完全竞争市场十篇

时间:2023-04-11 23:29:24

完全竞争市场

完全竞争市场篇1

关键词:证券市场 完全竞争 证券法律

一、市场类型划分与证券市场

1.市场结构的划分和完全竞争市场

市场按照内部的生产者数目或企业数目、产品差异度、进入障碍大小等标准分为四种市场结构:完全垄断市场、寡头垄断市场、垄断竞争市场和完全竞争市场。各个不同的市场具有它们各自的特点,其中研究最多的是完全竞争市场,该市场具有如下特点:第一,有极多的买主和卖主,二者之间不必固定买卖关系。第二,单个买主与卖主之间的交易量同市场全部交易量比起来都很小。第三,市场上交易的产品或服务都完全一样,没有任何差别。第四,不存在不确定性和行业秘密。第五,不存在进出障碍。

尽管上述苛刻的要求导致现实生活中完全竞争市场并不真的存在,但其作为一个理想的市场有其自身的意义,经济学家可以通过复杂的演绎推论证明完全竞争市场是最具配置效率的市场类型,竞争导致了社会总体福利的最大化。

2.证券市场的特点

完全竞争市场是理想市场,既是理想前提假设下的市场,更是经济学家心中理想达到的市场。高效充满活力的完全竞争市场并不是完全不存在,证券市场就是实际生活中最为接近完全竞争的市场。

从经济学角度来看,证券市场是通过自由竞争的方式,根据供需关系来决定有价证券价格的一种交易机制,自由竞争是维护证券市场活力的根本。它很大程度上符合完全竞争市场的条件:参与者角度看,证券发行人、证券投资者、证券市场中介机构、自律性组织、证券监管机构等主体共同构成了证券市场,大量的证券发行人、中介机构、投资者使得证券市场符合极多买方和卖方的条件;同时,在如此巨大的市场上,不存在哪个人甚至哪个公司有举足轻重的影响(有时国家能),现代化的通讯手段大大降低了交易成本,最终证券市场形成了统一的价格。

二、证券市场的作用和竞争性保持

证券市场的产生和发展从历史上看是必然的,经济发展的大浪淘沙决定了公司制是现代社会企业最为重要的组织形式,从股份公司到股票再到经纪人最后到证券交易所,最终形成了我们今天繁荣的证券市场。它肩负着融通资金、资本定价、资本配置、转换机制、分散风险、宏观调控等作用,在发达的市场经济中,证券市场是完整的市场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不仅反映和调节货币资金的运动,而且对整个经济的运行具有重要影响。

经济规律和自然法则都告诉我们,竞争性是一个市场繁荣活力的根基,证券市场要想长期健康发展就必须保证它的完全竞争性,即通过竞争达到效率的最大化。一般认为金融市场具备三个条件:

1.较低的交易成本

交易成本低是保持一个市场竞争性的重要条件,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足不出户的交易已经成为现实,较低的收费和合理的税率有利于保持证券市场的竞争性,这似乎不是难以实现的问题。

2.公开的信息获得

高效的竞争市场要求信息的公开透明,只有公开才能公正。根据有效市场假说,如果在一个证券市场中,价格完全反映了所有可获得的信息,那么就称这样的市场为有效市场。衡量证券市场是否具有外在效率有两个标志:一是价格是否能自由地根据有关信息而变动;二是证券的有关信息能否充分地披露和均匀地分布使每个投资者在同一时间内得到等量等质的信息。

3.大量的交易者,供求决定价格

竞争性市场需要大量的交易者主要是为了保证每一个参与者对价格的影响微乎其微,价格完全由供求决定,没有哪一个交易者对市场价格具有举足轻重的影响。

三、证券市场完全竞争性的法律保护

经济和法律的交集在于公平与效率,证券市场的发展也要兼顾效率与公平,为了效率,我们必须保证证券市场的完全竞争性,为了公平,我们必须保护证券市场参与者特别是中小投资者的利益。从长远看,公平的市场能吸引更多的投资者参与,归根结底还是提高了效率。

证券市场本身的复杂性决定了必须制定一些规则法规保证其健康发展,证券市场经历了从自发到规范的过程,形成了政府干预、法律规范的成熟市场。

前文指出证券市场,竞争性是需要维护的重点,很多法律规范都是为了维护证券市场的竞争性。证券法公开、公平、公正的基本原则就有利于保障证券市场的竞争性,特别是证券法规定信息公开要具备可识别性、可信赖性和可持续性,并遵守法定方式,这都有利于有效市场的建立。

证券法律规定了证券发行要依法核准,必须符合一定要求并履行特定程序,这就筛选了相对优良的发行人进入市场,严格的考核一定程度上保障了投资者利益;证券法相关规定有助于是二级市场即证券的交易市场形成竞争的氛围,比如对参与证券交易的主体限定不允许内部从业人员、管理层等特定群体自由交易证券,这是为了保障参与人的公平,在完全竞争市场中,参与人应该拥有相等的知识和相同的信息,而这些特殊群体可以利用职务之便获取超额利润,妨害自由竞争,所以证券法律对此加以限制;另外,严格收购程序,防止恶意收购,这样一定程度上防止垄断的产生,有利于市场竞争性的保持;特别值得一提的是,证券法律惩罚恶意操纵股价的行为,认为制造行情,抬高、压低或稳定某种证券价格以谋求私利是严重影响证券市场完全竞争性的行为,操纵行为虚拟供求破坏自然价格形成机制,诱发过度投机,设置投资陷阱损害公众投资者利益,还可能造成垄断,总之,法律严厉控制这种操纵证券市场的行为,保护证券市场的竞争性。

四、一个问题——对规则制定的完全竞争市场的质疑

完全竞争市场篇2

关键词:一般均衡;经济学研究方法;经济运行机制

1.对市场经济体制的怀疑

15世纪的时候,欧洲贸易大幅增长,在经济学家中重商主义开始流行起来。重商主义研究的对象主要是流通领域,他们认为经济学中的增长主要集中在流通领域。从流通领域出发,重商主义主要支持政府主导的经济,反映到贸易政策上就是不断的扩大出口,而在进口上设置一定的限制条件。因此反映到国内经济上就是支持出口贸易品。经济学理论的突破发展,就是从流通领域的研究转向生产领域。研究观点的不同带来的理论也是不同的,不同于重商主义,建立了古典经济学。古典经济学理论认为市场经济是完美的,政府应该不管不问。

但是在这种理论诞生的同时,也有不同的意见,他们认为这种制度不是完美的。尽管它否认的不是整个市场经济运行的逻辑体系和假设条件的现实性检验,但却是对它所能解决问题的能力抱有不自信的看法。这位学者就是马尔萨斯,1798年还是一位默默无闻的英国教区牧师的他发表了《人口原理》,就是这本篇幅很小,但却震惊了当时整个欧洲。在这本书里面,马尔萨斯表达了他对经济发展的极其不信任感,认为它不能解决人类发展过程中的最大问题,也就是人口问题。

在马尔萨斯随后的经济学家中,都开始批评这种市场经济制度,建立在私有制基础上的社会制度,其中最著名的是马克思。马克思分析社会经济现象是建立在劳动价值理论基础上,通过历史唯物主义的分析工具对私有产权制度的运行进行了批评。马克思对资本主义的批评是建立在对其物质财富肯定的基础上,他认为资本主义制度创造了比以往社会更多的物质财富。但是这种财富创造的过程是建立在对工人剥削的基础之上,他对资本主义社会的收入分配制度进行了严肃的批评。从根本上,马克思就否认完全竞争市场的一般均衡可持续性,在某种程度上甚至可以说是质疑完全竞争市场一般均衡的存在性。马克思认为均衡的市场制度是不稳定,资本主义社会经常发生的经济危机就能说明一切。马克思否认了市场经济条件下一般均衡模型,因此马克思的经济学观点同以后的主流经济学观点是不同的。

2.现代经济学分析方法的倾向

随着西方经济学的发展,穆勒的巨大贡献使他的学说成为一个阶段的分水岭。在《政治经济学原理一及其在社会哲学上的若干运用》一书中,穆勒全面而系统地表达了他折中的经济思想。在看待社会经济发展趋势的问题上,穆勒表达了他不同于前人的特观点,他认为经济发展的趋势必将导致利润率的下降,这些思想暗含有一般均衡的观点,认为人类社会是朝好的方面发展,这远景中将不再存在有贫穷和失业,人们生活的重点在于精神层面的追求和享受。穆勒自己也许没有想到的是,他这一观点的简单阐述为以后经济学分析方法确立了一定的标准。

马歇尔和瓦尔拉斯等人通过分析供给和需求的关系解释市场价格,但是需要建立在完全竞争和充分就业的假设条件下,通过供给和需求的关系市场能实现资源的有效配置。这些经济学家建立的模型是建立在一定的假设条件下,在这种假设条件下,生产要素都能得到应有报酬,因此消费者也能实现效用的最大化。

后面经济学家大部分都是从这种理想的假设条件出发作为研究的起点,也将这种完美的经济模型作为研究的终点,根据这种理论解释市场中的失灵现象并且得出一定的政策建议。不会应用这种理论分析方法的经济学家通常会排斥在主流经济学家的眼中。而对于在参照系状态下各类经济前提条件的含义没有进行过探讨,这种假设前提与现实的偏离是受什么控制的?它是否能暗含未来经济发展状态?如果这种理论模型是符合一定的经济利益要求,在现实社会中是存在的,通过模型得出的分析结果就是均衡的,但是这种均衡揭示的社会现象确实不存在,即社会中不存在失业,经济主义没有获得利润。

因此,现代经济学有一种很重要的倾向就是均衡的倾向,无论是通过数理模型还是计量模型,最后的结果都是以均衡为最终目的的。要实现这种理论的均衡必须要有一定的严格的理论假设条件,在复杂的现实条件下抽象出一定的条件,最终实现资源的有效配置。这种完美的理论模型有一个致命的缺陷就是脱离现实,因此得到的结果也是不合理的,在现实中经济单位就不可能是不获得一定的利润,社会中也不可能是零失业。

3.现代社会中经济均衡

经济学家通过设定一定的假设条件来分析社会中经济个体的行为,他们分析的前提就是经济个体都是理性的,都是以利润为出发。这些假设条件也有一些经济学家提出不同的意见,但是现实中由于有人的存在,经济个体的动机都有可能变化,抽象的理论假设条件是在目前的研究水平下能得出的最佳理论。因此经济学家也不断的接受了这一种理论。但是这种理论得出的结果却是不合理的,经济个体或者某一个行业不可能没有利润,正因为有一定的利润企业才会存在。

完全竞争市场篇3

[关键词] 厂商理论 完全竞争市场 广告行为 动力分析

根据企业规模的大小,以及其对市场价格影响力的大小可以把市场分为四种类型,本文主要针对完全竞争市场下企业广告行为的动力进行分析。企业是以盈利为目的的经济组织,其广告行为同样是受利益驱动的。企业通过广告行为可以获得的即时利益和长期利益,这是企业进行广告行为的根本动力。

一、企业广告行为的即时利益

由于企业通过向目标消费者提供广告信息,可以刺激消费者的购买欲望,扩大市场销售量,进而降低生产成本,在企业可以按原价格出售商品的情况下,单位商品就为企业带来更多的利润,我们可以称其为即时利益。

1.完全竞争市场上存在广告行为的原因。按照主流经济学理论,在完全竞争市场上是不存在广告行为的。对完全竞争市场的这些限定,规定了在市场均衡状态下,市场应该处于出清状态,也就是说买者都能够买到他们想购买的商品,卖者也能够卖出他们想卖出的商品。在这种情况下,企业是没有必要进行广告行为的。

如果把信息的对称性和厂商的逐利性纳入考虑的范围,我们将发现,完全竞争市场上应该存在广告行为:

第一,是完全竞争市场存在一个隐含的假设条件,即信息完全对称。但在现实中,信息往往是不对称的。这就需要一个信息沟通的过程,而广告是买者和卖者信息沟通的典型形式。

第二,企业作为一个具有逐利性的组织,从长期获利的角度考虑,将尽力获得对价格的影响力。他向消费者提供的信息越全面,在一个信息不完全的市场上就越具有竞争力,从而增加对价格具有影响力的可能性。

在完全竞争市场上存在广告行为具有合理性。同时,在这种市场类型中,企业获得的即时利益只能通过降低成本的方式实现,不可能出现通过提高价格的方式来实现,下面将对此进行具体的分析。

2.即时利益的实现。我们讨论的前提设定为完全竞争市场,完全竞争市场下的市场价格是均衡价格,是许多的卖者和许多的买者共同博弈的结果。消费者对价格需求弹性为无穷大。在这种情况下,企业提高价格的结果只能是需求量降为0。

假设我们面对着一个达到均衡状态的完全竞争市场。假定该市场中的厂商在作决策时,只考察成本、产品价格、产量这三个因素,除“广告”因素外其他保持不变。市场中任意一企业的成本曲线图。

该企业的平均总成本曲线为图中ATC曲线,由于市场处于均衡状态,其平均总成本应该处于最小值,即ATC曲线中的最低点C,C对应的企业产量为Q,这时企业处于最佳生产规模,对应的市场价格P为市场均衡价格。

假设这一企业广告很成功,消费者对其产品需求量大增。由于Q为最佳生产规模,企业满足新增市场需求只能通过创新使企业生产成本曲线发生变化的方式实现,变为ATC′曲线,新的平均总成本曲线与Q的交点为D,对应的价格为P1,P1

二、企业广告行为的长期利益

企业通过广告可以为获得一定的市场权力提供可能性,这种利益对于企业来说带有根本性,因其收益要从长期来考量,所以称其为长期利益。

1.企业通过广告为获得长期利益提供可能性。上文已经提到新平均总成本曲线发生了改变(上图),其最低点为C′点,在完全竞争市场条件下,其理论上的最佳规模应为产出Q′,Q′> Q。由于目前产出量Q在最佳规模产出量Q′的左边,企业还有继续扩大生产的潜力和愿望,。正如上面提到的,市场在企业进行广告行为以前处于出清状态,总供给量正好等于总需求量。如果该企业扩大生产规模,增加产出量,必然增加市场总供给量,从而使总供给量大于总需求量,造成价格下跌;而我们从图上可以看到,在C′点左边,ATC′曲线位于ATC曲线的下方,表明商品在市场上实际出售的价格大于“应该”出售的价格,企业存在降价的可能性和承受力。企业通过广告扩大市场需求,为通过增加产出使市场价格下降提供前提条件和可能性,在销售预期增强的支撑下,提高技术创新的水平,在一定程度上使自己具备降价的可能性和承受力,从而使其具有了一定的调控市场价格的能力。

在这种状态下,我们可以说企业获得了一定的市场权力(market power),因为该企业在市场中已经不仅仅是一个价格的接受者,还作为一个价格的“制定者”。这就是上文所指出的创新给企业带来的长期利益。

2.企业通过创新行为获得的即时利益与长期利益之间是相互联系,密不可分的。即时利益,是对企业的一种正向激励,从而增加企业对销售的预期,提高技术创新、设备改造的意愿和力度,进而增加企业获得更大市场权力(market power)的可能性。长期利益,也就是企业对市场的控制能力,可以增加企业的赢利能力,是企业获得即时利益的有力保障。

广告行为为企业获得即时利益与长期利益提供了可能性。在企业创新行为同步推进的前提下,成功的广告行为将对市场结构、企业的市场地位带来深远的影响,企业也存在着由竞争企业向具有垄断性质的企业转化的可能性。这是完全竞争市场上企业进行广告行为的深层动力源泉。

参考文献:

[1]曼昆著/梁小民译:《经济学原理(第二版)》,北京大学出版社、三联书店2001版

完全竞争市场篇4

内容论文摘要:国际贸易和国际直接投资理论是产生在不同历史时期的理论体系,两种理论有各自的分析框架,前者建立在完全竞争市场基础上,而后者建立在不完全竞争市场上。经济全球化的发展使国际贸易与国际直接投资的关系在发生变化,理论研究认为二者存在相互替代的关系,而后形成共生关系,目前还有相互融合的趋势。 论文关键词:国际贸易,国际直接投资,市场结构 国际贸易理论与市场结构理论分析框架的产生 国际贸易是商品资本在国际间的流动和交换,国际直接投资则表现为货币资本在国际间的流动和循环。按照蒙代尔的理论,商品资本的国际流动可以完全替代货币资本的国际流动,国际投资就不会发生。按照马克思政治经济学的观点,产业资本的循环依次经过货币资本、生产资本和商品资本的形式,并且三种资本形式还要保持时间上的连续性和空间上的并存性。单个产业资本循环的特点也体现在社会总资本的循环中,从世界经济的范围分析,产业资本循环经过上述三种形式才能保持经济活动的连续性和稳定性。 市场结构理论来自于产业组织经济学,按照该理论市场可以分为完全竞争和不完全竞争市场两大类型,不完全竞争市场又分为垄断竞争、寡头垄断和完全垄断三种类型。完全竞争市场和不完全竞争市场的差别主要体现为产品差异性、进入和退出壁垒以及卖方集中度。完全竞争市场的特点是产品具有同质性,进入和退出壁垒小以及卖方集中度低,而不完全竞争市场则相反。不完全竞争市场上厂商提供的产品有差异、行业的进入壁垒较大,具有规模经济及由此产生的卖方集中度。古典贸易理论和现代贸易理论都建立在完全竞争市场上,新贸易理论则建立在不完全竞争市场上。而国际直接投资理论产生之初就建立在不完全竞争市场上,随着世界经济活动的发展国际贸易和国际直接投资理论有融合趋势。 从历史上看国际贸易理论的产生先于国际直接投资理论。早期的国际贸易理论从发源于15世纪欧洲原始积累时期的重商主义开始,而国际直接投资理论以产生于20世纪60年代的垄断优势理论为标志。这两种理论有各自的分析框架,国际贸易理论的逻辑起点建立在完全竞争市场上,而国际直接投资理论则建立在不完全竞争市场上。随着经济全球化的发展,世界范围内统一的贸易市场和资本市场逐步结合,商品、资本、技术和服务的流动日益密切,国际贸易和国际直接投资理论呈现相互融合的趋势,但是统一的理论框架还没有建立起来。本文从市场结构的角度分析国际贸易理论和直接投资理论,并指出新贸易理论和国际直接投资理论融合的基础在于不完全竞争市场。不完全竞争市场下的新贸易理论解释了产业内贸易产生的原因和福利影响,不完全竞争和规模报酬递增使得垄断竞争厂商都具有向国外出口产品的动机,加之这些厂商生产的是有差异的同种产品,产业内贸易形成。国际直接投资理论产生于不完全竞争市场,如果具备贸易壁垒和资本自由流动,国际直接投资厂商进行跨国直接投资就能够实现对国际贸易的完全替代。 完全竞争市场与国际贸易理论 国际贸易理论经历了从古典贸易理论、新古典贸易理论、现代贸易理论和新贸易理论的发展过程。按照市场结构划分前三种可以归纳为一类,它们的理论基础都建立在完全竞争市场基础上。古典贸易理论包括斯密的绝对优势理论、李嘉图的相对优势理论,新古典贸易理论包括一般均衡理论、相互需求理论和对偶理论,这些理论都建立在完全竞争的假设下。现代贸易理论则以要素禀赋论为代表,该理论体系阐述国际贸易产生的原因在于产品的价格差异,价格差异源自于成本差异,成本差异产生于生产要素的丰裕度。主要理论包括要素禀赋论、要素价格均等化原理、萨缪尔森—斯托尔帕定理和罗伯津斯基定理等。 古典贸易理论和新古典贸易理论分析都假定市场是完全竞争的,这些前提假定包括:生产要素在各国内部是自由移动的,而在国家间是不能移动的;国家之间实行自由贸易,不存在政府对贸易的干预或管制;生产和交换是在完全竞争的条件下进行的;资源得到充分利用,要素处于“充分就业”状态;贸易双方的出口价值等于进口价值,国际收支平衡;运输费用和其他交易费用为零;没有要素密集度转变的情况,生产同一商品时各国的生产技术一样,生产函数相同;没有规模经济的利益,不存在规模经济递增。从上述的前提条件可以看出该理论体系将国际直接投资排除在外,首先国家之间没 有多余的资金可以投资;其次国家之间没有要素流动的可能性。总之古典贸易理论和新古典贸易理论没有给国际直接投资理论留下任何成长空间。 要素禀赋论创立后成为最重要的国际贸易理论,该理论认为如果掌握了一国的资源禀赋情况就可以推断出该国的对外贸易走向。然而里昂惕夫的实证分析却得出了相反的结论。学者们提出了各种解释用于修正要素禀赋论的前提条件,如贸易壁垒说、自然资源稀缺说、生产要素异质说以及人力资本说等等。前提中完全竞争的假设在现实中难以满足,完全竞争市场中企业只能作为产品价格的接受者,他们提供的产品是同质的。国际贸易活动中的许多现象无法用完全竞争的市场来解释,不完全竞争市场中的新贸易理论应运而生。 不完全竞争市场与新贸易理论 新贸易理论始于20世纪70年代末期,它的创建是建立在两个相关学术领域的发展之上:即产业内贸易理论和产业组织理论。该理论认为资源差异和规模经济均是国家进行专业化和贸易的原因,前者是完全竞争和规模报酬不变条件下的产业间贸易,而后者是不完全竞争和规模收益递增的产业内贸易,它更强调的是非比较贸易优势。同时为强调规模经济作为贸易的原因作了三个基本创新:将产业组织引入贸易理论,将贸易理论从完全竞争模式的不现实中解脱出来;摒弃了传统的二维假定和凸性生产可能性曲线,新贸易理论发展了一种“层级结构”的方法来解释贸易和要素流向,即产业间贸易仍由要素禀赋的差异来决定,而某产业内部具有类似要素比例的产品之间却相互分工和贸易,后者在产业间贸易的格局中表现为净贸易量;区分了技术溢出的外部经济和市场规模作用的外部经济。 把新贸易理论看作和古典贸易理论完全对立是不确切的,新贸易理论只是补充了后者在自身假设框架下所难以解释的现象。新贸易理论建立在不完全竞争市场基础上,而古典贸易理论建立在完全竞争市场基础上。 不完全竞争市场与国际直接投资理论 国际直接投资理论产生于20世纪60年代的垄断优势理论,它由美国学者海默于1960年在他的博士论文《国内企业的国际经营:关于对外直接投资的研究》中首次提出。传统的国际投资理论都假定市场是完全竞争的。海默则认为,要解释战后对外直接投资现象,必须摒弃传统理论中关于完全竞争的假定,对不完全竞争进行研究。在完全竞争的市场条件下,企业不具有支配市场的力量,它们生产同类产品,拥有获得所有生产要素的平等权利,这样就不会有对外直接投资发生,因为它不会使企业拥有高于当地对手的优势。只有在不完全竞争的市场条件下,企业才能获取垄断优势,并通过直接投资在国外予以利用。 金德尔伯格将垄断优势分为四类:来自于产品市场不完全的优势;来自生产要素市场不完全的优势;企业拥有的内外部规模经济;由于政府干预,特别是对进入市场以及产量的限制所造成的企业优势。后来学者在海默的理论框架下进一步发展了垄断优势理论,集中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论述跨国公司垄断优势的来源;二是跨国公司在出口、直接投资与许可证交易三种方式中选择直接投资的根据与条件。其中最有代表性的理论就是邓宁的国际生产折中理论。 国际生产折中理论认为,企业的对外直接投资是由企业特定优势、内部化优势和区位特定优势三者共同作用的结果。企业特定优势类似于海默提出的垄断优势,即一国企业拥有的高于其他国家企业的优势,并且这种优势只是企业进行对外直接投资的必要条件非充分条件。内部化优势是指企业为避免市场不完全而通过内部化将企业的优势保持在企业内部。市场不完全的含义近似于不完全竞争,邓宁认为市场不完全可以分为两类:结构性市场不完全和知识性市场不完全。企业利用市场不完全通过内部化建立垄断优势,内部化优势越大,企业进行对外直接投资的倾向性越明显。内部化优势还不能充分解释对外直接投资,利用出口照样可以发挥优势。区位优势可以更充分地解释对外直接投资的原因,因为区位优势属东道国所有,企业无法自行支配,只能予以适应和利用。只有国外区位相对国内区位具有更大优势时企业才可能进行对外直接投资。 不完全竞争市场下国际贸易和国际直接投资的融合 在世界经济活动中,国际贸易与国际直接投资的融合体现在以下方面:在地理区域上呈现高度的一致性,在贸易和投资领域还是以发达国家为主导,发展中国家的规模在逐步扩大;国 际直接投资的产业流向与贸易商品结构的变化一致,二战前以发达国家的制成品和发展中国家的初级品为主,二战后传统的工业品贸易下降,高科技含量的工业品贸易量上升,究其原因在资本的跨国界流动,战后国际资本更多地流入制造业和新兴工业部门,加快了发展中国家的工业化进程;国际直接投资改变了国际贸易的模式与格局,最初国际贸易更多表现为产业间贸易,随着跨国公司的发展产业内贸易和企业内贸易在增加。国际直接投资对贸易的促进作用主要是通过跨国公司内部贸易实现的,母公司与子公司、子公司与子公司之间的企业贸易量在不断扩大。第四,国际贸易与国际直接投资的融合协调机制统一在世界贸易组织的框架内实现。 国际贸易和国际直接投资的融合有不同的分析视角,但是二者融合的理论基础尚未统一。张晓涛(2004)指出国际贸易和国际直接投资是国际分工的两种基本形式,是两种最重要的国际经济关系。传统的研究将二者置于不同的分析框架之下,使二者长期处于隔离状态。随着全球化的发展人们对二者认识加深,一般认为二者存在互相替代、互相互补和互相促进的关系。 顾颖(2001)认为要建立国际生产的一般理论来统一解释企业的国际生产活动;贸易和投资是国际化经营方式的不同选择。 本文尝试从市场结构的角度即不完全竞争市场上分析国际贸易与国际直接投资的融合趋势。规模报酬不变和完全竞争是传统贸易理论中的两个重要假设,几乎所有的重要结论都以此为基础。然而,规模报酬不变和完全竞争是两个纯粹的理论假设,只能算是一种特例,在现实生活中更为常见的是不完全竞争,同时在很多行业都存在着规模报酬递增的现象。因此新贸易理论以规模经济和不完全竞争假定为基础分析了产业内贸易的原因。国际直接投资理论本身就建立在不完全竞争市场上,用垄断优势和区位优势可以解释跨国公司在出口和对外直接投资的不同选择。因此国际贸易理论与国际直接投资理论的融合基础在于不完全竞争市场。

完全竞争市场篇5

[关键词]证券市场完全竞争证券法律

一、市场类型划分与证券市场

1.市场结构的划分和完全竞争市场

市场按照内部的生产者数目或企业数目、产品差异度、进入障碍大小等标准分为四种市场结构:完全垄断市场、寡头垄断市场、垄断竞争市场和完全竞争市场。各个不同的市场具有它们各自的特点,其中研究最多的是完全竞争市场,该市场具有如下特点:第一,有极多的买主和卖主,二者之间不必固定买卖关系。第二,单个买主与卖主之间的交易量同市场全部交易量比起来都很小。第三,市场上交易的产品或服务都完全一样,没有任何差别。第四,不存在不确定性和行业秘密。第五,不存在进出障碍。

尽管上述苛刻的要求导致现实生活中完全竞争市场并不真的存在,但其作为一个理想的市场有其自身的意义,经济学家可以通过复杂的演绎推论证明完全竞争市场是最具配置效率的市场类型,竞争导致了社会总体福利的最大化。

2.证券市场的特点

完全竞争市场是理想市场,既是理想前提假设下的市场,更是经济学家心中理想达到的市场。高效充满活力的完全竞争市场并不是完全不存在,证券市场就是实际生活中最为接近完全竞争的市场。

从经济学角度来看,证券市场是通过自由竞争的方式,根据供需关系来决定有价证券价格的一种交易机制,自由竞争是维护证券市场活力的根本。它很大程度上符合完全竞争市场的条件:参与者角度看,证券发行人、证券投资者、证券市场中介机构、自律性组织、证券监管机构等主体共同构成了证券市场,大量的证券发行人、中介机构、投资者使得证券市场符合极多买方和卖方的条件;同时,在如此巨大的市场上,不存在哪个人甚至哪个公司有举足轻重的影响(有时国家能),现代化的通讯手段大大降低了交易成本,最终证券市场形成了统一的价格。

二、证券市场的作用和竞争性保持

证券市场的产生和发展从历史上看是必然的,经济发展的大浪淘沙决定了公司制是现代社会企业最为重要的组织形式,从股份公司到股票再到经纪人最后到证券交易所,最终形成了我们今天繁荣的证券市场。它肩负着融通资金、资本定价、资本配置、转换机制、分散风险、宏观调控等作用,在发达的市场经济中,证券市场是完整的市场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不仅反映和调节货币资金的运动,而且对整个经济的运行具有重要影响。

经济规律和自然法则都告诉我们,竞争性是一个市场繁荣活力的根基,证券市场要想长期健康发展就必须保证它的完全竞争性,即通过竞争达到效率的最大化。一般认为金融市场具备三个条件:

1.较低的交易成本

交易成本低是保持一个市场竞争性的重要条件,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足不出户的交易已经成为现实,较低的收费和合理的税率有利于保持证券市场的竞争性,这似乎不是难以实现的问题。

2.公开的信息获得

高效的竞争市场要求信息的公开透明,只有公开才能公正。根据有效市场假说,如果在一个证券市场中,价格完全反映了所有可获得的信息,那么就称这样的市场为有效市场。衡量证券市场是否具有外在效率有两个标志:一是价格是否能自由地根据有关信息而变动;二是证券的有关信息能否充分地披露和均匀地分布使每个投资者在同一时间内得到等量等质的信息。

3.大量的交易者,供求决定价格

竞争性市场需要大量的交易者主要是为了保证每一个参与者对价格的影响微乎其微,价格完全由供求决定,没有哪一个交易者对市场价格具有举足轻重的影响。

三、证券市场完全竞争性的法律保护

经济和法律的交集在于公平与效率,证券市场的发展也要兼顾效率与公平,为了效率,我们必须保证证券市场的完全竞争性,为了公平,我们必须保护证券市场参与者特别是中小投资者的利益。从长远看,公平的市场能吸引更多的投资者参与,归根结底还是提高了效率。

证券市场本身的复杂性决定了必须制定一些规则法规保证其健康发展,证券市场经历了从自发到规范的过程,形成了政府干预、法律规范的成熟市场。

前文指出证券市场,竞争性是需要维护的重点,很多法律规范都是为了维护证券市场的竞争性。证券法公开、公平、公正的基本原则就有利于保障证券市场的竞争性,特别是证券法规定信息公开要具备可识别性、可信赖性和可持续性,并遵守法定方式,这都有利于有效市场的建立。

证券法律规定了证券发行要依法核准,必须符合一定要求并履行特定程序,这就筛选了相对优良的发行人进入市场,严格的考核一定程度上保障了投资者利益;证券法相关规定有助于是二级市场即证券的交易市场形成竞争的氛围,比如对参与证券交易的主体限定不允许内部从业人员、管理层等特定群体自由交易证券,这是为了保障参与人的公平,在完全竞争市场中,参与人应该拥有相等的知识和相同的信息,而这些特殊群体可以利用职务之便获取超额利润,妨害自由竞争,所以证券法律对此加以限制;另外,严格收购程序,防止恶意收购,这样一定程度上防止垄断的产生,有利于市场竞争性的保持;特别值得一提的是,证券法律惩罚恶意操纵股价的行为,认为制造行情,抬高、压低或稳定某种证券价格以谋求私利是严重影响证券市场完全竞争性的行为,操纵行为虚拟供求破坏自然价格形成机制,诱发过度投机,设置投资陷阱损害公众投资者利益,还可能造成垄断,总之,法律严厉控制这种操纵证券市场的行为,保护证券市场的竞争性。

四、一个问题——对规则制定的完全竞争市场的质疑

前面说到竞争性是证券市场繁荣发展的基础,诸多法律规范也提倡维护证券市场的竞争性,这样就出现了一个问题:从传统意义上讲,完全竞争市场是指市场完全由“看不见的手”进行调节,政府对市场不作任何干预,只起维护社会安定和抵御外来侵略的作用,承担的只是“守夜人”的角色。其他接近完全竞争的市场,如食品、服装、家电等产品市场都是自发形成、政府干预少、鲜有超额利润的,与此不同,证券市场却充满了政府干预的痕迹和各种法律规范的条条框框,证券市场最初自发形成,后来却处处体现着政府干预的痕迹,从美国1933年的证券立法到英国1948年的《公司法》,再到欧洲银行法中对证券交易的种种要求规范,证券市场成为了最不“自由”的市场。中国情况尤甚,在我国,证券市场和证券法规几乎全部由国外直接引进、强行植入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中,然而经济学告诉我们,竞争最完全的市场应当是政府干预最少最自由的市场,这与证券市场的完全竞争性发生矛盾。在我国,它是一个一个完全由“人造”的市场,一个先有政策、后有交易、充满规章、处处监管的市场,这样的前提背景下,证券市场怎样还能成为一个完全竞争市场?证券法律在证券市场中又扮演什么角色,到底是限制其自由发展还是保护它的竞争性?

对于我国来说,证券市场的框架从外国引进,先有规则,后有市场,发展过程中发现问题再随时制定新的法规,其自身发展还很不成熟,在政策制定过程中难免放任自流导致恶劣后果或者过多干预影响竞争性,在立法中如何兼顾合理规则的制定和市场竞争性的维持是一个值得深思的问题。

参考文献:

[1]夏雅丽,丁学军.证券法论.陕西人民出版社.

[2]罗斯(美).公司理财(第六版).机械工程出版社.

[3]兹维•博迪,罗伯特•莫顿.金融学.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完全竞争市场篇6

内容摘要:本文从技术创新和技术垄断的角度分析了市场结构的形成过程,以及各种类型市场结构之间的转化。区分技术创新竞争的不同类型,并分析了技术竞争的不同阶段对应不同的市场结构类型。研究了技术创新规模和成本的变化对其产品市场的结构的影响过程。从技术垄断者相互竞争博弈的角度分析了市场结构的稳定状态,从而推出技术垄断竞争是形成市场垄断的必要条件,而技术创新则是市场结构变化的主导因素。

关键词:市场结构 技术创新 技术垄断 自由技术创新竞争 技术垄断竞争

研究背景

在现代市场经济体制中,技术创新是经济增长和经济发展的重要因素,正是由于各种各样的技术创新,才使得琳琅满目的产品市场出现,如果说自由市场经济必然会导致垄断竞争的市场格局,那么自由技术创新竞争也必然会导致技术垄断竞争的出现。

在高技术的情形下,对技术的垄断其实是规模垄断的一种,高技术往往和新工艺、精密仪器联系在一起,没有仪器和设备,技术功能和技术垄断目标在很多情况下很难实现,如CPU的生产技术垄断,没有巨额的资本投入根本无法实现CPU芯片的生产和研发,现代生产中技术研发的比重越来越大。

在现代市场经济体制下,西方经济学完全理性人的假设是不符合实际情况的,市场经济行为本身就带有一定的非理性,由于技术信息的不完全对称,消费者无法对技术的可靠性和适用性进行准确的判断。完全自由竞争的市场其实就像没有摩擦力的平面一样只是一种完全理想的假设状态。

由于技术研发投入的巨额资本,无形中设置了一道市场准入的门槛,导致了技术创新的竞争是带有垄断性质的竞争。从对市场观察中可以看出:产品的技术含量越高,其市场垄断的倾向越大。如果技术研发达到了一定的级别,也许只有特大型的跨国公司技术联盟和政府才能担当起市场竞争和技术垄断主体的重任。

技术创新、技术垄断和市场结构概念辨析

(一)国内外有关技术创新和市场结构的研究综述

近代西方经济学中市场结构的概念发端于“马歇尔冲突”,经过张伯伦的进一步研究,区分了四种类型的市场结构:完全竞争市场、垄断竞争市场、寡头垄断市场和完全垄断市场, 并用均衡的方法详细分析了这四种市场结构。张伯伦在其《垄断竞争理论―价值理论的新方向》一书当中,非常详细地论述了专利、商标以及产品的品质、设计和特性等产品差别对形成垄断的意义和作用。

熊彼特(1942)在其《资本主义、社会主义和民主主义》中提出:产业的垄断程度越高、企业的规模越大,越有利于技术创新。而阿罗于1962年发表的《经济福利和发明的资源配置》却提出:完全自由竞争比完全垄断的市场环境更加有利于技术创新,竞争行业要比垄断行业更加具有技术创新力。

以上关于技术创新和市场结构的研究几乎都忽略了技术及其创新的规模、成本、技术竞争的模式、以及技术的性质和分类对于市场结构形成的影响。随着技术垄断竞争在市场中作用的显现,应将产业的技术创新竞争力做为一个内生变量来度量市场的结构,原因是技术垄断竞争力是开拓市场的先锋,技术的落后会直接导致企业竞争力和规模的下降和市场占有率的萎缩。

技术及其研发的形式和规模直接决定了参与市场竞争企业的规模大小以及企业的技术创新密度。

(二)市场结构的概念以及技术内涵

西方经济学中市场结构是指企业垄断市场的程度,而事实上,企业主要依靠着技术创新垄断着市场。大部分企业有多种产品,而每一类产品形成一个市场。企业对市场的垄断程度可以根据产品的类别进行分类。市场结构是企业和市场之间相互作用的结果,而技术创新和产品才是企业和市场相互作用的纽带。企业的技术创新和新产品开拓新市场,市场结构的研究离不开企业的技术创新竞争力。

市场结构是企业技术创新竞争和博弈的结果,涉及多方面因素:如企业规模和能力方面的因素、产品的需求弹性、技术特征、市场的范围、规模、政府干预程度等都与市场结构的形成相关。市场结构不是一个单独的自变量,而是相关众多因素的因变量。

虽然关于何种市场结构有利于技术创新的问题在学术界并无定论,但是根据现代高科技发展的趋势和特点,不同的高技术产业应该呈现出不同的市场结构。我们应该依据技术及其创新和垄断的特点、分类来分析与之相适应的市场结构。

关于高科技产业的市场的结构,至少应该包括两方面,一方面是厂商之间的差异,另一方面是产品之间的差异。厂商之间的差异包括企业的集中度、产业技术创新和垄断的集中度、企业规模以及技术垄断竞争力的差异程度、企业技术创新能力的差异度、该类产品市场中企业的总数等内容。产品之间的差异包括产品技术含量的差异度、产品技术功能的差异度和替代率、产品的市场占有率、产品的销售分布和售后服务等。产品之间的差异必然、厂商之间的差异和市场结构之间必然存在着某种对应的关系。市场结构稳定的条件是:新产品的技术研发一定要适应于企业的技术创新规模和投入、适应于整个产业的技术创新资源分布,过多或过少的技术创新投入都会导致产品市场的不稳定,或者导致产品市场结构的变迁。只有通过适度的技术创新把企业和产品市场联系起来,才能产生稳定适当的市场结构。市场结构的变迁往往是由于企业的技术创新不能够适应于新产品的开发而造成的。

另外值得注意的是现代高技术竞争一般采用技术链或产业链状的形式进行竞争,市场中竞争的单位已经不是单独的企业了,采用链状形式来分析市场结构更加符合时代的特征。技术产业链之间的规模差异和技术差异也是分析市场结构的重要指标。

(三)技术垄断的概念和内涵

技术垄断是对专利技术的占有、使用和收益的权利,在市场经济体制中,企业技术垄断的平台是市场,是针对市场收益的垄断,正是企业的技术垄断才导致了市场技术垄断竞争的形成,技术垄断竞争是企业依靠有限的专利技术资源垄断参与市场竞争,是企业技术创新竞争的一种类型,而技术垄断的规模和程度直接影响着市场结构的形成。

在经济学中,如果市场结构可以分为自由竞争市场、垄断竞争市场、寡头垄断市场和完全垄断市场四种类型,那么在市场经济体制下,技术竞争也可对应分为自由技术创新竞争、技术垄断竞争、寡头技术垄断和完全技术垄断等。如图1所示。

如果企业完全自由技术创新是完全自由市场特征的话,那么垄断竞争市场的特征就是技术垄断竞争,寡头技术垄断则是高技术产业中寡头垄断竞争市场的特征。技术垄断竞争与寡头技术垄断竞争之间的区别是:参与技术垄断竞争厂商所掌握的技术之间并无太多的差别,众多厂商的技术创新实力相当,厂商之间是垄断竞争的关系。而寡头技术垄断竞争的特点是新技术只被少数的几个厂商所控制,其它众多中小型企业无力进行此类技术的研发和创新,新产品市场被寡头垄断。

技术创新和技术垄断竞争对市场结构的影响分析

(一)技术创新规模和成本对市场结构的影响

技术研发的本身就有一种使企业进行合作和垄断的倾向,企业技术创新共同的市场导向增强了企业相互之间的技术交流,促进了公共技术创新资源的共享,推动了产业集中度的提高和产业技术创新资源的聚集。从而形成了技术创新成本和规模、企业规模扩大、技术垄断竞争力提高的良性循环,如图2所示。

正是这种技术垄断竞争的良性循环才促使了垄断竞争市场结构的形成。虽然产品的差别造成了市场垄断,但是市场垄断的形成还离不开企业的技术创新能力等条件。

技术创新规模和成本决定了企业的规模,进而决定了市场结构的模式。技术创新的规模和成本越大,产品的技术差异越大,技术替代率就越小,依照张伯伦的理论推理市场垄断程度就越大,市场集中度也就越大。可用图3表述。

图3的三坐标的横坐标和纵坐标依次相对应,左边和右上坐标图的纵坐标―“技术替代率”相对应,右上的横坐标和右下的横坐标―“市场垄断程度”相对应。

本文的观点是:市场的结构是随着技术创新的成本和规模变化而变化,市场结构适应了企业技术创新和垄断的规模和成本,企业的技术创新能力、生产的规模和成本、技术创新的组织结构和规模决定了产品市场的结构和规模。

技术创新的高投入无形之中在市场准入方面设置了一道门槛,使得无力承受高投入的企业和项目根本无法进入市场,或逐步退出市场,只有大规模和技术创新能力强的企业才能生存和发展。另一方面,技术创新的高风险和高投入促使产业技术创新联盟的建立和产业集中度的提高。而有些小型的技术创新对市场结构的形成几乎微不足道,除非品牌效应非常好才能形成寡头技术垄断。

各种类型的技术创新及其对应的市场结构如表1所示。

由表1看出:技术创新的规模决定了企业生产和竞争的规模,进一步决定了产业集中度以及市场中企业的个数和技术创新能力分布,进而产生了适应新产品技术创新的市场结构。

(二)技术垄断竞争对市场结构均衡状态的影响

高科技产业中,正是由于垄断着专利技术,企业才有技术实力进行市场竞争,专利技术是企业开拓市场的基础,所以企业之间的技术垄断竞争是形成市场结构的基础,企业对于专利技术的垄断和占有是产品市场结构形成的前提,没有企业对于专利技术的占有权和使用权,也就没有市场的形成。技术垄断竞争力是指垄断专利技术并参与市场竞争的能力。

技术创新是技术垄断竞争的基础,没有技术创新也就没有进行垄断的技术,更不要谈及参与市场竞争,从表面上看来,技术垄断是对专利技术的占有和使用等,但是由于技术设计和研发的最终导向还是市场,所以技术垄断竞争事实上还是面对市场的技术的创新竞争。技术创新和企业技术垄断的关系如图4。

在某种程度上,市场的结构是企业、科研机构、政府和消费者之间相互进行技术垄断博弈的结果,是一种动态的平衡,产品是市场结构博弈的核心,而技术创新和技术垄断则是市场结构变迁的线索。如图5所示。

当市场的均衡状态转化为寡头技术垄断或者完全技术垄断时,市场均衡就转化为技术垄断的一个或几个厂商和消费者之间的博弈均衡了,随着技术的进步,技术的供给方的组织结构随着技术创新的发展而发生变化。完全技术垄断市场的博弈均衡如图6所示。

产业技术链的长度或者整合程度也显著影响着该产品的市场结构。产业上下游技术之间的衔接程度越紧或者技术链条很短,即技术的研发和创新在小范围内即可完成,这种情形下技术垄断竞争的程度也就越激烈,如果一项技术创新需要多种技术企业配合、必须协作完成,那么创新技术的垄断竞争也就不那么激烈,原因是很难有过多相似的技术与之竞争。

技术垄断竞争促进了市场集中度的提高,特别是以链状或系统形式存在的技术创新,更是使企业之间加强了技术合作研发,促进了产业技术创新资源的聚集和集中,加剧了市场技术垄断的倾向。

在很多情况下,市场中的技术垄断竞争多是以产业链的形式作用着市场结构的形成,市场结构已经不能单纯地用个别企业的形式来研究和描述,以技术链为基础的产业链形式是研究市场结构的新视角。市场中的竞争已经不是企业之间的技术垄断竞争了,而是以技术联盟为基础的产业技术链之间的竞争,例如WCDMA和CDMA2000移动通信标准之间的竞争其实是两条技术产业链之间的竞争,这种市场结构显然不能用个别跨国公司的技术竞争力来描述,在这种情况下,技术产业链的形式显然更加合理一些。

(三)技术扩散对市场结构的影响

依据技术的分类,技术扩散可以分为高新技术扩散和成熟技术扩散两类,这两类技术扩散对于市场结构的影响不同。高新技术扩散有利于市场结构趋于完全竞争,而成熟或即将落后技术的扩散则有利于市场向垄断方向发展。

成熟或即将落后技术的扩散事实上也是技术垄断竞争的一种手段,成熟技术的扩散有利于实现技术垄断利润的最大化,企业尽可能地发掘成熟专利技术的市场潜力,有利于企业补贴新技术的研发,形成以新技术创新带动企业利润增长的良性循环,使企业的市场垄断地位不断得到巩固和加强。同理,根据以上逻辑反向推理,高新技术的市场扩散则不利于企业垄断地位的形成,自然也就不利于市场形成垄断型的结构,如图7所示。

另外技术的成熟度也显著影响着市场的结构。在高新技术产业市场当中,新技术的替代弹性是非常小的,几乎不能被替代,产品的垄断程度很高,但是,如果随着技术创新竞争的展开和技术的扩散,这些新技术的可替代性会逐步增加,厂商之间的竞争会明显增强,市场的垄断程度会减弱,而且被替代的速度会越来越快,只会呈指数上升,见图8。

市场结构的稳定性和调节机制

分析市场的结构离不开对商品特性的研究,企业和消费群体具有相对的稳定性,而产品在市场中的波动性却很大,比如产品的市场开拓、产品的生命周期、市场占有率的波动、产品质量引起企业垄断规模的扩大或萎缩等等。企业只有通过市场的信息反馈系统及时调节技术研发和垄断竞争的战略,从而影响到产业市场结构的变动。如图9所示。

市场结构的稳定性同时也是博弈均衡系统的稳定性, 市场结构的稳定性如图10所示。

假设在T1时刻对市场结构系统一个扰动(如产品的技术故障等),如果市场结构经过企业的技术创新能够经过若干时间后能够回到一个新的市场结构平衡状态A点,那么该市场结构就是稳定的,如图10、11所示。

如果如图12所示,市场结构不能回到原有或者新的平衡点,那么该产品的市场结构就不是稳定的,该产品会随着市场波动的不断加大而逐渐消亡。

市场结构的均衡点稳定在产业技术创新的边际成本最小值、技术垄断收益的最大值处。如果不在技术垄断收益的最大值处,企业就会通过技术创新把市场结构的均衡点向技术垄断收益的最大值处推移。在企业和消费者之间的博弈中,由于技术信息的不对称性,企业是市场博弈主动的一方,而技术的消费者却是被动接受的一方。

完全竞争市场篇7

关键词:粮食经济市场结构粮食流通体制

abstract:the reform of the grain circulation system?s core,is abolishes “the two?track system”,raises enterprise?s effectiveness of operation,realizes with the marketability method to the food production support and the safeguard which expends to the grain.in aspects and so on market main body,market system,market mechanism,market rule,enterprise strategy,government function carry on institutional and the machinability reform,establishes the enterprise complete market management,the government suitable regulation movement system;the establishment operates independently,self?restraint state?owned grain enterprise operating mechanism;and necessary establishment marketability farmer benefit protection mechanism,food security safeguard mechanism;grain industrial production guidance mechanism and grain enterprise state asset inflation?proofing and appreciation mechanism.our country grain market choice competes completely the market mechanism may not take,is also not realistic,the grain market mechanism?s reality choice should be monopolizes the competitive market,the monopoly competitive market by efficiency,between is situated between competes completely with monopolizes purely,may display competes and monopolizes two aspects the superiority.

keywords:grain economy market mechanism grain circulation system

粮食走向市场化,用市场解决市场中的问题,实质就是要提高粮食经济发展的效率。粮食经济的市场化首先应实现粮食经济制度的市场化。

粮食流通问题的核心,是提高企业的经营效益,用市场化的手段实现对粮食生产的支持和对粮食消费的保障。在市场主体、市场体系、市场结构、市场规则、企业战略、政府职能等方面进行体制性和机制性的改革,建立企业完全市场经营,政府适当调控的运行体制;建立自主经营,自我约束的国有粮食企业经营机制;建立市场化的农民利益保护机制,粮食安全保障机制;粮食产业化引导机制和粮食企业国有资产保值增值机制,是粮食市场的结构设计的重点。

1.粮食是生活的必需品,价格弹性小

εp = 需求变动%/价格变动% = δq/δp·p/q=limδq/δp·p/q=dq/dp· p/q

δpo

粮食如果涨价,人们对它们的需求量不会减少很多,如果降价,人们对它们的需求也不会增加多少。粮食的价格比较低,即使上涨一倍,人们对需求量也不会有多大的影响。因为这笔支出在人们的收入中所占的比例很小,涨价不会影响个人总的经济状况。粮食保护价格在一定时期可以促进粮食经济的发展,一些国家使用这个政策也起到了作用,但它只能是一种一定时期的经济政策。

粮食支出在人们收入中所占比重比较小,价格弹性就小。粮食作为商品,从长期看,其价格弹性就大;如果是短期,价格弹性就小。粮食涨价,短期看,人们会注意节约粮食,但不会节约得太多,从长期看,这种节约对粮食需求量可以进一步减少。时间长,消费者就有可能有足够的时间来改变他们的爱好和技术条件去使用替代品,其价格弹性就大。反之其价格弹性就小。

2.粮食定价时必须考虑产品的价格弹性

不能把价格定在非价格弹性需求上,如果定在非价格弹性需求上,就不能实现企业利润最大,这个时候应当提高价格,提价不仅不能增加总收入,还能因产量减少总成本支出,从而使企业的支出相对稳定。粮价连百价,粮食价格每涨0.01元,全社会商品价格涨0.20~0.26元,导致粮食经济的马太效应。

恩格尔系数的研究告诉我们:当社会人均达到2000美元时,人们对粮食和食品的支出占总支出的比例变化,已趋近等于零,粮食和食品的支出相对稳定。

粮食行业的社会特征和垄断方式,决定了完全垄断的行业和企业的弊端:高价格。完全竞争企业只能获得正常利润,完全垄断价格高于平均成本,伤害了消费者的利益;产量不足。完全竞争的企业,它的产量从社会资源合理配置的角度来说,是最优的,在垄断的行业和企业,产量未达到最优,企业产量不足,再增加产量还可以为社会提供更多的福利;生产效率低。企业利润最大化,产量并不在长期平均成本曲线的最低点,规模经济未被充分利用,缺乏竞争,缺乏技术创新和强化企业管理,资源浪费。

粮食垄断市场结构的特点:一是行业中的企业数量比较多;二是进入这个行业是自由的,长期看,企业的经济利润会趋于消失;三是各个企业生产同种产品是有差别的。

3.市场结构的主要类型

市场结构是影响粮食流通效率的一个非常重要的因素。所谓市场结构,是指由于市场主体(在微观经济学中称为厂商)数量的多寡和行为的差异而导致竞争程度不同的市场类型。在不同的市场结构下,由于需求曲线的差异,市场供求均衡点与价格的决定是不同的。

微观经济学按照竞争程度这一标准,从厂商数量、产品差异程度、进入市场的难易程度以及厂商对产量和价格的控制程度等方面将市场划分为四种结构类型:完全竞争、纯粹垄断、垄断竞争和寡头垄断竞争市场结构,我们假定厂商是以追求最大利润为目的的独立生产或经营单位。厂商对自己的决策承担风险和享有利润。我们将会发现,在不同的市场结构下,厂商行为和市场均衡点是不同的。

完全垄断 寡头垄断垄断竞争完全竞争

强控制价格的能力弱

少卖者的数量多

大产品差异程度小

大进入市场的障碍小

3.1完全竞争市场。现代经济学规定,具有以下特征的市场为完全竞争市场:①市场上存在着大量的买者和卖者,由于他们单个的交易量在供求总量中占很小的比重,因而任何单个的买者和卖者都不能影响市场价格,而只能是既定价格的接受者;②任何厂商都可以自由地并且非常容易地进入市场;③所有卖者向市场提供的产品或服务都是同质的,对买者来说没有任何差别;④生产和经营某种商品的所有资源都可以自由进入或退出市场。

3.2纯粹垄断市场。微观经济学将垄断定义为一个厂商控制一个全部供给的市场结构。在垄断市场下,不存在产品相近的代替品的竞争,也就是说,市场上只有一个卖者,而又没有其他替代品的竞争对手在纯粹垄断市场结构下,厂商与行业(或市场)是完全重合的两个概念,行业中唯一的厂商就是垄断企业,这个垄断企业也就构成了一个行业或市场。

3.3垄断竞争市场。完全竞争和纯粹垄断是两种极端情况,现实中普遍存在的是所谓垄断竞争市场。垄断竞争又叫不完全竞争,是指一种既有垄断因素又有竞争因素的市场结构。微观经济学对垄断竞争市场有如下的假设:①市场上存在着大量的卖者和买者,以致于某一卖者(或买者)可以忽视其他卖者(或买者)的行为对自己利益的影响;②卖者(厂商)的产品存在着差异,但同属一类产品,相互间有着密切的技术替代关系(指它们都满足同样的需求)和经济替代关系(指它们有类似的价格);③一个生产集团中各个厂商具有相同的需求曲线和成本曲线;④厂商能够比较容易地进入或退出市场(生产集团)。

当垄断竞争厂商和其生产集团在短期内获得超额利润时,除了原来的厂商会扩大生产规模外,新厂商也会进入市场。竞争的结果使价格下降。价格从短期内大于平均成本下降到长期内等于平均成本。同们当厂商在短期内出现亏损时,价格会因为厂商缩减生产规模或退出市场而提高,一直到价格等于平均成本为止。

4.市场结构与经济效率

微观经济学认为,不同市场结构,经济效率是不同的。这种经济效率上的差别,源于市场竞争程度的不同。竞争程度越高,经济效率越高;竞争程度越低,经济效率也就越低。因此经济效率最高的是完全竞争市场,其次是垄断竞争市场,再次是寡头市场,效率最低的是垄断市场。

一个行业到底适合何种市场结构,取决于对如下两个方面的考虑:一是由产品的自然属性决定的行业对社会化程度的要求。有些产业或行业,如钢铁、汽车工业等,对经济规模的要求较高。在这些行业,保持一定的产量规模是企业得以生存和发展的前提,一些达不到社会平均规模的企业在竞争中被淘汰或兼并,而新企业的进入往往因为资金、技术、人才等方面的约束而成为一件十分困难的事情,因此这些行业适合于垄断或寡头垄断的市场结构。相反,对另外一些行业(如服装、食品加工业等)来讲,对经济规模的要求较低,社会需求变化较快且呈现多样性特征,企业进入的障碍较少,因此适合于竞争程度较高的市场结构。二是社会经济制度。社会制度的不同最终体现为产权关系以及由此决定的分配关系的差异。显然,在一个倡导公平与效率兼顾或共同富裕的社会里,不会允许垄断者对大部分行业的支配。而在一个单纯强调效率及允许收分配差距无限扩大的社会里,垄断者对经济生活的支配则是天经地义的事情。

我国粮食市场选择完全竞争的市场结构是不可取的,也是不现实的。首先,完全竞争市场的长期均衡是纯粹依靠市场机制的自发作用来实现的,在这一过程中,不可避免地会出现频繁而剧烈的市场波动。粮食生产周期较长以及粮食消费具有不可替代的性质,决定了社会无法容忍粮食市场过于剧烈的波动。其次,市场交换关系在我国粮食流通中尚未完全建立起来,粮食市场的发育尚处在较低层次,在这种情况下,完全放任市场对粮食流通的调节,必然会引发过度的市场投机行为,其结果是少数人从中渔利,而广大的生产者、消费者和经营者则深受其害。1993年粮食经营和价格放开后粮食市场出现的混乱局面足以说明这个问题。第三,完全竞争市场对经营者(厂商)行为和市场信息的传播等方面有极其严格的假设和要求。当这些要求得不到满足时,市场的效率将大打折扣。从我国的实际情况看,这些要求现在达不到,恐怕将来也达不到。即使是在高度发达的市场经济国家里也不存在完全竞争的市场。

粮食市场选择纯粹垄断结构也是不可取的。首先,垄断必然会导致低效率。垄断者的供求均衡点往往较大幅度地偏离最佳交易规模,从而无法协调粮食的社会总供给与总需求。目前我国国有粮食企业主宰粮食市场的状况在某种程度上可以被视为垄断市场结构。多年来的实践证明,处于垄断地位的国有粮食企业很难灵敏地适应市场供求的变化,无法使粮食市场达到平衡状态。其次,垄断者会通过调整垄断价格,占有一部分消费者剩余,获得高额利润,从而侵犯消费者利益。我国粮食的消费者价格与生产者价格之间差额(即购销差价)在大多数情况下超过了一般的商业利润。近年来在粮食定购价上升的同时,销价上升幅度更大,农民认为“吃亏”,消费者感到“不划算”,而财政负担过重未能从根本上扭转,其主要原因在于市场垄断以及因此而引起的流通不畅和低效率。

粮食市场结构的现实选择应该是垄断竞争市场。垄断竞争市场从效率上讲,介于完全竞争与纯粹垄断之间,可以发挥竞争和垄断两个方面的优势。一方面,通过适度的竞争,可以使粮食市场充满生机和活力,从而最大限度地满足消费者的多样化需求,发挥市场机制对粮食生产、流通和消费的调节作用。另一方面,市场上数量有限的粮食经营者以及对进入粮食市场设置一定的条件或障碍,可以避免市场过于剧烈的起伏动荡和过度投机。垄断竞争市场效率的高低取决于经营者数量的多少以及政府对进入粮食市场的管制程度。政府往往需要根据一定时期的粮食安全形势和市场发育状况在效率与公平或稳定之间做出某种权衡。但从改革的方向看,“效率优先,兼顾公平或市场稳定”应该成为确定市场结构的基本原则。基于这样的一种认识,并充分考虑到垄断竞争市场的运行特点和我国粮食生产、消费的特点我们认为,作为改革取向的中国粮食市场结构的雏形,应该具备如下基本特征:一是市场上存在较多的经营者,且经营者之间公平竞争。但为避免过度竞争和垄断,经营的数量和每个经营者的规模要受到一定的限制。二是每个经营者都是独立的经营实体都对自己的盈亏负责。政府对每个经营者实行同样的待遇和政策,经营者效率的高低唯一地取决于其提供的产品和服务的质量。三是价格唯一地由市场决定,政府对价格的影响是通过对市场的干预而不是通过直接的价格管制来实现的。

参考文献

[1]冯志强.《中国粮食经济问题研究》[m]香港:世界文明出版有限公司出版,2002(11)

[2]冯志强.《中国经济发展论》[m]北京:中国经济出版社,2003(10)

[3]李晖、李林《粮食产业化经营研究》[j]武汉:现代商贸工业,2008(02)

[4]郑士贵.《论中国粮食市场的多层次结构》[j]北京:管理科学文摘,1998(11)

[5]陆文聪.《粮食市场化改革的农业结构变动效应及对策研究》[m] 北京:中国农业出版社,2005(07)

[6]黄伟俊.《我国现阶段粮食市场的流通渠道结构和功能分析》[j] 北京:商业研究,2000(07)

完全竞争市场篇8

关键词:最终产品市场;转移定价;混合寡头竞争;完全信息;不完全信息

中图分类号:F275; F224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0176X(2016)05003705

一、引言

管理学和会计学的相关文献认为转移定价是为了实现企业集团内部的权利分散、资源合理配置、下属部门绩效考核和企业特定战略等而设定的内部定价机制。Gx和Schiller[1]将转移定价研究概括为以下四类:一是不对称信息下的转移定价问题,一般称为逆向选择问题;二是不完全契约条件下的转移定价模型,该模型假设企业的分部可以垫付某些特定投资,这些投资能够提高内部交易的价值,但不能增加与外部伙伴间交易的价值;三是在不同税收管辖权下运营的企业内部转移定价模型,该模型假设企业的分部位于不同的税收管辖地,分析转移定价如何影响税后利润;四是战略转移定价模型,主要探讨转移定价和市场竞争间的相互作用,一般假设企业在最终产品市场上进行产量竞争或价格竞争。

按照上述分类,本文属于战略转移定价的范畴,该研究领域最早由 Alles和Datar[2]提出。他们认为转移定价决策不是孤立的价格选择,而是在充分考虑竞争对手策略的基础上做出的战略决策。他们的研究改变了转移定价理论仅考虑单一企业的传统研究模式,将企业转移定价决策置于产业环境中,考察了最终产品市场存在两家垄断企业进行价格竞争的转移定价问题。研究表明,两家企业均可以通过制定高于中间产品边际成本的转移价格提高各自的利润。Gx[3]进一步讨论了最终产品市场存在价格竞争并且转移价格不可观测情况下的均衡策略。慕银平等[4]对国内外关于关联企业内部交易转移定价的研究进行综述,指出战略转移定价研究具有广阔的前景。慕银平等[5]分析了非对称竞争结构下企业集团下游企业关于产品价格进行竞争的转移定价决策。张福利等[6]研究了企业集团下游企业关于差异产品进行产量竞争的转移定价决策。进一步,张福利等[7]研究了企业集团面临上下游独立企业竞争的转移定价决策,提出了部分非中心化结构的转移定价策略。Chang和Ryu[8]在一般需求函数的条件下考虑价格和产量等四种竞争模式下的最优转移定价策略。

关于转移定价的传统文献一般假设所有企业采取相同的竞争策略。但现实中企业采取的竞争策略未必相同,即一家企业采取价格策略,而另一家企业采取产量策略,这种竞争模式被称之为混合竞争[9-10]。经验观察和理论研究表明,混合竞争策略对市场均衡具有显著影响,对混合竞争模型进行研究有助于深化对寡头垄断市场的理解。万寿义和王静[11]首次对混合竞争结构下多部门企业集团的转移定价问题进行了讨论。在竞争者为垂直一体化企业和仅生产最终产品两种情形下, 分别研究了企业集团在产量―价格竞争和价格―产量竞争两种模式下最优转移价格的确定, 并对两种模式的转移价格和集团利润进行了比较。在上一研究的基础上,本文进一步研究混合寡头竞争下企业集团的转移定价决策。在非对称和对称两种竞争结构下,探讨最终产品市场在完全信息和不完全信息两种情形下的转移价格、均衡产量和均衡利润,并对两种情形下的均衡结果做比较分析。

二、非对称竞争结构下的均衡分析

假设企业集团F1由一个上游企业(母公司)和一个下游企业(附属子公司)组成,上游企业生产一种中间产品,销售给其下游企业进一步加工成为最终产品。假设生产中间产品的边际成本为c>0。不失一般性,假设生产一单位最终产品需要一单位中间产品,并且最终产品的边际成本标准化为零。

企业集团F1的下游企业在最终产品市场存在一个竞争对手F2,假设其边际成本为c′>0。最终产品市场的逆需求函数为:

pi=b-qi-rqj,i,j=1,2,i≠j(1)

其中,pi和qi分别表示下游企业(i=1)和竞争对手F2(i=2)在最终产品市场的价格和产量,参数r∈(0,1)表示最终产品的差异系数。当r0时,两种产品相互独立;当r1时,两种产品同质。由式(1)可得需求函数:

qi=(1-r)b-pi+rpj1-r2, i,j=1,2,i≠j(2)

假设下游企业和F2采取不同的竞争策略。若下游企业采取产量策略而F2采取价格策略,称为CB竞争(Cournot-Bertrand竞争)。反之,若下游企业采取价格策略而F2采取产量策略,则称为BC竞争(Bertrand-Cournot竞争)。由于两种混合竞争模型的分析方法类似,本文仅考虑CB竞争的情形。假设c

企业集团的目标是集团利润最大化,即上游企业和下游企业利润之和最大化。下游企业的目标是在最终产品市场利润最大化。显然下游企业的利润依赖于上游企业所提供的中间产品的转移价格,记为t。企业集团F1和竞争对手F2的博弈顺序分两个阶段进行:F1确定中间产品的内部转移价格t且该价格可以被外部市场观测到;下游企业和F2在最终产品市场进行CB竞争。

为了避免混淆,通篇约定:非对称竞争结构下,完全信息和不完全信息两种情形下的相关变量分别加注上角标AF和AP;对称性竞争结构下,完全信息和不完全信息两种情形下的相关变量分别加注上角标SF和SP。

1完全信息下的转移定价策略

假设在最终产品市场具有完全信息,即下游企业和竞争对手明确了解对方分别采取产量策略和价格策略。根据式(1)和式(2)可得:

pAF1=b(1-r)-(1-r2)qAF1+rpAF2(3)

qAF2=b-pAF2-rqAF1(4)

采用逆向归纳法进行求解,对于给定的转移价格t和竞争对手的策略变量pAF2,下游企业选择qAF1使其利润最大化:

maxqAF1(pAF1-t)qAF1(5)

将式(3)代入式(5),由利润最大化问题的一阶条件可得:

qAF1=b(1-r)+rpAF2-t2(1-r2)(6)

竞争对手F2在已知pAF1的条件下,选择pAF2使其利润最大化:

maxpAF2(pAF2-c′)qAF2(7)

将式(4)代入式(7),由利润最大化问题的一阶条件可得:

pAF2=b+c′-rqAF12(8)

联立式(3)、式(4)、式(6)和式(8)可得:

qAF1=(2ξ-r)(b-c′)-2(t-c)4-3r2(9)

qAF2=(2-r2-ξr)(b-c′)+r(t-c)4-3r2(10)

其中,成本率参数ξ=b-cb-c′>0。回到博弈第一阶段,企业集团F1决定使其利润最大化的转移价格t:

maxt(pAF1-c)qAF1(11)

由最大化问题的一阶条件可得:

tAF-c=r2(2ξ-r)(b-c′)4(2-r2)(12)

将式(12)代入式(9)和式(10)可得最终产品市场的均衡产量分别为:

qAF1=(2ξ-r)(b-c′)2(2-r2)(13)

qAF2=(4-r2-2ξr)(b-c′)4(2-r2)(14)

由式(13)和式(14)可得完全信息情形下下游企业和F2均衡产量同时为正的条件为:

r2

若式(15)不成立,则必有一方选择停产退出最终产品市场,寡头模型演化为垄断模型。尽管垄断模型也有其自身的研究意义,但本文仅考虑双方企业均参与市场竞争的情形,即完全信息情形下成本率参数ξ的有效区间为式(15)。

根据式(12)和式(15)可得如下命题:

命题1:非对称竞争结构下,当最终产品市场存在完全信息时,企业集团F1提供给下游企业的中间产品的转移价格高于边际成本。

将式(12)和式(13)代入企业集团F1的利润函数可得如下命题:

命题2:非对称竞争结构下,当最终产品市场存在完全信息时,企业集团F1的均衡利润为:

πAF=(2ξ-r)2(b-c′)28(2-r2) (16)

2不完全信息下的转移定价策略

假设最终产品市场的信息是不对称的,即竞争双方都不能充分观测到对方采取何种策略。在此情形下,假设两家企业都认为竞争对手和自己采取同样的竞争策略。具体地,下游企业假定其和F2进行产量竞争,F2假定其和下游企业进行价格竞争。在给定转移价格t和产量qAP2的条件下,由利润最大化问题maxqAP1(b-qAP1-rqAP2-t)qAP1的一阶条件可得:

qAP1=b-t-rqAP22(17)

根据式(2),竞争对手F2已知pAP1,由利润最大化问题maxpAP2(pAP2-c′)(1-r)b-pAP2+rpAP11-r2的一阶条件可得:

pAP2=(1-r)b+rpAP1+c′2 (18)

由于式(17)和式(18)是在不完全信息下获得的,现实中下游企业采取产量策略而F2采取价格策略。为了得到真实的目标函数qAP1和qAP2,将式(3)和式(4)分别代入式(17)和式(18)可得:

qAP1=[(2-r2)ξ-r](b-c′)-(2-r2)(t-c)4-3r2(19)

qAP2=(2-ξr)(b-c′)+r(t-c)4-3r2(20)

将式(19)代入式(11)可得:

tAP-c=r2[r-(2-r2)ξ](b-c′)4(1-r2)(2-r2)(21)

将式(21)代入式(19)和式(20)可得最终产品市场的均衡产量分别为:

qAP1=[(2-r2)ξ-r](b-c′)4(1-r2)(22)

qAP2=[4-3r2-r(2-r2)ξ](b-c′)4(1-r2)(2-r2)(23)

由式(22)和式(23)可得不完全信息情形下下游企业和F2均衡产量同时为正的条件为:

r2-r2

根据式(21)和式(24)可得如下命题:

命题3:非对称竞争结构下,当最终产品市场存在不完全信息时,企业集团F1提供给下游企业的中间产品的价格低于边际成本。

将式(21)和式(22)代入企业集团F1的利润函数可得如下命题:

命题4:非对称竞争结构下,当最终产品市场存在不完全信息时,企业集团F1均衡利润为:

πAP=[(2-r2)ξ-r]2(b-c′)28(2-r2)(1-r2)(25)

3完全信息和不完全信息的比较

对于r∈(0,1),不等式r2

命题5:非对称竞争结构下,完全信息情形下的转移价格大于不完全信息情形下的转移价格;两种信息情形下下游企业的均衡产量间满足如下关系:当ξ=1r时,qAF1=qAP1;当r2-r2

证明:由命题1、命题2和ξ>r2-r2可得tAF>tAP。由式(13)、式(14)、式(22)和式(23)可得:

qAF1-qAP1=r3(1-rξ)(b-c′)4(1-r2)(2-r2)(26)

对于r∈(0,1),不等式r2-r2

上述结论与直观感受稍有相悖。直观上,由于tAF>tAP总是成立的,转移价格大意味着下游企业成本高,从而导致其在最终产品市场的竞争力减弱,进而使得其所占市场份额减少。但产量除了依赖转移价格外还与成本率参数ξ密切相关。F2的边际成本c′对完全信息和不完全信息两种情形下的均衡产量的作用效果不一致,所以均衡产量随ξ取值的不同而变化。

最后,我们对两种信息情形下企业集团F1的均衡利润进行比较。

命题6:令ξ1=1-1-r2r,ξ2=1+1-r2r。非对称竞争结构下,完全信息和不完全信息两种情形下企业集团F1的均衡利润满足如下关系:当ξ=ξ1或ξ=ξ2时,πAF=πAP;当ξ∈(ξ1,ξ2)时,πAFπAP。

证明:由式(16)和式(25)可得:

πAF-πAP=r3(b-c′)28(2-r2)(1-r2)(rξ2-2ξ+r)(27)

定义函数f(ξ)=rξ2-2ξ+r,则二次函数f(ξ)的两个根分别为:ξ1=1-1-r2r,ξ2=1+1-r2r。对于r∈(0,1),不等式r2-r2

三、对称竞争结构下的均衡分析

假设F2和企业集团F1具有完全相同的结构,即F2也是由上下游企业构成,下游企业依赖于上游企业生产的中间产品生产最终产品,并且在最终产品市场与F1的下游企业进行混合寡头竞争。不失一般性,假设F2生产中间产品的边际成本也为c。企业集团Fi的中间产品转移价格记为ti(i=1,2),其他条件同上。

由于两种竞争结构下讨论的方法类似,所以将略去部分具体的推导过程。首先考虑完全信息情形,博弈第二阶段的最大化问题为:maxqSF1(pSF1-t1)qSF1,maxpSF2(pSF2-t2)qSF2。由两个最大化问题的一阶条件可得:

qSF1=(2-r)b-2t1+rt24-3r2(28)

qSF2=(2-r-r2)b+rt1-(2-r2)t24-3r2(29)

博弈第一阶段的最大化问题为:maxt1(pSF1-c)qSF1,maxt2(pSF2-c)qSF2,由两个最大化问题的一阶条件可得:

tSF1-c=r2(4-2r-3r2+r3)(b-c)16-20r2+5r4(30)

tSF2-c=r2(-4+2r+r2)(b-c)16-20r2+5r4(31)

由式(30)和式(31)可得如下命题:

命题7:对称竞争结构下,如果下游市场具有完全信息,则企业集团F1(F2)的转移价格大于(小于)边际成本。

证明:定义多项式函数l(r)=16-20r2+5r4,l1(r)=4-2r-3r2+r3,l2(r)=-4+2r+r2。计算可得,当r∈(0,1)时,l(r)>0,l1(r)>0,l2(r)

由式(28)、式(29)、式(30)和式(31)可得完全信息情形下的均衡产量分别为:

qSF1=2(4-2r-3r2+r3)(b-c)16-20r2+5r4(32)

qSF2=(2-r2)(4-2r-r2)(b-c)16-20r2+5r4(33)

由式(32)和式(33)可得,对于任意的r∈(0,1),竞争双方的产量均为正。计算可得企业集团F1的均衡利润为:

πSF=2(2-r2)(4-2r-3r2+r3)2(b-c)2(16-20r2+5r4)2(34)

最后,我们给出不完全信息情形下的市场均衡结果。计算可得不完全信息和完全信息两种情形下的均衡结果有如下关系: tSPi=tSFj,qSPi=qSFj,i,j=1,2,i≠j 。

上述结果主要是由于市场结构的对称性导致的。可以验证,在对称竞争结构下,不完全信息情形下的CB竞争等同于完全信息情形下的BC竞争。由命题7可得如下命题:

命题8:对称竞争结构下,如果下游市场具有不完全信息,则企业集团F1(F2)的转移价格小于(大于)边际成本。

进一步,企业集团F1的均衡利润为:

πSP=2(2-r2)(1-r2)(4-2r-r2)2(b-c)2(16-20r2+5r4)2(35)

命题9:对称竞争结构下,企业集团F1在完全信息情形下的转移价格(均衡利润)大于(小于)在不完全信息情形下的转移价格(均衡利润)。

证明:我们只需要说明对于任意的r∈(0,1),均有πSF0,所以l5(r)在r∈(0,1)上为单调递增函数。又l5(0)

四、结论与展望

混合寡头竞争是完全的产量竞争和完全的价格竞争的一种中间结构,广泛存在于现实经济中。经验观察和理论研究表明, 混合竞争策略对于市场均衡具有显著影响。本文研究了企业集团在最终产品市场存在混合寡头竞争的中间产品转移定价决策。在非对称和对称两种竞争结构下,分别讨论了最终产品市场在完全信息和不完全信息两种情形下转移价格、均衡产量和均衡利润的表达式,并对两种情形下的均衡结果做比较分析。结果显示,非对称竞争结构下,完全信息情形下的转移价格大于不完全信息情形下的转移价格,均衡产量和均衡利润随成本率参数取值的不同而变化;对称竞争结构下,完全信息情形下的转移价格大于不完全信息情形下的转移价格,均衡利润小于不完全信息情形下的均衡利润。本文的研究结果可以为企业集团的转移定价决策提供理论支持和参考。

基于本文的分析方法,可以进一步研究混合寡头竞争下的其他战略转移定价问题。在模型方面,研究具有外部供应的转移定价决策,探讨企业进行分权管理的行为动机;在更加宏观层面背景下,考察转移定价和市场竞争间的相互作用,以此来探讨市场竞争对企业集团内部转移定价形式和社会福利的影响;在模型中加入如生产成本、国际运输成本、持有成本和汇率等市场因素,使模型更具实际指导意义;在应用层面,通过统计分析等技术完成模型辨识、验证和有效性分析,为模型的预测功能提供保证。

参考文献:

[1]Gx, R F, Schiller, U An Economic Perspective on Transfer Pricing[A] Chapman, CS, Hopwood, A G, Shields, M D Handbook of Management Accounting Research[C] Oxford: Elsevier, 2006673-695

[2]Alles, M, Datar, S Strategic Transfer Pricing [J] Management Science, 1998, 44(4): 451-461

[3]Gx, R F Strategic Transfer Pricing, Absorption Costing and Vertical Integration [J] Management Accounting Research, 2000, 11(3): 327-348

[4]慕银平, 唐小我, 刘英 关联企业转移定价研究综述[J]管理科学学报,2004,(3):86-96

[5]慕银平,唐小我,马永开不对称竞争条件下的集团转移定价决策[J]控制与决策,2005,(2): 165-169

[6]张福利,白宇欣,达庆利下游市场存在竞争的企业集团转移定价研究[J]审计与经济研究,2006,(6):90-93

[7]张福利,施建军,刘新旺上下游市场存在竞争的企业集团转移定价研究[J]中国管理科学,2007, (5):65-71

[8]Chang, W, Ryu, HE Optimal Transfer Pricing: Competition Mode, Demand and Strategic Characteristics, and Production Technology [J] Global Journal of Economics, 2013, 2(1): 1-21

[9]Tremblay, CH, Tremblay, VJ The Cournot-Bertrand Model and the Degree of Product Differentiation [J] Economic Letters, 2011, 111(3):233-235

完全竞争市场篇9

[关键词] 中小企业;技术创新动力;市场结构

一、企业规模与技术创新动力

随着技术的发展进步,企业规模存在着扩大与分散两种趋势,对于到底什么样的规模能使企业更有技术创新的动力,学者们有不同的理解和认识。

熊彼特(J.A. Schumpeter)的创新理论认为垄断利润是技术创新活动的基本目标,垄断的存在是企业家愿意投资于创新的前提。美国制度经济学家加尔布雷思进一步论述了大企业最适合于技术创新的观点:首先,垄断或大企业能够承担创新风险,而且对垄断利润的预期可以成为创新的激励机制;其次,技术创新是竞争的一个要素,大厂商的引进技术创新并不消除竞争,反而因厂商追求创新而增强了竞争;第三,完全竞争下的小厂商不可能为R&D支付最佳费用,而大企业却可以开发和利用R&D成果。

谢勒(Scherer. F. M.)等人的观点完全相反,他们认为小企业在推动技术进步方面的作用最大,理由是:首先,大企业在试图形成垄断力量的过程中确实会从事技术进步活动,但是垄断地位一旦形成,技术创新的动力和行为就会逐渐消失,市场支配能力反而成为限制技术创新的障碍,因此竞争才是技术进步的原动力;其次,大企业所拥有的大规模在技术进步的过程中也会成为劣势,如决策过程的低效率、技术开发人员之间的相互掣肘、管理层对某些独特的创新活动的忽略和不支持;最后,实践表明,在许多产业中,小企业能对技术进步做出重要的贡献。

德姆塞茨论证:创新前垄断企业限制产量对于竞争市场条件下的创新动力会更大。德姆塞茨通过经济学证明得出如下结论:市场规模较大的垄断企业进行技术创新的动力要大于市场规模较小的竞争企业进行技术创新的动力。卡尔松(B. Carlson)在研究新技术引入对产业结构、企业规模影响时认为,技术进步降低了生产的最小有效规模。这表明在中小企业中出现规模经济的可能性大大增加了。克鲁格曼(P. R. Krugman)提出,技术创新或开发型技术进步可以在专业化程度的提高中出现。

二、市场结构对中小企业技术创新动力的影响

市场结构是指“构成市场的卖者相互之间、买者相互之间以及卖者和买者集团之间等诸关系及特征,是影响竞争和垄断的性质和程度的市场性”,它反映着企业在市场上的交易地位和相互关系,体现了企业之间垄断和竞争的基本关系。在现代西方产业组织理论中,根据市场竞争和垄断程度,市场结构包括完全竞争的市场结构、完全垄断的市场结构和垄断竞争的市场结构3种类型。

1. 完全竞争的市场结构与中小企业技术创新动力。完全竞争的市场结构对中小企业技术创新动力有两方面的影响:一方面,市场竞争是市场运行发展和技术进步的外部动力,连续性的企业技术创新和赶超,推动着产业生产技术向更高效率的方向发展。市场竞争关系到企业的生存命运和发展前途,它迫使企业不断进行技术创新,以提高企业劳动生产率,降低个别劳动消耗,从而推动整个社会的技术迅速发展。另一方面,完全竞争市场结构对企业技术创新会带来竞争的无序性,这种无序的竞争主要表现为:无偿模仿受到专利制度保护的技术,侵害发明者或所有者的利益;利用虚假标识,损害其他竞争者的商业信誉;窃取技术秘密和商业秘密,以低于成本水平的价格销售商品等,其结果会使技术创新者的利益受到侵害,降低创新活动的期望价值,从而导致创新者减少研究与开发的投入,有碍于企业技术创新。

2. 完全垄断的市场结构与中小企业技术创新动力。从有利的方面看,完全垄断的市场结构形态具有刺激技术创新的作用。专利是形成垄断的一种原因,企业只要创造了一种新产品、劳务或新的加工技术并获得了专利,就会形成对这种产品、劳务或加工技术的垄断;同时,只有对创新进行专利保护,授予创新者以垄断权力,才能促进创新。这是因为完全垄断的市场结构通过专利形式给予创新者以垄断排他性的权利,使创新者在一定时期内享有创新所带来的经济利益。然而,在完全垄断的市场条件下,一个厂商控制着全部的市场供给,并直接决定着价格,没有别的厂商与之竞争,因而垄断厂商没有丝毫动力与压力去进行技术创新;在完全竞争的市场结构条件下,技术创新也并不活跃,因为众多的竞争者中,没有哪一家厂商更占优势,可以控制更多的市场份额,因而其技术创新的可能收益不大,但却面临极大的风险,企业技术创新的内在动力不足。

3. 垄断竞争的市场结构与中小企业技术创新动力。技术创新可分为竞争推动型和垄断推动型两种。如果只存在竞争推动的技术创新,没有超额垄断利润的诱惑,那么创新活动就很难出现,因为人们都想做风险小和成本低的模仿者,而不愿意做风险大和成本高的技术创新者;反之,如果只存在垄断推动的技术创新,缺乏竞争的压力,那么创新活动到一定的阶段就会消失,因为企业已经独占了垄断利润。所以,在垄断竞争的市场结构中,既有竞争对手的威胁,又有能维持技术创新的持久收益,才可以有效地把竞争推动的技术创新和垄断推动的技术创新综合起来,共存共荣,积极地推动企业技术创新向深度和广度发展。因此垄断竞争的市场结构形态是中小企业最能产生技术创新动力的最佳市场结构。在这种市场结构下,相对垄断者之间激烈的竞争迫使他们不得不进行持续的技术创新,以防其市场份额的丢失;垄断者相对众多小型竞争者的优势,以及其对市场的相对控制使其从技术创新中获得垄断利润成为可能。

三、改善市场结构,增强中小企业技术创新动力

作为一个发展中国家,中国还处于经济转型期,在制定产业组织政策过程中,要更加重视规范企业行为,培育良好的市场竞争环境,以及完善各种相关制度,增强中小企业技术创新的动力。

1.打破自然垄断性行业完全垄断的市场结构。近年来,我国已经开始在一些自然垄断性行业中放松了管制,并取得了积极的成果。然而应该看到,我国自然垄断性行业的开放还远远不够,即使引入了竞争,竞争机制也不可能有效地发挥作用。要从根本上促进我国自然垄断性行业的技术创新,必须首先在政府管理体制上做出重大变革,改变政企合一的体制,打破管制机构与被管制企业之间的利益关系;其次,鼓励多家公司进入并开展竞争,充分发挥竞争机制的作用,促进产业技术创新和经济效益的提高;第三,对于仍需管制的领域,应引入激励性管制方式,以刺激垄断企业提高效率。

2.规范和控制非垄断行业的竞争。中国加入WTO后,民族工业面临的竞争更加激烈,因此,要建立一个开放、统一、有序的市场环境进行公平竞争,而不是一个完全自由竞争的市场结构形态。我国目前还处于市场经济发展初期,政府在强化行政管理的同时,应大力推进市场竞争的法律规范工作,防止因为无序竞争而阻碍企业的技术创新,导致市场和社会的混乱。

3.实施专利制度,激励企业技术创新。从长远看,专利垄断的有限性必将推进整个经济的发展。在实践中,正是靠专有权这种垄断性的存在,延迟了模仿者进入市场的时间,为技术拥有者进一步创新提供了动力,因此,必须对技术创新予以知识产权保护,严厉打击假冒行为和地方保护主义。

完全竞争市场篇10

[关键词]电力行业;有效竞争;法律;反垄断法

[作者简介]黄晖,四川大学法学院2004级经济法硕士研究生;张世杰,四川大学法学院2004级经济法硕士研究生,四川成都610046

[中图分类号]D912.2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2728(2006)12―0154―06

引言――问题的提出

2001年3月,美国加利福尼亚发生了两次大规模的停电,直接影响到了加州北部和南部地区的50多万个家庭的用电,连著名的好莱坞和硅谷都受到影响。

众所周知,美国是一个以市场经济体制完善而著称的国度,其电力资源也是完全由市场进行配置的,在全国缺乏统一的电网调配机制。因而在面对突如其来的电力需求高峰时,就难以形成盈亏补缺的配制机制。这次电力危机着实让加州人品尝到了由于改革方式不当而导致的拉闸断电、电价高涨的恶果。

当前世界各国电力市场正经历一场重大变革,打破垄断、引入竞争机制是实现电力市场变革的主要目标。在这场全球性的变革中,我国电力市场也正逐步从垄断结构转化,而国家对其进行改革的核心思想就是在充分考虑电力产业的特殊性和我国具体实际的情况下构建一个有效竞争的电力市场。那么什么是有效竞争?我国即将颁行的反垄断法又将如何对其进行规定?国家法律如何保障电力行业实现有效竞争等都是现实存在而又具有探讨价值的问题。

一、我国电力改革的现状分析

我国电力业的发展以1978年实行经济体制改革起始年为标志分为两大阶段:20世纪80年代以前的传统阶段和80年代以后的变革阶段。

(一)传统阶段

我国的电力行业是在计划管理体制下运行的。发、输、供电企业是一个整体,全部统一核算、利益均分,不存在竞争,最多存在部门间的收益差别。绝大部分发电企业均由国家统一拨款建设,产权归国家相应的管理机关,是电力局的一个下属单位,只负责电力设备的正常运转,所有工作都以完成任务为目标,其余一概不管,没有自主的产权,因此,缺乏加强管理、提高工作效率和进行技术创新的动力,缺乏市场服务的意识,导致管理水平低、生产效率不高、成本居高不下,以及严重霸市现象。这严重阻碍着电力企业走向市场、参与竞争,而缺乏竞争则必将导致落后。

(二)变革阶段

20世纪80年代以后,国家经贸委将电力业体制改革作为工作重点,会同国家电力公司向国务院提出了《关于深化电力工业体制改革有关问题的意见》,随后国务院下发了《国务院办公厅转发国家经贸委有关意见的通知》,该通知中提出“推进厂网分开,引进竞争机制,建立规范的电力市场”。同时,考虑我国的具体国情,国家经贸委提出了“先试点、后推广、试点快、推广稳”的工作方针。山东、浙江、辽宁、吉林、黑龙江5个省公司(局)和上海市作为首批进行“厂网分开,竞价上网”的试点单位。其他网、省电力公司也根据自身的条件,开始电力市场的建设。但由于政治历史的原因和电力业的特殊性,我国电力业的改革十分艰难,目前我国电力市场仍基本上处于垄断状态,市场竞争机制尚未真正发挥作用,有效竞争的电力市场远未形成。根据国外电力市场的改革经验和我国电力市场的实际,实现电力市场的有效竞争必须进行厂网分开和电力企业重组。关于这一点目前在我国已基本上得到认同,现在关键问题是如何去实现厂网分开和电力重组。目前较为典型的改革思路为以下两种:

一种是横向分割,即按区域分割成若干个发、输、配电一体化的电力公司集团。就中国的实情来说,横向分割也就是要承认目前互不相连的东北、华北、华东、华中和西北等五大区域网和五六个独立省公司网共十一个各自分割的电网格局,以五六个局域网为独立的法人实体,让他们互相自由竞争。

另一种则是纵向分切,即按电力本身的特点将发、输、配、售电四环节彻底分开,国家电力公司不要既搞发电又搞电网,而是先把网、厂分开,让电厂彻底分出去,再将输电网和配电网分开,同时培育私人售电公司,最终国家电力公司自然演变为一个只管全国输电网的国家电网公司,统一规划建设各大独立网间的联络线,最终实现全国联网,在全国联网的基础上,实现资源的优化配置,让电源竞价上网,而输电作为自然垄断行业采取收过网费的方式,最终构造一个电源竞价上网的竞争平台,让发电商相互竞争。

(三)反垄断法即将出台背景下的改革方式

目前,在反垄断法即将颁布出台的背景下,由于对电力产业的特殊性和对反垄断法价值的理解不同,以致人们对中国电力改革的思路发生了重大分歧,直接导致了中国的电力改革出现了第三种思路,即既纵向分切又横向分割的“破碎式”改革,具体而言,就是从网厂分开入手,同时又提出搞六个甚至更多的区域网和一个形式上的国家电网公司的“虚一实六”方案,甚至在反垄断的旗帜下取消国家电网公司而只搞四个区域网公司的“0+4”模式,这种在同一时间既横向分割、又纵向分切的“破碎式”改革一下把整个电力行业从垄断状态推进到肢解状态,看起来很过瘾,迎合了人们反垄断的心理,很多人认为这是市场竞争最彻底的改革。

(四)小结

上述几种改革方式均存在明显的缺陷:产权关系不明晰,省电力公司与分离出的独立发电公司之间仍然存在着直接的产权关系,由此使真正的独立发电公司在与省电力公司控股的发电公司竞争时必然要处于不利的地位,从而破坏了发电市场的公平竞争;省际发展不平衡,部分省份电力生产规模较小,如果按照竞争原则在各省均组建若干家独立发电公司,必然要降低经济效益,而兼顾规模经济又会使区域电力市场独立发电公司数量过少,不利于竞争的展开。按照上述方式对电力市场进行改革也不会取得成功,同时这也不符合反垄断法的立法目的。因此,如何正确认识反垄断法,合理地利用其打破我国电力行业的垄断,并结合其他相关法律实现电力业的有效竞争,应该成为当前电力体制改革的重要内容之一。

二、反垄断法与电力行业的有效竞争

(一)反垄断法的功用价值初探

一般而言,反垄断法的内在功用价值,即反垄断法规范所内涵的、客观上具有的功能和作用。从内外结合的角度看,反垄断法的内在价值可以理解为反垄断法的制度功用,它应该蕴涵于反垄断法的规范之中,并通过反垄断法的实际适用表现出来。“这种内在价值实际上类似于经济学上的商品所内涵的使用价值”。

法律制度的职能是定纷止争,分配正义等,这些都是法律制度的基本功能和作用。反

垄断法作为法律的一种,其职能与一般法律的基本职能具有一致性。但是,由于反垄断法在资源配置、宏观调控等方面具有重要的功能,因而具有自身独特的积极意义。在探究了一些主要国家的反垄断法后,我们可以看出,反垄断法是为维护市场的竞争秩序而制定,如最早制定反垄断法的美国和加拿大,其竞争法的最基本的目标就是维护竞争机制或者自由竞争,或者说是保护和促进有效的竞争。加拿大《竞争法》第1条“法律目的或宗旨”就将维护市场经济的竞争秩序作为反垄断法律制度的首要目标。

从这些立法例我们可以看出,反垄断法的直接功用,就是维护和鼓励竞争,以促进资源的有效配置,同时保护多种市场主体的经济行动自由。

既然反垄断法的直接的功用在于维护和鼓励竞争,那么接下来的问题是:反垄断法所要维护和鼓励的究竟是哪一种“竞争”?而当我们在探究“竞争”这个概念的涵义时,我们会发现,虽然在反垄断法上,有的国家和地区对“竞争”给出了明确的法律定义①;而在理论界,虽然“竞争”一直是经济学中最重要的范畴之一,但学界也一直没有给出一个严格而完整的定义。“‘竞争’的涵义是非常丰富多彩的(其中包含着为数众多的思想),我们不能奢想对其做出最终的界定,否则在某种市场背景下所给出的界定会被证明是误导的,或者在将来的适用中也有过多的局限性。取而代之的方法是,我们探索一下该术语的某些含义。”

通过这句话可以使我们作出这样的一个假设:反垄断法所要保护的竞争,并非经济学中的那个广义的竞争,作为反垄断法特有价值的“竞争”,是具有其特定的内容的,而具有这一特定内容的“竞争”代表着反垄断法中的法律的积极意义或有用性,即反垄断法的价值。

(二)有效竞争――反垄断法所要维护的“竞争”

1.经济学中的“竞争”

众所周知,竞争理论是随着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而发展起来的,而其中影响最大的莫过于新自由主义学派的“完全竞争”理论。完全竞争理论主张,在完全竞争的状态下,产品价格会达到平均成本的最低水平,从而实现最优化的市场供应和资源配置。一般而言,在一个以完全竞争为特征的市场中,任何一个买者或者卖者都不能依据自己的购买或销售影响价格,完全竞争的市场必须满足以下五个条件:(1)产品的同质性,即买者所相信的相同产品;(2)无需成本的资源流动;(3)大量的买者或卖者;(4)产品的可分性,即其少量部分或是可以购买,或至少是可以租用;(5)完备的信息。

然而在现实中,上述条件是不可能存在的。实践说明,完全竞争这种竞争模式,只能作为一种设想存在于经济学的书本上。从上文的论述也可以看出,完全的、没有限制的竞争有其负面性,对于社会资源的配置也并不能总是有效益的,经济学家张伯伦认为:“由于在能力、趣味、收入、买者场所、意愿等方面的差异,完全竞争不能被看作是理想的,消费者将愿意为多样化而牺牲一定数量的配置效率。”

2.“有效竞争”概念的提出

“有效竞争”(workable competition)是由美国经济学家J・M・克拉克(J.M・Clark)针对完全竞争概念的非现实性而提出来的。克拉克认为,虽然完全竞争被经济学家进行了准确的定义和精心阐述,但它在现实世界中不可能且从来没有存在过,其应用的最大意义在于可以作为人们分析问题的出发点或判别行为是非的标准。在克拉克看来,只要完全竞争的一个条件不具备,则合乎情理地会出现另外的条件也不具备的情形。这个问题后来形成为“次优”(second best)理论。

有效竞争的实质就是规模经济与竞争活力两者有效地协调起来,从而实现社会经济效率的极大化。有研究表明:“当不考虑外部性时,生产者成本等于社会成本。随着生产规模的扩大,社会成本不断下降,而竞争成本的提高,生产者的竞争成本可能会增大,但经济效率的提高会导致整个社会成本的降低。当实现完全竞争时,社会成本达到最低;而在完全垄断时,社会成本最高。当规模经济与竞争活力的综合作用使社会成本最低时,就实现了有效竞争,此时所对应的规模则为最佳协调点。”

3.有效竞争――反垄断法所维护的“竞争”

如果纯粹从有效竞争的现实意义就断言反垄断法所维护的“竞争”就是有效竞争似乎略显苍白,毕竟,目前也没有任何国家的反垄断法明确规定“有效竞争”就是该法的主要保护对象。因而,要证明反垄断法特有的价值就是有效竞争,就要找到有效竞争之于社会经济发展的特殊意义的证据,本文认为,这种证据主要体现在如下几个方面:

(1)竞争的目的之一是为了有效地利用资源,物尽其用。为了有效地利用资源,物尽其用,竞争必须保持在一定的范围之内,而正是“有效竞争”理论为竞争经济可行性的最低限度设立了一个“可以认识、把握和操作”的标准,使竞争保持有理有节。

(2)由于现实生活中的竞争往往是介于完全竞争与完全垄断之间的不完全竞争状态,这不仅因为完全竞争在现实上根本就不存在,在竞争性市场条件下,任何竞争在一定程度上都要受到竞争者在资金、技术以及市场占有额等许多方面的制约;而且从经济上说,完全竞争也不是理想的模式,因为实践证明,竞争总是同限制竞争联系在一起的,完全竞争的结果是垄断。为了在整体经济上实现既定的目的,即通过竞争优化配置社会资源和最大限度地推动企业的创新活动,国家应当在消除垄断因素的同时保留某些必要的垄断因素。因此,真正的市场竞争就不可能是完全竞争,而是“一个既竞争又存在垄断的画面”。

(3)在现实的反垄断政策中,完全竞争并没有实际用途,因为现实生活中的竞争往往是介于完全竞争与完全垄断之间的不完全竞争状态,在如此情况下,次优理论认为,允许其他不完善作为一种平衡而存在,而不是消除它们,可以使公共利益得到更好的满足。对于个案而言,在衡量一项交易促进竞争和反竞争的因素时,该理论也被反垄断政策广泛适用。

(四)我国电力行业的有效竞争模式

从前述可知,反垄断法的实质即保护有效竞争,而所谓有效竞争,即规模经济与竞争活力两者有效地协调起来,从而实现社会经济效率的极大化。具体到我国电力行业而言,由于电力业内部各环节的规模经济特征并不相同,输配电环节存在较大的规模经济,其中输电环节的规模经济大于配电环节,而发电环节只存在有限的规模经济,这就使电力业内部各环节呈现出不同的垄断与竞争形式,在对电力业规模经济与市场竞争进行选择时必须加以区别对待:在发电环节,由于只具有有限的规模经济,并不存在形成自然垄断的客观条件,因此只能采用竞争性市场结构,在充分兼顾规模经济与竞争活力的条件下实现有效竞争。具体来说,在发电市场容量较小时,应适当控制进入市场的发电企业数量,并要求发电企业的规模必须达到最小经济

规模,以避免牺牲规模经济效益的低水平过度竞争。在发电市场容量较大时,如果一味强调发电企业达到最小经济规模,可能会使市场中企业数量过少,形成较大垄断势力,难以充分发挥市场竞争的作用,此时为了促进竞争,可以适当考虑牺牲部分规模经济效益,允许更多的发电企业进入市场。除考虑发电企业数量对竞争的影响外,发电企业规模均匀状况也是决定市场垄断与竞争状况的重要因素,应尽量使市场中的发电企业处于规模相当的状态。在配、输电环节,由于存在规模经济以及固定成本沉淀性等因素,一般认为不适合进行竞争,只能采取垄断结构,形成自然垄断。需要指出的是,虽然发电环节适合采取竞争性市场结构,但其竞争的真正展开需要以发电环节与输、配电环节的分离(厂网分离)为条件,即不存在发、输、配电一体化的电力公司。

三、实现我国电力行业有效竞争的法律建议

在充分认识到反垄断法的实质及电力行业的特殊经济特点的基础上,笔者认为,我国法律,包括反垄断立法应从以下几方面对电力行业进行规制,以期从法律上保障电力行业的改革,尽快实现我国电力行业的有效竞争:

(一)反垄断法规制的主体构建

法律规制的对象乃主体的行为,没有主体就没有行为,法律存在的基础也不复存在。因此,科学构建反垄断法规制的主体至关重要。

1.须培育市场竞争主体

在对自然垄断行业进行反垄断法规制的过程中,不仅要建立科学的适用制度,更要建立合理的竞争机制。虽然自然垄断法律规制并不能以建立合理的竞争机制来概括和表达,但一个非常明显的发展趋势是“在传统自然垄断行业里,自由化是一个非常显著的发展趋势,所以在这些企业中,竞争政策将很有可能逐步取代规制政策”。反垄断法最终维护的竞争主体之间的竞争,反垄断法的价值诉求最终也是通过对市场中竞争主体的规制来实现的。竞争主体应具备以下特征:(1)政企分开。即不同时具有行政身份和权力,完全排除行政力量的干预,仅以企业身份参与市场竞争。(2)产权结构明晰、法人治理结构健全。只有自然垄断行业的竞争主体像其他竞争性行业一样追求利益、对市场竞争作出快速反应,该行业的竞争机制才能发生作用,否则就没有反垄断法规制以维护竞争的必要。这实际是培育正常的市场主体。由于受计划经济影响,自然垄断行业企业投资关系复杂、治理结构混乱,改革的任务任重道远。(3)投融资渠道通畅,保证进人退出的渠道通畅。

在电力行业的发电环节属于可竞争的市场,因此,发电公司应是市场的竞争主体,应按照《公司法》的规定建立科学合理的现代企业。现代企业制度应产权清晰,责权明确,法人治理结构科学。照此要求建立发电公司才是改革成功与否的关键。产权是法定主体对财产所拥有的各项全能的总和,可分为占有、使用、收益和处分权,其核心和基础是处分权。产权制度不是电力公司问题的全部,但这是问题的根源、核心,改革惟解产权制度难题,才能取得实质性突破。电力行业改革需要用现代企业制度改造传统发电企业,切实转换经营机制,提高运营效率。只有这样,才能获得生产效率和配置效率的均衡,并使电力产业得到可持续发展。在产权明晰的基础上,进一步完善发电公司法人治理结构,严格按照《公司法》的要求对股东会、董事会、监事会及总经理进行规范,规范公司的决策和经营管理。同时,在投资主体方面,应实行开放的市场准入制度,促进投资结构和投资主体多元化。政府主要从规划、环保评价和市场准入等方面进行管制。具体项目投资的可行性和经济性评价,由企业根据市场情况自主判断,自主承担投资风险,建立起市场引导投资、企业自主决策、银行独立审贷、融资方式多样、中介服务规范、宏观调控有效的新型投融资体制。这既能优化我国发电市场的所有制结构,也有利于电力行业的发展。

总之,发电市场竞争主体的构建是进行“厂网分离,竞价上网”的关键和基础。在改革中必须坚持完善法人治理结构,投资主体多元化,全面提升发电企业的竞争力。

2.建立反垄断法的执法主体

“徒法不能以自行”,制定好的法律,并严格实施这种法律,被古希腊著名思想家亚里士多德认为是法治的两个重要条件。我国自实行《反不正当竞争法》以来的实践证明,工商行政管理机关在市场经济的微观领域发挥着重要作用。尤其是对不正当竞争案件的有效查处,对维护市场秩序,保护消费者利益方面功不可没。但是作为反垄断执法机关,尚显得力不从心。根本原因是其权威性较差。而反垄断法的实施一定要有一个能担当反垄断重任的专门主管机关。目前,我国学者比较趋于一致的观点,是主张设立一个有别于现存的“国家工商行政管理机关”的专门行使反垄断行政执法权的相对独立的机构。

(二)进行价格规制

价格规制作为对电力行业等自然垄断行业法律规制的一项重要内容,就是对于自然垄断行业的价格通过法律进行规制。更确切地讲,价格规制是国家管制机构依据法律对自然垄断行业所提供的产品或服务的价格形成与运动进行的直接或间接干预与控制。

2005年,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出台了《上网电价管理暂行办法》《输配电价管理暂行办法》和《销售电价管理暂行办法》。三部电价管理办法的出台,标志着我国电价将实行新的定价机制,这是建国以来电价形成机制最彻底的一次变革。

笔者认为,电价规制应注意鼓励电力的长期投资,特别是过渡阶段的改革措施,应充分考虑我国电力需求增长潜力及电力投资的特点,把提高效率与促进增长有机地结合起来。电价具体规制方案必须参照上述的三部电价管理办法。

1.上网电价规制改革

《上网电价管理暂行办法》第3条规定:上网电价管理应有利于电力系统安全、稳定运行,有利于促进电力企业提高效率和优化电源结构,有利于向供需各方竞争形成电价的改革方向平稳过渡。因此,上网电价规制改革的目标是全面竞争,结算价格为供需双方竞争确定的市场均衡价格。为避免电力投资与负荷需求增长脱节,也可考虑建立一个备用容量市场,以该市场价格信号来引导容量投资。但这一方向性目标的实现需要较长的过渡期。在过渡期间,上网电价可实行双轨制,即一部分由政府制定,一部分由市场调节。在《上网电价管理暂行办法》第12条有所反映:容量电价由政府价格主管部门制定,电量电价由市场竞争形成。容量电价逐步过渡到由市场竞争确定。双轨制的主要形式有三种:第一,两部制,其中,容量电价由政府决定并同网同价,电量电价由市场竞争形成;第二,部分电量竞争;第三,浙江式的“全电量竞争+差价合约”。过渡期电量电价的规制改革,既要促进有效竞争,又要避免价格的非正常上涨或下降。目前看来,“双边”交易及“竞价上网”的价格形成机制,对我国都有参考的价值。“双边”交易制度由于有需求方约束,价格信号相对合理,因而更为先进,但它对配套体制条件如购买者的数量结构及风险管理的手段等配套条件要求较高。

关于上网电价的规制改革,建议从以下方面考虑:从新电源项目开始,在电力上网前的各个环节均引入竞争机制,使上网电价的市场化改革具有较深的根基。这也符合《上网电价管理暂行办法》的要求。

2.输配电价规制改革

输配电业务具有强自然垄断性,因而输配电价规制改革方向不是引入竞争,而是监管的规范化、科学化。监管的原则是:合理成本、合理盈利、公平分担、兼顾公共政策目标。对电力输配价格总水平的监管,作为方向性目标,可选择激励性较强的“价格上限制”、“总收入上限制”等。在我国电网需要高速发展的中近期,为鼓励电网扩张,建议按“准许成本”加“准许利润”的公式核定输配电价总水平,即实行成本加成的管制方式。但同时应切实加强成本监控方面的制度建设,以有效抑制单位成本上升的趋势。

3.销售电价规制改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