农民收入。

第二,加大对农业的投入。财政要继续加大对农业投入的力度,特别是要加大对农田水利及基础设施的建设,以改善农业的生产条件和农户的生活条件,为农民增加收入创造良好的条件。鼓励和支持大中型工商企业进人农业开发领域,吸引城市资金投入农业,激活农民的投资行为,想方设法拓宽投资领域,改善投资环境,使农民成为投资主体,允许民间投资,建立投资保险公司,促进农业和农村经济的稳定发展。

第三,重振乡镇企业。乡镇企业促进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是农村劳务输出的主要途径,在增加农民收入方面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近几年,乡镇企业生产效益不佳,减少了农民的收入来源。要重组乡镇企业的资产,推进乡镇企业的规模化、集团化,鼓励向政府支持的方向转型,由一般加工工业向涉农加工业转型,有效提高初级农产品的附加值,延长农业产业链,提高农业的整体效益,增加农民的收入。

第四,切实减少农民的负担。要解决这个问题,就要规范各级政府行为,坚决贯彻落实中央办公厅和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切实做好当前减轻农民负担工作的通知》精神,杜绝以资代劳、乱摊派、乱罚款现象、人为抬高收入水平、变相多收取费用以加重农民负担等现象。大力精简乡镇机构,消减富余人员,控制乡镇财政支出,切实减轻农民负担,提高农民实际购买能力。同时,要积极推进农村税制改革,使农村税费征收制度化、法制化、公开化。

(二)统筹城乡发展,积极改善农村消费市场环境

不论是对农村和农民来说,还是对城市和商家来说,改善农村消费市场的环境,统筹城乡发展,都是一件意义重大的事情,这是促进城市和乡村实现良性沟通和互动,促进商家和农民真正在市场上发生共赢性联接的关键。

第一,积极改善农村基础环境。继续增加对水、电、路、通讯等基础设施建设,增加投入,加快改造农村电网、广播电视网、邮政通讯网、信息网、公路网、医疗卫生网等。同时还要兴修农田水利,改造中低产田,保护生态环境,加强农业科研攻关和适用技术推广,为商品创造一个良好的条件。降低过高的电费、电话费以及各种不合理收费,实现城乡同价,让家用电器进入农户,改善其消费环境,进一步扩大农民的需求。扩大农村商业网点,建立、完善农村市场体系。

第二,完善农村市场环境。要加强市场管理,加大执法力度,充分发挥新闻媒介的监督作用,将维权活动延伸至农村,方便农村消费者投诉维权,进一步加强市场监管力度,规范市场秩序。着力推动农村信息网络建设,尽快与国际市场联结,为农产品进入市场提供顺畅的渠道。

第三,加大农村金融服务力度。应注重向农民提供生活资料金融服务。加快信贷消费的立法工作,建立范围较大直至全国性的个人信用体系,建立对个人资信状况、信用等级的专业评估机构,为普及信贷消费创造良好的法制和制度基础。各个银行要与和消费信贷有关的法律、评估、保险等机构紧密合作,简化手续,为消费者提供快捷的“一条龙”服务。放宽贷款的条件,增加贷款品种,将更多的消费项目列入消费信贷的业务范围。

(三)大力开发、开拓农村消费市场,改善生产结构

发展农村消费市场,离不开众多生产企业和商业企业的积极参与。然而,多年来,企业一直把商品生产、开发和销售的注意力集中在城市,偏重于满足城镇居民的消费需求,而忽视了农村消费市场的开发,造成产品的生产结构不合理,产品的功能和价格定位与农村市场的需求不相适应,价格适宜、经久耐用、功能简单、使用方便等适合农民消费水平、消费习惯和消费特点的商品货源相对不足,出现了许多产品积压,而农民所需商品又供不应求的矛盾。这不仅在很大程度上制约了农村居民购买力的实现,也给企业的发展前景和空间带来了挑战。

因此,各工商企业应当深入农村,吃透农村消费市场。对农村市场进行深入细致的调查研究,了解农民的消费心理、消费观念、消费习惯、消费结构和消费水平,挖掘和培育新的消费热点,组织生产适应农村和农民的商品。加强对农村消费的引导和示范宣传,提高农民现代消费意识,加快农民消费结构升级的步伐。这不仅能够大大地在城市之外拓展企业的发展空间,也能够为发展农村市场经济、促进城乡协调发展贡献力量。

(四)发展农村教育、文化事业,促进农村居民消费观念转变

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观要求我们必须重视经济社会发展中人的核心作用。人对经济社会发展的作用,突出地表现在知识和观念对人类行为及其所产生效果的巨大影响。实践表明,劳动力文化素质越高,各种经营形式的收入水平也越高。同时劳动力素质的提高,也是提高农业劳动生产率,增强农村居民市场经济意识,促进农村居民消费观念转变,实现城乡沟通的重要环节。我国中部六省农村居民家庭劳动力文化状况差(见表5),因此,一方面,在坚持九年制义务教育的基础上,政府应加大财政对农村文化教育事业的投入,增加农村高中学校的数量,尤其要鼓励社会办学,提高农村劳动力受教育程度。另一方面,通过农业职业教育以及农业技术推广和信息交流等非正规教育形式,极力和帮助人们为增加收入、改善生产以便获取知识和技术。

四结论

综上,要想从根本上解决以上问题,有针对性地为提高农民的消费水平和促进农村消费市场的发展创造有利条件。必须在发展农村消费市场的过程中,既要求政府统筹城乡发展,努力改善农村消费市场环境,也要重视企业对农村消费市场的开拓和对农民消费需求特点的分析;既要重视提高农民的收入水平,也要注意理顺城乡之间、农村居民内部的收入分配关系;既要致力于构建农村消费市场发展的分工和法律基础,也要重视通过发展教育和文化事业,提升农民个人的科学文化素质和市场经济意识。

参考文献:

1.陈池波.中国农村市场经济发展论[M].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2003

2.GordonR•Orr.Whythriftyisnolongersonifty(EncouragingconsumerspendinginChina)[J].London:FinancialTimes(TheMcKinseyQuarterly),2004

3.国家统计局农村社会经济调查司.中国农村统计年鉴2005[C].中国统计出版社,2005

农村发展论文篇9

作为推进新农村建设和农村经济发展的一个新的利润增长点,农村物流日益得到党和国家及科研机构的高度重视。怎样加快我国农村物流建设,解决农村物流建设的金融支持“瓶颈”,发展农村物流金融,这已成为推进我国农村物流建设的关键。如何有效地融合农村物流、资金流、土地流和信息流,以适应农村物流的“即时性、时效性”,如何设计和选择农村物流金融“地融仓”运作模式,以实现“快捷、方便、灵活”的农产品物流,不仅能优化农村物流供应链管理,降低农村物流运营成本,提高物流综合服务质量,而且能对深化农村金融制度改革和推进农村土地制度改革,优化农村金融市场资源要素和促进农村土地流转产生重要且积极的影响。

一、农村物流金融运作模式设计的科学依据

由于现代化网络的运用,要求打破其交易的地域限制,使农村物流产品配送从生产地到最终消费者能实现物流空间距离,从而实现专业化、系统化、网络化、信息化、规模化、层次化,即现代物流一体化,因此,农村物流金融运作模式必须打破传统物流的“融资信贷”模式格局。

1.网络经济理论、知识经济理论、虚拟经济理论,为农村物流金融运作模式的设计、选择和拓展奠定了理论基础。(1)传统经济面临的是一种“生产至上”的外部环境。如何以尽可能低的价格生产出尽可能多的产品,实现规模经济,获取最丰厚的利润,是企业管理者最关心的问题。传统经济的利润大都集中于生产环节,形成典型的“重生产、轻流通”的格局。农村物流金融运作模式,为实现农户从物资采购到农产品形成,从农产品储藏、农产品流通加工到农产品销售(消费)的多种活动,以及农村区域内农民生活用品的购买活动的集成,就必须打破传统经济思想的束缚。(2)网络经济是伴随信息技术革命而出现的一种新的经济形态。网络经济最大的特点就是网络效应,即每个用户连接到一个网络的价值取决于已连接到该网络的其他用户的数量,其产生的根本原因在于网络自身的系统性和网络内部成分之间的互补性。因此,农村物流金融运作模式,随着现代网络信息化的日趋发展,要求将农村物流从区域内各地区的资源禀赋和比较优势出发,共同搭建农村物流金融信息交易平台,在其交易系统内实现“方便、快捷、安全”的农村物流、资金流、信息流的共享集成。(3)知识经济是建立在知识和信息的生产、分配和使用之上的经济。显形知识是容易获得的,而隐性知识是一种意念知识.它往往贮存于人的脑子里或企业的组织关系里,它是看不见、摸不着的。在知识经济中,往往是隐性知识决定了企业竞争力的强弱,但将显性知识转化为隐性知识却不是每个组织都能做到的。因此农村物流金融运作模式,要求设法把“隐性”知识转化为“显性”知识,实现其组织核心竞争力的提升。(4)虚拟经济是市场与企业融合的一种形式。市场与企业之所以产生融合,是因为企业与市场各有比较优势,只有将两者相互融合,才能创造更多的价值。在虚拟经济中,企业可以超越现实时间和现实空间的限制,实现“时间和空间之间的相互转换”。因此,农村物流金融运作模式,要求不断拓展农村物流金融市场资源要素,通过信息流,充分实现农村物流与金融业资金流的高效融合,提升农村物流业与金融业合作“共赢”的绩效,以达到现代企业发展的帕累托最优境地。

2.农村物流金融运作模式的设计,既要立足“三农”发展,又要区分不同区域的经济发展特点,因而其运作模式可分为简单的“契约型”模式、多功能的“集成型”模式和安全稳定的“虚拟型”模式三种。(1)“契约型”模式。该模式是通过契约的形式所建立的农村物流金融企业各行为主体之间一种长期的合作关系。其优点是农村物流企业可以得到金融机构的资金支持,还可以得到金融机构在理财方面的帮助,从而扩大自身的规模并精简其组织机构,有利于集中农村物流企业的资本要素来发展其核心业务,同时提高农村物流企业的核心竞争力。金融机构通过以契约的形式与农村物流企业形成长期的合作伙伴关系,既可以清楚地知道农村物流企业的现状,控制其贷款风险,也可以保证自己稳定的业务量,避免自身资金的闲置。2一该模式的特点是运行简单,不需要构建其他新的组织,契约双方也不必介入对方的具体运作过程。但由于某些行为主体不可能与每个行为主体都签订契约,所以使得它们与其他行为主体之间缺少协作,从而不能实现资源更大范围的优化,且各行为主体之间缺少沟通的信息平台,会造成大量的重复建设,从而使得农村物流金融企业产生资源浪费(见图1)。(2)“集成型”模式。该模式集成了农村物流金融的多种功能,包括资金支持、特殊的金融服务、信息处理、信息共享、互助协作以及其他的农村物流金融的辅助功能。其优点可拓展农村物流金融的服务范围,避免契约型农村物流金融的缺陷;它通过对农村物流企业、农村金融机构,甚至对普通农户的资源信息整合,共同形成农村物流金融供应链的企业联盟,使得企业联盟内部各行为主体选择自己的最优决策,同时实现农村物流、资金流、信息流的传递。其特征是构建信息平台,实现农村物流金融信息共享和交流,使各行为主体以现代信息技术为支撑,指导制定运营计划,优化农村物流市场及金融市场资源要素;同时,在其交易系统内尚能方便、快捷、安全地完成各自的资金和信息流通,各行为主体实行协作,如某些票据可以内部通用,减少交易成本。但由于各行为主体的合作伙伴关系,实行独立核算,在利益不一致的情况下,要实现更大范围的优化存在一定的局限性(见图2)。(3)“虚拟型”模式。此模式是农村物流企业、银行、农户之间的一种虚拟经营运作方式,各行为主体凭借各自的资金、产品、人才、技术等资源要素优势进行合作,按照各利益主体的投资比例组建虚拟农村物流金融网络,各利益主体之间扬长避短,通过整合创新其他主体的核心能力和资源,在一定区域范围内形成比较完整的、多功能的现代农村物流金融网络。其优点是,采用会员制的形式进行运作,各行为主体可以根据自己的需求成为农村物流金融虚拟企业会员,进入虚拟网络中进行交易。其特点是安全、稳定,能极大地整合各利益主体的优势。但这种模式需要更高的技术支撑,所以这种模式的适用范围受到一定的客观条件限制(见图3)。

3.无论是“契约型”、“集成型”模式,还是“虚拟型”模式,其影响因素都主要包括人才、技术、资产规模等方面。因此,对农村物流金融运作模式进行经济学分析,可为科学地选择运作模式提供理论指导。

假设运用农村物流金融模式能产生的利润函数为E=f(N,M),其中,N表示农村物流金融运作模式的资源整合能力,包括农村物流金融机制的设置、人才的培养与运用、协作能力等;M表示农村物流金融运作模式的运营能力,包括硬件设施的建设、政策法规的应用、资金实力等。但农村物流金融运作模式的资源整合能力、运营能力都受到其模式所能带来的业务量X和成本y的影响,假设其他的影响因素相对稳定,在“契约型”模式中,农村物流金融企业各行为主体之间通过契约的形式开展合作,对契约外的主体没有外部效应,其运作模式的业务量与相应的成本呈线性关系,随着业务量的增加,相应的运营成本也线性增加。在“集成型”模式中,集成了联盟内各主体的优势,实现了信息共享,行为主体之间可以减少单位业务量所需要的成本,其运作模式的业务量与相应的成本曲线呈曲线关系,且曲线的斜率随着业务量的增大而减小。在“虚拟型”模式中,其曲线与“集成型”模式类似,但它能在更大范围内利用各主体的优势,安全稳定,减少物流金融网络内成员之间的交易成本,其曲线斜率变化更大,单位业务量成本减少则更快(见图4)。

图4中,在业务量较少的x1处,“虚拟型”模式的运行成本最高,“集成型”模式次之,而“契约型”模式的运行成本最小。这是因为“虚拟型”模式对硬件(如资金、产品等)、软件(如人才、技术等)的要求相对较高,需要先进的信息处理系统、高素质的专业人才、大量的资金做后盾,以及许多配套的机构设施的建设。“契约型”模式只需要签订一个契约,花费的只是相应的简单交易成本,在业务量较少的情况下,具有成本低的优势。而在业务量较大的x2处,“虚拟型”模式的运行成本最低,“集成型”模式次之,“契约型”模式的运行成本最高。在业务量较大的情况下,“虚拟型”模式和“集成型”模式能够充分发挥自己的规模效应、资源整合效应,从而大大降低自己的运行成本,而“契约型”模式需要花费大量的信息搜寻成本及需要面临一些违约风险。此外,从效益来说,某地区在选择某种农村物流金融运作模式后,还需要分析其是否能充分发挥该种模式的优势,找到一个最优的运营点或该点附近的一个区域。

二、农村物流金融“地融仓”模式的科学构想

1.“地融仓”模式的科学内涵。

(l)历史渊源。物流金融起源于物资融资业务,物流和金融最早融合可追溯到公元前2400年美索不达米亚的“谷物仓单”,以及近代英国的“银矿仓单”。随着银行、期货等行业的发展,20世纪初,沙俄的“谷物抵押”贷款,便成为物流金融的雏形。早在1916年,美国以政府为基础,颁布了仓库存贮法案,建立起一整套为家庭式农场融资的“仓单质押”系统规则。在我国,1987年陈淮提出了构建“物资银行”的设想;20世纪90年代初学者们探讨了“物资银行”的运作模式,通过“物资银行”来完成物资品种的调剂和串换。比如,任文超探讨了“物资银行”解决企业的三角债问题;王治等人提出了“权利质押”和“流动货物质押”两种物资融资业务的运作模式。

(2)科学的理论来源。早在2000年,复旦大学朱道立教授在主持广东顺德无六基地项目时首次提出了“融通仓”概念,并在“2004年中国物流创新大会”上对其内涵进行了相应的拓展。“融通仓”是指融、通、仓三者的集成、统一管理和综合协调。“融”指金融,“通”指物资的流通,“仓”指物流的仓储。“融通仓”把物流、信息流和资金流进行综合管理,其目的是为提升顾客服务质量,提高经营效率,减少运营资本,拓宽服务内容,减少风险,优化资源使用,协调多方行为,提升供应链整体绩效和增加整个供应链竞争力。“融通仓”作为第三方物流企业的创新业务平台,不仅为银企间的合作构架了新的桥梁,也为现代物流企业,特别是中小物流企业解决融资难问题,发挥了积极作用。

(3)概念内涵。简单地说,“地融仓”模式是农村物流运营利用农地质押融资模式,即农户或农民用自己拥有的土地向金融机构(银行业)质押信贷,或由银行信贷担保向农村物流企业开出“提单”,农村物流企业依据“提单”向农户或农民供应货物商品等。在这里“地”是指农村土地,“融”是指资金融通,“仓”指获取仓单。地融仓模式将集成和协调农地、金融、物流三者的有序运营,从而把物流、资金流、土地流、信息流高效地融合并进行综合管理,这无疑对增强农村物流供应链金融整体绩效和核心竞争力,优化农村土地资源要素,提升金融资本市场运行效率及其资本运营水平,推进建立农村土地金融制度,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2.“地融仓”模式的科学设计。

(l)客观基础。党的十七届三中全会提出推进农村改革发展,建立农村土地金融制度,为我国农产品流通顺畅及农村物流迅速发展提供现实基础及保障。就农村物流建设来说.2009年2月25日,国务院第52次常务会议审议并通过了《物流业调整振兴规划》,提出“在农村广泛应用现代物流管理技术,发展农产品从产地到销地的直销和配送,以及农资和农村日用消费品的统一配送,建立农村物流体系。”同时,我国政府也逐步启动了一系列旨在扶植和促进中小物流企业发展的融资新政策,使各商业银行对中小物流企业的贷款比以往有所增加,这些都为农村物流金融地融仓模式的创建,提供了一个良好的契机。

(2)总体思路。农村物流金融地融仓模式的构建,要求建立以“政府为引导,市场为导向,农村物流企业和农地拥有者(农民或农户)为主体,金融机构(银行业)为依托”的多元利益主体的复合式模式,多方博弈,各方受益,以满足帕累托最优原则。一方面,从实际出发,改革现行农村土地制度,明晰农村土地的产权问题(包括土地所有权、经营权、收益权和处置权),完善《农村土地承包法》、《物权法》、《担保法》等法律制度,破除农村“土地财政”,实现城乡土地同价,确立农民土地财产权(使农村土地物权化),逐步使农村土地资本化,建立农村土地信托流转交易平台和失地农民的政策补偿机制等。另一方面,加强农村金融制度改革,建立健全农村土地金融制度。在农村物流金融地融仓模式创建中,除了农村商业银行开展地融仓模式建设外,邮政储蓄银行也要开展地融仓模式建设,充分发挥邮政储蓄银行自身的资金优势和网络优势。同时,乡村银行开展地融仓模式建设也不能忽略。因此,结合农村物流金融运作模式设计的科学依据,农村物流金融“地融仓”模式,可设计为“契约型”地融仓模式、“集成型”地融仓漠式和“虚拟型”地融仓模式,

3.“地融仓”模式的科学选择。科学地选择“地融仓”模式,应该因地制宜,即不同地区或区域应采取不同的农村物流金融地融仓模式。(1)西部欠发达地区“契约型”地融仓模式。我国西部欠发达地区经济落后,严重缺乏人才、技术、资金,加之地理环境复杂,农村物流相当落后,且农村金融也相对滞后,农民还处在一种相对简单的生产状态。如果选择集成型或虚拟型的农村物流金融地融仓模式,就会使得投入过大,收益较少,从而造成资源浪费,而且西部地区也不具备组织较高形式的农村物流金融运作模式的条件。因此,目前我国西部欠发达地区适宜采用契约型农村物流金融地融仓模式,通过农村商业银行、农村物流企业、农地拥有者(农户)之间签订一系列契约促进各自的发展壮大。(2)中部地区与东北老工业区的“集成型”地融仓模式。中部地区与东北老工业区经济发展较快,较西部地区有人才、技术上的优势,土地资源要素优越,资金势力也相对充裕,农村物流与农村金融机构的发展也较迅速,农民的觉悟及文化底蕴相对西部也较高,但总体上发展仍不够,很多地方需要完善。因此最适合这两个区域的农村物流金融地融仓模式应该是集成型农村物流金融地融仓模式。(3)东部沿海发达地区的“虚拟型”地融仓模式。东部沿海发达地区是我国经济发展最好,技术、人才实力最雄厚的地区,“寸土寸金”且有着强大的资金后盾。由于该地区农村城镇化水平高,网络、道路等基础设施比较完善,农民的市场意识也相对较高,不论是硬件设施,还是软件都已达到组建虚拟型农村物流金融地融仓模式的条件。通过组建虚拟型农村物流金融地融仓模式,使得东部沿海发达地区的新农村建设更上一个台阶,在适当的条件下,可以将虚拟网络拓展到海外,形成一个外向型的农村物流金融网络,从而更大程度地发展我国现代农村物流。

农村发展论文篇10

论文关键词:农村广告;礼俗社会;差序格局;情感诉求;理性诉求

1当前我国农村广告市场发展的现状

(1)墙体广告备受局限。

曾经相当长的一段时间墙体广告在农村的信息传播中发挥了不可小视的作用,由于其简洁,方便,廉价等原因备受涉农广告商家的喜爱。但是随着我国社会主义法治的完善,以及新农村建设,国家和地方有关部门纷纷出台措施开始对整个广告业和农村广告市场进行约束和整治,给墙体广告戴上了紧箍咒。

(2)电视虽成主流媒体,电视广告却受众不足。

我国农村居民家庭拥有电视机的普及率已达95.2%,近13亿电视人口中,农村人口超过7亿,占到55%以上,形成我国电视受众的最庞大群体。收看电视节目是农民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据美兰德的一项调查显示,2008年农村居民每周平均约有5.2天会接触电视,远高于对其他媒介的接触频率;农村电视受众平均每天用于看电视的时间休息日和工作日分别长达150.7分钟和194.8分钟,领先于萁他各类媒介。

但是,电视媒体的流行并不能说明电视广告在农村也拥有了广大的受众群体。据美兰德关于农村观众对电视广告的收看比例的调查结果显示,我国农村电视广告的有效受众比例还不到30%,不少商家被第一个数据信息所误导,致使巨额广告费用打了水漂。

(3)纸质媒介传播力度差。

2006年下半年公布的《第四次全国国民阅读与购买倾向抽样调查报告》表明,6年来我国国民阅读率持续下降,以识字者总体样本计算,农村居民下降了9.6%。该研究发现,农民对报刊的阅读率降低,其主要原因是媒体多元化影响。新兴媒体的发展与普及,已对纸质媒体造成了严峻挑战。而文化教育水平相对落后的农民接受声像俱佳的光电媒体,显然比报纸更加容易。

著名社会学家费孝通先生通过对农村的调查得出以下分析,“这种乡土社会没有用文字来帮助他们在社会中生活的需要。所以,养成他们阅读报纸、杂志的习惯绝非易事”。

(4)广播、网络受众稀少。

当前,我国农村广播的有效覆盖率低,农村居民的家庭拥有接收设备仅为24%,接收数量还是很低。同时,当下一些广播节目低俗化,把小众的内容拿来和大众分享,这种针对性很差。农村广播广告70%到80%是靠医药广告,有很多广告对社会极不负责任,一些专门的广告公司在电视上做的大幅广告基本上卖的都是假冒伪劣产品这在农民听众中形成了恶劣的影响,使得农村居民对广播广告产生了极不信任的态度。另外,随着媒体的多元化,农民生活水平的提高,我国农村居民对广播的需求量越来越低也是必然的趋势。

互联网作为新生的媒介力量在农村的发展极其缓慢。据调查显示:互联网在农村的渗透2005为2%,2006年为3%,而到2008年也仅有7.1%。农村居民文化程度相对偏低,年龄趋于年轻化,25岁以下的比例高达61%,青少年学生网民占据较大比重,他们上网聊天、打游戏、看电影的需求最大,而对网络广告的关注度极低。所以商家要想充分利用网络广告来影响广大农村受众在现阶段来说是极其困难的。

2影响我国农村广告市场发展的原因

2.1文化原因——礼俗社会对农村广告市场的抑制作用

2.1.1礼俗社会的形成

《礼记》说:“别尊卑定万物,是礼制法治行矣。‘俗”字在《说文解字》里训为“习也”,郑玄在《周礼注》中解释说:“土地所生,习也。”所以礼与俗,无论就其社会功能还是文化属性来说,分处于国家与民间的不同层次。社会学家费孝通经过社会调查提出中国基层社会本与礼治秩序,乡土中国是礼俗社会的见解。在礼俗社会中,儒家思想家运用“温、良、恭、俭、让”的概念作为礼的道德标准,在全国最大范围内得到了认可。使得中国人养成了中庸之道的处世性格。其节俭勤劳的价值观念成为了礼俗社会的重要组成部分。

依据精神分析学的观点,人们在平衡本我、自我和超我的过程中必须依赖个人的文化素质和修养才能使三者得以协调,拥有良好的文化和素养能更多的抑制本我冲动的发生,有效地说服自我以道德目的替代现实目的并力求完美。但是文化知识水平的高低不是约束本我的唯一有效的方式。

超我是社会化的产物,是文化传统的运载工具。在传统文化浓厚的农村,农民受到更多社会礼节俗和传统价值观念的约束。在这种大的礼俗环境下,农村居民的大部分行为是受道德控制的,他们的一言一行受到社会礼俗和社会规范的约束,这种礼俗和规范能有效压制本我冲动性需要的发生,使得其消费行为较为理智,尽管这种理智是低水平的。同时,农村居民经济水平低、消费观念落后会使得其消费行为慎重、保守。

2.1.2礼俗社会作用的发挥

我们分析得出农村居民消费行为特征慎重、保守、理智。农村居民观念保守导致消费保守自不必说。由于农村居民经济水平低,所以把每次的消费都作为一次冒险,在消费中自然慎之又慎,将这种风险降为最低。

农村居民由于受到农村礼俗和规范的有效抑制,其处事行为较为理智,加之以中庸之道的性格使得他们不断实行自我约束,而并不随一时一己的情绪贸然采取行动。另外在落后或边远的农村地区信息的不对称尤为严重,所以,他们对待广告的聪明选择就只有逃避了。

2.2社会原因——差序格局对农村广告传播的阻碍作用

2.2.1差序格局的形成背景

社会学家费孝通先生在研究中国乡村结构时提出了差序格局的概念“每一家以自己的地位作为中心,周围划出一个圈子,这个圈子的大小要依着中新势力的厚薄而定以己为中心,像石子一般投入水中,和别人所联系成的社会关系不像团体中的分子一般大家立在一个平面上的,而是像水的波纹一样,一圈圈推出去,愈推愈远,也愈推愈薄”,这样一来,每个人都有一个以自己为中心的圈子,同时又从属于以优于自己的人为中心的圈子。

笔者在农村生长二十几年,对农村这种格局有深刻体会。认为这种差序格局的形成有以下几种因素:

(1)血缘;(2)地缘;(3)经济水平;(4)政治地位;(5)知识文化水平。

圈子的大小和上述因素的大小强弱是成正比的。血缘组织越大,圈子就越大,其属性规则以伦理辈分为基础。地缘越是接近就越易形成差序圈子。而经济水平和政治地位的高低是圈子形成最重要的因素,它象征着权力支配的大小。而文化知识则是农村居民普遍缺乏又普遍渴求的。圈子的形成可能是一二种因素的结果,也可能是几种因素的综合作用。

2.2.2差序格局的作用

由于广告商的王婆卖瓜之嫌以及信息不对称带来的风险,使得农村消费者不断逃避广告。其实单纯的逃避广告也不至于使商家束手无策。令其头痛的是,在农村消费者逃避广告之后面对需求信息的收集却有了更好的受助方法。那就是差序格局为其提供的便利。

差序格局的中心人物一般有着某一方面或几方面的优势条件,在不同程度上受到圈内人员的敬慕和向往。晕轮效应使得他们依然认为其在产品信息方面同样有着良好的判断力和收索识别的能力。尤其在这种具有明显差序的农村社会圈子里面,攀上心理以及群体规范带来的压力,加之以个体能力的有限性,他们不敢与群体脱离,总是努力保持和群体领袖及成员意见的一致。努力得到群体人员的认可,不至于使自己被拒绝于圈子之外而孤立无援。

3应对农村广告市场运行现状的对策

3.1树立大广告意识.广告手段多元化

传统的广告传播渠道和手段在农村市场并非理想,针对农村广告的特殊性,要转变观念和方法,树立大广告意识。所谓大广告意识着重于广告传播手段和体现方法的多元化,突破传统渠道和手段的限制。目标是达到商品信息的有效传播,商品功能的有效理解,商品名称的有效记忆。

在农村市场上具体表现为把差序格局看成一个新的广告传播渠道。通过寻找格局中的核心人物,对其施以影响,从而借以形成对该产品的从众心理和口碑效应。那么商家的目标就是要辨别找出那些最为重要的中心力量,运用20/80法则,通过20的信息受众去影响80的人群,定会受益匪浅。

3.2减少广告诉求中的情感成分.增加广告诉求的理性成分

近年来我国农村的收入水平不断上升,但是城乡收入差距却越拉越大,20o8年城镇居民可支配收入为15781元,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4761元,城乡收入差距突破万元,加之以物价水平不断攀升,致使我国农村居民实际收入下降。所以,农村市场基本上处在比较典型的功能性需求阶段,农村消费者注重产品的实际使用价值,而不太注重产品的附加价值和精神享受。

3.3充分重视农村市场的调查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