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健护理论文十篇

时间:2023-03-26 20:55:42

保健护理论文

保健护理论文篇1

[摘要]极低出生体重儿是指出生体重<1500g的新生儿,由于体重低、胎龄小,各脏器发育不成熟,免疫力低下,病死率较高,随着新生儿重症监护技术的发展,通过正确治疗和精心护理,抢救成功率逐渐提高。

[关键词]极低出生体重儿;护理;新生儿

我院2007年10月~2008年6月共收治极低出生体重儿31例,除有1例经抢救12h后家属放弃治疗外,其余均抢救成功,现将护理体会报道如下:

1一般资料

31例患儿均符合极低出生体重儿的标准,男14例,女17例,出生体重<1000g者2例,1001~1250g者7例,1251~1500g者22例,孕周28+1~36周,重度窒息3例,轻度窒息5例。胎膜早破5例,胎盘早剥1例,重度子痫前期7例,其他围生期高危因素7例。出现呼吸暂停及呼吸窘迫19例,高胆红素血症24例,感染11例,其他并发症10例。住院天数最短5d,最长65d,平均34.6d。

2护理

2.1保暖

在进行复苏的同时注意保暖,复苏后将患儿置于预热好的远红外线台或保温箱内,尽量减少暴露时间。根据胎龄、日龄、体重及状态,适时调整温箱温、湿度,使体温维持在36~37℃,测体温q4h,体温高于36.8℃下调箱温,低于36℃上调箱温。维持室温在24~26℃,相对湿度在55%~65%。

2.2呼吸

解除一切可以引起呼吸暂停的原因,保持呼吸道通畅,肩下放置软枕,避免颈部弯曲,随时备好吸痰装置。31例患儿中19例出现周期性呼吸及呼吸暂停、青紫,根据低氧程度采取不同的氧疗方式。为了保证早产儿氧疗的安全性,有学者提出氧疗时必须密切监测效果,包括临床观察及血氧监测,尤其是极低出生体重儿氧疗时必须持续血氧分压或血氧饱和度监测[1]。吸入的氧浓度以维持PaO2在50~70mmHg(1mmHg=0.133kPa),SpO2在90%~95%为宜[2],当SpO2>95%时应下调氧流量。

2.3喂养

极低出生体重儿存在呛咳、呕吐、胃食管反流、喂养不耐受、排便延迟等问题。31例患儿中,经口喂养5例,经胃管饲喂养15例,经十二指肠管饲喂养10例,以静脉营养补充者8例,在喂养的过程中,注意观察喂养耐受情况,喂养量根据耐受力而定,以不发生胃潴留及呕吐为原则,见表1。

表1极低出生体重儿喂养情况

俯卧位可促进胃排空,降低反流的频率,减少反流物吸入,缩短哭闹时间,喂奶后给予俯卧位,每次30min,并加强监护[3]。每天详细记录出入水量,准确测量体重,为了减少患儿因肠蠕动迟缓而导致的胃内残留、腹胀现象,改善消化系统内环境,进行早期腹部按摩,取得了较好的效果。

2.4控制及预防感染

控制及预防极低出生体重儿发生感染是护理工作的重要环节。出生体重低、是否进行医疗侵入性操作、病房空气细菌培养、医护人员洗手合格率与新生儿院内感染密切相关,是新生儿院内感染的危险因素[4]。要严格遵守消毒隔离制度,严格遵守无菌技术操作规范,接触患儿前后要洗手,各项处置集中进行,尽量减少侵袭性操作。空气、物品及设备严格按照消毒规范处置,湿化装置每天更换蒸馏水,病室地面湿式清扫,每天通风2次,每次30min。

2.5基础护理

待体温稳定后每天沐浴及抚触1次,以保持皮肤清洁和促进血液循环,病情较重的患儿给予温水擦浴,每次便后清洗臀部,保持脐部残端清洁、干燥及口腔清洁。输液时加强巡视,发现异常及时处理。监护仪探头要按时更换部位,减少患儿的哭闹,以避免皮肤擦伤、破损,避免留置针针柄受压,按时更换,手镯、脚镯随体重的增长适当放松。

2.6发育性照护

是一种适合每个小儿个体需求的护理模式,这种护理模式可以促进早产儿体重增长,减少哭闹和呼吸暂停的次数[5]。是以早产儿为护理中心,视早产儿为主动合作者,模拟子宫内环境,旨在促进其最适当的发育,较常规护理更人性化,也更个体化[6],通过减少不良刺激、遮盖温箱、调暗灯光、非营养性吸吮、安抚、拥抱、抚触等。帮助极低出生体重儿以有限的能力适应外环境,促进生理平衡。

3小结

极低出生体重儿生活能力极差,甚至完全没有,极易合并一系列并发症,威胁患儿的生命健康。通过临床护理,笔者体会到,在完成各项技术性护理操作的同时,做好基础护理也尤为重要。保障能量供给、合理喂养、预防感染是患儿生存的最基本要求,也是保障患儿生命健康、提高生命质量的必要条件。

[参考文献]

[1]叶天惠,胡腊先,刘佑芝.早产儿氧疗与护理安全[J].中国实用护理杂志,2007,23(4):55.

[2]沈晓明,王卫平.儿科学[M].7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7:94.

[3]王梅英,郑晓蕾.58例早产儿胃食管反流的护理干预[J].中华护理杂志,2007,42(6):527-528.

[4]胡小云,邓全珍,肖伟秋.新生儿病房285例医院内感染相关因素分析[J].中国实用护理杂志,2007,23(5):32.

保健护理论文篇2

关键词:中医护理社区护理

社区护理起源与西方国家,1978年,世界卫生组织将其定义为社区居民“可接近的、可接受的、可负担得起的”卫生服务组织[1]。社区护理既强调疾病的预防,又强调疾病的护理,最终达到促进健康、维护健康的目的。构建顺应我国国情、满足社区健康需求和具有中国特色的社区护理模式是推动社区护理发展的关键环节。相对于起源地西方医学而言,博大精深的中医理论和疗法在社区护理中有很多值得借鉴和发扬。

1中医护理的发展前景:

中医护理以中国传统文化为背景,是在中医基本理论指导下的辩证施护、预防保健、养生康复的护理方法,是祖国传统中医药体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有着十分悠久的历史和丰富的内容,中医护理体系由以下几个方面组成:中医基础理论、中医饮食调护、中医护理技术、中医养生保健、中医情志护理五方面构成,中医护理在社区开展具有得天独厚的优势,它可以针对不同的社区服务对象,调动整个中医护理体系,完成相应的预防保健、康复护理、疾病护理等社区服务功能。尤其是中医护理技术因简、便、验、廉等特点深受广大社区群众的青睐,符合低收入、高效率、低成本、广覆盖的要求,在社区卫生服务体系应用前景广泛。在卫生部、国家中医药管理局等部委的有关文件中明确指出:“社区卫生服务机构要积极采用中医药、中西医结合与民族医药的适宜技术,充分发挥中医药在社区卫生服务中的特色和优势”[2]。

2中医护理的发展目标:

中医护理在社区居家护理中的应用在我国具有独特的运用价值。作为发展中国家,我国医疗资源的分配仍存在着不均衡性,经济发展实际和老龄化社会的逐步形成,中医护理以其优质、显效、简便的特点,不断丰富着居家护理的内涵。除此之外,中医理论当中“治标和治本”的概念,实质可以通过中西医疗法相结合,相得益彰,从而达到意想不到的效果。

社区护理的主要为社区人群提供以健康促进为目标的健康服务,以增进健康和预防疾病、稳定病情为要务,这与中医护理的理论不谋而合,中医护理的预防观印刻着中国传统文化的烙印,强调以增强体质为核心的健身防病思想,制定了外以适应自然变化、内以促进机体抗病能力、机体协调能力的养生原则。中医护理与社区护理有机结合,在充分利用现代护理健康教育理论、模式、程序以及实施方法的基础上,在社区健康教育内容中不断渗透着中医护理知识与技术。中医环境养生、起居养生、膳食指导、心理调适、性养生保健、用药指导、运动养生等在社区妇女、儿童、中老年人的自我保健、慢性病病人的康复护理等方面不断拓宽着社区护理健康教育的内涵。如运用得当,精巧结合,中医护理将与社区健康教育内容不断的完美融合。

可见,中医护理的整体观与预防观在社区现代护理观中得到了充分体现,这为建立具有中国特色的社区护理体系奠定了理论基础。

3中医护理在社区护理工作中的优势和功能:

中医基础理论、中医饮食调护、中医护理技术、中医养生保健、中医情志护理共同构成中医护理体系。中医护理在理论、只是及技能等方面自成一体,在养生保健、疾病护理、康复护理等方面具有独特优势,这些都与社区的健康需求相一致,且中医护理以我国传统文化为背景发展至今,一些中医理念已被人民所耳熟能详,一些保健运动也正在任命大众中普遍发展,这些都说明中医护理在我国具有良好的民众基础,贴近大众生活,便于社区居民的认可和接受,这为中医护理在社区的开展奠定了良好的基础。此外中医护理技术还具有廉、简、便、验、效等特点,在我国经济基础薄弱的区域,中医护理在社区开展具有得天独厚的优势[3]。

对于不同的人群,中医护理发挥作用的侧重点不同,对于健康人群,中医护理的服务功能以预防保健为主;对于伤残、疾病后遗症、术后人群、中医护理的服务功能以康复护理为主;对于急慢性病人,中医护理的服务功能以残病护理为主。无论中医护理针对何种人群,发挥何种护理功能,都同时应用到多种中医护理理论、知识与技能、即调动整个中医护理体系。例如常见的对脑血栓导致的瘫痪病人,需要在中医辩证的基础上进行饮食调节,推拿按摩、中药贴敷等中医护理技术以及保健运动指导、情志护理等。

4关于现阶段的中医护理开展情况大力开展的意义:

我国的社区服务起步较晚,与发达国家相比,尚处于萌芽阶段,全国只有在大城市有较完善的社区护理服务组织,主要还是以给药及治疗为主,基本是医院护理治疗的延续,而社区的健康教育、健康咨询、行为干预等方面开展较少。针对居民特点及需求提供个性化服务还很欠缺,中医护理开展的还不够广泛。

社区护理是护理事业发展的一个重要方向,虽然,中医护理在社区护理中得到了一定的运用,但由于我国尚未制定中医护士的执业制度、社区中医护理人力严重不足、护士中医护理知识与技术水平低下以及中医护理健康教育体系尚不健全等诸多原因,中医护理融入社区护理的步伐缓慢。因此,我国的社区护理应在积极引进国外先进的管理模式和服务模式的基础上,建立和完善中医药社区卫生服务体系与法规;多途径培养社区中医护理专业人才;提高宣传力度,积极开展形式多样的社区中医护理服务;充分发挥中医护理特色,利用中医在预防、养生保健、康复等方面的优势,实现中医护理现代化,开创适合我国国情的社区护理模式,促进我国护理事业与国际同步发展。

此外,在社区中开展中医护理,不但有利于促进人民的健康,还有利于在人群中普及中医药文化,促进民众对传统文化产生兴趣,增强民族自豪感与自信心,在倡导回归传统、构建和谐社会的今天同样也具有深远的社会影响。

参考文献:

[1]王红云,赵燕利.中医护理研究的现状与展望[j].家庭护士,2008,6(3):665.

保健护理论文篇3

【关键字】保健;孕妇;护理

【中图分类号】R473.7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7484(2013)02-0358-02

现在人们生活水平不断提高,社会也在不断发展,使得人们的健康、优生优育意识也越来越强,因此很多孕妇对孕期的保健需求也越来越多。那么为了能够更好的保证孕妇健康,本文将对具体的保健护理方法进行探究,选取2008年9月到2010年3月期间,在我院待产的1200名孕妇,在对其进行保健护理以后,取得了不错效果,具体内容见下文。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将1200名孕妇随机分成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各600名。对照组:年龄在20岁到34岁之间,孕周在10到32周,其中有425名孕妇是首次妊娠,有175名孕妇有过生育史;观察组:年龄在22岁到33岁之间,孕周在12到34周,其中有438名孕妇是首次妊娠,有162名孕妇有过生育史。两组患者在年龄、孕周、生育史方面的差异没有统计学意义,P

1.2 方法

两组均进行常规护理,观察组在此基础上进行临床保健护理,具体方法如下。

饮食指导:孕妇在孕期可能会经常呕吐、恶心,那么护理人员就要嘱咐孕妇要多餐少食,所食食物也要尽量清淡。在孕中期的3个月开始,每天胎儿的体重都会增加10g,那么就要适当的增加孕妇饮食量,而在此期间,孕妇的子宫会不断胀大,因此就容易压迫到肠道[1],从而致使便秘,因此就要嘱咐孕妇多食用一些绿叶蔬菜,而且也要多多饮水。胎儿大脑发育的最快时期就是孕期的最后3个月,这段时间里胎儿增长的体重是之前的一倍,所以就要保证孕妇有充足的营养,护理人员要为孕妇提供营养均衡、数量充足的膳食。

口腔护理:嘱咐孕妇要在晨起、用餐后及睡前认真的刷牙,使用的牙刷要是软毛的,要将牙刷间的乱丝去除,从而防止损伤到牙龈。在孕妇围产期的时候建立期卡,定期的检查孕妇口腔情况,同时传授孕妇保护牙齿的知识。在孕妇进餐以后,使用碱性的漱口液来漱口,因为在用餐以后,口腔里酸性的唾液分泌液会增加,这样就很容易损伤到牙釉质[2],从而促进了细菌生长。如果孕妇患有了牙龈炎,而且并且还比较严重,那么就可以使用复方的氯以叮刷口液,每天含漱四次,在一周以后,如果局部的症状有所减轻,那么就使用超声波波彻底治疗。孕妇和胎儿健康是和口腔健康有很大关系的,那么护理人员就要嘱咐孕妇,在孕前3个月、分娩前3个月不要进行拔牙治疗,从而避免早产或是流产。孕妇如果在孕期出现牙痛问题,那么就可以使用抗生素类的药物,如果疼痛严重,那么就要在专家指导下用药,避免因为药物原因而影响到胎儿。

护理:在怀孕期间,孕妇的组织会不断增大,而且很容易,孕妇也常有胀痛、下坠、触痛等一些不适感,所以就要用乳罩来托起,从而减轻孕妇的不适感。同时也要清洁,这不但可以让乳腺管保持通畅,而且还可以提高韧性,避免出现皲裂等其他并发症。在出现初乳的时候会形成结痂,这时就要使用软膏来将其软化,然后用水清除,假如孕妇在产前用酒精或是肥皂清洗,这就会除去保护油脂,那么就会比较干燥,很容易出现皲裂问题,所以护理人员就要嘱咐孕妇最好不要使用酒精或是肥皂清洗。护理的时候要暴露在空气、阳光中进行,每天为孕妇备好干毛巾,使用温水来清洗,在擦洗的时候动作要轻柔,避免刺激到。如果孕妇的内陷,那么在产后哺乳的时候就会比较困难,严重则会不能哺乳,从而出现乳腺炎[3],所以对于这类孕妇就要在孕前的6个月时设法纠正。

1.3 统计学处理

使用统计学软件SPSS17.0对1200例患者的资料进行分析,当P>0.05时,则没有统计学意义,如果P

2 结果

在对两组孕妇进行分别护理以后发现,对照组有50例孕妇出现了龈瘤、牙龈炎,观察组有6例出现了龈瘤、牙龈炎;对照组有31例孕妇出现了乳腺炎,观察组有6例孕妇出现了乳腺炎;观察组有587例孕妇对护理很满意,明显的多于对照组。两组相比,观察组的护理效果更好,两组之间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3 讨论

人们的生活水平日益提高,让很多孕妇对孕期保健和产前教育给予了更多重视。孕期保健不但关系着孕妇及其家庭,而且还会受到孕妇自身、社会、家庭、医院等方面的影响,因此如何合理、科学的进行孕期保健护理就是很重要的。在对孕妇进行饮食、口腔、护理的同时,也要引导孕妇适量的做些运动,从而减轻孕妇的孕期不适感,帮助孕妇血液循环,同时也可以气高孕妇腰部、背部、腹部肌肉的力量,增强孕妇的免疫力、体质,减少出现疾病,适量的运动不但可以保证孕妇健康,同时也会增强自然分娩率,减少难处的发生率,让胎儿能够正常发育。本次研究中,列举出了对孕妇进行保护护理的几种方法,重点探讨了口腔、保健护理的方法,在对比两组护理结果以后发现,对孕妇进行有效的保健护理可以明显的减少疾病的产生,让孕妇及其腹中胎儿能够更加健康,而且在观察组600名孕妇中,高达587名孕妇对护理效果很满意,因此对孕妇进行保健护理值得在临床上开展应用。

参考文献:

[1] 石燕.曾勇.邓春霞.SHI Yan.ZENG Yong.DENG Chun-xia 孕期保健对产妇的影响[期刊论文]-检验医学与临床2009,6(7)

保健护理论文篇4

随着人类文明的发展及物质文化水平的提高,生命质量越来越被重视,健康保健亦越来越显得重要。健康教育是传播保健知识和技术、改进个体和群体行为、强化健康意识的科学和艺术,也是一门新兴学科,是社会发展和医学进步的产物。通过广泛开展健康教育,进一步提高了服务质量,提高了患者相关疾病知识及自我保健、自我护理的能力,达到了预防疾病、保持健康、促进康复、建立健康行为的目的。现就个性化的健康教育方法展开探讨。

健康宣教的内容

随着护理工作的不断深入,健康教育已贯穿到从患者入院到出院后的各个环节,而实施有效完整的健康教育,可以提高患者的健康水平和健康意识,保证患者在住院期间和出院后均能得到身心两方面的护理,如病毒性角膜炎、虹膜睫状体炎、流行性结膜炎的患者,具有复发率高的特点,健康教育的形式就要贯穿在每一天的每个患者接受治疗的过程中,与每一个患者单独交谈,实施人性化的个体化宣教。护理之前,首先询问患者病情的好转与康复情况,使患者产生亲切感,感到安全、可信,拉近护士与患者之间的距离,与患者建立相互信任、相互尊重的良好关系,然后向患者介绍疾病的病因、诱发因素、临床表现、并发症、饮食禁忌、眼药水使用说明等,以期达到提高患者的防病治病意识,早日康复的目的。如病毒性角膜炎的特点是复发率高,1次治疗不彻底,容易多次发作,宣教重点是加强锻炼,增强体质,预防感冒,发作期间避免野外活动,饮食少吃辛辣刺激性食物,忌食牛羊肉、海鲜等腥味食物。

健康宣教要具有科普性、知识性、趣味性、通俗易懂

科室在醒目的地方悬挂宣传厨窗,展示专科疾病治疗护理常规,并在走道上悬挂小块匾,宣传眼科知识。由于患者年龄、文化、职业、性格、病情上的差异,需要具体情况具体对待,才能提高健康教育的效果,对那些文化程度高、适应能力强的患者,护士除了介绍有关医院基本环境制度外,着重介绍病情及预后,使他们对自己的病情、诊断、治疗及护理心中有数,积极配合参与治疗。而对文化程度低、年龄较大、适应能力差的患者则要耐心指导饮食及休息,少量多次、循序渐进地讲解病情、治疗和保健知识,使患者有问题能得到及时解决。对闭角性青光眼患者的宣教则是告知他们,病情就像水管通路发生了堵塞,引起压力增大,压迫了看东西的视神经,引起激烈的疼痛,如此反复发作几次,视神经就会丧失功能,导致失明,故早期手术的目的就是要将堵塞的水管通路进行改道,解除压迫,故手续后,既能解除疼痛,又能保护视神经。通过如此通俗易懂的讲解,很多老年患者就能消除做眼睛手术的恐惧,积极配合早期手术,达到了预期的效果。

掌握健康教育的时机,提高宣教效果,把宣教落到实处

患者入院初始,首先做入院常规介绍病区环境,科主任、护士长、主管医生、责任护士及简单的病情介绍,饮食及各项检查注意事项等,待病情稳定或入院2~3天后,再进行健康教育,耐心讲解疾病的发病原因、过程、预后及预防,治疗方法和所用药物的作用和不良反应注意事项,在宣教的过程中,时机的掌握显得至关重要,如1个眼球破裂伤的患者或1个酸或碱烧伤的急症患者入院,尽管护士很耐心细致地对患者进行了疾病的健康宣教,但患者处于创伤应激的心理状态之下,根本无心领会你对他讲了些什么,当其病情稳定之后,护士长检查健康宣教的效果时,95%以上的患者都回答说没有做健康方面的宣教,故对这类患者健康宣教的时机选择在手术后病情心理相对稳定的时候进行,才能取得预期的效果。

讨论

融洽了护患关系:通过健康宣教,护士在频繁地与患者接触时,主动与患者交流沟通,同时把与疾病有关的健康保健知识教给患者,使患者感到受益匪浅,护士提供的服务已从功能制下简单的执行医嘱到整体护理下关注患者健康,满足患者各方面需求的综合护理,通过全程健康教育,提高了患者的保健水平,患者开始关注护士,认可护士,使护士的社会地位得到了提升。

提高了护理人员的整体素质:新医学观点认为,完整的健康教育观念是指心理、生理的健康及社会适应的完美状态,而护理人员掌握专科知识技能,则是进行健康教育的前提,护理人员要不断更新护理观念,拓宽知识面,不断提高医疗护理的理论水平,还要学习行为科学、人文学、教育学、社会学、管理学等其他学科知识,其次应掌握交流技巧,采用通俗易懂的语言与患者沟通,使患者获得的健康教育知识更专业、更丰富,这就要求护理人员要具有良好的整体素质,才能为患者提供最佳的服务。

提高了专科理论操作水平:专科护理水平的优劣是发展护理学科、提高护理技术含金量的重要砝码,现在不少国内外护理有识之士呼吁要提倡“专病专护”,培养“专病护士”。护士通过学习,可以逐步掌握眼科常见疾病的病因病理、生理、临床表现、治疗手段、用药护理、饮食调护及出院指导等系统的内容,并能深入浅出,通俗易懂地传授给患者。通过这个普及-提高-再普及的过程,达到消化、吸收、运用的目的,达到理论水平的升华,使医学理论与护理实践找到了一个很好的结合点,丰富了护理学科的理论体系。还要求所有护士会测非接触眼压,会做结膜下注射等专科操作。长此以往,专病护士的发展有望加快步伐,成为专科骨干,专病护理人才已为期不远。

总之,通过广泛开展健康教育,进一步提高了服务质量,提高了患者相关疾病知识及自我保健、自我护理的能力,达到了预防疾病、保持健康、促进康复、建立健康行为的目的。

参考文献

保健护理论文篇5

关键词 健康体检 护理 培训

doi:10.3969/j.issn.1007-614x.2011.27.277

2009年1月开设健康体检中心,配备了5名护士为适应医院体检者的健康需求,针对体检中存在的护理问题,针对患者的人员特点,提高护理质量,培养健康体检中心合格护士,成为一项重要的任务[1]。健康体检中心护士除了要良好的服务态度,引导体检者完成体检项目以外,作为健康教育者的角色,拥有高尚的职业道德,娴熟的技能,熟练的预防疾病等方面的知识的授课和沟通交流技巧尤为重要。

资料与方法

体检中心护士5名,文化程度均为护理大专,年龄38~49岁,来自各病房工作岗位的护士,均未受过体检系统培训。患者来源:社区老年体检者,机关单位健康体检,学生体检,一些相关单位要求的汽车驾驶员,厨师等体检。

护理服务特点:①根据患者来源满足体检者的需求,如社区老年体检,护士应了解以往体检的结果,体检者的现在需求、能针对体检者不同的健康问题进行医疗咨询。进行常见疾病的预防、良好的生活方式等知识的指导。②健康体检中心护士接触的患者,一般处于健康或亚健康状态,检测的临床症状大多数较轻,与体检者接触时,护士运用良好的礼仪礼貌认真的对待患者,有效的交流技巧有针对性地对体检者进行健康教育,给体检者一个温暖、舒适、安全和信任的环境,从而取得良好的教育效果[2]。③培养健康体检中心护士的知识技能的培训,开展规范的集体健康教育模式,优雅干净的环境,宾馆式的礼貌服务,满足体检者的需求,提高体检的质量保证。

培训内容:①礼仪和交流技巧的培训:结合医院优质服务,护士礼仪规范,制定出《体检中心护士礼仪规范》。体检者入院后,介绍入住环境、体检流程及注意事项。内容包括接待来访者礼仪,引导体检礼仪,项目检查前准备和注意事项的宣教,保密礼仪,异常结果通知的培训,指导专科进一步就诊的培训。礼貌亲切的语言和准确适时的肢体语言,良好的沟通技巧和优质的服务可以使体检者有宾至如归的感觉。特别是老年患者,良好的沟通技巧能建立良好的护患关系,在工作过程中,通过问候和交谈诱导老年病人叙述自己的病情并耐心倾听[3]。从交谈中进一步了解他们内心的一些情绪活动。②理论知识和操作技能的培训:根据本科护士对有关相关专科知识的了解程度,拟定出专科知识培训计划。主要内容有:高血压、心血管疾病的防治;糖尿病的预防;泌尿系统常见疾病;颈椎病和腰背痛的防治;消化系统常见疾病;妇科常见疾病;压力的应对和放松疗法的应用等。体检中心护士要正确使用自动测量仪测量血压,测量身高、体重、腰围,计算体重指数;在患者到来后正确有效实施真空采血、床边指测血糖;要熟悉一般病症的处理程序等。熟练的操作技能可以提高体检者对我院的信任程度。③健康教育:健康教育是体检中心护士的重要职责,健康的培训内容有:高血压、糖尿病、心血管高血脂等疾病的流行病学;健康生活方式包括戒烟限酒、清淡饮食、规律的锻炼、控制体重方式方法,颈椎保健操技能的讲课培训,代谢综合征的诊治和预防等,科学饮食与合理营养对中老年人机体的康复十分重要。通过培训,使护士尽快进入健康教育者的角色。

培训的方法:聘请各专科医生和优秀护理人员针对性授课指导,按护理程序的方法进行五方面:护理诊断、计划、措施、实施、评价的讨论,课后进行相关典型病例讨论,加深巩固所学的基础知识。规范护士的行为礼仪和沟通技巧,聘请参加护理礼仪竞赛护士指导,在体检过程中始终贯穿微笑、礼仪、主动热情的优质服务理念,把讲课技能培训分两步:理论培训和实践,实践分模拟实践和正式授课[4,5],进行模拟演讲,使每位学员都能讲课。颈椎保健操技能培训,通过对100名体检者随机调查询问,普遍存在长期伏案工作、长时间驾车、不良姿势的人85%,由康复科专职技师对全体护士进行颈椎保健操的培训学习,每位护士把所学的方法和理论进行不断讲解演练,把颈椎保健操技能的目的、方法及注意事项传授患者,熟悉掌握颈椎病的发病机制和预防病因,每位护士都能进行颈椎保健操的教学和指导工作,发现问题给予纠正和指导。使体检者能学习到避免颈椎病病因,注意事项和正确的姿势。在工作中观察护士的状态、礼仪和保健知识的宣教情况。

结 果

通过对100名体检者分发《体检中心护士满意度调查表》,根据护士对体检服务态度和礼仪,专业技能和专业知识,讲课技能和健康知识,颈椎保健操技能的掌握程度进行评价,95%的体检者认为护士服务态度优良;90%的体检者认为护士的专业技能和专业知识优良;85%的体检者认为护士的讲课技能和健康知识优良;70%的体检者认为护士的颈椎保健操技能优良。由于短期培训的效果还有待提高,这就要求护士在工作中不断学习,积累经验,自我完善和更新所学的知识和技能,真正地成为一名优秀的体检中心护士。

讨 论

随着人类寿命的延长,中青年社会压力增加,使老龄化人口和中青年更加关注对自身的健康状况了解,越来越多的人到医院进行常规健康体检,都希望早期发现问题,及时得到预防疾病的知识指导。社会对健康体检中心合格护士的要求也越来越高,针对体检者的不同特点,我科对护士进行一系列的培训,使其尽快转变护理观念,提高自身整体素质,在服务中要具有良好的组织能力,能合理有序地安排引导好体检人员,具有良好的礼仪、交流沟通技巧,特别针对中老年体检者要有较全面的预防疾病的知识正确指导和授课技能,向体检者提供针对性地预防保健知识,轮流进行体检中心每天下午13点的健康知识讲座普及了医学保健知识,开展规范的集体健康教育,提高了体检者的健康理念,14点进行熟练的颈椎保健操的训练。在工作中不断学习,积累总结经验,结合体检中心患者生理、心理特点,更新知识和技能,取得了满意的效果。参考文献

1 沈利英,楼青青.住院健康体检及护理干预.全科医学临床与教育,2005,3(1):55-57.

2 经声慧.护士在健康教育中与病人进行有效交流的技巧.实用医技杂志,2004,12(11):2599-2600.

3 肖霞,陈华.干部病房老年病人幸福度及相关因素的调查研究 [J].护理研究,2009,23(4):870-872.

保健护理论文篇6

[关键词] 健康权立法; 评价指标

[中图分类号] R19-019 [文献标识码] B [文章编号] 1005-0515(2012)-01-032-03

Study on Indicators of Quality Evaluation for Protection Legislation Health Right in China

Lv Xueqiang Duan Shuangxia Niu Hongjuan Tang Xiaohua Shi Juhua Xiao Weihua

(The School of Public Health of South China University, Hunan, Hengyang, 421001)

[Abstract] Healthy right is one of new social rights, protection of healthy right reflects one country to protect the degree of human rights. At present, China is strengthening legislation to protect the healthy right. How the quality of legislation to protect the healthy right, we can objective evaluate it from the form of indicia on the vertical integrity of protection system, the comprehensive degree of horizontal protection and equitable distribution of health resources, health right protection degree of pre-and post-evaluation. In order to guide the legislative work in the future.

[Key words] Healthy right; Evaluation indicators

《经济、社会及文化权利国际公约》认为健康权是指人人享有所能达到的最高指标的身体健康和精神健康的权利。健康权作为新型的社会权利,要求国家建立综合和健全的卫生法律制度,体现了对其国民的人文关怀和对人权的尊重。目前,我国保护健康权的立法日益增多,但立法层次较低、质量不高的现状使我国对健康权保护的社会效益不理想,民众健康受益度不高。因此,建立健康权保护立法的评价指标,有助于评价现行的健康权保护法律制度,也有利于完善现行法律制度和指导将来的立法。

1 建立健康权立法评价指标的必要性 保护健康权的立法状况直接关系着我国公民健康权的实现程度,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然而,截止目前,虽然我国进行了大量的立法,但法律规范质量的良莠不齐导致现行法律制度似乎并不能为健康权提供周密的保护。建立一个合理的健康权保护的立法评价指标对于正确认识现行法律制度有着重要的意义。立法的评价指标包含了法理指标、价值指标、实践指标和技术指标[1],相对于其他指标,法理指标更具有模糊性和指导意义,无疑应当受到特别的关注。

1.1 建立合理的健康权立法评价指标是客观评价现行立法的需要,也有助于了解我国对健康权保护的程度 任何指标的界定都为其所属的领域提供了参照系,通过这个参照系可以对此事物做出合理性评价。同样的,划定健康权保护立法的评价指标也意味着为理性评价现行的健康权法律制度提供了可参考的标尺,通过评价指标这个标尺可以从宏观上了解健康权保护立法的质量,对于质量较高的立法予以肯定并积极的转化为保护措施,对于相对不合理的立法予以修改或者废止,从而提高整个法律制度的质量,最终提高了保护健康权的水平。

1.2 合理的保护健康权的立法评价指标可以指导将来的立法,为提高健康权的保护水平指明方向 在划定保护健康权的立法评价指标的同时,也在事实上确定了立法的方向,这是对此指标从不同角度的理解。保护健康权的立法评价可以分为形式评价和实质评价,并分别有着不同的评价指标。形式评价指标表明了我国保护健康权立法应有的外在周密性和立法体系的协调度。对健康权的高质量保护必然有着完善的立法,而形式评价指标表明了何为完善的立法,进而促进健康权保护体系形式上的完整性和协调度。实质评价指标为合理评价我国保护健康权立法本身的质量提供了参照系。它表明即使我国有完善的健康权法律体系,但并不必然意味着对健康权有合理的、高标准的保护。欲对健康权实现理想的保护,除了在形式上具备完整性和协调性外,更要求立法本身是高质量的。实质评价指标的建立为提高立法质量指明了方向,也为逐步提高健康权的保护提供了途径。

1.3 保护健康权的立法质量指标决定了健康权保护制度的质量 高质量的保护健康权的立法必然是历史性与现实性的结合,合理性与可操作性的结合。历史性指明了健康权保护制度必然反映了我国的风俗习惯和文化传承;现实性则表明了此法律制度与我国的社会经济发展水平相适应。合理性反映了广大居民的健康需求,可操作性反映了民众对健康受益的实现。而合理的立法评价指标直接影响到了保护健康权的立法质量,间接影响了保护健康权的整个法律制度的优劣。因此,建立一个合理的评价指标对整个健康权法律制度的演进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经济、社会和文化权利委员会将健康权的内容分为健康权的范围和核心领域。对核心领域的认可为健康权的保护划定了一条“红线”,构成了一国保护健康权的实质指标。《经济、社会及文化权利国际公约》第十二条(一)规定“本公约缔约各国承认人人有权享有能达到的最高的体质和心理健康的指标”;(二)规定“本公约缔约各国为充分实现这一权利而采取的步骤应包括为达到下列目标所需的步骤”。由此看出,这一国际公约在第十二条(二)规定了一国的对健康权的“逐步实现”义务[2]。虽然这条规定没有明确规定各国实现健康权的指标,但是却为我们评价一国国内立法提供了一个角度:“为充分实现这一权利而采取的步骤”确定的“逐步实现”义务至少表明以下两点,一是一国的国内立法要合乎保护健康权的要求,实为实质要求;二是对于保护健康权的立法不能停止在某一个程度上保持不变,更不能倒退,则为形式要求。据此,我国保护健康权的立法评价可以从形式和实质两个方面界定。

2 我国健康权保护立法的形式评价指标 为了衡量健康权的实施状况,经济、社会和文化权利委员会列举了11个具体量化指标:(1)政府卫生支出所占GDP的百分比;(2)初级保健支出占政府卫生总支出的百分比;(3)患普通伤病时有机会得到经过专业人员治疗的人口比例;(4)有机会得到“基本药物”的人口比例;(5)妇女在怀孕期间有机会接触经过专业人员的比例和分娩时受到这些人员照顾的比例;(6)婴儿接受经过培训的人员护理的比例;(7)婴儿对主要传染病的免疫;(8)预期寿命;(9)婴儿死亡率;(10)获得安全用水的人口;(11)获得适当的排泄物处理设施的人口[3]。这些核心指标在评价健康权的保护中起着标尺性的作用,而作为对保护健康权的立法质量的评价,应当有其特殊性。我国作为社会主义国家,基本形成了有中国特色特社会主义法律体系,在这个法律体系中,完善的、逻辑体系严密的成文法是法律的主要渊源。作为评价健康权保护立法的形式指标,则必然评价于我国法律体系的外在表现形式,这个评价指标表现为纵向上的保护体系完整度和横向上的保护周全度。这里的保护体系是将现行法律法规中所涉及的保护健康权的内容进行抽取、整合而形成的保护体系。

保护体系的完整度,指我国保护健康权的法律体系在法律位阶上是否完整。我国的法律体系的外延包括宪法、法律、法规、地方性法规、自治条例和单行条例、规章等形式,此外,还包括所参加的国际条约、国家认可或当事人选择适用的国际惯例以及司法解释等[4]。在我国法律制度体系下,对健康权的保护在纵向上理应具有完善的体系,形成以宪法为根本法,以实体性的基本法为核心,以诉讼法为实现路径,同时,以行政法规、部门规章、地方性法规等细化为具体制度的完善的法律位阶体系。但是,在现行立法下,其一,虽然通过宪法将某些涉及健康权的内容写进了宪法,比如医疗卫生、社会保障、人权等,但是在宪法层面上尚未正式规定健康权,意味着作为宪法的健康权尚未得到确认;其二,在基本法层面上,《侵权责任法》首次正式确认了健康权,从私法角度对健康权做了保护,但尚未制定卫生基本法对健康权进行保护。其三,在法规、规章层面上,虽然存在着大量的规范性文件,但是这些文件存在着先天的缺陷,可操作性较差。因此,通过法律体系的完整度这一指标对健康权的立法保护进行形式评价,进而完善法律保护体系有重要的价值。

法律保护的周全度指在横向上形成从不同法律部门、不同角度对健康权的丰富内容进行的全方位保护的程度。我国法律制度根据不同的调整对象,分为宪法、民法、刑法、行政法、诉讼法等法律部门,不同的法律部门应该从其独立的角度实现对健康权的保护。宪法上应该确认健康权作为基本权利,为其他部门的法律奠定基础;然后制定卫生基本法形成保护健康权的基准法,完善、制定专门卫生法和卫生标准法等事前保障法,同时丰富民法、环境法、劳动法、行政法等事后救济法,以逐步实现对健康权的周全保护。

将保护健康权的立法在形式上是否完善作为评价其质量的指标之一,有着重要的意义。我国法官的“造法”作用功能受到了极大的限制,因此,法律制度的完善性变得举足轻重。首先,立法体系的完善是评价我国对健康权保护程度的前提。没有完善的保护健康权的立法体系,很难想象我国对健康权提供充足的保护。其次,健康权的保护制度需要立法作为载体。无论健康权的保护制度多么的完美,最终要通过一定的形式表现出来,此形式在我国多表现为成文立法。如果没有成文法的形式,健康权保护的内容将失去依靠而变得模糊不定。因此,健康权保护立法形式的完善性构成了评价一国健康权保护程度的可参考指标之一。

3 我国健康权保护立法的实质评价指标

3.1 卫生资源的公平分配 健康权形式上要求国家建立一套有效和综合的卫生法律制度,因此它要求建立完善的和公平的社会制度以使每个公民都能机会均等地享有健康权益。然而基于卫生资源的有限性,一国难以提供使每个公民获得最大健康的卫生资源保障,但这并不意味着国家可以无所作为。正如玛丽?鲁宾逊认为,健康权并不意味着人们必须健康的权利,也不意味着政府必须建立现有资源无法承受的昂贵卫生服务,但是,它确实要求政府在最可能的时间内实施能导致所有人都有可能获得并能得到的卫生保健政策和行动计划。

正义是社会的首要价值,因此,卫生资源的分配首先要满足正义的要求。罗尔斯认为正义的基本原则两个,第一个原则是每个人与所有人所拥有的最广泛平等的基本自由体系相容的类似自由体系都应有一种平等的权利。第二个原则是社会和经济的不平等应这样安排,使它们:(1)在与正义的储存原则一致的情况下,适合于最少受者的最大利益;并且,(2)依系于在机会公平平等的条件下职务和地位向所有人开放[5]。这两个原则结合了形式正义和实质正义,其中第二个原则要求社会应该更多注意那些在社会上处于弱势地位的群体,使他们能够得到同样的机会享受社会资源。

然而,我国卫生资源分配的特点集中表现为城乡二元结构、卫生资源分配严重不均衡,城市尤其是大中型城市卫生资源丰富,而农村地区的卫生资源相对贫乏;东部卫生资源丰富,中西部卫生资源相对缺乏。例如,2009年,在城乡卫生技术人员的分布上,卫生技术人员数城市为6.03人/千人,县乡为2.46人/千人;在东部、中部、西部的地理位置分布上,东部卫生技术人员数为334.87万,中部为247.81万,西部为195.47万[6]。基于以上认识,在我国卫生资源分配不均衡的特殊背景下,卫生资源的分配似乎应该更多的要求实质正义。在设计我国的卫生法律制度时,如何适当地将卫生资源的分配倾向于弱势群体是一个值得深思的问题。因此,在卫生立法分配卫生资源时,是否侧重处于不利的社会地位的群体,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该国对健康权的保护程度。

3.2 健康权的事前保障度 健康权与其他权利最显著区别之一是健康权更多的要求事前保障。即便认为健康权是对国家资源分配的要求,也不能否认健康权的最直接的和最终的目的在于提高人们的健康水平,因为对卫生资源分配的目的同样是为了人们的健康。对卫生资源的分配直接影响到了人们的健康,比如可获得的基本药物和基本医疗、公共卫生、妇幼保健、传染病免疫等等。而卫生资源分配的指标一般用可供给性、可获得性、可接受性、质量安全来衡量[7]。

3.3 卫生资源的可供给性 卫生资源的可供性意味着一国在多大程度上为保护健康权提供卫生资源,反映了一国政府对健康权的重视程度。现代法理学普遍认为,立法是资源的第一次分配。在卫生法领域,对卫生资源的分配立法反映了对健康权保护的程度,也正因为如此,卫生资源的可供给性构成了反映健康权保护立法体系质量优劣的实质性指标之一。用可供给性评价卫生立法,要看一国是否有数量足够的、行之有效的公共卫生和保健设施、商品和服务。没有保证卫生资源可供给性的法律体系,不必然是一部“恶”的卫生法律体系,但是却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了此体系的质量。

3.4 卫生资源的可获得性 卫生资源的可获得性构成了反映健康权保护立法体系质量优劣的另一个实质性指标。卫生资源的可获得性表现为时间上的可获得性、空间上的可获得性和经济上的可获得性等方面。如果一国提供了足够的卫生资源,但却不能满足可获得性的要求,那么这个卫生法律体系就存在明显瑕疵。卫生资源的可获得性反映了一国公民能够实际得到卫生服务的程度。

时间上的可获得性表现为在一国公民需要卫生服务时,能够及时得到,不会因为时间上的不便利而造成对卫生服务的实质性不可得。空间上的可获得性表现为卫生资源的均衡分配,不因地理位置的差异存在相当的差距,要保证每个公民都能享有健康服务设施,特别是脆弱群体和边缘群体。经济上的可获得性要求每个公民都有足够的健康保障承担购买健康服务所需的费用,并在不能承担这些费用时由国家救济和社会救助。

3.5 卫生资源的可接受性 一国向其公民提供卫生资源,应当尊重国内各民族的价值观。卫生资源分配制度与该民族价值观的契合度,决定了对卫生资源的可接受度,而卫生资源的可接受度越高,反映了该国对健康权的保护程度越高。“制度很少仅靠价值观来构建,或者完全脱离了价值观而构建。价值观如果不是构建了一个社会制度的特质,那就是给出了这个制度的外形。”“在静态脉络中,价值观虽不能决定医疗保健制度的细节,但可以决定其轮廓。在动态脉络中,价值观决定制度变化的大体方向。欲建立对全民健保的共识,须从建立与可欲实施的健保制度兼容的价值观开始。唯有具体建制与价值符合才能保证制度的成功”。因此,卫生资源的分配只有尽量的符合其国内各民族的价值观,充分考虑其可接受性,才能保证健康权法律制度的顺利实施。健康权立法的对卫生资源分配的可接受度反映了一国对健康权保护的态度。

3.6 卫生资源的质量 无论是卫生资源的可供性、可获得性,还是可接受性,都是在卫生资源质量得到保证的前提下才考虑的因素。卫生资源的质量控制要求卫生设施、商品和服务应当具有科学和医学上的适当质量指标。要求除其它外应有熟练的医务人员,在科学上经过批准、没有过期的药品、医院设备、安全和洁净的饮水和适当的卫生条件。如果一国没有足够的优质卫生资源可提供,其试图通过提供质量相对较差的卫生资源以保证公民对卫生资源的基本需求,尽管在某种程度上说也符合功利性的要求,但其必须保证此卫生资源的安全性。而一国提供的卫生资源的质量越高,越有利于提高整体国民的健康水平。

4 健康权的事后救济 “无救济便无权利”,之于健康权的救济要求保护健康权的实体法内容要具有可操作性,程序法要提供高效、简便的程序。健康权的救济程度反映了我国法律制度对健康权遭受损害时的恢复健康权的有效性,因此,对它的救济程度表明了对健康权的保护程度。目前,在我国的立法体系中,作为民事权利的健康权已经受到了相对周全的保护,《侵权责任法》的颁布首次正式确认了健康权,并且通过民事程序法为其救济提供了完善的途径。作为刑法、行政法保护对象的健康权同样有着相对完善的救济手段。而作为社会权利的健康权之救济手段则相对落后,以及作为宪法权利的健康权无直接救济手段。

国家对健康权负有尊重、保护和实现的三大义务。各国的诉讼实践表明,国家对健康权的尊重义务是可诉的,比如在国家不得干涉公民获取卫生资源的自由、国家不得从事侵害公民健康权的行为等;国家对健康权的部分保护义务是可诉的,比如国家要采取措施保护公民的健康权免受来自第三方的威胁等;国家对健康权的实现义务是最难提讼的[8]。对实现义务提讼意味着要求一国分配更多的卫生资源,而对国家资源的分配权实际上是立法机关的权力。因此,无论在理论层面上,还是在实务层面上,健康权的可诉性一直饱受争议。如果我国在立法层面上为健康权的救济提供了可行性的途径,显然意味着我国保护健康权的立法体系更加完善,进而保证健康权能够得到更好的保障,也为通过司法方式明确健康权的内容提供了途径。健康权的救济程度、救济方法和救济方式从一个侧面反映了一国健康权保护立法质量和保护体系的优劣。

综上所述,为了更加周全的保护公民的健康权,完善我国的立法,同时提高保护健康权立法的质量,建立一些评价指标有着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尤其是基于健康权的特殊性,事前保障的程度对其有着更加明显的作用。在未来的立法上,既要完善健康权的形式体系,也要注重保护健康权的实质内容,只有这样,才能更好的提高我国居民的健康水平。

参考文献

[1] 王亚平.地方性法规的质量评价指标及其指标体系[J].人大研究,2007(2):24-27.

[2] 胡玲.论健康权[D].吉林大学,2006.

[3] 龚向前.众善之首:健康权析论[J].医学与哲学(人文社会医学版),2009,30(3):20-23.

[4] 韩爱琴,薛静.论法律体系的和谐构建[J].构建和谐社会法治论坛,2009,4:23.

[5] 王少明,井文豪.罗尔斯分配正义论对我国实现共同富裕目标的启示[J].中共青岛市委党校青岛行政学院学报,2011,2:50-52.

[6] 卫生部.2010中国卫生统计年鉴[S].2010.

保健护理论文篇7

[中图分类号] R587.1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2-4062(2017)04(b)-0028-02

[Abstract] Objective To discuss the nursing value of protection motivation theory in the health education of gestational diabetes. Methods 80 cases of patients with gestational diabetes in our hospital from May 2014 to May 2015 were randomly divided into two groups with 40 cases in each, the control group adopted the routine nursing method, while the observation group adopted the protection motivation therapy for intervention on the basis of the control group, and the ESCA, GSES score and blood glucose level of the two groups before and after intervention were compared. Results After intervention, the health knowledge level, self-nursing skill, self-conception, self-nursing responsibility sense and self-nursing ability score of the two groups after intervention were higher than those before intervention, and these indexes in the observation group were higher than those in the control group(P

[Key words] Gestational diabetes; Protection motivation therapy; Nursing

妊娠期糖尿病是在妊娠期间发现的一类特殊糖尿病,若患者血糖未得到控制,则出现流产、胎儿畸形、感染的?L险会明显增加[1]。因而对于患者的自我健康护理能力的要求较高。有研究显示[2],将保护动机理论应用于健康教育可有效地改善患者的对锻炼活动的消极态度。目前,将保护动机理论应用于妊娠期糖尿病患者健康教育的研报道较少。故该文选取该院2014年5月―2015年5月收治的80例妊娠期糖尿病患者为研究对象进行研究,以探讨保护动机理论用于妊娠期糖尿病健康的护理价值,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该院2014年5月―2015年5月80例妊娠糖尿病患者为研究对象,将患者抽签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40例。纳入标准:①符合妊娠期糖尿病诊断标准[3];②单胎妊娠;③患者均签署知情书。排除标准:①严重躯体性疾病;②存在其他并发症或妊娠期合并症;③精神功能障碍。观察组年龄21~39岁,平均(27.79±7.25)岁;孕周24~27周,平均(25.34±1.25)周;BMI(24.77±4.32)kg/m2。?φ兆槟炅?20~37岁,平均(27.64±7.13)岁;孕周25~28周,平均(26.57±1.30)周;BMI(24.81±4.12)kg/m2。两组年龄、孕周、BMI等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1)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干预,参加医院举办的健康知识讲座,进行常规饮食、运动指导,由护士指导患者进行血糖监测,嘱咐患者定期产检。(2)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以保护动机理论指导护理,产检时一对一指导,每周1次电话随访,并建立QQ群,具体干预措施如下。①严重性。讲述妊娠期糖尿病发病的高危因素及发病机制,告知患者不良生活方式对疾病造成的影响,让患者更加了解疾病严重程度。②内部回报、外部回报。探讨患者疾病管理过程中可能存在的问题。③提高自我效能。向患者介绍孕期饮食原则及营养需求;嘱咐患者可进行适当运动,并告知患者合适的运动种类、频率、时间及运动禁忌。④提高反应效能。通过电话随访及QQ平台监督患者记录膳食日记、血糖水平监测值,有利于提高患者健康行为能力,进而提高反应效能。两组护理干预时间均为16周。

1.3 观察指标

①比较两组干预前、干预16周后自我护理能力评分。采用ESCA量表[4]评估患者自我护理能力,该量表包括自我护理技能、健康知识水平、自我概念、自护责任感4个维度,分值范围0~172分;分数越低,自我护理能力越差。②比较两组干预前、干预16周后自我效能得分。采用GSES量表[5]评定患者自信心,总分40分;分数越高,表示患者自信心越强。③比较干预前、干预16周后空腹血糖、餐后2 h血糖水平。使用生化分析仪测定患者空腹血糖和餐后2 h血糖水平。

1.4 统计方法

选用SPSS 19.0统计学软件对研究数据进行分析和处理,计量资料采取(x±s)表示,组间对比进行t检验,P

2 结果

2.1 两组自我护理能力评分比较

观察、对照组干预后健康知识水平(47.20±6.18)分、(43.16±6.02)分、自护技能(30.12±2.95)分、(27.05±2.83)分、自我概念(20.03±2.98)分、(17.82±2.73)分、自护责任感评分(19.72±2.35)分、(17.62±2.21)分及自我护理能力总分(115.37±15.29)分、(107.41±14.32)分均高于干预前,且观察组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2.2 两组自我效能得分比较

观察组干预前、后自我效能得分分别为(23.74±1.34)分、(32.16±2.48)分,对照组干预前、后自我效能得分分别为(25.26±1.58)分、(29.11±2.36)分。两组干预后自我效能得分均高于干预前,且观察组高于对照组(P

2.3 两组空腹血糖、餐后2 h血糖水平比较

观察组干预后空腹血糖、餐后2 h血糖水平均低于干预前,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P

3 讨论

我国妊娠期糖尿病患病率为3%~5%。妊娠期糖尿病主要指孕妇在妊娠期间存在空腹血糖或糖耐量异常。如果患者血糖控制不佳可能会导致感染、视力下降等糖尿病并发症,还会增加流产、剖宫产、早产风险。此类患者在进行规范治疗的同时还需实施健康教育,以提高患者自我护理能力,达到有效控制血糖水平的目的。近年来,将保护动机理论用于提高患者的自我护理能力方面的报道越来越多。

保健护理论文篇8

【关键词】双因素理论;护理管理;保健因素;激励因素;应用研究

医疗护理作为与病人的生命和健康息息相关的职业,责任和态度是提升医院医护水平的重要内容,特别是医疗管理向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模式的转变,患者对生命质量的需求日益迫切。因此,提升医疗质量的关键是服务,而作为医护人员,更需要从护理管理者和服务提供者的角度,借助于赫茨伯格的“双因素理论”,来深入探讨提高医护人员工作积极性和稳定性的措施和方法,从而为最大化的发挥医护人员的工作潜能,维护好医患关系的良好状态,实现我院整体医疗服务质量再上新的台阶。

1 双因素理论的基本内容及价值

1.1赫茨伯格的“双因素理论”

“双因素理论”是建立在员工工作满意度基础上的,通过对引起员工工作状态变化的因素出发,从而划分为满意的因素与不满意的因素。结合员工工作实际和组织特点,对于引起员工的不满情绪的诸如环境、管理制度、人际关系、岗位特点、薪资待遇、以及个人生活等方面的因素统称为“保健因素”,而对于诸如责任感、成就、晋升机会、成长锻炼等方面的因素统称为“激励因素”。作为现代管理理论的重要内容,赫茨伯格的“双因素理论”,基于员工的工作积极性,提出提升员工工作绩效的重要途径和思路,因此具有重要的推广意义和价值。为此,从影响员工工作情绪的因素出发,激发员工的工作热情,提升员工工作满意度,以便充分调动员工的积极性,最大化的发挥个人的工作潜能。

1.2双因素理论在医疗护理工作中的应用价值

世界卫生组织对医疗护理工作提出了具体的目标和要求,旨在通过一定人力和物力资源,如设备、环境、以及医疗技术等来系统的激发护理人员的工作潜力,从而为患者提供全面而有效的护理服务。从医疗护理质量来看,护理人员的职业素质和技术能力,决定着医疗服务水平的高低。为此,必须从“保健因素”和“激励因素”双重关系上入手,将护理人员安心、安业态度转移到“敬业、乐业”上来,增强自身的独立意识、责任感、事业心,具有重要的社会价值和现实意义。

2 双因素理论在普外科护理中的应用策略

2.1“保健因素”在普外科护理中的应用

从赫茨伯格的“双因素理论”中可知,对于“保健因素”的分析和满足,将直接影响护理工作的质量,因此,在医疗护理服务水平的提升上,主要从护理人员的工作环境上来构建和谐的人文关怀。

2.1.1 营造良好的护理环境

环境是确保护理工作有序实施的前提,也是构建和谐医患关系的基本要求。良好的护理环境,需要从消除人的消极心理情绪中来营造充满和谐、舒畅、民主、团结的工作氛围,从而将护理人员的心理维持在积极的状态下。为此,从医院制度的建立上来设定护理自主性的管理目标制,鼓励护理人员结合本科室的工作要求和特点来设置优质的护理服务内容。同时,增进护理人员之间的沟通,借助于座谈会、集体活动等方式来改善交流、强化协作,对合理的建议给予充分的重视和肯定,充分展示护理人员对自身工作和自身价值的认同。

2.1.2 注重人文关怀在护理管理中的应用

“以人为本”作为管理的重要理念,在护理管理中以处理好人际关系和满足护理工作者的切身需求为主,从而真正从护理人员的生活环境和心理环境上给予关怀,理解护理人员、尊重护理人员,从生活中帮助护理人员,解决其后顾之忧,从而增强护理人员的归属感、亲切感,提高护理人员的工作激情,有效提高护理人员对集体的责任感和凝聚力。同时,在护理人员的工作排班中,结合护理人员的实际,合理制定夜班分配计划, 多从护理人员的角度来化解各类矛盾,为护理人员的工作提供强力的支持。

2.1.3 改善护理工作环境,做好护理保障工作

护理工作从其环境的复杂性来看,既包含来自生物学的病菌威胁,又包含来自社会层面的医患威胁。因此,在改善护理工作环境上,既要从硬件设施上来改善护理条件,如整洁的空气、明亮的光线,适宜的温湿度等,同时也要从安全保卫上加强控制,增强陪护人员的管理及闲杂人员的出入,严格确保护理工作的有序实施。

2.2“激励因素”在普外科护理中的应用

在护理管理中,赫茨伯格“激励因素”的应用,将员工的工作绩效与其责任、态度、成绩等建立关联,从而有效调度护理人员的积极性,增进护理人员对自身工作的满意度,因此,激励因素的应用对于提升护理水平意义重大。

2.2.1 绩效管理在护理管理中的应用

按照赫茨伯格的“双因理论”来看,同样的一种奖励,如果每个人都可以轻易得到,则“激励因素”就变成了“保健因素”,不仅起不到激励效果,反而降低了人的工作积极性。如按人平均分配奖金,就难以发挥奖金的激励价值,为此,结合护理科室的管理实际,从护理人员的出勤率、夜班数等工作量与其绩效进行挂钩,从而实现量化考核,按月、按季、按年来划分奖惩,上下浮动,真正将奖勤罚懒与护理人员的工作表现统一起来,以此来改善护理人员的工作状态。

2.2.2借助于教育培训来增强护理人员的职业素养

从护理人员的职业素养来看,教育培训是有效的途径,为此,结合医院护理工作实际,从提升护理人员的进取心上来满足其自我价值的实现。通过相关的技能培训,既实现了对护理人员自身素质和能力的提升,又能够从医护能力梯度上激励更多护理人员追求进步。

2.2.3借助于科研机会来提升整体护理水平

科研能力是护理人员施展自身才华的有效途径,也是提升全院整体护理水平的有效方法。通过科研学习班,引导更多的护理人员从参与中增进认识,提升能力,创新思路。如通过护理学课题研究,让更多的护理人员在讨论中交流各自的护理经验,从而大大增进对护理服务的实用性、创新性和科研性认识。

3 总结

赫茨伯格的“双因理论”在普外科护理工作中的引入,将管理中的“保健因素”与“激励因素”进行了统一,并从人的潜能管理与价值认同上,既满足了护理人员的身心需求,又提升了医疗护理的整体水平。同时,“双因理论”的有效实施,也需要从环境氛围上来营造,为此,构筑完善的管理制度和措施,真正融洽护理人员之间的情感,有力减轻护理人员的职业倦怠感,才能更好的实现医院护理质量的全面提高。

参考文献:

[1] 沈丹.护理工时测定与护理人力配置的调查研究[J]. 实用临床医药杂志. 2010(08)

保健护理论文篇9

【关键词】妇幼保健院;护理工作;管理进展

人们对于医疗保健的认识随着生活水平和健康意识的提高不断的增加,对于医疗服务的要求也随之增长,妇女儿童作为健康保健中的重要关注对象,妇幼保健院主要责任是对妇女儿童的医疗保健工作。应该积极对人们保健需求进行探索,提高对护理工作的管理。

1 妇幼保健院目前的发展状况

妇幼保健院主要是为了提高辖区内妇女儿童的健康状况,负责妇女儿童疾病的预防治疗工作,完成提高人口整体健康水平为目标。护理人员应该对妇女儿童进行良好的护理,并且对其家庭成员的状况进行了解,开展健康宣教工作,督促他们对不良的生活习惯进行改正。因为目前医疗市场的快速发展,医院之间竞争激烈,三甲医院和专科医院在竞争中占据主导地位,妇幼保健院相对弱势。随着生活水平提高,妇幼保健愈发受到重视,有保健要求的人和妇幼患者也逐渐增加,使就诊人数激增,增加了护理人员的工作量。由于护理人员人数不足,流动性大,导致护理结构不科学,队伍不规范等等问题;此外,护理人员没有进行过科学的培训,普遍是低学历、低素质、低职称的护士,日常工作中的管理规章制度不健全,无法对患者和保健人群所提出的要求进行满足[1]。

2 需要完善护理工作管理制度

各行各业都有着自己的规章制度,以保证日常工作的顺利开展。妇幼保健院也需要对自己的管理制度进行完善。为了对护理人员的行为进行统一规范,维护妇幼保健院的纪律性,需要创建切实可行的准则进行遵循,完善制度建设,制定系列性科学化的规章制度。规章制度能够有效的保证妇幼保健院的日常运转的合法性和规范性,最大程度的降低了纠纷,还能够确保保健院运作的有序化、科学化,减少了运作的成本,并且能够预防管理任意性,约束管理者的权利,保护员工的权益不受侵害;在工作中职工服从规章制度,比服从领导的任意指挥容易让人接受,制定和实施规章制度可以让员工公平感得到满足。完善的规章制度能够对权利、义务、责任进行合理的设置,让员工能够清楚的认识到自己每项行为的后果,可以激励和约束员工。

3 对护理工作人员加强管理

医疗事业快速的发展,也给护理工作提出了更高更新的要求。卫生事业不断的发展,群众对卫生服务工作的要求也不断提高,护理工作也随之变得愈发重要,护理工作的要求也会变得更加的严格。护理人员需要在护理工作中充分的发挥人文关怀,不断的推动护理事业的发展。在护理工作中护理人员的服务态度和专业技能有着极为重要的地位,护理工作作为医疗工作中不可替代的部分,在妇幼保健院中,从门诊、住院直到出院,患者都离不开护理,护理工作人员的工作涉及范围广、工作量大,和患者有着很多的直接接触机会,需要处理大量的医嘱[2]。这就对护理人员服务态度和专业技能有着极高的要求。只有优质的服务态度和良好的专业技能,才能为妇幼保健院获得广泛的赞誉,打造良好的口碑,得到更多患者的认可。

护理人员通常都是在医院的一线工作,护理的质量直接对医院的声誉造成影响,妇幼保健院需要开展护理服务零投诉、护理沟通零距离、护理安全零失误的“三零”活动。以患者的满意程度为出发点,将满足患者的需要作为护理工作的第一原则。定期向患者发放“满意度调查表”,让患者对护士的服务态度进行评选,提高患者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以实现护理服务零投诉。

要做到护理安全零失误,需要重视对护理各个环节的工作质量,增强对护理人员业务知识理论学习的培养,开展各种考试和专业技能竞赛,组织人员到上级医院进行培训和进修,邀请专家学者来本地授课等等。提高护理人员的整体护理水平和提高工作质量,最大限度的降低护理安全隐患。

护理人员需要立足于不同患者的社会经历、疾病种类和文化程度,还有患者病情的情况,对患者进行符合患者需求的差异和健康宣教,在每次进行护理操作前需要耐心的向患者介绍护理的目的、注意事项和作用;患者出现不适的时候,需要安抚患者,为患者降低不适感;当患者对病情和其他问题进行询问的时候。热情准确的给予回答。

4 对护理工作进行现代化管理

(1)管理观念与时俱进。管理层的管理观念需要跟随着市场和患者需求的发展不断的更新,以科学系统的方法论为基础,给护理的管理增加一些新型的思维方法和管理理念,将系统思想和系统方法运用到护理管理之中,实现对护理的现代化、系统化、科学化的管理,对护理管理的理论性、有效性以及层次水平进行提高。以保证护理质量为管理就核心,对护理质量进行全面的现代科学护理管理。

(2)管理方法有序化。运用丰富多样的科学管理措施,对护理工作进行管理。现代管理需要广泛的接收新型的社会科学研究理论,运用多种管理手段和管理技术。在工作实践中,以实际事实和数据作为工作基础,尽可能的发挥量化管理的作用,将定量和定性分析相结合,运用系统的分析方法,让复杂问题科学化顺序化,将护理工作中出现的各种工作数据资料和工作程序进行标准化。

综上所述,在我国的妇幼保健院的护理管理中还存在有一些问题,仍然处于完善和发展阶段。伴随各项制度的改革推进和创新,妇幼保健院需要完善管理制度,深化管理改革,不断的发展自身综合能力,在日益激烈的医疗行业竞争中寻求一席之地,为妇幼保健工作奠定良好的发展基础。

参考文献

保健护理论文篇10

1、护理学主要学习相关的人文社会科学知识和医学基础、预防保健的基本理论知识,受到护理学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临床护理技能的基本训练。具备人文社会科学、医学、预防保健的基本知识及护理学的基本理论知识和技能。

2、护理学主要课程:人体解剖学、生理学、病理学、病理生理学、护理心理学、药理学、健康评估、护理学基础(包含护理学导论)、内科护理学、外科护理学、儿科护理学、妇产科护理学等。

(来源:文章屋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