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美术欣赏论文十篇

时间:2023-03-31 14:33:11

中国美术欣赏论文

中国美术欣赏论文篇1

关键词:音乐欣赏;音乐审美;接受美学;音乐分析;解构主义;音乐技术

音乐是一种依靠听觉来感知的时间艺术,古今中外的理论对音乐创作、表演关注的同时,也对“音乐欣赏”的理论诠释所重视,有人还将这一诠释视为“三度性创造的艺术”[1],以此来和创作、表演的一、二度创造艺术相提并论。中国远古的“高山流水觅知音”、西方音乐中阿门达对贝多芬《f大调弦乐四重奏》中“情人离别”的感受等故事,都说明欣赏是音乐文化中的重要组成部分。钱仁康先生认为音乐欣赏是作曲家和演奏家寻觅知音的重要组成环节,它要在4个方面下功夫:沟通音乐信息、发挥主观能动的审美作用、判断音乐作品的艺术价值、接受感心动耳和荡气回肠的艺术享受,把音乐欣赏引导纳入寻求音乐美感的快意中[2]。李宝杰主编的《音乐鉴赏》(下文简称《李鉴》)就具有钱先生所言及的探索,它是在理论探索之中应时代之需进行的学科理论建构。

一、继承传统 推动学科

撰写“音乐欣赏”类书籍的传统不仅在国外盛行,在中国也自古有之。中国古代文人在品乐中留下了精彩文献,老庄的“大音希声”、孔子的“闻韶乐三月不知肉味”、嵇康的“声无哀乐论”等赏乐格言已为世人所熟知。进入20世纪后,随着西方专业音乐理论的传入,中国的“音乐欣赏”领域进入新的境界,黄自的《音乐的欣赏》(1929)等系列著述的诞生就是早期的代表[3]。新中国建立后,特别是改革开放以后,音乐欣赏领域更是获得了极大的发展,上海文艺出版社组编的《音乐欣赏手册》(1981)内容丰富、文笔活泼、实事求是、编排新颖[4],钱仁康的《音乐欣赏讲话》(1982,1991年又出续编)注重知识理论与技术分析相结合、内容形式与辩证关系自然地结合、知识介绍与审美认识、艺术想象启发相结合[5],孙继南的《中外名曲欣赏》(1985)通过通俗的笔调、深入浅出的介绍,喜闻乐见地评介了古今中外不同历史时期和艺术流派音乐名家的声乐、器乐作品(见赵?h序言),杨民望的“世界名曲欣赏”系列(1991)等,将中国在“音乐欣赏”领域的探索逐步引向纵深。

近年来,“音乐欣赏”类的著述更是如雨后春笋般地涌现,如:《中国民族音乐欣赏》(江明???ⅰ妒澜缑???d指南》(杨雁堤)、《中外名曲欣赏》(邹燕凌)、《中外名曲50首欣赏》(张鸿玮)、《中外音乐名作欣赏》(张志军)、《中外名曲欣赏指南》(宋申)、《中外名曲100首欣赏》(杨惠芬)、《中外名曲赏析》(王盛昌)、《中外音乐名作欣赏》(冯步岭)、《音乐名作赏析》(张文元)、《中外经典音乐欣赏》(周世斌)、《音乐名家名曲•中国篇》(王安国)、《中外音乐名作选析:1. 2.3》(王少华)、《中外音乐名作赏析》(朱之谦)、《中西名曲欣赏》(关伯基)、《声乐作品欣赏》(武兰平)、《世界名曲赏析》(李虻)、《音乐欣赏》(张旭)、《中外名曲赏析》(茅原)、《外国音乐欣赏丛书》(人民音乐出版社编)、《中国音乐欣赏丛书》(湖南文艺出版社编)、《交响音乐名作鉴赏》(胡企平)……另外,以辞典形式对中外音乐作品进行鉴赏评介的还有缪天瑞的《音乐百科词典》(人民音乐出版社1998年)、罗传开的《外国名曲欣赏辞典》(上海音乐出版社2003年)、罗忠?的《现代音乐欣赏辞典》(高等教育出版社1997年)、林逸聪的《音乐圣经》(三卷本,华夏出版社1999、2000)等,著述虽然繁多但良莠不齐,比如:有人对《现代音乐欣赏辞典》所做贡献的高度赞扬[6],而有人认为《音乐圣经》是“快餐时代的低劣出版物”[7],《中国民族音乐欣赏》是“一本谬误百出放胆抄袭的教材”[8]。而在期刊的研究文章方面,据笔者统计,从新中国建立后至今的见诸于刊物的“音乐欣赏”类的论文就有6千余篇,是所有音乐研究中最为兴盛的领域。这些论文有涉及到具体作品欣赏的,有以音乐欣赏课程教学的角度予以解析的,等等。

这些研究成果的不断涌现,一方面表明“作品欣赏”在音乐传播中的重要性,另一方面必将促使人们去深思“音乐欣赏”应具有学科化建构的意识。否则,欣赏类著作的撰写必将停留在重复的层面上,难以适应信息化时代大众对音乐文化传播的渴望与需求。《李鉴》的出版可说是应时代之需进行的较好学理探索的成果之一,它是普通高等教育“十一五”公共艺术限定性选修课程规划教材,集合了音乐院校和综合院校“音乐欣赏”的一线授课教师,把编者们多年来对该领域教学的有益经验进行整合,编写中表现出“教材”所需要的普适性、进阶性的特点从而展现出较强的个性特色。它按照课堂教学的规律来分类不同专题,每个专题又“有史有论”、“有个案有线索”。它以音乐体裁的专题史发展为形式,将散性的个案鉴赏整合为可供学科化教学实施的艺术专题。书中内容既有宏观历史线索的勾勒,又有微观作品的音乐内涵解读,尤其注意了选修课的广宏涵盖面和对象的特殊性,其施教对象并非只考虑到音乐专业学生,文科诸专业甚至工科院校也是其涵容的对象。这些教材化的建构特点是李宝杰、冯立斌、齐宜婷、唐继凯、夏艳洲、王青等编者深入认识“音乐欣赏”既往学术成果,整合优化其精要,是在新时期的学科化发展理念下所做出的探索。这一探索既有教学讲解中的历史性价值评判,又有学科视野下的进阶性、整体性、艺术性,还依据学科发展特点注重了学术规范的要求。这一探索把音乐技能培养与情感心理引导相结合,在音乐耳朵感染中接受文化、历史与生命律动的音韵美。它以既往“音乐欣赏”领域的研究成果为研究对象,以学科教学实践所需要的规律进行整合、优化,从其论述线索中可以看出它对“音乐欣赏”学科建构的推动性贡献。

二、观念新颖 构思精巧

拓展阅读视野和促进音乐文化发展是《李鉴》在编写观念上给读者的印象之一,而以音乐体裁为艺术单元、以历史纵横向的音乐学理比较是其构思上给人的特色之处。其构思的精巧在于不同于以往个案解读,而是以专题历史沿革为导引的论述线索,这就涵盖了学术极为丰富的信息,还以“延伸”阅读的补充方式扩展其正文之外的内容,使个案解读的鉴赏中增添了宏观的学科涵容广博。而这些观念和构思又是为其欣赏的专业课程化教学服务的,它不同于以“单曲介绍”为形式的、辞典式的“音乐欣赏”著述。

从观念上看,《李鉴》从影响爱乐者审美情趣的深层机理出发,进行音乐欣赏表现方式的挖掘,对音乐历史文化语境下的古今中外经典作品进行了技术性的解读。它体现了音乐欣赏在走出用文学化、美术化方式理解音乐的误区上的实践[9],注重音乐作品的技术信息解构,注重对象的艺术品格剖析,尤其以爱乐者的知识建构为技术解析对象,以雅俗共赏的叙事方式展开其逻辑层次。

《李鉴》既有整体编写的统一性控制,亦有个案性格化的叙事展开。这种控制与展开都是编写团队深入理解既往音乐欣赏领域的优点而作出的学科化建构。如“管弦乐”部分,编写者将其分为以序曲、组曲等形式的“管弦乐”和以多曲哲理联缀的“交响乐”,这一区分既有传统的习惯又有学理的技术细分,体现出明确的整体与个体关系。在欣赏导引部分,编者以交响乐历史发展为宏观线索梳理,给读者建构起观念上的初步印象,从词意、乐意、乐史的层面为读者建立起了交响乐这一体裁的学理知识,这为后续的“名曲”技术层面的解读铺垫了基础。在《艾格蒙特序曲》个案的技术解读中,编写者以歌剧的戏剧结构为基础而将音乐结构的发展置于主题思想的层次剖析之中。这种个案的叙事在宏观的知识导引下逐步引申展开,将贝多芬作品有的“英雄性”乐意及其思想逐层渲染。这种编写观念和构思是着眼于学科教学的实际,立足于学生乐思的接受实践过程,由此彰显出《李鉴》编写的特色。

三、体例独特 结构清晰

体例的创新是《李鉴》给笔者的第一印象,其体例以“艺术歌曲”、“器乐独奏”、“歌剧”、“室内乐”、“管弦乐”等体裁为结构单元,以中外音乐经典作品为个案内容为叙述逻辑,将各体裁的历史和技术特点娓娓道来。而每一部分又细分为多节,分述不同内容的代表作。这样的论述方式除了给人以体例独特而有别于以往的“音乐欣赏”,还在结构上以层层递进的展开给人以线索清晰之感,而章节式的体例有助于教学过程的具体实施,延伸的推荐曲目又有了“课外作业”的意味。每章的“欣赏导引”除了给人以体裁专题史的知识铺垫外,还给教学过程的导入注进了理性逻辑。

以国民音乐素质的培养、音乐审美接受的理论与实践的层面看,《李鉴》从每部作品的作者、背景、戏剧结构等方面来层层推进,将普通音乐课程新标准、艺术课程实施规律予以“音乐欣赏”化的贯彻。这一强调音乐审美来推行新时期乐教核心的方式,使《李鉴》的体例具有了宏观学科视野下的具体课案实践的探索意味,这与音乐欣赏的学科发展背景是相合的,体现出欣赏的目的、内容、过程乃至逻辑这些新时期对音乐欣赏学科发展提出的新要求[10]。

如《李鉴》中的“艺术歌曲”,它以艺术歌曲的历史发展为“欣赏导引”,以“德奥”、“意大利”、“法国”、“俄罗斯”、“中国”等国别为结构单元,对艺术歌曲的经典作品进行了鉴赏。编者以艺术歌曲发生发展为出发点,以历史进程中的不同国家各领的艺术歌曲鉴赏为突破口,将作品进行技术解析,并结合歌词意蕴对其抒情性特质进行了阐释。

如果从教学的角度看,《李鉴》中的艺术歌曲叙论结合、层层展开、灵活多变地将教学过程所需要的知识与技术呈现出来。这种体例和结构有助于教学过程中的实施步骤推进,也符合不同教学单元的个性展开。其思路之清晰、叙事之独特是《李鉴》最突出的特色之一。

四、阐释精到 引领乐品

音乐欣赏是一种在娱乐基础上的深刻社会素质建构的有效艺术形式,它不仅是一项审美实践活动,还是一项创造性的审美活动;它既是音乐实践的最终目的,又是推动时代音乐发展的力量[11]。一部优秀的“音乐欣赏”论著就是社会审美引导的美丽风景。要达到引领思想风尚的艺术效果,光依靠作品的视听还无法达到准确表意的目的,其中精到的欣赏理论阐释是必不可少的。

《李鉴》的阐释精到首先表现在每章的标题上,如:“乘着歌声的翅膀”——抒情歌曲、“魔鬼的颤音”——器乐独奏、“今夜无人入睡”——歌剧精粹、“如歌的行板”——室内乐等。这些标题多以各体裁的经典作品为指代,使标题的指向性意图明了,直达乐意,文风活泼,加强了“娱乐性”阅读的情趣。

阐释的语言风格也是《李鉴》阐释美学的表现形态之一。如:对江文也的《台湾舞曲》 的论述,编者引论到:

20世纪早期是中国音乐与世界音乐发生碰撞的特殊阶段,由于多变的局势动荡,致使一些较早踏上现代音乐之路,在那个时代华人音乐家阵营中并不多见的,本该成长为世界级的作曲家,或者说已经在一定范围内产生了世界影响的作曲家,却过早地断送了艺术生命,留下了永久的遗憾。这就是本节所要介绍的台湾籍作曲家江文也的艺术道路及其惊世之作交响诗《台湾舞曲》(《李鉴》第191页)。

这段引论以简略的笔墨将《台湾舞曲》的创作背景及成就精要地呈现出来,其后,论述以“追随世界音乐潮流,追求奇特的形式结构,探求新的音响”为作品技术阐释中心,将这一创作阶段中的江文也的曲作特色呈现开来。阐释中,编者以结构内容的逐层表达为逻辑层次,如在乐曲的开始处所鉴赏的内容,它解析出《台湾舞曲》的“有意打乱旋律节奏的轻重关系”的特色,并就此延展出乐曲整体性的节奏形态特质;又以回旋曲几个插部的节奏和旋律形态特征,来说明乐曲中所运用的印象派手法的娴熟,表达了作曲家深情款款的故土情怀、对民间音乐的主动发展以及对管弦乐创作的技术和思想。这种以技术解读为中心,以作品特色和思想的呈现为延展,以结构层次的挖掘为逻辑线索,《李鉴》的阐释可谓精到。

从接受美学的角度来看,艺术接受的本身也是一种创造,也是一种带有主观能动性和批判精神的再创造活动。[12]而音乐欣赏是要在音乐形式内容的解读中寻求的思想的启迪和升华,把音乐作品描绘的意境与欣赏者的情感触动相对应[13],遵循创造美和接受美的规律是音乐欣赏阐释的基本准则,只有精到的乐意阐释才会触动品评音乐的美感境界。《李鉴》的阐释中注意了乐意内涵的直观性表达,如在贝多芬第九交响乐《合唱》的阐释中,《李鉴》从音乐主题的造型分析入手,结合启蒙主义的思想背景,将席勒的诗意和贝多芬的乐意进行了对照直至解读,展示出作品中“欢乐”的思想主旨,使听乐者感受到作品中崇高、雄伟、博大和恢宏的乐境,从而感染聆听者的思想,在忘我的审美体验中获得精神的提升(《李鉴》第200页)。从这些阐释可以看出《李鉴》中的鉴乐思想,其主旨和终极目的是为接受对象精神境界的提升创造了条件,文中立意可见一斑。

《李鉴》其它方面的特点还有很多,如:谱例遴选适当、文笔流畅活泼、论述由浅入深、图文并茂等。这些特点都将使其“音乐欣赏”的诠释具有学科化、学术化、艺术化和可读性特色,必将使读者更能从中感受音乐欣赏的理论价值和艺术美育贡献。

当然,作为初尝音乐欣赏新形式的学科化实践,《李鉴》也并非完美无瑕。比如:从总体上看,它在细致展示音乐作品创作过程的同时,导致其背景知识部分的展开过于繁琐,这一“喧宾夺主”的“展开”影响了所要进行的技术解读等主体部分的展开;从局部来看,编者将拉赫玛尼诺夫的《c小调第二钢琴协奏》、格什温的《蓝色狂想曲》、门德尔松的《c小调小提琴协奏曲》等作为室内乐的体裁,这显然不适合编者对室内乐体裁的界定;而局部比例失衡也限制了某些体裁解读的正常展开,如对音乐剧部分的阐释,《李鉴》只用了《演艺船》之“老人河”、《猫》之“回忆”、《音乐之声》之“孤独的牧羊人”三曲具有片面性无法全面展现处于“朝阳产业”发展态势中的音乐剧艺术的音乐风采。这些欠缺如能在将来的修订中予以调整和完善,可能会使《李鉴》走进更多的教学课堂,并为更多的赏乐者所喜欢。

参考文献:

[1]赵?h.中外音乐欣赏-序[c].济南:山东教育出版社,1985:1.

[2]钱仁康.中国音乐欣赏丛书-总序[c].长沙:湖南文艺出版社,2001:2-3.

[3]冯长春.黄自音乐美学思想的基本观点及其本质探微[j].中国音乐学,2000(3).

[4]晓耿. 简评《音乐欣赏手册》[j]. 人民音乐, 1982,(11).

[5]沈念慈.寓深于浅 博约相照——简评钱仁康的《音乐欣赏讲话》[j].人民音乐,1985(8).

[6]王震亚.世界现代音乐的投影——《现代音乐欣赏辞典》简介[j].中国音乐学,1998 (1). 汪申申.全方位了解现代音乐的良师益友——评《现代音乐欣赏辞典》[j].人民音乐,1998 (2).

[7]刘诗嵘.误人子弟的“圣经”[j].人民音乐,1996(6).

[8]刘国杰.一本谬误百出放胆抄袭的教材——评《中国民族音乐欣赏》[j].中国音乐,1992 (4).

[9]周海宏.走出用文学化、美术化方式理解音乐的误区——对普及严肃音乐的理论与实践问题的分析[j].人民音乐,2001 (3).

中国美术欣赏论文篇2

关 键 词:美术欣赏课 校本课程开发

校本课程开发,是一种与国家课程、地方课程相对应的课程开发策略,是对国家课程、地方课程的有益补充,它实质上是以学校为基地,由学校校长、任课教师、课程专家、学生以及家长和社会人士共同参与学校课程计划的制订,实施和评价的民主决策的过程。

“校本课程”不同于“国家课程和地方课程”,它更能体现“以校为本”的理念,有利于激发地方和学校在课程决策方面的主体性,促使学校办出特色,促进教师专业素质的提高,从而满足学生个性发展的需要。

中学开设美术欣赏课是实施素质教育的重要形式,如何在美术欣赏课教学中利用江西省特有的艺术文化资源,对学生进行贴近生活的审美教育,提高现实生活中学生发现美、感知美的能力,是中学美术欣赏课课程改革的重点。本文试图依据校本课程开发的基本理论,对江西省美术欣赏课校本课程开发的基本理念和主要价值及课程目标的定位、课程内容的设置和影响校本课程实施因素进行研究,使美术欣赏课程能够体现出江西省地区的特点,进而推动素质教育的实施。

一、进行美术欣赏课校本课程开发的依据

1.美术欣赏课课程内容设置与学生喜好的矛盾冲突,促使美术教师进行美术欣赏课校本课程开发

目前,学校美术欣赏课课程实施的课程内容单调,缺乏时代感和多样性。教学方法死板,教材安排不够合理,存在重复现象,缺少接近学生生活实际的知识内容。因此,学生对美术欣赏课课程内容的喜欢程度与教师的课程内容安排出现了比较大的反差,教师的主观意向取代了学生的兴趣和爱好。以上种种问题都反映出开发校本课程的必要性,因为美术欣赏课校本课程的开发可以弥补、拓展现有课程设置存在的诸多弊端。

2.美术欣赏课校本课程开发,有助于教师专业发展和教学水平的提高

在美术欣赏课校本课程的开发过程中,美术教师成为课程开发的主体,提高了美术教师对课程的兴趣和满意程度,增强了教师工作的积极性,同时赋予美术教师参与开发的权利和责任。由于校本课程开发有教师的参与,故能激励他们从教育实践、学生现状、社会需求等方面来拟订美术欣赏课课程目标和选择课程内容。这样更能激发美术教师的创造欲和教育实践活动积极性,并有助于美术教师教学专业发展水平和能力的不断提高。

3.美术欣赏课课程的自身特点,为进行校本课程开发提供了较大的空间

美术欣赏课属于非考试课程,是教养性课程,不是升学考试科目,因此,课程内容不受应试需要的限制,具有较大的选择空间。另外,美术欣赏课课程内容具有可代替性。教学中教师可以根据课程目标,有选择地进行教学内容的安排,不受特定教材的限制,因此,课程内容的选择具有较大的灵活性。以上特点为进行美术欣赏课校本课程开发提供了较大的空间。

二、江西省美术欣赏课校本课程开发的基本理念和价值取向

中国的陶瓷艺术驰名中外,在世界文化艺术史上有着重要的位置。景德镇陶瓷源远流长,是中国陶瓷史的重要组成部分,其丰富的内容有着很高的艺术欣赏价值和传统文化内涵。中国的建筑同其他国家相比也有着鲜明的特点,其精髓不仅体现在大型的宫殿建筑和园林建筑上,徽派的民居建筑也毫不逊色。

景德镇陶瓷和徽派的民居建筑,两者似乎并无直接联系,但仔细探究,它们却有不少相同的地方。以装饰图案的内容而言,两者都有秩序井然的图案、花鸟虫鱼、神仙瑞兽,历史典故,虽借助的媒介不同,但生动的形象却有异曲同工之妙,都是民间艺人高超的技艺和智慧的结晶。弘扬我国传统文化,发挥江西省地方资源的优势,把陶瓷艺术和民居艺术引入课堂,并把两者的知识同科学、文化、艺术、环保等知识结合起来,作为对学生实施素质教育的一种载体,是一项很有价值的探究和尝试。

开展景德镇陶瓷艺术和徽派民居艺术的欣赏课。通过图片和声像资料的欣赏,理论知识的系统讲解、实地考察、课堂讨论等形式,让学生生动直观地了解本省的文化艺术资源和特点,提高其审美素养,增强其主人翁的责任感和自豪感。美术欣赏校本课程能够充分发挥其优势,对推动素质教育发挥良好的作用。

三、江西省美术欣赏课校本课程开发的程序

1.美术欣赏课校本课程开发目标的构建

陶瓷艺术和民居艺术都是集艺术、科学、技术为一体的综合艺术,是美的表现形式。它们都是创作者运用高超的专业技术,将物质材料同自己的审美追求进行统一整合的结果。鉴于此,美术欣赏课校本课程的总体目标是通过对陶瓷和民居两种艺术形式蕴含美的元素的赏析,培养学生审美能力,增强学生审美情感,丰富学生的审美经验。

美术欣赏课校本课程的具体目标是:第一,景德镇陶瓷艺术和徽派民居艺术源远流长,使学生通过翻阅资料和教师的系统讲解,通过讨论的方式,让学生了解景德镇陶瓷和徽派民居建筑的特点,以及同其他种类的陶瓷和民居建筑的区别。第二,了解景德镇陶瓷艺术和徽派民居艺术所用的材料和技艺,对两者所表现的纹饰内容进行比较,寻找共同点和不同点。第三,景德镇陶瓷艺术和徽派民居艺术都蕴含了丰富的历史文化内容,学生通过对陶瓷艺术和民居艺术的观赏和考察,拓展视野,丰富审美经验,激起学生对传统文化艺术的热爱和探究的热情,增强其主人翁的自豪感。

2.美术欣赏课校本课程内容的设置

基于每所学校的地理位置、教学设施、师资力量等都有差异,可根据各校的实际情况,灵活机动地开展教学活动。根据景德镇陶瓷艺术和徽派民居艺术的特点,制定以下教学内容:

(1)两门古老的艺术——陶瓷和民居的发展历史与类别。

(2)江西省的陶艺和民居文化——景德镇陶瓷与徽派民居的特点。

(3)金、木、水、火、土——景德镇陶瓷和徽派民居中所用的材料和技艺。

(4)美丽的纹饰(一)——景德镇陶瓷和徽派建筑中的植物形象。

(5)美丽的纹饰(二)——景德镇陶瓷和徽派建筑中的动物形象。

(6)美丽的纹饰(三)——景德镇陶瓷和徽派建筑中的人物形象。

(7)美丽的纹饰(四)——景德镇陶瓷和徽派建筑中纹饰内容表现的异同。

(8)景德镇陶瓷和徽派建筑中的文学艺术。

(9)景德镇陶瓷和徽派建筑中的书法艺术。

(10)景德镇陶瓷和徽派建筑中的绘画艺术。

(11)感受陶艺和雕刻艺术——陶艺浮雕的实践(可同美术实践课相结合)。

3.美术欣赏课校本课程的评价指标的确定

课程评价是指依据课程的实施可能性、有效性及其教育价值,可以作出价值判断的“论据的收集与提供”(钟启泉:《现代课程论》)。课程评价主要包括教学活动中教师的评价、学生受益情况进行评价和课程内容的评价。美术欣赏课校本课程的评价指标,对美术欣赏课课程的特色建设有着很强的导向作用。

在角色上,教师是学生学习的引导者,要确立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观,进行教学活动。结合美术欣赏课校本课程的特点,教师的评价指标确定为:(1)教师能够引导学生自主地对美术欣赏课的内容进行学习,创造良好的学习氛围。(2)教师能够通过教学方法的运用,促进学生之间互动和师生间的互动。(3)教师对美术欣赏课内容相关的信息与支撑材料的搜集与掌握。(4)教师在传递教学内容的过程中,对教学活动有良好的组织和调控能力。

对学生的评价:(1)学生积极主动的学习态度和团结互助的合作精神。(2)学生与同学、教师之间的信息交流,以及对美术欣赏课相关信息的搜集与整理能力。(3)对美术欣赏课内容了解的深度和广度。(4)美术欣赏课的学习效果,对学生素质和谐发展的影响。

对美术欣赏课课程内容的评价:(1)美术欣赏课课程内容的合理性、科学性和特色的体现。(2)美术欣赏课课程内容的综合性,及与其他学科的联系。(3)符合学生接受和理解能力的发展的实际水平。(4)美术欣赏课课程适宜推广和普及。

四、影响美术欣赏课校本课程实施的因素

将景德镇陶瓷艺术和徽派民居艺术引入课堂,作为美术欣赏课的主题内容,这是一个新的尝试,在具体的实施中,会受到以下因素的影响:1.学校教育理念的影响。在推行素质教育的今天,美术欣赏课成为提高学生审美素养的重要手段,但学校在面临应试教育的压力下,对美术教育的投入相对较少。因此,美术欣赏课校本课程的顺利实施,首先要得到地方和学校的肯定与支持。2.教师素质的影响。对于陶瓷艺术和民居艺术的相关知识内容,各校美术教师掌握的信息有限,需要个人搜集大量的实物、图片、影像、文字等资料。对材料进行系统的整理和对比、引导学生探究性地学习,对于教师也是一种新的挑战和学习。 3.学校地理位置与实施能力的局限性的影响。为了加强学生对景德镇陶瓷艺术和徽派民居艺术的直观感受,欣赏课中要有参观考察的环节,让学生通过对陶瓷制作流程以及作品的观赏和对民居建筑的考察欣赏,身临其境地感受这些艺术不同的美。由于学校所处的地理位置不同,所以在参观考察的环节上其便利性存在差异,部分乡镇学校、周边地区就可见到陶瓷工场或民居建筑,为美术欣赏课程的考察环节提供了便利条件。相反,对于地处市区的学校,考察环节使学校在实施上存在一定的困难。

结语

综上所述,江西省美术欣赏课校本课程能够充分体现出本地区的特点,并对学校推动素质教育起到良好的作用。课程开发是一项持续发展与不断完善的工作,无论在理论上还是在实践上,都需要不断地研究和探索。面对江西省丰富的艺术文化资源,美术教师应结合自己独特的审美视角,去挖掘探索新的具有地方特色的艺术资源,来丰富和完善美术欣赏课校本课程。

参考文献

[1]张磊.关于美术校本课程开发的几点认识.中国美术教育,2004(3).

[2]崔允漷.校本课程开发:理论与实践.教育科学出版社,2000年版.

中国美术欣赏论文篇3

关键词: 新形势; 小学; 美术; 欣赏教学;

美术学习能够有效提升学生的综合素质和艺术鉴赏能力,有助于促进学生的身心健康发育。然而在传统教育模式的影响下,部分教师依然不太重视对小学美术欣赏教学进行创新,采用单一的教学模式限制了学生对于美术欣赏课程的兴趣,不利于激发学生的想象力与创造力。因此,在新形势下,教师应该充分利用小学美术欣赏教学活动来培养学生的人文底蕴与艺术修养,将美术欣赏与实际生活联系起来,加强师生互动,从而有效激发学生的创新思维,继而保证学生得到更加全面综合的发展。

一、小学美术欣赏教学的重要意义

小学美术欣赏教学的目的是激发学生对美术作品产生一种自发的探究欲望,并且使其能够运用一定的方法观察美术作品,同时保持一种感官的敏锐性,最终让学生学会感知和欣赏艺术。学生通过观赏出类拔萃的美术杰作而展开思索、联想、感受,在潜移默化中吸收并内化优秀美术作品中的构图、色彩、创作方式等,从而丰盈和充实了学生的内在精神世界,完善和强化了学生的艺术感觉,提升了他们的艺术审美与综合素质。此外,美术欣赏还有助于开阔学生的艺术眼界、进一步激发学生的创造能力与思维能力。

二、小学美术欣赏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一方面很多美术教师对小学美术欣赏课程的认识尚不全面,认为开展美术欣赏教学就是简单地播放一些美术作品的图片让学生观看,没有深入引导学生对美术作品进行全方位、多角度的探究,只是讲授其中涉及的绘画手法和技巧,或是对作品进行简单的评价,不利于小学美术欣赏教学课程收获良好的效果。另一方面,按照新课程改革的要求,教师应该在美术欣赏教学活动中拓展美术相关知识,以激发学生的欣赏热忱,以此来丰富美术欣赏教学的内容深度和广度。

然而在实际的美术欣赏教学过程中,一些教师却忽略了学生的喜好,按照主观意识挑选了学生认知和理解范围之外的美术作品以及相关知识,致使课堂氛围沉闷,限制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还容易触发学生的抵触情绪。另外,部分教师习惯采用较为固定的单一教学形式进行欣赏教学,以教师为主导,单向输出教师本人的美术欣赏理念,没有起到开启学生发散思维与自主思考的引导作用,虽然给学生留出了一定时间进行思索和赏析,然而由于师生互动的缺乏,在一定程度上也阻碍了学生的个性化发展。

三、小学美术欣赏教学方法的实践探索

(一)在欣赏中培养学生的人文底蕴

教师提出问题,学生根据问题展开思索和探究的教学方式,对于培养学生的思考与创造能力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这一教学方式涵盖了问题提出、分析与探究、实践创新等几个发展过程。具体的实现形式是:教师根据美术欣赏课的教学内容,精心设计和制作一个视频短片或是课件,提出问题,引导学生根据内容探寻并开启交流,继而解得出结论。教师主要是以观察者和引导者的身份参与到整个教学活动中,通过设计欣赏活动与设置问题引导学生深入思索,从直观的感性认识逐步升华到较为客观理性的方法的感悟中,经过一系列的观察与比对,在热烈的讨论中分享美术欣赏的感受,并通过自己的语言完整地表达出来,从而在解决问题的基础上完成对美术作品的欣赏品鉴。这种教学方式具有较强的目的性,以学生为主导,能够切实地培养学生的美术鉴赏能力,防止教师输出观点式欣赏课程的弊端。

(二)师生互动

教师可以在美术欣赏课程中引导学生开展讨论,在不同的思想碰撞中深入欣赏,通过在讨论中听取其他学生的见解来完善自己的赏析,教师可以在每个谈论小组内驻足倾听,适机地给予一些提示和引导,有利于学生从不同方面,如美术作品的主题、构图形式、色彩处理等多角度展开讨论,同时,还可以分析美术作品的表现技法,以及画面的布局与关系等。最后还可以深入到探究美术作品的风格,以及作者创作时的背景和心情,换言之,就是美术作品所隐藏的寓意。另外,教师可以倡导学生在美术欣赏课结束后,保持敏锐的感官习惯,继续欣赏身边的艺术作品,保持思考与表达,让这一主动探究的良好习惯得以延续,切实提升艺术审美能力。

(三)联系学生的现实生活

生活中其实随处可见美术的踪迹,教师在进行小学美术欣赏教学活动时,可以尽量地将生活中的美术元素引入教学活动,如此一来既贴合学生的心理探索欲,还能锻炼学生的审美敏感度。教师在实际的教学实践中,应该将美术欣赏活动与实际生活之间的联系融会贯通,突破课堂这一界限,让美学的欣赏情境更加广阔。对于校园中的美术欣赏课程,教师也可以突破课本的局限,通过欣赏分布在校园之中的建筑,分析和思索建筑的布局与外观形态,还可以让学生根据一个自己最喜爱的建筑进行全面的观赏,学生通过探寻其美学意义,可以从熟悉的场景中,收获全新的视角和思想。同时,教师也可以将美术欣赏课堂的范围扩大,到美术馆、图书馆、公园等当地的特色公共场所去,引导学生欣赏这些不同建筑的外观特色,探寻设计理念,领会其中深层次的人文魅力。

另外,教师还可以将美术欣赏课堂设置在大自然之中,欣赏自然景观之美,区分人工风景与自然风景的差异与相似之处,让学生在大自然的怀抱中感悟美,提升美术欣赏的思想层次,认识并理解人类改造客观世界而创作出的艺术作品。教师在美术欣赏教学活动中,应该注重从学生的平日生活场景中提取学生熟悉的景致、事物等作为美术欣赏对象,让学生在和谐愉悦的教学氛围中完成美术欣赏活动。例如,教师可以给学生布置如配置服装、制作新年贺卡、布置房间环境等与生活息息相关的小任务,让学生在实践的审美应用中消化理论知识,收获更加生动鲜活的审美认知,并且通过不断累积的审美经验,来实现感悟美术审美价值的实践。

(四)利用多媒体教学手段

小学美术教师应该在美术欣赏课上教授学生应用发散的艺术感知能力去品析世界级艺术家的优秀作品。教师可以借助先进的信息化多媒体教学手段来强化学生的艺术感知力,以更加直接形象的画面和强烈的视觉效果来加深学生的艺术感受。例如,在进行《中国画欣赏》这一内容的学习时,教师可以通过一些国画大家的人物短视频来呈现画家的创作过程,而后再让学生赏析美术作品,同时让学生在探讨中结合了画家的生平、性格等背景,会让学生对美术画作产生一些独特的见解,通过欣赏优秀的美术作品既能够不断拓宽学生的眼界,还可以使学生探寻到作品中所隐含的人文背景与艺术内涵。

(五)创设教学情境

小学美术教师在美术欣赏教学活动中,可以通过创设适宜的教学场景,为拓宽学生欣赏美术作品的广度和深度。通过创设贴合授课内容的教学场景,有利于教师发掘不同的视角来开启学生的思考,能够使其更加深入地理解与内化美术相关知识,将美术画面表达的事物场景还原,既能够吸引学生的注意力,还能够让他们欣赏美术作品的视角更加全面。

例如,当教师在讲授齐白石作品美术欣赏课程时,便可以利用情境教学模式来引导学生,首先,教师可以引导学生通过从齐白石的美术作品中的绘画意境出发,完善学生欣赏中国画的方法和角度;其次,教师可以在课程实践中,运用多媒体技术手段,还原齐白石作品《雏鸡》中的原型,通过播放小鸡成长和活动的视频让学生对于小鸡形成一个动态的直观感受,随后再进入齐白石创作的美术场景中,探究和分析其中栩栩如生的鲜活形象是如何一步步实现的,以此来升华自己对于美术作品欣赏的能力。

(六)小组讨论

教师在小学美术欣赏教学活动中,可以鼓励学生在小组的协作讨论中来实现自己对于美术作品的充分感受,并且还应该加入自己的见解和观点。如此一来,不仅可以让学生从不同的角度看待和剖析美术作品,还能够培养学生形成艺术审美的习惯。例如,教师在引导学生赏析雕塑作品的时候,就可以采取分组讨论的形式,让学生在小组中通过思考、发言、倾听,来描述自己欣赏雕塑作品的方法和感受,并且以此来提升学生对于美术欣赏过程的思考,并通过自己的语言评述,将这一过程完善。

例如,教师在进行雕塑欣赏课程的时候,可以播放事先准备好的人民英雄纪念碑的视频和图片,给予学生一定的时间,进行认真地观察和思考,进而展开欣赏评述。例如,从雕塑的类型开始赏析,强调这个作品采用的是浮雕的手法,而后由教师对学生的赏析进行评价总结,肯定并鼓励学生的表述,再详细地解读作品,这时的讲解是点睛之笔,可以给学生留下深刻的印象。教师通过学生的讨论交流可以发现,大部分学生在直观欣赏后,都获得了各方面的艺术感受,再加上最后教师对于相关知识与时代背景的讲述,让学生真正全面地掌握美术欣赏的方法和角度,开拓了学生的认知范畴,也提高了美术欣赏课的教学质量。

四、结语

综上所述,小学美术欣赏教学对于提升学生的艺术审美水平和艺术综合素养有着至关重要的意义,因而教师必须正确地认识欣赏教学课程的教学理念,充分激发学生对欣赏教学的喜爱度和探索欲望,在新课程改革的背景下,不断提高学生对于美术作品的认知和理解。

参考文献

[1]崔艳青.谈小学美术欣赏课的教学策略[J].中国新通信,2020(11):156.

中国美术欣赏论文篇4

关键词:中职;美术欣赏课程;教学方法

在新课程改革的背景下,社会对美术专业人才的需求也在逐渐提高,中职美术欣赏课有助于提升学生的全面素养,同时陶冶学生的情操,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以往的中职美术欣赏课存在实践与理论相分离的严重问题。根据时代的需求,中职美术欣赏课需要在教学方法上有待改进,以便培养出更优秀的美术学生。

一、概述美术欣赏课程在中职教学中的重要性

教师在课堂上组织学生对一些著名的美术作品进行观察赏析,从而达到提高学生美术欣赏水平和审美能力的这样一门课程,我们称之为美术欣赏课程。培养学生的美术欣赏能力是中职教学中必须贯穿始终的。美术欣赏课程是从发现美、观察美、表现美到欣赏美的过程。因此。这样的课程就要求有一个轻松自在的学习环境。它不同于理论课程需要学生去理解领悟。这是一堂洗礼视觉的课程。人人都喜欢看美的事物。所以,在美术欣赏课上,学生一般都有很高的热情。教师会扮演一个讲解员的角色。在学生观察美术作品的时候,教师的职责就是对相应的作品进行介绍,讲讲作品背后的故事。如此一来,学生会产生强烈的学习兴趣,积极主动地融入课堂之中。在美术欣赏课上,会涉及许多美术作品。作为中国的学生,应该对中国的艺术作品有所了解。所以,在课堂上展示作品的时候,教师应该多采用一些中国的艺术作品,让学生更多地了解中国的传统文化。这是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的重要途径。谈论了教师展示作品的问题,现在来说说学生对作品的欣赏问题。美术欣赏课程可以通过不同的作品提升学生对美的欣赏能力,还能在一定程度上激发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力。学生可能在观察的时候觉得没有什么,但是某些触动的画面会留在潜意识里,在以后对美术的创作的时候会闪现。对于今后的一些美术作品的反映也会更加敏感。不仅提高了学生对美的感受能力,还提高了学生的视觉感知能力。在学生的身心素质方面,美术欣赏课程也起到了一定的作用。一些优秀的作品形象会潜移默化地影响学生对美的向往,对自己身心健康的关注,从而塑造自身更健全的人格。中职美术欣赏课对于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提高全面素养是非常有帮助的。所以,对中职美术欣赏课的教学方法进行调整和创新是十分必要的。

二、探讨中职美术欣赏课程的教学方法

面对新课程的改革,人们开始注重素质教育。素质教育要求学生具有人文关怀和健全的人格。在新的形势的推动下,中职美术欣赏课程在教学方法方面也应做出几点相应的变动。首先,对于教师自身来讲。加强自身的专业素养,提高教学质量是很关键的。素质教育的提出,不仅仅是针对学生,还对老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因此,身为教师,不仅要在教学方法上积累经验,还要广泛涉猎,扩大知识面来加强自己对美术专业的认知度。这样才能有利于引导学生加强审美观。另外,在为课堂做准备的时候,教师应该提前把握好要授课的内容,尽可能地为学生营造轻松的学习氛围。让学生对课程的新内容产生兴趣,学生就会积极主动地融入学习中。其次,教师对教学方法有技巧的运用也是很重要的。中职生正值青春期,身体发育处于高峰期,心理都存在强烈的探究精神。所以,要达到更好的教学效果,教师应该灵活多样地运用教学方法,满足学生对知识的渴望。譬如说,在授课时可以结合多媒体技术进行教学,或者带领学生走出课堂。所谓实践出真知,这有助于学生在实践中感受美的能力。最后,教师应该通过在美术作品的挑选搭配上,提升学生对中国古老文化的欣赏水平。比如,顾闳中的《韩熙载夜宴图》,这幅图描绘了五代时期韩熙载夜间宴请宾客的场面,他当时遭到了南唐统治者的猜忌。顾闳中巧妙地构思使夜宴中的主要活动展现在人们眼前。作者深刻细腻地通过对不同人物的行为动作、面貌神情反映了人物丰富的内心世界。教师就可以通过该作品让学生对中国的文化加深了解,同时学习名家的绘画技巧。

中职美术欣赏课程对学生情操的熏陶、素养的提高、人格的培养有着深远的意义。要想跟上时代的步伐,使素质教育更好地在教学中达到想要的效果,中职美术欣赏课程应该继续探讨更有效的教学方案,全面促进学生身心素质的发展。

参考文献:

中国美术欣赏论文篇5

[论文摘要]美术欣赏课程教学在高校大学生素质教育和人才培养中有着重要的作用。美术欣赏课程有自身的学科特点和教学规律,它通过对古今中外优秀美术作品的审美教育,来丰富学生的审美观念,培养他们的美术鉴赏能力。在高等学校开设美术欣赏课程,有助于开阔大学生艺术视野,提高艺术修养,增强人文素质,促进大学生全面的发展发挥着积极的作用。 

 

目前,国内高校中普遍开设美术欣赏课程,这对于开阔大学生的艺术视野,陶冶艺术情操,启迪智慧,健全人格,发展个性,提高创新能力等方面,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通过美术欣赏课的学习,可以使大学生在学好知识的同时,了解和接触到很多优秀的美术作品,认识到中外美术作品的艺术价值,培养审美观念,提高艺术品位,从而达到增强他们综合素质的目的。 

一、高校大学生美术欣赏课程教学的基本特点 

1.高校美术欣赏课程教学是当代大学生审美教育和人文素质教育的重要内容。它是培养学生从不同角度欣赏美、感悟美,进而提高审美能力的一门课程。它主要是通过对具体美术作品的解读和赏析来揭示出作品的艺术特色和文化内涵,使他们对美术作品的审美认知能力得到一个由表及里、由感性到理性的提升过程。另外,美术欣赏课程教学在素质教育中必须突出“普及”和“审美”两个方面。只有这样,才能在新的教学改革中取得主动。加强大学生的美术欣赏,使学生在学习赏评作品过程中建立完善的审美知识结构,提高艺术素养,形成健康、高尚的审美直觉和情趣。 

2.高校美术欣赏课程教学有自身的特点和规律。它主要以古今中外优秀的绘画、雕塑、建筑和工艺美术等作品为教学内容和审美对象。因此,在教学中首先确定培养目标、教学内容、教学模式和教学方法,对授课内容的选择方面,重点选择主题突出,风格鲜明,内容和形式上都相对完美,在世界美术史上影响较大的优秀作品,力求做到民族性与国际性相结合,还应兼顾到美术作品内容之间的系统性与连贯性。同时,应适当选择一些近代或现代寓意深刻,具有前瞻性和创新性的优秀美术作品。只有把真正普遍认为优秀的作品作为欣赏和审美的对象,才会给当代大学生带来强烈的艺术感染,使他们的审美感知得以陶冶和塑造,综合素质得以提高。 

美术欣赏课程的教学不同于美术专业的技法课教学,而是重在培养和提高大学生的审美能力、想象能力和创新思维能力。教好这门课程,对任课教师的综合素质有很高的要求。它要求胜任“美术欣赏”课程的教师,既要有丰富的美术创作经验、扎实的美术史论知识,也要具备一定的文学、历史学和哲学等相关学科的知识,并且能够把这些知识有机地融会贯通于“美术欣赏”教学的课堂当中。 

3.高校美术欣赏课程教学是“接受学”中的一个“再创造”过程。在教育教学活动中应注意处理好“教”与“学”之间的关系,充分发挥任课教师的主导作用和听课学生的主体地位。选修这门课程的学生来自于不同的专业,由于知识结构的不同,审美观点的差异,将会导致他们对欣赏美术作品的角度不同,有可能产生不同的审美感受,得出不同的审美结论。这就要求任课教师积极主动地引导和鼓励学生,不要因循守旧,应开动脑筋,深入思考,大胆地发表自己的审美观点。任课教师应及时对不同的审美观点进行分析和点评,因势利导,指导他们用所学知识理性和感性相结合的方式赏析,使他们真正体会到美术作品的艺术价值和人文内涵,并对作品做出合理的评价。只有这样,才能激发学生的审美意识,调动他们的审美积极性。 

二、高校美术欣赏课程的教学方法与探索 

高校美术欣赏课程教学方法的正确与否直接影响到教学的效果,只有把切入点找准,精心设计和组织教学过程,才能使美术欣赏课程教学不断得以深化。目前,美术欣赏课程的教学中还存在着很多误区,部分教师直接借用专业美术院系的教学模式,在美术欣赏课程教学中,重在讲解技法、形式与风格,或者侧重于美术史论的解读。这种教学方法明显忽视了学生的接受能力和兴趣,导致了实际的教学效果脱节。根据教学的实践与探索,借鉴教学经验丰富的专家指导意见,把美术欣赏课程教学的主要方法总结归纳为以下几点: 

1.深入体会各个时期美术作品的审美情趣,掌握美术作品的时代特征和规律。不同时代有不同时代的艺术,是古今中外艺术的共同规律。每一个历史时期的审美思潮、文化特征和价值取向,都在美术作品中深刻地反映着,这是在欣赏美术作品时必须注意掌握的。这也是同一题材的作品在不同的地域和历史时期有着不同的文化内涵,并在很大程度上显露出其独特光芒的重要原因。如在意大利文艺复兴盛期著名艺术家达·芬奇、米开朗基罗、拉斐尔,他们分别创作的美术作品如《蒙娜丽莎》《大卫》《圣母像》等,还有19世纪下半叶的印象画派,以莫奈《日出印象》为例,明显可以看到他们关注自然世界和现实人生的目光,并能够主动地把科学和艺术结合起来。他们的作品中有着艺术家人文理想的倾注和对个人价值的肯定。在美术欣赏课程教学中,应当指导学生掌握作品的时代特征和规律,深入体会各个时期美术作品的审美情趣,针对具体美术作品进行具体分析。 

2.摆正美术作品与艺术家的关系,注重艺术家身世和时代背景的介绍。艺术家的美术作品是对客观现实升华了的精神产品,作品中表现的生命感受、艺术境界和审美情趣等都与艺术家的人生成长、经历环境、素质气质、宗教信仰和时代特征等有着关键的联系。另外,从不同的美术作品中,还可以感受到艺术家的气质、艺术追求及人生际遇等。其实真正优秀的耐人寻味的美术作品往往是作者心灵和情感的折射,创作主体与客体之间的关系始终是对应的。因此,在教学过程中针对具体类型的美术作品,分析欣赏作品时重点把握“知人论画”的层面,避免在欣赏过程中不知道艺术家身世和时代背景的现象。如当我们欣赏近代国画家徐悲鸿先生的绘画作品时,如果不把作品与画家感情生活、具体身世和时代背景联系起来,就不能感受到他“忧国忧民”的画面背后,因军阀混战、抗日战争和国民党发动内战而给国家和人民带来深重苦难而产生忧国忧民悲愤的心情;如果能做到“知人论画”,我们就可以通过美术作品,体味出徐悲鸿先生内心深处的那份孤寂、无奈与悲凉,感受到在他画面之外的寄托与向往。只有这样,作为欣赏者的学生才会与艺术家达到一种更深层次的精神沟通,从中获得更多的审美情趣,可见,欣赏作品时把握艺术家和美术作品之间关系是一种十分重要的解读方法。 

3.根据美术作品的民族性和地域性特征,深入体会审美心理的差异。由于东、西方传统文化的差异,导致了人们对艺术的表现形式和审美习惯不同。这对人们的欣赏和认知方式带来很多的不便。如在对古埃及的建筑和雕塑的欣赏中,应当了解古埃及人重视数理与形象的和谐,以及宗教信仰等,他们创造的娴静典雅的雕像和庄严肃穆的建筑,都与它的民族地域有着不可分割的联系。艺术家在作品中所遵循的对称、和谐、比例、秩序、均衡的原则,无不体现着古埃及数学家、科学家和艺术家共同的审美心理特征。可见,只有深入地了解这些相关的历史文化背景,才能更好地欣赏这些地域和民族的美术作品。此外,中外美术作品中诸多的差异,如表现形式、审美习惯、艺术特征等,也都是美术欣赏教学课程中的重点和难点所在。因此,在欣赏教学过程中,应注意从不同的历史文化背景的视角切入,深入分析作品。民族和地域的不同,形成美术作品背后一系列更深层次的审美心理特征,体会艺术家审美心理的差异。 

三、高校美术欣赏课程教学在大学生素质教育中的作用 

1.美术欣赏可以培养大学生高尚的情操。美术欣赏是审美主体积极而能动地反映审美客体。在这个过程中,审美主体从中获得了丰富的情感体验。通过大学生们经常性的审美活动,可以陶冶他们的性情,净化心灵。如油画家罗中立所画《父亲》的形象,更多的是让人感受中国传统的农民身上所具有的憨厚、淳朴、勤劳和善良的美,这种美具有一种发人深省的情感力量;从列宾、希施金、列维坦等那些关注自然的质朴画风中,唤醒了人们对现实生活的深切关怀。在这些艺术形象中,所表现出的内容题材,引发了人们对现实美好生活的热爱之情。它有助于大学生树立正确的、健康的审美观念和人生态度。另外,还有美术作品中表现出爱国的情怀、协作的精神、坚强的意志与无私的品质,以及人世间的情感冷暖,都经过艺术家的艺术处理,将真善美的力量融入画面中,陶冶情操,转化为同学们向前的勇气和动力。 

2.美术欣赏可以提高大学生的审美意识,树立合理的审美观念。通过对中外优秀美术作品的欣赏和学习,学生能逐渐透过作品的形式层面和形象层面,品味到作品中的深层意蕴。随着美术欣赏课程教学的不断深化,美术作品的艺术形式和艺术语言,有了更为生动而丰富的内容,艺术家的人文情感被以物化的方式呈现出来,当学生从不同的作品中品味解读出作品中所蕴涵的人生境界、哲理思考、时代特征、民族精神等理性内容时,映射在内心的将是一种心旷神怡的喜悦。这时,艺术家的艺术作品已不再是心灵的独语状态,而是起到“中介”作用,成为艺术家与同学们情感交流的“桥梁”。只有这样,在欣赏课程教学活动中,学生们在充分享受由美术作品带来的精神愉悦的同时,也积累了一定的审美知识,提高了审美意识,启迪了审美智慧,树立了合理的审美观念。 

3.美术欣赏可以培养学生的想象力、创造力和语言表达能力。美术欣赏是艺术作品、艺术家的社会背景和生活等与欣赏者的知识背景、生活经验、情绪情感等因素相互作用和渗知的过程。美术欣赏的过程实际上是学生在欣赏时积极主动地创造过程,美术作品能把学生潜在的创造力和想象力充分调动起来。研究表明,学生对美术作品作出的反应程度,对线条、形状和色彩的感受水平,围绕作品的意象和情感所展开的想象能力是非常广泛的。尤其是抽象绘画或抽象雕塑作品,它为学生提供了一个不受拘束、自由想象、创造的广阔空间。这种变形、夸张的抽象作品更能充分调动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力。另外,对美术作品的欣赏需要通过对话交流的方式进行,它包括教师与学生、学生与学生之间的对话交流,欣赏者与作品之间的对话交流等几个方面。无论是哪种对话交流,都要借助语言这一中介来实现。对于学生来说,这几种对话交流的方式是互相交织的。一方面,作品通过形状、构图、色彩、线条以及所描绘的内容或情节等因素向学生发出信息,学生则靠敏锐的直觉和审美感受,不断地获取这些信息,并作出情感上的回应;另一方面,学生通过与教师、同伴的对话、讨论,表达自己对美术作品的理解和感受,同时也倾听别人的感受。在整个对话交流的过程中,学生们不断丰富着自己的内心感受。通过这种发自内心的、言之有物的表达,学生的语言能力得到了快速发展。 

总之,美术欣赏教育有助于大学生综合素质的提高,美术欣赏能够培养大学生的想象力、创造力和语言表达能力,丰富审美情趣,优化情感结构,提高审美能力,提升人文素质,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参考文献] 

[1]黎林.高校文化素质教育评价的理论思考[j].广西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8(5). 

[2]张志华.论大学生文化素质教育考评体系的构建[j].南京邮电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0(2). 

[3]袁振国.教育新理念[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2. 

中国美术欣赏论文篇6

[论文摘要]美术欣赏课程教学在高校大学生素质教育和人才培养中有着重要的作用。美术欣赏课程有自身的学科特点和教学规律,它通过对古今中外优秀美术作品的审美教育,来丰富学生的审美观念,培养他们的美术鉴赏能力。在高等学校开设美术欣赏课程,有助于开阔大学生艺术视野,提高艺术修养,增强人文素质,促进大学生全面的发展发挥着积极的作用。

目前,国内高校中普遍开设美术欣赏课程,这对于开阔大学生的艺术视野,陶冶艺术情操,启迪智慧,健全人格,发展个性,提高创新能力等方面,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通过美术欣赏课的学习,可以使大学生在学好知识的同时,了解和接触到很多优秀的美术作品,认识到中外美术作品的艺术价值,培养审美观念,提高艺术品位,从而达到增强他们综合素质的目的。

一、高校大学生美术欣赏课程教学的基本特点

1.高校美术欣赏课程教学是当代大学生审美教育和人文素质教育的重要内容。它是培养学生从不同角度欣赏美、感悟美,进而提高审美能力的一门课程。它主要是通过对具体美术作品的解读和赏析来揭示出作品的艺术特色和文化内涵,使他们对美术作品的审美认知能力得到一个由表及里、由感性到理性的提升过程。另外,美术欣赏课程教学在素质教育中必须突出“普及”和“审美”两个方面。只有这样,才能在新的教学改革中取得主动。加强大学生的美术欣赏,使学生在学习赏评作品过程中建立完善的审美知识结构,提高艺术素养,形成健康、高尚的审美直觉和情趣。

2.高校美术欣赏课程教学有自身的特点和规律。它主要以古今中外优秀的绘画、雕塑、建筑和工艺美术等作品为教学内容和审美对象。因此,在教学中首先确定培养目标、教学内容、教学模式和教学方法,对授课内容的选择方面,重点选择主题突出,风格鲜明,内容和形式上都相对完美,在世界美术史上影响较大的优秀作品,力求做到民族性与国际性相结合,还应兼顾到美术作品内容之间的系统性与连贯性。同时,应适当选择一些近代或现代寓意深刻,具有前瞻性和创新性的优秀美术作品。只有把真正普遍认为优秀的作品作为欣赏和审美的对象,才会给当代大学生带来强烈的艺术感染,使他们的审美感知得以陶冶和塑造,综合素质得以提高。

美术欣赏课程的教学不同于美术专业的技法课教学,而是重在培养和提高大学生的审美能力、想象能力和创新思维能力。教好这门课程,对任课教师的综合素质有很高的要求。它要求胜任“美术欣赏”课程的教师,既要有丰富的美术创作经验、扎实的美术史论知识,也要具备一定的文学、历史学和哲学等相关学科的知识,并且能够把这些知识有机地融会贯通于“美术欣赏”教学的课堂当中。

3.高校美术欣赏课程教学是“接受学”中的一个“再创造”过程。在教育教学活动中应注意处理好“教”与“学”之间的关系,充分发挥任课教师的主导作用和听课学生的主体地位。选修这门课程的学生来自于不同的专业,由于知识结构的不同,审美观点的差异,将会导致他们对欣赏美术作品的角度不同,有可能产生不同的审美感受,得出不同的审美结论。这就要求任课教师积极主动地引导和鼓励学生,不要因循守旧,应开动脑筋,深入思考,大胆地发表自己的审美观点。任课教师应及时对不同的审美观点进行分析和点评,因势利导,指导他们用所学知识理性和感性相结合的方式赏析,使他们真正体会到美术作品的艺术价值和人文内涵,并对作品做出合理的评价。只有这样,才能激发学生的审美意识,调动他们的审美积极性。

二、高校美术欣赏课程的教学方法与探索

高校美术欣赏课程教学方法的正确与否直接影响到教学的效果,只有把切入点找准,精心设计和组织教学过程,才能使美术欣赏课程教学不断得以深化。目前,美术欣赏课程的教学中还存在着很多误区,部分教师直接借用专业美术院系的教学模式,在美术欣赏课程教学中,重在讲解技法、形式与风格,或者侧重于美术史论的解读。这种教学方法明显忽视了学生的接受能力和兴趣,导致了实际的教学效果脱节。根据教学的实践与探索,借鉴教学经验丰富的专家指导意见,把美术欣赏课程教学的主要方法总结归纳为以下几点:

1.深入体会各个时期美术作品的审美情趣,掌握美术作品的时代特征和规律。不同时代有不同时代的艺术,是古今中外艺术的共同规律。每一个历史时期的审美思潮、文化特征和价值取向,都在美术作品中深刻地反映着,这是在欣赏美术作品时必须注意掌握的。这也是同一题材的作品在不同的地域和历史时期有着不同的文化内涵,并在很大程度上显露出其独特光芒的重要原因。如在意大利文艺复兴盛期著名艺术家达·芬奇、米开朗基罗、拉斐尔,他们分别创作的美术作品如《蒙娜丽莎》《大卫》《圣母像》等,还有19世纪下半叶的印象画派,以莫奈《日出印象》为例,明显可以看到他们关注自然世界和现实人生的目光,并能够主动地把科学和艺术结合起来。他们的作品中有着艺术家人文理想的倾注和对个人价值的肯定。在美术欣赏课程教学中,应当指导学生掌握作品的时代特征和规律,深入体会各个时期美术作品的审美情趣,针对具体美术作品进行具体分析。

2.摆正美术作品与艺术家的关系,注重艺术家身世和时代背景的介绍。艺术家的美术作品是对客观现实升华了的精神产品,作品中表现的生命感受、艺术境界和审美情趣等都与艺术家的人生成长、经历环境、素质气质、和时代特征等有着关键的联系。另外,从不同的美术作品中,还可以感受到艺术家的气质、艺术追求及人生际遇等。其实真正优秀的耐人寻味的美术作品往往是作者心灵和情感的折射,创作主体与客体之间的关系始终是对应的。因此,在教学过程中针对具体类型的美术作品,分析欣赏作品时重点把握“知人论画”的层面,避免在欣赏过程中不知道艺术家身世和时代背景的现象。如当我们欣赏近代国画家徐悲鸿先生的绘画作品时,如果不把作品与画家感情生活、具体身世和时代背景联系起来,就不能感受到他“忧国忧民”的画面背后,因军阀混战、抗日战争和发动内战而给国家和人民带来深重苦难而产生忧国忧民悲愤的心情;如果能做到“知人论画”,我们就可以通过美术作品,体味出徐悲鸿先生内心深处的那份孤寂、无奈与悲凉,感受到在他画面之外的寄托与向往。只有这样,作为欣赏者的学生才会与艺术家达到一种更深层次的精神沟通,从中获得更多的审美情趣,可见,欣赏作品时把握艺术家和美术作品之间关系是一种十分重要的解读方法。

3.根据美术作品的民族性和地域性特征,深入体会审美心理的差异。由于东、西方传统文化的差异,导致了人们对艺术的表现形式和审美习惯不同。这对人们的欣赏和认知方式带来很多的不便。如在对古埃及的建筑和雕塑的欣赏中,应当了解古埃及人重视数理与形象的和谐,以及等,他们创造的娴静典雅的雕像和庄严肃穆的建筑,都与它的民族地域有着不可分割的联系。艺术家在作品中所遵循的对称、和谐、比例、秩序、均衡的原则,无不体现着古埃及数学家、科学家和艺术家共同的审美心理特征。可见,只有深入地了解这些相关的历史文化背景,才能更好地欣赏这些地域和民族的美术作品。此外,中外美术作品中诸多的差异,如表现形式、审美习惯、艺术特征等,也都是美术欣赏教学课程中的重点和难点所在。因此,在欣赏教学过程中,应注意从不同的历史文化背景的视角切入,深入分析作品。民族和地域的不同,形成美术作品背后一系列更深层次的审美心理特征,体会艺术家审美心理的差异。

三、高校美术欣赏课程教学在大学生素质教育中的作用

1.美术欣赏可以培养大学生高尚的情操。美术欣赏是审美主体积极而能动地反映审美客体。在这个过程中,审美主体从中获得了丰富的情感体验。通过大学生们经常性的审美活动,可以陶冶他们的性情,净化心灵。如油画家罗中立所画《父亲》的形象,更多的是让人感受中国传统的农民身上所具有的憨厚、淳朴、勤劳和善良的美,这种美具有一种发人深省的情感力量;从列宾、希施金、列维坦等那些关注自然的质朴画风中,唤醒了人们对现实生活的深切关怀。在这些艺术形象中,所表现出的内容题材,引发了人们对现实美好生活的热爱之情。它有助于大学生树立正确的、健康的审美观念和人生态度。另外,还有美术作品中表现出爱国的情怀、协作的精神、坚强的意志与无私的品质,以及人世间的情感冷暖,都经过艺术家的艺术处理,将真善美的力量融入画面中,陶冶情操,转化为同学们向前的勇气和动力。

2.美术欣赏可以提高大学生的审美意识,树立合理的审美观念。通过对中外优秀美术作品的欣赏和学习,学生能逐渐透过作品的形式层面和形象层面,品味到作品中的深层意蕴。随着美术欣赏课程教学的不断深化,美术作品的艺术形式和艺术语言,有了更为生动而丰富的内容,艺术家的人文情感被以物化的方式呈现出来,当学生从不同的作品中品味解读出作品中所蕴涵的人生境界、哲理思考、时代特征、民族精神等理性内容时,映射在内心的将是一种心旷神怡的喜悦。这时,艺术家的艺术作品已不再是心灵的独语状态,而是起到“中介”作用,成为艺术家与同学们情感交流的“桥梁”。只有这样,在欣赏课程教学活动中,学生们在充分享受由美术作品带来的精神愉悦的同时,也积累了一定的审美知识,提高了审美意识,启迪了审美智慧,树立了合理的审美观念。

3.美术欣赏可以培养学生的想象力、创造力和语言表达能力。美术欣赏是艺术作品、艺术家的社会背景和生活等与欣赏者的知识背景、生活经验、情绪情感等因素相互作用和渗知的过程。美术欣赏的过程实际上是学生在欣赏时积极主动地创造过程,美术作品能把学生潜在的创造力和想象力充分调动起来。研究表明,学生对美术作品作出的反应程度,对线条、形状和色彩的感受水平,围绕作品的意象和情感所展开的想象能力是非常广泛的。尤其是抽象绘画或抽象雕塑作品,它为学生提供了一个不受拘束、自由想象、创造的广阔空间。这种变形、夸张的抽象作品更能充分调动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力。另外,对美术作品的欣赏需要通过对话交流的方式进行,它包括教师与学生、学生与学生之间的对话交流,欣赏者与作品之间的对话交流等几个方面。无论是哪种对话交流,都要借助语言这一中介来实现。对于学生来说,这几种对话交流的方式是互相交织的。一方面,作品通过形状、构图、色彩、线条以及所描绘的内容或情节等因素向学生发出信息,学生则靠敏锐的直觉和审美感受,不断地获取这些信息,并作出情感上的回应;另一方面,学生通过与教师、同伴的对话、讨论,表达自己对美术作品的理解和感受,同时也倾听别人的感受。在整个对话交流的过程中,学生们不断丰富着自己的内心感受。通过这种发自内心的、言之有物的表达,学生的语言能力得到了快速发展。

总之,美术欣赏教育有助于大学生综合素质的提高,美术欣赏能够培养大学生的想象力、创造力和语言表达能力,丰富审美情趣,优化情感结构,提高审美能力,提升人文素质,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参考文献]

[1]黎林.高校文化素质教育评价的理论思考[j].广西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8(5).

[2]张志华.论大学生文化素质教育考评体系的构建[j].南京邮电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0(2).

[3]袁振国.教育新理念[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2.

中国美术欣赏论文篇7

[论文关键词]美术欣赏 文化情境 人文素养

[论文摘要]美术欣赏是美术教学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在美术欣赏的过程中联系文化情境,认识美术作品的意义、形式和风格特征,并且引导学生理解美术文化,形成一定的人文素养。同时还有助于提高学生的美术素养,培养健康的审美情趣,陶冶情操,发展学生的创造力和想像力。

一、在广泛的文化情境中认识美术

从文化情境方面加强学生的美术欣赏能力,任何美术作品都不是孤立的,都是在一定的文化环境中创造出来的,艺术家在创作艺术作品时,不可避免地受到所处环境的影响。所谓文化情境,实际上指的是一件美术作品被创作出来时,所依托的文化环境、条件及其特征。因此,在美术欣赏教学时,不能单讲技法,要把美术作品放在一定的文化环境中去学习。首先需要理解作品的内涵,需要了解作品产生的时代背景和相关的历史故事。其次,还要尽可能创造一些教学情境,帮助学生获得更加丰富的体验。进行课堂讨论,开展交流,来培养学生的欣赏能力。总之,要重视美术欣赏教学,才能使学生更好的了解和学习美术知识,使美术教学在素质教育中得到真正的发挥。

(一)美术与音乐的完美融合。音乐对人的情感能起到很好的渲染作用。而美术欣赏必然离不开情绪的调动,没有充满感情色彩的欣赏过程,必然得不到情感的体验,认识效果也会大打折扣。把音乐引进美术欣赏课的教学,不但能达到图音并茂、声色俱全的效果,而且也可以创造丰富的学习环境,促使学生有良好的心境,在轻松、愉快、活泼的氛围中展开想像的翅膀,领会艺术的真谛。如在欣赏中国古代山水画时,可以放一段中国古筝名曲《高山流水》,这样一方面可集中学生的注意力,另一方面可使其进一步理解山水画面的意境,达到预期的教学效果。

(二)各种手段的综合运用。在传统美术欣赏课教学中,要上好一堂课需经过较烦琐的准备过程,美术教材中的文字说明很少,插图因为印刷的原因质量较差,需要准备大量的幻灯片资料,在讲课时还是以大量的口头讲解为主,学生对这些乏味的欣赏课无法产生浓厚的兴趣。现在我们运用多媒体,通过视、听、读、析、思同步结合,从根本上改变了过去只靠幻灯片和挂图的单一讲解形式,在较短的时间内能帮助学生全面准确地理解和感受美术知识,从而提高审美能力。美术欣赏课实施多媒体教学,有如下好处:一是光盘资料容量大、选择性强,在学校里能以极少的空间建立一个美术欣赏图书室;二是多媒体教学演示直观、生动、形象,图形、文字、声音相结合,学生易于接受、乐于接受,大大提高了课堂教学效果;三是打破“教师一言堂”“满堂灌”的教学模式,使“精讲”“多练”“多看”成为现实。如在进行《中国民间美术——剪纸》的欣赏中,考虑到中国民间剪纸艺术是中国博大精深的民族文化内容之一,其历史悠久,样式丰富,制作手法也多种多样。如果只是采取传统的教学方式将古老的民族文化灌输给学生,势必起不到本课“激发学生热爱本民族文化传统并将其发扬光大”的教育目的。所以利用信息技术,通过制作课件,以图文并茂的形式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在制作课件的过程中,可插入优美的古典音乐,制造一种特殊的情境导人,并创设情境导入的背景文这样,学生看着精心设计的图片,伴着悠扬的音乐,听着老师的解说,在一种特殊的文化情境中感受到民间美术特有的魅力,激发他们对剪纸艺术产生浓厚的兴趣和想要学习的欲望。

二、在欣赏中了解美术文化,形成人文素养

(一)美术与文学的渊源。文学语言是一种极具魅力的艺术表现形式,它可以给人以足够的想象空间,教师在欣赏中或激昂、或低沉、或愤怒、或柔情的语言都能从另一个侧面深深地感染学生,激发学生对不同美术作品产生不同的情感波澜。美术欣赏活动首先表现为一种感觉与理解、情感与认识相统一的精神活动。欣赏者通过欣赏活动而提高认识、受到教育,表现为一种潜移默化的过程,这种潜移默化的过程就是对思想情操的陶冶过程。然而,美术并不是单纯用来进行道德说教的工具,美术的教育作用蕴含于作品的具体形象之中,它用潜移默化的方法去肯定对社会有价值的东西,鞭挞和嘲讽对社会有害的东西,或含蓄或直接给欣赏者以自己的想象和思考,进而有所发现,并做出自己的判断。五十年代后期,王式廓所作的革命历史画《血衣》,以斗争地主大会的场面,勾起了人们心中郁积多年的万千痛苦回忆,唤醒了人们的阶级觉悟,他在汹涌的人群中煽起向反动阶级讨还血债的复仇风暴。教师可用用低沉的语调介绍此画中的人物形象,渲染出主体人物的悲惨情境,学生看着图片,听着动情的解说,也会被深深地感染在这一氛围中,从而更好地理解这一美术作品,同时起到很好的教学效果。

(二)用背景故事感悟心灵。很多美术作品创作的背后都隐含着这样或那样的趣闻轶事,让学生用智慧的双眸去看大师,去看大师背后的故事,更有利于对美术作品的认识和人文素养的提高。通过故事,学生一旦被带人情节,便会被情节中的戏剧冲突所吸引,这种情感甚至会占据他们的整个心灵,让他们的心潮为之澎湃和感动。例如欣赏后印象主义凡高的作品《向日葵》,画面没有吸引人的情节,几棵金黄色的向日葵,不能一下激起学生兴趣。然而从美术性去分析作品内容,向日葵是凡高的崇拜物,他曾作过多幅。凡高之所以不倦地画向日葵,那是因为在他眼里向日葵不是寻常的花,而是太阳之光,是光和热的象征,是他内心翻腾感情的烈火写照,是他苦难生命的缩影。凡高用心灵和燃烧的情感来作画。无论每一副优秀的作品,作为美术教师应千方百计地设计美术欣赏课的教学过程,介绍作者、创作年代、所表现的内容、思想感情等,以及作品给观赏者带来什么样的作用,我们在认真分析研究以后应采取什么样的态度等,使学生感到美术作品的背后还有丰富、有趣的内容,从而激发学生的兴趣。

(三)了解中国艺术,提高民族荣誉感。热爱祖国的传统文化,了解中国艺术,提高民族荣誉感是美术课所要达到的教学目标之一。通过美术欣赏教学,使学生了解到中国的文化是以“人”为中心的文化。它以笔墨“线索”作为塑造意识形象的根本要求,并融诗人画,使画的意境、布局、笔墨、色彩完全诗化而成为“无声的诗”。它也是中国近代,现代绘画艺术发展的重要基础。因此,中国绘画属于艺术美学、抒情诗学、写意画学。学生在欣赏美术作品的同时,既自觉地接受了思想教育,也接受了新观念;既了解了中国的艺术,又提高了民族荣誉感。

参考文献

[1]《中国美术》史田卫平.湖南大学出版社2004

中国美术欣赏论文篇8

关键词:欣赏课;审美观

中图分类号:G63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7661(2012)24-214-01

随着时代的发展,传统的应试教育已不能适应社会对人才的需求。国家教委为适应国情,提出在学校教育中全面实施素质教育,美术教材里设置了一些欣赏课。通过美术欣赏教学,促使学生不断提高欣赏能力和审美水平,从而开阔艺术视野,陶冶高尚的情操,使之树立正确的审美观。

一、开设美术欣赏课的必要性

美术欣赏是美育的一个重要内容,它的对象主要是古今中外优秀的艺术品,欣赏者通过对艺术作品的感受、想象、体验、理解,从而达到真正地认识一个艺术作品的内涵。在欣赏的同时,一个个陌生而有趣的广阔世界展示在欣赏者的眼前,让人大开眼界,还可以了解到许许多多从书本和个人经历中无法得到的生动而丰富的知识。艺术品是遵循美的原则创造出来的,它反过来会对人们起着美的教育作用,这主要体现为一种“潜移默化”的过程。例如:古埃及的金字塔使人觉得雄伟壮观;而我们古代的彩陶青铜,以及许多巧夺天工、光彩夺目的工艺品,不禁使人深深地感受到我们祖国灿烂悠久的文化历史。这样,能增进我们热爱祖国的思想感情。一个人在不断接触众多艺术品的过程中,可以逐渐掌握欣赏和鉴别艺术的技巧,从而使其他艺术修养和审美能力得到逐步提高,进而影响整个人的道德品质和塑造。

二、美术欣赏课的准备过程

1、把握教材知识点,明确重、难点

教师在拿到教材后,首先要全面了解这些作品,再根据文字提示和活动(作业)要求,以及《课程标准》中对相应年级阶段的具体目标要求。

2、收集相关资料

教师是知识的引导者、开发者,也是知识的传授者。在欣赏中,很容易涉及一些艺术作品的分析,如时代背景、艺术家生平等艺术方面的知识。教师一定要有备而来,又胸有成竹,才能在欣赏课堂上游刃有余。

3、设计合适的教学教法

美术欣赏课如同把学生带进博物馆,如果我们任凭孩子在展览馆中无目的地游走,会使他们认为这是一件茫然而无意义的事。如果教师充当讲解员,一讲到底。这样,会造成教师非常投入,而学生漠然的尴尬局面。学生的学习活动不是一个被动接受的过程,而应是一个主动参与的过程,只有学生主动积极参与才能调动自身的创造潜能。

三、美术欣赏课的指导过程

1、可以从美术史的角度引导学生欣赏

艺术家们都试图用自己独特的艺术语言传达各种信息。例如:为学生阐述《清明上河图》之所以在艺术史上占有重要的地位的原因,就是引导学生从艺术史角度去欣赏作品。教师在引导学生欣赏这些作品时,不妨为大家适时地介绍其中的知识,例如不同画派的艺术特色,其造型如何优美奇特,其色如何动人、丰富。引导学生感悟这些艺术语言。

2、可以从历史、文化角度引导学生欣赏

《美术课程标准》中描述美术课的性质与价值时,首先提出“美术课具有人文性质”。美术课作为人文学科之一,凝聚有浓郁的人文精神。它是文化传承的重要载体,一幅作品包含着一个时代的综合信息,是一本历史、地理、宗教文化传统为一体的百科全书,引导学生从画中认识世界。

3、可以从心理体验的角度引导学生欣赏

如果我们将一幅艺术作品放在学生面前,不介绍它的背景、作者,而学生凭个人的观察去推测,那么相同一件艺术作品会有许多不同的推测,这些推测源于学生不同的心理特征、年龄、文化背景等多方面因素。无论结论是怎样的,学生面对作品认真思考了,无论答案对与错,学生在推测中与画家作了交流。这样的思考可以为学生今后的欣赏奠定基础。

4、可以从美术语言的角度引导学生欣赏

中国美术欣赏论文篇9

关键词:初中美术欣赏教学;理论;实践;现状;建议

前苏联著名教育学家苏霍姆林斯基曾说过:“美,是道德纯洁、精神丰富和体魄健全的强大源泉。”初中生通过美术欣赏教学,能打下发现自然、艺术、社会美的基础,使他们获得关于美的知识的同时得到发现美的能力。并且,美术欣赏教育还能提高学生的审美修养,这样的能力使他们在社会生活中可以明辨美丑,让他们更加热爱生活、热爱未来并为创造美好未来而奋斗,让他们的身心健康发展,从而为形成完美的人格打下牢固的基础。所以说,初中生在接受特定的文化教育课程的同时,还应该注重增强自身的美术欣赏的能力,提升自己的审美素质。在审美观念以及审美能力上都要有所转变和提高,以此加强初中生创造美的能力。

一、初中美术欣赏教学的现状

初中美术欣赏教学能有效地培养学生的创造性、自立性和想象力。美术欣赏是一个主动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学生要根据自己的经历和想象力去理解作品内涵。俗话说“有一千个读者,就有一千个哈姆雷特”,美术欣赏是个人的事情,每个学生都会有自己的理解。如今的初中美术欣赏教育课,出现了不少问题。在幼儿园许多孩子都对美术有着浓厚的兴趣,但从小学一年级到初中三年级,学生对美术的兴趣锐减。这是由于中国的教育制度,使学生的注意力完全集中于考试成绩上,造成学生和家长都认为学习成绩比兴趣爱好更重要的现状,忽略了对学生身心发展和认知事物能力的培养。这样的情况十分普遍,也是美术欣赏教学难以开展的原因。

二、探究适合培养学生审美修养的教学模式

选取合适的教学内容、教学策略和技巧是培养学生审美修养教学模式的关键。首先培养学生对于美的创造能力,以引导为主,多让学生从生活中发现创造美的灵感。其次,因为审美修养的培育与其他专业课程的教学方式和策略有所不同,在了解清楚知识内容的类型之后再选择相适应的教学模式,能大大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使教学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三、初中美术欣赏教学理论与实践结合的具体方法

如果这个社会中的人都缺乏审美意识的话,可以说世界上就没有了美,也没有人发现美,也不会有人去创造美,那么我们这个社会就是美丑不分、脏乱的社会了。因此,要先培养学生的审美意识,就要先培养学生发现美的能力。教师在上美术课时,应积极引导学生学会分析、讨论,探究出美术中的美。笔者在培养初中生的审美修养时,考虑到初中生的基本情况,提出了符合时代教学要求的三种教学新模式:

(1)实践性赏析教学模式。学生在欣赏优秀的美术作品过程中,除了要对作品本身的背景故事,以及创造作品的艺术家有所了解外,学生自身感受也很重要。再美丽的艺术品,如果学生没有掌握到艺术所展示的内涵,就难以感受到艺术品中所包含的情感。故在实践性赏析教学模式中,初中生应在老师的指导下,静静地感受老师陈述的美,选择好角度以及切入点,用善于发现美的灵性,去感受美的存在。理论结合实践是学习中的关键,实践性赏析教学模式,将学生从课堂的理论知识中解放出来,在实践研究探讨的过程中发现美,学会尝试用自己的角度去审美。

(2)文献赏析教学模式。这种模式是指老师在完成基本教学的前提下,引导学生去搜索关于艺术品的故事,以及艺术家的创作经历等有关美术文化、知识背景之类的内容,学生通过自行查阅相关文献资料,不仅能有选择性地了解自己感兴趣的艺术家的故事,从他们的故事中得到启发,还能提高学生对各种知识资料的处理分析和归纳总结能力,丰富学生的知识层面,增加学生发现美以及欣赏美的能力。

(3)讨论赏析教学模式。这种模式是指学生应用自己所得到的感受以及自身对于美的看法与别人分享与讨论。在这过程中既能加深自己对美的感受,也能从别人的角度去体会别人所发现的美,增强自己的审美能力。

四、结语

美术欣赏教学是初中美术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新课改的教育背景下,教师应更重视学生的素质教育,更注重教学与育人的结合,引入多种美术欣赏教学方法,使学生感受到学习美术的乐趣,提高学生发现美、辨别美的能力,促进学生健康的身心、高尚的人格和良好的道德品质的发展,从而提高初中美术欣赏教学的质量。

参考文献:

[1]尹晓梅.浅谈小学美术欣赏教学[J].吉林教育,2011(16).

中国美术欣赏论文篇10

作者简介:车言宁,男,江苏省常州市教育科学研究院,邮编:213001。

美术欣赏是运用自己的视觉感知、已有经验和文化知识,对美术作品进行感受、体验、联想、分析和判断,从中获得审美享受,并理解美术作品与美术现象的活动。美术欣赏能力是人们对美术作品认识、评价的能力,它是多种能力的综合,主要包括对美术作品感知与描述、分析与整合、反思与评价等能力要素。美术欣赏能力主要是在美术作品欣赏与创作中形成并获得发展的,因此,培养初中学生美术欣赏能力,关键是要美术教师上好美术课,开展好基于生活的美术欣赏与创作活动。

美术欣赏能力是美术学科的关键能力之一,是形成美术素养的重要基础。因此,对学生美术学习的监测与评价,重点是对学生美术欣赏能力进行监测评价,希望通过科学的监测评价手段,既客观了解学生美术学习的水平和能力。又反映教师美术教学和学校美术教育活动的水平。近年来,我们《美术学科关键能力监测研究》课题组在美术课程理论和教育评价理论的指导下,结合本区域艺术教育实际,对初中学生美术欣赏能力监测评价的目标与内容、过程与方法、分析与反馈等,进行了深入的理论研究和实践探索,初步形成了比较完善的监测评价体系。

一、初中学生美术欣赏能力监测评价的目标与内容

初中学生美术欣赏能力监测评价是依据《义务教育美术课程标准(2011年版)》(以下简称2011年版课标),通过对初中学生美术欣赏能力实施监测,对学生欣赏能力水平及影响学生欣赏能力发展变化的各种要素进行价值分析和价值判断,并为初中美术教育决策提供依据的过程。

监测评价凸显诊断性。一是通过评价有效地判断初中学生美术欣赏能力的发展状况,帮助学生及时客观地了解其发展中的优势、不足及存在问题;二是协助美术教师判断美术欣赏教学目标实现的程度,并发现其教与学存在的问题和困难。从而为教师和学生寻求解决的方案并采用合理有效的对策提供依据。

监测评价强调发展性。评价是以学生发展为根本目的,紧扣义务教育课程标准的指导思想: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观。其评价的目标、内容和方法以及评价的结果的处理等都是为了促进学生的有效发展服务的。

监测评价具有导向性。评价依据美术课程标准进行价值的判断,因此,学生要获得理想的评价,就必然要了解评价的标准和方式,并倾向依据标准来调整其发展状态,以获得更好的学习效果。

(一)监测评价的目标

2011年版课标建议初中学生对不同时代和文化的绘画作品,尝试运用描述、分析、解释、评价等美术欣赏方法进行学习和研究,能通过查阅或搜集资料的方式,初步了解中外著名美术家及流派;了解中国传统工艺制作的方式与特点,分析工艺作品的实用性与审美性;能对现实生活中发生的美术现象及相关图片报道,进行简单的解读、分析和评述。初中生大多处于青春期前后,这期间在身体、心理和社交上的变化使得他们行为更加谨慎,批评能力进一步增强,并开始形成自己的审美偏好,开始去关心伴随着作品而出现的历史、哲学或者价值观问题。因此,2011年版课标提出,在欣赏中,要对作品反映出的时代性和文化性做出认知,同时强调通过了解美术作品的题材、主题、形式、风格和流派,知道重要的美术家和美术作品,以及美术与生活、历史、文化的关系,从而初步形成审美判断能力。

初中学生美术欣赏能力监测评价的目标,以2011年版课标关于初中学段“欣赏·评述”学习领域的目标为依据,在此基础上进一步细化,从感知与描述、分析与整合、反思与评价三个美术欣赏能力要素进行具体描述。

1感受自然美,多角度感知美术作品的空间、色彩、形状及动态等,了解美术作品的题材、主题、形式、风格与流派,知道重要的美术家和美术作品,在此基础上,获取作品的基本信息,并用自己的语言描述作品内容,具备感知与描述能力。感知与描述美术作品的能力是欣赏能力最基础、最浅层的表现,但却是不可或缺的。

2.掌握美术欣赏的基本方法,分析美术与生活、历史、文化的关系,能够在文化情境中认识美术,通过观察、剖析和整合美术作品或美术现象中的美术语言,对作品的形式与风格、思想内涵形成基本认识,形成分析与整合的能力。分析与整合美术作品的能力是欣赏能力中最重要的核心要素。

3.理解与认同美术作品呈现的审美现象,审视与思考美术作品不同的价值观与信仰,形成健康的审美情趣,评价作品的内容、思想、观点以及情感,并用语言、文字、动作等多种方式表达自己的感受与认识,形成反思与评价能力。反思与评价美术作品的能力是对美术作品进行再创造的必要条件。

根据初中学生美术欣赏能力监测评价的目标,进一步细化,建立一套三级指标体系,即3项一级指标,6项二级指标,12项三级指标。(表1)

(二)监测评价的内容

根据本区域美术教学的现状,初中学生美术欣赏能力监测的主要内容为江苏少年儿童出版社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美术》七、八年级“欣赏·评述”学习领域的内容,由中外绘画作品、中国古代工艺美术等内容构成。具体内容为:

七年级上册第1课:抒情与写意—一中国花鸟画,第9课:静止的生命—一外国静物画;

七年级下册第1课:传神写照——中国人物画,第9课:在绘画中永生——外国肖像画;

八年级上册第1课:自然意趣——中国山水画,第9课:自然的定格——外国风景画;

八年级下册第1课:生活的艺术——中国工艺美术,第9课:历史的画卷—一外国历史画、宗教画。

初中学生欣赏能力的评价要点主要有三个。一是识别不同门类的美术作品的能力,如,中国画、水彩画、油画、版画、工艺、动漫等;知道中国美术史中5位以上代表美术家及其作品,外国美术史中2个以上的重要流派及其代表人物与作品;感知和描述绘画作品的题材和内容的能力,分析和整合绘画作品的美术语言、形式与风格的能力,对绘画作品的意义和审美特征做出评价,形成审美判断能力。二是具有感知和描述中国古代工艺美术特点的能力,以及分析工艺作品的实用性与审美性的能力,并能结合时代、历史及文化等背景进行评价。三是能写出300字以上的美术评论文章,并有兴趣与同学讨论、分析现实生活中发生的美术现象或事件,了解和认识美术与生活的关系及美术的文化价值,形成珍视和保护人类文化遗产的意识。

二、初中学生美术欣赏能力监测评价的过程与方法

(一)监测工具的设计与开发

监测工具的设计与开发是指在确定监测评价目标与内容后,以2011年版课标为依据,编制监测框架、选择监测对象后,编制试题和调查问卷等工作。初中美术欣赏能力监测包括试题本和调查问卷两个部分,监测对象为刚升入九年级的学生。试题本主要评价初中学生美术认知方面的能力;问卷调查主要评价学生美术欣赏学习兴趣、欣赏参与度和学习策略,评价美术教师欣赏评述教学的方式和理念,以及学校和区域美术教育状况。作为监测工具,试题本和问卷调查的质量直接影响着对初中学生美术欣赏能力水平的正确判断,因此,试题本和调查问卷的开发必须体现科学的测试理念,紧扣美术欣赏能力的基本要素,围绕美术欣赏能力监测评价的目标和内容来进行。

1.试题本的编制

(1)试题编制的原则

监测的主要形式是试题本,重点考查九年级学生欣赏能力所达到的水平。基于监测评价的目标和内容,试题本编制遵循以下命题原则:

a.必须符合框架的要求,包含监测所需要的因果关系,能有效地检测学生的美术欣赏能力。

b.避免需要花大量时间才能解决的问题。问题文本不宜过长,测试时间为90分钟,每道题的答题时间平均不超过2分钟。

c.选题图文并茂,问题的指向要明确,问题尽可能清晰、直接。

d.符合初中生的审美体验和生活经验,避免九年级学生不熟悉的美术词汇与信息。

e.考虑评分需要,开放式问答题的指向不能太宽泛。

f.命题要考虑试题的难度分布。

(2)试题的整体布局

试题本结构

根据上述原则,确定试题本结构。(表2)

试题本的文本形式分为三种:文字类文本、图片类文本和混合类文本。文字类文本:由句子和段落构成的连续文本或由列表构成的非连续文本。图片类文本:美术作品或美术现象的图片类文本。混合类文本:由文字和图像结合的文本。

试题本的文本内容以七、八年级所用美术教材中“欣赏·评述”学习领域所涉及的中外绘画作品、中国工艺美术作品为主,以与学生生活密切相关的现实生活中发生的美术现象为辅,构成试题本的内容框架。(表3)

题型分布

监测题型有五种:单项选择题、多项选择题、封闭式问答题、简答题和开放式问答题。(表4)

2.调查问卷的编制

(1)问卷框架

调查问卷的框架主要根据学习机会模型来设计。学习机会模型源自1991年进行的数学和科学学习机会调查( Schmidt et ai.,1996)。它区分了预期课程(教育系统层面)、实施课程(课堂层面)和达成课程(学生层面)三个层面。它用三个方面的概念来强调教师的作用:一是系统层面的教师教育,,二是学校层面的专业发展和组织,三是课堂层面的教师特点和行为。这个模型的主要目的是说明学习机会是学生学习的基础。通过三个问题来回答:期望学生学什么?教学怎样组织?学生学到了什么?重点调查后两个问题。因此,调查问卷内容主要指向美术教师“欣赏·评述”教学的方式及理念,包括教师在引导学生联系自身生活、感知作品内容,分析作品造型元素和形式原理等美术语言诸方面的教学情况,以及初中生欣赏参与度、欣赏主要途径以及学习策略等方面情况。问卷的目的是考查教师欣赏教学方法与监测结果之间的相关性,及初中生对美术欣赏活动的兴趣,在一定程度上呈现和解释监测结果反映出的教师欣赏与评述教学的问题和学生美术欣赏中存在的问题,并评价学校和区域美术教育状况。(表5)

(2)问卷题曰

问卷题目由命题小组成员开发制定,置于试题本之后,由学生完成试题本后填写。问卷填写时间为30分钟。问卷开发要考虑的基本要求为:问题能够在较大程度上测量想要测量的内容;概念的广度和覆盖面;学生容易理解;具有表面效度。

问卷要求学生对一系列具体事实或行为做出描述或评价,.而不是笼统地作答。采用的方法有:事实描述法、利克特量表法(通过判断一些具体事实的发生频率、同意程度,来评价学生对学习的情感、态度和价值观)、观点匹配法(如给出一个问题的4个观点,要求学生只能选一个与自己观点最匹配或最接近的)。

3.监测工具的试测与修订

第一阶段命题完成后,选择区域内两所学校各30名学生进行试测,为筛选试题提供依据,使命题更为严谨。通过试测,检验试题本与问卷等监测工具是否有效,同时检验评分等级与标准的客观性,为评价指标的制定提供依据。

试测后进行试题的筛选。筛选的标准主要有以下几点:试题的难度、试题的效度、试题的信度、试题功能性差异分析、试题能否引起初中生兴趣、试题是否具有代表性,以及试题的时效性。筛选后修订试题本与问卷调查,尽可能从技术上保证考查对每位学生的公平性,并制定客观的、反映学生能力水平的评分标准和评分等级结构表。

(二)监测的组织与实施

初中学生美术学科欣赏能力监测采用分区随机抽样的方式,基于学校办学规模这一分类特征,对刚入学的九年级学生进行定期测试。由市教育局和教科院统一部署和组织开展美术学科欣赏能力监测的相关考务工作,编制考生花名册,制定详细的考点考务手册和巡考专员手册。于监测当天抽取监测班级,当场拆封和发放考查试题本和调查问卷,完成监测,并严格按规定程序完成试卷批阅和成绩登录。

三、初中学生美术欣赏能力监测评价的分析与反馈

(一)初中学生美术欣赏能力的分析与评价

1.学生美术欣赏能力分析与评价

从欣赏能力基本要素角度分析

监测后通过试题本得出初中学生美术欣赏能力表现指标数据,并进行统计分析。数据统计时从美术欣赏能力基本要素角度构建感知与描述、分析与整合、反思与评价三个分量表(表6),统计学生分量表的得分情况,分别比较感知与描述、分析与整合、反思与评价三个分量表上的成绩,对照评价目标,分析与评价该学生的美术欣赏能力水平。比较三个能力水平上的学生分布,得出学生美术欣赏能力水平上的平均水平和学生个体差异,进而揭示初中学生美术欣赏能力发展特征。

从欣赏内容角度分析

对试题本进行数据统计时从美术欣赏内容角度构建中外绘画作品、中国工艺美术和现实生活中发生的美术现象三个分量表(表7),统计学生分量表的得分情况,分别比较三个分量表学生得分情况,从欣赏内容角度分析评价学生的美术欣赏能力。比较三个能力水平上学生的分布,得出学生美术欣赏能力在欣赏内容上的共同特点和个体差异,找出学生美术欣赏内容方面的发展特征。

2.学生美术学习状况分析与评价

通过对问卷调查的数据统计,了解初中学生对美术欣赏活动的兴趣、欣赏参与度、主要途径、美术学习策略等情况。在一定层面上分析与评价学生的美术学习状况,再结合对试题本分析与反馈的信息,了解学生美术欣赏学习中存在的问题。

以学生对美术欣赏活动的兴趣为例:对表8学生美术学习调查表的数据统计,其中“A”反映了学生对美术欣赏课的总体兴趣;“c”是美术教材上的内容,旨在调查学生对美术欣赏课不同内容的兴趣,二者是相互联系的;“B”则是要调查学生课外自觉的美术欣赏态度,是对课堂学习兴趣的延伸。

(二)教师美术教学状况的分析与评价

对教师美术教学状况的分析与评价,旨在加强教学诊断、反馈,促进发展,发挥激励改进功能,及时调整教学方式和策略,切实提高美术教学效率,以达到促进学生发展和教师专业成长的目的。学生的美术学习的质量既能直接反映教师的教学质量,又能体现教师的教学实绩,因而是评价教师教学水平的重要指标。

通过分析监测试题本数据,评价其与美术教师教学的相关程度、信度和效果。首先,横向比较监测试题本平均分值,总体了解美术教师的教学水平和实绩。在此基础上,比较感知与描述、分析与整合、反思与评价三个分量表上的成绩,分析学生美术欣赏能力水平差异,评价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在能力要素培养中的教学策略倾向和优劣。再次,比较中外绘画作品、中国工艺美术和现实生活中发生的美术现象三个分量表上的成绩,分析学生在欣赏内容上的能力水平差异,评价教师在教材掌握能力、教学内容组织、重难点把握等方面的水平差异。通过问卷调查的数据分析,评价美术教师教学组织能力、教学方式方法、与学生关系等方面对教学水平的影响。结合试题本与问卷,最后采取量化与质性相结合的方法评价教师美术教学状况。

(三)学校和区域美术教育的分析与评价

对学校和区域美术教育的分析与评价,旨在改善学校与区域美术教育教学活动,调整美术教育的发展方向,使学校和区域美术教育更趋于公平合理。

学校和区域美术教育的分析与评价着重从美术教学常规管理和美术教学资源等方面去考虑。对监测试题本数据分析,从中了解学校和区域美术教学质量的总体发展水平、学生美术欣赏能力的现状及学生生源基础。通过问卷数据分析学校和区域美术教学常规管理和美术教学资源的状况。美术教学常规管理包括教师美术教学常规隋况,美术教师教科研管理等相关内容。美术教学资源包括美术教师资源状况,用于美术的经费,硬件资源以及投入美术学习的时间资源等。美术教学资源主要分析美术教师资源状况和美术学习的时间资源对学生美术学习的影响。美术学习时间首先是学生美术课堂学习时间,学校是否开齐开足美术课,其次学校是否开设美术课外兴趣活动或美术方面校本课程等,满足部分学生的美术学习兴趣。结合课题本与问卷,最后采取量化与质性相结合的方法分析学校和区域美术教育的优势与存在问题,评价学校和区域美术教育状况。

四、结语

本研究主要梳理了初中生美术欣赏能力评价目标和内容,开发了初中美术欣赏能力监测工具,并制定了相应的能力监测评价与反馈方式。但仍有一些不足。如,初中美术欣赏能力监测工具试题本和调查问卷是否能有效监测美术能力素养?又如,在初中美术欣赏能力表现指标的量化分析中,三个能力水平分量表的分析是否能客观监测学生的能力等级?美术关键能力监测评价这一命题,具有重要的实践价值,仍有很多有待解决的问题,值得更深入的研究与探讨。

参考文献:

[1]教育部.义务教育美术课程标准(2011年版)[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2.

[2]尹少淳,段鹏.新版课程标准解析与教学指导·美术[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2:193-197.

[3]王大根,中小学美术教学论[M].南京: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3:239-26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