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健品市场范文10篇

时间:2023-03-26 06:39:02

保健品市场

保健品市场范文篇1

关键词:保健行业;市场消费;营销模式

一、国内外保健品市场发展情况

保健行业是指事前对人群所提供的产品和服务,让他们更健康、健美,并延缓老化现象或防患疾病于未然的产业。保健行业是全球性的朝阳产业,市场增长迅速。研究有效的保健食品,通过食品预防疾病、调节人体功能,可以减少社会巨大的医药费用,是利国利民的有效办法。

在全世界范围内,据不完全统计,全球保健食品已占整个食品销售的5%,达上千亿美元,而且每年都以相当速度增长。其中,近20年来,美国的保健品销售额增长了36倍,目前年销售额达750亿美元,占食品销售额的1/3;日本增长了32倍,近两年的保健品销售额为15000亿日元,年产保健品3000多种;欧共体各国的保健品销售额则每年以17%的速度增长。

我国自古就有药食同源的养生文化,用老百姓的话说,就是“药补不如食补”。作为一个亟须培育的行业,保健品市场的需求潜力之大实在诱人。

中国保健行业协会的统计资料表明,国内整体的保健品市场从20世纪80年代起就处于高速增长的态势,年均增长率在15%-30%,远远高出发达国家平均13%的增长率。据统计,20世纪90年代中期,我国保健品生产企业就多达3000多家,品种4000多个,年销售额一度突破300亿大关。

但受保健品市场混乱的秩序影响,保健品功效的公信力逐渐下降,1999年国家开始出台各项政策整顿市场,从2001开始保健品市场呈现下滑趋势,但受2003年非典的影响,公众对保健的重视空前提高。

惠聪集团的保健品市场调研报告显示,到2004年全国保健品的市场容量恢复到了400亿左右的规模。近几年市场上新兴产品不断涌现,丰富了保健品市场,一大批品种受到消费者的欢迎。目前我国保健品年消费支出已突破500亿元,成为新世纪我国工业的八大新兴增长点之一。可见,我国保健品市场潜力是巨大的,预计2010年将达1000亿元。

随着城乡居民的生活基本达到小康水平,也随着保健品市场规范的进一步完善以及外国保健品大举进军我国,保健品必将成为不可逆转的健康消费新潮流。

二、国家对保健品市场的产业政策发展

我国保健品行业兴起于20世纪80年代,20世纪80年代末期到1995年是保健品行业的第一个高速发展时期。在这一时期,由于保健品行业的高额利润和相对较低的政策壁垒与技术壁垒、涌现出了大小3000多家保健品生产企业。

为了规范保健品市场,1996年以后,国家相继出台了一系列有关保健品行业的制度规定。当年,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食品卫生法》,卫生部了《保健食品管理办法》,该办法对保健食品的审批、生产经营、标签、说明书及广告宣传、监管等各方面进行了规范。

《保健食品管理办法》的出台,再加上20世纪90年代后几年的清理整顿,使保健产品走上了法制化、规范化管理,有了规范的标准,并迎来了行业的新发展。近几年市场上新兴产品不断涌现,丰富了保健品市场,一大批品种受到消费者的欢迎。但是,保健品市场在高速发展的同时,又出现了一些新问题,比如说保健行业居高不下的暴利、夸大其词的广告等现象非常普遍。

针对这些问题,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又于2005年7月新出台了《保健食品注册管理办法》,该办法的核心内容就是要严格保证保健食品的质量,新的保健食品如果不能提供详细科研报告,将不能被最终审批,同时生产时必须符合GMP(产品生产质量管理规范)标准。这将迫使生产企业下血本在产品本身的质量和技术含量上。《保健食品注册管理办法》还首次取消了保健食品注册终身制,开始实行五年一审批的动态管理,这不仅将提高新进者的门槛,还将改变目前“只进不出”的局面,对现有批号产品加强审核。

为了对广告中虚假宣传的保健食品进行打压,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于2005年7月同时还出台《保健食品广告审查暂行规定》,要求保健食品广告在之前必须通过审查。该规定对食品药品监管部门审查保健食品广告的工作程序和对广告内容进行技术审查的条件做出了明确规定,制定了完善统一的审查标准。这份法规规定,今后保健食品广告中有关保健功能的内容宣传再也不得任意扩大范围,不能含有不科学地表示功能的断言或者保证,不能夸大保健食品的功能或者使用公众难以理解及容易混淆的专业术语,将保健食品的功能神秘化。《保健食品广告审查暂行规定》作为目前保健食品广告审查最全面的规定,将保健食品广告审查纳入了国家行政审批范围,加强了对保健食品广告的管理,有利于保健食品广告的逐步规范和完善。

作为一种新型的营销模式,直销方式也逐渐收到一些保健品生产企业的青睐,按我国入世承诺,我国应在入世三周年时开放直销领域,因此,国务院于2005年9月颁布了《直销管理条例》。直销管理条例公布后,首先规范了市场秩序,保护了正规企业的合法利益,也清理了目的不纯的企业,为保健品直销的健康发展提供了可能。其次,由于从此直销有规可循,也维护和保障了消费者和直销从业人员的利益。”《直销管理条例》开始实施,标志着保健食品市场监管日趋成熟。

《保健食品注册管理办法》、《保健食品广告审查暂行规定》和《直销管理办法》等规章制度的相继出台,使得我国保健品法规得以完善,市场也逐渐趋于规范化、法制化,新型的保健产业正在稳健地形成,我国保健品行业进入了前所未有的蓬勃发展时期。

三、我国保健品市场消费对象分析

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人民生活的改善,人们的消费水平不断提高和保健意识日趋加强,对保健品需求持续增强,我国保健品市场发展前景喜人。保健品的消费区域已由城市扩大到广阔的农村,保健品的消费对象也由过去的老年、儿童及患病后康复为主,扩大到妇女、中年和少年。具体来说,保健品的消费对象包括:

(一)老年人

老年人由于生理方面的原因,对于保健的需求尤为突出,据世界卫生组织(WHO)公布,全世界50岁以上的老年人群发病率为50%,55岁以上为80%,其中健忘、失眠、高血压、高血脂、骨质疏松等疾病比较常见。随着“老年化社会”的到来,也随着生活水平以及保健理念的提高,为了抵抗衰老,老年人对保健品的消费需求也会逐步增加并且,“银发族”对保健品的需求非常旺盛,购买力非常强。

(二)中年人

中年人处于家庭、事业双重压力下。近年来,由于饮食过度和过量的脂肪摄入,肥胖症、非胰岛素依赖型糖尿病、高血压、冠心病及癌症等慢性病在中年人群中逐年上升,有利于预防和改善这些疾病的功能性营养食品受到了中年消费者的欢迎。另外,近年来,美容保健、滋阴壮阳类保健品大有后来居上的势头,已成为拉动保健品成长的一个新的增长点。中年人保健品市场也是一个庞大的消费市场。

(三)少年儿童

据统计,我国85万所中、小学校中的1.76亿在校学生中,其蛋白质、钙、锌、维生素A、维生素B的摄取普遍不足,缺铁性贫血比例高达30%-40%。另外,少年儿童对健脑益智的需求也很大,因此,另一类不可忽视的保健品是维生素、矿物质等营养补充元素。

四、我国保健品市场的发展特点

目前我国生产的保健品中90%以上属于第一代、第二代产品,且产品功能相对集中,主要集中在减肥美容、免疫调节、抗疲劳、调节血脂、改善骨质疏松、改善胃肠道功能、延缓衰老、营养补剂(补充维生素)等八大功能板块上。在卫生部准予申报的22项保健功能中,具有免疫调节、调节血脂和抗疲劳3项功能的产品占全部产品的2/3。由产品功能分布可见我国保健品行业的产品结构不合理,低水平重复现象屡有发生。而从市场反馈的信息来看,纯天然、绿色环保型保健品具有更大市场空间,将成为未来保健品消费的主流。据预测,未来中国市场保健品的发展,产品功能将逐步分散,产品结构趋向合理。具体来讲,我国保健品行业的发展呈现出如下特点。

(一)目前保健品企业二元化结构明显

目前,我国共有保健品企业3000多家,年产值500多亿元。其中投资总额在1亿元以上的大型企业只占1.45%,投资总额在5000万元-1亿元的中型企业占38%,投资不足10万元的作坊式企业占12.5%。这表明,我国保健品生产企业中,中小企业占绝大多数,成规模的企业仍旧较少。在目前市场上除无锡健特生物有限公司、上海交大昂立股份有限公司、中国(杭州)青春宝集团有限公司、南京老山牌蜂王浆有限公司、南京中脉科技集团公司、大连珍奥集团股份有限公司等几家大的企业,其他更多的是规模不大、专业化程度不高的企业,甚至多数企业缺乏自身的生产能力,仅以委托加工、销售为主,并且这些企业大部分出于维持生存状态。

(二)产品同质同类化现象严重

在目前的保健品市场中知名品牌少,产品同质同类化现象严重。在目前的保健品企业中,除部分品牌企业是自我研发、自我生产外,绝大多数中小(约占95%以上)企业走的都是产品或自行设计商标委托代加工的运行模式。故大部分企业产品质量差,品牌式规划发展少。

(三)产品的销售区域性特征明显

企业在产品的开发与推广中,弱化全国性开发运营,而利用区域优势,集中人、财、物优势,做深、做透区域市场的运营模式非常明显。近年来在区域的运作中,几家大的区域性知名企业的业绩都不错。例如昂立在上海的年销售额在2.3-2.5亿,青春宝在浙江省的年销售额在4亿,老山牌蜂王浆在南京的销售额在8000万,九块九牌减肥茶在江苏的年销售额8000多万。这些企业几乎都是凭借产品在区域的优势公共关系、渠道网络、媒体等地区的资源优势,精耕细作、做深、做细区域市场。除“黄金搭档”凭借脑白金强大的广告和品牌影响及网络优势强行铺开的全国市场之外,很少再出现全国性的产品。

(四)保健品营销模式发生明显变化

我国保健品市场经过20多年的发展,尤其是在罗氏、惠氏、安利等国际知名企业的带动下,保健品营销模式已从发展初期的单纯概念营销模式发展到目前的传统广告、终端营销、会议营销、与客户面对面的直复营销等多种营销方式并存的营销模式。保健品企业已从针对消费者简单的广告推广教育模式发展到针对消费者长久的养生教育和对消费者进行长期的跟踪服务。而消费者在购买保健品时,也十分关注产品的保健功能和品牌信誉。知名品牌的产品销路明显比一般品牌的品种热俏。国内市场中,不到20%的名牌品种占据了50%的市场份额。

参考文献:

1、李广森,雷振刚.保健品行业再陷诚信危机[J].检察风云,2007(17).

保健品市场范文篇2

关键词:保健行业;市场消费;营销模式

一、国内外保健品市场发展情况

保健行业是指事前对人群所提供的产品和服务,让他们更健康、健美,并延缓老化现象或防患疾病于未然的产业。保健行业是全球性的朝阳产业,市场增长迅速。研究有效的保健食品,通过食品预防疾病、调节人体功能,可以减少社会巨大的医药费用,是利国利民的有效办法。

在全世界范围内,据不完全统计,全球保健食品已占整个食品销售的5%,达上千亿美元,而且每年都以相当速度增长。其中,近20年来,美国的保健品销售额增长了36倍,目前年销售额达750亿美元,占食品销售额的1/3;日本增长了32倍,近两年的保健品销售额为15000亿日元,年产保健品3000多种;欧共体各国的保健品销售额则每年以17%的速度增长。

我国自古就有药食同源的养生文化,用老百姓的话说,就是“药补不如食补”。作为一个亟须培育的行业,保健品市场的需求潜力之大实在诱人。

中国保健行业协会的统计资料表明,国内整体的保健品市场从20世纪80年代起就处于高速增长的态势,年均增长率在15%-30%,远远高出发达国家平均13%的增长率。据统计,20世纪90年代中期,我国保健品生产企业就多达3000多家,品种4000多个,年销售额一度突破300亿大关。

但受保健品市场混乱的秩序影响,保健品功效的公信力逐渐下降,1999年国家开始出台各项政策整顿市场,从2001开始保健品市场呈现下滑趋势,但受2003年非典的影响,公众对保健的重视空前提高。

惠聪集团的保健品市场调研报告显示,到2004年全国保健品的市场容量恢复到了400亿左右的规模。近几年市场上新兴产品不断涌现,丰富了保健品市场,一大批品种受到消费者的欢迎。目前我国保健品年消费支出已突破500亿元,成为新世纪我国工业的八大新兴增长点之一。可见,我国保健品市场潜力是巨大的,预计2010年将达1000亿元。

随着城乡居民的生活基本达到小康水平,也随着保健品市场规范的进一步完善以及外国保健品大举进军我国,保健品必将成为不可逆转的健康消费新潮流。

二、国家对保健品市场的产业政策发展

我国保健品行业兴起于20世纪80年代,20世纪80年代末期到1995年是保健品行业的第一个高速发展时期。在这一时期,由于保健品行业的高额利润和相对较低的政策壁垒与技术壁垒、涌现出了大小3000多家保健品生产企业。

为了规范保健品市场,1996年以后,国家相继出台了一系列有关保健品行业的制度规定。当年,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食品卫生法》,卫生部了《保健食品管理办法》,该办法对保健食品的审批、生产经营、标签、说明书及广告宣传、监管等各方面进行了规范。

《保健食品管理办法》的出台,再加上20世纪90年代后几年的清理整顿,使保健产品走上了法制化、规范化管理,有了规范的标准,并迎来了行业的新发展。近几年市场上新兴产品不断涌现,丰富了保健品市场,一大批品种受到消费者的欢迎。但是,保健品市场在高速发展的同时,又出现了一些新问题,比如说保健行业居高不下的暴利、夸大其词的广告等现象非常普遍。

针对这些问题,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又于2005年7月新出台了《保健食品注册管理办法》,该办法的核心内容就是要严格保证保健食品的质量,新的保健食品如果不能提供详细科研报告,将不能被最终审批,同时生产时必须符合GMP(产品生产质量管理规范)标准。这将迫使生产企业下血本在产品本身的质量和技术含量上。《保健食品注册管理办法》还首次取消了保健食品注册终身制,开始实行五年一审批的动态管理,这不仅将提高新进者的门槛,还将改变目前“只进不出”的局面,对现有批号产品加强审核。

为了对广告中虚假宣传的保健食品进行打压,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于2005年7月同时还出台《保健食品广告审查暂行规定》,要求保健食品广告在之前必须通过审查。该规定对食品药品监管部门审查保健食品广告的工作程序和对广告内容进行技术审查的条件做出了明确规定,制定了完善统一的审查标准。这份法规规定,今后保健食品广告中有关保健功能的内容宣传再也不得任意扩大范围,不能含有不科学地表示功能的断言或者保证,不能夸大保健食品的功能或者使用公众难以理解及容易混淆的专业术语,将保健食品的功能神秘化。《保健食品广告审查暂行规定》作为目前保健食品广告审查最全面的规定,将保健食品广告审查纳入了国家行政审批范围,加强了对保健食品广告的管理,有利于保健食品广告的逐步规范和完善。

作为一种新型的营销模式,直销方式也逐渐收到一些保健品生产企业的青睐,按我国入世承诺,我国应在入世三周年时开放直销领域,因此,国务院于2005年9月颁布了《直销管理条例》。直销管理条例公布后,首先规范了市场秩序,保护了正规企业的合法利益,也清理了目的不纯的企业,为保健品直销的健康发展提供了可能。其次,由于从此直销有规可循,也维护和保障了消费者和直销从业人员的利益。”《直销管理条例》开始实施,标志着保健食品市场监管日趋成熟。

《保健食品注册管理办法》、《保健食品广告审查暂行规定》和《直销管理办法》等规章制度的相继出台,使得我国保健品法规得以完善,市场也逐渐趋于规范化、法制化,新型的保健产业正在稳健地形成,我国保健品行业进入了前所未有的蓬勃发展时期。

三、我国保健品市场消费对象分析

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人民生活的改善,人们的消费水平不断提高和保健意识日趋加强,对保健品需求持续增强,我国保健品市场发展前景喜人。保健品的消费区域已由城市扩大到广阔的农村,保健品的消费对象也由过去的老年、儿童及患病后康复为主,扩大到妇女、中年和少年。具体来说,保健品的消费对象包括:(一)老年人

老年人由于生理方面的原因,对于保健的需求尤为突出,据世界卫生组织(WHO)公布,全世界50岁以上的老年人群发病率为50%,55岁以上为80%,其中健忘、失眠、高血压、高血脂、骨质疏松等疾病比较常见。随着“老年化社会”的到来,也随着生活水平以及保健理念的提高,为了抵抗衰老,老年人对保健品的消费需求也会逐步增加并且,“银发族”对保健品的需求非常旺盛,购买力非常强。

(二)中年人

中年人处于家庭、事业双重压力下。近年来,由于饮食过度和过量的脂肪摄入,肥胖症、非胰岛素依赖型糖尿病、高血压、冠心病及癌症等慢性病在中年人群中逐年上升,有利于预防和改善这些疾病的功能性营养食品受到了中年消费者的欢迎。另外,近年来,美容保健、滋阴壮阳类保健品大有后来居上的势头,已成为拉动保健品成长的一个新的增长点。中年人保健品市场也是一个庞大的消费市场。

(三)少年儿童

据统计,我国85万所中、小学校中的1.76亿在校学生中,其蛋白质、钙、锌、维生素A、维生素B的摄取普遍不足,缺铁性贫血比例高达30%-40%。另外,少年儿童对健脑益智的需求也很大,因此,另一类不可忽视的保健品是维生素、矿物质等营养补充元素。

四、我国保健品市场的发展特点

目前我国生产的保健品中90%以上属于第一代、第二代产品,且产品功能相对集中,主要集中在减肥美容、免疫调节、抗疲劳、调节血脂、改善骨质疏松、改善胃肠道功能、延缓衰老、营养补剂(补充维生素)等八大功能板块上。在卫生部准予申报的22项保健功能中,具有免疫调节、调节血脂和抗疲劳3项功能的产品占全部产品的2/3。由产品功能分布可见我国保健品行业的产品结构不合理,低水平重复现象屡有发生。而从市场反馈的信息来看,纯天然、绿色环保型保健品具有更大市场空间,将成为未来保健品消费的主流。据预测,未来中国市场保健品的发展,产品功能将逐步分散,产品结构趋向合理。具体来讲,我国保健品行业的发展呈现出如下特点。

(一)目前保健品企业二元化结构明显

目前,我国共有保健品企业3000多家,年产值500多亿元。其中投资总额在1亿元以上的大型企业只占1.45%,投资总额在5000万元-1亿元的中型企业占38%,投资不足10万元的作坊式企业占12.5%。这表明,我国保健品生产企业中,中小企业占绝大多数,成规模的企业仍旧较少。在目前市场上除无锡健特生物有限公司、上海交大昂立股份有限公司、中国(杭州)青春宝集团有限公司、南京老山牌蜂王浆有限公司、南京中脉科技集团公司、大连珍奥集团股份有限公司等几家大的企业,其他更多的是规模不大、专业化程度不高的企业,甚至多数企业缺乏自身的生产能力,仅以委托加工、销售为主,并且这些企业大部分出于维持生存状态。

(二)产品同质同类化现象严重

在目前的保健品市场中知名品牌少,产品同质同类化现象严重。在目前的保健品企业中,除部分品牌企业是自我研发、自我生产外,绝大多数中小(约占95%以上)企业走的都是产品或自行设计商标委托代加工的运行模式。故大部分企业产品质量差,品牌式规划发展少。

(三)产品的销售区域性特征明显

企业在产品的开发与推广中,弱化全国性开发运营,而利用区域优势,集中人、财、物优势,做深、做透区域市场的运营模式非常明显。近年来在区域的运作中,几家大的区域性知名企业的业绩都不错。例如昂立在上海的年销售额在2.3-2.5亿,青春宝在浙江省的年销售额在4亿,老山牌蜂王浆在南京的销售额在8000万,九块九牌减肥茶在江苏的年销售额8000多万。这些企业几乎都是凭借产品在区域的优势公共关系、渠道网络、媒体等地区的资源优势,精耕细作、做深、做细区域市场。除“黄金搭档”凭借脑白金强大的广告和品牌影响及网络优势强行铺开的全国市场之外,很少再出现全国性的产品。

(四)保健品营销模式发生明显变化

我国保健品市场经过20多年的发展,尤其是在罗氏、惠氏、安利等国际知名企业的带动下,保健品营销模式已从发展初期的单纯概念营销模式发展到目前的传统广告、终端营销、会议营销、与客户面对面的直复营销等多种营销方式并存的营销模式。保健品企业已从针对消费者简单的广告推广教育模式发展到针对消费者长久的养生教育和对消费者进行长期的跟踪服务。而消费者在购买保健品时,也十分关注产品的保健功能和品牌信誉。知名品牌的产品销路明显比一般品牌的品种热俏。国内市场中,不到20%的名牌品种占据了50%的市场份额。

参考文献:

1、李广森,雷振刚.保健品行业再陷诚信危机[J].检察风云,2007(17).

保健品市场范文篇3

关键词:保健行业;市场消费;营销模式

一、国内外保健品市场发展情况

保健行业是指事前对人群所提供的产品和服务,让他们更健康、健美,并延缓老化现象或防患疾病于未然的产业。保健行业是全球性的朝阳产业,市场增长迅速。研究有效的保健食品,通过食品预防疾病、调节人体功能,可以减少社会巨大的医药费用,是利国利民的有效办法。

在全世界范围内,据不完全统计,全球保健食品已占整个食品销售的5,达上千亿美元,而且每年都以相当速度增长。其中,近20年来,美国的保健品销售额增长了36倍,目前年销售额达750亿美元,占食品销售额的1/3;日本增长了32倍,近两年的保健品销售额为15000亿日元,年产保健品3000多种;欧共体各国的保健品销售额则每年以17的速度增长。

我国自古就有药食同源的养生文化,用老百姓的话说,就是“药补不如食补”。作为一个亟须培育的行业,保健品市场的需求潜力之大实在诱人。

中国保健行业协会的统计资料表明,国内整体的保健品市场从20世纪80年代起就处于高速增长的态势,年均增长率在15-30,远远高出发达国家平均13的增长率。据统计,20世纪90年代中期,我国保健品生产企业就多达3000多家,品种4000多个,年销售额一度突破300亿大关。

但受保健品市场混乱的秩序影响,保健品功效的公信力逐渐下降,1999年国家开始出台各项政策整顿市场,从2001开始保健品市场呈现下滑趋势,但受2003年非典的影响,公众对保健的重视空前提高。

惠聪集团的保健品市场调研报告显示,到2004年全国保健品的市场容量恢复到了400亿左右的规模。近几年市场上新兴产品不断涌现,丰富了保健品市场,一大批品种受到消费者的欢迎。目前我国保健品年消费支出已突破500亿元,成为新世纪我国工业的八大新兴增长点之一。可见,我国保健品市场潜力是巨大的,预计2010年将达1000亿元。

随着城乡居民的生活基本达到小康水平,也随着保健品市场规范的进一步完善以及外国保健品大举进军我国,保健品必将成为不可逆转的健康消费新潮流。

二、国家对保健品市场的产业政策发展

我国保健品行业兴起于20世纪80年代,20世纪80年代末期到1995年是保健品行业的第一个高速发展时期。在这一时期,由于保健品行业的高额利润和相对较低的政策壁垒与技术壁垒、涌现出了大小3000多家保健品生产企业。

为了规范保健品市场,1996年以后,国家相继出台了一系列有关保健品行业的制度规定。当年,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食品卫生法》,卫生部了《保健食品管理办法》,该办法对保健食品的审批、生产经营、标签、说明书及广告宣传、监管等各方面进行了规范。

《保健食品管理办法》的出台,再加上20世纪90年代后几年的清理整顿,使保健产品走上了法制化、规范化管理,有了规范的标准,并迎来了行业的新发展。近几年市场上新兴产品不断涌现,丰富了保健品市场,一大批品种受到消费者的欢迎。但是,保健品市场在高速发展的同时,又出现了一些新问题,比如说保健行业居高不下的暴利、夸大其词的广告等现象非常普遍。

针对这些问题,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又于2005年7月新出台了《保健食品注册管理办法》,该办法的核心内容就是要严格保证保健食品的质量,新的保健食品如果不能提供详细科研报告,将不能被最终审批,同时生产时必须符合GMP(产品生产质量管理规范)标准。这将迫使生产企业下血本在产品本身的质量和技术含量上。《保健食品注册管理办法》还首次取消了保健食品注册终身制,开始实行五年一审批的动态管理,这不仅将提高新进者的门槛,还将改变目前“只进不出”的局面,对现有批号产品加强审核。

为了对广告中虚假宣传的保健食品进行打压,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于2005年7月同时还出台《保健食品广告审查暂行规定》,要求保健食品广告在之前必须通过审查。该规定对食品药品监管部门审查保健食品广告的工作程序和对广告内容进行技术审查的条件做出了明确规定,制定了完善统一的审查标准。这份法规规定,今后保健食品广告中有关保健功能的内容宣传再也不得任意扩大范围,不能含有不科学地表示功能的断言或者保证,不能夸大保健食品的功能或者使用公众难以理解及容易混淆的专业术语,将保健食品的功能神秘化。《保健食品广告审查暂行规定》作为目前保健食品广告审查最全面的规定,将保健食品广告审查纳入了国家行政审批范围,加强了对保健食品广告的管理,有利于保健食品广告的逐步规范和完善。

作为一种新型的营销模式,直销方式也逐渐收到一些保健品生产企业的青睐,按我国入世承诺,我国应在入世三周年时开放直销领域,因此,国务院于2005年9月颁布了《直销管理条例》。直销管理条例公布后,首先规范了市场秩序,保护了正规企业的合法利益,也清理了目的不纯的企业,为保健品直销的健康发展提供了可能。其次,由于从此直销有规可循,也维护和保障了消费者和直销从业人员的利益。”《直销管理条例》开始实施,标志着保健食品市场监管日趋成熟。

《保健食品注册管理办法》、《保健食品广告审查暂行规定》和《直销管理办法》等规章制度的相继出台,使得我国保健品法规得以完善,市场也逐渐趋于规范化、法制化,新型的保健产业正在稳健地形成,我国保健品行业进入了前所未有的蓬勃发展时期。

三、我国保健品市场消费对象分析

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人民生活的改善,人们的消费水平不断提高和保健意识日趋加强,对保健品需求持续增强,我国保健品市场发展前景喜人。保健品的消费区域已由城市扩大到广阔的农村,保健品的消费对象也由过去的老年、儿童及患病后康复为主,扩大到妇女、中年和少年。具体来说,保健品的消费对象包括:

(一)老年人

老年人由于生理方面的原因,对于保健的需求尤为突出,据世界卫生组织(WHO)公布,全世界50岁以上的老年人群发病率为50,55岁以上为80,其中健忘、失眠、高血压、高血脂、骨质疏松等疾病比较常见。随着“老年化社会”的到来,也随着生活水平以及保健理念的提高,为了抵抗衰老,老年人对保健品的消费需求也会逐步增加并且,“银发族”对保健品的需求非常旺盛,购买力非常强。

(二)中年人

中年人处于家庭、事业双重压力下。近年来,由于饮食过度和过量的脂肪摄入,肥胖症、非胰岛素依赖型糖尿病、高血压、冠心病及癌症等慢性病在中年人群中逐年上升,有利于预防和改善这些疾病的功能性营养食品受到了中年消费者的欢迎。另外,近年来,美容保健、滋阴壮阳类保健品大有后来居上的势头,已成为拉动保健品成长的一个新的增长点。中年人保健品市场也是一个庞大的消费市场。

(三)少年儿童

据统计,我国85万所中、小学校中的1.76亿在校学生中,其蛋白质、钙、锌、维生素A、维生素B的摄取普遍不足,缺铁性贫血比例高达30-40。另外,少年儿童对健脑益智的需求也很大,因此,另一类不可忽视的保健品是维生素、矿物质等营养补充元素。

四、我国保健品市场的发展特点

目前我国生产的保健品中90以上属于第一代、第二代产品,且产品功能相对集中,主要集中在减肥美容、免疫调节、抗疲劳、调节血脂、改善骨质疏松、改善胃肠道功能、延缓衰老、营养补剂(补充维生素)等八大功能板块上。在卫生部准予申报的22项保健功能中,具有免疫调节、调节血脂和抗疲劳3项功能的产品占全部产品的2/3。由产品功能分布可见我国保健品行业的产品结构不合理,低水平重复现象屡有发生。而从市场反馈的信息来看,纯天然、绿色环保型保健品具有更大市场空间,将成为未来保健品消费的主流。据预测,未来中国市场保健品的发展,产品功能将逐步分散,产品结构趋向合理。具体来讲,我国保健品行业的发展呈现出如下特点公务员之家。

(一)目前保健品企业二元化结构明显

目前,我国共有保健品企业3000多家,年产值500多亿元。其中投资总额在1亿元以上的大型企业只占1.45,投资总额在5000万元-1亿元的中型企业占38,投资不足10万元的作坊式企业占12.5。这表明,我国保健品生产企业中,中小企业占绝大多数,成规模的企业仍旧较少。在目前市场上除无锡健特生物有限公司、上海交大昂立股份有限公司、中国(杭州)青春宝集团有限公司、南京老山牌蜂王浆有限公司、南京中脉科技集团公司、大连珍奥集团股份有限公司等几家大的企业,其他更多的是规模不大、专业化程度不高的企业,甚至多数企业缺乏自身的生产能力,仅以委托加工、销售为主,并且这些企业大部分出于维持生存状态。

(二)产品同质同类化现象严重

在目前的保健品市场中知名品牌少,产品同质同类化现象严重。在目前的保健品企业中,除部分品牌企业是自我研发、自我生产外,绝大多数中小(约占95以上)企业走的都是产品或自行设计商标委托代加工的运行模式。故大部分企业产品质量差,品牌式规划发展少。

(三)产品的销售区域性特征明显

企业在产品的开发与推广中,弱化全国性开发运营,而利用区域优势,集中人、财、物优势,做深、做透区域市场的运营模式非常明显。近年来在区域的运作中,几家大的区域性知名企业的业绩都不错。例如昂立在上海的年销售额在2.3-2.5亿,青春宝在浙江省的年销售额在4亿,老山牌蜂王浆在南京的销售额在8000万,九块九牌减肥茶在江苏的年销售额8000多万。这些企业几乎都是凭借产品在区域的优势公共关系、渠道网络、媒体等地区的资源优势,精耕细作、做深、做细区域市场。除“黄金搭档”凭借脑白金强大的广告和品牌影响及网络优势强行铺开的全国市场之外,很少再出现全国性的产品。

(四)保健品营销模式发生明显变化

我国保健品市场经过20多年的发展,尤其是在罗氏、惠氏、安利等国际知名企业的带动下,保健品营销模式已从发展初期的单纯概念营销模式发展到目前的传统广告、终端营销、会议营销、与客户面对面的直复营销等多种营销方式并存的营销模式。保健品企业已从针对消费者简单的广告推广教育模式发展到针对消费者长久的养生教育和对消费者进行长期的跟踪服务。而消费者在购买保健品时,也十分关注产品的保健功能和品牌信誉。知名品牌的产品销路明显比一般品牌的品种热俏。国内市场中,不到20%的名牌品种占据了50%的市场份额。

参考文献:

1、李广森,雷振刚.保健品行业再陷诚信危机[J].检察风云,2007(17).

保健品市场范文篇4

关键词:中药保健品;营销策略;问题和建议

一、中药保健品的介绍

中药保健品在十几二十年前已经进入了我们的生活之中。自古以来,我国就有“药补不如食补”的经验之谈,中医药理论认为,药品和食品的来源是相同的。但是,药品和食品毕竟是两种商品,国家对药品和食品的管理是有严格区分的,法律法规也大不相同,不能把两者混为一谈。我国《保健食品管理办法》规定保健食品是指适宜于特定人群食用、具有调节机体功能,不以治疗疾病为目的的食品。这意味着保健品是不能替代药品的不具有治愈某种疾病的功效。

二、海宁市中药保健品市场SWOT分析

海宁市地处于浙江的嘉兴市,其位于我国的长三角经济带南区,浙江省的北部。其东邻海盐县且南邻钱塘江,与我国的绍兴市的长虞区隔江相望。东部地区距离上海100公里左右。海宁市的经济发展速度比较快,凭借着其得天独厚的地理位置优势,迅速的在我国市级经济体系中脱颖而出,并以其独特的乡镇区域民营经济特色取得了较好的发展。1.海宁中药保健品市场拥有的优势。中药保健在我国的历史长河中已经发展了很多年,并成为了我国独特的传统中药保健文化,因其博大精深的文化底蕴成为了我国国内消费者们心中保健的首选。与我国的老龄化发展问题相同,海宁市的老龄化也十分的严峻,据我国的第六次人口普查相比较,海宁市65岁以上的人口占比海宁市人口的11.7%。对于老年人,其保健意识更为强烈,加之老年人对于中药保健的认可度要远超于西药保健,因此,海宁市的重要保健市场可谓是十分的广阔,加之海宁市的中药保健经营已有一段时间,已经积累了众多的用户,所以在海宁市开展中药保健项目能够迅速的被用户所接受。2.海宁中药保健品市场存在的劣势。对于海宁市的本土保健食品企业而言,其存在规模小,知名度相对比较低的问题,而从其产品的品质上来看,很大程度上企业往往是依靠大量的广告投入来实现市场的占领。然而很多保健品企业为了获取较好的广告效果会夸大保健品的效果,久而久之就导致了消费者对保健品的信任度持续降低。另外,因保健品销售市场的广大,一些企业受到利益的影响开始盲目进军保健品行业,使得目前的保健品行业内部质量水平良莠不齐,根据我国2016年的保健品调查显示,我国国内在售的保健品,其中仅有60%能够满足国家对保健品的合格标准。因互联网等媒体形式的发展,随着保健品黑幕的不断被曝光,保健品的市场越来越不景气,用户信赖度也持续走低。3.海宁中药保健品市场拥有的机会。对于海宁市的中药保健品而言,农村是一个十分广阔的市场,随着我国经济水平的不断发展,以及城乡一体化的建设进程加快,农村人口的收入水平持续上升,但是目前农村人的保健意识还比较薄弱,因此我们可以将农村归为海宁市中药保健品的潜在市场。另外,随着我国对保健品市场的宏观调控以及我国关于保健品管理的法律法规不断的建设,目前保健品行业的整体经营环境趋于稳定。尤其是在新兴技术的推动下,保健品市场的格局以及营销模式都有着较大的进步,在科技水平提高以及需求曾依旧保持的大环境下,中药保健品销售的未来发展趋势还是比较可观的。对于海宁市的中药保健品市场而言,在政府的引导和市场的引导下,开始了走出海宁进军全国的中药保健品销售策略,通过利用现代的电子网络技术以及电子商务模式,海宁市已经成功的走出了海宁,并在全国各地开展起了中药保健业务。4.海宁中药保健品市场面临的挑战随着人们的生活水平和消费认知的不断提升,加之国内外对保健品的宣传和保健品自身的科技含量提高,我国的保健品市场可以说迎来了内忧外患的一个时期,在外中药保健品市场需要低于西方的西药保健品,对内则要对日益强大的竞争企业进行技术和产品上的较量。

三、海宁中药保健品营销现状分析

1.行业现状。随着人们对消费保健的意识不断的建立,以及治病不如保健的理念转变,服用保健品已然成为了现阶段不管中老年还是青年的一种潮流,这为海宁的中药保健发展奠定了十分良好的市场基础。加之,我国目前老龄化问题的日渐激烈,而老年人的保健品需求又是最大的,更为中药保健品的发展打下了坚实的用户群体基础。2.市场细分。我们可以看出国内保健品市场的竞争还是比较激烈的,假设作为一个要进入海宁保健品市场的新企业做一份细致的市场细分是很有必要的。根据不同的分类标准可以将海宁保健品市场做如下表细分:表海宁市保健品市场细分3.目标市场选择在进行目标市场的选择上,我们可以先针对两个热销的人群进行销售业务开展。这两种人群就是老年人和儿童,小孩的成长是大人们所关心的重点,因此大人们舍得花钱让小孩子进行进补,尤其是一些健康的中药食疗进步。老年人则受到身体因素的影响,各方面机能都需要进行改善,而通过服务保健品能够有效的帮助老年人提高免疫力,因此海宁市重要保健品在进行目标市场的选择的时候可以将这两种人群作为主要的目标人群。

四、海宁市中药保健品营销存在的问题

1.推广成本大幅增加。广告在保健品营销中有着重要作用,但保健品在广告运作上“人有多大胆,地有多大产”的“黄金时代”已经过去,大投入换来的往往不是高产出,媒体大众化使得广告成本迅速提升,但广告效果却是一路下滑,两年前100万可以覆盖到的人群,现在再增加几倍都未必有效,大把的广告就像石投大海,渺无音讯。2.渠道费用成本大幅增加。众多的同类产品,拥挤在同一条销售通路里,使竞争日趋激烈,各种打折、买赠、奖售活动层出不穷、泛滥成灾。致使进场费、促销费、返利等终端费用水涨船高,厂家和经销商不堪重负。3.广告欺诈现象严重。依靠铺天盖地的广告进行狂轰乱炸,是保健品厂家打开市场用的最多的策略。据统计,近两年国内保健品在各行业中广告投入一直排在前三位。这种靠广告炒作起来的火爆效应背后,隐藏着种种虚假、欺骗和误导消费者的不正当行为,使整个保健品行业的信誉度越来越低。4.保健品企业管理水平低下。我国的保健品企业管理水平较低,是我国大多数保健品企业所面临的重点问题。因为受到保健品企业的短视行为影响,导致了我国的保健品企业在品牌建设上的重视度比较低,加之很多保健品的从业人员缺乏良好的保健品知识掌握,在参加工作之后,也缺乏专门的培训,就导致了在保健品的宣传上存在了较多的问题。加上我国政府对保健品市场的管理以及保健品行业的内部竞争压力不断的增大,很多的小型企业都不得不退出保健品市场的竞争队列。因为企业管理水平较差,使得很多企业为了获取较高的销量,利用消费者对保健品成分上的误区,利用消费者们的从众心理,盲目的进行保健品疗效宣传,使得很多消费者受到了蒙骗,甚至有些消费者,在从众心理的影响下,即使不相信保健品的功效也想要,买回家去试一试效果。

五、有关中药保健品营销策略的建议

1.网络营销策略。海宁市中药保健品企业可以充分利用现阶段发展速度迅速的电商运营模式,通过利用互联网来缩短企业与用户之间的距离,进而实现海宁保健品的市场拓展。另外保健品经销商还需要充分的做好一体化的服务,通过优质服务来获取消费者的认可,并在服务的过程中对服务的质量和水平进行强化,力图达到国际化水平。另外,海宁中药保健品在进行营销的时候,还需要对客户的认同感进行培养,可以采取产品展示、品牌建设、线上宣传等方式来让客户了解产品、认可产品。对于网络营销服务,要重视服务过程,从产品放在网上开始,时时关注供应商的供应,消费者的需求等,公司的网络营销要计划通过几年的实践、论证,通过对价格执行、销售额完成情况、正常库存的维持、货款及时回笼等指标的考量,做好过程管理。把握好的经销商与经销网点,即可成就高效网点。网店的服务,要确保顾客获得正向客户服务体验。包含员工服务的及时性、亲切性、专业性、灵活性、主动性、诚信性、感恩心态等多个方面。对于客户来说,与他接触的员工就代表着整个网店。员工要给客户多一点的感动,提高网店魅力。让客户在兴趣、喜爱之后进入忠诚状态。2.产品策略。我国的中药保健品市场发展前景良好,所以企业应从产品实体出发,更加努力地保证产品的质量和效益,老年人购买保健品的真正效果,希望产品不会有害,所以产品定位,企业应突出天然产品,无毒副作用,除正常药理作用外,保健作用越多。产品定价应以认知价值定价结合的面向需求的定价模式为基础。考虑产品的价值和等级,以及消费者承担的能力,并参考其他同类产品的价格。定价主要是基于两个方面:一是在同类产品中设定的价格在上层,这有利于使用这种产品时的礼物人心理;二,即使习惯做个人购买,通过业务代表的说明,同类产品的日常服务成本属于较低的消费水平,更实惠。渠道设计的健康产品销售渠道应采用“俱乐部营销”模式。

六、总结

通过之前的分析和研究可以看出海宁保健品市场存在几点普遍的问题,针对这几点问题提出了几个营销方案,总的来说海宁中药保健品市场在制度上和营销方式上都需要不断的创新和改进。在营销策略上应采用服务型营销,将传统渠道营销和会议营销相结合,同时需要培养顾客的忠诚度,最后注重互联网营销。

参考文献:

[1]崔玲.保健品缘何让市场失望.经济,2010年第12期.

保健品市场范文篇5

[关键词]保健品行业企业文化病症诊断

中国保健品行业兴起于20世纪80年代,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和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保健品正以异乎寻常的速度飞入寻常百姓家,形成当前中国消费的一大景观。然而,正是这样一个本应充满生机、朝气的行业,近年来却陷入所谓“五年生死时限”的企业文化怪圈,几乎成了“病态行业”,严重困扰着诸多业内人士。

一、中国保健品行业企业文化病症的外在表现

纵观中国保健品行业企业文化,目前存在的最大病症就是诚信文化危机。一些企业由于粗制滥造、夸大宣传和违规营销,一次次地被政府通报和媒体曝光。具体而言,中国的保健品行业企业文化面临着以下严重的病症和潜在危机:

1.夸大其词、虚假伪劣的广告文化漫天飞舞

保健品广告大户在不计成本广告轰炸的同时,在内容上也不惜夸大其词,极尽炒作之能事。仿佛保健品不是质量好才是最优,而是谁的营销广告作的多,吹的响,谁就是市场的“大哥大”。由于市场不规范,企业与消费之间的信息不对称,保健品企业通过这种简单的广告文化便能在短期内从市场套现、获取巨大的商业利润,但市场是公平的仲裁者,在保健品企业获利的同时也变卖了其全部的品牌价值。

2.粗制滥造、科技含量低的产品文化无孔不入

目前,不少专业保健品企业技术力量薄弱,产品开发投入少,且带有很大的盲目性,较多采用买断经销权或外购产品的办法,使得整个保健品产业的产品层次很低,较少经过严密的科学论证,产品功能雷同现象日益明显。“银耳当作燕窝卖,蜂王浆早被糖水代,人参千八百一麻袋”早已不是什么新鲜事。

3.暴利致富、缺乏社会责任感的营销文化广泛存在

由于目前保健品营销渠道的混乱,除了OTC、专卖店之外,经销商秘密进行的“会议营销”、“社区营销”、“旅游营销”等形式广泛存在。一些违法经营者采取打“擦边球”的策略,潜入保健品市场,将一般食品披上保健品的羽衣,然后取个美名,以不菲的价格面世,利润自然可观。结果由于经销商的短期利益观严重影响着保健品的服务质量,“打一枪换一个地方”,给消费者造成缺乏社会责任感的行业坏印象。

4.鱼目混珠、“兴衰不过三五载”的形象文化令人头痛

在保健品营销过程中,人们目睹了三株、飞龙、巨人、红桃K等大型保健品企业的转瞬即败,“兴衰不过三五载”的行业形象文化在人们心中日趋深入。此外,我国保健品行业企业文化还处于不成熟时期,由于市场秩序的混乱与管理监督机制的不健全,有一些公司在注册后抓紧时间赚钱,往往几个月就有几十万甚至上百万的收入,然后就换地方走人,注册新的公司。因此,重塑保健品行业的形象文化,必须重诛这些“害群之马”。

二、中国保健品行业企业文化病症的诊断分析

1.企业远景失明症:企业过分倾注短期效益而忽视长远规划

目前,在我国保健品企业中最重要的部门是营销部门,企业的主要财力、人力、精力过分地倾注营销部门,这样势必造成短期效益,缺乏长远规划。“产品的生命周期是有限的”,集中几乎所有的精力至一个或几个产品,结果“兴衰不过三五载”的命运也就无可非议。笔者认为,这种情况是导致当前保健品行业企业文化病症的根本原因。

2.企业信用失缺症:企业缺乏诚信而视营销策划为儿戏

保健品营销出现狂轰乱炸与夸大宣传的广告形象、假冒伪劣与科技含量低的产品形象、暴利致富缺乏责任感的企业形象的这种恶果,与企业领导和策划人员缺乏职业道德素质和形象策划能力不无关系。目前大多数保健品企业的有关人员为了牟取短期经济效益,不讲信用,导致企业行为混乱,甚至粗制滥造、仿制假冒,扰乱了正常的市场次序。此外,在操作市场广告、服务与营销,似乎营销策划人员“一通百通”,结果做出来的广告带有浓厚的推销味道,容易给消费者留下了很坏的印象,甚至形成反感。

3.企业营销短视症:企业偏重广告而忽视科技与产品创新的营销策略

不少经营者将保健产业作为完成资本原始积累的第一桶金,盼望着自己的企业“超常规成长”,投机心态严重。因此,偏重于对市场的广告投入,不注重科技创新和产品创新,造成保健品和生产企业的生命周期明显缩短。缺乏系统的专业论证和高水平的顶层设计,还造成低水平甚至高水平的重复开发和申报,致使部分企业因产品雷同而陷入恶性竞争。

4.行业制度混乱症:保健品行业缺乏系统、规范的法规监督

导致保健品营销较为混乱的一个重要原因就是保健品行业缺乏标准,造成很大一部分企业钻市场的空子,到保健品行业中牟取暴利,不仅损害了企业形象,也严重危害了保健品行业在消费者心中的形象。最近五年来,我国卫生部门批准的保健食品接近3000种,而日本在近10年里总共只批准了122个相当于保健品的功能性食品。近年来,众多知名保健品跨国公司登陆中国市场,在不动声色中扩大着在中国的市场份额。在此,内外夹击、内忧外患的情况下,保健品行业的《白皮书》出台迫在眉睫。有关人士认为,《白皮书》的出台将为行业指明总体发展方向,加强行业自律,同时争取有利于保健品营销及行业发展的政策法规。

三、中国保健品行业企业文化病症的治疗处方

1.企业洁身自好,重塑科学诚信的企业文化

(1)着眼于塑造强势企业品牌文化

建立起足以赢得消费者信赖的品牌,是保健品企业的发展之路。我国保健品行业同质化现象严重,很多产品在原理表述上没什么区别。品牌能使企业产品与同类产品永远区隔开。同时,企业不再被几个营销渠道所左右,而是靠品牌的力量拉动营销,从而减少营销的动荡性和摇摆性,此外,品牌一旦树立,企业推出新品,能省时省力省钱。保健品欲做大市场,必须塑造强势品牌文化。

(2)重塑诚信可靠的广告营销文化

背负“魔鬼”名义的保健品广告营销形象策划,重塑诚信可靠的广告形象眼下尤为重要。保健品广告应朝着引导消费者树立正确的保健意识和健康观念的方向发展,不可在宣传中一味地强调产品,制造概念,误导消费者。成熟的产业离不开成熟的消费者,但目前消费者对保健及保健品缺乏必要的知识,因此,今后保健品广告要从功效宣传转向保健知识宣传,以保健知识宣传和品牌宣传为核心,提高消费者的保健意识,赢得消费者的青睐。

(3)打造科技创新的企业产品文化

产品不但是满足消费者需求的主要载体,更是企业和品牌的根基。面临日益加剧的市场竞争,未来保健品竞争的核心必将是科技含量,只有保健品企业不断更新技术和提高技术含量,开发出效果好、质量高、有特点的新一代保健品,使产品从低层次的价格战、广告战中走出来,转向高层次的技术战、服务战,才能在“入世”后,缔造出我国的保健品世界品牌,才有能力进军国际市场。

2.相关部门加大监管力度,为上市保健品提供可信度

(1)政府严格制定法律法规加强对保健品市场的宏观管理

要尽快确保保健品产业统一的归口管理部门,彻底克服目前政出多门的弊端,统管各类保健品的科研、开发、生产、销售、审批等。强化统一的技术标准、生产标准、检测标准,使保健品的研究开发和生产做到有章可循。

(2)相关协会坚决杜绝为保健品营销助力的虚假宣传

很多知名度不大的保健品企业,为博得消费者的认可,采取加入某健康或某保健协会的方式,摇身一变,成为某组织或协会的“推荐产品”。而为了经费、赞助而盲目对于保健品企业进行助力销售的行为对于百姓而言,无疑是一个不负责任的欺骗。在加大市场监管力度的同时,相关协会一定要采取有效手段杜绝以上情况的发生。

(3)媒体加大审查力度,扭转保健品营销广告的“魔鬼”形象

得益于软文宣传与广告轰炸策略所带来巨大受益的保健品企业,总是不遗余力、不惜重金地利用报纸、杂志、电视等媒体进广告宣传。在追究企业责任的同时,我们也应该看到媒体没有尽到严格依法审查广告的责任,给保健品企业提供违规营销宣传的平台,造成了广告信誉低下的问题。政府主管部门要通过对媒体与保健品企业的双重监督,坚决杜绝保健品营销广告中的违规宣传,为消费者提供诚信的广告环境。

保健品市场范文篇6

[关键词]保健品;品牌延伸;品牌延伸策略

一、保健品概念分析

保健品产业是21世纪代表人类社会经济发展方向的朝阳产业之一,目前正在全世界范围内迅速发展起来。随着我国市场经济的高速发展和城乡居民消费水平的日益提高,我国的保健品行业同样有着极为广阔的发展空间。

保健品是对各种有益于身体健康的食品、用品、器械、特殊化妆品的总称。广义的保健品包括:保健食品、保健药品、保健用品、保健器械和特殊化妆品等。很多人认为保健品就是保健食品,或者是把保健食品认为是保健品,实际上是不准确也是不科学的,这二者其实是有区别的。保健品是对人体有一定的辅助作用和调节作用的食品、用品、器械和化妆品的统称。保健食品简称功能食品,是指表明具有特定保健功能的食品,在我国经国家管理部门批准生产和销售的、具有特定保健功能的食品,即适用于特定人群食用,具有调节机体功能,不以治疗为目的的食品。保健食品是保健品当中重要的组成部分。保健食品的发展历史大致可分成三个阶段:第一代保健食品包括各类强化食品,是最原始的功能食品,仅根据各类营养素或强化的营养素的功能推断该食品的营养功能,这些功能未经任何实验检验。第二代保健食品是必须经过动物和人体实验,证明具有某项生理机能,第三代保健食品不仅需要用动物和人体实验来证明具有某项功能,还需要确知具有该功效的有效成分(或称功能因子)的结构及含量。第三代保健食品在我国正蓬勃兴起,代表未来的发展趋势。我国保健食品的四大特点:①产地集中。北京、广东、江苏、上海等经济发达地区占的比例大,云南、西藏、青海、新疆、贵州等经济不发达地区也在积极发展。②申报功能雷同。主要集中在免疫调节、调节血脂、抗疲劳3项,约占62.2%。③重复开发多。主要集中在螺旋藻、褪黑素、鱼油、灵芝、鲨鱼软骨、虫草、甲壳质、银杏等。④产品剂型以药品剂型为主。主要采取胶囊、片剂、口服液、颗粒剂(冲剂)等剂型,提高了保健食品的科技含量。

中国保健食品还包括一类以补充各种维生素、矿物质的产品,称为营养素补充剂,现在还没有统一的国家标准,主要列入保健食品的管理范畴。

保健药品是批准文号为“卫药健字”的保健品。由于保健药品与保健食品不易区分,在管理上也容易引起混乱,国家已决定撤销保健药品。2000年,国家正式颁布撤销“药健字”批号的文件,要求所有“药健字”在2002年12月31日停止生产,2004年1月1日起不得在市场流通。“药健字”产品必须在“药”和“食”之间作出选择:经严格验证符合药品审批条件的,改发药“准”字文号,正式纳入药品流通系统;不符合药品条件,但符合目前保健食品审批条件的,改发食“健”字文号;两者都不符的,撤销文号,停止生产和销售。而实际上,国家药检局早在2001年1月就开始陆续公布被撤销批准文号的“药健字”产品,被撤销的品种一经公布就立即停产。

保健品上升为药品困难较大。不仅新药的审批要经过较长时间的临床前试验,而且保健品与药品的审批程序相差甚远,不但要补充大量的数据,还要符合《药品生产质量管理规范》,需要花费巨额的费用和很长的临床试验周期。相比之下,“药健字”淡出药品行业,转为保健品要容易一些。

保健化妆品具有化妆品的性质,不仅有局部修饰作用,且有透皮吸收、外用内效作用,如保健香水、霜膏、漱口水等;保健用品具有日常生活用品的性质,如健身器、按摩器、磁水器、健香袋、衣服鞋帽、垫毯等。

二、我国保健品产业基本情况

据统计,全球保健食品销售额已占整个食品销售额的5%,达到2000亿美元,而且每年都以很高的速度增长。我国保健品市场的两大消费人群:“白领市场”和“银发市场”对保健品的需求正趋旺盛,由于他们的购买力非常强,也成为了国内保健品市场的生力军。

有关资料显示,欧美国家的消费者平均用于保健品方面的花费占其总支出的25%以上,而我国只有0.07%。我国人均保健品消费支出仅为31元/年,是美国的1/17,日本的1/12。这表明,保健品市场潜力巨大,以目前全球保健品占整个食品销售的5%来推算,我国保健品消费还将大幅增长。

从发展战略看,必须积极培育保健品产业这一新兴产业和朝阳产业,使保健品产业成为国民经济的增长点。力争到2020年时,人均消费达到300元,市场容量突破4500亿元。我国现代保健品产业的发展大概经过了20世纪80年代的缓慢起步和迅速崛起,到20世纪90年代的恶性膨胀和无序竞争,再到2000年以来重新洗牌和逐步寻求标准规范的几起几落。

20世纪80年代,我国保健品产业逐渐兴起,当时年产值不足20亿元,不到几年即发展到300多亿元。然而目前我国保健品生产企业虽有4000多家,但2/3以上属中小企业。上市公司不多,年销售额达到1亿元的只有几十家。2/3的产品功能集中在免疫调节、抗疲劳和调节血脂上,针对专门人群的新的功能领域鲜有企业涉足。保健品行业存在管理不规范、标准不健全、相关企业各领风骚三五年、消费者对保健品行业信任度不足等缺陷。简单说来有以下几个方面的问题:

第一,市场发育不足。保健品鱼目混珠,产品真伪难辨,市场鱼龙混杂。行业整体呈现企业主体实力较弱,产品功能雷同,低水平重复严重的局面,企业经营陷于同质化恶性竞争。

第二,产品开发力量薄弱,企业缺乏竞争力。目前在市场上销售的保健品90%以上属于第一、第二代产品,产品科技含量低,企业不注重新产品的开发,造成产品生命周期短,生存能力差。

第三,管理体制不顺。保健品监管涉及的部门,初步统计有19个部门,其中主要的有8个部门。从监管环节看,主要集中在审批的监管,而对研发、生产和流通都缺乏有效监管。由于缺乏统一的产品技术标准(生产标准、检测标准),因此造成了审批后没人管、生产过程没人管、流通过程缺乏管理等问题。

第四,整体信誉不高。生产企业重营销轻实力,广告宣传往往言过其实,“概念炒作”现象比比皆是,使保健品在消费者心中出现信誉危机,以致给保健品产业带来毁灭性打击。可以这样说,目前我国保健品产业发展正处于十字路口。

三、我国保健品企业品牌延伸策略应用分析

20世纪80年代以来的中国保健品市场,给我们留下的印象总是来去匆匆,一个产品最多风行三五年,然后悄然退出市场,销声匿迹。不久,又一新品取而代之,成为新的市场盟主。从太阳神、飞龙延生护宝液、中华鳖精、巨人脑黄金到三株口服液,总是“各领风骚三五年”,期间还有鸿茅药酒、505神功元气袋、周林频谱仪等流行一时的产品。进入新千年后,红桃K、脑白金、昂立、太太等品牌成了市场的新宠。

由此可见,中国保健品生命周期大都较短,“其兴也勃,其亡也忽”,很多企业掠夺性的市场行为,使整个行业深陷严重的信誉危机之中,经常成为媒介“笔伐”的对象,不可控因素太多,市场风险不小。

也正因此,包括养生堂、健特、太太在内的许多企业,都选择了多品牌模式,致力于打造一个或多个具体的产品品牌,以尽量回避使用共用的企业品牌,甚至于企业都不让普通消费者知晓。如海南养生堂推出的“龟鳖丸”、“朵而”、“清嘴”、“成长快乐”等系列产品品牌;深圳太太麾下则有“太太”、“正源丹”、“汉林清脂”、“意可贴”等多个产品品牌;而上海健特虽有“脑白金”和“黄金搭档”两大知名产品,却很少提及生产企业。

即使像西安杨森、中美史克、罗氏、葛兰素等外资企业,也是只推诸如“吗丁啉”、“达克宁”、“康泰克”、“泰诺”、“力度伸”、“赛尼可”等产品品牌,作为国际知名的制造企业品牌往往隐身于产品品牌之后,更多地作为背书品牌出现,以避免企业品牌受具体产品因素而被“株连”。

难道中国保健品企业就不能使用低成本的共用品牌或实行品牌延伸吗?难道中国保健品就不适合运用企业品牌,只能走产品品牌路线吗?市场是最有说服力的,我们不妨来看看下面几个市场演绎的真实案例:

(1)正大青春宝。2002年11月,以“青春宝”闻名的杭州正大青春宝集团,摒弃了一条腿走路的传统,利用“青春宝抗衰老片”的美誉度,采取品牌延伸,推出了自己的新产品——“青春宝美容胶囊”。上市4个月就取得2000多万元的销售额,2003年的年度销售额过亿元。

(2)交大昂立。昂立公司自1989年“昂立一号口服液”问世以来,以昂立一号为依托,顺势推出系列产品的昂立多邦、昂立美知之、昂立西洋参、昂立养生酒、昂立舒渴、昂立康尔润通糖浆等,几乎囊括了不同人群的多种畅销保健品。特别是昂立一号,产品遍及全国,在肠胃市场成了领导者品牌之一。昂立多邦也成为江浙沪市场针对现代专业人士设计的保健品;昂立美知之成为继朵而、太太口服液之后的知名女性美容品牌。

(3)香港康富来与深圳万基。康富来与万基同样都拥有一个保健品大家族,从洋参开始,而后扩张到花旗参、燕窝、虫草、鸡精等系列产品,而且使用的都是企业品牌。即使推出“血尔”、“脑轻松”等新品牌,也以“康富来”作为背书品牌。

(4)三九医药。自拳头产品三九胃泰风靡神州后,999品牌成为全国驰名商标,999皮炎平软膏、999感冒灵、999库克小儿速效感冒颗粒、999双黄连九华痔疮栓等一大批999品牌的药品陆续投放市场,同样取得了良好的收益。

可见,中国的保健品行业绝非只有“华山一条路”,打造品牌并不是只有走独立的产品品牌道路。品牌延伸策略运用得好,也可以保持保健品企业品牌持久的竞争优势,维护品牌的市场地位。

参考文献:

保健品市场范文篇7

[关键词]保健品行业企业文化病症诊断

中国保健品行业兴起于20世纪80年代,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和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保健品正以异乎寻常的速度飞入寻常百姓家,形成当前中国消费的一大景观。然而,正是这样一个本应充满生机、朝气的行业,近年来却陷入所谓“五年生死时限”的企业文化怪圈,几乎成了“病态行业”,严重困扰着诸多业内人士。

一、中国保健品行业企业文化病症的外在表现

纵观中国保健品行业企业文化,目前存在的最大病症就是诚信文化危机。一些企业由于粗制滥造、夸大宣传和违规营销,一次次地被政府通报和媒体曝光。具体而言,中国的保健品行业企业文化面临着以下严重的病症和潜在危机:

1.夸大其词、虚假伪劣的广告文化漫天飞舞

保健品广告大户在不计成本广告轰炸的同时,在内容上也不惜夸大其词,极尽炒作之能事。仿佛保健品不是质量好才是最优,而是谁的营销广告作的多,吹的响,谁就是市场的“大哥大”。由于市场不规范,企业与消费之间的信息不对称,保健品企业通过这种简单的广告文化便能在短期内从市场套现、获取巨大的商业利润,但市场是公平的仲裁者,在保健品企业获利的同时也变卖了其全部的品牌价值。

2.粗制滥造、科技含量低的产品文化无孔不入

目前,不少专业保健品企业技术力量薄弱,产品开发投入少,且带有很大的盲目性,较多采用买断经销权或外购产品的办法,使得整个保健品产业的产品层次很低,较少经过严密的科学论证,产品功能雷同现象日益明显。“银耳当作燕窝卖,蜂王浆早被糖水代,人参千八百一麻袋”早已不是什么新鲜事。

3.暴利致富、缺乏社会责任感的营销文化广泛存在

由于目前保健品营销渠道的混乱,除了OTC、专卖店之外,经销商秘密进行的“会议营销”、“社区营销”、“旅游营销”等形式广泛存在。一些违法经营者采取打“擦边球”的策略,潜入保健品市场,将一般食品披上保健品的羽衣,然后取个美名,以不菲的价格面世,利润自然可观。结果由于经销商的短期利益观严重影响着保健品的服务质量,“打一枪换一个地方”,给消费者造成缺乏社会责任感的行业坏印象。

4.鱼目混珠、“兴衰不过三五载”的形象文化令人头痛

在保健品营销过程中,人们目睹了三株、飞龙、巨人、红桃K等大型保健品企业的转瞬即败,“兴衰不过三五载”的行业形象文化在人们心中日趋深入。此外,我国保健品行业企业文化还处于不成熟时期,由于市场秩序的混乱与管理监督机制的不健全,有一些公司在注册后抓紧时间赚钱,往往几个月就有几十万甚至上百万的收入,然后就换地方走人,注册新的公司。因此,重塑保健品行业的形象文化,必须重诛这些“害群之马”。

二、中国保健品行业企业文化病症的诊断分析

1.企业远景失明症:企业过分倾注短期效益而忽视长远规划

目前,在我国保健品企业中最重要的部门是营销部门,企业的主要财力、人力、精力过分地倾注营销部门,这样势必造成短期效益,缺乏长远规划。“产品的生命周期是有限的”,集中几乎所有的精力至一个或几个产品,结果“兴衰不过三五载”的命运也就无可非议。笔者认为,这种情况是导致当前保健品行业企业文化病症的根本原因。

2.企业信用失缺症:企业缺乏诚信而视营销策划为儿戏

保健品营销出现狂轰乱炸与夸大宣传的广告形象、假冒伪劣与科技含量低的产品形象、暴利致富缺乏责任感的企业形象的这种恶果,与企业领导和策划人员缺乏职业道德素质和形象策划能力不无关系。目前大多数保健品企业的有关人员为了牟取短期经济效益,不讲信用,导致企业行为混乱,甚至粗制滥造、仿制假冒,扰乱了正常的市场次序。此外,在操作市场广告、服务与营销,似乎营销策划人员“一通百通”,结果做出来的广告带有浓厚的推销味道,容易给消费者留下了很坏的印象,甚至形成反感。

3.企业营销短视症:企业偏重广告而忽视科技与产品创新的营销策略

不少经营者将保健产业作为完成资本原始积累的第一桶金,盼望着自己的企业“超常规成长”,投机心态严重。因此,偏重于对市场的广告投入,不注重科技创新和产品创新,造成保健品和生产企业的生命周期明显缩短。缺乏系统的专业论证和高水平的顶层设计,还造成低水平甚至高水平的重复开发和申报,致使部分企业因产品雷同而陷入恶性竞争。

4.行业制度混乱症:保健品行业缺乏系统、规范的法规监督

导致保健品营销较为混乱的一个重要原因就是保健品行业缺乏标准,造成很大一部分企业钻市场的空子,到保健品行业中牟取暴利,不仅损害了企业形象,也严重危害了保健品行业在消费者心中的形象。最近五年来,我国卫生部门批准的保健食品接近3000种,而日本在近10年里总共只批准了122个相当于保健品的功能性食品。近年来,众多知名保健品跨国公司登陆中国市场,在不动声色中扩大着在中国的市场份额。在此,内外夹击、内忧外患的情况下,保健品行业的《白皮书》出台迫在眉睫。有关人士认为,《白皮书》的出台将为行业指明总体发展方向,加强行业自律,同时争取有利于保健品营销及行业发展的政策法规。

三、中国保健品行业企业文化病症的治疗处方

1.企业洁身自好,重塑科学诚信的企业文化

(1)着眼于塑造强势企业品牌文化

建立起足以赢得消费者信赖的品牌,是保健品企业的发展之路。我国保健品行业同质化现象严重,很多产品在原理表述上没什么区别。品牌能使企业产品与同类产品永远区隔开。同时,企业不再被几个营销渠道所左右,而是靠品牌的力量拉动营销,从而减少营销的动荡性和摇摆性,此外,品牌一旦树立,企业推出新品,能省时省力省钱。保健品欲做大市场,必须塑造强势品牌文化。

(2)重塑诚信可靠的广告营销文化

背负“魔鬼”名义的保健品广告营销形象策划,重塑诚信可靠的广告形象眼下尤为重要。保健品广告应朝着引导消费者树立正确的保健意识和健康观念的方向发展,不可在宣传中一味地强调产品,制造概念,误导消费者。成熟的产业离不开成熟的消费者,但目前消费者对保健及保健品缺乏必要的知识,因此,今后保健品广告要从功效宣传转向保健知识宣传,以保健知识宣传和品牌宣传为核心,提高消费者的保健意识,赢得消费者的青睐。

(3)打造科技创新的企业产品文化

产品不但是满足消费者需求的主要载体,更是企业和品牌的根基。面临日益加剧的市场竞争,未来保健品竞争的核心必将是科技含量,只有保健品企业不断更新技术和提高技术含量,开发出效果好、质量高、有特点的新一代保健品,使产品从低层次的价格战、广告战中走出来,转向高层次的技术战、服务战,才能在“入世”后,缔造出我国的保健品世界品牌,才有能力进军国际市场。

2.相关部门加大监管力度,为上市保健品提供可信度

(1)政府严格制定法律法规加强对保健品市场的宏观管理

要尽快确保保健品产业统一的归口管理部门,彻底克服目前政出多门的弊端,统管各类保健品的科研、开发、生产、销售、审批等。强化统一的技术标准、生产标准、检测标准,使保健品的研究开发和生产做到有章可循。

(2)相关协会坚决杜绝为保健品营销助力的虚假宣传

很多知名度不大的保健品企业,为博得消费者的认可,采取加入某健康或某保健协会的方式,摇身一变,成为某组织或协会的“推荐产品”。而为了经费、赞助而盲目对于保健品企业进行助力销售的行为对于百姓而言,无疑是一个不负责任的欺骗。在加大市场监管力度的同时,相关协会一定要采取有效手段杜绝以上情况的发生。

(3)媒体加大审查力度,扭转保健品营销广告的“魔鬼”形象

得益于软文宣传与广告轰炸策略所带来巨大受益的保健品企业,总是不遗余力、不惜重金地利用报纸、杂志、电视等媒体进广告宣传。在追究企业责任的同时,我们也应该看到媒体没有尽到严格依法审查广告的责任,给保健品企业提供违规营销宣传的平台,造成了广告信誉低下的问题。政府主管部门要通过对媒体与保健品企业的双重监督,坚决杜绝保健品营销广告中的违规宣传,为消费者提供诚信的广告环境。

保健品市场范文篇8

[关键词]保健品行业企业文化病症诊断

中国保健品行业兴起于20世纪80年代,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和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保健品正以异乎寻常的速度飞入寻常百姓家,形成当前中国消费的一大景观。然而,正是这样一个本应充满生机、朝气的行业,近年来却陷入所谓“五年生死时限”的企业文化怪圈,几乎成了“病态行业”,严重困扰着诸多业内人士。

一、中国保健品行业企业文化病症的外在表现

纵观中国保健品行业企业文化,目前存在的最大病症就是诚信文化危机。一些企业由于粗制滥造、夸大宣传和违规营销,一次次地被政府通报和媒体曝光。具体而言,中国的保健品行业企业文化面临着以下严重的病症和潜在危机:

1.夸大其词、虚假伪劣的广告文化漫天飞舞

保健品广告大户在不计成本广告轰炸的同时,在内容上也不惜夸大其词,极尽炒作之能事。仿佛保健品不是质量好才是最优,而是谁的营销广告作的多,吹的响,谁就是市场的“大哥大”。由于市场不规范,企业与消费之间的信息不对称,保健品企业通过这种简单的广告文化便能在短期内从市场套现、获取巨大的商业利润,但市场是公平的仲裁者,在保健品企业获利的同时也变卖了其全部的品牌价值。

2.粗制滥造、科技含量低的产品文化无孔不入

目前,不少专业保健品企业技术力量薄弱,产品开发投入少,且带有很大的盲目性,较多采用买断经销权或外购产品的办法,使得整个保健品产业的产品层次很低,较少经过严密的科学论证,产品功能雷同现象日益明显。“银耳当作燕窝卖,蜂王浆早被糖水代,人参千八百一麻袋”早已不是什么新鲜事。

3.暴利致富、缺乏社会责任感的营销文化广泛存在

由于目前保健品营销渠道的混乱,除了OTC、专卖店之外,经销商秘密进行的“会议营销”、“社区营销”、“旅游营销”等形式广泛存在。一些违法经营者采取打“擦边球”的策略,潜入保健品市场,将一般食品披上保健品的羽衣,然后取个美名,以不菲的价格面世,利润自然可观。结果由于经销商的短期利益观严重影响着保健品的服务质量,“打一枪换一个地方”,给消费者造成缺乏社会责任感的行业坏印象。

4.鱼目混珠、“兴衰不过三五载”的形象文化令人头痛

在保健品营销过程中,人们目睹了三株、飞龙、巨人、红桃K等大型保健品企业的转瞬即败,“兴衰不过三五载”的行业形象文化在人们心中日趋深入。此外,我国保健品行业企业文化还处于不成熟时期,由于市场秩序的混乱与管理监督机制的不健全,有一些公司在注册后抓紧时间赚钱,往往几个月就有几十万甚至上百万的收入,然后就换地方走人,注册新的公司。因此,重塑保健品行业的形象文化,必须重诛这些“害群之马”。

二、中国保健品行业企业文化病症的诊断分析

1.企业远景失明症:企业过分倾注短期效益而忽视长远规划

目前,在我国保健品企业中最重要的部门是营销部门,企业的主要财力、人力、精力过分地倾注营销部门,这样势必造成短期效益,缺乏长远规划。“产品的生命周期是有限的”,集中几乎所有的精力至一个或几个产品,结果“兴衰不过三五载”的命运也就无可非议。笔者认为,这种情况是导致当前保健品行业企业文化病症的根本原因。

2.企业信用失缺症:企业缺乏诚信而视营销策划为儿戏

保健品营销出现狂轰乱炸与夸大宣传的广告形象、假冒伪劣与科技含量低的产品形象、暴利致富缺乏责任感的企业形象的这种恶果,与企业领导和策划人员缺乏职业道德素质和形象策划能力不无关系。目前大多数保健品企业的有关人员为了牟取短期经济效益,不讲信用,导致企业行为混乱,甚至粗制滥造、仿制假冒,扰乱了正常的市场次序。此外,在操作市场广告、服务与营销,似乎营销策划人员“一通百通”,结果做出来的广告带有浓厚的推销味道,容易给消费者留下了很坏的印象,甚至形成反感。

3.企业营销短视症:企业偏重广告而忽视科技与产品创新的营销策略

不少经营者将保健产业作为完成资本原始积累的第一桶金,盼望着自己的企业“超常规成长”,投机心态严重。因此,偏重于对市场的广告投入,不注重科技创新和产品创新,造成保健品和生产企业的生命周期明显缩短。缺乏系统的专业论证和高水平的顶层设计,还造成低水平甚至高水平的重复开发和申报,致使部分企业因产品雷同而陷入恶性竞争。4.行业制度混乱症:保健品行业缺乏系统、规范的法规监督导致保健品营销较为混乱的一个重要原因就是保健品行业缺乏标准,造成很大一部分企业钻市场的空子,到保健品行业中牟取暴利,不仅损害了企业形象,也严重危害了保健品行业在消费者心中的形象。最近五年来,我国卫生部门批准的保健食品接近3000种,而日本在近10年里总共只批准了122个相当于保健品的功能性食品。近年来,众多知名保健品跨国公司登陆中国市场,在不动声色中扩大着在中国的市场份额。在此,内外夹击、内忧外患的情况下,保健品行业的《白皮书》出台迫在眉睫。有关人士认为,《白皮书》的出台将为行业指明总体发展方向,加强行业自律,同时争取有利于保健品营销及行业发展的政策法规。公务员之家

三、中国保健品行业企业文化病症的治疗处方

1.企业洁身自好,重塑科学诚信的企业文化

(1)着眼于塑造强势企业品牌文化

建立起足以赢得消费者信赖的品牌,是保健品企业的发展之路。我国保健品行业同质化现象严重,很多产品在原理表述上没什么区别。品牌能使企业产品与同类产品永远区隔开。同时,企业不再被几个营销渠道所左右,而是靠品牌的力量拉动营销,从而减少营销的动荡性和摇摆性,此外,品牌一旦树立,企业推出新品,能省时省力省钱。保健品欲做大市场,必须塑造强势品牌文化。

(2)重塑诚信可靠的广告营销文化

背负“魔鬼”名义的保健品广告营销形象策划,重塑诚信可靠的广告形象眼下尤为重要。保健品广告应朝着引导消费者树立正确的保健意识和健康观念的方向发展,不可在宣传中一味地强调产品,制造概念,误导消费者。成熟的产业离不开成熟的消费者,但目前消费者对保健及保健品缺乏必要的知识,因此,今后保健品广告要从功效宣传转向保健知识宣传,以保健知识宣传和品牌宣传为核心,提高消费者的保健意识,赢得消费者的青睐。

(3)打造科技创新的企业产品文化

产品不但是满足消费者需求的主要载体,更是企业和品牌的根基。面临日益加剧的市场竞争,未来保健品竞争的核心必将是科技含量,只有保健品企业不断更新技术和提高技术含量,开发出效果好、质量高、有特点的新一代保健品,使产品从低层次的价格战、广告战中走出来,转向高层次的技术战、服务战,才能在“入世”后,缔造出我国的保健品世界品牌,才有能力进军国际市场。

2.相关部门加大监管力度,为上市保健品提供可信度

(1)政府严格制定法律法规加强对保健品市场的宏观管理

要尽快确保保健品产业统一的归口管理部门,彻底克服目前政出多门的弊端,统管各类保健品的科研、开发、生产、销售、审批等。强化统一的技术标准、生产标准、检测标准,使保健品的研究开发和生产做到有章可循。

(2)相关协会坚决杜绝为保健品营销助力的虚假宣传

很多知名度不大的保健品企业,为博得消费者的认可,采取加入某健康或某保健协会的方式,摇身一变,成为某组织或协会的“推荐产品”。而为了经费、赞助而盲目对于保健品企业进行助力销售的行为对于百姓而言,无疑是一个不负责任的欺骗。在加大市场监管力度的同时,相关协会一定要采取有效手段杜绝以上情况的发生。

(3)媒体加大审查力度,扭转保健品营销广告的“魔鬼”形象

得益于软文宣传与广告轰炸策略所带来巨大受益的保健品企业,总是不遗余力、不惜重金地利用报纸、杂志、电视等媒体进广告宣传。在追究企业责任的同时,我们也应该看到媒体没有尽到严格依法审查广告的责任,给保健品企业提供违规营销宣传的平台,造成了广告信誉低下的问题。政府主管部门要通过对媒体与保健品企业的双重监督,坚决杜绝保健品营销广告中的违规宣传,为消费者提供诚信的广告环境。

保健品市场范文篇9

关键词:保健品;淡季营销

1保健品的淡季营销策略

1.1主打功效礼品

保健品市场从消费目的来分,可分为功效市场和礼品市场。春节是保健礼品的天下,各企业争相推出礼品概念,包装精美华贵,设计大方、得体,喜庆色彩占了主流。同时配合电视、报纸等多种媒体强化灌输礼品信息。春节是保健礼品激战最酣的时段,而功效诉求明显变弱。据市场调查表明,春节礼品与功效市场的份额为7:3。

春季过后,保健品步入淡季,三至六月份是整年度市场最淡的季节,保健品企业在力保守住礼品市场的同时,又将矛头重点指向功效市场。估计功效市场与礼品市场的销售比例为7:3。三月份保健品销量急剧下降,进入四、五月份,一般会略有回升,六月份市场情况要比五月份略强,随后保健品市场处于稳步上升阶段,直到九月份市场销量进入一个小高峰期,由于中秋节送礼风气盛行,为保健品注入了强心剂,同时也标志着保健品开始迈入旺季。在保健品淡季,竞争环境相对缓和,但也不能掉以轻心,要从全局出发,从长期利益考虑,踏踏实实做市场,宏观把握,在承上启下的关键时刻,既要尽量维持淡季的销量,更要为旺季市场作好铺垫。

在淡季的新产品开发应以功效产品为主流,礼品为次。功效是保健品的核心基础,是产品的灵魂,没有功效支持,礼品概念只是空中楼阁,无法形成回头购买率或造成良好口碑,就如提起三株口服液,便知是调理肠胃,谈到红桃K,就知是补血。相反,如果弱化了功效产品,导致进入淡季后,市场回落较快,营销管理者应意识到问题的严重性,调整策略,加强功效市场的开发。

1.2合理制定价格

节日大家都热衷于送保健品,当然自己用的仍然也很多。然而,目前保健品被定位为高档奢侈消费品,其价格较昂贵,所以在节日旺季大打降价牌无疑是明智举措。淡季则与此相反,应根据市场定价格。若是一味追求降价,只会降低其在消费者心目中的档次。制定科学合理的价格标准,由高价位消费品向普通消费品转变,或由低价位向高价位转变都无可厚非,关键看人群定位是否准确到位。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和保健意识的加强,保健品将成为人们日常生活中的普通消费品。在没有节日气氛的烘托下,往往在消费者心里,保健品的功效是与其的价格成正比。因此,维持或提价是商家明智的选择。

1.3加强分销管理

夏季通常是保健品的淡季,保健品商的库存产品减少,销售积极性也随着减退。厂家这时就要重置销售方案,千方百计提高产品销售量。淡季要促进营销工作,有很多方法值得借鉴,可以注意以下几点方法的运用:

(1)优惠政策,刺激商进货。例如:厂家对消费者提出买几赠几的优惠政策,其中赠品由厂家免费提供给商家,同时按销售业绩,给商奖励。

(2)淡季时企业可委派营销人员协助商,帮助消化淡季库存。产品给经销商并不等于销售的完成,因为只有产品完成向终端转化才能真正实现价值。

(3)要给予商一定的政策补助。协助其召开供货会、咨询会议等,以此提高产品销售量。

(4)注意渠道的重要突破,抓住淡季加大建设市场的力度。

1.4狠抓软硬终端建设

终端是产品销售的场所,是连接产品和消费者的纽带,是产品流通过程中最后、最重要的一个环节。直接与消费者面对面接触,产品信息是否准确及时地传递,在消费者购买过程中是否起到良好的导购作用,这些对消费者的购买选择至关重要。保健品销售终端主要包括药店、商场(商店)、超市(大卖场)等。

终端宣传分为硬终端和软终端两种形式:硬终端包括横幅、挂旗、招贴、海报等;软终端包括医疗服务队、义诊队、直销队、促销小姐、理货员、医药代表、演出队等。在开展终端宣传时一定要制定制度、程序,并加强培训、督导、检核、奖罚,积极有序地进行。医药保健品的终端分为出货终端和推荐终端。所谓出货终端主要是指销售产品的商场、超市、药店等地方;所谓推荐终端主要是指对保健品起推荐作用的医生、店员等。对出货终端经常促销的项目为理货、补货、终端包装、店头促销等,对推荐终端经常促销的项目有拜访、推荐、礼品等。抓终端就是要重点抓好以下工作:

(1)终端包装陈列。

所有终端宣传品,能上尽量上。宣传品包括大小招贴、不干贴、大包装盒、推拉、落地POP、桌面POP、横幅、“科普讲座”、车贴等,终端包装就是要将宣传品摆放到位,展示产品形象。

(2)制定终端达标标准。

希望营业员尽力推荐公司产品,并掌握产品基础知识;如果推荐竞争品,该终端点为“废点”;终端如有盲点也按“废点”处理。产品摆放正面至少3盒,要求摆放在最醒目的地方,礼品盒陈列面至少两盒;终端必须有公司的大包装盒、POP、吊旗悬挂于店中央或柜台上方,特别是A、B类终端,C类终端也要尽量。

在A、B类,至少要达到以下两种标准:挂广告横幅,在店门正上方或店内正上方,将大POP放在门口最显眼处;招贴画贴在最易看见的地方,每个药店至少要2张以上;有玻璃橱窗的必须把产品放进去;在店内产品模拟盒包装要摆好,A、B类终端必须有礼品装、书陈列,必须赠书给每个购买者。2保健品开展淡季营销应注意的问题

2.1适时推出新产品

在淡季适时推出一些新产品能让消费者不至于在淡季淡忘了企业的品牌。如果企业的营销预算有限的话,企业也可以在广告宣传上节约开支,只通过新产品的推出来吸引消费者的注意力。很多企业都选择在淡季在某些地区推出一系列新的保健品,开发新的产品属性和附加价值,测试消费者对新产品和价格的接受程度,以备在旺季到来之时进行大规模的全国推广活动。如果消费者在淡季能够接受你提供的新产品、接受新产品的价格,那新产品在旺季的营销活动就相对简单多了。

2.2理智促销

有一些企业本着“投入和产出成正比”的原则,在淡季大幅压缩费用。这样做,只会使销售压力更大,淡季更淡。某滋补酒在陕西省市场上就曾因为在淡季大幅压缩费用而取消了陈列费用,降低人员工资和提成,结果造成陈列质量的降低和大批销售人员的流失,旺季到来时,措手不及。

相反,在淡季保持适度的促销,特别是形成对竞争者强大的促销压力,往往能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调查过的大部分营销人和营销专家都认为,淡季将有限的资金投资在能够刺激消费者的促销活动上是比较明智的营销方法。

2.3慎重打折

淡季为了减轻公司库存压力、增加现金流而进行的大幅度打折,被众多营销专家看作是非常不明智的做法。大幅度打折一般都会破坏企业的品牌形象,使消费者对产品产生怀疑。淡季的时候可以考虑提高产品的附加值和增加一些服务,这样既能够在短时期内增加销量,也不至于对已经购买了产品的消费者造成太大的负面影响。大幅度打折的做法会让消费者觉得企业的产品非常廉价,淡季过去以后,消费者将对企业的产品失去热情。

打折是保健品促销的大忌。近年来,很多保健品企业在淡季的做法是,在标准包装保健品外附着同款小包装或者印有企业标识的物品。这样做的主要目的是为了在淡季阻挡别的同类品牌进入消费者的家庭,维持品牌在淡季的市场份额。

参考文献

保健品市场范文篇10

最需要保健的是保健品业本身

回顾中国保健品行业的发展,我们会找到一条骤升骤降的发展曲线,曲线的峰值代表某些保健品领域的过热膨胀,曲线的波谷则代表了整个保健品行业的低迷、萎缩。春夏秋冬,四季轮回,但对保健品行业而言似乎只有酷热与寒冬,大批品牌在热潮中涌现,又在寒冬里消亡。

从90年代初期算起,中国保健品行业大致可划分为几个阶段,每个阶段都以某一类保健品的盛衰作为标志:92-93年乌鸡精系列、蜂王浆系列→95-96年减肥运动→98年的养颜美容系列→99年补钙系列→2001年送礼系列。在这期间,大量的保健品品牌犹如走马灯一样登上市场这个旋转舞台,切一块或大或小的蛋糕后转瞬即逝。二十年周而复始,每一轮保健品热潮过后,整个市场都会重又陷入冰冷的泥潭,回到最初的起点。除了保健品厂商练就了神奇的营销功力外,整个保健品行业很少有什么实质的进步和积累。

三株公司是中国保健品行业发展中一个里程碑式的的企业。94-96年,三株依靠其铺天盖地的广告宣传和人海战术(仅山东一省就有三万销售人员)造就了中国保健品的销售神话,96年三株的销售额更是创记录地达到80亿。但这座大厦的根基如此脆弱,一个小小的“常德事件”使三株的市场一夜间崩溃,成为中国保健品业中的第一猝死大案。

三株的横空出世,在某种程度上推动了中国保健品主体市场的形成,但随着它的轰然倒塌,也给中国保健品业带来了诸多后遗症。中国的保健品业很快淡忘了令三株最痛的“常德事件”,更没有人愿意理会80亿的巨人缘何在一夜间崩塌的深层的原因,它们欣喜地看到了三株利用广告所创造的销售神话,在三株之后,不断有大的保健品品牌步其后尘,在利用巨大的广告投入攫取了巨大的销售量之后迅速消亡,这被营销界称为保健品的“三株现象”。

诸如国氏减肥、脑黄金、中华鳖精、彼阳牦牛状骨粉,这些在保健品市场曾叱咤一时的大品牌们,如今在各商场、药店的保健品柜台上大多已难觅踪影了。2001年,我们似乎又从脑白金身上又看到了三株的影子。脑白金依然承袭了三株的市场运做的手法,强大的广告攻势轰击着每一个媒体和每一个电视台的屏幕,令消费者应接不暇。当然,脑白金在不惜血本的广告豪赌之下,2001年抢下13亿左右的销售额,史玉柱的成功复出,也使其也荣登当年十大经济人物。但随着《南方周末》等媒体不断对脑白金广告夸大诉求的质疑以及转年之后送礼市场归于平淡,脑白金的销售全线滑坡,而一则口口声声让广大市民作证的广告在今年5月份的轰然登场,也预示着脑白金再无强有力的卖点支持,在这种情况下,谁能保证脑白金不会走三株的老路呢。

我们不无忧虑地看到,“三株现象”的肆虐,使一个个的保健品企业走向消亡,更使整个保健品行业陷入了一种混乱无序和畸形发展的怪圈之中。

中国保健品的品牌之痛

品牌一词随着可口可乐、宝洁等国际品牌进入中国已经有二十多年的历史了,就连老百姓对品牌的认识也越来越深入,他们在购物或聊天时也是言必称“品牌”二字。品牌是企业商业价值最重要的体现,它是无形的,是建立在消费者心里的。很多国外的企业历经几十年,上百年而长盛不衰,其企业领导人在被问及他的企业何以能保持如此强大的生命力时,他们通常会表达这样的意思:我们经营了这么多年,只经营一种东西,就是品牌。说到品牌总会有这样一个小故事被提及,可口可乐的前一任总裁说,如果有一天可口可乐在全球的工厂一夜之间被烧光,没关系,过不了多久,我们就可以在所有废墟上重建新的厂房,全世界所有的银行都愿意把钱借给我们。这就是品牌的力量。

中国保健品的品牌价值在那里呢?不要说烧了还能重新崛起,中国保健品的现状是,无论产品今天的销量有多大,产品明天的命运却无法预料。今天打广告还能卖货,明天不打广告销量就下滑,后天再不打广告,已经找不到了。这还不算什么,更另人可悲的是,似乎中国保健品的品牌声誉一直面临被“侵害”的捆饶。我们还记得早几年前流行这样一个笑话:一个记者暗访一家生产某畅销全国的鳖精的厂家,展现在眼前的景象是,在一个村镇院落里,一溜摆满了十几个水缸,一个水龙头正哗哗拉啦地向水缸里放水,一个工人用根绳子牵着一只老鳖在水缸里爬上爬下。工人在老鳖爬过的每个水缸上逐一贴上标签,标签上写着:鳖精已做好,等待灌装。笑话归笑话,由此可见,在消费者心目中,保健品行业的信任度是怎样的低下。

1999年—2000年的补钙大潮中,彼阳牦牛壮骨粉和哈六药的盖中盖可谓是呼风唤雨,风光无限,两者的销售额分别达到6个亿和15个亿,而据奥美广告公司所做的补钙品牌广告投放的调查显示:1999年彼阳牦牛壮骨粉和盖中盖广告投放量占所有钙品牌广告投放量的15%和35%。盖中盖的“明星促销员”们天天在电视里向人们不厌其烦的推荐:我信赖,盖中盖。引起了公众关于明星做广告的大讨论,终于引发了舆论的强烈反感,。紧接着虚假广告“巩丽阿姨”事件使盖中盖在消费者心目中一落千丈。彼阳牦牛壮骨粉也因为“牦牛骨与普通牛骨”的纷争使其形象受损,后来的“欧记事件”更是让彼阳官司缠身。

2001年10月国家工商局暴光了涉嫌广告欺诈的十家公司,由于广告违规事件的影响恶劣,新华社也发了通稿。在这十家企业中,保健品行业中就占到8家。

广告泡沫吞噬品牌价值

很多时候,我们常常被一些优秀品牌表现出的魅力所折服:可口可乐的“激情与活力”,德芙巧克力的“浓浓爱意”,IBM一直所遵循的“科技领先、服务制胜”的品牌理念…,我并不想把这些国际品牌与中国保健品企业进行比较,毕竟保健品行业的现状离这些优秀品牌的确太远。但我们可以将海尔与中国保健品企业作一个类比,因为海尔由一个15年前青岛濒临倒闭的小冰箱厂发展为如今中国家电业的龙头老大的历程,也许能给国内的保健品行业有益的借鉴。

对于企业而言,品牌是企业对消费者提供产品或服务的一种承诺,对于消费者而言,品牌是消费者对产品或服务的体验,品牌的价值就体现在企业和消费者之间的关系之中。海尔通过不断的产品创新、营销创新、服务创新,身体力行将“真诚到永远”这一理念切实灌输到它的产品、营销、服务之中,历经十几年的努力,终于铸就了海尔品牌。如今,海尔的品牌价值观念日渐深入人心,使海尔不仅在国内站稳了脚跟而且在国际也有了一席之地。

而在现今的保健品行业里,广告决定了一切,企业视广告为保健品的生命,保健品已失去了产品本身的意义,而沦为不折不扣的广告产品。我们都领教了保健品铺天盖地的广告攻势,但目前尼尔森调研机构披露的广告投放报告还是令人吃惊不小:上季度亚洲十大广告客户全部出自中国大陆,而保健品“独占鳌头”,第一位和第三位均来自国内两家知名的保健品企业,其中第一位的广告投放额高达8800万美元。中国保健产品的广告不但做到了中国第一,更是做到了全亚洲第一。

纵观中国保健品行业的现状,不能不令人扼腕叹息:保健品巨大的广告投入却没能换来企业长久的生命力。

保健品广告大户在不计成本地进行广告轰炸时,在广告内容上也不惜夸大其词、极尽炒作之能事,由于市场的不规范,企业与消费者之间信息的不对称,保健品企业通过这种简单的广告营销,也能在短期内从市场套现、获取了巨大的商业利润,但市场是公平的仲裁者,在保健品企业获利的同时,也变卖了全部的品牌价值。

企业可以通过密集的广告投放在短期内迅速提升其知名度和销量,但企业决不能通过单纯的广告营销来获得其品牌的价值。靠激素催长的生物生命必不长久,同样依靠广告膨胀起来的市场其生命力也必然不会旺盛。不存钱而一味支取,这样当市场被透支一空的时候,企业的末日也就到了。保健品利用广告制造市场泡沫,而保健品的销售平台就恰恰建立在这种泡沫的基础之上,随着广告效应的不断下降,泡沫也就失去了支撑的力量,销售平台就会在短时间内崩塌,因此保健品行业内三株现象的流行也就不足为怪了。

品牌的建立需要花费企业大量的心力,企业塑造、品牌塑造涉及企业经营运作的各个方面:产品层面、营销层面、企业文化层面,在营销层面里又包括营销战略的设计,终端通路的建设、广告促销的推广,企业在经营运作的每一步操作都是对品牌的积累。企业要想真正赢得市场,要看其是否有长久的生命力,而这都要依靠企业对品牌的潜心经营。

混乱无序的市场环境难以成就健康的企业

企业的健康发展既需要企业本身有长远的经营眼光、科学的营销策略,同时也依赖于良好的市场环境。混乱无序的市场环境恰恰是中国保健品行业不能健康发展的重要原因,其市场的混乱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首先,中国保健品行业入市门槛很低。保健品的生产管理要求是按照食品行业的标准来执行的,因此对生产企业的技术要求不高,再加上保健品的研发费用很低,一个人花上几万元甚至几千元买个配方就可以开个保健品公司了。从根本上说,保健品只是一种功能性的食品,属于食品范畴,同时,目前我国对保健品的定价没有严格的限制,行业缺乏价格透明度,这就造成了产品的功效与价格严重不等值。这样保健品往往是用食品的技术含量,以相当于药品的价格进行销售,从而产生了巨大的利润空间,成本只有几元的保健品售价可以高达几十元和上百元。因此,尽管行业口碑如此之差,企业的死亡率如此之高,却丝毫没有影响投资者对保健品的投资热情。无论何时保健品行业都是经济活跃的领域。翻开《中国经营报》、《销售与市场杂志》,近三分之二的广告都是某些保健品隆重招商的信息。

有人估算中国生产保健品的企业有3万家以上,大多数都是既缺资金有无技术的小厂。更重要的是这些小公司经营观念上的落后,品牌意识的淡漠使趋利主义大行其道。一些大企业虽然有相当的研发能力和技术能力,也有品牌运做的意识,但他们很快发现与其扎扎实实的作品牌,搞科研不如广告一响黄金万两来得实惠,因此短视的营销观念占据了企业经营的主导思想。整个行业充满了急功近利的浮躁气氛,企业只看到眼前的利益,什么品牌规划,长远战略统统抛之脑后了。保健品的一个个猝死现象也使他们相信,保健品就是个短平快的产品,趁着今天还能卖,多赚一笔是一笔,至于明天品牌或企业的生死并不重要。笔者曾把保健品行业的现状比喻为一潭混水,混水之一的意思是:行业的混乱无序、缺乏规范;混水之二的意思是:混水里也是摸鱼的最佳所在。

另一方面,虽然消费者对保健品有着很大的需求,但消费者对保健的认识本身却很模糊,因此很容易受公众媒体乃至广告的引导。软性报道和科普形式的宣传是保健品企业惯用的手法,而这样的宣传当然是带有极强的营销目的,所以企业的这种广告轰炸式的简单营销自然是屡试不爽。

什么样的土壤,必然会孕育什么样的种子,所谓橘生江南为橘,橘生江北为枳,就是这个道理。混乱无序、缺少规范的市场土壤产出的是畸形的企业。畸形的必然不是什么优良的品种,尽管一段时间也可能长得枝繁叶茂,但终究逃不出很快就枯萎死亡的命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