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库管理论文十篇

时间:2023-04-02 07:40:29

水库管理论文

水库管理论文篇1

关键词:五常市;龙凤山;水库电厂;安全管理

1概述

伴随着我国经济的不断发展,水电行业的运行方式也在呈现出一种逐渐转变的趋势。现阶段AGC应用被广泛应用于我国水电领域,同时在电网调度的基础上开展与运行。网上信息的确定对调度负荷有直接影响,尤其是对于水头变化的水电站来说,更是需要对上述现象进行重点注意,最终实现在各个小型水电站之间对机组负荷进行合理分配的目标。水轮发电机组运行状况会对电站使用效果有直接影响,电站在实际运行时可能会出现使用效果不理想的现象。为在真正意义上实现水电站安全生产,我们必须进行不断的努力与创新。安全生产是水电站安全生产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同时也是水电站安全生产管理工作正常运行的基础与前提。现代化管理是水电站未来发展趋势与方向,为实现对劳动生产率的有效提高,必须在实际生产过程中对生产过程的安全顺利进行保障,同时促进安全生产管理工作的顺利运行。应该为劳动工作者创造良好的工作环境,促使劳动者的生命安全得到保障,这不仅对提高生产效率有重要作用,同时对水电站实现经济效益最大化有促进作用。龙凤山水库在1958年真正建立,同时其电厂在1969年真正实现发电并投入运行,水库共有2台大流量卧式发电机组,每台分别为1600KW,预计每年发电1500万度。经过长期的运行与工作,已经出现设备是陈旧以及故障不断的现象。后来经专业人员对其控制系统进行更新与改造,不仅实现对安全生产管理的有效加强,同时对电厂安全运行有重要意义。该电厂不仅为水库经济效益创收,还在真正意义上对自身价值与意义进行充分发挥。

2牢固树立安全生产观念

安全运行是水库与电厂进行一切工作的基础与前提,为实现在安全的基础上对发电量进行提升,就必须加强安全管理工作,同时上述做法对有效降低损耗有重要作用。设备管理以及员工安全生产也对其有直接影响,因此在实际进行工作时必须对上述因素进行综合考虑。其中主要包括三点,下面我们进行仔细分析。2.1水库以及电厂已经要多年的运行时间与经验,加强安全生产教育是确保安全生产发电的基础,实现从根本上对安全事故进行避免。因此,在实际工作中无论是领导还是工作人员都应该树立牢固的安全生产观念,对自身安全负责。2.2为对安全生产进行保障,电厂每年都会进行固定的停电检修,在此期间电厂领导还需要对安全生产教育进行主持。“以人为本,安全生产,预防为主”是电厂在实际进行管理与生产时的基本原则,同时可作为安全生产方针对水库电厂安全生产管理工作进行指导。在实际进行安全生产教育时可结合电厂实际情况对安全责任事故进行合理的分析,促使员工对其中的经验进行吸取。2.3为对员工的安全生产责任心进行有效增加,可在实际对电厂进行经营与管理时对认真负责的工作人员进行表彰与奖励,帮助员工对安全生产观念进行有效的树立。这不仅是对工作人员自身安全负责,也是电厂正常运行的保障。

3定期开展全员技术培训,提高技术管理水平

水库电厂在建厂开始有一批经验丰富的优秀员工,但经过长时间的发展,部分老员工已经逐渐退休。新员工呈现出逐年更新的状态,文化素质参差不齐以及业务水平较低等现象在新员工中普遍存在,这对电厂的现代化生产与管理目标的实现有阻碍作用。因此在实际上岗前应结合实际情况对员工进行科学的培训。3.1春季检修期培训相关领导可利用春季电厂停电检修期间对全体员工进行技术培训。其中水电以及电气检修员工都在理论基础学习的范围之内。同时在实际进行授课时需要对电厂实际情况进行有效结合,做到有计划以及有针对性。机组结构、性能以及工作原理等都是电厂在实际运行时的基本内容,因此在授课时必须对上述内容进行重点讲解,对工作人员的技术管理水平进行有效提高。3.2新员工培训新员工在进厂时,都会被安排在有老员工的班次或组别,老员工可以起到带动作用,促使新员工对工作环境与工作内容尽快熟悉,同时对工作要领进行掌握,最终实现对独立工作能力的有效提高。

4加强发电生产设备管理

发电生产设备是电厂的主要生产工具,保证发电设备安全、高效的运行,提高经济效益,检查维护发电生产设备对水库电厂安全生产有非常重要的意义。主要包括四个方面:4.1春季检修期设备管理水库电厂设备已运行多年,发电机组、继电保护系统小故障经常出现,每年春季设备检修项目繁多,电厂员工通过安全管理的责任心,精心维修,使陈旧的发电设备坚持正常运行。4.2发电机组检修记录在发电生产管理中,为每台发电机组建立健全完善的设备账单,建立全面的技术档案,做好检修、更换零部件记录。对于机械设备故障在检修过程中分析原因,提出处理方案,随时检查运行状况并作详尽记载,为设备检修打下基础。4.3建立设备管理责任制水机、电气等设备均有员工专职负责,要求员工掌握所管设备结构、性能、工作原理,熟悉常见故障及处理方法,当班期间加强巡视、维护,动员全体员工参与设备管理,随时将发现、解决的设备运行缺陷提报主管厂长,及时备案处理。

5加强巡视检查,发现问题及时处理主要包括两方面

5.1巡视检查是电厂安全运行的关键水库电厂运行管理分为水机、电气两个班组,建立了详细的运行巡视检查制度,要求1次/h巡视检查。在巡视检查过程中,集中精力全身心投入,观察仪表显示、听声音异常、嗅空间异味,一旦发现异常即刻分析原因着手处理,不能及时解决的及时上报,避免事故发生。对水轮发电机组温度、转数、出力、控制保护系统工作状态做好检查记录。5.2运行交班前做好全面检查将本班运行检查情况、运行及检查记录移交接班组。接班组做好接班前检查,掌握发电设备运行状态,达到安全运行的目的。

6加强监督检查实现安全生产

水库电厂建立安全生产管理制度,监督、检查至关重要,管理制度落到实处方能确保发电生产安全。水库管理处领导会同电厂管理人员逐月进行安全检查,年终全面检查。通过检查及时发现不安全因素和设备缺陷,提高职工安全意识,保证安全生产。结束语安全生产管理是一项重要的企业管理工作,同时也是一项需要长期坚持、不能松懈的工作。需要各级领导重视,全体职工参与。只有坚持“以人为本、安全第一”的安全管理方针,才能最大限度地避免和控制发电设备安全事故的发生,实现电站安全生产管理,有效的提高电厂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作者:王春雨 单位:五常市龙凤山水库电厂

参考文献

水库管理论文篇2

西龙池抽水蓄能电站位于山西省五台县境内,距太原市、忻州市的直线距离分别为100km和50km。电站安装4台300MW竖轴单级混流可逆式水泵水轮机组,总装机容量为1200MW。额定水头640m。电站建成后并入山西电网,承担调峰、填谷、调频、调相及事故备用任务。

电站枢纽由上水库、输水系统、地下厂房系统、下水库、地面开关站及副厂房、补水建筑物等组成。下水库正常蓄水位838.0m,死水位798.0m,总库容494.2万m3,调节库容421.5万m3。下水库大坝采用沥青混凝土面板堆石坝,最大坝高97m、坝顶长度537m。库底、坝坡采用沥青混凝土面板防渗,防渗面积10.88万m2,库岸采用钢筋混凝土面板防渗,防渗面积6.85万m2。

2.地质条件

下水库库岸山体陡峻,库岸为崮山和张夏组地层,库底与坝基为第四系洪积和崩坡积物覆盖,下伏张夏组、徐庄组地层。覆盖层厚度一般20~40m,局部深达百余米。洪积物主要由碎石及碎石土组成,经大量勘探、试验、面波测试及地质测年等工作,认为洪积物分三期形成,第一期(Q2pl)、二期(Q3pl)洪积物为第四纪早、晚更新世形成,经历了长期的压密和地表及地下水的淋漓作用,比较密实,并在不同深度形成了不同程度的胶结,而且在洪积物中还存在土质透镜体和碎石架空现象。第三期(Q4pl)洪积物形成于第四纪全新世,基本没有胶结。通过面波测试结果可知:第一期(Q2pl)、二期(Q3pl)洪积物面波波速700~1000m/s,局部存在500~600m/s低速区,结合其它勘探资料分析,这可能是土质透镜体或碎石架空层。第三期(Q4Pl)洪积面波波速小于500m/s,与一般河床砂砾石相当。崩坡积物主要由块石、碎石砾质土等组成,分布于库周陡壁下。

在大量勘探、试验、分析研究工作基础上,根据覆盖层工程性质分析确定覆盖层利用原则为:崩坡积物全部挖除,基本挖除第三期(Q4Pl)覆盖物,使下水库挡水坝及库底大部分座落在第一期洪积物(Q2pl)上,仅坝脚部位位于第二期洪积物(Q3pl)上,主沟部位Q4Pl难以挖除,有十余米宽的范围利用第三期洪积物(Q4Pl)中下部作为坝基;开挖料可作为坝体下游堆石区的填筑料。

3覆盖层作为坝基需研究的问题

覆盖层能否作为坝基必须满足以下三个条件。

3.1覆盖层在坝体和水荷载作用下满足抗滑稳定要求

覆盖层在坝体和水荷载作用下,能否满足抗滑稳定要求是覆盖层能否利用的首要条件。坝体及覆盖层的稳定从三个方面来分析,首先是坝体自身及坝体连同覆盖层的稳定,对于堆石坝来说,坝体自身稳定不会成为控制条件,但坝体是否连覆盖层一部分或沿覆盖层中薄弱面滑动,需进行分析;其次是坝体沿覆盖层基础开挖面的滑动;三是坝体及覆盖层沿基岩面的滑动。通过对各种工况分析,覆盖层在坝体和水荷载作用下具有足够的稳定性,仅在坝轴线平面反弧中间部位,坝体下游部分沿覆盖层基础开挖面稳定性较差,但通过坝基下游部分开挖宽20m左右平台即可满足要求。

3.2覆盖层满足渗透稳定要求

下水库采用全库防渗,渗漏量很小,三维有限元计算结果仅为6L/s。在水库正常运行条件下,不会发生渗透破坏,但在下水库防渗和排水失效情况下是否会发生渗透破坏,需进行详细的分析。下水库覆盖层为强透水,渗系数大部分在10-3cm/s以下,具有自由排水能力。渗透临界水力坡降为0.13~0.44,破坏比降为0.42~1.01,通过对下水库三维渗流场分析,即使在下水库防渗及排水失效,计算渗漏量达2.86m3/s的情况下,也难以形成浸润线,最大水力坡降仅为0.06,远小于临界渗透比降,不会发生渗透破坏。

3.3在水库蓄水和运行过程中,坝体不产生过大的不均匀变形

下水库库底和坝坡采用沥青混凝土面板防渗,水库蓄水和运行过程中,虽然沥青混凝土面板具有较好的适应变形能力,但当基础不均匀变形过大,使面板产生的拉应变超过沥青混凝土的允许拉应变时,沥青混凝土面板将产生裂缝,影响水库的正常运行。影响面板计算变形的主要因素有:计算模型选择、覆盖层、主次堆石力学参数的选取、沥青混凝土面板参数的选取、软弱体如土质透镜体的分布等。

3.3.1计算参数

(1)覆盖层计算参数

在力学参数选择时,我们以应用较广泛的E-B模型为基础进行讨论。E-B模型是采用切线弹性模量Et和体积弹性模量B来描述土体应力应变关系。Et不仅与σ3有关,且与应力水平有关,B是随σ3变化而变化。E-B模型参数是建立在室内三轴试验基础上的,在覆盖层的勘探过程中,为较全面地反应覆盖层工程特性,分别在Q2pl、Q3pl、Q4pl不同时期形成的覆盖层中,不同深度进行取样,进行了大量试验。根据三轴试验成果确定的E-B模型参数,一般范围为:K=420~1100,Kb=100~800,Rf=0.7~0.9,n=0.2~0.5,m=0.02~0.6。库底及坝基大部分位为Q2pl和Q3pl覆盖层上,Q2pl和Q3pl覆盖层从其成因分析、现场勘查以及基础开挖揭示情况看存在不同程度的胶结,试验参数难以反应胶结程度的影响,但考虑试验的局限性,覆盖层计算参数采用较的小值,详见表1。

(2)次堆石计算参数

根据三轴试验成果确定的次堆石E-B模型参数,一般范围为:K=420~950,Kb=100~500,Rf=0.7~0.9,n=0.2~0.5,m=0.02~0.5。计算采用的次堆石参数接近根据试验结果确定参数的较小值,类比其它工程,计算采用参数也是不高的。

(3)主堆石参数

主堆石采用水泉湾料场开采灰岩料。由于受当时试验条件的限制,主堆石试验采用料源为厂房地质探洞洞渣料,洞渣料中薄层灰岩较多,其颗粒形状及强度不如实际施工时的主堆石料,采用探洞石渣料进行试验应是偏于安全的。计算采用值见表1。通过对灰岩筑坝工程类计算采用值是比较合适的。

表1E-B模型计算参数表

部位

Φ

(°)

φ

(°)

Rf

K

n

Kb

m

覆盖层

42.8

2.5

0.9

800

0.3

360

0.03

次堆石

44.5

4.2

0.88

527

0.47

246

0.18

主堆石

49.1

7.6

0.84

1006

0.17

343

0.02

3.3.2应力应变分析

(1)堆石体不同本构模型对面板拉应变的影响

用于堆石计算的本构模型常见的有线弹性模型;E-μ、E-B、K-G等非线性模型;单屈服面、双屈服面、分部屈服等弹塑性模型等。为研究本构模型的影响,本工程分别采用常用的E-B、K-G、南水模型进行分析。E-B、K-G、南水模型所需参数都是基于堆石料的三轴试验,为能使各模型的计算结果具有较好的可比性,各模型计算参数基本以同组三轴试验数据为基础。各模型计算结果表明,坝体及面板应力分布规律大体一致,表明堆石体的本构模型对坝体应力计算结果影响不大。而对坝体变形及面板应变来看,由于不同模型对土体变形尤其是体积变形的描述方法不同,虽然分布规律大体相同,但数值差别较大。面板拉应变计算成果见图1。根据以往工程经验,和类似工程施工期位移观测值类比,E-B模型垂直位移符合比较好,水平位移偏大。而E-B模型在工程上应用较为广泛,且积累了较多的经验,通常在坝体及面板设计过程中以E-B模型计算结果为依据。

图1堆石料本构关系对面板应变的影响图2面板计算模型对其应力的影响

(2)沥青面板本构模型对面板应变的影响

沥青混凝土面为粘弹性材料,温度对其性能影响非常大。沥青混凝土面板刚度较小且有较好的柔性,能够较好地适应坝体的变形。但是当面板的变形梯度即应变超过其允许值时,面板将产生裂缝。日本的沥青混凝土面板设计也是以拉应变来控制的。沥青混凝土参数受温度影响非常大,难以确定一套比较合理的参数。为分析面板本构模型对计算成果的影响,对沥青混凝土面板采用垫层E-B模型及参数、E-μ模型、粘弹性模型分别进行了计算与析,计算结果见图2。从计算结果可以看出,不同参数和本构模型对面板应变计算成果影响不大,说明沥青混凝土面板以适应坝体变形为主,面板本身的参数和本构关系对其应变影响相对较小。

(3)主、次堆石及覆盖层参数对面板变形的影响

①主堆石参数对面板变形的影响

为研究主堆石参数变化对面板应变的影响,在坝体三维有限元分析中,将表1主堆石参数的K、Kb均降低1.5倍,分析其对面板变形的影响,计算结果见图3。从计算结果可以看出,如果K、kb均降低1.5倍,面板最大拉应变将提高20%左右,主堆石参数对面板应变影响是比较大的。

②次堆石参数对面板变形的影响

采用表2的2套参数进行计算。从计算结果看,面板顺坡向最大拉应变分别为0.38%和0.39%,基本相等。次堆石参数K与Kb分别相差30%和50%,尽管两套参数差别比较大,但对坝体应力和变形的影响相当,所以对面板应变的影响不大。

表2次堆石E-B模型参数

部位

Φ

(°)

φ

(°)

Rf

K

n

Kb

m

次堆石参数1

44.5

4.2

0.88

527

0.47

246

0.18

次堆石参数2

46

6.5

0.83

744

0.21

333

0.012

③覆盖层参数对面板变形的影响

在分析覆盖层参数对坝体及面板的应力、应变影响时,对不同覆盖层参数进行了三维有限元计算。计算结果见图4。从前面的分析可以看出,次堆石参数对坝体及面板应力应变影响不大,可以认为在主堆石参数相同时,坝体及面板应力、应变主要是覆盖层参数的影响。因此可以认为图4中的曲线2主要是覆盖层参数变化对面板应变的影响。覆盖层K和Kb均增加65%,其它参数不变时,面板应变减少11%左右,覆盖层参数对面板应变影响比较大。

图4覆盖层参数对面板拉应变的影响

(4)沥青混凝土面板参数对应变的影响

沥青混凝土面板在水荷载作用下发生变形时,水温不会低于0℃,这时沥青混凝土面板弹性模量不会太高,一般在10~600MPa左右。为分析面板参数对其应力、应变的影响,采用弹性模型,对波松比μ=0.3,弹性模量E=20~20000MPa进行分析,计算结果见图5。从计算结果可以看出,随着面板模量的减少,面板拉应变有所增加。由于面板刚度很小,对变形抵抗作用有限,尽管E从20MPa增加为2000MPa时,模量增加了100倍,而面板应变仅减少了29%。

图5沥青面板弹性模量与拉应变关系

(5)土质透镜体对面板变形的影响

下水库覆盖层存在土质透镜体和碎石架空现象,从面板受力条件分析,土质透镜体等软弱物质位于反弧位置对面板变形影响最不利。为分析土质透镜体等软弱物质对面板变形的影响,在有限元分析过程中,首先假设土质透镜于反弧上游的库底,土质透镜体长度为10m,分析不同埋深对面板变形影响。这样做的主要目的是消除由于透镜体使面板产生的拉应变与反弧段拉应变叠加的影响,分析结果见图6。随着埋藏深度的增加,土质透镜体对面板应变影响越来越小。当土质透镜体埋藏深度大于10m后,对面板应变影响不大。既使土质透镜体埋深0~4m,引起面板的拉应变仅为0.22%。

(a)反弧上游覆盖层存在土质透镜体时其埋深对面板顺坡向最大拉应变的影响

(透镜体长度10m,模量降低10倍,以压应变为正)

(b)反弧上游覆盖层存在透镜体情况的面板顺坡向应变分布图

图6

为分析土质透镜体对面板最不利影响,假设其位于反弧位置,长10.5m,通过有限元分析不同埋藏深度对面板应变的影响。分析成果见图7。从分析结果不难看出:随着埋藏深度增加,土质透镜体对面板应变的影响减小,当埋深大于6m后这种影响相对较小;面板反弧部位的拉应变也与土质透镜体产生的拉应变叠加。无土质透镜体时,面板反弧段最大拉应变为0.32%,当埋深4~8m时,面板最大拉应变为0.41%,增加29%左右。

(a)反弧位置覆盖层存在土质透镜体时其埋深对面板顺坡向应变的影响

(透镜体长度10.5m,模量降低10倍,应变以压为正)

(b)反弧位置覆盖层存在透镜体情况的面板顺坡向应变分布图

图7

4.结束语

在深厚覆盖层基础上建坝,首先应考虑覆盖层的利用问题,选用合适勘探、试验手段,查明覆盖层的成因、分布、组成、工程特性、坝体和覆盖层与基岩接触面性质等。对于西龙池下水库覆盖层,面波测试是一种较好的物探手段,与其它勘测成果有较好的一致性。在查明覆盖层性质后,从坝体及覆盖层稳定、坝体及面板应力应变、渗透稳定入手,分析覆盖层利用的可能性、利用原则及基础处理措施。西龙池下水库覆盖层参数及土质透镜体对面板变形影响较大,在设计过程中,针对不同时期形成洪积物在不同深度的工程特性,在满足面板及坝体安全运行的前提下,确定覆盖层利用原则。施工过程中,采用地质雷达,对土质透镜体和架空层进行勘探,根据其体积大小、埋藏深度、所处部位采取不同的处理方式。

水库管理论文篇3

水库是由人为建造的工程部分和自然构造的资源部分组成的水利工程设施。工程部分是指各种水工建筑物及其配套设备。资源部分是水、水库岸坡及其流域。

水库管理工作是水库的利用与管理,是水利工作的一项重要内容。利用是指发挥它的功能和效益,管理是为了确保水库的安全及延长其寿命。

我国的水利工作正处于由传统水利向现代水利转变的阶段。作为水利工作重要内容的水库管理工作,必须跟上这个转变,逐步实现水库管理的现代化。

现代水利是面对水资源的严重不足和短缺,做好水资源的节约、保护和科学高效的利用,以水资源的可持续利用,支持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同时,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水利工作应增加科技含量,跟上科技发展的步伐。

二、传统水库管理

现代水利是相对于过去的传统水利而言。传统是对以往的总结和概括。传统水利是以兴利除害、防洪渡汛、供水发电为主。回顾过去有其客观发展的必然性。面对现实也有严重的不足,那就是重建设轻管理,重工程轻资源。

传统水利工作下的水库管理主要针对人为建造的工程部分即水工建筑物及其配套设施的管理。管理范围小,管理面窄。这反映了重工程轻资源的实际。传统水库管理还存在着重更改大修,轻检查养护。

管理主要是通过规程规范来实现。传统的规程规范来源于三个方面:一是由设计根据理论分析提出的要求;二是在管理过程中的经验教训;三是由其它行业借鉴,各水库管理单位相互学习,相互参照。在这三方面中,第一部分偏重理论分析,难免有脱离实际之处。第二部分虽然符合事物发展规律,但却是被动的和初级的。按现代观点他是传统和落后的。第三部分虽然是应该和必须的,但如果脱离实际则变成抄袭而流于形式。总之传统的规程规范由于经验不足,重建轻管等原因,理论内容多,实际内容少;定性内容多定量内容少,看起来很全面,不少内容脱离实际无法执行,流于形式,特别是工程设备的检查和维护保养规程更是如此。这必然导致重更改大修,轻检查养护。检查流于形式不能及时发现隐患,变成了故障找人;养护流于形式,小毛病发展成大问题,只有修理,必然形成以修代养。

三、现代水库管理

现代水库管理,就是在总结以往经验教训的基础上,结合新形势,新任务,新要求,展望发展,重新制定管理职责,管理范围,管理方法,管理标准,从而逐步实现水库管理的现代化。

1.现代水库管理不但要管好工程还要管资源

水库管理工作是针对水的工作,它不但包括水的安全、水的利用还应包括水的好坏和水的多少。管水的单位不管水的好坏和多少,显然是不合道理的。所以现代水库管理范围应向上游延伸和扩大,管理工作内容相应增加。不但要管好水工建筑物及其配套设备还应管理水库岸坡,流域植被。管理的职责,不单是工程设备的安全运行,还要包括水质水量,合理利用。当然由于和地方政府部门的交叉,管理受到制约,但我们应该也可以通过定期检查岸坡是否稳定,有无塌方、滑坡。定期调查了解库区植被、水土流失,定期调查了解流域范围内污染源及水污染状况,写出分析报告和治理改进建议,保护水库的水质和蓄水能力。

2.现代水库管理必须全面贯彻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的原则

水库管理工作,责任重大,所以预防为主的原则不单是针对防汛度汛,应该贯穿于管理的全过程。所谓预防,就是超前工作,有备无患。这既体现了管理的主动性,也体现了现代的科学性。就一般概念而言“管理”重在预测,没有预测,管理是被动的。也只有真正做好了预防工作,才能真正做到安全第一。

3.现代水库管理要标准化

标准化是水库管理现代化的标志之一。施行标准化,减少盲目性和随意性。标准化管理首先要制定管理标准。管理标准应包含两个方面,一是管理的质量标准,二是管理的工作量标准。质量标准是管理的工程设备应该保持的良好状态和良好程度;工作量标准是达到质量标准所必须做的工作。所以工作量标准是质量标准的细化和具体化,是实现质量标准的前提和保证。管理标准应尽可能量化,便于定岗定责和自动化管理。管理标准应定期修改,不断完善。

4.水库管理的自动化是其现代化的必然

随着科学技术的飞速发展,水库管理工作应逐步实现自动化。它包括水工机电设备操作运行的自动化,大坝观测的自动化,管理手段管理方法,如远程操作控制、各种记录资料的收集整理、技术档案管理的智能化和数字化等。

5.高度重视技术资料档案管理

水库管理工作是上百年的工作,期间工作人员多有变化,然而管理是连续的,技术资料也必须是连续的。所以技术资料档案管理是水库管理的主要手段之一。资料档案重在收集建立。收集的前提是基层工作人员每做一项工作,都必须认真做好记录。工作记录既是履行职责的标志,也是以后工作的依据。工作记录必须严格、真实、准确、全面,包括工作内容、工作时间、工作人员。工作记录要作到及时填写、及时上报、及时分析整理、及时归档保存。这些要求应体现在管理标准中。

四、现代水库工程管理的重点是检查观测和维护保养

现代水库管理虽然应该加强对水资源的管理,但工程管理仍然是主要内容。因为资源只有通过工程才能发挥效益。工程部分又以闸门启闭机等机电设备最容易出问题。总体上看工程管理的内容是看管、运行、检查观测、维护保养、安全鉴定、更改修理、除险加固、直至工程报废。

看管是看守保护,使工程不受人为破坏。

运行主要指配套设施(闸门启闭机、机电设备、观测设施等)的操作运行;大坝等挡水建筑物在水库蓄水时就自然处于运行状态。

检查、观测是工程管理的前提和基础,检查观测的目的是为了确定工程设备的状态,及时发现隐患。所谓确定工程设备的状态,是指通过检查观测确定工程设备性能的完好程度,为安全运行提供依据。发现隐患是为更改修理、除险加固、乃至报废提供决策依据。检查和观测是同一性质、同一目的,不同工作内容、不同方法的管理基础工作。

维护保养是工程管理基本内容。它是在工程设备处于完好状态下所采取的技术措施(出了问题再去处理那是修理)。维护保养的目的是为了保持工程设备的美观、完整、良好的状态,延长寿命。维护保养对于闸门启闭机、机电设备、观测设施尤为重要。

维护保养与检查观测共同构成了工程管理的基本内容。他们是工程管理经常的、大量的、最基本的工作内容。是搞好工程管理的基础。所以他们应该是现代水库工程管理的重点。

安全鉴定是最高级别的检查鉴定。他是在常规的工程检查观测,维护保养的基础上,外请专家对工程设备进行检查分析鉴定,作出结论,以确保工程设备的安全运行。只有做好检查观测,维护保养工作,才是真正贯彻了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的全过程管理原则。

更改大修、除险加固是工程设备出现问题,性能改变时采取的恢复性能和状态的技术措施。

因此现代水库工程管理对安全鉴定、更改大修、除险加固等应该作为项目来管理。其具体内容是技术资料收集整理、初步分析、项目建议、竣工验收等。

五、检查观测维护保养工作标准的制定

检查观测维护保养工作标准有些是为了安全可靠的运行,有的是为了延长寿命,他们应根据工程设备的需要来制定。所谓工程设备的需要是指为发挥它的功能,延长它的寿命所要求的必需作的工作。他有两重含义,一是指被管理对象的客观需要;二是指满足客观需要的最少投入。所谓被管理对象的客观需要,是指根据工程设施所固有的规律,在一定的环境条件下,承受一定的荷载和一定的工作制度,对它们进行科学计算和可靠性分析预测得出的实际需要。这种计算分析预测基于三部分内容:一是以原有的规程规范为基础,对以往的经验教训进行总结分析;二是工程设备固有的关键点关键部位分析,三是非等强度等寿命分析。原有的规程规范存在一定的不足,但应该作为基础。所谓关键点关键部位是指涉及安全可靠的点和部位,如果这些点和部位出问题则会造成事故。非等强度等寿命是相对等强度设计原则而言,它是指工程设备在设计制造时,由于各种原因,致使设备的零部件、结构的不同部位不同断面不可能做到等效果、等寿命。他们在投入使用后出现问题的先后不同。最先出现的就是我们要找的薄弱环节、薄弱点。这三方面各有侧重,加以综合利用制定标准,就能满足管理需要。

水库管理论文篇4

水库是由人为建造的工程部分和自然构造的资源部分组成的水利工程设施。工程部分是指各种水工建筑物及其配套设备。资源部分是水、水库岸坡及其流域。

水库管理工作是水库的利用与管理,是水利工作的一项重要内容。利用是指发挥它的功能和效益,管理是为了确保水库的安全及延长其寿命。

我国的水利工作正处于由传统水利向现代水利转变的阶段。作为水利工作重要内容的水库管理工作,必须跟上这个转变,逐步实现水库管理的现代化。

现代水利是面对水资源的严重不足和短缺,做好水资源的节约、保护和科学高效的利用,以水资源的可持续利用,支持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同时,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水利工作应增加科技含量,跟上科技发展的步伐。

二、传统水库管理

现代水利是相对于过去的传统水利而言。传统是对以往的总结和概括。传统水利是以兴利除害、防洪渡汛、供水发电为主。回顾过去有其客观发展的必然性。面对现实也有严重的不足,那就是重建设轻管理,重工程轻资源。

传统水利工作下的水库管理主要针对人为建造的工程部分即水工建筑物及其配套设施的管理。管理范围小,管理面窄。这反映了重工程轻资源的实际。传统水库管理还存在着重更改大修,轻检查养护。

管理主要是通过规程规范来实现。传统的规程规范来源于三个方面:一是由设计根据理论分析提出的要求;二是在管理过程中的经验教训;三是由其它行业借鉴,各水库管理单位相互学习,相互参照。在这三方面中,第一部分偏重理论分析,难免有脱离实际之处。第二部分虽然符合事物发展规律,但却是被动的和初级的。按现代观点他是传统和落后的。第三部分虽然是应该和必须的,但如果脱离实际则变成抄袭而流于形式。总之传统的规程规范由于经验不足,重建轻管等原因,理论内容多,实际内容少;定性内容多定量内容少,看起来很全面,不少内容脱离实际无法执行,流于形式,特别是工程设备的检查和维护保养规程更是如此。这必然导致重更改大修,轻检查养护。检查流于形式不能及时发现隐患,变成了故障找人;养护流于形式,小毛病发展成大问题,只有修理,必然形成以修代养。

三、现代水库管理

现代水库管理,就是在总结以往经验教训的基础上,结合新形势,新任务,新要求,展望发展,重新制定管理职责,管理范围,管理方法,管理标准,从而逐步实现水库管理的现代化。

1.现代水库管理不但要管好工程还要管资源

水库管理工作是针对水的工作,它不但包括水的安全、水的利用还应包括水的好坏和水的多少。管水的单位不管水的好坏和多少,显然是不合道理的。所以现代水库管理范围应向上游延伸和扩大,管理工作内容相应增加。不但要管好水工建筑物及其配套设备还应管理水库岸坡,流域植被。管理的职责,不单是工程设备的安全运行,还要包括水质水量,合理利用。当然由于和地方政府部门的交叉,管理受到制约,但我们应该也可以通过定期检查岸坡是否稳定,有无塌方、滑坡。定期调查了解库区植被、水土流失,定期调查了解流域范围内污染源及水污染状况,写出分析报告和治理改进建议,保护水库的水质和蓄水能力。

2.现代水库管理必须全面贯彻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的原则

水库管理工作,责任重大,所以预防为主的原则不单是针对防汛度汛,应该贯穿于管理的全过程。所谓预防,就是超前工作,有备无患。这既体现了管理的主动性,也体现了现代的科学性。就一般概念而言“管理”重在预测,没有预测,管理是被动的。也只有真正做好了预防工作,才能真正做到安全第一。

3.现代水库管理要标准化

标准化是水库管理现代化的标志之一。施行标准化,减少盲目性和随意性。标准化管理首先要制定管理标准。管理标准应包含两个方面,一是管理的质量标准,二是管理的工作量标准。质量标准是管理的工程设备应该保持的良好状态和良好程度;工作量标准是达到质量标准所必须做的工作。所以工作量标准是质量标准的细化和具体化,是实现质量标准的前提和保证。管理标准应尽可能量化,便于定岗定责和自动化管理。管理标准应定期修改,不断完善。

4.水库管理的自动化是其现代化的必然

随着科学技术的飞速发展,水库管理工作应逐步实现自动化。它包括水工机电设备操作运行的自动化,大坝观测的自动化,管理手段管理方法,如远程操作控制、各种记录资料的收集整理、技术档案管理的智能化和数字化等。

5.高度重视技术资料档案管理

水库管理工作是上百年的工作,期间工作人员多有变化,然而管理是连续的,技术资料也必须是连续的。所以技术资料档案管理是水库管理的主要手段之一。资料档案重在收集建立。收集的前提是基层工作人员每做一项工作,都必须认真做好记录。工作记录既是履行职责的标志,也是以后工作的依据。工作记录必须严格、真实、准确、全面,包括工作内容、工作时间、工作人员。工作记录要作到及时填写、及时上报、及时分析整理、及时归档保存。这些要求应体现在管理标准中。

四、现代水库工程管理的重点是检查观测和维护保养

现代水库管理虽然应该加强对水资源的管理,但工程管理仍然是主要内容。因为资源只有通过工程才能发挥效益。工程部分又以闸门启闭机等机电设备最容易出问题。总体上看工程管理的内容是看管、运行、检查观测、维护保养、安全鉴定、更改修理、除险加固、直至工程报废。

看管是看守保护,使工程不受人为破坏。

运行主要指配套设施(闸门启闭机、机电设备、观测设施等)的操作运行;大坝等挡水建筑物在水库蓄水时就自然处于运行状态。

检查、观测是工程管理的前提和基础,检查观测的目的是为了确定工程设备的状态,及时发现隐患。所谓确定工程设备的状态,是指通过检查观测确定工程设备性能的完好程度,为安全运行提供依据。发现隐患是为更改修理、除险加固、乃至报废提供决策依据。检查和观测是同一性质、同一目的,不同工作内容、不同方法的管理基础工作。

维护保养是工程管理基本内容。它是在工程设备处于完好状态下所采取的技术措施(出了问题再去处理那是修理)。维护保养的目的是为了保持工程设备的美观、完整、良好的状态,延长寿命。维护保养对于闸门启闭机、机电设备、观测设施尤为重要。

维护保养与检查观测共同构成了工程管理的基本内容。他们是工程管理经常的、大量的、最基本的工作内容。是搞好工程管理的基础。所以他们应该是现代水库工程管理的重点。

安全鉴定是最高级别的检查鉴定。他是在常规的工程检查观测,维护保养的基础上,外请专家对工程设备进行检查分析鉴定,作出结论,以确保工程设备的安全运行。只有做好检查观测,维护保养工作,才是真正贯彻了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的全过程管理原则。

更改大修、除险加固是工程设备出现问题,性能改变时采取的恢复性能和状态的技术措施。

因此现代水库工程管理对安全鉴定、更改大修、除险加固等应该作为项目来管理。其具体内容是技术资料收集整理、初步分析、项目建议、竣工验收等。

五、检查观测维护保养工作标准的制定

检查观测维护保养工作标准有些是为了安全可靠的运行,有的是为了延长寿命,他们应根据工程设备的需要来制定。所谓工程设备的需要是指为发挥它的功能,延长它的寿命所要求的必需作的工作。他有两重含义,一是指被管理对象的客观需要;二是指满足客观需要的最少投入。所谓被管理对象的客观需要,是指根据工程设施所固有的规律,在一定的环境条件下,承受一定的荷载和一定的工作制度,对它们进行科学计算和可靠性分析预测得出的实际需要。这种计算分析预测基于三部分内容:一是以原有的规程规范为基础,对以往的经验教训进行总结分析;二是工程设备固有的关键点关键部位分析,三是非等强度等寿命分析。原有的规程规范存在一定的不足,但应该作为基础。所谓关键点关键部位是指涉及安全可靠的点和部位,如果这些点和部位出问题则会造成事故。非等强度等寿命是相对等强度设计原则而言,它是指工程设备在设计制造时,由于各种原因,致使设备的零部件、结构的不同部位不同断面不可能做到等效果、等寿命。他们在投入使用后出现问题的先后不同。最先出现的就是我们要找的薄弱环节、薄弱点。这三方面各有侧重,加以综合利用制定标准,就能满足管理需要。

水库管理论文篇5

引滦枢纽所属潘家口水库是一座大型砼重力坝,控制滦河流域面积75%,坝长1039m,最大坝高107m。设计标准为千年一遇,校核标准为五千年一遇。死水位180.00m,汛限水位216.00m,最高蓄水位224.70m,其主要作用是拦蓄滦河径流,实现跨流域供水,同时兼顾防洪、航运、养殖等。潘家口水库多年平均径流量24.5亿m3,在75%的设计保证率下,向天津市供水10.0亿m3,向河北省供水9.5亿m3,为一不完全多年调节的水库。该工程1980年机组并网发电,1983年开始向天津市供水,1984年开始向河北省唐山市供水,通过近20年的运行,在丰水和平水年份通过水库的调蓄,供水保证率达百分之百。在连续特枯年份1999年和2000年出现严重的供水不足,影响水库效益的发挥。

二、浮动潘家口水库汛限水位的必要性

1、目前,我国北方地区水资源短缺不断加剧,如何利用现有水利工程增加蓄水量已显日趋重要。潘家口水利枢纽自1980年投入运用到1997年累计弃水144亿m3,年平均弃水量8.4亿m3,而1998年~2000年平均缺水量8.0亿m3。2000年潘家口水库动用死库容向天津市供水,造成水库损失较大的经济效益。

2、滦河水量年际及年内变化差异大,根据潘家口水文站1929年以来的水文资料年际最大来水量71亿m3,最小来水量仅为3.6亿m3,相差近20倍,而年内潘家口水库70%以上的来水量集中在汛期6~9月份。

3、潘家口水库兴利库容较小,仅为19.1亿m3,不能发挥完全多年调节。

鉴于此,需研究潘家口水库抬高汛限水位,增加蓄水量以确保枯水年发挥更大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三、浮动潘家口水库汛限水位的可能性

汛限水位为水库工程在汛期未发生洪水运行水位的上限值,一般在洪水入库前,水库水位不得超过此水位。在水库调洪运用后,必须降至汛限水位。但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水库防洪非工程措施的建设及洪水预报水平的不断提高,汛限水位将不再是一成不变,在确保工程安全的前提下,可采取预泄调度,暂时超蓄调度等方法浮动汛限水位。

四、依据防洪非工程措施浮动汛限水位

1、潘家口水库防洪调度决策支持系统

此系统将中长期水文预报、短期洪水预报、实时修正技术、优化调度理论以及数据库理论相结合,充分利用所能够得到的各种信息和临时出现的新信息,不断更新调度方案,进行实时优化调度。该系统注重实际洪水调度,对各阶段的来水进行保证率分析,解决潘家口水库汛前水位控制及洪水期潘家口、大黑汀两水库的洪水调度,进行各种洪水调度方案的风险分析、合理化分析及效益分析,使汛期洪水调度更加科学合理。

该系统在充分搜集水、雨情信息的情况下,根据水利工程现状及人为要求的各种控制条件,自动生成各种调度方案,并进行优化和风险分析供防办人员进行决策。

2、洪水预报系统

目前,潘家口水库已建成新安江二水源模型和新安江三水源模型的洪水预报方案,预报精度均达到二级,并分别荣获海委科技进步一等奖和水利部全国水文预报竞赛优秀奖。

新安江三水源模型应用的基本情况:

(1)潘家口水库实时预报系统

1)以现有的水文站控制范围,将流域分成几块,其中包括水文站之间的区间流域。分块的主要目的在于考虑块与块之间因地形、地质和下垫面等条件不同而模型参数的不同。

2)对于每一块再从中细分若干个单元,以考虑降雨分布不均匀的影响及上下不同单元洪水向下游传播在汇流时间和洪水削减不同的影响。

3)对于每一单元,应用三水源新安江流域模型作降雨、蒸发、土壤含水量、水源分配和消退以及单元河网、河槽汇流等一系列分析计算。

4)采用几年历史资料对于每一块应用该模型来推求其有关参数,在调试达到一组最佳参数的条件下,可获得历年汛期连续洪水或场次洪水实测与计算的拟合成果。

预报系统根据其在数据库中寻找到的有关信息自动计算出潘家口水库入库洪水预报结果,随着降雨过程的延续,不断的滚动预报,直至降雨结束。

(2)洪水预报方案预见期

潘家口水库以上滦河流域的暴雨中心在潘家口~李营~下板城一带,潘家口水库洪水大部分是由柳河、老牛河、瀑河及潘家口库区洪水迭加而成。

小洪水时,洪水的预见期较大,洪峰流量推进的速度也较慢。大洪水时预见期则较短,洪峰推进速度较快。

(3)洪水预报方案精度

根据实测历史洪水资料对预报方案的整体精度进行评定,统计结果表明,预报的洪峰合格率70%,一日、三日、五日洪量合格率均为88%,峰现误差1~2小时,预报精度达到了部颁水文预报规范中规定的乙级标准。

3、水、雨情遥测系统采集

目前,潘家口水库坝址以上建有雨量站点28个、水文站7个、报汛站9个、雨量遥测站点22个,基本上控制了滦河较大支流水情变化情况。当流域内有降雨发生时,各站点的水、雨情通过广域网传递到水库调度部门,通过自动译电系统经过译电后的水情数据自动进入数据库,供调度、预报系统调用。

4、天气监测系统

目前,潘家口水库已建成气象卫星信息地面接收系统和自动处理系统,实现全天侯不间断气象信息接收和处理,安装了气象彩色卫星云图自动接收处理系统,并开展中长期及短期天气预报,其中短期预报的精度达90%以上。

5、水、雨情自动译电、查询系统

目前,潘家口水库已建成水、雨情自动译电、系统,该系统主要将水库上游各水文站及水、雨情测报站点传递的水、雨情信息通过广域网利用建立的自动译电、查询系统将水、雨情数据全部实现自动翻译、纠错、查询并自动进行洪水预报系统。

五、浮动汛限水位分析

浮动汛限水位建立在依靠防洪非工程措施上,故此,采用“五不变”原则:

(1)不改变水库原有各种功能

(2)不降低水库及下游防洪标准

(3)不新建其他防洪工程

(4)不改变设计洪水

(5)不增加淹没损失

1、下游防洪能力的确定

滦河下游小埝采用设计流量5000m3/S,校核流量7000m3/S。滦河大堤最大行洪能力25000m3/S。

2、洪水预见期的确定

根据短期洪水预报的精度,预见期一般采用9个小时,根据天气预报的精度,洪水预见期一般采用1~2天。(决策支持系统;水雨情遥测系统;自动译电、查询系统可有效缩短预报作业的时间,提高洪水预见期的保证率。)

3、调洪计算方法

在不增加下游洪涝损失和不增加上游淹没损失的前提下,根据水文预报预见期和天气预报预见期对潘家口水库设计洪水进行调洪演算。

调洪结果:

根据洪水预报的预见期,50年一遇洪水,潘家口水库汛限水位可抬至218.70m,500年一遇洪水,潘家口水库汛限水位可抬至219.50m。

根据天气预报的预见期,50年一遇洪水,汛期水位可抬至219.60m,500年一遇洪水可抬至219.55m。

六、结论与意见

根据计算结果,考虑洪水预报的误差,潘家口水库浮动汛限水位至218.00m,水库安全是有保障的。如果考虑天气预报浮动汛限水位的余地则更大,由于天气预报的精度较洪水预报的精度有一定差距,现阶段可暂时不考虑。

汛期洪水来临之前,潘家口水库保持218.00m,降水开始洪水预报马上投入运行,根据入库洪水流量预报,马上进行洪水预报调度,尽可能降低潘家口水库水位。洪水过后,根据长期预报,判断有无大的降雨过程,如没有,超蓄水量可通过机组发电下泄使库水位降至218.00m,如有大的降雨过程,将根据降雨情况加大泄量,将库水位尽快降至218.00m或216.00m。

汛期浮动汛限水位2.0m运行,当年可多增加蓄水量1.2亿m3,多年平均增加75%设计保证率供水量0.4亿m3,在目前水资源严重短缺的今天,尤其是对出现枯水年组对抬高水库的供水能力将起到重要作用。

水库管理论文篇6

1.1从汶川地震看(特)大型水库加强地震灾害应急管理的重要性据不完全统计,因汶川地震出险水库(水电站)2473座,其中溃坝险情水库69座,高危险情水库331座,由地震带来的次生灾害:山体滑坡堵塞河道形成一定规模的堰塞湖35处,受威胁总人口超过200万。由此可见,水库一旦发生严重震害,不仅危及工程本身安全,还会引发次生水灾,其损失往往超过地震本身造成的损失。因此,对水库工程抗震应急管理工作的重视应上升到新的高度。

1.2丹江口水库地震及次生灾害的研究情况及意义自1970年蓄水至1985年,库区内诱发地震800余次,南水北调中线丹江口大坝加高工程竣工后,坝高将由162m增至176.6m,正常蓄水位将升至170m,库容将从210亿m3增至339.1亿m3,加大了水库再次诱发地震的可能性。中国地震局地震研究所表明:二期蓄水后,水库水域范围扩大,在新淹没区内具有发震构造条件的部位上,发生5级作用的地震是有可能的。一般天然地震在主震发生后,总体上震级水平呈衰减趋势,在震情发展的预测分析上较有把握,而水库发震机理和诱震因素很复杂,在震群活跃期震级往往维持在一定的水复发作,趋势判断难度很大,从而加大了应急决策的难度。2006年,湖北省政府确定了十堰城区、丹江口、竹溪、竹山、房县为省地震重点监视防御区,开展丹江口水库诱发地震研究、地震及次生灾害的防治,对保障水库上下游人民生命财产安全和南水北调中线工程的供水安全具有重要意义。

2丹江口水库地震灾害的应急管理工作情况

2.1编制完成《丹江口水库防洪抢险应急预案》预案以切实做好水库遭遇突发事件时的防洪抢险调度和险情抢护工作、力保水库工程安全、最大程度保障人民群众生命安全、减少损失为目的,对险情监测与报告、险情抢护、应急保障等方面应急工作进行了严格、细致的规定和部署,并根据水库管理的内、外部环境变化作适时的调整,为水库面对突发事件时的防洪抢险应急工作提供了指导。

2.2水库防洪调度积累了丰富的应急管理经验,具备一定的地震灾害应急能力多年的防洪调度积累了丰富的应急处理经验,培养了大批运行、检修专业人员。2008年抗击雪灾和四川抗震救灾中,汉江集团的抢险救灾队伍分别担负了抢修郴州城区主干线“两桂”线和疏通高危险级的文家坝堰塞湖的任务,体现了我们在电力、水利应急抢险方面的技术实力。

3丹江口水库加强地震灾害应急管理工作的对策与措施

3.1加强地震监测台网的建设,提高地震灾害的预警能力。目前,丹江口水库的遥测地震台网的技术水平为第二代,随着二期加高工程的进行,应建设和三峡同级的第四代综合观测和数字地震遥测台网。对可能诱发地震的地段要设专业地震台网进行地震活动特征监测,以及各种地震前兆的监测研究,根据诱震预测采取防、治相结合的抗震措施。这样不仅有利于水库的防洪安全、水库的安全调水和周边民众的生活安全,还可为丹江口水库诱发地震研究提供宝贵的数据资料,为防震减灾打下坚实的基础。

3.2制订、完善和落实水库防震减灾应急预案,加强预案的科学性及可操作性

预案制订、完善和落实中应注重以下方面的问题:

3.2.1须做到一旦地震,应快速对大坝的安全作出地震反应评价,提出应急措施,制定抗震减灾方案,并通过远程通信网络将抗震减灾的方案与措施在最短的时间内呈报至决策部门,使地震引起的直接与次生性灾害降至最低限度。

3.2.2预防措施重点要对在强震中最易破坏的部分进行改进,或加强结构,或改变型式,提高其抗震能力,如变电站的构架、送出线路的杆塔、设备仪表的保护、闸门的启闭系统、土石坝坝坡、上坝道路等。水利工程的破坏主要是变电、输电架构和送出线路的倒塌、送电中断;机电设备、仪表、通讯、备用电源的损坏;其次是边坡崩塌,交通中断;泄洪设施如闸门、启闭机的破坏,导致不能正常启闭泄洪;厂房围墙和生活设施倒塌。地震灾害发生后,关键要密切监测和巡查水利工程的可能受损结构、部位及设施,及时对险情进行应急处理,使地震灾害的损失和危害降至最小。

3.2.3地震灾害中水利工程的应急处理还涉及到水、雨、工情的监测预报和水利工程的优化调度问题。除降雨、余震等引发的山洪、滑坡、泥石流等对水利工程造成的不利影响外,山区河流沿岸的崩山、滑坡、泥石流,可能壅堵河道,形成堰塞湖等次生灾害,当湖泊水位上升到一定高度后,可能冲溃堵塞坝,形成溃坝灾害,对下游大坝造成冲击。因此,预案应对工程进行科学合理的调度,在可能的情况下,既保证正常的供水、供电,又要保证工程的安全,做好准备确保大坝的泄洪设施安全,让大坝顺利泄水,降低蓄水位,甚至考虑腾空库容,避免出现溃坝事故。预案中还需强调,水利部门有权对易发生次生灾害的设施采取紧急处置措施,加强监控,还有必要提出应急性的群众转移、避灾方案,情况紧急时,可强制组织下游群众避灾疏散,以防止灾害扩展,减轻或消除危害。

3.2.4应发展应急通信优势技术,建立起一套空中与地面相结合、有线与无线相结合、固定与机动相结合的立体应急通信系统,加强互联互通监管和通信相关设施保护工作。制定详尽周密的应急通信保障预案,还应定期进行应急通信演练活动。

3.2.5与地方政府积极协作,开展防震减灾科学知识的普及和宣传教育及人员培训和应急演练,建立地震应急避难场所,推进抢险救援志愿者队伍建设。

3.3加强水库管理单位与地方政府间的沟通和协调,紧密结合内、外部应急预案

水库的内部应急预案是针对大坝管理单位而制订,外部应急预案是针对政府和公众,对大坝上下游地区实行应急处理而制订,两者应紧密结合形成完整的应急系统。水库地震灾害应急预案实际上涉及水利、工程安全、社会、管理、灾害、信息工程等多领域科学,它不仅要考虑水库大坝安全本身的一系列技术问题,还要重点考虑大坝安全与社会、经济发展之间的相互影响、作用和协调。

3.4尽快完成丹江口水利枢纽升船机系统的改造,恢复水库上下游的水运交通

地震引发的山体滑坡将造成公路交通损毁或受阻,短期内难以抢修恢复,严重遏制救援人员和物资的运入,及受伤受困灾民的运出。汶川地震救援时,交通运输部的工作组提出的“路水并举,水路先行”抢通战略和“打通水库路,开辟疏运码头”方案,对加快抢通救灾运输通道发挥了重要作用。丹江口水库广阔的水域提供了打通水上交通运输线的条件,升船机改造后过坝运输能力将提升至300吨级,若发生地震灾害时也必将成为救援的重要交通生命线。

由于地震预警系统建设的不完善和地震应急工作的社会复杂性,丹江口水库地震灾害应急管理的很多工作不可能一蹴而就。现阶段,要进一步加强地震预测预报设施和能力的建设,认真总结汶川特大地震应急抢险的经验,结合水库实际,制订、完善地震灾害应急预案,使之科学合理有效,并加强与地方的协调配合,做好预案的落实工作。

水库管理论文篇7

关键词:水库管理;水库建设;解决方案

Abstract: at present, the domestic many areas of the small reservoirs exists management aspects of the problem, and reservoir management work is a reservoir of construction work in an important part, so should attach great importance to the management of the reservoir, this paper will discuss around reservoir management, this paper discusses small reservoir management in our country still has those the insufficient place, and in the light of these problems, this paper puts forward some opinions and Suggestions of the individual, hope these measures can effectively help improve reservoir management.

Keywords: reservoir management; Reservoir construction; solutions

中图分类号:TV62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随着我国水库建设事业的发展,各个地区的水库建设工作都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但是在水库管理工作中尚存在着一些问题有待解决,本文将围绕这些内容展开讨论,并提出具体的应对措施。国内的水库管理问题主要体现在了水库老化和水库河道淤沙淤积的问题上,还有就是对水库管理工作不够重视,没有把水库工程作为国民经济的基础工程来看待,下文加对这些内容进行详尽论述,这里就不在赘述。

1.水库管理工作中的问题

我国的水库管理工作中的主要问题是水库老化日趋严重,效益衰减非常突出以及管理技术落后,工作人员素质差等,这些都是亟待解决的问题。

(1)水库出现严重老化、效益差

在我国的大部分地区小型水库都建在七、八十年代,由于受当时社会经济条件制约,设计标准偏低,设计使用寿命50年,现已出现了老化现象,特别是北方地区,这种现象较为普遍。当时修建小型水库大多数仅考虑到农业灌溉用水,根据下游当时的可灌面积,当时的施工基本无机械、人工挖填土方筑坝的实际情况,以及当时的上游水文情况,确定水库库容,当时设计灌溉保证率为70%。近年来小型农田水利工程、土地整理项目工程实施后,使原灌区灌溉面积增加。特别是水库上游地处深山区,河道坡比较大,沿河道近年来修公路、河道流域内范围内开山采石等活动导治山体植被破坏,暴雨洪水使河道径流夹杂大量泥沙,使水库淤积逐年增加,加之部分水库大坝及放水洞渗漏水,近年来降雨量地区不均恒,降雨量较建库时减少1~2成,水库蓄水历时较长,这几方面都使水库灌溉保证率降低在50%以下,这就意味着水库使用寿命已到了55%以上。水库功能逐渐老化,建筑方面的老化问题是比较容易解决的,一些相应工程措施,如大坝整修,溢洪道拓宽,放水洞身灌浆防渗治漏,闸门更换检修等就能很好的处理这一问题。但是水土流失治理起来是一项长期的、复杂的工作。水土流失严重导致河道中有大量的泥沙,进而影响水库的蓄水功能,而且由于河道中的泥沙有源头存在,会不断有泥沙进入河道中,水土流失治理只能减轻,没法彻底根治,所以水库老化问题日益严重。全国范围内出现相似问题的水库日益增多,水库使用功能越来越低,效益越来越差,水库会逐渐走向报废。

例如:城固县千山水库建于1976年,有效库容428万m3,灌溉面积3.4万亩,死库容80.2万m3,兴利库容347.8万m3,到2006年实测有效库容277.52万m3,死库容11万m3,兴利库容266.52万m3,灌溉面积2.6万亩。

(2)管理技术落后,工作人员素质差

水库管理工作就是能够利用水库枢杻工程对河流等天然径流实施人工的调节分配,从而满足人们的生产生活的需要。不过现阶段,小型水库管理技术水平尚未成熟,部分地区的管理技术相对比较落后,尚未实现了现代化的管理手段。很多中小型水库还没有实现计算机自动化管理。而且水库的管理人员的素质相对是比较低的,这样很容易出现水库管理问题,进而影响水库的正常运行。现阶段,我国水库的管理技术存在的主要问题有:

①、部部分地区的小型水库缺乏观测的设备,有的水库的观测项目不够齐全,观测资料非常混乱,没有形成系统的资料管理机制;例如:城固县千山水库,在除险加固(2006年)前一致使用的是建库时的高程-库容数据,由于水库逐年淤积,库容就需年年修正,这样才能准确推算上游来水。有流水账记录,可缺少月季年的水账总结及水文分析。又如水库溢洪道拓宽后,渠道改建后,溢洪高程-泄洪流量及渠道流量数据也要同步更新,还有新建闸门后,水位高程-闸门开度-放水量量经验值也要总结整理完善,以便指导今后实际日常管理工作。还有涉及水库安全管理的关键项目的观测,如大坝位移、沉陷、渗漏等内容没有进行观测记录,导致需要进行安全分析时,只有感观认识,缺乏相关的实测数据资料。

②、缺乏合理有效的管理体制,没有形成好的规章制度。大多数水库都属公益性事业单位,在很多都会出现管理体制问题,即水库管理单位的工作人员工作秩序混乱,职工的职业工种和从事的岗位差别太大,如有的是水土保持工、水产养殖工却从事的水库工程管理,且管理工作岗位分工不明确,没有统一的规章制度进行管理,没有实施落实责任制的机制,管理松散、工作效率低,管理人员的素质普遍不高,对水利工程和水利设施只是看管,特别是对自动化防汛,水文监测系统只有少数人会用,且对出现问题不会处理,不会常规维护。由于是事业单位,是以管理来维持公共设备正常运转使用的单位,无法像企业一样,可通过生产产品的好劣及产量多少来定工人绩效,定发劳动报酬。事业单位只要单位管理正常,工资待遇较平稳,所以有的职工就是报着混日子态度,因为有的活不会做,也不学习,所以就形成做与不做一个样,做好做劣一个样,不会就不做的一等二靠三要的思想。

③由于大多数水库的地理位置比较偏僻,环境差,条件艰苦,而且由于水库经费主要是靠灌区水费开支,近年来水库分配进人较多,较正常岗位人员超编。及水费单价上调不大,由于灌溉保证率降低,部分农田已改地耕作,栽种果树,灌水量少,及高速路修建、集镇扩建等问题导致收水费面积减少,农田灌溉保证率降低,使收缴水费较困难,收上水费数量少,就管理人员发工资就只能确保8~9个月,有的水库根本就无其它劳保、福利待遇。这样单位往往就每月按档案工资打折发放(裕称应发工资为档案工资),待遇差,就形成了水库严重缺乏技术人员的问题,即便有少许技术人员缺乏技术团体培养、锻炼,素质也比较低,技术水平也有限。这就给水库管理工作带来了巨大的困难和阻力,而且由于管理人员的素质不高,导致没有很好的安全管理意识,无经费也没有经过专门安全管理的培训,因此水库管理工作还存在着巨大的安全隐患问题。

(3)运行机制差、管理资金不足

由于管理运行机制不够完善,所以水库的经济效益十分有限,而且经济方面的权利关系有混淆不清,没有形成系统的管理机制,又没有其他的经济来源,只能是依靠灌区的水费收入,然而水费收入是有限的,所以导致水库的管理资金严重不足,进而出现了水库老化,和水库管理工作不到位的现象,而且由于薪水问题导致了大量的人才流失。有些多沙河流水库,不知排沙减淤,只讲拦蓄径流,蓄水养鱼,以求增加收入。这种情况在我国的大部分地区均有出现,已经成为了水库管理工作的一大难题。

2.解决当前水库管理中存在问题的措施

(1)要高度重视水库的管理工作

改变旧的管理方式和经营理念,不但要重视修建水库,也要高度重视后续的水库管理工作。在过去的很长一段时间里,普遍的重视修建水库工程,却严重忽略了水库的管理工作,这严重的影响了水库管理工作的展开和发展。不过近几年,由于政府在方针政策上的转变,有力的促进了水库管理工作的发展和革新。各级组织要做好《水法》的宣传工作,认真贯彻《水法》的法律精神,把水库管理工作纳入到法制管理的轨道上来。

(2)做好水库上游的水土保持及水工建筑物的维修工作,改善水库老化的状况

兴建水库工程,不仅仅是为了除害、兴利,同时也是为了满足人们的生产生活上需求。要做好水库管理工作就要依靠科学的方法,理论联系实践,搞好水库上水游河流域的水土保持工作,水库上游河道比降较大情况可采取阶梯状建拦水堰,建成后既可向农田引水以可降低堰坝以上河段河道比降,减缓水流流速,泥沙沉淀河床,减少水流挟泥沙直接冲到库内;充许单位或个人在库区指定范围内采掘砂石料以达到清淤目的。对水工建筑物除险加固,以满足防汛及使用安全的基础上,以减少渗漏,采取加坝加闸的水工设施,增加水库兴利库容,降低水库老化程度,延长水库使用寿命。

例如:城固县千山水库,在2005~2006年进行了水库除险加固,对水库溢洪道进行了拓宽,由原来的34米,加宽到37米,侧墙由原来3.5米加高到5.5米,新修放水闸一座,隧洞灌浆防渗处理,隧洞后基本无漏水;坝顶加防浪墙60cm,溢洪道上新修橡胶坝一座,充水后坝高为2.5米,可增加库容84.88万m3。

(3)、搞活水库经济,确保管理工作正常运行

水库运行管理主要是解决管理人员的待遇问题,针对灌区收缴水费就不够发管理人员工资的情况,部分地方单位定编定岗定人的方式,对超编人员,采取停薪留职的方式自谋出路;有的单位采取政府财政定向补差额方式解决;笔者建议采取将水库这类准公益性事业单位人员定编后,加强绩效工资考评工作,所收缴水费全额上交县财政,工作人员工资全额受政府财政解决。同时搞好水库相关经济如:发电、养渔、供自来水及旅游等项目的开发。

不得不说的是,在我国的许多地方的水库管理单位还没有意识到自身管理工作的不足,也没有意识到水库管理工作的重要意义,需要我国的相关部门加大对水库管理工作的力度,防患于未然,积极的做好水库管理工作。

结论:随着我国相关政策的实施,关于农村水利建设和管理工作也被提到了重要的位置上,但是国内的水库存在着很多的问题有待解决,本为就是围绕这些问题展开讨论,详细的介绍了我国水库存在的老化现象和管理技术水平方面的问题,水库老化问题主要是北方地区比较集中,而且水库管理人员的技术水平相对比较低,素质也比较差,这导致水库的管理体系混乱,工作不成系统,针对这些问题文中提出了一些解决方案。希望本文中的一些提议能够有效的帮助解决水库管理工作中存在的问题,推动我国水库管理工作的发展。

参考文献:

[1]邓文峰. 浅谈水库管理工作中的几点体会[J]. 内蒙古水利, 2011,(02) .

[2]王雅琴. 传统水库管理向现代水库管理的转变探析[J]. 科技创新导报, 2012,(09) .

[3]陈文波. 加强水库管理 提高运行能力[J]. 技术与市场, 2011,(05)

水库管理论文篇8

【关键词】信息系统;水利;电子政务;管理系统

1引言

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信息化已经成为一种世界性的趋势。水利信息化就是充分应用现代信息技术,开发和利用水利信息资源的水利现代化过程,包括对水利信息进行采集、传输、存储、处理和利用,提高水利信息资源的应用水平和共享程度,从而全面提高水利建设和水事处理效能和效益。

以往的水利自动化系统项目类型多以监测、控制为主,如水雨情遥测自动化系统、大坝安全监测自动化系统、闸门远程监控自动化系统等[1]。各水库自动化系统项目效益发挥与否,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水库的管理水平与应用技术人员能力的高低。这样就存在着如下的问题:

1)水库的多项自动化项目建设往往分期、分系统单独投资建设,各子系统彼此相互孤立、信息共享性差,无法充分发挥出水库自动化系统建设的综合效益。2)管理部门无法对主管水库多年来自动化建设信息成果全面系统掌握与管理,无法为宏观管理决策提供实时支持[2]。

2信息系统组成和工作的实现

设计开发的系统采用软件工程的开发方式,以数据为中心,以网络和微波为通讯平台,以浏览器服务器和客户服务器相结合的模式进行开发,以多级别权限用户方式来运行、管理。

2.1 系统基本功能

水库信息化综合管理系统分为中心端系统与水库分系统两部分配合运行。系统采用不影响各水库专业子系统的独立方式运行。各专业子系统运行于独立的专用服务终端,具备独立的数据库服务器。

在水库分系统端,系统针对各子系统数据库及数据接口设计建设信息化数据库,将各子系统数据加工、处理后的成果通过统一的数据库接口上传到中心信息化数据库,以此作为数据基础开发水库分系统,系统可在实现本水库会商支持功能的同时将水库信息化数据与中心信息化数据库连接提供数据库接口。

在中心端,通过水库端提供的数据库接口将水库信息复制到中心的方式建立中心信息化数据库,中心信息化数据库将综合各主管水库信息化成果数据。以此数据库为中心设计开发中心端信息化综合管理系统。系统将最大限度的综合各水库系统的信息成果,以系统化的方式将各子系统信息有机结合,对水库的综合工作管理、控制运用、会商决策形成全面、有力的支持。

2.2 系统的执行

设计的系统具有六个主要的数据库,通过水文自动测报系统将采集到数据采集并存储到相应的数据库中,在通过相应的应用软件进行处理后由局域网将数据传输到水库的数据库中。在水库端可以完成数据的处理,处理完毕后的数据可以被不同权限的客户端访问。

在中心端,要求完成如下的任务:

1)上报信息的接收。分析分中心端数据上传状态,选择和管理分中心上传方式,实现自动收处理分中心上传数据,完成存储、优化和管理。

2)办公自动化的实现。能够完成资料关系,实现文件的上传下载,自动报表,成为电子政务的一个综合性平台。这个部分以B/S的形式实现。

3 系统的软件组成

3.1 服务器模式的选择

目前信息领域中的主要采用的C/S,B/S软件网络体系结构,或者是二者混合结构。

C/S服务器也称为数据库服务器。C/S结构的特点是,可实现资源共享;可有效地保护原有的软、硬件资源。但它有很大的缺点:存在许多不同的客户端都要访问数据库,通常将用户接口和应用程序集于一体,增加了编程支持量使得系统程序开发量大;在系统维护时一旦应用程序修改,则需要更新所有客户端程序这样使得系统维护复杂繁琐。

3.2 网络服务器选择

服务器采用tomcat[3]。这是个免费开放代源码的服务器,它支持最新的规范,为性能稳定、技术先进并且免费。它得到广大爱好者的喜爱并得到一些开发商的认可,现在已经成为了比较流行网络服务器。

客户端(通常是浏览器)访问WEB服务器,发送HTTP请求;WEB服务器接受到请求以后,传送给Servlet容器;Servlet容器加载Servlet后,产生Servlet实例后,向其传递表示请求和相应对象;Servlet实例使用请求对象得到客户端的请求信息,然后进行相应处理;Servlet实例将处理结果通过相应对象发送回客户端,容器负责确保相应正确送出,同时将控制返回WEB服务器。

3.3 应用数据库

这里选用微软推出的数据库管理系统软件SQL2000[4],优点有:(1)具有完备的WEB功能,提供完全集成的、基于标准的XML的支持,使得在松散藕合系统间交换数据变得简单易行。从浏览器通过防火墙可方便而安全地访问数据并可对有各式文档执行快速的全文检索。强大OLAP的及数据挖掘功能可以方便自动地从大量的业务信息中进行筛选,帮助用户对水利数据进行预测分析。

4 结论和展望

本文设计了水库信息管理系统,由于规模较大,本文只是从原理上进行了详细的阐述。在工程中设想的先期工作是对个水库端平台的建设,这主要包括平台的建设和对原有各种监测系统的整合。本文设计的系统,不仅适用于地方级水利信息管理,同样适用于省级的信息管理[5],将中心端建立在省级水利厅,可以对全省的各水库的管理、调度、检测实现信息自动化,这将对于洪水的预报、工作的调度等工作带来很大的方便。如果系统建设成功,将十分有利于在党的领导下统筹各方面工作,保护人民财产安全,预防灾害、抵抗灾害。将信息技术充分应用到社会主义建设中,一定可以把我们的国家建设得更加美好。

【参考文献】

[1]李龙,尼尔基水利枢纽安全监测系统的设计与实现[D],大连理工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2007.12

[2]霍惠玉. 水库信息管理系统研究[D]. 沈阳农业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2007.6

[3]杨晋,李钟群,王涛等. J2EE规范及JAVA语言在水利专业数图系统中的应用[J],浙江水利科技, 6:24-26

水库管理论文篇9

关键字:病险水库;现状分析;除险加固

前言:

长期以来,水库的建设和运用一直受到政府和国家的重视。但是,由于施工技术条件不成熟、设备不够先进、投入运行时间长等各种原因,导致我国出现相当数量的病险水库(中小型水库的情况尤为严重),因此,加强对病险水库的除险加固工作是一项急需解决的问题。近几年,中央水利部门将病险水库的加固工作作为当前水利工作的重点,各级政府和职能部门也纷纷采取措施来解决病险水库的问题。尽管如此,由于水库除险加固工作任务重、要求高等原因,我国的水库除险加固工作仍然存在不少问题待解决。

一、病险水库除险加固的必要性

由于多种原因,导致我国的部分中小型水库功能不达标,存在不同程度的安全隐患,严重制约了水库的功能的发挥,也大大降低了水库应有的价值。所以说,对病险水库进行加固除险工作有很重大的意义。其必要性大致可以表述为一下几点:

一是对人们的生命财产安全的保障。因为病险水库最容易引发垮坝事件,而一旦出现垮坝事件必会将下游人们的住房和农田淹没,造成严重的人员伤害和财产的损失。所以说,加强病险水库的除险加固工作对人们的生命财产安全有非常重要的作用。

二是可以加强对水资源的合理优化配置。由于对水资源的浪费,导致我国出现了严重缺水的现象。其中最为重要的是水源工程,水库具有拦蓄水源的功能,能够大大缓解我国的水资源紧缺的现象。若是水库出现病险症状,必然会对其拦蓄水源的功能造成影响。

三是满足保护环境的需要。正常运行的水库对水库本身的水质以及周围的环境没有影响。而一旦因水库缺乏有效的管理而出现问题,就会影响水质,严重时波及水库周围的环境破坏自然生态。所以说,加强病险水库的管理和维护工作对环境保护有重大意义。

二、我国的病险水库现状

1.整体管理水平欠缺

从我国目前中小型水库的管理来看,严重缺乏专业的管理。我国的水库一般都是花费了大量的人力、物力和财力来建成的,但建成之后缺乏有效的管理,导致水库出现问题后得不到及时的解决。这都是由于我国缺乏完善的水库管理体制所导致的。其主要表现一方面是责任划分不清,另一方面是管理人员的数量不足,专业水平和素质达不到水库管理的要求,这必然会对水库安全运行造成影响。

2.水库安全评价及论证机制的有待改善和加强

随着经济与社会的发展,水库安全评价技术及论证机制必须与当前的安全和经济要求相适应,如果缺乏严格的水库安全评价及论证机制,就不能满足与水库安全运行要求所必须的分析预测需要,也就无法全面深入地对水库的安全进行评价和论证,可能出现误将病险水库误判为安全水库状况,给人们的生命财产安全埋下极大的隐患。水库安全评价论证机制的必须进一步改善和加强,要严格按规定的程序和年限来进行,应根据《水库大坝坝评价导则》的要求,对水库存在的安全隐患进行认真核查,充分论证病险水库进行除险加固的必要性

3.缺乏有力实用的技术作支撑

近几年来我国针对病险的水库除险加固技术有在不断提高,但由于我国水库数量多、分布广的特点,无法实现统一性管理。并且由于受到工程实际情况和施工条件的限制,当前我国水库除险加固技术存在一定的局限性,最终会影响病险水库加固质量。我国不同地域的水库所处的环境不同,也就使得不同水库的水文特征差别很大、坝基条件复杂,导致在水库的建设技术上有所差异,坝型众多,因此要使用的除险加固技术也会不同。虽然通过多年的建设和加固经验,研究出一些先进的病险水库除险加固技术,但仍不适用于所有的水库。如果不根据实际情况盲目使用,就达不到除险加固的目的,并且还会浪费大量的人力和财力。

4.水库降等与报废处理研究亟待完善

任何事物都有一定的生命周期,水库大坝工程也不例外。随着时间的流失,水库会受到各种因素的影响而引起质量的下降。使用的时间越久远,水库出现问题的就越大,对水库进行判定和评价时,在对已失去主要功能的水库实施降等和报废处理也是十分必要的。然而,由于我国偏重于水库的建设,对其后续的管理不够重视,我国在水库的降等与报废方面,目前没有严格按照水利部的《水库的降等及报废管理办法》执行,给水库的运行留下重大的安全隐患,对水库下游人民的生命和财产造成极大的威胁。因此,水库降等与报废处理的工作亟待完善。

三、对我国病险水库的除险加固措施

1.完善和提高水库管理制度

由于当前我国的政府与企业之间在职责、职能和服务权限范围等多方面都存在差异,在对水库大坝安全管理认识上的出发点和关注点也不同,这就很不利于我国大坝安全管理工作的开展。鉴于这个情况,如果对我国现存的水利部门的职责和职能进行调整,借鉴国外的先进经验,建立一个部级的水库安全管理机构体系,以水利部为主管部门,统一指导我国水库管理和建设工作,这样就能够解决我国现存的重复建设、经费不足、信息不通、技术参差不齐等问题。

2.全面开展水库生命周期的安全技术研究

水库建设会给经济和社会带来很大的效益,但水库也是具有生命周期,我们要做的就是保证水库在其生命期内能够安全正常地运行。所以,对水库生命周期内功能发挥的分析理论和辨识标准的研究,正确把握水库的运行规律。对水库生命周期安全技术的研究要综合风险、功能和环境的和谐理念,避免评价的局限性和单一性。

3.进一步加强水库除险加固的科技支撑

科技是水库建设重要支撑,也是对病险水库除险加固的强大支撑。没有先进的科学技术,水库的建设与除险就无从谈起。因此,水利人员要以民生水利发展为中心,加强对水库除险加固技术的研究与开发。大力发扬我国传统的优秀的水利工程技术,继承优秀的经验知识,学习外国先进的病险水库除险加固技术,不断创新与发展,提高科技水平。在确定病险水库除险加固方案时,应对水库安全评价提出的存在的安全隐患进行认真复核,因地制宜、实事求是地开展除险加固工作。

4.切实加强水库除险加固工作的施工质量管理

由于在病险水库除险加固施工过程中质量管理不到位,在施工中或施工完成后出现质量和安全事故的现象时有发生。因此,水库除险加固的参建单位必须进一步增强质量意识,强化质量责任,建立和完善施工质量管理的保证和控制体系,确保施工质量,要严格按施工图纸和有关技术规范进行施工,严禁偷工减料和违规施工,杜绝和避免重大质量和安全问题的发生,确保施工质量和水库运行安全,实现病险水库除险加固的最终目标。

5.加大投入以确保水库持久安全运行

我国的中小型水库监测及管理设施配套不到位,许多水库建于二十世纪的六七十年代,应配备的通讯、照明、预警和水文观测等设备极度不完善,无法起到对水库水位、位移沉降及库区降雨量等进行正常监测,更无法及时准确掌握水库的病险状况。因此,必须要加大包括水库的维护、预警监测设施建设以及消除病险因素等方面的投入,以确保水库的持久安全运行。

四、结语

总而言之,要想保证水库能够正常运行,为我们提供水力资源和电力资源,就要加强对病险水库的除险加固工作。不仅在设施上加强,还要提高水库管理人员的专业素养,并且要加强除险加固技术的研究,从多方面提高我国水库的整体水平,保证水库功能的充分发挥,为国家和社会作出贡献。

参考文献:

水库管理论文篇10

关键词:病险水库,除险加固,综合治理

 

1 前 言

我国现有各类水库,这些水库为防御洪水灾害和保障国民经济建设发挥了重要作用。但由于各种原因,目前,许多水库存在着防洪标准偏低,达不到有关规范、规定要求,以及工程本身质量差,工程老化失修等问题,形成了大量的病险水库,工程不能正常运行,严重威胁着下游人民生命财产的安全或不能充分发挥其效益。有些病险水库下游是重要城镇、厂矿、交通干线,位置险要。影响城镇安全的大、中型水库,这些险库急需抓紧除险加固。

由于更改资金不足,绝大多数水库缺少正常的维修改善,工程不可避免地发生老化失修,以致新的险库又不断出现。按照目前的投入水平,许多病险水库短期内仍无法得到除险加固。

2 病险水库除险加固建议

为加快病险水库治理步伐,提高质量,宜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2.1 采取多层次、多渠道融资的办法,为病险水库加固提供资金保证

病险水库加固工程投资大、周期长、社会效益显著,应以公共投入为主。按照“分级管理,分级负责”的原则,各级政府都应建立相应的专项治理资金。但是,要加快病险水库的治理步伐,仅靠政府的投入是不够的,必须建立和完善多元化、多层次、多渠道的投资体系。至于小型水库的除险加固,则应以地方投资为主,国家可给予一定数量的补贴或采用以奖代补的政策。同时,结合病险水库治理,积极稳妥地搞好小型水库的产权制度改革。在防汛责任制得到切实落实的前提下,可采取拍卖、租赁、承包、股份合作等方式筹集治理资金。对病险水库较多且加固进展缓慢的地方,在除险加固任务未完成前,尽量少建或不建新水库,尽可能将资金投向现有病险水库的治理。

2.2 强化病险水库加固的前期工作,为搞好病险库加固夯实基础

搞好前期工作是保证病险水库加固进度及质量的前提和基础。为此,要做好以下各方面的工作。。

2.2.1 做好水库大坝安全鉴定工作

在病险水库加固前期工作开始时,大坝安全鉴定主管部门应组织设计、施工、运行管理等方面的资深专家,严格按此办法全面准确地查找出水库存在的各种隐患,实事求是地确定水库的安全类别,科学而又有针对性地提出加固措施或建议。只有这样,才能做到有的放矢。

2.2.2 委托具备相应资质的专业机构对病险水库存在的严重隐患进行探查

病险水库的某些隐患,隐蔽性强。由于没有“对症下药”,致使其历经数次处理,仍未能彻底根治。这就需要委托具备相应资质的专业机构对这些隐患进行专题调研,找准隐患部位,分析产生原因,提出处理措施。。

2.2.3 除险加固应与增容和恢复库容同时考虑

许多病险水库因存在安全隐患,汛期只能降低水位运行,调蓄能力大减;有些险库淤积严重,直接影响其效益的进一步发挥;有些险库,只要采取一些投资不大的工程措施,就可新增部分库容。在水库的病险得到有效排除的前提下,增容和恢复库容是提高水库自身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据初步测算,采取除险加固和排沙减淤等措施,恢复、增加或保持每1m3库容所需投资仅是新修水库的1/5左右。因此,对水资源紧缺地区有增容或恢复库容潜力的病险库,即使在投资受到限制的情况下,也应一次规划,分期实施。

2.2.4 除险加固应与综合利用及管理设施的改善相结合

病险水库由于修建时客观条件的制约以及建成后投入的更改、维修资金不足,普遍存在着防汛调度系统、雨水情测报系统、防汛道路及防汛物资仓库等管理设施难以满足要求的问题。病险水库加固规划时,应考虑增设防汛指挥调度网络系统及通信预警系统、水文水情测报自动化系统、大坝监测自动化系统等先进的管理设施。对不能满足需要的防汛道路及防汛物资仓库等管理设施一并予以改造。

2.2.5 努力提高病险水库加固的科技含量

前期工作应思路新、起点高,广泛采用新技术、新方法、新材料、新工艺,力求体现先进性、科学性和经济性。在病险水库加固时,应通过各种途径收集这方面的信息,广泛依托科研、设计、施工、大专院校等方面的技术力量,加以推广应用。坚持加固与提高、加固与技术进步相结合,力求在病险水库治理的技术经济方面有所突破。

2.2.6 除险加固前要进行效益分析

水库除险加固目的有两个:即增加水库的安全性和进一步挖掘水库自身潜力。因此,其效益主要有社会效益(防洪保安)和经济效益。防洪效益主要体现在加固后防洪标准的提高,目前常用频率分析法,即通过水库修建(加固)前后发生同频率洪水而引起下游淹没损失的比较,来计算水库的防洪效益。经济效益分析包括初估增加的蓄水量以及由此而增加的防洪、灌溉、供水、发电等效益。同时还要进行费用(包括固定资产投资、年运行费和流动资金)估算和经济效益指标(包括经济内部收益率、效益费用比和经济净现值)分析。对投资少、见效快、效益好的险库加固应优先安排实施,以此带动病险水库加固工作的大规模展开。

3 结 语

(1)根据病险水库的不同类别及“分级管理,分级负责”的原则,国家采取不同的融资政策,建立和完善多元化、多层次、多渠道的投资体系,为病险水库除险加固提供资金保证。

(2)做好水库大坝安全鉴定工作;委托具备相应资质的专业机构对病险水库存在的严重隐患进行探查;进行准确的效益分析;加固规划时应与增容和恢复库容同时考虑,与综合利用及管理设施的改善相结合,以及广泛采用新技术、新材料、新工艺。。从而强化病险水库加固的前期工作。

(3)实行项目法人负责制、招标投标制、建设监理制,提高项目管理水平。

(4)在病险水库加固工程建设之初就应建立起适应市场经济运行的责权明确、管理科学的水库管理新机制,实行建设与管理统筹结合的新型管理体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