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愁席慕容十篇

时间:2023-04-05 03:27:57

乡愁席慕容篇1

作者:席慕蓉

ISBN: 9787506377447

定价: 39.80元

装帧:平装

页数:240页

出版社:作家出版社

出版时间: 2015-08-01

作者简介

席慕蓉,全名穆伦・席连勃,当代画家、诗人、散文家。

1963年,席慕蓉在台湾师范大学美术系毕业,1966年在比利时布鲁塞尔皇家艺术学院完成进修,获得比利时皇家金牌奖、布鲁塞尔市政府金牌奖等多项奖项。著有诗集、散文集、画册及选本等五十余种,《七里香》《无怨的青春》《一棵开花的树》等诗篇脍炙人口,成为经典。

席慕蓉的作品多写爱情、人生、乡愁,写得极美,淡雅剔透,抒情灵动,饱含着对生命的挚爱真情,影响了整整一代人的成长历程。

这本《写给海日汗的21封信》,是席慕蓉的散文新作。海日汗,是一个存在于席慕蓉想象中的少年,是席慕蓉自己设定的诉说对象,他是一个生长在内蒙古的蒙古少年。席慕蓉用六年的时光和绵密的笔触,写下她对海日汗的期许,并与他分享自己在寻觅原乡路上的具体心得。席慕蓉从自己的小小乡愁里走出来,重新面对自己家族在此生长繁衍的山河大地,开始娓娓诉说。所谈的内容,涵盖蒙古及蒙古高原其他游牧民族历史文化、自然环境等当今仍具有现实意义的诸多话题,以散文语言和书信形式呈给读者,深入浅出,亲切感人。

席慕蓉的成长历程,注定了她的与众不同。她是蒙古族王族之后,外婆是一位能骑善射的王族公主。席慕蓉的全名是穆伦・席连勃,蒙语大江河之意,汉文音译席慕蓉,而这位永不停歇的寻乡诗人,一如既往用文字结构用色彩填充用镜头记录,她向世界展现内蒙之魂。席慕蓉说:“回到故乡后,我成为了一个身份确定的蒙古人,我总是下意识地讲述我的蒙古,朋友说,有时候他们在享受我的蒙古,更多时候,他们在忍受我的蒙古。我突然发现,对故乡爱的表达也不能‘自我膨胀’,也需要理智,不能浮夸,因为每个人的故乡都很美好。”这是一种超越,或者是对乡愁全新的诠释。

席慕蓉笔下,“海日汗”就是蒙古族孩子们的代名词。为什么专门给蒙古族孩子们写信呢?席慕蓉说,因为他们在逐渐丢失自己民族传统的土地、文化、价值观、母语,他们在迷失方向。这是“最让我心怀疼痛的”,而“我的年龄比你大了几十岁,因此多了几十年慢慢反省的时光。同时,在最近的十几年间,我又有机会多次在蒙古高原上行走,遇见了许多人许多事物,有了一些感触和领会,就很想告诉你。”这样,也许可以对他们有些用处,让他们能在百万、千万,甚至万万的人群之中,安静而又平和地寻找到真正的自己。

席慕蓉的乡愁,经历了从个人的乡愁,发展到民族的和整个游牧文化的乡愁的演变过程。席慕蓉发现:“在教科书里,不论是‘匈奴’‘突厥’‘回鹘’还是‘蒙古’,好像都是单独和片段的存在。而其实,在真实世界里,亚洲北方的游牧民族也是代代相传承,有着属于自己的悠久绵延的血脉、语言、文化和历史的。”但是,她并没有为此而怨怪任何教育系统,她写下了自己深刻的领会:“海日汗,能够‘明白’、能够‘知道’、能够‘分享’,是一件多么幸福的事,即使是如我这般的后知后觉,也不能说是太迟。”她保护民族文化的那份执着和焦虑,让人心生敬佩。

席慕蓉抒情的笔触,带我们审视青春的忧伤;她浪漫的表达,见证了成长中的美好。她写道:“在我心里,一直有一首歌。我说不出它的名字,我也唱不全它的曲调,可是,我知道它在哪里,在我心里最深最温柔的一个角落。”或许正是这样的“深藏”,造就了席慕蓉忧郁而敏感的生命气质。

乡愁席慕容篇2

是那个从小赚钱养家的人,

是那个拉着我们的小手接送我们上学的人,

还是那个时刻用目光温暖着我们的人?

2009年6月,著名散文作家席慕蓉

在她的散文集《蒙文课》里,给出了令人惊叹的另一个答案……

在许多儿女心中,父亲就是父亲,威严或慈祥、贫穷或富贵。这个男人之于我们的意义,就是我们的父亲。在过去许多年里,席慕蓉都这样认为。只是,当她“后知后觉”地意识到父亲不仅仅是“父亲”两个字那么简单时,一切都来不及了。1998年,席慕蓉的父亲去世,悲伤无以言表。从此,席慕蓉的文字里,不仅多了一份忧伤,还多了一份追悔莫及。2009年6月,席慕蓉携新书《蒙文课》到北京。面对记者,谈起父亲,她数次哽咽。她希望天下的子女,应该趁父母在世,知道除了父母身份之外,他们还是谁。

小时候,他是你身旁温暖的大手

席慕蓉出生在蒙古家庭,父亲是锡林郭勒盟的,母亲是昭乌达盟,外祖母是成吉思汗黄金家族的后人。很小的时候,父母带着她离开草原,辗转来到香港。她在香港度过童年,而台湾,是她成长的地方。

在席慕蓉儿时的记忆中,父亲是温和而乐观的人,天性浪漫。在香港那几年,他每隔几天就会带着孩子们去海边游泳、去山上野餐。“我们学校里有活动,父亲也踊跃参加,只要有父亲在,气氛就会活泼热闹起来。”

相比而言,母亲会严厉一些,所以孩子们不敢跟母亲提的要求,总是先到父亲那里疏通。一次,席慕蓉把父亲送给母亲的一支钢笔带到了学校,结果回家时,只剩下上面的笔套空空地挂在衣服的口袋上,笔杆不知道落到哪里了。席慕蓉至今清楚地记得那支钢笔是如何的精致。

显然,那支钢笔对母亲的意义非同寻常,她让席慕蓉沿路回去找,找不到就不准回家。席慕蓉既委屈又不情愿,但也只好沿着放学的路,慢慢仔细地寻找。她家后面有一处高坡,在那个土坡前,父亲赶上了她。“他用温热的大手扶着我的肩膀,轻声说:‘算了,找不到了,我们还是回家跟妈妈说说好话吧。’”

孩提时,父亲是席慕蓉身旁那双温暖的大手,而她长大离开家时,父亲是她身旁那关爱的目光。1964年,席慕蓉离家去欧洲读书,因为想家,她经常会给家人写信,远在台湾的父亲每封必回,信里都是让她觉得温暖的词句。在一封信里,父亲这样说:“在家就爱一个人到处乱跑,一会儿上山一会儿下海的,我总觉得你是我5个孩子里最不听话的一个,就像一匹小野马。现在,小野马跑到那么远的地方去了,我还真有点不放心,有时候会轻轻叫你的名字。小野马,离我们老远老远的小野马啊!你也开始想家了吗?” 这些温暖而精妙的句子,席慕蓉读过一遍就永远难忘。

1986年春天,席慕蓉在布鲁塞尔与丈夫海北举行结婚典礼,父亲牵着她的手顺着风琴的乐音前行。看到爱人站在圣坛之前,正望着她,心急的席慕蓉只想赶快站到自己该站的位置上。虽然父亲几次在旁边提醒她走慢一点,但她的步伐却一点没有减缓,在乐曲结束前,她早已经开心地站在了新郎旁边。后来,父亲半是伤心半是玩笑地说:“从没见过走得这么急的新娘!怎么?有了丈夫就不要这个老爸爸了吗?”当时的她根本没在意笑意盈盈的父亲,眼中有淡淡的失落。

长大后,你要为他寻找和奔赴

随着年龄的增长,席慕蓉渐渐意识到了父亲的乡愁。小时候,她最喜欢听父亲讲他小时候在草原上的往事,尤其喜欢听他讲赛马。开始讲的时候,父亲还比较冷静,但说着说着就兴奋起来,有时甚至站起来,一直说到自己如何得到第一名。除了赛马,父亲最愿意讲的是故乡的风光。

席慕蓉有一次陪父亲在欧洲旅行,父亲随口说,自己不喜欢前面有东西挡住的风景。“我当时很奇怪,心里想,那么远的山也挡你吗?在我看来,欧洲蛮大了,风景又那么好。等我到了蒙古高原,才知道什么叫一望无际,360度,可以一直望到地平线。父母确实在其他任何地方都找不到这样没被挡住的风景。”

还有一次,她陪父亲在慕尼黑大学散步,校工在割草,周围有一股清新的香气。父亲突然说了一句:“真像我们老家的草香啊,多少年没闻过这种味道了。”说完这句话,父亲就继续往前走了,似乎压根儿没想听到女儿的回答。那时席慕蓉还没回过老家,等她真的回去了,每走一步,香气扑面而来,她突然想到:我的天呀,父亲当时讲完就走,是因他觉得孩子是不会懂他的。

从那时起,她常常忍不住会想:“在父亲心里,藏着的那些没说出来的乡愁,到底还有多少呢?”

一个从来没有回过家乡的女儿,是没有办法分担父亲的乡愁的。也因此,席慕蓉在1989年终于去了内蒙古,她是为父亲而来的。回到台北后,第一件事情就是给在德国教书的父亲打电话,然后把自己在内蒙古拍的相片粘贴成厚厚的一本,每张照片旁边还加上了她自己的说明和观感寄给了父亲。

“从1989年到父亲去世的1998年,中间有9年,我和父亲共享我们的蒙古高原。在那个时候我发现了父亲的快乐。他可以跟我谈论家乡,因为我能懂草原的味道。”

整整9年,席慕蓉与父亲之间聊得最多的话题就是故乡,父女俩的话突然多了,感情也亲近了许多。父亲因为女儿终于可以稍微了解他的乡愁而高兴不已,而席慕蓉也开始频繁地地奔赴蒙古高原。每次去之前,她都先到德国,和父亲商量此行的目的;而回去后,她也先去看父亲,把自己在故乡的所见所闻都绘声绘色地告诉父亲。

问她,父亲为什么不自己回故乡看看?席慕蓉说,因为父亲生性浪漫,他的心里装着一个精美绝伦的故乡,他怕一丁点的不美好都会破坏了它的美。在外漂泊辗转几十载后,父亲害怕回去见到一个面目全非的故乡。“所以我对父亲说,我替你回去。那个时候我的感觉是,我没有负担,我是在努力帮他寻找一个更完整更生动的故乡。这样,父亲的记忆永不会凋谢。”

他不在了,你不要追悔莫及

在父亲生命中的最后9年,席慕蓉觉得自己成为了父亲与故乡的传讯者,让父亲对故乡几十年的思念,终于有了出口。但是,就在父亲去世后,她突然意识到,自己做的还远远不够,她甚至都不了解父亲在“父亲”的身份之外,是怎样的人,这让她追悔莫及。

“我一直以为,父亲就是父亲,他是纵容我撒娇的人,是我提出要求他不满足我就可以生气的人。直到在父亲的追悼仪式上,听到父亲同事对他的评价,我才明白自己一直用女儿的眼光来理解生活中的父亲,那范围是何等狭窄。也许,这父与女的关系,在对父亲的了解中,反而成了一种‘蒙蔽’。”席慕蓉这样告诉记者。

父亲去世是1998年,在追悼会上,父亲的同事、德国波昂大学中亚研究所的一位教授感谢席慕蓉的父亲说:“他经历了曲折的道路,从遥远的地方走来,为大家讲述了古老而丰美的蒙古文化,让很多人从此热爱蒙古。”而她父亲在慕尼黑大学的同事,在寄给席慕蓉的信中称她的父亲是高贵的典范。

这些让席慕蓉意识到,父亲不仅仅是“父亲”,他不仅仅是自己眼中那个因为熟悉而似乎已经固定了的形象。年纪轻轻就远离蒙古家乡的他和母亲,到底是用什么样的心情和态度过之后的日子?席慕容突然想起这个问题。

“我在内蒙古采访丹僧叔叔,两个晚上就把他的一生都采访完了。虽然我在父亲离世前9年一直跟他交流和提问,但作为一个女儿,我问得太少了。我仅仅只是以一个孩子的立场在问他。我对父亲的一生所知太少了,有多少需要知道答案的问题,我却从未触及。比如,我没有从客观的角度问问父亲,作为近代知识分子,你怎么过的一生?远离家乡,你怎样想念久违的难以再回去的故乡?”

席慕蓉说,她的一个朋友也跟她表达过类似的遗憾,这个朋友在父母离世前,从未问过他们除了父母身份以外的生活。直到他们离开,才猛然醒悟:自己对父母的了解太少太少了。

所以,现在的席慕蓉,只要一见到年轻人,就会跟他们说:“一定要趁父母健在时,好好地做他们的孩子。另外,还要从客观的角度,了解父母作为其他社会角色的生活、感受和悲欢。这样,我们就不至于非要等父母都离开了,才在泪水中用各种或真实或缥缈的线索,一个人孤单而惆怅地寻找已经不在身边的他们……”

乡愁席慕容篇3

这套诗集开本小巧,结构雅正。素净的封面下微微可见多彩的衬纸,高雅中微露童心顽皮。口袋书似的开本是贴身也是贴心的,您可以随身携带随时翻阅,如果有一首诗或者一句话深得您心,请您停下来,慢慢欣赏慢慢品味,与它多多地共处共享几日。这是作者的愿望,也是我们出版人的愿望。作者感慨地说:“我用了差不多50年的时间写诗,也不过才得了这三百多首,得了这六卷诗集,不算多。所以我请求读者朋友不要急于读完它,不要一个晚上把它全部读完,请您慢下来……”

席慕蓉的诗作上世纪80年代被引进大陆后,曾风靡一时,影响了整整一代人的成长。诸如“如何让你遇见我/在我最美丽的时刻”,“在年轻的时候/如果你爱上了一个人/请你,请你一定要温柔地对待他”等诗句被无数少男少女传抄、背诵。但在如今诗歌不景气、人们都忙于追求物质利益的浮躁年代,这样集中推出一个诗人的作品是否有些不合时宜呢?我们认为当今的人们仍然需要诗歌的美丽与超越,它不会随着时代的发展而消失。尤其是席诗,纯净美好,自然灵动,简简单单一句话,却常常直指人心,令人潸然落泪。这样简洁而又动人的诗句也许正适合快节奏的生活。

由于是对席慕蓉几十年所写诗集的总结性出版,加上多年来内地盗版众多,错讹百出,这次出版她非常谨慎,分别写了前言,并亲自严格审订了两次,一个屑微的毛病也不放过。比如,《一棵开花的树》的最后几句:“而当你终于无视地走过/在你身后落了一地的/朋友啊那不是花瓣/是我凋零的心”最后一句许多人的记忆是“那是我凋零的心”,多个“那”字。席慕蓉就与编辑反复吟诵,找到最佳的乐感,还是维持原诗的写法。她讲到,这些诗的每一个字她都进行过反复推敲,也反复书写过多遍。由此,可以说这是一套目前内地最为严整的席慕蓉诗集。

这套诗集按席慕蓉写作时期和在台湾出版的时间顺序编排,收藏了诗人生命中的大部分时光,作者分外珍重。“从诗中回望,只觉得前尘如梦,光影杂沓,那些原本是真实生命所留下的深深浅浅的足迹,却终于成为连自己也难以置信的美丽遭逢了。”从这套诗集中我们可以清晰地看到席诗的变化,她的诗从内容到风格都在慢慢地发生变化:早期她多写爱情、自我的忧思与喜悦,风格婉美抒情;中晚期则多写乡情乡愁,写“对久远的美好的已经消失了的事物的追念”,写对生命、人生以及人类的思考、体悟,风格更为清净高远,悲悯通达,更加震撼人心。在迢遥的岁月中,诗人从心底流出的美丽诗句不仅给世人带来了珍贵的财富,也使诗人自身的人格一步步成长、成熟、博大。所以,尽管人们总是“拿席慕蓉的诗,来做多愁年岁的安慰或者重寻旧梦的触媒”,而对于席慕蓉来讲则是从没有企求的,写诗只是她自身的需要。她说,“诗歌是我的痴狂”,“我在这一方面从来没有强求过”。她只是径自在这个过程中表达自己、认识自己、平复自己,不知不觉中成长成熟,勇敢强大,从而达到了自由、通达、圆融。

乡愁席慕容篇4

11月27日,台北小巨蛋启动“快乐天堂滚石30演唱会”。多么硕大的“滚石同学会”,以至于还得分成八个“班级”,班长吴楚楚、黄韵玲、周华健、陈升、伍佰、张震岳、任贤齐以及五月天,都是不同风云时代的代表分子。班长之下,那份过于豪华的出场名单,更是超越了我们的想象。

作为一个70后,我脑海里浮现的任何一个台湾歌手,可能都是滚石的人,以至于错以为歌坛就叫滚石。我以为不管哪个歌手,他不是在滚石,就是在滚石曾经混过的。这个聚会又让我想起他们,而想起之后才发现,我忘记滚石已经很久了,我忘了自己的“小时候”。

你应该和我有过一样的童年,那时候窗外还能听到蝉声,男孩子都躲在录像厅里,春晚还是先进生产力,家里摆着单卡或双卡的录音机,我们在地摊上买正版盗版的磁带,再用白纸像包书皮一样包起来。那时候有飞碟巨星耀亚洲,张雨生的未来不是梦,但更多的还是黄色的“滚石唱片”标签。那些磁带听太多遍了会挂带,吐出一堆褐色头发一样的东西。磁带不知被多少人传听过,回到自己手里再放,就成了“突然忘了挥别的乌啦乌啦,含着笑的两行乌啦乌啦”。

当内地还吼着“成,成,成吉思汗!”“手里捧着窝窝头,菜里没有一滴油”的时候,在水一方给我们送来了“天天天蓝”,告诉少年的我们“走吧走吧,人总要学着自己长大”,替我们问着“爱情这东西我明白,但永远是什么”,我们都成了追梦人,滚石的歌手们都是造梦者,“为何梦见他,那很久很久以前不见的男孩又回到我梦中……”

我们总会爱上自己的第一次。当时的滚石,不仅是最成功的唱片公司,它也是我们的一段青春。在我有些单调的少年十五二十时,滚石让我拥有了诗意的简单生活,它是一盘经常卡带的小小磁带,从对岸蹈海而来。那时我们还读余光中,读哭泣的骆驼,读席慕容,含着泪我一读再读,却不得不承认,青春是一本太仓促的书。流浪,乡愁,青春,哀愁,他们都是滚石派,共同组成了我们关于青春的记忆碎片。

去年听纵贯线演唱会的时候,我猛然意识到那个唱《恋曲1980》的男人已经五十多岁,这个数字比他穿过黑发的手更让我昏眩。在滚石的闪耀群星中,梅艳芳张国荣黄家驹走得最远,齐豫皈依佛教,陈淑桦封闭了自己,李宗盛卖起吉他,生意也不见得好,周华健自嘲再也写不出哪怕一首歌,徐怀钰不再是小女生而是债务缠身,潘越云为离婚愁白了头发。

乡愁席慕容篇5

醉汉

(台湾)非马

把短短的巷子

走成一条

曲折

回荡的

万里愁肠

左一脚十年

右一脚十年

母亲啊

我正努力向您

走来

【赏读】

醉汉心中愁苦,借酒浇愁结果酩酊大醉,短短的巷子竟被他走成了万里愁肠,这种化实为虚、虚实相济的手法,将人们所普遍体验到却难以捉摸的乡愁情绪,表现得淋漓尽致。醉汉在醉意朦胧中,似乎踩着长达数十年的羁旅之苦与离愁别恨,踏上了迢迢千里的回乡之路,正在走向母亲的怀抱,“左一脚十年,右一脚十年”,醉汉跨出去的不是空间距离而是时间距离,这种时空交错的夸张写法,强烈倾诉了对家乡、对母亲的思念之情,使读者感受到一种空阔、苍凉、博大的悲壮情怀。诗的题目是“醉汉”,但醉翁之意不在酒,醉汉其实并不醉,如果真的醉了,正是浓郁的思乡之情使其沉醉。

三个月亮

(台湾)蓝海文

我有三个月亮

一个在空中

一个在水里

一个在枕上

一个缺

一个圆

一个方

缺在天涯

圆在故乡

方从梦中走来

安抚我的创伤

【赏读】

这首诗的意象中有超乎常人想象的三个月亮:举头望天,一弯残月斜挂空中,那是独在异乡为异客的目之所见,是残缺了的游子情怀;俯首观水,一轮圆月水中荡漾,那是漂泊在外的游子的心之所在,是童年与伙伴戏水的欢乐与温馨;恍惚中醒来才发现,自己依然客居他乡,长夜漫漫,思乡心切,往事从梦中一幕幕走来,让游子辗转难眠,于是方形的枕头也化成了思乡之月。诗人凭着丰富的想象力,把一个幻化成三个,把圆的幻化成方的,构思新奇,妙笔生情,寄托了幽幽的乡愁。这首诗虚实相生,情景交融,平缓清淡的语言中透出些许的辛酸,读来如同咀嚼橄榄,意韵尽在细细的品味中。

乡色酒

(台湾)舒兰

三十年前

你在柳梢头望我

我正年少

乡色很好

你圆

人也圆

三十年后

我从柳树梢头望你

你是一杯

乡色酒

你满

乡愁也满

【赏读】

月色洒满大地,乡愁充溢胸中。毫无疑问,这是一首感人肺腑的诗,它是时间酿造的,是积压了多少年的乡愁才酿成的醉人的“乡色酒”。作者将月亮喻作一只盛满乡愁的酒杯,将抽象的乡愁具体化为“酒”,并美其名曰“乡色酒”,这实在令人陶醉,如果真有人卖这种牌号的酒,一定畅销无疑。作者将乡愁的提升和净化,愈发使这首短诗感情浓烈,有如上等的醇酒,使人读后产生“何人不起故园情”的乡情和乡思,使人如醉如痴,愈醉愈痴,愈痴愈醉。

乡 愁

(台湾)席慕容

故乡的歌是一支清远的笛

总在有月亮的晚上响起

故乡的面貌却是一种模糊的怅惘

仿佛雾里的挥手别离

离别后

乡愁是一棵没有年轮的树

永不老去

乡愁席慕容篇6

1.知识与能力目标

体会诗歌运用形象事物表现抽象感情的技巧及巧妙的比喻在表达主题上的作用;培养学生初步的比较鉴赏诗歌的能力。

2.过程与方法目标

学习用形象事物表现抽象感情的写法,通过分析意象感知诗歌内涵。让学生学会深情地诵读、细腻地品读、优美地解读、丰富的联读。

3.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

在朗读和品味中熏陶学生情感,体会诗人内心的思乡爱国情感。

二、教学重点

1.诵读诗歌,把握诗歌中出现的形象,领会其象征含义。

2.领悟作者在诗歌中表达出的思想感情。

三、教学难点

如何引导学生体会诗歌的美。

四、教学方法

1.诵读法通过有感情的诵读,把握诗歌的内在旋律与节奏美,认真体味诗歌蕴含的深沉情感。

2.探究欣赏法对诗歌形象的象征含义及诗歌的主题进行探究。

3.比较阅读法将同类题材诗歌进行比较,从而更全面地理解诗歌。

五、教学手段:多媒体课件

六、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伴着歌曲《乡愁四韵》(罗大佑),教师深情地朗诵古诗《泊船瓜州》(宋/王安石)京口瓜州一水间,钟山只隔数重山。春风又绿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静夜思》(唐/李白)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

逆旅夜雨、明月高悬、夕阳西下、塞外芦笛等等,都会牵动古代诗人们对故土的思念,因之而挥洒自己的诗情,写下了这些千百年来脍炙人口的诗篇。在当代中国台湾,也有位诗人写下了他纠结于内心40余年的思乡之情。现在让我们一起来感悟余光中的《乡愁》吧!

(二)诵读

1.赏读。教师放余光中《乡愁》的朗读录音,同学们体会。

2.学生小声读,体会诗作的意境和感情。

同时提出要求:①要读出节奏;②要读出重音;③要读出感情。并尝试标记诗的节奏和重音。(教师作诵读提示:在划分诗的重音时,对于能够表现诗歌感情的意象,一般要重读,另外,对这些意象加以修饰的词语,能够表现诗歌感情的形容词也应该重读。)

3.教读。教师示范朗读并从以上三个方面教读第一节,指导学生在诗中标记节奏、重音。

4.学生集体朗读,自评。(对于节奏和重音提出朗读的问题或优点,强调读出节奏与重音,把握好语速和语调。)

5.个别学生朗读,学生评价。(要加感情)

6.全班有感情地再次朗读。

(三)研读、赏析

1.作者以什么变化组诗?找找哪些词可以看出“乡愁”一直萦绕在作者心头?(板书)

以时间的变化组诗:小时候――长大后――后来――现在

2.这四个时间序词分别代表了哪四个人生阶段?每个阶段都有哪些乡愁?(课件展示)

国愁现在(老年)――国土分裂忧思绵绵(归思浓愁)

3.乡愁是一种抽象情感,在这四个人生阶段中,作者借用哪些具体事物来表达这种欲说还休、难以言尽的思乡之愁?

一枚小小的邮票――写信可寄乡思

一张窄窄的船票――乘船可解相思

一方矮矮的坟墓――生死隔离哀思

一湾浅浅的海峡――海峡相隔忧思

4.学生思考、讨论:“乡愁”应该是一样很有份量的感情,同学们找找看诗歌中形象的前面都用了哪些修饰语,它们有着什么样的特点,它们又突出了四样东西的什么特征?在诗中有着什么表达效果?

明确:“一枚”“一张”“一方”“一湾”四个数量词和“小小的”“窄窄的”“矮矮的”“浅浅的”四个形容词都以一种看似轻描淡写的方式,把乡愁浓缩于四个面积小程度轻的对象之上,恰恰反衬出诗人内心深处浓烈的思乡情感。

5.请你归纳:随着时间的推移和空间的转换,请你解析诗人的乡愁。(板书)

明确:小时候,诗人少小离家,与母亲书信往来,乡愁寄托在小小的邮票上。长大后,为生活而奔波,与妻子聚聚离离,船票成了寄托乡愁的媒介。到后来,―方矮矮的坟墓,将“我”与母亲永远分开了!而现在,一湾浅浅的海峡将“我”与祖国大陆隔开。个人的故乡之思上升到了代表一群人的家国之思。诗人以时间的推移和空间的转换组织内容,抒发深深思乡之情。(全班朗读,感受乡愁的味道。)

(四)联读

学生活动:我们感受了余光中的乡愁,可古今中外思乡之诗词佳句很多,请同学们找一找,忆一忆。如:

悲歌可以当泣,远望可以当归――汉乐府民歌《悲歌》

胡马依北风,越鸟巢南枝――汉・古诗十九首《行行重行行》

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唐・孟郊《游子吟》

君自故乡来,应知故乡事。来日绮窗前,寒梅着花未?――唐・王维《杂诗三首》

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马致远《天净沙・秋思》

故乡何处是,忘了除非醉――宋・李清照《菩萨蛮》

每逢佳节倍思亲――唐・王维《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

离别后 乡愁是一棵没有年轮的树 永不老去――席慕容《乡愁》

(五)学生再次诵读

(六)课堂小结

余光中《乡愁》一诗的构思特点:作者在这首诗里,设置了四个时段,将乡愁浓缩为邮票、船票、坟墓、海峡等形象(意象),通过四个时段和空间的变化,逐层推进,使意象次第放大,将乡愁诠释为亲情、爱情和思家爱国之情,感情由淡而浓,主题由浅入深,在一咏三叹之中,将乡愁渲染得异常浓烈。这首诗有如音乐中柔美而略带哀伤的“回忆曲”,是海外游子深情的恋歌。

乡愁席慕容篇7

一、指导学生欣赏,体会散文的情感美

散文是作者情感的结晶,字里行间无不散发着作者的情感。在朱自清的散文《背影》中,作者描写了父亲送儿子远行的情形,刻画了父亲送子的场面,描述了父亲为“我”买橘子的动人事迹,以及“我”的几次流泪的场景。对于这样的文字,如果我们只是冷眼旁观、漠然处之,就很难激起我们的情感。教学中要引导学生换位思考,调动自己的生活经验,深切体会父亲在生活茫茫之际送子远行时的牵挂和不忍,与那种满怀希望但前景暗淡的复杂的心理感受。具有了审美意境后通读课文,学生自己感受语言材料,随着情感的投入,就会被文中的情所感染。在朗读中,我们可以选择恰当的背景音乐配合阅读,从而更好地激发学生的情感。例如《紫藤萝瀑布》中“忆花”时,作者回忆起以前和现在的不愉快的事,让学生领悟作者的情感,引导学生朗读时用低沉且略带悲伤的语调朗读。学生反复地阅读,细细地品味,从而体会课文的主旨。

二、创设阅读情境,让学生进行研读细读

在进行现代散文阅读教学时,要有意识地引导学生对整篇文章进行研读、细读,并对在阅读过程中遇到的疑难问题进行交流讨论。再引导学生结合整篇的表现形式及作者所要体现的主体思想感悟、感知课文里人物的精神面貌,进一步体会作者是如何既生动又形象地描写文中的那些景物、场面的。例如:在教学《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一课时,首先让学生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接着引导学生开展交流讨论活动:(1)为了突出百草园的丰富多彩与情趣盎然的特征,作者在文中用了哪些富于表现事物特征的形容词来进行描写?(2)百草园中那些有趣的景物,作者是如何把它们逐步展现出来的?(3)作者极力地渲染百草园极其有趣、好玩的主要目的是什么?通过这几个问题的引导,既让学生深切领悟到百草园的有趣性,又让学生深刻地体会到三味书屋的那种枯燥、无味的氛围,最终让学生理解了文章的主旨,那就是封建教育制度对少年儿童身心健康成长的束缚与摧残。

三、培养语言意识,品味散文优美的语言

散文的语言优美,浸润着作者的深厚情感。阅读散文要披文入情,学会对语言文字的品位,抓住作品中那些最有思想价值的语言加以品味。例如散文《春》的“春花图”中几个关键性的词语:“让、闹、散、眨”等,写出了百花争春的繁盛,后部分中的“娃娃新”、“姑娘美”、“健壮青年”,不仅成功地运用了比喻、排比等各种修辞手法,而且抓住了事物的主要特征,突出了主题。提高阅读教学实效要了解初中学生的特点,充分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激起学生的阅读兴趣。初中生正处在由形象思维向抽象思维的过渡阶段。同时,初中学生思维的品质尤其是独立性和批判性有了很大的发展,但是容易产生片面性和表面性的问题。所以从学生的角度来说,无论是要课堂有效还是高效,都要立足于学生知识、能力、能力等的原有水平,找准教学的突破口,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要让他们有阅读兴趣、有参与体验、有情感共鸣、有诵读感悟、有思维碰撞,在潜移默化中开启心智,培养创新思维与实践能力。

四、熟悉意象类型,体悟作者的主观感受

文学作品中的意象,是作者为了表达自己的主观感受所选择的具体事物。意象的文学效果主要是使它不能像普通的交际语言那样直白,而是要特意设置一些理解上的阻碍,达到一种陌生化的效果,让读者能理解,经过一番咀嚼才能品出其中的韵味,但又不是简单、容易就能领悟的。在语义上也会增加难度甚至造成多义。例如:在《黄纱巾》,让学生认识了一位既爱美,更懂得体谅和拒绝的人性高贵的小女孩。一条廉价的纱巾,小女孩是那样向往,虽然一直对黄纱巾念念不忘,但考虑到家境并不富裕,她选择把心爱的黄纱巾藏在心里。这时,应读出小女孩懂得体谅父母的孝心。而当别人把梦寐以求的黄纱巾送给她时,她却婉言拒绝了,因为她懂得不能随便接受别人的恩惠。就是这样的一个小女孩,这么一个简单的想法却演绎出一个大道理。精神境界的高深远远胜于物质的拥有。初中生的解读可能只停留在小姑娘的懂事、不贪求的层面,而“黄纱巾”这一意象背后蕴涵着丰富的人生哲理,这就需要在教师的引导下进一步解读。

五、以师情激生情,引导学生感悟散文美

乡愁席慕容篇8

衔一口在薄暮里化开的雨色,你自北方归来,归来在贵如油的春雨里,归来在轻轻的薄暮里。

长天一声低唤,惊动恹然春困的群山,呵,你怎么就孑然一身了?怎么就孑然一身地归来了?

天穹茫茫,印你细弱的身影如里的孤舟;天风浩荡,鼓你欲举的双翼如山崖间的落叶;整个天都是你的,你背负长天飘然万里;一路东风也是你的,你就乘那东风飞越关山。

一茎苇叶下渡宿,异乡的梦里可有亲朋的呼唤?想云路遥遥,山河冷落,怎认归程?也曾伤心过,在那无望的奔波寻觅里。远天一线云影,仓皇间误作那年北上的行列,多少欢声笑语,都逝去了,像一个凄怆的故事。

怎么就失群了?怎么失群了还要寻觅,还要归来,还要指认万里云天外那有路标的故乡?

风雨雷电,一程程孤寂,一程程疲累;千呼万唤,一声声焦灼,一声声哀吟。然而终究还是孑然一身,还是孑然一身地归来了。

哪怕只有一丝胆怯、一分犹豫,哪怕只要贪恋一点湖光山色、绿林野趣,也许你就歇下了,在一个陌生的地方,营一个陌生的巢;也许你就在远方一个屋檐下,求一点庇护,乞一点恩赐了。

一路饥餐渴饮,追星伴月,一路咯了血在翼下,点染初春的绿原。生命瑟缩在朝霞晚照里,几乎力不从心、半途而废,但也就那样不舍昼夜――孑然一身、孑然一身地归来了。

荷梦

如果能一手抹去那聒噪的蛙鸣,抹去流寇一样扰人静思的水蚤,只留下朦胧的月色,和像月色一般朦胧的梦;

如果远天的密云不携来风暴,塘里的游鱼不扇起浮泥,只有疏星明灭的夜空,和像夜空一般明灭着疏星的池水;

举起半个夏天苦守的掌心,捧几点喜泪一样温人的水滴,那时有清丽的乐音自水中袅袅升起。白衣仙子裙裾曳着荧火,在绿色的圆舞池里,跳一阙荷花的梦和梦里的荷花。

在那个梦里荷花开了,开向梦一般的淡月疏星,向珍珠一般颤动的水滴,向那醇酒般浓郁、清风般飘举的乐音。

轻香袭人,新鲜圆润。粉红的容颜里,舒开一丝幽闭多时的吟笑。浅浅的吟笑,浅浅的惊喜交集的目光,望尽了旋舞的荧光,望不尽月色里微波上梦一般游来的诗行。

所有美丽的东西都是短暂的,荷花想。有一天我将老去,红颜枯憔,身子折倒在水里。我的粉红和翠绿将化为黑污的腐泥,可是让这一刻留着吧,让这梦活在诗里,让这诗也活在我梦里。

小草

被花香诱来的风吹着,被松针筛过的月色照着,小草的梦,是在空寂的幽谷里拔足而行。

仿佛与大地一般苍老了,从立锥般局迫的泥土里挣出细弱的身子来。挨过几度枯黄,几度返青,一寸寸欲滴的苍翠,都是生命的汁液苦苦凝成。

然而还是长不高,还是被蔽日的老榕,被丛生的荆棘,被无数开花的和不开花的、温和的和狞恶的、垂死的和新生的,重重包围起来,无以逃生。

山那边是什么世界?――落日染红的崖壁,琴韵琮琮的流泉。山那边有朝雾夕岚,有丝丝撩人春困的细雨,有半坡如火如荼的秋枫。黎明前一场大雪,轻柔如洁白的绒毡。一冬苦寒里,殷殷孵起绿色的梦想。便是烈日疾风无情鞭挞,也自有淋漓快意,胜过寂寞生寂寞死,一厢心事委泥尘。

高的是参天巨木,美的是姹紫嫣红。小草不惮卑微寒怆,倔强地撑起纤细的生命。东风化雨,小草只取小瓢饮;阳光煦和,小草枯守一片荫。永远的低贱,永远的渴求,永远生的执着与认真。

我愿长成一棵细弱的小草,在自己脚下的土里。

赏析:

席慕容既是一位著名作家,又是一位著名画家,因此她的文字有两大特色:一是对景物尤其是对花卉的描绘非常细腻动人;二是颜色词汇的使用信手拈来又自然无比。各式各样的花都能入她的文,其中又以荷花与她关系最为密切。花对于席慕容而言,不单单只是花而已,而是已经被人格化后的一个个鲜活生命,当席慕容画它、写它时,它像是她的知心好友,让她从它身上得到万般回应。“看花不是花”,这是席慕容的特色。此外,她写爱情、人生、青春、乡愁,写得极美,淡雅剔透,抒情灵动,既透露出一种人生无常的苍凉韵味,又饱含着对生命的挚爱真情。她的作品,影响了整整一代人。

乡愁席慕容篇9

关键词 愁 秋 意象

中图分类号:B842.4 文献标识码:A

Development of "Worrying" and Mental Imagery

ZHOU Ling, SUN Yuejiao

(Nanjing Normal University, Nanjing, Jiangsu 210097)

Abstract The first part analyzed the glyph, evolutionary process and the implications of "worry". Initially, the "worry" is through the "autumn" word to express. In the subsequent development process, in order to emphasize the human mental activity, in the "autumn" word below added a "heart" to represent mental activity associated with personal feelings. And psychology related to "worry" There are three kinds: sorrow, sorrow and nostalgia. With the "worry" deepening understanding of the word, poetry analogy to other commonly used to express the image of "worry". The second part respectively uses cicadas, autumn and landscape imagery three kinds to simulate of worrying.

Key words worry; autumn; image

1 “愁”的发展

离别相思之愁、伤春悲秋之愁、故园家国之愁,到处可见对愁的描写。正因为愁情无处不在,由此涌现出一批以描写此情而闻名的人物:李清照、辛弃疾、余光中等等。从古至今,愁情一直围绕着无论是文人过客还是平民百姓。

1.1 “愁”的形成

“愁”由“秋”和“心”构成。“秋”原型写做,完全是一只蟋蟀的样子,因为蟋蟀只活于秋季,秋过而生命消逝,因此用蟋蟀的形状来表示“秋”。又因为秋天万物萧瑟,草木凋零,秋虫身故,景象荒凉,因而古人也用“秋”来表示“愁”的情绪。《广雅·释诂四》中有:“秋,愁也。”“愁”情最初即是用“秋”字来表示的。“心”为象形字,最初是以心脏的形状来表示,即,随后发展为“心”,成为现代汉字中常见的组成部分,凡是跟心理活动有关的字词,都包含着“心”。

“愁”字出现较晚,是到了说文·心部中才有记载的,“秋”与“心”都出现较早,“愁”即是由这两字组合而成的。最初写作,虽然“愁”字出现较晚,但并不代表这种情感也出现教晚,只是这种愁情由出现较早的“秋”来表示。既然“秋”可以表示“愁”,为什么又要另外造“愁”字呢?这与语言文字交际职能的制约有关:“秋”的本义指四季之一,由于“秋”的时令特征(因为秋天草木凋零、万物萧瑟,因此很容易产生愁情)引申出“悲愁”之义,但是同一个字,既要表“秋”,又要表“愁”,容易产生混淆,进而有碍信息的准确传递,所以需要另造“愁”字分担其义。于是,人们便在“秋”字下面加了“心”部来表示“秋”的引申义——“愁”。①也更突出了“愁”为心理活动。

1.2 “愁”的含义

《说文》中有:“愁,忧也。从心,秋声。”“愁”有三种读音,每种意思不同。(1)chou读二声。其意思有:①,忧愁;忧虑。《说文·心部》:“愁,忧也。《增韵·尤韵》:“愁,虑也。”《后汉书·章帝纪》:“令失农作,愁扰百姓。”②,悲哀,悲伤。《广雅·释诂说》:“愁,悲也。”③,忿恨。《广雅·释诂二》:“愁,恚也。”④,苦。《墨子·所染》:“伤形费神,愁心劳意。”《论衡·治期》:“愁神苦思,撼动形体。”⑤,景象惨淡。汉班倢伃《擣素赋》:“佇风轩而结睇,对愁云之浮沉。”(2)qiao读三声《集韵》子小切,上小精。同“愀”。容色改变貌。《集韵·小韵》:“愀,色变而。或书作愁。”陆德明释文引郑玄曰:“愁,变色貌。”(3)jiu一声《集韵》将由切,平尤精。同“楢”。聚集。《及韵·尤韵》:“楢,《说文》:‘聚也。’或愁。”②

在“愁”的解释中,只有二声读音“愁”的前三种与心理学意义有关,但第三种“忿恨”已经不再用愁来表示。同时,“愁”的含义在发展中又衍生出另一种寓意,即“乡愁”,表示对家乡的思念之情。“愁”的含义中,最常见的即是忧与悲的解释。由于意象思维是中国人的传统思维模式,主要通过以物观象以及取象类比的方式认知世界、推演联系。③因此愁情经常以意象的方式表现出来。

2 “愁”的心理学意象

“愁”(worry, anxious),在甲骨文中原形为蟋蟀之类的昆虫。蟋蟀属于一种秋虫,只活于秋季,其叫声愀愀然,秋去即身死。高树藩总结说:“古人造“秋”字,文以象其形,声以肖其音,更借以名其所鸣之季节曰秋。”④因而,“秋”字所包含的原型意义,也就有了生命衰微走向死亡的信息,包含着凄凉和悲哀的意境。从心理学的角度考察,意象符号是一种工具,是由读者接受过程中不断被改造成具有主观经验及情感象征意义的表现形式。意象的选择、提炼、重组是受作者的主观情绪支配的。⑤文人墨客的作品中也处处留有取物类比的痕迹。鉴于以上对“愁”的分析,其意义主要表现为三种:忧愁、悲愁和乡愁,相应的通常以蝉、秋和自然景物的意象来体现。

2.1 以蝉所体现的“忧愁”

勃兰兑斯在《十九世纪文学主潮》中说:“忧愁意识普遍地存在于中国艺术中,决定了中国诗词的特种基调”。蝉意象凝聚着古代文人叹时伤逝的生命体验,是他们生命意识的外化。蝉到夏季才变为成虫,到了深秋季节就要死去,生命极其短暂。庄子有。“蟪蛄不知春秋”之说,据《雅·释虫》记载,蟪蛄即蝉的异名,是生命短促的象征。此意象与最初“秋”字的蟋蟀形象相同。而对人来说,生命也只是一次性的,蝉与人生命短暂的相似性,使人对蝉有了深深的认同感。因此,人们在听到蝉秋日的叫声,极易惹动自己对生命的惆怅之情,产生生命短暂,人生苦短的愁情。例如:唐代雍陶的《蝉》中有:“高树蝉声入晚云,不惟愁我亦愁君”;唐代陆畅的《闻早蝉》中有:“落日早蝉急,客心闻更愁。一声来枕上,梦里故园秋。”作者通过以蝉类比的方式,将愁情寄予其中。蝉也因此成为“忧愁”的代名词。

2.2 以秋所体现的“悲愁”

朱熹在分析悲秋—大自然的生命律动与人生自我关系时说:“秋者,一岁之运盛极而衰,萧条寒凉,阴阳用事,草木零落而百物凋悴之时,有似叔世希邦,主昏政乱,贤智屏绌,奸凶得志,民贫财匮,不复振起之象。”⑥文人中也常以“秋”来表达愁情,如:辛弃疾《丑奴儿·书博山道中壁》中有“而今识得愁滋味,欲说还休;欲说还休,却道‘天凉好个秋’。”杜甫《登高》中有“万里悲秋常作客,百年多病独登台”。郎士元《登高》中有“共是悲秋客,哪知此路分”。作者分别将仕途坎坷之愁、沦落他乡之愁、分离之悲愁通过秋天的意象表现出来。

2.3 以景物所体现的“乡愁”

在台湾的散文创作中,思乡怀归情感一直是贯穿其中的主旋律。在以物寄乡愁的表达中,尤以余光中为代表。20世纪80年代后,余光中开始认识到自己民族居住的地方对创作的重要性,因此把诗笔“伸回那块大陆”,写了许多动情的乡愁诗。如:在散文《乡愁》中,他将乡愁比作小小的邮票、窄窄的船票、矮矮的坟墓、浅浅的海峡。席慕容的《乡愁》中也这样写到:“故乡的歌是一支清远的笛,总在有月亮的晚上响起,故乡的面貌却是一种模糊的怅惘,仿佛雾里的挥手别离。离别后,乡愁是一棵没有年轮的树,永不老去。”以描写愁情著称的李清照也用自然景物来表达“愁情”。她在《一剪梅》中写道:“花自飘零水自流,一种相思,两处闲愁”。

注释

① 蒋蕊.“离人心上秋”——说“愁”.咬文嚼字,1995(4):13.

② 汉语大字典(缩印本).湖北辞书出版社,1996:971-972.

③ 吕小康,汪新建.意象思维与躯体化症状:疾病表达的文化心理学途径.心理学报,2012.44(2).

④ 高树藩.中文形音义大字典.中华书局,1989:1189.

乡愁席慕容篇10

(一)从意象入手,把握新诗表现的内容。意象即诗人的意中之象,往往表现为一些具体的事物。诗人就是借助这些具体的事物来创造氛围,描述画面,刻画形象,把要传达的意思寓于诗行之中。认真理解、分析意象,就可以把握住新诗的内容。如余光中的《乡愁》主要由四个意象构成:邮票、船票、坟墓和海峡。年少时,异地求学,邮票是“我”和故乡、亲人的纽带,“我”以信件的方式来寄寓对母亲对故乡的思念。长大后受生活的驱遣,不得不背井离乡,夫妻异地生活,对母亲对妻子对故乡的思念便寄情在那一张张往返的船票上。小时和长大后的乡愁还有所寄托和排遣,那么,随着意象色调的变冷,这种乡愁也在加深加剧:时空的隔膜,乡愁无法排遣,郁积于胸,“一方矮矮的坟墓”,将诗人和母亲――生者和死者永远地隔离开了!增强了悲剧氛围。而现在,那“一弯浅浅的海峡”,又人为地将我和故乡隔开,无法逾越,诗人的乡愁得到升华,将个人的小乡愁升华到家国之思的大乡愁。诗人就是通过这四个具体可感的意象托物寄情,将人生四个阶段浓烈的亲人之思、故乡之思、家国之思浓缩其中,具体形象,耐人寻味。阅读这首诗,只有体会了这四个意象,才能深刻地领悟这首诗所表现的具体内容和诗人的思想感情。

(二)从画面入手,把握新诗描绘的意境。诗人往往运用含蓄凝练的语言来描绘一个个生动活泼、具体可感的画面,造成一种新奇的意境,抒发感情,所谓“诗中有画,画中有诗”是也。如席慕容的《乡愁》:

故乡的歌是一支清远的笛

总在有月亮的晚上响起

故乡的面貌却是一种模糊的怅惘

仿佛梦里的挥手离别

离别后

乡愁是一棵没有年轮的树

永不老去

三节诗三个画面:诗人首先用月夜的笛声营造一种缓慢低回凄清的氛围,把读者带入梦幻般的意境之中;然后用一个新奇的比喻,把故乡的“面貌”比作一种模糊的怅惘,把思念故乡的感情表达得独特而富有新意;接着用以实写虚的手法,把故乡的“面貌”和那种“怅惘”之情比作“雾里的挥手”这一具有画面感的场景,使读者在画面中体会到乡愁的滋味;最后点出乡愁,用一个富有诗意的比喻“乡愁是一棵没有年轮的树/永不老去”来描绘一个画面,让读者明白:乡愁在心中永远挥之不去。诗人就是通过三个画面来创设一种深远的意境,寄托无限的乡愁,别出心裁而诗味隽永。理解这首诗,就要充分调动联想和想象,从具体可感的画面中,把握诗的意境,从而领会诗人传达的感情。

(三)从写法入手,把握新诗抒发的感情。为了把感情很好地抒发出来,引起读者的共鸣,诗人往往借助一些表现手法,如象征、比兴、烘托、回环、对比等。从诗歌的表现手法入手,可以较好地把握诗人的思想感情。如舒兰的《乡色酒》:

三十年前

你从柳树梢头望我

我正年少

你圆

人也圆

三十年后

我从柳树林望你

你是一杯乡色酒

你满

乡愁也满

诗中描述的两个画面形成了鲜明的对照。一是画面的景象形成鲜明对照:三十年前的今晚,皓月当空,家人围坐在柳树下,吃饼赏月,其乐融融,“我正年少”,青春焕发,月儿透过柳梢,调皮地望着我;三十年后的今晚,依然明月朗照,但物换景移,亲人离散,只有我孑然一身在椰岛的树林里“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二是画面的气氛形成鲜明对照:前一幅洋溢着温馨幸福之情;后一幅则充满着孤寂凄清之感。三是画面的动静形成鲜明对照:前一幅以动为主,大人对月饮酒,小孩嬉戏笑闹;后一幅则以静为主,寂静的椰林中,游子独酌。诗人就是在这种鲜明的对照中把那种浓烈的相思之情抒发得淋漓尽致。只有把握这种对照手法,才能领悟诗歌的深刻意蕴,体会诗人独特的感情。

(四)从语言入手,把握新诗含蓄凝练的特点。凝练含蓄是所有诗歌最基本的特征,新诗也不例外。只有从语言入手,反复涵咏,仔细揣摩品味,才能把握住新诗凝练含蓄的特点和凝练含蓄中的表情达意。如臧克家《有的人》第一节诗:

有的人活着

他已经死了;

有的人死了

他还活着。

诗人运用凝练含蓄的语言评价了两种截然相反的人:骑在人民头上作威作福的人,只是躯体活着,死是指他们灵魂已死、精神消亡、生存的价值不在;而像鲁迅那些甘愿俯身为人民做牛做马的人,即使他们的生命不复存在,但是他们的思想、精神却永驻人间。“死”是指作为生命的躯体的消亡,而“活”是指思想、精神永远为人民所铭记。短短几句诗,容量却如此之大,含蓄凝练由此可见。如果我们不从语言入手,反复涵咏,仔细揣摩品味,就难以把握住“死”和“活”的不同含义,更难以把握住凝练含蓄中所包蕴的深刻哲理。

(五)从背景入手,把握新诗特定的写作意图。任何文学作品都会打上时代的烙印,体现出特定的时代精神。如郭沫若的《天上的街市》写于1921年。当时诗人正在日本留学,其间曾于1921年4月回国,目睹中国现实,倍感失望和痛苦,于是诗人痛恨黑暗的现实,向往光明的未来。所以,诗人在诗中描述了一个宁静、详和、幸福、自由的世界,和黑暗的社会现实形成鲜明的对照,表达诗人对幸福美好生活的向往和追求。倘若不了解这首诗的创作背景,那么我们就无法把握这首诗特定的写作意图,也难以更好地理解这首诗的内容。所以,对一些重要诗作的创作背景的了解是非常必要的,这有助于更好地阅读和鉴赏诗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