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验室仪器十篇

时间:2023-03-17 11:56:10

实验室仪器

实验室仪器篇1

1、实验室是学校进行教学、科研的重要基地。学校要按有关规定指派有一定业务水平的专(兼)职人员负责实验室的日常工作,其他人未经允许不得入内。

2、实验室用于:(1)实验教学活动,(2)课外科技活动,(3)进行实验教学研究,培养教师和实验技术人员,(4)在不影响教学的前提下,适当面向社会,为当地教学和经济服务。不准将实验室挪作它用。

3、做好实验课的管理工作,(1)学期初按实验教学计划总体安排全校实验课程表,(2)分组实验于一周前登记。(3)演示实验于三天前登记。

4、分组实验或课外科技活动结束时要按教师的要求清点好仪器,整理好环境,由实验员验收,认为合格后方准离开实验室。遇有仪器损坏或丢失,要当场处理,不能拖延。

5、做好档案资料管理工作,(1)实验室日志:记载各次实验、课外科技活动及其它实验室有关的各项工作,(2)实验室技术档案:记载研制代用,改进教具情况,实验教学成果,科技活动的发明制作,新设计或探索性实验等方面情况,(3)各种仪器说明书要分类长期存档,(4)实验室(课)事故记录,(5)实验室用的杂志及书籍。

6、坚持勤俭节约的精神,节约水电、药品、爱护仪器。

7、严格执行有关实验室工作的各项规章制度,对违反者及时批评教育,严肃处理。

8、保持实验室环境整洁,实验室应有科学家画像,必要的实验挂图,实验陈列橱窗。各学科实验室应体现本学科特点。

仪器室管理规则

1、学校要按有关规定指派专(兼)职人员负责仪器室管理工作,其它人员不经批准不得进入仪器室。

2、教学仪器要按国家统一标准分科、分类科学存放。要有明显分类标签,橱目标签,仪器标签。仪器、药品、标本要分室存放。贵重仪器、及危险品应设专库(柜)保管。形体特殊的仪器应有专用橱存放。自制教具单独存放并妥善保管。

3、仪器存放要注意防潮、防压、防冻、防晒、防磁、防霉、防震。要经常做好清洁工作,保持室内及仪器表面无尘土,达到干净、整齐、美观。

4、仪器室要有防火盗措施。定期检查防火防盗设备是否完好。室内无人时要关好水源,电源及门窗。

5、对新调拨和新购进的仪器应首行进行质量验收,合格后才能进入仪器室。

6、仪器室要有严格帐目管理制度。按要求记好仪器总帐。明细帐和消耗品帐。每学期期末要清点一次仪器,做到明细帐。消耗品帐与物相符。每学年结束应与仪器总帐核对一次,做到总帐与明细帐相符。自制教具要单独建帐。

7、教师使用仪器和药品,要提前填好通知单,使用前要熟悉仪器的性能和操作方法,用后整理好送交仪器室。

8、仪器室要严格执行仪器支领和借用制度,不符合制度时,实验员有权拒付仪器。

9、根据仪器的技术要求,要定期进行保养和维修,保证仪器的完好率。对丢失、损坏的仪器要及时登记,并按有关规定处理。

10、对危险品的支领和使用要严格执行危险品支领制度。

教学仪器借用制度

1、凡由实验室保管的教学仪器(包括设备器材、材料等)需移出实验室使用时,应严格按本制度执行。

2、任课教师因教学需要的仪器、材料等物品,由教师本人到实验室办理支领手续,在支领仪器时要仔细检查和了解仪器的完好程度。使用完毕,由教师本人将所支领的物品送还实验室,由实验员检查验收后,注销支领手续。

3、实验室要有仪器支领及借还登记册,内容包括借还有时间,仪器名称、数量、仪器完好情况,借用领取人要签字,归还时实验员要登记。

4、校内有关部门或人员因非教学需要借用仪器,应由教务主任批准签字后,才能办理借用手续。

5、非教育单位一般不得借用,兄弟学校之间因教学急需借用仪器时要凭单位介绍信并经主管校长批准签字后才能办理借用手续。

6、教学仪器原则上不能借用给学生,因课外科技活动需要时,由辅导教师代为借用并负责按时归还。

7、教学仪器外借后应及时归还。每学期末必须将仪器全部交回实验室。对到期不还者,由批准人员负责追回。

8、归还的仪器如有损坏现象,借用人要说明原因,能够修理的,待修好后再办理交还手续。不能修理的待查明原因,按有关规定处理后再办交手续并注明处理意见。

9、以不合理的借用,实验员有权拒借,以保证实验教学的正常进行。

10、下列仪器、设备不准向外借用:①实验室用于维修仪器用的仪器仪表、工具等;②新购进的,未进行验收的仪器;③损坏后未修好的仪器;④本学期实验教学待用的演示仪器和学生分组实验用的仪器;⑤不宜搬动的较精密的仪器;⑥消耗性材料及易碎仪器,如药品,玻璃仪器等;⑦危险品。

教学仪器损坏、丢失赔偿制度

一、学生损坏、丢失仪器的处理办法:

1、凡属实验中正常损耗或由仪器本身原因造成的损失,由任课教师证明填写登记表报损即可。

2、实验中因学生违反操作规程或因操作疏忽而造成的仪器损坏,应由任课教师对学生进行教育或酌情部分赔偿,并填写登记表。

3、实验过程中因不遵守纪律如打闹或故意损坏仪器的,由任课教师提出批评并填写登记表,照价赔偿,情节严重的给予行政处分。

4、实验结束后,私自将仪器或器材带出实验室的,一经查出,追回仪器,视情节轻重经予批评或处分。

二、教师损坏、丢失仪器的处理办法:

1、教学中正常损耗只填写登记表。

2、因教师不了解仪器使用方法而造成的损坏,应对教师提出批评,并培训其正确使用方法。

3、教师借用仪器未经批准用于非教学活动,或转借他人而造成丢失或损坏的,应填写登记表并照价赔偿。

4、实验员因保管不善而造成损坏或丢失的,视情节轻重,给予批评教育或部分赔偿,严重失职造成严重损失的要给予行政处分。

5、实验员违反借用制度,私自外借而造成损坏或丢失的、由实验员和使用人各赔偿50%。实验员不准把仪器设备或工具私自带出实验室。

三、校外单位借用仪器设备损坏丢失的,由外借单位负责修理或照价赔偿。

四、实验室应有专用的仪器损坏丢失登记册,内容包括在仪器名称、数量、损坏、丢失原因及处理意见。赔偿费代于10元的,由实验员提出处理意见,10~30元的主和主任提出处理意见,30元以上的由主管校长提出处理意见。

五、因防盗设备不齐全造成仪器丢失的,由校长负责,并由上级主管部门提出处理意见。

学生实验守则

1、做分组实验是学生理论联系实际的重要手段,对提高学生的观察能力、操作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有重要作用。因此,每个学生必须高度重视实验课,珍惜每一堂实验课。

2、学生在实验前要认真作好预习,明确实验目的、要求、原理、步骤以及实验内容和注意事项。不预习不准做实验。

3、进实验室时要保持良好秩序,按实验小组顺序就座,实验时要遵守纪律,不准喧哗、打闹。

4、实验开始前须认真听取教师的讲解,看清教师的示范。

5、实验开始须首先检查实验用品是否齐全、如发现短缺或损坏,及时向教师报告。

6、实验过程中,要严格遵循实验步骤,操作要规范,仪器的连接和安装要稳固,取用药品要适量,接通电源,点火加热,接触药品或动手解剖时要注意安全。实验时如发现异常现象或仪器损坏等情况后,立即停止实验并及时向教师报告,不得擅自处理。

7、实验过程中要认真观察实验现象,仔细分析思考,实事求是做实验记录。不经教师允许,不得做规定以外的实验。

8、用电结束和加热完毕时要及时切断电源,熄掉洒精灯和其它火源,实验结束时要清洗容器,清理实验用品并摆放整齐、遇有损坏、丢失仪器时应及时报告,听候处理。废液一定要倒入废液缸,严禁将废液倒入水槽中。经教师验收后,方可离开实验室。

实验室仪器篇2

期间核查是指为保持对设备校准状态的可信度,在两次检定之间进行的核查。通过期间核查可以增强实验室的信心,保证检测数据的准确可靠。

2.GB/T 27025-2008对期间核查的要求

在GB/T 27025-2008《检测和校准实验室能力的通用要求》中,涉及到期间核查的条款主要有以下两条:

条款5.5“设备”下的5.5.10:当需要利用期间核查以保持设备校准状态的可信度时,应按照规定的程序进行。

条款5.6“测量溯源性”下的5.6.3.3期间核查:应根据规定的程序和日程对参考标准、基准、传递标准或工作标准以及标准物质(参考物质)进行核查,以保持其校准状态的置信度。

从上述条款中不难发现,期间核查的对象为设备、参考标准、基准、传递标准或工作标准以及标准物质(参考物质),且实验室应当制定相关的程序文件。

3.期间核查的方法

常见的期间核查方法包括:

1)传递比较法;

2)多台套比对法;

3)两台套比对法;

4)使用有证标准物质或参考物质进行核查;

5)留样再测;

6)参加实验室间比对。

具体方法的选择需根据被检仪器的特点和实验室的具体情况来决定。

4.期间核查的组织与实施

期间核查的组织与实施应按照本实验室制定的程序文件《仪器设备期间核查程序》的规定进行。

4.1 技术负责人组织有关人员研究确定本实验室需要进行期间核查的设备

进行期间核查的设备一般包括:使用频次高的、使用环境恶劣的、稳定性较差且对检测结果有一定影响的、用于现场检测的、曾经过载或对数据有存疑的、新购置的设备。经本实验室研究,包括万用表在内的一批测量仪器被确定为需要进行期间核查的设备。

4.2 设备管理人负责起草期间核查规程,交技术负责人审批

根据被检仪器的特点和本实验室的具体情况,万用表的设备管理人选择了“230V,50Hz交流电压”为核查项目,通过与高精度功率计进行两台套比对进行期间核查,制定了相应的期间核查规程,并由技术负责人审批通过。

4.2.1 电压相对误差测量

按图1连接设备,进行直接比较。

设标准仪器显示值为Us,被检仪器显示值为UX,按式(1)计算被检仪器的电压相对误差。

(1)

电压相对误差限值为0.5%。

4.2.2 测量结果的重复性

连续测量电压不少于5次,按式(2)计算电压的实验标准差S。

(2)

式中:

S——实验标准差;

n——重复测量次数,n≥5;

——第i次测量得到的误差;

——各次测量得到的误差平均值。

实验标准差应不超过允许误差限的1/5。

4.3 期间核查工作由设备管理员完成,并填写“设备期间核查记录表”

按照图1连接设备后,开启电压源,设置其输出为230V,50Hz,开启被检仪器(万用表)及标准仪器(功率计),运行30分钟以上,待其工作稳定后开始进行测量并记录结果。

4.3.1 相对误差测量结果

标准仪器显示值Us=230.35V,被检仪器显示值UX=230.29V。根据式(1)计算可得被检仪器电压相对误差=-0.03%,未超过相对误差允许值0.5%。

4.3.2 重复性测量结果

连续进行5次测量,记录结果,并根据式(1)计算每次的误差,如表1所示。

5次测量的误差平均值=-0.04%,根据式(2)计算电压的实验标准差S=0.0087%,未超过实验标准差允许值0.1%。

由此可得本次期间核查的判定结论为“符合”。

4.4 如期间核查时发现设备失准,应立即停止使用,按本实验室程序文件《设备管理程序》安排维修,并由技术负责人组织有关人员分析对先前检测工作的影响程度。

5.结论

通过期间核查,可以在仪器设备的两次检定校准之间确定其可信度,确保实验室检测数据的准确可靠。

参考文献

[1]林华安.GB/T27025-2008对期间核查要的内涵和实施[J].中国计量,2010,2.

[2]沈才忠,何虹,孙世勃.测量设备的期间核查及判定[J].中国计量,2007,5.

[3]高申翔,叶玲玲,夏伟,邱斌.测量设备的重复性与稳定性考核、期间核查及测量过程的统计控制实施策略[J].江苏现代计量,2010,5.

实验室仪器篇3

关键词:实验室;仪器设备;质量管理

1前言

实验室中的仪器设备种类繁多,在设备质量管理过程中,除了要做好仪器设备的检测工作,还要对检测过程进行清晰记录,并做好状态标记,为设备的正常使用提供参考。由于实验室的仪器设备数量不断增加,质量管理工作的工作量也随之增加且复杂性更高。目前在实验室的仪器设备管理中,还存在许多问题,应从这些问题出发,对实验室仪器设备质量管理方法进行改进。

2仪器设备管理的主要问题

2.1质量管理模式落后

许多实验室的仪器设备质量管理模式落后,没有建立全面性的管理体系,一些小型实验室甚至没有配备专门的管理人员,由使用者负责对设备进行维护管理。实验室的仪器设备数量众多,每次进行实现时可能使用到的设备有限,但其他设备也需要进行定期的维护管理。在缺乏全面性管理手段的情况下,许多设备的老化问题已经过于严重,但是仍没有报废并更换新的设备。在需要使用时会对实验的正常进行产生影响[1]。

2.2管理流程缺乏规范性

实验室的仪器设备管理应建立规范的操作流程,在设备出现老化或损坏时,要按照标准程序进行上报和审批,然后按照流程进行报废、重购或安排维修。但是由于管理流程的复杂和执行力度差,仪器报修或报废审批需要一个较长的周期,还会产生较高的管理经费。因此,在实际操作过程中,许多管理标准没有得到有效落实,实验室管理人员自身缺乏对设备进行检测和判断的能力,导致实验室仪器设备质量管理不到位,许多仪器设备问题没有得到及时处理[2]。

2.3缺乏有效的维护管理措施

维护管理是仪器设备质量管理的核心内容,应对日常维护管理工作进行细化安排,并指定长期的设备维护计划,采取定期和不定期设备维护措施,保证实验室仪器设备处于可正常使用状态。但是由于部分实验室的人员配备不足、管理体系不完善等原因,使得维护管理工作无法正常开展,再加上维护管理措施的缺失,会给仪器设备的使用寿命和实验室的正常运行带来严重影响。

2.4仪器设备归档混乱

对实验室中的仪器设备进行记录和归档时设备管理的重要内容之一,在实验室购入设备时,需建立设备监理档案,并做好日常使用和维护的详细记录,同时对设备说明书和保修卡等材料进行妥善保管,为设备的正确使用和维护检修提供依据。但是由于仪器设备种类繁多,数量庞大,再加上缺乏有效的归档办法,所以许多实验室的设备档案较为混乱,档案利用率较低,在档案管理方面投入的成本没有取得应有的作用。

2.5缺乏使用指导

实验室的管理人员应为仪器设备使用者提供必要的使用指导,特别是对实验室新近采购的新型设备,使用者普遍不了解设备的正确使用方法,在缺乏指导的情况下,容易出现错误操作,不仅影响实验检测结果,还容易造成设备损坏。因此,管理人员应以设备使用说明书为依据,向使用者提供必要指导。在这方面出现管理问题也会对设备使用寿命产生影响。

3实验室仪器设备的质量管理方法

3.1明确质量管理原则

实验室的仪器设备质量管理工作主要应遵循以下4点原则:(1)全面性原则,质量管理对象是实验室中的所有仪器设备,应建立完整的质量管理体系;(2)适用性原则,不同的仪器设备有不同的使用方法和维护方法,对其质量进行检测也有所差异,因此,应采取适用的质量管理方法;(3)动态化原则,实验室的仪器设备使用较为频繁,常处于不同的使用状态和检测状态,设备的故障维修等情况变化较多,因此应采取动态管理措施;(4)经济性原则,仪器设备在管理过程中也会产生一定的质量管理成本,应在满足相关标准要求的基础上,尽可能降低成本。

3.2建立完善的质量管理体系和统一的管理标准

实验室仪器设备管理工作应从管理原则出发,建立完善的管理体系和统一的管理标准,为质量管理效果提供保障。针对于目前管理体系和过程存在的问题,应细化管理任务,对仪器设备进行全面管理。并严格按照标准流程开展各项管理工作,确保管理流程的有序进行。

3.3加强设备维护管理

设备维护管理是实验室设备管理的核心部分,应制定科学的维护管理计划,根据各种实验设备的特点,对其进行有效的维护管理。以实验室中使用较为频繁的电子天平为例,电子天平是一种精密性较高的仪器设备,首先要确保操作过程的规范性,确保称量物体不能超过天平最大量程。在安装时,要选择温度波动较小的实验空间,做好防震、防潮措施。保证电子天平的使用环境干燥、清洁,防止灰尘进入壳体。定期检测天平的计量性能,如果在使用中出现异常,应及时关闭天平,有专门技术人员对电源、移门、保险丝等进行检查。

3.4利用信息化手段辅助质量管理

针对于目前实验室设备数量越来越多的情况,应积极采用信息化技术辅助仪器的检测分析和数据整理,建立信息化档案,利用信息检索技术提高档案的调用效率,为仪器设备的检修提供参考。建立信息管理系统,促进管理过程的规范性和有效性。

3.5加强设备档案管理

建立信息档案的同时,加强档案管理力度,对设备的使用过程和检测过程进行详细记录,包括设备名称、技术指标、存放位置、使用说明、启用日期以及故障维修记录等。并对仪器设备的使用状态进行标识,绿色标志代表检验合格可正常使用,黄色标志代表存在缺陷、受限使用,红色标志代表不能使用,等待维修后报废。

4结束语

综上所述,仪器设备的质量管理工作是实验室能够正常运行的重要保障,应制定完整的管理体系,采用统一的管理标准,规范管理过程,确保管理质量。特别是做好仪器设备的维护管理和档案管理,尽可能延长设备的使用寿命,降低实验室运行成本。本文主要分析了实验室仪器设备的质量管理原则和现存问题,并针对这些问题对管理方法提出几点改进措施,以期促进管理水平的提升。

参考文献:

实验室仪器篇4

酿酒企业实验室仪器设备管理主要从保证基础管理、检验仪器设备数据的准确性和量值溯源性、仪器设备的稳定、可靠性及操作人员的资质等5个方面入手进行,有效地保证实验室仪器设备的正常运行,为企业产品生产保驾护航。

关键词:

实验室仪器设备;准确性;量值溯源性;稳定;可靠

0前言

企业的实验室仪器设备主要涉及理化、环境监测等方面,都属于计量类,精度较高。随着国家食品安全标准的日益完善,企业(尤其大型企业)内部实验室分析检测设备数量逐渐增加,而如何保持实验室仪器设备的有效性、准确性和可靠性,使仪器设备质量处于完好的状态,从而保证整个生产流程的顺利进行,显然已成为企业需解决的关键问题。为此,本文就酿酒企业实验室仪器设备管理进行浅谈归纳。

1实验室仪器设备应用及管理

酿酒企业实验室仪器设备主要有以下三方面的应用:①对进厂原料进行检测;②对生产过程中的过程产品、支持环节如环境保护、生产用水等做检测监控;③对出厂产品进行检测。由此可见,实验室仪器设备管理在整个酿酒企业从原料的进厂到中间产品生产的监控到最后的成品出厂起到了举足轻重的作用[1-2]。那酿酒企业实验室仪器设备该如何来管理。

1.1如何做好基础管理—6S管理

大家对6S基本都不陌生,6S管理:即①整理:清除杂物、腾出空间、分类放置;②整顿:合理布置、目视化管理、一目了然;③清扫:责任分区、制定清扫标准、确定责任人;④清洁:制定制度、职责明确,定期监督;⑤素养:养成良好习惯,以人为本,维持和持续改善。⑥安全:保障员工安全,保证生产正常运转,减少经济损失,紧急应对措施。那6S具体该如何做。首先可根据仪器设备用途分为检验仪器、辅助检验仪器等,并对相应分类的仪器设备台账、档案资料(说明书、软件、操作规程等)、耗材等进行确定、整理整顿;根据仪器设备的使用环境、使用频次,制定清扫、点检、维护等标准,确定仪器设备台账的责任人,在规定的要求内清扫;制定管理制度、明确职责权限,形成定期监督制度;严格按照标准要求进行清扫、点检、维护,保证设备的正常有效运转。

1.2如何保证检验仪器设备数据的准确性和量值溯源性

对于实验室来说,它的检测设备出具数据是否准确、是否具有量值溯源性是关键的。根据仪器设备的有效期,要有计划地与本企业主管部门确定对产品质量检验仪器、检测项目做出各检测参数的溯源性测量和不确定度值的评定或进行周期检定加以校准。凡是属于强制检定范围的仪器设备,都应由国家认可的有相应仪器设备检定/校准资质的计量主管部门进行检定/校准。检定/校准合格后方可进行检测使用。检定/校准合格,只是保证其在相应周期的有效期限内处于合格状态的一项基本措施,由于检验仪器设备自身的漂移或者所处环境的影响等原因,仪器设备是随着其不断使用或时间的推移而变化的,因此,在有效期限范围内可以期间核查作为验证仪器设备状态可信度的重要手段。通过期间核查,一旦发现产生偏离,可以及时采取维修维护等措施,以保证检验周期的及时性和产品质量的准确性。另外,对于脱离了实验室返回或搬迁的设备,在使用前,需对其功能和检定、校准状态进行核查,核查符合使用要求后才可使用。

1.3如何保证仪器设备的稳定、可靠

仪器设备的日常维护是保证仪器设备量值稳定、可靠的常用手段。那该如何进行仪器设备的日常使用和维护。首先需建立完善可执行的仪器设备使用、维护、维修程序,实验室人员应按照CNAS有关要求考核通过授权后方可上机,并按照仪器设备相应操作规程进行规范操作,准确、及时填写设备使用记录;每台仪器设备责任人都应确定仪器设备状态标识的管理;加强仪器设备的维护、维修,损坏及时登记,维护、报修应有维护、维修记录,使仪器设备在运行过程中避免重大事故。定期维护保养,使仪器设备处于最佳的运行状态[3-4]。另外,特别是对大型精密仪器设备要按照其安装和使用环境进行安装和使用,并注意防尘、防潮、防霉、防晒。如果条件有限,需采取相应有效的措施确保仪器不受外来因素的影响而造成损坏。如有些仪器设备十万分之一天平等对环境温度波动有较严的要求,要定期检查恒温设备是否正常运行。定时对仪器设备易磨损部件进行调试,对滑动和转动部件进行,对易松动部件进行检查和紧固。对应用软件要求避免感染病毒。定期对仪器设备进行软件更新和升级换代,提高仪器的使用寿命。

1.4如何保证操作人员的资质管理

对仪器设备自身的稳定性、可靠性、准确度进行了保证后,那接下来最关键的环节就是需要确定这个仪器设备使用人员的操作资质。那该如何来保证?我认为可从以下四个方面来保证:①参加实验室的有关检测设备使用管理培训学习;②全面、详细的学习掌握相应仪器设备涉及到的各个方面内容:设备的工作原理、操作规程、技术性能等;③学习了解仪器设备的日常维护保养方面的知识和技能。④是否完全具备有关仪器设备日常操作能力,需对其进行理论知识和实际操作考核,考核通过后,经过实验室领导批准后,才可真正上岗,才有资格对关键的检测设备进行操作。

1.5其它

关于仪器设备有关资料:使用和维护的说明书、软件、使用/维护/期间核查等操作规程应目视化管理,以便于相关的实验室检测人员取用,更好的指导其操作。

2结语

综上所述,仪器设备管理工作是实验室管理工作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一项综合性很强的工作,也是十分细致繁琐的工作,只有认真做好酿酒企业检验仪器设备管理中的每一项工作,才能有效地保证实验室仪器设备的正常运行,才能更好的提升实验室管理水平,为企业产品生产保驾护航。

[参考文献]

[1]张芳娣,杨铭.TPM精益管理在实验室设备中的应用与实践[C]

[2]刘天煦化验员基础知识问答[M],化学工业出版社,2009:1.

[3]CNAS-CL01:2006.《检测和校准实验室能力认可准则》[S],2006.

实验室仪器篇5

仪器设备是高校从事教学和科研服务的必备工具,也是反映高校办学水平和综合实力的重要指标之一。当前高校实验室仪器设备管理者面临的首要问题是如何科学、有效地管理这些仪器设备,使其在教学和科研工作中发挥更大的作用。本文结合宁夏大学农学院在实验室仪器设备管理工作方面的实践和经验,对农学类院校的实验室仪器设备科学管理工作进行探讨。

一、仪器设备管理中存在的问题

1.重复购置情况严重。许多学院实验室的管理处于各自为政的状态,缺少全局认识,一些实验室追求“小而全”的现象还存在。在购置仪器设备时教师往往只根据个人教学和科研的需求或某一个项目的需要,但学院和学校资产管理部门在审批时,对设备购置前缺乏必要的调研工作,对本院其他实验室或本校二级学院同类设备的配置情况缺乏统筹安排,导致设备重复购置、闲置浪费现象严重。另外,各学院在资产管理上的相对独立状态,学院与学院之间缺乏交流与合作,导致性能相同或相近的设备重复购置。

2.闲置率高。随着国家对实验室建设投入资金的大幅度提高,部分实验室为追求仪器设备的档次,弃用相对便宜的国产仪器设备而选用较贵的进口仪器设备,造成了国产仪器设备的闲置;有的实验室采购前论证工作不到位,导致所购置的仪器和实验室所需要的仪器不符或因空间不够等原因无法安装,使用率很低或者长时间放置不使用;仪器设备之间没有共享,各个学院之间的仪器不能相互借用,即使是同一个学院的各实验室也不能实现资源共享,这也造成仪器设备闲置现象比较严重。上述这些只注重购买和使用而忽略了管理,缺乏长远规划和统筹安排,以及重复购置而导致的仪器长期闲置,使用率低等现象,是目前实验室仪器设备管理中存在的最突出的问题。

3.仪器报废不及时。仪器设备的报废和再利用是高校实验室的仪器设备管理中的一个薄弱环节。学校和学院往往只注重仪器设备的采购和使用,对仪器设备报废重视度不够,有的教师还存在“个人科研经费购买的仪器属于个人所有”的观念,对待报废仪器随意处置。由于使用者对仪器设备报废的忽视、学校报废手续繁琐及学校存放报废仪器的存放地有限,对已达到报废要求的仪器设备的不能及时报废注销,造成待报废仪器随意堆放,存在安全隐患。

4.缺乏仪器设备维修专项资金。仪器设备随着使用年限延长,日常使用的损耗,零部件的老化,易发生故障和损坏。但许多学校只给学院和实验室批准仪器设备购买资金,没有配套仪器设备在使用中的维护和维修经费,也没有成立专业的维修队伍,造成仪器损坏时没有维修经费和专业人士维护和维修,造成仪器设备的闲置浪费。

5.管理人员素质不高。设备管理人员的素质高低,与仪器设备的正确使用,故障的减少,设备利用率的提高,维修费用的降低都有着至关重要的关系。但现实中学院设备管理员多数是兼职,人员变更频繁不稳定,学校和学院也对设备管理员的业务素质培养不重视,加上职称评定和工资待遇无法与专任教师相比,严重影响设备管理工作的积极性。

6.账目不清。学校人员调动和学院内部实验室的调整,造成仪器设备使用保管归属变动频繁,而仪器设备账面上的信息调整不及时;退休教师使用仪器设备没有及时收回,仪器设备仍旧在其名下,造成管理脱节;有的已办过报废的仪器设备却未将仪器设备上缴学校资产部门,仍留实验室中,造成实验室仪器设备有物无账等。这些原因都造成学院仪器账目不清,账物不一致。

二、农学类实验室仪器设备规范管理的对策

1.建立和健全?x器设备管理的规章制度。建立完善的管理制度是实现仪器设备科学化和规范化管理的前提和保障,学校想要提高仪器设备管理水平,需要有一套健全的管理制度。仪器设备管理制度应包括以下制度:仪器设备管理办制度、仪器设备对外服务制度、仪器设备采购和验收制度、使用和维护制度、大型仪器设备共享使用管理等制度。使用和维护制度分为:精密和贵重设备使用制度、设备使用登记制度、维修保养制度、仪器设备报废及报废设备再利用制度、设备损坏和丢失赔偿制度等。在建立完善设备管理制度体系的基础上,要加强学校对学院、学院对实验室和实验室对使用人的监督力度,要采用多方法和多渠道的监督手法,层层对仪器设备采购、使用、报废等方面进行监督,加大仪器管理制度的执行力度,确保证各项管理制度的落实到位。

2.科学规划,合理论证。加强购买前论证规划是提高仪器设备使用率的首要措施,要全校统筹安排,从全局出发,资产管理部门应切实行使其职责,充分了解学校现有仪器设备的配置情况,建立政府采购评审专家库,严格执行审核计划,提高资金的使用效率,对重复购置的仪器进行删减,对价值高的,但使用方向单一、利用率不高的设备,进行统筹安排。这样既能大幅度地压缩购入量,避免资金浪费,又能促使学校仪器设备的配置更加合理。

3.开展资产清查工作。每年进行一次设备资产大清查,掌握好每件仪器设备的使用情况,对仪器设备在配置、管理、使用、处置工作中长期滞留的问题进行梳理归类。对实验室和使用人变更的设备仪器在学院和学校的设备账目上进行调整;对盘亏的仪器设备说明盘亏原因,责任部门要提出处理意见;对在本实验利用率低但其他实验室或学院可利用的仪器设备可进行调拨;对使用年限长,已损坏无维修价值的仪器设备可申请报废。这样才能进一步规范仪器设备配置、管理和使用程序,提升仪器设备管理水平。

4.提高对管理人员的重视。设置专职或兼职实验室设备管理人员,使每件仪器设备的管理可以责任到具体使用人,这样可解决仪器多且分散不便管理的问题;加强对实验室设备管理人员专业知识的培养,通过定期参加相关培训学习,提高仪器设备管理水平;建立考核和奖惩机制,提高实验室设备管理人员待遇,可通过绩效考核等办法,对管理工作成绩显著的人员可进行表彰奖励,充分调动管理人员的工作积极性,以确保实验室工作的开展。

5.设立维护维修专项资金。设立仪器设备维护、维修专项资金,有条件的学校可成立仪器设备专业维修队伍。对有故障的仪器设备可及时维修,使仪器设备发挥最大利用率,确保教学科研工作的顺利开展。也可根据实验室仪器设备的使用情况,定期维护维修,避免事故发生。

实验室仪器篇6

[关键词]实验室;化学分析仪器;校准能力;

中图分类号:TH258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914X(2016)25-0157-01

1、前言

在对实验室化学仪器进行具体分析方面主要是通过不断进行验证来对其进行判断来得出更加具体的证据和理论。这样可以对这些方法不断进行证实和理论的判断。要求在化学仪器检验当中可以满足其使用的准确度和测量准确回归曲线的判断。这样才能保证仪器使用的精准程度。

2、化学仪器校准方式

目前无论在任何实验室当中所应用的化学仪器都是被要求在特定用途当中的。这些仪器检测出的数据被应用到各个不同领域和不同学科范围之内。因此对相关化学仪器的校准工作也是十分重要并且关键的。要求尽可能对其不同方面进行检验,这就要求在整体检验过程中可以有一套自身的标准来进行检测。实验室在进行操作过程中可以对这些数据进行全面具体的确认,这样可以保证数据的准确性。实验室所记录的结果和具体操作过程应该受到准确证实。一旦这个标准发生改变那么整体实验检测都会发生变化。在实验室具体检测过程中主要包括四种检测方法。这些方法在应用过程中包括某些标准模式方法也包括自己创新的实验室检测方法。这些方法在应用之前都是通过不断修改和完善才能被不断使用的。这些方法在检测过程中首先需要一个验证前提,这个不断验证的过程也是需要持续相当长的时间。并且需要确保在使用过程当中,在使用前和使用后评定的准确性,这样才能保证实验室各种仪器检测可以达到相关预期的控制水平之内。实验室仪器的验证是在整体运行过程中重要的关键环节。

3、实验室检测要求说明

实验室在具体使用过程中主要是为了保证各个不同行业数据的准确性而完成的,这是一个可以根据其特定条件来完成观察结果变化的机构。而进行检测的实验室主要是为了验证某些化学结果和数据的准确性。这样的试验仪器是为了在社会经济活动过程中和整体社会结构不断发展中都占据的非常重要的社会地位。实验室进行检测的产品主要是通过具体的检测报告来向全社会阐述出一种高品质的结果。只有准确的结果才能得到全社会乃至全世界的认可。因此进行检测的设备在其使用过程中准确水平需要得到保证。实验室仪器在具体应用过程中,需要通过客观的数据来对某一特定应用的实验原理进行检测和相关使用,只有这样才能使其在具体应用过程中的数据准确性得到相关满足。实验室通过不同检测手段和方法对于这些仪器使用进行检测并且已经有了相关方法被进行了广泛确认。在实验室进行检测过程中主要是通过实验室校准准则来进行测定和相关检测。目前提供的客观证据主要是根据证实SSMSTUDY学术的方法来对其进行不断评定和研究发展。

具体技术要求是目前我国在检验过中可以根据相关实验室检测规范来对其进行不断验证和相关评定。首先要求的就是回收率,回收率在具体实验室仪器检测分析过程中主要指的是在具体使用样本的使用程度和加入的已知被检测的部分。最后再对决定的物质回收率进行分析和评定。这样才可以对可能存在的误差进行判断和控制。同理来讲在样本中加入的标准物质对于最终检测结果的干扰也有着重要意义。另外一个重要方面就是在检测过程中所得到的样本校准分析曲线,需要保证被检测的物质在校准过程中其检测曲线在相关标准工作范围之内,在其浓度分析方面也要保证总体分析结果符合校准曲线的理性范畴。首先需要在检测过程中就对它的准确性上限进行相关检测和确定,在进行曲线绘制过程中,要保证曲线绘制的浓度在信号可影响的范围之内,这样才能保证最终绘制曲线的准确性和完整性。在校准曲线绘制过程中需要注意的方面就是在每次检测过程中,需要在初次使用时就确定可操作的最小分度和最大限度使用范围,所设定角度也需要保障两个变量的相同线性关系。这样才能保证最小误差在相同限度之内。在曲线绘制过程当中,首先需要对其自身的准确性和精确度进行设定和分析,也要保证操作仪器的精准性。在进行所选取的溶液在使用过程中也需要按照相关配定比例进行分配。并且也需要有相关专业人员对其进行具体分析和讨论。对于可能存在的期间相关误差问题校准曲线来进行测试。对于所存在的4~6个浓度水平的溶液浓度范围来讲,要保证相关系数绝对值IrI≥0.999。如果不能保证这个要求就需要在一定程度和单位之内对可能存在的误差因素进行具体分析和解决,这样才能保证最终结果的准确性和安全性。在进行精确度检测的过程中主要是通过几次不同的测定来进行相关准确度测定的,精密度就是几次平行测定结果相互接近的程度,其高低用偏差来衡量。其中偏差是指单次测定结果值与几次测定结果平均值之间的差别。对于可能存在的误差分析是通过进行高倍数的试验来放大可能存在的误差这样可以对于误差进行具体而全面的分析,在测定标准差的过程当中也可以按照这样的方式来对其进行检测,并且在不同单位条件下可能存在的误差也需要按照标准要求来进行操作。如果存在当两组观察值单位不同,或两均数相差较大时,不可以对原先组别数据进行直接操作,需要再次进行相同检验来进行具体实际操作和分析。在样品的检测方面,也需要根据不同的数据和相关情况来对其下限和应用数据检测上限进行具体讨论,这样可以保证整体结果更加接近真实程度。对不同数据进行重复分析水平测试的方式,对整体数据平均值和相关数据结果也进行了不同程度的范围之大,这样在提取不同溶液的结果时也需要不断进行校准来保证准确性。对于所提取的样品效率和程度来对所提取溶液进行直接提取。这样的方式对于整体使用检测设备而言有重要意义。

4、结束语

本篇文章对于实验室化学分析仪器校准能力进行咯具体分析和讨论,分别从几个不同方面一一做出了阐述。在实验室化学仪器分析结果可能存在的误差方面做出了一些分析。希望对未来实验室发展有积极影响作用。

参考文献

[1] 宋玲玲.实验室计量仪器校准报告的技术确认[J]实验室仪器分析,2014,78.

[2] 李玉.实验室检测校准能力确认方式及确认结果[J]实验室分析,2014,12.

[3] 刘欢.实验室检测校准能力确认方式及确认结果一览表[J]实验室仪器,2015,08.

[4] 唐顺丽.实验室计量器具校准操作规程[J]辽宁科技,2015,78.

实验室仪器篇7

关键词:实验室设施;实验仪器;保护措施

中图分类号:G633.7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3-6148(2006)12(S)-0054-2

物理学生实验课堂管理工作中,对实验室的设施及实验仪器的保护,是一项十分重要且难度较大的工作,必须做好。为了做好这一工作,经摸索探讨后我们实施了以下措施,实践证明效果较好。为与同行交流和不断完善这项工作,介绍如下:

1 用套盖或粘封法保护电器元件

物理实验室内实验桌上安装的电器元件如旋钮、开关、保险管座及指示灯等,当所开出的实验不用时,可用事先割断的塑料药瓶套在其上并用胶带粘固(或用胶带直接粘封)的办法加以保护。这一措施虽然看似简单,却能使学生在心理上产生“此物不能乱动”的警示作用,效果远胜于教师声嘶力竭地说教和强调,营造了“此时无声胜有声”的维妙效果。两年来各实验室的电器设施,基本没有无故损坏的事例发生。

2 用座凳编号法保护凳子

每班学生排定座位,每堂实验课都要求学生对号、检查、入座;有问题要提前报告,若损坏,及时告知时可酌情赔偿;损坏不告而辞,课后查出则重罚。这一制度要求并不高,责任却十分明确,使学生都能认真检查、小心入座。两年来,5个常用实验室,没有凳子被严重损坏。

3 编定实验小组由组长负责验收并保护仪器

按实验桌数量,横四竖八共32张桌子,一桌一组,即编32个小组;每桌右边一人指定为小组长,后四张桌子左边一位被任命为大组长。实验前桌上摆好的学生实验仪器,规定未经允许不能触动,必须先由教师讲清使用方法和注意事项,小组长逐一检查验收后方可使用;实验结束后实行32个小组长分别给4位大组长移交,大组长给实验员或任课老师保证的办法夯实责任。自实行这一制度后仪器损坏率大大降低,如学生多用电表两年来多班次使用,却无一再损;还有螺旋测微器、游标卡尺、电流表、电压表、实验小车等常用仪器,也完好无损。

4 自制器件或利用废物保护仪器

根据实际需要设计并自制的保护部分仪器的器件,或利用废品、很好地保护了一些仪器,延长了其使用寿命。如“砂盘”在高一学生实验四研究匀变速直线运动、实验五研究平抛物体的运动、实验六验证机械能守恒定律和高二学生实验一验证动量守恒定律、实验十四研究玩具电机的能量转化等五个学生实验中用于接纳下落的重物或小球;另有四个学生实验用它盛放小而杂的实验仪器和物品,对保护仪器很有作用。又如“撞车器”在高一学生实验四研究匀变速直线运动中使用后,使匀加速前进的实验小车,由极不安全一下变得万无一失,定滑轮被碰损现象也已杜绝。还如在高三的学生实验;二用双缝干涉测光的波长中,对测量头目镜、观察筒目镜、单缝、双缝、滤光片诸多光学零部件,采用照像胶卷桶的盖子作保护罩盖(大小正好合适),既能防尘、又能防止学生随便用手去摸、效果特好。

5 针对不同仪器特点采取相应的保护措施

如在自制的等势线描绘实验器的模拟“点电荷”的电极柱帽上面粘胶带、周围套圆纸圈,使检流计避免了被烧损的可能;需两个钩码作重物自由下落的实验,用胶卷筒装好钩码加盖后落入砂盘,防止了被摔损的情况发生:给螺旋弹簧穿过中心在两头拴一适当长度的线绳,以防止拉伸太长超过弹性限度使其拉坏;借给化学课学生实验“原电池原理”使用的检流计和变阻箱,全部套有透明的塑料袋,防止碱液不慎溅到接线柱上,使金属螺杆生锈等等。

6 穿鞋套保持实验室干净卫生

要求学生进实验室上实验课必须穿上鞋套,大大减少了室内飞尘,对仪器保洁十分有利、对师生健康也有好处。

以上为我们在实践中摸索的一些具体做法。我们工作的实践经验表明,在加强学生思想品德教育,要求学生爱护学校财产的同时,再采取以上具体保护措施,的确收到了很好的效果。

参考文献:

实验室仪器篇8

【关键词】控制内容 控制过程 控制要点

中图分类号:O213.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对实验室管理来说,仪器设备的管理过程与控制是至关重要的,它与众多的要素相互关联、相互作用,管理过程控制的怎样直接关系到检测质量的好坏。

一、设备管理过程中应该控制的内容

量值溯源是量值传递的逆过程,它的一致性是国际间相互承认测量结果的前提条件,国家实验室认可将量值溯源视为测量结果可行性基础。“量值溯源”是自下而上的,通过一条具有规定不确定度的连续比较链,把测量器具测得值追溯到同一个计量基准。而“量值传递”是自上而下的,通过将原始基准所复现的量值逐级传递到各级普通工作的计量器具。二者目的都是为了保障量值的统一。为确保检测数据的准确性和有效性,应对检测结果有影响的检测仪器设备进行检定/校准,保障量值的可溯源性。

对仪器设备要进行检定/校准,检定/校准可分为购买后首次检定/校准、周期性检定/校准、维修后的检定/校准三类。

第一类购买后首次检定/校准:是对未曾检定过的新计量器具进行的一种检定。新购计量器具合格证不具有法律效应,仅表示已做过出厂检验,符合生产商所声明的技术要求。加上计量器具经过仓储、中转等环节,计量特性有可能发生了变化。我们在工作中就发现,有些新购置的计量器具有合格证,但计量不准确。根据ISO/IEC17025中条款对用于检测和校准的所有设备,包括对检测、校准和抽样结果的准确性或有效性有显著影响的辅助设备在投入使用前应进行校准,实验室应制定设备校准的计划和程序。

第二类周期性检定/校准:是按时间间隔和规定的程序,对计量器具定期进行的一种后续检定。检测设备在使用中随着时间的变化会发生偏移,不可能总保持在某一个误差范围内。对检测设备进行周期性检定/校准,避免由于不符合计量要求而带来的风险和后果。实验室应根据设备预期使用目的和设备计量特性,制定年度周期性检定/校准计划,并组织实施。年底制定年度检定/校准完成情况一览表。确保检测设备在检定/校准有效期内使用,使检测设备始终处于受控状态。

第三类维修后的检定/校准:在周期检定/校准有效期内的检测设备,在使用过程中出现故障、失准,或维修后,应重新进行检定/校准。经检定/校准合格后方可投入使用。

对待特殊情况下的量值溯源,对不可能溯源到国家计量基准的检测仪器设备,应进行实验室间的比对或能力验证计划,来提供满足检测规定要求的证据。

仪器设备的自校准,实验室对无法检定/校准的仪器设备,可采用溯源到国家基准的标准物质作为依据,确认该设备能否满足检测规定要求。对无法一一送检的器具如玻璃量具有可进行自我检定合格的器具作为依据。二要有经过法定计量部门培训合格的自校人员,持证上岗。三要有自校准作业指导书。

设备计量特性的确认。检测设备计量确认强调的是检测设备计量特性对设

备预期使用要求的符合性。根据ISO/IEC17025中条款对用于检测、校准和抽样的设备及其软件应达到要求的准确度,并符合检测和(或)校准相应的规范要求。校准报告应由具有资质的技术人员,对设备的计量特性情况与预期使用要求相比较,确认能否满足规定要求,并形成确认记录,归档。

设备状态标志管理是计量自我特性的确认和直观证明。标志通常粘贴于仪器设备的外部,其主要作用是便于检测设备现场管理,在仪器使用中为操作人员提供直观的第一视觉,表明设备所确认状态是否满足预期使用的计量要求,防止错用。检测设备状态标志有:第一种绿色“合格证”标志是经周期检定/校准合格或经比对能满足规定的要求的正在使用的仪器设备。第二种黄色“准用证”标志是检测设备在某一量程准确度不合格,但检测项目所用量程经校准合格,至使使用受到限制,要在标志上注明限制范围。第三种红色“停用证”标志是检测仪器设备经检定/校准不合格或检测仪器设备性能无法确定,仪器在使用中出现故障、损坏等现象,所以应停止使用。另外对于辅助设备经验证后处于完好状态,贴彩色“完好”标志。

仪器设备期间核查是为了保证检测设备在两次检定/校准之间,保持检定/校准状态有良好的置信度,应对其技术指标进行核查。期间核查的方法有:(1)采用标准物质在不同时期进行重复测量,对比其测量结果。(2)采用高精度等级的计量标准、仪器设备或有证标准物质进行检测,看其是否准确合格。(3)采用等精度计量标准、仪器设备进行对比。通过期间核查可以反映出设备的稳定性,便于及时调整。核查频次取决于设备自身质量状况、设备的作用环境、设备作用的频繁程度及使用人员的维护与保养情况。

二、设备管理过程控制要点

对于操作比较复杂的、精密度高、价格昂贵的仪器设备,应进一步编制仪器设备使用作业指导书。作业指导书作为仪器操作类文件,对仪器操作过程进行了详细描述,强化了对仪器操作过程的控制。

配套设施和环境条件对完成检测工作起着重要的作用。温度、湿度、机械振动、灰尘、电磁干扰等,都将影响设备的稳定性,易产生漂移,同时,对污染和非污染设备、器具应有明确的标志加以区别,并妥善处置。

设备使用操作人员应经过培训、考核合格,具有检定员资格证件、且被批准上岗。对高精度、大型仪器应指定专人专管使用,严格遵守操作规程,要定期填写《仪器使用记录》,定期进行期间检查及维护保养。

检测设备的配置必须满足实验室检测能力的要求,所选购的检测设备计量特性应与检测计量要求相匹配。检测设备最大允许误差要小于检测要求的允许误差。通常为检测要求允许误差的1/3至1/10。

建立合格供应商档案,选择有较高质量信誉,有完整的质量管理体系,有足够的质量保证能力,产品能达到规定要求的合格供应商。

完整的设备档案应包括设备的名称;制造厂名称、型号和编号或其他唯一性标识;接受日期、启用日期、接受时的状态和验收记录;目前存放地点;制造厂提供的资料或使用说明书;历次的检定和调试报告,验收准则和下次检定、校准日期;历次维修的日期和今后的维修计划;设备的损坏、故障、改进或修理记录。

三、控制质量必须控制过程

实验室仪器篇9

目前,高校实验室中仪器设备的管理是一个较为棘手的问题,尤其是一些需要反复借用的设备。在对大量位置不固定的设备进行管理时,管理员往往会面对如下一些问题。

1.仪器设备管理以文字为载体。在平常的设备管理中,往往是利用账目表来记录设备的各种参数,如设备出厂号、生成日期、购置日期、设备编号、设备名称、设备类型、设备规格等。在计算机中对设备进行管理的软件也有不少,其中对设备的描述基本以文字为载体,最多附上设备的图片加以辨识。

2.仪器设备的位置不明确。在一般设备管理系统中,每件设备存放的位置,往往只是标明在哪个房间。但是很多设备即使知道就在当前房间,找到也是很费时的事。尤其是一些很小巧的设备或者是常借出的位置不固定的设备。另外,利用文字来描述位置,总是很不明确的。

3.管理软件直观性不够。一般的设备管理系统中,设备是以列表形式、表格形式展现的。这种形式在浏览和排序上有一定的便利之处,但是在空间感和现实感上就远远不够了。在真实的设备管理中,设备存放于某个实验室中或是设备库中,都是具有空间概念的,甚至可以更详细些,如某个仪器柜的大小是否可以放置下某个设备。这样的问题如果能够可视化地解决,就很好了。

因此,出台一个仪器设备的可视化管理系统是很有必要的。

二、仪器设备管理的可视化研究思路

作为一个可视化的设备管理系统,应该满足以下几方面的需求。

1.图形化操作界面。为了能展示出设备存放的空间状态,图形化界面是必需的。在对系统的操作上,需要以可点击、可拖拽的平滑流畅操作为主,在使用上更加快捷便利、准确到位。

2.设备位置的可观性。在管理系统中,设备的位置应一目了然。系统在界面上可以分级别显示,如楼层平面图、房间平面图、仪器柜(实验台)平面图(立面图)、仪器设备图(多方向图)等多种层次分级显示。

3.设备管理的透视化。在未打开某个仪器柜的情况下,客观上是不可能知道里面有什么设备的。在可视化管理系统中,就可以做到这一点,当鼠标移动到某个仪器柜上的时候,其中放置的设备将可以直观地显示出来,并加以排序。在查找某设备的时候会更加方便。

三、可视化设备管理系统的设计

在传统设备管理系统向可视化管理系统的转变中,有一些问题在技术上是需要更多考虑的。如房间平面图的设计,仪器柜或实验台的大小,仪器设备的大小、排列方式等。在设计中,由于系统是网络平台为载体,可以利用Flash技术完成图形化界面设计。

在管理系统中,通过实验室列表可以进入某个实验室层级。进入后可以直观地看到房间中的布局界面,进入房间后可以直接通过设备编号查找设备存放的位置和设备信息,也可以逐一查看浏览每个设备存放设施。以管理员身份登录的话,可以移动各个设施,更改房间布局。点击进入某个仪器柜中后,可以直观看到柜中存放的设备现状,设备摆放的位置和排列可以一目了然,管理员有权限进行设备的位置调整以及添加和删除。点击某个设备可以查看设备详细信息,管理员可以对其进行修改。作为管理员还有权限对房间的布局及设备的存放进行更多操作。在这些操作中,需要利用添加或删除图示的办法,选择合适的设备存放设施或仪器设备添加到合适的位置。在布局更改及设备摆放方面有一个技术难点就是如何对家具及设备的尺寸进行调节。如果极为精确地去按尺码进行匹配就过于复杂了,因此可以设计一种自由控制图示大小的方法来比较直观地表现设备的大小及占地面积。

通过这样一系列的操作,仪器设备的管理将以一种图形化可视化的界面来进行。在以往列表管理模式的基础上增加了更为便捷和直观的操作方式,从根本上解决了设备实际查找的问题。

四、可视化管理系统的展望

仪器设备的可视化管理系统虽然是一种直观性的操作界面,并且在管理模式上更为方便,但其中也存在着一些问题待未来解决。

1.界面操作感的加强。图形化界面的最大问题就是操作感是否得当。一般来说,平滑操作是必需的,在点击的基础上增加拖拽以及滚轮控制等方式可以更灵活地完成操控。

2.与现实情况的接轨。由于可视化管理系统是一目了然的操作界面,对信息的实时性就有了更高的要求。房间的布局、设备的存放必须与现实情况相接轨,日常对设备实际的维护和更新都需要随时添加到数据库中,在系统显示中需要完全显示与现实一致的设备状态和信息。这对管理员来说提出了更严格的要求。

实验室仪器篇10

关键词:仪器设备期间核查;步骤;方案

引言:大部分参与实验工作的人认为,只要平日里对仪器设备进行定期检查和校准,便能维持仪器得出数据的可靠性。事实是期间核查往往就成了实验室容易被忽视的环节,测量方法的不同、环境条件的变化、仪器使用频率过高、样品和试剂溶液等的影响,在使用设备一段时间后便会影响设备的运转,最终无法继续测量得出可靠的数据。针对此问题,我们应提出科学的设备定期检查方案,保证检验结果持续的准确性。

一、期间检查的内容

期间核查是指使用简单实用并具相当可信度的方法.对可能造成设备不合格的测量设备或参考标准、基准、传递标准或工作标准以及标准物质(参考物质)的某些参数在两次相邻的定期检定/校准之间的时间间隔内进行检查,以判定设备是否保持着校准或检定时的准确度,以确保检测和校准结果的质量。

二、仪器设备期间检查的必要性

实验的宗旨是科学、严谨、公正的进行实验测量并确保得出数据的准确性和可靠性,除了对实验人员的综合素质和环境条件的要求外,只有保证设备在使用期间保持良好的状态,并获得最佳测量能力,才能维持得出实验结论的可信度。

三、仪器设备期间核查的选择对象

众所周知实验室有着众多的仪器,但不是所有的仪器设备均需要进行期间核查,实验室应针对具体的仪器进行分析研究,充分了解仪器的结构和构造原理以及影响检测结果准确性的因素,确定需要进行定期检查的仪器名称。

1.设备主要核查考虑的条件

1)成本和风险的选择。期间设备核查可以提高实验检测的准确性,降低实验风险,往往一次检定费用较高,一般一次期间核查成本低,期间核查的频率应结合检测机构的特点,我们应综合考虑每件设备的运行强度,尽力找到核查成本和风险的平衡点。

2)设备相对应的核查标准和实施条件

大部分设备都有相对应的核查标准和核查环境的要求,这是核查最理想的环境,可以得到最好的核查效果,降低错误的风险,但对于一些没有核查标准的仪器,可以不实施期间核查。

3)检测方法或设备规定的要求。有些检测仪器中对一些设备核查对象是有推荐性的,我们可以选择其中理想化的方案。

2.建议进行期间核查的仪器设备

1)新购设备,使用频率高的设备和恶劣操作环境下的设备等应进行期间核查;

2)仪器设备关键参数距离偏离校准值较大的;

3)所有的计量标准、传递标准、基准物质等都应进行核查;

4)使用环境改变,检测过程中出现可疑值或仪器维修过等情况引起准确值改变时。

四、仪器设备核查的频次

期间核查的间隔一般以在仪器的检定或校准周期内进行1~2次为宜,对于一些实验室经常用到设备应增加频次。核查的频次并不是一成不变的,确定期间核查间隔后,根据实验条件的改变和设备运行的状态及核查操作性和成本进行综合考虑,对于一些设备运行过长时间后某些重要敏感的参量发生改变时,应及时调整校准周期,从而保证以后实验准确性。

五、仪器期间核查的方法

1.仪器设备对比核查法

仪器设备对比核查法实质是对相邻两次测量结果之差的不确定度进行评定,大部分仪器都有相对应的核查标准,如果在实验室找不到相对应的测量对象作为核查标准但存在比核查设备高一等级的或几等级的测量设备时,可以对“核查标准”的要求降低。仪器设备比对核查法有两种类型

1)两套设备之间的比对

两套设备比对即为核查对象与高一等级的一套设备进行比对,操作方法为:先选择一台稳定的仪器作为核查对象,下一步与被核查的对象进行重要参数的比对,对重要参数进行校准,得到测量结果。

2)多台设备与被核查对象的比对

多台设备与被核查对象比对要求即为:被核查的对象与同精度下的几套仪器设浣行比对,这种方法的精确度较高。具体的操作方法是:先选择一个稳定的核查对象进在期间核查时,分别用被核查的仪器设备和用作比对的同等精确度等级的几套仪器设备对被核查对象的某个重点参量进行校准,从而得到测量结果。

2.传递测量法

这种测量方法要求用高一精度等级的计量标准和被核查的标准设备同时测量某一稳定的测量对象,当实验室具备或更容易获得更高等级的标准设备时采用,该方法操作简便,有较高的精确度。

3.标准物质核查法

当实验室存有被该设备当初作为实验定为标准物质或者标样时可以采用,因为当初设备已被核查过,所以当时实验所得标准物质仍具有参考意义,意思是仍可以作为该设备核查的依据。

4.控制图核查法

控制图是对测量过程是否处于统计控制状态的一种图形记录。测量过程是否处于统计控制状态受被测对象、环境及操作人员等因素的影响。因此只要有稳定量值的核查标准,并在核查过程中消除外界诸多因素的干扰后,这样采用以统计分析为基础的控制图核查法就可以实现对计量标准的核查,得出的数据才具有可信度。

5.留样再测法

留样再测法的核查标准可以是测量设备,也可以是实物样品,当测量设备经检定或校准得到性能数据后,立即用其对核查标准进行测量,把第一次得到的测量值作为参考值。然后对该标准进行保存,保存过程中尽量避免不要被其他实验所用,以免影响其真实性。

六、仪器期间核查的实施

1)首先要对仪器设备期间核查的程序进行编制,编制内容应详细具体,其中包含实施期间核查的计量标准物、测量设备的选择、核查方法和职责分工等,并且编制内容应对核查过程中的风险进行评估,做好处理风险的预案。

2)Ρ缓瞬榈亩韵蠼行分类,制定每一类被核查对象的计量基准,必要时核查曲线图或核查控制图的绘制方法以及核查的时间间隔、检查结果的判别原则与检查结论等。

3)仪器设备的被核查对象若为实物量,可以选择性能稳定的实物量作为核查标准。若被校对象为测量仪器可不进行定期核查。同时对于那些一次性使用的有证标准物质可以不进行期间核查。

4)执行人应按计划实施期间核查,并对结果判定,进行风险评估。

七、仪器设备期间核查结果的处理

当通过期间核查发现测量设备出现异常时,应重复对核查标准测量,如果测量值接连出现问题,应及时停止设备的使用,并请专业人士分析原因,综合考虑影响因素,查出问题所在,如若问题较大,应立即采取纠正措施。

八、结束语

测量设备的期间核查可以有效的实现测量质量的控制,从而确保实验过程中的合理和可行性。将定期核查纳入实验室的一部分,才能保持计量标准、测量设备校准状态的可信度。在规定时间间隔,采用合理的方法进行核查,正确应对核查结果,维持仪器设备在校准周期内的可信度,这样就实现了从最大限度地减少实验室和顾客利益的损失。

参考文献

[1]周真珍.认可实验室如何开展仪器设备的期间检查[J].化工管理,2016,(5):49.

[2]王会波,李长青.检测机构实验室期间核查方法探讨[J].职业与健康,2010,26(18):2077-2079.

[3]汤静,曲萍.实验室仪器设备期间核查的必要性[C].//2011年西南三省一市自动化与仪器仪表学术年会论文集.2011:136-137.

[4]牡掳.浅析基层检测实验室期间核查实施及难点[J].现代测量与实验室管理,2016,24(4):70-7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