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素质教育论文十篇

时间:2023-04-09 15:08:07

大学生素质教育论文

大学生素质教育论文篇1

关键词:大学生;人文素质教育

中图分类号:G64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4107(2013)10-0087-02

历史进入21世纪,中国正在实现伟大的民族复兴,构建和谐社会与和谐世界成为当今的时代主题。作为人才培养基地的高校在其中起到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大学培养的不仅是今天的人才,而且是明天、后天的人才,是站在社会发展的前沿去引导市场经济,引导社会发展的未来一代。而人文素质恰是人才培养的基础。提高大学生的人文素质是世界各国高等教育改革都在探索的热点。在科技进步的同时,决不能忽视人文素质的教育,要使人文教育同科学教育互相渗透。这也符合我们党的教育方针,即培养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2004年8月6日《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意见》强调指出要加强大学生的人文素质教育。可见只有加强高校人文素质教育,才能顺应时展,培养出合格人才。

一、人文素质与人文素质教育的内涵

1998年教育部颁发的《关于加强大学生文化素质教育的若干意见》中明确提出:“大学生的基本素质包括四个方面:思想道德素质,文化素质,专业素质和身体心理素质。”[1]这里所说的文化素质重点是指人文素质,它是大学生诸多素质中最根本、最基础的素质,是人类发展中起基础性作用的品质,对于其他素质的形成和发展具有很强的渗透力和影响力。因此,在对大学生实施素质教育的过程中,必须加强大学生人文素质的教育和培养。培养大学生的人文素质旨在提高大学生的文化品位、格调、情感和价值取向。

“人文”一词,最早见于《易・贲》:“刚柔交错,天文也;文明以止,人文也。观乎天文,以察时变;观乎人文,以化成天下。”[2]这里的“天文”是指天道运行所形成的条理、秩序以及由此显现出的迹象。《辞海》中解释到:“人文”指人类社会的各种文化现象[3]。人文素质是指在外界的交往中将学得的“人之所以为人”之道通过内化所形成的内在的精神品质与价值意识,是由知识、能力、观念、情感、意志等多种因素综合而成的一个人的内在的品质,通常表现为一个人的人格、修养、气质。它体现为人们对待事物的一种态度,包括文化素质、心理素质、道德素质。人文素质教育就是将人类优秀的文化成果通过知识传授、环境熏陶以及自身践行,使其成为一个人的人格、修养、气质,成为个人相对稳定的内在品质的过程。它引导学生学会做人,帮助学生形成良好的道德情操和高品位的人格修养,并具有创造性的思维和多维度的知识视野。人文素质教育应该是对全人类最珍贵的“真、善、美”的追求的精神教育;其融合于各学科之中,贯穿于全部人类的文明发展史。进行人文素质教育就是要让学生“学会做人”。做一个有良知的人,一个有智慧的人,一个有修养的人。

提倡人文素质不是要冲击专业教育,而是从整体提高学生的全面素质。学校不应该只是教授课程,还应该教会学生如何适应高速变化的社会,只有具备了良好人文素质,将来才能适应社会,成为社会所需之人才。

二、大学生人文素质教育现状及原因

关于我国当代大学生人文素质教育的现状,中国工程院院士杨叔子说“人文教育,现代大学之基”,但同时也指出了当前可能出现的“五精五荒”和我国高等教育中的“五轻五重”。所谓的“五精五荒”是指精于科学,荒于人学;精于电脑,荒于人脑;精于网情,荒于人情;精于商品,荒于人品;精于权力,荒于道力。高等教育存在的“五轻五重”的误区有:重理工,轻人文;重专业,轻基础;重书本,轻实践;重共性,轻个性;重功利,轻素质[4]。这深刻地指出了知识经济的出现给人的发展带来的负面影响,论述了现代大学加强人文教育的必要性和重要性,强调“科学与人文:融则利,离则弊”。近年来,因大学人文素质教育缺失引发的冲突日益凸现:部分大学生人文知识贫乏;个别大学生虽然谈古论今滔滔不绝,但思想素质较低,个人主义渐强,过分强调个性和个人奋斗,缺乏团队合作精神和社会责任感;受挫能力以及心理素质较差,价值观念空虚,缺乏远大理想,严重的甚至走上犯罪的道路。分析其成因,主要有以下几点。

(一)人文素质教育观念落后

部分高校强调专业教育和技能教育的同时,忽视了人文素质的教育或片面单一地理解人文素质教育的重要意义。人文素质教育无法全面系统地贯穿到具体的教育实践环节中去。人文素质教育在现有的高等教育体系中没有得到准确的定位,其重要性和基础性的地位还没有得到广泛认同和深刻理解,在人才培养价值体系中的位置和功能没有得到应有的重视。

(二)社会价值导向较为功利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获得了持续快速的发展。科技的广泛应用受到人们的格外青睐,应用学科受到了更多的关注。与此同时,基础学科受到冷落,尤其是人文社会科学的基础研究更是少人问津。人们通常把文化素质简单地归结为学历的高低,读书的多少,而忽视了人文素质的培养。人们考虑问题首先考虑的是应用价值、实用主义。大学生只知道追逐社会的热点问题,而不考虑自己想要什么,一切以功能为优先原则,这是导致人文社会科学发展滞后的社会根源。

三、加强大学生人文素质教育的意义

社会的发展不是单一的发展,而是一种综合全面的发展,片面而绝对地强调科技至上是有失偏颇的,只有坚持协调与可持续发展,才能保证和促进社会的和谐。这就日益凸显人文素质的重要性。

(一)社会发展的迫切需要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高等教育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高等教育已由精英教育进入大众教育阶段。伴随工业化时代的到来,科学技术教育展示了其巨大的经济功能,逐步取代了非生产性、非营利性的人文教育的主导地位。为人类的进步和发展作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但随之而来的是产生了诸如人口、资源和环境等一系列问题,人们逐渐意识到对于这些问题仅仅依靠技术的进步是不能解决的,因为它已经超出了科技范畴而成为了一个社会问题。只有将人文精神与科学技术的进步结合起来,才能有效地解决这些问题,才能实现社会的可持续发展。著名教育家、科学家杨叔子先生曾指出:“没有科学进步,人类将永远愚昧落后;没有人文教育,人类将坠入科技进步带来的文化黑暗及社会灭亡的深渊。”这一警言,向人们昭示了人文素质教育在人类社会可持续发展中的地位与重要性。只有加强大学生人文素质的培养才能让人与人、人与自然、人与社会的关系更和谐,社会才可能持续发展。

(二)高等教育发展的根本需要

《四书》的第一本书《大学》开头第一句话是“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这句话是说大学教人的道理,在于使人们净化个人的心灵,陶冶个人的情操,培养个人的善良美德,弃旧扬新,从而使人们达到真善美的最高境界。 我们培养大学生,不是首先要去传授知识和技能,而是要培养他们的自我决定能力,要去唤醒他们的自我力量,培养他们的自我性、主动性、归纳力和理解力。

复旦大学党委书记秦绍德说过,大学的最大贡献不是对GDP的贡献率,也不是生产出多少篇科学论文,而应该培养一代又一代能够推动社会前进的人。何谓推动社会前进的人,这是一个值得我们深思的问题。这其中最关键的一点就是大学生的人文素质教育。大学是要教学生学会做人。教育的本质是改造人的本能和开发人的潜能的统一,知识的传授和能力的培训代替不了人格的塑造。人的文化背景愈宽厚,人的融会贯通能力愈强,创新能力亦愈强。要塑造品学兼优的大学生,必须强化综合素质的提高,强化大学生的人文素质教育。

目前,在我们整个社会由传统型向市场型转换时期,社会上的浮躁情绪也影响着大学校园,使大学自觉不自觉地跟着市场走,社会和家长对学生的期望更多的是职业和收益,从而导致现在许多大学里的专业都围绕着市场的需要而开设,大学课堂成为了知识的叠加和技能的操练场,忽视了大学生品行的培养和思维的训练。过分功利化的教育是培养不出优秀人才的。真正的大学更应是培养人、锻炼人、鼓励人的地方;培养具有高人文素质的新时代社会主义建设者,这就需要我们加强大学生人文素质教育,这也是我们高等教育发展的根本需要。

(三)大学生自身发展的实际需要

实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以来,人的商品化现象也很严重,对金钱的追逐使一些人把自己变成了商品,变成赚钱的机器,凡与赚钱无实用价值的知识一概弃之。有些大学生以为掌握了科技就有了一切,从而忽视了人文素质的培养,鄙视人文社会科学和艺术,结果却被最低级的文化、艺术所俘虏而变得粗鄙、肤浅、自私猥琐,毫无责任意识,这是当代教育的一个悲剧。西方学者马尔库塞的《单向度的人》一书曾风靡世界,我们今天仍没有走出半个人的时代,而且从世界范围来说,人的发展更加畸形化了。所以,大学生要全面发展必须加强自身人文素质的培养。爱因斯坦说过,科学技术只能告诉我们“是什么”,却不能解决“应当怎样”,科技只能解决是非问题而不能作出价值判断。而价值判断需要的源泉是人文素质,忽视了人文素质的培养产生了人的片面化问题导致了“半个人”的产生。

大学生的全面发展需要以其综合素质的提高为基础。而综合素质的核心是人文素质。一个人如果缺乏人文素质, 他的思想道德素质就成了无源之水、无本之木, 业务素质和身心素质也会受到影响。因此大学生要加强人文素质教育。人文素质教育可以使大学生学到多学科的知识,开阔视野, 拓展知识领域, 激发想象力与创造热情,强化创新意识, 开发思维潜能,以促进自身综合素质的提高,从而全面发展。

参考文献:

[1]葛彬,高东旭.大学生文化素质教育途径初探[J].延安

大学学报,2005,(5).

[2][3]辞海[Z].上海:上海辞书出版社,1980:302,302.

大学生素质教育论文篇2

1.明显的网络信息时代烙印

随着科技的快速进步,一些与网络技术类似的科技产物出现并且影响着许多年轻人的思想与行为,年轻人更容易接受与理解崭新的事物,并且大多数情况他们倾向于从网络中寻找有用的信息,因此,从这一角度来说现阶段大学生的思想养成受到网络世界很大程度的影响。

2.独立的人格和维权意识思想

由于时代的变迁,新世纪的年轻人在思想上与老一辈人呈现较大的不同,这集中表现在性格方面,比如现在的大学生群体思维活跃,具有鲜明的个性特征,在遇到问题时能够打破常规去看待问题,找到最合适最具有挑战性的解决途径,因此,现阶段年轻人更有思想头脑,也更加大胆。在此基础上,他们形成了较为独立的人格意识与维权意识,并且认识到法律能够给自身权益带来保障,因此,学校应该抓住这一点对其进行良好的权益意识教育。

3.较强的动手操作能力和创新意识

这一代年轻人代表着时代的新鲜血液,他们广泛采纳与吸收各种新知识,具有较强的思辨能力与实践操作能力,同时年轻人还具有开放性的思维与创新意识。

4.脆弱的心理及较弱的抗挫折能力

正是因为现阶段年轻人有着突出的个性和鲜明的性格,导致他们在遇到大的困难并且不知道怎样去解决时容易出现懈怠心理,因此,可以看出这一代的年轻人内心比较脆弱,多愁善感,抗挫折能力较差,所以针对这一现象学校应该疏导学生的心理,这样一来才能够促进学生身心全面健康发展。

二、大学生入学文化素质教育培养模式的创新探究

1.把握新生心理,做好迎新工作

对于刚刚入学的新生来说,一切对他们来说都是崭新的,在这里他们会遇到新的学习场所、新的老师和同学、新的生活环境,学生对一些未来将要发生的事情充满好奇和期待,在这样一种心态下,学校和教师应该抓住新生的心理特征,将文化素质教育贯穿到大学生的入学文化教育过程中,教师通过鼓励让学生放松紧张的心情,让学生在新生入学仪式上自我介绍,让同学之间相互了解,并且新生在入学期间遇到的问题与心理困惑都可以与教师沟通解决。

2.加强大学生品行规范教育和社会主义荣辱观教育

学校为了能够给新生营造更好的学习环境,让新生从入学以来就能够迅速进入正常的学习与生活轨道,在新生入学时就需要对学生进行校规校纪以及思想道德的相关教育,这样一来能够让新生在了解自己所就读学校的一些基本情况时还能够对自身提出一定程度的要求,让新生从入学以来就形成自觉约束行为的意识,共同维护学校的整体氛围。具体举例来说,可以在进行入学文化素质教育时让学生学习校内管理规章纪律、违纪处罚条例规则、住宿环境管理细则、教师评级机制、校园网络管理以及成绩公示细则等。通过对这些条例的介绍,让学生了解学校内部管理的大致情况,在此基础上进一步对学生进行“八荣八耻”的荣辱观教育,让学生在学习日常文化知识的同时谨记国家与社会的需要,树立正确的人生观、道德观、价值观,在入学时让学生了解在学校需要遵守的纪律规范。

3.开展入党启蒙教育

在新生入学时,除了详细介绍学校的规章制度以外,还有一项十分重要的环节,就是对学生进行入党的启蒙教育,这是学生在进入大学以后必上的一堂课。在这样一堂课中,学校告诉学生要想在未来为社会与国家贡献力量、实现人生价值,就应该在此时此刻践行党的教育方针、遵循党的教学理论,开展一系列讲座以及宣传活动,让学生从以新生的角色进入学校开始,就能够感受到国家以及社会对自身发展的殷切关怀,在这样一种文化素质教育模式下,能够让学生懂得珍惜眼下的学习时光,以全新的姿态投入到学习与生活当中,为社会的进步与发展切实努力与奋斗。

4.开展专业性创新教育

每个新生在入学的时候,都会选择一个自己心仪的专业作为未来四年主修的领域,但在过去新生入学时,并没有对新生所进行这方面的教育,而新型模式下的入学教育更加注重以学生所选专业为基础进行与专业相关的教育与学习指导,这样一来能够让学生在进入学习与生活正常轨道之前就对自己所选择的专业有初步的了解,并且通过这一模式,能够提出自己所选专业存在的问题,并与相应的任课老师进行沟通。通过这一环节让学生更好迎接专业课的学习,这对未来的就业与发展都能够起到积极的促进作用。

三、结束语

由此可见,各大高等院校应该重视入学教育这一环节,加强对学生的入学思想道德教育以及文化素质的培养,并且在一定程度上将该阶段的教育模式与时代背景相联系,顺应时展的潮流,让新一代大学生能够在良好的氛围下学习知识以及相关技能,为各个专业领域输送更加优秀的人才。

作者:孙巍 单位:吉林铁道职业技术学院

参考文献:

[1]郭声健.艺术教育论[M].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2013:30.

大学生素质教育论文篇3

论文摘要:本文对当代大学生的心理素质教育做出了比较深层次的论述,并就如何提高大学生良好的心理素质进行了较详细的论证,为提高当代大学生的心理素质提供了可借鉴的思路与途径。

大学生心理素质教育是培养大学生综合素质中的重要组成部分,面对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不断完善和坚持落实科学发展观构建和谐社会的新形势新情况,当代大学生的综合素质有待进一步提高,心理素质要大力改善。

由于市场经济的完善,高等院校培养人才的模式也发生了重大变化,高等教育的大众化趋势日益明显,就业压力越来越大。面对这样的形势,高校对大学生进行的心理素质教育的责任大任务重,尤其是面对社会的竞争复杂性,要教育大学生在学校就要有充分的思想准备。为此,我们高校的教育和管理工作者应当明确当代大学生心理素质教育的主要任务:一是教育大学生增强竞争意识创新意识;二是教育大学生增强顽强意识和风险意识;三是教育大学生增强协作意识和团队意识。

长期以来高校培养大学生的综合素质,往往总是注重思想素质的教育,忽略甚至严重忽视心理素质的培养。因而形成在大学生群体中有不少人在心理素质上存在不同程度的缺陷或问题。其主要表现有这么几个方面:一是学校不注重心理健康教育指导老师的配备和心理健康教育经费的投入;二是学生普遍认为心理素质教育是可有可无的事情并不十分关注;三是学校在心理素质教育上存在诸多不切实际的方式方法。

培养和提高大学生的良好心理素质,需要全社会的共同努力,包括家庭、学校、社会多层次形成合力来共同教育和帮助。作为高等院校来讲其责任更重大,任务更艰巨,我们在寻求当代大学生良好心理素质提高的有效途径时必须从如下三个方面做出不懈的努力:

第一、大力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这些年来,由应试教育到素质教育转变的工作一直在抓,上级也在三令五申地强调,在高校对大学生的综合素质的整体提高也得到相应的重视。但是,由于就业压力和各方面条件的制约,综合素质的提高相对来讲其发展是不平衡的,有的学校抓大学生综合素质只是停留在表面上,实际上偏重于智育或考试,对大学生在德、智、体、美等方面未能全面地给予关注和重视;有的学校在抓大学生综合素质时,不善于合理地发挥大学生本身的优势,未能根据大学生自身的特点开展各项有益于综合素质提高文体活动。依据高校的现状,应大力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这也是新形势的需要和大学生走向社会的需要。综合素质包括思想政治、道德品质、专业知识、行为规范、健康体质等等。高校在对学生教育中不仅要抓好思想政治、公民道德、行为美德、政策形势的灌输与教育,而且还要充分利用课余时间大力开展各种有益的文艺体育等娱乐与健身等方面的活动。

第二、切实培养学生的自主能力。学生的自主能力实际上是学生的自我管理,自我教育的能力。学生进入大学阶段,这种能力的培养是至关重要的。尤其是大学生不但要有高度的自觉性,还要有较强的组织、协调、交往等能力。他们具备了这方面的能力,就能够心胸宽广,思路敏捷,焕发出青春的活力;他们具备了这方面的能力,就能够关心帮助同学,与同学和谐相处共同进步。高等学校在有意识地培养大学生的自主能力中,一方面要经常开展丰富多彩的活动,让同学们自己去组织去作主,以得到更多机会的锻炼提高。另一方面,校、系和班级在配备学生干部时一定要定期轮换,要让更多的学生在学生各个层次的干部岗位上得到实际锻炼,对缺乏组织协调能力或胆量不大的学生必须要推举到学生干部岗位上学习提高得以锻炼,这对提高他们的自主能力是一个十分有效的方式。

第三、全面普及学生的心理保健。心理保健的普及主要是使大学生们认真学习和掌握有关心理保健的要决,这些要决不外乎这样几种:一是要自立自强。大学生们凡事都不要去依赖别人,要养成依靠自己的力量和能力解决困难和完成任务的习惯。否则,就容易产生悲观失望情绪;二是要宽厚善友。大学生们要宽厚待人广交益友,对与自己关系密切的人更要放宽责备的心态,遇到对方有过失时,应尽量避免发怒,善于与新老朋友同学保持联系,增进团结与友谊,在经常帮助和关心别人的同时,也会取得别人对自己的尊重,这些都有利于自己身心健康和心理素质的提高。三是要知足常乐。一方面对在学校的学习和生活条件不要去发牢骚和斤斤计较,要善于在较差的环境条件下做出好样子,干出好成绩。另一方面,在同学之间不要去比生活条件,要比学习进步,要勇于正视自己的弱点和不足。立足把小事和身边的事情做好,经常保持心理上的平衡心态。四是要培养兴趣。大学生们在学校的紧张繁忙的学习中,要善于经常发现一些有趣的事情,就要及时动手去做,以扩大自己的生活领域,增强生活情趣,从而满足不断追求的快乐感。五是要量力而行。首先应根据自己的特点合理地制订出学习和生活的计划,按部就班地按计划去做,这既可以减少忙乱感和压力感等心理负担,又可以提高学习效率,加强身心适应能力。再是,凡事都要留有余地,订计划不要太紧,要适度,对人对事不能苛刻、绝对,要学会多角度去看待问题,要善于用不同的方法去处理事情,这样就有利于自己心理素质的全面提升,就能够始终保持昂扬向上朝气蓬勃的健康心态。参考文献:

大学生素质教育论文篇4

(一)大学生健全人格的需要

在经济高速发展和社会急速进步的当下,高校的教育尤其是养成教育需要一次颠覆性的反思和革新。面对人类精神信仰多元化、社会风气浮躁化、价值引领非单一化的影响,大学生们的诚信缺失、道德失落、价值取向畸形,种种的状况令人担忧。在这种大背景下,养成教育呼之欲出,“养成”本意为培养使之形成或长成。古人云:“始生之者天也,养成之者人也。”“治天下之治者在于才,成天下之才者在教化。”这就是说人的本性是自然形成的,但是良好的道德品格和健全的人格则是需要后天的教育和培养。这就要通过养成教育来实现,所谓的养成教育是要摒弃传统的知识灌输,唤醒个性的核心价值取向,潜移默化地让人获取一种积极向上的力量。大学生养成教育就是要通过教育者的传授和指导,使受教育者对自身已经形成的行为规范和人格定式重新经过认同、理解、接纳、吸收和转换的过程,再来指导自己的行为,并在反复的强化中,形成良好的行为习惯。目的就是经过养成教育的培养,使受教育者的思想道德和认知在教育实践的活动中自觉提升和修正,在充分调动受教育者自我改造积极性的同时,进一步加强受教育者对科学文化知识的系统学习和强化训练,最终使受教育者通过主观能动性的调动,通过实践、总结、感悟和学习的过程提升自我认知能力和技巧。

(二)大学生自我成长的需要

教育学家叶圣陶曾经说过:“教育的目的是为了达到不教育。”不教育不是说要放弃教育,而是要在教育实践的过程中确立以学生为主体的自我教育形式,让学生在自我意识下自觉地、主动地进行自我能力的认识,自我管理和自我教育,并不断地完善自我的过程。马克思的德育论中认为,教育与自我教育是相辅相成、统一进行的过程,自我教育是教育的结果,又是进一步促进和完善教育的必要条件和内部原动力。所谓的大学生的自我教育就是指大学生为了树立良好的思维道德品质而自觉地进行的思想转化和行为控制活动,是大学生实现人生目标而进行的自我培养和修缮活动。因此,强化养成教育就要按照大学生的身心发展阶段和规律给予必要的外部指导,要充分发挥他们自身的自觉性和积极性,使他们自觉地把教育者的要求和影响主动地转化为学生个体的思维意识和道德准则,变成他们自己的能力,并以此规范自身的思想言行。养成教育的实质和核心,就是要塑造学生正确的是非观、价值观和人生观。就是要在实践教育活动中培养大学生自我道德认同、自我行为监督和自我素养评价的能力,最终实现学生的自我约束、自我管理、自我教育和自我成长。

(三)增强德育实效性的需要

传统的思想道德教育一贯将德育作为塑造人思想品格的单向性工作。这种认识是对德育低级层次的认知,缺乏对德育教育本质内涵的界定,容易造成受教育者在思想和行为上的脱节现象,是对德育认知的偏误,充分说明了传统德育教育在实效性上的缺失。与此相反,大学生养成教育在完成传统德育教育目标的基础上,通过受教育者不断自我修缮和不断社会实践强化训练的过程,具备了双向的学习、交流和反馈的教育培养模式。这种模式在道德教育的实施上具有较高的优势,它可以准确反馈和评价出受教育者在接受养成教育培养过程之后的行为习惯建立、自我修养能力及养成教育成果实效。大学生养成教育所体现出的教学互动、自我约束、自我修缮、自我教育、自我成长的新模式,有效地诠释了社会实践中高尚思想品格的形成和良好行为习惯养成的实质,增强了教育内容的传播效率,保证了养成教育在思想道德教育内容有的时代性、先进性和实效性。

二、素质养成教育实践路径的探索

“大学生素质养成教育”是长春师范大学总结多年学生养成教育工作经验,历经10年教育积累,探索出的适合师范院校实际情况的人才培养方案。在提升学生的思想素质、专业素质、教师素质、身心素质、特长素质方面取得了良好的教育效果,构建了全员养成、全方位养成和全过程养成的格局,具有较强的操作性和示范性。

(一)明确的目标体系有助于全方位养成

根据素质养成教育的规律和学生行为养成的特点,制定整体、阶段和专题相结合的目标体系,从而实现养成教育的全方位进行。整体目标确保养成教育的长效性,阶段目标夯实养成教育的过程性,专题目标保障养成教育的操作性。通过循序渐进的目标培养模式的实施,在过程中赋予养成教育目标的新内涵,有效地将传授知识、培养能力和提高素质相融合,更加注重受教育者的体验式内化过程,着实地提升了人才培养质量。整体目标的设定要从养成教育的长效机制来关注,要以师范养成教育的特点为切入口,将“思想道德素质、专业能力素质、教师综合素质、身心素质、特长技能素质”五大目标合理融入整个教育过程中,分步骤、分层次整体实施推进。要以思想道德素质教育为根本抓手,根据高师院校学生特点,在专业能力素质培养和学生特长技能素质培养上下工夫,同时狠抓教师综合素质和身心素质,强化教师基本技能,让学生具备健康的体魄、良好的运动机能和心理适应能力。阶段目标要侧重养成教育的过程指导,大一阶段为适应期,侧重于大学认识、诚信爱国、三观培养、专业学习、自我展示、自我设计的导航。大二、大三阶段为发展期,侧重于学术科研、实践创新、身心健康、职业道德、特长技能等综合素质的全面培养。大四阶段为成熟期,侧重于学生多种素质的综合运用能力、与社会的对接能力的养成。

(二)明晰的实施体系有助于全过程养成

在目标体系的指导下,实施体系就要紧紧围绕学生的教师职业理想和职业道德教育,采取教学、实践和考评相结合的方式,不断加强思想政治素质教育主渠道和主阵地建设,全力提升政治理论和思想道德教学水平。通过“课内课外”“动手动脑”“软件硬件”“教师学生”的四个结合,全过程训练,全方位覆盖,加强学生教师基本技能培养,促进学生从教能力的整体提升。教学环节中要合理构建课程体系,拓展教学新模式,充分发挥课堂教学在大学生养成教育中的主导作用。要将思想政治理论课作为大学生养成教育的主渠道,把思想政治教育潜移默化地融入到大学生学习生活的各个环节,帮助他们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使思想政治教育进教材、进课堂、进大学生头脑,把知识传授与思想道德教育有机结合,把系统教学与专题教育相辅相成来,把理论武装与实践育人融会贯通,把思想政治教育与专业课、选修课结合起来对学生进行全面的引导,使学生在学习知识的过程中自觉加强思想道德修养,提高政治觉悟。实践环节中要整合育人方法,创新实践体系,拓展新形势下的大学生养成教育途径。

(三)完善的保障体系有助于全员养成

大学生素质教育论文篇5

关键词:艺术教育;大学生;素质教育;引导

艺术教育和素质教育是不可分割的主体,是当前高校综合型人才培养的有效途径。艺术教育的功能不仅仅局限于培养大学生的艺术素质,还具有净化心灵、陶冶情操的重要作用,促进了大学生综合素质的培养。充分发挥艺术教育在大学生素质教育当中的引导作用,使大学生对艺术教育建立全新的认知,对大学生良好的素质、品格的养成有着积极的意义。

一、艺术教育的价值体现

(一)情感教育

艺术最大的魅力就在于能够深入到人的情感当中去,有着净化心灵、陶冶情操的重要作用。艺术能够影响一个人的情感,引导心理、行动的变化,具有情感教育的效果。通过情感教育,大学生受到艺术的熏陶,学习的热情有了极大的提升,能够全身心投入到学习和生活当中,对大学生未来的发展有着积极的影响。

(二)审美能力的提升

艺术教育的有效开展,大学生的审美鉴赏能力会得以提升。艺术教育并不是局限于某一艺术形式的专业领域,艺术技巧和能力同样也不是艺术教育的全部。而在以往的高校教育模式当中,艺术教育所潜藏的价值并没有挖掘出来,始终无法发挥素质教育的职能。从素质教育的角度来说,艺术教育除了培养艺术技巧和能力之外,艺术审美能力的培养,对于大学生的成长来说有着积极的作用。艺术作品当中所表达的情感能够传达给大学生,其中包括对“正能量”的赞扬和“负能量”的批判,让大学生能够从中明辨是非黑白,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念,有效的提升大学生的思想品质。

(三)创新能力的提升

直觉、灵感和想象力是提升创新能力和创造性的重要元素,同样也是艺术创作的基本需要。通过艺术教育,大学生的创新能力得以有效的提升,思维能力和创造力得到有效的锻炼,促进了创新型人才的培养,极大的提升了大学生自身的竞争力。促进大脑的开发,拓展思维空间,提升大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力,都是可以通过艺术教育来实现的,有效弥补了以往高校教育当中存在的不足。

(四)营造良好的校园文化氛围

艺术教育对高校校园文化建设有着积极的影响,结合当前的社会文化形势,将艺术教育有效的融入到校园文化当中,营造良好的校园文化氛围。对大学生学习、生活的多个方面都有着深远的影响。新时期的高校艺术教育,具有鲜明的时代特征,对大学生有着重要的引导作用,在校园文化建设当中充分得以体现。良好的文化环境对大学生综合素质的培养有着重要的影响。引导大学生树立正确的思想观念。

二、高校艺术教育的现状

(一)重视程度不够

在非艺术类高等院校对于艺术教育的重视程度不够,缺乏系统性与科学性的艺术教育体系。教师的专业素质与文化素质有待于提升,教学模式单一,教学方法落后,对于非艺术类专业的大学生来说,艺术教育只是一种形式,并没有起到实质性的效果。非艺术类高校未能真正将艺术教育作为教学工作的当中仅仅是在专业教学中有所展现,艺术教育的作用也仅仅局限于艺术技巧、能力的培养,艺术素质教育在高校教育中价值未能有效的体现。

(二)大学生的积极性不高

从高校大学生自身出发,受到学业压力和就业压力的影响,大学生更多的精力都投入在了专业学习当中,对于音乐、美术等艺术学科没有时间去学习,艺术教育活动的参与积极性不高,另外,还有一部分的大学生对艺术缺乏一定的兴趣。导致大学生对艺术教育参与积极性不高的原因除了以上所述之外,大学生对于艺术教育的认识不足同样是最主要的原因,加上高校对于艺术教育的重视程度不够,高校艺术教育有待改进。

三、高校艺术素质教育的创新思路

(一)创设良好的艺术环境

高校艺术教育对大学生的思想意识和价值取向有着重要的影响,推动艺术教育的开展对高校素质教育推广与普及有着深远的影响。创造良好的艺术环境,为艺术教育的有效开展打下良好的基础,对大学生有着积极的引导作用。作为高校素质教育当中的重要内容,艺术教育充分反映了当前时代的需要。艺术教育的改革创新,是高校素质教育发展的必然趋势。良好艺术环境的创设,给艺术教育提供了更为宽广的平台,教学活动能够更加轻松愉悦的展开。高校要给予艺术教育足够的重视,为艺术教育提供生长的土壤,让大学生从中受益,在良好的艺术氛围下,大学生受到艺术的熏陶和感染,审美能力和艺术品位得以显著提升,对大学生良好素质、品格的养成有着积极的作用。实现艺术教育活动的拓展与延伸,深入到校园文化活动当中去。通过艺术活动的有效开开展,大学生对于艺术的积极性有了极大的提升,对艺术素质教育的普及与推广有着积极的推动作用。

(二)转变教育观念

一直以来,艺术教育都是围绕着专业技巧、能力的培养来展开教学,对于大学生审美能力、思维能力和创新能力的培养较为忽视,对学生的艺术潜力挖掘不够。在高校素质教育全面普及的形势下,艺术教育的观念需要适时的转变,从素质教育的角度出发,围绕大学生综合素质培养为目标,引导大学生树立正确的思想观念,艺术审美能力的提升,能够有效促进大学生良好素质、品格的养成,以更加坚强、乐观的心态来面对生活,这样的高素质人才,正是当前社会所需要的,充分体现出艺术素质教育的重要价值。

(三)推进艺术教育的层次化发展

艺术教育的标准化发展,容易将其固定在某种模式当中,需要做出适应性的转变。围绕大学生综合素质的培养,结合学生的性格、爱好、能力、水平等个体差异,开展多层次的艺术教育,首先确定学生在艺术方面的能力和水平,进行科学合理的评价。然后依次为参照,进行层次化的课程设置,分成多个类型,因材施教,根据不同的层次开展不一样的教学,让每个层次的学生都能够从中受益,以获得良好的艺术教学效果。

四、结论

大学生素质教育论文篇6

【论文摘要】本文首先指出了当前大学生文化素质教育亟待解决的几个问题,即:没有实现人文教育与科学教育并重;现有的“知识”加“活动”的模式不够科学合理;没有构建出完整科学的教育体系。然后对如何深入开展大学生文化素质教育提出了三点建议,即:构建合理的课程体系,努力达到科学教育与人文教育并重;提高教师自身的文化素养;重视社会实践环节,拓展文化素质培养的空间。

1 当前大学生文化素质教育亟待解决的问题

1.1没有实现人文教育与科学教育并重

1.1.1人文教育与科学教育的内涵“人文教育是指传授人文社会科学知识为主,培养人文精神,以发展学生对社会、人与人的关系、物我关系的认识和处理能力,并影响学生形成一定的世界观人生观道德观价值观审美观为目标的教育。”;“科学教育是指传授自然科学技术知识,培养科学精神,以发展对客观世界规律的认识,提高改造物质世界的能力为目的的教育”。无论是人文教育还是科学教育,都是重在一种精神和世界观价值观的培养。

1.1.2人文教育与科学教育融合的必要性我们所处的时代是一个伟大变革的时代,科学技术的迅速发展,使得许多重大问题都变得非常复杂且具有综合性,很难依赖单一的学科独立地予以解决。这就需要高等学校培养的人才具有更为全面的综合素质。

1.2现有的“知识”加“活动”的模式不够科学合理当前,许多高校都认识到了大学生文化素质的不足,于是积极采取各种各样的措施来加强大学生的文化素质教育。

1.3没有构建出完整科学的教育体系文化素质教育是一项系统工程,不是在某一时段、某一场合单独、孤立进行的,它必须全方位的考虑。因此,在实际工作的开展中,我们还应注意以下两种现象,并努力加以改正。

1.3.1对专业教育比较关注,对结合专业教学进行文化素质教育较为忽视由于仍受传统教育思想的影响,重理工轻人文、重专业轻基础,不少理工科教师没能处理好专业教育与文化素质教育的关系,认为这只是人文社科类教师的事情。其实,任何专业课程都不是与文化素质教育不相关或与其构成简单相加关系的孤立系统,而是人类整个文化成果中的组成部分,都能找到与文化素质教育的结合点。华中科技大学在对专业教学中开展文化素质教育总结了8种方式,值得借鉴,即:起于知识、启迪精神、渗透美育、行为互动、营造氛围、以悟导悟、以人为本、止于境界。

1.3.2思想政治课教学与文化素质教育关系没有理清文化素质教育与思想政治教育虽然各有其自身的定位,但二者却是相互交融的,其中,文化素质教育是基础。政治意识形态的正确性和说服力,应该建立在丰富的文化知识的基础上,这样才有助于提高学生对不同政治理论的识别能力。

2 提高大学生文化素质教育水平的措施

2.1构建合理的课程体系,努力达到科学教育与人文教育并重

2.1.1积极设置跨学科、大专业的课程针对专业划分越来越细,专业知识面越来越窄的特点,应考虑拓宽专业课程设置,注重专业交叉,尽可能广泛设置各种新兴的边缘学科、交叉学科,如管理数学、计算机仿真论等等。通过各学科知识的相互渗透、相互延展,不但能使学生放大视野,拓宽思路,触发灵感,增强创新能力,还能因溶入了人文教育的内容,从而加深学生的理性认识,增强社会责任感。

2.1.2大力推进文化素质教育的课程建设结合我国国情和课程设置的政策性、稳定性以及教学计划中课时的有限性等因素来看,选修课应当成为大学生文化素质教育的重要场所。

2.1.2.1按主题、模块对课程进行分类根据我国和国外文化素质教育的经验,一般而言,我们可以确定六大类文化素质教育课程,即:文学和艺术类课程;哲学、思维方法类课程;自然科学概论类课程;法律类课程;中国传统文化思想史、历史类课程;大学生心理学类课程。

2.1.2.2推出文化素质教育精品课程一提到精品课程建设,众多高校一般都会把注意力放在专业基础课程、专业课程、公共基础课程上面,而对文化素质教育课程极少引起关注。

2.2提高教师自身的文化素养提高教师的文化素养,从学校的角度讲,就是要将教师的培养和学校素质教育的实施结合起来,将教师的继续教育纳入到学校素质教育整体规划中,将提高教师素养作为学校素质教育的一个重要内容,统筹规划。

2.3重视社会实践环节,拓展文化素质培养的空间

2.3.1建立大学生社会实践保障体系,并成立相应的管理机构对社会实践的指导思想、方针原则、目标要求、形式内容、方法途径、时间要求、成绩考评、工作量计算、奖励办法、组织领导及有关政策等给予明确规定,真正把社会实践工作落到实处,并随着高校体制改革不断加以修订,使活动贴近高校发展实际,有章可循。

2.3.2将社会实践纳入学校整体教学规划①按照《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意见》要求,高校要进一步加强以教学实践、专业实习为主要内容的实践教学,把实践教学作为课堂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和巩固理论教学实践成果的重要环节,培养大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②组织大学生围绕经济社会发展的有关问题,开展调查研究,提出解决问题的意见和建议,形成调研成果。③鼓励大学生积极参加科技活动,提高科研素质。

2.3.3加强社会实践基地建设社会实践基地可以起到聚集人才、优化资源、示范辐射的作用。应本着社会与高校共同建设共同管理,服务社会和服务高校实践教学相结合的原则,建设社会实践基地,改变当前大学生社会实践基地存在的不健全、不固定、实践活动“打一枪,换一个地方”的问题。

大学生素质教育论文篇7

关键词:非综合性大学;人文素质;教育

中图分类号:G40―012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9―4156(2014)06―109―03

人文素质教育的重要性已毋庸置疑。但丁曾经说过,一个知识不全的人可以用道德去弥补,而一个道德不全的人却难以用知识去弥补。麦克唐纳认为,光有品行没有知识是脆弱的,但是没有品行而光有知识是危险的,是对社会的潜在威胁。能力不足,责任可补;责任不够,能力无法补;能力有限,责任无限。人文素质教育应该是贯穿于人的一生。由于大学教育阶段是一个个体的生命在人生之中的重要阶段,处于校园与社会的临界之点,故此时人文素质教育尤显重要。人文素质教育,不仅对完善大学完整的教学体系具有促进作用,对大学校园文化建设具有推动作用,而且对于培养即将踏入社会的现代社会公民意识和职业从事者具有重要意义。

一、人文素质教育的内涵和目标

伴随着20世纪末对人文精神的争议和大讨论以及教育部相关加强人文素质教育文件的出台,迈入21世纪的中国大学教育至少在观念上都毫无疑问非常认同和重视人文素质教育。

何谓“人文”?最早记载于《周易》:“刚柔交错,天文也;文明以止,人文也。观乎天文,以察时变,观乎人文,以化成天下。”《现代汉语词典》:人文是“指人类社会的各种文化现象”。人文素质的内涵,应该是指由知识、能力、观念、情感、意志等多个要素综合而涵化的一个人的内在品质,具体而言表现为一个人的人格气质修养。它主要涉及人在社会上生存,应该如何处理人与自然、人与社会、人与他人、人与自我等多种属性关系而具有的理性、情感、意志等人格特征,一般来说是通过人的知识视野、观念意识、品质情操、心理性格、思维方式、价值取向和文化修养等反映出来。

人文素质教育,即在教育中贯穿对人的人文素质的培养,主要是要通过加强对文学艺术、历史、哲学、伦理学、社会学和人类学等这些人文社会科学甚至生态自然科学知识的学习,充分利用人类积累的智慧精神、心性品质和阅历经验,引导学生进行自我完善和社会实践,将人类历史传统中那些优秀的文化成果逐步内化为自己的经验品质,从而形成丰富而宽广的人文科学基础知识、完整而健全的社会心理人格与文化修养。可以说,人文素质教育是建构个体生命的人文精神及完美人格的教育普及性活动。人文素质教育的内容应当包括人文知识教育、人文思维教育、人文精神教育。人文知识教育应该包括人文社会科学的知识学习、接受和传播,人文思维教育应该培育具有人文关怀情结的价值观念和思维方式,人文精神教育应该上升到将人文精神内化为个人的人格魅力。人文素质教育的目标应当包括以下五个:一是在于树立大学生正确而科学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如何看待和思考人生与世界。二是磨炼高尚而善良的思维方式和精神境界,如何看待和思维自我与他人。三是培育专业知识体系之外的职业道德感和成就感,如何看待和思维自我与社会。四是塑造健全健康的人格品质和理想追求,如何看待和思维我与自我。五是实现人文精神在个体生命中的内化和最终形成。以上这些目标在人文素质教育过程之中并无先后主次之分,而是始终贯穿于人的终身教育的过程。

二、非综合性大学人文素质教育的现状及成因

由于中国大学形成的历史原因,造成中国大学类型的多样性,不同类型大学的教育传统和教育优势各有不同,故亦造成不同大学培养大学生人文素质时效果和作用千差万别。新中国成立伊始,中国的大学仿效苏联大学模式,重新进行调整、改革和建制,特别是以学科分布设置为重要依据,由此大致可以划分为两大类型:综合性大学和非综合性大学。当然,这里的综合性大学实际上也大多仅仅是文理两大学科类型的综合,而非综合性大学则是以重点建设某一学科类型的大学为基础而形成的,例如,农、林、理工、医、商、经济、外语等,这些非综合性大学具有学科性突出、专业性强、职业规划早期设定的人才培养模式等特征。

改革开放后尤其是20世纪90年代以来,一些非综合性大学对其学科建设进行了规划和调整,具有向综合性大学发展的趋势,其主要是通过大学之间的合并、大学内部的新学科建设等手段完成,例如,中山医科大学与中山大学合并为中山大学,江西工业大学与改名为南昌大学的江西大学合并为南昌大学。除了外部的合并,自身内在建设的步伐也在加快,例如,传统理工类型的大学清华大学、华南理工大学等大学纷纷设立人文学院。其中较为明显的特点就是,理工类大学人文学科的建设步伐更快也更为容易,而人文学科为重点的大学大多并未发生实质性的改变。这与人文类的学科相对容易建设有关,因为大多只需引进相关学科学术带头人、新教师和招收大学新生即可完成设立。而一些以人文学科为重点的非综合性大学进行的改革,例如,广州外国语学院合并广东外贸学院成立了广东外语外贸大学,新增设信息学院,但无疑其根本性质的改变难度更大,因为这种类型的非综合性大学要增设理工医等学科的难度更大,除了教师和生源,还有涉及大笔经费的实验室建设、学术品牌形象建设和声誉传播及其带来的招生难度等诸多问题。且实际上即使是传统理工型大学新设人文学院,如华南理工大学,但短期内也很难改变人们对其大学类型的传统认知观念。故目前,中国综合性大学与非综合性大学两大类型的大学分布基本格局至少在社会的观念意识中并未发生根本性的变化。

毫无疑问,这种大学类型的基本分布格局深刻地影响到大学人文素质教育的发生和发展,综合性大学在培育大学生人文素质方面更具有生源、师资、学科、历史传统的因袭等方面优势。而对于非综合性大学而言劣势显然,尽管这类大学也意识到这一点,且一直在不遗余力地加以建设,采取各种手段和措施来促进大学生人文素质教育的实现,如制订相关教学计划、设立通识教育课程体系、建设素质教育基地设置人文课程、引进和加强人文素质教育的师资力量、充分利用现代化的教学手段在人文课程教学过程中逐步推广、举办各种人文类名师经典讲座作品导读等,看上去似乎产生一定的“疗效”。但现实的情况是人文学科教育的历史传统匮乏、短期建设效果不佳或学科地位边缘化,人文学科在非综合性大学的强势专业体系内仍然处于一个“弱势群体”的地位,无论是学校、教师或学生,对重点建设的专业学科的认同远远超过对人文学科的认同,再加上英语考级和各类职业证书考试培养的盛行,挤压了人文素养培育的时间,甚至在一定程度上还驱逐或削弱着培养人文素养的教育思维和理念,使得大学校园人文素质教育呈现一派百花齐放般的繁荣景象,事实上只是一种假象。

具体表现为:一是开展人文素质教育的整体理念尚未形成。由于非综合性大学的人文素质教育主要由人文教师担当,而另一些专业性技术性教师并不关注或甚少关注,教师整体队伍未能形成统一的理念。而作为学校领导层面也多由专业技术型知识背景出身构成,未免更为强调在校学生的专业技术培养,也不能真正出自于内心深处对人文素质教育理念的重视。这些都容易造成学生产生一种“重技轻文”的“误会”。二是人文类教育课程安排的课时数量明显偏少,且随意性和变动性很大。不说课时数量问题,仅就名称的设定就让学生无所适从,例如,大学语文、人文素质课程、通识课程、通选课程、国学经典导读、人文经典导读等五花八门。即使一些国家规定的属于人文类型的思想政治理论课程,由于教学模式僵化、教育观念陈旧等原因造成学生逃课现象严重,或者是人在心不在。而计算机、英语、各类与考证相关的课程大量挤占课堂且显然更受学生欢迎。三是未能适应现代社会大学生的思维特点,与社会严重脱节,传统“满堂灌”的填鸭式教学方法难以吸引和留住学生。四是大学生人文素质可以说由于中学阶段的应试教育、社会的功利思潮影响、“能力本位”教育模式、自身的疏忽和惰性等诸多原因,造成大学生整体人文素质普遍不高。五是一些非综合性大学急于扩招和扩专业之后所开设的人文学院,招收的学生入学后普遍情绪低落、专业认同感不强,甚至出现厌学思想,只好通过转专业或修习较为强势和热门的第二专业学位来弥补心理缺失。

三、非综合性大学人文素质教育的对策

(一)硬件建设方面

1.加强校园环境建设,尤其要保护校园内传统景观建筑,营造人文素质教育氛围。环境影响人类,校园环境也同样影响学生。加强环境建设,并不是一味地强调扩展校园面积,建设新的教学和办公大楼,而是在校园新增环境建设的带有人文性的自然生态美化同时,避免随意拆建,着重保护和修护好一些具有历史纪念意义且具有记忆传承价值功能的老建筑,使得学生一代代秉承大学记忆,在无形中拥有人文历史情怀。

2.增加教学设施和图书资料。教学设施使用的目的是更好地调配各种人文素质教育的教学资源,以利于进一步做好人文素质教育的教学活动。譬如,性能优良的投影、屏幕、网络和计算机设备,对摄影图片、电影、纪录片、音乐等作品的播出和展示更具有好的传播感染效果。图书资料建设,可以说一直是非综合性大学的软肋,即使有一些学生对人文社会科学发生兴趣,进行较为深入的研究,就会发现图书馆中的资料远远不够。如果说过去图书的购买需耗费大量的资金又占图书馆面积而受限的话,那么在这个信息社会,电子资源极其丰富的时代里,关于人文社会科学类的电子书库的建设也并不需要耗费过多资金尤其并不会占用图书馆的实地面积,则是非综合性大学图书资源建设的当务之急也是大有可为之任务。

3.有意识地增加和增强各类人文学科师资队伍建设。一方面,大力引进各种人文学科教师的师资力量,扩充学科的不齐和不足,这既对于拓宽学生接受人文知识教育的视野有益,也符合当下现代学术潮流跨学科研究的教育思想和理念,还可采用自身进修、培养、外聘和其他高校协同合作等多种形式完善师资力量。另一方面,调动技术类专业教师特长,结合人文教育于专业教学当中。任何一名教师都要具有终身学习的理念,不断更新知识,拓宽学术视野,在课堂内外不仅仅是传道授业解惑,还需以教师独特的人格魅力感染和熏陶学生。

(二)软环境构建方面

1.在教育理念方面,学校领导层面要转变传统的办学观念,对办学思想和办学模式进行合理调整,重视大学生的人文素质教育。只有领导层面的转变和重视,人文素质教育才能由上至下地贯穿于整个大学。甚至于可以在学校领导层面的人员配置上,要求必须配置人文学科专业出身的校级领导,以达到教育理念的转化和重视。同时对有效开展大学生人文素质教育的教师予以鼓励、帮扶和奖励。

2.在课程设置方面,加强人文社会科学课程的建设,提供丰富的人文素质教育通选课和选修课,甚至可以设置一些必修课,合理安排教学计划和时间,加大人文学科课程在总学分中的比重,与学生的评优评先评奖结合起来。

3.在教学方法方面,要敢于并积极探索教学改革,除了利用现代科学教育技术等多种教学手段和充分发挥教师在课堂教学中的作用,还可以结合学生所学专业、当前社会的实际情况,配置相应的专业教师指导学生,进行实践性教学活动,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了解社会,关心社会,用专业知识思考社会,用专业理论联系社会实践,让学生充分感悟到人文学科的知识亦是学有所用。

4.在校园文化活动方面,除了常规的通过在校内举办人文讲座、学术讲座、沙龙、读书会等各种专题活动以及开展各种形式的文体知识竞赛活动等方面来培育人文氛围浓郁的校园文化,还可以鼓励学生参加校外其他学校、企业或者社会团体机构组织进行的各类专题活动或比赛。

5.在社会实践方面,除了学校积极组织学生参与“三下乡”之类的社会实践活动,还可以鼓励学生参加社会上的一些团体机构或民间公益组织进行的社会活动,亦可以与学生的实习结合起来,对学生进行考核和奖励。

6.在评估体系方面,专门建立一套客观的、科学的、可操作的、适当量化的大学生人文素质素养评价体系,可将考核成绩纳入学生综合测评体系。

参考文献:

[1][意]但丁.神曲:第2部[M].王维克,译.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80:63.

[2]杨德广.加强人文教育,提高人文素质,面向21世纪我的教育观[M].广州:广东教育出版社,1999:162.

大学生素质教育论文篇8

关键词:素质教育人文知识人文素质人文精神

“人文”一词,始见于《易经》:“关乎天文,以察时变;关乎人文,以化成天下。”这里的“人文”,是指人类创造的文化,它是人类实践能力、方式及成果的总称,包涵物质、制度和精神等多方面。我们今天所说的“人文”,主要指人类的各种文化现象。

人文素质泛指人在各种文化现象上所具有的人格、气质、修养,包括良好的知识结构、深厚的文化底蕴和科学的思维方法,也指人们在人文方面所具有的综合品质或达到的发展程度,做人应具备的内在品质和人生的定位、在学识上的积累、获取和应用知识的能力。

一、加强大学生人文素质教育的重要意义

人的所有进步与发展所需要的专项素质的提升(例如智力素质、技能素质),归根结底要靠人文素质的提升来激励、引导和反映。大学校园,永远是社会中一片最纯净的心灵天空,一个最美丽的精神花园,大学校园是最应该具备人文精神的地方,大学生也应该是最具有人文素质高层次人才。加强大学生人文素质教育,是时代的迫切需要,是社会发展的迫切需要,是塑造民族精神、复兴中华文化的迫切需要。

1.时代进步的要求

知识经济时代是靠人才进行全面竞争的时代,新时期大学生是高级专门人才的预备队,被寄予厚望。现代社会的快速发展要求大学生必须具有相适应的文化品格和全面素质,单纯的科学知识已不足以使人成为真正有利于未来社会的一流人才。新时代的大学教育已不能是单纯的职业教育,不是只为学一门专业和掌握一项技术,而是要培养具有较高文化素质和文化品格的全面发展的人。因此,大学教育不仅要注重专业教育即科学技术教育,更要注重文化素质和文化品格教育即人文教育“重科技、轻人文”、“重知识,轻教养”的教育观念必须加以改变。

2.国家振兴的要求

在很多人心目中,搞经济建设,一靠资金,二靠技术,别的都是次要的。实际上,现代化建设归根到底靠人,人才的素质是现代化建设成败的关键。人们常说能源、交通是经济建设的“瓶颈”,但从长远看,影响经济建设最大的“瓶颈”却是国民的文化素质和文化品格。无论从实现经济体制与经济增长方式的两个根本性转变来看,还是从实现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共同进步、经济和社会协调发展来看,都要求教育致力于提高国民素质,特别是肩负培养高层次专门人才重要使命的高等教育,更要着眼于提高学生的全面素质,特别是人文素质。现在和今后一二十年我们培养出来的学生,人文素质如何,直接关系到未来中国的面貌,关系到我国现代化建设战略目标能否实现,关系到国家和社会的走向。

3.科学发展的需要

现代科学的发展,一方面是原有学科分工越来越细,研究越来越专业化,新兴学科不断涌现;另一方面,学科间的交叉渗透,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综合化趋势越来越明显。实际上,学科的发展从低水平的综合走向分析,现在又走向高水平的综合已成为一个重要的趋势。为适应这种学科交叉、文理渗透的发展趋势,对大学生进行“通识”教育(而非“通才”教育),已成为国际教育改革的新潮流。比利时根特大学认为,高等教育培养的人才,应该是“能看到最不同的科学领域间相互联系的人,而这种人应是兼通人文科学的内行”。英国剑桥大学的专家说:“现代世界理科和文科的裂缝必须用人文科学来粘合。”

4.人才培养与民族进步的需要

江泽民同志指出:“要迎接科学技术突飞猛进和知识经济迅速兴起的挑战,最重要的是坚持创新。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

人文素质教育是促进创造力培养的重要途径。钱学森说过,创造性思维往往在不同学科知识和思维方式的交叉渗透中产生。他自己是搞科学技术的,但在哲学方面也颇有造诣,对艺术也很爱好。爱因斯坦是杰出的物理学家,同时也是一位十分出色的小提琴手,他对古典音乐有很高的造诣和极浓的兴趣。他曾说过:“如果没有我早年的音乐教育,无论哪方面我都将一事无成。”他甚至认为艺术使他“比从物理学那里获得了更多的东西”,从艺术中获得的想象力“比知识更重要,因为知识是有限的,而想象力概括着世界上的一切,推动着进步,并且是知识的源泉”。据统计,世界上各个领域的1000位有杰出贡献的人物中,百分之七十八都接受过良好的音乐、美术教育,这说明艺术教育对一个人精神境界的升华,想象力、创造性的开发及思维方式的拓展有着不可低估的影响。

提高人文素质的重要性,已为越来越多的教育家、科学家、政治家及企业家所认识。中科院院士杨叔子在《现代大学与人文教育》一文中说:“一个国家,一个民族,没有现代科学,没有先进技术,一打就垮;而一个国家,一个民族,没有优秀传统,没有人文精神,不打自垮。”任何一个积极向上的国家和民族都不愿意在现代化进程中损害本国、本民族的文化精神。在经济发展中坚持和发扬本国优秀的传统文化并汲取他国优秀的文化成果,比吸收消化国外先进技术艰难得多。关注经济发展与人的道德、伦理、精神相协调,合乎逻辑地成为当今世界教育改革的共同趋势。

二、人文素质教育的主要内容

人文素质教育是将人类优秀的文化成果通过知识传授、环境熏陶使其内化为人的人格、气质、修养,成为人稳定的内在品质的过程。作为素质教育的一个重要部分,人文素质教育有两个独特内涵。一是其教育的全方位性和综合性,即文理渗透、情理交融、身心统一,博与专、需(理论)与实(实践)、知与德的统一;二是其教育的适应性和时代性,通过基础理论教育增进思考能力,通过社会实践教育增进应变能力,通过专业技术教育增进操作能力,通过新学科新思维教育增进创造能力,造就能肩负起时代使命的复合型人才。人文素质教育的主要精神,在于培养一种身心全面发展的理想人格,发展一种丰富的、健康的人性。

人文素质教育的内容主要包括四个方面:一是学科教育,包括语言、文学、历史、哲学、艺术、道德以及思想政治等方面的教育;二是文化教育,主要是民族文化的教育,包括文化传统、理念、精神等方面的教育;三是人类意识教育,包括人类文明成果、道德观和价值观、行为规范等教育;四是精神修养教育,包括精神境界、道德修养、理想人格、信仰信念等方面的教育。

三、大学生人文素质教育的着力点

1.德的教育

人文素质教育最基本的要求,是大学生首先要明做人之“道”,遵做人之“德”,然后才做一个有益于社会、国家的“栋梁之材”。而现实是,个别大学生虽然谈古论今滔滔不绝,但思想素质较低,道德修养较差,缺乏基本的社会责任感。伤害同学、遗弃父母、忘恩负义、简历造假、考试作弊甚至违法犯罪时有发生。这说明少数大学生做人的基本准则严重倾斜甚至颠倒。清华大学梅贻琦校长在《大学一解》中认为人格可以分“知、情、志”三个方面,但如今的教育偏重“知”的灌输,不重“德”的培养,导致“习艺愈勤去修养愈远”的状况。设立一种理想人格的目标或典范,引导人们去思考人生的目的、意义、价值,去追求人的完美化。正是德育之要义所在。

2.爱的感染

自爱爱人,是先贤们一直倡导的高尚情感和人文情怀。古代儒家朴素的人道主义思想,道家对人生命的重视,都有人文精神的内核。人文精神的核心体现是爱国主义精神,人文精神中的爱国思想往往能迸发出震撼人心的力量。屈原的“虽九死其犹未悔”,陈子昂的“感时思报国,拔剑起蒿莱”,陆游的“壮心未与年俱老,死去犹能作鬼雄”,范仲淹的“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顾炎武的“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等。这种爱国思想所体现出来的为国家、民族前途而牺牲个人利益的高尚情操,必定能够陶冶大学生的性情,感染大学生的心灵,唤起他们的民族自信心和自豪感。

3.博的引导

中国工程院院士秦伯益曾指出:“文理交融,多元并举”。并提出了这样的命题:文理结合是古代社会的历史必然;文理分立是现代社会发展的必要;文理交融是未来社会进步的必需。因此,未来社会最需要“通识”人才。随着社会化大生产的集合趋势不断扩大,人才培养专业面过于狭窄,已经成为限制科技发展、社会化生产的重要因素。高校必须重视“通识”的培养,引导学生博学多思。

4.雅的培育

高等教育的人文功用,还在于培养优雅气质的人。雅是教养的体现,雅的教育是要引导大学生关注人类本身,寻求生活的乐趣和美好,树立高尚的情操和趣味,养成高雅得体的礼仪举止,培养有益身心的兴趣爱好。先秦儒家的教育理念就不以专业训练为导向,而是更多地依赖儒雅教育,这与人文教育不谋而合。

5.真的铸就

真即真理,求真是指在科学理论与方法的指导下认识事物本质、把握事物规律的过程。它既是科学精神的本质,也是人文素质教育的重要内容。教育家冯恩洪有句广为流传的话:“教育是科学,科学的意义在于求真”,人文精神与科学精神虽不完全相同,但完全可以通过求真而相通。求真是一个认识世界、改造世界的复杂过程,也是一个艰苦的实践过程。它需要做到不唯书、不唯上、不唯私、只唯真,没有求真精神,就难以认识客观规律、把握事物本质、推动实践发展。

6.善的养成

善属于传统文化中一种高尚的伦理道德范畴,是一种高尚的人生观、道德观和价值观。和儒家文化所提倡“修己”、“安人”思想一脉相承。即能体现“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济天下”(《孟子・尽心下》)中体现出的卓尔不群的奉献人格;又能体现“生亦我所欲也,义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生取义者也”(《孟子・告子上》)尚道贵义的道德精神;还能体现“己所不欲,勿施于人”(《论语・颜渊》)诚信修养。是大学生成人长才的必修课。

7.美的陶冶

人之所以为人,是因为一直在思考美、追求美。审美艺术素养是一个人人文素质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而审美教育的目的,就是在于引导大学生发现、挖掘、创造现实生活中的美,通过丰富大学生的审美情趣,强化大学生的艺术素养,提高大学生的思想情操,使其在心悦神怡中获得心灵的启迪、道德的深化。通过丰富大学生的审美情趣,强化其艺术修养,提高其思想情操,促进艺术与人生融合,审美对一般道德规范的超越也就完成了人文精神的飞跃。

四、高校开展人文素质教育的基本途径

大学生人文素质教育是全方位、持久的系统工程。国家层面上,需要转变教育思想,推进以扩大高校招生自主权为核心的高等教育制度改革。作为大学生教育载体的高校,应该是加强大学生人文素质教育的主阵地。

1.端正教育思想、更新教育观念、优化教育结构

我国教育普遍存在重理轻文,重“知”轻“志”倾向,不利于高层次人才培养。高校要把学科教育作为实施人文素质教育的主渠道。向学生传授社会和生活所必需的科学文化知识和培养学生技能的同时,充分挖掘知识的文化教育价值,发挥教师作为多种角色的榜样和影响作用,使学生在掌握知识的基础上,获得能力,求得发展,养成个性。让学生通过知识的学习树立科学意识和人文意识,形成科学精神和人文精神,养成科学道德和科学作风;通过知识的学习学会学习,学会思考,学会创造;通过知识的学习产生兴趣,形成动机,树立理想和信念,形成辩证唯物主义世界观和科学的人生观;通过知识的学习养成自律、果断、坚韧等意志品质,增强自我调节、自我控制能力。

2.建立人文素质教育体系,促进人文素质教育整体化、系统化

第一,建立大学生人文素质教育课程体系,配合学分制改革在加强必修课人文教育内容的同时,大力增加跨系科、跨学科、跨专业的人文公共选修课。

第二,逐步实施人文学科辅修专业制和双学位制,打破人才培养“专”、“窄”的局限。

第三,扩大大学语文教学覆盖面,提高大学语文的教学质量,改革大学语文考试制度。

第四,积极开设人文第二课堂,组织或邀请校内外专家、学者有计划、有步骤地为大学生开设以“启迪思维、加强修养、开阔视野”为宗旨的人文讲座,提高大学生人文品位。

第五,发挥校园文化对人文素质教育的陶冶功能。在硬环境上,有计划有重点地营造校园人文景观,如标志性建设、榜样人物的塑造、寄寓学校历史的标志等,使学生在耳濡目染中增强集体观念和主人翁精神;在软环境上,重视图书馆建设,发挥社团组织在人文素质培养中的作用,形成浓厚的人文氛围,以利于自由、民主、开放的人文精神的形成。通过校园文化所形成的素质,往往更为深刻与牢固。

第六,走实践教育之路,组织学生参加各种社会实践和公益活动,在实践活动中适时对大学生进行人文素质教育,并促进大学生自我教育、自我提高。

3.实施“扬长补短”教育策略

区别于“因材施教”的是,在鼓励和激发大学生特长得到充分发展的同时,加强大学生薄弱方面的训练。弥补学生学习机能上的欠缺和不足,使学生心理机能和素质的各个方面都得到发展。

4.发挥教师的教书育人功能,推进人文素质教育开展

教师不仅是知识传授者,更应当成为提高学生综合素质指导者、促进者。英国教育家威廉雅斯说过,平庸的教师只是叙述,较好的教师是讲解,优秀的教师是示范,伟大的教师是启发。教师不但应该是一桶水,还应当是自来水、长流水,人文素质教育更要求教师要教会学生寻求水、发现水、开发水。教师在做人方面对学生的影响是无形的但又是巨大的,高校必须引导全体教师自觉意识到自己的责任,既在教学中渗入人文教育,更要努力提高自身人文素养,在“为人师表”方面给学生以更深的影响。

总之,高校只有抛弃“工匠”式技术人才培养模式,加强人文素质教育,才能真正培养出兼具深厚文化底蕴、良好修养、创造性思维、广博知识视野和扎实专业知识与技能的未来建设者和接班人。

参考文献:

[1]陈媛媛,黄安云.大学生人文素质教育的缺失与重建[J].教学研究,2008,(2).

[2]杜时忠.人文教育论[M].江苏教育出版社,1999.

大学生素质教育论文篇9

关键词:中国梦 大学生 人文素质教育 机制建设

中图分类号:G7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3791(2014)02(b)-0097-02

1 “中国梦”的当代境遇

现为《纽约时报》的美国专栏作家托马斯・弗里德曼,在十召开前夕,以《中国需要自己的梦想》作为专题,寄望于中国共产党新一代领导人将带领全国人民构筑有别于“美国梦”的“中国梦”。一时间,“中国梦”引起了海内外舆论的广泛关注和讨论。2012年11月29日,鲜明地回应了“中国梦”的内涵。他说:“大家都在讨论中国梦。我以为,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就是中华民族近代以来最伟大的梦想。”北大中文系张颐武教授在解读“中国梦”时说:“‘中国梦’既是对百年来中国民族奋斗历史的渴望和追寻的概括,也是当下中国人对自己未来的期许;既是对中国人共同命运中凝聚的感情和力量的表达,也是对普通民众希望和追求的表达。”[1]

当前,全国不断掀起学习、践行“中国梦”的活动,其重要性可见一斑。这既缘于世界范围内文化的频繁“交锋”,深刻影响着人们的价值观取向;更有国际矛盾、国内自身矛盾不断凸显,严重违背可持续发展规律的原因。依托中华民族的伟大梦想凝聚共识,大力弘扬中国精神,引导广大青少年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帮助他们在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和个人的成长成才等意识层面形成文化自觉,坚定奋发图强、立志报国的信念。

2 “中国梦”引领下大学生人文素质教育的价值追述

杨叔子院士在谈到人文素质教育的重要性时曾说,人文素质教育关系到“民族的存亡、国家的兴衰、社会的进退、人格的高低、思维的智愚、言行的文野”等。立足“中国梦”,构建大学生人文素质教育机制则具有重要的现实实践意义,具体表现在能够很好地实现“四个有利于”。

(1)有利于明确文理协同的目的指向。

立足“中国梦”,构建大学生人文素质教育机制,就是要重新反思大学生教育的规格要求,改变知识至上的教育弊病,同时也防止走向否定知识价值的极端,提出“文理协同”的人才培养机制。但是,从表达和追求的最高价值述求来看,文理协同的目的不仅仅是指向知识教育格局的改变,而是指向培养社会主义伟大事业所需要的全面发展的人才上来。“中国梦”开启了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新征程,而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需要拥有一批又一批高度醇化能力和素养的人。特别是每一位当代大学生都应肩负起历史使命,志存高远,将国家梦想和个人梦想高度融合、将科学精神和人文精神高度融合,立志成长为和谐社会所需要的和谐人才,在学习、继承、创新中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

(2)有利于实现文化化人的价值诉求

“中华民族之所以历经五千年文明史的风雨而没有消亡,历史从未中断,极为重要的原因就在于人文文化的强大与绵延。”[2]我们今天所倡导的热爱祖国、勤俭节约、尊师重教、尊老爱幼、乐于助人、诚实守信等都可谓是我中华民族浩瀚如烟优良人文文化中的瑰宝。构建大学生人文素质教育机制,就是要构建科学的人文素质教育体系,这是发掘、继承中华民族文化瑰宝的保障,有助于实现文化化人的价值诉求。立足“中国梦”,构建大学生人文素质教育机制,就是将大学生人文素质教育置于一定的社会背景中,“要把深厚的人文精神与现代科技、自信的民族传统与西方文化、高远的理想境界与社会生活、广阔的知识视野与专业体系、崇高的人生理想与宿命主义等问题置于一种哲学信念的对比,进行理想思考。”[3]在此基础上,科学设计人文素质教育实践,引导广大青年在学习历史、传承文化中明确使命,坚定信念,以深厚的文化积淀筑起坚不可摧的精神支柱。

(3)有利于确立人文教育在高校的战略地位。

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需要有强大的人力资源作保障,一定程度上而言,高素质人才决定着国家的兴衰。在国家和谐发展对高素质人才要求的今天,高校的人文素质教育和科学素质教育一样,是高校教育的一体两翼,是基础性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在这两翼中,“‘自然科学’关注的重点在如何去做事,提供的是‘器’‘人文科学’关心的重点在如何去做人,提供的是‘道’。道器相须,只强调其中一方面,都会违背教育要促进人的全面发展的本质目标。”[4]但是,长期以来,人文素质教育由于缺乏科学的教育机制做保障,致使人文素质教育相对处于一种低效的状态,难以达到拓展知识、启迪智慧、陶冶情操、净化心灵、升华境界的育人功能。因此立足实践,构建人文素质教育机制有利于明确人文素质教育在高校中的战略地位和基础性地位。

(4)有利于推进全面教育的精心组织。

东南大学教授樊浩指出,任何人在面对“生存困境”的时候都需要通过“生命的整体”去应对。这里的“生命整体”不是由某一种知识独立完成的,而是指构成一个人综合素养的知识生态体系。只有构成一个人综合素质的多种知识综合成一种资质和能力时,一个人才具备有足够的能力去应对现实中的“生存困境”,而这种知识生态则是人文素质的核心,也是人文素质教育的核心内容。可见,人文素质教育是社会发展的需要,是顺应大学生发展规律的需要。构建大学生人文素质教育机制,有助于人文素质教育的精心组织和实践,帮助大学生具备面对“生存困境”时所需要的生态知识,引导大学生掌握正确的方法、形成健康的心理、培养健康的情趣、提高解决“生存困境”的能力。

大学生素质教育论文篇10

改革开放以来,随着我国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和高等教育改革的深入,高校在重视文化素质教育的同时,大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活动也日渐丰富起来。重庆市理工类高校在大学生心理素质教育方面进行了积极的探索,积累了丰富的改革经验。

1.开设心理素质教育课程

近年来,重庆市高校针对大学生心理方面存在的问题,普遍开设了大学生心理素质教育、大学生心理卫生、心理咨询辅导以及情绪心理学、人格心理学等心理素质教育课程,不仅进一步完善了大学生心理素质教育课程体系,而且在提升学生心理素质、增进学生自我认识、加强学生情绪管理、改善学生人际交往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

2.建立心理咨询机构

为了能给大学生提供一个良好的校园适应环境,培养大学生适应能力,重庆高校普遍建立了心理健康咨询类的组织机构,成为深入开展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有效途径。

3.创办心理热线与广播节目

高校通过创办心理热线与广播节目,向全校师生宣传心理健康知识,由专职心理学教师解答学生提出的具有普遍性意义的心理问题,使许多内向、自卑、不善于面对面表达的学生从中受益。

4.兴办心理素质教育网站

许多高校充分利用网络便利、隐秘以及快捷的优势,通过兴办符合大学生普遍性心理需要的心理健康教育网站,开展师生网上咨询和互动交流,在一定程度上减轻了大学生的心理压力,有效促进了大学生心理素质的提高。

5.成立心理素质教育的社团组织

为了使心理素质教育得到全面推广,许多高校成立了“大学生心理健康协会”等社团组织,通过心理沙龙、心理情景剧比赛、心语讲座、放映心理学电影以及进行团体心理咨询等一系列丰富多彩的有针对性的活动,向大学生宣传心理健康教育知识,培养学生应对和解决心理问题的能力,促进学生心理素质的良性发展。

6.实现心理素质教育模式的转化

为进一步了解和掌握学生心理健康状况,有针对性地开展心理素质教育以及服务工作,许多高校运用心理学专业软件对大学生的心理健康进行建档,并定期进行心理健康测评,以期系统了解学生心理状况。新时期高校心理素质教育也从单一的课程教育模式转化为具有“点、线、面”全面教育特点的“校—院—班”三级心理健康教育结构。

二、存在的主要问题及原因

(一)存在的主要问题

1.教育主管部门及高校对心理素质教育的重视程度不够,影响了高校心理素质教育的健康发展

我国高校的现代心理学教育发展比较晚,且过程曲折,改革开放以后,心理学在我国才开始进入初步发展时期。当前,许多教育主管部门及高校领导对心理健康教育的认识还仅仅停留在学生心理疾病的咨询与治疗上,对学生心理素质提高以及学生心理问题预防不够重视,存在深入研究不够、投入经费不足、队伍专业化程度不高等现象,这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了高校心理素质教育的健康发展。

2.心理素质教育课程不规范,教学质量不高,难以满足学生的需求

目前,高校心理素质教育已经受到前所未有的关注并得到了全面的普及,但是效果还是有限。一些高校只是将心理健康教育课程作为公共选修课,没有统一科学的课程评估标准,任课教师缺少学科背景和专业能力,课程教学效果较差,课程建设和管理缺位,难以满足学生的心理需求。

3.心理咨询机构建设不完善,心理咨询老师专业化程度低

高校心理素质教育涉及心理学、教育学、医学等知识,是一项专业性特别强的工作。尽管很多高校都成立了心理咨询机构,但从事心理咨询的人员绝大多数由辅导员兼任,专业化程度低,具有高级心理咨询师资格证的人员少,这极大地影响了高校心理咨询工作的顺利进行。

4.应对学生的心理危机干预缺乏有效性,轻事前预防,重事后检讨

当前,我国高校心理素质教育中存在的最为紧迫的问题是大学生因为情感、升学、工作等压力,自杀及心理犯罪事件频发。目前多数高校仅仅以开展心理素质课程学习、开设心理咨询中心等方式对大学生心理危机进行干预,但却无法做出实效性检验、无法保证学生的主动参与、轻视学生心理危机预防,从而使高校心理危机干预工作的有效性大大降低。

(二)产生问题的原因

1.教育观念落后

第一,社会教育。长期以来,社会发展在需要高知识、高技术人才的同时,忽视了人才的心理素质培养。社会在选择人才的时候,重视重点院校或者重点学科的毕业生,认为学习好的学生能对社会做出更大贡献,导致很多学生重视社会需求,忽视自己的心理需求。第二,学校教育。学校教育大都以学生的学习成绩作为衡量学生能力的重要标准,学校重视学生的文化教育,人力和财力都有重大投入,奖励措施无不从学生的学习成绩来考察,很少以学生的心理素质优劣为考察标准,“重文化,轻心理”的现象较普遍。第三,家庭教育。家庭教育从遵循“学而优则仕”到“考个好学校,找个好工作”,许多家长在教育孩子的时候总是以成功人士作为孩子的学习对象,特别是有些专制的家长除了让孩子学习应有的文化知识外,摒弃了一切与学习无关的东西。在心理素质教育上,很多家庭教育无法起到有效的正面作用。第四,个人教育。用人单位大都以学生的知识能力来招聘人才,为了赢取学校和家庭的赞誉,为了毕业能找到好工作,大学生在校期间不得不十分重视专业知识的学习,忽视自己的心理需求和心理健康发展,以至于部分大学生走上工作岗位后由于压力过大而导致心理问题频发。

2.体制机制不健全

第一,教育管理体制。高校心理素质教育一般被纳入学生工作管理体系,由学生工作处统一进行心理素质教育及管理。在过去相当长的一段时间里,这种教育管理体制以省时省力适应大学生的需要。但是,随着社会发展带来的学生心理状况的巨大变化,这种突出管理职能的体制无法对学生心理素质教育进行整体有效推进,已经不能适应现在大学生的心理发展需要。第二,人才培养机制。高校的人才培养计划中都会或多或少开设心理素质教育课程,但差异性明显、实效性缺乏。文科类高校多,理工类院校少;本科教育多,研究生教育少;重课程开设,轻实践培训;重教学计划完成,轻教育效果评估。第三,考核机制。高校在进行学生心理素质教育过程中,只重视课程教育以及课外咨询,想通过课程学习等达到学校心理素质教育的目的,却缺乏有效的后期考核,这里不仅指课程结束后的课程考试,而且还包括学生心理健康状况的考核。

3.保障条件缺乏

第一,专业支撑。与文科类高校特别是师范类高校利用心理学、教育学、思想政治教育等学科优势相比,许多理工类院校缺乏与心理素质教育有关的学科条件支撑,仅仅以开设心理健康教育课、建立心理咨询中心等对学生进行心理素质教育,较文科类院校,氛围明显欠缺、成效不如人意。第二,相关培训学习。理工类院校大学生心理素质教育缺乏相关实践培训,不仅受教育学生缺少实际的心理训练,教师也没有定期开展心理知识的学习和培训,比专业课教师的培训机会要少得多,在应对学生心理危机干预上往往失去了先机。第三,心理素质教育整体薄弱。目前高校心理素质教育与其他素质教育缺乏有机联系和相互支持,难以发挥素质教育的整体效果。心理素质教育只是作为大学生教育的一个组成部分,就业压力不得不把文化知识教育放在重中之重,而把心理素质教育划入边缘教育范围。缺乏对心理素质教育进行有系统、有意识、有针对性的研究,应对学生心理问题采取临时补救方式,无法从根本上提高大学生的心理素质,最终影响学生身心的全面发展。

三、对策建议

1.切实发挥各级教育行政部门的领导和指导作用,提高对心理素质教育重要性的认识

党的十七大报告指出:“加强和改进思想政治工作,注重人文关怀和心理疏导,用正确方式处理人际关系。”教育主管部门和高校要深刻认识到开展心理素质教育对人才培养的重要性,必须紧扣素质教育目标,明晰心理素质培养内涵,切实把心理素质教育纳入到学校整体教育规划中来。必须重视体制机制建设,加大经费、人员、设施等基础建设的投入,将心理素质教育渗透到教学、管理和服务中,推动高校心理素质教育工作的顺利开展。

2.建立健全高校心理素质教育教学制度,加强教学基本条件和基本环节建设

首先,必须把心理素质教育课程列为大学生的必修课,加强高校心理素质教育课程体系建设,使大学生能系统掌握心理健康知识。其次,要重视人才队伍建设。心理咨询必须是有相关学科背景和相关认证资格的教师来承担,并定期进行专业化、系统化培训,加大政策倾斜和经费投入。再次,要进一步促进高校心理素质教育的规范化并提高教学质量,建立和完善心理素质教育课程的考核评估机制。最后,要积极发挥心理咨询的作用。加强对大学生在学习、生活、恋爱、职业发展等方面的心理问题的研究,加强对独生子女、理工科、边远农村以及单亲家庭的学生的心理干预,切实帮助广大学子解决生活和学习中遇到的心理困惑,促使他们认识自我和完善自我。

3.积极拓展高校心理素质教育的途径,促进心理素质教育与思想政治教育的融合

高校心理素质教育不能单靠咨询辅导,也不能单靠课程教学,应当积极探索、拓展心理素质教育的途径,实现素质教育整体发展。特别要通过心理素质教育同思想政治教育融合,实现人才的优化。思想政治教育是形成良好心理素质的前提,而心理素质教育是形成良好思想道德品质的基础。

4.完善高校大学生心理危机干预体系,确保对大学生的心理危机的有效预防和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