舌尖上的中国评论十篇

时间:2023-03-17 06:45:40

舌尖上的中国评论

舌尖上的中国评论篇1

关键词:纪录片;美食;主题;画面与声音;推广

选择研究此题目,首先是因为纪录片的重要地位。纪录片代表媒体的品质和实力。我国已意识到了纪录片的重要性,在政策上给予了较大支持。但是,从我国记录片的发展状况来看,在整体构思、艺术内涵、市场运作,以及制作的多样化方面存在明显不足。而2012年5月14日,《舌尖上的中国》在央视综合频道晚间播出后,立即引发了收视狂潮,并且一夜走红。它取得如此巨大的成功,自然是诸多因素的合力所致。论文旨在深刻剖析它的艺术特色,并进行总结归纳,为之后纪录片的创作和发展提供一些综合的、有价值的资料。

(一)主题设置

首先,在主题选择方面,与以往央视鸿篇巨制的宏大主题纪录片如《大国崛起》、《故宫》、《话说长江》等不同,《舌尖上的中国》选择了更加关注百姓生活的主题“美食”,讲述人们天天离不开的吃的问题。随着中国经济的飞速发展,“吃饱”对于大多数中国人来说已不是问题,而如何“吃好”是人们的新关注点;从文化方面分析:1、中国自古是一个重视饮食文化的国家,对“吃”的钟爱已植根于每个中国人心中。“吃”,对于中国人来说不仅是维持生命的手段,更似一种仪式,饮食文化经过几千年的发展已经成为中华灿烂文化的一个子系统,西餐大部分为快餐,而中餐讲究精心烹饪,注意食材、调味、火候等每一个细节,且老百姓认为每一样事物都充满生命力,应该给予足够的关爱。2、另一方面来讲,“美食”是一个国际化视角的选题,既具独特性又具共通性,不同国家拥有不同的民族文化传统,但对于吃,大家却是有共鸣的。通过展现中国灿烂的美食文化,渗透着中国人民对传统、民俗、伦理与自然的虔诚,并传递了中国社会悄然发生的变化,光影间闪烁着生活的哲理。

其次,在表达主题的过程中,《舌尖上的中国》注意到了以下两点:1、视角的转化:《舌尖上的中国》改变了以往美食节目观众仰视的视角,选择了平视。以“美食”为主题的纪录片并不少见,但它们多展现烹饪大师精湛的厨艺和食物制作复杂的过程,观众在观看时多产生崇拜和羡慕的心理,却很少会得到共鸣,获得感动。《舌尖上的中国》则充满浓厚的生活气息,在片中我们多看到的是人与食物、人与自然、食物与文化的交汇,看到一个个寻找食材的村民、精心制作晚餐的大妈,而不是所谓的“美食专家”。

(二)画面与音乐处理

1.画面:《舌尖上的中国》十分注重画面的处理,该片色彩丰富、层次感强、注重细节的表现,用视觉挑动了观众的味觉,可谓看的“津津有味”。该片画面处理方面的特点是:大量使用特写:特写是最能展示食物质感的景别,《舌尖上的中国》的主角是美食,镜头多对准各类食材、餐具和辛苦劳作的朴实百姓,大光圈的多重转换和局部特写诉说着一个个美味故事、一幅幅绚烂绮丽的风光。在《厨房的秘密》一集的开头,讲述扎西家制作陶器使用了大量的特写镜头,如和泥、削边,刻画图案等,几个简单的特写镜头就生动的呈现了扎西制作黑陶的过程。煅烧黑陶时燃起的火和扎西及家人表情的特写都让观众在看清制作工艺的同时,仿佛将自己置身于他们的生活、劳作之中,和他们一起流汗,一起为烧制好的一个个黑陶容器感到骄傲。据统计,《舌尖上的中国》一集就有800多个镜头,在我国以往的纪录片中极为少见。编导通过设置悬念、大跨度场景调度、交叉叙述加快了片子的叙事节奏,让观众在纪录片中感受到了前所未有的。

2.声音:精美的画面表现了食物诱人的色泽和讨人欢喜的形状,动听的声音则更加强化了这种视觉效果,挑动了观众的味觉,烘托了整体氛围,使整个作品充满了人文气息。声音可以分为音乐、音响、人声(解说词)三部分,《舌尖上的中国》在这三方面处理得都很得当。

1、音乐

《舌尖上的中国》主要运用了三种类型的音乐:现场音乐、背景音乐和前景音乐。它们在片中起着不同的作用,为纪录片提供了丰富的画外之意。(1)现场音乐指拍摄时同期收录的音乐,它可以真实再现当时的场景,具有强烈的地域特色和人文气息。《舌尖上的中国》中大量运用了现场音乐,如吉林查干湖祭鱼祭湖仪式上女演员演唱当地的歌曲、朝鲜族金顺姬一家人吃饭时一起唱歌等。它们代表着不同地域、民族的风格,打通了听觉与味觉,大大丰富了观众对作品中时空背景的感受,更容易把观众带入到纪录片的真实情境中。(2)背景音乐是一种主观音乐,指后期制作时为配合画面的表现效果而搭配的音乐,它是创作者对音乐的一种主管选择、取舍、创作和运用。《舌尖上的中国》背景音乐有:张大为创作的《eMao》中的《Shangba-La》、Bruno Coulais创作的《Le Peuple Migrateur》中的《东方智慧》、《原野之风》等。这些音乐被裁取成片段随画面自然引入,又自然消失,组接的恰到好处,为画面内容起到了重要的补充作用,增加了片子的表现力,有利于抒感,为影片带来张力。(3)前景音乐指音乐专门为片子打造或者引用原声,随后画面根据音乐的节奏、表情和主题进行剪辑、后期合成,即先有音乐。前景音乐貌似违背了纪录片真实记录生活的原则,但其实它是一种特殊的解说词,具有叙事的能力,通过音乐预示事件的发展、情节的跌宕。

2、音响

音响可以再现现场,增强纪录片的真实性;可以渲染气氛,强化纪录片的感染力;也可以吸引听众,增强纪录片的可听性。《舌尖上的中国》在音响处理方面采用了两种方法:(1)同期收录:如油煎松茸声、林间鸟叫声、下雨声、炒菜声、砍竹子声等,这些声音配合画面真实的记录了当时的场景,具有真实性、诗意性、叙事感、空间感和时间感。(2)模拟音响:因为有些声音同期收录比较困难,但它们的存在又十分必要,可以大大增强片子的表现力,创作者便煞费苦心模拟制作了这些声音来配合画面进行全方位的表现。如:片中倒绿豆的声音,用到的是鱼粮。把鱼粮倒在一个防晒服上,来模拟一捧绿豆倒在袋子里。摄制组使用的生活音效基本上都是来自于生活,用的东西也都是生活中常见的东西,比如说木桶、脸盆等。如此组合起来的声音最大限度地还原了现场。

3、解说词

从解说词的内容上讲,《舌尖上的中国》的解说词多为乡野、家庭日常生活的描摹,语言极具文学色彩,饱含着丰富的情感。如第六集《五味的调和》中,结尾的解说词是“五味使中国菜的味道千变万化,也为中国人在况味和回味他们各自不同的人生境遇时,提供了一种特殊的表达方式。在厨房里,五味的最佳存在方式,并不是让其中有某一味显得格外突出,而是五味的调和以及平衡,不仅是中国历代厨师和中医不断寻求的完美状态,也是中国在为人处世、甚至在治国经世上所追求的理想境界。”播音员浑厚深沉的诵出这段话,让我们体会到了智者的教诲,感叹着人生的美好。这里的解说词不仅配合画面完成了叙事,给本集圆满结尾,同时也升华了主题,拔高了画面所表达的思想。

(三) 后期推广

一部质量上乘的纪录片要想获得广泛传播和观众的认可还需要有良好的后期推广,《舌尖上的中国》是近年来影视作品成功营销的典型,可谓家喻户晓。这部纪录片能在传播上取得如此骄人的成绩,与以下几点原因密不可分:

1、《舌尖上的中国》的好名字

制片人陈晓卿说“舌尖上的中国”这个名字经过了反复的斟酌,他希望在纪录片中表现出中国的变化。“舌尖”是味觉最为敏感的部位,我们要在这里体会中国,这样的语言结构还是首次进入人们的视线中。之后,“舌尖体”火速窜红,产生了介绍各地美食的“舌尖上山西”、“舌尖上的陕西”、“舌尖上的清华”等说法。再之后,“舌尖效应”攻势愈发威猛。电视广告中我们听到何炅代言的方便面的广告词是“带你一起发现舌尖上的美味”;新浪微博推出专题“舌尖上的明星”来集合明星推荐的餐厅及美食;春晚前主持人说“大家一起来聊聊舌尖上的年夜饭”;3.15快到了,公交广告打出了“舌尖上的维权”;人人网上出现了“舌尖上的十二星座”;太原德得轩餐厅团购宣传语中写到“舌尖上的韩国美味”等等,就连我校文瀛食堂门口的宣传板上都打出了“拒绝舌尖上的浪费”的响亮口号。在招聘广告上登出“指尖上的求职”,这样的标题也必是受到了《舌尖上的中国》的影响。

2、《舌尖上中国》的传播平台

第一,中央电视台一套及央视纪录片频道为《舌尖上的中国》提供了稳定、可靠的传播平台。央视纪录片频道成立和央视一套改版,用最好的时间段播放纪录片足以显现国家对纪录片的重视,《舌尖上的中国》正好赶上这个时机。

第二,网络媒体推动了《舌尖上的中国》的传播热度。尤其是微博,据统计《舌尖上的中国》第一次在微博上出现是出自导演陈晓卿,他简单介绍了此部纪录片,得到的评论和转发次数并不多。之后2012年5月11日“cctv-9记录”的微博在《舌尖上的中国》正式播出前三天发了一条预告微博,这条微博在之初和节目播放之初形成了两次转发和评论的热潮截止5月29日,共被转发1595次,被评论197次。在整个传播链条中,合作账号充当了意见领袖,在“cctv-9记录”仅四分钟后,“新浪传媒”便转发了此消息,形成了规模传播效应。最后便是大规模的普通新浪微博用户转发或自己发表对《舌尖上的中国》的见解,形成了大规模的交叉扩散。据统计,在整个《舌尖上的中国》的微博扩散体系中,获得新浪微博认证的用户仅占3.83%,转发者粉丝人气集中在200――1000,足以见得,普通微博用户是《舌尖上的中国》获得强大宣传效果的主力军。

3、《舌尖上的中国》的口碑传播

《舌尖上的中国》虽是在晚间非黄金时段播出,但它却得到了广泛传播和扩散,这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它的好口碑。口碑是指众人口头上的称颂,这种传播形式成本极低、可信度却高,且具有同向评价和自觉传播的特点。《舌尖上的中国》在播出不久后,就成为了街头巷尾、茶余饭后讨论的焦点。上至老人,下至孩子都对它产生了极大的兴趣,逐渐形成一股神奇的能量,不断传播扩散,因而使《舌尖上的中国》获得了如此骄人的收视成绩。

《舌尖上的中国》作为近年来中国纪录片取得巨大成功的范例,为我们提供了很多值得研究的地方。分析并总结这些成功因素,可以为中国纪录片的制作和发展提供一些综合的、有价值的参考资料,以便我国可以制作更多品质高、口碑好、市场广阔的优秀纪录片。

参考文献:

[1]孙莉、张丽萍.纪录片《舌尖上的中国》的成功因素探析[J].东南传播,2012,7:119-121.

[2]欧阳宏生.纪录片概论[M].成都.四川大学出版社,2004.

[3]范正伟.《舌尖上的中国》何以走红《人民时评》[N].人民日报,2012-5-21(9).

[4]高红波.《舌尖上中国》的国际传播特性解析[J].南方论坛,2012,3:33-35.

[5]郭泽德.《舌尖上的中国》的传播学解读[J].南方论坛,2012,3:36-39

[6]刘艳艳.《舌尖上的中国》营销三招[N].共产党员,2012,6(下)

舌尖上的中国评论篇2

有人评价《舌尖上的中国》是“国菜超级指南”;有人则评价“它道尽了美食背后的人生百味”;该片导演陈晓卿则坦言,自己只是怀着对食物的一份敬意,拍了一部少了宣教味的片子。

从曲高和寡到贴接地气,《舌尖上的中国》的成功带给业界的启示不仅仅在于纪录片能否就此迎来春天,更重要的是,它为充斥着浮躁和喧嚣的电视荧屏吹来了一股变革的清新之风。

《舌尖上的中国》创中国纪录片新高度

从《舌尖上的中国》播出第一集开始,它就径直成为“黑马”,风头盖过同时段播出的电视剧。微博上,以“舌尖上的中国”为话题的内容频频“刷屏”,甚至还带火了延伸行业——某知名美食点评网围绕它撰写攻略,淘宝店的美食订单生意也节节攀升。在电视节目泛娱乐化倾向凸显的今天,这样一部深夜播出的纪录片能这般挑起观众和市场久违了的热情,在中国实属罕见。

颠覆传统,收视创神话。传统意义上的中国纪录片,多以高端、小众的面貌示人,与激烈的收视竞争联系不大。纪录片《舌尖上的中国》却一改传统,开播以来平均收视达到0.481,平均收视份额3.861,日最高收视率达0.75,首重播收视份额达5.77,超过原时段播出的电视剧栏目30%。这样的收视表现不仅创下了纪录片的收视新高,在综艺栏目、电视剧等传统强势收视节目中也属于佼佼者。

改变形象,公众狂追捧。《舌尖上的中国》让惯于低调的纪录片一夜之间成为关注的热点,尽管节目是在晚间非黄金时段播出,但依然引发了全民纪录片热潮,甚至将很多几乎从来不看电视节目的“文艺青年”重新拉回荧屏前,每天追看。该纪录片还在短时间内冲上了新浪微博话题榜,在天涯论坛也引起广泛热议,豆瓣网友给它打出了9.6的高分,还引发了全国效仿的“舌尖体”,追捧热情久未平息。

展现潜质,价格破纪录。在2012年戛纳国际电视节上,《舌尖上的中国》作为中国参展纪录片引起了业界关注,甚至出现了不用制片方宣传推广就有人互相竞价的局面,这在近几年的纪录片领域是比较少见的。不久前闭幕的2012年第18届上海电视节上,《舌尖上的中国》更助力中国纪录片价格飙升到一分钟1万元的顶级价格。除了受到海外市场的追捧外,该片也吸引了众多广告商的目光,尽管导演陈晓卿表示不赞成直接植入广告,但可以预见,在未来第二季和第三季中,该片的“广告潜质”将被充分地挖掘。

《舌尖上的中国》背后的“味道制造”

5月14日起,《舌尖上的中国》触动了无数人的味蕾,透过屏幕,观众们仿佛嗅到了家的味道、童年的味道、故乡的味道。而透视《舌尖上的中国》的火爆,作为媒体人,我们更想知道,这些“触动人心”的味道是如何制造出来?它的背后又隐藏着怎样的趋势变化?

从仰视到平视的视角变化。拍摄美食为主题的纪录片并不少见,但展现的多是美食制作的反复过程或烹饪大师的精湛厨艺。《舌尖上的中国》却另辟蹊径,改变了以往纪录片“宏大叙事”的表达方式,以浓浓的生活气息和人文气息成功突围。用导演陈晓卿自己的话说,就是要找“对中国美食认同的交集点”,寻找人与食物、人与自然、食物与文化的交集。片中不见“烹饪大师”,不见“美食专家”,更像是美食献给普通劳动者的颂歌。手工挖莲藕、两小时采竹笋、全中国只剩5人继承的高跷式捕鱼、70多岁黑龙江“鱼把头”、卖黄馍馍的陕北老汉,这些情节反映的是对人和食材关系的微妙理解,更折射出中国纪录片从“仰视”到“平视”的变化趋势。

从小作坊到车间式的专业制作。近年来,央视纪录片早已成为一块金字招牌,这部《舌尖上的中国》再度成为收视焦点,是偶然也是必然,日益精良的制作水平使影像信息得以更完美地呈现和表达。作为国内第一部使用高清设备拍摄的美食纪录片,《舌尖上的中国》用高清技术将制作美食的过程还原到极致,以“微距摄影”的方式捕捉到了诸多珍贵食材最初的生动原貌,让观众体验到许多食材的神秘转化过程。《舌尖上的中国》在制作上的专业化还表现在遵循国际通行的制作模式,全片采用碎片式的剪辑方式,一集节目镜头运用量达到了1300个,节奏快、信息量大,基本上8分钟讲一个故事,伴以不同地域之间的组合和嫁接。

从单一到复合的营销策略。在全球纪录片市场分类里,美食类节目占有很大比重,《舌尖上的中国》能脱颖而出,和它独特的营销策略不无关系,其突破了以往纪录片“酒香不怕巷子深”的宣传定位。首先是标题营销,一个好的标题是对节目内容的凝练和升华,更是抓住观众眼球、进行节目营销的重要抓手。以往也曾有过多部介绍各地美食的纪录片,在可看性和艺术性方面或不逊于该片,但片名远不如“舌尖上的中国”来得醒目、有趣。其次是微博营销,《舌尖上的中国》开播后,微博的宣传推广为其聚拢了大量人气,连续多天占据微博热门话题榜第一名;同时纪录片主创团队做客新浪微博“微访谈”,加上网友自发组织的“晒零食”“晒夜宵”“深夜发吃”等活动,让该片人气越来越旺,形成了持续效应。

舌尖上的中国评论篇3

央视纪录片频道自2011年开播以来,各方的担忧、疑虑涌现:在与电视剧、综艺节目的竞争中,纪录片是否能走入新天地?央视记录频道总监刘文用三组数字介绍了纪录频道开播以米的变化:“记录频道开播第一年的收视份额增长翻两番,第二年收视份额增长继续翻一番;纪录频道在只接受高端品牌形象广告投放的前提下,2012年实现了2个亿的额度,2013年签约额度再翻一番,达到4亿;央视综合频道《魅力纪录》开播后,播出的第一部原创纪录片便是《舌尖上的中国》。”

《舌尖上的中国》自2012年5月首播以来,引发观影热潮,已译制成9种语言,发行到了全世界的27个国家和地区。其中的原因是多种多样的,主要在于其对大众文化的回归、对中华文化的传播以及对电视文化的求索。

一、大众文化的回归

大众文化不是消费而是文化,无论怎样工业化,都不能仅“根据商品的买卖来进行差强人意的摧述”,这为纪录片如何进行大众文化的传播提出更高的要求。在我国,纪录片大多针对精英文化,如纪录频道制作的《故宫》《萨满》《大国崛起》《京剧》等。《舌尖上的中国》(以下简称《舌尖》)将“小众”引入大众,将“民以食为天”的概念搬上屏幕,没有以菜系分类传统方式展开,而是采集了从城市到村落的动人厨房故事。

《舌尖》分七集,以“食材、主食、转化、储藏、烹饪、调和、生态”七个主题讲述了地域与生存环境各不相同的中国人各自的饮食习惯,总导演陈晓卿在《舌尖》讨论会曾这样阐述创作理念:“一切为了观众,一切为了展示美食的质感和美感,我们抱着学习的态度,学习国外的叙事风格,用最浅显的叙述话语讲述故事,信息量要大,而且要通俗。”

“该片既不同于走技术路线、宏大叙事的《故宫》,也不同于专注于食物烹饪方法的其他美食节目,更不同与纯粹科普性质的节目。《舌尖》坚持去繁化简,避开大而全的叙述方式,更多采用国外纪录片的记录手法,以原汁原味的食材为主,通过客观还原和展示食材生长、采集、加工的过程,以简洁流畅的画面、简练有力的旁白,呈现出事物最原始的状态。”在视角上,《舌尖》采用了小人物的视角,通过普通人物的故事打动观众。例如,在第一集《自然的馈赠》中,展现了香格里拉的卓玛一家采摘松茸的过程,镜头中“寻找松茸采摘松茸回填菌坑”的过程反映名贵食材背后藏民们付出的艰辛劳动。

二、 中华文化的传播

马歇尔・麦克卢汉认为“媒介即讯息”,电视作为大众文化的传播媒介,对文化讯息的传播有重要作用。从美食故事中传递出中华文化,是《舌尖》热播的又一原因。

《舌尖》的观众不局限于中国观众,解说词中的“中国”这一第三人称的叙述是直接表现,例如,在第七集《我们的田野》的结语中,解说词这样表述:“不同地域的中国人,运用各自的智慧,适度、巧妙地利用自然,获得质朴的美味的食物。能把对土地的眷恋和对上天的敬仰,如此密切系于一心的唯有农耕民族。一位作家这样描述中国人淳朴的生命观 他们在埋头种地和低头吃饭时,总不会忘记抬头看一看天。”纪录片把“中国人'’变为叙述中的第三人称,旁白以客观、冷静的腔调对之进行评价,异文化观众的存在就很明显了。

《舌尖》中,不仅传达中国人“民以食为天”的尊崇,更蕴藏了中国人的文化与智慧。第三集《转化的灵感》开场白中,“在吃的法则里,风味重于一切,中国人从来没有把自己束缚在一张乏味的食品清单上。人们怀着对事物的理解,在不断地尝试中寻求着转化的灵感”。这段话表面讲食物,实质上却蕴藏着中国人经世致用的哲思,其中所表现客观、不带政治意味的普世价值也是《舌尖》能共打动不同民族、地域甚至国籍的观众的重要因素之一。

英国人类学家泰勒曾指出:“文化或文明,就其官方的民族意义米说,乃是包括知识、信仰、艺术、道德、法律、习俗和任何人作为一名社会成员而获得的能力和习惯在内的复杂整体。”而文化的传播既米源于人类生存的文化或文明本身,也贯穿于其发展的始终。《舌尖》对中华文化的传播,除开中国人这一群体本身的认同与传承以外,也追求世界各地人民对中华文化的了解与认同。

三、电视文化的求索

“有两种方法可以让文化精神枯萎,一种是奥威尔式的

文化成为一个监狱,另一种是赫胥黎式的

文化成为一场滑稽戏。”充斥着商业价值的消费文化中,如尼尔・波兹曼言,通过“电视时代”,美国让世界看到了赫胥黎预见的未来,某种意义上这一论断同样适用中国。当下电视媒体定位直接影响电视节目的成功与否,《舌尖》的热播表明节目制作过程中对电视文化求索的正确,为我国的电视节目发展指明了新方向。作为一部纪录片,《舌尖》达到了“民族特色、全球视野、普遍价值和国际表达”的水准。

题材上,美食切入文化无疑是“接地气”的选择,以食物讲述百姓的厨房、餐桌,每个普通人都藏着关于美食的故事;视角上,小人物的故事更能够触及内心,《舌尖》中展示的故事中最大限度包涵对大自然的敬畏与对劳动者的颂扬,第一集《自然的馈赠》中让“猎而不绝”的思想贯穿藏民采松茸、山民采冬笋、渔民捕鱼的故事中;在叙事上,故事的展现使纪录片内容得到极大丰富,例如香港大澳岛上制作虾酱的老奶奶对着墙上老伴的照片掩面哭泣。正是从题材、视角与叙事这三方面的精准“回归”,才使这部纪录片如此引入入胜。

综上所述,《舌尖》对大众文化、中华文化与电视文化成功解析后,其成功似乎毋庸置疑,通过讲述美食与制作个体间的故事来展现食物的不同侧面,片中的美食又恰好成为“文化”传播的载体,中国人的习惯、风格、精神、性格在一道道具有中国文化内涵的美食中得到了完整的诠释。然而,《舌尖》的成功又充满了偶然性,《舌尖》热播后,各地方卫视纷纷效仿,出现了“舌尖上的XX”系列,影响却远不如《舌尖》。央视纪录片频道制作的《舌尖上的中国2》于2014年4月开播,《舌尖2》被拿来与《舌尖1》作比较,观众较普遍的观点是相比《舌尖1》,《舌尖2》融入了更多的人文关怀,叙述中忽略了美食的讲述。争议在第四集《家常》的播出后达到顶峰,其中为女儿学琴从河南到上海全职陪读的母亲在节目中潸然泪下地讲述她的艰辛历程,被网友批评为“三观不正”。这部纪录片的主角究竟是谁,从《舌尖2》播出的情况看来,重点似乎放诸于中国传统文化,在《舌尖2》第一集《脚步》中对麦客这种职业的讲述,最后得出结论“占老的职业和悠久的传说,正被机械们一茬茬收割殆尽”。近8分钟的讲述并没有任何食物呈现,仅仅对这种占老收割方式的凭吊与对中国传统农耕文明的追忆。

舌尖上的中国评论篇4

美食:并不只是“吃”这么简单

和以往美食节目不同的是,《舌尖上的中国》并没有按照传统的几大菜系来划分,而每一集的主线,采取了碎片似的剪辑方式,进行了不同地域之间的组合和嫁接,讲述了同一种食材在天南地北之间的变化,用味道营造出了一个个真实的故事:比如,第一集:自然的馈赠,选取生活在中国境内截然不同的地理环境中的具有代表性的个人、家庭和群落为故事主角,展现大自然是以怎样不同的方式赋予中国人食物,我们又是如何与自然和谐相处,从而了解在世代相传的传统生活方式中,通过各种不同的途径获取食物的故事。第四集:时间的味道,主要讲述腌制食品,风干晾晒的干货,以及酱泡、冷冻等是中国历史最为久远的食物保存方式,展现以此为基础和原材料的各种中国美食。第七集:我们的田野,以餐桌上的美食为出发点,继而将视线投向生产出各种美食原材的广袤田野,探究美食的来源,它们是如何被人类以各种方式培育出来。在呈现中国美食多样性、地域差异性和农业多样性样貌的同时,讲述了中国人为了食物顺应自然、改造自然的故事。

七集纪录片,每集都有自己的主人公,比如,70多岁的黑龙江鱼把头、卖黄馍馍的陕北老汉、陪外婆制作年糕的浙江慈城小姑娘。《舌尖上的中国》对食物朴素细腻的描述,对人和食材的关系的微妙理解,也使得本片不仅仅是一部表现美食的纪录片。从文化角度所探讨的问题,也并不只是“吃”这么简单,从传统劳作到食物创新,生活的艰辛和几代人的智慧结晶,中国人“吃”的传承和变化已经逐渐凸显出它特有的国人气质。

美食:一个民族的情感共鸣

北京师范大学教授、著名纪录片学者张同道看完《舌尖上的中国》后点评说,“乡愁”是一种无法割舍的情怀,不管是从南方到北方,从国内到海外,所谓最好吃的菜是妈妈做的菜,最好的东西是故乡的东西,最好的回忆是童年的回忆。《舌尖上的中国》勾起的不光是对美食的垂涎,还有流泪的冲动。

《舌尖上的中国》,是美食献给普通劳动者的颂歌,不见“烹饪大师”,不见“美食专家”,更没有“厨艺大赛”,有的是手工挖莲藕、两小时采竹笋、全中国只剩5人继承的高跷式捕鱼;每一集故事,都在悄然传达出几千年来中国人在劳动中所产生的智慧思考以及味觉审美;每一道食物,都能勾起观众的浓浓思乡之情。看到和家乡有关的部分,不少网友都说,口水和泪水横飞。《舌尖上的中国》涵盖了全国美食,让不少观众想起了“小时候的味道”“家乡的味道”和“妈妈做的饭”。这部纪录片带给我们的不仅仅是美食和美味,还有更多感情的寄托。比如,那些熟悉的家乡味道,比如,饭桌上其乐融融的家庭气氛,比如,那些美好的儿时时光。

美食:也可以是最好的媒介

纪录片,通常被视作精英们的消遣,但是《舌尖上的中国》却把纪录片的格调高雅和电视的市井百味结合在一起,产生了一种独特的化学效应:用美食讲述百味人生,用一种温和的方式讨论一个国家的变迁。这种温情,是绝大多数“列举数据”“搬弄文字”“炫耀历史”的纪录片所缺乏的。在当下的荧屏电视环境中,这种质朴的温情则显得格外难得。

用这部纪录片的总导演陈晓卿的话说:“带着对食物的敬意和感情做这部纪录片。”这是摄制组最初也是最终的定位。这种诚意被成功地转化成了电视语言,而且被观众认同,并引发全社会的共鸣。甚至那些高喊“我不看电视很多年”的“80后”,每天晚上,都守在电视机前,坐等这部传说中的“吃货指南”,追捧这场由《舌尖上的中国》掀起的“吃货总动员”。

自从这部纪录片播出以来,所引发的轰动效应,远远超过同期的热播电视剧。也许是古装戏太穿越了,现实剧太乱情了,美剧太洋化了,只有美食,才能带来实实在在的味觉享受。在淘宝网,零食特产的搜索量剧增,美食搜索量高达数百万次,片中出现的毛豆腐,搜索量增长了48倍。有人甚至提议说,开个相关的食品实体店吧,舌尖上的中国拍啥,实体店就卖啥,肯定火。更有人建议,干脆组个美食旅行团,走一路吃一路,把舌尖上的中国拍摄地全吃遍,味道正宗,还过瘾。

网友们对于《舌尖上的中国》的追捧,并不止于美食,还发明出了一种所谓的“舌尖体”。有“舌尖上的辽宁”“舌尖上的北京”“舌尖上的云南”等等,晒美食系列瞬间走红网络,其中,以“舌尖上的母校”最为著名。如 “舌尖上的清华”“舌尖上的北大”等等,更有创作“舌尖上的清华”的网友,乐此不疲地按照《舌尖上的中国》的结构,同样设计出7集,来展现高校美食。

可以说,无论是《舌尖上的中国》,还是“舌尖上的母校”,都把美食当做一个媒介,通过这个普通的媒介找到与这个媒介相关的、能够令大众热情讨论的东西。比如说传统价值观、人际关系、生存状态甚至是哲学思考,都能够通过这样一部片子表达出来。

2012年戛纳电影节期间,组委会主席南尼特意点名观看了《舌尖上的中国》片花。其海外单集售价,也有望超过《故宫》保持的单集最高5万-6万美元纪录。从这一点就能看出:美食无国界,中国美食就是软实力,没有任何阻碍,可以到达全世界。

舌尖上的中国评论篇5

关键词:舌尖上的中国;国际视野;中国故事;“走出去”战略

中图分类号:G22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8122(2014)12-0110-02

2012年5月,由央视纪录片频道制作的美食纪录片《舌尖上的中国》(以下简称《舌尖》)一经播出便引起广泛关注,观众好评如潮。不同于以往展现美食制作过程的栏目,《舌尖》以美食为切入点,将中国的地理、人文及历史涵盖其中,透过食物讲人生百味、社会变迁。

两年之后,《舌尖上的中国》第二季回归荧幕,再次创造收视奇迹。在2014年第51届戛纳国际电视节上,《舌尖2》更是高调走出国门,在主场馆最醒目的位置挂出了巨幅海报,海外片商对《舌尖2》反响强烈,部分国家和地区甚至发生了争抢该片的现象,实现了我国纪录片海外销售市场的历史性突破,有望打破之前央视纪录片《故宫》创造的海外单集售价4万美元的记录。

该片导演陈晓卿表示,这部作品是他们向国外纪录片团队学习国际化叙事方式的一次探索和尝试,在文化“走出去”战略倍受推崇但进展缓慢的今天,《舌尖》的成功为如何向世界讲好一个“中国故事”提供了借鉴。

一、选题――人类普遍而永恒的话题

90年代的中国贫穷落后,物质与生活上的乏善可陈使得我们较多的以国家特有的少数民族、偏远村落和自然景观为纪录片的主题,对此,来自国际社会的认可中的猎奇远远多于欣赏[1]。随着中国社会的发展,展现民族题材的宏大叙事成为纪录片导演们较多涉猎的题材。然而,无论是边缘题材还是民族主义题材的中国故事皆在国际市场上反映平平,可见纪录片选题要获得更多观众认可与共鸣还是应从全人类所共同具有的普世感悟与价值观入手。

(一)美食

“民以食为天”,食物作为全人类无门槛的共同话题,极易引起共鸣。《舌尖》从平民角度切入,现身说法的都不是职业厨师,而是普通平民讲述跟烹调有关的故事。当天然的食材在人工的巧妙烹制下成为桌上美味健康的佳品,无论是追求生活质量的精英还是普罗大众,无论是中国受众还是外国朋友,都无法不被其吸引,极大地扩展了传播对象。

(二)自然

人与自然的和谐相处是全人类永不过时的话题,尤其是近年来备受关注与推崇。《舌尖》第一季第一集的名称即为《自然的馈赠》,全篇传达出对于“自然的馈赠”的感恩与珍惜。如:“松茸出土后,卓玛立刻用地上的松针把菌坑掩盖好,只有这样,菌丝才可以不被破坏,为了延续自然的馈赠,藏民们小心翼翼地遵守着山林的规矩。”

“冬季捕鱼的渔网是6寸的网眼,这样稀疏的网眼,只能网到5年以上的大鱼,这样,未成年的小鱼就被人为地漏掉了。郭尔罗斯蒙古族有一句话叫做‘猎杀不绝’,讲的就是这个道理。”

这些细节充分展示了我国人民对于自然的崇敬,在契合中国古代思想家所倡导的“不竭泽而渔”的同时,又与通行全球的准则不谋而合,推动了其国际传播[2]。

(三)家庭

《舌尖》第二季第四篇“家常”中,围绕着四个家庭的生活片段展开对于美食的讲述:望女成凤的母亲渴望给学琴的女儿创造更好的环境,姑姑为远行的导游侄子做泡菜当“护身符”,父亲对于女儿未来丈夫不动声色的考察,来自不同地区的夫妻俩生活中的磨合・・・・・・

四个片段作为万千中国家庭的缩影展示出朴实的亲情与爱情,作为全人类共通的情感,极易在国际土壤上得到认同。

二、制作――精品意识,注重审美体验

《舌尖上的中国》作为央视大手笔投资的制作,摄制组邀请美食家蔡澜、沈宏非两位专业人士担当顾问,前期调研员即派出3人,最终由8位导演,15名摄影师,3位剪辑师共同完成。取景历时13个月,横跨包括港澳台在内的国内70多个拍摄地,展现了我国地大物博的资源,风情迥异的饮食文化。

《舌尖》是国内首次使用高清设备进行拍摄的大型美食类纪录片,对于食物的展现采用了微距摄影的方式,在近距离的拍摄中,为观众呈现食材本身的纹理与构造,将天然的图案表现得唯美异常。

迥异的民族风情,斑斓的各色食材,构成了美轮美奂的视觉盛宴,精美的制作为其国际化传播增色不少。

三、叙事――故事性的提升

Discovery亚洲电视网制作总监维克兰夏纳先生谈及中国的纪录片时表示,中国纪录片往往思想性强而故事性较弱,节奏慢因而观赏性较差。因此他们若购买进中国纪录片,往往要重新经过剪辑、组接,增强故事性之后才会播出。

与此同时,中国纪录片往往也不甚重视自身的文化消费品属性。然而,纪录片同样应该兼顾娱乐等社会功能[1],这并不是对于观众的讨好,事实上,在本质上观众并不拒绝深度与思想性,纪录片应该在了解观众的基础上信任观众,辅之以具有想象性、故事性的叙事方式,技巧性的展现具有内涵的主题,是中国纪录片走向世界的手段之一。

(一)学BBC讲人物

《舌尖》执行总导演任长箴经常对BBC拍摄的纪录片的水准心生感慨,时常揣摩学习,总结规律。如BBC表现人物多通过展现其人际关系的手法,在《舌尖》中,任长箴就学习了这点:她并不只拍摄采松茸的卓玛,她也讲述卓玛和妈妈的互动与劳作;并不只讲述职业挖藕人圣武和茂荣,而是讲圣武、茂荣和他们的妻子孩子的故事-------当人物关系被一一呈现的时候,故事也就出来了。

“我们中国人写东西,从来不注重人物关系,往往都是一个人克服了所有的困难。但这不可能,你一写人物关系,这事儿就有意思了,”任长箴说[3]。

(二)故事拼接

《舌尖》避免了以往纪录片枯燥的平铺直叙的形式,采用故事拼接的方式,将一道道美食通过一个个家常而独具乡土气息的美食故事展现出来,“主题事件化,事件故事化,故事人物化,人物细节化,细节画面化”这一冷冶夫概括出的纪录片创作手段成为《舌尖》一以贯之的拍摄准则。

(三)故事讲述形式

针对国内纪录片“节奏慢”的短板,《舌尖》一集包含800多个镜头,场景调度快,时常通过解说词的巧妙转换,在地理上进行大跨度的切换,一下从东北切换到南方,从大陆切换到港澳。

同时片中运用了大量的特写镜头,镜头间的快速剪切给观众带来了应接不暇的视觉感受,大大提高了片子的信息量。

《舌尖》里大量采用了设置悬念的表现方式,比如说第一集中已经70多岁的“鱼把头”带领大家到冰面上捕鱼,观众都在好奇如此高龄的他到底还能不能打到鱼。正当观众看到在“鱼把头”的指挥下,渔网被慢慢拉上来时,镜头却忽然转到祭湖的活动现场,悬念的设置营造了紧张的气氛,增添了可看性。

(四)解说词的运用

纪录片的受众是不同国家不同教育背景的人,在不同的文化背景下,一部片子难以仅靠同期声和画面达到预期的效果,尤其是涉及到抽象事物的解释与传递,这就需要深刻而人性化的解说[4]。在《舌尖》第一季的第三集中,介绍豆腐的制作过程时用了这样一句解说词:

“中国人用豆腐表达了自己柔软、变通的适应性。”

而在第一季第六集关于五味的讨论用到了这样一段旁白:“五味使中国菜的味道千变万化,也让中国人在体会他们各自的人生况味时找到一种特殊的表达语境。在中国人的厨房里,某种单一味道很难独自呈现,五味最佳的存在方式是调和以及平衡,这不仅是中国历代厨师不断寻求的完美状态,也是中国人在为人处事,甚至在治国经世上所追求的理想境界。”

作为一部美食题材的纪录片,《舌尖》摒弃了纯粹科学知识的普及及文化背景的陈述,而是自然而又准确地透过食物过渡到更深层次的文化内涵,由厨房提炼至日常生活乃至国家的气质底蕴之中。《舌尖》中处处可见温和而文艺的“舌尖体”解说,不失时机的讲述中国的文化与哲学。

四、借鉴与坚守

《舌尖上的中国》执行总导演任长箴从不讳言自己对于BBC的模仿,“因为人家先进。我并不觉得我可耻,你们能看出来说明我模仿得到位”。

然而,这种学习并没有冲淡《舌尖》中透露出的浓浓的中国韵味,无论是《舌尖》在戛纳电影节的宣传海报“腊肉高山”――远看是中国的山水画近看是一片腊肉,还是片中处处可见的筷子、焖锅及各地区独具特色的小吃,甚至是人物之间极具中国特色的“望子成龙”“父母之命、媒妁之言”“思念故乡”等思想观念,即使与海外或多或少存在着文化差异,《舌尖》依然通过尽可能的展现人物细节与事件背景,引导着西方的观众从中华的文化出发而不是他们的文化出发看待问题,克服传播中的文化障碍。

央视纪录频道总监刘文在《舌尖上的中国》研讨会上介绍说,“告诉世界一个真实的中国”是纪录片频道的重要诉求,而“打造国际化影像品质、探索国际化传播路径”,是纪录片频道坚持的一贯宗旨。这场由《舌尖上的中国》引发的“吃货”的狂欢背后,除了成功的展现出了中国文化的内涵之外,运用国际化的创作与叙事模式必不可少,具备“世界的胸襟”,一个个动人的中国故事才能更好地传递给世界。

参考文献:

[1]让中国纪录片走出去[EB/OL]..

[2]丁淼.论《舌尖上的中国》的传播策略[J].江苏技术师范学院学报,2013(6).

舌尖上的中国评论篇6

这是一幅参展戛纳的海报,这是一部触动了很多中国人的纪录片。当全世界都在试图命名中国的时候,这部深夜播出的纪录片将中华美食摆上台面,口舌之间不仅展示着中国的饮食流变,它本身就是一个传统与变化着的中国。

食为平常事

方兴玉的女儿代替妈妈执掌豆腐坊,阳光下挑起晾晒的油豆皮透明发亮;用家传的酸水点卤,让有益菌渗透到每个角落;一颗颗黄豆,经过手推石磨的碾压,雪白的汁液汩汩而出,再经过发酵等一系列时间的转化,最终才能成为豆腐;豆腐块在时间和自然的共同作用中慢慢地白毛如丝,火上烤焦,点上红红的辣酱……

这个看似简单的过程是《舌尖上的中国》最寻常的叙述方式:寻找这些食物的源头。在这部纪录片中,讲述的不仅是食物,而是大自然的馈赠,植物、动物甚至是阳光、空气、风、水,还有最重要的时间。详尽而诗意的就是整个创造过程。

事实上,仅从这部纪录片所耗费的时间和人力上,就可以看出这种诚意,“这次做这个片子,从接到任务到播出,是13个月,全国拍摄地点70个,前期调研员3人、导演8人、摄影师15人、剪辑师3人”更为难得的是,这种诚意被成功地转化成了电视语言,从而被观众所认同。导演不吝时间地仔细记录食物从采摘到端上餐桌的全部过程。

“带着对食物的敬意和感情做这个纪录片。”这是总导演陈晓卿对于《舌尖上的中国》最初也是最终的定位。在陈晓卿看来,记录如何将自然的馈赠经过捕猎、采掘、加工、制作成食材,比像食谱一样事无巨细地记录美味佳肴的做法更加重要。

2011年初,正逢央视开设纪录片频道,他第一批就报了这个选题,主旨初看起来并不宏大、崇高。但由于他习惯性带入的人文情怀,使千差万别的饮食习惯和味觉审美成为上升到生存智慧层面的东方生活价值观,不免让观众生出身为中国人的骄傲和自豪,并由此对这块土地产生更深刻的感情,可谓以小见大,从食物升华为精神。

“其实它讲的不是美食,而是深入美食背后,讲文化传承,探讨当今社会中人类该如何善待食物、如何与大自然和谐相处。”文化学者胡野秋这样评价《舌尖上的中国》。

人为食之本

作为一部纪录片,《舌尖上的中国》与一般美食节目的最大不同是跳出了只见食物不见人的窠臼。纵观整个7集构成的纪录片,一大半时间讲到的不是美食,甚至不是食物,更多的画面是在展现如何捕猎、采掘、加工、制作自然馈赠的食材,整个过程看上去充满神秘气息,夹杂着为生活、为生存而流下的汗与泪。这些鲜活的人物让观众乐于将自己带入,并产生共鸣。有人总结,《舌尖上的中国》的火爆原因应该归功于:“不是空洞地宣扬饮食文化的博大精深,而是以美食背后的制作工艺和生产过程入手,配合平常百姓的生活,让观众既流口水又长知识,还能在情感上引起共鸣。”

陈晓卿说,中国人常说“一方水土养一方人”,不同地区的人吃什么,这其中涵盖着历史和文化的因素。陈晓卿认为,《舌尖上的中国》更关心的正是人与食物的关系。比如这个故事:在浙江慈城有一对空巢老人,他们最开心的时刻,就是儿孙从宁波回来,为儿孙制作可口的年糕,一家人吃着年糕唠家常。然而,短暂的团聚后,儿孙们各自开车离去,家里又剩下这对老人。“城市化迅猛发展的背景下,中国原有的大家族也在发生变化。我们希望通过吃食的故事,来展示普通中国人的人生况味。”

各种食材和料理方法,也都来自于一个有山有水的地域、一个有共同生活习性及风俗的族群,或者一个有情感有经历的个人之手,这是一种立体、全息的呈现。由此可以理解为什么某地会生长某种食材、某个食物为何如此制作,还有为什么当吃到某种并不惊艳的口味时,会想起母亲、家和故乡。

“看着笋挖出来,火腿吊起来,渔网里闪闪发亮,揭开蒸笼,冒着白花花的蒸气的馒头,拉面摔打在案板上的脆响,驮着黄馍馍的大伯朴素的笑,都让人激动得落泪,多可爱的中国!”——看过《舌尖上的中国》,有网友发出了这样的感慨。

对中国人而言,吃大概是最能把所有人紧密联系在一起的事了。《舌尖上的中国》用普通劳动者的故事串起了民族饮食文化积淀的整个根脉体系。

在湿冷淤泥中工作半年的挖藕人,身负50公斤负重下潜40米采海鲜的重潜员,出海打渔赔钱的船长,寒冬破冰捞鱼有可能颗粒无收的鱼把头……随处可见的是食物的来之不易和劳动者的焦虑。

将胀气乏味的大豆变成易吸收、多口味的豆腐,利用微生物转化出腐乳、豆豉、黄酒和泡菜,为保鲜而采取的腌腊手段……其中是中国人在饮食中表现出的智慧。

更多的是这样的人和场景:哼着小曲老夏撑起满载芋头的归舟,沏杯浓茶品尝自己在湿滑礁石上冒险采来的紫菜,陕北的饽饽商贩、查干湖的捕鱼老者、云南的火腿匠人、兰州的拉面师傅……还有一些不具名的劳作的人们,和他们在收获时脸上的笑容。这些都是普通人朴实平常又有滋有味的生活,在《舌尖上的中国》里,每一个鲜活的个体背后都洋溢着朴实的气息。“片子里那些辛勤劳动、有着质朴笑容的人们,才是组成这个国家最重要最真实的存在。”

国为人所成

“我们拍了食物的差异性,也拍到了它们的共通之处。比如说北方有凉皮,南方有米粉,这是稻米粉食的不同变种。像桂林米粉的出现,可能来自于秦始皇命军队修筑灵渠,北方的面条于是在桂林有了一种新的形式,就是米粉。从饮食的角度,能够揭示出中国是个大一统的国家。”陈晓卿认为,要把挖掘到的深层次的文化信息传递给观众。

与其说《舌尖上的中国》抓住了电视机前观众舌尖的味蕾,不如它说正在悄悄地唤起每一位观众心中的文化热忱。正如何伟在《江城》中展现的上世纪90年代的中国涪陵,在寻常的生活中,一座小城市的生活环境、文化习俗一一展开,里面的人与舌尖中一样,也与你我平时最常见的模样一样,不是焦躁、紧张或愤怒,而是在温和中顺应着生活的方向。网友“东来岭人”在微博中说:“民以食为天”是这个农耕文明的最高政治箴言。画面里的天、地、阳光、森林、河流、海洋是真正的生命源头,它所唤起的是一种“怀乡感”。它对这个已变形的社会和心理具有某种疗伤式的平复作用。

舌尖上的中国评论篇7

[关键词]舌系带短缩;治疗

[中图分类号]R62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8-6455(2012)01-0014-02

Experience of ankyloglossia repair surgery

WANG Cheng-he,SU Zhen-min,LIN Wen-xiong

(Department of Plastic Surgery,QuanZhou Children Hospital,Quanzhou 362000,Fujian,China)

Abstract: Objective Explore the best method and timing for the repair surgery of ankyloglossia. Methods Review the 516 cases f children who accepted the ankyloglossia treatment during April 2007 and January 2011, and explore the rationality of the treatment method and treatment timing by analyzing each items, such as treatment effect and treatment process. Results the majority of sick children (94.4%) were articulate and their tongues could move all right for six months to four years postoperatively. Conclusion Ankyloglossia should be treated betimes, and the early operation of Ankylotomy in the outpatient wards is safe and effective.

Key words:ankyloglossia;treatment

舌系带短缩畸形是儿科一种临床常见疾病,治疗方法可采取舌系带延长术或舌系带成形术,我科2007年04月~2011年01月,手术整复516例患儿,结果满意,现总结报道如下。

1 资料和方法

1.1 临床资料:本组516例,男286例,女230例。最大年龄14岁,最小年龄2天。其中,门诊整复466例,Ⅰ度317例,Ⅱ度122例,Ⅲ度27例,无Ⅳ度病例(其中男254例,女212例,年龄2天~14岁,约96%为6个月以内);住院整复50例,无Ⅰ度病例,Ⅱ度16例,Ⅲ度24例,Ⅳ度10例(其中男32例,女18例,年龄5个月~6岁,平均年龄1岁10个月)。

1.2 诊断标准:舌体前伸或牵拉舌体时舌尖凹陷,呈“W”形,伸舌受限,前伸不能超越下唇白红唇交界,舌不能灵活上抬、左右活动,影响正常发音。

1.3 临床分类:目前,对于舌系带短缩的分类尚无统一标准[1],笔者依据蒋钦宇等[2]分类方法,分类如下:Ⅰ(轻)度:充分张口,上抬舌尖时无法达到上腭,或舌尖变细呈“W”形;Ⅱ(中)度:舌尖上抬仅比下颌咬合面稍高一点;Ⅲ(重)度:舌尖仅能轻微上抬,不超过下颌咬合面;Ⅳ度(舌固连):舌尖完全不能上抬。

根据舌系带的形态可分为薄膜型和粗厚型。

1.4 治疗方法

1.4.1.门诊整复病例:①病例选择:儿童患儿通过良好沟通能配合局部浸润麻醉下手术者,其年龄多为6岁以后;或6个月以内舌系带短缩呈薄膜型的患儿,均可于门诊整复;②治疗前筛查:治疗前详细询问患儿出生情况,现身体状况,无异常者可接受治疗;新生儿中(重)度黄疸、全身或局部存在炎症感染及有器质性疾病的患儿均推迟治疗;③方法选择:采用单纯切开延长,横切纵缝和(或)“Z”成形行系带成形术。

对于6个月以内舌系带短缩呈薄膜型的患儿,仅行单纯切开延长术,不必缝合。手术前30min禁食,患儿仰卧于操作台,固定,局部消毒后,戴无菌手套,于患儿哭闹时以左手食指及拇指抬起舌体,充分暴露舌系带,并保持一定紧张度,直视下选择薄细的无明显血管穿行的系带中份,以精细组织剪剪开,直至系带变粗位置或口底反折处为止。操作动作轻巧,不宜粗暴。一般操作时间多于1min内完成,多数无明显出血。观察有渗血者可棉签压迫1~2min,必要时可使用蘸肾上腺素的棉签压迫。门诊观察15min,无不适可离院,无需用药预防感染,但嘱注意口腔清洁卫生。

对于儿童,良好沟通之后取得患儿其配合,常规消毒铺巾,先以2%利多卡因麻醉舌尖后缝一牵引线,暴露舌系带后再行局部浸润麻醉,选择系带中份切开至口底粘膜反折处,系带两侧粘膜横行延伸切开,作“Z”成形,并松解系带下挛缩牵拉的肌肉组织,至舌活动满意为止,操作中注意避开系带两侧舌深静脉,避免损伤下颌下腺开口,创面以0/5 PGLA可吸收线间断缝合(横切纵缝或“Z”成形),术毕。门诊观察15min,患儿无不适可离院。术后常规给予抗生素口服预防感染,嘱注意口腔卫生,创面无需拆线,缝线多于2~3周自行脱落。

1.4.2 住院整复病例:①病例选择:舌系带短缩呈粗厚型的患儿、门诊无法配合者或经早期门诊单纯切开延长疗效不佳者;②治疗前筛查:常规入院检查,如血常规、凝血功能及生化全套等;③方法选择:全身麻醉下,采用横切纵缝和(或)“Z”成形行系带成形术,操作方法同门诊局部浸润麻醉下手术者,平均住院天数3天。

1.5 疗效判断标准:沈海平等[3] 将疗效评定Ⅰ级:舌尖能伸出红唇外,舌尖呈“V”形,吸吮功能好;Ⅱ级:舌尖能伸出红唇外,舌尖呈“U”形,吸吮功能尚好;Ⅲ级:舌尖不能伸出红唇外,舌尖呈“W”形,吸吮功能差。

2 结果

本组患儿治疗完成后疗效评价:门诊病例中Ⅰ级362例、Ⅱ级102例、Ⅲ级2例(占门诊病例中的0.4%,此2例门诊手术患儿因随访伸舌活动仍有受限接受住院再次手术,疗效Ⅱ级);住院病例中Ⅰ级32例、Ⅱ级18例、无Ⅲ级病例;无一例出现严重并发症(如感染、颌下腺导管误扎等),无出现瘢痕挛缩病例,术后舌运动功能恢复满意;487例(94.4%)患儿经随访6个月~4年(采取门诊随访或电话随访),舌活动良好,发音清晰。典型病例如图1~4。

3 讨论

3.1 舌系带的长度异常,是一种先天性畸形,其不但使舌运动受限,妨碍哺乳、咀嚼,下前牙萌出可能引起舌系带溃疡,造成患儿疼痛、哭闹,延误治疗还将影响患儿正常发音。有学者统计其发病率在不同年龄段各异,婴儿期54.4%、学龄前期7.3%、学龄期6.4%[4]。舌系带的解剖结构非常简单,大部分为两层粘膜折叠形成的皱褶,少部分内含有部分肌肉,手术操作难度较小[5]。但在此病的治疗上,目前国内外尚无统一的标准可依,主要在于对治疗的时机及方法仍存在争议[6]。对于治疗时机,国内学者观点不一,42天~6个月内、10~12个月、1~2岁或2~3岁左右等各观点均有[2,7-10],主要考虑的问题有:对患儿生理功能的影响、是否造成心理阴影和家属认知程度及经济负担,以及过早手术是否造成原位愈合及瘢痕愈合进而需二次手术治疗等。关于治疗方法,除了传统手术外,激光、电离子及高频电刀等手段也被采用[11-13]。

3.2 我们通过临床治疗观察,得出的经验是:舌系带短缩畸形应早期及时治疗,在新生儿期就可进行治疗。早期治疗应注意治疗前的筛查,对于存在有不适合早期治疗的全身或局部情况者,不可强求,可嘱做相应处理后再适时治疗。早期门诊手术的优点在于:花费少,操作时间短,恢复快,可以避免麻醉风险,适合基层医院开展。早期处理可以避免患儿因恐惧而留下心理阴影,也与社会不断进步及科学知识不断普及下的家属心理相符合。因手术属强行操作,要求时间快,动作轻巧,避免损伤周围组织。同时,舌系带本身在早期具有一定的自身调整的功能[4],操作时只需剪开系带薄细的无明显血管穿行的部分,不必强求完全剪开系带,可以避免造成过多出血,避免形成“菱形”创面,预防原位愈合及瘢痕愈合。本组门诊手术患儿中有2例疗效评价Ⅲ级,究其原因考虑主要是门诊操作时为避免过多出血及形成“菱形”创面,而未完全剪开系带,此为早期门诊治疗的局限性,值得注意。

3.3 对于儿童患者或住院手术患者,要求手术松解系带下挛缩牵拉的肌肉组织(主要为舌肌),特别是对于经早期门诊手术后疗效不佳者更应注意,但也应避免不必要的松解以免扩大创面,以牵拉伸舌无明显受限为宜,操作中注意保护舌深静脉,避免损伤下颌下腺开口。缝合下端创面时,应小心避免将下颌下腺开口误缝,可吸收缝线在此手术的应用可以避免拆线时患儿痛苦,缩短住院时间。

同时,术后应嘱家属出院后定期门诊随访,适时给予语音指导训练。

[参考文献]

[1]Paul Hong,Denise Lago,Judi Seargeant,et al.Defining ankyloglossia: A case series of anterior and posterior tongue ties[J].Inter J Pediatr Otorhinolaryngol,2010,74(9):1003-1006.

[2]蒋钦宇,黎婷,孙晋虎.应用“Z”、“V-Y”及横切纵缝成形术矫治舌系带过短[J].中国实用口腔科杂志,2008,1(7):425-426.

[3]沈海平,庄浩,高跃忠,等.婴幼儿静脉麻醉下治疗粗厚型舌系带过短85例[J].临床小儿外科杂志,2007,6(5):79.

[4]黄妙珍.舌系带过短的发生率及其与语言清晰关系的调查[J].上海口腔医学,1994,3(1):1-2.

[5]张震康,邱蔚六,皮昕.口腔颌面外科临床解剖学[M].济南:山东科学技术出版社,2001:565.

[6]Valérie GA,Suter and Michael M. Bornstein.Ankyloglossia: Facts and Myths in Diagnosis and Treatment[J].J Periodontol,2009,80(8):1204-1219.

[7]韦靖,王小杰,李红辉,等.4182例儿童舌系带过短门诊矫正术的体会[J].社区医学杂志 2009,7(13):69-71.

[8]高艳霞,尹杨.应用改良手术方法治疗舌系带过短86例分析[J].中国误诊学杂志,2007,7(7):1583.

[9]邱蔚六.口腔颌面外科学[M],5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7:88.

[10]乔静.婴儿期舌系带矫形术并发症及其矫形术的最佳时间[J].长春中医药大学学报,2010,26(3):424.

[11]卢雁,周静,周美琳,等.激光切割治疗舌系带过短与传统矫正术之比较[J].中国激光医学杂志,2004,13(2):107.

[12]居云,吴继聪,赵丽君,等.高频电刀治疗小儿舌系带过短症180例[J].中国美容医学,2003,12(2):210.

舌尖上的中国评论篇8

为贯彻落实关于“厉行勤俭节约、反对铺张浪费”的指示精神,从2012年年底开始,辽宁省各地、各行各业普遍掀起了一场轰轰烈烈遏制“舌尖上的浪费”的浪潮,并取得了积极成效,但也存在不容忽视的问题。杜绝“舌尖上的浪费”必须建立一套长效机制。

【关键词】

消费;遏制浪费;对策建议

目前,社会普遍关注各种浪费问题。公务浪费现象固然使人深恶痛绝,但是我们身边的一些浪费现象也让人触目惊心。有关部门统计显示,我国每年餐桌上浪费的粮食价值高达2000亿元,被倒掉的食物相当于2亿人的口粮。正如媒体报道的那样,服务员在餐桌上面对一条几乎没有动过的鱼时,心疼地说出“顶得上我一周的工资”。“天育物有时,地生财有限”,这句话体现出粮食生产不容易。像我国这样一个拥有13亿人口的大国,提倡厉行节约、反对浪费意义更加重大。虽说科技发展日新月异,我们已不需要借助他国的力量生存,但是也绝对没有富裕到可以随意浪费的地步。

厉行节约,遏制我们身边的浪费,意味着对社会资源的珍惜,也体现着对他人劳动的尊重。我们自古就明白“粒粒皆辛苦”的道理,现在生活水平和素质提高了,我们更不能浪费粮食,不珍惜社会资源。在国际上,一些国家已经将“餐桌浪费”上升到浪费社会公共资源的高度进行立法限制,剩菜超出规定分量时,消费者会被罚款,对浪费行为不予提醒的餐馆也会受到处罚。厉行节约,反对浪费,每个人都当从自身做起。摒弃餐桌奢侈浪费的陋习,爱惜自己的劳动付出,量力点餐,避免浪费。

日前,倡导将盘中餐吃光喝净的“光盘”运动仍在继续,辽宁作为东北粮食大省,也有很多普通公众、餐饮业者、公益组织参与其中。辽宁省各地区遏制“舌尖上的浪费”取得了积极成效,但也存在一些问题。

1 辽宁省各地区遏制“舌尖上的浪费”的基本情况

1.1 各地遏制“舌尖上的浪费”活动取得了明显成效

各地纷纷采取有效措施倡导勤俭节约、反对铺张浪费。越来越多的辽宁人开始远离餐桌上的奢侈。

(1)通过制定“实施方案”和发放“倡议书”拒绝“舌尖上的浪费”。如:沈阳市服务业委员会向各区县(市)服务业委员会下发《沈阳市餐饮业厉行勤俭节约,反对铺张浪费活动实施方案》;大连、抚顺、葫芦岛、盘锦等市服务业委员会也发出了《杜绝“舌尖浪费”》、《厉行节约、反对浪费》、《勤俭节约》等倡议书;朝阳市餐饮商会呼吁各餐饮企业在做好服务的同时,协助顾客厉行节约,减少“舌尖上的浪费”,倡导文明健康、朴素节俭、科学合理的消费方式。

(2)通过全方位、立体式宣传营造拒绝“舌尖上的浪费”的良好氛围。全省各级宣传部门充分运用报刊、电视、电台、网络等媒体以及公益性广告等有效载体,结合“光盘行动”、健康饮食、文明过年等热点话题,推出大批群众喜闻乐见的报道和评论,引导广大党员干部和群众以实际行动反对铺张浪费。全省各居民社区也通过张贴宣传单、书写板报等多种形式倡导广大居民争做“光盘族”,拒绝浪费,践行低碳生活。

(3)通过广泛开展形式多样的活动遏制“舌尖上的浪费”。很多城市以创建全国文明城市、省级文明城市为契机,充分发挥创建文明行业参赛单位的示范带动作用,广泛开展各种活动,如:沈阳市文明委开展了“沈阳市文明餐桌行动示范店(食堂)”评选活动;大连、葫芦岛等市开展了以“文明节俭用餐、反对铺张浪费”为主题的“文明餐桌行动”活动,营口市开展“文明用餐,节俭惜福――市民在行动”活动;铁岭经济开发区九年一贯制学校开展了“反对浪费、厉行节约”系列活动等等。

(4)多数餐饮企业纷纷创新服务方式拒绝“舌尖上的浪费”。全省各地餐饮企业积极响应“光盘”倡议,引导顾客理性消费。如铁西区一家饭店向就餐者公示四项承诺:不误导消费者超量点餐、主动提醒消费者吃多少点多少、主动提供免费打包餐盒以及主动提醒消费者不酒后驾车。一些餐饮企业还推出了“分餐制”、“半份半价”、“小份适价”、“热菜拼盘”等服务,同时提供免费打包、就近送餐等服务项目,受到了消费者的普遍欢迎。现在,全省各地饭店主动要求打包的客人越来越多,餐桌上的剩菜也越来越少了。

(5)各地党政机关以约束公务接待为突破口,带头倡导“厉行节约、反对浪费”。自从中央提出厉行勤俭节约、反对铺张浪费之后,我省各地的高档酒店接待的公务宴请明显下降,高档酒店门前几乎看不到公务车。在全省“两会”期间,参会的人大代表、政协委员一律驻会吃自助餐。特别是在元旦、春节餐饮消费高峰期,我省各地党政机关、企事业单位纷纷取消年会、联谊会或年终聚餐。

1.2 各地遏制“舌尖上的浪费”活动存在的问题

辽宁省个别地区铺张浪费的现象依然存在,个别部门还没有养成勤俭节约的好习惯,反对浪费“雷声大、雨点小”,甚至有抵触情绪,“上有政策、下有对策”。主要有以下几种表现:

(1)个别企业对拒绝“舌尖上的浪费”行动“闻风不动”。中央“八项规定”“六项禁令”出台后,公款吃请之风得到遏制,但在个别企业铺张浪费现象还不同程度存在着。很多企业的年终庆典仍然被看成是“收口”的重要工作,沈阳一家企业年终庆典花费1000万元,成为“庆典标王”。

(2)一些政府部门在治理“舌尖上的腐败”上有变通现象:一是个别官员去高档酒店不坐公车,改成打出租车,把自己伪装成老百姓或商人,达到“瞒天过海”目的。二是公务宴请“隐身埋名”,宴请单位成了一些酒楼最大机密,订酒席的人都是“莫须有”的,以防上面检查时能“金蝉脱壳”,蒙混过关。三是个别公款消费转至私密性高的会所,变“明着吃”为“偷着吃”。因此有群众呼吁,取消这取消那是好事,但不要又变成另一种形象工程和作秀,关键是干部内在意识要转变。

(3)学校食堂也是浪费重灾区。每到就餐时间,各大高校和高中学校食堂内的残食桶很快就倒满了,里面堆满了只咬了几口的馒头、白花花的米饭和剩菜。有的同学甚至强词夺理,认为浪费是天经地义,理由是“食堂的饭菜太难吃”。

(4)乡镇攀比之风盛行,浪费现象也很严重。近年来,辽宁很多农村地区讲排场、重攀比之风盛行,婚丧嫁娶、升学生子等人情消费名目越来越多,吃请的规模、档次、礼金节节攀升。办宴规模少则四五十桌,多则上百桌,每桌价格300元至600元之间。春节期间,农村也流行祝寿、拜年团聚宴请活动。每次宴后,除极少数客人打包外,多数食物都被倒掉了。有人还说餐桌上的碗里头剩有东西才光彩,没剩东西显得寒酸。

(5)餐饮业后厨浪费惊人。在一些单位的食堂,有些厨师对原材料浪费严重,对带绳的香肠只取中间段、白菜两头一切、一条大鱼鱼头鱼尾都扔掉;葱、姜、蒜配料早上切一大盆,到晚上用不了直接倒进垃圾桶;长明灯、长流水等无形浪费比比皆是。

2 关于进一步遏制“舌尖上的浪费”的对策建议

鼓励节约,整治浪费,光靠宣传教育是远远不够的,必须建立一套行之有效的长效机制。

2.1 建立一套切实可行的硬制度。要加强相关立法,制定惩罚浪费的法律法规,从制度上、源头上遏制“舌尖上的腐败”和“舌尖上的浪费”。例如:加强对“三公”经费的预算和管控,严禁利用公款相互请吃、吃请。把公务接待等经费使用情况纳入审计范围,实行责任追究制度。各地可将“文明餐桌行动”纳入文明城市、文明行业、文明单位评比考核体系。

2.2 施行多部门协同作战、多渠道联合整治。成立遏制“舌尖上的浪费”专门督导组,对大型、高档餐饮娱乐场所等进行定期或不定期抽查。对于违反规定公款消费的,一经发现,要从严查处。要加强对星级宾馆、饭店等的检查督导,对于餐桌上“剩宴”严重的,予以批评教育;要组织有关部门对高档宾馆、饭店的经营予以规范引导,铲除奢侈消费的“温床”。

2.3 建立健全各种遏制机制。一是对公务人员要建立不去浪费的自律机制、不敢浪费的惩戒机制、不能浪费的防范机制、不易浪费的保障机制;二是建立从业人员监督机制,以餐饮行业从业人员志愿者为主体,积极开展文明餐桌志愿服务活动,对餐桌不文明现象进行劝导,引导消费者文明用餐,督促餐饮经营者文明经营,实现“动态”监管。三是把遏制奢侈浪费的参与权和监督权更多地交给群众,鼓励市民加入“随手拍”队伍,随时拍下身边就餐中不文明现象,选取有代表性的进行公布。

2.4 有针对性地开展“文明餐桌”创先争优活动。按照“食品安全、卫生良好、服务规范、菜好价优、无顾客投诉”的标准,采取问卷调查、实地考察、顾客座谈、网上投票等方式在全省范围内评选一批“餐桌文明示范店”,实行挂牌动态管理,发挥示范店的引领作用。同时,整顿一批不诚信、不达标的餐饮企业。烟台市开展“五讲五比”活动,即:讲营养比搭配、讲特色比环境、讲服务比质量、讲环保比节约、讲诚信比形象。此做法值得我省各市借鉴。

2.5推动文明餐桌进农村工作。在全省选定50个村作为先行试点,启动“村民食堂”创建活动。试点村村民的红白事全部由村红白理事会进行安排,用餐地点统一安排在“村民食堂”,村班子成员对食堂进行义务管理,村民用餐的水电煤费、锅碗瓢盆、桌椅搬动全部由食堂免费提供,食堂强制规定每桌饭菜标准。与此同时,将“村民食堂”作为宣传普及餐桌文明、用餐礼仪的重要窗口,通过张贴主题宣传语、公益广告等多种形式,倡导和鼓励“光盘”、“打包”行为。

2.6大力培养公民的自觉意识。有关部门要不断加强公民教育,尤其是针对浪费问题的环保意识教育、低碳节能意识教育,甚至是资源浪费的危机意识教育等等。只有从根本上提高公民的素质,才能实现“餐盘”变“光盘”,从“自知”到“自觉”。

【参考文献】

[1]新华时评:遏制“舌尖上的浪费”人人有责,魏圣曜、王珏玢,《新华网》,2013年1月24日;

[2]采取“五个一批”举措 深化“文明餐桌行动”,记者徐凯,《承德日报》,2013年1月31日;

舌尖上的中国评论篇9

作为一个资深“吃货”,我很认同众“吃货”对这部美食片毫无保留地赞美。当一部美食片能够“馋”到让人欲舔屏幕的地步,溢美在情理之中。不过,众多的赞美声中,有一种赞美让人无法接受——将这部《舌尖上的中国》上升到了爱国主义的高度。如有评论称:《舌尖上的中国》是最佳爱国主义教育片,没有之一,更戳人心窝子的是把食物和中国人的民族精神传承结合在一起……摄制师的镜头裸地洋溢着中国式的勤劳、温馨、祥和与感动。

可当我们的舌尖被“空洞的说教欲望”征用后,当我们带着“爱国主义”的意义负担和价值符号来看这部美食片时,我们的味觉还有这样的吗?吃就是屹,无须跟爱国挂上钩,无须给我们的口舌,强加上一个妩媚却沉重的价值符号。无限拔高,这不是吃货的逻輯。“美食”本就是一种艺术、

种价值,它本身就值得你我关注、礼赞,而根本不需扯上其他元素。

舌尖上的中国评论篇10

关键词:药用;栽种类型;植物学形态

所谓的药用是菊科多年生宿根性植物,被广泛应用到保健茶饮之中,具有散风清热以及平肝明目的效用。药用在我国的栽种历史悠久,类型多样,社会需求量比较多,并且在根据种植方式以及加工方式分为贡菊(早贡菊)、怀菊(小怀白菊)、杭菊(红心菊)等类型。但是由于栽种类型不同,其植物学形态结构存在一定的差异性。

1材料与方法

1.1材料

笔者选取2014年当地药用栽种区域作为主要材料基地,其面积为3m×4m,随机排列,根据类型的不同以及生产要求的不同实施田间管理的模式。

1.2研究方法

在材料基地中随机选取杭菊、贡菊以及怀菊作为主要研究对象,测量之后利用统计软件SPSS18.0进行数据统计与分析。(1)叶、叶尖严格按照相关标准进行描述;(2)叶主要是从分枝的中部到成型叶之间,叶的长度是从叶的尖端到叶基部的距离,叶宽则是每一处叶子最宽的宽度日。(3)头状花序的直径主要是指头状花序中管状花开放时的花序直径;(4)舌状花层主要是指围绕在管状花周围的圈数;(5)外舌状花主要是指最外层的舌状花。

2结果与分析

2.1药用叶形态的对比

不同栽培类型的药用的叶片形态存在一定的差异,在叶子的形状上,需要根据其长宽对比对药用的叶片进行判断,观察是卵形还是阔卵形。在本次研究中所选择的类型,其叶尖均为渐尖,叶基为楔形,为深裂。其中,深裂数为2裂,红心菊为3裂,红心菊的叶片最长。此外,在经过分析之后,药用的叶片长度以及宽度的变化趋势比较相抵,并且在锯齿数、叶柄长度以及叶裂数之间存在一定的相关性,是相对独立的状态,也是不同药用类型叶片形态的主要特点。

2.2药用头状花序的对比

药用不同栽培类型的头状花序存在一定的差异,在颜色上,药用不同栽培类型舌状花主要的颜色有白色、黄色以及黄白色,并且管状花主要为黄色,但是早贡菊的颜色为淡黄绿色。在管状花的性别上,基本上均为两性花。头状花序直径最大的为贡菊,最小的为怀菊,并且管状花直接最大的为杭菊,最小的为贡菊,外舌状花最宽为大白菊,最窄的为怀菊,内舌状花最短的早贡菊。内外舌状花长度最小的为早贡菊。此外,根据笔者访查统计分析可以得知,不同栽培类型的药用的头状花序在经过测量之后,除了外舌状花宽总体上没有明显的差异,但是其它的数据类型总体上仍旧存在一定的显著差异。

3结果与讨论