赞美教师的歌曲十篇

时间:2023-04-07 08:22:31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赞美教师的歌曲,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赞美教师的歌曲

赞美教师的歌曲篇1

语文课是其它学科的基础。然而,生机勃勃、有思想、有情感并且具备一定审美观的中学生对文质兼美的语文却不偏爱,他们把语文视之为枯躁无味的学科。这就要求语文教师从激发学生的兴趣入手,精心备课,从导课开始,就要吸引住学生,充分调动起学生学习课文的主动性,使学生轻松愉快地学习课文。许多教师在这方面都作了精心设计,有自己的高见,这里也谈谈自己在教学中导课的点滴。

多年来,我根据中学生对音乐喜爱的特点,把主题与课文主题相同的歌曲作为授课的导入语,应用于课堂教学,颇有收益。尤其是散文体裁的课文,这一运用就大见成效。

朱自清的优美散文《春》,融情、景、意于一体,作者以诗的笔调描绘了大地绘春,万物苏醒,生机勃发,草木花卉相竞荣的景象,赞美了春的创造力和带给人们的希望。学习时,我选用了学生在小学喜唱的《春天在哪里》这首歌作为导入语。“同学们,小学时我们学过一首赞美春天的歌曲《春天在哪里》,我们齐唱这首歌的第一段。”“春天在哪里呀,春天在哪里,春天在那小朋友眼睛里,看见红的花,看见绿的草,还有那会唱歌的小黄鹂。”“同学们,歌中的‘花’、‘草’、‘唱歌的黄鹂’展现出一幅生动形象的画面。画面中有静物还有动物,有色彩还有声音。这首歌表达了对春天的由衷赞美和喜爱之情。散文作家朱自清又是如何抓住春的这些特征来绘春、赞春的呢?请听录音。”这样一来,课堂一开始就充分调动了学生学习课文的兴趣,学生带着美的情趣来挖掘文章中的美,更能达到让学生学这一课的目的。魏巍的《我的老师》,抒发的是对老师的怀念和崇敬的心情,赞美了老师的美好心灵。学习时,我先找一个同学唱了一遍《我爱米兰》这首中学生歌曲,这首歌赞扬了老师的平凡,歌颂了老师的无私奉献精神。“老师窗前,有一盆米兰,小小的黄花藏在绿叶间,它不是为了争春才开花,默默地把芳香洒满人心田……”。“米兰花开并非为了与百花争宠,而是为了送芳香给大地,它默默地奉献精神如同辛勤的老师,相信同学们一定像老师喜欢你们一样喜欢老师。我们爱老师,用歌声表达对老师平凡无私的赞美之情。歌曲《我爱米兰》是从赞美老师的默默无闻的奉献角度来抒发对老师的爱。课文《我的老师》是从慈善、公正、爱学生角度来表达对老师的爱与赞美,两者赞美角度不同,表达方式不同,主题却是相同的。当代作家魏巍用充满爱的基调,选取平凡事例来歌颂老师的不平凡,请看课文听录音。”学生有感情的歌唱更加激发了学生对老师的爱,在学习课文中与作者产生共鸣。如此安排合乎学生的情理特点,使学生由爱学到会学。

一改演讲式的导课模式,从兴趣入手,借助学生对音乐的浓厚兴趣,促进学生对课文的学习,深入地挖掘课文中的美,这样语文课会由枯躁无味变为趣味无穷。

赞美教师的歌曲篇2

在浓厚的学习兴趣推动下,同学们积极主动地学习歌曲。在视唱曲调、学习歌词的过程中,认识了歌曲旋律的特点。歌曲为大调式,结构为三段体,即ABA。

A段四乐句均从弱拍起唱,并由低音向上大跳,跌宕起伏,充满生气。B段从强音开始,用了较多的附点音符,节奏舒展,旋律优美平稳;二声部合唱和谐丰满,与第一乐段形成对比。?学生在听唱的音响感受中,体验了A段活泼跳跃的情绪,体验了对真善美的小世界发自内心赞美的情绪。在老师的启发下,学生领悟了作曲家运用音乐连接的张弛变化的表现意义。确定了根据旋律的特点分别用断音、连音演唱AB段的歌唱方法。由音响感受调动情绪体验为起点的歌曲学习初步完成。

二、视听结合,激发表现学会歌曲之后,将歌曲有表现力地进行演唱,是培养音乐综合能力,进行审美教育的重要环节。

《真善美的小世界》歌词非常简明:“这是个美丽的小世界,这是个快乐的小世界,啊!我们来唱歌,我们歌唱,歌唱美丽小世界。真善美的小世界,真善美的小世界,真善美的小世界,真善美的小世界。”除去音乐旋律特点提示的情绪体验,单靠这简单抽象的歌词进一步调动学生情绪是很难的。迪斯尼乐园究竟怎样美,这里怎样快活,孩子们不知道。于是我播放了录像资料片(一)----迪斯尼乐园的建筑壮观美丽,设施新颖奇特,有孩子们喜爱的米老鼠、唐老鸭、白雪公主、小矮人、小猪怪……学生们从录像片中目睹了迪斯尼乐园的美。用语言难以描绘的内容,被视觉形象生动具体逼真地表现出来了。优美的音响和动人的画面,把学生带到了真善美的小世界之中,为学生创设了身临其境的情境。有的学生说:“如果我们能到迪斯尼乐园去游玩多好呀!”有的学生说:“如果能到那里去游玩,我一定高声歌唱,尽情赞美这真善美的小世界。”美丽的情景触发了孩子们享受美歌颂美的审美要求。我因势利导,带领同学们研究表现美的方案。

经研究大家一致认为,?用稍快的速度,A段用断音,B段用连音的对比演唱。B段四句相同的歌词,分别用f、p、mf、<的力度变化演唱。优美的演唱使孩子们尽情地赞颂了小世界,享受了音乐美,深化了音乐要素的学习,提高了音乐能力。

接着播放录像资料片(二),迪斯尼乐园中的童话人物,伴着活泼的音乐做着各种动作,跳着优美动人的舞蹈。可爱的童话世界充满阳光,充满友谊,充满快乐,这为孩子们插上了想象的翅膀。他们在交流自己的想象:“我感觉好像来到了迪斯尼乐园。”“白雪公主在欢迎我们。”“我想用动听的歌赞美真善美。”

赞美教师的歌曲篇3

一、在音乐教学中加强爱国主义教育

爱国主义精神是人们本该具有最基本的情感,一个人只有具备了热爱祖国,热爱人民,具备了为民族振兴、国家繁荣富强,为社会主义事业鞠躬尽瘁的献身精神,才能把对祖国的爱转化为对个人价值的追求。其次在我国古代就把“诗、书、礼、乐”作为教化臣民、匡正世风的重要手段,而“礼崩乐坏”则成为一个王朝衰败的标志,可见“乐”在统治地位中的作用。

爱国是每一个人最基本的素质要求,是所有人都应该具备的最宝贵的情感。音乐教育是实施美育的重要途径,它以审美为核心,充分发挥情感熏陶的作用。音乐学科的基本属性是美育,音乐课堂教学的教育、教学形式与过程与其他学科有着显著的区别。那么在音乐教学中如何对中学生进行潜移默化的爱国主义教育呢?我认为中学生爱国主义精神的渗透和培养应该借助以学生为主体、师生互动、学生主动探究的新型教学模式来实施。

音乐是流动的灵魂,音乐可以使人得到心信心,可以使人拥有力量,同时可以使人生活更完善。随着现代音乐的多元化发展,在中学时代里,爱国音乐已经不被中学生耳熟能详,所以在中学音乐教育中,首先要选择赞美祖国,赞美社会主义和赞美党的优秀红歌进行教学。

在音乐课堂教学实践中,教师要根据自己的备课及方式来调动学生的积极性,音乐教学主要体现在声乐,器乐和舞蹈教学,这是最能调动学生利用音乐元素进行爱国主义教育的形式。由于学校教学条件的因素和限制,声乐教学一般在教学活动中最为普及。老师要结合学生自身的特点,既要选择耳熟能详的曲目还要把具有爱国主义教育考虑其中。当下流行的歌曲作品集中,有很多符合爱国主义精神教育要求的歌曲如《十送红军》、《映山红》、《共和国之恋》等。

二、音乐教学中教学策略的实施

为了更好地让中学生了解中国的爱国主义音乐元素和音乐的时代背景,音乐教学中对中学生爱国主义思想情感的渗透,首先要让学生了解音乐作品的创作思想和时代背景,从而使爱国主义思想中民族情感转变成个人的爱国主义思想情感。教师要做到在情感上与学生产生共鸣,让学生的爱国主义思想情感得到提升,要振奋他们的爱国主义思想和情操。

那么在音乐教学中如何融入和贯穿爱国主义教育呢?教师要用音乐的本身所要表达的情感结合学生的实际情况进行探究及教育。

那么,赞美党的歌曲也不胜枚举,比如《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当理解了那个时候的历史背景,歌曲的创作背景以后,再唱道“共产党辛劳为民族,共产党他一心救中国”的时候,学生会唱的铿锵有力。《没有共产党就没有中国》让我们明白了是中国共产党带领我们打跑了侵略者,使他们建立了我们的新中国。现在我们的国家越来越富强,作为新时期的接班人和建设者,我们更应该努力学习科学文化知识,要有不怕苦、不怕累、不怕牺牲的精神,继承革命先辈们的光荣传统,把我们的祖国建设得更加美丽富强!这首歌曲成为中国革命音乐的不朽之作,被誉为“颂党第一歌”、“党歌”,真理之歌,另外,赞美党的歌曲还有《团结就是力量》唱出团结的重要性,一根竹子容易弯,三缕麻纱难扯断;众人拾柴火焰高。强烈的表达了只有人民团结一心、才能建设祖国美好的未来。在音乐教育中,这些精神都要对中学生进行潜移默化的教育。《咱们工人有力量》、《唱支山歌给党听》等歌曲也是音乐课堂中必不可少的歌曲。

音乐教学活动中渗透爱国主义教育意义在于中华民族的爱国主义传统源远之长,作为中学生的音乐教师,必须在教学中及生活中能时刻体现贯穿爱国情感的细微之处。能够通过“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的方式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思想和民族自豪情感意识的灌输和渗透。

在音乐课堂教学实践中,教师要根据自己的备课及方式来调动学生的积极性,音乐教学主要体现在声乐,器乐和舞蹈教学,这是最能调动学生利用音乐元素进行爱国主义教育的形式。由于学校教学条件的因素和限制,声乐教学一般在教学活动中最为普及。老师要结合学生自身的特点,既要选择耳熟能详的曲目还要把具有爱国主义教育考虑其中。当下流行的歌曲作品集中,有很多符合爱国主义精神教育要求的歌曲如《十送红军》、《映山红》、《共和国之恋》等。

三、课外音乐活动培养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感

爱国主义教育活动形式是多样化的,音乐教师应该配合学校教育工作,合理利用业余时间搞一些课外音乐活动,为培养中学生的爱国主义思想情感,这样中学生乐于学习,才能更好的接收到效果。学生课外音乐活动是音乐课程资源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的重要场所。如:在教《学习雷锋好榜样》的时候,教师应该组织学生去敬老院打扫卫生、陪老人聊天、帮老人洗衣服、一起唱歌给老人听,听老人们诉说等,让他们深刻地雷锋精神作为人生理念。还可以唱《春天的故事》、《走进新时代》这些歌曲充分表现了中国的改革和发展正经历全新的挑战和机遇,让老人对国家的发展充满期待及肯定。结合学生生活习惯进行爱国主义情感渗透。排一些无不充满了强烈的时代气息的歌曲。歌曲的真实与美感,是歌唱者的艺术生命,是歌唱者对生活情感的概括、加工和升华的产物。

四、用音乐特有的艺术氛围感染学生,让师生的情感沟通达到共鸣

教师不仅要把音乐知识和音乐技能传授给学生,而且还要培养学生爱祖国、爱人民、爱生活,养成乐观向上的人生观、世界观和审美观。这一要求决定了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以自己的情感去感染学生,引起学生与教师的情感共鸣,在教师积极的情感影响下,使学生产生积极的情感反应,让他们在自愿、自觉中愉快地接受新的知识。

赞美教师的歌曲篇4

一、马丁・路德与音乐改革

1517年,身为德国维腾堡大学神学教授的马丁・路德起草了抨击罗马教皇兜售赎罪券行为的《关于赎罪券效能的辩论》的九十五条纲领,张贴在施罗斯教堂的大门上,并印发送往其它城市,由此拉开了宗教改革的序幕。

路德的改革思想提倡《圣经》中的“因信称义”教理。“因着信,基督徒是全然自由的万人之主,不受任何人管辖;因着爱,基督徒是全然顺服的万人之仆,受一切管辖”①。他要求教会廉洁,反对教会拥有土地和其他财产,否认教皇拥有《圣经》解释权和宗教事务的绝对权威,否认教皇对世俗政权和人民的最高领导权,以及对各国教会的绝对控制,认为教士是人们信仰多余的代祷者,宣称《圣经》是真理的唯一来源,《圣经》才是人们信仰的最高权威。

路德认为上帝面前人人平等,所有会众都有阅读《圣经》、吟唱赞美诗的权利。他深信音乐具有教育和道德感化的作用,如果不改革宗教音乐,那么这一权利根本就没有实现的可能。他认为,罗马天主教会的赞美诗和格里高利圣咏、复杂的复调曲调等更多的是为专业的唱诗班所设,忽略了会众群体,艰深的拉丁文音乐完全脱离了教会,不是真正的福音。广大会众只能望而却步,很难直接参与崇拜仪式。于是他将音乐改革作为最有力的盟友,构成宗教改革的主要部分。他要将圣歌赞美诗等简单化、平民化,成为一种属于大众的、实用的工具。

在改革中,路德构筑了与改革思想相呼应的新颖音乐形式――新教音乐。路德对音乐的热情,对音乐功能的认知是独特的,在他出版的很多刊物的序言中他都给音乐哲学以最全面的推崇。在某些方面,音乐因为它的形式和无穷尽的多样性,成了超越言语的“最好的口才”。为了让不懂拉丁语的会众也参与到礼仪中,他将《圣经》译成德文,用德语改编和创作音乐,这样会众在礼拜中就可用熟悉的德语代替艰深的拉丁语进行崇拜,用方言写成的宗教赞美诗进行赞美。新教音乐与罗马天主教音乐的最大不同,主要反映在音乐语言上。众赞歌是用母语演唱的。于是,不论是新创作的众赞歌,还是宗教性或世俗性的民歌改编曲,都用德语代替了原来的拉丁语,德文咏唱可以让会众真正理解其中意味,为改革赢得民心。

尽管路德对罗马天主教的教义进行了改革,但作为一位人文主义者,他仍然主张培育古典文化,拉丁文的旧教音乐并未完全从新教派仪式中消失,而是被部分地保留了下来继续沿用,将素歌和复调音乐等作为新教音乐的基础,改动礼仪歌词来映射新教神学见解。保留的部分原因在于他认为拉丁文对青少年的教育有重要作用。直到18世纪时,某些地方礼仪中仍然使用拉丁文。

二、新教圣咏――众赞歌

宗教改革运动改变了罗马教会长期借助统一的仪式和语言等诸方面来维护其精神领袖的局面,尤其表现在新教圣咏中。在方言中齐声歌唱是音乐改革的追求,传统上是修道士的本分和专业合唱队的职责如今被全体会众分享,路德教派在音乐史上最重要的成果是众赞歌(chorale)。

众赞歌是指德国新教教会仪式中的会众赞美诗,在仪式中,会众通过齐声歌唱,响应牧师的宣讲福音,赞美上帝并表示信仰的喜悦。众赞歌有自己的风格:语言简单,格律诗押韵,旋律易于演唱,音乐和文本形式短。众赞歌的使用确保了改革获得广泛的群众支持,并成为此后新教音乐创作的原料。

众赞歌音乐形式多样,有的以拉丁诗德译或德文旧诗谱曲,有的以改革前的德国圣歌填词,有的是世俗曲调加入宗教歌词,还有的是以新创作的德文诗谱曲形式。

众赞歌起初是单声部的会众齐唱,创作尤其偏向采用连续几个词相同首音的技巧,没有配置和声或乐器伴奏,旋律既有不表明音时值的做法,又有采用精确的有量记谱法记法,分节歌形式,音符时值长度基本划一,偶尔随歌词有所变化,每一乐句的句尾音的停顿长短不一。后来曲调慢慢配上简单的和声,变成主旋律在高声部的四声部合唱,用管风琴伴奏。

(一)换词歌

翻译后的德文版《圣经》是德国新教音乐创作的不竭之源。众赞歌歌词涉及的内容很广泛,题材上,几乎涉及所有主要的文学和神学领域:冥想、忏悔、称赞、信仰、祈求和死亡等,以及 《圣经》和教义众赞歌。大量采用民间古老德语赞美诗和当时常见的拉丁文德译赞美诗和圣咏诗句,还有世俗的德语民歌与艺术歌曲的歌词,将歌词赋予新教教义,是对传统资源的加工改造利用。但是,不论其来源、主题或其派生的方式,众赞歌作品中有一个强烈的诗意风格的统一:简短,短诗短句,偏爱使用单音节形式。

16世纪时,把世俗歌曲和世俗复调作品改编为教会所用,是司空见惯的事。路德为使会众更直接地融入到崇拜仪式中,就采用了换词歌的方法。换词歌有两种切换方式:一是在会众咏唱圣歌时,保留原有旋律,用德文代替拉丁文歌词,或加以变动,或代之以全新诗句以合乎新教教义。其二是在创作新教圣咏时,采用德国古老的圣咏曲调或德国世俗歌曲(民间音乐)的曲调,填上德文歌词,这样既方便了广大会众理解和演唱这些作品,又可以达到传播和宣扬路德新教的目的。

换词歌是众赞歌的重要组成部分,以宗教歌词取代世俗歌曲中的世俗歌词,著名的例子是纽伦堡作曲家哈斯勒(1564―1612)的利德《我的平静心被(一位淑女的风韵)打乱》(Mein Gmueth ist mir verwirret)的旋律,于1600年左右被填入了宗教歌词“我心里充满渴望”,后又配用“啊,头颅,血迹斑斑,伤痕累累”的歌词。新教音乐的众赞歌成为后世新教作曲家创作的源泉,百年之后J.S.巴赫将此旋律的开始乐句变体,用于《马太受难曲》中。

(二)众赞歌配乐

路德教会迅速获得自己的音乐曲目的方法是吸收现有的歌曲,经常是把固有的曲调改编。在新教圣咏音乐中,曲调并非一成不变地抄袭,而是为了配合新歌词略作调整。既有德国的世俗曲调,又有古老的格里高利圣咏曲调,还有路德和约翰・沃尔特(Johann Walter,1496―1570)等作曲家新创作的。众赞歌的曲式结构大都是AaB形式(类似13世纪德国恋诗歌手用的巴歌体),教会调式与大小调式并用。

音乐在实施中针对不同的会众而有选择性。在训练有素的唱诗班,依然保留着拉丁文仪式和拉丁文复调音乐。穆东・让(约1459―1522)和佛兰德乐派作曲家的创作为路德教会的赞美诗配乐提供了模型,路德教派作曲家为众赞歌谱写了大量复调配乐。16世纪新教复调众赞歌配乐不是会众使用的,只用于唱诗班,以圣咏旋律为定旋律,其他声部自由对位的古老利德复调风格,又有简单一音对一音,每个诗节都有规整终止式的和弦式对位风格,还有建立在动机模仿中的众赞歌,重视对位法中和声因素的使用。唱诗班拉丁文复调众赞歌和会众无伴奏德文众赞歌交替咏唱时会穿插管风琴伴奏。

作曲家约翰・沃尔特和出版商格奥尔格・劳乌(Georg Rhaw,1488―1548)等都相继编集出版了路德派圣歌集,是新教音乐的重要史料。

三、结语

总的看来,音乐是路德宗教改革的一大支柱,在新教教会礼仪中占据重要地位。用德语代替拉丁语演唱,演唱形式为众人齐唱,路德教派借助音乐手段将其宗教教义深入人心,音乐形式更接近大众,新教音乐具有平民化的特点。音乐还显示出与时代、传统、民众的结合,汲取了同时代音乐文化,沿用当时各种音乐形式,有所创新和发展。既有单声的众赞歌,又有复调众赞歌,众赞歌成为此后新教音乐家创作的源泉,众赞歌康塔塔、众赞歌经文歌、众赞歌前奏曲、众赞歌变奏曲、众赞歌幻想曲等衍变曲体应运而生。新教会音乐在一百多年后约翰・塞巴斯蒂安・巴赫(Johann Sebastian Bach,1685―1750)的作品中达到了顶峰。

注释:

①汤清.路德选集(上册).香港:基督教文艺出版社,1968.2:352.

参考文献:

[1][美]唐纳德・杰・格劳特,克劳德・帕利斯卡.西方音乐史[M].北京:人民音乐出版社,1996.1,第1版.

[2]于润洋.西方音乐通史(修订版)[M].上海:上海音乐出版社,2003.7,第3版.

[3]陈小鲁.基督宗教音乐史[M].北京:宗教文化出版社,2006.2,第1版.

[4].马丁・路德的宗教改革和音乐实践[J].天津音乐学院学报(天籁),2002,(3).

[5][美]保罗・亨利・朗著.顾连理等译.西方文明中的音乐[M].贵州:贵州人民出版社,2001,第1版.

[6][美]马克・伊文・邦兹(哈佛大学).西方文化中的音乐简史[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4.10,第1版.

赞美教师的歌曲篇5

【关键词】中职音乐欣赏;创设意境;教学内容;教学手段;教学语言

音乐是人类第二语言,在生活中无处不在,是人类文化传承的重要载体,她凝聚了人类的聪明、智慧、才能、天赋、情感等。音乐又是最能感染人们最容易触及人的灵魂,她在表达人们的心声,抒发人们的情感方面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音乐正得到越来越多的人们的喜爱,不管是古典音乐的博大深邃,还是民族音乐的悠远多姿,或是通俗歌曲的鲜活率真。所有的音乐都足以让喜欢她的人们如痴如醉、赞叹不已。音乐拥有着神奇的魅力,如何使中职音乐欣赏课让每个学生沐浴在音乐优美的意境之中,给学生的身心注入旋律,不仅赋予学生以美的享受,而且让学生在美的熏陶下感受美,发现美、追求美,从而达到美育的效果,笔者对此做了一些探索与实践。

音乐教学追求美的感受,美的境界,实际上就是从“美”入手,从教学内容、教学手段、教学语言等三个方面进行“美”的创设,“美”的熏陶。

一、选择“美”的教学内容

任何一个学科都蕴涵着美,而且任一学科的教学不单是为了学生知识的获得,也要为了学生精神世界的丰富和幸福学习创造条件。为此教学内容的选择,在教给学生知识完成认知任务的同时,还应该包含着审美、道德、意志等方面的内容。笔者在中职非学前教育专业音乐欣赏课没有指定的教学内容的现状下,根据自身的教学经验及中职学生的特点和爱好,选择了具备“美”的教学内容,作为音乐欣赏课的教材,并创编了一本《音乐欣赏》校本教材,供校内外同行们使用,反应良好,也深受学生欢迎。在该教材中笔者收集了诸如:琵琶独奏《十面埋伏》,民族管弦乐曲《春江花月夜色》,《牧童短笛》、《新疆之春》,还有交响乐贝多芬《第九交响曲(合唱)》等等,让学生在感受中国民族音乐的细腻、委婉的同时,享受着西方交响乐的气势宏大与震撼。在歌曲方面笔者选择了《梨园撷英》中的《唱脸谱》片段、《我和我的祖国》、《飞来的花瓣》、《赶圩归来阿哩哩》等歌曲,这些歌曲意境都十分地优美。如《赶圩归来阿哩哩》等这些优秀民族歌曲,让学生感受并了解独特的民族风情,进而喜欢并爱唱祖国的民歌。当然根据《音乐课程标准》指出:“我们在强调弘扬民族音乐的同时,还应以开阔的视野,学习、理解、尊重其他国家的民族音乐文化。”因此我们也选择了一些美妙的国外歌曲,如澳大利亚民歌《剪羊毛》、日本民歌《樱花》、印尼民歌《哎哟妈妈》等歌曲。通过欣赏这些歌曲,让学生在了解各国民族风情、音乐发展成果的同时,懂得享受艺术之美,从而为喜欢并创造音乐之美奠定基础。

二、善用“美”的教学手段

如何把“美”的教学内容展现给学生,让学生感受美,只能通过“美”的教学手段。教师必须要通过它再现、强化、传达教学内容。笔者在音乐欣赏课的教学中以“美”为突破口,通过各种手段来再现音乐教材所蕴涵的美妙意境,让学生经历特殊的情境,体验各种情感,或愉悦、或激情、或悲伤,从而使音乐所蕴涵的相关“美”的意境,让学生充分地感受到。在此基础上,再引导学生创造性地想象,创造性地用自已的语言、动作或歌唱来表达自已对音乐的感受与喜爱,从而提升辨别美与创造美的能力。

(一)利用多媒体来创设音乐美妙的意境

中职学生生性活泼好动,并乐于接受新奇、趣味性强的新生事物。心理学家研究表明:动态的事物比静态的事物更能引起学生的注意力。如果利用多媒体手段把音乐所蕴涵的优美动态的意境展现出来,就能够引发学生的兴趣,使课堂教学生动有趣,从而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如笔者在进行《梨园撷英》中的《唱脸谱》片段的教学时,先自己范唱一遍,让学生感受音乐的旋律特点,然后再借助多媒体,这时大屏幕上呈现出色彩丰富、形态各异的京剧脸谱,同时奏起韵味十足的京调音乐,学生们的情绪被调动起来了,目不转睛地看着屏幕,觉得特别地新奇,他们有的已经开始情不自禁模仿起视频中的动作,做起了“兰花指”手势,有的跟着音乐的节奏哼唱起来,大有一种跃跃欲试的态势,整节课学生们趣味盎然、情绪高涨,兴致勃勃。又如在欣赏《森林之歌》这首歌曲时,将多媒体声色等多种效果合一的优势充分发挥出来,创设了一系列的情景,如茂密的树林、灿烂的阳光、还有原野、河川、清新的花香,配上背景音乐,让学生对着画面朗诵歌词。这时,看着优美的画面,在这多姿多彩的大自然的优美景色中,让学生产生了一种身临其境的感觉,同时能让他们更深刻地理解歌曲的内涵,并体会到歌曲的情绪,从而引发了强烈的情感共鸣,再把这些情绪在歌唱中较好地表现出来。在多媒体手段应用过程中,教师必须切合教学内容,选择恰当的视觉画面,以增强音乐教学效果为目的。例如,在欣赏《新疆之春》时,利用多媒体歌曲所蕴涵的优美意境,一边欣赏新疆春天的无限生机,一边感受欢快明亮的主题旋律和欢快的舞蹈节奏,给学生带去无穷无尽的遐想:春天像健壮的青年;像小姑娘;像刚落地的娃娃;山泉淙淙,小鸟歌唱,鲜花竞相开放,伴着这优美的旋律,眼前展示一幅恬静的春晓图……,让学生们很快进入歌曲所蕴涵的优美意境,这种形象与音乐的完美结合,将使学生犹如身临其境,感受春天优美的乐曲,从中真正体会到歌曲的意境,尽情地感受、体验、表现音乐,身心俱在地投入到音乐中来,课堂成为流淌着欢乐的小溪流。

(二)用钢琴演奏来渲染音乐美妙的意境

钢琴作为乐器之王,她在渲染音乐美妙意境方面有着无法替代的作用。为此,笔者十分重视用琴声把学生们带入音乐优美意境之中。例如:笔者在给学生欣赏舒伯特的《摇篮曲》之前,先用钢琴弹奏一段旋律,让学生闭上眼睛想像:妈妈在月光下的小院子里轻轻地摇着摇篮,哄着宝宝入睡的温馨画面。在钢琴弹奏过程中笔者运用级进为主,节奏平稳而有规律的旋律,使歌曲充满了温馨、静谧的气氛,运用附点四分音符构成的附点节奏,突出了摇篮摇动的感觉,再运用装饰音与前面的音乐形成了小小的对比,使歌曲洋溢着母亲对孩子无限温存慈爱的万千柔情。如水的月光、无私的母爱、摇篮有节奏摆动的感觉、都在钢琴轻柔的琶音和富有摇摆感的伴奏音型贯穿的旋律中得到淋漓尽致地展现。而用钢琴渲染的这种美妙的意境,也让学生如痴如醉地感受着音乐所带来的美的体验,从而对作品的理解更加深刻,使学生更加喜欢学习音乐,从而用心灵感受音乐之美。

(三)用形体来表现音乐美妙的意境

肢体语言和表情语言的运用,往往能起到此时无声胜有声的效果,令人记忆深刻,为此,教师生动活泼富有表情的动作往往也能很快地把学生带入音乐美妙的意境。如:在欣赏黄梅戏《天仙配》选段时,教师先进行范唱,在范唱过程中用中速优美而抒情的语调,并结合一些戏曲手势等形体动作来表现董永与七仙女取得自由之后的喜悦心情。当然,在教师形体动作的带动下,学生也会慢慢地投入到音乐中来,伴着音乐的节奏,或模仿教师的动作,或自创自已独特动作来表达、感受音乐之美,畅享学习的快乐。如欣赏《北京的金山上》这首藏族舞蹈音乐时,为了更好地让学生理解这首歌曲的舞蹈性,可以带领学生进行舞蹈动作的学习,积极启发学生编排舞蹈动作,在教师富有表情的钢琴伴奏下,学生兴致勃勃地表演了各具特色的动作,尽情体验藏族舞蹈的激越与奔放,使学生对歌曲的情绪表达有了更进一步的理解。学生在表演的过程中进入角色,就会像亲历过程和情境一样感同身受,引起心灵的共鸣,进而受到教育启发。同时教师的示范、形象感人的表演也会让学生为之震撼,进而加深理解,达到音乐教育的目的。

(四)用歌唱来赞美音乐美妙的意境

在所有艺术中,音乐最能调动和激发人的情感,最能令人感动或激发人的热情,为此,当学生沉浸在音乐美妙的意境之中时,会迫不及待地用歌声来赞美她。例如欣赏《飞来的花瓣》一课时,教师用声情并茂的范唱,让学生感受到这首歌深情的意境,在教师富有魅力的钢琴伴奏下,学生十分投入地唱起了这首歌曲,表达了学生对老师的爱,以及对老师这么多年辛劳的感激,歌声响彻了整个校园。又如:在欣赏电视剧《天路》片头歌《青藏高原》时,教师可以用深情、激昂的脸部表情,深情而高亢的歌声来赞美青藏高原雄伟、壮观的情景,赞美祖国的大好河山。歌声的表达不仅能让学生们得到美的享受,而且鼓舞人的斗志,使人精神振奋,培养人的高尚情操,使音乐强大的感染力得到展现。

音乐教学手段的美感更多地源自音乐本身,或者说音乐本身就具有美妙的意境性。音乐以其独特词汇营造了一种让人浮想联翩的意境,这种意境作用于学生的感觉、知觉,使学生的多种感官交叉活动,神经中枢处于兴奋状态,对知识的理解和掌握也就深刻了许多,从而提高审美能力。正如一位教育家所说的那样:“只有学生多种感官的多次活动,才能把知识转化为能力。”

三、活用“美”的教学语言

教师塑造了童话般的意境,还需要用诗一般的语言进行描述。正如苏霍姆林斯基所说:“缺少了诗意、美感的交流,孩子的智力就不可能得到发展。”在音乐教学的实践中,笔者认为具有美感的教学语言,会再现教材所蕴含的情境,为此美的教学内容,美的教学手段都应该借助美的教学语言去阐述、去描绘、去展现,从而对学生的感知活动、思维活动、情感活动产生作用,激发她们学习的兴趣与动机,引导她们利用联想、想象,把她们带入美仑美奂的音乐境界,让学生从内心深处感受“美”、品味“美”、鉴赏“美”。例如教师在教学时可用口头语言来描述音乐意境。如 :在欣赏《蜀道难》和《忆秦娥.娄山关》选段时,第一首表现的中心意境是“蜀道之难,难于上青天”,第二首所表现的中心意境是“苍山如海,残阳如血”。先是借助多媒体展示这两首歌曲所蕴涵的画面的优美意境,教师再用优美的语言描述其中的意境,并配合音乐朗诵引导学生领会其音乐风格。当学生的身心被音乐情感浸润时,课堂便焕发出如痴如醉的意境,此时,师生的地对话便不是干巴巴的符号,而是心灵的倾诉。这时,启发学生利用想象说话,描述音乐有关问题时,我们就不会再为学生的词不达意而苦恼。在这基础上,简要概括出《蜀道难》峻峭美的音乐风格,以及《忆秦娥.娄山关》悲壮美的音乐形象,这些是画龙点睛式的总结性表述,有助于音乐意境教学的深化与美化,使学生真正感受到交响合唱音乐的艺术魅力。为此,“美”的教学语言,使学生在课堂上理解感受语言魅力的同时,享受音乐所带来的文化大餐,经历着难忘的精神之旅,幸福地栖居在诗意的课堂上。

总之,音乐欣赏课以美为境界,让学生用心灵感受美,接受美的熏陶,从而提高审美能力,完善完美人格的培养,应该说这也是一条实施素质教育的重要途径,因为美能激智、美能冶情、美能育德。当我们音乐教师能自觉地选择“美”教学内容,善用“美”的教学手段。活用“美”的教学语言时,我们的学生必定会感受美、享受美、理解美,从而积极地在学习中创造美,追求美,最终达到音乐教学最完美的境界。

赞美教师的歌曲篇6

四年级下册歌曲《忆江南》,欣赏《欢乐的夜晚》。

二、教学设计

本课设计四个环节:看江南舞看江南景唱江南歌听江南曲,层层递进、逐步深入展开教学。

三、教学目标

1.通过视、听、唱等学习活动,引导学生体验歌曲的意境美,学会歌曲《忆江南》,表达出对江南景色的赞美和热爱之情。

2.通过欣赏《欢乐的夜晚》,学生能感受到乐曲所表达的情绪,对丝弦五重奏这种演奏形式有初步了解。

3.从诗、景、歌、乐、舞等方面让学生感受江南水乡风光的秀美和江南音乐语言的甜美,激发学生对江南的热爱之情。

四、教学重点

指导学生愉快演唱歌曲《忆江南》,积极参与创编。

五、教学难点

指导学生准确演唱一字多音,用优美的声音背唱歌曲。

六、教学准备

多媒体、钢琴

七、教学过程

(一)看江南舞

1.激发兴趣,导入新课。

师:这节音乐课开始前,我们一起来欣赏一段舞蹈视频。看的时候请思考:你觉得这段视频表现的是什么地方舞蹈?给了你什么样的感觉?

2.看舞蹈视频,教师配以解说词。

(二)赏江南景

1.看江南景视频。

师:江南好,江南美,明媚清澈的江南水、委婉缠绵的江南雨、纯净皎洁的江南月、悠久深厚的江南历史文化、江南的一切都吸引着古往今来文人墨客的情怀,唐代诗人白居易就曾写下著名的《忆江南》。

2.生背《忆江南》,出示《忆江南》

(三)唱江南歌

1.听歌曲《忆江南》,听后说说歌曲给你的感觉。

师:江南好风景,江水绿如蓝,一方水土,一方风情,今天老师想带大家一起来学习出生于江南的当代作曲家戴于吾先生作曲的《忆江南》。

2.用“lu”哼唱歌曲的旋律。

3.教师带领学生用柯尔文手势唱谱。

4.唱完说说歌谱中一共用到了哪几个音?(生答)

小结:歌曲中一共用了1、2、3、5、6五个音,这五个音分别把他们叫做宫商角徵羽,这属于我们中国的五声调式。

5.学生随琴轻声哼唱整首歌曲。

6.请学生为最后一句“忆江南”设计力度记号,指导学生用“渐弱”“渐慢”来演唱,唱出对江南的无限深情与回味。

7.完整地唱歌曲。要求:音量轻一点,气息连一点,表情好一点,用歌声表现对江南的无限赞美。

8.欣赏苏州评弹《江南好风光》,听后学生说说自己的感受。

9.用苏州话演唱《忆江南》。苏州软软的、糯懦的语言特点一下子把江南水乡的美,江南人的柔情表现得淋漓尽致。白居易曾担任杭州、苏州的刺史,所以他对江南有着相当的了解,写下了流芳千古的《忆江南》。

10.用相同旋律演唱白居易的另外两首《忆江南》。

江南忆, 江南忆,

最忆是杭州, 其次忆吴宫,

山寺月中寻桂子, 吴酒一杯春竹叶,

郡亭枕上看潮头, 吴娃双舞醉芙蓉,

何日更重游? 早晚复相逢。

学生唱另外两首《忆江南》,对学生的演唱进行点评。

(四)听江南曲并小结

1.带着问题听赏乐曲《欢乐的夜晚》。为了进一步感受江南音乐文化,请学生听听江南曲——胡登跳的作品《欢乐的夜晚》,并思考:(1)这首乐曲它给你表现了什么样的场景?(2)你能听出这首乐曲是用什么乐器演奏的吗?

2.总结:《欢乐的夜晚》是一首由二胡、琵琶、扬琴、中阮和古筝五件丝弦乐器演奏的重奏曲。作者以娴熟的创作技巧,运用各种音乐表现手段,生动地表现了联欢晚会的热烈场面。

3.多媒体出示以上五种演奏乐器。听一听、说一说他们的音色特点。

赞美教师的歌曲篇7

一、师情带动生情,以情感人

音乐教师要想感动学生,引起学生的情感共鸣,首先自己要入情、入境。用自己富有热情的教学态度,饱含深情的范唱,具有感染力的语言渲染,去拨动学生情感的琴弦,使学生在教师情绪的感染下,自然地进入音乐情境之中。我在教一首反映环保题材的歌曲《留给我》时,我让同学们通过多媒体看到人们对自然的破坏、对人类生存环境造成的危害时,播放音乐,让同学们感受到了歌曲作者唤起人们对环境保护的迫切心情。我问同学们,如果我们不保护环境,世界会怎么样?生:人们将会饿死、渴死,小羊会因为没有草而死亡……。那我们应怎么办?这时不要让学生回答,播放音乐,学生演唱,很自然的就能把歌曲表达的情感唱出来。在歌曲的结尾,我还设计了领唱、齐唱的演唱形式,然后师生在黑板上作画,把美好的未来展现出来,红的花、绿的草、白的云……用这种方式又进一步深化情感,升华情感。

二、语言精练,以情促学

音乐教师的语言是调动学生情感,培养情感的又一方式。教师提问要有明确的目的性、问题要先易后难,语言设计要简练,语言要富有感染力。说起提问,那真是一门艺术。质量高的提问,有利于开拓学生的思路,提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在学习《小蚂蚁》一课时,为了引起学生的兴趣,吸引学生注意力,我这样问:“今天我们一起到蚂蚁王国走一走,看看小蚂蚁在做什么?”这时我范唱,同时出示小蚂蚁劳动的画面。视听的结合,轻而一举地了解了歌曲内容,学生很快对歌曲产生了兴趣。接着我又问,“去了蚂蚁王国,你们知道它们在干什么了吗?谁来学学小蚂蚁”?学生跟着老师弹的歌曲旋律模仿小蚂蚁劳动的场面。在多次聆听歌曲中学习歌曲,培养音乐情感。这样学生越学越有兴趣,在歌唱中、在表演中,体会到了蚂蚁团结协作、互相帮助的优秀品质和情感。

三、注重情感体验,以情育人

赞美教师的歌曲篇8

中世纪指的是欧洲封建社会,大约从公元5世纪至14世纪。中世纪欧洲的各种音乐机构如编写、研究机构,以及合唱队、学校等,全部隶属于教会,由神职人员管理。在中世纪的前期,西方音乐呈现出基督教音乐一花独放的局面。在这一时期,西方音乐是以教堂音乐为主要表现形式。

中世纪基督教音乐的代表是格列高利圣咏(GregorianChant)。该圣咏出现在6世纪,因罗马教皇格列高利(GregoryI,在任590-604)而得名。据说公元6世纪时,各地教会音乐并不统一。格列高利一世致力于教会音乐的统一,将原有的各地教会的教仪歌曲、赞美歌等收集、选择、整理,编成一本《对唱歌集》(Antiphonarium),并对调式及用法加以规定。格列高利圣咏由大量附有拉丁文歌词的单音音乐组成。它是一种忠实表达经文的歌曲,其旋律超脱、冷静、毫无人间的欲念。它并非为欣赏,而纯粹是为宗教礼仪所创作,是实用音乐,并不重视听觉上的美感,或俗乐的夸张。这种圣咏以纯人声演唱,没有乐器伴奏,不用变化和装饰音。它也没有节线和拍子记号,完全是自由节拍,歌词只用拉丁文。格列高利圣咏全都是天主教的礼仪歌曲,只供教士吟唱,会众不参加唱诗。

格列高利圣咏形成后,迅速传向各地,特别是在意大利北部、英国、爱尔兰、法国等地得到了普及发展。直到14世纪,在天主教会中还只有格列高利圣咏。在今天的天主教会中,格列高利圣咏也常被采用。

格列高利圣咏作为欧洲封建社会初期的主体音乐,可以说是西方音乐文化中的第一朵花。它的发展与整个西方音乐史有密切的关系。在记谱法的研究、音乐理论、复音音乐的兴起与发展、音乐学校的成立等许多方面,都要提及格列高利圣咏,即使现代的调式音乐也是以格列高利圣咏的调式为基础。

格列高利圣咏中最富特征的旋律不仅长久地保存在中世纪作曲家的创作中,而且还保存在后来许多世纪的作曲家的创作中。我们在巴赫、莫扎特等人的作品中可以听到这些旋律,如莫扎特的《朱庇特交响曲》、李斯特的《死之舞》,柏辽兹的《幻想交响曲》第5乐章、圣·桑的附有管风琴和钢琴的《C小调第三交响曲》、拉赫玛尼诺夫的作品钢琴和管弦乐曲《帕格尼尼主题狂想曲》。流传至今的许多乐曲,如小步舞曲、军队进行曲,以及奏鸣曲第一乐章等,都是由格列高利圣咏扩展而成。二.产生在基督教背景下的复音音乐复音音乐就是由两个或更多互相独立的声部构成的音乐。这种音乐的产生,标志著西方音乐前进了一大步。复音音乐出现在中世纪基督教的背景之下,是由格列高利圣咏发展而成,其音乐家都是天主教会的僧侣。

早在7世纪初,在天主教会中就有些僧侣音乐家对在格列高利圣咏上加上另一声部的伴奏感兴趣,并进行了一些试验。但实际使用复音音乐是在9世纪。

当时,一些僧侣音乐家尝试在格列高利圣咏的下方加上一个平行四度或五度的声部,这一变化,就把格列高利圣咏的单音音乐变成了复音音乐。这种简单的复音形式称为“奥尔加农”(Organum,也有人译为平行调)。奥尔加农产生于法国的利摩日,并且似乎一直被限制由少数演唱对答吟唱赞美诗和特定弥撒部分的技术高音的歌手所演唱。最初的奥尔加农多为二声部,它在巴黎圣母院发展到了最高水平。在那里,第三、甚至第四声部被增加到原来的单旋律圣歌上。奥尔加农最著名的作曲家是巴黎圣母院的乐师雷翁南(Leoninus,生活于12世纪),他曾创作了大量的奥尔加农,其中最有名的一本歌集为《奥尔加农总集》,是按天主教全年节日创作的,全部歌曲皆属于二声部花腔式的奥尔加农。到了11世纪末,有些僧侣音乐家又尝试把平行曲调加在圣咏的上方,由平行至斜行,渐渐又至反向进行。反向进行被肯定以后,复音音乐的另一种重要形式就产生了,这就是“笛斯康都”(Discantus,也有人译为“反行调”)。笛斯康都以反向进行为原则,容许声部交错,并允许三、六度音程和经过音的进行,使旋律更加华丽。它多用于教会歌曲,主旋律多采用弥撒曲和每日祈祷经文中的旋律。笛斯康都盛行于法国,其最著名的作曲家是雷翁南的继承人,巴黎圣母院的乐师裴劳定(PerotinusMagnus,约1183-1236)。他的作品多超过两声部13世纪,复音音乐在基督教音乐中开始得到广泛使用。随著复音音乐的发展,又产生了两种新的多声部乐曲体裁复调合唱歌曲(Polyphonicconductus)和经文歌(Motet)。

复调合唱歌曲兴盛于13世纪初,它的主要特点是突破了以往多声部中必须有一个声部使用格列高利圣咏的限制,各个声部皆由作曲家自由创作,自由进行,声部之间的节奏大致相同。复调合唱歌曲的歌词通常是道德说教或礼仪性的,这种合唱曲似乎一直是为宗教或其它典礼的列队行进而准备的。

13世纪后期,复音音乐的新艺术又向前迈进了一大步,从奥尔加农中产生了经文歌。经文歌就是在圣咏曲调上加上一个或几个具有不同歌词的新的声部。

它最终取代了奥尔加农和复调合唱歌曲。

三.以基督教为主要内容的清唱剧产生于17世纪初的清唱剧是一种大型声乐套曲,也是音乐会中演出的大型声乐作品,时至今日,许多作曲家还运用它来表现重大的历史或现实题材。

清唱剧虽然出现在世俗音乐迅速发展的文艺复兴后期,但它的产生与内容均与基督教密切相关。

13世纪时,因受圣方济各(St.Francescod''''Assisi)运动的影响,在意大利产生并流行一种赞歌,被称为神灵赞(LandiSpirituali)。这是一种用流行的曲调和通俗化的歌词写的生活性的宗教歌曲。这些歌曲不在教堂演唱,而是在人们聚集一起作祈祷的罗马市民的家里演唱。稍后这种赞歌插入了对话形式,于是对话式的神灵赞就产生了。这种神灵赞以简单的和声,大众化的格调,由不同的歌队以对唱曲的形式唱出。

清唱剧就是把神灵赞戏剧化而产生的。有人认为1600年在罗马上演的一部作品《灵魂与肉体的表现》是现存的最早清唱剧。也有人认为1619年由阿奈利奥(G.FrancescoAnerio)创作的《神韵剧》才是第一部真正的清唱剧。

清唱剧的结构与歌剧的组成,大致相同:有抒情调、独唱二重唱、朗诵调、合唱、序曲和其它器乐曲,也有故事情节和角色的分配。不同之处在于:清唱剧中演员不化装、不表演、只歌唱,无舞台布景、灯光、道具,演唱者一直在台上,没有出入场和其它戏剧化的动作,整场演出自始至终不分幕,而只有章节之分,专有一名叙诵者,叙说情节。此外,清唱剧中的合唱比歌剧多。

早期的清唱剧分为两种类型,一种是使用拉丁文的清唱剧,专以圣经为题材,属于真正的教会音乐,这种清唱剧到17世纪后半期就消失了。另一种清唱剧使用的是意大利文,取材较自由,主要在音乐会上演唱,被称为通俗清唱剧。流传至今的清唱剧,就是后者。通俗清唱剧虽然不是教会礼仪音乐,然而几个世纪以来,大部分的清唱剧作品都是以基督教为主要内容。

17世纪最著名的清唱剧作曲家是意大利的卡里西米(Carissimi,Giacomo,1605-1674)和德国的许茨(H.Schutz,1585-1672)。卡里西米创作的16首清唱剧,都是根据基督教的经典圣经写成的,其中较著名的有《耶弗他》、《所罗门断案》、《伯沙撒》和《最后审判》。许茨创作的清唱剧多以基督生平传略、圣经福音书为题材,被称为“受难清唱剧”,其中较著名的有:《复活节清唱剧》、《十字架上耶稣的七言》、《圣诞节的故事》。

继卡里西米和许茨以后,整个巴洛克时期(1600-1750)最杰出的清唱剧大师当数英籍德国作曲家亨德尔(GeorgeFridericHandel,1685-1759)。亨德尔的创作主要是歌剧和清唱剧。亨德尔一生共创作了32部清唱剧,大部分都是以圣经故事为题材。比较有影响,时至今日还经常上演的有:《扫罗》、《以色列人在埃及》、《弥赛亚》、《参孙》、《犹大·玛可白》、《约书亚》、《所罗门》。其中《弥赛亚》和《参孙》是举世公认的清唱剧中的经典之作。《弥赛亚》以圣经福音书为题材,叙述了耶稣的诞生、传福音、受难、被钉死十字架及显圣复活的经历。这部清唱剧1743年在伦敦音乐厅举行首演时,震撼了所有的观众,甚至英王乔治二世在听完第二幕终曲《哈利路亚》后,起立以示敬意,直至曲终。与亨德尔同时代的另一位杰出的音乐大师德国作曲家巴赫(J.S.Bach,1685-1750)也曾创作了数部卓越的受难清唱剧,如《约翰受难曲》、《马太受难曲》和《圣诞清唱剧》等,这些清唱剧的内容都取材于圣经四福音书。奥地利著名作曲家海顿在声乐方面最突出的贡献就是清唱剧。他共创作了5部清唱剧,大部分都有基督的内容,如《多比亚的归来》、《十字架的七言》、《创世记》等,其中以《创世记》最为著名。

《创世记》取材于弥尔顿的《失乐园》的第二章,叙述了上帝创世及亚当、夏娃堕落的故事。

近代欧洲伟大的音乐家贝多芬的唯一一部清唱剧《基督在橄榄山上》也是以基督教为主题创作的。

19世纪最杰出的清唱剧出自德国作曲家门德尔松之手。门德尔松共创作了3部清唱剧,其中最著名的有《圣保罗》和《以利亚》。《以利亚》至今还在上演。他的第三部清唱剧是《基督》,可惜没有完成。这3部清唱剧均取材于圣经故事。

19世纪以基督教为主要内容创作的清唱剧还有法国作曲家柏辽兹的《基督的童年》、匈牙利作曲家李斯特的《圣伊利沙白》和《基督》等。

20世纪许多著名的清唱剧仍以基督教为题材,如英国作曲家埃尔加《吉伦舍斯之梦》、沃尔顿创作的《白尔夏沙之宴》、美籍俄国作曲家斯特拉文斯基创作的《俄底浦斯王》、波兰作曲家彭德雷茨基创作的《圣路加受难曲》等。

四.西方著名音乐家的基督教音乐创作基督教对西方音乐的影响,还表现在音乐家们创作的基督教音乐上。

14世纪西方最重要的音乐家当推法国的诗人兼作曲家马肖(GuillaumedeMachaut,1300-1377)。马肖年轻时曾受过神学教育,并领受了神父的职位。他的作品中教会音乐占了很大的比重,其中主要是经文歌和弥撒曲。14世纪最著名的一首教会音乐作品就是马肖创作的《圣母弥撒曲》,这是特别为法国国王加冕而作的一首4声部合唱弥撒曲。

15世纪前半期最重要的作曲家迪费(GuillaumeDufey,1400-1474),也是一名天主教神父,他的弥撒曲保存至今的有8首,其中最著名的有《EcceancillaDomini》和《AveReginacoelorum》。他所创作的经文歌,不仅数量多,而且很有深度,极虔诚,如为佛罗伦萨主教座堂而作的《Nuperrosarum》,以及为拜占庭的没落而作的《君士坦丁堡的挽歌》。

15世纪后半期最负盛名的音乐家是两位佛兰芒作曲家欧克赫姆(JohannesOckeghem,1430-1495)和德普雷(JosquindesPrez,1450-1521)。他们都创作了大量的教会音乐。欧克赫姆的作品中较著名的有《扩展弥撒曲》、《谁之声弥撒曲》和《第五调式弥撒曲》,以及一首常被人提及的经文歌《感谢上主》。德普雷创作的教会音乐作品尚存至今的有约30首弥撒曲和100多首经文歌。其中以弥撒曲《Pangelingua》、《武士弥撒曲》、经文歌《Aveverum》、《万福马利亚》、《圣母悼歌》最为著名。

16世纪西方最杰出的音乐大师可说是比利时人拉萨斯(OrlandusLassus,1532-1594)和意大利人帕莱斯特里纳(Palestrina,1525-1594)。拉萨斯曾创作了52首弥撒曲、100首圣母赞主歌,约1200首经文歌和其它圣咏、悼歌。他的经文歌在音乐史上达到了登峰造极的地步。主要代表作有《安葬弥撒》、《忏悔圣咏》。帕莱斯特里纳曾被人称为“音乐之王”,其作品不仅优美动听,而且数量惊人,计有弥撒曲103首,经文歌330首,奉献曲68首,赞歌87首,圣母赞主歌35首,哀歌13首等。他的作品追求庄严肃穆的宗教气氛,被认为是最理想的礼仪音乐。

被誉为近代音乐之父的德国作曲家巴赫,是巴洛克时期(1600-1750)最伟大的音乐大师,也是最后一位把为教堂创作音乐视为最大关怀的伟大天才。在他的创作中,教会音乐占有很重要的地位。作为虔诚的新教教徒的巴赫,对教会音乐的主要贡献有:创作了5首弥撒曲,6首经文歌;为教会创作了5年内每周礼仪所用的康塔塔(一种大型声乐套曲)共200首;又创作了大量的管风琴曲,其中有144首圣咏调。在这些作品中被视为巴赫代表作的是《B小调弥撒曲》。这首弥撒曲被认为是同类音乐中最深刻、最壮观、最杰出的范例之一。它包括传统的《天主矜怜颂》、《荣福经》、《信经》、《至圣经》、《羔羊经》5个部分,共24首分曲。其中渗透著新教的改革精神和人道主义思想。

古典时代(1750-1820)最伟大的3位音乐家海顿、莫扎特、贝多芬都曾创作过教会音乐。海顿深受基督教音乐的薰陶。曾创作了14首弥撒曲,其中以《纳尔逊弥撒曲》最有名。奥地利作曲家莫扎特一生共创作了18首弥撒曲,较著名的有《C小调弥撒曲》、《加冕弥撒曲》和《安魂弥撒曲》。他还创作了8首康塔塔,其中以《忏悔的大卫》和《马松小康塔塔》最著名。他的经文歌《欢呼圣体》也很有名。贝多芬一生中虽只创作了两首弥撒曲,《C大调弥撒曲》和《庄严弥撒曲》,《庄严弥撒曲》被贝多芬视为毕生的杰作,他完全是按著心灵的感受而创作的。这首弥撒曲虽然不是一首礼仪的圣乐,但却表现出强烈的宗教情绪,的确是一首崇高的宗教音乐作品。

进入浪漫主义时代(1820-1900)后,不少音乐家仍在创作基督教音乐。意大利著名作曲家罗西尼的后半生仅创作了两部作品,均为基督教音乐,一部为《圣母悼歌》,另一部为《小庄严弥撒曲》。奥地利作曲家舒伯特也创作过6首弥撒曲和其它圣乐,其中以《AB大调弥撒曲》和《圣母颂》最著名。他的《圣母颂》曲调柔美婉转,表达细腻丰富,抒发了对真善美的向往。法国作曲家柏辽兹创作的基督教音乐有《安魂弥撒曲》和《感恩曲》。德国作曲家门德尔松则对赞歌、颂歌和经文歌等合唱乐的创作感兴趣,他的最有名的一首圣乐为《赞颂西雍》。匈牙利作曲家李斯特一生都是虔诚的天主教徒。他曾创作过弥撒曲、圣咏等教会音乐,如《格兰弥撒曲》和《UngarischeKronungs-Messe》等。意大利作曲家威尔第创作了不少教会音乐作品。他的最著名的一首圣乐是《安魂弥撒曲》。该曲采用传统弥撒的体裁和词句,包括《安魂》、《愤怒的日子》、《奉献》、《至圣g》、《上帝的羔羊》、《泪经》、《拯救我吧》7个部分,具有催人泪下的巨大感染力。法国作曲家古诺的作品中以抒情歌剧和教会音乐最为出色。他最有名的一首弥撒曲是《圣则济利亚弥撒》,著名的梵帝冈国歌《教皇进行曲》也是他创作的。奥地利作曲家布鲁克纳创作的交响乐曲往往带有浓厚的宗教色彩和管风琴音乐效果,把对宗教的信仰,体现到极其宏伟的音乐形式之中,如他的《启示交响曲》和《悲剧交响曲》(又称《教堂交响曲》)。他创作的圣乐有《弥撒曲》、《安魂曲》和《感恩曲》等。德国作曲家勃拉姆斯也创作了不少合唱体裁的教会音乐,包括《德国安魂曲》、《感恩曲》、《弥撒曲》等。

20世纪以来,许多音乐家们从基督教中汲取灵感和创作激情,写出了不少优秀的基督教圣乐。斯特拉文斯基的《弥撒曲》是本世纪弥撒曲中的佼佼者,令人回想起14、15世纪时的教会音乐。他的《诗篇交响曲》选择了圣经中的3首赞美诗作为交响曲3个乐章声乐部分的唱词,这部巨作被作者称为“为上帝的荣耀而作”。法国作曲家普朗克的无伴奏合唱《G小调弥撒曲》是他声乐作品中的杰作,代表了他声乐创作的最高水平。英国作曲家威廉斯的《圣诞颂歌幻想曲》、布里顿的《圣诞颂歌仪式》也属于本世纪优秀的基督教圣乐之列。此外,匈牙利作曲家柯达伊、英国作曲家沃尔顿、美国作曲家伯恩斯坦都创作了一些杰出的弥撒曲。

西方音乐之所以采用许多基督教的题材,主要在于西方的观众、听众对基督教非常熟悉,欣赏起来通俗易懂。如果我们对基督教缺乏了解,就不能全面、准确地把握和欣赏西方音乐。所以不管是从欣赏西方音乐的角度,还是从全面了解基督教的角度,研究基督教与西方音乐之间的关系都是必要的。2、Douglas《TheNewInternationalDictionaryoftheChristianChurch》,ZondervanPublishingHouse1981。

3、刘志明《西洋音乐史与风格》,台北大陆书店出版,1981年12月版。

4、叶松荣《西方音乐史略》,文化艺术出版社1990年3月版。

5、(苏)阿·伊·康津斯基《西洋音乐通史》(第一册),音乐出版社1958年12月版。

6、《简明不列颠百科全书》,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1986年3月版。

7、《音乐欣赏手册》,上海音乐出版社1981年10版。

赞美教师的歌曲篇9

中世纪指的是欧洲封建社会,大约从公元5世纪至14世纪。中世纪欧洲的各种音乐机构如编写、研究机构,以及合唱队、学校等,全部隶属于教会,由神职人员管理。在中世纪的前期,西方音乐呈现出基督教音乐一花独放的局面。在这一时期,西方音乐是以教堂音乐为主要表现形式。

中世纪基督教音乐的代表是格列高利圣咏(GregorianChant)。该圣咏出现在6世纪,因罗马教皇格列高利(GregoryI,在任590-604)而得名。据说公元6世纪时,各地教会音乐并不统一。格列高利一世致力于教会音乐的统一,将原有的各地教会的教仪歌曲、赞美歌等收集、选择、整理,编成一本《对唱歌集》(Antiphonarium),并对调式及用法加以规定。格列高利圣咏由大量附有拉丁文歌词的单音音乐组成。它是一种忠实表达经文的歌曲,其旋律超脱、冷静、毫无人间的欲念。它并非为欣赏,而纯粹是为宗教礼仪所创作,是实用音乐,并不重视听觉上的美感,或俗乐的夸张。这种圣咏以纯人声演唱,没有乐器伴奏,不用变化和装饰音。它也没有节线和拍子记号,完全是自由节拍,歌词只用拉丁文。格列高利圣咏全都是天主教的礼仪歌曲,只供教士吟唱,会众不参加唱诗。

格列高利圣咏形成后,迅速传向各地,特别是在意大利北部、英国、爱尔兰、法国等地得到了普及发展。直到14世纪,在天主教会中还只有格列高利圣咏。在今天的天主教会中,格列高利圣咏也常被采用。

格列高利圣咏作为欧洲封建社会初期的主体音乐,可以说是西方音乐文化中的第一朵花。它的发展与整个西方音乐史有密切的关系。在记谱法的研究、音乐理论、复音音乐的兴起与发展、音乐学校的成立等许多方面,都要提及格列高利圣咏,即使现代的调式音乐也是以格列高利圣咏的调式为基础。

格列高利圣咏中最富特征的旋律不仅长久地保存在中世纪作曲家的创作中,而且还保存在后来许多世纪的作曲家的创作中。我们在巴赫、莫扎特等人的作品中可以听到这些旋律,如莫扎特的《朱庇特交响曲》、李斯特的《死之舞》,柏辽兹的《幻想交响曲》第5乐章、圣·桑的附有管风琴和钢琴的《C小调第三交响曲》、拉赫玛尼诺夫的作品钢琴和管弦乐曲《帕格尼尼主题狂想曲》。流传至今的许多乐曲,如小步舞曲、军队进行曲,以及奏鸣曲第一乐章等,都是由格列高利圣咏扩展而成。二.产生在基督教背景下的复音音乐复音音乐就是由两个或更多互相独立的声部构成的音乐。这种音乐的产生,标志著西方音乐前进了一大步。复音音乐出现在中世纪基督教的背景之下,是由格列高利圣咏发展而成,其音乐家都是天主教会的僧侣。

早在7世纪初,在天主教会中就有些僧侣音乐家对在格列高利圣咏上加上另一声部的伴奏感兴趣,并进行了一些试验。但实际使用复音音乐是在9世纪。

当时,一些僧侣音乐家尝试在格列高利圣咏的下方加上一个平行四度或五度的声部,这一变化,就把格列高利圣咏的单音音乐变成了复音音乐。这种简单的复音形式称为“奥尔加农”(Organum,也有人译为平行调)。奥尔加农产生于法国的利摩日,并且似乎一直被限制由少数演唱对答吟唱赞美诗和特定弥撒部分的技术高音的歌手所演唱。最初的奥尔加农多为二声部,它在巴黎圣母院发展到了最高水平。在那里,第三、甚至第四声部被增加到原来的单旋律圣歌上。奥尔加农最著名的作曲家是巴黎圣母院的乐师雷翁南(Leoninus,生活于12世纪),他曾创作了大量的奥尔加农,其中最有名的一本歌集为《奥尔加农总集》,是按天主教全年节日创作的,全部歌曲皆属于二声部花腔式的奥尔加农。到了11世纪末,有些僧侣音乐家又尝试把平行曲调加在圣咏的上方,由平行至斜行,渐渐又至反向进行。反向进行被肯定以后,复音音乐的另一种重要形式就产生了,这就是“笛斯康都”(Discantus,也有人译为“反行调”)。笛斯康都以反向进行为原则,容许声部交错,并允许三、六度音程和经过音的进行,使旋律更加华丽。它多用于教会歌曲,主旋律多采用弥撒曲和每日祈祷经文中的旋律。笛斯康都盛行于法国,其最著名的作曲家是雷翁南的继承人,巴黎圣母院的乐师裴劳定(PerotinusMagnus,约1183-1236)。他的作品多超过两声部。

13世纪,复音音乐在基督教音乐中开始得到广泛使用。随著复音音乐的发展,又产生了两种新的多声部乐曲体裁复调合唱歌曲(Polyphonicconductus)和经文歌(Motet)。

复调合唱歌曲兴盛于13世纪初,它的主要特点是突破了以往多声部中必须有一个声部使用格列高利圣咏的限制,各个声部皆由作曲家自由创作,自由进行,声部之间的节奏大致相同。复调合唱歌曲的歌词通常是道德说教或礼仪性的,这种合唱曲似乎一直是为宗教或其它典礼的列队行进而准备的。

13世纪后期,复音音乐的新艺术又向前迈进了一大步,从奥尔加农中产生了经文歌。经文歌就是在圣咏曲调上加上一个或几个具有不同歌词的新的声部。

它最终取代了奥尔加农和复调合唱歌曲。

三.以基督教为主要内容的清唱剧产生于17世纪初的清唱剧是一种大型声乐套曲,也是音乐会中演出的大型声乐作品,时至今日,许多作曲家还运用它来表现重大的历史或现实题材。

清唱剧虽然出现在世俗音乐迅速发展的文艺复兴后期,但它的产生与内容均与基督教密切相关。

13世纪时,因受圣方济各(St.Francescod''''Assisi)运动的影响,在意大利产生并流行一种赞歌,被称为神灵赞(LandiSpirituali)。这是一种用流行的曲调和通俗化的歌词写的生活性的宗教歌曲。这些歌曲不在教堂演唱,而是在人们聚集一起作祈祷的罗马市民的家里演唱。稍后这种赞歌插入了对话形式,于是对话式的神灵赞就产生了。这种神灵赞以简单的和声,大众化的格调,由不同的歌队以对唱曲的形式唱出。

清唱剧就是把神灵赞戏剧化而产生的。有人认为1600年在罗马上演的一部作品《灵魂与肉体的表现》是现存的最早清唱剧。也有人认为1619年由阿奈利奥(G.FrancescoAnerio)创作的《神韵剧》才是第一部真正的清唱剧。

清唱剧的结构与歌剧的组成,大致相同:有抒情调、独唱二重唱、朗诵调、合唱、序曲和其它器乐曲,也有故事情节和角色的分配。不同之处在于:清唱剧中演员不化装、不表演、只歌唱,无舞台布景、灯光、道具,演唱者一直在台上,没有出入场和其它戏剧化的动作,整场演出自始至终不分幕,而只有章节之分,专有一名叙诵者,叙说情节。此外,清唱剧中的合唱比歌剧多。

早期的清唱剧分为两种类型,一种是使用拉丁文的清唱剧,专以圣经为题材,属于真正的教会音乐,这种清唱剧到17世纪后半期就消失了。另一种清唱剧使用的是意大利文,取材较自由,主要在音乐会上演唱,被称为通俗清唱剧。流传至今的清唱剧,就是后者。通俗清唱剧虽然不是教会礼仪音乐,然而几个世纪以来,大部分的清唱剧作品都是以基督教为主要内容。

17世纪最著名的清唱剧作曲家是意大利的卡里西米(Carissimi,Giacomo,1605-1674)和德国的许茨(H.Schutz,1585-1672)。卡里西米创作的16首清唱剧,都是根据基督教的经典圣经写成的,其中较著名的有《耶弗他》、《所罗门断案》、《伯沙撒》和《最后审判》。许茨创作的清唱剧多以基督生平传略、圣经福音书为题材,被称为“受难清唱剧”,其中较著名的有:《复活节清唱剧》、《十字架上耶稣的七言》、《圣诞节的故事》。

继卡里西米和许茨以后,整个巴洛克时期(1600-1750)最杰出的清唱剧大师当数英籍德国作曲家亨德尔(GeorgeFridericHandel,1685-1759)。亨德尔的创作主要是歌剧和清唱剧。亨德尔一生共创作了32部清唱剧,大部分都是以圣经故事为题材。比较有影响,时至今日还经常上演的有:《扫罗》、《以色列人在埃及》、《弥赛亚》、《参孙》、《犹大·玛可白》、《约书亚》、《所罗门》。其中《弥赛亚》和《参孙》是举世公认的清唱剧中的经典之作。《弥赛亚》以圣经福音书为题材,叙述了耶稣的诞生、传福音、受难、被钉死十字架及显圣复活的经历。这部清唱剧1743年在伦敦音乐厅举行首演时,震撼了所有的观众,甚至英王乔治二世在听完第二幕终曲《哈利路亚》后,起立以示敬意,直至曲终。与亨德尔同时代的另一位杰出的音乐大师德国作曲家巴赫(J.S.Bach,1685-1750)也曾创作了数部卓越的受难清唱剧,如《约翰受难曲》、《马太受难曲》和《圣诞清唱剧》等,这些清唱剧的内容都取材于圣经四福音书。

奥地利著名作曲家海顿在声乐方面最突出的贡献就是清唱剧。他共创作了5部清唱剧,大部分都有基督的内容,如《多比亚的归来》、《十字架的七言》、《创世记》等,其中以《创世记》最为著名。

《创世记》取材于弥尔顿的《失乐园》的第二章,叙述了上帝创世及亚当、夏娃堕落的故事。

近代欧洲伟大的音乐家贝多芬的唯一一部清唱剧《基督在橄榄山上》也是以基督教为主题创作的。

19世纪最杰出的清唱剧出自德国作曲家门德尔松之手。门德尔松共创作了3部清唱剧,其中最著名的有《圣保罗》和《以利亚》。《以利亚》至今还在上演。他的第三部清唱剧是《基督》,可惜没有完成。这3部清唱剧均取材于圣经故事。

19世纪以基督教为主要内容创作的清唱剧还有法国作曲家柏辽兹的《基督的童年》、匈牙利作曲家李斯特的《圣伊利沙白》和《基督》等。

20世纪许多著名的清唱剧仍以基督教为题材,如英国作曲家埃尔加《吉伦舍斯之梦》、沃尔顿创作的《白尔夏沙之宴》、美籍俄国作曲家斯特拉文斯基创作的《俄底浦斯王》、波兰作曲家彭德雷茨基创作的《圣路加受难曲》等。

四.西方著名音乐家的基督教音乐创作基督教对西方音乐的影响,还表现在音乐家们创作的基督教音乐上。

14世纪西方最重要的音乐家当推法国的诗人兼作曲家马肖(GuillaumedeMachaut,1300-1377)。马肖年轻时曾受过神学教育,并领受了神父的职位。他的作品中教会音乐占了很大的比重,其中主要是经文歌和弥撒曲。14世纪最著名的一首教会音乐作品就是马肖创作的《圣母弥撒曲》,这是特别为法国国王加冕而作的一首4声部合唱弥撒曲。

15世纪前半期最重要的作曲家迪费(GuillaumeDufey,1400-1474),也是一名天主教神父,他的弥撒曲保存至今的有8首,其中最著名的有《EcceancillaDomini》和《AveReginacoelorum》。他所创作的经文歌,不仅数量多,而且很有深度,极虔诚,如为佛罗伦萨主教座堂而作的《Nuperrosarum》,以及为拜占庭的没落而作的《君士坦丁堡的挽歌》。

15世纪后半期最负盛名的音乐家是两位佛兰芒作曲家欧克赫姆(JohannesOckeghem,1430-1495)和德普雷(JosquindesPrez,1450-1521)。他们都创作了大量的教会音乐。欧克赫姆的作品中较著名的有《扩展弥撒曲》、《谁之声弥撒曲》和《第五调式弥撒曲》,以及一首常被人提及的经文歌《感谢上主》。德普雷创作的教会音乐作品尚存至今的有约30首弥撒曲和100多首经文歌。其中以弥撒曲《Pangelingua》、《武士弥撒曲》、经文歌《Aveverum》、《万福马利亚》、《圣母悼歌》最为著名。

16世纪西方最杰出的音乐大师可说是比利时人拉萨斯(OrlandusLassus,1532-1594)和意大利人帕莱斯特里纳(Palestrina,1525-1594)。拉萨斯曾创作了52首弥撒曲、100首圣母赞主歌,约1200首经文歌和其它圣咏、悼歌。他的经文歌在音乐史上达到了登峰造极的地步。主要代表作有《安葬弥撒》、《忏悔圣咏》。帕莱斯特里纳曾被人称为“音乐之王”,其作品不仅优美动听,而且数量惊人,计有弥撒曲103首,经文歌330首,奉献曲68首,赞歌87首,圣母赞主歌35首,哀歌13首等。他的作品追求庄严肃穆的宗教气氛,被认为是最理想的礼仪音乐。

被誉为近代音乐之父的德国作曲家巴赫,是巴洛克时期(1600-1750)最伟大的音乐大师,也是最后一位把为教堂创作音乐视为最大关怀的伟大天才。在他的创作中,教会音乐占有很重要的地位。作为虔诚的新教教徒的巴赫,对教会音乐的主要贡献有:创作了5首弥撒曲,6首经文歌;为教会创作了5年内每周礼仪所用的康塔塔(一种大型声乐套曲)共200首;又创作了大量的管风琴曲,其中有144首圣咏调。在这些作品中被视为巴赫代表作的是《B小调弥撒曲》。

这首弥撒曲被认为是同类音乐中最深刻、最壮观、最杰出的范例之一。它包括传统的《天主矜怜颂》、《荣福经》、《信经》、《至圣经》、《羔羊经》5个部分,共24首分曲。其中渗透著新教的改革精神和人道主义思想。

古典时代(1750-1820)最伟大的3位音乐家海顿、莫扎特、贝多芬都曾创作过教会音乐。海顿深受基督教音乐的薰陶。曾创作了14首弥撒曲,其中以《纳尔逊弥撒曲》最有名。奥地利作曲家莫扎特一生共创作了18首弥撒曲,较著名的有《C小调弥撒曲》、《加冕弥撒曲》和《安魂弥撒曲》。他还创作了8首康塔塔,其中以《忏悔的大卫》和《马松小康塔塔》最著名。他的经文歌《欢呼圣体》也很有名。贝多芬一生中虽只创作了两首弥撒曲,《C大调弥撒曲》和《庄严弥撒曲》,《庄严弥撒曲》被贝多芬视为毕生的杰作,他完全是按著心灵的感受而创作的。这首弥撒曲虽然不是一首礼仪的圣乐,但却表现出强烈的宗教情绪,的确是一首崇高的宗教音乐作品。

进入浪漫主义时代(1820-1900)后,不少音乐家仍在创作基督教音乐。意大利著名作曲家罗西尼的后半生仅创作了两部作品,均为基督教音乐,一部为《圣母悼歌》,另一部为《小庄严弥撒曲》。奥地利作曲家舒伯特也创作过6首弥撒曲和其它圣乐,其中以《AB大调弥撒曲》和《圣母颂》最著名。他的《圣母颂》曲调柔美婉转,表达细腻丰富,抒发了对真善美的向往。法国作曲家柏辽兹创作的基督教音乐有《安魂弥撒曲》和《感恩曲》。德国作曲家门德尔松则对赞歌、颂歌和经文歌等合唱乐的创作感兴趣,他的最有名的一首圣乐为《赞颂西雍》。匈牙利作曲家李斯特一生都是虔诚的天主教徒。他曾创作过弥撒曲、圣咏等教会音乐,如《格兰弥撒曲》和《UngarischeKronungs-Messe》等。意大利作曲家威尔第创作了不少教会音乐作品。他的最著名的一首圣乐是《安魂弥撒曲》。该曲采用传统弥撒的体裁和词句,包括《安魂》、《愤怒的日子》、《奉献》、《至圣g》、《上帝的羔羊》、《泪经》、《拯救我吧》7个部分,具有催人泪下的巨大感染力。法国作曲家古诺的作品中以抒情歌剧和教会音乐最为出色。他最有名的一首弥撒曲是《圣则济利亚弥撒》,著名的梵帝冈国歌《教皇进行曲》也是他创作的。奥地利作曲家布鲁克纳创作的交响乐曲往往带有浓厚的宗教色彩和管风琴音乐效果,把对宗教的信仰,体现到极其宏伟的音乐形式之中,如他的《启示交响曲》和《悲剧交响曲》(又称《教堂交响曲》)。他创作的圣乐有《弥撒曲》、《安魂曲》和《感恩曲》等。德国作曲家勃拉姆斯也创作了不少合唱体裁的教会音乐,包括《德国安魂曲》、《感恩曲》、《弥撒曲》等。

20世纪以来,许多音乐家们从基督教中汲取灵感和创作激情,写出了不少优秀的基督教圣乐。斯特拉文斯基的《弥撒曲》是本世纪弥撒曲中的佼佼者,令人回想起14、15世纪时的教会音乐。他的《诗篇交响曲》选择了圣经中的3首赞美诗作为交响曲3个乐章声乐部分的唱词,这部巨作被作者称为“为上帝的荣耀而作”。法国作曲家普朗克的无伴奏合唱《G小调弥撒曲》是他声乐作品中的杰作,代表了他声乐创作的最高水平。英国作曲家威廉斯的《圣诞颂歌幻想曲》、布里顿的《圣诞颂歌仪式》也属于本世纪优秀的基督教圣乐之列。此外,匈牙利作曲家柯达伊、英国作曲家沃尔顿、美国作曲家伯恩斯坦都创作了一些杰出的弥撒曲。

西方音乐之所以采用许多基督教的题材,主要在于西方的观众、听众对基督教非常熟悉,欣赏起来通俗易懂。如果我们对基督教缺乏了解,就不能全面、准确地把握和欣赏西方音乐。所以不管是从欣赏西方音乐的角度,还是从全面了解基督教的角度,研究基督教与西方音乐之间的关系都是必要的。

注释:1、李应华《西方音乐史略》,人民出版社1988年10月版。

2、Douglas《TheNewInternationalDictionaryoftheChristianChurch》,ZondervanPublishingHouse1981。

3、刘志明《西洋音乐史与风格》,台北大陆书店出版,1981年12月版。

4、叶松荣《西方音乐史略》,文化艺术出版社1990年3月版。

5、(苏)阿·伊·康津斯基《西洋音乐通史》(第一册),音乐出版社1958年12月版。

6、《简明不列颠百科全书》,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1986年3月版。

赞美教师的歌曲篇10

一、采用对比式教学法,使学生对音乐作品内涵有更深层次的理解

音乐作品之所以会丰富多彩,散发着不同的魅力,就在于不同的音乐作品,有着不同的表现手法、表现风格、表现题材等,对于高中音乐鉴赏课而言,学生只有对这些有全面的理解和把握,才能准确体会音乐作品的情感,深刻理解音乐作品的内涵。所以,身为高中音乐教师的我们,应该在音乐鉴赏课中通过采取对比式教学法,通过比较音乐的不同体裁、风格、表现手法和人文背景,培养学生分析和评价音乐的能力。让学生对音乐作品内涵有更深层次的理解,进而提升学生的音乐水准,培养学生的音乐情感。

比如,《祖国颂》这首歌曲,是气势恢宏的大型合唱,表达的是对新中国所取得辉煌成就的赞颂之情,这时,我们就可引入其他一些歌颂祖国的音乐作品,如《我的祖国》,《我爱你,中国》等来与《祖国颂》进行对比,在这个过程中,学生体会到作品中中国人民对祖国的挚爱之情和充溢其间的民族自豪感,对这些歌颂祖国的音乐作品内涵有了更深层次的理解,音乐鉴赏能力也由此提升到了一个新的高度,为高中音乐鉴赏课高效教学的实现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二、重视学生音乐兴趣的培养,让学生全身心地投入对音乐作品的鉴赏中

《普通高中音乐课程标准》指出:“兴趣是学习音乐的基本动力,是学生与音乐保持密切联系、感受音乐、用音乐美化和丰富人生的前提。” 多媒体在音乐欣赏教学中有很大的优越性,不仅增加了课堂密度,更以精美的画面吸引学生,使音乐欣赏有形、有声、有色、有情,易于激起学生的学习兴趣,产生强烈的感染力。 所以,教师在教学中要适当的运用多媒体技术。

比如,在欣赏作曲家创作的乐曲《赛龙夺锦》时,我就运用现代多媒体技术在投影屏幕上呈现了赛龙舟的热闹场面,播放完毕后,再播放乐曲《赛龙夺锦》,让学生仔细体会这首乐曲的旋律,并要求学生在听的同时辨别乐曲里演奏所使用的乐器。这样,我通过运用多媒体技术为学生播放赛龙舟的视频,营造了一种生动、活泼的课堂气氛,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全身心地投入了对这首音乐作品的鉴赏中。

三、张开想象的翅膀,促进学生理解音乐的意境

音乐是用声音来表达的艺术。教师在音乐课堂上可以鼓励学生充分发挥自己的聪明才智,用既丰富、又贴切的艺术形式去表达他们对音乐的感悟。如果学生擅长绘画,可以是画一幅画;如果学生擅长写诗,可以是作一首诗;如果学生擅长表演,可以是即兴表演节目……不同的方式,相同的目的,都是为了让学生更好地理解音乐,感受音乐之美。例如在学习《独特的民族风》时,学生欣赏了歌曲《辽阔的草原》,有的学生就绘制出了一幅一望无际的大草原作品:嫩绿的草坪,蓝天白云下成群的牛羊自由地吃草,牧羊人快乐地生活着……。这说明了学生真正地理解了长调舒展悠长,起伏较大,节奏自由,从而再现音乐的情感体验,实现艺术审美的情感升华。

四、小组合作去学习,实现学生之间优势互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