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计方案模板十篇

时间:2023-04-11 22:20:32

设计方案模板

设计方案模板篇1

施工安全是每个工地都应该关注的重点。那么要怎么做到安全施工呢?下面小编就和大家分享安全施工设计方案模板,来欣赏一下吧,希望能够帮到你们.

 

 

安全施工设计方案一

一、概况:

根据新区管委会精神,要求龙湖工程6月份蓄水,业主根据拆迁和工程实际情况,初步拟定采用老魏河作为蓄水通道。经现场查看,拟自中州大道魏河桥起,至唐庄村仓库南侧唐庄桥东侧,清淤长度约2000米。

工期12天:准备工作1天,计划每天清淤长度200米,河底平整、拆除围堰1天。

二、方案:

弄清老魏河上游正常时期来水流量,沿途桥梁、管线等基础设施的具体位置、走向,河道内淤积物沉积深度等情况,根据清淤工作量和工期要求组织人力、机械,同时考虑防洪度汛的要求,进行物资准备。

1、组织:魏河改线工程与老河道相距较近,施工现场有大型施工机械,可用于老魏河清淤疏浚的工作。拟采用多台履带挖掘机分组分段进行疏挖,疏挖过程中必须保持老魏河正常通水,半幅清淤半幅保持流水;先疏挖南半幅河道,再疏挖北幅河道。

2、围堰:中州大道桥下游设置带有两个活动闸门的厚500mm砖砌体围堰,与魏河桥桥台基础顶面平齐,可兼做魏河改线工程与老河道顺接时的围堰(闸门宽3米,木质结构)。下游围堰根据清淤长度分段设置,拟在钓鱼协会南侧和唐庄桥下游分别设置,高度以高出水面0.7米为宜。下游围堰采用土质结构,外侧覆压防水材料(如宽幅彩条布等)。

3、排水:围堰修筑完成采用污水泵将河道内积水排至围堰下游河道,沿老河道底口边线开挖纵向集水沟,将河道内积水汇集到下游围堰前。在围堰上游开挖集水坑,用大功率污水泵将积水排到围堰下游。

4、清淤:以三台挖掘机为一组,组合成阶梯队列。河底一台挖掘机在前方,边开挖边将河底淤积物向南侧清理,尽可能将淤积物放到边坡上方,同时在河道南侧底口线位置开挖出深度50cm左右的集水沟;第二台在边坡上方,将第一台挖掘机挖出淤积物以及边坡上草皮树根等清理到河道南侧滩地内,第三台在最后方,将第二台挖掘机挖出的淤积物收集。南半幅清淤全部完成,采用同样的方法清理北侧河道内淤积物,此时,积水已集中在河道的南半幅,不需要再在北侧河底口线开挖纵向集水沟。清淤完成,将河底平整。黑庄桥桥下清淤,拟采用小型无尾履带挖掘机配合人工进行掏挖,机械掏挖过程不得触及桥梁基础,桥墩周围采用人工清理。安庄桥和唐庄桥下净空较低,且桥面较宽,14米,采用挖掘机钩铲后退法将淤积物赶出桥面范围,再挖出河岸。钩铲退挖时不得伤及原有锥坡防护结构。

5、清理:滩地内淤积物经晾晒脱水,采用密封良好运输车将淤积物清运业主方至地点。

6、围堰拆除:中州大道桥围堰预留有活动闸门,可满足正常通水,待魏河改线工程与老河道顺接完工后再拆除,恢复河道通畅。下游围堰在该围堰上游清淤工作完成即可拆除,恢复河道畅通。

7、防洪度汛:依据《魏河清淤防洪应急预案》,在接到洪水预警信息时,立即停止清淤,进行防汛动员,启动应急预案,做好防洪准备工作。接到确切信息后,30分钟内所有施工机械撤离河道,疏挖下游围堰,确保河道畅通。

三、注意事项:

1、清淤前配合业主需办妥相关手续。

2、沿途清淤工作面范围(如边坡、滩地)有部分农作物,提前协调铲除。

3、淤积物暂堆放到滩地后期也得清离现场,实现运输车辆通行临时道路。

4、道路桥梁下清淤需要对原有交通设施进行防护或保护。

5、调查清楚清淤河段内管线(如国防光缆、电力、通讯、供水、燃气等管线)分布走向、埋深、具体位置等情况,做好记录,并在现场做出明显标志。

6、污泥运输时做好防漏措施,驶离现场清晰车辆,防止污染道路。

7、加强对河道两侧绿化植被保护,不得恶意河道两侧破坏树木。

8、隔离栅栏清淤完成恢复原状。

四、人员机械:

1、人员安排:管理人员4人,技术工人6人,普工16人,机械操作手40人。

2、主要机械:挖掘机6台,自卸车12辆,装载机2台,推土机2台。

3、污水泵6台套,潜水泵4台套。

安全施工设计方案二

一、工程简介

二、土方回填前的准备

1、回填料的确定

本工程回填料主要利用本工程开挖料,工程师认为不合格的填筑料一律不得使用。

2、标准击实试验

土方回填料确定后,项目部质检员、抽样员邀请监理工程师共同在回填料场进行取样,抽取的土样应具有代表性,各个土层和性状的土都应包括。土样抽取后送工地实验室做标准击实试验,确定含水率下的干密度。通过实验作出土方回填料的含水率为16。8%,干密度为1。71g/cm3。根据合同技术条款回填土压实度D≥90%的要求,确定出施工中控制的最小干密度为1。71g/cm3×90%=1。54g/cm3,再查“含水量与干密度曲线图”确定合格干密度下的含水率区间为11%-24%。

3、现场碾压试验

标准击实试验完成后,即在施工现场安排碾压试验,碾压试验的目的:(1)、核查土料压实后是否能够达到设计压实干密度值;(2)、核查压实机具的性能是否满足施工要求;(3)、选定合理的施工压实参数:铺土厚度、土块限制粒径、含水量的适宜范围、压实方法和压实遍数;(4)、确定有关质量控制的技术要求和检测方法。

碾压试验在标定的四个回填区域分别进行,不同的回填区域采用不同的压实机具:蛙夯夯实遍数从4遍开始用环刀法抽取试样,测定干密度值,达不到要求再夯实6遍、8遍测定直到合格;履带式推土机从第6遍开始测定,然后测定8遍、10遍,最后通过测定确定合适的碾压遍数、铺土厚度、土块限制粒径等参数。

4、施工前技术交底

土方回填前,由技术部向作业班组质检员进行详细的技术交底,将回填区域的划分、根据碾压试验确定的压实参数、施工方法等问题交代清楚。

三、施工部署

本工程回填按箱涵的施工顺序进行,为适应主体建筑物的施工及满足建筑物回填需要达到的条件,按每210m左右为一填筑段,其填筑速度与建筑物施工速度相匹配,回填作业连续进行。土方回填时,采取两种方案进行,即堆土区一侧采用大型推土机送土到基坑,另一侧采用挖掘机装土,自卸汽车从一端绕运到位,做到两侧同时回填均匀上升。当土回填到箱涵顶部1m后(即1.70),均采用大型推土机推土到位。

四、施工方法和程序

1施工程序:

2施工方法

区土方填筑:该部分土填筑面比较窄且深,呈倒三角断面,回填土料不能用推土机直接推土到位,采用在二级平台设挖掘机将土料倒到位,然后人工铺平,蛙夯夯实。

区土方回填:当1区回填作业面宽度超过5m时进入3区回填,右侧土料直接由大型推土机推土到位,小型推土机平铺碾压;左侧土料由自由卸汽车绕运到位,小型推土机进行铺摊和碾压,此时右侧设4台D60大型推土机推土,2台74KW推土机铺土和碾压,左侧设5辆自卸汽车运土,1台D60推土机散土,2台74KW推土机铺土及碾压。建筑物两侧0。5m范围内,采用人工铺土,蛙夯夯实。

区土方回填:该区域土方回填采用推土机推土及自卸汽车运土到建筑物边界时由挖掘机倒土到箱涵顶部,然后人工铺摊,人工夯实。当箱涵顶部土回填超过1m后,进入3区土方回填,此时,3区土回填均采用6台D60大型推土机推土到位,5台74KW推土机铺土碾压。

区土方回填:表层0.3~0.5m厚种植土用自卸汽车运到位后,采用推土机摊铺,在地表层土回填后,按照工程师的指示和施工图纸的要求对地表设施恢复。

土方回填过程中,根据试验确定的土料含水量、摊铺厚度、碾压及夯实遍数,对填筑过程进行严格控制。推土机铺土时,对边坡处要进行开蹬处理,开蹬宽度按开挖边坡系数和铺土厚度计算确定。铺土厚度不允许超出经试验确定的铺土厚度。推土机碾压采用进退错距法,碾迹搭接宽度应大于10cm。人工夯实按每层20m一次性达到要求向前推进,在回填铺土及碾压和夯实时其推进方向与轴线平行。人工夯实与碾压结合处其重叠部位不应小于0。5m。对于碾压中出现的漏压及欠压部位以及碾压不到位的死角均采用人工夯实方法进行补救。分段碾压时接茬处应作成大于1:3的斜坡,碾压时碾迹应重叠0。5m,上下层错缝距离不应小于1m。在降雨前应及时压实作业面表层松土,并将作业面作成拱面或坡面以利排水,雨后应晾晒或对填土面的淤泥清除,合格后方可继续填筑。在整个回填过程中,设置专人保证观测仪器与测量工作的正常进行,并保护所埋设的仪器和测量标志的完好。

五、质量检查

1、填筑前,首先对回填段进行地形、剖面的测量复核,并把测量资料报送工程师复检。其次对测量后的基槽进行基础面的清理,然后报工程师进行回填前的验收,验收合格后方可回填。

2、土方填筑时,对填筑段选派有经验的工程技术人员在现场填筑中进行监督并密切配合工程师监督人员的工作。

3、在土方填筑过程中,根据工程师批准的土方填筑检测计划对每步土进行检测,检测合格后把检测资料报送工程师并报请工程师进行抽检,复检合格并经批准后进行下步土的回填。

4、在堆土料场,不定期对土料的含水量进行检查,对于含水量较高的土料必须翻晒,待其含水量达到要求后方可进行回填。

5、在工程师检查后对不合格的回填土,彻底按工程师的指示进行返工、修理和补强。

6、土方填筑完工后,首先对工程全部填筑部位按国家有关规范规程规定的有关内容进行自检,自检合格后报请工程师进行验收。

安全施工设计方案三

一、工程概况

本工程是东莞市南城区蛤地农民公寓c区工程,位于东莞南城区蛤地,由南城区蛤地社区居委会兴建,广东省电子机械工业设计院设计,东莞市宏业监理有限公司监理,由广东恒安建设发展有限公司(前称:东莞市伟业建筑工程有限公司)承建。本工程占地面积为2243.18㎡,总建筑面积21168.00㎡,建筑层数12层,含地下一层。建筑高度37.25米。

二、施工总平面布置

1、现场道路

原有大门作为施工车辆主要进出口,施工临时道路土方开挖前,用辗压机辗压平整,铺设15cm厚碎石道渣,然后从工地出入口大门至施工现场间的路面浇灌长50m厚20cm的c30混凝土路面。保证车辆出入方便安全,也有利于文明施工。基础土方开挖时,安排专人轮班在工地出入口冲洗土方运输车辆的轮胎,避免运输车辆轮胎的淤泥污染市容路面。

2、现场排水

现场排水主要考虑雨天地面雨水以及其它用水能迅速排除,并防止进入基坑。地面做成一定坡度,使水及时排向排水系统。

3、材料、构件堆放

工地生活区前面的空地浇捣300㎡的硬底化,作为施工临时使用场地,作砂、碎石、水泥、砖和钢筋、模板等堆场,分类堆放并标识。

4、机械布置

塔吊:主体结构施工所用qtz630塔吊布置于工程c2区前面,塔吊臂长50m,塔吊安装高度高于井架。设置井字架主要供砌筑材料、装饰材料等运输之用。砂浆搅拌机靠近井架、灰、砂堆场。

5、施工临时用电

根据施工机具用量计划,现场施工机械电动机、电焊机总功率为w=350kw,现场照明用电按动力用电的10%计算,则用电总量为:35kw。本工程施工临时用电,由建设单位配电房直接供给,工地用电用橡皮线由配电房接至现场配电箱。

6、施工临时用水设计

水源:本工程施工队用水是公路边原设有城市自来水管,由建设单位负责引入施工现场。考虑到城市自来水供水管的压力情况,本工程由管网直接供水,2层以上用高压水泵向各层楼面供水。

7、临时设施

本工程临时设在工地范围内,场内办公室、员工宿舍、仓库、厨房、卫生间。现场砌砖做法,符合防火要求,详见施工总平面布置图。

三、安全管理及安全生产措施

一、施工安全行政管理工作的基本要求:建筑施工安全行政管理的基本要求归纳为四个方面:提高认识、健全机制、落实措施和严格管理。

1、提高认识——牢固树立“安全第一、预防为主”安全生产方要牢固树立“安全第一、预防为主”思想,需要不断解决在安全生产工作中存在的认识不足、重视不够和推行不力的问题,即需要包括企业、安全职能部门、项目和施工管理人员、技术人员、安全人员和工人一起高度重视并认真做好的工作。提高认识、深刻领会和认真贯彻“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的方针是搞好安全生产工作的前提和基础。

2、健全体制——建立完善的建筑施工安全保证体系。确保建筑安全的工作目标,就是杜绝重大安全意外事故和伤亡事故,避免或减少一般安全意外事故和轻伤事故,限度地确保建筑施工中人员和财产的安全,这就需要加强建筑施工安全管理工作。

3、落实措施——做到编制、实施、监督和处置四落实。确保施工安全的组织措施和技术措施落实,即落实实现组织保证体系和技术保证体系的措施要求,并做到在编制、实施、监督和处置等四个环节上的落实。

4、严格管理——做到“二严、三及时、四不放过”。

①二严:严肃认真、一丝不苟;严格按程序、规定、措施和制度办事;

②三及时:及时检查、及时汇报、及时研究和处理;

③四不放过:不放过任何情况下的违章,不放过任何理由下的改变措施,不放过任何形式的不安全状态和行为,不放过任何程度的异常情况。

二、安全生产管理目标:

1、安全伤害指标控制在2‰以下。

2、杜绝死亡、火灾、交通、设备等重大事故。

3、使员工有共同理想及奋斗目标。

4、工地达到市文明工地。

三、安全生产管理制度:

1、分公司经理是企业安全管理第一责任人,依法对安全生产工作全面负责。

2、建立以分公司经理为首的安全生产领导组织,有组织、有领导地开展安全管理活动,承担组织、领导安全生产的责任。

3、建立各级人员安全生产责任制度,明确各级人员的安全责任。抓制度落实,抓责任落实,定期检查安全责任落实情况。

4、项目经理是施工项目安全管理第一责任人,在安全生产上对分公司经理负责。

设计方案模板篇2

【关键词】进水口;渐变段;细部设计;模板及支撑

1.概况

苍溪航电枢纽地面发电厂房进水口渐变段为方变圆形式,从桩号0+27.172m的矩形断面(宽14.824m,高17.14m)开始,渐变至桩号0+34.583的圆(半径7.412m)。渐变段顺流向长7.411m。

2.模板方案

根据结构设计和施工条件,渐变段二期混凝土模板采用钢模板和木模板拼装,钢筋骨架支撑,斜拉固定。

渐变段下部、侧墙立模,用拉条固定在一期混凝土体上。在水平中轴线355.3m高程以上遇浇筑体横向宽度较大时,在先浇混凝土内预埋钢筋柱或型钢,作为上一层仓位安装模板拉条的固定点,以此方法进行渐变段模板的施工。

发电机吊装孔上、下游侧(渐变段上部)的混凝土浇筑,采用在主机间一期混凝土(左、右)上横架贝雷梁反吊模板进行施工。

在模板施工时,搭设简易排架,供人员上、下。简易排架步距1.7m,纵距、横距1m。

3.细部设计

3.1渐变段的模板用P3015、P1015模板拼装,局部采用木模板拼缝,骨架采用f22钢筋加工焊接而成。

3.2仓内反吊模板:反吊模板是在仓内设支撑柱,采用拉条将顶板模板反吊,同时仓内设拉条反拉。支撑柱可以在仓内埋设型钢或钢筋柱或管柱,或者直接利用壁面的钢筋焊在一起形成钢筋支撑柱,支撑柱的布置间距不大于0.75m,拉条钢筋直径不小于f12。三角柱与三角柱之间用f28钢筋联接成整体,三角柱设拉筋,模板拉条钩在三角柱上,为便于施工,先在收仓面预埋钢筋,然后将三角柱与钢筋焊接。

仓外反吊模板:贝雷梁反吊模板主要在用于方圆断面处的封顶,即在混凝土浇至363.43m高程,开始安装封顶模板。贝雷梁先期安装在主机间两侧的一期混凝土上,安装高程为365.65m。将拼装好的模板反吊于贝雷梁下。多片贝雷梁用f25钢筋连为整体,贝雷梁端部和一期插筋焊接牢固。

3.3圆弧段一般用10cm宽的小钢模拼装而成。表面曲面部分使用单面刨光木板或木工板。为防止漏浆,圆弧段的木模板施工做到严格施工工艺,确保接缝严密。

3.4侧墙、顶板面板采用标准散钢模板施工。钢模板要求接缝完整、平整。

3.5龙骨架精确放样加工,以确保结构的体型尺寸,面板安装就位过程中,安排测量仪器随时监测,并及时调整安装误差,面板安装完毕后,其轮廓线尺寸误差不大于5mm,表面平整度?3mm(2m直尺检测),接缝处严密无空隙,所有模板施工完毕后,由测量组实测并经验收确认达到标准后,进入下道工序。

3.6骨架形成框体,并具有足够的强度和刚度。

4.实施注意事项

4.1模板安装

满足有关技术规范要求,同时能保证成型后的混凝土体满足建筑物体型的要求。

4.2模板安装前,在底板上放足够多的测量点,并根据测量点放出每节模板的安装边线,保证模板能够按要求安装就位。

4.3控制起弧处模板的位置并加固牢固。

4.4钢模板之间采用U型卡相互连接固定。

4.5模板调整就位后,支撑及时加固。

4.6所有模板做到符合质量要求,模板间接缝严密、平顺,模板支撑和拉条牢固。

4.7在浇筑过程中值班木工对模板进行挂线检查,当模板受力出现偏差时及时进行调整,并逐层校核变形情况。

4.8模板加固时,在模板上口增设对拉对撑。

4.9为保证模板接缝紧密,每一层的上口模板在该层模板拆模时不拆,作为上层模板支模的下口模板。

4.10拆模时,分批拆除锚固连接件。底孔顶板施工完毕后,间歇15天以上拆除顶板模板及支撑。

4.11顶板混凝土拆模后,在混凝土表面设点进行观察。

4.12过流面技术要求

(1)体型尺寸允许误差

高流速水流处结构体型尺寸允许误差为:成型后墙面相对中心线的尺寸偏差及底板、顶板的高程偏差为±5mm。

(2)平整度控制标准

①过流面不允许有垂直升坎或跌坎。

②孔口及门槽区,不平整度控制在3mm以下,纵向坡控制在1:30以下,横向坡控制在1:10以下;其余部位的不平整度控制在5mm以下,纵向坡控制在1:20以下,横向坡控制在1:5以下。

③混凝土表面在1m范围内凹值控制在2mm以下。

4.13底板过流面混凝土施工采用设置埋入式钢管样架控制,样架间隔1.5~2m。

(1)样架采用1″钢管制作,样架间距不大于2m,距模板边20cm。钢管样架采用花篮螺栓支撑固定,花篮螺栓采用φ16mm钢筋制作,花篮螺栓顺流向按钢管样架布置,左右向间距不大于2m,距模板边20cm。

(2)样架安装精度高于一般模板,当按测量放样固定后,复测资料经监理工程师审查后方进行下道工序。

(3)样架和模板经测量组验收合格,才能进行下一道工序施工。

(4)混凝土浇筑过程别注意保护样架,避免正对样架直接下料以免人为造成样架变形。

5.模板支撑复核计算书

5.1式军用贝雷梁的复核计算

计算条件如下:

模板及钢管围令荷载:取2KN/m2;

人员荷载:取2KN/m2;

混凝土荷载:取25KN/m2;卸料冲击荷载取2KN/m2;

施工荷载:取2KN/m2;

因此按照极限分析得,总荷载为33KN/m2。

按照上游最大断面计算长度,每品贝雷梁的最大线性荷载为1.5m×15×33/15=49.5KN/M。

每品贝雷梁跨中弯矩为:Mx=ql2/8=49.5×152/8=1364KN・m

N=M/1.5=909KN

式中1.5m为贝雷梁高度,【N】=1000KN为式贝雷梁作为压挠杆件的容许承载力。

经验算,贝雷梁稳定。

连接贝雷梁采用14号槽钢,其受力为仅受悬吊钢筋的剪切力,由于14号槽钢截面积较大,其剪切破断应力远大于14mm圆钢,因此不做计算。

悬吊钢筋采用14mm圆钢,一级钢筋许用破断应力为210N/mm2,因此一根14mm钢筋破断拉力为210 N/mm2×153.9mm2=32.3KN。

悬吊钢筋布置间距为0.75m×1m,实际负担面积为1.5m2,在该面积上总荷载为33×1.5=49.5KN,两根钢筋可承受荷载为32.3×2=64.6KN>49.5KN,因此悬吊钢筋布置满足要求。

5.2三管柱承载能力计算

三管柱为双向受压结构,其受压为悬吊拉条内力的合力,一般悬吊拉条连接角度不小于45度,因此在计算时按照最大45度角度进行受力分析,在施工中注意悬吊拉条连接角度应大于45度。三管柱在连接一根拉条时,其受力为49.5KN×1.414=70KN。

三管柱由三根18mm钢筋组成,钢筋为二级钢筋,许用最大受压为310N/mm2,单根钢筋受压最大值为310N/mm2×254.5mm2=78.8KN。由于三管柱高度一般在3m内,其构件长细比小于12,查表得其稳定系数为0.95,因此一根三管柱最大承压为78.8×3×0.95=224.58KN。

经过计算可知,单根三管柱长度不得大于3m,单根三管柱上连接悬吊拉条数量不少于3根,同时连接拉条角度不小于45度,三管柱稳定。

6.结束语

本项目的模板设计付诸实践,满足了施工需要,取得了良好效果,对类似工程具有借鉴作用。

设计方案模板篇3

关键词:模板支撑体系设计,技术管理

Abstract: the paper deals with the high technical management of support template system.

Keywords: formwork supporting system design, management of technology

中图分类号: TU712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1、工程概况

广州新图书馆工程建筑面积为98977m2,位于广州珠江新城J2-6地块。本工程地上10层(局部8、9层),设有地下室2层(其中负一层设1层夹层),建筑高度为50.0m。本工程地下室平面相对方形,地上部分分为南、北楼,南、北楼的平面呈半月形,南楼北面的梁柱向北倾斜外飘,其南边的梁柱向北倾斜内缩;北楼北面的梁柱向北倾斜外飘,其南边的梁柱向南倾斜外飘。北楼与南楼的局部结构在八层处合拢;南、北楼的倾斜墙柱最大倾斜度约19度,整体造型独特。顶层层高为4.05~9.65m,倾斜外飘结构最大高度为50m,二层结构面层高为5.2m,其他各结构层层高为4.9m。

2、模板支撑体系设计

2.1扣件式钢管脚手架支撑体系设计

顶层及倾斜外飘处结构面的模板支撑体系采用扣件式钢管脚手架支撑体系。

⑴模板支撑系统材质

梁、楼板模板面板均采用18mm厚多层夹板;梁模板的上楞采用80mm×80mm马尾杉木枋,底托采用16mm×80mm马尾杉木枋,长2000mm;楼板模板的上楞和底托均采用80mm×80mm马尾杉木枋,长2000mm;支撑体系中的立杆、水平纵横拉杆、扫地杆、剪刀撑均选用φ48×3.5mm钢管,采用φ14穿梁螺栓。

⑵顶层结构层梁模板支撑体系设计

梁底、梁侧模板均采用18mm厚夹板,梁底设18mm压脚板,侧板设压楞枋,间距为250mm。

①1000×1250mm截面梁模板体系设计

800×1250截面梁的模板支撑体系按照1000×12500mm截面梁模板体系设计施工。

梁底板下设两层支承枋,上楞采用80mm×80mm马尾杉木枋@300,底托采用160mm×80mm马尾杉木枋;支撑体系立柱间距是600mm(垂直梁方向)×600mm(平行梁方向)。

其计算过程详见1000×1600梁模板扣件钢管高支撑架计算书。

②900×900mm截面梁模板支撑体系设计

700×700截面梁的模板体系按照900×900梁模板体系设计施工。

梁底板下设两层支承枋,上楞采用80mm×80mm马尾杉木枋@200,底托采用160mm×80mm马尾杉木枋;支撑体系立柱间距是1000mm(垂直梁方向)×900mm(平行梁方向)。

③500×800mm截面梁模板支撑体系设计

其它截面尺寸小于500×800mm的梁的模板体系均按照500×800梁模板体系设计施工。

梁底板下设两层支承枋,上楞采用80mm×80mm马尾杉木枋@300,底托采用80mm×80mm马尾杉木枋;支撑体系立柱间距是600mm(垂直梁方向)×900mm(平行梁方向)。

⑶板模板支撑体系设计

顶层结构层150厚楼板模板支撑体系设计

楼板模板面板采用18mm厚夹板;面板下设两层枋支承,上层枋采用80mm×80mm马尾杉木枋@300mm,下层枋采用80mm×80mm马尾杉木枋@900mm;支撑体系立柱间距是900mm×900mm。

⑷倾斜外飘结构模板支撑体系设计

①南楼9轴外飘梁板结构模板支撑体系设计

北楼北面的外飘结构的模板支架以及中庭1~9轴外飘结构的模板支架参照南楼9轴外飘结构模板支架施工。

梁底板下设两层支承枋,上楞采用80mm×80mm马尾杉木枋@250,底托采用2φ48钢管;根据本方案评审专家的意见,钢管支架的受力立杆的纵横间距均为900mm(原方案满足计算要求的钢管立柱纵距为1500mm(沿梁跨度方向),钢管立柱横距小于1061mm(沿梁宽度方向))。

外飘结构(边梁)支承门架纵向间距为450mm。

300厚飘板下设两层支承枋,上楞采用80mm×80mm马尾杉木枋@250,靠近飘板根部处的底托采用1φ48钢管,靠近飘板另一端的底托采用80mm×80mm马尾杉木枋;根据本方案评审专家的意见,钢管支架的受力立杆的纵横间距均为900mm(原方案满足计算要求的钢管立柱纵距为1500mm,钢管立柱横距小于1061mm)。

因原方案钢管立柱纵距为1500mm(沿梁跨度方向),钢管立柱横距小于1061mm(沿梁宽度方向)的验算已满足要求,故计算书不再调整。

②南楼15轴外飘梁板结构模板支撑体系设计

中庭9~15轴外飘结构的模板支架参照南楼15轴外飘结构模板支架施工。

梁底板下设两层支承枋,上楞采用80mm×80mm马尾杉木枋@250,底托采用2φ48钢管;根据本方案评审专家的意见,钢管支架的受力立杆的纵横间距均为900mm(原方案满足计算要求的钢管立柱纵距为1200mm,钢管立柱横距小于1319mm)。

外飘结构(边梁)支承门架纵向间距为450mm。

300厚飘板下设两层支承枋,上楞采用80mm×80mm马尾杉木枋@250,靠近飘板根部处的底托采用1φ48钢管,靠近飘板另一端的底托采用80mm×80mm马尾杉木枋;根据本方案评审专家的意见,钢管支架的受力立杆的纵横间距均为900mm(原方案满足计算要求的钢管立柱纵距为1200mm,钢管立柱横距小于1319mm)。

因原方案钢管立柱纵距为1200mm(沿梁跨度方向),钢管立柱横距小于1319mm(沿梁宽度方向)的验算已满足要求,故计算书不再调整。

⑹水平拉杆设计

模板系统立杆在距地面200mm处设一道纵横水平扫地杆,立杆在扫地杆以上每隔1500mm加设一道纵横水平拉杆,立杆在距楼板模板下层支承枋约200mm处设一道纵横水平拉杆。

倾斜外飘结构模板支撑体系与顶层结构层的模板支撑体系之间用纵横水平拉杆连成一体。

⑺剪刀撑设计

模板系统周边与中间的支架立杆每隔约6.5m设置一道纵横向剪刀撑,由底至顶连续设置。高于4m的模板支架,其两端与中间每隔四排立杆从顶层开始向下每隔两步设置一道水平剪刀撑。

2.2梁侧模板对拉螺栓设计

梁侧模板内龙骨(压楞枋)间距250mm,内龙骨采用80×80mm木方,外龙骨采用双钢管48mm×3.5mm。当梁高超过800mm时,梁侧模须加设穿梁对拉螺栓。

⑴梁高为1000~1250mm的砼梁侧模板对拉螺栓设计

梁高为1000~1250mm的梁侧模板对拉螺栓均按以下施工:对拉螺栓布置2道,直径14mm,梁跨度方向间距500mm。

⑵梁高为1250mm的劲性梁侧模板对拉螺栓设计

梁高为1250mm的劲性梁侧模板对拉螺栓均按以下施工:对拉螺栓布置1道,直径20mm,梁跨度方向间距750mm。

⑶梁高为800~900mm的砼梁侧模板对拉螺栓设

梁高为800~900mm的梁侧模板对拉螺栓均按以下施工:对拉螺栓布置1道,直径14mm,梁跨度方向间距500mm。

设计方案模板篇4

【关键词】 荷载估算;预防对策;控制要点

【中图分类号】 TU714 【文献标识码】 B 【文章编号】 1727-5123(2012)03-106-03

1 引言

目前住宅工程施工中常常涉及到地下车库的施工,车库顶板一般情况下都会设计到厚度在300mm以上,根据《危险性较大的分部分项工程安全管理办法》(建质【2009】87号)、《建设工程高大模板支撑系统施工安全监督管理导则》建质【2009】254号及《建筑施工模板安全技术规范》(JGJ62-2008)等文件的规定,混凝土模板支撑系统其施工荷载大于15KN/m2集中线载荷大于20KN/m,属重大危险源的分部分项工程,其模板支撑系统施工方案必须经专家论证后方可施工,作为工程实施中的监理对工程的程序控制和安全生产起着重要的作用,如何加强安全监督管理,积极有效的防止事故发生,是我们监理的工作重点,下面就高大模板支撑系统施工的安全监控谈些体会。

2 工程简介

我所监理的住宅项目中地下车库人防区域的顶板厚度分别为300mm、350mm、400mm四种,地下车库建筑面积为6540m2,地下车库结构形式为框架一层,层高3.8m,其中300mm顶板厚的区域梁截面尺寸为400×1300 mm,最大跨度7800mm;350mm顶板厚的区域梁截面尺寸为700×1200mm,最大跨度8000mm;400mm顶板厚的区域梁截面尺寸为400×1950mm,最大跨度8100mm。

3 施工荷载的估算

以人防区域Q:300mm厚的板、400×1300mm的梁,采用泵送混凝土浇筑,其方案是否要专家论证。

板自重标准值:0.3kN/m2 ;

砼自重标准值:24×0.3 =7.2kN/m2;

钢筋自重标准值:1.124×0.3 =0.34 kN/m2;

施工人员及设备荷载泵送时为4kN/m2 。

荷载组合一:由活荷载效应控制时,q1=(①+②+③)×1.2+④×1.4=(0.3+7.2+0.34)×1.2+4.0×1.4=15.01 KN/m2。

荷载组合二:由永久荷载效应控制时,q2=(①+②+③)×1.35+④×0.7×1.4=(0.3+7.2+0.34)×1.35+4.0×0.7×1.4=14.50 KN/m2 。

结论:方案要进行专家论证。

400×1300截面积0.52m2的梁,其方案也要专家论证。①板自重标准值:0.3×(0.4+1.3×2)=0.9kN/m2;②砼自重标准值:24×0.4×1.3=12.48kN/m2;③钢筋自重标准值:1.524×0.4×1.3=0.79kN/m2;④砼振捣荷载标准值(水平)2×0.4=0.8kN/m2。

荷载组合一:由活荷载效应控制时,q1=(①+②+③)×1.2+④×1.4=(0.9+12.48+0.79)×1.2+0.8×1.4=18.26KN/m

荷载组合二:由永久荷载效应控制时,q2=(①+②+③)×1.35+④×0.7×1.4=(0.9+12.48+0.79)×1.35+0.8×0.7×1.4=20.06KN/m。

结论:方案也要进行专家论证。

按照《危险性较大的分部分项工程安全管理办法》(建质【2009】87号)文的规定,混凝土模板支撑系统其施工荷载大于15KN/m2,集中线载荷大于20KN/m,因施工荷载估算值为15.01KN/m2线载荷估算值20.06KN/m超过(建质【2009】87号)15KN/m2和20KN/m规定,属重大危险源的分部分项工程,其模板支撑系统施工方案必须经专家论证。

4 大模板支撑系统施工中专项方案的编制审核及预防事故的对策

4.1 施工单位应依据国家现行相关标准规范,由项目技术负责人组织相关专业技术人员,结合工程实际编制高大模板支撑系统的专项施工方案。

4.2 专项施工方案应包括以下内容。

4.2.1 编制说明及依据:相 律、法规、规范性文件、标准、规范及图纸(国家标准图集)、施工组织设计等文件。

4.2.2 工程概况:高大模板工程特点、施工平面图及立面布置图、施工要求和技术保证条件,具体明确支模区域、支模标高、支模范围内的梁截面尺寸、跨度、板厚、支撑的地基状况等。

4.2.3 施工进度计划、材料与设备计划等。

4.2.4 施工工艺技术, 高大模板支撑系统的基础处理,主要搭设方法、工艺要求、材料的力学性能指标、构造设置以及检查验收要求等。

4.2.5 施工安全保证措施,模板支撑体系搭设及混凝土浇筑区域管理人员组织机构、施工技术措施、模板安装和拆除的安全技术措施、施工应急救援预案,模板支撑系统在搭设、钢筋安装、混凝土浇捣过程中及混凝土终凝前后模板支撑体系位移的监测监控措施等。

4.2.6 劳动力计划,包括专职安全管理人员、特种作业人员的配置等内容。

4.2.7 计算书及相关图纸,验收项目及计算内容,包括模板及模板支撑系统的主要结构强度和截面特征及各项荷载设计值及荷载组合,梁、板支撑系统的强度和刚度计算,梁板立杆稳定性计算,立杆基础承载力验算,支撑系统承载力验算,转换层下支撑承载力验算等。每项计算列出计算简图和截面构造大样图,注明尺寸、规格、纵横支撑间距。附图包括支模区域立杆、纵横杆平面布置图,支撑系统立面图、剖面图,水平剪刀撑平面布置图及竖向剪刀撑布置投影图,梁板支模大样图,支撑系统监测平面布置图及连墙件布设位置节点大样图等。

4.3 高支撑模板系统施工前应由施工单位编制专项技术方案。技术方案必须经企业的技术和安全负责人审批、签字并加盖企业公章报相关专家进行论证,根据专家的意见完善后,将技术专项方案报送项目监理机构,经总监理工程师审核批准后方可实施方案。

4.4 施工单位要选择有专业资质和实力的劳务搭设队伍,从队伍的专业及人员的素质上进行控制,从而保证高支撑模板系统支架搭设、拆除的安全。

4.5 高支撑模板系统支模架搭设完成后应先由施工单位的安全部门的专业人员或安全技术人员自检合格,并经监理验收合格,必要时由上级安全主管部门的专业人员复验合格后方准投入使用。

4.6 模板拆除前施工单位要提供混凝土强度报告,达到混凝土强度要求方可拆除模板支架,否则不得提前拆除模板支架;

4.7 支、拆模板均需经批准、验收,对支、拆模板支架的人员施工单位要进行安全技术交底,使支、拆人员熟知经批准的专项技术方案要求并履行签字手续。

4.8 支架搭设前在搭设区域应放线,确保支架的间距符合专家论证的专项技术方案,经监理验收符合后方可进行搭设施工。

4.9 搭设过程中要进行首层支架的验收,检查底座规格、位置与底板接触情况以及扣件紧固程度、支架的水平和垂直度,立杆步距、扫地杆的布设及立杆与底座的配套情况,搭设结束后对照方案检查其稳定状态是否与方案中一致,如剪刀撑的设置部位是否正确,各紧固件是否达到规定的值,梁下支撑情况等。

4.10 混凝土浇筑过程中要密切监控浇捣部位的支架安全状况,发现异常立即停止混凝土浇筑施工,待采取加固措施排除险情后并经检查报监理同意后方可复工。

4.11 支架拆除应进行审批,混凝土试块强度必须达到设计要求值时经监理同意后方可拆除支架。拆除前施工单位对拆除人员进行安全交底,拆除时应自上而下层层拆除,严禁上下层同时进行拆除,要及时清理所拆除的构配件,做到文明安全施工。

5 高大模板支架搭设的控制要点

5.1 高大模板工程专项施工方案的基本要求。

5.1.1 高大模板支撑系统专项施工方案应先由施工单位技术部门组织本单位施工技术、安全、质量等部门的专业技术人员进行审核,经施工单位技术负责人签字后,再按照相关规定组织专家论证。

5.1.2 下列成员应参加专家论证会,专家组成员、建设单位项目负责人或技术负责人,监理单位项目总监理工程师及相关人员,施工单位分管安全负责人、技术负责人、项目专职安全员,勘察、设计单位项目负责人及相关人员。

5.1.3 专家组成员应当由5名及以上符合相关专业要求的专家组成,本项目参建各方的人员不得以专家身份参加专家论证会。

5.1.4 专家论证的主要内容包括:方案是否依据施工现场的实际施工条件编制,方案、构造、计算是否完整可行,方案计算书、验算依据是否符合有关标准规范,安全施工的基本条件是否符合现场实际情况等。

5.1.5 监理单位应编制安全监理实施细则,明确对高大模板支撑系统的重点审核内容、检查方法和频率要求等。

5.2 监理审查高大模板专项方案时应注意如下事项

5.2.1 专项方案必须有高大模区梁板设计的具体要求,详细的平面布置图,支架杆设计的平面图、立面图、剖面图及梁下支架的平、立面图以及局部放大节点详图。(地下室顶板支撑系统剖面图详见图5.2.1a、图5.2.1b)

地下室顶板支撑系统剖面图(图5.2.1a)

5.2.2 专项方案必须有支架钢管的规格及设计计算,支架受力情况及整体稳定承载力计算,在有多种板厚时以最大板厚为依据进行受力分析和计算。

5.2.3 支架钢管的壁厚应采用目前市场上常用的规格,若按较厚壁计算势必会产生材料供应的难题。

5.2.4 高大模板专项施工方案施工单位应组织专家进行评

地下室顶梁支模节点图(图5.1.1b)

审。专家组对方案论证出具论证意见,若专项方案与专家论证意见有出入的施工单位应根据专家论证意见修改完善专项方案,并按程序经施工单位技术负责人、总工程师审批并加盖单位公章报监理审查,经监理审核及项目总监理工程师、建设单位项目负责人批准签字后,方可组织实施。

5.3 对支模架材料的验收。

5.3.1 施工单位在支模架搭设前应先由项目技术负责人组织对需处理或加固的地基基础进行验收,并留存记录。

5.3.2 高大模板支撑系统的结构材料应按要求进行验收、抽检和检测并留存记录资料,对进场材料进行报验,支模架钢管扣件应符合有关规定并与专项方案中钢管的直径壁厚应一致,支模架所采用的构配件应有产品质量合格证。

5.3.3 施工单位应对进场的承重杆件、连接件等材料的产品合格证、生产许可证、检测报告进行复核并对其表面光感、重量等物理性能指标进行抽检,如钢管、扣件进场后,施工单位应对其直径、壁厚、进行自检,再由监理复检,并在监理的见证下送检测机构复验,取得复检合格报告后方可使用。

5.3.4 对承重杆件的外观抽检数量不得低于搭设用量的30%,发现不符合标准、情况严重的要进行100%的检验,并随机抽取外观检验不合格的材料(由监理见证取样)送法定专业检测机构进行检测。

5.3.5 采用钢管扣件搭设高大模板支撑系统时,还应对扣件螺栓的紧固力矩进行抽查,抽查数量应符合《建筑施工扣件式钢管脚手架安全技术规范》(JGJ130)的规定,对梁底扣件应进行100%检查。

5.3.6 经检验合格的钢管、扣件、U形托应按型号、规格分类堆放整齐、平稳,堆放场地不得有积水。搭设高大模板支撑架体的作业人员必须经过培训,取得建筑施工脚手架特种作业操作资格证书后方可上岗。其他相关施工人员应掌握相应的专业知识和技能。

5.3.7 作业人员应严格按规范、专项施工方案和安全技术交底书的要求进行操作,并正确配戴相应的劳动防护用品。

5.3.8 支架钢管表面应平直、光滑、壁厚均匀,无裂缝、毛刺、压痕、焊巴,表面应防锈处理,扣件应无裂缝、螺栓无滑丝并防锈处理,U形托无裂缝、变形、螺栓无滑丝并防锈处理。

5.3.9 高大模板支撑系统应在搭设完成后,由项目负责人组织验收,验收人员应包括施工单位和项目两级技术人员、项目安全、质量、施工人员,监理单位的总监和专业监理工程师。验收合格,经施工单位项目技术负责人及项目总监理工程师签字后,方可进入后续工序的施工。

6 支模架搭设和使用过程的控制

6.1 支模架搭设前,施工单位项目技术负责人应将通过专家论证的高支模专项施工方案的要求向支架搭设人员进行技术交底和安全交底,使施工人员熟知专项方案中的要点。

6.2 在搭设区域按方案的专项立杆间距要求放线,由监理工程师对照方案验收所放线是否与专项方案的立杆间距一致,待验收一致后进行支架扫地杆连接分层接高、顶托安装,自下而上的顺序进行搭设。

6.3 模架搭设过程中,监理工程师对搭设区域要加强巡查,支模架立杆扫地杆必须双向设置,每档都要设置扫地杆,对整体起稳定作用的剪刀撑必须对照方案检查是否设置到位,剪刀撑相互之间必须贯通,保证支架整体的稳定性,立杆不允许搭接,顶托长度控制在200mm以内。

6.4 支模架搭设完成后,先由施工单位组织技术和安全人员进行自查,自查合格后附带自查记录报监理验收,监理单位由总监工程师组织专业监理工程师、安全监理工程师对整个支模架区域进行全面的检查和验收,对立杆的纵横杆、剪刀撑、扣件紧固状态等进行检查,符合要求后在施工单位申报的检查记录上签字。

6.5 混凝土浇筑时,施工单位要派有经验、责任心强的支架搭设人员随浇筑进度检查支顶、模板,如有意外情况及时采取有效补救措施。同时施工单位还应安排安全员专职观察模板及其支撑系统的变形情况,发现异常现象应立即暂停施工,迅速疏散人员,待排除险情并经施工单位安全责任人检查,报监理机构同意后方可复工。

设计方案模板篇5

关键词:高大模板体系 专项方案 搭设 拆除 监测

中图分类号:TU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0745(2013)05-0198-01

1 前言

高大模板体系工程是指建设工程施工现场混凝土构件模板支撑高度超过8m,或搭设跨度超过18m,或施工总荷载大于15KN/㎡,或集中线荷载大于20KN/m的模板支撑系统。近年来,随着城市现代化的发展,高大模板体系在建筑工程施工中的应用越来越广泛,这也要求我们须加强高大模板体系工程的安全管理。

2 专项方案的管理

2.1 专项方案的编制

在高大模板体系工程施工前,施工单位应根据国家现行相关标准规范,在充分了解现场施工条件的基础上认真研究和编制专项施工方案,对涉及承重构件必须进行安全验算。专项方案的内容包括:编制说明及依据;工程概况;施工计划;施工工艺技术;施工安全保证措施;劳动力计划;计算书及相关图纸。专项方案编制完成后,应当由施工单位技术部门组织本单位施工技术、安全、质量等部门的专业技术人员进行审核。经审核合格的,由施工单位技术负责人签字。实行施工总承包的,专项方案应当由总承包单位技术负责人及相关专业承包单位技术负责人签字。

2.2 专项方案的审查

施工单位将专项方案上报监理单位进行审查,专业监理工程师结合本工程实际情况审查专项施工方案。具体审查内容包括:审查支撑体系结构布置是否合理;底、侧模板计算是否满足要求;底纵横向木枋验算是否正确合理;底纵向钢管验算、扣件抗滑移能力验算、立杆稳定性是否符合要求;地基承载力是否满足要求;审查高支模的质量、安全保证体系是否完善及保证措施是否可行。

2.3 专项方案的专家论证

施工单位应按照相关规定组织不少于5名的专家组,对专项施工方案进行论证。本项目参建各方的人员不得以专家身份参加专家论证会。专家论证审查的主要内容包括:专项方案是否依据施工现场实际施工条件进行编制;专项方案、构造、计算是否完整、可行;计算书、验算依据是否符合有关标准规范;安全施工的基本条件是否符合现场实际情况。专项方案经论证后,专家组应当提交论证报告,对论证的内容提出明确的意见,并在论证报告上签字。

2.4 专项方案的实施

施工单位应根据专家组提交的论证报告完善专项施工方案,并经施工企业技术负责人、总监理工程师签字后方可实施。专家组书面论证报告作为专项施工方案的附件,在实施过程中,施工单位应严格按照专项方案组织施工。

3 高大模板的搭设与拆除管理

3.1 模板搭设的管理

模板及支撑搭设人员必须具有特殊工种上岗证,其他相关施工人员应掌握相应的专业知识和技能。在进场施工前,项目工程技术负责人应根据相关标准、规范和施工专项方案的要求向搭设和使用人员做技术和安全交底。

施工单位建立材料检验制度,进入施工现场的材料必须经过检查和验收,产品合格证及外观必须满足相关规范的要求。钢管外径48.3㎜,壁厚3.6㎜,钢管的最大质量不应大于25.8kg;扣件采用可锻铸铁或铸钢制作,扣件在螺栓拧紧扭力矩达到65N·m时,不得发生破坏;钢管及扣件表面不得有裂纹,贴合面应平整、光洁、无锈蚀、不得分层。

模板搭设必须按照相关的标准规范和施工方案的要求进行,应自一端向另一端延伸,自下而上按步骤架设,并逐层改变架设方向,不得相对进行。钢管立杆必须采用对接扣件对接,立杆底部须设置底座,立杆基础的土层应进行夯实处理,满足承载力的要求。水平拉杆及剪刀撑的连接应采用扣接,并与门架的搭设同步进行;水平拉杆应设于立杆内侧,与已浇筑的结构混凝土柱进行拉结;剪刀撑应设于门架立杆外侧并连接牢固。可调底座、顶托处应采取措施,防止被砂浆、水泥等污物填塞螺纹。在模板搭设过程中,须按要求做好安全防护,并设专职人员对现场进行监控,避免事故发生。

模板搭设完成后,施工单位在自检合格的基础上应报监理单位进行验收。验收的内容包括:支撑体系的拉杆严格按方案设计设置,地面第一道拉杆距地面不大于200㎜;立杆底座按要求设置;检查扣件螺栓的拧紧程度;纵横向均设置垂直剪刀撑,其间距不大于6m,同时主梁两侧支撑立杆垂直面上必须设置剪刀撑,全面设置,不可跳跃,钢管与地面成45°~60°角,夹角用回扣连接牢固;单块梁板的模板支撑体系的周边缘必须设置剪刀撑;架体的垂直度等指标须满足要求,确保模板体系的安全可靠。模板搭设经验收合格后方可进行下道工序施工。

3.2 模板拆除的管理

模板拆除前,应将同条件养护的试块送往试验室进行检测,确保混凝土强度已达到规范要求的拆模强度;预应力混凝土应待张拉完成后方可拆除模板;并经项目技术负责人及监理工程师同意后方可进行拆除。拆除模板及其支撑体系的同时应考虑上层支撑架荷载的影响,尽量保证上下层的支架立柱在同一垂直线上。模板拆除要严格遵守从上而下、自一端向另一端的原则,先拆除非承重模板,后拆除承重模板,满足先搭设后拆,后搭设先拆的要求,严禁上下层同时拆除。拆除高处及结构复杂模板时,要设专人指挥并采取有效的防护措施,严禁非操作人员靠近作业区,不得向下乱扔模板,应统一吊运。拆除模板过程中,严禁任何人员站在拆除的模板下。结构上有预留洞时,拆除后要立即做好安全防护。

4 高大模板监测的管理

在模板搭设、使用和拆除的过程中,除保证模板的稳定性、刚度和强度外,应对模板的变形和位移进行监测,发现事故苗头时及时规避,以避免坍塌事故中发生伤人事故。

模板施工前编制监测方案,内容包括:支架沉降、位移、变形及地基沉降,监测点的布置、监测频率、监测时间、报警值及信息反馈等。在监测过程中,当监测数据接近或达到报警值时,须停止施工并立即组织人员撤离现场,待采取措施排除险情后方可进场继续施工。

5 结语

高大模板体系工程的施工,须加强专项施工方案的编制及专家论证,加强模板搭设质量检查与验收,加强模板拆除安全监督管理及施工过程监测的管理,采取有力的技术保障和管理监督措施,以避免模板体系坍塌事故发生。

参考文献:

[1]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危险性较大的分部分项工程安全管理办法》.(建质[2009]87号).2009.5.

[2]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建筑施工模板安全技术规范》.(JGJ 162-2008).2008.12.

[3]陈守辉.高支模的施工技术及安全管理.《广东土木与建筑》.2007(9).

设计方案模板篇6

关键词:高层建筑;厚板转换层;分层浇筑; 裂缝控制

Abstract: with the development of our national economy and engineering construction and expansion of the size of the high-rise building multi-function and comprehensive use gradually to the development, to meet the requirements of the construction engineering, most of the high-rise buildings are set the structural layer. The author discusses many years work experience, a building plate conversion layer construction, for example, can high-rise building reinforced concrete plate structure of conversion layers of construction techniques discussed. The engineering construction conversion layers, through the template build-up, assembling, the reinforcement concrete mixture adjustment, the conservation of mass concrete and temperature control, effectively solve the plate load transfer and construction of mass concrete crack problems, to control the quality of the whole conversion layers effect.

Keywords: high building; Thick plate conversion layers; Layered casting; Crack control

中图分类号:TU97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引言:

结构上的转换层概念,主要是指在整个建筑结构体系中,合理解决竖向结构的突变性转化和平面的连续性变化的结构单元体系。现代高层建筑中,由于为了满足建筑功能的要求,下部布置为大空间,上部布置为小空间,而这种要求与结构的合理、自然布置正好相反。为此,为了实现结构传力系统有序传递,必须在高层建筑不同柱网、不同开间、不同结构的上下层之间的楼层设置转换层,称结构转换层。

1 工程概况

湖南衡阳某高层商住楼地上23层,地下2层,总建筑面积42321.6m2。四层以下为非标准层,框剪结构;标准层为全现浇剪力墙结构。五层为转换层,设计为带梁厚板式转换层,其中梁高1900mm,板厚1600mm,顶标高为22.490m,梁底标高为20.590m,板底标高为20.890m,混凝土强度等级为C40。钢筋最大直径为Φ32,梁的箍筋直径采用了Φ18。(见图 1)根据施工进度安排,转换层的施工正在炎热夏季,最高温度36℃,最低温度12℃,平均温度24℃,每日最高温差13℃,平均温差10℃。

在该转换层的施工中主要有两个难点需要重点解决:一是荷载传递问题。因板较厚,施工时加上施工荷载,合计荷载将达到50kN/m2,下层楼盖(即四层楼盖)无法直接承受,须采取技术措施解决荷载的安全传递。二是混凝土裂缝控制。因转换层属大体积混凝土,易产生温度和收缩裂缝,须采取技术措施予以控制。

2 施工技术方案的比选

方案一:采取一次支模浇筑混凝土成型的施工方法,其支模方法是从梁底对标高20.590m)或板底(相对标高20.890m)一直支撑到地下室底板面(相对标高-9.330m),支模高度达30.000m。该方案需置备大量的模板支撑材料,材料的租赁费或一次购置费均太多,而且在施工时要求支承架立柱每层上下严格对齐,误差不得超过25mm,施工难度太大,故此方案不可取。

方案二:将厚板暗梁改为劲性混凝土梁,即在混凝土梁中埋设型钢桁架,将模板吊挂于型钢桁架梁上,以承受全部厚板白重及施工荷载,厚板一次浇筑成型。该方案可节省模板支撑材料,但型钢桁架埋于混凝土中,一次耗钢量大,不经济,施工难度较大。此方案也不可取。

方案三:将厚板分两次浇筑迭合成型,第一次先浇筑梁900mm 高、板600mm高,利用第一次浇筑的混凝土形成的梁板支承第二次浇筑的混凝土(厚度为1000mm)自重及施工荷载。梁、板下模板顶撑仅考虑支承第一次浇筑混凝土自重及施工荷载,顶撑负荷减小为原来的1/3,可以全部由四层楼板承受,从而大量减少模板支撑材料。同时因混凝土分两次浇筑,可以大大减小构件尺寸,有利于混凝土散热,减小了温度应力过大对控制裂缝的不利影响。该方案较好地解决了转换层施工的两个难点问题,三种方案的技术经济性比较如表1。

通过计算分析比较,并征得建设单位、设计单位和监理单位同意,决定采用第三个方案,由设计院根据分层施工要求对四层楼板及转换层进行设计修改。

3 转换层模板支架设计与验算

该工程中方案中转换层模板支护梁高是1.9m,板厚1.6m。分两次浇筑,在楼面下1.0m处留水平缝。第一次浇筑层荷载由四层楼面承受,第二次浇筑层荷载由第一次浇筑层混凝土承受。

3.1 荷载标准值计算

①根据施工图纸,计算出单位面积内材料自重为:钢筋自重4.5kN/m2,混凝土自重21.6kN/m2;

②施工人员及设备荷载:计算模板及次楞时2.5kN/m2,计算主楞时1.5kN/m2,计算支架立柱时1.0kN/m2;

③模板及支架自重:模板自重0.5kN/m2,钢管支架立杆间距0.7m×0.7m,横杆步距1.8m共三道;每根立杆承受的支架自重;总计0.47kN;每m2支架自重0.96kN。

3.2 次楞计算

次楞为50mm×100mm木方立放,间距0.35m,主楞为2Φ48×3.5钢管,间中0.7m,按三跨连续梁计算。

设计方案模板篇7

关键词:声屏障T梁;现浇桥面;施工技术

一、概述

我们主要以实际工程为例对屏障预制T梁现浇桥面施工技术进行分析,该项工程共有64孔256片声屏障T梁,运架及桥面翼缘板和声屏障基础都在现浇是部分施工之内。我们将铁路通桥(2012)2109预制后张法简支T梁(设声屏障)通用图作为主要依据对其实现科学合理的设计,梁翼缘板超宽以及体重心偏位是该项工程的显著缺陷,这对正常运行与施工有极大的阻碍作用。为实现设对上述现象的有效改善,我们将施工工序分为两个阶段进行,分别是梁场预制和桥面现浇。在实际施工之前,必须要实现对施工场地熟悉与了解,其中包括是地质、土壤以及环境等,然后结合施工要求与实际情况对施工方案进行科学合理的设计,这对施工质量有一定的保障作用,同时可借鉴类似工程,主要从质量、安全、工艺工法以及经济性几方面实现对工程的有效优化,实现对组合以及附件等的有效优化。从整个施工过程来看,该项方案不仅实现对工程质量的有效保障,同时对工程安全也有一定的促进作用。工艺简便、方案灵活以及经济性好是该项方案的显著优势与特征。我们对该项工程的现象施工经验以及相关设计进行总结用来分析屏障预制T梁现浇桥面施工技术。

二、声屏障梁施工方案

该项工程声屏障梁除桥面现浇翼缘板及声屏障基础外的主体结构都于普通T梁相同,其中主要包括主体结构的预制、运架梁、湿接缝以及横向预应力等施工工序。上述工序在整个施工过程中占据重要位置,因此必须提高重视程度,从细节上促使整体施工的优化与完善。预应力施工主要包括模板、钢筋以及混凝土等,下面我们对主要的流程进行分析。

T梁预制运梁架梁桥面湿接缝、横隔梁浇筑梁体横隔梁预应力张拉、压浆桥面现浇翼缘板及声屏障基础浇筑桥面横向预应力张拉、压浆封端。

三、桥面现浇翼缘板及声屏障基础悬臂梁支架法施工技术

1.悬臂梁支架法方案工装设计

悬臂梁支架及模板结构的设计是桥面现浇翼缘板及声屏障基础施工的重要组成部分,同时也是其基础与前提,对工程的质量以及安全有一定的保障作用。不仅可实现对受力验算的有效满足,同时兼顾工艺简单以及操作灵活方便等特点。在没有资料以及工程借鉴的清苦情况下就对施工难度提出较大的挑战,下面我们对模板等施工方案进行仔细分析:

(1)悬臂梁支架部分

悬臂梁支架采用工字钢横桥向部设,为满足运梁通行要求,分左右幅进行单边施做。悬臂梁支架采用I18工字钢,单根长度为4m,纵桥向布设间距为1.2m,梁端避车台处单根长度为4.6m,后端通过桥面湿接缝施工时预埋的门型后锚固定于桥面,后锚采用Ф20圆钢预埋,间距为1.2m,工字钢外端上部沿梁体纵向布设两道双排脚手架钢管纵梁,通过竖向拉杆、扣件、螺母将拼装好的模板悬吊在边梁预制翼缘板外侧,进行现浇部分混凝土施工。

(2)模板设计

模板为达到方便施工,操作灵活的要求,模板面板使用标准尺寸的竹胶板,厚度为15mm,长2.44m,宽1.22m,竹胶板长边沿横桥向布设,即沿梁体纵向每块单元模板长度为1.22m,采用台阶式拼接接头,模板背面采用6×4cm方木做横向次梁,每块模板下4根均匀布设,采用10号槽钢做纵向主梁,纵向主梁横桥向布设3道,均匀布设,两侧外缘侧模、梁端头堵板及声屏障基础模板均采用竹胶板加方木组合,示意图如图2所示。

2.悬臂梁支架法施工

声屏障桥面现浇部分采用整孔半幅整体浇筑,单孔左右幅错开顺序依次施工。

(1)施工工艺流程

T梁桥面湿接缝及横隔梁浇筑、张拉、压浆声屏障梁现浇翼缘板及声屏障基础施工准备现场安装悬臂梁支架工字钢安装拉杆及顶纵梁拼装模板与拉杆固定绑扎现浇桥面板及声屏障基础钢筋安装桥面横向预应力锚具、波纹管安装预埋件浇筑现浇部分混凝土混凝土养生致设计强度拆模张拉桥面横向预应力钢绞线孔道压浆、封锚。

(2)模板施工技术

①按照悬臂梁支架方案的设计,将工字钢等距均匀布设到声屏障梁两侧桥面上,间距为1.2m,使工字钢锚固端与桥面湿接缝预埋后锚牢固锚定,根据设计标高、桥面宽度对所有工字钢进行定位、校正。

②在已安装好的工字钢上部按设计位置布设两道双排钢管纵梁,按模板吊装孔位置将连接吊杆及扣件安装到位。

③将已拼装好的模板单元块从桥面一端沿线路纵向按顺序依次与吊杆对接,使吊杆穿入模板预留吊装孔,底模内侧端紧扣在梁体预制桥面板混凝土下缘,保证搭接20cm,通过吊杆底端的扣件和螺母进行固定连接,根据设计标高和线型对模板进行定位、校正。

(3)钢筋、预应力波纹管施工

①桥面钢筋采用加工场集中加工半成品,施工现场绑扎成型。

②在侧模安装之前,将预应力波纹管和桥面钢筋绑扎完毕,现场将现浇部分波纹管与预制桥面板预埋波纹管进行连接,新接波纹管端头套入原预埋波纹管20cm,对接头处进行密封处理,采用定位筋进行定位固定,在已安装好的波纹管内穿入内径略小的塑胶管,保证波纹管内无浆体流入,保证波纹管内的畅通。

四、工程质量、安全注意事项

1.工程质量注意事项

(1)在进行声屏障梁现浇桥面板及声屏障基础施工前,保证预制梁体部分湿接缝已按设计施工完毕,横隔梁横向张拉、压浆施工已完毕。

(2)桥面横向波纹管的连接线型要求平顺,接头部位封闭严密,无漏浆现象,孔道内无杂物、积水。

2.施工安全注意事项

(1)在进行悬臂梁工字钢安装前,必须对预埋的门型后锚进行逐一排查,在预埋过程中严格控制预埋质量,预埋钢筋必须与湿接缝钢筋、梁体钢筋牢固焊接,端头弯钩必须钩至桥面板下层主筋下,确保每一根工字钢牢固锚固在桥面上,防止发生倾覆。

(2)模板、支架所用的材料如工字钢、拉杆、吊杆、脚手架钢管、槽钢、扣件、螺母等必须严格按设计方案采用规定型号的合格标准材料。

(3)在支架模板施工前必须按设计方案进行配重预压试验,合格后方可展开进行全线施工。

五、结束语

该工程采用的新型声屏障桥面系设计满足了铁路运行更高的要求,对新设计的施工技术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64孔梁桥面现浇及声屏障基础施工技术指标满足设计与规范要求,工程质量无缺陷;工艺简单、方便灵活,加快了桥面系2个月的施工进度,保证了工期目标的实现;经济实用、节约成本,该施工方案替换了传统的钢桁架和钢模板组合,减少了大量的设备、模板投入,降低了施工成本。

参考文献:

设计方案模板篇8

关键词:高大支撑模板;安全因素;安全管理

0引言

高大支撑模板工程指建筑工程混凝土构件模板支设跨度>18m,或支撑高度>8m,或集中线荷载>20kN/m,或施工总荷载>15kN/m2的模板支撑系统。目前,高净空、大跨度混凝土结构不断涌现,建筑物结构类型、平面布局更加复杂多样化,高大支撑模板应用越来越广泛。但高大支撑模板施工中存在诸多不确定因素,可能导致模板坍塌事故造成财产损失、人员伤亡,应引起重视。

1高大支撑模板特点

①施工跨度大。高支模搭设跨度>18m,施工跨度大,结构设计时,需考虑更多的不确定因素,使其受力分析及荷载计算难度加大。②施工荷载大。高支模施工集中线荷载>20kN/m或总荷载>15kN/m2,施工中恒荷载计算容易,但活荷载不确定,实际施工中不易确定。③露天高空作业。高支模体型庞大,需进行露天作业、高空作业,受气候、自然条件影响大,增大了施工难度及施工安全隐患。④模板支撑体系复杂。高支模搭设时,要考虑满足受力要求、经济可行性、支撑体系本身特点、施工要求等因素,比较复杂。⑤方案需专家论证。超规定规模的高支模施工,施工单位按要求编制施工方案后,应组织专家进行论证。论证通过,施工方案才能用于施工现场。

2高大支撑模板安全因素分析

2.1高大支撑模板安全现状分析

据统计,2016年我国建筑工程安全事故起数与死亡人数仍很高,且比2015年有较大上升(见图1)。2016年,按类型进行划分建筑工程安全事故,主要有五大类,分别为:高处坠落333起,占比52.52%;物体打击97起,占比15.30%;起重伤害56起,占比8.83%;坍塌67起,占比10.57%;触电、机械伤害、车辆伤害、中毒与窒息等其他81起,占比12.78%(见图2)。2016年,共发生较大事故27起,其中模板体系坍塌8起、死亡30人,分别占较大事故总数的29.63%与31.91%(见图3)。

2.2高大支撑模板安全因素分析

分析2016年事故发现,导致模板体系坍塌事故的主要因素有:①设计方面:设计阶段对工程质量、成本、安全影响最大。模板工程属措施项目,具有临时性,施工单位不重视,不按规范进行。施工单位编制模板施工方案时,过多参考其他项目、生搬硬套,与现场实际偏差较大。设计荷载取值不准、组合计算有误,计算模型考虑不周尤其是支座、约束、结点连接,模板支架搭设不规范、构造不全等,立杆间距、步距、横杆与斜撑及扫地杆的布置、扣件连接等细部不精准。砼浇筑过程中动荷载取值太小,导致设计的高大模板系统安全性不足。设计欠妥,模板工程后续施工稍有不当,便酿成事故。②施工管理方面:诱发事故因素中,管理缺陷导致高大模板系统安全事故更常见。主要体现在:施工单位未按规范要求编制高大模板专项方案或编制的专项方案不合格,没有组织专家论证,方案中存在原则性问题。编制方案形同虚设,只为应付检查,不按方案施工。不按专家论证结果修改方案或擅自更改方案。模板体系组件进场检验不严格或故意购买廉价、质量低下的构配件。现场使用因垂直度不足、缺损、锈蚀及破裂应做报废处理的钢管扣件。施工管理人员不重视高支模体系特殊性,只当普通模板搭设布置。模板搭设前不进行技术交底及操作人员安全培训,搭设过程不进行有效监督检查。模板搭建完后,不经验收直接浇筑砼。混凝土不按施工方案确定的顺序进行浇筑,造成材料堆积、荷载作用不均等问题。模板提前拆模或拆除顺序不合理。脚手架施工进行劳务分包时,不按程序选择分包单位,不对分包单位进行审查管理。诸多不合规范操作极易诱发模板支撑体系坍塌事故。③监督管理方面:高大模板施工时,施工单位受建设方、监理方及政府相关部门监督管理。各参建方监管到位,可以避免很多事故。但若各方监管不力则可能引发事故。对77个模板支撑坍塌事故进行统计发现:1)有10个事故与建设方违规操作有关,主要是建设方违法分包、转包工程,施工单位得不到正常利润,为获利降低工程质量;建设方过度压缩工期,导致某些质量安全措施无法实施;2)与监理方不称职有关的事故超过半数,体现在监理方没有认真审查施工方案;未对模板体系进行检查验收或验收不认真;聘用无资质人员参与监理;监理人员业务不精或疏于管理;原材料进场、工序检验不够严格。3)与相关部门监管不利有关有13个事故,体现在监管部门未及时发现与处理施工方、建设方及监理方违章操作。

3高大支撑模板安全管理措施

3.1加强设计方案可操作性

根据建设部相关规定,严格按规范进行高大支撑模板体系设计,并组织专家论证。从工程本身出发,利用品茗、BIM等相关软件验算支架不同受力状态,结合项目结构特点、现场条件、承受荷载等确定高支模方案,充分考虑初始荷载,按最不利原则进行组合分析,保证模板体系强度和稳定性满足要求。在设计模板工程时,做好结构组成与内力计算并重即注重力学计算的同时注意高支模体系的结构设置。

3.2加强施工全过程动态管理

重视高大支撑模板安全施工,严格执行施工方案,做好施工全过程动态管理。施工前认真制定安全生产管理目标,建立健全工程项目安全操作规程和安全生产制度,进行安全教育培训,培养安全意识,养成预防为主的思想。施工中加强对4M1E(即人、材料、机械、施工方法与环境)的管理,按照“三定”(定人、定时间、定措施)原则,定期组织安全检查,重点加强高大支撑模板系统达到设计高度、操作层加荷载、混凝土浇筑前后、六级以上大风及雨雪天气等检查,及时消除安全隐患,预防坍塌事故。加强各职能部门沟通与协调,落实专项安全管理措施,及时整改发现的安全问题。

3.3加强建设单位、监理单位及政府部门监管力度

建设单位应加强高支模施工安全监管工作,督促监理单位认真执行安全监查工作。认真审查施工单位安全报告,审查施工单位安全教育培训情况。充分了解施工单位是否对施工机械进行年检、是否投保意外责任险,是否做到特种作业人员人证相符等情况。监理单位应着重检查脚手架支撑系统的实际搭设情况,监督规范不安全行为。旁站监理检查高支模工程施工。高支模搭设结束时,做好组织验收工作。安全管理政府部门在项目开工备案与监督交底时将高支模体系板作为重点监管对象,增加抽查频率与次数,及早发觉隐患、监督整改,以防发生事故。政府相关部门从做好材料安全控制,对材料生产厂商经常进行不定期质量监管抽查,控制管材周转次数,确保不因材料问题引发工程事故。

4结语

高大支撑模板施工安全已成为建筑工程重要部分,我国建筑企业在模板施工方面管理水平较低,须运用科学方法进行研究,找出施工中的安全因素,结合企业实际情况进行有效管理,才能降低、杜绝高大支撑模板安全事故发生。

参考文献:

[1]庞永师.建筑工程高大支撑模板安全管理研究[J].建筑安全,2015(10).

[2]李景阳.建筑工程高支模技术及安全控制[J].安全质量,2016(11).

[3]刘小成.高大模板支撑结构设计方法要点[J].施工技术,2016(8).

设计方案模板篇9

【关键词】铝塑复合板

一、项目介绍

青岛国际啤酒城T9/T10/T11办公楼幕墙工程项目总用地面积36697平方米,地上总建筑面积约152868平方米,地下建筑面积60354平方米。T9总高度89.4m;T10总高度81.6m;T11总高度86.4m。主体结构采用钢筋混凝土框架-核心筒结构的形式。

幕墙项目主要涉及到5种幕墙系统,其中EWS1塔楼单元式幕墙系统为主要幕墙系统,该系统位于T9、T10、T11塔楼主体部分,3层至幕墙完成面标高最高点位置。其中竖明横隐单元板块分格尺寸(T9/T10)宽度为1000mm、高为3900mm,(T11)宽度为950mm、高为4200mm,铝合金竖向装饰条突出玻璃面200mm,T9/T10间隔3道竖向装饰条、T11间隔1道竖向装饰条设置1200mm宽铝面板装饰线条突出玻璃面350mm。本文主要针对1200mm宽铝面板装饰线条面材的设计方案展开讨论。

二、设计阶段方案

单元面板可以采用不同的材料,下面根据经验设计了三种幕墙方案:方案一:面材采用4mm厚铝塑复合板;方案二:面材采用3mm厚单层铝板;方案三:转角处采用4mm厚铝合金型材,中间平面部位采用3mm厚单层铝板。

三、设计方案对比

对于上述三个方案,需要通过全面的比较分析,确定一个最优方案,主要从下列角度出发,进行探讨。

1、物理性能

幕墙设计中对材料比较关注的物理性能主要有:重量、线膨胀系数等。重量是影响幕墙系统自重荷载的最直接因素,幕墙设计者一般都更倾向选用轻质的材料,以便于减轻幕墙系统的自重荷载。幕墙作为护结构通常会处于室外的自然环境下,由于温差变化较大,对材料适应温度变形能力的要求较高,体现为选用合适线膨胀系数的材料。

三种材料单位面积重力标准值分别为:铝塑复合板为55.0N/m2,单层铝板为81.0N/m2,铝合金型材为>112.0N/m2。计算得出:方案一面材重量为方案二的68%,为方案三的49%,明显有利于自重荷载的降低,对结构计算有利。

三种材料的线膨胀系数分别为:铝塑复合板≤4.0×10-5(1/℃),单层铝板、铝合金型材2.35×10-5(1/℃)。青岛地区温差按60℃选用,分别计算单元板块横向、竖向(计算一个单元板块高度方向的累积变形)的温度变形,分格宽度1200mm,高度取4200mm,温度变形计算公式:D=T×ΔT×L。计算得出:方案一横向、竖向温度变形分别为2.9mm、10.1mm;方案二横向、竖向温度变形分别为1.7mm、5.9mm;方案三横向、竖向温度变形分别为1.7mm、5.9mm;水平、竖直方向的限值分别为15mm、15mm。通过计算结果可以看出:方案一的温度变形是方案二、三的近2倍,但是其最大值仍然能满足本项目设计限值的要求。

2、力学性能

幕墙结构计算中主要计算构件的抗拉强度和挠度,抗拉强度可以通过拉应力计算来比较,挠度可以通过构件刚度来比较。铝合金型材方案的强度和刚度均比较大,此处主要对面板部分进行计算,计算板块分格尺寸相同。

三种材料的抗拉强度设计值、弹性模量、泊松比分别为:铝塑复合板70N/mm2、20000N/mm2、0.25;单层铝板(3003)100N/mm2、70000N/mm2、0.3;铝合金型材(6063-T6)150N/mm2、70000N/mm2、0.3。

应力计算公式σ=M/W=常量/h2

3、效果设计

方案一:由于其特殊的构造,铝塑复合板在转角处折出来的角能更接近直角,能最大限度的接近建筑师的设计意图。但是由于折角位置在开槽后,只剩外侧铝板保留着连接性,因此导致了转角位置强度大大降低,需在所有的折角内壁设置一道沿着折线的铝肋。面材采用铝塑复合板形成的外立面平整度好,外观效果更佳。

方案二:单层铝板可以折边,但转角处呈圆弧状,一般弯弧半径在4mm左右,无法达到或接近直角边的程度。单层铝板的平整度相对较差,表面容易产生凹凸不平的现象,由于单元板块分格大,面板宽度达到900mm,在变形大的地方有可能会严重影响视觉效果。

方案三:采用铝合金型材,需要开模,铝合金型材与铝板的拼接处会形成一条拼接缝,可能会影响到外观的整体效果。

4、成本价格

方案一:根据受力分析,可知铝塑复合板的刚度相对较低,如要增强刚度,需通过计算设置一定数量的加强肋,确保面板的变形在限制范围内,且在转角处均需设置一道铝肋。这些都会增加成本造价。

方案二:为保证面板的平整度,需在满足结构设计要求之外,根据经验适当增设铝肋,以提高平整度。

方案三:铝合金型材开模需要计入开模费,而且由于本项目的特殊性,此套模具可能无法用于以后的工程,将造成资源的浪费。而且开模需要较长时间,大约30个工作日,增加了时间成本。

对三种方案进行综合评价,统计出三者每平方米的成本价格,以方案一的成本价格记取为1,分别计算另外两种方案的相对价格,单层铝板为0.9,铝合金型材为1.35。

5、确定方案

经过综合比较,最终选定方案一作为该幕墙系统的设计方案。首先考虑到该方案能最好的达到外观效果,满足建筑师的要求;其次通过增设铝肋的措施能有效的弥补面板材料刚度不足的问题;最后该方案的成本价格与最低价方案差不多,而且比最高价方案低很多。

结束语

作为幕墙设计师,要充分全面了解各种幕墙材料的性能,并实时关注新材料的发展情况,才能为幕墙设计提供更多的选择方案。而且在幕墙方案设计时,应综合考虑不同方案的优劣,通过有效的数据分析和方案对比来确定最优方案。

参考文献

设计方案模板篇10

【关键词】扣件式钢管;高支模;支撑体系;设计;施工

一、 引言

高大模板支撑系统是指建设工程施工现场混凝土构件模板支撑高度超过8m,或搭设跨度超过18m,或施工总荷载大于15kN/,或集中线荷载大于20kN/m的模板支撑系统。为预防建设工程高大模板支撑系统坍塌事故,保证施工安全,高大模板支撑系统的专项施工方案需专家论证、审查。

二、 工程概况

广缘商业物流生鲜加工中心工程为框架结构,地上四层,建筑面积为10828m2。在⑤轴与⑩轴之间交A、C轴之间,层高为10.15米,在5.35米标高处设有框架梁,柱网尺寸为10000×8000mm,模板架体高度为11.35米。梁最大截面尺寸为300×800mm,楼板厚度为100mm。

三、高大模板支持体系的方案设计

1、搭设材料选择

钢管采用Ф48mm×3.5mm,顶托为500mm长可调支托,模板采用18mm竹模板和60 mm×90mm方木。

2、梁底搭设方案

梁底模为18mm厚竹模板,沿梁长方向设三道60 mm×90mm方木,下为Φ48×3.5钢管,间距400mm。立杆纵横向间距900mm,步距1500mm。

3、梁侧搭设方案

梁侧模为18mm厚竹模板,沿梁长方向设四道60 mm×90mm方木作为次楞,主楞为2Φ48×3.5钢管,间距900mm,采用Φ14对拉螺杆拉结。下排螺栓距梁底100mm,在距第一道螺栓高度400mm设第二道螺杆。

4、板底搭设方案

板模板采用12mm厚竹模板,模板下设60 mm×90mm方木作为次楞,间距为300 mm,次楞下设Φ48×3.5钢管,间距900mm。支撑立杆间距为900mm×900,立杆步距取1500mm。

四、模板及支撑系统设计

(一)框架梁支撑系统计算

模板支撑系统(满堂脚手架按最不利考虑)计算

1、梁底模板面板计算

面板为受弯结构,需要验算其抗弯强度和刚度。

(1)面板抗弯强度验算

σ= M/W=0.629N/mm2

(2)面板挠度验算

ν=5ql4/(384EI) = 0.008 mm

2、梁底支撑梁的计算

(1)第一层支撑梁的计算

①按照均布荷载作用下的三跨连续梁计算。

最大弯矩 M = 0.1ql2=0.113kN.m

最大剪力 V=0.6ql=0.678kN

最大支座力 N=1.1ql =1.243kN

最大变形ν= 0.677ql4/100EI=0.161mm

②支撑梁抗弯强度计算

σ=M/W=1.395N/mm2

③支撑梁抗剪计算

τ=VS0/Ib=0.188N/mm2

④支撑梁挠度计算

最大挠度ν=0.161mm

(2)第二层支撑梁的计算

①取结构最不利状态进行计算

最大弯矩:M= 0.156kN.m

最大剪力:V= 2.235kN

最大变形:ν= 0.031mm

最大支座反力:F= 4.470kN

②支撑梁抗弯强度计算

σ=M/W=34.686N/mm2

③支撑梁抗剪计算

τ=VS0/Itw=21.025N/mm2

④支撑梁挠度计算

ν=0.031mm

(3)第三层支撑梁的计算

①梁底支撑梁验算

取承受最大支座反力的支撑梁进行验算,支撑梁按集中与均布荷载作用下的三跨连续梁计算。

最大弯矩:M= 1.150kN.m

最大剪力:V= 7.908kN

最大变形:ν= 1.197mm

最大支座反力:F= 12.43kN

②支撑梁抗弯强度计算

σ=M/W==113.218N/mm2

③支撑梁抗剪计算

τ=VS0/Itw=32.18N/mm2

④支撑梁挠度计算

最大挠度ν=1.197mm

3、梁侧支撑梁验算

(1)梁侧支撑梁按集中与均布荷载作用下的三跨连续梁计算

最大弯矩:M= 0.047kN.m

最大剪力:V= 0.319kN

最大变形:ν= 0.097mm

最大支座反力:F= 0.509kN

(2)支撑梁抗弯强度计算

σ=M/W=9.264N/mm2

(3)支撑梁抗剪计算

τ=VS0/Itw=2.599N/mm2

(4)支撑梁挠度计算

最大挠度ν=0.097mm

4.扣件抗滑力的计算

双扣件承载力设计值取16.00kN,按照扣件抗滑承载力系数0.8,双扣件承载力取值为Rc=12.8kN

R=F=0.509kN

5、立杆的稳定性计算

(1)梁底立杆稳定性验算

①立杆的轴心压力计算

纵向钢管的最大支座反力:N1 =12.43 kN

脚手架钢管的自重:N2 =1.471 kN

N =N1+N2=12.430+1.471=13.901 kN

②立杆长细比验算

立杆计算长度lo=1.5m;

计算立杆的截面回转半径i = 1.58cm

λ=lo/i=94.937

③轴心受压立杆的稳定系数

由长细比λ=lo/i=94.937

查φ= 0.588

④立杆的稳定性计算

σ= N/(φA)=48.314N/mm2

立杆稳定性满足要求。

(2)梁侧立杆稳定性验算

①立杆的轴心压力

纵向钢管的最大支座反力:N1 =0.509 kN

脚手架钢管的自重: N2=1.567 kN

楼板传递给梁侧立杆的轴力设计值:

N3 = F=max(F1,F2)=4.106 kN

N=N1+N2+N3=0.509+1.567+4.106=6.183kN

②轴心受压立杆的稳定系数

钢管立杆长细比λ计算

λ=lo/i=1.5×100/1.580=94.937

由长细比λ=94.937查φ= 0.588

③立杆的稳定性计算公式

σ= N/(φA)=6.183×103/(0.588×4.890×102)

= 21.489N/mm2

(二)板模板及支架计算

1、模板面板计算

模板面板为受弯构件,按三跨连续梁进行强度和刚度验算。

(1)强度验算

①最大弯矩:M=0.1ql2=0.068kNm

②强度计算

σ=M/W=1.25 N/mm2

(2)挠度计算

最大挠度:ν=0.677ql4/(100EI)=0.001mm

满足要求。

2、模板支撑方木的计算

支撑方木按照三跨连续梁计算。

(1)荷载的计算

①静荷载为钢筋混凝土楼板和模板面板的自重:q1=0.838kN/m

②活荷载为施工人员及设备荷载:q2=0.625 kN/m

(2)强度验算

最大弯矩:M=0.1ql2=0.188kNm

强度计算:σ=M/W=2.256N/mm2

(3)抗剪验算

最大剪力: V = 0.6×1.88×1 = 1.128 kN

抗剪计算:τ=3V/2bhn= 0.338 N/mm2

满足要求。

(4)挠度验算

均布荷载 q=q1=0.838 kN/m;

最大挠度计算

ν=0.677ql4/(100EI)=0.151mm

3、木方支撑钢管计算

(1)支撑钢管按集中荷载作用下的三跨连续梁计算。

集中荷载P取纵向板底支撑传递力:P=1.88kN

最大弯矩 Mmax=0.705 kNm

最大变形 Vmax=1.979 mm

最大支座力 Qmax=8.225kN

(2)强度计算σ=M/W=705000/5080=138.80N/mm2

(3)支撑钢管的最大度:ν=1.979mm

4、扣件抗滑移的计算

双扣件承载力设计值取16kN,扣件抗滑承载力系数0.80,双扣件承载力取值为Rc=12.8kN。

纵向或横向水平杆传给立杆的竖向作用力设计值

R=Qmax=8.225kN

5、立杆的稳定性计算

(1)模板支架立杆荷载计算

①静荷载标准值

脚手架的自重:NG1=1.571 kN

模板的自重:NG2=0.35kN

钢筋混凝土楼板自重:NG3=3kN

静荷载标准值 NG=NG1+NG2+NG3=4.921kN

②活荷载标准值 :NQ=4.5kN

③不考虑风荷载时,立杆的轴向压力

N=1.2NG+1.4NQ=12.205kN

(2)轴心受压立杆的稳定系数计算

按照满堂支撑架立杆稳定性的计算规定应进行顶层立杆段和底层立杆段的计算。

①立杆计算长度

考虑高支撑架的整体稳定因素,剪刀撑按加强型设计。

顶层立杆段:

L0=kμ1(h+2a)=1.217×1.238×(1.5+0.35×2 )=3.31m;

立杆上端伸出顶层横杆中心线至模板支撑点的长度;a=0.35 m

满堂支撑架长度系数k=1.217(长细比验算时取k=1)

考虑整体稳定因素单杆计算长度系数:μ1=1.238

底部立杆计算长度L0= kμ2h=3.20m

考虑整体稳定因素单杆计算长度系数:μ2=1.755

②立杆稳定系数计算

顶层立杆段:λ=l0/i=331/15.8=209

底部立杆段:λ=l0/i=320/15.8=202

由长细比λ查表得到轴心受压立杆的稳定系数

顶层立杆段:φ=0.166

底部立杆段:φ=0.177

③立杆稳定性计算

σ =N/(φA)=12205/(0.166×489=150 N/mm2

6、立杆的地基承载力计算:

(1)立杆基础底面的平均压力:p=N/A=54.24 kpa

上部结构传至基础顶面的轴向力设计值:N=12.205kN

基础底面面积:A=0.225m2

(2)地基承载力设计值

fg=fgk×kc=180×0.4=72kpa;

地基承载力标准值:fgk=180 kpa

回填土地基承载力折减系数:kc=0.4

p=48.82

五、满堂支架构造要求

1、立杆

(1)每根立杆底部设置5cm厚的脚手板。

(2)支撑架必须设置纵、横向扫地杆。纵向扫地杆应采用直角扣件固定在钢管底端不大于200mm处的立杆上。横向扫地杆应采用直角扣件固定在紧靠纵向扫地杆下方的立杆上。

(3)立杆间连接采用对接扣件,立杆的对接扣件相互错开,两根相邻立杆的接头不应设置在同步内,同步内隔一根立杆的两个接头在高度上错开距离大于500mm;各接头中心至主节点的距离不宜大于步距的1/3。

(4)支架立杆应竖直设置,2m高度的垂直允许偏差为15mm;支架立杆顶部的可调底座伸出长度不超过300mm;当梁模板支架立杆采用单根立杆时,立杆应设在梁模板中心线外,其偏心距不应大于25mm。

2、纵横向水平杆

(1)水平杆的采用对接扣件连接;两根相邻水平杆的接头不应设置在同步或同跨内,不同步或不同跨两个相邻街头在水平方向上错开的距离不应小于500mm,各接头中心至主节点的距离不宜大于步距的1/3。

(2)每根立杆上相邻步距的大横杆交替设置于立杆的内外侧,以减小立杆的偏心荷载。

3、剪刀撑的设置

(1)满堂模板支架四周外侧周边及内部纵、横向每5跨由底至顶设置连续竖向剪刀撑,剪刀撑宽度为5跨。支撑主梁的立杆设置一道剪刀撑。

(2)在竖向剪刀撑顶部交点平面设置水平剪刀撑,扫地杆的设置层应设置水平剪刀撑;并且在第四步水平杆的位置设置水平剪刀撑。

(3)竖向剪刀撑斜杆与地面的倾角为45。-60。。水平剪刀撑与支架纵向夹角为45。-60。。

(4)采用搭接接长,搭接长度不小于1米,采用两个以上旋转扣件固定。端部扣件盖板的边缘至杆端距离不小于100mm。

(5)剪刀撑采用旋转扣件固定在与之相交的立杆或水平杆上,旋转扣件中心线至主节点的距离不宜大于150mm。

4、与主体结构的连接

(1)满堂支撑架在支架的四周与框架柱和框架梁刚性连接。水平拉结为5.35米标高框架梁两端和中间部位,竖向拉接除5.35米标高框架梁两端和中间部位外,在框架柱上间距2.5米设拉结点。

(2)支撑体系与结构通过钢管扣件与框架柱和框架梁作刚性连接,连墙件偏离主节点不大于0.3m。

六、 施工要求

1、高支模施工方案必须经过专家论证,施工应按审批的施工方案进行,严禁擅自修改搭设方案。

2、施工前进行安全技术交底、对构配件进行验收、清除搭设场地杂物, 平整搭设场地。明确支摸施工现场安全责任人, 负责施工全过程的安全管理工作。

3、支模分段或整体搭设安装完毕, 经技术、安全负责人和监理单位综合验收合格后方能进行钢筋安装。

4、框架柱及下层框架梁先浇筑,设水平加强杆与柱梁拉结牢固,保证架体与柱网的整体性。

5、支架监测措施

(1) 混凝土施工过程监控

由现场专职安全员对施工过程模板及其顶架进行监控。监控内容有:模板、顶架竖向的位移情况;支撑架的水平位移情况;混凝土浇注过程中堆积过高的情况;施工荷载情况。

(2)支架位移监测措施

①监测点布设

支架监测点布设应按监测项目分别选取在受力最大的立杆、支架周边稳定性薄弱的立杆及受力最大或地基承载力低的立杆设监测点。

监测点布置每个柱网内设置2个立杆顶水平位移和支架整体水平位移点,水平位移观测点设在粱底下部及板中部位置,梁板跨中各设1个沉降监测点。

在混凝土施工过程中,以10mm沉降量为预警值,15mm沉降量为报警值,当沉降量大于15mm必须立刻停止施工,并组织人员对支撑进行加固。

②当梁模下沉出现突变趋势时,应加强监测,必要时通知项目经理和模板设计人员,并停止浇注混凝土,分析梁模下沉原因,采取加强措施后方可继续浇注。

七、结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