血清铁蛋白十篇

时间:2023-03-27 08:06:00

血清铁蛋白

血清铁蛋白篇1

[关键词] 血清铁蛋白;增高;临床分析

[中图分类号] R446.11[文献标识码] A[文章编号] 1673-9701(2010)14-109-02

血清铁蛋白是人体内分子量较大的蛋白,它对体内铁的转运、贮存以及铁代谢调节有着重要的作用,是铁在人体内的主要贮存形式。它主要分布于肝、脾、骨髓组织及其他组织细胞中。相关研究发现在许多恶性肿瘤、肝脏疾病、血液疾病、成人斯蒂尔病等疾病中血清铁蛋白均会增高。我们回顾性分析了215例血清铁蛋白增高的患者资料,以进一步用于临床的诊断和治疗。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215例血清铁蛋白增高的患者均为2007年1月~2009年10月住院,其中男149例,年龄平均(61.42±1.32)岁;女66例,年龄平均(61.12±1.99)岁,上述资料均来自化验室和病案室计算机数据库。

1.2方法

我们收集了化验室计算机数据库2007年1月~2009年10月所有的血清铁蛋白的数据,铁蛋白的测定用放射免疫分析法(试剂由上海生物制品所生产),同时根据男性铁蛋白大于150ng/mL和女性大于130ng/mL为标准,选取215例血清铁蛋白增高的病例,然后进一步收集整理病案室计算机数据库中上述病例的相关资料,用SPSS16.0软件分别对各组间均数和标准差进行比较并做出相关汇总分析。

2结果

各系统疾病间血清铁蛋白测定结果的比较,见表1。

215例血清铁蛋白增高的患者中的临床疾病包括消化系统疾病(40.9%)、呼吸系统疾病(15.8%)、肿瘤疾病(13.5%)、内分泌疾病(10.7%)、血液系统良性疾病(8.4%)、神经系统疾病(3.2%)、肾脏疾病(2.8%)和其他疾病(4.7%)。铁蛋白浓度最高的依次为肿瘤疾病(796.35±526.93)ng/mL、神经系统疾病(556.74±458.71)ng/mL、消化系统疾病(507.33±446.49)ng/mL、呼吸系统疾病(488.70±414.28)ng/mL、内分泌疾病(361.53±299.79)ng/mL和血液系统良性疾病(300.72±147.58)ng/mL和肾脏疾病(259.42±79.25)ng/mL。铁蛋白浓度大于2000ng/mL的见于肿瘤疾病和肝脏疾病组,大于1000ng/mL的见于呼吸、神经和内分泌疾病。在消化系统疾病中铁蛋白增高最多见的是肝脏疾病,包括急性、慢性肝炎和肝硬化等;在呼吸系统疾病中最多见的是肺结核和肺炎等;在肿瘤性疾病中最多见的为肺癌和消化道肿瘤等;在内分泌疾病中最多见的是糖尿病和斯蒂尔病等;在血液系统良性疾病中最多见的是营养不良性贫血,恶性疾病中最多见的为白血病;在神经系统最多见的是脑血管疾病;在肾脏疾病最多见的是慢性肾功能不全和尿路感染,其他疾病中最多见的为各种外伤性和骨折性疾病。

3讨论

目前血清铁蛋白作为一种非特异性标志物在临床广泛应用,它的增高可见于肝病、肿瘤、血液疾病和一些炎症性疾病等多种疾病,对一些疾病的辅助诊断和治疗有较高的参考价值。

通过我们回顾性分析可知血清铁蛋白升高的患者中消化系统疾病排名第一,而各种肝病又占消化系统疾病的第一位,其原因为肝脏含铁蛋白约占体内贮存铁的1/3,而血循环中的铁蛋白又被肝细胞清除,所以肝病可造成血清铁蛋白明显升高。肿瘤疾病铁蛋白多异常增高,其机制为恶性肿瘤细胞合成铁蛋白量增加[1]或存在清除障碍;另外近年来越来越多的证据表明,许多致癌理化因子可直接或间接干扰动物和人体铁代谢,使铁排出减少,积蓄增加[2]。所以铁蛋白近年来常作为肿瘤辅助诊断指标而越来越被重视。通过分析可知肿瘤疾病中铁蛋白多异常升高,浓度多大于1000ng/mL,所以临床上对于铁蛋白异常升高者一定警惕肿瘤性疾病。另外近年来研究发现铁蛋白与肿瘤病情严重程度呈正相关,手术、放疗或化疗后肿瘤好转时铁蛋白下降,恶化时升高,所以可以用铁蛋白作为疗效和病情判定的有效指标。另外国外Brea等[3]研究发现,铁蛋白除了反映机体总铁量的贮存情况,它还是一个急性相的反应物,在诸如感染、炎症及其它各种应激下均会升高,从而在一些炎症性疾病、心脑血管疾病和各种外伤性疾病中铁蛋白均会增高,但一般仅轻度和中度升高。

总之血清铁蛋白增高可见于很多疾病,是一种非特异性标志物,但如血清铁蛋白明显增高则对肿瘤和各种肝病的诊断和治疗有较高的参考价值。

[参考文献]

[1] 胡若愚,叶飞,詹乾钢,等. 血清铁蛋白检测的临床价值[J]. 中国误诊学杂志,2001,1(7):1089-1090.

[2] Munoz-fernandezM A,Arnas-portelaR,Diaz-Nido J,et al. Differential deffectsof tumornerosis factoron the growth and differen-tiation ofneuroblastoma and glioma cells[J]. Exp Cell Res,1991,194(1):161- 164.

[3] Brea A,Mosquera D,Martin E,et al. Nonalcoholic fatty liver disease is associated with carotid atherosclerosis: a case-control study[J]. Arteriosclerosis,Thrombosis,and Vascular Biology,2005;25(5):1045-1050.

血清铁蛋白篇2

关键词:铁 ;血红蛋白;儿童

铁是人体最容易缺乏的必需微量元素之一,铁缺乏导致缺铁性贫血,可能是某些感染性疾病的易感因素,是我国主要公共营养问题。反复呼吸道感染和铁缺乏在儿童时期都较为常见,我们就2012年5月~2013年5月到我院就诊的儿童(其中大部分为呼吸道感染患儿)进行血清铁、血红蛋白测定。

1 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2012年5月~2013年5月到我院就诊的门诊及住院6个月~12岁的453例儿童为检测对象,其中6~12个月46例,男26例,女20例;1~2岁164例,男96例,女68例;3~6岁151例,男98例,女53例;6~12岁92例,男54例,女38例。检测结果采用SPSS19.0统计软件处理。

1.2方法 分别采集全血及分离血清,全血用于血常规检测,操作严格按标准操作规程进行。将一滴患者的分离血清滴在血清铁检测干片上,并通过扩散层均匀分布到下面的试剂层,亚铁离子在试剂层与染剂结合,并形成有色化合物。加入样本后孵育干片,经过1min和5min分别测定得出结果。血清铁我院参考值为9.0~32.0μmol/L;6月~6岁儿童正常参考值Hb≥110g/L,6岁~12岁儿童正常参考值Hb≧120g/L。

1.3仪器和试剂 采用强生VITROS 350生化分析仪及铁测定干片、质控品。希森美康医用电子有限公司的XS-800i血球仪,希森美康医用电子有限公司提供的血液分析检测试剂及质控品。

1.4 统计学处理 4个年龄组中均有一定数量的儿童血清铁及Hb含量减低。通过χ2检验,血清铁降低程度在各年龄组之间比较,χ2= 39.78,χ20.01,3 =11.34, P0.05,无显著性差异。

2结果

2.1 6个月~12岁儿童血清铁及Hb检测结果 见表1。

注:*6岁~12岁儿童Hb≥120 g/L,** Hb

2.2 6个月~12岁儿童血清铁及Hb含量在各年龄组的性别分布 见表2。

注:*6岁~12岁儿童Hb≥120 g/L,** Hb

3讨论

3.1 铁元素在人体内参与血红蛋白及各种酶的合成,有促进造血、能量代谢、生长发育和杀菌功能,人体缺铁易得贫血症和传染病。缺铁性贫血是指机体对铁的需求与供给失衡,导致体内贮存铁耗尽,继之红细胞内铁缺乏从而引起的贫血。缺铁性贫血是儿童最常见的一种贫血,以6~24个月婴幼儿发病率最高,严重危害儿童健康,是我国重点防治的儿童常见病之一。本次资料显示:6个月~12岁儿童中铁缺乏率及贫血患病率比较高,分别为53.8%和20.5%。特别是0~1岁组铁缺乏率达56.5%,贫血患病率达41.3%;1~2岁组铁缺乏率达64.1%,贫血患病率达23.2%;3~6岁组铁缺乏率达59.6%,贫血患病率达15.9%;6~12岁组铁缺乏率达25.0%,贫血患病率达13.0%;表明年龄越小,铁缺乏率及贫血患病率越高。

3.2 我国目前贫血患病率平均在20.1%左右,但2岁以下儿童则高达31.1%,其中缺铁性贫血2岁以下儿童是24.2%[1]。本次资料2岁以下儿童缺铁性贫血患病率占27.1%。

3.3铁缺乏可引起多系统功能紊乱,造成神经、消化、肌肉、皮肤、免疫等器官免疫功能障碍,易患感染性疾病。缺铁也可能是小儿呼吸道感染的易感因素,反复呼吸道感染患儿可使机体多系统受损,影响铁的吸收和代谢,从而又加重铁缺乏[2]。儿童反复呼吸道感染存在微量元素铁缺乏现象,而血红蛋白变化滞后,可能与免疫功能的损害有关[3]。本次资料大部分检测对象为呼吸道感染患儿,血清铁缺乏在儿童呼吸道感染发生发展过程中具有重要意义,若能在儿童早期及反复呼吸道感染的患儿进行血清铁及血常规的检测,预防或降低儿童缺铁性贫血的发生,同时适当补充铁剂,提高患儿机体抵抗力,保障儿童健康成长。

参考文献:

[1] 刘志学.我国亟待建立缺铁性贫血的统一诊疗标准[J].中国医药导报,2013,10(1):1-3.

血清铁蛋白篇3

巨幼细胞性贫血(MA), 其致病的根本原因有两点:①人体内由于食物吸收滞涩、营养元素稀少等原因造成维生素B12或叶酸缺乏, 不能满足人体的代谢要求, 直接导致脱氧核糖核酸合成障碍, 引起人体出现贫血征兆;②因家族遗传原因或在治疗某种疾病时用药不慎导致DNA合成障碍, 从而引起贫血。巨幼细胞性贫血临床表现的主要征兆有三点:①患者出现大红细胞性贫血病症;②经检测可发现患者的骨髓内出现明显的巨幼红细胞系列;③在骨髓内出现红细胞系列发生变化的同时, 粒细胞、巨核细胞以及个别增殖性体细胞的形态也随之发生相应的变化。该巨幼红细胞就像钻入骨髓的坏分子一样在骨髓内搞破坏活动, 导致大量无效性红细胞生成, 并且对人体带来巨大的危害。

MDS和MA虽然是两种不同性质的血液病, 但二者在临床表现上有一个共性的特征, 这就是MDS和MA都会引起不同程度的大细胞性贫血。MDS会出现类似MA巨幼变, MA会出现典型的巨幼红细胞。

本院检验科近几年来通过联合检测血清铁蛋白、叶酸、维生素B12, 从而为鉴别MDS和MA取得了明显的效果, 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 1 一般资料 42例MDS患者作为MDS组, 40例MA患者作为MA组, 30例健康人作为健康组, 健康组男20例, 女10例, 年龄18~35岁;MA组男30例, 女10例, 年龄6~60岁, 平均年龄43岁。MDS组男32例, 女10例, 年龄10~69岁, 平均年龄48岁, 分型:MDS-RA 38例, MDS-RAS 4例。

1. 2 方法 采用检测仪器为贝克曼化学发光DxI 800 Access, 铁蛋白、叶酸、维生素B12试剂均为美国贝克曼公司的专用配套试剂。运用骨髓铁和糖原染色试剂、配方、结果判断均参照《血液病诊断及疗效标准》。标本来源:初诊的MA和MDS患者入院次日空腹采取静脉血3 ml分离血清测定。患者进行常规的骨髓穿刺后涂片, 待干后试骨髓铁染色及糖染色。  

1. 3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18.0统计学软件进行统计分析。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 x-±s)表示, 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率(%)表示, 采用χ2检验。P<0.05表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MDS组铁蛋白、叶酸都高于健康组, MA组铁蛋白、叶酸都低于健康组, MDS组和MA组的维生素B12值分别是健康组的13倍和3倍, 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MDS组与MA组铁蛋白、叶酸及维生素B12比较,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三组铁蛋白、叶酸、维生素B12及骨髓有核红细胞糖原染色测试见表1。

3 讨论

细胞核DNA发生合成障碍的重要原因是叶酸和维生素B12缺乏或者发生代谢紊乱。形态学上粒、红两系均可出现巨幼样改变, 即胞体增大的类似MA改变。在鉴别中, 要与MA中的红系巨幼进行对比, 仔细鉴定, 分辨判断, 由本组资料可以看出, MA组的叶酸和铁蛋白低于健康组(P<0.01)。MDS组却正好相反, 均高于健康组(P<0.01)。因此, 在临床检测中, 可以通过检测叶酸和维生素B12的浓度, 鉴定MDS与MA两种病症, 并且进一步分析推断MDS和MA巨幼变的成因。

人体内的铁有一定量以铁蛋白和含铁血黄素的形式存在, 储存于骨髓中的单核吞噬细胞胞质内, 幼红细胞的线粒体中也含有铁血黄素。这些铁在酸性的低铁氧化钾溶液中反应, 生成蓝色的铁氧化铁沉淀(普鲁士蓝), 定位于含铁的部位。故此染色法又称为普鲁士蓝反应, 即骨髓铁染色反应。在临床上, 发生缺铁性贫血时, 早期骨髓中储存的铁就已耗尽。铁粒幼细胞百分率减低, 常<15%, 甚至为0。经铁剂治疗后, 数天内铁小粒出现在幼红细胞中, 但细胞外铁需待贫血纠正后一段时间才会出现。因此, 铁染色是目前诊断缺铁性贫血及指导铁剂治疗的一项可靠和实用的检验方法。铁粒幼细胞性贫血时, 因血红素合成障碍, 铁利用不良, 铁粒幼细胞增多, 可见到环状铁粒幼细胞, 占幼红细胞的15%以上, 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中, 难治性贫血伴环状铁粒幼细胞增多者, 环状铁粒幼细胞>15%。

在本组实验中, MDS病例细胞外铁++~+++, 铁粒幼细胞的80%~98%, 而MA患者细胞外铁+~++, 铁粒幼细胞的28%~38%, 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

根据实验, 作者发现, 核红细胞糖原染色, 在染色MDS时, 可出现阳性反应, 说明MDS血清铁蛋白、叶酸、维生素B12含量显著高于健康组, 提示MDS患者对铁蛋白、叶酸、维生素B12利用异常, 与MA的PAS染色相比, 具有统计学意义。MA与PAS染色成阴性。二者是有明显的区别, 可作为临床鉴定的重要手段。

综上所述, 血清铁蛋白、叶酸、维生素B12联合检测能有效指导MDS和MA的诊断, 治疗甚至提示预后的作用, 值得临床重视与推广运用。  

参考文献

 丁勇敏, 周午琼.五项生化指标在巨幼细胞性贫血和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的鉴别价值.浙江临床学, 2008, 4(10):494-495.

血清铁蛋白篇4

[关键词] 铁蛋白;转铁蛋白;胰岛素抵抗;2型糖尿病

[中图分类号] R587.1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3-7210(2013)06(c)-0052-03

2型糖尿病(T2DM)有两大发病机制:胰岛素抵抗(IR)和胰岛β细胞功能不足,这两方面均在糖尿病的发生发展中起一定的作用。近年的研究提示,铁代谢异常与血糖升高密切相关,而且铁超载影响胰岛素的作用[1]。Liao等[2]研究发现,转铁蛋白(TRF)的变化是IR的独立相关因素。本研究探讨了T2DM患者铁蛋白(SF),TRF与IR的关系,从另一个侧面探讨T2DM的发病机制。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择2011年1月~2012年12月山西医科大学第一医院T2DM患者60例为T2DM组(DM病史≤5年),患者均符合1999年WHO的诊断标准,其中男28例,女32例,平均年龄(50.31±8.47)岁。选择同期门诊健康体检者56例为对照组,其中男27例,女29例,平均年龄(47.82±7.63)岁。对照组患者经75 g口服葡萄糖耐量试验,排除DM及糖调节受损。入选对象均排除急慢性感染、血液系统疾病、肿瘤、妊娠及心、肝、肾脏功能不全及其他内分泌疾疾病。所有患者近1年未服用任何铁剂。两组性别、年龄一般资料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 > 0.05),具有可比性。本研究经山西医科大学第一医院伦理委员会通过,所有患者均知情同意,并签署知情同意书。

1.2 方法

采集空腹静脉血10 mL,分离血清,放射免疫法测定空腹胰岛素(FINS)、Roche p800生化仪测定空腹血糖(FPG)、血脂及尿酸(UA)。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法)检测血清SF、TRF。测量身高、体重、腰围、臀围,并计算体重指数(BMI)=体重(kg)/身高的平方(m2),腰臀比(WHR)=腰围/臀围,胰岛素抵抗指数(HOMA-IR)=FPG×FINS/22.5,胰岛β细胞功能(HOMA β-cell)=20×FINS/(FPG-3.5)。

1.3 统计学方法

采用统计软件SPSS 16.0对数据进行分析,正态分布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x±s)表示,两独立样本的计量资料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率表示,采用χ2检验。SF、TRF与其他临床资料的相关性采用Pearson相关分析。以P < 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临床及生化指标比较

两组舒张压(DBP)、总胆固醇(TC)、UA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 0.05);T2DM组收缩压(SBP)、BMI、WHR、三酰甘油(TG)、FPG、FINS、HOMA-IR等指标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 0.05或P < 0.01);T2DM组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HOMA β-cell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 0.05或P < 0.01)。见表1。

2.2 两组血清铁蛋白、转铁蛋白结果比较

T2DM组血清SF、TRF高于对照组,差异有高度统计学意义(P < 0.01)。见表2。

2.3 T2DM组血清SF、TRF与临床资料的相关性分析

T2DM组血清SF水平分别与FINS、HbA1c、HOMA-IR、BMI、WHR及SBP呈正相关,与HOMA β-cell呈负相关(P < 0.01);血清TRF水平分别与FINS、HOMA-IR、TG及WHR呈正相关(P < 0.01)。见表3。

3 讨论

研究显示,T2DM是一种常见的内分泌及代谢紊乱疾病,人体必需微量元素直接影响细胞代谢和胰岛素的水平[1]。铁作为一种极强的促氧化剂,其含量的升高可使氧化压力增强,进而加大罹患T2DM的风险[2]。铁过量可对多器官产生损害,如心血管系统、神经系统、肾脏及肝脏系统以及内分泌系统,导致多种疾病或加重疾病。近期的对照研究显示,铁超负荷可以影响到T2DM中胰岛素的作用[3]。铁超负荷可致多种胰岛素抵抗相关疾病,如地中海贫血中等。Cario等[4]研究发现,患者FPG和2 h血糖均比正常值高。又如在遗传性血色病中,Hramiak等[5]对血色病患者研究发现,铁超负荷早期就有胰岛素分泌及糖耐量受损。Jiang等[6]研究也发现,高铁负荷是健康女性T2DM发病的一个独立危险因素。T2DM患者体内存在铁负荷和铁代谢紊乱,体内铁负荷可能是导致T2DM患者铁代谢紊乱的原因之一[7]。即铁过量必然影响到体内的糖代谢。在人体中,铁的储存形式是SF,铁的转运形式是TRF,两者均是机体铁储备的敏感指标。其中,血清SF能反映体内铁存储量及机体的营养状态,是判定体内铁缺乏及铁负荷过大的有效指标。实验室和临床研究提示[8-11],血清SF与T2DM及其慢性并发症的发生、发展密切相关。所以,临床上测定SF和TRF,对于T2DM的发生和发展具有一定的意义。本研究结果也显示,血清SF和TRF水平在T2DM组明显升高,并且与HOMA-IR呈显著正相关。

有动物实验发现,铁超载和氧化应激可以导致血色病大鼠动物模型的胰岛β细胞凋亡,从而引起胰岛素分泌功能降低、糖耐量减低和糖尿病[9]。有学者通过研究发现,T2DM患者体内铁贮备量较正常组明显升高,且与IR水平呈正相关[12-13]。老年T2DM患者易发生脂肪代谢紊乱,与IR呈正相关[14-15]。本研究结果显示,T2DM组血清SF水平分别与FINS、HbA1c、HOMA-IR、BMI、WHR及SBP呈正相关,与HOMA β-cell呈负相关(P < 0.01);血清TRF水平分别与FINS、HOMA-IR、TG及WHR呈正相关(P < 0.01),提示铁代谢异常与IR的发生密切相关,铁超负荷可以损伤HOMA β-cell,对T2DM的发生起到推波助澜的作用。

综上所述,本研究提示SF和TRF参与了T2DM的发生发展,并和IR、HOMA β-cell存在着相关关系。在今后的工作中,对于存在代谢紊乱的高危人群,可以监测铁代谢指标以评估病变的严重程度及预后。

[参考文献]

[1] Li M,Fang F. Related Analysis on Type 2 Diabetes and Trace Elements [J]. Guangdong Trace Elements Science,2012,19(3):1-4.

[2] Liao YJ,Shi YB,Zhou ZQ,et al. Advances in the study of iron metabolism and pathog enesis of type 2 diabetes [J]. Chinese Bulletin Of Life Sciences,2012,24(8):794-802.

[3] Fernández-Real JM,Penarroja G,Castro A,et al. Blood letting in high-ferritin type 2 diabetes effect on insulin sensitivity and B-cell function [J]. Diabetes,2002,51(7):1000-1004.

[4] Cario H,Holl RW,Debatin KM,et al. Insulin sensitivity and beta-cell secretion in thalassaemia major with secondary haemochromatosis:assessment by oral glucose tolerance test [J]. Eur J Pediatr,2003,162(3):139-146.

[5] Hramiak IM,Finegood DT,Adams PC. Factors affecting glucose tolerance in hereditary hemochromatosis [J]. Clin Invest Med,1997,20(2):110-118.

[6] Jiang R,Manson JE,Meigs JB,et al. Body iron stores in relation to risk of type 2 diabetes in apparently healthy women [J]. JAMA,2004,291(6):711-717.

[7] Zhang HY,Li R,Liu XY. Investigation of Iron Status in Patients with Type 2 Diabetic [J]. Journal of Ningxia Medical University,2011,33(10):943-945.

[8] Shi J,Yu JY,Tang H. Research Progress of the Serum Ferritin Correlation with Type 2 Diabetic Mellitus [J]. Medical Recapitulate,2012,18(5):741-743.

[9] Cooksey RC,Jouihan HA,Ajioka RS,et al. Oxidative stress,beta-cell apoptosis,and decreased insulin secretory capacity in mouse models of hemochromatosis [J]. Endocrinology,2004,145(11):5305-5312.

[10] Li BY,Liu CP,Luo AH. Clinical analysis of the level of serum ferritin in patients with type 2 diabetes [J]. Hebei Medicine,2009,15(6):652-653.

[11] 曾俊,杨刚毅.脂肪细胞因子与胰岛素抵抗的关系及其机制研究新进展[J].成都医学院学报,2011,6(1):78-82.

[12] 方邦江,周爽,沈俊逸,等.复元醒脑汤对糖尿病脑梗塞大鼠胰岛素抵抗干预作用的实验研究[J].成都医学院学报,2012,7(3):374-377.

[13] 李建梅,王炜.胰岛素抵抗对肝源性糖尿病发病的影响[J].疑难病杂志,2013,12(1):61-62.

[14] 张艳红,王立,杨伟.老年2型糖尿病患者血清抵抗素水平与胰岛素抵抗的相关性研究[J].疑难病杂志,2011,10(5):342-344.

血清铁蛋白篇5

厦门大学附属中山医院老年科,福建厦门 361004

[摘要] 目的 分析绝经早期女性骨代谢状况、骨密度与血清铁蛋白的相关性,及骨质疏松症治疗前后血清铁蛋白的变化,探讨血清铁蛋白在绝经早期女性骨质疏松发病中的作用。方法 采用双能 X 线骨密度仪对136例50~55岁绝经早期女性行骨密度检查,根据BMD测定结果分为正常对照组、骨量减少组、骨质疏松组,测定血清 Fer、ALP、β-CTX(β胶原降解物)、BGP(骨钙素)、PTH(甲状旁腺激素)、25-OHD(25羟维生素D) 及生化指标。结果 与正常骨量组比较,绝经早期骨质疏松症患者的血清铁蛋白有明显升高,血清铁蛋白水平与骨密度呈负相关,与BGP和 β-CTX 呈正相关。骨质疏松组干预治疗6月后仅β-CTX较治疗前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绝经早期骨质疏松症患者的血清铁蛋白有明显升高;患者血清铁蛋白与β-CTX、BGP呈正相关,铁稳态失衡、铁超载参与了骨质疏松骨折的发生发展。

关键词 血清铁蛋白;骨密度;骨质疏松症

[中图分类号] R58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4-0742(2014)11(b)-0046-03

从2008年Weinberg[1]提出铁过载是骨质疏松的危险因素以来,铁超载在骨质疏松症的发生、发展中的作用一直是近年来热议的话题。Yang 等[2]研究发现,绝经后女性往往产生铁过载,铁过载可抑制成骨细胞分化,导致骨形成能力下降,甚至引起骨质疏松。我国王兵等人[3]也发现绝经后女性骨铁含量较对照组明显升高。绝经后女性骨铁含量与其 BMD 值呈负相关。围绝经期女性已经存在雌激素水平的下降,发生骨质疏松症的危险因素增加,该研究对2012年8月—2013年12月期间该院收治的绝经早期骨质疏松症女性患者的血清铁蛋白水平及骨代谢指标进行研究,从临床角度进一步了解血清铁蛋白对骨代谢可能产生的影响,探讨老年女性骨质疏松症的预防措施。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该研究纳入2012年8月—2013年12月该科收治的绝经早期女性136例。纳入标准:①年龄在50~55岁的绝经早期女性;②双能 X 线骨密度检测,T值≤-2.5SD 为骨质疏松症(WHO骨质疏松症诊断标准),分为正常对照组、骨量减少组、骨质疏松组。排除标准:①外伤性骨折;②合并急性应激状态(如急性感染、甲亢危相等),慢性肝病、慢性肾病、心血管疾病、类风湿性关节炎、内分泌疾病、肿瘤疾病、血液系统疾病;③长期服用双膦酸盐、降钙素等影响骨代谢药物治疗。

1.2 骨密度检测

采用美国 Lunar 公司 DPX-NP 双能 X 线骨密度仪。XR--NP 双能 X 线骨密度仪是目前世界上技术最先进,临床应用最广泛的骨密度测量技术,它由机架、X射线发生装置、探测器、控制装置等组成。性能:管电压分35 kV、75 kV两档调节,管电流为0.8 mA,成像分辨率应≥0.4 mm,骨密度重复精度:CV≤1%。它可以满足多方面的临床和科研需求。可以按要求校准精确度、准确度;测定部位:股骨颈和腰椎(L1~L4),自动生成 T 值;T 值≥-1.0SD 为正常,T 值在-1.0SD-2.5 SD 之间为骨量减低,根据T值分为骨密度正常组、骨量减少组、骨质疏松组。

1.3 方法

三组均给于清晨抽空腹血,血样立即离心,血清存于 4℃冰箱,6 h内检测。测定血清 Fer、ALP、β-CTX、BGP、PTH、25-OHD及生化指标。对骨质疏松组。患者进行为期6个月的碳酸钙、骨化三醇、降钙素治疗,比较治疗前后血清Fer、ALP、β-CTX、BGP、PTH、25-OHD的变化。

1.4 统计方法

采用 spss17.0 统计软件对数据进行统计分析,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x±s)表示。3组之间均数比较采取单因素方差分析。血清铁蛋白与骨代谢指标之间的相关性采用偏相关分析,治疗前后骨代谢指标的变化用配对资料采用t检验。

2 结果

3组观察对象的一般资料比较:该研究纳入对象136例,经骨密度检测诊断骨量正常者45例,骨量减少组35例,骨质疏松组56例,骨质疏松组的身高明显低于骨量正常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与骨量正常组比较,骨质疏松组的血清 Fer、ALP、β-CTX、BGP明显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见表1。

校正身高、体重、体重指数(BMI)、C 反应蛋白(CRP)因素后,对血清铁蛋白与骨代谢指标所做的偏相关性分析可见:血清铁蛋白与β-CTX、BGP呈正相关,与骨密度呈负相关,差异有统计学意义,与25-OHD有一定相关性,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见表2。

对骨质疏松组患者给予为期6个月的碳酸钙、骨化三醇、降钙素治疗,比较治疗前后血清Fer、ALP、β-CTX(β胶原系列)、BGP(骨钙素)、PTH(甲状旁腺激素)、25-OHD(25羟维生素D)的变化。其中β-CTX治疗前后有明显变化,而血清Fer、BGP水平较治疗前虽有下降,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而ALP、PTH、25-OHD与治疗前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3 讨论

由于对校正身高、体重、体重指数(BMI)、C 反应蛋白(CRP)因素后,对血清铁蛋白与骨代谢指标所做的偏相关性分析可见:血清铁蛋白与β-CTX、BGP呈正相关,与骨密度呈负相关,差异有统计学意义。铁过载可引起骨微结构、骨成分改变及骨量下降[4],铁是脂质过氧化反应促进剂,通过产生氧自由基触发氧化应激反应。氧化应激激活破骨细胞、抑制成骨细胞及骨形成来影响骨代谢平衡,引起骨质疏松症。该研究纳入对象为绝经早期骨质疏松患者,在围绝经期随着雌激素水平的下降,继发甲状旁腺功能亢进症,降钙素分泌不足,从而导致骨吸收量大于骨形成量,触发随后的骨代谢异常。Yamasaki 等[5]研究发现,铁过载可抑制成骨样细胞代谢、分化,使骨形成能力降低。目前国内外均有学者证实绝经后的女性血清铁蛋白水平与年龄呈正相关[6-7],并且血清铁蛋白水平在50~70岁间迅速升高[8]。这有可能是绝经后女性发生骨质疏松的重要原因之一。

对骨质疏松组患者给予为期六个月的碳酸钙、骨化三醇、降钙素治疗,比较治疗前后的变化。研究结果也证明在50~55岁年龄段女性骨质疏松症组的血清铁蛋白水平有明显升高,并且和骨密度呈负相关,提示绝经后体内铁超载现象可能导致骨代谢异常。在骨质疏松发生的早期,骨转换率明显加速,结果导致大量的骨流失。该研究结果显示,骨质疏松组的骨代谢指标ALP、β-CTX、BGP较骨量正常组均有明显升高。

β-CTX是评价破骨细胞活性和骨吸收最有价值的方法[9],血清BGP主要由成骨细胞产生和分泌,可直接反映骨形成的状况。在骨质疏松早期,刚合成 BGP 不能正常沉积到骨矿导致其进入血液的量增加,导致血清 BGP 值增高;而到骨质疏松后期,成骨细胞功能衰退,合成 BGP 的量减少。

同时,该研究中发现骨质疏松组的血清β-CTX 和BGP升高,反应了绝经早期成骨和破骨活动均表现活跃。该研究对血清铁蛋白与骨代谢指标所做的偏相关性分析可见:血清铁蛋白与β-CTX、BGP呈正相关,与骨密度呈负相关,提示血清铁蛋白与骨转换过程增强存在相关性。对骨质疏松组患者给予为期3个月的碳酸钙、骨化三醇、降钙素治疗后可见血清β-CTX水平较治疗前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这与降钙素降低破骨细胞活性的作用机制相符。而血清铁蛋白、ALP、BGP虽有下降,但无统计学意义,考虑与观察时间较短、样本量受限有关。

综上所述,绝经早期骨质疏松症患者的血清铁蛋白有明显升高;绝经早期骨质疏松症患者血清铁蛋白与β-CTX、BGP呈正相关,与骨密度呈负相关;给予补钙、促进钙吸收、抑制破骨细胞活性治疗后可以降低血清β-CTX水平,血清铁蛋白水平可能有下降趋势。高血清铁内环境是诱发女性骨质疏松的独立危险因素,血清铁蛋白水平可能成为监测绝境后骨质疏松症发生的临床指标。

参考文献

[1] Weinberg ED. Role of iron in osteoporosis[J].Pediatr Endocrinol Rev, 2008(6):81-85.

[2] Yang Q, Jian J, Abramson SB, et al.Inhibitory effects of iron on bone morphogenetic protein 2-induced osteoblastogenesis[J].J Bone Miner Resea, 2011, 26(6) :1188-1196.

[3] 王兵, 赵环, 姜习凤. 绝经后女性股骨头铁含量与骨密度的相关性 [J].中华骨质疏松和骨矿盐疾病杂志,2013(6):9-13.

[4] Tsay J, Yang Z, Ross FP, et al.Bone loss caused by iron overload in a murine model: importance of oxidative stress[J].Blood,2010,116(14):2582-2589.

[5] Yamasaki K, Hagiwara H.Excess iron inhibits osteoblast metabolism[J].Toxicology letters, 2009,191(2-3) :211-215.

[6] Kato I, Dnistrian AM, Schwartz M, et al.Risk of iron o-verload among middle-aged women[J].Int J Vitam Nutr Res,2000(70):119-125.

[7] 张林林,郑闽前,徐小卒.435名女性体检者血清铁蛋白与骨密度的相关性[J].中华骨质疏松和骨矿盐疾病杂志,2014(7):9-14.

[8] Zacharski LR, Ornstein DL, Woloshin S, et al. Associa- tion of age, sex, and race with body iron stores in adults: analysis of NHANES III data[J].Am Heart J,2000(140):98-104.

[9] SRIVASTAVA A K, MACFARLANE G, SRIVASTAVA V P, et al. A new monoclonal antibody ELISA for detection and character-ization of C-telopeptide fragments of type Ⅰcollagen in urine[J]. Calcif Tissue Int, 2001, 69(6) : 327-336.

(收稿日期:2014-08-16)

本刊写作要求:文后

参考文献著录规则

1.本刊所发表的论文一般情况下必须有

参考文献,应以作者亲自查阅和借鉴过的公开文献为限。

参考文献除定义、法规、标准外,尽量引用近五年的文献。

2.文献的作者3人以下一并列出;3人以上,写出3人后,加“,等”。正文引用文献的中国人名应使用全名,不得出现“许氏”、“王氏”等非规范写法;中医古籍人名应写出朝代和人名,如可写成“明代李时珍”。出版项中的出版地有多个时,只著录第一出版地。

3.

参考文献按在正文中出现的先后次序排列于正文后;

参考文献的序号左顶格个位对齐,并用加方括号表示如[1],[2],……以与正文中的指示序号格式一致。正文指明原始文献作者姓名时,序号标注于作者姓名右上角;正文未指明作者或非原始文献作者时,序号标注于句末;正文直接述及文献序号将之作为语句的组成部分时,不用角码标注。

4.图中引用

参考文献,按其在全文中出现的顺序编号,在图的说明或注释中予以标注,图中不应出现引文标注。表中引用

参考文献,按其在全文中出现的顺序编号,在表注中依次标注;或在表中单一栏说明文献来源,该栏应列出文献第一作者姓名,在姓名右上角标注文献角码。

5.同一文献在正文中有多处引用,文后只列一次,

参考文献列表中可不用标注页码,在正文中引用位置右上角,标注

参考文献序号和引用起止页码,例如“十二指肠[4]47-59。”

本刊常见文献格式规定如下,投稿者请以下列格式为准:

[期刊] 作者.文章题目[J].刊名,年,卷(期):起页-止页.

[书籍] 作者.书名[M或S].出版地:出版社,出版年:起页-止页.

[专利] 专利申请者.专利题名:国别,专利号[P].出版日期.

血清铁蛋白篇6

【关键词】 乙型肝炎;拉米夫定;血清铁蛋白

Influence of serum ferritin for the treatment of lamivudine in patients with chronic hepatitis B HUANG Cong-wu,ZHAN Hai-yong,ZHENG Zong-mao,et al.Digestion Department of No 2 Affiliated Hospital of Shantou Medical University,Guangdong 515041,China

【Abstract】 Objective To inverstigate whether serum ferritin influences the response to treament of lamivudine in patients with chronic hepatitis B.Methods The effect of treatment and serum ferritin levels were determined in 34patients with chronic hepatitis B.Result There is a light plus correlation between the increased serum ferritin level and serve grade of liver disease.Among 34 cases treated by lamivudine the effect in the group of sereum ferritin

【Key words】 Hepatitis B;Lamivudine;Serum ferritin

拉米夫定在治疗慢性乙型肝炎患者中,许多病例表现为不应答或应答率低,其影响因素较多,而血清铁蛋白(serum ferritin,SF)的检测,不仅可反映机体内铁储备的水平,而且也反映出肝脏受损的程度[1]。为进一步了解拉米夫定的应答率与血清铁蛋白变化之间的关系,笔者对34例进行拉米夫定治疗的慢性肝炎患者,进行SF检测,分析它们之间的关系。

1 资料与方法

1.1 研究对象 根据《病毒性肝炎治疗方案》诊断标准,选择慢性乙型肝炎患者34例,均为2006年1月至2008年6月汕头大学医学院第二附属医院门诊及住院的男性患者,年龄为19~55岁。其中慢性肝炎轻度患者26例,慢性肝炎中、重度8例,全部病例检测HbsAg,HbeAg,抗Hbc IgM或IgG以及HBV DNA等均为阳性,而且均排除甲型、丙型、丁型、戊型肝炎病毒,EB病毒及巨细胞病毒感染。

1.2 治疗方法 34例患者均给以拉米夫定1次/d,1片/次(100 mg),疗程6~12个月。疗效判定:血清丙氨酸转氨酶(ALT)复常和病毒标志(HBVM)持续阴性为持续应答,暂时HBVM阴转和ALT复常为暂时应答,治疗无应答者为无效。治疗期间每月测肝功能,HBVM,HBV DNA一次,并于治疗前后分别采血,血清分离后置-20℃保存备检。

1.3 SF测定方法 由军事科学院放射医学研究所提供的“人血清铁蛋白酶联免疫分析(ELSA)试剂盒”说明要求,用492 nm波长的酶标仪测定A值,由专人操作。同时测定96例正常献血员血清,SF平均值为(42.32±27)ng/ml,正常值为12.3~238.1 ng/ml。

1.4 统计学方法 计量资料采用x±s表示,采用方差分析和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百分比表示,采用χ2检验,以P

2 结果

2.1 慢性乙型肝炎不同病变程度SF的检测结果 96例正常献血员SF平均水平仅为(42.32±27)ng/ml,但慢性乙型肝炎轻度与中、重度两组的SF水平明显高于正常人群(P

2.2 血清铁蛋白增高对拉米夫定疗效的影响 在应用拉米夫定治疗的34例患者中,以SF水平小于300 ng/ml和以上将患者分为两组,进行疗效比较,22例血清铁蛋白水平>300 ng/ml的患者拉米夫定治疗有效率为27.27%(6/22),而SF水平

2.3 治疗有效的病例中SF的水平与复发的关系 在治疗有效的15例患者中,持续反应8例,暂时反应7例,其SF的均值分别为(142.55±45.67)ng/ml和(373.21±151.80)ng/ml,两组均值相比,t=4.14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3 讨论

目前拉米夫定仍为治疗慢性肝炎的有效药物,但大约37%~62%的患者无效,且多数不能维持疗效,其原因不明[2]。而检测SF浓度又常有增高。国外文献报导应用拉米夫定治疗的慢性乙型肝炎患者,SF水平与拉米夫定治疗的反应性密切相关,SF增高,患者对拉米夫定治疗的反应性降低[3]。Bayraktar 等也检测慢性病毒性肝炎患者的SF水平,结果SF升高者对干扰素治疗无应答[4]。本研究34例患者的治疗前SF测定的结果与疗效的关系表明,SF300 ng/ml组,说明有高血清铁蛋白水平的患者拉米夫定的应答较差,且当SF>300 ng/ml时,有72.73%的病例对拉米夫定治疗无反应。同时我们还观察了治疗有效的15例患者,疗效稳固的8例患者中其SF水平明显低于暂时反应组,提示血清铁蛋白增高与患者对于拉米夫定的疗效不稳固且易复发有关。推测其机制可能是由于SF浓度升高损害了机体的免疫系统,使肝脏炎症加重,病毒复制活跃,而导致对拉米夫定治疗的反应低下,疾病易复发。研究结果提示临床上可参考SF的检查水平来筛选拉米夫定治疗的选择,特别是当SF水平>300 ng/ml时,可不使用拉米夫定治疗,以减少不必要的浪费。临床上是否可以考虑用去铁胺先降低血清铁蛋白水平后再使用拉米夫定,目前对于降低SF水平以提高疗效拉米夫定的治疗方法以及影响SF的诸多因素等问题,还有待进一步研究。

参 考 文 献

[1] 黄聪武,白岚.铁过载和肝脏疾病.第一军医大学学报,2002,22(4):370-371.

[2] 姚光弼,王宝恩,崔振字,等.拉米夫定治疗慢性乙型肝炎三年疗效观察.中华内科杂志,2003,42:383-387.

血清铁蛋白篇7

[关键词]全血细胞减少;再生障碍性贫血;血清铁蛋白

[中图分类号] R556.5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4-4721(2017)04(c)-0020-03

[Abstract]Objective To investigate the level of serum ferritin (SF) and its clinical significance in newly diagnosed aplastic anemia (AA) and other disorders with pancytopenia.Methods From January 2010 to February 2016,340 patients with pancytopenia treated in our hospital were divided into AA group (176 cases),MDS group (56 cases),leukemia group(57 cases),immune disorders group(36 cases) and megaloblastic anemia group (15 cases) based on their diagnoses.Control group including 30 healthy people received health examination in our hospital.Serum ferritin level determined by chemiluminescence as well as complete blood count were tested among the patients and control group.Results SF level of newly diagnosed AA patients was (536.32±345.29) μg/L,and it was higher than that of control group and immune disorders group and megaloblastic anemia group,but it was lower than that of leukemia group and MDS group.All the differences are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 (P

[Key words]Pancytopenia;Aplastic anemia;Serum ferritin

再生障K性贫血(aplastic anemia,AA)和临床许多血液系统疾病的血象表现为全血细胞减少,即贫血同时伴有白细胞(WBC)和血小板(PLT)减少。AA和其他表现为全血细胞减少的血液疾病时有混淆。血清铁蛋白(serum ferritin,SF)可反映机体储存铁的状态,通过检测SF水平来了解贫血的病因,是临床诊断贫血原因的常用手段。目前SF水平及铁过载的研究对象主要集中在输血依赖患者[1],在初诊AA及其他表现为全血细胞减少的血液病却鲜见报道,本文通过分析全血细胞减少患者SF水平来探讨SF水平与疾病类型的关系,为临床全血细胞减少的诊治提供帮助,现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收集2010年1月~2016年2月在我院血液科接受治疗的初诊AA和初诊全血细胞减少患者340例,其中男性182例,女性158例,年龄为6~81岁,所有患者均接受相应检查明确诊断,诊断标准参照《血液病诊断及疗效标准》[2],本研究不纳入诊断不明病例。将患者初步分为AA组(176例)、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组(myelodysplastic syndrome, MDS组,56例)、白血病组(57例)、免疫性疾病组(36例)和巨幼细胞性贫血组(15例)。另从我院门诊选取30名健康体检者作为对照组,对照组无相关疾病。各组的性别、年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实验方法

患者入院后第2天早晨,健康对照组在体检当日,均空腹用干燥试管抽取外周血3 ml,分离血清,采用化学发光法检测SF。EDTA抗凝管抽取外周血3 ml,行血细胞计数及网织红细胞(Ret)计数,均由全自动血细胞计数仪完成,所有实验操作均在我院检验科完成。

1.3 统计学分析

数据采用IBM SPSS Statistics 19.0统计学软件进行分析,计量资料用均数±标准差(x±s)表示,采用Mann-Whitney U检验;双变量关系采用直线回归;铁过载危险因素采用Logistic多因素分析,以P

2结果

2.1 AA和其他表现为全血细胞减少疾病SF水平的比较

测得初诊AA患者的SF水平为(536.32±345.29)μg/L,高于对照组、免疫性疾病组和巨幼细胞性贫血组,但低于MDS和白血病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2.2初诊AA的SF水平及其影响因素

年龄

2.3初诊AA患者铁过载危险因素的多因素分析

AA组的SF水平和Ret、Hb、WBC、PLT计数行相关分析显示,SF和WBC、PLT计数成负相关 (r=-0.171,P

3讨论

铁元素参与了Hb的合成,与造血系统的调节,肿瘤的发生、转移,感染等因素有关。铁在体内主要以储存铁的形式存在,SF主要反映体内储存铁的量。贫血性疾病常常伴有不同程度的铁代谢失衡。

AA是一种骨髓衰竭性疾病。大部分AA为获得性,主要由免疫攻击、化学药物、放射线等因素导致造血干细胞数量大量减少,不足以生产足够血细胞供机体需要。AA的血细胞计数常常表现为全血细胞减少。初诊AA由于造血干细胞、红系祖细胞数量大大减少,减少了铁的需要,造成体内铁过剩,此外,SAA常合并感染,也导致铁蛋白增高,因此初诊AA患者的SF水平较正常人升高。本研究中,AA患者的WBC、PLT计数和SF水平成负相关,可能相对于红细胞的数量来说,WBC和PLT更能反映骨髓的增生程度,骨髓增生越低,SF水平越高。除去红细胞输注因素,初诊AA患者铁过载比例并不高,本研究显示约为13%。本研究结果和既往的研究报告基本一致[4-5]。

但是,除AA外,亦有不少血液疾病表现为全血细胞减少,常见的有白血病和MDS等血液肿瘤性疾病,免疫性疾病和营养性贫血等。肿瘤和铁的关系十分密切,许多肿瘤细胞能合成SF。铁是肿瘤细胞生长的必需因子之一。流行病学的调查显示,铁过载是肺癌、肝癌、结肠癌、卵巢癌等的危险因素[6]。已有研究表明,铁过载可诱导基因突变[7],包括抑癌基因p53、CDKN2A/2B突变,可影响DNA修复等,并促进MDS向白血病转化[8]。铁过载可降低NK细胞和巨噬细胞的功能,导致免疫功能下降;并且铁也是细菌、真菌、原虫的必需生长因子[9],炎症因子和感染造成SF水平明显增高,因此,血液肿瘤性疾病SF水平较高,反复红细胞输注更增加了铁负荷,并造成铁过载。本研究显示,白血病和MDS患者SF水平较健康对照组以及其他全血细胞减少患者显著增高,基本符合预期。SF水平在血液肿瘤的诊治中的作用已经日益引起重[10-11],祛铁治疗正逐渐成为MDS和AA的标准治疗方法[12-13]。

免疫性贫血和巨幼细胞性贫血,虽然Hb合成不受影响,甚至表现为大细胞性贫血,但由于Hb总量减少,总体铁的利用减少,因此SF也较对照组稍高,另外巨幼细胞性贫血患者年龄较大,也使SF水平偏高。总体而言,这类患者肿瘤、感染的因素较少,所以这类初诊患者SF水平较血液肿瘤患者低[14-15]。

总之,本研究明确了初诊AA患者和常见全血细胞减少患者的SF水平,为此类疾病的辅助诊断、治疗、监测提供有益参考。

[参考文献]

[1]马茉莉.再生障碍性贫血患者长期多次输血致铁过载对骨髓造血功能抑制的研究[J].中国临床实用医学,2015,(6):56-57.

[2]张之南,沈悌.血液病诊断及疗效标准[M].3版.北京:科学出版社,2007:6-55.

[3]中A医学会血液学分会,中国医师协会血液科医师分会.铁过载诊断与治疗的中国专家共识[J].中华血液学杂志,2011,32(8):572-574.

[4]金朋,施均,李星鑫,等.再生障碍性贫血患者铁代谢异常及铁过载状况研究[J].中华血液学杂志,2013,34(10):877-882

[5]叶蕾,井丽萍,彭广新,等.治疗前铁过载对急性重型再生障碍性贫血免疫抑制治疗血液学反应的影响[J].中华血液学杂志,2016,37(4):324-328.

[6]Nahon P,Ganne-Carrié N,Trinchet JC,et al.Hepatic iron overload and risk of hepatocellular carcinoma in cirrhosis[J].Gastroenterol Clin Biol,2010,34(1):1-7.

[7]Kew MC.Hepatic iron overload and hepatocellular carcinoma[J].Liver Cancer,2014 ,3(1):31-40.

[8]Kikuchi S,Kobune M,Iyama S,et al.Improvement of iron-mediated oxidative DNA damage in patients with transfusion-dependent myelodysplastic syndrome by treatment with deferasirox[J].Free Radic Biol Med,2012,53(4):643-648.

[9]Weinberg ED.Iron availability and infection[J].Biochim Biophys Acta,2009,1790(7):600-605.

[10]Guariglia R,Martorelli MC,Villani O,et al.Positive effects on hematopoiesis in patients with myelodysplastic syndrome receiving deferasirox as oral iron chelation therapy:a brief review[J].Leuk Res,2011,35(5):566-570.

[11]Lee JW.Iron chelation therapy in the myelodysplastic syndromes and aplastic anemia:a review of experience in South Korea[J].Int J Hematol,2008,88(1):16-23.

[12]肖志.重视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铁过载的诊断和治疗[J].中华血液学杂志,2011,32(8):505-506

[13]施均,常红,张莉,等.地拉罗司对伴有铁过载的再生障碍性贫血患者的祛铁疗效及安全性――一项单臂、多中心、前瞻性临床研究[J].中华血液学杂志,2016,37(1):1-6.

[14]林晓燕,金宏伟,林永志,等.MCM、RDW、LDH和SF联合检测对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与巨幼细胞性贫血鉴别诊断的临床意义[J].齐齐哈尔医学院学报,2010,31(11):1698-1699.

血清铁蛋白篇8

[关键词] 2型糖尿病;大血管病变;铁蛋白

中图分类号:R587.1;R54 文 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_816X(2010)02_012 0_02

大血管病变是2型糖尿病患者主要的死亡原因之一,2型糖尿病大血管病变病因复杂,发病机 理尚不完全清楚,目前认为与高血糖、高血脂、高血压、吸烟、肥胖、遗传等多种因素有关 。研究表明,动脉硬化与铁蛋白代谢有关,本文通过对短病程2型糖尿病大血管病变患者血 清铁蛋白(SF)水平变化的观察,探讨糖尿病大血管病变的发生机理。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2006年1月至2007年6月,本院内分泌科住院及门诊患者85例,符合以下标 准:(1)按照WHO1999年推荐的诊断标准确诊的2型糖尿病。(2)新诊断或病程在1年以内。(3) 半年内无酮症或其他应激情况发生,无明确冠心病,脑血管病变或肝脏、肾脏疾病史,恶性 肿瘤,无贫血及出血病史。(4)彩超颈总、髂总、股动脉有一处内膜中层厚度(IMT)1.0mm或 局部有斑块诊断为2型糖尿病合并大血管病变。85例中男53例,女32例;年龄35~68(平均52 ±15)岁。单纯糖尿病组(A组)48例,糖尿病合并大血管病变(B组)37例,两组患者临床资料 体重指数(BMI)、收缩压(SBP)、舒张压(DBP)等比较具可比性,无显著性差异。

1.3 统计学处理:采用SPSS 10.0软件,各指标均以(x-±s)表示,两组均数比较用t检验,率的比较用卡方检验,相关性 采用pearson相关分析,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糖尿病合并大血管病变较单纯糖尿病组血清铁蛋白水平明显升高(P<0.05)。铁蛋白 (SF)与空腹血糖(FPG)、餐后2小时血糖(2hPBG)、糖化血红蛋白(HbA1c)、空腹胰岛 素(FINS)、总胆固醇(TC)、低密度脂蛋白(LDL_C)呈正相关(r值分别为0.368、0.376 、0.393、0.42、0.29)两组各项生化指标比较:见表2。

3 讨论

血清铁蛋白是由含铁单体、二聚体、多聚体组成,铁蛋白是体内铁贮存蛋白,可反映体内铁 贮存,铁蛋白是急性时相反应蛋白,在炎症反应时明显升高,研究表明铁超载与冠心病危险 性增加有关[1],高浓度血清铁能加速自由基的生成及胆固醇的氧化,这些自由基 可以损伤脂质,蛋白质,DNA等重要细胞成份,导致动脉硬化的发生[2,3],糖尿 病大血管病变为一种炎症型疾病。过量的铁可能在胰岛细胞中沉积,损伤胰岛细胞功能,导 致糖尿病发生[4,5],血清铁蛋白升高与动脉硬化之间有内在联系,与高血脂、高 血糖等因素之间有协同作用,加速动脉硬化形成[6]。

体内血清铁蛋白升高引起动脉硬化的机制可能为:铁进入内皮细胞、平滑肌细胞、淋巴细胞 和巨噬细胞,经铁催化,Haber_weiss反应,促使氧自由基生成,铁离子能促进血管平滑肌 对LDL的氧化修饰作用,修饰后的LDL可对血管内皮产生损伤,提高中性粒细胞对氧自由基生 成的能力,促使动脉硬化形成。国内外大量研究表明,体内血清铁蛋白升高与糖尿病大血管 病变及微血管病变有关[7]。

本文表明糖尿病合并大血管病变组血清铁蛋白水平明显高于单纯糖尿病组,血清铁蛋白水平 与FPG、2hPBG、HbA1c、TC、LDL_C呈正相关,血清铁蛋白水平升高可能是糖尿病大血管病 变原因之一。

参考文献

[1]Salonen JT, Nyyssonen K, Korpela H, et al. High stored iron level a re associated with exess risk of myocardial infarction in eastern finnish men[J ]. Circulation,1992,86:803-811.

[2]Tuomainen TP, Diczfalusy U, Kaikkone WJ, et al. Serum ferriun concenerationis associated with plasma levels of cholesterol oxidation products in man FreeRadical Biology[J]. Medicine,2003,35:922-928.

[3]Gilca M, Stoian I, Atanasin V, et al. The oxidative hypothesis of senescen ce[J]. Joumal of Postgraduate Medicine,2007,53(2):207-213.

[4]方文珠,唐任光.糖尿病患者血清铁蛋白测定的临床意义[J].标记免疫分析及临床 ,2005,12(4):258-259.

[5]吕文武,冯静霞,石锦波.铁负荷水平与2型糖尿病关系研究[J].现代检验医学杂 志,2003,18(3);248-249.

血清铁蛋白篇9

[关键词] 缺铁性贫血;妊娠期;铁缺乏;补铁时机;预防

[中图分类号] R714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4-0742(2017)05(a)-0095-03

[Abstract] Objective To investigate the incidence of iron deficiency in acute iron deficiency (AFP) and to analyze its preventive iron supplementation. Methods 80 cases of pregnant women with normal levels of serum ferritin and hemoglobin were convenient selection from our hospital in October 2014 to october 2016, and 40 cases of pregnant women who were not supplemented by iron were grouped by lottery group. The serum levels of serum ferritin, hemoglobin, iron deficiency anemia and the incidence of iron deficiency were measured and compared in the two groups of pregnant women in the control group. Results Compared with the control group, serum ferritin and hemoglobin levels were significantly higher in all stages of pregnant women, the incidence of iron deficiency anemia (15.0%) and the incidence of iron deficiency (42.5%) were significantly lower than those in the control group,the difference was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P

[Key words] Iron deficiency anemia; Pregnancy; Iron deficiency; Iron timing; prevention

妊娠期妇女在妊娠期间常常会发生营养缺乏性疾病,其中以缺铁性贫血和铁缺乏最为常见可将妊高征、产褥感染、低出生体重儿、胎儿成长受限、早产、胎膜早破发生率增加,因此建议予以孕妇补铁以对发生妊娠期缺铁性贫血和铁缺乏进行预防,而针对补铁时机在临床研究中意见并不统一[1-2]。该研究主要临床调查缺铁性贫血发病急妊娠期铁缺乏的发病情况,并分析其预防性补铁时机,以此为孕妇补铁提供一定的依据,方便选取2014年10月―2016年10月间该院收治的80名血清铁蛋白和血红蛋白水平正常的孕妇进行调查,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该研究方便选取的样本病例为该院收治的80例血清铁蛋白和血红蛋白水平正常的孕妇,采用抽签分组方式进行分组,不予以铁剂补充的40名孕妇为对照组,年龄最高者为36岁,年龄最小者为22岁,中位年龄为(30.5±1.5)岁;而予以生血宁片进行口服的40名孕妇为实验组,年龄最高者为35岁,年龄最小者为22岁,中位年龄为(29.6±1.4)岁,两组临床资料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1.2 纳入与排除标准

纳入标准:第1次入该院进行产检,并在妊娠期未进行补铁孕妇;年龄区间为22~36岁;孕妇无严重偏食、挑食情况[3]。排除标准:合并感染孕妇;血液系统疾病孕妇;非缺铁性贫血孕妇;严重内外科合并症孕妇;肝病、肿瘤、吸烟及酗酒病孕妇均排除研究外[4]。

1.3 诊断标准

铁缺乏的诊断标准为血清铁蛋白在12 μg/L以下;缺铁性贫血的诊断标准为:血清铁蛋白在12 μg/L以下;血红蛋白在110 g/L以下,红细胞血红蛋白浓度平均在0.32以下;红细胞血红蛋白量平均在27 pg以下;红细胞体积平均在80 fL以下;铁过载诊断标准:将酗酒、溶血、肝病、肿瘤、活动性炎症等影响因素排除后,血清铁蛋白在1 000 μg/L;以血红蛋白水平为依据对贫血程度进行评价,血红蛋白水平在100~110 g/L之间为轻度贫血;血红蛋白水平在70~100 g/L之间为中度贫血;血红蛋白水平在700 g/L之下为重度贫血[5]。

1.4 方法

对两组孕妇对既往史、病史、酗酒史、吸烟史进行详细询问,以早孕超声及最后一次月经为依据对孕D孕周进行核实,并将记录做好[6]。两组孕妇全部抽取5 mL肘静脉血,对血常规和血清铁蛋白进行检测,应用全自动血细胞分析仪对2 mL血液样本检测血常规;离心3 mL血液样本之后对血清进行分离,应用全自动免疫分析仪对血清铁蛋白进行检测[7]。以孕周为依据对孕周

1.5 统计方法

该研究中实验组和对照组相关比对数据处理和整理工具均选取SPSS 19.0统计学软件,计量资料用均数±标准差(x±s)表示,并采用 t 检验,计数资料采用[n(%)]表示,采用χ2检验,以 P

2 结果

2.1 调查妊娠期铁缺乏和缺铁性贫血发病情况

80名孕妇中16例发生贫血,贫血患病率为20.0%,其中11例孕妇为轻度贫血,所占比例为68.75%,5例为中度贫血,所占比例为31.25%,重度贫血病例并不存在。

对不同孕周孕妇血清铁蛋白水平和血红蛋白水平进行观察,发现血清铁蛋白水平和血红蛋白水平在孕周在12~15周间,孕周在16~19周间、孕周在20~23周间、孕周在24~27周间、孕周在28~31周间呈现明显降低的趋势,对相邻2个孕周时段进行比对,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妊娠期妇女铁缺乏发生率为46.25%(37/80),缺铁性贫血发生率为20.0%(16/80)。

2.2 孕周16周预防性补铁结果

2.2.1 对比实验组和对照组血清铁蛋白和血红蛋白水平 相较于对照组,实验组孕妇各个孕周时段血清铁蛋白和血红蛋白水平均明显较高,两组比对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2.2.2 对比实验组和对照组缺铁性贫血和铁缺乏发生率 临床前实验组缺铁性贫血发生率为15.0%;对照组缺铁性贫血发生率为45.0%,两组比对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8.571 4,P

3 讨论

伴随孕妇孕周的不断增加,胎儿也在迅速发育,尤其是孕中晚期,增加了孕妇血容量,也增加了铁的需求量,而铁的含量通过饮食中获得却无法对孕妇所需铁量进行满足,因此必须及时补铁,避免不断消耗机体储存铁,血红蛋白在孕妇孕周32~35周时降低到最小值,而血清铁蛋白水平降低到最小值时则在孕周在28~31周间,因此,若储存铁消耗完之后,会逐渐减少细胞内铁,显示合成血红蛋白,进而降低血红蛋白水平[9]。并且在孕周24~27周缺铁性贫血发生率逐渐上升,孕周在20周之后孕妇铁缺乏发生率开始提升,因此必须予以预防性补铁,该研究结果显示,孕妇在16周开始血清铁蛋白水平和血红蛋白水平均开始降低,因此及时予以铁补充较为关键。该研究在孕周16周开始予以补铁,从研究结果中显示,孕妇缺铁性贫血发生率及铁缺乏发生率均得以明显下降,预防效果较好。该研究与宁书芬研究结果中临床前观察组ID发生率42.5%,IDA发病率15.0%基本一致[10]。

综上所述,孕妇在孕周16周时对其进行预防性补铁,可将缺铁性贫血和铁缺乏发病率降低。

[参考文献]

[1] 中华医学会围产医学分会.妊娠期铁缺乏和缺铁性贫血诊治指南[J].中华围产医学杂志,2014(7):451-454.

[2] 张惠欣,宁书芬.妊娠期预防性补铁的研究进展[J].妇产与遗传:电子版,2015,5(2):60-64.

[3] 吴炜林,曹臻.妊娠期铁缺乏和缺铁性贫血对母胎影响的研究进展[J].现代预防医学,2016,43(21):3892-3895.

[4] 苏莎,黄玲玲.孕妇缺铁性贫血对新生儿出生体重的影响[J].广西医科大学学报,2015,32(6):934-936.

[5] 王西.血清铁蛋白水平对妊娠期缺铁性贫血诊治的意义及与围产结局的关系[D].温州:温州医科大学,2015.

[6] 王晓燕,张小荣,买里古尼・米来,等.哈萨克族妇女妊娠期缺铁性贫血对新生儿血清铁水平的影响[J].中国妇幼健康研究,2016,27(12):1453-1456.

[7] 梁红芳.妊娠期缺铁性贫血危害的防治[J].中国保健营养,2014,24(4中旬刊):2496.

[8] 李永梅,钱明,白彦东,等.新疆阿克苏地区妊娠妇女铁营养对甲状腺功能的影响[J].中华内分泌代谢杂志,2014,30(7):565-568.

[9] 兰明,李洁,张珊,等.3262例孕妇妊娠中、晚期贫血患病率及血清铁蛋白水平调查[J].中华围产医学杂志,2016(1):62-66.

血清铁蛋白篇10

现将我院2005年10月~2006年10月26例肾衰竭患者应用静脉注射蔗糖铁和口服铁剂对促红细胞生成素(EPO)疗效的影响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50例慢性肾衰竭患者均已采用间歇透析治疗,3天1次,EPO的使用为50 U/kg皮下注射3天1次,并给予口服铁剂右旋糖酐铁50 mg每日3次,8周后,有24例患者血红蛋白上升至10.0 g左右,另26例患者血红蛋白上升不明显,将此26例患者随时机分为A、B两组,每组13例,两组在性别、年龄及基础疾病方面差异无显著性。

1.2治疗方法:A组患者透析后每注射1次EPO,则静脉注射1次蔗糖铁(100 mg溶于100 ml生理盐水中)。在每次使用前均预先静脉输注苯海拉明、西米替丁及地塞米松。B组患者继续口服铁剂治疗。观察指标:治疗4周、8周后监测血红蛋白、血清蛋白。

1.3统计学方法:所有组间差别用配对t检验及方差分析。

2结果

2.1治疗后血红蛋白量的变化:治疗前、治疗4周后、治疗8周后A组平均血红蛋白量分别为(68±4) g/L、(85±7) g/L、(105±15) g/L,B组平均血红蛋白量分别为(67±5) g/L、(80±6) g/L、(87±8) g/L,8周后两组差异有显著性(P<0.05)。

2.2治疗后两组血清铁蛋白量的变化:A组治疗前、治疗4周后、治疗8周后血清铁蛋白水平分别为(30±20) ?滋g/L、(41±27)?滋g/L、(64±49)?滋g/L,B组分别为(29±19)?滋g/L、(34±24)?滋g/L、(37±25)?滋g/L,治疗4周和8周后两组差异有显著性(P<0.05)。

3讨论

肾性贫血的发生机制主要是由于EPO生成减少、血液消耗(如反复查血、输血、穿刺、血液残留在透析器与管路中或消化道出血)、继发性甲亢、尿毒症毒素、铝中毒以及饮食中含铁量不足及吸收降低等,使用EPO后人体对铁的需求量更高,因此必须及时补充铁剂和其它造血原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