复兴之路观后感十篇

时间:2023-03-30 16:49:20

复兴之路观后感

复兴之路观后感篇1

九(3)班 杨茹玉

复兴,是一个伟大的议题!复兴,是一个执着的梦想!复兴,是一道崎岖的征途!——题记

《复兴之路》以中国在新一届领导集体的带领下,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促进社会和谐为主要内容。初看此片,就感觉它与《大国崛起》有很多相似之处,看过《大国崛起》后,再看《复兴之路》,我的心情久久不能平静,一部部影集敲打着我的心弦,使我有一种说不出的沉重感。

《复兴之路》与《大国崛起》的区别在于,《大国崛起》介绍国外发达国家发展的故事,作为向中国共产党十七大召开的献礼篇章;《复兴之路》把焦点锁定在当代中国,即中国艰难曲折的民族振兴之路和中国人民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所取得的伟大成就。

《复兴之路》之所以能够引发观众的共鸣,能够散发出震撼人心的魅力,在于它以力求真的艺术风格,勇敢地走进历史的深处,走进真理的深处,走进当代中国人的心灵深处,说出了近代以来中国历史和中华民族的心里话:历经苦难、牺牲和奋战,中国人民终于找到了一条实现幸福理想的伟大道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

复兴这一时期,不仅是中国的近代史、血泪史和屈辱史,更是我们付出惨痛代价之后换来的深刻的教育史;它为我们指明了前进的道路,使我们认清了身上的责任之重大,赋予了我们振兴中华的神圣使命。

作为中学生观看此片,有助于我们了解国史、国情,深刻领会历史和人民为什么要选择马克思主义、选择中国共产党、选择社会主义道路,对于我们进一步深入学习贯彻党的十八大精神具有重要意义,也能够更好地培育我们的民族精神和爱国主义情怀。

复兴之路观后感篇2

   《复兴之路》观后感

   4月14日,正值春意阑珊之季,我院电力电子研究所组织党员与群众一行40人前往国家博物馆参观了《复兴之路》大型主题展览。

   从车流喧嚣的十里长安街进入庄严的国家博物馆的那一刻起,我们仿佛步入了无声的岁月之河。从十九世纪中叶的“中国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探求救亡图存的道路”,到上个世纪“中国共产党肩负起民族独立人民解放历史重任”、“建设社会主义新中国”,再到“走向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1280多件套珍贵文物和870多张历史照片见证了历史岁月的洗礼,也承载了中华民族复兴的雄壮豪情。

   这是一段屈辱、奋斗以及复兴的历史,是一段中华民族由弱到强、由主权沦丧到开始独立、由人民受奴役到翻身做主人、由饥寒交迫到小康富裕的巨大变迁。在鸦片战争和南京大屠杀场景前,我们感受的是一种主权沦丧后丧家奴隶的压抑、屈辱和愤慨;在太平天国、武昌起义场景前,我们感受的是一种为了追求民主、独立与自由的奋起、斗争和壮烈;在毛泽东主席发出的震惊全球的“中国人民从此站起来了!”场景前,我们情不自禁而泪流满面;在两弹一星、青藏铁路场景前,我们感受的是一种民族复兴的无比自豪。

   近两个世纪的民族复兴之路,让我们深深感受到了作为一名中华儿女的骄傲,也感受到了身为一名中国共产党员的职责。作为科技工作者,我们也深刻认识到:落后就要挨打,科技才能兴国;不重视科技创新,国家不可能强大;不重视科技,民族不可能屹立于世界先进之林。大家纷纷表示,作为一名共产党员,也作为科技工作者,我们每个人都对国家繁荣和富强具有不可推卸的职责和义务。“民族兴亡,匹夫有责”。虽然一个人的力量是有限的,可是只要我们都能恪尽职守,在自我的工作岗位上踏实进取、进取奉献,集合全民族所有人的力量,那么伟大的中华民族必将在复兴之路上不断谱写更辉煌的篇章。

   滚滚长江东逝水,浪花淘尽英雄。是非成败转头空,青山依旧在,几度夕阳红。步出博物馆,已是惠风和畅,春深似海的和谐盛世。

   《复兴之路》观后感

   复兴之路纪录片观后感 最近,我看了一部纪录片,题目叫做《复兴之路》。

   复兴之路,顾名思义就是从衰败走向兴盛。是的,我们的中国就是这样,就是这样一点一点地蜕变,最终繁荣昌盛!回忆过去,那一点一滴都印在每个中国人的心里。《复兴之路》以翔实的史料、恢弘的气势、深沉的语言、珍贵的历史图片,为世人展示了一幅民族复兴的画卷,为我们演绎中国的蜕变。它站在新的中国,新的历史上,回忆过去,展望未来!它以独特的方式讲述了一个伟大的民族是如何觉醒,选择社会主义,实现改革开放,而后又在新的历史时期提出科学发展观,建设成为一个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国家。

   这部纪录片从“千年巨变”、“峥嵘岁月”、“中国新生”“伟大转折”、“世纪跨越”、“继往开来”这六个主题讲述了我们中华民族是如何从以前的落后走向现在的繁荣昌盛。 我们伟大的祖国以前也有过辉煌的历史、灿烂的文明,但是到了近代,我们的祖国由于种种原因变得衰弱了,受到了西方国家的欺负。是中国共产党拯救了我们,领导我们走向复兴之路,带领我们建设新中国。正是有了中国共产党,才有了我们现在的美好生活。

   特别是改革开放以后,我们的祖国便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比如说:2008年的奥运会在我们中国成功举办,从“神舟六号”到“神舟十号”登天,这些都是我们每一个复兴之路上的坚持的脚印。

   让我们更加努力地学习,把我们的祖国建设得更加繁荣昌盛!

   《复兴之路》观后感

   今天我怀着无比激动的心情看完了电影《复兴之路》之后,我那颗幼小的心灵被深深地触动了。它为我展示了中华民族100多年来的强国之梦和不懈探索的伟大历程。

复兴之路观后感篇3

   1900年,已经是中日甲午战争失败的第5年,西方列强再次已非法借口侵入北京,这次是8个西方抢到,整个中国仿佛都被侵占掉了。1901年9月7日,清政府与11国政府签订了丧权辱国的《辛丑条约》。从1840年鸦片战争至此,清政府向西方诸国的战争赔款总额高达惊人的7亿2450万两白银,帝国主义列强强迫中国政府签订的几百个不平等条约。清王朝已经完全沦为一个丧权辱国腐朽没落的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政府。

20世纪的中国,变革和革命的声音越来越响亮。轰轰烈烈的百日维新运动、黄兴率领120多名勇士在广州起义,直到武昌起义爆发。此时的大清王朝才彻底土崩瓦解了。

   辛亥革命是一次划时代的资产阶级革命,是中国人民在危亡时刻救亡图存、振兴中华而奋斗的革命,在中国历史上具有里程碑的意义,它使中国发生历史性改变,中国人民思想也得一次巨大的解放和冲击。然而,辛亥革命又是一次不够彻底的革命,广大中国人民仍旧在帝国主义、封建主义的残酷剥削之下,反帝反封建的革命任务并没有完成,所以彻底完成反帝反封建,让中国人过上有尊严有保障的幸福生活,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看起来艰难曲折,找到一条正确的道路需要一场彻底的革命。

  然而要辨明历史的正确走向,就必须以科学的理论为指引。即如片中所言,鸦片战争后,随着帝国主义侵略的扩大,民族危机日益加剧,中国出现了千年未有的变局。这时,各种思潮交相激荡,主义之争此起彼伏。尊孔崇儒者欲引导中国“走孔子之路”;自由主义者、全盘西化派既不满专制复古,又排斥马克思主义,寄希望于走欧美资本主义的道路。地主阶级和买办资产阶级封杀马克思主义,企图用封建的法西斯主义主宰“中国之命运”。而毛泽东在《新民主主义论》中开宗明义,首先指出了“中国向何处去”这个关键问题。可见,这思想的较量,主义的斗争,其实质是不同的历史走向之争,是中国发展道路的选择之争。

  “震撼”“激动”“落泪”……这是众多观众在形容他们对《复兴之路》观后感时所用的话语。“观众有感触,我们的心血就没有白费。”制作《复兴之路》,就是要让广大观众看到中国在160多年复兴之路上一路行来的种种变迁,并让无数观众从这种变迁中感受并触摸幸福。

  观看复兴之路的历程,使我回顾了中华民族100多年来的强国之梦和不懈探索的伟大历程。翔实的史料、恢弘的气势、深沉的语言、珍贵的历史图片,为世人展示了一幅民族复兴之画卷。100多年来,民族复兴成为中国人民的执著追求。陕北延安,是中国共产党领导全国人民抗战的圣地,民族复兴的领导者在这里运筹帷幄。

  变革的时代留下了一串串清晰可见的脚印:抗击非典,践行以人为本的执政理念,领袖和民众共赴危难,赢得了人民的爱戴和拥护。突飞猛进的中国经济,完善社会主义市经济体制苦干问题的重要决议,无一不是民族复兴的基石,让我领会到了国富民安的道理,认识到年轻一代所肩负的历史责任和民族复兴的重任。也让我们看到了祖国前进的艰辛历程,同时也看到了今天中国的强大。我们是祖国的希望,我们要继承先辈的优良传统,为报效祖国做出更多的努。

  看完《复兴之路》后两集,我有种说不出的感动和自豪!感动的,是那些为中国的发展做出巨大贡献和牺牲的人;自豪的,是为自己能够成为这个优秀民族的一份子!

  经历了岁月的磨砺和洗涤,中国共产党领导着广大人民群众,为实现共产主义这个最终目标而不断探索着、奋斗着、发展着、前进着……在这个历程中,我们一齐哀悼,一齐欢呼,一齐奋斗,一齐感动……不论遇到什么,历史事实都告诉我们:中国共产党领导的中国将会不断发展、进步!

历经风雨沧桑,历经时事变故;有过盛唐的自豪,也有过清末的伤感;体会到郑和下西洋的壮举,也体会到圆明园被烧的耻辱……有着五千年文明历史饱经风雨沧桑的中华大地,终于在今天迎来了春暖花开的日子……

 

晨曦中,当国旗伴着太阳冉冉升起的一刻;阳光中,当自己伴着人欢乐在教室上课时;黄昏中,当斜阳伴着自己回家同家人一起吃饭时……你,是否想过,这一切来得有多么艰辛不易么

 

曾几何时,中华大地文学之盛,春秋战国百家争鸣,唐诗宋词印婉认争相诵读;曾几何时,中华大地被誉为礼仪之邦,崇尚儒家思想的炎黄子孙重礼仪,讲诚信;曾几何时,中华军力之强,元朝铁骑进入欧洲,明朝上船下达西洋……

 

然而,当国人还兀自沉浸在四大发明的光环之中时;当国人还自以为是世界的经济,政治,文化的中心时;当国人还自以为中华地大物博时;当国人还坚信天圆地方时……在欧洲,许多西方国家却在悄然中慢慢发展壮大起来,并且很快的超越了东方文明.当其本国资源不能满足发展需求时,踢门便把目光瞄向了资源丰富的东方亚洲国家.于是,英皇派出使者到当时还很强盛的大清朝,请求与其通商.然而,乾隆皇帝却以'天朝物产丰盈'为由一口拒绝了.于是,中国与世界给鱼的第一次机会失之交臂.

 

当中国的大门被打开时,确实在西方发达国家的坚船利炮之下,从此中国的灾难降临了……在列强的武力威胁,打击之下,当时腐败无能的清政府与列强签订了一系列丧国辱权的不平等条约,使本就落后的华夏大地的现状雪上加霜,沦为了半殖民半封建的社会状态……

 

"国破家何在 "当中华大地面临生死存亡的抉择是,一批批的仁人志士挺身而出,前赴后继的为了解放中华的事业而奋斗:谭嗣同,梁启超,秋瑾,孙中山,毛泽东……一批批的中华儿女抛头颅,洒热血,仅过一个多世纪的不懈努力和奋斗,终于迎来开了今天这平淡而幸福的世界.

 

现在的生活是幸福的,是祖国赋予我们的,在不同人心中,祖国是不一样的:在小孩眼中,她是一座美丽的花园;在大人眼中,她是自己的脊梁;在老人眼中,她是一个大家庭,一个有十三亿人口的大家庭……而在我看来,这片中华大地宛如一汪碧水.21

 

 

 

"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中华这片地正如一汪碧水,要向她永远碧绿清澈,永葆青春活力,就要不断的有新鲜血液输入,同时还要向外疏通,让世界认可,要让世界离之不得.我们的领导人正是抓住了这一点,改革开放是解放的中华大地插上了一双腾飞的翅膀……

 

现在的中国,一方面是经济的迅速发展,另一方面是道德的迅速滑坡,这样便导致了道德和社会发展严重的分化,在信息的时代,道德要是跟不上经济的发展脚步那肯定是一件特别可怕的事情.

 

"请不要随地吐痰""请自觉排队""请主动给老弱病残让座"……类似于这样的提示在当中国今社会随处可见,不只大家看到之后有什么感受吗再有礼仪之邦之称的中国,遍地可见这样的提示,作为一名中国人,特别是高素质的大学生,大家不觉得着让人很别扭吗特别是,做为一名中国人当你在国外看到用汉语写的'请不要大声喧哗''请爱护环境,不要乱扔垃圾'的标语时,你心里是怎样的感受呢他们为什么要用汉语不用英文呢我认为这值得大家认真考虑,反思一下——这还是'礼仪之邦'么还是'谦谦君子'的国度吗当前中国便面临这样一个问题:'诚信缺失''道德滑坡'……

 

我们口口声声喊着要'复兴'要'强盛',难道只是要复兴'经济''军事''政治'吗我们的优良传统,优秀传统文化,古人高尚的品德难道不应该复兴么作为一个中国人,这是值得每个人深思的一件事.只要我们的优秀传统文化不复兴,就不能称之为真正意义上的复兴,强盛……

 

或许,你还兀自沉浸在风靡全球的唐潮之中;或许,你还神游在天朝物产丰盈的梦幻之中;或许,你还为改革开放取得的辉煌成绩而热血澎湃;或许……

 

然而,这一切的一切都已成为历史被人们尘封在记忆的深处了.我们的复兴之路远还没有结束,我们还有很多的路要走,我们还有很多的事要做……做为一名当代的大学生,可想而知,我们肩上的担子是很重的.所以,当你还泡在网吧时,当你和朋友浪漫,散步时,当你逃课时……我们可以想想,这一切是如何来的,来的易么我们这样做对么对得起谁么 ……

 

复兴之路观后感篇4

关键词:复兴之路;音乐;舞蹈;史诗;创编;构思

中图分类号:J604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5-5312(2011)17-0120-02

关于《复兴之路》的总体印象。169年的光阴跨度,3200多人的阵容巨献,286天的辛勤劳作,17个从部队到地方全国不同排练场地的日夜奋战,最终浓缩为一台2小时30分钟的为纪念中华人民共和国60华诞而集体创作的大型音乐舞蹈史诗《复兴之路》于2010年9月30日晚,在首都人民大会堂首演并荣誉登陆于央视一套荧屏,面向全国人民、海内外华侨同胞呈现了一场气势恢宏、美轮美奂、震人心魄、感人至深、催人奋进的宏大巨作。做为建国周年献礼之“第三部”史诗巨著,同时也是党中央为迎接祖国60华诞重要活动内容之一,党中央国务院、文化部、总政治部共同联手打造的大型音乐舞蹈史诗《复兴之路》不仅仅是艺术上的又一次全新探索,而且还是一次“全景式”再现我中华民族自近现代以来在党的坚强领导下,筚路蓝缕,披荆斩棘,克服种种艰难困苦,最终带领全国人民走向独立、走向富强、实现复兴过程的一份政治献礼。

“国家形象与精英文化”的软实力显现。 如何做到在忠实于客观历史素材前提下,有别于《东方红》和《中国革命之歌》前两部作品的叙事风格和艺术形式特点,体现新的叙事侧重、新的艺术形式、新的艺术表现?大型音乐舞蹈史诗创作编排的总导演张继刚在一次访谈中谈到,“2008年10月15日,受党中央国务院和《复兴之路》领导小组的委托,从最初组建核心创意15人小组,到后来3000多人的庞大演出阵容……”① 据此可现,作品《复兴之路》成功背后汇聚了众多从中央到部门,部队到地方,人力、物力、财力、理念等各方面“最优秀”资源整合。从最后室内现场演出整体效果来看,《复兴之路》的表演成功运用了大量先进科技手段和创意理念来进行“形式创新”。圈内专家学者称此剧目无论是文学创作、整体叙事风格、整场舞蹈编排,还是舞台道具设计、声光电子等高科技多媒体技术运用,均可看作是继“2008北京奥运会开幕式”后又一次“国家形象”软实力的宏大显现。

关于作品背后的创编思考。通过央视直播观看完音乐舞蹈史诗《复兴之路》后,笔者内心久久无法平静,激昂振奋之情溢于言表。很长一段时间,作品中那一幕幕经典的诗歌朗诵、各种类型的舞蹈、情景表演、红歌演唱、舞台美术、多媒体技术等众多“充满意味形式”之美感,久久萦绕在脑海中,回味无穷。面对同样的题材、同样的内容,《复兴之路》能够成功地有别于前两部大型音乐舞蹈史诗的艺术风格,特别是其背后主题“立意”构思的新颖巧妙,是值得我们这些艺术工作者们站在专业创编的角度反复推敲与积极借鉴的。

一、“思想有多远,我们就能走多远。” 的确,拥有一个好的“创意”不仅仅意味着一次好的开局,更意味着作品的艺术创作距离最终获得成功已经赢得了一半。宋代周敦颐在《通书・文辞》中曾指出,“文所以载道也。轮辕饰而人弗庸,徒饰也,况虚车乎。”简要讲,就是要“言”之有“物”,“文”以载“道”。在笔者看来,大型音乐舞蹈史诗《复兴之路》的成功,首先体现在作品主题“立意”的新颖巧妙。面对相同的历史发展轨迹、相同的献礼题材类型,该剧扎根于现实主义和人民文艺的理念,避免了枯燥的“政治说教”抑或是一味的”歌功颂德”,而是力图运用真挚朴实的情感表达同严肃客观的历史事件叙述有机结合起来,合理地将“理性叙述”同“感性演绎”均衡适度的相互交叠。 最终,音乐舞蹈史诗《复兴之路》的全体创演人员则以一台宏大壮阔、高华隽美的舞台演出证明,他们的辛勤创作与精湛表演不负党和人民的重托,光荣而神圣的完成了使命,获得了巨大的成功,真正做到了“人民满意、中央满意、国际社会好评”。演出结束后,各路专家学者和媒体大众纷纷撰文盛赞《复兴之路》是继1964年为庆祝建国15周年而创作的《东方红》和1984年为纪念建国35周年而创作的《中国革命之歌》后的又一部“史诗性”力作,同时也是我国“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文艺创作”始终坚持“人民文艺”创作理论精神的又一成功例证。

二、面向国人讲述了一个关于“家”的命题。 用诗人艾青的名句 “为什么我的眼里常含泪水?因为我对这土地爱得深沉。”作为《复兴之路》序的开篇,既点出了整部作品的“主题”,又用“诗性”的语言瞬间将剧场观众完全笼罩在浓烈的情感中,显示出舞剧背后文学创编者的匠心独运。一方面客观严肃地历史素材是艺术创作的“底线”,另一方面歌颂建国历程的政治献礼是艺术创作的“舞台”,如何在有限地“圈圈”里呈现无限?《复兴之路》文学剧本创作的巧妙处在于淡化了意识形态,准确地握住了中华民族的文化基因――中国人的“国家”概念。 中国人对“国家”的基本认识是建立在先有家,再有国,没有国,哪有家的理解上的,所以中国人会用“国破家亡”来表述国与家之间的关系。这同西方country(国家)的概念,显然是两种完全不同的文化。在西方文化中,“我”首先是citizen(公民),然后我的“house”和我的“family”以及我的“country”是完全不同的概念和定义。而“家”在华夏民族子孙心中不仅仅是一个“地理名词”,它是故土,也是乡愁,是祖国,也是母亲,是我们所有炎黄子孙的“心灵归属”。而中国文化中的“我”也从来不曾完全独立的只属于自己。“我”是母亲的儿子,也是党和人民的儿子,更是祖国的儿子。那么,“土地”是什么?是祖国、是母亲、是粮食、是家、是国、是一切,没有大地就没有人类,就没有这个世界上的每一个“我”,她给予了我们很多,却从不索取回报,她默默承受、她无怨无悔。不仅我们中国人会这样理解,我们的邻邦――俄罗斯也是一个把“土地”比作自己伟大“母亲”的斯拉夫民族,英文中对应称呼为“motherland”。这样就很好理解,在中国文化中对“土地”的热爱就是对“母亲”的热爱;就是对“家”的热爱;就是对“党和人民”的热爱;更是对“祖国”的热爱。那么,每个家族的“兴旺”,就是整个民族的“复兴”,重建“家园”的过程,就是建设“祖国”的历程。

三、以“家”的兴衰来叙述“党”的征程,“国”的历程。 当我们牢牢把握这一创作主线,再回过头来审视《复兴之路》构思的五个章节《山河祭》、《热血颂》、《创业图》、《大潮曲》和《中华颂》时,你就会发现创编者实际上是在时间的长廊中再一次重新回顾了一个历经磨难、饱经风霜、命运多舛地民族在中国共产党的坚强引领下,逐步从疾贫穷弱的衰败中顽强站立,最终重建家园并走向富强兴盛地悲壮历程。 所以,在《序》的部分,我们听到了谭晶深情演唱的《我的家园》,开篇即表现这个民族祖祖辈辈对“土地”的深情与眷恋。 紧接着在第一章《山河祭》中,我们看到了鲍国安老师演绎的长诗《山河祭》则用音画、群舞、表演等多种艺术手段深刻揭示了中华民族无数仁人志士,在面对“国破山河碎”的危亡时刻,从屈辱到愤怒,从觉醒到抗争的历史画面。 第二章《热血颂》则中运用大量篇幅“排比式”地回顾了中国共产党从1921到1949年间先后领导的“八一南昌起义”、“秋收起义”、“红军长征”、“抗日战争”和“全国解放战争”等重大革命胜利,巧妙地为后面沈培艺老师表演的群舞《为了母亲》做铺垫。剧中沈培艺老师所饰演的“母亲”是整个国家、民族的象征,她的表演深刻感人,整个过程没有一句台词、一个音符,完全靠肢体语言和面部表情将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屈辱和愤怒表现的淋漓尽致。我们还看到了,第三章《创业图》开篇由韩红深情演绎的歌曲《我们的田野》表现“家园重建”与“民族复兴”的开始。以及歌颂那些为建设家园、为民族复兴而奉献青春、牺牲自我的中华儿女。例如《我们和时间赛跑》、《学习雷锋好榜样》、《马兰花》等等。第四章《大潮曲》中用《在希望的田野上》来展现家园重建的过程,一片欣欣向荣的景象。最后,在第五章《中华颂》中表现了全国各族人民普天同庆,举国上下一片欢腾的欢乐景象。无论是蒙古族的《吉祥草原》,还是维吾尔族的《葡萄熟了》,回族舞蹈《金色的汤瓶》,朝鲜族歌舞《好时光》以及侗族舞蹈《铜鼓敲出壮乡情》等,各族儿女用自己的方式深情祝福祖国母亲的美好祝愿。尾声部分,全体演员盛装出场深情合唱《致祖国》,共同歌颂我们的党、我们的人民、我们的祖国满、怀激情、斗志昂扬、意气风发的大步走向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

最终,大型音乐舞蹈史诗《复兴之路》全体创编演出人员用他们精湛的演技、巧妙的主题构思、真挚的情感和多元的艺术表现形式,向世人揭示出历史和人民选择了中国共产党,历史也会终将会在时光中证明这是中华民族无悔的正确选择。

注释:

①张继刚.祖国我为你歌唱-在大型音乐舞蹈史诗《复兴之路》动员誓师大会上的发言[J].艺术学院学报,2010(1):5.

参考文献:

[1] 张继刚.祖国我为你歌唱-在大型音乐舞蹈史诗《复兴之路》动员誓师大会上的发言[J].艺术学院学报,2010(1):5.

[2]韩健.史与诗的完美结合―大型音乐舞蹈史诗《复兴之路》评析[J].中国广播电视学刊,2010(6).

[3]于平.从《人民胜利万岁》到中华《复兴之路》―看中国舞蹈发展60年感思[J].艺术百家,2009(5).

[4]方正.复兴之路―观看大型音乐舞蹈史诗《复兴之路》有感[J].艺术学院学报,2010(2).

复兴之路观后感篇5

1. 鲜明高亢的主题基调。

大型音乐舞蹈史诗《复兴之路》一开始,就运用著名诗人艾青的名句“为什么我的眼里常含泪水,因为我对这土地爱得深沉”,来奠定高亢而深邃的主题基调。这种激昂的主题基调作为这部音乐舞蹈史诗的灵魂,贯穿始终,把观众带入深深的爱国情怀之中,在红色主旋律的引领下,领略史诗般的精神气韵。《山河祭》、《热血赋》、《创业图》、《大潮曲》和《中华颂》五大组成部分在时间的延续中回望祖国母亲曾经走过的悲壮历程,多彩多姿的文艺节目内容在空间的展现中唱出了集民族性与时代感的正气歌。内容和艺术形式作为整体构思的有机环节紧密有序地联缀在一起,并运用电子技术形象生动地重现中华民族在复兴征程中历经的各个重大历史时期,音乐和舞蹈共同表现一个主题:在中国共产党的坚强领导下,伟大的祖国和勤劳勇敢的中华儿女,跨越千山万水,克服重重困难,始终坚定不移地行走在波澜壮阔的复兴道路上,共同谱写繁荣富强的华美乐章。

2. 严谨流畅的结构框架。

文艺作品的结构框架本身不仅仅具有相对独立的审美价值,而且它也如同中流砥柱一般成为主题思想的支撑者、灵魂的依托。《复兴之路》创作者们充分认识到结构美的重要性,将整个节目采用史诗的叙述方式。《山河祭》、《热血赋》、《创业图》、《大潮曲》和《中华颂》五大篇章作为经线全景式再现从音,每个台都扩大为七个频率覆盖,产生了联动共赢的效果。同时,中国广播网、国际在线网、你好台湾网均开设专栏刊出七家电台的14集节目,文字、音频及图片并茂,半个月的点击量数十万,并被“新浪'“搜狐”等境内外网站大量转载,极大地增强了广播对中国军队重大选题报道的传播影响力,发挥了主流媒体正面引导舆论的重要作用。

以中央人民广播电台中国之声《直播中国》播出反映为例,10月2日至9日,《直播中国》集中连续播出了《我眼中的中国军队》,产生良好反响。《新闻阅评》称赞这组系列节目“饱含亲和力”,“通过百姓真切语言,表达了对子弟1840年到2009年这169年来中华民族自强不息、艰苦奋斗的复兴历程,刻画出在复兴之路上中国历经的三大转折点:辛亥革命,新民主主义革命、社会主义革命,改革开放。除了每部分内容紧扣主题外,各个部分之间也存在必然的内在联系,环环相扣,层层深入主题思想。

例如《辛亥童谣》、《曙色》着重表现鸦片战争以后身陷火海的中国人民开始苦苦探索救国真理的艰难岁月;《长征路上》、《为了母亲》、《打过长江去》则高度颂扬了在中国共产党的坚强领导下,中国人民不断与敌人顽强斗争,最终取得了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的悲壮事迹;《我们要和时间赛跑》、《大漠深处》形象生动地描绘了中国人民积极投身于社会主义建设的火热年代;《在希望的田野上》、《不可战胜》、《打工谣》、《遥望我的蓝色星球》、《呼唤》以及《百年圆梦》等真真切切地再现了党和人民不畏艰难困苦,披荆斩棘,不断夺取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成就的光辉历程。

3.异彩纷呈的节目内容。

如果说结构框架构成了《复兴之路》的筋骨,那么,丰富多彩的节目内容便是其丰腴血肉。从这个意义上讲,节目内容是关键。《复兴之路》真正做到了气势恢弘,节目内容异彩纷呈、内涵深刻、创新性强。

一方面,节目形式多彩多姿。《复兴之路》集歌舞表演、诗歌朗诵、情节表演、交响合唱等多种艺术形式于一身,打破常规文艺节目常有的独唱、歌伴舞以及千台一面的尴尬局面,别出心裁地推出情景表演节目《共和国的名字》,在观众心灵深处掀起了强烈的“情感风暴”。1949年10月1日开国大典那天,南下部队的一名普通战士为了将首都、国旗、国歌、国名“一个人不能少、一个字不能丢”地传达给每一位战士在战场上壮烈牺牲。这位年轻战士牺牲前还念念不忘共和国名字的那一幕,牵动了人们的心弦,震撼着观众的心灵;当战士们齐声高喊“中华人民共和国”的那一刻,一种产生于人们心灵深处的兵的爱戴敬仰之情;通过境外人士的国庆观感,见证了我军威武之师、文明之师、胜利之师的崇高精神面貌。”据中央人民广播电台《受众信息》10月综述:“听众称赞七家电台共同制作的《我眼中的中国军队》节目切合听众的口味,是难得的广播精品。中央人民广播电台《专家听评简报》2009年第22期评价这组节目是勇于突破和创新的力作,开创性大协作使军事节目受众面更广,可听性更强,亲和力和感染力更饱满,生动准确地处理好军与民、刚与柔、内与外这三方面的关系。强烈爱国主义情感油然而生。

另一方面,节目内容新颖独特。创作者独具匠心地采用配乐诗朗诵《沉思与抉择》对十年文革浩劫进行巧妙的艺术化处理,通过大地、天空、小草、田埂之间的相互倾诉,借用隐喻、象征、烘托等多种艺术手法,客观再现了中国为探索复兴之路征曾在风雨中遭遇挫折而又重新拨正航线、扬起风帆进入崭新春^天的真实面貌。除此之外,创作者还将诸如《我们的田野》、《学习雷锋好榜样》、《在希望的田野上》等脍炙人口的经典老歌与许多内涵深刻、情感炽烈的新创爱国主义歌曲《我的家园》、《大漠深处》、《致中国》等交相辉映,悠扬的旋律在不同历史时空中回荡,渗透着浓浓的民族精神和时代气息。

二、艺术形式的完美结合

1. 画面和声音的完美结合。

《复兴之路》以音乐艺术和舞蹈艺术为母体,充分调动了声音、音响、灯光、色彩、画面、造型、特技、文字等多种元素,积极主动参与到节目表现中去,使得声音与画面两者双珠联璧,让广大观众津津有味地享受了一席视听盛宴。歌舞《大漠深处》可称得上声画完美结合的一大亮点。创作者采用音画对位,虚实结合的艺术处理方法,把表演者、演唱者和舞台布景中广袤沙漠的画面三位一体有机结合在一起,声情并茂地表达出“两弹一星”的科技功勋们好似戈壁滩上盛开的马兰花,无怨无悔奉献出自己宝贵的青春年华,用血汗谱写“强国梦”的华美篇章。此外,创作者还有意识地利用电子特技效果将科技功勋们的名字适宜地切入到舞台大屏幕虚设的广袤沙漠画面上方,通过特写镜头,让一排排钻石般耀眼的名字照亮观众心灵,来唤起祖国人民对他们的深切怀念和无比崇敬之情。

2. 艺术与技术的完美结合。

首先,时空交融的独特审美感受。创作者颠覆那些粗浅低俗文艺表演惯用频闪的灯光、弥漫的烟雾、虚假的表演和干巴巴的技术堆砌,而是不断创新,借用电视独特的技术和艺术手段,进行精巧的电视化处理,使得大型音乐舞蹈史诗《复兴之路》整场演出进入到时空自由的艺术王国。比方说在《惊梦》这一部分,创作者对历史自然存在的时间与空间做了成功的处理和改造,采用象征性的表现手法,一声巨响震碎舞台后方那面映射清末沉溺于歌舞升平美梦的镜子,来暗示鸦片战争爆发,帝国主义列强用坚船利炮轰开陈久封闭的大门。紧接着,一条条触目惊心的不平等条约从舞台弧形阶梯状LED屏的两侧倾泻而下,冲击着观众的视觉神经,将历史时空与电视时空通过声音与画面的有机结合,虚虚实实地交融在一起,扩展了屏幕的信息量,从而让观众产生一种亲临其境之感,在有限的观赏时间内领略一种时空流动的艺术美。

其次,创作者在保留原有音乐、舞蹈、诗歌、话剧等文艺形态艺术价值的基础上,充分发挥视频技术与艺术的互补优势,淋漓尽致地展现诸多艺术形式的综合美。多种艺术元素,如同五彩缤纷的艺术“万花筒”,以强烈的视觉冲击力和听觉震撼力一同调动观众的接受心理机能,给观众带来奇妙的审美情趣。比方说《遥望我的蓝色星球》节目的创作者在调动声、光、色、画面等视听元素的同时,超越舞台的假定性和封闭性,使得观众从现实日常生活中分离,全身心地投入到屏幕上星光璀燦的画面与舞台空中蓝色地球所构造的美妙情境之中。当屏幕上出现中国宇航员在太空舱外行走的历史纪录画面时,飘浮在演出舞台上空的航天员也同样挥舞着国旗向观众们致意,两者交相呼应,声画同一,仿佛让观众们和航天员一起来到太空,共同见证这一伟大历史时刻。

这里,需要强调的是,央视转播的《复兴之路》,与舞台演出相比,其独特的电子切换技术和高超的特技效果又为这场大型音乐舞蹈史诗的表演平添了无穷的艺术魅力。无论是对音乐、歌舞、诗歌等多种艺术形式表现力的增强,还是对《山河祭》、《热血赋》、《创业图》、《大潮曲》和《中华颂》五大不同历史时空的真实再现,都在很大程度上做了大胆的创新。编导们根据演出的整体构思、观众的审美需求和整场演出进行的实际状况,经过镜头的自由摇移,景别、角度的多重转换、画面的逻辑组合,还有叠化、移位、切入等等大量特技效果的灵活运用,营造出诗一般的意境,给观众带来一种精妙绝伦的审美体验。可以说,展现在大家眼前的这场大型音乐舞蹈史诗已经不再是“被动”机械式记录的文艺演出,而是一件经过先进电子技术和特技效果制作的高雅艺术作品。高科技电子技术的介入,艺术与技术的“联姻”,不仅仅延伸了电视艺术表现的创造空间,而且还拓宽受众的审美视野。

三、审美特征的史诗性

1. 气势恢弘的历史性。

观看大型音乐舞蹈史诗《复兴之路》,犹如参观浏览历史博物馆一般。整场演出以历史时间为线索,通过严谨流畅的结构框架、不同章节中各具时代特征的节目相互联结以及艺术与技术的完美结合,全方位、多角度地再现中国近代、现代、当代波澜壮阔的历史时空,展现出中华民族由贫穷落后走向民主富裕的历史性巨变,引导人民从现实的视角出发,去追溯从1840年至今,这169年中华民族不屈不挠、勇于拼搏的历史足迹,以唤起和加深观众对这段历程的情感体验,使大家在动情之余,情不自禁地回顾鸦片战争、抗日战争、新中国成立、改革开放等一系列重大历史事件,切身感受每一个历史事件背后蕴含的深刻意义和思想意念。

复兴之路观后感篇6

伴随着歌剧《洪湖赤卫队》于国庆期间的第三轮演出,以及大型史诗京剧《赤壁》陆续在南京、杭州等处上演,作为总导演的张继钢一直奔波于各地。而在此之前,由他所创作的大型原创音画舞剧《千手观音》,在两年巡演创下百场的纪录后,亦于4月28日至5月1日在北京保利剧院载誉重演。

忙,已然成了张继钢生活的常态。

2009年,作为新中国成立60周年大型舞蹈史诗《复兴之路》总导演的张继钢,在接受《小康》记者采访时曾坦言,若真给他一个礼拜天,他会很茫然、很不适应。“身不由己,却不能脱离、不会脱离。你已经是这样的人了。”

“不能松弛,更不可散漫”

作为当今中国最重要的官方艺术家,张继钢1980年代一手开创“黄河派”舞蹈,1990年代以《献给俺爹娘》扬名舞蹈界,此后随着舞蹈《千手观音》在2005年春晚舞台上盛开,他几乎一夜之间为中国普通民众所熟知。

《千手观音》后,张继钢迈入事业高速发展期,而他的生活似乎也被调至“国家时刻”:他是纪念反法西斯及抗日战争胜利60周年晚会总导演;他曾为奥运会筹备盛典;后又在中央领导委任下担任《复兴之路》总导演……

当年,在接受《小康》采访时,记者曾问:“你强调《千手观音》是‘自己的作品’,《复兴之路》则‘不是个人作品’,个人艺术创作和中央的命题作文,你怎么平衡?”

张继钢回答:“这不是平衡的问题。中央领导给的任务,就一定要完成好。”

这个1991年进入部队,现任武警部队政治部副主任的少将曾说:“军人从穿上军装那天起就没有了户口,你就不再属于你自己,不再属于你们家,你必须属于党和国家。”

张继钢说自己最大的理想是为国家、为民族、为这个时代创造出具有标志意义的作品。另外,像他参与的作品,奥运会开幕式、残奥会开闭幕式、《复兴之路》等,“无论我愿意也好,不愿意也好,它们已经载入史册。这是我永远的责任。”

2009年10月,《复兴之路》在人民大会堂演出后,张继钢连咳了三个月,似乎任何药物都起不到效果。那很像身体长期透支后一种报复性爆发。

《复兴之路》是建国后的第三部大型音乐舞蹈史诗。和之前的《东方红》、《中国革命之歌》相比,前者时间跨度更大,要展示1840年鸦片战争至今一百余年的历史。某种程度,它如同一部政治性很强的编年史。

张继钢受命接下“命题作文”后,既要保证作品时刻保持思想性、艺术性、观赏性的统一,又要令所有编排让观者感觉“意料之外”又“情理之中”,他所承担的压力可想而知。

当年的张继钢曾用“生命状态非常艰苦”、“绝望”、“简直无路可走”等词汇,形容自己的心境。但“绝处逢生”同样也是这个艺术家所推崇的生命状态。在他看来,绝处代表的是一个标准、一个眼界、一个眼光。“只有经历很多,你才知道现在所处的地步是绝处,你需要推开一扇门,点燃一盏灯,照亮一条路。”

走到“绝境”,但又获得“新生”的张继钢,是幸运的。在《复兴之路》编排上,他就“绝处逢生”般想出无数创意。如表现中华人民共和国独立,张继钢决定让国旗升起在南方未结束战斗的阵地上。张继钢表示,每次演出,绝大多数观众在这个地方一定会哭。

但幸运之神并不会随意眷顾于某人,《复兴之路》编排时每一次难点的突破,背后都暗藏着张继钢的执着。“不能松弛,更不可散漫”——是他对自己提出的要求。而这种工作状态,张继钢已保持多年。

1990年代初,还在做毕业作品《献给俺爹娘》的张继钢就和朋友说:“我们这代人一定要努力,做到这个领域的世界最好。”朋友劝说:“你不要把自己逼到这个地步,太累。”张继钢不服气,他向朋友发誓,自己就是要永远迅速地奔跑。

2006年,筹备奥运庆典的张继钢几乎每天都是凌晨两三点回家睡觉,早晨7点半出门工作。倏忽之间,四季流转,他却浑然不知。到了2008年的7月到9月,张继钢把回家时间延迟到了早晨6点。天亮,他开始洗澡,听院子里的汽车一辆辆开动。之后,他吃早饭,再去工作。他曾对《小康》记者坦言,实在太累的时候,他索性把车停在路边,“深夜,我在北京紫色的夜空下抽烟,看月亮,看一种空旷——这对于我是很美好的。”

艺术的时代审美

张继钢骨子里或许也有散淡一面,他说自己偶尔也会想到退休,但他也觉得,那恐怕是个做不到的计划,况且退休后可能更加繁忙。因为那时更能集中精力做一些个人的作品。

《复兴之路》后的作品歌剧《洪湖赤卫队》,对张继钢而言,仍像是“命题作文”,且是具有“经典”光环的“命题作文”。

据说当初张继钢并不想接下这部剧,毕竟触碰经典,难免招惹麻烦。但既然接了,张继钢决定让这个“洪湖”具有时代感,具有时代的审美感。在他看来,“把经典改得面目全非是不负责任的,但照搬经典同样是不负责任的”。他的原则是,对“洪湖”要改编,但“不宜伤筋动骨”。

因此,历时两年重排最终于2012年10月亮相舞台的《洪湖赤卫队》,既保留了《洪湖水浪打浪》、《看天下劳苦人都解放》这些经典唱段的原汁原味,又有很多切合时代审美的改编。如过去老版歌剧结尾时,是群众一阵欢呼“彭霸天打死啦”,随后,《洪湖水浪打浪》的歌声再起。而新版的结尾,韩英会说:“我们仅仅是消灭了一个彭霸天,可是还有多少个彭霸天需要我们去铲除。”这样的收尾,让全剧有了更为开阔的眼光。

“艺术需要不断地创新、不断地完善,我希望数十年之后,那个时候的艺术家根据那个时候的审美,对《洪湖赤卫队》还有新的阐释,这就是艺术的进步。”张继钢如是说。

2013年末,在南京、杭州等地上演的大型史诗京剧《赤壁》,作为张继钢导演的京剧处女作,自2008年在国家大剧院首演获得观众认可后,已经有近十万人次观众观看,张继钢也将诸多浪漫唯美的元素注入剧中。

在他看来,“京剧的浪漫就在于它的假定性和虚拟性,戏曲讲究以一当十,一桌两椅就能构成厅堂一室,而马鞭一挥、腿一迈,就上了马背,走了两步,就是千山万水。”

场景设计上,《赤壁》一剧也处处体现着张继钢的创新。如泛舟借箭一幕,白雾横江的水面,曹军的艨艟战船在舞台上仅仅露出一角,已足显其磅礴气势。另一边,诸葛亮与周瑜在江上仅仅只是一叶扁舟。两边视觉上的对比冲击,给人造成一种战争一触即发的危机感。而周瑜在小舟上悠然地抚琴作歌,诸葛亮在羽扇轻摇间一条妙计便已成竹在胸。配合着灯光,整个舞台凸显出一种神秘而唯美的浪漫氛围。

当然,追求创新的张继钢亦有自己的原则。在他看来,两百多年的京剧,有着大量的戏迷票友。“观众都是懂戏的,不能随便创新、随便浪漫。”他表示,创新、浪漫的前提,是要保持传统京剧的原汁原味,在允许的范围内进行一些改变,在细节之处体现浪漫。

而作为精益求精之人,2009年3月《赤壁》启动二轮演出时,张继钢又结合首轮演出观众意见,对剧本和舞台设计进行了改动。如增加了“舌战群儒”的紧张感;在“借东风”的戏中加入了一段孔明的独白;而“火烧战船”也有更加惊心动魄的效果。

正因不断突破,在2013年的演出中,《赤壁》收获了极好口碑,就有观众在看过“火烧赤壁”一场后形容:近7米高的艨艟舰船,不可思议地在“战火”中分崩离析,裂为数块。以假乱真的特殊效果,让人感觉整个演出现场都被“烧热”了。

对作品不断完善,是张继钢的创作特点。

据说,当年《复兴之路》在人民大会堂上演,他从第一天改到最后一天。张继钢说,自己很不理解有些导演排戏,排一遍就说排好了。而在艺术上,他更相信自己始终与完美对望。

“为什么要对望?因为你只能接近,你达不到。艺无止境。”

致敬辞

他曾任新中国成立60周年大型舞蹈史诗《复兴之路》总导演,曾为奥运会筹备盛典,也曾一手打造舞剧《千手观音》,他是张继钢。作为中国当代著名艺术家、教育家,他用作品践行着自己的责任与梦想。

声音

“人生就是这样在不断的选择当中前进。选择在有梦的地方行走。行走就是寻找,行走就是思考,行走就是努力,行走就是奋斗。”

——张继钢

十年大事记

作为当代著名艺术家、教育家,现任武警部队政治部副主任的张继钢,30多年来参与500多部艺术作品的编排创作,他的作品一直是国家主流意识形态的最佳代表。

复兴之路观后感篇7

关键词:中国梦 中学生 价值观

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是中华民族近代以来最伟大的梦想,具体来说,“中国梦”是现代化之梦,是社会主义之梦,是民族复兴之梦,是人民的梦,更是广大青年学生的梦。有人说:“看一看这个国家的青年就知道30年后这个国家会发展成什么样子。”当代中学生是祖国的未来、民族的希望、是党和人民事业发展的生力军,是实现“中国梦”的重要成员。中学时代是价值观形成的重要时期,当代中学生有着怎样的价值观,意味着将来会成为什么样的人,这直接关系到“中国梦”的实现。中学思想政治课肩负着中学生思想价值观教育的重担,政治教师理应担负起引领学生追寻“中国梦”的光荣使命,在中学思想政治课教学中塑造中学生的“中国梦”。

一、中学生思想观念状况

1.自我为中心倾向较重

现在有很多“4-2-1” 式的家庭,孩子从小在家里就被当成“小太阳”,家人们就像地球围着太阳转一样围着他们转,这使他们养成了以自我为中心的习惯。上学以后,部分家长和教师在教导这些孩子时常说:“你读书是为你自己好,不是为我读。”这样就使他们也觉得读书只是为了自己,因而缺乏对学习与人生价值的真正理解。久而久之,他们对周围的人和事漠不关心,只以自己的喜好为出发点,推崇对个人利益的追求,淡化了社会追求,不会从社会大局和集体利益着想,也就很少能有爱国情怀。

2.受功利主义思潮影响比较大

目前,我们国家还是以应试教育为主。学校一味抓升学率,教师一心一意抓成绩,导致学生的价值观教育没有受到足够的重视。同时,当前社会上一些不良的社会现象给正处于成长期的中学生造成了很深的负面影响,这使得部分中学生的价值取向发生了扭曲,他们认为读书就是为了自己过上好日子而不知感恩。他们“两耳不闻窗外事,一心只读考试书”“心若冰清,天塌不惊”,对“中国梦”的深刻信念无动于衷。

3.价值观的可塑性比较强

虽然很多中学生有着以自我为中心、功利主义等不良思想倾向,但是中学生都是未成年人,心智还不够成熟,思想观念还没有完全定型,他们依然处于“近朱者赤,近墨者黑”的时期,价值观具有很强的可塑性。作为思想政治课教师,担负着中学生思想品德教育的重任,有责任也有义务从正面引导和教育他们,帮助他们树立正确的价值观。

二、中学生与“中国梦”的内在联系

1.中学生是“中国梦”实现的重要载体

自古英雄出少年。中学生思维敏捷、风华正茂,富有创造力、活力,是最有理想追求的群体,是一个国家和民族的希望,是未来建设事业的主力军。2013年5月4日,参加“五四”青年节“实现中国梦,青春永担当”主题团队活动,在同各界优秀青年代表座谈时指出:“中国梦是我们的,更是你们青年一代的,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终将在广大青年的接力奋斗中成为现实!” 长江后浪推前浪,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还有很长的路要走,这根接力棒必然要传到青年学生这一代,他们是中国梦的筑梦人。这是时代交给他们的光荣使命,需要一代又一代青年脚踏实地、埋头苦干,不断努力,实现这个伟大梦想。

2.“中国梦”可以引领中学生梦想的实现

“中国梦”是你的梦,是我的梦,是大家的梦,是全国人民的梦。只有把“我的梦”融入“中国梦”之中,把个人梦想融入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建设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实现民族复兴的伟大事业中,个人梦想才不会是狭隘的梦想,个人梦想的实现才将更有社会意义,个人的人生价值才能得到更好的诠释。离开了国家富强、民族复兴来谈个人梦想和发展,就失去了最重要的根基, 终将化为泡影。只有在“中国梦”的引领下,个人梦想才会飞得更高,个人也才会有更广阔的人生舞台,个人的生活也才会更精彩。

三、在政治课教学中运用“中国梦”塑造中学生的价值观

运用“中国梦”的正能量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中学思想政治课教学既有这个责任,也有这个条件。高中思想政治必修教材《经济生活》《政治生活》《文化生活》《哲学生活》中都蕴含了对“中国梦”的内涵和外延的阐释,教师可以通过课堂教学,有意识地将“中国梦”的思想传递给学生,让学生在学习知识的同时,潜移默化地感受“中国梦”的正能量,以此改变自己的一些错误认识或偏见,逐步树立正确的价值观。

1.用“中国梦”坚定中学生走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道路的信念

要想实现“中国梦”,必须走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道路。目前,我国还是发展中国家,人均GDP世界排名还很靠后,经济也不及那些发展了几百年的发达资本主义国家发达。这使得部分学生觉得我们国家的经济、文化等很多方面不如别人,进而对我们走社会主义道路产生疑问。思想政治课的教学必须纠正这部分中学生的错误思想,引导学生正确看待我国国情,理性分析新中国成立以来,尤其是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在各方面取得的成果,让学生坚信“中国梦”是强国梦更是富民梦。

在经济生活教学中,教师讲解“收入影响消费”时,可以列举数据说明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居民人均收入和消费水平在不断地提高,也可以让同学们自己对比从小到大家庭生活的变化,感受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增强走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道路的信心。

在政治生活的教学中,教师通过讲解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民族区域自治制度、基层群众自治制度及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等,说明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制度具有不可比拟的优越性。通过分析,让学生坚信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道路必定是一条康庄大道,沿着这条道路前进,“中国梦”一定会实现。

在文化生活的教学中,教师要说明民族文化这只“看不见的手”推动着整个民族不屈不挠地前进,民族的复兴必然伴随文化的繁荣,文化的繁荣也将推动民族的复兴。我们要坚定地走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文化发展道路,坚持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树立社会主义共同理想,不断增强文化自觉性和文化自信,实现文化强国梦。这既是我们民族伟大复兴的目标之一,也是中学生树立正确价值观的标杆。

在哲学生活的教学中,教师要透彻讲解事物的发展是前进性和曲折性的统一,是量变和质变的统一。“中国梦”需要一步一步来实现,由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到实现社会主义再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需要一点点的积累,需要经历几代人的奋斗。为此,教师要引导学生认识到他们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重要一代,包括广大中学生在内的13亿中国人必须共同努力奋斗,坚定地走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道路,这样一定能实现中华民族伟大的“中国梦”。

2.用“中国梦”激励中学生弘扬民族精神

要想实现“中国梦”,必须弘扬中国精神。中国精神就是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中华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这种精神是凝心聚力的兴国之魂、强国之魄。正因为有这种精神支撑和精神动力,我国才有古代的辉煌、近代的成功、当代的发展和未来的复兴之梦。

在政治生活和文化生活的教学中,教师要通过教材解说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人民战胜西方列强的欺辱,独立当家做主;改革开放以后,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人民大力发展经济,逐步走向繁荣富强。我们国家战胜了一个又一个灾难,取得了一个又一个突破,让学生深切感受到中华民族依靠这种自强不息、不屈不挠的民族精神,实现了一个又一个梦想。当代中学生应该以此为动力,自觉感受中华民族的精神力量,做中国精神的弘扬者、传播者和践行者。

在经济生活教学中,当教师讲到“我国的经济制度”时,阐明改革是我国取得巨大进步的“法宝”。改革就是创新,通过改革所有制结构,改革分配制度,走出一条把社会主义制度和市场经济结合起来的具有中国特色的发展道路。在讲解“企业的经营”时,重点说明我国的企业要想在世界竞争中处于优势地位,就要不断提高自主创新的能力,提高产品的科技含量,做到人无我有。

在哲学生活的教学中,教师要教会学生用发展的观点看问题,要具有辩证的革命批判精神,用辩证的观点看问题,这些都要求教师具备改革创新的意识。

从这些课程中可以看出,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中华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是中国不断取得发展和进步的动力,这就是中国精神。广大中学生需要继承和弘扬中国精神,在这种精神力量的推动下,去实现自己的个人梦想,也促使我们的“中国梦”早日实现。

3.用“中国梦”增强中学生的凝聚力

“中国梦”是人民的梦,唯有全中国人民共同奋斗才能实现。中学生是数量庞大的人民群体,是“中国梦”实现的主力军,我们要用“中国梦”传递正能量,激发中学生对国家的认同感,不断凝聚中国力量。

在经济生活的教学中,教师在讲解“劳动者就业”问题时,要阐明中学生都是未来的劳动者,应该努力学习科学文化知识,增强自己的知识修养,提高道德修养,为实现民族的复兴不断积聚力量。在政治生活的教学中,教师在讲到“民族政策”问题时,要分析我国处理民族关系的原则和实行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的必要性和重要性,让中学生自觉拥护党的民族政策,用自己的切实行动团结各族人民,增强凝聚力,共同实现中国梦。教师在讲到文化生活中“人民群众是文化创作的主体,同时文化创作也必须满足人民群众的精神需求”和哲学生活中“人民群众是实践的主体,是历史的创造者”时,要求中学生要尊重人民群众的主体地位,自觉树立群众观点,坚持群众路线。引导学生要在以后的工作岗位上密切联系人民群众,充分发挥人民群众的集体智慧,充分凝聚全国人民的力量,只有这样才能实现“中国梦”。

总之,中学生正处于成长发展期,容易受到社会上各种歪曲思想和不良现象的影响,所以中学思想政治课教师要勇于担负起引导学生树立正确价值观的重任。“中国梦”是我们中华民族的强国梦、富民梦、复兴梦,是引导我们每一个中国人实现个人理想的总目标,在高中思想政治课中,教师要有意识地用“中国梦”引领学生的梦想,使“中国梦”成为学生自觉的理想价值和追求,从而塑造正确的价值观,使其将来成为“中国梦”的筑梦人。

参考文献

复兴之路观后感篇8

在新中国成立的65个春秋中,中国走出了遭人欺辱的时代。中国改革开放用了35年的时间,走完了其他发达国家一二百年乃至三百年走过的路。全面进行改革开放,坚持走适合中国发展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坚持四项基本原则,使得中国已经在世界舞台上有了举足轻重的影响!这使得当代中国无疑是最接近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的时期,也是比历史上任何时期都有信心、有能力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的时期!实现民族的伟大复兴并不是随便一个民族就可以提出来的,所谓复兴,唯有自身文明曾经繁荣昌盛过的民族才有资格提出复兴的目标,唯有承受过艰难困苦而始终不放弃梦想的民族才有力量提出复兴的目标!不但没有在困难中沉沦,反而在困难中奋起的这就是我们伟大的中华民族!我们的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梦不是做世界霸主的梦,而是和世界其他国家共同发展,共同繁荣,和平相处的梦;不是索取社会资源的梦,而是为世界作出巨大贡献的梦。正如英国《金融时报》中提到:中国的梦想,不仅关乎中国的命运,也关乎世界的命运。

百年坎坷复兴路,世纪沧桑强国梦!有哲人指出,一个国家处于上升期的标志是这个国家开始拥有它的造梦能力,它的国民也有信心的谈论自己的梦想!中国梦的提出正表明中国正迅速发展,正极速向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梦想前进!

《百年潮。中国梦》展现了以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着眼于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提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这一重要战略构想,充分反映"中国梦"释放的强大号召力和感染力。

"百年潮,中国梦!一心中国梦,万古下泉诗",看了这部片子,了解到中国百年梦想的历史变迁,从兴盛到衰败,再到民族复兴,既有历史维度的纵向展示,又有政治、经济、文化各个层面的横向对比,更体会到中华民族百年逐梦的艰辛。

《百年潮·中国梦》的电视语言内涵丰富,注重形式感,富有现代风韵,散发着‘大片’的气息,给人以视觉上的冲击力与震撼力,与解说词追求的‘气势’相匹配,是当前影视政论片创作的一次重要收获,将对实现中国梦的价值和意义进行‘最大的普及’,具有强烈的现实针对性,并富有文献价值。它的正式播出,是激励中国人全身心投入实现中国梦宏伟事业的一次总动员。

虽然中国的发展很迅速,但是"行百里者半九十"!中国实现伟大中国梦的"两个百年"计划还面临严峻考验,改革涉入深水区,发展面临攻坚战!但我们伟大的中华民族敢于面对考验,自强不息,坚韧不拔,我们中华儿女会一直怀揣中国梦,披荆斩棘,阔步向前!

百年潮中国梦观后感600字(二)

面对这样一个饶有兴趣的提问:"如果再生为人,您愿意生在哪个国家?"英国历史学家阿诺德·汤恩比明确回答:"我愿意生在中国!"

纵观百年屈辱百年抗争,各式各样的救国方略乱花迷眼:资本主义、改良主义、自由主义、社会达尔文主义、民粹主义、工团主义……一时间"你方唱罢我登场",但最后都纷纷碰壁了、破产了。

中国向何处去,中华民族的出路到底在哪里呢?

斗转星移,亘古不变的是人类追求梦想的百折不移的信念。以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明确指出:实现中华名族的伟大复兴,就是中华民族近代以来最伟大的梦想。这个梦想凝聚了几代中华人民的美好夙愿,体现了中华名族和中国人民的整体利益,是每一个中华儿女的共同期盼。

"中国梦"是让国家富强、民族振兴、人民幸福的梦;中国梦是和平、友善的梦;中国梦是促进共同发展之梦;中国梦是推动合作共赢之梦。

百年坎坷复兴路,世纪沧桑强国梦。没有梦想的民族是可悲的,对美好梦想没有坚定不移、矢志不渝精神的民族照样没有前途。只有自强不息的奋斗才有今天强大的中国。年轻人的未来决定国家的未来,年轻人的"中国梦"汇成整个国家的"中国梦".

"大海成汪洋之势,却以其低而纳百川;天空展无垠之城,然以其高而容日月".

复兴之路观后感篇9

既然风景园林是为公众服务的,它之所以被认为具有风景旅游价值,就是因为它可以不同程度地引起人们的美感。下面从审美主体(公众)的视点进行美感的层次透视,了解这点对于设计人员进行风景园林规划设计是非常重要的。

审美主体是审美活动的核心,审美潜意识水平是美感质量的基础,自然属性和社会属性的特征直接决定着审美效应的大小。因此,可以对审美主体的美感层次进行划分(这种划分与景点级别划分具有本质区别),并采取相应的设计对策。

1、安全感是公众审美的基本要求 是产生美感的基本保障,它构成美感的基本层次。这种要求反映在游人对整个审美过程,所经历环境的总体了解以及在不同视点位置上空间平立面可视性状况和变化频率等各个方面。例如,一个在森林中迷路的人就很难再有心情去欣赏四周美丽的风景;路途崎岖、沟壑难料的环境会使游人望而生畏。因此,起码的安全感对公众来说是必要的。当然,有时适当的冒险也会刺激游人的审美欲望,这在一定程度上起到兴奋点的作用。

但对于工作生活节奏快、社会压力大的现代人来说,环境中过多的冒险是不适合的。安全感是一个基本要素,这往往是产生美感的必要前提。

2、自然风景能够使人心旷神怡 其根本原因在于它能适应人的审美要求,满足人们回归自然的欲望,这在美感层次上表现为一系列的美感平台,即各种相互融合的风景信息可以提供一个使人心旷神怡的环境,给人以持久的舒适感。随着风景场的转换,不断有新的风景信息来强化对 游人的刺激,使美感平台缓慢波动。但总的来看,在一定时间内,平台“高度”会逐渐上升,达到一个最高点后再缓慢下降。这时,若没有新的较强烈的风景信息进一步强化刺激,游人的美感平台“高度”将继续下降,直到恢复原来的状态。

当处于平台区的审美主体受到强烈的风景信息刺激时,美感层次会在前一个平台基础上急剧上升,使审美主体获得极大的审美享受,而后再缓慢下降进入下一个平台区。新的平台“高度”会因兴奋点的特征及审美主体的审美潜意识而比前一个平台有不同程度的提高,并对整个审美过程 产生深远的影响。一次审美活动美感的强弱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兴奋点的数量和质量。只有在 安全感基础上,平台区与激变区不断反复促进才能使审美主体的审美感受一层层递进,获得较好的审美效应。否则,若审美主体的美感只局限于一两个平台区内,就很难达到理想的审美效果。

从以上分析可以看出,兴奋点在美感的形成过程中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因此,风景园林设计人员在景观设计中应突出兴奋点设计这根主线,在合理安排景观生态和观赏效果的同时,因地制宜,巧妙设计兴奋点,只有这样,才能适应当前公众审美素质水平的现实,充分发挥风景园林的作用。

事实上,我国传统造园理论非常重视意境创造,“一峰则太华千寻,一勺则江河万里”,方寸之间,意境无穷。这实际上是兴奋点创造的一种形式。例如,欲扬先抑是中国古典园林的典型对比手法,为了表现空间的开阔,先营造一个压抑的预备空间,使游人在充分压抑之后豁然开朗。这种对比的强化,实际上就是一种兴奋点设计。如果没有预先的压抑,让游人直接进入开朗空间,虽然也会给人以开阔、舒畅之感,却不会产生兴奋感,美感层次处于一个平台上。而增加了一个预备空间,则能使游人美感层次经过兴奋点进入一个更高的平台,从而达到强化审美的效果。

3、兴奋点设计 应该包括两个方面,一是明点设计,二是暗点设计。

复兴之路观后感篇10

关键词:生物学 实验教学 重要性

生物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学科,实验教学在课堂教学中占有极其重要的地位。教师用演示的方法结合课堂教学进行的生物学实验,是一种直观教学手段,可以帮助学生形成生物学概念,进一步理解和掌握生物学知识;可以更为形象地讲解生物学概念、现象和规律等;同时也可以培养学生自身的观察力、注意力和思维能力等。

高中生物学的教学内容是比较复杂和抽象的,对于高中生来说,对于一些直观性的知识比较容易掌握。因此,教师结合课堂演示实验来讲授新知识或复习旧知识,学生就更容易接受和掌握。另外,通过演示实验,还可以使学生认识各种实验仪器并能正确、规范地使用,在以后的学生实验中,能够独立、高质量地完成各个实验。所以,演示实验是高中生物教学中不可缺少的直观教学手段之一,有利于把学生带入发现问题的情境,使学生在分析实验问题之中和解决实验问题中锻炼思维能力。

一、高中生物实验教学的现状

生物学科主要研究生物的生命现象及其规律,在生物教材中,几乎每节课都穿插了实验内容,目的是通过实验使学生深刻地掌握生物学知识,提高学生实验能力。但在实际教学过程中,有些教师并不能很好地运用这一直观教学手段。一方面,由于实验条件的限制,特别是一些农村中学,在实验室的设备配置和规范管理方面都比较落后,另一方面,在现行的教育管理体制下,部分生物教师依然穿新鞋走老路,还在采用照本宣科、让学生死记硬背的教学方式。虽然在时间加汗水的强大阵容下也取得了一定的教学成绩,但是却压抑了学生基本技能的培养。久而久之使学生的兴趣消失殆尽,抑制了学生个性的发展。这样的教育显然是一种失败的教育。新的教学形势要求我们生物教师在教学中端正认识,努力为学生提供宽松的实验环境,为他们创设亲身实践、动手操作、亲身感受与体会、自主合作与探究的学习氛围。让学生真正体会到学习的快乐感和科学探究的成功感与自豪感。

二、如何运用实验教学

1.运用实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学生亲自动手操作会激发学习的兴趣,而兴趣又是思维活性的触发剂,求知的需要是学习动机的基础。当学生对某个问题发生兴趣时,就会围绕着这个问题积极地思考起来。但是,单纯由“实验”表面的“魅力”所引起的只是直接的兴趣,如果没有更深层次内涵的吸引,维持不了多久。要想保持学生持久的兴趣,就要善于“创造”种种诱因。比如,从生产实际和学生生活实际引出实验课题,不断明确实验目的、意义,不断提出有趣而又有思考性的问题引起学生思考,等等。通过这些手段,及时地把学生的直接兴趣发展为间接兴趣。在这一过程中,教师必须解放思想,更新观念,放开学生的手脚,相信学生能成功完成实验,也允许学生实验失败,鼓励他们从失败中找原因,直至实验成功。要让学生带着明确的目的去实验、去探究,把从实验中体会,然后引导学生总结实验结论,这样既体现了教师的主导作用,又发挥了学生的主体作用,才能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

2.运用试验培养学生科学的观察方法和求实态度。生物实验课可以培养学生科学的观察方法和求实态度,观察能力的提高,有赖于正确的观察程序和方法,教会学生用正确的方法进行观察,对培养学生观察力是很必要的。观察方法的培养:①先整体观察后局部观察,教师要指导学生全面进行观察,抓住事物的各个方面及其发展变化的全过程,这样才能达到认识事物的目的。例如:观察根毛和根尖的结构,先用肉眼观察认识根的形态,掌握直根系、须根系、主根和侧根的形态特征,进而用放大镜、显微镜观察根毛的位置,根尖的结构,认识和掌握根冠、生长点、伸长区及根毛区的细胞结构特点。局部观察即细微观察,要求学生在观察过程中抓住事物最本质的属性,捕捉它们之间的细微差异,从而发现事物各个侧面的特点。通过解剖观察使学生认识了两种不同类型的花在本质属性方面的区别。②对比观察。是运用纵横比较进行观察,同中求异或异中求同。对比观察能使学生从平常的现象中发现不平常的东西,从相似的事物中找出差异以及从差异中找出共同点或因果关系。因此,必须通过反复多次的观察。在脊蛙反射实验中,首先让学生把去脑的蛙进行翻身反射试验,这样来确定脑是否除净,这种实验要反复进行观察才能收到良好的效果。在验证脊髓具有反射功能时,也应该重复使用不同浓度硫酸来进行刺激,反复进行观察,最后使学生认识在适宜的条件刺激下,脊髓能完成低级的反射功能。只有指导学生反复的观察,才能认识事物的本质属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