宫外妊娠十篇

时间:2023-03-20 00:52:34

宫外妊娠

宫外妊娠篇1

一、病历摘要

患者:30岁,以“人工流产术一周后伴下腹痛”为主诉入院。患者孕2,产2,2胎均为剖宫产,现存1男1女,因停经42天入院,入院时无腹痛,有少许阴道流血,尿呈HCG强阳性,超声检查提示宫内可见孕囊,大小为18×15mm,其内可见卵黄囊,双侧附件未见明显异常,患者要求行人工流产术,即在门诊行人流术,可见绒毛。术后一周,突感下腹疼痛,超声提示右附件见30×25mm大小的包块,尿HCG仍为强阳性,后穹窿抽出约8ml的暗红不凝血,即送病房行剖腹探查术,术中见右侧输卵管壹腹部妊娠破裂,腹腔内积血约1000ml,术后切除物送病理检查,符合宫外孕。

二、讨论

HP自然情况下发病率约为l/30000。随着辅助生育技术的发展,发病率明显升高一有报道高达152/100000。引起HP发病率增高除与辅助生殖技术的发展有关外,还与人工流产史、慢性盆腔炎、排卵期官腔操作等因素有关。HP早期诊断,有学者提出四联征:腹痛、腹膜刺激症、附件包块、子宫增大。这些症状往往不典型,临床上诊断HP主要靠超声及手术探查。但B超诊断HP也有很大局限:宫外妊娠往往表现为附件包块,若未探及胎心或胎芽,不能明确诊断;HP患者,宫外妊娠发育较宫内妊娠滞后,往往多次复查B超也可能无阳性发现。本例因人流后出血、腹痛考虑一般考虑不全流产,忽视HP可能;仅依靠B超诊断,可能延误诊断。本例合并输卵管妊娠,诊断滞后,是行手术探查,根据术后病理方能明确诊断。

HP诊断时应注意:①对于胚胎移植术后、有多次人流手术史、促排卵治疗的患者,若出现腹痛、腹膜刺激症、附件包块、子宫增大,应警惕HP。若常规B超检查无异常发现,可选择经阴道超声检查。有报道经阴道B超对宫外妊娠的诊断准确率已经提高到将近77%一92.7%。②对有腹腔积液可疑HP患者,即使官外妊娠不能明确诊断,也应尽早治疗。有报道有腹腔积液的患者,诊断异位妊娠的几率是没有腹腔积液患者的5倍。本例后穹窿抽出约8ml的暗红不凝血,发现腹腔积液。③近年发展起来的腹腔镜技术,对HP具有早期诊断和治疗的双重效果。术中远离子宫操作,对宫内妊娠影响较小。孕期应用安全,术后恢复快,对于B超诊断不明确的HP可为首选。

由于自然受孕后宫内官外同时妊娠的机会很小,当确诊了宫内妊娠或宫外妊娠后,极易忽视同时存在的另一部位的妊娠的诊断。因此。自然受孕复合妊娠的误诊率高。为减少复合妊娠因误诊导致的严重后果,应注意以下几点:(1)对于已明确了官腔内妊娠的患者,当出现盆腔包块伴盆腔积血时,而血清HCG下降不理想时,甚至出现血红蛋白进行性下降时,应注意排除同时发生的异位妊娠,不应因其发病率低而有所忽视。同时准确把握手术探查指征,以免延误治疗时机;(2)对已明确了早孕的患者,血HCG已有明显下降者,当出现内出血迹象时,也应考虑到早孕期黄体破裂及出血性输卵管炎的可能,内出血

明显时及时手术探查明确诊断;(3)对于1VF―ET受孕的患者,在妊娠早期,当宫内存活胚胎数小于移植胚胎数时,也应及时排除同时存在的异位妊娠;(4)面对于先确诊异位妊娠的病例,若清除异位妊娠病灶或行保守治疗后,血HCG仍高或出现早孕反应者,应警惕是否同时有宫内妊娠。必要时行诊断性刮宫。当确诊HP后,若患者无生育要求,可根据盆腔包块大小、血HCG情况以及是否有明娃腹腔内出血,结合患者的要求来确定采取手术治疗或是药物保守治疗。若患者有生育要求,不宜使用药物治疗,应直接选择手术治疗,而且需向患者告知可能发生宫内妊娠同时流产。

近年来HP发病率明显增高,但临床上易漏诊、误诊,这与对本病认识不足及B超技术水平有关。对于HP早期诊断,除了要提高对本病的认识外,还有待诊断技术的进一步发展。

参考文献:

[1]周彩红,崔洁.异位妊娠误诊4例报告[J[.山东医药,2005,45(32):66.

宫外妊娠篇2

【关键词】宫内宫外同时妊娠 误诊 分析

受精卵在子宫体腔以外着床称为异位妊娠,习称宫外孕。根据其种植部位分为:输卵管妊娠、卵巢妊娠、腹腔妊娠、阔韧带妊娠、宫颈妊娠。异位妊娠是妇科常见的急腹症,发病率约为1%[1],发病率有不断上升趋势[2],但宫内宫外同时妊娠极少见,一般容易忽略,一旦误诊,往往因腹腔内大出血而危及患者的生命。

1 临床资料

病案:患者29岁,停经51天,院外测尿HCG阳性,并先后到其它两个医院行B超检查,发现宫内妊娠7周,于2005年9月7日来兰坪县妇幼保健院妇产科门诊就诊,要求行人流术终止妊娠。手术顺利。刮出物约30g,可见绒毛样组织,术中出血约10ml。术后2天,患者因胀痛,触痛再次来保健院就诊,考虑患者上述症状可能为人流术中漏刮,孕囊继续发育,孕激素水平未下降所致。征得患者同意再次予以刮宫术,但未刮出任何组织。1周后,患者无明显诱因突发左下腹疼痛,遂急诊入县人民医院,经检查考虑腹腔内出血,急行剖腹探查术,术中发现患者左侧输卵管妊娠破裂出血。

2 讨论

2.1 宫内宫外同时妊娠又称宫内宫外复合妊娠,发生率约1:5000~1:30000[3],超声医生与临床医生在临床诊治过程中对本病认识不足,常导致漏诊、误诊而延误治疗时机影响预后。

2.2 该患者有停经史,无不规则阴道流血史,人流前曾先后到两个县级人民医院分别行B超检查均诊断为“宫内妊娠7周”,人流后仍有“胀痛,触痛”而引起重视但未考虑宫外妊娠,直至突发急腹症并行剖腹探查术后才得以确诊为异位妊娠。

2.3 在自然情况下,宫内宫外复合妊娠的发病率极低,特别是已行流产术后,更易被误诊。该病例人流术后一直有胀痛,触痛,虽已引起重视,但医务人员临床经验不足,只考虑漏吸(漏刮),而未曾考虑宫外妊娠的情况。

2.4 对人流术后突发急腹症,怀疑有严重内出血患者,不管B超检查是否发现宫外妊娠,尿HCG可不作参考,因流产后尿HCG转阴最早7天,最迟29天,平均15.2天[4],建议行后穹窿穿刺帮助诊断。

因此,对于急腹症的女性患者,要详细询问病史,排除妇科疾病,如果患者有贫血、停经、腹痛及阴道流血的,要详细检查,看是否有异位妊娠的情况。早孕人流或药流后,要嘱患者密切观察阴道流血情况,甚至继续有早孕反应也要及时就诊,及时排除不全流产、吸宫不全、漏吸(漏刮)或合并宫外妊娠的情况,及时处理。

参考文献

1 乐杰主编. 妇产科学[M]. 第7版. 人民卫生出版社. 2008:105

2 彭晓玲.B超诊断宫内宫外同时受孕误诊原因分析[J]. 医学影像.2010.48(6):77

宫外妊娠篇3

患者,女,34岁,因体外受精一胚胎移植(IVF-ET)术后35日,左下腹隐痛1日,加剧2小时急诊收入院。病人5年前结婚,性生活正常,未避孕,未受孕。曾行输卵管通液术和子宫输卵管碘油造影术,均提示输卵管阻塞,其丈夫常规检查无异常,病人入院前35天行IVF-ET术,术程顺利,术中子宫腔内放入3个受精卵,术后2周测尿妊娠试验阳性。入院前一天下午5时无明显诱因出现左下腹阵发痛,无阴道流血,当日行8超示:子宫腔内可见一妊娠囊。拟诊先兆流产,给予黄体酮注射液40 mg肌注。入院前2小时患者自觉左下腹疼痛加剧,急诊收入院,既往无特殊疾病史。月经史:每月14~16/28~30;婚孕史:29岁结婚,孕1产0,否认有心脏病、糖尿病、高血压及其他传染病史,否认家族中有遗传性疾病史。

体格检查:T 36.7℃,P 92次/分,R 20次/分,BPl00/60 mm Hg。由车床送入病房,病人神志清楚,表情痛苦,面色正常,形体中等,查体合作,全身皮肤、黏膜无黄染,心、肺正常,腹部平坦,肝、脾肋下未触及,肾区无叩击痛,肠鸣音正常,脊柱呈生理性弯曲,左下腹压痛(+),反跳痛(+),生理反射存在,病理反射未引出,四肢活动自如,无畸形。舌质淡红,苔微黄,脉沉涩。因病人拒绝而未行妇科检查。

实验室及辅助检查:血红蛋白89 g/L,红细胞2.9×1012/L,白细胞8.7×109/L,中性0.76,淋巴O.26,血小板223×1012 g/L,血型A型,凝血常规正常,肝、肾功能正常,尿常规:白细胞(+),红细胞(+),蛋白(_),乙肝三对、HIV、梅毒均无异常,尿HCG:6 220 U/L,心电图检查正常。B超示:宫腔内可见胎囊,直径1.3cm,胎芽(+),胎心(-),子宫直肠陷凹可见游离性液性暗区深1.1 cm。

入院诊断:①体外受精-胚胎移植术后宫内妊娠:②左下腹痛原因待查;③中度贫血。

查房

住院医师汇报病情,该患者有如下特点:①34岁已婚妇女,结婚5年性生活正常,未避孕,未受孕;②曾行输卵管通液术和子宫输卵管碘油造影术均提示双侧输卵管阻塞,1个月前患者行IVF-ET术,术后2周测尿妊娠实验阳性;③入院前一天出现左下腹阵发性疼痛,无阴道流血,2小时前患者左下腹疼痛加剧:④尿HCG:6220U/L,B超提示宫内妊娠,子宫直肠陷凹可见游离性液性暗区深1.1 cm。从病史及现有的辅助检查来看,该患者早期妊娠的诊断可以确立,但目前患者左下腹疼痛加剧,无阴道流血,子宫直肠陷凹可见游离性液性暗区深1.1 cm,仅考虑为先兆流产难以解释。导致该患者左下腹疼痛的原因何在?应进一步做哪些检查和治疗,请上级医师予以指导。

主治医师 从该病人的病史来看,可以明确诊断为早期宫内妊娠,其左下腹疼痛的原因可能与以下因素有关:①左侧附件急性炎症:②左侧卵巢囊肿蒂扭转:③左侧卵巢妊娠黄体破裂;④宫内妊娠合并左侧输卵管异位妊娠。该病人无附件炎病史,无发热、畏寒、脓性白带等症状,血象检查提示中度贫血,基本排除急性炎症,B超检查子宫直肠陷凹有液性暗区,未见卵巢囊肿,基本排除左侧卵巢囊肿蒂扭转,不能排除左侧卵巢妊娠黄体破裂.而且要考虑宫内妊娠合并异位妊娠的可能性存在。据文献报道,与自然受孕相比,通过辅助生育技术受孕的妇女其宫内妊娠合并异位妊娠的几率明显上升,我们给病人做了阴道后穹隆穿刺术,抽出5 ml暗红色不凝固血液,说明病人有腹腔内出血,要考虑为妊娠黄体破裂或异位妊娠破裂或流产所致,虽有剖腹手术探查指征,病人同时有宫内妊娠,且病人本次妊娠极为宝贵,请主任医师指导下一步治疗方案。

主任医师 我同意上面两位医师的分析和诊断,病人目前存在腹腔内出血,病情危重,宜立即进行手术治疗,原则上采取安全、快速的手术方法,既要阻断腹腔出血的来源,又要尽量减少对宫腔内妊娠的影响。如为妊娠黄体所致,行修补术即可;如为妊娠破裂或流产所致,常规采用剖腹手术,术中尽量减少对子宫的刺激,如避免挤压子宫等。但剖腹手术创伤较大,对宫内妊娠有一定的威胁。腹腔镜手术创伤小,术中出血少,对子宫的牵拉及触动少,术后恢复快,但腹腔镜手术也有一定的局限性。受病人病情复杂程度、仪器设备性能和手术医师的技术水平的影响,建议行开腹手术,尽量缩短手术时间,以减少对宫内妊娠的刺激,术后积极保胎,防止宫内妊娠流产。

宫外妊娠篇4

1 病例资料

例1,患者女,27岁,患者因停经50d,查尿HCG(+),B超检查:宫内未见孕囊,停经60d复查B超,宫内见一孕囊,约1.6cm×1.3cm。B超诊断:宫内妊娠(相当于孕40+d)。门诊行人工流产术;漂浮试验阳性。刮出完整绒毛。术后患者仍感恶心,尿HCG持续性阳性,在术后14d突然在下腹出现撕裂样痛,坠胀,查体:全腹部压痛、反跳痛、肌紧张,B超示:腹腔内见有中量液性暗区,后穹隆穿刺抽出不凝血。急诊剖腹探查确诊为右输卵管壶腹部妊娠破裂。

例2,患者女,28岁,农民,放置节育环9年,阴道不规则流血11d,无停经史、腹痛来诊,B超检查:子宫增大,宫内见一形态不规则孕囊,大小为:3.1cm×1.8cm,内见少许胚芽,无胎心,子宫下段见一节育环回声,子宫与直肠陷凹见有液性暗区。最宽液为3.5cm×0.9cm,B超诊断:①带环受孕(难免流产);②盆腔少量积液,门诊行人工流产,漂浮试验阳性,有完整绒毛组织。术后抗炎对症输液治疗7d,仍有腹痛,复查B超提示:盆腔积液未见减少。又继续治疗4d后,来院就诊,盆腔内积液平为4.7cm×1.9cm,后穹隆穿刺抽出不凝血,急诊手术确诊为右输卵管伞部妊娠破裂。

2 讨论

国内外报道,宫内、外复合妊娠极为罕见,其发病率为1∶15000~1∶30000,近年来有明显上升的趋势,我院2例病人分别发生在2001年与2007年。误诊的原因为:对本病的认识不足,只想到宫内妊娠,而忽略了宫外同时妊娠的可能,故对附件检查不仔细。宫内、外复合妊娠临床诊断困难,一旦宫外发生破裂,可引起孕妇致命性出血,所以早期诊断及治疗,可挽救生命。B超检查对宫内、宫外复合妊娠,具有重要的诊断价值。笔者的体会是具有下列情况之一,就可诊断宫内、外复合妊娠。①宫内、外均查见孕囊,甚至孕囊内有胎心。②宫内查见孕囊,同时子宫一侧出现混合性包块,盆腔见有积液。③宫内妊娠流产或人流术后,尿HCG持续阳性,突然发生腹痛、休克,盆腔见有积液。

【参考文献】

宫外妊娠篇5

【关键词】ART;复合妊娠;腹腔镜手术;妊娠结局

【中图分类号】:R71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6851(2014)2-0029-01

宫内宫外复合妊娠(HP)原是罕见的一种异位妊娠,但近年来性传播疾病的蔓延、促排卵药的应用及辅助生育技术(ART)的开展,使得复合妊娠的发病率明显升高,己成为并不少见的病理性妊娠。对有强烈生育要求患者,如何能既保护好宫内胎儿又能正确处理宫外异位妊娠病灶十分重要。腹腔镜手术具有创伤小、切口小、对腹腔干扰小、出血少、恢复快及并发症少等优点。本文对我院16例经腹腔镜手术治疗的HP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探讨腹腔镜手术治疗HP的异位妊娠病灶后的宫内妊娠的结局。

1 资料和方法

1. 1一般资料:2008年1月至2013年7月,我院收治异位妊娠共1213例,其中ART术后HP16例,占1. 33%。16例患者年龄23- 40岁,平均31. 5岁。孕次1- 5次,平均2. 5次。经产妇2例,占1.25%;初产妇14例,占87.5%,有人工流产史14例,占87.5%;有1次异位妊娠史4例,占25%;有2次异位妊娠史2例,占12.5%。腹腔镜手术时停经时间36- 63天,平均5天。手术时间25-40分钟,平均30分钟。术中出血10- 30 ml,平均20ml。异位妊娠类型均为输卵管妊娠,15例为IVF-ET'术后,占93.75% ; 1例为促排卵后,占6.25%。

1. 2手术方式

1. 2. 1麻醉与均采用气管内插管全身麻醉,取仰卧位,但手术开始时,将患者逐渐转为头低臀高约15°。

1.2.2手术过程术前半小时开始静脉滴注抗生素预防感染。全身麻醉后,在脐孔的上方纵行切开皮肤约1cm。形成人工气腹并维持腹腔压力在10 mmHg左右,腹腔镜直视下分别于左右下腹相当于麦氏点的部位作为第二、第三穿刺点,置入5 mm的Trocar和操作钳。手术过程中尽量不接触子宫。如有盆腹腔粘连,则先分离粘连;如有大量盆腹积液,则先吸出大部分积液,直至攀露出异位妊娠的病灶。16例输卵管妊娠,均行患侧输卵管切除术:提起患侧输卵管峡部,用套扎线套扎大部分输卵管及系膜组织,再次套扎加固后剪断大部分输卵管及系膜组织,将切除组织用取物袋自脐部切口取出,腹腔镜切口用3/ 0号微乔线作皮内缝合。腹腔操作过程中尽量不用电刀电切或电凝,需止血时可缝扎止血。如患者同时有卵巢过度刺激,这时卵巢组织脆弱,易出血,术中尽量不碰卵巢组织,以免术中止血困难、出血多及术后内分泌改变引起宫内妊娠流产。

1.2.3术后处理术后常规预防性抗感染治疗3天,有感染征象的酌情延长抗生素使用时间,同时常规使用安胎治疗2周,或根据生殖中心意见使用相关安胎药物。

2 结果

2. 1 16例HP患者,异位妊娠部位均位于一侧输卵管,其中12例为输卵管壶腹部,2例为输卵管峡部,2例为输卵管伞端。

2. 2异位妊娠类型14例为输卵管妊娠流产型,2例为输卵管妊娠破裂型。

2. 3腹腔镜手术情况手术时间25- 40分钟,平均30分钟。术中出血10- 30 ml,平均20 ml,均不需要输血。1例输卵管破裂型盆腔内出血为800 ml,术中输红细胞悬液2u;另1例输卵管破裂型盆腔内出血为400 ml,未输血,术后均给予药物纠正贫血治疗。术后切口均为II//甲愈合。

2. 4宫内妊娠结局术后随访,16例HY患者,其中12例足月妊娠分娩,占75% ; 2例继续妊娠,占12.75%; 2例稽留流产,占12.75%。己分娩的患者中,孕周38- 41周,平均39周,新生儿Apgar评分8- 10分,出生体重2500一3800,平均3250,无一例新生儿畸形。

3 讨论

3. 1输卵管因素:为最主要高危因素.尤其是输卵管积水和慢性输卵管炎,会导致输卵管壁纤毛上皮细胞功能异常,使由宫腔进入输卵管的胚胎或在输卵管受精的胚胎不能及时迁移到

宫腔内.而导致胚胎在输卵管内种植发育。在本组资料中有8例为输卵管性不孕.其中5例有腹腔镜粘连松解术史.另有2例子宫内膜异位症腹腔镜手术时发现输卵管粘连.考虑有输卵管因素的比例为62.5%。提示在不孕症患者行腹腔镜检查时.如果输卵管病变较严重.功能恢复困难者.应及时行输卵管切除或结扎手术.以减少以后行ART治疗时发生宫内外复合妊娠。

3. 2宫内宫外复合妊娠的早期诊断山于HP的发病率近年来有上升的趋势〔3〕,对于考虑异位妊娠的患者,尤其为ART治疗后的患者,B超检查在证实宫内妊娠的同时不能只注意宫内妊娠,还应注意附件区有无复杂的块物,提示是否有宫外妊娠。B超医生应提高警惕,尽可能在早孕期作出诊断,避免腹腔大出血、失血性体克的严重后果。

3. 3腹腔镜手术治疗HP的异位妊娠病灶的安全性、可行性及其优势:一般妊娠早期手术易导致宫内妊娠流产,而异位妊娠则需要尽早手术,以避免失血性体克的发生,影响宫内胎儿甚至孕妇的安全。腹腔镜是近年来发展较快,技术日益熟练的微创手术,但腹腔镜手术通常采用的全身麻醉、手术时特殊的CO2气腹环境和电外科器械对胎儿的生长发育的影响尚不明确,因而腹腔镜手术曾经一度被禁用于妊娠期,但目前有越来越多的有关妊娠早期腹腔镜手术成功案例的报道。本院的16例HP患者均在妊娠早期行腹腔镜手术,术后无一例流产及早产,新生儿无发育异常,妊娠结局良好,均说明腹腔镜手术在HP妊娠期治疗异位妊娠病灶是安全可行的。腹腔镜的气腹环境使手术空间增大,视野清晰,使操作容易,减少了术中对子宫的机械刺激,同时子宫不需要暴露于空气中,盆腔内环境受到的干扰小,手术时间短,术中出血少,因此比开腹手术更加安全可行,减少术后流产、早产的发生;而且腹腔镜手术有术后恢复快、疼痛轻、切口感染率低等优点,利于术后患者恢复。

宫外妊娠篇6

关键词:妊娠高血压;剖宫产;硬膜外麻醉

【中图分类号】R714.24【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2-3783(2012)10-0337-02

妊娠高血压(Pregnancy hypertension)是妊娠中晚期常见疾病,主要表现为不同程度的高血压、水肿,可严重危害母婴健康。临床主要的处理方式为在控制血压的基础上及时终止妊娠并选择恰当的麻醉方式[1]。本文主要分析妊娠高血压综合征产妇行剖宫产的硬膜外麻醉应用效果,具体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取本院妇产科于2010年5月至2012年5月间收治的妊娠高血压行剖宫产的妇女100例作为研究对象,分为两组,每组50例。两组患者一般情况无明显差异,P>0.05,具有可比性。

1.2麻醉方法。对照组:麻醉诱导:依次使用氯胺酮1.5mg/kg,咪唑安定015mg/kg,芬太尼2.0ug/kg,顺式阿曲库铵0.3mg/kg;快速诱导插管,术中行七氟醚吸入,手术时间大于1小时则追加顺式阿曲库铵0.15mg/kg。观察组:置患者于俯卧位,行骶管穿刺,随后注入1%利多卡因+0.5%罗哌卡因混合液1ml/kg;静脉给予氯胺酮1.5mg/kg,异丙酚2.5mg/kg,插入气管导管,调节呼吸参数后行机械通气,术中一般无需追加静脉物,仅在外科操作牵拉剧烈时给予异丙酚1mg/kg,输入微泵量盐酸林格钠液4-7ml/(kg.h)。

宫外妊娠篇7

[关键词] 妊娠;异位;特殊部位;诊断

[中图分类号] R714.22 [文献标识码]C [文章编号]1673-7210(2008)09(c)-178-03

异位妊娠是妇科领域最常见的急腹症,近年来,随着人工流产术及剖宫产率的增高,异位妊娠的发生率也有所上升,特殊部位异位妊娠也随之增多;由于其部位特殊,种类多且少见,临床表现不典型,早期极易误诊,延误治疗甚至危及生命。现就近几年我科收治特殊部位异位妊娠的诊断与治疗进行回顾性分析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2003年1月~2007年6月,我科共收治异位妊娠4 445例,其中,特殊部位异位妊娠170例,占同期异位妊娠3.82%,包括宫角妊娠60例,卵巢妊娠47例,宫颈妊娠32例,子宫瘢痕妊娠12例,输卵管残端妊娠6例,残角子宫妊娠4例,腹腔妊娠2例,子宫肌壁间妊娠6例,阔韧带妊娠1例,均经手术及病理确诊。患者年龄在18~42岁,有人流史98例,放置宫内节育器(IUD)12例,盆腔手术史46例。

1.2 临床特征

170例患者均有停经史,停经时间长短不一,宫颈妊娠停经时间较长;宫颈妊娠和子宫瘢痕妊娠均以阴道流血为首发症状或在外院人工流产时或人工流产术后阴道流血收入住院;除宫颈妊娠、子宫肌壁间妊娠和子宫瘢痕妊娠外均有下腹疼痛史;输卵管残端妊娠和子宫瘢痕妊娠患者休克占有较高比例,分别为66.7%、50%;输卵管残端妊娠、剖宫产后子宫瘢痕妊娠和阔韧带妊娠患者均有盆腔手术史,4例输卵管残端妊娠为体外受精-胚胎移植(IVF-ET)后;输卵管残端妊娠、子宫肌壁间妊娠、宫颈妊娠、子宫瘢痕妊娠、宫角妊娠人工流产史比例高,分别为100%、100%、93.8%、83.3%、76.7%。本组特殊部位异位妊娠临床特征具体分布见表1。

1.3 辅助检查和治疗方法

170例患者入院后均行血绒毛膜促性腺激素(β-HCG)检查,所有患者血β-HCG升高。彩色B超检查除子宫肌壁间妊娠3例误诊为宫腔残留,其余均提示为异位妊娠,其中,60例宫角妊娠, 32例宫颈妊娠,12例子宫瘢痕妊娠,4例残角子宫妊娠定位明确,47例卵巢妊娠,6例输卵管残端妊娠,4例残角子宫妊娠,2例腹腔妊娠,1例阔韧带妊娠行阴道后穹隆穿刺抽出不凝血。

60例宫角妊娠常规在B超或腹腔镜监视下行负吸术,32例负吸成功,术后病理提示绒毛组织,并辅助MTX化疗;28例负吸术失败后行腹腔镜下或开腹病灶清除术+修补术。47例卵巢妊娠术前均未能确诊,2例因休克急诊开腹手术行卵巢楔形切除术或部分切除术,其余均行择期腹腔镜下卵巢妊娠病灶清除术,术后均经病理证实为卵巢妊娠。32例宫颈妊娠和12例子宫瘢痕妊娠治疗前明确诊断,4例宫颈妊娠因休克行急诊双侧子宫动脉MTX灌注化疗+栓塞术,10例在宫腔镜下病灶清除术,18例行肌注MTX化疗;12例子宫瘢痕妊娠均行双侧子宫动脉MTX灌注化疗+栓塞术,术后24 h B超监视下清宫术,术后均经病理证实为蜕变的绒毛组织。6例输卵管残端妊娠均因休克或腹痛行急诊腹腔镜下病灶清除术或开腹病灶清除术+修补术。4例残角子宫妊娠在腹腔镜下行残角子宫切除+同侧输卵管切除术。2例腹腔妊娠术前腹部彩色B超检查发现腹腔内胚胎,明确诊断,即开腹行病灶清除手术,术中见输卵管伞端粗大,血块覆盖。2例均为输卵管伞端妊娠流产继发腹腔妊娠。6例子宫肌壁间妊娠中3例B超提示异位妊娠后行磁共振(MRI)检查提示子宫肌壁间妊娠,其余3例误诊为宫腔残留,在B超下清宫术后病理提示为“蜕膜样反应子宫内膜”,最后行磁共振(MRI)检查确诊,3例开腹行局部病灶切除术,病理报告为子宫肌壁间异位妊娠,3例肌肉注射甲氨蝶呤(MTX)保守治疗成功。1例阔韧带妊娠因腹痛急诊剖腹探查术,腹腔内有陈旧性血块约600 ml, 右侧阔韧带内见一直径3 cm包块,破口处血块覆盖,行右侧阔韧带及输卵管切除术。

2 讨论

特殊部位异位妊娠是由于孕卵在输卵管运行受阻或外游在特殊部位着床发育而致,其发生率占同期异位妊娠的4.85%~10.11%[1]。本文特殊部位异位妊娠170例,占同期异位妊娠的3.82%,比文献报道稍低。特殊部位异位妊娠常出现停经、腹痛、阴道出血等临床表现,但因其妊娠部位不同,症状可不典型,术前极易误诊。因此,探讨其临床特征,提高临床医师对该病的认识,有助于该病的早期诊断与治疗。

2.1宫角妊娠

是指孕卵种植于子宫与输卵管交界的子宫角部。由于子宫角部的肌层相对薄弱,较易发生流产和子宫破裂。宫角妊娠临床上多表现为阴道流血和子宫不对称增大,易误诊为先兆流产,彩色B超有助于早期诊断,宫角妊娠B超表现:在宫角波即将消失或消失的同时,可探及胚囊与宫腔相通,有肌层环绕[2]。本组病例全部由彩色B超确诊妊娠部位,一旦明确诊断,可在B超或腹腔镜监视下行负吸术,因易引起胚胎残留及子宫角部穿孔,故负吸时应格外小心,负吸术前应做好腹腔镜手术准备,腹腔镜下行妊娠包块套扎后病灶清除术或修补术。本组病例32例负吸成功,只有28例因负吸术失败改行腹腔镜下或开腹病灶清除术。

2.2卵巢妊娠

指受精卵在卵巢组织内种植和生长发育,是较少见的一种异位妊娠,可能与放置IUD有关,认为IUD能防止99%的宫内妊娠和95%的输卵管妊娠而不能防止卵巢妊娠[3]。由于卵巢组织疏松,血运丰富,一旦胚胎植入,易致早期破裂,腹痛是最主要的症状。阴道流血不明显,甚至无停经史,不少卵巢妊娠血β-HCG水平低,故极易误诊。本组47例均有停经史,其中有40例主诉为腹痛,只有6例放置IUD,彩色B超检查能确诊妊娠部位。术中处理应尽量保留正常卵巢组织和输卵管组织,可行腹腔镜下病灶清除术或开腹卵巢锲形或部分切除术。

2.3宫颈妊娠

指孕卵在宫颈管内着床发育。多见于经产妇、多次人工流产术及宫颈损伤者,临床表现为停经早期持续无痛性阴道流血或大量阴道流血及宫颈增大增粗[4]。本组32例全部表现为无痛性阴道流血,阴道流血时间最长达1.5个月,30例宫颈妊娠有2次以上人流史。术前彩色B超检查提示宫颈增粗膨大,颈管内异常回声,见丰富血流,宫体正常大小。常见误诊原因为超声检查误将宫颈妊娠提示为不全流产或难免流产,行清宫时引起致命大出血。本组有4例在外院误诊为不全流产行清宫术大出血入院急诊,行双侧子宫动脉MTX灌注化疗+栓塞术,10例在宫腔镜下病灶清除术,18例行肌注MTX化疗,在保守治疗中随时测定血β-HCG及B超监测,以了解治疗效果。

2.4子宫瘢痕妊娠

近年来随着剖宫产率的增加,该病的发生率明显增加。剖宫产史者再次妊娠时,孕卵种植于原剖宫产子宫切口部位,因此处肌层菲薄,结缔组织及血管增生,当胎盘剥离时,可使切口部位破裂,流产时出现难以控制的大出血,甚至需行全子宫切除术[5]。早期临床表现与宫内早孕、先兆流产、滋养叶细胞肿瘤、宫颈妊娠相似,常因误诊为宫内孕行人工流产术或刮宫术时引发致命性大出血。早期诊断主要依赖彩色B超检查。彩超可清楚地显示宫腔、宫颈内口以及局部肌层的形态、回声等改变,尤其是子宫纵切面声像图可直接显示孕囊与子宫剖宫产伤口的关系,并可观察孕囊周边血流来源,为切口妊娠提供客观可靠的诊断依据[6]。治疗本病应立足于保守治疗,尽量保留患者的生育功能。对于血β-HCG较高且子宫病灶局部血流丰富者可采用MTX化疗,当子宫局部血流信号减少或消失,血β-HCG明显下降后,在B超引导下行清宫术是较为安全可靠的治疗方法。对反复大量出血者或阴道急性大出血者采用双侧子宫动脉栓塞灌注化疗术,术后B超引导下行清宫术,不仅具有止血迅速、恢复快且微创的优点,而且能保留患者的生育功能,避免切除子宫。本组12例均以阴道流血为首发症状入院,其中6例为外院人工流产时或人工流产术后阴道大出血,彩色B超检查提示子宫瘢痕妊娠,血β-HCG升高。12例均行双侧子宫动脉栓塞+MTX灌注化疗,术后24 h B超监视下行清宫术,术后均经病理证实为蜕变的绒毛组织。

2.5 输卵管残端妊娠

是指前次异位妊娠做患侧输卵管切除手术时未做全输卵管切除术,残留之部分输卵管未完全闭合而发生再通,故在同侧残余输卵管部又一次发生异位妊娠[4]。输卵管残端妊娠的临床表现与一般的异位妊娠并无区别,治疗原则应选择手术治疗为好,最好不用保守治疗,因为如果保留输卵管残端,还有再发生残端妊娠的可能,并且残余的输卵管多是峡部和间质部,一旦妊娠容易破裂或者是破裂后易引起威胁生命的腹腔大出血。本组6例输卵管残端妊娠均为再次异位妊娠,残端长1~2 cm,均有停经、阴道出血、腹痛史等,其中,2例发生在体外受精-胚胎移植(IVF-ET)后,4例为自然妊娠,均因腹痛或休克行急诊开腹病灶清除术或腹腔镜下病灶清除术。

2.6残角子宫妊娠

残角子宫是胎儿期苗勒管的中下段发育缺陷,两侧未均等正常发育形成的在正常子宫旁的一个小的子宫附属物,通过一个纤维组织的蒂与正常子宫相连[7]。由于残角子宫肌层较厚,血管密度大,但与正常子宫相比,大多肌层又发育不全,故破裂较输卵管妊娠要晚,多在妊娠16~20周,往往伴有严重的大出血,所以早期诊断及治疗非常重要。彩色B超检查提示宫内无妊娠迹象,子宫外上方内见妊娠囊,并可见周边清晰的胎盘回声与较厚的胎盘回声,妊娠包块与子宫交界可见明显的切迹。残角子宫妊娠一旦确诊,应立即手术治疗,为防日后由于或孕卵外游引起该侧输卵管妊娠,在行残角子宫切除同时切除同侧输卵管保留卵巢。本组3例因腹痛彩色B超检查早期诊断行腹腔镜残角子宫切除+同侧输卵管切除术,避免腹腔大出血,1例腹痛伴出血性休克急诊腹腔镜手术。

2.7 腹腔妊娠

指位于输卵管、卵巢、阔韧带以外的腹腔内的妊娠,原发性少见,多为继发性,继发性腹腔妊娠往往发生于输卵管妊娠流产或破裂后,胚胎落入腹腔,部分绒毛组织仍附着于原着床部位,并继续向外生长,附着于盆腔腹膜及邻近脏器表面,故临床症状不典型,常表现为一过性下腹痛。术前彩色B超检查有助于发现腹腔妊娠病灶,一旦确诊为腹腔妊娠,应立即剖腹探查,行病灶清除术。本组中1例为大网膜妊娠,1例为直肠表面妊娠,术前根据病史、血β-HCG及彩色B超检查均提示腹腔妊娠,行开腹病灶清除术。

2.8 子宫肌壁间妊娠

以往的报道多是在术中发现,手术前能诊断的病例几乎没有[8]。此病的特点是:早孕时与其他妊娠无明显区别;未破裂时无明显腹痛;人工流产吸出物中无绒毛组织;B超监测下吸宫器械达不到孕囊;阴式彩超常可明显探到宫腔反射线与胎囊之间和胎囊与子宫浆膜层之间的距离,并可发现妊娠囊和宫腔不在同一平面上。有经验的医师使用二维或三维超声可以做出正确的判断,超声难以确诊者建议MRI检查,国外报道MRI是诊断肌壁间妊娠的金标准[9]。子宫肌壁间妊娠的治疗可手术清除病灶,损伤严重的行子宫次全切除术。本组6例中3例在外院清宫后阴道流血时间长,术后未发现绒毛组织,彩色B超检查提示异位妊娠后行磁共振(MRI)检查提示子宫肌壁间妊娠,其余3例误诊后行磁共振(MRI)检查确诊,3例行开腹病灶清除,3例因彩色B超检查提示血流不丰富,血β-HCG值低(<1 000 U/L)行MTX保守治疗成功。

2.9 阔韧带妊娠

为腹腔外妊娠,较少见,多发生于年龄较大和不育的妇女,阔韧带妊娠是继发于输卵管妊娠流产或破裂,妊娠产物落入腹腔内种植在阔韧带继续生长发育而形成,也有受精卵原种植在卵巢,并向阔韧带两叶间生长或原先种植在阔韧带内,以后再伸入两叶者。此例阔韧带妊娠术前有腹痛史,彩色B超检查提示异位妊娠,手术中仔细检查输卵管、卵巢均正常,行开腹右侧阔韧带及输卵管切除术,术后病理提示绒毛组织,输卵管未见绒毛组织,说明受精卵是原始植入。

特殊部位的异位妊娠既有异位妊娠的共性,又有各自的不同特点,临床表现不典型,因此在临床中除了详细询问病史,认真做好妇科检查,还应在相应辅助检查如彩色B超检查、血β-HCG等协助下综合分析病情做出诊断,降低误诊率,早期处理,减少患者的痛苦及经济负担,保障患者生命安全。

[参考文献]

[1]姚宝钗,陈端.少见异位妊娠27例临床分析[J].中国实用妇科与产科杂志,1997,13(1):33-35.

[2]赵梅,王军梅.38例子宫角部妊娠超声检查[J].中国实用妇科与产科杂志,2000,16(4):234.

[3]Skjeldestad FE. How effectively do copper intrauterine devices prevent ectopic pregnancy? [J]. Acta Obstet Gynecol Scand,1997,76(7):684.

[4]彭芝兰.宫颈妊娠的诊治进展[J].中国实用妇科与产科杂志,2000,4(16):205.

[5] Valley MT, Pierce JG, Daniel TB, et al. Cesarean scar pregnancy: imaging and treatment with conservative surgery[J].Obstet Gynecol,1998,91(5pt2):838-840.

[6]许剑萍.经阴道超声对子宫峡部妊娠的诊断价值[J].中华影像学杂志,2004,2(2):144.

[7]Jayasingle Y, Rane A, Stalewski H, et al. The Presentation and early diagnosis of the rudimentary uterine horn[J]. Obstet Gynecol, 2005,105 (6):1456-1467.

[8]王新宇,徐开红,石一复.子宫肌壁间妊娠一例[J].中华妇产科杂志,2002,37(8):45.

[9]Kucera E, Helbich T, Sliutz G, et al. The modern management of interstitial or intramural pregnancy: is MRI and “alloyed” diagnostic gold standard or the real thing? [J]. Fertil Steril,2000,73(15):1063-1064.

宫外妊娠篇8

[论文摘要] 目的:探讨及研究B超在诊断异位妊娠中的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经手术及病理证实的异位妊娠患者45例。结果:5例宫外孕,经手术证实输卵管妊娠38例,宫颈妊娠2例,卵巢妊娠2例,均与B超诊断相符。2例B超诊断为腹腔妊娠,手术证实为卵巢妊娠,1例B超诊断为残角子宫妊娠,手术证实为输卵管间质部妊娠,B超诊断符合率93.3%。结论:B超在诊断异位妊娠中具有较高的临床价值。

异位妊娠是临床常见的急腹症之一,其发生率占妊娠的0.5%~1%,且近年有增加的趋势。由于二维超声图像直观、方便、安全,可以多次复查,现已成为诊断本病不可缺少的手段。笔者回顾性分析45例异位妊娠的B超声像图改变,旨在探讨B超对异位妊娠诊断的临床价值,报道如下:

1资料和方法

1.1一般资料

本组患者为2002年1月~2007年1月经手术及病理证实的异位妊娠患者45例。年龄最小18岁,最大42岁,平均28.5岁,初孕18例,二次妊娠27例,其中有人流史者8例,第二次宫外孕2例。尿HCG阳性32例,阴性13例,后穹隆穿刺初次不明显6例。

1.2方法

采用日立EUB-240型及EUB-420型超声诊断仪,探头频率3.5 MHz。 适度充盈膀胱,在下腹部作横切、纵切及斜切等多方位扫查。扫查内容包括测量子宫的大小、形态,内膜的厚度,宫腔内是否有假孕囊,寻找双侧卵巢及双侧附件区有无包块及大小,盆腔是否有积液。

1.3 B超检查结果

输卵管妊娠38例,宫颈妊娠2例,卵巢妊娠2例,腹腔妊娠2例,残角子宫妊娠1例。

2 结果

45例宫外孕,经手术证实输卵管妊娠38例,宫颈妊娠2例,卵巢妊娠2例,均与B超诊断相符。2例B超诊断为腹腔妊娠,手术证实为卵巢妊娠,1例B超诊断为残角子宫妊娠,手术证实为输卵管间质部妊娠,B超诊断符合率93.3%。

3 讨论

异位妊娠发生年龄:一般多发生在生育年龄(20~40岁)。异位妊娠的分类:孕卵在游走过程中,正常3~4 d到达宫腔内种植。但可因种种因素使孕卵的正常游走规律受到干扰,可在许多不正常部位着床种植,由此出现异位妊娠。因孕卵着床部位不同,在声像图上出现多种不同图像,此为“一病多图”现象[1],为便于识别各种不同部位异位妊娠,将其分为以下两种类型[2]:①子宫外异位妊娠(孕卵种植在子宫以外部位,又称宫外孕)最常见的为输卵管妊娠,占95%,卵巢妊娠约占0.17%~0.74%,而腹腔妊娠多继发于其他异位妊娠,是一种极少见但最严重的异位妊娠复合妊娠[3]。②子宫内异位妊娠(孕卵种植在子宫内异常部位)包括子宫颈妊娠、子宫峡部妊娠、子宫下段(或瘢痕处)妊娠、子宫角妊娠。B超在早期诊断EP越来越受到临床医生的重视,分别有腹壁和经阴道B超。两种B超各有优势,经腹壁B超扫描范围较广,对位置较高,包块较大能更清楚地显示其病灶,可以弥补阴道B超扫描范围较小的不足。但经腹壁B超会受肥胖、膀胱充盈、肠道气体等的影响。有报道称,临床怀疑EP的患者行TAS(腹壁超声)与TVS(子宫超声)检查诊断符合率为97.67%[4]。异位妊娠声像图的主要特征是:子宫略大,多小于停经月份,宫腔内无妊娠囊回声,在一侧附件区出现包块,包块内部回声与异位妊娠发生的不同阶段而表现不同。未破裂前,为均匀的囊性回声。破裂早期为以无回声为主的混合回声,结构紊乱。陈旧性异位妊娠则表现为不均匀的实性包块。宫外低回声包块显示边界欠清楚,边缘不整齐,与周围组织界限模糊,切面回声不均;盆腔内可见游离液性暗区(液性暗区最小深度0.8 cm,最大深度6.5 cm),暗区内并可见肠管蠕动征象,或伴包块内有粘连,有肠管强回声。这些征象是由于盆腔内游离积血和凝血所致,超声引导下穹隆穿刺或腹腔穿刺有助于诊断。超声发现异位妊娠时,定位较易[5]。异位妊娠的显示,尤其是胎心搏动的探及可肯定异位妊娠的诊断。

对于疑有异位妊娠者,通过B超既可排除宫内妊娠,又可确定盆腔包块的性质及子宫直肠窝或盆腔其他部位有无液性暗区,且确诊率较高[6-7],在本文中达到了90%以上。因此,B超在诊断异位妊娠中具有较高的临床价值。

[参考文献]

[1]吴钟瑜.新编实用妇产科超声学[M].天津:天津科技翻译出版公司,2007:97.

[2]吴钟瑜.实用经阴道超声诊断学[M].天津:天津科技翻译出版公司,2008:159.

[3]周永昌,郭万学.超声医学[M].3版.北京:科学技术文献出版社,2000:345.

[4]吴庆梅.超声检查在异位妊娠诊断中值得注意的问题[J].临床超声医学杂志,2004,6(03):30.

宫外妊娠篇9

关键词 超声影像 异位妊娠 临床分析

受精卵在子宫体腔以外着床称为异位妊娠,习称宫外孕。宫外孕因孕卵破裂内出血是妇科急腹症之一,严重危及患者的健康,如诊断及救治不及时患者会失去生命。宫外孕的早期诊断十分重要,越早越好,早期诊断,早期治疗,可避免因孕卵破裂而引起的大出血。由于超声显像在妇科的广泛应用,为临床诊断宫外孕提供了可靠依据。2011年12月~2012年12月应用超声诊断宫外孕患者30例,并经手术证实确诊率达100%。

资料与方法

本组患者30例,年龄18~39岁,其中20~30岁为多见(69%)。30例超声诊断为宫外孕患者中,超声分型:未破型(Ⅰ型)20例(67%),流产型(Ⅱ型)2例(6.7%),破裂型(Ⅲ型)5例(16.7%),陈旧型(Ⅳ型)3例(10%)。

方法:仪器系用飞利浦HDIIXE型,探头频率均3.5MHz。采用充盈膀胱法。在下腹部做纵切、横切、斜切扫查并仔细观察子宫大小,宫内有无妊娠囊,宫旁附件和子宫直肠陷凹处有无包块,包块的性质与子宫的关系。

宫外孕各型超声图象表现

未破型:在宫外可探及胚囊,周围有绒毛界面形成的高图声环,早期中间可见胚芽,随着胚芽的发育可见原始心血管搏动。

流产型:子宫直肠凹处有血液积聚。声像图表现:子宫旁及宫底可见混合性光团回声,其中以液性暗区为主,后穹窿液性暗区明显。

破裂型:声像图表现:子宫一侧可见有混合性包块,形态不规则,边界不清楚,内部回声不均,子宫直肠凹、双髂凹及肝肾隐窝可见游离液体无回声,胎囊显示不清。

临床病例

患者,女,32岁。停经45天,阴道少量流血1天余。子宫及附件超声探查所见:盆腔探查,膀胱充盈良好,子宫前位,子宫轮廓清,大小7.3cm×4.7cm×5.5cm,其内回声均匀,内膜厚1.2cm,子宫内下段可见避孕环反射,左侧附件区可见7.0cm×4.8cm的混合性低回声,边界尚清析。右侧附件区末见明显异常回声,盆腔可见液暗区反射范围7.3cm×1.6cm。

超声提示,盆腔积液:盆腔混合性低回声包块、节育环下移、子宫内膜增厚。宫外孕结合临床待定。后经手术及病理诊断证实:左侧输卵管妊娠。

讨 论

宫外妊娠篇10

这些年来,由于各种原因,剖宫产率不断升高。然而,许多选择剖宫产的准妈妈并不清楚,由此造成的瘢痕子宫把你的“痛苦”留给了将来。剖宫产是瘢痕子宫的主要来源,占瘢痕子宫原因的95%以上,其他引起瘢痕子宫的原因还有子宫肌瘤剔除术、子宫穿孔、输卵管间质部妊娠手术以及子宫畸形矫正手术等。

一般来讲,剖宫产后要严格避孕2年才能再次妊娠,因为2年后切口部位愈合情况才能达到相对较理想状态。即便如此,子宫瘢痕部位仍然是比较薄弱的环节,妊娠后仍然比非瘢痕子宫面临的风险高,更何况剖宫产后很快又怀孕的妇女也并不少见。于是,瘢痕子宫再次妊娠后的高风险就摆到了医生、患者及其家属面前。

瘢痕子宫再次妊娠有哪些风险

早孕阶段,有可能发生瘢痕处妊娠,如果没能及时诊断清楚,终止妊娠时可能发生难以控制的大出血,甚至被迫切除子宫;同时,子宫穿孔、不全流产等的发生率也明显增加。

中晚期妊娠阶段,前置胎盘、胎盘植入的发生率明显升高,而且随着子宫张力的增加,妊娠晚期及临产前后有可能发生子宫瘢痕处破裂,严重时可危及母儿生命,产后胎盘粘连的发生率也明显增加,随之而来的产后出血发生率也相应升高。“一次剖宫产,永远剖宫产”这一民间说法虽不十分科学,但确实反映了瘢痕子宫妊娠分娩方式多选择剖宫产的现实。

让医生及患者头疼的还不仅如此,瘢痕子宫意外妊娠时,终止妊娠的方式相对比较棘手,特别是中期妊娠以后,可供选择的终止妊娠的方式很受限制,如米索前列醇药物引产、水囊引产等方法大都不能采用,而且随时还面临着子宫破裂等风险。

瘢痕子宫再次妊娠应注意些什么

早孕阶段,要特别注意排除瘢痕处妊娠的可能性,怀孕后一定要及时超声检查,排除瘢痕处妊娠。对于意外怀孕的瘢痕子宫妇女,千万别忘了先排除瘢痕部位妊娠后再终止妊娠。如发现瘢痕妊娠,需要住院治疗。对于正常宫内早孕,终止妊娠的方式可以选择药物流产,也可以选择人工终止妊娠的手术,建议选择正规医院进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