血清白蛋白十篇

时间:2023-04-10 00:59:21

血清白蛋白

血清白蛋白篇1

1材料和方法

1.1使用试剂

1.1.1电极缓冲液巴比妥钠25mmol/L,乙二胺四乙酸二钠0.94mmol/L,以1.0mmol/LHCI调Phg至8.6。

1.1.2凝胶缓冲液:巴比妥钠30mmol/L,乙二胺四乙酸二钠0.94mmol/L,蔗糖146mmol/L,1.0mol/LHCL调pH至8.6(含聚乙烯吡咯烷酮K-605g/L)。

1.1.35g/L琼脂糖凝胶,以凝胶缓冲液制备并分装后,贮于4℃。

1.1.470g/L白蛋白溶液(北京化工厂)。

1.1.5染色贮备液脂肪红7B0.6mmol/L,溶于无水甲醇中。

1.1.6染色应用液取贮液5ml,滴加0.1mol/LNaOH1.0ml,用前制备。

1.1.7漂染液甲醇:水=5:2(V/V)

1.2操作方法

1.2.1凝胶片制备取无色透明的投影胶片(0.1mm),切成80×110mm,放于水平台面上用一内径为70×95mm的有机玻璃边框压在其上,将加热融化的琼脂糖冷至50~60℃,加白蛋白至终浓度约为2g/L,混合,轻轻铺于胶片上,使胶厚度为1mm左右,胶凝固后小心去除边框。

1.2.2加样用自制加样器制备样品槽[6],加入血清样品3~5μl。

1.2.3电泳胶片放入预冷至4~8℃的电泳槽支架上,以四层滤纸与电极缓冲液连接,每个胶片恒流40Ma,电泳至区带展开约30mm(约需20分钟,加或不加指示染料)。

1.2.4染色胶片取出,于65℃左右烘干(约40分钟),放于水平盒中,加入新配的染色液覆盖整个胶片表面,放3~5分钟(可据室内温度而定)。

1.2.5漂洗与干燥除去胶片表面的染色液,浸入漂洗液中,轻轻摇动30秒,如所用漂洗液较少,可再换一次漂洗液洗30秒,转入65℃左右干燥(约10分钟)。

1.2.6扫描测定胶片点样面向下放入扫描载板上,用软纸蘸少量水轻轻擦去胶片背面的污迹,在520nm附近扫描测定。

2结果和讨论

方法所得图谱清晰,区带平整,β-与前β-带分离较好,底色对测定基本无干扰,原点区无明显染料积存

用本法测定146例健康人,所得参考值范围(均值±SD)分别是:52.2±5.4%、pre-β13.1±5.8%、α34.0±5.6%,与有关资料结果相近[2,4,5]。

脂蛋白带在电泳过程中易扩散和拖尾,本方法加入了一定浓度的蔗糖和白蛋白,保证了区带的平整,同时,在电泳时加大电场强度,使电泳在短时间内完成,区带可扩散的机会降低,所得区带较密集。应该指出,电场强度的加大,电泳过程中产热加快,因而在室温较高时,采用了将电泳槽预冷的方法,以减少过热造成脂蛋白带的分解。白蛋白浓度在2~5g/L间均可获良好结果。

β-与前β-带的分离好坏是脂蛋白电泳是否成功的关键技术问题,本方法用较低离子强度的缓冲液,降低胶浓度,并采用上述使区带密集的方法,较好地解决了这一问题。

染色中用新制备染料及用我们的方法制备加样槽可保证在原点区基本无干扰。由于染色液对脂蛋白较为敏感,对于高脂血样品在加样量要适当减少,否则区带的分辨率会下降,甚至导致错误的分型结果。

血清白蛋白篇2

关键词 鲤鱼;血清白蛋白;提取工艺;等电点沉淀法 ;盐析法;优化法

中图分类号 TQ464.7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5739(2014)15-0286-01

血清白蛋白是脊椎动物血浆中含量最丰富且极易纯化的蛋白质,是血液系统的重要组分,具有结合和运输内源性及外源性物质,维持血液胶体渗透压,清除自由基,抑制血小板和抗凝血以及影响动脉血管的渗透性等生理功能。在过去的30年中,它以其特有的地位成为物理学家、化学家和生物学家研究的一种典型的、理想的蛋白质,它也是血浆蛋白中研究的最早和最清楚的组分。人血清白蛋白(human serum album,HSA)及牛血清白蛋白(bovine serum album,BSA)的部分氨基酸序列于1975 年即已得到,1982年得到HSA 的cDNA 全序列。随后,对其他多种动物的血清白蛋白的研究工作也相继展开,如爪蟾血清白蛋白,鲑鱼血清白蛋白等。鱼类是最古老的脊椎动物,相对于大量的牛血清白蛋白、人血清白蛋白研究文献,鱼血清白蛋白的提取工艺文献尚未见报道[1-2]。

1 材料与方法

1.1 试验材料

试验用鱼为鲤鱼,体重1 kg左右,由实验室购买。试验鱼先在室内水族箱暂养3 d,暂养用水为实验室的自来水,期间用气泵进行增氧,暂养期间不喂料。试验容器为方形塑料水箱。试验用水为充分曝气24 d以上的自来水,水温变化范围10~12 ℃,pH值为7.5~8.0,DO值保持在5 mg/L。试验药物使用前,取2个水族箱装满水提前曝气3 d以备试验使用。

1.2 主要试剂与仪器设备

试剂:饱和硫酸铵、1 mol/L盐酸、抗凝剂、奈氏试剂。仪器设备:容量瓶、透析袋、pH计、数显恒温水浴锅、高速冷冻离心机、电炉或加热板、抽滤泵、分析天平等。

1.3 试验方法

1.3.1 血清的制备。鲤鱼的血液从尾静脉中采取,方法是首先用针管吸入少许抗凝剂,然后沿侧线刺入,针头刺到椎骨位置后斜插入椎体腹侧,尾静脉血液顺势流入针管,每尾鱼可用此方法数次采血,但每次针头插入部位应在前次插入部位之前。放入用抗凝剂润洗过的带盖塑料离心管中,加柠檬酸钠抗凝,室温静置3 h,再以3 000 r/min离心15 min,取上清于-20 ℃冰箱冷冻,备用。

1.3.2 等电点沉淀法。将已制备好的冷冻鱼血清解冻,用移液枪吸取上清(血清)1 mL至2 mL离心管,将血清用1 mol/L盐酸溶液调pH值,当pH计显示到4.6~4.9后,静置2 h后将离心管放入高速冷冻离心机,于4 ℃以3 500 r/min离心15 min,取离心后沉淀溶于1 mL蒸馏水中,将溶液装于透析袋中,放入pH值为7.4的柠檬酸-Na2HPO4缓冲液中,搅拌透析过夜至蛋白质溶液中无NH4+存在。NH4+的检测:取1 mL透析液,加入5滴奈氏试剂,混匀,如果出现砖红色沉淀,说明仍有NH4+存在,需继续透析。

1.3.3 盐析沉淀法。用移液枪吸取上清(血清)1 mL至10 mL离心管,量筒量取9 mL底液,用移液管逐滴加入,在加的过程中需不断摇晃或振荡,4 ℃静置2 h后离心,于4 ℃以3 500 r/min离心15 min,收集上清,用1 mol/L盐酸调节pH值至4.5,用量筒确定上清液的体积,计算加入饱和硫酸铵(pH=4.5)的体积(0.11×V),逐滴加入饱和硫酸铵(pH=4.5),边加边振荡,4 ℃静置2 h后离心。4 ℃,3 000 r/min离心20 min,弃上清,沉淀用0.5 mL pH=7.4的柠檬酸-Na2HPO4缓冲液溶解。将剩余的0.4 mL蛋白质溶液加入透析袋中,放入pH=7.4的柠檬酸-Na2HPO4缓冲液中,搅拌透析过夜至蛋白质溶液中无NH4+存在。

1.3.4 优化法。取上清液0.5 mL,向其中加硫酸铵0.5 mL至50%饱和度放置2 h以上,2.4 ℃,3 500 r/min离心15 min后取上清液。上清液用1 mol/L的HCl溶液调pH值至4.0,放置2 h以上,4 ℃,3 500 r/min离心15 min取沉淀。用与库浆等体积的水溶解沉淀,加辛酸钠至浓度为1 mg/L。调pH值至6.4~6.5,70 ℃水浴保温30 min。冷却后加硫酸铵到45%饱和度放置2 h以上,3 500 r/min离心15 min取上清。上清液调pH值到4.0放2 h以上,3 500 r/min离心15 min取沉淀。除盐:将剩余的蛋白质溶液放透析袋中,放入pH值为7.4的柠檬酸-Na2HPO4缓冲液中,搅拌透析过夜至蛋白质溶液中无NH4+存在[3-4]。

2 结果与分析

等电点沉淀法、盐析沉淀法、优化法3种提取工艺1 mL血清提取的白蛋白分别为0.253 8、0.381 5、0.504 8 mg。

蛋白质的溶解度与溶液的pH值有关,通常在溶液的pH值等于某蛋白质的pI值时,该蛋白质的溶解度最小。可是,大幅度改变蛋白质溶液的pH值,极有可能会导致蛋白质变性的危险,于是产生了另一沉淀法,即盐析法。其原理是蛋白质、酶在低盐浓度下的溶解质随着盐液浓度升高而增加,称为蛋白质的盐溶;当盐浓度不断上升时,蛋白质和酶的溶解度又以不同程度下降并先后析出,称为蛋白质的盐析。盐析法就根据不同蛋白质和酶在一定浓度的盐溶液中溶解度降低程度的不同而达到彼此分离的方法。

试验过程中使用的硫酸铵盐析沉淀法和等电点沉淀法提取工艺产量还不够多,并且产品纯度也不够理想,而且某些步骤尚有改进的必要,血清白蛋白在体内有运载脂肪酸的作用,并且它结合脂肪酸后热变性温度升高,不同的脂肪酸影响程度不同,血清中加入脂肪酸盐进行加热处理可使杂蛋白变性沉淀,因此选用脂肪酸盐为保护剂,结合盐析法和等电点沉淀法的优点,对分离纯化工艺进行了改进,提高了血清白蛋白的质量和纯度[5-6]。

3 结论

通过试验结果得出,等电点沉淀法所提取的鱼血清白蛋白量最少,其次是盐析法提取鱼血清白蛋白,提取量最多并且纯度最高的是通过等电点沉淀法和盐析法改进的优化法。

4 参考文献

[1] 徐云远,葛瑞昌,周桂花.牛血清白蛋白纯化工艺的改进[J].甘肃科学报,1991(1):51-54.

[2] 林浩然.鱼类生理学[M].广州:广东高等教育出版社,1999:82-83.

[3] 李家增.血液实验学[M].上海: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1997:20-23.

[4] 季钟煜.从极度溶血的牛血中制取牛血清白蛋白[J].生命的化学,1990,10(3):35-36.

血清白蛋白篇3

【摘要】 目的:探讨肝病患者血清胆碱酯酶、白蛋白及前白蛋白的变化及其临床意义。方法:对近几年来就诊的肝病患者血清胆碱酯酶、白蛋白及前白蛋白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与对照组比较,急性病毒性肝炎白蛋白降低并不明显(P<0.05),而胆碱酯酶、前白蛋白降低明显(P<0.01);在其他各型病毒性肝炎中胆碱酯酶、白蛋白及前白蛋白均明显减低,与对照组比较P<0.01。结论:血清胆碱酯酶、白蛋白及前白蛋白能更早更灵敏地反映肝脏的损伤、恢复程度,三者联合检测对了解临床疗效、判断预后具有一定价值。

【关键词】 肝病 胆碱酯酶 白蛋白 前白蛋白

肝脏是人体最大的腺体,参与体内的消化代谢、减毒及免疫等多种功能,特别是来自胃肠道吸收的物质,几乎全部进入肝脏,在肝内进行合成、分解、转化和储存,是机体最大的代谢器官。肝脏损害的各种病因作用于肝组织后,可引起不同程度的细胞损害和肝功能障碍。血清胆碱酯酶、白蛋白及前白蛋白均为肝细胞合成并分泌入血,肝功能受损时这些物质在血液中的浓度会发生改变,它们的变化程度,对于反映肝脏的受损程度具有极其重要的价值。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择2005年1月—2007年12月期间就诊的肝病患者,共300 例,其中男178 例,女122 例,年龄15~74 岁。将患者按病情分类,分为急性病毒性肝炎135 例,慢性肝炎100 例,重症肝炎34 例,肝硬化31例。正常对照组200 例,为来我院的健康体检者,其中男124 例,女76 例,年龄25~58 岁,无肝脏疾病或其他对肝脏损害有关的疾病。

1.2 方法

试剂购自潍坊三维生物工程集团有限公司,所有项目均在本实验室日产东芝120-FR全自动生化分析仪上完成,标本均为清晨空腹抽血,不加任何抗凝剂,分离血清。白蛋白为溴甲酚氯染料结合法,胆碱酯酶为酶连续检测法,前白蛋白为免疫投射比浊法。严格按照说明书操作。

1.3 统计学方法

用SAS统计软件对全部数据进行分析处理。测定结果为±s。

2 结

果 (见表1)

3 讨

胆碱酯酶是一类催化酰基胆碱水解的酶类,故又称酰基胆碱水解酶。该酶分两种:一种存在于中枢神经灰质、交感神表1 各种肝病患者和对照组血清胆碱 酯酶、白蛋白及前白蛋白测定结果

经节等处,主要作用于乙酰胆碱,使乙酰胆碱水解为胆碱和乙酸,称为真性胆碱酯酶或乙酰胆碱酯酶;另一种存在于中枢神经白质、血浆、肝、胰等处,生理作用不明,称为假性胆碱酯酶或丁酰胆碱酯酶,它主要由肝脏合成,临床测定的胆碱酯酶主要是由肝细胞合成的。当肝细胞受损时,肝细胞变性坏死,间质炎性细胞浸润,纤维组织和结缔组织增生,导致血清白蛋白和胆碱酯酶合成减少,甚至胆碱酯酶比白蛋白在反应肝脏合成功能方面还要灵敏[1,2]。胆碱酯酶是肝脏病变后惟一下降的酶。

造成胆碱酶活动性降低的主要原因有:胆碱酯酶活动性被有机磷农药抑制,造成乙酰胆碱在体内堆积而出现中毒症状;肝功能严重障碍时,胆碱酯酶合成明显下降。

肝脏是蛋白质代谢的主要器官,除了与免疫功能有关的γ球蛋白外,所有蛋白均由肝脏合成,血浆白蛋白的半衰期为15~19 d,肝功能受损,临床表现为白蛋白降低;前白蛋白的半衰期为1.9 d,代谢途径和清蛋白相似。

本实验结果表明和对照组比较,只有在急性肝炎组白蛋白降低不明显(P>0.05),而胆碱酯酶和前白蛋白的降低却有显著差异(P<0.01);在其他各型肝病组中胆碱酯酶、白蛋白和前白蛋白均明显减低,差异有显著性(P<0.01),且随着病情的加重而逐渐下降。说明三者的水平能敏感特异地反映肝脏的合成功能受损的程度,对病情的预测有一定的临床价值。和白蛋白相比较,胆碱酯酶半衰期短,且合成后立即释放入血,其活性降低程度与肝细胞受损程度相一致,肝病越严重,胆碱酯酶下降的幅度越大,比白蛋白更为敏感。肝硬化患者在输血或血浆蛋白治疗后,血清白蛋白浓度出现暂时升高或恢复正常,而胆碱酯酶则不受影响,如果出现胆碱酯酶持续下降,则预后不良,胆碱酯酶在反应肝硬化程度上是一个灵敏、稳定的指标[3]。

综上所述,胆碱酯酶、白蛋白和前白蛋白浓度的变化在一定程度上可以反映肝功能状态,三者联合检测对于临床疗效观察、预后判断有重要的参考价值。

参考文献

[1]孙宏勋,谢永富,胡建峰,等.血清丁酰胆碱酯酶与白蛋白在肝硬化ChildPugh分级中的价值比较[J].中华检验医学杂志,2004,27(8):507508.

血清白蛋白篇4

[关键词] 视黄醇结合蛋白;急性冠脉综合征;全球急性冠状动脉事件注册评分

[中图分类号] R543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3-7210(2012)01(c)-0039-03

Analysis of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serum retinal binding protein 4 level and acute coronary syndrome

LIU Guangdong1,2 WANG Pingping2 CAI Shanglang3

1.Graduate School, Medical College of Qingdao University, Shandong Province, Qingdao 266003, China; 2.Department of Cardiology, the People's Hospital of Jimo City, Shandong Province, Jimo 266200, China; 3.Department of Cardiology, the First Affiliated Hospital of Medical College of Qingdao University, Shandong Province, Qingdao 266003, China

[Abstract] Objective To study the correlation between the level of serum retinal binding protein 4 (RBP4) and the incidence of acute coronary syndrome. Methods 136 cases of patients with acute coronary syndrome who had typical signs of acute coronary syndrome and diagnosed by coronary angiography were chosen as experiment group (group A), which was divided into low-risk group (50 cases) and high-risk group (86 cases) according to the GRACE system. Meanwhile, 89 cases of patients with atypical chest discomfort who were not diagnosed with acute coronary syndrome by coronary angiography were selected as control group (group B). The level of RBP4, CRP, FBG, HbAlc, TC, LDL-C and blood pressure were measured and compared among the groups. Results The level of RBP4, CRP, FBG, HbAlc, TC, LDL and blood pressure of the group A were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 higher than those of group B (P < 0.05 or P < 0.01). In group A, the level of RBP4 was significantly higher of the high-risk group than that of the low-risk group (P < 0.05); the level of CRP, HbA1c, FBG, TC, LDL-C of high-risk group were higher than those of low-risk group, but the differences were not significant (P > 0.05). Conclusion RBP4 is a predictor and high risk factor of acute coronary syndrome, which is also a predictor of patients with high risk of acute coronary syndrome.

[Key words] Retinal binding protein; Acute coronary syndrome; GRACE score

冠心病是危害人类健康的主要非传染性疾病,1997年全球性疾病调查显示,缺血性心脏病居世界死因首位。近年来,随着我国经济水平发展,在国外缺血性心脏病患病率下降的同时,我国冠心病患病率反而逐渐增加,已经成为居我国居民死亡第3位的因素。冠状动脉造影虽然是冠心病诊断的金标准,但费用高,有创伤,操作有风险,因此,寻找一个无创的生化指标作为高危患者筛查指标和预测因素对于早期筛查和发现高危患者,以便尽早进行干预和处理,从而降低患者致死性冠脉事件的发生率具有重要意义。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择2010年1月~2011年8月因典型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不稳定心绞痛、急性非ST段抬高性心肌梗死及急性ST段抬高性心肌梗死)症状入院并经冠状动脉造影证实的冠心病患者136例作为实验组(A组),其中,男79例,女57例,平均年龄(58.8±14.2)岁;并根据全球急性冠状动脉事件注册(global registry of acute coronary events,GRACE)危险评分系统[1]的患者评分将其分为低危组(0~99分)和高危组(100~200分)。低危组50例,男29例,女21例;平均年龄(54.8±15.6)岁。高危组86例,男51例,女35例,平均年龄(57.6±17.7)岁。随机选择2010年1月~2011年8月因不典型胸痛入院且经冠状动脉造影证实冠状动脉正常的非冠心病患者89例作为对照组(B组),其中,男51例,女38例,平均年龄(57.9±15.1)岁。各组间患者一般情况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 0.05),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1.2.1指标测定 所有患者均空腹12 h后静卧状态下抽取肘静脉血,分离血清后保存于-20℃冰箱。采用上海北加生化试剂有限公司的视黄醇结合蛋白免疫透射比浊法测定试剂盒以免疫透射比浊法测定血清视黄醇结合蛋白4(RBP4)水平;C-反应蛋白(CRP)测定采用速率散射法(美国Beckman公司Immage型号特定蛋白分析仪及配套试剂);采用德国ADVIA1650全自动生化仪测定患者空腹血糖(FBG)、糖化血红蛋白(HbA1c)、总胆固醇(T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水平。所有患者入院平卧30 min后测定血压3次,取其平均值。

1.2.2 冠状动脉造影检查 所有非典型胸痛患者入院完善术前检查后择期行冠状动脉造影检查;急性心肌梗死患者行急诊冠脉介入治疗(PCI)或于梗死7~10 d后行PCI;不稳定心绞痛患者如有急诊PCI指征则给予急诊行PCI,否则行择期PCI。冠状动脉造影均采用6F造影导管经股动脉或桡动脉行选择性冠状动脉造影,造影仪器为PHILIPS FD20平板血管造影机,采用校正的TIMI血流帧数评价冠状动脉血流速度。 1.3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 13.0统计学软件进行数据分析,计量资料数据用均数±标准差(x±s)表示,两组间比较采用t检验;以P < 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A、B组患者各指标比较情况

经比较发现,A组患者血清RBP4、CRP、HbA1c、FBG、TC、LDL-C及收缩压水平高于B组,差异均有统计学差异(P < 0.05或P < 0.01)。见表1。

2.2 低危组和高危组各指标比较情况

高危组患者收缩压、FBG、HbA1c、CRP、TC、LDL-C水平虽稍高于低危组患者,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 0.05);比较显示,高危组患者血清RBP4水平较低危组患者有明显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 0.05),提示血清RBP4水平可以作为高危急性冠脉综合征患者的预测因子。见表2。

3 讨论

血清中RBP4是疏水小分子结合蛋白家族的一个成员,是由Yang等[2]于2005年首先利用基因芯片技术鉴定出的一种新的脂肪因子。RBP4能够增加视黄醇的稳定性和溶解性,调节并维持视黄醇在血液中的生理浓度[3]。Yang等[2]在制作脂肪组织胰岛素抵抗模型的过程中发现,RBP4参与胰岛素抵抗。Blaner[3]研究推测,RBP4基因多态性可能与糖尿病发生存在着关联。国内也有研究显示,RBP4与胰岛素抵抗和糖尿病的发生密切相关[4],糖尿病已经被认为是冠心病的高危因素。有资料表明,高RBP4水平可引起糖、脂代谢紊乱的异常。Jia等[5]研究发现,RBP4血清水平与内脏脂肪呈正相关。有研究显示,RBP4也参与血压的调控,高血清RBP4水平可以导致高血压的发生,其机制可能是通过诱导胰岛素抵抗,从而导致高胰岛素血症,进一步导致水钠潴留、血管平滑肌增生;而且在胰岛素抵抗的状态下,胰岛素通过诱导血管内皮细胞合成一氧化氮(NO) 能力降低,NO合成减少,内皮素Ⅰ合成增加,从而导致高血压。Graig等[6]报道,血浆 RBP4水平与收缩期血压呈显著正相关。还有研究发现,血清RBP4 水平与收缩压、舒张期血压水平均呈显著正相关。众所周知,动脉粥样硬化(AS)病变是一种慢性炎症改变,伴有多种炎症因子的增高。近年很多研究表明,RBP4是AS的危险因素。刘更夫等[7]研究表明,血清RBP4水平与AS的危险因素高三酰甘油(TG)、高颈动脉内中膜厚度(IMT)独立相关,提示RBP4可能在AS的发生和发展中起重要作用。蒋伏松等[8]研究表明,IMT与RBP4呈明显相关。RBP4与VitA结合,形成复合体后再离开肝脏,经血流入靶组织,最后通过肾脏排泄出体外。而同济医院李健等[9]通过观察老年人尿视黄醇结合蛋白(URBP)增高与心血管疾病危险性的关系发现,URBP是老年人心血管事件独立的干预因子和危险因素。而糖尿病、高血压、高血脂是目前已经证实的冠心病危险因素,RBP4参与上述危险因素的发生,并起到重要作用。目前已经证实炎症是AS发生的重要机制,而RBP4在其中也起到重要作用。由此可见,RBP4也与冠心病的发生关系密切。

本研究发现,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患者收缩压、血清RBP4、CRP、FBG、HbA1c、TC、LDL-C水平均明显高于冠状动脉造影正常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 0.05)。提示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患者血清RBP4水平的升高可能与血压、CRP、TC、LDL-C、FBG及HbA1c水平的差异有关。在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患者中高危组患者的收缩压、CRP、FBG、HbA1c、TC、LDL-C水平虽然高于低危组患者,但是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 0.05),而高危组患者的血清RBP4水平明显高于低危组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 0.05),且本研究中各组患者年龄、性别均无统计学差异(P > 0.05),因此,患者的血清RBP4水平差异排除了年龄、性别因素的影响,从而更加提示血清RBP4水平不仅与冠心病的发生密切相关,也是高危急性冠脉综合征患者的独立预测因子,是联系代谢信号、炎症和AS的纽带,在心血管疾病发病中发挥重要作用,也给临床医生在患者管理方面以重要提示。

[参考文献]

[1] Goodman SG,Huang W,Yan AT,et al. The expanded globao registry of acute coronary events: baseline characteristics,management practices,and hospital outcomes of patients with acute coronary syndrome [J]. Am Heart J,2009,158(2):193-201.

[2] Yang Q,Graham TE,Mody M,et al. Serum retinol binding protein 4 contributes to resistance in obesity and type 2 diabetes [J]. Nature,2005,436(7049):356-362.

[3] Blaner WS. Retinol-binding protein: the serum transport protein for Vtimin A [J]. Endocr Rev,1989,10:308-316.

[4] Hu C,Jia W,Zhang R,et al. Effect of RBP4 gene variants on circulating RBP4 concentration and type 2 diabetes in a Chinese Population [J]. Diabet Med,2008,25:11-8.

[5] Jia W,Wu H,Bao Y,et al. Association of serum retinil-binding protein4 and visceral adiposity in Chinese subjects with and without type 2 diabetes [J]. J Clin Endocrinol Metab,2007,92(8):3224-3229.

[6] Graig RL,Chu WS,Elbein SC. Retinol-binding protein 4 as a candidate gene for type 2 diabetes and prediabetic intemediate traits [J]. Mol Genet Metab,2007,3:338-344.

[7] 刘更夫,左华泽,骆明波,等.血清视黄醇结合蛋白4水平与动脉粥样硬化危险因素的相关性分析[J].微循环学杂志,2009,19(3):61-63.

[8] 蒋伏松,成兴波,李慧娟,等.血清视黄醇结合蛋白4与2型糖尿病颈动脉粥样硬化的关系[J].苏州大学学报:医学版,2009,29(3):508-510.

血清白蛋白篇5

关键词:营养干预; 运动性贫血; 铁蛋白; 转铁蛋白

中图分类号:G804.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7-3612(2007)10-1350-03

运动性贫血是指“由于运动训练或比赛造成单位容积血液中血红蛋白浓度、红细胞数值低于正常值的现象”。运动性贫血是运动员在训练和比赛过程中容易出现的一种身体机能低下的状态,运动性贫血的发生和发展是影响运动员运动能力的重要因素之一。铁在机体中发挥极为重要的生物学作用,氧的运输能力、机体的能量代谢、免疫机能等都与铁有着密切的关系[2,3,6],故铁对运动能力的维持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而运动训练会导致铁代谢发生紊乱,从而使运动员缺铁性贫血(IDA)在运动性贫血中占较大的比例[1,5,8]。由于铁对运动能力的极为重要的作用,同时铁过负荷又会对机体产生巨大的副作用,因此如何应用简便灵敏的指标来反映体内铁代谢的状况对科学合理的补充铁制剂,预防铁缺乏和铁过负荷对机体的不利作用是十分重要的。本实验通过对反映运动性贫血运动员铁代谢状况的指标-铁蛋白、转铁蛋白的变化探讨运动员发生运动性贫血时铁蛋白、转铁蛋白指标的变化规律,为阐明运动性贫血的发生机制提供理论依据;同时利用自行研制的抗运动性贫血铁复合制剂对运动性贫血运动员进行干预,观察其对运动性贫血运动员的治疗效果,为预防和治疗运动性贫血提供良好的营养补剂。

1实验对象与方法

1.1实验对象与分组体校青少年运动员28名,年龄13-16岁,男性10名,女性18名。所有研究对象均无肝、肾及内分泌疾病史,未服用过影响红细胞代谢的药物。根据运动员的性别和血红蛋白指标结果分为女性贫血组(n=8)、女性对照组(n=10)、男性贫血组(n=4)和男性对照组(n=6);采用WHO标准判断运动性贫血。实验过程中运动性贫血研究对象补充“抗运动性贫血铁复合剂”,对照组补充安慰剂。研究对象的基本指标见表1。

1.2运动方式运动方式按照各自的运动模式从事运动训练,实验前后负荷量与强度基本相同。

1.3取样方法及样品保存首先在安静状态时对运动员进行一次血红蛋白水平普查测试,方法为氰化高铁血红蛋白比色法(HiCN),结合运动员的身体健康状况、初步选取研究对象。正式实验前和实验后(即营养补充前和营养补充后)分别取血进行红细胞相关指标的检测,取血方法为肘静脉取血20 mL,加入离心管中于37℃保温30 min,3 000转/min离心15 min分离血清,迅速放入-20℃冰箱中用于测定血液铁代谢及相关指标。经过一个月的营养干预后各组运动员采用同样方法取血并测定各项指标。

1.4营养补剂组成及补充方式营养补剂组成:中药、血红素铁、蕃红素、复合维生素等,通过动物实验结果以一定比例配比组成。中药主要成分有:人参、肉苁蓉、淫阳藿、黄芪、枸杞等以一定比例组成。各营养补剂按人体需要量补充;对照组服用相同剂量的安慰剂。

1.5血清铁蛋白和血清转铁蛋白测试方法测试方法:散射速率比浊法测试仪器:美国BACKMAN(贝克曼)Array-360测试试剂盒:美国BD

1.6数据统计学处理方法实验数据采用SPSS10.0统计软件包采用one-way ANOVA检验进行数据分析,实验数据以平均数±标准差表示,显著性水平为P<0.05,非常显著性水平为P<0.01。

2结果

营养干预对运动性贫血运动员血清铁蛋白和转铁蛋白浓度的影响。

与同性别、同一时间对照组相比,*:P

3讨论

血清铁蛋白是一种高分子含铁蛋白质,是体内铁贮备的主要形式之一,也是反映体内铁贮备的一个特异性指标[13,15,16,19]。当机体铁贮备减少时血清铁蛋白浓度也相应降低,两者呈高度相关[7]。运动训练导致机体铁代谢紊乱――铁缺乏时,血清铁蛋白浓度降低。血清转铁蛋白是机体中铁的主要转运蛋白,转铁蛋白结合三价铁离子与红细胞或各组织细胞细胞膜上的转铁蛋白受体结合通过内吞、酸化、释放、位移等步骤,铁进入细胞内最终被细胞利用合成血红蛋白或者其它含铁的成分[4,12,17,18]。临床研究结果显示当机体铁代谢紊乱-铁缺乏时转铁蛋白相应增加,这是因为缺铁启动了机体转运铁的机制,从而使机体摄取铁的能力适应性增加以缓解铁的缺乏[10,14,17,18],但是运动训练对转铁蛋白的影响报道不多。

实验结果表明实验前男性贫血组的血清铁蛋白显著低于男性对照组(低57.5%),女性运动性贫血组运动员实验前的血清铁蛋白浓度低于对照组,但无显著性差异。虽然有许多因素会导致血清铁蛋白浓度的升高,如血清铁蛋白浓度会因慢性炎症、感染等因素而显著升高,这将影响应用血清铁蛋白浓度的变化对机体铁贮备判断的准确性[7,9,11],但是血清铁蛋白的大幅降低还是可以反映了机体铁贮备下降的。本实验结果证明了运动性贫血运动员血清铁蛋白低于对照组,说明长期的运动训练所导致的运动员运动性贫血的发生,造成了运动性贫血运动员的铁代谢紊乱,血清铁蛋白浓度下降是由于运动训练导致铁贮备下降的表现。而经过抗贫血铁复合制剂干预后贫血组的血清铁蛋白显著高于实验前,对照组实验后血清铁蛋白也有上升的趋势,但无统计学意义。由于血清铁蛋白与机体铁贮备关系非常密切,当对贫血组进行抗贫血铁复合制剂干预以后,促进机体血清铁蛋白浓度的升高,使机体铁贮备增加。而本实验结果表明抗贫血铁复合制剂可以促进贫血组运动员血清铁浓度上升,证明了铁制剂的补充是引起血清铁蛋白升高的主要原因。说明抗贫血铁复合制剂可以良好的改善贫血运动员铁贮备状况,其通过提高血清铁蛋白来体现。血清转铁蛋白是机体铁的主要转运蛋白,它通过与细胞膜上的转铁蛋白受体结合,将铁转运进入细胞内,用于合成各种含铁成分或将铁贮备起来。当体内铁缺乏时血清转铁蛋白会适应性的增加,以增加铁的转运能力来缓解体内铁缺乏状况。男、女运动性贫血组运动员血清转铁蛋白浓度干预后显著低于同组干预前(分别降低了13.5%、20%),这是因为抗贫血铁复合制剂中含有易于吸收的有机铁制剂,并且加入了可以促进铁吸收的维生素C等物质,从而使血清铁浓度升高,导致贫血运动员血清转铁蛋白适应性下降。运动训练过程中运动员的血清铁蛋白和转铁蛋白的呈现相反的变化趋势。而且血清铁与血清铁蛋白呈显著正相关,与血清转铁蛋白浓度呈显著负相关,血清铁蛋白与血清转铁蛋白呈高度负相关。说明在反映运动训练对运动员铁代谢状况的影响时血清铁蛋白和血清转铁蛋白是良好的指标,由于血清铁蛋白易受到一些非铁因素的影响而发生变化(如感染等),影响血清铁蛋白反映铁状况的准确度。因此,在应用血清铁蛋白反映机体铁状况时,应结合血清转铁蛋白指标以提高对铁状况诊断的准确度。

4小结

1) 运动训练导致机体铁贮备下降时血清铁蛋白降低、转铁蛋白处于较高水平,且血清铁蛋白与转铁蛋白浓度呈高度负相关,血清铁蛋白、血清转铁蛋白指标可以反映机体铁贮备状况。2) 抗贫血铁复合制剂干预后的贫血各组血清铁、血清铁蛋白浓度上升,并显著降低了贫血运动员血清转铁蛋白浓度,说明抗贫血铁复合制剂可有效的提高了运动员的铁贮备。

参考文献:

[1] 钱忠明,肖德生,王沁.运动性缺铁研究进展[J].中国运动医学杂志,1998(2):151-154.

[2] A.M.费旁 D.R.威廉斯.生物无机化学[M].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1984.

[3] 曲绵域,高云秋,浦均宗,等.实用运动医学[M].北京:北京科学技术出版社,1996.

[4] 钱忠明.铁代谢――基础与临床[M].北京:科学出版社,2000.

[5] 董斌,张力军,解长福,等.运动员缺铁对运动能力的影响[J].哈尔滨体育学院学报,1993,37:65-68.

[6] Strause L,Hegenauer L,Saltman R.Effects of exercise on iron metabolism in rats[J].Nutr.Res.1983,3:70~89 [35]Clement D B,Asmundson R C.Nutritional intake and hematological parameters in endurance runners.[J]The PHysician and Sports Med,1982,10:37-43.

[7] Pakarinen A.Ferritin in sports medicine[J].Nordilab Newsletters,1980,4:20-28.

[8] Balaban EP. Sports anemia[J].Clin Sports Med,1992,11(2):313-325.

[9] Constance V,Judy A.Driskell.Sports Nutrition-Minerals Eledtrolytes[M].1995 by CRC Press,Inc.

[10] 肖德生,钱忠明.运动诱导的低铁状态大鼠骨髓细胞铁摄入的变化[J].生理学报,2000,52(2):147-151.

[11] Cook J D,Baynes R D,Skikne B C.Iron deficiency and the assessment of iron status[J].Nutr.Rev,1992,5:189-202.

[12] Qian ZM, Xiao DS, Tang PL et al.Increased expression of transferrin receptor on membrane of erythroblasts in strenuously exercised rats[J].J.Appl.PHysiol,1999,87(2):523-529.

[13] 胡浩,夏虹,陈婉茜,等.骨髓铁蛋白测定对缺铁性贫血诊断的意义[J].数理医药学杂志,2001,14(2):167-168.

[14] Keith M Erikson, Domingo J Pinero et al.Regional Brain Iron, Ferritin and Transferrin Concentrations during Iron Deficiency and Iron Repletion in Developing Rats[J]. J Nutr,1997,127(10):2030-2038.

[15] 兰莉,台虹,李明,等.骨髓细胞外铁及血清铁蛋白在缺铁性贫血中的对比分析[J].云南医学,2000,21(1);46-47.

[16] 孔荣.六种血液病与缺铁性贫血血清铁蛋白的检测[J].南京医科大学学报,1998,18(5);454.

[17] Ming Qian Z, Sheng Xiao D, Kui Liao Q et al.Effect of different durations of exercise on transferrin-bound iron uptake by rat erythroblast[J]. J Nutr Biochem,2002,13(1):47-54.

血清白蛋白篇6

【关键词】脑梗死;血清高敏C反应蛋白;脂蛋白(a);血压

动脉硬化是一种慢性炎症过程,高敏C反应蛋白是参与炎症的重要炎性因子。脂蛋白(a)增高时和高血压均为心脑血管病的独立危险因素。本文旨在探讨脑梗死患者血压水平与血清高敏C反应蛋白、脂蛋白(a)的关系。

1资料与方法

1.1临床资料研究对象选择55岁以上脑梗死患者88例,根据监测入院时血压,血压≥160/100mmHg(观察组)29例;男性:16例;女性:13例;年龄:66.68岁±12.05岁;血压140/90mmHg(对照组)59例;男性:30例;女性:29例;年龄:67.66岁±10.58岁。两组患者在性别、年龄方面无显著性差异(P>O.05),具有可比性。

1.2方法

1.2.1血压测量受试者于入院休息30分钟后,测量右上臂坐位血压:收缩压和舒张压分别取柯氏音(KorotkofⅠ)音和第5音(KorotkofⅤ)时的血压指数,间隔30秒测量1次,测3次取其平均值。

1.2.2hs-CRP及LP(a)测定所有标本为早晨8:00-9:00抽空腹静脉采血,抗凝管中注入EDTA,在室温下静置0.5-1h后离心,分离血清,-20℃冰箱保存,采用贝克曼800型全自动生化分析仪,采用免疫增强比浊法测定血清hs-CRP,免疫比浊法测定LP(a)水平。

1.3统计学处理应用SPSSl7.0软件进行统计分析,计量资料用χ±s表示,采用方差方程Levene检验,采用Pearson相关性方法进行相关性分析,检验水平α=0.05,p

3讨论

高血压是公认的最重要和独立的脑卒中危险因素,长期高血压可导致脑大动脉出现动脉硬化及脑小动脉出现玻璃样变,动脉粥样硬化是心、脑血管疾病的主要病理基础,而动脉粥样硬化往往伴随慢性炎症过程,进而逐渐出现动脉管腔狭窄或闭塞,最终导致脑梗死的形成。

CRP是炎性分子刺激肝细胞产生的一种急性实相反应蛋白,它是反映体内炎性反应的精确、客观指标[1]。hs-CRP能更好的反应炎症的存在,为临床提供一个更敏感的指标[2],hs-CRP与急性脑梗死的发生密切相关[3]。Muri等[4]的研究证实,CRP水平的升高不仅反映体内炎性系统反应的程度,而且也能反映脑梗死的严重程度。hs―CRP水平升高显示血液中促炎症因子的含量和活性增加,动脉粥样硬化进一步加重,导致脑梗死。本研究提示脑梗死组,血压高组超敏C反应蛋白亦明显高于对照组。

Lp(a)是一种独立特殊的脂蛋白,它不受年龄、性别、饮食及血脂的影响。血清Lp(a)水平升高与脑卒中、高血压、冠心病等心脑血管疾病密切相关,同时Lp(a)也被认为是一种敏感的急性时相蛋白。Lp(a)能促进纤维蛋白沉积于动脉壁,参与血栓形成,继而启动动脉粥样硬化的发生与发展。体外实验表明[5],有纤维蛋白存在时,Lp(a)与组织型纤维蛋白溶解酶原激活物(tPA),尿激酶竞争纤维蛋白结合位点,使纤维蛋白溶解酶原不能激活,故Lp(a)具有抑制纤维蛋白溶解作用,从而阻止血栓溶解,促进动脉粥样硬化发生。1986年Zenker等首次报道了脑梗死患者血清Lp(a)升高[6]。后来大量的研究证明高血清Lp(a)水平是脑梗死发生的相对独立危险因素。且Lp(a)水平与病情严重程度和梗死面积相关,本研究提示,急性脑梗死血压增高患者Lp(a)含量及异常率高于对照组,表明Lp(a)水平,与脑梗死血压控制水平密切相关。

本文发现,脑梗死患者血压水平较高患者的hs-CRP、Lp(a)水平较对照组明显增高。提示脑梗死血压水平影响患者hs-CRP、Lp(a)水平。血压控制水平、hs-CRP、LP(a)可作为脑梗死的危险因素,在临床工作应重视这些危险因素,从而达到预防脑梗死的发生,减少伤残率和致死率,具有重要临床价值。

参考文献

[1]曾凤兰.C反应蛋白与冠心病的研究进展.医学综述,2003.16:266.

[2]郭毅.陈实.C反应蛋白-缺血性脑卒中预后的重要标志物.中华预防医学杂志,2003,37:102.

[3]孔祥锋.高敏C反应蛋白及颈动脉硬化与急性脑梗死的关系.中华老年医学杂志,2010,29,8:629-631.

[4]Muri KW,Weri CJ,Alwan W,et a1.C-reaction protein and outcome after ischemic stroke[J].Stroke,1999,30(5):981-985.

血清白蛋白篇7

【关键词】 对苯二酚

蛋白质是生物体的基本组成成分,如酶、抗体、转运蛋白等在生物体内发挥着重要功能。人血清白蛋白存在于血液中,分子量为66241,等电点为4?7〔1〕,主要维持血浆的胶体渗透压,其另一功能是与许多微溶于水的物质结合为易溶于水的复合物。酚类化合物对DNA有不同程度的损害〔2-5〕,对苯二酚在环境中容易氧化为对苯二醌,对苯二酚与对苯二醌可以和DNA碱基形成加合物〔6-8〕,对人体危害极大。对苯二酚与对苯二醌是通过人血清白蛋白转运进入人体各器官。因此,研究血清白蛋白与对苯二酚与对苯二醌的相互作用具有重要意义。本文利用循环伏安法研究了对苯二酚在L?半胱氨酸修饰金电极上的电化学行为,并初步探讨了在L?半胱氨酸上牛血清白蛋白与对苯二酚及对苯二醌相互作用的机制。

1 材料与方法

1?1 仪器与试剂 缓冲液:0?05mol/L Na2HPO4-0?05mol/L NaH2PO4-0?10mol/L NaCl缓冲溶液(用NaOH调pH);0?05g/L L?半胱氨酸;0?1mol/LH2SO4;2?0000g/L对苯二酚。20?0000g/L牛血清白蛋白。MEC-12B型多功能微机电化学分析仪(江苏电分析仪器厂);金电极(直径1mm)为工作电极,铂电极为对电极,饱和甘汞电极为参比电极。

1?2 实验方法

1?2?1 L?半胱氨酸在金电极上组装 将金电极在置于0?05μmAl2O3粉末中反复抛光至镜面,用Microcloth抛光布抛光光亮,再用丙酮冲洗,用亚沸水超声波清洗。将金电极置于0?1mol/LH2SO4中于2V氧化5s,-0?35~1?5V于1V/s循环扫描5次,取出金电极,用蒸馏水冲洗干净,用磁力搅拌器在蒸馏水中清洗5min,将清洁后的金电极置于50g/L L?半胱氨酸浸泡24h,取出金电极,用蒸馏水冲洗干净,用磁力搅拌器在蒸馏水中清洗5min,即得L?半胱氨酸修饰金电极。所用水为3次亚沸蒸馏水。

1?2?2 电化学行为 在5?00ml容量瓶中,加入0?10ml对苯二酚,5?00ml 0?05mol/L Na2HPO4-0?15mol/L NaCl缓冲溶液,混匀,作循环伏安扫描。

1?3 量子化学计算 对苯二酚与对苯二醌用半经验方法(AM1)进行分子几何构型初始优化,然后用密度泛函理论(DFT)在6-31G(d)水平进行全优化分子结构,在相同水平计算分子的分子前线轨道能量及静电荷。用Gaussian03软件完成所有计算。

2 结果

2?1 L?半胱氨酸修饰电极的电化学行为特征(图1) 由修饰电极于-0?60~0?8V范围内的循环伏安图可见,裸金电极上未见氧化还原峰存在;L?半胱氨酸修饰电极在高电位的电流增大,溶液pH=7?30时,在-0?068V产生一个氧化峰,这可能是羧基在较低的电位下被还原为羟基所致。

2?2 对苯二酚在L半胱氨酸修饰金电极上的电化学行为(图2,表1) 从表1可见,在L?半胱氨酸修饰金电极上,当溶液pH=7?30时,氧化峰(Epa)比裸金电极负移了0?169V,还原峰(Epc)比裸金电极负移了0?061V,对苯二酚在L?半胱氨酸修饰金电极可逆性变好,峰电流变大,对对苯二酚的氧化还原具有催化作用。结果与杜丹等人研究对苯二酚在L?半胱氨酸修饰金电极上的电化学行为一致〔9〕。当溶液pH=11?00时,在L?胱氨酸修饰金电极上的氧化峰比裸金电极正移了0?090V,还原峰比裸金电极负移了0?010V,说明在pH-11?00时,对苯二酚在L?半胱氨酸修饰金电极可逆性变坏,峰电流变小,对对苯二酚的氧化还原不具有催化作用。

表1 对苯二酚在L?半胱氨酸修饰金电极及裸金电极上的电化学参数(略)

2?3 扫速对对苯二酚峰电流和峰电位的影响 对苯二酚在裸金电极上的氧化还原峰电位随着扫速的增大氧化峰电位发生正移,还原峰负移,峰电流(ip)与扫速的平方根(V1/2)成正比,说明峰电流受扩散控制;对苯二酚在L?半胱氨酸修饰金电极上的氧化还原峰电位受扫速的影响与裸金电极相似,峰电流(ip)与扫速的平方根(V1/2)成正比,说明峰电流也受扩散控制。

a,a`:裸金电极;b,b`:L?半胱氨酸修饰电极;扫描速度:100mv/s

图1 L?半胱氨酸修饰金电极上的循环伏安图(略)

a,a`:0?0400g/L对苯二酚在裸金电极上;b,b`:0?0400g/L对苯二酚在L?半胱氨酸修饰电极上;扫描速度:100mv/s

图2 对苯二酚在L?半胱氨酸修饰金电极上和裸金电极上的循环伏安图(略)

2?4 牛血清白蛋白对峰电位与电流的影响(图3) 由于牛血清白蛋白容易吸附到金电极上,故在修饰电极上研究了牛血清白蛋白在pH=7?30溶液中对对苯二酚氧化还原电位及电流的影响。从图3可见,牛血清白蛋白加入到对苯二酚溶液时,其氧化峰电位发生负移,但峰电流改变不大,说明牛血清白蛋白对对苯二酚向电极扩散的影响较小;而对其氧化产物对苯二醌,其氧化峰电位发生负移,峰电流变小,说明牛血清白蛋白对对苯二醌的扩散的影响较大。当牛血清白蛋白的浓度达到0?5000g/L时,峰电位不再改变,说明牛血清白蛋白与对苯二酚结合达到饱和状态。当牛血清白蛋白的浓度达到1?2000g/L时,峰电流不再改变,说明牛血清白蛋白与对苯二醌结合达到饱和状态。根据苯二酚和对苯二醌可以和血清白蛋白结合的饱和度及血清白蛋白的分子量,计算苯二酚和对苯二醌和血清白蛋白结合比分别为48:1和16:1。

a:0?0400g/L对苯二酚;b:0?0400g/L(1?5800g/L)牛血清白蛋白;pH=7?30;扫描速度:100mv/s

图3 牛血清白蛋白对苯二氧化还原电位及电流的影响(略)

2?5 对苯二酚现对苯二醌的量子化学计算结果 对苯二酚与对苯二醌所有原子都在一个平面内,对苯二醌的最大净电荷为0?43,最小的负电荷为-0?45,最低空轨道和最高占有轨道能量分别为-0?12999和-0?27059Hartree,分子的偶极距为0,为非极性分子;分子的净电荷反映了分子间净电吸引的能力;最低空轨道能量越低,越容易接受电子,最高占有轨道能量越高越容易提供电子,分子的前线轨道反映了形成分子氢键的能力,故对苯二酚较对苯二醌容易提供电子,而对苯二醌较对苯二酚容易接受电子。由此来看,对苯二醌比对苯二酚具有较大的净电吸引的能力和形成分子氢键的能力,因而在电极上峰电位和峰电流改变较大。

3 讨论

结果表明,在pH<7?30时主要以NH3-C(R)OO-存在,pH>11?00时主要以NH2-C(R)OO存在。具有较好催化活性的基团为NH3-C(R)OO-。苯酚的pKa1=10?00时,主要以苯酚分子的形式存在,而对苯二酚的羟基是供电子基团,故pKa1<11?00,对苯二酚在水溶液主要以分子形式存在。由于对苯二酚氧原子的电负性较大,因而使羟基和邻近苯环氢具有较低的空轨道,可接受NH3-C(R)OO-氧原子的电子,形成氢键,降低了氧化电位,增大了电流。对苯二醌的氧原子具有更高的净电荷,具最高占有轨道能量更高,最低空轨道能量更低,形成氢键的能力更强。当pH较高时,由于氨基接受氢的能力大于羧基,对苯二醌与L?半胱氨酸形成氢键时,电子的流动性较差,因而电流较小。参照人血清白蛋白等电点为4?7,氨基酸残基如NH3-C(R)OO-存在,牛血清白蛋白对苯二酚和对苯二醌在溶液中的结合,与对苯二酚和对苯二醌在电极上的表现有所差异,对苯二酚和对苯二醌与与对苯二酚和对苯二醌结合后,电极为了破坏这种氢键作用力,必须提供更高的氧化电位和较低的还原电位,这种作用力越强,电位偏离越远,同时强烈的作用将进一步导致复合物扩散系数变小,电流变小。本文结果表明,对苯二醌可以和血清白蛋白形成较强的氢键,且苯二醌和血清白蛋白的作用力要大于对苯二醌的作用力。根据苯二酚和对苯二醌可以和血清白蛋白结合的饱和度及血清白蛋白的分子量计算苯二酚和对苯二醌和血清白蛋白结合比分别为48:1和16:1。

【参考文献】

〔1〕 张昌颖.生物化学[M].2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1985:432.

〔2〕 宋远志.对苯二酚与脱氧核糖核酸的相互作用[J].中国公共卫生,2006,22(2):192-194.

〔3〕 宋远志.苯酚与脱氧核糖核酸的相互作用[J].中国公共卫生,2005,21(12):113-114.

〔4〕 宋远志.对硝基苯酚与杂交中DNA的相互作用[J].中国公共卫生,2005,21(1):33-35.

〔5〕 宋远志.邻氨基酚与脱氧核糖核酸的相互作用[J].中国公共卫生,2005,21(9):94-96.

〔6〕 Krisztina Pongracz,William J.Bodell.Detection of 3'-Hydroxy-1,N6-benzetheno-2'-deoxyadenosine 3'?Phosphate by 32P Postlabeling of DNA Reacted with p?Benzoquinone[J].Chem Res Toxicol,1991,4:199-202.

〔7〕 Margaret Gaskell,Rebekah Jukes,Donald J.L.Jones.Identification and Characterization of(3,4-Dihydroxy)-1,N2-benzetheno-2-deoxyguanosine 3-Monophosphate,a Novel DNA Adduct Formed by Benzene Metabolites[J].Chem Res Toxicol,2002,15:1088-1095.

血清白蛋白篇8

【关键词】 花背蟾蜍;血清蛋白质;电泳

【关键词】 花背蟾蜍;血清蛋白质;电泳

0引言

花背蟾蜍(Bufo raddei)为两栖纲动物,具有强心利尿,解毒清热的作用,对一些恶性肿瘤也有明显抑制效果,抗癌总有效率达93%[1]. 有关蟾蜍血清蛋白质成分的研究见于何士敏等[1]和刘建强等[2]. 我们对陕西花背蟾蜍血清蛋白质的成分进行了分析,为进一步开发这种药用动物资源提供了理论依据.

1材料和方法

1.1材料采于西安渭河滩蟾蜍,将其洗净,用探针捣毁其脑组织及脊髓,打开胸腔,采心脏新鲜血(每只可抽出1 mL左右),立即注入小型离心管内静置2 h后进行离心(4000 r/min,15 min),吸取上面黄色血清备用.

1.2方法参照醋酸纤维薄膜电泳法[3]. 用氨基黑10B染色液染色10 min,然后用漂洗液漂洗3次,每次5 min,即可在薄膜上出现清晰的谱带. 选取谱带多而清晰的薄膜量取膜上各条带的泳动距离,然后放在清水中进行照相. 拍照后,对入选膜进行定量测定,即将薄膜上的各个蛋白带剪下,分别放入9支试管中,同时在相应膜上剪下大小相同的无蛋白区的薄膜放入第10支试管中作为空白对照. 然后向各管加入NaOH溶液(0.4 mol/L) 4 mL,在37℃条件下水浴30 min后浸泡12 h,在722型分光光度计620 nm处比色,记录A620 nm值. 根据各蛋白区带的A620值计算其相对含量. 各种蛋白质的相对含量等于其A620 nm值占蟾蜍血清蛋白A620 nm总值的百分比. 泳动度按U=dL/Vt公式计算[4],式中d为电泳图谱中各条带的泳动距离,L为支持物的有效长度,V为110 V,t为7200 s.

2结果

2.1血清蛋白质电泳分析花背蟾蜍经醋酸纤维薄膜电泳分离出9条谱带,即该血清含有9种蛋白质,在清蛋白区有4种,在球蛋白区有5种,从正极端开始,依次为:α2清蛋白,α1清蛋白,β2清蛋白,β1清蛋白,α球蛋白,β球蛋白,γ球蛋白,δ球蛋白,ε球蛋白. 9种蛋白质的分类及编号参照常规的人血清蛋白质电泳图中各种蛋白质的名称编号得来,各蛋白带的泳动度(表1).

2.2花背蟾蜍血清蛋白质相对含量从蟾蜍血清中分离出9条蛋白质谱带的吸光度总和A总=0.342. 其中,5种球蛋白的吸光度总和A球=0.133,4种清蛋白的光密度总和A清=0.209,球蛋白和清蛋白的比例为1∶1.56,蟾蜍血清中各种蛋白质占血清总蛋白质的百分含量(表1).

表1蟾蜍血清中各蛋白的泳动度(略)

3讨论

我们研究表明,陕西花背蟾蜍的血清蛋白质经醋酸纤维薄膜电泳分离出的9种蛋白质的泳动度和相对含量与青海和东北蟾蜍血清蛋白质的电泳分析存在异同,相同之处在于:1,2,3,4条带(清蛋白)和5,6,7,8,9,条带(球蛋白)呈集团性分布,两区之间有明显的蛋白空白区. 前4种蛋白质的等电点都较小,偏离缓冲液的pH 8.6较远,故带负电荷较多,泳动度较快,属于清蛋白. 后5种蛋白质的等电点都较大,偏离缓冲液的pH 8.6较近,故带负电荷较少,泳动度较慢,属于球蛋白. 清蛋白质的泳动度大于球蛋白质不同的是,经染色后观察,清蛋白区中有3条带比较浓,相对含量都比较高,所有的蛋白带中,δ与ε的含量之比接近1∶1,α与β的含量之比也接近1:1. 球蛋白区的中间一条带较浓,含量较高(17.3%),球蛋白区的δ球蛋白较淡,含量最低(4.5%). 清蛋白区的α1清蛋白较淡,含量较低(6.6%),而α2清蛋白较浓,含量最高(24.6%). 生活在西安花背蟾蜍的血清蛋白质的种类与青海和东北蟾蜍血清蛋白质的种类相同,但其相对含量和泳动度与其他二者均不相同,这为三地蟾蜍在药用资源上是否可以替代提供了一个可参考的依据.

另外,我们制作了一支点样笔,经试验,效果理想. 点样时应将薄膜表面多余的缓冲液吸去,以免缓冲液太多引起样品扩散,但不能吸的太干,太干样品不易进入薄膜的网孔,造成电泳起始点参差不齐,影响分离效果. 而且点样量不能过大,否则易拖尾,分离效果不好. 取样完成后,应该立即进行电泳,实验效果好,使用冷藏后的样品电泳分离后,得到的条带模糊不清实验效果明显降低. 洗脱时要放在37℃水浴中浸提30 min,每隔10 min充分摇动1次,以便将色泽完全洗脱下来,然后在常温下浸泡12 h,测定各管A620 nm值[4].

【参考文献】

[1] 何士敏, 王鑫. 东北蟾蜍血清蛋白质成分初步分析[J]. 生物科技, 2000,10(2):43-45.

[2] 刘建强, 孟青妹. 青海蟾蜍血清蛋白质成分的电泳分析[J].中国兽医科技, 2003,3(10):64-65.

血清白蛋白篇9

关键词:血清胆碱酯酶;白蛋白;肝硬化;诊治

肝硬化为临床一种常见的弥漫性、进行性、慢性肝病,由不同病因引起,在世界范围内高发。以间质炎症细胞浸润、肝细胞广泛变性坏死、结缔组织和纤维组织弥漫性增生等为主要病理特点[1]。胆碱酯酶(CHE)为常用判断有机磷农药中毒程度的指标,具非特异性,由肝脏实质细胞合成分泌入血,近年用于肝脏合成功能测定指标;白蛋白(Alb)是诊断肝硬化重要实验室指标之一,由肝实质细胞合成,可用于评估肝细胞蛋白质合成功能。本文就肝硬化诊治中,CHE、Alb特点进行研究,旨在为临床治疗提供参考依据。

1 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本次观察组对象40例,男31例,女9例,年龄28~70岁,平均(51.2±2.3)岁,均与西安全国病毒性肝炎及肝病学会议(2000年)修订相关诊断标准符合,并取40例健康体检者对照,男30例,女10例,年龄25~68岁,平均(48.2±1.2)岁。肝胆及脏脏系统疾病者排除在外。

1.2方法 应用日立7600全自动生化分析仪,实验试剂产自宁波美康生物科技有限公司。两组患者分别抽取3ml空腹静脉血,血清及时分离,以防溶血,采用速率法检测CHE,采用溴甲酚绿法检测Alb,严格参照说明书完成各项操作,分析检测项目的同时做室内质控,确保结果准确。

1.3统计学分析 统计学软件采用SPSS13.0版,组间计量数据采用(x±s)表示,计量资料行t检验,P

2 结果

与对照组比较,肝硬化组CHE及Alb指标均居较低水平,Alb/CHE居较高水平,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3 讨论

研究显示,人体内CHE主要由拟胆碱酯酶(PCHE)和乙酰胆碱酯酶(ACHE)构成,属一类催化酰基胆碱水解酶类,对乙酰胆碱水解均有催化作用,促使乙酸和胆碱生成[2]。Alb为血浆中含量最高的蛋白质,由肝实质细胞合成,在血浆中为15~19d半衰期,CHE为10d,CHE在肝硬化与慢性肝炎时合成均减少,较Alb短,可灵敏反应肝硬化病情,故肝细胞的合成功能反映方面,CHE较Alb更准确。肝内间质炎症细胞浸润等病理表现,对CHE的合成均有一定影响,因肝脏合成后此酶释放入血浆,故肝内合成能力在肝实质受损时下降,血清中酶活力也呈下降表现。CHE在肝硬化病情加重显著下降,若表现为持续下降,易不利于预后改善。

Alb采用溴甲酚绿完成实验室测定,受临床输血、抗凝剂、脂血、黄疸等影响,而上述因素对CHE速率法测定未构成干扰。因肝硬化患者处于失代偿期时有大量腹水出现,需取Alb反复输入,故肝脏的合成功能较难用血清Alb浓度真实反映[3]。故肝脏损害的时效性,可通过CHE检测,更稳定、准确、灵敏显示,尤其是Alb治疗和临床输血后,Alb处于正常或增加,而CHE无明显变化。肝硬化组和正常对照组Alb/CHE比值,对肝脏的储备功能和肝损害程度评估,判定预后,监测病情,均有重要的参考价值。结合本次研究结果显示,与对照组比较,肝硬化组CHE及Alb指标均居较低水平,Alb/CHE居较高水平,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综上所述,肝硬化患者肝脏损害与血清胆碱酯酶有密切相关性,对肝细胞损害程度可准确反映,与Alb价值相当,且在对病情变化监测时,未受Alb输注影响,动态监测同一患者的CHE,可评估预防及反映病情程度,CHE检测血清影响因素少,为具特异性及敏感性的肝硬化血清学诊断指标,具有非常重要的应用价值。

参考文献:

[1]郝建军,冯晓宏.肝硬化患者血清胆碱酯酶和前白蛋白测定的意义[J].国际检验医学杂志,2008,29(9):863-864.

血清白蛋白篇10

关键词 甲胎蛋白 检测试纸(胶体金法) 酶联免疫吸附试验 化学发光法

doi:10.3969/j.issn.1007-614x.2010.17.160

AbstrastObjective:Compartive effect between -Fetoprotein(Colloidal Gold)assayand -Fetoprotein(Elecsys immunoassay)Afp in the process of hepatocellular carcinoma diagnosis Methods-Fetoprotein(Colloidal Gold)assayand -Fetoprotein(Elecsys immunoassay)AFP serum level of 100 with cirrhosi-Fetoprotein(Elecsys immunoassay)AFP Results the sensitivity,specificity and availability of AFP were 5714%,9424% and 9932%,999% Conclusion:Itsuggested that there was agood compleementary effect between -Fetoprotein(Colloidal Gold)assayand -Fetoprotein(Elecsys immunoassay)Afp in the praocess of hepatocellular carcinoma diagnosis

目前,甲胎蛋白实验室诊断最常用的血清检测方法有两类,一种甲胎蛋白(AFP)检测试纸(胶体金法),另一种方法有甲胎蛋白(AFP)化学发光法,还有一种酶联免疫吸附试验,酶联免疫吸附试验费时,甲胎蛋白(AFP)化学发光法成本高,而甲胎蛋白(AFP)检测试纸(胶体金法)具操作简便价格便宜,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资料与方法

2007年1月~2009年3月我院住院病人100例。

试剂:ELISA试剂盒由北京万泰生物药业有限公司生产。胶体金试纸由篮十字生物药有限公司生产。发光试剂盒由美国拜耳生产。质控血清由卫生部临床检验中心提供。均在有效期内使用。

仪器:美国白乐半自动酶标仪,洗板机。

方法:严格按照试剂盒内说明书操作。100例筛查病人的血清标本同时酶联采用法和甲胎蛋白(AFP)检测试纸(胶体金法法进行检测,对其中一种或两种试剂检测阳性的标本采用甲胎蛋白(AFP)化学发光法。

统计学方法:采用X2检验。

结 果

敏感性与特异性:100例标本中,酶联法和甲胎蛋白(AFP)检测试纸(胶体金法)两种方法共检出阳性39例,经化学发光法确证阳性38例。其中酶联法检出22例阳性,有2例确证为阴性,敏感性为5263%(20/38),假阳性率为100%(2/20);胶体金法检出的37例阳性中,有1例确证为阴性,敏感性为9736%(37/38)。假阳性率为27%(1/37),见表1。

化学发光法法和胶体金法的敏感性比较差异无非常显著性(P>005),特异性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005)。而化学发光法法和胶体金法的敏感性与酶联法比较差异有非常显著性(P

酶联方法的精密度测定:批内精密度测定用质控血清在同一反应板内测定20个孔,测得(OD/CO值)X=230,S=02,CV=1217%;批间精密度测定用同一批号质血清在每一反应板测定一孔,连续测定20d,测得(OD/CO值)X=221,S=030,CV=1357%(OD为吸光度,CO为cut off值,X为均值,CV为变异系数)。

讨 论

机体AFP含量正常情况下应该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