汽车消费十篇

时间:2023-03-18 11:49:28

汽车消费

汽车消费篇1

【关键词】 汽车消费空间空间消费

导言

随着社会经济技术的发展,人们的消费模式逐渐发生变化,从最初的消费生活必需品到如今更多的追求品质、时尚、多样性。汽车作为现代生活方式的必备品之一,全国每年以超过10%的销量增长,消费市场潜力巨大,怎样为如此庞大的消费群体提供特色而活力的消费空间,成为一个既有挑战又有趣味的议题。

项目背景

昆明汽车市场发展分析

中国乘用车市场在经历了快速增长期后,受宏观经济和用户需求影响,未来增长速度将趋于放缓,但总体仍呈上升趋势。就昆明乘用车增长而言,与全国基本趋同但稍显迟滞。

昆明主要车市统计

西片区的黄土坡一带和城市东南方向,多个品牌的4S单店散布于全城;经营方向以中档汽车为主,销售模式单一,零配件特别是工程机械易损车辆的物流集散配送服务仍然缺乏,市场推广难度大,对汽车主题文化的相关消费仍在起步阶段;

规划区背景

规划区位于昆明泛亚国际长坡工业园西南部,长坡工业园是连接主城昆明和滇西八州市的唯一出口,是云南面向南亚、东南亚“国际大通道”的重要枢纽。

交通便利:园区周边公路铁路纵横交错,路网发达,昆安高速、昆安公路、成昆铁路从片区穿越;通过西山绕城高速直达昆明新机场快速通道。区位示意图

聚集优势:园区紧邻昆明高新技术开发区、滇池国家旅游度假区、安宁工业园、海口工业园、西山团结生物医药食品加工园区,拥有良好的园区集中优势;同时主城区114个专业批发市场3年搬迁改造计划的实施,有力推动了园区开发建设,也大大缩短了市场培育期。

核心问题解析

首先是如何吸引消费者。主要是通过环境的营造,辅以恰当的活动安排和文化渗入。人对事物的认知均是“由表及里、由浅入深”的过程,良好的第一印象,无论来自消费产品还是消费环境,都是创造购买机会的“门户”,能使人建立起“想去逛逛“的消费诱因,起到“引人入胜”的效果。消费环境作为产品的有效载体,其程度的好坏直接决定了对消费者的“吸力”。恰当的活动安排和文化渗入能进一步留住进入消费空间的消费者。

其次是如何引导消费者。主要是通过空间活动的引导,辅以环境的建造和文化的衬托。人在空间内,若没有各类社会活动的支撑,会显得枯燥无味,社会活动指以他人为对象、旨在达到预期目标的个人或群体的有意义的行为。目前主要存在的社会活动形式分为相对静态和相对动态两类。相对静态以各类休闲产品为主,强调提供精神愉悦的场所,运动量较少,如休闲咖啡厅、书吧等;相对动态以各类消费者可亲身参与、体验的活动为主,包括观看产品展示、参与促销活动、各类娱乐活动以及观摩秀场等。为活动提供所需的各类空间,并植入品质文化,是引导消费者,创建良好消费体验必不可少的环节。

在对消费环境的营造和消费活动的安排中,应重点关注以下两个方面:

首先要满足消费者的文化和心理需求。社会经济的发展逐渐形成了特定历史时期内的大众消费文化和消费需求。就目前昆明市场来讲,闲适的生活氛围造就了人们对消费环境舒适性和便捷性的高要求,同时对地区文化和产品文化的渗入能激发人们的想象和热情。需契合各类人群的消费文化和需求,让消费者在消费活动中能产生愉悦的消费体验。

其次是要能够留住消费者,激发二次消费。在消费领域,顾客对产品的“忠诚度”是品牌成功的关键因素,要在越来越多的同业竞争中,长久的保留固定的消费群体,需要做到以下几点:

消费空间的可达性――交通便利可达,才能促成消费的可能

消费空间的可观性――视觉的“第一印象”,通过静态环境及动态活动来吸引人

消费空间的可品性――空间能提供探究相关文化的窗口,满足精神层面需求

消费空间的可参与性――消费活动的安排,满足购物及购物以外的乐趣

消费空间的可体验性――对消费活动的体验,对产品的感性体验

消费空间的可选择性――在特定的空间内,对活动的多样性选择,满足多样的需求

主要消费群体简析

针对以上问题的解析,联系本项目所面临的实际问题,我们认为应从为汽车消费者提供消费空间的简单模式转变到主动创造优质空间吸引、引导消费者的发展模式。

汽车市场的发展越来越向多元化、文化营销方向发展,项目规划突破了单一的汽车销售模式,植入了汽车城发展的新理念,从门户景观、创新空间、活力城市、文化渗透四个方面进行创新,力求塑造出适合长坡泛亚国际汽车城的空间与设计。

创新聚合的思想将引导汽车城的开发建设:

1、门户景观

规划区是昆明西大门的主要门户区,应从建筑景观的标志塑造的角度,打造昆明西门户的地标区域,体现现代新昆明的发展气象。

2、创新空间

强调中心区功能的集聚复合,充分满足城市现代生产生活的多方面需求,创新性地设计消费、商业空间,把构建消费心里环境作为空间构建的第一要素。

3、活力城市

对城郊开发新区的重新审视,避免单调的购物环境,应从打造具有活力与人气的汽车市场,从多元的业态导入,拉动更多的投资与消费。

4、文化体验

针对地区的文化特质,挖掘并注入汽车文化要素,以特定的方式进行串联组合,形成联系的文化的引力点,增强区域文化的影响力和渗透力。

地块定位为:昆明主城西部地区,以汽车销售、主题文化消费体验为主的国际汽车产业基地。

主动创造优质空间吸引消费的设计手法主要概括为消费环境的营造、消费活动的引导、消费文化的植入,在本次规划中的应用主要体现在以下方面:

首先是消费环境与活动的整合:将消费者可能发生的各类活动安排在园区不同的空间内,形成串联不同类型活动的多样化空间,同时提供专门空间满足个性化需求(如驾驶体验区等)。从入口处广场和标志性建筑的指引开始进入园区,在商业核心的周边,是可供消费的各类4S店,在环路西侧则为配套的新车服务设施和二手车市场;地块南部活动以大型工程机械车的交易和汽配件的批发零售为主,在特殊地形地貌区,设立体验感受区,并配置高档商务休闲。

其次是消费环境与文化的融合:整个结构以内部景观廊道进行组织串联各功能区,景观廊道内部以文化雕塑、景观及绿地为主要构成要素,规划把步行流线组织到景观绿廊内,结合文化展示、活动体验创造一个体验式的消费空间,让消费者在消费的过程中体验汽车文化、了解汽车历史、参与汽车活动的互动。最大程度地营造舒适愉悦的消费心理环境。

并在此过程中大胆突破了传统地块划分,使4s店的商业界面最大化;增加步行体验空间,以其串联各4s店之间的关系;增强其对设施和空间的共享;同时尝试将部分4s店组群加入商务办公功能,提高土地使用效率。

最后是文化与活动的契合:汽车城节事的策划依据国内外传统节日和各类假期,分别安排汽车嘉年华、汽车产业论坛、汽车展览、汽车学生夏令营、圣诞狂欢等活动,一方面增强园区的人气和消费者对汽车文化的了解;另一方面,在节日期间通过各类商业手法来促进汽车销量,增加经济效益。

结语

汽车消费篇2

关键词:汽车金融;消费信贷;风险管理

1引言

国外汽车工业发展已有百年历史,论文在消费信贷方面已呈多元化的发展趋势,适应当前汽车工业发展的步伐。而我国汽车工业发展起步较晚,国内汽车消费信贷在贷款主体、风险管理水平、市场秩序等各方面还存在着一些问题。我国在汽车消费信贷领域的落后现状,严重制约了汽车产业的发展,汽车市场的迅速发展对我国工业发展的重要作用又是不可缺少的。因此,改善汽车消费信贷市场,从而带动汽车工业的发展,并推动经济的发展。

2国外汽车消费信贷的特点

国外汽车工业经过百年的历史发展,在汽车消费信贷方面,由最初的全款支付方式,转化为一个完整的“融资—信贷—信用管理”的运行过程,这为汽车工业的迅猛发展起到了巨大的推动作用。目前,国外汽车消费信贷已经比较成熟。本文以美国、德国、日本等发达国家的汽车消费信贷为研究背景,得出了其消费信贷的特点。

2.1汽车金融服务主体多样化

国外汽车金融服务的机构主要有:汽车金融公司、银行、信贷联盟、信托公司等。在汽车融资销售方面,以美国为例,汽车金融公司占39%,银行占26%,其他机构占35%。在国外,银行在汽车消费信贷方面的优势已逐步被其他金融机构所取代,因为其他机构相较于商业银行在这方面具有更明显的竞争优势。它们更多的是与汽车公司的利益紧密相关,在汽车行业不景气时,银行往往出于风险的考虑,会逐步收缩汽车消费信贷的规模;相反,其他机构由于与汽车公司的利益休戚相关,不但不会减少信贷规模,还会以零利率的汽车贷款换取汽车销售的增长。其次,在经营的专业化程度方面,其他机构也比银行具有更多的优势。风险控制、业务营运等方面,其他金融机构都形成了一套独立和标准的业务系统,不仅降低了交易费用,而且也提高了工作效率。

2.2汽车消费信贷业务全面

随着汽车消费信贷市场的扩张和竞争的加剧,毕业论文金融服务公司的业务范围也逐步扩大,应消费者的要求,设立了产品咨询、融资、租赁、保险、零部件供应、维修保养、新车抵押和旧车处理等领域,从而形成了一条完整的产业链,对汽车生产销售的发展起到了十分重要的辅助作用。在德国,大众汽车公司为客户提供信用卡,使其在保险、维修、燃油的同时也享受了低利率透支的待遇。在美国,客户不仅可以获得汽车贷款服务,也可销售各种形式的汽车租赁服务。

2.3风险管理比较完善

目前,国外在汽车消费信贷风险管理方面已经形成了一套比较完备的体系,不仅降低了信贷的风险,而且也扩大了汽车消费信贷的规模,从而促进了汽车销售的增长。为降低汽车信贷的风险,国外已建立一套较为完善的汽车信贷社会服务体系:信用评级机构、信用调查机构、抵押登记部门、催收和追缴部门、旧车拍卖中心等,这些机构大大降低了汽车消费信贷的成本,减少了汽车信贷风险。健全科学的资信评价体系,是保证汽车消费信贷的关键,是促使汽车公司正常运作的重要环节。国外的信用机构采用的是高度的货币电子化将个人消费信用档案、个人收支状况等重要信息通过信息网络反映出来,银行及其他相关机构可以通过互联网获得比较全面的资料[1]。为了进一步降低信贷的风险,对融资的车辆要求设定抵押权或取得所有权,要求购买者对融资车辆购买保险,要求经销商及主要股东对融资合同做连带保证,并对逾期未缴款客户进行催收,并且通过健全的网络系统对有效追踪催收后客户付款情况进行及时记录,以便以最快方式采取必要措施保障债权。

2.4具有健全的法律保证

完备的法律体系是汽车消费信贷、汽车工业发展的关键。在美国,统一的《商法典》、《贷款条件表示法》和《公平交易委员会法》等相关法律,对买方与卖方的权利义务、担保责任等问题都进行了详细的说明。如汽车消费信贷的流动抵押权、分期付款融资与汽车消费信贷相关问题均做出了明确的法律界定。在日本,《分期付款销售法》则对通商产业省的责任进行详细周全的介绍,着重于对分期付款销售的监控与调节,保护购买者的利益。这些法律的制定与实施大大提高了汽车消费信贷市场的运转效率,减少了贷款呆帐的风险,避免了汽车消费信贷市场秩序的混乱。

3我国汽车消费信贷存在的问题

随着生活水平提高,人们对高级消费用品的需求也日益增强,尤其是近年来,随着消费信贷的兴起,国家比较成熟的金融市场来看,汽车消费金额的60%~70%都依赖于贷款。然而,我国汽车工业发展比较晚,汽车市场还不能与发达国家的相比,特别是中国汽车金融市场起步不过10年,还存在着包括市场主体、服务产品单一以及风险防范机制不够完善和不规范等问题。

3.1汽车金融服务主体比较单一

在我国;商业银行是目前开办汽车消费信贷的主要机构,约占汽车消费信贷市场的95%。医学论文而其他相关的金融机构由于受资金来源限制较大,所占的比例很小不到5%。这些都不适应汽车工业发展的要求。

3.2汽车消费信贷服务质量低

消费信贷其实是一种金融服务,所以服务质量的好坏直接影响着该市场的发展。所以,汽车消费信贷并不是单指将车卖出,还必须将售后服务纳入这一过程中。目前,多数提供消费信贷的机构已清楚认识这一问题的重要性,均以自营或联合等不同的形式提供汽车销售一条龙服务和售后服务。然而售后服务的深度与细致度方面,国内与国外之间还是有一定差距的。

3.3风险防范机制不规范

金融机构从事消费信贷业务都把防范风险、保证安全放在首位。金融机构贷款与否,首先要考虑的是借款人的信用状况。目前,我国还没有建立起完善的个人征信制度,因此金融机构对借款者的偿债能力及资信状况都难以及时准确地把握。这就极大的缩减了信贷的规模及范围,从而影响了汽车消费信贷市场的发展,也不利于汽车工业的发展与壮大。在信用制度不完善而消费者可提供的抵押物有限的情况下,银行为了降低汽车消费信贷违约所带来的风险,往往会要求保险公司开办履约保证保险[2]。然而,保险公司这时既要承担车贷保险的风险,又要承担道德风险,巨大的风险则是保险公司难以承受的。这种情况下,银行极有可能失去有效保障银行信贷资产安全的重要手段,从而延缓了汽车销售速度。

3.4法律制度不健全

汽车消费信贷业务在我国起步较晚,还未形成比较完善的法律制度。尽管《贷款通则》、《担保法》针对消费信贷有一些介绍,但还没有形成汽车消费信贷的相关立法、司法、执法成套的法规。这就造成了商业银行开展汽车消费信贷业务的无章可循,而且一旦借款人违约,会出现耗时耗力、执行难的局面。相对于汽车消费者的权益尽管受到现行《民法》、《消费者权益保护法》、《产品质量法》的保护,但是与上述法律相配套的法律法规还是不完善,执行过程中也存在着一定的困难。

4我国汽车消费信贷市场发展的对策分析

(1)在汽车消费贷款方面,应该打破银行一家独汽车市场也得到了迅猛的发展。有关统计显示,从发达大的现状,当然单纯采用国外的措施(商业银行退出大部分市场份额,让汽车专业金融公司占居主导地位)也是不明智的。我国应根据现实国情采取适当可行的方法。银行和汽车金融公司合作打开市场,利用银行资金充足的优势,把资金贷给汽车金融公司,由汽车金融公司做贷款零售,银行与其共同分享利益。在汽车信贷服务质量方面,应尽量涵盖汽车售前、售中、售后的全过程,同时还要开展购车储蓄、融资租赁、汽车消费保险、信用卡、汽车旅游信贷等业务[3]。这些举措不仅推动汽车消费信贷市场的发展,也有利于汽车销售的迅猛发展。

(2)汽车消费信贷必须建立在以个人信用管理为业务核心的基础之上,要具备一套完整的、有效的个人信用管理技术和办法,从而保障金融机构信贷资金的安全性。信用管理体系应分为贷前、贷中、贷后三部分。贷前的工作主要是针对个人资信水平、财产状况、收支状况调查与评价;贷中的工作主要是个人信用状况监控,观察是否及时的偿还贷款,财产状况有无重大变故等;贷后工作则是对个人信用风险处置,并对其结果利用网络实现资源共享。

(3)建立完善的风险防范机制。车贷险的风险广泛复杂,单凭保险公司的能力是远远不足的,而由于贷款银行的业务比较多,在这方面的专业人才也较少,其力量也是不足的,所以更科学的方法是加强多方合作。贷款银行、保险公司、汽车经销商三者形成一个联盟,共同拟订合作协议,共同承担风险,共享利益。这样就可以借助银行资金的优势、保险公司人员的专业、经销商的担保,减少风险,化解危机,维护汽车金融市场的繁荣与稳定[4]。

(4)应进一步建立与汽车消费信贷相配套的法律制度,使得银行和保险公司在贷款人发生违约行为时,能够做到有据可依、有章可循。英语论文健全的法律制度应该对个人的信用制度、银行等相关金融机构的贷款行为等进行严格的规范,对消费者的还款行为的监控责任也应进行明确。

5结语

汽车消费信贷作为一种重要的经济手段已经越来越受到关注。它不仅可以调节汽车供求矛盾,而且可以提高居民购买力、扩大内需,对国民经济的发展起到了重要的推动作用。对于我国汽车市场而言,我国己经形成一个巨大的买方市场,发展个人汽车消费信贷对于有效地刺激消费、扩大内需有着极其重要的作用,因此,建立和完善汽车消费信贷制度,对我国经济发展起着巨大的推动作用。

参考文献:

[1]李玉泉,卞江生.论保证保险[J].保险研究,2004(5):1-6.

[2]吴勇.浅谈国汽车消费信贷市场存在的问题及发展出路[J].重型汽车,2004(3):1-4.

汽车消费篇3

关键词 汽车消费信贷 金融 金融公司

所谓汽车消费信贷服务,是一种由汽车经销商自筹资金,经销商作为贷方向消费者提供分期付款服务。1993年,中国北方兵工汽车贸易公司第一次提出汽车分期付款概念,首开我国汽车消费信贷先河。1998年10月,中国人民银行正式《汽车金融管理条例》,四大商业银行被授权经营汽车贷款业务。 目前 中国汽车销售中,最多只有10%~15%涉及汽车信贷,而全球市场的这一比例平均达到70%。但由于种种原因,目前国内汽车经销商有40%倒闭,80%的汽车经销商处于亏损状态。这种银行坐收利息,汽车厂商出售了汽车,对于汽车消费人而言,是花未来的钱,享受今天的生活三方都满意的事,为何面临瓶颈。

1 消费者诚信问题

据统计,2004年9月,全国汽车贷款余额是1741亿元,而10月份,全国汽车贷款已经到了1 833亿,其中整个汽车贷款坏账1 000亿。汽车贷款坏账的居高不下,重要的原因之一是,贷款人在银行等金融机构贷款后,不能遵守履约及时还款。

这反映了当前我国 社会 消费信用环境不成熟和个人信用体系不健全。在目前全社会个人信用评估体系暂时还无法建立的情况下,银行只有对借款人的资质条件进行规定。如新办法中将借款人细分为个人、汽车经销商和机构借款人,对不同借款人申请汽车贷款规定了不同的资质条件,提出了相应的风险管理要求。对个人借款人,除要求具有完全民事行为能力和首期付款支付能力外,强调要求具有稳定的合法收入或足够偿还贷款本息的个人合法资产,具有有效身份证明以及固定和详细的住址。

另一个原因则是因为汽车价格竞争激烈,导致消费者出现心理误区。车价下降得太多太快是汽车消费信贷坏账大幅增加的主要原因,购车者觉得自己以前买的车不断贬值,与其继续还贷款,还不如再买一辆新车,而银行顶多是把车收走,没有其他更好的催还贷款的办法,结果是可想而知的,二手车的价值肯定不足以抵消贷款,银行的车贷坏账只能是节节攀升。

在国外,由于个人信用制度健全、抵押制度完善,一切金融活动均被资信公司记录在案,并将其 网络 化,免去了银行鉴别申请人相关信息的繁杂劳动,不但节约了贷款成本,也使贷款手续简便化。 此外,国外法制环境完善,既扼制了汽车消费信贷者的违法行为,也在违法事件发生时能及时处理。

我国汽车消费信贷 发展 的根本出路在于:一是建立健全的信用体系;二是完善的 法律 环境;三是提高消费者素质。

2 金融机构问题

在国际上,汽车销售融资机构主要有三类:一是商业银行;二是独立的信贷公司或财务公司;三是汽车公司专属的融资机构(见附表)。

商业银行的优势是资金雄厚,但是,业务范围广泛,难以专注于汽车的销售融资。汽车公司所属融资机构,专业性强,与汽车生产和销售关系密切,有利于专注汽车销售融资,但资金能力往往有限。而独立的信贷公司或财务公司,则介于两者之间。

在欧美国家,仅仅20%的汽车融资业务由银行兼做,80%的市场份额则由汽车金融公司所占据。

3 信用担保公司问题

当贷款购车在发达国家大行其道时,我国的汽车信贷却因难以突破风险瓶颈而止步不前。银行界人士认为,汽车信贷模式尚未定型,存在手续复杂、速度慢、收费高等不足,而这一些瓶颈目前只能靠专业的信用担保公司来突破。

3.1 手续复杂

按照各银行现行的规定,贷款人必须提供有效身份证件及户口簿、月收入证明、房产证明、个人名下资产及收益证明等,如果你选择信用担保,还须提供担保人的身份证、户口簿、收入证明及住房证明。有的还要提供结婚证、企事业单位及机关单位工作证、公务员证、私营 企业 营业执照副本、纳税单据等。

而目前担保公司只需提供申请人的户口簿、身份证、有效居住证明和收入证明。

3.2 速度缓慢

一般来说,在客户向银行提出贷款申请之后,银行、保险公司通常要花几天时间对客户资信进行调查、审核,加上办理新车上牌、抵押登记所需时间,客户从支付首期款到提车往往要等十几天。

但担保公司通过家访的形式,只要能认定贷款人收入稳定,有还款能力,没有不良信用记录,就能保证在三天内让客户提到车。

3.3 收费偏高

在申请汽车消费贷款时,在没有专业的信用担保公司之前,消费者在向银行提供第三方担保的情况下,还要向保险公司购买数千逾万元的贷款保证保险,以获得银行贷款。

但专业的信用担保公司不需要购车者提供担保人,也不要消费者购买贷款保证保险,而且贷款利率比直接到银行贷款低10%。

中国 汽车销售市场上车贷的四种主要模式:银行+经销商+保险公司、银行+保险公司、银行+经销商和银行直接面对客户。一般情况下,中国的车贷保险大多是与银行捆绑销售,消费者买车向银行贷款,银行为规避风险,要求消费者必须同时向保险公司购买一份车贷保险,当消费者没有能力或者拖欠贷款时,风险便转嫁到保险公司身上。但保险公司为道德风险埋单的金额超过预支额度时,就不得不选择退出和打破原有的运作链。保险公司此前退出,主要原因是车贷保险的经营风险巨大,不仅赔付率高,而且保险公司还不得不花很大的精力应对层出不穷的骗保事件,使得保险公司亏损严重。在保险公司退出保证保险之际,银行不得不花大力气接过一直由保险公司代劳的风险调查、约束和控制工作。

车贷市场因为风险的存在,才体现出专业的信用担保公司的价值。

4 汽车 金融 公司的出现及受到的限制

汽车金融是指在汽车生产、销售、使用过程中,由金融及非金融机构向汽车生产、流通及消费环节提供的融资及其它金融服务,包括对生产商、经销商提供的短期融资、库存融资和对用户提供的消费信贷或融资租赁等,是汽车生产、流通、消费的各个环节中所涉及到的资金融通的方式、路径,包括从资金供给者到资金需求者的资金流通渠道。

汽车金融公司是从事汽车消费信贷业务并提供相关汽车金融服务的专业机构。汽车金融公司有技术、懂市场,开展业务更专业,在售前售中售后都能和购车者保持密切联络,这也使风险更容易掌控。而且,汽车金融公司可以凭借汽车厂商的强大背景,这是商业银行无法拥有的先天优势。

汽车金融公司在国外的发起形式多为如下三种:一是大的汽车制造 企业 单独发起设立的汽车金融服务公司,大都只销售自己的产品,属于“大汽车制造企业附属型”,如“福特汽车信贷公司”、“通用汽车票据承兑公司”等;二是一些大的银行、保险和财团单独或者联合发起设立汽车金融公司,属于“银行、财团附属型”;三是一种以股份制形式为主、运作灵活的汽车金融服务公司。这里提到了汽车金融服务。所受到的限制:

4.1 汽车金融公司的业务范围受到限制

汽车金融服务是指汽车销售过程中对消费者或经销商提供的融资及其他金融服务,包括对经销商库存融资和对汽车营运机构及用户的消费信贷或融资租赁。从金融服务方式看,除提供信贷业务之外,还包括融资性租赁、购车储蓄、汽车消费保险和信用卡等。但根据2003年10月3日我国出台的《汽车金融公司管理办法》,汽车金融公司不能从事汽车租赁业务,而这项业务恰是国外很多汽车金融公司的重要利润来源。同时,《汽车金融公司管理办法》中规定,汽车金融公司不得开设分支机构。这一点也就决定了汽车金融公司不可能像国外的汽车金融公司一样在全国范围内开展业务。

4.2 汽车贷款利率受限制

汽车贷款利率按照中国人民银行公布的贷款利率规定执行,不能像国外的汽车金融公司可以自主决定放贷利率,并且通常执行的是零利率。中国人民银行规定汽车金融公司发放汽车贷款的利率,在中国人民银行公布的法定利率基础上最高上浮不得超过30%、最多下调不得超过10%。利率浮动本来是汽车金融公司最大的市场竞争优势,但这一规定使得汽车金融公司竞争优势大减。

4.3 汽车金融公司的资金来源受到制约

国外的汽车金融公司可以通过发行债券的方式来满足资金的需求。但国内的汽车金融公司只有两个 方法 来融资:其一是接受境内股东单位3个月以上期限的存款;其二是向金融机构借款。接受股东存款没法从根本上解决资金 问题 ,而向金融机构借款难度更大。因为,银行本身也在开展汽车信贷业务,是汽车金融公司在车贷市场上的竞争对手。如果单单靠自有资金发放汽车贷款来拉动汽车的销售,其间的困难将会相当大。

汽车金融公司只有通过与国内商业银行合作,充分发挥专业优势,市场的细分将是大势所趋。外资汽车金融公司具有专业化优势,其在很多 发展 中国家积累了成功的实践经验,在全球范围拥有强大的资金实力和良好的市场信誉。双方会结合各自优势探索建立广泛的合作、合资关系,这种合作可以分为外部合作与内部合作两种方式。内部合作是指汽车金融公司负责消费者的信用评价、贷款回收和还款保证,银行则负责放贷并向汽车金融公司支付一定的费用。实际上,也就是银行业务外包方式。外部合作是指外资金融公司自行向消费者提供汽车信贷,银行向汽车金融公司提供以综合授信、资金结算、相互为 内容 的各项业务。从 目前 实际状况来看,最可行的是加强外部合作。

因此,对于汽车金融前景,我们应该乐观一些,未来3年内中国将释放出500万辆以上的消费潜能,汽车消费保持20%至30%的增长率,到2008年,中国的汽车市场将达到740万辆,成为仅次于美国和日本的全球第三大汽车市场。无论是外资金融公司还是中资银行都会在中国汽车信贷市场上大显身手。

汽车消费篇4

财政部和国家税务总局于9月1日调整的汽车消费税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方面提高大排量乘用车的消费税税率,排气量在3.0升以上至4.0升(含4.0升)的乘用车,税率由15%上调至25%;排气量在4.0升以上的乘用车,税率由20%上调至40%。另一方面降低小排量乘用车的消费税税率,排气量在1.0升(含1.0升)以下的乘用车,税率由3%下调至1%。

为应对这一税费调整,不少大排量豪华车开始提价。有的汽车提价幅度在10万元左右,更有部分车型涨价幅度甚至达到50万元以上,雷克萨斯的LS600尊贵加长版在原价159.8万元的基础上,上调到211.1万元,足足上调了51.3万元。

大排量车提价

目前,国内销售的大排量豪华车主要以进口车为主,也包括部分实现国产化以后的豪华车型。在价格上,以进口车的销售价格为例,通常由厂家成本价、增值税、关税、消费税、经销商利润这五部分构成。

据业内人士透露,消费税实行价内税,只在应税消费品的生产、委托加工和进口环节缴纳,它的征收税基是进口车到岸价,在进口环节一并征收,在以后的批发、零售等环节不用再缴纳,税款最终由消费者承担。由于这其中的增值税、关税相对保持稳定,所以此次汽车消费税税率的上涨,就成了大排量豪华车销售价格上涨的主要理由。

面对新消费税,上海通用汽车对凯迪拉克09款进口新品进行了调整:其09款凯迪拉克CTS3.6L精英高性能版、3.6L旗舰高性能版两款车型小幅上调4万元,涨幅7.3%~8.9%;两款2.8L CTS车型不受影响,价格保持不变;09款凯迪拉克SRX3.6L精英型、3.6L豪华型两款车型上调6万元,涨幅8.6%〜9.6%;09款凯迪拉克XLR 4.6L价格由128万元调整为152万元,涨幅18.7%。

记者从北方汽车市场了解到,在进口的3.0L以上车型中,进口奔驰将于10月20日全面提价;保时捷新卡宴4.8AT/MT售价为157.6万元,比原先上涨了5.3%;德国奥迪A8一款豪华型售价98.8万元,上涨6.47%。

此外,丰田陆地巡洋舰4700由74.9万元上涨到81.25万元,上涨8.48%,北汽路霸3400豪华型售价由24.5万元上涨到26.24万元,上涨幅度为7.1%。

汽车分析师钟师认为,此次消费税上调对于绝大多数普通消费者来说,基本没有任何影响,因为他们购买的大多是2.5L排量以下的车型,购车成本几乎不会增加。而3.0L排量以上的车型基本上都属于豪华车和高档SUV,价格普遍在30万元以上,能买得起这些车的,相信对消费税上调的承受能力也不小。

小排量能否迎来发展的春天?

而对于1.0升及以下的小排量汽车来说,消费税率从3%下调至1%,这一政策性调整使大家纷纷将目光聚焦到小排量市场,奔奔、奇瑞等一批小车能否迎来发展“第

二春”?

长期以来,小排量汽车之所以不断萎缩,与政策不到位有直接的关系,掌握先进技术的外方合资者看不到其中的利益,不愿意引入先进的小排量发动机技术。而担心政策风险,自主品牌也很难投入巨资研发,导致目前的小排量汽车普遍是大“马”拉小车。

这次调整1.0升及以下的汽车消费税率,对整车而言,价格也只是节省几百元而已,这对于价格比较敏感的消费者而言,无异于“隔靴搔痒”。厂家也不会为了这块利润低、销量少的“鸡肋”车型,投入大笔资金开发精品小型车。

关于新消费税对小排量汽车的影响,汽车营销专家向寒松认为,其政策意义大于实际意义,“它只是一个政策信号,但还远远不够,当后续的一系列政策到位之后,可能会引起大家对小排量汽车市场的兴趣,从而引入或研发先进的发动机技术,提升小排量车市场。”

对于新税调整,长安汽车集团有关负责人则说:“我们非常欢迎这个政策的出台,这意味着生产小排量汽车是一个趋势,对长安是一个利好。目前自主品牌的优势在小排量汽车,这个政策会加大自主品牌的竞争优势。”

与此同时,一些小排量车的生产企业也表示,虽然目前来看大趋势是好的,但这些政策能转化为小排量车实实在在的销量还言之过早。何况车市上的热销车型并没有降价。

税率调整还要走多远

由于消费税是面向厂家征收的一个税种,与增值税同一税基,并且是在购车时征收的一次性税赋,所以对汽车使用的成本并无持续性影响。

而对于实行新消费税后的效果,亚运村汽车交易市场商务部部长郭咏说:“9月1日前后进口车出库的变化很明显,消费税调整后对大排量车的确起到了暂时抑制的作用。9月份的销量比8月份减少了约40%。”

全国乘联会副秘书长崔东树认为,此次消费税的调整不但造成消费税税率的级差不合理,也不能起到引导用户尽量购买排量较小的汽车的作用,“买车计较车价的是中等收入及以下收入的用户,其中有相当部分公务员阶层,他们中的大部分人既不会买微型汽车,也不会买3升以上的汽车。富人买车是在比富有,长期来看,加税后3升以上的乘用车销量减少的程度不会很大,此次调整消费税不会改变现有汽车市场格局。”

因此,有专家认为对于此次消费税的调整,其透射出的节能减排发展趋势要远远大过其实际对市场的影响。而消费税只能在“抑大扬小”的发展中起到一定的辅助作用。

汽车消费篇5

对于“第二辆车”的选购,消费者往往更为理性、更睿智,需求也更加明确,目标也更加精准。如何把握“第二辆车”购买者的消费心理,将对汽车厂商占领这块颇具潜力的蓝海起决定性作用。

本月《家用汽车》对全国200个有车家庭进行了问卷调查,对消费者第二辆汽车消费的心理进行了全面解析。

1 摆脱代步需求

此次调查是针对家庭对第二辆汽车消费的,对于第二辆车的需求已经不再是简单的代步了。有超过85%的受访者表示,选购第二辆家用车的目的不再是单纯的代步使用,而是为了进一步的提高生活质量,完成自己内心深处对汽车追求的梦想。有超过58%的消费者表示,购买第一辆车时是对自己经济实力与需求的综合考量之后的“权宜之计”,与自己的最初梦想还有很大的差距。而购买第二辆车时,经济实力基本上已经不是追求高生活品质的绊脚石。所以在购买第二辆车的时候对车辆的要求普遍提高一个档次,有的甚至是几个档次。第二辆车的选择更能体现消费者的内心追求与品牌认可度。

2 车主多为女性

此次调查编辑们发现了一个有趣的现象,有超过73%的家用第二辆车的车主是家庭的女主人,这也与中国的传统文化不无关系,第一辆车的车主往往是一家之主的男性消费者,而第二辆车的车主才轮到家庭的女主人。由于女性是家庭购买第二辆车的主力军,因此在车型选择上也有一些不同,主要表现是两极分化严重,她们的选择有将近50%是个性小车。究其原因,女车主多喜欢享受开车时周遭惊艳追逐的眼光她们更注重外观、色彩和造型有个性的小车和炫酷的时尚车型正是她们的所爱。而另外将近一半的女性消费者则会选择体型庞大的SUV,这也充分地体现了女性消费者出于对家庭实际应用的考虑,毕竟女人顾家要比男人强很多。另外选择SUV更能体现女性的独立与干练。在以前,SUV给人印象通常是男人车,而现在,女人们的社会地位越来越高,对车型的选择也随之变化,比如东风本田CR—V,这款车就比较适合独立干练型的女人,特别是白色和黑色,而上海大众途观,则是高学历女性的首选车型,也很适合丈夫买来送给妻子。

3 车型需求百花齐放

在车型选择上,选择第二辆汽车仍然会购买普通轿车的消费者比例非常低,只有8%。另外还有10%的调查参与者则表示,会考虑购买轿车和SUV之外的车型,比如新近推出的跨界车型、MPV等。对于小型车的选择女士们则显出百花齐放的态势,奔驰Smart、奇瑞QQ、福克斯两厢、北京现代朗动、克莱斯勒步行者、一汽奥迪A1、大众甲壳虫等。

对于选择SUV的消费者追加的问题“如果你第二辆车购买SUV,那么你觉得SUV最大的优势是什么?”结果显示:“空间更大,视野更开阔”是消费者选择购买SUV的最重要原因,有68%的消费者选择这一原因:紧随其后的则是认为“SUV性能比轿车更强大,出外越野更从容,也更能提高从容的生活品质”,有26%的消费者选择这一原因:另外还有不到10%的消费者表示,SUV相比轿车更安全才是吸引他们购买SUV的最重要原因。

这个结果也说明,消费者选择第二辆车为SUV的目的非常“务实”,SUV能够比轿车更赢得消费者青睐的原因在于它的实用性和安全性以及更能提高生活品质,注重表面功夫的消费者则少之又少。

4 品牌趋于高端

对调查问卷进行整理后,编辑发现了一个值得注意的现象是,消费者对于豪华品牌的需求出奇的高,选择奥迪、宝马、奔驰、英菲尼迪、雷克萨斯等豪华品牌的消费者超过受访者的59%,除此之外还有28%的消费者选择了合资品牌的高端车型。可见中国消费者对于豪华品牌的需求很高,从侧面也反映了中国消费者的经济实力已经大幅提高。

对于此问题,记者也走访了很多豪华品牌经销商,许多豪华品牌汽车经销商表示,到店购买的消费者中,大多已至少拥有一辆家用汽车。在生活水平提高之后,处于社会中坚阶层甚至是富裕阶层的家庭,在选购时,通常非豪华品牌不买,甚至过度消费与其自身并不相称的高价值、同时也高消耗的“第二辆”甚至“第N辆”汽车。

购车不受外来因素影响

在问卷中问到“购买第二辆车时,对您影响最大是什么?“共有四个选项”A、家人意见 B、广告宣传 C、朋友、同事口碑相传 D、4S店推销但居然有超过47%的消费者没有选择,究其原因,多数消费者表示,这些因素对自己选择第二辆车影响都不大,心中的向往才是选择的主要方向。由此可见,品牌的影响力决定了很大一部分消费者的购车决定,尤其是第二辆家用汽车。而这种品牌的影响力并不是一时半会儿就能造就的,需要有多年的文化与品质的积淀。

6 品牌忠诚度极低

限行、限购从政策层面促进了中国汽车市场大的换车潮。而购买第二辆车,逐步地也成为了一股不可忽视的汽车消费力量。对于整个汽车行业来说,这种高峰的到来是件好事,但从本次调查结果看,当被问及“如果您现在要选购第二辆车,您是否会继续选择第一辆车的品牌”时,有超过了90%表示在购买第二辆家用汽车时表示“肯定不会”继续选择目前的车辆品牌。这一调查结果说明,在消费者日益追求多样化、彰显个性的时代,多数二次购车的消费者购车时首先考虑的并不是首次购买的品牌,而是尽可能选择其他品牌。消费者没有对于某个品牌投入更多的热情。

对于消费者二次购车更换品牌的这些理由,记者与受访者进行了详细的沟通,总体上表现的结果是:60%受访者品牌忠诚度偏低,虽然不少消费者已具有一定的品牌意识,但是由于在实际使用过程中产品性能表现差、售后服务满意度低等多重因素让他们有所失望,进而对该品牌失去了信心,最后不得不“移情别恋”。这种现象普遍的出现可以看出,中国汽车市场对于品牌忠诚度建设的缺失,而售后服务令消费者不满已经成为了普遍的问题,不止是一两个品牌的问题。而品牌忠诚度应该是在品牌框架和市场格局相对固定的前提下才能逐渐形成的。中国汽车品牌众多,选择面太广要想初步形成一个相对稳定的忠诚度,至少还需要四五年的时间。

7 自主品牌不被看好

此次受访者在被问及第二辆车的品牌选择时,居然有99%的受访者选择了进口与合资品牌,选择第二辆车为自主品牌的消费者只有可怜的1%。由此可见,自主品牌的市场主要会集中在第一辆家用车的选择上,家用第二辆车的选择可谓是没自主品牌的事。这也许是抽样调查样本的误差率很高,但如此悬殊的比例,也可以看出问题的严重性。究其原因,消费者在购买第二辆车时,对汽车的要求与期许会提高很多,而自主品牌在品牌建设与高端车型上与进口、合资品牌的差距还很大,短时间内是无法弥补的。目前这一轮的第二辆家用车选购高峰,自主品牌能赶上的胜算不是很大。

汽车消费篇6

案例1

经营者隐瞒车损状况构成欺诈

2015年9月,高某从某汽车销售公司购买汽车一辆,价格20万元,交车地点为该公司。然而,该车在从外地通过物流运送至交车地点过程中发生事故损害,该公司对此车进行了维修。维修项目包括前盖、中网等10个项目。

交车时,该公司告知说,该车因物流事故有损坏,损伤部位为机盖和引擎盖,但均已更换修补。同时,该公司为高某优惠1.5万元,并赠送价值约1.5万元的汽车物品和服务。高某表示同意并将车提走。

后来,高某发现该车前保险杠缝隙不对称、散热器也存在问题,便与该公司进行沟通,并在沟通过程中得知此车实际维修项目达10项。于是,高某以欺诈为由将该公司诉至法院要求3倍赔偿。该公司则称,提车时已将全部维修项目告诉高某,高某亦明知车辆为事故车,故其不存在欺诈。

法院审理认为,依照《购车协议》约定,该公司应向高某交付一辆无损坏的新车,但其所交车辆是发生物流事故受损并经维修的车辆,故在车辆交付时该公司负有将车辆维修情况全面、真实告知高某的义务,以便高某合理选择是否继续履行合同。该公司虽称在交付时已将车辆全部维修情况告知高某,但高某对此不予认可,该公司亦未就此提交有效证据予以证明,故应承担举证不能的不利后果。鉴于该公司在交付车辆时向高某隐瞒了除机盖和引擎盖之外的其他维修事实,存在故意隐瞒真实情况的情形,致使高某作出错误的意思表示,故构成欺诈。

法官f法

审理本案的法官说,《消费者权益保护法》规定,经营者向消费者提供有关商品或者服务的质量、性能、用途、有效期限等信息,应当真实、全面,不得作虚假或者引人误解的宣传。可是,在汽车消费类案件中买卖双方常就经营者是否存在欺诈行为产生争议。

对此,总的处理原则是,若经营者故意告知消费者虚假情况,或者故意隐瞒真实情况,诱使消费者作出错误意思表示的,可以认定为欺诈。若经营者提供车辆有欺诈行为,消费者有权要求退车退款及索要车辆价款3倍的赔偿。

案例2

规避瑕疵举证责任未果被判赔

2015年5月25日,谭某从某汽车销售公司购车一辆,同年6月1日交付。交车后在洗车时,洗车人员说该车可能存在二次喷漆情况。2015年6月3日,谭某自行委托鉴定机关对该车左侧两车门车身油漆是否经过重新喷漆进行鉴定,鉴定意见为重新喷过漆。后谭某诉至法院要求赔偿。

案件审理中,法院又委托鉴定机关就此车是否存在重新喷漆问题进行司法鉴定,鉴定结论为此车存在多处大面积重新喷漆。汽车销售公司则称此车于2015年5月31日抵达北京,次日,谭某当场验收无误后将车提走,提车后车辆风险应由谭某承担,车辆重新喷漆发生在谭某提车之后。

法院审理认为,谭某于2015年6月1日提走车辆,6月3日即委托鉴定机构鉴定。结合双方均认可重新喷漆需要两三天时间的事实,该公司称重新喷漆发生在车辆交付之后与事实及常理不符。此外,《消费者权益保护法》第23条规定,车辆瑕疵争议实行举证责任倒置,谭某在接受车辆之日起6个月内发现瑕疵,应由该公司举证证明瑕疵发生时间,因该公司没有证据证明此车瑕疵发生在交付之后,故应承担举证不能的后果并承担赔偿责任。

法官说法

审理本案的法官说,在民事诉讼中, “谁主张,谁举证”是举证责任分配的一般原则。但是,为了保障当事人诉讼地位的实质平等,法律还规定了举证责任倒置的情形。例如《消费者权益保护法》第23条第3款规定:“经营者提供的机动车、计算机、电视机、电冰箱、空调器、洗衣机等耐用商品或者装饰装修等服务,消费者自接受商品或者服务之日起六个月内发现瑕疵,发生争议的,由经营者承担有关瑕疵的举证责任”。该条即为举证责任倒置在消费者权益保护法领域的具体体现。

案例3

无理拒交车应当双倍返还定金

2015年1月3日,刘某在某汽车销售公司订购汽车一辆,价格34万元,交车时间为2015年2月16日。该公司于同日收取刘某定金5万元并开具收据。当月下旬,该公司要求加价2.2万元,被刘某拒绝。

至合同约定交车日期,该公司拒绝向刘某交车,刘某诉至法院,请求判令其双倍返还定金共计10万元。该公司称,合同中关于“因甲方违约导致合同解除的,甲方应返还乙方定金”的约定实际上已经排除定金罚则的适用,不同意双倍返还定金。

法院审理认为,刘某已依约支付购车定金,公司亦应依约交付车辆,但该公司以价格提高为由拒绝交付车辆,构成违约。虽然合同约定因该公司违约导致合同解除的,该公司应当返还刘某定金,但并未约定因该公司违约导致合同解除的,刘某无权主张双倍返还定金。因此,双方签订的买卖合同的该条约定并未排除定金罚则的适用,刘某有权要求公司双倍返还定金。、

法官说法

本案主审法官说,《担保法》第89条规定:“当事人可以约定一方向对方给付定金作为债权的担保。债务人履行债务后,定金应当抵作价款或者收回。给付定金的一方不履行约定的债务的,无权要求返还定金;收受定金的一方不履行约定的债务的,应当双倍返还定金。”

本案中,合同中关于“因甲方违约导致合同解除的,甲方应返还乙方定金”的约定与定金罚则并不冲突,也未排除定金罚则的适用。实践中,也存在通过格式条款排除一方当事人适用定金罚则的情形,但该格式条款因属于“免除其责任、加重对方责任、排除对方主要权利”的条款而无效。

汽车消费篇7

关键词:新消费税;汽车价格;消费行为

中图分类号:F810.4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3-7217(2006)06-0092-04

消费税是1994年国家税制改革中新设置的一个税种,被列入1994年1月1日开始实施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消费税暂行条例》。它是在对货物普遍征收增值税的基础上,选择少数消费品再征收一道消费税,一般体现在生产端,目的在于调节产品结构,引导消费方向。2006年3月21日,财政部、国家税务总局联合发文,从4月1日起,对现行乘用车的消费税税率做出重大调整。

一、新消费税政策的出台背景和预期作用

随着全球对环境保护的重视程度越来越高,汽车的环保问题越来越突出。中国在这方面的压力更加明显。特别是北京为了2008年奥运会,提前实施了欧Ⅲ排放标准。也就是说,如果达不到这个标准就不能上牌。此外,能源问题在国际油价不断上涨的背景下引人注目,中国不可能不受影响,而且这种影响将日益明显。“十一五”规划中写入了节能20%的战略目标,并将其作为约束性指标。这既说明节能已迫在眉睫,也说明我国能源效率低下。石油消费主要在交通,而汽车产业这些年在我国呈高速发展之势。与此同时,很多消费者都在讲求档次高、排放量大的小轿车,并无节能概念。据资料显示,我国机动车燃油消耗已占到了全国总油耗的1/3以上。一般来说,小排量车百公里油耗在4L~6L范围内,而1.6L及以上的车辆,尽管用途基本一致,其百公里油耗将达到8L~11L。和一般轿车相比,运行同样里程,小排量车每年可节约油耗30%~50%。由于油耗低,在同样技术水平下,小排量车排出的污染物,特别是二氧化碳排放量要大大低于大排量汽车。同时,还可减少停车占地面积。因此,倡导节能,提倡使用小排量汽车不仅必要而且必须。

从国外的经验看,政府一般通过消费税的调节来引导消费者的购买行为,很多国家都对大排量高油耗汽车征收比例较高的消费税,而对于经济型环保轿车征收的消费税就要低一些。我国旧版的汽车消费税存在的主要问题是:对大排量汽车的税率偏低,尤其是对大于2.2L的小轿车和大于2.4L的越野车在税率上没有进一步划分,对真正大排量和能耗高的小轿车和越野车的生产和消费缺乏调节的力度。基于以上原因,国家对现行乘用车的消费税税率做了重大调整:(1)将小汽车税目分为乘用车和中轻型商用客车两个子目;(2)调整小汽车税率结构,按乘用车发动机排量大小分别设定为从3%至20%不等的6档适用税率,1.5L以下的小排量车,税率从原来的5%降到了3%,而2.0L以上车型的税率都有了明显增长,4.0L以上车型的税率更是达到了20%;(3)对混合动力汽车具有节能、环保特点的将实行一定的税收优惠。该政策出台的初衷,在于从消费层面上提倡节约能源,理性、量力消费,引导消费方向;从生产层面上引导企业调节产品结构,促进行业技术进步。

二、新消费税政策对汽车价格和消费行为的影响

在新消费税政策实施后,受影响的主要是2.0L以上的大排量车,其中受影响最大的又是2.5L以上的排量,分别上升了7%、10%和15%;小排量车受影响的则主要是1.0L~1.5L的税率,下调了2%,1.0L以下维持不变。虽然小排量车的税率下调幅度不大,但大排量车税率的大幅上调,在一定程度上拉大了两者之间的差距,使得小排量车的税率相对下降幅度增加。

(一)对大排量汽车价格和消费行为的分析

首先,可以从价格对总收益影响来分析。一般而言,大排量车属于奢侈品,当价格上升时,对于大排量车的需求量会大幅减少,因此,需求富有弹性。但是一种物品是奢侈品还是必需品并不取决于物品本身固有的性质,而取决于买者的收入水平以及偏好。对于高端消费者而言,大排量车可能成为了必需品而非奢侈品,因此,当价格上升时,尽管会比平常买车的次数少一些,但不会大幅度减少他们买车的次数。因此,需求又变得缺乏弹性了。对于缺乏弹性的物品而言,提高价格能增加卖者的总收益,因为物品价格的增加将大于物品需求量的减少。如图1所示,价格从P0上升到P1使需求量只从Q0下降到Q1因此,总收益从OP0BQ0增加到OP1AQ1。价格上升引起(P×Q)增加,是因为Q减少的比例小于P上升的比例。

其次,从消费税的税收归宿来分析。由于是向生产者征税,在任何一种既定价格时,汽车的需求量是相同的,所以,需求曲线不变。与此相比,对生产者征税增加了销售汽车的成本,这就使生产者在每一价格水平时供给的数量少了。供给曲线向左移动。在任何一种汽车价格时,生产者的有效价格(在纳税后得到的量)要降低T。例如,新消费税政策后法拉利(4.3L)基本型上涨了32万元,卖者得到的有效价格增量是(32-XT)万元。无论市场价格是多少,生产者仿佛在比市场价格低T来供给汽车数量。换言之,为了使卖者供给任何一种既定数量,现在市场价格必须高T,以弥补征税的影响。如图2所示,供给曲线向上从S0移动到S1,移动幅度正好是税收增量。 当市场从旧均衡向新均衡移动时,汽车的均衡价格从P0上升到p1,而均衡数量从Q0减少到Q1,征税减少了汽车市场的规模。而且,由于市场价格上升,消费者为每部车比新消费税政策前多支付了P(P=P1-P0)。卖者得到的价格高于新消费税政策前,但有效价格(在纳税之后)从P1降低到P2。因此,消费税虽然是向生产者征收的,但是生产者与消费者都分摊了税收负担。而买方和卖方税收负担的划分则取决于双方价格弹性。大排量车对应的是高端消费群体,这类消费者对于车价相对不敏感,卖者则对于车价相对敏感。当对这些富有弹性的市场征税时,卖者得到的价格并没有下降多少,因此,卖者只承担了一小部分负担。与此相比,买者支付的价格大幅度上升,表示买者承担了大部分税收负担。这可以解释为,弹性实际上衡量当条件变得不利时,买者或卖者离开市场的意愿。需求弹性小意味着买者对消费这类物品没有适当的替代品。供给弹性小

意味着卖者对生产这类物品没有适当的替代品。当这种物品的税率增加时,市场中其他合适选择少的一方不能轻易离开市场,从而必须承担更多的税收负担。

(二)对小排量车汽车价格和消费行为的分析

首先,可以从价格对总收益影响来分析。对于低端消费者而言,小排量车则属于奢侈品。当价格下降时,对于小排量车的需求量会大幅增加,因此,需求富有弹性。对于富有弹性的物品而言,降低价格能增加卖者的总收益,因为物品价格的减少将大于物品需求量的增加。如图3所示,价格仅从Pn下降到P,就使需求量从Q0上升到Q1,因此,总收益从OP0BQ0增加到OP1AQ1。价格下降引起P×Q增加,是因为Q增加的比例大于P下降的比例。

其次,从消费税下调的受益比例来分析。由于消费税是在生产环节征收的,在任何一种既定价格时,汽车的需求量是相同的,所以,需求曲线不变。与此相比,税率下调减少了销售汽车的成本,这就使生产者在每一价格水平时供给的数量多了。供给曲线向下移动。在任何一种汽车价格时,生产者的有效价格(他们在纳税后得到的量)要增加?T。例如,新消费税政策后吉利自由舰1.3L降幅是2000元,卖者得到的有效价格是(2000+T)元。无论市场价格是多少,生产者仿佛在比市场价格高T来供给汽车数量。换言之,卖者供给任何一种既定数量时的市场价格降低T,以反映税率下调的影响。如图4所示,供给曲线向下从S0移动到S1,移动幅度正好是税负减量。

当市场从旧均衡向新均衡移动时,汽车的均衡价格从P0下降到P1,而均衡数量从Q0增加到Q1。税率降低扩大了汽车市场的规模。而且,由于市场价格下降,消费者为每部车比税费政策调整前少支付了(P1-P0)。卖者得到的价格低于新政前,但有效价格(在纳税之后)从P1增加到P2。因此,消费税率下调虽然是针对生产者,但是生产者与消费者都分享到了税率下调的收益。而买方和卖方新税收益的比例则取决于双方价格弹性。小排量车对应的是低端消费群体,这类消费者对于车价相对敏感,卖者则相对不敏感,因此,在新消费税政策前,卖方分摊了大部分税收负担。当这些富有弹性的市场税率下调时,卖者得到的价格大幅增加,卖方获得了大部分受益。与此相比,买者支付的价格并未下降多少,表示卖方分享了小部分受益。

三、汽车消费税改革的启示和建议

汽车消费篇8

关键词 消费环境;汽车消费;对策

我国汽车产业、社会经济的发展和产业结构的调整、完善,目前我国已经进入汽车消费时代,汽车消费将直接带动汽车产业的发展,并成为国民经济新的经济增长点。

目前我国私人汽车消费水平总体上仍然偏低。虽然私人汽车拥有量增长加快,但与国外相比,无论总量还是人均汽车拥有量都有明显差距。从国内一些城市横向比较来看,也存在着私人汽车的消费水平(每百户家庭的汽车拥有量)与经济发展速度、人均gdp水平和居民的实际收入不相符合的情况。这说明我国还存在着一些汽车进入家庭的消费环境障碍问题。家庭汽车消费潜能的释放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汽车消费环境与条件的改善。据在广州抽样调查显示,在目前没有购车的家庭中,有33%的计划在近5年内购车(其中大部分是计划在3年内购车),还有22.7%的人表示“不确定”。计划购车和对购车计划“不确定”的家庭都可以看作是潜在的消费者。汽车消费环境的状况(包括用车费用、道路交通及停车条件、汽车服务体系等)对这一部分消费者的汽车消费计划有很大的影响。现阶段制约我国汽车消费市场发展的瓶颈问题得不到解决,汽车消费市场将不能按照市场演变的规律发展,这也将给我国社会经济的发展带来一系列负面的影响。同时,公务用车制度的改革也将成为私人小汽车市场重要的影响因素。

汽车消费环境是一个涵盖面很广的概念,涉及用车费用、汽车消费政策、汽车消费信贷、汽车售后服务、交通基础设施等有关汽车消费的各个方面。

一、我国汽车消费环境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用车成本高。汽车作为大宗消费品,与一般消费品不同的是它有各种使用成本。消费者的用车成本主要包括油费、养路费、路桥费、停车费、保险费、年检费、保养费、维修费、还有各种违章的罚款等。后两种费用情况比较复杂,我们这里谈的养车成本不包括在内。

市场典型调查表明,在广州市区内高档、中高档、经济型3种不同类型的家庭轿车的月平均养车费用是3800元。即使一辆上海大众生产的polo这种比较省油的纯家庭用的轿车,一个月的养车费用也将近2500元。抽样调查结果也表明,在拥有汽车的居民中,平均每月的养车费是2235元。如果再算上购车的各种费用与折旧以及维修费,汽车的消费仍然是非常昂贵的。在广州市民中普遍流行着“买得起车养不起车”的说法。

在养车费中最大的开支是停车费。每月的停车费,一般上班地停车300—400元不等,住处露天停车300~350元,室内停车400-650元不等,加上平时在市内的临时停车(一般一次10元,酒店宾馆1小时10-30元不等),一个月的停车费就在1000元以上,停车费在养车费用中一般要占到50%左右。

高昂的养车费已经成为我国家庭或个人汽车消费最重要的制约因素。抽样调查显示,在已买车的居民中有58.6%的人认为养车费高。在没有买车的居民中,有45.8%的人是因为养车费用太高。准备在5年内买车居民能接受的养车费用平均为1100元左右,与实际费用有较大的差距。

(二)汽车信贷体系建设滞后。一是贷款手续烦琐,由于个人信用体系没有建立,银行为规避风险,制定了一系列复杂的核查、担保手续。购车人必须先找一个有稳定收入和当地常住户口的人作为担保人,带上双方的身份证、户口薄、收人证明,才能到银行指定的汽车经销商处选车,在交付首纳金后,再要经销商派人到税务部门交纳汽车购置税才能提车。获得一份普通的汽车贷款至少需要经过银行、保险、税务、车管所等7个环节,需要近一个月时间。二是首付比例高,还款期短。一般首付30%,还款期为3年。三是担保方式少。由于保险公司退出车贷险,对汽车消费信贷影响较大。据在广州抽样调查表明,已经购车的居民中86.3%的居民是选择一次性付款,在计划近年内购车的居民中69.5%打算一次性付款,其中一个原因是信贷手续烦琐。

(三)消费者的权益保障体系不健全。主要表现在:一是消费者在汽车使用中遇到的许多问题,如信贷、保险、维修、交通事故等,有些问题投诉无门,或出了问题互相推诿。二是由于汽车维修市场良莠不齐,无证经营的维修店用假冒伪劣配件以次充好,损害消费者利益,甚至引发交通事故。三是有些保险公司在理赔上拖延时间,或在合同上做手脚。四是有的经销商不能履行卖车时承诺,甚至以次充好。五是有的停车场乱收费,甚至出现丢车。六是有些消费者出了交通事故得不到及时处理,或损害得不到赔偿等等。消费者合法权益不能得到有效保护,直接影响汽车消费市场的健康发展。

(四)汽车市场体系和售后服务体系不完善。汽车市场体系由新车交易市场、零配件市场、二手车市场、汽车租赁市场、汽车后市场(包括维修、维护等)组成。目前新车销售市场已形成一定的规模,但二手车市场、租赁市场、售后服务市场均显得滞后,整个市场体系没有建立起来。同时,售后服务需要健全的服务机制和保障制度,需要高素质汽车经纪人和维修技术人员,显然我国售后服务体系的建设跟不上汽车消费市场的发展需要。

二、完善汽车消费环境的对策

(一)降低汽车消费的成本和费用

要推动我国汽车消费市场的发展,首先要解决的是降低养车成本,让老百姓买得起车也养得起车。降低养车成本可从以下方面人手:

(1)建议国家有关部门取消养路费和车船费,改收燃油费。去年底燃油税的实施已初见成效。

(2)降低路桥费。一方面降低市内路桥费,另一方面将已经收回投资的高速公路和大桥费用降低或取消。现在全国收费的路桥多,收费高,应该呼吁国家有关部门专门对这一问题进行研究。

(3)调整和降低停车场收费。降低停车场的收费标准应及早纳入物价部门的议事日程。应在广泛调查研究的基础上制订出合理的,即有利于消费者也有利于投资者的停车费的标准。在不同的时段,不同的地点,对停车位的需求不同,应细化停车场的收费标准,给消费者选择空间。同时,及时清理依附在停车场的各种收费,彻底取消那些不该收取的费用,切实减轻停车场经营者的负担。

(4)清理汽车消费其他环节的不合理或乱收费现象。

(二)加快汽车消费信用体系的建设

(1)加大汽车消费信贷的力度。汽车消费信贷对于汽车消费者而言,可以缓解资金压力,促进合理消费,对于汽车生产者可以减少资金占用,对于汽车经销商可以向银行转移欠款风险,对于银行则可以开辟新的业务。所以,汽车消费信贷被称作启动汽车消费市场的“金钥匙”。目前,全球汽车销售量中,70%是通过融资贷款销售的。近年来,我国个人汽车消费信贷呈迅猛发展态势,是仅次于个人住房贷款的第二大信用市场。但通过贷款销售出去的汽车占新车销售总额的比例不足20%,与国外的70%相距甚远。

各金融机构应该积极研究国家已出台的汽车消费信贷政策,根据市场需要不断创新信贷消费品种,拓展服务对象,加大汽车消费贷款的力度。要进一步简化程序,为消费者提供便捷的服务。在首付比例、担保方式上多为消费者提供选择。积极探索、开展二手车的消费信贷业务。

(2)整合“银行+保险+汽车经销商”的信贷链。1998年底国内保险公司推出了汽车消费贷款保证保险后,汽车消费贷款业务迅速发展,既加快了汽车消费的增长,也为国内保险业拓展了发展空间。但其风险也开始显露,主要来自一些人的恶意欠资和有预谋的诈骗,导致汽车消费信贷及保证保险陷入困境。有关数据显示,目前私车贷款约30%违约还贷,10%的汽车贷款难以收回,多数保险公司在车贷险上亏本,最终导致该业务停办。我国应加快“银行+保险+汽车经销商”信贷链的整合,加快制度创新与政策创新,以推动汽车消费信贷市场的发展。

(3)加快个人信用体系的建设。目前,个人信用体系建设的滞后严重阻碍了汽车消费市场发展。在信用体系中,个人信用处于基础地位,是一种基本支撑力量。由于我国个人信用体系未建立起来,缺乏信用评价机制和对失信者的惩罚机制,无论是汽车消费贷款、车贷保险、二手车交易还是汽车租赁市场的发展都受到严重制约。从汽车消费信贷来说,消费者普遍抱怨的信贷手续烦琐、抵押登记过长、担保方式太少等等,从银行来说是为防范风险不得已的举措,因为没有健全的个人信用资料,银行很难掌握客户的综合信用情况,只能靠不断提高“门槛”来防范风险。车贷保险也遇到同样问题。同时,二手车交易、汽车租赁等市场的发展也受到个人信用体系的制约。

加快建立个人资信征集系统。建立个人资信的征集系统是个人信用体系建设中最重要也是最核心的问题。建立个人资信的征集系统必须靠政府来推动,因为构成个人信用的信息包括个人资产、个人收入、公用事业的付款记录、个人消费信贷、信用卡还款记录、诉讼记录等,分别掌握在银行、公安、公用事业单位、法院、人事等部门手中。现行的公民身份证、户口信息由公安户籍部门管理,房屋产权信息由房管部门管理,而汽车牌照等信息由公安车管部门管理。个人信用的信息还涉及到商检、海关、税务、教育、卫生保健等部门。所有这些信息资源都是一个个孤岛,无法在部门之间沟通和共享。政府应出台相关的法律法规,强制有关部门和社会有关单位将个人资信以商业化或义务的形式贡献出来。

同时,加快培育资信市场的主体。资信公司是社会信用体系的载体,它的任务是以市场运作的形式,汇总政府部门、金融机构和其他信用信息资源所拥有的信用信息,建立完备的信用信息数据库,对外提供信用相关的产品,并以市场化的方式形成全社会有效的自动惩戒机制。权威的资信公司出现,需要政府与金融机构共同努力。

近期,应尽快在公检法、工商、税务、金融等领域实施个人资信的资源共享。也可考虑,在汽车信贷业务中建立一个专门对汽车消费信贷风险进行管理的中介机构。这个机构可以通过专门收取服务费用,接受银行或保险公司的委托,对个人信用进行调查评价,并对信贷、保险合同的履行进行有效的管理。

(4)筹建汽车金融公司。我国汽车消费信贷的主体是商业银行,而在国外,汽车信贷服务的主体是专业性的汽车金融公司。汽车金融公司是一种专门从事汽车消费信贷业务并提供相关汽车金融服务的专业机构,已有近百年的历史。汽车与一般消费品不同,售前、售中、售后都需要专业的金融服务。汽车金融公司与银行最大的不同在于它的专业化,它的业务核心就是汽车金融服务,不仅为用户提供首期贷款购车、上牌照、保险等一条龙的服务,还能提供汽车保养、维修及远程求助等多项服务。汽车金融公司的重要作用还表现在它为汽车生产厂商拓展与维护销售体系、提供市场信息等,为汽车经销商提供存货融资、营运资金融资、保险等业务。汽车金融公司在整个汽车消费的链条上,成为联系各方的润滑剂。

(三)建立和完善汽车消费的服务体系。改善汽车消费环境,必须加快汽车消费的服务体系建设。汽车消费服务体系,涉及到汽车消费的整个过程,从售前的咨询服务到信贷、保险、上牌、技术咨询、售后服务、维修、保养等环节。目前大的汽车交易市场和汽车专卖店开始重视服务体系的建设。由于汽车消费的特殊性,培养高素质的服务人才显得非常重要。

一是培养高素质的汽车经纪人。汽车是很复杂的商品。专业性强,普通的汽车消费者很难具备这方面的知识,尤其是在汽车刚进入普及的时候。目前购车的消费者中有60%的人对汽车、购车环节和各种利益保障不熟悉,而大部分汽车销售顾问都达不到售前咨询,售中保险、信贷、上牌,售后的理赔、维修、保养、汽车俱乐部等方面的服务要求,接受过系统培训的汽车经纪人不到从业人员的1/4。因此,培养高素质的汽车经纪人,不仅是汽车制造商和经销商自身发展的需要,也是完善汽车消费的服务体系,推动汽车消费市场发展的需要。

二是提高汽车维修人员的技术水平。汽车是高科技的结晶,目前新车型的零部件大多是高科技的电子产品,修理时若不懂得控制原理,不懂得使用电脑手段来判断故障,寸步难行,特别是一些运用高科技系统的车辆。某汽车俱乐部年度满意度调查的数据显示,在汽车修理工人中真正掌握汽车故障诊断能力的优秀技工不足20%。快速提高汽车维修从业人员的整体素质是提高汽车售后服务水平的关键。

(四)完善消费者权益保障体系。随着汽车越来越多地进入家庭,随之而来的纠纷也凸显出来。关于汽车消费方面的投诉主要涉及到产品质量、售后服务的保障、配件交易的隐患,还有二手车市场中的欺诈行为、停车场管理混乱造成的问题等。据有关资料显示,由于维修质量引发的交通事故有80%来自配件,直接损害消费者的利益甚至是生命安全。完善消费者的权益保障体系,是改善我国汽车消费环境的重要方面。

建立消费者的权益保障体系,首先要使消费者投诉有门,当消费者的权益受到侵害的时候,有投诉的渠道。其次,建立信息反馈机制。三是建立有效的监督机制和惩罚机制。

(五)整顿和规范汽车消费市场的秩序。整顿和规范汽车消费市场的秩序,是保障消费者权益的重要方面。贸易、工商、公安、交通、质量监督、物价等部门要紧密配合,坚决打击走私进口汽车、拆解、拼装报废汽车等违法行为;加强对汽车配件销售、汽车清洗、汽车美容等行业的清理整顿;严厉打击不法企业以次充好,销售假冒伪劣产品,利用假冒、不合格配件进行汽车修理、服务等违法行为;规范汽车经销商的中介行为,查处和纠正汽车经销商在兼业保险、上户、按揭过程中的不合理收费、违规收费、自设项目收费等违法行为。

(六)拓展汽车后市场

(1)汽车后市场是一个潜力巨大的市场。所谓汽车后市场,就是指汽车实现销售以后,围绕使用和维修保养而形成的服务市场。有关专家指出,当消费一辆汽车时,购买汽车的费用只占整个汽车从购买到报废所需支出费用的20%,后续使用过程中还需要支付80%的费用。按这个比例计算,汽车后市场这块蛋糕的规模是汽车销售的4倍。随着汽车销售利润的不断下降,汽车后市场正在成为我国汽车市场的“第二桶金”,汽车生产企业的营销方式将从单一的产品推广向全方位、多层次的整体营销过渡,汽车后市场的竞争将加剧,世界一些大的汽车维修商、养护商,纷纷看好中国市场,有些已抢滩登陆。我国汽车消费市场的发展要充分重视汽车后市场,利用本土优势抢占市场先机,以战略眼光积极开拓这一潜力巨大的市场。

(2)提高汽车维修维护市场的规模和水平。国外汽车售后服务发展主流是4s形式,即整车销售、售后服务、零件供应、信息反馈四位一体,销售和服务是结合在一起的。售后服务的另一个趋势是从事后的修理转向汽车的定期维护保养,注重对用户的技术培训和技术咨询。在国外,汽车保养业已经形成了一套成熟而完善的服务和技术质量经营体系,形成了一个有着巨大市场和丰厚利润的行业。在上世纪80年代的美国,汽车养护企业已占到整个汽车保修行业的80%以上,年营业收入超过1000亿美元,减少车辆报废率达21.7%。

(3)拓展汽车休闲、文化、娱乐市场。汽车消费是综合性的消费,并形成了独特的汽车消费文化,从而形成一系列有关汽车文化的产业。如汽车娱乐,包括音响系统、cd系统、电视接收系统、dvd系统、电子游艺系统等。汽车娱乐系统的营业额可能超过汽车本身,因为一套高档音响中心的价值就要超过汽车本身的价值,而人们驾车里程越多就越需要消遣。还有汽车俱乐部,汽车俱乐部有多种形式,如品牌俱乐部、车迷俱乐部、越野俱乐部、维修俱乐部、救援俱乐部等,在国内方兴未艾。汽车文化的范围非常广泛,包括汽车模型、汽车体育、汽车知识、汽车报刊、汽车书籍、汽车影视、民间风俗、国际交往、服装服饰、车迷、汽车与社会等。

随着汽车进入百姓家庭,内容丰富、形式多样的有关汽车休闲、文化、娱乐、运动的市场需求将日益显现出来,市场前景广阔。我国应该积极鼓励和扶持汽车休闲、文化、娱乐市场的发展。

(七)充分发挥汽车消费者协会等民间组织的作用。随着汽车消费群体的扩大,诸如汽车消费者协会、汽车俱乐部、私家车协会、驾驶员协会、旅行房车俱乐部、汽车维修工程师协会等民间组织已出现并且将会有大的发展。这些民间组织发展有利于消费者权益的保护,并在一定程度上承担了技术培训、交通安全教育、信息交流等职能,对于汽车消费市场的发展有重要的促进作用。如广州市私家车协会自2002年5月成立以来,已有会员4800多人,与42个汽车维修站签订了合同,会员可在签约的维修站享受优惠服务。对汽车消费者协会等民间组织应给予积极支持和引导,充分发挥这些民间组织在维护消费者权益、推动汽车消费市场发展方面的重要作用。

(八)制订鼓励和方便外籍人士购车的政策。目前外籍(包括港澳地区)人员在我国境内购车,需要办理暂住证,并且居住一年后才能购车。一些在境内工作的外籍人士感到购车不方便,有的采取变通方式如借用本地居民身份证购车。目前,世界500强跨国公司大多落户中国,有相当多的国家和地区客商在我国设立了多个办事机构和研发中心。在中国内地就业和生活的外国人以及港澳台同胞越来越多,这是一个消费实力很强的群体,如果在购车条件上有所放松,如放宽居住的时间,手续更简便,将有利于汽车消费市场的发展。

(九)逐步开展公务用车制度的改革。在计划经济时代,公款汽车消费占绝对主导地位,在我国现有的汽车消费群体中,公务用车仍然占主导地位。由于汽车的购置与使用均由公款包揽,各种费用都很高。公务用车虽然有定编管理,由于是财政出钱,各单位都千方百计争指标,公车消费队伍有不断扩大的趋势,财政负担越来越沉重。由于公务用车的管理体制不健全,公车私用、私车公养比较普遍,既加重了财政负担,也易滋生腐败。同时,日益庞大的公车消费队伍,也严重制约了私人汽车的发展。无论是从反腐倡廉的角度,还是从节约政府开支的角度,公务用车走向市场的意义重大。公务用车市场化也将成为轿车进入家庭的催化剂。

三、结语

在当前世界经济受到金融危机冲击的影响下,将汽车消费作为拉动我国内需新的增长点并将汽车消费市场发展纳入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坚持汽车消费市场与我国经济社会协调发展,坚持汽车消费与汽车生产和流通联动发展,做大做强我国汽车消费市场;建立和完善汽车市场体系,营造汽车消费市场发展的良好环境,促进汽车消费市场全面发展。

参考文献:

[1]杨忠诚.中国汽车消费环境研究[j].北京汽车,2003,(2).

[2]胡小军,张希良,何建坤.家庭汽车消费意向调查及影响因素分析[j].消费经济,2007,(3).

[3]尹筑嘉.广东省个人汽车消费信贷现状及其发展探讨[j].消费经济,2002,(6).

[4]罗亚明.武汉家用汽车消费市场研究[d].武汉:武汉理工大学,2005.

[5]马长海,于树胜,王秀芳.我国个人汽车消费问题探讨[j].经济师,2004,(2).

[6]邵世风.影响我国家用汽车消费的主要因素[j].统计与决策,2003,(8).

[7]詹正华.我国汽车消费环境与税费分析及政策建议[j].消费经济,2000,(1).

汽车消费篇9

而本文就是通过从目前中国汽车的消费环境入手,对中国私人轿车市场上汽车的消费动机作了个概要的分析。

中国的汽车消费环境

1.汽车消费的售后服务质量差

在中国消费者协会的《家用轿车消费调查》中,有59.3%的消费者选择服务作为购买汽车的主要考虑因素之一。

我国的汽车工业虽然已有四十多年的历史,但是对外资和外国汽车制造的先进技术的引进是从80年代开始。过去汽车消费几乎就是公款消费,不论从汽车产品的销售渠道、销售方式,还是汽车的维修服务等,都没有一个完整的服务体系。后来,一些企业在与外商合资合作的同时,也引进和借鉴了外国的售后服务模式,包括从销售和服务人员的系统培训、到公司服务理念的设计,销售连锁店,维修站等服务场所的外观形象的统一规划等。

但是,由于中国实际的消费环境、中国人的汽车消费观念以及中国特殊的家庭结构、生活习惯等与国外存在较大的差距。汽车售后服务主要包括维修、养护、救援、信息咨询等内容。目前国内所谓的售后服务,还主要是维修、保养服务。尽管部分实力雄厚的中国汽车厂商的售后服务已自成体系,并体现在数量上初具规模。然而在汽车的售前、售中、售后服务,服务人员的技术、素质、态度等还是很差强人意。

目前,消费者反映较多的问题主要有维修技术差、服务人员素质低、管理落后、配件假冒伪劣、收费混乱等。在售车过程中,经销商为了多卖车,扩大了承诺服务的范围,而实际上有许多服务形同虚设严重的损害了消费者的权益。在售后服务上,由于技术水平、人员素质、经济利益等因素,一些维修厂所谓的维修保养往往主要表现在“更换零配件”上。有些维修厂在维修、换件时往往使用假冒伪劣的配件产品蒙骗消费者。在承担有些维修责任上,消费者经常经销商、厂商、维修厂三方面互相推诿、来回的“踢皮球”,有时问题拖了一年半载也得不到解决。

2、汽车消费信贷环境亟待改善

在国际上,信贷是消费者支付耐用商品货款的常用方式之一。尽管中国的大部分消费者愿意贷款买车[1],然而事实上的汽车消费信贷环境却很不理想。

依据中国社会调查事务所在北京、上海、广州、长沙、武汉等城市进行了一次关于个人贷款购车意愿的调查数据[2]显示,只有5%的人已满意地办理了个人购车贷款;有29%的人曾咨询汽车贷款项业务;而37%的人因无法找到第三方的担保不得不放弃,因为目前在中国,几乎没有国家机关和企事业单位愿意为员工提供贷款担保,而愿意提供担保的单位也主要是些个体或私营企业,其目的是还主要是为了留住人才。

由于贷款法规不灵活,贷款过程资信审核程序复杂,手续繁多,担保方式少,还贷费用过高,目前在各大城市中,以所购汽车为抵押物的贷款方式买车在中国市场还面临很大的困难,中国的汽车消费者对消费贷款是问多贷少。而据调查数据表明,却有42%的愿意用所购汽车进行来抵押贷款。[3]

因此,要推动中国私人汽车的消费,还必须尽快改善中国的汽车消费信贷制度。

3、汽车消费税费名目繁多,乱收费现象严重

过去,中国的汽车消费一直是公款消费,汽车对于个人来讲是奢侈品。私人购车,受到各种各样的政策限制和被征收各种高额税费。据不完全统计,[4]中央、省级政策批准征收的用于公路和城市道路建设和维护的资金,每年有900亿元(人民币)左右。其中,经国务院批准的汽车购置费和公路养路费为580亿元,经省(区、市)人民政府批准的公路客运附加费车辆通行费和车辆购置附加费为370亿元,这还不包括各部门巧立名目、私自收取的各种费用在内。

而在汽车的实际购买和使用过程中,乱收费,乱摊派,乱罚款的现象也非常严重,不合理税费项目达250多项[5]。有些地方今天收取这个路费明天要那个税,过几天又要求你安装这个那个,等等莫名其妙的乱设费用项目。因此,中国的汽车消费在税费上没有统一明确的收费项目,除了要支付汽车价款外,中国的消费者对于在买车之后的预期费用心中都没有底。

4. 旧车交易市场管理混乱

目前,中国的旧车市场多是私营业主在经营,交易的主要产品也大多是中低档轿车。但是中国旧车市场的管理却长期处于混乱状态。许多地方法规体现着某些地方政府部门的利益冲突,为旧车市场的交易和发展埋下许多障碍。而在就车交易收费问题上,也是各地各有一套。因而,由于没有统一的收费标准,乱收费的现象普遍存在。在有些地方,竟然有物价部门参与操作旧车的交易业务。

5.消费者购车后还面临几大难题——上牌难、行者难、理赔难等。

目前,中国的汽车消费者普遍认为给新车上牌照难。主要是因为手续繁杂,同时,负责办理上牌的机动车市场管理所地点分散不集中。而进口车则更麻烦,由于进口车大部分没有在中国做环保达标的申报,因此,进口车的上牌过程中,交验核对的项目和单证较多,包括向海关核对进口货物证明和商检单,汽车的品牌、型号、发动机号,以及底盘号等,程序很繁杂,如遇上有错的地方要更改,有的甚至半年都上不了车牌。

为此,目前中国的汽车市场上有很多经销商都开始提供免费上牌照的一条龙服务,以此来吸引顾客。

中国的道路状况一直不理想,给消费者带来了很大的不便。但是,中国政府正积极改善这一状况,到去年为止,全国已新增了17万公里公路,其中有1.2万公里高速公路,据悉,十五期间,还要建设若干骨干公路。

近两年来,有关汽车质量的纠纷、投诉和索赔案件大幅增加,但在实际的质量纠纷处理中,消费者的利益却得不到充分保护,消费者的权益被漠视的现象很严重。由于消费者在举证方面的难度,使得消费者往往很难打赢官司,即使获胜也往往得不偿失。绝大部分厂商缺少三包规定或召回制度。

影响中国汽车消费者的购买决定的主要因素

从近年来在北京、上海、深圳、大连、西安等地纷纷举办的各种车展的情况来看,观众的热情很高,咨询的问题已不仅限于价格,还包括汽车的经济性、操控性、舒适性、安全性、可靠性、动力性、配件、刹车、减震、隔音、油耗、内饰、外观、环保、维修、厂家投资情况等。这反映出中国消费者的汽车知识日渐丰富,汽车消费观念也越来越成熟。

1、价格还是汽车消费的主要决定因素,同时服务和品牌也越加成为一个重要的汽车购买决策的重要影响因素。

据2000年10月31日中国消费者协会的《家用轿车消费调查》显示,目前有67.7%的被调查者在购车时主要考虑的因素仍然还是价格。同时,中国的汽车消费者对品牌和服务也越来越关注。在同样的调查中显示,有59.3%的被调查者认为服务还是购买汽车的主要考虑因素之一,而39.3%的人也表示注重品牌。

2、消费者的经济实力也是购买决定的必然决定因素。

购车后的各种汽车费用会成为消费者的一个长期支出。因此,消费者除了要准备购车的款项外,还需要把一两年之内的汽车养护费用计算在内,否则,买车只会带来负担,而失去了提高生活质量的意义。因此,档次较高,性能较先进,安全系统完备的车型应该面向经济实力较强的消费者,而中低档次的车型则较适合收入中等而无法实现一步到位的消费者,这样在享受汽车的使用方便之时,又不增加太多的负担。

3、购买决策还受制于居住环境和使用目的

出于经济实惠的考虑,如果消费者平时的活动范围通常在市区或近郊区,那些外形尺寸小,排量小的经济小型车将会是消费者首先考虑的购买对象。

但是对于那些需要经常在高速公路上行驶的消费者,中级轿车可能会是主要的考虑对象。而那些喜欢跋山涉水或驾车郊游的消费者,吉普车等越野车可能是主要的选择目标。因此消费者选择什么车型品牌,常常会多从使用角度考虑,包括是否节省燃油,售后网点,配件是否容易购买等,以便在使用,维修,保养等方面会获得较好的方便。

4、汽车的经济燃油性能

在全球的汽车市场上,油价一直是影响汽车需求的一个重要因素。过去,中国成品油市场上油价相对国际市场油价较低,也很稳定,消费者对于“节能、低耗”的意识还不是很强。然而,由于国际原油价格波动,再加上我国政府为了加入WTO,开始加紧改革油价机制,使成品油价格向国际市场接轨。因而,自1999年11月以来至2000年7月,国家就连续5次上调成品油价。油价的上涨,引起了汽车消费者极大的关注,同时也加强了消费者对汽车经济燃油性能高低的关注。

5、购车付款方式

如今广大的中国消费者在消费高额耐用品时,还是以积蓄作为主要的付款方式。然而,许多消费者,尤其是那些对外国消费方式有更多了解的年轻一代的中国消费者而言,观念上普遍能接受消费贷款这种方式来消费某些耐用消费品,如住房、汽车。在中国消费者协会的《家用轿车消费调查》中,有61.8%的消费者表示愿意贷款购车,只有38.2%的消费者对此持否定态度,而这38.2%中,农民和离退休人员占了很大比重。

6、汽车的外观款式及舒适性

过去,汽车对来百姓而言,是个可望而不可及的奢侈品。人们对汽车的购买也主要局限于作为一个便利的交通运输工具,对于汽车的外观及舒适性则考虑的不多。而在去年中国消费者协会在新闻会上公开的数据表明,在汽车的款式外观指标上,54.8%的消费者认为“一般”,6.9%消费者明确表示“不满”,38.3%的消费者表示“满意”。同样在乘坐舒适性上,有54.3%的消费者认为“一般”,8.7%的消费者表示“不满意”;只有37%的消费者表示“满意”。

7. 购车的时机

汽车的销售季节也是影响消费者购车决定的一大因素。在淡季,厂家削减销售库存量,品种相对较少,为了减轻资金占压负担,商家的服务也会加大。按早近几年的规律,每到秋冬季节,汽车销量最为火爆。另外,汽车销售商的销售政策的调整公布阶段,汽车的价位及销售,付款方式等一般来讲往往也会发生一定的变化。在此期间购车,消费者可以享受到质量较高的销售服务。因此,有些没有特别需要或急于购车的消费者在遇到合适的购车时机,也会做出购车决定。

此外,消费者的购买汽车决策,还受到一些自身心理因素的影响,或来自亲人朋友等外在的偶然因素的影响。

总之,影响消费者汽车购买决策的因素有很多。对于商家而言,必须对市场行情的变化做出快速的反应,及时调整营销策略。而新的营销策略的制定必须以消费者需求为中心,只有能满足消费者的需求、维护消费者利益的营销策略才会真正的赢得消费者的支持。因此,分析了解汽车消费者的消费动机就显得尤为重要。

参考

21car.com 《新世纪汽车网》

eastline.net.cn/index/index.php 东方新干线

automagazine.com.cn/ 《汽车杂志》

go4.163.com/~mhff/cwsd/index.html 名车堡

motorfan.163.net/ , zung-fu.com/ 车迷同志

go4.163.com/~redferrari/index.html名车志

newhome.bdinfo.net/~gygygy/ Autoboy2000

《轿车市场分析及预测》张伯顺,《销售市场》2000年第2期,page.14

《经济日报》2000年11月7日,第13版《轿车决战在市场》

汽车消费篇10

本次调查以陕西省西安地区消费者为对象,为了能够客观、准确地反映西安地区消费者汽车信贷现状,借助网络和社交通过二维码扫描方式对西安居民做了调查,调研期间返回问卷并得到有效样本577份,最终对所有确认并有效的样本进行了随机抽查,确认样本可信。此次问卷调查中调查样本共577人。调查结果下表所示。

2西安地区消费者汽车信贷消费现状调查分析

2.1调研对象群体分析。此次被调查对象为西安市居民消费者。调查结果如图1所示:图1受访者学历通过调查数据分析发现,在所调查的人群当中,本科学历的人数最多占到63.43%;大专学历的人数占到17.85%;高中及以下学历的人数占到9.88%;研究生及以上学历的人数占到8.84%。通过对上图分析可知,调查的消费者中25~35岁,本科学历,公司职员对快速发展互联网金融、汽车信贷比较感兴趣。年轻的公司白领是汽车信贷发展的主力军,针对此现状银行和汽车金融公司应大力拓展此群体的汽车信贷发展。2.2调研对象家庭状况及购车倾向。此次被调查对象中:家庭月总收入多集中在10001~15000元的占25.65%;购车原因为工作业务需要较多占50.78%;调查对象中15万~25万元的中级车、紧凑车型更受欢迎,占比为49.57%和63.43%。具体数据图2~图4所示。通过图2分析发现,在调查的人群当中,税前月收入中30%以上是1.5万元以上的人群,大部分集中在1.5万元以下,也反映出汽车信贷市场的客户群体。通过图3分析发现,在调查的人群当中,购车的主要原因前四分别是:工作和业务需要、旅行自驾游方便、交通拥挤节约时间、结婚生孩子家用;分别占到50.78%、47.66%、32.06%、29.64%。通过图4分析发现,购车价位倾向当中,15万~25万元的中级车更受欢迎,人数占到49.57%;低于15万元的经济型车,倾向比例占到40.38%;25万~35万元的高档车,倾向比例占到8.32%;35万元以上的豪华车,倾向比例最低占到1.73%。通过图5分析发现,在车型喜好方面,紧凑型车、中型通过上图分析可知,工作业务需要、旅行家用是消费者购车考虑的主要因素,由于受家庭月收入的主要影响,在价图5购车车型(多选)位方面15万~25万元的中级车比较受青睐。针对此情况,银行、汽车金融公司与汽车制造商合作应主要针对15万~25万元的中型车发展汽车贷款产品,并针对此系列的汽车贷款产品多一些优惠政策和宣传。2.3消费者汽车贷款原因及渠道分析。图6购车贷款原因(多选)通过调查数据分析发现,在调查的人群当中,购车贷款的主要原因是:现有购车资金不足占到64.99%;其中节约资金用于其他投资占到61.18%;利用现有资金购买更高档次的车占到48.01%。图7了解信息渠道在调查的人群当中,了解汽车贷款主要原因是:家人/亲戚/同学/朋友推荐介绍占到28.25%;其中销售人员介绍占到23.05%;通过电视/广告/报纸/网络渠道了解占到20.28%。通过对上图分析可以看出汽车贷款的购车方式已被消费者所认可,而选择汽车贷款的主要原因是现有资金不足。部分消费者是节约资金用于其他投资,也有消费者是通过汽车贷款购买更高档的汽车。其中提前消费的方式和汽车贷款消费行为的发展也已被消费者所认可。在了解汽车贷款信息的渠道当中,通过周围亲朋好友了解占的比例最多,为28.25%。消费者通过汽车贷款的方式购买汽车越来越多,通过贷款提前购买到心仪的汽车已成为一种趋势。但是在了解汽车信息渠道方面,主要还是通过周围的亲朋好友。银行、汽车金融公司、汽车制造商应通过一些汽车贷款优惠活动加大力度宣传。2.4调研消费者汽车贷款支付方式分析。图8汽车贷款方式通过调查数据分析发现,在调查的人群当中,36.57%的消费者选择银行信用卡分期付款;33.45%的消费者选择银行传统按揭购车贷款;23.22%的消费者选择通过汽车金融公司来进行购车贷款。图9选择汽车供应商在调查的人群当中,选择汽车供应商比较看重首付比例低、信贷利率低、还款方式灵活;分别占26.52%、25.82%、15.77%。这也与被调查者年龄近70%集中在35岁以下有关。图10服务质量通过调查数据分析发现,在汽车信贷活动中,50.95%的消费者看重贷款手续费、利息是否合理;17.5%的消费者看重贷款产品设计是否合理。通过对上图的分析可以看出在汽车信贷产品方面大多数消费者倾向于通过银行的传统信贷方式。首付比例低、信贷利率低的汽车供应商愈来愈受欢迎。在汽车贷款内容方面,有50.95%的消费者更关注于贷款手续费、利息是否合理。汽车金融公司和整车企业的财务公司等机构应多推出有关汽车贷款的信贷产品,拓宽汽车贷款渠道;在优惠活动方面,消费者更关注首付比例低、贷款利率低,相关金融机构应及时根据国家有关政策做出调整,推出优惠力度更大的产品迎合消费者,扩大汽车信贷市场。2.5消费者汽车贷款风险评估分析。通过调查数据分析发现,在贷款期限方面,38.82%的消费者更愿意接受2~3年的还款期;34.14%的消费者愿意接受1~2年的还款期。1年和3~5年的分别占7.45%和19.58%。通过调查数据分析发现,月还贷额占家庭月收入方面,46.1%的消费者选择占11%~20%的家庭月收入;28.08%的消费者选择占21%~30%的家庭月收入;只有0.52%的消费者选择占51%的家庭月收入。通过调查数据分析发现,在贷款购车风险承受方面,55.11%的消费者认为解决了汽车购置需求;53.38%的消费者认为有还款压力;50.95%的消费者认为缓解了现金流。通过以上的分析可以看出多数消费者认同通过汽车贷款进行购车,但是在风险承受方面多偏保守,三年左右的贷款期限被多数人所认可。汽车贷款相比国外,在中国的发展时间不长,受传统思想的影响多数人偏向于期限长、贷款金额占家庭月收入低的保守方式。但是目前,贷款消费的方式的主要群体还是年轻人,在汽车信贷内容和服务方式等方面,相关金融机构应逐步深入结合消费群体的贷款消费偏好提供相应服务。

3西安地区汽车消费信贷存在的问题

根据以上调研和分析发现,在西安市地区汽车消费信贷还存在着一些问题有待改善。3.1汽车贷款程序烦琐。在问卷采集后的分析中我们发现,纵观整个汽车金融市场格局,商业银行还仍然是汽车信贷的主要途径。在整个汽车消费信贷市场中,商业银行有着重要的地位。因为,商业银行的发展紧跟经济的发展,再加上有政府部门相关政策的大力支持,所以具有充分的有利条件。由于商业银行汽车消费信贷的快速发展,占有了其他相关汽车金融机构的发展空间,使得整个汽车信贷市场发展不平衡。让消费者的贷款方式趋于单一化,其贷款手续烦琐,合同条款不清晰,附加条件多,成为了困扰消费者的一大难题。3.2消费者信贷需求受到局限。消费者在银行贷款,所选择的汽车贷款产品,大多来自所申请银行提前出台的相关方案。消费者在选择贷款产品和汽车供应商时,选择性较少。在贷款方式上,也多依托银行传统按揭,银行信用卡的方式。由于商业银行在消费信贷方面占据着主导地位,其他相关金融机构发展缓慢,消费者涉及较少,所以在选择上也有了局限性。3.3信用评级和监管制度不够健全。由于信用制度的不健全,在汽车消费信贷方面存在着很大的风险。不管是之前出现的大规模汽车贷款“坏账”,还是现在依然存在着的不良信用。社会保障体系的尚未真正建立健全,经济的不富裕,在汽车贷款还款时,仍然还存在着不能按照合同按时还款的情况。一方面,对商业银行和相关金融机构产生了影响;另一方面,对消费者自身的个人征信问题也产生了一定的影响。在监管方面,目前的西安市金融市场发展不是很成熟,相关部门的监管力度不到位。开放程度低、信息透明度低,在汽车消费者个人信息的采集方面缺乏相应的约束机制。消费信贷法律不健全,也没有专门针对汽车消费信贷的规范性法律文件。这使得消费者不能透明地了解金融市场的汽车信贷信息,也会出现消费者信息泄露的问题,信息安全难以保障。

4对西安地区汽车消费信贷改进的建议

此次调查以西安地区消费者汽车信贷为基础,采用问卷调查的方法,对西安地区消费者汽车信贷现状进行了调查与分析,设计了相关的问卷,对西安市577位居民进行了问卷调查,根据综合的分析,给出建议如下。4.1促进汽车信贷市场的多元化。在汽车贷款的申请、汽车贷款的审核、还款等多个方面,简化相关程序。汽车贷款需要更专业的人员和相关服务的金融机构,商业银行不能一直占据主导地位,需要其他相关金融机构的发展,“百花齐放”的汽车消费信贷金融市场环境才能发展得更加成熟。在发展的同时,需要一个公平竞争的环境。对此,西安市的政府和相关部门应采取一些措施促进汽车消费信贷市场公平地发展。相关汽车金融机构,一方面,能有效刺激汽车信贷市场,让商业银行不再占据主导;另一方面,可以运用互联网等技术手段来进行远程客户交流,提供专业的个性化服务。所以,政府应出台相关政策来支持汽车金融公司的发展,使西安地区的汽车信贷市场能够真正“百花齐放”。4.2“个性化”和“特色化”的实现。在汽车贷款产品和还款方式上缺少一些特色化和个性化,汽车信贷市场发展的同时,多一些个性化的服务,更多地注重消费者的感受和体验。简化程序的同时,推出更多有特色化的汽车信贷产品,让消费者有更多的选择方案。开发专属产品、提供一站式、综合化金融服务,为不同的消费者提供不同的信贷产品服务。让商业银行和其他金融机构在可控风险和符合法律规范的环境下,积极利用互联网等手段。运用远程对客户进行授权,使网上贷款申请,审批更加便捷。对消费信贷产品进行创新,推动商业银行业和其他金融机构进行创新消费信贷抵质押模式,研究出针对不同汽车信贷消费者,不同的首付比例、期限和还款方式的信贷产品。4.3完善信用评级和加强法律监管。在我国,目前由中央银行开始展开的个人征信系统运作日趋完善,个人信用评分模型已进入到实际的应用中。完善的个人信用制度能购有效地规避个人汽车消费信贷风险。一方面,对获取的信用数据应转化为能为贷款机构或者信用需求方能准确评价个人信用的指标。另一方面,个人信用评估标准不统一。我国个人资信评级机构和各金融机构对个人信用的评估手段各不相同,不利于在全国范围内推广。从个人信用记录、失信行为联合惩戒、信用服务平台、信用信息共享网络、法规制度标准等5个方面加强个人信用体系的建设。一个完善有利的法律环境对汽车消费信贷市场的发展至关重要。对于汽车信贷,政府应出台更加详细、有效的法律。让专门的法律法规对个人和企业征信进行立法。对参与消费信贷的各个主体和参与贷款的各个部门严格进行规范。对于实施过程中出现的个人信用隐私泄露的问题,严惩不贷,严厉打击。对消费者、金融机构和商业机构这三者之间,应加大立法、着重规范消费信用关系。4.4促进信贷市场良性发展。一个良好的消费环境能够有效地促进汽车消费信贷更快地发展。让汽车价外费用、从汽车上征收的费用、购置环节的税费逐一减少,构建良好的消费市场运作体系。使西安市地区的消费者不再抑制购买欲望,能更加方便、快捷地购车。相关部门应出台一些措施,让停车场少、道路拥挤这一现象得到解决,不要恶化了汽车消费环境,挫伤了消费者的购车消费心理。在贷款过程中和贷后问题的处理中,相关部门和金融机构应和消费者建立有效的沟通渠道,让沟通更加快捷、有效。从根本上,切实地解决西安市消费者的汽车贷款的贷后问题。

5结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