服饰文化论文十篇

时间:2023-04-07 13:40:19

服饰文化论文

服饰文化论文篇1

酉阳地区土家族、苗族传统服饰上装的样式变化多,从结构上看,以对襟、斜襟、大襟、圆领、立领、连袖、直身为主要样式。从领型上看,上装多立领、圆口领、V字领。从衣袖、衣身结构来看,连袖、直身是衣服的主要特点,衣服一般以棉、麻织面料为主。下装包括裤和裙,裤子是比较普遍的下装,在酉阳地区土家族、苗族传统服饰中,男子以裤子为下装,裤身、脚口的长、短、肥、瘦各不相同,比较有特点的结构是其中的大裤裆结构,裤裆又宽又长,这种结构在我国古代被称为“跨”。裤子一般由棉布制作而成。裙子也是最普遍的一种下装,裙的类型有长裙、中裙、短裙,从造型上来看,还有喇叭裙、节裙和筒裙、A型裙等,形式多样。

社会文化包括一个社会的规范和行为准则,以及宗教、习俗、道德标准在服饰上的折射。

(1)宗教在酉阳地区土家族、苗族的一些民俗活动中,传统的原始宗教仪式在特殊的日子里仍然被保留着,在服饰的式样和服饰图案中也蕴藏着一些宗教意识。反映在服饰上的宗教意义,其形式各不一样,从服饰中可以看到,有的是以图案形式对宗教意识加以记录,使人们在着装时通过图案代码被唤起一种熟悉的情感,进而思考它的宗教意义,正如贡布里希所说“对符号的使用,是人类克服不完善的回忆发展出的一种手段”。在一些服饰图案中有表现“有超自然威力”的动物、人物纹样,如苗族的“祖灵”和“万物有灵”的图案,在当地苗族服饰中很常见,并与口头传说故事相结合,这便使图案被保留得更完整,加强了苗族人对崇拜物的感情,使图案与意义紧密相连,再加上在有宗教意义的节日里,音乐、舞蹈、牺牲等内容渲染着宗教气氛,引起情感的兴奋以增强宗教的信念,更加强了苗族人对图案的记忆。

(2)社会角色社会角色标志指的是社会中不同性别、不同地位、不同支系、不同职业的人,用服饰来加以区别。性别不同,服饰就不同,这是服饰中最普通的现象,而且最显而易见。酉阳地区土家族、苗族传统服饰男女装在材料的使用上区别不明显,而在服装的造型装饰和佩饰上,男女服饰各有千秋。男装造型比较简洁、整体,以宽肩、直线外轮廓造型为主,强化男性的体型特征。女装的件数较多,上装、下装、裙子、围腰,层次丰富,变化多样,以塑造柔美、婀娜的女性形象。从服装的装饰上看,有些男装运用了一些装饰材料,如图案、穗子、宝石、金属片等,而几乎所有的女装都使用各种不同的装饰,如花朵、图案、穗子、宝石、金属片等。服饰的社会角色标志还反映在不同支系服装的区别上,一个民族的不同支系在服饰上整体风格一致,局部造型、装饰、色彩、材料有些不同。形成民族不同支系的主要原因是民族历史上的大迁徙。在民族迁徙过程中,部落被分散、割裂,以致定居点不一样,不同区域文化影响加上与其他民族文化的相互交融,就形成了不同的语言、习俗和服饰。酉阳地区的苗族由于支系不同,其服饰、语言、习俗就不完全相同。据清朝史籍记录,苗族服饰由82个支系组成,现在统计的苗族服饰有130多种,分黔东型、湘西型、黔中南型、川黔滇型四大分支,各分支里又有一些小分支,可谓支系繁多。

(3)民俗一个民族在长期的社会生活中形成的风俗习惯就是民俗。从它在文化系统中的地位来看,“民俗是文化系统中组织层面的非强制性的组成部分,它通过文化的自然延续去节制社会成员的生产、消费和人际关系的协调”。①服饰根植于约定俗成的风俗习惯是毋庸置疑的,民俗生活对服饰的创造和传承有直接的关联,民俗生活中也不能缺少服饰的参与。在苗族民俗中,刚出生的小孩用绣着蝴蝶图案的布包裹,而蝴蝶是苗族的“祖灵”象征物,用绣有“祖灵”的布作襁褓,是希望孩子得到“祖灵”的保佑。在民族的风俗中,遇上过本民族传统节日,人们都会特意打扮,着节日盛装,以增强节日的喜庆气氛。同时,节日活动也是人们展示服装的最好机会,如苗族女子过节时会穿上自己亲手制作的绣有各式图案的盛装。在当地一直保留着这样的民俗——“谁的刺绣图案精致,缝制的衣服美丽,表明她就是一个心灵手巧能干的姑娘”,能得到人们的赞美,甚至得到异性的青睐。

人们通过服饰的创造、变革,表现个性的释放和对美的追求。格罗塞在《艺术的起源》中提出“艺术的努力是由它的整个过程或者它的结果来引起审美感情”,其观点对后人的影响较大。说明服饰的艺术性应该从服饰审美和艺术创作两方面来考察。巴渝地区少数民族传统服饰中体现出来的审美意识是从社会学层面和心理学层面反映出来的,即人创造服饰的行为一方面受社会规范的制约,一方面也是自身价值的体现。审美意识在心理学方面的反映是指个人的动机与需求、自我概念、印象、知觉与个人服饰行为的关系。人们利用自己独特的文化,去改造、利用其生存环境,从生存环境中获得自身所需的物质和精神营养,来维持本民族的延续和发展。巴渝地区少数民族服饰是历史上形成的以整体民族为概念的统一服饰外观,服饰的创作并不涉及或很少涉及自我概念等个人需求,即使是适应人的需要而创造,也是指有共性的人的身体的需要。所以反映在服饰审美观念中的个人愿望不占主要地位,反映在服饰审美观念中的社会性特征最明显,是社会背景下的审美。人们通过对服饰的创造、变革表现对美的追求和对社会规范的认可,反映在服饰的造型、色彩、材质以及人的整体着装形象上,便是个人为了使自己的行为与社会规范或某一民族群体保持一致,便穿着某一民族认同样式的服装,于是形成了具有特色的、统一的民族服饰面貌。另一方面,从服饰制作上来看民族服饰的艺术性,巴渝地区少数民族传统服饰制作包括对原材料的加工和服饰制作工艺两方面的内容。传统服饰面料由棉、麻、丝、毛纤维纺织而成,传统服饰的制作工艺手段非常丰富,包括服装定型工艺(做百褶)、百纳布工艺、扎染、蜡染、印染、刺绣、镶花、织锦、编织、编结、首饰制作等,不同的工艺技术均产生出魅力不同的效果。

符号学理论可以为我们研究巴渝地区的少数民族传统服饰提供一个有效的方法,从传统服饰的符号化中进行符号解读,构成对符号的诠释过程。巴渝地区少数民族服饰的样式、色彩、材料、细节、装饰等方面无疑是一个符号系统,并系统地指涉该民族传统文化。

“符号学”是20世纪初由美国哲学家皮尔斯、瑞士语言学家索绪尔和奥地利哲学家维特根斯坦提出的,到20世纪60年代,才成为一门科学受到重视。“根据符号学的理论,人的思维和语言交往都离不开符号,而人的意识过程,就是一个符号化过程,思维无非是对符号的一种组合、转换、再生的操作过程。”②“符号学”是研究人类交流的一种方式,它构建了语意的三角关系,并研究语意的性质和规律。语意的三角关系是:符征(signifier):是形式,可感知的;符旨(fignfied):是符征所指涉的意义;指涉物(referent):是符旨所指的物。

从语意的三角关系中我们可以理解到,一个具体的形式一方面传达该形式代表的物,另一方面传达该物所表达的寓意。符号是传承和负载信息的媒介,是认识和表达事物的中介,它表现为有意义的符码。符号概念的外延很广泛,设计中的符号是一种非语言符号,但是它与语言符号有很多相通之处,所以符号学理论不仅被应用于视觉传达设计,也被应用于更广泛的领域,如产品设计、音乐、舞蹈等领域。

美国符号学家皮尔斯的理论把符号分为三类:一是图像性符号,即利用符号形式和所表达的意义有共同特征,来指涉对象。如酉阳地区土家族织锦中的“老鼠嫁女”图案,图案中,“老鼠嫁女”的场景直接来源于生活,指涉民间的婚俗,表达该民族对生活的热爱之情。二是指示性符号,即利用符号与表达意义之间存在“必然实质”的因果逻辑关系,构成指涉作用。如苗族人着节日盛装时佩戴的各种银饰,表达福贵、吉祥之意义。三是象征性符号,象征性符号与表达意义之间无必然或内在联系,但社会约定俗成使其具有意义并互相传承。如,土家族织锦的“万家八锦”几何图案象征福贵;苗族服装刺绣图案中的“蝴蝶”象征祖先;等等。

对巴渝地区少数民族传统服饰的研究,目的在于运用设计与创意,展现区域性文化元素,这是在全球化高度竞争下胜出的关键,即通过新的思考,将传统文化资产里的元素转换到现代生活中。巴渝地区少数民族传统服饰,袍衫为主要形式,以H型、A型轮廓为主,上装配下裙、多层衣、多层裙、连衣裙、上装下裤、上装下裙再配围腰等的服装外轮廓,其细节变化比较丰富,我们首先可以从款型中得到一些启发,与当代设计手法结合,将其运用到设计中,如图1(作者:唐雪芮)。巴渝地区少数民族传统服装内部构造的方式较多,从形式来看,各具特色的领型、袖型、袖头、腰线、门襟构造、内部分割线、下摆、口袋、裤腰、裤臀部造型、裤裆、裤腿、裤脚口、细节等元素,都可以被当做设计资源,重点是把这些元素与设计个性、设计理念结合起来,如图2(作者:尹立)中的服装是借鉴传统服装的领型、袖型,经过一定转换设计的女装。

巴渝地区少数民族传统服饰图案与现代服装设计的结合点最多,对传统服饰图案的借鉴,可以是传统服饰图案原始样本的运用,也可以是对传统服饰图案的打散重构、重新组合,根据设计师的设计风格、设计要求而定。重点在于在重新组合的过程中,至少保持传统图案一个单位的结构特点和色彩特点,这样才能保留住传统图案所传递的原生态文化内涵,如图3(作者:廖拉)对传统服饰图案的采集、图4(作者:白薇)和图5(作者:余秋雨)对传统图案的现代运用。

服饰文化论文篇2

论文摘要:本文的主旨是探讨泰雅族的服饰文化,通过泰雅族人的生活文化、纹身文化,独特的衣着文化了解到衣饰对泰雅族而言,并不单纯是穿戴的,而和历史、宗教、生活、环境及风俗习惯都有很大联系。

在辽阔的神州大地上,居住着五十余个民族,各民族的文化都具有鲜明的地区特色和民族传统,而其中最具形象性的即为服饰。服饰是一个民族的文化的象征,也是人民思想意识和精神风貌的体现。

当人类的祖先在地球上站立时,可以说就有了服饰。只不过,那些挂在颈项间的串饰不一定是为了审美,而是有着更郑重的涵义,那就是护佑生命,祈福避邪。尤其在科学尚不发到的原始社会,人们更希望能有一种超越自然的力量,保护着一个部落甚至一个部落的繁衍兴旺。因此,在现在这个以自然回归、绿色、环保为主题的时代,我们只有更深入地了解原住民族的历史文化,才能更准确地把握时代主题,创造服装界新的历史篇章。

一、服饰与文化的关系,我们要关注原住民族的文化

泰雅族,这个在我国台湾宝岛人口九族中为第二多,分布地区最广的民族,拥有着独特的文化历史和服饰历史。一直以来,泰雅族各社之间互相分立,没有施行统一的政治体制,因此各种争议最后都以武力解决。这不只是对异族,对邻近的同族也是如此。所以男子稍大之后,就执枪用刀。猎首时经常随行,以锻炼武艺及胆色。未取得敌人首级着不被认同为真正的泰雅族人,禁止施以种族象征的纹面。取得敌人首级着,还有衣服,手环,臂环等装饰品来表彰勇武。因此,从某种程度上,服饰代表着男人在社会生活中的地位和价值。

二、泰雅族的历史文化

(一)泰雅族的纹面文化

泰雅族生活中最具有特色的服饰应该就是纹面了。纹面文化其来已久,只能由神话传说来推测纹面的起源。其一,兄妹通婚:很久以前,一兄妹从裂缝的大石头中爬出来,长大后也要传宗接代,但妹妹担心哥哥不肯与她成婚,于是用煤炭将脸涂黑,哥哥见后不知道是妹妹,终于结成夫妻。此后,泰雅族的女性婚前必定在脸上刺青。当然,泰雅族的婚姻与其它文明国家一样,男女关系已非原始自由的状态,而是处于完整的婚姻状态。其二,避灾祸:以前泰雅族的年轻女子无故接连死亡,某日一女子梦见祖先告示她:纹面则可避祸。但无人知道什么是纹面,就将衣服上的图纹刺在脸上,果然不再有人死于不明原因,而且泰雅族人变得很长寿。现在泰雅族认为纹面乃祖先的训示,可以避免灾祸,延长寿命。纹面次数越多,颜色越深,花纹越美,死后能越早见到祖先。相传在死后会经过彩虹桥,通过此桥就能到另一个世界,若没有纹面或是生前功绩太少,就只能走桥下,要花较多的时间才能到,若有纹面者,就走桥上,不仅能较快到另一个世界,而且祖先会在桥的另一头等,陪伴你到另一个世界。纹面也是一种纪录泰雅族的宗教信仰和价值观的方式。族中的男子必须学会打猎及猎到人头,才能纹面。而女孩子纹面后,方能学习织布。由此可知纹面代表了泰雅族人的心智成熟及经济自主。泰雅族认为纹面颜色越深,色彩越黑,越显美丽,可见纹面对泰雅族的审美观影响甚大。纹面所需的费用一般无法负担,因此纹面也为财富的象征。

(二)泰雅族的衣饰文化

泰雅族的纹面是特殊而美丽的,它承载着泰雅族的历史,也为泰雅族的衣饰增添了无限的魅力。因为地域的不同,泰雅族的服饰也与别的族饰有所不同。

1、泰雅族的衣服分为长衣,短衣,裙子,披风,胸兜,绑腿,遮阴布等七种。其中兜档的款式男女完全不同,护脚布只有女子使用。此外头部则男子戴帽,妇女用头巾。男女脚上都不穿鞋。泰雅族的衣服,无论在结构上或衣服的种类上,男女的限制都很少,有很多衣服都是男女共享。除了妇女不穿无袖短上衣,遮阴布外,其它似乎都可以和男子共享。裙子本来以女性为主,但男性却又可以穿珠裙。童装形式和成人相同,但尺寸较小,花纹较简单。衣服分夏天和冬天的,但结构上相同,厚薄也一样,只有不同件数的分别,夏季穿较少件,冬季穿较多件。泰雅族的衣着也是随着场合而变化的,工作时,为保护皮肤与保暖,便于工作,男子上身穿无袖的工作服,下围遮阴布。女子下穿粗布白裙。庆典,交际及约会时,为了美观、正式,男女都穿礼服,只是女子穿的裙子以绒线织成的条状花纹为主,男女皆需穿肚兜。出征时,为了行动方便,鼓励士气,男子都穿战服及披肩,头戴熊皮帽。泰雅族人用他们久远的历史造就了他们灿烂的文化,以及他们美丽的衣饰、丰富多彩的生活。 转贴于

2、除衣服之外,泰雅族还有各种佩戴在身上的装饰品,有头环、耳饰、颈饰、胸饰、臂饰、手环、指环、脚饰等等。泰雅族的饰品有男女共享的,男性或女性专用的,特殊资格才能使用的和任何人都可以佩戴的。男人们佩戴的有男压发箍,菌形耳饰,贝钱颈饰,野猪牙臂饰,臂铃贝珠串腰和腿饰。女人戴金属手镯,贝片颈饰,扇形耳饰,梯形耳饰和女压发箍。男女可同用的有:贝珠串发绳,贝珠串腕饰和裸饰。泰雅族的饰品也有深远的历史及文化意义。泰雅族是以狩猎及猎首来衡量男人在社会上的价值,因此许多男人的饰品是以猎物的器官来制成,如兽牙,毛皮,拥有此类的饰品除了代表功绩,也显示对社会的贡献。据说,泰雅族的一种耳饰,也和传说中耕作的起源有关。古时粮食之携带极为方便。将数粒小米装入穿耳作为装饰的细竹管中携带即可。某处某头目于耳上穿洞,戴上竹管,且常将小米数粒放入空管内携带。大家起而效行,在耳朵上戴竹管,并将小米放入其中。后来,将小米粒放入竹管之风虽已绝,但却变为耳饰传至今日。即现在的耳管。

泰雅族没有具体的钱币制度的,他们采用物物交换的方式,以贝壳制成的衣服饰品,被视为是最贵重的东西,聘金就时常以若干件珠衣,珠裙来计算,如想成为巫医,拜师前也须付给师父一件珠衣。

三、泰雅族的织缝文化

泰雅族的妇女早已懂得织缝之术。她们用自制的麻线或用麻线交换得来的棉线及毛线混合着织布,并且用麻布及交换得来的棉布制作衣服,不过泰雅族只有称为“薯榔”的茶褐色染料,没有红、蓝、黄、黑等色料。所以这些有颜色的布都是交换得来的,或是以交换得到的毛线混合织成。因此,泰雅族的衣服颜色有素色的,也有由各种色彩编织的花样。衣服上的织纹记载着泰雅族的历史,泰雅族人的生活方式和宗教信仰,有的织纹形状如同彩虹,和纹面一样代表宗教信仰中的彩虹桥,通过此桥就能和已经过逝的祖先见面;有如同眼睛一般的织纹,透露出泰雅族人对祖先的崇敬;臼米形状的织纹则代表小米在农业、饮食及祭祀上的重要性;还有鸟爪的织纹,代表泰雅族十分尊敬的一种鸟(sileq),此鸟是智能的象征,也是卜卦的依据;道路形状的织纹,则显示以烧垦方式的族人必须时常迁移的历史。

服饰文化论文篇3

关键词:道教;传统服饰;文化;图案

服饰排在“衣食住行”的第一位,可见我们的老祖宗就意识到以衣蔽体是人类文明区别于动物的鲜明标志,它承载了不同民族、不同朝代的历史文化。图案作为服饰的重要组成部分,更是民族和历史的镜子,千姿百态,形成了我国独特的服饰图案文化。服饰图案研究与文化研究相辅相成,二者相互渗透,作为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宗教,对于我国传统服饰图案的演变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

我国目前的宗教体系按照起源可分为外源性宗教和内源性宗教,这其中道教可谓是最为正宗的华夏文明的载体。先秦时期,中原地区独特的地理优势和农耕文明的发达,促使周围各族文化向其汇聚,经过千年的历史文化积淀,首先形成了道教的原型——儒道的文化模式。以汉朝为代表的众位皇家统治者们把其奉为正统文化,以至于后来传入我国的佛教和伊斯兰教在传播过程中都会受到本土道教的影响,通过对道教的追根溯源,发现道教是所有中对我国传统服饰文化影响最为深刻的,以下将从道教的吉祥图案和道教色彩等几个方面进行论述:

一 道教与传统服饰的关系

阴阳、八卦可谓是道教最具代表性的灵魂标志,它是中华民族祖先的世界观和宇宙观的凝炼,代表了我国先民对于世界万物的生成的领悟,同时在道教的不断发展过程中吸收和结合了许多民间智慧和其他的精华,因此是我国宗教集大成者。大多数人认为道教是神秘的,有些人甚至认为道教有着超自然的能力,这都是现代人对于道教的误解。而在传统服饰领域,道教与服饰图案的发展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尤其是一些少数民族地区的服饰图案演变史就是道教发展史的真实写照。

以道教最为盛行的汉代为例,上到皇家内院下到平民百姓,阴阳五行和仙道思想风靡一时,皇帝花费大量人力物力求长生不老之术。阴阳五行,即金木水火土是道教最具象征意义的主体部分。出土的汉代文物中,较具有代表性的图案是凤纹,龙凤是中国的图腾,这一时期的凤纹中头、颈、背、胸、爪分别代表了五行,意义深刻,是汉代祖先寓图喻义的代表性图案,被广泛的认可,成为人们寄托信仰和希望的工具。

二 道教吉祥图案对传统服饰的影响

龙凤纹样是五千年华夏文明里形成的中华审美模式下的必然产物,它是贯穿于中华文化始终的中和智慧的产物,其基础同样是儒道所建立的阴阳五行和中庸之道,集多种智慧于一身经多年锤炼形成,为此,我们认定促使龙凤纹样形成的正是积淀了华夏文化的道教观念。龙凤,本是不存在的事物,而道家思想正是这种利用“中和”思想将看似矛盾或者对立的因素相互融合渗透,使之形成新的事物,于是融合了“鹿角、驼头、蛇躯、鹰爪”既能腾云又能入水的龙的图案诞生了,它并不是一个神灵鬼怪,而是一个栩栩如生、生机勃勃的新形象。

《尔雅·翼》中将龙的形象表述为:角似鹿、头似驼、眼似鬼、项似蛇、腹似屡、鳞似鱼、爪似鹰、掌似虎、耳似牛。看似平常的动物,组合在一起却具有了王者之气,成为了历代帝王的专有标志,在皇帝及其家族的服饰、日常用品中多次出现。早在新时期时代,龙的图样就作为氏族图腾,成为保佑早期氏族部落的神灵标志。纵观服饰纹样演变的历史,龙纹形象一直作为重要的组成部分没有离开过历史进程,经过发展变化,广泛应用于建筑、染织、日用品等领域。在服饰纹样中,龙纹充分体现了其气势磅破的精神内涵,与云纹和其他兽纹配合在一起运用,体现了皇帝及其家族的专属特权。而如今,龙纹飞下神坛,走入寻常百姓家,成为人人都可以使用的吉祥图案,在国际上也更加成为中华民族的代表。

凤纹的产生和发展与龙纹相似的,不同的是,凤纹在早期作为氏族图腾出现的时候并不是许多动物的组合体,而是某一鸟类的实物摹本。汉代瓦当上著名的四神纹,又称四灵纹,包含青龙、白虎、朱雀、玄武,其中朱雀即凤纹。据史料记载,“凤具五行,……风头上青,故曰载仁也,……风颈白,故曰绥义也……凤背为赤,曰负礼也,……凤胸黑,故曰白智也,……凤足下黄,故曰蹈信也”,充分说明了凤纹也与龙纹一样,其形象也是道教五行思想的反映。在唐末宋初,关于凤纹的说法:“鸡头、蛇颈、燕颁、龟背、鱼尾,五彩色”也在色彩方面对于其体现的五行思想进行了很好的补充说明。凤纹在服饰上的应用主要集中体现在古代帝王的妃嫔中,例如皇后的服饰被称为凤袍和凤冠,在形式和色彩上都是应用了凤纹图样,这是因为凤纹本身体现的雌性特征,而龙纹更多的体现的是雄性特征,二者结合在一起使用时,又形成了“龙凤呈祥”的图案,也成为人们寄予爱情永恒的图样。

三 道教五行色对传统服饰的影响

传统服饰的图案由图样和色彩两部分综合构成,二者缺一不可,色彩也同样具有符号的寓意。色彩的图案往往少了生机,想象黑白色调的龙纹还能那么栩栩如生吗?通过改变色彩是改变设计的最为快捷的手段和方法早已被现代的设计师们所利用。作为道教思想核心的五行同样也可以用色彩来表达和传递,纵观我国传统服饰图案演变史,五行一直作为主要支点贯穿其中。应用五行色彩最早可以追溯至新时期时代晚期,《尚书·黄樱》中这样写道:“以五彩章施于五色,作服”说明这一时期先民们就在五行思想的支配下用染过色的织物制作衣服。

具体来说,五行色彩体系即我们目前所采用的色立体中的“青、红、皂、白、黄”,皂即黑,其中青代表木、红代表火、皂代表水、白代表金、黄代表土,这五种颜色被称为正色。龙纹被看做是帝王专属,同样黄色也被认为是最尊贵的颜色,只有在皇帝的服饰上才能运用,按照等级也可以将黄色分为多个层次。其他四种颜色青红皂白分别又可代表四个方位:东南北西,又可代表四个季节:春夏冬秋。道教的五色体系从秦汉时期就开始支配中国的服饰色彩应用制度,这一点在少数民族服饰中尤为明显。中国古代往往将少数民族,尤其是那些骁勇善战而又地理位置上又接壤中原的少数民族成为“蛮夷”,在《晋书·四夷》中记载:“人皆课露徒跌,以黑为美”,黑即是道教五行中水的代表,这一少数民族的服饰大都以黑色作为衬底,用色彩艳丽的彩线进行刺绣图案、用画布拼接图案。彝族无论男女老少仍然保留着服装都以黑色为主的传统,黑色所体现出的庄重和深沉以及那样一份神秘色彩,让这个以黑为美的民族成为拥有自己独特服饰特色的古老民族。

从以上对道教吉祥图案和色彩和传统服饰的研究中,无论是中原地区的传统服饰还是少数民族的传统服饰,道教文化无一不渗透其中,道教模式自服饰及服装配件中反复的应用着,尤其是本土民族和大部分民族都能从道教文化和道教艺术中得到借鉴,我么也从各民族的服饰中发现其深层次的道家文化内核。由此可见,道家文化为代表的华夏五千年文明在历史长河中不断发展壮大,不断自身完善,成为影响民族精神和物质双方面的文化基石。从道教对传统服饰的影响我们不难看出,我国祖先所坚守的华夏文明史值得我们深挖和发扬的,正是因为的多样性,才造就了文化和艺术的多样性。从新石器时期形成的儒道文化对于传统服饰图案发展的影响和作用是不可替代的,是整个华夏服饰图案文化的灵魂,研究服饰图案的发展离不开道教文化的支撑,找寻到服饰文化发展的基本脉络,才是研究服饰图案发展的灵魂所在。

参考文献

[1]南怀瑾. 中国道教发展史略[M]. 复旦大学出版社. 2007.06.

[2]视频纪录片 中国道教文化与艺术(来源网络:优酷网)

服饰文化论文篇4

【论文摘要】旗袍在中国已有百来年历史,一直被视为中华民族服饰的典型代表,如今改良后的旗袍更是走向世界,成为时尚的领军人物和东方璀璨的明珠。本文从旗袍的起源与发展,旗袍的神秘魅力,旗袍穿着要领,旗袍赋予的文化内涵以及当今旗袍的时代精神与意义等几个方面论述旗袍的韵律与妩媚。

当今社会,女性在事业、工作上与男性平分秋色,共同承担经济建设的重任,女强人不乏其人,由于女性自身的身段优势,现代女性除具备较强的工作能力之外,还应具备良好的形象与气质,其中服饰是一个很重要的部分,俗话说“三分相貌,七分打扮”,“人靠衣装,美靠靓妆”。女性服饰除了上班着职业装、正装之外,在正式场合、晚宴、举行盛大活动时,还可着旗袍展示其迷人的风采。特别是礼仪小姐,身着旗袍款款地走出国门,走向世界,以其独特的东方魅力吸引无数的目光。

一、旗袍的起源与发展

旗袍始于清代,清太祖努尔哈赤统帅千军万马,驰骋疆场,统一了女真族各部。设立了清军中的红、蓝、黄、自四正旗。入关后又增添镶黄、镶红、镶蓝、镶白四镶旗,以此来区分、统驭所属军民,称做“八旗”。八旗所属臣民习惯穿长袍,是满族的土著服装,故此而得名为“旗袍”。旗袍是满族妇女传统服饰工艺品,又是满族男女老少一年四季都穿着的服饰,裁剪很简单,四片裁制,衣衩较长,主要特征有右衽大襟,饰以各式袢扣,直腰身,袍身宽大,“元宝领”用得十分普遍,领高盖住腮帮甚至碰到耳,袍身上多绣以各色花纹,领、袖、襟都有多重宽大的滚边。…满族贵族妇女的旗袍,面料多为绸缎,图案大都是吉祥纹饰,走起路来像是“风摆荷叶”。到2O世纪2O年代,旗袍就从清代满族妇女服装中脱胎而出,满汉女子服饰不断融合为一,并吸收了西洋服装式样改进而定型的。当初的旗袍样式,袖口收紧,滚边减窄,纹样刺绣稍作简略,衣身略短。到2O年代末,受西方裙装的影响,旗袍的样式有了明显的改变,如缩短长度、收紧腰身等等,使旗袍变为收腰合体曲线式,展现了女性的凹凸特征,具备了现代女装的基本特征和流行基础。

进入三、四十年代后,旗袍造型完美成熟,全世界家喻户晓,堪称经典之作,是旗袍的顶峰时期。这时的旗袍采用高立领、吸腰、短袖、纽襻、斜襟、高开衩,袍子忽短忽长,剪裁和造型学习了西裙特点,线条更流畅,使旗袍更加合身,展露女性玲珑突兀的优美体态。”面料上,纱、绉、绸、缎、花呢、棉布等都在应用。

1949年解放前夕,旗袍已经相当普遍,每位女性基本上都会有一两件,成为城市妇女的日常便装。但新中国建立后,妇女穿衣服鄙弃穿红戴绿,鄙弃小资情调。她们象解放区那样,穿着朴素的军装、列宁装,把对美的追求投身到极大的工作热情之中。于是,旗袍所蕴含的悠闲、舒适、柔曼的大家闺秀形象,已失去了其生存的意义。

1956年,据说苏联的某领导人到中国访问时提出,中国人的服装要体现新中国欣欣向荣的新面貌,于是,我们国家提出口号“人人穿花衣裳”,于是旗袍便一显身手,但此时的旗袍不妖也不媚,不柔也不刚,增添了一种朴素、自然、健康的内涵,强调实用、大方的原则。尔后服装设计师对中国的旗袍一直不断地进行改良,使这种民族服装既具有东方特色,又符合世界时装的流行趋势,具有优雅、贤淑气质的旗袍,已经成为中华民族的象征,得到了国际的公认。

二、旗袍的独具魅力

(一)旗袍的婉约美

旗袍穿在女性身上,体现婀娜多姿的身段,加上袍裙包裹在身上,步子迈不大,只能小碎步走,配上优雅的手势,扭动的腰肢,款款的前行,女性的柔美就表露无遗。就象水蛇舞动,柳枝飘过,古典妇女的婉约、清丽、内敛,实在精辟。外柔内刚也好,外刚内柔亦罢,都说女人是水做的,柔这一字是女人的专利,怎么着也要在骨子里透出那么一丝丝的柔,才为之精品。而旗袍实在是女性用来表现女人味的绝佳武器,或清纯或娇俏,或古典或性感,或大家风范或小鸟依人,或时代感十足或柔情似水,总之,旗袍的美有目共睹,令人叫绝。

(二)旗袍的曲线美

着旗袍要求女性凹凸有致,该凸则凸,该凹则凹,太胖与太瘦都不适合穿旗袍,它特别适合东方女子的身材。因为东方女子身材娇小,比起欧美妇女肥臀粗腰,要玲珑精致得多。水桶腰、肥屁股,断然穿不出旗袍的风韵来的。看过外国女子穿旗袍,或是肩膀过宽显膀,或是手臂太粗显壮,又或是腿太长显得突兀,总之不尽完美,感觉不到旗袍特有的美感。《苟子·君道篇》日“楚庄王好细腰,故朝有饿人”,汉人喜欢细腰曲折如此可见。娇细婀娜的女性,窈窕淑女,长期以来一直成为男权社会的审美倾向。直到唐代转而喜欢丰腴满满,“太液芙蓉未央柳,芙蓉如面柳如烟”。而旗袍含有此两种遗风,使得女子更加窈窕抢眼、曲线玲珑。旗袍的特点是上紧下松,这样的设计正好显现了东方女人的体态美,又巧妙地掩饰了东方女子体型上的不足。高而紧的立领,突出了中国女子精致的面庞,纤细的脖颈。而腰身处贴身的线条恰好隐藏了东方人稍窄的肩膀又突出了东方女人特有的圆润。

(三)旗袍的含蓄美

旗袍的高衩,伴随着轻盈的步履,摇曳生姿,若隐若现,有时露出女性优美的大腿,有时又象裹了一层绸缎,飘飘渺渺,通过未知使人产生各种奇妙的想象,东方的含蓄、内敛发挥得极致,处处显得精致、典雅、温柔、飘逸,越发显得神秘与高贵。旗袍看似密实,包裹着本应包裹的,但它又是最性感的,不经意地展现了所有能展示的。蜻蜒形的盘扣,像一把把小锁,锁住了身体上的几处,仿佛在庄重地告知异性:这里是,但却又明明白白地显示着它独特的韵致,无时不透露出女子身体的楚楚动人。

三、旗袍穿着要领

旗袍穿着既要光鲜亮眼,又要得体大方。服装不能脱离人体而孤立存在,旗袍也一样。女性的头、颈、肩、臂、胸、腰、臀、?腿以及手足,构成众多曲线巧妙结合的完美整体。旗袍的审美,从头谈起。

首先脖子要细长,高立领衬长脖子,有一种娉婷的美感。其次肩膀要园溜,宽肩阔背穿旗袍会显得雄壮、伟岸,有了阳刚却缺少柔美,这是旗袍的大忌。胸部大小要合适,太凸与太平都不适宜,骨感是穿不出旗袍的味道来的。再次,腰身要细,腰身太粗的人穿旗袍不美观,小肚腩厚脂肪是会影响旗袍的视觉美的。臀部要稍丰满,略微有点翘才显得女性的曲线美。还有,身高个头要适中,1.60~1.70米最合适。过高过矮都会破坏旗袍的整体美及风韵。

(一)职业旗袍穿着要领

职业旗袍是指职业女性上班时所穿的旗袍。它开衩不宜过高,一般在膝盖往上23厘米左右。花色适宜端庄素雅一些,选用小花、素格、细条丝绸制做的旗袍,可表现出温柔、稳重的风格。旗袍面料夏季可用棉布、丝绸、麻纱等做面料,秋冬季可采用锦丝绒、五彩缎制作。配饰不宜过多过艳。

(二)社交旗袍穿着要领

社交旗袍花色可选精致亮丽的图案,以装饰感极强的局部设计来突出高贵优雅的特色,如闪闪发光的亮片,特别适合晚宴穿着。高贵的旗袍最好选用织锦缎、古香缎、金玉缎、绉缎、乔其立绒、金丝绒等等,夏季适宜选用真丝双绉、绢纺、电力纺、杭罗等真丝织品。因丝织品质地柔软、轻盈不粘身、舒适透凉。春秋季适宜新型的混纺棉加丝、蕾丝为佳。这些高级面料制做的的旗袍能充分表现东方女性体型美、点线突出,丰韵而柔媚,华贵而高雅,如果在胸、领、襟稍加点缀装饰,采用雕绣、拼绣、镶嵌、打结造花等特殊工艺加强古典味道,更为光彩夺目。最佳的旗袍长度是达到穿着者的脚背,而开衩的高度,一般可在大腿高、中部以下。

社交旗袍的穿着与各种佩饰搭配十分讲究,遵循和谐美观雍容华贵的原则。精致、养眼的配饰能锦上添花,适当佩戴金、银、珍珠、玛瑙等精致的项链,耳坠,胸花等。不论价格多高、品质精良、做工精细的旗袍,如果忽视了配饰,将会变得平淡无奇。珍珠项链、玉镯是旗袍的传统伴侣,但最新的伙伴是小巧而璀璨的名表,和怀旧的旗袍撞击出时代感极强的火花。裘皮大衣、毛呢大衣、短小西装、开襟小毛衣和各种披肩可与旗袍配套穿着。

另外,鞋子宜穿与旗袍颜色相同或相近的高跟或半高跟皮鞋,亦可配穿面料高级、制作考究的绣花坡跟布鞋。

(三)礼仪小姐旗袍穿着要领

礼仪小姐的旗袍,最好选用单一的颜色,红色、黄色、紫色、金色、绿色等,面料以典雅华丽、柔滑挺括的织锦缎、古香缎和金丝缎等各种缎和丝绒类为上乘。同时,还要配以:

头发:适宜盘个发髻,显得精神:或是烫发,可以做成各种发型,头发的造型能弥补脸型的缺陷,让发型、脸型、旗袍起到协调的效果。化妆:礼仪小姐穿旗袍,一定要化妆,带着彩妆,显得妩媚动人。

配饰:常见的项链与耳环搭配,有穗型、纽扣型、垂坠式、环绕式等,当选择短而紧凑的项链时,佩带垂坠式的摇摆流动的耳环会显得活泼有生气。当选择长而垂坠的项链时,则适合纽扣型的耳饰会让人感觉有平衡感。另外要注意耳环的形状不应与脸型“雷同”,即圆脸型不应戴圆耳环,长脸型不宜戴长耳环,方脸型不应戴方耳环。不然会使自己的脸型被强化得走样。

鞋子:适宜穿中、高跟鞋,不仅能起到增高的作用,而且能起到收腹、挺胸、抬头、直腰,达到健美和曲线美的效果。走姿:上身挺直,双肩平稳,目光平视,下颌微收,面带微笑。挺胸、收腹,使身体略微上提。手臂伸直放松,手指自然弯曲,或自然交叉放于小腹前,双臂自然摆动。轻柔步履自然,尽显女性风采。

四、旗袍赋予的文化内涵与时代精神

辛亥革命后,时装流行的中心由苏州、扬州转至上海。上海是妇女寻求解放的前沿阵地,掀起了女权运动浪潮,寻求解放的社会大气候荡涤着服饰妆扮上的陈规陋习,趋向于简洁,大方,色调力求淡雅,注重体现女性的自然美和健康美。当时上海的女学生作为知识女性代表,成为社会的理想化身,她们年轻、时尚,是旗袍流行的先驱者以至社会各行各业、都市名媛、时尚人物纷纷效仿女学生打扮。当时学生女装流行上衣下裙式,上衣有衫、袄、背心,样式有对襟、琵琶襟、一字襟、大襟、直襟、斜襟等变化。领、袖、襟、摆多镶嵌滚花边或刺绣纹样,衣摆有方有圆、宽瘦长短的变化也较多。随着“五四”运动推向高潮,新文化运动如火如荼开展,进一步唤醒人们对美的渴望,提出自由、进步、民主的口号。与此同时,上海服饰首当其冲,走在时代前列,追求服饰的新潮时髦、改良与解放,成为当时的风气。领子忽高忽矮,腰身裁剪合贴,无袖短袖,开衩的高矮,使旗袍彻底摆脱了老面孔,改变了中国妇女长期以来束胸宽袍裹臂的旧貌,让女性体态美和曲线美充分展示出来,把历来饱受封建时代压制的女性置于服饰艺术的浪尖上,同时非常明确地提出对于禁欲主义的一种反抗,为女性解放立了汗马功劳。

近年来,我们的旗袍深受国际时装界的青睐,无袖、收腰、高开衩、超短、低胸、裸背等各种形式变化无穷。珠片、亮片、闪光、刺绣、绲边、织物印花、扎染等工艺装饰大放异彩,颜色浓烈、亮丽、跳跃、浓重、柔和、不对称,大胆突破了旗袍原有模式,融入了时代创新精神,注入了时代的血液,赋予了青春的活力,用一种崭新的观念,抒发着一种崭新的情怀,展现了东方神韵之美。中国模特小姐选秀比赛,一般都有旗袍礼服表演。歌星影星,也纷纷穿上旗袍秀一秀和窈窕的身段,美女巩俐连续几年穿着旗袍式的礼服出席国际影展,衬托出丰满的身姿;刘嘉玲也在旗袍中演绎国际名牌大腕的豪华风韵;章子仪在穿腻肚兜之后,也开始做冷艳的旗袍造型;万人迷陈好穿旗袍风情万种,女人味十足;赵雅之把旗袍穿到极致;赵薇扎着两根大辫子演绎清纯的女学生,一大批明星竟相争奇斗妍,来一场旗袍PK秀。2004年,在雅典奥运会闭幕式上,中国作为下一届举办国,要表演一个节目。中方代表团派出的是——l4名中国女孩,身穿改良的短旗袍,红底白色大牡丹花为图案的传统花色,用传统的琵琶、二胡等民族乐器共同演奏了中国乐曲《茉莉花》——浓郁的“中国味道”,把“中国风”吹向全世界,东方的魅力显示她独到的韵味,全世界眼睛~亮,为之惊叹、羡慕。

在2008年奥运会上,我们的礼仪小姐身着五色传统礼服,既有时代气息,又有中国传统文化的元素,实在是相得益彰,绝美无比。你看粉红色系列的“粉宝花”,用传统盘金绣工艺制作的宝相花图案腰饰,分割出完美的人体比例。清新淡雅的“玉脂白”系列,彩绣腰封和玉佩的设计,是中国玉文化的反映又是对传统旗袍设计的一次创新。绿色与牙白色丝绸面料的完美搭配,突出了中国女性内敛、含蓄的气质。自然和谐的“国槐绿”系列,洋溢着朝气蓬勃的生命力和郁郁葱葱的环境,体现了人与自然和谐共处的美好愿望及坚守“绿色奥运”的决心。立体银线绣制的吉祥牡丹与卷曲花纹,更显女性娜多姿、柔美曲线的身段和东方女性的恬静气质。温润典雅的“蓝牡丹”系列,中式的立领配以西式的肩部设计尽现中国女性落落大方的高贵气质。图案选用江山海牙纹、牡丹花纹,是中国传统文化中最有代表性的吉祥纹样,蕴含了浓郁的中国特色和民族风情还有典雅端庄的“青花瓷”系列,一看就知道设计理念取材于世界闻名的中国青花瓷器。白底蓝花,传统乱针绣形象逼真地再现了青花瓷的晕染效果。“这不仅是奥运精神的风采,更是中国传统服饰走向世界得到肯定的展示。

旗袍不仅深受国人青睐,现在旗袍已经作为最能衬托中国女性身材和气质的中国时装代表。国外,还有不少设计大师以旗袍为灵感,推出了有国际风味的旗袍,是中国旗袍与欧洲晚礼服联姻的产物。

五、结语

服饰文化论文篇5

    关键词:中国传统文化元素;服饰;体现

    1前言所谓的中国传统元素应该就是让人们看到后马上会联想到“传统中国”,看上去就知道是从中国文化中脱胎出来的东西。中国传统文化元素之所以经久不衰,其中重要的一点就是中国的许多传统文化都蕴含在服饰里,其中最具代表性的是儒家思想。它的核心是中庸、和谐、内敛。这些传统文化都可以在服装上得以充分的体现。比如服饰里渐变过渡的中间色,它给人的感觉是温文尔雅,宁静致远,这就是一种代表中国传统文化的很好的风格;宽袍大袖也是从汉代服饰发展而来的一种服装样式;还有丝绸的材质等等。东方和西方的服饰对比起来就好像西方人更强调竞争、中国的传统则是讲究平和的,如放风筝、太极等,讲究的是自我完善的过程,是一种内在的修行。中国传统元素是一种神韵,不是一件旗袍、大灯笼袖或者某种色彩可以诠释的[1]。

    2中国传统文化元素在服饰中的体现无论是哪种形式的服装必然包含着三个元素,那就是面料、色彩和款式。不同年龄或不同身份地位和消费水平的人对这三个服饰里的重要元素都有着不同的需求,根据季节的变化还有科技、工艺水平的不断发展,服装的面料、色彩和款式也都在不断地改进和更新,所以这三个重要因素足以让服饰千变万化,来适应各种人群对中式服装的不同需要。中国传统元素在服装里可以体现在这三方面的任意一点上。

    2.1面料。总体来讲,中式传统服装的面料选择十分广泛,但其中有些面料却是中国独有的或是最先运用在服饰中的。例如大麻被称为汉麻;苎麻,被称为中国草;丝绸也是我国特有的面料。而棉布最早则是从印度引进的。其他的面料包括绫、罗、绢、绮、绵、纨等。我们看到在出土的西周时的织物中,麻织品的精细程度甚至可与丝织物相媲美。由此可以看出,中式的服装不仅仅是单纯的从形制和款式上同其他民族其他国家的服装有所区别,而且在服装的面料上也颇有特色。也正是因为这些独特的服装面料使中式服装增色不少。

服饰文化论文篇6

1.1风格呈现出不同地域特点的丰富性

在新疆居住着46个少数民族。由于各民族所处的历史文化背景、自然环境和经济发展状况各有不同,因此各族人民的服饰也各具特色,异彩纷呈。如维吾尔族服饰绚丽多彩、哈萨克族服饰华丽粗犷、蒙古族服饰潇洒飘逸、塔吉克族服饰英姿飒爽、柯尔克孜族服饰华贵艳丽以及回族服饰庄重秀丽等,各民族服饰具有浓郁的民族衣饰风韵。新疆各民族的传统服饰不仅在风格上各有不同,就是在面料和色彩的选择、图案的设计等方面也各有讲究,即使是同一民族,也因生活环境和经济条件等的不同,而在服饰上体现出差异性。拿维吾尔族日常喜爱的花帽来说,吐鲁番花帽色彩艳丽;伊犁花帽造型上体现出扁浅圆巧等特点,配以简单纹样,以突出线纹的流动感;库车花帽选择优质的丝绒作面料,配上色彩各异的丝绒编织纹样,再结合图案结构等因素,形成了韵味独特的特点;喀什男性的花帽黑底上配以白花纹,色差上形成强烈对比,棱角突出,体现出较强的立体感。新疆丰富独特的民族服饰文化体现出鲜明的地域性特点。

1.2审美情趣呈现出多样性

一个民族的服饰不仅是本民族传统文化的延续,更是一个民族审美取向的表现。色泽艳丽、修饰精美、舒展大方的新疆少数民族服饰,展示了新疆各族人民较高的审美观念。色彩是服饰的灵魂,它不仅能反映出一个民族的审美心理,而且能反映出该民族深厚的文化底蕴。新疆少数民族大多喜欢艳丽夺目的色彩,这跟当地色彩单一的自然环境形成强烈的反差。如维吾尔族在服饰上喜欢选择绚丽悦目、对比强烈的颜色;哈萨克族崇尚白色、蓝色,喜爱红色和绿色;塔吉克族喜欢红色、金黄、紫色等。在新疆少数民族的色彩观里,不同的颜色有其不同的象征意义,如维吾尔族认为,白色是幸福、善意、纯洁的象征;蓝色是吉利、福气和神性的象征;红色是胜利、幸福和快乐的象征;黄色是忧郁和苦恼的象征;绿色是生命、和平和富饶的象征;黑色和其他冷色都被视为凶色,有时黑色也常以高贵和神秘的象征意义出现。除色彩绚丽之外,新疆少数民族服饰的图案多以身边常见事物为主,且线条简洁明快。如游牧民族服饰图案以动物和花草为主,绿洲民族则以各种花卉、枝、叶图案等为纹样。此外,新疆少数民族服饰的制作工艺水平也令人赞叹。如维吾尔族女性仅在绣制花帽时就采用平绣、刺绣、花绣等多种技巧,同时配以刺、扎、串、盘等多种方法,其制作工艺之复杂可窥一斑。这些艳丽的色彩和简洁的图案配以复杂多样的工艺技巧,更增添了新疆少数民族传统服饰的审美情趣,使之更富观赏性和收藏价值。

1.3跟服饰有关的元素与活动呈现出浓厚的宗教色彩

新疆是多种宗教并存的地方,少数民族大都信仰宗教,有的民族为全民信仰一种宗教。如维吾尔族、哈萨克族、回族等就是全民信仰伊斯兰教。宗教在很大程度上影响甚至决定着信徒的思想意识、行为规范,深深地渗进民族文化和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宗教文化影响和制约着服饰文化。主要表现在:

1.3.1服饰图案的设计

伊斯兰教禁忌偶像崇拜,人或动物的造型描绘在衣服和建筑物等上面是不被允许的。他们通过以自然物象为内容的图案艺术创作表达对美的追求。加上新疆少数民族早期信奉的原始宗教对大自然的敬畏和崇拜,因此以大自然物象为内容的图案成为新疆少数民族艺术创作的主流。以各种花卉和生活43器物为图案纹样,并以各种规则的或不规则的几何图形装点着各自的服饰,无不展示着独具伊斯兰浓郁风格的新疆少数民族服饰之美。

1.3.2服饰色彩的运用

新疆少数民族传统服饰的色彩也透露着宗教的痕迹。由新疆维吾尔族独创的,最受维吾尔族女性青睐的裙料“艾得莱斯”绸,其色彩以黑、蓝、红、绿、白为主,这与维吾尔族先民早期信奉萨满教有关。回族崇尚白色,是因为他们除了认为白色是洁净之色以外,还因为《古兰经》中说过白色最美,因此回族服饰最大特点是一顶白帽和一身白衣。

1.3.3穿戴习俗的选择

新疆少数民族传统服饰除了在图案和色彩上透露出宗教对它的影响以外,在穿戴习俗上也表现出浓烈的宗教色彩。新疆维吾尔族戴帽习俗源于伊斯兰教礼仪。伊斯兰教礼仪认为,在室外,不遮盖头部,是对老天的亵渎。这种宗教礼仪世代承袭,久而久之就成了维吾尔族的一种服饰习惯。维吾尔族妇女除喜戴小花帽外,还戴面纱或盖头,这也源于伊斯兰教礼仪。按照伊斯兰教规,妇女除手脚外,全身包括头发在内为“羞体”,除亲生父母和丈夫外,不能让任何男子看见,出外必须戴面纱或盖头。现在,维吾尔族妇女戴面纱或盖头的已不多见,一般受宗教影响较深或宗教人士家庭的妇女多戴面纱或盖头。这些特点使新疆少数民族服饰文化不同于其他地区,使其更具魅力。因此,保护传承新疆少数民族服饰文化就显得更为必要。

2影响新疆少数民族服饰文化保护传承的因素

目前,新疆少数民族服饰文化的保护现状是:边远地区比发展较快地区保护得好,农村比城市保护得好,年纪大的更愿意坚守本民族的服饰文化。但随着新疆现代化和城市化进程的加快,新疆民族传统服饰文化将面临消亡、失传或自生自灭的危险,如不加以保护,新疆少数民族传统服饰文化命运堪忧。主要表现在:

2.1文化保护政策不完善不利于新疆少数民族服饰文化的保护传承

新疆少数民族服饰文化保护主要依赖于新疆的民族文化政策,而在新疆文化产业化进程中,当前的民族文化政策更多地是考虑文化带来的经济效益,而忽略了文化自身的社会效益,尤其忽略了对保护传承服饰文化起着关键作用的传承人的利益。在新疆民族文化政策中,对传承人的保护主要体现在利益分配上,更多的是体现在对传承人的经济利益分配上,即对他所从事的经济活动进行分配,但在分配过程中并没有体现出传承人自身的文化价值,而传承人自身的文化价值才是其最宝贵的财富。同时在制订民族文化政策时,传承人的参与力度也不够大。忽视传承人在保护传承民族文化中的核心地位将不利于激发传承人保护传承民族文化的积极性,对保护传承新疆少数民族服饰文化也是不利的。

2.2审美观念的变化影响着新疆少数民族服饰文化的保护传承

在互联网飞速发展、各种文化高度融合的今天,人们求变的心理越来越强,对服饰丰富性的要求也与日俱增。各族人民通过外出学习、交流和打工,与外界文化发生了广泛的接触,对进入本地区的多元文化也不再采取抵制的态度,而逐渐把接受外来文化变成一种自觉行为。相应的在衣着习惯方面也吸纳了外来方式,改民族服装为西装或现代装。我们在和田洛浦县和喀什克州各进行了为期一周的调研,在调研中我们发现,30岁以下的年轻人在这方面表现尤为突出,50岁以上的年长者大多仍保留穿戴民族服装的习惯。如维吾尔族占总人口98%的和田洛浦县(2007年和田地区人口普查数据),日常穿维吾尔族服装的人近30%。作为全国唯一以柯尔克孜族为主体民族的自治州克州,穿柯尔克孜族服装的人尚不足20%。总之,随着新疆政治、经济、思想、文化及社会层面发生翻天覆地的变化,“传承保护的文化氛围已经消失了,传承保护的社会氛围已经变异了,传承保护的受众群体已经难于容纳他们”。

2.3后继乏人制约着新疆少数民族传统服饰文化的保护传承

随着西部大开发的推进,人们求富心理越来越强,为摆脱困境,新一代民族青年纷纷外出务工。而这些传承保护民族传统服饰文化的后继者若远离保护传承民族服饰文化的土壤,将不利于民族服饰文化的保护与传承。部分长期在发达地区生活的少数民族,由于受到现代城市多元文化的影响,即使在节假日,也很少穿反映本民族传统文化的服饰。即使对身处新疆地区的年轻人来说,由于受到通过电视、网络等媒体带来的外来文化的严重冲击,他们对本民族传统服饰文化也缺少相应的重视,这也不利于民族传统服饰文化的保护传承。快节奏的生活使新一代民族青年不愿呆在家乡学习传统民族服饰技艺,而那些拥有民族传统服饰技艺的传承人又不可避免地逐渐老去,民族传统服饰文化终将因后继乏人而面临消亡的危险。

2.4资金不足阻碍了新疆少数民族服饰文化的传承发展

新疆少数民族传统服饰文化的传承发展是以经济发展为保障的,但新疆的经济发展状况却不容乐观。新疆是我国西北地区少数民族聚居的大省,有丰厚的民族文化资源,但由于地处边远地区,经济发展以传统农牧业为主,产业结构不合理,经济发展水平低,新疆地方政府很难拿出更多资金保护传承民族传统服饰文化。加上民营经济不发达,很多民营企业也很难拿出更多资金用于保护传承民族传统服饰文化。新疆落后的经济发展水平导致当地居民的生活水平低下,百姓们天天为生存四处奔波,使他们没有时间也没有财力保护传承新疆的少数民族传统服饰文化。

3新疆少数民族服饰文化保护传承的对策与措施

文化产业既是国家软实力的体现,又是当今世界各国最强劲的经济增长点。从党中央十五届五中全会“文化产业”概念的提出,到十三中全会“推动文化产业健康发展”战略目标的制定,文化产业在我国经济发展中的地位日益突显。新疆少数民族传统服饰文化是新疆文化产业发展的文化基础之一,保护传承新疆少数民族传统服饰文化直接关系到新疆文化产业的可持续发展。新疆的服饰文化产业资源丰富,但其保护传承现状不容乐观。在现代化进程中,结合新疆传统服饰文化保护现状和经济发展实际,探究保护传承新疆少数民族传统服饰文化的对策,可以推动新疆文化产业的可持续发展,扩大新疆对周边国家的辐射影响力,最终实现新疆民族文化的保护传承与文化产业发展壮大的双赢。

3.1完善新疆文化产业化保护政策

民族文化的保护传承为文化产业的发展提供文化基础,文化产业的发展又为民族文化的保护传承提供经济基础。目前新疆的文化产业化主要是以政府为主导的,文化产业化的发展也都是围绕民族文化政策展开,因此政策的科学性和可行性对引导文化产业化的发展方向至关重要,也对保护传承和发展民族文化有重大意义。传承人在保护传承新疆民族传统文化中有举足轻重的作用,因此,在完善新疆文化产业化保护政策时应突出传承人的核心主体地位,提升传承人在政策参与与政策协商中的地位,建立多元主体的政策参与和政策协商机制,以确保文化产业化政策的科学性与可行性。

3.2创新新疆民族传统服饰文化的保护方式

网络技术的普及为新疆民族传统服饰文化的保护传承找到了新的途径。通过科技手段创新民族传统服饰文化的保护方式,首先依托一些具有研发实力的科研单位,包括各民族文化研究院,通过建立网站,全面直观地展现新疆各民族服饰文化的表现形式和内涵,以加深国内外对新疆民族传统服饰文化的了解。其次借助研发平台,结合新疆服饰文化保护现状,通过开发软件和建立数据库等手段保护新疆少数民族传统服饰文化遗产。最后通过构建新疆民族传统服饰文化档案保护模式及档案资源开发网络体系,全方位地保护传承新疆少数民族传统服饰文化,为收集、整理、统一归类新疆民族传统服饰文化提供便利条件。

3.3重视新疆服饰文化传承人的保护与培养

新疆服饰文化资源独特而丰富,但生态环境脆弱,在全球化和现代化进程中,保护新疆民族传统服饰文化的任务紧迫而艰巨,传承人作为民族传统服饰文化的重要承载者和传递者,是保护传承民族传统服饰文化的核心,保护传承人是对民族传统服饰文化最直接有效的保护,也是保障民族传统服饰文化产业化可持续发展的最佳途径。对传承人给予经济上的补助,可以激发传承人的自觉主动保护意识和热情,让他们有更多的精力从事创作和创新。除了对现有民族传统服饰文化传承人进行保护之外,还应通过各个层面的基地建设培养新一代传承人。新疆应在不同层面建设与民族传统服饰传承发展有关的传承基地,为民族传统服饰文化的传承活动和人才培养提供学习平台和展示空间。可以通过开办短期培训班或学习班、高校培养专门人才等多种形式培育年轻人才,使传统服饰文化延续发展。为调动传习人学习积极性,还可采取设立奖学金等激励形式,引导他们学习相关的服饰文化知识,掌握相关的传承技能。

3.4解决新疆服饰文化保护传承资金问题的多元途径

3.4.1多方筹集资金保护传承与发展新疆少数民族传统服饰文化

目前新疆的少数民族传统服饰文化是以抢救性保护为主的,即求得外援以保护新疆少数民族传统服饰文化,因此争取多方资金就是目前的最佳途径。一是向上争取资金。针对新疆亟待保护的民族传统服饰文化,应积极争取资金,在保护新疆少数民族传统服饰文化的基础上,进一步深挖新疆少数民族传统服饰文化内涵,挑选有特色的文化项目向国家或省级文化部门申报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项目,有针对性地进行少数民族服饰文化项目保护,以缓解民族传统服饰文化保护面临的资金紧张问题。二是财政资金支持。着眼于新疆民族传统服饰文化保护大局,各级政府应加大对民族地区特色服饰文化项目保护的资金投入力度;积极设立服饰文化的专项保护资金,同步列入本级财政预算,并随着地方财政收入的增长而增加,增加比例不低于当年政府支出的增长幅度。三是鼓励社会资金进入。结合新疆民族传统服饰文化保护项目,积极鼓励社会资本介入,或者通过吸纳民间资本及设立民间传统服饰文化保护社会基金等形式,以推动新疆少数民族传统服饰文化保护工作迈上新台阶。

3.4.2通过产业化发展实现自强

服饰文化论文篇7

从教育学的角度来看,继承是创新的继承,创新是继承的必然发展。[2]优秀的民族服饰文化对现代服装教育有积极的启示作用。民族服饰在工艺思想上可谓有智,在装饰艺术上可谓大美。民族服饰作品在一定意义上表现制作者的智慧、道德和热情及真善美,体现出人类情感符号的创造。民族服饰在装饰美感中反映出来的审美价值突出体现在观者直接面对服饰外部形式时获取的愉悦感受,其中暗含着精神的力量,展现了生命的活力。民族服饰的装饰、象征和工艺美感在多元化和一体化并存的新时代中被赋予了新的生命和发展,其审美表现成为地方文化特色展现的窗口。因此,现代高等服装设计教育应该注重民族的、传统的服饰艺术文化的研究学习,通过课程开设引导学生从传统民族服饰艺术形式中寻找灵感和提取各种有用元素,实现并丰富自己的创造力。

2民族优秀服饰文化对现代服装教育的启示

如今中国服饰文化的自主意识已经觉醒,但是服饰文化几乎进入全盘西化的主流境地并没有根本改观。如何对民族概念和传统文化进行创新设计以及时尚化推广,还需要从民族优秀的服饰艺术文化中寻求理论指导和专业反思。

2.1挖掘民族服饰的装饰美感,提升专业理论课程的传统文化底蕴

目前服装院校的课程设置和理论指导都受到西方设计思潮的影响,学生的设计作品也体现出崇尚西方文化的倾向,这一切都反映出服装教育中传统文化因素的薄弱。如果教师忽视传统民族服饰文化的研究,在教学上没有引导学生关注传统,热爱传统,学生必然容易产生对传统民族文化的淡漠和轻视,其影响使学生在进行设计实践时缺乏自己的个性特色,盲目追求模仿西方设计,最终导致设计能力贫乏而被市场淘汰。因此,摆在我们面前的任务首先是对民族服饰艺术价值的重新认识。理解民族服饰中装饰美感在现代视觉设计中的重要作用,由于民族服饰的装饰美感不借助任何规则或解释,纯以例证(指直觉感受)提供视觉逻辑的一种独特形式美。[3]只有通过理论课程的形式将民族服饰中的装饰视觉原理由感性知识上升为理性知识,才能实现有效运用设计语言对优秀的民族服饰艺术进行时尚化设计。其次,从现代美学的立场出发,以合乎21世纪人类社会需求的新型服装设计人才培养模式为目标,不断加强传统民族服饰审美的学习和研究。同时在整个过程中始终不能忽视对人类当代审美心理,包括形式、功利、技术美感等价值的探索和研究。鉴于实际教学条件和师资配备,可以在专业课程设置上发挥科学性,减少泛泛而谈、缺少针对性的授课内容,重点突出主题式讲授,以案例的形式引导学生发挥主动性寻找兴趣点对传统民族服饰艺术的某种装饰形式进行更深的梳理和细致挖掘,将专业理论课的授课价值发挥到最大。整体而言,地方院校的服装设计课程设置对民族优秀服饰文化资源的挖掘和汲取还存在明显差距和不足,还有大量艰苦细致的工作要做,同时也存在大有可为的广阔空间。

2.2利用地方手工艺术活态资源提高专业实践类课程的传统技术含量

我国是个手工业大国,有着手工艺术的悠久文化传统,而广西的传统手工工艺更是显现出丰富的活态特征,这些都成为服装设计作品的生命力来源。民族服饰的制作过程是追求设计美的过程,是用视觉形态与审美关系体现出来的各种抽象概念的物态组合,这也正是服装设计的精髓所在。当今的服装设计理论已经相当完善,设计的重点已经由服装款式和外轮廓形转移到服装的工艺创新上来。在服装设计教育中,服装制作工艺的实践能力和工艺文化的运用能力都是检验学生学习效果的重要标准。但现代高等教育的教育目标不是停留在工匠的层次上,而是通过掌握服饰装饰手工艺,如镶、嵌、滚、盘、绣、包等工艺的基本制作工艺,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以传统制作工艺带动创新思维,实现技艺认识上的升华,从而寻找到贴切的设计语言对传统服饰进行设计创新。此外,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形成完整的知识体系也有利于传统手工工艺的传承与发展,实现对服饰文化遗产的合理保护,促进高等艺术教育担负起传承人类文明和保护人类珍贵遗产的重任。由此可见,地方高等服装教育在课程构建中要体现艺术文化理论课程与手工艺实践课程承接与结合的合理性。精炼课堂教学内容,加大实践教学环节,在教学中以启发式、讨论式为主,采用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教学方式,学生边学习边实践,在实践中验证理论,用理论指导实践。一方面,通过民族艺术专业理论课程的学习,开阔学生的审美视野,丰富学生的人文知识内涵,了解传统造型规律和传统审美意识及习惯;另一方面,通过服饰手工艺实践课程吸收、消化理论知识,让抽象空洞、枯燥无味的理论知识变得真实而生动、具体而深入。最终完成设计教学中“头脑—心灵—手”的密切联系。

2.3建立以传承、创新、推广民族服饰艺术为核心的产学研运行模式

以地方民族服饰资源的开发利用为出发点,针对这种显著的地域特色与民族文化,根据所在区域对服装行业人才需求的特点,在服务当地社会经济发展和文化繁荣中获得支持与发展,办出自己的特色。在摸索服装专业产学研模式时,可以考虑确立“传承民族、时尚创新、营销推广”三位一体的市场化的工作室模式,充分利用现代工艺实验室的教学资源和工作室的信息资源,将民族服饰艺术理论课程以立体式结构展开,通过其他课程如服饰工艺课程、设计课程、展示课程、品牌课程等的加入,实现对民族服饰的创新和推广。在教学中产生的创新设计可以通过专利权、非专利技术转让、新设计研究与开发等形式,与企业建立人才培养联系。通过工作室的外务联系直接回馈市场的需求信息,使民族风格的自主设计作品在市场运作中不断改进创新,完善专业理论课程的更新。以服饰配件课程为例,根据工作室反馈的市场需求进行指定民族风格的设计教学,然后将设计作品以系列形式推向市场。合理安排课程学习和社会实践,让实践环节更加贴近市场发展需要,这样既可以锻炼学生的创新能力,又可以解决一些实际的技术问题,丰富并验证民族服饰理论课程的相关成果。

3总结

服饰文化论文篇8

关键词:哈尼服饰;旅游语境;展演意义转化;设计传承

一、旅游语境下的哈尼服饰

随着旅游开发的兴起,哈尼文化作为红河地区独特的民族文化资源受到了各级政府的重视,开发哈尼民族风情和梯田生态景观,打造哈尼旅游品牌。一种民族文化,一旦被打上了生态旅游的牌子,它就被推上了一个与外界交流更加深入的前台。其文化的很多方面成为展演性的存在,而服饰成了文化展演的受压迫事项。

1.文化资本与消费符号

在持续的旅游接触中,哈尼服饰进入了本地人与他者共同构建的旅游场域中,成为本地人与他者双重视角中的关系性存在,生成新的意义。哈尼族以前的服饰首先是满足穿的需要,是民族生活中的必需品。随着旅游文化的不断深入,服饰作为民族的标志,成为一种展演性的文化符号存在,以此在市场交换中赢得经济回报。在舞台表演中,服饰是不可或缺的,既有单独的哈尼服饰展,更多的是作为歌舞表演和接待来宾时的道具。还有直接面向游客的服饰出售和出租。传统服饰在旅游展演中进入了大众消费市场,成为哈尼族的文化资本和部分村民的新的谋生手段。哈尼族深知服饰对他们而言的重要性,他们也会抱怨在炎热的夏季穿着厚重的衣裙又重又部方便,但是为了获取经济利益他们认为值得。

2.文化想象与身份认同

服饰作为外显性的文化符号,是一个民族区别于其他人群的标志。“它不仅是外来者的一种观察角度和认知手段,在某种程度上也成为当地人提任何表述自己文化的一种方式。”

当地的哈尼族认为他们最有代表性的就是文化就是女性服饰,在旅游中一定要亮出来。游客也认为他们的文化中最有意思的是妇女的服饰。游客判断旅游中的其他文化事项也主要是从服饰出发。服饰作为民族身份,在传统语境中与旅游语境中是有区别的,传统语境中,服饰代表的是民族的内部认同。我们穿着相同的服饰,我们就是同一个民族的。而旅游语境培养出了本地人的民族身份自觉意识,服饰作为游客眼中的哈尼族的身份确证,是游客和本地人共同协商的,是在两者的互动中重新塑造的。

二、旅游语境对哈尼服饰的影响

1.旅游与哈尼服饰的复兴

对任何一个民族来说,文化的变迁是绝对的。哈尼文化自解放以来就受到强大的汉文化的包围,涵化现象已比较严重。除了上了年纪的老人外,很少有人穿民族盛装了。尤其是现在的年轻人,外出务工与求学使他们很少有机会再穿民族服装。而在旅游的展演场景中,服饰是首要和必须展示的事项,为了突出民族特色,无论是官方视察还是游客来访,他们就会有意识地穿上民族服装,甚至会从其他村寨里召集一些穿民族服装的小姑娘,只是为了“穿民族服装的人多一点,好看一点”。

2.旅游与哈尼服饰的改变

第一,服饰形式的变化。展演中一套服饰的完整性不存在了:外套很少穿,只着褂子以突出姑娘们的窈窕身姿;绑腿不打了,换成了长筒丝袜。为了适应展演的需要,在保留民族盛装的基础上,形制上做了简化:褂子的袖口缩小了,裙子与围腰合二为一。首饰用买来的铜铝制品代替了传统的银饰,女性可以在展演中根据自己的审美趣味选择各种装饰品。改动后是服饰只适用于展演场域,与日常生活场景无关。

第二,服饰功能的变迁。服饰承载了一个民族的文化记忆和审美心理,其独特形制与艺术化的造型,是功能性的受内在驱使的艺术品,哈尼人在自己族群内部创造、欣赏和实用这种艺术品,它在维持族群认同与社会结构方面发挥着重要功能。而进入旅游场域后,服饰作为民族艺术品成为商业性的为外在的消费世界而创作的,它向外界呈现了一种民族形象,作为族群边界界定体系的一部分而存在。旅游展演中的服饰为了吸引游客目光获得经济利益为初衷,传统服饰的财富、地位、角色和伦理规范等诸多文化意义转化为哈尼族性标志和哈尼姑娘漂亮美丽的指称符号。

三、哈尼服饰在的运用与传承

现代设计从一开始就走在了时尚的前沿,它的发展与人类思想的发展如影相随,颇具时代精神;现代设计具有很强的包容性,能够对不同的思想和艺术进行总结归纳,从中获得有利于自身发展的精髓。哈尼服饰图案是几千年发展演变的最终结果,无论是形式上还是文化价值上都能够对现代设计的发展起到很大的启示作用。少数民族民间艺术是一门新兴的却包含了古老文化内涵的学科,它具有广泛的世界范围的意义,蕴藏着丰厚的智慧,生命力顽强,适应性强。把少数民族的服饰艺术与现代设计结合是时展的要求,两者可以相互发展,并行不悖。少数民族的服饰是一个民族、一个时代的精华,它能够为现代设计的发展提供有益的途径,能够为现代设计的发展开启~扇全新的大门。

注释:

[1]魏美仙.民族村寨旅游展演艺术的意义阐释[J].云南艺术学院学报,2008,(1):9-17.

参考文献:

[1]钟敬文.民俗学概论[M].上海:上海文艺出版社.2002

[2]施为达、段炳昌.云南民族文化概论[M].昆明:云南大学出版社。2004

[3]皮埃尔・布迪厄,康纳德.《实践与反思――反思社会学导论》[M].李猛、李康译.北京:中央编译出版社,1998

[4]光映炯,邹洪颖,和晓荣.少数民族艺术在旅游业中的保护和利用――以丽江纳西族东巴艺术为例[J].思想战线,2006,(6)

作者简介:

服饰文化论文篇9

关键词:“衣以章身”;服饰美学;现代服装设计

1 有关课题内容的研究

目前,国内学者对《闲情偶寄》美学思想的研究非常之多,如杜书瀛先生的《李渔美学思想研究》,就目前来看,这是迄今为止我国第一部全面系统的研究李渔美学思想的专著。在杜先生的《李渔的服饰美学》一文中,他深入分析了李渔的服饰美学思想,同时提出了“与貌相宜”几个方面的含义。张志春先生在《中国服饰文化》中谈“衣以章身”,谈到人与衣服的几层关系,深入细致。其他一些学者也在不同的著作论文中提到李渔的服饰美学。汪开庆的《李渔的服饰审美理论与日常生活审美化》中,提出“衣以章身”的命题,强调人的主体价值。另外,邵卉芳《李渔服饰思想论》、钱水悦的《李渔〈闲情偶寄〉生活美学思想初探》等,都提到了“衣以章身”这个命题,提出了一些李渔服饰审美观的原则和方法。

纵观国内学者历来研究可以看出,李渔所著的《闲情偶寄》已经得到了广泛的关注和认可,许多学者从不同的角度入手,对李渔的美学思想进行了深入细致的研究,其中不乏对李渔服饰美学的研究。但是除了杜书瀛先生以外,其他的学者只是在谈论李渔美学思想的时候涉及服饰仪容美学,但未深入探讨,大多数是列举了李渔服饰美学思想的一些观点和审美原则,加以延伸,并未研究李渔服饰美学在现代服装尤其是女性服装审美中的一些启示。作为衣食住行中重要的一部分,服饰美学也应受到更多重视。本文拟从李渔服饰美学思想入手,以“衣以章身”为切入点,深入分析李渔服饰美学思想对现代服饰搭配的启发和指导价值。

2 衣以章身审美思想对现代服装设计的影响

从今天的审美角度来看,李渔“衣以章身”的审美思想与现代很多服装设计思维和审美标准是一致的,同时对现代服装设计的原则有深刻的影响。归纳起来大致分为以下三个内容:

2.1 以人为本的设计理念

每当人们谈论服饰,总要谈论起服饰与人的关系。中国古代思想大家谈论服饰的不在少数,儒家对服饰的审美观讲究和谐合礼,《墨子》则有“作为衣服带履便于身”的实用主义审美观。李渔谈论服饰,提出“衣以章身”的观点,强调人的主体地位。他说:‘衣以章身’,请晰其解。章者,著也,非文采彰明之谓也。身非形体之身,乃智愚贤不肖之实备于躬,犹‘富润屋,德润身’之身也。”这句话的意思是衣服可以彰显一个人是否贤良淑德的内在品质。人是穿着的主体,但衣服也绝不是附属品,人和衣服的关系,是不能分出一二的。尽管如此,我们还是要强调李渔始终把身放在主体地位上,认为身是具有导向作用的,即使是同一件衣服,穷人和富人穿上,亦能彰显出贫富来。同时,李渔所说的“身”,并非形体之身,而是有形神兼备的意思,是物质和精神的统一。我们今天所倡导的人性化设计理念和李渔以人为本的思想是一致的,人性化设计理念不仅是对服装功能上的要求,更是要服装能够反映出一种人文精神和服饰文化。例如,传统的民族风格、自然闲适的田园风格、夸张时尚的街头风格等,也形成了许多设计思潮和流行趋势。另外,对特殊群体服装的设计也无不体现出以人为本的设计理念。

2.2 与人相称的美学思想

李渔在谈论女性服饰审美的时候讲道:“妇人之衣,不贵精而贵洁,不贵丽而贵雅,不贵与家相称,而贵与貌相宜。”这和他“衣以章身”的原则是一致的。表面看来是衣服和人体的关系,衣服是为了突出形体之美,实则是衣服和人的内在的一种联系。相称,是中国古典美学的一个重要特征。这里有一个装饰适度的问题。李渔讲到“楚王好细腰,宫中皆饿死”的典故,强调任何的美都有一个度,否则是谈不上美的。简洁适度是许多设计师孜孜以求的境界,也成就了很多经典款式。例如,香奈儿著名的“小黑裙”,展现独特的女性韵味,直到今天也依然是全球女性梦寐以求的选择。适度装饰,摒弃繁琐,并非是简单简化,今天的许多服装华丽刺眼,乍一看觉得赏心悦目,仔细看来没有文化内涵,没有人文关怀。人穿上衣服,就好像被束缚了,被繁琐的装饰禁锢了,哪里还能谈论美感呢。李渔一直强调人的主体地位,就是在强调人的品行心性制约着整体形象的境界,而不是服装引导穿者的气质。

另外,李渔讲到妇人之衣,即女性服饰的审美观。提到洁雅宜,不推崇过于华丽的服饰,认为女性服装的美是与面色、体态、气质等相得益彰的美,是一种素面朝天的美。那么如何才能与貌相宜呢,就是相体裁衣。相体裁衣是实现与貌相宜的方法。李渔说:“相体裁衣之法,变化多端,不应胶柱而论。”[1]大概有三方面,即面料、色彩和裁剪,和我们现在说的量体裁衣大致相同。这里,李渔对青色甚是推崇。他讲到皮肤白的人穿上青色更显得白,年轻人穿上更显得年轻,他的这个运用色彩心理来掩盖缺点创造美感的概念在当时应该是难能可贵的。对于今天的设计师和制作者来说也有很大的影响力。Augusta Bernard的裙子,斜裁工艺,腰间十几条针形褶,顺着纱线丝绺捏合,塑造身形却藏而不显,款式简洁,却异常合乎女性身材。

2.3 和谐自然的审美观念

穿衣,说到底是人和衣服和谐自然的关系。李渔有一个比喻:“常有不服水土之患。”[1]衣服与人是否自然和谐,就好像人是否服水土一样。服装是一个层积的审美境界,衣服与人的气质,相互磨合,相互适应,是一个过程。如果一蹴而就,就很容易出现“沐猴而冠”的笑话。当代社会,这样的审美观念也是毋庸置疑的。结构与人贴合,色彩与人相宜,人与衣服“你中有我,我中有你”,把每个人独特的气质展露无遗。这里,还涉及实用性和审美性的统一。李渔讲到云肩的例子,既能保护衣领不沾油渍,又能起到装饰效果。又如百褶裙,虽然优雅却浪费布料,并不方便。和谐自然,其实就是与人相称,与貌相宜,服饰与人看上去相辅相成,不蹩脚,就是服饰审美的最高境界了。

3 结论

“衣以章身”表达的是一种人与衣服和谐共处,相得益彰的境界。衣服和人的关系一直是辩证统一的,尽管李渔始终强调人的主体地位。以人为本是他服饰美学思想的主干,无论服饰多么的变化无常,它始终脱离不了人的躯体。穿衣吃饭是冷暖自知的事情,毕竟是身体与衣服亲密接触。舒适自然,才是穿衣服所追求的境界。这也正是现代服装服装设计师认真思考并追求的一个境界:“什么是服饰美应该遵循的原则”,从五花八门的世界中剥离出来,找到衣服最原始、最自然的形式。当然,这并不是提倡我们穿朴素简陋的衣服,而是要以这样的精神理念为指导来进行设计。“衣以章身”所传达的正是这样一种美学思想。

参考文献:

[1] 李渔(清).闲情偶寄・声容部・治服[M].沈勇,译注.北京:中国社会出版社,2005:37,30.

服饰文化论文篇10

关键词:唐代;宫廷乐舞;艺术特征

华梅教授曾在《人类服饰文化学》中说道:“人在不拘一格地吸取外来文化精华的同时,并未完全摒弃己原有的传统。这样才使得唐代在各个领域中,形成了一种颇具异邦色彩但又不失本国情调的独特的光芒四射的时代风格”。唐代乐舞伎服饰作为中国服饰中的一个分支,其不但能反映出中国传统服饰文化传承和发展的时代特征,还能从中看到乐舞文化在唐展、兴盛、衰落的过程。

隋朝统一中国之后,曾集中整理了魏晋以来盛行的清商乐以及南北朝时期传入中原地区的各民族和外国的乐舞,制定了七部乐,后增为九部乐。唐初因袭隋制,并在九部乐基础上制定了十部乐,自此《十部乐》形成。其中包括《燕乐》《清商乐》、《西凉乐》《天竺乐》《高丽乐》《龟兹乐》《安国乐》《疏勒乐》《康国乐》《高昌乐》。本文把《十部乐》分为三个部分来论述其服饰艺术特征,分别为唐代本土乐舞《燕乐》《清商乐》、“胡汉交融”的《西凉乐》、唐代四方民族乐。

1 唐代本土乐舞服饰的艺术特征

《燕乐》和《清商乐》两部乐舞皆为唐代本土乐舞的范畴,《清商乐》是华夏民族传统乐舞,有着“华夏正声”的称誉,同样其服饰形制也是由传统形制遗传而又延伸出来。而《燕乐》是唐代新乐,是根据统治者的需求新制的乐舞部,因此《燕乐》部的服饰特征,加能体现出唐代乐舞服饰和世俗服饰的现状。

《燕乐》服饰以袍服搭配F的组合形式,而《清商乐》则是上襦下裳的形制组成。但从这两个乐部的服饰形制上的对比,就可以发现尽管两者都属于唐代本土乐舞,但其乐舞服饰存在较大的差距。另外,在《清商乐》乐工服饰上有着一定的争议,通过文献资料上查找记录着其服饰形制为F褶搭配平巾帻的形象,但与唐代出土的壁画和一些实物资料对比之后,发现唐代乐工并不都是着F褶服的样式,而是服以与舞伎相呼应的襦裙样式,在具体形制上与舞伎有着一定的区分。出现此现象,综合当时的情况分析有以下因素:首先,乐舞的内容决定了其服饰的整体风格;其次,《燕乐》舞伎为男子,而《清商乐》舞伎为女子,所以在服饰搭配形制上不同;再者,《清商乐》是传统乐舞的延续,其服饰是在延续之前服饰风格的基础上融入了唐代服饰风格,而《燕乐》是唐代新产生的新乐舞,其服饰风格与唐代当时的服饰风格一致。

唐代在中国历史上是中外大交流、大融合的时代,服装在一定程度上受到了其他民族和国家的影响,其服饰形制上本来就不是传统的华夏风格,而是多文化的合成体。《燕乐》与《清商乐》虽说都是大唐本土乐舞,但是其服饰形制却不尽相同,唯一的共同点就是它们的服饰的基础形制,都是唐代最普遍的世俗服饰样式。总的来说,虽然两乐部的服饰搭配形制各异,但这也从另一个角度反映了唐代燕乐服饰文化的多元性特点。

2 “胡汉交融”的《西凉乐》乐舞服饰的艺术特征

“西凉”是汉魏以后,在甘肃西北部与东晋想对峙的一个汉族地方政权。在古代“丝绸之路”的河西走廊一带,先后有匈奴、鲜卑、氐、羯、羌等多个民族占据过这一地区。据“西凉”的地理位置、政治等多种因素的影响下,《西凉乐》的乐舞服饰在保留自己西凉地区的特色基础上,其风格出现了两种倾向:一是倾向中原地区的服饰风格;二是西凉地区的西域各民族服饰为体现的服饰风格。但是,《西凉乐》服饰记载的官方资料比较少见。舞蹈有《方舞》和《白舞》,但白舞的舞姿及服饰已遭损毁。

《西凉乐》的服饰由于其地理等因素,其服饰也顺应了此风格。据考证《西凉乐》乐舞伎服饰的基本形制为上褶下F服的组成形式。《西凉乐》的乐伎和舞伎虽然都以F褶服为基本形制,但在其款式细节及配饰搭配上则有较大的区别。乐伎的服饰形制符合南北朝以来的F褶服与平巾帻相组合的形制,并通过考证确定其F服为大口F样式。而舞伎的服饰区别于乐伎的服饰在于舞伎为女子,其F褶服为女款搭配样式,具体体现在舞伎的头饰是戴着玉钗的假鬓,通过与北朝的女子F褶服组合形制的对比,得出两者都是头戴假鬓。

由此看出,唐代《西凉乐》乐舞伎服饰不仅延续了北朝胡族F褶服的样式,还结合了唐代汉人的服饰风格。比如义髻和五彩接袖的搭配,呈现出了胡汉交融的特点。大唐本土乐舞呈现出了特殊的服饰搭配形制,同时也充实了唐代乐舞服饰,让乐舞服饰在大唐的历史中彰显奇光异彩。

3 四方民族乐服饰艺术特征

在魏晋南北朝时期,因社会动荡、政权多变等因素致使民族大迁移,民族文化在这种大环境下相互吸收与融合,因此各民族的乐舞文化也同样得到了融合。随着隋朝统一,乐舞文化也得到了整编制定了“七部乐”,到唐代太宗时期组成完整的“十部乐”。四方民族乐舞文化中,其中有五部为西戎胡乐,分别是《龟兹乐》《安国乐》《疏勒乐》《康国乐》《高昌乐》,还有两部为东夷及南蛮《天竺乐》。十部乐是宫廷乐舞,用于国家燕飨,我们可以看出四方民族乐在唐代占有相当重要的地置。

四方民族乐都非大唐本土乐舞,其服饰形制都是源于其本国服饰形制,然后经过融合后形成了新的风格。可将四方民族乐从地域上分为西戎、东夷、南蛮三地乐舞来分析。据考证,西戎五胡乐部的服装面料和色彩与邻国具有相似性,服装的面料色彩会相通。同时发现无论是西戎五胡乐,还是东夷高丽乐及南蛮天竺乐,它们的舞伎和乐伎的服饰色彩都是具有共性的,分别为绯色和黄色。再进一步的对比可以发现,不仅是服装色彩具有统一性,其他服饰要素也具有统一性。有以下几点:首先,在款式上,舞伎都是以F奴搭配袄服、靴子,裙襦配F,袈裟搭配行缠的样式,乐伎分别为皂丝布头巾搭配袍服及F或者襦F,大袖襦配大口F的样式;其次,服饰面料上,以薄厚丝、棉布、等为主,服饰纹饰主要有联珠动物纹样、豹点纹山云、团花纹等。综上可以发现,各乐部的服饰差异取决于各乐部的风格差异,同一乐部下,舞伎的服饰比乐伎的服饰更具有代表性。

4 结语

艺术是没有国界的。语言可以在一定程度上阻碍文化交流,但音乐和舞蹈是没有国界的,只要懂得欣赏,就可以融入其文化中。唐代的乐舞是中国历史上的鼎盛时期,而造就这鼎盛繁华的现象,也是因为有外来乐舞文化的融入。外来文化成功的融入大唐,并产生了大量不同款式、不同风格、不同穿着方式的服饰,为唐代服饰文化添上了浓墨重彩的一笔。

参考文献:

[1] 关也维.唐代音乐史[M].中央民族大学出版社.

[2] 杨咏.古长安唐墓壁画中乐舞伎服饰研究[D].天津师范大学学位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