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程开发论文十篇

时间:2023-03-25 16:55:50

课程开发论文

课程开发论文篇1

随着课程改革的深入,新教材的使用让许多教师感觉压力不小——它的涵盖面扩大、灵活性增强。整个教材没有明确的训练目标,让人觉得无从下手。一堂语文课究竟应该教给学生什么?这是我们思考的问题之一。我们可以这样理解,新教材就是要求我们广大教师在使用新内容的同时发挥自主性、创造性,形成新的理念和新的方法。今天,我就董珂和徐景两位老师上的《钓鱼的启示》和《宇宙生命之谜》两课来谈一谈语文课程资源的开发和利用问题,这也是新课标提出很重要的一个观点。一、什么是语文课程资源?资源就是物力、动力的来源,它是一个来源问题。语文课程资源就可以理解为上一堂语文课所采用的一切资料来源,它的范围很广,包括一切为课堂教学所用的东西。语文课程资源包括两个方面:一是课堂教学资源。如:教科书、教学挂图、工具书、教学用具等;二是课外学习资源。如:报刊、电影、报告会、演讲会、图书馆、各种标牌广告、各种风土人情、调查报告、社会实践以及教者与学者平时大脑中所储存的知识与经验等等。二、语文课程资源的地位和作用。1、语文课程资源是教学的基础。没有语文资源作为基础的教学可以说是空洞的教学,是不成功的教学。在《钓鱼的启示》中,董珂设置了多种形式的朗读。如:自由快速读全文找出重点段;选择最喜爱读的形式找出重点句;教师充满感情的范读;男女生比赛读;分角色朗读;最有特色的引读等,让学生在读中感悟、读中明理。这就从书本中充分挖掘了课内教学资源。另外调查表的使用和联系生活实际说这“鱼”是什么?让学生交流资料,讨论现实生活中的诱惑是什么?这些都来自课外学习资源。有了这些资源的使用,学生很快就进入了情景,对课文中的难点“道德只是个简单的是与非的问题,但实践起来却很难”理解得既轻松又深刻,取得很好的教学效果。在《宇宙生命之谜》中,徐景最大的亮点就是成功地组织了辩论会。她利用从网上找来的短片向学生介绍了浩瀚的宇宙,精美的图片和扣人心弦的音乐一下子激发起学生对宇宙的好奇心和求知欲。有了这样的铺垫,无论正反方都能从书上找出有利于自己的论据。现在我就以正方为例:正方为了证明自己的观点,就从课内资源中找出火星与存在生命的地球的相似之处,即:自转基本相同、都有昼夜、有四季、两极一样等,又从课外资源中找出有关“外星人”、“飞碟”等的图片、书籍来补充自己的观点。有了这些充分的语文资源,学生在辩论时越说越好,越辩越精彩。2、语文课程资源是语文实践的必要。《新课程标准》要求我们树立大语文观,整体把握语文能力,让学生学语文用语文,强调语文实践的重要性。今天我们在《钓鱼的启示》中学习了道德是与非的问题,那么学生针对这一问题在社会上作调查,印证一下书上的道理,了解现实中人们对道德的理解,如:人们爱护草坪的情况;走人行横道的情况;保护环境的情况等。学生在调查中、在用语文的基础上,情感、态度、价值观发生了变化,得到了深华。这样既培养了学生的人文素养,又提高他们的实践操作能力。三、如何开发利用语文课程资源。(一)、语文课程资源的开发。自然、社会、人文等多种语文资源无处不在,只要我们仔细观察,处处留心,就会有无穷无尽的资源等着我们去发掘。资源的开发有多种形式:1、阅读报刊、杂志。2、图书馆、博物馆等查阅资料。3、网上下载。4、询问他人。(家长、老师、同学等)5、社会调查、研究报告、采访报告等。6、观察体会。语文资源开发形式很多,我们因时制宜、因地制宜地选择适合自己的方法。(二)、语文课程资源的利用。1、学校应积极创造条件,努力为语文教学配置相应的设备、设施,让教师最大程度上挖掘课内资源。2、教师要有强烈的资源意识感,教育学生养成收集资源的习惯。①、创设良好的语文资源环境。教师要营造一种宽松、和协的氛围,让学生养成收集语文资源的习惯,鼓励学生大胆去做,不要因为学生的资料不着边际而横加指责。③、创设学语文用语文的环境。利用当地的自然条件和社会条件,给学生语文实践的机会。④、重视社会、家庭所蕴藏的语文资源,让社区支持,家长重视。⑤、开展诸如:演讲会、辩论会、故事会等多种形式的语文教育活动。四、语文课程资源中的几个困惑。1、学生和地区的差异性。学生对语文兴趣的多少,学习能力的大小,都影响着收集语文资源的多少和质量问题。怎样让大多数学生都来收集处理信息,发挥最大的潜力?城市和农村的地区差异性导致语文资源使用和交流的不同。相对于城市,农村语文资源溃乏,收集方式单一,怎样能够形成具有农村特色的语文资源是我们应思考的问题。2、课内、课外如何把握资源的“度”?课内资源毕竟少于课外资源,怎样让两者更好的结合而不产生矛盾,不发生冲突,究竟课内资源和课外资源孰轻孰重?孰主孰次?3、课程资源是否恰当?课程资源是不是都能围绕教学目标进行?学生收集的课程资源能不能起到很好的作用?课程资源每次出现和使用是不是都恰如其分?如:《钓鱼的启示》中,调查表是否有助于学生对道理的认识?这些表能不能印证道德是与非的问题?《宇宙生命之谜》中学生收集的资料能不能充分证实自己的观点?我们该怎样有目的地收集课程资源?怎样讲求资源收集的效率性?4、资源的运用会不会把一堂语文课上成科普课或其它类型的课,从而没有体现出语文教学的工具性特点。总之,随着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我们在教学中将会产生更多的困惑。希望我们一起在教学实践中共同来发现、探讨、解决这些困惑,从而完成新教材对于我们的挑战,让我们真正走在时代的前列。

课程开发论文篇2

一、地方课程在宏观课程结构中的地位和作用

地方课程,又可称为地方本位课程,或地方取向课程。它是地方教育主管部门以国家课程标准为基础,在一定的教育思想和课程观念的指导下,根据地方社会发展及其对学生发展的特殊需要,充分利用地方课程资源所设计的课程,地方课程是宏观课程结构中的重要组成部分。

一个国家的基础教育宏观课程结构大致由三个部分构成;国家课程、地方课程和学校课程。其中,国家课程是根据公民基本素质发展的一般要求设计的,它反映了国家教育标准,现了国家对各个地方、社区中小学教育的共同标准。每个地方、每所学校都应认真贯彻实施国家课程,以保证国家教育目标的实现。国家教育目标是制定国家课程标准的基本依据。地方课程则主要是根据地方经济和文化发展实际,以及地域特点设计的课程,它是不同地方对家课程的补充,反映了地方或社区社会发展的实际对学生素质发展的基本要求。同时,地方程对该地方或该社区的中小学课程实施具有重要的导向作用。学校课程或校本课程必须在贯彻国家课程标准的基础上,以地方课程方案为依据来加以设计。

国家课程、地方课程、学课程三者的关系及其比例不同,宏观课程结构的状况就有差别。在中央集权课程管理体制条件下,国家课程在宏观课程结构中占绝对的主导地位。国家课程规定的是国家教育最高标准而不是起码标准,地方课程和学校课程没有应有的地位。而在地方分权课程管理体制下,国家课程门类较少,且它仅仅规定着中小学教育应达到的起码标准,而非最高标准。地方课程和学校课程居于主导地位,其中,地方课程是学校课程的基本依据。因而,从宏观课程结构状况来看,地方课程极大地制约着宏观课程结构。课程模式的多样化和课程结构的优化,主要是通过设计多样的地方课程和学校课程来体现的。

从课程结构的构成来看,地方课程直接影响着宏观课程结构的状况,缺乏地方课程,或者地方课程所占的比例不恰当,都不利于优化宏观课程结构。从地方课程与国家课程和学校课程的关系来看,一方面,地方课程既是国家课程目标在特定社区条件下的具体化,又是对国家课程的补充;另一方面,地方课程是研制学校课程或校本课程的重要依据,校本课程不能完全脱离地方课程资源和社区发展实际来体现学校特色,它需要将地方课程具体化。因而可以说,地方课程是沟通国家课程与学校课程的桥梁。从课程与学生、社会的关系来看,地方课程也是联系学生与社会的纽带。地方课程的设计特别强调学生与社会的联系,发挥地方和社区课程资源的教育作用,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以及参与社会生活和社区实践的能力。密切学生与社会实际和社会生活的联系是地方课程对学生发展的重要作用。

二、地方课的基本特征

从课程目标、课程内容和课程实施等方面看,地方课程具有以下区别于国家课程和校本课程的基本特征。

(一)地方课程的地域性特征

地方课程是不同地方根据特定地域或社区社会发展及其对学生发展的特殊要求,以及特定的课程资源设计的课程,因而,在适用范围上具有鲜明的地方性或地域性,特定的地方课程只适用于特定的地方和社区中小学。

我国幅员辽阔,地方经济、文化发展水平差异很大,不同地方或社区社会发展的要迥异,不同地域可资利用的课程资源也不尽相同。这就要求各地方、甚至各社区教育主管部要研究地方实际,开发适合本地、本社区的地方课程,以便优化中小学宏观课程结构。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社会历史条件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开发地方课程成为不同经济、化发展水平对课程建设的时代要求。因而,地方课程设计要充分研究地方社会历史条件和现实状况,挖掘地方课程资源,设计体现地域特色的课程。

(二)地方课程的针对性特征

从课程目标上看,地方课程是针对地方实际设计的,它的基本目的是满足地方或社区发展的实际需要,加强学生与社会现实和社区发展的联系,使学生了解社区,接触社会,关注社会,学会对社会负责,关心社会,增强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地方课程的设计与实施,有利于克服课程脱离社会生活的弊端。地方课程设计应充分反映地方或社区发展的现实和要求。在一百年前,杜威为儿童设计的课程中就包括乡土历史探讨、社区经济研究等课程。这些课在目标上除了注重培养学生的探究能力外,另一重要的目标就是针对时展的需要,密切生与社区发展和社会生活的联系。在本世纪60~70年代,我国各县市中小学课程结构中,曾设计过有关地方课程,如乡土历史、乡土地理等等地方课程,编订了适合不同地方特色的地课程教材。这些课程满足了不同时代的需要,在课程目标上具有一定针对性。

(三)地方课程的时代性和现实性特征

从课程内容上看,地方课程不同于国家课程中的学科课程,它不刻意追求理论知识的系统性、连贯性和深刻性,及其对学生智力发展的认知功能,但它特别强调课程内容的时代性和现实性。

要密切学生与社会生活和社区发展的联系,必须充分利用社区课程资源,以专题等各种式设计反映社会生活和社区发展现实的课程内容,体现地方特色,促进学生认识社会,了解会,关心社会发展,参与社会生活。在内容设计上,地方课程应具有突出的现实性,以专题综合的形式组织内容。如果地方课程仍然是以学科的形式来设计课程内容体系,我认为是有于地方课程的价值的。我国有些地方把计算机、英语、礼仪作为地方课程来开发和设计,实上,这些所谓的地方课程根本不能反映地方特色,课程内容不能体现地方或社区发展的现实和时代性特征,而且这些课程逐步成为我国各个地方中小学共同课程。地方课程的内容应以区或地方社会生活和社区发展的现实为依据加以系统设计。

地方课程在内容上,要向学生传授参与社会生活和社区发展应具有的思想意识、价值观念、关于地方或社区的基本知识,如地方或社区历史、地理、经济、文化、社区结构等等,及参与社会生活的基本能力,如社区研究、社区发展规划、社区服务等各种公益劳动等方面的基本能力。总之,,地方课程在课程内容上要体现鲜活的现实性。

(四)地方课程的探究性和实践性特征

地方课程的根本目的是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以及参与社会生活的能力,培养和发展学生应地方或社区发展需要的基本素质。因而,在地方课程实施中,学生的学习活动方式不应是接受式的,而应是探究式的、实践式的。学生在学习关于地方和社区基本知识的基础上,研究区现实问题,探究每个社会成员适应社区发展需要应具有的基本素质。同时,通过参与社区活、社区服务等各种活动,在实践中培养学生参与社会实践活动的能力。

三、地方课程开发与设计应注意的问题

(一)处理国家课程标准与地方课程方案的关系问题

(二)现行的国家课程标准存在一些问题,比如,课程标准过高,它是最高标准,而不是基本标准,相当一部分老少边穷地区的中小学难以达到国家课程标准规定的要;程门类过于齐全,1992年颁布的九年义务教育课程门类太多、太全,国家课程(主要是学科课程)小学9门,初中13门(不包括短期的职业指导课),再加上国规定要开设的一系列活动课,超过24门,这在世界各国基础教育的国家课程中少见的。国家课程标准是开发地方课程的依据和基础。在现行状态下,地方课程发究竟有多大空间,是值得思考的。由此看来,开发地方课程就需要调整国家课标准。

当然,调整国家课程标准,开发地方课程,并不完全意味着将国家课程标地方化;从地方程管理体制上看,地方课程开发涉及切实下放课程设计权力的问题。前地方课程管理统得过死,缺乏灵活性。在当前地方课程研究中,出现了把“省市课程”为地方课程的倾向。即在地方课程开发时,出现以省市为地域范围,不以区县甚至更小地理空间为地域范围的现象。如果认为地方课程实质就是由省市教育主管部门设计的课,显然是对地方课程的一种误解,它势必导致在地方课程开发上,区县甚至更小的地域没地方课程设计权。其实,在一个省、一个市范围内,各个地方经济、文化发展以及课程资源也存在着较大的差异。地方课程开发应给区、县或学区甚至更小的地方以较大的权利,得过死,也不利于地方课程建设。

地方课程开发在课程目标上关照社会不够,人本取向和社会取向联系不够紧密。地课程设计大多注重当前社会条件下学生的各项基本素质的培养,如学生的竞争意识、创意识、承受挫折的能力、自理能力等方面得到了应有的重视,但对学生的社会责任感,会实践活动能力培养注重不够。在课程目标设计上,忽视把学生融入到地方或社区生活发展的历史过程之中去。一句话,课程目标关注个人较多,关注社会较少。这是不利于分发挥地方课程育人功能的。

(三)地方课程结构问题

地方课程门类设置、课内容设计的基本依据是地方或社区发展的实际,以及地方课资源。在课程门类设置上,地方课程设置要考虑特定地域和社区发展的经济、文化以及会生活的现实,设置有利于把学生融入到社会生活之中的课程,使地方课程结构体现出浓厚的地方特色。不应把在大多数地区开设的共同课程、必修课程作为地方课程。而应从地方实际出发开设一些像地方或社区历史、地方或社区地理、地方或社区经济、地方或社会文化传统等课程。课程内容的设计也应充分挖掘地方特有的课程资源,并形成体系。

(四)地方课程的教学实施问题

课程开发论文篇3

关键词:课堂行为 课程资源 课堂教学

高中语文课堂教学是落实素质教育的主战场。可是课堂教学的现状却常常令人不满意。如何帮助学生去投入、去发现,引导他们产生学习的积极性,使课堂教学“活”起来呢?笔者认为,可以从以下方面入手:

一、重视课程资源的开发与利用

现在的教学空间狭窄封闭,教室成了学生唯一的空间,特别是住校生,基本上高中语文是教室、寝室、食堂三点一线,这样狭窄封闭的空间,不利于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所以语文课堂应带向社会延伸由封闭向开放转变。教学中必须坚持生活化、社会化、信息化的大语文观,重视课程资源的开发与利用,让学生走出学校,迈向社会,以便认识生活,积累写作的材料,提高分析能力。

二、以学生为主体,使训练形式多元化

传统的训练,大多是老师布置作业学生完成,此外便是这样或那样的练习册。训练手段单一,训练形式僵化,结果是学生的学习效率低下,学习兴趣寡淡。新课程标准主张一切教学活动都要以学生为主体,一切活动皆从学生出发,让学生在感兴趣的自主活动中全面提高语文素养。而训练形式的多元化应是教师探索的方向。笔者认为,在教学中,可以紧扣课堂,抓住课文,在常规教学中培养学生听说读写的能力。如利用课前两分钟,让学生作演讲,天天训练“说”的能力。这样的训练,每天只占用两三分钟,但由低到高,循序渐进,大大提高了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记忆力和口头表达能力。教师还可利用各种机会开故事会、演讲会、辩论会、诗歌朗诵会、自编小小说、童话、寓言、自编课本剧表演、办手抄报、精美日记展等活动,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营造学生主动参与的教育情境,这样就将常规的课堂教学跟语文实践活动结合了起来,不仅培养了学生主动探究、团结合作、勇于创新的精神,还使学生树立起了学习语文的积极性。

三、利用现代化的教学手段

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教师要恰当运用多媒体教学辅助手段,借助电脑的交互功能,将图、文、声、像等多种教学信息有机地结合起来,加大语文课堂的容量和信息量,让现代化技术走进课堂,拓宽学生的视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如在讲授《琵琶行》时,可通过引入著名导演艺术家孙道临的配乐朗诵实现对学生的 “启”。借助多媒体段,让学生渐入诗人所构筑的艺术佳境,通过孙先生的声情并茂的朗读和与之谐和的琵琶演奏,从听觉上开启学生审美欲望,启发学生根据诗中的意象产生想象和联想,领悟诗歌的意境美和获得 “同是天涯沦落人,相逢何必曾相识”的个性化的情感体验,使教学收到意想不到的艺术效果。

四、创设课堂教学情景,达到课堂教学目的

1.创设故事情节,发散思维。我在讲老舍写的《我的母亲》这篇文章时,先讲一个故事给学生听,一上课就把学生带入亲情的情感体验中。故事的情节是这样的:2000年秋,广西一组游客到贵州兴义马岭河峡谷风景区游玩,在乘坐缆车时出现意外,造成5死11伤。其中一家三口,在缆车下坠的时候,父亲用手高高托起年仅二岁的儿子,使儿子幸免于难,但小孩的父母永远离开了人世。事后歌手韩红以这个催人泪下的故事作为素材,并以小孩的口吻,创作了《天亮了》这首歌,最后韩红还毅然把孩子给领养了。故事讲完后,许多学生还沉浸于故事的氛围中,于是我缓缓地说到:“的确,父母的爱是世上最纯洁无私的,在关键时刻他们甚至可以不顾个人安危来保护他们子女的安全,今天我们来学习老舍的文章《我的母亲》,看看在作家老舍眼里,母爱又是怎么样的。”我顺势将他们的思绪引入老舍的《我的母亲》,在情感的潮流已经流畅之际,他们很快进入课文的学习中。

2.适当播放音乐,激活思维。音乐是诉诸人的听觉、启动人的联想和想象的一门艺术,音乐作品是作曲家心灵的倾诉,情感的流淌。所以音乐能调动人的情感,抚慰人的心灵,渲染情景,创造气氛。音乐与语文有相通之处,都是反映社会生活,表情达意的。根据课文内容选择恰当的音乐播放,是创设语文教学情景,渲染气氛的一种重要手段。

3.画面再现情境,启发思维。用图画再现课文情景,比课文内容形象化,符合学生对形象乐于接受、易于理解的特点。在课堂中,用多媒体展示的图画来创设情景,直观、形象、贴切,运用图画再现情景时,不仅画面有“形”,还有“境”,配以教师讲述时的“情”,从而使学生充分感受形象,进入情景,加深对课文语言的理解。

4.创设问题情景,诱发思维。想象力是一种很重要的创造力。培养学生的想象力是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关键。在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要精心设置问题。问题的设置要新颖、有创造力,使学生很快入境,学生才会思维勃发。

参考文献

[1]刘金平 浅谈高中语文教学中想象力的培养.湖北教育,湖北教育出版社,2011,7。

课程开发论文篇4

通过查阅资料,校本课程是以学校教师为主体,在具体实施国家课程和地方课程的前提下,通过对本校学生的需求进行科学评估,充分利用当地社区和学校的课程资源,根据学校的办学思想而开发的多样性的、可供学生选择的课程。在新的课程管理体系中,国家把部分选修课与活动课设置的权力交给了学校,学校根据学校的实际与学生的基础,开设多种类型的课程,以满足学生的需要,发展学生的兴趣,形成学生的特长。校本课程是学校办学特色的反映。当前,广州市中小学都在努力创建特色学校,广州市同和小学是广东省一级学校,创特色是学校必经之路,对学校发展有重要意义。课程开发成为教师工作的组成部分,能带来教师专业发展。校本课程开发关注学生的差异性,关注学生的兴趣、爱好和特长,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对他们的未来负责,回归教育为学生服务的本质。

2分析环境,做好准备

2.1学校外部环境

同和小学隶属于广州市白云区同和街。属于城乡结合地,近年发展速度惊人,涌现出无数的高档商业住宅楼盘。学生家庭情况差参不齐。既有做小生意的小商小贩,有从事高校教育的教师,治病救人的医生等。家长的期望差异很大,有期望孩子从小出人头地、处处领先的家长,也有只要孩子能健康成长,不求学习成绩出众的家长。学校所在社区,大中专院校林立。有市少年宫、青少年培训中心各一所。2010年白云区开始了新一轮课堂改革,2013年掀起了创建特色学校的高潮。

2.2学校内部环境

同和小学始建于1929年,2004年被评为广东省一级学校,是一所具有80多年历史的公办完全小学。现有24个教学班,998名学生,在职教师56人。学校物质文化正在兴建中,投入891万元重建教学楼和学校主体文化,新增棋艺室、书画室等专用活动室。学校在“赏识教育”办学理念引领下,以“传承中国经典文化”为主题,开展了打造学校教育品牌的一系列活动:开展具同小特色的高效课堂改革活动;在德育上培养学生学会“赏识自我,赏识他人”;开设有传统特色的书法、古诗文诵读、棋艺等特色课程。学生情况:53%是同和街8个居委的居民。47%是外来务工人员子女。本地原住居民子女,父母大多不需特别努力,过着休闲、满足的生活。他们靠老祖宗留下的地,盖起一栋栋楼房,过着包租公、包租婆的日子。他们或找一个轻闲一点的工作,或不找工作,打打麻将,收收房租,对子女的学习过问少。对孩子的学习成绩要求不高,只要身体没问题就好。这部分孩子,没有上进心,不爱学习。外来务工人员子女中,大多数父母为小商小贩,他们为生活忙碌,对子女的教育重视不足。认为孩子有地方读书,有人帮着看着就行了。一部分本地居民子女,因父母文化层次高,希望子女在学习成绩优秀的基础上,能发挥其他特长。他们注重孩子的个性发展。少数的外来务工人员子女,因父母受教育层次高,对子女的期待更高。希望他们好好读书,能扎根广州。总体来说,学生自信不足,大多数不善表达。教师情况:在职教师56人,其中小学高级教师47人,一级教师9人。市优秀教师、市教师、市骨干教师12名和区优秀教学骨干2名。从1998年起,入职教师全为大学本科以上学历。教师群体积极上进,热爱本职工作。近几年,全员参与了广州市十一五科学规划课题《小学教育中家庭教育与学校教育的有效对接》的研究,有较高的科研能力。涌现了一批市、区名师、骨干教师、学科带头人。

3制定目标,理念先行

3.1“赏识教育”办学理念的动态形成过程

学校教育的主体是学生,本地区学生不自信、不善表达自己的特点让我们深度思考学校的办学理念问题。2004年结合本校学生实际情况,在区发展中心教育专家的指导下,在学科中全面开展新课程的“激励教育”实验。从教学形式、学习方法、学业负担、学校德育等层面进行了改革,取得了一定的成效。2007年开始进行了3年的“人人能发展,人人能成功”的挖掘,发展了具有明显的校本特征,又适合“同小”的“赏识教育”办学理念。“赏识教育”与“激励教育”最大区别在于,赏识教育更强调自我赏识,强调发自内心的赏识。马斯洛的需求层次论证明,只有人在具有自励作用的高层次需求,产生更持久、更深刻、超前景的内在动力,充分利用这些可激发出人更加稳定和持久的积极性。结合周弘的赏识教育,使我们反思如何从激励学生被动学习进而上升到赏识学生主动学习。并且,这种学习并不单指学业上的学习,更应是多方面的智能发展,我们欣赏学生在各方面展示自我,在课内外激发起学生对发展的兴趣,变被动发展为主动发展,才能激活学生智慧的火花,使他们能积极主动地、有意义地探究激发自我。课堂上,孩子们有自信,帮助同学拥戴教师,主动发现问题,积极解决问题。变“要我学”为“我要学”,能主动建构知识,形成你学、我学、大家学的快乐课堂。在赏识自己,赏识他人中快乐成长。

3.2开发目标:赏识教育扎根中国传统文化的沃土

中国传统文化中自强不息、厚德载物、忧国忧民、以德化人、和谐持中等思想,对当前的素质教育有着不可替代的借鉴意义。目前,大部分学生对祖国与民族的优秀传统文化知之甚少,古文化常识严重不足。面对世界多元文化的到来,中国传统文化的挖掘、保护、传承和创新迫在眉睫。教育是传递、保护社会文化的重要手段,学校课程则是通过对传统文化内容的选择整理、组织实施达到这一目的的。赏识教育的核心是赏识自己。用传统文化中优秀因素,熏陶、影响学生,提高学生自身的素养,让学生认可自己,赏识自己,进而赏识他人。赏识自己,使自己建立自信,赏识他人,能够了解自己的不足,虚心向他人学习,使自己更强大。

3.3目标分析

(1)共性目标可实现性程度分析。借助中国传统文化的优秀因素,培养学生的自信心,使学生赏识自我、赏识他人这一目标的实现,与国家对小学生的素质教育的要求是一致的。这就是要发现和发展学生多方面的潜能,了解学生发展中的需求,帮助学生认识自我,建立自信,促进学生在已有水平上的发展。而这些共性目标,现有的小学必修课程并不能保证它们能得到充分的落实。大多数情况下,只是在一些学科的有较肤浅的体现,达不到学生对自信力提高的强烈需求。(2)个性化目标重要性程度分析。积极发展学生的个性、特长是学校教育的一项重要任务。然而,教育实践告诉我们,学生个性需要是多样的,也是多变的和易于转移的。我们要实现这一目标,必须找到适合本校学生的突破口。我们找的就是中国传统文化中一些优秀的传统项目。古诗文诵读,让学生在记忆力最好的年龄段内,大量背诵中国经典文化中最灿烂的部分,记于脑,用于心,终身享用。让学生从中国象棋、中国武术、中国书法、古筝、葫芦丝等项目中,找自己最喜欢的。把最喜欢的做到最好。自信就自然产生了。(3)目标实现途径分析(见图1)。

4组织课程,循序渐进

4.1校本课程内容设置的可行性

(1)古诗文诵读课:已有六年的实验。(2)中国传统文化课程:已有四年的实验。(3)家校合作课程:已有三年的实验。

4.2校本课程实施时间设置的可行性

(1)古诗文诵读课。每月一节正课,加每周三节早读(每节20min)。(2)中国传统文化课程。每周一节,每节两小时。(3)家校合作课程。每学期四节。面授与自学相结合。学生指导两节,家长指导两节。

4.3校本课程实施教师设置的可行性

(1)靠校内力量建的特长班。田径队、合唱团、信息技术组、科技组、绘画组。利用周二、周五的政治学习、业务学习时间,错时培训。(2)靠校外力量建的特长班。中国象棋、书法、武术、古筝、葫芦丝特长班。由外校教师在周二、周五到校培训。(3)靠校内校外合力完成的特长班。书法、合唱。书法普及,由校内电教完成。特长培养,由校外专业教师完成。合唱基础培训,由校内兴趣班完成。提升竞赛,由校外专家完成。

(1)古诗文诵读教材:分低、中、高年级,共三册。低年级:民俗文化艺术:(传统佳节文化:元宵、春节、中秋、重阳节等)、体育文化艺术:(武术)、棋类(围棋、象棋、五子棋、军旗等)空竹、风筝、陀螺等与相对应的古诗文相结合。古诗文50首。中年级:雅韵文化艺术:(传统器乐、书画)、手工文化艺术:(剪纸、刺绣、“中国结”手工编织等)与相对应的古诗文相结合。古诗文80首。高年级:诗歌文化艺术:(诗、词、赋、成语接龙)、戏曲文化艺术:(粤剧、京剧等)与相对应的古诗文相结合。古诗文100首。(2)中国传统文化课教材:每项一册。中国象棋、书法、武术、古筝、葫芦丝。这类教材,前面介绍这门功课,后面讲这门功课的基本要求及课程进度。(3)家校合作教材:一册。《我们同成长》是一本为孩子与家长一起阅读准备的书。这本书分为两个部分:一面是给孩子的看的,我们希望能帮助孩子们养成一些良好的行为习惯以及孩子们在人际交往过程中,遇到问题后采用的一些正确的处理办法;另一面由两个篇章《好习惯伴我成长》和《有你不孤单》组成,是对家庭教育的一些建议。我们收集了家长在孩子小学阶段成长中遇到的一些典型问题的教育方法,帮助家长有智慧的进行家庭教育,让孩子们快乐的成长。

5实现途径,多方合作

根据学校在课程开发方面的实力,靠自己开发难度较大。我们采取的校本开发途径是:合作开发。主要采取两种形式,以“领导——教师合作方式”为主,以“研究机构——学校联合方式”为辅。

5.1领导——教师合作方式一方面,一个校长的风格代表着一所学校的风格,一位好校长就能带出一所好学校。学校的办学理念、管理方略显示着学校的办学特色。学校的办学理念形成过程中,校长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既要传承学校以往的文化特质,又要在已有特质基础上创新,使之跟着时展的步伐。同和小学赏识教育的办学理念就是传承了激励教育的思想,又应时代要求进行创新的结果;另一方面,教师最了解自己和学生,能真正贯彻校本课程开发“以人为本”的目的。在同和小学赏识校本开发过程中,我们遵循“民主、开放”原则。对内实行民主,组织不同层次的教师反复研究,反复讨论,尊重每个人的意见。对外实行开放,借鉴同类学校的做法,及时修正自己的不足,避免固步自封。这种合作方式,完美地解决了课程开发过程中的问题。共同参与课程开发决策,领导完善管理,教师具体执行,领导提供物力财力,教师提供专业知识与能力。这种合作方式是同和小学课程开放中主线。通过这种合作方式,我们完成了学校办学理念体系的构建,完成了校本课程内容的确定及同和小学赏识教育阶梯示意图的设计。

5.2研究机构——学校联合方式

课程开发论文篇5

小学科学教育是丰富学生思维和生活的重要课程,近年来,随着素质教育体系的不断增强,很多学校已经认识到了科学课程教学的重要性,以及科学课程资源开发与利用的意义。本文笔者将会针对小学科学课程资源的开发与利用进行具体的论述和分析。

【关键词】

小学科学;资源开发;课程学习;资源运用

从传统的教学体系中可以发现,我国教学体系具有一定的局限性,以小学科学这一学科为例,在传统的教学中,教师主要就是依靠书本来对学生进行授课,久而久之,学生对于书本有着一定的依赖性,进而形成了“唯书至上”的思想观念,这种观念实际上是错误的,在信息化技术飞速发展的二十一世纪中,多元化和多样化的社会促进着教育行业的发展,要想实现小学教学体系的长久发展,就必须要实现多元化的教学方式。不能仅依靠书本上的内容,这样是不会进步的。要将所学过的知识综合的进行运用,这也是对现有资源的合理化运用。

一、科学实验室资源开发利用

小学科学课程是一门综合性较强的学科,其中不仅涉及到了探究性问题,还涉及到了很多社会自然科学中的内容,与其他学科相比,科学学科具有很大的特点。在学习科学学科的时候学生可以自由的进行探讨和创新,在此期间,如果可以建立专门的实验室供学生进行实验。对于小学阶段的学生而言,动手和动脑能力是需要及时开发的,运用实验室可以对学生的头脑以及动手能力进行进一步的挖掘。所以实验室资源的开发和利用和小学科学学科发展的必要条件。实验室与普通的教室相比专业性更强,在实验室中学生可以将自己的想法进行实践,这对于提升学生的动手能力是非常重要的,不仅如此在实验室还具有大量的器材和药品,能够最大限度的激发学生的潜力。在小学科学课上,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制作一些科学制品,例如运用一些纸张或者是吸管来制作风向标,或者是运用废弃的易拉罐来制作笔筒等,这对于发散学生的思维具有重要意义。

二、人力资源的开发与利用

在教育行业中,人力资源主要指的就是学校的师资力量,对于小学而言,师资力量的建设是推进小学教育体系进步的必要保证,然而现如今很多教师认为小学科学课程较为简单,不必须要复杂的教学体系就可以实现教学目标。实际上这种想法是错误的,虽然小学生在思维方式和情感表达上并不够完善,但是这并不代表着小学生就不需要完善的教学体系。教师是引导小学生进步和成长的指路人。作为小学科学学科的教师,一定要学会体察学生的心理情绪,小学有关部门应该加强对小学教师自身素质的培养和建设,这也是对师资力量进行建设。人力资源的开发不仅仅是针对教师,也是针对学生的一种建设。因为不同的学生具有不同的家庭背景和生活方式,所以在学习科学学科的时候必然会对于教学体系有着不同的认识,对此教师应该采取恰当的措施对其进行讲解,从而使得学生的学习兴趣最大限度的提升上来。

三、网络资源的开发与利用

二十一世纪已经成为了互联网的时代,信息化技术的快速发展带动着我国教育行业的进步,在实际的教学体系中,网络技术以及信息化技术早已融入小学课堂,这对于提升教师的教学效率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与传统的教学体系相比,网络资源的开发和利用可以实现互动式的教学,教师可以在室内实现零距离的与外界接触,让学生享受多元化的教学方式。为此,教师应该充分的掌握好网络信息资源的开发和利用,作为二十一世纪的小学生,应该学会接受互联网教育模式,让教师在实际的教学课程中,将网络信息与书本紧密的联合起来,这样对于提升学生的知识面有很大的帮助。网络资源综合了音频、视频等内容,这也是吸引学生学习的重要因素,如果可以将网络资源与小学科学课程合理的结合起来,将会在很大程度上促进小学科学课程的发展和进步。只有不断的实现创新式的教学体系和教学方法才会与世界接轨,小学生是我国未来发展的主要力量,采用多元化的教学方法并开发合理的资源是非常有必要的。

四、社区资源的开发与利用

小学科学能够对小学生的思维方式有着很大的影响,所以加强小学生对于科学课程的认识和学习是非常重要的。除了运用社会资源、网络资源和实验室资源外,教师还可以运用社区资源来引导学生学习科学这一学科。与前几种资源不同的是,社会资源来源于生活,但是却高于生活,小学生长时间在学校内生活,对于外界很多事物并不了解,为了丰富小学生的日常生活和视野,教师可以运用一些课余时间组织一些实践活动。活动的内容应该以科学课程为主题,例如在小学生学习用电知识的时候,教师就可以带领学生去发电厂或者是一些工厂实际观察人们的供电情况,进而让小学生更加清楚的认识到用电的常识。社会资源的范围较广,所涉及的内容也非常多,工厂、森林、科技馆、果园、动物园、植物园等都属于社会资源,对于小学生来说,社会资源是日常生活中最为常见的,所以学习起来也较为容易。

综上所述笔者简单的论述了小学科学课程资源的开发与利用,分析当中可以发现实际上小学科学课程涉及的范围非常广,其内容和资源也是较为丰富的,只有采用创新式的教学体系和教学方式去进行教学,才会让小学生更好的认识到科学这一学科的趣味性和重要性。不仅如此,创新式的小学科学课程资源开发利用策略也是社会发展的必然趋势,学会运用资源并开发资源是提升教学效率的重要保障。

作者:马建伟 单位:石家庄市桥西区孔寨小学

参考文献:

课程开发论文篇6

语文教学活动是语文课程实施的主要途径,其活动是课程资源的重要组成部分。笔者就农村中学语文课程的开发和利用,从以下几个方面谈谈自己的看法。

1 利用身边资源,加强听说训练

新课标指出,各级各类学校“语文课程应该致力于学生语文质素的形成与发展”,“应拓宽语文学习和运用的领域”。也就是说,教师要有开发资源的意识,给学生创设语文实践的环境,开展各种形式的语文学习活动。语文课的首要任务在于引导学生学习语言的应用。语文教育家叶圣陶说:“什么叫语文?平常说的话叫口头语,写在纸面上叫书面语言。舌头语是口头语言,作文就是书面语,把口头语言和书面语言结合说就叫语文。”笔者认为农村语文教学在开发利用课程资源方面,教师的任务是充分利用学校现有的设施,加强学生的听说训练,给学生创造浓郁的学习氛围。

这些对教师来说是举手之劳的小事,却给学生能够创造浓郁的语文听说训练的学习氛围。无形之中,语文知识在学生的学习上起到潜移默化的作用;周而复始,学生就能积累大量的语文听说经验,为写作提供丰富的词汇和内容,并将收到良好的效果。

2 把握课程特点,倡导广泛阅读,培养良好习惯

著名学者余秋雨说:“只有书籍能把辽阔的空间和漫长的时空浇灌给你,能把一切高贵的生命早已飘散的信号传递给你,把一切智慧和美好、愚昧与丑陋一起传递给你,使你驰骋于古今天地之中。”自古以来我国就有“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写诗也会吟”的美读习惯。新的语文课程标准要求:“充分调动自己的生活经验和知识积累,在主动积极的思维和情感活动中获得独特的感受和体验。”在农村地区图书严重匮乏的情况下,教师要想方设法尽可能组织学生广泛阅读,使学生在广泛阅读文本过程中从字里行间提取信息,并将自己对语言的感悟、体验内化为富有个性色彩的语言过程。广泛阅读可以使学生从中认识历史和人生,提高观察判断理解生活的能力。

教师可以开展丰富多彩的读书活动,培养学生良好的语文学习习惯。根据需要每周组织一次读书会,图书资料缺乏,可以动员学生从家里拿来各自的藏书,在教室里建立图书角。学生之间互相交流读书心得,教师适时组织讨论,指导学生多角度阅读,培养阅读和欣赏能力,开阔学生的视野,提倡学生在读中质疑。这样可以激发学生看书阅读质疑的兴趣,通过讨论把他们的视角从文本引向社会。

还可以通过举办朗诵会、读书知识竞赛等活动,促进学生多读书。在活动中学生可以运用逆向思维、求异思维,大胆怀疑,大胆想象,大胆创新,并可以发表对共性的看法,结合自己的质疑,得出自己独到的见解,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和创造性思维,达到丰富语文课程资源的目的。

3 发挥资源优势,鼓励自主探究,进行综合学习

农村地区中学语文教学应该整体考虑知识与能力、情感与态度、过程与方法的综合,把阅读和口语交际定位于提高、充实、丰富学生整体语文知识之上。根据新的语文课程标准,语文课程应该植根于现实,面向世界,面向未来,应拓宽语文学习和运用的领域;注重跨学科的学习,使学生在不同内容和方法的交叉、渗透和整合中开阔视野,提高学习效率,获得现代社会所需语文实践能力。

广大教师还可以利用身边的自然和人文的课程资源,组织学生参加社会实践调查研究,参观访问;引导学生了解民俗民情,民间文化,使他们的语文素质拥有自身特点,使他们的语文学习打上时代烙印,使他们的语文学习既不脱离语文教材,又不是为生硬地学习课本知识而学习知识。

广大农村地区中学语文教师要真正认识到教材是“魔杖”,而不是缰绳;要积极投身到新的语文课程标准的实践中去,合理利用,充分开发课程资源。农村语文教师只有利用自身这个重要的课程资源去演绎百家争鸣、百花齐放的课堂,才能迎来农村地区中学语文课程开发的一个又一个春天。

参考文献

[1]吴效锋.新课程怎样教:教学艺术与实践[M].沈阳:沈阳出版社,2004.

课程开发论文篇7

论文关键词:高职院校;吴文化课程;课程开发;教育资源

吴文化指吴地区域文化,是吴地自有人类至今的各种物质的、精神的文化创造。吴地区域范围,一般指以太湖流域为中心的长江三角洲地区,苏南地区为吴文化的主要区域。历史上的吴文化对苏南的政治经济、社会发展产生过重大的影响,而今,如何充分挖掘历史文化遗产,继承发扬历史文化传统,吸收利用宝贵的精神财富,将其转化为教育资源,是苏南高职院校值得关注的一个课题。苏南高职院校要有强烈的资源意识,结合高职院校的培养目标和苏南吴地区域特色,积极开发素质教育课程,让学生在历史文化与现代文化的承继、冲撞、交融、汇合中为吴地经济文化建设和社会服务注入新的精神动力。

一、立足培养目标。放大课程意义

高职教育是直接为地方经济和社会发展服务的融知识传授与技能培养为一体的教育。高职教育的目标要求知识、能力、素质的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现代企业对高职学生不仅要求有必需的基础理论知识,又要有必备的专业技能,更要求有良好的素质,具有爱岗敬业、吃苦耐劳、善于沟通、团结协作的人品道德和开拓创新精神。基于高职教育的哲学和理念,以就业为导向,勘选吴文化资源,开发吴文化课程具有重要的意义。

(一)吴文化是苏南高职院校人文素质教育不可或缺的教育资源

人文素质教育是通过人文知识传授和人文环境熏陶,使人类优秀文化所蕴含的价值观念、审美情趣和思维方式内化为受教育者的品格、气质和修养的教育。人文素质是素质教育的重要方面,大学生人文素质的培养是当今时代的要求。科学教育与人文教育交融是当今世界高等教育改革与发展的潮流。据统计,在诺贝尔科学奖获得者中,70%具有良好的人文修养。我国自1998年以来,随着第一次全国普通高等学校教学工作会议的召开,引发《关于加强大学生文化素质教育的若干意见》,特别是在党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颁布以后,教育部先后出台了一系列推进高校文化素质教育工作的措施。

吴地具有得天独厚的地理优势和文化熏陶环境,蕴藏了宝贵而丰富的人文素质教育资源,苏南高职院校应该充分利用吴文化资源搭建培养学生人文素质的平台,挖掘吴文化资源。通过吴文化课程教育,为学生在感受吴地历史文化的基础上,加深对地方文化的了解,拓展知识面,夯实文化底蕴,有助于学生汲取吴文化的精华和养料,构建人文理念,培育人文素养,弘扬人文精神,增强审美情趣,构筑全面素质,树立正确的价值观、世界观、人生观,并内化为学生的道德情操,塑造健全的人格,使学生在情感、意志、态度、行为处事等方面有所提升,树立勇于开拓进取,敢冒风险,敢于承担责任的胆识和意识,培养吃苦耐劳的精神和坚忍不拔的顽强毅力。

(二)吴文化课程优化了苏南高职院校的课程结构

高职教育要求具有多元化的课程结构,以培养学生知识、能力、素质全面发展的完全人格。挖掘吴文化宝藏,开发具有地域特色的吴文化课程,形成具有本土化、校本化、个性化的课程设置,适应学生个性发展的需要和差异性,丰富学校的课程门类,架设多元动态的课程结构,使学校素质教育课程体系的建构渐趋完善,代表了高等职业教育课程范畴涉猎触角的多元化,在一定程度上能够提升学校的课程能力水平。

(三)吴文化课程教育为学生缩短了工作适应期

苏南高职院校由于身处经济社会文化相对发达的地区,大量的毕业生留在了当地。培养适应地方需求的人才,需要赋予学生“地方特性”。立足所处的地域空间,开展区域文化教育,使学生对所学习、生活区域的历史、地理、经济、文化、社会等各方面有一定程度的了解,为学生走进地方、了解地方、认识地方、热爱地方、融入地方、建设地方提供空问和机遇,从而产生一种特殊的地方情结,树立正确的情感,激发起强烈的地域认同感、历史使命感和社会责任感。开发吴文化课程,有利于学生加深对本地方的认知,提升学校所在地方对有用人才的吸引力,进一步拓展就业空间。高职学生在校期间接受吴文化的熏陶,可以为毕业后在苏南工作缩短文化适应期和磨合期,提升竞争力,为苏南经济建设和社会服务奠定知识和社会基础。

(四)吴文化课程教育有利于吴文化的传承与发扬

对吴文化知识的学习,是当代人掌握吴文化观念、精神的前提,是传承吴文化历史遗产的重要途径,是新的历史时期发扬光大吴文化的必要根基,有利于将吴文化的优秀精华和丰富内涵与建设和谐社会有机结合起来。继承历史文化遗产对社会发展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昨日文化,今日经济。当今苏南吴地经济的发展位于全国前列,与深厚的文化积淀息息相关,优秀文化的传承发扬又能进一步推动经济的发展。当今苏南吴地各校的大学生不久的将来是吴地社会、经济的建设者,他们对前人创造的人文资源的学习、了解亦即撒下了文化的种子,储存了文化建设者的潜在能力。

二、把握吴文化特质,勘选资源富矿

吴文化为苏南高职院校提供了丰富的课程资源。吴文化资源独特,弥足珍贵;吴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吴文化内涵丰富,是一座宝库。苏南高职院校有必要根据时代的要求和高职的培养目标,以吴文化特质为主线,以吴文化史料为依托有针对性地勘选吴文化富矿。也就是利用地域特有的教育资源,在把握吴文化特质的基础上,选取其中的“知识和智慧营养的精髓”,撷取吴文化蕴含着的思想品德、人格精神、高尚情操等教育资源进行课程开发,建立吴文化教育体系,培养学生文明谦让的美德和和谐、包容、开放、开拓、创新的精神,提高学生的素质。

吴文化是中华民族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吴文化与中华文化大家庭中各兄弟区域文化(中原文化、齐鲁文化、巴蜀文化、楚文化、越文化等)相比较,除有许多共性外还具有独特的区域文化特色。首先,吴文化是水的文化。吴地位于长江下游的太湖流域,具有丰富的水资源,水乡泽国,河网密布,从而,吴文化具有清新的气息,柔美的风格,鲜活的灵性。其次,吴文化是开放的文化。吴地地理位置滨江临海,交通便利,对中原文化和海外文化兼收并蓄,传播发扬,吴文化具有开放性、融合性。第三,吴文化是后来居上的文化。原先落后于中原的吴地顺应时代潮流,后来居上,魏晋南北朝以后,经济文化一直居于领先地位,因此,吴文化具有强大的生命力和进取性。第四,吴文化是崇教尚文的文化。吴地书院兴盛,文化繁荣,名流辈出,称冠全国。第五,吴文化是经济与文化并重的文化。发达的经济培育了璀璨的吴文化,璀璨的吴文化又助推了经济的繁荣昌盛,发达的经济基础又进一步推动了文化的繁荣。正如毛泽东在《新民主主义论》中所说的“一定的文化(当作观念形态的文化)是一定社会的政治和经济的反映,又给予伟大的影响和作用于一定社会的政治和经济。”一最后,崇德是吴文化最显著的特质。泰伯、仲雍礼让天下、以德立国、以德治国成为吴文化的优良传统,被吴地人民世代传扬。

吴地不仅在哲学、社会科学、文学艺术、科学技术等方面有杰出的成就,而且蕴含着崇高的民族气节、爱国精神和传统美德;不仅孕育着无数杰出的思想家、文学家、艺术家、教育家、科学家,而且留下了众多的名胜古迹、工艺珍品和世代相传的雅风美俗,这些都是宝贵的课程资源。如运用爱国民族资本家荣氏兄弟创办实业、兴办教育的事迹激发学生爱国和创业的精神;学习吴地文学家的作品了解吴地文风之盛,提高学生的文学修养;学习吴地地方戏曲提高学生的艺术修养。

三、丰富教学形式,完善课程体系

与丰富的课程资源相适应,吴文化课程教育模式应该多样化、体系化。建立起第一课堂、第二课堂,与专业教育、实训实习、社会实践、校园文化相融合,使课内教育与课外教育相结合,校内教育与校外教育相结合,必修课与选修课相结合,显性教育与隐性教育相结合,共同构筑完整的吴文化课程体系。

(一)将吴文化课程列入专业教学计划

有两种开课形式,一种是独立开设的必修课和选修课,进行系统的吴文化教学。如在文秘专业、旅游管理专业、人力资源管理等专业中开设吴文化课程作为必修课。将吴文化课程设置为全校性公共选修课,供全校学生选择,丰富课程资源。另一种是将吴文化资源贯穿到其它课程教学中,在其它课程中有机地、自然而然地融合进吴文化内容。吴文化与思想政治课程、其它的人文社会科学课程、职业技术教育课程有机结合。如在思想政治课教学中进行事业心、进取心、敬业精神、开拓精神、协作精神、吃苦耐劳精神等教育时引用吴文化资源。

(二)利用吴文化资源开发隐性课程

在课程体系中,课程的表现形式有显性课程和隐性课程之分。显性课程是指通过正规的课堂教育教学途径向学生传授知识、培养兴趣、掌握技能的课程。隐性课程是指通过创设良好的校园文化氛围和实施一系列活动,通过间接方式利用吴文化资源所开展的教育活动,使学生潜移默化地受到吴文化的熏陶。例如,苏州市职业大学在校园内建设了“吴文化园”这一彰显吴地文化优雅风韵特质的地方文化展示区,园内设有吴文化图片和微型场景展厅,其中有以旧私塾课桌排列的开展教学及其学术活动的“石湖书院”、有苏州古典戏曲——昆曲、评弹艺术表演场所“嘉韵台”、有展现苏州古典园林雅致景色的“园林廊”等。苏州市职业大学的“吴文化园”已建设成为教育部“国家大学生文化素质教育基地”。

四、优化教学方法,实现教学效果最优化

吴文化课程的教学,根据教学内容可以运用问题讨论法、情景导入法、媒体应用法、现场教学法、检查反馈法、影视赏析法等等各种教学方法。

(一)问题讨论法

用设问式导入主题,引发学生兴趣,通过讨论、协作和分享,从表层的感性认识切入其内涵意义。如在学习吴文化特质时,让学生在描述吴地区域的地理环境基础上,引发与之相关联的吴文化特质的讨论,通过课堂讨论培养学生思考、分析问题,表达思想的能力。

(二)情景导入法

以情景式导入诠释强化学生的体验。现实的体验和感觉是一个难以忘怀的过程。如从本院教师、学生参加一年一度的中国(无锡)吴文化节开幕式暨祭祀泰伯典礼的视频导人泰伯、仲雍介绍及其吴文化起源。这样,曾经的经历与体验转换成了现实的历史,学生兴趣勃发。

(三)媒体运用法

地方文化课程在资料方面占有优势,史料方便收集。通过丰富的图文资料、生动的音像资料形象、直观地展示文物、史料和实境。将吴文化教学资源制作成多媒体课件,使图文并茂,音、动、画、文结合,使教学内容鲜活丰满,教学形式多样,给学生多种感官的刺激,能更好地渲染气氛,增强渗透性和感染力,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更容易理解和掌握所在的区域文化,开阔眼界,汲取其中的精神养料,提高教学效果。

(四)现场教学法

现场教学是吴文化课程的主要特色之一,史实现场就近,便于组织现场教学。在经济社会发展的同时,苏南吴地各市县政府都很重视历史文化遗产的保护,着力打造文化软实力,开展各级历史文化名城建设工作,重视人文景观、历史古迹的保护、重塑。古典园林、历史街区、历史文物、名人故居、古村、古镇得到精心保护和维修,各类博物馆、纪念馆等免费开放。

随处可以触摸到的历史展现为地方高职院校提供了直接的教学资源和丰富的现场教学基地,在学习相关内容时可以组织学生现场教学。

(五)检查反馈法

充分运用作业所具有的反馈检查功能、巩固拓展功能、考核评价功能和质量保障功能,设计、编制作业。所设计的作业有一定的难度和效度,促使学生利用课余时间运用现代科技手段收集资料、分析研究资料,锻炼学生探求、归纳、总结知}只的能力,提高学生探索和研究问题的能力。例如,可以让学生自行组织学习、研究小组,通过查阅资料、文化采风、历史追寻等方式开展吴文化小型课题的研究性学习。

(六)影视赏析法

课程开发论文篇8

关键词:初中语文;课程资源;开发;利用

一、巧设情境,开发和利用学生资源

巧设情境往往能让学生精神振奋,产生“美”和“趣”感。传统的语文教学过多地注重“注入式”教学,很容易让学生产生厌反情绪,影响语文课堂教学质量。但是创设情境,需要把握好一定的规律,“感人心者,莫先乎情”。只有通过创设真实真切的教学情境才能有效地激发学生资源。真实真切的教学情境可以将学生带入其中,使学生产生情感共鸣。角色体验是创设情境中的重要方法,其中以角色朗读和角度表演最为常见。角色是课本中富有情感意义的各种各样的人物,其中小说、戏剧中人物形象极其丰富,教授戏剧、小说通过角色体验能让学生深刻感受到文本中人物的各种心理特点,以便更好理解人物形象,掌握文本内容,把握情感基调。讲解诗歌、散文时,能使学生,了解作者处在怎样的时代背景下,体会到作者当时的思想情感,培养学生正确的价值观。如在教朱自清先生的《背影》时,先用多媒体播放了一首崔京浩的《父亲》,然后展示了文中父亲蹒跚艰难的爬月台买橘的情景,并让学生回忆平时生活中父亲对你的点点滴滴,给学生创造一个真实真切的情境,让学生在这种教学情境中体会父亲对子女的那种浓浓的关爱,父母之爱很伟大,但同时我们要懂得知恩图报,生活中多多关心自己的父母,那怕只是一句话,一个小举动都能让父母感到欣慰。

二、灵活运用,二次开发教材资源

教材本身是非常重要的课程资源,语文教材虽不是唯一有利于教学的资源,但有些教材中含有丰富完整的知识、合理的内容、先进地理念,这对语文教学而言是十分有利的。因此,在开发和利用语文课程资源时,不能完全置教材于不顾,而应结合学生自身的学习特点,围绕教学目标,灵活运用教材,对教材资源进行适当地深加工,二次开发和利用教材资源。教学是一种有创造性的活动形式,它要求教师以教材为依据,通过对教材的加工、增减、编排,发挥自身主观能动性,从整体上把握教学内容。同时,教师要充分了解教材编排者的主要意图,并结合学生实际,对教材进行灵活处理,这要主要包括以下几方面:(1)适当调整课文顺序。在新课改的要求下,现在的语文教材大多数以单元为主,但还存在一些不足,如语文编排逻辑性不紧密,这时教师可根据教学实际,适当地对课本的练习、单元、目录做些局部调整。如在教《孔乙己》一课时,对教材进行了一些调整,将《一碗阳春面》和《孔乙己》两文进行比较,而不是教材中要求的将吴敬梓的《范进中举》和鲁迅先生的《孔乙己》进行比较阅读,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因为笔者认为这两种比较只能让学生认识封建社会科举制度对普通大众的毒害,体会封建社会的冷酷无情,但对学生健康的情感价值培养无所帮助,因此,笔者打破了教材的规定,对比较阅读的相关内容进行调整,这样更有利于学生,树立积极乐观的生活态度,培养正确的价值观。(2)适当地调整课文内容。调整课文内容即对课文时行适当的增添、简化、改编。

三、运用多媒体技术,开发利用网络资源

课程开发论文篇9

关键词:高职院校;“双师型”教师;课程开发能力;培养

中图分类号:G715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3-9094-C-(2013)03-0017-03

师资队伍是教学和管理的主体力量,是办好职业教育的核心要素,是提高职业教育人才培养质量的基石。[1]在高职院校师资队伍中,“双师型”教师是提高高等职业教育技能人才综合职业素质的关键。职业教育课程对职业教育人才结构的调整有着重要的作用,“只有不断地改造老课程,开发新课程,才能使职业教育所培养的人才的资格水平与社会体制、经济体制及其相应的职业体系的需求匹配”。[2]因此,使高职院校“双师型”教师具备较强的课程开发能力,对于提高高等职业教育技能人才培养质量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教育部 财政部关于实施职业院校教师素质提高计划的意见》(教职成[2011]14号)将“提高教师的教育教学水平特别是实践教学和课程设计开发能力”作为2011―2015年实施职业院校教师素质提高计划的首要“目标任务”。在2011年12月召开的全国职业教育师资工作会议上,教育部领导对实施职业院校教师素质提高计划进行了动员和部署。可见,职业院校教师课程开发能力的培养受到了国家的高度重视。另外,对高职院校“双师型”教师课程开发能力培养进行研究,也有利于高职院校“双师型”教师队伍素质的提高,是促进“双师型”教师培养、落实第四次全国教育工作会议精神和《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 ― 2020年)》的重要举措。此外,对高职院校“双师型”教师课程开发能力培养的目标、主体、内容、方法、影响因素和评价措施等进行研究,可以形成比较完整的高职院校“双师型”教师课程开发能力培养理论体系,有利于丰富课程理论和教师教育理论。

一、高职院校“双师型”教师课程开发能力

培养研究的现状述评

课程能力是教师顺利完成各项课程活动所具备的能力,是教师综合素质的重要组成部分。[3]我国教师课程能力的理论研究尚处于起步阶段。从已有研究文献来看,研究者主要从内涵、特征、构成要素、发展阶段、现存问题、影响因素和提升策略等方面对教师课程能力进行了研究。在这些研究中,关于一般意义的教师课程能力的研究较多,而对不同类型和发展阶段的教师课程能力具体如何生成和发展进行研究的很少;相关研究视角和方法单一,内容和结果大同小异,重复研究现象比较严重。[4]

课程开发能力是课程能力的一种。所谓课程开发能力,是指基于教师的创新意识、职业责任感和求变求新的心理特质,以教师自身所拥有的教学经验、工作经验和对社会的感知,重新对课程体系、课程结构与内容、课程评价与教学方法进行设计的一种能力。[5]以“课程开发能力”为关键词,在中国知网的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中国优秀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和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中对所有文献进行精确检索,共有论文15篇,其中期刊论文10篇、硕士学位论文5篇。

5篇硕士学位论文中只有2篇研究职业教育。应雅泳《中职教师校本课程开发能力的培养研究》一文对教师校本课程开发能力培养的思想基础以及中职教师校本课程开发能力培养的保障体系进行了研究。该学者认为,“教师是校本课程开发的主体,又是校本课程开发顺利开展的最大障碍,而校本课程开发是促进教师专业化发展的良好平台”;培养中职教师校本课程开发能力的保障体系应包括“建立教师再教育与学习制度,建立合理的评价与激励机制,建立平等且长效的合作机制,营造民主、学习、合作的校园文化氛围以及提供资源服务(信息、时间、人力、物质)”。[6]宋志娇《高职教师校本课程开发能力构建研究》一文对高职教师校本课程开发能力的结构展开了分析,并提出了培养高职教师课程开发能力的策略。该学者认为,高职教师校本课程开发能力应包括教师一般能力,课程开发意识,课程开发理论知识,收集信息的能力,较强的专业能力和实践能力,选择、规划、编制、整合、实施和评价校本课程的能力,合作能力,教育科研能力以及创新能力;高职教师课程开发能力培养策略有提升课程意识、开展教育行动研究、树立“以学生为本”的理念、促进教师专业能力发展、建设教师教学团队和提供资源支持等。[7]

10篇期刊论文中,仅3篇是关于职业院校教师课程开发能力培养的。花明《基于课改背景下教师课程开发能力的提升》一文认为,课程开发能力是教师以课程实施为主的一般能力和以课程设计为主的特殊能力的综合体现,它具有创新性、实践性、渐进性和推动性等特征;高职教师课程开发能力的提升需要学校环境、机制、规划与教师个人努力几方面分步实施。[8]袁丽英《教师课程开发能力培养:知行思交融原理与应用》一文的观点是,采用传统的教师培训模式只能形成教师课程开发的先备知识与理论,而不能形成教师的课程开发能力,形成教师课程开发能力必须遵循知行思交融原理,这一原理包含了“知行合一”“行思并进”和“学思并重”三层含义。[9]

一些重要著作对职业教育课程开发进行了论述,但未见对职业院校教师课程开发能力培养的高见。石伟平和徐国庆在实践中摸索出了由职业教育课程开发决策、职业教育课程目标开发、职业教育课程门类开发、职业教育课程结构开发、职业教育课程内容开发、职业教育课程内容组织、职业教育教学模式选择、职业教育课程实施环境开发、职业教育课程评价方法选择、课堂层面职业教育课程改造等十个依次递进的环节组成的职业教育课程开发“十步法”。在《职业教育课程开发技术》一书中,他们以“十步法”为基本依据,详细探讨了每一步的技术与方法,并提供了范例。[10]此外,关于职业教育课程开发的著作还有《职业教育工学结合一体化课程开发指南》(赵志群,2009)、《职业教育课程开发与实施――基于工作过程系统化的职教课程开发与实施》(严中华,2009)、《高等职业教育课程开发与实施技术》(王利明,2011)和《高职课程开发理论、方法与案例》(刘萍,2010)等。其他一些著作也有谈到职业教育课程开发内容的,如在英文影印版经典教材Curriculum:Foundations,Principles,and Issues(5th Edition)中,作者介绍了“技术―科学取向”和“非技术―非科学取向”两种基本的课程开发模式和取向,阐述了课程开发的几个阶段,并分析了课程开发中的各种参与者;[11]《职业和技术教育课程概论》一书作者对职业和技术教育课程开发中的课程分析和课程设计阶段的具体开发要求、步骤和做法进行了阐述;[12]《职业教育学研究新论》一书作者对职业教育课程开发的基本原理和两种基本方法作了阐释。[13]遗憾的是,这些重要著作无一例外地都未论及课程开发能力的培养。

二、高职院校“双师型”教师课程开发能力

培养研究展望:一个后续研究的框架

职业教育是一种跨界教育。这种教育中的“双师型”教师课程开发能力具有怎样特点,其培养目标、主体、内容、方法、影响因素和评价措施等如何,我们应该对此有深入的研究和系统的认识,以便为高职院校“双师型”教师课程开发能力的培养提供有针对性的指导。为此,笔者提出了一个包括研究目标、研究内容和研究思路的后续研究框架。

(一)研究目标

后续研究的主要目标是构建包含培养目标、主体、内容、方法、影响因素和评价措施等要素的高职院校“双师型”教师课程开发能力培养理论体系,为高职院校“双师型”教师课程开发能力的培养提供理论指导。

(二)研究内容

后续研究主要包括以下内容:(1)国外职业院校教师课程开发能力培养情况研究。(2)国内高职院校“双师型”教师课程开发能力培养情况调查研究。(3)公办和民办、国内和国外职业院校教师课程开发能力培养情况比较研究。通过比较,一是弄清公办和民办、国内和国外高职院校“双师型”教师课程开发能力培养的异同、原因和可资借鉴之处。(4)高职院校“双师型”教师课程开发能力培养理论体系构建。在以前研究的基础上,跨越“教育学”和“心理学”两个学科的“定界”对高职院校“双师型”教师课程开发能力培养的目标、主体、内容、方法、影响因素和评价措施等进行研究,构建包括前述要素的比较完整的高职院校“双师型”教师课程开发能力培养理论体系。

(三)研究思路

根据研究内容,后续研究思路大体如下:梳理文献――编制问卷和访谈提纲――问卷调查和访谈――比较研究――深入研究――构建高职院校“双师型”教师课程开发能力培养理论体系――征询意见,修改完善。

参考文献:

[1]李术蕊.规划职业教育师资队伍建设 部署职业院校教师素质提高计划――全国职业教育师资工作会议在南宁召开[J].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12(4).

[2][16]姜大源.职业教育学研究新论[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7.

[3]赵文平.教师课程能力――一个不容忽视的问题[J].江西教育科研,2007(2).

[4]王会亭.近十年来我国教师课程能力研究评析[J].教育学术月刊,2011(10).

[5][8]花明.基于课改背景下教师课程开发能力的提升[J].职教论坛,2011(20).

[6]应雅泳.中职教师校本课程开发能力的培养研究[D].杭州:浙江工业大学,2009.

[7]宋志娇.高职教师校本课程开发能力构建研究[D].天津:天津大学,2009.

[9]袁丽英.教师课程开发能力培养:知行思交融原理与应用[J].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10(8).

[10]石伟平,徐国庆.职业教育课程开发技术[M].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2006.

[11]【美】奥恩斯坦,汉金斯.课程论:基础、原理和问题(第五版)[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0.

课程开发论文篇10

【关键词】博士生 课程 教学

【中图分类号】G643.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9646(2008)08(b)-0086-01

博士研究生是学历教育的最高层次,不同的培养单位都设计了相应的培养模式。在博士生教育阶段,国内外学者对课堂教学是否必要,课堂教学在博士生培养过程中的地位如何等问题存在相互矛盾的观点。例如英国的教育模式提倡以博士生自学为主,美国则比较注重博士生的课堂教学,我国不同的培养单位采取的方式各不相同。我校的博士生教育模式对课堂教育要求较高,除开设必修课外还开设了相当数量的专业选修课程。目前所有博士生培养单位一般都将博士研究生培养目标定位为学术型人才培养,而博士生毕业需要提交具有创新性研究的学位论文,这需要投入大量的精力从事专业前沿研究工作,在培养周期内存在课堂教学和科学研究争时间问题。因此如何设计好博士生课堂教学的形式和内容,使博士生能深切感受到课堂教学对于专业知识的系统深入理解以及对所从事的研究工作具有很好的促进作用,是每一个承担博士生课堂教学任务的教师需要周密谋划的工作。以下根据作者主讲我校博士研究生《大气边界层动力学》课程教学实践,谈一谈开展博士生课堂教学工作的体会。

1 结合博士生选课动机定位课程教学目标

《大气边界层动力学》是我校为大气科学专业博士生开设的一门理论课程,旨在引导博士生应用物理学定律和数学方法研究边界层大气运动的动力过程,从动力学理论和数值计算两个方面探究边界层大气运动规律,并利用理论模型研究边界层大气对下垫面状况的响应。该门课程是本科和硕士研究生阶段《动力气象学》、《高等大气动力学》等课程的后续课程,目标在于拓展博士生的科学视野,增强博士生的独立科研能力。该课程侧重大气边界层基础理论扩展,借助数学推导和数值方法开展大气边界层动力学机理和应用研究。因此要求选修该课程的博士生必须具备很好的大气动力学、大气数值模拟等相关理论知识基础。

博士生选修该门课程的动机是开展教学工作首先需要明确的问题,博士生普遍反映选修该门课程的目的在于对大气边界层理论了解的不多,而大气运动状况受边界层影响很大,博士学位论文研究工作将要涉及到大气边界层科学的有关问题,因此需要对该研究方向的前沿科学研究有深入了解;再者,这门课程理论性较强,希望通过该门课程的学习对提高理论水平开发创新潜能有所帮助。博士生感到想学什么?在哪方面希望得到训练?这既是博士生的学习目标,也是教师进行课程教学工作的目标。为此将课程教学目标定位为使博士生通过该课程的学习能系统掌握大气边界层动力学的核心理论框架和前沿研究状况,提高大气边界层动力学问题的求解技巧,以及运用动力学理论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进而培养博士生的综合分析、科学思维和创新能力。

2 注重课程设计在达到教学目标上的作用

课程设计是教学准备过程中的重要环节,课程设计是将课程理念转化为课程实践活动的“桥梁”,对课程设计最简单和概括化的理解就是“对于课程的各个方面作出规划和安排”。克莱因认为课程设计“是指拟定一门课程的组织形式和组织结构”,“包括技术上的安排和课程要素的实施”。因此课程设计是实现教学理念的具体规划,教学目标的实现需要进行科学的课程设计。对于博士生课程的设计首先应关注教学对象的主体性。主体性是人的本质特征,人的创新内在潜质存在于人的主体性当中,《大气边界层动力学》课程设计的第一个原则是要尊重学生学习的主体地位,最大限度地激发学生的主动性,发挥学生学习知识的主体作用,培养学生对科学问题主动思考的质疑态度和批判精神,在课程内容选择方面除考虑大气边界层理论发展的继承性外,选择理论发展的一个前沿主导方向为突破口,以大气边界层通量廓线参数解析解以及大气边界层简化方程理论解为主线,形成完整的课程内容体系。所选择的课程内容理论性强,相关研究工作需要采用灵活的数学技巧,并不可避免地使用多种假定,因而每一个命题都存在可质疑之处,这为激发博士生的科学批判精神提供了机会。

3 创新能力培养贯穿在课堂教学的每一个环节

博士生课程教学的目标是既引导学生对课程内容有深入理解,又通过课程学习领悟前沿创新科学研究思路的萌发过程,从而激发博士生创新思维的潜能。因此博士生课堂教学的主要任务之一是充分利用课堂教学时机开发学生创新意识。这就要求教师把创新能力培养贯穿到课堂教学的每一个环节。研究性教学是研究生教育的突出特点,也是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有效手段。通过类似科学研究的方式组织教学过程,引导学生主动学习,培养学生创新精神、提高独立研究能力,使教学过程充分体现探究性、自主性、灵活性、开放性和实践性等主要特征。根据《大气边界层动力学》课程的性质和特点,教学过程中主要采用Seminar教学法。Seminar教学法是以教师和学生为共同教学主体、以学术交流互动为特征、以相互启发、相互激励为动力的研讨式教学模式。具体教学内容分为主题教学和专题研讨两部分。主题教学部分是教师全面介绍学科发展脉络,并根据学科发展的进程和突破,将学科发展进行阶段性划分,而在每一个阶段又可根据研究方法、具体应用等细分为若干讨论主题,将讨论主题分派给学生,为专题研讨做准备;专题研讨部分是学生成为专题研讨中某一主题的主讲报告人。按照这个思路开展的教学实践结果表明,采用研究性教学对于激发学生自主创新思维潜能,拓展理论应用思路收到很好效果,学生普遍感到思路豁然开朗,从原本不知所措无从下手,甚至提不出研究课题的状况,转变为感到需要研究的课题很多,解决问题的思路清晰,解决问题的方法也有了多种选择。

创新能力最终需要通过科研成果体现出来,对博士生来说体现创新思维和创新研究成果的高水平科研论文撰写能力仍然需要进行强化训练,特别是英文专业论文的写作。利用课堂教学适时进行专业论文写作训练也是课程教学的目标之一。结合课程教学提高论文撰写能力的一个有效方式是充分利用学生对所学习内容的深入系统掌握能力,审视在国际高水平学术期刊发表的专业论文,以审稿人的身份对所发表的论文从严把关,从论文的创意、逻辑性、研究方法手段、结论的提炼以及论文主题的表述方式,甚至论文的格式和标点符号等每一个细节上,发现论文的闪光点,揭露论文有可能存在的瑕疵。这样不仅可以深化所学习的专业知识,而且可以训练学生对专业文章的写作和理解能力,锻炼学生的阅读和发现问题的能力。将提高博士生专业论文写作能力训练作为课程教学目标之一,可以循序渐进地提高学生的专业写作能力。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