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课程研究十篇

时间:2023-03-19 09:12:26

新课程研究

新课程研究篇1

关注重点

1. 我国课程改革理论研究与现状分析;2. 地区和学校课程改革走过的道路与反思;3. 国外和华语圈课程改革的成功经验和分析;4. 新课程改革与新教学观的形成;5. 探究学习、自主学习、合作学习与学生创新精神的培养;6. 校本课程建设成果、经验与反思;7. 综合实践课程的新尝试;8. 课程改革与新型师生关系建设;9. 课程改革与教师绩效评价;10. 考试与评价改革;11. 教育、教学活动的设计与实施;12. 课程改革与德育创新研究;13. 新课程与学校文化建设;14. 课程、教学改革与人才培养模式;15. 课改先进学校和优秀教师典型通讯;16. 关于课程、教材、教法、学法的各类特色课题研究。

投稿须知

来稿请投往本刊邮箱: 或 。根据国家新闻出版署颁布的《中国学术期刊(光盘版)检索与评价数据规范》的要求,论文应包括:题名、作者姓名、所在单位及所在城市、邮编、中文摘要、关键词(4~8个)、分类号、正文、参考文献。属基金项目资助的请详细注明基金项目具体名称及编号,并附作者简介(姓名、性别、出生年、学历、职称、研究方向),以及通讯地址、邮编、联系电话、E-mail地址。本刊一经采用,即奉寄样刊和稿酬,并全文上传知网、万方数据知识服务平台及维普资讯网。

联络我们

期刊博客:http://.cn/whxkcyj

期刊微博:http:///xkcyj2012

期刊网址:http://

课改专家QQ群:253936549

编辑部地址:湖北省武汉市洪山区珞瑜路78号长江传媒大厦18楼

新课程研究篇2

关键词:新课程;优化教学;课程资源;研究分析

中图分类号:G635.1

引言:对于课程的改革改变了传统的师生地位,将传统以老师为主要地位进行授课改变为以学生为主要地位,通过学生自己对课程进行理解和研究,老师作为辅助者对学生所研究出的成果进行分析和讲解,从而让学生更加理解,这种新型的课堂教育将为传统课堂增添无限精彩。在初中生物这门课程中,利用多种课程资源对学生进行教学,更加需要授课教师深刻的进行教学理念的改变,合理的把教学大纲、学生心理和思维观念结合起来,从而正确的引导学生进行自主探索,能够在课堂上针对学习内容进行深刻的探讨,培养学生的创新、自主学习的能力。

1.课程资源的改革

传统教学只是在课堂中学习,新课程则需要任课教师从身边出发,利用各种资源对学生进行教育,从传统单一的知识传授理念转变为将知识和素质一同传授给学生的理念,将学生作为主体,增强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对未知世界的探索欲望。这就需要任课老师不只要注重教学内容是否被学生所理解,还要对学生的心理进行随时随地的关注,对学生的创新能力和发散思维不断鼓励,尊重和理解学生的思维,尤其是在初中生物的课堂下,利用各种教育资源对学生思维进行开发。对于授课不仅仅局限于课堂,更应该真正的把自然和课堂所结合,利用自然界的各种生物结合教学大纲进行研究,将课本上简单的图画、表格、文字变为生动的生物解剖、分析,创新教学方式,将学生带入一个生动有趣的课堂。在教学中,利用各种方式提升学生的兴趣

2.课程资源的特征

对课程资源进行改革要求我们对课程资源的特征进行理解和分析,经过分析课程资源的特征有以下几点:

第一,课程资源需要有强大的广泛性和多样性。课程的改革要求我们充分利用先进的课程理念对授课内容和如何授课进行变革,并持续下去。不可否否,课程资源是檠习知识所准备的,知识是课程资源的一种重要的表现形式,知识的多样性注定了课程资源的广泛多样。学生的学习不再仅仅拘泥于课本、教材,而是在社会、大自然作为大背景下进行学习。中国地大物博,各个地区的发展速度不尽相同,即使是同一个地区也存在着教育水平发展的不均衡,在不同的教育水平下,学校的课程资源也会具有一定的差异性,学校规模大、生源丰富、具有优厚的历史传统、具有丰富的文化积淀必然会相比于其他学校具有更加丰富的课程资源;即使是在一个学校,拥有相同的课程资源,由于教师和学生的不同的教育经历、生活体验和不同的阅历也会在利用课程资源上存在一定的差异性,开发课程资源存在着个体独特性。这一切都体现在课程资源的广泛性和多样性上。

第二,开放性与生成性。课程资源不只是单凭教师进行讲授,而是通过师生共同运用课程资源充分对知识进行学习,需要老师利用各种途径对学生进行教授,例如展览馆、博物馆、农村、公园等各种宝贵资源。使得学生不只只学习书本知识,还可以在实践中对学生的学习方法、生活态度、价值观进行深化。

第三,潜在性。有些课程资源并不是现实的课程,它存在却并不被教师感知,这就需要教师可以充分的观察生活,对生活中的一点一滴进行观察,从而对于那些潜在的社会资源进行开发,并且赋予它教学的价值,将它合理的转化为教学内容,发挥其不可替代的价值。

第四,地域性。由于不同的学校的地理位置不同,其中的传统文化、地域资源、自然环境也存在较大的差异性,对于初中生物来说,这就要求教师对其课本和教育大纲以及当地的地理文化环境进行深刻的理解后,将其综合起来,使得这些自然资源和社会文化可以进入课堂,让学生通过对其进行学习掌握教师希望学生掌握的内容。

3.构建高效课堂的措施

3.1教学资源的相互转化

针对当前教学模式,可将不同学科之间进行相互转化。例如:可以将高中历史转化为小学数学,在高中历史教科书中,经常出现数学统计图、表,且在历史高考题中出现了不少需要运用数学知识的试题,以此来考察学生通过多种途径获取历史信息的能力。其中有些甚是教学换算知识,例如:2009年福建省高考文综关于历史的第13题考察了公元前206年至公元前202年的楚汉之争属于公元前的几何算术题,以此教学资料之间可以相互转化。

3.2利用教学资源

在教学中需要通过教师和学生共同制作来弥补教学资源的不足。合理利用书本结合实际进行学习也能有效的鼓励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在信息发展的今天,教学资源不仅仅局限在自然和书籍中,合理利用网络、计算机也变得至关重要,从而让学习更加充满乐趣,充分对学生的兴趣进行培养。

3.3充分备课

高效的课堂需要教师在课前进行认真的备课,这才能在以学生为主体的课堂中让学生对知识有更加深刻的理解。这就要求教师在课前将教学大纲和课堂进行综合,充分利用社会资源对知识进行整合,更加要求任课教师在上课前充分考虑学生的心理和学生在实践中可能会出现的各种问题做出答案,保证在课前认真备课,上课时灵活运用,才能在课改的新形式下让学生在实践中高效的学习。

结语

总而言之,课程资源是保证学生在校园能够得到良好的学习氛围的重要保证,它与学生的发展、社会教育的发展息息相关。如果这些问题得不到很好的解决,将会使得教育改革名存实亡。学生教育应受到人们的高度重视,它既是学术问题,也是社会问题。因此,我们更加应该通过正确分析优化课程资源的问题,进一步减少甚至杜绝因为传统只注重结果的教育而产生的学习与实践相分离的现象,从而促进学生的多方面发展,推动教育发展的不断前进。

参考文献

[1]刘显礼. 实践新课程,优化初中生物课堂教学[J].课程教育研究,2015,3:182-183.

[2]刘大伟. 青岛市区初中生物课程资源开发与利用的研究与实践[D]. 青岛:山东师范大学,2012,5.

新课程研究篇3

关键词:综合素质;硬件配备;教学观念

随着新课程改革的深入,及时研究新课程教学中的新特点、新规律,推广教学活动中形成的好经验、好做法,对推进我国小学科学课程改革的顺利深入就显得尤为重要。下面就我国小学科学课程教学的现状和改进方法提出几点看法。

一、新课程下小学科学课程的现状

1.教师综合素质不足

小学科学新课程标准中规定的基本素质要求是对教材、教学和评价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因此教师对课程标准的把握是保障科学课程顺利推进的一个重要条件,这就要求教师有较高的科学素养。调查显示,我国小学只有53%的教师认知到科学课程的最基本理念。

2.学校的硬件设施较差

小学科学课程是以培养学生的科学素养为宗旨的一门启蒙课程,要求学生亲自动手做一些实验,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这就要求学校能够提供一定的实验条件,但是在我国的一些学校由于资金限制导致硬件设施较差。尤其是在中西部和农村,这方面的缺陷更严重。

3.教学观念跟不上课程改革后的需要

教学观念是指教师对教育及教学过程中重要问题的认识和看法。现在的小学科学教学中还在沿用一些原来的以教师为主导的教学观念,跟不上教学课程改革后的需要。

二、针对我国小学科学教学中存在问题的改进方法

1.提高教师综合素质

教师素质是科学课程顺利实施的保障,这就要求教师有较为宽广的科学知识。针对我国教师综合素质不高的现状,要及时吸收新鲜血液,引进具有较高学历的教师,同时对现有教师安排进修、培训等,切实提高教师队伍的综合素质。

2.提高学校的硬件配备

针对小学硬件设施不足的现状,有条件的地方要积极联系社会力量进行改善。对没有条件或者条件不足的,我们要充分利用现有条件,同时采用其他的替代办法,鼓励教师自制教具,发动学生探究、收集资料、丰富教学资源,同时可以和当地高校建立合作,尽可能地为学生提供更多的动手条件。

3.改变现在的教学观念

小学主要是培养学生的兴趣和动手能力,这就要求教师队伍摒弃原来的以教师为主的“填鸭式”教学方式,变教师为主导为学生为主导,让学生通过参观、实验的方式在动手中掌握知识,教师起引导、解答的作用。

总之,随着教学课程改革的深入,对小学科学教育中暴露出的问题不断进行改进,我国的教育事业必然越来越好。

新课程研究篇4

关键词:新课程理念;工程经济学;教学模式

中图分类号:G642

我国20世纪50年代,从苏联引入工程经济的概念,但在中被中断,直到70年代才得以重新开展[1]。目前,我国人均资源短缺,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工程经济学》课程越来越得到重视,已被列入工程管理类专业经济平台课的4门核心课程之一。该课程着重培养工程技术和管理人员的经济意识,增强经济观念,运用工程经济学的基本原理与方法全面认识和分析工程项目经济性问题的能力,将为学生今后从事企业经营决策、项目投资评估、工程咨询、工程经济论证等打下坚实的理论与实践基础。《工程经济学》课程的开设不仅是提高学生的经济分析和决策能力的桥梁,更为其职业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

“以人为本”、“以学生的发展为本”是新课程理念的出发点。而传统的教学大多采用由老师在讲台上讲授,辅以板书的形式,学生在下面被动听讲,偶有问答。这种教学模式不能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教学效果差,不能完全满足新课程理念的要求。要培养学生的学习主动性、提高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提高教学效果,教学模式的改革迫在眉睫。

目前,很多高校在不同专业中均开设了《工程经济学》课程,不管是高职院校还是综合大学都对该课程教学模式、考核方式等进行研究,提出一些独到的见解。综合大学如武汉工程大学的孟戈[2]将激励理论应用到《工程经济学》的课程设计中,给出了案例选择的一种方法。河海大学和东华理工大学的汤蒂莲、胡鹏[3]对土木工程专业《技术经济学》的教学内容、教学方法、Excel在工程经济教学中的应用及教学效果等进行了分析。在高职院校中,福建水利电力职业技术学院的刘启够[4]对高职高专《工程经济学》的教学方式进行研究,提出案例与实训教学的模式,并对具体实施方式及案例的选择进行了分析。南京交通职业技术学院的黄志祥[5]对教师素质、教学内容、教学模式、成绩评价等方面进行了分析,重点分析了工程经济分析方法的应用。而适合路桥工程管理专业的《工程经济学》课程的教学模式国内学者尚未有深入研究。

通过研究,针对目前路桥工程管理专业《工程经济学》课程教学和成绩考核中存在的问题和不足,分析原因,提出新的、有效的教学模式,提高学生独立学习、思考、解决实际工程经济、技术问题的能力,将为学生今后走向社会创造有利条件,为企业提供创新源动力。在《工程经济学》课程教学课程中,可通过以下方式不断创新教学模式,提高教学效果:

(1)建立工程经济分析案例库

选择案例时,尽量从现实生活中提炼鲜活的工程经济问题,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同时,案例选择时,结合交通运输业特色,应多选择与路桥相关的经济评价案例。如:在讲授终值、现值、年值概念时,可增加贷款买房的案例,更加贴近生活,利于学生理解和增加学习兴趣;在讲授资金时间价值时,可以公路工程项目招投标中不平衡报价为例,让学生理解工程经济学在工程实际的应用。

(2)采用交互式教学法

为了提高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在激发学习兴趣的基础上能动地听课学习,加强师生互动,采用交互式教学法。从老师、学生、现实生活三个主体间的互动、交流的途径、媒介上的分析、归纳和总结,让学生走向讲台,实现师生共同参与教学活动,深入到能力培养的每一个环节,促进学生全面、和谐发展。这种教学模式使得课堂从老师的单向讲授向师生互动转化,提高教学效率,增强教学效果。

(3)大作业通贯式练习

由于《工程经济学》教学内容主要是围绕方案设计、经济分析、比较、选择和评价这一中心问题的,为了加强学生对整个工程经济学知识体系的理解,形成一个整体的概念和完善的知识体系。在相关章节讲解后,如等值计算设计了一个土方施工机械采购的等值计算分组大作业;方案比较后,对不同组施工机械的付款方案进行经济比较;学完折旧、税收之后,在前面土方施工机械采购问题上又加上折旧、税收等条件,要求学生就不同方案进行税后经济分析。通过一个大作业的多阶段、全方位综合练习,把整个教学内容贯穿起来,加强学生对工程经济知识体系的理解和培养目标的认识。

(4)成绩评定多元化

现在大学生学习中存在一个现象,平时不学、不思考问题,上课打瞌睡或逃课,最后考试前加班突击。大部分学生因为基础较好,加上考试题目较简单,能够顺利通过考试,使得更多学生加入平时不学习行列。针对学生在根源上不想研究、思考问题,只为通过考试的现象,为了提高学生研究问题的源动力和压力,可将《工程经济学》课程成绩设计成平时成绩和期末考试成绩相结合,多方位、多阶段综合评价的方式。平时成绩占50%(平时作业15%,小组汇报15%,个人汇报20%),期末考试成绩占50%。在这种评价体制的引导下,学生上课更加主动积极,学习成绩好的学生为了得高分,学习积极。成绩差点的学生为了避免考试过不了,想多拿些平时成绩,表现更积极。主动要求上台汇报自己研究内容,不仅可以增强平时学习的积极性,也可以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采用这种成绩评定不仅解决了学生成绩由期末考试一锤定音的模式,对于一些考试应试能力差、发挥不好的学生,提供更多的机会,避免出现学习好,考不好,分数低的现象,更加能够客观、准确地评价学生的学习效果;而且,让学生走上讲台,提高学生自我展现的能力。

参考文献

[1]刘晓君.工程经济学(第2版)[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6

[2]孟戈.基于激励理论的“工程经济学”课程设计案例选择[J].经济研究导刊,2009(27):247-248

[3]汤蒂莲,胡鹏.土木工程专业《技术经济学》课程教学探索[J].教育研究,2008(12):98-99

新课程研究篇5

一、新课程下开展研究性学习课堂教学的必要性

教育部新颁布的《全日制普通高级中学历史教学大纲》明确指出,历史教学“鼓励学生对历史问题进行独立思考、发表自己的见解,培养他们的创造意识和创新精神”。因此,开展研究性学习课堂教学既是对传统教育模式的一种挑战,也是对传统教学模式中急功近利做法的修正。

研究性学习是学生创造性人格培养的重要途径。创造性人格是指人所具有的那些对创造力发展和创造任务完成起促进或保护作用的个性特征,属于非智力因素。通过研究性学习,参与北京科技后备人才培训的青少年群体自评具有初步创造人格的比率为57.5%,与2002年全国青少年创造力调查(高中生)相比,高出了51.1个百分点。

研究性学习课堂教学与近年高考综合考试进行有机的整合。近年高考综合考试越发体现了教与学、课内与课外、基础与延伸的结合。以近年来上海高考改革为例:

(2005年上海高考)民国初期学生心目中的伟人:1913年对300名中小学生的调查显示,他们崇拜的人物依次为:孔子、孟子、孙中山、颜渊、诸葛亮、范仲淹、岳飞、王阳明、黎元洪、华盛顿。研究性学习的重要一环是提出课题。某中学历史学习小组对以上材料展开讨论:

甲:中小学生崇拜孙中山、华盛顿说明辛亥革命后社会发生了很大变化。

乙:你看这些学生崇拜的仍然是孔孟,说明辛亥革命后社会变化不大。

丙:没那么简单。他们为什么既崇拜孙中山、华盛顿又崇拜孔孟呢?

问题:(1)你如何理解甲、乙的说法?丙为什么说“没那么简单”?(2)根据上面的讨论,为他们的研究拟定一个题目。

今后三年内新课程改革将向全国各省区推进,高考文综的改革势在必行,深化研究性学习课堂教学是值得我们思考的一个方向。

二、历史研究性学习课堂教学三种主要模式的探讨 依据《普通高中“研究性学习”实施指南(试行)》,历史研究性学习课堂教学模式可以分为:课堂教学研究模式与课外课题研究模式。其流程一般如下:

(一)阅读课模式

它的特点就是阅读。教师可以以“读”为主,分别设置“自读”“共读”“精读”环节,以“议”为辅,强化课堂知识的延伸。

[阅读课案例]

以人教版高二年级《世界近代史》上册《西欧国家的殖民扩张》为例,其课堂模式为:史料―自读―讨论―共读―精讲。

1.“史料”环节:论从史出,这是历史教学的特点。教师可以向学生展示当今繁华的英国大都市利物浦风貌,特别是大家熟悉的利物浦红衣军团足球队,进而指出:“今天利物浦的繁荣是建立在昨天肮脏的基础上的,因为利物浦的发展在很大程度上是罪恶奴隶贸易的结果。”抓住教育群体视线,为下一个环节的教学作铺垫。

2.“自读”环节:这篇课文有三个子目,我们把学生分成三组,分别编写三个子目“疯狂殖民扩张的背后”、“你不可不知的文明人的撕咬”“上无法宽恕的罪恶”。自读的目的是让学生了解所读课文的基本内容、大致结构。

3.“讨论”环节:让三组学生展开组内交流和讨论,派学生代表说明所看子目的内容结构,有疑问的问题可以写在黑板上。比如“西班牙为什么打不过英国?”“东印度公司只不过从事烟叶、酒类贩卖,怎么看它的殖民性?”“奴隶贸易纯利润是多少?”“利物浦需要进行多少奴隶贸易才可以发展起来?”等等,这是学生思想火花的撷取。

4.“共读”环节:全班学生带着黑板上的问题,重新阅读课文,寻找答案;如果超出了本课教材的范围,可以实施课外研究模式,比如可以建议提出“英国后来为什么颁布法令禁止奴隶贸易?”这个问题的学生去看看有关工业革命的书籍。

5.“精讲”环节:教师可以安排三个典型问题让学生讨论解决,即①西欧殖民扩张为何如此疯狂?②“文明人”之间的相互撕咬说明了什么?③马克思为什么说罪恶的奴隶贸易连上无法宽恕?

[模式点评]

阅读课的主要特点在于学生的“读”,因此怎样读是教好这类课程的关键。上述教学新模式主要抓住“读”的环节,以“自读”与“精读”两个环节解决“读”的问题;让学生自主提出问题,依托课本知识与课外知识解决问题,是本模式的又一亮点,体现学生为主体的新课程教改模式;把课堂延伸至课外,以课外课题方式对课本知识进行深入探讨打破了传统课堂的限制,充分融合了研究性学习的精神与态度。

(二)活动课模式

开展活动课的方式可以有很多种,如撰写历史小论文、办专题墙报、组织讨论会、举办辩论赛、编演历史短剧、制作历史网页、进行社会调查等。

[活动课案例]

以人教版高一《中国近代史》上册知识为依托,设计《张謇回乡》的教学活动。其课堂模式为:史料―再现―质疑―体会。

1.“史料”环节:简介张謇,让学生创设清末状元实业家张謇回乡办大生纱厂的历史情境,要合理想象,言语得当,体现当时的时代风貌。

2.“再现”环节:学生进行历史剧表演,人物、言语、服饰、动作要求符合民国初年移风易俗的新风貌。以下为这个环节的一个部分。

民(即民众,下同):您老回来啦?怎么个称呼您老哇,状元老爷?

民:给您老作揖啦!

张(即张謇,下同):都民国了呀,怎的还叫老爷呀?得叫先生!

民:小的哪敢呀?敢情这民国都不兴辈分了呀?

张:民国了,大伙都平等的,老爷都过时了,张某排行老四,大伙打今儿起就叫我四先生吧!

……

3.“质疑”环节:让学生通过表演再现历史,其他学生结合课本知识和课外知识评一评历史剧的不足,并说明其中的缘由。以下为这个环节的一个部分。

生甲:大生纱厂资金不够,虽然张謇主张引进外资,但我觉得老外不会借钱给我们的,我们富强了他们还怎么奴役中国呀?

生乙:大生纱厂生产的布料是享誉中国的魁星牌,表演时有人说魁星就是钟馗,我不同意,我觉得这是状元夺魁的意思,就是状元办实业。

4.“体会”环节:学生谈个人学习的收获和体会,最后教师进行归纳总结。

师:张謇的实业梦是当时许许多多爱国人士的梦想,在他们的身上最可贵的是富我中国、强我中国的精神。晚年的张謇和周学熙以悲凉收场,这是近代中国实业家的结局,也是近代中国社会的缩影……

[模式点评]

这样的模式主要抓住“史实”二字,展开合理拓展与想象,有利于打破教材的传统结论,活化课本知识。重要的是学生带着问题去查找网络资源以及历史材料,这就提高了学生利用文献档案以及现代信息技术的能力,培养了学生批判、质疑的精神和思辨能力。

(三)常规讲授课模式

这是历史研究性学习应用面最大的领域,我们不妨把一般教学模式归纳为:信息―阅读―提问―质疑―拓展―小结。

[常规讲授课案例]

上海市九年义务教育课本七年级《中国历史》中关于秦砖汉瓦的诉说……其课堂模式为:信息―提问―归纳。

师:为了加深对古代文字和历史的认识,今天老师给大家一个“考古任务”。请大家仔细观察课本中的秦砖、汉瓦与画像石,思考:我们能从中获得哪些历史信息?我们应该从哪些方面去获取信息呢?

生甲:秦砖是方形的。每个字之间都有间隔。上面的字体是……小篆。

生乙:我只能认出“内”字和“臣”字。

师:好。老师告诉你,从右边开始,按竖排看,是“海内皆臣”四个字(板书)。这四个字对你有什么启发?

生乙:我想这应该与秦朝统一六国,建立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有关,所以说四海之内,都是秦朝的臣民。

师:好的。后面八个字是“岁登成熟,道无饥人”。(板书)

生乙:这反映了当时农业收成较好,百姓生活不愁温饱了。

新课程研究篇6

[关键词] TRIZ;研究生;公共基础课;教育改革

[中图分类号] G304 [文献标识码] A

1 引言

截至2012年4月24日,我国高等学校已有2 138所,其中东部11省级行政区拥有926所,占43%,中部8个省级行政区有688所,占32%,西部12个省级行政区524所,占25%,教育资源分布表明我国高等教育分布与地区经济发展密切相关。其中具有博士、硕士学位授予权的有635所,包含了中科院、中国工程物理研究院等研究机构,也包含了19家地方社科院和党校,以及1所职业技术师范大学。我国已构建了以学术型和应用型研究生培养为主体,以金融硕士、MBA等专业硕士教育,名誉博士、工程博士等和“服务国家特殊需求博士人才培养项目”为补充的多层次学位体系。

课程教学是研究生培养过程中的一个重要环节,课程建设质量直接影响研究生的培养质量。为进一步提高研究生课程建设水平,特别是为制订新一轮研究生培养方案打好基础,厘清研究生各种类型课程的关系及课程设计显得非常重要。而公共基础课作为重要核心课程,是不同专业领域研究生的必修课程,在多层次学位体系下的研究生课程教学中尤为重要。

研究生教育受到各国普遍重视,如日本提出“更应强化研究生培养水准人才的功能,构筑具有国际影响力的充满魅力的研究生教育”[1],美国海军研究生院和空军技术学院的大多数课程计划都是按照教育技能要求(Educational Skill Requirements)制定的,且实行两年一度的课程审查[2]。而国内研究生培养制度从恢复高考之后已经过很大变革,教学方法、教学模式、教学设施更新非常快,这使我国研究生教育迅速适应社会发展需要。但是,公共基础课的改革主要集中培养社会主义新人的价值观和外语的能力上,而对于创新方法、创新思维、创新工具的培养却很少设置。本文拟从研究生公共基础课着手,浅析基于TRIZ创新理论的公共课程设计。

2 公共课程设计现状分析

调研了15所高校的625门研究生课程,其中211高校9所(含985高校5所),主要分为公共课程、学位基础课、专业必修课、专业选修课四类。目前公共课程设置主要存在以下两个问题。

2.1 公共基础开设单一

公共课程一般只有两门课,即外语和自然辩证法,这两门课程学分基本占了1/4,学分从3~4分不等。外语课程开设多,15所高校设置的英语类相关课程据不完全统计居然已达到29门,而自然辩证法课程对培养社会主义新人,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价值观、人生观非常重要,几乎所有高校都开设该课程。

然而从这15所高校看,创新课程开设与创新型国家建设目标还相差甚远,仅2所各开设了“创新管理”、“技术创新战略案例研究”,而且前者是管理专业的基础课程,后者技术创新课程。管理创新和技术创新犹如创新型国家建设的两个车轮,缺一不可。甚至某高校知识产权学院都未开设技术创新方面的课程。

2.2 专业工具类课程重复

调研中发现有的高校在开设课程开设重复而且缺乏创新,比如部分理工农医类高校学位基础课课程同时开设矩阵论、数值分析、数理统计、应用数理方程、随机过程等数学类课程。甚至某高校为研究生开设“VISUAL FOXPRO程序设计”、“C++语言程序设计”课程,从内容上看这些课程在专科、本科阶段开设则可,在研究生课程中单独开设显然没有必要。

还有某高校在计算机学院开设“面向对象程序设计”、“C#程序设计”、“C++程序设计”,“Web设计”,“网络编程”等课程,没有注重培训学生的共性知识,而是重复训练学生的编程能力。不必让研究生在有限的学习时间重复学习同样的流程,应该花精力培养学生工具性课程的共性知识学习,然后让其自学。

3 基于TRIZ方法的研究生公共课程设计

3.1 增设方法性公共课程必要性

按照建立创新型国家战略的要求,在研究生公共基础课设置中增加创新方法课程,以弥补目前课程设置中缺乏创新思维、创新方法的课程。比如说在理工农医、管理类专业中,适当提供创新方法课程供研究生选课,既增进研究生对技术创新方法的认识,又能够掌握创新方法工具。

新课程研究篇7

关键词 科学探究;教学情境;化学实验设计;素质教育

中图分类号:G633.8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1-489X(2012)22-0017-02

1 问题的提出

目前,我国中小学进行的课程改革的目的是倡导从学生和社会的需要出发,激发学生的主动性与创造性,使学生积极主动地学习。而科学探究则是课程改革的突破口、主方向。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学科,探究性学习能为学生正确认识事物及变化规律提供实验事实,它具有目的性、探索性、现实性和感知性。教学中应紧扣这一学科主题,通过化学实验有效地开展科学探究活动,通过学生亲身经历与体验,激发学习化学的兴趣,有助于培养学生探索求真的科学态度、坚韧不拔的意志品质和互相合作的团队精神,造就敢于创新、善于创新、勤于创新的高素质人才。

2 探究性学习理论的研究

“通过以化学实验为主的多种探究活动,使学生体验科学研究的过程,激发学习化学的兴趣,强化科学探究的意识,促进学习方式的转变,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验能力。”这是新课程改革的新理念之一。精心设计各种探究性问题,能有效促使学生主动学习,有利于逐步掌握探究的思路与方法。

科学探究的学习结构与组织形式可谓多种多样,一般来说,大致包括8个步骤:1)提出问题;2)猜想与假设;3)制定计划;4)进行实验;5)收集证据;6)解释与结论;7)反思与评价;8)表达与交流。

探究的形式可以采取多种形式,凡是有利于提高学生的科学素养,培养学生的科学探究能力的均是值得提倡的。在实践中通常采用下面两种探究方式。

一是进行适合学生的探究性实验。例如“探究氯化钠、硝酸铵、氢氧化钠三种物质在水中溶解时的温度变化”,鼓励学生自己设计探究方法,通过讨论得出合理的方案进行实验,最后归纳出“物质溶解是伴有吸热或放热现象”的结论。再如“探究钢铁制品锈蚀的条件”,通过实验归纳出钢铁锈蚀的原因,并由此反馈出金属防锈的种种措施。

二是开展社会调查与辩论活动。生活是最好的教材,实践是最好的老师,自然现象是最好的实验。在实践中发动学生调查当地水资源的利用与污染的状况,并提出有关建议的活动;辩论“空气中二氧化碳会越来越多吗?氧气会消耗尽吗”“臭氧层是如何被破坏的?没有了臭氧层的保护,人类将怎样”“水资源会用尽吗?将来会不会出现人类饮用污水的可怕现象”“人类是否面临更多的未知‘SARS’病毒的干扰”等。真正让学生走出课堂,深入社会生活实际去获取第一手信息,认识到问题的严重与可怕,同时借助已学的知识及各种教育资源(互联网)对调查结果进行客观、科学、公正的分析,从中发现问题,提出解决问题的方案,树立战胜灾难的必胜信心。

探究性学习开放性较大,问题的设计、数据的分析以及实验结果评价都离不开学生自己,完全不同于那种“已知原理——验证——应用”的照方抓药模式。在实践操作中,采取小组合作的方式,充分展现出师生互动、生生互动的探究热情。采取的探究程序:“教师或学生提出课题——学生自己拟订方案——小组探究——集体讨论小结——完成实验报告或论文——作出客观评价”。整个过程是开放的,学生是学习的主人,教师始终处于咨询、帮助、引导、参与的地位。创立这样的教学环境有利于培养学生浓厚的实验兴趣,并促使其将自己的研究活动推向更深的层次、更广的领域。

中学化学教学中研究性课题主要从3个方面进行。

1)将书本上的一些演示实验、学生实验改变为具有可探究性的学生实验,如“探究实验室制备氧气的方法”“探究空气成分的测定方法”等。以“探究实验室制备CO2的方法”为例,在实际操作中不急于告诉学生CO2的制法,而是列举各种方案:①木炭在氧气中燃烧制CO2;②CO还原氧化铜制备CO2;③CO燃烧制备CO2;④石灰石(或大理石)与稀盐酸反应制备CO2;⑤石灰石(或大理石)与稀硫酸反应制备CO2;⑥碳酸钠(或碳酸氢钠)与稀盐酸(或稀硫酸)发生反应制备CO2;⑦加热碱式碳酸铜制备CO2;⑧高温煅烧石灰石制备CO2。通过设计多种思路与方案,让学生自己动手设计反应过程,从反应装置、反应条件、产品收集方法、原料易得、操作安全、符合环保等方面进行比较分析,得出适合于实验室特征的制备方法。整个过程处于摸索探求状态,让学生学会在矛盾中求生存,在寂寞中领悟探索的真谛及享受领悟后的快乐。

2)结合课堂上学习的化学知识,对某个化学反应或知识点进行延伸、拓宽和研究。例如,讲过蒸发后组织学生讨论“工业上用蒸馏法淡化海水的可行性”;讲完化学肥料后讨论如何科学种田,综合利用化学肥料进一步提高农作物的产量;辩论“使用农药、化肥对人类是利多还是弊多”,要求学生从环保部门(或环保网站)了解当地环境污染情况,参与有关的环保监测活动,并勇于提出治理的初步建议;讲过能源后,调查当地燃料的来源和使用情况,提出合理、节约使用燃料的方案。

3)将书本以外与人类自身生存、健康、发展紧密相连的问题进行探究。例如,测定一段时间内雨水pH,绘制时间—pH关系图,讨论本地区出现酸雨的情况,分析可能的原因,及更深层次地讨论适宜种植的经济作物,为本地农业的发展提出自己的看法;研究食物中维生素C的含量;研究植物的呼吸作用;研究人体与铁、钙、锌等金属的关系。

3 创设教学情境,进行科学创新

新课程研究篇8

关键词:简析观摩 创新能力 课堂语言 练习密度

前言

2002年12月1日江苏省中小学体育新《课程标准》研究课展示活动在连云港市举行,笔者有幸能参加这样的观摩活动,收获巨大。省优秀体育教师展示的新《课程标准》研究课,教材新颖,内容丰富,教法先进,课堂气氛活跃。音乐普遍走进课堂,强烈的动感刺激加上搏击健美操等优美动作,能快速激发出学生的练习热情,尽快进入角色。结束部分的抒情曲与放松练习的舞蹈,又能使学生彻底放松,效果非常好。指导教师赋有渲染性的语言,配合足球比赛胜利后的欢呼动作模仿练习,使学生激情高涨,(足球课)一下把学生的情绪提到了极点,为接下来的足球练习奠定了基础。专业化的示范动作,极赋渲染性的行体语言,使学生及听课教师赞不决口。精彩的练习内容,(击标课、篮球课、足球课)幽默而简练的语言,鼓励性的评价,精细的技术讲解,使学生激情投入练习之中。尝试性的创新练习富有刺激性,配合彩图展示又使体育课赋有艺术性。体现出学生的主体地位,师生互动,“健康第一,欢乐教学,培养终身体育意识”的新《课程标准》指导思想。观后令人赏心悦目,耳目一新,给笔者留下深刻印象。但是,在学习中笔者也发现一些不足之处,部分指导教师课堂语言过多,语言幼儿化,对运动技术的讲解与要求太少,练习密度不够,完整动作练习严重不足。教师专业技术能力差,自身素质有待提高。对这次观摩活动课暴露出来的问题,在此,笔者谈谈自己的一些不同看法。

1课堂教学练习不够扎实

笔者观摩了健美操课、武术课,课中没能很好突出“练”的主导地位。在健美操课中创新练习部分,笔者认为从课的设计时就是败笔,作者的原意可以理解为在本课中体现学生的创新练习,让学生编创健美操。但笔者认为在普通学校的体育教学活动中,受体育教师自身素质和学校条件所限,健美操教学活动的开展并不普及,(从海宁中学的学生身上也可看出)学生的健美操基础极低,甚至是一片空白。各校对健美操课、舞蹈课体育教学的开展并不正常,很多体育课的教学活动是在走过场,像展示课一样的课堂教学活动一年中能有几次。在这样的情况下,学生能够编创健美操新动作吗?总体来看这节课的教学活动没有体现出健美操课的本质—练习。学生的练习次数太少;教师的集体指导太少;教师的集体领练太少;学生学会的动作太少;对健美操的理解太少,这也是听课教师议论最多的问题。笔者认为这节课应是指导教师带领学生多做练习,多做动作,让学生多学会一些健美操动作为中心指导思想,让学生看到健美操的健与美,只有在学生有了一些健美操基础后,再让学生尝试编排简单健美操动作才有可能,才能达到创新练习的效果。不能一味为了迎合新《课程标准》、只为体现创新练习,不管学生的基础能力,不管什么运动项目,生搬硬套,其结果只能是画蛇添足,适得其反。

同样的问题也出现在武术课中,连武术运动最基础动作都没有掌握的学生,让他(她)们看图自练,甚至让学生编创武术动作,能取得什么效果。武术运动还是应用最直观方法教学好,有了一些基础,再去尝试一下,锻炼一下学生的学习能力,笔者认为才是合适的。

2课堂教学有流于形式之嫌

在武术展示上,教师与学生一出场,听课教师都在议论,师生都在腰间扎了一条沙巾,都在猜想这条沙巾在课中将起什么作用,直到课快结束时才发现,这条在腰间扎了一节课的沙巾,只是做放松练习时的道具。这不禁使笔者发问?用这条沙巾只为做放松练习,就在腰间扎了一节课的时间,有这个必要,这对课上的武术练习有什么帮助吗?在笔者看来至少有点不伦不类。

笔者在观摩中发现另一个问题,这节课既然是武术课,就应体现武术动作的力与美,而纵观这节课学生的练习只是在教师的指导下,学了几下分解慢动作之后,再也体现不出武术运动的精、气、神。尽管指导教师在课中也提到做练习要有精、气、神,但这体现在那里?指导练习是分解慢动作;分组练习是分解慢动作;表演练习是分解慢动作;单组表演是分解慢动作;合成练习是分解慢动作,体现武术运动力与美的完整动作练习,在这节课中没有体现,这不能不说是一个遗憾。而且,在这节课中指导教师从没提到过动作要求,既然武术动作已分解练习,更应强调动作质量,手、眼、步、力、美体现在那?手型不到位,步型不明显,身型不要求,眼神不随拳,出手不发力,精、气、神难体现。没有动作质量要求,武术课教学活动永远不能体现武术运动的精、气、神,也就失去了武术课的实质意义。这节课的练习密度也明显不足,整节课充斥着分解慢动作练习,学生等待的时间多于练习时间,达不到武术课练习效果,从教学过程中看出这节课在设计上存在明显不足。武术运动只有通过多练习,完整动作连贯演练,才能形成动作定型,在脑中形成印象,达到教学目的。

学生对武术运动的兴趣在神、形、兼备的动作演练,一味的分解、一味的慢动作,久而久之,学生的兴趣就在这种慢耗中荡然无存。创新练习应体现在让学生尝试、体验;新、难、动作,体验武术运动的力与美,不能只是为了迎合欢乐教学,而减少或放弃专项练习,放弃专项技术要求,如能做到学生在欢乐的气氛中学好某种专项技术,终身受益才是新《课程标准》的真谛。

3指导教师自身素质有待提高

通过本次研究课展示活动,笔者既看到了研究课的成功展示,也看到了有些指导教师教学能力上的不足。多位指导教师课中语言表达过烂。健美操课,武术课,(笔者只看了部分课)从上课开始,指导教师就在不停的讲,不停的说,当然不是技术要求上的讲解,而且语言过于幼儿化。感觉不是在给初中学生上课,完全像幼儿教师在给一群幼儿园小朋友上课,“这样好不好,那样好不好”。亲切的语言、鼓励性的表扬是必要的,过多就烂,过头就显得纯粹是在表演。如:“你做的太好了,比我做的还好,你就是我的老师,我拜你为师,我给你鞠躬。”学生做的好不好暂且不谈,这样的语言与做法显得指导教师过于浮躁,不真实,在其他学生的心理也未必能接受这样做法。笔者认为体育教师在语言表达上应真实、亲切、果断、简练,在语言和行为上摆正师生的平等关系,才能符合新《课程标准》的要求。

新课程研究篇9

[关键词]程序设计 教学方法 “螺旋式”教学法

一、研究背景

程序设计是“从问题到程序”的思维和实现过程,这里既要求掌握严格的科学方法,又要求谨慎灵活的呈现能力。要很好地完成程序设计任务,编程者不但需要充分发挥聪明才智,还要有细致认真、一丝不苟的工作态度。这些特性要求学习者必须具备较高的智商和情商。而如今的职业学校学生,在智商方面,和普通高中学生相比有较大的差距;在态度方面,缺乏刻苦学习的精神。因为不会学而学不好,因为学不好而不想学,由此而产生厌学心理和行为,并渐渐形成学习上的恶性循环现象。在这种现实情况下,如何让职业学校计算机专业的学生学好程序设计课程,是一个值得研究的课题。

二、研究价值

目前国家正大力扶持职业教育,中职生在初中升学比例中逐渐加大并趋于稳定,从就业难度看,中职生职业能力强,从业门槛低,比起大学生的就业待遇高标准,岗位高级别,中职生正越来越受到企业单位的欢迎;而中职生入学时陈z成绩普遍不甚理想,学习态度不够积极,没有好的学习方法与学习习惯,而学习内容又较初中更为繁、难,造成进入职校后主观上更没有学习的动力与要求,学习的压力较轻,进而放松了对自身的管理与约束。这些因素也造成学生在上岗后的状况也不满人意,企业集中反映的问题多是学生自我约束能力与学习能力比较差,学生的岗位流失现象严重。出现了企业有员工需求,而人才市场缺少就业岗位这一矛盾。

目前对中职生的教学方法讨论很多,且大多为基于项目式教学法,案例教学法等,并且相关教材与资料却没有跟上,尤其对应中职生的程序设计语言课程方面的教法改革更是基本空白。程序设计语言又是计算机行业深化应用的根本,目前针对本科院校学生的教学模式、教学方法的研究很多,但大多不适合职校生,故急需相对职校生程序设计类课程学习的教学方法研究、改革。本是在项目式教学的基础上进一步深化,针对职校生的学习特点及程序设计语言课程特点,通过“螺”式教学帮助学生掌握知识,通过“旋”式教学巩固知识的理解并能自主应用,从而达到学生对程序设计语言能学以致用的境界。

中国(尤其是无锡)目前的软件外包产业的发展方兴未艾,对软件人才的需求缺口相当大,其中有高级的软件规划、软件设计的人才,更有很大一部分人才需求是代码的实现人员,而这一层次正是中职生所能适应的层次,但目前中职生的水平较难达到社会的实际要求。社会有人才需求的缺口,学生有就业的困难,如何解决这个矛盾,势必需要提高学生的软件代码编写能力,而提高学生这一能力的最有效的途径则是学生对软件课程的学习过程。

三、程序设计课程教学现状分析

目前多数中职学校在程序设计课程教学方法方面存在较多缺陷,究其原因:

1.虽然学校引入了项目教学,但项目更趋向于任务,大多案例远离公司的实际;

2.对学生学习后的知识巩固阶段重视不够,一般对前期教学中案例进行简单重复,没有实现对知识的扩展;

3.传统教学方法不能够完全激发学生的兴趣,没有激发学生学习的自主性。

为此,为中职学校学生寻求一个好的软件课程的学习方法,势必会对中职生就业与社会对软件人才的需求这一矛盾提供一个很好的解决方法。

四、“螺旋式”教学法的主要思想及流程

“螺旋式”教学法将要学习的知识点设计成为一个特殊的微型项目,这个微型项目包含若干个可以用相同方案解决但又不同的问题,老师示范第一个问题的解决方案,并在解决过程中分析解决问题需要些什么知识,传授要学习的知识点,编程解决问题。程序设计类课程的特点决定了在学习过程中模仿的重要性,学生在了解并观察了老师的解决方案后,模仿老师的解决方案编程解决该项目中其他相似的问题。在模仿过程中,老师给予相应的指导,加强学生对知识点的理解和运用,同时充分调动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强调训练学生自己解决问题的能力,这个能力的转移过程称之为“螺”,即在重复解决相似性问题过程中锻练学生基本问题的解决能力,特别适合中职学校学生综合素质较低的现状。

在“螺”的过程完成后,学生已基本掌握要学习的知识点。此时,老师对这个微型项目做出适当的改变,比如改变部分条件,或改变要实现的结果,在进行适当的提示之后,要求学生参考之前模仿完成的程序,根据条件的改变,编程解决这个问题。这个过程称之为“旋”,即在“螺”的基础之上,对同一问题做出适当改变,提高解决问题的难度,学生运用在“螺”的阶段学习的知识,解决已经发生变化的问题,实现能力的提升。

在这样一个个微型项目的实现过程中,学生的应用能力“螺旋式”式上升,最终能独立解决问题。

“螺旋式”教学法的一个关键问题是要根据教学内容,设计出适合的微型项目,在微型项目中体现出“螺旋式”教学法的理念:既有重复的可训练的任务,又可以改变条件或结果,成为新的难度递增的任务。

五、在程序设计课程类中的应用及特点

通过实践,我们自编了C语言程序设计“螺旋式”教学法的样本教材,其教学特点表现在:

1.教学方法在宏观课程上采用微项目拓展,微观课堂上采用微项目递进,使学生的能力逐步提高。

2.淡化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的界限,以项目为主线,逐步提高学生自主式探究的学习能力,为今后分析问题、解决问题打下坚实基础。

六、结论

新课程研究篇10

关键词:研究生;培养模式;课程教学;创新

中图分类号:G642.0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673-291X(2009)27-0249-02

一、引言

研究生教育是一项系统工程,是培养高层次人才、推动先进生产力与先进文化、实现国家持续快速发展的重要力量,是当代科技和人才竞争的重要阵地。包括研究生培养方案、课程教学、导师队伍建设、办学设施和实习实践基地建设与学位论文管理等。其中,研究生课程教学是整个研究生培养中的基础环节,也是研究生教育的重中之重。

与其他学科相比,经济管理类学科的研究生培养呈现出三个显著特点:第一,社会需求大,培养速度快。近年来,社会对人才的需求与经济、管理等领域结合得更紧密,从而高校也就更直接地担负起为经济建设主战场培养高质量专门人才的重任。中国社会对经济管理类专业研究生的需求持续旺盛,在校研究生人数大幅度增长,虽然这种速度和规模的增长是对社会经济发展的一种主动适应,是符合社会经济发展方向的,但由于规模的扩张和速度的加快,造成了师资力量、教学条件与研究生需求之间的矛盾,对人才培养的质量造成一定影响。第二,经管类研究生生源基础参差不齐。由于社会对经管类高层次人才的需求不断加大,经管类专业以其就业单位层次高、地区好的优势吸引了众多考生竞相报考,其中不乏跨学科报考的考生,而这部分考生进校后由于并未接受过经济管理知识的系统学习,在专业基础方面有明显欠缺,相应地,科研能力也相对薄弱。第三,培养模式单一,师资力量薄弱。当前,经管类专业研究生的培养主要是一种研究型培养模式,即在本科的基础上通过一些相关课程的深度学习,在一定的方向上作理论研究。这实际上是一种重理论而轻实践的培养模式,忽略了大多数研究生在毕业后并不从事理论研究工作而是面临实际运用这一事实,导致研究生实际应用能力普遍较低。在师资方面,经管类专业的研究生指导教师在数量上虽然每年都有所增长,但相对于研究生数的增长仍是远远不够的,在质量上导师之间也有较大差距,他们在知识结构、实践能力等方面的差距直接影响了研究生的培养质量[1]。

在新的历史条件下,中国现行的研究生课程体系、教学方式等已出现了许多亟待解决的问题。因而,如何根据培养跨世纪高层次专门人才的要求,不断完善中国现行的经管类研究生课程教学状况,推进中国研究生教育的国际化进程,显得尤为重要。

二、中国经管类研究生课程教学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1.课程设置缺乏统一标准,课程设置单一。就全国而言,不同学校的研究生课程设置方案不尽相同,甚至出现相同专业的课程设置内容大相径庭。学校自主设置课程当然有利于资源的优化配置,只有这样,学校才能根据自身的学科优势、师资力量等特征来自主制定课程设置方案。也正是因为如此,各学校各持己见,在课程设置上各有千秋。致使出现了不同学校的同一专业的课程内容五花八门。经管类研究生教育在追求课程特色的同时,国家应制定相对统一的课程设置标准。中国的研究生教育已有二十余年的发展历程。在整个研究生的培养过程中突显出来的特点就是强调统一。

2.课程内容与本科重复,研究生只是本科学制的一种延长。目前经管类研究生与本科生的教学内容重复较为严重,深度差距不大,在教材建设方面内容更新慢,缺乏专门的经管类研究生系列教材。在这种培养模式下,研究生只是本科学制的一种延长,没有学到真正的知识,研究生自我发展的空间受到限制,他们往往是为完成学分、拿到学位而修课程,在一定程度上与研究生的培养目标相背离。此外,经管类专业中跨学科考生较多,而从当前的教学机制来看,课程设置统一化倾向严重,个体针对性不强,选课范围又十分有限,这对跨学科研究生的培养极为不利[2]。

3.实验教学环节薄弱,不利于研究生科研创新能力的培养。传统的经济管理类学科研究生教学模式可以归结成“四一”教学模式:即教师一块黑板、一支粉笔、一本教材、一张嘴巴将每门专业课程从头讲到尾(有的以与本科相同的教材,有的甚至没有教材)。传统教学模式的特点是理论性、课堂性和描述性教学。在这种模式下,教学理念是以教师为主体和中心,教师是主讲者,研究生是被动的接受者,教学内容完全由教师设计,教学效果主要取决于教师的组织能力与语言表达能力。这种教学模式下,研究生缺乏独立分析与解决实际问题能力的培养,对经济管理的原理和方法没有真正掌握。改革传统的教学模式,应大力推广实验教学,推行创新的“四+”实验教学模式,即:经济管理理论+模型定量分析方法+计算机软硬件技术+样本数据,构建经济管理类学科研究生专业课程实验教学体系,将经济管理类的“软课程”进行“硬化”。

经济管理类专业以其就业优势吸引了众多的跨专业考生,从而导致其生源质量参差不齐,知识结构不尽合理,突出表现为数学功底普遍较差、专业外语基础薄弱,这一方面导致大部分研究生缺乏运用经济数学方法去研究和探索经济管理实际问题的能力,另一方面也不利于对学术前沿问题,尤其是国外经济学、管理学研究最新动态的了解和掌握。此外,部分研究生由于没有受过经济学、管理学知识的系统熏陶,基础相当薄弱,导致了这部分研究生在重视基础学习的过程中忽略了科研创新能力的培养。由于经管类研究生没有通过实验等各种方式获得数据以继续下一阶段的探索,所以学术论文质量不高、创新不足成为当前经管类研究生的主要弊病。现在研究生发表的文章数量很多,但真正有点新意的却寥寥无几。

4.导师队伍相对薄弱,没有建立真正的导师负责制。一些高校因大规模的扩招而致使导师人数相对过少,学校因为需要盲目扩大导师队伍,但受导师资源所限,一些尚不具备指导能力的老师也加入了研究生导师行列[3],导师水平参差不齐,整体素质显得尤为低下,整个团队的综合科研能力也要大打折扣。因导师资源有限而研究生大幅扩招,师生比例失衡现象严重,这在经济管理类专业表现得甚是突出。过去一个导师只带两三个研究生,现在一带一大帮,有的热门专业如国际贸易学、金融学等[4],一个导师同时带30~50个研究生已是常事。有的导师由于年纪较大,对研究生培养心有余而力不足;有的年轻导师则缺乏对研究生的指导经验,导师对研究生“放羊”或让研究生为其“打工”的现象普遍存在。

三、完善中国经管类研究生课程教学的几点建议

1.课程设置要集共性与个性于一体。经管类研究生的课程设置要集共性与个性于一体,集博大与精深于一体,集知识与能力于一体。应结合学校自身情况,适当增开选修课,让研究生根据自身基础与自身需要去选修;建设网络课程,重点建设公共课,建设学科系列主干课程,使研究生可通过网络视频的方式学习;调整部分老化课程,增加“观点新、方法新、内容新”的“三新”课程。增加由学校研究生院直接管理的课程,实施研究生教育创新工程,建设一批研究生教育创新实践基地;以研究生学位课程为重点,建设校级优秀研究生教材;以课程品牌和特色为核心,建设校级研究生精品课程。进一步严把研究生“出口关”,研究生学位论文评审应全部实行双盲评审。

2.注重课程设置体系的层次性。研究生课程体系要区别于本科生课程体系,由于研究生教学的研究性目标指向和课程以科学研究来组织的教学理念,使研究生教育的课程设置更关注在高深层级上逐步深化和专门化,关注课程在知识运用的宽度和深度层面上对研究性要求的逐步强化,以使研究生的研究意识、研究的思维视野和研究能力得以逐步提升。

3.注重学科间交叉与融合。经管类研究生可开设专业相关的软件类课程、金融英语、电子会计等。这样的课程更能适应当代社会日新月异的发展。当前,以发展新知识、贡献重大科研成果为己任的研究型大学,在研究生教育中应该日益注重并强调跨学科课程的学习。在中国研究型大学应积极实施研究生跨学科学习计划,并努力在实践中完善。

4.注重创新与创造能力的培养。世界经济的发展一日千里,古典的经济理论在现代化经济环境中显得难以适应。经济现象日趋复杂化,这就需要更加完善、更能适应全球化现代经济的经济理论。特别是中国加入WTO以后融入经济全球化,中国金融行业对金融类人才求贤若渴,而对国际化金融人才更是视若珍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