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验室建设十篇

时间:2023-03-27 05:33:34

实验室建设

实验室建设篇1

【论文摘要实现教育大国、人材强国的战略目标,要提高教学质量,增强学生实践能力,对实验室教学和建设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更新的挑战。实验室在培养人材中的功能是不可忽视的。把实验室的设施建设、队伍建设工作提到议事日程上来,提高熟悉,从新定位,作为提高教学质量的一项重要任务来抓。

自20纪世末到21世纪初以来,为实现“教育大国、人材强国”的战略目标,我国进入了大众化教育的历史阶段,毛入学率已达到20%以上(当然和发达国家的80%相比还相差甚远),但成就和发展是有目共睹的,和之而来的“经费难、师资难、学生就业难”等新问题也是存在的。为解决这些新问题,国家、政府已出台了许多相关的政策。在第十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上温总理的报告中可以看到,用于全国教育的投入由去年的1076亿元增加到今年的1562亿元,净增486亿元。“难”正在不断减轻,可是“难”的惯性还在,要提高教学质量,增强学生实践能力,对实验室教学和建设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更新的挑战。实验室教学和建设在培养人材中的功能是不可忽视的,在此,就以实验室教学和建设结合地方性教学型大学谈一些自己的看法。

1经费难导致实验室建设投入少,影响教学质量

回顾2000年以来至2005年间我校某系实验室投入,可以说是怀水车薪寥寥无几,如下图表1所示,且大多为15~20年前购入的仪器设备,台套数少,陈旧老化,功能不全。

1.1仪器设备台套数少,学生动手机会少

由于工科院系实验仪器、设备价格相对比较高,台套数较少,有的甚至只有两叁台套。学生课程较多,所要获得的学分数偏高,在有限的时间内,实践环节减少,不能很好地完成实验教学的任务。由于仪器设备台套数少,动手的机会明显减少,动手能力也下降,操作技能不高,影响教学质量,学生水平得不到有效提高。

1.2仪器设备陈旧老化,顺利完成实验有难度

仪器设备的陈旧老化,导致实验过程中仪器故障不可预见性增多,故障率加大,使实验结果差异加大,给某些同学造成误导,使学生实验的认真程度、重视程度受到影响,顺利完成实验有难度,影响教学质量。

1.3仪器设备功能不全,造成某些实验不完整

原有的仪器设备,由于当时的技术水平、生产工艺等原因功能较单一。另外,由于实验室人员不固定,无专人负责或者无专职实验室人员(被称为“教辅”人员的原故,而不被重视),对仪器设备的日常维护、维修不到位。重要的是没有专业维修人员,实验室人员没有能力进行维修。近年来原有的某些仪器设备生产厂家纷纷改制、整合已没有任何售后服务,致使仪器设备某些功能丧失,造成某些实验不完整,得不到圆满的实验结果,影响实验教学质量。

1.4实验环境条件差,实验室容量太小

进入大众化高等教育后学生人数不断增加,同年级同专业班级增多,原有的实验用房面积没有增长,而学生人均拥有的实验用房面积相对下降,造成学生人均实验室用房面积指标和要求相差甚远,另一新问题是单个实验室房间面积较小,一个小班(15~18人)的学生进行实验均感到比较拥挤,人声嘈杂,影响教学质量。

2对实验室队伍建设重视不够,没有形成梯队

近几年来,政府、学校对高等教育的投入不断加大,实验室在仪器设备上的投入增长加快,仪器设备的质量、先进程度明显提高,并拥有了一批高、精、尖的的仪器设备。从实验室硬件上看已具备了相当的优势,为学校提高教学质量,培养高素质应用型人材和开展科学探究工作提供了重要保障,但也存在着诸多新问题。

2.1人事分配制度不够完善,实验队伍建设受影响

由于人事分配制度不够完善,在实验室人员配备、编制上往往以工作量多少为主要参考依据,如工作量不足时,将会影响实验室人员的收入,甚至降档、级,实验室人员以工作量指标进行考核。忽视了实验室队伍的建设。由于实验室的实验是依培养计划进行,非凡是专业课实验室的实验往往存在周期性,任一门课的实验均在一个学期内就完成,很少有一个学年内才完成的实验,总有一个学期处于闲置或半闲置状态。仅有少量的学生参加各种竟赛、实验室开放性实验。达不到实验室人员工作量的要求,从而减少实验室人员编制,不可能形成实验人员梯队,更没有进行实验教学探究、改革的力量和精力。

2.2一人指导多门课实验,带来负面影响

任一位教师或实验指导教师均有其专业强项和弱项,对某门课程精通,某门课程熟悉也有某门课程生疏。实验人员一人指导数门课的实验,其中必有精通的,熟悉的,也有生疏的。指导生疏课程的实验,将会有误人子弟之嫌疑,当然我们提倡“一人多课,多课一人”的教学模式,但需要一个过程,否则将会给学生造成误导,也影响到教学质量的提高。

另一方面,会使学生误认为院、系实验室不够完整,虽有先进的仪器设备,但只有

一、两个两三个实验室专职老师,“力量”不足,一旦学生和其他大学的中学同学交谈起各自学校实验室情况时,将无意间对学校的名誉造成不良影响。

2.3实验室人员被称为“教辅”人员,积极性不高

长期以来高校实验室人员都被当作是教学辅助人员,正如左铁镛院士在首届全国高等学校实验室工作论坛上的演讲所说摘要:“不可否认的是,目前的实验室工作中存在着诸多新问题,但主要是熟悉不到位,导致实验室队伍积极性不高。直至现在,实验室工作人员仍被列为教辅队伍。什么叫教辅?那就不是教师,是辅助人员。既然教师都不是,他怎么能够有地位呢?实验室怎么会摆到议事日程上来呢?”。可能这种观点在一定程度上忽略了实验室人员应有的敬业精神和工作的主动性。可是在现实生活和工作中还是有低人一等的感觉,主要表现在有些人不愿来实验室工作,来了也不安心,为什么?有的实验室人员已50岁,甚至年龄更大,造成实验室队伍青黄不接,队伍不健全。

3转变观念,重视实验室队伍建设

针对以上种种原因,应把实验室的实验工作提到议事日程上来,提高熟悉,从新定位,作为提高教学质量的一项重要任务来抓。实验教学是高校教学工作的一项重要环节,近年来各高校为迎接高等院校本科教学水平评估,学校在经费紧张的情况下,仍拿出了专项资金加强实验室设施、硬件的建设,经多方努力实验室状况已有了很大的改变。接下来就是应如何应用、发挥其应有功能的新问题,真正达到“以评促改,以评促管,以秤促建,评建结合,重在建设”的目的。为此,认为还应转变观念,重视实验室队伍建设。

3.1从实验室工作实际出发,完善人事分配制度

实验室工作并非只是作好实验,管好仪器设备,保持实验室清洁、卫生等日常工作,也包括实验教学改革、仪器设备开发利用、综合性设计性实验预备、低质易耗物品、材料购买、实验室开放、学生各类竟赛,更多的事务性工作都是实验室人员的职责,而其中很多是不记或无法记工作量的,这些工作也都得去完成,假如说做这些不记工作量的工作是实验室人员的主人翁精神、主动性、积极性的体现,是一种无私的奉献,这话有些夸张,虽然实验室也有人去努力工作,加班加点,从未有补修。而也有部分实验室人员是没有“办法”,显得无奈,只是为完成必须的工作而去做,所以,当务之急是从实际出发提高实验室人员地位,完善人事分配制度,提高实验室人员工作的积极性、主动性。

3.2爱岗敬重业,倡导无私奉献的精神

实验室工作做为一种职业的分工,不管被列为什么,只要有关部门转变观念,提高熟悉,从新定位,重视实验室的工作,从根本上熟悉实验室工作在教学活动中的重要性,提高对实验室重要性的熟悉,切实提高实验室人员的地位,那么实验室人员都不应对被列为什么、称为什么而过于在乎,正确熟悉工作的性质。非凡是在高等学校本科教学水平评估中对实验室的建设也作为一项极其重要的指标来评估,足以可见实验室对教学水平评估的重要性所在,对培养高素质应用型人材的重要性所在。实验室人员应从大局出发,发挥主人翁的精神、积极主动地工作,兢兢业业,钻研业务,提高实验技能和仪器设备的操作水平,上好每节课作好每个实验。积极投入到实验教学改革、仪器设备开发利用中去。努力寻求横向联合和为社会服务的途径,管好用好仪器设备。为培养“下的去、留的住、用的上、干的好”深受中国第一侨乡人民欢迎的高素质应用性人材、为建设侨乡人民满足的高水平大学贡献力量。

3.3用战略的眼光,合理配备实验室人员

从长远的观点来看,实验室队伍应是一个梯队,一支思想品德好、素质高,新、老搭配合理的人员结构队伍,避免出现青黄不接的不利局面,以保持正常的实验教学秩序,成为业务能力强、专业素质高、结构合理的实验室队伍。改变在实验室人员配备、编制上以工作量多少为主要参考依据的思路,改变造成没有形成梯队,更没有进行实验教学探究、改革的精力和人员的局面。使实验室正常、健康持续的发展。

3.4加强培训,改善实验室队伍的年龄结构、学历结构和知识结构

实验室建立以来的近20年间,所在实验室工作过的人员不管是已变换岗位的还是现在还在岗的,除个别之外,均未接受过正规的政治素质、学术水平和学历层次的培训,主要原因是实验室人员编制的指导思想,使实验室人员“一个萝卜多个坑”,导致无足够时间和精力参加或接受各类有关的正规性培训。因此,要改变实验室队伍编制的指导思想,加速培养一支思想品德好、素质高的实验室队伍,并使实验室人员的培训教育工作进一步规范化、科学化、制度化,改善实验室队伍的年龄结构、学历结构和知识结构。

3.5科学定位,提高实验室人员地位

实验室人员被称为“教辅”人员,这是长期以来的传统概念。是否能够改变?为什么要改变?这是一直在讨论的新问题,名称并不重要,重要的是对实验室人员的地位、在实践教学、在科研、在对外服务中的功能等应进行重新思索,不能认为是“教辅”人员,只能晋升实验系列职称,只能起教学辅助功能,没有把实验列入一个重要的不可缺少的教学环节来熟悉。专业实验室长期以来课内实验是没有给定时间的,也就是说在理论课表中是从没有体现的,是从没有秩序没有时间表的,只有实验室人员“见缝插针”,更多地利用课余或节假日的时间去完成课程实验。

实验室建设篇2

>> 职业院校网络实验室虚拟化建设应用与实践 基于虚拟化下的实验室设计与建设 虚拟实验室的建设与发展 材料虚拟实验室的建设与实践 虚拟实验室搭建与应用 浅谈机能实验学虚拟实验室建设与应用 机能实验室网络化建设与实践 基于Proteus的网络化虚拟单片机开放实验室建设探索 采矿工程三维可视化虚拟实验室建设 计算机控制系统虚拟实验室建设与探索 高校创新型MCS—51单片机虚拟实验室的建设与应用 基于Web的虚拟实验室建设策略与关键技术研究 论高职虚拟仪器实验室的建设与管理 基于斯沃数控仿真软件加工的虚拟实验室建设实践与思考 基于网络的信号与系统Labview虚拟实验室建设 电工电子网上虚拟实验室的建设与应用 独立学院虚拟网络实验室的研究与建设 网络化计算机专业虚拟实验室的构建与实现 桌面虚拟化与计算机实验室管理 结构化综合布线虚拟实验室的设计与研究 常见问题解答 当前所在位置:.

[2] 《虚拟化与云计算》小组.虚拟化与云计算[M].北京:电子工业出版社,2009.

[3] 赵立威,方国伟.让云计算触手可及微软云计算实践指南[M].北京:电子工业出版社,2010.

[4] 高宏卿,汪浩.基于云存储的教学资源整合研究与实现[J].现代教育技术,2010(3):97-101.

实验室建设篇3

1.1实验室及电子设备使用率不高

广播电视实验室是一个投资较大的实验室,摄像机、电视、录音、灯光、音响、调控台等设备及相关配件耗材都需要投入大量资金来建设。近些年来随着许多高校大力重视实践课,减少理论课及相关政策的推出,实验室的利用率相对有所提高,但是培养计划中,也就是电视摄像、电视节目制作、纪录片与短片创作、广播电视新闻采访、播音与主持艺术等课程实验课较多,有些院校课程设置明显不足;部分院校开设的班级不多,学生不多;导致实际开课过程中实验室及设备使用率不高,发挥的作用不大。有些院校是实验室条件无法满足授课内容的需求,多以理论课代替实验课,还有一些院校的广播电视专业学生实践课和实验课的学习积极性不强,不重视实验课的作用不参加实验课的学习也导致实验室及设备使用率不高。

1.2实验教学局限性的存在

这是一个需要较多动手操作来提高实践能力的专业。目前大部分高校传媒相关专业的实验课程是仅在校内建立的实验室或传播中心、创作中心里上课,对机器设备的使用,本着保护爱惜为前提,学生使用机器设备范围也大多在校内,被局限在“小实验室”里,没有开放到电视台、广播电台、记者站等“大实验室”、“大基地”去学习、锻炼、实战。而在校内的实验室有限的机器使用率局限下,学生往往学得一知半解,有时候刚学会基础入门的操作,课程就结束了;有时候想把自己的新思路,新脚本做成短片时,实验室相应的管理制度和复杂的设备借出程序也会降低学生课外拍摄兴趣。因此,许多学生在校期间的实践课程学得很浅,不熟练,毕业后很难做出精品的节目和短片。

1.3新背景下的管理模式及观念比较陈旧落后

有些高校的实验室在刚成立时是缺少整体规划的,用最简单最原始的建设理念投入了大量硬件设施,资源配置不合理,单纯有老师上课有管理人员,但遇到问题无章可循,没有考虑后续的维护和管理、升级等系统性问题。正因如此,实验室设备的配置与实验室的管理体制不能满足和适应高校创新实验教学开展的综合性、设计性、研究性实验的需要。改革迫在眉睫:熟练应用新兴媒体技术、与时俱进调整实验室、及时准确把握当前形势与需求面对这样的变化和环境,传统的实验室管理模式已经老化,应该做出相应的运营改革以求仍能重新回归主流地位,巩固自有的价值体系。

1.4复合型实验教师人才的缺乏

科学技术不断的更替创新,大千世界瞬息万变,网络新贵层出不穷,让人眼花缭乱。过去的实验室教师多停留在“管理员”或“保管员”的角色,主要职能是保管和分发机器设备,协助任课教师教学,懂简单的摄像机操作和讲解。而当今的媒体发展与社会各行各业,方方面面都紧密联系,媒体技术更新换代及新技术的推广应用、节目制作样态飞速发展,学生对专业的学习又必须通过反复的较多的实践来提高实际能力,相对应的广播电视实验室的要求已大幅提升,实验室教师和任课教师如果总是停留在原有的知识与技能已无法满足。复合型的实验室教师是缺乏的,主要体现在既掌握了电子新技术又懂得技术维修保养、教学更新的人才。

二、解决实验室建设问题的思路

2.1实验室的“大开放”

广播电视实验室的建立本是为相关专业的学生服务的,但并不代表不能为全校师生及社会服务。在实验室完成了本职工作的前提下,实验室整合资源的“大开放”将大大提高实验室的使用率和作用。例如,每个学期固定一个“开放日”或“开放周”提供给校内非广播电视专业但对媒体专业有兴趣的同学来参观、学习、实践。也可以建立实验室的对外服务部门,为社会上对广播电视感兴趣的老百姓服务,体现出实验室的课外价值和社会价值。还可以将学生毕业设计、远程教学与实验室资源共享建设相结合,可以促进实验室开放建设,也可以提高实验教学质量。

2.2网络技术及实践基地联合教学

什么样的培养体系很大程度上决定了培养什么样的人才。学校在制定人才培养方案时,应该构建合理的培养体系,加大实践课程的课时比例。多重视校外实习和时间基地的建设,选择与专业相关的、具有一定规模和能力的单位、部门、企业作为实践基地,也可以采取“联合培养人才”的合作方式,聘请广播电视工作单位的专家进行讲学,并能把学生的学习范围延伸到校外,通过一段时间的联合培养及反复的实战练习,能用很短的时间掌握较好的广播电视操作技术水平,同时也为其工作单位培养可用人才,又实现校内校外深度合作建立产学研长效机制。同时,网络和新的电子技术等几股力量从来就没有停止纠葛斗争的战役,如今三网融合给了广播电视行业整体发展梦寐以求的条件、机遇以及优惠政策,但机遇与挑战从来都如影随形。因此,必须进行网络技术及远程技术的教育教学,与其他优秀的教学部门资源共享。

2.3引进创新模式,促进多元化发展

实验室是由人、财、物等组成的有机整体,实验室软件建设实质上就是对人、财、物的综合使用和管理,这三者中只有人是活的,是可变的而且是决定的因素,所以笔者认为实验室建设的关键是实验技术队伍的建设。实验技术队伍的建设就重在提高整体素质,调动技术人员的积极性,引进创新模式,搭建交流平台。尤其是各大高校的特色和优势不同,不能“一股脑”蜂拥而上照搬模式,应该分析自己的特色合理布局,整合优势,引进新思维,在观念、机制、模式、政策等方面进行创新改革,从多方面、多角度提升实验室整体层次。加强与新兴媒介的合作,如今已成为增强电视台的互动性以及信息收入量的运营方向。而广播电视实验室也可以通过共同合作的方式,加强与新兴媒介的合作互动。

3.4人才的培养和进修学习,更新思路和方式

综观如今的传媒环境。新媒体带着蓬勃朝气呈现出一片欣欣向荣的壮大之势。信息时代,实验室的发展需要依靠专业技术人才,广播电视实验室更应该经常派人多学习进修专项技术及新思路,多联系兄弟院校的老师、广播电视实验室建设的比较成功的高校,与他们交流经验、访问学习、共享资源。只有建设一只知识过硬、技术精干、业务素质好、热爱广播电视事业和教学事业的队伍才能不断提高教学水平,培养出优秀的学生。网络世界更是花样百出。

三、结束语

实验室建设篇4

[关键词] 会计实验室 系统化 信息化 科学化

一、会计实验教学的现状和问题

会计是一门技术性较强的学科,除了让学生学到系统的、有一定深度和广度的理论知识外,还应培养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鉴于社会实习的局限性和实际困难,许多院校在会计学系或专业开设了会计实验室。会计实验室就其功能而言,一般是以验证性实验为主,同时也进行探索性实验。

近几年许多高校都在探索建立会计模拟实验室,使学生的会计实习最大限度地接近实际情况,达到在企业进行会计岗位实习相似的效果。各高校的会计实验室一般分设两种操作室:即手工操作室和电脑操作室。通过会计实验课的教学和实践,加深了学生对会计工作的感性认识,培养了学生实际操作能力,也提高了他们对会计专业的兴趣和做好会计工作的自信心。虽然会计实验室有了比较长足的发展,但会计实验室还存在以下急待解决的问题。(1)学生在会计实验室里仅仅是重复会计核算工作,实习内容简单化,使会计实验教学目标层次降低,没有创新性。(2)当前的会计实验室尽管使用了电脑等手段,但诸如网络技术、人工智能技术等现代化的信息手段还基本上没有得到综合应用。(3)会计实验室建设只重视诸如电脑、打印机等硬件设施的配置,而实验室的科学组织和有效管理等手段方法的建设还非常滞后。因此,开展会计实验室建设目标的研究,具有重要的理论和现实意义。

二、会计实验室建设的目标

随着信息社会的到来和发展,对于未来的会计人员,要求以扎实的专业知识为核心的知识结构,以熟练的计算机应用为特色的能力结构,以创新精神为先导的素质结构更多的侧重于知识结构。会计实验室的建设应当围绕以上三种结构的人才培养总目标进行。为实现其目标,应当在满足学生基本技能训练的基础上,进行多层次、多方位的综合实验教学。为此,要进行以下软硬件的建设。

1.软件目标

会计实验室的软件建设目标包括:(1)实验内容系统化。(2)实验手段信息化。(3)实验组织科学化。

(1)实验内容系统化

随着社会的进步,人们越来越理清了系统化处理解决问题的方法。可以这样说,做什么事情,基本都是一项系统化的工程。没有系统化的缜密思考和运作,难以将事情做好。在会计实验室的建设中,首先要考虑会计实验内容的系统化问题。大家知道,会计知识体系是相互关联、前后融合的。那么在会计实验内容的安排上,就应该按顺序、分层次编排。对于会计的主干课程,在会计实验内容的设计时,应该基本上都涵盖到。只有会计实验内容的设置达到了系统化的程度,才能保证学生系统化地学习掌握会计的知识体系。

(2)实验手段信息化

进入21世纪后,信息技术的迅速发展及其在高等教育领域的广泛应用,给高等教育注入了新的生机与活力,推动了教育教学手段的进步。以信息化带动教育的现代化,利用现代信息技术改造高等教育传统教学手段,推动高校教学信息化进程,是高等教育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变革发展的客观需要。认真剖析高校会计实验手段的现状,采取以思想观念转变为先导,以信息化实验基本设施建设为基础,统筹规划、多层互动、加大投入、分步实施等措施,将有效地促进我国高校会计实验室实验手段的信息化建设,为高等教育的发展开辟新的前景。

(3)实验组织科学化

现今社会人们越来越重视效率与公平,效率是任何个人和组织必须考虑的一个重要因素。作为会计实验室,实验效率的高低对学生培养质量的影响至关重要。会计实验室的效率,主要体现在实验组织是否遵循科学化的原则。对于会计实验流程、会计实验进度、会计实验内容安排和会计实验教学方法等,都要进行科学的研究,最终给出一个科学合理的组织内容和方式。

2.硬件目标

会计实验室的“硬件”建设目标包括:(1)实验模式多元化。(2)实验资源共享化。(3)实验测评自动化。

(1)实验模式多元化

随着“信息革命”、“数字化”、“网络化”、“全球化”的闪亮登场,高科技被广泛应用,社会经济、政治、文化发展呈现出多元化趋势,人才培养模式也将适应时展,进入模式多元化阶段。会计实验室的建设也要顺应时代的要求,充分考虑到实验模式的多元化问题。基于计算机技术、多媒体技术和网络技术,可以应用多媒体手段通过计算机网络全程展示主要环节的讲解。通过计算机网络,学生只要拥有一台计算机和上网端口,就可以随时随地完成会计实验教学,基本上实现会计实验室的开放式实验模式。

(2)实验资源共享化

会计实验室工作的基本功能之一就是会计实验资源的共享化。任何个人和社会团体都可以通过会计实验室来继承会计文化的遗产,学习当代会计文化知识。但是,目前任何会计实验室都不可能满足读者或用户对会计实验资源的需求。各个高校的会计实验室有责任和义务去满足学生或用户的这种需要。基于计算机技术和网络技术,所有的会计资源和会计实验手段都通过多种模式和手段展示在特定的网站上。任何学生或用户只要能上网,并且懂得基本的计算机技术,就可以自行完成会计实验。同时,通过网络手段,读者或用户可以任意组成团队,利用共享的实验资源,共同协作完成某项具体的会计实验。

(3)实验测评自动化

随着计算机和网络技术的不断深入,传统会计实验室的概念已经开始向网络化、电子化、数字化的概念转变。人们在进行人工实验纠错、提示、测评的同时,还必须重视实验纠错、提示、测评自动化的建设和发展。在进行实验纠错、提示自动化之前,要有每一步的标准答案和规范程序;在进行实验测评自动化之前,应该考虑针对原有会计实验制定的评估指标体系和测评手段,还能否跟上高校会计实验室现代化快速发展的步伐,必须制定出适合实验测评自动化的指标体系。要采用科学的计算方法和先进的软件技术进行严谨的会计实验纠错、提示、测评的技术实践。

总之,通过软硬目标建设,高校应提高会计实验室的功能,以更好的为会计教学服务。

参考文献:

[1]彭家生,徐融,李兴华等.高校会计学实验室建设和实验教学改革的研究与实践.云南财贸学院学报. 2007, (18): 347-370.

实验室建设篇5

一、网络虚拟实验室的建立

1.虚拟现实技术

虚拟现实VR(VirtualReality)是近几年来信息技术迅速发展的产物,写作毕业论文是一门在计算机图形学、计算机仿真技术、人机接口技术、多媒体技术和传感技术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交叉学科。其基本方法和目标是集成并利用高性能的计算机软硬件及各类传感器创建一个使参与者处于身临其境的、具有完善的交互能力、能帮助和启发构思的信息环境,即让用户在人工合成的环境里获得角色的体验。

虚拟现实具有三个基本特征。沉浸性,是指观察者对虚拟世界的情感反映,这种感觉能使用户全方位地投入这个虚拟世界,这是虚拟现实的首要特征。交互性,是指虚拟现实是一个开放的环境,能对用户的输入作出响应,并能通过监控装置来影响用户和被用户影响。想象性,是指虚拟现实不仅是一个媒体、一个高级用户界面,还是一个应用系统,它以生动形象的形式反映设计者的思想。虚拟现实的三个基本特征强调了人在这个系统中的主导作用。虚拟现实系统按其功能不同,可以分为三种类型:沉浸式虚拟现实系统、桌面式虚拟现实系统和分布式虚拟现实系统。其中,桌面式虚拟现实系统是运用软件编程方法在显示器上显示三维场景,用户通过键盘、鼠标等设备与虚拟场景交互,它的特点是结构简单、成本较低,易于推广。

2.网络虚拟实验室

所谓网络虚拟实验室,是指利用区域网或互联网,由虚拟现实技术生成的一类适于进行虚拟实验的实验系统,包括相应的实验室环境、有关的实验仪器设备、实验对象及实验信息资源等。虚拟实验室可以是某一现实实验室的真实实现,也可以是虚拟构想的实验室,虚拟实验通过虚拟实验室进行。在虚拟实验中,实验者有逼真的感觉,有身临其境的感受,好像是真正在现实实验室里近距离进行现场操作。在虚拟实验中,没有一个有形的实验室,也没有以实物形态存在的实验工具与实验对象,实验过程主要是对虚拟物的操作。

3.计算机专业虚拟实验室的创建

构建专业虚拟实验室,其实就是搭建一个网络平台系统,包括硬件、软件及管理三个方面。在硬件上,

目前各校都建立了校园网络并接入了互联网,这些基础设施基本可以满足需求,不需要太多的投入。在软件方面,一个是实验室平台软件系统的开发,它与网站建设相联系;另一个是网站的内容(实验内容)建设,这是实验室建设的关键。虚拟实验室应有可以做的实验来支撑,不然软件平台就是一个空架子,形同虚设。同时,该平台上还应有实验管理的支持,对实验仪器、实验报告、实验指导、实验成绩及网上答疑等进行有效管理,并对虚拟实验室进行监控,计算机网络虚拟实验室系统各模块的主要功能如下。

(1)实验管理模块,由学生管理、教师管理、仪器管理和学生成绩管理等组成。写作硕士论文在学生管理方面,学生通过浏览器进行注册登录,登陆成功后可浏览实验项目,查看实验的详细资料,预约实验项目及做实验的时间,在线发送和接受消息,进行问题讨论,进行实验登记,实验完成后可通过网络写实验报告并提交报告。教师管理方面,可对实验内容添加、修改、整理、删除,对学生提交的实验报告列表,批改实验报告,填写评语和成绩,提交批改结果,与学生进行讨论。仪器管理方面,对新设计开发的虚拟仪器上传并进行分类整理,以便实验使用。成绩管理方面对学生的实验情况(实验次数、实验报告及完成情况)给出成绩,并进行统计分析及提供查询等。

(2)仪器展示模块,对虚拟实验室可用虚拟元器件、虚拟仪器设备分门别类地进行管理,以图形的方式直观呈现出来,供学生在实验时进行选择。

(3)实验指导模块,包括实验介绍、实验方法、实验项目的重点及难点、实验目的、实验原理、实验准备、实验任务、实验过程、实验报告的要求及实验应注意的事项等。

(4)实验报告模块,主要对学生完成实验后,提供相关的实验报告模板,供学生下载,由学生填写相关内容以及实验的结果,完成后上传电子版实验报告,由教师进行批阅,并进行记载。

(5)实验答疑模块,由专业教师对学生实验中出现的疑难问题进行及时解答,帮助学生顺利通过实验。同时了解学生对实验的掌握程度,并及时反馈、调整教学。

(6)论坛交流模块,教师和学生可以通过论坛进行充分的交流,学生可以将实验中的收获、经验和体会及问题到论坛上,教师可以将一些典型的问题提出来,供大家探讨。学生在这样宽松的环境下发表自己的见解,教师从中可以得到及时的实验教学反馈信息,以便整改7)虚拟实验模块,是虚拟实验室建设的重要部分。学生通过该模块进行虚拟实验,写作医学论文以达到巩固强化知识的目的。该模块内容根据专业学习的具体情况及实验建设条件,可不断增加。计算机专业网络虚拟实验室系统的建设,可以引入其他学校的虚拟实验室中。这种方式比较简单,容易实现,见效较快。但需要投入较多的软件购置费用,同时也需要结合本校的实际情况进行一些调整,有一个磨合期。另一种是因地制宜,自主开发。根据本校的实际教学和实验情况,结合学生的实际水平,由任课教师或聘请部分专家组成开发小组,进行一系列的虚拟实验项目的开发研究,并将研究的成果连接到虚拟实验室中,逐渐扩充直至完善。这种方式比较灵活,能充分发挥教师的积极性,能有针对性地进行设计开发,适合学生的实际情况,学生容易接受,并且经费投入较少。缺点是开发周期较长,系统性不够,水平有限。也可以将上述两种方式结合起来,一是引入、购置部分自己不宜开发的实验项目,二是结合自身的优势和长处开发一些实验项目,如非交互性的、演示性的虚拟实验项目等。

二、加强网络虚拟实验室的管理

1.加强用户管理,为每个学生分配账号。对学生进入虚拟实验室,使用实验室做虚拟实验等进行登记保存。鼓励学生经常访问虚拟实验室,在上面提出问题、发表见解,做好实验,努力提高虚拟实验室的人气。

2.全天候开放虚拟实验室。学生可以随时进入虚拟实验实自己动手组织实验,自己设计实验方案,动手完成实验,整理和总结实验数据,写作职称论文提交实验报告,培养学生的分析能力和创新能力,逐步向以“学生为中心”的自主个性发展模式转变。

3.组织专业教师网上指导与答疑,参与论坛讨论交流,及时批改实验报告,为学生顺利完成实验提供服务。在虚拟实验室中,教师应对学生提出的疑问尽快给出帮助和解答,并进行必要的指导。在实验室论坛上发表观点,提出问题让学生思考,使师生在虚拟实验室中有较强的互动性,教师应充当好学生实验的合作者和知识的建构者的角色。

4.对学生在虚拟实验室的表现及实验效果进行

评价。针对学生每一门课程的虚拟实验完成情况、实验报告、网上提问、论坛发帖的情况,给学生一个成绩和评价,反馈给学生,写作英语论文并与该课程的正常实物实验一起记入实验总分。教师也要在对学生评价的同时,征求学生对虚拟实验室的意见,对学生反馈的信息进行整改。

计算机网络虚拟实验室的建立,可以很好地解决目前硬件设备跟不上实验的要求、学生实验时间不够用等问题,对于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分析问题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但在具体应用中还要注意处理好“虚拟实验”和“实物实验”的关系,不能一味地强调虚拟实验,要“虚实”结合,既相互补充,又各有侧重,这样才能取得很好的实验教学效果。同时,在虚拟实验中要注意培养学生严谨的、一丝不苟的科学实验作风。

参考文献

[1]王嗣源.虚拟实验室建设的初步探讨.西安邮电学院学报,2005(4).

[2]蒋光明.基于互联网的开放式虚拟实验模型研究.西南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2(3).

实验室建设篇6

关键词:药学专业;实验室建设;实验教学;思考

引言

受传统教学模式的长期影响,重知识、轻能力,重理论、轻实践的教学理念对学生能力以及素质的培养与提升产生了巨大的阻碍作用。药学专业属于是实践性很强的一个专业,在高校内建设药学实验室以及改革实验教学的模式具有重要的意义。药学专业实验教学活动的开展必须要有与之配套的实验室。现代教育对学生全面素质的培养以及创新能力的提升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因此,实验教学活动也要不断改革创新,将药学实验室的功能与作用最大化的发挥出来,进一步提升高校的教学水平,为国家培养更多优秀的药学专业人才。

一、简述药学专业背景

药学专业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学科,目前,我国有很多高校都开设了药学专业课程。为了帮助药学专业学生更好的学习专业知识,各高校都建设了药学专业实验室,开设了药学专业实验教学活动,但是,对于药学实验室的建设管理工作以及实验教学活动的开展都还停留在传统的状态,实验教学的开展更多的是为了验证理论,可以说是服务于理论教学,药学专业又包含诸多专业课程,各门课程之间各自为重,学科之间断层现象以及知识链脱节现象明显,这对学生自主思维的形成以及自主创新能力的培养产生了巨大的阻碍,学生无法根据自身专业特点来递进式的了解在专业学习过程中专业基础课程的重要性,专业课程与基础课程的重要联系,专业课程间的相互联系。在为国家培养更多能力型、应用性专业药学人才的目标指引下,我们必须要转变教学理念,制定全新的教学大纲,优化课程结构,调整理论课与实验课的课时比例,保证理论课与实验课的课时各占一般,在强化学生的素质教育的基础上,进一步培养及提升学生的自主创新能力以及实践能力,为学生的个性化发展创造更好的条件与环境,培养更多的创新型、复合型高级药学专业人才。

二、教学实验室的建设

“强化基础、加强实践、注重应用、勇于创新”是一般情况下实验教改以及实验室建设所需要遵循的指导思想和工作方针。为了能够保证学生打下坚实的基础,各高校进一步增加了基础类的教学实验室的基础建设力度,并通过各级平台的建设资金的积极申请,用于优化基础实验教学硬件水平,使相关专业的学生能够最大限度的地了解相关科学实验仪器以及其使用方法的学习,以基础的化学教学实验室,包含无机、有机、分析以及物理化学等分支学科和药理实验为根本的实验教学基地。在操作实践方面,以大量的科学实验仪器的购置以及将教学过程与药厂的实际生产过程有机结合,以期培养学生观察综合能力和动手能力。在应用方面,主要以设置以应用为基础的设计性实验,用以强化学生的独立或配合解决实际问题的应用能力。而创新方面,则以开放性实验室建立来满足学生使用的方式,引导、鼓励学生积极参与创新比赛,提升学生的创新能力水平。现阶段,有关药学专业的实验教学基地的建设主要表现在以下三个方面:1.基础类的教学实验室,面对全体高校学生开设的基础型的教学实验室,主要分为无机化学、分析化学、有机化学和物理化学以及基础化学的开放实验室和药理实验室等几个大类型的实验室,在普通高校的本科生基础知识的掌握和基本实验操作能力养成发挥了关键作用。2.省级的药学实验教学示范实验室。主要分为药物分析、药剂学、天然药物化学、药物化学、中药炮制、药用植物园以及药学开放实验室等几个大类的实验室,实验基地的建设依照高等学校的特色专业、医药学相关专业以及药剂学等专业学科的特殊要求进行规划建设,主要面向药学相关专业的实验教学工作而设立。3.化工原理实验室。主要是针对与化工原理相关的专业课程的实验教学而设立,同时也负责药学本科毕业论文的相关科学实验研究的工作。

三、实验教学的探索改革

在一般高校的基础课程的教学阶段,各类实验室要对相关专业的学生开放,并引导和鼓励学生进行自主实验设计并进行实验内容的操作。专业课程实验教学的改革完善,也推动了专业实验的开放、设计、综合、创新等方面的发展。在具体的教学内容以及授课方式方面,进行了以下探究:1.开展药学相关专业的综合性实验,经过进行药学各主要学科的药学综合性实验开展,锻炼学生将多种单科知识进行有机结合并进行实验的操作能力,提升学生分析、解决问题的综合能力。2.从验证性向设计性实验教学改进。传统教学主要是针对理论知识进行内容性验证实验,各知识点缺乏融合。因此,在实验教学课程意的设置一部分设计性实验内容,有助于提高学生的应用和创新能力。3.实验教学的专业教师队伍的建设也要跟上时代步伐。规定教师必须参与一定数量和科目的实验教学,正式授课前必须进行预先实验,通过集中培训和集体备课的方式保证专业教师授课水平达标。青年教师全程参与新型仪器安装、调试工作。鼓励教师依托有利的实验设备资源进行多元化的教学研究,创新实验内容,并提出自己的合理化建议。4.开放实验室向各专业学生定期开放相关实验室,满足学生学习和实验需求。5.鼓励学生创新,针对实验中的问题组织学生开展专题研究从选题立项、查阅资料、分析研究、配合完成论文等所有环节,提高学生的综合研究的能力。

四、结语

我国高校的教育主体是通过教书育人和科学研究达到为社会服务目的,教学实验基地的建设正式是对这一主体的诠释。药学实验基地的基础建设,实验规范的制定,科学严谨并富有活力的实验课程对于培养药学专业学生的综合能力水平、教师的教学科研水平具有非凡的意义。各类实验室的建设,必将表现出更加突出的作用。

参考文献:

[1]朱鹤云,关皎,冯波.关于药学专业实验室建设与实验教学的思考[J].科研论坛,2016(24).

[2]王雪梅,杨雪峰.基于GIS专业学科技能竞赛活动提高学生实践动手能力[J].新疆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6(1):72-75.

实验室建设篇7

论文关键词:绿色实验室,三废,化学毒性试剂,现状分析

1 高校化学实验室的现状分析

如今,高校化学实验室开设的实验项目和学生人数较多,实验所需的试剂、化学溶剂种类多、量大,大多实验都会产生废液、废气、废弃物,如果不进行妥善和科学的处理,对实验室及校园的环境都会造成严重的污染,甚至可能危害全校师生的健康。长期的实验教学,使老师和学生养成了一种实验—污染—再实验的思维模式,大家都认为化学实验理所当然会产生污染。虽然每次实验产生的废弃物并不多,但化学实验是基础实验,高校学生的人口基数庞大,每一个实验室都是一个污染源,以少积多,产生了很大的污染效应。探讨如何加强化学实验室建设与管理,把化学实验室建设成绿色化学实验室具有重要意义[1]。

2 构建绿色化学实验室

2.1 绿色化学实验室的基本理念

高等学校化学实验是高校化学教学过程的关键环节,是培养当代大学生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重要途径,是高校培养创新、高素质人才的重要手段。建设绿色化学实验室首先要改变以往的传统观念,要将绿色化学的思想渗透到实验室的整体规划和具体运行中。绿色化学的研究就是以系统的科学方法为基础,以预防化学污染为基本思想,综合考虑化学实验与环境的关系。绿色化学实验室的建设应该源于这一理念,全年建设一个绿色化模式(从原料到产品,再到产品的终结,即一种化学物品在环境中存在所有的形态,包括环境在内的大得封闭系统)。它是用化学的技术和方法从源头防止污染的产生,对人类健康及生态环境有害的化学试剂、溶剂、产物等应最大可能的减少使用和生产,或者研究一种相应的处理方法消除这种污染。绿色化学实验室应体现出节约资源的原则,废弃物的无害化与最小量化原则[1]。在绿色化学实验建设过程中,要培养师生的绿色化学的理念,从而制定绿色实验假设的体系或模式。

2.2 绿色化学实验室的建设

绿色化学实验室的建设,需注意以下几个方面:(1)在实验室的硬件建设上,应加大资金投入,严格按照实验室的安全及设备要求来配备安全设施(如:通风、防火、电源)和购置先进的实验仪器,并且改进实验设计与实验方法[2]。(2)在教学中要培养绿色化学的理念,培养学生的环保意识,使绿色化学的理念扎根于学生的头脑中,引导学生在实验中节约资源、循环使用、减少三废排放,并运用相关化学原理来治理环境污染。(3)教师要重点讲授有毒性的化学试剂和实验产物,以及排放后可能对环境造成的污染及危害,还要让学生理解并掌握有毒有害物质处理的原理和方法。高校绿色化学实验室的建设,不仅能节约实验试剂药品,降低实验成本,并且能提高师生的科研水平及创新思维,有利于环境的保护及师生的身心健康[1]。绿色化学的研究原则:一是化学实验设计项目应尽量选择无毒无害的试剂。人文历史论文从源头上减少污染;二是实验应选择在无毒无害的反应条件(催化剂、溶剂)下进行,即尽量选择水作溶剂,或者无溶剂的条件下进行反应。尽量采用无毒无害的物质作为催化剂,减少任一能够对环境造成污染的环节;三是产品应是对环境友好的,即在化学实验设计应尽量选择生成物无害的实验;四是具有原子经济性,即反应具有高选择性,产生极少的副产物,争取实现“零排放”[2]。

3 实验室的“三废”问题

3.1 实验室处理“三废”现状

长期以来,实验室“三废”问题都没有一个好的解决方案。大多高校对于“废气、废液、废物”的处理都没有一个统一制定的规章制度,只有简单的实验室安全知识和实验室操作规则。由于每次实验产生的废液并不多,大都是采用自来水稀释或直接排放的方法,排进了下水道。实验中生成的固体产物即废渣也都是按照普通的校园垃圾处理,放入学校的垃圾桶。长此以往,大家对这种处理方法对环境的危害视而不见[3]。

3.2 加强“三废”处理

废气的处理:实验室所用的各种气体钢瓶一定要制定专门的管理制度和使用规则,要有专人看管,定期进行安全检测,并且气体钢瓶存放的位置在阴凉通风、空气流通的地方,应远离热源、火源,避免阳光直接照射。实验室产生的废气包括实验过程中试剂的挥发和生成的废气,如果不经常有效地处理,会影响实验人员的身体健康,污染实验室环境、减少实验仪器的寿命。实验室应配制通风橱或通风管道,有毒的气体可经这些通风设备稀释排出,避免师生在实验过程中吸收。实验室的卫生要求应严格遵守,避免室内过多的粉尘污染实验的环境[4]。

废液的处理:实验室的有机溶剂应分类存放,并且选择合适的存放容器和存放地点,容器应标明种类、时间等。废液包括清洗容器用的洗涤水、多余的样品、化学反应生成的产物等。几乎所有的化学实验都不可避免的会产生,而废液中大多含有有机物、金属离子甚至有毒的成分,若不加处理,直接排入下水道,会造成环境污染。绿色实验室的构建其中一条就是可以研究新的实验设计来使生成的废液进行中和反应,减少污染。有些乙醇、酸碱废液可以经水稀释排出。有毒有害溶液实验室应配置废液瓶或废液桶,封闭桶口,放在阴凉处,远离热源、火源。这些废液桶应统一交给相关部门集体处理[5]。

废渣的处理:实验室中应对现存的试剂、溶剂、药品定时进行清点,一些过期失效的化学试剂应标明,避免因处理不慎而污染环境。实验室中的剩余样品及实验过程中产生的废渣,实验人员的一次性制品如工作服、帽子、手套、口罩等都不能随意丢弃在垃圾桶内,应放入指定的袋子里,送到上级废物处理中心焚烧。可以循环使用的玻璃器材可以洗涤后继续使用,还有一些耐高温的容器如搪瓷、塑料等可煮沸或高压灭菌。

4 化学毒性试剂的处理

剧毒的化学试剂氰化物、砷、磷、硒、铊等,应单放在剧毒药品柜,标明试剂名称写上剧毒标志,标签要贴在醒目处。不得与其他样品混放,并交给专人看管和负责使用登记。在实验操作过程中必须穿大衣、带帽子、口罩、手套,缺一不可,对有毒试剂操作时还应穿防护服、戴防护眼睛,以及在适合的操作台上操作。有毒的化学试剂必须有专用的量器和容器,使用过程中应小心操作,避免破损造成毒性试剂流出,操作完毕应清洗使用所用器材,且把有毒试剂的残留或生成物都应放在专有的废液瓶按照相关规定处理[5]。

5 结语

把绿色化学的思想融入到高校实验室的建设,不仅可以减少化学试剂的消耗和废物的排放,还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师生的学习热情和创新思维。有利于师生们的身体健康和校园环境保护。加强“三废”的处理是绿色实验室非常重要的一环,只有合理地制定绿色化学实验室体系,并严格按照相关规定进行操作,才能实现可持续发展,才能实现人与自然和谐相处。

参考文献

[1] 余训爽.浅谈高校绿色化学实验室的建设[J].实验技术与学,2010,8(3):162-165.

[2] 郝玉兰,张荣明.高校绿色化学实验室建设的探讨[J].广州化工,2012,4(3):146-147.

实验室建设篇8

Social Work Laboratory "Experience" Platform Construction

――Improve Students' Professional Identity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Social Laboratory

JIANG Tingna, TU Yunwen

(Faculty of Humanities & Social Sciences, Nanjing Forestry University, Nanjing, Jiangsu 210037)

Abstract The rapid development of social work practice requires the ability to train a group of professionals, social work laboratory as a connection "classroom" and "social" platform not only provides the hardware conditions of teaching practical skills, but also allows the social work profession students in this "experiential" platform to better understanding of the social work to strengthen the professional identity. By analyzing the present situation of social work Labs and used for social problems in the development laboratory, we proposed building a countermeasure social laboratory experiential platform.

Key words social laboratory; "experience" platform construction; professional identity

0 前言

随着和谐社会建设和强调民生政策的要求,2006年党的十六届六中全会提出“建设宏大的社会工作人才队伍”的重要发展战略。因此,社会工作从教育领域到实务领域都取得了快速的发展。近年来,全国各地高校纷纷增设了社会工作专业,社会工作服务试点也在全国范围内开展,各类公益慈善组织、NGO组织也如火如荼地开展相关活动。可以预见,社会工作在今后将获得极大的发展。

就南京而言,南京市“十二五”人才发展规划中明确指出关于社会工作人才队伍建设的目标:“适应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需要,以人才培养和岗位开发为基础,以中高级社会工作人才为重点,培养造就一支职业化、专业化的社会工作人才队伍。2015年,社会工作人才总量达2万人。”

然而,社会工作专业的发展仍然存在缺陷,其中之一便是社会工作专业的学生对自身专业的认同度不高,主要表现为:社会工作概念的专业理解与社会理解充满歧义,专业形象卑微,专业教育水平较低,加上中国的社会工作处于起步阶段,毕业生缺乏清晰的就业市场,专业地位更无从谈及。因此,研究如何提高社会工作专业学生的专业认同感非常有必要,本文试图从社工实验室,这样一个连接“教室”与“社会”的平台来探讨提高社工认同感。

1 社工实验室在社工教育体系中的作用

社会工作是一门应用性学科,它不仅要求社会工作专业的学生掌握有关社会和人类关系的各种理论,而且更要求社会工作者把基于社会工作价值理念的方法、技巧运用到服务社会和人群。因此,如何培养能够把合乎专业理念要求的服务态度、方法、技巧高质量地送到受助者手中的学生,便成了社会工作教学必须考虑的重要问题。而社会工作实验室就是培养合格社会工作专业实务人才的必要条件之一。社会工作实验室,在社会工作已专业化、职业化的国家和地区,是社会工作专业教学必备的硬件设施。

有学者提出通过实验可以培养学生观察、分析、判断、综合、推理、比较、抽象等基本的能力,是理论教学的巩固、补充、深化和提高,能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理论知识,培养学生的实践动手能力、创造能力和将想象力转化为现实的能力(张春明、王永生,2005)。也有学者从“情境认知理论”来讨论社工实验室的价值,认为学习的设计要以学习者为主体,内容与活动的安排要与人类社会的具体实践相联通,最好在真实的情景中,通过类似人类真实实践的方式来组织教学,同时把知识和获得与学习者的发展、身份建构等统合在一起(曹迪,2011)。

实验室教学除了能够提高教学质量,还可以提高社工专业学生的兴趣和认同感,学生通过在实验室中进行案例讨论、角色模拟、技能演练等,将抽象的知识落实到模拟的情境中,既活跃了课堂的气氛,提高了学生的课堂参与程度,又让学生脚踏实地地感受到社工技能在现实生活中的应用领域和价值,连接了课堂和社会。

2 社工实验室建设与使用的现状分析

目前,社工实验室的现状不能很好地体现社工专业实验室在社工教育体系中的地位。

调查显示,在南京开设社会工作专业的高校中,仅有18.70%的学生对自己所在学校的社工实验室的设施配备感到满意,仅13.67%的学生对其所在学校的社工实验室的使用感到满意,大约有14.39%的学生表示自己的课程与实验室教学紧密结合在一起,53.24%的学生表示实验室课程没有达到他们预期想象的效果,只有4.32%的学生认为他们现有的实验室无需改善,其他学生都认为现有实验室不能满足他们的需求和期望。在这样的情况下,仍有82.01%的学生认为有一个运行良好的社会工作专业实验室十分有必要,说明社工专业的实验室建设和改善具有必要性和现实意义。

通过查阅文献、实地考察、问卷调查和访谈,发现社工实验室的发展面临一些问题:

(1)学科偏见:长期以来在我国的人文社会科学的教育中,一直是重视知识、思想的传授,在教学方法上也是以“思辩”式为主,对文科办学有着定势和偏见,文科实验室建设没有得到应有的重视,作为新兴的社会工作专业,其实验室有着同样的命运。

(2)投入不足:对社会工作教育的偏见直接影响着社会工作实验室的经费投入。能够比较“节省”地把一个专业办成功,可能是许多高校对开办社会工作专业的重要决策影响因素,正是这一点制约了社会工作实验室的建设和发展。在实验室建设经费相对不足的情况下,由于受到投入与产出效益的影响,有些高校忽视对社会工作实验室的建设,把有限的经费多投向理工类教育效果立竿见影容易得到回报的学科实验室。

(3)实验室管理体制和功能开发不全:这个问题包括三个方面:第一,实验室管理缺乏专业人员,即使具备了相关管理人员,也没有在学生中普及开来,大多数学生并不知道所在学校的社会工作实验室的管理老师是谁。第二,实验室的规章制度仅仅是摆设,没有正式系统地普及到学生群体中,学生只是模糊或者凭直觉地去使用实验室,对一些设备的使用方面,实验室安全信息方面了解不够,也导致设备不能长期良好地投入使用。第三,目前大多高校的社工实验室还处于起步阶段,功能比较缺乏,导致社工实验室利用率低,实际功效无法发挥等问题。

(4)实验室与课堂理论教学的结合程度不高:这包括两方面,一是向学生宣传和介绍与实验室相关的信息,比如实验室应配有的硬件设备、硬件设备的使用技巧和规范、实验室管理和使用条例等。这种情况会造成两种结果,一种是学生认为自己的专业技能差而导致不愿意积极投入专业课的学习中,另一种是由于不懂而造成滥用,导致设备故障,影响正常的教学开展。因此,要加强学生使用实验室设备的技能培养和加强实验室管理。二是结合实验室教学来促进社工专业实验室的使用技能和社工实践技能。大部分学生在问卷中反映,他们对自己使用实验室运用能力表示一般或是较弱,甚至有些同学并不清楚自己的运用能力,这是由于使用不多或是使用中没有自主性造成的。

(5)学生在实验室学习中投入不够。社会工作专业的学生大多在专业实践能力方面的投入不够,不能积极主动地通过使用实验室来加强自己的实践技能。问卷调查中,我们发现大部分学生不会主动利用课后的时间在实验室进行专业技能的训练和反思,同时大多学校的社工系老师也表示,在实验室课堂中,学生的表现是实验室课堂成功与否的关键因素,如果学生不在课前进行预习,课堂中积极参与讨论和角色扮演、情境再现,课后不能主动去反思,那么投入再多的资金、配备有再好的实验室设备,老师再努力,也无济于事。

在这样的基础上,仍有45.32%的学生表示社工实验课堂可以提高他们的专业兴趣感,有36.69%的学生表示社工实验课堂可以提高他们的专业认同感,说明社工实验室在提高学生对社工专业的认同感方面还是发挥了一个比较重要的作用的,若对现有的社工实验室做相应的改进和提高,那么实验室教学在提高专业认同感的方面一定会发挥更大的作用。

3 “体验时代”下社工实验室的平台化建设

如今,我们身处在互联网时代,互联网已经不仅仅是一种技术,而是一种思维模式。开放、参与、平等、交互是互联网思维最核心的特征。人们通过网络得以交互,通过一个个小系统形成一个彼此相联的大系统,在系统中,通过协调合作完成一件事,从而创造出更有价值的事物。社工实验室也可以借鉴互联网思维打造一个体验式的平台,通过学生的使用来体现实验室“平台”角色和本质,同时让学生在实验室中得到专业的喜爱感、安全感和明确的方向感,增强专业认同度。

互联网时代下社工实验室平台化发展的重要性:(1)提供强大的开发使用模式。这种模式建立在对实验室共同期待的目标上,有着对实验室更好的需求上,几个实验室使用的受益者被牢牢的打上一个楔子,让这几个利益主体围着实验室平台转,这时候平台就像中介似的,连接各个受益人,使他们彼此分享资源与讨论有关问题。(2)提升实验室使用效率的杠杆效应。实验室的平台化使用,使得实验室的使用效率提高,老师和学生对实验室的使用率增加,不断增强对专业的认同感,在实验的过程中学到有关的专业知识。(3)管理越体制化,平台化越明显。正如上文所说实验室的管理存在一定的问题,在平台化的发展下,一定要加强实验室的管理体制的建设,形成完整的管理体制,促进实验室平台化的发展。

从实验室平台的提供开放性视角来看,平台可以有以下几种形式:第一,社工实验室平台只供自己使用。这种模式下比如某高校的实验室只对自己高校的学生开放,有的是只对部分符合要求的人开放,也许是出于成本和效率的考虑。第二,社工实验室平台向外部有偿提供使用。这种模式下平台的开放具有一定的商业性,高校收取一定的费用,一方面可以用这部分资金去维护设备的运行,另一方面确实给实验室的开放形成一定的屏障。第三,免费开放实验室,供不同专业不同高校的学生分享,形成资源利用的最大化,逐渐形成实验室完全的平台化。这种模式下各高校还可以分享资源,互相讨论在互联网时代下实验室如何更好的促进其平台的发展。

针对社工实验室的体验式平台建设,提出以下几点对策:

(1)加强实验室的软件配备。实验室的软件设备不是太完善,应该加强个案工作室,小组工作室,观察模拟室,社区实验室,心理咨询室,活动团体室等相关的软件设备,比如一些投影仪,摄像机,电视机,电动投影幕,录音室,观影室等相关设备软件。在模拟的现场中进一步加强社工学生对专业的认同感与归属感。在走访的南京高校中,南京晓庄学校的社工实验室就做的非常突出,他们有专门的模拟实验室,软件设备相对来说是比较发达的,比如模拟的社区实验室,学生们可以在其中充当社区的一些负责人,然后其他同学扮演过来咨询或者寻求帮助的社区居民,提前体验与了解社区的相关情况。

(2)提高社工实验室的开放性和利用度。正如在调查中发现实验室的开放程度不是太高。每个高校可以利用互联网这个平台,建立专门的社工实验室使用平台,如有需要就可以提前预约申请,用完之后还可以有个相互讨论探究的环节。这个平台可以说不仅仅是个实验室申请的平台,在其中,每个人都可以参与进来,每个高校的资源都可以共享,发现的问题可以互相讨论,创新的部分可以互相提出,共同提高实验室的开放性与利用度。

实验室建设篇9

关键词:物流教学;实训平台;实验教学计划

中图分类号:G41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3791(2014)12 (b)-0000-00

1前言

实用型物流实验室的建设就是搭建理论与实践的桥梁,为学生提供物流实训平台,通俗一点来讲,就是让学生经常性的动手实操。深化学生对现代物流理论的理解,提高学生的专业实践能力,适应现实工作环境能力。所以,实用型物流实验室的建设,应该基于现代物流的核心理论和核心流程,所以实用型的物流实验室的建设,不能抛离理论,而是简化理论教学过程,把最核心的理论教与学生,然后让学生在实验室中通过实际的实训平台进行理论的实践,把理论消化掉。各高职院校在建设物流实用型实验室时应该结合本校的专业特色,全面系统考虑,避免“表面”的虚拟实验环境。基于物流实验室建设的目的,物流实验室的建设应该包括物流教学系统、物流设备、物流影视及实战难演课件、实训手册、物流实验教学计划、物流操作单据、物流运作案例等整套方案。

2我国高职院校物流实验室建设概况及普遍存在问题

2.1物流实验室建设都以“电脑加投影”模式(以本校实验室建设问题为例)

根据调查发现,目前我国各高职院校的物流实验室建设的内容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电脑加投影”模式,即以物流软件模拟为主构建的物流模拟平台(以笔者所在学校广州科技贸易职业学院较早前所建的物流实训室为例,实验室只装配了物流相关模拟软件(即一个课室为一个平台,每个学生一台电脑,与普通电脑课室一般),如货代软件平台等,学生的实训的内容都是通过软件系统的模拟进行)。通过物流软件模拟,让学生学习物流业务流程及物流管理的方法和原则,可以说学生仅仅只是通过这么一个模拟软件将老师上课的理论知识重温了一遍而已。而这些软件平台基本上每个步骤都是通过软件进行了设置,学生也只能按部就班,根本不可能发现学生的实操能力及创新操作。学生也根本不可能体会到实际物流操作过程中的相关设备及流程,只能体现一种理论的加强。根本谈不上实际过程中的实操。

3现实型实用物流实验室优化与建设方向

物流实验室建设的最终目的是配合理论教学,提升学生对专业理论的认知和实践动手能力,让学生对现实物流过程有较强的撑控能力。因此,物流实验室整体规划的出发点应该是模拟现实企业的实际过程实践。由于物流涵盖面广,与电工电子、数控实验室的建设有一定区别,因此很难把物流的全部环节纳入实验室建设体系。一般意义上,实验室里更多的是物流中心仿真,对于其它环节可以通过系统演练和沙盘的观摩进行补充。以我校管理学院物流专业现实验室建设为例,共分为实操室(物流仓储等)、物流智能车辆调度室、物流沙盘室、快递配送中心及生产物流实操室等,每个室都分布在学校不同的位置,学校就是一个大的社会环境。

3.1实验室的建设规划应基于本校物流专业的特色或方向

通过了解,在我国物流实验室建设较早的一些院校在一定程度上都缺乏整体规划,实验室的建设都是为了充实学校的教学条件而建设,无论什么学历、什么特色,基本以自动化设备为主,设备越贵越好,越先进越好,所以多则投入上百万甚至更多,少则也要投入几十万元。实验室花大钱建设完后,绝大多数院校只是摆设或者为了迎合学校教学水平建设而建设等等不实际的用途,根本达不到培养和提高学生专业实践能力的建设目的,不用说学生实践了,一些设备学校教师都不会操作。所以在攀比、浮躁的大环境下,不上自动化设备的院校却成为了“异类”,在领导拥有绝对话语权的院校,基本是外行指导内行。

3.2以物流教学模式的创新指导物流实验室的整体规划

应该以物流实验室建设为契机,开展物流教学模式的创新。物流实操性强的特点要求改变传统课堂讲授的教学模式,根据专业培养目标和课程的特点压缩课堂讲授时间,增加实训、实战推演、观摩等课时。真实模拟业务运作过程,实物演示验证业务处理效果。为避免/肤浅0、/游戏型0的虚拟实验环境,实验室必须有硬件与软件配合,即既可用于物流运作管理,又可真实模拟演示物流运作过程。如自动仓储系统作业演示、分拣系统过程演示、订单处理系统模拟。配套辅助课件的应用可以促进教学质量的提升,培养和提高学生学习专业知识的兴趣。

4 实用型物流实验室建设原则

(1)实用性原则。物流实验室建设前应深入其他已建成物流实验室院校进行考察,实地听取专业教师、相关企业负责人的建议,切实了解哪些环节是教学难点,哪些是大多数企业急需的技术,哪些能在科研中得到充分利用。我校物流专业实验室的建设就得到了相关企业的大力支持,如海程邦达物流公司等,目前我校物流专业作业广州物流职教集团重要理事单位,在这些资源方面有独特的优势,所以在实验室实用性建设上具备了这样的思想与创新。

实验室建设篇10

关键词:工业设计模型;高校实验室;建设方案;实施

工业设计师将自身的构思进行视觉化的重要方式就是进行模型设计,也是把想象力和创造力转变为具有实用价值的产品的重要阶段。模型始终伴随着工业设计的创立和发展,已经成为设计过程中必不可少的工具〔1〕。需要重视的是,模型制作是工业设计专业的重要课程,并贯穿于整个设计专业学习当中,而且模型的制作和应用非常依赖于模型制作实验室。高校的模型制作实验室是培养学生实践能力和创造能力的重要场所,而如何提高学生创新能力和动手能力是实验室建设的关键所在〔2〕。显然,基于工业设计的模型制作实验室建设的水平会直接决定了产品模型的制作工艺和水平,但是现阶段我国大部分高校对于模型制作实验室建设重视程度不足,投入经费有限,很难满足教学需要。因此本研究针对工业设计模型的高校实验室建设进行深入探讨,并提出了一些改进措施。

1工业设计模型类别

根据工业产品的设计流程,本研究将工业设计过程分为四个阶段,其中每个阶段都有专门的功能需求,针对不同的功能需求和设计任务,模型所起到的作用也各不相同。需要说明的是,产品设计阶段具有非常明显的过程性,因此要求模型设计同样要具有过程性。产品设计分类以及对应的模型设计类别图.(1)创意模型。创意模型又被称为粗摸,顾名思义,就是在客户需求的基础上进行创意设计时,通常会采用模糊概括的方式来表现该创意模型,既可以表现出产品的创意构思、形状特点、人机关系等〔3〕,又可以验证设计人员的设计思路,还可以作为设计团队的原始样本,为以后的实物模型提供参考。(2)表现模型。在产品设计的初期阶段,专业的设计人员都会根据设计创意,利用塑料、油泥以及陶土等简易材质来构建组胚模型,模型注重产品设计的整体表现,对细节不作过多的考虑,其主要功能就是将设计人员的构思进行快速呈现,这也是设计人员比较产品的形状、尺度以及大小的重要依据。由于初期模型的呈现方式比较直观和简洁,因此在具体制作模型的过程中会不断激发设计人员的创作灵感,还可以实时地修改和调整模型的具体参数。

2基于工业设计模型的高校实验室建设

模型制作实验室应该以可持续发展的角度来进行规划,坚持动态的发展战略〔4〕。一般情况下,实验室建设可以分为两个阶段进行,第一个阶段主要以手工的模型制作为主,第二个阶段以计算机辅助设计为主.

2.1以手工为主的模型制作工作室

以手工为主的模型制作工作室可以按照不同的材质进行模型加工,其可以胜任从参考模型到样品模型阶段的工作。因为这种工作室的工作性质和工作方式非常类似,所以其材料也可以进行综合利用,而且还可以根据需要进行磨合。另外,只要将分区进行合理分配,就可以让材料的使用率提高,比如树脂和石膏材质的工作室、木质和塑料材质的工作室都是可以让材料进行交叉使用,提高材质的利用率。但是,油泥材质的制作工作室对于室内环境的要求非常高,比如室内温湿度、尘土等因素都需要考虑;如果塑料材质的制作工作室要求的精度较高时,实验室还应该配备专业的真空吸塑机,与传统的工业真空吸塑机不同,这种实验室配备的真空吸塑机具有占地较少、模具更换简单以及工作噪音小等特点〔5〕。

2.2计算机辅助模型制作工作室

计算机辅助模型制作工作室的主要功能就是将设计的虚拟模型转变为三维实体模型,其可以自动地将设计人员的构思转变为实体模型,当然还要保证一定的精度,现在很多工业产品的设计都要经历计算机辅助模型阶段。根据使用设施进行分类,可将模型制作技术分为数据加工类型和速成加工类型〔6〕。这两类加工类型特点各异,相互补充,比如数控加工类型的模型具有精度高、模型强度大、但是对于制作人员的要求较高,而速成加工类型的模型具有强度小、易断裂,不能制作结构复杂的模型,但是操作简单。实验室应该根据本身的实验特点合理选购加工设备。

3高校实验室建设的具体实施

3.1实验室硬件建设

(1)选址制作模型的实验室场所应该选择在比较独立的位置,也可以根据需要设定在离教学区域距离不远的位置。与此同时,实验室的数量要达到教学和实验需要,实验室的房间要适中,如果实验室面积过大可以利用隔板等设施进行隔离,将较大的实验室隔离位多个较小的实验室。另外,实验室应该采光足够,利于通风散热,而且配套的实验室器材、桌椅以及实验用品要准备妥当。如果实验室旁边配备多媒体教室就有利于具体地讲解实验过程,从而提高实验教学效果。总体上看,可将模型制作的实验室分为干湿两个类型,并在空间区域上进行隔离,其中干型实验区域又可分为静态区域和动态区域,比如可将噪声较大、灰尘较多的区域以及实验气体刺激、有一定污染性的区域安排在动态区域〔7〕。湿型区域要配备水源和专门的实验下水管道,如果条件允许,可以选择通风较好、采光较好的区域作为湿型区域。(2)布局根据模型制作的工艺和使用材质的不同,要求实验室的面积约为200平方米,主要分为模型打磨室、制作室、精修室、喷漆室以及存储室组成,而且要求实验室采光充足、通风性良好。具体来讲,打磨室和制作室需要安装特定插座,打磨室配备四个试验台,八个虎钳、主要用于切割和打磨粗糙的密度板;制作室是学生学习和实践的主要场所,要求配备一个烘箱,以便于加热和烘烤油泥材质以及ABS材质的模型,另外还要配备六个中型试验台以及三十五个实验板凳,实验室台面建议使用钢化玻璃,以便于学生进行模型切割,并在墙边设置展览区域;精修室建议进行无尘处理,用于放置大型激光雕刻机;喷漆室是模型制作的最后环节,要求有极好的通风条件,灯光设施齐备,可在墙壁上安装换气扇若干;存储室主要存储各种实验室备用器材、实验耗材,要求达到防水、防霉以及防火的标准。

3.2实验室软件建设

(1)规范制度严格和合理的规范制度是模型制作实验室能够正常运行的重要保证,构建责任明确的岗位制度、实验设备以及实验物品使用制度、实验安全制度以及实验室工作量化制度等。当然,制作模型实验室的管理部门隶属于高校教务管理部门,但是日常的管理则归各个学院实验室负责,也就是由专门的实验室人员负责。一般情况下,实验室的设备需要由各院系提出申请,并由学院管理部门审批,学院行政部门统一采购,并将实验器材录入到学校实验资产库。一般的实验消耗品经费可由学院实验管理部门根据教学和科研工作量进行统筹规划,实验室人员只需要负责日常实验管理工作,比如实验设备的维护、实验室卫生、实验课准备以及相关的实验技术指导工作等。(2)师资建设模型的设计和制作人员是实验室建设的骨干力量,其主要由实验室技术人员以及专职教师组建,是一支具有高素质和高技术水平的实验专业队伍,该队伍的整体素质会直接影响到实验室作用是否突出以及教学质量是否达标。实验室技术人员既可以针对现有的实验人员经过专业实验培训,考核达标后进入实验室工作,也可以在高校的双师型教师中进行选拔和筛选。如果实验人员暂时不能胜任实验室工作,可以给予一定时间的学习,或者外出培训〔8〕。

4基于工业设计模型实验室建设意义

4.1强化实践课程的深入

高校可以根据工业设计课程的特点,利用模型制作课程来辅助工业设计的其他课程,当然除了模型制作课程外,其他相关的工业设计课程比如人机工程学以及专题设计学等都可以与产品的模型制作课程产生良好的化学反应,尤其是大学生的毕业设计,这可以将多个学科进行有效的链接和应用。模型制作课程是贯穿于整个工业设计类大学生的学习中,而且将工业设计最重视的实践性进行到底。因此在工业设计类课程的教学过程中,应该重视模型制作类课程,让大学生的设计概念不仅仅局限于二维层面,而要重视面向三维立体以及多角度呈现方式。总而言之,工业设计课程可以融入多种模型制作技术,其不仅可以激发大学生的动手实践能力,而且还可以提高大学生的发散思维和创新能力。

4.2提高创新实践能力

专题设计。专题设计课程重视大学生的设计思维和设计能力,要求以手工绘制的方式快速形象地表现产品的外感、形状、功能、内在结构以及色彩肌理等特性。但是现实情况却是大学生知识将专题设计仅仅局限于手工绘制上,或者利用计算机辅助设计软件来建立三维模型图,无法制作出真实立体的模型来。模型制作是大学生对于设计思路、设计方案的直观表现,利用模型可以全面地展现工业产品的更多设计细节。竞赛模型。竞赛模型是大学生参加设计比赛时所设计的模型,其价值在于大学生利用合理的比例呈现出其创意构思,并让大赛评委进行比较、审核以及评价等,从而帮助大学生解决产品设计层面的问题,减少因设计不当引起的不必要的人力资源和物质资源浪费。毕业设计模型。毕业设计模型是大学生在大学四年最后学习成果的一种总结,重点考察的是大学生如何从设计理念开始,经过设计方案、设计草图、三维效果图,最后到实体模型制作的过程,导师在大学生设计过程中对于模型的设计理念、模型大小、内在结构以及功能设计提出指导意见,帮助大学生提高设计水平。

5结论

工业设计模型制作方法不仅仅是一种设计表现,而且还是一种具体设计呈现手段,因此对于大学生而言,这两者是相辅相成,相互促进的。重视模型制作的实验室建设,是高校提高大学生实践教学能力的重要体现,对于提高工业设计类学科的教学质量以及培养创新型技术人才有着重要意义.

参考文献

〔1〕王丽霞,朱春良.从虚拟模型到实物模型〔J〕.机械设计与制造,2010,(9):90-91.

〔2〕焦斌.工业设计模型制作实验室建设研究〔J〕.传媒论道,2014,(3):125-126.

〔3〕严虎.浅谈工业设计模型制作实验室的建设〔J〕.场馆管理,2013,(10):237-238.

〔4〕刘加贵.关于工业设计模制作实验室建设的探讨〔J〕.实验技术与管理,2007.24(7):26-27.

〔5〕郭爱莲,王海锋.工业设计模型制作实验室建设与管理探索〔J〕.科学管理,2013,(10):13-14.

〔6〕刘加贵.关于工业设计模型制作实验室建设的探讨〔J〕.实验技术与管理,2007(7):142-144.

〔7〕肖立峰.具有创造特征的模型制作实验室的建设与实践〔J〕.实验室研究与探索,2010(20):31-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