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少年德育教育论文十篇

时间:2023-04-11 19:40:55

青少年德育教育论文

青少年德育教育论文篇1

在青少年道德教育目标方面,韩国政府和各级学校普遍把道德的养成看成是人类生活的中心特质,从而道德教育也被视为国家教育的核心内容。韩国中小学校开设了公民道德课和国民伦理课,韩国教育部明确规定,学校道德教育的基本目标是:要使青少年学生学的道德规范,树立基本的公民意识、国家意识与社会意识,要使青少年学生具备基本的道德判断能力和道德选择能力,培养学生良好的道德品质。韩国青少年道德教育的根本目标是:教育的宗旨是在弘益人间的理念下,协助所有的人完善其个人思想品德,培养公民的独立生活能力和公民所应具有的基本资格,从而使其努力为民主国家的建设服务并最终实现全人类繁荣的理想。在青少年道德教育的具体内容方面,韩国各级学校注重把传统的儒家伦理作为青少年学生道德教育的核心内容。孔子的“为国尽忠,敬信节用,爱民如子,人伦之中,忠孝为本”的思想早已融入韩国人的血液里,成为其国家发展和个人成长的精神能源。在韩国,从小学到大学,学校道德教育的核心内容是儒家基本伦理思想,例如韩国学校开展的“忠孝观”和”仁义观”教育等。爱国主义教育和民族精神教育也是韩国学校道德教育的重要内容。学校经常组织青少年升国旗、唱国歌,中小学校还经常组织青少年学生参观当地的历史文化博物馆和历史名人故居遗迹等,培养青少年学生的爱国情感和民族自豪感。生活教育也是韩国青少年道德教育的重要内容之一,主要包括“个人生活”“家庭近邻学校生活”和“社会生活”“国家民主生活”四个部分。此外,韩国学校还非常注重开展学生的日常礼仪教育,主要包括个人生活礼节、家庭生活礼节、学校生活礼节、社会生活礼节和国家生活礼节五个方面,培养青少年学生良好的文明行为和文明习惯。

二、韩国青少年道德教育的主要方法

韩国学校为了达到国家规定的青少年道德教育的总目标,在道德教育过程中采取了各种各样的教育方法。

1.课外实践法

在道德教育过程中,韩国学校比较重视开展青少年学生的课外实践体验活动,因为道德的本质就是一种实践精神。据有关资料的统计,韩国的中小学校共有90多种不同类型的实践教学活动,如爱国主义教育运动、传统艺术教育活动、国际青少年交流活动、自我心理调控训练和各种仪式活动等。正是通过开展日常化和生活化的道德教育活动,韩国学校培养青少年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使之最终成为懂礼貌和守礼节的好公民。

2.学科渗透法

在青少年道德教育过程中韩国学校注重各学科渗透教育的应用,如在国语教学中渗透爱国主义精神,通过历史教学来展现韩国悠久的历史文化和美丽的山河,增强学生的民族自豪感,在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严肃认真的生活态度和习惯。3.社会服务法学校注重引导学生在参加社会服务活动中锻炼自己、提高道德意识、增进民族精神和砥砺道德情操。韩国青少年学生经常参加的社会服务活动主要有募集资金、环境治理、帮助老年人和残疾人、慈善工作等。

4.价值澄清法

价值澄清法是由美国著名教育家拉斯哈明提出来的,主要分为选择、反省和行动三个阶段和七个步骤,非常重视学生道德价值观的形成,它强调学生的自我选择和自我判断,教师提供给学生一定的指导,然后由学生自主进行价值选择和判断。

三、韩国青少年道德教育的主要特色

韩国作为东亚儒家文化圈国家,韩国青少年道德教育也深深地打上了儒家伦理思想的烙印,并体现了其自身鲜明的教育特色。

1.具有鲜明的民族性和浓厚的传统文化色彩

韩国非常重视传统思想文化教育,突出其民族性。韩国各级学校在开展青少道德教育的过程中非常注重把儒家伦理思想作为青少年道德教育的重要内容。例如,学校对学生进行忠孝教育、廉耻教育和国民精神教育,培养学生的爱国意识、民族意识和国家责任意识。在家庭里父母要对孩子进行日常生活礼仪教育,培养青少年学生良好的道德品质和文明的生活习惯。此外,在韩国学校的校园里到处悬挂着本国历史名人的字画和肖像,以此来激发青少年学生的爱国情感和民族自豪感。

2.道德教育的社会化

韩国政府认为,道德教育是一项十分复杂的系统工程,强调教育必须是学校、家庭和社会三位一体的教育,建立了学校、家庭与社会三位一体的综合教育网。主要做法是:首先,学校召开家长联谊会,在道德教育过程中始终与学生家庭保持密切的联系,充分发挥家庭在道德教育中的重要作用;其次,建立社会教育网、社会监督站与文明社区等。这些社会机构与学校保持紧密的协作,共同参与到青少年道德教育活动中去,从而进一步增强了青少年道德教育的实际效果。

3.道德教育的生活化

韩国道德教育由于深受美国著名教育家杜威的影响,杜威的“教育即生活”思想被韩国学校和教育部门发挥到了极致。韩国学校注重把道德教育的内容融入学生的日常生活之中,即道德教育生活化。韩国学校把道德教育内容划分为四大部分,即公民的个人生活、家庭邻里学校生活、社会生活和国家民主生活。个人生活主要包括尊重生命、诚实守信、平等相待与生活节制等内容;家庭邻里学校生活主要包括尊敬长辈、宽容他人、家庭礼节、学校礼节与热爱自己的家乡等内容;社会生活主要包括公共秩序、民主秩序、帮助他人和维护正义等内容;国家民主生活主要包括爱国家、爱民族、维护统一、促进国际友好和维护世界和平等内容。韩国道德教育生活化有助于青少年学生从现实生活中体验道德情感,并做出正确的道德判断与道德选择。

4.道德教育的连贯性

当前,韩国学校道德教育已经形成了比较完整的德育目标体系和符合青少年学生心理和年龄特点的、循序渐进的德育内容。在小学阶段,主要开设生活课和道德课,培养青少年学生良好的道德生活习惯。在中学阶段,主要开设国民伦理课和公民法制教育课,培养学生正确的道德价值观和法制观。在大学阶段,主要开设国民伦理课和历史文化课,提升学生的道德判断能力和道德选择能力,从而最终形成良好的道德行为。

四、韩国青少年道德教育对我国学校道德教育的启示

在当今世界价值观日益多元化的形势下,韩国学校道德教育不仅没有削弱,反而得到了进一步的增强,并形成了其鲜明的教育特色,从中我们可以获得一些重要的启示。

1.大力整合和利用我国优秀的儒家思想文化资源

韩国青少年道德教育最突出的特点就是充分发挥儒家伦理思想在青少年道德教育中的核心作用。当前,儒家伦理思想既是韩国学校道德教育的内容,又是韩国学校道德教育的灵魂。在韩国,儒家伦理思想已经成为维系个人与集体、社会乃至国家关系的黏合剂。我国是一个拥有五千多年历史的优秀传统文化的东方大国,也是儒家思想文化的发祥地。我国各级学校在开展青少年道德教育的过程中要注重开发和利用儒家伦理思想文化资源,要将我国优秀的儒家伦理思想融入中小学的德育教材中去,进一步加强中小学德育教材建设。各级学校还要逐步建立起比较完整的儒家伦理思想教学体系,将优秀的儒家伦理思想切实转化为青少年学生遵守的日常行为规范。

2.发挥多学科的渗透教育作用

韩国学校道德教育除了开设专门的道德课对学生进行日常的养成教育之外,还注重发挥其他各门学科的渗透作用。而我国学校道德教育基本上是由专门教学部门来完成的,很难取得好的教育效果。为此,我们必须转变传统的思想观念,注重发挥其他学科的渗透作用。例如,在语文课教学中要注重挖掘我国传统思想文化的价值,培养学生的爱国情感和民族自豪感。在历史和地理课教学中通过讲授我国悠久的历史和辽阔疆域的形成来大力弘扬中华民族精神。在数学课的教学中通过讲授我国数学家的爱国故事来激发学生的科学精神和爱国精神。因此,我们各级各类学校开展青少年道德教育要注重多学科的渗透教育,切实提高我国青少年道德教育的实效性。

3.着力构建生活化的德育目标和内容

韩国学校注重将道德教育与日常生活相结合,即道德教育生活化。道德教育为了生活,必须融入生活。道德教育要引导青少年从当下的现实生活走向未来的可能生活,进一步实现人生价值。因此,学校道德教育一定要引导学生走出沉闷的课堂,走进广阔的鲜活的社会现实生活,使学生在现实生活中感受道德、体验道德和践行道德,从而在活动中培养自己的品德。为此,首先学校要制订生活化的德育目标,制订以课堂理论教学为导向和以学生日常生活和社会实践活动为主导的生活化德育目标。其次,学校要大力整合目前的德育教材和教学内容,增加鲜活的能够满足学生实际生活需要的道德教育内容,尤其要着力增加学生参加课外道德实践活动的时间和内容,切实增强我国青少年道德教育的活力。

4.注重发挥家庭和社会机构的重要作用

青少年德育教育论文篇2

一、全面地把握社会理想的构成,树立科学的社会理想教育观

社会理想的概念十分广泛。它涉及社会学、文化学、伦理学、心理学、教育学等多学科领域。人们对社会理想的理解歧义颇多,莫衷一是。我们认为,对社会理想的正确认识和宏观把握应围绕着这样一个基本核心,即社会理想是一定社会或阶级对未来社会发展图景的总体设计,和社会成员对此设计的奋斗目标的共同追求。社会理想是由多种因素构成的一个统一的整体。从理想所属的对象(主体)来看,可分为社会的理想和个人的社会理想。

社会的理想对个人来说,是前进的奋斗目标,是人生的精神支柱;对社会来说,则是对未来发展前景的设计,是民族凝聚力的体现。它们两者之间既有区别,又有联系。离开了未来社会的理想,个体的理想追求就会偏离社会发展的轨道;离开了个体的理想追求,社会的理想就会成为空中楼阁。因此,社会理想是社会的设计与个体的追求的统一,亦即社会的理想与个人的社会理想的统一。从这个意义上来说,个人的社会理想仍属于个人理想的范畴,它与个人的生活理想、职业理想、道德理想是并列的关系。那种把个人的理想与社会的理想割裂开来甚至绝对地对立起来的观点,是一种机械的观点。个人的理想与社会的理想是对立统一的辩证关系,它们之间是可以相互转化的。

社会理想无论是社会的设计,还是个体的追求都涉及到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包括政治的、经济的、科学的、文化的、道德的等方面的理想。而我们通常所说的社会理想却往往仅指政治理想这一方面,这显然是不够的。还有的把道德理想仅仅看成属于个人理想的范畴,这也是一种片面的观点。当然,我们并不否认政治理想在社会理想中具有核心地位和决定性作用,也不否认道德理想在社会理想中的重要意义,但我们毕竟不能以偏概全,以部分等同整体。

我们探讨社会理想的构成,是为了确立全面的科学的社会理想观。科学的社会理想观必须具备两个重要的条件,其一是社会理想必须符合社会发展的宏观规律和时代的要求,具有客观必然性;其二是社会理想必须代表人民的根本利益和要求,能够成为一定社会、阶级、集团成员的共识并为之奋斗的目标,使

其具有现实的可行性。一定社会、阶级的绝大多数成员对社会设计的认同和对奋斗目标的追求,就凝结成为一种共同的理想。我们今天所说的对青少年的社会理想教育就是特指现阶段的共同理想教育。

我国正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把我国建设成为富强、民主、文明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这就是现阶段我国各族人民的共同理想。从整体上来把握这一共同理想的内涵,我们就会发现,它涉及到社会理想的各个方面:政治上民主、经济上富裕、科学文化发达、社会文明,等等,并以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现代化为主线,贯穿在各个组成部分之中。对青少年进行社会理想教育就在于通过这一共同理想的教育,把社会的理想内化为个体的意识并转化为自觉的实践,使自身的精神需要和追求目标调整到社会理想的轨道上来,使青少年坚定社会主义的信念,从而提高中华民族的凝聚力。

二、适应改革开放新形势的要求,坚持理想教育的社会主义方向

教育的根本问题是培养什么样的人的问题。培养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建设者和接班人是社会主义教育的本质规定。社会理想教育是一项旨在培养有理想的人的社会实践活动。在青少年社会理想教育中坚持社会主义方向就成为一种客观的必然。

我们正处在改革开放的时代,随着市场经济体制的逐步建立和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的加强,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初见端倪。同时我们也应该看到,在我们集中精力进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过程中,和平演变与反和平演变的斗争、坚持四项基本原则与资产阶级自由化的斗争仍将在一定范围内长期存在,青少年将是被争夺的主要对象。这场没有硝烟的战争必然会反映到教育上来。因此,坚持理想教育的社会主义方向在当前就显得尤为重要。在这个问题上存在的几种错误认识应该引起我们的注意:一是强调以经济建设为中心来否定社会理想教育中的社会主义方向;二是以我们所处的历史阶段来否定共产主义远大理想的科学性;三是以社会生活中的某些不合理现象来否认社会主义制度优越性,等等。这些深层次的思想认识问题,必须通过社会理想教育实践逐步加以澄清和解决。

坚持理想教育的社会主义方向,要求我们在青少年社会理想教育中,必须把共产主义远大理想同现阶段的奋斗目标结合起来。我们党的最高理想是建立共产主义社会,无论过去、现在和将来,这个最高理想都是共产党人和先进分子的力量源泉和奋斗目标。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社会主义制度在中国的建立,就是我们党把共产主义远大理想同打败日本帝国主义、三座大山、建立新中国这样一些具体的现实的奋斗目标相结合的产物,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就是共产主义远大理想在现阶段的具体体现。现阶段我们所进行的社会理想教育就是要用振兴中华、实现四化去动员和鼓舞青少年投身于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建设事业中去,最终为实现共产主义而奋斗。

社会理想与社会现实的关系,是社会理想教育面临的一个重要问题。社会理想是对未来社会发展可能性的预测和理论的概括,科学的社会理想是明天的现实。因此,我们在进行社会理想教育中,既要坚持社会理想的科学性和原则性,又要实事求是地面对现实,从理论与实践的结合上正确认识社会理想和社会现实的辩证关系。不能因为我国落后的

社会生产力以及某些不合理的社会现象的存在而对社会主义制度优越性产生怀疑,更不应该对共产主义远大理想丧失信心。邓小平在1989年曾指出,“对于艰苦创业,对于中国是一个什么样的国家,将要变成一个什么样的国家,这种教育都很少,这是我们很大的失误”。

三、从青少年的理想特点出发,提高社会理想教育的针对性

青少年时期是一个人的世界观、人生观和社会理想观形成的重要时期。青少年社会理想的形成是以对社会理想的认知为基础的,这是个体社会理想形成的准备阶段。在此基础上进入社会理想的设计阶段,这一阶段的社会理想是与个人的生活理想、职业理想密切关联的。随着自我教育能力的提高和社会理想教育的促进,个人理想升华到高层次阶段,表现为对社会理想有着内在的体验和行为上的追求。低层次理想的发展孕育着高层次理想的胚芽,是高层次理想产生的基础;而高层次理想的产生是低层次理想的升华。青少年社会理想教育必须根据这一特点,欲高先低,循序渐进。

对青少年进行社会理想教育,首先必须科学地确立社会理想教育的目标。社会理想教育目标的确立,要坚持从实际出发,立足于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现实,面向共产主义的未来,遵循青少年社会理想形成的发展规律。我们要通过社会理想教育,使青少年树立科学的社会理想观,立志为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现代化而奋斗,成为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这是社会理想教育根本目标之所在。当然,社会理想教育目标可以进一步具体化、层次化。青年和少年有不同的要求,工人、农民和青少年学生也有不同的社会理想,但其精神实质是一致的,就是为了在共同理想的旗帜下,形成中华民族的凝聚力,只要愿意为祖国富强、人民幸福贡献自己的青春和力量,就应该团结起来,共同为振兴中华、实现四化而奋斗。

有针对性地进行社会理想教育,就必须在共同理想的基础上把握社会理想的个体差异,因材施教。社会理想的个体差异是客观存在的。不同社会阶层、不同政治信仰、不同经济利益、不同职业的人们可能有不同的社会理想观。就是处在同一文化环境中,人们的社会理想也不尽一致。在我们的社会中,能具有共产主义理想的先进分子只是少数,树立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共同理想则是全体人民都应当而且能够达到的要求。它本身就是建立共产主义社会理想的基矗。因而,在社会理想教育中必须用共同理想把先进性的要求同广泛性的要求结合起来,这样才能引导不同思想觉悟程度的人们一起向上,形成凝聚亿万人民的强大精神力量。

青少年德育教育论文篇3

一、帮助青少年树立正确的人生理想

一个人树立什么样的人生理想这是会直接影响当前行为和举止的。长期以来,孩子们谈到理想往往都会假大空又追潮流地谈一些诸如“成为科学家”这样的理想,我们不能说这种理想不对,可当大多数的孩子都谈这样的理想之时,我们不禁要问这真是孩子们自己的想法吗?当然,我们清楚这不大可能是大多数孩子的想法,当大多数孩子一谈起理想都会提这种略有点冷冰冰的理想时,我们会觉得孩子们很可能就不知道理想是什么,也没有仔细想过自己的理想是什么,这样一来,在他们的心中就缺失了一个方向。理想应该是一个很温存、美好的信念,应该可以带给孩子们无尽的力量,应该可以让孩子们产生强烈的自尊感,也应该可以让孩子们感受到人生的美好。因此,必须很好地帮助青少年树立正确的、有意义的、贴近现实的、符合实际的理想。因此,我们应当耐心细致地告诉孩子们理想是什么,个人应该如何根据自己的兴趣、爱好、天赋、能力树立远大、正确的人生理想、相信孩子们有了美好坚定的人生理想,才会配合学校的德育工作,才愿意聆听老师的教诲,才会积极主动地追求人生的完美,从而自觉不自觉地提升个人道德修养,而这正是我们所希望看到的,也和我们开展德育的目标完全吻合,是一种令人欣喜的状况。

二、引导学生不断学习道德规范

学生有了提升自我修养的强烈愿望,这是好的,但还远远不够。我们一定要引导学生多渠道、不间断地学习一些道德规范,让他们更加懂得,在一种特定情形之下,什么样的行为是对的,什么样的行为是错的。我们目前所处的社会生活环境是极其复杂的,会面临很多很多复杂的情况和身处很多很多复杂的场合,而在这不同情况和不同场合下,都要展现出非常好的道德风貌是一件颇有难度的事,这里面也是大有学问的,要掌握好道德规范也必然是一个长期渐进的过程,需要不断学习。惟有如此,才能时时处处展现出自己良好的道德修养,才能体现良好的个人形象,才能真正体现内外兼修,也才会更好地促进个人的全面发展,从而促进社会发展与社会风气整体改善。当然,我们既指望当前的学校德育工作在长远上成为改善社会风气的基础性工作,同时也需要在目前整个社会同样负起对青少年的教育责任,这其中包括德育。管理层应当通过形式多样的活动与手段大力推进社会风气改善,努力促成一种良性循环的形成,即人们起初是迫于某种压力而提升自我道德自律水平,但当发现这种自律让自己的生活变得更美好时,就会自觉自愿地提升自己的道德修养水平,从而进一步改善社会风气和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当整个社会风气日趋好转时,也就必然会对广大青少年产生积极、健康的影响。这一方面促进了学校德育工作的顺利开展,另一方面也巩固了学校德育工作的成果,过去有人说过“五加二等于零”,即指校内五天的道德教育会被周末两天在校外所受的不良影响所抵消。但如果校外的风气也比较好的话,这种情况就不会存在了。

作者:张利胜单位:甘肃省白银市白银区武川新村学校

青少年德育教育论文篇4

摘 要: 文章从家庭、学校、社会相结合的综合教育方法、多种方式相结合的综合教育方法、德育与智育相结合的综合教育方法、教育与自我教育相结合的综合教育方法四个方面对《弟子规》中的思想道德教育方法进行具体分析,探究其当代价值,旨在改进完善当代青少年思想道德教育方法,促进青少年思想道德教育良性发展。

关键词: 《弟子规》 思想道德教育综合方法 当代价值

《弟子规》原名为《训蒙文》,由李毓秀所著,成书于清朝康熙年间,后经清朝贾存仁重新修订,更名为《弟子规》。“弟子”是古代对学生、少儿等类人的统称,“规”指的是规范、制度、准则等。作为“开蒙养正最乘”的读物,《弟子规》将“入则孝,出则悌;谨而信;泛爱众而亲仁;行有余力则以学文”等封建政治思想道德行为准则规范化、具体化,其中蕴含着丰富多样的青少年思想道德教育综合方法,对当代青少年思想道德教育具有启发借鉴意义。

所谓思想道德教育综合方法,是教育主体在把握各种教育方法各自特点及共同取向的基础上,通过协调整合,形成为共同目标服务,同时或先后运用多种方法进行教育的措施和手段。面对信息化时代纷繁复杂的社会环境,青少年思想日益呈现出多元化、复杂化等特征,传统思想道德教育方法已经难以解决青少年复杂多变的思想道德问题,这就要求我们多管齐下,积极探索适应当代青少年思想道德教育的综合方法。笔者从以下四个方面探讨《弟子规》的思想道德教育综合方法,挖掘其当代价值,改进完善当代青少年思想道德教育方法,有效解决青少年思想道德问题。

一、家庭、学校、社会相结合的综合教育方法

家庭教育以血缘关系和感情联系为基础,主要是指父母通过个人日常生活的言谈举止,对子女产生潜移默化影响的一种教育方式,是整个教育系统中最基本的教育。学校教育是指学校按照党和国家的教育方针、计划,对学生进行有目的、有计划的正规教育,是整个教育系统中最核心的教育。社会教育是人们通过社会舆论、社会交往、社会活动等途径接受的教育。家庭教育、学校教育及社会教育有其各自形成的基础,地位和功能各不相同,在青少年思想道德建设的过程中三者缺一不可。

《弟子规》蕴含着丰富的家庭、学校、社会相结合的综合教育方法。首先,在家庭教育方面,《弟子规》推崇“百善孝橄取钡拇统思想,认为孝悌是“为仁之本”。以“长者先,幼者后”为例,《弟子规》在与长辈相处、起居洗漱、衣冠摆放、饮食嗜好等家庭生活各方面,均对青少年提出细致规定,以求其提高自身素质,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和孝悌品德。其次,在学校教育方面,通过权衡“不力行,但学文”与“但力行,不学文”的弊端,告诫青少年在学习的过程中理论与实践同等重要,对当前教育中存在的“高分低能”现象具有警醒意义。再次,在社会教育方面,以“凡出言,信为先”教育青少年但凡开口说话,必须以诚信为先。《弟子规》以日常生活中的点滴小事为切入点,通过对青少年行为规范的矫正,使其潜移默化地认同接受儒家“仁”与“礼”的思想,如此既有利于维护封建社会稳定,又能为青少年思想道德教育提供良好的社会环境。基于对儒家思想的尊崇,家庭、学校及社会相互配合,共同致力于青少年思想道德教育工作。

家庭和学校作为社会的有机组成部分,家庭教育,尤其是学校教育的指导思想、教育内容均来源于一定的社会,并为实现一定社会的政治经济目标服务。但当前我国在青少年思想道德教育方面存在家庭、学校、社会严重脱节的现象,一方面部分家长教育方式不当,忽视自身言行对子女可能产生的影响,与学校之间缺乏必要的联系,另一方面某些学校存在“重智育轻德育”的不良倾向,对德育课的重视程度直接影响青少年对思想道德教育的认知态度,从而导致青少年的思想道德水平与社会需求之间存在差距。人的思想品德、价值观念、道德规范的形成是家庭教育、学校教育和社会教育综合作用的结果。因此,我们应借鉴《弟子规》中家庭、学校、社会相结合综合教育的精华,一方面将对青少年的思想道德要求具体化,便于其在潜移默化中接受思想道德规范,另一方面树立整体教育思想,重视教育影响的一致性与连贯性,努力促进家庭、学校和社会的有机结合,以实现个人全面发展和社会良性运行为出发点,增强青少年思想道德教育合力。

二、多种方式相结合的综合教育方法

所谓多种方式相结合的综合教育方法,就是根据思想道德教育的目标和要求,在思想道德教育过程中同时或先后综合运用各种不同的教育方法,形成教育合力,以达到最好教育效果的方式。多种方式相结合的综合教育方法分为纵向综合与横向综合。纵向综合是指在受教育者发展的不同阶段先后采取不同的教育方式;而横向综合则指的是在同一时期内对受教育者同时采用不同的教育方式。

《弟子规》中多种方式相结合的综合教育方法主要体现在纵横两方面。在纵向综合方面,《弟子规》主张根据青少年的认知发展规律先后使用实践锻炼法和理论教育法,即“力行”与“学文”。幼年时期,封建伦理道德思想对青少年具有一定的理解难度,因此《弟子规》将其具化到生活学习中的细微层面,引导青少年从小养成与封建思想道德规范相一致的良好习惯。在青少年成长的同时,随着认知能力的发展,逐渐对其进行系统性的理论教育,即“学文”,进一步强化青少年对封建思想道德的认同感和践行度。在横向综合方面,《弟子规》在青少年发展的每一阶段综合运用不同的思想道德教育方法,主要有环境熏陶法,如“能亲仁,无限好,德日进,过日少”,即构建良好的人际交往圈,在仁人志士的正面影响下不断提升自我;榜样示范法,如“见人善,即思齐”,主张青少年树立正确榜样并主动见贤思齐;激励教育法,如“勿自暴,勿自弃;圣与贤,可驯致”,以圣贤为例,激励青少年朝着正确目标不懈努力,培养自强不息的民族精神。总之,《弟子规》倾向于使用多种教育方法,全方位地对青少年进行思想道德教育。

我国青少年思想道德教育方法相对单一,目前仍以理论教育法为最常用的方法。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青少年思想道德教育在不同历史时期表现出不同的具体内涵,当前经济、政治、文化及科技的发展使青少年思想道德环境错综复杂,导致青少年思想道德问题层出不穷。此外,青少年思想可塑性极大,青少年思想内部各要素处于不断运动、变化之中,具有明显的动态性特征。因此,综合使用多种思想道德教育方法既是顺应时展的必然要求,又是由青少年思想状况的复杂性所决定的。一方面,教育者应转变传统教育观念,有意识地在教育过程中融入多种教育方法,注重引导青少年从小培养良好的行为习惯。著名教育家叶圣陶曾说,教育就是培养习惯,良好的行为习惯有利于青少年今后的发展。另一方面,教育者需全面深刻地掌握各种教育方法的特征、适用范围和运用条件等,综合考虑青少年的知识基础、兴趣爱好等情况,选择最佳的思想道德教育方法,增强教育的针对性与吸引力,有效预防和解决青少年思想道德问题。

三、德育与智育相结合的综合教育方法

德育指政治思想与道德品质方面的教育,而智育则指知识水平与认知能力等方面的教育。德育与智育相结合的综合教育方法指在思想道德教育过程中,德育和智育本质并未发生明显变化,二者相互独立、相辅相成,以求协调受教育者智育和德育之间的发展冲突,达到最佳效果的教育方法。

在《弟子规》中,德育与智育相互渗透结合,主要体现在以下三个方面:一是《弟子规》将德育渗透到青少年的读书教育中。一方面,“读书法,有三到,心眼口,信皆要”向青少年传授正确的读书方法。另一方面,以“非圣书,屏勿视,蔽明,坏心志”教育青少年多看圣贤书籍,所谓“圣书”,实际上指符合儒家思想道德标准的典籍、著作。《弟子规》教育青少年不仅要“会读书”,更要“读好书”,目的是使青少年在阅读过程中自觉接受封建思想道德。二是《弟子规》将德育渗透到青少年的识字教育中。识字是青少年阶段智育的重要内容,《弟子规》以三字一句、两句一韵的形式进行论述,让青少年在识字的过程中逐渐理解字里行间所蕴含的封建思想道德,这样既符合青少年的认知发展规律,又有利于提高青少年思想道德教育成效。三是《弟子规》将德育渗透到青少年的生活常识教育中。从“入则孝,出则悌”到“心有余力则以学文”,《弟子规》通篇向青少年讲述了在尊敬长辈、为人处事等生活方面的基本常识,而这些生活常识制定的依据便是封建政治思想道德,其目的是维护封建社会的稳定,即达到“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理想效果。

《弟子规》始终将做人摆在第一位,将求知摆在第二位,认为“孝悌”是做人的基本,“谨言慎行”、“诚信有礼”是做人的必备美德,“亲仁”、“博爱”是人生更高层次的追求,至于“学文”则是“行有余力”所做之事。在当代社会,教育出于实用主义的考虑,普遍存在“重智育轻德育”的错误倾向,学校教育的“智育化”及家长的认知偏差导致青少年德育和智育的不平衡。德育本应是教育工作的核心,但在实际工作中德育则处于“说起来重要,干起来次要,忙起来不要”的处境。借鉴《弟子规》及当下青少年思想道德教育的经验教训,我们得到启发:经济越是发展、科技越是进步,就越需要提高人的综合素质,简单说就是要实现德育和智育的协调发展,将德育和智育统一于人的发展过程中。因此,一方面,我们应从青少年的学习需要出发,根据青少年不同阶段的学习目标、任务及性质选择合适的思想道德教育方法,在不同学科的教育过程中渗透德育。另一方面,德育应密切联系实际生活,采用寓教于文、寓教于乐、寓教于行的渗透式综合教育方法,对其实施“生活教育”和“习惯教育”,增强青少年思想道德教育的亲和力。

四、教育与自我教育相结合的综合教育方法

教育与自我教育相结合的综合教育方法是教育者和受教育者共同合作的方法。青少年思想道德教育过程包括两个方面:一方面指教育者的教育活动,即教育者按照思想道德教育的目标和要求,有目的有计划地将教育内容传授给青少年。另一方面则是受教育者的自我教育活动,即青少年主动提高自身思想道德认识及纠正自身思想行为的不良倾向。自我教育并非先天自发产生,教育对自我教育的形成和发展起重要的导向作用。因此,在教育和自我教育的矛盾统一体中,教育处于主导地位,决定自我教育的方向、内容和性质;自我教育则处于被指导地位,促进思想矛盾内部转化,强化教育成效。教育和自我教育相辅相成,二者缺一不可。

《弟子规》蕴含着丰富的教育和自我教育方法,其中以教育为主,自我教育为辅。《弟子规》中的教育主要体现在多个方面:根据教育内容可以将划分为孝老爱亲、为人处事及与人相处等方面。首先,在孝老爱亲方面,《弟子规》开篇便提出若干条关于孝敬父母、尊敬长辈的行为准则,如“晨则省,昏则定”教育青少年早起要问候父母,睡前要道晚安……孝悌是儒家封建伦理思想的基础,对青少年而言,孝悌品德的培养应当从日常生活做起。其次,在为人处事方面,《弟子规》坚持“谨而信”的原则。“谨”是指寡言,强调“少说多做”,要求青少年在日常生活中始终保持严谨的态度,具体细化到起居洗漱、衣冠摆放、饮食习惯、行走坐卧及敲门应答等各方面。如“衣贵洁,不贵华,上循分,下称家”教育青少年穿衣贵在整洁,不必追求华贵,衣着要合身份,还要考虑家境。“信”是指诚信,《弟子规》不仅直接提出“凡出言,信为先”的言行规范,而且以日常生活中的细节问题为例,教育青少年如何规范自身言行,树立诚信。如“用人物,须明求,倘不问;借人物,及时还”告诫青少年借东西前需请求应允,借东西后需及时归还。再次,在与人相处方面,《弟子规》主张“泛爱众而亲仁”,继承了儒家“仁”的核心思想。“泛爱众”意味着有宽容博大的心胸,“亲仁”即与人为善,坚持“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针对现实社会中“以貌取人”的问题,《弟子规》以“行高者,名自高,人所重,非貌高”教育青少年德行比容貌更重要。教育贯穿《弟子规》全文,其中涉及一些自我教育的方法。慎独是古人自我修身的方法,“入虚室,如有人”指在无人监督的情况下,依然能够按照道德要求行事,体现出青少年坚定的自制、自律品质;“将加人,先问己,己不欲,即速已”与孔子所讲的“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大同小异,体现出克己自律的自我修养的方法;而“见人善,即思齐;见人恶,即内省”则表现出见贤思齐、反求诸己的自省方法。

以理论灌输为主要教育方法,自我教育被忽视是我国青少年思想道德教育的基本现状。由于青少年涉世未深,心智发展尚未成熟;随着社会环境的开放,尤其是互联网的发展,青少年在道德判断和价值选择上面临着多元选择,在一定意义上导致青少年思想道德教育者的话语权被削弱,使青少年思想道德教育面临新的发展难题。针对传统教育模式存在的弊端,在青少年思想道德教育的过程中,我们应借鉴《弟子规》中教育和自我教育相结合的综合教育方法的精髓,践行新课改“以教师为主导,以学生为主体”的教育理念,一方面应充分发挥教育者在青少年思想道德教育过程中的主导性,教育者正确地“导”是为了受教育者更好地“学”,将思想道德规范融入实际生活中,在对青少年进行“生活教育”和“习惯教育”的过程中融入思想道德教育,争取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另一方面应充分重视自我教育在青少年思想道德发展中的重要作用,尊重青少年的主体性,促进青少年在接受教育的基础上有效进行自我教育,发挥教育对自我教育的引导作用。

参考文献:

[1]郑永廷.思想政治教育方法论[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10.

青少年德育教育论文篇5

一、德育环境生活化

要创设生活化的德育环境,发挥德育环境潜移默化的育人作用。学校环境是影响青少年健康成长的重要因素。良好的德育环境对青少年的“知行统一”具有较好的引导作用。正如我国古代教育家荀况在《荀子•劝学》中所说:“蓬生麻中,不扶而直;白沙在涅,与之俱黑。”教育家墨子以素丝和染丝为喻,来说明环境和教育对于人的作用:“染于苍则苍,染于黄则黄,所入者变,其色亦变,五入必(毕)而已则为五色矣。故染不可不慎也。非独染丝然也,国亦有染,非独国有染也,士亦有染。”在墨子看来,首先,人性生来如同待染的素丝,是纯洁的、干净的;其次,下什么颜色的染缸,就染成什么样颜色的丝,也即有什么样的环境与教育就能造就什么样的人。因此,必须谨慎对待所染、选择所染。而青少年也如同待染的白丝一样,我们的教育必须慎重,因此要创设生活化的德育环境,使青少年在日常的生活和学习中通过感受、体验及榜样的力量使自己的道德行为符合德育培养目标。

1.行为规范生活化

德育环境的创设源于青少年的日常行为规范,使行为规范生活化。从早上到校一直到下午放学后,都要有一个明确的目标和要求。苏格拉底指出:智慧即德行,美德即知识,德行是可教的。所以德育规范生活化,是德育的重要途径。如:到校后值日生必须在晨读前完成班级卫生扫除,为同学们创造干净、整洁的学习环境,体现的是热爱班集体、热爱同学的精神和行为。晨读目标明确,要做到“四到”,即眼到、口到、手到、心到;做到“四不”,不说闲话、不磨蹭、不发呆、不做闲事,培养学生自己动手学习的能力和热爱学习的精神。课前:铃声响、速回位、准备好、等上课、不迟到、不说话、不打闹、持安静。上课:居敬持志、虚心听讲、勤思考、踊发言、尊老师、严外出。跑操:集合快静齐、精神抖擞、口号响亮、不旷操。自习课:零抬头、不转脸、不下位、不拿别人东西等。课间课外:不追逐打闹、不大声喧哗、不乱窜乱溜、注意室内保持安静以利于同学休息,不乱翻拿别人东西。放学后:注意关窗、关灯、锁门,注意交通安全等。这些都是小事,但却可以使学生在不知不觉中做到知行统一。

2.心理环境生活化

德育的培养离不开心理环境,因而创设生活化的心理环境是必要的。德育是知情意行的统一过程,良好的德育心理环境,能够愉悦青少年的身心,有助于青少年化知为情、化情为意、化意为信,最终化信为行。信即道德信念,也就是道德观,道德观指导着道德行为,道德观是道德行为的“定位器”,是道德行为的“指示仪”,它影响着人们对道德行为的选择。从心理学的角度来看,生活化的德育心理环境对于培养青少年的道德信念具有积极的影响。首先,要注意营造团结、和谐、平等、尊重、互帮互助的人际环境。引导青少年学生正确地交往,建立良好的同伴关系、同学关系,提高自我认知能力,能够正确评价自己和他人,既不自视过高而傲慢,也不自视过低而自卑,而是能够自尊、自信、积极向上,关心集体、热爱集体,具备仁爱的品质,在生活上相互关心,在学习上互帮互助,使学生获得宽松的心理氛围和广阔的人际空间,提高道德行为能力。其次,营造健康的舆论环境。健康的舆论对学生道德情感的形成有巨大影响,健康的、积极向上的集体舆论对学生会产生同化作用,使生活在这个集体环境中的人受到潜移默化的影响。比如,有些青少年认为抄作业没什么大影响,有些甚至认为很正常。针对类似这样的道德是非问题,我们在研究中通过角色扮演或者辩论的方式,让学生在其中认识到问题的性质和危害,树立抄作业可耻、独立完成作业光荣的信念。事后调查发现,原来那部分同学的思想已发生了根本改变。可见,利用集体舆论同化力避免了空洞的说教,能很好地引导学生的道德行为,使其做到知行合一。

3.物质环境生活化

生活化的物质环境对青少年的德育发挥着隐性课程的作用。当学生走进校门看到高大的楼房、明亮宽敞的教室、整齐的草坪,就会被优美的环境所吸引,如同走进了自己美丽舒适的家园,就会自然产生作为其中一分子的自豪感、责任感。学校高高悬挂的国旗时刻提醒着每个人都是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公民,教室两侧墙壁上的格言和警句等告诉每位同学注意学习与做人的基本准则,教室后张贴的各种奖状告诉学生曾经辉煌的历史,激励他们展望未来。要精心地布置教室,使教室的每一个角落都渗透着生活德育的内容,把教室建成家园。如:国学文化教室、书香教室,有助于建设良好的学风、班风,有助于培养学品、人品、文品。让长期处于其中的青少年学生的思想产生“和平演变”,接受由此带来的隐性德育影响。因此,创设生活化的德育物质环境,充分发挥物质环境的陶冶作用,使青少年的道德知在生活化的环境中转化为行,做到知行统一。

4.文化环境生活化

在文化环境方面,创造微笑赏识的情感文化、微笑文明的礼仪文化、自主自律的自动文化。“灵魂要靠灵魂塑造,人格要靠人格来影响。”教师的言行举止、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都对学生产生着潜移默化的影响。因此,在平时的教育教学中,教师要注意个人的言行举止,以教师良好的职业道德严格要求自己,以达到“正人先正己”的效果。德育环境在德育工作中发挥着潜移默化、陶冶情操的作用,虽起不到暴风骤雨的轰动效应,但作用于无声无息之间,使人的思想、心理、行为悄然发生变化,使知、情、意、信、行和谐统一。

二、德育内容生活化

德育以育人为本,重在青少年学生的文明行为习惯、良好品质和健全人格的形成。青少年思想道德素质培养的根本途径是实践,德育生活化是道德实践的最好体现。青少年学生品德的形成源于他们对生活的认知、体验和感悟。德育内容要改变传统的大道理、大故事、空内容的做法,从身边的日常生活和切身事例着手,让青少年学生在自己的日常生活中培养道德行为。只有源于学生现实生活的教育活动才能引发他们内心深处的道德情感、真实而非虚假的道德体验和道德认识,因此,我们首先要淡化德育内容层次过高的政治化倾向,增加日常生活道德、基本道德规范的内容。保证这些道德理论和规范来源于一定的社会生活,而不是空洞的远离实际的空谈。要结合学生的生活实际,培养学生良好的道德情感,形成坚强的道德意志,最终形成一定的道德行为。纯粹的德育理论犹如无源之水、无本之木,是不可能转化为人的道德品质的。要选择学生现实生活中富有教育意义的内容,将教材与学生现实生活中的德育案例有机结合,开发生活中潜在的德育内容,淡化理论世界与生活世界的界限,拉近德育内容与学生生活的距离,使德育内容联系学生生活,易于学生接受。生活化的德育内容包括: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培养诚实、守信、勤俭节约、朴素大方、文明、宽容、博爱、自信、坚强、合作等优良品质,培养自尊、自爱、自信、自强、积极乐观的生活态度,以及爱国守法、明礼有信等优秀的品质,注重德育实践能力的培养。

三、实施途径和方法生活化

1.从身边的小事做起,积小成大

古人云:一屋不扫,何以扫天下。要从班级的卫生、跑操、班级活动着手,树立班级道德模范和榜样。

2.布置德育作业

每日回家帮父母完成一件家务活或者帮父母捶背等,给予父母爱的回报:孝。古人云:百善孝为先,这是道德行为最基本的内容。德育作业还可以是记道德格言,写道德日记,谈道德体验、反省自己的行为得失。正如孔子所说:吾日三省吾身。自省是进行道德修养的良好方法。

3.从社会中取材

让社会教材进校园,比如:使感人故事和感动中国人物进校园;名人故事和名人名言进校园;生活故事和社会风尚进校园;道德教育的典型案例、警示启发进校园。

4.开展丰富多彩的德育课堂

除了正规的德育课程之外,开设学生德育讲堂,使学生结合自己身边的实例、亲身的经历自主设计、自主管理,唤起同辈群体的心理共鸣,进而移情于德育行为中;开展名家讲堂,开设专题报告会,让德育模范甚至是科学家、艺术家走进课堂;还可以开设家长德育讲堂,利用家长的资源丰富青少年学生的德育见闻,拓宽学生的眼界;还可以开展名师讲堂,也可以利用校外实践课堂。总之,多方面的课堂资源可以丰富学生的见闻,促使学生由知到行,知行统一。

5.细化德育行动

把理想信念教育、自信心教育、道德养成教育细化为具体的德育行动,如德育誓词、经典美文阅读、行为规范歌谣、道德故事会等,激发青少年学生的情感、鼓舞信心、陶冶性情,最终做到知行统一。

6.角色扮演法

角色扮演是让青少年学生体验道德情感、调整和塑造良好道德行为的重要方式。通过体验,使学生明辨道德行为是非,提高自觉的道德行为执行能力。总之,德育生活化是实现青少年德育知行统一的重要途径,在前期的研究中已取得了较好的成效,在今后的研究中还将继续深化。

作者:何芳 高建凤 傅金兰 单位:山东枣庄学院心理与教育科学学院

参考文献:

[1]孙培青.中国教育史[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9.

[2]翟丽萍.青少年思想道德素质培养的途径与方法[J].山东省团校学报,2012(2).

[3]高京平,粱永郭,李春鸣.培养青少年良好的道德品质重在实现知行合一[J].江西教育科研,2006(7).

青少年德育教育论文篇6

论文摘要:随着科技的发展,网络已经成为人们日常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并对人们生产生活施加着日益深刻的影响。在这种情况下,青少年的思想品德教育也遇到了新的课题和挑战,笔者试图就此展开分析和探讨。 

 

随着信息技术的不断创新,网络日益成为人们日常生活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尤其是在处于人生观、世界观形成时期的青少年,更是网络的主要参与者。如何减少网络的负面影响,利用网络开展多种形式的品德教育,是一个新的课题和挑战。 

一、网络时代的特点 

在网络已经普及的今天,人们的生产生活已经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具有以下特点: 

1.网络的互动性和全球性导致信息的共享和传播出现极大的随意性和不可控性,缺少甄别力的青少年极易受到不良影响。“网瘾少年”、“网络暴力”等都是这些不良影响的体现。网络的发展已经削弱了其他传媒的导向功能,并且,作为对新兴媒体的控制和引导,有关部门也在不断对网络进行调整。但是,网络报道的许多内容貌似客观、公正,向众多涉世不深的青少年展示着新奇、诱人、甚至荒诞的信息。因网络的互动性和快速性,这些信息被快速而全面地传播开来,并与影视、广播、报纸等旧有的主流传媒争夺市场。对于在“应试”和“正面”的思想教育中长大、习惯于接受现成观点和结论的青少年来说,网络上传播的信息更容易被接受。而且,这种网络传播因为具备更大的选择性和更强的趣味性,“课堂教学”在思想政治方面的教育功能受到了极大的挑战。 

2.网络的社会性和隐蔽性,导致人们难以察觉网络对人们的影响,导致其虚拟与现实之间的冲突难以显现。青少年对新事物和新观点比较敏感,并经常有意探索所感兴趣、对感官刺激比较强的信息,网上所充斥各种信息却往往与现实世界有很大的反差,网络上真实的虚拟世界和现实中的真实世界容易导致青少年强烈的心理冲突。如果部分学生缺乏自制力和辨别是非能力,会对他们的思想领域产生巨大的冲击,甚至影响他们的健康及学业发展。 

3.网络的直接性、效率性和低成本的特点,使人们方便从自身出发利用网络进行生产生活的改进,提高生产生活质量。网络对青少年具有很广泛的影响力,它逐渐地占据着青少年思想道德教育的更多阵地。作为思想教育工作者,一定要掌握和利用网络这个平台,教育学生的效果比一般的道德教育方式效果要明显的多。 

二、青少年加强品德教育的重要性 

因为网络的普及以及多种文化的冲击,当前加强青少年品德教育的重要性不言而喻。 

1.海量的网络信息获取容易,甄别困难,尤其对于人生观、世界观尚未成型的青少年来说。预防“网络毒品”危害,就必须加强青少年品德教育。网络信息传播迅速、内容庞杂,即使是成年人甄别起来仍显吃力,更何况经验阅历都尚未积累起来的青少年。尤其是众多的社会负面消息的传播,更容易使青少年的世界观和人生观基础不牢,甚至发生畸变。而且,网络上的众多色情信息以及新近发生的“艳照门”、“脱衣门”等事件,极易使青少年思想发生变动。 

2.网络游戏是把双刃剑,为了尽量减小网络游戏对青少年的负面影响,必须加强青少年品德教育。网络游戏虽然对开发青少年智力有助力,但是,因为游戏的吸引力,又导致青少年容易深陷入其中,从而导致生活学习的节奏发生紊乱。加强青少年品德教育,一方面可以强化青少年的控制能力,减弱网络游戏的不良影响;另一方面也可以有效扩大网络游戏的正面作用,从而使青少年能够控制网络游戏,而不再对网络游戏畏避如虎。 

3.应对各种文化的侵袭,我们必须加强思想政治教育,加强青少年品德教育是加强思想政治教育的基础。青少年最容易接受不同的思想流派,甚至是西方文化的糟粕,因为其的与众不同,更容易被喜欢特立独行的青少年所喜爱。只有加强青少年品德教育,教授青少年去伪存真,辨别西方糟粕文化,才能有效避免青少年世界观、人生观发生偏移。 

三、利用网络加强青少年品德教育 

1.以心理诱导为中介,加强道德品质的培养。网络的交流方式已经被广大青少年所接受、认可,有数据显示,青少年是上网时间最长的人群之一。利用网络加强青少年品德教育,起到的效果必将事半功倍。但需要注意的是,青少年尤其是小学生具有涉世不深、鉴别力、自控力不强的特点,但同时他们还具有思维活跃,接受新事物快,求知欲旺盛的特征。如果从心理角度出发,利用网络的信息平台,开展思想道德教育,会起到不错的效果。筛选出网络上具有教育意义的时事,具有时代特征的人物,在互联网上建立一个交流的平台,及时将最新最具有教育意义的人物和故事发到交流平台上去,及时了解学生的思想动态。除此之外,教师要开发多种渠道。博客、论坛等互动空间,qq、msn等即时交流,都是教师和学生沟通的工具和方式。尤其是博客和论坛,更是因为方便学生隐秘地提出问题并得到解决,并且这种解决方式可以被其他师生借鉴而备受学校师生们喜爱。学校可以组织力量形成自己的博客、论坛圈子,互相研讨,共同加强青少年品德教育。 

2.发挥校园网的功能。利用网络加强青少年品德教育,学校是关键。学校要充分利用网络资源引导学生正确获取知识,激活学生的创新意识,开阔视野,节约学习时间。目前,学校大多已经建立起了校际局域网、开放网络教室等网络硬件,可向学生开放校园网络天地,并利用更多的时间让师生共同了解网络知识,遵守网络道德,学习网络法规,结合教育教学积极上网、文明上网。 

3.建立家长联系制度。家庭教育是不容忽视的,父母对孩子的影响是巨大的。如今,很多父母是青少年网络经验的直接影响者。父母对网络的看法,直接影响到子女的健康成长。有些家长盲目抵制网络,强制孩子不要接触网络,结果适得其反。因此,学校要建立和家长联系制度,教师作为中间人,多和家长进行沟通改善家长对子女的教育方式,莫让孩子产生抵触情绪,用平等的态度和孩子交流。 

总之,基础教育不能与时代脱节,因为青少年是未来的希望。教师要与时俱进,及时了解学生的思想动态,充分利用互联网的优势,加强对学生的思想品德教育。使学生能够树立正确的网络观,能够合理地安排上网时间,正确地处理好上网与学习、上网与生活的关系。学校要趋利避害,建立科学的合理的校园网,要经受住网络时代的挑战,最大限度地发挥网络的正面作用,给学生营造一个健康、文明的上网环境。 

参考文献: 

1.曾保春.当前高校思想品德教育新取向的探讨[j].达县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5,(7). 

青少年德育教育论文篇7

有学者指出:“现代青少年中的种种非道德行为,并非是由于社会进步所导致的道德上的倒退,它恰恰更多地表现为一种道德上的无知,缺乏在复杂的社会现实面前的道德选择能力以及以理性和基本道德信念为基础的道德精神。”

本刊改版后内容以全面反映校园文化为主,提倡素质教育,与各学校师生共同发展成长。现刊登此类文章,希望读者可就此展开讨论。关于以上观点,您有任何想法、任何建议,请与本刊编辑部联系。

一、引言

伴随着当前改革开放、经济全球化和现代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我国文化价值观念领域产生了深刻的变化,突出的特点是单一的文化价值观念被打破,各种各样的文化价值观念交织在一起,逐渐形成了多元并存的文化格局――多元文化世界。面对纷至沓来的多元文化,很多青少年不知如何选择,失去了判断真假、善恶、美丑的标准,他们的道德追求缺乏目标,道德意识变得淡漠,行为方式也出现混乱。有学者指出:“现代青少年中的种种非道德行为,并非是由于社会进步所导致的道德上的倒退,它恰恰更多地表现为一种道德上的无知,缺乏在复杂的社会现实面前的道德选择能力以及以理性和基本道德信念为基础的道德精神。”(易连云,2003)当代青少年学生对于千百年来人类所确立的一些基本道德信念、人生价值、善恶的界限等产生了怀疑,这些都影响到他们的价值观念与道德选择,使其陷入严重的道德困境之中。而学校又没有根据社会的变化对道德教育的内容、方法、途径等作出与时俱进的调整,没有注重培养起青少年学生面对复杂的社会现实,独立进行道德判断与选择的能力。结果青少年学生也就不能对他们自己的道德行为承担责任,导致他们道德责任感的失落、道德行为的失范。因此,传统的顺从式道德教育已不能再适应社会的多元化现实,培养学生的道德选择能力理应成为当前学校道德教育的使命。

二、目前的问题

长期以来,德育的“灌输论”将青少年学生视为容器,认为学生应该按教育者输入的知识来进行塑造,而忽视了学生作为独立个体的能动性、差异性、创造性,忽视了学生在知识、品德、行为形成过程中的理解、判断和选择的重要作用,结果培养出来的都是听话乖巧的学生,道德选择能力的缺乏也就成为必然的结果。这在理论上的荒谬性已是人所共知的常识,在实践上的失误也是俯拾皆是。然而面对当前日益剧烈、复杂的多元化的道德冲突,如果学生仍然不能明辨是非、分清好坏,不能进行自主的选择,就会变得茫然失措,导致道德责任感的缺乏、道德行为的失范,进而必然影响青少年身心的健康和谐发展。那么,当前我国青少年学生的道德选择能力状况如何呢?

1、青少年的道德认知水平不高

当代青少年的选择意识、道德主体意识在不断增强,但其道德认知的水平还不够高,其道德认知仍处于矛盾与困惑之中,因而其道德选择行为带有较多的非理性成分。受社会经验及判断能力的局限,青少年道德选择行为往往呈现出不确定性和盲目性的特点,在进行选择时常常有不能确定孰是孰非的感觉,于是经常变换自己的道德立场。在学校是听话守纪、循规蹈矩、服从权威的“好学生”,但是他们缺乏道德分析、判断、选择能力,一旦在多元文化现实中进行道德行为选择时就出现了困惑和矛盾,便会感到茫然不知所措,不知道应该相信谁或者学习谁,在困惑之中开始怀疑自己曾经遵守和信奉的道德规范及道德观念的正确性,对道德信念发生了动摇,如“见义勇为”、“舍己为人”、“诚实劳动”、“勤俭节约”等。在访谈中,从学生对“如果你遇到‘考试作弊’这类事情时,你会怎么做?”这一问题的回答可以看出,多数学生的道德认知还比较模糊,不知道应不应该去亲为。

2、青少年的道德选择能力不强

在多元文化背景下,青少年的思想观念、文化视野等得到了前所未有的发展,他们对社会价值取向及思想道德现象的敏感程度和接触程度在广度和深度上也大大超过了以往任何一个时代。随着社会文化的多元化,青少年道德选择的内容变得越来越丰富,而道德选择内容的扩充意味着道德选择可能性的扩大。需要指出的是,虽然青少年道德选择空间在不断扩大,但其道德选择的能力还不够强。在道德选择问题上,有很大一部分青少年缺乏必要的道德认知、自我判断力,存在自主选择能力还不高的问题,在面临道德选择时表现出摇摆不定或是随大流的心理,甚至有的作出非理性的或不道德的行为选择。

3、青少年道德认知与道德行为脱节

青少年学生由于自控力、道德行为能力的缺乏,道德理论虽熟记于心,但没有真正内化为自己的道德意识,在实践中就背离所“掌握”的理论,行为上违背道德规范。例如,他们在观念上认同班规校纪,但在行动上却要违背;在观念上认同集体主义道德原则,在行动上却奉行注重个人利益的价值取向;对见义勇为的英雄赞叹不已,而自己身处其境时却犹豫不决、明哲保身。其次,学校为不断提升青少年思想道德素养,会同社会各界开展了多种多样的青少年道德实践活动,如青年志愿者服务、敬老爱幼活动、爱心募捐活动等,许多青少年能积极参加这些活动,使自己的道德实践能力不断提高。但当前仍有部分青少年缺乏按照自己的道德观念进行道德选择的能力,有的为环境所左右,不知如何进行选择;有的为了维持同伙伴的良好关系,而放弃自己的想法或信念;有的想做却又不敢去做本来应该做的事,反而做了一些不应该的、不道德的事。如青少年网络不道德行为、考试作弊等诚信缺失现象,有很多都是在随大流的情况下发生的。

由此可见,有些学生虽然掌握了道德规范,但遇到道德冲突时,根本不知道应该怎样去解决,也不能对别人的道德行为作出客观公正的评价。

总之,当前道德教育中重理论灌输、轻能力培养的倾向,不仅使受教育者“高分低能”,偏离道德教育应达到的培养目标,而且使青少年在道德选择上,仍缺乏自主判断、正确选择的能力,尤其在当今多元文化的现实背景下遇到较为复杂多变的道德问题时,其道德选择能力显得尤为不足。

三、对策设想

青少年道德选择能力的形成和发展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其中学校德育是一个关键的影响因素。目前,我国部分青少年道德选择能力的不足与学校道德教育的乏力和偏误有着密切的关系。培养道德选择能力为的是能够使学生拥有真正的道德自由,形成良好的道德品格。这个过程又不是一墩而就的,而是一项长期的系统工程,因此就更需要教育工作者在实践中掌握有效的策略来培养我们学生的道德选择能力。

1、变革创新德育模式

建立在学生无法做出正确道德选择假设基础之上的传统灌输式、强迫式“我讲你听”、“我教你行”的德育模式,不仅忽视学生正常的道德需求使其始终处于被动接受的地位,而且还剥夺学生自主判断和选择的权利以及提高自身道德能力的机会,必须坚决予以改变,而代之以新的德育模式。

首先,要变“被动灌输”式为“主动选择”式德育模式。长期以来,我国学校道德教育一直存在教育模式呆板、单一,缺乏灵活性的问题,只注重对学生进行知识理论的灌输,而无视学生的道德需求和道德主体地位。这种“被动灌输”式的道德教育方式,极易引起学生对道德教育的逆反心理,难以产生好的教育效果。因此必须变被动灌输式为主动选择式教育模式,变以道德知识传授为中心为以道德能力培养为中心,让青少年从“学会顺从”到“学会选择”。培养学生的道德推理、道德判断、道德决策能力等,帮助青少年更好地适应各种复杂多变的社会环境,提高和发展学生良好的道德选择能力。

其次,变“单向说教”式为“双向互动”式对话方式。要将青少年视为道德活动的主体,将道德教育与青少年的自我发展联系起来,促使青少年变被动接受为主动参与。传统的德育方法是单向说教式的“我讲你听”,它只突出了教师在德育活动中的主导性,而忽视了学生的主体性地位,这种单向对话方式显然己不适应时展的要求和青少年道德发展的需要。当代德育更强调师生间的双向互动方式,强调师生间的平等对话,允许学生有不同的观点存在。因为在多元文化背景下,道德选择形式是多样的,学生作为正在发展中的个体,其道德认识毕竟有限还不成熟,道德选择能力也还不强。因此,在德育过程中,德育工作者还必须充分发挥其主导作用,加强对青少年道德选择的指导。在与青少年的互动中,德育工作者还应鼓励青少年自主地对道德冲突进行分析、判断,大胆地表达自己的道德选择意愿及道德认知方面的不同意见,以此培养青少年的道德选择能力。

2、运用道德故事训练法

道德故事训练法,是在课堂教学中向学生提供同时涉及两种道德规范且两者不能兼顾的故事情境,激发学生的“两难”认知冲突,引导学生进行讨论,以澄清和支持主要观点,寻找自己认为正确的答案,在这一过程中培养学生的道德判断和选择能力。这种方法的理论依据是“认知性道德发展模式”,其提出者科尔伯格指出:个体的道德判断力处于不断发展之中;矛盾冲突情境最适合于促进个体道德判断力的发展。这就要求我们在教育实践中设法创造道德冲突情境,造成学生认知失衡,引导学生在困惑中寻找理性本质,确立合乎规范和社会基准的判断和选择标准,从而提高道德判断和选择水平。指导教师应具备儿童道德发展的理论知识,并根据儿童道德发展的阶段特点,启发学生在讨论中积极思考,主动交流,做出判断,寻找自己认为正确的答案,引导学生找出思维方式中的矛盾之处,并思考解决的办法,同时能够及时地对学生正确的评价予以肯定,指出学生产生错误评价的原因,以帮助学生形成正确的道德知识,进行合理的道德选择。

3、提供道德实践的机会

针对青少年学生道德认知与道德行为脱节的实际问题,笔者认为加强道德实践活动的开展有利于学生道德选择能力的提高。一切道德价值的存在,都要通过道德行为来证明。传统道德教育主要是围绕青少年的道德认知所进行的道德知识的传授,这种道德知识对个体在具体道德情境中的行为影响是很小的。对于处于价值多元时期的青少年学生来说,由于外部因素十分复杂,这种传统的道德教育模式己不再适宜了,需要对其进行改革。实践是道德能力形成的基本途径,社会实践活动可以为学生提供很大的价值选择空间,能有效地弥补理论教育的缺陷。对于长期呆在校园中学习书本知识的青少年学生来说,实践锻炼更有其特殊重要的意义。

为此,教师要提供多种多样的活动机会,引导学生参与。其一,教师可以利用班会的机会,请同学将现实生活中遇到的一些道德选择困惑讲述出来或用短剧的方式表演出来,让全班同学加以讨论,这种模拟实践方式有助于增强学生的道德体验、提高其道德判断力。其二,教师还可以组织和鼓励学生积极参加各种社会公益活动,如青年志愿者行动、爱心募捐活动、社区服务活动等。在真实的道德实践活动中,学生更能从内心体验到理解他人、帮助他人的重要性,进而从内心提升对道德的认同与需要,并有效地锻炼学生的道德意志力。这种社会公益活动应该是有计划地组织与经常性地参加,而并非只是一时兴起的临时活动,这样才能使学生将践行道德作为日常生活中的应然之事,使德育实践的成果能够继续保持下去。

需要注意的是,在活动的过程中,教师应做好活动前的设计、活动中的辅导及活动后的总结工作,对学生在道德活动中的表现及时给予评价和鼓励,激发学生道德选择的兴趣与成就感,引导学生自愿地走进道德生活,并在其中有效地提升自身的道德选择能力。

4、强化学生的道德责任意识

教会道德选择不容忽视的一点就是道德责任意识的养成。这是因为自我只有作为责任主体才会产生真正的道德选择,才能体现出人性的完美和生命的崇高。高度的道德责任感是一切道德行为的内在动力。为此,学校应该以对自我负责为起点激活学生的道德责任需要。教育学生对自我负责是强化学生道德责任意识的起点,个体的自我负责是最基本、最具实质性内容的责任。只有一个对自我负责的人,才能继而对他人和社会负责。因此在中学德育实践中,教师首先要认可与鼓励学生对他人、集体和社会负责的意愿,但要充分阐明一个道理,即这个意愿是在对自我负责的基础上实现的。中学生还未成年,许多事情力不能及,然而对自我负责却是可以做到的。教师要引导学生先对自我负责,激发其自我负责的需要,然后在此基础上逐步使学生将“自我”的范围扩大,如将同学看作是“我的”同学,将集体看作是“我的”集体,将社会看作是“我的”社会,依此类推。在这种“自我扩展”的过程中,开始对他人负责、对集体负责、对社会负责,一步一步有效地激活学生对道德责任的需要。这种道德责任意识的加强有利于学生在进行道德选择的时候,能够以主人翁的姿态产生选择的动机与承担选择的后果。

四、结语

现实生活中,当代社会的多元、中学德育效果的低迷与中学生自身特点的变化,使加强对青少年学生道德选择能力的培养具有时代的紧迫性和针对性。通过对当前青少年学生道德失范的反思,我们可以看到,忽视乃至否定学生作为道德主体的自由,用灌输的方法来限制和约束学生,不可避免地造成了中学德育“片面塑造”的局面。要扭转这一局面,学校德育就必须从顺从式道德教育转向培养学生道德选择能力,建构一种以学生为主体、以自由为基础的道德教育模式,把“自由”还给学生,把道德教育变成学生自主选择、自由活动的领域,从而促进学生独立道德人格的形成,培养充满责任感的人,一个面临价值冲突能够做出正确抉择的自主的人。

青少年德育教育论文篇8

同志在党的十七大报告中指出:“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增强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吸引力和凝聚力。”他还强调:“要巩固马克思主义指导地位,坚持不懈地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最新成果武装全党、教育人民,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凝聚力量,用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鼓舞斗志,用社会主义荣辱观引领风尚,巩固全党全国各族人民团结奋斗的共同思想基础。”这些论述揭示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以下几个方面内容:

(一)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成果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灵魂。马克思主义是我们立党立国的根本指导思想,是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旗帜和灵魂。党坚持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紧密结合,从而形成了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形成了科学发展观和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等重大战略思想,这些理论成果是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形成的理论基础,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还为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提供了正确的价值导向,为社会主义荣辱观提供了科学的价值判断标准。有了这种价值导向和判断标准,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就会更加彰显魅力,社会主义荣辱观就会更加深入人心,成为亿万人民的精神动力。

(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主题。理想是人们对未来的向往和追求,是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在人生奋斗目标中的集中体现。共同的理想是一个民族团结奋斗的目标和追求,没有理想和追求,就没有民族的向心力和凝聚力。因此,摆脱贫穷落后和挨打的局面,走向富强民主和文明的目标,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是中华儿女世世代代的梦想和追求。我们党经过艰辛探索,找到了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正确道路。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这是现阶段我国各族人民的共同理想,这个共同理想把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目标、国家的发展、民族的振兴与个人的幸福紧密联系在一起,把各个阶层、各个群体的共同愿望有机结合在一起,经过实践的检验,有着广泛的社会共识。

(三)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精髓。爱国主义的民族精神要体现在民族实践和活动中,体现为不同的时代精神。当前,中华民族的爱国主义精神突出体现在改革和创新的时代精神上。中华民族勇于改革和创新的精神,是实现全民族伟大复兴的不竭动力。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是马克思主义与时俱进的思想源泉,是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的精神动力,也是开展社会主义荣辱观教育的重要内容和主导精神。因此,大力弘扬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使全体人民始终保持昂扬向上的精神状态是建设和谐文化的主旋律。

(四)社会主义荣辱观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基础。荣辱观是人们对荣誉和耻辱的根本看法和态度,它是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重要内容。树立正确的荣辱观,是社会文明程度的重要标志,是形成良好社会风气的重要基础。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必须加强社会主义荣辱观建设,使全体公民树立正确的荣辱观。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要坚持不懈地深入开展以“八荣八耻”为主要内容的社会主义荣辱观教育,在全社会形成良好的文明风尚,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提供强大的思想道德支撑。

从以上论述可知,思想道德建设是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体系的主要内容,因而作为思想道德建设重要组成部分的青少年思想道德教育是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体系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二、当前青少年思想道德教育中存在的问题

青少年道德品质的形成主要来自学校的道德教育和家庭与社会的影响。现阶段我国青少年思想道德教育中存在的问题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家庭教育方式不健康。青少年人生的成功和失败与家庭特别是父母的言行、教育方法、责任等密切相关。但是,随着独生子女的增多,许多父母无原则的溺爱、迁就子女,使其从小就养成懒惰、任性、自私等不良习惯。他们在生活中稍不如意,便采取各种极端方式进行抵制反抗,严重者甚至离家出走,使极少数未成年人养成极端自私自利的性格,无法与别人交往、无法和社会沟通,这些孩子不懂得爱的艰辛,对于被爱似乎很麻木,习惯以自我为中心,不关心他人,更别说关心社会了。同时,一些家长思想观念、知识结构等方面存在诸多问题,导致其在教育方法上简单粗暴,缺乏与子女的沟通,或者由于当代社会工作和生活压力增大,许多父母无暇顾及对子女的教育等现象,所有这些不健康的家庭教育方式阻碍了孩子感恩意识的萌生,也阻碍了青少年思想道德的良性发展。

(二)学校思想道德教育软弱乏力。目前存在的社会不净、家庭不管、学校不力的状况,是未成年人思想道德教育软弱的主要原因。担负着重要职责的中小学在对青少年学生进行思想道德教育方面同样显得无助和乏力。一方面,学校自身存在教育偏位德育与智育失衡的问题。由于受应试教育的影响,学校不得不把抓教学质量摆在突出的位置,使思想道德教育课的课时经常被其他课程所挤占,而且也忽略了传统美德课,造成孩子们对我国优秀传统的不了解。另一方面,学校重视德育的理论灌输,轻视道德的实践教育;重视道德规范教育,忽视道德信仰教育。由于道德教育的理论、内容只有通过实践内化为青少年的心理需求,才能推动青少年道德素质的提高,而道德实践活动恰恰是我国青少年所缺乏的。

(三)青少年思想行为功利化。青少年思想道德教育除了学校德育教育的缺失、父母不良言行的影响外,现实社会中的腐败现象、个人主义、拜金主义等不良因素也严重腐蚀了青少年的思想,导致青少年思想行为功利化现象明显。社会是青少年最好的老师,上述现象对青少年产生了重大影响。因此,教育和现实的落差,不但导致青少年信仰的失落,而且也是青少年极端自私行为、极端个人主义、功利主义形成的现实根源。当前,部分青少年对社会以及人生缺乏理想与信念;爱国主义精神缺失,民族精神淡薄;对中国革命和建设以及中华民族的光荣历史知之甚少;对民族英雄、模范人物缺乏仰慕之心

和应有的敬重,而更多的是对现代影视偶像的盲目崇拜与追逐,出现了价值观念错位的现象。

三、加强青少年思想道德教育的途径与方法

青少年思想道德教育作为一项系统工程,要求全社会一起来关心、支持,形成学校、家庭与社会的道德合力,不断提高青少年的思想道德水平。正如总书记在十七大报告中指出:“加强和改进思想政治工作,注重人文关怀和心理疏导,用正确方式处理人际关系。动员社会各方面共同做好青少年思想道德教育工作,为青少年健康成长创造良好社会环境。”

(一)发挥家庭道德教育的基地作用。家庭是社会的细胞,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家庭是青少年人性和理想的养育所,因此,家庭教育对青少年的成长至关重要。父母的思想境界、道德情操、言谈举止为人处世的方式方法都在塑造着孩子的心灵。孩子们对是非美丑善恶的最初判断,常常是从父母那里获得的。那些为人正派、积极进取、富有社会责任感的父母,会给孩子树立一个良好的人生榜样。相反,那些消极度日、自私自利、愚昧无知的父母,只会对孩子产生不良影响。因此,家庭教育最重要的是把握好“关爱而不溺爱”,父母的爱应该给孩子温馨的感觉、做人的真谛、自我锻炼的环境、克服困难的勇气、正直高尚的人生观来体现。同时要及时了解孩子的心理特点,经常沟通感情,帮助他们解决各种困惑父母亲应与孩子共同观赏积极健康的文艺作品,提高孩子的审美和辨别能力,懂得一个人的美不在外表而在有良好的道德品质、充实的知识、健康的体态,文明的举止言谈。这样的爱才能促进青少年身心健康发展。

(二)坚持学校教育的导向作用。如果说家长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那么学校则是青少年德育教育的关键场所。学校是对未成年人进行思想道德教育的主渠道、主课堂,要把加强学生思想道德教育工作摆在首位,贯穿于学校教育教学活动的全过程。教师是加强青少年思想道德教育的主力军,教师的言行不仅反映教师自身道德水平的高低,而且时刻对学生具有潜在的影响力,这就是所谓的“身正为范”的教育影响力,广大教育工作者和教师都要自觉地把引导学生学会做人放在各项工作的第一位,真正承担起教书育人的职责,以渊博的学识、高尚的品行和人格魅力教育和影响学生。同时,紧紧围绕着弘扬爱国主义、集体主义、诚实守信和为人民服务的重点,不断加强青少年的思想道德建设。要不断改进教学形式和方法,使学校的德育课程成为广大青少年学生喜爱的课程,真正成为学生学知识、学文化,不断提高思想觉悟的主渠道。学校必须保证德育课程的课时与质量,严格按照教学计划安排德育课程,定期检查该课程的进展以及效能。因此,要尽量在其他课程中渗透德育教育的内容,并将之渗透到教育的各个方面,使其无处不有,无时不在。

(三)净化社会的道德教育环境。社会环境的净化对于青少年的健康成长是十分必要的。因为学校育人的“小环境”必然受到社会“大环境”的影响。为此,一是要加强研究社会环境的发展变化,尤其是大众传媒和网络对青少年思想道德一、青少年思想道德教育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重要内容

同志在党的十七大报告中指出:“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增强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吸引力和凝聚力。”他还强调:“要巩固马克思主义指导地位,坚持不懈地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最新成果武装全党、教育人民,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凝聚力量,用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鼓舞斗志,用社会主义荣辱观引领风尚,巩固全党全国各族人民团结奋斗的共同思想基础。”这些论述揭示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以下几个方面内容:

(一)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成果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灵魂。马克思主义是我们立党立国的根本指导思想,是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旗帜和灵魂。党坚持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紧密结合,从而形成了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形成了科学发展观和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等重大战略思想,这些理论成果是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形成的理论基础,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还为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提供了正确的价值导向,为社会主义荣辱观提供了科学的价值判断标准。有了这种价值导向和判断标准,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就会更加彰显魅力,社会主义荣辱观就会更加深入人心,成为亿万人民的精神动力。

(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主题。理想是人们对未来的向往和追求,是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在人生奋斗目标中的集中体现。共同的理想是一个民族团结奋斗的目标和追求,没有理想和追求,就没有民族的向心力和凝聚力。因此,摆脱贫穷落后和挨打的局面,走向富强民主和文明的目标,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是中华儿女世世代代的梦想和追求。我们党经过艰辛探索,找到了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正确道路。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这是现阶段我国各族人民的共同理想,这个共同理想把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目标、国家的发展、民族的振兴与个人的幸福紧密联系在一起,把各个阶层、各个群体的共同愿望有机结合在一起,经过实践的检验,有着广泛的社会共识。

(三)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精髓。爱国主义的民族精神要体现在民族实践和活动中,体现为不同的时代精神。当前,中华民族的爱国主义精神突出体现在改革和创新的时代精神上。中华民族勇于改革和创新的精神,是实现全民族伟大复兴的不竭动力。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是马克思主义与时俱进的思想源泉,是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的精神动力,也是开展社会主义荣辱观教育的重要内容和主导精神。因此,大力弘扬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使全体人民始终保持昂扬向上的精神状态是建设和谐文化的主旋律。

(四)社会主义荣辱观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基础。荣辱观是人们对荣誉和耻辱的根本看法和态度,它是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重要内容。树立正确的荣辱观,是社会文明程度的重要标志,是形成良好社会风气的重要基础。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必须加强社会主义荣辱观建设,使全体公民树立正确的荣辱观。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要坚持不懈地深入开展以“八荣八耻”为主要内容的社会主义荣辱观教育,在全社会形成良好的文明风尚,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提供强大的思想道德支撑。

从以上论述可知,思想道德建设是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体系的主要内容,因而作为思想道德建设重要组成部分的青少年思想道德教育是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体系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二、当前青少年思想道德教育中存在的问题

青少年道德品质的形成主要来自学校的道德教育和家庭与社会的影响。现阶段我国青少年思想道德教育中存在的问题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家庭教育方式不健康。青少年人生的成功和失败与家庭特别是父母的言行、教育方法、责任等密切相关。但是,随着独生子女的增多,许多父母无原则的溺爱、迁就子女,使其从小就养成懒惰、任性、自私等不良习惯。他们在生活中稍不如意,便采取各种极端方式进行抵制反抗,严重者甚至离家出走,使极少数未成年人养成极端自私自利的性格,无法与别人交往、无法和社会沟通,这些孩子不懂得爱的艰辛,对于被爱似乎很麻木,习惯以自我为中心,不关心他人,更别说关心社会了。同时,一些家长思想观念、知识结构等方面存在诸多问题,导致其在教育方法上简单粗暴,缺乏与子女的沟通,或者由于当代社会工作和生活压力增大,许多父母无暇顾及对子女的教育等现象,所有这些不健康的家庭教育方式阻碍了孩子感恩意识的萌生,也阻碍了青少年思想道德的良性发展。

(二)学校思想道德教育软弱乏力。目前存在的社会不净、家庭不管、学校不力的状况,是未成年人思想道德教育软弱的主要原因。担负着重要职责的中小学在对青少年学生进行思想道德教育方面同样显得无助和乏力。一方面,学校自身存在教育偏位德育与智育失衡的问题。由于受应试教育的影响,学校不得不把抓教学质量摆在突出的位置,使思想道德教育课的课时经常被其他课程所挤占,而且也忽略了传统美德课,造成孩子们对我国优秀传统的不了解。另一方面,学校重视德育的理论灌输,轻视道德的实践教育;重视道德规范教育,忽视道德信仰教育。由于道德教育的理论、内容只有通过实践内化为青少年的心理需求,才能推动青少年道德素质的提高,而道德实践活动恰恰是我国青少年所缺乏的。

(三)青少年思想行为功利化。青少年思想道德教育除了学校德育教育的缺失、父母不良言行的影响外,现实社会中的腐败现象、个人主义、拜金主义等不良因素也严重腐蚀了青少年的思想,导致青少年思想行为功利化现象明显。社会是青少年最好的老师,上述现象对青少年产生了重大影响。因此,教育和现实的落差,不但导致青少年信仰的失落,而且也是青少年极端自私行为、极端个人主义、功利主义形成的现实根源。当前,部分青少年对社会以及人生缺乏理想与信念;爱国主义精神缺失,民族精神淡薄;对中国革命和建设以及中华民族的光荣历史知之甚少;对民族英雄、模范人物缺乏仰慕之心

和应有的敬重,而更多的是对现代影视偶像的盲目崇拜与追逐,出现了价值观念错位的现象。

三、加强青少年思想道德教育的途径与方法

青少年思想道德教育作为一项系统工程,要求全社会一起来关心、支持,形成学校、家庭与社会的道德合力,不断提高青少年的思想道德水平。正如总书记在十七大报告中指出:“加强和改进思想政治工作,注重人文关怀和心理疏导,用正确方式处理人际关系。动员社会各方面共同做好青少年思想道德教育工作,为青少年健康成长创造良好社会环境。”

(一)发挥家庭道德教育的基地作用。家庭是社会的细胞,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家庭是青少年人性和理想的养育所,因此,家庭教育对青少年的成长至关重要。父母的思想境界、道德情操、言谈举止为人处世的方式方法都在塑造着孩子的心灵。孩子们对是非美丑善恶的最初判断,常常是从父母那里获得的。那些为人正派、积极进取、富有社会责任感的父母,会给孩子树立一个良好的人生榜样。相反,那些消极度日、自私自利、愚昧无知的父母,只会对孩子产生不良影响。因此,家庭教育最重要的是把握好“关爱而不溺爱”,父母的爱应该给孩子温馨的感觉、做人的真谛、自我锻炼的环境、克服困难的勇气、正直高尚的人生观来体现。同时要及时了解孩子的心理特点,经常沟通感情,帮助他们解决各种困惑父母亲应与孩子共同观赏积极健康的文艺作品,提高孩子的审美和辨别能力,懂得一个人的美不在外表而在有良好的道德品质、充实的知识、健康的体态,文明的举止言谈。这样的爱才能促进青少年身心健康发展。

青少年德育教育论文篇9

关键词生态系统理论青少年道德教育家庭学校社会

随着最近接连发生的学生群殴事件及其视频在网络上的广泛传播,以及前段时间在网络上出现的某中学生拍摄脱女生的衣服视频等相关报道,青少年的道德教育问题再一次进入了人们的视野。一起起骇人听闻的事件,已经向人们敲醒了警钟,如今青少年的道德教育已经出现了严重偏差,成为了一个社会问题,如果再不引起全社会的重视,也许将会出现更多的“问题少年”、社会中的“定时炸弹”,以后等待他们的将是法律的制裁,其对社会造成的影响,远远大于现在弥补所要付出的代价。笔者在此试图从生态系统理论的角度,从家庭、学校和社会三个层面出发,就如何加强青少年的道德教育问题进行深入分析。

一、生态系统理论生态系统理论(ecosystemstheory),是用来研究人类行为和社会环境交互关系的理论。“该理论把人类成长生存于其中的社会环境看作是一种社会性的生态系统,强调生态环境(人的生存系统)对于分析和理解人类行为的重要性,注重人与环境问各系统的相互作用及其对人类行为的重大影响。”“勃朗·芬布伦纳(Bronfenbrenner,)等人从人类发展生态学的立场出发,研究人的发展问题,将对人的行为和发展放置于一个相互联系、相互影响和相互作用的稳定的生态系统之中,探究生态系统中的各种生态因子对人的行为和发展的作用以及人与各种生态因子的交互作用。”他认为人们所处的生态环境(ecologicalenvironment)包括微系统环境icrosystem)、中间系统esosystem)、外系统(exosyetem)和大系统(macrosystem)这四个层次。其中微系统指“发展着的人在具有特定物理和物质特征的情境中所体验到的活动、角色和人际关系的一种样式。”(例如家庭、学校等)中间系统指“由发展的人积极参与的两个或多个情景之间的相互关系”。(例如家庭和学校之间的关系)外系统指“发展的人并没有参与的、但又影响或受其中所发生的一切所影响的一个或多个环境。”(例如父母的经济收入或学校的师资对青少年的影响)大系统指“各种较低的生态系统在整个文化或者亚文化水平上存在或可能存在的内容上和形式上的一致性,以及与此相联系并成为其基础的信念系统或意识形态。”这些层次相互交织在一起,构成一个具有层次性的同心圆,前者逐个地包含在后者之中,要受到后者的制约。同时这几层系统也会相互影响、相互作用,共同制约着人的行为和发展。因此在讨论人类任何一种行为时,都不能不考虑大系统的制约,同时也要考虑各层系统之间的相互作用,只有进行全面的分析,才能真正发现问题,找出解决问题的对策。

二、如何利用生态系统理论对青少年进行道德教育

(一)微系统中最靠近青少年的一层——家庭家庭作为青少年生长和接受教育的场所,是微系统中最靠近青少年的一层,对其各方面发展都起到重要作用。

正如美国着名作家约翰·布雷萧所说:“每个孩子都在自己父母的教育方式下长大,什么样的教育方式会产生什么样的孩子。孩子的性格和命运便与教育方式这一家庭规则紧紧地联系在一起。”因此,家庭在青少年的道德教育问题上发挥着极大的作用。

首先,家长应该重视对青少年进行道德教育。自古以来,我国的家庭教育就以人格教育为主,注重培养孩子的伦理道德、行为礼仪等方面,到后来则由只重德育向注重德、智、体、美各育共同发展转变。但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改革步伐的加快,家长们逐渐看到了对子女进行智力投资所获得的巨大收益,因此将教育资源都偏向了智力投资。

而更为重要的,培养孩子健全人格的道德教育,由于缺乏明显的短期效益,被束之高阁。因此,加强青少年道德教育首先要使家长树立正确的教育思想。家长要意识到,道德教育是家庭教育的重要内容之一,是培养孩子健全人格、端正其行为态度,帮助其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的主要途径,良好的道德素养也是孩子将来踏上成功的人生道路的必由之径。

其次,要端正家长自身行为,创造有利于道德教育的家庭氛围。家庭作为个体成长的第一个受教育环境,其氛围会潜移默化地影响个体各方面的行为。个体浸没在家庭氛围中,其思想和行为也会受到家庭人员的影响。正如天普大学发展心理学家PatriciaMinuchin在利用家庭系统理论研究儿童发展时所提到的:“个体发展影响其他家庭成员,其他家庭成员的发展和家庭系统的发展变化也影响个体的发展。”家庭中各个成员作为构成家庭生态系统的一部分,相互之间是互相影响的。因此要对青少年进行道德教育,首先要端正家庭成员的道德行为,创造一种和谐、健康、文明的家庭氛围,使生活在其中的每一个人都能不由自主地形成一种平等、契约、宽容的道德意识。

(二)微系统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学校学校作为对青少年实施有目的、有计划的系统教育的场所,也是微系统中重要的组成部分,对青少年的道德教育有着系统中其他层面不可取代的优势。但目前产生的各种问题,却对传统的学校德育工作产生了冲击,使学校不得不创新思路,革新方式对青少年进行道德教育。

首先,学校德育应该更新观念,树立与时俱进的德育观。德育的内容本应是以广泛存在的道德为内容,但目前德育研究中大量存在重“育”轻“德”的现象。也就是说只重视传统道德理论的灌输,而缺乏对现代道德理论体系的建设。随着生活方式和社会体系的变化,人们的道德观标尺也会发生改变。在这种情况下,如果道德教育还是沿袭以往的标准和内容,几十年如一日地强调“新三年、旧三年、缝缝补补又三年”的道德标准,未能做到与时俱进,难免会缺乏可信性及可行性。因此,学校德育应该更新观念,以现代道德观念体系为主要内容,才能更好地实施德育。

另外,学校应以一种开放的态度,营造和谐健康的校园文化。随着社会的飞速发展,尤其是西方文化的浸入,难免会产生一系列社会问题,这时学校不应回避这些问题,而应以一种全面看问题的视角和开放的态度引导青少年正确认识这些问题,注重培养青少年的道德价值观和道德判断力。与此同时,校园文化的建设也是德育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

青少年从生理学角度分析正处于好奇心强、兴趣广泛的活跃期;从心理学角度分析,校园文化建设能激发他们的好奇心和兴趣,激发由好奇心和兴趣延展的诸多想象。因此创造一种和谐健康的校园文化,有利于青少年在这种文化氛围中展开想象;培养其高尚的道德情操,提高其审美能力、文化修养。

(三)内层系统的指挥者——社会作为生态系统中最外面的一层,也是整个系统的指挥者,社会制约着其它层面系统的内容与方式。同样无论是家庭教育还是学校教育都要受到社会的制约。因此,加强社会层面的道德建设也是对青少年实施道德教育的关键。

首先,要加强现代社会道德理论体系建设。无论家庭还是学校的教育都要受到社会层面的制约。因此在社会层面建设现代道德理论体系,才能更好地引导其它内层系统的运作。随着人们物质生活水平和精神生活水平的提高以及由此而带来的社会转型,传统的道德体系已经有部分内容不适应社会的发展了,如果再坚持实施下去,不是阻碍社会进步,就是不被人们所接受,所以现代道德体系建设,是德育工作者的首要任务。

青少年德育教育论文篇10

关键词:青少年;思想政治教育;研究

中图分类号.G40-012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9-4156(2012)05-142-03

一、关于思想政治教育理论、体系、方法的研究

鲁洁从深层次对道德教育进行了全面探索。探讨了道德教育的人学基础,道德教育与当代人之生成、个人品德形成的基础,道德教育在改革开放与现代化过程中的境遇等问题,以求探寻与发现德育的新路向。檀传宝以德育对象道德人格与生命质量的提升为终极目标,以道德学习主体性充分发挥为基本追求,逐一对德育范畴、德育的本质与功能、德育对象、德育目的、德育过程、德育内容、德育课程、德育方法、德育主体、学校德育的社会环境等德育原理的基本问题进行了深入探讨。

更多学者以论文的形式对新时期思想政治教育理论、方法、原则、创新等方面进行了探讨。谢登斌指出灌输教育的核心是强制和服从,而不是创造和自主,是一种无视学生主体,目中无人的教育。当前西方各派德育理论,其主旋律是反对道德灌输,尊重道德的主体性和道德主体的自由意志,主张学生通过自己的理智活动和实践获得道德上的成熟;对道德需要作溯源性研究,认为实践过程本身就是创造需要的过程,道德需要源于道德实践,并建构出新的参与式道德实践的德育模式。也有学者注意到了青少年思想政治教育体系的问题,申淑征指出,随着国际国内形势的变化,面对青年学生这样一个抗风险力偏低、处于塑造期的群体,如何才能充分发挥优质教育资源,着力提高思想政治教育的吸引力、感染力和有效性是高校思想政治工作者需要思考的一个问题。而调动一切有生力量,探索全员育人、全方位育人的各种有效途径,构建全员育人的思想教育体系,是当前正确应对形势、解决存在问题的出路和捷径所在,阐述了全员育人这一观念,但作者没有对这一体系如何构建进行相关阐述。何婉平在《论传统教化方法对当代思想政治教育方法的现实启示》一文中强调要注重“传统教化方法”,它是我国思想政治教育方法发展的有益观照,其榜样示范、践履笃行、寓道德的自觉性于道德实践中,突出生活化、社会化的特征值得借鉴,我国当代思想政治教育方法应正确认识“灌输”方法,充分发挥实践的育人作用,注重思想政治教育方法的多样化和生活化。还有学者把目光投向了家庭教育,强调学校应与家庭教育相结合,才能把青少年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做得更好,如张莉、黎静文、骆风、王巨章等都提出必须更加注重家庭教育在青少年成长过程中的重要作用。

二、全球化与思想政治教育

全球化对思想政治教育的影响的研究著述也颇多,主要有刘洋的《经济全球化背景下思想政治教育的创新》,文中指出经济全球化是当今世界发展的客观趋势和历史潮流,如何在经济全球化背景下创新思想政治教育具有重要的理论和实践意义。解析了经济全球化与思想政治教育的关系,梳理了经济全球化与思想政治教育之间的互动关系。在此基础上论文直面思想政治教育面临经济全球化诸多挑战,特别是西方意识形态的扩张分化并逐渐解构思想政治教育导向,全球性的问题增强了思想政治教育的难度,这些情况使得加强经济全球化进程中思想政治教育创新任务日益迫切和艰巨。

冯静在《经济全球化与思想政治教育的创新》一文中从三个方面进行了研究:第一部分介绍了经济全球化的基本情况,加深人们对经济全球化的认识;第二部分阐述了经济全球化给我国思想政治教育带来的机遇和挑战,使人们认识到加强和改进思想政治教育的必要性和重要性;第三部分论述了经济全球化背景下的思想政治教育的创新,着重从观念创新、内容创新、方法创新、载体创新、机制创新等五个方面进行分析。毕红梅《全球化视野中的思想政治教育研究》以全球化概念为切人点,通过阐述学术界对全球化的多义理解,凸现了西方和我国关于全球化的论争。对全球化含义、本质、特征进行梳理和再认识,拓宽拓深了全球化的研究。提出只有把交往问题和人的发展问题相结合,找出二者的内在关系,并探究交往对人的发展的重要作用,才能将二者内在地结合起来实现更高层面的思想政治教育理论整合,从而把握当代交往思想政治教育发展趋势。

三、网络信息化与思想政治教育

梁丕恒分析了网络技术的发展在给学生的思想政治工作带来难得机遇的同时,也面临严峻的挑战。针对机遇和挑战并存的情况,对网络时代如何加强学生思想政治工作进行了初步探讨。

曾长秋在《论网络环境下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一文中分析了网络环境下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遇到的机遇与挑战,着重探讨了高校思想政治工作者在网络环境下开展思想政治教育的新途径,以达到充分利用现代传媒、扩大思想政治教育覆盖面、增强思想政治教育功效的目的。

周飞在《试论网络思想政治工作方法体系的构建》一文中认为网络思想政治工作是传统思想政治工作的延伸和创新,必须不断改进和创新思想政治工作方法,构建网络思想政治工作方法体系,建立和完善保障机制,从而不断增强思想政治工作的影响力和实效性。

四、高校思想政治教育

顾海良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导论》一书中将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宏观管理的理论阐述和微观管理的经验总结、教育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政策制定的背景反思和高校实施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实践体验密切地结合起来,从理论和实践两方面系统探讨了近十年来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发展和改革过程中的诸多问题,阐述了对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独到见解,论述深刻,思路创新,有很高的理论价值和重要的现实指导意义。梁金霞在《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热点问题研究》一书中着重指出全球化和文化多样性、互联网发展、市场经济环境等新情况,对大学生的思想政治素质教育,产生了不可低估的影响。汲取人类先进文化是现代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内容,包括接纳来自西方的先进文化,如自由、民主、平等的理念等。必须改变过去那种狭隘的、固执的甚至是偏执的思想观念和做法,要在开放的体系下保持自身的民族性,实现思想政治教育的功能。

马小佼在《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方法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研究》一文中通过分析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方法存在的问题及其原因,提出了拓展教学手段、丰富实践教育、进行行为示范性教育、丰富精神教育、积极探索网络教育法等对策。

此外,不少作者从各个层面研究高校和大学生思想政治工作在新情况、新问题不断出现的新形势下,如何针对大学生思想成长特点,通过创新思想政治教育的方法与手段加强当代高校大学生

的思想政治教育。

五、各国思想政治教育经验与实践

许多学者也把目光投向了国外,希望从国外的理论与实践经验中获得更多的借鉴。

如陈立思在《当代世界的思想政治教育》一书中运用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世界观、方法论,对第二次世界大战后东西方有代表性的国家和地区的思想政治教育进行了较为全面的介绍。导言阐明了当代世界思想政治教育研究的对象与意义,论述了当代世界思想政治教育的历史发展、特征和趋势、理论研究状况和组织管理状况。并对美、英、法、德、苏联/俄罗斯、日本、新加坡、韩国等八个国家和中国香港、澳门、台湾三地区的思想政治教育的历史、现状、特色、经验、问题和走向进行了论述。指出:“思想政治教育对社会生活的适应,使它能最大限度地满足社会的需要,也使自己获得了蓬勃发展的活力。”

王杰在《西方近现代思想道德教育方法的探究及其启示》一文中对世界主要发达国家的思想政治教育模式、理念、特点进行了归纳与总结,通过对西方近现代思想道德教育方法发展的历史考察,从动态的角度分析了西方思想道德教育方法发展的特点及其趋势。主要从三个方面进行了阐述:一是对西方近现代思想道德教育方法发展的历史时期进行划分,阐述了西方近代和现代两个阶段主要的思想道德教育理论和方法;二是总结了西方思想道德教育方法沿革的特点及其趋势,结合我国思想道德教育的现实,分析西方思想道德教育方法的发展对我国思想道德教育的启示;三是对我国社会转型期的思想道德教育方法改革的取向提出建议。对改进我国社会转型期的思想道德教育具有重要理论价值和实践指导意义。

杨稣在《当代国外思想道德教育方式及启示》一文中在分析和借鉴国外思想道德教育特点的基础上,结合我国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实际,提出了其对我国思想政治教育在认识、本质、内容和方式等方面的工作启示。吴琼在《当代国外思想政治教育方法及其启示》一文中也作出了类似的研究。

葛立娟的《俄罗斯思想政治教育研究》、张玲的《美国的家庭学校教育运动初探》、林海玲的《中美思想政治教育途径比较》等文也分别对俄、美等国思想政治教育及其相关特色做了研究探讨,并展开相关对比研究。

郑永廷的《论当代西方国家思想道德教育方法》、王妍的《中西思想政治教育方法比较研究》等文章也分别对国外特别是西方国家的思想道德教育进行分析研究与对比,为我国思想政治教育创新提供了借鉴。

六、有待加强的研究方向

研究主要集中在通过学校层面如何采用新形式、新内容开展相关教育,大多数并没有跳出学校教育这一局限谈青少年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也没有对整体体系构建有过多的涉及,而青少年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恰恰又是一个涉及社会方方面面的系统工程。除学校这一因素外,还有家庭、社会、各种社会机构与民间团体等,青少年思想政治教育是一个系统工程,在实际中更需要综合,同时思想政治教育更是一种实践性的教育,脱离物质实践谈思政教育是不全面的。

在研究对象上,专注于大学生群体思想政治教育,忽视其他青少年群体。大学生是青少年群体重要组成部分,但不是唯一部分,对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如何加强都不为过,但我国的国情同时决定,我们必须高度重视大学生以外的学生及非学生青少年群体的思想政治教育研究,把青少年这一整体作为对象进行研究。

研究大部分针对某一具体方面的对策,比较零散。不管是对网络环境下,还是全球化背景下,或是学校层面,或是家庭层面,可以看出对体系构建的研究颇少,特别是对青少年思想政治教育体系构建的研究有待加强。

我们首先应充分重视青少年思想政治教育在国家民族发展中的重要作用,重视人的素质在社会发展中的作用。其次应深层次地了解中国目前青少年思想政治教育的状况。再次在充分调动国家、社会、家庭在青少年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中的积极性、主动性、能动性,发挥其作用的同时,如何整合各方面的力量,如何制定出完善并行之有效的运行机制、协调机制、保障机制来保障和促进青少年思想健康成长,使之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

参考文献:

[1]鲁洁.道德教育的当代论域[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5.

[2]檀传宝.学校道德教育原理[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0.

[3]陈立思.当代世界的思想政治教育[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9.

[4]谢登斌.德育新观念:将单向灌输转变为参与式道德实践[J].广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9,(4).

[5]王杰.西方近现代思想道德教育方法的探究及其启示[D].广州:广州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6.

[6]刘

洋.经济全球化背景下思想政治教育的创新[D].大庆:大庆石油学院硕士学位论文,2009.

[7]申淑征.构建全员育人体系增强思想教育有效性[J]沈阳工程学院学报,2007,(1).

[8]冯静.经济全球化与思想政治教育的创新[D].昆明:云南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3.

[9]梁丕恒.网络时代学生思想政治工作探析[J].广西社会科学,2001,(6).

[10]梁金霞.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热点问题研究[M].济南:山东大学出版社,2006.

[11]顾海良.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导论[M].武汉:武汉大学出版社,20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