战略新兴产业十篇

时间:2023-04-07 19:04:29

战略新兴产业

战略新兴产业篇1

产业规划密集出台

据统计,2011年11月份,共有18份“十二五”产业规划出台,仅11月28日一天,工信部、商务部、国土资源部等部门就出台了包括《建材工业“十二五”发展规划》、《服务贸易发展“十二五”规划》在内的8个产业规划。目前即将出台的“十二五”规划还有纺织业、高端装备制造、生物质能源、软件行业、家电、医药包装、节能环保业、金融业、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等。

据悉,由工信部牵头制定的包括新一代信息技术、新能源汽车、高端装备制造、新材料以及和卫生部共同组织规划的生物医药规划在内的“四个半”战略性新兴产业规划已经上报,预计的时间将在2012年初。

由发改委牵头,汇集环保部、财政部、国税总局、央行等多部委意见的《“十二五”节能环保产业发展规划》已历经5稿,即将提交相关部门会签。

医疗行业也在近期密集出台了一批包括《医药流通“十二五”规划》、《医学科技发展“十二五”规划》在内的产业规划,《生物医药产业发展“十二五”规划》以及《医疗器械产业科技发展专项规划(2011~2015)》等规划也将在近期出台。此外,通信业、文化产业等相关规划也已上报有关部门,预计将在近期出台。

“保增长”新动力

在2008年金融危机爆发后,我国GDP增速从2007年的13%大幅下滑到9.6%,为了解决经济增速、工业增速快速下滑的问题,我国出台了十大重点产业调整和振兴规划,成功拉动我国工业经济企稳回升。

时至今日,在欧美债务危机持续发酵,全球经济有进一步衰退可能的背景下,我国经济增速也不可避免地再次走到了下滑的十字路口。专家普遍认为,加快寻找、培育、形成新的经济发展支撑,增强我国经济发展的内生动力,不仅是我国应对国内外各种经济风险的基础,更是我国今后经济发展的重要方向。因此,为了调整我国经济结构、促进产业转型,我国在“十二五”期间提出了大力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的规划,并以此作为我国下一轮经济的新增长点和产业发展的制高点。

华融证券分析师肖波认为,以往我国过度依赖外部资源、依赖国家投资来推动经济发展,在外部需求持续萎缩的情况下,这种发展模式必须要得到转变,大力发展七大战略性新兴产业就是为了转变现有的经济模式,这也是“十二五”规划出台的大背景。

此前,国家曾提出了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发展目标,按照近几年我国GDP发展速度及规模测算,预计到2015年,战略性新兴产业增加值约达4.3万亿,2020年将达到11.4万亿,在2011年至2015年间要实现24.1%的年均增速,2016至2020年要实现21.3%的年均增速。

业内人士表示,从国家的发展目标来看,战略性新兴产业的高速成长将成为中国经济未来十年最大的增长点,伴随2012年进入经济调整期,我国经济增速与工业增长速度会平稳回落,而战略性新兴产业年均增速将超过整体工业增速约10个百分点。

掘金战略新兴产业

值得注意的是,虽然战略新兴产业规划密集出台,给人以目不暇接的感觉,也让市场担心如此多的产业规划是否都能落实到位,不过日前有外媒透露,美国商务部部长布赖森称,中国已向到访的美国官员确认,未来5年计划对战略性产业投资1.7万亿美元(约10.8万亿元人民币),此举也表明了中国政府力图让增长动力向清洁和高科技产业转变的决心。

国家对于战略性新兴产业的有利支持将是行业快速发展的契机,市场人士认为,随着产业规划的陆续,市场将掀起一波“掘金潮”。

机构普遍认为,由于政策微调的反弹行情已经告一段落,在政策出现实质性放松之前,市场投资机会主要集中在业绩稳定的大消费行业以及政策导向明确的新兴产业。

战略新兴产业篇2

总理在《政府工作报告》中指出,国内生产总值增长目标略微调低,主要是与“十二五”规划目标逐步衔接,引导各方面把工作着力点放到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切实提高经济发展质量和效益上来。

2012年的宏观调控基调定位为稳中求进。稳中求进的“进”是什么?全国政协常委、全国政协经济委员会副主任、著名经济学家厉以宁亮出了观点:“就是提高经济增长的质量。”

从这个层面上说,流淌着“自主创新”血液、作为战略性新兴产业重要一极的新一代信息技术站在了历史上最重要的关口。

尽管如此,今年的两会,信息产业、战略性新兴产业还是有点“冷”。去年、前年,关于自主创新、战略性新兴产业的记者集体采访总是早早地提上日程,今年却一直未做安排;以前常挂在代表委员嘴上的“云计算”、“物联网”今年也甚少提起。

这究竟意味着什么?

战略性新兴产业的“遇冷”绝不意味着产业方向出现了摇摆,恰恰相反,经历了去年火热的概念“洗脑”后,中国信息产业正在开始新一轮的再思考,这种思考,决定着中国自主创新的未来,也决定着增长放缓的中国经济何时拥抱下一次辉煌。

新兴产业“遇冷”

3月5日,总理所做的《政府工作报告》中,在部署2012年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时这样提到:“发展新一代信息技术,加强网络基础设施建设,推动三网融合取得实质性进展。”相比之下,去年“十二五”规划中最抓人眼球的云计算、物联网则明显“降温”。本报记者根据新闻中心陈列的各省市《政府工作报告》粗略统计了一下,云计算、物联网出现的频率比去年明显下降。

全国人大代表、浪潮集团董事长孙丕恕对此也有同感。其实,早在去年两会的议案中,孙丕恕就提到,他在对全国数十个云计算中心调查时发现,很多中心投巨资建成了所谓“云”系统,但资源利用效率却不足20%;很多地方的云计算中心被打造成硬件设备机房,实现的云应用却很少。

面对蜂拥而至的云计算和物联网热潮,面对持续升温的战略性新兴产业,总理也亲自撰文泼了“冷水”。去年11月,总理在《求是》杂志发署名文章《关于科技工作的几个问题》。文章说,部署战略性新兴产业,从实施进展情况看,问题还比较突出。一是无序发展,一些地方热衷于铺摊子,重复投入、重复建设;二是缺乏核心技术,许多领域还处于起步和跟踪模仿外国技术阶段;三是条块分割,科技资源分散,产学研脱节。具体到一些领域或产品,技术路线、发展方向还不十分清楚。

有专业人士指出,总理撰文指出这些问题是很罕见的,除了进展不快,更多是因为效果不佳,没有落到实处。其实,云计算、物联网的冷却,绝对不是对这些产业的否定,也绝不意味着云计算、物联网的技术发展方向是错的,而是对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发展路径的反思――战略性新兴产业决定着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方向,究竟怎样选择和发展才是最符合客观规律的?

纵观战略性新兴产业的落地,有两个主体比较突出,一是以区域为载体的地方经济,一是以企业为主体的创新产业。

对区域经济而言,战略性新兴产业绝不是房地产项目,更不是政府一时兴起的“科技秀”,广东省经济和信息化委员会副主任邹生在接受本报记者采访时曾提到,物联网、云计算是当前信息化发展的新方向,这是不应该怀疑的;问题在于如何发展好,不盲目跟风很重要。区域需要学会“有所为,有所不为”,从本地的实际情况出发,做出冷静的思考和判断。

而对于企业而言,在采访中,孙丕恕和全国人大代表、用友软件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王文京都不约而同地强调企业在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中应该承担重任。2010年,用友了云计算战略,也是在这一年,浪潮宣布整体向云计算转型。通过两年来的摸索,孙丕恕认为,我国企业在云计算的技术装备上并不落后于国外,在商业模式上的考虑却还不成熟――究竟如何把“卖软件”转变成“卖服务”,服务的模式又是什么,中国企业还需要多加思考。王文京将云计算的特点概括为“多快好省”,他认为,战略性新兴产业最为关键的是落地,企业需要在实实在在的产品开发和服务案例中经受历练。

自主创新“新打法”

除了战略性新兴产业,自主创新也是两会历来关注的热点。全国人大代表、龙芯总设计师胡伟武在研读这一届的《政府工作报告》时发现,企业作为科技创新主体的地位得到了加强――《政府工作报告》中明确指出,“推动企业成为技术创新主体,促进科技与经济紧密结合。支持企业加强研发中心建设,承担国家和地区重大科技项目。”

“中国芯”历来是自主创新的一面旗帜,同时,也是信息产业说不出来的痛。回首计算机产业发展30年的历史,中国芯片的市场处境一直比较尴尬。2011年,“十二五”规划中明确将集成电路的发展列为战略性新兴产业,蛰伏已久的“中国芯”开始加速度发力。

“科技创新不是写在论文上,而是写在市场上的,只有接受了市场的实战考验,科技创新才能真正落地。”胡伟武在接受本报记者采访时说。实际上,这也是中国企业自主创新的出路――与市场紧紧结合,选择自己的突破口。

从中科院计算所走出来的胡伟武也是著名的科学家、博士生导师,在他看来,实验室里孵化出来的科技创新和市场中打拼出来的科技创新绝对是两回事。“如果你只抓住一点,论文就能写得非常漂亮;产品研发却要经受木桶理论,一个环节不能适应市场需求就前功尽弃。”

2011年,继浪潮2009年并购德国奇梦达研发中心后,我国首条高端集成电路存储器封装测试生产线在济南上线投产。以1亿元人民币并购价值5亿元的封装测试生产线,显示了浪潮做全集成电路存储器产业的决心,更为重要的是,它健全了浪潮在云计算时代贯穿上下游产业链的实力,为浪潮自身在云计算核心装备――服务器、存储、云端产品实现芯片级的研发、制造能力提供了强有力的支撑。

战略新兴产业篇3

关键词: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战略可持续;科技创新能力;政府调控

1.战略性新兴产业的界定和特点

1.1战略性新兴产业的界定

迈克尔・波特将新兴产业定义为新建立的或是重塑型的产业,其出现的原因包括科技创新、相对成本结构的改变、新的顾客需求,或是因为经济与社会上的改变使得某项新产品或服务具备有开创新事业的机会。新兴产业是处于产业发展的最初阶段的产业(Low and Abrahamson,1997;Van de Ven和Garud,1989)。也就是说,新兴产业是进化发展过程中,在产业发展周期的暂时阶段(McGahan等,2004),这个阶段可长可短。2010年10月10日,国务院下发的《关于加快培育和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决定》对战略性新兴产业作出了明确的定义,即以重大技术突破和重大发展需求为基础,对经济社会全局和长远发展具有重大引领带动作用,知识技术密集、物质资源消耗少、成长潜力大、综合效益好的产业。

1.2战略性新兴产业的特点

(1)战略性。与一般的产业定位不同,战略性新兴产业定位服务于经济结构调整,服务于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是对国家经济发展和结构调整有战略性意义的产业。(2)创新性。新兴产业有很大的技术提升空间,又能有较大的突破,一旦突破了瓶颈,就会拓展已有的发展空间,从而带来经济产业的进一步发展。(3)市场需求的不确定。一是体现在由供给带动需求,而不是需求拉动供给。二是价格高。与常规能源相比,新能源价格更高,因此,在产品的导入期需要政府财政补贴及支持。三是基础设施和环境保护制度不健全。

2.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发展现状

我国战略性新兴产业的规模一些行业虽然不是很小,但其缺乏核心技术支撑,在国际市场竞争仍处于劣势;同时,我国战略性新兴产业严重依赖“中国制造”路径,突出表现在企业对于核心技术的缺少探索性、前瞻性和战略性的眼光和创新性的精神,这对于从“中国制造”走向“中国创造”是极为不利的。另外,新兴技术的商业化成为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的瓶颈,主要表现三方面:大规模产业化技术和市场发展不成熟;相应的产业配套程度不佳;新兴技术关键原材料和元器件对国际市场依赖程度较高。

3.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发展战略

3.1可持续的科技创新能力是关键与现有产业相比,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的区别在于,其不再是成熟技术与现有产业的融合,而是现代科技前沿成果与产业的融合。实质上来看,科技创新是推动新兴产业出现的决定性因素。每一次新的产业都是由新的技术推动和催生的。第二次工业革命中电子技术的突破带动了一批高技术产业崛起,使整个人类从电气时代进入了电子时代。随后,第三次工业革命中信息技术和生命科学迅猛发展,催生了信息产业,推动人类社会进入到信息时代。因此,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应该以技术创新为主线,尤其要将核心技术的突破置于优先发展地位。

技术是产业更替的驱动力,也是经济社会发展的源动力。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发展需要科技革命的支撑才能得以快速发展。Krugman(1979)构建的“南北贸易模型”认为世界贸易模式的决定因素有不间断的技术创新及技术转移两个方面,发达国家只有持续不断地进行技术创新才能保持在技术创新方面的领先优势,从而构成了国际贸易走向动态均衡的基本条件,否则将会导致全球经济的失衡,因此,从某种意义上讲,科技革命主导者新兴战略产业的发展和演变。

战略性新兴产业最突出的特点是产业发展的前沿性、技术更新快且对整个行业时常具有颠覆性的影响。这种新旧技术更替过程,很有可能淘汰旧生产线甚至原有相应的整个产业链,原来投资的设施也将面临着重组,因此,风险一直伴随着技术替换的全过程。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发展动力和基本支撑点来源于科技创新及其核心技术的突破,因此,可持续创新的研发实力是其高成长性、高回报率的前提。任何缺少这样雄厚的研发基础和强大的创新能力都很难在新兴行业中长期生存,这意味着企业在新兴产业生存发展的根基在于可持续研发创新能力。只有在成长性强的产业核心技术方面取得重大突破,才能推动国内技术和产业发展的深刻变革,从而找到新兴产业生长点的突破点,只有雄厚的研发基础和创新能力才能成为新兴产业的成长最后的“救命草”。

对于一些基础比较薄弱的新兴产业,可以对引进技术的项目先进行小规模的试点,在平稳中过渡,缩小与发达国家技术上的差距,学习国外的先进技术,并有意识地在试点过程中积累经验和培育相应的市场,通过试点可以锻炼自身队伍的研发能力,增强科技含量,最终获得技术方面的知识产权和取得核心技术上的突破。对于国外技术的态度,从引进到提升,从模仿到自身创新,只有经过这两方面的转变,才可以增强本国企业的创新能力,提升本国起来在国际市场上的竞争力,同样地,这样的转变也必然要注重企业团队的自主研发能力及掌握企业的核心技术,只有这样才可以推动产业链环节的上下延伸,从而将相关产业做大做强。

3.2发挥政府宏观调控职能

我国错过了全球第一次产业革命和第二次产业革命的大好机遇,目前还处在工业化进程中,还在追赶发达国家的第三次产业革命。因此,在推进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发展过程中,我国政府可以发挥以下作用:

结合全球最新发展趋势,从本国自身的实际出发,制定相应的战略性新兴产业技术开发计划

世界主要发达国家出台的技术开发和发展计划主要有新材料、新能源、信息技术、生物技术和节能环保等方面,并且在这些方面给予了较大幅度的优惠扶持。我国政府在制定战略性新兴产业技术开发计划中除了要顺应全球新技术开发的趋势之外,还需要需要认清世界新兴产业发展的趋势,同时,要结合本国的具体国情,制定出符合我国实际发展需要的新兴产业技术开发计划政策。

世界主要发达国家新兴产业发展方向详见表1。

从上表中我们可以看出,从各国新兴产业发展方向数量上来说,我国政府确定的新兴产业发展方向比世界主要发达国家还多,但是,我国政府在开发新兴产业中要有重点地选择开发,不仅要重视数量,更要重视数量,不可盲目地、全面地实施战略性新兴产业技术开发战略。

(二)根据新兴产业发展所处阶段的不同,制定差异化的产业政策

与传统产业的发展阶段一样,新兴产业也要经历导期、成长期、成熟期和衰退期。由于新兴产业是以传统的成熟产业技术为基础的,因此,新兴产业的起点水平较高。同时,由于新兴产业技术仍然有很大的不确定性,失败的风险相应地也比较大,这也就相应的会推迟社会资本和科技要素进入该行业的时间,从而使新兴产业的导入期要长于传统产业。在市场方面,传统产业面向的是当前市场,市场潜力较小;新兴产业面向的是未来大的市场时,市场潜力巨大,因此,新兴产业相对传统产业会存在更长的成长期和成熟期。

我国政府有必要根据新兴产业发展所处不同的阶段制定出需要差异化的产业政策。在导入期,政府可以采取激励性应当政策,鼓励社会资本进入新兴产业,鼓励新兴产业技术的研发与开发,培育新市场的需求,尽量缩短导入期的时间,从而让新兴产业提前进入成长期。在成长期中,政府可采用约束性应对政策,限制和新兴产业发展具有竞争关系的传统产业的发展,促使传统产业消费市场向新兴产业消费市场尽快的转变。在新兴产业的成熟期和衰退期,政府要扮演市场监督者的角色,要充分地让市场在新兴产业发展中起到决定性的作用。(作者单位:苏州大学东吴商学院)

参考文献:

[1]MICHAEL petitive Strategy Techniques for Analyzing Industries and Competitors[M].The Free Press,1988:158.

[2]Van de Ven A,Grand R A.Framework for Understanding the Emergence of New Industries[J].Research on Technological Innovation Management and Policy,1989,(4):195-225.

[3]王新新.战略性新兴产业的理论研究及路径选择[J].科技进步与对策.2012-4(8).

[4]Krugman,Paul.A Model of Innovation,Technology Transfer,and the World Distribution of Income.Journal of Political Economy.197987(2):253-66.

战略新兴产业篇4

一、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取得的成效

产业规模快速壮大,成为促进经济发展的重要增长点。战略性新兴产业销售收入年均增长超20%,2016年销售收入突破4.89万亿元,是2010年的2.37倍,年均增长超过17%,占规模以上工业比重从22.4%提高到30%。分产业看,新材料、新一代信息技术和软件、生物医药、节能环保、光伏、海工装备等产业规模居全国前列。同时,以分享经济、信息经济、生物经济、绿色经济、创意经济、智造经济为阶段性重点的新兴经济业态逐步成为新的增长引擎,物联网和云计算、生物医药、新材料产业保持两位数增长。

创新能力显著提升,成为建设创新型省份的重要支撑。2016年全社会研发投入1956亿元,发明专利授权量跃居全国首位,区域创新能力连续八年全国第一。推动高效低碳燃气轮机试验装置(IGCC)、未来网络试验设施等大科学装置正式落户江苏,实现了国家重大科技基础设施在江苏零的突破。在战略性新兴产业领域累计工程中心(实验室)等部级创新平台100家,省级创新平台2500家以上。战略性新兴产业发明专利申请和授权量占全省发明专利申请和授权量的比例超过1/3。新能源、新材料、生物技术和新医药、节能环保、智能电网、高端装备制造等产业发明专利申请量位居全国第一。大众创业、万众创新日趋活跃。全省已建有384家省级众创空间,共有创新创业服务机构567家,孵化面积达3001万平方米,在孵企业数达32000家,孵化器数量、面积及在孵企业数均居全国第一。

企业竞争力显著提升,成为产业转型升级的重要力量。积极推进战略性新兴产业企业做强做大,对一批基础好、带动力强、具有竞争力的企业加以重点扶持,促进各类要素向优势企业集中,向行业龙头企业集聚,企业竞争力不断提高,在新兴产业领域涌现出徐工集团、国电南瑞、天合光能等一批龙头骨干企业和细分行业领军企业。高新技术企业总数突破1.1万家,新兴产业企业总数占比超过70%,全省120家超百亿元工业企业(集团)中新兴产业企业超过一半,成为推进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的主要力量。总投资300亿元的中电熊猫G108液晶面板项目和总投资35亿美元的苏州三星液晶显示8.5代线项目已实现满产,SK海力士累计在无锡投资达150亿美元。前不久投资达30亿美元的台积电12英寸晶圆成功落地南京,生产工艺达到16纳米,水平全球领先。

集约集聚效应放大,成为带动产业高端发展的重要因素。立足技术和市场两大需求,以高新园区和特色产业基地为载体,着力完善新兴产业链条,增强产业配套能力,推进战略性新兴产业集群化、集约化、规模化发展。江苏国家和省级高新技术产业园区、国家高技术产业基地、国家新型工业化示范基地等各类载体集聚了60%以上的战略性新兴产业a值,已成为产业高端发展的先行区。全省已有国家战略性新兴产业试点示范城市11个,部级新型工业化示范基地13个,部级科技兴贸创新基地8家,国家高技术产业基地7个,国家战略性新兴产业区域集聚发展试点3个,省级新型工业化示范基地27个,省级特色产业集群和中小企业产业集聚示范区82个。

人力资源结构配套完善,成为人才集聚的重要领域。截至2016年底,累计引进国家“”特聘专家696人,其中战略性新兴产业领域专家547人,占总数的78.6%。省“双创”人才计划引进省双创人才3129人,全省推进98个专项引才计划,累计资助引进双创团队236个、双创博士2528人,人才对经济增长贡献率达35.5%。由“双创”人才新创办企业1230家,157家成长为高新技术企业,59家年销售超亿元。2016年共有662个重点产业人才项目入选第13批“六大人才高峰”资助计划,其中战略性新兴产业项目达372个,占56.2%。通过专业技术人才知识更新工程等共培训38万多人,其中信息技术和软件人才约16万人,这些高层次人才已成为江苏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的生力军。

受国内外宏观经济环境及深层次矛盾的影响,江苏战略性新兴产业部分产业也存在一些问题和挑战。一是产业投资增幅持续走低。两年来高新技术投资增幅呈现低位走势,部分行业出现负增长情况,特别是航空航天制造业下降36.2%,另外软件业下降了4.3%,主要原因是由于相关政策尚不明朗,人力成本上升、市场风险加大导致企业减少投资。二是部分行业受市场环境和政策影响较大。电子计算机及办公设备等行业出现利润下滑、利税率低的不利态势,新能源产业因上网电价政策变化进入三季度后大幅缩减产量,新材料产业缺少掌握产业主导权的领军企业,许多电子信息关键材料、高性能金属材料仍依靠进口。三是金融支持实体经济传导仍然不畅,中小微企业融资难、融资贵还是有关方面反映集中的突出问题。P2P平台跑路现象不断发生,资金压力造成新兴中小企业回款困难、三角债上升,企业互保资金链断裂形成的多米诺骨牌效应需引起高度重视。

二、“十二五”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的基本格局

“十二五”以来,围绕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规划,以攻占产业发展制高点为目标定位,以改革创新为强大动力,从资金、政策、机制各方面全力支持,从生产、流通、消费各领域全面引导,从研发、示范、产业化各环节全程推动,力推战略性新兴产业健康发展。

协同推进,形成产业发展强大合力。2011年,省政府成立了以省长为组长的省推进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工作领导小组并设立了办公室,统筹组织协调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2012年由省政府办公厅正式印发《关于明确界定推进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工作成员单位及办公室工作职责》,明确了办公室和各成员单位的工作职责。同时,针对十大重点产业成立了十个专项工作跟踪推进小组,具体负责跟踪研究相关产业重大问题,深入了解各领域发展进程和存在问题,及时提出对策建议。各市了新兴产业发展规划或相关政策,建立了推进机制,出台了考核办法,上下贯通、左右协同的目标责任体系基本形成。在工作中各成员单位密切配合,省市加强上下联动,形成了推动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的强大合力。

规划引领,推进产业健康发展。2011年底,省政府出台《江苏省“十二五”培育和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规划》,明确了江苏“十二五”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目标、主攻方向、重点任务和重大工程。2012年,省推进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工作领导小组组织编制出台了十大重点产业推进方案,领导小组办公室制定了《江苏省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指南》,明确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导向。2014年,出台了《江苏省战略性新兴产业重大工程实施方案》,明确“十二五”末期到“十三五”初期江苏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重点。2016年11月,《江苏省“十三五”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规划》,提出加快发展十大战略性新兴产业,带动形成新兴支柱产业,培育新动能。

需求导向,大力推广新技术和新产品。省政府相继出台了《关于进一步加强新技术新产品推广应用的意见》和《关于进一步加强新技术新产品推广应用意见主要目标任务工作分工方案》等,设立省级专项资金,分行业、分阶段、分批次启动战略性新兴产业重大产品认定和推广工作,有效拉动市场需求。一是加强新技术新产品开发。组织认定首台(套)重大装备及关键部件产品近500个,省重点推广新技术新产品超千个,其中战略性新兴产业产品占总数的81.7%。二是着力推进示范应用。围绕战略性新兴产业重点领域,组织实施国家和省重大应用示范工程110余项,有效拓展市场应用空间。三是搭建合作交流平台。“十二五”以来,以战略性新兴产业为重点,举办了世界物联网博览会、中国(南京)国际软件产品和信息服务博览会、中国苏州国际节能环保产品与技术展览会、中国(泰州)国际医药博览会等省内重点展会,展示江苏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发展最新成果。

深化改革,加快产业与金融融合发展。强化科技创新和金融创新良性互动,推动新兴产业与金融融合发展。一是大力发展创业投资,设立10亿元省级新兴产业创业投资引导基金、2亿元天使投资引导基金,推动建设了11个“省级创业投资集聚发展示范区”。备案创业投资机构420家,管理资本规模729亿元,累计投资达449亿元,累计扶持中小企业3514家,有关指标均位列全国第一。二是鼓励商业银行加大信贷支持力度。引导商业银行积极增加对战略性新兴产业的信贷投放,创新金融产品和服务方式。近年来,江苏先后推出江苏银行“科技之星”和“基金宝”、交通银行“科贷通”、农业银行“金科通”和“投联贷”、南京银行“投联贷”等科技信贷特色产品60余种。目前,全省科技贷款余额达到8340亿元。三是大力发展科技金融专营机构和载体建设。目前,全省共有科技(特色)支行38家,科技保险(特色)支公司3家,科技小额贷款公司62家。科技小贷公司实收资本113.02亿元,贷款余额129.09亿元,累计发放贷款622.66亿元。全省布局建设26家省级科技金融合作创新示范区,11家科技金融服务中心。

政策引导,明确产业发展的鲜明导向。充分发挥财政资金的引导作用,整合各类资源,加强政策聚焦,支持战略性新兴产业重点领域、重要载体和集聚区建设。一是加大财政支持。省政府制定了《省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专项资金管理办法》,每年预算安排省级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专项资金10亿元,重点支持十大战略性新兴产业重要环节、关键技术、重大工程以及d体建设。二是强化政策引导。制定了《江苏省促进光伏产业健康发展实施办法》、《省政府关于加快发展节能环保产业的实施意见》等一系列政策文件,有效引导和支持新兴产业健康发展。三是坚持优化环境。突出配套政策措施的支撑作用,在税收优惠、金融支撑、专利保护、土地使用、人才培养和引进等方面营造有利于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的政策环境。四是推动战略性新兴产业国际化发展。对企业在境外参展、国际认证、技改研发及“走出去”等项目方面给予扶持,降低企业出口成本。

跟踪监测,建立可行管用的考核机制。2012年,制定了《江苏省战略性新兴产业统计报表制度》,确定了江苏战略性新兴产业的统计范畴和指标体系;2013年,在第三次经济普查的基础上进一步完善战略性新兴产业统计指标体系和重点企业库,建立了常态化研究制度,并按月、季度提出形势分析报告。更为重要的是将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纳入政府目标管理考核体系,作为衡量各级、各部门科学发展实绩的重要内容,把考核和激励紧密联系起来,将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实绩与项目审批、土地供应、政策资金、环境容量等挂钩,让工作得力的地方有干劲,工作不力的地方受鞭策。

三、“十三五”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思路

“十三五”时期,是全球新兴技术群体迸发、新一轮产业变革深度演变的关键时期。战略性新兴产业逐渐成为推动全球经济复苏和增长的主要动力,引发国际分工格局重整,全球创新经济发展进入新时代。从国内来看,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经济发展方式正从规模速度型向质量效益型转变,发展动力正从主要依靠要素投入向创新驱动转变,我国经济正向形态更高级、分工更优化、结构更合理阶段演化,提质增效、转型升级的要求更加迫切,对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提出了更高要求。从江苏来看,经过“十二五”时期的培育和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规模实力和发展水平得到显著提升,特别是“一带一路”、长江经济带建设、长三角一体化发展等国家战略在江苏交汇叠加,苏南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一中心、一基地”建设加快推进,为全省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提供了新的重大机遇和发展空间。

“十三五”江苏战略性业发展工作的基本思路是:准确把握世界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历史机遇,践行“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发展理念,聚焦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和“一中心、一基地”建设,按照构建现代产业新体系、发展新经济的总体要求,突出先导性和支柱性,着力提升自主创新能力,加速重大技术攻关与产业化;着力培育优强企业集群,增强产业综合竞争力;着力加强产业链协同,推进集聚集约发展;着力提高国际合作水平,深度融入全球新兴产业发展体系;着力深化体制机制改革,营造产业发展新生态。加快发展壮大新一代信息技术、高端软件和信息服务、生物技术和新医药、新材料、高端装备制造、节能环保、新能源和能源互联网、新能源汽车、空天海洋装备、数字创意等战略性新兴产业,将江苏打造成为具有全球影响力的战略性新兴产业高地,构建经济发展新优势,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扎实推进“迈上新台阶、建设新江苏”提供有力支撑。到2020年,努力实现以下目标:

产业规模持续壮大。战略性新兴产业销售收入突破7万亿元,增加值占地区生产总值的比重力争达到15%,新一代信息技术、高端软件和信息服务、新材料、生物技术和新医药、高端装备制造等发展成为万亿级规模的支柱产业,战略性新兴产业成为引领经济转型升级的重要支撑。

创新能力显著提高。战略性新兴产业领域骨干企业研发投入占主营业务收入的比重明显提高,攻克一批关键核心技术,战略性新兴产业发明专利申请和授权量占全省比重达到45%,建设100家部级创新平台、1000家省级创新平台,培育10000个新技术、新产品,创建一批国内外知名品牌,在重点领域取得群体性突破,优势领域形成具有国际影响力的产业创新中心。

产业结构不断优化。战略性新兴产业体系逐步完善,先进制造业、高技术服务业比重大幅提升,支撑产业迈向中高端水平。形成一批原创能力强、具有国际竞争力和品牌美誉度的行业排头兵企业,培育形成100家左右百亿级行业领军企业,500家左右技术领先的骨干企业,1000家左右具有自主知识产权、自主品牌的重点创新型企业。建成50个国家和省级战略性新兴产业集聚区,形成10个左右标志性战略性新兴产业策源地。

发展环境更加完善。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改革取得重要进展,影响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的体制机制障碍有效破除,有利于产业汇聚人才、技术、资本的政策措施持续完善,相关标准规范、信用体系和法律法规体系逐步健全,市场环境更加公平,适应新模式、新业态蓬勃涌现的产业生态基本形成。

四、推进战略性新兴产业健康发展的建议

支持前沿性、先导性、颠覆性科技研发突破。当前互联网经济的兴起,全球范围内产业变革浪潮汹涌,正在发生产业链重构、价值链整合、信息链融合的新变化、新趋势。科技创新已成为经济结构调整和持续健康发展的决定性力量,必须更加自觉地把握机遇、应对挑战,面向经济社会发展重大需求,瞄始际跚把亍⒉业高端和未来发展,通过实施一批重大工程、重点专项,突破一批抢占制高点的前沿先导技术、提高产业竞争力的关键核心技术,加快推进产业科技融合创新发展。

支持企业、高校院所产业创新重点平台载体建设。着力构建以企业为主体、市场为导向、产学研相结合的技术创新体系,完善市场导向的技术创新格局。推进产业创新重点平台载体建设,推动大中型工业企业、规模以上高新技术企业全面建设研发机构,着力提升企业研发机构发展水平和支撑企业转型升级的能力。组织有实力的企业创建部级重点实验室、工程实验室、工程技术研究中心、企业技术中心。引导和支持企业不断强化技术研发能力建设,打造创新型企业集群,鼓励企业联合高校院所共建创新联盟,支持创新战略联盟牵头承担重大技术创新项目,开展前沿先导技术研发和重大战略产品开发。

支持重点领域高端人才的引培集聚。坚持引进、培养、激励多策并举,加快集聚一支规模大、结构优、素质高、活力强的创业创新人才队伍。通过“双创计划”等人才专项引进一批战略性新兴产业等重点领域高端人才,并争取更多国家“”和“”人才落户江苏。支持高校创新人才培养机制,加快培育高层次人才,大力发展现代职业教育,加强员工在岗培训,努力培养更多的实用型高技能人才。支持企业探索灵活的方式用好人才,鼓励实施股权和期权等激励政策,使做出突出贡献的科技人员、管理人员和高技能人才获得与其贡献相适应的报酬。

战略新兴产业篇5

关键词:战略性新兴产业;产业特征;发展规律

中图分类号:F062.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0-2154(2013)08-0075-09

一、引言

为应对2008年起源于美国的金融危机而演变成为全球经济危机,世界各国把发展新兴产业当作推动经济增长和实现经济复兴的突破口,并把新兴产业看成是抢占新一轮国际经济制高点和主导新一轮国际经济竞争的核心产业。全球经济危机对我国经济也造成了巨大的冲击,国民消费需求低迷,产业竞争能力下降。正是在这个背景下,我国政府开始提出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这一构想,并将其作为我国破解资源约束、突破发展瓶颈、提升我国产业结构优化的重大经济举措,更是我国立足经济结构转型、转变发展方式、着眼未来经济布局的重大战略抉择。国务院从2009年9月份开始连续召开三次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座谈会,并于2010年10月正式《关于加快培育和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决定》的纲领性文件,将七大产业列为未来重点培育的战略性新兴产业。同时,提出了我国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具体目标,确立了我国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的立场和决心,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已上升到国家战略层面。

国外学者对战略性新兴产业的理论研究已经有几十年的历史,在产业演进、产业选择、产业发展、政府职能建设等方面已有较多研究成果。国内对战略性新兴产业的研究是从2010年战略性新兴产业被确定为国家战略开始的,国内学术界对战略性新兴产业也展开了广泛的研究。近三年国内对战略性新兴产业的研究文献如“井喷之势”迅速膨胀起来,取得了大量的研究成果,其中不乏有价值的结论。因此,对国内外战略性新兴产业理论研究成果进行综述和分析,可以为后续战略性新兴产业理论研究者们厘清研究脉络和未来研究方向。

本文拟从战略性新兴产业的概念内涵、产业特征、产业选择、发展规律与模式等相关问题对现有国内外研究成果进行梳理,在此基础上对战略性新兴产业的研究现状进行述评,并对未来研究提出了研究展望。

二、战略性新兴产业的概念内涵

从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字面含义来看,需要界定“新兴产业”和“战略性产业”两个概念。首先,“新兴产业”是从产业发展阶段来界定产业的,是指正处于产业生命周期曲线中成长阶段的产业。Power(1980)将新兴产业定义为新建立的或是重新塑型的产业,其出现原因包括科技创新、相对成本结构的改变、新的顾客需求,或是因为经济与社会上的改变使得某项新产品或服务具备开创新事业的机会。Blank(2008)认为新兴产业是充满未知性的产业,通常由一个新的产品或创意所形成,处于发展的早期阶段,存在大量的不确定性,如对产品的需求、潜在的增长潜力以及市场条件都不确定,而且没有原有的轨迹可循。Claude(2003)认为新兴产业要符合四个特征:(1)与突破性创新(disruptive innovation)相关联;(2)创新需要发展的核心能力;(3)对应于产业生命周期的前期;(4)具有高不确定性。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另外一个关键词是“战略性”。赫希曼(1991)将主导产业与战略产业视为同一概念,指出战略产业是对经济发展起带头作用的先导性产业部门。战略性新兴产业的“战略性”所体现的经济学性质主要体现在以下两个方面:一是产业所基于的主导技术的未来性和突破性;二是产业所面向的现实和潜在的市场需求规模巨大。第一个特征决定了主导技术的投资具有长期性和不确定性,因而需要更加“耐心”的投资和更加多样化的高强度学习和探索;第二个特征决定了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发展绩效涉及到一国发展的深层次经济利益。

国内研究者对战略性新兴产业的概念界定更多强调的是产业的“战略性”特征,代表性的观点可归纳如表1所示。

三、战略性新兴产业的特征

在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过程中,必须准确把握好战略性新兴产业的特征,那么战略性新兴产业具有什么样的特征呢?Anderson和Tushman(1990)指出新兴产业的主要特征是技术的“非连续”和“分化性”,指出技术演进引起的新兴产业是产业生命周期中的“非连续”现象,产业生命周期的更替主要是因为技术的重大突破导致技术分化,形成不同发展方向的技术,继而依靠技术选择形成市场信赖的技术群和企业群。Witerings和Boschma(2002)以新西兰ICT产业为例指出了新兴产业的产生在空间上具有随机性,但是一旦一国或地区某项专利或专利池成为国际标准或主导设计时,产业便自然地向该国家或地区集中,随机性消失。Geels(2002)则更多强调新兴产业的需求性特征,认为一种新产品能否在竞争中脱颖而出,不在于其技术水平的高低,而取决于需求规模的大小。

国内学者也从不同角度对战略性新兴产业的特征提出了自己的见解。李晓华、吕铁(2010)概括了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四个特征:战略性、不确定性、正外部性、复杂性。战略性是指该产业的关联度大,对其他产业有辐射带动作用,能决定未来国家的竞争优势;不确定性是指战略性新兴产业在技术、市场和组织等方面存在极大的不确定性;正外部性强调的是战略性新兴产业多涉及基础性研究,而基础性研究将带来较强的外部性;复杂性是指战略性新兴产业在技术、产业化以及产业链分工合作等方面上是复杂的。吴传清和周勇(2010)将战略性新兴产业的特征归结为全局性、联动性、潜导性。全局性指产业对经济发展具有重大贡献,而且还应直接关系经济社会发展全局和国家安全,对带动经济社会进步、提升综合国力具有重要促进作用。联动性指产业应凸显产业链长,产业关联度高,能拉动一批相关及配套产业发展,应具有强大的劳动力吸纳能力,能创造大量就业机会。潜导性是指产业具有政策导向作用,预示着未来经济发展重心。高友才和向倩(2010)总结了战略性新兴产业的“五力”特征:产业创新力、产业引领力、产业持续力、产业聚集力、产业碳减力。产业创新力是指战略性新兴产业属于创新密集型产业,必须具有足够的创新力,包括科技创新、知识创新、产业组织创新、产业结构创新、产品创新等。产业引领力是指战略性新兴产业必须能够代表产业发展的方向,成为产业发展的主流,在未来一段较长时期内对产业发展和经济社会发展具有较强的引领和带动作用。产业持续力是指战略性新兴产业必须具有较长的产业生命周期,而且随着科技创新和变革,产业成熟期能得到不断延伸,有稳定的发展前景和市场需求。产业聚集力是指战略性新兴产业还必须具有较强的产业聚集力,产业链长,波及面广,带动系数大,能够围绕核心技术形成庞大的产业集群。产业碳减力是指战略性新兴产业要选择低能耗、低污染、高效能的低碳产业,实现低碳化生产。龚惠群等(2011)指出战略性新兴产业作为具有全新经济形态的产业,要具备以下基本属性:相对性、主导性、高成长性和不确定性。相对性是指随不同经济发展时期战略性新兴产业将有所不同。主导性强调战略性新兴产业对经济发展全局的主导性带动作用;高成长性强调战略性新兴产业的潜在需求巨大,未来将演变成国民经济的支柱性产业;不确定性强调战略性新兴产业所依托的技术不确定性较高,市场变数大。林学军(2012)指出战略性新兴产业具有以下发展特性:指向性、外部性、创新性、风险性、地域性。其中指向性是指战略性新兴产业代表未来科技、产业的发展方向;外部性是指战略性新兴产业能对其他产业具有促进作用;创新性是指战略性新兴产业一般都是创新型的高新技术产业;风险性是指战略性新兴产业的技术、需求、市场反应等都存在不确定性而带来较大风险;地域性强调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应因地制宜,从自身资源或条件来选择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

四、战略性新兴产业的选择原则与标准

根据地区经济发展水平及社会环境不同,正确选择与评价战略性新兴产业具有重要意义。国外学者目前没有明确的针对战略性新兴产业选择标准的研究,更多的还是用主导产业评价指标来评估战略性新兴产业。美国经济学家罗斯托(1962)最早提出主导产业的概念,认为一个或几个新的制造业部门的迅速增长是经济转变的强有力的引擎,经济增长的过程就是新旧主导部门连续更替的过程,这为主导产业理论奠定了坚实基础。赫希曼(1991)也对主导产业进行了研究,他认为由于资源稀缺、不平衡增长等因素的存在,发展中国家和地区应该在资本有限情况下集中有限资本与资源,重点开发部分产业,由此带动其他产业的发展,从而促进产业整体发展。从罗斯托和赫希曼的观点可以看出,他们对主导产业的选择都是基于产业的带动或推动作用,即产业关联度指标。日本经济学家筱原三代平(1990)提出了选择主导产业部门的两个重要选择标准,即需求收入弹性指标和生产率上升率指标,他认为应该选择需求收入弹性和生产率上升率增长较快的指标作为主导产业的评价标准。Kremer(1993)认为,要根据产业的竞争状况来确定区域的产业选择,因为拥有竞争能力的产业其生命力也会更持久,对社会经济的影响也更大。Keizer(2002)等人认为主导产业是一个区域经济发展的核心动力,应该具备较强的发展前景、较大的产业关联性和庞大的就业效应,这也是主导产业选择的重要依据。

关于战略性新兴产业评价指标的选择,国内学术界目前鲜有研究。刘洪昌(2011)基于战略性新兴产业的特征指出战略性新兴产业的选择应遵循以下六个原则:(1)国家意志原则,即要体现一个国家未来一定时期内产业重点发展方向和可率先突破的领域;(2)市场需求原则,即要考虑国内外市场的开拓需求状况;(3)技术创新原则,即要选择自主创新能力强、科技含量高的产业;(4)产业关联原则,即选择时要考虑此产业的横向和纵向产业联系,要有带动效应;(5)就业吸纳能力原则,选择产业时要考虑到社会效应;(6)可持续发展原则,选择时要考虑促进经济和社会的可持续发展。武瑞杰(2012)基于经济结构调整的视角,构建区域战略性新兴产业选择的六大基准:科技贡献、区域优势、低碳经济、功能区规划、地域发展特征以及能够预防高科技伴随的系统脆弱性的安全措施,并且他认为以此基准构建的指标体系,能够有效甄别出具备地区竞争优势的战略性新兴产业。程宇、肖文涛(2012)从地方政府竞争的视角探讨了地方政府竞争行为下战略性新兴产业的选择标准问题,这些标准应符合当地的要素禀赋特征、应有助于整合区域产业优势、应对区域内其他产业具有显著的带动作用、应有助于提升区域产业竞争力、应有助于促进产业制度创新与制度变迁。熊勇清等(2012)利用层次分析法(AHP)和主成分分析法(PCA)构建了战略性新兴产业组合选择评价模型,从基础性因子、激励性因子、创新性因子、政府战略导向性因子等四个维度构建了区域战略性新兴产业投资环境评价的指标体系。贺正楚等(2011)结合战略性新兴产业自身的特点和主导产业评估理论,形成了以“产业全局性”、“产业关联性”、“产业先导性”、“产业动态性”为一级指标,初步遴选出了27个指标作为战略性新兴产业的评估指标,并以湖南省为例检验了评估体系的可行性和可操作性。胡振华等(2011)运用层次分析法(AHP)确定战略性新兴产业各指标的主观权重,并结合主成分分析法(PCA)及信息熵法(IE)求解出的客观权重,得出战略性新兴产业的组合权重,以此来确定战略性新兴产业领域。

五、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发展规律与模式

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形成和发展究竟遵循什么样的规律?它的动力机制与培育机制在哪里?成长路径和发展模式又是如何?这些是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迫切需要解决的理论问题。国外学者的研究发现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有两个关键要素:一个是技术创新;另一个是政策扶持。Harfield(1999)认为政府在新兴产业发展中起辅助作用,新兴产业的发展更多要依靠市场竞争的力量。与此相反Laeh(2002)利用以色列新兴产业的数据研究发现政府资助刺激了小企业的研发投入,有利于新兴产业中的小企业快速发展。Pohl(2005)探讨了日本产业振兴合作组织(Industrial Revitalization Corporation of Japan)与市场的关系,认为该组织在海洋新兴产业的扩大和再生产方面不能达到预期目的,强调市场调控的重要作用。Ellison和Glaeser(2010)也指出有利于产业发展的金融、财政、税收政策的引导是保障和促进新兴产业健康发展的重要手段。Lovdal和Neumann(2011)对一些和海洋新兴产业相关的企业进行了调查,结果显示,企业认为能制约海洋新兴产业快速发展以及商业化的因素主要可以分为两大类:一是资金;二是政治上的支持。这两大类的影响因素又可以分为许多方面,其中包括替代品的价格低、生产许可证难以得到、评估系统缺失等等。

国内学者对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规律及发展模式的探讨更多是从产业内在要素、机理的分析,探寻产业特殊的发展规律与路径。龚惠群等(2011)指出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规律主要表现为四个方面:一是战略性新兴产业的成长要基于原始创新,将原创性科技突破的成果转化为标志性目标产品,是战略性新兴产业形成和成熟的重要标志;二是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发展要针对新的产品和技术,创立和运用新的商业模式,引导和培育消费需求;三是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发展要构建全新技术标准体系,塑造新兴产业业态:四是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发展要孕育新的产业创新集群。王新新(2011)提出了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的三大动力机制:技术进步、产业结构高级化、改造传统行业。技术进步带来消费需求结构和产业结构分化,是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的直接动力;产业结构高级化利用知识的“共享性”和“溢出效应”提升整体产业的现代化水平,是新兴产业发展的基础动力;改造传统产业推动产业升级,是新兴产业发展的现实动力。包海波(2011)也提出了战略性新兴产业培育的三大动力机制:技术研发机制、市场培育机制、制度激励机制,认为技术推动与市场推动是产业发展的两大动力机制,而完善的政策制度体系可以破解产业发展的约束性条件,因此技术、市场与制度的协调互动是战略性新兴产业三大培育机制。桂黄宝(2012)以我国新能源汽车产业为例对战略性新兴产业的成长动力机制进行剖析,提出了战略性新兴产业成长的四大动力机制——创新驱动、政策推动、需求拉动、市场竞争的“四轮驱动模型”,并指出创新驱动应该始终处于最重要的位置,与其他动力因素相互配合,共同推进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

国内学者对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模式的研究可以归纳为以下三种模式主张:

1.集群发展模式,即主张通过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集群的方式来形成产业集聚。喻登科(2012)等人提出了以集群协同创新的模式来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形成战略性新兴产业集群,这些战略性新兴产业集群可以采取单核、多核或星形发展模式,并建议不同区域要根据不同产业环境、不同经济发展需求做出不同的选择。涂文明(2012)也提出了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区域集聚发展模式,指出要从国家战略层、区域集聚层和技术一产业层三个层面进行区域集聚,并给出了突破性技术创新驱动型、产业创新战略联盟型和高新技术开发区升级型三种实践模式。

2.产业融合发展模式,即主张战略性新兴产业要与传统产业联动、融合发展。熊勇清、李世才(2010)针对我国产业发展目前所面临的传统产业改造升级和战略性新兴产业培育与发展的双重任务。提出了两类产业耦合发展的解决思路,对两类产业间的耦合关系和耦合内容进行了理论分析,并就战略性新兴产业与传统产业耦合发展的主要阶段及作用机制进行了具体研究。乔玉婷、曾立(2011)从经济发展和国防建设以及从军队和地方的角度探索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发展道路和模式,指出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发展要面向民用和军用两类需求,依托民用资源和国防资源,服务民用和军用两个市场,走军民融合式发展模式。林学军(2012)指出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发展可以有嫁接、裂变、融合三种方式。嫁接式指的是新兴产业的发展主要是依靠高新技术,企业进入全新的、独立发展的领域,如20世纪90年代中期嫁接于互联网的“.com”这类的网络公司。裂变式即通过高新技术应用于当地的传统产业,在设计、制造或原材料等环节,产生某个方面的新分工,从传统产业裂变出新的产业出来。融合式指的是高新技术全面与传统产业结合,在设计、制造、原材料、销售等各个方面,全面提升本地区具有优势的传统产业。

3.创新驱动发展模式,即主张从技术创新、产品创新来推动产业创新发展。王利政(2011)从技术生命周期和技术水平的国际比较优势的视角,分析了在起步、成长、成熟等不同阶段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所适宜的模式,同时指出从产业核心技术水平在世界的位置看,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模式可有技术领先的发展模式和技术追随的发展模式进行选择。刘志彪(2012)指出战略性新兴产业应避免成为新的低端“加工制造业”,并从全球价值链(Global Value Chain,GVC)视角构建了一个基于“链”的分析框架,从产业链、价值链、创新链、服务链和生态链这五个方面,寻求推动战略性新兴产业高端化发展的政策取向和措施。申俊喜(2012)主张当前发展培育战略性新兴产业应当坚持“研发优先,技术驱动”,而非“投资驱动”,以强大的研发能力去支撑核心技术实质性的突破和自主知识产权的获取,才是战略性新兴产业健康成长和发展的关键,并指出要创新产学研合作的组织模式,要根据战略性新兴产业不同发展阶段的特点,明确产学研合作的目标定位与发展重点,而且应该科学地制定战略性新兴产业的技术路线图,增强企业技术创新的积极性和能力。

六、战略性新兴产业相关问题的实证研究

相对于理论模型的研究,对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实证研究较少,目前只有少数学者对战略性新兴产业相关问题进行了实证研究,研究的主题主要在以下两个方面:

(一)进入战略性新兴产业的时机问题

随着我国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的不断深入,大量企业蓄势待发或已经进入这一极具发展潜力的领域,而如何有效地选择进入时机成为企业需要面临的重要战略决策。韩雪莲等人(2011)利用2001-2009年战略性新兴产业概念板块的180家企业数据,探寻企业进入战略性新兴产业的行为,并分析企业进入时机与企业绩效间的相互关系,结果显示,企业的进入时机对企业的资产管理能力绩效指标和盈利能力指标具有正向影响,对经营发展能力绩效指标具有负向影响,并且企业的进入时机与产权结构和企业规模对企业的绩效水平提高有正向的交互效应。这一系列结论可以为下一阶段企业正确地选择时机进入战略性新兴产业提供有益的参考。郭晓丹、宋维佳(2011)则以战略性新兴产业中企业进入时机为切入点,分析领军和跟进策略的动因与绩效差异,研究如何引导有条件的企业及早投资进入战略性新兴产业。研究发现,产业的发展前景及预期利润会对企业的进入形成较强的吸引力,产业不可分散的市场风险越大,宏观层面的政策、法规变化越剧烈,企业越倾向于领军进入,捞取早期的“政策好处”,规模大、国有色彩强的企业表现得尤为明显。领军进入战略性新兴产业的企业在资产管理能力和盈利能力方面的表现显著优于跟进企业。

(二)战略性新兴产业创新效率问题

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需要产业创新和研发投入,对此有的学者开始研究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创新效率及其影响因素。肖兴志等人(2011)使用1998-2008年中国高技术产业的面板数据,构建联立方程分析并比较了国有企业和非国有企业的研发行为,研究发现政府的科技资助经费没有调动国有企业的研发积极性,反而可能挤出企业自身投入,但能够促进非国有企业提高研发投入;同时指出非国有企业规模越小研发投入越大。肖兴志、谢理(2011)利用SFA模型测算了我国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创新效率,然后通过面板Tobit模型分析了企业规模和不同的创新方式对产业创新效率的影响路径,以及不同产权结构对创新效率的影响程度。研究发现,我国战略性新兴产业创新效率水平整体上较低,企业规模与创新效率呈倒U型的非线性关系,自主创新和技术引进对创新效率的影响比较显著,而技术改造和消化吸收对创新效率的影响并不显著。不同的产权结构对创新效率的影响并不相同,国有产权与创新效率呈现负向关系,而非国有产权与创新效率呈正向关系。吴福象、王新新(2011)基于GVC模式下人力资本空间流动视角,对要素集聚与战略性新兴产业创新绩效的相关性进行了实证分析,结果发现,行业的绝对集中度、规模差异度、劳动生产率变化率、新产品产值占总产值比重、产品销售成本与产品销售收入比等变量存在着多重的复杂联系。为此,企业在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时,必须发挥产业集聚优势和范围经济优势,根据产品创新和工艺创新的特点在产品无限细分的差别化基础上走规模化和集团化发展道路。陆国庆(2011)利用我国中小板市场上市公司的数据对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创新绩效进行了实证研究,研究发现:不管是从企业业绩还是从市场绩效来看,战略性新兴产业类上市公司明显优于非战略性新兴产业类,这说明了战略性新兴产业创新的绩效较为显著;创新绩效与创新投入产出、创新环境等因素呈弱正相关性,而与产品毛利率显著正相关。

七、对战略性新兴产业理论研究的评述和研究展望

(一)对战略性新兴产业理论研究的评述

对战略性新兴产业的概念内涵,国内外文献中还没有统一界定,对战略性新兴产业的理解还较为模糊。尽管国内外学者从不同的角度对战略性新兴产业的概念进行了界定,但可以发现共同点都是从“战略性”和“新兴性”两个方面来诠释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只是表述不同而已。国外学者对战略性新兴产业的界定和研究更多体现在“新兴”上,侧重指运用新技术、新工艺的新兴产业。国内学者则更强调战略性新兴产业的“战略性”,代表着国家未来产业的方向,强调战略性新兴产业对国家经济和社会的基础性影响。总体上来说,国内外学者对战略性新兴产业许多新的内涵缺乏深刻的理解。

对战略性新兴产业特征上的理解,国内外学者的观点有显著差别。国外学者更强调战略性新兴产业的“新兴性”和产业技术特性,如技术的“非连续”、“分化性”、“随机性”,强调产业技术的需求特性;而国内学者对战略性新兴产业的特征的论述较为全面,更多强调的是战略性新兴产业的“战略性”、“联动性”、“引领性”等,更多强调战略性新兴产业对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战略、引领作用以及对相关产业的联动与辐射效应。正是因为国内学者对战略性新兴产业特征的“众说纷纭”,这在一定程度上混淆了战略性新兴产业的本质特征,导致战略性新兴产业往往与支柱产业、高新技术产业没有区别,战略性新兴产业俨然就是一个“全能产业”。

对战略性新兴产业选择标准的研究上,国外学者基本上仍然沿用的是传统的主导产业选择标准的方法,而国内学者对战略性新兴产业的选择标准主要还是依托战略性新兴产业的特征,并且借鉴了传统的主导产业、支柱产业的选择评价标准。然而,对战略性新兴产业的本质特征缺乏深刻理解,导致选择出的战略性新兴产业往往与主导产业、支柱产业、高新技术产业没有区别,造成选择结果失真。随着新兴战略性产业的确定,其选择依据、判断标准、产业特征等都与以前的主导产业、支柱产业选择有很大的差异性,这需要我们全面了解战略性新兴产业现实,同时也要加大理论基础研究。

关于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发展规律和模式的研究,国外学者比较一致的观点集中在技术创新和政府政策扶持两个要素上,而国内学者比较多的是从产业运行机制和发展路径等角度切入,提出了不同的发展规律和发展模式,这一定程度上剖析了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的内在机理,但国内学者们的研究结论多局限于理论框架层面的定性分析,对于战略性新兴产业该怎样实施集聚化发展,该怎么和传统产业进行“融合”及“联动”发展,其内在机理及影响因素是什么,这些却未能展开深入研究。

有关战略性新兴产业方面的实证研究,国内的实证研究文献为战略性新兴产业的一些理论模型提供了经验性的证明,为一些结论提供了数据性的支持。然而,由于我国战略性新兴产业提出的时间不长,获取一手数据资料难度较高,导致系统性的数据资料严重不足,这也造成相关实证研究的文章不多。未来随着产业的发展和数据的累积,对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实证研究还应从多个方面进行。

(二)研究展望

目前,虽然国内外学术界对战略性新兴产业的研究数量众多,但大多数研究尤其是国内文献还停留在对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内涵界定、产业特征和政府政策等研究上,且大多数是宏观定性的思考分析,深入研究的少。笔者认为未来的研究重点将会从以下几个方面展开:

1.战略性新兴产业理论框架体系的研究。战略性新兴产业是一个全新的产业发展领域,国外并没有战略性新兴产业的概念之说,其产业理论及其发展规律的研究更是缺乏。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发展规律和发展模式的探索,尽管已有部分学者开始进行了相关研究,但都是从不同角度进行的,缺乏一个理论框架体系。未来学者们应该就战略性新兴产业建立起理论研究框架体系,依此理论研究框架首先要明确战略性新兴产业研究的对象、范式和方法。在界定战略性新兴产业的概念和特征基础上,使用传统产业经济学理论分析框架“S(结构)——C(行为)——P(绩效)”的基本范式,探索理论研究和实证研究相结合的研究方法体系。当前,构建战略性新兴产业的理论框架体系,是进一步深入开展战略性新兴产业理论研究的基础。

2.战略性新兴产业各个细分产业发展规律的研究。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是金融危机之后我国政府提出的产业调整和产业升级的产业发展战略,是一个全新的产业发展领域。现有对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发展规律的研究都是面向所有的战略性新兴产业,而没有针对特定的细分产业进行研究。然而战略性新兴产业涉及七大产业类别,且每个产业类型又涉及多个产业门类,各个细分产业的发展规律显然是不相同的,因此针对每个战略性新兴产业细分领域产业发展规律的研究就显得非常有必要。对各个细分的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规律的研究要深入探讨各个细分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的影响因素,不同影响因素之间如何影响产业发展,这些要素是如何发挥作用机制的,这些都是对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规律的重点研究领域。

战略新兴产业篇6

关键词:技术创新;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实证分析;解释结构模型法

近年来,世界各国相继制定其创新战略,如美国《创新战略》、欧洲《欧洲2020战略》、日本《数字日本创新计划》、韩国《2025年构想》等,以期提升其国家经济发展持续能力和国际竞争力。作为国内创新驱动战略先行省份的江苏,一直坚持把科技进步与创新摆在优先发展的战略位置,并把创新驱动战略确定为“十二五”核心战略,推动了全省创新发展水平。2015年江苏全社会研究与发展(R&D)活动经费1788亿元,占全省GDP的255%;R&D人员71.14万人,高新技术产业产值6.1万亿元,战略性新兴产业销售收入达4.5万亿元,科技进步贡献率达60.0%。根据中国科学院大学《中国区域创新能力报告2015》,江苏区域创新能力连续七年位居全国第一。但在江苏经济、技术快速发展的同时,一方面仍存在创新能力还不够强、科技对经济社会发展的支撑能力还不够足、创新仍然是发展“软肋”的状况;另一方面存在新兴产业规模相对较小、产业分布南北不均衡、产业链前端的新产品少、产业集聚度弱等状况,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江苏经济的持续快速发展,为此,就需要研究技术创新与产业发展的互动机理,找出关键影响因素,提出技术创新和发展新兴产业的对策建议。

1文献综述

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是多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刘峰(2010)认为我国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速度、规模以及竞争力受到牵制的主要原因是国内缺少核心技术、自主知识产权和技术创新能力水平较低[1];于晓曦、孙英隽(2011)认为技术创新可以推动新兴产业部门的出现和成长,改变各支柱产业的地位,从而引发主导产业的更替,产生新的增长极[2];蔡乌赶(2012)研究了技术创新、制度创新和产业系统发展的协同度及螺旋演化关系,构建了复合系统协同度模型[3];李东华(2012)认为技术创新是产业发展的核心竞争力,产业发展又使得技术不断进行跨领域、多角度的交叉融合与革新[4];吕月英、邸泽(2013)认为技术创新是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机制的关键推动力,其水平表现能够反映出战略性新兴产业的成长状况与竞争实力[5];曾繁华、王飞(2014)基于全球价值链视角,分析了技术创新驱动战略性新兴产业跃迁的机理[6];王宏起、李力、王珊珊(2014)根据设计与技术双重驱动的创新模式要求,提出了新兴产业创新链重构的定位与策略[7]。王斌义(2010)基于改进的AU模型,从物联网产业演变的全过程考察了技术创新与产业发展的内在关系,探讨了如何通过技术创新来实现物联网产业的跨越式发展[8];王欢(2012)选择日本、欧盟以及美国的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发展实情作为研究背景,在总结分析其产业发展规律后,认为技术创新是产业成长过程中的关键推动力量[9];卢文光、关晓琳、黄鲁成(2013)分析了技术创新与战略性新兴产业的互动耦合发展关系,构建了两者间耦合协调度评价指标体系,并利用我国高技术产业的统计数据,计算了技术创新与五大战略性新兴产业的耦合协调度[10];李煜华、王月明、胡瑶瑛(2015)构建了战略性新兴产业技术创新影响因素的结构方程模型,并结合问卷调查结果验证了政府干预、企业协同创新、高校及科研机构的参与、产业内组织单元的互搏意愿、关键资源、运营管理对战略性新兴产业技术创新具有显著影响作用[11];胡永平(2015)以重庆大中型工业企业2000—2011年面板数据为样本,运用差分GMM和系统GMM方法研究了自主研发与技术引进及其交互关系对生产率的影响[12]。上述研究对技术创新、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关键因素进行了分析,但关键因素之间的互动关系和作用机理分析还不够深入,因此本文研究具有新颖性。

2技术创新与新兴产业发展互动关系模型的构建

综合上述研究成果,我们将区域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发展与技术创新之间存在的相互依赖、相互促进的有机联系归类为区域资本投入、区域研发人员投入和区域金融与环境三大部分。

2.1区域资本投入方面

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发展离不开资金投入。区域资本投入方面包括区域R&D投入强度、高新技术产业投入、规上工业企业R&D经费规模和技术引进费用等。R&D投入强度是衡量一个国家或地区科技竞争力和综合实力的核心指标之一,世界主要国家全社会R&D投入强度大多在3%左右,日本、韩国、美国和德国2013年全社会R&D投入强度已分别达到3.47%、4.15%、2.73%、2.85%。高新技术产业投入不仅能优化投资结构,也有利于经济结构的转型与升级,有效地促进企业高新技术产品的研发。规上工业企业R&D经费规模的大小,不仅反映出企业创新的主体地位程度,也体现了企业开发新产品的主动程度;企业要想在市场上保持竞争优势,只有不断创新,开发新产品和发明专利。2013年美国制造业企业R&D经费占企业销售收入的比重已高达3.8%,而江苏规上制造业企业研发经费投入强度不足1%。技术引进费用体现了企业对外技术依存度。虽然技术引进费用越高,对企业技术进步和新产品生产有利,但随着区域创新水平的提高和企业创新主体地位的增强,企业技术引进费用将不断降低。

2.2区域研发人员投入方面

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发展离不开人员投入。区域研发人员投入方面包括区域R&D人员总量、区域R&D人员全时当量和人均R&D人员全时当量等。区域R&D人员是科技创新的主体,其总量不仅是区域和企业科技进步的重要推动力量,而且影响区域和企业科技质量、创新能力和可持续发展的能力,因而R&D人员总量是区域发展的一项战略性资源。区域R&D人员全时当量和人均R&D人员全时当量等体现了R&D人员科研活跃度,其值越大越能体现R&D人员技术和科研创新的积极性越高,其值越高不仅促使发明专利数越多,而且增加企业新产品的数量。区域发明专利数的规模,体现了区域技术创新水平,对创新驱动发展起“龙头”作用;企业新产品的数量体现了企业产品满足消费者需求的程度和可持续发展能力。

2.3区域金融与环境方面

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发展离不开良好的金融支撑与环境。区域金融与环境包括科技服务体系和科技减免税政策等。科技服务体系通过组织各种科技资源和科技力量,为创新活动提供技术、知识、信息、管理和投融资等服务,对推动科技与经济紧密结合、促进创新资源合理流动、提升科技创新效率产生深远影响。技术交易市场额的规模大小,不仅反映出企业获取新技术和新产品的途径宽窄和高校科研成果转化水平,而且在一定程度上体现了科技服务体系对创新的支撑能力。科技减免税是我国支持企业新产品研发与生产的一项优惠政策,企业新产品销售收入越高,所获得的科技减免税越多。综上所述,区域技术创新与新兴产业发展互动关系机理见图1。

3江苏技术创新与新兴产业发展互动关系的实证分析

3.1数据收集

为了进一步验证区域技术创新与新兴产业发展互动关系及图1所示的模型合理性,我们依据《江苏统计年鉴》《江苏科技发展公报》等收集了2010—2015年江苏区域经济与科技发展数据(见表1)。

3.2指标之间相关性分析

根据2010—2015年江苏区域经济与科技发展数据,基于图1所示的指标之间的因果关系,利用SPSS软件进行了相关分析,结果见表2。根据表2相关分析结果,我们发现,江苏技术引进费用占R&D经费比重指标变量对江苏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发展作用程度不大,这一状况反映出企业新产品多为国内R&D人员研发,江苏区域创新能力增强;其次,江苏R&D人员人均全时当量、科技减免税占新产品销售收入比重之间呈正相关,但与其他指标之间负相关,反映出R&D人员活跃度不够高,科技减免税政策作用有限。

4江苏技术创新与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解释结构模型

矩阵的建立依据图1所示的因果关系有向连接图和指标变量之间的相关分析,江苏技术创新与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解释结构模型根据解释结构模型(ISM)建立的步骤,对上述可达性矩阵进行区域划分和级间划分后,形成的递阶解释结构模型如图2所示。从图2可以发现,影响江苏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的根本性因素分别为区域R&D人员数、区域全社会R&D经费、高新技术产业投资和企业R&D经费,因此,要发展江苏战略性新兴产业,需从上述关键因素入手。

5江苏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对策

5.1完善高新技术产业发展规划,引导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

从政府产业主管部门角度,要进一步研究江苏区域产业发展趋势及互补性,选择具有较强技术关联性的产业,促使江苏区域创新要素的有效集聚和各产业创新链的不断完善;其次,要进一步改善江苏人才发展环境,培养、引进高层次创新创业人才、科技创新和产业发展的领军人才,建立与产业相关的人才跟踪与评价体系,为后续人才培养与引进提高指导,完善人才培养开发、评价发现、选拔作用、流动配置和激励保障机制,建立全省人才引智平台和人才库,统一协调全省人才跟踪、资金配套、绩效评价等工作;再者,引导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加强与大学、科研机构的联系,深入进行新技术和新产品研发工作,并开展科研成果引进、筛选、评价、孵化、落地等服务,并完善科技服务体系,促进高校与企业产学研合作,形成创新产业链、协同链和价值链,提升江苏科技资源利用水平、集成创新和原始创新能力。此外,要进一步调研和分析各类高新技术产业及其战略性新兴产业投资规模与产值的比例关系及发展态势,制定江苏产业链完善和创新要素布局匹配等江苏高新技术产业发展规划,进一步加大高新技术产业投入力度和全社会R&D经费投入强度。

5.2企业主动强化自身技术创新主体地位,深度融入区域产业创新集群

战略新兴产业篇7

关键词:新兴产业;战略成本管理;产品生命周期;风险管理

战略性新兴产业是以重大技术突破和重大发展需求为基础,对经济社会全局和长远发展具有重大引领带动作用,知识技术密集、物质资源消耗少、成长潜力大、综合效益好的产业。根据战略性新兴产业的特征,立足我国国情和科技、产业基础,现阶段重点培育和发展节能环保、新一代信息技术、生物、高端装备制造、新能源、新材料、新能源汽车等产业。

1、新兴产业的特征

1.1战略性

迈克尔·波特从企业战略制定的角度认为,“新兴产业是新形成的或重新形成的产业,其形成的原因是技术创新、相对成本关系的变化、新的消费需求的出现,或其他经济和社会变化将某个新产品或服务提高到一种潜在可行的商业机会的水平”。新兴产业的战略性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首先,新兴产业具有巨大的市场发展空间,高速增长,与其他产业关联度大,能够带动经济发展,具有重大的带动作用,是未来的支柱产业。第二,新兴产业代表科技发展的前沿,资源能耗低,符合低碳、环保的先进理念。第三,新兴产业综合效益好,能够提供大量的就业机会,对人民生活产生重大的影响。wWw.133229.CoM第四,新兴产业的发展决定着未来国家的竞争优势。对于中国等发展中国家而言,还是实现赶超的重要机遇和推动产业转型和升级的重要途径。

1.2产品科技含量高,自主创新能力强

产业核心技术的突破是一个长期复杂的过程,需要其他众多的技术相配合、支持,还要求相关配套技术也要有重要的突破性进展。现代经济的价值正在转向服务行业和知识密集型行业,同时信息技术和信息产业飞速发展。知识经济与旧的产业经济的根本区别在于从对有形的、物质的资源的依赖转向对无形的、智力资源的依赖,人才、知识和信息等智力资源成为资源配置第一要素,物质资本的重要性下降,研发设计而非生产成为价值链的关键环节。现阶段重点培育和发展的七大新兴产业就是这类自主创新能力强,产品科技含量高的产业。

1.3高成长性、高回报率、高风险

新兴产业独有的特点之一是发展的探索性和不确定性,技术往往具有很强的颠覆性。如手机等电子产品,这类产品和技术平均几个月就更新一次,新产品刚上市,下一代产品已经实验成功并准备登场。产品和技术的较高的更新率,成长性很强,回报率也很高,但同时使得新兴产业的风险巨大。新兴产业的技术和产品的更新速度之快是前所未有的,新旧技术的一次更替过程,可能就是旧生产线甚至整个产业链被淘汰,迫使有的项目刚上马不久就面临被淘汰或升级改造的压力,造成社会财富的巨大浪费。

2、新兴产业的企业成本管理需要考虑的问题

2.1成本管理与战略相结合

新兴产业要求对科学技术的发展和‘市场外部环境的变化反映灵敏,制定有效的战略以帮助应对多变的外部环境,制定有效的战略以帮助企业应对多变的外部环境,增强企业适应性。企业要以长远、发展的眼光来看问题,根据内外环境的变化以及所采取的竞争战略来设计成本管理模式。传统成本管理却仅注重本企业生产成本的降低,与企业战略联系不够紧密,不利于企业战略的调整,会产生为降低成本而偏离战略的现象。因此,成本管理要服务于企业的发展战略,而不能一味追求低成本。

2.2成本管理考虑产品生命周期特点

新兴产业具有高成长性的特点,其产品更新换代快,正确计算产品成本,需要很大程度上考虑产品生命周期成本,而且其产品生命周期短,计算和评价产品生命周期成本的可操作性强。按照传统成本会计计算出来的产品成本,难以正确评价产品在整个生命周期全过程的经济效益,无法为决策提供准确、及时的信息,误导产品成本信息,不利于企业谋求竞争优势。

2.3成本管理的全面性和外向性

成本发生在产品的各个环节,包括供应商管理、采购、研发设计、生产、制造、销售、物流以及顾客服务。由于新兴产业内各个企业产品价值的相关性强,因而要求每个环节必须紧密地衔接,做好各个环节的有机协调,确立产品在整个生命周期中的成本,从而对成本链进行优化。同时,新兴产业内企业成本管理的范围不应仅限于企业内部的生产经营活动,应树立全局观念,将其置身于产业链中来进行统筹规划。企业在进行成本管理时,要注重内部核心能力和外部资源能力的整合,并和产业链上下游企业保持良好合作。

2.4成本管理要考虑风险

对新兴产业规划时,必须对其巨大的风险保持清醒的认识,防范盲目投资冲动带来的经济损失。最典型的例子是手机、电脑芯片,平均几个月产品技术更新一次,新产品刚上市,下代产品又实验成功并即将上场,而上代的产品就会逐渐被淘汰出局。这样在核算产品成本时,不可避免的要考虑风险。

3、在新兴产业的企业中推行战略成本管理

3.1战略成本动因分析

战略成本动因分析是指从战略上对企业的成本产生影响的因素的分析,与传统成本分析的狭隘的少量的因素不同,战略成本动因分析与战略结合,以更宽广的方式来分析成本动因。战略性成本动因分为结构性成本动因和执行性成本动因。结构性成本动因具体表现为规模经济、整合程度、地理位置和技术等,反映了组织结构、投资决策和企业的经营杠杆。它们与企业战略定位和经济结构密切相关,其发生与数量取决于企业的战略选择。因此结构性动因是一个最优选择的问题,选择意味着配置优化,但投入与业绩没有必然联系,并不是投人越大越好,成本管理应该立足于适当的投入配置。

执行性成本动因具体表现为生产效率、全面质量管理以及员工管理等,反映了战略执行的有效性。执行性动因分析是在已有选择的基础上进行强化,以改善业绩,完善制度及改善制度实施的效率。

3.2价值链分析

通过价值链分析可以有效控制成本,提高差异,有助于企业突出竞争优势。价值链包括供应商价值链、企业内部价值链、渠道价值链和客户价值链等。新兴产业对价值链进行分析,首先,可以了解价值系统中上下游企业以及竞争对手的成本构成和利润分享情况,帮助企业确定自身价值链。然后,可以寻求与上下游企业的协同效应,甚至与竞争对手建立战略联盟的可能性。最后,通过自身价值链分析,找出价值链上下增值的作业,通过控制成本动因和重构内部价值链寻求改进的途径。

3.3产品生命周期分析

产品生命周期成本,是指以产品生命周期为会计期间,计算产品生命周期内所有的成本,包括研发成本、设计成本、生产制造成本、销售成本和售后服务成本。新兴产业企业对于产品生命周期成本管理的需求很大,这是因为新兴产业企业的产品更新换代快、生命周期短,在核算与管理上具有现实可操性。产品生命周期成本管理为新兴产业企业的成本管理提供了一个全新的视角,使新兴产业能够正确识别企业成本管理的重点并对其实施有效管理和控制。因此,必须将产品生命周期管理贯穿于新兴产业企业成本管理的整个流程。从整个产品生命周期的总成本角度进行成本控制,并针对产品生命周期的不同阶段采取不同的成本管理策略。

3.4成本风险管理

任何企业进行成本管理活动时都会面临不同程度的风险。成本的不确定性会带来经济结果的不确定性。新兴产业除了要应对本地要素价格变动带来的风险外,还可能收到相关联企业风险的影响。从成本风险管理的视角对新兴产业内企业战略成本管理十分有必要。为此,企业可以通过选择正确的合作伙伴,通过良好的沟通,协调好各方利益等方式来降低风险,提高成本和利润的稳定性。

参考文献:

[1]刘海生,战略成本管理研究[j],会计之友,2009,(1)

[2]王永海,周金晶,战略成本管理应用研究[j],财会通讯,2009,(1)

[3]谢凑多,企业集群视角下企业战略成本管理模式探讨,2010,(8)

[4]张胜荣,金高峰,新兴产业的竞争战略,特区经济,2008,(5)

[5]钟清流,战略性新兴产业的推进策略,经济研究导刊,2010,(23)

战略新兴产业篇8

关键词:新兴产业;战略成本管理;产品生命周期;风险管理

战略性新兴产业是以重大技术突破和重大发展需求为基础,对经济社会全局和长远发展具有重大引领带动作用,知识技术密集、物质资源消耗少、成长潜力大、综合效益好的产业。根据战略性新兴产业的特征,立足我国国情和科技、产业基础,现阶段重点培育和发展节能环保、新一代信息技术、生物、高端装备制造、新能源、新材料、新能源汽车等产业。

1、新兴产业的特征

1.1战略性

迈克尔·波特从企业战略制定的角度认为,“新兴产业是新形成的或重新形成的产业,其形成的原因是技术创新、相对成本关系的变化、新的消费需求的出现,或其他经济和社会变化将某个新产品或服务提高到一种潜在可行的商业机会的水平”。新兴产业的战略性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首先,新兴产业具有巨大的市场发展空间,高速增长,与其他产业关联度大,能够带动经济发展,具有重大的带动作用,是未来的支柱产业。第二,新兴产业代表科技发展的前沿,资源能耗低,符合低碳、环保的先进理念。第三,新兴产业综合效益好,能够提供大量的就业机会,对人民生活产生重大的影响。第四,新兴产业的发展决定着未来国家的竞争优势。对于中国等发展中国家而言,还是实现赶超的重要机遇和推动产业转型和升级的重要途径。 产业核心技术的突破是一个长期复杂的过程,需要其他众多的技术相配合、支持,还要求相关配套技术也要有重要的突破性进展。现代经济的价值正在转向服务行业和知识密集型行业,同时信息技术和信息产业飞速发展。知识经济与旧的产业经济的根本区别在于从对有形的、物质的资源的依赖转向对无形的、智力资源的依赖,人才、知识和信息等智力资源成为资源配置第一要素,物质资本的重要性下降,研发设计而非生产成为价值链的关键环节。现阶段重点培育和发展的七大新兴产业就是这类自主创新能力强,产品科技含量高的产业。

1.3高成长性、高回报率、高风险

新兴产业独有的特点之一是发展的探索性和不确定性,技术往往具有很强的颠覆性。如手机等电子产品,这类产品和技术平均几个月就更新一次,新产品刚上市,下一代产品已经实验成功并准备登场。产品和技术的较高的更新率,成长性很强,回报率也很高,但同时使得新兴产业的风险巨大。新兴产业的技术和产品的更新速度之快是前所未有的,新旧技术的一次更替过程,可能就是旧生产线甚至整个产业链被淘汰,迫使有的项目刚上马不久就面临被淘汰或升级改造的压力,造成社会财富的巨大浪费。

2、新兴产业的企业成本管理需要考虑的问题

2.1成本管理与战略相结合

新兴产业要求对科学技术的发展和‘市场外部环境的变化反映灵敏,制定有效的战略以帮助应对多变的外部环境,制定有效的战略以帮助企业应对多变的外部环境,增强企业适应性。企业要以长远、发展的眼光来看问题,根据内外环境的变化以及所采取的竞争战略来设计成本管理模式。传统成本管理却仅注重本企业生产成本的降低,与企业战略联系不够紧密,不利于企业战略的调整,会产生为降低成本而偏离战略的现象。因此,成本管理要服务于企业的发展战略,而不能一味追求低成本。

2.2成本管理考虑产品生命周期特点

新兴产业具有高成长性的特点,其产品更新换代快,正确计算产品成本,需要很大程度上考虑产品生命周期成本,而且其产品生命周期短,计算和评价产品生命周期成本的可操作性强。按照传统成本会计计算出来的产品成本,难以正确评价产品在整个生命周期全过程的经济效益,无法为决策提供准确、及时的信息,误导产品成本信息,不利于企业谋求竞争优势。

2.3成本管理的全面性和外向性

成本发生在产品的各个环节,包括供应商管理、采购、研发设计、生产、制造、销售、物流以及顾客服务。由于新兴产业内各个企业产品价值的相关性强,因而要求每个环节必须紧密地衔接,做好各个环节的有机协调,确立产品在整个生命周期中的成本,从而对成本链进行优化。同时,新兴产业内企业成本管理的范围不应仅限于企业内部的生产经营活动,应树立全局观念,将其置身于产业链中来进行统筹规划。企业在进行成本管理时,要注重内部核心能力和外部资源能力的整合,并和产业链上下游企业保持良好合作。

2.4成本管理要考虑风险

对新兴产业规划时,必须对其巨大的风险保持清醒的认识,防范盲目投资冲动带来的经济损失。最典型的例子是手机、电脑芯片,平均几个月产品技术更新一次,新产品刚上市,下代产品又实验成功并即将上场,而上代的产品就会逐渐被淘汰出局。这样在核算产品成本时,不可避免的要考虑风险。

3、在新兴产业的企业中推行战略成本管理

3.1战略成本动因分析

战略成本动因分析是指从战略上对企业的成本产生影响的因素的分析,与传统成本分析的狭隘的少量的因素不同,战略成本动因分析与战略结合,以更宽广的方式来分析成本动因。战略性成本动因分为结构性成本动因和执行性成本动因。结构性成本动因具体表现为规模经济、整合程度、地理位置和技术等,反映了组织结构、投资决策和企业的经营杠杆。它们与企业战略定位和经济结构密切相关,其发生与数量取决于企业的战略选择。因此结构性动因是一个最优选择的问题,选择意味着配置优化,但投入与业绩没有必然联系,并不是投人越大越好,成本管理应该立足于适当的投入配置。

执行性成本动因具体表现为生产效率、全面质量管理以及员工管理等,反映了战略执行的有效性。执行性动因分析是在已有选择的基础上进行强化,以改善业绩,完善制度及改善制度实施的效率。

3.2价值链分析

通过价值链分析可以有效控制成本,提高差异,有助于企业突出竞争优势。价值链包括供应商价值链、企业内部价值链、渠道价值链和客户价值链等。新兴产业对价值链进行分析,首先,可以了解价值系统中上下游企业以及竞争对手的成本构成和利润分享情况,帮助企业确定自身价值链。然后,可以寻求与上下游企业的协同效应,甚至与竞争对手建立战略联盟的可能性。最后,通过自身价值链分析,找出价值链上下增值的作业,通过控制成本动因和重构内部价值链寻求改进的途径。

3.3产品生命周期分析

产品生命周期成本,是指以产品生命周期为会计期间,计算产品生命周期内所有的成本,包括研发成本、设计成本、生产制造成本、销售成本和售后服务成本。新兴产业企业对于产品生命周期成本管理的需求很大,这是因为新兴产业企业的产品更新换代快、生命周期短,在核算与管理上具有现实可操性。产品生命周期成本管理为新兴产业企业的成本管理提供了一个全新的视角,使新兴产业能够正确识别企业成本管理的重点并对其实施有效管理和控制。因此,必须将产品生命周期管理贯穿于新兴产业企业成本管理的整个流程。从整个产品生命周期的总成本角度进行成本控制,并针对产品生命周期的不同阶段采取不同的成本管理策略。

3.4成本风险管理

战略新兴产业篇9

关键词:纺织业;战略性新兴产业;转型升级

基金项目:2014年绍兴市哲学社会科学研究“十二五”重点课题:“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背景下绍兴纺织产业升级研究”(125J107)

中图分类号:F42 文献标识码:A

收录日期:2014年10月17日

对于中国经济而言,现阶段需要形成以战略性新兴产业为基础的现代产业结构与体系,而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培育和发展主要依靠两个途径:一是依托新兴技术,发展全新的新兴产业;二是实现现有传统产业的转型升级,激发培育新兴产业。因此,利用先进技术和高端装备对传统产业进行改造,是传统产业和新兴产业双赢的基础。

一、战略性新兴产业、传统产业与纺织业

2009年11月3日,在《让科技引领中国可持续发展》中,正式采用“战略性新兴产业”概念术语。“战略性产业”是指关系到国民经济发展的具有关键性、全局性、长远性意义的产业;“新兴产业”是指由技术创新所催生的产业,是世界范围内的新生产业。在新兴产业中,有一部分能够在政策扶持下逐渐成长为先导产业或支柱产业,而且对国民经济发展和产业结构高级化具有战略意义,故被称为战略性新兴产业。就我国来讲,传统产业依然占主导地位,是当前经济发展的基础性产业,财政收入的重要来源、吸收就业的主要渠道。通常,传统产业是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的基础和条件,新兴产业的产生和发展通过新技术的产业化和传统产业的改造提升、实现产业的升级换代来实现。在中国,战略性新兴产业是在传统产业发展不充分的背景下提出来的,中国经济的发展同时面临着传统产业转型升级和战略性新兴产业培育发展的“双重任务”。

纺织业是一个传统又时尚、与人民生活品质息息相关的产业。2009年2月4日通过的《纺织工业调整振兴规划》指出:“纺织工业是我国国民经济传统支柱产业和重要的民生产业,也是国际竞争优势明显的产业,在繁荣市场、扩大出口、吸纳就业、增加农民收入、促进城镇化发展等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可以看出,在我国,纺织产业还将阔步发展,成长为传统优势支柱产业及具有战略性内涵和意义的“朝阳产业”。2011年11月份,绍兴市政府《关于加快绍兴市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的若干政策意见》明确重点培育发展先进装备制造、新材料、生物医药、节能环保、新能源、新兴信息等六大战略性新兴产业。随着纺织科技研究的不断深入,现阶段新型纺织技术及材料在国防军工、航空航天、交通运输、环境保护、医疗卫生等产业中的应用和开发已成为新的研究方向。因此,可以认为纺织业也是战略性新兴产业的重要组成部分。

二、绍兴纺织业转型升级的紧迫性

纺织产业虽然是绍兴的优势支柱产业,但随着区域经济向集约化转变,其素质性、结构性、可持续性问题日益突出,环境资源更难以为继。

(一)生产要素优势被稀释。绍兴纺织业依靠高投入和高耗能的规模效应,以量大价低的“杀手锏”奠定了在国际纺织产业中作为重要制造基地的地位,但产业链内多数产业发展模式在土地、电力、能源等要素全线告急,以技术为主体的核心竞争力尚未形成的情况下,发展面临巨大国际挑战。同时,在“人口红利”优势慢慢消失的今天,依靠廉价的劳动力降低生产成本作为竞争资本,已显得不太现实,纺织业在全球的格局仍在发生微妙的变化。越南、巴基斯坦、孟加拉国、土耳其等国正以比中国低廉的成本优势,争夺中国纺织品的出口市场。在绍兴许多纺织企业未能与全球价值链中的龙头企业建立长期、紧密的合作关系的情况下,在东南亚等国家低成本劳动力的挤压下,绍兴部分纺织企业和轻纺城纺织品公司被价值链中更具价格竞争力的同类供应商所替代,只得以降价承接部分外单,大众产品利润空间仍相对压缩,企业平均毛利润不足10%。

(二)自主创新能力与自主品牌缺乏。自主创新能力是一种综合能力,包括选择能力、研发能力、集成能力和学习能力。对于行业来说,自主创新能力除了行业内企业自主创新能力的集合外还包括行业内上下游及相关产业创新能力的整合,以及对行业自主创新提供支持的体制机制和政策环境。绍兴纺织行业自主创新能力不足:不少加工工序的核心技术和关键设备依靠进口;高新技术、纤维技术水平与国际水平差距很大,在相关产业的研发应用上受制于人;纺织机械方面,许多高档设备和关键零部件依然需要大量进口;面料方面,虽然国内产能产量大,但真正出口的高档服装却用的是进口面料;在服装上,可以生产世界上任何服装但大多是贴牌加工,自主品牌寥寥无几,就连国内的知名服装品牌也被国外的品牌主宰。主要原因在于绍兴纺织业以民营中小型企业为主,在多年经营中以“来样加工”为主,虽然利润率普遍较低,但依然有利可图。同时,很多企业认为,创牌涉及大量的资金投入,纺织品面料是中间产品,不需要为终端消费者所了解,因而不需要创牌。也因为缺乏品牌,许多企业长期倾向于以量取胜的同质化、粗放型发展方式,在中低端同质化产品生产中产能过剩严重的众多中小企业长期采用低价竞争方式获得出口份额和利润,纺织产业供应链中90%以上的利润被国外品牌拥有者赚取,陷入了“贫困化增长”的陷阱,削弱了在国际市场的长期竞争力和自主创新能力。

三、战略性新兴产业与纺织业转型升级的关系

产业融合是指不同产业或同一产业内的不同行业相互渗透、相互交叉、最终融为一体,逐步形成新产业的动态发展过程。纺织产业与战略性新兴产业的融合,指纺织产业在产业链、技术链上通过不断创新催生出更多新兴产业,进而逐渐成长为战略性新兴产业,在新材料(纺织原料)、高端装备制造(纺织机械)、节能环保(印染)等产业领域更为突出。

(一)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对绍兴纺织业转型升级提出需求。随着经济的增长,人们对高品质生活的追求以及环保、医药等事业的快速发展,对纺织品的需求不再局限于服装和家纺,纺织品的消费结构已发生了变化,多功能的产业用纺织品成为新的需求。相对于绍兴纺织品面料较为单一低档的情况,差别化的产业用纺织品在国际纺织市场上越来越受到重视,且产业用纺织品与新兴产业中的新材料产业联系紧密,与新能源、新医药等新兴产业也有广泛的联系。绍兴纺织业从整体实力和竞争水平上来说,与发达国家相比尚有较大差距,新兴产业的崛起为缩短中国与纺织强国之间的差距,抢占新的市场份额创造了机遇,纺织产品要突破瓶颈更深入地发展,发展产业用纺织品是必由之路,这也给绍兴纺织产业带来了新的经济增长点。

(二)绍兴纺织业优势转化为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发展基础。产业的发展是交互融合、相伴相生的,大多数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发展不能凭空而为,必须依赖于传统产业所形成的技术积累、制造能力、产业组织等基础支撑。国内外工业化进程表明,在高新技术产业蓬勃发展的同时,传统产业通过技术革新、品牌塑造、发展模式创新等,就能抓住新的市场机遇,提升内生活力,得到不断发展。在绍兴,一些战略性新兴产业如先进装备制造、新材料、生物医药就通过传统优势行业“腾笼换鸟”、“凤凰涅”而形成;纺织产业则正在朝着功能性纤维、产业用纺织品等领域拓展。现实中,产业用纺织品的许多新技术、新材料不断涌现,广泛应用于建筑工程、生命科学、航空航天、医疗行业、节能环保、清洁能源等各个行业,促进了纺织产业与战略性新兴产业的技术融合。目前的绍兴纺织业纺织机械水平一流,但其他关键性、核心技术如印染后整理的技术有待提高,绝大部分企业技术开发尚停留在“引、仿、跟”上,可以通过科技创新和应用战略性新兴产业的成果,实现产业品牌化、产业生态化和产业高端化而实现升级的目标。

四、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下绍兴纺织业升级的策略

战略性新兴产业与纺织业的融合发展是一个系统工程。传统纺织产业如何借着政府大力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的东风,在实现转型升级的同时与战略性新兴产业融合发展,则需要政府、企业、市场等多方共同参与。

(一)支持自主创新,提升产品创新能力。自主创新是纺织服装业不断发展、转型升级不竭的动力。自主创新包括技术创新、品牌建设、营销渠道创新、制度创新等方面。纺织产业作为一种资源依赖型、耗能强度大、污染物排放多的传统产业,与资源约束、环保容量有限的矛盾日益突出,纺织企业需要通过革新观念,结合自身现有的行业优势,应用来自新兴产业的节能环保技术和产品、新能源和新材料,实现节能降耗、资源的综合利用,并依托战略性新兴产业技术创新的优势,加快新产品的研发,不断开发高端产品,延伸应用领域,力求通过技术创新和管理创新构建企业核心竞争力,摆脱低附加值的困局。绍兴应发挥“世界纺织之都”的区位优势,鼓励纺织企业与当地的医疗、装备、汽车等行业协作,并参与到相关产业用技术标准的制定中,实现产业间的对接合作。财政和国企应优先采购符合技术标准和质量规定的本地产业用纺织品产品,提高轻纺产品在高新技术项目中的配套能力,扩大市场份额。创意和创新是消费类时尚纺织产品竞争力的重要来源,也是中小企业“专、精、特、优”的发展方向。为此,需要引导纺织制造企业“走出去”,通过干中学,实现企业采用现代的技术改造传统工艺流程,从技术密集型产品向创意型产品转型。各级政府需要及时有效地将出台的奖励扶持政策落实到位,鼓励、引导和帮助纺织企业创建技术中心,并通过设立纺织产业技术改造专项资金,对相关项目给予重点扶持,支持有一定规模的企业建立技术研发中心,在纺织产业集聚重点区域建立专业性的行业技术联盟和公共技术服务平台等。通过 “产、学、研、用”相结合的研发机制,加强新材料、新工艺等关键技术的研发和产业化,加强纺织产业基础理论研究。

(二)加大对转型升级纺织企业的支持力度。战略性新兴产业具有高投入、高风险、高回报的特征,其发展特别是前期发展,离不开必要的资金投入。纺织产业在向新兴产业转型升级发展的初期,也存在较大的市场风险和进入壁垒,因此要关注财税政策的间接作用和杠杆作用,政府及其职能部门要重点对纺织产业中重点骨干企业、产业链中的“蜂王型”企业或高技术类企业、新兴产业企业等,在项目投资、科技创新人才培养、市场开拓、管理机制、服务体系等领域,从土地、信贷、财税等方面通力协作,加大支持力度。同时,可以设立战略性新兴产业风险投资基金,通过参股、融资担保、跟进投资和风险补助等方式,积极扶持、壮大风险投资机构,鼓励企业或个人等各类民间资本参与组建风险投资机构;引导各金融机构建立适应战略性新兴产业特点的信贷体系和保险、担保联动机制,完善担保风险补偿机制;构建贯穿企业生命周期的融资联动机制,对处于初创期、成长期、成熟期等不同阶段的企业提供“贴身服务”,拓展企业融资渠道。

五、结论

纺织业是绍兴的传统优势产业,当前发展中面临各种困难和压力,但是在政策积极鼓励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的背景下,与战略性新兴产业息息相关的纺织业可以通过引进来自新兴产业的新技术、新产品、新工具,使得纺织产业在实现转型升级的同时和战略性新兴产业实现融合发展,推动绍兴经济进入新的发展阶段。

主要参考文献:

[1]陈江勇.传统企业转型升级的影响因素研究――基于“政、企、银”的评价差异分析视角[D].长沙:中南大学,2012.

战略新兴产业篇10

(一)战略性新兴产业简介

新兴产业集中表现出“战略性”和“新兴性”两个特点。战略性是指这类产业对国家宏观经济发展具有巨大推动作用,能够左右国家整体经济发展趋势,其重要性十分突出;新兴性主要突出了新兴产业的创新与创造特征。通常情况下,战略性新兴产业都是高科技领域项目,其发展不仅对产业规模有较高要求,同时还对科技创新活力有很强的依赖性,需要相关企业能够顺应时代变化,随时迎接科技创新和技术革新。由此可以看出,“新兴性”也是战略性新兴产业的明显特征之一。虽然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具有一定优势条件,但这类产业发展也不是一蹴而就的,在发展过程中仍然面临诸多问题。首先,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需要依靠科技创新和产业规模支撑,否则发展起来就会比较困难,这是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过程中面临的最大难题;其次,战略性新兴产业对国家政策的依赖性比较强,一个新兴产业的发展不仅需要政府批准和认可,更需要政府提供政策支持,有时甚至需要国家财政投入大量资金;最后,在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过程中,相关企业拥有的资源十分有限,各种要素成本、人力资源成本都比较高,再加上客户缺乏,需要投入的销售成本和运营成本都比较高,这样大的成本压力会将许多发展中的企业扼杀在成长初期。综上所述,战略性新兴产业对我国未来经济发展至关重要,虽然它在发展中有着独特优势,但面临的问题也不少。通常政府在划分传统产业和战略性新兴产业的时候都会有一个明确标准,这个标准的确定对国家经济政策有很大影响,并在很大程度上决定着国家未来经济发展趋势。

(二)产业经济学概念及其主要特征

产业经济学是专门研究经济领域产业问题的重要学科之一,是一门应用型经济学科。在经历数百年发展之后,目前产业经济学的研究领域已经不再局限于制造业,也广泛应用于商业和服务业。许多新兴服务行业如金融、保险、信托等领域的研究或多或少都要用到产业经济学理论。产业经济学理论介于宏观经济理论和微观经济理论之间,表现出了独特新颖的理论特征,首先,它研究的对象是产业而非企业,这一点与其他经济学科存在明显差异;其次,它研究的内容非常广泛,与产业相关的宏观结构、布局、政策等都属于其研究范畴。在微观层面,各种影响产业发展的要素也都有产业经济学研究人员关注,从这一点可以看出,产业经济学具有宏观和微观的双重属性,研究的内容比较宽泛;最后,当前国内产业经济学已经具有明显的社会主义特征。在我国产业经济学的理论研究和实践探索过程中,我们始终坚持的一个原则就是一切成果都将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服务。虽然在发展的前期参照了西方经济学的基本原理,并借鉴了西方产业经济学的已有成果,但我国并没有完全照搬西方的一切模式和经验,而是摒弃其不合理的一面,在批判中吸收,在吸收中发展具有我国特色的产业经济学理论体系。以上三个方面集中表现出了产业经济学的主要特征。

(三)定价策略分类

在市场营销过程中,定价策略是影响企业经营成败的关键因素之一,商品和服务定价关系到商家与消费者切身利益,同时也是影响交易量的最重要因素。目前,国内多数消费者并不是很在意产品和服务的质量,而是更加看重产品价格,这凸显了定价策略的重要性。从理论视角来看,在营销过程中,产品定价方式主要有议价定价、拍卖定价、折扣定价、差异定价、心理定价等;多产品的定价方式主要为有买有赠、多买多赠以及网络上流行的团购、捆绑销售等等。其中,议价定价和拍卖定价两种方式多用于高端产品,折扣定价、多买多赠、团购等定价策略多用于普通产品。商家通过薄利多销、以“让利”方式吸引消费者。实践中,定价策略一方面要根据产品和服务质量来选择,另一方面还要综合考虑其他因素,如商品供给与需求因素、市场氛围好坏因素等。随着市场经济发展,商品和服务价格形成日益市场化。在这样的背景下,商家应以市场营销理论中的定价策略来指导实践,科学、合理制定商品和服务价格。

二、国内战略性新兴产业定价策略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定价策略与战略性

新兴产业基本特征不符许多企业在制定价格策略过程中,不仅忽视自身产品和服务的基本特征,还忽略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基本特征,结果往往导致定价策略出现失误,产生不可挽回的损失。虽然战略性新兴产业多属于高科技产业,但两者之间仍然存在一定差异,并不能完全划等号,企业在定价过程中不能一味追求高定价。不同地域之间,战略性新兴产业定价策略也要有所差异,不能采用统一定价策略,否则会产生区域发展不均衡问题,毕竟不同地区拥有的资源不一样。正因为受到多种因素影响,企业在选择定价策略过程中,必须与战略性新兴产业特征紧密结合起来。实践中,定价策略与战略性新兴产业基本特征不符的现象比较普遍,已经成为一个急需解决的问题。

(二)战略性

新兴产业内部结构失衡,影响定价策宋华:基于产业经济学视角的战略性新兴产业定价策略研究略的制定目前,我国战略性新兴产业内部存在结构失衡问题,导致内部各影响因素之间相互冲突、难以协调,而外部影响因素作用力十分有限。从系统动力学角度看,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缺乏内部动力,如果不能从内部入手及时进行结构优化,时间长了必然会影响到相关产品定价策略的确定。许多地区战略性新兴产业对外部力量依赖过多,尤其是对国家政策的依赖性极强,一旦政策发生变化,相关企业将失去赖以生存和发展的外部条件,科技创新也将成为空中楼阁。一些战略性新兴产业中的少数企业甚至连融资都成问题,没有相应抵押条件,需要依靠政府出面提供担保。如此一来,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定价抉择将变得越来越困难,内部结构失衡问题也变得日益严重。

(三)缺乏自主创新

降低了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定价能力缺乏自主创新能力是影响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的重要问题。目前,我国战略性新兴产业整体创新水平还很低,虽然部分领域已经处于世界领先地位,但总体上对国外科技仍然有着很强的依赖性。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发展优势主要体现在技术创新层面,只有不断创新科技、快速更新产品,企业才能迅速占领市场,成为竞争中的强者。与国外战略性新兴产业相比,国内除了航空航天、新材料等少数产业具备技术优势外,其他多数战略性新兴产业都缺乏核心技术。以汽车行业为例,虽然近些年来我国在改革开放政策引导下,打开了国门,吸引了许多跨国公司到我国投资办厂,我国政府希望通过让出市场来换取技术,但经过长期的实践之后,我国汽车科技仍然缺乏核心技术优势,导致国内汽车产业定价优势一直不显著。从汽车产业发展的案例中可以发现,缺乏自主创新会降低战略性新兴产业定价能力,这是战略性新兴产业非常明显的一个特征。

三、解决国内战略性新兴产业定价策略问题的建议

(一)战略性新兴产业定价策略

实施应紧密结合产业基本特征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要紧密结合产业基本特征,遵从产业发展客观规律。一方面,要根据区域间经济发展水平的不同,采取差异化定价策略,并将价格限定在一个合理区间,这样做的主要目的是保留战略性新兴产业价格优势,不至于完全丧失价格控制权。从我国大众消费偏好看,在质量相近的情况下,多数人都愿意消费价格便宜一些的商品和服务,因此价格高低对消费者购买决策有很大的影响。此时,战略性新兴产业哪怕能够提供更高品质的产品,也不能一味追求高价格,必须将价格限制在合理区间,并根据地区差异灵活调整产品价格。另一方面,战略性新兴产业定价要根据客观规律变化而灵活变动。除了按照区域经济发展水平不同采取差异化定价策略之外,灵活变动定价策略也是必要的营销手段。当一种战略性新兴产品出现以后,一般情况下,前期的生产成本都比较高,企业不可能采取较大范围的低价促销策略,也没必要一开始就自降身份、自毁品牌。可以在前期采取一定时期高价策略,等产品具有一定品牌知名度后,再在后期选择节假日等时间段实施低价策略,以换取销售量增加、占取市场份额、实现企业盈利。

(二)战略性新兴产业定价策略实施

应以产业内部健康发展为前提战略性新兴产业内部结构失衡是影响定价策略实施的重要问题之一。必须不断优化产业内部结构,努力提高产业内部运行效率,实现资源优化配置。在战略性新兴产业内部各影响因素中,技术创新和研发投入是关键,在决定投入额度时必须综合考虑系统内部各种影响因素,毕竟其他环节包括销售、日常运营、广告等都需要消耗一定的资源,过度重视技术创新和研发投入必然造成产业内部失衡,间接导致生产成本增加,给企业定价策略实施带来负面影响。总之,定价策略选择是一个系统问题,要充分考虑产业内部的各种影响因素,严格控制生产成本,制定的定价策略要符合产业发展内部需求,不能以牺牲产业自身健康发展为代价。在解决好内部问题之后,战略性新兴产相关企业才能进一步借助政策、金融等外部力量发展壮大自己。否则,再多的财政支持和补助、再好的资本融资市场也难以推动战略性新兴产业持续健康发展。

(三)通过提升自主创新水平来增强战略性

新兴产业定价能力提升自主创新水平是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的重要抓手。在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前期,我国可以引进国外一些先进的技术和管理理念,这样能够在短期内推动战略性新兴产业向前发展。然而,在经过一段时间发展之后,这种依赖学习外国经验来发展自身的优势就会逐渐消失,需要不断提升自主创新水平才能实现新的增长。日本、韩国等国家都有着先模仿后创新的发展历程。我国在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过程中同样可以借鉴这种模式,即在发展前期以学习和模仿为主、创新为辅,发展到一定阶段后则必须以创新为主,努力打造创新实力强大的企业。要实现这一目标,加大战略性新兴产业研发投入是关键,科技创新则是降低生产成本的重要途径,也是推动整个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的主要推动力。

四、结束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