演示实验论文十篇

时间:2023-03-17 02:29:34

演示实验论文

演示实验论文篇1

【关键词】演示实验;物理实验;实验室建设

物理学是一门实验科学。所有物理定律的形成和发展都是建立在对客观自然现象的观察和研究的基础上,物理演示实验可以使学生加深对物理教学内容的理解、巩固记忆、激发兴趣、诱导思考、纠正错误观念,能使学生真实感地看到支配物理现象的规律如何起作用,通过对实验现象的观察分析,学习物理实验知识,从理论和实践的结合上加深对物理学原理的理解,进一步提高学生综合素质与创新能力与科学素养。华北理工大学物理实验中心作为河北省省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一直在努力探索建立以工科为主、适用于各类别学生、具备创新和开拓特色的人才综合培养新体系。2012年12月,物理实验中心顺利通过省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验收。在此期间,物理实验中心通过一系列理论研究与实践探索,在大学物理实验课程在现有的三大平台:基础实验、综合实验、设计性实验基础上,将大学物理实验课程进行模块化。将“基础实验”作为“通用模块”,全体学生必修;将综合实验、设计性实验针对不同专业培养计划,细化成相应的“专业模块”,不同专业的学生可在相应的“专业模块”内根据自己的学习兴趣自主决定选修内容。初步形成了“大学物理模块化”的课程体系。同时为配合开放式实验教学模式,依托校园网建立了物理实验中心网站,可实现网上选课、网上预约、浏览电子教案及典型教学案例、在线预习及模拟实验。在省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建设过程中,在学校的重视以及教务处等各部门的大力支持下,物理实验教学中心成功建设了3间演示物理实验室,教学内容涉及力学、热学、电学、光学、近代物理各个物理学分支的,开设60多项演示实验项目。在为大学物理课程提供教学辅助的同时,每学年面向全校理、工、文、法学院各专业学生开设物理实验欣赏公共选修课程供学生选修。近年来,从大学物理演示实验教学的培养目标出发,结合我校教学实际对如何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探索精神和实践能力等方面对大学物理演示实验教学体系进行了如下探索性改革工作。

1演示实验课程紧密结合理论课程教学

物理课程教学是离不开实验课程教学的,而演示实验做为实验教学中的重要一环,既能增强学生对物理知识、物理现象的感性认识,又能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思维能力和逻辑分析能力,因此,物理演示实验的教学在物理学课程的教学中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首先,通过物理演示实验的教学方式,原本枯燥、抽象的物理概念和公式,经过一个动态的物理过程,变得生动、具体。其次,我们尝试改变传统的由教师演示、学生观看的课堂教学模式,在教学过程中引入启发式教学模式,增强与学生的互动,不仅可以大大调动了学生参与课程的积极性,而且还可让学生在思考的过程中领略物理学思维方法的魅力,培养严谨求实的科学态度与精神。最后,在课堂演示教学后,我们往往将相关知识点进行拓展,广泛与生活与实际应用相联系,启发学生思考相关物理现象对科学技术以及人类社会进步的影响与作用,从而起到良好的教书育人效果。在课堂教学过程中,我们将一些比较便携的实验设备直接带入课堂,直观的演示给学生们观看,如我们针对角动量守恒这一知识点,将角动量守恒演示仪带入课堂演示给学生观看;针对单缝、光栅衍射等比较抽象的知识点,直接将半导体激光器以及单缝、双逢、光栅片代入课堂,在课堂讲授相关知识点的同时,直观演示给学生观看。对于体积较大,结构比较复杂,不便于运输的实验项目,我们采取了录像给学生观看的方式,如针对波动中驻波的气体火焰柱演示,针对磁学中超导的超导小火车演示,我们在课堂教学中都在讲授相关知识点的同时,同步播放视频录像给学生观看,使得知识点更加形象具体,学生学习兴趣浓厚,教学效果良好。此外,为了给学生自学提供方便,打破课堂教学时间、空间的限制,我们将演示实验项目的视频开放提供在物理实验中心网站上,全校学生可自由观看,随时随地对自己感兴趣的内容进行自学。

2开展演示实验探究性学习

我们将大学物理演示实验分为验证性实验和探究性实验两大类。验证性实验是对一些物理定律的直观展示,而探究性实验则包含更广泛的物理原理与更多值得讨论的物理内涵。相对与验证性实验,其更能使学生通过演示物理实验课程的学习而得到思维方法与创新能力层面的锻炼,也更有利于培养学生的科研能力,为学生向更高层次迈进打下良好基础。在每学期我们安排有兴趣的学生走进演示实验室,观看相关理论课程的实验演示。此外,在演示实验课程教学中,教师精心地为每个实验设计了探究性思考题,鼓励学生参与动手实践,引导学生通过查阅资料、理论探究、实验探究、改进性探究、拓展性探究和应用性探究等多方面开展实验的科学探究。实验室全天开放,相关实验室均配备专职实验教师,可以对学生感兴趣的实验的提供深入的指导。在开展探究性学习的过程中,我们广泛鼓励学生自由结组,以校级、省级大学生创新实验项目为依托,对自己感兴趣的问题,自主选题,在有教师指导下自由申报创新项目,开展相关课题研究工作。如针对电磁感应现象,学生在观看了相关演示实验后,提出能不能将电磁感应的原理用于为鼠标提供电能,在教师的鼓励下,几名学生组成研究团队,申报了校级创新实验项目,并成功获得资助,此后通过查阅资料,设计方案,反复试验等环节,成功设计完成了自供电鼠标原型,相关项目也顺利通过验收结题。学生们在完成研究工作后,反映通过对课题的系统研究,全面锻炼了自己的动手能力、创新能力,为自己进一步发展,向更高层次迈进打下了基础。再如,学生观看了傅科摆的演示后,提出能不能将太阳能供电与傅科摆演示相结合,做成太阳能驱动的环保演示实验,在教师的帮助支持下,相关几个学生组成的研究团队也成功申报了校级创新实验项目。

3构建大学生科技创新实验室

在教学改革中,我们构建大学生科技创新实验室,在整合物理实验室现有多余的实验仪器或旧仪器,收集旧设备、旧散件、旧材料的基础上,添置多功能温控焊台、教学实践用组合电动工具等,结合学校每年举办的创新设计大赛,建设创新实践基地,面向全校学生开展创新竞赛,对富有创新性的项目给予软硬件支持。学生可以自行安排时间到创新实验室进行创新实践并有实验室教师给予针对性的指导,好的获奖作品针对性的予以陈列展示,启发学生的思维,结合我校现有3个演示实验室和现有实验室,逐步建立科技演示室、创新实验室、作品展示陈列室等。最大限度发挥基地为学生提供充分发挥潜力和创造力的平台的作用。促进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也培养学生的科研能力和合作精神。学生参与创新活动,推动和促进基地的建设和发展。实施过程中师生合作共同参与项目研究的全过程,创建“项目探究式学习”模式。同时采用“学生负责制”的方式进行“,学生负责制”是指学生自己负责提出项目的研究内容与实施方案,然后由教师组织学生讨论,论证实验项目的可行性。如项目可行,学生及自己组成的研究团队将主导整个研究过程。在实践过程中,我们的指导教师在学生的创新项目中择优进行推荐,成功申报立项全国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项目一项、河北省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项目一项、校级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项目十余项。

4引入启发式教学模式

面对不同专业、不同学科层次组成的学生,物理实验欣赏课程中我们引入了启发式教学模式。传统的演示实验课程往往是通过教师机械的操作实验仪器,讲解实验原理,学生被动接受知识的过程来完成的。而我们所采取的启发式教学模式,首先由教师带领学生观察实验仪器,分析仪器设备构造,这使得对于机器设备没有相关操作经验和基础的文科类学生也能了解一些基本的仪器设备知识,为进一步自己动手操作演示实验设备打下基础,在此基础上由教师提出问题,学生们动手操作演示实验仪器观察实验现象,在师生互动讨论过程中总结实验现象,分析其中物理机制。通过演示实验课的教学实践与不断改进,不仅提高了学生的动手能力,培养了学生的参与意识,增强主观能动性,而且让学生能自主发挥想象力,不受实验教材中条条框框的限制,真正实现了理论联系实际。开课以来,学生兴趣浓厚,经常是下课后还在实验室流连忘返,不是在观看实验演示,就是在探讨实验中的现象,或者思考在实践中的应用。他们普遍反映,演示实验仪器种类多、内容新,既有古老的经典演示实验,又有新的融合多种现代科学技术的演示实验,通过演示实验课的学习,大学物理的理论知识不再那么抽象、枯燥、平淡难懂了,变得直观、生动、有趣,对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有很大的帮助,且与现实生活联系紧密。

5结语

总之,通过演示实验进课堂,开放大学物理演示实验室,构建创新实验室的手段,实现理论与实验课程的精确衔接,我们探索构建了一套具有工科院校学科特色的课程体系。籍此培养学生主动学习精神,分析问题、解决问题能力,加强学生创新思维能力,锻炼学生社会实践能力,提高学生的社会核心竞争力。对通识教育体系下创新应用型人才的培养具有重要意义,并可为其他基础学科与专业课程教学改革提供相关经验与参考,探索出一条适合工科为基础的综合性大学基础课程体系改革之路。

作者:薄惠丰 魏 环 张占新 王凤鸣 胡鸿奎 单位:华北理工大学理学院

【参考文献】

[1]兰明乾.大学物理演示实验教学研究[J].陕西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7,S2:190-192.

[2]汪文明.大学物理演示实验教学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2006.

[3]钟晓燕,刘文军.大学物理演示实验教学改革的实践和探索[J].中国科技信息,2010,04:238-239+247.

演示实验论文篇2

论文关键词:几个物理演示实验的改进(初中版)

 

1、演示声音在真空中不能传播的实验改进。

在学习八年级上册课本第一节“声音的产生与传播”这节课上,课本上的演示实验是把正在响铃的闹钟放在玻璃罩内,逐渐抽出其中的空气,同时注意声音的变化。再让空气逐渐进入玻璃罩内,注意声音的变化。

该种做法缺点:此实验由于密封等原因,效果不好,并且不能达到人手一份,课堂效果不理想。

对该实验的改进如图所示:

利用大注射器、手机等制作成一个简易的实验装置,将手机的外放喇叭用导线撤出来,放置在密封针管里,把手机音乐打开,密封着喇叭的针管里就传出了音乐,然后用力往外抽针管,喇叭的声音也随之变得越来越小。

改进后的做法的优点:当针管内的空气变化时,声音的传播介质就发生了变化,声音的传播效果也起了变化,根据“逐步逼近”法推理,可以得出“真空中声音不能传播”的结论。不但效果明显,而且可以达到人手一份,可操作性强,课堂效果好。

2、演示焦耳定律的实验改进。

在学习“电与热”这节课上,老师们经常做的演示实验是:

a:探究在电流和通电时间相同的情况下,电流产生的热量与电阻的关系。

课本做法如图所示:

两瓶中的金属丝串联起来,接到电源上,由于电路没有分支,通过两段金属丝地电流相同,通电一定时间后,比较两瓶中煤油的温度变化,得出在电流通电时间相同的情况下,电阻越大,产生的热量越多。

该种做法缺点:这种实验方法是通过相同质量的煤油的升温情况,来比较产生热量的多少,因本实验为演示实验,这样演示起来初中物理论文,学生很难观察,即可视性差,其次煤油升温变化不如气体膨胀变化快捷明显,实验效果差。

而改进后的做法如图所示:

第一个是铜丝电阻5欧,第二个是镍铬合金丝电阻10欧,两塑料盒中的金属丝串联起来,接到电源上,通过两段金属丝的电流相同,通电一段时间以后,比较两塑料盒所连接的“U”形管中液面高度差的变化,从而得出在电流和通电时间相同的情况下,电阻越大产生的热量越多。

改进后的优点:这种通过密封在塑料盒中气体的膨胀,引起U形管液面高度差的变化,来比较产生热量的多少,不但其体膨胀明显,而且通过U形管来观察时,可观察性强。

b: 在探究通电时间一定,电阻相同的情况下,镍铬合金丝产生的热量与电流大小的关系实验中

课本上要求的做法是:

在通电时间相同的情况下,分别给一个烧瓶中的镍铬合金丝通入大小不同的电流,观察什么情况下产生的热量多龙源期刊。

该种做法缺点:这种试验方法是通过滑动变阻器来改变通入同一镍铬合金丝中的电流,记录相同时间,比较什么情况下产生的热量多,此试验可操作性差,同一瓶煤油温度上升了,需要降到室温才能开始第二次改变电流后的升温,记录时间也很麻烦,容易产生误差,更不用说前面已经说过的,通过温度计观察煤油升温,班内演示时可视性差。

而改进后的做法如图所示:

三段金属丝的电阻相同,其中R1在干路上, R2、R3并联,可知R1中的电流大于R2中的电流,通电相同的时间后,比较两塑料盒所接“U”形管中液面高度差的变化,从而得出,在电流和通电时间相同的情况下电阻越大产生的热量越多。

改进后的优点:这样由于并联的分流作用,相同电阻的两段镍铬合金丝R1、R2在同一段电路中通电时,电流不同,时间相同。又可同时对比着观察塑料盒内气体膨胀引起U形管内液面高度差的变化,可以同时比较,不但可操作性强,可观察性也很强。

3、演示物体受滑动摩擦力的实验改进。

初中物理教材第十三章第三节上,有测量物体受滑动摩擦力的演示实验。

课本要求如图所示:

用弹簧测力计匀速拉动木块a使它沿长木板匀速滑动,由二力平衡知道,从弹簧上读出的拉力,就知道了木块跟木板之间的滑动摩擦力,从而测出木块与长木板之间的摩擦力。

该种做法缺点:木块a被测力计向右匀速拉动,其受到的滑动摩擦力水平向左与运动方向相反,此做法中必须要求木块a匀速运动,?耸被动Σ亮Σ庞氲簧测力计的拉κ且欢云胶饬Γ而实际操作上,我们常常会看到弹簧秤的指针总是在某一值左右不停地晃动,很难使木块a保持匀速直线运动,读出的数值只是一个大致的值。出现这样的现象会影响实验的效果,让学生误认为滑动摩擦力的大小在变化,或认为它的大小跟物体的运动速度有关,

而改进后的做法如图所示:

将弹簧测力计一端固定,另一端构筑木块b,木块b下面是一长木板,实验时,拖动长木板,然后读出弹簧测力计的示数,即可测出木块b和木板间的摩擦力。

改进后的优点:使木板滑动,木块b和弹簧秤相对地面静止,无论木板运动速度如何,木块相对木板都滑动初中物理论文,且木块b均受平衡力作用,操作方便易于控制,同时,此做法中弹簧测力计是静止的,更容易读准示数。同时也更加使学生明白:滑动摩擦力的方向跟物体的相对运动方向相反,体会相对的含义。

4、对阿基米德原理演示实验的改进

在学习“阿基米德原理”这节课上,课本上的演示实验如图所示:

用弹簧秤称出石块的重G物和空小桶的重G桶,将弹簧秤挂住的石块浸没入溢水杯中,将溢出的水用小桶接住,同时读出弹簧秤的示数F示,再用弹簧秤测出小桶和水的总重G桶+水,最后计算:F浮=G物-F示 , G排=G桶+水-G桶,最后比较得出:F浮= G排

该种做法缺点:此实验做起来既繁琐,误差又大,当老师拎着弹簧秤讲解时,示数不稳定。且比较起来不具有同时性。

对该实验的改进如图所示:

其中A、B为两个规格相同的弹簧秤,C为重物,D为小桶,E是溢水杯,杯中加入红色的水,F是升降平台(摇动手柄,可使平台高度缓慢上升、下降),G为铁架台。

实验过程中,逐渐调高平台F,使重物浸入水中的体积越来越大,观察到弹簧秤A的示数减小,弹簧秤B的示数增大,比较发现弹簧秤A的示数变化量FA和弹簧秤B的示数变化量FB相等,从而可以得到结论F浮=G排

实验过程中要注意:弹簧秤使用前要调零,尽量避免玻璃管与小桶之间有作用力,玻璃管不能进入小桶里的水中

改进后的优点:溢水杯中加红色水,增加可见度;能同时显示出物体所受的浮力大小和物体排开液体的重力大小,便于比较得出结论;弹簧上端有铁架台固定,弹簧秤示数更稳定;弹簧秤B的示数直接反应物体所受浮力的大小;上课时不用老师拎着弹簧秤读数,便于老师的讲解。

演示实验论文篇3

在初中化学实验演示的教学过程中,大多数的化学教师采用自己演示而学生观看的教学方式,忽略了学生的课堂主体性地位,很少让学生参与到化学实验演示的过程当中,限制了学生的思维发展与动手操作能力的提高.其结果往往是教师演示过后学生单纯观看,无法理解进行实验演示的意义和实验的实际操作感受,对于实验结果和实验结论也无法进行深刻的记忆,这就导致了初中化学的实验演示教学质量难以提高和突破.这就需要初中化学教师在进行实验演示教学时要摒弃传统的教学方法,克服教师演示而学生观看的不正确教学方式,教师应当在进行课堂设计和准备时预先准备课堂所需的实验器材,并且精心进行教学环节的设计和课堂问题的准备.在实验的各个环节都巧妙地激发学生的实验参与热情,在教师进行实验演示的过程当中发现问题并且进行主动思考,在探究的过程中总结化学实验的规律,进而提高其进行问题解决的能力,真正发挥化学演示实验教学的作用,避免实验演示教学作用难以发挥的情况出现,真正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热情.问题情境的合理创设对于教学环节的衔接有积极作用,并且能够尽可能的促进学生进行思考,在观察教师进行实验演示的过程中调动思维,明确规范性操作的步骤,并且对化学实验和化学知识有浓厚的学习兴趣.例如,在进行沪教版初中化学九年级上册中有关白磷自燃问题的教学时,教师应当为学生设置合理的问题,使之能够带着问题和思考进行实验演示.例如物体的着火点受到了哪些因素的影响?每一种物质的着火温度是否相同?白磷在低于40摄氏度时能否发生自燃?通过教师与学生的大量实验演示可以得出结论,即固体燃料的着火点与颗粒粗细、物体表面积等因素有关.

二、为学生创造实验演示条件,培养学生动手能力

初中化学教师在进行实验教学的过程当中,根据初中学生的实际情况进行示范性的演示实验是十分必要并且十分重要的教学方式.然而,总是由教师进行实验演示而学生观看的方式是不能够满足教学要求和教学目标的,学生没有参与实际的演示实验操作的机会会限制其思维的发展,也不能够达到素质教育的要求.初中化学实验的教学目标不仅仅是要求学生掌握实验结论,还要求学生能够在实际的实验操作过程中总结实验技能,明确实验时的注意事项和具体规则.学生被要求在独立进行演示实验的过程中养成良好的实验习惯,收获严谨求实的科学实验态度并且做到实验操作规范.然而相当数量的初中化学教师处于安全性和其他因素的考虑往往忽视了学生实际动手操作实验能力的培养,这就需要初中化学教师能够按照实验的内容和学生的实际条件,为学生创造进行实验演示的条件和机会.教师可以在进行规范性演示实验的操作时向学生讲解实验的具体内容与规范的实验操作,对实验器材和实验的目的进行详细的讲解,最后给学生提供在讲台上进行实验演示的机会,为学生创造进行实验的机会,在实际的实验操作过程中锻炼学生的实验操作能力与思维逻辑能力.例如,教师在进行沪教版九年级上册有关氢气制取的有关实验演示教学时,可以要求学生回忆之前学过的氧气制取实验原理与装置,并且要求个别学生到讲台上进行有关的实验演示,教师在旁边适时的给予指导,在学生出现步骤错误和操作失误时给出及时的提醒和纠正.

三、利用多媒体进行实验演示,提高教学有效性

尽管初中化学教师应当尽可能的提高学生的实验操作能力与实际实验水平,然而并不是所有的化学实验都能够在实验室中或者课堂上进行实验演示,也并不是所有化学实验都能够在学校的现有条件下进行.对于这些实验,教师往往采取仅仅讲解或者简单带过的方式进行教学,此外,对于具有危险性的实验并不适合学生进行实际操作,因此教师也只是口头讲解.出于这些原因,初中化学教师应当充分了解和把握学生的实验操作水平,采取恰当的教学策略进行学生实验操作能力的培养.教师应当充分进行学校教学资源的利用,利用多媒体技术进行部分化学实验的演示,帮助学生更好地了解化学实验过程,避免由于教师的简单讲解而造成的实验困惑.例如沪教版初中化学教学中浓硫酸的稀释实验演示以及工业炼铁等过程,以及其错误操作后会带来的后果以及对微观物质的认识等,教师就可以通过多媒体教学技术进行有关的实验演示,相关实验视频的播放不仅能够消除实验的危险性,还能够加深学生对于这些实验的了解,弥补了实验室无法进行演示实验的不足.同时,多媒体技术进行实验演示还能够帮助学生更加简单地把握实验内容的重点与难点部分,多媒体能够通过声音、视频等方式促进学生的多个感官,提供了丰富的知识与信息,促进学生的学习欲望和探究兴趣.教师可以在进行实验演示之前使用多媒体向学生展示实验过程与注意事项,使学生在掌握了实验过程的基础上进行动手操作,不仅能够提高其完成实验的准确性,还能够使学生掌握教学重点,提高实验教学的质量和效率.

演示实验论文篇4

关键词:初中物理;课堂教学;演示实验;教学策略

中图分类号:G633.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0568(2012)10-0042-02

随着教学改革的推进,初中物理教学不再单单要求教师教会学生物理知识,同时还要求教师要运用各种教学方法,提高学生的学习主动性与创造性,尤其是在实验教学过程中,学生综合能力的培养尤为重要。而物理课堂演示实验,对于提高学生学习物理的兴趣,有不可替代的作用,所以,有效开展初中物理课堂演示实验教学是当今初中物理教学中的重要任务。为此,本文针对初中物理课堂演示实验教学的方法进行讨论,期望可以为初中物理实验教学提供一些参考。

一、初中物理课堂演示实验教学的重要意义

物理虽然具有较强的实验性,但是在初中物理教学中,教师常常以理论教学为主,这使得学生在学习物理知识的兴趣上就显得很低,不利于学生学习。所以,初中物理引入课堂演示实验,可以通过简化实验操作步骤,设计与学生认知相符的、具有明显实验现象与结论的实验,这样学生能更深层次地理解物理的理论知识,进而提高演示实验的教学效果。

丰富、有趣的课堂演示实验,可以有效地提高学生学习物理的兴趣。学生在学习物理理论知识时,往往会将一些带有附加条件的结论弄混,这时候,教师以课堂演示实验“”看似简单的结论,会为学生带来新奇的感受,并留下深刻的印象,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同时学生亲自参与到实验过程中,还可以促进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能力的形成。

在物理课堂演示实验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设置一些任务,让学生亲自参与到实验教学中。学生在根据物理理论知识提出假设、猜想,设计实验,分析实验,进行实验等过程中,可以有效地培养学生交流讨论能力,学生自觉地融入到合作探究环境中,有效地促进了探究式教学的进行。

二、如何改进初中物理课堂演示实验教学

初中学生喜欢新奇、有趣的事物,所以教师在设计物理课堂演示实验的过程中,可以遵循以下原则。便利性:演示实验的材料需要简单,而且可以从生活中很容易就取得,有利于学生课下自己进行实验;可观性:这是针对实验现象与实验流程而言的,初中生受到自身知识结构的影响,对于明显的实验现象和实验流程才能够深入理解,而且明显的实验现象可以有效地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促进学生学习;探究性:任何演示实验都是有一定的教学目的的,所以,演示实验需要遵循探究性原则,提高学生的合作探究能力;环保性:初中物理的情感态度价值观教学目标中要求教师要培养学生的环保意识,所以,在课堂演示实验过程中应该注意安全与环保问题,提高学生的环保意识。

那么,在物理课堂演示实验教学过程中,应该如何改进教学方法呢?

第一,创设有效的实验教学情境。物理课堂演示实验教学的目的是要学生深入理解与之相关的理论知识,并在实验过程中培养学生的各种能力,而学生又喜欢新奇、有趣的事物,所以,教师不能一上课就进行演示实验,需要创设有效的实验教学情境,引起学生的好奇心,激发学生的兴趣,抓住学生的注意力,促进学生学习效果的提高。

比如“惯性原理”教学,教师创设这样的教学情境:大家都坐过车,谁能告诉我们,在车子启动与急刹车时你是什么感觉,你的身体有什么动作(学生积极回答)?那么,同学们能够帮助老师解释一下这个问题吗?教师利用日常遇到的问题引入本节课的演示实验,充分提高了学生的积极性。验证惯性的演示实验:选择平滑的木板,简易小车,小木块各一个。如下图,对小车进行快速启动与制动。

学生通过明显的现象,理解了惯性的概念,了解了坐车时身体与车行反方向运动的原理。

第二,小组合作探究方法的有效运用,使学生在交流与合作中得到发展。一些教师认为演示实验就是教师演示,学生通过观察学习的过程,其实不然,这种教学模式严重限制了学生创造性的培养,是不利于学生的发展的。所以,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该适时、适机地布置科学合理的学习任务,组织学生进行小组合作探究学习,亲自动手参与到实验教学中,这样可以使学生在交流与合作中,相互学习,促进学生发散思维与创新思维的形成,还可以有效促进学生综合实践能力的发展。

比如“动滑轮及其应用”教学,教师设置这样的问题:使用动滑轮有什么作用。每5个学生一组,进行合作探究实验。学生通过亲自参与到实验中,组员进行积极地交流与讨论,可以有效地了解到滑轮以及滑轮组的作用。如下图实验:

第三,合理运用教学评价,帮助学生发扬优点,弥补不足。科学合理的教学评价,可以有效地帮助学生了解自身的优势与不足,进而使学生通过教师的指导,发扬优点,改正缺点。教师在进行教学评价时,要注意不应该仅仅从学生的实验操作过程与结果上进行评价,还应该针对学生的学习态度来评价,综合以上因素,给学生一个积极的评价,提高学生学习的兴趣。

例如,在进行“电路元件”实验时,可让学生收集各种废旧电器中的开关、电阻器等,观察型号、结构、工作原理,并自行制作可调节亮度的台灯;在进行“电路连接”实验时,可让学生利用回形针、牙签、木板等制作小灯座、开关、电池盒等,重复实验,得出结论。在实验过程中,可以分小组依次进行,其他同学进行观察与思考。学生最终得到的结论有可能与教材知识有出入,但是教师可以通过学生的实验行为与学习态度进行综合的评价:“你做得很好,但是在这里稍微注意会更好”;“你很积极,希望你可以将这种积极性发挥下去”等。

三、结束语

总而言之,随着教育事业的不断发展,初中物理课堂演示实验教学的方法也将越来越多,教学效果也将越来越好,但是,初中物理教师应该从学生的实际学习情况出发,将学生放到课堂教学的主体地位,构建开放式的演示实验课堂环境,充分发挥学生的积极主动性,提高学生的动手实践能力、探究能力与综合创新能力,使学生在以后的学习与生活中,无论从知识的学习、技能的掌握,还是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发展上,都能够有所提高。

参考文献:

[1]侯小霞.在初中物理教学中的演示实验与多媒体实验[J].中国科教创新导刊, 2010,(21).

[2]薛学广.浅谈初中物理演示实验教学[J].教育教学论坛,2010,(35).

[3]黄慧燕.怎样做好初中物理课堂实验的教学设计[J].考试周刊,2009,(25).

演示实验论文篇5

关键词:实验教学;演示实验,创新能力

Abstract: innovation is in the process of the development of things quantity accumulation, is the quantitative change process. At the same time innovation is created, the mutation is things, is a new things and method, is in the process of development the qualitative change things. Physical experiment teaching can be good reflect this qualitative change process. We here is in the junior middle school physics experiment teaching exploration innovation education of the concrete implementation. To promote the development of the society has the role that cannot be replaced. To learn physical must change the past attention

Keywords: experimental teaching; The demonstration experiment, the innovation ability

中图分类号: G633.7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

演示实验生动有趣,易形成悬念,它在创设问题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增强学生在学习中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引导学生追根求源探索知识上有极其重要的作用。本文就此谈谈自己的肤浅体会和作法,与本文就此谈谈自己的肤浅体会和作法,与同行们研讨。

一、实验教学方法的改革

1、观察是创新的前提

观察是实验的第一步,也是创新的前提。没有对客观事物的认识是谈不到创新的。我们在实验教学中首先应该使学生知道:所谓观察就是要有目的地辨明观察对象的主要特征,注意发现引起变化的条件和原因,其次,要使学生了解观察是要经过一定的努力,克服一定的困难,才能发现问题,才能得到对事物的正确认识和正确的结论。

2、实验,在学习中创新。

人们的许多物理知识是通过观察和实验认真地加以思索和总结得到的。实验中要有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教育学生每做一个实验应该:了解实验目的,正确使用仪器,作必要的记录,得出相应的结论整理好实验器材。根据实验观察到的现象和结果得出结论,做出正确的实验报告。

3、重视方法的总结,动手动脑

科学方法提出这样几个步骤:收集大量资料,证据;总结分析;得出结论;提出意见和建议。实验做完了,结果出来了,我们的实验是不是就结束了?没有。应用才是我们的最终目的,这也完全符合唯物主义方法论中关于从实践到理论再由理论到实践的辨证原则验结论和课本上总是不一致,学生甚至考虑了课本的大胆想法。

4、注重引导学生观察实验

观察是实验的第一步,也是创新的前提。观察在生活中无处不在。在观察中,要引导同学讨论观察的方法和应注意的问题。可以提示看到的不同的现象是由不同的原因引起的,但是具体到是哪些原因,应该由学生通过多次的实验得出一定的结论,而不是老师在黑板上把各种条件罗列出,让学生按部就班。那样做实际限制了学生的思维,是不利于学生形成创新思维的。

4、采用多种实验方法,活跃学生思维

笔者认为在帮助学生掌握实验原理的基础上,允许学生用不同的器材、不同的实验步骤进行实验。在实验中,学生需要在各种因素中进行取舍,对所得信息进行筛选。这就要求学生在确定的目标下,有全局观点和善于妥协,在不同情况下善于应变,培养学生的应变能力,使学生分析、抽象概括、综合表达能力都得到训练和发展。

5、创设实验问题,促进学生创新能力的发展

创新教学的构成要素是研究性、引导性、发现性、归纳性等有机的结合起来,这就要求教师在实验中创造性的应用现代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将多种教学方法进行优化组合,用“创造性的教”为学生“创造性的学”创造环境和条件。因此除了演示实验和分组实验之外,在学生的模型制作、游戏、调查小实验活动中,也可以发展创造活动,鼓励学生创造。

二、更新实验教学的思路

演示实验作为一种教学手段,是教师备课的重要内容,需要教师认真研究和准备。教师在课前首先要准备好与实验有关的全部仪器、材料。其次是在课前反复操作,直到熟练的地步,对于在实验中可能出现的故障做到心中有数并能及时排除。掌握演示时间,注意与教学进度紧密配合。教师要考虑除大纲和教材中规定的演示实验外,还可以适当补充哪些小实验,或对现有的实验作必要的改进,以提高教学效果。要考虑在演示过程中如何引导学生观察,启发学生思维,最大限度地发挥演示实验的作用。 总之,我们不是为做实验而做实验,我们做实验是学习这种研究事物内在联系,研究问题的方法。

三、我们不仅为了做更好的实验,而且得到了实验的最好效果,我跟大家共同解决下面几个方法来解决难度。

1、忌课前准备不充分

演示实验作为一种教学手段,是教师备课的重要内容,需要教师认真研究和准备。有的教师轻视课前演示实验的准备工作,结果造成演示失败或出现意想不到的情况,以致在课堂上手忙脚乱,“强行”让学生接受结论,教学效果很不理想。造成这种情况的原因是多方面的,有的是思想认识存在问题,对实验教学不重视或持怀疑态度;有的是疏忽大意,以为实验内容简单,以前做过或曾看见别人做过;还有的是怕麻烦。这些都是演示实验教学的大忌。

2、忌操作不规范

操作规范是指教师在使用仪器、连接和装配仪器及演示现象时动作要准确、标准。教师的一举一动都会给学生留下深刻的印象,起到潜移默化的作用。教师的规范操作,不仅是实验成功的前提,而且会使学生养成严谨求实的良好实验习惯。

3、忌实验用语不准确

教师在介绍实验仪器、阐述实验过程和总结实验结论时,语言必须准确不含糊。有的教师在进行演示实验时不注意语言的准确表达,对学生正确认识仪器、形成概念、掌握定律就会产生不良的影响。又如在叙述实验结论时将“同名磁极相互排斥”说成“相互推斥”;将阿基米德原理中的“重力”说成“重量”等等。

4、忌唱独角戏,不让学生参与配合

演示实验不能先由教师做给学生看,再讲给学生听,使演示与讲解脱节。这种作法忽视了学生学习的主动性,把学生当作被动接收的“仓库”,完全没有发挥出演示实验的作用,是不可取的。教师要在演示的同时引导学生观察,不断启发提问,让学生分析、讨论,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使实验结论合情合理地被推导出来。还可以让学生参与做实验,如让学生上前来读数或动一动手。

5、忌可见度低

演示实验不仅要现象清楚,而且还要面向全体学生。教师要想方设法增大演示实验的可见度。投影放大、机械放大、自制可见度大的仪器进行演示等都是常用的方法。

6、忌用模型代替

演示实验模型与演示实验一样,都是传统的教学手段。对于一些无法进行演示的物理现象如一些机器的内部结构、大型机械装置和设备的工作过程,就可用模型来进行讲解。但模型无法替代演示实验,演示实验能够真实地、直观地再现物理现象,而模型则不能。故教师要尽可能多做一些演示实验。

演示实验论文篇6

【关键词】新课标 初中物理 演示实验 情景教学

【中图分类号】G63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4810(2014)20-0137-01

物理演示实验是指教师(或师生协同)作为主要操作者展示物理学现象,引导学生观察思考与分析,获得实验结论的表演示范实验,演示实验作为直观化与形象化物理教学的重要措施,不仅能够帮助教师实现对教材内容生动具体的讲解,还能帮助学生由抽象思维转向形象思维,发挥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启发学生思维,促使其对所学知识进行充分理解与记忆。

一 初中物理演示实验情景教学原则

1.明确且具备可行性的实验目的进行演示实验

演示实验目的明确且具备可行性,明确可行的实验目标是演示实验活动的指示明灯,可行性则为演示实验活动的首要条件。演示实验内容应与学生的年龄特征、认知结构密切相关,从而实现演示实验目标的合理完成,教师在演示实验活动的相关步骤与提问指导等都应具备良好的启发性,在演示实验中应有效的引导学生进行自主观察思考,并通过分析与反思对自身学习内容进行一定总结。例如在教学“大气压强”时,教师通过演示玻璃杯倒满水后在瓶口处贴盖上玻璃底片,玻璃杯颠倒后因外界大气压强作用于玻璃底片,而使玻璃底片紧贴玻璃杯瓶口,而无水淌出的实验,向学生展示自然界中人类看不到,但实际存在的大气压强,准确地为学生描述出大气压强与大气压强作用力的概念。

2.演示实验应逐步过渡为学生实验

传统的演示实验是以教师为主体进行的,学生无法有效参与到实验中,这与新课程标准所提出的基本理念相违悖。任何教学活动都应以学生的身心发展为基础,演示实验教学也不例外。在演示实验中,教师应通过“规范到位”的物理术语与实验操作为学生进行实验教学内容的讲解,引导学生自己动手进行实验操作,完成演示实验逐步向学生实验的过渡,帮助学生通过自身操作深化领会相关知识含义并提升实践操作技能。

二 初中物理演示实验情景教学步骤

初中物理演示实验情景教学是教师将学习舞台的主人位置让给学生,由传统教书匠转变为实验活动的设计引导者,通过下图设计的演示实验活动过程以引导的方式让学生自主参与。

1.激发学生参与演示实验的欲望

在演示实验中,教师应通过各种奇妙实验现象引导学生进行自主探究学习,从而能够保障学生以高涨的学习热情与活跃的思维状态完成学习目标。

在进行《惯性》相关内容教学演示实验时,教师在透明的玻璃杯上放置了一张塑料片并在其上方搁置了一枚鸡蛋。

教师提问:“如果我现在从水平方向将塑料片弹飞,鸡蛋会发生什么样的运动?”

学生答复,有猜测鸡蛋会和塑料片一起飞出,有猜测鸡蛋会直接掉入玻璃杯中。

教师当堂演示从水平方向将塑料片弹飞实验,学生们发现塑料片飞出后鸡蛋在空中的短暂静止后落入玻璃杯中。

教师提问:“这是为什么呢?谁能依据我们已经学过的知识猜测上述所产生的现象的原因呢?”等引导性问题。

2.师生合作完成演示实验的步骤

通过演示实验能够帮助学生理解教师讲授的理论知识与教学实践以形象直观的方式进行完美融合,演示实验操作――增强学生感性认识――学习相应理论知识――运用理论知识指导演示实验操作的循环模式将知识传授、实验操作、能力培养三者进行完美融合。

例如在教学“平面镜成像特点”时,实验前教师先引导学生依据自身的生活经验对实验的结果进行猜测,让学生带着疑惑进入实验。在实验中教师作为引导者的角色,对小组无法解决的问题进行合理引导并在实验结束前进行统一解答。

3.演示实验的回顾反思

演示实验结束后,教师应带领全体学生对整体实验活动进行相应的回顾反思,查找实验中存在的不足,帮助学生有效吸收知识的同时查缺补漏。

参考文献

[1]胡荣才.初中物理实验课中小组合作的有效性探究[J].科学咨询(教育科研),2014(1)

[2]王岳肖.初中物理课堂情境教学的创设方法及实施[J].才智,2014(2)

[3]陈冠群、黄树生.抛锚问题情境 激发主动探究――以义务教育物理课堂实验教学为例[J].江苏教育研究,2014(2)

演示实验论文篇7

关键词:化学课堂演示实验 知识传授型演示实验 知识验证型演示实验 探究型演示实验

正文:化学是一门实验学科,其教学离不开课堂演示实验,而化学课堂演示实验具有较强的直观性与示范性,且操作简便、现象明显。通过实验演示,学生不仅可较轻松地接受新知识,还可掌握仪器及试剂的使用方法和正确操作过程,以便提高学生实验能力。化学实验能力是高考重点、热点,而演示实验是提高学生实验能力最重要的直观手段之一。根据中学化学教材,从演示实验的目的看,可以把演示实验分成传授新知识的演示实验、验证或巩固所学知识的演示实验及探究性演示实验三种类型。

一、知识传授型演示实验

这是以让学生获取新知识为目的而进行的演示实验,通常是边讲边演示。从逻辑上看,是一个由特殊到一般的学习过程。教师在演示时,先讲述实验原理、条件及注意事项;当学生观察到实验现象后,教师再通过启发引导学生对所观察到的现象进行分析、解释,为学生顺利地得出正确的结论奠定基础。

例如,在讲"铵离子的检验"时,采取的方法是先演示"氯化铵和硫酸铵分别与氢氧化钠溶液作用"的实验,然后总结得出检验铵离子的一般方法。为此在开始演示实验之前,要突出强调铵盐能跟碱起反应放出氨气。实验过程中,要引导学生观察湿润的红色石蕊试纸接近装有铵盐与氢氧化钠混合液的试管口时,试纸颜色的变化及闻到的气味,然后由学生根据实验现象或结果来回答,并由教师加以总结得出正确的结论。像这样通过演示实验来进行新知识的教学,就具有较强的真实感和说服力,使学生容易理解和记忆所获得的新知识。

在进行知识传授型演示实验教学时,应注意以下几点:①在演示实验时,学生并未掌握有关实验的理论知识,在没有理论的指导下,学生观察实验时往往会忽略掉最关键的内容。因此,教师要有意识地引导学生注意实验的条件、环节和实验的主要结果(亦即告诉学生观察什么、如何去观察),使学生能看懂实验,准确地观察到实验的现象和结果。这是这种演示实验的感性阶段。②在演示实验结束后,教师不要急于做出结论,应通过谈话启发学生自己去做结论,以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促进其对知识的消化理解,并加强对所学知识的巩固。这是这种演示实验的理性阶段。③要注意把实验中所得出的特殊(或个别)的结论推广到一般(或同类的其它对象)中去,使学生类推地掌握带有规律性的知识。这是对这种实验的归纳。④应要求学生用文字或图表把实验的结论记录下来,或结合指导学生读书把教材中的有关内容做上记号或摘录下来以巩固知识。

二、知识验证型演示实验

这是以验证或巩固已学过的知识为目的而进行的演示实验,通常是在讲授完新知识以后进行的实验。从逻辑上看,是一个由一般到特殊的学习过程。教师讲课时,先通过新旧知识的联系与对比,结合使用各种直观教具讲授新知识,待学生初步掌握了这些知识后,再进行有关的演示实验以验证和巩固所学过的知识。

例如,在讲"氧气的实验室制法"时,先结合有关氧气制取与收集的挂图,讲解实验室制取氧气的化学原理与收集方法,使学生对这部分内容先具有初步的认识,然后课堂现场演示实验室制取及收集氧气的过程。使学生通过观察教师的演示,进一步加深印象,提高当堂课的巩固率。

在进行演示实验法教学时,应注意以下几点:

①在演示实验前,因学生对有关内容已有初步的印象,所以教师在演示时,要引导学生运用已初步掌握的知识来观察实验的过程及现象,同时应该强调操作过程中的关键步骤,即有目的、有针对性地观察。

②在演示实验过程中,常以设问的方式启发学生积极思考。

③演示实验结束后,教师要敦促学生用学过的知识来解释实验现象和结果。

三、探究型实验

恩格斯说:"单凭观察所得的经验,是决不能充分证明必须性的".要跳出单纯的经验的圈子,要敢于提出有科学根据的假设,并能通过设计实验加以检验。探究性演示实验正是以指导学生进行正确实验、实习等实践活动为目的而进行的演示实验。在学生上分组实验课时,为了使学生能正确而迅速地进行实验操作和观察,避免在实验方法或使用实验仪器和试剂方面出现大错误,教师一般都要先进行部分实验的演示。

例如,在完成一个实验探究课题时,教师应首先为学生能顺利地设计实验方案、正确地进行实验、准确地观察到实验现象、明确地归纳出结论而作好各方面的准备工作,如在学习钠与水的反应时,首先给出下面的问题:在烧杯中加一些水,滴入几滴酚酞溶液,然后把一小块钠放入水中。你看到什么现象?

演示实验论文篇8

【关键词】生物教学;模拟实验;演示实验

【中图分类号】G633.8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9-5071(2012)07-0255-02

演示实验是教师为了向学生提示所研究问题的发生发展,为了引导学生进行观察和思考以便形成概念、规律的基础,是学生进行观察和获得感性认识的重要源泉,是发展学生观察力、注意力和思维力的重要途径。通过演示还可以为学生正确地使用实验仪器和正确地掌握实验方法作出示范。在教学实践中的有其优点也有缺点。

1 演示实验的优点

(1)演示实验一般是通过老师操作,展现在学生面前,它能将课本上的知识化静态为动态、抽象变直观、难懂变易懂,降低知识难度;演示实验紧扣教学主题,形象直观生动的教学效果、灵活多变的试验方式有效地配合生物学的课堂教学,这不仅便于教师对教学内容进行讲授,有利于突出教学重点和突破教学难点,提高了学生的学习兴趣、有助于验证概念和知识,有利于帮助学生理解和掌握生物学知识,提高教学质量。

(2)演示实验不仅能迅速地帮助学生理解知识,还能较好的将正确的操作方法展现在学生面前,让学生更好的掌握正确实验操作技能,特别是教师能够边操作边进行讲解,更能强化实验操作的规范化,培养学生实验规范化的习惯。另外,强化正确实验操作方法还可降低或避免学生在课堂实验中因操作不当而发生的危险和对实验器材的损坏,让学生安全有效地完成实验。

(3)利用演示实验,创设问题情境,一方面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活跃课堂气氛;另一方面利于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帮助学生对生物生理功能的理解和掌握。课堂演示实验教学通过看得见、感受得到的现象,使学生在良好的情绪状态中学习,很容易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良好的课堂教学氛围,使学生由被动学习变为主动学习。例如:“呼吸作用”演示实验,将点燃的蜡烛在分别装有萌发的种子(甲瓶)和煮熟的种子(乙瓶)里,观察蜡烛在两瓶内的燃烧情况。随着蜡烛的燃烧情况的变化,学生的学习兴趣一定会不断被激发。观察形象生动的演示结果,学生会产生强烈的认识冲动,并形成最佳的心理状态,经过教师的讲解和自身的积极思考,能很快掌握有关的知识内容。在对低年级的教学过程中,若采用一些适当的趣味性演示实验,可活跃课堂气氛,学生的注意力、观察力和学习的积极性都会有明显地提高。

(4)演示实验在教学中目标比较明确,能够比较清晰地传授教学内容。实验教学中有效利用生动直观的演示实验,将正确的操作方法展现在学生面前,可以弥补因实验器材的少而造成的部分学生无法通过亲身实践实验掌握实验知识与技能的不足,因为它只需要一套装置就能满足全班学生观察。

2 演示实验的缺点

(1)演示实验一般以教师为主体,学生仅仅是旁观者,没有直接参与亲自操作,这样不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会使学生对整个实验过程的了解太少,不能较好的掌握实验技能,不利于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创新能力。例如“绿叶在光下制造有机物”、“探究种子萌发的环境条件”、“练习使用显微镜”等实验活动,学生必须通过亲身实践才能熟悉实验过程,更好的掌握好实验的技能技巧。

(2)演示的过程一般都比较短,演示实验对于学生来说随意性大,不能使学生对实验产生全部印象,给学生的印象不是很深,有些认识还是错误的。进行演示实验应该注意的问题是实验前要明确实验目的,对学生提出要求,实验可见度要高,实验结论最好由学生得出,注重实验的示范性,精确性。不过演示实验会使学生对整个实验过程的了解较少,演示的过程一般都比较短,给学生的印象可能不是很深。

(3)实验结果的不确定性。生物的多样性以及生命运动的复杂性决定了实验过程不易控制、实验结果难以确定,不能体现出对动物的那种人文关怀。

例如:“探究鱼鳍在游泳中的作用”的实验教学,学生通过演示实验,很容易得出结论:尾鳍能够改变方向,并为鱼前进提供动力;胸、腹鳍可以保持鱼体平衡。演示实验现象直观、明显、易操作、结论正确或误差小。但这个演示实验残忍的伤害了动物,没有体现出对动物的那种人文关怀。

3 模拟实验的优点

(1)模拟实验可化抽象为具体,化复杂为简单,使学习内容直观化。花费少,简单,易于操作,容易使不能用感观了解的现象直观化,能够很好的说明问题的根本原因。

(2)模拟实验是用简单、方便的生物材料来替代原来的实验材料,这可以大大解决实验材料难的问题,还可以解决不能或不便用直接实验方法解决的难题;同时模拟实验实验效果明显,有利于学生对这些生理功能的理解和掌握,可以提高效率。

(3)模拟实验可化长时间为短时间,化大空间为小空间,化笼统为单一等。大大节约资源、资金和时间;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达到学用结合的目。

4 模拟实验的缺点

(1)虽然模拟实验具有直观性、经济性、易控性等特点,但必须强调的是,模拟实验决绝不能取代演示实验。因为模拟试验准确度不高,容易发生主观原因导致的错误。进行模拟实验要注意培养学生科学的思维方法,过程最好做到先整体,再局部,从宏观到微观,强化某些特点,别把简单的问题复杂化,注重实验原理过程的讨论。例如在初二上的探究实验《鱼鳍在游泳中的作用》,这个实验与模拟试验相比,活鱼实验时,采取捆绑鱼鳍的方法更直观准确。但捆扎鳍不是一件简单的事(鱼好动而且滑不好捉),模型就简单多啦,不过不好研究、背鳍、胸鳍、腹鳍的作用,研究尾鳍比活鱼好。其研究结果易受模型的局限,得出的结论不一定完全可靠,准确度不是很高,容易发生主观原因导致的错误。

(2)在模拟实验中有的模型制作比较困难;对模型的制作要求较高,学生的动手能力不够强,使得模拟实验不够准确。教师在课前做好充分的准备,比如气球中装多少水比较恰当。对实验中可能出现的问题做出各种预见。教学是及时指导实验中难以完全表现真实情境。因此,作为教师必须要考虑到教学过程中可能出现情境,尽量避免实验教学中的不利因素,达到教学目的。

(3)模拟实验有时在教学中目标不够明确,教学思想不够清晰,精确度低,实验现象不够明显。

演示实验论文篇9

关键词:演示实验;初中物理课堂;作用;应用

中图分类号:G633.7 文献标识码:B 收稿日期:2016-02-26

1.演示实验概述

演示实验是一种由教师操作,将书本上抽象的物理概念以实验的形式直观形象地展示出来的方式,对于好奇心强烈的初中生来说,其具有趣味性、灵活性、直观性、简单性等特点。

在演示实验过程中,设备简单,易于操作,实验现象能够将物理原理直观地呈现出来。教师在初中物理课堂教学中,可以针对同一种实验器材进行不同种类的演示实验,以便学生能够从中对所学物理知识进行全面的理解和掌握。此外,教师可组织学生参与到实验中来,从而在活跃课堂气氛的同时,更好地培养学生的思考能力和操作能力。

2.运用演示实验开展初中物理课堂教学的可行性分析

物理作为一门理论性与实验性较强的学科,本身具有复杂难懂等特点;加之大多数初中教师在物理教学中仍旧采取传统的照本宣科的教学方式,仅仅以灌输课本知识为主,而不注重培养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很难激发学生的学习动力,不利于学生思维能力和探究能力的提高。在初中物理课堂上,采用演示实验教学能够将实验现象与理论知识有机结合在一起,通过直观的演示操作将物质的变化规律更加形象、生动地展示出来,不仅可以吸引学生的注意力,调动学生学习物理的兴趣,还能够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思考能力以及探究能力等,加深学生对相关物理概念的印象,增强教学效果。

(1)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活跃课堂气氛。“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在初中物理课堂教学中,演示实验教学改变了以往按部就班的教学方式,通过实验将书本上枯燥的知识点更加直观地呈现在学生面前,从而吸引学生的注意力。

(2)改善教学效果,提高教学质量。演示实验教学作为一种将抽象知识具体化的教学手段,是当前初中物理教学中的重要教学方式之一。在初中物理课堂上,通过演示实验能够将实验内容与理论知识相结合,不仅可以突出物理教学的重点,促使学生对物理重、难点知识加以充分理解和掌握,还能培养学生对知识的分析和运用能力,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

(3)培养学生的思维探究能力和操作能力。在初中物理课堂教学中,教师采取演示实验开展教学,能够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从而增强学生思考和探索问题的自觉性和主动性,使学生能够从实验中掌握更多的物理知识。

3.演示实验教学在初中物理课堂上的应用实践

(1)演示实验在引入新课时的应用。初中生的形象思维能力普遍高于抽象思维能力,教师在初中物理课堂教学中,如果仅仅以书本知识为主,只讲解而不实践,则很难激起学生的求知探索欲望。因此,在引入新课之前,采用演示实验开展教学极为必要。演示实验能够将抽象的知识具体化,在物理课堂引入新课之前,采用演示实验教学不仅能够活跃课堂气氛,增加师生之间的互动,还能提高学生观察和思考问题的能力。

(2)在物理教学中应用演示实验,要培养学生的抽象思维能力。演示实验教学的目的并不仅仅是为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对抽象的物理事物或概念有更直观的认识,更重要的是为了激起学生探索世界奥秘的欲望,培养学生的抽象思维能力,促进学生综合能力的提高。因此,在初中物理课堂教学中,教师在进行演示实验的同时,还应注意向学生提出一些启发性的问题,有意识地引导学生正确认识事物。

(3)演示实验在讲解物理习题中的应用。在讲解初中物理习题的过程中,适当地引入演示实验,不失为提高学生学习效率的有效方法。大多数初中生普遍认为物理学习的难度较大,课后习题无从下手,因此,教师在讲解物理习题的过程中配合演示实验,不仅能够将理论知识贯穿其中,还能够为学生降低做题难度。

综上所述,演示实验教学方法在初中物理课堂中发挥着不可忽视的作用,在物理教学中,教师应将演示实验的积极作用充分发挥出来,激发学生对物理学习的兴趣,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等。

参考文献:

演示实验论文篇10

一、 理论依据

化学教学过程是学生的一种特殊的认识活动,遵循人类认识过程的一般规律,即实现从感性认识到理性认识,再从理性认识到实践的两个飞跃。从感性认识到理性认识是两个飞跃中的基础,是使学生形成化学概念、理论,掌握元素化合物等化学基础知识的过程。要使这一过程顺利进行,首先必须让学生获得准确的、有说服力的感性认识。化学是以实验为基础的一门科学,就需要有效地、充分地利用演示实验等直观教学手段,让学生正确地感知物质及其变化规律。

二、 指导思想

1、演示实验为基础。许多化学概念、原理都是从实验事实中分析、归纳、揭示出来的,还有很多的元素化合物知识就是实验事实,学生要认识它们,演示实验便是重要的途径。鲜明、生动的实验现象不但给学生提供了一定的感性材料,而且也是教师讲授知识的主要依据。

2、以学生认知为主。演示讲授是以教师动手操作和讲解为主导,学生则是观察与思考的主体,如果把学生当成实验现象、事实的被动接受者,那么就不能充分地调动学生的思维积极性。因此教师应选择设计典型的演示实验,而且要体现示范性、直观性和探索性。在教学中教师还要教给学生观察的方法,并积极创造条件,鼓励他们大胆提问或表明自己的见解,使学生化被动接受为主动探索。

3、引导启发为手段。在演示实验教学中,使学生获得感性认识的同时,教师要善于启发学生积极思考。演示实验总是为解决某一实验主题而设置的,如果教师在演示之前善于提出问题,启发学生积极思考,使学生对演示实验产生一种期望,实际上已经调动起了学生的主动性。

4、掌握知识技能与培养能力及养成科学态度想结合。演示实验是具有多功能的教学活动,在教学中通过教师的合理安排,规范操作,启发讲授,可使学生掌握有关的知识技能,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分析问题能力和严肃认真的科学态度。例如,氢气还原氧化铜的演示实验是学生认识氢气还原性的重要的感性材料。学生会明显地观察到黑色的氧化铜粉末变成亮红色,试管壁上有水珠生成。教师既要组织学生对实验现象进行分析,得出结论,同时又要利用规范的操作、正确的实验程序以及启发式的讲授让学生明确这个实验要演示成功必须注意的事项及原因,从而培养学生的观察、思维能力和科学态度。

三、 模式的构建

1、演示主题即为了得出结论而设置的问题,它起着激发学生思考的作用,可以包括若干子问题。例如,"盐跟金属反应生成另一种金属和另一种盐"这一主题包括若干子问题,锌与硫酸铜溶液,铁与硫酸铜溶液,铜与硫酸锌溶液,铁与硫酸铜晶体,钠与硫酸铜溶液等实验。通过对上述一系列实验的现象进行分析讨论,最后可以归纳出这类化学反应的规律。子问题往往是具体的实例,它从不同侧面反映着演示主题,可以帮助学生正确全面地理解问题。

2、典型实物和实验现象是教师论证演示主题的重要论据,学生也是从此获得感性认识的。所以这是得出结论的关键。实物展示是否充分恰当,实验现象是否明显、突出,直接关系到演示讲授的效果。直观、鲜明的演示实验,即便于学生观察,又易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激发学生学习化学知识的兴趣,也能加深对知识的认识和产生求知欲。

3、得出结论是演示讲解的目的之一,从事实和现象到得出结论,必须经过观察、记忆、对比、概括、抽象等认识过程,在此过程中教师的主导作用十分重要,充分利用典型实物和实验现象,提出思考性的问题,诱导学生积极思维,运用必要的讲解启发学生讨论、分析,逐步地归纳总结,最后得出结论。

4、得出结论可以说学生完成了从感性认识到理性认识的飞跃。巩固应用则是将理性认识运用于实践,使学生在运用中验证、消化所学知识,获得较完全、系统的化学基础知识,提高基本技能,同时可以在巩固应用中获得反馈信息,教师根据反馈信息及时修正学生的模糊认识。巩固应用所学知识主要通过练习,要使练习真正起到作用,练习的内容要有思考性,而不是死记硬背就可以解答的,不但要与所学的知识有内在联系,还要紧密联系实际,使学生能形成系统的知识体系而会应用于生活、生产中。练习也应采取多种形式,除书面练习外,实验、讨论等都是很好的形式。

四、 讨论

1、演示实验的选择应有利于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有助于对化学理论的理解和掌握。也就是说,演示实验必须与要解决的实验主题相匹配,实验现象要明显,对主题有较强的说服力,而且实验要有启发性,增强学生求知的欲望和信心。

2、演示主题要有明显的指向性。如果是探究型实验,那么提出的问题,就是化学实验探究的目标,应该规定出探究的方向和内容,这样实验过程中学生才能有目的地进行观察、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