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验室安全管理范文10篇

时间:2023-12-02 10:10:30

实验室安全管理

实验室安全管理范文篇1

关键词:化工实验室;安全管理体系;建设

研究化工实验室是培养学生实践动手操作能力和创新思考能力的重要基地,对学生的化工知识学习和强化具有重要意义。但是,在化工实验的过程中,存在很多易燃易爆、有毒有害的化学物质,导致化工实验操作存在风险,对化工实验教学的顺利开展带来了制约。为了实现化工实验教学的稳定、有序进行,保障师生在实验操作中的安全,需要建立一种系统化预防化工实验风险的管理机制——化工实验室安全管理体系。通过该体系的建设和完善能够消除化工实验操作的安全事故风险隐患,保证师生和国家财产安全,促进化工实验的安全稳定进行。

1.化工实验室安全事故发生特点

第一,危害范围广、危害后果严重。化学实验室中有一些危险化学品,这些危险的化学品在一个狭小的空间里很容易引发各种危险。这些危险在发生之后还会引发一系列的连锁反应,对师生的人身安全造成威胁。第二,突发性、不可预测性。化工试验室是高等院校开展教学科研活动的重要场所,很多高校的化工科研工作发展处于一种初级阶段,缺乏一些潜在危险因素的预测,化学实验操作时候出现的危险事故很难被有效预测出来。第三,化工实验室环境污染严重。在没有安全事故的情况下,化工实验室内部环境容易出现污染的情况,虽然这些污染在短时间内不会对人体造成伤害,但是长期在这种环境下会引发不同程度的安全事故,比如人体病变、仪器设备或者线路出现腐蚀等引发的安全事故。

2.化工实验室操作不安全因素分析

(1)化工危险品化工实验中应用的化学物品众多,存在一些危险品,主要有易燃易爆的甲苯、乙醇、二硫化碳;易燃固体红磷、硫磺等;腐蚀性强的化学品硫酸、硝酸、盐酸等。(2)化工实验室硬件设施不完善现阶段一些化工实验室的整体规划设计不合理,化工实验室的功能分布和应用不合理,制约了化工实验操作的有效进行。化工实验室内部缺乏有条理的管理,化工实验操作设备的随意摆放和随意挪动现象严重,由此很容易引发电器短路的问题,在化工实验的时候造成不必要的财产损失。(3)化工实验室管理制度不健全现阶段国内很多高校的化工实验室管理制度比较笼统,对化工实验室的管理规范不够细致、不够全面、不够具体,制度的制定缺乏针对性,在实际化工实验教学管理中无法执行。另外,一些高校的化工实验管理职能不明确,在具体工作中存在互相推卸责任和工作任务交叉的情况,化工实验室管理工作效果不理想。(4)缺乏化工实验室安全防护技能化工实验室的教学任务繁重,学生在化工实验室进行学习操作的时候往往由于过度注重化工实验技能训练和巩固理论知识,由此忽视了对化工实验室安全防护技能的日常训练。关于化工实验室的安全知识学习也仅仅局限在如何操作灭火器,忽视了对化工实验室中其他安全事故的有效防范和处理。

3.化工实验室安全管理体系的创建

(1)加强对化工实验操作人员的安全意识建设现阶段,高校化工实验室操作人员存在不同程度的重视科学研究、轻视环境保护的思想,在化工实验的操作中甚至存在不遵守制度的现象,具体表现为在进行化工实验室消防防火演习的时候,一些教师明明听到了警报,却已然进行授课,不配合学校开展防火演习,另外,高校的化工实验室的一些工作人员,不了解常见化工物品的使用要求,导致对化工物品的错用、误用,带来了严重的后果。比如曾有化工实验室工作人员不小心将冰箱中的含苯胺溶液当作酸梅汤服用,最终导致人员中毒。出现这种安全事故的原因一般化工实验室操作人员的安全意识淡薄。为此,高校化工实验室操作人员要加强对化工实验室安全问题的重视,通过学习不断强化自己的安全意识。高校要定期组织化工实验室管理人员开展相关的培训,通过定期和不定期的考核培训,让化工实验室的管理人员掌握必要的实验室安全管理知识。不仅于此,高校还需要对化工实验室的学术开展安全培训,让学生提升自己对安全事故的处理和自我保护能力,在事故发生的时候,学生要能够采用科学合理的办法解决问题,进而实现对自身安全的维护。(2)完善化工实验安全管理制度化工实验室化学用品的分类管理需要以《化学品物质安全数据表》为依据,对待不同的化学用品分别制定对应的化学品采购、使用、废弃物收集处理等管理规范,具体包括易燃易爆品的存放管理、废弃物的存储管理、强腐蚀剂和的领用以及限制使用量、剧毒废弃化学品的收集等。通过对化学品的分类管理强化化工实验室的安全管理。根据化工试验室物品危险程度不同也可以制定不同的管理规定,比如对于易燃易爆品的使用需要佩戴相应的手套,并要保证在通风橱里进行相应的操作。对于操作危险系数较高的工作任务要至少保证有两个人同时在场,不能让一个人进行操作。另外,还要制定落实化工实验室安全责任管理制度,明确各个院系主任、领导部门的工作责任,实现化工实验室安全管理工作的层层相联。在化工实验室安全事故发生的时候,为了能够尽早处理好化工实验事故,需要有关人员制定科学合理的化工实验室安全事故应急管理机制。通过机制的健全和完善,在化学实验突发事故的时候能够及时采取科学的应对策略。(3)健全化工实验室安全硬件保障体系①建立新型化学试剂存储柜化工实验操作中国所需要的大量化学剂是化工实验室出现危险可能的重要来源,为此,化学剂怎样进行存放成为有关人员需要解决的问题,在一般情况下,化工实验室应用的试剂柜大多应用的是不通风的文件柜结构,这种结构方便各种类型试剂的分类和摆放。但化学试剂在长期的存放中会挥发出一些难闻的气味,影响了化工实验室工作人员的身体健康,为此,需要有关人员在原有不通风文件柜的基础上设计推广一种具有通风功能的抽拉式试剂柜。抽拉式试剂柜具体可以被分成三层,对化学试剂进行明确的划分,在最大程度上解决了化学试剂存放和摆放的问题,在化工实验操作的过程中保证了化工操作人员的自身安全。②建立适合生物发酵实验的水、电、气分离实验台化工实验研究中的重要设备是各种生物发酵设备,其中包括水、电、气实验设备。在化工实验操作的时候需要在全过程中提供必要的水、电、气。化工实验中通用的实验台会将水源和电源设计在同一个实验台上面,在出现冷凝水溢出问题的时候会引发短路漏点的事故,为此,在化工实验台上需要预先留好相应的气路管线通道。通过新型水电气分离化工实验台的设计,有效解决水、电、气应用操作中出现的各种矛盾问题。另外,还可以通过闭路训练冷却系统的建设节省化工实验中的水资源。③建立“悬挂式电架”在化工实验科研成果产业化要求不断提升的情况下,需要通过相应实验室的搭建为化工实验操作提供必要的实验数据支持。传统化工实验中在四面墙壁设计的电源对化工实验中部装置用电带来了不必要的麻烦,不管采用怎样的拉线方式都可能出现插线板落地、插线板串联、插线板电容量不充足等一系列安全问题。为此,在搭建化工实验室装置的同时,设计了一种专用的电架,为一些实验操作单独供电,在很大程度上避免了插线板落地现象的出现。(4)完善化工实验室安全防护技能训练通过对高校化工实验室发生的安全事故原因的分析发现,化工实验室安全事故的发生具体分为硬件原因和软件原因。这些安全事故的发生是可以通过防范措施进行控制的,或者采取有效的措施之后能够将事故带来的损失降低到最小程度。为此,在化工实验操作教学中,怎样合理控制化工事故,在化工实验操作的时候保护自己和他人的安全,从而在最大限度减少化工实验操作的损失是化工类学生学习必须掌握的技能。为此,在化工实验室的安全管理中,加强实验操作人员的安全技能教育和培训是首要工作任务。在化工实验教学中将安全防护技能培训工作融入到化学专业学生的培养目标中,具体需要做到以下几点:第一,在化工实验教学中要规范学生的实验操作,通过对化工实验操作技能的反复训练,提升化工学生较强的化工实验操作动手能力,降低化工实验操作的风险。第二,在化工实验操作的进行中,教师要不断提醒学生的不良操作习惯,向学生讲述这些不良操作习惯可能带来的严重后果。第三,定期模拟化工实验安全事故出现的场景,加强对学生的化工实验安全防护演习,增强学生化工实验操作安全必要性的切身体会。

综上所述,实现化工实验的安全管理是建设和谐化工实验的重要保障,对促进化工实验的科学发展具有重要意义。为此,需要有关实验操作管理人员在把握化工实验教学规律的基础上,提升化工实验管理人员的安全管理理念,同时还可以针对化工实验室的安全管理建立相应的奖惩制度,对在化工实验室安全管理中表现突出的集体或者个人予以适当的表彰和奖励,从而在真正意义上更好的落实化工实验安全管理制度。

作者:蒲艳玲 单位:兰州交通大学

【参考文献】

[1]邱会东,李广,王伟,龙彦辉.中美高校化学化工实验室安全管理比较[J].实验技术与管理,2014,04:203-205+209.

[2]冯寿淳.化学化工实验室安全管理与安全教育[J].实验室科学,2014,03:196-198.

[3]邵菊芳,蒋敏,孙康,王永志,刘光芬,索佳.化工类专业实验室安全管理的体系构建及对策分析[J].实验室科学,2014,03:199-200+205.

实验室安全管理范文篇2

关键词:安全意识;实验室安全管理;有效策略

目前,随着中国高等教育事业的飞速发展,高校实验室的硬件设施条件以及软件水平也得到了显著的提升,同时,也导致实验室内部存在的安全隐患逐渐增多。在实验操作的过程中,会涉及许多危险化学药剂,一些化学药剂都具有易燃易爆、挥发性较强的特点,如果在实验的过程中操作不当,或日常化学药剂管理不善都有可能会造成重大安全事故,从而威胁到高校师生的生命安全。因此,必须要加强实验室的安全文化建设,确保实验室内部管理人员提升安全防患意识,并且在日常的安全知识宣讲工作中,将安全事故防范手段传递给院校师生,尽可能地降低安全事故发生几率。

1实验室安全管理的现状

1.1师生缺乏基础安全知识素养

目前,中国高等院校新进的一批年轻教师大多数接受了高等素质教育,自身的相关专业知识以及实验动手能力毫无疑问,但是却缺乏实验过程中的规范意识以及安全防护技能。这主要是由于实验教学本身就具备一定的实用性能,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更加注重实操能力以及实验观察和分析能力的培育,但是却忽略了对于实验室规范安全意识的树立。而在通常情况下,高等院校教师的实验室安全经验都是依靠长时间的实验积累,对于科学性的安全防护知识、技能储备量不足。因此,一旦遇到危险突发事件时无法采取有效的处理措施,导致事故范围持续扩大。

1.2安全管理制度落实力度不足

目前,高校内部对于实验室操作过程中的安全问题引起了高度重视,多数高校已经出台了相应的管理机制以及有效的管理办法。然而,这些管理制度并没有真正落实。在监督管理工作中,这主要是由于操作人员本身缺乏规范意识,并且相关的监督管理人员对安全管理制度落实不到位。高等院校的实验室本身就面临着繁重的实验压力,外加高等院校科研过程中对实验室的应用,导致安全管理过程中难免出现疏忽。很多实验操作人员虽然深知实验规范标准,但为了在实验过程中节省时间或自身疏忽大意,导致不按安全管理制度执行的问题。

1.3安全措施不到位

很多实验室并不注重安全处理措施,发生安全事故过后,相关管理人员在处理的过程中也没有仔细分析发生事故的重要原因,并且没有根据常见的可疑事故因素制定相应的防护预案,甚至在问题处理过程中也只是形式化的处理。这就导致即使安全事故发生过后,在短时间内会引起相关工作人员的注意,但是随着时间的流逝,安全事故带来的影响也逐渐被遗忘,相关的安全管理措施以及日常工作根本无人负责,这也为下一次安全事故的发生埋下了隐患。

1.4安全管理制度落实不到位

虽然有很多实验室已经制定了相关的安全管理制度,但是这些形式化的制度只是张贴在实验室的显眼之处,很多领导人员以及安全管理工作者并没有将管理制度真正落实到位。一些安全负责人自身的安全思想意识较为淡薄,在管理的过程中,对实验室进行日常检测流于形式,只有在上级领导组织检查时,才会注重安全管理工作。这也导致安全管理制度无法落实到位,管理效果收效甚微。

2提升实验室安全管理水平的有效策略

2.1完善实验室硬件环境

实验室的安全防护类设施建设包括对硬件基础安全防护设施的建设,例如,在化学实验中,许多化学药剂与空气接触挥发过后,会产生毒性气体危害到人体健康。因此,在实验室中,必须要安装相应的通风设备,除此之外,根据不同化学药剂在应用过程中的实际特点,还应该一应俱全的安装防爆防火装置。但是即使硬件防护通风措施安装完备,也不可避免的会出现一些实验事故,因此,为了实验室还应该安装洗眼器等临时缓解实验人员在遭受毒性化学药剂攻击的相关设备。除此之外,对一些高危化学用剂,还应该采用专门的放置仪器进行保存,为实验室师生生命健康建立起一道安全防护线。与此同时,为了避免发生事故时,实验操作人员无法自救,还应该在实验室内安装实时监控设备,通过传感器对实验室的温度以及其他参数指标异常状况进行监测,一旦发生紧急状况能发出报警信号方便他人展开施救工作[1]。

2.2加强实验室监督检查工作

在实验室内部建立完善的监督检查机制,是确保实验过程中安全管理制度有效落实的重要举措。通过日常检测过程中对实验室内部的各类型信息参数进行动态监测,及时排查实验设备存在的安全隐患,有效避免实验过程中设备出现异常状况而导致的安全事故。在排查过程中,还可以应用定期抽查或专业第三方组织细致化安全检测的方式,实现对实验室内部应用设备以及其他参数的检测。同时,校方还应该安排专门的检测人员定期对实验室进行自检工作,将安全责任落实到人。实验室的监督检查具体可以分为3个等级层次。第一层级是社会第三方专业检测机构以及校方组织的安全自查工作;第二层级是专业科研技术项目成立的安全督察工作小组对研究中心的安全监督工作;第三层级是参与实验的教师与学生,在实验开始之前对应用设备的精细化检测工作[2]。除此之外,校方还应该安排专门的负责人,每天都对实验室内应用的设备以及化学药剂的存放进行详细的检测工作,并且做好档案记录,尤其是针对实验室的通风设备以及灭火器装置等等设备的检查,避免由于通风设备堵塞或灭火器无法正常使用而带来的安全问题。而进行化学实验的相关专业学院,也应该组织学生或教师定期对实验室的安全状况进行巡查,如果发现安全隐患,就需要采用有针对性的措施及时解决,尤其是对问题较大的实验设备装置,还应该通过合理更换或维修整改工作,确保实验室的安全运行。通过有纪律的组织安全监督检查工作,让参与实验的师生都能在监督检查组织工作中不断丰富自身的安全知识,树立起安全意识以及规范意识,以“预防为主,防检结合”的方式避免实验室安全事故的发生[3]。

2.3加强安全知识的宣传

校方应该注重对实验室安全知识的宣讲工作,从而为实验项目的开展营造良好的安全文化氛围,让师生在潜移默化的过程中树立起安全防患知识,并且注重实验过程中遵守规则。除此之外,还可以通过在实验室的醒目区域设置安全信息提示栏,将本项实验的安全负责人以及实验过程中涉及到的危险问题和防护措施等都写在信息栏中。注重安全逃生路线的规划和设计,避免在逃生过程中慌乱无措,从而为各项安全工作的顺利开展以及安全意识宣传奠定基础。与此同时,还应该注重仪器设施的使用规则以及警示标语标志的张贴,拓宽安全知识宣传的途径,使学生在实验室中体会到安全实验的氛围,从而培养学生的安全责任意识[4]。

2.4加强实验室内部的安全教育

高等院校应该通过多元化的形式开展实验室安全规划教育,只有通过安全教育考核标准的人员才能得到实验室的准入资格,从而建立起严格规范的实验室安全准入制度。安全教育的途径种类多样,其中包括安全理论课程讲解、信息网络平台宣传等多种方式[5]。而实验室的安全教育也作为一门正式的课程,逐渐设立在化学类专业中,在安全课程中,包括了对实验室内部各类型危险化学药剂使用方式以及实验设备的正确使用流程。同时,还将实验操作过程中常见的危险问题以及有针对性的安全防范措施进行了讲解,有利于学生在日常学习的过程中形成基础安全意识,在实验过程中发生危险事故时,冷静地进行自救或他救[6]。

2.5将绿色实验的理念落实到管理过程中

实验室在满足学科要求的同时,尽量要选择一些无毒无害的实验,学校内部应该废除一些毒害性较大的实验内容,并且以毒害性较小的实验代替,尤其是在一些采用有毒有害化学物质的实验过程中,可以有毒有害产物转化为其他实验材料,并且有效减少实验室中废弃物的产生。

3结语

综上所述,实验室的安全管理工作对于建设安全校园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和价值。因此,实验室管理人员在管理过程中始终要坚持“预防为主,防治结合”的管理原则,在管理的过程中从细节入手,做到安全管理无小事,绝不放过任何一个安全隐患。真正地做到以教育为先,强化安全文化意识的树立,切实落实安全管理制度,确保实验室的各项实验工作顺利进行。

参考文献:

[1]孙永军,肖雪峰,孙文全,等.本科生创新实验室安全管理对策的研究[J].化工管理,2020(4):60-62.

[2]覃芳.高校化学实验室安全管理的问题与对策[J].化工管理,2020(7):70-71.

[3]高文红,孙欢,韩晓敏.加强实验室安全文化建设提升实验室安全管理水平[J].实验室科学,2020,23(4):205-207,211.

[4]李全刚.基于智慧校园建设的高校实验室安全管理平台建设研究[J].信息与电脑(理论版),2020,32(15):245-246.

[5]曹毅,翟圣国.强化安全意识提升实验室管理水平[J].实验室研究与探索,2013,32(6):437-439.

实验室安全管理范文篇3

【关键词】检验机构;实验室安全管理;仪器设备;安全管理制度;预防措施

我国检验检测事业得到了快速发展,无论是实验室规模、建设方向还是管理机制方面都具有强大的竞争力。近年来实验室整体需求不断扩大,人员活动变得更加频繁,实验室也变成了一个具有安全隐患的场所。例如实验室规划不合理、设备管理问题、制度建设欠缺等都成为了亟待解决的问题,因此,实验室安全现状分析与安全管理成为了今后的主要工作目标。

1当前实验室安全现状与存在的问题

1.1实验室环境污染。试剂在实验过程中可能会导致大量废水、废渣的出现,也包括微生物实验后的某些残留物。这些物质在收集不当的前提下都会对环境产生严重污染。重金属物质排放至地下水管道后,管道内部受到腐蚀的可能性较高,容易产生管道损坏。另外,实验废渣并不能当作一般的生活垃圾处理,废气培养液、化学污染物的严重程度比细菌、病毒等的威胁更大,人类健康受到了不同程度的威胁。1.2火灾问题。化学实验室的火灾问题普遍存在,且引起火灾的因素条件众多,包括线路老化、易燃物质导致明火、通电温度过高、试剂药品化合反应等。总体而言,火灾产生的危害程度较严重,且一旦出现火灾,实验室内部的大量试剂、药品等也具有燃烧风险。特别是人员疏于管理时,火灾问题将成为影响最大的安全风险问题。1.3设备仪器安全。实验室的检测过程会利用到许多紧密的仪器设备,在工作过程中也需要对其给予高度重视。如果人员在管理过程中出现各类问题或是违规操作,就容易导致各类安全问题的出现,导致设备受损。严重时,还会对仪器设备产生不同程度的损坏[1]。考虑到检测机构很可能负责某些案件或突发事件的检测工作,设备仪器的正常使用需要重点关注,避免损坏。1.4化学品安全问题。在实验室中常用的化学试剂都存在不同程度的腐蚀性,包括浓硫酸、浓盐酸、冰醋酸等。这些化学试剂接触到皮肤时会产生灼伤。另外,如果实验过程中有挥发性气体的出现,无论剂量大小、毒性程度如何都会导致实验室的空气质量下降。所以,对于类似的化学药品和有机溶剂,需要采取有效的控制方案,避免因化学品安全而导致的各种安全问题。

2检测机构实验室安全管理模式

2.1安全管理体系构建。科学规范的实验室安全管理体系是保障日常工作开展的基础性内容,对于检测机构的实验室来说,需要构建一整套安全可行的岗位责任制度,并从人员安全管理和人员操作两个方面展开。人员管理方面,实验室应注重以人为本的意识培养,尤其是人员的安全意识。对于新进实验室的人员,需要对其进行全面的安全教育工作,在了解实验室工作特点的基础上掌握安全防护措施的具体落实方案,包括某些消防器材的使用等。必要时可以通过安全讲座等实践活动形式对人员开展统一考核。在实验室环境规划当中,也需要配备防护措施,对于某些气味刺鼻或存在有毒气体的实验室,设置通风橱,做好保障方案。在人员操作方面,按照仪器设备的相关要求来明确岗位制度管理的内容,参与到技能培训与仪器操作管理工作当中,按照制度管理的要求签订安全责任书,依法地按照制度要求开展各项管理工作[2]。2.2仪器设备的合理使用。实验室检测工作当中,仪器与专业设备的使用是基本工具之一,只有保障其功能正常,才能为检测结果的准确性提供技术支持。除了前文所提到的规范化管理外,仪器设备需要安排专业人员展开管理,内容包括设备的日常检修、清洁、维护保养等,同时还应该将具体的操作规程要求放置在实验室之内。对于仪器设备的使用,做好保养记录、维修记录,如果发生问题与事故,详细地记录时间、事故产生的主要原因,负责人、维修维护情况等,通过这些相关内容建立仪器设备档案管理体系,便于日后查阅。2.3实验室危险药品试剂管控。考虑到实验室内部有大量的有机、无机化学试剂与药品,强化其安全管理工作势在必行。对于所有的化学试剂,应在瓶身处张贴清晰的标签,对于浓硫酸等强烈腐蚀性试剂或其它易燃易爆物,需设置醒目的警示标示,在低温条件下合理存放,做好通风、防潮、防火工作。某些放射性物质、有毒物质等危险品还应该通过专用库房进行储存,安装监控,安排专业人员展开管理。对于试剂药品的使用,都应该具备安全数据清单,实验人员应明确不同药品的化学特征,在使用时需做好防护措施,控制用量,尽量避免与皮肤直接接触。对于某些过期药品、废弃化学危险品等,集中妥善处理,与专门的医疗废弃物处理部门与单位取得协议,委托进行统一销毁等[3]。2.4安全风险应急预案构建。安全风险事件具有突发性、未知性的特征,实验室应该针对潜在的安全事故制定专项管理的方案,让实验人员具备突发事故的应急处理能力,以此为基础构建风险应急预案。例如因使用不慎导致试剂瓶破损、划伤、溅入眼睛等,需停止实验,立即采取紧急措施后至医院进行观察。所以在室内设计之时,就应该在实验室内部安装灭火器、应急灯等专业设备,将安全保障措施落实到位,尽量减少可能出现的损害。

3结语

实验室工作不仅影响到其检测结果,还影响到相关案件、问题的解决。因此,实验室安全管理问题需要得到高度重视。本文针对检测机构的实验室安全管理现状进行了分析,结果也说明其涉及因素众多,影响条件与管理难度较大,离不开每一名实验人员的积极配合。为了进一步确保实验的安全进行,即便在发生紧急事故时也应该将伤害与损失控制在最少的程度,为实验室正常工作提供良好保障。

参考文献

[1]李玉兰,谷存国.医学院校分析检测实验室安全管理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继续医学教育,2015(2):44-45.

[2]张晔,甄鹏.安全技术说明书在检验检测实验室安全管理中的应用探讨[J].化学工程与装备,2017(8):264-266.

实验室安全管理范文篇4

1.1仪器设备增加,实验室面积不足

随着国家科研投入加大,科研院所承载的项目及课题不断增多,大型仪器设备购置不断增加,相当部分的科研院所实验室面积不能满足科研需求,仪器设备摆放密集,有限空间变得更加拥挤,水电等公共设施负荷加大,存在明显的安全隐患。另外,对于新购置的一些大型仪器设备,购置前缺少仪器布局规划,仪器设备购置后由科研人员随意摆放至实验室内,缺少安全、环境的综合论证。

1.2科研工作量大,夜间实验增多

加快科技创新步伐,促进科技跨越发展,是科研院所新时期的发展目标,科研工作没有捷径,需要以大量的实验工作为基础,这就促使科研人员要加大精力投入。时间有限情况下,部分实验室出现了连续运转的状况,过夜实验增多,夜间操作人员容易产生精力不集中,忽视安全操作等情况,急需制定相关制度来保障夜间实验的安全性,如夜间实验操作需最少两个人,加强相互督促等。

1.3实验室分散,药品信息难掌握

科研院所科研活动一般以课题组为主体,课题组人数不多,拥有自己的实验室,有相对独立的科研实验空间,实验室较为分散,在实验室内的科研活动基本由课题带头人来安排,不会经过处室或研究所等上级部门审核,以至研究所对这些实验室的安全监管非常困难。另外,由于实验药品购买基本上都是课题组自行购买,管理部门很难掌握到药品信息,对于一些剧毒药品的购置和管理也容易出现疏忽和漏洞。

1.4实验室开放共享,人员流动性大

资源共享是新时期国家科技基础条件发展的核心目的,科研院所实验室的仪器设备特别是大型仪器设备基本都列入了科技部计划司、财政部科文司和国家科技基础条件平台中心联合的《大型科学仪器设备开发共享目录》,科研院所实验室普遍坚持“开放、流动、联合、竞争”的运行机制,可以使实验室吸引优秀人才,发挥群体优势,参与国际竞争,有利于提升实验室的整体实力,但同时也增加了人员的流动性,对实验室安全管理提出了更高要求。

2国外及港台地区实验室安全管理经验

美国、英国及中国香港等国家和地区的大学及科研机构十分重视实验室安全管理,大部分设有环境、健康和安全部门,有浓厚的安全与环保管理文化,高效安全的管理组织构架,硬性的准入制度,完善的教育和培训体系,为保护人员、财产的安全、建设优美环境开展大量工作,为各个实验室和研究中心提供各种有关环境和安全方面的服务[6]。

2.1国外实验室安全管理经验

美国和加拿大的高校对实验室安全的重视体现在防患于未然,非常重视实验室安全教育,但不会单独设立实验室安全管理,而是将所有技术层面的安全问题统一管理,包括建设许可论证、空气质量管理及动力工业车辆管理等问题,这种模式虽然人力资源和设施投入较大,但行动综合管理效果显著,事故处理能力强,行动能力强[7-8];澳大利亚联邦政府及各州政府都有相应的法律法规来管理与安全和健康有关的各项事务[9],高校一般都有一套以职业健康和安全操作为准则的实验室安全管理体系,设置职业健康与安全部,由校长直接负责,各学院院长兼任职业健康与安全主任,学院的各研究室主任对下属的实验室安全负总责[10],实验室管理非常细,普通工作日、周末及假期、过夜实验操作都有一套严格的监管措施[11];英国牛津大学实验室的安全管理条例和规章制度基本涵盖了各安全领域,包括防火安全、设备安全、化学品安全、机械加工安全、放射性安全、生物安全、常规安全、特殊工种安全、意外防护安全等[12];日本高校非常重视环保安全工作,每所大学都设有环保安全教育必修课程,这种浓厚的安全、环保氛围潜移默化地影响校园中的每个人,形成了一种安全、环保的良性循环[13];新加坡大学非常重视“安全文化”理念,以人的健康、安全为各项工作开展的前提,一般建有2个专门组织负责安全管理工作,一个是实验室安全和生物安全委员会,一个是环境与健康安全办公室,大学内所有的项目负责人需要通过学校安全部门的认证和许可才能够开展相关科研工作[14]。

2.2港台地区实验室安全管理经验

中国香港高校在成立初期就把安全管理作为所有运转的重要元素,用定量的指标数据反映实验室安全状况,开展实验室安全状况的评估,掌握情况,对危害与风险做出预测,各部门、各级别的教职员工每年必须做绩效考核,安全职责能否达到标准是考核的重要内容之一[15-16]。中国台湾高校为了确保实验室的安全卫生与环保,设立多个不同层次的实验室安全管理组织机构,一是学校安全卫生与环保委员会,二是学校安全卫生及环保中心,三是科、系、所安全卫生及环保小组,四是各实验室安全卫生及环保责任人[17]。另外,香港及台湾的高校都十分重视校际之间实验室安全管理方面的做法和经验交流,使高校实验室的安全和环保状况得到了极大的提高[6]。

3科研院所实验室安全管理体系建设重点

在科学技术迅猛发展的今天,作为科技创新基础保障的实验室安全管理体系建设,更应受到倍加重视。综合国内外实验室安全管理经验及现阶段我国科研院所实验室安全管理中亟需解决的问题,实验室安全管理体系重点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3.1建立实验室安全管理组织体系

科研院所一般是以研究院为主体,以不同研究方向的研究所为分支的综合性科研机构。实验室安全管理要通盘考虑、全院协调,从环保、健康、安全出发,由院领导任院安全管理委员会主任,组织制定全院长远的安全管理目标,建立完善全院的安全管理体系,规范安全管理流程。各研究所成立所级安全委员会,根据实际情况制定详细、实用的实验室管理办法,负责协调联络院和各级实验室开展安全检查、培训等工作。各实验室由所在的课题组负责安全管理,再设立安全管理员,根据实验室自身特点及仪器设备状况制定详细的操作规程,指导开展实验的相关人员进行安全操作。

3.2建立实验室安全管理制度体系

实验室安全管理涉及很多方面,每一个方面都需要制定相应的安全管理制度,采取切实可行的防范措施[18]。(1)建立实验室准入制度是排除人为引发安全问题的最有力措施,准入制度对准备进入实验室开展实验的一切人员适用,包括初次进入本实验室的研究员、教授、客座及学生等。准入制度可以通过实验室准入考试来实现,考试内容包括:院所实验室安全管理办法、实验室基本情况、实验室内仪器设备操作规程、废弃物处理、实验楼内安全撤离通道、突发情况应对方法、危险化学药品订购程序等。(2)结合固定资产管理建立仪器设备购置人安全负责制度是对仪器设备安全操作及维护的保障措施。科研院所仪器设备一般由科研人员根据需求自行购买,购买人对仪器设备的性能及操作规程比较熟悉,仪器购入后,资产录入购置人名下,通过建立仪器资产购置人安全负责制度,能够进一步督促相关人员对仪器的使用状况进行监管,为仪器安全操作增添一份保障。(3)建立实验室安全自检档案制度,是排除实验室安全隐患的关键措施。安全排查,定期自检,并形成安全自检报告,存档,能够及时发现问题,排查安全隐患。自检内容包括水电线路老化排查、实验药品放置、废弃物处理、压缩气瓶使用及防护等。为督促自检制度的定期实施,各级安全管理委员会要建立定期例会、检查通报和绩效评估制度等,将实验室安全管理制度体系进一步完善。

3.3建立实验室安全文化培育体系

一位安全管理专家说过,短期安全靠运气,中期安全靠管理,长期安全靠文化[19]。安全文化和其他文化一样,具有极强的渗透性、柔韧性和持久性,能够以无形的观念深刻影响着有形的存在。安全文化建设就是培养自觉意识和安全能力的过程,科研院所的安全文化是指在组织和实施科学研究、人才培养、社会服务和文化传承过程中的安全意识、安全态度、安全责任、安全知识、安全能力、安全行为方式的总和[20-21]。在实验室安全管理中烘托一种文化有人会认为是小题大做、无辜渲染,实际上实验室的安全文化能够逐步影响到整个单位的安全意识,改变科研院所的整体安全环境,通过安全文化的导向功能、凝聚功能、约束规范功能和传播功能,来提高全体科研人员的综合安全素质,抓好科研院所实验室的安全生产工作。

3.4建立实验室安全管理联动运行机制

建立多部门协作管理机制,实验室安全管理涉及的部门比较多,包括实验室平台管理、后勤保障管理、安全保卫管理、仪器设备的资产管理等。安全管理过程中要明确谁牵头、谁组织、谁执行,要将各部门的安全负责人联合到一起,形成一个有机整体,形成协作机制。整个实验室安全管理体系要以熟知安全问题具有极强安全责任意识的技术人员为主,组织体系内要定期召开会议,讨论管理过程中问题,对管理办法及相关制度及时修正调整。建立与上级主管部门的联动机制,院所安全管理部门与市级环保局、消防局及公安局形成联动,定期邀请上级管理人员对实验室的药品库、放射源、压缩气瓶等危险物品进行检查,对实验室的人员进行安全操作培训。如发现安全隐患,及时纠正,并限期整改,杜绝可能出现的安全问题。

4结语

实验室安全管理范文篇5

(一)实验仪器和设备操作不当,疏于监控。我国各大高校的研究型实验室都会配备许多精密的大型仪器和设备,在安装时就已经和电脑联机,同时还有部分仪器和设备配有高压气瓶或者其他的精密配件[1]。当在实验过程中运用到这类仪器和设备时,就会涉及到气路、电路和水路的使用安全问题,以及精密配件的安装、调试和应用的安全问题。这就要求实验室专职的管理工作人员要重视对大型仪器和设备的安全管理及使用,并且能够为使用人员提供正确的上机培训以及相应的技术支持,避免因使用人员操作不当而导致的仪器和设备受损或毁坏,甚至是发生其他的重大安全责任事故[2]。同时,又因管理工作人员在平时工作中对实验室内大型精密仪器和设备存在疏于监控的问题,导致不能及时发现实验室的安全隐患,不能做到“早发现,早处理”,这对安全责任事故的预防及调查造成一定的阻碍。(二)实验物品的管理及废弃物的处理。在开放创新环境下,实验室的研究领域不断扩大,研究学科逐渐增多,而许多的研究人员都是临时组合在一起的,其将各种类型的实验材料或化学物品带进实验室中来进行不同课题或项目的研究实验[3]。加大了实验室在安全管理上的难度,究其根源有两点:其一,是实验研究人员与实验室管理人员的分配比例不均,过多的实验研究人员使管理人员的监管工作难度加大,并且实验研究人员的组成相对复杂以及研究人员的安全防范意识也参差不齐,这些都是实验室安全管理的不稳定因素;其二,是各个独立的研究团队在准备实验时,往往会重复购买实验材料或化学物品,尤其是当对常规药品和化学品不能进行分散、分类存放,研究人员在实验结束后不能对实验废弃物进行明确标志以及不能及时地清理实验物品时,大大地增加了实验室对废弃物的分类处理难度[4]。(三)人员组成复杂、流动性大且缺乏安全意识。高校研究型实验室的开放使得大量的本校师生、外来访问学者、科研所专家、项目研究的临时聘用人员以及实验室的管理人员都可以自由出入,或是参观学习,或是课题研究,因此导致实验室的人员结构变得复杂化,并且具有较大的流动性,对实验室的安全管理没有明确具体的责任划分[5]。另外,因为不同层次人员的安全防范意识存在差异,对实验室的安全管理不重视,这也会对实验室的安全管理造成一定的影响。尤其是针对学生来讲,实验过程中粗心大意,存在侥幸心理违规操作,极容易造成实验室发生失火、爆炸等不可估量的重大安全责任事故。

二、开放创新背景下高校研究型实验室安全管理的策略

(一)严格执行操作规范,实时监控。实验室的大型精密仪器和设备要实行严格的责任制度,负责人分别是使用者、导师及专职管理人员。同时,每一台仪器设备都要制定相应的使用规范和安全规范,对于需要特别注意的事项要明确标注出来,张贴在实验室内明显的位置[6]。学生一定要在导师在场时才能使用大型精密仪器和设备做实验,这时导师是第一安全责任人。专职管理人员还要有一定的相关的学科领域工作经验,并且接受过专业实验技能培训,合格后方能上岗。另外,还要充分利用校园网络构建开放的共享平台,实现对大型精密仪器设备的实时监控,提升网络化的安全管理[7]。(二)加强对危险实验化学品的管控。对实验室化学品的管控要严格执行《危险化学品管理条例》,制定实验室危险化学品相关的规章制度,并且加以严格的管理和控制,比如:1.对含有剧毒的化学品必须进行精确的计量和记载;2.定期检查危险化学品的使用量和存储量;3.加强和完善危险化学品实验室和仓库的防护建设,运用高科技手段进行防火、防盗、防爆等;4.安排专人对易燃易爆化学品、放射性化学品以及具有其他危险性的化学品进行管理,明确第一责任人[8]。另外,对实验废弃物要进行分类收集,以学期为单位进行汇总,然后交给有处理资质的废弃物处理单位进行统一处理[9]。(三)健全安全管理制度,提高安全意识。针对实验室开放后出现的人员组成复杂、流动性大的问题,可以建立健全相应的安全管理制度:1.制定相应的安全准入制度,如:实验室人员入室登记制度、外来参观学习人员入室申请制度以及本校师生入室安全告知制度等;2.建立共同安全管理责任制度,导师、学生、项目课题参与人员、实验室安全管理工作人员在进入实验室时要签署安全责任书;3.建立奖罚机制,提高每一位进入实验室人员的“主人翁意识”,共同参与实验室的安全管理工作[10]。

三、结束语

综上所述,开放创新背景下高校研究型实验室一定要牢固安全第一的理念,要结合本校实验室的实际情况制定相应的规章制度和应急预案,对实验室的大型精密仪器设备、危险化学品以及来往出入人员要进行严格的监管和控制,确保实验室形成高水平安全管理的研究环境,进而为实验教学提供安全的场所。

参考文献:

[1]林海燕,邬克彬,王莹.开放创新背景下高校研究型实验室安全管理研究[J].实验技术与管理,2018,(3):261-264.

[2]沈宁娟.应用型本科院校开放创新实验室建设与管理探索[J].河南教育(高教),2017,(4):28-29.

[3]黄晓园,王红成,徐永钊.创新实验室管理模式和培养机制改革与探索[J].实验室研究与探索,2017,36(6):267-270.

[4]佚名.新形势下高校实验室安全管理现状与策略研究[J].实验技术与管理,2018,35(11):6-8.

[5]佚名.开放模式下微格实验室安全管理的问题与策略研究———以贵州师范学院为例[J].贵州师范学院学报,2018,v.34;No.206(4):86-89.

[6]马吉锋,张羽,邱小雷.新形势下高校实验室管理模式创新研究[J].现代经济信息,2017,(22):437-437.

[7]张志强,刘雪蕾,李恩敬,等.北京大学实验室安全管理的探索与实践[J].实验技术与管理,2017,34(10):244-248.

[8]杜奕,冯建跃,张新祥.高校实验室安全三年督查总结(Ⅱ)———从安全督查看高校实验室安全管理现状[J].实验技术与管理,2018,v.35;No.263(7):11-17.

[9]杨倩,杨惠敏,王自奎,等.完善安全管理体系确保高校实验室安全[J].高校实验室工作研究,2017,(01):87-89.

实验室安全管理范文篇6

【关键词】药学实验室;安全管理;策略

高校实验室是进行实验教学和开展科学研究的不可或缺的场所,对学生实验创新能力的培养,科技成果的孕育以及对外科技服务对外交流起到不可或缺的作用。近年来,随着我国国民经济的迅速增长,高校实验室实验实训以及科研条件得到了很好的发展,实验条件大大提升,科技成果以及教学成果也纷纷涌现。同时,高校实验室安全工作取得了积极成效,安全形势总体保持稳定。但是,高校实验室安全事故仍然时有发生,暴露出实验室安全管理仍存在薄弱环节,突出体现在实验室安全责任落实不到位、管理制度执行不严格、宣传教育不充分、工作保障体系不健全等方面[1-2]。高校药学实验室因综合了化学,分子生物学,生理学,微生物学等等多学科的相关实验,其安全管理显得更为重要,深入分析探索高校药学实验室安全管理对策和措施,加强实验室安全管理工作,维护教学和科研工作的顺利开展势在必行。

1现行通用药学实验室安全管理存在的缺陷

通过对多所具有药学相关专业的高校实验室调研,关于实验室安全管理在以下几方面存在着共性问题:1.1安全管理制度不全面,缺乏检查督促机制随着药物教学与科研近年来的蓬勃发展,高校药学实验室建设步伐逐步加快,但专门针对药学实验室的安全管理制度和安全操作规程一直缺省,一直沿用化学实验室安全管理制度或生物学相关实验室安全制度,因而存在一定的缺陷,安全检查督促无法细分,执行落实更难以到位[8-9]。随着高校药学实验室的新型仪器设备不断涌现,新型试剂的大量使用与实验室使用时间不断增加,而实验室相配套的安全管理规章制度并未得到细致地落实,加之配套的安全措施无法全面及时跟上实验室的发展与使用,药学实验室安全隐患在逐步增大;同时,大多药学实验室对既有的安全管理制度的执行情况缺乏考核,使安全管理制度成为一种“形式”,这样使药学实验室安全隐患更加难以发现与控制[6-7]。1.2安全培训不到位,不全面经调研,大多药学相关实验室都对实验室研发相关人员进行了消防安全、安全生产培训,并进行了消防器材操作演练、化学危险或生物危险相关设备的规范使用指导等,以提高安全意识和安全防范水平。但由于药学实验的复杂性,仅做到这些是不够的,除必须充分了解安全隐患的危险因素,熟悉其预防和应对措施之外,药学实验人员在经过培训后还应具备基本的防毒、防火、防水、防腐蚀、防电、防盗意识[4];也要做到熟悉实验室内基本架构,包括进水管、排水管、电源插座、水电开关的具体位置;还需要掌握易燃、易爆、易制毒、毒性、腐蚀性、挥发性物质及危险物品的使用方法和存放要求[3-5],熟悉电气设备的使用操作规程,熟练掌握灭火器和灭火器材的使用方法,学会药学实验室安全事故防范和应急处理预案,真正能够贯彻“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的方针,消除安全隐患。因而安全培训需要进一步加强,以增强药学实验人员应对各种突发事件能力的策略。另外,安全培训也是加强自我防范技能的重要途径,使药学实验室人员在意外情况下采取最直接有效的安全措施,将人身以及财产危险降到最低程度。

2药学实验室安全管理策略

2.1完善符合药学实验室的安全管理制度的建立。高校药学因综合了化学,分子生物学,生理学,微生物学等等多学科,药学实验室也涉及多方面实验内容,因此安全管理制度的建立也应综合考虑相关实验的安全因素。具体包括制度定制着眼点应包含实验室安全监督相关领域,化学品管理领域,三废管理领域与仪器管理相关制度[7]。结合了本校省级药物研发中心的安全管理,我们制定的具体制度包括:《药学实验室准入制度》、《药学实验室安全事故应急预案制度》、《药学实验室安全检查制度》、《药学实验室安全管理制度》、《药学实验室安全隐患及事故报告制度》、《药学实验室安全奖惩考核制度》、《药学实验室安全责任人管理制度》、《药学实验室实验人员培训制度》、《药学实验室卫生管理制度》、《药学实验室防盗与防破坏监督管理制度》、《药学实验室与仪器使用规程》、《剧毒与爆炸性试剂管理制度》、《易制毒易制爆化学品管理制度》、《药学实验室“三废”处理制度》、《药学实验室仪器与试剂领用使用与账目管理制度》、《化学品安全管理实施细则》等。制度的严格执行有力保障了实验室的正常运转,使实验室管理与问责有据可循[10]。2.2强化安全培训,提高安全意识,加强实验人员安全防范水平。安全事故的发生大多源于实验人员缺乏安全知识,违规操作,或出于麻痹大意,安全意识不强而导致。因此强化安全培训,提高安全意识,加强实验人员安全防范水平极为重要。培养药学实验人员学习掌握基本的安全知识,强化规范安全操作,学会实验室急救知识与意外事故应急措施,一旦意外发生可及时自行救护,同时及早处理安全隐患。实验室安全培训教育可以增加实验人员对药品药剂性质了解,强化安全知识水平,丰富事故处理经验,提高安全认识和安全素质,是预防与处理各类安全事故发生的重要的因素,是保障实验室安全的关键[4]。2.3实验室安全管理设备与系统的升级与改造。在药学实验室安全管理中,实验室安全保障相关设施不可或缺。除了视频监控系统、烟雾报警、灭火器材、门禁等安全消防设施外,还要根据实验室的用途的不同,配置有针对性的配套安防设施。药学是由于综合多学科,实验室安全事故类型难以预测,如:占用消防安全通道,致使安全通道在应急情况下无法疏散及救援;通风、排毒、排废通道被堵,甚至由建设不合理而造成安全隐患,安全设备设施陈旧落后,导致无法发挥安防作用或者安防设施不适合实验室安防要求[6],如:一些实验室只有烟雾报警,没有红外报警,只有液体灭火没有气体灭火等。目前,一些自主灭火集成系统已经在逐渐普及,我院目前已经对部分重点实验室进行了改造。另外,随着信息化建设的不断推进,实验室信息管理系统在实验室安全领域作用凸显,实验人员可将仪器设备的性能参数、管理员联系方式、维修保养记录、仪器设备运行状态等档案信息上传至系统,以便于实验人员及时了解仪器设备状态,也便于实验人员对仪器设备的定期维护和上报维修,防止不及时维修而造成各类安全事故[11-12]。为保障实验室安全运行,我院对实验室的安全信息化建设也进行了升级与改造。

3结语

实验室安全管理范文篇7

关键词:英国高校;实验室安全;风险防范;安全培训与检查

对培养高等教育人才而言,实验教学是学生参与实践和提升科学素养的重要途径,而实验室则成为师生从事科学研究和创新实践的重要场所[1-2]。高校实验室具有类型多、功能全、实验项目多、人员集中且流动性大、危险药品种类多等特点,这给实验室安全管理和平稳运行带来了严峻的挑战。近年来发生的多起高校实验室安全事故,造成多人伤亡及财产损失,安全事故引起了社会的强烈关注和教育主管部门的高度重视[3]。英国的高等教育在国际上处于领先水平,其先进的环保理念和实验室管理水平都值得国内高校学习借鉴。利用在英国格拉斯哥大学学习的机会,通过对格拉斯哥大学、曼彻斯特大学和思克莱德大学等高校实验室的调研,对英国高校实验室安全和环保工作有了更深入的了解,也看到国内高校在实验室安全管理和环境保护工作中与国外名校之间的差距。

1英国高校实验室安全环保工作特点

1.1健全的规章制度。1975年4月,英国颁布了《劳动安全法》[4],该法案要求雇主必须起草安全政策声明,并且有责任让所有雇员了解安全政策,并保证安全政策能够得到有效执行。参照此项法案,英国高校相继制定了各自的卫生与安全政策总则[5-7]。英国高校实验室的安全与环保工作经过40多年的不断努力,基本完善了诸如防火安全、设备安全、化学品安全、机械加工安全、放射性安全、生物安全、常规安全、特殊加工安全、意外防护等规章制度和安全环保设施,使得师生在实验室的所有操作都能做到有章可循、有法可依,确保学校教学秩序平稳有效地运行。1.2完善的安全风险防范体系。实验室安全风险是指实验人员在实验室内从事教学、科研等活动时产生和客观存在的,很可能导致人身伤害、财产损失的不确定因素。评估者需要对可能存在的安全风险进行评价,之后决定采用哪种方法降低风险、规避伤害。由于高校实验室里进行的多为前沿科技和探索性研究,在安全方面存在很大的不确定性[8-11],因此聘请相关行业的专家对实验室进行安全风险评估就显得尤为重要。专家会遵循卫生与安全管理部门制定风险评估的相关流程,首先确认安全隐患,分析由此可能引起的人员伤害及伤害程度,其次根据安全危险的评价等级提出防护措施,之后提交风险评估报告并依据防护措施采取行动,最后对实施过程和结果进行审查与监督[5,12]。针对火灾,英国高校普遍设有专门的安全评估顾问,对发现火灾隐患、防火安全标志、消防通道、消防设备安装、应急灯安装、应急和消防培训等都制定了相应的评估表格。依据火灾安全标准(BS5839)[6],英国高校会定期对教学楼进行安全警报测试并开展消防疏散演练,校园内还会有专门的灾后安置点及医疗救助站。1.3严格的实验室准入制度。尽管英国高校都建立了健康与安全管理机构,而且制定了严格的实验室安全条例,但是安全培训仍然是实验人员进入实验室前必须要跨过的门槛。安全管理条例规定,新来的教职员工或学生在初次进入实验室之前必须参加健康安全培训,培训内容由安全管理人员制定;指导教师负责预约培训时间,只有通过安全考核并获得导师及实验室负责人同意后才能进入实验室开展工作;若使用大型仪器设备,还需要另外有专人进行培训,并签字认可后方可操作;若要进入安全级别高的实验室则必须获得特别授权;每位进入实验室的人员都要求有记录可查[13]。英国高校采用先进的门禁系统对进出实验室的人员进行管理。学校教职员工和学生必须办理校园ID卡,根据办理人不同的身份授予不同的使用权限[14]。有的实验楼内部还设有密码门禁锁,在刷卡进入实验大楼后,还需要输入密码才能进入实验室。如果是临时进出实验楼,则需要到接待处登记备案方可进入。1.4科学的安全与环保训练。与文字性的条例和规章制度相比,安全培训更具有针对性和目的性,培训内容可操作性强,其目的是通过对具体行为的强化训练来培养受训者的安全习惯和安全意识[5]。根据不同的实验环境,安全培训通常在数天到一周之内完成。在进入实验室前向专职安全管理员申请参加安全培训,并得到一本安全教育手册,手册里详细地介绍了在实验室开展实验时所必须注意的事项。除了自主学习安全规章制度外,培训还以讲课的形式介绍实验室部门构架、实验仪器设备安全使用、危险警示标志识别、危险品使用规定、污染物和废弃物处理、安全设施及安全防护用品使用要求等注意事项。培训中还着重讲解并演练了遇到火险时,如何正确使用灭火器、如何求助、受伤时如何进行紧急处理、遇到火灾时如何安全逃生等。1.5细致的实验室安全检查工作。英国高校每年会对实验室开展至少1次校级安全检查,系部的安全检查则贯穿于日常工作之中[15]。安全检查流程规范,检查项目具体且涉及面广,检查内容大致可以分为3类[13]。第一类主要是针对实验室安全文件、责任人和整改落实情况的检查。检查组对实验室安全管理条例的完整性、责任书中是否有负责人签名、系部是否定期举行安全会议并征求了专家的意见、会议记录是否详实、之前安全检查中发现的问题是否得到了整改、整改进度和效果如何等进行检查。第二类检查是对工作环境和仪器设备进行检查。工作环境的卫生是否有专人定期打扫,工作区域的温度、湿度、照明是否符合健康要求,是否有医疗救助箱,对潜在危险工作区是否进行了健康危害评估,废弃物是否按要求进行清理;仪器设备是否有安全操作规程,仪器上是否有危险警示标志,是否有专业技师对仪器设备进行定期检查与维护并有文字记录。第三类检查则针对安全培训、安全防火和安全防护物品及设施进行检查。是否有培训手册并制定了相应的培训计划,所有员工是否都参加了安全培训并且通过考核,培训内容是否具有针对性,培训效果如何,是否有培训记录;防火通道是否畅通,是否在指定位置张贴防火标识,烟雾探测器、应急灯和警铃是否定期检查,灭火器数量和安放地点是否符合要求,是否定期组织消防演练;是否对安全防护用品的使用进行了培训,是否对安全防护设施进行定期清查和测试,是否有专业人员对通风设施等进行检查并且记录。检查组会将检查记录和发现的问题提交给学校和系部,并要求系部提出书面整改方案。方案通过评估后,安全整改工作要求在规定日期内完成,并且接受检查组的再次安全检查,直至彻底消除安全隐患。

2国内高校实验室安全管理现状

随着企业对创新型人才的迫切需求,以及国家对创新创业人才培养的高度重视,越来越多的教师和学生走进实验室参加科研和创新实践活动。近年来,我国高校实验室建设得到高速发展,安全管理工作也越来越受到重视,但在日常管理和环境保护中仍然存在一些共性的问题。2.1安全环保意识淡薄。安全环保意识淡薄是导致实验室安全事故频繁发生的重要原因[16]。一方面,学校重视实验教学和成果产出,却忽视对安全教育和环境建设的投入,缺少经费支持,安全教育流于形式、安全防护设施严重不足、安全检查无法落到实处,因此实验室安全管理不能做到主动出击和有效预防[17];另一方面,师生缺乏安全意识,很多实验室的安全教育和设备操作不是由专业人员或教师指导完成,而是由研究生教本科生、高年级指导低年级,缺乏监管和安全责任感,对安全隐患漠视,侥幸心理严重。2.2安全教育不到位。近年来,人为因素导致的安全事故占我国高校实验室安全事故总数的98%[18]。这与实验参与者的安全意识淡薄、安全操作技能不过关、安全管理和安全教育不到位密切相关。国内很多高校对安全教育不够重视,安全教育内容简单、形式比较单一,主要以安全讲座、消防视频及图片展示为主,配以有限的消防疏散演习。缺少针对实验室的安全培训和消防演练,缺少实验室安全准入条例和制度,缺乏安全教育的长效机制,安全教育形式化,无助于培养师生良好的安全生产习惯。2.3安全管理制度不健全。我国高校实验室安全与环保工作经过多年的建设与发展,积累了大量的管理经验和办法,但相关制度的建设思路缺乏整体性、宏观性,制度本身缺少对保持社会稳定和环境可持续发展的更深层次思考[19]。国内高校普遍由多个部门分块管理实验室安全工作,管理重复现象严重,职责相互推诿,管理效率不高。实验室管理人员普遍安全素养不高,缺少必要的安全培训,安全管理缺乏惩奖机制,安全检查流于形式,督察应付了事。此外,部分高校缺少安全事故应急机制,或以管理制度替代应急预案,即使建立了应急机制,也缺少必要的宣传教育和常态的训练演习[20]。

3对我国高校实验室安全环保的启示

3.1建立风险控制体系,完善安全环保条例。将实验室安全风险评估引入我国高校的安全管理范畴,通过寻找实验室安全管理风险点,围绕风险点建立风险控制体系,编制相关的规章制度,建立责任明确的实验室安全风险分级管理体系,从源头上把控实验室安全风险。各高校应该尽快组织相关部门和专家,分类别、分专题研讨有关实验室安全环保的基本要求和相关标准,并将这些要求和标准列入实验室基本建设、实验室评估、安全检查或考核评优等指标中。3.2营造安全环保氛围,重视安全教育培训。实验室安全文化是校园安全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建立基于“互联网+”的实验室安全教育、宣传和考试平台,形成课堂教学、网络自学、线上考试相结合的安全环保教学模式,将成为营造安全、和谐、环保的校园文化氛围,提高师生安全意识的有效途径。同时应该把实验室安全与环保教育列入教学计划,编写相关教材,开设安全教育课程,将安全教育课程化、学分化。重视实践环节的安全培训,指导学生安全操作实验仪器,正确使用安全防护设备,明确各类安全事故的起因及后果,开展教学互动,让学生切实体会到安全的重要性。对未通过安全培训考核者,禁止进入实验室开展实验活动。3.3确保资金投入,提高安全环保科技含量。确保对实验室安全设施和教育的资金投入,是将实验室安全管理工作落到实处的重要保障。国内高校应设立实验室建设专项经费,用于实验室维修、实验设备维护、安全防护设施采购与更新、安全培训与应急演练等,并保证专项经费及时、足额发放。适当增加对实验室安全与环保的预防性投入,引入智能物联网或智能监测等高科技技术手段将实验室安全与环保事故消灭于萌芽状态,确保人员和财产安全。3.4强化安全检查,加大奖惩力度。国内高校应该在一年之中多次开展校院二级的安全检查工作,安全检查内容要具体、有较强的可操作性。检查工作不仅止于发现问题,更重要的是如何解决问题。安全检查要有文字或视频记录,发现问题限期整改并且再次接受检查,直至消除安全隐患。同时各高校应建立实验室安全管理奖惩制度,将安全检查记录、评估结果、整改方案等材料作为年终考核、评优、晋职的依据。学校要对年度安全管理工作中表现优秀的单位或个人予以表彰和奖励,对管理不到位、评价未达标、整改不力或酿成实验室安全事故的,按照相关管理办法给出相应的惩罚,严重的要追究责任。

4结语

实验室安全管理范文篇8

1.1试剂品种多及性质繁杂。由于化学类项目繁多,每个项目所用试剂品种较多,化学实验室须购置和储备各种类别的化学试剂。其中大部分具有易燃、易爆、有毒、腐蚀性等性质,属危险化学品。不同试剂需要根据其理化性质按照不同方式存放和操作流程,如存放或者操作不恰当,可能会引起不良后果甚至爆炸。1.2设备运行存有潜在危险及实验时间长。化学类实验室所承担的实践教学与相关科研工作,配备了各类实验仪器,一些仪器运行中达到很高的温度(如马弗炉加热可达1000℃以上)、维持很高的压力(如高压灭菌锅工作时可达0.22兆帕,135℃)。实验中所使用的玻璃器皿易碎,容易造成割伤。另外,部分化学类实验项目操作长,如有机合成实验、天药物提取实验,大部分实验需要几小时,有的甚至几十小时才能完成,实验中常伴随加热和冷却。如果不规范操作或不进行定期安全检查,都有潜在的危险。1.3废弃物成分复杂及毒性大。化学实验中会产生各种废液(如氯仿、醋酐),其成分复杂,部分废弃物有毒性,如不贴标签,不按规定进行无害化处理;化学实验过程产生的化学垃圾(如破碎的烧杯、试管及玻璃),不分类收集,随意处置,不但会污染环境,也会威胁人身安全。1.4部分学生不按规范操作进行实验及安全意识淡薄。中职学生在小学和初中动手的机会少,缺乏规范操作意识。虽然对试剂的特性有所了解,但其使用不当的危害性认识不够,为了贪图方便,随意将不同试剂放置一起,不按规定存放、使用危险化学试剂或者药品,随意处置化学垃圾。另外,中职生年龄小,大部分学生在父母的呵护下,生活自理能力差,缺乏日常的安全知识,没有建立基本的安全、防范意识。1.5消防器材难以满足化学试验的消防要求。中职化学实验包括无机、有机、分析化学等许多门类,开设项目繁多,应根据不同性质的实验配备相应的消防器材。目前,大多数中职学校化学实验室只配备了常规灭火器,难以满足不同实验中偶遇突发事件时的要求。

2化学实验室的安全管理工作对策

2.1制订完善的规章制度。安全管理是实验室管理的一项重要内容,安全管理制度是实验室安全管理必不可少的[2]。根据学校实际情况,制订了包括《实验室安全守则》《实验室工作人员职责》《危险化学品管理制度》《危险化学品使用制度》等安全管理制度。规章制度是规范管理的依据,制订了就应该严格执行,责任到人。要通过这些规章制度,让教师和学生从思想上认识到“安全第一”的重要性,始终把安全放在第一位。安全检查是保证实验室安全落到实处的一种重要手段与措施[3]。实训中心每个月对实验室进行安全检查,及时发现实验室存在的安全隐患并进行整改,通过不断地完善规章制度,保证实验室安全管理工作正常进行。2.2建立完备实验仪器的管理。中职学校化学实验室主要进行一些基础性实验,因此,实验室仪器大多是一些玻璃仪器。这些仪器种类较多,数量大,易破碎,管理不当将影响实验教学的正常进行。对于一些使用频率较低的仪器,每次教学完成后,应要求学生清洗干净,上交给教师,存放在固定位置,以免损坏。而常规的玻璃仪器,比如玻璃棒、烧杯、试管等,可以为每组学生配备一套,打印好清单。每次实验课前、课后,进行清点。若不慎损坏仪器,应及时补充。实验课程中使用的公用仪器使用完成后,要及时放回原位,供下一组学生使用。所有仪器在完成实验后都要求学生清洗。若发现未清洗干净仪器的,按照规章制度扣除学生的实验分数。对于磨口仪器,如酸式滴定管、分液漏斗等,清洗干净后,还要在磨口处垫上纸片,防止玻璃粘连。2.3严格执行化学药品管理制度。实验室的化学药品每学年结束时统计汇总,由实验室管理人员根据下一学年的实验计划进行申购。学校安排专业人员负责采购,避免重复采购导致浪费。采购回来的药品要核对数量、质量、规格等。如发现问题,及时进行退换货。药品入库之后,要做好记录,分类保存,定期清点。易燃、易爆、有毒等危险化学品要有单独仓库进行保存,严格执行“五双”(双人收发、双人记账、双人双锁、双人领取、双人使用)制度,对领用数量、药品用途、剩余数量要有详细记录。化学药品管理不当会变质,影响实验结果,导致实验失败,甚至会发生安全事故。因此,化学药品的管理对化学实验室安全有着重要的意义。2.4强化日常实验教学安全管理。实验教学安全管理是指为实现实验教学目标而运用现代安全管理原理、方法和手段,分析和研究各种不安全因素,在实验教学过程中贯彻执行的保障师生员工、实验设施等的安全管理行为[4]。中职学生精力旺盛,好奇心强,活泼好动,对实验仪器、药品等有很大的探究心理。若不加以约束,也会造成安全问题。在实验课前,教师应提前对学生进行分组,一般2~3人为一组,固定座位。出现问题时,可按照座位找到学生,责任到人,促使学生爱护实验仪器,合理使用实验试剂。在实验教学过程中,每次实验前,教师应告知学生本次实验中可能存在的安全隐患,避免出现安全问题。使用酒精灯的实验,要防止烧伤烫伤,女生应把长发扎起。实验过程中,不小心打碎玻璃仪器,使用镊子将碎玻璃集中回收处理,禁止用手拿碎玻璃,以防割伤。使用浓度较高的酸、碱试剂,应严格按照操作流程,禁止学生将所有实验试剂混合在一起。对于一些挥发性强的有机试剂以及会产生刺激性气体的实验,应该在通风橱中进行,以免对身体造成伤害。实验过程中,教师应多巡视,发现安全隐患要及时制止。在实验室内明显处张贴“请勿乱倒废液、乱丢废物!”“分类收集,集中处置!”等警示标志,帮助并提醒学生逐渐养成良好习惯。实验结束后,各组实验仪器、试剂应摆放整齐,由值日生清洁打扫实验室。教学过程中,对学生的严格管理使学生养成良好的实验习惯,减少了仪器药品的损耗,提高了教学质量,降低了安全隐患,也保证了实验室的安全。2.5配备完善的消防措施。根据技术规范及实验室的危险性质,配备相应的悬挂式小型灭火设备,如泡沫灭火器、干粉灭火器、四氯化碳灭火器、“1211”灭火器等。有条件的可配置防火衣或灭火毯、烟感报警器等。在走廊上,可设较大型的灭火器以及消防水龙、砂箱等。消防水龙应附可调喷雾头(如双级离心喷雾头),用以扑救油类和一些易燃有机溶剂等物质导致的火灾,定期检查、测试,确保设备的正常运转。化学实验室的管理工作比较繁琐,而实验室的安全则是重中之重。作为实验室管理人员要始终不忘“安全重于泰山”的理念,牢记自己的岗位责任,运用科学的管理理念,不断地改进和完善实验管理工作,确保实验室安全有序高效运行。

参考文献

[1]赵文武,李桂桃.高校实验室安全现状分析与管理对策研究[J].中国安全科学学报,2013,13(3):27-29.

[2]罗一帆,汤又文,孙峰,等.高校化学实验室安全管理的探讨[J].实验技术与管理,2009,26(4):147-149.

[3]代显华,王月恒,刘晓琴.实验教学安全管理文化建设探讨[J].课程教育研究,2013(2:下):14-16.

实验室安全管理范文篇9

一、为加强**期间(自本办法之日至20**年10月8日)**地区病原微生物实验室生物安全管理,确保“平安奥运”目标的实现,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条例》、《病原微生物实验室生物安全管理条例》及其配套文件规定,制定本办法。

二、本办法所称病原微生物是指能够使人致病的微生物,病原微生物的分类依据卫生颁布的《人间传染的病原微生物名录》(以下简称《名录》。高致病性病原微生物指《名录》中危害程度分类为第一类和第二类,以及我国尚未发现或者已经宣布消灭的微生物。

第二章组织管理

三、**省卫生厅成立实验室生物安全管理领导小组,负责全省与人体健康有关的病原微生物实验室生物安全管理的组织领导与协调指挥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设在**省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各地也要成立实验室生物安全管理工作领导小组,按照属地化管理的原则,全面负责本辖区内的实验室生物安全管理工作。

四、实验室设立单位主管部门、实验室设立单位要明确主管领导、主管部门和责任人,做到组织落实、人员落实、职责落实。**期间实验室生物安全工作坚持一把手负责制,实验室设立单位法人代表为生物安全第一责任人。

五、省卫生厅与市级卫生行政部门、市级卫生行政部门与县级卫生行政部门、县级卫生行政部门与各二级以上医疗机构及教学、研究、生产等领域的实验室设立单位、实验室设立单位与实验室工作人员要层层签订责任书,落实问责制度和责任追究制度。

第三章实验室管理

六、实验室设立单位要根据国家、卫生部和省卫生厅的有关法律法规和规定,建立健全实验室生物安全各项管理制度,制定、落实并演练本单位实验室生物安全事件的应急预案。

七、实验室设立单位要加强和完善实验室环境设施、设备条件,明确实验室各项规章制度及操作技术规程并认真执行。

八、各级卫生行政部门要针对**期间实验室生物安全管理工作开展培训。实验室设立单位要根据自身特点,制定具体培训计划,充分利用当地技术骨干力量,组织开展本单位**期间生物安全管理的专项培训。

九、实验室的设立单位要建立并完善实验室人员档案管理系统,对接触病原微生物人员的姓名、岗位等信息,进入病原微生物实验室的人员和从事的实验活动进行详细登记,实验室人员信息和实验室活动情况登记应长期保存备查。

十、**“**”期间(20**年7月1日至10月8日),严格限制外来人员进入从事高致病性病原微生物实验活动的实验室和菌(毒)种库及样本库。工作人员未经实验室负责人批准不得进行岗位责任外的实验活动。

第四章病原微生物管理

十一、实验室的设立单位要加强病原微生物管理,对本单位内保存的病原微生物菌(毒)种和样本等感染性材料进行一次彻底清点,无保存价值的按照《条例》规定在实验活动结束后就地销毁。有保存价值的集中封存,并将本单位高致病性病原微生物菌(毒)种和样本的性质、数量、保卫措施等封存信息通过当地卫生行政部门,以密件形式逐级上报。20**年5月31日前,市级卫生行政部门将当地高致病性病原微生物菌(毒)种和样本保存情况汇总上报省卫生厅。

十二、保存高致病性病原微生物菌(毒)种和样本的单位,应与当地公安派出所建立报警联动机制和突发事件处置联动机制,保证突发事件发生时能够及时迅速采取有效应对措施。

十三、**“**”期间,各实验室未经省卫生厅批准,不得接收来自外省市高致病性病原微生物菌(毒)种和样本等感染性材料。暂停向北京地区及其他奥运赛区城市运输高致病性病原微生物菌(毒)种和样本。

十四、因疫情需要,需在省内运输高致病性病原微生物菌(毒)种和样本须提前报省卫生厅批准,由专业人员和保安人员联合押运。运输非高致病性菌(毒)种和样本,应事先得到接收单位的同意,运输物品过程应参照《名录》规定对运输物品进行包装,并由接受过生物安全培训的专人进行运输。

第五章实验活动管理

十五、**“**”期间,凡在**境内进行的涉及《名录》)中一类病原微生物的实验活动一律停止;涉及《名录》中二类病原微生物的实验活动(临床检测除外)一律停止(包括所有科研活动)。如疫情控制需要必须开展的实验活动,须在活动开展前报省卫生厅,经批准后方可进行。

十六、第二十一条严禁各种违规行为。任何实验室均不得超范围开展实验活动,特别是严禁在一级、二级生物安全实验室从事应在三级、四级生物安全实验室中进行的实验活动。

第六章实验室感染控制

十七、实验室设立单位要按照相关法规完善本单位内部治安保卫制度。要贯彻预防为主、单位负责、突出重点、保障安全的方针,积极采取人防和技防措施,切实加强**期间的安全保卫工作。对重要部位设置必要的技术防范设施,并实施重点保护。

十八、实验室设立单位如发生实验室生物安全事件或发现由于实验室感染而引起的病原微生物相关的传染病病人、疑似传染病病人,要立即报告所在地卫生行政部门,并由所在地卫生行政部门立即向上级卫生行政部门及当地政府报告。

十九、实验室生物安全事件发生时,实验室设立单位应立即启动本单位应急预案,迅速判断事件可能造成的危害,在向有关部门报告的同时采取有效措施,保护实验室人员安全,控制病原微生物扩散,尽可能将事件危害性降到最低。

二十、各实验室要建立生物安全自查报告制度,每周至少自查一次生物安全隐患,要求详细记录,并报单位主管领导。

各实验室设立单位须至少每月检查一次本单位实验室生物安全情况,发现隐患,立即整改,并将隐患情况和整改结果应及时向当地县级卫生行政部门和上级主管部门报告。

在**“**”期间,以市为单位实行日报制度。

实验室安全管理范文篇10

【关键词】化学实验室;安全问题;纺织工程

化学实验室管理与建设的重要性在清华大学才女朱令铊中毒、浙江大学理学院化学系博士生一氧化碳中毒和复旦大学上海医学院研究生黄洋遭他人投毒后死亡等实验室安全事故的频繁发生状况下已被学校各级领导和广大师生广泛认知,但如何正确有效地开展其管理工作,如何尽可能的少走弯路,如何最大限度的预防和避免化学实验室安全事故发生,如何尽快的缩小与国外之间的差距是摆在广大高校面前的紧迫任务。众所周知,结构决定功能,功能决定效益。而化学实验室安全管理是一项系统工程,需要社会各界和高校协同作战。

1中外高校的实验室的差距

1.1硬件设施建设。通过调查研究国外的大学在实验室安全硬件方面的建设,并对比国内高校现有的实验室安全硬件资源,取长补短,为进一步优化硬件资源提供参考。例如:像日本、美国等有一些知名企业会对相关专业学生设置诱人才培养计划,可以提高学校的硬件设施。1.2实验室安全文化建设。在美国、新加坡、加拿大、日本、澳大利亚等国家,实验室安全文化建设深入到学校的每一个角落,从贴画到互联网宣传、从日常安全友好提示到法律法规制定、从实验安全设施到规章管理制度到防护用品穿戴等都体现了其严肃、认真和务实地对待实验室安全,他们已经处在“要我安全、我要安全、我会安全、大家安全”中的“我会安全”或“大家安全”高级阶段,而我国的大多数高校还处在学校的管理制度“要我安全”的低级阶段,文化建设培育任重而道远。1.3实验室的安全管理制度。1.3.1澳大利亚的安全管理制度。[1]为了保障化学实验室的安全,阿德莱德大学将化学实验室的安全、人员的健康和环境的保护结合在一起,通过从环境保护和职业健康的高度来推动化学实验室的安全管理。将学校、学部和学院放在一个系统中进行安全辅导是阿德莱德大学实验室安全管理的一个重要举措,这就使得实验室安全文化氛围并得以延续。1.3.2美国的安全管理制度。在美国的大多数高校都有一个类似于环境、健康与安全中心的机构,该机构全面负责实验室的安全与校园建设,例如:麻省理工学院以EHS(环保、健康和安全管理)总部作为实验室安全管理的实施机构,为实验室提供专业的技术支持和指导,包括安全培训服务、实验室的设备布局服务、废弃物的管理服务等。除EHS外,在MIT的安全管理体系中,还有一些重要的人员也对实验室安全管理和保障起了关键作用,如首席研究员、安全导师、实验室安全负责人等。1.3.3日本的安全管理机制。[2]日本的高校设有适合于自身的安全环保管理机构,例如:日本京都大学有环境安全卫生部和环境安全卫生委员会两个安全管理机构。1.3.4德国的安全管理制度。[3]德国的大学不设立专门的安全管理机构,但是具有一套安全管理体系,整个实验室的管理井然有序,运行效率高;各个实验室相互独立,资源共享,能够保证需要的人都可以使用,实验室安全问题基本不存在。1.3.5新加坡的安全管理制度。[4]新加坡的大学大多数设有“组织环境与健康安全办公室”和“实验室安全和生物安全委员会”两个机构专门负责安全管理工作。大学生与研究生所有的科研项目负责人必须通过学校的认证,获得学校颁发的PI(PrincipleInvestigator)证书,其所获得的各种科研经费才能够实际用来进行科学研究。1.3.6国内的安全管理制度。保障实验安全是国外高校一直致力于做的事情,但在国内,实验结果有时候比人身安全重要的多。很多老师做项目,为了实现最好的实验效果,采用一些比较危险的实验药品、实验方法,有一些学生为了毕业,由于时间有限,很多实验之前都是草草的看一眼实验药品说明就开始动手做实验,存在很大的安全隐患。近年来,实验室安全事故频发,各个高校越来越重视化学实验室安全工作,很多高校开始设立专门的管理部门,如实验室安全与设备管理处、安全科、安全管理部门等,但存在的问题依然很多,主要是实验安全意识薄弱、自我保护意识薄弱,另外没有专门的人员管理、培训等,很多时候都是学生自己琢磨探索,由于自身阅历有限,安全隐患仍然存在。与国外高校相比,我们仍需不断学习、改进和提高。1.4实验室化学品的管理机制。1.4.1国外化学品的管理机制。国外实验室的危险化学品一般由专人负责、统一管理。例如:在美国,新来的实验室人员的第一件事情就是必须清楚的知道自己所在实验室的安全管理员是谁、在哪,在做实验之前必须清楚自己实验的有关化学品的如何使用、安全问题如何解决,如有不清楚的可以向其咨询,然后再进行实验[5-6]。在欧洲的各个高校,有一个公用的实验室平台,专门放置实验室常规化学品,而且准备量充足,只要通过网络就可以方便地查询到化学品所在[7]。在日本,实验室的指导老师对学生的实验要求特别高,实验之前要制定详细的实验计划,实验现象的记录要求极为严格,并且经常检查学生的实验记录情况[8]。国外的实验室化学品安全管理体系比国内成熟很多,不仅体现在管理体系上,还体现在对化学实验室人员安全、操作培训的重视程度上。国外的化学实验室着重培养实验人员的安全环保意识,制度这是起到一个更加规范的作用。1.4.2国内化学品的管理机制。国内关于化学品的管理,国家出台了《危险化学品安全管理条例》,但是在实施过程中存在很多问题。(1)采购过程不规范目前国内的很多高校人员为了图方便、怕麻烦,基本都是自行采购危险化学品,没有正式的审批,之后也没有备案,有时候供货商甚至没有危险化学品经营资质,给高校实验室造成很大的安全隐患。(2)使用管理不规范目前大多数的高校实验室化学品管理不规范,导致使用管理登记不完整,实验室内存储的危险化学品过多等问题。同时,实验室内的危险化学品随意摆放,很多化学品的购买时间不明、数量不清楚、随意拿取等,给实验室安全带来较大的隐患。(3)使用之后的废液处理不规范目前,多数高校为了图方便,实验之后将实验废液直接倾倒在水池、垃圾桶,有机、无机废液桶不按规定使用,废液堆放过多,试剂空瓶到处扔,给收拾垃圾的环保人员造成了很大的安全隐患,对环境、人们生活造成了很大的影响。

2国外的规范化管理给我们的启示

2.1硬件设施建设。目前在国内,绝大部分高校实验室建设的经费主要是政府财政拨款,一般的企业、民间团体参与高校实验室建设的热情不高,但是随着高等教育的规模越来越大,如果再仅仅只靠政府拨款补助,教育水平会受到很大限制,教育不能够快速达到世界先进水平。具体来讲,化学实验室是很多安全隐患的集中处,所以要通过加强硬件设施建设来实现安全校园。例如:化学实验室要进一步增加安全设施的购置、维护和更新。目前,常规的安全防护设施包括:危险品易制毒柜、易燃易爆化学试剂安全柜、气瓶柜、洗眼器、喷淋装置、急救包、畅通的安全出口、通风橱等。试剂电子化登记,随时更新,试剂使用的规范化管理,实现资源共享,还有一些基本的设施,如单独的休息区域,实验区域与休息区域分开,危险实验区域,危险仪器的隔离区间等。2.2安全文化建设。化学实验室安全文化建设是校园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加强化学实验室的安全文化建设是提高教学质量与科研水平的必然要求,因此,为了更好地服务于教学与科研,搞好化学实验室的文化建设,应该做到以下几点:(1)走廊墙面排版一些安全常识、应急措施。(2)平时多做一些贴画、展板、微信推送、网页宣传等让实验人员在闲暇时间可以方便的学习一些实验室安全知识。(3)组织一些安全常识为主题的活动,科谱一些实验室安全常识,增加每个人的实验知识储备。(4)开展实验室安全培训与宣传,提高学生的安全意识,降低实验安全的风险。2.3安全管理制度。2.3.1制度建设与实践。(1)管理制度。其包括组织构架建立、管理内容细分(水、电、火、化学试剂储存和使用、辐射、石棉、压力容器、易制毒试剂、易爆试剂、剧、废液处理、人员结构和分工、安全手册、操作流程规范化、检查标准和清单)以及职责划分等,它是管理能否顺利开展的核心。通过对比中外管理制度的差异,学习先进经验,改善管理方式。实验室应该设置一些安全机构,其应该通过网页介绍实验室安全与健康知识,进行日常安全巡视、危险化学品的登记管理、实验室危险废弃物的集中收集处理、各种紧急情况的处理方法、定期的实验室安全大检查、不定期的应急演练等,规范化学实验室的安全管理。(2)加强化学实验的污染控制和管理,建设生态型化学实验室。加强通风,合理使用通风橱,将污染物控制在最少。2.3.2管理文化培育与实践。(1)化学实验室安全教育与培训体系。研究包括教育与培训的对象、内容和形式。对象为教师、实验员、安全协管员、管理人员、访问学者、参观人员、硕博研究生和本科生等;内容为上述管理制度中的相关管理内容;形式为考试、小测验、多媒体培训、网络培训与测试、课程学习等,根据不同人员采取不同方式,形成一套完整的培训体系。(2)紧急事件处理。包括紧急事件预案的制定、公布和演练,以及事后的总结、惩罚与表彰。在进入化学实验室做实验之前,实验人员都必须有一个可行的实验方案,有一个完善的应急处理方案来解决实验中可能出现的任何问题,如果实验存在较大的危险性,建议不单独操作。(3)安全评估。尤其是在化学实验室,美国普遍采用PI自我评估或安全监理评估的办法监管,在我国高校这方面还未见报道和执行。

3结语

国外高校的化学实验室安全经过几百年的发展,已经形成了稳定的管理模式,在化学实验室安全管理的管理制度、化学实验室安全教育与培训体系、紧急事件的处理、安全评估、化学实验室安全文化培育等方面积累了丰富的经验(尤其是在紧急事件的处理方面)。然而,我国在这方面起步较晚,安全责任意识相对落后,人力、财力投入较少,与世界发达国家的差距仍然较大,因此,展开中外化学实验室管理与建设的对比研究,寻找之间的差距,取长补短,借鉴其成功之道对我们迅速提高化学实验室的建设和管理水平,形成后发优势具有重要现实意义。

参考文献

[1]国外高校实验室安全管理借鉴[J].平安校园,2016(3):82-83.

[2]李志强.日本高校实验室安全与环境保护考察及启示[J].实验技术与管理,2010,27(7):165-167.

[3]顾锦龙.德国化学品安全管理的做法值得借鉴[J].化工安全与环境,2012(42):13-14.

[4]关继祖,俞宗岱.香港科技大学实验室安全管理系统[J]实验技术与管理,2009,26(10):1-3.

[5]张育新,董萌,郝晓东.新加坡实验室科学化管理及经验借鉴[J].实验室研究与探索,2011,30(7):358-360.

[6]许红霞.美国实验室化学品安全管理模式及借鉴意义[J].第三军医大学学报,2011,33(13):1420-1421.

[7]刘玲,张旋.欧洲高校研究型实验室管理方法对我国实验室管理的启示[J].实验技术与管理,2012,29(11):186-18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