审计学专业建设十篇

时间:2023-03-16 00:43:48

审计学专业建设

审计学专业建设篇1

摘要:特色专业建设点的目标就是要把一个专业建设成为“人无我有,人有我优,人优我新”的高标准、高水平、高质量的专业。本文结合郑州航空工业管理学院建设审计学部级特色专业的实践,全面介绍了审计学特色专业建设方案的优化及实践过程,包括总体目标的确定、建设思路的凝练与实践、培养方案的优化、教学计划的调整完善、课程建设与教材建设、实践教学改革等一系列实践措施。

关键词:审计学 特色专业 质量工程 教学计划 课程设置

高等学校本科教学质量与教学改革工程(以下简称“质量工程”)是国家在“十一五”期间推出的一项旨在全面提高高等教育教学质量的专项工作。具体项目包括高等学校特色专业建设点、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实验区、双语教学示范课程建设项目、部级教学团队、高等学校教学名师奖等9个项目。其中,特色专业建设点是指高校在一定的办学思想指导下和长期的办学实践中逐步形成的某一专业,在教育目标、师资队伍、课程体系、教学条件和培养质量等方面,具有较高的办学水平和鲜明的办学特色,已产生较好的办学效益和社会影响,是一种高标准、高水平、高质量的专业,是“人无我有,人有我优,人优我新”的专业。部级特色专业则表明该高校的此专业在国内具有特色,在全国具有优越性。

一、郑州航空工业管理学院审计学特色专业建设概况

郑州航空工业管理学院审计学专业于1986年设置并开始招生,后因国家专业目录调整与会计学专业合并按照会计学专业招生,从2003年开始又恢复独立招生,是全国第二家恢复开设审计学专业的高校(第一家为南京审计学院)。同时,也是河南省恢复设置审计学专业并且招生最早的高校,已经为国家培养了1 200多名审计优秀人才,目前在校生400人左右。

我校审计学专业于2009年7月被批准成为校级特色专业建设点和河南省高等学校特色专业建设点,2010年7月又被批准成为部级特色专业建设点,这是河南省内唯一的省级及部级审计学特色专业建设点。

二、审计学特色专业建设的总体目标

基于我校的办学历史及学校背景,将审计学特色专业建设的总体目标确定为:依托学校“管、工、经结合”的办学特色,构建审计学专业的“管理和生产并行”的知识体系,完善并强化“六位一体”的实践教学体系,优化师资队伍结构,开展教育教学改革研究,实施精品课程建设与教材建设,利用和挖掘教学资源,将审计学专业建设成为省内特色鲜明、国内有重大影响的部级特色专业,成为河南省乃至全国经济社会和航空工业发展的审计学应用人才培养基地,进入全国高校审计学专业教学与人才培养先进行列。

三、审计学特色专业的建设思路与实践

为了实现审计学专业建设的总体目标,依据审计学专业发展趋势以及社会需求现状,以科学发展观及人的全面综合发展为主导思想,我校审计学特色专业建设的总体思路为:围绕一个中心,彰显两大特色,协调发展三个专业方向,重点培养四种能力的“1234”发展模式及建设思路。

(一)围绕一个中心

“围绕一个中心”是指围绕提高教育教学质量为中心。提高教育教学质量是一切教学活动的出发点,与教学有关的其他活动都应该为提高教育教学质量服务,通过对培养目标、课程设置、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教材、培养方式、社会实践实训等方面的改革与创新,提升教师队伍素质,改善办学条件等措施来促进审计学专业教育教学质量的全面提高。

(二)彰显两大特色

“彰显两大特色”是指构建审计学专业“管理和生产并行”的知识体系和强化“六位一体”的实践教学体系。其中,审计学专业“管理和生产并行”的知识体系,包括面向企业的管理过程以财务审计、绩效审计、内部审计为主体的知识体系,以及面向企业生产过程以生产审计、基本建设项目审计、风险管理审计为主体的知识体系。审计学专业“六位一体”的实践教学体系,包括利用校内实验平台和校外实习基地,有步骤分阶段开展审计专业的金工实习、会计综合业务实习、审计业务手工及信息化实习、参与审计项目作业、参观生产与基建现场流程、毕业实习等实践教学环节。

(三)协调发展三个专业领域

“协调发展三个专业领域”是指在审计学专业建设过程中要协调处理好政府审计、注册会计师审计、内部审计三个专业领域。审计学专业在长期的发展过程中逐渐形成了政府审计、注册会计师审计和内部审计三个专业领域,而在培养目标确定及实施过程中,受到学制及教学计划等多方面的限制,不可能完全兼顾,面面俱到,而只能统筹协调,有所偏重,结合专业发展趋势及社会需求的现状,我校审计学专业建设着重以注册会计师审计和内部审计两个专业领域为发展重点。

(四)重点培养四种能力

“重点培养四种能力”是指按照“四种能力”建设的需要,调整和修订专业培养方案,以科技活动为载体,培养大学生的创新能力和创新精神,使学生的专业知识扎实、知识结构合理、思想素质过硬,具有扎实的专业知识能力、较强的交流沟通和表达能力、较高的开拓创新和创造能力、较好的适应社会和工作岗位的实践能力。

四、审计学特色专业建设的实践措施

(一)完善人才培养方案与教育模式

本着“宽口径、厚基础、强能力、高素质”的人才培养目标,兼顾学校“管、工、经结合”的办学特色,围绕审计学部级特色专业建设的“1234”发展模式及建设思路,不断创新完善教育模式与人才培养方案,优化审计学专业原有的培养目标,因此,我校将审计学专业的培养目标确定为: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需要,具有管理学、工学、经济学、审计学等知识与能力,文化素质高、业务能力强,掌握现代审计理论和业务技能的工商管理学科的创新型、复合型应用人才。学生毕业后能在各类企事业单位、政府部门及社会审计组织中从事审计实务及相关管理工作。

该专业基本学制为4年,并实行3―7年的弹性学制。学生在规定的学制时间内至少应修166+8.5(第二课堂)学分才可以毕业。其中各类课程应修的最低学分下限如表1所示。

(二)健全师资培养及使用机制

我校一直非常重视师资队伍的培养,定期选送骨干教师到国内外重点高校作访问学者,选送青年教师到国内重点高校进修学习,寒暑假选送教师到企业学习交流,到会计师事务所开展审计实践。还以重点培养学术技术带头人为核心,依托与中航工业企业的渊源关系及科技创新优势,加大人才交流力度,提高师资队伍和学术梯队的建设水平。继续执行和完善青年教师导师制及专业主干课程导师制,发挥传、帮、带的作用。不断改善师资队伍的学历结构、职称结构和知识结构,使师资队伍形成合理梯队,形成可持续发展的格局。

(三)科学规划课程体系与教学内容

由于会计准则、审计准则、内部控制规范的完善与修订步伐较快,该校确定了教学计划每4年大调整、每2年小调整的要求,因此,该校也与时俱进地调整审计学专业课程体系,基于这些考虑,将审计学专业的基本课程体系设置为公共基础课程、学科基础课程、专业主干课程、专业选修课程、拓展选修和公共选修课程及实践教学环节课程等6大部分。

1.公共基础课程。按照教育部关于本科教学的相关要求,公共基础课程的设置各校差异并不大,并且全部为必修课,此处不再赘述。依据该校审计学专业培养方案,学生需要完成55个学分。

2.学科基础课程。学科基础课设置的主要依据是教育部对于管理学科相关课程开设的统一规定,并结合部级特色专业建设的更高要求并做了细微调整,如表2所示。调整内容为基础会计学课程增加了16个课时的课程实验,即会计基础实验,提高学生对会计基础知识的感性认识。该类课程全部为必修课,学生需要完成21个学分。

3.专业主干课程。基于审计学专业与会计学专业的密切关系、专业发展领域以及专业培养方案确定的总学时容量,专业主干课程体系如表3所示。经过2―3年的实践,为了进一步突出内部审计的重点发展方向,后来又对这个体系做了微调,将内部审计和绩效审计两门课程的开设学期进行了对调。该类课程全部为必修课,学生需要完成18.5个学分。

4.专业选修课。以前的专业选修课不进行分组,根据先导和后导关系分学期依次开设,这样设置产生了一些负面影响:学生选课急功近利,到第6学期末基本上修完了专业选修课所要求的学分,多数学生第7学期没有学习任务或者仅剩下1―2门必修课程,给日常管理带来很多困难。另外,学生选修课程主要以获取学分为主要目的,选课较为随意。为了克服这些缺陷,将专业选修课进行了分组,如下页表4所示。第Ⅰ组为限定选修课,学生至少应修满20.5个学分。第Ⅱ组为任意选修课,学生根据自己学分累积情况及毕业要求的最低学分数自行选择,即至少选修14个学分即可达到毕业要求。

5.拓展选修与公共选修课程。此类课程的设置是为了着重体现该校“管、工、经结合”的办学特色,以及航空工业管理背景,同时,拓展学生知识视野。拓展选修课中学校特色课程包括机械制造工程、航空概论及机械制图,必须修满4个学分;艺术类课程包括美术欣赏及音乐欣赏,必须修满2个学分。公共选修课程门类较多,学生根据自己的兴趣选修完成6个学分即可。

6.实践教学环节课程。按照“六位一体”的实践教学体系以及“四种能力”培养的要求,共计开设了8个实践教学环节,如下页表5所示。表中的总学时表示实践教学周数,共计25周,总计25个学分,全部为必修。其中,认识实习和毕业实习在校外实习及实训基地进行,采取集中与分散相结合的方式。其他实践教学环节全部在校内实验教学中心集中进行。

另外,第二课堂教学的8.5个学分虽然不计入总学分,但也是达到毕业条件的要求之一。其中,四大讲座全部为必修,总学分7.5个,包括形势与政策、国防教育、职业发展与就业指导及河南省省情农情专题。创新学分1个,通过社会调查和公益劳动获得,由学生所在的会计学院随机组织实施。

(四)深入改革实践教学和实验体系

经过多年的探索和尝试,审计学专业逐渐形成了“金工实习+专业实习+毕业实习”的实践教学模式及实践教学内容,涉及8个实践教学环节,强化学生基础知识和实践能力的培养,实践教学环节时间总量已经达到25周。目前,结合学生规模扩张以及社会对人才需求的变化,我校还在不断地进行实践教学内容的优化以及实践教学管理模式的改进。

(五)积极开展课程建设与教材建设

截至目前,我校已经建成基础会计学、财务会计学、会计信息系统3门省级精品课程,审计学原理、财务审计学、高级财务会计学、管理会计学、财务管理学等6门校级精品课程。与清华大学出版社合作出版了会计学系列精品教材共计21部,同时,与东北财经大学出版社合作出版了审计精品教材《审计学原理》《财务审计》《内部控制审计》等,这些成果都为审计学特色专业建设提供了强大的支持。

(六)继续强化审计教育教学及学术研究

我校审计学科研创新团队最早于1986年已经组建,经过不断调整和优化,目前团队骨干力量雄厚,研究方向稳定,团队科研优势明显。已获得国家社科项目1项,省部级项目20多项,这些项目的研究不仅提升了科研层次和水平,也促进了教学水平的提高。我校设立了科研奖励制度和学术交流资助办法,极大地促进了教师开展科研和学术交流的积极性。还将继续鼓励教师参与科研、以科研促教学的发展模式,不断提升学术水平,扩大专业建设的社会影响力和知名度。

(七)不断改进教学管理和服务体系

我校建有图书资料借阅管理系统、学术期刊检索系统、教师科研管理系统等教育信息化管理系统,经过资源整合和升级优化,又开发了OA自动化办公系统,集信息检索、成果登记、任务管理、制度查询、信息共享等功能为一体,提高了教学管理水平和工作效率,为审计学专业的全面建设提供了有力保障。今后还将利用数字化手段完善综合信息管理、网络服务等支撑服务体系,为审计学部级特色专业建设提供充足的软硬件支持。X

审计学专业建设篇2

一、高职院校会计与审计专业实训建设存在的问题

(一)实训教学目标缺乏指导性

目前,大多数高职高专会审专业的实训教学目标主要是结合市场对会计、审计岗位的需求,加大实训教学力度,培养具有较强动手能力的会计、审计技术应用型人才。但在实际中,由于审计实训教学素材少、难度大,效果差等原因,明显存在突出会计,弱化审计实训教学安排,实训计划不合理等现象,致使会审专业与会计专业的实训教学在实质上没有太大区别。会审专业的实训教学目标没有细化,没有特色,使实训教学目标的指导性作用被弱化。

(二)实训建设体系构建不均衡

会审专业实训建设包含硬件建设和软件建设两大部分,但在实践过程中,存在这两部分建设不均衡现象。硬件建设中高职高专更为关注可直接购买或引进的实训工具建设和挂图及模型建设,而忽视教材建设,特别是参考较少需要自主编制的实践教材,如内部控制和内部审计实训教材。软件建设中高职高专更为关注易于实施的教师实践能力建设,而忽视了实训教学方法建设,特别是对案例教学、教学软件运用教学没有深入研究,对“合作制”“仿真制”实训模式盲目引入。没有收到预期的教学效果。

(三)实训课程设置不合理

大多数高>文秘站:设计的,只是简单对等安排,缺乏专业特色分析。其次,会计、审计各专业主干实训课程之间联系密切,存在一定的先后顺序,但绝大多数高职高专只关注课程知识结构上的先后关系,忽略了课程知识体系上的互补性,没有充分整合课内实训和单列实训课程,将会计和审计的实训融合寄托在综合实训上,浪费了有限的实训资源和时间,降低了课内实践和单列实践课程的效果。

(四)实训教学素材单一

目前会审专业实训教学素材存在会计实训素材一边倒。审计实训素材匮乏、单一的现象。大多数高职高专审计实训多以审计过程的单项实训项目设计为主,缺乏系统性。从仿真实训上看,审计实训软件匮乏,主要针对注册会计师审计,如《审计实训教材软件》、《审易465审计模拟教学软件》,没有涉及内部审计的实训软件,无法满足内部控制时代的岗位需求。且审计教学软件提供的案例跨越时间短,经济业务变化少,训练类型单一,多为差错舞弊的账项审计类型,无法提供对被审单位重大错报风险评估等重要审计环节训练,与实际审计存在很多差异。

(五)实训教学资源分配不科学

会审专业会计、审计实训虽然在实训课时安排上相当,但从实训资源应用及效果上看,审计实训差很多。从教学师资分配上看,没有合理分配和运用实践型教师资源。课内实训大多由理论课教师教授,主要是针对理论要点的理解和训练,缺乏实训指导性。而“双师型”教师培养模式要求实践经验丰富的老师也要教授理论课程。造成单设实训课在实训课程比例逐渐增大的教改趋势下,没有足够的实践教师担任,实训课程效果参差不齐。

(六)教师队伍实训能力不足

目前各高职高专都很关注“双师队伍”建设,加大教师到企业锻炼的力度。取得了一定成效。但由于实践锻炼时间短或不连续,财务、审计部门等问题,老师很难真正深入系统的参与企业的账务核算、财务管理,甚至对会计流程基本的十大岗位都没有全部体验。审计实践也顶多完整参与一两项审计业务,对审计职业判断培养、审计方法的运用、重大错报风险评估,审计沟通技巧等的理解不够透彻。其三,大多数专职教师对会计、审计领域改革热点和政策走向不了解,不熟悉,知识陈旧,不能适应实践岗位发展需要,直接影响培养学生的效果。

二、高职高专会审专业实训建设措施

(一)合理定位培养目标

高职高专会审专业是“技能型”、“应用型”的人才教育,专业具有开阔的就业范围。即可从事会计工作、又可从事审计工作。基于设立初衷,专业培养定位应以就业为导向,定位于培养地区中小企业的骨干会计人员、基层会计管理人员、内部审计人员和理财公司、会计师事务所审计人员。学生的专业素养培养方向,应针对会计、审计两种岗位要求,重点提升学生会计、审计岗位的职业判断、专业基本实践技术、管理理念、软件应用能力、内部控制、资产评估等方面的能力,以适应社会的需求。

(二)建立完整的专业实训建设体系

注重专业实训建设体系的均衡发展。以专业为分界,课程为核心,实训为基础进行系统构建。硬件建设中除继续加强实训工具建设和挂图及模型建设外,应加大实训教材建设。在理论教学和实践训练两者并重,后者优先的指导下,加强实训素材组织实例化和模拟课程的制作。根据专业标准化管理的需要,规定每门课程素材的基本标准,建立课程实训教材开发制度,纳入各高职高专的教学质量工程建设。实现既符合课程的内涵要求,又利于课程间的协调。软件建设方面,重视教师实践能力培养的同时,关注实训教学方法研究,建立研究团队,推行案例教学和教学软件运用教学,科学引入“合作制”和“仿真制”实训模式。 (三)科学安排实训课程

课程安排是实训教学建设的基础,应依据专业知识体系特点,结合行业需求,科学组合。单列实训课程以专业必备实训课程为主。适当考虑会计和审计中运用广泛的实践技能。必备课程包括会计基础实训、中级财务会计实训、纳税实务实训、审计学原理实训、社会审计实训,增设课程是内部会计控制实训和会计报表实训,它们不仅是会计、审计岗位中广泛运用的技能需求,也是内控时代的必备技能需求。课内实训主要以补充单列实训的课程为主。如设立成本会计课内实训让学生掌握成本核算的基本方法和技能。为综合实训打下基础:设立会计电算化课内实训培养学生常见会计软件的实际操作和应用能力,为完善会计基本技能作补充:设立内部审计课内实训、资产评估课内实训培养学生内部审计和资产评估的基本操作技能,为审计实训技能作补充。综合性实训课程则包括理财之道软件实训、ERP沙盘模拟演练、会计实务模拟实训、审计软件综合实训。旨在培养学生的会计管理、审计分析等专业技能综合运用能力。

(四)优化实训教学资源

首先,应该充分挖掘课内实训和单列实训课程的内在联系,合理安排实训顺序,节约实训资源和时间成本。大一下学期为基本技能学习期,开设会计基础、会计基本技能实训(出纳实训)等,主要针对会计基本技能的掌握,重点是学生对手工做帐各环节实际操作的掌握和理解。大二上学期是会计基本技能巩固期。开设中级财务会计(以下简称中财)一阶段实训、成本会计实训、纳税实训等,主要锻炼会计岗位实操技能,重点是在中财实训中增加会计流程实训内容。大二下学期是会计与审计基本技能互补关键期,开始引入审计基本技能。大三上学期是会计与审计专业技能融合期,主要侧重会计综合实训、各类审计实训。会计实训结果可作为审计实训素材。大三下学期是专业综合技能巩固期,该阶段主要是专业实习,同时以导师制方式安排审计综合实训,作为毕业考核,进而实现学生多角度,多渠道的实践锻炼。

其次,分阶段、合理进行不同教师角色的分工和配合,注重教学过程的标准化。在教师队伍实践能力较弱阶段,实践课程尽量安排实践能力强的教师为主导教师。理论课老师为助教。既能保证实践课授课效果。又为理论课老师积累实践经验提供了一种途径。在教师队伍实践能力均衡阶段,则可将理论课和课内实训交由同一老师教授,实践经验丰富的老师上单列实训或综合实训课。

(五)丰富实训教学内容

实训教学内容应根据专业培养目标和学生专业素养培养方向的要求进行补充。学生综合实践技能包括基本素养、专业基本技能、专业技能和创新技能。基本素养除英语、计算机应用能力、应用文写作能力等外,应补充专业沟通能力:专业基本技能除会计和审计软件应用、会计基础规范要求的基本技能(如凭证编制、发票识别、账簿登记等)、会计和审计的基本职业判断等外,应补充基本职业道德素养培养、考取从业资格证。专业技能除了对会计、审计循环各岗位职责和岗位专业技能的把握,会计报表分析、内部控制和财务管理综合分析外、还应增加不同类别审计步骤中的专业应用文写作、专业分析方法与沟通能力的综合运用。

(六)优化实训教学方法

实训教学方法的使用应结合学校实际和学生特点,关注学生知识体系、接受能力、学习兴趣,认真分析各实训教学方法的优劣,阶段化地推进和优化教学方法。首先,高职高专应充分挖掘案例教学、教学软件运用教学的优势,在理论和实践教学上广泛推行。将高职高专及下属实体的财务、内部审计实例编入案例或实训教材。提升教材的实践性和趣味性。其次。有效组合“合作制”和“仿真制”。由于会计和审计性。“合作制”不适合进行大批量学生的实训,故应本着双赢的原则,实行订单式培养,为合作企业提供优秀的毕业生,提供企业的后续教育或高层次的专业培训:合作单位为高职高专提供老师实习岗位,提供实践素材,提供高级专业人员的专题讲座等。“仿真制”能为学生提供和实际工作一致的实践锻炼,但受会计种类单一性、业务特殊性和制作成本高的局限。故应该扬长避短,根据培养目标面对的就业主体。选择对应会计种类的仿真模拟案例,并将其放在会计、审计综合实训中,而将仿真案例中的特殊业务作为相关专业教学的案例素材。

(七)强化校内外实训基地建设

这是会审专业硬件建设中不可缺少的部分,校外实训基地建设受经济条件和环境条件限制,可根据高职院校的实际而定,最好选择校企合作方向,可跨区域引进。此外,还可以利用学校教师资源,建立理财公司,会计师事务所等前厂后校模式的校外实训基地。校内实训以模拟实训室为主,除常见的会计、审计模拟实训室外,还应建立模拟银行、模拟纳税实训室,以完善岗位及环境模拟实践。

审计学专业建设篇3

关键词:审计专业;主干课程;创新建设

中图分类号:G71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3-2851(2013)-06-0026-02

高职院校审计专业课程体系的开发与设计,应形成以能力培养为主线,职业需求为导向;以岗位情景为场所,职业实践为途径;以行业标准为指导,以获取双证为目标的课程体系框架。《财务审计》、《审计综合实训》是审计专业特色及主干课程,以下将以这两门课程为例,探讨审计专业主干课程创新建设。

审计专业课程建设内容应紧跟审计行业的改革,不断调整审计教学思路,更新教学内容,提高教学质量,最终形成具有鲜明特色的课程体系。为审计领域培养符合市场需求、能有效地服务行业、有创新能力的专业人才。高职院校审计专业课程体系设置原则是学历教育与职业技能相结合的原则。专业课程体系按职业岗位群应掌握的知识和能力来进行,以知识应用为主线,以能力培养为核心,打破原有的学科课程体系,对课程进行优化和整合,突出工学结合。

一、高职院校审计专业主干课程创新建设的目标

《财务审计》课程以培养高技能审计人才为目标,主要培养具备一定的动手能力及审计职业判断能力的应用型人才。审计工作的精髓在于立足职业道德之上的职业判断,中国注册会计师行业发展了了二十多年,真正从事审计工作的专业人员很不容易。审计人员既要懂会计实践工作,又要熟悉会计制度、会计准则、审计准则等,还要善于将会计与审计专业知识在具体情况下的灵活运用。本课程建设目标是通过对该课程的学习(包括课堂教学、模拟实训和校外实地教学),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在总结审计实践与国内外众多审计案例的基础上形成相对真实的素材,用具体的审计任务引入审计目标和审计程序等审计理论知识,使学生除了掌握财务审计基本理论知识,还重点强调了实践性教学,进一步培养了学生的动手能力及职业判断能力。

《审计综合实训》课程实现了理论教学与实务应用的紧密结合,为加强学生对审计基本方法、基本技能运用的训练,提高学生对审计的认知及感悟水平,培养学生的实践及专业判断能力,打下坚实的基础。本课程在提供的仿真的审计工作环境中,学生必须通过紧密的团队合作与专业判断对被审计单位采取不同的审计程序进行取证形成审计结论。学生在动手的同时必须进行深度思考,审时度势做出恰当的判断以保证审计目标的实现。本实训通过审计全过程的实战演练,可以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与主动性,弥补审计理论课堂教学“纸上谈兵”的不足,再现审计实务中审计人员可能面临的诸多问题。学生可将在学习其他课程中取得的一个个知识点,在不断地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中,逐步地串成知识链,形成知识网。基础知识和业务技能在仿真实践中转化成综合运用能力,锻炼和培养其在审计执业环境中的沟通、组织、分析、判断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最终提升学生的职业素养和团队意识,实现提高其综合执业能力的目标。

二、高职院校审计专业主干课程创新建设的思路

要根据审计工作的具体情况进行职业分析,确定其具体的知识、能力结构和职业素质要求。将课程体系进一步具体化、个性化,有针对性地构建理论课程体系与实践课程体系并行、互动的课程体系。在专业课程体系中,重点抓主干课程的建设,引入职业资格证书或技术资格等级证书,实施“双证书”教育,使学生既能获得学历教育,又能经历职业资格培训。

1.理论课程体系的建设

理论课程体系应符合技能型应用性人才的培养,以目前社会对审计专业技术人员知识结构及能力培养的要求,应强调基础理论知识的适度、适用与面宽,为学生以后可持续发展打下良好基础。按照专业设计方案,建立以体现技能应用能力培养为主线,符合培养目标和基本教学规律的理论课程体系。

(1)建立由公共必修课、专业必修课、专业选修课、任意选修课、综合实训课构成的科学、合理、完整的课程体系和结构。

(2)调整课程结构。按照基础理论与专业理论以“必需”、“够用”的原则,对原有的部分课程进行适当的整合、重组和增减。

(3)教学内容更新。随着审计改革的深化及审计发展的日益完善,对有些课程进行内容更新,提高学生的专业适应性和就业竞争力。针对企业会计准则、审计准则及税制的不断修订完善及改革,对教学内容进行增减,并及时更新教学内容,使学生掌握的知识都是最前沿的。

(4)改变理论课程传统的课堂讲授模式,注重利用专业实验室、多媒体教学等先进的教学手段。

(5)素质教育贯穿于教学全过程。

(6)举办学术讲座,增强学术氛围,开阔学生视野。

2.实践课程体系的建设

实践课程体系的建设应在社会对审计人才实际需求状况的基础上建立的,符合学生毕业的实际应用和就业需要。实践教学是培养学生技能应用能力,实现专业培养目标的关键环节。建设思路体现在:

(1)重视、加强实践教学环节,按培养基本技能、专业技能的不同目标要求设置实践教学环节,与理论教学体系相配套,互相交叉、互相渗透、有机融合。

(2)增加实践教学占总教学时间的比例。

(3)校内与校外、课内与课外的实践教学能结合知识、能力和素质结构的要求进行设置和组织。

(4)按照“教、学、做”思路安排综合性实践教学项目。如毕业实习、毕业设计的组织和安排。校外实训基地的建立将有利于毕业实习及校外实践教学活动的开展。

实践性教学体系由课程基本技能训练、专业技能训练、认识实习、第二课堂、毕业设计、毕业实习等环节组成。本实训体系是根据专业教学计划的总体要求来确定的,目的是为了巩固学生所学的理论知识和基本技能,以培养学生综合素质和竞争能力。

三、高职院校审计专业主干课程创新建设措施

1.以职业技能培养为主线,构建模块化课程体系

构建以职业能力为本位的课程模式,围绕培养目标对人才的知识结构、能力结构和专业技能的要求,从形式和方法入手,进一步深化模块课程体系的改革,不仅体系模块化,课程也模块化。随着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的建立,审计业务处理逐步与国际惯例接轨,新的企业会计准则、税制的改革等不断颁布实施,市场经济法则不断完善,经济管理的不断规范化,计算机在经济领域中大量运用等,都对审计职业提出了新的标准和要求,为了满足社会经济发展需要,为社会提供合格的审计人才。在此基础上,以工学结合、校企合作作为教学改革的主线设计教学内容,突出职业技能的培养。教学内容以“强化能力、重在应用”为指导思想,具体如《财务审计》课程,我们把课程划分为九个项目,循序渐进,逐步完善,建构科学性、合理性、适用性和先进性的课程教学内容体系。

2.突出实践教学,构建课堂实验-课程实训-岗位实训-专业综合实训-校外顶岗实习五位一体递进式的实践教学体系

把创造应用能力的培养作为重点,教、学、做合一。以审计专业岗位技能模拟训练与参加社会实践相结合,集中实训与综合实训相结合,校内实训与校外实训相结合。

专业实践教学是实现教学目标和任务的重要环节,是锻炼学生实践能力的重要手段,也是衡量学校教学质量的重要依据。要加强与相关对口单位联系,多建校外实训基地。并对各实习点的实习生作精心组织安排,做到严格检查和考核,要求各实习生写出实习报告,并进行评比,将评比情况列入考核记载。以审计专业岗位技能模拟训练与参加社会实践相结合,集中实训与综合实训相结合,校内实训与校外实训相结合。

(1)充分利用高职校内实训条件,增加学生相关审计知识的实际操作能力培训时间。

(2)模拟企业会计业务,使学生在进行“企业”各项会计核算活动的训练过程中体验得失,总结成败,强化所学相关会计知识。

(3)模拟企业审计业务。学生通过仿真企业审计过程,可以掌握审计的流程与方法,并出具审计报告。

3.将专业考核与职业技能考试相结合,实现“一课多考”、“一课多证”

以审计职业岗位能力为重点,能力、技能考核为主。采用双测评机制,对学生学业成绩的考核按理论学习成绩和实践学习成绩两部分进行,分别命题,分项计分。改变原来单一的笔试考核模式,根据不同课程的情况分别采用课业评价,论文考核或者现场专业实践能力考核等多种方法,并且尝试引入学生自评和社会评价的方式。利用学院现有的网络教学平台,选取1~2门专业课程试点实行无纸化的考试。进一步加强“课证融合”,实行学历证书和职业资格证书相结合的学习管理制度,毕业时,要求计算机等级考试通过一级,英语应用能力等级考试,通过“会计从业资格考试”。

4.构建专业特色教学资源体系

(1)各门课程尽量选用教育部推荐的高职高专教材或获得省部级以上奖励和公认水平较高的高职高专教材。

(2)没有统编教材的课程,根据教学计划和教学大纲要求和高职高专教学的特点编写校本有专业特色教材、教参和讲义。

(3)与企业沟通和联系,聘请企业行家里手到院校座谈,听取他们的意见,适时调整教材,增加其适用性、合理性、科学性。

5.加大专业条件建设力度

教学基础设施是办学的基本条件,是确保专业教学的需要,提高教学水平和教育质量的前提条件,必须进一步规范财经综合实验室的建设和管理,完善各项规章制度,以保障教学实验和教学实践活动。

6.加强教学管理机制建设

完善系部和教研室的规范管理,做到活动有规划和记载,加强“备、教、辅、改、考、析”的常规管理,以管理促质量。规范教学活动,提高课堂教学质量。建立比较完善的教学管理监督评价体系。包括以系主任、督导小组、教研室主任组成的教学质量评价组织,形成学院督导组、系教学检查组、专业教师等多层次的相互听课制度,在这个体系的约束下,有效的提高教学质量,优质高效地完成教学任务。

参考文献

审计学专业建设篇4

[关键词]原部委高校;学科建设;科学研究;专业建设

《中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指出:“高等教育要逐步形成以中央、省(自治区、直辖市)两级政府办学为主,社会各界参与办学的新格局。”这一思路在一定意义上要求改变中央业务部门的办学体制。政府采取了共建、调整(划转、转制、下放)、合作、合并等形式进行改革。1990年的统计表明,在全国1075所普通高校中,国家教委直属36所,中央业务部门主管316所,其余为地方管理。1998年、1999年这一改革达到高潮,1992年至1998年划转高校226所。截止2005年5月24日,全国普通高校共1794所,除教育部直属73所外,其它部委中的外交部1所、国家民委6所、司法部1所、卫生部1所、国防科工委7所、公安部4所(其中专科2所)、交通部1所,共21所;18个国务院直属机构中的海关总署等机构所属7所,其中专科1所;14个国务院直属事业单位中的中科院等机构所属2所,其中专科1所;6个国务院办事机构中的国务院侨办所属2所;另外中华全国总工会等机构所属8所。除教育部外,隶属其它部委及机构的高校共剩下40所,由此可见,部委所属的大部分高校已划归地方管理。

由于这些高校历史上归中央业务部门主管,其培养的人才主要为这些部委服务,有明显的行业属性,在改为归省(自治区、直辖市)管以后,就不能回避地方发展的需要,因此,人才培养的规格就要处理好行业属性与地方发展需要的关系。改变隶属关系的这些高校如何培养出符合社会需要的人才,进而保证这些高校的健康发展,做好学科建设是解决这一问题的基础。

一、什么是学科建设

虽然学者们对学科的论述有所不同,但在本质上是一致的,“教学的科目”、“学问的分支”、“学界或学术的组织”是学科的三个基本内涵。只是在不同的场合和时间体现不同的内涵而已。目前国家对学科的划分,一般是指建立在以二级学科为基础、向一级学科范围延伸的学科。1997年6月,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和国家教育委员会颁布《授予博士、硕士学位和培养研究生的学科、专业目录》,设有12个学科门类、88个一级学科,382种二级学科,这也是我国现行的博士、硕士学位点设置的依据。1998年7月,教育部针对本科专业的设置,颁布了《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目录》。该目录设置11个学科门类(不包括军事学),71个一级学科,249种二级学科(专业)。一般所讨论的学科划分,均以这两个文件为依据。学科建设是围绕学科方向、学科队伍和学科基地,通过硬件的投入和软件的积累,提高学科水平,增强人才培养、科学研究和社会服务综合实力的一项系统工程建设的过程。具体来说,学科建设包括学科方向建设、学科梯队建设、基本条件建设、人才培养和科学研究几个方面的内容。高等学校的学科建设在很大程度上制约着学校培养人才的专业、层次、质量,科学研究的方向和成果。因此,学科建设对任何高校都是必须的,只是不同类型的高校在侧重点上应有所不同、发展程度上具有差异而已。学科建设并不仅仅是重点大学、研究型大学的事情,也并不仅仅是重点学科的事情;学科建设也并不局限于学位点建设、学科带头人建设、纯学术研究(或基础研究);学科建设是每个高校的系统工程,也是全局性的基础工程。这些改变隶属关系的高校也不例外,并且因其需要转型使这一问题更为复杂、重要。

二、学科建设主要着力于建设什么

学科建设从宏观层面应当抓好以下两点:一是学校调整学科布局结构;二是集中力量建设若干优势学科,即重点建设学科。学科布局结构优化是学校学科建设的基础,重点建设学科是学校的优势和特色。对于这类高校而言,个别专业仍可面向全国,保持学校已经形成的学科特色,与此同时,根据地方经济和社会发展需要调整原有的学科和专业结构,在主要为地方服务的同时,仍应满足部门、行业对部分人才的需求。既然属于地方高校,就要承担为区域经济建设、社会发展培养人才与贡献智力成果的重任。类型上以培养应用型人才为主,层次上根据学校的实力结合社会发展需要定位在以本科为主,适当发展应用性的研究生教育或高职教育。因此,在学科布局上要根据当地经济发展水平与产业结构的现状与发展定位,构建符合区域发展需要的综合性学科结构布局,同时保持面向行业需要的不可替代的学科优势。重点建设的学科应着重考虑三个领域:一是适应本地区发展需要的独特性学科;--是原有的优势或特色学科;三是满足行业需要的不可替代学科。

在微观层面上,学科建设应确定适合学校发展的学科建设方向与目标、组建实用的学术梯队、协调进行软硬件的积累。学科建设方向与目标应以有利于转化为培养实用型人才的课程、能够产出快速适切地方与行业发展需要的技术成果为基本标准。学术梯队建设,应在注重培养原有人才的同时加大引进新毕业的硕士、博士力度与吸收用人单位的相应人才参与学校的学科建设,构成实用的学术梯队,不必一切唯院士、博导、教授马首是瞻。在我国高等教育普遍缺少资金的大环境下,这类调整隶属关系的高校的经济资源也十分匮乏。这些高校除了要广开财源,更重要的是要协调投资软件与硬件的关系,围绕学校的学科建设目标,做到人与物的匹配,不同类型人才的匹配。不能为了宣传或应付评估,购置大量无人能驾驭应用的设备造成设备闲置;不能为引进一个不符合学校发展、学科建设实际需要的博导、而置几个甚至十几个符合学科建设实际需要的副教授甚至讲师培养于不顾。在进行必要的硬件建设的同时,加强有利于学科发展的软件建设。

三、如何认识与对待科学研究

没有科学研究,就谈不上学科建设。但是,科学研究有基础研究、开发研究、应用研究,不同类型高校的研究类型可能而且有必要有所区别。学术成果促进学科的发展是高校学科建设的重要目标,但也决不是唯一目标。一般来说,由于学科研究层次水平的差异,我们不得不承认教学研究型高校与教学型高校的学科建设对推动学科发展上的贡献要小于研究型大学,但它们开展学科建设的重要意义在于可利用学科发展培养人才和研究、解决社会现实问题。作为高校,其首要任务是培养人才,这类调整隶属关系的高校几乎没有研究型大学,以教学研究型高校和教学型高校为主,其人才培养的地位更为重要。如何培养人才本身也是一门科学,也需要进行研究,进行教育教学研究对于大多数高校与院系(相对于师范院校、院系而言)属应用研究,即以教学、教法研究为主,兼顾把研究成果和本学科知识进行选择组织的课程研究。学科建设要落脚在人才培养上,这是高等学校与科研院所的根本不同之处。人才培养的质量如何,必然要落实到课程建设上来。鉴于此类高校的大部分学科建设目标不是(最起码主要不是)学科自身的繁荣,而是通过学科建设提高本校的学科水平,达到提升学校整体实力的目的。其科学研究除了在类型上以应用研究和课程研究、教学教法研究为主外,在队伍上也不应把研究与教学队伍对立起来。大部分的科学研究主要是为教学服务,师资队伍与科研队伍需要相当程度的重合;少部分队伍可针对有特色、有优势的学科把主要精力放在科学研究上,在科研方面办出亮点。这是因为优秀师资本身就很少,少数能做科研的人员往往也是优秀教师的主体,不能因科研妨碍教学,否则,得不偿失。

四、如何处理学科建设与专业建设的关系

高校进行学科建设,必须搞清楚学科建设与专业建设的关系。原因之一是历来非研究型大学不重视学科建设,或对学科建设认识不清;原因之二是这些院校大部分学科的科学研究基础非常薄弱;原因之三是学科建设与专业建设关系问题在实践中凸显出来的时间不长。学科的划分遵循知识体系自身的逻辑,学科是相对稳定的知识体系。专业是按照社会对不同领域和岗位的专门人才的需要来设置。学科知识是构成专业的原料,不同领域的专门人才需要什么样的知识结构,专业就通过对相关的学科知识进行切块、组织来形成课程以及一定的课程组合的方式来满足。所以,专业以学科为依托,有时某个专业需要若干个学科支撑,有时某个学科又下设若干个专业。一个专业是由适用于其需要的若干学科中的部分内容构成,而不是由若干学科中的所有内容构成。从这个角度看,学科建设与专业建设密不可分,学科建设是基础,专业建设是成果,中间通过课程这一桥梁来连接。市场对人才规格的要求的变化引起专业的调整,也是促进学科建设的动力之一。

学科建设与专业建设也有很大的区别。第一,学科建设的构成要素主要有学科带头人、学科梯队、科研课题、研究仪器设备、学科建设管理人员等;而专业建设的构成要素主要有教师、课程、教材、实验与教学管理人员等。当然,在实际操作过程中涉及到具体的人或物有时会重合,但其扮演的角色是不同的。第二,学科建设主要是学术梯队建设、研究设施建设、确定研究方向以产出研究成果;而专业建设主要是专业人才目标制定、课程开发、教材建设、实验室与实习基地建设等。学科建设的成果可以作为专业建设的原料,但也可以有非专业建设的用途,例如可以作为直接为当地生产建设所用。不过需要注意的是,学科建设的首要任务是满足于专业建设以完成人才培养。总之,如果学科建设不以专业建设为鹄的,这类高校的学科建设将成为空中楼阁;反之如果专业建设不以学科建设为基础,则其专业建设将成为无本之木、无源之水。

五、案例研究

南京审计学院前身是南京财贸学院,由省市双重领导、以市为主。因为资金限制,为了学院发展只有走联合办学之路,自1987年开始,办学经费由审计署负责,归审计署管理,根据协议财贸学院更名为审计学院,当年暑期面向全国招生,但每年招收新生江苏省、南京市占有一定比例。

1999年12月,国务院印发了“关于高等学校体制改革的决定”,明确规定,国家部委不再管理高校,交由地方政府和教育主管部门统一管理。2000年2月将南京审计学院和南京金融高等专科学校的主管部门分别由国家审计署、中国人民银行划转到江苏省人民政府管理,合并为新的南京审计学院。学校实行江苏省人民政府、国家审计署和中国人民银行合作共建,以江苏省为主的管理体制。

学校过去由部委负责,主要为部委各相关部门服务,面向全国,划转以后,实行江苏省政府与国家审计署和中国人民银行共建,服务重点发生了一些变化,这直接影响到学校职能的具体发挥。学校能否迅速协调矛盾、顺利定位、很好发挥作用,其最基本的一项工作就是学科建设。

南京审计学院目前是一所以经济学、管理学为主,兼有法学、文学、理学、工学等共7个学科的全日制普通本科院校。学校共有本科专业20个,其中经济学(5个)管理学(10个)专业占专业总数的75%,学科专业设置重点非常突出,其中审计学、会计学、金融学三个专业被列为国家审计署和江苏省重点建设专业,审计学专业被列为江苏省高等学校品牌专业建设点。经济学专业涵盖了所有经济类目录内专业;管理学科的专业涉及5个大类管理科学与工程类、工商管理类、公共事业管理类、农业经济管理类、图书馆档案类的前3个大类,工商管理管理类专业占绝大多数为7个,审计学为目录外专业,目录内专业仅舍弃了与学校整体发展关系不大的旅游管理,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工程管理、行政管理学这三个管理类专业是审计学的重要工具学科或应用学科,经济学、管理学专业的设置形成集团优势,与学校发展目标密切相关的专业一个都不能少,与发展目标偏离的专业坚决舍弃。

审计学虽然是一个目录外专业,但在我们国家它是一个人才需求量非常大的专业,作为国家审计署与江苏省的重点建设专业,要办出特色、也要办出水平。它积极探索“本科学历教育+国际执业资格培训”的人才培养新模式,与英国注册会计师特许公会(ACCA)合作,开展国际注册会计师执业资格培训。独立设置国际审计学院,与会计学院、金融学院、商学院、信息科学学院、法政学院、应用数学系合作,实现学科融合,办出政府审计、内部审计(含CIA)、社会中介审计、IT审计、建设项目审计、综合审计6个方向,把审计这一目录外专业办成一个大审计学科专业群。

学校高度重视科研工作,设有江苏省审计信息工程重点建设实验室、公共管理和绩效评估研究院、内部控制设计研究院、审计研究所等进行审计方面的科学研究,为审计学科的发展不断注入新的活力。另一方面,直接参与了国家审计法规、政策的起草工作,参与审计署组织的审计工作,不断从实践中汲取能量,使审计人才的培养能够更好地符合社会需要。

学校开设的会计学、经济学、财务管理、工程管理、法学等专业,都是积极与审计进行对接,培养出具有扎实审计基础的复合性人才,并且办出特色。如果说审计人才的培养具有独特地位,是可以面向全国的优势学科,那么这些学科专业能够培养出以面向整个江苏省为主的人才,与江苏省其他高校培养出的会计学、经济学、法学等互补型人才,都打上了审计的烙印。

审计学专业建设篇5

【关键词】高校;内部审计;队伍;专业化

一、新形势下加强高校内部审计队伍专业化建设的重要性

《教育部关于加强直属高等学校内部审计工作的意见》(教财[2015]2号)特别强调内部审计的免疫系统作用,强调教育部直属高校要强化内部审计专业队伍建设,确保内部审计独立、公平,不受其他机构或个人干涉,以提升内部审计质量。在这个要求下,内部审计队伍的专业化建设就至关重要,具体而言:

第一,该意见强调将内部控制审计列为内部审计日常工作。而高校内部控制建设目前还处在一个探索开展过程。只有专业的内部审计队伍,才能按照要求正确开展单位层面和业务层面的内部控制审计,推动学校内部控制建设。

第二,该意见强调拓宽内部审计范围,更好服务高校改革发展。探索开展对学校重大改革项目、重要方针政策落实情况的跟踪审计,这些新的内部审计要求都必须在专业素质过硬的内部审计队伍基础上方可实现。

第三,该意见强调深化经济责任审计,开展任中经济责任审计,强化审计结果运用。只有专业的内部审计队伍,才能借助科学的审计方法、高效开展审计工作,确保审计报告真实有效和审计结果有效运用。

二、当前高校内部审计队伍建设面临的问题

1.内部审计部门负责人能力略显欠缺

新形势下,高校内部审计队伍专业化建设,需要精兵强将。俗话说千军易得,良将难求,内部审计部门负责人综合能力的高低,直接关系到整个内审队伍的专业水准。然而当前高校对内审工作重视程度还不够,缺少对审计干部队伍的系统培养,内审机构负责人大部分是从财务部门轮岗交流过来,或者从学校专门从事财经教学教师教授以及从事科研的专家学者中提拔上来,前者缺少较强的经济管理理论知识,后者缺少必要的从事财经、审计方面的实践经验。内审机构负责人综合能力略显欠缺,在应对复杂环境下的综合性审计任务时,会显得心有余而力不足。

2.内审人员专业能力有待提高

随着高校经济活动的日趋复杂和频繁,内部审计出发点和落脚点不再局限于传统的查错防弊等工作,而是更加强调风险导向的审计思路,注重风险预防和风险控制。在传统财务审计基础上开展管理审计,对经济活动的效果进行绩效评价。这就要求内审人员能够熟练掌握审计程序,灵活运用各类审计技术方法。当前高校内审人员的专业知识面还略显狭窄,专业能力还有待提高。

3.内部审计人员综合能力差

高校从事内部审计的人员大部分都是会计专业出身,懂财务的多,缺乏懂经济管理、建设工程,尤其是计算机技术、信息系统和法律背景的人员。一专多能的复合型人才尤其匮乏。相当一部分高校的内部审计部门人员,强调以财务手段等开展审计工作,而忽视政策、法律、教育教学活动等非财务信息在内部审计中的重要性,这样的内部审计工作最终无法完全反馈出高校的具体情况,无法准确定位高校教育教学资源配置与管理中的问题等。

三、加强高校内审队伍专业化建设的几点建议

1.强化内部审计部门负责人培养并加强配套制度建设

新形势下,高校内部审计队伍专业化建设,需要重视内审部门负责人培养,重视内审后备干部梯队培养。一方面,通过社会公开招聘,引进具备丰富理论知识,综合素质过硬,熟悉高校经济活动和内审工作的专业人才;另一方面,做好内部储备干部的选拔和培养工作,通过选派和推荐后备干部去地方政府挂职锻炼或参加教育部组织的专项审计活动,增加工作阅历和审计经验,通过校内轮岗交流的方式,让后备干部熟悉各部门经济业务流程,了解和掌握校内经济活动情况,为将来全面综合地开展内审工作打下良好的基础。

2.强化内部审计人员专业技能培养

新形势下,高校需要强化内部审计人员培养。一方面,着重对内部审计人员后续职业教育和专业培训,搭建与各兄弟院校的学习交流平台,要求审计人员对当前内部审计的热点难点问题以及前沿领域有所了解;另一方面,鼓励内审人员不断进行学历进修,提升自身知识水平,积极考取CPA、CIA等专业资格证书。由此提升内部审计人员的专业知识与审计技能。

同时,高校内部审计人员专业技能培养的过程中,必须明确培养的具体目标和要求。这就需要在客观、合理的内部审计责任制度基础上,对内部审计工作的具体职责、任务要求等做出清晰界定。进而,开展针对现有内部审计人员的技能考核,对于不符合要求或者内部审计责任履行能力不足的审计人员,需要开展针对性的培训或者其他引导机制,来提升高校内部审计队伍的专业能力。

3.适度引入购买社会审计服务

高校内部审计队伍的专业化建设在短期内并不能完全实现,根据教育部提出的新要求,暂时不能有效达到内部审计改革下队伍建设要求的高校,应该适度引入购买社会审计服务,利用会计师事务所和工程造价咨询公司提供的专业咨询服务,取长补短,弥补内部审计力量不足。通过借鉴和吸收社会审计服务,培养和锻炼自身审计队伍。但是需要特别注意,高校的内部审计与社会上企业组织的内部审计任务、目标等存在一些差异,因此在选择社会审计服务单位、进行审计外包的过程中,高校应该选择优质审计服务单位,并且应积极配合外包部门对审计证据的提取等,以提升外包中内部审计效果。

参考文献:

审计学专业建设篇6

论文摘要:就高职院校会计与审计专业的人才培养而言,以培养为地方经济建设服务的、具有较高综合素质和较强实践能力的、实务操作,在培养中突出“强实践、善实务、能创新”的要求,因此,在专业教学中应根据目标进行教学研究、分析。  

  

会计与审计学专业是经济管理学科的重要组成,其中融合了管理、经济、法律和会计、审计等各方面的内容,该专业主要培养能在企事业单位、政府部门及社会中介组织中从事会计、审计实务工作的实用性人才。  

高职院校作为实用性人才培养基地,当然要承担为会计与审计系统输送各种类型的、掌握会计与审计专门知识和能力的人员的重任。事实上,大多数高职院校都在为如何培养合格的会计与审计人才进行积极探索。根据现在社会经济活动中的对会计与审计对象的选择,对合格会计与审计人才至少可以从以下两个方面进行评估:一是会计与审计人才总体的合格性,即会计与审计人才在总体数量和总体结构上要满足不同会计与审计主体对相应会计与审计对象进行审查和评价以有效实现其审计目标的需要,培养的审计人才既要满足企事业单位、政府审计、内部审计、社会审计三大审计主体不同需要,也要满足各个重要行业的特定需要。二是会计与审计人才个体的合格性,即会计与审计人才的知识和能力必须满足财政财务信息真实性、财政财务活动合法性、经济管理活动有效性的复合性要求,无论是会计、审计人员,都必须掌握相应知识和能力。当前,我国高等职业院校会计与审计人才培养模式难以满足上述要求,折射出现行高等职业院校培养模式弱点。  

针对行业的需要,陕西财经职业技术学院很早就认识到会计与审计教育事业的产品是会计与审计人才,培养什么样的人才,应服务和服从于经济建设和会计与审计事业的发展。为此,我院会计与审计学专业不断研究审计人才需求的变化,并以此调整专业的培养目标和手段,更新教学内容和方法。  

  

一、会计与审计人才的需求  

  

根据国家会计与审计人才的需求预测,会计人才的高层次要求增多,审计机关审计人才,尤其是高级审计人才供求矛盾非常突出。随着审计业务比重的增加,审计机关产生了新的人才需求。因此,会计与审计学专业立足国家审计,开发特色课程,实施特色教学,树立专业品牌,近年来该专业先后开发了基础审计、财务审计、审计电算化等特色课程,与时俱进,重点突出会计与审计实训。随着经济发展、市场竞争激烈和企业制度的建设完善,将有越来越多的企事业单位意识到建立健全内部审计的必要性和重要性,对会计与审计人才的需求也将有明显增加。据了解,我国大约需要35万名会计与审计学方面的专业人才,但目前只有执业人员5万多名,且其中一大半得不到国际机构的认可,人才缺口很大。在未来10年我国需求的15类人才排行榜中,会计与审计学方面的专业人才位居榜首。从历年的就业情况来看,该专业就业层次较高,并一直保持着较高的就业率。  

  

二、高职院校人才培养模式及我院现况  

  

资料显示,我省十所高职院校里只有有2所设置审计专业或审计专业方向,有6所设置了会计专业,这只是会计与审计学科的一个分支,而且是设置在管理学专业之下,从2所高职院校会计与审计专业设置来看,对会计与审计人才以培养社会审计人才为主,而这种专业设置,缺乏对政府审计和内部审计专门审计人才培养的功能,会计与审计人才培养不能满足审计人才总体合格性的要求。  

可以推断,我国高职院校审计人才培养总体结构体现出以下主要特征:一是我国高职院校审计人才培养模式单一,一些高职院校要么没有会计与审计类专业,要有就是注册会计师培训;缺乏所有会计与审计主体人才的培养功能;更加缺乏包括行政事业会计与审计、财政税务会计与审计、金融保险会计与审计、工程投资会计与审计等所有会计与审计门类人才的培养功能。二是我国会计与审计人才的培养以管理学专业为背景,会计与审计人才的培养中难免受管理学理论、思想、的制约,以管理学为背景的会计与审计人才培养机制,难以培养出既有会计操作技能,又能进行财政财务审计,又有绩效、效益审计知识和能力的复合性人才;作为学科来说,也难以形成促进审计与会计以外的其他多学科的交叉和融合的平台。  

  

三、根据社会对审计人才的需求,调整高校审计人才培养模式  

  

会计与审计专业优势经过多年建设,会计与审计学专业已经成为我院品牌专业,面对日益激烈的竞争环境,会计与审计学专业划分为基础审计、财务审计、绩效审计和资产评估四个专业方向,体现了审计学专业结构比较完整和全面的特点,突出了审计本质性的内涵,而省内开设了同类专业的其他院校,大多将其定位在社会审计方面,与之相比较,审计学专业整体架构比较合理。财会知识只能作为审计专业的基础之一,而不是全部内容,甚至不是其主要内容,现代审计理论要求我们审计专业的教学内容必须在文、史、哲和外语、计算机等基础课教学前提下,向经、管、法方面延伸。为此,会计与审计教学内容设计也体现了宽口径、厚基础、重实用”的原则,强调会计与审计专业人才全面素质的培养,不断拓宽其知识面,增强其社会适应性,培育其猎取知识的能力、运用知识的能力、调适和创新能力。

培养目标该专业培养具有优良政治素质,具备管理、经济、法律、会计和审计等方面的知识和能力,能在企业事业单位、政府部门及社会中介组织从事审计会计实务以及教学、科研工作的工商管理学科的高级专门人才。课程设置该专业的课程体系包括基础会计、财务会计、成本会计、基础审计、财务审计、绩效审计、会计电算化、审计电算化、税收实务、经济法、资产评估、公司战略与风险管理等;也包括一些实践性教学环节,如暑期社会实践、会计模拟实习、审计模拟实习、毕业实习等。我院2009年该专业的就业去向包括机关、企事业单位和部队,其中,在各级机关就业的占总就业人数的10%左右,事业单位占15%,各类企业占55%,金融单位占20%。  

  

四、会计与审计专业的发展展望  

  

1 充分认识管理学在会计与审计学科建设中的地位,管理学是现代审计学发展的重要前提。因此,必须关注管理学发展对会计与审计学的影响,把握会计与审计学科发展的新趋势。也就是说,要从现代经济管理的角度而不是从传统的财务核算、财务监督角度认识会计与审计的重要性,从会计与审计的对象、会计与审计的定位、审计与会计的关系、审计与管理学的关系、审计与经济学的关系以及审计与法学的关系等等认识现代会计与审计发展的趋势和方向,特别是要从研究对象、研究方法、学科体系等方面准确把握会计与审计学科同管理学科的联系和区别。对会计与审计的专业的研究有着重要的意义。  

2 在经济学、管理学学科建设的今天,可以会计与审计学专业建设为核心,带动其他学科建设。首先,要加强对会计与审计学的基础理论研究,把握会计与审计学科发展的规律。其次,要加强对会计学与经济学与审计学、管理学与审计学以及法学与审计学的交叉学科研究,科学把握审计学科发展与其他学科的融合趋势。这样,在不会把会计与审计单独认为成为“大会计学”。  

3 按照现代社会需要优化培养方案,为社会培养会计与审计专业人才。首先,要重新设置会计、审计专业作为管理学科的学科共同课程,强化经济学和管理学、会计学、统计学、管理信息系统等学科基础科,满足专业培养对基础理论的需要。其次,重新确定专业主要课程,满足培养“一专多能”的综合性会计与审计人才的需要。为了使学生毕业后能够尽快胜任会计与审计工作,必须对学生进行执业训练。在会计与审计教学过程中,要尽可能采用案例教学、模块教学,这样就能以点带面,增加学生对流程、会计、审计程序等的具体认识。同时,在本科教学的后期,可以把学生安排到会计师事务所或大型机构财务部门实习,增加学生的实践机会,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使学生一毕业就能立即投入实际工作,既保证了会计与审计专业教学的效果,又满足用人单位的实际需要,是一举两得的。  

会计与审计专业随着经济的发展在,高职院校的会计与审计学科必须建设适应社会发展的人才培养的模式,以培养满足不同社会需求的高素质的会计与审计人才,为经济发展作出贡献。  

  

参考文献:  

[1]潘颖.对审计教学的几点思考[j]zz66免费论文资源网.  

审计学专业建设篇7

一、高校基建的特点

1.高校基建规划的学科性。高校基建规划立足于高校建设的“校情”,与高校发展的规模、专业学科的建设密切结合,特别是高校基础设施的建设是与专业条件、教学科研紧密结合的。

2.高校基建以服务学校为主要目的。高校的基础设施主要的目的是服务学校的教学科研等工作,除了少数校办产业的基建项目外,绝大多数基建项目都是不以营利为目的的。

3.多种基建管理模式并存。由于历史的原因,大多数高校在基建管理中采用内部职能部门的管理模式,也有些高校采用项目部的管理模式,同时有些高校也采用两种管理模式并存的混合模式,如在老校区采用内部职能部门管理,新校区采用项目部管理。多种模式的并存,容易产生管理真空,给基建管理带来较大的难度。

4.高校基建的专业特殊性强、建设管理成本高。由于高校的发展,高校的部分功能需升级改造,高校基建项目对各个专业的要求不一样并且需与教学科研紧密配合,所涉及到的专业特殊性强、科技含量高,而且同一个专业的不同设备又要求不同的工艺流程。为此,相关的管理人员需进行专业的培训,这些都给高校基建的管理带来了很大的难度,管理的成本也比一般的基建项目要高。

二、高校基建的审计风险

根据高校基建的特点,我们不难发现高校基建的审计风险主要有以下几点:

1.高校基建的专业特殊性造成的风险。高校基建具有很强的专业特殊性,经常在一栋实训楼中要满足不同专业、不同设备的要求,如某高校的实训楼工程就包含了汽车、机电、化工等多专业,这就需要各专业之间的协调施工,导致施工难度大。高校基建的专业性、复杂性极高,就对相关基建管理人员和审计人员的业务素质要求也高。由于相关人员达不到专业的特殊要求,高校基建容易出现差错,极易引发施工质量问题,造成工程返工不断,特别专业设备的特殊工艺要求,容易造成造价不准确,工程变更频繁,随之而来的审计风险就很大。因此,在基建审计过程中,需要审计人员应对多个专业的特殊要求,审计过程中对造价的控制风险较大。

2.送审资料不规范造成的审计风险。在基建审计时需提供相应的审计资料,某高校就发生过在结算审计时,送审资料竟然无完整的竣工图纸,最后审计人员不得不将送审资料退回。送审资料不规范、不齐全,会给审计人员的审计认定造成困难,不仅影响审计质量甚至容易造成误判,极易造成审计风险。

3.管理制度缺失造成的审计风险。无规矩不成方圆,没有相应的管理制度就不能有效的进行基建管理,例如某高校基建管理人员在某些工程上重复签证,经发现后的处理只是废除签证,未对相关人员进行任何处理处罚,这种管理制度的缺失不仅给了相关基建管理人员滋生腐败的空间,也给审计造成了很大的工作难度,审计风险也大大增加。

4.计价依据不明确造成的风险。在审计过程中,工程造价是最重要的环节之一,而造价计算的重要依据是国家定额、市场价、信息价等,由于在签订合同时未明确计取造价的依据,就容易产生争议,从而造成审计风险。如某高校实训楼土建装饰工程合同中未约定材料的价格是采用市场价还是信息价,加上装饰材料的价格由于品牌、品质等的不同而相差悬殊,导致在结算时合同双方对采用市场价还是信息价产生极大分歧,这不仅造成最后的工程结算十分困难,也给审计造成了风险。

5.第三方审计造成的风险。部分高校由于审计人员的配备不齐,往往部分项目结算审核交由第三方中介机构实施,事实上在市场经济条件下,第三方审计往往由于部分从业人员的职业操守、专业水平等因素,在结算审核中容易产生偏差甚至弄虚作假,从而造成审计风险。

三、高校基建审计风险的应对与防范

1.建立健全完善的基建和审计的管理制度。高校应全方面建立健全工作职责、议事规则,教育、监督和惩防制度、基建、采购、招投标管理办法、审计工作制度等管理规章制度,以降低审计风险的发生。

2.加强合同管理,明确计价依据。高校应对所有基建项目加强合同管理,合同必须经专业人员审查并在相关合同条款中对如何计价予以明确,特别是应在相关合同条款中明确发生工程变更时采用的国家定额、材料价格等计价依据,避免以后工程纠纷的发生。同时还应对造价结算确定相应的计算规则,如图纸设计钢筋¢6,在实际购买过程钢筋只有¢6.5,此时可以明确结算的钢筋按¢6.5计算;再如平整场地如果业主已经做了“三通一平”,就应在结算中不再计算等等。

3.完善档案管理,明确资料的完整性。高校应建立完善的基建项目档案,明确完整的基建项目档案内容,基建项目档案应该包含前期报建、工程勘察报告、设计文件、招投标与合同、结算、签证、工程变更文件、施工技术、工程竣工验收文件、工程监理文件等,只有建立健全了基建项目档案,才能在审计时追本溯源,降低审计风险。

4.全面造价审核法与综合指标造价审核法相结合。全面造价审核法,即从工程量的计算、综合单价和取费标准等各方面全面进行审查、逐项核对,这种方法是几乎将其全部重新计算,优点是能够准确发现问题,但缺点是费力费时。综合指标造价审核法,即根据造价站等权威部门或历史资料的积累,确定单位面积造价及主要材料消耗量等主要造价指标,通过对比审查发现问题,这种方法优点是比较容易发现问题,而且节约了审核时间,大大提高了效率,但缺点是准确度有限。高校基建审计时可以根据工程的重要性、工程的规模等情况选取其中一种方法实施,也可以两种方法一并实施,以降低审计风险。

5.将审计工作前置,采用全过程工程审计。过去的审计工作重点往往放在结算审查,而忽视了设计、招投标等前期环节,事实上前期的设计、招投标决定了后期工程造价的高低和工程变更的情况,因此从设计、招投标阶段介入审计,进行全过程工程审计是降低审计风险的有效手段。

6.完善人员管理,提高业务素质。高校基建审计可以采用内审、外审结合,专职审计人员和兼职审计人员结合的“两结合”模式,这样不仅可以弥补审计人员的不足,同时还能在专业能力上形成互补,当然加强对审计人员的培训、提高审计人员业务素质也是提高审计质量的重要方式。

四、结束语

审计学专业建设篇8

关键词:审计实验教学;目标定位;课程设计

本文系陇桥学院教学研究与改革项目:“审计课程实验室教学设计”

中图分类号:G64 文献标识码:A

收录日期:2014年5月13日

审计学专业要培养具有扎实的会计、审计专业知识,熟练掌握企业会计实务(手工和计算机)操作技能、审计技能,既有一定会计、审计理论水平,又有较强动手能力的应用型人才。从1983年,南京审计学院在全国高校中第一个开办审计学专业开始,至今不少财经类院校都开设了审计学专业。但是审计专业的课程是专业性,技术性很强的课程,高校的教师和学生们普遍认为审计学过于抽象,具有一定难度。究其原因,一方面审计理论和实务是建立在精通会计知识基础上的传承教育,要求学生具有较全面的会计知识并熟悉业务流程,而学生普遍缺乏社会经验又从未接触过真实的会计资料,对审计程序、岗位职能,审计技术等均缺乏感性认识;另一方面传统的审计教学模式一直拘泥于纸上谈兵.难以达到令人满意的教学效果。所以,审计实验教学要打破传统的审计教学模式,成为训练审计知识概念、培养审计基础技能和审计创新能力的课程,而在审计专业教育中处于核心环节。

一、审计实验教学的必要性

(一)审计专业学科建设的发展需要。随着审计在经济社会运行中重要性的提升,审计学专业教育受到社会广泛地重视,越来越多的高校设置了审计专业。审计学科的可持续发展要求培养既具有丰富的理论知识又具有实践技能的应用型审计人才。审计专业学科建设的发展不仅仅是在理论层面,更要体现在实践创新中。所以,审计实验教学是审计专业学科建设发展的内在需要。

(二)审计理论教学向实践转化的客观要求。审计学科知识的系统性、理论的完整性、概念之间的逻辑结构等等,在课堂上,由老师来讲解往往是枯燥乏味的,审计课堂的气氛总是沉闷的。学生在理论教学中难以理解审计的相关知识。同时,审计是一个充满大量职业判断的过程,这种职业判断有时似乎“只可意会不可言传”。审计实验教学以高度仿真的模拟实验情景,培养学生审计专业知识能力,特别是培养审计职业判断能力。所以,审计实验教学是学生获取审计知识能力的有效途径,也是审计教学理论联系实际的客观需要。

(三)衔接社会就业的有效捷径。信息化时代,知识更新速度加快,审计岗位对实践能力的要求比其他专业更强。目前的教科书和案例教材,不仅数量不多,而且缺乏客观业务依据,缺乏真实性,脱离生产实践,在校的学生仅凭审计课堂学习是无法掌握审计的实际操作技术和方法的。利用审计实验室进行实验教学,让学生有个比较直观的认识,理论联系实际地理解审计学的基本理论和方法,并通过审计实验教学,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真正实现应用型人才的培养目标。审计实验教学将成为衔接社会就业的有效捷径。

二、审计实验教学困境分析

(一)审计实验教学缺乏师资支持。审计实验教学缺乏一支既有丰富的审计理论知识又有审计实践经验的师资队伍。审计模拟实验教学的实施要求审计教师具有一定的审计实践经验,熟悉新的会计、审计准则、税法、经济法等相关知识,同时具备较强的分析、应变能力。而目前各高校的审计教师绝大部分是从学校到学校,担任的教学任务较单一,普遍缺乏实际工作经验,与审计实验教学模式所要求的复合型人才相距甚远,无法形成一支既有丰富的审计理论知识又有一定审计实践经验的师资队伍,为审计实验教学模式的研究开发以及实施提供强有力的技术支持。

(二)审计实验教学缺乏扎实的会计知识做铺垫。国家对学科专业设置改革后,在大学的专业教育中,审计已被纳入“大会计”专业教育的范畴。审计理论和实务必须建立在精通的会计知识基础之上,要求学生具有较全面的会计知识并熟悉业务流程,而学生普遍缺乏经验又从未接触过真实的会计资料,对审计更是缺乏感性认识。由于课时等因素限制,学生的会计知识不够扎实,缺乏会计实践经验,致使审计实验教学从某种程度上成为了“空中楼阁”。

(三)审计实验教学的软、硬件建设难度大。与会计模拟实验教学相比,审计实验教学涉及面广,起步较晚。通常实验教学中的实验资料比较单一,而在现实经济环境中实际实务操作相当复杂,这使得实验教学与实际工作脱节。而实验资料的设计难度大、投入人力、物力较多,相应的软硬件的配备成本高,所以组织审计实验教学的成本远远高于会计实验教学。

(四)审计实验教学中风险导向理念体现不足。现代风险导向审计是一种基于战略系统观的审计新理念,从企业的宏观层面着手,考虑其所处的经济环境、行业状况、经营目标、战略和经营风险都将最终对会计报表产生重大影响。这种全新模式要求审计人员从更广阔的视角,形成对被审计单位经营风险、财务风险的整体评价。而目前审计实验教学普遍还是从制度基础审计角度入手设计实验环节,模拟审计流程,风险导向理念没有充分体现。

三、审计实验教学目标定位

有研究表明,工作中所需的知识在大学专业学习阶段只能获得10%左右,其余90%都要在工作中不断学习才能获得。通过我们的教学实践认为,审计实验教学的目标不能单纯定位在胜任审计工作上。在实际工作中,会计造假手段不断推陈出新,会计舞弊行为越来越具有隐蔽性,所以,由于审计实验的单纯性和实际业务的复杂化,我们不能期待学生在校期间通过审计实验就能熟练运用审计的技术方法,更甚至具备审计职业判断的能力。

那么,审计实验教学的目标定位在何处?首先,审计实验教学通过设定实验情景,指导学生从复杂的经营管理流程、财务和业务数据中,发现问题,培养学生获取信息、加工处理信息、生成新信息的能力。所以,审计实验教学的目标定位一是通过审计实验培养学生的数据信息加工能力;其次,审计实验通过提供被审计单位基本情况、内部控制概况以及一定时期的会计报表、同期相关会计凭证、会计账簿及其他相关会计资料,指导学生运用所学的会计、审计知识,来发现问题,并完成工作底稿,编制审计报告。通过审计实验教学可以让学生熟悉整个审计流程,初步建立审计职业判断的思路。所以,审计实验教学的目标定位是通过审计实验搭建审计学习的基础框架,使学生产生感性认识;再次,在审计实验教学中,特别是在以审计小组的形式开展模拟教学的综合实验中,需要学生在审计小组中分工合作,交流信息,并在汇总审计发现的基础上出具审计报告,既培养了小组成员的团队工作意识,也培养了学生的交流沟通能力。

综上所述,审计实验教学的目标定位,应当以能力培养为核心,贯穿人文教育,奠定审计工作的基础知识,注重培养团队意识和严谨细致的工作作风。

四、审计实验教学课程设计思路

近几年“大会计”专业的就业形势经久不衰,审计专业需求也挤进了工商管理类专业排名的前十名之内。全国各大高校纷纷举办审计专业,目前开设审计学专业的国内本科院校有48所,但这与开设会计学专业的531所国内本科院校还是有很大差距的。目前大多数审计实验教学的研究集中在《审计学》或相关单一课程的实验教学设计。我们则力图建立一套适应审计学专业的实验教学课程体系,围绕审计学专业的实验教学提出一点设计思路。

由于各高校在落实审计人才培养目标的做法中各有特色,课程设计上也有差异,所以在此主要以我们现有的专业课程体系展开设计。从硬件上说,建立多媒体审计模拟实验室是开展审计实验教学的基础条件之一。从审计专业实验课程设计看,首先,为了夯实学生的会计专业知识,加大学生会计学相关课程的实验力度的,为审计相关课程奠定基础。其次,围绕《审计学基础》、《审计实务》、《计算机审计》等专业课程设置“嵌入式”实验,贯穿风险导向审计理念,运用审计实验软件,开展计算机仿真模拟实验教学,帮助学生掌握审计方法和审计程序。再次,设置《审计综合实验》课程,既安排手工模拟实验,又结合计算机仿真实验,使审计专业的学生通过动手操作,全方位多层次地感受审计实践教学,起到专业融会贯通的作用。另外,在条件具备的情况下,尽可能的加强课外专业实践,让审计学专业的学生有走出去的机会,增强学生应用审计方法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主要参考文献:

[1]邵世芳,戚振东.基于终身学习能力培养的审计实验教学改革研究[J].中国内部审计,2013.9.

审计学专业建设篇9

关键词:内部审计 商业银行 审计专业化 风险管理

中图分类号:F832.2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6-1770(2008)012-036-04

一、审计专业化管理充分履行审计职能作用的基础和重要条件

商业银行内部审计是一种独立、客观的监督、评价和咨询活动,是商业银行内部控制的重要组成部分。通过系统化和规范化的方法,审查评价并改善商业银行经营活动、风险状况。内部控制和公司治理效果,促进商业银行稳健发展。要充分发挥商业银行内部审计的职能作用,就必须实现审计专业化管理。

(一)促进审计技术下段专业化发展,实现查深查透的审计工作目标

银监会内审指引提出,商业银行内部审计部门应加强科技手段和信息技术在审计工作中的运用,建立完善非现场内部审计监测体系及内部审计操作系统、信息管理系统。信息技术在商业银行经营管理中的广泛运用,特别是商业银行实现帐务数据大集中,既为审计技术手段现代化提出了新的课题,也为审计技术手段现代化创造了条件。实现审计专业化管理,审计部门、审计人员可以按照不同专业、不同业务和不同产品审计要求,探索创新不同的审计流程、工具和技术手段,建立不同的审计信息数据库,信息管理系统及风险监测体系。通过实现审计技术手段专业化、科技化和信息化,实现查深查透的审计工作目标,充分识别和揭示经营管理中未被发现的风险隐患和内控缺陷,为促进内控体系建设和加强内控管理提供决策依据。

(二)科学全面准确评估风险,促进行效控制和风险管理,实现风险收益最优化目标

风险评估是为了达到商业银行经营管理目标而确认和分析相关的风险,形成内部控制活动的基础和依据。银监会内审指引规定商业银行内部审计部门应在年度风险评估的基础上确定审计重点。审计频率和程度应与商业银行的业务性质、复杂程度、风险状况和管理水平相一致。实行专业化审计管理,有利于通过对审计过程和审计成果的深度加工、综合分析和评估判断,按照风险评估程序对专业条线和产品进行科学全面准确的专业化风险评估。为管理层制定和落实内部控制措施,实施风险管理与控制提供准确的审计依据。

(三)加强专业化审计队伍建设,实现审计事业的可持续发展

审计风险作为风险导向审计的重要概念,它是指商业银行经营管理中存在的重大错弊、财务报表存在的重大错报或漏报,而审计人员审计后发表不恰当审计意见的可能性。审计风险是商业银行经营管理风险与社会经济金融风险及审计责任风险的总和,具有很大的社会危害性。所以,实现审计专业化管理,加强专业化审计队伍建设,落实专业化审计有利于查深查透审计问题,规避审计检查风险,有利于充分识别和揭示商业银行经营管理中存在的各种未被识别的错弊和重大财务错报风险实现商业银行审计事业的可持续发展。

二、市计专业化管理的模式和方法途径

银监会内审指引规定,商业银行的董事会或者高级管理层负责建立和维护健全有效的内部审计体系。专业化审计管理模式是健全有效的内部审计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从商业银行基层内部审计实践来看,建立专业化审计管理模式要遵循的基本原则是“按照风险导向原则统一配置审计资源,按专业条线产品实施审计监督,条块结合,逐级负责”。专业化审计管理模式的内容主要包括:专业化审计行政管理组织体系,产品审计专家制度体系和专业化审计监督责任制度体系等三个方面。

(一)建立专业化审计行政管理组织体系

建立专业化审计行政管理组织体系,是实现审计专业化管理的组织基础。专业化审计行政管理组织体系要遵循统一领导,专业化管理。条块结合、职责清晰的基本原则。统一领导就是商业银行内部审计部门要按照董事会或者高管层审计监督政策,根据风险导向审计原则,统一整合和配置审计资源,落实审计监督责任制;专业化管理就是在审计部门内部按照专业条线进行审计管辖分工,设立专业化现场审计部,组织实施专业化审计检查,按专业履行审计监督、咨询和评价职能,条块结合就是在专业化管理的基础上,在现场和非现场审计以及加强专业之间的沟通协调,充分整合审计信息资源,实现审计价值最大化;职责清晰就是要按照审计管辖分工,建立专业化审计监督责任链,落实专业条线审计监督责任制和审计风险评价机制。

1、按业务专业设立现场审计部。按照总行审计政策和审计管辖分工,根据风险导向审计原则配备审计资源,按业务专业设立现场审计部。实行专业化现场审计部高级经理审计管辖监督责任制。专业化现场审计部的设立和审计人员的配备要与专业审计管辖对象的业务性质、复杂程度、风险状况和管理水平相一致。

2、按专业组织开展现场审计和审计监督活动。一是按专业组织审计准备和风险控制测试,查找疑点和问题,进行风险分析,确定审计重点,制定审计程序和方案,二是现场审计实行现场审计组长领导下的专业条线主审负责制。全面落实专业条线产品现场审计责任人、责任内容、责任目标和责任风险,三是按专业开展审计分析和审计风险评估,撰写审计报告初稿和审计情况、审计提示等,四是按专业开展持续审计和审计评价、咨询活动。

3、按专业开展审计研究,不断探索创新审计思路和审计技术手段工具,提高审计效能。一是从现场审计准备开始到现场审计项目完成,全过程都实行专业化管理,充分整合专业审计技术、信息和人才等资源,不断提高专业审计效能,二是按专业进行风险测试,分析和评估,有效利用审计信息资源,提高审计风险评估的质量效果,实现审计价值最大化,三是按专业开展审计研究,促进审计思路和审计技术手段工具的不断创新。

(二)建立产品审计专家制度体系

建立产品审计专家制度是实现审计专业化管理的基础。产品审计专家制度,是商业银行内部审计以其产品为审计对象的审计管理制度。建立产品审计专家制度,按产品设立高级审计,通过审计对象,方法和技术工具的研究探索创新,实现产品审计专业化。

1,产品审计专家制度研究的内容和重点。产品审计专家制度,是在商业银行内部现场审计主审制度基础上,以商业银行经营的产品为审计对象的内部审计制度。产品审计专家制度研究的内容和重点,主要包括商业银行产品的风险控制审计,合规性审计和效益审计。一是产品的风险控制审计。产品的风险控制审计是产品审计专家制度要研究的重点。商业银行经营管理的核心是通过对产品进行风险管理而获取风险收益。产品审计专家制度就是要通过专业化的审计,有效识别。揭示产品的

风险,改善和加强产品的风险管理与控制,实现产品风险收益。产品风险控制审计的内容和重点主要包括产品的核算风险,市场风险和信用风险审计,二是产品的台规审计,产品的合规性审计主要是审计产品的市场准入和法律风险;三是产品的效益审计,产品的效益审计是产品审计的重要组成部分。要通过审计产品的投入产出,评价产品的风险收益是否达到最优化。

2、产品审计专家的基本职能。根据商业银行内部审计的基本职能,工作特点和内在规律,产品审计专家的基本职能主要包括三个方面。一是研究职能。产品审计专家要全面熟悉和掌握商业银行产品核算的业务运行系统、操作流程和内部控制管理制度,深入分析产品核算。分销和管理过程中的操作风险、市场风险和信用风险以及投入产出的效益风险,持续跟踪产品发展过程中的衍生风险,不断探索、创新产品的审计方法、审计技术和审计工具。始终使产品的风险处于可知,可控和可承受状态。二是产品审计职能。产品审计专家要善于运用产品审计研究的新成果,不断采用产品审计的新方法,新技术和新工具,进行现场和非现场审计,充分识别、揭示产品的核算、分销,管理风险和合规性风险,并针对性地提出审计意见和整改要求。不断改进产品的核算、分销和管理,促进产品的稳健发展。三是培训职能。产品审计专家要通过对产品核算流程、内控制度的学习研究和审计实践,不断总结和完善产品审计培训的方法、途径和手段,积极组织开展产品的审计培训。使商业银行的内部审计工作、审计人员、审计技术工具和审计思路始终走在商业银行风险管理的最前沿。

3、产品审计专家项目设立的基本原则。科学设定产品审计专家主审项目,是建立产品审计专家制度的基础。商业银行经营的产品品种很多,而且随着金融创新的不断发展,衍生金融产品不断出现,商业银行的产品会越来越多。但审计资源是有限的。所以,科学、合理地设定产品审计主审项目,不但有利于搞好产品审计专家制度建设,推动审计创新,实现审计专业化,而且有利于调动审计人员的积极性,促进审计事业和审计人员职业生涯的协调发展。

搞好产品审计专家项目设定,要重点把握好三个基本原则。一是以审计人员职业发展为基础,自我规划,动态管理,体现多出、快出审计专家人才的原则,二是以审计事业发展为目标,扬长避短,先易后难,体现多出、快出产品审计成果的原则,三是以人为本,体现审计人员的职业成长与审计事业协调发展的原则。

4、动态管理,科学评价,有效激励,实现产品审计专业化和职业化。产品审计专家是商业银行内部审计的骨干力量。培养造就高素质的产品审计专家,是实现商业银行产品审计专业化的基础。一是要明确产品审计专家任职资格。产品审计专家,一般应具有经济师、会计师、审计师以上职称和高级审计以上职务,二是落实产品审计专家的考核评价。产品审计专家的考核评价要从产品审计专家的基本职能出发,一般主要考核评价产品审计研究成果、产品审计成果、产品安全经营成果,三是动态管理,有效激励。产品审计专家的研究成果、审计成果和审计培训成果,尤其是审计管辖区域产品的安全经营成果,要与其个人职务晋升、薪酬待遇、职业发展及进修培训等挂钩。通过有效激励,鼓励,引导审计人员在产品审计专业化上建功立业。同时要通过定期的考核评价,实行动态管理,及时选拔优秀的产品审计人才充实产品审计专家队伍。对不适应产品审计专家职能要求的也要适时调整。

(三)建立专业化审计监督责任体系,培育审计责任文化

建立专业化审计监督责任体系,落实审计监督责任制,实现审计价值最大化,是实行审计专业化管理的初衷和基本目标。也是践行“责任立业、创新超越”的交通银行企业核心价值观,坚持以核心价值观培育人,以企业使命鼓舞人,以企业愿景激励人,实现审计人员个人价值和职业成长的关键。

1、建立专业化审计监督责任体系,加强审计监督责任文化建设。一是要建立健全以审计管理制度体系为基础的审计责任文化支撑体系,二是要建立以培育审计人员责任意识,提高审计责任能力,激发审计责任行为为主导的审计责任文化建设平台,三是要明确审计责任范围内容、审计责任风险内容,履行审计责任的流程、工具和组织形式,把审计责任落实到审计管理的每个环节和每个审计人员。

2、建立健全审计监督责任制,形成审计岗位责任明确,审计职责边界清晰,审计责任履行顺畅的责任链。一是要建立总行审计部,地区审计部和省分行审计部审计监督责任制。总行审计部,地区审计部和省分行审计部的审计责任目标主要是:按照审计管辖,履行辖区审计监督职能,开展辖区风险评估预警,推动辖区审计整改,搞好审计队伍建设。二是建立辖区专业化审计监督责任制。专业化现场审计部的责任目标主要是,履行辖区专业审计监督职能,组织开展辖区专业风险分析评估预警,推动辖区专业审计整改。三是要建立现场审计组审计责任制。现场审计组实行组长领导下的专业主审负责制。现场审计组组长及专业主审的责任目标主要是:落实“全面审计、突出内控、专注重大风险隐患”的现场审计原则,充分识别和揭示风险。四是要建立审计员责任制。审计员现场审计责任目标主要是:通过非现场审计分析查找疑点、问题,制定产品审计方案,进行现场审计检查取证和产品风险分析评估预警。

3、以审计责任制为基础,不断完善和落实审计责任考核评价激励约束体系。要把审计责任文化教育的成果转化为审计责任制度,把审计责任制度落实到量化的、可操作的审计责任考核评价工具和审计激励约束机制上。这样,才能形成有效的审计责任文化。一是要不断完善审计考核评价制度体系。按照现场审计项目对审计发现、产品风险评估、审计质量成果等进行考核评价,落实审计责任。二是要不断完善审计责任追究制度。要区别一般审计失误、重要审计失误和重大审计失误来进行审计责任追究,落实审计责任教育。三是要建立审计复议制度,保证审计事实及其结论客观公正,保证审计监督的质量和效果。

三、搞好审计专业化管理需要认真研究解决的几个问题

搞好审计专业化管理,是商业银行内部审计流程再造的重要措施。是通过实现专业化审计,充分履行审计监督、咨询和评价的职能作用,促进审计对象不断完善内部控制体系建设,实现自我控制、自我纠正、自我监督和自律管理,实现又好又快发展的重要途径。审计专业化管理涉及总行审计政策管理,审计组织架构、审计流程和人力资源管理等各个方面,要搞好审计专业化管理,必须要重点研究解决以下几个方面的问题。

(一)从落实风险导向审计原则的高度充分认识审计专业化管理

风险导向审计原则是适应审计环境和审计目标变化的要求、弥补日益扩大的审计期望差距中应运而生的。它将“风险”这一概念与审计程序的设计紧密联系起来,探索审计风险控制的措施和审计方法的改进。商业银行风险导向审计更加突出了风险,既包括了财务风险导向,又包括了合规风险导向。审计对

象的确定和审计资源的配置以风险来排序,审计的内容和过程以风险的内部控制为主,审计评价突出了内控状况及风险状况,对重大风险隐患和关键控制环节的风险跟踪进行持续审计,形成了持续性,周期性的审计监督过程,即以风险导向为审计原则的审计循环过程。

(二)建立审计专业化管理体系,实现审计信息管理专业化

建立审计专业化管理体系是实现审计专业化管理的基础。专业化审计管理体系建设要重点研究解决以下三个审计信息管理系统。

1、专业化审计信息管理系统。审计信息管理系统是重要审计资源。要在按照审计对象建立审计信息数据库的基础上,根据审计专业化管理的需要,按照专业或者产品建立审计信息库,为审计专业化管理提供审计信息支持。

2、专业化审计支持系统。审计支持系统是重要的审计工具。要在原有基础上扩大专业审计功能,充实专业和产品审计技术工具,增加专业和产品的审计信息量,不断提高专业化审计的技术水平。

3、专业化审计评价系统。加强专业化审计评价系统建设是促进专业化审计发展的重要措施。要通过技术系统测试,专家评价和理论研讨等手段,加强对专业化审计技术水平和质量效果的评价,引导、鼓励审计人员不断学习业务,钻研技术,充分识别和揭示风险。

(三)建立专业化审计技术职务序列,实行专业和产品高级审计制度

建立专业化审计技术职务序列,按专业或者产品设立审计技术职位是实现审计专业化管理的重要措施。

1、按专业设立高级审计。根据审计对象的业务性质、复杂程度、风险状况和管理水平设立高级审计。明确专业高级审计的任职条件、履职所需的业务知识水平、工作经历经验和审计责任目标及审计责任风险等。对审计业务量大、风险度高、业务复杂的专业,根据审计工作需要,可以按照条线或者产品再设立高级审计,在专业高级审计指导下负责专业条线产品审计。

2、按产品设立审计员。按照产品设立审计员是实现审计专业化管理的基础,在专业条线高级审计指导下开展审计工作。

审计学专业建设篇10

一、问题的提出

在公共受托责任演变到第三个阶段时,学术界将政府审计提升到参与国家治理的高度,李金华审计长认为:政府审计是国家治理的免疫系统,国家治理大系统视角下政府审计承担的职能必须依靠职业化的队伍去实现。因此,对审计人员职业化水平的要求同样体现在很多方面,主要有:知识结构上,对财务、审计知识的全面掌握,法律、经济知识的基本了解;在能力结构上,专业能力、沟通能力、组织能力、创新能力成为担负相关政府审计职务的必要条件;在思维层次上,不仅是按照既定程序对审计项目的简单惯性思维方式,而且要善于挖掘审计信息,从中发现体制性、倾向性等深层次问题的关键线索,并进行预测,提出行之有效的建议。

二、陕西省政府审计现有能力建设活动情况

(一)知识背景

根据统计数据的反映,虽然行政单位调入或者接纳军转干部在政府审计人员准入占有一定比例上,但是都属于政策性、命令性的非可控因素,所以此处在分析其知识背景时不予讨论。我们需要讨论的是经过大学教育后,通过公务员考试进入审计机关的人员职业能力。据调查,全国开设审计学专业的学校共有46家,对比开设会计学专业的486家,所占比例不到十分之一,陕西省的话,仅仅西安邮电学院1所,另外,在开设会计专业的院校中,除了南京审计学院、立信审计学院等以审计为背景的院校外,其他综合类或理工类大学的审计课程只占到所有学分的1.87%―4.38%,大约3-7个学分,在此基础上,实践课大约只有20%的学时,这种以审计学课程作为会计专业补充的观念,导致在职前教育上注重审计理论的讲授与考核,实践教学环节薄弱,无法满足胜任现代审计工作的需要,正因为两种专业能量之间的巨大差别,才致使政府审计从业人员专业背景单一,综合业务素质堪忧。

(二)培训实况

针对在职人员, 陕西省审计厅拥有专门的培训中心,此种培训中心,作为在职教育领域的新兴力量,区别于社会或外界中以营利为目的存在的培训机构,而是占用事业单位编制,归政府部门或各部委管辖。从机构属性和发展程度上论,培训中心既有其优势所在,也会暴漏出一些问题:不足之处是需要单位的培训条件支持,包括培训需求分析、培训过程监管和培训效果评估,否则容易流于形式。另外,陕西省审计厅的在职培训分为两类:第一类服务于职称或资格鉴定考试,第二类是专业能力之外的关键能力,这种培训虽然有扩展职员执业能力的用意,但是据调查,这类包括金融审计、投资审计、IT审计在内的新型审计知识,培训往往以专家讲座的形式展开,除此之外,培训监管过程不力,并不存在任何有效的培训考核或评价。

(三)工作监督

调查中发现,大量政府审计人员的职业能力是在工作过程中形成的,工作经历是职业能力培养的隐型途径,工作过程的监管(审计业务流程指导书、审计质量控制办法、审计结果公告制度等)对审计职业能力培养的促进作用,因此在调查过程中,笔者特意关注了我省政府审计机关工作监督制度设计和实施情况:我国在指导审计行为中,并没有硬性的量化指标,审计质量的控制重形式、轻实质,审计准则以程序、形式规范为主,忽视内在质量和损益。

三、现有能力建设活动局限性分析与方案选择

系统性的缺失是职业能力建设体系难以发挥作用的根本原因,具体表现在:

(1)为了提高政府工效率,建设现代政府、服务型政府,我国曾做过许多管理制度上的改革性尝试。但是这种程度的审计职业能力建设仅仅是作为其他政府制度改革的副产品,客观上促进和引导了职业能力的提升。

(2)在扩展培训内容和形式的同时,却没有改善审计培训的系统管理和效果考核,这种割裂了审计职业能力建设子系统之间联系的做法,导致审计培训对职业能力提升的作用显微,对国家审计职业能力建设难以形成合力作用。

(3)在行政能力建设借助公务员制度趋于完善的同时,将审计职业能力建设等同于政府审计培训,因此增加培训内容、丰富培训形式成为职业能力建设的主要手段。

因此政府审计职业能力的建设是指集中多元化建设。政府审计职业能力建设是一项系统工程,从上述的建设情况的局限性分析来看,我省总体上缺乏缺乏完整的体系架构对其进行规划和控制,因此本文从系统化的角度全面考虑,在寻求政府审计职业能力建设与各个子系统之间衔接点的同时,设计一套行之有效的职业能力建设体系来对其进行科学管理,通盘解决现有问题。

四、陕西省政府审计职业能力建设体系设计

(一)以公众需求为导向的双向递增式职业能力认证体系

政府审计起源于公共受托责任,公共受托责任的演变引起的政府审计职能提升转化为对审计队伍的职业化水平需求,复合型人才和知识结构成为现代政府审计胜任免疫系统角色的必要条件,因此职业能力认证体系服务于复合人才和知识结构的形成是以公众对政府审计转型的需求为导向建立的。

1、职业能力认证等级上,避免模仿一般行业的职称评定体系

关于审计业务类(三级职业能力)的认证包括助理审计师、审计师和高级审计师,这三个等级的差别在于专业能力的级别上,审计综合管理类和高级审计管理及咨询类职业资格将审计人员的综合能力、管理能力、跨专业职业能力纳入评价体系中,核心专业也不局限于财经范围。

2、职业能力认证条件上,开辟非财经类专业的审计人才资格通道

本文设计出国家审计职业能力需求等级,其中梯形的最右边是非财经专业晋级通道。也就是说,没有财经背景的专业人才在国家审计岗位上同样可以凭借自身专业知识进行任职资格的升级,只要达到原领域的相应级别,就可以申请国家审计行业的相同资格等级认证,影响其薪酬和晋升。

(二)建立以业务能力为核心的多维度职业能力评价体系

1、侧重业务能力的双重评价模式

双重评价指针对行政能力和业务能力的共同评价模式,在评价总得分中给予两者不同的权重来完成职业能力评价的整个过程。基于政府审计职业化注重业务属性的特点,本文认为应该加大业务能力性指标在评价体系中的占比。扭转政府审计以行政能力主导的公务员式管理,注重和强调业务能力是政府审计职业化管理的重要目的。

2、业务能力评价的一级要素权重分析

政府审计人员行政能力评价可以借助公务员管理机制进行,在此前提下,业务能力评价成为我们需要分析的重要方向。政府审计师的职业能力是指政府审计师必须从事政府审计职业的专门技术和能力,并在专业技能范围内承揽、接受并进行政府审计工作业务,由此而衍生出职业能力研究中的两个方法:功能要素法和结果分析法,本文针对业务能力的评价也是依据该结论的两个方面展开:一是政府审计职业投入资源的度量,包括专业背景、技术职称、工作经验 培训成果;二是在真实职业环境中政府审计人员承担相应角色的工作状态的度量,包括工作数量、质量、难度以及最终效果。

考虑到业务能力的分解层级和构成要素较多,本文采用层次分析法对其进行权重划分,首先是构成业务能力的一级要素:投入性要素和产出性要素。本文采用层次分析法根据84份问卷结果进行先加权再构建判断矩阵,得到了业务能力评价得分的计算公式:业务能力得分=39.15%投入性要素+60.85%产出性要素。由此看来,业务能力评价更注重产出性元素,这也与政府审计的增值性作用相符。

在业务能力评价中确定了投入性要素和产出性要素的比重后,还需对此进行再次细分,本文将根据前文阐述的观点将投入性元素分为:审计知识、审计技能、审计素养,产出型元素分为工作数量、工作质量、科研成果。其中,审计知识、审计技能、审计素养分别为B11、B12、B13,根据17份问卷结果,我们进行加权后构建判断矩阵,如表4-1:

表4-1业务能力评价的投入性要素判断矩阵

[B1 B11 B12 B13 W W01 B11 1 0.24 0.42 0.4666 0.1251 B12 4.17 1 3.13 2.3532 0.6308 B13 2.36 0.32 1 0.9107 0.2441 ]

并根据公式 做一致性检验,其中最大特征根=3.0362,一致性指标CI=0.0181,平均随机一致性指标RI=0.52,CR=0.0348

最后,结合总排序计算二级要素相对于业务能力的权重(表4-2),并进行合并一致性检验:

表4-2 业务能力评价要素层次排序

[业务能力一级要素 B1 B2 各二级要素相对于业务能力A的权重 0.3915 0.6085 二级要素 B11 0.1251 0.0490 B12 0.6308 0.2470 B13 0.2441 0.0956 B21 0.1262 0.0768 B22 0.5574 0.3392 B23 0.3164 0.1925 ]

计算结果0244

政府审计职业能力评价体系是建立在这些因素的权重划分上完成的,接下来的工作是在此基础上细化和设计相应的指标和标准,即可以包括定性指标,也可以包括定量指标,只有全面客观地说明审计人员在工作中的实际表现,才能为审计人员的工资核发,职业上升等提供依据,创造竞争机制下的人才发展平台,引导和激励审计人员职业能力的主动性建设。

(三)建立以人才对接为基础的三位一体执业能力培养体系

在前文中我们提到政府审计职业能力的培养主要有三种方式:职前教育、在职培训、工作经历,其中职业教育和在职培训属于显性培养,工作经历属于隐性培养。所谓的三位一体就是要建立高校教育、职业培训、工作监督之间关于政府审计职业能力建设方面的紧密关系,促使学习型人才与职场式人才的对接,共同服务于审计职业化管理目标。

1、职前教育上,注重系统学习内容的多样性和实践性

审计知识结构和职业能力的形成具有系统性,审计人员只有经过系统性、启发性、开发性的学习才能够比较完整地掌握一门技能或技术,经调查,对审计职业能力的形成具有奠基性作用的仍是大学教育 。另外,讲授法在我国比较普遍 。研讨法和案例分析法最初经常出现在西方课堂上;案例教学是以比较经典的审计案例为切入口,经过分析总结,形成对审计知识结构的补充性建议。经过几十年的发展和引进,这几种方法已经成为我国大学审计课堂上比较实用和新型的教育方式。

2、在职培训上,开展培训需求分析和效果考核制度

新建设体系要求在选取相关指标的基础上进行培训需求分析。审计综合管理与咨询层应侧重于管理理念的灌输和宏观格局的构建,多采用密集小班的方式讨论学习;审计管理和监督层应侧重政策理解能力、新技术应用能力和人际关系协调能力,可交叉采用演讲、讨论等多种培养方式。一线审计业务层应注重审计专业知识的学习和研究,尤其是理论架构的建立,为审计科研提供最新实务信息。对效果的考核制度设计是保证培训质量的重要手段。对培训效果的考核应该关注五个方面的问题:一是指标体系制定是否合理?二是考核制度是否涵盖培训过程的始终?三是评价主体是否代表了具有一定审计专业水准的评委队伍?四是评价意见是否规范标准方便总结反馈?五是如何落实和改进培训成效?

3、工作监督上,建立政府审计全面质量监控体系

科学的工作监督制度对职业能力提升具有重大影响与作用,质量监控体系作为工作监督制度的重要部分,是需要我们进行流程再造和持续改进的关键点。国内外文献中关于质量管理的资料很多,本文归纳后根据PCDA循环认为可以将质量监控进行四个层次的划分:政府审计质量策划、政府审计质量控制、政府审计质量评价、政府审计质量改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