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愁教案十篇

时间:2023-03-27 23:45:52

乡愁教案

乡愁教案篇1

1、学习本诗严谨的结构、精巧的构思。

2、掌握通过分析意象感知诗歌内涵的方法。

3、品味诗歌凝练含蓄的语言,体会诗中蕴涵的浓烈的思乡情怀。

4、初步掌握读诗的基本方法。

【教学方法】

本课教学的指导方针是“以读代讲”,即通过诵读体会诗意。共分为四个步骤:

1、深情地诵读;

2、细腻地品读;

3、优美地解读;

4、丰富的联读。

【教学时数】

2课时。

【课前探究】

布置预习,请同学们深入探究,自主完成。

(一)大声地朗读这首诗,注意朗读时的节奏、重音和感情,并试着做标记。

(二)这首《乡愁》诗,“借助时空的变化来层层推进诗情的抒发”,结合诗的内容,写出“时”、“空”在文中的体现。

(三)这首诗中,作者用了哪些形象来表现乡愁?在笔记本中抄下这些比喻句。

(四)这首诗除了在整体上具有“结构美”和“音乐美”,在细节上也有许多细致精妙的地方。请你任选一个角度,用这样的句式写话:“余光中的《乡愁》诗美在……例如……”。能写几句写几句。

[示例]余光中的《乡愁》诗美在整齐划一的结构上。例如:全诗的四节诗的每一节都分四行,相对应的每一行,句式相同,字数相同。

(五)诗歌的语言简洁凝炼,但却能传达出丰富动人的意境。这首诗的每一节都构成了一幅独特的画面,下面是老师对第一节诗所表现出来的画面的解读。读一读,然后模仿着写写看(一组的同学写第二节,二组的同学写第三节,三组的同学写第四节;写有余力的同学可全写)。

[示例]

小时候/乡愁是一枚小小的邮票/我在这头/母亲在那头

[解读]

“一个十五六岁的少年,端坐在木桌前。如豆的灯火映照着他那双湿润的眼。窗外,清冷的月光如泻。

他正在小心翼翼地粘贴着一枚小小的邮票。信封上,是他母亲的名字。——他给母亲写些什么呢?

是叙说离家求学的艰辛,还是追忆儿时盘恒母亲膝头的亲密?是倾述‘每逢佳节倍思亲’的情怀,还是应答母亲日日村头槐树下的翘盼?……

他还在恭敬地粘贴着。他粘贴的哪里仅是邮票,他粘贴的是母子身处两地遥相思念的亲情!他邮寄的又哪里仅仅是信,他邮寄的是‘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的拳拳赤子之心!

谁说‘少年不识愁滋味’,这正是一个少年——如烟如梦的乡愁啊!”

(六)请你从古诗词中查找几句抒写乡愁的诗句,并注明作者及题目。读一读,背下来。

【作家作品简介】

余光中,祖籍福建永春,1928年出生于江苏南京,1947年入金陵大学外语系(后转入厦门大学),1949年随父母迁香港,次年赴台,就读于台湾大学外文系。1953年,与覃子豪、钟鼎文等共创“蓝星”诗社。后赴美进修,获爱荷华大学艺术硕士学位。返台后任诗大、政大、台大及香港中文大学教授,现任台湾中山大学文学院院长。

余光中是个复杂而多变的诗人,早期的诗论和作品都相当强烈地显示了主张西化、无视读者和脱离现实的倾向。80年代后,他开始认识到自己民族居住的地方对创作的重要性,把诗笔“伸回那块大陆”,写了许多动情的乡愁诗,对乡土文学的态度也由反对变为亲切,显示了由西方回归东方的明显轨迹。

一般来说,他的诗风是因题材而异的。表达意志和理想的诗,一般都显得壮阔铿锵,而描写乡愁和爱情的作品,一般都显得细腻而柔绵。

60年代起余光中创作了不少怀乡诗,其中便有人们争诵一时的“当我死时,葬我在长江与黄河之间,枕我的头颅,白发盖着黑土,在中国,最美最母亲的国土。”70年代初创作《乡愁》时,余光中时而低首沉思,时而抬头远眺。他说:“随着日子的流失愈多,我的怀乡之情便日重,在离开大陆整整20年的时候,我在台北厦门街的旧居内一挥而就,仅用了20分钟便写出了《乡愁》。”

著有诗集《舟子的悲歌》、《蓝色的羽毛》、《钟乳石》,《万圣节》、《白玉苦瓜》等十余种。

【教学过程】

(一)导入:今天我们用“四读法”来学习一首诗——余光中的《乡愁》(板书)。所谓“四读法”,是阅读诗歌的一种方法。我把它写出来,也请同学们记下:

“一诗四读:1、深情地诵读;2、细腻地品读;3、优美地解读;4、丰富地联读。”(板书)

下面,请同学们将课前预习拿出来,我们一起来交流,探究。

(二)诵读:

1、试读、范读。先点学生试读课文,教师评价,顺势指出诵读这首诗的三点要求(嘱学生笔记):①要读出节奏;②要读出重音;③要读出感情。然后教师示范朗读。

2、教读、学读。教师从以上三个方面教读第一节,指导学生在诗中标记节奏、重音。然后学生学读。

3、练读、点读。学生自行练读,然后点学生读。

4、赏读。欣赏著名主持人陈铎的配乐朗诵:余光中的《乡愁》。请学生谈谈听后的感受。

(三)品读。

1、简析课文,教师示例。

课前提示说,“余光中的《乡愁》,借助时空的变化来层层推进诗情的抒发”,又问“作者用了哪此形象来比喻乡愁”,还问其“结构美”和“音乐美”表现在哪里……等等这些都点示出这首诗具有多方面的“美”。(提示:可从整体结构、构思立意、词句运用、思想感情等角度)

下面,我们就一起来从诗文中“寻美”,并把寻出的美用这样的句式表达出来:“余光中的《乡愁》诗美在例如。”

教师先示范一例:余光中的《乡愁》诗美在整齐划一的结构上。例如:全诗的四节诗的每一节都分四行,相对应的每一行,句式相同,字数相同。

2、学生发言,教师评点。(从赏析的角度,语言的表达等方面)

3、教师小结,归纳整理。(学生听记,形成一个“板块式积累”)

(1)从整体结构上,A美在整齐划一的结构上。

B美在一唱三叹的音乐节奏上。

(2)从构思立意上,C美在从小到老的时间顺序上。

D美在身处各地的空间变化上。

E美在托物寄情的比喻形象上。

(3)从词句运用上,F美在数量词的运用上。

G美在叠词的运用上。

H美在每节诗中长句和短句的运用上。

(4)从思想感情上,I美在表情达意时人称的不断变化上。

J美在每一节诗都是一幅凄美的图画上。

K美在主题的逐步深化、最后升华上。

(四)解读。

诗歌的语言言简而意丰,这首《乡愁》诗的每一节都构成了一幅简明而生动的画面。下面,就请同学们结合自己的理解,用自己的语言把这幅画面描摹出来。

1、分组交流,互评互荐。

2、各组诵读,教师评价。

3、师生合作,诗文共赏。

(集体读一节诗,教师读第一节诗的解读文字,其余三节解读文字由学生朗读。配乐:二胡演奏曲《江河水》)

生(读诗):小时候/乡愁是一枚小小的邮票/我在这头/母亲在那头

师(读文):一个十五六岁的少年,端坐在木桌前。如豆的灯火映照着他那双湿润的眼。窗外,清冷的月光如泻。

他正在小心翼翼地粘贴着一枚小小的邮票。信封上,是他母亲的名字。——他给母亲写些什么呢?

是叙说离家求学的艰辛,还是追忆儿时盘恒母亲膝头的亲密?是倾述“每逢佳节倍思亲”的情怀,还是应答母亲日日村头槐树下的翘盼?……

他还在恭敬地粘贴着。他粘贴的哪里仅是邮票,他粘贴的是母子身处两地遥相思念的亲情!他邮寄的又哪里仅仅是信,他邮寄的是“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的拳拳赤子之心!

谁说“少年不识愁滋味”,这正是一个少年——如烟如梦的乡愁啊!”

集体(读诗):长大后/乡愁是一张窄窄的船票/我在这头/新娘在那头

生(读文):少年的嘴角长出了短黑的胡须。此时,他正背手伫立在船舷边,遥看着远方。手心里,握着那张窄小的船票。

他在遥望着什么呢?是回忆起大红灯笼中迎娶新娘的喜庆,还是想起离家奔波外出谋生的辛酸?是回忆起夫妻聚首恩爱团圆的甜蜜,还是想到一次次独自登船时,妻子朝雾中的挥手别离?……

故乡渐渐地近了,近了。可,一想到短暂的聚首后,仍是长久的分离……他不由得又握紧了手心中那张窄窄的船票。

集体(读诗):后来啊/乡愁是一方矮矮的坟墓/我在外头/母亲在里头

生(读文):他,又一次地回到了故乡。他在一座新坟前跪伏着,哭拜着——这次,他面对的是和亲生母亲的生死别离!

忘不了啊,幼儿时靠在母亲温暖的怀里贪婪地吮吸她的乳汁;忘不了啊,孩童时玩乐得忘了回家,母亲在村头暮色中声声焦急的呼唤;也忘不了,成人后离家闯荡时,母亲那一句句语重心长的叮咛和慰藉……

可,母亲!您怎么就走了呢?这仁爱厚慈的土层,竟活生生地将我们母子分隔开来——

我在外头,母亲在里头!

集体(读诗):而现在/乡愁是一湾浅浅的海峡/我在这头/大陆在那头

生(读文):人生百年,弹指一挥间。

那半个世纪前的一段兄弟仇怨已成过往,而由此带来的五十多年的骨肉分离理应结束。

到那时啊,我的大陆!我愿手挽起裤腿,在您的牵引下,赤着脚,淌过这一湾浅浅的海峡;

到那时啊,我的大陆!我愿匍匐在你宽厚博大的胸脯上,脸贴着你,对你大喊一声:“母——亲!”

总结:《乡愁》是一首游子思乡的深情恋歌,是一首如泣如诉动人心魄的真挚的情诗。它以独创的意象、精巧的构思、完美的形式,表达了一个深刻的主题,具有强烈的现实感和时代感,在给我们强烈的情感震撼的同时,也给我们极强的审美感受。让我们再次背诵这一首诗,读出我们的理解,读出我们的感悟,读出我们的爱国心声!

(五)联读。(可以放在第二课时)

1、《乡愁》在体裁风格上的“模仿”(承继和借鉴)。

虞美人[南宋]蒋捷

少年听雨歌楼上,红烛昏罗帐;壮年听雨客舟中,江阔云低,断雁叫西风;而今听雨僧庐下,鬓已星星也。悲欢离合总无情,一任阶前点滴到天明。

讨论:《乡愁》相对这首古词,有哪样一些“模仿点”?

2、请你背出几句古诗词中写“乡愁”的诗句。

3、欣赏并学唱《乡愁四韵》。有兴趣的同学可比较两诗的写作风格异同。

乡愁教案篇2

【关键词】现代诗歌教学;人文素养;《乡愁》成功课堂

1 前言:

一位学生曾给老师写过这么一段话:“语文课上你想尽办法让我们畅所欲言,可你不觉得教材里那些诸如李白、杜甫、舒婷、戴望舒啦,离我们太远了吗?什么‘怀古伤今’啦,‘壮志难酬’啦,我们没有兴趣……有那么多时间让我们对这些遥远的事情发表意见,倒不如将这些放在有价值的事情上……”

这封信让我沉思:什么才算是语文教育中有价值的事?

科学技术的发展为人们提供了越来越丰富的物质生活,但是学生的精神家园日益贫乏。这是我们教育的失职,这是我们民族的悲哀。感叹世风日下、物欲横流、精神荒芜的悲情,拿什么来充实他们精神的家园?作为语文教师,我想到了诗歌,诗歌蕴涵着人类深邃的哲思和绵绵不绝的文明,诗歌是人类宝贵的情绪,情感在瞬间的灵光闪现,而优秀的诗歌,无不触及人类心灵的深处,使我们的情感为之震颤,精神为之提升,思想为之开阔。因此,利用现代诗歌教学加强学生人文素养的培养,具有极强的关联性、紧迫性与现实性。

2 语文教学中现代诗歌教学现状。

诗歌,很美,但现实很残酷。现代诗歌教学面临着前所未有的尴尬,现状不容乐观:

2.1 受现代社会功利化的影响,考试指挥棒对现代诗歌的漠视,导致教学中对现代诗歌的省略。

2.2 入选教材的现代诗歌少,有的过于深奥,有些美感不足,难以激起学生的阅读兴趣和共鸣。

2.3 “文化快餐”的冲击,人文精神的缺失。

2.4 学生学诗的信心不足。

2.5 教师自身诗歌修养不足。

2.6 新诗创作的后天不足。

语文教学中现代诗歌教学的种种现状,实在令作为教师的我们为之揪心:到底是什么原因导致如此啊!沉痛思考之后,我们意识到,如果在基础教育中加强诗歌鉴赏的审美教育,就有助于推进素质教育的深入,更有利于提升学生的人文素养。与此同时,我们同样渴望能有一缕阳光,让我们看到现代诗教学的希望与前景。

3 《乡愁》成功课堂让我们重拾了现代诗教学的信心。

2006年4月,作为观摩员,本人有幸听到了由深圳南山学府中学顾艳老师执教的一堂全省公开课――余光中的《乡愁》。更让人兴奋的是,《在山的那边》的作者王家新莅临指导。此节课打动了现场的每一位师生、领导与专家。

2009年12月,作为骨干教师的我光荣地承担了科组重任,同课异构了余光中的《乡愁》,让学理科的校长竟意外地爱上了语文。

《乡愁》课堂真真确确地成功了,时至今天,它仍如一缕和煦的春风吹进教育者我们久违的干旱的心田,让我们找回了现代诗教学的信心,看到了现代诗教学的希望。是什么深深拨动了观课者的心弦?其引发的震撼究竟何在?不可否认的是,被教师的深情所感动,为此诗精粹的语言、浓烈的情感、优美的意境所深深吸引,进而陶醉其中。

《乡愁》的成功无疑为新课标提供了一个良好的典范,只因它大大提升了也就是现代社会要求公民所具备的“人文素养”。

4 解读人文素养。

人文素养是指人所具有的人文知识及由这些知识所反映的人文精神内化在人身上所表现出的气质、修养,主要表现为一个人的思想品位、道德水准、心理素质、思维方式、人际交往、情感、人生观、价值观等个性品格。

《乡愁》让我们在学会欣赏诗的同时,体会了诗歌浓郁的乡思之情,激起了我们与诗人的思想共鸣,让渴望亲人团聚、国家统一的强烈愿望的情感得到了升华。

5 走进《乡愁》成功课堂,看现代诗课堂提升学生人文素养的途径。

余光中的《乡愁》,一首荡气回肠的思乡之曲,中国最美的诗歌之一,无论内容还是形式,都映射着中国古典诗词的神韵和魅力。在众多的乡愁诗中,它不仅没被淹没,反而脱颖而出,放射出令人瞩目的“水晶珠子”般的光芒,它的魅力源自哪里? “感人心者,莫先乎情”,而震撼人心的魅力则源于它内在的美。

于是教学中,我们都会在不同的教学方式上获得许多成功,而《乡愁》课堂让学生在积极寻找美、感受美、欣赏美、创造美中不自觉地提升了自己的人文素养。

5.1 寻找美,提升自己的品位。

品位是一种境界,一种生活质量;品位是一个人的情趣;品位是思维,是涵养;品位是人生的态度;品位是对自然、对美、对和谐的亲近和本能的认同;品位是对艺术的感知力、鉴赏力,是生活的细节。

《乡愁》课堂中,在学生初读诗歌后,由教师引发的“本诗在乡愁诗中备受读者的喜爱,它写得非常美,究竟它美在哪里?”一经说出,课堂即刻激起了学生们极大的发现热情,什么“结构美”、“情感美”、“修辞美”……脱口而出,自然让学生由最初的起点站到了欣赏美的新的高度上,让他们拥有了从未有过的成就感,也就提升了自己的品位。

5.2 感受美,步入诗境,获得良好的精神熏陶。

让艺术进入语文,也就是让学生感受美的过程。德国诗人荷尔德林曾说:“人,诗意地栖息在大地上。语文艺术化则是提升学生精神境界的重要途径。于是,设置情境和配乐诵读让学生接受了美的洗礼。

5.2.1 创设情境,营造氛围,情感与诗境相融。

《乡愁》课前,一幅静幽的乡村明月图呈现在我们的眼前,顿时让学生原本激动浮躁的心境得以平伏,顷刻让他们沉醉其中,浮想联翩,陷入对往事的回忆。或导入屈原《九章》中的“鸟飞反故乡兮,狐死必首丘。(比喻诗人暮年思念故乡)”的诗句营造了诗歌氛围,从而静化了学生的心灵。

5.2.2 配乐朗诵,产生震撼,达到忘我境界。

现代诗歌,语言精练、含蓄,有丰富的意境,能表达强烈的思想感情。在教学过程中,诵读也就成为有效的手段。诵读有利于学生去理解诗美,感受诗美。古人曰:“书读百遍,其义自现。”可见诵读对现代诗歌教学而言是极其有利的方法。通过多样化的诵读,诗的情感,诗的意境,就会自然在心中积淀。

带有音乐感染力的诵读,更能引发人的情感共鸣,起到震撼人心的作用,只因音乐是打开心灵之门的金钥匙,是陶冶人们情操的方法之一,它的独特魅力在于即使是家庭背景迥异的人,也都会被那动听的音符所感染。

没有音乐的诗是苍白的。天籁之音《神秘花园》让我们课前一起走进了《乡愁》的情感世界,领略了课外古代乡愁诗词的魅力,接近尾声的理查德克莱德曼钢琴《思乡曲》的宛转悠扬、深沉激荡的旋律,教师深情的诵读,顿时感染了全场的观众,让学生的心灵在优美的乐曲声中得到了进一步的净化。

5.2.3 欣赏美,走进诗意,获取更深的造诣。

学会欣赏,是学生获取人文知识的过程,也是不断提升他们诗歌乃至人文素养的过程。

(1)善引领学生抓住意象,找富有表现力的语言,在一定程度上提升了学生理解诗歌的素养。

著名诗人钱涛曾说过:“教学一首诗,不能离开意象这个层面的研究。”意象是诗人表意时所借用的形象,象是形式,意是内容。

《乡愁》从广远的时空中提炼了四个意象:邮票、船票、坟墓、海峡。它们是单纯的,所谓单纯,绝不是简单,而是明朗、集中、强烈,没有旁逸斜出意多文乱的芜蔓之感;它们又是丰富的,所谓丰富,也绝不是堆砌,而是含蓄、有张力,能诱发读者多方面的联想。这样,通过四个具体的意象让学生更好地理解了抽象的乡愁,在一定程度上提升了学生诗歌的素养。

(2)激发学生合作探究的热情,通过再现画面让学生深悟诗意,让他们的情感得到进一步的升华。

《乡愁》诗中,四节诗,四个画面,为让学生深悟诗意,教师用范例如“一个小男孩坐在窗前,细细的品读着从远方母亲那里寄来的信件”作为开头,分四小组引导学生通过想象用百字以内的文字去再现诗歌的画面,加深了学生对作品的深入理解,让他们的情感与诗人一起飞扬,让他们的情操得到升华。

5.2.4 创造美,鼓励想象,步入创造,进入更高的境界。

学习的最终目的是为了应用,而学习的最好方法就是模仿。模仿更进一层就会步入创造,学习现代诗歌也是如此。

在教学中引导学生认识诗来源于生活,是诗人对生活的感悟,会调动他们极大的积极性,为此在《乡愁》课的尾声让学生仿原诗的结构,以“未来啊,乡愁是……”猜测续写余光中诗的第五节,让学生更深地领悟诗人对祖国统一的深切希望,使得诗人笔下的“乡愁”被放大了无数倍。若有若无的距离和联系,给所有那些整日在相思、离别和相聚间奔波的人们一种强烈的共鸣,给学生一种难以言表的哀愁和欢欣,教师然后揭晓答案:未来/乡愁是一条长长的桥梁/你来这头/我来那头。课堂最后以《国魂》“小时侯/国魂是项上的红领巾/我在红旗下/烈士在心头为第一节,后分别以“长大后”、“而现在”为开头续写第二和第三节(每行诗的字数,不加限定)的作业而结束。

如此层层推进的现代诗歌教学课堂,学生在教师的牵引下,他们的心灵又怎能不深受涤荡?最美的诗,最美的情感,带给我们的更是最美的感动。而寻找美、感受美、欣赏美、创造美的现代诗教学过程的确不失为提升学生人文素养的极为有效的途径。

6 反思《乡愁》课,挖掘成功课堂赋予我们的启迪。

《乡愁》成功课堂虽离开了我们的视野,但依旧那么的让人记忆犹新,因它留给我们的不仅仅是思考,更多的是启迪――现代诗教学,作为语文老师的我们应如何提升学生的人文修养?

6.1 认真备好课,充分挖掘诗中人文素养的内涵。

备课是教师在课堂教学前进行的准备工作,是讲好课的前提,它是决定教学效果好坏的重要一环。而诗歌教学前如能充分挖掘像《乡愁》诗中母子依恋、夫妻思念、生死感伤、故国伤痛的人文内涵,语文学科的德育渗透效果就能很好地呈现。

6.2 注重发挥教师在课堂中的引领作用,为学生人文素养的提升奠定坚实的基础。

我们都知道,诗歌教学是教学中的难点,课堂中能否激发学生学诗的兴趣及调动他们学习的主动性,教师起到不可缺少的作用,因此教师需用丰厚的文化底蕴支撑起语文教师的灵性,用远大的职业境界支撑起语文教师的神性,也可借鉴《乡愁》中的图片与音乐进行激趣,学习《乡愁》课堂寻找、感受、欣赏、创造的步骤来调动学生的学习主动性,相信会取得意想不到的成效。

6.3 积极研究教法,针对学生实际情况,灵活运用有效的教学方法提高学生的人文素养。

同课异构,可以说是目前推行的能给多数人认同的比较好的教学探索,好比“一千个读者就有一千个哈姆雷特”。由于地区、学生等不同,所以上同一课我们的教学方式都不可能采用同一模式,备好学生,研究教法,才是唯一的出路。实践证明,大凡上过《乡愁》公开课的,他们之所以取得不一样的成功,无不在探索教法上下过苦功。

6.4 不能忽视课堂尾声学生的小结,它往往是学生人文素养的升华。

我们的教学,都力求完美,而完美的教学该是有始有终的,所以课堂结束前的小结就一定不能少,诗歌教学更不例外。它既能让教师及时了解学生学习的动态,又是学生人文素养提升的反馈。《乡愁》课堂结束前学生诉说的最深刻的感受,让他们在各抒己见中不自觉地燃起了如诗人般渴望祖国统一的情怀,这也就是教学中的情感升华。

6.5 适当延伸课外内容,丰富人文素养的教材。

延伸课外内容,是学过知识的学以致用,既能拓展学生的视野,又能提高学生应用知识的能力,更能让学生感受文学海洋的博大与精深。适当开拓课内走向课外,在很大程度上丰富了人文素养的教材。《乡愁》课堂中的大胆猜测及仿写,就是让学生的情感达到新的境界一个很好的范例,该诗的人文素养的教材也由此丰富了起来。

7 展望现代诗教育的发展前景。

素质教育的今天,培养学生人文素养是中学教育不可或缺的目标,而现代诗歌教学则是学生自身文学素养及人文素养提高的有效途径。而今,虽现代诗教学仍有其尴尬局面,但《乡愁》的成功还是让我们看到了现代诗教育的希望。

如果留意当下同学们喜欢的流行歌曲的歌词,他们不就是一首首现代诗歌吗?

再看看我们的周围,仍有不少爱诗的,他们用诗寻求情感的寄托,慰藉精神的寂寞,更让我们看到现代诗发展的前景。当中有王玉清同学这样写道的《乡思》:少小别她寻梦去,碌碌无为在他乡。中秋圆月倍憔悴,辗转难眠把她思。更有许帅同学写的《信念》:十四个年头/从指缝间滑过/如梦如逝/成功与失败/不过一步之距/静寂的夜晚/群星璀璨/哪颗星星才是我/挂在上面的梦/手中的书/没有答案/疑问被挂在了天上/太阳每日更迭/希望日日更新/我打定主意/握住信念/就握住了成功……

这些小诗虽然有稚嫩的地方,但他们对生活的观察、对人生的感悟、对文学的热爱却跃然纸上。老诗人圣野就说过:一个受过诗歌熏陶的人,长大肯定是个有是非观、有真性情的好人。这些不正是困境中的喜悦之歌吗?因此,我们要以长远、积极的眼光重拾现代诗歌教学的信心,只要大家努力,相信一定能为初中现代诗歌的教学摸索出一条新的道路。

我们深知,爱诗的人,会用伤痛化作两行泪;爱诗的人,如风一样飘逸,如花一样烂漫,如雪一样清纯,如月一样神秘;爱诗的人,更会在快乐中行走,为自己留下更多的美丽……

参考文献

乡愁教案篇3

【关键词】智慧;课堂;预设;生成

【中图分类号】G633 【文献标识码】A

课堂教学从教育的主流价值和核心价值来说,学生永远是主体,永远是课堂学习的主人。这其中,教师要当好引路人,不要充当第三者,要努力实践把课堂还于学生,充分体现课堂以学生为本的理念。真正智慧的课堂,就要去找寻课堂当中的种种不确定因素,预设要藏在生成的背后,充分体现学生的主体性,让学生参与课堂,激活课堂,真正做到学生是课堂学习的主人。

笔者于去年进行《枣核》一文公开课教学展示时,请学生找一找文中哪些语句表现了作者思乡爱国之情的?学生讨论归纳如下:“我留意到台阶两旁是她手栽的两株垂杨柳,草坪中央有个睡莲池。”“我想厂甸,想隆福寺。这里一过圣诞,我就想旧历年。近来,我老是想总布胡同院里那棵枣树。”“你相信吗?那是我开车到几十里以外,一块块亲手挑选,论公斤买下,然后用汽车拉回来的。那是我们家的‘北海’。” “说到这里,我们两人都不约而同地站了起来,沿着卵石铺成的小径,穿过草坪,走到“北海”跟前。真是个细心人呢,她在上面还嵌了一所泥制的小凉亭,一座红庙,顶上还有尊白塔。朋友解释说,都是从旧金山唐人街买来的。”“她告诉我,时常在月夜,她同老伴儿并肩坐在这长凳上,追忆起当年在北海泛舟的日子。睡莲的清香迎风扑来,眼前仿佛就闪出一片荷塘佳色。 ”在指导学生诵读时突然一学生举手站起来回答说:“老师,由这些句子的诵读,我想起了余光中先生《乡愁》中的一句诗‘乡愁是一枚小小的邮票’。”我随即意识到这篇课文已激起了这位学生感情上的共鸣。我当下结合自己十四五岁就离开父母出外求学的经历很动情地吟诵到:

乡愁是故乡那湾永远流淌的小溪

乡愁是故乡村东头那棵歪脖子的老槐树

乡愁是故乡院子里的那张缺角的乒乓球台

乡愁是远走时父亲的久久伫望

乡愁是离别时妈妈的千嘱咐万叮咛

乡愁是雕刻在老师记忆中的童年歌谣

然后要求学生按照该同学和老师示例概括课文内容,引导学生归纳出并有感情地朗诵:

乡愁是故乡东城区商业繁华的隆福寺

乡愁是故乡每逢春节十分热闹的厂甸

乡愁是故乡总布胡同院里的那棵枣树

乡愁是故乡北海公园里的小凉亭

乡愁是故乡那一株株婀娜多姿的垂杨柳

乡愁是故乡开放着清香荷花的睡莲池

乡愁是故乡那座顶上还有尊白塔的红庙

由此得出我们的课堂教学要的不是模仿,要的不是一味地去达成预设的教学目标,而是学习时生成的智慧。真正智慧的课堂,是生成的,是灵动的,是迸发出师生智慧火花的,是要去找寻课堂当中种种不确定因素的,是可遇而不可求的。预设要藏在生成的背后,充分体现学生的主体性,让学生参与课堂,激活课堂,真正做到学生是课堂学习的主人。此时教学必须打破原有的教学预设,要充分抓住课堂教学中出现的教学机会,机会稍纵即逝,所有的机会都是隐性的存在,这就是课堂教学的机遇所在,这也是课堂的精彩和成功所在。《枣核》一文公开课教学时教学重点相机确定为:理解思乡之情的具体化,培养学生爱民族爱家乡爱班级爱生活的思想感情。密切阅读教学与作文教学的内在联系。紧接着我又吟诵着:

有人说 乡愁看不见,摸不着

而我说 乡愁是故乡那湾永远流淌的小溪

有人说 乡愁剪不断,理还乱

而我说 乡愁是故乡村东头那棵歪脖子的老槐树

有人说 乡愁是他乡遇故人,两眼泪汪汪

而我说 乡愁是远走时父亲的久久伫望

有人说 乡愁是月光下举杯浇愁愁更愁

而我说 乡愁是人一辈子走不出的精神家园

此时学生学习创作的欲望被充分激活。笔者认为所谓课堂智慧就是:师生在教学实践活动中,对规律之把握,创新之驾驭,及时的观察和灵活的应变,并且取得显著效益的课堂。当然这需要教师平时多学习多积累,不断丰富自己的文化知识和业务知识,深入研究教材,尽可能多地占有把握教材,教学设计时须多预设,以便教学生时应付自如灵动。为迎接教学动情点、着重点的到来,让学生交流展示平常搜集到的表情达意形象具体的语段或句子。据平时积累搜集展示如下:

(1)诚信是什么?

农民说,诚信是一粒种子,为了大地的丰收,就要在烈日下成长;

工人说,诚信是一座熔炉,为了祖国的建设,就要把生铁炼成好钢;

军人说,诚信是一个哨位,为了人民的重托,就要守住边疆;

学生说,诚信是一棵小树,为了园丁的哺育,就要成为栋梁;

(2)——14岁的我爱读书。不知何时,儿时的嬉笑已成了回忆。当有些人沉溺于网吧,有些人热衷于神聊,日暮灯下,我却端坐捧读,为屈原壮志难酬扼腕不平,为朱自清的朴实自然感动不已,驻足雨果的巴黎圣母院,跟着三毛迷路在撒哈拉沙漠,听张爱玲讲那30年代的旧上海的往事,我总会有陶醉之情,久久不愿暂别,直至夜阑人静。

——在那里,我倾听“旷野的呼声”、“喧哗与骚动”,看见“伊豆的”,感受“百年孤独”。

再接着相机进行写作训练

风烛残年的美籍华人要了几颗枣核,想把它们种在自己的花园里,以解思乡爱国之情。我们相信它们一定会不断地成长。而这些情感是通过人物实实在在的行动和语言表现出来的。请也用这种方法以“我家充满爱,我爱我家” “我班充满爱,我爱我班”为中心句写一段文字。

学生习作摘要的一个片段如下:我家充满爱,我爱我家。因为爱爸爸扛着那么很重的钢瓶吃力地爬上五楼脸上依然笑容灿烂;因为爱,妈妈可以忍受腰酸背痛的折磨为我们烧色香味俱全的饭菜;因为爱,我可以奋战到深夜还在用心学习,我为“成为父母的骄傲”而努力着……

笔者认为教学智慧是教育的原点探求。教育是灵性的启发,不是知识的灌输和简单的传递。教育不同其他任何领域的工作,旨在学生潜能的开发,奠定学生终身学习发展的基础。但教育又是育人的事业,理解教育智慧必须明白,只有人能唤醒人,人能支撑人,人能提升人,教师必须有对学生人生方向、知识能力的期待与追求。应该说每一个有责任心的教师都在积极追求智慧课堂的教学,但是值得注意的是,目前的不少语文课堂,对智慧课堂存在着两种危险的误解,造成了“课堂教学智慧”的虚假表象,结果没有开启学生的智慧,反而给语文教学带来了一系列反面效应。

著名教育专家叶澜先生说:“具有教育智慧,是未来教师专业素养成熟水平的标志。”对教育智慧的追求应该是每个教师的理想,也应该成为每个教师教育生活的特质。但是教育智慧,是以智慧启迪智慧的宏大境界,不是一招两式的花拳绣腿。作为教育智慧的重要部分,智慧课堂追寻的也应是超越功利的教育情怀和圆融和谐的本真状态。

下面再以笔者与学生学习《幽径悲剧》时,献给北大燕园幽径上的一棵古藤萝悼词评说:

你是北大燕园幽径上的一棵古藤萝

你有盘曲而上的外形

你有蓦地闯入鼻官的一股淡淡的幽香

你有袭入耳内的嗡嗡的蜜蜂声

你颇有万绿丛中一点红的意味

你与大树和睦相处

你虽阅尽人间沧桑,却从无害人之意

你是多么美丽,多么纯真,多么善良

可恶可恨的愚氓却砍断你生命的根

不知真相的你还在绿叶丛中微笑

只为以自己的花朵为人间增添美丽

见你悬在空中的上段,在风中摇曳

听你细如蚊蝇依稀可辨的哭泣声

让先生背上了沉重的十字架

而且永远永远地背下去

先生悲天悯人的情怀

已震撼了千千万万、万万千千的有识之士

尽管先生已离我们而去

但你的悲剧将不会永不会上演,我们坚信

因为敬畏生命,关爱生命,是我们的责任

愿你在天堂得到一些慰藉

愿你永远安息!

面对学生情感被深深感染震撼激愤时我又来了一段教师寄语:

我们敬畏地球上的一切生命,

不仅仅是因为人类有怜悯之心,

更因为它们的命运就是人类的命运:

当它们被杀害将尽时,

人类就像最后的一块多米诺骨牌,

接着倒下的也便是自己了。

乡愁教案篇4

一、督战范围

(一)7个乡镇

(二)2020年计划减贫任务(5户13人)

(三)27个贫困村、有20户以上贫困户的非贫困村

二、督战内容

对标对表“两不愁三保障”标准、“三落实”“三精准”“四个不摘”要求,重点督战以下内容。

(一)义务教育、基本医疗、住房安全和饮水安全保障情况。

(二)贫困家庭劳动力新增转移就业情况,公益岗位新增就业情况,无劳动力家庭兜底保障情况等。

(三)“五个一”“三个一”帮扶落实情况。

(四)易地扶贫搬迁入住和后续帮扶措施落实情况。

(五)不稳定脱贫户和边缘户的动态监测和帮扶情况。

(六)“大排查”回头看、巡视工作、年度成效考核、第三方评估、财政绩效评价、审计监察等各方面反馈问题、对标查短发现问题整改销号情况。

(七)脱贫攻坚“四不摘”落实情况。

(八)贫困村“一低五有”达标情况。

(九)村扶贫项目建设、使用、管理情况。

(十)村集体经济、小额信贷、扶贫项目资金公示情况

(十一)“四项基金”管理使用情况。

(十二)不严不实、不精不准、帐实不符、数字脱贫、虚假脱贫、虚报冒领、吃拿卡要、挪用侵占、贪污等作风和腐败问题。

三、督战方式

(一)县级联系领导挂牌督战乡镇。县级领导带队(附件1)从3月开始每月至少召集帮扶单位、现场工作组、业务指导组等召开专题会议1次,专题研究督战乡镇脱贫攻坚工作,围绕打赢精准脱贫攻坚战,从态势和趋势上进行深入研判,进一步找准问题、发现短板,逐项督促乡镇和业务部门压实攻坚责任,完善攻坚方案,落实攻坚举措,及时解决具体困难和问题,切实推动联系乡镇把短板弱项补扎实、把基础工作打牢靠。

(二)现场工作组督战到村。由“三保障”行业部门3名分管领导牵头,从脱贫攻坚骨干库选派业务骨干,组成7个现场工作组(分组名单见附件2),深入7个乡镇,帮助其找准“两不愁三保障”和数据质量等方面的具体问题,督促指导其按要求整改到位。每组由6—8名同志组成(根据乡镇贫困人口确定组员人数),其中1名同志在乡镇指导帮助完善脱贫攻坚相关资料;4—6名同志分成2-3个小组进村入户现场督战,每月上报督战发现问题、解决问题以及剩余问题数量等情况。

(三)业务指导组巡回指导。区委组织部、区发展改革局、区教育体育局、区民政局、区财政局、区仁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局、区住房城乡建设局、区水利局、区农业农村局、区卫生健康局、区医保局、区文化广电旅游局等“两不愁三保障”行业主管部门的分管领导或者业务骨干组成业务指导组(附件3),根据7个乡镇具体需求,随时随地巡回指导,每月上报督战发现问题、解决问题以及剩余问题数量等情况。

(四)帮扶工作组适时参战。由区扶贫开发局选派1名熟悉脱贫攻坚工作的班子成员、区脱贫办督导组成员,组建帮扶工作组(附件4),作为“机动组”根据工作需要,按照区脱贫办统一安排部署,随时随地奔赴一线督战。

四、督战步骤

整个督战工作贯穿2020年脱贫攻坚全过程,按照一月一督战的要求每月开展督战工作,主要分3个阶段开展。

(一)全面启动阶段(3月20日前)。制定全区脱贫攻坚挂牌督战实施方案和相关行业部门挂牌督战实施方案。行业部门挂牌督战实施方案由区脱贫办统筹组织实施。

(二)组织实施阶段(6月20日前)。相关行业部门对本行业挂牌督战成果负责,要结合历年来各级督查暗访反馈问题,“两不愁三保障”大排查发现问题,对标“三精准”“三落实”“三保障”要求,真督实查,整改问题。

(三)巩固提升阶段(12月20日前)。全面完成脱贫任务,巩固脱贫成果,落实“四个不摘”要求,健全脱贫攻坚监测预警机制,基本形成稳定脱贫长效机制。

五、督战要求

(一)高度重视,强化组织领导。挂牌督战工作是中为打赢脱贫攻坚收官之战的重要举措,相关行业部门要充分认识开展挂牌督战的重要意义,认真研究制定本行业挂牌督战实施方案,切实把思想和行动统一到省、市、区部署上来,主要负责同志要亲自抓、分管同志要具体抓,责任落实到人到项,确保挂牌督战做细做实,“督”出实效,“战”出水平。

乡愁教案篇5

【教学过程】一、导入

课前播放古筝独奏《春江花月夜》。

刚才我们听到的是古筝经典名曲《春江花月夜》。它气韵优雅,与我们曾经学过的唐诗《春江花月夜》一样属于艺术瑰宝。我国是一个诗的国度,千百年来积淀下无数像《春江花月夜》这样脍炙人口的诗歌。我们欣赏诗歌的美,领会诗歌的意境,离不开对表现手法的掌握。

今天,我们就来学习如何鉴赏诗歌中的表现手法。

二、《考纲》对诗词鉴赏的要求:

(1)鉴赏文学作品的形象、语言和表达技巧

(2)评价思想内容和作者的观点态度

三、引导学生回顾日常学习中曾经接触过的诗歌中常用的表现手法。

(虚实结合、衬托、对比对照、抑扬、动静结合、细节描写、正侧面描写、托物言志、以乐景写哀情等)

请辨别下列诗句所运用的表现手法:

1、去年今日此门中,人面桃花相映红。

人面不知何处去,桃花依旧笑春风。

――崔护《题都城南庄》 明确:虚实结合

2、人闲桂花落,夜静春山空。

月出惊山鸟,时鸣春涧中。

――王维《鸟鸣涧》 明确:以动衬静

3、越王勾践破吴归,战士还家尽锦衣。

宫女如花满春殿,只今惟有鹧鸪飞。

――李白《越中览古》 明确:对比

4、宣室求贤访逐臣,贾生才调更无伦。

可怜夜半虚前席,不问苍生问鬼神。

――李商隐《贾生》 明确:先扬后抑

5、烽火城西百尺楼,黄昏独坐海风秋。

更吹羌笛关山月,无那金闺万里愁。

――王昌龄《从军行》 明确:对写法

6、我家洗砚池边树,朵朵花开淡墨痕。

不要人夸颜色好,只留清气满乾坤。

――王冕《墨梅》 明确:托物言志

7、渭城朝雨轻尘,客舍青青柳色新。

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

――王维《送元二使安西》 明确:以乐景写哀情

8、黄梅时节家家雨, 青草池塘处处蛙。

有约不来过夜半, 闲敲棋子落灯花。

――赵师秀《约客》 明确:细节描写

为了方便同学们记忆,我们把常用表现手法编为口诀,请同学们背诵下来。

动静正侧虚实生,细节描写见真情。对面落笔写他人,以乐写哀情谊浓。擒纵抑扬表主旨,渲染烘托显技能。

三、高考金题回放

1、阅读下面这首宋词,回答问题。

鹧鸪天代人赋①辛弃疾

陌上柔桑破嫩芽,东邻蚕种已生些。平岗细草鸣黄犊,斜日寒林点暮鸦。

山远近,路横斜,青旗②沽酒有人家。城中桃李愁风雨,春在溪头荠菜花。

【注】①这首词作于作者遭弹劾解官归居时。②青旗:酒旗,酒店门外用青布做的幌子。

词的最后两句作者用了哪种写作手法?

参考答案:运用了对照(或对比)的写作手法。作者将城里愁风畏雨的桃李,与乡间溪头迎春开放的荠菜花相对照,借景抒情,表达了他解官归居后鄙弃城市官场,热爱田园生活的感情。

2、阅读下面这首诗,回答问题。

琅溪①[宋]欧阳修

空山雪消溪水涨,游客渡溪横古槎②。

不知溪源来远近,但见流出山中花。

[注]①此诗写于作者被贬滁州(今安徽省境内)期间。琅溪在滁州琅山。②槎(chá):这里指拼扎而成的简易木桥。

请从虚实结合的角度对诗中三、四两句进行解析。(4分)

参考答案:实写山花随溪水流出的景象,虚写山中的春意,以及溪源之广、溪流的曲折。虚实结合,激发了读者的想象,丰富了画面的内涵。

四、请同学们结合以上高考题的参考答案,总结答题思路(三步走)。

明确:(1)明手法(准确指出用了何种手法)。 (2)阐运用(结合诗句阐释为什么是用了这种手法)。 (3)析效果(此手法刻画了怎样的人物形象或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感情)。

五、巩固练习

1、阅读下面这首词,回答问题。

虞美人 蒋捷

丝丝杨柳丝丝雨,春在溟处。楼儿忒小不藏愁,几度和云飞去觅归舟。 天怜客子乡关远,借与花消遣。海棠红近绿栏杆,才卷朱帘却又晚风寒。

结合下片内容,赏析“海棠红近绿栏杆”一句。

参考答案:答案运用反衬手法,以海棠临栏、红绿相映的艳丽之景衬托凄凉乡愁,突出乡愁的浓重。

2、阅读下面一首唐诗,回答诗后的问题。

除夜 高适

旅馆寒灯独不眠,客心何事转凄然?

故乡今夜思千里,霜鬓明朝又一年。

乡愁教案篇6

传统语文教育理念都十分重视提高阅读的速度。成语“学富五车”就体现快速阅读的要求。新世纪的中高考,更把快速阅读作为考试的重点,从我们县的中高考语文实绩可以看出学生快速阅读的能力和与技巧力度远不够,因而不能在有效时限内,准确地捕捉信息,理清文章思路和鉴赏文学形象。故在阅读部分得分不理想,与经济、文化发达地区相比还存在一定差距。

语文教学作为一种文化现象,在新一轮的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中,新课标开宗明义地指示:语文是人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最重要的交际工具。这种人文性和工具性的辩证统一是语文学科的基本特点。以人文性为主导,工具性融于人文性之中,而阅读提速就是这种辨证统一的完美结合。

一、 夯实深厚的文化底蕴

提高阅读能力必须要一个深厚的文化底蕴。阅读能力是以识记、理解、分析而创新的语文素质的综合能力。这种能力的的形成与提高,是在文化底蕴的基础上成螺旋式的上升状态。所以阅读能力的内化一是要扩大知识信息的储存量;二是要发展思维的深加工,让阅读能力在识记中积淀,在理解中升华,在整体认知中感悟,在潜移默化中修身养性,从而提高文化品位和审美情趣。

二、披文入情,领悟理性

这是提高阅读能力的基础途径。刘勰在《文心雕龙》中说“夫缀文者请动而辞发,观文者披文以入情”。作品中的“情”是意内之旨,悟的“理”是意外之境,是深层次的意蕴,给人以启迪和教育的人生哲理。“披文入情”就能迅速而准确地捕捉到有效信息,而达到理性高度。中学教材中,有相当数量的诗文是以“乡愁”为题材的作品,“乡愁”是古今中外作家创作的主题。“思乡”是离乡背井的人的痛苦而美丽的情感表现。21世纪的青少年应当以怎样的理性高度来深刻认识这一主题呢,我们以阅读鉴赏为载体,披文入情开展研讨评论活动,从李白的《静夜思》到贺知章的《回乡偶书》,从刘邦的《大风歌》到马致远的《天净沙》,以及到今天流行歌曲的“乡愁是一枚邮票”。从不同的角度不同的层面,展开“怎一个‘愁’字了得”的课堂研讨,从理性高度认识到“乡愁”主题的诗文启迪着我们,乡愁的情愫渗透着对中华的热爱,是爱国主义情节的体现。

三、第二级提速――整合

整合,是内化在一个新的层面上的提升,在内化的各种信息,进行筛选的转化过程,是知识转化为能力的重要组合,是吸纳、理解、赏析、质疑、升华的融合进程。整合的进程,必须注意如下环节:

1.培育知识树

学生在阅读进程中接受的原始知识信息都是点状结构,处于无序状态。因此,我们必须注重语文单元的组合,对知识进行归类重组,将获得的知识信息,去粗取精,去伪存真,进行归类整理,长成“知识树”,撑起“阅读能力”这一片灿烂星空。在文言文的阅读中,词的多义性是阻碍阅读速度的一个难点,如何突破这一难点,我们运用“知识树”就能化难为易。如杜甫诗“朱门酒肉臭,路有冻死骨”中的“臭”这一词意怎么理解,现代汉语是指污秽的气味,而杜诗中的“臭”应如何理解到位?为准确理解词意,我们运用口语方言进行比照。湘西方言,由于历史上封闭原因,保留了较多的古代词汇,这对学生了解词的多义性很有帮助。“臭”这一词在湘西方言是用的古义指气味芳香。比如“这香精很香”湘西人都说很“臭”,杜诗中的“臭”就是酒肉的香味,决不是酒肉糜烂的污秽气味。这是理解符合杜诗中的反映贫富对立矛盾的深刻的社会主题。

2.构建能力网

阅读能力是建立在学生对自然、社会、人生的知、情、行、意一体化,人文体验的语文综合能力,因此,需要一张强大的能力网来作为阅读能力提高的保障机制。这种能力网最基础的就是对规范化的汉字的运用能力。汉字是我们信息传递的最重要的载体。培养提高学生运用汉字和基本规律和运行机制,优化青少年的用字行为,是阅读教学的一个重点,但当前由于多媒体的发展“视听”在一定程度上对读写产生了干扰,加之中、高考对学生的汉字书写运用没有提出明确的要求与考核标准。因此,学生用字不规范影响了阅读能力的提高。其表现:一是错别字多,二是书写随意性,畸形字多、猜读字多、模糊字多。我国传统语文学习方法是多读多写,“书读百遍,其义自现”说的就是这个理。即使先进的视听媒体技术也无法代替读写。因此“视听”对“读写”的冲淡,干扰了阅读能力的提高。

四、第三级提速――外化

“外化”是阅读能力内化的终极,是整合的必然升华。它是一个吸纳理解鉴赏质疑的融合进程,它的特点是存积而薄发。阅读能力的外化,主要体现在如下两个方面:

1.由已知到未知的创新

阅读能力离不开思维,而创造性思维阅读能力外化的动力,因而创新是阅读能力外化的本质特征。它是培养学生的主体性,探索未知的主动性,掌握事物的规律性。要求学生在原有的基础上,经历新知识产生的过程,在求索的进程中形成自己独特的见解,精辟的理解,张扬的个性。如,我们在教左传《曹刿论战》中的“小大之狱虽不能察,必以情”时,课本的注解,把“情”解释为“实情”,与上下文的意思产生了矛盾,不和谐。试想鲁庄公对大大小小的案件不能做到明察,又怎么能以“实情”来判案呢?再从前后文的句子结构看,“必以情”与“必以分人”,“必以信”,也很一致的排比结构。若解释为“实情”将原文的句法结构也就打乱。那么应当怎样解释呢?我们从课文的整体知识为切入点进行讨论:鲁庄公认为,“衣食所安,弗敢专也必以分人”,“牺牲玉帛,弗敢加也必以信”,这迎战的两个条件被曹刿否定后,才认识到“小大之狱,虽不能察,必以情”这一最重要的条件。这就揭示出了“情”在这里的特殊意义:它应是一个具有“法律”内涵的名词,“必以情”应当是一定依照法律标准判案。但词义解释是不能凭“推测”,应当有根有据。我们查《中华大词典》,“情”字的第九义项为“争讼之辞”;从历史背景看,鲁国是孔子的故乡,孔子曾在鲁国担任过“司寇”(司法部长),很注重礼法。这两项凭据证实我们的推断是对的。这种探究式的阅读,培养了学生良好的创新思维品质。

乡愁教案篇7

二、故园便是无兵马,犹有归时一段愁。——陈与义《送人归京师》

三、云山有意,轩裳无计,被西风吹断功名泪。——刘致《山坡羊·燕城述怀》

四、不及夜台尘土隔,冷清清、一片埋愁地。——纳兰性德《金缕曲·亡妇忌日有感》

五、迢递路回清野,人语渐无闻,空带愁归。——周邦彦《夜飞鹊·河桥送人处》

六、紫艳半开篱菊静,红衣落尽渚莲愁。——赵嘏《长安晚秋》

七、曲港跳鱼,圆荷泻露,寂寞无人见。——苏轼《永遇乐·彭城夜宿燕子楼》

八、门外无人问落花,绿阴冉冉遍天涯。——曹豳《春暮·门外无人问落花》

九、放眼暮江千顷,中有离愁万斛,无处落征鸿。——杨炎正《水调歌头·把酒对斜日》

十、无情有恨何人觉,月晓风清欲堕时。——陆龟蒙《白莲》

十一、天与秋光,转转情伤,探金英知近重阳。——李清照《行香子·天与秋光》

十二、愁肠已断无由醉,酒未到,先成泪。——范仲淹《御街行·秋日怀旧》

十三、纸灰飞作白蝴蝶,泪血染成红杜鹃。——高翥《清明日对酒》

十四、中原干戈古亦闻,岂有逆胡传子孙!遗民忍死望恢复,几处今宵垂泪痕。——陆游《关山月》

十五、夕阳牛背无人卧,带得寒鸦两两归。——张舜民《村居·水绕陂田竹绕篱》

十六、吾闻马周昔作新丰客,天荒地老无人识。——李贺《致酒行》

十七、佳期大堤下,泪向南云满。——李白《大堤曲》

十八、跨马出郊时极目,不堪人事日萧条。——杜甫《野望》

十九、送客自伤身易老,不知何处待先生。——刘沧《赠道者》

二十、柳色参差掩画楼,晓莺啼送满宫愁。——司马扎《宫怨》

二十一、点点行行泪痕满。——黄公绍《青玉案·年年社日停针线》

二十二、天下伤心处,劳劳送客亭。——李白《劳劳亭》

二十三、无人收废帐,归马识残旗。——张籍《没蕃故人》

二十四、铜盘烛泪已流尽,霏霏凉露沾衣。——周邦彦《夜飞鹊·河桥送人处》

二十五、池上凭阑愁无侣。——柳永《甘草子·秋暮》

二十六、月色入高楼,相思两处愁。——秋瑾《菩萨蛮·寄女伴》

二十七、叹息此人去,萧条徐泗空。——李白《经下邳圯桥怀张子房》

二十八、愁望春归,春到更无绪。——文廷式《祝英台近·剪鲛绡》

二十九、日暮乡关何处是?烟波江上使人愁。——崔颢《黄鹤楼》

三十、零泪向谁道,鸡鸣徒叹息。——沈约《夜夜曲·河汉纵且横》

三十一、谁谓伤心画不成,画人心逐世人情。——韦庄《金陵图》

三十二、遗民泪尽胡尘里,南望王师又一年。——陆游《秋夜将晓出篱门迎凉有感》

三十三、浩荡离愁白日斜,吟鞭东指即天涯。——龚自珍《己亥杂诗·其

三十四、纵被无情弃,不能羞。——韦庄《思帝乡·春日游》

三十五、一夜东风,枕边吹散愁多少。——曾允元《点绛唇·一夜东风》

三十六、日永如年愁难度。——惠洪《青玉案·丝槐烟柳长亭路》

三十七、斑竹枝,斑竹枝,泪痕点点寄相思。——刘禹锡《潇湘神·斑竹枝》

三十八、霜殒芦花泪湿衣,白头无复倚柴扉。——与恭《思母》

三十九、伤情燕足留红线,恼人鸾影闲团扇。——张可久《塞鸿秋·春情》

四十、人老去西风白发,蝶愁来明日黄花。——张可久《折桂令·九日》

四十一、不须更上新亭望,大不如前洒泪时。——虞集《挽文丞相》

四十二、山暝闻猿愁,沧江急夜流。——孟浩然《宿桐庐江寄广陵旧游》

四十三、谁知道,断烟禁夜,满城似愁风雨。——刘辰翁《永遇乐·璧月初晴》

四十四、芳草无情,更在斜阳外。——范仲淹《苏幕遮·怀旧》

四十五、愁损翠黛双蛾,日日画阑独凭。——史达祖《双双燕·咏燕》

四十六、贱妾茕茕守空房,忧来思君不敢忘,不觉泪下沾衣裳。——曹丕《燕歌行》

四十七、满腹诗书漫古今,频年流落易伤心。——宇文虚中《在金日作·选

四十八、短梦依然江表,老泪洒西州。——张炎《八声甘州·记玉关踏雪事清游》

四十九、贾生年少虚垂泪,王粲春来更远游。——李商隐《安定城楼》

五十、乡泪客中尽,孤帆天际看。——孟浩然《早寒江上有怀》

五十一、此花此叶常相映,翠减红衰愁杀人。——李商隐《赠荷花》

五十二、花明柳暗绕天愁,上尽重城更上楼。——李商隐《夕阳楼》

五十三、战哭多新鬼,愁吟独老翁。——杜甫《对雪》

五十四、萧条庭院,又斜风细雨,重门须闭。——李清照《念奴娇·春情》

五十五、万结愁肠无昼夜。——蒋氏女《减字木兰花·题雄州驿》

五十六、羊公碑字在,读罢泪沾襟。——孟浩然《与诸子登岘山》

五十七、似花还似非花,也无人惜从教坠。——苏轼《水龙吟·次韵章质夫杨花词》

五十八、坐愁群芳歇,白露凋华滋。——李白《秋思》

五十九、赤兔无人用,当须吕布骑。——李贺《马诗二十三首·其

六十、饮酒莫辞醉,醉多适不愁。——高適《淇上送韦司仓往滑台》

六十一、玉皇开碧落,银界失黄昏。——毛滂《临江仙·都城元夕》

六十二、歌声未尽处,先泪——周邦彦《绮寮怨·上马人扶残醉》

六十三、心儿小,难着许多愁。——吴淑姬《小重山·春愁》

乡愁教案篇8

阜南县商务粮食局,在“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中,部署开展“三个以案”警示教育,举一反三,汲取教训,引为镜鉴,把力戒形式主义、官僚主义作为“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的重要任务抓严抓实,把“改”字贯穿始终。以下是我此次学习探讨体会。

“一白遮百丑”。“刷白墙”事件虽然只是一个符号,但是暴露的深层次问题是干部虚夸的工作作风。“刷白墙”现象,虽属个案,却是典型的形式主义、官僚主义、弄虚作假在现实中的反映,揭示出当前在扶贫心态、扶贫方式、扶贫考核等方面的突出问题,具有一定的代表性,发人深省。

自以为“一白遮百丑”,实则掩耳盗铃,“刷白墙”没有把有限的财力用在为群众解决最现实最迫切的问题上,造成了资源极大的浪费。这也凸显出少数领导干部,在脱贫攻坚战中,没有责任担当意识,没有扎扎实实一步一个脚印地去真抓实干,而是采取弄虚作假的手段应付检查,抱有侥幸心理得过且过,完全背离了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根本宗旨,导致在扶贫攻坚战中关键的一年,出现“刷白墙”事件,洋相百出。

“刷白墙”事件发生的原因,归根结底就是“上头”各种五花八门的检查、督查、考核、验收、评比等等。这些五花八门的检查、督查、考核、验收、评比无不与其检查、督查、考核、验收、评比的部门所掌握的资金紧密联系在一起。这些部门为了使基层实施部门老老实实地听话,组织了专门的一班子所谓“专家”、“学者”、白领闭门造车,从扶贫理论到扶贫政策的实施进行顶层设计,“一个方子抓药”,不因地制宜修订扶贫实施政策,使每一个基层实施部门都无法逃出检查、督查、考核、验收、评比部门的“五指山”,弄得县乡两级有关实施部门从年头到年尾整天琢磨迎接这些检查、督查、考核、验收、评比的指标和应付办法,根本就没有时间、精力、人力和物力去把实事做实、将好事做好,让老百姓真真切切地感受、体验和分享改革开放和扶贫攻坚中实实在在的成果,真真切切的实现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在深度贫困地区脱贫攻坚座谈会上强调,我国脱贫攻坚面临的任务仍然十分艰巨。“两不愁三保障”是贫困人口脱贫的基本要求和核心指标,直接关系着脱贫攻坚战的质量。

我目前担任县委县政府“脱贫攻坚千人专班”王店孜乡高庄村工作组组长,在扶贫攻坚各项走访排查工作中发现,目前农村贫困人口不愁吃、不愁穿的“两不愁”问题已基本解决,但义务教育、基本医疗、住房安全“三保障”还存在不少薄弱环节。一些贫困户贫困程度深、帮扶难度大,大多属于“老弱病残、无业可扶、无力脱贫”者或教育文化水平低的贫困群众。一些贫困户稳定脱贫能力差,很大程度也源于因灾、因病,而界处在边缘户和返贫危险中。我根据走访排查实情,对本地各项帮扶政策了然于心,排查发现的贫困户需要解决的生活难题,因病施药,因村因户因人制定“两不愁”方案,落细落小落实“三保障”措施,并及时反馈到村委会和乡政府,不让我走访排查发现的贫困户继续处于困境中。

乡愁教案篇9

语言最本质的功能,是作为人们交际的工具。虽然普通话早就被法定为国家通用语言,但根据近年的调查统计数据,目前我国仍有约4亿人不能用普通话进行交流,这说明,普通话并没有我们想象中的那么“霸道”,它的推广普及工作仍然任重道远。

但正如英国作家塞缪尔・约翰逊所说,“语言是思想的外衣”,除了交际工具,语言同时也是文化的载体。在岁月与文明的浸泡下,方言承载着浓郁的地方文化特色。

在第九届茅盾文学奖获奖作品中,用上海话写成的小说《繁花》让许多读者被上海方言蕴含的吴文化韵味所折服。不少网友甚至评价说,“读此书只恨自己不是上海人”。不止是《繁花》,从韩庆邦《海上花列传》中的吴侬软语,到老舍《正红旗下》的京腔京韵,再到沙汀《淘金记》里的川腔辣语……这些文学作品运用方言所表达的其时其地的风土人情,都让它们成为文学史上不可多得的佳作。从这方面讲,保护方言,也是传承地域文化、维护文化多样性的一种努力。

如今,方言该不该保护似乎已不再是一个问题。但如何保护,仍然众说纷纭,莫衷一是。从全国来看,汉语内部的方言、次方言、土语非常丰富,该保护到哪一级、哪些地域的方言?国家是否应该出台系统支持政策?是否应该将方言教育纳入学校教育体系?每一个问题,都不易回答。

所幸,无论是官方还是民间,探索的步伐都已迈出。2008年,国家语委启动中国语言资源有声数据库建设试点,在各方言区采取活态标本,建立方言档案――这未尝不是一个好的思路,即在有能力做方言的传承和保护性工作之前,先做好学术性抢救。

乡愁教案篇10

新课程标准明确指出,语文课程应培养学生热爱祖国语言文字的思想感情,指导学生正确理解和应用祖国语言,丰富语言的积累,培养语感,发散思维。这就要求教师在指导学生理解和应用语言文字的过程中指引思维的途径、方法,通过对语言文字的品读,感受到祖国语言文字的博大精深,无穷韵味。而朗读是最能体现语言文字之美的!是引导学生还原语言形象,感受语言情境,体味语言情感,理解语言内蕴的重要方法,是培养学生语言的感受力、领悟力、品评力的有效手段。朗诵可把无声的文字变成有声的语言,入于眼、出于口、闻于耳、记于心,产生“如见其人,如闻其声,如临其境”的美的感受。

作者从读得文本的原滋味、新滋味、美滋味、深滋味四方面出发,就如何引导学生在朗读中感受语言魅力作一探讨,使学生在朗读中获得美的享受,在语文中感受语言的魅力,从而提高语文素养和教学效率,获得良好的语文教学效果。

摘要:朗读教学,是语文教学中重要而主要的方法和手段,因为教师的修养学识经历等原因,呈现出朗读教学五彩缤纷的状态,因而其效果也各有千秋,层次不齐。文章尝试从作品的关键处入手,通过朗读,赏析作品的原滋味;从作品看似平淡的文字入手,通过朗读,发现平淡文字背后的新滋味;从作品的动情处入手,通过朗读,发现作品的美滋味;从作品的文眼处入手,通过朗读,挖掘其深层的情感。

关键词:朗读教学;入手处;语言精彩

中图分类号:G633.3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0568(2012)36-0113-04

阅读的关键在“读”。课堂上的朗读,有相互暗示和提醒的作用,对提高记忆的效果也有一定的好处。因其所营造的“书声琅琅”的学习氛围,深受教师的青睐。然而,当我们认真观察,却发现不少课堂上的朗读都流于形式,没有发挥其有效性。

造成这现象的原因就在于教师运用朗读形式时过于随意。不清楚运用的方法和时机,只是沉醉于表面的热闹而随处乱用。实际上,如果我们注意方法和运用的时机,抓准切入点,就能借助朗读,在学生与文本之间架起沟通的桥梁,帮助学生通过朗读,品得文本的种种滋味。

南宋陈善在《扪虱新话》中说:“读书须知出入法。始当求所以入,终当求所以出,见得亲切,此是入书法;用得透脱,此是出书法。盖不能入得书,则不知古人用心处。不能出得书,则又死在言下。”所以,我们教师引导学生如何抓住文本的切入点,通过朗读,与学生一起先入得书,通过朗读,与学生一起出得书,在入得书与出得书的过程中感受体会作者的情感、思想,以及语言的精彩处。

一、于关键处,读得原滋味

朱光潜先生曾经说过:“本来每个人都只能直接地了解他自己的生命,知道自己处某种境地,有某种知觉、情感、意志和活动,至于知道旁人旁物有同样的知觉、情感、意志和活动时,则全凭自己的经验而推测出来的。”那么如何将学生生命的原初经验和文本的意义及情感经验架起一座沟通的桥梁呢?王尚文先生这样指点我们:“语文教学就是要从一个个标点、 一个个词语、一个个句子开始构建成更新学生的言语世界,与此同时对构建或更新学生的人文世界。” 因此教师在教学中关注关键字词句,引领学生朗读,不失为读出文本原滋味的好方法。

以人教版八年级上的《阿长与山海经》为例。这篇小说篇幅过长,自然是不适合全篇齐读。但是我们在课堂上抓住关键句子,师引生读,效应就不同了。

文中有这样一句话:“她确有伟大的神力。”学生能懂作者言说这话的含义,却无法深入语言体味作者的情怀。于是教师先读此句,要求学生把文中能诠释这句话的句子找出来,并将其串联起来品味理解。教师在学生思考的基础上开始引读:

师:“我很愿意看看这样的图画,但不好意思力逼他去寻找,他是很疏懒的。”但阿长却做到了。所以——

生(齐):她确有伟大的神力。

师:“问别人呢,谁也不肯真实地回答我。但阿长却达成了。”所以——

生(齐):她确有伟大的神力。

师:“有书买的大街离我家远得很,”可阿长却办成了,所以——

生(齐):她确有伟大的神力。

师:更更要紧的是:“但倘使要我说句真心话,我可只得说:我实在不大佩服她。”这样一个阿长却做到了——

生情不自禁地齐读:她确有伟大的神力。

师就势引领生齐读文章第26段:这又使我发生新的敬意了,别人不肯做,或不能做的事,她却能够做成功。她确有伟大的神力。谋害隐鼠的怨恨,从此完全消灭了。

读后,师再请学生找出体现“她确有伟大的神力”的句子,齐读这些句子。此刻再请学生谈谈对这些句子的理解,学生的解读就比之前深了许多。

教学中,齐读的指向性应非常明晰,就是要学生围绕在“她确有伟大的神力”这句话上,通过齐读和把相关句子串联起来思考和体会,帮助学生理解阿长在“我”心中的地位及阿长的伟大。

一般来说,适合反复朗读的关键句大体具备三个基本特征:一是承载着文本大量信息;二是蕴藏着丰富情感;三是适合学生朗读。找准这样的句子,为切入口,引领着学生朗读,就能促进学生走进文本,读到作者复杂的情感和文字背后透露出的丰富的人生况味,品得语文的原滋味。

二、于平淡处,读得新滋味

一个文本往往有多个层面的内涵,并非每个层面都能够自动进入读者的视野,学生站在他们简单的人生的原初经验的起点,其接受视野相对狭窄,与文本的意义和情感场之间建立同构的交叉面就不够大。但只要引导他们发现了他们视野以外新的东西,他们的阅读兴趣和成就感就会大大增强。

那么怎样读出新滋味呢?新批评学派代表人物之一施特劳斯有这样的阅读理念:“在字里行间阅读。”这给了我们很好的建议。字与字之间的空白是一种言外之意的潜藏处。在教学中,我们可以立足这种空白,创设情境,引领学生读出文本的言外之意弦外之声,这也不失为一种美妙的构想啊。于是,撇开那些华丽的词藻,我们将会发现于平淡的语言处朗读,更能催化神奇,让学生读到新滋味。

以胡适的《我的母亲》为例。 学生谈到母亲对“我”的教之严,都会提到这样一件事情:“每天天刚亮时,我母亲便把我喊醒,叫我披衣坐起。我从不知道她醒来坐了多久了。她看我清醒了,便对我说昨天我做错了什么事,说错了什么话,要我认错,要我用功读书。”这句话平淡朴实,毫无修饰,学生往往就停留在母亲对我的严厉上,却无法体会到文字深处的意蕴,母亲的形象也就停留在单薄而又苍白的境地。这时,教师可以让学生停下来,反复阅读品味这句话。而后教师引领学生思考:母亲到底坐了多久?母亲是怎样的坐?由“从”字又能让他们想到什么?当思考展开后,齐读就可以在此时上场了。反复朗读之后:

师:一个封建大家庭的主妇,她身为寡妇又兼后母,除了巴望亲生儿子“踏上”他“老子”的脚步外,还企盼什么?这个儿子,是她这辈子唯一的期盼,她爱,她也想像别的母亲一样宠着溺着他。然而她不敢,因为,她除了是个母亲外,她更要承担起父亲的职责。所以她不敢温情,她不敢宠溺,那浓浓的母性只有在儿子沉睡的时候才能得以释放。而当儿子醒来,她就要收敛起母性的柔情。一天是这样,一个月是这样,一年是这样,十年,二十年……(生情不自禁接口:都这样)读!

生:(齐读)我从不知道她醒来坐了多久了。她看我清醒了,便对我说昨天我做错了什么事,说错了什么话,要我认错,要我用功读书。

师:刚才读的这段文字,虽然平淡朴素,但是当我们进去细细品读,我们却是可以读出文字背后许多深意来。你觉得这些文字背后还潜藏着什么情感?

生1:我读到了母亲对儿子又心疼又希望他成才的矛盾情感。

生2:我想起了“爱之深,责之切”这句话。母亲的爱往往是藏在心底,她害怕儿子看出会不好好努力,她只能在儿子面前变现得极为严格,充当父亲的角色,温柔的母爱就只能隐藏其中了。

生3:我觉得作者在写这句话时,其实早已读懂了这样严厉的母亲背后的浓浓的深情。所以他也在心疼他的母亲。

……

在学生发表自己见解时,教师适时串讲深化学生的理解,而后再将这句话齐读一遍。

王国维说:“诗人对宇宙人生,须入乎其内,又须出乎其外,入乎其内,故能写之;出乎其外,故能观之。入乎其内,故有生气;出乎其外,故有高致。”同样,在这个小环节中,教师用深情的语言创设情境营造气氛,先通过“入乎其中”的内省式解读,推动学生进人了母亲的内心世界,然后“出乎其外”,跳出文本,站在一个高度重新品读语句,就将学生的感情彻底调动起来,从而发现视野以外的新东西,品得语文的新滋味。

三、于动情处,读得美滋味

所谓“缀文者情动而辞发,观文者披文以入情”。语言文字的背后,汩汩流淌着作者情感的河流以及独特的生命体验。学生在解读文本时也会有自己独特的阅读体验。要是我们罔顾学生的阅读体验随意应用齐读,就会分散学生的注意力,干扰他们的思维,使学生游离在文本之外。所以朗读要做到与学生思维同步,以学生的生活体验和阅读体验为抓手,充分发挥朗读的作用,将学生的感情推向高潮,将学生的理性认识推向深层。只要能做到这点,必然能在学生的心湖掀起轩然大波,言有尽而情无穷,余音绕梁,三日不绝。

在推荐学生学习周作人先生在1919年所翻译的日本作家江马修先生《小小的一个人》时,由于时空的差距,学生很难进到文本,不能理解五岁鹤儿的可贵,无法体味鹤儿对“我”的意义。教师就引领学生将目光聚焦在全文情感最浓郁的第51段:“被弃的母亲带着这小孩,坐了长路火车,到海风猛烈的岛国尽头去,那孤寂的影子,仿佛在我眼前浮出;感受到一种说不出的哀愁。而且从这样小的时候,不得不尝漂流苦味的这孩子的命运也很是可怜。”对于这样在平静叙述中凝聚着浓浓情意的文字,教师就可以借助朗读来让学生进到文字情境中。

师:大家自由朗读,并圈划出能体现鹤儿命运的语句,再对照课文结合自己的生活体验体味这些词语的妙处。

生边读边圈画。将目光聚焦在 “被弃”、“长路”、“尽头”、“孤寂”、“说不出”、“不得不”等字词上。

教师在学生对字词解读的基础上继续演绎:这会是怎样的一种生活?也许,被遗弃的母亲在漂泊的旅程中依旧舍不下她心爱的琴,但在岛国尽头独立谋生的日子将让鹤儿再也听不到母亲那悠扬的琴声;也许,这位母亲带着对生活最后的一点点热望,经过长途跋涉到了这岛国尽头,但那海风猛烈的马关却给了母女俩重重的一击;也许……来,带着这种解读和想象,我们再次齐读这段话。

学生齐读。

师:结合上下文,我们继续去读鹤儿,你猜想在这样不幸命运中,鹤儿会是用怎样的神情来面对生活的磨难呢?

生开始恍然。此时教师就势引领学生朗读第51段文字。在朗朗书声中,学生顺利地进入到了鹤儿的不幸命运中,体察到“我”对这个小姑娘的悲悯,领会了鹤儿在不幸命运中依旧纯真的天性的可贵。此时的齐读就变成了学生对文本理解的一种情感抒发,于是读书声跨越了时间超越了文本,将学生和作者对美好情感的感触通过语言的节奏韵律交融在一起,语言的美滋味自然就在学生的五脏六腑中游走起来了.

四、于文眼处,读得深滋味

恩斯特·卡西尔说:“艺术使我们看到的是人的灵魂最深沉和最多样化的运动。”当学生的生活体验和文本生命发生联系时,我们就应该致力于将学生的灵魂带到纵深处,感受作品的深度和厚度。这个触发点聚焦在文眼上。这时,教师可以借用排比、层递、对仗、复现等修辞法来铺排造势,用诗意形式朗读文眼,让种种深滋味在这诗意的诵读声中一一绽放。

比如像人教版九年级下册第一单元的《乡愁》。在教学设计上,我们可以在“引读课题、创设情境”——“整体感知、把握文意”——“细读词句、把握形象”之后,通过齐读文眼来体悟主旨:

师:他再也回不到那个……故乡了,见不到……母亲了,回不到那个最初的岁月了,《乡愁》里有回不去的——

生:(齐读)乡——愁。

师:周杰伦有歌词说,到不了的地方叫做远方,回不去的地方叫故乡,这种回不去的感觉就是——

生:(齐读)乡——愁。

师:我们每个人都有回不去的岁月啊!我们回不到天真的搬个梯子就能摘到星星的童年,回不到钓凉凉的云的天真烂漫,所以这是每一个人的——

生:(齐读)乡——愁。

师:我们每一个人心中都有乡愁,它呼唤我们回归,回到心中的那个故乡,回到那个永远也不肯老去的最初……,同学们,闭上眼睛,想象画面,进入诗人的世界,我们再一起读——

(生齐读全诗)

师:这份乡愁如同一叶方舟,载着我们回到心中那永远不肯老去的最初……

师:余光中先生的乡愁是属于他内心的那份对故土的情感,而我们读着这首《乡愁》,也勾起了潜藏在我们内心深处的那份浓浓的乡愁。说说你的乡愁是什么?

生1:我的乡愁是那天真无邪的童年时光,没有烦恼只有欢笑的岁月。

生2:我的乡愁是我最好的朋友,他到外地读书去了,我们再也没办法和以前一样玩了。

生3:我的乡愁是我以前当科学家的梦想,但是现在我长大了,我发现这个梦想已经离我越来越远了。

……

再读《乡愁》。

从章法上看,排比和复现交错,情感逐层递升,那一声声“乡——愁”反复地点染了文题,既催人泪水滂沱,又使人精神抖擞!如此齐读,由家而国、由作者而读者,学生的情感在琅琅书声中迁移深化。

语文课是学生的课堂,是预设和不断生成的课堂。在合适的时机巧妙运用朗读,就能让文本、教师、学生都处于一种生长的状态,使新的认识和领悟不断涌现,从而形成一种生生不息的场效应,从而引导学生读得文本的原滋味、新滋味、美滋味、深滋味。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