傣族舞蹈十篇

时间:2023-04-05 13:29:16

傣族舞蹈

傣族舞蹈篇1

一、 秀美的自然环境是傣族生态文化的源泉

傣族是具有悠久历史和灿烂文化的民族,是一个能歌善舞的民族,主要集居在我国“歌舞之乡”的云南省西双版纳傣族自治州、德宏傣族景颇族自治州等地。那里土地肥沃、森林茂密,到处是江河绿树,珍禽异兽,奇珍异物。据史料记载,傣族人民自古从事农业生产,早在两千多年前,傣族就有“盖房建寨,定居种瓜”的记载,是我国种植水稻最早的民族之一。他们生活在亚热带河谷和坪坝上,生活安定而祥和,较少受战争和旱涝灾害。秀丽的山川,丰饶的物产造就了勤劳的傣族人民特有的民族性格。在傣族漫长的发展演变中,由于特殊的生活方式、生态环境和宗教意识的影响,民族文化表现出多元文化的形态特征,异彩纷呈,生机勃然,这种特定生态文化下形成了傣族的民族文化。

傣族一般都选在依山傍水之处筑寨,寨内房屋密布,错落有致,与自然条件相适应的高脚栏杆式的竹楼,是傣族建筑文化的代表。傣家竹楼通风透气,既适应热带雨林炎热而潮湿的气候,又有一种质朴、自然的韵味,体现了傣族建筑与自然环境互相和谐的审美情趣。傣家人世代有种树养花的情趣爱好,村寨周围有果树林木,户户都有花果园,青山环抱、翠绿掩映、鸟语花香、流水缠绕,处处充满大自然的勃勃生机。傣家寨的良好的自然生态和美丽的田园风光,既是大自然给与的恩赐,更是傣族人民世世代代用心呵护的结果。

二、多元的人文历史是傣族民族艺术的基础

人类只有在与自然的和谐统一中创造的文化,才是具有永久审美意味的文化。傣族民间流传有“人的生存在于生态,人类的发展在于环境”的谚语。正因为傣族具有人与自然的和谐相处的强烈的生命意识,具有对生命的宏观感悟,才造就了傣乡立体的自然生态,构筑起了傣族生态审美和傣族文化意识坚实的心理基础,成为促进民族文化创造和发展的内核。

傣族所居住的地区山川秀美、江河清澈,山多、树多、花多、鸟多,更是歌多、舞多,人杰地灵。座座山都有故事,条条河都有传说,体现出浓郁的民族文化意味。走进与生态相映成趣并渗透着浓郁田园风味的傣家村寨,你会感到这本身就是傣族生态审美的一种物化体现,更是傣家人的一种自觉的意识,这种意识也渗透到各种艺术形式中,使傣族的民族文化艺术呈现出傣乡自然生态所特有的那种恬静、清幽、柔美的特征。

傣族色彩斑斓的民族文化艺术,凝聚了傣族人民对大自然本质的深层认识,它历经历史的风吹雨打,今天更显得生机勃勃而美丽动人。以贝叶文化为代表的傣族文化,在文学、天文、法学、医药、体育以及音乐、舞蹈等方面历史悠久,影响深远。那些著名又具有曲折的情节、丰满的形象、优美语言的叙事长诗,历史故事等,许多都是从傣乡自然生态秀美的角度来描写的。如傣族诗歌《美人城》中“盛开的玫瑰装点着城垣/金黄色的椰子、芒果飘着醉人的香甜/成群的孔雀开屏与满天的云霞比美/千万只彩蝶飞舞在花丛中。”人们从这些自然流畅,韵律生动的田园诗、山水诗中,会体验到傣家人充满宁静、祥和的生活环境,也会体味到这个民族的文化受到佛学源流的灌溉,具有浓浓的禅学和佛教气息。傣族的歌曲也是清脆而高远,婉转而缠绵。傣族的民族乐器巴乌和葫芦丝等吹奏出清新而淡雅、优美而动听的声响,以傣族音调写成的《有一个美丽的地方》、《月光下的凤尾竹》等脍炙人口的歌曲早就流传全国。就连傣族姑娘们爱穿的色彩鲜艳的短衣花筒裙,传说也是对大自然中五彩缤纷的花草树木、鸟兽虫鱼的模仿。可见傣族文化艺术呈现出的浓郁的民族风格和情调,正是傣族生态审美意识的自然流露。

三、和谐的生态文化是傣族舞蹈的自然显现。

在傣族众多的艺术形式中,影响最大、最具特色的是傣族舞蹈,它蕴藏着神秘而浓厚的民族氛围,有极高的文化品位和浓郁的民族文化色彩,极尽东方韵致。傣族舞蹈中透出山川秀美、人文毓秀的夺目光彩,充满着平和、恬静、含蓄的风格,朴实自然,毫无雕琢之感。舞蹈的律动中总蕴含着恬淡、幽静的气质,凝聚着东方艺术的线条美。舞蹈动作中那些人体的头、手、臂、肘、肩、腰、胯、膝等每个关节尽量弯曲,使舞者整个体态有多种曲线组成,形成婀娜多姿的s型,不论手的推拉和脚步起伏动作,还是孔雀舞中美丽造型的流动美,都会使人们感到傣族人生活的宁静祥和,朴实自然,也能感受到他们对美的追求和对恬静幸福生活的向往。

傣家人生活在风景秀丽的亚热带,妇女们都喜爱穿花筒裙。紧束裹身的裙线不仅显露出她们倩美的身姿和体态,也限制了劳动、生活以及民间舞步伐的幅度,因而傣族舞基本步伐以慢蹲快起的屈伸为特长,没有太大的起伏,舞步显得非常典雅优美。由于人民生活和心态都比较安恬、平稳,加之所居竹楼空间有限和长期受小乘佛教等宗教思想影响,表现在人体体态和舞蹈动作上的就是柔美、轻盈,这些就形成了傣族民族舞蹈的重要特征。

傣族民间舞蹈风格浓郁,特点突出感情内在而含蓄,舞姿富于雕塑感。舞者上、下肢体以及头都极富有表现力,下体多保持半蹲状态,以膝部柔美的起伏,身体与手臂形成丰富多彩的三道弯造型,双腿半蹲,双手叉腰,上身向旁倾斜为基本舞姿。舞时一般前脚掌着地,但不强调有力的踏步和跺步,落地时轻而稳。傣族舞蹈除下肢有丰富的步伐,小腿的灵活运用外,手和上身丰富的舞姿也极具特点,手式多样,同一姿态,同一动作,手式不同就有不同的舞蹈形象和含义,上身的挺胸、收腹与头部、眼神的巧妙配合以及柔中带刚的舞蹈韵律,使傣族舞蹈既有动态的韵律美,又有静态的造型美,其内涵及形态特征,都与自然生态、生活方式、文化信仰以及宗教意识分不开。

傣族舞蹈最初是对生活现象的模仿,带有自娱性和强身健体的竞技性,后来逐渐发展为宗教礼仪舞、民间舞和表演性舞蹈等。形式十分丰富,不少都与自然界各种动植物有关,如《孔雀舞》、《鱼舞》、《象脚鼓舞》等,普遍流传和现存的主要有嘎光舞、孔雀舞、鱼舞、象脚鼓舞。

嘎光舞是傣族最古老、最普及的一种群众自娱性舞蹈。嘎光的“光”即鼓的意思,就是围在鼓旁跳的舞蹈。在大自然的映衬下,人们兴致所至,徒手而舞,老少皆宜,形式自由,不受环境、时间限制。舞者合着鼓乐声即兴、自由起舞,舞蹈的韵律柔和,有规律的上下颤动、屈伸,身体自然地前俯、后仰,突出了傣族舞蹈特有的“三道弯”、“一顺边”的特点,舞蹈极富有人体的造型美。

孔雀是傣民族崇拜的吉祥鸟,傣家寨有“孔雀的故乡”的美名。孔雀舞是傣族最古老的民间舞,也是傣族人民最喜欢的舞蹈,流行于各个傣族居住区,人人都会跳,民间还有不少以跳孔雀舞为生的职业艺人。他们模仿孔雀漫步森林、饮泉嬉水、展翅、登枝、斗翅、开屏、追逐、飞翔等等。早期的艺人表演孔雀舞时,男女演员都带有假面和复杂的道具。他们跳出丰富多彩的舞蹈动作和富于雕塑感的舞姿造型,动作有严格的程式和规范,固定的步伐和脚位,动作都有固定的名字和特定的鼓语伴奏。在舞台上表演孔雀舞的演员,往往也身着绘有孔雀图案的长裙,使表演者能自由、灵活地塑造孔雀的形象,韵律徐缓、恬静细腻,充满动律,大大提高了传统孔雀舞的艺术表现力和魅力。

象脚鼓舞是男子表演的自娱性舞蹈。由于傣族居住的地方历来被誉为“大象的乐园”,大象的威武是傣族人民民族尊严的象征。象脚鼓舞的特点是舞者背着形似象脚的鼓击鼓而舞。象脚鼓舞有大鼓舞、中鼓舞、小鼓舞、集体舞等。大型鼓多做伴舞乐器而用,中、小型鼓多做舞具表演而用。舞蹈步伐矫健而敏捷,热情而潇洒,舞者表演形式多样,有单人舞、双人对舞、群舞等。舞蹈乐观而风趣,不但有自娱性,还有极强的表演性、竞技性,表现出傣族男性特有的彪悍、热烈的性格。

四、舞蹈家的不断升华使傣族舞蹈进入更新的境界

傣族舞蹈是傣族人民情感的自然流露,它的发展也是数代艺术家不断创新的结晶,特别是当代舞蹈家刀美兰和杨丽萍,她们都是在民族艺术土壤中成长起来的舞蹈家。他们创作的舞蹈,内容丰富,题材广泛,如刀美兰的《水》、《金色的孔雀》、《小卜少》,杨丽萍的《雀之灵》、《月光》、《雨滴》等。这些作品从不同的角度表现了傣族人民的生活场景、民族风格和艺术追求,把傣家人艺术的纯真与民族的情感和风格熔铸于每个舞姿和造型,她们既继承了传统傣族舞蹈之所长,又具有新的时代创新,使每个作品味正情浓,意蕴深刻。作品既体现了民族的精神和灵魂,也将傣族民间舞提炼、升华、发展到一个更高的境界,一个个圣洁、美丽的舞蹈形象,征服了亿万观众,成为我国民族民间舞的经典。

舞蹈家杨丽萍自编自演的舞蹈《雀之灵》,表现了孔雀迎着晨曦,踏着晨露,轻梳羽翅,随风而舞,时而宁静伫立,时而飞旋身姿,时而埋头吸水,时而展开景色的羽毛,表现了富有灵性的孔雀吉祥、欢乐、幸福的心声。舞者抓住了傣族民间舞的内在动律,大胆创新和升华,把孔雀高洁、纯真而富有生命激情和灵性的形象,比作真、善、美的化身。通过对孔雀的灵性的描写,所表现的活力和勃发向上的精神底蕴,寄寓了傣族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追求。舞蹈中象征吉祥、幸福、和平、安宁等内涵底蕴,都通过舞者的手指对孔雀头的造型,以及手腕、臂、肩、胸、腿部等灵活和具有闪烁性的舞蹈动作,在观众眼前呈现出一幅孔雀跳跃、寻觅、旋转、展翅以及吸水等自由自在、宁静祥和的生活场景。舞姿舒展优美,造型极具雕塑感,情感深邃而富有诗情画意,有极强的感染力,把以人体动作作为造形的舞蹈艺术的魅力发展到极致。

舞蹈家刀美兰早期创作并演出的舞蹈《水》,描绘了傣家少女在泉水边,以脚嬉水,用石搓脚,洗发,梳头以及捉小鱼等傣家少女最平常的生活细节,非常准确地表现了傣家少女的生活以及对水的感觉。舞蹈动作中对生活动作的提炼和逼真模拟兼而有之,淡雅而优美,犹如一幅山水画。傣族人崇敬水、热爱水,像水一样善良、充满柔情,水给了他们生命和快乐,每年泼水节上丰富多彩的各种活动,都形象地展现了傣族生态中水文化的内核和特征。水是他们生活中的物质形态,更是民族的一种精神形态,也是纯洁、美好等精神品质的物化形态。舞蹈家从现实生活的模仿体验中提炼和升华,给舞蹈动作注入了主体的生命意味,在浓郁的生活气息中透露出傣族的一种民族灵性的自然美。舞蹈中的傣家少女更是舞蹈家本人情感、心灵和民族性格的真实表露。

五、结语

傣族特定的自然生态文化,孕育了极具东方韵味的傣族舞蹈。傣族舞蹈也是傣族民族精神,民族情感的直接体现,它展示着傣族深厚的人文历史和生态文化,也哺育了一代代艺术家。正如舞蹈家刀美兰所说“我的灵性,我的艺术魅力,其实都来源于故乡那片充满灵性、神奇的土地。”

参考文献

1.隆荫培,徐尔充,欧建平编著[m]舞蹈知识手册

2.金重,刀美兰论[J].民族艺术(南宁)1995(4)

傣族舞蹈篇2

    【关键词】傣族舞 三道弯 一边顺 勾踢步

    “一方水土养育一方人”,民间舞的独特风格和鲜明特色是源于当地的风土人情。就像蒙古族被称为“马背上的民族”一样,傣族人民被称为“水的民族”。

    着名傣族学专家黄惠教授指出:“用水来形容傣族,是再恰当不过的了”。水,被傣语称为“喃木”;傣语称风为“垄”,称气也为“垄”,认为风和气吹在人身上是凉的,是看不见的水,风和气会在空中慢慢变化,从看不见摸不着变为看得见摸得着,变成雾和雨,最终变成了水,成为人类生存须臾不可缺少的东西。

    生活在水边的人们爱水、赞美水,人也像水一样纯净、柔美。

    余晖下,一位青春少女挑着水罐来到湖边,夕阳余辉照在她身上,她从水中照见自己修长的身影,脸上涌现出青春的喜悦,她散开秀美的长发,在清亮的湖水中。坐在岸边,用双脚轻拍嬉水,波清澈透明的江水吸引着她,她情不自禁地跳入江水中,冲去一天的疲劳。轻风徐来,轻抚洗净晾干的长发。夕阳落山,她起身三转两绕,盘起了傣家少女别具一格的发型。然后挑起水罐,踏着霞光,向着炊烟缭绕的竹楼款款走去……这是着名舞蹈家刀美兰在舞蹈《水》中给观众展示的情景。

    作者将从傣族舞蹈的身体姿态浅析傣族舞的审美特质。“三道弯”与“一顺边”的舞姿造型,是傣族传统的审美心理在舞姿造型上的体现,在云南省西双版纳、德宏、耿马、孟连地区的傣族人民对孔雀有着极为深厚的情感,孔雀崇拜造就了“三道弯”的体态发展,孔雀的自然形态就被认为是一个“三道弯”经典。当孔雀立于高处或栖息在树枝上,长长的尾羽垂下来,其形态正好是“三道弯”,从自然科学的角度上看它的骨骼结构,“三道弯”与弯曲的特点就更加鲜明。

    从舞蹈的动势来看,在动作过程中相对静止的S状曲线姿态,可称为“体态三道弯”;通过动作的连续过程形成的S状曲线动态,可称为“动律三道弯”。

    一、体态三道弯

    体态三道弯主要表现在以S状造型作为基本体态特征的舞种中,它具有相对静止的“雕塑性”特点,在舞蹈动态过程中身体保持相对静止的三道弯姿态,傣族舞蹈在表演过程中舞者始终保持三道弯的体态造型。在民族民间舞蹈中,最能体现体态三道弯审美特征的是印度的奥蒂撕派舞蹈和我国的傣族舞蹈。在二者的舞蹈动作过程中,三道弯作为基本体态,舞者始终或经常保持相对静止的S状曲线造型。

    傣族舞蹈中,模拟鸟兽的舞蹈居多,如“孔雀舞”、“鱼舞”、“蝴蝶舞”等。最具代表性的是“孔雀舞”,基本体态就是“三道弯”,即运用腰部和胸部的前后三道弯和胯部的左右三道弯表现高枝孔雀垂尾而立的自然形态。这使傣族舞蹈中的此类造型具有较明显的相对静止的“雕塑性”特征,也因此凸现了人体姿态的曲线美。以三道弯作为基本体态的民族民间舞,一般在动律上较舒缓、柔软。有人形容这派舞蹈如微风中的柳条,它是所有流派中最能体现女性妩媚神情的舞种;因此傣族舞蹈以柔美、纤细、典雅的风格而着称。

    二、动律三道弯

    “动律三道弯”指身体不同部位的S状造型。傣族舞蹈蕴藏着神秘而浓厚的民族氛围,有极高的文化品位和浓郁的民族文化色彩,极尽东方韵致。傣族舞中透出山川秀美、人文毓秀的夺目光彩,充满着平和、恬静含蓄的风格,朴实自然,毫无雕凿。舞蹈的律动中含着淡、幽静的气质,凝聚着东方艺术的线条美。舞蹈动作中那些人体的头、手、臂、肘、肩、腰、胯、膝等每一个关节都尽量弯曲,使整个体态由多种曲线组成,形成婀娜多姿的S 型,不论手的推拉和脚步起伏的动作,还是孔雀舞中的美丽造型的流动美,造型丰富而个性鲜明。不仅会使人们感到那秀丽山河的自然律动美,还会使人们感到傣族人生活的宁静祥和、朴实自然,更能使人感受到他们对美的追求和对恬静幸福生活的向往。

    傣族民间舞蹈风格浓郁,特点突出,感情内在而含蓄,舞姿富于雕塑感。傣族舞蹈中上肢的手和下肢的脚以及头都极富有表现力,下体多保持半蹲状态,以膝部柔美的起伏,身体与手臂形成丰富多彩的三道弯造型。舞时双腿半蹲,双手叉腰,上身向旁倾斜为基本舞姿。舞时一般前脚掌着地,但不强调有力地踏和跺,落地时轻而稳。傣族舞除下肢有丰富的步伐,小腿的灵活运用外,手和上身丰富的舞姿也极具特点,手式多样,同一姿态,同一动作,手式不同就有不同的舞蹈形象和含义,上身的挺胸、收腹与头部、眼神的巧妙配合以及柔中带刚的舞蹈韵律,使傣族舞既有动态的韵律美,又有静态的造型美。

    “一顺边”的美是傣族特有的安详、舒缓动律中体现出来的美好舞蹈形象,虽然傣族大多生活在山谷间的平坝上,但山地的动态特征也反映在人们的劳动生活中,尤其是妇女,她们在担水、挑谷、扬场等劳动时的步态和形体动态中,多有“一顺边”的特征。北京舞蹈学院教授罗雄岩认为“一顺边”的美,源于高原的劳动生活,来自高原民族的审美心理。在高原上山路崎岖,人们往来间有诸多不便,上山、下坡自不必说,就是一般走路也和在平原上大有不同,其主要区别,就在于脚掌的着力点和身体的平衡上,于是逐渐形成了“一顺边”的体态。

    傣族人的身高普遍偏低,体形较小,娇小玲珑。生活中喜欢穿着一种筒裙,这种筒裙长及脚裸,高齐腰,紧紧裹着下身。在河里洗澡时筒裙可以作为屏障,还可作为包头巾将洗好的头发包好。由于筒裙的开口不大,所以人们在行动时,只能小幅度运动,又由于筒裙长及脚裸,穿着的人每走一步路都要用脚跟向后上方踢一下才不会在脚落下的时候踩到裙子,再就是傣族舞蹈与印度、缅甸等国家的舞蹈一样,体态处于下身半蹲状态,这就形成了傣族舞蹈风格突出的步伐动作——勾踢步。当舞蹈者在做勾踢步时,每走一步都要将裙子轻轻地撩起,就像平静的河水掀起小浪花一样美丽。

    探索傣族民间舞蹈文化,无法抛开傣族的悠久传统历史文化以及傣族人民对水的依赖,对水的热爱。“水”在傣族人民看来是世界的本源,人与动植物是水的衍生,人的心灵与世界万物同处一源,并且人的行为可以与某种神秘力量和宇宙之间相互感应,从而达到天人和谐。反映在傣族的舞蹈文化风格特征上,就是安详、舒缓的动律;“三道弯”与“一顺边”的舞姿造型,充满亚热带的舞蹈风情。

    参考文献:

傣族舞蹈篇3

傣族群众不同程度地保存有原始崇拜和万物有灵的观念,以及来自农耕文化“天人合一”的思想,他们对自然界充满亲切感,人际之间和谐、融洽。小乘佛教传入后,教义所宣扬的“唯我独善”,以佛祖为榜样的积德行善,多布施以修来世等思想,和原有的传统观念相结合,形成傣族人民平和、善良的性格。自然环境、劳动生活、民族性格、审美观念,融为安详、舒缓的动律,贯穿于舞蹈动作之中。

在傣族民间舞蹈的动作形态上,舞者多保持半蹲的舞姿,重拍向下;均匀的节奏中,膝部的屈伸带动身体上下颤动和左右轻摆;舞步的踏或跺,看似着力向下,却是重起轻落,全脚掌平稳着地,是动律的基本特征。节奏多是2/4拍连绵不断的节奏型,动作平稳,仪态安详。多规律性的重复,跳跃性动作很少见。在这种均匀的舞蹈动律中,有孔雀的轻盈、柔美的舞姿;有大象漫步森林的稳健的步态;更有舞蹈者的生活感受和创造。傣族舞蹈除下肢有丰富的步伐外,手和上身舞姿的丰富也是其特色之一。傣族舞蹈有多种手势,同一姿态,同一动作,手势不同,就有不同的舞蹈形象和含义。云南地区的舞蹈家和舞蹈教师们整理傣族教材时,从纷繁多彩的民间舞蹈中,归纳出8个“手的基本位置”:“高低翅”、“低展翅”、“高展翅”、“平展翅”、“双合翅”、“双抱翅”、“顺展翅”、“侧展翅”等。所以,傣族舞蹈既有韵律美又有造型美,既有动态美又有静态美。而且,这些动态形象是在象脚鼓、钹等乐器和谐击打的伴奏乐声中,像河水、小溪汩汩流淌,赏心悦目,沁人心脾。

说到蛇、鸟图腾时,我们马上就会想到傣族民间舞蹈基本舞姿中“三道弯”的造型,柔软如水波的臂部动作,以及各种孔雀舞的优美形象。当然,这种舞姿动态的形成虽和信仰小乘佛教的宗教影响有关,和王公贵族及头人的爱好和推崇有关,但根本原因则在于两千年前其先民的蛇、鸟的图腾崇拜和由此发展而来并逐渐深化的民族审美心理。

一些云南的考古学者们认为:“今日傣族人民的舞蹈,若考其源源,有着很长的历史可寻。他们优美的舞蹈动作从云南出土的历史文物中可以找到印证。”云南晋宁石寨的出土文物(“鎏金盘舞青铜扣饰”和“四个舞俑青铜器”)上的舞蹈动作,就像今天傣族的三道弯舞蹈造型;西汉初期青铜文物上显示的一个奴隶形象,她的发式与今天傣族未婚女青年一模一样。

从古越人的鸟图腾到今日傣族的孔雀崇拜,是千百年来民族生活和民族心理的发展。由于该地区适于孔雀生长和繁殖,傣族人民才能够仔细观查孔雀,从而进行孔雀舞的艺术创造,并于后来融入了宗教因素。孔雀的自然形态也有三道弯的特点。当孔雀立于高处或栖息在树桠上,长长的尾羽垂下来,其形态正好是三道弯。从自然科学角度上看它的骨骼结构,三道弯与弯曲的特点就更加鲜明。经过艺术加工后的孔雀形象,不仅仅在舞蹈中,就是在傣族织锦,饰物上的孔雀图案,也多是三道弯的形象。如杨丽萍编导、表演的《雀之灵》在体态上运用修长、柔韧的手臂和灵活自如的手指形态变换,尤其是运用了手臂各关节魔术般有节奏,有层次的节节律动创造了高洁、纯真和富有生命激情的形象和真、善、美。每一组动作无不体现了“三道弯”。

现在,傣族人对蛇并不喜爱,但在远古却不然。当时,蛇和水一样,都是人们崇拜的对象。傣族古歌谣中就有把水比作蛇的描写。例如《打水歌》:“山头有小河,流过树林间,水清流得快,看去像跑蛇。”此诗不仅描述了蛇似清水,而且反映出山地、林间的生活环境。当然,今日体态的三道弯和手臂弯曲的造型,远非自然地模拟蛇、鸟和水,而是千百年来群众智慧的结晶与升华。云南的地形非常复杂,山地高原占全省面积的93%以上。傣族虽然住在上谷间的平坝上,但山地的动态特征也反映在人们的劳动生活中。尤其是妇女,她们在担水、挑谷、扬场等劳动时的步态和形体动态中,就有一顺边的特点。例如:过去,傣族在秋收后扬场时不使用风车,而是两手各持一大竹蔑扇,用扇风的方法筛选稻谷,这种筛法就是别致的一边顺的动态。当她们右手高举蔑扇的同时,右脚亦弯曲并高高抬起,然后,手脚同时向下用力的扇风,身体由右方向左侧转动;左手扇风时,姿态和转动与右手一致,都是手脚同出一侧。作为舞姿的造型的一顺边,又和审美情趣有关。

过去,我们比较多地讲述“三道弯”和手臂各关节的弯曲,而忽略了手和脚同出一侧的“一顺边”特点。追溯其源,前者源于古代百越人的“蛇鸟图腾崇拜”和对水的深切感情。而一顺边的美,则源于高原地区的劳动生活。两者融合后形成的体态,才是傣族特色的舞蹈造型。如舞蹈《水》的开始,女演员挑着水款款走来,这就有了三道弯与一顺边的特点。特别是在中间洗头部分,她跪坐在水边,散开瀑布般的秀发清洗并整理时的舞姿造型使这一特点更加突出。

傣族舞蹈篇4

[关键词]傣族 水 舞蹈文化

傣族是聚居在我国西南边陲的少数民族,大部分居住在沿河、沿江等环境潮湿、植物繁茂的地区。其民族文化特征体现了“水”的意蕴。千百年来。沐浴在民族文化氛围中的傣族舞蹈,依据特殊的自然环境和人文环境创造了风格独特的民族舞蹈文化,彰显了“水”的特质。本文试图以“水”作为傣族舞蹈文化的象征符号,引用学术界“文化三层次说”的分析工具对傣族舞蹈文化进行立体式分析,以期为舞蹈文化的理论研究增添新鲜血液。

一、蕴含着“水”因子的傣族舞蹈文化形成的生态探源

人与文化的起源和创造并不是单一因素作用的结果,而是多种原因多层次进化造成的。舞蹈作为一种民族文化现象,它和一个民族的历史发展、社会结构、经济生活、居住环境、语言系属、、风俗习惯等等环境因素关系密切。在舞蹈的传承和发展过程中。它们会成为不同的文化因素保存在舞蹈中。

(一)、自然环境

人类的物质与精神活动与生存的地理环境关系非常密切。植根于生活沃土的民族民间舞蹈,是本民族在特定生活环境中社会生活与精神气质的艺术浓缩。傣族的自然环境是研究傣族民间舞蹈文化形成的首要因素。

学术界普遍认为傣族与古代的越人有着渊源上的关系。越人是我国古代长江以南最大的一个族系,汊代班固《汉书・地理志》云:“自交趾至会稽七八千里,百越杂处。各有种姓。”傣族是我国秦代以前“百越”西部的一支,称为“滇越”。历史上对傣族的称谓很多,傣族自称“傣”。江应楔先生曾在《傣族史》中对越人的分布有个大致的描述,认为百越的分布特点之一,就是“沿海岸河流而居”,而且百越各部的迁徙也大都沿河而行。傣族沿袭了百越民族的喜水、逐水而居的特点,筑寨一般都选址在依山傍水之处,有民间谚语说‘“寨前渔,寨后猎,依山傍水把寨建”。今天的傣族主要居住在云南省的南部和西部的金沙江、怒江、澜沧江、元江、红河等河流的沿岸及其支流沿岸的坝上。这里属于热带和亚热带气候,地势较低,平均海拔在500-1100米,周围绿林环绕,山清水秀,土地肥沃,受印度洋季风的影响,年平均气温为20℃左右,终年不见冰雪,而且霜期较短,气候温暖。雨水充沛。傣族人民在这种优越的地理环境中生活安定而富裕。正因为傣族滨水而居,使得傣族文化与水有着密切的关系。在优越的地理环境中生活的傣族人民有着较强的满足心理,这种心理逐渐形成平和、温柔、水一样的民族性格,这种民族性格又直接影响到傣族舞蹈的发展,使其舞蹈也具有“水”的特征。

(二)、人文环境

、劳作方式、风俗习惯则构成了傣族舞蹈文化形成的人文环境。

对水的崇拜是傣族自然崇拜的主体。根据傣族起源的传说记载,水是生命之源,它能沐浴人的灵魂,驱逐身上的污秽和邪恶,给人带来幸福。这种思想观念在傣族民间舞蹈形式中明显的表现出来。傣族在自然崇拜的同时,又全民信仰小乘佛教。佛教教义宣扬的“唯我独善”,以佛祖为榜样的积德行善,多布施以修来世福等思想已经浸润到傣族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傣族的许多民间舞蹈也被烙上佛教文化的印迹,如孔雀美丽的彩屏,被说成是佛光照射的结果,民间喜爱的孔雀舞是为佛祖而献舞。把孔雀舞与佛教的神鸟紧罗那相结合,创作出金孔雀舞,使孔雀成为傣族人民心目中的舞神。

傣族人民的劳作方式是以稻作农耕为主,人民在农业劳动中。通过千百次的采集。摸索农作物的生产规律来提高生产力,逐渐形成了劳动力与土地这种自然力相结合的生产方式。这种自给自足,自产自销,周而复始的农业经济,需要安宁而稳定的生产形式。取材于这种生产和生活中的舞蹈,与大地凝结着深厚的眷恋之情,舞蹈节奏沉稳,自然展现出稳重而和谐、宁静而欢愉的艺术风格。

已故民俗学家张紫晨认为:“民间风俗为舞蹈艺术提供了内容、气氛和表现环境。而舞蹈又是民俗文化整体中有形传承的重要表现。”傣族最盛大的民俗活动要数傣历新年“泼水节”。人们祈求佛祖和天神的保佑,相互泼水,尽情欢乐,互相祝福。合着锰锣、象脚鼓翩翩起舞,一边跳舞一边喝彩“吾、吾”或“水、水”!优美雅致的孔雀舞、热情稳健的象脚鼓舞,此外还有依拉贺舞、鱼舞、蜡条舞等等。泼水节是展现傣族舞蹈文化的综合舞台,体现了傣族人似水一般的恬静心态及对“水”这一物质实体的特殊民族文化情结。

二、浸润着“水”特质的傣族舞蹈文化现状的层次分析

我国哲学家庞朴先生在《文化结构与近代中国》一文中把文化结构分为物质文化层次、制度文化层次、心理文化层次三个层面。这里我们不妨借用庞老的分析方法对傣族舞蹈文化进行层次分析,以期有所发现。

(一)、凝结着“水”文化因子的物质文化层面

物质文化层是指人类物质生产活动产品的总和。这里主要指民族体态、服饰和舞蹈道具等要素。

1、体态和服饰

俗话说:“一方水土养育一方人”。傣族聚居地属亚热带雨林气候的坝区,天气炎热,雨量充沛,植物繁茂。湖泊交错和河川纵横。如此优越喜人的生态环境,造就了傣族人生理外貌、遗传变异上的与众不同。以体态为例,傣族人的身材纤细,体形较小,属于娇小玲珑型,在长期的生物适应中形成了信美的体态和挺拔的身姿。生活中傣族姑娘喜欢穿着窄袖短衣和花筒裙,这种筒裙长及脚裸,高齐腰,紧紧裹着下身。充分展示了女性的胸、腰、臀“三围”流线之美,加上所采用的布料轻柔、鲜艳、明快,不仅能凸现女性的妩媚,而且把他们修长苗条的身材充分展示了出来,给人一种婀娜多姿、潇洒飘逸的感觉。由于筒裙的开口不大,所以人们在行动时,只能小幅度运动,又由于筒裙长及脚裸。限制了劳动、生活以及步伐的幅度,穿着的人每走一步路都要用脚跟向后上方踢一下才不会在脚落下的时候踩到裙子,长此以往就形成了一种习惯。因此傣族的舞步以慢蹲快起的勾踢脚为特点,没有太大的起伏。这就形成了傣族舞蹈风格突出的步伐动作――勾踢步。当舞蹈者在做勾踢步时,每走一步都要将裙子轻轻撩起,就像平静的河水掀起小浪花一样美丽。《滇志》卷三十载:“水摆夷好近水居,每日必浴以洁其体,男妇皆然。”可以说,水在提升了人类适应自然能力的同时,意外地塑造了傣族人的形体,使傣族舞蹈具有柔 美轻盈的品质。

2、舞蹈道具

傣族的民间舞蹈表演中。绝大多数都是有道具的。所涉及的种类涵盖了日常生活用品、武器、劳动工具、动物造型以及宗教祭祀用具等。

象脚鼓是傣族常用的舞蹈道具。据说,傣族人民消灭了吞噬人畜的蟒兽,用其皮蒙在空心树和竹筒上敲击取乐,于是便形成了鼓。而后,有两位驯象人把鼓改制成象脚的形状。此后傣族民间便有了象脚鼓。今天,经过不断加工、改造的象脚鼓成为傣族民间舞蹈常用的乐器道具,象脚鼓舞也成为一种节庆日比较完美的、独具傣族民间特色的舞蹈形式。“孔雀舞”也是傣族舞蹈中的代表性舞蹈。舞者头戴佛塔型金冠、慈祥的菩萨面具。表演时将细竹和绸布做成的孔雀的羽翼连在一起系于腰问,用绳子分别系在手臂和手腕上操纵,舞姿模仿着孔雀的各种姿态,动静之中,凝聚着傣族人民的审美旨趣。除此之外。傣族还有反映水边劳动生活的带着鱼道具的“鱼舞”,以及生活中用于健身的刀舞、棍舞、棒舞等等,这些器具已经成为民族舞蹈文化的物质遗存。

这些道具在舞蹈中的广泛使用,极大地丰富了舞蹈的艺术语汇,增强了艺术表现力及感染力,加强运动人体的动态表现从而完成舞蹈者内心世界及感情的表达。

(二)、形成的“水”文化色彩的制度层面分析

制度文化层是人类在社会实践中形成的各种社会规范构成。这里我们把舞蹈文化的制度层面界定为:特定舞蹈文化发展过程中长期积累的,习惯性的,已成为一种定式的,有别于其他民族舞蹈文化的特征。这里我们从舞蹈风格、舞蹈动律、舞蹈造型等方面来诠释。

1、舞蹈风格

柔美细腻的风格特征。傣族人民勤劳朴实,温柔善良。“水一样的民族”是对傣族性格的又一描述,他们滨水而居,爱水、祈水,对水有着特殊的感情。而且在傣族的神话传说中流传着他们的祖先诞生于水塘的说法。在水的滋润下。傣族人民逐渐形成了礼貌温和、智慧聪明、像水一样的性格。这样似水一样的性格造就了傣族艺术的宁静与柔美,傣族的舞蹈就充分体现了这种民族性格。傣族舞蹈以柔美细腻见长,虽然有些舞蹈动作矫健、敏捷、充满阳刚之气,如象脚鼓舞、拳舞等等,但大多数舞蹈动作婀娜多姿,节奏平缓。舞蹈中女性的气质以轻柔,飘逸为主:男性则以刚柔、轻巧为主。舞蹈的基本风格和韵律体现在身体的柔软起伏上,似涓涓细流。温柔而细腻,舞姿极富雕塑感。这些特点在傣族的舞蹈中常能看到,舞者用腿部做韧性的屈伸,慢抬脚,慢落脚,带动身体做扭动与转动,形成了手臂、身体、腿部每个关节都有弯屈的动作特点与姿态造型。身体的扭动带来的是起伏之美,扭动与起伏又展示了松软之美。动作细腻而小巧,轻柔而飘逸,这种柔美的舞姿表达了傣族人民内在感情的含蓄。特有的屈伸动律形成手、脚、身体“三道弯”的造型,在这一动一静之间展示出了傣族舞蹈的柔美细腻水一样的风格特征。

2、舞蹈动律

安详舒缓的动律。小乘佛教的自我解脱、自我拯救,积善行。修来世,最终达到涅磐的教义已经渗透到每个傣族人的头脑中。形成了傣族人平和、善良的心态。农耕文化“天人合一”的思想,使傣族人民对自然界充满了亲切感。生活中,傣族人民和孔雀、大象等温驯、可爱的热带动物和谐相处。在这些因素的共同作用下,傣族舞蹈形成了安详、舒缓的动律特点。表现在动态形象上则为:舞者多保持半蹲的舞姿,重拍向下,均匀的节奏中,和着象脚鼓打击发出的“崩、巴、比、泼”等节奏平稳,绵延的鼓点,膝部的屈伸带动身体上下颠动和左右轻摆,舞步的踏或跺,重起、轻落,全脚掌平稳着地……这种均匀、平稳的舞蹈动律,有孔雀的轻盈、柔美,有大象漫步森林的和缓、稳健。

3、舞蹈造型

“三道弯,一顺边”的造型。傣族舞蹈的造型雕塑性的静止画面比较多,动要刚柔相济,静如雕塑一般,保持内在美的感觉。追溯其源。三道弯的造型源干古越人的“蛇鸟图腾崇拜”和对水的深切感情。后来发展到今日的孔雀崇拜,孔雀在傣族人心目中是吉祥鸟,当孔雀立于高处或栖息在树桠上。长长的尾羽垂下来,其形态正好是三道弯,傣族人经过仔细观察。进而有了孔雀舞的艺术创造,后来融八了宗教因素,进行了美的再创造。形成傣族舞蹈中三道弯的基本造型。从自然科学角度看。孔雀的骨骼结构,三道弯弯曲的特点就更加鲜明了。一边顺的造型,则源于高原地区傣族人民的劳动生活。由于山路崎岖,人们上山,下山,逐渐形成的最省力、又能减少危险的顺手顺边保持平衡的体态。这种体态慢慢成为日常生活的基本动态,并逐渐升华为“一顺边”的艺术美,成为高原民族的舞蹈中“一顺边”的造型和文化现象。两者融合后形成的体态,促使傣族舞蹈造型特色的形成。

(三)、浸润着“水”文化内涵的心理层面分析

心理文化层面是由人类在社会实践和意识活动中长期蕴化育出来的价值观念、审美情趣、思维方式等构成的。

傣族人民长期处于丰衣足食的安定环境中。与生活在高寒山区的恶劣环境的民族相比,傣族人民的心理特征总体上是平和的,安稳的。傣族人的心目中,水不仅是生命之根,而且是精神之源。傣族人民把自己民族和水融为一体,把生活中的万事万物与水结合起来,人与水的关系成为人与自然关系的浓缩。在傣族人民的心里,水不再是单纯的物质,而是一种审美的需要、精神的寄托、美好的祝愿,它是万物成长的养分,身份转换的灵媒。它可使人的行为与某种神秘力量相互感应,达到天人台一的境界。在舞蹈中这种心理也展露无遗。傣族舞蹈讲求的是观赏性,自娱、娱人、娱神的娱乐性。而不是反抗、斗争。傣族的原始宗教还认为自然界的万物均有灵性,人与万物是和谐共处的,并且对于生活环境中的动植物都给予深厚的感情。这种感情在傣族的舞蹈中被充分表现出来。如傣族舞蹈的代表“孔雀舞”。傣族人把孔雀视为吉祥鸟。舞者在舞蹈时,不以舞路的多样取胜,而以傣族人隐含其中的模仿孔雀的形态和倾入的情感取胜。用自己优美的身姿模拟孔雀的漫步林问,水边嬉戏,飞跑追逐。展翅飞翔以及开屏抖翅等一系列动作,生动逼真,惟妙惟肖,寄寓了傣族人民的愿望,体现了特殊的审美心理。不了解傣族文化的特点和傣族人开朗细腻的民族性情,就不能真正理解他们舞蹈的内在涵义。傣族人心中的最盛大的节日是傣历新年(泼水节),节日中人们身穿节日盛装,聚集到广场,参加集体舞蹈,人们在水花中歌舞,以舞抒情,在水花中雀跃,一切的尘垢和污秽都被圣洁之水清洗殆尽,这时舞蹈就是一个传情的使者。她承载着真挚的情意和祝福,把人们对生命的礼赞和对未来的憧憬溶化在清泉甘露之中。舞蹈的这种情与意的契合是傣寨“水民族”舞蹈文化的完美体现。

三、对繁荣发展傣族舞蹈文化的建议

(一)、保持傣族舞蹈文化“水”的特质

舞蹈文化的差异是一种客观存在,正是因为这种差异,才驱动着文化的不断发展。传统是根,文化是魂。要注意保护民族舞蹈文化的传统,否则,民族舞蹈的发展就会成为无源之水、无本之木,难以可持续。根植于民族文化之中的傣族舞蹈,正是在不断继承了自身文化传统的过程中才使得自身获得发展的,才体现了自身舞蹈文化特殊性的。具有“水”特质的傣族民间舞蹈,其文化的物质层面体现了“水”的形式。制度层面则受到“水”的侵染,心理层面则提升了对“水”的认识。这种舞蹈文化的特质一直延续下来成为傣族民间舞蹈变迁中不变的传统。以此保持了本民族舞蹈文化的灵魂。

中国新舞蹈艺术的先驱者、杰出的舞蹈家、理论家、教育家吴晓邦先生(1906―1995年)在《当代中国舞蹈的主流》一文中指出“我想传统应该是一条民族生命的长河。正由于沿途不断有新的支流汇八,它才更宽、更深、更浩大和更有力量!',作为文艺工作者,要肩负少数民族舞蹈文化发展的重任,在继承傣族舞蹈文化“水”特质的基础上,积极发掘傣族舞蹈中的审美因子,发现现实民族文化事象中可以被提取的宝贵因素,经过加工、创造。提升创造新的舞蹈形式美,凸显民族舞蹈的个性。显示民族舞蹈这个古老的艺术品种所具有的震撼人心的艺术魅力和顽强的生命力。

傣族舞蹈篇5

关键词:三道弯;胶州秧歌;傣族舞蹈;动态特征

我国是一个多民族、多文化的国家,每个民族都有其不同的舞蹈形态特征和审美特征。但在动作形态上又有些相似之处,比如“三道弯”,这种形态在胶州秧歌、安徽花鼓灯和傣族舞等舞蹈中均有所见。虽然在这些舞蹈中都有“三道弯”的形态特征,由于备民族民间舞中“三道弯”的动态来源及其身体各部位的高低、劲力的运用、动律与风格上均有较大差异,因此,同样是“三道弯”却各有不同。现以胶州秧歌和傣族舞蹈为例,对其动态来源和体态动态特征来进行分析比较。

一、胶州秧歌、傣族舞蹈中“三道弯”的体态动态特征

(一)胶州秧歌中“三道弯”的体态、动态特征

“拧”“碾”在胶州秧歌中是紧密相连的,也是形成“三道弯”体态动态特征的关键之所在。“拧”是以腰为轴,向外拧转成“三道弯”体态。“碾”是在形成或移动重心的动作过程中,膝盖推反射在脚部的旋力。“三道弯”是由舞蹈者在动作过程中以动力腿的脚掌或是以脚跟的碾动做动作而形成的。

“扭”在汉族舞蹈中处处可见,一个“扭”字,便把汉族民间舞势的形态形象生动地勾勒出来了。各种各样的扭,各个地方的扭,彼此都有所不同。我们所说的“扭断腰”就是胶州秧歌中“扭”的典型特征。它主要是由脚、膝、腰的拧碾扭动,每一拍的流动部分形成三道弯的体态,再配合两手臂的交替横八字,便形成了全身性地“扭”的感觉。

现在越来越多的舞蹈编导都会采用胶州秧歌“三道弯”的动态元素来进行舞蹈编创,无论在舞蹈内容上还是在舞蹈形式上都形成了一种特别的美。

(二)傣族舞蹈中“三道弯”的体态、动态特征

傣族舞蹈情感含蓄,舞姿富于雕塑性。在傣族舞蹈中还有一种“一边顺”的体态特征,这种体态特征主要来源于人们的劳动生活,在他们劳作时的步态和形体动态中,就有一边顺的体态特点。于是,我们把“三道弯”和“一边顺”两种体态融合起来,便形成具有傣族特色的舞蹈造型。如傣族舞蹈中常见的“顺倒三道弯”体态,就是头和身体向一个方面顺倒,屈膝,反方向出胯,形成一边顺的“三道弯”体态特征。另外,在一些舞蹈造型中也有“一边顺”的特点,如“单展翅”“高展翅”“望月手”等。

“横向三道弯”也是我国傣族舞蹈中典型的体态特征之一,即收胯翘臀,上身前倾,腆胸、后卷、压腰。不同的舞蹈,其“三道弯”所表达的涵义也不相同。如舞蹈《两棵树》杨丽萍就运用傣族舞蹈中“横向三道弯”的体态特征,塑造了两棵互相缠绕、枝干相依的树。再如舞蹈《孔雀东南飞》,作品通过“小孔”天真活泼的眼神,以及头在身体的横向三道弯压到最低点的时候调皮地使劲上扬,像是一个孩子探寻着周围奇妙的世界,展现了傣族小姑娘美丽而灵动的天性。

二、不同的动态来源形成不同的动态特征

(一)胶州秧歌中“三道弯”的体态、动态来源

山东齐鲁大地上滋生出来的以儒家为主体的中国传统文化,在儒教为核心的封建社会中,对妇女一种残酷的肉体上的束缚就是缠足,用这利方式来束缚妇女们的精神世界。由于妇女们缠足以后,走起路来脚步不稳,人体移动过程时发生偏差而直接影响到步态,于是出现了“扭”“闪腰”“三道弯”这些舞蹈动态特征。民国以后禁止了缠足的做法,于是表演者们便踩着跷板来模拟缠足后的步态。所谓跷板,即特别制成带有假小脚型的鞋,穿上以后只用前脚掌着地,裤中只露出小脚,以模拟缠足后妇女的步态。我们今天胶州秧歌中的“三道弯”就是舞蹈专业工作者从中提炼出来的。

(二)傣族舞蹈中“三道弯”的体态动态来源

傣族人民喜爱孔雀,“孔雀舞”便成为他们最喜爱的一种舞蹈形式。他们除了模仿孔雀的动态,还经常在舞蹈姿态上模仿孔雀的形态动态,即运用腰部和胸部的前后三道弯和跨部的左右三道弯表现出高枝孔雀垂尾而立的自然形态,因此,“三道弯”便成为傣族舞蹈中富有雕塑美的典型舞姿造型。

傣族妇女的短衣简裙紧紧裹贴于身,显现出窈窕婀娜的体态,紧身的服饰限制着步伐,由胯部提携动作,亭亭玉立小步行走及高位挑担的生活劳作身影转化到艺术上就是舞蹈中的“三道弯”姿态。此外傣族舞蹈因受服装限制,下身为保持半蹲状态,身体及手臂的每个关节都有弯曲,这也是形成傣族舞蹈有“三道弯”舞姿造型的原因之一。

三、胶州秧歌、傣族舞蹈中“三道弯”现象的分析

(一)流动中的“三道弯”――以胶州秧歌为例

胶州秧歌被老百姓称为“扭断腰”或“三道弯”。舞者通过调动全身各个部位“拧、碾、抻、韧”循环往复连绵不断地舒展而又灵巧的动作,形成流动中的“三道弯”。例如,舞蹈动作“小蔓妞”,通过脚及膝部的拧碾和其腰部的扭动,每一拍都形成三道弯的动态特征,再加上其节奏快、变化快,“扭断腰”的这个称谓似乎也不过分。流动中的“三道弯”它们之间存在着不同,胶州秧歌中的“三道弯”是以腰为轴,以肩和脚的反方向拧动而形成的,脚下的“拧”“碾”要有腰上的扭,必然要以脚下运动做支点,以自下而上的“拧”“碾”“扭”作为动作发力点,从而使胶州秧歌形态线条弯曲而柔和,舞蹈动作轻柔,但也不失劲健挺秀、奔放洒脱;

(二)静止中的“三道弯”――以傣族舞蹈为例

体态三道弯主要体现在以s状造型作为基本体态特征的舞种中,它具有相对静止的“雕塑性”特点,是在舞蹈动作过程中身体保持相对静止的三道弯姿态,如傣族舞蹈在表演过程中舞者始终保持三道弯的体态造型。在民族民间舞蹈中,最能体现体态三道弯体态特征的也许就是我国的傣族舞蹈。傣族居住在云南群山怀抱的河谷平坝地区,多姿多彩的亚热带,植物和动物是傣族民族舞蹈姿态造型的源泉。在傣族舞蹈中模似鸟兽的舞蹈居多,如“孔雀舞”“鱼舞”“蝴蝶舞”“鸡舞”等。最具代表性的“孔雀舞”其基本体态就是三道弯造型,即运用腰部和胸部的前后三道弯和胯部的左右三道弯表现高枝孔雀垂尾而立的自然形态。这使傣族舞蹈中的造型具有较明显的相对静止的“雕塑性”特征,也凸现了人体姿态的曲线美。以三道弯作为基本体态的民族民间舞,一般在动律上较舒缓、柔软。傣族被称为“水的民族”,三道弯体态与柔软起伏的“三边顺”舞姿、舞步动律、使傣族民间舞蹈以柔美、纤细、典雅的风格而著称。

傣族舞蹈篇6

关键词:缅甸舞蹈;中国傣族舞蹈;“三道弯”;舞台的把握与体现

中图分类号:J70-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5312(2015)29-0094-01

一、傣族舞蹈《孔雀飞来》

傣族舞蹈风格浓郁,特点突出,感情含蓄,舞姿富于雕塑性。中国北京舞蹈学院田露教授创作的舞蹈作品《孔雀飞来》中,上肢的手部和下肢的腿部以及头极富有表现力,下体多保持在半蹲的状态,以膝部柔美的起伏,及身体与手臂形成丰富多彩的“三道弯”造型。

二、缅甸舞蹈《班邦维嚓》

缅甸舞蹈包括少数民族在内的舞蹈有三百多个左右,舞蹈动作有上千个。总的来说可以分为两种:一种是单纯的舞蹈,表现情绪的舞蹈;一种有故事情节的舞蹈(也可以说是舞剧)。它的来源有三方面:民间;傀儡木偶和戏剧。

三、《孔雀飞来》的演员表演特点

1.独具特色的表演、:(1)发展形态。《孔雀飞来》在继承传统静态“三道弯”的基础上,发展创新了‘压缩式’“三道弯”;(2)贯穿始终的起伏律动。《孔雀飞来》中,起伏律动,贯穿始终。其在表演形态中的具体分析,主要包含三种律动状态,即正面起伏、旁边起伏和脚步正步起伏;(3)精灵孔雀,以小聚点。《孔雀飞来》的独到之处在于它从形式上打破了传统的傣族舞蹈,塑造了一个不同于以往的孔雀精灵的形象。编导抓住孔雀的一转身,一昂首,一振翅等瞬间的动态,并把这些动态美化,加工,抽象,提炼成神韵四射的舞姿。

2.节奏处理特点:傣族舞蹈《孔雀飞来》的音乐,充满着强烈的动感和现代气息,从而使这个作品处处充满新的感觉。

3.服饰限制特点:亚热带气候下的傣族妇女都喜爱穿花筒裙,由于筒裙紧紧贴于女子身上,从而显现出出婀娜的体态。

四、《班邦维嚓》的演员表演特点

1.独具特色的表演。(1)多维文化融入。编导从独特的视角把缅甸舞中的傀儡舞,古典宫廷舞,暹罗舞和泼水节舞蹈的点睛之笔都融入到这个节目当中;(2)木偶态的“三道弯”。缅甸舞蹈中的傀儡舞,最初是用牵线的方式进行木偶表演的。在现今,傀儡舞在表现形式上也吸取了很多机械舞的元素,强调动作到位后不间断的颤动律,一张一弛的舞蹈动律;(3)舞风异同的结合。编导把风格截然不同的傀儡舞和暹罗舞巧妙的结合在一起。一个是顿挫有力,多旋转,跳跃,技巧表演。一个是温婉舒缓,舞姿造型清丽秀逸,弯曲度大。

2.节奏处理特点。缅甸的音乐很有特色,它有着世界上独一无二的乐器。如套鼓、弯琴:称之为缅甸的竖琴,音色古雅,轻脆。加上芒锣,竹片琴,铃,唢呐,竹拍板和大小不一,形状不同的象脚鼓,双面鼓,大鼓,小鼓等组成,演奏出缅甸独有的音乐。

3.服饰限制特点。缅甸不论男女都穿长裙,男人穿叫“隆基”,女人叫“他美那”。裙长比身体宽两倍,不系任何腰带。男裙只在正面结予束住,女裙则在侧面束住。在女子长裙的后面有一块两尺多长的白色裙边,缅甸人给这个裙边起了一个很好听的名字叫“他美那”这种服装主要是沿用了古代宫廷的服饰,而这块“他美那”在古代是用来遮住脚的,而现在侧成为了缅甸舞蹈的一种特色。舞动起来的时候很飘逸,像片片白云在飘舞。

五、表演中的把握和表现

观察生活对于演员来说是个永久的课题,只要做演员,就要做个有心的人,随时随地地观察生活,从普通的生活中发现美,吸取生活的营养,来滋补创作的田园。演员一辈子都要创造各种各样的人物形象,观察生活的目的在于训练演员掌握观察人物的方法,并提高捕捉形象的能力,提高演员的模仿力。生活赋予艺术以生命,也丰富了我们的想象和创作。《孔雀飞来》和《班邦维嚓》这两个作品的舞台实践,让我深刻的体会到舞台形象的鲜明,真实可信,是来自作者和进行二度创作者对生活的透彻理解。两个作品风格把握的准确性对于表演者来说无疑是个挑战;两个作品所表现的对象,一个是精灵,一个是木偶;两个作品都属于新派舞蹈,是编导对于传统文化的一种新的理解与发展。。

六、结语

“三道弯”形态不仅是舞姿造型,更是流动中的造型。《孔雀飞来》和《班邦维嚓》这两个作品的舞台实践,让我深刻的体会到舞台形象的鲜明,真实可信,是来自作者和进行二度创作者对生活的透彻理解。这两部作品是中国傣族舞与缅甸舞蹈的两个典型和具有代表意义的舞台作品,笔者通过从两种舞蹈的舞台效果、表演技巧和表现形式入手,对比分析了两种舞蹈形式的表演特点和精神内涵,并追溯到两种舞蹈形式的地缘性与宗教起源等深层次文化背景和积淀。

傣族舞蹈篇7

学时安排:2学时

教学单元:第三单元 傣族舞蹈 –任务2:傣族舞蹈基本脚位

一、教学内容:

1. “三道弯”基本体态

2. 起伏动律与起伏步

3. 基本脚位与短句练习

4.基本手位与脚位组合练习

职业能力分析:对照学前教育专业人才培养方案中职业能力分析“具有相应的艺术欣赏与表现知识”的能力要求,幼儿教师要具备引导幼儿进行舞蹈欣赏及表现的能力,要掌握规范的舞蹈表现方法是以对“美”的感受为基础的,通过中国民族民间舞的学习可以提高学生的艺术鉴赏力与舞蹈表现力,提高学生的肢体协调性,掌握民族舞蹈艺术形象和民族文化知识,学习和创编具有民族舞蹈元素的幼儿舞蹈,以便在日后的幼儿教育事业中能够进行多方位的创作。

二、教学背景:本课程授课对象是学前教育专业二年级学生,学生们已具备和掌握了一定的舞蹈表演能力和肢体协调性。在之前单元学习过程中,学生们已基本了解傣族舞蹈的基本手型,已掌握傣族舞蹈的基本手位,初步感受了傣族舞蹈的三道弯体态,以及优美含蓄的音乐舞蹈风格,为本节课手位与步伐的下肢动作学习奠定了基础。本单元将学习傣族舞蹈基本脚位内容,体验傣族舞蹈沉稳安详步步伐特征,再与基本手位动作相结合,整体把握傣族舞蹈优美含蓄的风格韵律和富有雕塑感的舞姿造型。

三、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

1.了解傣族人民生活、劳动、音乐等民族文化知识,理解傣族民俗文化与舞蹈风格之间的联系;

2.知道傣族舞的脚位、步伐,掌握其动作要领;

3.掌握傣族舞的三道弯体态与起伏动律。

能力目标:

1.能够把傣族基本脚位与手位动作相结合,上下肢协调一致地进行表演;

2.能够表现出傣族舞蹈优美含蓄的舞蹈风格韵律,准备把握三道弯体态与起伏动律。

素养目标:

1.养成细致的观察力和准确的模仿力;

2.感受民族舞蹈 “情、韵、美”境界,体验学习舞蹈的愉悦心情,在舞蹈美与情的融合中陶冶情操;

3.培养民族的自豪感和爱国主义精神。

四、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规范掌握傣族舞蹈的起伏动律与脚位步伐动作。

教学难点:“三道弯”的基本体态及动作中抻劲与韧劲的体现。

五、教学理念:

以能力为本位构建教学内容,培养学生具备“表演、教学、创编”三位一体的综合能力。秉承“以生为本”的教育理念,以情境教学、案例教学等多种教学方式引导学生主动探索,以“实践应用取向”为原则凸显教学内容的“实用、适用、够用”。在构建立体化多层次的实践教学体系,实现“教、学、做”的融会贯通。突出现象直观教学,增强课程的综合性、生活性和趣味性,强化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能力。

六、教学方法:

1.任务驱动法:课前课后学习任务,课前学习教学平台中资料,图文结合的方式驱动学生掌握动作要领,课后提交舞蹈练习视频,教师评分计入平时成绩激励学生加强课后练习的积极性,训练学生流畅表演能力。

2.情境教学法:欣赏傣族经典舞蹈《船歌》,创设学习情境,使学生感受傣族姑娘婀娜的三道弯体态。

3.示范与讲解结合

4.单一训练与动作组合相结合

七、学习方法:

1.小组合作法:通过小组合作强化学生沟通、合作意识,培养团队合作能力;

2.自主学习法:通过学生的自主探究,培养自主思考、总结意识和能力

3.观摩交流法:所谓“当局者迷,旁观者清”,通过小组之间互相观摩学习,让学生自己发现问题,取长补短。

八、教学环境:

线下教学环境:多媒体教室、舞蹈教室

线上教学环境:超星学习通平台

九、教学资源:

基础资源:校本教材、课程舞蹈视频、课程舞蹈音频、课程单元教学设计、多媒体教学课件、考核方案、多元化教学方法、互动教学模式;

拓展资源:中国大学幕课、各类民族舞蹈教学视频、中国电视舞蹈大赛民族舞视频、各类儿童民族舞视频、幼儿园民族舞蹈表演视频等。

十、教学过程设计与实施

教学环节1:傣族舞蹈的体态与动律时间:6分钟

教学内容课件展示师生活动教法学法设计意图

1.情境教学法:欣赏傣族经典舞蹈《船歌》,创设学习情境,使学生感受傣族姑娘婀娜的三道弯体态;

2. 小组讨论法:引导学生思考、讨论形成傣族舞蹈三道弯体态与起伏动律的因素有哪些。

3.采用以“看、练”的训练方法通过老师具体的示范、比喻、讲解、对比、模仿练习来体会三道弯体态与起伏动律等动作的形成特点并逐个纠正动作准确位置。

1.《船歌》采用大量“三道弯”的体态来表现傣族少女的婀娜多姿,学生通过欣赏视频中唯美的画面,营造浓郁的民族舞蹈情境,激发学生学习兴趣。采用提问方式巩固知识,并让学生说出自己的感受,为下一步更好地掌握和学习动作奠定情感基础。

教学环节2:傣族舞蹈基本脚位 时间:

教学内容课件展示师生活动教法学法设计意图

采用示范与讲解结合法逐一解决本节课教学重点基本脚位与起伏步,学生自选手位动作与脚位自由组合,进行组合训练。采用以“看、练”的训练方法通过老师具体的示范、比喻、讲解、对比、模仿练习来掌握基本脚位动作的形成特点并逐个纠正动作准确位置。

由基本脚位入手,又将静态的基本脚位与起伏动律相结合转化为动态的起伏步练习,然后再将动作串联组合,编排成一个傣族舞蹈脚位组合。教学内容由简单到复杂,层层递进。

教学反思:

本节课是在学习完傣族舞蹈的基本手型和基本手位的上肢动作基础上,学习傣族舞蹈脚位与起伏步的下肢动作,上下肢协调配合为下一步进行综合表演奠定基础。教学设计难度适中,教学重难点清晰、明确,教学难点基本解决。

傣族舞蹈篇8

    关键词:孔雀舞;起源;发展

    傣族有着自己独特而悠久的历史文化传统,他们的舞蹈呈现出深远而厚重的文化内涵。在种类繁多的傣族舞蹈中,孔雀舞是最具代表性的,也是发展变化最大的舞蹈之一。孔雀舞风格轻盈灵秀,情感表达细腻,舞姿婀娜优美,是傣族人民智慧的结晶,有较高的审美价值。孔雀舞具有维系民族团结的意义,其代表性使它成为傣族最具文化认同感的舞蹈。

    一、孔雀舞的起源

    孔雀舞,傣语叫“戛洛勇”,是孔雀跳的意思。它是傣家人最为喜闻乐见的舞蹈,在早期是盛大节日和“做摆”(修功德的佛会)时广场祭祀的道具舞蹈, 它所蕴含的文化信息标志着艺术起源于人类对大自然的模仿和崇拜。

    孔雀舞的起源有很多说法。但主要与神话传说、宗教信仰和生态环境这三个因素有关。

    早在一千多年前,傣族人民中就已经流传着许多有关孔雀舞的传说。一种说法是:在远古的森林里住着一群美丽的孔雀。一天,来了两个恶魔,企图霸占孔雀,还要占林为王。聪明的孔雀把恶魔引到沼泽地淹死了。从此,森林里的动物们又过上了和平安宁的生活。一种说法是:在很久以前,傣族的领袖召麻粟看到孔雀伴着水果掉进水中的声音和鱼吃水的声音跳起优美的舞蹈,就用鼓、锣、镲来模仿这些声音,并模仿孔雀的优美姿态,跳起孔雀舞。还有一种说法是:“摆帕拉”宗教节日庆典时,孔雀想瞻仰佛祖,但佛祖被人群团团围住,孔雀无法靠拢,于是便在人群外跳起了舞蹈,向佛祖展开美丽的羽屏。人们被孔雀的舞蹈所吸引,让开了路,孔雀将自己美丽的羽毛献给了佛祖。那只孔雀跳的舞,就是流传至今的孔雀舞。

    在这些传说中,大多数人认同最后一种,也就是说孔雀舞跟佛教有着必然的联系,这和傣族的宗教信仰是分不开的。早在一个世纪之前,小乘佛教传入我国傣族地区,对傣族的思想文化以及包括舞蹈在内的艺术领域都产生了巨大的影响。由于小乘佛教追求超凡脱俗和智慧空灵的境界,这与孔雀静态的娴雅温顺和动态的优美灵动不谋而合,更加深了信仰小乘佛教的傣族人民对孔雀及孔雀舞的喜爱。

    二、孔雀舞的发展

    任何民族的文化都在不断地发展变化,舞蹈作为一种文化形式也不例外。孔雀舞在其产生后的近千年中,一直是民间的广场艺术,被用来庆祝盛大的民间节日和崇高佛会的祭祀,是一种仪式性的宗教舞蹈。

    传统的孔雀舞,过去都由男子头戴金盔、假面,身穿有支撑架子外罩孔雀羽翼的表演装束,在象脚鼓、锣、镲等乐器伴奏下进行舞蹈。舞蹈有严格的程式,其中有丰富多样、带有寓意的手形与各种跳跃、转动等舞姿,伴随着优美的“三道弯”造型,塑造孔雀“林中窥看”、“漫步森林”、“饮泉戏水”和“追逐嬉戏”等神态和自然情境。男性孔雀舞动作偏于刚健、挺拔,因其流畅的舞姿和模仿孔雀的优美造型,使人们忽视了表演者的性别,但仍无法掩盖其缺少的阴柔之美。

    毛相,近代孔雀舞的创始人,首次把仪式性和表演性同时融入到孔雀舞中,打破了传统孔雀舞民间广场文化的局限,使其进入公共舞台艺术的行列。他还创造了孔雀舞男女表演模式,使刚健挺拔和阴柔优美合二为一,艺术性也随之大大提高。毛相沿用了三道弯造型,但更多地模仿大自然,开创了徒手孔雀舞,融入民间舞蹈众多追求神似的表演模式,使其成为大众喜闻乐见的民族舞蹈艺术。

    刀美兰,毛相的得意女弟子,新一代孔雀舞传人,以其独特的艺术造诣成为上个世纪六、七十年代人们心中的孔雀公主。她开创了女性孔雀舞的新纪元,专由女性来扮演孔雀,以突出肢体的柔软、自由和舒展,更凸显孔雀妩媚的特性。刀美兰的代表作《金色的孔雀》, 在继承传统孔雀舞的基础上, 汲取了其他民族舞蹈的营养, 赋予孔雀舞以典雅、传情的特性,并使其具有更高的审美格调、文化内涵, 以及艺术表现力。她用她那灵动的双眼和丰富的面部表情, 完美地刻画出孔雀的体态特征和傣族人民的美丽心灵, 从而打破了早期孔雀舞中许多程式化的表演而更注重作品的精神内涵。

    如果说, 毛相的孔雀舞主要是对传统孔雀舞的继承,刀美兰的孔雀舞是在传统基础上的提炼和创作,那么杨丽萍的孔雀舞则是在保留其精神本质和文化内涵前提下的继承和创新的实践。杨丽萍的《雀之灵》从艺术的生命价值中寻找到了人性之根,使其达到性灵的升华和艺术的涅盘,成为当代民族舞蹈的典范之作。《雀之灵》的灵感源于傣家文化,源于她对古老图腾文化的当代诠释。舞者借孔雀之形,传达着自身对生命的感悟。

    杨丽萍在傣族传统舞蹈的基础上进行了大量的革新,主要用手指模仿孔雀头的造型,用手腕、手臂、肩膀、双腿蹬来呈现孔雀飞翔、旋转、觅食、栖息等动作特征,把孔雀的灵性表现得淋漓尽致,体现灵动、祥和、吉祥的艺术意蕴。她光大了傣族这一宝贵的舞蹈遗产,为少数民族的文化传承做出了重大的贡献。

    海德格尔曾说过:“心灵越是自由,越能得到美的享受。”正是自由的心灵造就了杨丽萍。她的作品与传统的孔雀舞的区别在于:其目的不是为了展现具体人物或典型形象,而是用灵动的肢体来塑造文化形态,宣泄如火的激情和天马行空的民族性灵。

    从第一代孔雀舞王“毛相”到第一位孔雀公主“刀美兰”,孔雀舞经历了由再现雄性孔雀威武阳刚之美到表现雌性孔雀高傲柔媚之美的两次飞跃。如果说,毛相的孔雀舞停留在原始的娱神娱人的层面,那刀美兰的孔雀舞则通过提炼发展成为舞台化的一门艺术。而杨丽萍的孔雀舞是在前两次基础上的第三次飞跃,她在继承傣族舞蹈之美的基础上进行了更高层次的创新与回归。

    孔雀舞是我国民族舞蹈中一颗璀璨的明珠,有着悠久的历史和漫长的发展过程。本文介绍了孔雀舞的起源,以及毛相、刀美兰和杨丽萍形成的孔雀舞传承三部曲。希望此文能让大家了解孔雀舞的文化内涵,并帮助大家更好地欣赏它。

    参考文献:

    [1] 阿宫. 《试论傣族孔雀舞的风格特点》[J]. 文学教育,2012, (01).

傣族舞蹈篇9

        关键词:少数民族舞蹈  舞蹈服饰  风俗

        一、民间少数民族舞蹈服饰

       最早的舞蹈服饰并非像现在的民族舞蹈服饰那样复杂,多层次。处于原始时期的民族舞蹈服饰更多的是原始人体的装饰和有实用性的身体保护,原始初民多用油和灰图在身上以御寒,或用牛粪和灰涂在身上防蚊患。当这种实用性得到满足的同时,原始初民会出于审美的需要或图腾崇拜祭祀的需要,来进行一种自己认为美观的装饰。随着社会不断的发展,各种布料和材料的出现,给少数民族舞蹈服饰的变化发展提供了条件,但其变化发展的“宗源”是不变的。

        如苗族女子在节日或重大活动中都会戴的银牛角头饰,是由于牛耕改善了苗族的农业生产条件,提高了苗族的农业效率,给苗族农业劳动带来更多的财富,于是对牛充满了崇拜和感激之情,于是把牛角形象作为装饰纹样,大量运用在其服装的织绘绣染中,同时根据牛角形状制成银牛角头饰。这种装饰行为,其实是“具有宗教、祭祀和祈求财富的象征意义”的。

        “在人类文明的进程中,其文化的诸方面都是为了适应环境而形成的,故而环境对文化的形成起了一定的限制作用。”例如傣族根据其居住的自然环境的不同又分为“水傣”和“旱傣”。“水傣”是傣族的一支,因生活在水边而得名。水傣姑娘大都赤脚,喜欢穿长长的筒裙。这种筒裙多是用一块艳丽的花布对接缝成,有折幅,既美观又不误劳作。傣族的另一大支系是依山而居的旱傣。与水傣服饰的轻巧灵秀相比,旱傣的 服饰更加华丽斑斓。多穿长裤或短筒裙,并在腰间系一绣花围腰。故傣族民间舞蹈服饰也是根据生活的自然环境的不同而不同。

        由此可见,由于自然环境、生存方式、宗教信仰、生活习俗、审美心理乃至民族气质等的不同,各民族的服装款式、色彩搭配、纹样装饰、饰品造型造型等都是多种多样的。其舞蹈服饰也是多种多样的,而且各民族对布料的使用会根据各民族所生活的地域和气候不同,宗教图腾崇拜的不同和本民族喜好的不同来设计制作。

        二、舞台少数民族舞蹈服饰

        随着舞蹈表演空间的转换,舞蹈服饰的设计也随着其艺术需要而变化。就在少数民族的广场舞蹈成为创作舞蹈的同时,其舞蹈服饰也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并显示出“万变不离其宗”的特点,预示着少数民族舞蹈服饰舞台化、艺术化、舞蹈化的发展方向。如何在少数民族创作的舞蹈艺术中再现各民族传统服饰的特点,而又符合时代感,就必须从艺术审美的舞蹈表演艺术效果出发,进行夸张、变异和丰富。但所有的变化,都必须是在尊重传统服饰的前提下,也就是“万变不离其宗”。需要说明的是,少数民族舞蹈服饰艺术化的改造并不是随心所欲的

随着创作民族民间舞的发展,民族民间舞蹈创作内容呈现出多样化、多层面,反映出民族民间生活的方方面面。此时的舞蹈服饰为了配合视觉效果强烈的民族民间舞蹈新语言,必须将民族民间盛装原生的装饰、佩戴及穿着体系打散、解构,其中最具民族民间服饰风采的元素,诸如款型、饰品、图案纹样等,作为民族民间形象的象征,被有选择地用于或重新组构于民族民间舞蹈服饰的设计中,使民族民间舞蹈服饰变得艺术化。

        例如傣族原生态广场孔雀舞,具有繁琐而笨重的形式,到后来的《金孔雀》舞蹈作品,其舞服的设计已完全摆脱了原有的样式,以长裙和头饰象征孔雀形象,上衣保留了傣家传统民族服饰的款式:湖蓝色窄袖、紧身大襟圆领衫,360度的湖蓝色裙摆上饰满孔雀翎毛花纹,舞服从色彩上追求与原型的相似,既有明确的孔雀形象,又具有傣族风格特征。再到后来杨丽萍的《雀之灵》,长裙形似《金孔雀》,裙摆上饰满金色的孔雀翎纹,以白色薄纱为长裙面料,使长裙静止时贴身、修长,旋转时裙摆令人眼花缭乱。同时,为突出手臂动作而裁去其衣袖及肩部衣料,上衣变形为吊带紧身背心,从腰部到臀围仍然保持傣家筒裙的样式,加上头上的羽冠,显现在人们面前的仿佛是一只洁白、飘逸的孔雀精灵。此舞服模拟孔雀形象更简洁,拓展了舞者的形体表现力,舞服设计更显艺术化。

傣族舞蹈篇10

关键词:花腰傣;舞蹈;特点

中图分类号:J70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4115(2014)11/12-352-1

一、花腰傣的历史背景

花腰傣―――中国傣族的一个独特群体,传说中古傣民族迁徙的落伍者、遗留在哀牢山腹地的古滇国皇族后裔。神秘的花腰傣是我国傣族的一个分支,以服饰斑斓、色彩绚丽、银饰琳琅满目如彩带层层束腰而得名。新平花腰傣研究学者陶贵学说,据专家们考证,新平花腰傣是古滇国皇室后裔,他们的祖先迁徙时在新平安了家。他们的生活没有受到中原先进文化的影响,没有受佛教影响,他们一直完整地保留下来了原始的农耕文化和祭祀文化,与母系氏族社会的社会形态有着相同性,是一个以女性为中心的民族。

古老的传说、奇特的歌谣、独特的舞蹈,艳丽多姿,内涵丰富的服饰文化和奇异的民俗风情成为花腰傣文化中最神奇、最靓丽的一道风景线;异彩纷呈、风情奇异、承传完整的民风民俗,使花腰傣文化充满令人着迷的色彩;向人们讲述着那一段段远去的历史,是花腰傣原生型文化特征最鲜明的体现。

二、花腰傣舞蹈创作

舞蹈花腰傣的民间特色,在人物的塑造中结合花腰傣女性的特性和特征,提炼出“女性的美”来表现作品的主题,围绕女性展开的舞蹈作品需要人们的关注与研究,这也是创作花腰傣最初的动机。

舞蹈作品有许许多多,形态各异,每个都反映着、表达着、描述着编导的思想和不同的主题。就目前看来,女子三人的舞蹈并不是很多,花腰傣的舞蹈也不是更多,而且自身为一名女性编导,有着更真实的感悟,就尝试将两者结合,以民间“花腰傣”为素材,尝用女子三人舞蹈的表达方式,从情感抒发的角度来编创这个舞蹈。

三、花腰傣舞蹈的音乐特点

音乐是舞蹈的灵魂,两者是互助的,相互感染着,一首好的旋律可以给舞蹈创作带来无尽的灵感和深想。舞蹈一曲长调开头,代表着花腰傣民族古老的歌调,给人无限的遐想。随着一声长的叹气声,直接反映主题。“太阳歇歇么歇得呢,月亮歇歇么歇得呢,女人歇歇么歇不得……”

这段伴奏是云南民谣调子,深沉的嗓音让人内心一震。舞蹈中反映的是女人的日常生活,一天的劳作,也折射出所有女人的生活。听着歌词民调,表现出中国女人卑微的地位。在她们柔弱的身躯里,反映出一种被牵绊住的美,一种源自亘古的牺牲精神。随着动作的加快,音乐节奏也越来越急促,呈现在舞台上,加上灯光、音乐,肢体动作完美结合,更加烘托出高潮。最后一段音乐是最有特色的一段,运用越位的手法,采用苗族音乐,节奏婉约、大气,旋律特别舒服,让人感受着女性真实的情怀和本质的真善美。

四、花腰傣舞蹈的动作特点

(一)三人舞的编创技法

三人舞,是舞蹈形式中的一类,是独舞和双人舞形式的结合,也为舞剧的创作奠下基础。三人舞的编创技法有三种:

1.互为接触的三人舞

三人身体的任何一个部位在时时接触的条件下进行运动,它的最大特征是便于造型,而不善于流动。

2.单双并存的三人舞

从形式上看这是单人和双人在同一空间舞蹈,它的最大特征是便于人物矛盾的交织展现和人物情感的互为烘托,但必须要有一个“度”,处理好单、双间的关系。否则,就是各自为阵,达不到三人舞的目的,互为变换也不流畅。

3.互不接触的三人舞

顾名思义,这是三人在各自空间进行舞蹈,它的最大特征是流动空间大,主要针对三人齐舞段的运用,但张弛的把握要有分寸,画面的构成要讲究和谐。

每个三人舞作品都是由这三种形式编创而成。可以单独使用,但都有局限;为了编创的需要,编导者更多地选用综合运用。但在女子三人舞蹈中高空托举的尝试还不多,因此,我在以上三种技法的基础上又融入新的托举技法,这样在三人舞的表演形式上和情感表达上更丰富多彩。

(二)创新方式

1.舞蹈A段体中,采用互为接触的三人磨合形成各种造型,在每个部分的时时接触,找到一个支点,因为女孩子是有一定的力量限制的,所以要通过小的关节接触,找到触点的支点接口,从而达到高空的托举。舞蹈中运用了胯部、膝部、肩部、背部形成造型托举,在女子三人舞蹈中是为之少见的。

2.舞蹈B段体中,采用单双并存的形式变换流畅,也加入三人互不接触的队形流动,抓住花腰傣女性在劳作间的人物关系,用队形的流动变化反映女性间的一种情感流露和表达。在单双的形式中,双人的构造采用了女子双人的托举,通过双人磨合在流动中形成托举,再与独舞配合在一起,形成整体构图的形式感与和谐性。女子双人的托举也是少有的。

3.舞蹈属于自己的原创作品,通过以上的三人造型、磨合、尝试女子高空托举技法,编创出新的舞蹈风格,让人们了解到民族特色、人物关系、三人舞技法等手法,使其能够更为详实、深入,从而提升价值。

五、结论

我对花腰傣舞蹈的编创有了很大的触动和深深的感慨,其表现女人的辛苦,赋予女性真挚的情感,呼吁人们对女性的尊重,感染人们对女性的关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