寄生虫学论文十篇

时间:2023-04-05 21:54:57

寄生虫学论文

寄生虫学论文篇1

多媒体属于现代科学技术发展的结晶,已成为了一种有效的现代化教学软件,汇集了图像、文字、动画、音频等传播媒体,容量大,具有实效性强、生动形象等优势,对教学效果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现阶段,在人体寄生虫教学中,多媒体技术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具体而言,其应用价值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

1.1直观形象,便于理解

在人体寄生虫教学过程中,授课内容主要为形态学知识,但涵盖致病特征、生活史、流行病学、诊断等知识,故内容较为杂碎,仅仅采用语言描述并辅以挂图、绘图等方法,学生容易出现理解与记忆障碍,而多媒体教学将图形、文本、动画、视频等信息载体进行了汇集,充分调动了学生的听觉与视觉感官,赋予了抽象知识变形象化特征,以便学生理解。譬如:溶组织内阿米巴作为阿米巴科内阿米巴属的寄生虫之一,内容丰富,采用多媒体技术进行课件制定,可应用色彩鲜明图像、精炼文字进行动态演绎,展示其致病机制、生活史、形态、病理变化等,完善教师教学手段,自虚转变为实,可补充直观材料,提升感性认识,促使其身临其境,从而掌握相关内容,保证教学质量。

1.2容量丰富,视野宽阔

近年来,伴随着教育体制的不断变革,人体寄生虫学学时逐渐减少,但教学内容未出现明显变化,导致课时与授课内容存在一定的矛盾。由于传统教学模式与目前教学需要不吻合。而多媒体教学充分借助计算机,信息储存量大,教师可将直观反映授课内容,操作便捷,能有效扩充教学信息量,提升课堂时间利用率,保证教学效率。此外,可避免粉尘污染,从某种角度上来看,改善了教学环境,可集中学生注意力,最大限度地利用课堂时间,拓展了学习视野,提高了知识的理解能力,有助于实现教学互长目的。

1.3修改便捷,兴趣高昂

在人体寄生虫教学中,必须要树立立体思维,而采用多媒体教学模式可经由电脑程序设计实现动静结合,紧密联系临床实践,优化教学内容组织,同时修改便捷,可有效提高层次清晰度,增强内容逻辑性与条理性,摆脱传统教学模式的束缚。基于此种状况下,可与学生学习需要一致,激发其学习兴趣,营造良好的学习氛围,从而保证教学效果。另外,考虑到诸多高等医学院校实行扩招机制,由于学生数量与专业层次复杂,故教师可进行多媒体教学,以层次与专业授课需求为依据,在电脑上及时更新课件内容,积极调动其学习积极性,培养其创新意识。

2结束语

寄生虫学论文篇2

教学改革方法

2012年5月教育部、卫生部《关于实施卓越医生教育培养计划的意见》中,对开展五年制医学教育综合改革试点所涉及的改革教学内容与课程体系部分就提出:推进医学基础与临床课程的整合;在创新教育教学方法方面要求:积极开展以学生为中心和自主学习为主要内容的教育方式和教学方法改革,推行启发式、探究式、讨论式、参与式教学,倡导小班教学、小班讨论。结合实施卓越医生教育培养的三个目标:探索建立“5+3”(五年医学院校本科教育加三年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临床医学人才培养模式,培养一大批高水平医师;适应国家医学创新和国际竞争对高水平医学人才的要求,深化长学制临床医学教育改革,培养一批高层次、国际化的医学拔尖创新人才;适应农村医疗卫生服务需求,深化面向基层的全科医生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培养大批农村基层实用型全科医生。即培养:一大批高水平医师,一批高层次、国际化的医学拔尖创新人才,大批农村基层实用型全科医生。为适应这样的培养目标,在寄生虫学的教材建设、教学内容和教学方式上有所改革和创新。

教材建设

在过去以寄生虫的“虫学”为重点的基础上,增加“病学”的内容,因此,对教材内容作适当调整,在各论内容的编排上分为:形态和生活史、临床表现、发病机制、诊断、治疗、流行与预防六个部分。以“蛔虫”为例,临床表现内容包括:幼虫所致症状:有肝脏症状和呼吸道症状;成虫所致症状有消化道症状、神经系统症状和过敏反应症状;并发症:胆道蛔虫症、蛔虫性肠梗阻、蛔虫性阑尾炎和蛔虫性腹膜炎。诊断内容包括:病状体征检查、血象检查、病原学检查、物理学检查和主要鉴别诊断五个方面。治疗内容包括:病原治疗、集体驱虫和并发症治疗。这些内容的增加,为今后从事临床医学工作的学生,提供了较为详细的医学参考。在线虫、吸虫、绦虫、原虫和医学昆虫各章节后,均附上2-3个病例,作为学生自学的内容,在学习相关内容后,结合病例,以进一步加深对教学内容的掌握和理解。为适应这样一种教材模式的教学,需要授课老师充实和丰富自己的学识,为教师提高教学效果起到推动作用。

教学内容的探索

以寄生虫生活史为主导,与临床医学和预防医学内容紧密结合,在教学过程中,要让学生明白:在寄生虫病的诊断过程中,根据病人的主诉,首先要明确寄生虫的感染阶段、感染方式和途径;在病史询问过程中,了解寄生虫在体内移行途径,及对机体组织所产生的损伤和引发的临床症状;寄生虫在机体内寄生的阶段和寄生部位与寄生虫病的临床症状、临床诊断和治疗密切相关;了解寄生虫的排离阶段、排离方式和排离途径,做出相应的病原学检查,以明确寄生虫病的诊断;熟悉寄生虫在外界的生长发育条件、地域和其他生物间的关系,对防治寄生虫病的传播有着重要意义。通过对人体寄生虫的基础医学内容与临床医学密切结合、医学知识与人文知识密切结合、能力培养与素质提高密切结合,以适应“5+3”临床医学人才培养模式,无论为培养高水平的医师,或适应农村基层实用型全科医生,都奠定扎实的寄生虫病基础。

教育方式和教学方法的改革

积极开展以学生为中心和自主学习为主要内容的教育方式和教学方法改革,推行启发式、探究式、讨论式、参与式教学,倡导小班教学、小班讨论,也是卓越医生教育培养计划的重要方面。长期以来,我们在临床医学(五年制)的寄生虫学教学上,都采用小班教学和小班讨论的方式,在小班教学过程中,可以很好地采用师生互动式的交流和讨论,例如在讲解各论的第一个内容“蛔虫”前,我们提出一个临床病例:一个患有顽固性中耳炎的2岁儿童,长期药物治疗不愈,最后造成鼓膜穿孔,并且医生从患儿的中耳道内取出一条6.8cm的虫体,经鉴定为一条雄性蛔虫。这样病例的一提出就给学生一个疑惑,这种疑惑的解释,就是通过学生对教学内容的学习,将蛔虫在人体内移行过程联系起来,很快就获得答案,通过对蛔虫成虫基本形态特征的了解,自然就掌握了蛔虫成虫的识别要点。这样一种教育方式,使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是带着一种解惑的心理进入学习状态,并可以使学生进一步明确,掌握寄生虫在人体内移行和寄生过程,以及寄生虫的形态特征在临床医学中的实际意义。

目前,PBL教学已经引起了医学教育专家和教育管理部门的广泛重视,在我国高等医学教育领域也引起了广泛的关注[3]。因此,我们在人体寄生虫学教学中,也在摸索PBL教学方法的可行性。通过PBL教学方法的初步实施,认为完全可能达到探究式、讨论式、参与式教学的目的。在教学实践中,我们设计了一个严重贫血的案例,案例的第一部分:70岁女性患者,农民。因纳差、乏力、上腹不适、反复黑便2个月入院。外院病历显示:大便隐血阳性,HB:51g/L,胃镜示浅表-萎缩性胃炎,经抑酸、止血处理后上腹部不适好转,但血红蛋白下降至36g/L。年轻时喜食生米。既往曾因“贫血”在当地医院就诊,予驱虫治疗,具体不详。否认其他病史。案例的第二部分:体格检查显示,贫血貌,其他无明显阳性体征;血常规显示:HB:38g/L,RBC:2.05×1012/L,MCV(平均红细胞体积):66.8fl(正常值:93.28fl);粪常规显示:隐血阳性。初步诊断:下消化道出血(原因:下消化道肿瘤、下消化道血管病变、炎症性肠病)。入院后肠镜检查显示:回肠末端见多条长约5-10mm白色线状虫体,活动,回盲瓣局部黏膜红肿(病例的后面部分省略)。

寄生虫学论文篇3

【关键词】基层医疗 人体寄生虫 人才培养

在我国,寄生虫病曾经是严重影响大众健康的主要疾病之一,尤其在经济落后地区,多种寄生虫病严重流行,所以很多人认为人体寄生虫病是一种“贫穷病”。我国寄生人体的蠕虫主要有土源性、食源性和包虫三种,其中土源性寄生虫包括蛔虫、钩虫、鞭虫、蛲虫等;食源性寄生虫包括华支睾吸虫、带绦虫及囊虫、肺吸虫等。但目前的防治现状并不乐观,比较突出的问题是资金缺乏和基层医生防治知识不够,尤其是乡村医生直接与农民打交道,不但要治病救人,还承担着健康教育的任务,如果连乡村医生自身的知识都不够,就谈不上为农民服务。因此,加强基层医生的寄生虫防治知识已刻不容缓。如何在新形势下构建适应农村寄生虫防治需要的医疗人才,我们做出了如下的探索。

一、改革实验教学方法

传统的人体寄生虫学实验教学方法是观察寄生虫大体标本,用显微镜观察虫卵与原虫,对寄生虫的不同阶段的形态和病理改变建立直观的印象;或通过电视录像等教学手段强化对寄生虫形态和生活史的认识;或通过打印图片进行讲解,通过以上教学方法基本能达到预期的教学目的。但是现代科学技术的发展,使得传统的教学手段难以达到现代教学的目的,因此,我们根据本校的实际器材情况和学生客观需要出发,改革了寄生虫实验教学的方法。采取电化教学、图谱库与实物标本优化组合;感染动物模型病理变化与实物标本观察相结合;技术操作与课堂讨论并行。一方面保留了部分传统较好的教学方法,在每次实验教学前,通过电视录像,让学生对理论知识加深理解,同时对实验内容进行预讲,然而传统教学录像时间往往很长,内容陈旧,所以我们利用视频剪辑软件,对视频资料进行有机整合,既能达到很好的教学效果,同时又能将时间控制在一定范围内;另一方面,利用先进的教学器材,将虫卵在显微镜下成像,拍摄图片,扩充寄生虫图谱;第三,跟兄弟院校交换或者购买制作精良的实体标本,并对标本进行拍照,整理、保存,利于学生对照实验和理论教材,加深理解。

二、改进实验内容

为了学生更好的掌握寄生虫知识,我们从多方面下手,对实验教学内容作了改进,采取了综合的教改模式,具体包括:第一,教师指导、学生自制寄生虫实体标本,通过这种方法,学生不但能更好、更牢固的掌握寄生虫理论知识,而且掌握了寄生虫标本制作技术,为以后的医疗服务打下坚实的基础;第二,建立寄生虫学图谱库和标本陈列馆,学生将自制的图谱汇总,我们挑出其中做的好的图片用于教学,更能激发学生的兴趣,提高积极性;第三,制作教学多媒体课件,寄生虫具有形态学的特点,讲成虫大体或者虫卵必须与图片结合,才能更清晰明白的让学生掌握其特点;第四,实验教学中,采取师生互动式提问和讨论,便于学生掌握重点和教学难点;第五,实验内容侧重土源性和食源性寄生虫,符合我国农村寄生虫感染的特点,为适应农村医疗服务打下坚实的基础。

三、改革实验考试方法

传统的实验考试方法无非是让学生观察大体标本或者虫卵图片,并写出观察到的标本名称,这种方法可以在一定程度上让学生掌握基本的寄生虫知识,能辨别虫体的基本形态区别,但不能提高学生的综合技能。因此,我们在实验教学中让学生自己选择实验考试方法,在实验教学中设置了以下几种主要的考试方法:①阶段测验与期末综合考试衔接,该考试方法主要是针对学生当堂接受能力及学生综合能力的训练;②实物标本与标本图片交替观察,多数学生认为实物标本与多媒体课件结合考试难度一般(80%),认为太难或太简单的学生为分别为16%和4%;⑥实物标本与多媒体课件混合考试;④随堂测验;⑤试行多媒体综合考试。学生对自己选择实验考试方法赞同程度较高,从调查的500名学生来看,满意度达到98%,学生们通过实践肯定了自己的选择。实验考试方法的改革,即加强了实验教学的实用性和系统性,又使医学基础理论与临床实践之间有机融合,并且最大限度的调动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使学生们在有限的实验学时内,掌握了大纲要求内容。有效缓解了教改后学时压缩,教学内容增多的矛盾。通过考试手段的改革,培养学生增强自信心是我们在实验中的意外收获。

四、建立寄生虫病的动物模型

在实验前接种、保种所需要的虫体,观察活的虫体及导致的宿主病理学改变,掌握实验诊断的技能。比如建立日本血吸虫实验动物模型及病理分析。选阳性钉螺4-5只放入小三角烧瓶,加水至瓶口,2-3h后用放大镜观察溢出的尾蚴;将受染动物-小白鼠编号,固牢绑于解剖板上,剪去腹毛,用清水润湿皮肤;取尾蚴40条左右滴在盖玻片上;将此盖玻片覆盖受染小鼠去毛腹部,感染后饲养待用;1月后解剖实验动物,观察有无腹水外溢,血管内有无成虫,解剖针挑破血管,将成虫挑于生理盐水的培养皿中,观察外形及雌雄合抱情况,最后观察肠粘膜组织虫卵与粪便中虫卵有何不同。通过动物模型的建立,不但调动了同学实验课的兴趣,而且大大的提高了实验技能,既掌握了专业的理论知识,又培养了动手能力,还掌握了寄生虫病的诊断技能。

基于以上实验教学模式的改革与实践,即加强了实验教学的实用性和系统性,又使医学基础理论与临床实践之间有机融合,并且最大限度的调动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使学生们在有限的实验学时内,掌握了大纲要求内容。有效缓解了教改后学时压缩,教学内容增多的矛盾。同时作为面向基层医疗培养医疗人才的高校,我们在寄生虫实验教学中更加倾向于增大农村多发寄生虫病的教学比例,使学生能更加适应基础医疗服务需要。由于充分利用了教学设施,在提高教学质量的同时,适当降低了教学成本。纵观我们近年来的教改实践成功的经验,教改的关键是教学思想观念的根本改变。

参考文献:

[1]侯玉英,殷国荣等.医学寄生虫学实践教学模式的建立[J].山西医科大学学报,2006,(1).

寄生虫学论文篇4

【关键词】教学改革人体寄生虫学职业教育

【中图分类号】G71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4810(2014)17-0181-01

长期以来,中国课堂教学模式深受传统教学论的影响,过于强调以教师讲、学生听为主的课堂教学方式。通过调查,大部分老师还是延续这种传统的教学,满足于完成教学任务,而忽视了对学生自觉学习能力的培养。这违反了中职教育的培养目标。因此,对于中职教育的教师来说,在课堂教学中老师除了系统讲解知识外,还要注重学生知识获取的过程,从学生亲身经历过的生活入手,激发学生主动学习的欲望,培养学生学会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而人体寄生虫学是介于基础医学与临床医学之间的一门基础学科。近几年,许昌卫生学校也在这方面进行了一些改革探讨并取得了一些经验。

一 培养目标明确,教学观念转变

人体寄生虫学教学应达到的目的是:让学生掌握常见寄生虫及寄生虫病的相关知识,以实用性和针对性为准则,以讲清概念、突出应用为重点、为今后从事医疗和卫生防疫工作打下基础。变单纯传授知识为既传授知识又培养能力;变以教师为主体为以学生为主体;变单纯教学为教学与实践相结合。

二 教学内容要精练

根据当前全国寄生虫病的流行现状和趋势,重新调整教学内容。针对教学时数较少的情况,教学内容以当前对中国人民健康危害严重的重要寄生虫为重点,如近几年发病率大大上升的食源性寄生虫病,机会性致病寄生虫病,简要介绍世界性重要寄生虫及在中国已经或即将控制和消除的寄生虫。对基础内容不断精练,如寄生虫的生物分类、虫体的超微结构等不讲、少讲或由学生课后自学。

三 教学方法要改进

1.理论课教学

改变以往以应试教育为主,贯彻“少而精”的方针,引入启发式课堂教学,尽量避免教师一言堂。在讲课中,尽量做到结合所讲内容介绍一些具体实例,让学生感到现在所学知识对今后工作是有用的。最后讨论总结出理论性的知识重点:并发症是由于蛔虫的钻孔习性导致的。这样既启发了学生思维,又可以把理论知识应用到实际当中。

2.实验课教学

为了在学时数减少的情况下使学生在较短的时间内学到更多的知识,我们增加了示教内容,重要的、必须掌握的标本由学生自学,一些熟悉或了解的内容就改为标本示教,显示寄生虫的典型形态结构,镜旁配以清晰的彩色图片,起到温故知新、强化记忆的效果。同时,充分利用病理标本,要求学生指出病变部位、病变所致的临床症状等,把学到的内容与实际的病理标本结合起来,把死的知识转化为活的知识,将基础与临床结合起来,达到学以致用的目的。

3.开展第二课堂

第二课堂具有内容丰富、相对自由,以兴趣爱好为前提,没有考试压力的优点,可以很好地培养学生的创造力。学校连续几年先后组织学生对学校附近的幼儿园进行蛲虫病调查,在学校学生中进行毛囊调查等第二课堂活动。每次活动都坚持以学生为主体的原则,给学生一定的独立性,包括收集方案设计实施、结果分析和总结。在教师的指导下,学生将调查数据和收集的材料进行分类,并撰写调查报告。在召开的总结会上,学生们进行了交流讨论谈体会、收获以及改进意见。这种教学模式既调动了学生的主动性,又培养了独立思考、解决问题的能力,激发了学生的社会参与意识,提高了科研能力,巩固了课堂所学的寄生虫学理论知识。

四 改革考试方式

考试是教育评价的一种重要手段,既是对学生学习成绩的检验,也是对教师教学效果的检查。学校经过多年探索一改过去考试均采用闭卷形式,重知识轻能力,忽略与临床的联系及实用性的缺点将考试形式变为多样化,把考试成绩分为理论课成绩、实验课成绩两部分。理论课考试主要考查学生对所学知识的理解和巩固程度、知识的灵活运用和综合分析问题的能力。试题的类型主要有单选、多选和综合问答题,成绩占总成绩的70%。实验课考试主要检查实验的教学效果,如学生掌握寄生虫形态特征的程度等。成绩由实验报告成绩、实验考核成绩及病例讨论成绩等组成,占总成绩的30%。

在今后的工作中,只有不断深化教学改革,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最大限度地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融素质教育与专业培养于一体,融知识传授与能力培养于一体,融教育与研究于一体,才能不断地培养出高素质、创新型的医学人才。

参考文献

[1]王星、李春荣.浅谈“人体寄生虫学”教学改革[J].承德医学院学报,2001(3):258~260

寄生虫学论文篇5

关键词:寄生虫病;预防;控制;防控;授课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7-273X(2013)05-0094-02

《动物寄生虫病》是畜牧兽医专业、动物医学专业的一门专业课程,寄生虫病属于动物疫病的一种,个体发生后可引起群体发生,其危害不亚于动物传染病。正是因为寄生虫对畜牧生产及人们健康的危害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在畜牧生产中掌握寄生虫病的防控技术,对提高畜牧业的经济效益和保护人们的身体健康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作为高职高专的学生,学习动物寄生虫病这门课程,其最终的教学目的是让学生们掌握寄生虫的防控措施,尽可能避免感染,所以掌握防控寄生虫病发生的措施是本课程教学的重点。本次课的内容“动物寄生虫病的预防与控制”是本门课程的教学核心,如何上好本次课,使学生们既明白防制的原因,又能掌握防制的方法,本人在教学内容上做了些调整,通过“三讲”上好本次课,取得较好效果。

1 讲危害

我们使用的教材是21世纪农业部高职高专规划教材《动物寄生虫病》,是由张宏伟、杨廷贵主编的“十一五”部级规划教材,在本教材中动物寄生虫病的危害是放在本次课之后介绍的,将其提前讲述,让学生们明白为什么要防控动物寄生虫病,以引起学生们的学习兴趣。其危害表现在两方面,一是寄生虫寄生于动物体内或体表,严重影响畜禽的生长发育,如猪蛔虫寄生于猪体内,使猪的生长速度比正常猪即没有感染猪蛔虫的猪降低30%左右;二是人畜共患的寄生虫病如囊尾蚴病、旋毛虫病、棘球蚴病、血吸虫病等严重危害人们的身体健康。因此使学生们明白预防动物寄生虫病的发生不仅在于保障畜牧业的正常发展,提高养殖者的经济效益,而且还能保护人们的身体健康。

2 讲思想

在专业课的教学中,往往注重技术性、理论性知识的传授,而不注重思想观点的培养。本人在讲授本节内容时,除了激发学生们学习的兴趣外,而且引起学生们在思想上重视,使学生们主动去学习,自觉去预防。

按照教材内容,归纳为两方面:一是贯彻防重于治的思想观点,因为大多数寄生虫病的病程呈慢性经过,即从感染到发病需要较长时间,此期间寄生虫在体内造成的饲料浪费、人力物力消耗的损失是较大的,也是不可挽回的,故主要在于避免寄生虫病的发生。二是强调综合性的预防措施优于单一的预防措施的思想观点。如目前在农村主要采取驱虫措施预防寄生虫病的发生,但年年驱虫,年年有虫,造成这种状况的原因就是预防措施单一。此时告诉学生们不能单纯为驱虫而驱虫,眼光要看远一点,不能只图眼前利益,只有采取综合性措施消除感染来源,才能达到消灭寄生虫病的目的。

3 讲方法

本次课的重点就是要学生们掌握预防和控制寄生虫病的具体方法,预防和控制寄生虫病的方法很多,但最重要的是告诉学生们学习的方法,掌握防控的规律,授之于鱼不如授之于渔,防控的规律在教材中没有明确提出,需老师去归纳总结,切忌照本宣科,关键是引导学生们动脑子思考问题。

寄生虫学论文篇6

【关键词】肠道;寄生虫;儿童;低年级学生;感染;驱虫;效果

【中图分类号】R59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6851(2014)05-0533-02

肠道蠕虫感染是我国学生常见病、多发病之一,严重影响人们身体健康,党和政府十分重视和关心儿童青少年的健康成长,为有效地控制学生肠道寄生虫病的感染,卫生部、国家教委于1991年联合制定了“全国学生常见肠道蠕虫感染综合防治方案”, 广西区卫生厅也相继下发了实施指导方案,我县于1993-2000年在全县中、小学及幼儿园开展了每年1-2次集体服用驱虫药防治肠道寄生虫病工作,并取得了较好的防治效果,2000年顺利通过了自治区对我县的考评。为掌握考评十年后我县学生常见肠道蠕虫的感染情况,有计划、有针对性地开展学生常见肠道蠕虫防治工作,为现阶段学生常见肠道蠕虫病防治提供科学依据,根据《学校卫生工作条例》及有关文件要求,结合我县实际情况,2010年我县开展了低年级学生及学龄前儿童肠道寄生虫感染情况调查及驱虫治疗效果观察,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1对象与方法

1.1调查对象依照《恭城瑶族自治县2010年寄生虫病防治工作方案》的要求,于2010年5-7月在县城随机抽取幼儿园、小学各3所,在栗木镇、西岭乡、平安乡、莲花镇共抽取中心小学及幼儿园各7所,以幼儿园儿童及每所小学随机抽取一,二,三年级各一个班的学生作为调查对象。

1.2调查方法幼儿园儿童及一年级学生采用透明胶纸肛拭法检查蛲虫虫卵,二、三年级学生采用改良加藤法检查肠道蠕虫卵,凡是检测查到钩虫、蛔虫、鞭虫卵、蛲虫卵者即确定为肠道寄生虫感染阳性,分别计算出样本中阳性率。

1.3驱虫药物治疗方法 对检出肠道寄生虫阳性儿童及学生给予驱虫康 (甲苯达唑咀嚼片),每日顿服 20 0 mg,连服 2天。在卫生防疫人员、学校(幼儿园)保健医生或卫生老师指导下服药,并仔细观察服药后不良反应情况,进行记录。

1.4虫卵转阴的调查虫卵阳性儿童及学生服药三周后,采用相同方法检测,观察虫卵阴转情况。

2结果

2.1肠道寄生虫感染情况总共检查儿童及学生2029人,其中学生1023人,幼儿园儿童1006人;男生l040人,女生989人。检出寄生虫感染阳性202人,寄生虫感染率为9.96%。其中改良加藤法检查692人,查出感染蛔虫32例、鞭虫29例,钩虫7例,感染率分别是4.62%、4.19%、1.01%;透明胶纸肛拭法检查1337人,查出蛲虫感染134例,感染率为10.02%;幼儿园儿童蛲虫感染率为10.83%(109/1006), 一年级学生蛲虫感染率为7.55%(25/331)。幼儿园儿童与一年级学生两者之间差异没有明显的显著性(t=1.12,P>0.05)。

2.2寄生虫的感染与性别、地区之间的相关性 在被调查研究的2029名儿童及学生中,女生的感染率是9.50%(94/989),男生的感染率是10.38%(108/1040),两者之间的差异没有明显的显著性(t=0.96,P>0.05);在地区的分布之中,居住于县城的儿童感率是10.52%(78/741) ,居住于乡镇的儿童感染率是9.63%(124/1288),两者之间的差异没有明显的显著性(t=0.66,P>0.05)。

2.3毒副反应情况对服药对象进行了仔细的观察,并由学校(幼儿园)保健医生或卫生老、师进行追访询问,仅3名学生有短暂、轻微的头晕、困倦,未发现其他明显的不良反应。

2.4虫卵阴转情况服用驱虫康3周后,采用同样方法检查,虫卵阴转率为96.04%(194/202)。

3讨论

肠道寄生虫病严重影响儿童及青少年生长发育,为降低和控制学生常见肠道蠕虫感染,改善学生营养状况,提高学生身体素质和健康水平,卫生部、国家教委于1991年联合下发了“全国学生常见肠道蠕虫感染综合防治方案”,我县自1993年起连续8年在全县中小学生及幼儿园开展了每年1-2次集体服用驱虫药进行肠道寄生虫病防治工作,并取得了可喜的成效[1]。此次调查结果显示,我县低年级学生及学龄前儿童肠道蠕虫感染率为9.96%,较1993年(31.69%)有显著下降。蛔虫、鞭虫、钩虫感染率均低于2002-2004年第二次全国人体寄生虫病调查结果[2]。学生肠道寄生虫感染明显降低,与我县采用的政策干预手段和学生集体性服药驱虫综合防治措施密切相关,本县农村沼气池普及率高也是降低肠道寄生虫感染的因素[3]。蛲虫感染率为10.02%,高于2000年我国儿童平均感染率[2],幼儿园儿童蛲虫感染率为10.83%,这是由于蛲虫具儿童集体机构聚集性及易重复感染等生物特性,幼儿健康知识储备不足,缺乏自我防护意识,并且幼儿园的儿童都是在一起共同进餐、集体宿舍进行午休、一起用玩具,一起游戏玩耍等等,这些都给儿童增加了一系列交叉感染的机会,是幼儿园儿童感染率高于低年级小学生感染率的主要原因[4]。这给了我们重要的提示:蛲虫病防治工作的重心应该放在幼托机构,要切实加强对幼儿园老师相关卫生知识培训,科学地指导幼儿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比如勤洗手,洗手的标准姿势等等)定期对幼儿园的儿童玩具、卧具等进行清洗消毒,有针对性地服用驱虫药治疗,防止交叉感染和自身重复感染,这将会对进一步的降低儿童蛲虫感染起到关键性作用[5]。学生肠道寄生虫防治工作是一项长期的社会工作,必须常抓不懈,采取综合防治措施,同时加强对学生的健康教育,讲究饮食和个人卫生,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提高学生自我防护意识,防止病从口入。

甲苯达唑为广谱、高效的驱虫药,驱虫效果理想,毒副作用小,国内已有过不少的报道[6-7],通过此次观察服药后虫卵阴转情况及毒副反应追踪调查,表明甲苯达唑的驱虫效果安全可靠,无明显不良反应,值得推广使用。

参考文献

[1]杨兰,吴钦华,黎学铭等,1993-2000广西中小学生肠道蠕虫感染防治效果观察[J],中国寄生虫防治杂志,2003.1 16(1):32-34

[2]诸欣平,苏川,人体寄生虫学[M],第8版, 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13:159-167

[3]欧远荣,田长德,严彩娟等 沼气池普及率高低与肠道寄生虫感染情况调查[J].广西预防医学,1998,4,1:55

[4]潘志华. 控制人体肠道寄生虫感染的几点建议[J]. 求医问药(下半月),2013,09:25-26.

[5]许建斌. 学龄前儿童肠道寄生虫感染调查研究[J]. 中国保健营养,2012,06:305-306.

寄生虫学论文篇7

【关键词】低年级;学龄前儿童;肠道寄生虫;感染率;防制效果

doi:10.3969j.issn.1004-7484(x.2013.10.684文章编号:1004-7484(2013-10-6133-01

肠道寄生虫感染是在我国低年级学生以及学龄前儿童人群中普遍存在的常见疾病[1]。其中以蛔虫、鞭虫、钩虫及蛲虫最为常见。儿童感染肠道寄生虫后表现为腹痛、食欲不振、恶心、呕吐等症状,严重者可出现贫血、营养不良等严重并发症,对患者身体健康有比较大的影响。目前调查发现,我国贫困县儿童肠道寄生虫情况比较严重,贫困县卫生条件比较差,特别是不注意饮水源,活动环境卫生条件的监控等因素使得大批儿童感染寄生虫情况频发。为了调查我国贫困地区低年级学生及学龄前儿童肠道寄生虫感染率以及分析驱虫效果,此次抽取广西资源县低年级以及学龄前儿童共1500名做感染率调查并分析驱虫效果,具体分析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调查对象随机抽取广西资源县(该县为广西49个贫困县之一的低年级以及学龄前儿童共1500名,以当地1-3年级5个班,幼儿园6个班,学校分县,乡、村为监控点。结合当地实际情况,学龄前儿童抽取711名,其中大班223名,中班271名,小班217名;低年级学生抽取789名,其中小学一年级学生267名,小学二年级学生241名,小学三年级281名。所有1500名学生中,其中男生861名,女生639名,3-6岁年龄段618名,7-10岁年龄段882名,县级学校低年级学生421名,学龄前儿童370名,农村学校低年级学生368名,学龄前儿童341名。所有学生无其他心、肝、肾等严重疾病[2]。

1.2调查及驱虫方法由县疾控中心检验科以改良加藤氏法[3]和透明胶纸肛拭法采取学生粪便检查是否有蠕虫虫卵,有虫卵者为肠道寄生虫感染阳性,寄生虫检查种类包括蛔虫、鞭虫、钩虫及蛲虫,计算寄生虫感染率;此外,对于所有感染了寄生虫的学生及儿童口服杭州制药厂生产的阿苯达唑,服药时于下午课后统一发放服用,并由专业人员及医生现场监督。服用剂量每次200mg。服药后半个月再对寄生虫感染者以相同的方法做检查,观察寄生虫感染转阴情况。

1.3疗效评价疗效标准对于肠道寄生虫感染者服用阿苯达唑半个月后对其再次做寄生虫感染检查,观察寄生虫感染转阴情况。以寄生虫感染阳性转阴为治疗有效,计算驱虫有效率,驱虫有效率=(总病例-无效病例总病例×100%。

2结果

2.1肠道寄生虫感染情况对抽取的所有1500名学生做肠道寄生虫感染检查,结果发现,寄生虫感染学生共为186例,总感染率为12.4%,其中蛲虫感染学生为65例,感染率为4.33%,钩虫感染学生为39例,感染率为2.6%,蛔虫感染学生为42例,感染率为2.8%,鞭虫感染学生为40例,感染率为2.67%,在寄生虫种类感染率上数据没有统计学意义,P>0.05;此外,男生感染率为11.61%,女生感染率为13.46%,两者之间无差异显著性(X2=1.69,P>0.05;在地区分布中,城区学生感染率为11.88%,农村学生感染率为13.07%,两者之间无差异显著性(X2=1.75,P>0.05;在年龄分布中,低年级感染学生共为48例,感染率为6%,学龄前儿童感染者为138例,感染率为19.7%,两者之间有差异显著性(X2=21.75,P

2.2服药后驱虫效果对于所有感染了寄生虫的学生及儿童口服杭州制药厂生产的阿苯达唑,服药后半个月再对寄生虫感染者以相同的方法做检查,观察寄生虫感染转阴情况,计算驱虫有效率。结果显示,总感染人数186例中,寄生虫转阴为172例,驱虫有效率为92.47%。说明阿苯达唑对肠道寄生虫有很强的抑制作用,且副作用较小,是一种较为理想可靠的药物。

3讨论

由于我国贫困地区卫生条件比较恶劣、寄生虫防疫也做的不够完善等原因,我国低年级及学龄前儿童特别贫困地区中肠道寄生虫感染情况比较严重。而在感染者群体中发现,学龄前儿童感染人数明显多于低年级学生,这可能由于学龄前儿童年龄小,卫生习惯不如高年级学生有关。对于阿苯达唑的驱虫效果的报道中,此种药物驱虫效果比较明显,而且副作用小。

参考文献

[1]宋英前,路翠贤,孙秀敏.中小学生肠道寄生虫感染率调查及应用阿苯达唑驱虫效果观察[J].医学动物防制,2003,19(2:109-110.

寄生虫学论文篇8

英文名称: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Medical Parasitic Diseases

主管单位: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

主办单位:中华医学会;中国疾病预防与控制中心寄生虫病预防控制所

出版周期:双月刊

出版地址:上海市

种:中文

本:大16开

国际刊号:1673-4122

国内刊号:31-1961/R

邮发代号:4-190

发行范围:

创刊时间:1973

期刊收录:

核心期刊:

中文核心期刊(1992)

期刊荣誉:

联系方式

寄生虫学论文篇9

【关键词】 褐家鼠;西里伯瑞列绦虫

1 材料和方法

1.1 材料

无水乙醚(AR),宜兴市辉煌化学试剂厂,批号20040201;瑞氏染粉、伊红染粉、美蓝染粉;人工捕获的野生褐家鼠,体质量16.63~155.25 g(雄性略多). NOVEL(DN401型)多媒体数码显微镜系统(含NOVEL数码显微镜以及配套的数码摄像头)、IBM R40e型笔记本、NOVEL(NTB3A型)体视显微镜、北京泰克TECH(XTS20型)立体显微镜. 解剖工具.

1.2 方法

取实验用捕鼠笼3只在野鼠经常出没的实验楼附近野外布笼;采用人类日常食物作为引诱剂(如苹果、油条及花生米等). 每天白天观察布笼点1~2次,直至捕获野鼠. 常规解剖:对麻醉的野鼠进行解剖,首先要加强防护措施,戴两层较厚的橡皮手套. 在解剖前仔细检查有无蜱类等寄生虫的感染;解剖时首先剖开胸腹腔,检查各重要器官组织有无寄生虫感染特别是有无寄生包囊在肝、小肠等处,注意小肠内、肝胆附近有无成虫,肝表面有无白斑等情况,并取心血涂片(用加肝素的生理盐水稀释,必要时进行瑞氏染色)并检验. 光镜下检验:首先用体视显微镜观察、检验寄生成虫;然后在数码显微镜下对成虫和孕节中的虫卵进行由低倍到高倍的观察、数码拍摄,以及长度、宽度、小钩和吸盘等进行检测、鉴定.

2 结果

2.1 根据链体、头节及特化器官进行鉴定我们从褐家鼠肝包囊中解剖取出的绦虫,其头节钝圆形,吻端隆起,吻周均匀排列着两排小钩,共计22枚. 小钩长度达83.923 μm(平均),钩成鸟喙状(图1A). 头节有吸盘四个,吸盘内径平均约50.64 μm;没有明显的颈节,链体(图1B)的各节片大小均匀. 节片平均72.733 μm.

2.2 根据虫卵进行鉴定孕节内充满了椭圆形或圆形的储卵囊,囊内可见虫卵(图1C),生殖器官已经消失,估计已经被自体消化殆尽(该寄生虫在肝表面的包囊内,养分的获得并不容易). 孕节中的卵在镜下大多数呈长卵圆形(长径131.881~160.079 μm、平均长径145.98 μm;短径107.776~126.111 μm、平均短径116.944 μm)或圆形及肾形,圆形偏少. 卵的发育比较均匀,基本上处于同一发育期,可见少量含六钩蚴的虫卵(图1D). 成虫宽度2 mm,成虫全长大于15.1 cm(由于我们从包囊中取出绦虫时链体断裂,包囊中肯定存在尾节等;当时测量每厘米链体约含节片5~9节),鉴于法国寄生虫学家在网站上公布的报道,西里伯瑞列绦虫长度为15~25 cm,被认定相符. 鉴于这条绦虫一直被褐家鼠肝脏包囊包裹、生长发育受限,因而形态与文献报道略有差异(如颈节不明显、特化器官均较大);包囊与寄生虫形态的关系也从另一方面说明了寄生虫与宿主免疫的关系. 鉴于以上2.1及2.2的鉴定,比较文献报道,可以认定此绦虫为西里伯瑞列绦虫Raillietina(R.)celebensis(Janicki,1902).

3 讨论

西里伯瑞列绦虫自从1867年于人体发现并于1870年经Davaine定名为马达加斯加绦虫以来,在亚洲、非洲、澳洲、南美等地区均有发现;在我国仅见于1964年唐仲璋、唐崇惕所写的寄生虫系统研究论文报道,尤其是最近二十余年国内均罕见西里伯瑞列绦虫在褐家鼠的报道[1]. 西里伯瑞列绦虫Raillietina celebensis是目前我国惟一发现有人体感染的瑞列属(Davaineidae科)绦虫,日本人Akashi首先在我国台湾人体中检出该虫[2]. 福建省的福州、晋江两地从1950年以来先后发现儿童感染5例. 最近二十余年,网上能搜索到9余例[3],均为零星感染人体的报道;但在野生褐家鼠感染的报道鲜见. 因此本例报道具有重要意义.

致谢: 捕获的野鼠经我院动物教研室郑荣泉副教授鉴定为褐家鼠,特此致谢!

【参考文献】

[1]唐仲璋,唐崇惕. 西里伯瑞氏绦虫在中间宿主体内的发育及其流行与分类问题的考察[J]. 寄生虫学报,1964, 1(1):1-13.

寄生虫学论文篇10

General situation of variety of food borne parasitic diseases and their endemic in Anhui Province

【Indicative abstract】 Strengthen the education for health and pay enough attention to food sanitation to control endemic of foodborne parasitic diseases.

【Key words】 parasitic diseases; trematodiasis; cestodiasis; acanthocephaliasis; protozoal diseases; endemic

随着社会大环境多种因素发生了变革,流动人口不断增加,一些人传统的饮食习惯发生了根本性变化,使安徽省食源性寄生虫病的种类在增多,流行范围有不断扩展的趋势,对此应引起足够重视。现综述安徽省食源性寄生虫病计15种,其中吸虫7种,绦虫5种,棘头虫2种,原虫1种及流行概况。

1 吸虫病(trematodiasis)

1.1 中华分支睾吸虫病或称肝吸虫病(clanorchiasis sinensis) 中华分支睾吸虫(简称华支睾吸虫)由Mc Connel 1874年首次从印度一华侨尸体的胆管内查见。日本小林晴治郎1910年发现鲤鱼科的淡水鱼为本虫的第二中间宿主。武藤昌治1918年发现纹沼螺为本虫的第一中间宿主。以后我国学者徐锡藩、唐仲璋等对中间宿主内容作了重要补充。梁伯强、杨简(1937)、侯宝璋(1955)对本虫的致病机理都有较深的研究。

华支睾吸虫病主要分布在东亚和东南亚各国,中国、日本、韩国、越南、菲律宾均有不同程度流行。有人认为Heanley 1908年首次报告在我国发现本病病人[1]。1908年后还有几位国外学者在中国发现本病病人,例如,Whyte在潮州,Jeffrey和Day在上海,Cadbury 1914年在广州,Vickers 1916年在梧州均发现本病病人。目前有人报道,Boott 1903年首先在汉口发现华支睾吸虫,但不能确证这是最早的发现记录[2]。

综合全省各地调查资料(李雪翔、杨兆莘、鲁乐泳1961年;陈庆伟、吴忠铭1989年;陈启仁等1986年;钟读敏等1990年;吴忠铭1991年;徐伏牛等1992年;吕大兵等1992年)表明,华支睾吸虫病在安徽省广泛存在,尤以淮北较为严重。淮北地处平原,沟渠塘内淡水鱼、螺类较多,厕所简陋,人粪容易入水。猫、狗、猪等保虫宿主,放养野外,据调查当地鼬、田鼠感染率亦较高。青少年从沟、塘中捕捉小鱼用菜叶、面皮、泥包裹烧成半熟而食,是主要感染方式。上述条件构成了华支睾吸虫自然疫源地的长期存在和循环。

1911年Houghton在芜湖市于500例病人粪便中查出华支睾吸虫卵1例,但患者是江苏人,尚不能肯定在本省感染。安徽省的华支睾吸虫病最早是由宫崎一郎(1911)在芜湖市发现的[2]。他调查了当地1 148名小学生,虫卵阳性者20名,阳性率为1.7%;检查29只猫,27只阳性,共检出虫体10 244条。夏立照、李家泉、陈树仁(1961~1964)在合肥地区检查家猫33只,31只阳性,阳性率为94%,曾在一只家猫胆管内,检出成虫104条;夏立照、江宝 白令1994~1998年在合肥检查家猫16只,7只阳性,阳性率为43.8%,每只猫的感染度是2条至17条。分析原因主要与家猫吃到的生鱼机会较多有关。刘晓明、陈大林(1993)在市售猪肝内发现肝吸虫,感染率为11.5%(10/87)。

1.2 姜片虫病(fasciopsiasis) 1843年Buski在伦敦航空医院一具印度水手尸体的十二指肠内发现本虫,1857年Lankester描述并命名,1899年Looss确定其分类地位。Kerr(1873)在广州市发现首例病人;1893年浙江绍兴县被证实为本病的流行区。

姜片虫病主要分布在日本、越南、缅甸、泰国、印尼、马来西亚、菲律宾等国。但主要分布于中国南方诸省及台湾省。

唐后俊、袁有赉(安医学报1962,5(1):10)在安徽省当涂县湖阳公社西峰大队,进行了姜片虫流行病学调查,对象主要是农民,感染率为51.2%(486/950),猪的感染率为74%。1979年我们对合肥郊区农民进行姜片虫病调查和治疗,感染率为18.5%(125/677)。(安医学报1980,15(5、6):27)。陈启仁、陈蓉芳(1984)报道芜湖市郊区小学生姜片虫的感染率为22.36%(72/322)。(皖南医学院学报1984,3(1):7)。王宗植(1985)报道皖南旌德县三溪乡姜片虫的感染率为9.1%(60/662)(寄生虫病防治与研究1985,4:25):周锡芳、杨大林(1986)报道芜湖市郊区小学生姜片虫的感染率为19.73%(119/603)。(皖南医学院学报1986,5(2):121~122)。

1.3 并殖吸虫病(paragonimiasis)又名肺吸虫病 安徽主要是卫氏并殖吸虫(paragonimus westermani),临床上引起肺型并殖吸虫病。

肺吸虫由于生活环境及各种寄生宿主的改变,而分化成为许多种类,成为人体寄生虫中最复杂的一种吸虫,世界记载的约有50种,分布于亚洲、非洲、拉丁美洲及大洋洲许多国家。

Manson(1880)于台湾发现肺吸虫病人。应元岳(1930)在浙江绍兴发现2例病人。吴光(1936、1937)在安徽绩溪、歙县豹(panthera pardus)体内发现肺吸虫,1951年又报道在绩溪的石蟹体内查见囊蚴(中华医学杂志1951,37(8):680)。蚌埠医学院寄生虫学教研室(1964)在石台县七里公社采到囊蚴,感染动物获得成虫。安徽医学院寄生虫学教研室(1980)用采自安徽休宁的肺吸虫囊蚴,注射入犬腹腔,4个月后解剖犬肺获成虫。1978年我们在岳西县采到数十只川卷螺和石蟹,分析表明安徽徽州地区有肺吸虫病流行的可能性。1974年底,上海寄生虫病研究所在黄山茶林场豹粪中查到肺吸虫卵,1977年上海后方古田医院又从豹体查到肺吸虫。1973~1978年经蚌埠医学院寄生虫学教研室、上海市传染病总院医疗队、上海后方古田、瑞金、长江医院等单位的广泛调查,已知歙县、绩溪、宁国、旌德、泾县、祁门、广德、石台、贵池、东至、太平、青阳等12个县有肺吸虫病流行。

1977年5月,上海后方瑞金医院儿科,收治1例来自安徽繁昌的7岁男孩,他们从痰中查出大量肺吸虫卵,可以说是安徽首例肺吸虫确诊病人,因为过去的病例报道,都是根据免疫学诊断。1977年上海后方古田医院,在繁昌桃冲查出24例痰卵阳性病人。休宁县卫生防疫站于1980年,确诊一例住在县医院的9岁男孩痰卵阳性病人。

刘雪霞、杨大林、周德刚(1985)报告从安徽歙县坑口所采集的溪蟹体内检获卫氏、三平正和扁囊等三种并殖囊蚴,分别人工感染家犬,获得成虫(寄生虫学与寄生虫病杂志,1985,3(1):59),三平正与扁囊并殖吸虫,是否也能与卫氏并殖吸虫同样感染人体,待进一步研究。

杜义木、徐筱鸥(1996)报道了1976~1979年旌德、宁国、休宁肺吸虫的第一中间宿主是川卷螺,鉴定为黑螺科放逸短沟蜷(semisulcospira libertina),自然感染率为0.35%(56/16 004)。第二中间宿主是长江华溪蟹、浙江华溪蟹、米虾(采自宁国)。华溪蟹的感染率为70.2%(536/763),感染度为20.4个/只,平均每克蟹感染3.13个肺吸虫,最高的一只蟹体内检出444个肺吸虫囊蚴[3]。安徽徽州的肺吸虫保虫宿主是犬、猫、黄鼠狼、云豹、狼、水獭等[3]。生吃蟹人群的皮试阳性率32.7%(288/850);熟食蟹人群的皮试阳性率为10.52%(289/2746),提示阳性率高低与感染方式有关。

1.4 棘口吸虫病(echinostomiasis) 是由于棘口吸虫寄生在人体所引起的疾病。棘口科吸虫种类繁多。分布在菲律宾、印度尼西亚、日本、苏门答腊、印度、泰国、罗马尼亚、马来西亚、前苏联及我国。全世界已报告600多种,其中寄生于人体有20余种,我国有10余种。

1.4.1 藐小棘隙吸虫(echinochasmus liliputanus) 最早由Loss(1896)在动物肠道中发现。在安徽动物体内发现亦有三十余年[4],但因其虫卵与常见的姜片虫卵形态颇似,易于误认,致使迟迟未被发现。肖祥、汪天平、吕大兵等(1991)首次在安徽和县发现人体自然感染藐小棘隙吸虫,他们在和县陈桥洲调查发现人体感染率为13.4%(325/2 426),其中男性为14.2%(176/1 240),女性感染率为12.6%(149/1 186),性别间无显著性差异。本次调查犬的感染率为60%(21/35),猫的感染率为45.4%(5/11)[4]。肖祥等(1995)报道,经常喝生水的居民的感染率为20.1%,较不喝生水居民的感染率1.5%高12.6倍,主要感染方式是尾蚴直接经口(肖祥自身试验!),而囊蚴经口感染为次要[5]。

1.4.2 日本棘隙吸虫病(echinochasmusis japonicus) 林金祥等(1982)首次报道国内人体感染病例。刘广德等(1982)于广西发现病例,吴德明等(1990)于江苏发现1例。肖祥、汪天平、吕大兵等(1991)于安徽和县陈桥洲发现自然感染4例[4,6]。

1.4.3 抱茎棘隙吸虫病(echinostomus perfoliatus) 张国芳(1991)综述报道,安徽繁昌县11例,望江县、芜湖市郊区也发现病例[7]。

1.5 肝片形吸虫(fasciola hepatica) 是牛羊等哺乳类常见寄生虫,人偶有感染。我国已报告50余例,分散在15个省(市)。安徽含山、桐城均有病例报告。王原等(1989)报道桐城的肠道寄生虫总感染率为54.96%(1 175/2 138),其中肝片形吸虫、异形科吸虫的感染率均为0.047%[8]。据南京医学院沈一平报道,人体肝片形吸虫病,大多因生食带有囊蚴的水生植物而致感染。

2 绦虫病(cestodiasis)

2.1 猪带绦虫病(taeniasis solium) 这是安徽省绦虫病中最常见的一种,流行历史悠久,病例呈散发型分布在全省各地。由于生吃或半生吃含有猪囊尾蚴(米猪肉),经2~2.5个月发育,在小肠长成成虫,多为1条,少见有2~3条感染者,夏立照等(1994)报道猪带绦虫病和囊虫病40例,其中猪带绦虫病人16例,混合感染囊虫者9例[9]。

2.2 猪囊尾蚴病(cysticercosis cellulosae)又称囊虫病 Barnes(1922)报告首例患者后,国内先后报告病例很多。由于吃了病人虫卵后,经2~2.5个月发育为囊虫,在人体皮下、肌肉、眼、脑等不同部位寄生,产生相应症状,以脑囊尾蚴病最严重,甚至可导致死亡。夏玲玲(1996)报道2例眼型囊虫病,手术中取出囊虫证实。在30例囊虫病中,脑型占20例,皮肌型8例,肺型2例[10],脑型比例大,可能与病人症状严重,主动到门诊就诊有关。囊虫寄生在临床少见部位,极易误诊。胡国俊等(1998)报道男性猪囊虫病1例,术前拟诊为左乳癌,术后病理诊断为猪囊虫病[11]。刘晓红等(1997)报道在阜阳地区收治的128例的脑囊虫病例中,确诊前误诊为原发性癫痫等疾病者61例,误诊率高达47.65%(61/128)[12]。

2.3 牛带绦虫病(taeniasis saginata) 牛带绦虫在我国散发分布于内蒙、新疆、、云南、四川、广西、贵州、台湾等少数民族地区。安徽不是本病流行区。夏立照等(1994)报道1例,(中国寄生虫病防治杂志,1994,7(增刊):116)。

2.4 缩小膜壳绦虫(hymenolepis diminuta) 又称长膜壳绦虫,主要寄生于鼠类,偶然寄生于人,全国公开报道约40例,陈启仁、徐伏牛(1985)报道1例,(寄生虫学与寄生虫病杂志,1985,3(1):11)。夏立照、陈树仁(1990)报道1例,驱出有完整头节的成虫9条[13]。

2.5 曼氏裂头蚴病(sparganosis mansoni) 由于敷贴或生食蛙、蛇肉等原因,导致裂头蚴寄生人体引起的一种寄生虫病,以皮下、眼部、腹壁为常见,侵袭眼部可导致失明。李时珍(1596)在《本草纲目》中记载,人体敷蛙后出“小蛇”,分析认为裂头蚴可能性较大。1882年Manson在我国厦门人体肾脏附近曾发现裂头蚴。我国李希杰(1926)、唐仲璋(1956)对本虫生活史作了进一步的观察。樊培方、丁化祥(1976)报道1例寄生在包皮下,(蚌埠医学院学报,1976,(2):42~43)。夏立照(1976)报道1例,致眼失明(内部资料)。杨兆莘、王增贤(1979)报道3例(安医学报,1979,5(1):4~5)。陈启仁(1985)报道1例(内部资料)。

2.6 微小膜壳绦虫病 由微小膜壳绦虫或称短膜壳绦虫,寄生于小肠引起的肠道寄生虫病,虫卵可不经中间宿主直接经口传染,并在宿主体内引起自身感染,形成顽固性寄生。鼠类普遍感染本虫,可能为人体感染的传染源。安徽含山县、望江县有病例记载,尚待进一步论证。

3 棘头虫病(acanthocephaliasis)

3.1 猪巨吻棘头虫(macracanthorhynchus hirudinaceus) 是猪体肠道较为常见寄生虫,犬、猫及人体偶有感染,辽宁、山东是主要流行区。中间宿主是鞘翅目的天牛、金龟子等。在辽宁为大牙锯天牛,山东为曲牙锯天牛和棕色鳃金龟。李立、贺霞凤、刘生光等(1982)报告1例(蚌埠医学院学报,1982,7(4):314)。

3.2 隐棘新棘体虫六安亚种(neosentis celatus liuanensis)[14] 报道情况不详。

4 原虫病(protozoal diseases)

4.1 弓形体病(toxoplasmosis) 弓形体常称弓形虫,又名弓浆虫,寄生在有核细胞内。1908年Nicolle和Manceaux 从北非刚地梳趾鼠(Ctenodactylus gondi)脾涂片中发现本虫,故命名刚地弓形虫。国内学者于恩庶等(1957)首次报道由福建猫和兔等动物中分离出弓形体。钟惠澜等(1957)首次由1例病人肝穿刺涂片中发现弓形体。谢天华(1964)又报告江西省的1例人体弓形体病。陈观今、刘达宏报告,至1987年11月止,全国报告病例共39例,其中检查病原体31例,血清学诊断8例[15]。

弓形虫病世界各地人群感染率平均为25%~50%。我国猫、兔、猪等动物感染率为50%,人群感染率平均为4%~9%。我省70年代陈智铭、李宗寅用血清学诊断方法,对动物的弓形虫病做过调查。80年代蚌埠医学院沈继龙、孙新对弓形虫病的免疫学诊断,做过较系统研究,并有多篇论著发表。目前门诊对拟似病人仍用抗体测定方法,病原诊断仍存在困难。

5 讨论

“食源性寄生虫病”的准确定义未见定论,概括地说,指人吃了某些动物的肉类(包括贝壳类)或某些植物而感染的寄生虫病。致于经口吃进其他食物、水源污染的寄生虫不在此列,如蓝氏贾第鞭毛虫、溶组织内阿米巴、肠螨病等。线虫纲旋毛形线虫病,是一种典型的食源性寄生虫病,吃了含旋毛虫囊包的生猪肉、羊肉而感染。认真查阅文献资料,迄今安徽省未见公开报道,应引起同仁们注意。与吃肉有关的肉孢子虫病(全国报告37例),肝毛线虫病(鼠类常见病),均不能排除人体偶然感染的可能性。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人民饮食结构变化,经济昆虫的幼虫和蛹(食用蝎子、蝉、蝇幼虫、蚕蛹等)已摆上餐桌。人们吃生的或半生的肉类日益增多,如涮羊肉、涮火锅等,无疑给食源性寄生虫病的感染增加了绿色的通道。今后,应加强食品卫生法规性检疫,加强健康教育,宣传预防为主,提高自我保健意识,做到奔小康先健康。最重要最实际的防治对策,就是把好口关,防患于未然。

作者简介:夏立照,男,62岁,教授,硕士生导师,主要研究方向:医学昆虫和蜱螨

参考文献

[1] 钟惠澜主编.热带医学.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1986.948~964.

[2] 李秉正,王恩荣,曹颖林,等编著.华支睾吸虫与华支睾吸虫病.沈阳:沈阳出版社,1997.34~67.

[3] 杜义木,徐筱鸥.皖南地区肺吸虫病流行病学调查概况.安徽预防医学杂志,1996,2(4):46~47.

[4] 肖 祥,汪天平,吕大兵,等.人体自然感染小棘隙吸虫首次发现.中国寄生虫学与寄生虫病杂志,1992,10(2):132~135.

[5] 肖 祥,吕大兵,汪天平,等.小棘隙吸虫病感染方式的研究.中国寄生虫学与寄生虫病杂志,1995,13(3):197~199.

[6] 肖 祥,汪天平,吕大兵,等.安徽省首次发现日本棘隙吸虫人体感染.寄生虫病防治与研究,1992,21(2):98.

[7] 张国芳.安徽省人体及共患寄生虫病虫种名录.寄生虫病防治与研究,1991,20(4):252~254.

[8] 王 原,孙开全,乔国维.桐城县人体肠道寄生虫分布调查.寄生虫病防治与研究,1989,18(2):75~77.

[9] 夏立照,沈际佳,李家泉,等.猪带绦虫病和囊虫病40例.寄生虫病防治与研究,1994,23(2):102~103.

[10] 夏玲玲.吡喹酮治疗囊虫病30例效果观察.安徽医科大学学报,1996,31(2):148~149.

[11] 胡国俊,靳培琦.男性猪囊虫病一例报告.中国寄生虫学与寄生虫病杂志,1998,16(2):112.

[12] 刘晓红,刘晓明,陈庆伟.61例脑囊虫病误诊原因分析.寄生虫病防治与研究,1997,26(3):156~158.

[13] 夏立照,陈树仁.缩小膜壳绦虫病1例.中国共患病杂志,1990,6(2):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