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表现论文十篇

时间:2023-04-09 19:08:22

建筑表现论文

建筑表现论文篇1

从改革开放以后,中国城乡建设拉开序幕,建筑业、房地产市场日益兴旺起来。在满足基本的室内外建筑修建以后,市场对室内建筑的实用性和艺术性方面的要求日益提高。早期的手绘建筑效果图虽然在艺术表现力上能达到比较好的视觉效果,但因市场除了对建筑的视觉效果的需求外,还提高了对量和速度的要求。随着计算机技术的快速发展,借用计算机来绘制建筑效果图也成为一个必然的趋势,而且很快被建筑行业所认可并普及开来。近年来,伴随着建筑与房地产行业的良性发展,市场上涌现出一大批专门从事设计与制作建筑效果图的设计师与公司。其中,大批美术设计专业的人员也加入到这个行业中来。

现在,市场对建筑的设计水平和行业的服务质量等方面的要求越来越高,之前的平面建筑效果图已经不能满足高标准的市场需求。这便促使着从业人员不断地提高自身的专业素质与水平,因此,各个建筑设计公司从原先的单一平面效果图展示向三维建筑模型表现、虚拟空间展示等方面进行了更深层次的转换与发展。从设备上,也不断引进国外先进的设备来弥补国内市场对建筑模型、图文输出等方面的高要求。在观念的转变和设备的辅助下,建筑行业中涌现出一系列优秀作品,并得到国外行业人士的认同。室内外平面效果图与虚拟建筑漫游动画都是把创作理念和设计构思以比较详细、直观地通过纸上的或多媒体影像的方式展示出来。然而,虚拟建筑漫游动画,能带给人们更真实的视觉感受。人们能够通过动态交互的方式体验置身在一个虚拟的建筑三维环境中,并全方位地审视建筑设计的任何角度和细节;也可以通过程序选择并自由切换多种浏览的路线与视角。虚拟建筑漫游动画是一种应用越来越广泛、前景十分看好的技术领域。建筑动画师可将其设计、规划方案或其理念三维地呈现出来,让客户“身临其境”地在漫游中进行多角度体验性观察,找出不理想之处加以改进。设计师通过计算机把静态的虚拟建筑物和各种动画元素融合为动态的影像效果,人们也可以通过触摸屏幕的方式对虚拟建筑内外的空间分割、家具摆放、灯光布置、环境设施等方面进行自由组合,从而体验真实的环境效果。

虚拟建筑漫游动画的艺术表现

虚拟建筑漫游动画在表现手法上与平面建筑效果图所不同处在于它是以展示三维空间为主,建筑四周的环境作为陪衬来充分地展示不同建筑的设计理念。采用的表现手法也是根据建筑的设计风格和所要表现的设计观念而定。虚拟摄像机镜头的运用在虚拟建筑漫游动画表现中是非常重要的一个因素,浏览者游走于建筑空间中的视觉路线设计就是通过摄像机的运动来设计的。建筑动画师在制作虚拟建筑漫游动画时首先考虑到浏览者视觉承受力,视线的高低、摄像机镜头转换的方式和快慢、镜头与镜头的衔接方式等直接影响到浏览者的心理感受。所以建筑动画师先应从观看者角度去感受虚拟空间的摄像机镜头摆放位置和运动速度。虚拟建筑内的色彩搭配和光线的布置在整个动画当中也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不同的功能区以不同的色彩作为分割标示,并配以不同的灯光效果,这样在观看者随摄像机镜头漫游虚拟建筑内外时不至于感觉视觉疲劳。在虚拟建筑漫游动画中应配有适合整个虚拟建筑风格的背景音乐和其他动态景象作为陪称,烘托氛围。虚拟建筑漫游动画技术是一种综合性技术,它既包含建筑专业知识也具有动画专业的基本语言,今天人们虽无法具体想象在未来艺术形式中的建筑场景如何与人交互,但是未来艺术领域和社会发展进程对虚拟建筑漫游动画发展的巨大期望是可想而知的。

虚拟建筑漫游动画的应用领域

虚拟建筑漫游动画以它逼真的动画效果和新颖的视觉感受而获得众多领域的青睐,这种动画效果也拓展到以下行业中。

1.大型建筑工程项目投标。对于此类工程项目来说,一般会采用投标的形式从多家公司中挑选出最有设计意识,符合项目要求的方案。如今,市场的整个趋势是对建筑、装饰等设计投标要求很高,投标的过程也很繁琐。此时,设计师如果想全方位地展示建筑的真实感及其周围环境设计的效果,单用平面设计图来表达,工作量大而且细节之处难以表达得足够充实,也不够直观。所以借用计算机三维动画技术来表达设计者创作理念的方式成为各家公司的首选。许多投标公司在投标提案汇报时还采用以建筑漫游动画为主,以多媒体技术为辅的方式,将视频、动画、声音、文字及图片等元素通过视频编辑的手法整合起来,加上背景音乐和解说词,将设计方案更生动、直观、立体的展示出来。这样就摆脱了简单的图片加表格式的传统平面展示形式。

2.各种房地产行业。很多房地产商为了直观的将未完工的或因某些原因无法看到完整的现房的房产介绍给购房者,使购房者能够通过观看建筑动画的方式了解所选楼盘的各个方面。

3.各级城市的市政规划。旧城区如何改造、新城区如何建设、城区功能区域如何划分等方面的问题如果需要解决并实施,那就需要有非常详细、非常全面直观的规划方案。采用虚拟建筑漫游动画技术实现对城市的规划设计已经成为各级行政部门首选的方式。

4.虚拟影视场景与游戏场景。在如今的数字化时代里,各种影视作品中或多或少的都会采用数字虚拟场景,并通过合成技术达到以假乱真的视觉效果。这种方式在电影作品中经常被采用。另外,随着游戏制作水平和各玩家对游戏的要求越来越高,可以使各种三维游戏的场景及其氛围的渲染达到电影级水平。

虚拟建筑漫游动画的分类

在有关房地产行业的商业广告中人们也经常看见各种建筑的漫游动画。那么,从虚拟建筑漫游动画的内容形式上可分为以下几种主要的动画形式。

1.楼盘漫游宣传片动画

楼盘宣传片动画主要是借用影视艺术的形式来表现设计师对住宅楼群的设计理念。这种形式主要是把设计师画出的建筑平面方案图、立面图、剖面图、透视图和细节图等通过计算机模拟成逼真的虚拟楼盘,再设置摄像机的镜头和机位模拟真实的视线效果。楼盘动画主要是表现建筑的空间设计,演绎设计方案、提升楼盘商业价值。楼盘漫游宣传片动画的演示时间一般在5分钟左右,通过漫游和交互式结合的方式来展示楼盘的整体规划。

2.三维虚拟样板房展示动画

虚拟的样板房展示动画,是将所售楼盘不同户型结构的装修设计效果以虚拟的形式,让客户通过视屏感受建筑的设计内涵、居家的格调及氛围。在楼盘销售时,采用虚拟的样板房的方式可以为房地产开发商节省建造真实样板房的时间和费用。虚拟样板房展示动画是多年来房地产行业发展的一个产物,这种销售形式被众多的房地产开发商所接受,也不断地被客户们所认可。一个好的样板房展示动画在楼盘正式销售前期展示出来有宣传和提升整个楼盘的文化形象和商业价值的功效,并能对提高购房者的购买欲望和促进销售等方面做到促进作用。

3.旅游景观漫游动画

建筑表现论文篇2

关键词:地形建筑;建筑形态;产生;特征

中图分类号:TU198 文献标识码: A

1地形建筑相关概念

1.1地形

在地理学中,地形即指地貌,在测绘工作中,主要指地表起伏的状态及位于地表的所有固定性物体。

1.2地形建筑

地形建筑是指通过发现和揭示自然地形所蕴藏的形态特征,以模拟、整合、重构等人工方式在建筑形态上对自然地表形态进行回应的建筑。其中“地形”主要指建筑的形态表现,但是并不仅仅限于对地形的模仿,也可以通过建筑整体或部分表现出地形的形态特征。

1.3建筑形态

建筑形态通常是指建筑物在一定条件下所展现出的外部特征和存在状态。建筑形态作为传递建筑信息的主要因素,能够使建筑的内在本质从外在表现中凸显出来,并通过视觉、触觉等感官对人的生理和心理产生影响。地形建筑的建筑形态不仅包括建筑物的外观、空间结构和材料等形式,还包含了建筑与地形的独特整合关系。

2地形建筑产生理论

地形建筑的产生多表现为对环境的回应与整合,通过建筑形态的地形化构建,时其不但能顾满足基本的建筑功能,还要包含城市公共景观等形式的存在,协调周围的环境。地形建筑需要对建筑与自然地形的关系进行研究,这涉及到了包括景观学、地理学、心理学、社会学及材料学等多门学科在内的知识,其中场域理论、建筑体验理论、表皮轮轮以及折叠理论对地形建筑的产生和发展起着重要的作用。

2.1场域理论

“场域理论”是由斯坦·艾伦提出来的,其主要描述了建筑在目前大城市复杂的环境、人员及信息流动之间的影响所存在的一种形态,它能够将不同的元素统一为一个整体,同时要保持了各个元素各自的特性。场域的构造是以多孔性和局部的关联性特征为基础的松散限定的集合体,其没有具体的边界限定,内部结构非常松散,但是又表现出有序连接的特征,外部的形状和范围流动性非常高。

场域理论是一种景观思想,它以极地的状态存在,景观位于建筑及城市的更上层,建筑以其为背景进行构件,但是最终会融合成为一个整体。在传统的图底关系中,建筑总是凌驾于背景之上,但是在场域理论中,图底关系没有明确的界限,而且消除了建筑必须有边界实体这一观念。在场域理论中,个体之间的间隙关联非常重要,这种关联对场域的形态和发展起着重要的控制作用。建筑物不在以独立个体的方式存在,建筑物之间的关系直接决定了建筑物的外部形态。

建筑是自然环境和人工环境的交流媒介,地形建筑的构件形态,很大程度上源于场域理论。地形建筑在设计中,消隐了其本身人工形态的存在。地形建筑在保持与原有环境连续关系的同时,对自身与场地的关系进行了重新定位,成为原有环境的延续和发展。

2.2建筑体验理论

以人为本是建筑设计的主要思想之一,从人的角度触发,建筑不再是简单的空间祝贺,而是一种注重体验行为的组织方式,建筑从单纯的人工环境逐渐演变为人与自然环境互动的场景设置。从人类的知觉感受而言,触觉比视觉根能真实地感知客观事物,建筑也以这以特点为基础,由传统的重视视觉效果逐渐为重视建筑的触觉体验。人在感受空间过程中的各种行为表现,以及人与空间环境的互动行为,为建筑设计提供了方向。

当代建筑在设计过程中更多考虑了人的感受,从某种角度来讲,这种设计思想意境完全颠覆了传统以视觉表现为中心的建筑设计理论。建筑设计的过程并非只是对空间和功能的设计,还应更多考虑人们的习惯,以及人们在使用建筑过程中的适应性和舒适性,这样才能使人们对建筑认可,产生归属感。

2.3表皮理论

建筑表皮作为建筑内外空间的关系媒介,首先要完成对内部空间的包裹作用,其整体结构形态对建筑物内部空间的合理性及品质有着较大的影响,也直接决定了人们对空间环境的实际感受;其次,应该保证建筑物与周围环境的协调,提高建筑的整体视觉效果。

地形建筑的外观形态及空间效果通常较为独特,在一定程度上来看,这是通过对建筑表皮进行控制所产生的特定结果。通过对建筑表皮的拓扑操作能够使建筑外观形态呈现出光滑而连续的特点,建筑的内部也能形成一种全兴的流动空间形态。其中,对建筑物表皮本质的操作包括功能、面性、方向性、平衡性等方面的控制,主要影响建筑物的空间构成;而对建筑物表皮外观的操作则包括对多样性、几何形等方面的操作,主要对建筑物造型的关系产生影响。

2.4折叠理论

折叠理论是由褶子理论发展而来的,最初由17德国著名数学家、物理学家和哲学家莱布尼兹提出。该理论人为世界是一个褶子的世界,其中的时间和空间都会随着物质的折叠和展开行为不断产生变化。折叠理论认为,物体在物质自身层面时由内向外及由外箱内的双向折叠中形成的,其本身并没有内外之分,而空间与时间则是在这种不断的折叠行为中所产生的。

折叠作为一种重要的设计方法,对建筑设计方面的思想产生了非常大的影响。在折叠理论下,建筑物的水平分界及垂直分界依然是存在的,但是他们之间的关系受到空间折叠的影响而消失了,形成了一个连续流动的体系。建筑设计在折叠理论的影响下形成了一种新的设计观念,建筑与大地之间的关系突破了传统的对立关系,而产生出了一种新的过渡关系,这种新的关系在地形建筑的地表操作方面表现十分明显。

3地形建筑的形态影响因素

地形建筑存在建筑形态方面存在较多的创新,主要表现为凸显感弱化、连续感和流动感以及复杂的非线性形体等几个特征。这些特征使地形建筑完全颠覆了传统的建筑设计形式,导致这些新的建筑设计特征产生的因素包括多个方面,下面进行了具体的分析。

3.1内在因素

(1)功能要求

建筑存在的首要目的就是为使用功能提供适宜的空间场所,因此,在进行建筑设计时,首先要考虑建筑物自身的功能,这也可以被看作是来自建筑本身的一种潜在“意志”。建筑物的形态设计应该以自身的功能要求为基础进行设计,与使用功能之间保持高度的协调性,这也使得不同功能的建筑物在具体表现形式上存在较大的差异。

(2)空间构成

建筑空间的合理性与实用性是建筑设计的根本,建筑的外部形态需要结合内部空间组织设计要求进行设计,从而满足内部空间的设计要求,而内部空间的构成也直接反映了建筑的外部形态,两者之间相互影响,缺一不可。

(3)技术水平

建筑的形态无论怎样设计,都要以技术为基础,如果技术无法实现,再华丽的设计都只是空谈。随着现代建筑技术的高速发展,很多建筑形态的实现成为了可能,这也就导致很了很多创新形态的出现。反过来看,各种创新形态的设计也是推动建筑技术发展的源泉,二者相辅相承。

3.2外在因素

(1)自然因素

自然环境是影响建筑形态设计的主要因素之一。自然环境主要包括了建筑场地及周边的地形、地质及气候条件等多个方面。在建筑形态设计上,要考虑自然因素的限制,同时,还需要考虑建筑形态对自然环境的不利影响,从而使建筑与自然环境和谐共生,实现建筑与自然建筑的可持续发展。

(2)人文因素

建筑不仅是一个遮风避雨的场所,更是一个能够体现人们情感和思想的复杂系统。建筑在自然环境中表现出物质形态的同时,还应该在社会环境中表现出一定的文化形态,而且这种文化形态随着社会文明的发展表现的越来越明显。建筑作为一种文化的表现形式,其本身就是社会文化的一种体现,因此,在建筑形态的设计时,需要将时代因素和文化因素考虑到其中,从而与社会形成一个整体。

4结论

地形建筑作为一种新的建筑形态,在各地均有表现,尤其是在风景区及广场等场所的应用非常广泛。地形建筑的形态通常受到自身功能要求、周边自然环境及所在区域文化因素的影响而表现出多种形式。同时,地形建筑的这种形态变现,也成为现代建筑发展的主流趋势之一,对建筑的发展具有深远而积极的影响。

参考文献:

[1]张根寿.现代地貌学[M].北京:科学出版社,2005.

建筑表现论文篇3

――法国新批评派

如今走时尚路线的杂志目不暇给,时装、汽车、奢侈品和谢顶肥肚的成功男士以及修长俏美的模特掺杂在一起,充斥在印刷精美、图文并茂的大开本精装杂志中。家具、居室和建筑自然和豪华手表、游艇、书籍艺术一样成为充实雅皮士们情调的最有品味的谈资。既可以表达自己的儒雅和新潮,也不会触及到不同阶层的切身利益。

建筑在一般情况下不能像汽车、时装等那些时尚品可以随意移动,很难因为喜欢一个房子便可以花钱买到身边,于是带有优雅的建筑照片和帅气草图的建筑评论文章很受编辑们的欢迎,常常“坐落”在时尚杂志四分之三的地方,占领着十六分之一的杂志篇幅。

可是什么是建筑评论呢?我们杂志上的那些是吗?时尚杂志上的评论和专业的评论一样吗?当我们谈到建筑评论时我们指的是什么?中国的当代有建筑评论吗?

Criticism,中文意思是评论、批评,其希腊文词源的含义是分离、筛选、区别、鉴定。建筑评论自然是指对于建筑的分离、筛选、区别、鉴定,其中包含着主体对于客体的动作和态度,是人们对于建筑物的鉴赏和评判,实际上,也是人们对制造建筑的人及其作品的鉴赏和评判。

建筑是一种文化现象,既有其物质的一面,又有其超出物质的一面,是文化的载体,在满足人们物质需要的同时也蕴涵着人们的精神,传达着人类对世界对自身的看法。这种传达使建筑具有一种“文本”(TEXT)的含义,要求人们去理解它、感知它,并且互相交流、互相认知。当人们表达和传达自己对建筑物、城市、人工环境的理解与看法时,建筑评论就形成了。

一般情况下,建筑评论为已有的建筑风格分类,解释建筑背后的东西,预示建筑的发展方向,为历史的建筑作出评价,为当代的建筑确定地位,为将来建筑设定道路,为文化和建筑之间寻找可以连接的话语。可见,建筑评论是人们对建筑的理解与看法的交流和表达。评论将隐藏在表面现象后面的意义揭示到前台来。使“不在场”(absence)成为“在场”(existence)。

我们可以把建筑评论理解为一种行为,有三方面的因素:评论者、评论对象(建筑物)、接受人群。像下图的三角形关系。

建筑评论需要建立在评论的标准(评论背景、评论系统)之上。这之中既有评论者自己的标准,也有评论者和接受人群共同的标准,包括审美、功能、形式、心理、地域等等。不同角度和标准,其评论结果也不同。

从这个角度来看,评论也可看成是类似符号学的应用。

关于语言生成的机制,乔姆斯基曾经指出,语言的产生是由深层结构向表层结构的转化。同样,建筑语言的形成也存在这样的转化过程。这一深层结构正是建筑的功能要求(此处功能的含义是广义的),而建筑的造型形式则是建筑语言的表层结构。建筑所传达的各种意义正是建筑功能发挥作用的结果。建筑语言的深层结构可以简单地概括为以下四点:

1、建筑是人类活动的容器,它为人们的活动提供特定的场所。

2、建筑是气候的调节器,它创造出符合一定要求的环境空间。

3、建筑是文化的象征和记忆,它总是从属于一定的时代和地域。

4、建筑是对资源的利用,它是建立在一定的技术经济基础上的。

建筑形式作为建筑语言的表层结构,成为功能的表现者。建筑的应用也是一种文化的传播。在这一传播过程中,建筑师是信息的发送者,大众是信息的接受者,造型作为建筑符号正是通过空间这一渠道传播信息的。要使建筑的符号体系为公众所理解,就需要发送和接受两个方面具有一定的相同的符号储备。正如平时人们总是用一座建筑或类似的客体来衡量另一座建筑那样,这种联想的意义获得方式称为“隐喻”,对一座建筑越不熟悉,人们越要把它和一座熟悉的建筑作隐喻式的比较,由此而获得对建筑符号的译码,当人们无法获得这种译码,或者对这种译码的对应性不太了解时,就需要评论来担当这中间的角色。这时发送者就是评论者,传达的是他所理解的建筑的信息。

这样,建筑评论就又可以理解为“解释”①,建筑评论传达很大的一部分是通过解释来实现的,对于建筑的解释过程也就成了建筑的评论过程。

伽达默尔认为,解释的问题是全人类过去和现在经历过的最普遍和最基本的问题。“理解和对本文的解释不仅仅是科学所关注的现象,而且它显然地组成了人类的整个世界经验。”人每时每刻都在进行理解和解释,理解过程发生在人类生活的每一个方面,人类的生活就是理解的生活。

传统的解释学主张,在理解作品时,解释者必须抛弃个人的成见,必须客观地不带任何偏见地理解作品的原来意义,要像作者一样去理解作品。解释者应该克服任何先入之见,忘却自己的个性,进入作品的个性。总之,认为成见只有消极的一面,解释者在理解过程中要消除成见。但是,伽达默尔却认为“成见”是理解活动中不可或缺的因素,“不是我们的判断而是我们的成见构成了我们的存在。……实际上,我们经验的历史性使成见在其字面意义上构成了我们全部经验能力的最初方向。成见是我们对世界开放的倾向性。它们是我们据以经验某事――我们遇到的东西据以对我们说什么的条件。”

成见是在一定历史和传统条件下形成的基本观点,即人们理解对象之前已经具有的理论框架或预先理解。合理的成见是理解过程中的积极因素,是理解得以进行的前提条件,如果没有“合理的成见”为基础,一切理解都是不可能的。人之所以具有成见决不是偶然的,是由于理解的历史性造成的,人是历史的产物,人生活在一定的社会历史中,每一个人都受到特定的环境和时代的影响,人的历史性决定了人具有什么样的思想和观点,并且决定了一个人不可能随意抛弃自己的成见。“在解释者和作者之间有不可避免的差距,这种差距是由他们之间的历史距离造成的。”成见来源于传统,传统并不像人们想象的那样只保留旧的东西,传统之所以成为传统并流传下来其实是自由选择的结果,否则人们很难说明,为什么历史上有的东西流传久远,有的却早已烟消云散。传统是动态的,而不是静态的。“传统并不只是我们继承得来的一种先决条件,而是我们自己把它们生产出来的,因为我们理解着传统的进展并且参与到传统的进展之中,从而也就靠我们自己进一步地规定了传统。”成见是深入理解的必要前提,首先,由于历史性和传统的作用,解释者在接触文本时,不可能不带有自己的先行理解,其次,在理解过程中,解释者决不是头脑空空的消极地接受文本的思想,而是带有自己的“期望”和“假设”,以积极主动的方式去理解文本。

所以,这种望文生义的理解会和设计人初始的想法非常不一致,但是,难道这不是评论(解释)应该到达的位置吗?

2006年的北京在FM103.9广播中每天都不厌其烦地播送着这则广告:“库哈斯―板凳;安德鲁―水蒸蛋;赫尔佐格―鸟巢,XXX―桥;代表新北京。只有桥是用来居住的。XXX国际村,居住在前沿。”现在前三个建筑两个都竣工了,只有CCTV大厦还在紧张建设中,这个用自己理解给建筑起外号的广告让人们记住了建筑师和他们的作品,其实应该说是最有效的评论,不过是没有用大篇文章展开讨论而已。

类似的事情不止出现在中国,法国建筑师兼记者特莱蒂亚克在书名叫《应当绞死建筑师吗?》(Philippe Tretiack: Faut-il pendre les architectes? Seuil, 2001, Paris)的书中这样形容巴黎密特朗“十大建筑”:“一个立方体(大拱门),一个圆球(拉维莱特科学城),一张四脚朝天的桌子(国家图书馆)”,和我们的“板凳、鸟巢、水蒸蛋”有异曲同工之处,不同的是说出来的语言不同、语调也不同,我们的中文自然压韵的多。

在我们设计的合肥市体育馆和游泳馆也遇到了这种情况。每个去参观体育中心的游客都会听到美丽的导游小姐这样介绍这组建筑:“这群建筑,设计师的灵感来于纸叠的飞机……”她们骄傲地按照自己的理解把建筑师对材料和形式的探索善意地解构了。其实,在我们设计时更多的是考虑探索现代均质建筑材料的应用,通过褶皱和浅折叠痕迹来对材料反射的光影进行控制,以达到光色的丰富效果。再有就是通过屋面的褶痕解决内部空间的高度和雨水排放的问题。但是这些专业的探索问题是很难通过几句话来说清楚的,也没有“纸飞机”那么直观和有戏剧效果,其结果是居然我们中间的一个没有参加方案创作而只画过施工图的建筑师也误以为是纸飞机。可见“合理的成见”的力量。

人们对于建筑城市的理解和表达,对于建筑城市的解释便是评论,评论是解释的过程和结果。建筑评论既然是对于建筑这种本文的解释,这种解释是在成见的基础上产生的,同时也在为别人对建筑的理解造成着成见。建筑评论既然是评论就必然依存于语言和文字,于是造成的文本和解释的分离就更加激烈,评论也就各有不同。所以造成如下的现象:

建筑传达一层意义,评论传达另一层意义。

是不是可以理解为:建筑评论永远是词不达意的?

是不是可以理解为:这种“词不达意”,恰恰就是评论的本质

建筑评论对建筑的影响是非常广泛的,有社会的、功能的、空间的、心理的、情感的、历史的、技术的、政治的……作好建筑评论对于建筑创作的意义十分重大,甚至可以改变我们的建筑面貌和建筑传统。而且,建筑评论应该是多种多样的,不同类型的评论,不同受众的评论,不只是语言文字的评论,还有通过建筑对建筑进行的评论,通过使用建筑对建筑进行的评论,通过建筑设计对建筑进行的评论,等等。

有趣的是当今中国建筑评论人虽然很少,但是类型很多:有专业理论评论人员,有职业建筑师,还有非专业人员。但是真正触及建筑评论本质的还不多,多数是围绕着果树的下面,低着头在努力寻找和捡拾自己以为是长在树上其实已经早就掉下来开始腐烂的果子,甚至拾到的根本就是树根下的蘑菇,而很难抬起头去看看树上是什么样子,去摘取树上新鲜的果子。

但是,每当我手里抱着厚厚的、印刷精美的时尚杂志,看着里面那些我也看不明白的建筑介绍和评论文章时,我就无比兴奋地想:

建筑评论的春天就要来了……

参考文献:

[1] [意]曼弗雷多・塔夫里著.郑时龄译.建筑学的理论和历史.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北京,1991.9.

[2] [法]保罗・利科尔著.陶远华等译.解释学与人文科学.河北人民出版社,石家庄.1987.12.

[3] [意]艾科等著.柯里尼编.王宇根译.诠释与过度诠释.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北京,1991.9.

建筑表现论文篇4

对当代各国建筑学科而言,“民族化”研究具有某种“内核研究”的意义。“民族化”是基于文化上的民族化,即所谓的传统性,以维持、发展本民族文化为基本的价值取向。在面对外来文化的冲击时,通过有目的地选择、最大限度地消融外来文化,从而在民族文化内核上赋予新的形式,实现民族文化的重生。2010年,我国上海世博会中国国家馆的落成,使建筑界看到了中国建筑师表达东方建筑文化的意愿。(图1)无论它是否成功,目标却是明确的,即建筑艺术的民族化必然是我国建筑未来发展的趋势。当代中国建筑如何实现民族化,可以从以下三个方面来探讨。

一、符号嫁接

将我国传统建筑造型中的局部符号嫁接在当代建筑中,这在我国接触西方建筑的初期就已经开始,如南京中山陵建筑、广州市中山纪念堂等。这类建筑需要表现增强民族凝聚力与自信心的社会需求,它们基本上并没有脱离传统建筑造型。到了当代,我国的新建筑利用传统符号嫁接表现建筑民族性的日益丰富,它们大多具有删繁就简、注重文脉的特点,如华裔建筑师贝聿铭设计的苏州博物馆(图2),把中国传统园林与江浙传统民居符号运用其中,甚至将一些传统建筑符号进行变形或抽象化处理,创造出现代建筑的新形式,在传统意象思维包裹下的现代建筑,表达着地域与建筑的关系。在当代我国建筑领域,此类作品成为建筑走向民族化的大多数。

二、形式的“中国式”

“中国式”建筑形式是什么?这包括建筑的物质形态和指导建筑的理论体系。物质形态方面,目前比较统一的认识是建筑空间、结构、材料和建筑色彩的利用。在建筑空间上,中国式的建筑一般以半封闭的空间为主。空间形式讲究既遮阳避雨,又视野开阔,直通大自然的感觉。而建筑材料上,追求材料的素雅、柔和,注重生态材料的使用,建筑色彩上大量使用原色调,受光处用暖色、背阴处用冷色。建筑理论上主要是影响世界的现代建筑思潮和当代中国建筑师的思维认识。而影响建筑师思维的是我国所处的时代和传统民族的内核文化。物质形态和理论体系构成了我国当代建筑的形式体系,形成当代中国建筑的特点,有着一定的规律性。在当代“中国式”建筑里面,具有代表性的是大建筑、轴线建筑、半闭合空间的建筑、同一“自然”情结的建筑和整体性的场所等具有民族特点的建筑形式,没有它们是形成不了“中国式”建筑的。如:北京国家体育场鸟巢(图3),就是“中国式”建筑的代表,整个建筑看似是一个与传统无关的现代前卫的建筑。但建筑却在空间、结构、材料和色彩等方面均利用民族化的元素。在空间形态上,外壳的“鸟巢”以一种传统民居冰裂纹的形式塑造了空间的半封闭效果,新颖激进而又朴实无华;色彩方面,在建筑的内部大面积使用中国红,利用冰裂纹半封闭空间呈现出来,体现“中国式”建筑的衬托性的美,整个建筑圆润饱满,与民族的中庸思想相吻合。

三、“和”的审美

我国传统的审美模型不是建立在一个理论框架体系上的,而是建立在体悟上。认为客观事物虽是可以认识的,但不能用精确的语言表达,中国人讲神会,讲心领,讲意得。中国传统建筑思想认为建筑都是有灵魂的。虚实相生,或外实内虚,或内实外虚,所以中国审美的基调是天人合一、“尚中”情结、均衡之美、停顿等,这种审美认识体现在建筑中就是对建筑形态、空间的本质的探索。对于这一点我国现代建筑大师齐康的建筑给了我们很好的诠释,如南京雨花台烈士陵园纪念馆(图4),整体建筑群顺应地形而建,轴线分明、交错有致,给人以亲切自然之感,而光和混凝土壁体的冷灰色调营造出一种有灵、安宁的心境。经由这样一种建筑空间,人们便会有灵由心生的意念,强化建筑自身意境,使民族认知在建筑环境构成中共生的表现出来,具有浓郁的民族特色。

在我国,从古至今人们对建筑的认识发生了很大改变。到了近现代建筑发展到传统建筑形式被现代主义时期“简约洁净”的形式所取代,西方建筑的概念在我国出现了泛化的倾向。随着国家经济社会的全面发展,人们对现代主义建筑提出质疑,随即后现代主义建筑、乡土建筑等涌入我国,它们既打破了现代建筑信条,也打破了现代主义的建筑概念。但随之而来的“后现代主义表面上对世俗文化和历史文脉的尊重掩饰不了形式上的造作、语言上的混乱和美学上的无聊。本世纪以来,慢慢地退出建筑历史的舞台”。②这些建筑形式本身的问题暴露出来,在全球一体化的冲击下,国民对建筑传统文化回归的呼声越来越高。

建筑表现论文篇5

【关键词】传统建筑;建筑语言;文化

1、引言

我国传统建筑博大精深,具有很多文化方面的底蕴。因此当前的很多建筑设计需要向传统建筑学习,并做好传统建筑文化语言现代表述方面的研究,这对于我国的建筑发展有着非常积极的作用。

2、建筑语言理论分析

建筑语言不仅属于一种理论表述中的概念,也属于和一定外延及内涵产生关联的特质概念。经过这么多年的发展,建筑语言已经由以往的简单化到现在的越来越复杂化,而且产生非常详细的类别、语种。以下将对建筑语言的特性进行详细的分析:

建筑虽然属于一种语言,不过由于这种语言和一些其他的语言相比具有很多不同的特点,因此,建筑语言是具有自身特性的:物质性以及精神性的双重性。具体来说,物质资料是组成建筑的材料,因此建筑会受到构造法则、结构以及施工技术方面因素的影响,这就使得建筑语言因这些物质的特点而具备相关的特性。另外,建筑师主观构想是决定建筑形态的关键因素,也就是说一旦缺乏了这种建筑构想,即使再好的材料也构建不出好的的建筑,只能成为一堆材料。基于此,我们可以看出建筑语言相对于一些其他的艺术而言,其符号组合在任意性上会受到非常大的束缚,不能够和音乐、绘画这类具有非常大自由度的创造相比。这一点在我们的实际工作中表现的非常明显,比如很多想法很好的设计在实际中往往难以实现,而此正体现出建筑语言受制于具体物质条件的特性。

另外,建筑语言还具有很多侧面特性,这是因为建筑学科非常综合且复杂所决定的,举例来说,建筑语言中往往会融入建筑哲学、建筑心理学、建筑历史学等因素,其决定了建筑语言的精神意义。换句话说,建筑语言中属于浸透着情感、能够表述精神的语言。整体来说,建筑语言的物质性和精神性是不可分割的。

3、我国传统建筑文化语言的现代表述

3.1 传统建筑文化语言现代表述的理论分析

在我国古代,很多营造师以及设计师往往都是文人,因此文学艺术功底是比较深厚的,而这些文学气息都会体现在建筑物中,使得我国传统建筑具备一股非常浓厚的艺术性及文学性。举例来说,匾额题词以及对联在我国古代建筑中属于中央的一部分,往往非常精炼但意义深远,这和文化底蕴是离不开的。此外,在传统建筑中,单体以及总体的布局中都体现出了非常重要的对称原则。比如石狮子都会成对出现,而且对联的对称也是和文学的对称相关的。具体来看,传统建筑文化语言的现代表述主要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1)传统建筑结构模式的现代表述

由于建筑技术及其材料都在不断的更新,建筑在结构模式方面出现了很多较大的转变。相比较而言,传统建筑结构中的很多材料已经不再被使用,比如以往的木结构建筑就只见于钢木结合的建筑,已经很少存在,导致这种现象的另一个原因在于传统结构的很多建筑已经满足不了当前建筑的需求。正是在背景下,在传统建筑语言现代表述方面,我们要结合功能以及结构的变化对其进行一定的转换,这样才能使其获取更好的发展。

(2)传统建筑中比例尺度的现代表述

在传统建筑出现变化的时候,比例尺度转换属于一个非常重要的内容。具体来说,传统建筑和现代建筑不仅在功能以及结构上存在着很大的不同,加之场地环境方面的差异,使得比例尺度发生变化是不可避免的。基于此,在传统建筑文化语言现代表述的过程中,我们要结合具体的情况对比例及尺寸进行调整,这样才能更好的适应现代需求。

(3)传统建筑语言中关于材料的现代表述

建筑材料中附加着很多建筑信息,因此它可以说是建筑语言的基础。具体来说,土木材料是我国传统建筑材料的基础,但是由于受到当前社会的需求限制,土木材料已经退出了社会舞台,已经被一些新的建筑材料所替代,比如钢筋、混凝土以及玻璃等。整体来看,建筑材料中多样化发展以及科技含量的提升也对其现代表述起到了很大的影响。所以我们在我国传统建筑文化现代表述方面要选择合理的材料,这样才可以既保证视觉效果,又保证建筑需求。

(4)人的需求方面的现代表述

建筑作为一种使用品,它需要可以满足人生理的需求,而在人们基本需求得以满足之后,这是更高一层次的需求便尤为重要了。在这方面,当代人和古代人是存在巨大差异的:经济的发展使人们能够满足更多的物质需求,而且在精神需求方面,人们也摆脱了以往温饱的基本需求,更多的关注人文现象。基于此,当前建筑设计师在进行建筑设计的时候会对使用者心理、情感以及生理方面的需求进行充分的考虑,这也是“以人为本”这一思想广泛应用的原因。所以我们在传统建筑文化语言的现代表述中,要对当代人的感受及需求,进行认真的考虑,并认识到个体需求的差异,这样才有可能获取使用者以及观者的统一认同。

3.2 案例分析

以上分析的大都属于理论知识,在我们的实际工作中,又如何将这些理论应用到实际的设计之中呢,笔者这里想借助万科第五园对传统建筑文化语言现代表述进行分析。万科第五园属于典型传统和现代结合的案例,其中充斥着大量的徽派建筑元素及晋派建筑元素,但是传统建筑元素并没有被简单的照搬,而是被很好的结合与嫁接,既营造出了很好的传统居住环境,又满足了现代人的生活需求,成为了这方面研究的典范。

从图中我们可以看出,传统木质材料依然获得了一定的应用,但又和传统建筑有很大不同,属于将不同材料结合在一起。此外,在万科第五园中,很多马墙、挑檐、小窗等之类的传统建筑并不存在,但一些白墙黛瓦、小窗、细纹墙脚、清砖步行道、密集青竹林、天井绿化以及不可窥视镂空墙等却使建筑古香古色,增添了很多的情趣,综合而言,这正是将传统建筑语言中材料、结构、人文需求等进行现代表述之后所起到的效果。

此外,在万通第五园的室内设计中,方圆结合的局部造型、通而不透的屏风、半开放式的庭院、墙顶采光天窗、可增加通透性的漏窗、青石铺就的小巷以及多孔小区一角墙、承载文化的牌坊、富有文化色彩的三石雕、砖雕、木雕等比比皆是,这也为传统建筑文化语言现代表述提供了很多思路。

5、我国传统文化语言现代表述的启发

(1)对我国传统建筑中的一些典型建筑符号进行提炼,并在对其进行一定加工之后使其更好的应用到现代建筑中。这方面较为成功的例子有“香山饭店”,它在艺术处理的过程中应用了很多传统建筑符合,比如壁灯和灰砖装修、正菱形的侧窗;路旁地灯、室外平台栏板灯以及楼梯杆柱顶灯;中餐厅吊灯、中庭座灯以及入口庭院柱灯等。这种做法不仅使建筑整体氛围很好的实现了统一,也是其具备更多的古典韵味。

(2)将我国传统建筑深层结构作为我们的创造源泉。我国传统建筑语言由于其可塑性以及抽象性而具备了非常强大的生命力,完全能够应用到现代建筑语言之中。举例来说,上海大剧院的平面是以“井”型的方式被分成 9个方格,不仅很好体现出了我国传统庭院空间布局,还可以对剧院本的主要及次要舞台进行很好的划分。

(3)对我国传统文化精神进行弘扬,在建筑设计中,我国的很多传统文化精神达到了极高的境界,是我们非常珍贵的财富之一。基于此,我们在建筑创作的过程中要以生活需求作为出发点,并对历史文化进行汲取,并使用最为合适的方法来实现。通过这种方法,我们的建筑作品必然具有更多的特色。

6、结语

随着社会的发展,人们在建筑方面的需求将会越来越高,在这种背景下,做好本文关于我国传统建筑文化语言现代表述的研究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因此,我们还要加强这方面的学习,不对其进行不懈的研究与探讨。

参考文献:

[1]张祖刚. 探讨中国特色的建筑理论[J]. 建筑学报. 2009(11).

建筑表现论文篇6

关键词:建筑立面;立面设计;建筑表皮

建筑的立面是建筑的外部的可视部分。建筑立面装饰是一种合理使用造型,着色等平面,立体,色彩构成手法用特定颜色,质感的材料装饰建筑立面的活动,建筑立面装饰了建筑的文化,建筑的美,体现了建筑的物质性和文化性。

建筑立面装饰始终处在一种动态变化中。不同时期、不同环境,对建筑的要求是不一样的,建筑立面设计自然要顺应这种变化。一种装饰技法的成熟,建筑立面设计一定会跟进,顺应变化。总的来说,建筑立面设计的发展大致分成三个阶段:

建筑立面再现结构的时期。这个时期的建筑立面依附于建筑的结构实体,可以说建筑立面就是建筑结构的外显,就像古希腊的帕提农神殿,我们看到的是建筑的柱子,柱头,山花,墙面等等。设计师更多地关注建筑总体的均衡和结构的稳定,也会在意建筑的结构给人的视觉效果。这个时期的建筑表面或结构表面即建筑立面。

建筑立面部分独立的时期。文艺复兴时期意大利著名建筑师阿尔贝蒂·利昂纳·巴蒂斯塔(Leon Battista Alberti)提出:建筑表皮可认定为建筑框架结构的的覆盖物。虽然是表皮和结构分离,但建筑表皮不能脱离建筑结构而独立存在,表皮是建筑结构的修饰,要重视建筑表皮的装饰属性。在阿尔贝蒂的表皮与结构的理论中,建筑结构的概念是先于建筑表皮概念的。建筑结构的重要性排在首位。19世纪中期,德国建筑师戈特佛雷德萨姆帕尔(Gottfried Semper)将建筑划分为承重结构(支撑)和围护结构(界面),这对建筑界有着深远影响,建筑表皮在建筑及建造中得以解放。就像德国的包豪斯校舍所表现的一样,建筑立面的功能性被强调,建筑立面被认为可以开发出更多视觉效果和功能而逐渐被重视,开始有越来越多的设计师对建筑立面设计进行研究。在现代主义运动中,建筑立面初步摆脱了自然逻辑和现实指涉的束缚获得了形式的抽象性和相对的独立性,而后现代主义理论则更进一步在文化审美层面拓展了这种立面的独立性。依照帕菲罗斯(Demetri Porphyrios)的说法,后现代主义出现了一张表现精神的装饰皮(decorated sheds)。

建筑立面高度独立的时期。建筑立面的地位已经与建筑结构和建筑空间同等,建筑立面设计的重要性甚至高过了结构的安排和空间布置。因为对于人来说,建筑结构就像埋藏在肉体下的骨骼,不能被轻易的感觉到,空间,如果不是长期身处空间内部,不经过一定时间对空间布置仔细地品味,人们也不会有太显著的感觉。但是建筑立面给人的感觉很直观,就像我们看一个人一眼,就可以立即识别出他的长相是否好看。立面是建筑的面貌,是建筑的皮,建筑立面给人们最直观的视觉感受。建筑设计的好坏(此时立面代表建筑),建筑所呈现的意义(建筑符号),承载的文化信息,受体直接通过视觉来感受。建筑立面甚至还可以对建筑的结构和空间起一定的修饰作用。而且随着科技进步,新材料新技法的不断成熟,建筑立面现在在技术上完全可以独立于建筑结构而存在,虽然独立于建筑结构的建筑立面是没有意义的(仅仅是讨论一种可能性)。建筑立面就像一层表皮,虽然也包含了空间,但盒子的外部装饰和盒子内部的空间或者内容没有任何的关系(或者说关系不大)。牺牲了使用性(指人在建筑内部的活动)。这种表皮和空间的关系有点类似雕塑,雕塑具有纪念性,概念性,文化性等等,但是不具有使用性。建筑立面一旦脱离了结构,即使仍旧可以屹立,也失去了意义。建筑立面的内涵体现了建筑的内涵,建筑立面设计附属于建筑设计。但是建筑立面设计确实是高度独立于建筑设计的,现代建筑立面讲求的文化性,艺术性,地域性等等特质都不是建筑结构设计需要考虑的主要问题,但却是建筑立面一个重要性日益增加的问题。在这个生产工作高度细分的时代,建筑立面设计具有了高度的独立性。方法方式风格用材用色用量,都有极大的自由度。这让建筑立面设计自由的发展。

建筑立面设计活动随着建筑动态的进化不断发展,随着新技术新材料的发展和生产力的发展,建筑立面设计独立出来并列于建筑结构设计。建筑立面装饰的趋艺术化,建筑立面的表皮化和建筑立面的独立是相辅相成的。同时和建筑立面的表皮化有着重要联系。表皮是生物学概念,表示一种生物学的膜状结构。我对建筑表皮的认识是:一种具有具体形象和独立构成的建筑外层构件,在建筑实体空间与环境之间形成界面。很明显建筑表皮的是建筑立面的子集。一座去掉表皮的建筑,仍旧是有形的,也就具有广义上的立面。建筑的立面相比建筑表皮,立面只关注它的构成形式以及这种通过改变形状、色彩和材质等物理性状对人们感官、心理产生作用,但是建筑表皮还它还是建筑的护部分,还包括具有一定建筑功能的建筑构件(遮阳板、幕墙)依附物(照明装置、植物)等。建筑表皮不仅有形式,它还拥有独立的功能与结构。这样建筑表皮就可能具有一定的空间性,或者说厚度。建筑表皮可以不表现建筑内部的情况,甚至可以和建筑结构毫无关系。

建筑表皮部分作为建筑的重要物质组成部分,有其特定的功能,比如维护、遮蔽、换气、展示等等。科学技术的快速发展的今天,通信发达,互联网的普及使得各种类型的信息呈现出过剩的状态。“读图时代”使得人们倾向于依靠视觉捕捉直观的视觉信息来适应如此快节奏的城市生活。建筑作为城市的内容,受到人们关注最多的已然不是建筑的空间更不是建筑的结构,而是符号化的建筑立面。建筑的体量,建筑的结构已经不能再承载建筑的内涵。建筑的立面将作为建筑的内涵的主要承载,获取图像化的建筑信息是大势所趋,建筑立面的视觉化设计倾向也就顺应了时代的潮流。社会也提倡这种趋势并提供了一个良好、稳定的平台。在建筑立面表现大部分建筑内涵的时代,立面设计不能仅仅注重形式的表现,在飞速发展的当代社会,要充分考虑了环境与建筑的关系,不断更新构造技术来满足建筑的需求。诸多设计手法和营造方式,只是为的我们能更好的理解建筑,理解城市,理解生活。

参考文献:

[1] 赵巍岩,《当代建筑美学意义》[M]. 南京: 东南大学出版社, 2001.

建筑表现论文篇7

【关键词】高层建筑 文化特质创意 分类

高层建筑的功能与形式一直是分辨不清的,但是功能与形式有统一的意义。该功能可以加载文化因素,形式可以传播的文化内涵,形式统一于功能。建设的最终目标是构成具有文化意义的地方,追求这个创意是随时间和空间区域差异变化而变化的。

一、不同时期高层建筑文化特质创意表现分类

1、现代主义建筑的产生是人类文化进步的明显体现,它讲究的是自然回归和追求人类精神的自由,以及科技,经济建设的意义。从功能主义出发,现代主义建筑面向工业化生产,这是有内涵的理性主义的体现,不但强调美学的技术特点,对认识论取得进步,而且主张空间的建筑,是二维到三维进行艺术上的转换,此即现代主义建筑的文化特质创意体现。

2、后现代主义是一股普及西方社会的浪潮,是20世纪60年代建筑行业的趋势在现代主义的反省。它的文化特质体现在于它的理念所倡导的是本体论和整体论的结合,强调审美主体美学倡导的主题和可重构的体系结构。建筑文化的后现代主义主张其片面性和局限性,它基本上是一个历史地回首,只是提供了一种思维方式,而不是构建一个文化的新功能。

3、21世纪是知识经济和信息时代,环境和楼宇注重可持续发展,是产生思想和价值观的转折时期。这种纵向的起源的发展和变化,按时间顺序排列,勾勒出了高层建筑的历史现象,时间是明确的。因此,21世纪建筑文化特质创意深刻表达出创新演变的历史,是从纵向尺寸看待高层建筑的文化特征的研究,能够扩展视野的深度,发现在转型的过程中,体会到高层建筑和文化特色的创意想法,并从理性的转换到诗意,以及一个不同但是又统一的螺旋式发展过程。

二、不同流派对高层建筑文化倾向特质的分类

高层建筑与现代主义都兴起于20世纪初,两者都是20世纪生产力飞跃式发展的产物。高层建筑是一种技术高度密集、功能要求复杂、各种制约因素多且在城市中有着巨大影响的建筑类型,它集中体现了多种矛盾的冲突与综合。 在高层建筑设计中,功能、技术、艺术形式等因素的重要性似乎高于其他建筑类型,这与现代主义建筑流派所主张的基本原则吻合。

1、20世纪70年代,新理性主义流派将建筑流派的变化迅速体现到高层建筑中。 因为高层建筑在城市中的突出地位使人们对它的视觉效果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另外,经济的刺激与业主的实力与高层建筑相映衬。但是,属于高技术型的高层建筑仍然囿于物质条件与社会经济基础,新理性主义设计手法还鲜见在其上实现,后现代主义零星的作品只是浅尝则止,在高层建筑设计领域尚处于探索阶段。

2、 晚期现代主义流派的代表人物如西萨・佩里、贝聿铭、福斯特、SOM 和 KPF,他们屡有高层建筑惊人之作,体现了晚期现代主义将现代主义重视功能技术的理性原则和现代社会对高情感要求的充分结合,拓展了高层建筑的设计思路,表现出清晰的美学价值和艺术特色。

3、 在线性思维时代,后现代主义主义流派、解构主义流派和有机主义流派都受到了线性思维的感染,其文化特质创意均离不开现代主义一贯以之的美学原则,即好的建筑作品必须永远是美学上恰当的,这种恰当必须是与美的失误对立分明的,也就是一座高层建筑要成为美的形式,它就应该通过正确的几何处理,清楚地表现出它的材料、结构体系和功能。不同的理论流派追求的不同文化特质创意表明了美学的不可测定性,但基于线性思维的创作说明美学是可以被判定的,因为它具有清晰的创作原则,只是方向不同,殊途同归。但如何设计高层建筑的问题却从未真正得到解决,它一直在继续不断地使理论家与实践者困惑、烦恼与不知所措。 最初是从过去那些弃而复拾、贬而再褒的模式中去找答案,经过作者的分析,其争论的结果是:受到人为意志的控制程度远不如审美原则与艺术观念的直接影响更具创造力。 这就是线性思维的魅力。

无论如何, 多流派的手法展示了高层建筑发展的多种可能性,证明高层建筑文化特质创意手法的可持续性。正如文丘里(R・Venturi)所言:“今天的建筑师要以丰富多样的作品、变化有序的建筑语汇有别于前一代(现代主义)。 ”他的观点反映了建筑思潮的变化和审美意识的变换密切相关,这个变化也导致新的流派的产生,建筑创作领域向心理学、符号学、人类学、文化学、哲学、社会学、行为学等学科延伸和扩张,其文化特质创意大致有以下几种方向:(1)追求自然,(2)动态感受,(3)可变易性,(4)分解扭曲,(5)多样混合,(6)文脉探求,(7)未来意识,(8)文化意识。

解构主义对古典主义、现代主义和后现代提出质疑,对传统建筑观念进行消解、淡化;把功能、技术降格为表达意图的手段,而把建筑艺术提升为一种表达更深层次的纯艺术。它善于利用抽象语言表达历史的不连续性,从本质上看是构成主义的发展,是晚期现代主义的一种时尚表现。

三、不同文化观念及哲学思想倾向与高层建筑文化特质表达分类

1、由于“单线进化论”文化观念的主导,文化被认为有高低、优劣之分,导致产生“欧洲文化中心论”,基于此思想的国际风格在建筑中盛行,带来了地域性与民族性淡化和消失,高层建筑在世界各地蔓延,国际式建筑文化广为传播,甚至有冲击与覆盖其他文化特质的倾向。

2、伴随“多线进化论”等文化学说的兴起,各文化的自身独特价值得到尊重,地域性和民族性文化再次为人们所重视,不同地区、不同地域文化为高层建筑文化特质创意提供了思想土壤和文化驱动力。结构主义文化观念推动着建筑理论与创作实践的发展。结构外化

表现、表皮技术文化、生态文化构成了建筑形态语言的多元化趋势,为高层建筑文化特质创新提供了发展观念和物质技术保障。 科技文化观―――科技也是文化,倡导科技的理性精神,多学科前沿成就为高层建筑文化特质创新丰富了创作手段。

3、经济活动也是人类文化行为之一, 经济对建筑的影响越来越大。一方面,文化的产生与传播依赖技术与经济,“文化”蜕变为技术经济产品的附属品;另一方面,现代经济依赖广告宣传效应,使建筑变成一种广告信息媒体,加速了建筑行为商品化和“商业化”的蜕变。

4、同时,生物多样性不可否认,而文化的多样性是建立在此基础之上的。 21 世纪的建筑文化观突出生态化的人类生存,它的艺术与审美活动重在实现人与自然和谐、身心和谐以及理性与感性和谐。 高层建筑的文化特性创造之目的也在于人类生活世界的多样化创造,多样化的自然世界需要多样化的生活,即多元文化的特性创造,21 世纪的建筑与文化观念的发展正体现了这一根本目标。

四、 结语

现代高层建筑中文化因素对建筑形式尤其具有重要意义。建筑具有文化特质创意就能够更多地反映建筑的本质,表现出建筑作为一种社会的产品和现象,有怎样的内在发展规律和成因,进而发掘更深层次的文化内涵,如历史哲理、意识形态、价值观念、思维方式、民族心理结构、审美观念以及生活习俗、行为方式等等。 在一定条件下,它们比物质条件更深刻地影响着建筑的演变和发展。只要产生了文化特质肯定,文化就随之而来,对于使用者或欣赏者来说,同时获取了一种艺术的熏陶或者文化的氛围,建筑也延续了文化的传承或创意。因此,深层次的文化对于建筑创作而言,实质是文化特质的探索或丰富,它包含人文和社会价值因素。

【参考文献】

[1]庄惟敏. 关于建筑创作的泛意识形态论 :“实验的作品 ”与 “商业的产品 ”[J].

建筑表现论文篇8

【关键词】非线性 美学 建筑

非线性建筑依托非线性理论,已经逐渐在世界各地蔓延生长,它所传达的美学意象已经不同于解构主义的肆意狂放,而是在沉静、舒缓和有机形态中呈现出“非线性”的特征。非线性建筑已然成为一种潮流,在新世纪之初风靡一时。建筑理论家查尔斯・詹克斯更是预言说:“非线性建筑将在复杂科学的引导下,成为下一个千年一场重要的建筑运动”。而2013年获得普利兹克奖的日本建筑师伊东丰雄也在其多个作品中体现出了“非线性”的建筑意象。在这种时代背景下,非线性建筑作为一种趋势,必然有其深层次的文化内涵。

很多人认为,以扎哈・哈迪德等西方建筑师为主力军的非线性建筑,沿袭的是西方理性主义的哲学观和美学观。然而,仔细研究当下的非线性建筑作品,尤其是一些日本建筑师的作品,却能明确体悟到非线性建筑所表达出的东方传统哲学观和美学观。现代“非线性”思维和东方传统美学观有惊人的相似之处。

一、“非线性建筑”概念的由来和核心思想

“非线性建筑”一词最早来源于建筑评论家查尔斯・詹克斯。当时,他将毕尔巴鄂古根海姆博物馆、辛辛那提阿罗诺夫中心、柏林犹太人博物馆扩建三个建筑称作非线性建筑。他认为最具代表性的非线性建筑“采用了混沌的思维方法,那种非逻辑的逻辑序列,非秩序的混沌的秩序”。

对于“非线性建筑”设计的非线性理论也被越来越多的理论人士所研究。我们通常认为,非线性传达的是一种不稳定的、不受决定论控制的世界观。相对于强调单一、均匀、稳定、有序的线性理论,非线性思想更接近真实的世界,即“世界的本质是非线性的”。

尽管非线性建筑作为一种新概念,理论界没有统一的界定,不过大致上可以把具有非线性特征,或通过非线性的思想逻辑生成的建筑称为非线性建筑。如扎哈・哈迪德后期的作品:广州歌剧院、伦敦水上中心;伊东丰雄的仙台媒体中心、我国台中大都会歌剧院;矶琦新的中央美术学院美术馆、上海喜马拉中心等在本文中都可纳入广义的非线性建筑范畴。

二、“混沌”是非线性建筑的重要美学特征

查尔斯・詹克斯所提到的混沌思维,即为非线性设计理论中的重要内容,同时“混沌”作为一种美学特征,也反映在很多非线性建筑的设计结果上。

“混沌”意象在很多非线性建筑中都有表达。如矶琦新设计的上海喜马拉雅中心,其中第3层的展厅部分,标志性的异形体“林木”结构,通过计算机生成,随机涌动的形态,呈现出混沌、神秘、仿生的美学意象。再如伊东丰雄设计的仙台媒体中心,管状不规则的海草形柱子被凝固在透明的玻璃盒子中,同样表达出了有机、混沌的非线性意象。

三、“混沌”的东方哲学渊源

“混沌”是中国古代对自然宇宙原始状态的认识之一。《道德经》有云:“有物混成、先天地生”;“道之为物,唯恍唯惚。惚兮恍兮,其中有象。恍兮惚兮,其中有物。窈兮冥兮,其中有精。其精甚真,其中有信。”从中,我们可以洞察到中国古解的“混沌”思想,即宇宙在形成、分化之前所具有的原始、浑然一体的状态,而这种状态虽然模糊,规律不明显,但实际上是存在着某种规律的。

这种对宇宙自然的认识,也体现在中国古代的书画作品中。中国画的混沌美突出表现为模糊性、随机性的特征。中国画最突出的境界特征就在于用水墨的虚幻、随意、含蓄的手法,表达宇宙不可言其形、不可名其状的混沌性。

四、现代混沌理论与传统混沌学说的共通点

现代混沌理论属于非线性理论的重要部分,混沌思想属于非线性思想的重要内容。很多非线性建筑“采用了混沌的思维方法”。

现代混沌科学,作为20世纪物理学的第三次大革命,尽管其学术定义至今没有统一一致的意见,但很多定义的本质含义都差不多,它从气象学和非线性动力系统所反映出的规律入手,揭示了一种确定系统下存在的随机现象。用通俗的话来讲,现代混沌理论可以表述为:“表面看来,具有混乱模糊、没有规律的特征,但实质上在表象背后却隐含着规律(不是线性的,而是复杂的非线性的)。”

这种结论与中国古代的混沌宇宙观有惊人的相似之处。模糊和表面没有规律序的特点,对应了老子“道之为物,唯恍唯惚”的含义;而表象背后存在隐性规律的特点,则对应了老子“其精甚真,其中有信”的说法。通过对非线性建筑“混沌”美学特征的研究,发现中国古代道家哲学思想与现代非线性思维观下的混沌理论在某种程度上不谋而合。东方文化精神的当代建筑,因此有了与世界建筑最新潮流结合的思想基础。

结语

非线性建筑作为一种潮流和趋势,已经不可避免地向我们走来。虽然这其中西方建筑师占据了很大一部分,但是,我们透过非线性的思维观和传统东方审美观的交集,能够很敏锐地感觉到东方传统哲学观和美学观中所蕴藏的“非线性”智慧。同时,随着西方社会“人与自然二元对立”思想的逐渐消弭,西方建筑师的作品越来越多地体现出了对自然的亲和。而我们也能够看到如矶崎新、伊东丰雄等一批日本建筑师在此领域留下的丰硕成果,使我们感受到现代设计理念和传统文化的完美结合。非线性建筑将在现代非线性理论与东方传统美学的浸淫下,继续发展进步。

参考文献:

[1]伊东丰雄.建筑的非线性设计[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5.

[2]孔宇航.非线性有机建筑[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12.

[3]王晓.新中国风建筑设计导则[M].北京:中国电力出版社,2008.

作者李志系北京林业大学艺术设计学院2012级研究生

建筑表现论文篇9

[关键词]现代主义 建筑 文化 态势

现代建筑装饰艺术及其文化是伴随着现代科学技术的发展起来的。从19世纪至20世纪初自的工业革命,以科技为主导的西方文明主宰着整个世界。欧洲率先萌生了具有现代建筑文化性质的雏型,随之蔓延开去,其它各区域基本上形成了世界总体的现代建筑文化发展态势。因而,世界建筑文化总体上发展不同步,且存在着种种非理性的东西,这直至现今仍然不绝如缕。这主要表现在以下两个方面,即:一是欧洲的那种不甚理性的强权意识,忽视了各区域客观环境所形成的传统建筑文化观念意识的存在和必然。此后其又逐渐渗入到文化渊源深厚的亚洲地区等,然终因阻力难行也逐渐对其认识到了其一定的合理性。二是其它区域对欧洲的简单的建筑模仿意识,机械地认为一种建筑型体或一幢建筑物在某一地区或地点的成功就是任何地区成功建筑的标准模型。就建筑文化的交流而言,这具有一种不合理性,但却是现代建筑文化发展至今的一种普遍现象。国内现代建筑的发展,去个别地方保留这传统的亮点,大多建筑都被现代建筑之风予以清一色化。国内现代建筑文化的发展却是迟缓的。“八、九十年代自诩为具有民族特色的现代建筑,是外来的与本土的建筑构件的组装,这似乎又是一种既满足现代生活需求、又具有依恋的民族情结的改良思想。于是,人们可以将本土传统建筑肢解,取出具有民族特色的代表性构件,替换上引进的西方建筑的相应位置上。不同文化以及建筑文化的交融好像就只是混成、组装了,这仍然也是有些简单化了文化以及建筑文化的深刻本质,这同样是一种不甚理性的现象,在现今也甚为普遍”。

就本质而言,建筑文化包括环境的、生存的、社会的和历史的四个文化层次且统和一体。一般而言,建筑文化整体的构成从内至外可划分为三个层次。即:“第一层次,表层形态是物,即它的物化形态,主要是建筑物材料的选用。所处的地理环境等客观的物所反映的;第二层次,中间形态是心与物的结合。也可称作精神意志的外表。如各种规范、法规和创作理论等:第三层次,是深层形态即心,是某一文化的整体精神,如伦理道德、宗教感性、民族习性和价值观念等,它直接指中层的变化,它无声无形,只有思考、分析才能感知它的存在。外层的建筑文化较松动,容易改变,越往里越稳固,观念的东西最难改变。”大多数建筑是器物性文化,重在功能即使用。为满足人们现代社会生活的多元性,那么现代建筑的使用功能就必须具有其多元性,那些一元的、单一的的模式显然是不合时宜。因为现代建筑日益重视给现代人类提供活动的多样化的场所,所以现代的建筑类型也具有其多样性。这对于那些居住建筑、商业建筑、工业建筑、公共建筑、纪念性建筑等的形式与功能要求而言都应该做到差别化设计。比如现代建筑文化中的居住建筑、工业建筑追求的是经济适用,而公共性建筑则更注重其精神层面上的实现。工业化革命的浪潮涌动起现代建筑文化的多元化走向。另外,由于东方与西方其社会形态结构、生活习惯以及习俗等社会文化方面的差异,因而也就造成了相应社会生活形态中的建筑文化上的区别。总而言之。现代社会生活的多元性,即人类地域生活文化的多元化决定着现代建筑文化的多元性,这就是现代建筑文化具有多元性的根由所在。在当今,随着社会文化的多元化的深化发展,主要以纪念性、公共性建筑的现代建筑文化也在加快其多元化的步伐。这就告诉我们,建筑文化只有适宜新的社会文化的发展,才能植根于丰富的文化土壤之中茁壮成长。现代社会随着通信通讯以及交通等工具的发展,人们的文化交流与思想交流也日见便捷。与此同时,当代社会文明的冲突也使得现代建筑世界也变得复杂多样、丰富多彩。每年的世界建筑师协会的建筑师年会,各种各样的建筑展览,讲座。讨论会等等建筑思比如社会上各种建筑文化交流活动。由此更增强了建筑文化的多元性进步。在世界“二战”后的若干现代思潮,主要是对“理性主义”的关注与强化,其追求技术精美,也伴有“粗野主义”、“典雅主义”,其注重工业技术彰显、“人情化”与地方主义倾向是结合、“个性”与“象征”的结合等,这自然促使了现代建筑文化多元化的演进。

建筑表现论文篇10

[关键词]地域文化;建筑设计;表象;精神

文章编号:2095-4085(2016)09-0058-02

文化的发展是多年来人们探索和生活积累的成果,文化具有民族性、地域性以及历史延续性,不同的民族文化对当地的环境也产生了不同的影响,社会主义现代化生活在物质上发生了很大的变化,这也延续到精神领域和文化领域,对人们的生活、生产方式以及意识形态都产生了极大的影响。在地域文化形成的基础上,本文主要研究其对建筑设计产生的影响,以下是具体分析。

1建筑设计中地域文化的表达方式

1.1地域材料的使用

在建筑设计中会依照当地的的特色进行建筑设计,这也表达了一种可持续发展的理念。现如今倡导低碳环保,资源循环使用的情况下,我国古谚“靠山吃山,靠水吃水”对建筑设计起到了非常大的影响作用。这句话在现代所折射出来的意思是使用当地的已有资源发展当地的特色产业,建筑设计也不例外,例如,在陕北地区就会有很多窑洞,在云南地区出现诸多的傣族竹楼,可以说不同的地域特色文化所打造的建筑形式也是不同的。在一些地热资源比较丰富的地区,火山石资源非常丰富,因此就可以借此尝试石材拼凑建筑,也就是说让建筑披挂一层石头外衣,以此增加人们对此类建筑的亲近感。

1.2建筑语言的隐喻

每一种建筑都诠释了自己的语言,建筑场所是空间性的地域表达方式,人们在场所中对建筑产生了解,建筑并不是完全的模仿,其主要是在地域特色的基础上追随色彩、材料以及各种质感,以此表达出场所中的文化隐喻。例如,在苏州的博物馆,人们对其第一感受就是整体感非常强,尽管是现代化建筑,但是依然能够看到传统的时代特色,而从屋顶的形式上以及各种空间的组合上再到室内的装饰上都具有整体性的特色,完全反映出了江南水乡的文化气息。这种建筑手法就是用新的建筑设计表达旧的文化,也是用现代化的设计方式表达人们对传统文化的记忆[1]。

1.3精神的表达

地域主义在建筑设计过程中就是让建筑和地域文化之间相互融合,在建筑设计中很多描述性的语言都是对传统文化的借鉴,具有一定的延续性,创新性也非常高,并且也呈现出人们对建筑的一种精神性需求。无论是哪一种类型的设计师,都会将自己的设计思想融入到自己的作品之中。例如,贝聿铭设计师在使用现代主义思想的过程和江南的文化进行和融合。建筑从设计开始一直到施工再到竣工,整个过程中都会表达一定的思想,可能是现代风思想,也可能是生态文化思想,这也都是建筑师对自己思想和精神的表达分析[2]。

2建筑和文化的关系分析

建筑本身就是一种文化的存在,也是接纳不同文化的载体,建筑和文化是两个紧密相连的概念,两者之间的关系也是属于包容性的关系,相互映衬,相互反应。在人类文化中,所有的都能够归结为物质层面、心物层面以及心理层面,因此对于建筑的发展来讲,这几个层面在建筑上的表现就形成了建筑要素、建筑艺术以及建筑语言和建筑形式。这几个层面的文化特征更加明显,从表象到精神都显现了特色的存在。从当前的建筑设计大环境上看,不同的建筑师拥有不同的建筑理念和建筑意识,这对传统博大精深的中国文化来讲也是一种可持续性的发展[3]。

3建筑设计的地域文化表象和精神

地域文化能够极大的体现出一个地区的文化特点,对于建筑学的影响非常广泛,基本可以归结为在物质层面、心物层面以及心理层面。地域文化在建筑设计中成为一种表象内容,并且也渗透在建筑的作用和功能上,建筑艺术和建筑技术更蕴含了地域文化的特点。这种建筑和文化的迎合直接对人们的生活和人们的精神产生影响。例如,在传统的屋顶建筑上,建筑材料的使用上以及装饰图案上都能够对现代化建筑设计产生直接性的影响,无论是延续性还是创新性,现代化建筑都有章可循。地域文化在建筑设计中精神层面内容的夯实让建筑的形态也不断的前进,很多不同思想以及不同文化能够融合在一起发生碰撞,由此文化建筑出现,这对人们的现代化生活以及传统文化的继承和发展有非常大的促进作用。人的思想决定了人们未来的行动和行为,建筑师对地域文化的了解也是建筑发展的基本方向,更是一座建筑文化积累优劣的表现[4]。精神对人的作用对城市发展的作用是不可忽视的,在此过程中,建筑的表象和精神也反映了一个城市和地区的文化形态,两者相互渗透,相互影响。

4结语

综上所述,本文对地域文化在建筑设计中呈现的表象与精神进行了分析和研究。建筑是文化的反应载体,文化是建筑的表现形式,不同地区文化不同所以出现的建筑设计也不相同,这样也更加体现了民族的特色感。表象和精神都是对建筑设计产生影响的重要因素,也正是这些表象和精神的存在让我国的现代化建筑走向多样性发展的空间,这是一种继承和发展,也是一种积累和循序渐进的景象。希望本文的研究能够对地域文化的发展以及建筑设计的优化起到一定的促进性作用,给建筑设计师带去一定的思考和建议。

参考文献:

[1]辛酉阳,连自宝.C文化中心建筑设计项目风险管理研究[J].现代电子技术,2016,39(7):107-111,114.

[2],吴永发.文化之型化在安徽阜南县文化艺术中心建筑设计中的体现[J].工业建筑,2014,25(8):68-70,8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