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数学课件十篇

时间:2023-03-16 09:51:23

小学数学课件

小学数学课件篇1

小数的意义教学课件

【教学构想】:

小数的意义是一节概念教学课,是在学习了“分数的初步认识”和“小数的初步认识”的基础上教学的,是学生系统学习小数的开始。

小数意义的探究和理解,是本节课的重点和难点,甚至是这单元教学的重点,直接关系到小数的性质、单名数和复名数相互改写等相关知识。本节课开始便指导学生认识一位、两位、三位小数,然后利用正方形、数轴、米尺、钱币等环节设计,花了大量的时间和精力去探究概括一位小数的意义,再利用学生的知识迁移能力,两位、三位小数的意义就水到渠成了,使学生经历了一个螺旋上升的小数概念的体验过程,逐步对知识进行了自我构建。再利用多媒体辅助教学,调动学生对小数计数单位的掌握,让学生感悟到小数的每相邻两个计数单位之间的进率是10。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在学生初步认识分数和小数的基础上,使学生进一步理解小数的意义,认识小数的计数单位及相邻两个单位间的进率。

2,过程与方法: 在操作中使学生体会小数产生的必要性。通过观察、比较,以及自主探究建立小数与分数之间的联系。

3,情感态度和价值观: 在学生积极参与数学活动的过程中,渗透数形结合的数学思想,培养学生的抽象概括和迁移能力。

【教学重点】:理解小数的意义,理解小数的计数单位的进率。

【教学难点】:抽象概括理解小数的意义

【教学准备】:课件、练习纸

【教学过程】:

一、课前谈话:

师:孩子们,认识我吗?(课件出示我的个人资料)

个人资料

姓名

xxx

性别

工作单位

杨汛桥镇中心小学紫薇校区

身高

1.6米

体重

49.5千克

兴趣爱好

每天用1.5小时看书,用0.5小时运动。

师:请一个同学介绍一下老师。通过刚才这位同学的介绍,大家认识我了吗?大家可以叫我什么?刚才朱老师的个人资料中出现好些数字,大家认识吗?都是什么数?(小数)

【设计意图】:学生已有的知识和经验是重要的教学资源,在学生感兴趣的有关老师的资料中,提供了日常生活中的有关小数的信息,介绍时顺便复习了旧知,了解了学生的起点。

师:我知道我们三年级的时候已经初步认识了小数,对不对?观察我的个人资料中的四个小数,你能发现它们有什么共同点吗?(小数点后面都只有一个数字)在数学上我们把小数点后只有一个数字的小数叫做一位小数。

师:谁能报一个和这些特别不一样的小数呢?(引导学生报出两位小数)

师:还有不一样的吗?(三位小数),当然还有四位小数、五位小数等等。

师:通过刚才大家的举例,我们已经把小数按数位分了类,接下来我们继续来研究小数。

【设计意图】:开始便将小数按小数位数分类好,为后面的教学活动学习各类小数的意义做好准备。

二、新授

1,学习一位小数的意义

(1)正方形中

师:今天我们从研究最小的一位小数0.1开始。(板书:0.1)看到0.1你想到什么数?(原创:《小数的意义》公开课教学设计)

师:为什么你会想到原创:《小数的意义》公开课教学设计呢?(把一个整体平均分成10份,取其中的1份就是它的原创:《小数的意义》公开课教学设计)

师:很好,我们学小数初步认识的时候知道(原创:《小数的意义》公开课教学设计=0.1),他们的大小相等,那他们的意义相同吗?(?)

接下来动手画一画,假设练习纸上正方形的大小用“1”来表示,现在请同学们用最快的速度画一画,用阴影表示出0.1。(生独立完成,教师巡视并指导,学生作品展示,分别分析)

师:为什么这几个同学画的阴影部分都可以来表示0.1呢?

师:太棒了!还有谁也能像她一样表达?

生:因为他们都把这个正方形平均分成了十份,取了其中的一份画阴影,就是原创:《小数的意义》公开课教学设计,0.1表示十分之一。

师:说得真好,0.1就表示十分之一,十分之一就是0.1,他们的大小相等,意义也相同。

师:那空白部分表示是多少——(0.9)

师:为什么能用0.9来表示空白部分。(0.9表示十分之九。)

师:谁还想说——(0.9表示十分之九。)

【设计意图】:通过借助正方形分割为条这样的直观形式,数形结合,使学生直观地认识到0.1就是十分之一,初步感知一位小数与十分之几的关系。

(2)数轴中

师:老师这里有个图,谁上来指一下0.1在哪。(屏幕:一个有十个单位的数轴)

师:你说说理由为什么是这里?

师:谁告诉我0.9在哪里?你是怎么找到0.9的?0.9里面有几个0.1?

师:1里面有几个0.1。

师:数轴上还有其它的小数吗?(0.2、0.3、0.7、1.1、1.3 等等)

【设计意图】:利用数学中重要的数轴,再深层次体会一位小数与十分之几的关系。

(3) 生活中

师:同学们真的很聪明,那0.1加一个单位名称米,0.1米表示多少?(老师拿出了一米的米尺)(就是把一米平均分成十份,取其中的一份就是0.1米也就是1分米。)指一指

师:所以0.1米就表示十分之一米。(板书:0.1米就表示十分之一米)

师:现在我把0.9也加一个单位名称元,0.9元的意思是?9角

师:对,就是一元的十分之九。现在再给你们出一道题,1.3元,你们会拿1.3元吗?(先拿一元,再拿三角。)

课件出示三幅图,找一找与1.3元相对应的图。(1,3两幅)

师:这个1元相当于第一幅图中的什么?3角相当于什么?

那第三幅图呢?

师:你们真厉害,我们花了这么长时间来研究一位小数,谁能告诉我一位小数表示什么?(一位小数表示十分之几。)

【设计意图】:在一位小数后加上单位,将抽象的数学又添上生活的实际意义,使学生再次理解一位小数的意义,最后总结出一位小数表示十分之几。

2,学习两位小数的意义。

师:一位小数学完了,接下来我们学习两位小数。学两位小数以前送给你们一句话。(成功等于百分之一的灵感加百分之九十九的努力——爱因斯坦)大家读一遍这句话。

师:看到了小数了吗?(看到了)看到的数是?(百分之一,百分之九十九。)

你们看到的是分数,看到小数了吗?(百分之一就是0.01,百分之九十九就是0.99)

师:对,我们可以看到的分数可以表示为。(屏幕:0.01 0.99)请你在这两张正方形里画0.01你会选择哪一张?(屏幕一个画了竖线的正方形,一个是画满格子的正方形)为什么?

生:因为第二张有一百个格子,就是说这个正方形平均分成了一百份。表示起来方便,简单。

师:为什么不选第一幅呢?(它的格子没有一百,表示的是十分之几?)

师:好,我现在用红色的表示0.01,其它的用空白表示0.99。(屏幕:大正方形里一个红色的格子,九十九个空白的格子)这样表示你们同意吗?

师:现在请你们告诉灵感在哪一部分,努力又在哪一个部分。灵感是哪种颜色?努力又是哪种颜色?

师:从这里说明了努力很重要,那我们现在来努力一下。请你准备好课堂纸,快速准确地完成它。(1、先在()里任意写一个零点几几的两位小数,

(1)()米=()米 (2)选一张图用阴影部分表示出这个小数。

师:请你们自己给自己打分。我们刚才说一位数小数表示十分之几。(屏幕:一数小数表示十分之几)那两位数小数表示——百分之几。(板书:两位小数表示百分之几)

师:那你们知道最小的两位小数是什么吗?(0.01)

【设计意图】:学习了一位小数的意义后,明白一位小数表示十分之几,利用方法类推,学生探究出两位小数表示百分之几会相对容易。

3,学习三位小数的意义

师:依此类推,你们知道三位小数表示什么吗?(板书:三位小数表示())(三位小数表示千分之几。)

师:把1平均分成1000份其中的几分就是千分之几。那么0.001就是——,说说刚才举例中的三位小数的意义。

小练习,口答。

【设计意图】:通过直观认识一位小数、两位小数的意义,学生自然就会联想到三位小数表示的意义,使学生经历了知识的形成过程,学会了迁移。

4,学习小数计数单位的进率

师:最小的一位小数是0.1,两位小数是0.01,三位小数是0.001,四位小数是.....我们把0.1,0.01,0.001……叫做小数的计数单位,你能说清楚0.1,0.01,0.001之间的关系吗?

课件演示观察0.1,0.01,0.001之间的变化过程,沟通三个计数单位之间的联系。

每相邻两个计数单位之间的进率是10。

【设计意图】:充分利用多媒体辅助教学,调动学生对小数计数单位的掌握,让学生感悟到小数的每相邻两个计数单位之间的进率是10。

小学数学课件篇2

关键词:多媒体课件;小学数学教学;运用

随着信息技术的迅速发展以及各项改革措施的施行,多媒体课件正在被小学数学教师们推广运用。多媒体课件这种新型教学方式对于小学数学教学有着诸多益处,其有助于促使课堂教学变得更加科学、创新,故非常有必要在小学数学教学中使用。然而,教师们也不能一味地依赖于多媒体教学模式,如果将全部教学内容均通过多媒体课件来进行展示,那么将无法展现出多媒体课件的巨大效用。小学数学教师应该要根据教学内容安排来选用最适宜的教学模式,这样才能起到最佳的教学效果,同时多媒体课件这种辅助教学手段也将更具成效。进而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应该合理的使用多媒体进行教学。

一、多媒体课件的应用不能掩盖教学的主题

在小学数学实际教学过程中,由于很多教师想通过运用多媒体课件来引起小学生学习的兴致,故他们不管在讲解什么内容时均采用多媒体技术来展开课堂教学,这种方法虽然能够在很大程度上扩大教学内容范围,拓宽学生们的知识层面,促使课堂教学氛围变得更好,同时也与新课程改革的要求保持一致,但是常常会引发一系列问题,这对于数学教学是极为不利的。小学生非常热衷于这种教学方式,但是由于部分教师并没有完全掌握好多媒体课件的制作与操作,不可避免会导致课件里面的内容会存在不合理之处,教学的关键内容无法突显出来,同时还可能出现颜色搭配不协调、幻灯片切换过于迅速等问题,数学教学进度因此会受到一定的影响,学生的学习效果也会偏差。很多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可能会过度沉溺于那些炫彩的画面以及音乐,从而会忽视数学知识的学习。[1]这将会使得多媒体课件的运用掩盖了教学的主题,这对于数学教学是有害的。教师需要对多媒体课件有着更加正确的认识,其仅仅只是一种教学模式,虽然其具有一定的功用,但是课堂教学内容才是最重要的。

二、运用多媒体课件,有利于改进和完善数学教学模式

随着素质教育的持续施行,传统教学模式的改革取得了重大的进展,然而由于部分传统教学模式的理念比较陈旧、保守,很难改进。在小学数学教学过程中,以往的教学模式明显无法很好地处理一些数学教学方面的问题,比如抽象概念的讲解、数量之间的内在关联以及几何图形的变动等等,这些问题均会在一定程度上制约着学生思维的扩散,从而致使小学生无法展开下一步学习。然而多媒体课件的运用正好可以处理这些事情,其能够运用图形、动画、声音等辅助功能来进行教学,这种方法不仅能突出教学的中心内容,而且还培养了学生们的想象力、创新力。例如在讲授《三角形》这一内容是,教师可以利用课前准备的多媒体课件,充分的展现了直角三角形、锐角三角形、钝角三角形的不同形式,并且通过多媒体中三角形的不断变化,展现等腰三角形和等边三角形的特殊形式,使学生更加清晰的明确课程内容,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有利于学生学习方式的转变,有利于教学模式的完善。

三、运用多媒体课件有利于营造一个良好的学习环境

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合理的应用多媒体课件教学可以有效的活跃课堂教学的氛围。[2]同时小学生们可以在良好的课堂环境中展开自主学习。多媒体课件教学拥有着众多展现形式,比如动画、声音、视频等等,这些表现形式能够将抽象的知识变得更加形象化,小学生也会更容易接受该课程内容。形象、直观、易懂也是多媒体教学的最大特点。[3]如果在多媒体教学过程中无法将其特点最大程度体现出来,那么这种教学模式将会没有多大意义。比如在学习乘法表时,教师可以通过多媒体课件来先讲述其发展历程,以此来吸引他们的注意力,在这个时候再向他们描述乘法表的规律,这时将会起到良好的功效,学生能迅速掌握好这些规律之处,从而学习起来将更加迅速。多媒体课件对于小学数学教学而言有着重大意义,其不仅能够改进原先的教学模式,而且可以很好地提升数学课堂教学效率。然而,这种教学模式依然存在着一些不足之处,故小学数学教师在运用时要多加注意,并合理选用这种教学模式来展开教学,只有这样才能确保教学效果最佳。

参考文献:

[1]陈广天.小学数学PPT课件的制作方法与有效应用[J].中国教育技术装备,2016,(09):123-125.

[2]姜素玲.激发协同提升———信息技术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作用[J].中国教育技术装备,2012,(34):84-87.

小学数学课件篇3

关键词:小学教育 多媒体课件 教学设计

传统教学环境中,幻灯投影“只见其像,不闻其声”,录音机“”但闻其声,不见其形,录像电视固然声像俱全,但在应用过程中却必须购置相对昂贵的专业设备并配以相应的技术人员。现代多媒体教学环境充分发挥“三机一幕”(教师机-学生机-投影机-幕布)的优势,图文声像并茂地呈现了知识形成的过程。然而,若想达到理想的教学效果,还需要从教学系统化设计的角度进行前期的课件准备与规划。

1.激发兴趣,提高参与的效度

在多媒体教学情境下,教育信息以丰富多彩的方式呈现,小学生强烈的好奇心理就意味着强烈认知兴趣,进而转化为求知欲望。如:讲到位置、圆等章节,学生在日常生活中有一定的感性经验,但往往只是浅层次的表面,也从未留心观察。在课堂教学时,教师应当充分发挥多媒体的优势,再现生活情境。比如,讲到《位置》时,为了让学生能用数来标识情境中物体的位置,课件制作中首先呈现教室中学生的座位这个情境,充分利用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引出本单元的教学内容,使学生产生浓厚的兴趣参与到教学活动中来。如图所示:

2.呈现过程,易于学生学习

皮亚杰的认知发展理论中曾指出:小学生处于儿童思维发展的具体运算阶段(六七岁左右到十一二岁左右),相较于形式运算阶段(十一二岁左右到十四五岁左右)而言,虽然已有了逻辑的适当应用,但具体运算思维还“不能离开具体事物的表象,仍然要以具体表象为支柱”,“不是一个完善的整体结构”,“是零散的”。

根据小学生的这一思维发展特点,在多媒体课件的设计中要着重关注具体形象的支持,把高度抽象的知识直观的显示出来,把难以理解的知识点进行“解构”,化整为零,化繁为简,便于学生理解和掌握。比如:“圆的认识”这一知识点的学习,如何教学生用圆规画圆,利用Flas展示圆规画圆的整个过程。章节开始,首先呈现给学生一根火柴的顺时针旋转,红色的火柴头画出一个圆形轨迹,感知到圆是如何形成的。设计课堂提问环节,“想一想”――生活中随处可见的圆形事物,是不是能比老师课件中提到的更多更好。接着,“画一画”――动手尝试,怎样能画出一个规范的圆形。课件展示硬币、瓶盖、碗等只能画出相同半径的圆,怎样能画出你想要的任意大小的圆呢?以图片展示的方式,呈现出利用圆规画圆中的关键步骤进行重点讲解,帮助学生理解。

3.揭示规律,拓展思维的深度

圆的面积计算公式及推演过程是章节的重点、难点。单凭言语讲解很难让学生理解圆形与长方形的关系,课堂的板书演示又费事费时。多媒体课件的展现简洁明了,圆的8等份拼接为近似于长方形的不规则图形;16等份已形成接行四边形的图形;份数越多越接近长方形。“做一做”――做中学,边做边思考,按照课件的演示过程亲自动手拼一拼,验证是否果真如课件中所示,在此基础上,推导出圆的面积公式。揭示规律的同时,引领学生进行规律的证明或证伪,拓展更深入的思考,使知识点真正得以理解和掌握。

4.及时反馈,增强学习有效性

技术支持下的教学与学习过程能够给予高质量的、可参与的学习体验,通过信息反馈可以把一节课中的重点内容集中在一起,让学生对该节知识掌握情况做一次自检,有助于学习问题的指导与矫正。进行多媒体课件制作时,更应当注重习题环节的设计,对于学习者的答案进行及时反馈:正确时“言语鼓励”;错误时提供线索,启发进一步思考;“练一练”环节的最后,生成该模块的“错题集锦”,供学习者再一次练习,巩固学习成果,增强学习的有效性。

小学数学课件篇4

关键词:小学数学;游戏型课件;设计;开发;过程;技巧;策略

游戏型课件的最大优势就是能够寓教于乐,课堂中通过游戏的方式授课,从而提高学生对学习的兴趣,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学习有了兴趣,学生在学习上就能事半功倍。如何在游戏型课件的设计中提高教学趣味性的同时,确保教学的效果是当今游戏型可见的设计开发最需要解决的问题,也是最终目的。以下就开始对名为“校园小园丁”的游戏型课件进行研究。

一、小学数学游戏型课件的前期准备过程

小学数学游戏型课件的前期准备过程包括对课件进行定义以及教学设计等,有助提高课件的实用性和可行性。

(一)课件的设计目标

让学生学习如何使用公式计算出各种平面图形的面积,在游戏的过程中提高学生解决平面几何问题的能力,充分发挥同学们的空间思维,将平面几何内容与实际问题联系起来,寓教于乐,提高同学们的学习兴趣和主动性。

(二)课件的教学内容

学习多种平面几何图形的面积计算方法,包括三角形、正方形、长方形、梯形和平行四边形等基本的平面图形。

(三)课件的面向群体

小学五年级数学课上的学生

(四)课件的游戏背景

为了令校园环境变得更加怡人,校园小园丁要负责在校园里的每个花坛内种下不同的花,小园丁要在栽种之前对每个花坛的面积进行调查,然后确定栽种花的数量,如果学生可以帮助小园丁准确地算出并输入花坛的面积,花坛中的花朵就会盛开。也就是说,是否能让花坛中的花绽放就由学生的平面图形面积计算能力决定了。

二、小学数学游戏型课件设计流程

游戏型课件的设计是制作游戏型课件的关键一步,设计流程包括了游戏型课件的游戏内核及其交互层设计,使用软件做出课件的游戏流程图,将教学内容、人物、物体、运行方式等融合在一起,还要进行课件的操作方式、界面进行设计,在这基础上进行编程和美工的工作了。下面就对“校园小园丁”的设计过程进行研究。

(一)游戏型课件的设计流程图

图一 “校园小园丁”的设计流程图

从图中我们可以看到,“校园小园丁”的设计流程主要是在课件开始后,首先要让学生对这个游戏的背景故事和规则进行了解,然后再由学生对每一个花坛的面积进行计算并输入,如果输入的结果正确的话就可以获取一定的分数奖励,回答错误的话则进行减分并重新计算输入,然后才可以进行下一个花坛面积的计算,直到校园内的全部花坛都被栽种完毕后才可以获得一级小园丁的称号。

(二)游戏型课件界面的设计

要想让学生们都能全情投入地投入到游戏学习中,最基本的就是通过对课件界面的美化提供给学生代入感。在“校园小园丁”的界面设计中,由于课件的设计背景是校园,因此蓝天白云、花草树木、老师和学生是必不可少的,这些都可以使用图片、动态图片、音乐等来添加进去。除此之外,在课件的一级界面中设计两个按钮,一个是开始按钮,另一个是问号按钮,学生在游戏正式开始之前点击问号按钮,就可以了解到游戏的故事背景和基本规则,然后点击开始按钮就可以正式进入游戏,正式的游戏界面主要由校园的平面图、答案输入和结果对错显示区、交互按钮部分和游戏进度显示区组成。

(三)课件的编成开发

“校园小园丁”的编成开发工具以flash多媒体制作软件与ActionScript程序开发软件结合使用为主,以便更好地同时达到游戏和教学的效果。本游戏型课件的开发工作主要分为以下两部分:

1.界面素材的搜集和制作

游戏型课件需要大量的多媒体素材组成,因此需要较大规模的搜集,多媒体素材可以来自网络或者光碟等媒介,在本课件的素材中,要包含校园中的建筑、人物、花坛、花朵等建模以及背景音乐、操作音效等,由于可以直接取得的素材比较少且不合适,因此基本上还是需要制作者自己加工制作。

2.组合素材和编写程序

把以上搜集和制作的各种多媒体素材组合到课件的界面上,仅凭这样是不能让课件运行起来的,因此还需要对课件的程序进行编写。在“校园小园丁”课件中的程序代码比较零散且不连贯,基本上每个程序代码都对应不同的对象,有的被单独用作课件进度控制、课件页面跳转等,其余的用于形成课件的主程序,实现课件的功能,例如在对每个花坛进行点击时,该花坛的形状就会被放大,使它的形状和边长等数据更加显而易见;学生在输入答案之后,课件就会同图像和音效进行反馈等。以下就以“学生在输入错误答案”的程序编写为例:

on (release) {

gotoAndPlay(2); //进入重新输入界面

_root.f-=10;//得分减少

_root.cw.start(0,1); //播放代表错误的音效

}

三、课件设计思想分析

在“校园小园丁”游戏型课件中,通过游戏故事背景的加入,而且故事背景符合在校小学生的日常生活,从种花这件日常小事入手,将游戏型教学与生活实际紧密联系起来,加强学生的代入感,更好地提高他们的学习兴趣。本课件中的界面操作简单、代入感和交互性较强,通过对界面的轻轻一点,学生就可以了解到游戏的故事和规则以及对花坛的情况进行观察分析、输入答案等。通过不同难度的设置,帮助学生在平面几何的面积计算水平上不断提升,这种挑战性更有利于调动他们的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

四、结束语

总而言之,小学数学游戏型课件的设计开发必须做好从课件的前期准备到课件的流程设计中的每一个细节,才能真正地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实现寓教于乐的教学效果。

参考文献:

小学数学课件篇5

定位教学目标对于多媒体辅助数学教学起到很重要的导向性作用,为了给学生们构建出一个动态化十足的教学课堂,教学目标的处理也要讲究一定的弹性。例如,在教学“确定位置”这一节内容时,仅靠传统的教学方式反复强调位置的不同表示方法让学生去理解和记忆,实际上是很难取得突破性的教学进展的,为了解决好这个问题,教师需要合理地分析教学目标,对其进行弹性化的处理,将教学重点放置在“搜索确定位置的方法上”,借助多媒体课件播放图像,然后再让学生指出图片中各个点的方向和顺序。促使学生们的思想实现二维到三维的发展和转变,这样也会使得学生学的轻松、学的高兴,而且学的高效。再如,学习“平面几何”这一章节内容时,刚开始学生们对这一知识点都表现出畏惧的心理,学习起来也有一定的难度,主要是和小学生的思维方式、思维能力有关的。本来小学生的思维能力就有限,再加上传统教学的机械死板,导致这一章节的教学效率很低。利用多媒体课件引进“图形运动”,这些图形如平行四边形、等腰三角形以及平行线等,然后再运用平移、旋转以及中心对称等一系列图形运动的操作,使得原本较为呆板、枯燥的图形活了起来。通过这种直观形象地演示图形运动操作,利于加深学生的理解和印象,学生们也初步有了运用动的观点来处理一些数学问题的意识,利于让学生被动学习变为主动探究,既优化了课堂的教学过程,又增强了课堂教学的效果。

二、多媒体辅助数学教学,能够让整个教学过程更加的直观、生动

一说起数学,给人的第一印象都是刻板、僵硬又无趣,多媒体课件在数学教学中的有效应用,则能很好地解决这些问题。多媒体课件集文字、动画、声音以及图像为一体,能够将数学教材中一些较为抽象、理论强的知识点借助于动画、图像以及声音的形式呈现出来,给小学生们的视觉、听觉等带来很强的冲击力,利于激发他们学习的积极性。例如,在教学“长方形的周长、对角线”等的相关知识点时,传统的教学方法主要是教师在黑板上用粉笔画出一个长方形来,然后再结合这一图形进行讲解:四条边加起来就是长方形的周长,连接对角的线就是对角线。小学生本来理解能力就有限,教师这种字面上的解释很难让学生理解透彻,在一定程度上学生们并没有充分的理解这一知识点。如果借助多媒体课件讲解这章节内容时,效果要比传统的教学效果好的多。首先,可以先用动画的形式将长方形形成的整个过程展示出来,然后,再制作出一个闪烁的点沿着长方形一个起点滚动一周,适当地利用儿童的声音加以播放:这个时候,滚动的路线则为长方形的周长。开展这种教学方法也更为直观、生动,同样也就更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热情了。

三、化抽象为形象,帮助学生理解知识

小学数学课件篇6

一、精心备课是构建高效课堂的根本前提

充分备课了,能够克服课堂的随意性,通过精心设计,能够注意到课堂结构的合理,环节的有效性得到提升,时间的分配较为恰当。做为专业教师,都具备一定的专业文化水平,具有一定的教学能力,但这些只是教好课的必要条件,但不是充分条件,不一定能转化为某一内容的实际教学能力,也不能保证教学任务的顺利完成,也难以使可能的教学能力得以充分发挥。课前精心准备的过程,也是教师提高知识水平和教学能力,总结教学经验的过程。教师认真吃透教材,了解学情,依据教师自身的优势进行精心设计,形成符合学生实际的、自己使用得心应手的教学方案,必能提高课堂的有效性。优秀教师与一般教师的区别在于优秀教师忙于备课,精心设计;一般教师则疏于备课,忙于"补救"。

教师课前认真进行教学设计是实现有效的基础。没有经过认真设计的课堂很难说是有效的。在实际的教学中,有些教师不重视教学设计,总认为自己教了许多年书了,教材已经很熟,无需认真细致的进行教学设计,凭经验办事。备课时,仅仅是看一下教材,然后选几个题目或确定几个问题,就算备课了。这样的备课,既没有根据教材、课程标准和学生的实际情况确定相应的教学目标,没有确定合理的课堂结构,也没有根据教学内容和教学目标,设计合理的教学手段和教学方式,更没有对教学程序进行设计,这样的教学设计很难保证课堂是高效的。

二、选择好教学策略是构建高效课堂的关键环节

教学策略是教学设计的有机组成部分,是在特定的教学中完成教学目标和适应学生认知需要而制定的教学程序计划和教学实施措施。传统的小学数学课堂以教师以讲授为主,很少让学生通过自己的活动与实践来获得知识、得到发展。教师讲解多,学生思考少;一问一答,研讨交流少;操练记忆多,鼓励创新少;强求一致多,发展个性少;封闭和预设多,开放和生成少。对于小学生注意力时间短,知识经验少,而教学沉闷、机械,程序化,大大扼杀了学生的好奇心,挫伤了学习的兴趣,压抑创新和实践能力以及抹杀了智慧的火花。为此,新一轮数学课程改革大刀阔斧的展开了,它让小学数学开始焕发新的生命光彩,在这样的数学课堂教学中教师该如何选择教学策略进行教学呢?如创设问题情境策略就是小学数学教学中一种常用的策略,它有利于解决数学的高度抽象性和小学生思维的具体形象性之间的矛盾。数学教学要求紧密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从学生的生活经验和已有知识出发,创设各种情境,为学生提供从事数学活动的机会,激发对数学的兴趣,以及学好数学的愿望。而兴趣是推动学生学习的一种最实际的内部驱动力,是学生学习积级中最现实、最活跃的心理成份。学生一旦对学习发生了兴趣,就会在大脑中形成优势兴奋中心,促使各种感官包括大脑处于活跃状态,引起学生的高度注意,从而为参与学习提供最佳的心理准备。可见浓厚的学习兴趣是促使学生参与的前提。因此,在课堂教学中,通过各种途径创设与教学有关的、使学生感到真实、新奇、有趣的教学情境,使学生产生跃跃欲试的探索意识,以激发学生参与兴趣。此外,还有其它一些策略,要在实践中加以灵活运用。

三、提高教师自身素质是构建高效课堂强有力的保证

小学数学课件篇7

[内容摘要]多媒体CAI课件集文字、符号、图像、动画、声音、视频于一体,图文并茂,视听交融,动静兼备,色彩缤纷,交互性强,信息量大,能多路刺激学生视觉,听觉等器官,使每个学生都能主动参与、积极思考、愉快合作、体验成功、和谐发展,打破了三个"一"(一支粉笔、一本书、一张嘴)的传统的呆板的教学模式,使教学方法丰富多样,新颖有趣,从而创设出一种为学生喜闻乐见、生动活泼教学氛围。

[关键词]角本;CAI;3DMAX;Authorware5.0;非线性结构

多媒体CAI课件集文字、符号、图像、动画、声音、视频于一体,图文并茂,视听交融,动静兼备,色彩缤纷,交互性强,信息量大,能多路刺激学生视觉,听觉等器官,使每个学生都能主动参与、积极思考、愉快合作、体验成功、和谐发展,打破了三个"一"(一支粉笔、一本书、一张嘴)的传统的呆板的教学模式,使教学方法丰富多样,新颖有趣,从而创设出一种为学生喜闻乐见、生动活泼教学氛围。

如何把多媒体计算机应用到当前的小学数学课堂中,提高小学数学课堂的质量,我认为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一、精研设计,确定角本

在进行多媒体CAI课件角本设计之前,必须先精心研究教学大纲,吃透教材内容,掌握学生特征,确定教学目标和教学模式,制定教学策略,然后再确定角本。CAI课件角本确定涉及到:文字脚本的确定,制作脚步的确定。1、文字脚本的确定包括以下几方面:①需求分析②目标分析③内容分析④策略制定⑤脚本编写。2、制作脚本要能忠实体现文字脚本内容,又易于计算机表达,是课件制作的关键。编写制作脚本的教师应将图形显示的内容及文字、解说、交互等各项情况编写好,前后顺序要写清,还应说明教学目的和想法。例如:教学《圆锥的体积》这一课例时可如下编写脚本:

从而达到变静为动、变抽象为具体,适合于小学生思维由具体到抽象的规律。同时突破了重点,使教学质量有了大幅度的提高,达到了优化课堂的目的。

二、精制内容,激发兴趣

应围绕教学目标。有目的地选择和设计课件内容:1、要精挑细选,选取富有典型性,能充分突出主题的素材:例如在制作《长方形的表面积》这一课例时,由于该内容比较抽象,所以采用了大量的动画制作的表现手法:①在引入课题时,采用3Dmax软件制作生成一上由7个立体的长方体组成而成并能够进行舞蹈表演的小机器人来导入新课,小机器人滑稽的动作立刻引起学生轰堂大笑,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②精心制作一上能够6个面自由旋转的长方体和正方体,让学生在欣赏动画播放的过程中牢记长方体和正方体的特征,为突破长方体表面积公式的推导埋下伏笔。2、要精心设计,设计的文本、图形、图像、声音、动画要有助于教学目标垢实现,要能突破教学的重难点,提高课堂效率。在制作《长方体的表面积》这一课例中,因为本课的难点是:如何引导学生把立体的长方体转化成平面图形从而求出长方体的表面积。在传统的教学中只能是"师定型"地把长方体表面积展开是6个面,这一个知识点强加给学生,而采用媒体技术后,就能通过确定动画的关健帧的技术,一帧一帧地为学生展示长方体的表面积展开的过程,并同时配上精美的长方体展开时的音乐背景:

使学生通过直观、形象的动画展示的过程,清晰地观察到①长方体相对的面面积相等②长方体的表面积=(长×宽+长×高+宽×高)×2或长×宽×2+长×高×2+宽×高×2……,这样图、文、声并茂的设计,直观、生动地展示教学内容,在儿童的认识与教学要求之间架起一座桥梁,使他们在愉快探索知识、奥秘过程中感受、体验数学规律,完成学习任务。从而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内在的学习动力,使学生变"厌学"为"乐学"从而达到优化小学数学课堂的效果!

三、精设方式,灵活运用

小学数学课件篇8

关键词:小学数学 解决问题 教学 PPT课件 使用策略

DOI:10.16657/ki.issn1673-9132.2016.08.187

小学数学是小学阶段教学的重点内容,教师一定要注重小学数学教学,充分掌握教学方法,提升小学生学习数学的能力和兴趣。“解决问题”是小学数学教学中比较重要的知识点,在数学学习中占有较大的比例,对数学学习效果起着重要的决定性作用。

一、小学数学“解决问题”教学目标

“解决问题”是小学数学教学中重要的教学内容,主要强调数学课程中学生主要的学习内容和发展学生数学应用意识的能力,学生运用理论知识结合现实生活中的数学案例进行数学信息的搜集,通过数学的多重角度来对所学的知识进行解答,当面对新的知识时能够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展现学生敢于探索的精神。第一,应该教会学生从数学的角度出发,针对数学知识锻炼学生提出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发展学生对于所学知识的应用程度。第二,培养学生掌握解决问题的策略,通过问题的多样性激发学生的实践创新能力。第三,教会学生树立合作学习的理念。第四,让学生体会到学习评价和课后反思的重要性①。

二、“解决问题”教学中PPT课件应用存在的问题

(一)PPT课件的过度使用会束缚学生的数学思维

小学生由于年纪较小,各项思想意识还没有形成,所以在课堂上通常会表现出注意力不集中的现象,把大部分的心思都放在了玩耍上。在小学数学课堂上使用PPT课件来进行讲解,大多是以应用题的形式出现,应用题在解答的过程中考察学生的思维能力和理解问题的能力,并且需要与实际情况相结合才能更好的进行问题的解决。通常,教师在PPT上会运用大量的图片和文字,图片和文字的出现虽然会增强课堂的氛围,但是这样直观的表现形式会打断学生的思路,使大多数学生过度留恋于图片中的精彩内容,而忽视要去思考问题,削弱了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降低了课堂的效率②。

(二)PPT课件的信息量大,教学的重难点问题不突出

PPT课件在教学的过程中的应用丰富了课堂教学,不仅涉及到了一些课堂上的重难点问题又蕴含着一些课外的开放性问题,里面蕴含了大量的信息量,如果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不能够把握好教学的节奏,就会被一些开放性的课外问题影响教学进度,导致对重难点问题的讲解过于仓促,没有让学生做到真正的理解,并且对于各种问题的讲解的时间都做到了平均,使重难点问题不突出。

(三)教师对PPT课件教学过分依赖,不能实现灵活教学

在当前的教学过程中,教师利用PPT课件教学已经成为一种固定的教学习惯,无论是任何课程大多采用PPT教学。PPT课件具有强大的可控性和操作性,给教师的教学带来了极大的方便,减少了板书书写的时间,激发了学生学习的兴趣,塑造了良好的课堂氛围。但是这种教学模式也带来了一定的负面影响,教师由于长时间的使用PPT课件进行教学,会产生一定的依赖性心理,不能够实现灵活教学,有的教师甚至还会出现离开课件就不会讲课的情况。

三、小学数学“解决问题”教学中PPT课件的使用策略

(一)进行教学情境的创设

在进行PPT教学的过程中教师主要是将课程的主要内容通过图片和视频的方式展现给学生。另外,在教学的过程中,教师还应该结合相关的教学内容与实际,因为任何问题都来源于生活,所以应该通过有趣的教学情境来提升教学质量和教学效率。通过对PPT的运用,解决了教学中的这一教学弊端,能够以PPT课件的形式把教学内容展现给学生,增加学生的生活阅历和解决问题的能力③。

(二)注重PPT课件的表现形式

PPT课件制作过程中,教师必须注重其表现形式,既不能涉及过多的动画效果,又不宜采用过多的表现形式,避免影响小学生注意力。所以,教师在PPT课件制作中,应加强添加课堂教学内容因素,以教学内容为主的基础上实现图文并茂,不仅能够给予学生以新鲜感,而且充分发挥PPT课件的使用价值。

(三)教师施以个性化教学

目前,教师在开展教学活动过程中,其教学方式较为单一化,不仅给学生以枯燥乏味之感,而且不利于教师提高自身教学素质。所以,教师要想更好开展小学数学教学,必须充分把握教学方向和教学内容,针对其内容而开展有针对性的教学活动。为此,制定PPT课件时,教师既要充分结合教学内容,而且要联系学生的实际,使课件内容更加充实,提升小学生学习兴趣,充分发挥PPT课件的优势④。

当前的教育背景下,教师已经体会到现代化信息教学的重要性,根据对现有教学资源的挖掘和利用,运用了PPT课件的教学模式,通过声音和视频对教学内容的展示,提高了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PPT课件在教学中发挥了重要的作用,不仅优化了教学方法,还丰富了课堂内容,提高了课堂教学的感染力,更加方便了教师正确的引导学生解决问题,促进了课堂教学质量的提高。

注释:

①陈永光.PPT课件在小学数学教学中有效应用的探析[J].郑州师范教育,2013(6):83-86.

②徐美珠. 小学生数学解决问题中自我监控能力的调查与研究[J]. 教育测量与评价:理论版,2014(10):31-37.

小学数学课件篇9

关键词:

一、CAI课件的演示,调动学生主动参与,促进学习过程优化。

CAI课件为小学数学课堂教学注入了生机与活力,它可作为学生学习数学和解决问题强有力的认知工具。心理学研究表明:人们感知事物是通过多种感官进行的,多种感官协同活动能够有效地提高记忆成效,形成正迁移。人们获取的信息量和多种感官的刺激密切相关,如果刺激是多样的,那么,信息或知识的保持将大大优于单一的刺激。现代信息技术中的多媒体具有的视听合一功能与计算机的交互功能合在一起,产生出一种新的图文并茂的,生、色、形、动画等丰富多彩的综合效果,给学生的外部刺激不是单一的,而是综合的、多样的。因此,CAI课件非常有利于知识的获取与保持,能有效地促进学生的认知发展。

二、CAI课件的演示,发展学生计算能力,

除法的两种分法是低段教学中的一个难点,为了帮助学生理解两种分法的不同含义,正确地区分两种分,建立正确合理的知识结构,在学生初步学习两种分法后,运用CAI课件提供较大容量的对比题组,作为学生思维整合,获取知识信息的感知材料,通过思维过程的对比展现,强化学生逻辑性思维的整合度,努力实现综合贯通,形成知识结构网络。

教师操作,在一阵愉悦中音乐中出现一棵大树,大树下挂着一只大鸟笼,在一片叽叽喳喳声中飞来10个小鸟。在教师的操作下有5只同时飞进鸟笼,然后在图下出现两种不同的算式:10÷2=5(个),10÷5=2(只)。要求学生从中选择一个算式,若选择正确,就会出现小鸟们欢快跳跃的画面,并发出悦耳的叫声。若选择错误,小鸟们便会发出“错了”的叫声。及时评价与纠正后,教师操作键盘,又出现了10只小鸟2只2只的飞进这只鸟笼子里的演示,让学生选择算式表示飞进鸟笼的次数。

现代教学模式论认为:教学是一种环境(或情景)的创造。一种好的教学模式,最重要的是能够创造出激动、高昂、活泼的教学环境,使唤教与学双方始终处于“活化”状态,只有这样才有助于强化知识信息的相互传递。利用CAI课件,学生在计算能力上有较大提高和明显的进步。

三、CAI课件的演示,实践感知数学经验,学习生活中的数学。

课本中有些要求实践的教学内容,由于受到时间、空间的限制,不可能让学生亲临其境,从而限制了学生应用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利用CAI课件与数学进行整合教学,可以给学生呈现出一个真实的或虚拟现实的学习环境,让学生在其中体验,学会在信息学习环境中学数学、在生活中学数学,主动构筑自己的学习经验。如"元、角、分的认识"和"千克、克的认识",是小学数学教材中二年级学生比较难掌握的学习内容。我校现代信息技术与小学数学课程整合课题组的老师,在实践活动一课中,运用模拟教学课件,创设一个“虚拟现实”的超市情境。“超市”里琳琅满目的商品,分为学习用品区、生活用品区、儿童玩具区、食品区等。这些都让学生兴奋不已,极大激发了他们强烈的参与欲望,迫不急待地想在网络中做“顾客”。根据电脑显示,学生可以自己充当售货员,点击食品到秤上去称,然后根据单价算出金额。也可以是“顾客”,自由地去花钱购物,将手中的钱计划着去用,学习热情空前高潮。其间,学生主动参与互动,得以充分展示,每个学生自然地把所学的知识与生活实际,通过信息技术紧密地整合在一起,缩短了教材内容和生活经验之间的距离,既提高了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又提高了课堂教学效率。

四、CAI课件的演示,发展空间想象能力,感知概括抽象过程。

想象是思维的体操。在几何知识的教学中,空间想象能力的培养是建立一个从“感知现象——形成表象——概括抽象——理解深化”的过程,恰当地运用CAI课件,可以让学生在丰富感性认识的基础上,发展空间想象能力。

如,讲完圆柱、圆锥之后,为了培养学生的空间想象力和发散思维能力,老师出示了:下列图形旋转会得到什么图形?等一系列问题。

一开始,学生撕掉自己的本子自制学具操作,很快同学们都知道会形成圆柱体和圆锥体,但部分空间想象力薄弱的学生,对于形成后的圆柱、圆锥的底面半径高以及切面是什么图形难以理解。随即老师利用动态CAI课件做旋转演示,使实物不好展示的部分得到充分展示,降低了观察上的难度,突出了观察重点,使学生的空间意识一步步增强,空间观念得到了发展。

CAI课件与小学数学课堂教学整合,无疑是给传统的数学教学注入了新的活力。如何充分认识CAI课件,如何把CAI课件和传统的教学手段有机地结合起来,优化课堂结构和教学方法,提高学生参与的兴趣,使学生能在轻松愉快的环境中学习知识,达到提高教学效率和教学质量的目的,是我们广大教育工作者努力的方向。

总之,运用CAI课件,数学的课堂教学模式使教学方式与教学过程发生了重大的变化。运用CAI课件的自主学习比传统课堂讲授更能促进学生之间的交流与合作,学生也从被动的知识接收者转变为主动的探索者和个性化的独立学习者,学习的兴趣、能力和效率越来越高。因此,我们应当充分挖掘现代信息技术的优势,并努力整合于数学教学之中,开创小学数学教学的新天地。

参考文献

曹立月   浅谈信息技术与数学教学整合。《小学数学教育》 2006 .1—2合刊

小学数学课件篇10

关键词:数学教学 信息技术 多媒体课件

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推动了教育从目的、内容、形式、方法到组织的全面变革。站在教育第一线的教师,完全有必要对教学过程重新认识。《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指出:“大力推进多媒体信息技术在教学过程中的普遍应用,促进信息技术与学科课程的整合,逐步实现教学内容的呈现方式、学生的学习方式、教师的教学方式和师生互动方式的变革,充分发挥信息技术的优势,为学生的学习和发展提供丰富多彩的教育环境和有力的学习工具。”教师运用现代多媒体信息技术对教学活动进行创造性设计,发挥计算机辅助教学的特有功能,把信息技术和数学教学的学科特点结合起来,可以使教学的表现形式更加形象化、多样化、视觉化,有利于充分揭示数学概念的形成与发展,数学思维的过程和实质,展示数学思维的形成过程,使数学课堂教学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一、信息技术在教学中的优势

1、激活教学情境,使学生深入教学氛围,深化主题。

数学教学中有很多内容都需要从生活中总结归纳、引入课堂,因此,只有教师讲或是用书中的主题图是远远不够的,学生的认识也较为片面。如《找规律》一课,直接出示主题图,内容就显得单一,而且有为了讲课本而特意编题的嫌疑,像把学生生拉硬拽到课堂中。而运用了多媒体教学手段,教师可以提前把生活中各种有规律排列的图片、场景集中起来,展现给学生,既生动又形象,学生也乐意去观察。自然会发现这一些图片和场景中存在着共同点,就是有规律。这样就非常自然地引出了主题内容。并且因为是学生自己发现的,学习兴趣也高,也使学生加深了数学来源于生活的认识。

2、简化难点,优化数学过程。

数学教学不同于其他学科,其操作性强,光让学生听和看并不能让他们牢固掌握知识,只有亲身经历知识的形成过程才能达到教学目的。在二年级下册《找规律》这节中,规律是有一定难度的,只有在脑中形成动态的变化影像,学生才能理解。利用教具操作是有局限性的,逐行逐列之间的变化很难连贯地展示,但有了多媒体教学手段,运用动画的形式,过程鲜明、有连续性。让学生的思维能从实物的变化中抽象出变化规律的模型,再动手操作时就不会手足无措。

3、激发数学学习的积极性,改善对数学的认识。

鲁迅曾预言:“用活动的电影来教学生,一定比教员的讲义好,将来恐怕要变成这样的。”是的,时代进步了,教学课堂也在不断改革。现代化教学手段,正以形象性、生动性、情趣性、直观性、快速性代替教师的讲和写的教学手段。如《找规律》这节课因为有生动、真实的多媒体课件,学生从开课就对这节课很有兴趣。集中注意力去观察,从观察中发现规律、思考规律并操作发现的规律,从而创造新的规律。正是因为现代化教学手段通过图片、声音、动态的影像等多种媒体相结合构建了引人入胜的教学情境,使数学变得生活化、趣味化。学生才能始终保持兴奋、愉悦,对知识保持高度渴求的状态,在无意识间吸收了大量知识。让学生学得轻松,变听课为主人,对学生主体性的发挥,创新意识和探索精神的培养产生了优化的效果。

4、将多媒体信息技术融于教学课堂,有助于提高教师的业务水平和计算机使用技能。

实践证明,经常将多媒体信息技术用于课堂教学的教师,他的教学思想、教学理念、教学方法总是走在最前列的。计算机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对每个人提出了新的要求,作为教师,更应该积极的推动计算机信息技术的发展,将多媒体信息技术用于教学课堂,这样利人又利己。

多媒体课件如果运用得当,与数学课堂教学融为一体,相得益彰,就能提高数学教学质量。但随着多媒体课件的广泛应用,也有人认为:信息技术与一支笔、一块黑板在本质上并没有区别,都只是一个辅助工具而已。所以,它的运用必须以提高教学质量为必须前提,若一味贪图它的热闹就会走弯路。

二、使用过程中的反思

1、精心设计多媒体课件,而非复制书本。

如果我们只为了教学手段的现代化,而将课本内容简单地复制到屏幕上,机械地点击、讲解,那我们与放映员和解说员又有什么区别。所以,在制作课件之前要精心设计,使其能辅助我们更好地完成教学任务。

2、从知识点出发,突出知识而非课件。

教学课件是辅助教学而产生的,所以在制作使用过程中一切要以教学和学生的学习为中心,不能只为了吸引学生的注意而将课件制作得过于花哨。在《找规律》一课中,有位老师引用了唐僧师徒四人来演示循环排列的规律。结果学生只看画面,而没有用心观察。虽然课件演示得很清楚,但学生并没有把注意力放在找规律上,只觉得这四个人蹦来蹦去很好玩。当教师问:“你发现了什么规律”时,没有人能回答上来。因此,教学课件的设计还是应突出知识点,避免分散学生的注意力。

3、时时为学生着想,以学生为本。

现在很多上优质课或观摩课的老师都在用多媒体教学手段,往往只突出了个人的“表演”性,而忽视了学生学习能力的发展。数学教育不是片面的、表面的,而是深入的、长远的。一切以学生的能力、素养的提高为前提,不能只顾完成自己预设的教学过程而不深入讲解,忽略教学重点、难点的突破。

总之,在信息技术的使用过程中,教师也要不断地反思自己的制作对学生的学习是否有利,一切从学生的心理特点出发,使其既能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提高学生学习兴趣,又能突出教学的核心知识,发展学生的思维。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