园艺工程论文十篇

时间:2023-04-02 20:13:43

园艺工程论文

园艺工程论文篇1

关键词:设施园艺工程农业现代化发展

目前我国从中央到地方掀起了大抓农业、科教兴农的热潮,农业高科技示范园区像雨后春笋遍地开花。"九五"期间,国家科技部将工厂化高效农业示范工程列为国家重大科技产业工程,这是唯一的一项农业产业示范工程项目,与电动汽车、小康住宅,高清晰度电视等高科技工业产业化项目并驾齐驱,这在我国还是第一次,说明了农业现代化的重要性。所谓工厂化高效农业,主要内容就是指以蔬菜设施栽培及相关产业的研究与开发。设施园艺是我国农业领域一个重要的方面,蔬菜、花卉、果品是人民生活不可或缺的农产品,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对设施园艺产品的需求日益增长,产品的附加值也不断提高,经济效益显著。党的十五届三中全会做出了"中共中央关于农业和农村工作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其中谈到今后工作重点时,提到了"现代集约化种养技术",这里面的"种"指的就是设施园艺,它与人民生活水平与生活质量的提高关系极为密切,长期以来,从中央到地方各级政府大抓"菜篮子"工程,就证明了这一点。

设施园艺涵盖了建筑、材料、机械、自动控制、品种、栽培、管理等多种学科和多种系统,因而科技含量高,所以设施园艺的发达程度,往往是一个国家或地区农业现代化水平的重要标志之一。我国目前在推动农业现代化过程中,建立的很多农业高科技示范园区,主要内容也是在搞设施园艺工程;说明了设施园艺是农业现代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中国设施园艺工程事业的发展,必须置身于农业现代化浪潮的大背景之中来考虑。

蓬勃发展的现实

改革开放以来,尤其是近五年,我国农业现代高潮到来的大背景,使得我国的设施园艺工程事业得到了迅速发展,表现在:

l、全国以蔬菜栽培为主体的设施园艺面积已达86.7万公顷(至1998年底),设施类型主要为塑料拱棚和日光温室,居世界第一位,比198:年增长了120倍。在一些大中城市郊区,蔬菜设施栽培面积已超过当地菜田总面积的10%以上,某些地区已接近30%,与发达国家的差距明显缩小。设施栽培分布的地域不断扩大,80年代设施园艺主要在"三北"地区发展,而现在正向南方迅速扩展,发展势头已超过北方,尤其在东南沿海经济发达地区发展更为迅速。

2、初步形成了具有中国特色,符合中国国情的以节能为中心的设施园艺生产体系。北方广大地区大力推广与发展节能型日光温室,冬季不加温在北纬40o左右的高寒地区生产出喜温果菜,更高纬地区可生产耐寒蔬菜,基本消灭了冬春蔬菜淡季;南方大力推广塑料拱棚及遮阳网,降温防雨,克服了夏季蔬菜育苗的难题,解决了长期没有解决的蔬菜夏淡季。加上全国疏菜大流通、大市场,全国各地蔬菜供应均衡稳定,丰富多彩,四季长青。人均蔬菜占有量高达240吨-250kg/人·年,居世界领先水平,其中设施蔬菜人均占有量目前也达到了33kg/人·年,比1981年增长164倍,为"菜篮子工程",做出了巨大贡献。

3、设施园艺工程的总体水平有了明显提高,具体表现在园艺设施逐步向大型化发展,小型简易类型比重下降约20%。通过大型现代化温室及配套设施的引进,促进了我国温室产业的发展,使我国新型优化节能日光温室和国产连栋塑料温室得到进一步推广,由于设施结构设计建筑更加科学合理,使得设施内的光温水气环境得以优化,有利作物生长发育,为高产优质奠定了基础。例如我国日光温室黄瓜的最高亩产已达2.5万kg/年,接近或达到设施园艺发达的荷兰、日本等国的水平。设施栽培作物种类日渐丰富,除蔬菜外,花卉也占有相当比重,果树设施栽培也正在迅速发展。

4、随着城市建设的发展,大中城市近郊区的耕地不断减少,如何发展城市周边地区的农业?近年来提出了"都市农业"的概念,都市农业的定位是在城市周边,与大都市的二产、三产密切结合,融合服务于大都市,保证都市多元化、高质量消费的需要,要做到可持续发展,且有利生态环境的优化,因此往往把设施园艺做为首选项目。北京的"朝来农艺园"、"锦绣大地",上海浦东开发区的孙桥园艺试验场。东海农场等,将现代化的温室园艺与观光旅游结合起来,与向青少年进行农业科普教育结合起来,一举多得,拓展了设施园艺的功能,据统计仅在北京地区就有十多处,成为大城市周边的新景观。

5、近年来全国各地乃至到县乡等基层单位,都在积极探索农业现代化的道路,北京中以示范农场引进的现代化温室于1995年建成投产后,吸引了全国各地的参观者。不少农业主管部门也纷纷效仿,引进国外温室设备、专用品种、甚至专家,希望在自己管辖的范围内,建立起现代化农业的样板。据不完全统计,全国引进的现代化温室已达170多公顷,其中1995年以后引进的,占总面积的83.4%。通过对国外高科技设施园艺技术的全面引进、消化、吸收,也全面提高了我国设施园艺的学科水平,上海在这方面做了大量工作,效果显著。

6、随着农业在国民经济中的地位和作用越来越受到重视,一些相关政策向农业倾斜,使得不少企业家也开始关注农业项目,他们看到农业现代化的美好前景,把投资热点转向农业,多数也是从事设施园艺生产。投资力度之大,是以往罕见的,以北京"锦绣大地"为例,它是一个民营企业,投资额已近亿元,主要从事设施园艺及现代化畜牧业,以企业化的管理机制,从事农业高科技产业开发,这是一种全新的农业产业,受到中央领导的关注。上述种种都为设施园艺工程事业,提供了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同时也为相关产业提供了难得的商机。

7、设施园艺工程的科学研究,受到建国以来从未有过的重视与支持

"九五"期间,国家科技部所列的部级工厂化高效农业示范工程项目,总体目标是瞄准21世纪农业发展趋势,集成国内外设施园艺高新技术,在北京、上海、辽宁、浙江、广东等不同生态气候型及不同区域经济特点的五省市,建设一批以市场为导向,科技为先导,产业化为目标的科技经济一体化超前型示范工程模式,围绕蔬菜设施栽培的高产、优质、高效,主要研究内容有种子种苗工程、种植工艺工程、采后处理工程、设施环境控制工程、相关产业工程(包括温室制造、环控仪器设备、农机具、穴盘生产、蔬菜包装保鲜、专用肥料、生物农药厂等)五大方面。此项目已于1996年正式启动,2000年完成。该项目科研经费总投入高达5000万元,相当于"七五"、"八五"有关设施园艺重点项目经费总和的10倍,足以说明国家对设施园艺工程的重视。

与设施园艺工程有关的科研项目,不仅有应用技术的研究,还有基础理论的研究。1998年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将"设施园艺高产优质的基础研究"列为重点项目证式启动,这在我国设施园艺工程学科领域,是建国以来第一次,反映出我国的设施园艺工程学科水平已跃上新台阶。

8、已形成了一支从事设施园艺工程专业的科技队伍,二十年来这支老中青相结合的、强有力的梯队,为设施园艺的宏观决策,生产、科研、教学和推广,做了大量工作。特别是一批中青年骨干正在茁壮成长,成为本领域的支柱力量,为顺利实现新老交替,使事业后继有人,兴旺发达。此外据不完全统计全国有146个蔬菜研究机构,其中绝大部分有从事设施园艺的研究机构和人员。部分农业院校,近几年来陆续开设了"设施园艺"课程,有的还开出了硕士、博士学位课,培养了大量高级人才。

存在的问题与对策

和过去比较,我国的设施园艺工程事业正处在建国以来最兴旺发达的时期,令人欢欣鼓舞,但也必需冷静地看到其中存在的问题及与世界发达国家的差距。

1、我国设施园艺的面积虽居世界第一位,但是以简易的类型为主,设施环境可控程度与水平低,抗御自然灾害能力差,遇灾害性天气和年份生产没有保障,农民遭受损失,市场供应出现波动。

据全国农业技术推广服务中心统计,截止到97年全国蔬菜设施面积为84.11万公顷,其中中小拱棚面积为42.42万公顷,占到50%,这些都是很简易的设施。档次较高的塑料大棚为19.04万公顷,在冬季有相当一部分地区不能进行生产。塑料薄膜温室是冬季生产的主要设施,但以不加温为主。有加温设备的只有0.68万公顷,比例不到1%。至于现代化大型温室,全国总面积仅仅有170公顷左右,微不足道;而国土面积比我国小得多的荷兰,现代化温室面积却是我们的100多倍,可以全天候生产各种蔬菜和花卉,产品行销全世界。

2、设施园艺工程科技含量较低,无论设施本身还是栽培管理,多以传统经验为主,缺乏量化指标和成套技术,不符合农业现代化的要求,与发达国家相比差距很大,尤其表现在作物的产量水平,尽管我国也有高产典型,但很不普遍,大面积平均单产与发达国家相距甚远。设施园艺发达的荷兰、日本、以色列…,无论蔬菜还是花卉,平均产量往往是我国的几倍乃至十几倍。荷兰温室番茄年产量中等水平即可达到60万kg/ha(即4万kg/亩),是我国的4-5倍。从专用品种到配套技术都很完善,设施的光、温、湿、气、肥各个环境因子,全可根据作物需要进行调控,为高产稳产提供了有力保证。

3、我国设施园艺的生产经营方式以个体农户为主,劳动生产率很低,只相当于发达国家的1/10,甚至1/100。规模化产业化的水平更低,小农经济的生产和经营与日益发展的市场经济矛盾越来越突出,更难以走出国门与国际市场接轨。发达国家的设施园艺工程已形成独立的产业体系,我国还是分散的,以小型的乡镇企业为主,尤其在"硬件"的生产与制造方面技术水平、工艺水平不高,无法和发达国家相比。近年来随着外国温室公司不断涌入我国,他们的产品虽然价格很高,但因质量好,工艺精湛,还是受到欢迎,使我国原本就不太发达的相关产业,受到较大的冲击。

4、目前我国设施园艺的迅猛发展存在一定的盲目性,高科技示范园区遍及全国,但内容雷同,设施园艺有较强的地域性,必需因地制宜才有效果。而目前一些地区或单位,不从当地的实际情况和气候特点出发,盲目模仿别人,不惜重金进口外国大型温室,甚至还有个别领导把园艺设施建设做为"形象工程"。"政绩工程",只顾建设而没有明确的生产目的,设施虽然建起来了但效益很差。这些现代化温室冬季需要加温,夏季还需降温,耗能多、运行成本高,不适合中国国情,加之缺乏高素质的管理人才和"大锅饭"的管理体制,使得生产不但不能赢利,还严重亏损,体现不出高科技示范作用,挫伤了生产者的积极性,对今后设施园艺工程的发展带来负面影响。

针对上述问题,必需引起有关方面的足够重视,及时加以解决,才能使我国设施园艺工程蓬勃发展的大好形势,得以持续发展。从本专业委员会的角度,提出如下建议:

l、大力扶植和发展具有中国特色。符合中国国情的设施园艺工程生产体系,尽快形成相关产业,这是提高我国设施园艺工程总体水平的物质基础,国家应在政策方面给以具体支持。

2、大力加强设施园艺工程相关学科的基础和应用基础研究,加大科研投入,组织部级的科研队伍,与地方密切合作,抓住关键问题(包含硬件和软件两大方面)联合攻关,边研究边开发,使科研成果及时转化为生产力,这是提高我国设施园艺工程总体水平和可持续发展的技术保证。

3、尽快克服我国设施园艺事业迅猛发展的盲目性,尤其对外国现代化温室的引进工作,应有专门机构统一管理,引进之前要组织专家充分论证,新闻媒体的宣传要实事求是,正确引导。全国各地应分层次发展,因地制宜,因时制宜,而不是搞花架子,做门面。从我国人均蔬菜的消费量看,目前蔬菜设施栽培面积不宜再盲目增加,否则会导致"菜贱伤农",关键要提高品质,增加花色品种。

4、设施园艺是一种受控农业,受管理技术的影响程度比自然农业大得多,我们和发达国家的差距,主要在于科技水平及科技含量的差距,说到底是人才素质的差距,所以必需注意培养技术人才和经营管理人才,大力提高生产者的素质,这是摆在我们面前重要而艰巨的任务。应该千万百计,通过各种方式和途径,大力普及设施园艺的科学知识,使我国的设施园艺工程尽快转到依靠科技进步和提高劳动者素质的轨道上来,才能使其持续、健康、迅速的发展。

充满希望的未来

设施农业是实现农业现代化的必由之路,设施园艺工程的发展方兴未艾。据农业部全国农业技术推广服务中心的预测,到2030年,全国设施园艺面积将达到170万公顷,是目前总面积的两倍,足以看出发展势头之强劲。到那时设施生产的蔬菜人均占有量,将达到50kg/年,占蔬菜人均占有总量的20%,比目前将提高51.5%。这意味着我们从事设施园艺工程事业的专家教授、科技人员及生产者肩上的担子还是不轻的,任重道远。我们设施园艺工程专业委员会,面对蓬勃发展的中国设施园艺工程事业,倍感兴奋之余,更感到责无旁贷、压力沉重。中国设施园艺工程的未来,之所以充满希望和活力除了文中罗列的那些令人振奋的发展数字之外,更重要的是中国农业现代化的洪流,正以排山倒海、不可阻挡之势,滚滚向前;而设施园艺工程做为农业现代化的重要方面,犹如激流中一朵绚丽的浪花,不断地汇入洪流,也将川流不息。

参考文献

园艺工程论文篇2

关键词 园艺 卓越人才 培养 体系

中图分类号:G424 文献标识码:A

随着人们活水平的提高和生活条件的改善,蔬菜、果品在食物构成中的比例愈来愈大,在补充人体营养、增进人体健康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①另外花卉可以美化城市环境,增添景观色彩,能够为人们营造一个温馨、充满生机和活力的生活空间,同时花卉也可以净化空气,有利于人的身心健康。②近年来我国园艺产业得到突飞猛进的发展。据报道,园艺产业产值已超过1万亿元,成为种植业中的第一产业,但也存在很多问题,例如抵御自然灾害差、品牌效应低等,所以对专业人才的需求也越来越迫切。③园艺人才培养应该突出培养学生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改变重理论轻技能、重教学轻实践的培养方式,提高学生创新意识和创新精神,增强就业能力。人才培养过程中,以理论知识为基础,加强能力素质教育,使知识、能力、素质协调发展。当今园艺产业正在向产业化、规模化、集约化方向发展,产业结构也发生了明显的变化,由单一的产品生产向产前、产中、产后延伸,涉及第一、第二和第三产业。所以对园艺专业人才的需求与以前有明显的不同。人才培养体系制定时,应充分考虑人才培养和地方经济发展的需要相结合,立足于现代园艺产业的需要,突出“专业型、应用型”的人才培养模式。④根据当今园艺产业发展特点,本文初步提出一套园艺卓越人才培养体系,以期为今后园艺专业卓越人才培养提供参考并奠定一定的理论与思想基础。

1 《卓越人才培养标准》的内涵说明

《园艺专业卓越人才培养标准》是在国家有关教育方针和教师培养目标的指导下,结合学校发展战略和人才培养模式,制定的关于园艺人才培养目标的标准体系。《园艺专业卓越人才培养标准》具体规定了园艺专业学生的专业结构要素及各项实施准则与方法,包括知识体系、能力结构、精神情操三部分。《园艺专业卓越人才培养标准》认为:卓越园艺人才应该具备崇高的敬业精神和高尚的情操、广博的园艺学知识体系、超强的实践能力结构。能在农业、商贸、管理等领域和部门从事与园艺科学有关的技术与设计、推广与开发、经营与管理等工作的卓越人才。《园艺专业卓越人才培养标准》科学描绘卓越园艺人才的指标体系、实施方案、实现途径。标准追求针对性、时代性与先进性。

2 《卓越人才培养标准》的指标体系

2.1 卓越人才培养标准的一级指标

(1)具有崇高的敬业精神和高尚的情操;(2)具有广博的园艺学知识体系;(3)具有超强的实践动手能力。

2.2 卓越人才培养标准的二级指标

2.2.1 崇高的敬业精神和高尚的情操包括

(1)远大的理想和进取务实的精神;(2)积极的专业情感和优秀的职业道德;(3)正直的人格和宽容心理特征;(4)吃苦耐劳和勇于探索的精神。

2.2.2 卓越人才的知识体系包括

(1)基础知识:强化学生通修课程基础课程的学习与掌握,同时注重学生人文科学知识和素质教育。并要求有扎实的外语水平和计算机操作能力,为学生以后从事园艺业打下了基础;(2)学科基础知识:卓越园艺人才应掌握园艺学及其相关学科的基础知识,掌握学科的系统理论,理解学科发展的历史,精通学科知识的结构;(3)专业核心知识:卓越园艺人才应拓宽其专业知识面,按照完全学分制的要求,专业选修课程,涵盖果树、蔬菜和观赏园艺三个方向,使得这种弹性的学习模式有利于学生的个性化发展,以及更好地适应园艺业发展、区域经济发展和拓宽就业渠道。

2.2.3 卓越园艺人才的能力结构包括

(1)学科基本能力:卓越园艺人才应掌握园林规划设计、园艺作物栽培、种质资源保护、品种选育和良种繁育、病虫草害防治、园艺产品商品化处理等方面技能,能够胜任园艺学科的生产、科研、经营管理及推广与开发等方面的工作;(2)调查研究能力:卓越园艺人才应具备调查研究与决策、分析问题与解决问题、信息处理和创新的基本能力;(3)组织与管理能力:卓越园艺人才应具备规划与实施、生产与管理、推广与指导、口头与文字表达能力;(4)研究与发展能力:卓越园艺人才应具备终身学习的理念与自我发展的能力,熟悉农业生产、农村工作和园艺植物生产相关的有关方针、政策和法规,具有农业可持续发展的意识,了解园艺生产和科学技术的前沿和趋势;(5)团队协作能力:卓越园艺人才应具备较好的沟通能力与一定的社会交往能力。

2.3 卓越人才培养标准的三级指标

2.3.1 具有崇高的敬业精神和高尚的情操

(1)远大的理想和进取务实的精神:包括树立投身园艺事业的理想;不断进取,踏实工作;对未来发展充满信心;不断创新的激情与热情;(2)积极的专业情感和优秀的敬业精神:学农和爱农、全身心投入的敬业精神;尊重知识,尊重他人;遵纪守法,强化道德意识;(3)正直的人格和宽容心理特征:无私、坦荡、公平、公正;耐心、宽容;敏感、自制;活泼、开朗、乐观、向上;(4)吃苦耐劳勇于探索的精神:不怕苦,不怕累;吃苦在前,享受在后;求真、求是、敢于探索;理论联系实际。

2.3.2 具有广博的园艺学知识体系

(1)文化基础知识:注重学生人文科学知识和素质教育,并要求有扎实的外语水平和计算机操作能力,为学生以后从事园艺业打下坚实基础;(2)学科基础知识:强化学科基础知识教学,拓宽园艺学的基础性知识面及学科发展的历史沿革和当前发展动向;掌握运用科学的理论和方法,提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3)专业核心知识:熟练掌握应用性课程的理论知识,通晓园艺植物的栽培、育种及种苗繁育、病虫害防治等技术;掌握园艺技术性课程的理论与实践,熟练掌握园艺植物种苗生产技术、植株调整及整形修剪、绿化施工管理等技术;开展其它专业课程的教学,了解园艺植物栽培、果蔬贮藏加工、园艺植物栽培生理等基本理论知识与实践技能;开展拓展性课程学习,了解科技论文写作、园林美学、园林绿化树种选择与应用、鲜切花栽培、经济林栽培学等方面的专业知识;掌握资料收集、文献检索、调查研究等基本方法。

2.3.3 超强的实践动手能力

(1)基本理论知识的掌握与灵活应用:作为卓越人才的培养,不但在课堂上让学生掌握理论知识,同时也要培养学生理论和实践相结合的能力。这种能力包括:园艺作物栽培生产过程管理的能力;园艺规划设计的基本理论与技术;园艺植物种质资源保护开发和利用及创新的能力;园艺植物品种选育和良种繁育的能力等。因此,作为卓越人才不但要具备扎实的理论基础,同时具备良好的社会实践生产能力。

(2)学生要有积极参与社会实践,亲自动手,不怕脏,不怕累,具有独立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刚刚走出校门的学生最大特点就是能够发现一些问题,但缺少解决问题的能力,缺少对大环境的把握。不能运用相关理论分析问题;所以在积极参与活动的同时积累相应的社会经验,才能在今后的工作中挑大梁、担大任。另外相关学科发展对园艺生产非常重要,学生掌握生命科学、计算机科学等知识并且运用于园艺生产中,有利于将来的事业发展。

(3)具有统筹规划的才能:经过大学阶段的学习,学生在具备基本理论知识的基础上,还要具备生产上的统筹规划的能力,例如园艺作物茬次安排、规模安排以及人员安排等。所以要求卓越人才具有园艺生产规划与实施的协调能力,能够参与研究成果的推广与指导。

(4)自我约束、自我学习,自我提高的素质。作为基层科技管理的工作者,指导生产是最基本的工作之一。从课堂走入生产,由于环境的变化,很多知识需要自己挖掘。掌握农业生产、农村工作和园艺植物生产相关的有关方针、政策和法规非常必要。尤其现在科学发展非常迅速,提高对学科前沿和发展趋势的了解与把握,对今后更好地开展工作具有重要的指导作用。

(5)忘我的工作态度,较高的组织原则:作为新世纪的园艺人才,时刻把握“不发展即落后”的基本原则。积极向上,敢于向困难挑战,顽强拼搏,对其将来的发展,甚至人生观和价值观的继续培养具有重要作用。另外,工作过程中要有合作意识和团队意识,善于团结同事共同开展工作。作为一个未来有希望成为单位领导的人才,是否具有在遵守一定的原则基础上和其他人员保持良好的合作关系,不但决定个人的发展前途,同时也将决定所在单位的进一步发展。

3 《卓越园艺人才培养标准》的实施方案

(1)课程结构:课程体系包括通识课程、学科课程、专业课程、技能训练和实践教学。(2)学业评价:建立定性和定量结合的学业评价体系。追求知识考评和技能测试的结合,注重对实习过程与结果的评价,依据评价结果调整实施方案。(3)实施团队:实施《卓越园艺人才培养标准》的主体应包括本专业相关教师、校院教学管理部门及企业相关人员。专业相关教师应通过优质的教学、优质的研究致力于卓越园艺人才的培养;构建由教学科研和管理部门及企业相关人士组成的校外师资队伍,建立校处教学实践基地(产学研综合基地);实施团队定期召开交流研讨会,就园艺卓越人才培养的细节与效果进行分析,并在此基础上优化方案和措施。

项目资助:江苏省教育厅教学研究项目(2011JSJG268)和扬州大学精品课程项目资助

注释

① 赵晓燕,马越.开发蔬菜功能食品.农村实用科技信息,2004.1:39-40.

② 岳建芬.花卉在城市景观中的应用.林业科学,2012.23:172-173.

园艺工程论文篇3

关键词:园林建设;项目管理;特点

Abstract: With the improvement of living standards, people’s attention to the surrounding environment, especially the city scale, quantity and the landscape is changing rapidly, people's material and cultural life has been significantly improved, in a prosperous scene of garden construction period, people pay more and more attention to. Landscape engineering project management is an important work of the construction of gardens, is directly related to the quality and benefit of garden construction.

Keywords: landscape construction; project management; characteristics

中图分类号:TU986.3 文献标识码:文章编号

园林城市是在中国传统园林和现代园林的基础上,紧密结合城市发展,适应城市需要,顺应当代人的需要,以整个城市辖区为载体,以实现整个城市辖区的园林化和建设国家园林城市为目的的一种新型园林。

1、园林建设的概括

园林是人们生活环境的一部分。随着人类社会的不断发展,人们对生活质量的要求越来越高,环境质量已成为评价生活质量的重要标准。当前,建立人与自然相融合的和谐社会已成为人类的共识,园林建设日益为人们所重视,园林事业进入了一个蓬勃发展的新时期。园林工程项目管理是园林建设中的重要工作,直接关系到园林建设的质量与效益。

2、园林建设的特点

众所周知,园林建设是一定工程技术与艺术创造的结合体,是地形地物、石木花草、建筑小品、道路铺装等造园要素在特定地域内的艺术体现。因此,园林建设与其他工程相比,有着鲜明的特点:

1)园林建设的艺术性

园林工程是一种综合景观工程,它虽然需要强大的技术支持,但又不同于一般的技术建设,而是一项艺术建设,涉及到建筑艺术、雕塑艺术、造型艺术、语言艺术等多门艺术。

2)园林建设的综合性

园林作为一门综合艺术,在进行园林产品的创作时,所要求的技术无疑是复杂的。随着园林工程日趋大型化,协同作业、多方配合的特点日益突出,同时,随着新材料、新技术、新工艺、新方法的广泛应用,园林各要素的施工更注重技术的综合性。

3)园林建设的综合性

“安全第一,景观第二”是园林创作的基本原则。对园林景观建设中的景石假山、水景驳岸、供电防火、设备安装、大树移植、建筑结构、索道滑道等均需格外注意。

正是因为园林建设具有上述几个特点,所以对园林工程项目管理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需要从多方面入手,才可保证园林建设的有序开展。

3、工程项目管理对园林建设的指导性

随着社会的发展、科技的进步、经济实力的壮大,人们对园林艺术品的需求也日益增强,而

园林艺术品的生产是靠园林工程建设完成的。园林工程施工组织与管理是完成园林工程建设的重要活动,园林工程项目管理对园林建设的指导作用主要体现在以下几点:

1)园林工程施工组织与管理是园林工程建设计划、设计得以实施的根本保证

我们都知道,任何理想的园林工程项目计划,再先进科学的园林工程设计,其目标成果都必须通过现代园林工程施工组织的科学实施,才能最终得以实现,否则就是一纸空文。

2)园林工程施工组织与管理是园林工程施工建设水平得以不断提高的实践基础

马克思主义哲学告诉我们,理论来源于实践,园林工程建设的理论只能来自于工程建设实施的实践过程之中,而园林工程施工的管理过程,就是发现施工中存在的问题,解决存在的问题,总结、提高园林工程建设施工水平的过程。它是不断提高园林工程建设施工理论、技术的基础。

3)园林工程施工组织与管理是提高园林艺术水平和创造园林艺术精品的主要途径

园林艺术的产生、发展和提高的过程,实际上就是园林工程管理不断发展、提高的过程。只有把历代园林艺匠精湛的施工技术和巧妙的手工工艺与现代科学技术结合起来,并对现代园林工程建设施工过程进行有效的管理,才能创造出符合时代要求的现代园林艺术精品。

4)园林工程施工组织与管理是锻炼、培养现代园林工程建设施工队伍的基础

无论是对理论人才的培养,还是对施工队伍的培养,都离不开园林工程建设施工的实践锻炼这一基础活动。只有通过实践锻炼,才能培养出作风过硬、技艺精湛的园林工程施工人才和能够达到走出国门要求的施工队伍。也只有力争走出国门,通过国外园林工程施工的实践,才能锻炼和培养出符合各国园林要求的园林工程建设施工队伍。而要培养出这样的建设施工队伍,离不开项目管理活动,只有在这样的活动中,通过接触不断的管理实践,建设人员才会不断成长,不断提高自身的综合素质,成为园林行业真正需要的人才。

总之,工程项目管理不仅对园林建设具有非常大的指导意义,并且它还是锻炼、培养现代园林工程建设施工队伍的重要渠道,必须对其予以足够的重视,以此促进园林建设的顺利实施。

参考文献:

[1] 赵敏媛.浅谈园林绿化工程中的成本控制[J]. 黑龙江科技信息. 2009(07)

[2] 曹绪峰,孙丽娟.浅析园林绿化工程项目成本管理的控制过程[J]. 科技信息. 2009(04)

[3] 吴柳林.园林绿化工程的施工[J]. 中国新技术新产品. 2009(18)

[4] 梅永章.园林绿化工程项目成本控制原则及方法[J]. 中国科技信息. 2005(21)

[5] 许隽,杨东超,李姝宁,陈恳. 面向企业产品开发的协同项目管理技术研究 [J]. 机械设计与制造, 2004.04

[6] 邵明波.浅析建筑工程信息化管理存在的问题与措施[J]. 经营管理者. 2011(14)

[7]北京园林学会团体会员——北京鑫禾风景园林工程有限公司[J]. 北京园林. 2007(04)

[8] 谭平宣,曹玉玲.都昌县园林施工存在的问题与对策[J]. 农村经济与科技. 2011(11)

园艺工程论文篇4

关键词:艺术教育;校园文化;建设

一、引言

校园文化是以校园为空间,以学生、教师为主体,以精神文化为核心的物质文化、制度文化、行为文化相统一的具有时代特征和历史传承的一种群体文化。校园文化作为一种文化形态,是伴随着学校的产生而提出的,但高校校园文化这一概念直到近代才出现。高职院校作为高校的一种类型,其校园文化和其他高校校园文化在概念上没有明显的差别,但在其所涉及的群体、共同意识及物质载体、办学目标和人才培养目标上与其他高校有所不同。高职院校校园文化是隶属于校园文化范畴的一种特殊文化,是高职院校全体成员为实现高职教育的各项职能而开展的各种活动以及这些活动所创造的所有物质和精神产品的集合,对高职院校发展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是高职院校实现良性、快速发展的重要保障。校园文化建设是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和学校现代化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开展教育教学的载体和实施素质教育的突破口,是学校教育发展与创新的体现。因此,加强校园文化建设对创造良好的教育环境,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有着重要的意义。近年来,我国高等职业教育发展迅速,但高职院校校园文化建设发展滞后的问题较为突出。因此,急需找到构建高职院校校园文化建设的重要途径和正确方式。艺术教育是以艺术美的形式为媒介对学生实施审美教育的过程,是整个教育中最具活力与色彩的领域。艺术教育就是要以立足于艺术普及,立足于提升学生素质,立足于丰富校园文化生活,立足于加强校园精神文明建设为目标,面向全校学生普及艺术的基本知识,提高学生的艺术修养,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陶冶学生的情操,开阔学生的视野,丰富学生的精神世界,最终达到提高学生综合素质和发展个性的目的。由此可见,艺术教育的培养目标与校园文化建设所要达到的目标不谋而合。艺术教育作为高职院校校园文化建设的重要方式,对校园文化建设起着极其关键的作用,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二、艺术教育在高职院校校园文化建设中的重要性

(一)有利于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全面发展不仅指知识技能的全面化,还指感情、审美、人格的丰富化。如果高职院校培养的学生只具备专业知识和操作技能,却没有优秀的品质和良好的性格,缺乏人文素养和艺术情操,这样的教育也不是成功的教育。艺术教育通过浅显易懂的理论和优秀的艺术作品让学生的思想在潜移默化中得到升华,从而培养学生的美好品德,提升学生的审美情趣,树立学生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使他们的学习能力、文化素养得到全面提高,实现全面发展。

(二)有利于营造良好的校园文化氛围

营造良好的校园文化氛围,离不开师生对艺术文化的认同。艺术教育是提高校园文化建设水平的主要手段和方法,是对课堂专业教育的重要补充。其一,通过开展丰富多样的艺术教育活动,营造浓厚的艺术人文氛围。例如,通过成立摄影协会、影评协会、话剧社、书法协会等艺术类社团,营造适合学生全面发展的校园文化氛围;在学校各个部门的协同努力下,举办校园音乐节,为学生搭建施展才华的舞台,让学生在参与艺术活动中感受浓厚的艺术氛围。其二,将艺术教育融入到普通学科教育中,通过班级文化建设、演讲比赛、征文比赛和校园广播等多种形式,引导师生重视艺术教育。其三,发挥主观能动性,鼓励师生筹划组织艺术教育活动,提高师生参与艺术文化建设的积极性。开展丰富多样的艺术教育活动,有力地推动了高职院校校园文化建设,营造了良好的校园文化氛围。

(三)有利于增进院校合作交流

一方面,艺术教育活动有助于学生之间保持良好的人际关系,建立纯真的友谊,提高校园文明建设的整体水平。通过各类各层次的文艺活动,可以促进学生之间的交流和沟通,推动校际之间的交流合作,促进学校的良性发展,有助于扩大学校的影响力,提高学校的知名度和美誉度。另一方面,有利于高职院校合作开发艺术教育课程,构建公共艺术课程体系。在艺术必修课建设、艺术选修课开发等方面,高职院校能够加强合作交流,共同构建更加合理的艺术教育课程体系。各高职院校建立艺术课程管理体制,对艺术教育进行定期评估,有利于艺术教育的有效实施。

三、艺术教育推动高职院校校园文化建设的策略

高职院校教育工作者要充分认识到艺术教育在育人中的价值和地位,合理利用艺术教育推动校园文化建设。

(一)转变传统的艺术教育观念艺术教育对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具有重要作用。学生在接受艺术教育的过程中能够培养高雅的审美情趣,形成正确的审美态度,进而发展思维,提高认知水平。因此,高职院校的教育工作者要正确认识艺术教育的价值和作用,在思想上充分重视艺术教育,通过全面提高艺术教育的教学水平和教师的专业理论水平,使艺术教育逐步走向正规化、专业化和制度化。同时,高职院校要结合自身条件和实际情况,开设类型丰富的艺术类课程,确保学生在校期间能够获得最基本的艺术教育。

(二)构建艺术课程体系

加强艺术课程建设,提高艺术课程的教学水平,建立科学完善的艺术课程体系。为了使学生受到系统的艺术教育,高职院校应设置艺术必修课和选修课。低年级可以开设艺术基础课程,例如艺术鉴赏、美术基础、艺术概论等作为必修课,教授学生初步的艺术理论。高年级则可以开设不同门类的艺术选修课,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提高学生的审美情趣。艺术课程的开设要多样化,应考虑到艺术门类的齐全性和连贯性。通过开设绘画、表演、舞蹈、音乐、戏剧等艺术课程,对高职学生进行艺术教育,以满足基础各异、爱好不同学生的学习需要。

(三)加强艺术教师队伍建设

教师的能力和水平在一定程度上决定教育的成败,高职院校要开展艺术教育,就必须加强艺术教师队伍的建设。首先,逐步增加专职艺术教师的数量。目前,高职院校的公共艺术教师人数少,且工作量大,有的教师甚至身兼数职,很难保证教学质量和效果。因此,要不断增加专职艺术教师的数量。其次,加强对艺术教师的培养,为教师专业发展提供必要的资源和条件,为教师购置和提供充足的教学资源,同时加大对教师的培训力度,满足教师专业发展的需要。再次,不断提高艺术教师的教学能力和专业素质,使他们不仅拥有较高的艺术教育理论水平和较强的教学能力,还具有高尚的人格和敬业精神。

(四)探索多元的艺术教育途径

一方面,确保艺术教育第一课堂的合理位置。第一课堂是高职院校培养学生的主要阵地,也是加强艺术教育与校园文化建设的重要途径。应将艺术教育纳入教学计划,通过合理的课程设置,使艺术教育在素质教育课程体系中占有一席之地,并成为实施素质教育的重要阵地。这有利于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使他们在高品位、高质量的艺术教育中接受真善美的洗礼,达到良好的教育效果。另一方面,积极发挥艺术教育第二课堂的实践作用。第二课堂是对高职学生进行艺术教育最有效、最重要的阵地。高职院校应积极开展各种各样的课外艺术教育活动。通过成立大学生艺术团,如合唱队、舞蹈队、模特队等,营造艺术教育的良好氛围,扩大校园文化对学生的影响。举办高质量的艺术教育讲座和培训班,邀请校内外专家开设艺术欣赏类讲座,利用多种资源为学生举行各种艺术培训班,并使之常态化、制度化。

(五)加大艺术教育的经费投入

要开展质量高、效果好的艺术教育,学校需要提供充足的经费作为后盾。通过建立艺术研究基地和艺术教育中心,提升艺术教师的科研能力和教学水平,不断推动艺术教育的高水平发展和良性循环,从整体上提升艺术教育的教学质量。加大艺术教育活动的经费投入,鼓励师生积极参与建设学校的校园文化,形成学校独有的育人理念和校园氛围,使校园文化在改革和发展中不断完善。提高校园文化的品位,树立校园文化的品牌效应。

四、结语

综上所述,艺术教育与高职院校的校园文化建设之间有着密不可分的联系,它们相互依存,共同促进学生和学校的发展。开展艺术教育对建设高职院校校园文化起着关键作用,通过校团委、学生会、艺术团等部门组织丰富多彩的校园艺术活动,让广大学生在艺术教育中受到真善美的熏陶,在潜移默化中提高综合素质,从而促进学校各方面协调发展,最终促进校园文化建设工作的全面提升。

参考文献:

[1]侯长林.校园文化略论[M].贵州:贵州教育出版社,1991:23.

[2]张 德,吴剑平.校园文化与人才培养[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1:42.

[3]王邦虎.校园文化论[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0:15.

[4]邓党雄等.校园文化建设论[M].北京:华龄出版社,2004:37.

园艺工程论文篇5

[关键词]文化创意产业 抛锚式教学策略 支架式教学方式 体验教育

[作者简介]戴承良(1954- ),男,上海人,上海工程技术大学艺术设计学院,副教授,研究方向为艺术设计教育、文化创意产业、新媒体。(上海 200061)

[基金项目]本文系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规划基金项目“对接创意产业的艺术设计本科教育改革理论与实践研究”的研究成果之一。(项目编号:07JA760013)

[中图分类号]G642.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3985(2013)30-0144-02

艺术设计是迄今为止我国高校开设数量最多的十大专业之一。艺术设计专业迅速发展的同时,其存在的问题也引起越来越多业内外人士的关注,如何突破以美术为基础的艺术设计教育模式局限的呼声也日益显现。为此,上海工程技术大学艺术设计学院(以下简称我院)开设了“文化创意产业概论”课程(以下简称为该课程),凸显“为市场而设计”的文化创意产业驱动力,本文是开设该课程过程中对若干问题的思考。

一、文化创意产业观念启蒙的抛锚式教学策略

“文化创意产业概论”课程,其章节内容首先涉及文化创意产业概念界定、历史沿革、人才培养、发展前景等,其中对艺术设计专业学生进行文化创意产业观念启蒙是一个重要的课程设计导向,其教学策略可以采取“抛锚式”。这种教学策略是美国温特比尔特大学开发的,要求建立在真实问题基础上;确定这类真实问题被形象地比喻为“抛锚”,因为一旦这类问题被确定了,整个课程设计导向也就被确定了,犹如航船被锚固定或者说定位。

1.课程所要抛的“锚”。什么是艺术设计专业“文化创意产业概论”课程产业观念启蒙所要抛的“锚”呢?该课程的文化创意产业观念启蒙导向,是基于对艺术设计教育历史和现状真实问题的反思。我国现代艺术设计教育直接脱胎于“工艺美术”,1998年7月,教育部颁布了新修订的《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目录》。该目录将原属“工艺美术”学科的7个专业(环境艺术、产品造型、染织、服装、陶瓷、装潢、装饰)合并为“艺术设计”专业,并将“工艺美术学”更名为“艺术设计学”。

据调研,目前在我国高等院校艺术设计专业教育中,仍然还有许多院校或系科是沿袭美术教育的方式方法来进行教学活动,专业课程主体占优势的是素描、色彩加“三大构成”,再加上一些计算机软件操作。个中原因除了学科的“工艺美术”历史沿袭性之外,还有相当一部分师资本身教育背景出自传统美术专业,各种原因形成了以美术为基础的艺术设计教育模式。

这种以美术为基础的艺术设计教育模式特征是重艺术性、轻实用性;重技艺性,轻设计性;重课堂教学,轻市场需求,如此种种具有很大的局限性。中国当代艺术设计教育面临一个尴尬的局面:一方面是企业和市场需要的设计人才相当匮乏;另一方面是艺术设计专业学生就业难,学生毕业后纷纷改行。这反映了艺术设计教育与产业需求终端之间的错位和矛盾,因此突破以美术为基础的艺术设计教育模式亟待进行,而这种突破需要一种新的产业观念特别是文化创意产业的产业观念作为启蒙,这就是艺术设计专业“文化创意产业概论”课程所要抛的“锚”。

2.课程“锚”之定位。抛锚式教学策略的主要目的是使学生在一个完整、真实的问题背景中,产生学习的需要,在确定问题的课程“锚”之定位中,教师转变为学生的“学习伙伴”,和学生互动、交流;学生在课程“锚”之定位明确的方向中自主学习和协作学习,使学生提高识别真实问题和解决真实问题能力。

就艺术设计专业“文化创意产业概论”课程“锚”之定位来说,是在教师和学生思想意识上倡导、强化艺术设计教育对文化创意产业的关注,这种文化创意产业观念启蒙的内涵是认识、强调艺术设计与文化创意产业耦合性。

文化创意产业概念可以理解为“是一种在全球化的消费社会的背景中发展起来的,推崇创新、个人创造力、强调文化艺术对经济的支持与推动的新兴的理念、思潮和经济实践”。认识、强调艺术设计与创意产业耦合性,其关键的结合点是在观念上认识21世纪创意经济的到来,创新和创意将深刻地改变人类经济发展方式,也将为艺术设计教育带来全新的发展模式,凸显“为市场而设计”的文化创意产业驱动力。这要求艺术设计教育在文化创意产业的框架下进行整合,文化创意产业观念启蒙应是艺术设计专业贯穿的教学理念,也是“文化创意产业概论”课程运用抛锚式教学策略的重要着力点。

二、文化创意产业时尚指向的支架式教学方式

艺术设计专业“文化创意产业概论”课程,突出“为市场而设计”的文化创意产业驱动力,其核心所在是文化创意产业的时尚指向,或者说核心理念是时尚消费。然而,这种课程需要传授的核心理念,应是在教师的帮助下学生主动的意义建构,其教学方式可以采取“支架式”。

支架式教学方式是根据前苏联著名心理学家维果斯基的最近发展区理论,使得学习者能沿着“支架”逐步攀升,从而完成对复杂概念意义建构。

“文化创意产业概论”课程时尚指向支架式教学方式由以下几个环节组成:(1)搭脚手架――围绕当前学习主题,按“最邻近发展区”的要求建立概念框架。“脚手架”是建筑行业的施工设施,“支架式”教学在此用它形象地比喻“最邻近发展区”一个观念框架。“脚手架”就是与新知识相关联的一些预备性知识和由它们组合形成新知识的基本教学思想,这些知识和思想可以帮助学生较好地理解和接受新知识。“文化创意产业概论”课程时尚指向提供的概念框架是纵观伦敦、纽约、米兰、巴黎、东京世界五大时尚之都,无一不是世界级的文化创意产业中心,并且特别依赖于艺术设计。这样的概念框架学生是比较熟悉的,符合“最邻近发展区”的要求。(2)进入情境――将学生引入一定的问题情境(概念框架中的某个节点)。“时尚”一词据《辞海》解释,是“一种外表行为模式的流传现象”。时尚和艺术设计首要的共同点是可视性或可见性,从文化创意产业的角度上说,这种可视性不是设计者自我表现,它特指商品的可视性。在文化创意产业中,时装设计具有重要的地位。(3)独立探索――让学生独立探索。探索开始时要先由教师启发引导(例如演示或介绍理解类似概念的过程),然后让学生自己去分析,提高学生独立探索、主动创新的能力。文化创意产业艺术设计教育,需要学生不断开拓创新,具备独立健全的人格,形成既符合大众审美又具有个人独特色彩的审美观念,从而设计出既时尚又经典的作品。(4)协作学习――进行小组协商、讨论。学生在共享集体思维成果的基础上达到对当前所学概念比较全面、正确的理解,即最终完成“攀升”对所学知识的意义建构。文化创意产业时尚指向,从本质上说是艺术设计思维方式教育内容之一,是对以美术为基础的艺术设计教育模式存在“缺失”的“补位”,该概念在教学上的“到位”,应把握以下三个方面的要点:时尚的商品性(“为市场而设计”的深化)、时尚的意义性(意义性符号化消费)、时尚的经典性(艺术设计追求的至高境界)。

“文化创意产业概论”课程时尚指向支架式教学方式还包括“效果评价”这一环节,容以后再论。

三、文化创意产业园区体验教育

我院的艺术设计专业“文化创意产业概论”课程,还很重视实践教学这一环节,认为这对学生文化创意综合素质和能力的培养相当重要,在课时分配上安排了教师带领学生到文化创意产业园区进行体验教育。它区别于艺术设计教育的技能型实践环节,更重视学生在体验教育中以人为中心,领悟艺术设计的文化创意产业真谛,培育人文素养,促进人格升华。该课程文化创意园区体验教育的具体实施,主要由以下两个方面构成:

1.历史文化空间体验,提高学生人文素养。体验教育不同于课堂上说教式的教学方式,而是应该积极走出传统意义的课堂,寻找或创设体验教育的空间。我国各大城市和二三线城市已建和正在建一批文化创意园区。文化创意园区体验教育,更应该重视由老工厂、老仓库、老大楼、老民居等老建筑改建而成文化创意园区空间。任课教师在老建筑改建的文化创意园区现场指导学生进行历史文化空间体验,关键要注重体验其中的“文脉”,它的历史传承关系和文化的脉络。文化创意产业园区的老建筑,由于它是作为文化创意产业的集聚空间而得以“重生”。学生需要在创意产业园区老建筑空间中浸润这样的文脉。

浸润乃至体验这样的文脉有助于提高学生人文素养,增加艺术设计的厚重感。它有可能使艺术设计专业的学生创作根植于悠久的城市史,根植于城市人的心灵史,根植于城市绵延不绝的文脉;探索艺术设计之中交错的历史脉络和文化内蕴,进而从社会历史、美学形式、生活方式等多维层面,思考和揭示艺术设计的含义,超越设计表象,建构艺术设计人文视野和创意文化。

2.产业前沿体验,滋养学生创业者人格。该课程组织学生到创意产业园区体验,是从专业走近产业。高校设置的专业更多具有学科知识体系的特点,而文化创意产业园区无论是个人工作室或是企业行为都具有产业的特性,这里已不再局限于理论的演绎,而是构成了一个具有产业运作和经济效益的现实世界,园区特有的情景氛围又使他们的文化创意工作往往处于产业的前沿。该课程从艺术设计专业学生自身专业走近产业而言,任课教师更需要组织学生到艺术设计产业集群的文化创意产业园区。产业集群优势最集中表现为竞争力和创新绩效。艺术设计专业学生到艺术设计产业集群的文化创意产业园区体验,从产业竞争和创新中,感受新的产业增长点,感受艺术设计产业前沿思想元素、文化元素、技术元素、商业元素的交流、碰撞、渗透和融合。

学生到创意产业园区体验,体验产业前沿的情况,一般有三种路径:一是园区工作室或企业的展示空间;二是他们举办的各种派对活动;三是园区工作室或企业公众开放日。在学生创意产业园区产业前沿体验的三种路径中,其目标是尽可能让学生接近设计师,走进园区的设计师工作室。为此,任课教师也要预先“备课”,了解创意产业园区情况,在园区体验教育现场穿针引线,介绍学生与设计师相识,进行交流,引导学生走进乃至深入园区的设计师工作室。

在文化创意产业园区的产业前沿中,最重要的聚焦点是一个个鲜活的人和他们的工作室。工作室完全不同于高校艺术院系之中教育“工作室”,前者作为独立创业者人格必须接受市场的洗礼和各方的考验,否则自我消亡。该课程让艺术设计专业学生在创意产业园区接受产业前沿体验教育,接近设计师走进他们的工作室,着眼点是体验独立创业者人格的成长,滋养学生作为艺术设计师的创业者人格。

滋养学生创业者人格,也是中国大学教学改革的取向之一:“大学生独立创业能力不足,关键在于大学生学习方式、个性发展的多样性与大学教育教学模式的同一性之间存在着矛盾。高等学校要真正培养具有独立创业能力的大学生,必须进一步科学认识创造性人才的特征及其要求,深化教学改革,全方位拓展独立创业者成长的教育空间。”重视塑造独立创业者人格,是艺术设计专业“文化创意产业概论”课程重要的教学目标,因为该专业学生未来理想的职业应该是独立设计师,这种职业的特征是不依附他人,具有独立生存的自信心和不断创新的进取心,同时具有良好的人际关系处理能力与团队合作精神。文化创意产业园区为培养这种创业者人格提供了良好的体验教育空间。

[参考文献]

园艺工程论文篇6

【关键词】园林工程;新工艺;应用

前言

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和和谐社会的构建,人们的生活水平越来越高人们对生态环境的要求也越来越高因此园林工程在城市建设中地位越发突出。园林工程对城市建设有十分重要的作用,在进行园林工程施工过程中要充分考虑到植物、山石之间的特点及关系在传统的园林工程施工中由于施工理念和施工技术比较落后导致园林施工存在很大的问题。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和科技的不断进步我国的园林施工技术得到了飞速的发展园林施工新工艺的应用不仅能有效地解决园林工程施工过程中存在的问题,还能推动城市绿化及植被覆盖的发展对园林施工新技术进行分析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1园林施工

在城市园林施工过程中园林施工新工艺有十分重要的作用园林施工新工艺包括园林规划、植物种植、园林养护等过程在园林施工过程中需要考虑到施工材料、植物配置调整等多种问题。因此在应用园林施工新工艺时要认真分析园林施工新工艺中的技术难点和管理难点并根据实际情况制定合理的处理措施从而保证施工的顺利进行。

2园林施工新工艺的整体要求

园林施工新工艺是对传统的园林施工技术存在的缺陷进行改进。在新形势下园林施工新技术是需要更加规范的整体要求。园林施工新工艺不仅包括新的施工技术和施工设备还包括和实际施工相符合的施工理念。在进行园林施工时施工人员不仅要重点考虑园林建筑和园林道路施工问题还要考虑到山石和园林植被、草地等环境的搭配。园林施工新工艺要求施工人员在施工理念、施工过程、施工方法等方面都要注意环境要求的相互搭配从而将整个园林工程的艺术性体现出来。在进行园林施工时施工人员要协调好施工工作和园林景观的冲突做好园林建筑及植被的保护工作同时施工人员要注意保护园林工程本身自带的生态系统避免施工过程对园林周围环境造成不好的影响。在实际园林工程建设过程中采用园林施工新工艺进行施工时如何对园林小生态进行改造、对植被进行协调配置、如何加强园林建设和管理还存在一定的缺陷。因此要认真分析这些问题并制定合理的处理措施确保园林施工新工艺能有效地应用到园林工程施工中。

3解决园林新工艺管理及技术难点的措施

在进行园林施工时需要注意的问题有很多因此加强园林施工管理有十分重要的作用。园林工程施工过程中施工人员一方面要注意园林建筑和园林林道的施工管理另一方面要注意园林整体环境要素的合理搭配确保园林景观的和谐。

3.1加强园林施工新工艺的管理

采用园林施工新工艺进行园林景观施工时,施工人员首先要对新工艺有深刻的了解掌握园林景观的特点。园林景观的建设包括不同生长习性的花草、乔木、灌木等植被的种植。因此在进行园林植被搭配种植时施工人员要了解不同植被的生长习性协调好各个植被之间的关系从而保证园林景观搭配合理。同时园林叠石的设置也是园林施工新工艺管理的一个重要环节园林叠石质量对园林景观的整体美感有很大的影响。因此施工人员在应用新工艺时要充分考虑到园林叠石的特点确保园林景观的整体美观和安全性。

3.2注重与城市整体规划的协调

在应用园林施工新工艺时不仅要注重园林景观的可持续发展,还要注重园林景观和城市整体规划设计的相互协调。在进行园林景观施工时施工人员要对园林工程施工进行统筹规划确保园林施工的科学性。在实际施工过程中施工人员要将相关施工要求落实到实际工作中并积极地采用施工新技术确保园林景观的艺术性和实用性。施工人员在落实园林施工新工艺时会遇到一定的困难厂方面,施工人员并没有完全掌握园林施工新工艺加上施工人员的综合素质参差不齐在全面推广施工新工艺时并不能保证园林景观建设的科学性。另一方面施工人员对园林景观的细节性施工不太了解这对园林景观的施工质量造成一定的影响伺时施工人员对园林景观建设所需要的新材料和新设备不太熟悉加之我国的园林施工新工艺起步比较晚很多技术条件和理论知识还不太成熟导致园林景观规划设计中存在一定的问题。因此为满足园林施工新工艺的要求焙养施工人员的专业技能并将施工人员的专业知识应用在实际施工中使施工人员能对园林施工资源进行科学、合理的配置。

3.3注重施工资源的合理配置

在传统的园林景观建设过程中,施工单位过于注重施工过程和施工成果对园林景观资源的保护和充分利用不太重视,园林施工新工艺是对传统施工工艺缺陷的改进。园林施工新工艺强调对园林资源的充分利用、配置在施工过程中施工人员要根据实际情况对各种施工资源进行整合尽量减少水电资源的浪费。在园林景观施工过程中需要用到大量的水资源,一方面是用于园林景观的施工另一方面是用于植被灌溉因此施工人员要合理的调配水资源做好排水工作在保证园林施工质量的前提下减少水资源的浪费。园林施工新工艺要求施工人员在施工过程中,要根据园林景观植物的生长需求对园林资源进行整合启理进行园林灌溉将滴管技术和大水漫技术有效地结合起来在保证植被健康生长的同时做到水资源的合理利用。

3.4提高施工人员的综合素质

园林施工新工艺对施工人员的专业技能和实践能力有很高的要求只有保证施工人员的综合素质才能保证施工人员对园林施工资源的充分利用。因此施工单位要根据施工人员的实际情况制定合理的培训内容定期对施工人员进行专业技能培训不断提高施工人员的专业技能。施工人员要注重园林施工新工艺的理论知识学习并将理论知识和实际工作结合起来从而真正掌握园林施工新工艺。施工单位要注重施工人员的思想教育强化施工人员的工作责任心确保施工人员能严格的按照相关规定进行操作。

4总结

园林施工新工艺的应用不仅是园林施工技术的进步,还是我国科技发展的体现在进行园林工程施工时施工单位要根据实际情况,合理应用园林施工新工艺并积极解决新工艺中存在的难点从而为园林工程的施工质量提供保障。

参考文献

[l]陆志华,贾秀珍.浅析园林施工新工艺在园林工程中的应用[J].民营科技.

[2]黄宝华.浅析当前园林工程施工的新工艺及其应用[J].建材与装饰(下旬).

[3]张国忠.浅析园林施工新工艺在园林工程中的应用[J].商品与质量・建筑与发展.

园艺工程论文篇7

关键词:高职高专;园林专业;教育现状;教学问题

研究背景

国际景观规划设计学科的影响,工程实践的示范,国务院学位办对原风景园林学科专业目录的调整,以及环境艺术与旅游规划等新兴学科专业与实践领域的兴起,来这四个方面的变化、影响、制约、激励,促使中国园林(园林景观规划)正在经历着有史以来最为激烈的重大转变。对此我国的园林教育特别是高职高专的园林专业教育,教学应有一个相应的改变,才能满足当今社会对园林专业人才的需求。如何进行教学改革,将是一个亟需解决的问题。

一、高职高专园林专业教育的现况及问题

风景园林在我国是既古老又年轻的一门学科,风景园林专业的教育也历经沧桑,事实上我国在上世纪20年代中叶一些高等院校的建筑学科和园艺学科就曾开设了庭园学、庭园设计、造园学等课程,与美国、日本相比也不过仅晚一、二十年的时间,但作为一个专业来设置,园林学科是起源于1951年,由北京农学院(现中国农业大学)园艺系和清华大学建筑系合办的造园学科,历于1956年迁入北京林学院(现北京林业大学)。从那时起,这一专业名称就历经变化,直至现在,我国也只有少数几所高等院校设置了较为完善的学科体系,除个别院校外,大多院校,特别是高职高专(近几年由过去的中专学校升格),在课程内容、教学体系中,与现代国际化人才需求有很大的差距,具体表现如下:

(一)学生来源层次不齐,培养目标不明确

近几年来高职高专招生混乱,大多数高职高专学校,园林专业学科有中专和专科两种学制形式,中专的生源主要是一些学习成绩较差,考不上普通高中的初中生,专科的生源有普通高中生、职业中学和普通中专生三方面的来源。这些学生的文化基础不一,学习背景也不相同,学校在专业设置,教学方向目的不明确,不同的院校对园林专业的理解不同,根据各自的条件,课程体系各异,培养目标也不相同,差异甚大。如工科院校,侧重于建筑,城市规划和园林工程,往往在建筑的基础上向园林方向偏移。农业院校,则重于园林绿化、花卉栽培,树木等照抄林学的做法,这种现象导致园林专业教学混乱。学校对学生的培养目标不明确,到底培养的是技师还是技工不明确,导致中专、大专一个样。

二)对风景园林创新及教学形式与质量的评价标准不一

由于受到传统园林的影响,仍停留于对诗情画意的追求上,缺乏科学性,多样性,从而禁锢了学生的思想,抑制了学生创造能力的发挥。

(三)专业口经过窄,远远不能满足现代社会的需求

我园目前从事(或涉及)风景园林专业教育与工程实践的人员主要有3个大方面的要求,即风景园林规划设计艺术、环境艺术,旅游规划设计艺术,这三个方面都是现代合格园林师所必备的知识。而我国目前尚无任何院校是按此知识背景来构建园林专业教育体制的。

(四)在教学体系中,重艺术形式,而对科学、工程技术的重视不够

书本讲授时间过多,有针对性的课程设计,工程实践时间不足,理论课与设计技能,专业设计课之间和衔接不合理,导致学生动手能力差,理论与实践脱节,这是目前高职高专园林专业教育中普遍存在的问题。

(五)对资源、环境及建筑造景的开发利用不够

目前高职高专园林专业教育偏重于植物造景,但对真正合乎生态规律的种植设计,对资源、环境及建筑造景的综合开发利用不够。

二、高职高专园林专业教育问题的解决办法

针对上述现状,笔者认为要办好高职高专园林专业,使学生能适应社会需求,培养具有创新精神的园林人才,与国际接轨,就必须先解决如下问题:

(一)根据学生层次,明确培养目标

学校根据学生层次,中专层次由于其文化知识基础较差,知道面又窄,很多学生都有不愿再学习文化知识,只想学专业,对这些学生我们应着重于操作型、实践性教学,把其培养成生产第一线的技工型人才。大专层次,由文化基础较中专强知识面又较宽,他除实践性外,还要有一定的理论基础,把其培养为既能懂理论又会实践操作工、技师型人才。

(二)改革现有的课程体系

目前,高职高专园林专业课程设置尚无统一的标准、各自为政,有的差距甚远更谈不上统一的教材。培养出的学生,差异很大,且专业面过窄。笔者认为,无论哪个学校,其园林专业都应有基本的共同标准,并且应与国际接轨,只有这样,才使于统一管理,毕业的学生才能有统一的质量标准。在课程设置上应以风景规划设计,环境艺术、旅游规划设计艺术为中心。根据各校的特点扩大自选课题范围,培养学生的兴趣爱好,充分发扬学生的创造性。

(三)改革现有的评价体系

这里包含两个方面的内容:一是改革教学评价体系,摆脱传统评价体系中,对园林作品的诗情画意过度追求,避免只重园林作品的艺术形式,而轻视科学技术成果运用的评价方式。使评价方式从,定性化走向定量化,系统化、科学化。二是改革对学生能力的评价方式,包括考试、考核的方法和手段,对技工型人才学生的评价方式,应改书面考试为动手操作考核,以技能考核为主。对技师型人才的评价方式,应以书面考试和实践考核相结合,以能力(方案能力、动手能力、图面效果、创新能力)几方面来综合评价。

(四)改革现有的教学模式,增强学生的动手能力

改变过去那种在黑板上操作的教学方法。对于技工型人才的培养,要求学生直接参加各种实践活动,如花卉植物的栽培管理、园艺植物的修剪造型、工程的施工及景观制作等。对于技师型人才的培养,还应加强绘图、模具制作的训练。因为设计师最基本的语言和交流方式就是“图”(包括工程图,艺术表现图,手工草图)。没有过硬的手头工夫就不能成为设计师。而这一点恰恰是目前高职高专园林专业学生的薄弱环节。

(五)重视师资队伍建设

目前我国高职高专园林专业的师资队伍普遍较弱(都是以前中专学校师资),尤其是规划设计方向,有丰富工程与教学实践经验的教师相当缺乏,这已严重阻碍了高职高专园林专业学科的发展。

当然师资队伍的建设并非一朝一日之事,就目前来说,各高职高专对专业教师存在着片面性认识,那就盲目追求学历和黑板艺术,认为学历越高,教学效果越好,这是不切合实际,也是不科学的,因为园林学科的艺术性强,艺术源于教师的实践经验,学校应鼓励教师多参加社会活动和工程实践,来丰富教师的实践经验,提高教学质量。超级秘书网:

参考文献

[1]袁克强.可持续发展观与职业教育[J].天津成人高等学校联合学报,2004,(1).

[2]田慧.科学精神、人文精神与人的发展[J].重庆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3,(2).

园艺工程论文篇8

关键词:园艺专业;应用型本科;人才培养;教学体系

中图分类号 G642.0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7731(2017)04-0096-03

在经济新常态下,围绕国家热带现代农业基地建设,海南吹响了农业绿色崛起的号角,将发挥得天独厚的热带资源优势和21世纪海南丝绸之路战略节点的区位优势,加速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转型,以热带特色为主动力推动现代农业可持续发展。海南国际旅游岛城市化建设和休闲旅游农业发展迅速,以花卉、果蔬、草坪等园艺产业已成为海南优势经济产业。海南大学应用科技学院作为海南大学培养应用型本科人才的核心基地,本着服务海南的旅游、热带、特区等特色,传承办学历史悠久的原华南热带农业大学和新海南大学的精神,秉承“海纳百川,大道致远”的校训,根据海南园艺产业发展的新特点、企事业单位对园艺人才的新需求,基于本着以学生为中心,发展为目的的原则,对我院园艺专业师生进行相关调研,并根据调研结果找出了现有教学体系的不足,对其提出合理化建议,进行了相关改进,以便于提高教学质量,培养更多高素质园艺人才,为海南园艺产业的发展作出应有的贡献。

1 园艺专业定位与课程体系

园艺专业(草坪科学与工程方向)依托原“两院”的传统和精神,设立于2010年(开始招生),本专业主要培养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需要的、具备果、蔬、花、牧、林、草等植物栽培管理、园林绿化施工养护、花卉营销与审美鉴赏等专业知识,基本技能和较强的岗位实践能力,能在农林部门、农业开发区、风景区、高尔夫球场、运动场等部门从事园林植物栽培管理、绿化施工与养护、休闲农业、花艺环境设计、草坪生产与贸易、人工草地栽培、草坪建植与管理、高尔夫球场规划设计管理和现代农业、农场经营管理等工作的高级应用型、大园艺综合性新型农业专才。开设课程涉及草业科学、果树学、花卉学、蔬菜学、土壤学、作物栽培与耕作学、工程建造、国际园艺研究进展(专业英语)等。

2 现有课程体系存在的不足

2.1 课程种类过多,涉及范围过广 在调研过程中,学生提出现在所学的课程科目过多,涉及范围太广,分配到每门科目的教学课时数短,教师没有足够的时间对本门课程进行全方面讲解,只能找重点进行教授,这就使得学生无法对此课程经行全面了解,只能掌握重点甚至是略懂皮毛,造成了学生各种课程都有涉猎,但又都只通不精的普遍现象。这就给学生带来了一定程度的迷茫感,使其无法在头脑中形成一个详细的知识系统,只能够有一个大体的知识框架,并且没有一个核心领域可以做到学的精、记的牢,不利于学生今后的就业、创业等方面的发展[1]。

2.2 实践教学过程的相对缺乏 《植物学》《果树学》《观赏树木学》《蔬菜学》《种子种苗学》等课程实践课时数相对较短。目前所设课时数只能够让学生对课程内容有个大体了解,例如树木学实践环节,学生普遍反映通过短暂的实践课学习,只能泛泛了解树木的名称,但对于其他相关方面的了解较少。并且认识树木过程也是一味的填鸭式教学,教师告诉学生一种植物的名称,学生记一种,无法做到学生对不认识的树木进行自行查阅学习,从而降低了学生自主学习能力,一定程度上打压了W生学习积极性,降低了学生的探索能力。实践教学内容有限,并且部分课程内容没有及时更新,实践过程不能根据当地教学条件及地域、季节的变化做出相应灵活的调整。同时,教学基地的建设及完善进程亟待加快,以便促进实践教学的具体开展,推动教学进程,利于学生的不断学习及发展。

2.3 课程内容的重复 目前一些设定课程的内容出现部分知识点重复现象,如《草坪保护学》《高尔夫球场草坪》《高尔夫球场环境保护概论》《草坪工程》课程对于草坪内容的讲解出现部分重叠,导致学生一个知识点可能要重复学习多次,浪费时间、经历及师资。

2.4 课程安排的开课学期不合理 学生反映某些课程的开课学期安排的不合理,尤其是大四学年的一些专业课程建议安排在大三学年进行学习。鉴于大三学年课程安排较为稀疏,所以很多学生在这一年里会产生迷茫感,虽然有较多的自我学习发展空间,但普遍出现学生无法较好把握,不能充分利用这些时间从而虚度光阴的不良现象。而大四一年要开展毕业论文,进行相关文献资料的查找,若还要进行其他课程的学习,则二者较难兼顾,学生无法全身心投入毕业论文设计中[2]。此外,由于本专业需要进行大量的实验,为获得较为精确的实验数据,可靠的实验结论,提高论文的质量,需要大量的时间和精力来进行筹备,所以不应再在其中增加其他课程的学习。

3 教学体系的改进思考

3.1 公共课程 公共课程是高等和中等专业学校各专业学生共同必修的课程。总体上分为三大模块:(1)社会科学公共基础课,如思想道德与法律基础、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2)自然科学公共基础课,如大学计算机基础;(3)实践环节公共基础课,如课程设计。公共课虽然不一定与所学专业有直接的联系,但它是培养学生掌握全面性知识、开展发散性思维能力的必不可少的先决条件。学校在公共课程的设置中应相应增加语言类课程,例如应增加大学语文课程。学生通过对于本门课程的学习,可以使其理解能力得以提升,有利于今后文献资料的阅读理解以及毕业论文的写作,同时又可增加学生对汉语的深入学习,更好地表达自己的所思所想,提高学生的语言能力。公共基础课程学习建议安排在大一、大二两个学年,既可作为高中与大学的一个衔接,又可为学生接下来的专业课程的学习奠定基础。

3.2 学科基础课 学科基础课是依据不同专业所设置的为专业必修课打基础的课程,这一部分的开课时间建议安排在大一、大二两个学年。学科基础课的设置的目的是在公共课程的基础上进一步为专业必修课的学习奠定基础。学校在学科基础课的设置中应相应减少高等数学的课时数,增加生物统计学的课时数。生物统计学是数学在农科方面的具体应用,与本专业息息相关,应用性更强,但目前所设置的课时数不足以满足学生全面了解本门课程的相关知识的需求,不能将其与专业相对接,使本门课很好地应用到实践中。这其中一个很重要的原因就是没有掌握较为全面的、牢固的知识,以至于陷入“书到用时方恨少”的境地。其次,由于现代园艺不断向信息化、技术化方向的发展,本专业需要大量具备一定计算机基础的高科技型人才,因此这就体现了计算机课程设置的重要性[3]。除了目前所设置的Visual Basic语言程序设计,以及公共课程中的大学计算机基础、课程设计这三门课之外,建议增加一门计算机在园艺专业上的应用的课程,使计算机与园艺专业有更好的对接,也使得课程的设置更加贴合实际,更加符合现代园艺相关用人单位的需求现状。

3.3 专业必修课 专业必修课程是学生学习专业知识,掌握专业技能的重要部分,是整个教学课程设置的重心部分,其课程设置的合理程度直接影响学生的质量。此部分课程的不足在上文中有所提及,即部分课程内容冗余,出现不同程度的知识点重复。建议把《草坪保护学》《草坪排灌水学》合二为一,将《高尔夫球场草坪》《高尔夫球场环境保护概论》《草坪工程》合为一门课程进行讲解,先让学生对课程内容形成一个总体的知识框架,再进行知识点的细化,这样既可以避免知识点的重复,同时可将知识点进行串联,有利于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形成一个全面的知识体系,亦避免了时间、精力及师资的浪费。

3.4 专业选修课 专业选修课是培养学生对园艺不同方向兴趣的课程,此课程建议设立在大二、大三两个学年。涉及的方面包罗万象,如关于园林设计、鲜切花栽培与管理、果蔬贮藏等。可以让学生根据自身情况,选择自己感兴趣的方面进行学习,从而让学生积极主动地进行探索,在不知不觉中掌握了知识,同时可以开拓学生的视野,利于今后的就业及创业。

3.5 实践教学环节 为了让学生能够做到将理论知识与实践相结合,应该增加实践教学课程。植物学课程实习应分三步进行:首先,由教师带领学生进行校园参观,认识校园植物。校园拥有上千种植物,是一个很好的植物学习场所,掌握校园植物的名称及特点是学生必不可少的专业技能。其次,学生应去植物园进行学习参观,这是对知识点进行补充的过程。最后,由教师带领学生进行霸王岭等地区的野外实习,既可进行知识点的复习概括,又可对知识点进行查缺补漏,做到温故知新。“三步走”的计划将会让学生在不断的实践中掌握植物学知识点,将理论与实践进行良好的对接。《观赏园艺综合实习》课程的开展可放置于大三学年。由教师带领学生进行不同园艺工作园的参观及考察[4]。学生在与基层人员的讨论交流中了解现代园艺的发展情况、人员的需求状况,同时了解如何更好地将所学所想付诸于实践,为学生今后的就业、创业创造了良好的条件[5]。具体开展形式可采用“大组套小组”,分组分工的形式[6]。每个小组5~6人,专门负责实习内容的其中一项,进行组间的学习、讨论、整理及总结,最后进行大组之间的成果分享讨论。这样,既可以调动每名学生的积极性,又可以集思广益,实现“1+1>2”的效果。

4 结语

以上对于教学体系改良的建议及意见是基于海南当地现代园艺的发展情况以及相关用人单位的需求状况,并结合海南大学应用科技学院现有教学体系现状进行调研及分析讨论得出,以期能对现有园艺专业课程有一个进一步的优化,为培养掌握牢固理论知识及很好的实践能力的综合性应用型高精尖人才提供一个良好的平台。同时,应根据海南当地教学条件及现代园艺专业企业用人需求,结合学生培养目标,总体上采用理论结合实践的授课方式。理论课的教授以班级为单位,采取小班教学,使教师可以更好地掌握每个学生的具体学习情况进而进行相应辅导,使学生可以更好地掌握课堂知识,夯实基础,从而实现师生间良好的互动与沟通。实践课的教授以组为单位,采用进入实践基地及农场进行实践学习的方法。授课方式为教师进行统一操作讲解,班级成员以组为单位,首先进行组内的探讨学习,然后进行各组间的讨论及评比,让学生在实践、交流及竞争中更好地对知识进行把握,以期培养更加适应当代园艺产业技术领域岗位需求,能够掌握牢固理知识及很好的实践能力的综合性应用型高精尖人才;培养具有较强创业精神及能力的创新型人才。为学生的学习及就业、创业的可持续性发展创造良好的条件及打下坚实的基础。

参考文献

[1]周丽霞,柴明良.高职园艺技术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及课程设置研究[J].湖州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4,12(3):43-46.

[2]黄科,何长征,,等.湖南农业大学园艺专业课程体系建设的思考[J].中国园艺文摘,2012(9):173-174.

[3]杨芩,李性苑,刘伦沛,等.“实用技能型卓越园艺人才”培养模式探讨[J].中国园艺文摘,2014(12):196-198.

[4]周静波,张鑫,罗劲松.对园艺专业应用型人才培养的若干思考[J].安徽林业科技,2011,37(3):44-46.

园艺工程论文篇9

【关键词】花卉栽培;园艺;温室;露地

花卉是整个园艺中色彩艳丽、形状各异的重要元素,在园艺中通过栽植、培育花卉的方式,能够使整个空间氛围更加的缤纷与出彩,往往是吸引受众注意力的焦点所在。在现代大众对于生活环境要求越来越高的背景下,花卉栽培的重要性得到了进一步的凸显。结合地域性特征,栽植并培育富有观赏价值的花卉,已成为园艺师们尤为关注的问题之一。本文即围绕园艺工作当中,花卉栽培方面的关键问题做详细分析与说明。

1、园艺中花卉的基本分类

花卉是整个园艺体系中的关键要素之一,能够达到美化环境、净化空气等相关功效。花卉有着繁多的种类,形状、颜色均各不相同,将其装点于园艺体系当中,能够使整个环境更加的动态化、同时也更具生机。结合在园艺工作中,对于花卉栽培应用方式的不同选择,可将现阶段比较常见的花卉分为以下两类:

1.1 温室花卉

温室花卉主要是指在温室环境状态下所栽培的花卉。就我国而言,在北方地区,绝大部分所栽培的花卉都需要在温室环境下越冬,防止过低的温度造成花卉植株的损伤。需注意的一点是:温室栽培下的花卉大多应用于室内观赏、或者是切花之用,部分可在温度较高的季节摆放于室外,以供观赏。

1.2 露地花卉

露地花卉顾名思义,所指的是能够在完全自然的条件下生长、发育的花卉植株。对于山西省相对较为寒冷的气候状态而言,适宜于露地栽培的花卉有较强的耐寒性,可以不必对其进行防寒保暖处理,同样具有观赏性的价值。

2、花卉栽培的主要技术

结合区域的基本气候、地形特点来看,在开展花卉栽培工作的过程当中,部分花卉可通过温室方式实现培育,而部分花卉也可直接借助于露地方式实现生长。对于不同栽培环境下的花卉植株而言,园艺师需要注意的是做好差别性的栽培方案,落实针对性的栽培技术。现对此方面的问题做详细分析与说明:

2.1 露地栽培花卉的主要技术

在园艺工作中,主要针对括一串红、万寿菊、以及矮牵牛的花卉植株实施露地式的栽培技术。这是由于,此类花卉对于干旱的气候条件有着较强的适应性。在正常的生长周期内,通过园艺师精心的栽植与培育,能够实现二度的花期,因而有着较高的园艺价值。现以一串红为例,分析其栽培技术:

一串红又称夕阳红、象牙红,形状类似于爆竹,花期长,且色泽艳丽,是城市环境布置、以及园林景观中最主要的花卉之一。一串红根系发达程度较高,喜阳光,但同时也对于阴冷天气有良好的适应性。短时间的日照的对于提高一串红的生长发育质量而言是尤为重要的。一般来说,对于一串红植株的栽培多采取露地养殖的方式,其主要好处在于:自然状态下的气候环境、温度湿度能够与一串红植株生长发育各个阶段对于环境的需求相适应,综合利用价值高。在一串红露地栽培的过程当中,需要做好以下几个方面的工作:第一,一串红育苗基质需采取粪土、腐叶土、以及砂土相混合的复合型基质,土壤、肥料比例宜控制在7:3左右。同时,基肥施作过程中可选取为马蹄甲,生长周期内使用硫胺试剂,浓度40%,稀释1:1500倍,达到改变一串红植株叶色的目的;第二,若采取的是扦插方式育苗,则栽培基质应当选取为优质河沙。插穗的主要来源是:前一年秋季移植温室越冬的一串红蜘蛛,早春温度适中环境下对其新枝进行减取。扦插方式育苗的好处在于:生根容易,且成活率高;第三,为了能够在栽培过程当中,实现对一串红植株整体型状的合理控制,需要园艺师及时的对其进行摘心处理。具体的做法为:在小苗生长至3对真叶的状态下,仅留下1对真叶,并对其他真叶进行摘心,这种方法能够在短时间内极大的促进侧向枝叶的生长。

3、花卉栽培对于园艺的重要性

在园艺工作,乃至园林绿化工作的开展过程当中,花卉作为关键性的植物材料之一,自然有着其不可替代的重要性。由于花卉的类型众多,且色彩繁复,因而在对环境的美化速度方面明显优于其他的植物材料,不但能够对整个城市环境有独具特色的美化作用,同时还能够起到杀菌、净化空气等卫生作用。结合花卉栽培方式的不同,在现阶段的园艺工作中,花卉栽培的重要性可归纳为以下几点:

3.1 温室花卉栽培对园艺的重要性

园艺师需要对花卉的主要类型有一个充分且全面的认识,进而使在实际工作的开展过程当中,能够严格依照不同类型花卉对于环境的特殊要求,实现栽培的科学与合理,从而更好的将花卉的作用发挥出来。对于常规意义上的温室花卉植株而言,多将其应用于对室内环境的布置,包括私人室内环境,以及公共性的室内环境(如酒店、宾馆、车站、会堂等)。同时,各种室外环境也广泛应用到了温室花卉。在园艺工程的建设过程当中,温室花卉最主要的价值体现在其对整个环境的装饰、以及美化上。能够使园艺景观形成层次有序的带、区,使受众能够处于一个空气清新、花团锦簇的绿色环境当中,一方面能够使社会大众对于环境的审美需求得到充分的满足,另一方面也对于整个城市形象的提升有促进作用。

3.2 露地花卉栽培对园艺的重要性

在现阶段的园艺工作当中,多将可露地栽培的花卉直接栽植于花丛、花坛、花坛、以及花钵当中。通过对园艺工作经验的累积发现:露地栽植花卉不单单能够达到美化环境的目的,能够消除大众的疲劳之感,有愉悦身心之功效。同时,部分露地栽培下的花卉植株除具有一定的观赏价值以外,还可成分部分国民收入的主要来源,因而经济价值同样突出,值得关注。

结束语

结合我国辖区内的实际气候、地貌特点,研究最适宜的花卉栽培技术是做好园艺工作的关键内容。为此,本文从实践工作经验入手,就花卉栽培在园艺中的重要作用加以详细分析与论述。望能够为同行人员关注与重视。

参考文献

[1] 郁永明,葛亚英,沈晓岚等.猪笼草、口红花、鸟巢蕨等垂吊花卉栽培技术研究[J].江苏农业科学,2012,40(5):140-142.

[2] 朱生树,葛霞,周亮等.花卉栽培生产水分调控技术[C].//第四届中国花卉产业高峰论坛论文集.2007:87-89.

[3] 欧又成,杨薇.滇中花卉栽培温室地域特点初探[J].昆明理工大学学报(理工版),2004,29(4):190-193.

[4] 丁书侠,施智宝,李兰晓等.富丽禾(FRisol)在苗圃花卉栽培中的应用[J].陕西林业科技,2005,(3):90-92.

[5] 吉涛,吴艳,石瑶等.天津地区温室白粉虱对设施花卉栽培的危害及防治[J].天津农业科学,2010,16(3):79-81.

[6] 吴晓蕾,赵慧琴,张媛等.环境控制对设施花卉花期调控影响的研究[C].//中国园艺学会2007年设施园艺学术会议论文集.2007:302-305.

作者简介:

园艺工程论文篇10

【关键词】:园林工程;施工阶段;要点

对于园林工程施工阶段而言,其可能发生的影响因素较多,因此必须将每一个方面的工作任务,都要按照科学合理的原则来完成,既不能造成严重的缺失和不足,又不能违背工作的规范和原则。园林工程在未来还会进一步的扩大,施工阶段的众多工作,需要按照协调的方式来处理,提高工作的配合性。

1、园林工程施工阶段的质量控制

1.1控制施工材料质量

园林工程与一般的工程有很大的不同,其在开展建设的过程中,最大的目的在于提高社会效益,要努力帮助社会走向更好的明天。因此,在园林工程施工阶段,施工材料的控制,必须作为重点内容来完成。首先,施工材料的采购工作,必须要从正规的厂家来采购,不能出现任何的不合格厂家供应情况。采购部门需要与厂家保持积极的联系,将采购的所有材料,都进行测试分析,表现为合格后,才能进行应用【1】。其次,施工材料的采购过程中,对于数量的把控要严格完成,不能造成材料过多、过少问题,这些都容易对园林工程施工阶段造成很大的负面影响。第三,在施工材料的应用上,应通过专业的技术手段,专业的设备仪器来完成。现阶段的园林施工,已经成为了国家非常重要的内容,给城市带来的发展空间是特别大的,因此在施工材料上不能有任何的忽视。第四,所有的施工材料都必须作出详细的记录分析,要求按照最严格的记录体系来处理,要时刻观察材料的使用情况,及时的补充和调整,及时的进行制作,避免造成园林施工的材料中断现象。

1.2施工工艺质量的控制

园林处于施工阶段的时候,施工工艺也是一项非常重要的影响因素。从客观的角度来分析,当代的所有园林工程建设,都在朝着新的方向发展,力求将主观上的一些创新理念,更好的落实到客观工作当中,这样就可以对园林工程的施工,提供更多的改善作用,在多个层面上,加强园林工程的功能实现。结合以往的工作经验和当下的工作标准,施工工艺的质量控制,可从以下几个方面出发:第一,在选择施工工艺的过程中,必须进行工艺的可行性、可靠性分析。现如今的很多施工工艺,都是被新研发出来的,但是并不能保证每一项创新工艺,都可以得到良好的效果,有些还处于试验阶段,要选择成熟、稳定的工艺来施工。第二,在各项工艺的配合施工当中,应提前做出模拟分析【2】。园林工程在施工阶段,可能遭遇到很多的变化因素,并且受到外界因素的制约较为强烈,特别是天气因素、社会因素,都应该通过专业的施工工艺来解决。第三,在施工工艺的操作过程中,一定要按照严格的工艺体系来完成,不能造成严重的越级现象,也不能出现工艺的错误操作现象。

2、园林工程施工阶段的进度控制

2.1加强进度控制目标体系的建立、执行

园林工程在现阶段的发展中,已经进入到了一个比较重要的阶段,无论是工程的数量,还是工程的质量都必须快速的提升。以现有的工作来看,园林工程施工阶段的进度控制,同样得到了行业内的广泛关注,同时在社会上引起的波澜也是比较大的【3】。例如,有些工程虽然规划较好,但是在施工的速度上过于缓慢,并没有按时达到预期效果,由此造成的不良影响非常显著。本文认为,在园林工程施工阶段的进度控制中,应该加强进度控制目标体系的建立、执行。首先,要根据园林工程本身的特点、建O目标,加强进度控制目标体系的建立。该体系的存在目的,是为了更好的指导工程进度,要求在工作当中,对于各个阶段的施工进度做出科学的规划,要充分考虑到突发状况造成的影响,充分的考虑到工程需要在哪些情况下加快进度,在哪些情况下可以适当的放松。第三,对于控制目标体系的执行而言,要从头至尾的坚持执行,不能出现任何的隐患和不足。特别是在遭遇到特殊情况的影响后,不要对进度目标随意的更改,尽量的按照原计划实施。

2.2加强施工进度的全面把控

在园林工程施工阶段当中,进度的把控工作开展,既往所执行的极端手段,不仅没有得到预期效果,还产生了特别严重的隐患。当代的园林工程进度把控,要尽量的从多元化的手段来完成,一方面将进度的目标积极实现,另一方面还必须在进度达到以后的措施上积极的实施,要保持园林工程施工阶段的全面进步。首先,签订施工进度合同,并保证该施工进度合同与园林工程的总体工程进度保持协调一致;加快并鼓励施工工艺和施工进度的创新,在保证施工质量的前提之下,原则上,一切能够促进和加快施工进度的施工工艺和施工技术创新均应该得到允许和鼓励。其次,在进度的把控过程中,如果真正意义上达到了进度的预期目标,则需要在下一个阶段的控制上更加努力;如果在进度的把控当中,没有达到预期,甚至是距离预期非常遥远,则必须对相关的影响因素深入分析,要找出工作的不足,采用强效手段来控制和解决。第三,在进度的全面把控过程中,还应该对各个部门的工作开展分析研究,找出工作的优势和劣势,尽量的加强各个部门的配合工作,确保在进度的提升过程中,能够按照协调的方法来实施。

2.3园林工程施工阶段的成本控制

经过上述几项工作的开展,园林工程施工阶段的很多工作,都能够得到预期效果。但是,成本控制是比较容易忽略的工作,我们有必要在成本控制上进一步的加强。现如今的市场经济发展迅速,很多地方的园林工程,都展现为造价偏高的现象,这是需要在日后工作重点控制的。例如,根据工程施工图纸、招标文件、工程合同和预算编制原则,编制工程施工预算,扣除项目部应上交的管理费后。作为项目总成本,然后将总成本指标进行分解,纵向层层包干到底,横向责任到边。从横向上分解到每一个项目部成员,从纵向上分解到各施工班组,把每个项目和施工点的成本都计算出来,分别制表上墙。

总结:

本文对园林工程施工阶段工作要点展开讨论,现阶段的工作实施中,整体上偏向于良性循环,施工阶段出现意外的概率较低。日后,应继续在施工阶段深入的探讨,不断的健全管控体系,提高工程的价值,推动社会向前进步。

【参考文献】:

[1]胡晟F. 园林工程施工阶段工作要点分析[J]. 江西建材,2013,03:242-24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