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流市场论文十篇

时间:2023-03-22 05:09:14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物流市场论文,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物流市场论文

物流市场论文篇1

124家企业招聘信息发现,招聘有工作经验人员的企业43家,要求被招聘人员熟悉仓库管理流程的有54家,优先录用持有叉车证人的有15家,必须有叉车证的有10家,要求熟悉电脑操作,主要指office、用友、金碟等常用办公软件的有37家,要求会使用ERP软件的有13家。可见,企业更愿意招收“科班出身”的仓库保管员,会开叉车、熟悉办公软件又无疑成为应聘时的重要筹码。

二、中职物流服务与管理专业有效对接产业需求的策略

(一)专业设置对接产业需求

1.区域物流企业的分布情况。苏州共辖6个市辖区(姑苏区、工业园区、高新区、吴中区、相城区、吴江区)代管4个县级市,(昆山市、常熟市、张家港市、太仓市)。从数据可知,苏州地区物流业发达,对物流人才需求大。仅物流企业就有279家,国际货运企业主要集中于工业园区和高新区。

2.区域物流业的现状及发展前景。“十一五”期间,相城区确立了建设“苏州商贸物流副中心”的战略,充分利用区位优势,大力发展现代物流业。区内的望亭国际物流园被列为江苏省“十一五”规划重点物流基地、江苏省现代服务业集聚区、苏州市服务业重点项目。随着普洛斯物流、越海物流、盛丰物流等大型物流集团的落户,已形成综合联运区、多元物流区、国际物流区、标准化仓储区和公共配套服务区五大功能区块,集现代物流功能、内陆口岸功能、流通加工功能于一体,为大型厂商在长三角、全国采购和分销提供物流平台的综合性物流园区,被评为中国最具发展潜力的综合物流园区、中国物流重镇。北桥物流园规划建设面积700亩,建成后将成为苏州城北崭新的物流服务平台,为苏州众多的生产企业提供供应链服务。同时,相城区作为“苏州现代制造业副中心”,企业云集,江苏蠡口国际家具城,是华东第一、全国第二的家具批发市场,现有1600多家家具生产厂家,3000多家家具销售商,年销售额高达120亿元,家具批发市场对物流业的依赖较大,进一步催生了相城区物流业的发展。随着高铁新城、苏相合作区建设大幕的全面拉开,以每年各投入“百亿”的目标,重点建设先进制造业基地、推动新兴产业集聚发展的目标的实现,相城区的物流业更呈现出良好的发展前景。

3.物流服务与管理专业的现状及发展前景。职业教育是为产业发展服务的,职业教育的专业结构必须与区域产业结构相适应。作为相城区唯一的中等职业学校———江苏省相城中等专业学校对接地方产业,设置了物流服务与管理专业,专业方向是仓储配送。从2009年开始招生,生源主要来自于相城区。从近3年的招生情况看(见表2),该专业每年的招生人数略有增长,基本保持不变。仅从地方企业对仓库保管员的需求来看,每年就有100多人的缺口,“副偏离”较大,显然无法满足企业需求。从近年的毕业生就业反馈的信息来看,物流服务与管理专业的学生就业主要集中在相城区,也有部分毕业生在其余5个市辖区范围内就业,毕业生的就业率始终保持在98%以上。以后,该专业应大幅度扩大招生规模,每年保持90人的招生量。同时,进一步开发专业方向,可以增加“货运”方向,以满足企业对跟单员岗位的需求。学校还应扩大该专业社会培训的规模,为企业在岗职工进行职前职后培训。

(二)课程设置对接职业标准

国家职业标准是一种职业导向性标准,它以职业活动为导向,以职业技能为核心,对知识、技能、态度的要求是职业教育课程开发的主要参照标准,具有影响和规范职业教育的作用。[2]《物流师国家职业标准》(以下简称《标准》)对“物流师”职业的定义是:“在生产、流通和服务领域中从事采购、储运、配送、货运、信息服务等操作和管理的人员。”物流师职业共分四个等级:物流员(国家职业资格四级)、助理物流师(国家职业资格三级)、物流师(国家职业资格二级)、高级物流师(国家职业资格一级)。从学历层次、职业资格的鉴定条件来看,中职阶段人才培养的规格是物流员。《标准》清晰地界定了物流员的职业功能、工作内容、技能要求及相关知识。从职业功能上看,物流服务与管理专业有物流运输、仓储配送、货运3个专业方向;从工作内容上看,物流员主要从事操作工作。可见,中职物流服务与管理专业培养的应是操作人员。学校目前开设的物流服务与管理专业方向是仓储配送,主要就业于仓库保管员、理货员、仓管单证员和叉车驾驶员岗位。学校根据《标准》,不含选修课程构建了物流员的相应课程(见图1)。同时,根据《标准》中物流员的技能要求、相关知识确定每门课程的学习任务、课程内容及教学要求。该专业积极推行“做中学,做中教”的教学模式,以工作任务来整合理论与实践课程,贴近岗位工作实际,从岗位需求出发,构建任务引领型、项目化专业课程。积极开发精品课程,开发的《物流案例与实训》被评为苏州市精品课程。

(三)人才培养对接就业岗位

1.强化技能训练,对接岗位需求。物流服务与管理专业在教学中坚持“以就业为导向”,一切从岗位实际需求出发,教学过程深度对接生产过程,把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操作能力和直接上岗能力放在教学的首位,深入开展“五化”教学,即教学环境企业化、教学内容项目化、教学方法综合化、教学评价多元化、教学关系师徒化。学校应根据企业需要培养人才。调研数据中15家企业在招聘信息中提出有叉车证者优先录用,10家企业明确要求被聘者必须要有叉车证,37家企业要求会使用office等常用办公软件。为此,学校适当增加实训课的课时量,加强叉车、堆高车的作业操作,开设办公自动化课程,并积极组织学生参加技能考证。学校还以技能竞赛为抓手,大力提升学生的技能水平。

2.校企深度合作,创新人才培养模式。该专业积极主动寻求资源,扩大校企合作规模,提高合作质量,努力做到贴近行业办职教,贴近企业谋合作,贴近市场办专业,把职业、行业、企业的生产要素和核心岗位技能引入到教学中。学校与区内20家物流企业建立了深度合作关系,开展了“订单”培养、工学结合、校企共建实训基地式等多元化合作方式。一是“订单”培养。与苏州汇源物流有限公司、苏州丰亿物流有限公司开展“订单”培养,以企业需要为出发点,校企双方根据职业标准共同制订培养计划,开设针对性的课程,企业参与教学过程,形成招生与招工结合、实习与就业同步的校企“零距离”合作。二是校企共建实训基地。学校与苏州盛丰物流有限公司共建实训基地,按照该企业的实际工作环境,科学设计流程,促进了教学过程与生产过程的对接,同时将企业文化、管理经验、科技知识等融入校内的实训基地中。除此之外,学校积极与企业沟通,为学生搭建暑期勤工俭学平台。认真组织学生参加认识实习、中期实习、顶岗实习。学生在实践中积累了工作经验,提升了适应岗位的能力。

物流市场论文篇2

一、营销物流的定义所谓营销物流,是指在营销活动过程中,产品经过计划、预测、储存、订购、运输和签收等流转服务活动最终到达顾客手中,同时又将顾客的需求和相关产品信息反向传递给企业的循环过程。营销物流是一个全新的概念,也是市场需求链和企业供应链的交集中最具活力的环节。它的使命是围绕市场需求,计划最可能的供应,在最有效和最优经济的成本前提下,为顾客提供满意的产品和服务。

二、市场营销与物流管理一体化1. 产品策略与物流活动一体化从产品策略的角度看,物流活动中的采购、推销、顾客服务与之关系最为密切。物流系统的销售人员对产品成熟期的到来最为敏感,能及时将这一信息反馈给营销策划部门。在策划开发研制新产品时,由于销售人员经常与顾客接触,最了解顾客的需求是什么,对开发何种新产品,系列产品应达到怎样的广度及深度最有市场潜力,新产品应具备什么功能,销售人员能为开发人员提供最有价值的信息。企业应该将这些反馈信息作为基础,将物流与营销结合为一体,以便为制定产品策略提供可靠的依据。同时,物流系统自身要不断地调整,以适应新产品或产品系列的变化。

2. 价格策略与物流活动的一体化价格策略对物流系统及其所提供的服务也具有重要作用。价格策略的正确与否将影响着物流活动的广度和深度以及其顺畅性。价格策略中对顾客的数量折扣结构将影响顾客的订货规模,适宜的折扣优惠,将吸引顾客加大订货量,仓库的作业将趋向于处理大宗货物,搬运和运输作业都将变得简单而高效,在实行配送制时尤为突出。

因此,只有从营销和物流两个角度综合考虑,才能制定出一个能够满足营销和物流综合需求的定价策略。

3. 销售渠道策略与物流活动的一体化不同的产品策略,配合有相应的价格策略及促销策略,要实现最终将产品交到顾客手中,离不开一定的销售渠道即产品分销。某种产品能否成功还取决于顾客对其有需求时能否及时得到满足,所以销售渠道是否合理、畅通,对产品能否获得成功至关重要。不论企业是否利用代理商、批发商及零售商,必须按产品的特征、价格、顾客需求的大小及地点来综合考虑自己的分销渠道,保持从生产到顾客这一物流通道的畅通快捷。物流活动中有关需求量预测、订单处理、包装、运输等环节都与销售渠道策略密切相关。只有将这些环节与营销实行一体化的策略,并严格在各个层次中执行,特别是在那些直接与顾客打交道的环节,努力提高服务质量,使营销策略成功地付诸实施。

物流市场论文篇3

1、样本构成分析

1.1回收问卷的构成比例:

按企业性质和行业化份统计结果如下表:

结果如下表:

生产企业国有企业138.9%生产企业食品2114.4%

集体53.4%家电106.8%

三资4329.5%电子1510.3%

外商独资149.6%电信106.8%

私营10.7%日化64.1%

内资股份制149.6%服装10.7%

小计9062%医药1611.0%

业国有独资96.2%汽车64.1%

集体21.4%其他53.4%

内资股份制86.2%小计9061.6%

小计2014%商业企业综合副食75.5%

业国有企业2617.8%百货138.2%

集体10.7%小计2013.7%

三资74.8%物

业运输21.4%

内资股份制21.4%储运2215.1%

小计3625%物流128.2%

小计3624.7%

合计146100%12.7%100%

总计100.0%100%

2、物流执行状况

2.1工商企业的物流执行主体

执行主体生产企业原材料商业企业物流执行主体生产企业产成品销售物流

供货方46%76.5%全部自理24.1%

公司自身36%17.6%全由第三方16.1%

第三方18%5.9%部分第三方部分自理59.8%

总计100.0%100.0%总计100.0%

调查表明:1、生产企业原材料物流的执行主体主要是供货方,占46%,其次是公司自身,占36%,第三方占18%;2、成本销售物流中,24.1%的执行主体是公司,16.1%是第三方,59.8%是采用两种形式;与中国仓储协会1999年第一次调查数据相比,全由第三方的比例上升7个百分点,说明物流专业分工更加明显;3、商业企业物流执行主体76.5%为公司自身,17.6%的企业由供货方执行,第三方参与的比例仅为5.9%,说明商业企业物流社会化程度不高,同时说明以批量小、品种多、频次高、紧急性强为特色的零售企业物流、缺乏有效的后勤支持。

2.2工商企业第三方物流比例及第三方数量

2.2.1第三方比例

比例生产企业商业企业

30%以下29.5%50%

30%—60%26.2%0%

60%以上44.3%50%

总计100.0%100.0%

调查显示:生产企业中,有第三方参与的情况下,第三方的物流量占总物流量的比例大于60%的企业有44.3%,30%~60%间的企业由26.2%,在30%以下的企业有29.5%。商业企业各有50%的企业第三方比例在30%以下和60%以上。

2.2.2第三方的数量

第三方的数量生产企业商业企业

1家15.9%0%

2-3家38.1%0%

4-10家33.3%0%

10家以上12.7%100%

物流市场论文篇4

关键词:物流管理市场营销关系影响

一、企业的物流管理分析

物流活动自古已有,人类虽在数千年的物流活动中具备了一定的物流意识,但在二战后,系统的物流理论才得以形成。正如美国物流学者伯纳德拉隆德所言:物流活动源于由地区产品剩余导致的地区间产品交换,而生产力在工业革命后的迅速发展,则推动着物流活动不断发展。

到了今天,物流管理思想也在不断得以丰富、完善,将传统物流实行业务流程的再造,把原来的组织结构,那种直线职能式的金字塔的结构改革为扁平化的组织结构,形成符合经济发展规律的现代物流,实现了“信息化”与“网络化”。

信息化是指物流企业运用现代信息技术对物流过程中产生的全部或部分信息进行采集、分类、传递、汇总、识别、跟踪、查询等一系列处理活动,以实现对货物流动过程的控制,从而降低成本、提高效益的管理活动。它是现代物流的灵魂,是现代物流发展的必然要求和基石;网络化“一流”就是订单信息流,订单信息流就体现了信息化。网络化就是指全球供应链资源网络、全球用户资源网络和计算机信息网络,“三网”同步运行,将各物流企业、配送中心、仓库及车队连接起来,将整个供应链的客户和供应商综合到物流网络中来,向客户提供一种低成本、连贯性的、自始至终的服务,从而大大提高企业的服务水平、增强企业的竞争力。

物流管理作为企业管理中的一个重要部分,在企业的发展中发挥着愈来愈大的作用。

二、企业的市场营销分析

市场,在不同的时期和年代都充满了变化,作为市场的主体之一企业,就必须要根据市场环境及其动态变化趋势,和不断提升的消费需求,然后结合自身条件等,针对现有的问题或者将会发生的问题,作出对市场的全局性谋划,这就是企业的市场营销理念。企业需要制定正确的市场营销战略方针,研究和制定正确市场营销决策的出发点,为了适应不断变化的市场环境推陈出新。市场营销,它既代表着企业在市场上的活动或行为,同时它也是一门新兴的综合性应用科学,是市场经济条件下一种最核心的思维方式。

在生产力高度发达、社会财富日益丰富、人民生活水平显著提高的今天,计算机应用技术的普及和网络的全球化,电子商务在商业流通中的广泛应用也引起企业高度重视。在信息化、网络化、全球化一体化的背景下,企业长期形成的传统营销方式有着重大转变,朝着科学化、现代化方向发展,企业的营销范围日益突破区域的界限向世界市场扩张;营销方式也从大规模无差异营销向小群体个性化营销的转变。

由此可见,市场营销这种持续不断的发展,不仅贯穿了企业的整个生存期间,还贯穿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的始终。随着市场竞争的愈演愈烈,它不仅是企业生存的重要手段,也是企业经营的生命线。

三、整合二者理念,互为相助

市场营销是以客户为中心,作为一个整体职能处于企业的中心地位,是企业生存的根本和基础,是企业价值实现过程中的关键部分,在企业发展中扮演着重要角色;而物流作为一种独立的运作形式和产业形态的出现,作为国民经济的重要产业和新的经济增长点,在市场经济及企业中发挥着重要作用。在现在这个全球化竞争的环境下,在顾客对服务、质量价值、速度更为关注的情况下,企业要谋求更快更好的发展,除了依靠市场营销不断争得客户,扩大销售,提高企业利润以外,还要依靠物流采购活动为生产的正常进行提供保障,依靠物流配送为销售的连续性提供有力支持。

首先,企业在进行物流运作决策时,要以市场营销的眼光来进行市场调研。市场营销与物流活动和顾客服务关系密切,从事销售和顾客服务项目的人员处在市场前沿,对市场信息最为敏感,要求物流管理人员有意识地收集该产品及相关产品的需求意见,并及时将信息反馈给市场营销策划部门,为制定产品策略提供可靠依据。还要以市场营销的眼光去研究、设计企业的物流管理,选择合理经济的配送路线。

其次,物流管理的产品实物配送对促进产品销售,能提升产品竞争力,促使营销成功。通过提高产品发送的速度,保证准时送货,方便顾客随时能买到所需的产品,提供商品在途运输的情况查询服务等,有利于和顾客建立长期合作关系,促进企业产品的销售。另外,为顾客提供不同服务水平与物流费用之间的增减变化,有利于市场营销部门制定出最佳的定价决策。

物流市场论文篇5

关键词:SCP理论 产业结构产业行为产业绩效

中图分类号:F252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4914(2010)03-258-02

近几年,随着整个经济的快速增长,我国物流业也得到了迅速的发展,我国作为制造业的中心,需要进行大量的采购和销售,就更需要强有力的物流系统的支持,但在服务能力和服务质量上还不能满足现代物流发展的需求,中国交通运输协会常务副会长王德荣指出我国物流业发展过程中依然存在着问题。面对复杂的物流产业问题,可以利用SCP理论对其进行分析。

一、用SCP理论分析我国物流产业的必要性

(一)我国物流产业现状

随着世界经济的快速发展和现代科学技术的进步,物流产业作为国民经济中一个新兴的服务部门,正在全球范围内迅速发展。在国际上,物流产业被认为是国民经济发展的动脉和基础产业,其发展程度成为衡量一国现代化程度和综合国力的重要标志之一。从我国目前经济发展来看,随着市场经济的深入,单纯依赖商流赚取利润的机会愈来愈少。因此,企业逐渐将目光转向素有“第三利润源”之称的物流。纷纷投资兴建不同类型的流通中心、物流中心或者配送中心,想以此形成新的经济增长点。

近年来,随着买方市场的形成,企业对物流领域中存在的“第三利润源”开始有了比较深刻的认识,优化企业内部物流管理,降低物流成本成为目前多数国内企业最为强烈的愿望和要求。中国物流业也同国民经济其他部门一样有了较大发展,逐步形成了以市场调节为主的运行机制;加强了对交通、通讯等物流基础设施的投资;与物流相关的交通运输、信息通讯、仓储、包装和配送等各行业都有较快的发展。

我国物流产业伴随改革开放的步伐,经过20多年的发展,已经初具规模。然而,同发达国家物流产业相比较,我国物流产业还相对落后,一些弊端逐渐显现。特别是在我国加入WTO以来,物流产业明显暴露出落后和不适应的劣势。下文将利用SCP理论对其进行分析。

(二)结构―行为―绩效分析框架(SCP范式)

产业组织是指生产同一商品(严格地说就是生产具有密切替代关系的商品)的生产者在同一市场上的相互关系的结构。一般认为,产业组织学以市场(或产业)这一层次为研究对象,是从同一市场中各厂商的关系这一角度来分析厂商行为及其后果的。

产业组织理论的基本特征是“市场结构(S)―市场行为(C)―市场绩效(P)”(SCP)分析范式。所谓市场结构,是指规定市场的卖者(企业)相互之间、买者之间以及卖者和买者集团之间等诸关系的因素及其特征,它包括企业所在行业的集中程度、生产差别和进入壁垒;市场行为是指企业在市场上为了获取更大利润和更高市场占有率所采取的战略,包括企业目标、企业战略以及创新、合并、广告等企业竞争行为;而市场绩效则是指在一定的市场结构下,由一定的市场行为所形成的在价格、产量、费用、利润、产品的质量和品种以及技术进步等方面的最终经济成果,包括利润率、技术进步和增长率等。

以梅森和贝恩等人为代表的传统产业组织理论基本上是在价格理论和垄断竞争理论基础上展开论述的。在其逻辑框架中,结构、行为、绩效的关系是严格单向传递的,即市场结构决定厂商行为、厂商行为决定市场绩效。这种分析方法存在一系列的不足,例如,其理论基础主要是新古典学派,企业被假定为在市场和技术的约束下追求利润最大化的实体。同时在研究框架上严格遵循结构、行为、效果之间顺序的单向传递,相对忽略了市场行为对市场结构的影响。尤其是当市场交易的商品或服务逐渐转到企业内部交易时,非市场的交易形式即企业内部交易代替了市场交易,经典的产业组织理论已经不能解释这一问题。为使SCP方法更加有效,20世纪70―80年代,以古诺、霍特林、钱伯林等人为代表的新产业组织理论出现,并从产业组织研究中的结构主义转向厂商主义,即从最重视市场结构转向最重视企业行为的分析;而且该理论越来越注重结构、行为、绩效之间的双向关系和动态变化。他们认为,如果厂商作出适应性的反应,就会改变行为和结构;市场绩效也会导致市场结构和市场行为的变化。

现代产业组织理论认为,市场结构、市场行为和市场绩效这三者之间的关系是,市场结构是决定市场行为和市场绩效的基础;市场行为受市场结构的影响,反过来又影响市场结构,是市场结构和市场绩效的中介;市场绩效受市场结构和市场行为的共同制约,是市场关系或资源配置优劣的最终评估的标志,而市场绩效的现状和变化趋势,又影响未来的市场结构和市场行为。同时,为了获得理想的市场绩效,政府有必要通过制订相关的公共政策干预产业组织。

二、物流产业SCP分析

(一)物流产业市场结构分析

是指市场内竞争和垄断的相对程度。在产业结构理论中,用以描述产业结构状况与变化的指标主要有三个:市场集中度、产品差异化、进入和退出壁垒。

1.物流的市场集中度。根据中国物流与采购联合会的“2005年中国物流企业50强排序”,以及国家发展改革委员会、国家统计局、中国物流与采购联合会公布的“关于2005年全国物流运行基本情况的通报”:2005年全国物流企业总收入18791亿元,排名前四位的中国远洋运输(集团)总公司、中国海运(集团)总公司、中国对外贸易运输(集团)总公司、中国物资储运总公司的资产分别为934.7亿元、423亿元、343.5亿元、58亿元,计算得知,CR为9.4,可以看出我国物流行业市场集中度非常低,物流企业和资源相当分散,物流市场处于完全竞争状态。

我国物流产业集中度缺陷主要表现为:

第一,专业化水平较低;

第二,低水平过度投资,导致产业服务高端化发展受阻;

第三,条件分割严重,物流资源难以进行有效整合。

2.产品差异化。我国物流行业起步较晚,发展相对缓慢,物流业务主要集中在仓储、运输等低附加值的服务上,而高附加值的服务如信息处理、流通加工、咨询服务、金融服务等则很少涉及。面对激烈的市场竞争,一些物流企业所表现出来的症状主要是同质化服务和价格竞争,与“共赢”的竞争战略要求不相和谐。

3.进入和退出壁垒。进入壁垒由规模经济壁垒、产品差异壁垒、相对费用壁垒这三种经济性壁垒构成。由于物流行业的特殊性和经济性,物流行业进入壁垒低。首先,物流企业开办容易;其次,物流行业产品差异小,新进入的企业差异化壁垒也是较低的;第三,相对费用壁垒也不高。

物流产业的退出壁垒主要表现为沉没成本壁垒。大多数物流配送企业所建的仓库、堆场、物流中心、信息设备,购买的车辆等专用设备在企业退出物流产业时,都难以以合理的价格及时销售出去。因此,整体来看物流产业的退出壁垒较高(详细的分析过程请参见表1)。

(二)物流产业市场行为分析

市场行为是企业在市场上为实现其目标而采取的一系列适应市场要求而不断调整经营管理决策的行为。我国物流行业的市场行为,最突出的特点是过度竞争。过度竞争是指这样一种状态:在集中度较低的产业中,尽管很多企业的利润率很低,但是生产要素和企业却不能顺利地从这个行业中退出。

在物流行业中,中小型物流公司数量多,提供的产品具有同质性,容易出现过度竞争;大型物流企业集团虽然提供的产品具有差异性,但是由于其初始投资大、沉淀成本高,退出困难,同样也会出现过度竞争的状况。

我国物流企业数量多,而且产业集中度低,为争夺有限的市场,企业之间不可避免地发生低水平的过度竞争。目前物流市场表现的主要是价格竞争,像并购、联合等非价格竞争才刚刚开始。

(三)物流产业市场绩效分析

市场绩效是在特定的市场结构和市场行为条件下市场运行的实际效果。从短期来看,可以认为市场结构是既定的,市场结构从某种程度上决定了企业的市场行为,而所有企业的行为又决定了市场运行的实际效果。衡量失常绩效的标准有资源配置效率、技术进步程度、规模结构效率等一系列指标。

1.资源配置效率。

(1)库房利用率不高。第五次中国物流市场供需状况调查结果显示,在拥有库房的企业中,大约66%的物流与储运企业的库房利用率在85%以上,有21%的企业库房利用率在70%~85%,有10%的企业库房利用率在50%~70%,有3%的物流企业库房利用率在50%以下。

(2)铁路专用线利用率不高。调查结果显示,在拥有铁路专用线的物流与储运企业中,铁路专用线利用率在30%以下的占13%,利用率在30%~50%的占30%,利用率在50%~80%的企业占37%,利用率在80%以上的企业占20%,大多数企业铁路专用线利用率在30%~80%之间。

(3)拥有军队企业的汽车运输返程空驶率较高。调查结果显示,汽车空驶率在30%以下的占25%,汽车空驶率在30%~50%之间的占65%,汽车空驶率在50%以上的占10%。汽车空驶率仍然较高。

(4)物流费用。我国的物流费用比重较大,体现了物流效率的低下。物流费用的大比重也使物流产业的利润率大大降低。

2.技术进步程度。与国际先进水平相比,我国物流信息化程度整体上还处于较低层次,特别是中小企业的信息化水平很低。一方面,先进的信息技术应用较少,应用范围有限;另一方面,自动化、信息化对企业运营生产环节的渗入层次较低。

3.规模经济效应。近几年,物流行业有了快速发展,但存在着四大问题:物流基础设施“瓶颈”制约现象突出;社会物流依然粗放,供需不平衡矛盾依然存在;物流综合协调能力薄弱,存在政策环境“软约束”;物流组织管理水平有待提高。物流社会化、专业化、组织化程度低,使物流的规模经济效益难以实现。

据调查,我国物流企业规模在500人以上的企业仅占11%左右,仍以中小物流企业为主,经营规模小,经营分散,一些设施不能得到充分利用。物流企业规模小,功能单一,服务质量和效率难以满足社会化物流的需要,真正能够提供一体化服务的企业还不多。王玲、杨路(2005)对目前我国物流市场的集中度指标进行了分析,认为中国物流产业的CR4为12.93%;CR8为20.9%,根据Bain的产业结构衡量标准,我国属于低度集中型市场,市场竞争性很强。

三、相关建议及对策

(一)企业

我国物流产业正处于企业分化的快速成长时期,业内企业应注重提升运营的管理绩效,不能囿于原先传统的经营理念,应注意通过资源整合、企业联盟等手段,拓展物流服务网络和自身物流服务能力,向专业化、综合化的物流服务提供商转型。

1.技术创新是物流产业演进的核心动力。基于企业微观的技术创新行为,将促进产业壁垒的形成、市场集中度的变化和产业结构的优化, 从而整体促进物流产业的演进。因此,业内企业应加大对流通加工业务和信息管理功能的开发,加强物流管理与物流技术的引进,力争通过物流管理技术创新带动物流服务创新。

2.在物流功能拓展方面,业内企业应改变以往单一的物流服务功能定位,向多功能、高附加值方向转变,这也是今后物流产业发展的方向。

3.此外,业内企业应随时留意物流服务需求者多变的物流活动需求,以物流活动的需求为导向,才能有效提高物流营运的绩效水平。并且今后企业间的竞争也不再仅仅是低层次的价格竞争,应充分运用非价格竞争手段,谋求企业的发展。

(二)政府

政府一定要既“有所为”,又“有所不为”。根据鲍莫尔提出的“进退无障碍市场”(Contestable Market)理论,如果进退基本无障碍,那么即使“垄断”程度很高,也不会产生多大的垄断弊端。因此,对于这样的物流领域,政府应放松经济性规制,给予企业更加公平宽松的竞争环境,充分发挥市场机制对有效资源的配置作用。对于物流产业中具有自然垄断或是行政垄断的领域,政府应加强经济性规制,采取反垄断的措施,提高社会福利。

从世界范围来看,对于经济性规制政府总体上是放松的,但越是市场化程度高的社会,社会性规制越有必要加强。以我国物流产业规制的实践来看,我国物流产业政策往往集中于经济性规制,而缺乏对社会性规制的重视。因此,未来我国政府应加强对物流产业中公平环境、市场秩序和产业安全等问题的宏观调控与引导,加强对物流产业的统筹规划, 防止资源浪费和重复建设。

参考文献:

1.何枭吟.WTO时代我国物流产业现状与发展趋向剖析[J].产业与企业,2007(1)

2.傅成红.从物流本质论我国物流产业发展[J].物流平台,2007(4)

3.王丰,王开勇.构建我国和谐物流SCP分析[J].权威,2007(2)

4.张鹏.基于拓展SCP框架下的物流产业成长与对策研究[J].研究与探讨,2007(1)

5.杨公朴,夏大慰.现代产业经济学[M].上海:上海财经大学出版社,1999

6.李悦.产业经济学[M].北京:中国人民出版社,1998

7.泰勒尔.产业组织理论[M].北京:中国人民出版社,1997

8.杨海棠.现代物流系统与管理[M].北京:北京邮电大学出版社,2003

9.李严锋,杨琦.产业物流与供应链理论、应用、个案[M].北京:经济科学出版社,2005

物流市场论文篇6

关键词:物流产业 微观层面 宏观、中观层面 研究成果

0 前言

我国物流业正面临调整和转型。振兴物流业将是我国当前和今后相当长时期内的一项重大任务。由于传统产业经济理论在研究物流产业经济方面具有一定的局限性,因此需要我们以新的视角来加深对物流产业的研究。系统研究物流产业演化问题就具有重要理论价值和现实意义。

1 国外物流产业研究现状

在国外尤其是发达国家,主要研究如何通过物流提升企业的竞争力,把研究重点放在微观层面,集中于对企业物流的研究,很少涉及到物流产业关联,物流与经济因子之间的关系研究,也就是中观层面和宏观层面的研究相对来说较少。本文主要从微观层面对国外物流领域的研究成果进行述评。

1.1 区域物流领域

区域物流的研究主要集中在区域物流产业集群,区域物流一体化等方面。研究发现区域物流的发展具有动态复杂性特征。有学者提出,企业外部规模经济促进了区域产业集群形成,由此可以得出现代物流的扩散效应和回流效应,加速了区域物流市场的扩大和创新,促进了物流产业集群的形成。还有学者研究发现,随着环境变化的多样性及日益复杂的区域物流网络,区域物流一体化整合的难度会越来越大。政府政策的引导虽然有一定的推动作用,但区域物流一体化整合更依赖于市场机制,通过市场实现对生产要素的合理配置,最终实现区域物流产业和物流市场的整合。

1.2 城市物流领域

城市物流领域的研究主要集中在城市公共物流中心的选址问题,城市政府在宏观物流发展中的效用问题及经济与环境双重因素下的交通网络问题。研究发现排队论和非线性理论是解决城市物流中心选址的一种有效方法,而且城市公共物流节点的正确选择对缓解交通堵塞、能源节约和劳动成本降低有重要作用。有学者从城市政府角度进行研究,研究城市政府在解决物流设施的融资、交通规则、地区间物流服务交易规则、物流企业税费、政府补贴等问题时的角色与效用。

2 国内物流产业的研究现状

当前,国内物流研究与国外物流研究的侧重点有所不同,国外研究的焦点主要集中在运作方面,而国内研究的焦点除了在微观层面外,还主要集中在宏观、中观层面。近几年来,我国物流的发展速度非常快,在研究领域,许多学者关注有关物流的研究,在定性分析日趋深入的同时,定量研究物流问题的视角也越来越丰富。下面就对当前物流研究的热点内容作简要述评。

2.1 物流产业市场行为的研究

从战略角度研究物流市场行为主要从三个方面进行。一是从发货方与收货方角度的物流需求,强调准时化物流战略,协同性或集成化物流战略和一体化物流战略。二是从企业优势与劣势角度进行战略选择。不同的战略选择可以带来企业物流模式的差别,所以,企业物流模式的选择由企业物流战略来决定。物流企业根据企业自身情况分为成本领先战略、特色经营战略、确定重点市场的经营战略。三是从理论应用的角度进行研究。从物流与商流的关系入手,研究全球经济一体化进程中及区域性商贸流通现代化进程中,物流的发展战略及其规划和选择。

2.2 物流产业市场结构研究

楚岩枫针对目前我国市场上存在着不同类型的物流企业,认为物流企业的差异化生存与生态位现象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以生态位理论解释和分析物流市场,提出物流市场生态结构模型,将物流市场分离成为三个主要细分市场:综合物流市场、区域物流市场及专业物流市场。

2.3 物流产业发展趋势研究

物流产业融合问题由江平提出。现代物流产业发展中的产业融合现象有多种表现形式,主要包括产业渗透、产业交叉和产业整合。产业渗透:在高科技产业和传统产业的产业边界处容易发生产业渗透。信息技术对物流产业的影响,从本质上把现代物流产业与传统物流产业区别开来。产业交叉是指存在于产业间的功能互补和功能延伸促进产业间的融合。在现代物流活动过程中,运用多种运输方式的有效衔接,产生了与单一运输方式截然不同的效果。产业整合是实现产业融合的重要手段,是产业融合的另一种方式。通过对分立物流资源进行协调而形成专业性物流服务能力。

3 物流产业演进的研究成果

区域物流系统的协同演化研究一文中认为区域物流系统是由物流子系统相互作用构成的复杂动态系统,其演化是各个子系统协同作用的结果。论文运用自组织理论和方法,分析区域物流复杂系统的组成和自组织运行特性,并以生物种群和区域物流产业集群的相似性为基础,借鉴生态学中生物种群的生态位理论探讨区域物流系统的协同发展阶段,同时根据各阶段演化机理分析建立区域物流系统协同演化方程,从而为区域物流系统产业结构调整和协同发展提供决策支持。

产业集群与区域物流网络空间系统演化机理研究一文认为产业集群是区域经济发展的增长极、区域经济产业结构升级和发展的内在动力。区域物流是区域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在一定程度上具有主导性地位的产业作用。文中通过对产业集群发展演化过程的分析,探讨区域产业集群在不同阶段对区域物流网络系统的要求;同时,从区域物流网络空间系统演化过程探讨其对区域产业集群演化发展的作用;进而,从产业集群与区域物流网络空间系统相互作用的关系,分析两者相互作用的机理;在此基础上,提出区域物流网络系统空间布局规划的创新思路,即从区域物流空间系统演化的规律进行规划和布局以及从产业集群发展角度进行规划和布局等,以指导我国区域物流网络空间系统的布局规划。

4 结论

国外物流产业的研究主要侧重于微观主体的运作研究,而国内物流产业的研究虽然比较注重产业关联及宏观层面的研究,但综合分析以上文献发现目前物流产业发展方面的研究存在以下几个方面的问题:

物流产业微观主体的界定不清。物流作为一个系统中的产业提法,早已成为实践和理论研究发展的需要。从研究成果看,对物流产业的研究主要从物流产业组织、物流产业结构、物流产业政策等方面的研究。而我国目前企业自营物流量占全社会物流量很大的比例,因此物流企业并不能完全代表物流产业中的微观主体。因此,对物流产业系统中微观主体的研究,不能只研究物流企业,还应该包括自营物流的企业主体。

物流产业系统研究结构失衡。目前对物流产业的研究主要集中在物流产业的市场结构、物流企业行为、物流产业市场绩效的研究。但物流产业的演化、发展离不开宏观经济环境的影响;物流产业发展靠的是物流服务市场的开拓与培育,而物流服务市场的开拓与培育离不开企业自身物流能力的培育。因此物流产业系统的演化研究离不开宏观环境的研究和微观物流主体的研究。

参考文献:

[1]Panos Kouvelis. MeirJ.Rosenblatt. A Mathematical Programming Model for Global Supply Chain Management. Conceptual Approach and Managerial Insights[J].Supply Chain Management. Models. Applications. and Research Directions,2005:245 -277.

[2]David J.C1oss, Morgan Swink, Anand Nair. The Role of Information Connectivity in Making Flexible Logistics Programs Successful[J].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Physical Distribution&Logistics Management, 2005,35(4):258-277.

[3]李学伟, 曾建平, 卢勃著. 中国物流交易模式理论[M]. 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4.

物流市场论文篇7

饕餮盛宴:觥筹交错不减友情

此次高峰论坛是目前艺术品行业内规模最大的一次民间高峰论坛,参与人数之多、媒体关注度之强、藏友期待度之高都超乎想象。在欢迎晚宴上,网友之间虽只识网名,然见面后并无陌生之感,觥筹交错,处处可见友情。原定为18:00-21:00点的欢迎晚宴,一些网友纷纷退场,各自回住所拿出自己的藏品在网友之间交流。

在第二天的高峰论坛中,国家博物馆、故宫博物院单位的十多名专家到场祝贺。下午全体参会人员到首都博物馆参观学习,这也是“雅昌艺术论坛”的一个特点。在每次论坛上,主办方都会安排参会人员在离主办地较近的博物馆进行参观学习。晚上的分组讨论会上,组委会按照陶瓷、玉器和杂项将参会人员分为三组,在不同的会议室中进行研讨。主办方还为每组请来了行业的专家一起进行研讨,使会员与专家进行面对面的交流,现场气氛十分火爆。许多网友打成一片,标本交流和口头交流并存,各网友抓准机会向同行讨教学习。10月7日,“雅昌艺术论坛”又将阵地移至中国陶瓷馆,在此地进行了实地交流、义拍,现场十分火爆。

在笔者与各地网友的交流中发现,此次论坛到会的网友都绝非等闲之辈,许多网友本身即是某项古玩的精通者。以陶瓷为例,有许多网友来自各个古窑址,他们对本地窑址的瓷器都有独到的研究。能得到第一线的考古发掘资料,随时掌握市场的行情,可以说,在对文物的研究中是目前文物研究人员所不能及的。

高峰论坛:左右民间古玩市场

梁小新:顶级艺术品在价位上没有所谓的上限

(前伦敦苏富比艺术学院驻北京总代表,艺术品投资高级顾问)

通过对比近两年海外和国内的艺术品拍卖成交数据,我们发现,代表国内市场的两家龙头拍卖公司(中国嘉德、北京翰海)迅速崛起,逐渐与代表国际市场的两家老牌拍卖公司并驾齐驱;国内拍卖公司的组织能力较强,规模和成交量增长速度惊人,显示出旺盛的市场需求和消化能力。但是内地的艺术品市场也有一些问题,在成交额与拍卖场次上,香港两家拍卖公司每年所组织的拍卖场次(即拍品数量)温和增长,但成交总额大幅增长。这说明其单件艺术品成交价格大幅增长,总成交率也在增长。而内地两家公司所组织的拍卖场次大量增长,但成交总额相对增长不多,说明成交率不高,单件艺术品成交额也不高。此外,从近两年的数字统计也可看出,代表国际市场的香港拍卖公司逐渐占领高端的市场部分,而内地的拍卖交易市场则以中低级价位的作品为主,市场的分化局面已经形成。

通过海内外近两年的拍卖我们可以看出,顶级艺术品并没有所谓的价格上限,随着大批的基金进入,艺术品的价位还会上涨。从长期来看,元明清的宫廷艺术精品仍然是市场的主力,受到海内外市场的普遍认可和追捧。书画作品在内地的市场较大,比较活跃,而当代油画作品也逐渐受到国际和内地的认可与青睐。从国际领域来看,要想成为一件国际公认通行的艺术品,必须具备以下三个条件:技术性、艺术性、启示性。而在平时的艺术品交易中,买家也常常将以下三个问题相混淆:技术=艺术?价格=价值?投资=投机?其实弄清这个问题对我们投资艺术品是有好处的,只有艺术性的存在才能保证投资的成功。

在投资艺术品时,收藏家还应注意,首先要选择一个自己喜好的门类,切忌什么都买卖,什么都玩,结果什么都玩不好。如果是纯粹性的投资,应当找一个可靠的专家或资深的业内人士咨询。其次,收藏家的投资要量力而为,古玩艺术品并不是生活必需品,不能盲目地购藏。在投资时尽量遵循精品原则,集中投入在少量的精品上,其回报肯定比散布投资在二三线的作品上要高得多。

张永年:海外回流概念将成为艺术品市场的热点和主流

(中华抢救流失海外文物专项基金主任)

内地艺术品市场的火爆,带动了文物回流热。为此我们成立了专门的中华抢救流失海外文物专项基金,专门用于征集海外回流文物。我们希望海外文物艺术品回流的方式是由政府主导、民间补充、市场推动的方式进行。国家文物局在中国文物信息咨询服务中心专设了文物鉴定研究室,主要负责文物征集和回流的工作。从2002年起,财政部和国家文物局正式启动了国家重点文物征集专项资金,每年拨付5000万元用于征集流失海外的文物,但随着艺术品市场价位的上涨,这笔资金能够购入的精品就会减少,因此还有待于民间资金的支持。不过我们推出的国宝工程所倡导的公益回归方式是回购、回赠、讨还等方式。最后一项在施行中虽然会有难度,但还是希望民间团体能够支持。今年我们就组织了多次海外淘宝行动,以团体的力量,组织一批民间收藏家和收藏爱好者,与中华抢救流失海外文物专项基金的专家顾问一起到海外淘宝。

高培之:民间收藏要衡量自己实力

(雅昌艺术网总版主、收藏家)

此次来参加“雅昌艺术论坛”的网友多处于艺术品市场的第一线,多在网上进行交易或学习,真正到拍卖公司购买文物的人不多。虽然这些网友也关注拍卖,但却并不在拍卖公司购买艺术品,他们到拍卖公司去多为了练眼,再者是随时了解市场行情。他们的藏品多经过一级市场或者朋友和网络进行交易,这样的话,在他们手中流通的艺术品就会降低许多成本。甚至捡到大漏也未尝不可。

“拍卖行业的不规范行为严重地损害了艺术品市场。”雅昌网友会总版主高先生如是说,不规范的拍卖让中国的艺术品市场越来越乱,使得更多的收藏家对拍卖失去了信心,选择进行私下交易。其实收藏家是可以到拍卖公司捡漏的,毕竟有一些机会,甚至有时拍卖公司的价位比一级市场的价位还低。但是要选择那些信誉度高的拍卖公司。

通过这两年的艺术品拍卖,精品越来越少,最终导致一些残器精品的市场价位也迅速上涨,许多拍卖公司都有精品上拍。例如苏富比曾拍过一件宣德残器以近200余万美元成交,内地的中国嘉德也多有精品残器上拍,这说明精品越来越少,随之精品残器的价格也将上涨。因此在民间收藏的过程中,如遇到精品残器千万不可错过。

高古瓷市场在内地一直不火,主要是价位一直上不去,其实在交易过程中还是较多的,但由于内地的政策原因,高古瓷在长时间内还会出现国际价格高于内地价格的现象。甚至目前的价位不足国际市场价位的1/10。但是在民间收藏中,高古瓷精品仍是民间收藏的有效途径之一。

佛教艺术品在2006香港苏富比秋拍中的优异表现,今后市场价位一定会有所提高,在民间收藏的过程中也需要注意此类艺术品的收藏。同时我们在收藏的过程中不要只局限于国内藏品的收藏,其实国外许多艺术品都值得我们去收藏,如果我们的视野放宽一些,所收藏的范围就会广一些,而投资的价值就会得到更多的体现。

在第六届高峰论坛中,笔者充分感受到了网络的力量,其将全国各地的收藏爱好者齐集一堂,而且多为一些顶尖级的藏友。不可否认,此次参加论坛的网友中也有一些水平较低的,但这并不影响此次论坛的影响力。笔者随后发现,此次论坛的组委会人员在雅昌中贴出的关于此次论坛的帖子在3天的时间内竟有近万的点击率,上千网友的回复,可见雅昌艺术网的影响力。

物流市场论文篇8

关键词:物流业;产业组织;市场绩效;市场集中度

中图分类号:F25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2-3198(2012)01-0024-02

0 引言

1978年,我国从日本引入了物流的概念,至今已有30多年的光景。我国国民经济的发展和对外贸易的扩大为物流业的发展提供了强劲的需求基础,科学技术的进步为物流业的发展起到了不可估量的推动作用,我国物流业得以迅速发展,已从起步阶段迈向理性、务实的新阶段。在发达国家,物流业已被公认是国民经济发展的动脉和基础产业,并被誉为经济发展的加速器和产业结构演变的剂。因此,大力发展物流业,将有利于保障我国国民经济快速、稳健地发展,并推动产业结构的优化。纵观我国物流业的发展现状却不尽如人意,为此本文试图运用产业组织理论的SCP分析框架(即哈佛大学的梅森和贝恩等人构造的市场结构(Structure)――市场行为(Conduct)――市场绩效(Performance)的分析框架,简称SCP分析框架)深入探索我国物流业的组织结构特征以及物流业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合理化的建议。

1 我国物流业市场结构分析

物流业市场结构是指物流服务提供者的数量及其规模分布、产品差别化程度和新企业进入物流业的难易程度的综合状态。市场结构的核心是探讨产业组织中垄断力量与竞争力量之间的关系。本文围绕市场集中度、产品差别化、进入退出壁垒三方面来分析我国物流业的市场结构。

1.1 市场集中度

衡量市场集中度的指标有很多,但考虑到数据的可得性,本文采用赫芬达尔-赫希曼指数HHI指标来分析我国物流业的市场集中度。HHI越大,表示市场集中度越高,也就意味着垄断程度越高,一般HHI指数小于1800视为集中度很低。根据历年《中国统计年鉴》中的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业生产总值,以及历年中国物流50强企业的主营业务收入计算出我国物流业的HHI指数。HHI指数是市场中所有企业的市场份额的平方之和与10000的乘积,因为无法获得所有企业的数据,本文且用我国物流企业50强的数据来计算。计算结果见表1。

由以上计算结果可以得出结论:我国物流业市场集中度非常低。我国物流业还处于比较零散的状态,资金、资源、人才都比较分散,现有的已具有一定规模的企业还无法占领足够的市场份额,并形成较为紧密的物流服务体系。这种粗放式发展格局,阻碍物流企业向规模经济发展的步伐,也不能有效地提高消费者福利。

1.2 产品差别化

近几年来,各物流企业的服务逐渐呈现差异性。随者物流业竞争不断加剧,为扩大市场份额、提高经营效率,一些大型的物流企业引进先进的技术,并注重客户关系管理,以便为客户提供高质高效的服务。这些大型企业所提供的高质量的服务与中小企业逐渐拉开差距,导致整个物流服务的差异化程度日益显现。从顾客忠诚度的角度来看我国物流市场的产品具有一定的差异性。在物流服务过程中,客户往往通过以往的交易往来与物流企业之间建立一种相对稳定的长期业务伙伴关系,这种关系能够产生消费者偏好,从而使该企业的服务区别于其他企业。

1.3 进入退出壁垒

我国物流业的准入门槛低、进入壁垒薄弱。首先,物流业是一个新兴产业,许多政策法规还未配套,行业管理制度尚不完善,导致物流业制度门槛低;其次,我国物流企业普遍存在规模小、专业化程度低的现象,整个行业不能集中力量运用先进技术,提高运营效率,达到规模经济,这就导致不能形成规模壁垒和专业壁垒;最后,进入物流业的资本量壁垒过低,没有资金、仓库、专业物流人才,甚至没有车队的小企业,都能通过外包的方式在市场上找到生存空间。

我国物流产业的退出壁垒较高。退出的物流企业,其沉没成本较高。因为大多数物流企业的仓库、叉车、托盘等专用设施、设备在企业退出物流业时,都很难以合理的价格及时转手。此外,雇佣费用壁垒也很高。我国大部分物流企业均属于劳动密集型企业,单位产值的职工人数较多。如果退出该行业,则将导致很多人失业,迫于政策的压力,我国物流业的解雇费用壁垒较高。

2 我国物流业市场行为分析

市场行为是在特定市场结构下,为了追求更大的利润、市场占有率或其它目的而采取的某种策略行为。我国物流企业数量多,而且产业集中度低,为争夺有限的市场,企业之间不可避免地发生低水平的过度竞争。过去的物流市场以价格竞争为主,但近几年,营销、兼并、联盟等非价格竞争行为也愈演愈烈。

2.1 价格竞争行为

对于低端的物流市场,集中度不高和进入壁垒低引发的激烈价格竞争,使得利润空间在不断缩小,小型的物流企业为了生存,只能不惜代价降低成本的同时,降低服务水平,一些企业甚至不顾成本进行非理性定价和不正当竞争,干扰了市场秩序,不利于行业的发展。而在高端的物流市场,高端物流企业具有一定的价格主导性,对一些高附加值业务可以采用掠夺式定价,且具有一定的利润空间,价格竞争不明显。

2.2 非价格竞争行为

物流业的非价格行为主要是广告和品牌营销。近年来,越来越多的物流企业通过电视、广播、互联网、报纸、杂志等媒体进行广告宣传,并利用企业拥有的车辆、船舶等运输工具上的标志进行宣传,树立企业形象,提升品牌认知。我国物流企业已开始注重客户关系管理,逐步通过提供良好的售前、售后服务以提高服务质量,并提供更多附加服务,包括产品追踪、自动补货等。但总的来说,我国物流企业在广告宣传、品牌建设方面还没有明确的规划和详尽的实施方案。

2.3 组织调整行为

物流企业进行产业组织调整的动机是增强核心竞争力、获得规模经济效益、减少交易费用、降低经营风险、扩展业务范围等。大型物流企业加紧兼并重组,地区物流资源重新整合,中小企业的合作也出现多种形式,很多公司建立合作联盟,以共享资源、优势互补。一些物流企业与大客户结成战略联盟,在承包物流业务的同时,参与客户营销活动。部分有实力的物流企业与重点城市结盟,参与当地物流基础设施的规划、开发和运营。

3 我国物流业市场绩效分析

市场绩效是指在一定的市场结构下,由一定的市场行为所形成的价格、产量、成本、利润、产品质量和品种以及在技术进步等方面的最终经济成果。市场绩效是市场关系或资源配置合理与否的最终成果标志,它反映市场运行的效率。本文将从资源配置效率、技术进步程度和规模经济效益三个方面来分析我国物流业的市场绩效。

3.1 资源配置效率

由于我国物流观念的限制,仍然有很多生产制造企业采用低效率的自营物流,斥巨资自建物流设施,加上现行的行业管理体制存在多头管理、部门和地区分割等弱点,导致我国物流业资源配置不尽合理,仓库利用率低,铁路专线没有得到充分利用,车辆空驶率高。大量的资源闲置无形中增加了物流成本,影响到物流业绩效的提高。

3.2 技术进步程度

近年来,先进的物流技术在我国得到了广泛运用。一些物流企业通过GPS、GIS和GSM网络的整合提供完善的运输车辆实时监控、运力调配、查询等服务。多数物流企业都开通了企业网站,构建了网上订单系统、运输管理系统和仓储管理系统和以ERP为基础的JIT物流制造支持管理系统。一些意识超前的物流企业将自动化仓库等物流自动化技术与无线射频终端、激光条码扫描仪、计算机数据库和网络技术信息技术相结合,建立了能够提供权限管理、运输管理、进货作业、出货作业、库存管理、财务决算、决策支持等功能的综合物流管理系统。

3.3 规模经济效益

近几年,物流行业有了快速发展,但仍然没有实现规模经济。我国物流基础设施瓶颈制约现象突出,社会物流依然粗放,供需不平衡矛盾依然存在,物流综合协调能力薄弱,存在政策环境的约束,物流组织管理水平有待提高。因此,物流社会化、专业化、组织化程度低,使物流的规模经济效应难以实现。我国物流行业以中小物流企业为主,经营规模小,经营分散,很多设施不能得到充分利用。物流企业规模小,功能单一,服务质量和效率难以满足社会化物流的需要。

4 结论及建议

我国物流业经过三十多年的发展,取得了很大的进步,但仍然存在很多问题。通过以上对我们物流产业组织的分析,本文得出结论,我国物流产业存在以下问题:从市场结构来看,市场集中度很低,物流服务同质性严重,进入壁垒较低,退出壁垒较高;从市场行为看,我国物流市场出现了以价格战为主的过度竞争;从市场绩效来看,我国物流业有一定的需求基础,发展速度较快,但产业资源配置不尽合理,存在严重的资源闲置现象,产业规模结构效率低,收益率不高,技术进步缓慢。

对于我国物流产业存在的问题,本文提出以下建议:首先,健全相关的政策法规,充分发挥物流产业政策的积极作用。一方面要引导需求企业摒弃自建的物流系统,采用高效率的第三方物流,从而有效扩大物流市场规模,提高物流运营效率。另一方面,提高市场准入限制,避免物流产业的盲目发展,防止由于企业数量增长过快而导致物流资源浪费和效率低下;其次,政府应合理规划,促进全国范围内的物流资源整合,完善基础设施平台建设,为物流发展提供良好的基础支持。并通过政策和资金重点培养大规模的物流集团,提高物流行业市场集中度;再次,加强物流人才的培养。物流企业应加强对员工的培训,加强员工的专业技能。高校应加大物流专业的招生力度,为物流业的发展储备高素质的综合性人才。行业协会可设立物流专业资格认证考试机构,从社会各界培育物流人才。

参考文献

[1](美)鲍尔索克斯.物流管理[M].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1999.

[2]牛晓帆.产业组织理论及其相关问题研究[M].云南:中国经济出版社,2004.

物流市场论文篇9

【关键词】一体化教学;物流市场营销;应用

一、一体化教学模式在物流市场营销教学中优点

1.1专业性更强,学生更拔尖。因为物流市场营销这一门学科,具有很强的操作性和实践性,所以对学习的要求也很高,需要学生时常分析和归纳总结学习过程中和工作中所需要的知识以及技能,并且加以熟练。教师需要将教学目标、教学任务与工作岗位的要求相结合,形成针对性的教学方法,这样课程能更快速的提高学生的技能,而且方便于实施。

1.2能够培养专业性创新型人才。理实一体化教学模式以学生为主体,在物流市场营销可以完全体现出学生的个性,摆脱以往“一个模子”的教学方式。丰富的理论知识,亲身的动手体验,满足了学生对物流市场营销的好奇心,进而激发学生的潜能,提高创新能力。

二、一体化教学模式在物流市场营销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师资薄弱导致教学质量低。对物流市场营销学科,年纪较大的教师主要采用的是理论教学,实践教学模式缺乏,这违背了理实一体化教学模式的原则。而年轻的教师,有着扎实的专业基础知识,但缺乏实践经验。还有一类教师,是来自于企业,这一类教师有着丰富的实践经验,但是缺乏教学经验。因此院校的教师团队存在一些漏洞,教师团队一日不得完善,学生的进步之日可谓遥远。站在院校的角度,对物流专业的学生,物流市场营销这一门课程是专业必修课,在某些院校,它还是学位课,重中之重。物流市场营销讲究的除了理论,还讲求实践者的能力以及经验。一味地在校园里,在课室中给学生灌输知识,学生也难以理解。学好这一门课的捷径便是校企合作,一方负责赋知识,另一方负责予经验,可是这存在学校与企业之间的合作不够紧密,力度也不足。院校一心想培养出本校心目中的理想人才,便在校内建造实训营,可是这始终是模拟的,学生终究不能进入企业内部学习,不能到真正的场地上实践,所以学生培养出来的能力还是有差距的。

三、一体化教学模式在物流市场营销教学中的应用

3.1完善课程的考核机制。物流市场营销这一门课程强调的不仅仅是理论知识,那么考核机制也不能只是专注于卷面上的考试。考核学生的学习成果,比如:“百分制”考核机制,平时学习成绩占30%,卷面考试成绩占30%。实践考试成绩占40%。这样的百分制考核对教学任务、教学目标的设置具有很大的指导作用。该模式增强了考核的公平性和全面性,监督了理实一体化教学模式的实施,督促学生自觉学习。

3.2提高教师自身的教学水平。缺乏实践经验的教师可深入到企业中实践学习或者定期地进行相应的培训,了解企业真正需要的人才类型、岗位的规范操作以及职业道德要求。除此之外,教师还需要掌握最新的岗位知识与技能,帮助学生提高相应法技能,增加就业机会。

3.3加强校企合作。如:物流在学生眼中简单地说便是学生每天接触的快递,可是,这些都是表面上的东西,想要深入地了解什么是物流,什么是物流市场营销,还需要把学生带到企业当中去学习,去了解。如果把学生放进京东商城,学生就会了解到当中的运作情况。如果把学生送进聚美优品企业中学习,学生就会清楚海外购以及极速免税是如何利用物流进行销售。在企业当中能学习到的知识真的是包罗万象,而学校是不能给予的。校企合作还可以汲取国外学工结合的方法,其中的道理是一样的。如:德国的“双元制”职业教育,目的为的是应用,基础便是理论知识。我国的校企合作也可以如此,教学的过程是在企业与院校双方交替进行,共同培养物流市场营销的应用型人才,就是部分学院制的职业教育形式。学生在完成基础的理论知识后,就可到企业跟师傅学习,一边在企业做工一边接受师傅的教导,另一边又在院校中进行相关理论知识的学习,总之,做工与学习交替进行。企业派出专业技术人员到学校协商开设物流市场营销专业课程,并与在校教师交流互相传授经验。

3.4改革教学方法。一是角色扮演法,将学生分为若干小组,每组10个人,每一小组代表一间物流公司,每一位队员担当不同的角色,如总经理、策划员、客服人员、市场调查人员、销售员、财务人员等。每一组都必须完成一下的任务:公司的名称、商标的设计、市场状况调研、公司经营的项目、市场定位与细分、消费者行为分析和营销策略等。最后每个小组上交一份完整的综合的策划书,再站在台上向班上的同学推介并解释细节,并且台下的同学进行提问,由台上的同学作答。最后,教师就对每个小组的方案进行点评。角色扮演的教学方法不仅让学生感受课堂上活跃轻松的氛围,并且能培养学生的自主决策能力、思考与创新能力以及观察能力。二是案例分析法,这将是以社会上实际存在的企业为例子进行剖析,教师搬出例子,鼓励学生积极思考、积极参与讨论。例如在物流市场分析跨国企业的营销环境,令学生自主收集国际营销文化环境的相关资料并自主整合,得到初步的观点。在堂上以辩论赛的形式进行案例的讨论,挖掘学生课堂上的积极性,教师最后会对整个过程以及学生所做的案例分析进行讲评。

【参考文献】

[1]王少辉.“教学做”一体化模式在《物流市场营销》课程中的运用探讨[J].中国连锁,2014(05)

物流市场论文篇10

论文摘要:与公路、民航及水运等行业相比,铁路长期以来形成的政企合一的管理模式和服务功能单一的经营模式已经越来越不能适应市场变化的要求,逐渐将物流理念融入我国铁路货运已经刻不容缓。论文正是从铁路货运的实际问题出发,分析了铁路货运所面临的形势、剖析铁路货物运输 发展 现代物流的必要性与可行性,确定铁路货运发展现代物流的思路与目标,提出铁路枢纽发展现代物流的措施。

在长期的计划 经济 体制下,由于国情的限制,铁路在我国的国民经济发展中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在我国市场经济的发展、产业结构的调整、国民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过程中,运输市场发生了很大的变化。随着 交通 运输的发展,交通运输与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差距有所缩小,长期制约社会经济发展的“瓶颈”问题开始得到了缓解,需要一个强大的物流系统的支持,这是经济发展对铁路运输提出的直接挑战。

1我国铁路货物运输的现状

1.1铁路货运市场的变化和传统格局的矛盾

经过20多年的体制改革,我国已经初步建立起宏观调控下的市场经济体制。在这一变革过程中,运输市场发生了很大变化,大宗货物不断减少、高附加值、小批量运输不断增加,对货物运输在快捷性、机动性、准确性、安全性方面提出更高要求,而目前的铁路运输还难以满足这些新的货物运输要求。wWw.133229.COm同时,公路运输发展迅速,特别是经济发达、公路密度大的地区,公路以其速度、灵活的优势,分流了铁路相当多的短途运量和部分长途运量,铁路货源不断流失,货运市场占有率不断下降,铁路所占的市场份额还不足15%,从货物周转量来看,铁路所占的市场份额也在呈下降趋势。铁路货物运输在综合运输体系中的地位受到冲击。

铁路在货运市场中份额大幅下降不仅有来自国民经济结构调整、经济增长速度变化和其他运输方式的竞争等外在因素的影响,与铁路运输自身发展的经济特征和服务水平也有密切关系。铁路货运在长期的计划经济体制下缺乏市场竞争能力,长期受到国家政策的保护,缺乏深入改革的内在动力。铁路所运送多是低附加值、批量大的货物,很难提升在货运市场的地位,而且铁路的送达速度慢、便利程度低、货损货差严重、灵活性差、无法满足货主的要求,导致部分货源流向其他可选择的运输方式。

1.2运输对象的变化

目前,由于我国产业结构调整和一批高新技术产业的兴建,以加工组装 工业 、 电子 工业和第三产业为主的工业的运输需求发生了重大变化,呈现出“轻、薄、短、小”的特点,消费市场顾客需求的多样性和个性化使运输从“少批次、大批量、长周期”转变为“多品种、小批量、多批次、短周期、及时性”。在物流领域出现了为顾客提供物流、配送服务的物流中心、配送中心,传统的储存、运输、包装等服务在物流渠道的重组中逐步为继承化、系列化、增值化的现代物流、配送服务所取代,新兴的非国有(包括外资)物流 企业 逐渐出现并正在逐步占领物流市场。如在珠江三角洲,铁路货运服务的对象90%以上为代理商。为此铁路运输业有必要随着顾客需求的变化进行调整。

1.3入世对铁路货运的冲击

按照我国加入世贸组织的承诺,铁路运输服务的开放包括铁路货运以及作为运输辅助的仓储和货物运输代理服务。

3.2.3多渠道筹措资金,扩大投入

物流基础设施的建设要充分发挥市场机制的作用,在全面规划和充分论证的基础上,鼓励路内 企业 以合资的方式加强联合,扩大对基础设施的投入,同时注重吸引路外不同所有制企业、个人和外商投资参与物流基地(物流中心)的建设。

3.2.4建立快捷货运体系

未来几年,铁路应强化路网主骨架,提高干线运输,完善区际通道,尽快打通限制区段,提高综合运输能力;铁路应尽早实行客运分离,减少相互间的干扰与影响,进一步扩大列车提速范围,加快完善铁路提速 网络 ,不断加快物流、人流、资金流和信息流的流动,促进运输业与 现代 物流也持续、快速、健康 发展 。

3.2.5重视人力资源的开发和利用

现代物流业务管理是集现代运输、信息网络、仓储管理、营销策划等诸多业务技术门类于一体的综合管理 科学 。因此,开展现代综合物流业务必须拥有一大批精通各种运输、仓储业务,善于运用现代信息手段,深谙物流运作 规律 的管理人才队伍。要通过建立人才培养激励机制和加大引进相关技术人才,加快人才队伍建设。

3.2.6推广运用信息技术,实现货物实时追踪

现代物流与传统物流的最大区别之一,就是有了 计算 机网络和信息技术的支撑,将原本分散的商流、物流、信息流和采购、运输、仓储、配送等环节紧密联系起来,形成了一个完善的供应链。先进的信息网络技术是构成现代物流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铁路要紧密结合实际,采取积极有效措施,逐步构建起覆盖全路的现代物流平台,加快现代物流和 电子 商务的融合,实现对物流各环节的实时跟踪。一是尽快建成铁路运输管理信息系统,将各货运站、编组站和分界站联网运行,随时掌握货物的实时状态和运行位置,实现铁路货运的实时追踪。二是积极利用电子数据和互联网等技术,连接企业服务网点,为顾客提供实施的信息服务,实现物流的有效控制与管理。

随着我国市场 经济 的发展以及经济结构的调整,在激烈的市场竞争环境下,铁路的货物运输市场份额日趋减少,铁路货运向运输物流市场拓展、以获取新的业务增长点和发展空间已成为必然趋势。在新的形势下,如何发展现代物流,是传统铁路货运业面临的崭新课题。铁路运输企业要实施现有传统的运输企业向现代物流企业转型,最重要的是引进现代物流理念,使企业领导及员工从理论与实践结合的高度深刻认识铁路运输企业向现代物流拓展的必要性和可行性,正确确定铁路运输企业发展现代物流的市场定位。在此基础上,铁路运输企业才能根据所在地区的市场环境及企业自身的客观条件,科学的制定其发展现代物流的长远战略规划与实施对策。在这方面,迄今为止尚缺乏比较系统、有力度的分析研究,希望通过本文的研究对促进铁路运输企业向现代物流领域拓展起到一定的 参考 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